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职业培训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初识三江源(5)---退牧还草后的移民问题
xuxfyuwp 2014-4-16 15:36
为了改善过度放牧的草原,政府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是退牧还草。劝说长期过着游牧生活的牧民下山来集中居住,由政府负责安置,包括住房和每月发津贴补助。 这一措施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出现的问题也不少。住房问题好像解决得不错,搬下来的牧民认为确实比在山上风餐露宿条件要好多了。 但干什么都要花钱,确实很不习惯,在山上烧牛粪,吃牛羊肉,喝山泉水,花销很少。在定居点生活,每年每户能得到8000元左右津贴,显然不足。如果要有人生病,就更麻烦了。 每户不管人口多少,补贴的钱都是一样的,显然也有问题。但据说这与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有关,不能鼓励多生。但在考察时确实见到了一家十几口人的情况,该怎么生活呢? 牧民的一技之长就是放牧,到了山下就不知道能做什么了。政府倒是采取了不少措施,包括进行职业培训,希望一些年轻人可以再就业。但确实很困难,要想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至少要到下一代了。 我看到牧民在学习织藏毯,由大企业提供原材料,移民们按要求进行编织,速度很慢,若能有一份这样的工作也很不易了,每月可以挣几百元钱。 由于不能很好适应,在城镇附近就又形成了新的二元社会,新老居民很难相互融入。 如何解决移民的生存问题,是政府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原文写于2009-09-01 21:35:28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杂记|6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里的基础课仅仅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吗?
热度 25 武际可 2012-9-10 07:35
大学里的基础课仅仅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吗 ? 前一段发表了一篇博文:《我们到底是在办教育还是在办职业培训? 》是说在 1952 年院系调整后,我们的高等教育便办成了职业培训。专业分得很细,所有的课程都是围绕学生毕业后从事某个行业的劳动来服务的。于是,大学的基础课便变成单纯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与专业无关或与专业关系不太紧密的内容被大量删去,基础课的学时被大量压缩,让位给专业课和政治课。基础课变成服务性的课程,于是在大学里教基础课的教员也便不吃香。在大学里教专业课的教师吃香而且几乎所有的所谓学术上的“大腕”都集中在专业课上。“博导”称为大学教员显赫的头衔。在所有的高等学校,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这种情况是和世界上优秀的高等教育背道而驰的。就以理工科一门最重要的基础课理论力学来说,世界上自然科学的第一流大师,大都教过理论力学,而且留下很精彩的教材。法国的泊松( S.D.Poisson , 1781-1840 )教授过理论力学,在 1811 年出版了他的著名的《理论力学》教材,从而奠定了后来理论力学教学的体系。后来著名的物理学家基尔霍夫、赫兹,著名的数学家巴纳赫都教授过理论力学并且都留有理论力学教材。俄国的力学家茹科夫斯基教过多年的理论力学,也留有教材。拿我国来说,数学家熊庆来教授过理论力学。物理学家吴大猷、物理学家和力学家周培源则多年讲授理论力学,他们都留下很好的教材。 20 世纪下半叶最出名的理论物理学家,美国的费曼,在加州理工学院讲授普通物理。他留下的讲义影响了后来数代物理学教学,至今仍是一本十分有价值的教学参考书。 世界上的优秀大学为什么这样重视基础课呢?是因为基础课是形成学生世界观和科学观最重要的环节。 把专业分得过细,你并不能保证学生毕业后永远从事那个专业。 据吴宓日记记载 陈寅恪一九一九年末“纵论中西印文化”的谈话中陈氏说到:“天理人事之学,精深博奥者,亘万古、横九垓而不变,凡时凡地均可用之。而救国经世,尤必以精深之学问为根基。”在他们看来,中国古代“士子群习八股以得功名富贵”,现代“留学生皆学工程实业,希慕富贵,不肯用力学问”,都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方法,用时髦话讲是“急用先学”,一旦“境遇学理略有变迁,则其技不复能用,所谓最实用者乃适成为最不适用。”基础课应当讲的恰好是“亘万古、横九垓而不变”的原理。他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今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即使他工作后专业上改变,但由于牢固掌握了普适原理的基础知识,还是能够应付自如的。否则境遇一变“所谓最实用者乃适成为最不适用”。他学的专业知识一旦用不上,就没有办法适应社会需求了。 因此,基础课对人的一生影响是深远的。绝对不能把基础课当作仅仅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它是为学生开阔视野、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广泛兴趣和独立个性与独立人格、也为他们一旦离开原来的专业转行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我们在 1949 年之后,无论什么方面都出不了大师,就是因为从那以后,一切都以“使用是最重要的学习”为指导,把教育办成了职业培训。特别是 1957 年“反右”中,组织人们系统批判钱伟长重基础的教学主张,认为那是资产阶级的办学方向,后来又把理科当作脱离实际来批判,一段时期又刮起了“理科无用”的歪风,使学校里的教员“谈理色变”,基础课的地位便成为可有可无的地位。可以派随便什么人讲基础课。甚至有的学校的人们将讲授基础课看作“服劳役”。 目下,我们的大学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口号喊得山响。一般人都认为那一流的标志是多发表论文,多一些 SCI 的引用率。这实在是大谬不然、不得要领。其实,要使我们的教育与世界接轨,最根本的是要恢复基础课在学校中的地位。要让最有学问和最有影响力的教授去教基础课。要让能够开讲基础课成为学校里的一种荣誉称号。能够讲基础课,它对于教育的成败影响,恐怕比获得“博士导师”的头衔影响更大!(实际上,现今许多带有“博导”头衔的“教员”讲不了基础课的大有人在。有的博导甚至一辈子也并没有摸过粉笔头!这实在是现今学校里的怪现象。)相反,专业课让较年轻的教员去讲,对学生的影响不会太大,即使个别地方讲的不准确,因为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相当的自学能力,反而会培养他们独立钻研和判断能力。 一所大学的优秀,并不在于他的教师发表的论文多,而在于它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优秀。只有把课讲好了,特别是把基础课讲好了,才会有成批的优秀学生和优秀人才涌现。
个人分类: 教育|12320 次阅读|33 个评论
我们到底是在办教育还是在办职业培训?
热度 22 武际可 2012-7-24 20:54
我们到底是在办教育还是在办职业培训? (修改了几段) 中国人思考问题,很实惠。对于一个“用”字情有独钟。特别是在最近半个多世纪里,思考问题更实际得多。 在延安整风以后,竖起了毛泽东的绝对权威,于是他提出的以“改造我们的学风”的“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就成为后来中国大陆教育的指导思想。要理解 1949 年以后我们教育的一切现象,这句话,是很重要的。包括后来“活学活用、学用结合、立竿见影”“急用先学”、“在用字上狠下功夫”。无不是从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那段话引申和发展的结果,以至于发展到了唯“用”是从的地步。 在 1952 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过程中,由于当时的政策是一面倒。所以在教育上,也是照抄苏联。至今有些人把我们高等教育的问题还归罪于当时学习苏联。其实,客观地说,俄罗斯的教育,自有它自己的问题,但也有它不少好的传统。因为俄罗斯民族毕竟给世界贡献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画家和思想家。在我们照抄的同时,由于,我们是认为“使用是更重要的学习”所以,只能把俄罗斯教育中的职业培训部分抄了过来,而没有把他们培养思想家的传统学到手,即没有把他们真正的教育学到手。其结果,我们失去了教育,使所有的大学成为培养“ XXXXXX 的劳动者”,有的则提得响亮一点是“红色工程师的摇篮”。一直到现在,我们的各级的培养目标还是离不开“劳动者”三个字。 须知,我们在 50 年代,对“劳动者”的理解是很窄的,那时认为只有体力劳动才是劳动,而纯粹进行脑力劳动的人,则被冠以“精神贵族”。所以当时有口号“知识分子劳动化,劳动人民知识化”喊得很响亮。就是要把那些有抱负有理想,想做“科学家”或者什么什么“家”的一批年轻学生,培养成为体力劳动者,如果与这个方向不符,遭遇就会很悲惨。 我是在 1954 年考入北大的,记得 1956 年学校开团代会,有的代表在会上公然提出,要把我们培养成为什么人的问题,并且呼吁要培养什么什么家。后来得知,这些团员在 1957 年多数被错划为右派或开除团籍。后来在 1958 年又进行过红专辩论,批判只专不红的思想。 在 1957 年反右运动以后,从思想上使要成为什么什么家的想法“彻底”清除了,人人“自愿地”要被培养为“体力劳动者”。在这方面,清华大学做得比较好。所以中央的理论刊物《红旗》杂志和《人民日报》都刊登了清华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蒋南翔的介绍教育革命经验的文章。 蒋南翔说:“清华大学根据中央的指示,在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的思想基础上,积极开展了勤工俭学运动,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生产运动。现在学校里不但有教师和学生每天在教室里上课和下课,而且还有成批的“学生工人”每天在车间或工地 “上工或下工”。“半年来全校已设计和制造了五百多种产品”,“水利系的毕业设计,不但真刀真枪地完成了生产任务,而且适应和满足了学校教学工作的要求。” 他并且深有体会地说:“ 1957 年,毛主席在天津大学视察时曾指出,高等学校应抓住三个东西,一是党的领导,二是群众路线,三是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清华大学两年来深入教育革命的实践,光辉地证实了毛主席的论断完全正确。” 在 1958 年,北大也不落后,党委书记江隆基,由于反右中被认为是保护了教师中的右派,被贬官到兰州大学,文革中被斗死于非命。替代江隆基的是受命于危难之际的陆平。他来北大后补划了一批右派,接着 1958 年提出“三年建成共产主义的新北大”的口号,在文科提出“以论带史”的口号,在理科又鼓励人们提出“实验室车间化”。 不管是蒋南翔还是陆平,都自以为对毛泽东的教育方针很有体会了。不过,后来慢慢传出毛泽东同他的侄子和亲戚孩子的几次谈话,说明,蒋和陆,还是不得要领。当时已经把大学办成了职业培训也罢,学校里总还是学一点知识。因为职业培训也是要教授知识的。 可是这并不是毛泽东“使用是更重要的学习”的原始思想。毛同那几位亲戚的谈话,以及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指示,才真正体现了他的教育思想。这就是所谓的“五七指示”和“七二一指示”。所以蒋南翔和陆平自然会被扣上“十七年黑线”的代表和修正主义路线来批判。 这时 , 有些“专家”,例如著名的力学家钱学森,他的脑子比起蒋南翔和陆平好使得多,对毛泽东的意图体会得也要更到位,甚至比毛泽东走得更远。他主张大学都不要办了,学生应当参加到科研课题组中,在完成科研课题中接受教育,按照需要才上一些课。所以毛泽东后来批示说:“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 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意思是 , 毛泽东不是像钱学森那样,要停办一切大学,至少在他看来,文科是可以不办了,而理工科还是要办的。因为有了毛泽东思想,就再也不需要文科了。而理工科还是要办,是因为它还有“用 ” 。就像在“文革”中,一批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都被冠以“反动权威”打倒、批斗、关牛棚,而对钱学森在“文革”中却要重点保护起来一样,因为他能够制造导弹,真的有“用”。至于要把理工科办成什么样子,瞧,上海机床厂就是样板。 这种情况已经荒唐到否定分工和任何理论教育的可笑的程度,认为理论就是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 最高指示还说:“ 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 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 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紧接着 姚文元 1968 年 8 月 25 日的大块文章《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中挖苦广大教员说:“教理工的不会开机器,教文科的不会写文章,教农业化学的不懂得施肥料,这样的笑话不是到处都是吗?理论与实践一致的无产阶级教育制度,只能在无产阶级的直接参加下才能逐步创造出来,你们于此是一窍不通的。” 不这样想和说的人,一律被认为是严重的政治问题。一时社会上到了“谈理色变”、理科被认为 “洪水猛兽”的地步。整个知识分子队伍被认为是脱离生产脱离劳动脱离劳动人民的“三脱离”,必须彻底换血。 这已经到了取消教育,连同职业培训也要取消的地步了。所以自然有“知识愈多愈反动”,要用“白卷加疯狗”来代替“五分加绵羊”。所有学校停课,学生斗老师、打老师,乃至打死老师。形成一场浩劫和全民族的灾难。 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末,“文革”算是被否定了。不过大致上只是在政治领域内给以否定,而文革传承和强化了的“使用是更重要的学习”的实用思想,特别是近 50 年来的实用思想,非但没有被否定,而在一定程度上说还有所增长。 2004 年教育部在全国实行的新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将中学的几何教学中的证明取消的所谓“改革”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们认为几何证明得到的事实,比证明的逻辑思维过程要重要。以为只要教给学生结论就可以了。例如要学生知道三角形的内角之和为 180 度就可以了,不必证明。吴大猷所说的“我们的数学有应用性的代数,而无逻辑演绎的几何”,不但古代没有几何,民国之后实行了近百年的在中学教授几何的逻辑证明的传统也要被革掉了,重新使我们的后代回到没有几何逻辑证明的状态。尽管有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反对,又有像姜伯驹院士那样的一群专家学者的反对。教育部仍然在全国推行,而且所有的学校,一无例外地推行。近年来,在大学的教学“改革”中首先砍基础课的学时,特别是大量削减理工科作为基础课的力学课程的学时,是又一种普遍的现象。 到现在,对这个“用”字是怎样理解的,虽然可以有各种各样的不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表现不同。但为了推动“用”的发展,人们制定了各种各样的考核标准,把它度量化。对个人来说,基金、奖金、提升、表扬、温饱等等效益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每个人都可以亲身感觉到的。对社会来说,对国家、民族、团体、单位带来荣誉的“用”,就格外受到鼓励。人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尺度去衡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篇数、引用率、盈利、节约、固定资产、纳税量等数据可以通过各种表报看出来。所以我们的教育,六十年来出来没有摆脱一个“用”字,只不过“用”的形式稍有不同罢了。如果按照姚文元的要求,理工科是培训开机器的,文科是培养写文章的,农业化学专业的任务应当培养如何使化肥。一句话,无非需要办各种各样的职业培训。而我们现在,也只不过在办各种“文章篇数”、“引用率”、等等的培训班。有什么样的量化管理就有什么样的培训品类。 更可怕的是,我们有时以“用”作为一种约束全民的法令。研究、教育、企业都要惟“用”是问。对于理性地思考问题研究学问,是不留任何空间的。有时候简直是禁止的。 那么,教育究竟是什么呢?真正的教育是要给受教育者今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它关注的一个个独立思想的人,而不是把他们看作可供驱使的工具。一个国家当然需要一定比例的职业培训教育,不过即使在职业培训时也要给受培训者今后更为广阔发展以必要的基础,而不能纯粹从应用的角度来培养。 因为,单纯的职业培训的着重点是“使用”,至于被使用的理论如何来的,是不管的。须知,二十世纪在四十年代核工程的应用,事先有数十年核物理的研究,这些研究是和应用一点也沾不上的。牛顿力学的产生是经过千百年的探索,其中包含了几乎是和应用没有任何关系的许多探索,经过许多代人前赴后继的研究才确立的,它的应用,也是逐步开展起来的。如果把教育办成单纯的职业培训,我们将永远出不了大师,出不了第一流的学者。这就难怪,在 2011 年清华大学欢庆它建校 100 周年时列举了他们走出了 29 位大师,却全部是 1911 年至 1949 年这短短 38 年中培养的,而 1949 年之后的 62 年竟然没有一位! 我们这批知识分子,受毛泽东思想多年熏陶,实在是“迂”得可以。只有到了“文革”期间,我才真正看透毛泽东所说的使用,其含义是非常狭窄的,远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应用。他的所谓应用就是应用他的指示。即使应用牛顿力学、化学、物理等等做出成绩来,也不能说是优秀的应用。 而对于最高指示要“传达不过夜”,“执行不走样”,这才是最高水平的应用。那时,我们几乎天天在听“讲用”,就是“讲”对毛泽东指示的理解和应用。处处树立“活学活用的典型”和“标兵”。这样发展的结果,必然是,把所有的高等学校都办成党校,办成“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这才是毛泽东对于教育“革命”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这也就是在文革中,自以为贯彻了毛泽东的教育思想的蒋南翔和陆平被揪斗的原因,因为他们所理解的应用是广义的应用,而不是毛泽东所要求的应用,足见蒋、陆二位也像我们一样,够“迂”的。 参透了毛泽东对“使用”的真谛的了解,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我们一方面出不了大师级的学者,而另一方面却连合格的钳工、车工也缺少。就是因为,按照他的理想,真正严肃的职业培训也是过于奢侈的,因为它将无法应付“学农、学军、批判资产阶级”和天天“讲用”的负担,从而一定会被扣上资产阶级办学方向的帽子而没有办法坚持下去。于是,求严肃的职业培训而不可得。蒋南翔、陆平,本来还是以严肃的态度把教育办成了职业培训,他们的下场就说明这一点。 我们什么时候能够把严肃的、真正的职业培训办好,我们就不再会有缺少合格技术人员的困惑;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办真正的教育,而不把教育办成纯粹适应眼下应用的职业培训。我们才能够成批地出现人才。
个人分类: 教育|9095 次阅读|29 个评论
有所大学叫人生 The School of Life
viclee 2011-6-21 17:36
有所大学叫人生 The School of Life
昨日,在《FT睿》杂志看到一篇很受启迪的文章:《有所大学叫人生》。科学网大学是不是也可以参考一下这个办学的思路!我们曾经办过一个网站MENTOR100百人导师网,也是这个思路,做青年人的人生导师,指导从一个青年学生到一个成功职业人的人生发展。可惜因为资金关张了,但愿科学网大学能承担这个重任,如果办成,必火无疑! 有所大学叫人生 The School of Life 今天的大学只教你如何应付考试,却不教你怎样应付人生。《身份的焦虑》的作者Alain De Botton 是英国知名作家,很擅长将自身经历与艺术、哲学的思想结合起来,讲述“日常生活的哲学”。在他理想的“人生大学”里,我们将学到如何生活。 高等学府自命的本分是提供某项特定的职业培训,抑或替你打下所谓“人文学科”之基础。今时今日之大学,是将昔日种种教育机构所怀抱的雄心,别别扭扭熔于一炉的产物。在西方,其形成归功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哲学学校,中世纪的修道院,巴黎、帕多瓦和博洛尼亚的神学院以及早期现代科学的研究实验室。学院派将“学问”凌驾于“智慧”之上,他的终点并非是让我们变得更高尚、更睿智,而是更博学。他确实也达到了目的。他没有教我们如何追求美德、拥抱智慧,他让我们念念不忘的是语词的派生和溯源。人文科系如何面对“身份焦虑”?一位艺术史专家,若是在某画家的作品中扑捉到些许温柔安详的气息,从而感动的潸然泪下,那接下来,他表情达意的典型方式就是撰写一篇专业论文——写的既滴水不漏又冷酷无情。 Alain眼中的理想大学,是一所人生的大学,教会学生通过文化学习获得掌控人生的工具,而不是凭借文化去通过一场考试。这所理想大学(配备一枚优雅标识,外加自助餐厅和活动中心)吸收了传统的知识领域(文史哲)并将其角度对准那些积极的焦点问题(如何选择一项职业,如何处理一段关系,如何解雇一个人,如何迎接死亡...)。 一门理想的课程不会让人对“为什么要读19世纪的爱情文学”大惑不解,而是单刀直入的提问“偷情对于婚姻有何危害”,甚至还会有人大胆声称“诗歌不能让任何事情发生。” 我想如果有机会去伦敦,定会去拜访这所人生大学( www.theschooloflife.com )...
个人分类: 生活情趣|391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0: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