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玉米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创客教父:必须把重点放在让大家兴奋的东西上
kexueren07 2015-10-29 03:04
  来自美国旧金山、 被誉为创客教父的 Mitch Altman 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传奇人物,他集发明家、黑客,教育者、企业家以及“创客文化教父”头衔于一身,以他发明的一个恶搞摇控器闻名。为什么要做那个发明呢?据说是因为很多时候公共场所电视的声音太吵, Mitch Altman 一按那个小东西,就可以把电视的声音关掉。那个恶搞的小东西在 3 周里出人意料地有 2 万台的销量,此外,他发明的虚拟电池以及脑电波的诱导器都是杂志上最受欢迎的 DIY 的项目。近日, Mitch Altman 也来到上海,参加主题为 “ 创客和社会革新 ” 的浦江论坛文化论坛。    创客从“好玩”变成了生意?    创客运动眼下正在中国流行,但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创客?”的问题,许多国人的理解尚存在偏差,不少人将创客等同于创业者。 10 月 28 日下午, 文化论坛主持人——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师、 “ 数制 ” 工坊创始人 丁峻峰在论坛上指出,创客文化产生的大背景,是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互联网的便捷,加上 3D 打印机等智能制造工具的普及,使自造者(创客)能依靠自己的力量, “ 自下而上 ” 从事智能硬件领域的发明创造,逐渐成长为社会革新的一股重要力量。创客运动发源于美国,现已成为全球运动。它在中国兴起后,有望改变我国社会和经济 “ 自上而下 ” 的惯性,成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的民间力量,助力实现从 “ 制造中国 ” 到 “ 智造中国 ” 的飞跃。   MitchAltman 也认为,中国在这方面拥有机会。“中国的人才特别好,中国的教育机会也非常好,中国还是世界工厂,有很多资源和材料都聚集在中国。但我觉得中国有一些文化上的东西需要改变。要鼓励人们去尝试,从失败中学到教训,不管是失败还是教训都是很宝贵的,我们必须把重点放在让大家感到兴奋的东西而不是赚钱上。赚钱当然很重要,但是找到人们的兴奋点这一点对于中国的未来和全球的未来都很重要。” Mitch Altman 说,创客空间就是一个能够让人们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的地方,而这,才是真正的创新环境和来源。   对此,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也指出:“有勇气去捣鼓东西的精神比最后做出来的东西更重要。” 中国第一家创客空间“新车间”创始 人李大维则略带伤感地表示:“我们在怀念过去的好时光。过去我们做创客只是为了好玩,但现在它变成了生意。我们都经历着社会经济的转型。” “应 承认全球创新文化的多样性”   密歇根大学信息学院教授 Silvia Lindtner 认为中国有自己独特的创新文化,中国的创客空间不一定要像硅谷,承认全球创新文化的多样性对于中国的年轻人非常重要。她感到“创意文化”这个概念本身也正受到“山寨”的冲击,当人们考虑创意文化或在中国推动创意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这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最近,有不少业界人士私下里调侃: 中国的创客空间比创客还多。对此,西南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创新部部长李君说:“ 我原来真的觉得创客少,后来发现其实是因为我们没有去找。当你想要做项目、活跃社区的时候,你会发现很缺人,这就会驱动你去找那些人。”    北京创客空间创始人王盛林则认为,一方面是大家没有去寻找创客(虽然确实有很多人在做一些奇怪的东西),另一方面是很多创客空间越来越同质化,彼此之间没有多大区别。“最终,关键还是看每一个创客空间是不是真的给创客或所有人带来了他们需要的东西。好比如果你在芜湖建一个类似于 36 氪那样的孵化空间,可能没有人来;你在芜湖建一个像柴火那样的教育型创客空间,人可能也不会很多;但是如果你在芜湖建一个可以开放造汽车产业体系的创客空间,这个时候你可能就会觉得不缺创客了。所以,给大家提供一个有价值、有区别的创客空间是很重要的。”    王盛林感到 创客人数与创客文化有关。他举例说自己小时候踢球并不是因为喜欢踢足球,而是因为看了曼联的比赛。创客就像那些喜欢踢足球的人,其中有一些人后来变成了职业运动员。“在创客领域,创客嘉年华应该慢慢变成像曼联、英超那样的东西,让人看了就想成为创客。”
2689 次阅读|0 个评论
玉米
热度 6 huailu49 2015-7-10 11:06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2140 次阅读|12 个评论
穿越玉米地的女人
热度 9 xudabin98 2013-5-4 21:07
1944年夏天 麦克琳托克 开始了她在冷泉港的工作,此时玉米籽粒上斑点遗传引起了她极大的兴趣。凭借精湛的细胞染色技术和女性独特的直觉,1948年发现了造成这些变化的小精灵——Ac和Ds,也就是我们目前所说的转座子,这些小精灵可以由染色体上的一个位点跳到另外一个位点。在冷泉港学术会议上发布了这一重大发现时,由于其观念太过于前沿,并不被当时的同行接受,在 麦克琳托克一系列论文发表后,迎接她的不是赞誉而是人们的冷嘲热讽,甚至觉得这个女人是不是疯了。1953年后, 麦克琳托克拒绝发表任何与转座子有关的文章,当然她并没有屈服于当时的学术权威,而是倔强独立地继续从事着自己的发现,后期又发现了另外一个行为更加怪异的转座小精灵——Spm。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划时代的论文——DNA双螺旋结构,该篇文章开启了生物学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而 麦克琳托克这一研究发现就像分子生物学黎明前的启明星,让当时生物学界的人们整整追了她35年之久,才逐渐看到分子生物学的天亮。这位终生嫁给科研,穿梭在玉米地里的伟大女性,一生有着很多传奇的故事。在中国人中对她最了解的莫过于著名的遗传学谈家桢先生,谈先生曾经跟她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 在科研上,我们常常说兴趣是支持研究的最大动力,因为科研学研究通常不会一帆风顺,即便发了一大把CNS文章的施一公先生,他的研究也绝不可能如同喝凉白开那么容易。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兴趣?在 麦克琳托克的自传里,她说自己每天早晨就像个孩子很早就兴奋的睡不着了,一大早进入试验田看那些奇妙的现象,生活上其他的乐趣已经变得索然寡味。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 麦克琳托克能够钻进玉米的细胞中去,成为10条染色体中的一员,与其共舞,构建了玉米的第一个遗传图谱。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 麦克琳托克能够在烈日炎炎下与玉米平等对话交流,听其吐露心中的秘密,发现了那些转座小精灵。 选择玉米作为遗传学材料并不容易,尤其是田间授粉工作。第一次去三亚授粉,穿着拖鞋来来回回穿梭在玉米沙土地里,第二天起床后,脚底板疼的都不敢下楼。梅雨季节在崇明授粉,几乎是跟时间赛跑,雨稍微一停,抓紧将刚刚盛开的花粉取下倒在柱头上。研一做转座子的工作,整整两个多月,一到实验室就坐在考种间挑选那些发生转座的籽粒,一个个的看,一个个的数,从上百万的籽粒中,挑选3000个转座的籽粒。 后来课题转换为克隆基因,鉴于前期转座子的工作,选择了图位克隆和转座子标签法同步进行的策略。整个十一七天假期从早到晚就全部耗在了实验田中,一株株做好标记,采花粉做杂交。获取棒子后,从55万个籽粒里面挑到了一颗转座的籽粒,然而后期由于技术原因,并未从这颗籽粒中克隆到基因。在我做完这些工作后,对 麦克琳托克的理解与崇敬更是难以形容,那种孤独与不被人理解,如果内心不够强大,没有足够的兴趣与热爱,是很难独自穿越这片别人尚未踏足的科研荒漠。 前段时间有个北大研究生因为科研苦力选择了退学,每个人的观念不同,不应站在自己的想法下指责别人。我两个师兄三年一直转座子的研究,工作很简单,无非就是抽DNA、酶切、PCR、跑电泳,分离转座子标签,但没有这些枯燥或者说无聊的工作,也就很难推动科学的进步,也就谈不上重大的科学发现, 麦克琳托克当年也就是数数种子,细胞染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下而已。 由转座子造成的怪异玉米 我从55万个籽粒中挑选出的唯一一颗可能有转座子引起的突变,您发现是哪颗了吗? 谨以拙作,致敬一生穿梭在玉米地里的 麦克琳托克。
8469 次阅读|42 个评论
雨中长白山
热度 8 Furaibo 2012-8-10 14:12
长白山-- 镜泊湖七日游的第五天, 早上六点 出发直到山顶,雨一直下个不停 。天池自然是看不见了。带着遗憾,不再执着,掉头下山。途中,稍逊即逝的一缕阳光,拨开雾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副,浩浩云海、蓝天一抹的壮美景象。也算是老天对我们的补偿吧。 雨中又游览了瀑布、绿渊潭、地下森林,一直游到下午两点,那叫一个累。现在回想起来,觉得真有些不值。但在那种熙熙攘攘的氛围中,象着魔了似的,恐怕漏掉哪怕一个细节。 终于 下得山来 ,竟 是 一片阳光灿烂的景象。碧空如洗,大朵大朵的白云 美得让人晕眩 ,让人心慌 。 依依不舍中 , 带着尚未平静的心,我们 告别了长白山。 前往敦化的途中, 则 是另外一番景象。蓝天白云下,汽车在山谷、丛林中穿行,“两面青山相对出”,苍翠的山岭象硕大的城门,一扇扇 的 向我们敞开。山谷中、山腰上,是漫山遍野的玉米地 ,在夏日阳光的照耀下,仿佛铺开了青黄相间的巨幅绒缎 。淡黄 又略带点红色 的玉米穗,一阵风来,象古时将军 的簪缨在颤动。 让人不时想起金戈铁马的古战场。 路转时移,太阳已不再那么刺眼。穿过一段松林茂密的幽谷后,太阳已落入群峰之间。阳光掠过林海,漫卷着各色的花香,荡漾开来的是大片大片的黄。 暖暖的夕阳中,心终于静了下来。一天的劳累,也带我进入了梦乡。 醒来,试填一曲西江月,聊表寸心。 云岭推开苍翠,山原织就青黄。 两边时有野花香,俊俏谁家模样。 路转又穿幽谷,峰回却染斜阳。 画中莫恋旧时光,一阕清吟且唱。
个人分类: 遥握风雅|4004 次阅读|16 个评论
哈佛的启示-成功者与平庸者的区别
热度 1 冯用军 2011-4-2 22:00
哈佛的启示-成功者与平庸者的区别
有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即将开始穿越各自的玉米地。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 在临出校门前,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 结果是这样的: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以后的25年,他们在生活中打拼。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 结果又是这样的: 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要什么,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你是一个目标意识很强的人吗?
个人分类: 国家教育科学院|2320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3: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