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轴心时代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轴心时代

相关日志

《中华疫病学源流》札记(64):轴心时代与科学时代(修)
fqng1008 2020-8-29 15:03
一、轴心时代与科学时代 (一)什么是轴心时代 1883 年,马克思去世。但在同一年,德国又迎来了另一位哲人的诞生,他就是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1883-1969)。 据悉,如果不是雅斯贝尔斯的至亲好友,当你去拜访他的时候,他一定会高高在上地坐在他的沙发椅中,像一位亲王那样从他的宝座上慈祥地俯视着你。听你谈论上帝、世界和人类的知识,并在亲切地赞同或反对之后,继续陈述他自己的观点。 这就是卡尔·雅斯贝尔斯。他年幼时得过一种怪病,因此无法进行爬山、骑马、跳舞等激烈的运动。长期过着单调的生活,他显得孤独而又很难与别人沟通。尤其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十分固执地同所有人辩论,而且有种不容分辩的说教口气, 人 称“雅斯贝尔斯式的表演”。 但是,雅斯贝尔斯有一个很著名的命题——“轴心时代”。这是他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提出的,即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发生在大约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有一个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 轴心时代 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农家、杂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 人们 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图0-1)。 1980 年代初,这个理论传入中国。我们当时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早期,中国在世界文明中的位置何在?它能否再一次成为世界的中心?这个理论正对胃口。 图 0-1 轴心时代产生的诸文明及其演变 在《人的历史》一书中,雅斯贝尔斯也论及那一时代。指出那一时代“充满了不平常的事件”:在中国诞生了孔子和老子,中国哲学的各种派别开始兴起,这是墨子、庄子以及无数思想者的时代;在印度,是优波尼沙和佛陀的时代;在波斯,祆教(即琐罗亚斯德教)提出它挑战式的论点;在巴勒斯坦,出现了以利亚、以赛亚、耶利米、第二以赛亚等先知;希腊产生了荷马,哲学家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柏拉图,悲剧诗人们,修昔底德和阿基米德等。 有人认为,轴心时代各个文明中的精神导师像是一种默契地分工,这种互不相同的早期分工决定了多个古文明的本性,因此也决定了以后发展的不同特点。例如,古希腊文明更多地考虑人与自然秩序的关系,印度文明更多地考虑人与超验世界的关系,而中华文明则更多地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侧重,也影响了多个文明今后的路向。因而,雅斯贝尔斯认为,人类至今还附着于轴心时代的精神基础之上。 这看起来似乎十分在理,亚里士多德说过,“只有深埋在土地里的橡树种子 长成橡树时,我们才能发现它的本质”。但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并非如种子决定植物那样简洁明了,不同区域的先哲具有分工的默契。事实上,在轴心时代过去1700 多年之后,人类文明又开始了另一个灿烂辉煌的时期,我们称之为“科学时代”(从1543年 尼古拉· 哥白尼 出版《天体运行论》和 维萨里 出版《人体的结构》算起),也有人说它是“第二轴心时代”。这是关键的,因为它才是“轴心文化”与“ 科学文化”分道扬镳的真正节点。 (二)古文明的差异与同一 因为是“话说医学”,我们还是以轴心时代不同地域形成的不同医学,来看看古代文明的差异与同一性。 从内容上说,中国古代医学和古希腊医学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否深入实质地看又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1982年,我在大学期间就对此做过初步的思考 ,认为医学的历史是互相关联的。 一是形成医学理论体系的时代背景,在伯力克利时代,马克思称它为“希腊内部的最盛时代”;而我们的战国时代(公元前475-221年)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出现了“诸子烽起,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二是创立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因素,包括天才的观察、哲学的武装和经验的汇集。三是医学理论体系的学术内容,可以概括为:①原始的物质观;②“小宇宙”的人体观;③抽象的疾病观;④朴素的治疗观。 两千多年过去了。在时间的长河里,古希腊医学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中国古代医学却被完整地继承了下来,两种医学以后所走的路才是它们大相径庭的根本原因。古希腊医学后来发展为罗马医学,也曾经统治了十几个世纪,人们奉之为教条不可侵犯。文艺复兴后,医学与各种自然科学进一起走入了“实证时代”,这是关键的。为了强调它的重要性,恩格斯曾把自然科学说成是从这样一个时代开始的。正因为如此,分门别类的科学从自然哲学的母体中分化了出来。中国古代医学又走了一段什么样的路呢?在厚古薄今思想统治下,人们没有面向医学的实际问题,去做客观深入地研究,而是埋头于经典理论的引证、校释和发挥,一代又一代地沉醉古代先哲的博大精深之中。 在中西医学比较研究中,我们的前辈常常自鸣得意地说,“中医是哲学医,西医是实验医学”。实际上,他们没有认真研究源头上的古希腊医学,及其从自然哲学母体中分化出来的艰难历程。从三个方面研究了“古希腊哲学与医学的相互关系” :①哲学与医学的共同母体:原始宗教与神话;②古代希腊哲学对理性医学的影响;③医学对哲学的影响。可见那时候的医学都与自然哲学浑然一体,因为人们只是到维萨里时代才开始以精确的测量和受控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医学,才开始刨根问底地去发现具体医学问题的具体机制,然后才与顾左右而言他的哲学思辨发生了南辕北辙的改变。 不仅如此,还有人就我国早于《黄帝内经》的出土简帛(1973年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十五部简帛医书,加上同一时期出土的张家山汉简、阜阳汉简、武威汉简等医学内容)与希波克拉底文集的哲学思想进行了对比研究 ,发现二者存在大量的“相通”之处。当然,也有影响中西医此后发展道路的“不同”之处。他们认为,《希波克拉底文集》重实体、重解剖、重器官、重实证,简帛医书重概念、重功能、重整体、重经验。这也可能是存在于自然哲学母体之中的两种医学,为什么此后会走上不同道路的根本原因,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也。有学者总结说,“古希腊哲学的研究方式是开放、分析、机械式的,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方式是整体的、演绎、得意忘象式的。”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6):47-411] (三) 拷问大自然的三种意识形态 什么是拷问大自然的意识形态?即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对自然界的总体认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然观”。笔者之所以称其为“意识形态”,是因为它常常是人群分裂、不可调和的根本原因。 所谓意识形态,它是 观念 、观点、概念、思想、 价值观 等要素的总和。自从德斯蒂·德·特拉西(Destutt de Tracy,1754-1836)创制了“意识形态”这一新概念(出于其著作《意识形态原理》中)之后,它就成为观念不同的人群、社会和国家的一个常用术语。所谓自然观,它是指人们对自然界认知的总看法,包括人们关于自然界的 本源 、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 人类对大自然的探索包括三个层面:经验、理论和技术,即“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依据自然观的不同,笔者将其归类于下(表0-1): 表0-1 三种拷问大自然的不同意识形态 神灵自然观 哲学自然观 结构自然观 目 标 崇拜神圣,不可侵犯 追求实用,不求甚解 追求真相,崇尚理性 理 念 不容置疑,终极真理 崇尚经典,多元并存 无穷质疑,推陈出新 方法学 经学传统 经学传统+实际经验 强调实证,淘汰谬误 技术关系 无法开展科学研究 经验应用,基础研究缺失 基础与应用研究水乳交融 发展关系 停滞 慢三步 加速度 1. 神灵自然观 神灵自然观也可分为三种。一是把 自然界 看作 是神 的体现,视自然界为神圣不可侵犯。其宗教仪式往往多以各种方式进行祈祷和献祭,以祈求自然的赐福,并安抚主宰 自然力 的神以实现降雨与驱逐旱灾,消灭地震,结束 瘟疫 和洪水等灾害。二是超自然的神不仅统治着自然,而且也统治 着人 。人和自然居于同等地位,例如对农民的从事耕作是受神的委托而照顾土地,因而要求农民像服务于神一样来管好土地,不要破坏 自然系统 。 基督教 中的本笃会(本尼狄克派)持这种自然观,他们强调人在 世界上 是作为 神的仆人 ,要照料 好自然 。三是把神放在人 之上 ,而人又在自然之上。起源于 西南亚 的基督教与 犹太教 认为,神创造了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动物、 植物 以及生活在世界上的 人类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圣经 》中的 上帝 赐福给 挪亚 中提到,“凡活着的动物,都可以作你们的食物,这一切我赐给你们,如同蔬菜一样。”因此,就鼓励 人们 去开垦土地,排干沼泽、砍伐森林、建立聚落。 在原始社会,自然界对于人类来说是神秘的、狂躁的、不可测、不可控的,人类恐惧、敬畏自然。对自然认知有限的人类,无法理解日月的东升西落,无法理解雨雪冰雹从何而来,人为什么会生病?一棵小植物为什么吃了会丢掉性命?种种自然现象让人类迷惑不解,捉摸不透。无法解释这一切缘由,人类只能用一些超自然的理由来说明,那就是神祗。自然是由神来操控的,雷电、洪水、山火等等,都是天神对人类施威的信号。人类相信,只有做神最顺从的子民,才能免于种种自然灾难。巫术、图腾等等原始社会最鲜明的标志,无一不反应着人类对自然的无限崇拜。 2. 哲学自然观 在原始社会里,人们在劳动中逐渐积累起关于自然界的知识。进入奴隶制社会以后,出现了分工,文字开始应用,人类对自然的掌握越来越多,这一时期,各种思想开始萌芽并迅速成长,涌现了不少思想家、数学家、文学家等等。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无条件迷信也开始慢慢瓦解,许多曾经困惑过人类的自然界现象得到了合理解释从而变得习以为常,自然的权威渐渐受到挑战。同时,这一时期的人们,开始尝试更多形式地阐释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他们仍然尊重自然界的神圣,但更多的是充满了窥探它的好奇。自然界对人类的意义不再仅仅是与神灵沟通的媒介,人类开始从对自身影响这一层面来看待自然界。 但是,有些作者往往将这一时期(即轴心时代)的自然观分别表述为古希腊的“有机自然观”与中国古代的“天人相应观”,或者有的统称为“有机自然观”,包括中国道家的自然观、印度佛教的自然观等。 实际上,轴心时代的自然观并非一种,神灵自然观仍然保留其中,甚至融为一体。例如,古希腊的有机论自然观的最早提出者泰勒斯(Thales)所说,“由于自然界不仅是一个运动不息从而充满活力的世界,而且是有次序和规则的世界,他们理所当然地就会说,自然界不仅是活的而且是有理智的;不仅是一个自身有灵魂或生命的巨大动物,而且是一个自身有心灵的理性动物。” 他将地球描述成一个有灵魂的动物,而这个动物本身又是由更多更小的动物或是有机体组成的,这些有机体都是有灵魂的,都有自己的生存意志和生存目的,并都按照各自的目的来生存和生长。 强调用生物内在的本性来解释生物的生长、运动和发展,这是古希腊有机论自然观的一个基本概念。但笔者更加主张用“哲学自然观”来描述轴心时代不同民族对自然的总体看法。主要指产生于轴心时代的一些神学家、哲学家和大自然探索者企图借助于已有的经验知识,以及宗教、哲学的抽象思辨,从而构建起解释自然界的学说。在自然科学诞生之前,人们还不能比较完善地、科学地解释自然界中诸多现象和过程及其客观联系,经验知识和哲学、宗教混为一体,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共谋发展的一种过渡性模式。 那时候,人们对自然的认识都包含在“自然哲学”的母体之中,推进到真正系统化阶段的是德国古典哲学家谢林,而最后完成者是G·黑格尔。恩格斯曾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批判“自然哲学”是“用理想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用臆想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想象来填补现实的空白”。这正是那一代哲学家的标志,人们虽然能够从自然本身去寻找其自身的规律,但都是宏观事物之间想象的联系。 恩格斯这段话的意思是,在自然科学还未得到充分发展,在许多自然领域内还存在着不少尚未认识的空白区的情况下,“自然哲学”采用理想的、想象的联系来代替尚未认识的过程的真实联系,用某些推理来代替所欠缺的事实和过程,用联想来填补实际上的空白。这种作法和努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是值得肯定的。曾“提出了一些天才的思想,预测到一些后来的发现,但是也说出了十分荒唐的见解,这在当时是不可能不这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相应”也是这样的。 3 .结构性自然观 为了比较现代科学与古代科学的差异,金观涛等在“文化背景与科学技术结构的演变”一文中提出了“构造性自然观”的概念,他们认为与古代科学“有机论自然观”不同的是,现代科学采用的是“构造性自然观”。“构造性自然观有两重含义,第一是指必须从结构的角度来把握自然现象,第二是指理论必须是逻辑构造型的。” 显然,“构造性自然观”如何从结构的角度来把握自然现象是这个概念的基本内涵,但他们并没有给“构造性自然观”下一个定义,而是简单地举了几个例子,说的不清不楚。解释“逻辑构造型理论”也是如此: 所谓逻辑构造型理论,是指一个科学理论体系内的各种论断不是各自独立的,这些论断可以归为几个最基本的假设和公理,又可据此运用形式逻辑做出一系列推断,这些推断不能互相矛盾。这样,整个理论体系形成了整体有序的结构。 实际上,我觉得使用“逻辑自洽性”可能更加明确。即构筑学科理论,必须遵守逻辑学的一般规则,从概念到推理,到科学假说的提出、论证和检验,都要中规中矩。 至于“从结构的角度来把握自然现象”,我们看看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几门基础学科的定义: “物理学是关于大自然规律的知识,它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它的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 语言 ,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目的在于阐明和控制生命活动,改造自然,为农业、工业和医学等实践服务。” 归纳起来,涉及到自然界的现象与本质、物质与运动、原因与结果、结构与功能等哲学范畴的实证研究。那么,近代科学技术的结构似乎这样描述更为合理(图0-2):理论构建遵循逻辑学规则,实证研究遵照客观化原则,技术进步遵循可行性原则。 图 0-2 近代科学技术的结构 左:笔者的构思; 右:见金观涛等的论文 4. 三种意识形态的相关关系 对于这三种不同的自然观,笔者之所以称之为“意识形态”,因为感觉到: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尖锐冲突性和难以调和性。以至于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人们仍然经常看到意识形态相左的人相互撕咬、大打出手,恰恰是因为他们处在不同的“频道”,“各吹各的号,各谈各的调”。 19 世纪的著名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年-1970年)有一段话评述了三者的关系:科学诉之于理性,神学诉之于权威,哲学(可以理解为自然哲学——本文作者注)则介于两者之间。罗素对哲学评价的意思是说:自然哲学如科学般地强调理性,但又如神学那样反映了人类对不确切事物的思考。 当然,冲突是一方面,渗透和利用则是另一方面。在我们今天的多元文明里,神学也要从自然科学中寻找自己的理论依据,科学家常常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躺在神学的怀抱获得宽释。至于自然哲学,仍然要一边向两个方向伸手寻求援助,一边坚守自己的阵地。 (四)科学喷薄的坎坷历程 1923 年,胡适在给《科学与人生观》作序时这样描述科学在中国的传播:“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这样几乎全国一致的崇信,究竟有无价值,那是另一个问题。我们至少可以说,自从中国讲变法维新以来,没有一个自命为新人物的人敢公然毁谤‘科学’的。” (张君劢,等. 科学与人生观 . 合肥:黄山书社,2008 :9. ) 但是,在十九世纪以前的欧洲,研究自然现象和事物的人被称为自然哲学家,而科学这个名词泛指一切准确而有系统的知识,包括逻辑、数学、自然知识和道德哲学等。例如1648年,牛顿的力学巨著叫做《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表明当时研究大自然的学问被视为哲学的附庸。甚至到如今,取得物理学和化学学位名衔是哲学博士而非科学博士。 再早一点,当“科学”在“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候,它是作为“异端邪说”来到人类的,也许新生事物都有这样的遭遇,尤其是扭转乾坤的伟大举动,更是伴随着冷嘲热讽和腥风血雨。 1543年5月24日,直到尼古拉·哥白尼(波兰语Nikolaj Kopernik,1473-1543)去世的当天才收到出版商寄来自己的划时代著作《 天体运行论 》。作为教会法博士、神父的哥白尼,直到他临近古稀之年才终于决定出版这部著作,因为提出了 日心说 ,否定了教会的权威。他40岁就开始研究日心说,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他坚信自己的学说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但仍然担心会违反《 圣经 》的教旨,并一再地牵强附会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哥白尼去世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他为自己拟写的 墓志铭 是,“你不必赏我像赏给圣保禄的恩宠,但求你赏赐我像你给圣伯多禄的宽赦和右盗的仁慈。”直到2005年,人们在波兰 弗龙堡教堂 内寻获一名70岁男子遗骸,包括颅骨。研究人员将遗骨送往法医实验室加以面部复原,发现老者面容与现存的哥白尼画像相似,鼻部受损等特征与哥白尼自画像吻合。研究人员随后对牙齿等实施脱氧核糖核酸(DNA )检测,与哥白尼藏书里所夹头发加以比对,最终认定这具遗骸的身份,其遗骨于2010年5月22日在波兰弗龙堡大教堂重新下葬。黑色花岗岩墓碑上装饰着太阳系天体运行图,即6颗行星环绕金色太阳。仪式举行过程中,神职人员亚采克·耶杰尔斯基说:“今天的葬礼具有象征意义,显现科学与信仰的和解。” 这话事出有因,虽然哥白尼在有生之年并未受到教会的直接迫害,但他的拥护者却遭到无情打压。一是布鲁诺(G.Bruno,1548-1600),他写了《论限宇宙和世界》、《论原因、本原和同一》、《诺亚方舟》,进一步发展哥白尼的宇宙结构模型,指出“太阳也只是千千万万个普通行星之一而非宇宙中心”,被罗马教廷的宗教裁判所迫害而逃亡各地十五年,终于在威尼斯被捕。经历了八年酷刑的监仓生活后,以“异端分子和异端分子的老师”的罪名,于1600年2月17日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二是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1564-1642),他改进了 望远镜 并进一步进行天文观测,极大地支持了哥白尼的 日心说 。而且,伽利略的力学实验,为 牛顿 的理论体系 奠定 了基础,被誉为“现代观测天文学之父”、“现代物理学之父”、“科学之父”。因为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论,后来被迫在宗教裁判所中签字认错,从狱中迁往受监视的小屋幽居,渡过九年的忧苦生活,于1642年病逝。 另一个与哥白尼齐名的解剖学家安德烈·维萨里(A.Vesalius,1514-1564),他同年出版的划时代著作《人体的构造》被认为是现代医学的奠基之作。维萨里在该书出版的第二年,也就是在1544年,不得不愤然离开帕都瓦,到西班牙担任国王查理第五的御医。尽管如此,教会的魔爪仍不肯放过他。有一次,他为西班牙的一位贵族做验尸解剖,当剖开胸膛时,监视官说心脏还在跳动,便以此为借口,诬陷维萨里用活人做解剖。宗教裁判所便趁此机会提起公诉,最后判了维萨里死罪。由于国王菲里普出面干预,虽然免于死罪,改判往 耶路撒冷 朝圣,但在归航途中,航船遇险,年仅50岁的维萨里不幸身亡。 与此同时,历史上很多伟大的思想家及科学家成为了“异端邪说”的殉道者。自从公元312年君士坦丁宣布合法化基督教后,基督徒就从被迫害者变为迫害者。他们把一切不乎合圣经的东西,都视之为异端邪说,包括各种新思想(如早期的科学思想)、新学说。被基督徒迫害。到中世纪,更出现罗马教廷的“宗教裁判所”及加尔文的“宗教法庭”等合法机构迫害所为的“异端”。宗教裁判所前后共经历约 500年,15世纪以后,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最为残暴,仅1483年至1820年,判处的异端份子达38万多人,被火刑处死的达10万余人。而仅仅在1480-1488年间,被火刑处死的达 8,800人,受惩处者有 96,494人。以下为部份被迫害的思想家及科学家: 希柏提亚(Hypatia,375-415):史上第一个为人所知的女数学家。吉朋(Gibbon)在《罗马帝国表亡史》中叙述时说:“她由车上被拉下来,剥脱衣服到一丝不挂,被拖至教堂,为一群野蛮而无人性的狂徒,用尖利的蚝将她的肉由骨上剥削下来,手脚砍下,抛掷火焰之中。” 采科·达斯科里:1327年,意大利天文学家采 科·达斯科里被活活烧死,他的“罪名”是违背圣经的教义,论证地球呈球状,在另一个半球上也有人类存在。 扬·胡斯(1369-1415):捷克宗教思想家、哲学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学校长。罗马天主教视其为异教徒,于1411年革除其教籍。1414年,康斯坦茨宗教会议判罚胡斯有罪,于次年将其处以火刑。胡斯之死直接导致了胡斯战争的爆发。 帕利西(Bernoard Palissy,1509-1590):法国科学家、艺术陶瓷的巨人,还被称为“水土保持学之父”、“近代农艺学的先锋”、“水文学之父”。1562年,他以传福音被关两年;1575年又被捕,但他的制陶技术太有名,免遭杀身之危;1588年又被捕,并被关在法国最恶名昭彰的巴斯底监狱,就再也没有出狱。 塞尔维特(M. Servetus,1529-1553):解剖学家,发现人体血液大循环系统外还有小循环系统。写有《论三位一体的谬误》。逃往日内瓦时被捕,几星期后被关在一个寒冷潮湿的地牢,手脚上被上了镣栲。最后被加尔文下令用慢火烧烤2小时而亡。 巴鲁赫·德·斯宾诺莎(Baruch de Spinoza,1632-1677):著名的荷兰哲学家,近代西方哲学公认的三大理性主义者之一,与笛卡尔和莱布尼茨齐名,主要著作有《笛卡尔哲学原理》、《神学政治论》、《伦理学》、《知性改进论》等。犹太教会以其背叛教义,驱逐出境,后卜居于海牙,过着艰苦的生活,45岁时因肺痨去世。 拉美特利(1709-1751):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及无神论哲学家,主要的无神论着作为《人是机器》,出版后大大激怒教会,著作被焚毁,威吓要杀死他,拉美特利被迫逃亡终生。 狄德罗(1713-1784):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及无神论哲学家,《百科全书》的主要编辑者。狄德罗一生提倡科学和理性,反对宗教神学,曾被教会关押三个月。 (五)引领人类前行的精神力量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指出:科学乃是现代的根本现象之一 。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基督教思想家、20世纪“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 赫伯特·巴特菲尔德 (Hebert .Butterfield,1900-1979)在他的《现代科学的起源》“前言”中说:“所谓的‘科学革命’,它通常与16、17世纪相联系,但我们可以沿着一条清楚明白的连续线索将其追溯到一个更早的时期。那场革命不仅推翻了中世纪科学的权威,而且推翻了古代科学的权威,最后不仅使经院哲学黯然失色,而且摧毁了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因此,它使基督教兴起以来的所有事物相形见绌,使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降格为一些插曲,降格为仅仅是中世纪基督教世界体系内部的一些移位。它在改变整个物理世界图景和人类生活结构本身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惯常思想活动的特征(甚至在处理非物质科学时也是如此),因此它作为现代世界和现代精神的真正起源显得异常突出,以致我们对欧洲历史的惯常分期已经成为一种时代误置(anachronism)和障碍。很少有领域能遇上这种伟大的时机,使我们能从近处看清楚一段特殊历史变迁或思想发展的特殊一幕是如何产生的。” 确然,当今的时代已经是一个科学的时代,科学的思维方式连同科学的直接产物,即高度繁荣的物质文明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现代文明的硬核毫无疑问是科学,但是纵观整个人类文明史和科学史,现今我们认为天经地义的以科学为基础的世界观在17世纪以前仅能发出微弱的声音,包含在“自然哲学”体系里的“科学”表现的那样微不足道。显然,“科学革命”改变了这一切:让科学和科学家获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整个人类的精神气质也发生了划时代的转变。 从轴心时代到科学时代,人类在精神气质上的最大变化是什么?从某种角度讲,是科学精神的确立与坚守。所谓科学精神,包括自然科学发展所形成的优良传统、认知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人们对此有不少总结。比如:主张科学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科学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和认识发展的动力;重视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作为科学认识的一种方法;倡导科学无国界,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不承认终极真理;主张科学的自由探索,在真理面前一律平等,对不同意见采取宽容态度,不迷信权威;提倡怀疑、批判、不断创新进取的精神;......如此等等。但是,它们是这两个时代的本质差别吗? 作为“中医现代化”曾经的“热血青年”,中医理论的规范化和客观化是我们常常思考的重要话题。为什么会是这两条?难道它们代表了传统医学从轴心时代走进科学时代的本质要求,或者说它们就是轴心时代的先哲与科学时代的精英在精神气质上的最大区别? 无独有偶,有人这样论述科学精神的核心内容: 科学精神是对 科学知识 体系、科学探索活动、科学程序的基本界定,于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内容是:(1)追求逻辑上自洽,即追求知识的统一性、兼容性。新东西试图成为科学必须先努力做到与现有的知识体系兼容,当发现实在不行时,才能着手突破旧体系。创新要被认可,必须努力做到向下兼容。在这种意义上,科学并不宽容。如果很宽容的话,科学的体系就乱了,逻辑上很不自洽,科学也就不成为科学了。不过,在具体掌握上,有很大灵活性,自洽也只是个相对概念,不可能严格达到逻辑学意义上的“相容性”(一致性)。但是,当今所有自然科学的确是相对统一的,各学科虽有所侧重,层次也不一样,但研究方法、知识构成、解释方式都有相通之处。人类社会中,其他声称的知识都没有做到自然科学这种高度的统一性(并不是完全统一,将来也不太可能全统一)。(2)寻求可重复的经验证据。现代科学是 经验科学 ,要求所有理论都要付诸实践的不断检验,理论只有获得足够多的经验证据,才能被认可。特别地,证据应当是尽可能可重复的,不因时空位置变化、实验主体变化而不同。当然,实际情况也很复杂,特别是证据有不同的质量,不能单纯以数量为标准。还有个逻辑上的困难,经验都是个别的,但理论命题都是全称的或者近似全称的,经验对于理论的支持永远是不充分的。于是科学总是可错的,或者叫原则上可 证伪 的。永远不可能出错的理论绝对不是科学。关于可重复性,具体情况也是复杂的,有些领域(如地质历史、物种进化和天文学)不可能做可重复的试验,需要用其它的各种对比方法(如有时用空间代替时间,通过空间的并存性推断时间上的演化序列)。伪科学常常不否认经验证据,但不强调可重复性或者可对比性,许多伪科学证据用双盲法就可揭穿,当然还有许多别的方法。许多人说伪科学是不好区分的,这是极大的误解。我不敢说所有伪科学都好区分,至少80%以上的伪科学用上述两条一试就能区分出来,当然还有其他办法。 (内容来自《360百科》“本文为2008年12月3日作者在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 第79场报告会上所作的演讲”,出处有待进一步核实) 上述两条是最基本的。也许人们会问:怀疑、批判、求实、创新、奉献等等是不是应该加入科学精神?诚然,“有条理的怀疑”是一种好的品质,对于任何学术研究都是重要的,但它可以从前面的两条中推论出来;讲究逻辑自洽、要提供经验证据,必然要求有条理的怀疑。特别要指出,单纯讲“怀疑”,并不具有什么价值,可能很糟糕。“批判”也一样,有意义的批判必须讲道理(逻辑上自洽)并且要提供证据(第二条),否则批判与谩骂无法区分。“求实”是讲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由第二条可以推论出来。“创新”并不是科学特有的品质,伪科学、胡说、歪理邪说可能比科学更具创新性,但与科学没有任何联系。至于“奉献”,更不能算在科学精神之中,因为别的什么东西更讲奉献,如宗教。 这两条也是“规范化”“客观化”的另一种表述,同样是爱因斯坦观点的延伸:“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西方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于此,我们在后面的章节还将深入剖析,此处不拟展开。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261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华疫病学源流》札记(48):轴心时代与科学时代
fqng1008 2020-8-9 10:30
(一)什么是轴心时代 公元前五世纪前后 ,经历了漫长混沌世界的 人类 跨 入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 西方哲学家称之为 “轴心时代”。东西方几大文明共同进入一个创造性思维集体迸发与进取的时代 , 一大批第一流的思想家几乎同时出现在东西方历史舞台上 , 共同承担了人类 开启文明时代 的首度思维大分工。回顾那一时期,简直是人类思想史上的神奇时代 , 充满了惊人的巧合。 “轴心时代”这一说法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的 , 他把公元前 800至公元前200年的这段时间 , 称为人类文明的 “轴心时代”。这个时期是人类文明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 , 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 , 印度的释迦牟尼 , 中国的孔子、老子 ……人们 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 (图 0-1) 。 图 0-1 轴心时代产生的诸文明及其演变 在《人的历史》一书中,雅斯贝尔斯也论及那一时代。指出那一时代 “充满了不平常的事件”:在中国诞生了孔子和老子,中国哲学的各种派别开始兴起,这是墨子、庄子以及无数思想者的时代 ; 在印度,是优波尼沙和佛陀的时代 ; 在波斯,祆教(即琐罗亚斯德教)提出它挑战式的论点 ; 在巴勒斯坦,出现了以利亚、以赛亚、耶利米、第二以赛亚等先知 ; 希腊产生了荷马,哲学家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柏拉图,悲剧诗人们,修昔底德和阿基米德等。 有人认为 ,轴心时代各个文明中的精神导师像是一种默契地分工,这种互不相同的早期分工决定了多个古文明的本性 , 因此也决定了以后发展的不同特点。例如 , 古希腊文明更多地考虑人与自然秩序的关系 , 印度文明更多地考虑人与超验世界的关系 , 而中华文明则更多地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侧重 , 也影响了多个文明今后的路向。因而,雅斯贝尔斯认为,人类至今还附着于轴心时代的精神基础之上。 这看起来似乎十分在理, 亚里士多德 说过, “只有深埋在土地里的橡树种子 长成橡树时,我们才能发现它的本质 ”。 但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并非如种子决定植物那样简洁明了,不同区域的先哲具有分工的默契。事实上, 在轴心时代 过去 1700 多年之后,人类文明又开始了另一个灿烂辉煌的时期,我们称之为 “科学时代”(从1543年 尼古拉 ·哥白尼 出版《天体运行论》 和 维萨里 出版《人体的结构》 算起),也有人说它是 “第二轴心时代”。这是关键的,因为它才是“轴心文化”与“ 科学文化 ”分道扬镳的真正节点。 (二)古代文明的差异与同一性 因为是 “话说医学”,我们还是以轴心时代不同地域形成的不同医学,来看看古代文明的差异与同一性。 从内容上说, 中国古代医学和古希腊医学有很 大的 区别, 但是否 深入实质 地看 又 存在 惊人的相似之处 ? 1982年,我在大学期间就对此做过初步的思考 ,认为医学 的历史是互相关联的 。 一 是 形成医学理论体系的时代背景 ,在 伯力克利时代,马克思称它为 “希腊内部的最盛时代” ;而我们的 战国时代(公元前 475-221年)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 , 出现了 “诸子烽起,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二 是 创立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因素 ,包括 天才的观察 、 哲学的武装 和 经验的汇集 。三是 医学理论体系的学术内容 ,可以概括为: ①原始的物质观 ; ②“小宇宙”的人体观 ; ③抽象的疾病观 ; ④朴素的治疗观 。 两千多年过去了。在时间的长河里,古希腊医学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中国古代医学却被完整地 继承了 下来,两种医学以后所走的路 才是它们大相径庭的根本原因 。古希腊医学后来发展为罗马医学,也曾经统治了十几个世纪,人们奉之为教条不可侵犯。文艺复兴后, 医学与各种 自然科学进 一起 走入了 “ 实证 时代 ”,这是关键的。为了强调它的重要性,恩格斯曾把自然科学说成是从这样一个时代开始的。正因为 如此 , 分门别类的 科学从自然哲学的母体中分化 了 出来。中国古代医学又走了一段什么样的路呢?在厚古薄今思想统治下, 人们没有 面向 医学的 实际 问题 , 去做客观深入地研究,而是埋头 于经典理论的引证、校释和发挥 ,一代又一代地沉醉古代先哲的博大精深之中 。 在中西医学比较研究中,我们的前辈常常自鸣得意地说, “中医是哲学医,西医是实验医学”。实际上,他们没有认真研究源头上的 古希腊医学 ,及其从自然哲学母体中分化出来的艰难历程。从三个方面研究了 “古希腊哲学与医学的相互关系” : ①哲学与医学的共同母体 : 原始宗教与神话 ; ②古代希腊哲学对理性医学的影响 ; ③医学对哲学的影响 。可见那时候的医学都与自然哲学浑然一体,因为人们只是到维萨里时代才开始以精确的测量和受控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医学,才开始刨根问底地去发现具体医学问题的具体机制,然后才与顾左右而言他的哲学思辨发生了南辕北辙的改变。 不仅如此,还有人就我国早于《黄帝内经》的出土 简帛 ( 1973年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十五部简帛医书,加上同一时期出土的张家山汉简、阜阳汉简、武威汉简等医学内容 )与 希波克拉底文集 的 哲学 思想 进行了 对比研究 ,发现二者存在大量的“ 相通 ” 之处 。当然,也有影响中西医此后发展道路的 “ 不同 ” 之处 。他们认为, 《希波克拉底文集》重实体、重解剖、重器官、重实证,简帛医书重概念、重功能、重整体、重经验。 这也可能是存在于自然哲学母体之中的两种医学,为什么此后会走上不同道路的根本原因,所谓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也。 有学者总结 说, “ 古希腊哲学的研究方式是开放、分析、机械式的,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方式是整体的、演绎、得意忘象式的。 ”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6) : 47-411 ] ( 三 )科学喷薄的坎坷历程 1923年,胡适在给《科学与人生观》作序时这样描述科学在中国的传播:“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这样几乎全国一致的崇信,究竟有无价值,那是另一个问题。我们至少可以说,自从中国讲变法维新以来,没有一个自命为新人物的人敢公然毁谤‘科学’的。” (张君劢 ,等.科学与人生观 .合肥:黄山书社,2008:9. ) 但是,在十九世纪以前的欧洲,研究自然现象和事物的人被称为自然哲学家,而科学这个名词泛指一切准确而有系统的知识,包括逻辑、数学、自然知识和道德哲学等。例如 1648年,牛顿的力学巨著叫做《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表明当时研究大自然的学问被视为哲学的附庸。甚至到如今,取得物理学和化学学位名衔是哲学博士而非科学博士。 再早一点,当 “科学”在“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候,它是作为“异端邪说”来到人类的,也许新生事物都有这样的遭遇,尤其是扭转乾坤的伟大举动,更是伴随着冷嘲热讽和腥风血雨。 1543年5月24日, 直到 尼古拉 ·哥白尼(波兰语Nikolaj Kopernik,1473-1543)去世的 当天 才收到出版商寄来自己的划时代著作《 天体运行论 》。作为教会法博士、神父的哥白尼,直到他临近古稀之年才终于决定出版这部著作,因为提出了 日心说 ,否定了教会的权威。他 40岁就开始研究日心说 , 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 ,他坚信自己的学说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但仍然担心会 违反《 圣经 》 的教旨,并一再地牵强附会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哥白尼去世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他为自己拟写的 墓志铭 是, “ 你不必赏我像赏给圣保禄的恩宠,但求你赏赐我像你给圣伯多禄的宽赦和右盗的仁慈。 ”直到 2005年 ,人们 在波兰 弗龙堡教堂 内寻获一名 70岁男子遗骸,包括颅骨。研究人员将遗骨送往法医实验室加以面部复原,发现老者面容与现存的哥白尼画像相似,鼻部受损等特征与哥白尼自画像吻合。研究人员随后对牙齿等实施脱氧核糖核酸(DNA )检测,与哥白尼藏书里所夹头发加以比对,最终认定这具遗骸的身份,其遗骨于2010年5月22日在波兰弗龙堡大教堂重新下葬。黑色花岗岩墓碑上装饰着太阳系天体运行图,即6颗行星环绕金色太阳。仪式举行过程中,神职人员亚采克·耶杰尔斯基说 : “ 今天的葬礼具有象征意义,显现科学与信仰的和解。 ” 这话事出有因,虽然哥白尼在有生之年并未受到教会的直接迫害,但他的拥护者却遭到无情打压。一是布鲁诺( G.Bruno,1548-1600),他写了《论限宇宙和世界》、《论原因、本原和同一》、《诺亚方舟》,进一步发展哥白尼的宇宙结构模型,指出“太阳也只是千千万万个普通行星之一而非宇宙中心”,被罗马教廷的宗教裁判所迫害而逃亡各地十五年,终于在威尼斯被捕。经历了八年酷刑的监仓生活后,以“异端分子和异端分子的老师”的罪名,于1600年2月17日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二是伽利略 ·伽利雷(Galileo Galilei,1564-1642),他改进了 望远镜 并进一步进行天文观测,极大地支持了哥白尼的 日心说 。而且,伽利略的力学实验,为 牛顿 的理论体系 奠定 了基础,被誉为 “现代观测天文学之父”、“现代物理学之父”、“科学之父”。因为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论,后来被迫在宗教裁判所中签字认错,从狱中迁往受监视的小屋幽居,渡过九年的忧苦生活,于1642年病逝。 另一个与哥白尼齐名的解剖学家 安德烈 · 维萨里( A.Vesalius,1514-1564),他同年出版的划时代著作《人体的构造》被认为是现代医学的奠基之作。 维萨里在 该 书出版的第二年,也就是在 1544年,不得不愤然离开帕都瓦,到西班牙担任国王查理第五的御医。尽管如此,教会的魔爪仍不肯放过他。有一次,他为西班牙的一位贵族做验尸解剖,当剖开胸膛时,监视官说心脏还在跳动,便以此为借口,诬陷维萨里用活人做解剖。宗教裁判所便趁此机会提起公诉,最后判了维萨里死罪。由于国王菲里普出面干预, 虽然 免于死罪,改判往 耶路撒冷 朝圣,但在归航途中,航船遇险,年仅 50岁的维萨里不幸身亡。 与此同时,历史上很多伟大的思想家及科学家成为了 “异端邪说”的殉道者。自从公元312年君士坦丁宣布合法化基督教后,基督徒就从被迫害者变为迫害者。他们把一切不乎合圣经的东西,都视之为异端邪说,包括各种新思想(如早期的科学思想)、新学说。被基督徒迫害。到中世纪,更出现罗马教廷的“宗教裁判所”及加尔文的“宗教法庭”等合法机构迫害所为的“异端”。宗教裁判所前后共经历约 500年,15世纪以后,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最为残暴,仅1483年至1820年,判处的异端份子达38万多人,被火刑处死的达10万余人。而仅仅在1480-1488年间,被火刑处死的达 8,800人,受惩处者有 96,494人。以下为部份被迫害的思想家及科学家: 希柏提亚( Hypatia,375-415):史上第一个为人所知的女数学家。吉朋(Gibbon)在《罗马帝国表亡史》中叙述时说:“她由车上被拉下来,剥脱衣服到一丝不挂,被拖至教堂,为一群野蛮而无人性的狂徒,用尖利的蚝将她的肉由骨上剥削下来,手脚砍下,抛掷火焰之中。” 采科 ·达斯科里:1327年,意大利天文学家采科·达斯科里被活活烧死,他的“罪名”是违背圣经的教义,论证地球呈球状,在另一个半球上也有人类存在。 扬 ·胡斯(1369-1415):捷克宗教思想家、哲学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学校长。罗马天主教视其为异教徒,于1411年革除其教籍。1414年,康斯坦茨宗教会议判罚胡斯有罪,于次年将其处以火刑。胡斯之死直接导致了胡斯战争的爆发。 帕利西( Bernoard Palissy,1509-1590):法国科学家、艺术陶瓷的巨人,还被称为“水土保持学之父”、“近代农艺学的先锋”、“水文学之父”。1562年,他以传福音被关两年 ; 1575年又被捕,但他的制陶技术太有名,免遭杀身之危 ; 1588年又被捕,并被关在法国最恶名昭彰的巴斯底监狱,就再也没有出狱。 塞尔维特( M. Servetus,1529-1553):解剖学家,发现人体血液大循环系统外还有小循环系统。写有《论三位一体的谬误》。逃往日内瓦时被捕,几星期后被关在一个寒冷潮湿的地牢,手脚上被上了镣栲。最后被加尔文下令用慢火烧烤2小时 而亡 。 巴鲁赫 ·德·斯宾诺莎(Baruch de Spinoza,1632-1677) : 著名的荷兰哲学家,近代西方哲学公认的三大理性主义者之一,与笛卡尔和莱布尼茨齐名,主要著作有《笛卡尔哲学原理》、《神学政治论》、《伦理学》、《知性改进论》等。犹太教会以其背叛教义,驱逐出境,后卜居于海牙,过着艰苦的生活 , 45岁时因肺痨去世。 拉美特利( 1709-1751):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及无神论哲学家,主要的无神论着作为《人是机器》,出版后大大激怒教会,著作被焚毁,威吓要杀死他,拉美特利被迫逃亡终生。 狄德罗( 1713-1784):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及无神论哲学家,《百科全书》的主要编辑者。狄德罗一生提倡科学和理性,反对宗教神学,曾被教会关押三个月。 (四)引领前行的精神力量 海德格尔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指出:科学乃是现代 的根本现象之一 。 确然,当今的时代已经是一个科学的时代,科学的思维方式连同科学的直接产物,即高度繁荣的物质文明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现代文明的硬核毫无疑问是科学,但是纵观整个人类文明史和科学史,现今我们认为天经地义的以科学为基础的世界观在 17 世纪以前仅能发出微弱的声音,包含在“自然哲学”体系里的“科学”表现的那样微不足道。显然,“科学革命”改变了这一切:让科学和科学家获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整个人类的精神气质也发生了划时代的转变。 从轴心时代到科学时代,人类在精神气质上的最大变化是什么?从某种角度讲,是 科学精神 的确立与坚守 。 所谓科学精神, 包括自然科学发展所形成的优良传统、认知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 , 人们对此有不少总结。比如 : 主张科学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科学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和认识发展的动力 ; 重视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作为科学认识的一种方法 ; 倡导科学无国界,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不承认终极真理 ; 主张科学的自由探索,在真理面前一律平等,对不同意见采取宽容态度,不迷信权威 ; 提倡怀疑、批判、不断创新进取的精神 ; ......如此等等。但是,它们是这两个时代的本质差别吗? 作为 “中医现代化”曾经的“热血青年”,中医理论的规范化和客观化是我们常常思考的重要话题。为什么会是这两条?难道它们代表了传统医学从轴心时代走进科学时代的本质要求,或者说它们就是轴心时代的先哲与科学时代的精英在精神气质上的最大区别? 无独有偶,有人这样论述科学精神的核心内容: 科学精神是对 科学知识 体系、科学探索活动、科学程序的基本界定,于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内容是 :( 1 ) 追求逻辑上自洽,即追求知识的统一性、兼容性。新东西试图成为科学必须先努力做到与现有的知识体系兼容,当发现实在不行时,才能着手突破旧体系。创新要被认可,必须努力做到向下兼容。在这种意义上,科学并不宽容。如果很宽容的话,科学的体系就乱了,逻辑上很不自洽,科学也就不成为科学了。不过,在具体掌握上,有很大灵活性,自洽也只是个相对概念,不可能严格达到逻辑学意义上的 “ 相容性 ”( 一致性 ) 。但是,当今所有自然科学的确是相对统一的,各学科虽有所侧重,层次也不一样,但研究方法、知识构成、解释方式都有相通之处。人类社会中,其他声称的知识都没有做到自然科学这种高度的统一性 ( 并不是完全统一,将来也不太可能全统一 ) 。 ( 2 ) 寻求可重复的经验证据。现代科学是 经验科学 ,要求所有理论都要付诸实践的不断检验,理论只有获得足够多的经验证据,才能被认可。特别地,证据应当是尽可能可重复的,不因时空位置变化、实验主体变化而不同。当然,实际情况也很复杂,特别是证据有不同的质量,不能单纯以数量为标准。还有个逻辑上的困难,经验都是个别的,但理论命题都是全称的或者近似全称的,经验对于理论的支持永远是不充分的。于是科学总是可错的,或者叫原则上可 证伪 的。永远不可能出错的理论绝对不是科学。关于可重复性,具体情况也是复杂的,有些领域 ( 如地质历史、物种进化和天文学 ) 不可能做可重复的试验,需要用其它的各种对比方法 ( 如有时用空间代替时间,通过空间的并存性推断时间上的演化序列 ) 。伪科学常常不否认经验证据,但不强调可重复性或者可对比性,许多伪科学证据用双盲法就可揭穿,当然还有许多别的方法。许多人说伪科学是不好区分的,这是极大的误解。我不敢说所有伪科学都好区分,至少 80%以上的伪科学用上述两条一试就能区分出来,当然还有其他办法。 ( 内容来自《 360 百科》“本文为 12 月 3 日作者在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 第 79 场报告会上所作的演讲 ”,出处有待进一步核实 ) 上述两条是最基本的。 也许 人们会问 : 怀疑、批判、求实、创新、奉献等等是不是 应该 加入科学精神 ? 诚然, “ 有条理的怀疑 ” 是一种好的品质,对于任何学术研究都是重要的,但它可以从前面的两条中推论出来 ; 讲究逻辑自洽、要提供经验证据,必然要求有条理的怀疑。特别要指出,单纯讲 “ 怀疑 ” ,并不具有什么价值,可能很糟糕。 “ 批判 ” 也一样 , 有意义的批判必须讲道理 ( 逻辑上自洽 ) 并且要提供证据 ( 第二条 ) ,否则批判与谩骂无法区分。 “ 求实 ” 是讲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由第二条可以推论出来。 “ 创新 ” 并不是科学特有的品质,伪科学、胡说、歪理邪说可能比科学更具创新性,但与科学没有任何联系。至于 “ 奉献 ” ,更不能算在科学精神之中,因为别的什么东西更讲奉献,如宗教。 这两条也是 “规范化”“客观化”的另一种表述,同样是爱因斯坦观点的延伸:“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西方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于此,我们在后面的章节还将深入剖析,此处不拟展开。但显然,随着科学的昌盛,促进了技术革命,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一切都取决于人类精神气质的划时代转变。想想看,最初 包含在 “自然哲学”体系里的“科学”是多么微不足道。但是,“科学革命”改变了这一切:让科学和科学家获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32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轴心时代”——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fqng1008 2020-8-3 17:42
公元前五世纪前后 ,人类进入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西方哲学家称之为“轴心时代”。东西方几大文明共同进入一个创造性思维意识集体迸发与进取的时代,孔子、老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等一大批第一流的思想家几乎同时出现在东西方历史舞台上,共同承担了人类的首度思维大分工。回顾那一时期,简直是人类思想史上的神奇时代,充满了惊人的巧合。 “轴心时代”这一说法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的,他把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的这段时间,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个时期是人类文明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孔子、老子……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 思维上的进发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便决定了今天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形态,这些轴心时代产生的文化一直延续到今天。所以每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或新的飞跃的时候 ,我们总是能在轴心时代的先哲那里获得精神上的指导。“轴心时代”,英文是Axial Age。顾名思义,是指一个对全部人类文化史具有控制意义、提挈意义和动力意义的年代。这个年代出现在公元前五世纪的前后两百多年,不太短,但放在整个人类文化史上却不算长。正是这个不算长的年代,左右着人类的整体精神历程。雅斯贝尔斯对于轴心时代说过一句很重要的话,他说:“人类的精神基础同时或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古希腊开始奠定,而且直到今天,人类仍然附着在这种基础之上。” 在人类奠定精神基础和伟大事业中 ,中国不仅没有缺席,而且是主角之一。孔子与释迦牟尼、苏格拉的年代靠得很近,孟子、庄子与亚里士多德等人靠得更近。在那个时代不同地区的人类群体能不约而同地进入一个创造力进发的时代令人惊讶,如此多一流的思想家几乎同时出现,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观。轴心时代和以后时代的差别,不能被简单地看成是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别。因为轴心时代与其他时代的关系,是上下垂直型的,而不是横向分割型的。诚然,哲学、艺术、宗教在轴心时代已获得惊人发展,以后的发展是轴心时代建立的精神基础的衍生。成熟于近代和现代的科学也是如此,以现代物理学为例,其中的许多规则都与《周易》为代表的东方神秘主义暗合。 轴心时代拥有着一种不可超越性的特质在其中,面对轴心时代 ,我们会突然发现自身的渺小,我们没有能力解释这一切,也无法超越那些看似童稚却又成熟,看似天真又是辉煌的思维。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它记住。面对轴心时代,我们的解释都是苍白无力的,就像一座难以攀援的高山,有着无法跨越和名状的无奈。尽管有这种无奈,但我们对高山的记忆和憧憬并不会因此减损关于轴心时代的思考。 现在远远看去,轴心时代各个文明中的精神导师像是一种默契地分工,这种互不相同的早期分工 ,决定了多个古文明的本性,因此也决定了以后发展的不同特点。例如,古希腊文明更多地考虑人与自然秩序的关系,印度文明更多地考虑人与超验世界的关系,而中华文明则更多地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侧重,也影响了多个文明今后的路向。因而,雅斯贝尔斯认为,人类至今还附着于轴心时代的精神基础之上。 亚里士多德有一句话, “只有深埋在土地里的橡树种子长成橡树时,我们才能发现它的本质”。在轴心时代同一时期不同文明的三种不同思考方向可能正相当于橡树种子,只有等到两千多年之后它长成了橡树,我们才发现,原来它是那个样子。关于怎样继续继承和突破轴心时代的文明,互相取长补短正是应解之策。当然,我们的前辈已经在向着这个方向行动了,所以我们才有西学东渐,才要去理解印度的宗教。既然各有所长各有特色,就需要各个文明之间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增进交流,相互取长补短。要进入“新轴心时代”,各大文明之间要互相对话,互相理解,这种交流将是意义非凡的。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10688 次阅读|0 个评论
现代医学与古代医学的分野与交汇(第一章第一节1)
fqng1008 2019-12-26 22:21
上篇 轴心时代 《易传 ·系辞下》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 , 仰则观象于天 , 俯则观法于地 , 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 近取诸身 , 远取诸物 , 于是始作八卦 , 以通神明之德 , 以类万物之情。 ” 可见,古代圣贤( 自然哲学家 ) 获得知识的途径 , 来源于 天地 间 的现象和 规则 , 根据观察到的 事物 , 以及 自己的体验 , 发明八卦理论 , 以 传达神明的 旨 意 , 并类推万事万物的规律。正是这种认识论和方法论 , 帮助他们创造了轴心时代的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 但是, 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存在着质的差异。 现今为止的文化人类学研究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脉络大致如下(图 1-1): 图 1-1 人类文明的发展脉络 第一 章 从 蒙昧 走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不仅是哲学问题,也是科学问题,还是医学问题的起点。 一、人类起源的相关概念 人类起源研究涉及到动物分类学、古人类学、地质学、分子人类学、考古学等多种复杂学科的知识,我们在此先熟悉一些主要概念和相关理论或学说。 (一)地质年代与动物分类 1. 什么是地质年代 科学研究人类的起源, 地质年代 ( Geological Time )是重要概念。所谓地质年代,是 指 地壳 上的 岩石 和地层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 ( 年龄 ) 和顺序 。它 包含两方面含义 : 一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称为相对地质年代 ; 二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距今年龄,由于主要是运用 同位素技术 ,称为同位素地质年龄 ( 绝对地质年代 ) 。这两方面结合,才构成对地质事件及地球、地壳演变时代的完整认识。 根据地层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将地层分为 5代12纪(表1-1)。 表 1-1 地质年代划分简表 代 纪 符号 同位素年龄(单位:百万年) 生物发展的阶段 开始时间(距今) 持续时间 新生代Kz 第四纪 Q 1.6 1.6 人类出现。 新近纪 N 23 21.4 动植物都接近现代。 古近纪 E 65 42 哺乳动物迅速繁衍,被子植物繁盛。 中生代Mz 白垩纪 K 135 70 被子植物大量出现,爬行类后期急剧减少。 侏罗纪 J 205 70 裸子植物繁盛,鸟类出现。 三叠纪 T 250 45 哺乳动物出现,恐龙大量繁衍。 古生代Pz 二叠纪 P 290 40 松柏类开始发展。 石炭纪 C 355 65 爬行动物出现。 泥盆纪 D 410 55 裸子植物出现,昆虫和两栖动物出现。 志留纪 S 438 28 蕨类植物出现,鱼类出现。 奥陶纪 O 510 72 藻类广泛发育,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 寒武纪 ∈ 570 60 海生无脊椎动物门类大量增加。 元古 代 PT 2500 1930 蓝藻和细菌开始繁盛,无脊椎动物出现。 太古 代 AR 4000 1500 细菌和藻类出现。 其中,包括早期的 太古代 和 元古代 ( 元古代在中国含有 1个 震旦纪 ) , 以及后来 的古生代、 中生代 和新生代。古生代分为寒武纪、 奥陶纪 、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共 6个纪 ; 中生代分为三叠纪、 侏罗纪 和 白垩纪 ,共 3个纪 ; 新生代只有 第三纪 、 第四纪 两个纪。 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地层里,大都保存有古代动、植物的标准化石。各类动、植物化石出现的早晚是有一定顺序的,越是低等的,出现得越早,越是高等的,出现得越晚。 在地质学中, 绝对年龄是 一个经常使用的概念,其 岩石生成后距今的实际年数根据岩石中测出某种放射性元素及其蜕变产物的含量计算出 来的 。越是老的岩石,地层距今的年数越长。每个地质年代单位应为开始于距今多少年前,结束于距今多少年前,这样便可计算出共延续 了 多少年。 新生代时的地球面貌逐渐接近现代,植被带分化日趋明显,哺乳动物、鸟类、真骨鱼和昆虫等一起上统治着地球。新生代可划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第三纪又可分为古近纪和新近纪。 ( 1)第三纪: 可划分为 古新世 、 始新世 、 渐新世 、 中新世 和 上新世 。 古新世 、 始新世 和 渐新世 合称老第三纪,老第三纪一直延续到二千五百万年前,那时的植被以森林为主,大地上漫步着一类巨大的食肉鸟类 —— 不飞鸟,海洋中则以巨大的有孔虫为特征。新第三纪包括中新世和上新世,当时海洋中大型的有孔虫已经灭绝, 六射珊瑚 大量发展,形成大型珊瑚礁。陆地上则开始出现大草原,适应以禾草为食的新型食草动物开始繁盛,大地的面貌更加接近如今。新第三纪时的动物种类是历史上最多的,各种犀牛和古象等在这时候达到全盛,森林中还有各种 古猿 。 ( 2)第四纪: 可划分为更新世和全新世,开始于大约二百万或三百万年前,如今 仍然 是第四纪。第四纪 发生了 两件大事,一是发生大规模的冰期,一是人类和现代动物的出现。更新世又称 “ 冰川时代 ” , 实际上是 冰期和间冰期 的 不断交替, 即 寒冷和温暖时期 重复上演 。更新世时动植物受到巨大的影响,而在我国南方 动物群 则一直比较稳定,大熊猫 -剑齿象动物群持续了很长时间。在大约一万年前最后一次 冰川消退 之后,就进入了全新世,或称 “ 冰后期 ” 。全新世开始时 , 人类进入农业文明时期,对自然的影响日趋扩大 。 进入工业文明以后,更是改变了整个地球的面貌 。 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 生物灭绝 和生态系统的破坏,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严重。 新生代开始时,中生代占统治地位的爬行动物大部分绝灭,繁盛的 裸子植物 迅速衰退,为哺乳动物大发展和被子植物的极度繁盛所取代。因此,新生代称为哺乳动物时代或被子植物时代。哺乳动物的进一步演化,适应于各种生态环境,分化为许多门类。到第三纪后期出现了最高等动物 —— 原始人类。 2. 动物怎样分类 动物分类学是 动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动物的 种类 、种类之间的亲缘关系、动物界起源和演化等。 它 根据自然界动物的形态、身体内部构造、 胚胎发育 的特点、生理习性、生活的地理环境等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将特征相同或相似的 动物 归为一类, 并 给它们命名。 要识别成千上万种动物,给予其适当的名称,并在动物王国的 “ 家谱 ” 中按 适当的顺序排名,这就是动物分类学家所做的种类鉴别和编目。 动物分类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地区种类研究阶段,以林奈的 《自然系统》 为代表,主要进行种类的区分、鉴定和命名工作;第二阶段为进化思想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将物种归纳,排列于适当的分类阶元中,建立分类系统;第三阶段是种群研究阶段,侧重于种内变异的分析、种下阶元及其进化的研究。 自然分类法 , 是 根据 物种 各种特征 ( 形态、细胞、遗传、生理、生化、生态和地球分布 ) 进行 的 分类, 将其 依次分为域、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八个主要等级。其中 , 种是分类所用的基要单位。每一种动物,都可以给它们在这个等级序列中冠以适当的名称和位置。如大熊猫,属于动物界 - 脊椎动物门 - 哺乳纲 - 食肉目 - 大熊猫科 - 大熊猫属,它的学名为 Ailuropoda melanoleuca。 在上述 分类等级 中,为了更精确地表达种的 分类地位 ,科学工作者还把原有阶元进一步细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的分类附元如下 : 域 Domain 、 界 Kingdom 、 门 Phylum 、 亚门 Subphylum 、 总纲 Superclass 、 纲 Class 、 亚纲 Subclass 、 总目 Superorder 、 目 Order 、 亚目 Suborder 、 总科 Superfamily 、 科 Familys 、 亚科 Subfamily 、 属 Genus 、 亚属 Subgenus 、 种 Species 、 亚种 Subspecies 等。 具体而言, 动物界 是真核生物的一类, 之下共 分为 43个门 , 人属 于脊索动物门 - 脊椎动物亚门 - 哺乳动物纲 - 灵长 目 - 人猿 总 科 - 人科动物 - 人属。人的祖先是类人猿,本领同猴子、大猩猩差不多,赤身裸体,群居,生活在树上,以树叶水果等为食。大约在 2600万年前, 早期的 人类从树上跳了下来,后来又学会了使用工具和火 。 这伟大的一跳,使 之 脱颖而出,成为动物中的佼佼者。 哺乳纲 的灵长目 是人科的上一级分类 , 目前 共 14科约51属560余种。分为原猴亚目和猿猴亚目 。 原猴亚目颜面似狐 , 无颊囊和臀胼胝 , 前肢短于后肢,拇指与大趾发达,能与其他指(趾)相对 , 尾不能卷曲或缺如 。 猿猴亚目颜面似人 , 大都具颊囊和臀胼胝 , 前肢大都长于后肢,大趾有的退化 , 尾长、有的能卷曲,有的无尾。大多为杂食性,每年繁殖 1-2次,每胎1仔,少数可多到3仔。幼体生长较慢。高等种类性成熟的雌性有月经,雄性能在任何时间交配 , 是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 3. 人科动物与智人 所谓人科动物,是 人 及其相关 种类之通称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人类是地球上现存的唯一的人科动物,而古人类,即其他的人科动物都已经灭绝了( 仅能根据化石遗存了解其 曾经的存在)。因此,过去把现代类人猿,包括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划入了猩猩科,但现在的生物分类法,已将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划入人科动物。人猿总科共有两个科,一个是长臂猿科,一个是人科。现代类人猿包括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矮黑猩猩,由于长臂猿与人科动物的关系比较疏远,而人类、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矮黑猩猩则属于人猿总科之下的人科动物。 为什么这样划分?与生物进化(图 1-2)和文化进化有关,也与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人类学家珍·古道尔长期致力于灵长类动物的研究有关。 图 1-2 长臂猿、人类、黑猩猩、大猩猩和猩猩的骨骼比较图 珍 ·古道尔(图1-3)在非洲的丛林里对黑猩猩进行了持续性的观察,得到了很多颠覆性的结论。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只有人类会制造工具,但珍·古道尔发现黑猩猩也会加工工具,虽然工具很简单,但已经不是停留在利用天然工具的层面上了。 珍 ·古道尔还发现不同群体之间的黑猩猩有战争,黑猩猩有时候会袭击和残害同类,黑猩猩之间的战争,不仅仅是为了争夺领地和食物,有的时候是为了取乐,这在动物界是非常少见的;黑猩猩的社会群体中有不同的等级,为了争夺社会地位,它们会使用各种伎俩;雌性黑猩猩会教育自己的幼崽,有的黑猩猩甚至还会溺爱自己的幼崽;黑猩猩也有一些语言能力,它们会用简单的手势和语音相结合来表达某种意义。这就是说,黑猩猩的社会行为、家庭行为与人类的社会行为、家庭行为非常的相似,黑猩猩已经有文化了,我们人类的文化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 图 1-3 珍妮 ·古道尔 ( Jane Goodall , 1934-),在对黑猩猩种群研究 的 36年间有15项重大发现 不仅黑猩猩在社会行为、家庭行为和语言能力上,与人类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大猩猩、猩猩和矮黑猩猩也是如此,它们的群体都有等级,雄性首领可以优先挑选食物,而且有下属服侍它们,这在非灵长目的动物中是见不到的,在人类的驯养之下,大猩猩可可能理解 2000个英语单词的意义,矮黑猩猩坎兹掌握了384个符号,还学会了烹饪食物。这些动物的社会行为表明,像黑猩猩这样的灵长目动物不再仅仅利用生物的进化(遗传与变异)来密集能量流了,而是试图通过文化来从周围环境中获取能量。 因此,一些生物学家希望赋予人科动物中的非人类成员法律意义上的 “人”的地位,这就是所谓的“类人猿人格权运动”。赋予人科动物中的非人类成员拥有法律意义上的“人”的地位,与现代类人猿濒临灭绝的现状息息相关。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矮黑猩猩本身就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幼年的它们或许会成为狮子、老虎、猎豹等食肉动物的美食,但成年的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矮黑猩猩基本上是没有天敌的,唯一的“天敌”就是人类。 如果猩猩、大猩猩、黑猩猩灭绝了,对人类来说是莫大的损失,因为我们将无法在生物界也将无法找到自己准确的位置。人类学家研究人类的起源,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通过在与人类最亲近的现代类人猿身上找到一些证据。 科学家 通常将人科 划 为 3个属 : 一是中新世晚期至上新世的腊马 古猿 属 ; 另一是 更新世 的 南猿属 ; 还有更新世至现代的 人属 。智人这个现代 物 种可以说是哺乳动物中进化发展得最成功的一个种。它易于变异,其二性状态比大多数灵长类都更为明显。 4. 人科的特征 人科成员的 骨骼和肌肉系统,全都适应於身体直立和两足行走的步态,而且上肢与下肢在功能上有极大的分化。前肢的双手适合抓握东西和从事极为细致灵巧的操作。后肢的双脚是承担身体重量的支柱,脚和腿协同一致地配合,提供了一副强有力的推进杠杆,且全身保持平衡,能够站立、走路、奔跑,甚至跳芭蕾舞。 虽然 所有灵长类动物的身体都能够直立起来 , 但只有人类才是直立两足行走 。 而其他所有现代灵长类动物,更确切地说是能够直立的 四足动物 。人科成员具有许多方面进化的倾向不同於其他动物,尤其是适应於直立的姿势和两足行走的步态,在骨骼上产生的许多变化最为显著。最重要的是下肢脚部成比例地增加了长度,盆骨、股骨和脚都在比例上和形态结构上有变化。这一切 , 都与两足运动在力学上的种种要求有关系。人手是一种独特的器官,除了不用作运动器官和不具备卷缠而抓的功能外,其抓握活动与精确运动都是无与伦比的。只有人类由於独特发展成为直立姿态和两足运动,才使双手解脱而成为操作器官。 人科成员的脸部,发展到 南猿 阶段已经与其他灵长类不同了。鼻下腭凸的程度已经缩减,原来是面部组成部分的前腭骨早已消失。额骨轮廓,眶上隆突,眼窝部位以及颧弓位置较高,颧骨的颞突缩减等特征,都与身体大小与人类相仿的猿类的面骨不一样。腊马 古猿 和南猿显然都已经有人科成员的牙齿,尤其是前部牙齿 ( 犬齿和门齿 ) 有所缩小,这些特征被看作是在食物和习性上都有较大变化的信号。根据对人科成员的了解,尤其是牙齿上的齿间磨耗面的图式, 决定 人科成员的主要食物不是质地坚硬多汁的绿色植物 , 可能也吃肉类,但本质的改变是以种子之类小而且硬的东西为主食。 人科成员脑的认识, 是 以智人的脑为根据 的, 也可以根据更新世 ( 如 南猿 类 ) 颅骨化石残片和完整的腭骨以及北京人、瓜哇人和尼安德塔人的遗存予以推论。 总之, 脑的体积愈来愈大,脑重与体重之比也可能逐步增大。大脑皮层明显的增大,现代人脑已经发展成为具有综合与控制作用的、大而复杂的结构。人们对现代智人的染色体、 血红素 、血型、多种血清蛋白以及红血球酶 ( 还有其他一些受遗传控制的性状 ) 都广泛地作过研究。 尽管如此, 因为染色体和各种蛋白质不可能石化,所以没有 关于 已灭绝的人科成员的类似资料。不过 , 人类和现代猿类的上述资料, 完全可以证实 人类与猿类之间 的 亲缘关系。在免疫学与生物化学方面 也 都作了精确的比较,但尚无最后结论。 在对人科的评价中,智力是重大的动物学特征。 但 化石不可能具备智力行为,大多数有关的证据只能来自智人。人科成员与灵长类其他各科动物相比,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神经系统的进化途径。人科成员 ( 尤其是人类 ) 显著的认知特征,就是使用符号的能力,即对各种事物任意赋予含义的能力。在 人类进化史 中,人脑这些特点是怎样及何时变得明显起来的,学者都力图从 化石记录 及有关考古成果中寻找答案。工具是明显的遗存,而且其有计画的系统生产过程的标志,也是人与人之间、代与代之间用符号交往的证据。使用工具,在所谓的低等动物中也不罕见 : 海獭 可以把岩石块当工具使用,当仰泳浮在海面上时,把牡蛎或者蚌蛤放在胸部用石块将其敲开 ; 秃鹫会用岩块把鸵鸟蛋壳打破,吃其中的美味。这些行为或许可以称为 “ 使用 ” 工具,但是这类特殊的、孤立的操作,绝不等同於人科成员制造工具的行为。 尽管人类有使用符号进行交往的证据,但其运用声音符号 ( 口语 ) 的起源,或许在 化石记录 中不可能找到。人类能够模仿他所听见的声音,包括各种动物的声音,必定是语言起源的基础之一。口语是从某种原有的声音系统加以改变而发展起来的。社会行为或社会集团当然不会变成化石。我们对早期的人科成员的社会生活的推测,所根据的是化石的形态学资料,是现代人类以外灵长类的群集生活状况,此外还根据当代智人的社会生活状况。一种身材矮小、直立而两足行走的人科成员,由於牙齿已经不再适合吃在茂密潮湿森林中采集到的那些质地坚韧多汁的茎干和叶子,可能已经发展了一种适合於狩猎与采集谷物、种子以及果类的生活方式。这种变化所可能意味著的有组织的社会性的活动,需要男女有所分工。很可能已经出现了一些结合得相当稳定的家庭单位,而且随著集体狩猎与采集活动的发展 , 有了进一步的分工。 5. 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 目前,科学家把人类的进化分为四个阶段。 (1)早期猿人阶段:大约生存在300万年到150万年前,已具备人类基本特点,能直立行走,制造简单的砾石工具。 (2)晚期猿人阶段:大约距今200万年到30万年前,身体象人,脑量较大,可以制造较进步的旧石器,并开始使用火,如我国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猿人。 (3)早期智人(古人)阶段:距今10-20万年到5万年前,逐渐脱离猿的特征,而和现代人很接近,如德国的尼安德特人。 (4)晚期智人(新人)阶段:大约4-5万年前,这时的人类的进化出现了明显的加速,在形态上已非常象现代人,在文化上,已有雕刻与绘画的艺术,并出现装饰物。如1933年发现的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人。此时原始宗教已经产生,已进入母系社会。在晚期智人阶段,现代人开始分化和形成,并分布到世界各地。 (二)生物进化理论 1.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在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中,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内个体通过不定向变异与 自然选择 不断进化。 那么,种群是什么?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 同种生物 的所有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 基因 传给后代。 这里,还要涉及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概念。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所含的全部基因,而每个个体含有的基因只是种群基因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个种群都有它独特的基因库,种群中的个体一代一代地死亡,但基因库却代代相传,并在传递过程中得到保持和发展。种群越大,基因库也越大,反之,种群越小基因库也越小。当种群变得很小时,就有可能失去遗传的多样性,从而失去了进化上的优势而逐渐被淘汰。 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一般而言,如果在种群足够大,没有出现基因突变,生存空间和食物非常充足,种群内个体之间的交配又是随机的情况下,种群中的基因频率是不变的。但这种条件在自然状态下是不存在的, 由于存在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等原因,自然界中 的 种群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的。自然选择实际上是选择某些 基因 ,淘汰另一些基因,所以自然选择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2.种群调节 在自然界中,绝大部分种群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状态。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种群在生物群落中,与其他生物成比例地维持在某一特定密度水平上,这被称为种群的自然平衡,而这个密度水平则叫做平衡密度。 由于各种因素对自然种群的制约,种群不可能无限制的增长,最终趋向于相对平衡,而密度因素是调节其平衡的重要因素。种群离开其平衡密度后又返回到这一平衡密度的过程称为种群调节。能使种群回到原来平衡密度的因素称为调节因素。 世界上的生物种群大多已达到平衡的稳定期。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平衡。一方面,许多物理的和生物的因素都能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另一方面,种群有自我调节的能力,通过调节而使种群保持平衡。 种群中一些简单的、具有典型性的动态变化可以用数学模型衡量,常见的有两种 。一是 指数增长模型 , 是著名人口学家托马斯 ·马尔萨斯 ( T.Maithus , 1766-1834) 提出的 ,他认为种群数量的增长不是简单的相加关系,而是成倍地增长 ; 后来,生物学家查尔斯 ·罗伯特·达尔文 ( C.R.Darwin , 1809-1882 ) 通过对大象种群的研究再次确认了这一增长模式。这种增长模式表明,所有种群都有爆炸式增长的能力。 但 指数增长是一种过于理想的情况,许多生物在指数增长一段时间后,数量会维持稳定,这可以用另一个数学模型 ,即 逻辑斯蒂增长 ( 阻滞增长模型 ) 进行描述。 它 通常分为 5个时期 : ① 开始期,由于 种群 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又称潜伏期 ; ② 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加快 ; ③ 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 (K/2),密度增长最快 ; ④ 减速期,个体数超过密度一半 (K/2)后,增长变慢 ; ⑤ 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 K值而饱和。 3. 可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本表现,它主要来自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是指 DNA分子结构的改变,即基因内部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基因突变是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不管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生突变,都是随机的,没有方向性。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异,染色体数量的变异又包括个体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非整倍数变化)和成倍地增加或减少(整倍数变化)两种类型。其中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与非整倍数变异,由于破坏了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平衡,一般对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不利的,有时甚至是致命的,但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意义不大。染色体整倍数的变化,由于没有破坏原有遗传物质的平衡,能够加强生物体的某些生命活动,对生物的进化,特别是某些新物种的形成有一定的意义(如自然界中多倍物种的形成)。 基因重组是指染色体间基因的交换和组合。是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一个核内染色体复制后发生重组和互换,结果就产生了大量与亲本不同的基因组合的配子类型。又由于在有性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进一步增加了后代性状的变异类型。基因重组实际包括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不定向的,有有利的,也有不利的。但有利和不利不是绝对的,这要取决于环境条件。环境条件改变了,原先有利的变异可能变得不利,而原先不利的变异可能变得有利。等位基因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的,并在有性生殖过程中通过基因重组而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从而使种群出现大量的可遗传变异。变异是不定向的,变异只是给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 生物进化的方向 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的不利变异被不断淘汰,有利变异则逐渐积累,从而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引起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主要有三个:选择、遗传漂变和迁移。 选择指环境对变异的选择,即保存有利变异和淘汰不利变异的过程,其实质是定向地改变群体的基因频率。选择是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主导因素,已经发生的变异能否保留下来继续进化或成为新物种的基础,必须经过自然选择的考验。自然选择只保留与环境相协调的变异类型(有利变异),可见其定向性。经过无数次选择,使一定区域某物种的有利变异的基因得到加强,不利变异的基因逐渐清除,从而改变了物种在同区域或不同区域内的基因频率(达尔文只是在个体水平上注意到不同性状的保留与否,而不能从分子水平对自然选择的结果加以分析),形成同一区域内物种的新类型或不同区域内同一物种的亚种,或经长期的选择,使基因频率的改变达到生殖隔离的程度,便形成新的物种。选择决定着不同类型变异的命运,也就决定了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方向。 遗传漂变:是指如果种群太小,含有某基因的个体在种群中的数量又很少的情况下,可能会由于这个个体的突然死亡或没有交配而使这个基因在这个种群中消失的现象。一般而言,种群越小,遗传漂变就越显著。 迁移:是指含有某种基因的个体在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机会不均等,而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如一对等位基因 A和a,如果含有A基因的个体比含有a基因的个体更多地迁移到一个新的地区,那么在这个新地区建立的新种群的基因频率就发生了变化。 5. 隔离与物种形成 前面已经提到过物种。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能够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生殖隔离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 发生 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 隔离机制 ( 跨物种之间生殖隔离有很多出现之后又消失的情况 ) 。若隔离发生在受精以前,就称为受精前的生殖隔离,其中包括 地理隔离 、生态隔离、 季节隔离 、生理隔离、形态隔离和行为隔离等 ; 若隔离发生在受精以后,就称为受精后的生殖隔离,其中包括杂种不活、杂种不育 (如骡子、虎狮兽等) 和杂种衰败等。 隔离是指将一个种群分隔成许多个小种群,促使彼此之间不能交配,这样不同的种群就会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就有可能形成不同的物种。隔离常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两种。 地理隔离是指分布在不同自然区域的种群,由于地理空间上的隔离即使彼此间无法相遇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一定的地理隔离及相应区域的自然选择,可使分开的小种群朝着不同方向分化,形成各自的基因库和基因频率,产生同一物种的不同亚种。分类学上把只有地理隔离的同一物种的几个种群叫亚种。 生殖隔离是指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产生出可育的后代的现象。一定的地理隔离有助于亚种的形成,进一步的地理隔离使它们的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继续朝不同方向发展,形成更大的差异。把这样的群体和最初的种群放一起,将不发生基因交流,说明它们已经和原来的种群形成了生殖屏障,即生殖隔离。如果只有地理隔离,一旦发生某种地质变化,两个分开的小种群重新相遇,可以再融合在一起。 可以说,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时期。只有地理隔离而不形成生殖隔离,只能产生生物新类型或亚种,绝不可能产生新的物种。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是物种间真正的界线。生殖隔离保持了物种间的不可交配性,从而也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生殖隔离分受精前隔离和受精后隔离。教材中提到生物因求偶方式、繁殖期、开花季节、花形态等的不同而不能受精属于受精前生殖隔离。胚胎发育早期死亡(杂种不活)或产生后代不能繁殖(杂种不育)属于受精后生殖隔离。 一般而言,物种形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较常见的方式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生殖隔离一经形成,原先的一个物种就演化成的两个不同的物种。这种演化的过程,常常是极其缓慢的。不同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物种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才能够实现,但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如在同一自然区域 A物种进化为B物种。但是在地理隔离基础上,经过自然选择可以加速生殖隔离的形成。因此,经地理隔离、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是物种形成的常见方式。 鉴于以上,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以上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三)晚期智人的起源问题 晚期智人即现代人,由于其起源问题直接牵涉到现代各色人种的由来,因此备受关注。总的起来,人类学界的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一种可称之为单一地区起源论,也叫做入侵论、迁徒论或者代替论。持此观点的古人类学家相信现生的各色人种拥有一个近期(大约 5-10万年前)的共同祖先。换言之,世界各地的远古人类中只有一处的人群成功地演化为解剖学上现代类型的智人。由于他们在解剖结构、生理功能以及文化技术上拥有较之同时代生存其他地区的人类群体远为高超的优势,所以他们一经出现,便迅速地向四面八方迁徙,替代了其他地区的原住居民。另一种理论可称之为多地区起源论,也叫做直接演化论或系统论。这种理论认为现代类型的智人都是由当地的早期智人以至直立人演化而来的。各大人种的性状在很久远以前便存在着区别,他们各自平行发展,尽管相互之间也存在着基因交流,但最后演化成现代的各色人种。 近一个世纪以来,上述两种理论一直争论不休。但过去由于已发现的化石材料的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局限性,两种理论都面临着不少必须克服的论证的困难。现在,随着分子人类学、各种人类化石的相继发现,两种理论存在着交汇与融合的可能性。 1. 单一地区起源论 对单一地区起源论来说,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就是所设想的那个出现优势人群的演化中心究竟在什么地方?对此有着许多种不同的解释。 20年代时,海德列希加认为演化中心在欧洲;50年代以来,豪厄尔等人又倡导西亚中心说;70年代以后,范德尔尔迈施(Vandermeersch)主张该中心于近东,马森托施(Macintosh)等主张在中国,而普罗兹(Protsh)则主张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等地区(图1-4)。 图 1- 4 单一地区起源论 的 人类进化 史 1987年,卡恩(Cann)等报告了他们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问题进行研究的结论。他们选择了原籍分别为非洲、欧洲、中东、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的妇女共147人,分析了他们生产婴儿时的股盘细胞内线粒体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根据不同类型线粒体之间的亲疏关系绘制了系统树,结果是该树来自单一的共同祖先,而另一支则来自于其他地区。对该系统树最简单的解释是其共同祖先是来自非洲。根据知已DNA突变速度,计算其年代为距今约20万年。卡恩等因此而认为,从所有婴儿的线粒体DNA向前追踪,最后便可追到大约20万年前生活的非洲的一个妇女,该妇女是现今全世界人类的祖先。大约在13万年前,她的一群后裔离开非洲,分散到世界各地,代替了当地的土著居民,最后发展为各色人种。这就是著名所谓“夏娃理论” ( 图 1-5 ) 。 图 1- 5 —个关于人种群时空点扩散的观点 ( 引自 Reed et al.2004) 对于现代人中种族差别产生的原因问题,单一地区起源论的解释是:来自同一祖先的后裔们分散到各地之后,由于遗传漂变和地区性选择适应的结果而产生了人种之间的变异。然而,这种解释却与目前已掌握的某些古人类学资料相悖。因此,在许多地区的化石人类中,从直立人,早期智人到晚期智人的体质特征上都表现出了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对此,按照 “夏娃理论”只能解释为这些早、晚期人群之间的共性不是由于遗传,而是由于他们同样处于相似的纬度、气候等环境下的适应结果。 然而,这样的解释也不能令人完全信服,因为很多体现地区性早、晚期人群之间共性的体质特征恰恰并不是受到环境选择作用影响的性状。我国著名人类学家家吴新智教授指出,曾经广泛存在于中国化石人类中的若干项与现代蒙古人种有关的性状,如铲形门齿、印加骨以及额鼻缝和颌缝的形状等都很难用适应性来解释,反而用遗传性进行解释则比较合理。 2. 多地区起源论 尽管由于受古人类学资料所限,尤其是目前在同一地区从直立人到晚期智人的连续性材料的缺乏,多地区起源论所提供的进化模式还难以做到完全令人信服,但近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所发现的若干批区域性古人类化石资料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对该学说提供了支持。 早在 20世纪40年代,魏敦瑞在研究北京猿人化石时曾经指出,北京猿人的一系列形态特征可以证明其与现代蒙古人种的某些人群存在着特别密切的联系。这些特征包括:矢状嵴、印加骨、鼻梁和颧骨、上颌圆枕和下颌圆枕、铲形门齿以及额鼻缝和额颌缝的形状等。上述这些特征在现代蒙古人种和北京猿人中都有较高的出现率。当时由于本地区较晚阶段的化石材料尚且不多,而魏敦瑞本人对山顶洞人的种系分析论又提出山顶洞人是外来的移民,而不是北京猿人的后裔。这说明他还没有对 多地区起源论 的成熟观点。 最近,吴新智教授系统地整理了我国境内出土的有关古人类化石资料,提出了中国古人类连续发展的意见。他逐个列举了矢状嵴、印加骨、比较朝向前方的颧骨、扁塌的鼻骨、颧骨上颌骨下缘的明显转折、铲形门齿以及水平相连的额鼻缝和额颌缝等项特征在我国各地出土的众多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中较高的出现率,有力地论证了中国古人类从直立人到解剖学上的现代智人发展过程。 在世界其他地区,也存在着不少区域性连续发展的证据。魏敦瑞曾经指出过从爪哇猿人栋到瓦贾克人的连续发展。后来在澳大利亚柯阿( Kow)沼泽中发现的晚更新世人类化石在眉嵴、矢状嵴、颞线、最小额宽位置和枕外圆枕等方面也表现出与昂栋人相似的性状,从而显示出在东南亚的直立人与澳洲的解剖学上的现代人之间也存在着发展的连续性。 过去认为,欧洲的尼安德特人与当地的晚期智人之间存在着颇大的形态差距,故普遍认为后者是由外地入侵的人群,而尼人是绝灭的旁支。但近年来一系列新的发现,特别是南斯拉夫凡迪亚( Vindija)地点发现的具有叠压地层关系的莫斯特文化人类化石和奥瑞纳文化人类化石在形态细节的一致性,使得人们的看法正在发生着改变。 此外,最后还有人指出在非洲的南部也存在着人类直接进化的线索,认为从布罗肯山人、沙尔达哈( Saidanha Man)和弗洛里斯巴人(Florisbad Man)一直到现代尼格罗人种,存在着连续进化的现象。 综合上术古人类学材料所提供的线索,使人们感觉到,在晚期智人乃至现代人的起源问题上,多地区起源论的论据似乎正在得到加强。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5534 次阅读|0 个评论
《范式变迁——现代医学与古代医学的分野与交汇》第2章第二节(1)
热度 1 fqng1008 2019-9-12 22:36
第二节 轴心时代的自然哲学 2004年 9月5日 , 以 “全球化与中华文化”为主要议题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在北京闭幕。 会 上 , 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 教授捅了一个马蜂窝,他说 “《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 , 而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 ” 这一下子 激起了强烈反应 , 批评和赞同之声尖锐对立 。一个月后 , 在清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和《科技中国》杂志社共同举办的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论坛”上 , 杨振宁再次 论证这一 观点 , 他 说 《易经》中无推演方法 。 “近代科学一个特点就是要摆脱掉‘天人合一’这个观念 , 承认人世间有人世间的规律 , 有人世间复杂的现象 , 自然界有自然界的规律 , 与自然界的复杂现象 , 这两者是两回事 , 不能把它合在一起。 ” 的确, 杨振宁 教授的这些话有点唐突,如果要来龙去脉地讲清楚这个问题,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古代没有科学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有一种挑战权威的神圣感,但随后就面临压力 ——因为挑战他们并不是轻松的事情。尽管在此之前,我一直有这样的看法,但仅仅是朦胧的认识。直到今天才明白,它原来是科学史界一个长期争论仍然悬而未决的问题。 (一)从一场论战说起 20年前,关于“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有一场高水平的论战,北京师范大学田松教授在“科学话语权的争夺及策略”(《读书》2001年第9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第6期)一文中作了介绍: 大约从 1998年开始,关于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的争论再度展开。火大概是从《中华读书报》的“科技视野”点起来的,火势在各媒体迅速蔓延,一度有燎原之势。正方以中科院唯一的科学史院士席泽宗为代表,反方按照吴国盛的说法,以少壮派为主。正反双方各执己见,几个回合之后,差不多就自说自话了。火势逐渐平息。不料在2000年8月20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会议室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中国古代有无科学问题座谈会”,正反双方“有”“无”两派第一次以庞大的阵容面对面地展开了交锋。 科学史所几乎每个周日都有一次 “天地生人”讲座,天文地理、理工农医,几乎涉及到和科学沾边的所有方面。中国古代科学之有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该讲座的主题,但大多是正方在发言。由于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换届会议在8月下旬召开,科技史界的重要人物将靡聚京城,“天地生人”的主持人宋正海先生想趁此机会,把正反双方请到一起,进行一次心平气和的交流。我在科学史所一向被认为是反方代表,所以宋先生把我列为召集人,希望我邀请更多的反方人士参加。实话说,起初我并没有太大的兴致。根据以往的经验,我担心既不能心平气和,也不能有交流。但是宋先生几次真诚的电话使我无法拒绝,恭敬不如从命了。 按照行政官员的术语,这次讨论会可以说级别非常之高。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资深研究员郭书春、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李伯聪、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刘长林、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李根蟠,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系主任江晓原、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兵、北京大学哲学系年轻的博导吴国盛、近年来在科学传播领域风头正劲的刘华杰,不同领域不同年龄的风云人物济济一堂,有些在媒体上有过交锋的人还是头一次见面。宋正海特别地请来科学史所所长刘钝研究员主持会议。此外,国际科学史学会主席,印度科学史家苏巴拉亚巴( subbalayappa)也应刘钝之邀参加讨论并发表印度古代之有科学的高论。 ...... 本次座谈会中的发言大多都曾公开发表过。郭书春根据他对刘徽《九章算术注》的研究指出,中国古代有演绎推理;李根蟠认为,中国古代有农学;李伯聪再次宣传归纳逻辑:说有易,说无难;刘长林根据他对内经的研究指出,中国有自己的一套与自然打交道的体系,有自己的科学。反方的立论几乎都从定义着手,先解决什么是科学,再讨论中国古代是否有科学,在什么意义上有科学。刘华杰与刘兵都从不同的角度做如是之论,简单地问有无与否,是没有意义的。江晓原的到来让我略感意外,他人在上海,所以不在我的邀请之列。江晓原以其天学研究和性学研究在人文学者中获得了广泛的声誉,作为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博士,席泽宗先生的高足,江晓原似乎该属于正方才对,但他的科学史研究却证明,中国古代天学与古希腊天文学的目的和功能截然不同,所以他特别强调他的研究对象是天学,而不是天文学。为反方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有必要详述的是吴国盛的发言,吴国盛将这一争论放到更大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分析,要点如下: ( 1)无论正反双方都承认,中国古代是否有科学,取决于科学定义的宽窄,宽则有,窄则无。如果取窄的定义,不仅中国古代没有科学,西方古代也没有科学。但是,吴国盛强调,即使取最窄的定义,古希腊也是有科学的。(2)所以问题的关键、争论的焦点在于,为什么要宽,为什么要窄?选择某一定义的出发点和意图是什么?吴认为,有无科学这个问题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引起那么多的关注?其它国家是否有类似的情况,比如印度人是否争论印度古代有没有科学?于是(3)吴点出了话语权这个核心,有无之争,实际上是中心与边缘的话语权之争。吴提出了由宽到窄的三个科学的定义(见后),分析了三个层次的边缘与中心问题——现代性与非现代性;收敛性科学与发散性科学;数理传统的科学与博物学传统的科学;在这三对关系中,前者都是中心,后者都是边缘。而中国古代知识,无论从哪一个层次看都处于边缘地位。如果以三个前者为标准,会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科学;如果站在后者的立场,答案就是“有”。吴的发言后来整理成文,以《边缘与中心之争》为题发表在《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季刊,本次会议组织者之一)2000年第4期。 吴国盛的分析得到了许多人的首肯。 “有无”问题“并不是一个历史(学)问题,而是一个哲学问题,”它不能通过历史考证得到解决,而是代表着一种文化策略和文化立场。但是,尽管吴本人更愿意站在倾向于“有”的立场——这与其自然哲学立场是一致的,我仍然要把他作为反方代表,而且我相信正方也不会接纳他。吴的第一点归纳也不全面,因为只有反方同意,在宽的定义下“有”;而正方几乎不谈定义问题,也不愿接受仅仅在宽泛的意义上才“有”的结论——那样无非是说,中国古代并没有严格的科学,只有马马乎乎的科学。或许吴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边缘与中心之争》中略去未谈。 我既然作为反方代表,不妨从反方的立场讨论这个问题。 ...... 我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动物有没有科学?如果说能生存,能解决衣食住行,就有科学,动物也该有科学。而且,蜜蜂能够建造出符合现代科学计算的以有限材料获得最大强度最大空间的蜂巢,是否更懂科学?第二,中国先秦是否有佛教或者佛教思想?按照一般的观点,佛教是从汉朝传入中国的,中国先秦注定没有佛教及其思想。但如果有朝一日,按照某些佛教人士的预测,佛教成为地球的球教时,我想就会有人把老子的 “无”解读为“空”,把庄子的“优游任运”说成禅宗先驱,来论证中国先秦存在佛教思想。如果这种论证是荒谬的,为什么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把墨子著作中的一部分提取出来说它是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第三,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有科学才是爱国?比如中医,因为它高明有效,我们就说它是科学,但一旦说它是科学,它就应该符合科学的基本原理,所以就要用科学的也就是西医的理论和方法去规范它,这种中西医结合的结果就是现在中医学院毕业的学生都不会号脉。最后必然使中医消亡,只剩下中药在西医的体系中苟延残喘或发扬光大。所以,即使从热爱传统文化的角度讲,我也要坚决反对说中医是科学。 我的第一个问题所针对的是取最宽定义最容易引申出来的一个错误推论,即把技能和对技能的认识混淆起来。会使用撬棍,与认识了杠杆原理,其间有天地之别。孰料我话音未落,就有人果断地回答,动物也有科学。这足见第一种定义之荒谬。在这种泛科学逻辑下,恐怕连细菌都有科学,如果细菌不懂遗传学,怎么能够准确地自我复制? 第二个问题涉及到心态。凡是好的东西必然是从我们家出来的,至少也是我们家有的,在对待中国古代科学的问题上,同样潜存着这种心态。同时,我也对比附法提出了质疑。 第三个问题是关乎策略。其实我和正方一样,也想说自己很牛,只不过策略不同。正方的策略是:你们家最牛的东西我们家也有;而我的策略是:你们家那个牛的东西我们虽然没有,但是我们家有另外一种东西,跟你那个东西同样牛。 会后,江晓原杯茶论英雄,评吴国盛的高论为最有水平的发言,评在下的归谬法为最精彩的发言。 (二)刨根问底 1. science 与 natural philosophy 据《什么是科学》的作者吴国盛教授考证, 中文 “科学”一词是对英文science的翻译 , 用法也基本接近英文 science , 即 science首先默认指natural science , 中文的 “科学”也默认指“自然科学”。这个用法与法语的science比较接近 , 但与德语的 Wissenschaft不太一样 : 德语的这个词虽然也译成 “科学” , 但它并不优先地、默认地指称 “自然科学”。所以 , 英文的 science含义相对比较狭窄。中文的“科学”继承了这个特点。 他说, 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任鸿隽( 1886-1961)早就认识到这一点 : “科学的定义 , 既已人 言 言殊 , 科学的范围 , 也是各国不同。德国的 Wissenschaft , 包括得有自然、人为各种学问 , 如天算、物理、化学、心理、生理以及政治、哲学、语言 , 各种在内。英文的 science , 却偏重于自然科学一方面 , 如政治学、哲学、语言等平常是不算在科学以内的。 ”(《科学方法讲义》 , 《科学》 1919年第4卷) 虽然英语里早在中世纪晚期就已经有了词形上源自拉丁文 scientia的science这个单词 , 但 直到 19世纪 才 开始在英语世界被广泛采用。 如 英国大科学家 , 从哈维( 1578-1657)、波义尔(1627-1691)、牛顿 ( 1643-1727 ) 、卡文迪许( 1731-1810) , 直到 19世纪的道尔顿(1766-1844) , 都没有自称或被认为是从事 science研究的 , 更没有自认为或被称为 scientist(科学家)。这些后世被尊为伟大科学家的人 , 当时被称为 “自然哲学家”(natural philosopher)或“哲学家”(philosopher) , 从事的是哲学( philosophy)工作。牛顿的伟大著作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 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 ) , 道尔顿的著作是“化学哲学的新体系” ( A new system of chemical philosophy ) 。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刊名字就叫《皇家学会哲学学报》(1665年出版)。 我推测,作为完整体系的自然科学诞生之后, science一词 才获得今天的含义。 英国历史学家梅尔茨说 : “只是在大陆的思想和影响在我国占有地盘之后 , 科学这词才逐渐取代惯常所称的自然哲学或哲学。”(《十九世纪欧洲思想史》第一卷 , 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 第80-81页)。 吴国盛教授认为, science一词在英语世界开始被广泛采用 ,还 可能与英文单词 scientist(科学家)一词的发明并逐渐被广泛采用有关。1833年 , 在英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会议上 , 英国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威廉 ·休厄尔(1794-1866)仿照artist(艺术家)一词发明了scientist一词 , 用来指称新兴的像法拉弟这样的职业科学家一族。他在 1840年出版的《归纳科学的哲学》书中写道 : “我们往往需要一个名称来一般地描述科学的耕作者。我乐于把他叫做科学家。这样一来 , 我们可以说 , 艺术家是音乐家、画家或诗人 , 科学家是数学家、物理学家或博物学家。 ”虽然法拉弟本人不喜欢这个词里面包含着的狭隘含义 , 而更愿意像他的前辈们那样自称 “自然哲学家” 。 直到 19世纪后期 , 还有像赫胥黎这样的大科学家也不愿意被称为 “科学家” 。 但 到了 19世纪后半叶 , 自然科学的专业化、职业化已成定局 , 自然科学从哲学母体中脱离出来独自前行 , scientist的 认可才真正成为现实 。 此后, science也开始被广泛采用 , 以替代从前的 natural philosophy。 在此之前,代表理性知识 的 单词 是希腊文 episteme和拉丁文scientia。它们的意思如果译成中文 即是 “知识”。但在现代汉语里 , “知识”这个词 比较 泛化。 吴国盛教授认为 episteme或scientia指的不是一般的“知识” , 而是那些系统的、具有确定性和可靠性的知识 ,应该归于 “科学”的那些 东西 。 其实,这种理解并不合适,既然 science 是 19世纪从 natural philosophy 独立出来的产物,那么 episteme和scientia 还是 译成 “natural philosophy”更合适一些。 的确, 我们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弗兰西斯 ·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 其拉丁文是 scientia potentiaest , 英文译成 knowledge is power。这里的scientia从英文译成了中文“知识” ,应该是很准确的 。 因为从今天的角度看,它更应该包括技术,真正产生力量的是技术,尽管现代技术对基础科学有着更加紧密的依赖。吴国盛教授列出的这个表,恰恰论证了这种观点: episteme和scientia 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 science 。 表 2-1 西方“科学”词汇、科目变迁简表 时代 词汇 分支科目 希腊 Episteme 数学+哲学 中世纪 Scientia 神学+数学+哲学 近代 Wissenschaft(德) 科学+哲学 2. 科学与科学起源 2002年,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 江晓原 教授在推介林德伯格的《西方科学的起源》( 1992年版)时指出(“从起源上认识科学——由《西方科学的起源》看近年的一场争论”,见《文景》第1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西方科学的起源》有一个冗长的副标题:“公元前六百年至公元一千四百五十年宗教、哲学和社会建制大背景下的欧洲科学传统”。这里可以看出,“科学”与“科学起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关于 “科学”,我非常认可 江晓原 教授的说法,《西方科学的起源》采用的 “科学”定义,是指公元1450年之后的科学,实际上就是现代科学;和当年任鸿隽、冯友兰、竺可桢等中国人一致。因为采用任何其它定义,虽然从逻辑上说皆无不可,但实际上无法导出有益的讨论。      但下面的一段话就开始出现歧义:虽然林德伯格在讨论早期情况时,也主张 “我们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应是宽泛的、具有包容性的,而不是狭义的、具有排斥性的”,还指出“追溯的历史年代越久远,所需的科学概念就越宽泛”,但是无论怎样宽泛,他毕竟还是要“对科学的技艺方面和理论方面加以区分”。而且从书中所言内容可知,他至多也只是将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数理方法以及希腊时期的“自然哲学”包容在内而已。 这就是问题所在:为什么希腊时期的 “自然哲学”包容在内,而中国、印度等的自然哲学就要排除在外?这会不会是双重标准?而且,美索不达米亚的数理方法是“科学”吗?既然“科学”是公元1450年之后才出现的学问,而数学仅仅是科学的重要方法论而已,它自身并不代表科学,为什么要在这里“画蛇添足”?事实上,科学的概念为什么越来越严格?是因为科学的大树越来越茂盛,以至于需要一个专有名词来定义它。于是,后人们采取了 science ,而之前的 science 仅仅是孕育阶段,只存在于 natural philosophy 的母体之中。 《西方科学的起源》采用副标题 “公元前六百年至公元一千四百五十年宗教、哲学和社会建制大背景下的欧洲科学传统”非常准确,因为他探讨的是“科学起源”,而不是科学成长。我非常赞成林德伯格关于中世纪与早期近代科学之间是连续而不是断裂的观点,也赞成现代科学的源头在古希腊。但是“科学起源”与科学诞生不是一码事,定义科学只能在它诞生之后,就像孩子的取名,只有“怀胎十月一朝分娩”知道男孩男孩之后再取名才能够更加准确。 但是,这个孩子并非诞生时才突然到来,而是有一个受精和胚胎分化的漫长时期。而 “科学起源”虽然有1000多年(中世纪 实际上是 受精卵的移位过程),但仅仅是它成为受精卵和最初卵裂的那一刻。 因此,我的观点是:古代没有科学,只有科学胚胎的 “受精 ”过程。我们知道, 虽然动物的种类繁多,但是胚胎的发育依然拥有相似的过程,能够分成受精、卵裂、桑葚胚、囊胚、原肠胚与器官形成等阶段。受精过程大致是:次级卵母细胞需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具备受精能力。获能的精子与该时期的次级卵母细胞相遇后。发生顶体反应,释放出顶体酶,溶解卵丘细胞间的物质,形成一条通道。随后,与透明带接触,顶体酶在透明带中再次溶出一条孔道。精子通过顶体酶溶解出的两条通道与卵黄膜接触,立即发生透明带反应以妨碍其他精子通过透明带,这是防止多个精子进入 卵细胞 的第一道屏障。精子与卵黄膜接触后,被其表面大量的微绒毛抱合,随后,精子外膜与卵黄膜发生融合(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这一特征),精子的尾脱落,细胞核进入卵细胞。精子入卵后,卵细胞随即发生卵黄膜封闭作用(是阻止多精受精的第二道屏障)并被激活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排出第二极体。同时发生的还有,精子的细胞核核膜破裂,重新形成一个更大的细胞核,称雄原核。减数第二次分裂后的卵细胞形成的细胞核,称雌原核(通常雄原核比雌原核大)。两原核相互靠近并彼此融合,最后则形成了一个二倍体(对人和大多数哺乳动物而言)合子,受精过程基本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 受精过程 是 在输卵管中完成 ,虽然 受精卵在输卵管中段时,胚胎发育就开始了 ( 卵裂 ) 。 但 受精卵一边进行 有丝分裂 ,一边沿输卵管向子宫方向下行, 经过 2~3天到达子宫。那时的胚胎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中空的小球体,称为胚泡。 直到 受精后约一周,胚泡植入增厚的子宫内股中, 才称之为 妊娠。 此后,经历 桑葚胚、囊胚、原肠胚与器官形成等 一系列分化,才能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很有意思的是,受精卵形成于 输卵管 上段,最后要移位于子宫才能完成分化过程。这颇有点像科学从源头古希腊移位于文艺复兴后的意大利,才真正开始迅速地卵裂与分化,一直到 19世纪才“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3. “中国无科学论” 吴国盛教授在他的《什么是科学》一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进行了 “中国古代有无科学”的回顾与讨论。他指出: 说中国古代无科学,曾经是中国学界的公论和共识。《科学》杂志创刊号( 1915 )有任鸿隽先生的文章 “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 1922 年,冯友兰先生作 “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 (原载《国际伦理学杂志》第 32 卷第 3 期( 1922 年 4 月),收入《三松堂全集》第 11 卷,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1-53 页 ) 。 1945 年,竺可桢先生发表 “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产生自然科学” ( 1945 年 8 月 22 日在浙江大学的演讲,原载《科学》第 28 卷第 3 期( 1946 年 4 月),收入《竺可桢全集》第 2 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628-635 页 。他们都把 “中国古代无科学”作为当然的前提。 任鸿隽的文章给出了科学的两种定义,即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科学就是系统的知识,狭义的科学 “其推理重实验,其察物有条贯”;今天世界上通称的科学,指的是狭义的科学;所谓狭义的科学,就是西方近代实验科学。这与上面的考证密切相关,实际上是古代和现代关于 science定义的区别,是科学独立于自然哲学前后的差别。 冯友兰的文章也是指的近代科学。虽然没有提及欧洲古代有没有科学,但他觉得中国的历史与文艺复兴之前的欧洲历史相比,类别虽不同,水平差不多。显然,这完全可以理解为,欧洲古代也是没有科学的,因为科学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新事物,而中国仍然是旧的,因此落后了。值得指出的是,《国际伦理学杂志》是一本英文杂志,因此它的文章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起码李约瑟看到了这篇文章。他说, “中国产生她的哲学,约与雅典文化的高峰同时,或稍早一些。为什么她没有在现代欧洲开端的同时产生科学,甚或更早一些?”冯友兰的回答是:“地理、气候、经济条件都是形成历史的重要因素,这是不成问题的,但是我们心里要记住,它们都是使历史成为可能的条件,不是使历史成为实际的条件。它们都是一场戏里不可缺少的布景,而不是它的原因。使历史成为实际的原因是求生的意志和求幸福的欲望。......在本文的结尾,我不揣冒昧,作出结论说: 中国没有科学,是因为按照她自己的价值标准,她毫不需要。 ”接着,他以六个方面详细地分析了从求生意志到求幸福欲望上,中国哲学为什么不需要科学。 竺可桢的文章也没有谈及科学的定义,但可以看出他谈论的也是 “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他先是援引了许多学者的观点,指出中国没有科学并非中国人能力欠缺,而是因为历史条件不具备。比如钱宝琮、李约瑟和魏特夫认为是中国农业社会制度太过强大,陈立认为是宗法社会制度太过强大,压抑了工商业的发展,而工商业的发展是欧洲产生近代科学的条件。接着文章问道:“究竟哪一种势力能最有效地建树了帝王的政权,摧残了商业的发展,毁灭了近代科学的萌芽呢?”表明意欲探讨的仍是近代科学为何没有在中国产生。 4. “古代科技发达论” 可见,上述任鸿隽、冯友兰和竺可桢三位大家的文章都说 “中国无近代科学”,但是到李约瑟这里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因为李约瑟认为,人类的科学有一个基本的发展模式,即由原始型,到中古型,再发展到近代型。只不过,欧洲人在经历了原始型和中古型之后就发展到了近代型,而中国人却始终停留在原始型和中古型中不再往前发展。通过这种转换,如果说李约瑟的观点改变了几代中国人的看法,那是真真切切的。而这种转变,也是他付出半生心血换来的。 实际上,李约瑟的观点跟任鸿隽、冯友兰、竺可桢的观点没有不同,不过他把科学分为不同形态的想法是非常理智的。这样一来,中国古代不仅有科学,而且很发达完全说得过去:那就是古代的科学是原始型和中古型的;如果就近代科学的定义而言,则是另外一个局面:古代无科学。我想,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下面,我们先看看李约瑟的个人经历与学术成就。 李约瑟(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1900年12月9日-1995年3月24日),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1920年、1924年先后获英国剑桥大学学士、哲学博士学位。1942-1946年在中国,历任 英国驻华大使馆 科学参赞、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1946-1948年在法国巴黎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部主任。1966-1977年任英国剑桥大学冈维尔-基兹学院院长。1983年在英国剑桥任李约瑟研究所首任所长,1990年任名誉所长。李约瑟关于中国科技停滞的思考,即著名的“ 李约瑟难题 ”,引发了世界各界关注和讨论。其对中国文化,科技做出了极为重要的研究,被中国媒体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1924年10月,李约瑟博士论文答辩,凯斯学院将“院士”荣誉作为贺礼,这不但使他在学院拥有一间寝室(就是著名的K-1),而且可以享受各种特权。不到24岁,李约瑟已经 功成名就 。 1930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李约瑟的3卷本专著《 化学胚胎学 》,并在 1941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李约瑟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应该归功于他妻子的学生 鲁桂珍 ,二人可以说是一见钟情,那是 1937年的事情。第2年,鲁桂珍为他取了个中文名字“李约瑟”,后来这个名字传遍中文世界。由于对社会主义的同情和与鲁桂珍的关系,李约瑟在集中精力完成第二本著作——被称为“继达尔文之后真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生物学著作之一”的《生物化学与形态发生学》的同时,给英国的报刊写文章,到伦敦参加游行,并出版小册子,支持中国人民。 1941年夏,英国文化委员会任命李约瑟为设立在中国重庆的英-中科学合作馆馆长,并有参赞的头衔。1942年夏天,他专程前往纽约,看望美国工作的鲁桂珍,告诉她即将踏上中国国土这一消息。在他们短暂的聚会中,李约瑟告诉鲁桂珍一个突然产生的念头:中国科学,总的来说——为什么没有得到发展? 1943年-1946年间,李约瑟出行十一次,行程3万英里,他以外交官的身份几无禁区。他在戈壁沙漠的敦煌盘桓,在洞窟速写、拍照,积累了足够写一本书的资料。他到 都江堰 驻足于公元前 250年建立的大坝前,对这一中国古代工程深感敬佩。他喜爱战争时期的冒险生活,在途中遇见了不少三教九流人物,对中国文化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使自己的中文日渐精通。也正是在中国期间,李约瑟找到了后来《中国的科学与文明》这一事业的重要助手 王铃 。 1948年,王铃应邀来到剑桥,担任《 中国的科学与文明 》的助理编辑,李约瑟还在剑桥大学出版社正式雇用王铃之前将自己工资的一半分给他。与此同时,李约瑟还结识了包括 郭沫若 、 竺可桢 等在内的朋友。李约瑟在访问迁移到遵义的浙江大学时,曾对竺可桢校长提起要写一部中国对世界文明贡献的书。当日本投降,中国政治、军事形势稳定下来后,竺可桢便开始收集图书和资料,并海运到剑桥,其中,最为珍贵的要数一套完整的《古今图书集成》,总计 1万卷1亿7千万字。 1948年5月,李约瑟正式向剑桥大学出版社递交了《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的“秘密”写作、出版计划。他提出,这本一卷的书面向所有受过教育的人,只要他们对科学史、科学思想和技术感兴趣;这是一部关于文明的通史,尤其关注亚洲和欧洲的比较发展;此书包括中国科学史和所有的科学与文明是如何发展的两个层面。李约瑟认为,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远超过所有其他国家,但所得到的承认却远远不够。一周后,出版社复函,接受了李约瑟的计划。但数周后,李约瑟又修改了计划,将书的卷数扩大到7卷(第1卷,总论;第2卷,中国哲学;第3卷,前科学;第4卷,中国技术;第5卷,李约瑟问题;第6卷,中国的发展与世界文明史的关系;第7卷,展望未来),在10年内完成。后来,《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的出版计划又几经修改,工程变得越来越庞大。 1954年8月14日,《 中国的科学与文明 》第 1卷出版。但是,李约瑟却没有留在英国躬逢其盛。7月下旬,他和妻子前往巴黎与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的鲁桂珍会面,开香槟庆祝著作即将出版。随后,李约瑟夫妇前往布达佩斯参加国际生理学大会。会后,俩人来到法国小镇安波伊斯(Amboise),在达·芬奇度过生命最后三年的房子和墓地边上度过那个最值得纪念的日子。 1959年,他被所在的冈维勒与凯斯学院的院士们选为主席。1964年李约瑟夫妇访华,毛泽东、周恩来等亲自接见。1971年,他被选为英国人文科学院院士,是仅有的几位同时是英国人文科学院院士和王家学会会员的科学家。1992年,英国女王更授予他国家的最高荣誉——荣誉同伴者(Companion of Honour) 勋衔 ,据说是比爵士更为崇高的勋号。此外,他还获得 美国国家科学院 外籍院士 (1978),美国艺术和科学院外籍院士, 丹麦皇家科学院 外籍院士, 国际科学史研究院 院士。还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 外籍院士( 1994)和中国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8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爱因斯坦金奖(1994)等。 李约瑟从 20世纪50年代起历时45年编写《中国科学技术史》共七卷三十四册,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领域。此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用无可争辩的事实证明: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自然》 (Nature)杂志对李约瑟的评价是,“在20世纪,没有哪位学者像李约瑟一样,改写了人们的脑海中的固有观念,他把中国过去1500年的历史描绘、梳理,如画般清晰。” 1995年李约瑟逝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为他出版传记《李约瑟:20世纪的文艺复兴人》中写道:“这个人身体很好,高大魁梧,会骑马,在中国内地做了一些旅行,最远到过甘肃敦煌一带。在各地城乡他了解到一些传统技术,比如在农村看到很多水车,在乡下看到炼铁的。他搜集了好多资料,为他日后研究中国古代科学史提供了基础。” 2008年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发表“中国发明的疑问——《那个热爱中国的人》”中写道:“李约瑟,改变西方对中国文明落后评价的人”。 2008年《南方周报》发表文章称:“李约瑟的仗义和丰功,值得每一个华人感戴和铭记”。 前面说过,李约瑟的观点改变了几代中国人的看法,这可以从国内科学家的工作看出。因为他的开创性工作,国内学界不得不纷纷编撰中国人自己写的多卷本大型中国科技通史,如卢嘉锡院士主持的 30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科学院 “八五”重点研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项目,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晓原教授主持的五卷本《中国科学通史》,基本上认可了李约瑟关于科学技术的原始型、中古型和近代型的划分。 这一点,可以 席泽宗 院士 主编 的 84万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卷》 为例说明。他认为,李约瑟的著作 仍未形成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的完整和独特体系 , 因此从 自然观、方法论和科学观三大方面 进行了系统总结 。对原始自然观、儒家自然观、道家自然观、欧洲传入的自然观的产生、内容及其演变均进行了探讨,对中国传统的科学方法进行了论述,对不同时期的科学技术观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同时还对科学思想与宗教、哲学、文化的互动关系进行了阐释。应该说是一部较有特色而且引人思考的中国科学思想史的标志性著作。 5. “李约瑟难题” ( 1)何谓“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在多种场合以多种方式提出过 “李约瑟难题”。该难题的最初构想成形于1938 年,第一次论述于 1944 年“中国之科学与文化”的演讲,后分别在1948年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1956 年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1963 年在法国发表的《中国科学传统的贫困与成就》,1964 年在我国发表的《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1980 年在意大利发表的《为什么近代科学兴起于西方而不是东方?》以及1985 年为《中国: 发明与发现的国度》所写的序言等文献中以不同形式论述。 在中国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年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第一章序言中,李约瑟是这样表述的:“中国的科学为什么持续停留在经验阶段,并且只有原始型的或中古型的理论?如果事情确实是这样,那么在科学技术发明的许多重要方面,中国人又怎样成功地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3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在理论和几何学方法体系方面所存在的弱点为什么并没有妨碍各种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关于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了近代科学,这种科学已经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文明却未能在亚洲产生与此相似的近代科学,其阻碍因素是什么?另一方面,又是什么因素使得科学在中国早期社会中比在希腊和欧洲中古社会中更容易得到应用?最后,为什么中国在科学理论方面虽然比较落后,但能够产生有机自然观?” “李约瑟难题”这一说法先为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Kenneth Boulding)提出,后经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雷斯蒂沃(SalRestivo)及美国著名科技史家席文(Nathan Sivin)等人的沿用而广为传播。有时,该难题也被称为“李约瑟问题”、“李约瑟命题”、“李约瑟论题”、“李约瑟谜题”以及“李约瑟之谜”等。 ( 2)解读与解答 围绕 “李约瑟难题”,国内外学者借助多种理论从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作出了多种不同的解读与解答。 从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史看,有些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缺乏形式逻辑,而长于辩证逻辑。著名科学史学者林文照认为,缺乏严格的逻辑推理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李约瑟自己的解释是: “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在数学上,中国数学坚持筹算的发展路径,较少与自然科学相结合,如明末徐光启对比《几何原本》与《九章算术》后指出,中国数学“其法略同,其义全阙。”而古代西方数学与逻辑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几何原本》所展示的这一后来被叫做“几何学方法”中的证明法,后者产生了巨大影响,遍及了从神学(如普罗克罗斯的《神学原理》)到医学(如盖仑在解剖学和生理学中也试图移植这种证明法)的各个领域。“我以为中国古代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出现欧几里德研究这样具体的几何问题,以及因为研究这类问题而产生出来的逻辑系统,至少是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原因的一半。” 吴晓波 在《李约瑟难题到底难在哪里》说, “李约瑟在研究中发现,由于中国关于技术的发明主要起于实用,往往知其然而不深究其所以然。若与西方相较,中国许多技术发明的背后,缺少了西方科学史上的特殊精神,即长期而系统的、通过数学化来探求宇宙的奥秘。所以中国史上虽有不少合乎科学原理的技术发明,但并未发展出一套体用兼备的系统科学。”其实,之前爱因斯坦就明确表示,由于中国既没有产生形式逻辑也没有产生实验方法,因此是不可能产生科学的。著名科学家吴大猷认为,“古代中国超过西方的大多是技术,不是科学。”轻理论重技术也使中国匮乏产生理论化的近现代科学与以理论为基础的现代科学的内在动力。例如:哲学家怀特海曾言:“希腊人过于偏重理论。对他们来说,科学仅是哲学的衍生物。” 从社会文化、政治与宗教的影响看,有些学者认为,古代中国在哲学理念上注重 “整体”而忽视“本体”导致中国科学发展的双重负效应:一方面,不去区分“现象与实在”,更不去探究“最后的实在”;另一方面主张“万物一体”、“天人合一”。“须知‘本体’(或本质)这个范畴很重要,西方的哲学思想大部分是对于这一点去下工夫的,即科学思想亦是向这一点去研究而出来的。”有些学者认为,古代中国在研究对象上轻“物”而重“事”,重“事”追求“意义”,进而重“辩证法则”与“关联性法则”,而没有产生“自然法则”与“因果性法则”等。“理性主义的儒家和名家,实际上对自然界没有兴趣;而道家则对自然深感兴趣,但不信赖理性和逻辑。”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格物致知”,“物,犹事也。”格物的终极目标是为道德追求即“天理”提供一个“宇宙基础”,至于“物”本身是什么,几乎毫不关心。“朱熹和他的追随者首要强调的‘物’不是自然律,而是传统儒家信奉的伦理美德——孝、忠和仁。”“但在许多汉学家看来,中国从未超越这种关联性思维方式,因此未能像西方那样踏上因果思维之路。”李约瑟曾多次强调自然法则观念在近现代科学中的重要性,认为“道教思想家虽然是深沉的而又富有灵感的,但或许是由于他们极度不信任理性和逻辑的力量的缘故,所以,他们并未能发展出任何类似于自然法则观念的东西。”实际上,中国古代只是缺乏西方式的“自然法则”。“中国人的自然法观念非常具体,而且与(过去)某单一时期的单一群体(中国的统治精英)相联系。”“作为中国传统思维基本方法的象思维方法,对于中国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这一历史现象难辞其咎。”有些学者认为,古代中国在价值取向上重“德”、重“用”而轻视纯粹的、超功利的“理论”。如启蒙思想家梁启超曾提出,“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观念是自然科学不发达的原因。 在经济上,中国长期处于农耕经济与自然经济状态,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经济模式,再加上长期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以及中国民间强烈的乡党意识与世族感情等,严重抑制了工业与商业的发展,进而致使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失去了最主要的驱动力即社会需求。有人说, “没有商人就没有早期的近代科学”,商人阶层“从国王那里得到支持的学者成为工匠的同志”,从而使哲学传统与工匠传统得以结合而产生近代科学。 政治上,中国长期沿用封建官僚的专制制度与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等。中国从隋朝至清朝的 1000多年间实行科举取士,使得中国精英分子或集团的兴趣局限于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而轻视社会实践,重视“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和社会伦理纲常而漠视自然科学。“近代中国科学技术长期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中国长期的封建制度束缚所造成的,而近代科学之所以能在欧洲产生,其根本原因也是由于新兴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首先在欧洲产生的结果。” 最后,有些学者从其他角度,如语言文字、宗教神学与地理气候等方面找原因。例如:有些学者持 “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中国四面相对封闭致使中国闭关自守、固步自封,进而科学技术无从交流而日渐落后;有些学者认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必须强调主客体的分离,而中国原始民族的宗教分离意识比较薄弱。 有人把内史和外史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受到如逻辑与数学等内在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哲学、文化、经济与政治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庞朴教授认为,东西文化的差别使中国人在古代那种较为经验的、直观的、混一的科学技术中取得巨大成就,而没有产生纯逻辑、数学以及建基于其上的分门别类的近代自然科学。杨振宁教授认为,中国为何没有得出欧几里德的几何定律,在于它所揭示出的 “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科学精神与中国倡导中庸、不太允许标新立异的文化传统相背离,这种文化机制不利于培养标新立异的科技人才。吴彤教授从自组织的视角提出,中国古代社会未能向学术研究提供一个激发科学自组织演化的环境和条件,不仅基本阀值没有达到,而且对学术研究的控制基本是以国家行政命令和官办方式进行组织和控制的。金观涛教授等提出了近代科学技术的系统结构, ③ 即由 “构造性自然观”、“受控实验”与“开放性技术体系”三者构成,近代科学之所以能够在西方形成和发展,是因为构造性自然观逐步形成了科学理论与受控实验、科学与开放性技术体系等相互作用的循环加速机制,而中国的有机自然观不进行受控实验,大一统型技术也不能形成开放性技术体系,因而也就不能形成近代科学的加速发展机制。“中国封建社会大一统政治形态和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地主经济决定了它的技术结构是‘大一统’型的。理论和实验结构则与以儒家为正统、道家为补充的文化结构相适应。” ( 3)质疑声渐起 人们从正面破解 “李约瑟难题”时见仁见智,往往观点难以统一,甚至产生了“审美疲劳”,于是有的学者持消解路向,认为这是个不存在的“伪问题”。 有些学者认为 “李约瑟难题”本身具有逻辑矛盾。著名科技史家席泽宗曾指出,“李约瑟难题”的提法不妥,因为历史上没有发生的事情,不是历史学家研究的对象;这样的研究可以作无限度的推测,也因此往往流于思辨。李刚( 《科技管理研究》 2015年第23期 )首先将李约瑟的表述化解为 6个要素(命题): ① 中国在 3-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② 中国在理论和几何学方法体系方面所存在的弱点没有妨碍各种 “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③ 欧洲在 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近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却未能在亚洲产生与此相似的近代“科学”; ④ “科学”在中国早期社会中比在希腊和欧洲中古社会中更容易得到应用; ⑤ 在欧洲产生的近代 “科学”已经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 ⑥ 中国在 “科学”理论方面虽然比较落后,但能够产生有机自然观。 然后根据 “科学”概念的宽窄给出三种定义方案: ① 欧洲近代科学诞生以来的那样一种看待自然、处理自然的知识形式与社会建制; ② 希腊思想发端的西方人对待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理论态度; ③ 人类与自然界打交道的方式(不区分科学与技术,近似于 “文明”)。最后,以此来检验 6个要素(命题)的逻辑自洽性,发现:第 ①②④ 三个因素采用的是第三个层面的定义(博物学意义上的科学),第 ③⑤⑥ 三个因素采用的是第一个层面的定义(西方近代意义上的科学)。因此认为,所谓 “李约瑟难题”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概念混淆造成的;一旦“科学”的意义得以澄清,“李约瑟难题”也就不存在了。 此外有人认为, “近代科学”是指近代以来产生于西方的各种科学理论与传统的集合,是多个西方国家的科学家所开创的一种科学传统,拿一个中国与多个国家去比对在地域上是不对称的。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在古代,不存在科学的先进与落后,因为当时的科学属于自然哲学,根本不存在客观的判断标准。“一般而言,我们民族的传统,是偏重实用的。我们有发明、有技术,而没有科学。”“关于中国古代科学比西方优胜而支持‘李约瑟问题’的认识,在西方学者中并不多见。他们赞赏李约瑟关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实证研究,并不认同‘李约瑟问题’。” 有些学者依据科学理论的性质,认为中国古代有科学实犯了下述错误:要么是把经验总结和对现象的描述当作科学,要么是把哲学思辨当作科学。著名历史学者余英时认为, “这好像围棋与象棋虽同属于‘棋’,却是完全不同的两套游戏。‘李约瑟问题’说:中国的‘科学’曾长期领先于西方,但16 世纪以后‘现代科学’在西方兴起,于是将中国远远抛在后面了。这无异于说,某一围棋手的‘棋艺’曾长期领先于某一象棋手,但今天后者的‘棋艺’突飞猛进,已远远超过前者了。通过‘棋’的模拟,我们便不必再多说一句话,已可知‘李约瑟问题’是根本不能成立的,中、西‘科学’之间无从发生‘领先’与‘落后’的问题。”许多解答“其实是某种变相的意淫——因为每次‘解答’都是对‘中国古代遥遥领先’这个前提的一次认定,而每次对这个前提的认定都能带来一次心理上的自慰。”还有学者认为,“历史并不由我们设计,科学也不具有超文化的普遍性。也许,李约瑟问题只是一个由现代性话语拼凑起来的伪问题。” 有些学者指出,中国古代的技术并不是真的 “在16 世纪前遥遥领先于西方”。“我们所关注的是这样一个事实,从8世纪到14世纪末,阿拉伯科学很可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远远超过了西方和中国。几乎在其所涉及的每个领域,如天文学、炼金术、数学、医学、光学等领域,阿拉伯科学家(即中东地区使用阿拉伯语的科学家,包括阿拉伯人、伊朗人、基督徒、犹太人等)都处在科学发展的前沿。他们著述中的事实、理论和科学推测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包括中国)都先进。”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技术貌似领先于西方,实则是一个假象或错觉,因为判断中国古代技术领先于西方的标准是功效性,而实际上在这个时段内,西方社会广泛使用技术的社会基础显然不如中国。 在古代西方,归属于哲学家传统的科学与归属于工匠传统的技术在历史上是分立的;但是,在古代中国, “经世致用”的科学取向使其与技术相结合,中国传统四大科学即农学、医学、天文学与算学的理论就是明证。最后,科学的文化属性的消解方式,从根本上说是文化相对主义,它认为世界上不同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是自足的且包含特殊价值体系的,从而也是不可比较的。实际上,该消解方式通过夸大了文化的相对性而否认了文化的普遍性。往昔近现代科学的形成得益于世界上所有民族的文化成就,如今近现代科学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成功传播、发展与创新等都是否认该观点的实例。 除了很多国人的关注之外, “李约瑟难题”引起了国外科学家、科学史家、哲学家与经济学家等多种人士的热切关注和深入思考,如美国的席文、英国剑桥的何丙郁、日本的菱内清与山田庆儿等。面对“李约瑟难题”,大部分学者持“求解路向”,试图从多种角度寻求解答;还有一部分学者持“消解路向”,试图采用多种策略进行消解。 “李约瑟问题”正式提出以后,在国内和国际上引起热烈的讨论,见智见仁的各种说法层出不穷。近年来,人们颇有些审美疲劳,叫停的意见渐渐成为主流。 6. 别开蹊径 近些年来,人们把 “中国没有产生现代科学”的思考转向“西方科学起源”的探索。在这里,我们列举几位科学史家的观点及其权威性著作介绍如下。 第一位科学史家是《西方科学的起源》的作者戴维 ·林德伯格(David c.Lindberg),他1935年生,美国著名科学史家,威斯康星大学科学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世纪和近代早期科学史以及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曾任科学史学会主席,1999年获得科学史研究的最高奖萨顿奖章。其代表作有:《从金迪到开普勒的视觉理论》(Theories of Vision from al-Kindi to Kepler,1976),《罗吉尔·培根的自然哲学》(Roger Bacon's Philosophy of Nature,198,3),《罗吉尔·培根与透视法在中世纪的起源》(Roger Bacon and the Origins 0f Perspectiva inthe Middle Ages,1996),《西方科学的起源》(The Beginngs of Western Science,1st edition,1992,2nd edition,2007);编著或合编有《中世纪的科学》(Science in the Middle Ages,1978),《上帝与自然》(God and Nature,1986),《重新评价科学革命》(Reappraisals of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1990),《当科学与基督教相遇时》(When Science and Christianity Meet,2003)等等。目前与南博斯(Ronald Numbers)担任8卷本《剑桥科学史》(Cambridge History of Science)的总主编。 《西方科学的起源》第一版由王珺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7月出版,《西方科学的起源(第2版)》译者为张卜天,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01-01出版。林德伯格的学术主张,我们在前面已经有过介绍,这里需要补充的是,他在 最后一章“古代和中世纪的科学遗产”中简要回顾了西方科学史界 的另一场 论战, 即 关于科学发展 的 所谓“连续性问题” 。 争论 的命题是 中世纪与早期近代科学之间究竟是连续的还是断裂的,或者也可以说 就是争论中世纪对于近代科学有没有贡献。林德伯格本人自然是主张“连续”的,这从本书的副标题就可以看出来 , 书中具体的例证也比比皆是,例如他在分析了托勒密的天文学贡献之后,结论是“托勒密影响了整个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 当然, 无论是主张“连续”的还是主张“断裂”的,有一个前提则是共同的,那就是──现代科学的源头在古希腊。因为只有在这个前提下,“连续性问题”才能有意义。 我想,既然这个问题有过争论,那么......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4145 次阅读|2 个评论
《范式变迁——现代医学与古代医学的分野与交汇》上篇(2)(初稿)
fqng1008 2019-7-26 14:06
二、语言的起源 我们在前面提到,早期猿人( 能人或匠人 )就可能存在简单的语言交流。但语言究竟是如何产生的,仍然存在许多不同的猜测。 据德国出版的《语言学及语言交际工具问题手册》统计 , 世界上查明的语言有 5561种 , 这些语言中约有 1400多种还没有被人们承认是独立的语言 , 或者是正在衰亡的语言。 这些语言 起源于何时何地 ? 它们是同一个起源 ( 一源说 ), 还是独立起源 ( 多源说 )? 仍是尚未破解的科学谜 团 。 (一)语言起源研究的尴尬 1866年 , 语言学家们在法国召开了一次世界大会 , 会议认为 , 从古到今包括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在内的所有人 , 对语言的起源的 说法 都是 空泛而 不足信的 。 因此, 巴黎语言学协会发布禁令 , 要求停止任何与语言起源和演化有关的讨论。 为什么 以这种惊人的方式接受失败 , 因为无论提出了多少 假说 , 都没有实证做辅佐 , 相关的发展也没有直接的历史痕迹 。 即 它产生于文字之前,又难于通过考古学发现 。 因此, 语言的诞生一直是一个 尚 未解决的 谜团。 事实上 , 即使在 21世纪 , 语言和语言的起源(以及性与生殖的发展)仍然是进化理论中最重要的障碍之一。 (二) 史蒂芬 ·平克 与《 语言本能 》 1994年 , 哈佛大学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和科普作家 , TED演讲人、世界超级语言学家 史蒂芬 ·平克 ( Steven Pinker , 1954 - ) 出版了他的《 语言本能:人类语言进化的奥秘 》( The Language Instinct:How the Mind Creates Languag )(图 2-1-4)。 作为继乔姆斯基之后认知科学领域研究语言与心智关系的领军人物 , 平克在其可读性极强的著作《语言本能》中为我们开启了一扇了解语言器官、破解语法基因、进入人类心智本性的大门。平克从生物进化论和心理语言学的交叉视角 , 以大量的基于日常生活和流行文化的语言案例 , 揭开了语言神秘的面纱 , 证明了语言的生物学基础和生物遗传性。 他认为, 语言的无限魅力在于语言是人的一种本能 , 如同大象的鼻子 , 是自然界中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 。 语言本能既源于遗传 , 也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人类语言已有 400万年的进化历程 , 我们的语言能力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语言并非产生于 “大爆炸” , 因为我们那些懂一些语言的祖先都已灭绝了。 图 2-1-4 《语言本能:心灵如何创造语言》 1994 年第一版封面 ( 图源:维基) 史蒂芬 ·平克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 , 1976年取得麦吉尔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 , 1979年取得哈佛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学位。1982年 - 2003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脑与认知科学系任教 , 并专心研究儿童的语言学习模式 , 并成为麻省理工学院认知神经学中心的负责人。他的《语言本能》一经出版 , 就成为轰动一时的畅销书 , 并入选《美国科学家》( American Scientist)评出的20世纪100本合适的科学书籍。2003年 , 被聘为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 2008年 - 2013年 , 被授予哈佛学院荣誉教授头衔。 2004年 , 当选《时代》杂志全球 100位有影响力人物。2010年—2011年 , 两度被《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全球思想家。在 2013年《前景》杂志“伟大思想家”的评选中 , 平克名列第 3。史蒂芬·平克的代表作有《语言本能》《 思想本质 》、《 心智探奇 》、《 白板 》、《心灵如何运作》等 , 赢得了无数奖项而且是《纽约时报》的畅销书 。 其中已译作中文的图书有《语言本能 : 人类语言进化的奥秘 》、《 思想本质 : 语言是洞察人类天性之窗 》、《 心智探奇 : 人类心智的起源与进化 》、《 白板 : 科学和常识所揭示的人性奥秘 》。 他 在 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1930 年5 月26 日 , 生性自由的澳大利亚探矿者迈克尔 ·莱希(Michael Leahy)雇用了一些低地土著为向导 , 与另外几名探矿者一起勘探新几内亚这座 将 世界第二大岛一分为二的险峻山脉。等他们登上顶峰后 , 莱希惊讶地发现 , 群山的对面竟然是一片广袤的草原。随着夜幕降临 , 莱希的惊讶变成了惊恐 , 因为他们远远地看到了火光 ,表明 有人居住在这片峡谷之中。莱希和他的同伴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于 第二天首次见到了生活于群山之中的高地人。莱希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当他们(高地人)出现在我们眼前时 , 我们都松了一口气 ……男人们站在前面 , 手里拿着弓箭 , 女人们则捧着甘蔗站在后面。依万加( Ewunga)一看到这些女人 , 就立刻告诉我这场仗打不起来。我们挥了挥手 , 招呼他们过来 , 于是他们异常警惕地向我们走来 , 每走几步就停下来打量我们。终于有几个人鼓起勇气来到我们面前 , 看得出来 , 我们的出现完全把他们震住了。我把帽子摘了下来 , 这个举动吓得离我们最近的几个人连连后退。其中一位年纪较大的土著张大了嘴 , 小心翼翼地摸了摸我 , 想确定我是不是真人 , 然后他跪了下来 , 用手摩挲我裸露的大腿 , 估计是想看看上面是不是涂了白漆 , 接着他又抱住我的膝盖 , 他那毛发浓密的头在我身上蹭来蹭去 ……女人和小孩也壮着胆子走上前来 , 一时间 , 我们的营地挤满了这些人 , 他们一个个跑来跑去、叽叽喳喳、指手画脚。对他们来说 , 我们的一切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作者感慨地说: 这里的 “叽叽喳喳”指的就是语言 , 一种陌生的语言。到 20 世纪60 年代 , 人们已经在这些与世隔绝的高地人中发现了 800 种不同的语言。在人类历史中 , 莱希与高地人初次相遇的场景想必出现过成百上千次 , 每当一个种族与另一个种族首次相遇时 , 这个情景都要重演一番。据我们所知 , 世界上的所有种族都拥有自己的语言 , 无论是霍屯督人、爱斯基摩人还是雅诺马马人。我们还从未发现不会说话的原始部族 , 也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有哪个地区曾是语言的 “摇篮”——语言是从那个地方出发、传播到其他原本没有语言的人群那里的。 ( 三 ) 动物语言 《左传》第 17 卷 , 记载了 2600 年前鲁国的一次外交事件。那 时候 鲁僖公在位 , 齐桓公称霸中原。东夷部落有一个小国叫介国 , 国君名字叫葛卢。这一年 , 葛卢前去朝见鲁僖公。 如同现在的 新闻 : 鲁僖公热情接待介国宾客 , 双方进行了友好的会谈 , 进一步巩固了睦邻友好。然后鲁僖公在国宾馆设宴款待外宾 , 觥筹交错 , 气氛欢快。 宴会正热烈进行着 , 突然传来几声哞哞牛鸣 。 当时牛的地位很高 , 很多祭祀、典礼也要用到 , 可能国宾馆的旁边就是牛棚。旁人听见牛鸣 , 不以为意 , 介国 领导人 葛卢 却 若有所思。鲁僖公看出他有话要说 , 停下筷子看着他。葛卢先生 果然 开口 , 他说:刚才这头牛是母的 , 生了三只小牛 , 都被杀了 , 用于庙堂祭祀。它刚才的叫声 , 传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 鲁君及在座的陪同官员都愣住了 , 通过 两声牛鸣就 可以 了解这么多细节?大伙儿的表情将信将疑。鲁君派人去核实 , 这边继续跟介葛卢聊天。不一会 , 派去的人回来了 , 对鲁君说 , 那头牛的情况跟介葛卢说的完全一致。鲁国君臣纷纷表示敬佩 , 《左传》记载介葛卢原话 是 : “是生三牺 , 皆用之矣 , 其音云。 ” 大约, 这头牛生的小牛品相好 , 全都符合庙堂祭祀的标准 , 所以被团灭。母牛悲伤不已 , 叫声中 包含着申诉 。 至于 介葛卢是如何听懂的 , 还是 《左传》记载 一个传奇,那都不得而知。据说 在周代 , 四方民族都有一些精通禽兽语言的人 , 能跟动物交流。《周礼 ·秋官·司寇》记载 , 周王朝有专门的官员能跟动物说话。 “夷隶 , 百有二十人;貉隶 , 百有二十人 ……夷隶掌役牧人 , 养牛马 , 与鸟言;貉隶掌役服不氏 , 而养兽而教扰之 , 掌与兽言 ”。 可见, 动物也有着自己的语言 。 《科学时代》 1980年第1期 刊登了一篇 “动物语言”的文章,对 声音语言 、 气味语言 、 行为语言 、 超声语言等等 一一作了介绍 。 在这个世界上, 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地生活在自然界中 , 它们总是组成一个小的生活群体 , 尽管有一些喜欢独来独往 , 但至少它们在交配时需要与异性接触在接触过程中 , 它们的鸣叫 , 彼此间互相的触摸 , 甚至一些化学物质的释放 , 使得它们声息相通 , 行动一致 , 无论是在捕食活动中 , 还是在对配偶的争夺上都井然有序。这些 , 都是与动物之间存在的通讯行为分不开的。 所谓通讯 , 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 , 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 , 但它能被快速识别 , 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 , 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 2017年6月 , 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 了 美国知名生物学家、仿生学研究所创始人、科普作家雅尼娜 ·拜纽什 的 《动物的秘密语言》 ( 平晓鸽 译 )。 书中介绍了 5个地域分类、20种典型动物、上百种动物行为 , 带给我们 一部既妙趣横生又科学严谨的动物 “语言”小百科。 这些知识,可能比 《左传》 和《周礼》记载的要详实和可靠,也更具有学术与科普价值。 但是 严格来讲 ,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 , 动物没有语言 。 那是一些 简单的 “肢体语言”、“行为表达” , 而 不是系统的 , 也不能表达抽象思维 。 因为称之为 “人类 语言 ”的 是一个体系 , 是 文明的产物 , 也是 思维的产物。 (四)人类语言产生的故事 《圣经 ·创世纪》第11章中说 , 人类最早的时候都住在一个地方 , 讲一种语言。他们决定造一座通天的塔 , 所有的人住在里面 , 人类再也不会分散。上帝不同意 , 他将人类拆散到世界各地 , 让人类讲不同的语言 , 从此难于沟通。因此 , “ 巴别塔 ” 就成了语言混乱不通的代名词 , 是《圣经》中最广为人知的故事之一。 图 2-1-5 法兰德斯画家 Pieter Bruegel 1563 年的油画《巴别塔》 ( https : //www.trueorigin.org/language01.php )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历史》一书中记载:公元前 7世纪后半叶 , 古埃及法老萨梅蒂库斯决定探索并证明人类语言的起源问题。他征召了两个出生于底层阶级的婴儿 , 把他们交给边远地区的牧羊人抚养 , 两个孩子被安置在互相隔离的小屋里 , 丰衣足食 , 但不让他们听到任何语言。两年后的一个早晨喊出了 “别克斯becos” , 小亚细亚地腓尼基中有 “别克斯”这个词 , 意思是 “面包” , 于是法老就认定腓尼基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后来心理学家证实:世界上绝没有天然语言 , 一个未听过别人说话的孩子是不可能说话的。 20世纪初有这样一则案例 , 1920年传教士发现了印度狼孩卡玛拉和阿玛拉:阿玛拉约1岁半被人类领养 , 进了孤儿院两个月后 , 当她渴时 , 她开始会说 “bhoo”(水 , 孟加拉语) , 阿玛拉的发展比大的卡玛拉的发展快些 , 遗憾的是 , 阿玛拉进院不到 1年 , 便死了。卡玛拉被发现时约 8岁 , 她用了 25个月才开始说第一个词“ma” , 4年后一共只学会了6个单词 , 7年后增加到45个单词 , 并曾说出用 3个单词组成的句子。但她直到死还没真正学会说话。 图 2-1-6 狼孩卡玛拉 , 1929 年因伤寒热病去世 , 与人类生活了 9 年 , 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孩子的水平 ( 图源:百度) 1983年 ,中美洲中部马那瓜 有 两所聋哑儿童的学校 ,名为 “自由村” ,总共有 400多名聋哑学生。起先 , 该校的 语言学习着重于西班牙语口语和唇读法 ,老师使用手势比划字母 , 但 学习效果 很 差。 但是 ,基于操场、校园及上下学的公车的交流环境中 ,孩子们创造了自己的语言:被称为尼加拉瓜手势语 ——现代新手语的出现 ,为人类语言的起源 ,可能潜在地提供了些许线索 ,人类探寻语言起源之心又被掀起。 图 1-1-7 现代新手语的出现 ( a 图表示看见 , b 图表示支付。图源:维基) ( 五 ) 语言的定义、特性与分类 1. 定 义 就定义而言,语言是生物同类之间由于沟通需要而制定的具有统一 编码解码 标准的声音 ( 图像 ) 指令。实质定义语言是以声音 /符号为 物质 外壳 ,以 含义 为内涵,由词汇和语法构成并能表达人类思想的指令系统。语音、手势、表情是语言在人类肢体上的体现,文字符号是语言的显像符号。 2. 特 性 ( 1 ) 指向性 : 即 语言的含义描述可以指向对应的事、物 , 而且是 受人为认可的事实 , 即约定俗成 。 ( 2 ) 描述 性:是语言能够交流的重要体现 , 其 受语言的指向性变化。 ( 3 ) 逻辑性 :语言是一种有结构、有规则的指令系统。语言的逻辑受语言的指向描述而变化。 ( 4 ) 交际性:语言沟通是采用一套具有统一 编码解码 标准的声音 ( 图像 ) 指令输出,从而使得生物 ( 人 ) 与生物 ( 人 ) 获得沟通。 ( 5 ) 传播 性:具有统一 编码解码 标准的声音 ( 图像 ) 指令并不为生物天生,因此人类需要通过学习获得 ; 人类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语言传播的过程。 ( 6 ) 传承 性 ( 无限传播 ) :无限传播语言可以使得两个异时空 /异地域的生物 ( 人 ) 可以获得相同的一套 编码解码 标准的声音 /图像指令。因此从理论上来说,语言可以受公共大众共识传播并保存。但实际上语言时时都在进化,且不同地域的有特殊交际行为/语言的物种也有自己的特殊交际行为/语言。 ( 7 ) 物种 性(民族性):一个物种进化出的特殊交流行为为一个物种所独有,国家、地域的不同,交际行为会有所差异。世界语言有很多,各国的语言都不同。即使相同的国家,地域的不同语言也有相差。即使是同一种语言,还有不同的方言,其差别程度也不相同。有的方言可以基本上相互理解,有的差别极大,好像是另一种语言。不仅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语言和方言,就是在同一地区,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年龄的人之间都会有特殊的词汇来表达其独特的感情,使另一 阶层或不同年龄的人难以理解。如美国的黑人,他们虽然也使用英语,但是他们说的英语也有自己的特点,甚至被称为黑人英语。 3. 种 类 语言的种类,包括对话语言、独白语言、书面语言、 内部语言 。就大脑来说,语言分 “脑语”和“嘴语”,脑语就是我们时时在大脑里产生称作“思考”或“思想”或“思维”的东西,脑语被嘴表达出来就叫“嘴语”。 脑语 和嘴语并不是一个东西,第一、脑语和嘴语在表达时失真;第二、嘴语不是脑语的唯一 表达方式 ,因为脑语还可以通过肌肉群来表达:就是我们的行为。语言是一个人能力的重要表述部分。 就语言的表达方式而言,一般有两种,即人的肢体行为和文字。人的肢体行为是人们使用语言的主要形式,口述声音、手势及表情就是人的肢体行为体现。口语是人类使用行为进行语言交流的最主要的方式。符号的应用主要表现为文字,文字是现代人类语言最大的应用类。文字通过记载读音 (拼音文字)或语音所表达的信息(表意文字)来记录语言。 ( 六 ) 人类语言起源假说 达尔文 说过, “ 我毫不怀疑 , 语言借助于手势即肢体语言 , 起源于各种自然声音、其他动物的声音和自己本能的呼喊的模仿和修饰 ” 。 1. 摹声说 也称拟声说、汪汪说。认为语言起源于外界声音的模仿。根据是各种语言中都有一些摹声词。如英语中的 cuckoo(布谷鸟)类似于布谷鸟的叫声 , 汉语中的猫、鸭、鸡、鸦等词跟这些动物的叫声也有关系。最先是古希腊哲学派别之一的斯多葛学派提出的。 18世纪 , 德国的赫德尔 J·G·Herder在它的《语言起源》一书中也力主“摹声说”。中国清代学者张行孚在《说文发疑》一书中也有“字音每象物声”的主张。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数量不等的摹声词 , 但不能 解释所有 语言 的 起源: ( 1 ) 人和语言中的摹声词都是少数 , 靠这些少数的摹声词 , 不能形成最起码的语言系统; ( 2 ) 客观事物非常之多 , 有许多的事物根本无法摹声 , 如 “太阳”、“月亮”、“火苗”、“帽子”、“思想 ” 等都无声可摹; ( 3 ) 如果语言起源于摹声 , 各种语言的摹声词应该相同 , 但汉语中的猫 , 英语中却是 cat , 汉语 “咔哒” , 而 英语 是 “click”等。 2. 感叹说 也称 “呸呸说” , 认为语言起源于原始人对各种感受而引起感叹 , 人类的原始语言就是由这种感叹声演变而来的。卢梭的 “感情论”也有感叹说的倾向;孔迪拉克Condillac在他1746年的《人类认识起源论》中也明确提出。但是 , 人和一种语言中的感叹词都是数量很少 , 而且语言中的主要成分是名词、动词、形容词这样的实词 , 感叹说无法作出说明。因此 , 感叹说作为语言起源的学说是有很大缺陷的。 3. 劳动叫喊说 19世纪70年代诺瓦雷提出 , 认为语言起源于伴随劳动而发出的喊叫。这种叫喊声演变为劳动号子 , 并进而演变成原始语言。劳动叫喊说 , 把语言起源问题同劳动结合起来 , 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 , 一般的个体的劳动叫喊声 , 只是减缓疲劳本能反应 , 不具有语言的交际作用。集体的劳动号子 , 具有协调动作 , 指挥劳动 , 减缓疲劳的功能 , 但是 “吭育吭育”的劳动号子要转化为语言的词 , 在理论上也是有较大困难的。 4. 社会契约说 认为原始人起初没有语言 , 后来大家彼此约定 , 规定了一些事物的名称 , 这样就产生了语言。 18世纪中叶卢梭在他的著作《一些语言的起源》中具体 进行了 论述。社会契约说或语言约定论的提出 , 对于揭示语言的符号性质是有重要意义的 , 因此语言学史应为其置出一席之地。但是 , 用社会契约说来解释语言的起源并不是很合适。因为制定 “语言契约” , 需要一定的商约工具 , 也就是 “元语言”。原始人没有这样的交际工具 , 怎样 “经过详细考虑相互约定”? 5. 手势说 认为原始的语言不是有声语言 , 而是手和身体的姿态 , 有声语言就是在这种手势和身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最早由 19世纪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提出 , 后来得到了苏联语言学家马尔的大力支持。 在人类历史上 , 手势、身姿可能发挥过重要的交际作用 , 而且这些手段至今还在辅助交际 , 但是 , 有声语言在出现之前 , 人类历史上是否存在一个 “手势语阶段” , 还缺乏科学的依据。手势身姿作为独立的交际手段是有相当大的局限性的。 6. 劳动说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这部经典著作中 , 提出了劳动创造了语言 , 语言起源于劳动的的观点:语言乃是人类形成时 , 在集体劳动过程中 , 为了适应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 , 并且是跟抽象思维同时产生的。长期以来 , 我国语言学界普遍接受了这种看法 , 并将之视为语言起源学说的经典论断甚至是不二论点。 语言的产生的确与劳动有关 , 集体劳动需要协调步伐 , 需要交流经验 , 于是提出了创造语言的必要性。劳动决定了语言产生的可能:直立行走 ——发音条件、听觉条件、思维能力大大提高。劳动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基础。 这一学说并没有解决语言发生的具体过程 , 因此对语言起源问题的解释还是不完备的。 7. 科学推测 1930年代 , 动物学家、考古学家、心理学家和计算机专家 , 开始进入语言学家们放弃的学术领域 , 并取得了一些具有科学意义的进展。 但是这些观点差异很大,无论是语言产生的时间与方式,甚至包括定义,仍然不能获得共识。 ( 1 ) 灵长目动物的 “语言” : 1930年代到现在 , 又一批动物学家潜心研究人类近亲黑猩猩的语言能力 , 发现黑猩猩不仅可以用动作和面部表情进行简单的交际 , 而且可以利用各种各种的形式交流信息。黑猩猩可以 极其 艰难、 极其 有限地学会一些十分初级的人类语言的词语。由此 可以 窥到人类语言最初发育的特点。灵长目动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展出极为简单的语言能力。因此 认为 , 语言可能并非为人类所独有。 ( 2 ) 考古学的探索 : 根据 有声语言的出现 的 必备条件:一是发音系统能够发出清晰的语音;二是有一定发达程度的思维能力。 认为 不能清晰地发音 , 就难以用哪个声音准确地传达信息;不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 , 就难以形成一定的语义。 表 2-1-1 不同时期人类祖先的脑容量比较 一些考古学家通过测量古人类化石的脑容量来判断思维发展的水平 , 从而推断语言起源的相对年代。从脑容量可以推测 , 晚期智人可能已经具有了产生 人类 语言所需要的思维水平。晚期智人的口腔大大缩短 , 喉头显著下降 , 舌根部位的自由活动余地扩大 , 发音器官比早期智人有较大的改善 , 有可能发出较为清晰的声音。 图 2-1-8 晚期智人的喉头结构图(图源:维基) 注: ①舌骨 ②甲状软骨 ③环状软骨 ④气管 ⑤会厌 ⑥假声带 ⑦声韧带 ⑧声带 ⑨气管软骨。 ( 3 ) 儿童语言学习的 观察 幼儿的语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类语言发展的缩影 : 孩子在学会说话之前 , 已经有了许多手势语和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声音交际手段 ; 到了一岁左右 , 孩子就开始说单词句 , 后来又发展出双词句 ; 到了三岁左右就可以进行日常生活的交际 , 在学龄前就基本掌握了口语系统。 儿童学习语言的过 程显示 , 语言是进化的产物 , 是从第一个信号系统的声音进化为第二信号系统的。 ( 4 ) 语言起源的当代假说 有声语言产生在距今四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晚期 , 也就是晚期智人时期。 研究者认为, 人类语言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 在晚期智人以前 , 猿人或原始人已经可以用比黑猩猩的叫唤声更复杂一些的声音来交流信息。随着发音器官的不断进化和思维水平的提高 , 这些声音也逐渐清晰起来 , 并可以分解为更小的单位或依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语流 , 于是真正的语言就产生了。 ( 5 ) 语言的 进化过程 语言的产生是主动的 , 也是被动的 , 这个结果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产物 , 也是智慧型生物独有的特性 。 因此 , 在动物发出声音与讲话之间的差别是巨大的 。 动物 只是简单的发出声音 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 如 狗的吠叫声 , 而人类讲话则 所包含的 元素很多 , 因而也就更加 丰富多彩。 正如生物由单一发展到多种多样 , 语言也是由单一 的发出声音到表达复杂的感情等等,包含着人类进化的历程 。在最初 , 我们只能发出 “哦......”的叫声 , 但是随着我们 日渐成熟 的大脑 , 能够 让我们更加灵活的控制口腔、舌头 , 甚至包括 我们外在体型也逐渐发生变化 , 变得更适应环境 , 更复杂 , 也可以发出更多的声音来。 比如 区别声音 三个 要素 是 “响度 , 音调 , 声色 ” ,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声色 , 它 通过改变声调和响度 而 产生。 而且,语言的进化与词汇密切相关。最早的时候, 原人 仅有一些简单的词汇来进行交流 , 但是随着接触事物的增多 , 这些词汇不能再用来描述新的事物 , 于是就开始 创造和 产生新的词汇 。 词汇 的 产生需要进一步的推广 应用 , 巫师 可能 就是 在推广词汇应用过程 中 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为他们 是原始文明尤其是原始哲学和神学的代表。从某种意义上讲 , 巫师是原始文字统一的推动者 , 同时也是一个文化的垄断者。当新的事物出现的时候 , 巫师完全有权力 丰富的想象力和渊博的知识 为它命名 , 而这会得到众人的认可。 当然, 语言发展不只有新词汇的出现 , 在这个过程中也是不断被优化的 , 无论从发音的方式 , 还是发音的组合 , 甚至是单词的长度 , 一代一代的人将之简化和美化 , 同时审美观也在不断向着更高一级发展 , 这个因素尤为重要。 但是, 当词汇丰富到一定阶段时 , 就会出现词语过长 , 发音过于复杂 , 词形不容易记忆的问题 , 这时候人们就会思考 “是否可以将词汇进一步简化 , 以便于记忆和发音 ? ”于是他们就开始尝试 , 并取得一些成果。需要指出的是 , 这些尝试并没有止步于某个时期 , 而是一直进行。语言的产生使得人类可以进一步复杂其社会生活 , 这过程中大脑也不断进化 , 它的潜在区域逐渐被开发出来 , 不同的区域协同合作 , 使人体得以完成他的生命活动。 ( 6 ) 语言的多样性 考古学家 在 对恐龙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 陆地上的恐龙要比岛屿上的恐龙在体型上大出许多 , 而导致这个差距的因素就是地域。那么 , 在人类进化的漫长过程中 , 由于各种自然或非自然因素 , 人类必须进行迁移 , 不同的群落向不同的方向进发。他们的迁移延续了数十万年之久 , 在不同的地区形成新的群落 , 由于对自然规律的掌握 , 人类的种群得以壮大 , 他们不得不进行群落的重新划分以确保在生活的区域里有足够的食物。这就是人类在学会耕种之前其种群的扩大方法。迁徙的过程中不断遇到新的事物 , 于是属于新的群落的与研就被创造出来 , 但是种群之间是存在交流的 , 所以在相邻的群落里 , 语言基本上可以通用 , 而相邻较远的或者由其他地方迁徙来的群落之间 , 则面临交流的障碍。 封闭的地域是形成新语种的理想环境 , 这里的群落与外面的群落之间极少有来往 , 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使得他们完全可以在这个环境中自给自足 , 于是他们安定下来 , 长达数万年之久。这个期间 , 社会分工不断细化 , 人类逐渐向智人进化 , 语言进一步得到了丰富。尤其是当生活富足之后 , 人类逐渐寻求更多的精神需求 , 他们开始对一直崇拜的某些自然现象进行神化 , 用超自然的解释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在此过程中 , 文字被创造出来。 ( 七 ) 语言分类 与 语言消失 1. 语言分类 语言的 谱系分类法 也叫 “ 发生学 分类法 ”,是语言分类法之一。它根据语言间的亲属关系,将语言分为若干个语系,语系之下又按亲属关系的远近分为若干个语族,语族之下分为若干个 语支 ,语支之下是 语种 。关系如下:语系 →语族→语支→语种。 依谱系分类法分出的语系,由具有共同历史来源的语言组成,如 汉藏语系 、 印欧语系 等。同一语系内,按各语言之间亲属关系的远近,可分为若干语族,同一语族可再按关系远近分为若干语支。如印欧语系分伊朗、日耳曼、罗马、斯拉夫等语族。 斯拉夫语族 又分东斯拉夫、西斯拉夫、 南斯拉夫 等三个语支。 由于 世界语言 十分复杂,语系的划分在语言学家中不尽一致,名称也不尽相同。 19世纪,欧洲的比较学派研究了世界上近一百种语言,发现有些语言的某些语音、词汇、语法规则之间有对应关系,有些相似之处,他们便把这些语言归为一类,称为同族语言;由于有的族与族之间又有些对应关系,又归在一起,称为同系语言,这就是所谓语言间的谱系关系。世界上主要的语系有七大类: ( 2 ) 印欧语系:是最大的语系,下分印度、伊朗、日耳曼、拉丁、斯拉夫、波罗的等语族。印度语族包括 梵语 、 印地语 、 巴利语 等。 伊朗语族 包括 波斯语 、 库尔德语 、 普什图语 等。 日耳曼语族 包括英语、德语、 荷兰语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各主要语言。拉丁语族包括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 罗马尼亚语 。斯拉夫语族有俄语、保加利亚语、波兰语。波罗的语族包括 拉脱维亚语 和 立陶宛语 。 ( 2 ) 汉藏语系:下分汉语和藏缅、壮侗、苗瑶等语族,包括汉语、 藏语 、缅甸语、克伦语、壮语、 苗语 、瑶语等。 ( 3 ) 阿尔泰语系:下分 突厥语族 、 蒙古语族 、 通古斯语族 三个语族。突厥语族包括 乌兹别克语 、 维吾尔语 、 哈萨克语 、 阿塞拜疆语 和 楚瓦什语 等,蒙古语族包括 蒙古语 和 达斡尔语 等,通古斯语族包括 满语 、 锡伯语 及俄罗斯境内的埃文基语。 ( 4 ) 闪含语系:又称 亚非语系 ,下分 闪米特语族 和含语族。前者包括阿拉伯语、 希伯来语 等,后者包括古 埃及语 、 豪萨语 等。 ( 5 ) 德拉维达语系:又称 达罗毗荼语系 ,印度南部的语言都属于这一语系,包括 比哈尔语 、 泰卢固语 、 泰米尔语 、马拉雅兰语等。 ( 6 ) 高加索语系:这一语系的语言分布在高加索一带,主要的语言有 格鲁吉亚语 、 车臣语 等。 ( 7 ) 乌拉尔语系:下分芬兰语族和乌戈尔语族。前者包括芬兰语、 爱沙尼亚语 等,后者包括 匈牙利语 、曼西语等。 此外还有一些语系,如非洲的尼日尔 -刚果语系、沙里-尼罗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科依散语系,美洲的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以及一些印第安语系,大洋洲的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和密克罗尼西亚语系(也有将两者合为 南岛语系 的 ),中南半岛的 南亚语系 。需要指出的是,世界上有些语言,从谱系上看,不属于任何语系,如日语、朝鲜语等,就是独立的语言。 还有一些语言至今系属不明,如分布于西班牙北部和法国西南部与西班牙接壤地区的 巴斯克语 、古代两河流域使用的苏美尔语等。 那么,这些不同的语言和语系是怎样起源的呢 ? 说同一语系语言的居民共同体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 不同语系及其居民之间是否在远古彼此就有联系呢 ? 全世界数十亿人所说的成千上万种语言是否有一个共同起源呢 ? 这些问题在过去是无法准确回答的,也曾被视为科学的 禁区。但是近20多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人类群体遗传学和考古学、语言学的进展,我们终于看到了解开这些世纪之谜的希望的曙光。这是各门科学相互渗透,新的 研究方法 和研究手段不断进步的结果。 还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本书不一一列举。 3. 语言消失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濒危语言图谱》,全世界有 7000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将在本世纪消亡,80~90%将在未来200年灭绝。平均每2个星期就有一种语言消失。据统计,世界80%的人讲83种主要语言,剩下6000多种语言绝大多数从没有过文字记载,没有字典、书,在任何图书馆或数据库都找不到它们的资料。一切信息只储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因此尤其脆弱。 中国虽不在语言濒危的热点地带,但中国 129种语言中有一半以上活力很低,至少二三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比如云南的阿奴语、东北的赫哲语、新疆的塔塔语、甘肃的裕固语、中部的土家语等。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代际的传承,而不在于人数。中国的满族有1000万人,但能说 满语 的如今只剩下 100多人。很多语言的濒危是因为普通话的推广和压制,其他语言又缺乏保护。 语言的死亡通常有两种方式:说这种语言的人消失了;说这种语言的人放弃了自己的母语,转而使用另一种语言。过去 200年间, 殖民主义 是最大的破坏者,欧洲殖民者在澳大利亚消灭了 150多种土著语言,在北美扫荡了300多种土著语言;是全球化,经济和社会压力逼迫人们从村庄搬到城市,他们的母语时时处在强势语言的压制之下。 以非洲为例,除了阿拉伯语 (那是因为使用地域广阔,不易被消灭)和其他零星的当地语言之外,其余国家基本都以英语、法语、葡萄牙语等欧洲语言为官方语言,尽管非洲东部仍有许多国家有以当地语言为官方语言的,大多也和欧洲语言同为官方语言。 ( 八 ) 语言起源 的 理论 研究 1.连续性和非连续性假说 所谓连续性假说 , 即 语言不可能突然之间形成 , 而是有一个过程 , 是由人类的灵长类的祖先早期的前语言系统演变而来的。非连续性假说则认为 , 语言有一些独一无二的特征是在人类演化过程的某个时间段中突然出现的 , 跟人类基因演化和突变也是有关的。 过去对连续演化研究得比较多 , 提出了 很多假设 , 如 摹声说 、 感叹说、 劳动说 、契约说 等等, 我们在前面已 有 评介。 近十年以来 , 随着科学的进步 , 就可以用新的方法进行研究了。比如 , 可以由化石来看人类的解剖学特征 , 观察是如何演进的 , 也可以用计算机来模拟这个过程。也有的学者比较强调语言的社会性、人的社会文化认知对语言起源的影响。 语言产生非连续性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乔姆斯基。 他 是一个很有影响的语言学家 , 他也很关心政治 , 是著名的左翼政论家。不少人不同意他的意见 , 但有一些还是有道理的 , 比如他强调只有人类才有语言 , 其他任何动物都不可能具有语言能力 , 语言能力是人独有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外有些人做过很多实验 , 比方说 , 他们试图教 猿猴 讲话 , 但猿猴没办法发出人的声音 , 不止一个中心尝试过教猿猴辨认代表某个概念的词语 , 但都没有取得成功。这也说明动物不可能拥有人类这样的语言能力。 2 . 引起 热议 的 学术成果 2011年4月 ,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学者阿特金森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语音多样性支持语言从非洲扩张的系列 奠基者效应 的文章。阿特金森通过对全球504种语言的分析发现 , 非洲各地的方言含有较多的音素 , 而南美洲和太平洋热带岛屿上的语言所含音素最少。比如 , 一些非洲方言音素超过 100个 , 而夏威夷当地土语的音素仅有 13个 , 英语的音素大约有 45个。阿特金森认为 , 语言的这一分布规律与人类遗传多样性的分布类似。人类遗传的多样性在非洲最高 , 然后逐渐衰减。因此 , 这种相似性并非偶然 , 而是现代人类语言起源于非洲的有力证据。 阿特金森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 被认为是语言演化的又一重大发现。不过 , 广泛的争论也接踵而至。 2012年2月10日 , 《科学》杂志同期发表了三篇来自中国、欧洲和美国的相关评论 , 并对该假说提出质疑。 中国学者 李辉 等人在评论中称:如果全世界的语言有一个扩散中心 ——“ 通天塔 ” 的话 , 不应该在非洲 , 而是最可能出现在亚洲 , 精确地说 , 是在里海南岸。他们认为这一地点位置就是传说中 “ 巴别塔 ”( 见图 2-1-5 ) 的本来位置。 欧洲学者迈克尔西索沃等人称:阿特金森的假说没有足够数据支持。如果用其思路研究语言的 其他 特征 , 如从句结构、被动语态的使用等 , 结果便与其结论大相径庭 —— 语言的发源地可能是 东非 、高加索山脉 ( 即里海与 黑海 之间 ) 或 其他 地区 , 并不一定如他们所推测的哪样 , 来自非洲西南部地区。他们认为 , 从 其他 学科中借鉴一些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语言学并不为过 , 但应用不当时 , 就会出问题。 阿特金森也据理力争 , 同样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答复 , 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澄清与说明。 3 . 一源说与多源说 在语言起源问题上 , 一源说与多源说是对立的。前者是由意大利语言学家阿尔弗雷多 ·特龙贝蒂于1905年首先提出来的 , 在当时没有得到多大的支持;不过 他 的学说在 20世纪中期渐渐地被主流学术界接受。就目前而言 , 这两者都没有充份而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假说。可以预料 , 今后关于语言起源的争论会更加激烈;短期的局面将是 “公说公有理 , 婆说婆有理 ”。 事实上 , 在语言起源方式和发源地的争论上 , 从来就是 一笔 “糊涂账”。虽然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已 为 国际学术界共识 , 但对于人类语言起源却是 具有 高度争议性的话题 ,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期 是 哲学家的主要 热点。 后来 , 语言学 逐渐 演变成一项实证的科学 , 比较语言学家认为这是一个无从解答的问题而搁置下来 ( 1866年 , 巴黎语言学会甚至明令禁止讨论语言起源问题 ) 。 自 20世纪90年代起 , 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考古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人类学家等都开始尝试应用各种新方法来探究语言演化这一 “世界最难的学术问题”。遗憾的是 , 由于人类语言的历史悠久、语言本身的复杂性以及缺少有力科学证据支持 , 近 20年来在语言演化方面的探究进展不大 , 至今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解说。 我国 知名学者周海中指出:解决语言演化问题的难度不亚于破解物种演化之谜的难度;语言演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 , 又是一种自然现象 , 还是人类心智发展和历史文化演变的结果;由于语言的起源与变化有其内在的原因和外界的影响 , 从而增加了语言演化问题的复杂性。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2155 次阅读|0 个评论
《范式变迁——现代医学与古代医学的分野与交汇》上篇(1)(2稿)
fqng1008 2019-7-25 13:16
上篇 轴心时代 《易传 ·系辞下》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可见,那时候圣贤(自然哲学家)获得知识的途径,来源于天地间的现象和规则,根据观察到的事物,以及自己的体验,发明八卦理论,以传达神明的旨意,并类推万事万物的规律。正是这种认识论和方法论,帮助他们创造了轴心时代的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 但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存在着质的差异。 第一节 从远古走来 一、人类的起源 (一)恐龙灭绝之谜 目前,科学界把人类起源与恐龙灭绝联系了起来:由于 地球霸主 恐龙的消亡,为哺乳动物的演化和繁盛提供了契机。 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曾经有很多生物种类先后出现又一一消失,那是生物演化史中的寻常事件。但是,作为统治地球 1.6亿年之久的恐龙(生活在距今大约2.4亿年至6500万年前),为什么会突然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了,这不能不引起科学家们的种种猜测。 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的地球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恐龙和另外一大批生物统统死去,大家一直争论不休。虽然各种说法很多,但比较有说服力的是“陨石 撞击说 ”。 1980年,美国科学家在6500万年前左右的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几十甚至数百倍。这样浓度的铱 只有在陨石中可以找到,科学家们因此把它与恐龙灭绝联系起来了。根据铱的含量还推算出撞击物体是相当于直径 10公里的一颗 小行星 。这么大的物体撞击地球,其打击肯定是无与伦比。科学家以地震的强度来计算,大约是 里氏 10级,撞击产生的 陨石坑 直径将超过 100公里。 他们用了 10年的时间,终于有了初步结果, 并且在中美洲犹加敦半岛的地层中找到了这个大坑。推算结果,这个坑的直径在 180~300公里之间。 2009年,来自中国的古生物学和物理家黎阳在耶鲁大学发表的论文是这样描述的:他们在6534.83万年前的 希克苏鲁伯陨石坑 K-T线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 稀有元素 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 232倍。如此高浓度的 铱 只有在太空中的陨石 中才 可以找到,地球本身是不可能存在的。根据 墨西哥湾 周围铱元素含量的精确测定,当时是一颗类似小行星的物质不仅撞击了地球中美洲地区,还撞破了地壳,致使地球内部 岩浆 汹涌喷出,撞击造成的 超级火山 爆发,从古玛拉岩石的同位素含量测出此次爆发的威力远远高于黄石超级火山最大的能量 (普通火山口的直径也就是是几百米,而这次被撞击成的口子直径超过 148千米),整个地球被浓浓的火山灰和毒气所覆盖,导致 太阳光 无法穿越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大气层氧气含量极低。综合这些因素造成此次生物的大灭绝。 在此之前,学术界都把外来 天体撞击 说和 火山喷发 说分开讨论,但外来天体说光是撞击不足以影响那么严重,时间那么久,范围那么远 (全球性的);而 火山说 ,地球上的火山活动本身就很多很剧烈,但都不足引起如此大的 生物灭绝 ,包括黄石超级火山在内。因此,黎阳提供的论证方向和证据可以完美地解答国际古生物界的长期疑问,两者的结合才可能是造成地球 生物大灭绝 的原因。 当然,这还只是猜测。对于恐龙的灭绝,科学家至少提出了 90多种较有道理的假说 。因为假说越多,真相离我们的认识可能越远。无论如何,恐龙在地球上的霸主地位共延续了 1.6亿年,经历三叠/白垩界线处的大灭绝事件之后,当时所有重约10~25千克的生物基本都灭绝了。许多哺乳动物在此阈值之下,因此得以躲过此次灾难并在其后大型化,向空出来的生态域进军。 毫无疑问,人类是诸多哺乳动物中进化得最幸运的一个种族。 (二) 恩斯特 ·海克尔 与《人类的进化》 1874年, 德国动物学家、哲学家 恩斯特 ·海克尔 发( Ernst Heinrich Philipp August Haeckel,1834-1919) 表了他宣扬进化论思想的重要著作 ——《人类的进化》 。该书出版后,在世界范围的科学界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查理 ·达尔文 ( 1809-1882 )曾说:假如海克尔的这本书早点出来的话,他就没有必要去写《物种的起源》一书了。 该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对人类的进化进行了生动有趣的说明:( 1) 人类的科学 ; (2)人类的胚胎发育;(3)人类的树状系谱;(4)各种器官的进化。书中在回顾了 胚胎学 和进化论的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海克尔对 17世纪以来的人类科学成就做出了肯定,进一步提出了“ 生物发生律 ”。 他的研究从古生物学化石、 比较解剖学 中动物形态的分类,以及胚胎学中高等有机胚胎的发育过程等多个层面出发,阐述了生物进化和人类发生的历史。海克尔从动物最早的祖先 单细胞动物 着手分析,明确了由低级动物 变形虫 、 团藻 、 原肠动物 、 蠕形动物 、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到低级猿猴、类人猿以至人类的一步步演变过程。并从动物胚胎由没有任何器官的 “卵”开始,逐渐生出 囊胚 、胚口、 胚层 、腔和腮囊、膜质管、软骨、神经索以至四肢的过程,来说明人类的起源和发生的经过。 最后,海克尔详述了动物器官的进化。用生物 学事实 说明神经、耳、腺、毛发、脑、胃、骨骼的形成,来说明低级动物到 高级动物 、 无脊椎动物 到脊椎动物的自热发展过程,系统的阐述人类进化的学说。 海克尔的本来职务是医生,后来任比较解剖学的教授。他将 达尔文 的进化论引入德国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了人类的进化论理论,也是最早将心理学看作是生理学的一个分支的人之一,还引入了一些今天在生物学中非常普遍的术语如生态学、门等,也是 优生学 的先驱。但他将政治学称为 “ 应用生物学 ” ,因此一些理论和主张后来被纳粹理论家利用,成为其种族主义和 社会达尔文主义 的理由。 海克尔比较知名的文章主要是他的科普、嘲讽文章或者他的游记,他的学术文章至今依然可以提供新的启发。如他 1866年的《形态学大纲》是世界上第一部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教科书,在他的1874年的《 人类学 》中他使用比较解剖学的方法来探讨人从动物 世界的进化 和人的来源。他的三卷《 系统发生学 》虽然很少有人读过,但这部从 1894年到1896年发表的巨著,总结了他对整个动物世界的进化和亲属关系的认识。 下面,根据他的主要思想以及后人的研究阐述人类进化的历程。 (三)人类起源的基本过程 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超过10公里的小行星,以每秒几十公里的速度,猛烈撞击到墨西哥的 尤卡坦 丰岛上。这一撞击在短时间内严重破坏了 地球的环境 和气候,导致全球生态系统崩溃,当时 80%的生物物种惨遭灭绝,尤其是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结束了。 地球霸主 恐龙的消亡,为哺乳动物的演化和繁盛提供了契机。 图 2-1-1 人类的进化历程 图2-1-2 人类进化简史 5000万年前, 灵长类动物 呈放射状快速进化,从低级灵长类动物的 原猴类 中,分化出高级灵长类动物。这时候,有的猴类开始向 猿类 演化,原始猿类逐渐从猴类中分离出来。目前已知的最早猿类,是出土于埃及法雍的生活于 3500万至3000万年前的 原上猿 ,其次是距今 2800万至2600万年前的埃及古猿。2300万年前,又演化出 森林古猿 ,目前在非洲和亚欧大陆的很多地方,都发现有森林古猿的化石。 但是,进化的原则是适者生存。在漫长的生存过程中,森林古猿分化出了巨猿、 西瓦古猿 和拉玛古猿等多个分支。 1400万年前,拉玛古猿开始出现,目前在非、亚、欧三大洲都发现有拉玛古猿的化石(中国云南禄丰也有发现),其共同特征是:吻部短缩,齿弓向后张开,牙齿排列紧密,犬齿小,颊齿齿冠宽短,下颌第一 前臼齿 为双尖型,釉质厚。这些等点与人类相似,而与猿类不同。多数学者认为,拉玛古猿是人类和猩猩的共同祖先。 1200万年前,地壳运动开始在非洲东部制造一条南北走向的 大裂谷 ,把非洲分为东部和西部两个相对独立的动植物系统,这可能成为人和猿分道扬镳的关键因素。 600多万年前,南北美洲还不相连,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中部,洋流相通; 北冰洋 较暖,其海水盐分较高,不易结冰。后来,地轴 倾斜角 产生变化,地球接受的太阳光略微减少;地壳运动在中美洲制造了 巴拿马地峡 ,阻断了两大洋的中部洋流;北冰洋雨水增多,其表层海水的盐分降低,较易结冰。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使 南北两极 形成大冰盖; 南北极 的大冰盖又反射出大量的太阳光,从而使地球进入 冰河期 。 在那冰河时代,气候严寒大量的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于陆地之上,海平面下降了大约 50米,全球干旱少雨,地中海干涸。 但是,在非洲大裂谷的西部,由于地处赤道附近,距离大西洋不远,而且地势较低,仍然雨水充沛,森林茂密,那里的拉玛古猿栖息在大树之上,食物充足,生活悠闲,所以进化缓慢,后来逐渐演化成猩猩。与此同时,在非洲大裂谷的东部,地壳运动抬高了地势,阻断了来自遥远的大西洋本来就不太多的水汽,使那里的降雨量由西向东渐次减少,原有的大片森林退化成草原,那里的拉玛古猿无树攀援和栖息,不得不来到地面,而且食物稀少,生活艰难。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获取食物,躲避天敌,使视野开阔,大裂谷东部的拉玛古猿开始学习直立行走。这期间,那些与现今猿类共祖的种群,因不能适应新的环境逐渐灭绝。 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这是极有哲理的事情:在适者生存的铁律之下,进化是顽强者的生存选择;环境优越与不能适应恶劣环境的物种都不能成为 “上帝造人”的选择对象。 500多万年前,非洲东部出现了一种双脚勉强可以行走,双手作辅助的大型高级灵长类动物,这就是 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因其骨骼化石最早发现于非洲南部而得名,又称最早的人类(人属),或与其后裔的鲍氏猿人、能人和匠人一起统称为早期猿人。南方古猿的骨骼化石,主要在非洲南部和东部发现过十几处,其中最著名的当属 “露西女士”。 露西女士, 1974年出土于 埃塞俄比亚 ,生活在 300多万年前,死亡年龄在20岁左右,全身骨骼保存率达40%。南方古猿的主要特征是:齿弓呈 抛物线 形,犬齿不突出,没有齿隙;脑顶叶扩大,可能有原始的语言能力而且配合手势与他人进行交流;拇指可与其他四指对握,能使用天然工具;大足趾与其他四趾并列于足前方,脚底有足弓;头骨枕大孔的位置接近颅底中央,骨盆比猿类宽,能直立行走。南方古猿的头骨比人类的短, 脑容量 很小,只及现代人的三分之一,但脑结构已与人类的相近。南方古猿虽能直立行走,却步履蹒跚,行动笨拙而迟缓。从肩胛骨和臂骨看来,南方古猿依然保持其灵长类远祖的攀援特征。 虽然,南方古猿是公认的最早人类祖先,是 人类的起源 ,是最早的人科动物,其体质特征和人接近( 150万年前,南方古猿消失) 。但是,南方古猿象人而不是真正的人,象猿而又与猿明显不同,处于二者的中间环节,是从猿到人过程中的第一种过渡生物。 (四)人类进化的根本环节 1.直立行走的意义 从爬行的直立行走是 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始祖 那笨拙的双手,终于从行走功能中解放出来,以从事别的劳作。 250万年前,在非洲,南方古猿几乎同时演化出多个分支: ( 1)鲍氏猿人:鲍氏猿人貌似猩猩,体格粗壮;脑容量达500毫升以上;牙齿巨大,面部肌肉有力,耐粗食。鲍氏猿人以植物为食,食物充裕,生活悠闲,但食性单一,适应能力不强。100万年前,生存环境发生变化,鲍氏猿人因无法适应而灭绝。 ( 2)能人:能人的体形较为纤细,瘦高;脑容量在700毫升上下; 手骨 和腿骨与现代人近似。能人的食性广泛,既采食野果、嫩叶和植物块茎,又食用肉类,而且食物中的肉类比例很高。能人生活艰难,经常食不裹腹,但适应能力很强。 ( 3)匠人:匠人的体质特征和生活习性,与能人相似,但适应能力似乎更强。后代的 直立人 由匠人演化而来的可能性更大。 鲍氏猿人、能人和匠人,与其祖先南方古猿一起,统称为早期猿人。能人和匠人,既采食果蔬,也捡食腐肉与蛋类,又猎食野兔、野鹿、野驴和羚羊等 ,可能还有简单的语言。但是,早期猿人既是猎人,进行狩猎,同时又是猎物,经常成为大型食肉动物的美食佳肴。 2.制造工具的价值 从考古遗址中发现,能人和匠人似乎能建造简单的住所。更重要的是: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经过打制的石器,主要有 砍砸器 、 刮削器 和多边器等。据此可以想象,能人与匠人打制石器,而后手握石器去宰割兽肉,并对兽骨进行敲骨吸髓的场景。骨髓更富营养,而其他动物却没有能力享用骨髓。 在长期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人类祖先终于学会了制造工具,而工具的制造是有意识的活动,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点。这是因为,制造工具,能够促进语言的发展;使用工具,能够获取更多更好的食物;大量摄入高营养的食物,能够促进大脑的进化。从此,人类社会开始进入 旧石器时代 。 早期猿人的骨骼化石和生活遗址,主要发现于非洲的部分地区,现有材料不多。从发掘场地发现:能人或匠人,曾与几种不同种类的南方古猿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场所里,甚至与其后裔的直立人在同一处生活。由于各自的生活习性不同,彼此之间并不存在生存竞争的问题。 将近 200万年前,在非洲出现了直立人。直立人,又称 晚期猿人 。他们 走出非洲 ,向亚欧大陆迁徙,这是 人类进化史 上第一次走出非洲。目前,在非、亚、欧三大洲,发现有大量的直立人骨骼化石和生活遗址。中国的 元谋人 、 蓝田人 、北京人,印度尼西亚的 爪哇人 ,德国的 海德堡人 ,北非的毛里坦人等等,都属于直立人的范畴。 直立人的脑容量在 1000毫升上下;头骨很厚,眉脊突出,颅骨低平,具有猿的特征;腿骨似人,适宜直立行走,能象现代人一样快速奔跑。从 脑颅骨 的结构可以确定,直立人拥有语言能力。直立人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也许还使用一些符号进行记事。在人类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直立人继承了其祖先的技能,并加以改良,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思制作石器。在直立人的生活遗址中,除了出土大量的石器,同时出土大量被烧烤过的兽骨,以及其他用火痕迹。可以推知,在雷电等自然因素引发的大火中,直立人取来火种,加以保存,继续留用。 3.火的使用 直立人用火,既能抵御寒冷,又能驱除猛兽,更能享用熟食,其意义非同小可。熟食肉类和鱼类,对人体大有裨益,能在相同数量的食物中摄取更多的营养,更有利于大脑及全身的进化。直立人虽然没有庞大的躯体,也不能高速飞奔,更没有尖牙利爪和犄角毒囊,但他们凭借 聪明的大脑 和灵活的双手,终于在动物界中获得了绝对的优势,逐渐晋升为 食物链 的最上端。 60万年前,非洲和亚欧大陆上的直立人各自独立演化出海德堡人。海德堡人,因其骨骼化石和生活遗址最早发现于德国的 海德堡 而得名。其实,海德堡人仍然属于直立人的范畴,是后期直立人的一种,其体质特征和生活习性,与原来的直立人相比变化不太大。 (五)从智人到四大人种 1.尼安德特人 随后,在非洲和亚欧大陆上,由当地海德堡人各自独立演化而来的 尼安德特人 出现了。 尼安德特人,因其骨骼化石和生活遗址最早发现于德国的尼安德特河流域而得名,简称 尼人 ,又称 早期智人 ,或因其大多居住洞穴中而称之为 穴居人 。现今,在非、亚、欧三大洲,发现大量尼安德特人的骨骼化石和生活遗址,中国的 大荔人 、 马坝人 、 许家窑人 等,都属于这类早期智人。 尼安德特人的体质形态与现代人很接近,但仍存留若干猿的特征:眉脊发达,前额低斜,枕部突出,鼻子宽大,颌骨前突等。尼安德特人身材不高,但强壮结实; 脑容量 在 1300毫升左右,比直立人大得多, 脑组织 也更复杂。在尼安德特人居住过的洞空中,发现大量精巧的石器制品、骨针、动物化石和用火痕迹。 28万至11万年前,地球经历一个 冰川期 ; 7万多年前,地球再次迎来最近的一个冰川期。尼安德特人生活的时代,正值两个寒冷的冰川期,其中只有四万年温暖的 间冰期 。尼安德特人身穿兽皮缝制的服装,烧火取暖;主要以狩猎为生,使用有刃有角的薄石片和木棒组合而成的形如标枪的猎具;狩猎时,经常组织多人,利用有利地形来伏击大型猎物,也会用火把将猎物逼入有利地形。尼安德特人已有葬仪;年长的人会把生活经验传授后代。但是,尼安德特人一直使用固有的工具,没有思考进一步改进。 20万年前,在亚欧大陆上,身材较矮的海德堡人在独立演化出尼安德特人(早期智人)的同时,在非洲,身材较高的非洲海德堡( 直立人 )也演化出了非洲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后来,非洲早期智人走出非洲,走向亚欧大陆,这是人类进化史上第二次走出非洲。 2.“ 夏娃理论 ” 考古研究发现:在亚欧大陆上,由当地 海德堡人 独立进化出的早期智人,与第二次 走出非洲 的早期智人,甚至与第三次走出非洲的 晚期智人 ,至少共同生活过 6万年。大约3万年前,所有早期智人都灭绝了,被晚期智人彻底取代。当代分子生物学的DNA研究表明,尼安德特人(早期智人)不是现代人的直系祖先,而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个分支。 将近 20万年前,在 冰河期 里,非洲虽不寒冷,却极为干旱,生存环境仍然恶劣,非洲海德堡人(直立人)在演化出非洲早期智人后,原来的种群几乎全部灭绝。 15万年前, 极少数有想象力的适应能力更强的非洲海德堡人的后裔,出现进一步演化而终于逃过劫难,活了下来。科学家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女性的 线粒体 DNA 研究发现:现在全世界所有人,都是 15万年前九位女性祖先的后裔, 这真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个奇迹,可见当时的种群规模小到何种程度! 1987年,科学家据此提出“ 夏娃理论 ”,并开展寻找“夏娃”的行动。 3. 克罗马农人 15万年前,那些极少数因为拥有想象力而活下来的人,就是晚期智人( 克罗马农人 或现代人)。 11万年前,冰河期结束,全球气候回暖,晚期智人迎来了好时光,可是,好景不长。7万5千年前,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大火山爆发,大量火山物质被抛入高空,并在大气 平流层 中扩散开来,遮蔽了大量的太阳光,导致全球气候产生急剧变化,此后一千年,地球再次进入冰河期。在那个冰川期之初,由于环境险恶,生存艰难,晚期智人的种群规模快速缩小,以至于几近灭绝。然而,到了 6万年前,晚期智人终于适应了严酷的生存环境,其种群规模得以逐渐扩大与恢复。 10万至5万年前,晚期智人走出非洲,逐渐走向除了 南极洲 以外的每一个大洲。这是 人类进化史 上第三次走出非洲。在这期间,主要由于冰河期太冷的缘故,很多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克罗马农人)又返回非洲,而后再次走出来。 克罗马农人,因其骨骼化石和生活遗址最早发现于法国的克罗马农山洞而得名,又称晚期智人或现代人等。目前,在世界很多地方,都发现有克罗马农人的骨骼化石和生活遗址、中国的山顶洞人、 河套人 、 水洞沟 人和资阳人等,均属于克罗马农人的范畴。但是,中国晚期智人与欧洲晚期智人相比,二者的体质形态稍有不同,制作的用具及创造的文化,水平相当而风格略异。 克罗马农人的体质形态已没有任何 猿类 的残留,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其主要特征是:颅顶高而宽大,眉脊几乎消失,颌部退缩,下颏明显,臼齿窝深等等。克罗马农人的头圆而丰满,脑容量达 1400毫升上下,脑内纹褶复杂,与现代人没有差别,具有很高的智慧,拥有完全的语言能力。克罗马农人身材瘦高,四肢发达,动作讯速而灵活,双手极富技巧。克罗马农人以采集和狩猎为生,猎取鹿、羊、野马、野牛、甚至大型猛兽。克罗马农人知道埋葬已故亲人,利用长石片和石叶来制作工具。在克罗马农人的生活遗址中,发现大量尖状器, 刮削器 、各种石刀、雕刻器和钻头等石器,以及骨锥、投矛器、骨针和鱼叉等磨制骨器。还有各种装饰品,用骨头和软石雕刻的人物像和动物像,以及反映当时人们生活、劳作和狩猎场面的壁画、岩画。 可见,克罗马农人不但追求物质生活,同时知道追求精神生活。从出土的大量装饰品中可以推知,克罗马农人已有审美能力和爱美习俗,希望得到美的享受。更为重要的是:从众多壁画和岩画中可以推知,克罗马农人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能力是以前所有生物,包括尼安德特人(早期智人)都不具备的。正是这种丰富的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克罗马农人更具创造性,并引领克罗马农人逐步走进文明社会。 根据线粒体 DNA和Y 染色体 DNA 研究发现,所有现代人都具有共同的非洲起源,其先祖主要的迁徙时间和迁徙路线大致是: 5万年前,克罗马农人陆陆续续沿着非洲 东海岸 ,越过红海,经西亚来到中亚,然后穿过印度,到达东南亚。 4万年前,从东南亚出发,一部分人进入中国南方,越过长江到达中国北方,在东亚地区扩散开来,而另一部分人则越过一个又一个海峡(在那冰河期时代,由于海平面降低,那些海峡大都成了陆桥,可以徒步穿越),前往 大洋洲 。同时,又有多批走出非洲的克罗马农人继续来到中亚,其中一部分向西迁徙,到达欧洲,而另一部分则走向东方,进入西伯利亚和中国北方等地,与从东南亚北上的人群融合。在亚欧大陆的现代人群体中,中亚群体拥有最高的 遗传多样性 ,最为古老,特别是乌兹别克群体。中亚地区是克罗马农人走出非洲后,两次主要 大迁徙 的起源地。 4.四大人种 2万多年前,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散居各地的克罗马农人又分化出 四大人种 : ① 蒙古利亚人种 ,又称 黄种人 ; ② 高加索人种 ,又称白种人或 欧罗巴 人; ③尼格罗人种,又称黑种人;④澳洲人种,又称 棕种人 。后来,在每个大种之下,又分化出若干小种。 2万年前,先后有两批蒙古利亚人越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大陆,成为印地安人的祖先。 从遗传基因研究中得知,现代中国人并非 元谋人 、 蓝田人 和北京人等人的后代,也不是 大荔人 、 丁村人 和 许家窑人 等人的后代,而是 5万年前走出非洲的克罗马农人——山顶洞人、 柳江人 、河套人及峙峪人等 ——的后代。中国本土 直立人 的后裔早已灭绝了。在中国及整个东亚地区,出现距今 10万至4年前之间的 古人类 考古化石断层,也足以说明这一问题。 有的中国学者曾提出一种多地区起源说:将近 200万年前,直立人走出非洲,走向世界各地,后来在各自的生活区域独立演化出 早期智人 ,进而又独立演化出现代人,其间各地区的种群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 基因交流 。但是,如今从遗传基因和考古发掘两方面看来,多地区起源说都缺乏依据,目前难以成立。 1万1千年前,即基督教圣经中所说的 大洪水时代 ,最近的一个 冰川期 结束了, 旧石器时代 也随之结束,人类社会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这时候,人类开始养狗,使用弓箭(弓箭的发明比这要早,大约在 2万年前)。华夏先民在长江流域种植水稻。大约1万年前,全球气候又经历一个短暂的骤然变冷过程,原来在中、高纬度地区的很多动物,有的逃往温暖的 低纬度 地区,有的灭绝,如 猛犸象 、 剑齿虎 和 短面熊 等都在这时灭绝。在这种情况下,中、高纬度上的远古先民因人口增长,猎物缺乏,生存艰辛,其生活方式不得不从以采集和狩猎为主,逐渐转向以农耕和畜牧为主,从而推动了农牧业的产生。 8千年前,世界上几乎同进出现了四个各具特色的农牧业中心:(1)中国,主要训养猪和鸡,黄河流域种粟(小米),长江流域种水稻,两地还兼种豆类等 ;( 2)西亚的两河流域,以豢养山羊和绵羊为主,种植小麦和大麦 ;( 3)非洲东北部,主要家畜是毛驴,农作物以高梁为主,兼种非洲小米和非洲稻谷;(4)中美洲,以训养 驼羊 与 荷兰猪 为主,种植玉米,马铃薯和棉花。 与此同时,大批新技术、新事物开始走进远古先民的生活:钻木取火、结网捕鱼、陶器、房屋、水井、村落、酿洒、乐器等。此外,纺织器具,食物加工器具等大量生产和生活用具,也在这时出现。这是人类开始进入定居生活的时代,更是人类迎来的第一个大发明、大创造的时代。这时候,相当于中国传说中的 三皇时代 , 贾湖 、后李、裴李岗、 大地湾 、汤家岗、 河姆渡 及仰韶等文化,或进入繁盛期,或开始 萌芽。 5千年前,又有一批影响深远的新技术、新事物出现了:城池、文字、历法、车子(包括牛车)、 独木舟 、医药、 丝织品 等。这时候,在中国,正值五帝时代,相当于 城头山 、 大汶口 、良渚、 屈家岭 、红山及龙山等文化时期,国家的雏形出现了。在埃及, 美尼斯 统一 上下埃及 ,建立前王国。4千年前,金属器具开始出现,古埃及人大造金字塔,华夏先民、 古印度人 和苏美尔人先后建立各自的国家。 从 南方古猿 开 始,人类在经过长达 500多万年的进化历程之后,终于迈进了文明社会。在这期间,那些身处优越环境、生活悠闲的种群,往往进化缓慢,适应能力较弱,而那些身处逆境、生活艰难、饱经磨炼的种群,则进化较快,应变能力更强。在人类进化史上,曾经多次面临环境、气候等因素造成的严重生存危机,那些无法面对新挑战的适应能力不强的人类所有分支种群,先后都被淘汰了,灭绝了,只有能够及时作出自身调整以应对新情况的适应能力强的最优秀种群,才得以存活下来,而且变得更加强大。 (六) 人类起源的 分期与理论研究 事实上,关于人类起源的许多问题还没有圆满的结论,以上仅仅是生物学及考古学界一般认识,随着人类起源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会有一些新的观点,甚至重大变革。例如, 20世纪的新考古发现、基因检测技术发展和思想进步,大部分科学家同意单地起源说,但随着新考古发现的不断出现,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考察多地起源说。 1. 人类的进化四个阶段 目前,科学家把人类的进化分为四个阶段。 (1)早期猿人阶段:大约生存在300万年到150万年前,已具备人类基本特点,能直立行走,制造简单的砾石工具。 (2)晚期猿人阶段:大约距今200万年到30万年前,身体象人,脑量较大,可以制造较进步的旧石器,并开始使用火,如我国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猿人。 (3)早期智人(古人)阶段:距今10-20万年到5万年前,逐渐脱离猿的特征,而和现代人很接近,如德国的尼安德特人。 (4)晚期智人(新人)阶段:大约4-5万年前,这时的人类的进化出现了明显的加速,在形态上已非常象现代人,在文化上,已有雕刻与绘画的艺术,并出现装饰物。如1933年发现的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人。此时原始宗教已经产生,已进入母系社会。在晚期智人阶段,现代人开始分化和形成,并分布到世界各地。 2. 研究人类起源的两个重要理论 ( 1 ) “夏娃”理论 上个世纪,人们发现了细胞中的线粒体, 1963年,又发现线粒体中也有DNA。线粒体DNA在许多方面不同于细胞核DNA。在外形上,线粒体DNA是双线环状,而不是线状;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DNA仅为16569个碱基对,一个人体中约有1016的线粒体DNA分子;线粒体DNA中基因为37个;在高等动物中,线粒体DNA的进化速度比细胞核DNA要快5~10倍;最重要的是,线粒体DNA的遗传方式十分独特,即严格的母系遗传。脊椎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DNA不会进入受精卵,即使个别进入,也会很快分解。所以子代的线粒体DNA只来自母方,父方的线粒体DNA不会遗传给子代。 上世纪 80年代,人们运用10多种限制性内切酶,确定了人类线粒体DNA的基本顺序(又称剑桥顺序)。人类的线粒体DNA共有441个限制性切点,其中63%个位点是恒定的;37%个位点则是可变的。80年代中,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威尔逊遗传小组研究了世界不同种族居民的线粒体DNA,他们发现全人类的线粒体DNA基本相同,差异很少,平均歧异率为0.32%左右,而线粒体DNA又是严格的母系遗传,因此从逻辑上说,现代世界各种族居民的线粒体DNA最终都是从一个共同的女性祖先那儿遗传下来的。威尔逊小组通过追溯不同种族线粒体DNA的原型,确定了现代人类线粒体DNA的发展谱系。他们发现,现代人类的线粒体DNA可以分成两大类,第一类仅见于一些非洲人中,第二类则分布于包括其他非洲人在内的所有种族中。而第二类线粒体DNA的最终源头也在非洲人中。也就是说,现代人类的线粒体DNA均来自非洲的一位女性,她是人类各种族的共同祖先。威尔逊等人说:“我们可以将这位幸运的女性称为夏娃,她的世系一直延续至今。”这一理论因此被称为“夏娃”理论。同时,在现代各种族中,非洲人之间的线粒体DNA的差异最大,这表明非洲人线粒体DNA中所积累的突变最多。非洲人是最古老的种族,从而也证明了非洲人是最早出现的现代人类。 威尔逊小组说,当时的非洲也许有几千个男女同 “夏娃”生活在一起,但其他女性并没有生下女性后裔,所以她们的线粒体DNA谱系也就断绝了,只有“夏娃”的女性后裔代代繁衍,日益昌盛。威尔逊小组认为线粒体DNA的进化速度(核苷酸替换率)为每一百万年2%~4%,据此推算,这位人类的共同祖先“夏娃”应当生活在14万至19万年之前。大概在9万至18万年之前,她的一些后代离开非洲迁徙到世界各地,最终发展为现代世界各种族居民。 “夏娃”及其后代是现代人类 (晚期智人),当 “夏娃”的后代们来到世界各地时,各地已有许多古人类在生息,如欧洲的尼人,中国的北京人等。威尔逊小组认为,“夏娃”的后代们 (即现代人的祖先)来到世界各地后,并没有与当地土著的古人类混合交融,而是 “完全取代了”他们。因为,如果现代人的祖先与土著古人类混合的话,那些古人类就会将自身的、与“夏娃”不同的线粒体DNA遗传下来,现代居民中也就会出现许多种线粒体DNA。可事实上,现代各种族居民的线粒体DNA是高度一致的,都来自同一个女性祖先“夏娃”,除此之外不存在着其它来源的线粒体DNA。据此推断,那些古人类都灭绝了,被现代人类的祖先完全取代了。世界各地的现代人类不是从当地的古人类发展而来的,而是来自非洲。 “夏娃”理论提出后,在科学界及社会公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以密执安大学沃尔泼夫为首的古人类学家坚决反对这个理论,他们 认为化石材料表明世界各地区的现代人类是从当地的古人类发展而来的,并不存在着 “完全取代”。以华盛顿大学的坦普列顿为代表的一些分子生物学家也坚决反对“夏娃”理论,并指出了其在计算机程序及计算方法上的错误。 面对着来自各方的猛烈批评, “夏娃”论者不断提出新材料论证自已的观点,并修改了某些说法,他们 还在进一步研究,以期提出更有力的材料证明自己的假说。这场讨论至今尚在热烈进行中,无论结果如何,都将有助于更进一步认识人类的起源问题。 ( 2 ) “繁衍混合”与“生殖隔离”理论 猿人是怎样变成现代人的,这应该是世界上最神奇的故事( Eccles 1989)。考古学家、人类学家一直致力于追踪人及其最近源祖先在时空上的蛛丝马迹(图2-1-3),比较它们在形态结构(包括脑容量)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变化,主要的手段是比较解剖学、化石、放射性测年、分子钟甚至古DNA技术等。目前已达成的一般共识是:现代人类是从古猿演化而来的, 即南方古猿 →能人(Homo habilis,距今约200万年)→直立人(Homo erectus,距今约150万年)→智人(Homo sapiens,距今约50万年)。 图 2-1-3 —个关于人种群时空点扩散的观点(引自Reed et al.2004) 那么,人类是怎样一步步从古猿走到 “现代人”的?Science周刊评出的2010年十大科学进展之一就是“解读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来自哈佛医学院遗传系的Reich和来自德国人类进化马普研究所的Pääbo等在Nature周刊上撰文,报告了他们对一块“类人(human-like)”指骨进行核DNA(即细胞核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中的DNA)测序的结果。这块指骨取自南西伯利亚(苏联一地区)的丹尼索娃洞穴(Denisova Cave),约有40000年历史。根据对数据的分析,作者提出:除了尼安德特人(遗骨1856年发现于德国尼安德特河谷,约有50000年历史)与现代人的祖先发生过繁衍混合外,稍后很可能发生过丹尼索娃人与现代人祖先的繁衍混合。 可见,繁衍混合是人类逐渐进化的一个根本原因,也是人类一步步有别于古猿的内在机制。但是另一方面,物种分化的关键又恰恰是确认生殖隔离(物种也是依此定义的),如果两个近缘物种之间在生殖上隔离开来(它们的基因库不再混合),就成为了不同的物种。其实,要研究人是如何起源的,关键还要知道,一部分猿(人的祖先)是在何时、何地、因何与主体古猿种群出现生殖隔离的。这是更加困难的但是应该弄清的事情。 当然,现在地球上被确认的物种有数百万种之多,但真正知道它们起源各种细节的却寥寥无几。人的起源过程亦是如此,仍然处在遥遥无期的探索之中。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21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医学思想的轨迹:大纲(5稿)
fqng1008 2019-6-22 16:14
绪言:两种不同的知识体系 一、这一张旧船票 二、中医学的知识结构 (一)知识体系的结构图 (二)中医学的核心观念 (三)中医学的硬件结构 (四)知识幔层与知识大气圈 (五)小 结 三、异军突起的基础医学 (一)分门别类的学问 (二)从形而上到形而下 (三)还原论的成功 四、思维形式的差异 (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二)五花八门的自然哲学 (三)独一无二的自然科学 五、本书构思 上篇 轴心时代 第一节 从远古走来 一、人类的起源 二、社会的起源 三、语言的起源 四、文字的起源 五、宗教的起源 第二节 星空灿烂 一、轴心时代的四大文明 (一)名人辈出 (二)学派林立 (三)背景分析 二、轴心时代的文化载体 (一)古代文学 (二)古代艺术 (三)古代宗教 (四)自然哲学 三、轴心时代的思维特征 (一) “原始思维”与“野性思维” (二)古代思维形式 (三)古代思维过程 (四)古代思维的局限 四、轴心民族的文化评价 (一)百家争鸣的繁荣 (二)拷问自然的方式 (三)支配学问的思辨 第三节 轴心时代的医学 一、中国古代医学 二、印度古代医学 三、巴比伦医学 四、古希腊医学 五、先民的创造 第四节 轴心医学的历史惯性 一、古代医学的完整标本 二、中医发生的经验要素 三、中医发生的理论思维 四、中医发生的方法学 五、中医发展的动力学假说 中篇 走向实证 第六节 中世纪大学:思想解放的摇篮 一、众说纷纭:中世纪的是非曲直 (一)众说纷纭的中世纪 (二)罗马帝国的衰亡史 (三)教皇地位的涨与落 (四)神学统治的得与失 二、思想摇篮:大学教育发展史 (一)大学创立与第二次文艺复兴 1. 自治城市的出现 2. 翻译运动的兴起 3. 经院哲学的需要 (二)大学教育与办学特点 1. 拥有较大自治权 2. 普遍实行开放办学 3. 教学内容相对单一 4. 授课和讨论穿插进行 5. 学生管理比较松散 (三)逻辑学发展与学术思维转变 1. 经院方法与逻辑学地位 2. 大学课程的基础性地位 3. 归纳推理的兴起 (四) 经院哲学的掘墓人 1. 学术中心的形成 2. 自由探索的肇始 3. 思想解放的起步 三、现代科学:解放运动的副产品 (一)文学艺术:解放运动的文化创新 1. 文学一马当先 2. 美术紧随其后 3. 音乐并驾齐驱 4. 建筑相映生辉 (二)人文主义:解放运动的主导思想 1. 基本内涵 2. 简要历程 3. 代表人物 (三)宗教改革:解放运动的主战场 1. 高高在上的学问 2. 顺理成章的改革 3. 绝不容忍的异端 4. 残酷竞争的教派 (四)科学革命:解放运动的衍生物 1. 宗教神学的殉道者 2. 文艺复兴的同路人 3. 自我革命的崛起族 第七节 还原论:实证医学的集结号 一、形而上与形而下 二、经验论与唯理论 三、 “人是机器”与“人不是机器” 第八节 解剖学进步:医学革命第一枪 第九节 医药化学学派:现代化学的拓荒牛 第十节 心血运行论:实验生理学诞生 第十一节 细胞学:显微镜下的世界 第十二节 感染:被误解的微生物 第十三节 生命力:免疫学与遗传学 第十四节 物质流:维他命与生物化学 第十五节 腺体:胰岛素与内分泌 第十六节 手术史:理论与技术 第十七节 药理学:治疗的基础 下篇 交汇岁月 第十八节 西学东渐 第十九节 日本汉方医沉浮 第二十节 中西医汇通与中西医结合 第二十一节 国医科学化与中医现代化 第二十二节 东学西传 结 语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164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凯伦·阿姆斯特朗:人类精神的重大突破——《轴心时代》前言
fqng1008 2019-6-14 23:12
也许每一世代的人们都相信,历史已到了一个转折点,但是我们当下遇到的问题似乎特别难以解决,未来愈发不可预见。我们所面临的许多困境背后隐藏着更深刻的精神危机。在 20世纪当中,我们目睹暴力以空前的规模爆发。令人悲痛的是,我们彼此伤害和损毁的才能已然可与人类非凡的经济和科学进步相媲美。我们似乎缺乏某种智慧,以将侵害控制在安全和适度的范围之内。最早的两枚原子弹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爆炸,于人类现代文明辉煌成就的中心展现出以恐怖手段造成的自我毁灭。由于我们不再将地球尊为神圣,而仅将其视为一种“资源”,人类面临着爆发环境灾难的危险。除非发生某种能与人类的科技禀赋相并行的精神变革,否则我们将不太可能拯救这个星球。纯粹理性的教育无济于事。直到付出代价,我们才发现,一所杰出的大学可与集中营比邻而居。奥斯威辛、卢旺达、波斯尼亚,以及纽约世贸中心的垮塌,无一不是现实真谛阴郁的显露。这使我们领悟到,当每个人的神圣感丧失之后将会发生什么。 人们认为,宗教是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这种神圣态度的,但它却似乎往往投射出我们这个时代的暴力和绝望。几乎每天,我们都能看到由宗教而引发的恐怖主义、仇恨和褊狭。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传统的宗教教义和宗教实践落后于时代潮流并且令人难以置信,从而转向艺术、音乐、文学、舞蹈、运动或毒品,以求带给他们似乎是人类所需要的超越的灵性体验。当我们比以往更加充分地关注我们的人性,并感到被来自于内心的东西深深触动,刹那间超越自我而欢欣鼓舞之时,所有人都会追寻狂喜和入迷的瞬间。我们是探寻意义的造物。而且,不同于其他动物,如若我们不能在生命中找到意义和价值,便很容易陷入绝望。一些人正在寻找信奉宗教的新途径。自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许多地区出现了宗教信仰的复兴。我们常称作“原教旨主义”的好战的虔信只是后现代社会的人们寻求启蒙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现今的困境当中,我相信人们能够找到德国哲学家卡尔 •雅斯贝斯(Karl Jaspers)所称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是卡尔•雅斯贝斯的著名命题。他认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500年前后,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即北纬25度至35度这一区间。这段时期“结束了几千年古代文明”,是人类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译者注)给予我们的启示,因为它对于人类的精神发展颇为关键。1自大约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起,在世界四个非同一般的地区,延绵不断抚育着人类文明的伟大传统开始形成——中国的儒道思想、印度的印度教和佛教、以色列的一神教以及希腊的哲学理性主义。这是佛陀、苏格拉底、孔子以及耶利米、《奥义书》的神秘主义者、孟子和欧里庇得斯生活的时代。在这一具有高度创造力的时期,宗教和哲学天才们为人类开创了一种崭新的体验。他们中的很多人未曾留下姓名,而另一些成为我们的导师,至今仍能使我们心存感动,因为他们教导我们应当如何做人。在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轴心时代是在知识、心理、哲学和宗教变革方面最具创造性的时期之一。直至创造现代科学技术的西方大变革发生之前,没有任何历史阶段可与之相提并论。 但是,身处不同境遇中的轴心时代的贤哲们会对我们当下的社会状况发表怎样的见解呢?我们为何应当向孔子或佛陀求助呢?的确,当我们需要的是创建一种更具创新性的、反映我们自身之社会现实的信仰时,研究那个遥远的年代只不过是人类精神考古的一次演练。而事实上,我们从未超越轴心时代的洞见。当人们历经精神和社会危机之时,往往回溯那段历史以寻求引导。他们或许以种种不同的方式诠释了轴心时代的发现,却从未更胜一筹。例如,拉比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均为轴心时代之后结出的硕果。正如我们将在本书最后一章看到的,这三种宗教传统都重塑了轴心时代的见解,并且奇迹般地赋予其某种地方特色,使它直接适用于它们各自所处的社会环境。 轴心时代的先知、神秘主义者、哲学家和诗人们是如此前卫,他们的见解是如此激进,以至于后世的人们往往倾向于将它淡化。在此过程中,人们常常创造出某种虔信,而这却恰恰是轴心时代的改革家们希望摆脱掉的。我认为,这种情况也正发生在现代社会当中。轴心时代的贤哲为我们的时代带来一则重要的信息,而他们的洞见会令当今许多自认为信奉宗教的人感到惊讶甚至震惊。例如,人们往往假定,信仰大概就是相信某些教义命题。的确,人们一般都将信奉宗教的人称作 “信徒”,似乎认同那些宗教信条便是他们的主要活动。然而,大多轴心时代的哲人对任何教条或玄学都不感兴趣。像佛陀这样的人对人的神学信仰漠不关心。一些贤哲甚至断然拒绝探讨神学问题,声称它会分散人的注意力且具有破坏性。另一些人则认为,寻找某种绝对的确定性——这正是很多人都期望宗教能够提供的——是不成熟、不切实际和不恰当的。 在轴心时代得到发展的各种思想传统延展了人类意识的边界,并在其存在之本质当中显现出超验的一面。然而贤哲们未必将其视作是超自然的,他们之中的大多数拒绝讨论这个问题。恰恰由于精神体验是不可言喻的,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谦恭地保持沉默。贤哲们当然不会试图将其自身关于终极实在的观点强加于人。与此相反,他们认为,人们永远都不应将任何宗教教条或道听途说的东西接受为信仰。质疑一切并对照个人体验,以经验为依据去检测任何教义,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正如我们将会看到的,如若一位先知或哲人确实开始强调那些强制性的教条了,这大抵便是轴心时代已失去其前进动力的征兆。假使有人曾问及佛陀或孔子,他是否信仰上帝,或许他会微微皱起眉头,非常礼貌地说明这并不是一个恰当的问题。假使有人曾问及阿摩司或以西结,他是否是一位 “一神论者”,只信仰一个上帝,他或许同样感到困惑。一神论并非问题所在。我们在《圣经》中很少发现明确维护一神论的语句。然而有趣的是,一些强烈支持这类教义的表述实际上却背离了轴心时代的精神实质。 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你相信什么,而在于你的行为举止。宗教关乎你所做的事,而这可以深刻地改变一个人。在轴心时代之前,宗教仪式及动物献祭曾处于宗教探求的核心地位。人们在神圣的戏剧性场面中体验神明。正如今天人们所感受到的强烈的戏剧震撼,那些场面引领你进入现实生活的另一层面。轴心时代的贤哲改变了这种状况:他们仍然重视仪式,但赋予了它新的伦理意义上的重要性,并将道德置于精神生活的中心。唯一能与他们所指称的 “上帝”“涅槃”“梵”或“道”相配的是过一种富于同情心的生活。的确,宗教就是同情。今天,我们在开始接受一种宗教性的生活方式之前,往往假定一个前提,即必须证实“上帝”或“神”是存在的。这是个有益的科学实践:首先设立一个原则,然后才能应用。但轴心时代的贤哲们可能会说,这是本末倒置。首先你应当实践一种伦理性的生活;接下来,个人修为和平素的仁爱之心而非理论上的认信,将为你揭示出所要寻求的超越。 这便意味着你必须准备做出改变。轴心时代的贤哲对于训诫他们的弟子以使其得到小小的进步并不感兴趣。在此之后他们可能会带着重新恢复的活力再次回到以自我为中心的平常生活中。贤哲们的目的是创造一种完全不同的人格。所有圣贤都颂扬一种同情和怜悯的精神,他们强调,人必须摒弃自大、贪欲、暴力和冷酷。不仅杀人是错误的,你甚至不应对别人说出一句带有敌意的话,或者做出一个过激的手势。进一步说,几乎所有轴心时代的贤哲都意识到,你不能只对自己的亲友行善,而应当以某种方式将你的关切扩展至整个社会。事实上,一旦人们开始了局限自己的视野和同情心,这便是轴心时代即将落幕的另一征兆。每一种思想传统都发展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金规则”(Golden Rule)(又译“金科玉律”“黄金法则”“金箴”“金律”等。——译者注)的独特程式。就轴心时代的贤哲而言,尊重一切生命的神圣权利——而非正统的信条——即是宗教。如若人们怀着善意行事,对其同伴宽大为怀,则有可能拯救这个世界。 我们需要重温轴心时代的这种精神气质。在地球村里,我们不能再固守一种狭隘或排他的视角。我们在生活中的行为举止方面,必须学会将身处遥远国度的人们看得与我们自身同等重要。轴心时代的贤哲并非在田园牧歌式的环境中创造了其富于同情的伦理规范。每一种思想传统都是在与我们所处的社会相类似的境遇中发展起来的,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暴力和战乱的痛苦折磨。的确,宗教变革最初的催化剂往往是有原则地对侵略行径进行遏制,这些侵略行径就发生在贤哲身边,为他们所亲历。当轴心时代的哲人着手从精神层面寻索暴力的缘由时,他们洞察自己的内心世界,并开始探究迄今为止人类经验当中尚未被发现的领域。 轴心时代的一致见解对于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来说是一个有力的宣告。轴心时代的人们都发现,富于同情的伦理规范卓有成效。这一时期创造出的所有伟大的思想传统一致认同博爱和仁慈的极端重要性。这也告知我们关于人性的一些重要信息。发现我们自身的信仰与他人如此深切地相合,使我们体验到一种确证。因此,我们在并不背离自身传统的前提下,即能够向他人学习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提升对同情的特殊追求。 如若我们不熟悉轴心时代之前的历史,我们便不能鉴识这一时期的成就。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前轴心时代的古代宗教。它具有某些普遍特征,对于轴心时代非常重要。例如,在各个社会中,大多都有对高位神的早期信仰,通常被称为 “苍天神”,因为他与天空相关。由于他不为人们所见,因此逐渐淡出了人们的宗教意识。一些人说他“消失”了,另一些则认为他被年青一代更富有活力的神灵以暴力所取代。人们通常在其周围世界和内心之中体验到神圣存在于宇宙万物之中。一些人相信,神明、男人、女人、动物、植物、昆虫和岩石共同分享着神圣的生命。万物均受到维系一切的宇宙苍穹秩序的控制。即便是神明也必须顺从这种秩序,并与人类合作以维护宇宙神圣的能量。如若这些能量得不到更新,世界将会堕入原始的虚空之中。 动物献祭在古代社会是一种普遍的宗教实践活动。这是一种使损耗的能量再生,以维持世界正常运转的方式。人们深信,生与死、创造与毁灭无法解脱地纠缠盘绕在一起。他们意识到,自己能够存活下来是由于其他生物为了他们而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故而,献祭的牲畜因着自我牺牲而受到人们的尊重。 由于没有这样的死亡便不会有生命,一些人设想,在太初之时,世界是作为一种牺牲的结果而产生的。另一些人则讲述一位创造之神的故事,他杀死了一条龙 ——无形体和未分化的共同象征——以使世界脱离混沌,带来秩序。当人们在礼拜仪式中重演这些神话事件时,敬拜者感到他们已身处神圣时代之中。他们会经常展开新的计划,上演再现宇宙诞生初始的仪式,给人类短暂脆弱而终有一死的生命活动注入神圣的力量。如若它并非“栩栩如生”,或被赋予一种“灵魂”,人们便无法忍受。 古代宗教依赖于人们所称的永恒哲学,因为它以某种形式存在于大部分前现代文化之中。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物体或每一种体验都是复制品 ——是神圣世界在现实中一个暗淡的影像。 因此,神圣世界是人类生活的原型。因为它比地球上的任何事物都更加丰富、强大和持久,人们不顾一切地想要参与进去。在一些土著部族的生活中,永恒哲学至今仍是一个关键要素。例如,相对于物质世界,澳大利亚土著居民更为真切地体验到其神圣的黄金时代王国。他们在睡眠或瞬间闪现的幻象中隐约感受着黄金时代,它是永恒并“时时”存在的。它构成了常常被死亡、动迁和无休止的变化所折磨的人们日常生活的永久背景。一个澳大利亚人去打猎时,会极力模仿“原初狩猎者”的行为,以致感到完全与他融为一体,能够企及他那更为强有力的本体。之后,当这个澳大利亚人脱离那种原始而深沉的精神体验时,他害怕死亡命运的势力会将自己吞没,使他和他所做的一切归于虚无。这也是古人的体验。只有当他们在宗教仪式中效法神灵而抛弃世俗生活中孤独脆弱的个性时,他们才真正存在着。当他们不再仅仅是他们自己,而是再现他人的姿态时,其人性便达到圆满。 人类是极具模仿能力的。 8我们常常努力对自身的天性加以改进,使其接近于一种理想状态。即便是在当下,我们已然遗弃了永恒哲学,一些人仍盲目地追随时尚的指引,甚至粗暴地对待他们的面容和身形,以迎合对于美丽的流行评判标准。对名人的狂热崇拜说明,我们仍然敬畏那些“超人”形象。有时候,人们竭尽全力观察他们的偶像,在偶像面前体验到一种心醉神迷的提升感。他们模仿偶像的衣着和行为举止。似乎人类天生即趋向于原型和典范。轴心时代的贤哲们将这种灵性发展成更为可信的形式,教导人们探寻内心深处理想的、原型的自我。 轴心时代并非完美。其主要缺点是对女性漠不关心。轴心精神大多在城市环境中产生,由军事力量和富于掠夺性的商业活动所支配,妇女在此则逐渐失去了其在乡村经济中曾经享有的地位。轴心时代的贤哲中没有女性。即使当妇女被允许在新的宗教信仰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时候,她们也通常是被边缘化的。并非轴心时代的贤哲们憎恶女性,多数情况下,他们只是没有注意到她们。当贤哲们论及 “伟大的或觉醒的人类”时,他们并非意指“男人和女人”——虽然如若受到责问,他们中的大多数也许会承认,女性同样有资格获得解脱。 由于女性问题并不涉及轴心时代的本质,我认为继续讨论这一话题有些离题。每当我试图陈述这个问题,似乎都显得很生硬。我觉得应当对它进行专门研究。轴心时代的贤哲们并非像教会中某些神父那样,彻头彻尾地厌恶女人。他们是那个时代的人,全神贯注于男人们富有挑衅性的行为,以致很少认真考虑有关女性的问题。我们不能刻板地遵从轴心时代的改革家;的确,这样做会从根本上违背轴心时代的精神要旨 ——它强调,盲目遵从会将人们限制在一种自卑和不成熟的自我当中。我们所能做的是,将轴心时代普遍关切的理念延展到包括女性在内的每一个人。当我们尝试对轴心时代的见解进行再创造时,必须重视现代社会中的最佳理念。 各个轴心民族并非遵循了同样的道路,而是沿着各自的轨迹前进。他们有时获得了在轴心时代完全值得称道的洞见,而后却又放弃了。印度人始终引领着轴心时代前进的步伐。以色列的先知、祭司和历史学家零零星星、断断续续地接近理想,直到公元前 6世纪被放逐巴比伦,经历了短暂而激烈的发挥其非凡创造力的时期。中国缓慢渐进地发展着,直到公元前6世纪晚期,孔子首先发扬了完满的轴心精神。希腊人从一开始便走向与其他民族全然不同的道路。 雅斯贝斯认为,轴心时代在各个地区发生的时间实际上比人们从前料想的更为接近。他的意思是说,例如佛陀、老子、孔子、墨子和琐罗亚斯德,都几乎生活在同一时代。现代的学术成果修正了这种年代测定。目前可以肯定的是,琐罗亚斯德并非生活在公元前 6世纪,而是早得多。要想确切地注明这些社会运动所发生的时间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在印度,当地很少有人对历史感兴趣,并尝试保存确切的年代学档案资料。现在,多数印度学研究者一致认为,佛陀生活的年代比人们从前料想的晚了整整一个世纪。而正如雅斯贝斯所假设的,道家的圣人老子并非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他不是与孔子和墨子同时代的人,而几乎被确认生活在公元前3世纪。我在试图追踪最新的学术争论,但目前很多这类日期都只不过是推测,而且可能永远也不会确定无疑地为人们所知。 然而,尽管我们面临着重重困难,轴心时代的总体发展状况确实使我们洞察到这一重要典范时期精神演进的历程。我们将循着这种年代学的顺序,依次说明四类轴心民族的发展进程,注视着一种新的见解逐渐生根、发展壮大直至达到高潮,并最终在公元前 3世纪末期慢慢逝去。然而,这并不是故事的终结。轴心时代的先行者们已经为他人奠定了发展基础。每一代人都可以设法使这些原初的洞见适用于他们自身的特殊境况,而这应是我们当下的任务。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学习时报:人类“轴心时代”的思想光芒
fqng1008 2019-6-14 22:38
公元前 8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的伟大时期,人类精神基础得到完善和奠定,终极关怀觉醒,一大批元典问世。中国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犹太文明和希腊文明的发展,是这一时期的标志。各地域规模化地出现了一批思想宗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老子、孔子等诸子百家。他们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至今影响着人类的精神和生活。 令人惊奇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远隔千山万水,交通和信息都闭塞不通,但不同地区创造的精神和文化却有着非常相通的地方。 尽管在这个时代之前,各地域文明都 “厚积”已久,但“薄发”的景观更壮丽可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给这个时代贴了一个标签“轴心时代”。他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认为:“人类的精神基础同时或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古希腊开始奠定,而且直到今天,人类仍然附着在这种基础之上。” 在《人的历史》一书中,雅斯贝尔斯也论及那一时代。指出那一时代 “充满了不平常的事件”:在中国诞生了孔子和老子,中国哲学的各种派别开始兴起,这是墨子、庄子以及无数思想者的时代。在印度,是优波尼沙和佛陀的时代。在波斯,祆教(即琐罗亚斯德教)提出它挑战式的论点。在巴勒斯坦,出现了以利亚、以赛亚、耶利米、第二以赛亚等先知。希腊产生了荷马,哲学家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柏拉图,悲剧诗人们,修昔底德和阿基米德等。 今天我们精神的基础,仍是这些人类先哲们创造的东西,我们没有超越。这正如雅斯贝尔斯指出的: “人类一直靠轴心时期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归,或者说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的动力。” 后来很多历史学家都谈到过这一时代的伟大之处。如美国历史学家伯恩斯和拉尔夫在他们的《世界文明史》中提到: “由于一些无法解释的原因——或许仅仅由于巧合——在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个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坊间俚语说: “一岁看八岁,八岁定终生。”是说一个人到七八岁时,大致可看出其一生之端倪。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这个伟大时代,有点类似于人类“八岁”期,亦可洞悉人类未来文明发展的粗像轮廓。 严格意义上讲,最早提出 “轴心文明”这一命题的并不是雅斯贝尔斯。在更早的时候,如1856年拉索尔克斯在他的《历史哲学新探》中就提出:公元前600年波斯的琐罗亚斯德、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中国的孔子、以色列的先知们、罗马的努马王,以及希腊的爱奥尼亚人、多利亚人和埃利亚人的首批哲学家,全都作为民族宗教的改革者而几乎同时出现,这不可能是偶然的事情。 到了 1870年,维克多·冯·施特劳斯也说到:在中国老子和孔子生活的数百年里,所有开化民族都经历了一场奇异的精神运动。在以色列,耶利米、以西结、但以理和哈巴谷作着他们的预言,而新一代人在耶路撒冷建立了第二座圣殿(公元前521—516年)。 在中国,闻一多先生较早论及了 “轴心时代”现象。1943年他在《文学的历史动向》一文中指出:“人类在进化的途程中蹒跚了多少万年,忽然这对近世文明影响最大最深的四个古老民族——中国、印度、以色列、希腊都在差不多同时猛抬头,迈开了大步……” 雅斯贝尔斯秉承了先哲们的思想。但他觉得前辈们 “仅仅是浮光掠影而已……人们从未有论证它们的意图,从未从整体上把握这些获得当时人性的整个精神存在的普遍类似现象”。雅氏论述这一命题是想“从整体上把握这些获得当时人性的整个精神存在的普遍类似现象”。 还有一点在我看来非常重要,那就是雅氏深刻指出的:与人类的 “轴心时代”相比,最明显的是现在精神贫乏、人性沦丧,爱与创造力衰退下降,只有一点可与以前比美,那就是科学和技术的产生。今天甚至科学也得服从技术,代代相传的结果加强了这一趋势。人类从技术上造就了“第二自然”,但危险在于,人类的全部存在变质为技术完美的机器中的一部分,整个地球变成一个大工厂。在此过程中,人类已经并正在丧失一切根基。 也许这正是 “轴心时代”理论的现实映照价值。“轴心时代”成为人类文明和精神的一种经纬,是今天我们更好地反思、洞悉人类社会状况的一个坐标。 值得惊叹和进一步思考的,不仅是 “轴心时代”人类思想宗师们林林总总的伟大智慧本身,更在于在一切似乎都还原始、落后、不发达的那个岁月空间里,这些伟大智慧的渊源究竟来自哪里? 在我看来,人类伟大智慧最主要的是来自对大自然最直接的体悟。苍苍茫茫的大自然,日月盈昃的田畴原野、千层叠嶂的山峦和深厚的大地土壤 ——正是这些“最本原的物质”,使人们获得了生命根基。大自然是人们最直接、最丰富的精神课堂,是先人们获得灵感和沉思不竭的源泉…… 思想和精神只是辽阔土壤中生发的 “自然之果”。当我们越来越远离大自然,远离土地,远离草长莺飞,远离碧水雄山,只是偶尔与大自然打个简单照面,就体会到我们浅表和没有根基的状态。我们的心是飘浮的。如果说现代人有什么“本质”的话,这个本质就是把人从土地上拔出来,将人整合在都市的钢筋丛林和现代化的横平竖直中逶迤穿行。 人的灵魂是一棵树,须扎根于土壤,有泼洒的阳光雨露,才能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才能郁郁葱葱。缺乏深厚土壤和风云雷电的激荡,就会如超市里出售的那些温室植物,不会有多少生命力。 只有在苍茫大自然和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中生发的东西才会成为 “元典”。没有大自然生发的灵感和“元精神”,就不太可能有真正穿越时空和历史本质的东西。今天,我们身旁充满了华彩,却缺乏深沉和雄浑。这也没什么,只是我们不要把华彩和浅薄装点成雄浑和弘大。 本质上,今天我们缺乏睿知。睿知是很有重量、能瞥见星光的东西。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23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医学思想的轨迹:上篇(1)(初稿)
fqng1008 2019-6-3 15:15
上篇 轴心时代 《易传 ·系辞下》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说明那时候的自然哲学家获得知识的途径,是通过观察天地万事万物的现象和规律,根据自己的体验,选择观察到的材料,发明了八卦的理论,用来传达神明的心意,并类推万事万物的规律。正是这种认识论和方法论,帮助他们创造了轴心时代的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 但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存在着质的差异。 第一节 从 远古 走来 一、人类的起源 (一)恐龙灭绝之谜 科学界把人类起源与恐龙灭绝联系了起来:由于 地球霸主 恐龙的消亡,为哺乳动物的演化和繁盛提供了契机。 在我们这个地球上, 曾经有很多生物种类 先后 出现又 一一 消失, 那 是生物演化史中的 寻常事件 。但是 ,作为统治地球 1.6亿年之久 的 恐龙 ( 生活在距今大约 2.4亿年至6500万年前 ) ,为什么会突然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了,这不能不引起 科学家 们的种种猜测。 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的地球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恐龙和另外一大批生物统统死去, 大家 一直争论不休。 虽然各种说法很多,但比较 有 说服力的 是 “ 陨石 撞击说 ” 。 1980年,美国科学家在6500万年前左右的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几十甚至数百倍。这样浓度的铱在陨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学家们就把它与恐龙灭绝联系起来了。根据铱的含量还推算出撞击物体是相当于直径10公里的一颗 小行星 。这么大的陨石撞击地球,绝对是一次无与伦比的打击,以地震的强度来计算,大约是 里氏 10级,而撞击产生的 陨石坑 直径将超过 100公里。科学工作者用了10年的时间,终于有了初步结果,他们在中美洲犹加敦半岛的地层中找到了这个大坑。据推算,这个坑的直径在180~300公里之间。 2009年 , 来自中国的古生物学和物理家黎阳在耶鲁大学发表的论文 是这样描述的:他们 在 6534.83万年前的 希克苏鲁伯陨石坑 K-T线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 稀有元素 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 232倍。如此高浓度的 铱 只有在太空中的陨石 中才 可以找到,地球本身是不可能存在的。根据 墨西哥湾 周围铱元素含量的精确测定,当时是一颗类似小行星的物质不仅撞击了地球中美洲地区,还撞破了地壳,致使地球内部 岩浆 汹涌喷出,撞击造成的 超级火山 爆发,从古玛拉岩石的同位素含量测出此次爆发的威力远远高于黄石超级火山最大的能量 (普通火山口的直径也就是是几百米,而这次被撞击成的口子直径超过 148千米),整个地球被浓浓的火山灰和毒气所覆盖,导致 太阳光 无法穿越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大气层氧气含量极低。综合这些因素造成此次生物的大灭绝。 以前学术界都是把外来 天体撞击 说和 火山喷发 说分开讨论的,但这两个学术都有相当大的缺陷 。 外来天体说光是撞击不足以影响那么严重,时间那么久,范围那么远 (全球性的) ; 而 火山说 ,地球上的火山活动本身就很多很剧烈,但都不足引起如此大的 生物灭绝 ,包括黄石超级火山在内 。 而中国学者黎阳提供的论证方向和证据完美地解答了国际古生物界的长期疑问,两者的结合才可能造成如此重大的地球 生物大灭绝 。 当然,这还是猜测。对于恐龙的灭绝,科学家至少提出了 90多种较有道理的假说,但仍然不能圆满解释。恐龙在地球上的霸主地位共延续了1.6亿年,经历三叠/白垩界线处的大灭绝事件之后,当时所有重约10~25千克的生物基本都灭绝了。许多哺乳动物在此阈值之下,因此得以躲过此次灾难并在其后大型化,向空出来的生态域进军。可以肯定的说,人类是诸多哺乳动物中进化得最幸运的一个种族。 (二) 恩斯特 ·海克尔 与 《人类的进化》 1874年, 恩斯特 ·海克尔 发表了包含进化论思想的重要著作 ——《人类的进化》,该书出版后,在世界范围的科学界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查理 ·达尔文 曾说:假如海克尔的这本书早点出来的话,他就没有必要去写《物种的起源》一书了。 该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对人类的进化进行了生动有趣的说明:( 1) 人类的科学 ; (2)人类的胚胎发育;(3)人类的树状系谱;(4)各种器官的进化。书中在回顾了 胚胎学 和进化论的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海克尔对 17世纪以来的人类科学成就做出了肯定,进一步提出了“ 生物发生律 ”。 作者指出: “进化论”是生物学的重大规律。他从古生物学化石、 比较解剖学 中动物形态的分类,以及胚胎学中高等有机胚胎的发育过程等多个层面出发,阐述了生物进化和人类发生的历史。 海克尔从动物最早的祖先 单细胞动物 着手分析,明确了由低级动物 变形虫 、 团藻 、 原肠动物 、 蠕形动物 、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到低级猿猴、类人猿以至人类的一步步演变过程。并从动物胚胎由没有任何器官的 “卵”开始,逐渐生出 囊胚 、胚口、 胚层 、腔和腮囊、膜质管、软骨、神经索以至四肢的过程,来说明人类的起源和发生的经过。 最后,海克尔详述了动物器官的进化。用生物 学事实 说明神经、耳、腺、毛发、脑、胃、骨骼的形成,来说明低级动物到 高级动物 、 无脊椎动物 到脊椎动物的自热发展过程,系统的阐述人类进化的学说。 作者恩斯特 ·海因里希·菲利普·奥古斯特·海克尔(Ernst Heinrich Philipp August Haeckel,1834-1919)生于波茨坦卒于 耶拿 ,德国动物学家和哲学家。海克尔将 查尔斯 ·罗伯特·达尔文 的进化论引入德国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了人类的进化论理论。 海克尔本来的职务是医生,后来任比较解剖学的教授。他是最早将心理学看作是生理学的一个分支的人之一。他引入了一些今天在生物学中非常普遍的术语如生态学、门等,他将政治学称为是 “ 应用生物学 ”。他的一些理论和主张后来被纳粹理论家利用,成为其种族主义和 社会达尔文主义 的理由。海克尔也是 优生学 的先驱。 海克尔比较知名的文章主要是他的科普、嘲讽文章或者他的游记,他的学术文章至今依然可以提供新的启发。如他 1866年的《形态学大纲》是世界上第一部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教科书,在他的1874年的《 人类学 》中他使用比较解剖学的方法来探讨人从动物 世界的进化 和人的来源。他的三卷《 系统发生学 》虽然很少有人读过,但这部从 1894年到1896年发表的巨著,总结了他对整个动物世界的进化和亲属关系的认识。 (三)人类的进化历程 1.人类起源的基本观点 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超过10公里的小行星,以每秒几十公里的速度,猛烈撞击到墨西哥的 尤卡坦 丰岛上。这一撞击在短时间内严重破坏了 地球的环境 和气候,导致全球生态系统崩溃,当时 80%的生物物种惨遭灭绝,尤其是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结束了。 地球霸主 恐龙的消亡,为哺乳动物的演化和繁盛提供了契机。 图 2-1-1 人类的进化历程 图 2-1-2 人类的进化简史 5000万年前, 灵长类动物 呈放射状快速进化,从低级灵长类动物的 原猴类 中,分化出高级灵长类动物。这时候,有的猴类开始向 猿类 演化,原始猿类逐渐从猴类中分离出来。目前已知的最早猿类,是出土于埃及法雍的生活于 3500万至3000万年前的 原上猿 ,其次是距今 2800万至2600万年前的埃及古猿。2300万年前,又演化出 森林古猿 ,目前在非洲和亚欧大陆的很多地方,都发现有森林古猿的化石。 1000万年前,森林古猿消失。在漫长的生存过程中,森林古猿分化出了巨猿、 西瓦古猿 和拉玛古猿等多个分支。 1400万年前,拉玛古猿开始出现,目前在非、亚、欧三大洲都发现有拉玛古猿的化石(中国云南禄丰也有发现),其共同特征是:吻部短缩,齿弓向后张开,牙齿排列紧密,犬齿小,颊齿齿冠宽短,下颌第一 前臼齿 为双尖型,釉质厚。这些等点与人类相似,而与猿类不同。多数学者认为,拉玛古猿是人类和猩猩的共同祖先。 1200万年前,地壳运动开始在非洲东部制造一条南北走向的 大裂谷 ,把非洲分为东部和西部两个相对独立的动植物系统,这成为人和猿分道扬镳的关键因素。 600多万年前,南北美洲还不相连,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中部,洋流相通; 北冰洋 较暖,其海水盐分较高,不易结冰。后来,地轴 倾斜角 产生变化,地球接受的太阳光略微减少;地壳运动在中美洲制造了 巴拿马地峡 ,阻断了两大洋的中部洋流;北冰洋雨水增多,其表层海水的盐分降低,较易结冰。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使 南北两极 形成大冰盖; 南北极 的大冰盖又反射出大量的太阳光,从而使地球进入 冰河期 。在那冰河时代,气候严寒大量的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于陆地之上,海平面下降了大约 50米,全球干旱少雨,地中海干涸。这时候,在非洲大裂谷的西部,由于地处赤道附近,距离大西洋不远,而且地势较低,仍然雨水充沛,森林茂密,那里的拉玛古猿栖息在大树之上,食物充足,生活悠闲,所以进化缓慢,后来逐渐演化成猩猩。与此同时,在非洲大裂谷的东部,地壳运动抬高了地势,阻断了来自遥远的大西洋本来就不太多的水汽,使那里的降雨量由西向东渐次减少,原有的大片森林退化成草原,那里的拉玛古猿无树攀援和栖息,不得不来到地面,而且食物稀少,生活艰难。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获取食物,躲避天敌,使视野开阔,大裂谷东部的拉玛古猿开始学习直立行走。这期间,一些与现今猿类共祖的种群,因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而灭绝了。 500多万年前,非洲东部出现了一种双脚勉强可以行走,双手作辅助的大型高级灵长类动物,这就是 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因其骨骼化石最早发现于非洲南部而得名,又称最早的人类(人属),或与其后裔的鲍氏猿人、能人和匠人一起统称为早期猿人。南方古猿的骨骼化石,主要在非洲南部和东部发现过十几处,其中最著名的当属 “露西女士”。 露西女士, 1974年出土于 埃塞俄比亚 ,生活在 300多万年前,死亡年龄在20岁左右,全身骨骼保存率达40%。南方古猿的主要特征是:齿弓呈 抛物线 形,犬齿不突出,没有齿隙;脑顶叶扩大,可能有原始的语言能力而且配合手势与他人进行交流;拇指可与其他四指对握,能使用天然工具;大足趾与其他四趾并列于足前方,脚底有足弓;头骨枕大孔的位置接近颅底中央,骨盆比猿类宽,能直立行走。南方古猿的头骨比人类的短, 脑容量 很小,只及现代人的三分之一,但脑结构已与人类的相近。南方古猿虽能直立行走,却步履蹒跚,行动笨拙而迟缓。从肩胛骨和臂骨看来,南方古猿依然保持其灵长类远祖的攀援特征。南方古猿象人而不是真正的人,象猿而又与猿明显不同,处于二者的中间环节,是从猿到人过程中的第一种过渡生物。总之,南方古猿是公认的最早人类祖先,是 人类的起源 ,是最早的人科动物,其体质特征和人接近( 150万年前,南方古猿消失)。 2.直立行走的意义 人类始祖 那笨拙的双手,终于从行走器官中解放出来,以从事别的劳作,进而加快了 人类的演化 。从此与 四足动物 产生重大区别,原始人类逐渐从猿类中分离出来。 250万年前,在非洲,南方古猿几乎同时演化出多个分支: ( 1)鲍氏猿人:鲍氏猿人貌似猩猩,体格粗壮;脑容量达500毫升以上;牙齿巨大,面部肌肉有力,耐粗食。鲍氏猿人以植物为食,食物充裕,生活悠闲,但食性单一,适应能力不强。100万年前,生存环境发生变化,鲍氏猿人因无法适应而灭绝。 ( 2)能人:能人的体形较为纤细,瘦高;脑容量在700毫升上下; 手骨 和腿骨与现代人近似。能人的食性广泛,既采食野果、嫩叶和植物块茎,又食用肉类,而且食物中的肉类比例很高。能人生活艰难,经常食不裹腹,但适应能力很强。 ( 3)匠人:匠人的体质特征和生活习性,与能人相似,但适应能力似乎更强。后代的 直立人 由匠人演化而来的可能性更大。 鲍氏猿人、能人和匠人,与其祖先南方古猿一起,统称为早期猿人。 能人和匠人,既采食果蔬,也捡食腐肉与蛋类,又猎食野兔、野鹿、野驴和羚羊等。早期猿人既是猎人,进行狩猎只有鲍氏猿人不当猎人,不狩猎,同时又是猎物,经常成为大型食肉动物的美食佳肴。能人和匠人也许有简单的语言。 3. 制造工具的价值 从考古遗址中发现,能人和匠人似乎能建造简单的住所。更重要的是: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经过打制的石器,主要有 砍砸器 、 刮削器 和多边器等。据此可以想象,能人与匠人打制石器,而后手握石器去宰割兽肉,并对兽骨进行敲骨吸髓的场景。骨髓更富营养,而其他动物却没有能力享用骨髓。 在长期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人类祖先终于学会了制造工具,而工具的制造是有意识的活动,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点。从此,人类社会开始进入 旧石器时代 。 能人与匠人制造工具,能够促进语言的发展;使用工具,能够获取更多更好的食物;大量摄入高营养的食物,能够促进大脑的进化。 早期猿人的骨骼化石和生活遗址,主要发现于非洲的部分地区,现有材料不多。从发掘场地发现:能人或匠人,曾与几种不同种类的南方古猿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场所里,甚至与其后裔的直立人在同一处生活。由于各自的生活习性不同,彼此之间并不存在生存竞争的问题。 将近 200万年前,在非洲出现了直立人。直立人,又称 晚期猿人 。后来,直立人 走出非洲 ,向亚欧大陆迁徙,这是 人类进化史 上第一次走出非洲。目前,在非、亚、欧三大洲,发现有大量的直立人骨骼化石和生活遗址。中国的 元谋人 、 蓝田人 、北京人,印度尼西亚的 爪哇人 ,德国的 海德堡人 ,北非的毛里坦人等等,都属于直立人的范畴。 直立人的脑容量在 1000毫升上下;头骨很厚,眉脊突出,颅骨低平,具有猿的特征;腿骨似人,适宜直立行走,能象现代人一样快速奔跑。从 脑颅骨 的结构可以确定,直立人拥有语言能力。直立人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也许还使用一些符号进行记事。在人类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直立人继承了其祖先的技能,并加以改良,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思制作石器。在直立人的生活遗址中,除了出土大量的石器,同时出土大量被烧烤过的兽骨,以及其他用火痕迹。可以推知,在雷电等自然因素引发的大火中,直立人取来火种,加以保存,继续留用。 4.火的使用 直立人用火,既能抵御寒冷,又能驱除猛兽,更能享用熟食,其意义重大。熟食肉类和鱼类,对人体大有裨益,能使人体在相同数量的食物中摄取更多的营养,使大脑更有效地支配肢体的活动,更有利于大脑及全身的进化。直立人虽然没有庞大的躯体,也不能高速飞奔,更没有尖牙利爪和犄角毒囊,可是,直立人凭借 聪明的大脑 和灵活的双手,终于在动物界中获得了绝对的优势,逐渐晋身为 食物链 的最上层。 60万年前,非洲和亚欧大陆上的直立人各自独立演化出海德堡人。海德堡人,因其骨骼化石和生活遗址最早发现于德国的 海德堡 而得名。其实,海德堡人仍然属于直立人的范畴,是后期直立人的一种,其体质特征和生活习性,与原来的直立人相比变化不太大。 20万年前,直立人(海德堡人)消失。 5.尼安德特人 与此同时,在非洲和亚欧大陆上,由当地海德堡人各自独立演化而来的 尼安德特人 出现了。 尼安德特人,因其骨骼化石和生活遗址最早发现于德国的尼安德特河流域而得名,简称 尼人 ,又称 早期智人 ,或因其大多居住洞穴中而称之为 穴居人 。目前,在非、亚、欧三大洲,发现大量尼安德特人的骨骼化石和生活遗址,中国的 大荔人 、 马坝人 、 许家窑人 等,都属于这类早期智人。 尼安德特人的体质形态与现代人很接近,但仍存留若干猿的特征:眉脊发达,前额低斜,枕部突出,鼻子宽大,颌骨前突等。尼安德特人身材不高,但强壮结实; 脑容量 在 1300毫升左右,比直立人大得多, 脑组织 也更复杂。在尼安德特人居住过的洞空中,发现大量精巧的石器制品、骨针、动物化石和用火痕迹。 28万至11万年前,地球经历一个 冰川期 ; 7万多年前,地球再次迎来最近的一个冰川期。尼安德特人生活的时代,正值两个寒冷的冰川期,其中只有四万年温暖的 间冰期 。尼安德特人身穿兽皮缝制的服装,烧火取暖;主要以狩猎为生,使用有刃有角的薄石片和木棒组合而成的形如标枪的猎具;狩猎时,经常组织多人,利用有利地形来伏击大型猎物,也会用火把将猎物逼入有利地形。尼安德特人已有葬仪;年长的人会把生活经验传授后代。但是,尼安德特人一直使用固有的工具,不思加以改进。 20万年前,在亚欧大陆上,身材较矮的海德堡人在独立演化出尼安德特人(早期智人)的同时,在非洲,身材较高的非洲海德堡( 直立人 )也演化出了非洲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后来,非洲早期智人走出非洲,走向亚欧大陆,这是人类进化史上第二次走出非洲。 6“ 夏娃理论 ” 考古研究发现:在亚欧大陆上,由当地 海德堡人 (直立人)独立进化出的早期智人,与第二次 走出非洲 的早期智人,甚至与第三次走出非洲的 晚期智人 ,至少共同生活过 6万年。大约3万年前,所有早期智人都灭绝了,被晚期智人彻底取代。当代分子生物学的DNA研究表明,尼安德特人(早期智人)不是现代人的直系祖先,而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个分支。 将近 20万年前,在 冰河期 里,非洲虽不寒冷,却极为干旱,生存环境极为恶劣,非洲海德堡人(直立人)在演化出非洲早期智人后,原来的种群几乎灭绝。 15万年前,由于出现演化,极少数有想象力的适应能力更强的非洲海德堡人的后裔,终于逃过劫难,活了下来。分子生物学对女性的 线粒体 DNA 研究说明:现在全世界所有人,都是 15万年前九位女性祖先的后裔,可见当时的种群规模小到何种程度!1987年,科学家据此提出“ 夏娃理论 ”,并开展寻找“夏娃”的行动。 7 克罗马农人 15万年前,那些极少数因为拥有想象力而活下来的人,就是晚期智人( 克罗马农人 或现代人)。 11万年前,冰河期结束,全球气候回暖,晚期智人迎来了好时光,可是,好景不长。7万5千年前,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大火山爆发,大量火山物质被抛入高空,并在大气 平流层 中扩散开来,遮蔽了大量的太阳光,导致全球气候产生急剧变化,此后一千年,地球再次进入冰河期。在那个冰川期之初,由于环境险恶,生存艰难,晚期智人的种群规模快速缩小,以至于几近灭绝。然而,到了 6万年前,晚期智人终于适应了严酷的生存环境,其种群规模得以逐渐扩大与恢复。 10万至5万年前,晚期智人走出非洲,逐渐走向除了 南极洲 以外的每一个大洲。这是 人类进化史 上第三次走出非洲。在这期间,主要由于冰河期太冷的缘故,很多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克罗马农人)又返回非洲,而后再次走出来。 克罗马农人,因其骨骼化石和生活遗址最早发现于法国的克罗马农山洞而得名,又称晚期智人或现代人等。目前,在世界很多地方,都发现有克罗马农人的骨骼化石和生活遗址、中国的山顶洞人、 河套人 、 水洞沟 人和资阳人等,均属于克罗马农人的范畴。但是,中国晚期智人与欧洲晚期智人相比,二者的体质形态稍有不同,制作的用具及创造的文化,水平相当而风格略异。 克罗马农人的体质形态已没有任何 猿类 的残留,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其主要特征是:颅顶高而宽大,眉脊几乎消失,颌部退缩,下颏明显,臼齿窝深等等。克罗马农人的头圆而丰满,脑容量达 1400毫升上下,脑内纹褶复杂,与现代人没有差别,具有很高的智慧,拥有完全的语言能力。克罗马农人身材瘦高,四肢发达,动作讯速而灵活,双手极富技巧。克罗马农人以采集和狩猎为生,猎取鹿、羊、野马、野牛、甚至大型猛兽。克罗马农人知道埋葬已故亲人,利用长石片和石叶来制作工具。在克罗马农人的生活遗址中,发现大量尖状器, 刮削器 、各种石刀、雕刻器和钻头等石器;以及骨锥、投矛器、骨针和鱼叉等磨制骨器;各种装饰品;用骨头和软石雕刻的人物像和动物像,以及反映当时人们生活、劳作和狩猎场面的壁画、岩画。 克罗马农人不但追求物质生活,同时知道追求精神生活。从出土的大量装饰品中可以推知,克罗马农人已有审美能力和爱美习俗,希望得到美的享受。更为重要的是:从众多壁画和岩画中可以推知,克罗马农人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能力是以前所有生物,包括尼安德特人(早期智人),都不具备的。正是这种丰富的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克罗马农人更具创造性,并引领克罗马农人逐步走进文明社会。 根据线粒体 DNA和Y 染色体 DNA 研究发现,所有现代人都具有共同的非洲起源,其先祖主要的迁徙时间和迁徙路线大致是: 5万年前,克罗马农人陆陆续续沿着非洲 东海岸 ,越过红海,经西亚来到中亚,然后穿过印度,到达东南亚。 4万年前,从东南亚出发,一部分人进入中国南方,越过长江到达中国北方,在东亚地区扩散开来,而另一部分人则越过一个又一个海峡(在那冰河期时代,由于海平面降低,那些海峡大都成了陆桥,可以徒步穿越),前往 大洋洲 。同时,又有多批走出非洲的克罗马农人继续来到中亚,其中一部分向西迁徙,到达欧洲,而另一部分则走向东方,进入西伯利亚和中国北方等地,与从东南亚北上的人群融合。在亚欧大陆的现代人群体中,中亚群体拥有最高的 遗传多样性 ,最为古老,特别是乌兹别克群体。中亚地区是克罗马农人走出非洲后,两次主要 大迁徙 的起源地。 8.四大人种 2万多年前,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散居各地的克罗马农人又分化出 四大人种 : ① 蒙古利亚人种 ,又称 黄种人 ; ② 高加索人种 ,又称白种人或 欧罗巴 人; ③尼格罗人种,又称黑种人;④澳洲人种,又称 棕种人 。后来,在每个大种之下,又分化出若干小种。 2万年前,先后有两批蒙古利亚人越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大陆,成为印地安人的祖先。 从遗传基因研究中得知,现代中国人并非 元谋人 、 蓝田人 和北京人等人的后代,也不是 大荔人 、 丁村人 和 许家窑人 等人的后代,而是 5万年前走出非洲的克罗马农人——山顶洞人、 柳江人 、河套人及峙峪人等 ——的后代。中国本土 直立人 的后裔早已灭绝了。在中国及整个东亚地区,出现距今 10万至4年前之间的 古人类 考古化石断层,也足以说明这一问题。 有些中国学者曾提出一种多地区起源说:将近 200万年前,直立人走出非洲,走向世界各地,后来在各自的生活区域独立演化出 早期智人 ,进而又独立演化出现代人,其间各地区的种群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 基因交流 。如今从遗传基因和考古发掘两方面看来,多地区起源说都缺乏依据,难以成立。 1万1千年前,即基督教圣经中所说的 大洪水时代 ,最近的一个 冰川期 结束了, 旧石器时代 也随之结束,人类社会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这时候,人类开始养狗,使用弓箭(弓箭的发明比这要早,大约在 2万年前)。华夏先民在长江流域种植水稻。大约1万年前,全球气候又经历一个短暂的骤然变冷过程,原来在中、高纬度地区的很多动物,有的逃往温暖的 低纬度 地区,有的灭绝,如 猛犸象 、 剑齿虎 和 短面熊 等都在这时灭绝。在这种情况下,中、高纬度上的远古先民因人口增长,猎物缺乏,生存艰辛,其生活方式不得不从以采集和狩猎为主,逐渐转向以农耕和畜牧为主,从而推动了农牧业的产生。 8千年前,世界上几乎同进出现了四个各具特色的农牧业中心: ( 1)中国,主要训养猪和鸡,黄河流域种粟(小米),长江流域种水稻,两地还兼种豆类等; ( 2)西亚的两河流域,以豢养山羊和绵羊为主,种植小麦和大麦; ( 3)非洲东北部,主要家畜是毛驴,农作物以高梁为主,兼种非洲小米和非洲稻谷; ( 4)中美洲,以训养 驼羊 与 荷兰猪 为主,种植玉米,马铃薯和棉花。 与此同时,大批新技术、新事物开始走进远古先民的生活:钻木取火;结网捕鱼;陶器;房屋;水井;村落;酿洒;乐器等。此外,纺织器具,食物加工器具等大量生产和生活用具,也在这时出现。这是人类开始进入定居生活的时代,更是人类迎来的第一个大发明、大创造的时代。这时候,相当于中国传说中的 三皇时代 , 贾湖 、后李、裴李岗、 大地湾 、汤家岗、 河姆渡 及仰韶等文化,或进入繁盛期,或开始萌芽。 5千年前,又有一批影响深远的新技术、新事物出现了:城池、文字、历法、车子(包括牛车)、 独木舟 、医药、 丝织品 等。这时候,在中国,正值五帝时代,相当于 城头山 、 大汶口 、良渚、 屈家岭 、红山及龙山等文化时期,国家的雏形出现了;在埃及, 美尼斯 统一 上下埃及 ,建立前王国。 4千年前,金属器具开始出现;古埃及人大造金字塔,华夏先民、 古印度人 和苏美尔人先后建立各自的国家。 从 南方古猿 开始,人类在经过长达 500多万年的进化历程之后,终于迈进了文明社会。在这期间,那些身处优越环境、生活悠闲的种群,往往进化缓慢,适应能力较弱,而那些身处逆境、生活艰难、饱经磨炼的种群,则进化较快,应变能力更强。在人类进化史上,曾经多次面临环境、气候等因素造成的严重生存危机,那些无法面对新挑战的适应能力不强的人类所有分支种群,先后都被淘汰了,灭绝了,只有能够及时作出自身调整以应对新情况的适应能力强的最优秀种群,才得以存活下来,而且变得更加强大。 9. 小结 现时生物学及考古学界一般认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对现代人类的早期演化历程主要有两种理论,即单地起源说和 多地起源说 , 19世纪时西方国家的人类学家抱有种族歧视观念,大部分同意多地起源说,认为白种人和其它 人种起源 不同,从根本上就处于一个优越的地位。 20世纪的新考古发现、基因检测技术发展和思想进步,导致大部分科学家同意单地起源说,但随着新考古发现的不断出现,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考察多地起源说。并把人类的进化分为四个阶段: (1)早期猿人阶段:大约生存在300万年到150万年前,已具备人类基本特点,能直立行走,制造简单的砾石工具。 (2)晚期猿人阶段:大约距今200万年到30万年前,身体象人,脑量较大,可以制造较进步的旧石器,并开始使用火,如我国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猿人。 (3)早期智人(古人)阶段:距今10-20万年到5万年前,逐渐脱离猿的特征,而和现代人很接近,如德国的尼安德特人。 (4)晚期智人(新人)阶段:大约4-5万年前,这时的人类的进化出现了明显的加速,在形态上已非常象现代人,在文化上,已有雕刻与绘画的艺术,并出现装饰物。如1933年发现的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人。此时原始宗教已经产生,已进入母系社会。在晚期智人阶段,现代人开始分化和形成,并分布到世界各地。 (四)研究人类起源的两个重要理论 1. “夏娃”理论 从 20世纪开始,人类一直在寻求人类起源问题的科学答案,并形成了许多理论。最近,国外一些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新的现代人类起源理论,被称为“夏娃”理论,从而引发了一场颇为热烈的讨论。 “夏娃”理论是现代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产物。上个世纪,人们发现了细胞中的线粒体,1963年,又发现线粒体中也有DNA。线粒体DNA在许多方面不同于细胞核DNA。在外形上,线粒体DNA是双线环状,而不是线状;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DNA仅为16569个碱基对,一个人体中约有1016的线粒体DNA分子;线粒体DNA中基因为37个;在高等动物中,线粒体DNA的进化速度比细胞核DNA要快5~10倍;最重要的是,线粒体DNA的遗传方式十分独特,即严格的母系遗传。脊椎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DNA不会进入受精卵,即使个别进入,也会很快分解。所以子代的线粒体DNA只来自母方,父方的线粒体DNA不会遗传给子代。 上世纪 80年代,人们运用10多种限制性内切酶,确定了人类线粒体DNA的基本顺序(又称剑桥顺序)。人类的线粒体DNA共有441个限制性切点,其中63%个位点是恒定的;37%个位点则是可变的。80年代中,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威尔逊遗传小组研究了世界不同种族居民的线粒体DNA,他们发现全人类的线粒体DNA基本相同,差异很少,平均歧异率为0.32%左右,而线粒体DNA又是严格的母系遗传,因此从逻辑上说,现代世界各种族居民的线粒体DNA最终都是从一个共同的女性祖先那儿遗传下来的。威尔逊小组通过追溯不同种族线粒体DNA的原型,确定了现代人类线粒体DNA的发展谱系。他们发现,现代人类的线粒体DNA可以分成两大类,第一类仅见于一些非洲人中,第二类则分布于包括其他非洲人在内的所有种族中。而第二类线粒体DNA的最终源头也在非洲人中。也就是说,现代人类的线粒体DNA均来自非洲的一位女性,她是人类各种族的共同祖先。威尔逊等人说:“我们可以将这位幸运的女性称为夏娃,她的世系一直延续至今。”这一理论因此被称为“夏娃”理论。同时,在现代各种族中,非洲人之间的线粒体DNA的差异最大,这表明非洲人线粒体DNA中所积累的突变最多。非洲人是最古老的种族,从而也证明了非洲人是最早出现的现代人类。 威尔逊小组说,当时的非洲也许有几千个男女同 “夏娃”生活在一起,但其他女性并没有生下女性后裔,所以她们的线粒体DNA谱系也就断绝了,只有“夏娃”的女性后裔代代繁衍,日益昌盛。威尔逊小组认为线粒体DNA的进化速度(核苷酸替换率)为每一百万年2%~4%,据此推算,这位人类的共同祖先“夏娃”应当生活在14万至19万年之前。大概在9万至18万年之前,她的一些后代离开非洲迁徙到世界各地,最终发展为现代世界各种族居民。 “夏娃”及其后代是现代人类(晚期智人),当“夏娃”的后代们来到世界各地时,各地已有许多古人类在生息,如欧洲的尼人,中国的北京人等。威尔逊小组认为,“夏娃”的后代们(即现代人的祖先)来到世界各地后,并没有与当地土著的古人类混合交融,而是“完全取代了”他们。这是因为,如果现代人的祖先与土著古人类混合的话,那些古人类就会将自身的、与“夏娃”不同的线粒体DNA遗传下来,现代居民中也就会出现许多种线粒体DNA。可事实上,现代各种族居民的线粒体DNA是高度一致的,都来自同一个女性祖先“夏娃”,除此之外不存在着其它来源的线粒体DNA。据此推断,那些古人类都灭绝了,被现代人类的祖先完全取代了。世界各地的现代人类不是从当地的古人类发展而来的,而是来自非洲。 “夏娃”理论提出后,在科学界及社会公众中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以密执安大学沃尔泼夫为首的古人类学家坚决反对这个理论,他们说,化石材料表明世界各地区的现代人类是从当地的古人类发展而来的,并不存在着“完全取代”。以华盛顿大学的坦普列顿为代表的一些分子生物学家也坚决反对“夏娃”理论,并指出了其在计算机程序及计算方法上的错误。 面对着来自各方的猛烈批评, “夏娃”论者不断提出新材料论证自已的观点,并修改了某些说法,他们正准备提出更有力的材料。这场讨论至今尚在热烈进行中,无论结果如何,都将有助于更进一步认识人类的起源问题。 2. “繁衍混合”与“生殖隔离”理论 猿人是怎样变成现代人的,这应该是世界上最神奇的故事( Eccles 1989)。考古学家、人类学家一直致力于追踪人及其最近源祖先在时空上的蛛丝马迹(图2-3),比较它们在形态结构(包括脑容量)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变化,主要的手段是比较解剖学、化石、放射性测年、分子钟甚至古DNA技术等。目前已达成的一般共识是:现代人类是从古猿演化而来的,更细节的区分为,南方古猿→能人(Homo habilis,距今约200万年) → 直立人( Homo erectus,距今约150万年) → 智人( Homo sapiens,距今约50万年)。智人就是我们现代人的前身,基本上为达尔文在160年前提出的假说提供了证据。 那么,人类是怎样一步步从古猿走到 “现代人”的?新的基因组测序是一个重要的工具。Science周刊评出的2010年十大科学进展之一就是“解读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不久前,来自哈佛医学院遗传系的Reich和来自德国人类进化马普研究所的Pääbo等在Nature周刊上撰文,报告了他们对一块“类人(human-like)”指骨进行核DNA(即细胞核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中的DNA)测序的结果。这块指骨取自南西伯利亚(苏联一地区)的丹尼索娃洞穴(Denisova Cave),约有40000年历史。根据对数据的分析,作者提出:除了尼安德特人(遗骨1856年发现于德国尼安德特河谷,约有50000年历史)与现代人的祖先发生过繁衍混合外,稍后很可能发生过丹尼索娃人与现代人祖先的繁衍混合。 图 2-1-3 —个关于人种群时空点扩散的观点(引自Reed et al.2004) 可见,繁衍混合是人类逐渐进化的一个根本原因,也是人类一步步有别于古猿的内在机制。但是另一方面,物种分化的关键又恰恰是确认生殖隔离(物种也是依此定义的),如果两个近缘物种之间在生殖上隔离开来(它们的基因库不再混合),就成为了不同的物种。其实,要研究人是如何起源的,关键还要知道,一部分猿(人的祖先)是在何时、何地、因何与主体古猿种群出现生殖隔离的。这是更加困难的但是应该弄清的事情。 现在地球上被确认的物种有数百万种之多,但真正知道它们起源各种细节的却寥寥无几。人的起源过程亦是如此,仍然处在遥遥无期的探索之中。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22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范式变迁——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分野与交汇》札记(64)
fqng1008 2019-5-18 17:03
六十四、 摩尔根的 《古代社会》 商务印书馆 1997-08 出版的《古代社会》,由 路易斯·亨利·摩尔根著,杨东莼、马雍、马巨 译。副题为“人类从蒙昧时代经过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的研究”。该书写于1871-1877年,1877年在美国出版, (一)内容简介 《古代社会》(英文名:Ancient Society) 是19世纪的美国著名学者 路易斯· 亨利· 摩尔根 的名著。原著为英文,多次重版,并被译成多种文字。中国从20世纪20年代起曾多次翻译出版。 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对人类社会早期获取食物的 状况 ,以及获取食物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等问题有过精彩的论述,他认为:人类能不能征服地球,完全取决于他们的生产技术之巧拙。在所有的生物中,只有人类才能说对食物的生产取得了绝对的控制权;但在最早的时候,人类在这方面也并不比其他动物高明。假如不扩大生活资料的基础,人类就不可能繁殖到那些不出产原有食物的外地去,更不可能最后繁殖遍于全球;归根到底,假如人类对食物的品种和数量不能绝对掌握,就不可能繁衍为许多人口稠密的民族。因此,人类进步过程中每一个重要的新纪元大概多少都与生活资源的扩大有着相应一致的关系。摩尔根认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顺序相承的5种生存技术是:天然食物,鱼类食物,淀粉食物,肉类和乳类食物以及通过田野获得的无穷食物。 摩尔根在此书中进一步发挥了《人类家族的血亲和姻亲制度》(1871)一书中提出的家庭进化理论,并全面阐述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进化学说。全书分四编。 第一编“各种发明和发现所体现的智力发展”,概括地叙述了人类经济文化的发展,认为人类遵循大体一致的途径前进,从阶梯的底层开始,不断进步,登上文明门槛。他根据生活资料生产的进步,把原始时代分为蒙昧、 野蛮时代 ,又各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每个阶段以发明发现为主要标志,阶级社会归入文明时代。实际上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分期的基础,认为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编“政治观念的发展”,指出人类社会有两种组织方式,原始时代是以氏族、部落为基础的氏族制度社会组织(见 原始公社制 ),文明时代的阶级社会是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的政治社会即国家,认为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共同途径。摩尔根用大量的资料详细地叙述了氏族组织的发展过程;论证了原始时代氏族制度存在的普遍性,氏族是当时社会制度的基本组织单位;阐明了氏族的本质。北美易洛魁人的母系氏族制,世系和财产由女性继承,有一套包括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按原始的民主制组成,各层组织都有自己的职能。他认为氏族出现时人类处于群婚状态,只能按母方识别世系,因而最早的氏族必然是母系制(见母系氏族制)。欧洲人到美洲时,印第安人大多已组成母系氏族,部分为父系氏族(见 父系氏族制 ),少数部落的氏族制已解体。他描绘了荷马时代希腊人以及古代罗马人的父系氏族制,指出氏族是从母系制发展为父系制的,促成这一转变的动力是私有财产的出现,父亲要把财产传给自己的亲生子女。摩尔根以历史事实阐明,氏族制度发展的结果,必然由于私有财产和阶级的出现而产生它的对立物──国家。他以雅典人和罗马人为例,探讨了国家产生的历史过程。在雅典,经过几次政治改革,历时数世纪才使氏族制度彻底消亡,形成了雅典国家。罗马国家是在平民与贵族斗争中摧毁了氏族组织而建立起来的。 第三编“家族观念的发展”。摩尔根从研究各民族的亲属制度入手,探讨了家庭婚姻的历史。他认为亲属制度以婚姻、家庭形态为基础, 马来亚 式、土兰尼亚-加诺万尼亚式和雅利安式三种顺序发展的亲属制,反映了与此相应的婚姻、家庭发展序列。人类自脱离了原始杂交状态之后,经历了顺序相承的婚姻、家庭形态:血缘(婚)家庭、普那路亚(婚)家庭、对偶(婚)家庭、父权制家庭(特殊形态)和 一夫一妻制家庭 。介于 群婚制 和一夫一妻制之间的对偶家庭和父权制家庭未能产生新的亲属制度。 普那路亚婚 和级别婚都是氏族产生的根源,而氏族组织又使通婚的群缩小从而形成对偶婚。他把家庭婚姻的发展阶段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联系,认为共产制的生活方式同血缘家庭、 普那路亚家庭 和对偶家庭相适应,一夫一妻制是由于私有财产的出现和继承财产的需要而确立的。摩尔根的 家庭史 研究,批判和推翻了主张家庭是社会的原始细胞、父权制家庭是最古老的家庭的“父权论”。 第四编“财产观念的发展”,阐明了历史上存在的两种财产所有制,即公有制和私有制,以及前者向后者的转变。摩尔根指出,是私有财产导致奴隶制和国家的产生。最后他谈到了 资本主义社会 之后的未来社会“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 (二)社会影响 这本书出版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以原始社会历史研究的具体资料,丰富和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因而得到K.马克思和F.恩格斯的高度重视和评价。为此,马克思写了详细的摘要和批语(见《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执行马克思的遗言,就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的。他赞扬“摩尔根在他自己的研究领域内独立地重新发现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并且还对现代社会提出了直接的共产主义的要求”。 这本书出版初期,在美国也曾大受赞扬。后来长期受到攻击和批判。历史学派和传播学派等公开提出以摩尔根的学说为主要批判对象,美国民族学家R.H.罗维的《原始社会》(1920)一书就是专为反对《古代社会》而写的。他们反对社会进化理论,反对唯物史观。近30年来,西方民族学者重新评价摩尔根和他的著作,人们逐渐承认发展的观念,《古代社会》一再重版。 这本书在经济论证方面不够。由于新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和新见解,动摇或推翻了其中的一些论点和假设,如关于原始社会分期和家庭形态的发展等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修正意见。但这本书为原始历史研究所建立的系统以及它的基本原理仍然是正确 (三)作者简介 摩尔根出生在纽约州奥罗拉城附近的一个农庄里,1840年以十分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罗彻斯特联合学院,以后就在罗彻斯特开设律师事务所,以律师为职业,直到逝世。他勤奋好学,富有演说天才,还在青年时代,他就对研究印第安人社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家乡的青年中组织了一个研究印第安人的学会“大易洛魁社”,促进同印第安人的感情,获得有关印第安人的知识,并协助他们解决自身的问题。 摩尔根偶然遇到易洛魁部落联盟塞奈卡部落一个首领的儿子、印第安青年帕克,由帕克引见,他结识了部落的首领们,而能够直接了解印第安人社会内部的情况和他们的斗争历史,接触到了印第安人的现实问题。 那时,美国政府正利用各种手段侵占印第安人的土地。一家叫奥格登的地产公司诱使塞奈卡部落的首领们签订了出卖土地的条约,驱迫印第安人迁徙到中西部贫瘠的保留地上去。易洛魁人为争取生存的权利,进行着顽强的斗争。“大易洛魁社”的青年们筹款并协助印第安人去华盛顿,向国会和总统要求废除条约。摩尔根怀着使印第安人成为美利坚民族的平等成员的真诚愿望,为他们努力奔走。后来,印第安人终于得到允许把被剥夺的土地买回来。 1846 年10月底,摩尔根和他的两个朋友一起访问易洛魁塞奈卡部落。由于他们的坚决请求,被塞奈卡部落鹰氏族接纳为氏族成员,成为该氏族的养子。从此,摩尔根经常访问易洛魁人住地。他不仅详细地调查了易洛魁人氏族、胞族、部落和部落联盟的结构、经济和社会生活,而且,鹰氏族成员的身份使他得以了解他们那些从不向外人透露的最秘密的习俗和仪式。几年间,他获得了大量关于印第安人的知识,不知疲倦地写了一篇又一篇论述印第安人的文章。在这个基础上,1851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巨著《易洛魁联盟》。这本书追溯了易洛魁人的历史,详细地描述了他们的宗教、社会组织、家庭、习俗、经济、语言,最后以讨论印第安人的命运而结束。全书以联盟的内部组织结构为主题,全面地描写了印第安人的单纯质朴的原始氏族社会,而与先前有些人的浸透了殖民者的反动观点和偏见的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本书使摩尔根获得了很高的声誉,在几十年后人们仍然认为这是世界上关于印第安人的第一部科学著作,是写易洛魁人最好的一本书。就在今天看来,它还是一本珍贵的民族学代表作。 《易洛魁联盟》出版的1851年,摩尔根和他的表亲结了婚。这时他33岁。此后5年间,他暂时中断了对印第安人的研究,把全部精力放在律师业务上,因为研究印第安人的工作占据了他的很多业务时间。但是,他始终忘不了印第安人,抑止不住继续研究印第安人的强烈愿望。从1857年起,他又开始作新的探索。 摩尔根早就注意到,易洛魁人的亲属制度同他们实际的家庭关系相矛盾。比如,对自己的父亲和他的兄弟都称父亲,对自己的母亲和她的姊妹都称母亲,等等。他要寻求其中的规律,找出正确的答案。他调查了苏兹、鄂吉布瓦等部落的亲属称谓,又通过传教士和旅行家们得到了美国西部、加拿大以及美洲的一些印第安部落和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的资料,发现易洛魁人的亲属制度不是孤立的现象。他逐渐形成了这样的设想:易洛魁人那一套亲属制度,也同样存在于美洲的其他印第安部落中,他们有共同的来源,可能来自亚洲。如果在亚洲的土著民族中找到与印第安人相同的亲属制度,那就可以证实这个论点了。为此他进行了长期的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 从1859年起,一连4年,每年夏天摩尔根都到印第安人地区去调查。头两年去中部堪萨斯和 内布拉斯加州 ,1861年到北部明尼苏达州,1862年从堪萨斯沿密苏里河北上,一直走到西北部。摩尔根的4次调查,不仅研究了印第安人的亲属制度和社会结构,同时也对许多部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了广泛的考察。这是摩尔根日后许多卓越发现的事实基础。在各个保留地,摩尔根目睹印第安人的悲惨境遇,对资本主义殖民政策给印第安人造成的灾难深感气愤。后来他给亚伯拉罕·林肯总统和 拉瑟福德· 伯查德· 海斯 总统写信,提出了修改印第安人政策、改善他们的境遇的建议,但是没有结果。在旅行中,他记下了大量的调查笔记。1859年美国出版的《摩尔根印第安日志(1859-1862年)》就是这4次旅行考察的记载。 摩尔根是一个忠实的科学调查工作者,他尊重客观事实、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他对于调查对象提供的资料,很注意分清哪些是亲身经历的第一手资料,哪些是道听途说的。他不满足于听,而是更注重直接观察。他所描写的印第安人习俗、仪式以至游戏,大都是他亲眼看到的真实情况。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的严格锻炼,摩尔根有一种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那些反对他的人总是想方设法找他的错,特别要找他的调查事实的错误,但事实最终证明错的正是他们自己而不是摩尔根。 除了实地调查之外,摩尔根还使用一种独特的调查方法。他精心设计了一份详细的调查表格寄往世界各地,通过美国驻世界各地的使馆、传教士和有关的人,对当地的民族进行调查。这个范围广阔的调查历时10年之久,为摩尔根提供了大量的丰富资料。随着资料的积累,问题日益明确起来,不寻常的发现常常使摩尔根处于极度兴奋之中。他有时甚至关闭了律师事务所,着迷地埋头研究他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各种方式的调查,摩尔根掌握了世界民族中的近200种亲属制度资料。他在自己的有大量藏书的图书室里,夜以继日地伏案写作。1865年完成了他的第二部重要著作《人类家族的血亲和姻亲制度》,由于出版商的耽搁,延至1871年才出版。摩尔根对亲属制度的研究,本来是打算解决印第安人的来源问题,但研究的结果却使他取得了比原来的设想大得多的成就。关于人类家庭的历史,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还没有人研究。1861年巴苛芬出版的《母权论》已提出了人类由杂交发展到一夫一妻制,原始时代早期是母权制的看法,但他没有明确地表述这些观点,而且认为这些变化是由于宗教观念的发展引起的。摩尔根在自己的书中用大量的新的材料,系统地提出了家庭进化的理论,建立起人类家庭发展的历史,而家庭史是人类社会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认为,人类是从杂交状态经过群婚的各个阶段和不同形式,又通过对偶婚阶段才达到阶级社会的一夫一妻制。这就彻底地推翻了先前的历史学家们主张的,家庭始终是社会的细胞、一夫一妻制个体家庭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理论。民族学家们认为,摩尔根对于亲属制度的研究是开创性的、前无古人的。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由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1859)的发表,无论在自然科学界或社会科学界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试图用进化论来解释社会。起初摩尔根倾向于物种不变的观点。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在原始社会领域的深入研究之后,他完全接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并进一步提出人类社会进化的学说。为了研究社会进化,摩尔根对海狸的活动进行了研究。一连几个夏天,在密执安半岛的森林和沼泽地带,长时间地观察海狸是怎样协力筑堰造巢的。1868年出版了《美洲海狸及其活动》一书。他把海狸筑堰造巢的活动和人类最原始的发明相比较,研究人类和动物的区别,并提出人类从动物分化出来但又不是截然区别于动物的看法。 六十年代末,摩尔根当选为州议员。他向议会提出增加印第安人教育经费等建议,为印第安人递交各种抗议书。 1870 年6月,摩尔根偕同妻子、儿子去欧洲,作了一次14个月的长途旅行。他白天不知疲倦地参观古迹,晚上长时间地作笔记、写文章。美国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摩尔根欧洲旅行日记选》是其中的部分记录。在这次旅行中,摩尔根见到了当时欧洲的一些知名学者。在伦敦他愉快地会见了达尔文,还见到了赫胥黎和著名的同行们,如亨利·梅因、麦克伦南和拉伯克等。后二者在几年之后,对摩尔根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摩尔根到达巴黎时,适逢巴黎公社起义失败之后不久,街头上的革命标语、枪弹炮火的痕迹给了他深刻的印象。他对公社社员的英勇斗争深表同情。 1871 至1877年,摩尔根专心撰写他毕生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古代社会》,并为此发表了一系列准备性的论文。《古代社会》于1877年出版。这本书研究了人类从蒙昧时代经过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从四个方面说明人类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踏进文明的门槛。第一是发明和发现,叙述了人类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谋取生活资料方式的不断进步。第二是政治观念的发展,阐明了人类的社会组织从氏族制度发展到国家产生。第三是家庭婚姻观念的发展,探讨了家庭婚姻的历史,进一步发挥了他以前提出的家庭进化的理论。第四是财产观念的发展,阐述了财产的历史,财产从公有发展到私有,私有财产导致了阶级社会的产生。 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前,人们对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几乎一无所知,流行着各种错误的理论。摩尔根通过研究易洛魁人和其他印第安部落、希腊、罗马的上古史以及其他民族的氏族组织,揭示出氏族的本质,指出氏族是原始社会的基本细胞,是没有阶级和国家的原始时代的社会组织。摩尔根所提出的关于氏族制度的学说,为研究原始社会的历史奠定了基础。摩尔根在印第安人中进行的实地调查,以及从世界各民族中搜集到的亲属制度资料,使他能够确定母系氏族先于父系氏族。恩格斯对此给予高度的评价,指出摩尔根“确定原始的母权制氏族是一切文明民族的父权制氏族以前的阶段这个重新发现,对于原始历史所具有的意义,正如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对于生物学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对于政治经济学的意义一样”。 摩尔根晚年的健康情况欠佳,但在1878年夏季还由侄子陪同,到科罗拉多和新墨西哥州去作了一次短期旅行,考察了一些考古遗址,访问了印第安人的村落。那些闪耀着远古时代的光辉的遗迹引起了摩尔根的极大兴趣,点燃着这个年迈体弱的学者的新的生命。他写了最后一部著作《美洲土著居民的住房和居住生活》,在1881年出版。书中系统地描写了印第安人住房的发展过程,把这个过程和他们的社会发展联系起来。 长时期的野外调查、刻苦探究和辛勤撰写,使摩尔根的神经受到了严重的损伤。他忍受着疾病的折磨,在书房里度过最后的岁月,于1881年12月17日逝世。终年63岁。 (四)蒙昧时代、野蛮时代与文明时代 恩格斯在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一书中对人类历史时期所划分的三个时代。这种时代的划分,是以L.H.摩尔根(1818~1881)在《古代社会,或人类从蒙昧时代经过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的研究》(1877)一书中对人类历史时期的划分为根据的。恩格斯认为摩尔根对人类历史时期的划分以生产上技能的发展和获取生活资料的进步为标志是科学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因此加以采纳,并填补了一些必要的实际资料。 蒙昧时代始于人类的幼稚 时期 ,终于陶器的使用。可分为低级、中级、高级3个阶段。低级阶段终于 食用鱼类 和用火,以采集 野生植物 为生,分节语出现;中级阶段终于弓箭的发明;高级阶段终于陶器的发明和使用。摩尔根认为蒙昧时代的主要 成就 是分节语的形成、家族和 氏族 组织的建立。 蒙昧时代是人类的幼稚时期,以顺应自然条件为特征。这个时期,人类以采集现成的 天然产物 为主,如采集果实,挖掘根茎、块根,拾取鱼贝和猎取 动物 等为食物。人类的制造品主要是从未加磨制的 石器 、 棍棒 、标枪,逐渐到磨制石器和制造弓箭,并掌握了磨擦取火的本领,从而用火和石斧做独木舟等。相应地人类也从居住的森林走出,开始有了萌芽状态的相对定居的村落。 野蛮时代 基本上 是原始 氏族社会 成长发展直到它的 鼎盛时期 。这是学会经营畜牧业和农业的时期,是学会靠人类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时期。 人们 能够磨制比较精细的石器,有了 制陶术 ,学会了金属的冶炼,最初是炼铜,后来能够冶炼青铜和铁。有的地区,从动物的饲养发展为放牧 畜群 ,导致游牧生活。其中有许多 部落 又逐渐地从种植饲料发展为谷物的种植。适应于种植的地区,则直接从采集过渡到种植植物,逐渐发展为大规模的田间耕作,使其成为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 由于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人口也开始急剧增加,稠密地居住在不大的地域里。据 荷马史诗 所述, 希腊人 在进入野蛮时代的全盛时期后,有了完善的铁器,从事榨油和酿酒,发展手工艺金属加工,制造货车和战车,用圆木和木板造船。这时已出现了带有艺术性的建筑的萌芽,由带有炮楼和雉堞的城墙围绕起来的城市等。这些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 文明时代,由于文字的发明和应用于文献纪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这是人类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文明时代的第一种社会形式是奴隶制,继之而来的是封建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文明时代的这三种社会形式所共有的特点是:①都建立在人剥削人、人奴役人的基础上,并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为其共同的基础。②存在和发展着不同程度的商品货币经济。商品货币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内在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们在客观规律的面前是不自由的。③国家的统治。原来曾经是社会公仆的社会组织已变成了阶级压迫和阶级统治的工具。 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的所谓文明时代,只是就生产技能等的发展而言,就社会性质说,实际上是既不文明、又不自由、也不道德的时代。因之,它必将被真正文明、自由和道德高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时代所代替。这是人类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49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蔡恒进:轴心时代各文明的差异和同一
fqng1008 2019-5-18 12:20
公元前13世纪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在公元前600年到前300年,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内的亚欧大陆上的四个地区,集中出现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几大精神导师与信仰的现象,被称为轴心时代。轴心时代涌现出几大精神领袖(如图1),包括以色列地区的摩西(一神论),中国的孔子(天、仁),古希腊的柏拉图(理念)以及印度的释迦摩尼(真如)。他们的理论看起来特点各异,但他们的出现、这些理论背后有没有统一的因素在起作用呢?我们将在下文中试着回答这个问题。 图1 轴心时代的精神领袖 人的自我意识可以向内发展也可以向外延拓。从我,到我的;从自己的身体,到自己持有的食物和工具,再到自己拥有的财产;人的自我意识边界会因为向自己的占有物延拓而变得模糊。但由于自我肯定需求,每个人的自我意识会变得有扩张性,即自己想得到的总是会高于自己应当得到的,这在人类社会的初期表现的并不明显,因为当时的物质生活不够富裕,生存条件还未得到大的改善,人们还过着群居部落性的生活,私有制未占据主导地位,部落与部落之间的领地冲突和人与人之间的食物或工具分配纠纷时常出现。 但随着农业革命的发生,地理条件优越的地区的农业文明逐渐发展起来,尤其是以轴心地区为代表的农业文明发展迅速,导致了人们物质生活逐渐富裕起来,私有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此时人们的自我肯定需求表现的就非常的明显,围绕土地、财产、权利的阶级斗争愈演愈烈,轴心时代由此发端。 其实在轴心时代以前,各个地区就已经出现了祭祀等宗教行为。如前文中对于语言的探讨,在原始语言出现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在满足基本的生产生活之余对自然有了一个初步的命名和解释,这样的命名与解释不仅体现了当时人们语言的匮乏,也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于大多数自然现象的未知与不解。 最开始的以仪式为主的、仅限于崇拜万物的简单的宗教行为反映的正是人们当时对于无限、永恒等神性的追求,反映了神的观念的产生(如图18-2)。这种对于无限、永恒等概念的追求恰恰是出于自我肯定需求。无论物质生活富足与否,人们都对物质生活感到不是很满足,因而想在其他方面寻求出路,于是当很多未知的自然现象周期性的出现并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生产时,如风、雨、雷、电等,人们会迫切的想给这些未知的现象寻求意义或解释。 尽管伟大的、最初显得压倒一切的自然现象,在人们心灵中激起畏惧、害怕、赞美与欢乐,但由于同一现象的每日重现,日月交替的准时无误,上弦月和下弦月的周期变化,季节的前后的衔接,以及众星之有节期的漂移,都使人养成一种宽慰感、宁静感和安全感。当时的人们感受到了这些现象背后的确有某种原因、现象和规律在起支配作用,但由于知识水平或是思考水平的有限,这种对于无限、永恒的追求最终将这些自然事物变成了崇拜、敬畏和祭祀的神,这就是多神教的起源。 到后来,为了统一信仰以团结整个部族一致对外,一神教就成为了历史的主流。而就一神教的教义来说,其反映的仍旧是人们对于神性的追求。亚伯拉罕诸教都信奉上帝,而其教义教化人们要为善等以求死后能上天堂,追求的就是一个永恒的极乐世界,其本身也是具有神性的。佛教追求轮回,基督所谓的灵魂不朽,本质上都是人们对于永恒的一种美好向往。儒家虽然没有所谓的不朽之论,但是其所谓的王道,仁义礼智信等等,追求的仍旧是一种至圣的境界,这是中国道德价值中的神性,圣人不仅具有高尚的品格和拯救家国的能力,还达到了一种心灵极度自由的圆融的境界。 轴心时代相当于个人成长中少年立志的阶段。伴随着文明的进步,文化和语言都趋于复杂化,相应的人们的思维也不再像曾经那样仅局限于生产生活和对世界的简单解释,人开始更复杂的思考,也更有时间和精力去观察和解释世界,人类终于发现自己不能只是满足于温饱的行尸走肉,而应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这种发现不仅仅发生于某个个人,而是发生在一个群体或部落当中。 虽然对于神性的追求从宗教起源一直到现在从未止步,但是直到轴心时代,人们才有了真正所谓的目标,或者是远大的志向。从这些著名的精神导师及他们创造的概念中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对于神的态度,已经不再局限于最开始的崇拜和敬畏,他们开始思考神和宇宙存在的意义并将之付诸于行动,有些人甚至有了追求神或是超越神的想法。 同时,他们开始将自己当下的生活和神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用神来定义、规范或评价自己当下的行为。这些概念创造也是一种实践,他们探讨了前所未有的生活方式,可以看作是立德的一种范例。从这些概念对于他们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态度来说,中华文明是继承性最强的,而以色列是反叛性最强的。古希腊和印度的反叛与继承程度在两者之间。 亚伯拉罕诸教是一神教的主要代表,即奉亚伯拉罕为先知的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实质上同源于犹太教。而犹太教则诞生并形成于犹太人备受埃及迫害、颠沛流离的时期。亚伯拉罕的一神论为犹太教奠定了基础,犹太人摩西虽然被埃及公主收养过着优渥的生活,但他痛恨埃及法老制度的腐朽,对埃及的泛神论思想也十分反叛,处在犹太人饱受埃及人虐待时期的他在一次埃及人欺侮犹太人事件中将埃及人杀死,举起了反叛的大旗,甚至出走埃及。最终,摩西带领犹太人在西奈山上接受上帝的法律并确认犹太人和上帝牢不可破的契约关系标志着犹太教正式形成。 因为埃及与希腊的关系,犹太教强调除自己以外的宗教都是邪恶的。同时,犹太人的被掳掠被用来证实先知斥责的正确,假如其信奉的亚威是万能的,那他们所受的苦难只能说明是源于自己的罪恶,这种父亲教育孩子的心理使得他们认为自己的心灵极度的需要净化,因而在流亡期间,犹太人发展出了比独立期间更为严格并更加排斥异族人的宗教。犹太教作为犹太人认知膜的重要层次,曾经帮助犹太人经历千辛万苦,也使得犹太人有着极顽强的民族自尊心,使他们即使被掳也不怨天尤人,只坚信是因为自己没有保住自己信仰的纯洁。 再往后,基督教继承了摩西十诫,奉耶稣为上帝派来的弥赛亚,在古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贫苦人民中开始兴起,而穆罕默德则通过伊斯兰教统一了阿拉伯半岛。虽然两大宗教都对犹太教义有一定的继承,但是这三大宗教在很大程度上都对彼此互不认可,犹太人不认可耶稣与穆罕默德为先知,伊斯兰教虽然认为耶稣是先知之一,对犹太教义却不完全认同,并且认为基督教将耶稣奉为神的做法是偶像崇拜,是渎神。基督教因为认为犹太人犹大出卖了耶稣而在罗马帝国时期一度迫害犹太人,在基督教和犹太教达成和解以后,宗教矛盾就主要体现在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矛盾上,这些信仰上的不合为历史中阿拉伯半岛和小亚细亚半岛上的战乱冲突埋下了伏笔。 图2 信徒们对宗教信条坚信不疑,但不同宗教的信条可能相互冲突 轴心时代中的耶路撒冷曾被数次易主,犹太人也曾因此流落四方,亚历山大里亚建成后,大批犹太人定居在那里,这些犹太人逐渐希腊化,甚至忘却了希伯来语言,以至于不得不把旧约翻译成希腊文,这就是七十士译本的由来。与此同时,犹太人还逐渐的继承和吸收了同时期的古希腊哲学思想,犹太人哲学家斐洛·尤迪厄斯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受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诸多哲学思想的影响,尤其推崇柏拉图的学说,其哲学促成了早期基督教的希腊化。 说到希腊,其文明的突然兴起让人惊异,而希腊人在文学、艺术、哲学上的成就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历史证据表明,希腊文明源于克里特,而克里特的文明则源于埃及和巴比伦,但不同于埃及的农耕文明,希腊文明是一种商业文明,这是由希腊独特的地理位置、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的。轴心时代中,从毕达哥拉斯起,到苏格拉底,再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希腊向世界贡献了多位杰出的哲学家,以柏拉图对后世的影响最大。柏拉图在青年时期恰好经历了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失败,更见证了自己敬爱的老师苏格拉底被处死,这使得他对民主制产生了厌倦,也催生了他对于国家和理想世界的思考。 《理想国》作为柏拉图最重要的一篇对话,其中的第一部分便描述了他心中的乌托邦--理想国;第二部分便提出了关于理念论的思考,在其中,他得出意见是属于感官所接触的世界的,而知识则属于超感觉的永恒的世界这样一个结论。柏拉图主张心物二元,灵魂不朽,后来亚历山大的神学家奥利金便利用此观点,提出永恒受生的概念解说了圣父与圣子的关系,重新演绎了基督教的信仰,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基督教的传统神学系统,对基督教影响至今。柏拉图的二元论、目的论、神秘主义等观点深刻影响了基督教神学的变化,而其唯心主义甚至贯穿于整个欧洲哲学的每一步演化。 在轴心时代,印度处于十六国争霸时期,释迦摩尼本是其中一个没落部族——释迦族的王子,诞生于印度社会宗教改革的最高峰时期。释迦族不断受到强邻的侵略威胁,地位十分脆弱,释迦摩尼经历了四门游观之后,痛感人生疾苦,继而尝试用苦行禅定的方式来寻求悟道,发觉苦行无益,进而证觉成道,终成佛陀。佛教因为其教义顺应了刹帝利的利益诉求,得到了扶植,加之佛教弟子的共同努力,佛教得以迅速地传播。直至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统一了全印度,佛教自然也就成为了印度国教。 佛教之于东方,亦如基督教之于西方,对东方文明的演进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来自佛教最经典的轮回论,所谓人死而灵魂不灭,生命因在一次次轮回中承受因果报应而自由平等。这个思想最先流传在印度的底层民众中,他们承受着森严的等级制度的压迫,在阶级斗争愈加激烈时,轮回因果说就流传越广,像基督教的天堂地狱说一样,麻醉着在社会变革中苦不堪言的贫民百姓。为了进一步解释六道轮回,十二缘起被提出,但现今的人们对其含义仍然莫衷一是。苦、集、灭、道四谛是佛教教义的高度概括,最后汇集到一点就是人的当世是苦的,而要摆脱今日之苦,唯有修行为善,静待来世,这种消极的灭世观念对于任何一个社会的人来说,都能起到安慰作用,并为他们找到了一种精神解脱之道。 孔子生于动荡的春秋末期,时值历史变革,周室衰微,诸侯称霸,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被严重破坏。这也使当时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场面,而在此之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脱颖而出,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成为中国近两千年来的思想主流。 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力图重建礼乐秩序,是一个维护者;面对流离失所的百姓,他提出仁政思想,提倡轻徭薄赋,抨击暴政;面对当时深刻复杂的社会现实,他选择积极入世,寻求改变。孔子对于中国文化之贡献,就在于开始试将原有的制度,加以理论化,予以理论的根据。 图3 孔子试图对人的终极关怀做现世的安排 无论是他与当时制度以理论的尝试,还是其正名主义,都是为了满足自我肯定需求,以给当时崩坏的礼制等正名,并使其他人信服,来达到恢复社会稳定的目的。也正因如此,儒学才成为了日后统治者统治人民思想的不二之选。 无论是孔子倡导的有所为,还是后来荀子提出的人定胜天,都强调了人在尊重自然和现实社会的同时应当积极的有所作为,这种积极的倡导正是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立志的起源。儒家学派还首次在中国历史上提出了圣人的目标,希望人能够增强对个人品德和才能的修炼和完善已达到圣人的标准,这个圣人是智者与仁者的统一,而这个目标一直引导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孔子及其弟子对制度和礼教的坚持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其伦理纲常之说最终成为中国古代思想的主流,渗透到生活的各方各面,至今影响着中国社会前进的脚步。 与犹太教相同,儒学也形成于生灵涂炭之时,其创始人和最初的信徒也都曾跋山涉水,其思想内涵也最终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认知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与犹太教不同的是,儒学后来为统治阶级管理中国的工具,并在中国政权更替、思想变革之时历经跌宕起伏,而犹太教一直是犹太民族团结的纽带和自尊的根源,被用于抵御外辱,并被一直坚定的信奉着。 儒学演化到后期,吸取了道家和佛教中的观点,对宇宙和自我等有了新的认识,其中王阳明便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儒释道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历史上追求圣人的典型代表。王阳明追求所谓的圣人境界,其实也是一种人类追求神性的表现。西方追求的是永恒、自由、平等,而王阳明追求的是心灵的自由。他追求的是所谓的无善无恶无心之体,是一种超越二元论中单纯的善恶的存在,心学的核心要义致良知,则探讨了关于宇宙本源和有关人道德意识的问题。这一切最终都通向了一种心灵的自由,即所谓圆融的境界。 孔子也曾说过随心所欲不逾矩,他们说的都是人的自我意识逐渐向外延拓后,自我意识和外界的边界逐渐模糊,最终仿佛和社会融为一体的一种自如的状态。这样的圆融在东方社会价值观念中,可谓最高层次:在社会中来去自如,不仅没有打破现有的规则,甚至还超越了规则而在其之上。这不同于西方社会中的上帝,但又有些相似,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具有超越性,不同之处在于上帝在西方价值观中充当的是一种规则的制定者和裁决者的角色,是俯视众生的;而达到圆融境界的圣人依旧是平视众生的,他只是在现有的社会规则中实现了自我意识的延拓和自我的超越,更具有普世价值。 由此,我们可以从轴心时代各家学说的起源一窥东西方哲学的差异。儒学的起点是人,它从人这一概念的关系构成开始,将家庭角色和社会关系作为完善道德的进入点。这当然和儒学诞生与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有关,儒学也因此而与亚伯拉罕诸教截然不同。摩西是反叛的代表,他带领犹太人出走埃及,流落四方的同时其实也在找寻一个确定性,最终他们确立的信仰正是犹太人是上帝偏爱的子民。而古希腊的哲人们孜孜以求的也正是真理。这两者最终相互影响和纠缠最终演化出现在的西方文明。 其实从轴心时代起,西方就确立了其对于确定性的追求,他们或是追求一个唯一的真理,或是极力想要回到和了解那个原来(本源)。也正因如此,宗教有一个完美性、超越性的一个上帝,尽管在各家之言中,信众的上帝并不尽相同,却都是他们心中最完美崇高的至圣。而中国追求道,并不追求唯一的真理,无论是儒家追求的伦理纲常,还是老子所谓的自然之道,都是对当时社会变革方向的一种积极倡导。中国哲学的智慧就在于要尝试找到让我们活得更加繁荣和自由的一个道。西方作为truth seekers(真理探索者)和东方的way seekers(道探索者)从轴心时代起就产生了相当大差异,也正是这样根本性的差异,导致了后来东西方文明发展轨迹的不同。 亚欧大陆上北纬25至35度之间的这些地区,因为地理因素,最先发生农业革命继而最先产生了农耕文明,同时期源起于附近农耕文明的商业文明也日渐兴盛。轴心时代恰恰处于这些文明已经相对发达的时期,社会变革伴随着的社会阶级的分化与国家或部落之间的冲突,使得生活在底层的百姓开始寻找其信仰,导致了犹太教和佛教的形成;社会中的知识分子目睹了社会的变革,开始积极的为社会国家寻找良方,催生了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和古希腊的思想繁荣。 这些精神、思想上的探索其实就源于人们的自我肯定需求,对现实物质生活的深刻不满最终催生了人们在精神上寻求满足,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无论是轴心时代的佛教,还是后来的基督教,在其诞生之初都是流传于生活在底层的贫苦大众,而且其教义都使人学会忍耐或心存慈悲,以祈求死后来世的幸福生活;更解释了犹太教为何形成在犹太人受压迫之时,而儒家学说为何也强调人要积极入世,恪守仁义礼智信。 在少年立志的时代,自我肯定需求中对于神性的追求就在这些价值体系中扎下了深根,构建起了人类最初的认知膜。这些概念将所谓的神和人类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东西方两个旗帜鲜明的发展路线,虽然在后期还经历了一系列漫长的演化并产生了不同的分支,但从此生根发芽,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一神教对现代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亚伯拉罕诸教的纷争也一直持续到今天;佛教深刻影响了东南亚的历史进程;古希腊的思想繁荣在哲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的传统思想,延续千年,其精华在今天仍生生不息。轴心时代是人类文明中最伟大的思想精华的起源时代,它作为世界东西方文明的两条发展路线的起点,深刻影响了后续的人类历史。 轴心时代作为人类立德的典范,标志着人类的自我意识正式从日复一日的生产生活中跳跃了出来,寻找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一方面,人类以更积极地姿态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另一方面,几大精神导师作为人类的先行者,也以更加审慎的态度思考着自我和外界。 这样的思考有的是在客观层面上想要接近真相,认识世界,把握规律,如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有的则是给自我在混乱的外界之中寻找出路,孔子和老子都在寻找自己的道;有的则是给自我找到了存活于混乱的外界之中的意义和慰藉,如佛家的六道轮回,基督的原罪。这些都是人类在认识自我和外界剖分时进行的尝试,并且被历史和当代证明都是有意义的。 那么,历史和当代,还有没有别的尝试呢?当然有,前文也已经提到,人类思维的跃迁使这样的尝试充满了各种可能。有些尝试是建立在轴心时代的基础上对原有的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的剖分而使得其更加丰富和强化,有些体系也因为内部的分歧而产生了分化,如基督教分裂为东正教和天主教,宗教改革后天主教继续分家产生了英国新教徒和美国清教徒,成为各自国家认知膜的基础;儒家虽然一脉相承,也有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佛教也有大乘小乘之分,东南亚各国也略有不同。有些则是另辟蹊径,甚至走向邪路,不为社会主流所认同,包括现在的ISIS所谓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这些尝试要么没能为社会主流所认同,要么最终被历史所淹没。 可以说,轴心时代所产生的一系列概念,不仅给人类社会提供了一个出发点,也给人类社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那些目标或许仍旧遥遥无期,但人类总是在努力不断试图接近。我们仍然能够看到轴心时代建立的概念在当今社会生生不息地被继承了下去,他们仍旧是诸多流派的核心,是人们行为的出发点,是人的认知膜的重要组成部分。 轴心时代所建立的那个终极的真相以及对于神性的追求仍然驱动着科学家们不断地科研和探索;孔子虽然在中国几经起落,但是孔子之道的核心早已经汇入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之中被时刻践行;善和正义仍旧是教徒们生活的方向标,被铭记在心。恰恰是这些最初建立起来的概念,在产生后不久就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而且在经过千年的打磨之后,被烙印在了人类认知膜的底层。 人类曾经也做出过违背这些概念的尝试,可是一次次尝试的结果都没有得到持续,也被历史证明是彻底的失败,每失败一次,我们对这些概念的认识与珍视也更深刻一分,也明白了这些作为人类社会的目标是不无道理的。这些尝试对历史而言是必要的,因为正是经历了历史的洗礼,这些概念如善良和正义等在与人类的血泪史对照时显得弥足珍贵,也一次次在人们心中得到强化;但对于未来而言,又是不必要的,因为人类已经吸取了足够的教训,应当更加审慎地对待未来。 经过梳理,我们可以了解到,最初的两河流域以及尼罗河流域的农业文明逐渐演化产生了西方的宗教、科学和哲学体系;玛雅文明在拉丁美洲独树一帜;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华夏文明产生了诸子百家,其中最为典型的儒道两教和起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印度文明中的佛教逐渐结合,形成儒释道三教共同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其中明朝时期的王阳明是集大成者(如图4所示)。 其中有意思的一个时期是大约四五百年前,明朝时期的王阳明可以看作是成功将儒释道综合起来的重要人物,而现代科学也在这个时期初现,现代科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融合了一神教的精神。 图4 文明的发展脉络 针对人从哪里来的问题,前文已经提供了答案;我们还要继续回答,人要到哪里去。人能够做到的是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对未来的预期与理想,也就是少年立志,这种立志是我们相信自己能够实现的,即使实际上能够达成的只是少数人。 这种对未来的理想就与社会达尔文以及奥地利学派有了明显的区别。我们立志的内容具有多时间尺度、多目标和多价值体系的特征。由于人类具有自我肯定需求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驱使我们对未来有更高的预期与判断,并相信自己能够实现,我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都是为了缓解紧张状态。我们对未来的预期与理想不是完全理性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也是我们之所以为人的重要特征,并且能够加速人类的进化。我们前文已经讨论过,如果只有适者生存的因素对于进化而言是不够的,物竞天择就应该有无数的可能且难以收敛。当然,不同的理想之间肯定会存在冲突的地方,但不管是什么理想,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我肯定需求,缓解紧张状态,不同理想之间的冲突与对立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推动了人类的进化。 宗教信仰算得上是时间尺度最长的理想,国家制度的时间尺度就没有那么长。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真正探索的先驱者的确是少数人,他们通过探索与实践,其作为渐渐被其他人理解、接纳。探索的过程中也不会一直是顺畅的,但好在滑动性的存在使得理想之光并不止一束,而是有好几个可以选择的方向,这正是能保证人类不带进沟里的重要因素。 现代科学由最初的几大基础学科相互交叉,逐步前进到今日百花齐放的状态,而其中进步最快的便是计算机科学。目前人工智能的运算能力已经达到了相当的地步,最引人瞩目的便是2016年谷歌公司AlphaGo和韩国围棋冠军李世乭的对决,在这场比赛中人们真正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强大。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就会成为人类社会中举足轻重的一份子,我们提出的疑问便是人究竟该如何对待这个由我们一手缔造的伙伴,人和机器终将走向何方。对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设想,即王阳明的一种圆融的境界可否和机器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人和机器的友好相处呢?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908 次阅读|0 个评论
《范式变迁——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分野与交汇》札记(63)
fqng1008 2019-5-18 11:47
六十三、《轴心时代》 《 轴心时代: 人类伟大宗教传统的开端 》 是2010年5月 海南出版社 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凯伦·阿姆斯特朗,译者孙艳燕、白彦兵。 (一)创作背景 1883 年, 马克思 去世。但在同一年,德国又迎来了另一位哲人的诞生,他就是 雅斯贝尔斯 。 如果你不是雅斯贝尔斯的至亲好友,那么当你去拜访他的时候,他一定会高高在上地坐在他的 沙发椅 中,就像一位亲王那样从他的宝座上慈祥地俯视着你。他会听你谈论上帝、世界和 人类的知识 。但是他会在亲切地赞同或反对之后,继续陈述他自己的观点。有人说,这多少有点仪式化的 小把戏 中的些许威严,不免让你顿生凉意。 这的确就是 卡尔· 雅斯贝尔斯 的写照。他年幼时得过一种怪病,使他无法进行爬山、骑马、跳舞等激烈的运动。于是,他长期过着单调的生活,显得十分孤独而又很难与别人进行沟通。除了公务,他从没有去过公共场所。而在大学教书期间,他和同事间也从来没有什么亲密的联系,更不用提他对哲学家大会的厌恶了。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孤独地,但又十分固执地同所有人辩论。他的这种不容分辩的说教口气,被有的人称作“雅斯贝尔斯式的表演”。 雅斯贝尔斯有一个很著名的命题——“轴心时代”。 (二)图书目录 地图与图表 中文版序 前言 PART ONE 酝酿 第一章 轴心民族(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900年) 一、 雅利安 文明 众神体系 雅利安献祭 琐罗亚斯德 二、雅利安人的迁移 印度河谷文明 《 梨俱吠陀 》 印度献祭 雅利安人东扩 你就是梵 原人与生主 三、中国 原始文明 尧、舜、禹 商朝文化 周朝 初期 上天的授权 四、以色列部落联盟 第二章 宗教仪式(约公元前900年—公元前800年) 一、希腊文明 迈锡尼 衰落 诸神的诞生 酒神节 二、以色列和 犹大王国 亚哈 与 以利亚 的冲突 社会公义 一神崇拜 三、周朝的仪式 君主: 天帝之子 顺应天道 宾祭 四、印度仪式革新 戒杀 生主 就是献祭 神圣的个我 个我:内心的火焰 PART TWO 开端 第三章 神性的放弃(约公元前800年— 公元前700 年 ) 一、以色列和犹大王国的宗教转型 阿摩司 的预言 何西阿的劝告 两种历史记述 以赛亚 预言 二、希腊的独特文化 希腊城邦 竞赛与竞技会 德尔斐 神庙 荷马的影响 诸神谱系 三、中国进入春秋时代 礼仪的发展 鲁国的礼仪 四、印度的精神追求 隐修者 梵行 第四章 心性的探索(约公元前700年— 公元前600 年 ) 一、印度呔陀宗教起源 奥义书 耶若婆怯 邬达罗迦· 阿鲁尼 谦卑的 因陀罗 二、希腊祭仪的变革 赫西俄德 的正义观 《诸神谱系》 甲兵的产生 三、中国“礼”的规范 王侯的规范 军队规范 君子品质 家庭规范 四、 犹太教 的兴起 约西亚 的尝试 《 申命记 》的作者 PART THREE 辉煌 第五章 心性的修炼(约公元前600年—公元前530年) 一、 巴比伦之囚 耶利米 的预言 约伯 的苦难 以西结 的异象 耶和华 的所在 创世的故事 神的居所 …… 第六章 悲悯天下(约公元前530年—公元前450年) 一、孔子时代 二、“以赛亚第二” 三、希腊政治与悲剧 四、大雄与 耆那教 第七章 关注每个人(约公元前450年— 公元前398 年 ) 一、 尼希米 与 以斯拉 二、苏格拉底时代 三、墨子“兼爱”学说 四、佛陀思想 第八章 万物一体 (约 公元前400 年 — 公元前300 年 ) 一、 庄子 与孟子 二、印度史诗《 摩诃婆罗多 》 三、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PART FOUR 结束 第九章帝国的思想(约公元前300年— 公元前220 年 ) 一、诸子百家 二、 希腊化时代 三、 阿育王 护法 第十章 前方之路 一、秦亡汉兴 二、孔雀王朝瓦解 三、犹太轴心时代的硕果 四、宗教就是“金规则” 注释 术语表 译后记 (三)编辑推荐 《 轴心时代: 人类伟大宗教传统的开端 》内容丰富、涵盖面广,且颇具思想深度,加之作者旁征博引、文笔优美、深入浅出,将宏观理论的阐释与微观事物的细腻描述巧妙结合,因而此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阅读《轴心时代:人类伟大宗教传统的开端》,不仅能深入了解人类古代宗教、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还可认识到 中国传统文化 在世界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无论是针对个人层面的修身养性,还是社会层面的治国安邦,该书都具有高远的指导意义。 英国著名 宗教学家 凯伦·阿姆斯特朗以豁达恢宏的气度、悲天悯人的情怀,向读者展开一幅人类文明最辉煌的时代画卷;同时以凝练优美的笔触,着力阐述古代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这四个高度文明的地区,是如何哺育出人类宗教和哲学传统的,以便读者清楚地了解到中国的儒道思想,印度的耆那教、 印度教 和佛教,以色列的 一神教 以及希腊的哲学理性主义的形成过程及其当时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 (四)作者简介 凯伦·阿姆斯特朗(KarenArmstrong),英国著名作家,宗教学家。1981年出版了处女作《穿过窄门》,记录了自己所亲历的7年修女生活,这本书出版后立即风靡一时。随后,她创作一系列的畅销书,如《 神的历史 》、《 神话简史 》、《 佛陀 》等。其中《神的历史》被译成30多种语言,在《 纽约时报 》畅销书榜上久居不下,创造了一个热销奇迹。而《佛陀》一书也成为全球最畅销的图书之一,销量超过300万册。凯伦·阿姆斯特朗现居伦敦。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1409 次阅读|0 个评论
追寻医学思想的轨迹(1):大纲(二稿)
热度 1 fqng1008 2019-5-1 08:11
一、写作大纲与世界医学史示意图 绪言:两种不同的知识体系 上篇 轴心时代 第一节 从蒙昧走来 第二节 第二章 繁星灿烂 一、 原始观念(禁忌文化、自然崇拜、天人感应、万物有灵等等) 二、 思维特征(形象思维) 手段:譬比、类推、揣摩(模仿、想像、组合、移植) 效应: 直接性 、 快速性 、 跳跃性 、 个体性 、 坚信感 、浅表性、牵强性、地域性、先验性、直接性、或然性、模糊性 ...... 三、 文化载体(文学、艺术、宗教、神话、自然哲学) 第三节 中国古代医学 第四节 印度古代医学 第五节 古希腊医学 中篇 走向实证 第六节 中世纪大学:思想解放的摇篮 一、现代科学:思想解放运动的副产品 (一)反抗神学:解放运动的主战场 (二)人文主义:解放运动的理论武器 (三)文学艺术:解放运动的冲锋号 (四)科学革命:解放运动的衍生物 二、大学创立与第二次文艺复兴 三、大学课程与逻辑学进步 四、经院哲学的掘墓人 第七节 还原论:实证医学的集结号 一、形而上与形而下 二、经验论与唯理论 三、“人是机器 ” 与“人不是机器” 第八节 《人体结构》: 医学革命第一枪 第九节 医药家 :现代化学的拓荒牛 第十节 《心血运行论》:实验生理学诞生 第十一节 细胞学:显微镜下的世界 第十二节 感染:被误解的 微生物 第十三节 生命力: 免疫学与遗传学 第十四节 物质流: 维他命与生物化学 第十五节 腺体:胰岛素与内分泌 第十六节 手术史:理论与技术 第十七节 药理学:治疗的基础 下篇 交汇岁月 第十八节 西学东渐 第十九节 日本汉方医沉浮 第二十节 中西医汇通与中西医结合 第二十一节 国医科学化与中医现代化 第二十二节 东学西传 结语 附表 世界医学史示意图 1400万年前 10万年前 3000年前-2400年前 18世纪以来 时 代 蒙昧时代 轴心时代 科学时代 思维特征 直觉思维 逻辑思维 技术手段 本能医学 经验医学 循证医学 医学知识 巫医学+自然哲学 基础医学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152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百家争鸣——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fqng1008 2019-4-26 21:59
时间 : 公元前770年至前221年; 人物 : 孔子 、 墨子 、 老子 、 韩非子 、 孙武等。 春秋战国时期 , 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 封建领主制正在向封建地主制过渡 , 新旧阶级之间以及各个阶级阶层之间 , 斗争激烈且复杂。在这个的期 , 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 , 这些派别的代表人物提出了自已对历史社会、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不同看法和主张 , 出现了思想文化领域内 “百家争鸣”的局面。东汉著名历史学家班固写的《汉书 , 艺文志》提到了战国主要的思想学派 , 称为 “十家” , 即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西汉著名学者刘歆汇集的《七略 ·诸子略》 , 将《汉志》中提到的 “十家”改为了“九流” , 去除了小说家这一学派。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 , 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学派之一 , 创始人是孔子 (前551—前479) , 名丘 , 字仲尼 , 被后世尊称为 “万世师表”。儒家以孔子为师 , 以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为法 , 崇尚 “仁义”和“礼乐” , 主张 “德治”和“仁政” , 提倡 “忠恕”和“中庸”之道 , 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孔子的理论核心是 “仁” , 即 “爱人”、“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 , 体现 “仁”的制度或行为准则是“礼”。在教学上 , 孔子主张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 特别重视个人修养 , 强调关爱他人 , 并用社会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孔子曾修《诗》、《书》 , 订《礼》、《乐》 , 序《周易》 , 著《春秋》。关于孔子的言行、思想 , 主要记载于语录体文集《论语》和《史记 ·孔子世家》。 孔子之后 , 儒家的继承人是孟子和荀子。孟子 (前372年 - 前 289年) , 名轲 , 字子舆 , 被后世尊称为 “亚圣”。孟子主张“仁政” , 恢复井田制 , 反对战争和暴君污吏 , 进一步提出了 “民为贵 , 社稷次之 , 君为轻 ”的思想。荀子(约前313—前238) , 名况 , 时人尊称他 “荀卿” , 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代表人物。荀子既受孔子思想的影响 , 又受重农、重法、重战等思想的影响 , 主张 “仁义”、“王道” , 提出了 “君者 , 舟庶 ;人者 , 水也。水则载舟 , 亦则覆舟 ” , 并著有《荀子》一书。孟子和荀子不仅对儒家的思想加以了总结和改造 , 而且还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合理成分 , 使儒家学派的体系更加完整 , 使儒家学派的思想更能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 , 儒家学派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大家。 在诸子百家中 , 最有实力的学派除了儒家 , 还有墨家 , 当时有“非儒即墨”的说法。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前468一前376) , 主张“兼爱”(平等地爱一切人)非攻”(反对战争)“尚贤”(选拔贤能之人)、“尚同”(推举一位最贤能的人管理国家)。代表墨子思想的著作是《墨子》 , 由墨子的弟子根据授课笔记编撰而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前571—前471) , 以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 , 以“道”说明天地万物的本源、构成、变化 , 提出了“人法地 , 地法天 , 天法道 , 道法自然”的思想 , 政治上提倡“无为而治”、“小国寡民”。《老子》 , 又名《道德经》 , 是反映老子思想的著作。 到了战国时期 ,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庄子 , 继承了老子关于 “道”的哲学基本立场 , 提出了 “齐物论” , 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 , 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 还提出了 “逍遥游”的思想境界 , 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哲学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庄子和门人著有《庄子》一书 , 又名《逍遥游》 , 以故事的形式解说了道家学派的思想。法家学派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学派 , 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等人 , 主张以法制代表礼制 , 他们在各国的变法中起到了主要作用 , 尤以商鞅变法影响最大。后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 (前281一前233) , 是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韩非子吸收了法家不同学派的长处 , 提出了 “法”、“术”、“势”相结合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理论。韩非子认为 , “法”是处理一切政事的唯一准绳 , “术”是政治斗争的策略手段 , “势”是君主的政权、威势。韩非子著有《韩非子》一书 , 总结了前期法家思想的成果。 兵家学派主要在军事方面大有成就,春秋晚期杰出军事家孙武 (前535-?)是兵家的鼻祖 , 著有《孙子兵法》一书 , “知已知彼 , 百战不殆 ”等军事名言出自这本书 , 代表了孙武的军事思想。战国时期 , 孙武的后代孙膑继承并发扬了他的军事思想 , 著有《孙膑兵法》一书。兵家的军事思想不仅影响着当今社会 , 在世界上也享有盛名。除了以上提到的一些影响较大的学派 , 还出现了很多其他的学派 , 比如 , 以惠施、公孙龙为代表的名家 , 以苏秦为代表的合纵派 , 以张仪为代表的连横派 , 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 , 以吕不韦为代表的杂家 , 以许行为代表的农家 , 以虞初为代表的小说家 , 等等 , 都推动了思想领域的大繁荣。在中国历史上 , “百家争鸣”活跃了当时的政治和学术风气 , 促成了思想界的大解放 , 推动了中国学术思想文化的发展 , 奠定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文化基础 , 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52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商务印书馆:一个新的轴心时代即将来临?
fqng1008 2019-4-26 21:45
什么是轴心时代? 一见到本书的书名副题,读者心里可能会立即浮现一个问题:什么叫做轴心时代?自从哲学家卡尔 •雅斯贝斯(1883—1969)提出这项概念起,这个名词一直引发众多的争论,它的定义因而众说纷纭。 但是,我认为轴心时代指的是在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各种不同的文化经历了根本的变化,以至于人类的文化、经济及政治发展都受到决定性的影响。换句话说,轴心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人类在这个时刻中,重新定义自己的命运,并进一步改变过去习以为常的宿命。 雅斯贝斯( Karl Jaspers, 1883~1969),德国哲学家,是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等著作中提出的所谓的“轴心时代”概念。雅斯贝尔斯说:“对我们来说,轴心期成了一个尺度。在它的帮助下,我们衡量各种民族对整个人类历史的意义”。 第一次轴心 历史上最出色的第一轴心时代,出现在公元前四五世纪前后。当时在印度、中国、以色列及希腊等地,出现了几位伟大的人物,他们对于历史、知识体系及宗教、政治组织等,以一种批判性、展现出人类创新的反省能力。这股文化的生命力与经济、政治结构的重新整合同时发生。随着佛陀、孔子、老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及以色列诸位先知的出现,这个非凡时代的遗泽至今使人类受益无穷。 苏格拉底(希腊语: Σωκράτης,英译: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 严格地说,其后耶稣和穆罕默德的诞生,尚不足以构成一个轴心时代 ——尽管耶稣的降世是一件大事,撼动了全人类的历史,但基本上它是关于一个个人奇特的命运,而不是一种整体文化的改变。 后来他逐渐地影响了诸多文明和许多国家,也许是所有的文明和国家,但在当时,全球的文化和经济并未随着他起变化。穆罕默德的情况也是如此。换句话说,所谓的 “轴心时代”并不是牵系与某个个人的降生,而是指一种集体的转变,无论在哪找层面都可以被感受到,并同时发生在好几个伟大的文明中。 第二次轴心时代 这场震撼人类的变化发生后,过了约 2500年,第二次真正的轴心时代自15世纪末随着西方的现代化而开启: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明、发现美洲大陆、首都绕行世界一周、欧洲文明的扩张和殖民主义,渐渐地影响了全人类。科学、技术、理性以及民主制度使得西方成为世界的典范。牛顿、笛卡尔、哥白尼、康德及黑格尔等人成为举世瞩目的领航人物。 约翰 •洛克(John Locke,1632年8月29日—1704年10月28日),英国的哲学家,近代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宗师。 不过,在 20世纪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的现代化通过好几种方式重新受到强烈的质疑:在政治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接踵而来的核子武器的威胁,引发人类新的焦虑与不安;在文化方面,人类发觉“无意识”的存在,渐渐接受不同的文明与传统,艺术与文学形式产生剧变,以至于传统哲学的变化,都在挑战人类文明的基础;在科学方面,以往的科学范式无法保证作出绝对的预测,在科学精神中,偶发、多元及不确定性成为天经地义的事;在经济和社会方面,人类先是遭受各种不平等的冲击,紧接着生态危机引起了人类两三代以后的生存疑惧。 迈向第三轴心时代? 现在,我们是否已到达另一个新的轴心时代,这点还无法完全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我们已经远离自文艺复兴以来民族主义所奠定的范式。然而我们虽目睹了认同的式微,却不宜心存幻想。由于全球化的关系,我们对文化、国家、种族以及宗教等认同相对淡化。 我们再也不能单独地思考和行动,我们的思维和反应,都必须考虑到他人身上所反映的自身形象。我们进行的是 “网状”思考,不再是单线思维,也不再处于一种熟悉的环境。我们所目睹的周遭不同现象,不论是正面的或负面的,如经济与文化全球化、数字化与英特网、恐怖主义、宗教对话、宗教基要主义、后现代主义,都成为一种危机的指标,把我们带到一个全新的世界。 阿尔文•托夫勒,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思想家之一,1928年10月8日出生于纽约,纽约大学毕业,1970年出版《未来的冲击》,1980年出版《第三次浪潮》,1990年出版《权力的转移》等未来三部曲,享誉全球,成为未来学巨擘,对当今社会思潮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体验人类的创造性 我们很快可以认识到,如果全球化的意义只是单调一致,那么它可能是一种危险的现象,真正的全球化应该以多样的文化和传统为基础。正面的全球化会促使各文化和人民相互对话,借此转化不同的传统,它不应该抹杀多元性而形成单一性。更重要的是,存在于每一种文化中的不同人文传统,那种辨识人类的伟大面和为人类的能力而感到激奋的基本直觉,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地加以保存。宣扬 “个人已死”是一种危险的风潮。 不错,某种西方的人文主义已经过时了,人不再只是一个个个体或单独的主体,他属于一个社团、物种、大自然,同样是整个宇宙的一分子。人类不再只是一种理性的动物,他也到处存在黑暗的角落。我们不能以简单的方式定义人类,因为它是一种组合体、一种结构、一种不断变动的有机体。这一切意味着历史的发展方向正打破地理、文化和经济的局限,以往它们都阻碍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去体验人类的创造性。我认为人类受造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唯有创造,如一样物品、家庭、一件艺术品、一个社会或一种思想,他才能以荣耀回报造物主。 今日方兴未艾的新轴心时代将重新定义各个国家、各个社会及各文化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同心协力讨论它并为之把握方向。它不能建立在 “个人已死”的基础上,尽管这种情况已显现在消费主义、贫富不均以及优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冲突中,它也应该是“个人复兴”的一个机会。即使“何为个人”的定义在思想、宗教及文明的交流中持续地变化,我们仍应如此看待。 中国面临全球化的冲击 中国是全球化和新轴心时代逐步成形的最佳见证者。它的历史、它所经历的经济发展和多元文化,一起都使它成为新世纪的参与者。我相信所有人都了解,今日的世界需要更多的互动,相互观摩、对话的精神,以及开放的心胸,这是以往未曾有过的情况。 中国的成就 ——诸如经济进步、世界舞台上居行动要角——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形态,伴随着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变动,面对外在世界的剧变如经融海啸,出现一种难以协调的情况。但是,每当事情没有原先所想象的那么简单,或每当前所未有的选择突然而来,我们取得一种新的机会:借此我们可以重新思考,大家要共同做何努力,以携手缔造一种社会典范。可能可以刺激我们,唯有懂得不断反省自新的民族,才能永葆活力和创造性。 以上内容摘自《对话如游戏 ——新轴心时代的文化交流》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8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追寻医学思想的轨迹(1):大纲
fqng1008 2019-4-17 22:01
一、写作大纲与世界医学史示意图 绪言:两种不同的知识体系 上篇 轴心时代 第一章 从蒙昧走来 第二章 繁星灿烂 第一节 原始观念(禁忌文化、自然崇拜、天人感应、万物有灵等等) 第二节 思维特征(形象思维) 一、手段:譬比、类推、揣摩(模仿、想像、组合、移植) 二、效应: 直接性 、 快速性 、 跳跃性 、 个体性 、 坚信感 、浅表性、牵强性、地域性、先验性、直接性、或然性、模糊性 ...... 第三节 文化载体(文学、艺术、宗教、神话、自然哲学) 第三章 中国古代医学 第四章 印度古代医学 第五章 古希腊医学 中篇 走向实证 第六章 背景: 大学诞生与逻辑学进步 第七章 取向: 形而下与形而上 第八章 开局: 解剖学与血液循环 第九章 医药家 :现代化学的先驱者 第十章 细胞学:显微镜下的世界 第十一章 感染:被误解的 微生物 第十二章 生命力: 免疫学与遗传学 第十三章 物质流: 维他命与生物化学 第十四章 腺体:胰岛素与内分泌 第十五章 手术史:理论与技术 第十六章 药理学:治疗的基础 下篇 交汇岁月 第十七章 西学东渐 第十八章 日本汉方医沉浮 第十九章 中西医汇通与中西医结合 第二十章 国医科学化与中医现代化 第二十一章 东学西传 结语 附表 世界医学史示意图 1400万年前 10万年前 3000年前-2400年前 18世纪以来 时 代 蒙昧时代 轴心时代 科学时代 思维特征 直觉思维 逻辑思维 技术手段 本能医学 经验医学 循证医学 医学知识 巫医学+自然哲学 基础医学
个人分类: 比较医学|1719 次阅读|0 个评论
石云里的《科学简史》
热度 3 fqng1008 2019-1-7 09:45
石云里教授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国际科技史学会古代与中世纪天文学委员会执行委员,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天文学与世界遗产工作组成员,德国图宾根大学中国与韩国研究所客座教授,英国Annals of Science、德国EastAsian Science,Technology and Medicine等专业期刊编委。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0 年1月出版了他的《科学简史》。正如一些批评家所说,撰写科学史的一个前提是,要给“科学”下一个定义。实际上,“什么是科学”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基于不同的定义有着不同的历史资料取舍原则。在实证主义者眼里,他们更注重于近现代科学发轫的那个年代,更乐意把它称之为“科学时代”并重墨浓彩;他们把实证精神看成是“科学”的起点,苛刻地要求它能够被客观事实所证实,而对形而上学思维范式实行严格的排拒。 但是,石云里教授着眼于知识的传承,他是这样描述的:“事实上,科学知识是人类意识的产物,是人类利用自己的语言对自然进行的理解和描述。”显然,他这里的“科学知识”等同于自然知识,并非必须科学检验。因此,他接着说: 人们相信它们是真的,是因为人们认为自然的确存在某种秩序或者规律,而且这种秩序或者规律能够为人们所认识、理解,并且是能够加以表达的。这些信念或者信仰说到底都是主观的,都是人的意识投射到自然上的,是一种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不仅决定着科学知识的形式和内容,也决定着人们获取自然知识的方式方法(也就是方法论),甚至还决定着人们对于科学知识的价值判断:究竟什么样的自然知识才是好的知识,才是确定的和可靠的知识?从很大的意义上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科学,并且,随着世界观的重大转变,科学也会发生重要的变化。由于不同的文明具有不同的世界观,同一文明中的世界观也会随着时间而改变。所以科学既具有历史性,又具有文化性。可以说,不同的文明和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可以有不同的科学。 他的《科学简史》目录如下: 导言:科学及其在西方的历史 1 人、神与天地--自然知识的起源 1.1 原始思维 1.2 尼罗河的赠礼 1.3 两河之间 1.4 爱琴海域 2 本原与真知——希腊自然哲学的开端 2.1 希腊城邦中的知识转变 2.2 寻找本原 2.3 万物皆数 2.4 元素、种子与原子 2.5 变化与知识 3 理念与逻辑--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 3.1 哲学的转向 3.2 两个世界 3.3 几何性的宇宙 3.4 逻辑路线 3.5 宇宙阶梯 3.6 生物链条 3.7 第一推动者 4 几何与自然--希腊的数理科学传统 4.1 迈进希腊化 4.2 《几何原本》 4.3 力学之父 4.4 测量宇宙 4.5 数学天文学 5 身体与灵魂——希腊的医学与生理学 5.1 从神话到理性 5.2 解剖学的发展 5.3 盖伦医学 6 实用与信仰之间——罗马统治下的科学 6.1 罗马人的知识取向 6.2 知识汇编 6.3 爱智与信仰 7 沙漠绿洲——阿拉伯科学的兴起与发展 7.1 穆斯林的知识中兴 7.2 印度数字与代数学 7.3 天文学革新 7.4 重量科学 7.5 光学之父 7.6 炼金大师 7.7 医学圣经 8 雅典的回归——欧洲的学术复兴 8.1 穿越“黑暗” 8.2 翻译运动 8.3 大学与经院哲学 8.4 光学、数学与实验 8.5 牛津算家与冲力论者 9 人是一个奇迹--文艺复兴 9.1 从天堂到尘世 9.2 人文主义与科学复兴 9.3 魔法与自然主义 9.4 艺术与科学 9.5 文艺复兴人——达芬奇 10 为了“和谐”的革命——新宇宙的构建 10.1 日心说的诞生 10.2 宗教上的麻烦 10.3 第谷的调和 10.4 开普勒的“新天文学” 11 上帝的另一部书——科学与宗教的分立 11.1 望远镜引发的争端 11.2 反击“鸽子联盟” 11.3 《对话》与审判 11.4 近代科学家与上帝 12 讯问自然——从经验知识到实验哲学 12.1 炼金家的反叛 12.2 探索人体 12.3 技艺与哲学 12.4 “新工具” 13 宇宙的语言——自然的数学化 13.1 数学挑战哲学 13.2 自然的数学语义 13.3 数学化的哲学与世界 13.4 数学需要实验 14 世界是架时钟——机械论的盛行 14.1 原子与“原因” 14.2 广延、运动和宇宙 14.3 人是机器 14.4 空气是弹簧 14.5 元素之死 15 宫廷与学会——自然知识的新家 15.1 资助者与受托人 15.2 私人社团 15.3 “所罗门宫”与皇家学会 15.4 科学院与国王的光荣 16 苹果与月亮——牛顿的综合 16.1 真理最好的朋友 16.2 解密引力 16.3 《原理》大意 16.4 流数术 16.5 光的“探询” 17 科学与启蒙——牛顿哲学的传播与发展 17.1 关于力的论战 17.2 “万有引力”的证明 17.3 分析力学 17.4 不可称量流体 17.5 “光的世纪” 18 重建元素——近代化学体系的创建 18.1 从微粒到燃素 18.2 “新空气” 18.3 有计划的革命 18.4 原子论的复活 18.5 原子量与周期律 18.6 统一的王国 19 秩序与演进——自然史的新发展 19.1 星云与宇宙 19.2 地神对海王 19.3 生物的谱系 19.4 物种的演进 19.5 地球的革命与均变 20 “乱七八糟定律”——达尔文进化论的建立 20.1 不务正业者的正业 20.2 “秘密中的秘密” 20.3 “恶狗”与“斗犬” 20.4 科学问题 21 场、波与能量——经典物理学的突飞猛进 21.1 从青蛙电到电磁场 21.2 光与电磁波 21.3 能量的科学 22 物质与生命--生物学的深入发展 22.1 细胞联邦 22.2 微生物与达尔文小池 22.3 个体发育 22.4 人与机器狗 23 重构时空——相对论的建立 23.1 捕捉以太 23.2 物理学中的新太阳 23.3 狭义相对论 23.4 广义相对论 24 粒子与波——量子力学的建立 24.1 荒唐的量子 24.2 开启原子 24.3 原子与光谱 24.4 矩阵力学 24.5 波动力学 25 寻找终极——粒子物理与宇宙学 25.1 新炼金术 25.2 解剖原子核 25.3 基本粒子 25.4 宇宙大爆炸 25.5 无尽的挑战 26 生命密码——现代生物学 26.1 发现孟德尔 26.2 两个学派的争论 26.3 果蝇——“上帝的赠礼” 26.4 DNA 的“黑暗时代” 26.5 非常“3+1” 26.6 划时代的里程碑 26.7 步入基因时代 后记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4546 次阅读|5 个评论
《走向实证医学》绪言(二)
热度 1 fqng1008 2018-12-24 21:43
1.3 自然哲学的医学 1.3.1 形形色色的传统医学 打开意大利著名医史学家卡斯蒂廖尼( Arturo Castiglioni,1874-1953)的《医学史》(程之范教授翻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美索不达米亚医学、 巴比伦 医学、古埃及医学、古犹太医学、古波斯和印度医学、古希腊医学、古罗马医学、阿拉伯医学等(遗憾的是没有提到中医学)。轴心时代的先哲们创造不同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不同的传统医学。这些医学各有各的理论,各有各的特色,但从思维方式和研究对象看,又有相当的一致性。比如创建体系无非是通过天才观察、哲学武装和经验汇集三大要素,理论内涵无非是原始的物质观、 “小宇宙”的人体观、思辨的疾病观和朴素的治疗观 等,即对人体、物质、功能(生理病理)以及致病原因的认识。 虽然各种传统医学的实践基础有所不同,但更大差别在于不同文明间自然哲学的思辨性。比如中医学的气血津液学说(演化于精气学说)、经络学说、四气五味、五脏六腑、六淫七情和八纲学说(演化于阴阳五行学说),希腊医学的 “三灵气”、“四体液”学说、自然治愈力等,印度医学的阿俞吠陀三病素(风、胆、痰)说和“八医”、“八法”说,藏医的隆、赤巴、培根学说等。这些试图解释经验事实的“理论”丰富多彩,各自圆融其说,与疾病防治手段浑然一体,无不显示着各种传统医学的理论特色。 一下子涌现出这么多学说,它们背后的神秘推手是什么?是否与轴心时代的先哲们认识大自然的思维范式有关?我们以中医学这个当代自然哲学最完整的标本来看看。 关于中医学的思维特点,我们常常提到取象比类(或取类比象)和司外揣内,归根结底就是类比思维。什么是类比思维?即根据两个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间的对比,从某一事物的某些已知特征去推测另一事物相应特征存在的思维方式。类比思维是在两个特殊事物之间进行分析比较,它不需要对大量特殊事物进行研究,因而很难获得事物的一般性规律。但它可以在归纳与演绎无能为力的一些领域中发挥独特作用,尤其在那些被研究的事物个案太少或缺乏足够研究、科学资料积累水平较低、不具备归纳和演绎条件的领域。 轴心时代是人类文明的孩童时期,正是自然知识积累水平较低的年代。那时候的自然、哲学、宗教、文化艺术以及各种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都荟萃在自然哲学的母体之中。各种知识在这个母体中碰撞和搅拌,并在碰撞和搅拌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类比思维。类比思维一经产生,就显示出创造知识的极大能量,并构建了那个时代最辉煌的成就。 同时,类比思维是最活跃也最不可靠的推理方法,它在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极其有限、自然知识极其匮乏的年代,短时间内创造了大量的 “知识”,包括有益的、无用的和荒谬的。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对知识的准确性有了更高要求,并逐渐认识到类比思维获得的知识并不可靠,归纳法应运而生。 类比思维是一种 “顾左右而言他”的思维模式。那时候因为人类对本体事物的知识实在有限,各种研究手段和方法远远不够,但是理论思维是人类的特质,而偏偏此时社会分工出现了一些最早“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急于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天才的先哲们聪明地“顾左右而言他”,于是各种自然哲学学说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呈现出轴心时代让人惊奇的灿烂光芒。 1.3.2 知识构成的缺陷 人们一定很奇怪,为什么轴心时代之后会有一个漫长的中世纪,人类文明一下子跌入低谷?这可能是轴心时代与科学时代最大的差别。 中世纪之后,以实证研究为后续的科学精神逐渐提炼而出,于是新的科学时代来临了。作为那个大变革时代的见证人,恩格斯可能比我们看的更加真切: “由于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各个领域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指出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及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描绘这样一幅总的图画,在以前是所谓自然哲学的任务。而自然哲学只能这样来描绘: 用理想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用臆想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想象来填补现实的空白 。 …… 今天,当人们对自然研究的结果只是辩证地从它们自身的联系进行考察,就可以制成一个在我们这个时代是令人满意的 ‘自然体系’的时候, …… 自然哲学就最终被清除了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1976年版,241页) 我们仍然以中医学为例,来剖析自然哲学医为什么突然失去了发展动力?或者说,再也没有显现出建构时期的辉煌?而现代医学 自从诞生之后就 始终保持着经久不衰的动力,奥秘又在哪里?恩格斯的这段话可以引领我们去看看传统医学知识构成的缺陷 。 对比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的理论体系,我们会发现一个根本差别。即与各种现代科学分支科学一样,现代医学由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两大部类构成,而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并非来自基础研究,基础学科基本缺失。能够产生科学的加速度发展,恰恰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水乳交融,相辅相成。那么,传统医学基础研究的缺失,很可能就是它发展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 ( 1)概念的虚构性 对大自然各种事物的命名,是人类文明诞生的标志,并表达出有形世界与无形世界的密切关联。但是早期的智者急于求成,匆忙地借助当时的各种思维工具陆续地给出了很多相互重复、相互冲突的命名。因为,人类不可能先掌握命名规则再开始给万物世界命名,而只能等命名出现混乱不堪状态的时候,才能总结经验制定命名规则。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即指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形式逻辑的定义方法是把某一概念包含在它的属概念之中,并揭示它与同一个属概念下的其它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种差。因而定义的常用公式是:被定义概念 =属+种差。定义的规则有:①应相称:即定义概念与被定义概念的外延相等;②不应循环;③一般不是否定判断;④应清楚确切。 由于缺乏形式逻辑的规范,中医学概念(命名)以举实、移植、嫁接、类推四种方式迅速产生,出现井喷式效应。大量生理、病理、药理学概念没有能明确反映本质特征的内涵,也无法找到可操作性解释,如肾阳虚、脾气虚、心气虚、肝郁、瘀血、阴阳、寒热等等,无法通过操作来重现和检验。例如湿热,究竟是一种致病物质还是一种气象因子呢?湿热通过什么途径,怎样进入人体,又是如何熏蒸肝胆的?这种邪气无法捕捉和检测,怎么去经受多几个 “为什么”的反复质疑?因此,它只能永存于思辩和虚构的迷宫之中。正如尹文所云,“万名俱列,不以形应则乖”,中医学各种概念内涵不清,分类不明,以致于后世医家不得不进行大量的传、注、笺、疏,通过训诂而求字义,结果张氏说张,李氏说李,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例如《伤寒论》的“六经”,由于没有可操作性解释,后人有认为是经络,有认为是部位,有认为是阶段,有认为是脏腑,有认为是气化,又无法用检验来决定它的“生存权”,也就失去了修正和淘汰旧概念、创新和完善新概念的重要方式。 ( 2)分类的随意性 在传统逻辑里,把概念外延即一个类分为若干子类的思维过程称之为 “划分”。划分是从属到种,而分类则是从种到属,二者方向相反,但规则一致。要正确地分类,需遵守一定的逻辑规则:①各子项之间没有共同的分子,即各子项之间是 全异关系 ,或者说各子项不相容; ②母项的每一个分子都属于某个子项,即各子项要穷尽母项(与枚举不同);③每次划分必须依照同一根据;④每次划分不能越级(例如动物,首先划分为脊椎和非脊椎两类,再把脊椎动物分为哺乳、鸟、鱼、爬行、两栖等5类)。 早期医家对疾病认识不清,分类模糊、相互包含的认识是必然的。根据《诸病源候论》中的文字汇总,外感病四大体系,存在着严重的重叠、包含现象。我曾经搜集了疟疾、痢疾等疾病的中医分类,都在 30种以上,以五脏、六淫、八纲以及临床表现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区分。由于缺乏划分规则,古代医家没有办法进行合理分类,因而随意性很大。这种不讲究规则引起的分类混乱,一直持续到今天。 最近,我的一篇的文章 “从分型辨证到分期辨证——中西医结合传染病诊疗模式的推陈出新”(即将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发表)专门提到这个问题:在“病证结合”的诊疗模式里,为什么一种疾病可以分为3型、5型、8型、10型,甚至20型、30型、50型?专家制定的分型标准为什么常常被临床医生突破?原因在于目前采取的“分型辨证”模式则包含了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淫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各种辨证方法具有不同的划分依据,重叠应用会出现“兼容性故障”。 ( 3)实证的困难性 上世纪 80年代初,伴随“四个现代化”而兴起的“中医现代化”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中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理论现代化,即吸收现代科学的理论和 方法 ,发掘、整理、阐明经典理论的 科学 精华 ,研究 和解 决经典学说提出而没有完全解决的理论问题,开拓和探讨经典理论所未包括的 医学 问题,把经典理论提高到现代水平,建立新的中医理论。 例如 “气”的本质研究,有代表性的如“信息-能量-物质混合统一场说”、“人体气场说”、“熵流说”、“序参量说”等;“六经”的本质有“藏象模型说”、“病理层次说”、“神经系统兴奋抑制说”、“病理神经动态说”、“全息说”、“炎症反应综合征说”、“疾病规律说”、“高度综合体说”、“理想模型说”、“时空说”、“数学集合论说”、“关系说”、“层次说”、“模糊聚类说”等,但自然哲学的“气”由于内涵缺乏可确定性,任何一个可操作性的解释都会受到传统理论的质疑而无法达成共识。在经络本质的探索上提出了“人体第三平衡系统假说”、“二重反射假说”、“外周中枢统一论假说”、“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假说”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三大学派,即经络(生物)物理学派,经络实验生理学派和临床经络现象学派(或称高等临床神经学派),代表著作一大堆,仍然是“各吹各的号,各谈各的调”;证本质研究有“症候群”、“病理过程”、“病理状态”、“病理生理过程”、“标准或准则”、“人体功能态”、“整体体质反应特征”、“异常机能状态”、“机能反应状态”、“定型反应形式”、“概念性的统一体”、“全身性调控反应的综合表现”、“体内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相互作用的综合行为”、“疾病征象在某时间点上的空间分布”等说法,涉及指标包括内分泌(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前列腺素、性激素、内分泌腺体形态学等等)、血浆环核苷酸、物质能量代谢(ATP、Na 、K 、儿茶酚胺、ATP酶、尿17-DHCS和红细胞酵解率等等),免疫功能(胎儿甲种球蛋白、淋巴细胞转换、玫瑰花环、补体C3、IgM、IgG等等),植物神经功能(体温、脉率、血压、冷加压试验以及某种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等)等,同样无法取得共识。关键的问题是,中医的概念、理论本身缺乏确定性,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从而无法上升到基础研究成果(参见:聂广. 中医基础理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3(5):4-7)。 1.4 现代医学为什么独一无二 (未完,待续。这是《走向实证医学》的绪言,在此寻求合作者与出版单位) 附:《走向实证医学》后续篇章 2.疾病载体:解剖学复兴 3.发现血液循环:生理学开始 4.人是机器:医学物理学派 5.走出炼金术:医学化学学派 6.细胞病理:终结液体病理学 7.传染之谜:微生物时代 8. 自然治愈力 :免疫学研究 9.生物进化:遗传学问世 10.发现维他命:营养学诞生 11.胰岛素发现:代谢性疾病发轫 12. 奥卡姆剃刀 :循证规则 13.麻醉、消毒和输血:外科学基石 14. 防治利器:遏制传染病 15.降低死亡率:产科进步 16.中医现代化:得失与启迪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2140 次阅读|2 个评论
《走向实证医学》绪言(一)
fqng1008 2018-12-21 17:46
1 绪言:从轴心时代到科学时代 1.1 轴心时代 1883 年,马克思去世。但在同一年,德国又迎来了另一位哲人的诞生,他就是 雅斯贝尔斯 。 雅斯贝尔斯 ( 1883.02.23-1969.02.26,德国哲学家,精神病学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主要代表之一) 据悉,如果不是雅斯贝尔斯的至亲好友,当你去拜访他的时候,他一定会高高在上地坐在他的沙发椅中,像一位亲王那样从他的宝座上慈祥地俯视着你。听你谈论上帝、世界和人类的知识,并在亲切地赞同或反对之后,继续陈述他自己的观点。 这就是卡尔·雅斯贝尔斯。他年幼时得过一种怪病,因此无法进行爬山、骑马、跳舞等激烈的运动。长期过着单调的生活,他显得孤独而又很难与别人沟通。尤其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十分固执地同所有人辩论,而且有种不容分辩的说教口气, 人 称“雅斯贝尔斯式的表演”。 但是,雅斯贝尔斯有一个很著名的命题——“轴心时代”。这是他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提出的,即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发生在大约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有一个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 轴心时代 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农家、杂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 1980 年代初,这个理论传入中国。我们当时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早期,中国在世界文明中的位置何在?它能否再一次成为世界的中心?这个理论正对胃口。 1.2 “科学时代” 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这本书里,雅斯贝尔斯也注意到:“从1500年到1800年,欧洲优异的精神成就——以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达芬奇、莎士比亚、伦勃朗、歌德、斯宾诺莎、康德、巴哈、莫扎特等为代表——使科学技术相形见绌,与2500年前的轴心期平分秋色。在这较晚的世纪里,我们是否将看到又一个轴心期?”(第89页) 接着,他否定了“第二轴心时代”的说法:“不过最重要的是,第二次轴心世界完全是欧洲的现象,仅为此它就无权要求第二轴心的称号。”(第90页)雅斯贝尔斯的话没错,轴心时代是多中心的,而所谓“第二轴心时代”是区域性的。但如果我们缩小对象,把人类文明局限在自然探索方面,则可以将1500年到现今仍然在继续的时期称之为“科学时代”。 那么,可以把人类对大自然的探索划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轴心时代的“自然哲学”时期,一个则是我们所处的“科学时代”。为什么这样划分?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本质差异?也许,“科学”的定义与诞生、发展的历程与此相关。 我们觉得,科学不可能“多中心”发生。因为,它是个专制的独裁者,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和苛刻的可重复性要求。不像自然哲学那样宽容大度,海纳百川,无论什么学说都包容在内,相互打架也没有关系。反正缺乏游戏规则,谁也打不赢谁,不如和平共处。它有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是个认死理的家伙,过时的学说一概剔除。 医学就是这样,为什么传统医学五花八门,而现代医学却独一无二,世界通行?为什么传统医学都保守原貌,而现代医学却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从两类知识的结构体系、核心观念、方法论手段、动力学效应等等,我们也许可以找到隐藏在历史表象背后的奥秘。 1.3 自然哲学的医学 1.4 现代医学为什么独一无二 (未完,待续。这是《走向实证医学》的绪言,在此寻求合作者与出版单位) 附:《走向实证医学》后续篇章 2. 疾病载体:解剖学复兴 3. 发现血液循环:生理学开始 4. 人是机器:医学物理学派 5. 走出炼金术:医学化学学派 6. 细胞病理:终结液体病理学 7. 传染之谜:微生物时代 8. 自然治愈力 :免疫学研究 9. 生物进化:遗传学问世 10. 发现维他命:营养学诞生 11. 胰岛素发现:代谢性疾病发轫 12. 奥卡姆剃刀 :循证规则 13. 麻醉、消毒和输血:外科学基石 14. 防治 利器:遏制传染病 15. 降低死亡率:产科进步 16. 中医现代化:得失与启迪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11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轴心时代与中医学
热度 2 fqng1008 2018-9-20 14:51
一、什么是轴心时代? 轴心文明假说同 马克斯· 韦伯 有关西方现代社会起源的研究存在着内在联系,故自20世纪60年代后,它便引起了西方社会学家的广泛注意。70-80年代,以 史华兹 和 艾森斯塔特 为首的一批社会人文学者对这一专题进行了数次大讨论,形成了被称之为文明动力学的 历史社会学 新分支,而此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轴心时代的起源即“ 发生学 ”方面。 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第一次把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轴心时代这一历史现象很早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但在雅斯贝尔斯之前,并没有专门的、系统的研究;今天,轴心时代已成东西方史学、人类学和哲学等学科的一个无法绕过的课题。事实表明,“ 轴心时代 ”既是一个复杂的历史文化现象,也是一个思维的“建构”。可是,通观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由于缺乏一个科学的研究视角或方法,故使得轴心时代这一遥远而复杂的历史文化现象始终没能得到令人信服的阐释。现代阐释学和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对一个事物或现象的阐释取决于研究者的视角。视角即方法。为了将轴心时代研究推向深入,我们应该找到一个新的科学的研究视角或方法。那么,我们是否能够找到这样一个研究视角呢? 二、轴心时代的发生学 1. 文化散播说:借鉴、类比生物散播的一种文化发展思想的文化散播说。不过,鉴于轴心时代的文化精神突破发生在不同的文明区域,以不同的文字形式与思想内容表现,其差异性太大,且由于当时文化传播的技术条件非常有限。故这种文化散播的说法说服力不是很强。 2. 历史环境变迁说:有一些学者试图从各文明的历史环境变动所造成的刺激与回应去解释轴心时代思想突破的出现。如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文明起源的性质就是从静止状态到运动状态的过渡。在对文明起源的解释上,汤因比提出挑战与应战的理论。但这一理论也有两个致命缺陷:一是过分强调了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作用;二是忽视了挑战与应战过程中物质因素的存在。德国学者阿尔弗雷德-韦伯就曾指出,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间,印欧游牧民族从今日俄国南部向外移动,四处迁徙。在公元前1000年以后开始与当时几个主要文明地区接触而产生冲击。因此,他认为这种人口大迁移所造成的外在环境的刺激足以解释为何印欧民族迁徙所至之处,当地人民受到冲击,对生命产生新问题与新思想,由此而有轴心时代的思想创新。这种观点如果史料确凿,则对于解释轴心时代的发生当有参考价值。此外,欧洲学者艾瑞科·魏尔(Eric Weft)也曾经从环境论的观点提出类似的解释。奢帕(Romila Thaper)在解释印度轴心时代佛教的兴起时,就曾特别强调公元前1000年印度 恒河流域 发生了 古印度 史上所谓的 第二次城市化 现象。他认为就佛教的兴起而论,印度轴心时代的思想文化突破可以从当时的社会经济变迁找到原因。不过,这种社会经济环境的解释失之于太简单。 3. 个人认知发展模式对比说:德国学者罗兹(Helner Roetz)应用西方心理学家科伯格(Lawrence Kohlberg)提出的个人 认知发展 模式去解释文化总体的发展。不过,罗兹从 文化演进 论去解释轴心时代的出现也是很难成立的。 三、轴心时代的动力学 帕森斯认为,在公元前1000年之内,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四大古代文明,都曾先后以不同的方式经历了哲学的突破阶段。所谓哲学的突破即对构成人类处境之宇宙的本质产生了一种理性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所达到的层次之高,则是从来都未曾有的。与这种认识随之俱来的是对人类处境的本身及其基本意义有了新的解释。帕森斯虽然承认世界几个主要文明圈内发生的哲学的突破,但谈到古代文化发展的创新,他只认为古代西方的希腊与以色列是他所谓世界文明演化的苗床社会(seed bed societies),而中国与印度的古代文明则完全不在其列。韦伯与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盛行的现代化观念的思想根源,可以说是现代西方学界的一种主流思想。这种主流思想在近年来,通过贝拉(Robert N.Bellah)对宗教演化的论述,特别是艾森斯塔特的比较文化研究,开始正视轴心时代在人类文化史上的重大意义。 本雅明·史华兹认为这种动力是一种走向超越的“倾向”:“如果在所有这些‘轴心’运动中仍然存在某种共同的基本驱动力的话,则该驱动力便可被称为走向超越的倾向。” 艾森斯塔特 则将这一突破称之为“超越秩序”对“世俗秩序”的积极构建:“一种新类型的知识分子精英变得意识到按照某种超越眼界而积极建构世界的必要性。此种概念和眼界的成功的制度化,导致对于社会的内部轮廓形貌及其内部关系的广泛重新安排。而此种重新安排改变了历史的动力,并且导入了世界历史或世界诸历史的可能性。”无论是史华兹的“倾向”动力论,还是艾森斯塔特的两种秩序的“建构”动力论,虽然具有很强的阐释力,但由于它们都忽视了轴心时代产生的社会物质条件即生产力动因,具有以精神解释精神的内在缺陷,故都难史华兹认为,如果要说轴心文明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那么就在于它们都表现出对“超越”的趋近。所谓“超越”,其字源学意义是指“退而瞻远”,意味着对现实采取一种批判、反思的究问态度,从而开启一新 的视域。而此中,人类意识生活的改变对轴心突破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另外,在西方学术主流之外,对轴心时代观念也有一些反响,这里最重要的当数西方现代思想家佛吉灵(Eric Voegdin)的巨著《秩序与历史》。佛氏完全不同意黑格尔-韦伯这一思想传承对“理性”观念所作的狭隘理解,因此他在评价世界文化的发展时,可以对轴心时代作相当同情的了解,但问题是他跳出了黑格尔·韦伯这一思想传承的小框子,却没有跳出西方文化的大框子。 四、华人学界的轴心时代 闻一多: 闻一多 先生可能是我国最早明确意识到轴心时代现象的学者。他在《文学的历史动向》一文(1943年作)中有过涉及到轴心时代的说法:“人类在进化的途程中蹒跚了多少万年,忽然这对近世文明影响最大最深的四个古老民族--中国、印度、以色列、希腊都在差不多同时猛抬头,迈开了大步。” 《二十一世纪》杂志:2000年伊始,香港中文大学主编的《二十一世纪》杂志连续两期以“轴心文明与二十一世纪”为主题的专辑中,集中深入地讨论了轴心时代和所谓的“第二轴心时代”课题。如, 金观涛 撰文《展望第三个千年》,提出轴心文明在当代复活的可能性问题(总第57期);历史学家 许倬云 的《谈枢轴时代》一文认为,以科技文明为主的当今时代,比轴心时代更有价值(总第57期);著名学者 余英时 先生的《轴心突破和礼乐传统》思致深邃,其所提出的中西文化内向超越和外向超越的思想新颖独特(总第58期);台湾学者 张灏 的《从世界文化史看枢轴时代》,视野开阔,资料丰富(总第58期);香港学者 陈方 正在《全球未来文明展望:憧憬与疑惑》中回顾了轴心文明说,讨论现代轴心文明出现的可能性问题(总第58期)。 杜维明: 杜维明 教授对于与轴心时代有密切关系的“第二轴心时代”的鼓吹可以说用力最勤。 汤一介 先生也极力鼓吹新轴心时代的观念。另有不少学者近年来积极介绍国外第二轴心时代思潮并全力鼓吹第二轴心时代的观念。杜维明、汤一介等学者敏锐地看到 轴心时代 课题的重大学术和现实价值,在鼓吹、倡导研究轴心时代上功不可没,但他们的研究一般停留在对轴心时代现象史料的整理和描述上,而没有能够深入其内作出有创意的深度剖析,总体上说都有大而空的 宏大叙事 之嫌。 曾邦哲:在中国与中东、欧洲的实地考察与文献研究, 曾邦哲 探索了古代以色列南北分裂、古代印欧民族迁徙的历史,中东处于人类出非洲从欧亚向外周迁徙的中心地带,从而是导致轴心文化形成的关键,发现旧约圣经文化、以色列文化与华夏文化的许多古代习俗相似,而新约圣经有希腊神话的印迹,希腊神话有明显的印度神话和宗教影响,从而提出了以色列-华夏、印度-希腊文化的关联,形成了 人类文明 的四大 经典文化 核心 - 宗教与社会、精神与 自然哲学 (《儒家全球化》等),哲学是一切社会文化包括科学、艺术、政治、经济等的灵魂,近现代形成的全球化文明( 地球文明 )是四大经典文化的要素融会,健全繁荣社会具备信仰-伦理、心灵-物质文化等完整结构体系。 陈方正等:正如陈方正教授所说,“轴心文明”,是指凝聚着人类价值与精神面貌的宗教与哲学思想,它是文明的“内核”,是其最深层、最根本的部分。 余英时 先生详细地论证了中国轴心时代超越的独特性:中国的轴心突破好像是“最不激进”或“最为保守”的。中国在轴心时代期间或此后,都着重于历史的连续性。“突破”是出现了,但是并非与突破前的传统完全断裂。相对于帕森斯所指出的希腊轴心突破针对的是荷马诸神的世界,以色列针对的是“旧约”和摩西故事,印度针对的是悠久的 吠陀 传统而言,中国轴心突破发生的背景则是三代(夏、商、周)的礼乐传统。希腊与以色列的“轴心突破”,都是属于“外向超越”型的;中国古代“突破”所带来的“超越”与希腊和以色列恰恰相反,可以更明确地界说为“内向超越”(inward transcendence)。 李泽厚 、 陈来 、 姜广辉 、 余敦康 等学者在研究中国轴心时代时提出过一个与轴心时代概念直接相关的“前轴心时代”概念。他们几乎都认为,我们仅仅通过“轴心时代”这个概念本身去找轴心时代根源,是不能找到答案的,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向前追溯,这就自然引出一个“前轴心时代”的问题。李泽厚先生对巫文化的讨论受到学界的普遍重视,可视为对中国轴心时代发生背景研究的一个贡献。陈来先生对孔子出现之前的前诸子时代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做出了一种全新的解读和阐释,揭示并论证了作为轴心时代出现的文化准备,从而为前诸子时代的思想史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范式。钟国发先生认为,轴心时代人类具有了向传统文化发起挑战的能力,此时出现的各大世界化宗教,“都是作为反传统宗教出现的”。 范毓周 、王志轩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公元前11世纪中国和希腊由于迁徙和征服造成的社会结构变迁。 晁福林 教授撰文认为,物质层面的内容往往可以用考古学的方法研究,要透过“物”来研究“人”的精神面貌与特质。 黄克剑 教授的著作《由“命”而“道”》将轴心时代的特征概括为从“命运”到“境界”或所谓由“命”而“道”的转换。上述研究都比较深刻,遗憾的是他们都没有自觉地切入 历史唯物主义 的角度。 五、中医学:轴心时代的“前科学” 最近,在撰写《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与中医科学性 》过程中,自觉而不自觉地触碰到“轴心时代”这个概念。结合自己对中医学的苦苦思考,以及一些相关资料,拟定了这个课题。 课题感悟于英国宗教学家凯伦·阿姆斯特朗的《轴心时代——人类伟大宗教传统的开端》。她如此深入地研究了轴心时代的宗教及其发生学,难道不应该有一个轴心时代的“前科学”及其发生学。我不是文化学者,没有能力做如此大量的研究工作,但作为当代中医人,给社会一个中医学的准确理解似乎义不容辞。于是缩小内容——中医学:轴心时代的“前科学”。 首先得为“前科学”定义。前科学就是产生于科学之前,具有发展成为科学的潜力,但严格意义上不完全符合科学规范的知识。前科学(protoscience)指的是科学建立之前所形成的理论,如化学的前身是炼金术,医学的前身是巫术等。费耶阿本德认为很难在科学,前科学,伪科学之间进行区分。如前科学很容易与伪科学混淆,但前科学在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是有价值的(注:炼金术的基本理论或根本目的是:将贱金属变为贵金属。用化学的概念看,这是错误的,但炼金术使用的基本方法,如使用天平对质量进行精确测量对导致化学的产生是极其关键的)。 有人提出,中医学 前科学与超前科学的统一 ,这是值得商榷的。 美国著名的科学史家库恩认为,科学发展的模式为:“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似乎没有超科学一说,让人感觉那是神学的意味。 说其是前科学,乃是正视中医仍然缺乏现代科学所要求的系统性归纳论证,也不具备现代科学所要求的可重复性与可复制性。 但说其为前科学,同样也意味着承认中医的潜在价值,只要对其进行现代科学所要求的系统化整理是可以使其达到作为科学的标准,并且带来实实在在的医疗效果。 青蒿素的发现、测定与生产推广使用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一方面,青蒿素的问世与传统中医药有着很深的关系。屠呦呦“当年在实验中陷入困境,最后遍查古籍,在1700年前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找到线索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这对认识到青蒿素在提取过程中的温度敏感性,从而做出改用乙醚、乙醇等溶剂浸泡提取的决策,起到了关键作用。 诚然,古代中医医家留下的记录用今天的眼光看是不够严谨甚至颇为混乱的,但这些提供了经验积累的古籍毕竟是“留下了一座大房子”。在房子里寻找宝藏,怎么说也好过遍寻荒野吧。 然而,现代意义的青蒿素与传统中医药学的联系,也就到此为止了。确认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100%之后,就是“提纯、再试验、化学结构测定、药效与毒性分析、动物试验、临床试验、提取工艺优化并转化为生产工艺“的一整套现代科学体系之下的医药学流程了。这与阴阳血气如何协调的中医药理论已是完全扯不上关系了。 从这里,足以清晰地看到,中医起到的是一个前科学的作用。因此,中医也理应公正地得到前科学的评价。 附凯伦·阿姆斯特朗:《轴心时代——人类伟大宗教传统的开端》 一、作品简介 《轴心时代:人类伟大宗教传统的开端》内容丰富、涵盖面广,且颇具思想深度,加之作者旁征博引、文笔优美、深入浅出,将宏观理论的阐释与微观事物的细腻描述巧妙结合,因而此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阅读《轴心时代:人类伟大宗教传统的开端》,不仅能深入了解人类古代宗教、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还可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无论是针对个人层面的修身养性,还是社会层面的治国安邦,该书都具有高远的指导意义。 英国著名宗教学家凯伦·阿姆斯特朗以豁达恢宏的气度、悲天悯人的情怀,向读者展开一幅人类文明最辉煌的时代画卷;同时以凝练优美的笔触,着力阐述古代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这四个高度文明的地区,是如何哺育出人类宗教和哲学传统的,以便读者清楚地了解到中国的儒道思想,印度的 耆那教 、印度教和佛教,以色列的一神教以及希腊的哲学理性主义的形成过程及其当时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 二、作者简介 凯伦·阿姆斯特朗(KarenArmstrong),英国著名作家,宗教学家。1981年出版了处女作《穿过窄门》,记录了自己所亲历的7年修女生活,这本书出版后立即风靡一时。随后,她创作一系列的畅销书,如《神的历史》、《神话简史》、《佛陀》等。其中《神的历史》被译成30多种语言,在《 纽约时报 》畅销书榜上久居不下,创造了一个热销奇迹。而《佛陀》一书也成为全球最畅销的图书之一,销量超过300万册。凯伦·阿姆斯特朗现居伦敦。 三、著作目录 地图与图表 中文版序 前言 PART ONE 酝酿 第一章 轴心民族(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900年) 一、雅利安文明 众神体系 雅利安献祭 琐罗亚斯德 二、雅利安人的迁移 印度河谷文明 《 梨俱吠陀 》 印度献祭 雅利安人东扩 你就是梵 原人与生主 三、中国 原始文明 尧、舜、禹 商朝文化 周朝初期 上天的授权 四、以色列部落联盟 第二章 宗教仪式(约公元前900年-公元前800年) 一、 希腊文明 迈锡尼衰落 诸神的诞生 酒神节 二、以色列和 犹大王国 亚哈与以利亚的冲突 社会公义 一神崇拜 三、周朝的仪式 君主:天帝之子 顺应天道 宾祭 四、印度仪式革新 戒杀 生主就是献祭 神圣的个我 个我:内心的火焰 PART TWO 开端 第三章 神性的放弃(约公元前800年-公元前700年) 一、以色列和犹大王国的宗教转型 阿摩司的预言 何西阿 的劝告 两种历史记述 以赛亚 预言 二、希腊的独特文化 希腊城邦 竞赛与竞技会 德尔斐 神庙 荷马的影响 诸神谱系 三、中国进入春秋时代 礼仪的发展 鲁国的礼仪 四、印度的精神追求 隐修者 梵行 第四章 心性的探索(约公元前700年-公元前600年) 一、印度呔陀宗教起源 奥义书 耶若婆怯 邬达罗迦·阿鲁尼 谦卑的因陀罗 二、希腊祭仪的变革 赫西俄德的正义观 《诸神谱系》 甲兵的产生 三、中国礼的规范 王侯的规范 军队规范 君子品质 家庭规范 四、 犹太教 的兴起 约西亚 的尝试 《申命记》的作者 PART THREE 辉煌 第五章 心性的修炼(约公元前600年-公元前530年) 一、 巴比伦之囚 耶利米 的预言 约伯 的苦难 以西结的异象 耶和华的所在 创世的故事 神的居所 …… 第六章 悲悯天下(约公元前530年-公元前450年) 一、孔子时代 二、以赛亚第二 三、希腊政治与悲剧 四、大雄与 耆那教 第七章 关注每个人(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98年) 一、 尼希米 与 以斯拉 二、苏格拉底时代 三、墨子 兼爱 学说 四、佛陀思想 第八章 万物一体(约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00年) 一、庄子与孟子 二、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 三、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PART FOUR 结束 第九章 帝国的思想(约公元前300年-公元前220年) 一、诸子百家 二、 希腊化时代 三、阿育王护法 第十章 前方之路 一、秦亡汉兴 二、孔雀王朝瓦解 三、犹太轴心时代的硕果 四、宗教就是金规则 注释 术语表 译后记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3573 次阅读|6 个评论
中国经济发展 - 公司研究
benlion 2017-11-7 17:03
I- 东方与西方 - 轴心时代的波斯帝国 和丝绸之路与 狮子 - 中东 波斯湾历史 与阿拉伯帝国和蒙古帝国 - 而后, 16 世纪之后的中东与南亚。 O 大航海时代简史 狮子(昨夜梦见狮子与航船)的文化交流 - 轴心时代的丝绸之路。 大航海时代 - 东方,中东奥斯曼帝国 - 印度莫卧儿王朝和中国清朝,西方 - 向北亚 - 向美洲和澳洲延伸到环太平洋。 从大航海时代到太空探险时代 - 火星计划 时代 - 不仅仅是一个地球,而且将是整个太阳系的资源。 II- 科学与工业 - 从轴心时代到航海时代 - 从航海时代到太空探险时代 - 寻找 另一个地球 。 东印度公司 - 银行与 股市交易所 - 东 方与西方 贸易 - 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 世界上最早的科学院 - 1635 年 1 月 2 日,法国宰相黎塞留( Richelieu,1585 ~ 1642 )创立法兰西科学院 Académie Française - 英国皇家科学院 The Royal Society 成立于 1660 年 - 国家层面的 科学与政治 的关系。 工业革命的 锲机 与 工艺美术运动 - 制造技术与设计艺术 和管理科学 - 运筹 - 决策与博弈的行为经济学理论。 《创业美国》 - 走进美国 创业中心 - 创业百态 与 文化环境 。 面向未来与 开拓 未来 - 新教伦理 与自然神论 和镀金时代与 文官制度改革 。 III- 北太平洋 - 盛田昭夫 ,日本制造和中国设计,贝律铭 - 美国苹果乔布斯 和 禅宗 与 论语 。 传统文化与现代体制和 技术立国 与发展科学 - 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模式 和 工业 技术与 研究型 大学 。 创业文化与环境因素 - 科学 - 技术与工业革命 - 火星计划与 人工生态 - A 衣 B 食 C 住(建筑) D 行(交通) E 传(通讯) - B 是生理的基本需求 。 美国 好莱坞 影视和硅谷 IT 产业 - 中国 产业结构 与城市群布局 。 - ( 2017 年网络日记) -
个人分类: 工业化科学|1560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明发展的路径
benlion 2016-1-10 16:17
近现代人类文明的进步,走的是基督教改革与儒-道家文化的交融,这是不同于印度教-天主教模式的,恰在国内文化很大影响来自这里,而传统中国儒-道家文化遭受摧毁,这就是李约瑟难题-钱学森之问的答案。 明朝海禁是向东方与向西方的文明发展路径转折点。 中华文明奠基于夏商周朝,之前是中东文明 - 埃及和巴比伦,在远离这之外的处于原始时代,之后是秦汉到明清朝,秦朝在炎黄文化之外加上了龙凤文化 – 即帝王。 牛顿时代是欧洲文明的发展,但可以发现大量研究与吸收了中国的技术、艺术和哲学、体制的成就。 对中国文化的分析,必须分辨来龙去脉,分析不同朝代的不同文化类型的构成,及其在不同时代起的作用与影响, 经受了现代科学的教育与训练,也就将逻辑分析与事实考证的方法,用于历史学研究。 印度次大陆,在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来自里海-黑海的印欧民族迁徙,导致了延续至今的印度文明。 实际上,印度-希腊、以色列-中国文化的奠基,都在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后500年之间,形成了东方与西方文明模式,而阿拉伯和蒙古汗国,则构建了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约公元1500年前后的希腊拜占庭-印度文明和中国明朝,全线发生了文明的更替,从而,导致了欧洲寻求海上新的丝绸之路。 这些年的经济危机,则是不同的原因 – 等级商业模式。 儒家文化和犹太教文化,都是家族文化到国家文化的转换阶段形成,也是过渡到一神教阶段的文化,犹太教是古代以色列南国部落,在波斯时期,进一步走向和完善了一神教。 印度教和希腊神话是多神教阶段的文化,希腊神话走向文学和哲学形态,佛教是无神论哲学形态的宗教,后来却返回到多神的印度教。 中国社会民间,与其说是传统文化,不如说更是印度化了,有人说是拉美化了,也就是印度-希腊-拉丁文化路径的传统,却不同于中国-中亚-中欧-基督教新教的文化路径。 - (01/10/2016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人类历史|2229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人文精神到科学方法
benlion 2015-9-7 10:25
科学方法,由2部分构成,其中至少有1部分,即经验主义和实践精神的技术传统,或实验科学的技术传统,却是来自中国。 而且,科学方法,最早出现在司法和刑侦领域,尤其法家和兵家,最早的社团组织在墨家,这些都是构成近现代科学的组成部件 - 近代科学的方法来源,不仅有希腊-罗马传统,而且,也有东方传统,如,地图学就是个典范。 究竟什么是自由呢? 学术研究和创新的自由,体现在学术思想和文化的繁荣。 可以,看看历史上有多少学派和多少学说,就可以评估那个朝代或时代的学术自由度,乃至可以采用现代科学计量学,进行定量分析,不仅历史的过程,而且,同时的不同地理区域之间的比较。 也就是说:中国传统里,不仅有人文精神,也有科学精神或求证、考证和实践、经验等精神传统。 然而,在中国的近现代化过程,却出现走了弯路。 就是A1)形而上学的循环辩论,不进行历史考证和实践或经验检验;A2)原始宗教的泛神论混同科学与宗教或物质与心灵的边界,以及多神论的种姓等级转换到文化种姓主义。 以上A的2点,就是导致中国未能诞生科学和未能走向创新的关键点。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近现代化,也常摇摆于A)多神教等文化与中国自身的B)儒-道家文化之间;然而,欧美近现代化,却是在批驳A)而走向B)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尤其, 实践技艺和工程模式,而近代科学含有工匠的技艺传统(如仪器技术、制造设备和工艺美术等传统),也 体现在法国,而后英国和美国建立的文官体制。 从1)神权社会转换到3)民权社会,中间阶段是2)君权社会,如何从2)转换到3)就是中国学者的课题。 - (07/09/2015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科学与历史|196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与医学、工程思维模式
benlion 2015-8-17 22:51
人类在天地之间,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心之间的行为,导致了社会组织和文化体系的结构形成。 轴心时代,在印度、希腊、波斯与中国奠基了人类的基本思维模式,而后,导致了中古代中国的实践哲学、工程技术和工艺美术的发展,形成了私塾教育、文官体制和作坊集市、戏曲剧院的社会形态。 在近现代欧洲,发展了思辨哲学、实证科学和工业设计,导致了大学教育、民主法治和工业制造、影视艺术的社会体制。 (4世界理论) 中古代农业、医学、筹算和手工业等,属于实践的经验知识和工程技术,而近现代建立了物理、社会、生物和人工科学的实证分析与系统综合方法,手工业转换到机器化工业、农业转换到机械化农业、文学艺术转换到创意设计产业等。 并形成科学与医学、工程的不同模式: 1)科学与数学方法,“物理-生物-心理”模式; 2)工程与艺术设计,“物理-化学-生物”模式; 3)医学与技术操作,“心理-社会-生物”模式等。 教育传授和媒体传播是知识和方法的“复制”,农业种植和工业制造是品种的繁殖或产品的标准化“复制”,产值就是批量化。 -(2011年-2015年)-
个人分类: daily0815|974 次阅读|0 个评论
被称为“最雅的中国”的那个时代
热度 1 sciencepress 2015-6-23 08:47
这是一个被国学大师钱穆倾慕向往的“极优美、极高尚、极细腻雅致的时代”,这是一个被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思视为人类文明史中承前启后的“轴心时代”。这个时代的魅力究竟在哪里?本文为您揭示出一个丰满生动的“最雅的中国”。 宰我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某一天,他向老师孔子抱怨为父母守“三年之丧”未免太久,宰我说 : 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论语·阳货》)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礼坏乐崩”或“礼崩乐坏”的出典,春秋时代也常常被后人描述成一个“礼坏乐崩”的时代。现在,让我们把春秋时代的总体特征作一个扼要的总结。 政治上,曾经的“赫赫宗周”灭于西北戎狄之手,平王东迁,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周天子名义上是天下共主,但西周时代曾经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诗经·小雅·北山》)已经变成远去的梦想,“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成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这是“礼坏乐崩”的一个体现。 社会结构上,西周时代确立的宗法制度在春秋时期得到大发展,诸侯国内是世卿大族林立,鲁之三桓、郑之七穆、晋的六卿,都有压倒公室的力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再演变为“自大夫出”乃至“陪臣执国命”(《论语·季氏》),这是“礼坏乐崩”的又一体现。 宴乐渔猎攻战纹展示图(战国) 社会状态上,可以一言以蔽之,就是大国争霸,这也是夏商周三代以来第一次社会大分裂阶段。而不幸中的大幸是,春秋时代的战争尚能秉持“争义不争利”的观念,强调“以礼为固,以仁为胜”(《司马法·仁本第一》),与战国时代的兼并战争迥异。争霸之战,以服人为目的,而不必赶尽杀绝;相反,兼并之战,以屠人为目的,必以灭国绝祀为功。 社会生活上,尽管春秋时代是一个战争不断的时代,但以钟鸣鼎食为外在表象的礼乐文明则依然盛行,而且从某种角度上讲,比西周时代有过之而无不及。春秋时代是中国古代贵族文化、礼乐文化的最高峰。 宗教生活上,周人重视报本返始,强调崇德报功,祭祀成为“国之大事”。天神、地示、人鬼三大祭祀体系中,尤重人鬼,这是宗法制度发达使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伦的必然结果。 思想观念上,崇德、尊礼、利民、守信和重义成为当时有识之士提倡的主流观念,贤人君子层出不穷,嘉言懿行不绝于书,令后人景仰并心向往之。 丧葬习俗上,“事死如生”是最为基本的原则,所以墓室如居室,聚族而葬宛如聚族而居;同时,笃信人死后魂魄分离,且灵魂有知,须臾不可离开祭祀,所以对死者祭奠不断。 在种族上,注重华夷之辨,强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左传》成公四年)。华夷之别,不重血统,更重政治和文化上的差别,所以戎狄可以进化为华夏,而华夏子孙也会蜕变为戎狄,春秋时代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 在婚姻关系上,既追求两情相悦的男欢女爱,又受限于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既强调婚礼的必要和完备,又多见私奔和野合;既褒奖贞女烈妇,又盛行私通和再婚。春秋时代,既是一个“男女有爱”的时代,更是一个“男女有别”的历史阶段。 而孔子的出现让春秋时代成为中国历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的轴心时代。春秋现实中的孔子,如他自己所承认,是“累累乎如丧家之犬”,但他的影响则彰显于后世,孔子和儒家思想造就了此后的中国文化。 《春秋》绝笔,战国七雄就要走上历史舞台,中国历史进入到一个崭新而又残酷的阶段。顾炎武《日知录》“周末风俗”条为我们进行了这样的对比: 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言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不待始皇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这就是历史上的春秋时代,一个被雅斯贝思称为“轴心”的时代,一个被钱穆先生赞誉为“中国古代贵族文化已发展到一种极优美、极高尚、极细腻雅致的时代”,一个令无数士人“心乡(向)往之”的时代。 本文由刘四旦摘编自 孙庆伟 著《 最雅的中国:春秋时代的社会与文化 》一书。 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的“轴心时代”,是了解中国传统社会和思想的关键时期。《 最雅的中国:春秋时代的社会与文化 》从周族起源、周人建国、宗周覆亡和平王东迁出发,利用文献和考古的“二重证据”,对春秋时代的社会结构、列国争霸、礼乐文明、祭祀礼仪、伦理观念、丧葬制度、民族构成、婚姻习俗和儒家教育等不同侧面进行了系统而又扼要的描述,为读者揭示出一个丰满生动的“最雅的中国”。 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转载请留言或联系:(010)64000159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个人分类: 科学书摘|3563 次阅读|2 个评论
东西方文明 – 历史的汇合
benlion 2015-5-22 11:54
全球化的国际社会,需要具备国际视野和深入的社会考察与历史研究,其实,决定一个社会未来实力的两个关键,就是决策科学和技术科学。 日本也有从美国获取技术,但进行了改进即创新 (innovation) ,美国最初从欧洲获取技术, 19 世纪却产生了爱默生脱欧自主的精神独立,从而走向爱迪生等技术发明和创新 , 中国也是到了文化复兴的精神独立时期。 从工业 1.0 到工业 5.0 的技术发展,前面的技术是后面的基础,而后来居上都是靠后面的技术发明和创新,从而,也导致了不同社会的产业优势的格局不同,可能是人类社会的自组织内在分化与外在整合的历史学现象。 当然最早是欧洲从亚洲和中国获得技术,有关意大利和英国纺织业的发展 , 在英国的运河和中国古镇之间存在关联的推测与史料验证,而且,欧洲近代科学的实验具有相关的技术背景,也许到了必须反思科学与产业和人才的能力与现成技术的关系了。 中国、阿拉伯到查理曼欧洲、英国和美国,而后,日本和中国等,形成技术传递的发展路径,中医的现代化和西医寻求新的思维,导致走向系统医药学的发展方向。 文化因素和艺术也存在相关的历程,梁漱溟、熊十力、南怀瑾、汤一介等儒家都是很好的典范,可是中断了而欠缺后继,可以走欧洲启蒙运动的伏尔泰、莱布尼兹等开辟的路径,儒学与西方宗教对话,发展新的伦理和精神信仰体系。 当代中国,包括,科学、艺术和哲学等,未来的发展是中国和西方 2 条探讨路径的最终汇合。 - (探索与思考:沉思录) -
个人分类: 历史|2422 次阅读|2 个评论
历史学是科学
benlion 2015-5-2 18:28
不仅宇宙和生物演化,而且,社会和文明发展,都是具有时间、空间和运动,以及文化因素交流与构造的客观过程。 埃及、巴比伦和三星堆、玛雅等属于远古形态的文明,约公元前 1500 年后,人类进入发展古典文明的时期,导致了轴心时代。 公元后 6 世纪到 16 世纪为东方中国、阿拉伯的文明发展时期,而后,经历大航海时代转向了查理曼欧洲、英联邦文明的发展。 不仅中古代存在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导致了文化交流,如佛教、开封犹太教,而且,欧洲文明也是建立在中国、阿拉伯和希腊文明的基础上。 (科学的体系:自然、社会、认知和人工科学) (科学的过程:中国、阿拉伯到查理曼、英联邦) 注:约公元前1500年,以色列出埃及和中国商朝、印度吠陀文化和希腊迈锡尼文明等形成。 ( 2011 年 -2015 年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文明|1926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类学 - 文明的奠基
benlion 2015-2-26 08:59
- 过程复杂,结论简单。 人类文明,从出埃及到现代全球社会,文化的精神奠基在轴心时代的文化传统 - “犹太-基督教”到“儒释道”诠释与循环论、演化论和网络论模型的基石上。 经历了理性宗教 - 语言和艺术、工程模型 - 数学和技术,到哲学思辨与实践技术结合的逻辑实证主义 - 17世纪科学奠基和18世纪工业模式建立,而后,20世纪,科学中心转移到美国,形成了科学探索和工业制造的核心 - “物理-生物-心理”的天然客体与人工机器。 而将集中在生物与机器 - 细胞进化与发育、细胞通讯与发生动力学的机制和人工细胞与神经网络模型、纳米制造与自繁殖机器的构建等生物系统与人工生物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未来生物与机器时代)-
个人分类: economics|1720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类文明 – 向东方与向西方
benlion 2015-2-23 09:27
人类起源而文明发展,出非洲、出埃及,约公元前 1500 年形成以色列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国商朝文明,而后,轴心时代奠定了印度 - 希腊文化和犹太 - 华夏文化,并发展到希腊 - 罗马和中东、印度 - 中国文明格局和丝绸之路。 公元 5 世纪阿提拉、 8 世纪查理曼和 11 世纪中欧等文明形态在希腊、罗马以西的区域演义,巴尔干半岛以北成为亚洲进入中欧的门径。 在东方,元朝的蒙古汗国西到波斯湾、地中海和伏尔加河,意大利北部 * 开启了文艺复兴,从明朝郑和下西洋到哥伦布大航海 ** ,而后,进入德国宗教改革和近代文明时期。 近现代欧洲文明,从文化传统上,俄国延续了希腊拜占庭,拉丁美洲延续了罗马,而从中欧到查理曼欧洲、英国等区域,则发展了新教文化,包括,法国对儒家、德国对道家的思想和体制论述等。 (中东:以色列 - 波斯 - 可萨到中亚、中欧迁徙) 因而,实际上,近现代科学和工业文明,形成了文明中心的位移,并在中古代和古代文明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文化范式和体制模式、经济形态等。 注: * 属于查理曼欧洲,意大利南部和伊比利亚半岛南部为阿拉伯控制。 ** 奥斯曼兴起,导致欧洲探寻新的海上丝绸之路。 - (文明论:总结) -
个人分类: 文明|2315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类 - 东西方文明
benlion 2015-1-23 18:39
人类是同一个生物物种的不同面孔和文化;然而,整个文明,从起源到分化,而后,又走向全球化社会。 经历了: 1)宗教 - 包括,文学、艺术和历史等,从犹太-基督教的建立到“儒释道”诠释,以及2)农家、医家和工匠等,而后,自然、社会和精神哲学到3)物理、社会和生物科学的建立,以及机械制造、电气电子、化学工业、IT设计和生物工业等发展。 (中古代与近现代的转向) 文明的历史: 1)公元前约2000年的亚伯拉罕、夏禹时代到约公元前1500年以色列人出埃及,轴心时代的波斯(犹太教)-华夏(诸子百家)和印度(佛教)-希腊(神话和哲学),而后,2)中古代中国文明,再后,3)大航海时代,近现代欧洲科学与工业的建立时期。 19世纪,工业化之后,人类进入现代文明,20世纪,进入后现代社会,而后,人类进入了文明化社会。 -(2011年6月-2015年元月博客日记)-
个人分类: 未来世界|2140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5年 - 新的起点
benlion 2015-1-4 13:09
人类文明的进步,在于文化的知识和信息的增长,并转化为社会的组织管理和经济的商品形态,也可称为文化的组织化过程。 埃及-巴比伦是人类远古文明的集大成,而后,经历波斯文明到轴心时代古典文明 - 印度-希腊和犹太-儒家文化的奠基。 经历了中国文明从科举制到废除科举制的千年君权文明,领先于落后的欧洲神权文明。经历文艺复兴,起点于大航海到星际探险,经历了5百年的欧洲文明领先 - 俄国、美洲和澳洲文明本质上是欧洲文明的延伸。 联合国的成立,常务理事国和联合国语言的确立,奠基了地球文明 - 全球化社会的根基,人类已经进入文明发展新的历史纪元。 以色列人出埃及,而后,南北王国的10部落和2部落都先、后到过波斯,公元后,犹太民族又到希腊-罗马,中世纪又经黑海-里海区域分别经中欧到欧洲和经中亚到中国。 犹太民族在欧洲,进入了环地中海和大西洋文明的犹太-基督教文明发展模式,而后,儒(道)家文化走向世界,东学西渐、西学东渐;然而,明朝末期海禁和欧洲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决定了近现代欧洲科学与工业文明的发展。 从地中海、印度洋到大西洋,而到环太平洋文明的发展时期,中国民族进入美洲和澳洲,乃至欧洲,犹如犹太民族在欧洲和美洲,将进入一个新的东西方文化交融与发展时期。 -(研究历史、探索未来)-
个人分类: 2015|2064 次阅读|1 个评论
从环地中海到环太平洋
benlion 2014-12-29 15:49
基本可以得出结论: 1)埃及-巴比伦文明,人类远古文明集大成; 2)波斯文明和轴心时代 - 犹太-华夏和印度-希腊古典文明,奠基了人类的文化精神; 3)印度-拜占庭(希腊)文明一千年,中国文明发展时期,建立了经验科学的工程范式; 4)大航海时代,东西方文明发展的转折,欧洲建立了近现代科学与工业文明模式; 5)联合国与全球文明时代,以及环太平洋的发展。 中古代中国-阿拉伯-欧洲丝绸之路,成为了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历史使命,而后,东西方文化汇入了全球文化的发展进程,不仅,数学和技术、哲学和艺术的方法,而且,体制的管理模式。 形成了以哲学连接宗教-人文与科学-工程的文化体系,而今,系统医学的发展,传统医学也将全方位转换到现代医学。 也就是:人类社会,从西方学习东方、东方学习西方,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文明时代。 -(2011年-2014年博客日记)-
个人分类: 北太平洋|237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丝绸之路 - 文明格局
benlion 2014-11-10 19:08
世界文明格局,地球是球形;因而,可以有几个中心点视野: 1 )北美 - 纽约联合国政治中心; 2 )欧盟 - 瑞士世界金融中心; 3 )中国 - 世界工厂,等。 全球化文明,国际资本、国际商业、国际教育、国际科学、国际文化和世界互联网,尤其,物流和贸易;因而,可能导致了新丝绸之路的设想,可以建立: 1 )陆上 “ 丝绸 ” 之路,可经中亚、俄国到中欧; 2 )海上西线可经印度洋、红海到地中海,海上东线可经黄河、白冷海到温哥华。 20 世纪 80 年代李约瑟到厦门大学讲演,那时,我开始思考中西科学与哲学,而后,中心文化交融与实验、系统科学方法的形成, 1988 年已经形成系统方法的医学研究观念。 20 世纪 90 年代在以色列、欧洲都涉及到丝绸之路的谈话,从而,展开了中西文化与艺术等探索,导致了轴心时代文化形成与模式转换的历史逻辑思考。 也就是:欧洲 - 中东 - 中国的文化交流和贸易,一直是人类文明演化的关键机制。 - (网络日记) -
个人分类: 2014y|1603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现代化之困惑
benlion 2014-5-29 21:16
中古时期,阿拉伯收集的希腊 - 罗马哲学著作和中国 - 东方技术文献,荷兰 - 日本的文化交流与贸易,以及欧洲传教士与中国学者的交往等,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启蒙运动,导致了近现代化的东、西方文化整合与全球化。 19 世纪,欧洲进入工业文明,俄国、美国、日本和中国等进入文明的现代化发展。 16 世纪,地理发现导致欧洲向环太平洋移民和拓展,经历数百年创建了实验和系统科学,包括,教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社会学与体制。 中国,自洋务运动开始,走向传统文化和体制转型到科学文化与民主体制的历程;但是,一直以来存在几个历史观念有待理清,一个是科学范式和知识体系的概念和方法,一个是社会体制和管理模式的科学设计方法。 科学范式和管理模式,从古代中国到近现代欧洲,不仅是历史的社会转型,而且是范式和模式在以往东西方文明基础上的转换和层次组织化;因而,必须充分深入研究与考察近现代欧洲历史,在现代文化和体制的基础上,才能重新认识和发掘传统文化和资料的价值。 范式、模式和风格等往往是非常规的创造发明,如,哲学思想创造和数学、技术发明等,尤其体现为非教育造就,常规研究成为主体素质的教育目标,常规化才可实现规模化乃至工业化。 传统是传统,现代是现代,这是一种文化信息链的断裂现象,需要重新解析、转换和构建到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文化体系中去,从而走向创新型社会。 附、 1991 年 -2013 年研究 1 )生物系统的结构论 – 系统医学与系统遗传学、系统生物工程和理论与实验、计算与工程方法的概念; 2 )文明进化的精神论 – 印度 - 希腊文化和犹太 - 华夏文化的历史渊源与轴心文化模式的地理历史转换概念; 3 )人工生命的机器论 – 天然生物与人工机器的软件程序与硬件构造转化与进化的信息自组织化概念。 - (总结) -
个人分类: 太平洋|123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界文化中心
benlion 2014-4-4 19:15
- 图示轴心文化模式转换 (文化结构) (中东-宗教中心) (中国-欧洲哲学) (环太平洋 - 哲学与科学、艺术) 注: 1983年-1993年系统与科学哲学 - 结构论,1992年-2002年系统医药学 - 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工程,2003年-2013年文化与社会哲学 - 精神论,2014年开始工程医学 - 生物工业与设计艺术之探索。 -(2003年-2013年总结)-
个人分类: 2014y|1458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明的路径
benlion 2013-8-20 08:52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 孔子 人类轴心时代,文化发展走向认知与实践的模式;然后,经历中国的实践经验模式发展,再到欧洲的思辨理性与实证经验结合的科学模式发展。 犹太教 - 儒家是以史学为基础的社会和管理的伦理实践,道家和墨家也是直觉的经验和工匠的实践,而印度 - 希腊哲学是认知和沉思的方法探索,禅宗和名家也是澄清概念的逻辑思辨。 犹太教 - 中国文化传统核心是信仰和价值观的社会实践、领悟和以史为鉴的历史归纳与预测,而希腊 - 罗马和欧洲的文化核心是哲学的逻辑思辨,包括,伦理学、美学也是概念和方法等逻辑分析与论证。 轴心时代之后,中国文明的实践理性模式发展,以“儒 - 释 - 道”为核心的诸子百家,积累了大量自然、社会和精神的经验知识和工程技术、艺术方法和管理机制的发明。 欧洲建立大学,文艺复兴导致艺术、宗教与科学的分离,意大利达芬奇、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奠基了近代工程和科学。宗教改革带来政教分离和教育学(夸美纽斯、卢梭)的奠基,地理发现和荷兰股市贸易导致市场经济学的奠基,启蒙运动奠基了实证方法的社会学、法律学和政务官与文官结合的体制。 而后,进入科学与工业文明的发展时期;经历科学、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建立了物理学 - 化学、生物学 - 心理学和社会学 - 语言学的实验科学体系,再进入系统科学发展。 实验科学最早为罗吉尔 . 培根论述的化学实验方法,而系统科学的思想来源,涉及行为学、心理物理学、胚胎学和场理论等;因此, 20 世纪 90 年代曾(杰)邦哲论述实验化学和系统心理学为实证与综合思维的切入点。 19 世纪 -20 世纪之交物理学革命, 20 世纪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学和理论生物学建立,而后, 20 世纪 -21 世纪之交进入系统生物学时代。 因而,人类文明的发展路径:轴心时代 - 中国诸子百家 - 欧洲科学与工业 - 全球文明,中国 - 日本的近现代化都始于第 2 次工业革命时期。 -(总结、上)-
个人分类: 文化|228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7 04: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