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太行山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太行山

相关日志

山窝窝里的城市
热度 6 lixuekuan 2020-3-15 10:01
说太原是山窝窝里的城市是很贴切的,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左手一指是太行,右手一指是吕梁。如果这个歌是在太原附近写的,作词人应该是背对汾河上游,面向南写的。 太原东山是太行山余脉,西山是吕梁山余脉,中间夹一个汾河,太原就坐落在汾河两岸。 这是昨天站在西山看太原拍的照片,俨然就是一个水泥森林。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3047 次阅读|14 个评论
元古的印记——墙砖上的波痕
热度 6 dkysdc 2019-10-14 14:05
2019年8月16日至8月20日,《知识就是力量》组织了一次到河南省林州市太行大峡谷的地质-生物研学活动。太行大峡谷两侧是由一层层巨厚的早古生代+元古代沉积的地层堆叠成的数百米高的阶梯状陡崖,峡谷中央是一条宽50米左右自南向北流淌的小溪,当地人称这条小溪为露水河,太行大峡谷的前身就是露水河峡谷。我们住在太行大峡谷内的石板岩镇。石板岩镇的名字太形象了,峡谷两侧全是一层层的“石板”,几乎所有的建筑屋顶和墙面材料都是“石板”。我会在后续博文中介绍太行大峡谷的整体地质情况,今天先分享一下石板岩镇这些石板上特别突出的一种地质现象——波痕。 10多亿年前的中元古代,太行山地区是浅浅的海滩,称为太行湾。这些波痕就是千变万化的水流在海滩上留下的形态各异且永久的印记。由10多亿年前的海滩沙,变成了坚固的岩石,再成为居民墙体上的装饰材料,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个人分类: 地学科普|10261 次阅读|12 个评论
山乡春晚
热度 4 lixuekuan 2019-5-4 08:01
昨天带着2岁多的外孙去太行山上的云竹湖游了一天,感觉是山乡春晚。树还是嫩绿,桃花还开着,苹果花开得正盛。春耕播种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2892 次阅读|11 个评论
又得清闲说山水
热度 3 youmingqing 2018-1-2 11:34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焦作市决定在2017年 12 月 4 日至 31 日汽车单双号限行,公交车免费。 星期天家人上街买了许多衣服回来,说车上人真是多啊,站的地方都没有。我说,那你是打车回来。答道:“那倒没有;也没见出租车,说加气困难,要提价呢”。看衣服的时候就拍照发给女儿。女儿说,要《西游记》连环画,小时候听我讲过的;又说网上查了,“真多,没法选。得你去新华书店”。不敢推辞,说“星期一二四有课。只能周三去”。 今天午饭后就出门。上车时习惯地说声“前面家里的刷过卡啦”——也不知是说给开车师傅、旁边乘客还是自己听的。不过,今天说了,可真有些喜剧的效果呢; 走上两节台阶到后排中间坐下 讲给家人听,也让她笑笑。又说“站了 3 个人,还空着一个座位”;家人说,“上次挤在门口的两位老爷爷说话才有趣呢:什么免费限行,反而没车坐”。 65 岁以上老人坐车免费——刷卡机叫“老人卡、老人卡” ( 市政补贴公交 3 毛钱 ) ,总有人让座的,且不说车左侧设有 3 排共 5 个爱心专座—— 最后的单座对着中部的后门 。 家人说:“天气真好啊,山看得清清楚楚。远望市区就贴在山脚上;越向前楼越高、山越低,过了这个大转盘 (周长约 980 米,留待将来建立交桥的) 路名由迎宾路改为塔南路,山就没有楼高了;真到了缝山针的山脚下,仰头才知道山高呢,而回头看楼房就像积木啦”。我说:“是啊,山不与楼争高低。你可记得南京中山陵, 一路坡度不同、 景物变化呢。蓝天红日白云才好啊。 不知年后还继续限行么 ”。 焦作在太行山之南,古称山阳;向南约 20km 就是黄河,其在北宋之前转向东北入渤海,因而此地又称河内。竹林七贤曾在此盘桓,向秀《思旧赋》有“ 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 ”。 从缝山针的山脚向南看。该路正对塔南路-迎宾路,远景电视塔西侧(右)就是大转盘。 19 世纪末英国福公司 在焦作开办煤矿起,凤凰山便成了采石场——上世纪 90 年代曾有 12 家,其南侧数里长的山体经百年之开采而削去半边。进入新世纪开始整治而建成缝山针公园( 百度百科的介绍 )。 2001 年 5 月曾受邀到山阳饭店参加“北山整治方案”的论证。在介绍相关规划之后,组织者说“ M 市长已经原则同意,请大家发表意见”。 因会场长时沉默,不得已先说话 ——就边坡稳定等岩石力学领域的内容表明看法, 对其他问题也简略地陈述了自己的疑虑 ;其后从事爆破工程的本校同仁表明相关设计施工困难,一位老者基于焦作气候条件对园林设计尤其是树种选取提出意见。会场当然热闹起来,有几位竟以我之疑虑为开场白。最后组织者说:“我们将重新规划再请大家审查”。以后我未参加类似的论证会;不过,现在的缝山针公园与那次论证方案不同。 前座年过半百、两鬓苍苍的 老大爷 (?)转过身,说:“限行管什么用?知道停了多少厂?山后的水泥厂都停了。人家也要开工资过年的!今年就剩两个月啦”。我向他点头致意,笑着说:“是的,是的。两个月过春节。今年天气干啊,该有两个月没下雨啦。” “再过两天就冬至,小雪、大雪,一场雪也没有。 还好有南水北调,南边沙河也放水了 ”,家人说:“先去新华书店;若买不到‘福’字,回头再来山阳商场”。我回转身说:“请得到的,请得到的”。 塔南路倒虹吸西侧施工时期的照片。 再 向前(东)仍以倒虹吸方式穿过铁路。最大的倒虹吸是穿过黄河的隧道。 “南水北调好,那要看对谁说啦”,老大爷在身后说:“现在水渠把新区、老区隔开,路都不顺啦”。我只得再转身点头致意,笑着说:“是的,是的。是有几座桥好看绕弯子呢。走下面过的涵洞可真是有些低啊 (水渠高程是确定的,不能象铁道路基依据地形调整) ,就怕夏天积水淹车。” “积水淹车是小事,每个道口派人守着就行。你是外地口音。 2000 年那场洪水知道么”。听我说来焦作 30 年,老大爷就接着说:“山上的老牛都顺着群英河冲到 ( 老 ) 市委桥头,这前面淤泥有半米高。你说,北山有多少条沟要从这水渠下面过?” 说话之间就到了南水北调的水渠,只是它是倒虹吸从路下面过的;再向东还是以倒虹吸穿过铁路。车接着从下面过铁路到了老市区。“这里 09 年挖开后三年才填上,绕行便道尽是尘土,我每天得走四趟”,老大爷说着就站起来,在“远大未来城”站下车。这里原来的站名是“钢厂”。 家人说:“车后面悬着这么长干嘛!”车从铁路桥下过时有些颠簸。“ 为了师傅转向省点儿劲,前轮不能多受力啊 ” 。 说话之间也就到了: 一条路直向北7站 5 公里。 下车见两端路口都是红灯 ( 协调多个路口信号以提高车辆通过率称为绿波设计 ) ,就随众从车后走到路西。其间北望纪念塔、东方红广场和人民大会堂——似乎还是 30 年前的模样呢。附近楼房都已拆建过了。 儿童图书在四楼。买四本书,到书店门口等车。“现在还没有过年,你说 山阳商城 真能买到‘福’字”。“当然能请到的”,转过身对着家人,正色道:“待会儿请时,你可不要说话”。“知道的,不讲价。只要有,不管人家要多少钱都买。不,都请。 是请,不是买 ”。我有些生气,说:“还说!到那儿别说话”。家人笑起来,说:“ 你大学教授竟不让人说话 。车来啦”。 人实在是多,下车的、上车的,都多。前门已经挤住了。见有人从后门上车,自己奔过去,正好能贴门站着,随即高声报告“上车了”。到“钢厂”随着人流下车,也就能最先上车,站到那爱心座的旁边——真是好位置呢:三面不挤! 过 南水北调水渠处 就是“晓庄”。见两扇宽的后门同时上下,真有些混乱呢。于是,踮起脚高声叫道,“等下完了再上,下完了再上”;到“太极景润”时又叫道,“门口的先下去,给让个道。下了再上,下了再上”。在“山阳商城”下车的想来很多,前后门都有人说“下完了再上”,自己不别高叫而顺畅下车,真是高兴。见家人从前门走来,笑着说:“ 还是有人说话好啊 ”。 照片来自网络,不做商业运用,致谢拍摄者。 2014年元旦贴出难得清闲绘白云——元旦闲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754755.html 昨天重读一遍, 真有“往事历历在目,恍如昨日”的感觉。
个人分类: 随笔|5023 次阅读|7 个评论
析说雄安新区
热度 14 dkysdc 2017-7-4 15:35
雄安新区自4月正式成立,已经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今天从地质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对雄安新区的解读。说对了,您看个热闹;说错了,欢迎您批评指正。 一、“千年福地”浅析 先看雄安新区的地理背景: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相对于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城市来说,雄安新区更接近于华北平原腹地,西侧为太行山,北侧为燕山。雄安新区北侧为永定河冲积扇,南侧为子牙河和大沙河冲积扇。整个新区位于太行山麓平原向冲积平原的过渡带。新区最西侧与太行山的直线距离约50 km(图1),因此, 基本没有特别大型的滑坡、泥石流等隐患,此为福之一 。 图1 雄安新区地理位置简图 发源于太行山区的9条河流从西向东汇聚于雄安新区附近的白洋淀(图2),然后注入海河。整个新区的地势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自然纵坡千分之一左右,为缓倾平原,海拔标高7~19米。广阔的土层之下,还埋藏着多条古河道。因此, 新区的水利资源非常丰富,此为福之二 。 图2 雄安新区的水系 根据现有资料,雄县境内有10亿m 3 的天然气储量,油井1200多口,年产原油数十万吨;雄县和安新县还有近700km 2 的地热田,拥有近千亿m 3 的地热水;容城县则拥有较多的粘土和砂石等建筑材料。简而言之, 雄安新区拥有丰富的地下矿产资源和地热资源(图3)。此为福之三 。 图3 雄安新区的矿产、地热资源 根据现有的资料, 初步判定 雄安境内地质环境比较稳定, 近1000年之内未曾发生过大的地震,此为福之四 。 除了政治、人文因素外,以上四条大概就是“千年福地”的主要地学依据。 二、可能的隐患 在铺天盖地的“千年福地”之说的背后,我们也要冷静地分析一下福安新区的不利因素。以下两个方面特别需要新区的设计、规划、研究和建设等部门考虑。 1.水患 中国有句古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雄安新区水系发达,水利资源丰富,这是它的优势,同时也是它的不利因素。雄安新区的地势低,设计者和建设者一定要充分评估多条河流在大面积、强降水的年份可能带来的水患。对于水患的调查,要扩展到太行山区(图4)。 图4 与图2基本相同,只是表示强降雨年份,白洋淀可能变成“海” 2.地震 虽然现有的资料表明,雄安新区在最近千年来未曾发生过6级以上的地震,但不得不指出, 整个新区位于华北平原地震活动带之上 。 这个千年未震不等于下个千年不震 。从概率上说,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越是长久未震的地区,危险性越大 。从地理范围上讲,雄安新区距邢台地震带只有240km,距离唐山地震带只有210km(图5,图6)。雄安新区的土层厚且稳定,但这个地区的地下砂土富水量也大,恰恰可能是在地震时 比较容易 发生液化的土质。 图5 雄安新区的地质地震背景(图中的各色线段代表不同性质的断层,都与地震有关) 图6 图5局部的放大 因此,地震地质的调查工作一定要加强,从千年大计出发,建筑物的抗震级别要适当提高。 欢迎大家对本文未涉及到的优势与劣势因素做合理补充 。 三、期待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总要求,已经确定了雄安新区地质调查工作的四大目标和八项工作任务,将在前期初步调查基础上,在雄安新区调查地下0-10000米范围内土壤层、工程建设层、主要含水层、地热储层、深部探测层的地质结构和地质参数,建立不同空间尺度四维地质模型,以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透明雄安”基础平台,构建世界一流水平的“透明雄安”(图7)。期待这些任务完成后,一个透明的地下雄安会呈现在世人面前。 图7 打造透明雄安的地质方法 相关报道请参见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 http://www.cgs.gov.cn/ddztt/jqthd/xiongan/zxbd/201706/t20170626_433245.html 和 http://www.cgs.gov.cn/xwl/ddyw/201706/t20170622_433020.html 。 地震断层资料根据n年前从网上下载的中国地震局邓启东院士等人的成果,特此说明并向邓院士致谢。 ************************************************** 以下为2018年7月22日雄安新区规划设计专家、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领导小组成员、执行副院长尹稚在 清华大学举办的“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发展高峰论坛”上的发言: 雄安新区为啥还一锹土没动 规划专家告诉你 尹稚 思想也是市场 6天前 来源:水木建设 7月22日,清华大学举办“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发展高峰论坛”,雄安新区规划设计专家、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领导小组成员、执行副院长尹稚发表了“雄安新区模式与城乡建设的未来”的专题演讲。以下是会议主办方整理的演讲内容,本号转发时有删节。 各位早上好!我先把话说到前头,我自打参与雄安新区规划以后签的保密协议都有一大沓子了,对不起各位,今天我不能放任何一张图纸,也不能放我看过的任何一张本子,这是有严格规定的。那么是不是这种情况下就没的可聊了呢?我觉得还是有很多事可以聊聊的。 首先我想来谈谈雄安这个议题。大家都知道中国经历了三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在这四十年当中不仅仅走过一条比较成功的、迅速提升工业化水平的道路,同时从数字指标上来讲,我们也走过了一条 快速的城市化道路 。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把理论上的全国城镇化水平,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0%出头,提高到了现在的接近60%,有的算下来是56%,有人说58%,大概这么一个幅度内。当然这场快速的工业化和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现在总结下来大概围绕着快速城镇化有这么几个问题,变得越来越来越难以为继: 一个就是资源的高强度的消耗 ,从后备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方方面面,就中国这条快速的、高速的城镇化道路还能不能走得下去。 第二个就是环境质量的难以为继。 大家可能都感同身受,这两年对环保要求迅速的提升,甚至出现了暴风骤雨式的环境执法,这个是跟多年的欠帐和环境质量的迅速变化有关系的,越来越多的公众对环境质量恶化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第三个,虽然我们从数字上来讲,大多数中国人已经进城,但是不是能够享受到一个现代城市的合格的公共服务体系,这要画一个很大问号的。 如果确实过日子过得很好的话,就不会连篇累牍地看到各种教育难就学难等等一系列围绕着城市公共服务短缺而展开的辩论争论。 可能最大的表象性的成就,就是我们 通过一系列开发区的建设,确实把中国的经济总量做上去了。 这里最具标志性的, 一个是深圳 ,从一个小渔村一跃变成了千万级人口规模的城市。 第二个是上海的浦东 ,从浦西繁华区对面的松江县,变成了现在跟传统的老浦西同等水平,甚至经济总量远远超过浦西的一个新的经济板块的崛起。那么,三四十年过去了,雄安会不会是一轮新的崛起?还是会像天津当年策划的滨海新城一样,最后无疾而终?这是放在大家面前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个议题的背景有三个层次。第一, 中国的老百姓是用脚投票的,他们 向经济机会更多的区域集中 ,这仍然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北京中心城的人口疏解,都没有办法跟这种大的趋势去直接对抗。中国的人口向沿海的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集中,向中国最发达的大都会地区集中,向就业机会最多的中心城市集中,这个趋势从全国的统计看仍然非常强烈,而且从未来的预计看,这个趋势还会持续下去。那么问题出在哪? 问题出在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集中,是把过多的经济动能压在了一个有限的中心城区 ,所以现在谈疏解并不是说北京不需要人,河北不需要人,而是北京这个城八区最中心的核心城,承受不了那么多人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又要释放足够的经济动能,怎么办?从国际上的经验,一两百年的城镇化发展规律来看, 只能从单一的中心城区的发展,走向更大区域的协同发展 。当然这个区域范围也是有限度的,要离中心城比较近,太远了就没意义了,也不能说北京几个职能疏解到新疆去,没人去的。所以 在有限的范围内,也就是在京津冀大首都圈的经济地域的范围内寻找新的增长点,寻找新的后备资源来支撑整体经济动能的释放 , 来支撑服务水平的提升, 机缘巧合选在了雄安。 第二,就是区域协同大趋势的要求 ; 第三就是经济发展当中现实的一系列困境和河北省前一段采取过的一些区域战略当中产生的困境 。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说了很久,谈大北京地区,谈首都经济圈的发展,学界的发声到现在至少有三十年,能够形成高层领导的共识,至少也有十五年。但是在这么漫长的一段时间内,京津冀发展在现实的执行过程当中一直是在摆动的,一直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落地方针,包括天津当时划了一个滨海新区,它究竟承担的制造业的职能,还是疯狂的盖高楼大厦,试图搞n个CBD跟北京争夺高端职能,在建设当中是有偏差的。于家堡到现在为止,楼倒是盖的不少,那里面有足够的人吗?有足够真实的就业岗位吗?河北省也干过一些区域协同的,策略性的做法,包括对环渤海地区,曹妃甸地区的投入,对黄骅港的投入,试图利用河北省的土地在环渤海地区形成新的就业中心,新的制造中心,十几年过去了,可以看到它们的发展状态。当时河北省提出环渤海战略同时还提出一个环首都战略,就是围绕北京周边的市县来做房地产,现在大家能看到目前它的发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这一轮雄安新区的选址确定,除了疏解北京中心城的职能,疏解压在北京主城的首都功能里边的非核心部分,还有一个就是 如何使得河北省能够在石家庄、保定加雄安这样一个城市集团,共同发力形成一种中部崛起的效益 ,这是从大势上来看。 但是同样是高层画的一个圈儿,会不会发展得像深圳、浦东那么好?现在还是要认真研究认真观察。 深圳的崛起,是国际宏观大格局的推动。 当时中国刚刚开始打开国门,这个地段靠近香港,他的初期起步实际上是两头在外,三来一补,加工工业起来的。把中国历史上由于体制机制的不正常,被压抑了几十年的经济动能在瞬间释放出来,所以它是顺势而上。 同样浦东的崛起也是一种顺势而上的行为,正是中国经济的国际形势最好的时代,也是内部体制机制最为活跃的时代。 这个时代跟现在有很大差别,大家都知道这两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一直在下行, 传统上我们所依赖的拉动宏观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基本上已经全面走下坡,特别这次贸易战开打以后, 这个情况还会进一步的严峻,跟当年相比,国家也好,基层民众也好,对环境质量,诉求也是水涨船高;那么体制机制的格局,特别近十年来,相对来讲是比较压抑的,并不鼓励体制机制上的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甚至不鼓励政府的担当。直到最近几天中央发了话才看到一些好转的趋势。 那么雄安跟当年的这些大型新城新区来比的话,并不是在一个天时地利人和最好的时间。这也是为什么两年过去了,到现在为止还一锹土没动, 因为很多事情还没想明白,不想因为匆忙的决策而造成更为巨大的浪费 。在这样一个逆势而上的大形势下建设雄安,恐怕确实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几个月要动工,几年就要完成。 它的建设周期和真正形成人气聚集、经济活动聚集的成熟的城市新区的过程,比一般的国家新区要更为漫长,需要更多的耐心。 雄安动手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 它的本体条件是比较差的 。从交通上来讲,这块土地并不在以往规划的国家级的大型交通网络的节点上,所有大国铁的运营网络的调整,高速路的体系的调整,以及跟北京、天津、保定、石家庄之间的这种大运量交通联系的建立,很多是要另辟新径的,要有全新的选址、全新的技术工程的建设,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同样这块选址,确实没有占农田,但是凡是在河北省生活的人都知道,白洋淀周边只要那块地不是每年被淹,老百姓一定会去耕种它,三五年淹一次,只要一年的作物,本钱就能挣回来。这块地为什么从来没有人去耕种它?因为这块地非常低洼,对于常年洪水位,低8到9米。如果是个小楼盘,填一填补一补还可以,想象这是一百平方公里的新城,绝大部分的土地都是目前这种状态,那么 它需要大量的工程处理后才能够把这块建设土地变得更加的安全,要解决它的防洪问题,解决它的水涝问题,不是修个防洪堤这么简单 。涉及到白洋淀整体水系的,正常情况下的水系治理也涉及洪涝情况下的大水系的梳理, 既要想办法解决这一百平方公里局部的防洪问题 ,因为这个水系和海河水系是连在一起的,跟大海河水系的统一协调要上大的水利工程,才能够比较长期地解决白洋淀水质本身的补水不足、水质恶化、在洪涝下有易发灾害的这样一种基本的环境状况。这些也是需要时间的。 同样这个地区的不利条件还包括,就是河北省的行政区划当然是比较小的。 如果把地图拿出来看一看,河北省的所有的聚集点的版块儿到乡镇一级,到村一级都是像撒芝麻一样,所以全河北真的能找到的绝对的空地是很少的。跟建国的时候河北省的行政区划的过小是有关的。 要在这里边想腾出一块儿相对比较完整的土地,来建一个新城,它存在巨大的拆迁安置,涉及到少则十几万,多则三十几万人的再安置问题,当然这种安置除了为新城提供相对比较完整充足的土地资源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保障和提升白洋淀整体的生态水平,这个地域居民点的小散乱以及跟它伴生的、低端的这种工业化的小散乱。 这两个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那效果就是在垃圾堆里盖了一个豪宅,不会实现中央对这个新城提出来的一系列的高标准。 雄安的缓慢和现在起步的艰难,跟我前边谈到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有关的,当然,围绕这个问题,两年来各种专家组几十个专家组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几十个专题的研究。至少从理论推导上,逐渐开始形成了一些解决问题的预案,也开始做一些小规模的工程试点,来验证一些技术预案将来在实施当中的有效性,但总体上来讲,确实不会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快。 那么从建设时序上来讲,它也不会像原来我们干新城那样,打个格子,把土地出让了,然后大家就蜂拥而上,几年之内我们可以干几十平方公里。从它的时序上来看,恐怕在未来的一两年之内,有三件事会先于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和建设要做的。第一就是 交通网络的重组和重建, 可能最早动工的是在雄县昝岗组团的这个大国铁的交通枢纽性站场 。因为这个站场能不能够迅速完工决定了后续一系列跟它衔接的交通网络能不能够动工,能不能够尽快地发挥作用。 第二个就是环境治理 ,白洋淀目前的水质是劣五类和劣四类之间,这样一种水质状况,临淀建城,画在图上是很漂亮的景观,但现场的真实感受可能跟这个是天壤之别。要花比较大的代价做水质治理,做白洋淀整体生态功能的恢复。大体上有了比较好的本底条件以后,才有可能进入大规模的建设时期。 第三个问题 ,就是这两年谈的比较多的, 北京功能的疏解 ,这恐怕也是未来雄安新城建设成败一个很关键的。就是究竟疏解什么?是行政命令式的疏解还是市场导引型的疏解? 我们国家在建设历史过程当中做这种行政命令式的疏解,不叫疏解当年叫疏散,这种事干过若干遍了,但是没有一次尝试是真正达到了疏解或疏散的目的,包括在文革期间做的大三线小三线,用军事化的手段来做的疏散工程,在开放放开以后很快就灰飞烟灭了,绝大部分又回到了原来的地点,回到了原来最发达的地区。这里边要讨论很多很多问题,比如说高校疏解,如果一个高校在大城市都办不好,难道你把他搬到一块新兴的荒郊野地去,它就能有更多的成就?一个科研院所在一个综合性的城市生态内都没有好的发展,难道你把它孤立化的搬到一个大院里去,它就能有更大的进步?这些问题还有很多是值得研究的。 去年我们在给这方面做咨询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个类似的专题,就是如何利用疏解的机会,对接更为开放的国际资源,来使得这场疏解跟未来的、高质量的发展能挂上钩。比如讲医院,北京市确实有很多的大型医院是需要疏解的,因为从它的真实运营情况来看,超过半数以上的患者是来自于全国各地,并不是一个为北京基层服务的社区性医院,它都是这种国家级的超大型的专科医院,那么从国际的经验看,这种超大规模的专科性的医院,会带来一个很庞大的人群,它带来的不仅仅患者的人群,还有治疗医疗过程结束以后的一个很庞大的康复产业、服务产业以及为患者家属提供服务的,五花八门的配套设施。远离都市区,建新的国家级的或者高度专业化的医疗中心,在美国、在欧洲都有非常成功的实践。这个带给我们的问题就是北京疏解一个医院出去,如果是按照现在的体制,现在的医院运营模式,说我这儿是一个两千床位的医院,有一系列的国家规定的面积指标要求,我原封不动的搬过去,是没有太多的价值和意义的,曾经在北京运营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样也会在雄安出现。那么如何对接更为先进的国际医疗模式,如何对接一个从医治到康复到后续健康跟踪服务的这样一套真正的国际医疗先进模式,恐怕是在疏解以前就要研究透,就要想明白的。 这仅仅是一种类型的案例,类似的一个公司总部迁出去,目的是什么?仅仅是换一个办公地点吗? 如果不能够跟中央给雄安新区的一系列新的更为开放和包容的政策相结合,不能够跟我们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中国试图引领全球化的战略实现对接,那么这个总部的迁移,可能就不会有真正的目的,也不会有真实的效果 。 那么类似的这种问题,不同的专家都在做更为深入的研究,从科研院所、高校、大公司总部和大型医疗等等等等,总体来讲还是希望这一次的疏解不是一个简单的行政命令计划,因为如果你真这么干的话,在现在的社会上也是干不成的,很可能会形成人才的逆淘汰,比如说一个大国企领导一个大公司总部,董事长可以从政治正确的角度来讲,拍脑袋说我马上就可以迁,但是很可能这个企业最优秀的员工瞬间就有一半人会辞职,有本事人他可以另谋高就。他带来的可能恰恰是这个公司里边积累下来的、毫无创新能力的小白鼠,因为他离开这个公司就活不了,他在市场上没有再就业的可能性。 所以大家都会看到, 这些问题其实涉及到了雄安新区建设过程当中更为深层次的问题, 它不是一场简单的新城建设,更不是一场以地谋财的房地产开发,这里面涉及到了我们前三四十年改革开放过程当中积累下来的非常多的体制机制矛盾的突破,和进一步深度的求解。 那么与其讲雄安新区是一张漂亮的蓝图,特别是在座的很多都是搞建设的,可能更多看到的是雄安一张漂亮的表现图,但实质上这张表现图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张图背后将来能支撑它实现的体制机制的一系列的重大变革。 雄安的进一步深度的规划为什么迟迟不出台? 跟体制机制深度变革的很多的政策性因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定是有直接关系的 。比如雄安的土地怎么办,大家都知道,说不会再走以地生财、土地财政这条路了,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除了这条路之外还有什么路可以走。有哪些路是在画饼充饥,有哪些路是真的能走通的,这是一个非常深度的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问题。国有土地产权未来怎么办,怎么能够实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实际使用者一个多元共赢的局面?集体土地将来怎么办?包括在媒体上喊一喊说同质同权很容易,但是操作起来是不是真的是这么回事,这里边可能一直会涉及到我们国家土地法的一些大的法规的调整和修改。那么雄安是一个高标准的面向未来的千年之城,也是体制机制改革的一块非常好的实验田,在这里面会尝试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化解前三四十年改革开放当中积累下来一些非常深层次、比较尖锐的问题。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到现在为止所有的参与者,采取的工作方式非常像当年的地下党,就一个字不对外讲,因为它很多东西高度敏感,并且可能会涉及到很多人的现实利益。如果在这个没有充分准备好的阶段把这些信息释放出去,可能会带来非常多的不良的市场炒作,带来新一轮的急功近利的投机行为,这是我理解的雄安目前这个状态。 当然雄安未来值不值得期待,还是很值得期待的,尤其是对各位以建筑工程为主的企业来讲,这里边有很多新的技术设想、技术标准会在新城当中得到探索和得到实施 ,大体上集中在几个方面: 第一,这个地区会执行中国有史以来最严格的绿色建筑标准 ,恐怕不是现在国家住建部的一二三星标准就能覆盖。这个标准还在联合广泛的国际团队,不断的向前推进。可能雄安将来会创造中国绿色建设的四星五星。也会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不断引入一些跟国际接轨普遍通行的硬件标准。而且这种绿色建设肯定不会是像原来的一锤子买卖,检查一下你的设计是不是绿色的,点一点设备清单是不是绿色,他可能会渗透到整个的全产业链环节当中去,需要大量的运营考核和后评估来检验实效。 第二个就是跟智慧城市有关的 ,大家可能会去参观市民中心,这里边有些尝试了,但是因为尺度很小基本是智慧建筑。在这里边现在很多官方的像中国移动、电信、联通这三大通讯公司已经进去了,然后小米、腾讯、马云也都在这里边相继开设了分支机构。它的起步阶段,首先形成一个国内目前水平最高,密度也是最高的信息网络,能够有效地采集这个地区几种类型的信息,第一跟 环境有关信息 ,就是它 将来会进入一个实时化的按城市网格来报每天的各种五花八门的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实现一个高密度、细颗粒度的环境监测和监控 。 第二个就是跟 能源有关的信息 ,这是一个 高强度的能源物联网的社区 。大家老讲,要发展可再生能源,中国这些年也确实没少搞风电光电,为什么它用的不好?其实是适配网络问题。除了技术上的,比如说储能的问题有些瓶颈之外,更多的是网络化的调配问题,说白了就是我们的网络系统不够智能化,没有办法应对不稳定能源的供给。光和风都不是稳定能源,它有时候强一点有时候弱一点,我们的推送网络系统没办法和它实时的做出应对,所以导致很多风、光导来的能源上不了网,或者不能有效的上网,跟传统能源之间形不成良好的匹配关系。这个问题在雄安新城当中是目前要集中攻关集中突破的,就是要形成一个国内最好的能源物联网体系,实现可再生能源,传统能源之间的有效协调。当然也希望未来非常规性能源能占更高的比例,包括风、光、电等等的应用。现在一些小型的实验工程一直在摸索这个领域的规律,期望在大规模入住以前能够形成比较好的技术经验的积累,而不是最终拿实际入园的百姓、企业去当试验品。 第三个就是 跟人流、物流有关的这套智慧体系 ,生活在现在这个社会只要你身上有电子元器件,只要你用不管是什么卡,你的生活都是有电子痕迹的。对于这些电子痕迹的全面采集和分析,用好了的话是有很大的便民效益的。从个人的基本的健康管理,到购物习惯,到方方面面,它可以使市场跟个人之间建立起一种精准的需求识别和精准化的有效供给之间的关系。那么对于政府而言,也可以从基层社区治理,一直到大中城市治理模式的转变当中,得到更多的技术支撑。 但是大家知道,所有技术都是把双刃剑,当你的个人信息被过度暴露的时候,可能也会给很多的居心不良的人各种可乘之机,在中国这个问题也变得非常的严峻,我们那么多精准化的电子信息从哪儿来的?也是从这里边来的。那么如何在这样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当中,利用好各种空间位置信息、轨迹信息、交往信息、交易信息的同时, 能够抑制预防的数字化犯罪 ,也是摆在这个高度智能化新区当前的一个非常有难度的挑战,那么雄安在这个领域也要做大量的深入研究。包括最近时髦的一个词叫 区块链技术 ,大家不要以为只是比特币,只是这个虚拟电子货币的炒作,只不过是比特币用了区块链技术而已。区块链面向未来是一个全新的,可追溯的,带有高度信用化的互联网技术。我们现在互联网实际上很多是不可逆查的,你不知道那台计算机是谁在用,他通过各种干扰手段以后,甚至无法判定这台机子是在国内还是在海外。但是现在起来的新一代的互联网技术和正在崛起的 区块链技术,它是可以实现点到点以及信息流向的精准识别 。所以很多国家很关注这个,他会重新在这个基础上建造一套企业的信用系统,公民个人的信用系统以及政府的信用系统,使得政府的数据造假不再成为可能,使得各种的欺诈行为在网络上能够降到最低的程度。这些东西可能将来最先会在雄安有所实现。 包括 中国这几年对私家车逐渐的限制 ,已经开始意识到,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们如果要达到其他发达国家那种机动车拥有量的话,恐怕全国所有城市都会变成停车场。那么公交优先,公交工具的多元化使用也会在雄安新区当中得到最优先的推广。目前如果没记错的话, 雄安新城将来的设想是,它的80%的内部交通,组团与组团之间的交通和组团内部的交通,是要靠公交来解决 ,它保留的小汽车的发展机会,量是非常小的,但是不是一套公交体系就可以打遍天下?中国在公交领域的研究还远远没有到位,比如大家都知道修地铁。最简单的概念,地铁应该分长站距和短站距两种类型来修,长站距解决的是区域之间的联系,是长距离城市组团的联系。而短站距解决的是日常的,上下班,中短距离的通勤的联系。而北京修了这么多地铁,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建立起这种正常分工的概念,就城里边500米一个站距已经跑到远郊区了还是500米站距,很多是浪费掉的,速度是提不起来的。 雄安将来跟北京之间会不会有轨道交通?跟保定、石家庄会不会有轨道交通?是什么性质的?内部的轨道交通应该怎么解决?包括不同速度、不同容量的公共交通之间的换乘,包括非机动车跟机动车之间的换乘,历来都是我们公交体系设计的弱项,在雄安能不能在这个领域有所突破,也在做各种各样的技术方案。 同时它也 试图解决大型城市大尺度的功能分区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中国从五十年代学苏联以后,我们绝大部分城市走的是大尺度分区的格局。比如北京,原来东南郊工业区,石景山区是工业区,西北郊是科研文教区,等等,都是大尺度分区,大概三五十万人的城市勉强还可以接受,当做到几百万人口的城市甚至上千万人口的城市,实际是一个非常要命的事情,会 带来了大量的长距离交通 。为什么北京花了这么大代价解决不了拥堵问题?因为它已经没有机会再做大规模的土地利用调整。这个大分地格局已经定下来了,只能通过日益强化的交通网络来缓解这种压力,这样成本代价是非常高的。 在雄安新城当中显然会摒弃这样的做法,而 采用适度尺度组团,高强度综合用地的方式 ,来使得大家的日常生活圈能够压缩在一个有效的更舒适的范围内。比如骑自行车,十五分钟能不能到就业地点; 每天的居住、就业、购物、娱乐,能不能在一个相对比较小的空间解决问题, 而大幅度的减少长距离的通勤和长距离的交通,至少从目前的进展看,采用的基本都是适度组团、高度混合用地的模式。 还有一个探索也是值得期待的,就是 站城一体,产城融合 。产城融合大家比较理解了,已经折腾了几年,当然有不同的融合模式,跟具体的产业的业态有关系,站城融合是中国这么多年来最差的。我们的交通站场基本都是独立的,包括国铁做的第一轮招投标,是被专家普遍不看好的,仍然走的是我们传统火车站的老路,拿一个火车站当一个地标性建筑来做。本身要做的宏伟,要漂亮,要酷炫,但是这里边的人是很不舒服的,如果你们出国见识过发达国家的火车站,回过头来再看看我们的,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南站虽然有进步,但仍然离国际标准差得很远。它形式上看上去更炫了更酷了,但是实际的服务职能没有大的改进, 站场区域和围绕站场能够发展起来的产业区域没有有机的联系,基本是孤岛式的站场。 现在雄安下了决心的几个主要的枢纽性站场都会用站城一体的办法来做。如果大家有人去过日本的话,形象的站城一体比如大坂火车站、京都火车站,都是非常典型的站城一体,它 承担了非常高效的交通职能、换乘职能,也承担了城市中心节点的职能 。大量的办公、商业会在这个地区形成有效的聚集,这个对雄安的建设初期,是会非常值得关注的。 恐怕大家更需要关注和期待的,是这些个空间环境创新之外的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变革。我不能讲结论,但我会讲一些目前探讨的东西,比如土地供应将来怎么办? 现在有人在探讨,地不卖给你,可以叫先租后买,但又是完全的先租后买 。比如一块地,付一个很低的年租金,我就可以开始做建设,开始引入企业。那么将来逐年考核,考核什么呢?是按照业态标准来考核的。这个业态符不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具备不具备创新性,吸引来的人群结构、比例关系大概是什么样子,每年能够提供多少稳定的税收来源?以创新为核心,以稳定的长期税源培育为核心的政策体制。考核多年以后,效果好,这块地能不能一劳永逸的给你,或者说我降租金,如果考核不好我怎么涨租金。这些东西那可能跟大家习惯的勾地、圈地、买地开发的模式完全不一样。现在有几种方案都在探讨,但是还没有最终的结论性的东西。从这个例子可以看的出来可能会做比较深层次的变革,我们的预计就不会再有批租型的土地。 我们现在所谓地价是批租的地租,我一次付了十年二十五年三十年四十年甚至七十年的地租,雄安不会再用这个方式出让土地, 可能产生的方式也许是年租加用地效益考核来解决这问题 。那么类似的,包括集体产权土地究竟应该怎么利用,如何实现集体土地正常的进入市场,而市场的设计规则,又不能够过多地伤害和剥夺原来的土地持有者的利益,也不能再像原来那样政府三五万一亩从农民手里面把地征过来,然后转手金融市场几百万一亩,把暴利转移到工业资产,转移到房产资产,转移到其他的行业资产当中去,这条路是不会这么走了,会换其他的方式来探讨这个问题,但是现在究竟能走多远,还没有结论。我知道最近在一两个月内,中央、相关的国务院的部委也好,还会对雄安及河北省进一步改革开放出台几个比较重头的文件,也许会跟这件事有关。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雄安在中央的定义上是千年大计,要实现高质量增长,这种 高质量增长,是在绿色前提下的高质量增长,创新前提下的高质量增长,以及体制机制变革前提下的高质量增长。 创造雄安质量,不是一个简单的建筑标准和建筑质量提升的问题,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这里是放到最后才会去考虑它的。雄安新区的规划,先不说一千年怎么样,因为千年不变的只是大气候不会变,大水文不会变,大的山形水系不会变,其他的很多东西还是会变的,现在的目标分两个阶段, 一个是以2035为一个节点,一个是2050 ,这跟十九大国家政治蓝图的报告是完全一致的。到2035年,核心区板块是一百平方公里,加上外围板块,一共是三百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会基本形成。然后到2050,在建设基本形成的基础上,能够形成比较现代化的以创新为核心的业态。 这里边的博弈在哪儿?就是这个 未来的雄安成果,究竟来自于纯粹的政府主导,还是在政府主导下由市场的主角来建设,这是一个最根本的博弈 。因为有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在炒作雄安的时候,恨不得把雄安炒作成一个未来的共产主义实验区,一个中央大包大揽的共产主义乐园。 中央在这方面是有明确的说法, 不会用中央财政去砸出一个温室里的花朵 ,这个没有意义。因为雄安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是为未来中国三十年到五十年的城镇化,在土地财政崩溃以后找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途径,那么这个途径, 一定是要得到市场和投资者认同的途径。 到2035年这个地区如果它不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同,如果不能够吸引来自全球的投资,就意味着这个新区建设的全面的崩盘和失败。目前这个地区究竟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治理政策,是强管制政策,还是相对的弱管制政策,是叠床架屋的建立更多政策门槛,还是“让子弹飞一会”更多的在实践中总结提高,这些高质量是来自于日益复杂的政府管制,就是政府手要伸的很长,还是简化整个治理成本,把更多的事情放给市场去做,用经济杠杆和其他的策略杠杆来抬升建设质量标准,这都在讨论和争议过程当中。 但是我相信一点,就是在一些公共保障系统、大的区域性的交通系统的起步阶段,政府不会完全的放手不管,他会提供他应该承担的角色和支持,但是除了这部分,政府必须投入的公共财政之外,他 一定会走一条进一步开放市场的道路。 不仅仅对国内的投资者建设者开放这个市场,同时也再三强调它是面向全球来开发这个市场。并且,在引入更多的市场角色,通过他们之间的磨合,激发新的创新能力,产生新的社会治理模式,新的政商关系,新的公司权力划分,新的政府权益、公民权益跟市场权益的平衡关系。在这几个很要命的点上,雄安刚刚开始做工作,并且试图通过精简化的顶层设计,加更多实践当中的滚动探索,来逐步寻找答案。所以既然是千年大计,就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东西,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东西,不是一个献礼工程。它是一个逐渐要耐心,同时要有决心,因为干的事都是改革进入深水区以后的事情,既要有耐心又要决心,要有定力,才能够最终把雄安这个事情干成。 雄安新区的划定是大势所趋 ,从大的趋势上它没毛病。 第二从时势上讲 ,在什么时间点上干这件事,它比较背, 没赶上一个好时候 ,跟深圳跟浦东比它确实在时势上是比较背的。 第三,标准是很高的 ,新技术新模式是大胆的,技术预案一大堆,目前摞起来比我人都高。各种技术标准,各种行业协会都在做,但是这个东西并不决定未来,或者说在这里边并不占有一个绝对的份额,真正能够促进雄安起飞的是中央给雄安在体制机制上的探索权,以及给了它一个有史以来较为宽松的探索空间。它的 容错性会非常好 ,但是容错性好,探索性强的同时,也会在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在政策的不稳定性 ,因为它是摸着石头过河来折腾出来的,不一定会那么稳定。可能有些事大原则定了以后,在细节上还会有左摇右摆,还会有调整。所以在做中长期市场预测的时候大家要小心。 还有一个就是, 它会有别于我们国家前几十年建的任何一个新区。 大家都知道,我们传统新区怎么干的,政府下决心划了一块地以后,说两年成型最后干几十平方公里的有很多。但雄安肯定不会走这样一条建设道路,它会建的比较慢,会精雕细刻,而且会在每一个建设过程当中,每一个小组团的发展过程当中,不断地探索土地利用制度、产权制度、政商关系、政企关系,以及短期的经济效益跟长期的公共服务保障,长期的人口素质提升等等,一系列复杂关系的重组和重建。 比较现实的一个预计,可能会先有若干个围绕着交通枢纽,围绕着特定专业板块,大概一两平方公里这种尺度的小组团,小的示范或者叫实验区先出来,然后才会有更为大规模的建。 这恐怕是一个模式上对传统新区非常颠覆的图景。最后中央对它的要求,毫无疑问是超级高质量的,但这个高质量能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同,能不能得到好的性价比,这是要在实践当中去检验。它确实不是个纸上谈兵的东西。 好吧,我今天就讲这些,谢谢各位。 ************************************************* 以下为2018年8月17日陆大道的文章: 陆大道:对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中的困难的几点分析 陆大道 国情与发展战略研究组 昨天 近日,清华大学参加雄安新区选址规划的尹教授对新区当前起步建设中遇到的难题作了多方面的阐述。为了有关机构与关注的人士能较好地理解他在报告中提出的困难,陆大道先生将年前写的报告材料作了简化处理,发出来请大家指正。希望各方人士群策群力,为推进新区建设出力。 孙东琪 对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中的困难的 几点分析 陆大道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对京津冀整体功能定位在“世界级城市群”,首都北京是这个“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这是构建和提升中国应对全球竞争的国家竞争力的重大决策。将京津冀发展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及首都北京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国家大事”“千年大计”。 “纲要”,突出体现了中国大国发展的意志与决心。 中国对未来世界发展能够发挥重要影响乃至起控制作用的核心城市(之一),首选只能是首都北京。首都北京是中国国家的首位枢纽与门户,需要并且可能能成为影响乃至控制世界经济的一个“节点”(城市),即当今全球几个这样的“节点”城市(控制体系)中需要有中国的一席。同时,成为未来世界财富的主要集聚地之一。由此 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与人民以一个(政治、经贸、金融与货币、信贷等)新的选择与新的安全感。 对京津冀城市群成为世界级大城市群、首都北京作为世界级大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如此定位,是中国 为维护中国国家 (贸易、金融、市场) 利益 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做贡献的客观需要。今天中国的强大已经具备这样的可能。 为使首都北京达成上述宏伟目标,必须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因此,在北京附近选择与规划建设好新区(新城)就十分重要。 二、首都北京早已是我国开放开发的“政策高地”,占了全国改革开放的最大先机。 深圳、浦东的开发是因为顺应了国内外发展的大势而获得了伟大的成功。雄安新区的开发却难有这样的“大势” 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迅速强盛,较早就成为我国最大的国际性金融、商贸、高技术以及大规模研发、信息、中介等高级服务业的基地, 国际经济机构云集之地。这一重要性质不像东南沿海和浦东开发那样是通过中央政府的政策文件规定的,而是由国家首都的特殊性质与功能决定的。国际性的高级服务业机构进入我国,需要与我国中央政府及各部门合作,它们的首选落户地自然是北京。30多年来,总部设在北京的金融机构占据中国金融资源的大半壁江山,成为对内对外最大的金融服务业中心。 2012 年世界500强地区总部84家(包括日、美、英、德、法等国一批世界级企业的地区总部)在北京, 成 为全球500强企业总部最多的城市之一, 2013年北京有48家企业入选“财富”世界500强,这个数量首次超过东京。 早在2010年,跨国公司在北京设立的投资性公司达165家,占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投资性公司总数的40%。多年前,首都北京就已是全国金融GDP最大的城市。首都北京 集聚了全国的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建设了中央商务区(CBD)、金融街、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拥有以联想、方正为代表的 高新技术企业 近2万家,以 北大 、 清华 为代表的高等院校39所,以 中国科学院 和国家部委在京院所、民营研究院所140多家。技术交易额达到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上。 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正在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发展。 首都北京的开放开发,已经占了全国改革开放的最大先机,也占了京津冀改革开放的最大先机。这个作用当然超过深圳、浦东。 雄安新区实际上是首都北京的新区 , 但不可能代替首都北京的功能,特别是不能代替首都北京的主体功能: 除中央国家机关及所属主要管理机构外,就是国际性的金融商贸中心,高科技创新中心等。其中,国家最主要的金融中心部分既是经济机构,也是支撑国家政治中心而与政治中心不能分开的部分,这一点根本不同于移民国家、联邦制国家及金权政治国家的美国。 这些不适宜向外地迁移。 深圳、浦东的开发是因为顺应了国内外发展的大势而获得了伟大的成功, 雄安新区要发展成为类比深圳、浦东那样的新区、新城,困难很大。较有可能的是成为一个普通新区。 深圳(特区)开发的“大势”。 1973 年第一次世界“能源危机”之后,能源价格上升,西方国家在国内的投资成本与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由此向外大量转移产业和资本,到70年代末已经到了我们“家门口”了。中央确定在深圳等建设特区。资金、技术、海外市场、外贸渠道等经过香港大量集聚而来。 在最初的十多年,深圳可算得是香港的“新区”。 中央政府、广东省政府在政策、人才、资金、土地、基础设施、城市规划、法律等方面给予强大的配套支持,深圳一下子就大发展起来了。 浦东(新区)开发的“大势”。 上海浦东开发迅速达到现在的规模与水平,是由于 上海及其浦东的经济腹地是差不多半个中国,即经济技术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及整个长江流域。 那时,经过十多年改革开放,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及整个长江流域对外开放、大规模资本与技术引进、进出口取得很大发展。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上海和整个长江流域的大发展更是潜力待发。这时,非常需要上海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世界的商品与服务市场信息等)、金融服务(投融资、信贷、财务结算、货币兑换)、研发、中介服务、期货市场、港口运输等物流服务、人员培训、以及法律服务等;上海市范围之内浦西已特别拥挤,进一步发展需要大大拓展空间。 在这种大形势下,浦东新区的设立与开放,使整个长江流域广阔经济腹地的进出口物资及大量资金、机构、技术与创新人才等迅速集聚到上海及其浦东。 中央政府与上海市、江苏省政府给予大力支持、保障,使浦东新区开发非常成功。 三、雄安新区难以吸引大量经济要素特别是技术创新要素的集聚 我国国家特区、国家级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及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已经接近200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多个。 全国各地的新区新城,总体上已经“饱和”。所谓的“饱和”,不是指内部已经“填满”,没有地方了,而是没有足够新的经济增长要素、技术创新的要素进去,进去以后怎么做也是问题。对于大多数新区、新城、高新技术园区而言,现阶段特别重要的是苦练“内功”,即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这已经成为长期发展的关键。 1 、 规划一个 新区、新城有没有相应的产业支撑及发展什么样的产业, 最主要的要看以下两个主要条件: 其一,从宏观上分析,经济发展与经济要素、技术创新要素的集聚动力与流向。从全国特别是沿海地区看,这种流向由西向东。 原因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受海洋的吸引是长期趋势,在今天的中国就更加如此。雄安新区选址不很符合我国经济要素“自西向东”的宏观流向,难以吸引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要素集聚。 其二, 新区新城,要考虑大区域内或特大城市能否给以产业支撑,附近的“母城”是否有较强大的经济辐射力, 形成主城(母城)与新区相互需要的带动与互动的特别关系。雄安新区发展的“母城”是首都北京,由于上述原因北京的经济辐射力达于全国。北京的经济要素和技术创新要素是否需要迁到雄安,现在看,可能迁去的趋势不明显。 天津市及其滨海新区具有很大规模与实力的制造业 , 但有没有经济与技术创新“要素”愿意往“西”迁移到雄安新区来? 我以为也还是个问题。 作为河北省新区,但河北省不像多数省市那样具有一两个经济实力很强的特大城市引领全省经济的发展。河北省的主导产业是能源重化工。石家庄、唐山、保定、沧州、邯郸等一般大中型城市,除能源原材料外,很少有大型的制造业及其龙头企业。 (河北省现在有6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但至今没有一个其他类型的国家级新区。这与省领导两个时期的决策不到位可能有关:其一,在改革开放开始的20多年内,全省发展重点仍然在太行山东麓。经济发展重心不置于沿海秦、唐、沧,是导致经济增长较其他沿海省市发展为慢的重要原因之一。2007年四月省第七次党代表大会省委书记检讨了长期的“内陆意识”-经济日报,2007/04/11。其二,在发现河北由改革开放初始沿海地区的经济大省变成了经济小省时,又急于追赶,大搞能源重化工。GDP很快上去,2006-2008年间每年增长14%。 2005-2012年间,河北省的钢和生铁产量都翻了一番,钢年产量达到1.8亿吨的惊人数字。钢铁、火电、水泥等规模迅速扩张,成为京津冀城市群地区的主要污染源,并酿成了相当突出的结构性困境。这两种情况使河北省失去了如沿海其他省市所抓住的有利机遇,没有为在河北建立如国家级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新区准备必要的条件)因此, 河北省在一段时期内难有较大规模的经济要素、技术创新要素进入雄安。 2 、 如果在雄安大规模新建产业,则要考虑到:现阶段全国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国民经济进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发展转型阶段、一系列大型机械设备(动力、工业、工程、交通运输、国防军工、通讯、轻工食品等)制造已经布置在全国相应的大型综合性工业基地与特大城市等客观背景。 这里应该新建哪些龙头大企业及大规模产业链工程呢?现在是不容易确定的课题。 3 、 要在雄安这里大规模新搞“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建立体制机制新高地。”但可能性、合理性如何?如何操作呢? 现有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亦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新区等发展条件要明显优越。它们已经有了一批高新科技产业,已经是京津冀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极。 从区域层面,其一,要使大量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要素来此集聚;其二,要建设与创新目标相适应的多种类型的平台;其三,要组织(企业家、行业、机构)多层次的、多领域、多范畴的彼此相互链接的创新“空间”,即各种功能平台和群体的决策与运作“空间”;其四,要使各种平台与“空间”成为彼此互动与交流的网络型(多重空间)组织结构,在这种组织机构的某一地点或几个地点(区域)形成空间(创新空间)的接触枢纽。位于这个枢纽的附近即可获得更多、更大的创新优势。还有,从政府层面,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制度、政策和措施。这样的区域,才是具有创造力与竞争力的区域。对于大量的企业而言,最大问题是使工业自动化和IT技术的密切结合,推动信息化诸多前沿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我以为, 我国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以及成都、西安、沈阳等特大城市的部分新区、高技术园区,其政府、研究院所、高校及许多企业可能正在考虑进行上述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与企业信息化改造工作,这些区域的区域创新体系还在起跑线上。企业自身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京津地区这些东西搬一些过去到雄安,很可能会影响到一些“园区”正在构建的各种要素聚集的(有形的与虚拟的、刚性的或“柔性”的)“平台”、“空间”、“枢纽”,从而会影响到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不同程度延迟创新升级的时间,对一些重要环节或具有“节点”意义的企业、“平台”等可能会带来伤筋动骨的影响。 四、新区选址带来的困难很多 1 、雄安新区的区位无论从宏观与微观看都没有优势,人居环境的本底条件很差,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现有的交通系统也不算便捷。其巨大影响虽然可以通过一系列大型工程予以解决或缓解。不过代价很大,有些方面的作用难以持久。 新区选择在河北省北部平原上的一个大洼地(洼地中心部分是白洋淀)的“边坡”上,平均海拔10米左右。历史上洪涝灾害频发。未来的雄安新区可能需要按照极高的洪水标准设防。在严重洪水发生时,白洋淀有可能必须泄洪,可能会使城市被淹。历史上,包括 春秋战国时代以及元、明、清三朝,在河北省建的都城或重镇,基本上都在太行山东麓、(部分)燕山南麓的海拔50米左右的高程上。京广铁路的路基标高也在这个高程附近。 2 、 白洋淀水质污染严重。白洋淀现在的面积为200-300平方公里,长期以来污染严重,水质属五类时为多。 污染物来源是白洋淀上游三万多平方公里内1500万亩灌溉面积上化肥农药造成的面源污染及1000万人口(包括300-400万城市人口)的生活、生产污水。淀区大约住居有10万人依靠养殖业, 主要是家禽养殖及其加工,带来了大量的污染物。 三个县大约200亿元的GDP基本上是小的羽绒加工厂及皮革加工厂。2017年7月底媒体报道已经关掉3900多家“非法排污”的不达标的企业。 3 、 城水融合、“生态宜居之城”是很大的难题。 在人居环境本底基础很差的地方建设最美丽、人居条件最好的城市,如何达此目标并及如何能够长期得以保障? 人们所设想的世界上许多大城市处在海边、大河边、大湖边那种天水一色、水城一色的壮观美景,在雄安新城将不可能看到。 遇到200年甚至100年一遇洪水,新区中生活的人,可能头顶上是一盆洪水(不垫高地表),或者城市周边(东、南、西三面)一片汪洋(建成区地表垫高5米后)。 4 、 大规模动迁、就业、治污、生态修复等需要巨额(长期)支出,且面临非常棘手的社会困难。 除了诸多机构、企业的大规模搬迁费用外,以下可能是长期的难题:白洋淀内的10万人从事的养殖及其加工的经济系统要彻底改造与调整,要使他们有新的职业,能逐渐适应并富裕起来。“转业”后将从事哪些产业,还不带来污染?动迁涉及到三县大部范围,开始阶段就要大量赔偿,长期则涉及到上百万人口的生计即就业与致富问题;三县遍布污染企业几千家,绝大部分是小企业。白洋淀上游3万多平方公里范围中小企业与农业化肥农药面源污染的治理,各地县污染企业的关停并转,需要大量投资与经济补偿;解决水安全、生态保护问题需要大规模调水、堤坝等的工程措施,白洋淀淀区内的补水、清淤、水生生物生态环境的改善等,亦需要大量投入与长期维护费用;新区工程地质条件不好,城市及大部分建筑物都将落在稠密的钢筋水泥桩子上,额外增加工程费用。 以上可能是现阶段一系列起步工程规划、建设出现诸多困难的原因,需要找出克服困难的办法,推进新区建设的前进。 结束语: 上述是对雄安新区规划与建设中正在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困难与问题原因的简要分析。之所以会如此,我以为与早期工作队伍专业组成不够完善有关。他们不很了解这样的新区新城建设与发展需要哪些区域性条件,不很熟悉北京周围100-200公里范围内的自然结构及社会经济的空间结构如何。另外,河北省与水利部的同志,是不是将这里的实际情况作了客观全面的汇报,可能也是原因。我以为,这些领导同志对这里将要出现的种种难题心中是清楚的。 陆大道 2018-8-17
个人分类: 地学科普|9965 次阅读|28 个评论
[转载][驚悚] [寻龙密码之真假棺椁(2015)][720p][中国大陆][主演:齐超
lcj2212916 2016-5-25 23:09
《寻龙密码之真假棺椁》 是由北京 麦田映画 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河南欢乐时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河南小伟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 出品 ,冯浩磊执导, 齐超 、桑娜、苗栋、杨俊平、毛娜、林剑锋、徐冰联袂主演 的一部 探险 、 惊悚 题材电影。 该片讲述了男主角张星棋和 死党 李子平拿着家传的一块 龙骨 走上漫长的 寻龙 旅程的 传奇 故事。 张星棋家族世代都跟龙有关,家里传下来的一块龙骨引起了张星棋和死党李子平的兴趣,进而萌发了寻找家族秘密的旅程,和一直守护着张家的鬼爷一起,慢慢揭开了太行山龙脉的秘密,却不知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下载地址: http://www.yimuhe.com/file-3065165.html
18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赞“太行”上天有感科研之艰
热度 6 SLLee19 2016-2-29 22:34
本周中国航空报的新闻当中,披露了“太行”发动机改进型号由中航工业动力所研制成功的消息 。 三十年磨一剑,攻克了重要的技术难关。发动机称“太行”,勾起我一段旧事。 2004 年(甲申,上一个猴年), 太行山八泉峡国家公园负责人着我书写山门门匾时 ,为了解太行山之险,搜索了有关诗词,书了一首曹操《苦寒行》。 《 苦寒行 》 曹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十年史学路,我也略尝曹操的心情。孤独科研的滋味,与当年曹操登太行之苦寒,有点相似。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苦无资助,孤军作战,还有虎狼熊罴窥伺,随时准备摧毁柔弱的科研生机。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 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科研孤独的路中最凄苦的,恐怕还不是面对虎狼熊罴的凶残,而是“少人民”,“桥梁绝”,缺乏人民支持,纵孟德一世之雄,亦难免慨叹。 曹操此诗过分悲凉,与他的雄才大略比,稍嫌不足。 “ 駕六龍,乘風而行。 行四海,路下之八邦。 歷登高山臨溪谷,乘雲而行 ” (氣出唱) 的曹操才是真正的曹操。 从曹操想到李白“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我也写了这首,为作太行山门匾的学习。同是登太行,李白比曹操乐观多了,愿与天下科研中艰难同行者共勉。 李兆良 2016.2.29
个人分类: 学思碎语|3980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劇情] [诱狼 (2015)][1080p + 720p][中国大陆][主演: 巩峥]
lcj2212916 2016-1-8 21:42
导演: 安澜 编剧: 王小平 主演: 巩峥 / 侯勇 / 陆彭 / 罗昱焜 / 高明 / 更多... 类型: 剧情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5-09-24(中国大陆) 片长: 95分钟 又名: 曾雍雅智斗阿部规秀 / Entrapment 以真实历史事件为题材,以黄土岭战役这一经典战例为故事背景,展现了八路军高超的战术素养。   被称作日军“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官至中将是当时横亘在我军面前的一道坎,他以残忍的作战风格震慑着军中的将士,更以极其残酷的手段对付敌人,他是日军用以对付八路军和游击队的坚强而残酷的战略武器,而八路军即将终止日军这个不可战胜的神话,这个名将之花终将凋谢于太行山上。 下载地址: http://page92.ctfile.com/file/140290705
19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地上的版画
热度 7 lixuekuan 2015-12-14 08:32
前几天发了《 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 》,有博友说很像版画,我也越看越像。现在就把剩下的几张也发出来,供各位欣赏。 山西基本上都是山,平地很少。为了养活人,只能把山地修成梯田。从高处看,这些梯田就成为美丽的线条。雪后的山地没有什么色彩,照片后期干脆去掉的颜色。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照片像版画的缘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更多的航拍照片请直接点击: 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续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4111 次阅读|16 个评论
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
热度 20 lixuekuan 2015-12-1 08:18
继续航拍。雪后的太行山。 1 2 3 4 5 6 7 8 9 10 其他航拍照片: 不识此山真面目 大地上的版画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7149 次阅读|51 个评论
不识此山真面目
热度 26 lixuekuan 2015-11-29 11:07
高铁开通,已经很少坐飞机从北京回来。这次北京开会,是对方负责整个行程的费用,本来我也要求坐高铁,可会议组织者还是给买了往返机票。 早晨的飞机,需要起个大早,登机后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等送水时醒来看窗外飞机已经进入太行山了。 云雾中几个山头傲然地探出个小脑袋,犹如仙境。赶紧拿出小卡片机拍了几张,如果不是隔着两层玻璃,拍出来可以但作品参加展览了。 希望拍出国画的效果,感觉已经有国画的味道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集请点击: !-- 导出 -- 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4921 次阅读|57 个评论
中国地名前缀解释
lucheng918 2015-10-16 14:00
河南、河北的省名,是出自黄河为界; 山东、山西是以太行山而分东西; 湖南、湖北是以洞庭湖界分南北; 广东、广西的界分标志之“广”可以追溯到西汉时的“广信”,是当时统辖岭南九郡的“交趾部”首府所在地,是依据汉武帝在公元前111年(元鼎六年)统一岭南时所下的圣旨:“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中取出“广信”二字命名;后来以此为界,广信之东为广东,广信之西为广西,这即“广”之由来。“广”字虽出自圣旨,但实是指桂江与贺江入汇西江之地域,故其内涵是两江交汇的意思,这也是中国早有水文化意识的一个体现和佐证。
个人分类: 资料|2660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出
热度 13 lixuekuan 2014-11-17 08:51
在《 秋实?秋柿 》里我说要另外发日出的博文,本文就是。 在城里居住的人很少能看到日出,晚睡晚起是很多城里人的习惯。就是稍许早起的初生的太阳大部分时间被高楼大厦阻挡了视线。 初生的太阳的很美的,不单单是太阳本身的美,这时候太阳红色的光线撒在任何物体上都会形成美丽红色光晕。 初生的太阳拍了很多,就选一张吧,因为大同小异。其他照片都是太阳暖色的光线普照的景象。 我喜欢这样的暖色调,尽管当时很冷。 2 3 4 5 6 7 8 9 10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4416 次阅读|32 个评论
壁立千仞 2012-08-25 13:12
taodeng 2014-2-25 11:03
河北 平山 天桂山 太行山的地貌独具特色,其中以陡立而绵延的砂岩峭壁最为典型。这些岩石的沉积远至十多亿年前的元古代,顶部则由寒武系的灰岩覆盖,在阶梯状的崖壁之间是茂密的植被,形成层层叠叠的绿色画屏。天柱山在壮美的自然景观中还分布着历史的人文足迹,道教庙宇错落在崖前树后,常常在盘旋的山道上让人眼前一亮,仿佛是对艰苦攀登的奖赏。 真武殿 沟崖 寒武系灰岩 山门 三圣殿 北武当题刻 绿意葱茏 深山藏古寺 元古代砂岩 棒槌峰 风铃远眺 峭壁绵延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2958 次阅读|0 个评论
太行东麓 2012-08-22 15:23
taodeng 2014-2-25 11:03
河北 平山 西柏坡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尽管这是欧阳修写扬州的句子,其实也可以描绘平山县的太行山风光。实际上,欧阳修也是借用王维对汉江两岸的描述,看来美好的山水都有共同之处。当年选址这里作为进京的前哨站,成为“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太行山进可攻、退可守的优越地理位置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细节都在仿建的遗址中呈现。 真实的西柏坡已淹没于岗南水库之下 周恩来旧居 朱德旧居 新华社旧址 中央军委作战室 国民党和平代表团驻地 西柏坡纪念馆 三大战役武器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2195 次阅读|0 个评论
太行苍茫 2009-04-17 08:11
taodeng 2014-2-9 23:09
河北 冀西 太行山 虽然春天早已到来,但从高空俯瞰太行山脉,仍然处在一片苍茫的黄褐色调之中,最高的山峰上还有皑皑的白雪。太行山的山脊海拔1500~2000米,山地东侧为明显的断层,许多地段形成近1000米的陡峭岩壁,气势雄伟。山脊西侧转为缓坦的高原。山地受拒马河、滹沱河、漳河、沁河等切割,形成许多横谷,为东西交通重要孔道。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2404 次阅读|0 个评论
晋中走马 2007-07-31 08:43
taodeng 2014-2-5 23:34
祁县民居 高壁环围有洞天,精雕细琢展飞檐。 商人也识诗书画,今客游观应汗颜。 太行途中 青山绿水路随行,诧见秧田白鸟明。 不似晋中常见景,黑尘黄土暂销形。 大寨 战天斗地忆辉煌,户户如今改学商。 青石排窑留旧貌,村头老树柳丝长。
个人分类: 行旅之诗|1875 次阅读|0 个评论
京西古村 2007-05-05 21:20
taodeng 2014-2-5 00:16
北京 门头沟 川底下 川底下是一座风貌古朴幽静、个性鲜明的古老山村,静静隐置于京西太行山脉的峡谷之中。“川”本来应该写作“爨”,不过这个字实在是既难写又难认,就都偷懒改作“川”了。山村历经时代变迁与沧桑,依旧那么亲切近人,充满了自然的气韵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厚拙的山地四合院和朴实的乡土文化,令人陶醉!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19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太行山与燕山山脉——天然屏障, 导致了华北雾霾?
热度 1 bettertomorrow 2013-10-9 22:53
北京西拥绵延千里太行山,北枕峰峦叠嶂的燕山,堪称华北独特的天然屏障,故而又是世界上极少(比兰州略好点)半封闭 区域。
个人分类: 地科普|17971 次阅读|2 个评论
回乡记趣:太行山上的狭路相逢
热度 1 gzq 2013-7-16 11:05
各位看官: 话说这个暑期老秦回到太行老家,与其说是探亲,不如说是要找一僻静处自由自在过一过“活神仙”的日子。有一句话我曾转述过,即“不到平顺县不算到过太行山”,我确信,不到平顺县,所有的以“太行”为卖点的旅游宣传如“太行大峡谷”等等的宣传都有夸大其词之嫌。已在大山深处安居多日,昨日有一经历,也因此有点感想,愿在此与诸君分享。 事情是这样的,老家的亲人为我在县城提供了一套旧民居,虽简朴却也方便,尤其是方便我就近登上太行的一个高峰(此地处处是高峰),县里为方便百姓健身计,城关南北两面的山上都修有“公园”,即都修有上山之便道与休息亭,也都需几番曲折,方能上到顶峰。傍晚我常去,但我上的这面山头近几日几乎都是秦某形单影只,西部的日头落得晚,偌大一个天偌大一个地偌大n个高峰,一人独享,也是一种乐趣(从小就向往着也能够‘站在高高的太行山上’终得以轻而易举地实现)。但昨日却在一曲折处遇到一位中年男子,彼此打了个照面不曾说话我便继续大步上山了。快到山顶时在小路上坐下小息一会儿,正得意于南朝陶宏景那首(君王问)“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肯自愉悦,不堪持赠君”之意境时,只见刚才那位男士也慢慢上来了,我想在此四顾无人处自己应该主动与人打招呼较为礼貌,没想到还没等老秦我张开笑脸他已抢先仰头对我笑脸相向说“您身体真好!”接下来又说了些刚才在途中相遇就觉得“您气度不凡,不是一般人……”(大意)之类的话,老秦当然是受宠若惊连连地“……过奖过奖……不敢当不敢当……”。接下来自然是一番轻松愉快之对话,我也回答了自己是从哪来,为何而来等等。当我说到这儿是我的老家,父亲是1949年从这里走出去的一个土八路时,他立刻说到:我知道,您父亲是南下干部吧。咱县上某某领导就是南下干部的后代,我曾经(意即彼此年轻时)与他共事过……。 我觉得此事有点意思,因为父辈基本上都是“日久他乡即故乡”,也大都终老于第二故乡(一如我的父亲),他们后辈自然是就地开枝洒叶,回到祖辈的土地上生活的应该不多,用”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解释,他们应该属于某个家族在某地的“一世祖”,当然这是个玩笑,不过后代返回祖辈的土地意愿应该不会很高,在老一辈的传说中,这里也的确也不是一方“流淌着牛奶与蜜的土地”。有人回来了,而且在本县做到了父母官,真是难得。都说是“一回生,二回熟”,老秦认为也有例外,此次即是,一回即熟。当下二人聊得好不痛快,一直聊到天渐暗下来,他看了看手表(秦按:仍戴着手表是当下山西诸多男人的一个基本特征),遗憾地对我说,他得赶回去看“平顺新闻”以及接下来的一部反映中共历程的叫《寻路》的电视剧(平顺新闻与此剧他说他是一集也不落,必看),他自我介绍说是宣传部门工作,仅此足以证明矣。 他走后我也慢慢下了山,没有人不喜欢被恭维,秦某也不例外,但我总觉得一开始他给我戴得高帽有点问题,诸君试想,两人仅打个照面,一句话没说,老秦体态与风度翩翩、玉树临风也一点不沾边,眼神也就老花二百度,就一个干巴老头嘛,当然,老秦毕竟当过兵,也许走道还有点“姿势”,仅此而已,哪谈得上有如此魅力,一眼就让人产生那些“感觉”?!老秦只能从自己的专业常识与小人之心推测:他应该还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安全感)而主动向我示好,此时此地四下无他人,天也近晚,也仅有一小道(老秦居高临下坐其边),他虽较我年轻,但个头较小。当然,不排除聊了几句他打消了顾虑,随后的谈话也就没有了言不由衷。下山的路上老秦似乎为秦氏理论又添了一则,即:当一个人主动向您示好或与您走得很(亲)近时,可能他在某种程度或某一方面上缺乏安全感,您一定不要太陶醉,自作多情,以为自己多有魅力,多有能耐,这样,一旦(安全感方面)“警报解除”,人家自然是该干嘛干嘛,您也就不会心生戚戚也!切记切记! 以上就是老秦昨日的一则亲历与感悟。各位如有兴趣,以后老秦奉上二则、三则。 秦即日于平顺县图书馆(家乡人真是淳朴啊,阅览室里的几部电脑,只要工作人员不正在使用,外人尽可前来冲浪,这不,老秦这就从容地写下了以上的这则趣事)。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954 次阅读|1 个评论
​太行冰雪美如画 - 读高老新作“太行山上冰之美”有感
xucq45 2013-6-29 07:10
                                 (以上作品为好友高老所摄) 太行冰雪美如画   - 读高老新作“太行山上冰之美”有感 太行玉挂满目花,波涛汹涌接天涯, 盛夏袭来凉爽风,陶醉不已忘回家。
个人分类: 诗歌抒情|36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太行颂
duke01361 2013-5-15 20:06
太行山 巍峨耸云天 千里丰碑望不断 无情风雨任摧洒 英雄业绩万古传 太行山 人民的山啊 英雄的山 你是历史的见证 你是不灭的灯盏 你就象我们不可动摇的 坚定信念 坚定信念 (间奏) 樟河水 盘绕太行山 千回百转流不断 征程万里开新路 寒冬过后春花艳 太行山 光荣的山啊 胜利的山 你是宏伟的画卷 你是壮丽的诗篇 太行山 光荣的山啊 胜利的山 你鼓舞我们百折不回 永远向前
个人分类: Life a Bit|1895 次阅读|0 个评论
巍巍太行点点白
xucq45 2013-1-29 15:35
(高老摄) 、 巍巍太行点点白 - 为高老的 【原创摄影】 “ 冰雪太行山 ”配诗 巍巍太行点点白,冰川飞落浪如海, 碧空万里蓝似玉,树红像花迎阳开。
个人分类: 诗歌抒情|27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哉!壮哉!太行山大峡谷
热度 1 Fangjinqin 2013-1-15 21:17
美哉!壮哉!太行山大峡谷 最近CCTV-1播出电视连续剧的“刘伯承元帅”说明当年刘邓在大别山实现战略大转移对于全国解放作处巨大贡献。 通过这个电视剧可以更多和更深刻了解刘伯承元帅与邓小平的合作全过程和他们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Tai_Heng_Shan_Mountains_China.7z
个人分类: 风景名胜|1872 次阅读|4 个评论
逆光鸟瞰太行山——应李学宽
yangyongtian 2012-4-3 09:35
逆光鸟瞰太行山——应李学宽
逆光鸟瞰太行山, 群山巍巍漫光蓝。 大好山河豪情饮, 一字一句写诗篇。 感怀自然心境旷, 感恩生活心路宽。 胸怀江山责任重, 壮怀激烈放歌言。 摄影 李学宽
个人分类: 诗配画|27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宛如苍龙巨浪翻 -为李学宽“航拍太行山脉”配诗
热度 1 xucq45 2012-3-30 16:54
(李学宽摄) 宛如苍龙巨浪翻 - 为李学宽老师新作“航拍太行山脉”配诗 千沟万壑太行山,宛如苍龙巨浪翻, 公路棋布村似鳞,江山如画人胜天。
个人分类: 诗歌抒情|3595 次阅读|2 个评论
航拍太行山脉
热度 38 lixuekuan 2012-3-30 13:06
航拍太行山脉
继续发航拍,都是一个航班上拍的。其他两篇请直接点击: 俯视渤海湾 航拍黄土高原 1 2 3 4 5 6 7 8 9 10 其他两篇请直接点击: 俯视渤海湾 航拍黄土高原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10701 次阅读|101 个评论
闲说山东(1)释名
热度 5 fdc1947 2012-2-14 08:21
彼山东非此山东—— 行政区划意义的“山东”是金朝人创造出来的—— 华山换成了太行山说明了什么? 我籍贯并非山东,但定居山东已经第 35 个年头,超过了在其他五个省区生活时间的总和,对山东多多少少有些了解,似乎有资格说些关于山东的事情。然而,由于没有专门的研究,只能随便说说,闲聊天,说到那里算那里,故曰闲说 。 1 释名 彼山东非此山东 唐宋以前古人所说的山东,主要是指崤山或华山以东,今河南、河北、山东及长江流域诸省。如贾谊《过秦论》中“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这 山东豪俊是指陈胜吴广、刘邦项羽等旧六国的各路反秦人马,并非只是秦叔宝程咬金、宋公明武二郎之老乡。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 )里的山东指的却是现在的山西。所以看到古书上说的山东真是要小心一点,不要错认了老乡。凭着《隋唐演义》说:秦琼“字叔宝,山东历城人”,“叔宝道:山东、河南一望无际 … ”,《水浒传》说:“且说山东济州郓城县新到一个知县 … ”,就可以知道,这两部小说不可能是宋人所作。因为在宋和宋以前,还没有山东这样一个行政区划名称。 行政区划意义的“山东”是金朝人创造出来的 今天的山东地区在宋代属于京东路,路是那时的高级行政区划。那时的京城是开封府东京汴梁城,往东一点就是京东路。其中西边的一半称京东西路,主要包括现在的河南东部和山东西部;东边的一半称京东东路,主要是山东中、东部。后来金人打过来了,占领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其行政区划基本上还是沿用宋人的,例如河北西路和河北东路(现在的河北中、南部)、河东北路和河东南路(现在的山西)都几乎没有变。但是京东西路和京东东路却不能叫了,因为金人的京城是燕京,在现在北京城的西南边。于是金人把京东西路和京东东路改成了山东西路和山东东路。现在的山西那时还不称山西称河东路,所以从行政区划说,山东、山西不是同时产生的。先有了山东,到了一百多年后的元代设立了“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二百多年以后的明代设立了山西行省和山东行省,山西真正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山东和山西才在行政区划之中成了一对。这“山”变成了太行山。 华山换成了太行山说明了什么? 从周到唐的近两千年内,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一直是中 国政治中心。《千字文》说:“ 都邑华夏,东西二京。背邙面洛,浮渭据泾”,洛阳背靠邙山,面向洛水,长安位于渭水之上,泾水之滨。 长安——洛阳,是那时最重要的政治、经济通道,这崤山或华山就是通道上的主要障碍,潼关是最重要的关口,于是就有了山东山西、关东关西这样的名称。但是,长期以来,西部的经济逐步衰落。到了宋代,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不但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上已经全面衰落,全国的经济重心和政治重心已经移到东部地区。对于被金人占据了的黄河中下游来说,南北走向从而使东西“垄断”的太行山就是东西交通的大障碍。于是山东和山西的概念发生了变化。金人设立山东两路,蒙古人设立河东山西道,就不是偶然的了。 好了,山东的名称说清楚了,以后所说的就是与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山东有关的人与事。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闲说山东|5219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
DynamoChina 2012-1-10 17:36
[转载]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
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 新华网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李从军、刘思扬、朱玉、赵承) 太行山,富有传奇色彩的山峦,这里产生许多动人的远古神话:盘古开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几千年来,这些神话以其永恒的魅力昭示着后人,续写着感天动地的新篇章。 半个世纪前,中国林州的十万开山者,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了太行之巅。 今天,无数的太行儿女在拓荒创业,执著地守望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书写更为壮丽的当代传奇。 人类历史的天空,总有一些相似的星光交相闪耀。 12世纪中叶,日内瓦湖畔,瑞士西都会教士们从山坡最为陡峭的德萨雷开始,背石垒墙,堆土引水,开垦了最古老最壮观的葡萄园梯田。 诗人们对着前人留下的美丽吟唱:德萨雷有3个太阳照耀着,一个在天上,一个在湖面,一个在古老的石墙上——那是石墙闪烁着的精神之光。 太行山,不止是三个太阳,那里有无数个太阳在照耀,那是太行人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的精神之光! 太行之梦——一个永不坠落的理想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 《山海经》 太行山,是一座有梦想的山。 远古的祖先们,怀揣着五彩的梦想,在这里首试稼穑、聚族而居。他们开石凿壁,在溅起的火花中,燃起那堪比太阳、映照万世的火种。 人类不能没有理想,就像不能没有太阳。一旦胸怀理想,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太阳。 在林州市委书记郑中华心里,红旗渠就是一条理想在淙淙流淌的渠。 郑中华不是一个语言表达很流畅的人,一着急甚至有些口吃。但每当讲起他的理想时,分外流畅,一连串诗意的语言从他口中冲出,妙语连珠,文思泉涌…… 那是在一个会议上。郑中华几乎连气都不换:机遇珍贵,不能不干;现状堪忧,不得不干;民心所盼,不可不干;精神之源,必须先干,大干快干实干苦干拼命干…… 听会的人怎么记录也追不上他飞快的语速和奔跑的思想,只好回去传达:郑书记说啦,干干干干干! 1965年,当水从红旗渠总干渠一泻而下时,郑中华只是襁褓中的婴儿。小时候,红旗渠是他的太阳。 理想的太阳一旦升起,就会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郑中华的办公室,挂了一墙蓝图。这些图往大说,就是他和林州人的理想:林州要由交通末梢向三省通衢转变,由三省边缘向区域中心转变。 今天的林州,把宽阔的红旗渠大道,伸展到太行山脚,让太行山变成都市之景;出太行的高速公路,在群山之间蜿蜒向前伸展…… 半个世纪前,一张关于林州的蓝图被铺开。面对这张图的县委书记杨贵,把实现理想的手,指向了太行山。这张红旗渠工程图,被珍藏了50年。 “渠道网山头,清水遍地流;旱地稻花香,荒山果树沟……崖头建电站,夜晚明如昼……”那是一个多么浪漫的理想啊! 然而这个浪漫的理想,距离现实是那么遥远—— 晋、冀、豫三省交界的林州,地处太行山腹地,山多水少,石厚土薄,远近闻名的“特产”是:旱! 《林县志》载,这里自明朝建县始便“旱、大旱、连旱、凶旱、亢旱……”老天不公,没有给林州安排一条像样的河。那时候,林州有些人家会有这样一口水井:井口非圆非方——为的是只有自家自制的水桶,才能伸进水井。 水,是林州人生生世世的想,年年岁岁的盼哟! 难道只能如某些人所说,人类只能安于宿命,既生于此,必终于斯? 林州取水于邻省的浊漳河,是古籍《山海经》上赫赫有名的河流,传说中衔西山之木石而誓填东海的精卫鸟,就产生在这里。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以弱小之身撼博大之物、抗冥冥之天,中国古人的想象力是多么充沛,理想又是多么高远! 远古的思绪难以追寻,但昨天的记忆仍十分清晰。 那是1960年,杨贵带着大伙一头扎进茫茫太行,舍生忘死,苦干十年,硬是在太行山腰凿开了一条长渠——红旗渠。 山的地图上,从此多了一条代表水的蓝色曲线。 这条在悬崖绝壁上“抠”出来的水渠,是在共和国最困难的时候,林州人勒紧裤带创造的奇迹。那是一部昔日太行人的英雄史诗! 唯有憧憬梦想的大脑,才能酝酿这样的史诗;唯有洋溢激情的人们,才能谱写这样的史诗! 石板岩乡大垴村党支部书记许存山,就是个有梦想、爱做梦的人。他的梦是一张张叠加的蓝图。 大垴村是林州最高最偏僻的一个村,海拔1750米,四面都是一眼望不到底的悬崖。 许存山接村党支部书记担子时才26岁,他扛起了全村人富裕的梦想。 村委会全部资产摊在他手心上——3个硬币,一共9分钱的积蓄,18360元的欠账也摆在他面前。 当兵时,许存山常常梦到家乡,梦到孩子们进了学校,梦到路修到了山下…… 但他想不到,梦想的实现,竟是这样艰难。 摆在他面前的有六难:行路难、吃水难、吃穿难、照明难、通信难、娶妻难。  太行山的石头多是石英岩,这种红脸蛋的石头,出了名的坚硬。但红脸蛋的岩石这次碰到的是黑脸蛋的许存山。 他召开支部会,全村12名党员在党旗下发出梦想的誓言:“握紧拳头不松手,卒子过河不后退”。  很快,蓝图摆在村民们面前:两年通电,五年通路,三年通水,十年之中大植树,二十年兴科技……  有人说,爱做梦的许存山,这次是在白日做梦。 然而,理想的太阳一旦升腾,就能激发出精卫填海般的无穷力量! 架电,重500多公斤的水泥杆往山上运,要绕过几道悬崖;两三千米的山路,全靠人抬,小孩棉衣当垫肩,肩膀还是肿得馍一样。 100多根电线杆,24个壮劳力,整整抬了两年。 电终于通了,村里的小太阳,照亮了太行。从来没用过电的山里人,把烟袋架到灯泡上——老汉们抱怨说,灯什么都好,就是点不着袋烟。 再之后,又修了4年,大垴村的人,把路修通了。一个村子的人,挖了48万土石方。 黑脸蛋最终胜了红脸蛋。 看到汽车开到山顶的第一眼,许存山一头倒在地上,晕死过去。 如今,大垴村依然不能算是富裕之地,人均收入只有两千多元,但它一步步前行,正在实现自己的第六个蓝图——太行山石板垒就的大垴,要变成药材之乡、生态旅游之地。 许存山和大垴,是郑中华墙上蓝图中的点和线,只有每个人发出理想的蓝光,蓝图才能变成美景。郑中华和许存山,是绘着同一张蓝图的人。   阿尔卑斯山畔的葡萄园,映照着三个太阳的光辉。中国的红旗渠却映照着更多太阳,每一块在渠上砌着的太行山石,每一个修渠者的躯干,释放出来的都是太阳的滚滚热量。 面对着墙上的蓝图,郑中华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在林州,谁干了多少事,都要与红旗渠比一比。 他经常穿梭于红旗渠的干渠支渠上,有时长久地抚摸着渠壁上的方石,就好像紧握着前辈的大手。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己的精神索引,就会失去方向。 郑中华不断追问自己: 饿着肚子,可以号召大家为吃饱而奋斗;但吃饱肚子,要为什么而奋斗? 20世纪60年代,十万大军战太行,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红旗渠,解决了林县人畜饮水的生存困境; 20世纪80年代,十万大军出太行,大力发展建筑劳务,解决了林县人的温饱问题; 20世纪90年代,建筑大军用挣回来的钱扶持家乡企业发展,实现着“富太行”的梦想。 进入新世纪的今天,作为全省108个县(市)综合实力前8强的林州,虽然不用像修红旗渠一样开山,但发展中的无形之山,如何开凿,怎样翻越? “精神立市、工业强市、和谐兴市”——接过红旗渠的大旗,郑中华这些人把精神举得更高,把梦想也举得更高。 太行之梦——一个永不坠落的理想太行之气——一派正大沛然的气概 盘古氏“左手执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凿开,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 —— 《开辟衍绎通俗志传》 太行山,是一座有豪气的山。 那是神话中盘古开天辟地的地方,盘古是先天之气的化身。当英雄撑开天与地时,中华民族的正大沛然之气,自天地不再混沌的那一刻勃然而生。 世界上从未有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历经五千年,无论浸泡在怎样的苦难当中,始终不绝这口绵绵之气。 豪气是脾气,也是勇气。而在林州人身上,一个民族的脾气、勇气和豪气,表现得尤为强烈。 很多人把林州人引水开山,比做盘古开天地。想必当年一手执凿,一手执斧的英雄面对茫茫的混沌,如同林州人面对高高的太行,胸中涌动的正是那一股天地间正大沛然之气。 中国很少有城市,把专门为小推车写的歌,作为自己的市歌——当年修红旗渠,小推车是最重要的运输工具。歌中唱道:“山里人生性犟,后边来的要往前面放。”意思是大家一起推车,歇脚时,走在后面的一定要把车放到前边才停下来,就为了不居人后。 ——这是一首林州人都会唱的歌,是一首在他乡的林州人都感到骄傲的歌。 唱到那个犟字,林州人都心领神会:没有这点犟劲,敢在太行山上动土? 林州人脾气犟,就像太行山上的那棵“虎口椿”,挤在虎口般的岩石间,有一点薄土,就倔强地吐出一簇新绿。 有人感叹,是太行山造就了林州人的脾气,犹如苦难磨砺出中国脾气。如果林州人没有这样的脾气,必不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如果中华民族没有这样的脾气,也熬不过千百年的艰难,挺立在世界东方。 林州人的脾气又叫“红旗渠脾气”,特点有三:干得苦、看得远、想得大。 李广元,林州的钢铁大王,是一个典型的具有“红旗渠脾气”的人。 我们在凤宝特钢门口见到他,这是个表面看来温和,甚至有点腼腆的男人,和传说中的印象判若两人。一辈子没有离开钢铁,他把他的事业变成了最简单的口头禅——干事。 李广元喜欢干事,他喜欢在钢铁中干事。 26岁时,他干的事是接过了铁匠铺,那是个专门打造红旗渠所用工具的小铺面。少年的李广元就是在这里,目送着父辈们的背影,走向红旗渠的。 但是,不甘于一辈子在铁匠铺打铁的李广元有一天提出搞汽车配件。 村委会上举座哗然。 李广元不慌不忙:“我领着干。成了,是咱村儿的;砸了,是我的。” 现在,汽车配件已是林州的支柱产业之一,这一产业大部分起源于李广元当年不起眼的小小铁匠铺。 外在的是羞涩,但钢铁,才是这个林州男人的真正性格!李广元终于干成了事,把一膛打铁的小火炉,变成了产钢的高炉。 2001年,曾经的铁匠铺开始发展钢铁产业,进而进军特钢及无缝钢管。目前,正在建设50万吨油井管项目。 水火相济,融于一身。谁也说不清这个温和的男人,心里藏了多大的一把火!他成为林州最大的利税大户,一年纳税过亿元。他说,人不能只为钱活着,我生在太行山,长在太行山,红旗渠的精神已经长在我的骨头里。 在太行山许多村落都可以发现李广元这样的传奇人物。郭变花就是这样一个人。见到她也让我们颇为吃惊,她并不像朵娇柔的花,更像棵大树,神气活现地立于太行山上。 郭变花的脸让山风洗得黑红,脚下穿的是那常年不变的解放鞋。 15年前,一个电话把在外地承包工程的她催回了家乡,乡里领导对她说,干吧,石大沟就交给你了。 “石大沟,石大坡,荒草连成窝。”有人泼冷水:“男人们都没把石大沟干成景,你个妇道人家能干出个啥?” 可是,生就红旗渠脾气的郭变花偏要干出个啥。 郭变花治路,治穷,更要治山。治山就要种树,种树就要爬山。从此,长在平原的郭变花和山“粘”在了一起。 之前,这个女人恨山。第一次去婆家石大沟,她就跟丈夫怄气:早知道你家在这儿,不嫁给你了。 现在,全村人眼巴巴、直勾勾地盯着她,她不得不逼自己爱这些山。 从来女人干事难,九分苦一分甜。这个之前在城里穿高跟鞋的女人,从此只穿解放鞋。一年穿破十几双,只为爬山。 荒山没人管,拍卖没人要。郭变花揣了一兜子钱去了,这个女人响当当地拍着自己的包嚷着:没人要这山?我要了! 她一口气承包了万亩荒山。在山上挖个窑洞,支起个灶,就着山水吃饭,听着山风过夜。 每一年,她种十几万棵树,一年上千亩。一干就是五年。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就创造天堂的力量。 我们问郭变花:难不难? 她想都不想地回答:“老一辈吃野菜修成了红旗渠,还有比那更难的吗?” 面对着绿油油的承包山,郭变花说,这树我一棵都不要,一棵都不砍。砍一棵,我都是石大沟的罪人。 她让荒山一片翠绿,把石头变成致富资源,用山货打造销售品牌,穷村改变了模样。 全村人做了个红绶带,给她披上。 18世纪初,从未到过中国的黑格尔,收集到了他能收集的所有中国文献,认真研究后认为,中国是一片还没有被人类精神之光照亮的土地。 事实并非如此。 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河逆流而上,生于太行山的人们深知,在这里,人类的精神之光一直照耀着太行人的心灵,民族的精神火把,从来没有在历史的天空熄灭过。 太行之梦——一个永不坠落的理想太行之气——一派正大沛然的气概太行之力——一种滴水穿石的坚韧 “夸父与日逐走……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 《山海经》 人类总是对英雄怀有天然的崇敬。 传说中追日的夸父因缺水而亡,至死不悔;太行山人为引水而战,生生不息。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韧性。 1960年,红旗渠开挖不到两个月,张买江的父亲张运仁就牺牲在修渠的工地上。 取水,这个往日男人承担的重活,落在了母亲肩上。女人力气小,被抢水的人群挤落在水中。母亲扛着空桶,穿着湿透的棉衣,一进家就撵张买江出门:“你上渠!渠里不来水,你别回家!” 通水的那天夜里,她坐在渠边,整整守看了一夜。 第二天早晨,她拦住了前来挑水的人群。她要先于别人打第一桶红旗渠水,因为她贡献了丈夫,又把13岁的儿子送到渠上,她比别人更有资格。 这是为内心一口气,坚韧地活着的女人! 又是一年的桃花盛开了。 不是在春天,而是在千里冰封的雪天里;不是在温室,而是在高耸巍峨的绝壁上。 有桃花的艳丽,又有梅花般的品格。冬季每有游人来到林州,石板岩乡桃花洞村是必去的地方——那里冬天可以看桃花。 申兰英与原海生,青梅竹马,就长在那个冬天里桃花烂漫的村子。 2000年,原海生掉入山谷。当村党支部书记的他,是死在发展旅游的道路上。 就在他走后,桃花洞村的旅游开始热起来。 就像莫邪当年铸剑七七四十九日,以身赴铜水,血凝剑气,其志感天动地,因而铸就名剑。原海生以冬天的离去,为这个小村带来了春的生机。 丈夫留给申兰英两个孩子:儿子上大学,女儿刚刚初二;还留下了点账面上的钱,是一直没有领到的村干部工资,每年700元,一共欠了10年。 咬咬牙,申兰英支起了桌子,搭起了棚。过路人吃她一碗面,丢下两块钱。 一张桌变成了十张桌,棚子变成了面馆。 吃面的人开始直接叫这个爽快麻利的女人“桃花嫂子”。 一位画家给她写了几个字贴到了屋里:“桃花嫂子面,好吃看得见。”渐渐地,她把“桃花嫂子”的招牌挂在了外墙上。 当地人说,桃花谷里桃花店,桃花嫂子桃花面;桃花乡里桃花香,桃花溪漂桃花瓣。“桃花嫂子”成了太行山里的品牌,老粗布、杂粮,都追着赶着标出桃花嫂子的名字。 人们看到申兰英脸上总是挂着笑,可她内心却有不为人知的苦楚。她把自己与丈夫结婚时的一张照片镶在镜框里,天天守着。 当我们提到原海生时,她说,只有一张合影,11年了,还是想他…… 一语未了,掩面而去。 总是有一些英雄没有来得及戴上红花,就悄然隐退到历史的幕后。 原海生坠下悬崖的地方,后来是一道有名的景点,两道飞泉夹石而过,取名“含珠”…… 所有的光荣与梦想,都是付出了血与泪的代价,如同追日的夸父,“体解而未变”“虽九死其犹未悔”!  谁也不敢说上天亏待了林州。但是,这个大山里的地方的确没有得到上天厚爱。一个缺水之地,一个守着一堆石头的穷地方,凭什么50年前让漳河之水天上来?凭什么改革开放30多年来,让自己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河南108个县(市)处于前列? 一个国家真正的财富,不仅在于拥有有形的物质力量,还在于某种意义上说更在于是否拥有无形的精神力量。经济的发达,可以为一个国家贴上强大的标签;而唯有精神的力量,可以让一个国家扛得起伟大的字眼。 太行山下,一个曾在井下挖煤的汉子,在韧性的坚持中获得了不止一次的重生。 桑中生从来都拒绝谈起他最艰难的时候。 记者试着问他,他回避:不提这个。 笑着拒绝,然而泪水就在瞬间流下。 ——“谁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他是一个亿万富翁,也是一个穷得没钱吃饭的人。最苦的时候,机器全趴在厂房里,家里拿不出一分钱,门口站满要账的。 2008年,桑中生投资搞起了用于太阳能的多晶硅,当年就缴税1亿元。2009年,投资27亿元扩大产能。国际金融危机的风浪扑到了中国的山区,原来300多万元一吨的多晶硅,降到10万元也没有人要。 只得停产。 置之死地,能否后生?没有资金寸步难行,情急无奈之下,如同秦琼卖马、杨志卖刀,桑中生决意出让企业股份,换来帮他进行技术改造的团队,以作最后一搏。 桑中生能否走出困境?没有人知道;这一搏就是最后一搏?没有人能回答。可桑中生说,林州人认死理,一条道走到黑,就得成功。 大凡英雄志士,往往浸染着浓烈的悲壮色彩。他们历尽艰难险阻,忍受常人难以承受的巨大痛苦——明知力不能支而殊死搏击,直到最后一息。如同不顾一切逐日的夸父,最终倒在实现理想的途中。 曾战太行,曾出太行,曾富太行,但是,林州人不允许自己安卧太行,这是一群虽然吃饱了饭,还要为自己理想逐日的人! 太行之梦——一个永不坠落的理想太行之气——一派正大沛然的气概太行之力——一种滴水穿石的坚韧 太行之爱——一首奉献当代的颂歌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 《淮南子》 太行山,一山高于一山,一山险于一山,一山难于一山。没有人告诉我们,太行山是不是女娲补天后留在人间的神石,补上去的是天,遗留下的是爱。 请告诉我们,太行山边的人们,为什么具有如此淋漓尽致的大情,俯仰天地的大性,炽热如火的大爱? 临淇镇白泉村党支部书记张福根的一生,就是对太行人这种大情大性大爱的最好诠释。 盘山而上一个多小时,我们见到张福根,此时已是傍晚。如同故友重逢,客人与主人相见甚欢,相拥而坐。 群峰壁立,星空寂寥;山风拂面,松涛有声。 一落座,张福根就滔滔不绝地向我们畅谈他的白泉创业史: 劈山修路,修通了白泉通往山外的22公里大路; 打旱井,52年打了1685眼,没让百姓去远处打过水; 植树造林,凭借一双手两个肩,一把镢头一张锨,绿化了2万亩荒山; 发展旅游,建了个白泉山庄,开辟景点搞旅游致富…… 他说,这就叫创业四部曲! 在海拔800米的悬崖上,张福根口若悬河,激情四溢,迎风开怀,顾盼神飞! 眼前的张福根,哪里像一只眼睛失明的72岁的老人? 哪里像大字不识几个的土生土长的农民? 畅谈“四部曲”后,老人意犹未尽,又吟诵起他早年的励志诗作。那诗句着实让我们吃了一惊——“蹬破地球闯开天,单手举起太行山!” 此刻,我们不禁受到感染,这是太行儿女用山的气魄与山在对话! 太行山,你的孩子为什么这般神勇?谁给予他们补天之力?谁给予他们造地之能?   张福根有双蒲扇大的手。掌上的老茧铜钱厚,十指粗糙像钢锉,带着累累伤痕。 有的客人与福根握手,瞬间被那双大锉锉痛。松开后,看着他的手,情不自禁地感叹:你是真正的劳模啊! 白泉村硬化了村民家门前的道路,到其中一家时,福根拦住了要修这条路的人。路的尽头,是福根自己家。 村民们不答应,终于,5年后,路通了。 我们一共见到福根3次,每次福根都穿着同一身衣服,村里人说,那是他见客人的体面衣服。 我们问,老书记困难到买不起身衣服? 福根说,不是困难,是整天穿着好衣服,就不想干活了。 福根每天都要下地干活,开会误了活,也一定要补上。他说,我一天不干活就不得劲。 当了52年的村党支部书记,但每次选举乡亲们还选他。每次选举,福根都是全票。他们说,福根活到100岁,就让他把党支部书记当到100岁。 临别时,福根偷偷对我们说了句心里话:是的,我还想再干20年党支部书记,因为为乡亲们要做的事还没有做完。说了之后,他不好意思地笑了,他觉得自己有点贪心。 春节,村民们自发在村委会贴了副对联:“半生辛劳富白泉,一腔热血为百姓”,横批:“不忘福根”…… 100多年前的欧洲,一位伟人说,历史把那些为了广大的目标而工作,因而使自己变得高尚的人看做是伟大的人;经验则把使最大多数人幸福的人称赞为最幸福的人。 这个人是卡尔·马克思。 林州人是幸福的,他们被如此创造而不求回报的氛围包孕着,被如水的爱拥抱着,被英雄的精神滋润着。就像幸福的徳萨雷,它的葡萄园,被三个太阳拥抱着,天上的给其温暖,湖里的给其滋润,石墙上的给其坚强。 无论是德萨雷的太阳,还是林州的水,都是爱的光芒,是无法言传的内在力量。 万福生,林州企业家。父亲参加过红旗渠修建,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个踏出太行搞建筑,创业刚赚了点钱,就在当地捐建了一座中学。临终前,父亲把万福生叫到床前说,吃不饱肚子的时候要千方百计吃饱肚子,吃饱肚子的时候,要想到还有没吃饱肚子的人。 万福生怎么能忘记那个播一口袋种子,只有一兜收成,曾用火柴盒分配粮食的年代!他接过父亲的事业,更记住了父亲的遗训。迄今为止,他捐献的善款达到1000万元,被称为“林州好人”。 一次下乡诊疗,林州市人民医院院长秦周顺让突如其来的锣鼓声震撼了。那是村民们听说大夫要下乡来看病,自发组织起来欢迎他们,那一天,变成了乡亲的节日。 从那时起,秦周顺就在办公室挂了一张林州地图,每到一个村庄义诊,就在地图上画上一个圈圈。十几年来,他来回于红旗渠的怀抱中,行程4万里。林州地图上的543个行政村,已经被他画了434个圈圈。 他的目标是,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把林州市每个村庄都走遍。让一生没有到医院看过病的老人,享受哪怕一次正规医院大夫的医疗服务…… 还有一个老人的捐款仪式,感动了人们。 当年曾经修过红旗渠总干渠的申满仓,为重修红旗渠拿出了两捆现金。一捆10万元,一共20万元。老人说,咱打拼挣了钱,不能光装在自己兜里。 老人是地道的农民,钱是头天晚上打电话,让在太原工作的儿子邮过来的。 今年2月2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慈善颁奖晚会在红旗渠畔举行。谁也没想到短短数小时,晚会现场便收到上千万元的捐款。 父亲3年前病故,母亲2年前下岗。少年魏于皓被确诊为尿毒症,透析、换肾,巨额医疗费用让这个原本就贫困的家庭几近崩溃。 少年得到了资助。 少年的母亲站在台上。她说,我是个要强的女人,我从来不让别人看到我的眼泪…… 一语未了,女人蹲在台上放声大哭。 原来没安排讲话的市委书记郑中华,此时为激情所动,走上台来,即席演讲。他说,感谢新时代,感谢共产党。因为改革开放,才有了新时代,才有了这么多富人,他们应该回馈社会…… 台下鼓掌! 郑中华又即兴朗诵起现场写下的一首诗: “今晚,热泪盈眶;今晚,爱心飞扬;今晚,让我们感受爱的力量……”“林州,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英雄的人民侠骨柔肠……” 有大爱无疆,就有大美难言! 太行之梦——一个永不坠落的理想太行之气——一派正大沛然的气概太行之力——一种滴水穿石的坚韧 太行之爱——一首奉献当代的颂歌 太行之魂——一曲民族精神的咏叹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列子》  登上红旗渠,仿佛能听到太行山的呼吸。 无论是从地理方位,还是从时空坐标,这都是一座展现巍巍中华气象的山脉。 山上,是站立的中国。 地下,是深藏的中国——林州辖于安阳,是中国最早的甲骨文发现地,16万片甲骨文在历史的土壤中深藏不露,整整等了现代的人们120万个日夜。 如果寻到那根绳子,不知是不是可以找到远古人们面对太行山,结绳记事,系在一条绳索上的记忆? 时间的甬道,走出来了一位叫愚公的老人。他带领后代挖山不止的声响,今天还鸣响于历史的回音壁上。 太行、王屋二山,虽然已从愚公的门前搬走,但是中国的未来之路上,还有渡不完的河流,搬不完的大山。 今年,杨贵和郑中华应中直管理局之邀,同时参与了一场讲座,两人一前一后讲演,主题就是红旗渠。 多么奇妙的搭配—— 同一职位,不同年龄。 皓首,黑发。 一个建设红旗渠,一个重修红旗渠。 神奇的传承把两人联系在一起。 这不只是一次沿着历史痕迹的寻访,也是面向历史的发问,和面向未来的作答。 台下一片寂静,一片模糊的泪眼。 一个大国,一个强大的民族,必须具有展望未来的眼光,和追问历史的能力。一个时代,不能只留下飞速发展的数据,还应该为后人保存丰富的精神食粮。 当人们访问当年开挖红旗渠的那些“愚公”时,突然发现,岁月无情,他们已经在逝去中慢慢凋谢。 毕竟,近五十年过去了。 当年叩击太行的前辈离去后,愚公移山的故事,是否还会有人讲述?人们担心的是,红旗渠精神,这种可以感觉却无法触摸的至真至宝,是否可以传承?红旗渠精神,是否会因物质生活的丰裕而被窒息?红旗渠的精神家园,乃至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否有人守望? 岁月可以风化坚硬的太行山石,唯有精神不可随风而去。 1934年,当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时,无数的人们放下手里的锄把和书本,眼睛放光地追随着这支戴着红星的队伍而去。 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支队伍能给热爱它的人们什么呢? 鲜血,饥饿,危险,甚至死亡。 还有,饱满得闪闪发光的伟大精神。 中国人喜欢用万里和千里这种极宽广的距离,来形容诗意和伟大,譬如用脚走出来的万里长征,用手凿出来的千里红旗渠。 两个事件都是在环境极其恶劣,物质极度困窘,在几近不可能的状态下完成的。唯一可以找到的共同点,是完成它们的人,都具备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气质。 当这种精神成为文化,当这种精神成为传统,当这种精神融入血脉,自然就有了与苍穹比阔的力量! 中国的道路,是走出来的;中国的江山,是打出来的;中国的富强,是干出来的;中国的精神,是几千年来的日月,积攒出来的! 林州的发展,与当代中国前进的节奏,是那么的吻合。 20世纪60年代,林县解决了水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林县解决了粮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林州逐渐开始解决钱的问题; 现在,吃饱了肚子的林州,执著地甚至倔强地守望着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兜里有了钱的中国,越来越多的人抬起头,仰望未来星空,在扪心自问自己的精神归宿…… 抗战最艰苦的1940年,徐悲鸿用他的画笔,画出了愚公移山; 解放战争的前夜,毛泽东用他的思想,讲起了愚公移山;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林县人用铁锤敲出了愚公移山; 今天,我们又在中国前进道路上的一座座有形和无形的大山前,想起了愚公移山…… 在林州,我们听到一串串意蕴深远的小故事: 这是一口水的故事。 张买江的父亲去山西打工,临走之前的一顿饭,就是没有一口干净水,只好用牲口喝的雨水澄清后做饭。 林县人因为喝不上这口水流落他乡,曾经为了这口水战天斗地。如今,他们不再为一口水而担忧,但他们只要永远记住这一口曾经喝不上的水,追求幸福、超越自我的理想就不会停步。 还有一碗面的故事。 林州人最爱吃的是家乡的面条。一位林州籍的将军回乡,家里没有大摆宴席为他接风,而是在院子里支上了两口大锅,一口炖菜,一口煮面,人手一碗。 林州人即使富甲一方,腰缠万贯,最留恋的还是那碗面。就像林州那首脍炙人口的《推车歌》所唱:“只要有一碗糊涂面条,也比那吃肉喝酒的气势还要壮!” 一碗面,盛的是本色,装的是力量。 再就是那一条渠的故事。 每个林州人心中都有一条精神之渠,那是红旗渠的儿女们说不完、道不尽的红旗渠故事…… 太行之梦——一个永不坠落的理想太行之气——一派正大沛然的气概太行之力——一种滴水穿石的坚韧 太行之爱——一首奉献当代的颂歌 太行之魂——一曲民族精神的咏叹 改革开放以来,林州人民以自己的理想、奋斗、坚韧、奉献,成就了当代红旗渠精神,这就是——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 难而不惧,在理想召唤下排除千难万险; 富而不惑,在物质大潮中坚守精神家园; 自强不已,在激烈竞争中壮大发展,不断超越; 奋斗不息,在复兴道路上奋力拼搏,永不停步。 这就是我们时代的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无论我们将来多么富有,多么强大,都不应该丢弃。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中指出的那样,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更加奋发有为地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 太行山,富有传奇色彩的山峦,这里产生许多动人的远古神话:盘古开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几千年来,这些神话以其永恒的魅力昭示着后人,续写着感天动地的新篇章。 半个世纪前,中国林州的十万开山者,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了太行之巅。 今天,无数的太行儿女在拓荒创业,执著地守望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书写更为壮丽的当代传奇。 人类历史的天空,总有一些相似的星光交相闪耀。 12世纪中叶,日内瓦湖畔,瑞士西都会教士们从山坡最为陡峭的德萨雷开始,背石垒墙,堆土引水,开垦了最古老最壮观的葡萄园梯田。 诗人们对着前人留下的美丽吟唱:德萨雷有3个太阳照耀着,一个在天上,一个在湖面,一个在古老的石墙上——那是石墙闪烁着的精神之光。 太行山,不止是三个太阳,那里有无数个太阳在照耀,那是太行人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的精神之光! 太行之梦——一个永不坠落的理想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 《山海经》 太行山,是一座有梦想的山。 远古的祖先们,怀揣着五彩的梦想,在这里首试稼穑、聚族而居。他们开石凿壁,在溅起的火花中,燃起那堪比太阳、映照万世的火种。 人类不能没有理想,就像不能没有太阳。一旦胸怀理想,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太阳。 在林州市委书记郑中华心里,红旗渠就是一条理想在淙淙流淌的渠。 郑中华不是一个语言表达很流畅的人,一着急甚至有些口吃。但每当讲起他的理想时,分外流畅,一连串诗意的语言从他口中冲出,妙语连珠,文思泉涌…… 那是在一个会议上。郑中华几乎连气都不换:机遇珍贵,不能不干;现状堪忧,不得不干;民心所盼,不可不干;精神之源,必须先干,大干快干实干苦干拼命干…… 听会的人怎么记录也追不上他飞快的语速和奔跑的思想,只好回去传达:郑书记说啦,干干干干干! 1965年,当水从红旗渠总干渠一泻而下时,郑中华只是襁褓中的婴儿。小时候,红旗渠是他的太阳。 理想的太阳一旦升起,就会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郑中华的办公室,挂了一墙蓝图。这些图往大说,就是他和林州人的理想:林州要由交通末梢向三省通衢转变,由三省边缘向区域中心转变。 今天的林州,把宽阔的红旗渠大道,伸展到太行山脚,让太行山变成都市之景;出太行的高速公路,在群山之间蜿蜒向前伸展…… 半个世纪前,一张关于林州的蓝图被铺开。面对这张图的县委书记杨贵,把实现理想的手,指向了太行山。这张红旗渠工程图,被珍藏了50年。 “渠道网山头,清水遍地流;旱地稻花香,荒山果树沟……崖头建电站,夜晚明如昼……”那是一个多么浪漫的理想啊! 然而这个浪漫的理想,距离现实是那么遥远—— 晋、冀、豫三省交界的林州,地处太行山腹地,山多水少,石厚土薄,远近闻名的“特产”是:旱! 《林县志》载,这里自明朝建县始便“旱、大旱、连旱、凶旱、亢旱……”老天不公,没有给林州安排一条像样的河。那时候,林州有些人家会有这样一口水井:井口非圆非方——为的是只有自家自制的水桶,才能伸进水井。 水,是林州人生生世世的想,年年岁岁的盼哟! 难道只能如某些人所说,人类只能安于宿命,既生于此,必终于斯? 林州取水于邻省的浊漳河,是古籍《山海经》上赫赫有名的河流,传说中衔西山之木石而誓填东海的精卫鸟,就产生在这里。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以弱小之身撼博大之物、抗冥冥之天,中国古人的想象力是多么充沛,理想又是多么高远! 远古的思绪难以追寻,但昨天的记忆仍十分清晰。 那是1960年,杨贵带着大伙一头扎进茫茫太行,舍生忘死,苦干十年,硬是在太行山腰凿开了一条长渠——红旗渠。 山的地图上,从此多了一条代表水的蓝色曲线。 这条在悬崖绝壁上“抠”出来的水渠,是在共和国最困难的时候,林州人勒紧裤带创造的奇迹。那是一部昔日太行人的英雄史诗! 唯有憧憬梦想的大脑,才能酝酿这样的史诗;唯有洋溢激情的人们,才能谱写这样的史诗! 石板岩乡大垴村党支部书记许存山,就是个有梦想、爱做梦的人。他的梦是一张张叠加的蓝图。 大垴村是林州最高最偏僻的一个村,海拔1750米,四面都是一眼望不到底的悬崖。 许存山接村党支部书记担子时才26岁,他扛起了全村人富裕的梦想。 村委会全部资产摊在他手心上——3个硬币,一共9分钱的积蓄,18360元的欠账也摆在他面前。 当兵时,许存山常常梦到家乡,梦到孩子们进了学校,梦到路修到了山下…… 但他想不到,梦想的实现,竟是这样艰难。 摆在他面前的有六难:行路难、吃水难、吃穿难、照明难、通信难、娶妻难。  太行山的石头多是石英岩,这种红脸蛋的石头,出了名的坚硬。但红脸蛋的岩石这次碰到的是黑脸蛋的许存山。 他召开支部会,全村12名党员在党旗下发出梦想的誓言:“握紧拳头不松手,卒子过河不后退”。  很快,蓝图摆在村民们面前:两年通电,五年通路,三年通水,十年之中大植树,二十年兴科技……  有人说,爱做梦的许存山,这次是在白日做梦。 然而,理想的太阳一旦升腾,就能激发出精卫填海般的无穷力量! 架电,重500多公斤的水泥杆往山上运,要绕过几道悬崖;两三千米的山路,全靠人抬,小孩棉衣当垫肩,肩膀还是肿得馍一样。 100多根电线杆,24个壮劳力,整整抬了两年。 电终于通了,村里的小太阳,照亮了太行。从来没用过电的山里人,把烟袋架到灯泡上——老汉们抱怨说,灯什么都好,就是点不着袋烟。 再之后,又修了4年,大垴村的人,把路修通了。一个村子的人,挖了48万土石方。 黑脸蛋最终胜了红脸蛋。 看到汽车开到山顶的第一眼,许存山一头倒在地上,晕死过去。 如今,大垴村依然不能算是富裕之地,人均收入只有两千多元,但它一步步前行,正在实现自己的第六个蓝图——太行山石板垒就的大垴,要变成药材之乡、生态旅游之地。 许存山和大垴,是郑中华墙上蓝图中的点和线,只有每个人发出理想的蓝光,蓝图才能变成美景。郑中华和许存山,是绘着同一张蓝图的人。   阿尔卑斯山畔的葡萄园,映照着三个太阳的光辉。中国的红旗渠却映照着更多太阳,每一块在渠上砌着的太行山石,每一个修渠者的躯干,释放出来的都是太阳的滚滚热量。 面对着墙上的蓝图,郑中华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在林州,谁干了多少事,都要与红旗渠比一比。 他经常穿梭于红旗渠的干渠支渠上,有时长久地抚摸着渠壁上的方石,就好像紧握着前辈的大手。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己的精神索引,就会失去方向。 郑中华不断追问自己: 饿着肚子,可以号召大家为吃饱而奋斗;但吃饱肚子,要为什么而奋斗? 20世纪60年代,十万大军战太行,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红旗渠,解决了林县人畜饮水的生存困境; 20世纪80年代,十万大军出太行,大力发展建筑劳务,解决了林县人的温饱问题; 20世纪90年代,建筑大军用挣回来的钱扶持家乡企业发展,实现着“富太行”的梦想。 进入新世纪的今天,作为全省108个县(市)综合实力前8强的林州,虽然不用像修红旗渠一样开山,但发展中的无形之山,如何开凿,怎样翻越? “精神立市、工业强市、和谐兴市”——接过红旗渠的大旗,郑中华这些人把精神举得更高,把梦想也举得更高。 太行之梦——一个永不坠落的理想太行之气——一派正大沛然的气概 盘古氏“左手执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凿开,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 —— 《开辟衍绎通俗志传》 太行山,是一座有豪气的山。 那是神话中盘古开天辟地的地方,盘古是先天之气的化身。当英雄撑开天与地时,中华民族的正大沛然之气,自天地不再混沌的那一刻勃然而生。 世界上从未有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历经五千年,无论浸泡在怎样的苦难当中,始终不绝这口绵绵之气。 豪气是脾气,也是勇气。而在林州人身上,一个民族的脾气、勇气和豪气,表现得尤为强烈。 很多人把林州人引水开山,比做盘古开天地。想必当年一手执凿,一手执斧的英雄面对茫茫的混沌,如同林州人面对高高的太行,胸中涌动的正是那一股天地间正大沛然之气。 中国很少有城市,把专门为小推车写的歌,作为自己的市歌——当年修红旗渠,小推车是最重要的运输工具。歌中唱道:“山里人生性犟,后边来的要往前面放。”意思是大家一起推车,歇脚时,走在后面的一定要把车放到前边才停下来,就为了不居人后。 ——这是一首林州人都会唱的歌,是一首在他乡的林州人都感到骄傲的歌。 唱到那个犟字,林州人都心领神会:没有这点犟劲,敢在太行山上动土? 林州人脾气犟,就像太行山上的那棵“虎口椿”,挤在虎口般的岩石间,有一点薄土,就倔强地吐出一簇新绿。 有人感叹,是太行山造就了林州人的脾气,犹如苦难磨砺出中国脾气。如果林州人没有这样的脾气,必不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如果中华民族没有这样的脾气,也熬不过千百年的艰难,挺立在世界东方。 林州人的脾气又叫“红旗渠脾气”,特点有三:干得苦、看得远、想得大。 李广元,林州的钢铁大王,是一个典型的具有“红旗渠脾气”的人。 我们在凤宝特钢门口见到他,这是个表面看来温和,甚至有点腼腆的男人,和传说中的印象判若两人。一辈子没有离开钢铁,他把他的事业变成了最简单的口头禅——干事。 李广元喜欢干事,他喜欢在钢铁中干事。 26岁时,他干的事是接过了铁匠铺,那是个专门打造红旗渠所用工具的小铺面。少年的李广元就是在这里,目送着父辈们的背影,走向红旗渠的。 但是,不甘于一辈子在铁匠铺打铁的李广元有一天提出搞汽车配件。 村委会上举座哗然。 李广元不慌不忙:“我领着干。成了,是咱村儿的;砸了,是我的。” 现在,汽车配件已是林州的支柱产业之一,这一产业大部分起源于李广元当年不起眼的小小铁匠铺。 外在的是羞涩,但钢铁,才是这个林州男人的真正性格!李广元终于干成了事,把一膛打铁的小火炉,变成了产钢的高炉。 2001年,曾经的铁匠铺开始发展钢铁产业,进而进军特钢及无缝钢管。目前,正在建设50万吨油井管项目。 水火相济,融于一身。谁也说不清这个温和的男人,心里藏了多大的一把火!他成为林州最大的利税大户,一年纳税过亿元。他说,人不能只为钱活着,我生在太行山,长在太行山,红旗渠的精神已经长在我的骨头里。 在太行山许多村落都可以发现李广元这样的传奇人物。郭变花就是这样一个人。见到她也让我们颇为吃惊,她并不像朵娇柔的花,更像棵大树,神气活现地立于太行山上。 郭变花的脸让山风洗得黑红,脚下穿的是那常年不变的解放鞋。 15年前,一个电话把在外地承包工程的她催回了家乡,乡里领导对她说,干吧,石大沟就交给你了。 “石大沟,石大坡,荒草连成窝。”有人泼冷水:“男人们都没把石大沟干成景,你个妇道人家能干出个啥?” 可是,生就红旗渠脾气的郭变花偏要干出个啥。 郭变花治路,治穷,更要治山。治山就要种树,种树就要爬山。从此,长在平原的郭变花和山“粘”在了一起。 之前,这个女人恨山。第一次去婆家石大沟,她就跟丈夫怄气:早知道你家在这儿,不嫁给你了。 现在,全村人眼巴巴、直勾勾地盯着她,她不得不逼自己爱这些山。 从来女人干事难,九分苦一分甜。这个之前在城里穿高跟鞋的女人,从此只穿解放鞋。一年穿破十几双,只为爬山。 荒山没人管,拍卖没人要。郭变花揣了一兜子钱去了,这个女人响当当地拍着自己的包嚷着:没人要这山?我要了! 她一口气承包了万亩荒山。在山上挖个窑洞,支起个灶,就着山水吃饭,听着山风过夜。 每一年,她种十几万棵树,一年上千亩。一干就是五年。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就创造天堂的力量。 我们问郭变花:难不难? 她想都不想地回答:“老一辈吃野菜修成了红旗渠,还有比那更难的吗?” 面对着绿油油的承包山,郭变花说,这树我一棵都不要,一棵都不砍。砍一棵,我都是石大沟的罪人。 她让荒山一片翠绿,把石头变成致富资源,用山货打造销售品牌,穷村改变了模样。 全村人做了个红绶带,给她披上。 18世纪初,从未到过中国的黑格尔,收集到了他能收集的所有中国文献,认真研究后认为,中国是一片还没有被人类精神之光照亮的土地。 事实并非如此。 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河逆流而上,生于太行山的人们深知,在这里,人类的精神之光一直照耀着太行人的心灵,民族的精神火把,从来没有在历史的天空熄灭过。 太行之梦——一个永不坠落的理想太行之气——一派正大沛然的气概太行之力——一种滴水穿石的坚韧 “夸父与日逐走……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 《山海经》 人类总是对英雄怀有天然的崇敬。 传说中追日的夸父因缺水而亡,至死不悔;太行山人为引水而战,生生不息。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韧性。 1960年,红旗渠开挖不到两个月,张买江的父亲张运仁就牺牲在修渠的工地上。 取水,这个往日男人承担的重活,落在了母亲肩上。女人力气小,被抢水的人群挤落在水中。母亲扛着空桶,穿着湿透的棉衣,一进家就撵张买江出门:“你上渠!渠里不来水,你别回家!” 通水的那天夜里,她坐在渠边,整整守看了一夜。 第二天早晨,她拦住了前来挑水的人群。她要先于别人打第一桶红旗渠水,因为她贡献了丈夫,又把13岁的儿子送到渠上,她比别人更有资格。 这是为内心一口气,坚韧地活着的女人! 又是一年的桃花盛开了。 不是在春天,而是在千里冰封的雪天里;不是在温室,而是在高耸巍峨的绝壁上。 有桃花的艳丽,又有梅花般的品格。冬季每有游人来到林州,石板岩乡桃花洞村是必去的地方——那里冬天可以看桃花。 申兰英与原海生,青梅竹马,就长在那个冬天里桃花烂漫的村子。 2000年,原海生掉入山谷。当村党支部书记的他,是死在发展旅游的道路上。 就在他走后,桃花洞村的旅游开始热起来。 就像莫邪当年铸剑七七四十九日,以身赴铜水,血凝剑气,其志感天动地,因而铸就名剑。原海生以冬天的离去,为这个小村带来了春的生机。 丈夫留给申兰英两个孩子:儿子上大学,女儿刚刚初二;还留下了点账面上的钱,是一直没有领到的村干部工资,每年700元,一共欠了10年。 咬咬牙,申兰英支起了桌子,搭起了棚。过路人吃她一碗面,丢下两块钱。 一张桌变成了十张桌,棚子变成了面馆。 吃面的人开始直接叫这个爽快麻利的女人“桃花嫂子”。 一位画家给她写了几个字贴到了屋里:“桃花嫂子面,好吃看得见。”渐渐地,她把“桃花嫂子”的招牌挂在了外墙上。 当地人说,桃花谷里桃花店,桃花嫂子桃花面;桃花乡里桃花香,桃花溪漂桃花瓣。“桃花嫂子”成了太行山里的品牌,老粗布、杂粮,都追着赶着标出桃花嫂子的名字。 人们看到申兰英脸上总是挂着笑,可她内心却有不为人知的苦楚。她把自己与丈夫结婚时的一张照片镶在镜框里,天天守着。 当我们提到原海生时,她说,只有一张合影,11年了,还是想他…… 一语未了,掩面而去。 总是有一些英雄没有来得及戴上红花,就悄然隐退到历史的幕后。 原海生坠下悬崖的地方,后来是一道有名的景点,两道飞泉夹石而过,取名“含珠”…… 所有的光荣与梦想,都是付出了血与泪的代价,如同追日的夸父,“体解而未变”“虽九死其犹未悔”!  谁也不敢说上天亏待了林州。但是,这个大山里的地方的确没有得到上天厚爱。一个缺水之地,一个守着一堆石头的穷地方,凭什么50年前让漳河之水天上来?凭什么改革开放30多年来,让自己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河南108个县(市)处于前列? 一个国家真正的财富,不仅在于拥有有形的物质力量,还在于某种意义上说更在于是否拥有无形的精神力量。经济的发达,可以为一个国家贴上强大的标签;而唯有精神的力量,可以让一个国家扛得起伟大的字眼。 太行山下,一个曾在井下挖煤的汉子,在韧性的坚持中获得了不止一次的重生。 桑中生从来都拒绝谈起他最艰难的时候。 记者试着问他,他回避:不提这个。 笑着拒绝,然而泪水就在瞬间流下。 ——“谁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他是一个亿万富翁,也是一个穷得没钱吃饭的人。最苦的时候,机器全趴在厂房里,家里拿不出一分钱,门口站满要账的。 2008年,桑中生投资搞起了用于太阳能的多晶硅,当年就缴税1亿元。2009年,投资27亿元扩大产能。国际金融危机的风浪扑到了中国的山区,原来300多万元一吨的多晶硅,降到10万元也没有人要。 只得停产。 置之死地,能否后生?没有资金寸步难行,情急无奈之下,如同秦琼卖马、杨志卖刀,桑中生决意出让企业股份,换来帮他进行技术改造的团队,以作最后一搏。 桑中生能否走出困境?没有人知道;这一搏就是最后一搏?没有人能回答。可桑中生说,林州人认死理,一条道走到黑,就得成功。 大凡英雄志士,往往浸染着浓烈的悲壮色彩。他们历尽艰难险阻,忍受常人难以承受的巨大痛苦——明知力不能支而殊死搏击,直到最后一息。如同不顾一切逐日的夸父,最终倒在实现理想的途中。 曾战太行,曾出太行,曾富太行,但是,林州人不允许自己安卧太行,这是一群虽然吃饱了饭,还要为自己理想逐日的人! 太行之梦——一个永不坠落的理想太行之气——一派正大沛然的气概太行之力——一种滴水穿石的坚韧 太行之爱——一首奉献当代的颂歌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 《淮南子》 太行山,一山高于一山,一山险于一山,一山难于一山。没有人告诉我们,太行山是不是女娲补天后留在人间的神石,补上去的是天,遗留下的是爱。 请告诉我们,太行山边的人们,为什么具有如此淋漓尽致的大情,俯仰天地的大性,炽热如火的大爱? 临淇镇白泉村党支部书记张福根的一生,就是对太行人这种大情大性大爱的最好诠释。 盘山而上一个多小时,我们见到张福根,此时已是傍晚。如同故友重逢,客人与主人相见甚欢,相拥而坐。 群峰壁立,星空寂寥;山风拂面,松涛有声。 一落座,张福根就滔滔不绝地向我们畅谈他的白泉创业史: 劈山修路,修通了白泉通往山外的22公里大路; 打旱井,52年打了1685眼,没让百姓去远处打过水; 植树造林,凭借一双手两个肩,一把镢头一张锨,绿化了2万亩荒山; 发展旅游,建了个白泉山庄,开辟景点搞旅游致富…… 他说,这就叫创业四部曲! 在海拔800米的悬崖上,张福根口若悬河,激情四溢,迎风开怀,顾盼神飞! 眼前的张福根,哪里像一只眼睛失明的72岁的老人? 哪里像大字不识几个的土生土长的农民? 畅谈“四部曲”后,老人意犹未尽,又吟诵起他早年的励志诗作。那诗句着实让我们吃了一惊——“蹬破地球闯开天,单手举起太行山!” 此刻,我们不禁受到感染,这是太行儿女用山的气魄与山在对话! 太行山,你的孩子为什么这般神勇?谁给予他们补天之力?谁给予他们造地之能?   张福根有双蒲扇大的手。掌上的老茧铜钱厚,十指粗糙像钢锉,带着累累伤痕。 有的客人与福根握手,瞬间被那双大锉锉痛。松开后,看着他的手,情不自禁地感叹:你是真正的劳模啊! 白泉村硬化了村民家门前的道路,到其中一家时,福根拦住了要修这条路的人。路的尽头,是福根自己家。 村民们不答应,终于,5年后,路通了。 我们一共见到福根3次,每次福根都穿着同一身衣服,村里人说,那是他见客人的体面衣服。 我们问,老书记困难到买不起身衣服? 福根说,不是困难,是整天穿着好衣服,就不想干活了。 福根每天都要下地干活,开会误了活,也一定要补上。他说,我一天不干活就不得劲。 当了52年的村党支部书记,但每次选举乡亲们还选他。每次选举,福根都是全票。他们说,福根活到100岁,就让他把党支部书记当到100岁。 临别时,福根偷偷对我们说了句心里话:是的,我还想再干20年党支部书记,因为为乡亲们要做的事还没有做完。说了之后,他不好意思地笑了,他觉得自己有点贪心。 春节,村民们自发在村委会贴了副对联:“半生辛劳富白泉,一腔热血为百姓”,横批:“不忘福根”…… 100多年前的欧洲,一位伟人说,历史把那些为了广大的目标而工作,因而使自己变得高尚的人看做是伟大的人;经验则把使最大多数人幸福的人称赞为最幸福的人。 这个人是卡尔·马克思。 林州人是幸福的,他们被如此创造而不求回报的氛围包孕着,被如水的爱拥抱着,被英雄的精神滋润着。就像幸福的徳萨雷,它的葡萄园,被三个太阳拥抱着,天上的给其温暖,湖里的给其滋润,石墙上的给其坚强。 无论是德萨雷的太阳,还是林州的水,都是爱的光芒,是无法言传的内在力量。 万福生,林州企业家。父亲参加过红旗渠修建,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个踏出太行搞建筑,创业刚赚了点钱,就在当地捐建了一座中学。临终前,父亲把万福生叫到床前说,吃不饱肚子的时候要千方百计吃饱肚子,吃饱肚子的时候,要想到还有没吃饱肚子的人。 万福生怎么能忘记那个播一口袋种子,只有一兜收成,曾用火柴盒分配粮食的年代!他接过父亲的事业,更记住了父亲的遗训。迄今为止,他捐献的善款达到1000万元,被称为“林州好人”。 一次下乡诊疗,林州市人民医院院长秦周顺让突如其来的锣鼓声震撼了。那是村民们听说大夫要下乡来看病,自发组织起来欢迎他们,那一天,变成了乡亲的节日。 从那时起,秦周顺就在办公室挂了一张林州地图,每到一个村庄义诊,就在地图上画上一个圈圈。十几年来,他来回于红旗渠的怀抱中,行程4万里。林州地图上的543个行政村,已经被他画了434个圈圈。 他的目标是,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把林州市每个村庄都走遍。让一生没有到医院看过病的老人,享受哪怕一次正规医院大夫的医疗服务…… 还有一个老人的捐款仪式,感动了人们。 当年曾经修过红旗渠总干渠的申满仓,为重修红旗渠拿出了两捆现金。一捆10万元,一共20万元。老人说,咱打拼挣了钱,不能光装在自己兜里。 老人是地道的农民,钱是头天晚上打电话,让在太原工作的儿子邮过来的。 今年2月2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慈善颁奖晚会在红旗渠畔举行。谁也没想到短短数小时,晚会现场便收到上千万元的捐款。 父亲3年前病故,母亲2年前下岗。少年魏于皓被确诊为尿毒症,透析、换肾,巨额医疗费用让这个原本就贫困的家庭几近崩溃。 少年得到了资助。 少年的母亲站在台上。她说,我是个要强的女人,我从来不让别人看到我的眼泪…… 一语未了,女人蹲在台上放声大哭。 原来没安排讲话的市委书记郑中华,此时为激情所动,走上台来,即席演讲。他说,感谢新时代,感谢共产党。因为改革开放,才有了新时代,才有了这么多富人,他们应该回馈社会…… 台下鼓掌! 郑中华又即兴朗诵起现场写下的一首诗: “今晚,热泪盈眶;今晚,爱心飞扬;今晚,让我们感受爱的力量……”“林州,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英雄的人民侠骨柔肠……” 有大爱无疆,就有大美难言! 太行之梦——一个永不坠落的理想太行之气——一派正大沛然的气概太行之力——一种滴水穿石的坚韧 太行之爱——一首奉献当代的颂歌 太行之魂——一曲民族精神的咏叹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列子》  登上红旗渠,仿佛能听到太行山的呼吸。 无论是从地理方位,还是从时空坐标,这都是一座展现巍巍中华气象的山脉。 山上,是站立的中国。 地下,是深藏的中国——林州辖于安阳,是中国最早的甲骨文发现地,16万片甲骨文在历史的土壤中深藏不露,整整等了现代的人们120万个日夜。 如果寻到那根绳子,不知是不是可以找到远古人们面对太行山,结绳记事,系在一条绳索上的记忆? 时间的甬道,走出来了一位叫愚公的老人。他带领后代挖山不止的声响,今天还鸣响于历史的回音壁上。 太行、王屋二山,虽然已从愚公的门前搬走,但是中国的未来之路上,还有渡不完的河流,搬不完的大山。 今年,杨贵和郑中华应中直管理局之邀,同时参与了一场讲座,两人一前一后讲演,主题就是红旗渠。 多么奇妙的搭配—— 同一职位,不同年龄。 皓首,黑发。 一个建设红旗渠,一个重修红旗渠。 神奇的传承把两人联系在一起。 这不只是一次沿着历史痕迹的寻访,也是面向历史的发问,和面向未来的作答。 台下一片寂静,一片模糊的泪眼。 一个大国,一个强大的民族,必须具有展望未来的眼光,和追问历史的能力。一个时代,不能只留下飞速发展的数据,还应该为后人保存丰富的精神食粮。 当人们访问当年开挖红旗渠的那些“愚公”时,突然发现,岁月无情,他们已经在逝去中慢慢凋谢。 毕竟,近五十年过去了。 当年叩击太行的前辈离去后,愚公移山的故事,是否还会有人讲述?人们担心的是,红旗渠精神,这种可以感觉却无法触摸的至真至宝,是否可以传承?红旗渠精神,是否会因物质生活的丰裕而被窒息?红旗渠的精神家园,乃至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否有人守望? 岁月可以风化坚硬的太行山石,唯有精神不可随风而去。 1934年,当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时,无数的人们放下手里的锄把和书本,眼睛放光地追随着这支戴着红星的队伍而去。 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支队伍能给热爱它的人们什么呢? 鲜血,饥饿,危险,甚至死亡。 还有,饱满得闪闪发光的伟大精神。 中国人喜欢用万里和千里这种极宽广的距离,来形容诗意和伟大,譬如用脚走出来的万里长征,用手凿出来的千里红旗渠。 两个事件都是在环境极其恶劣,物质极度困窘,在几近不可能的状态下完成的。唯一可以找到的共同点,是完成它们的人,都具备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气质。 当这种精神成为文化,当这种精神成为传统,当这种精神融入血脉,自然就有了与苍穹比阔的力量! 中国的道路,是走出来的;中国的江山,是打出来的;中国的富强,是干出来的;中国的精神,是几千年来的日月,积攒出来的! 林州的发展,与当代中国前进的节奏,是那么的吻合。 20世纪60年代,林县解决了水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林县解决了粮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林州逐渐开始解决钱的问题; 现在,吃饱了肚子的林州,执著地甚至倔强地守望着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兜里有了钱的中国,越来越多的人抬起头,仰望未来星空,在扪心自问自己的精神归宿…… 抗战最艰苦的1940年,徐悲鸿用他的画笔,画出了愚公移山; 解放战争的前夜,毛泽东用他的思想,讲起了愚公移山;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林县人用铁锤敲出了愚公移山; 今天,我们又在中国前进道路上的一座座有形和无形的大山前,想起了愚公移山…… 在林州,我们听到一串串意蕴深远的小故事: 这是一口水的故事。 张买江的父亲去山西打工,临走之前的一顿饭,就是没有一口干净水,只好用牲口喝的雨水澄清后做饭。 林县人因为喝不上这口水流落他乡,曾经为了这口水战天斗地。如今,他们不再为一口水而担忧,但他们只要永远记住这一口曾经喝不上的水,追求幸福、超越自我的理想就不会停步。 还有一碗面的故事。 林州人最爱吃的是家乡的面条。一位林州籍的将军回乡,家里没有大摆宴席为他接风,而是在院子里支上了两口大锅,一口炖菜,一口煮面,人手一碗。 林州人即使富甲一方,腰缠万贯,最留恋的还是那碗面。就像林州那首脍炙人口的《推车歌》所唱:“只要有一碗糊涂面条,也比那吃肉喝酒的气势还要壮!” 一碗面,盛的是本色,装的是力量。 再就是那一条渠的故事。 每个林州人心中都有一条精神之渠,那是红旗渠的儿女们说不完、道不尽的红旗渠故事…… 太行之梦——一个永不坠落的理想太行之气——一派正大沛然的气概太行之力——一种滴水穿石的坚韧 太行之爱——一首奉献当代的颂歌 太行之魂——一曲民族精神的咏叹 改革开放以来,林州人民以自己的理想、奋斗、坚韧、奉献,成就了当代红旗渠精神,这就是——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 难而不惧,在理想召唤下排除千难万险; 富而不惑,在物质大潮中坚守精神家园; 自强不已,在激烈竞争中壮大发展,不断超越; 奋斗不息,在复兴道路上奋力拼搏,永不停步。 这就是我们时代的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无论我们将来多么富有,多么强大,都不应该丢弃。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中指出的那样,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更加奋发有为地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12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神圣的经典:太行颂
DynamoChina 2011-8-19 07:10
太行颂 词:王立平钮宇大 曲:王立平 演唱:关贵敏 ggm_taihangsong.wma 太行山, 坞耸云天, 千里丰碑望不断, 无情风雨任吹洒, 英雄业绩万古传. 太行山, 人民的山啊英雄的山, 你是历史的见证, 你是不灭的灯盏. 太行山, 人民的山啊英雄的山, 你就象我们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 坚定信念. ------ 漳河水, 盘绕太行山, 千回百转流不断, 征程万里开新路, 寒冬过后春花艳. 太行山, 光荣的山啊胜利的山, 你是宏伟的画卷, 你是壮丽的诗篇. 太行山, 光荣的山啊胜利的山, 你鼓舞我们百折不回永远向前. 永远向前
16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各省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daishx08 2011-6-14 22:02
中国各省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山东 :以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南道;宋设京东路,后分京东东、西路;金更名山东东、西路,为山东得名的开始;元设山东东西道;明置山东省,后改山东布政使司;清改山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山西 :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属河东道;宋设河东路;金分河东北、南路;元设山西河东道,为山西得名的开始;明置山西省,后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河南 :以在黄河之南而得名。西汉即有河南郡,为河南得名的开始。唐大部分属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设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设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河北 :以在黄河之北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北道,为河北得名的开始。宋设河北路,后分河北东、西路;金分河北东路设大名府路;元设燕南赵北道;明设北平省,后废省,所有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北直隶;清改直隶省;1929年民国改河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南 :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后设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得名的开始;宋称湖南路;元设岭北湖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北 :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唐属江南东道、淮南道和山南东道;宋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为湖北得名的开始;元设江南湖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为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东 :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以旧广州辖地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为广得名的开始;元设海北广东道;明置广东省,后改广东布政使司;清改广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西 :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置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为广西得名的开始;元设广西两江道;明置广西省,后改广西布政使司;清改广西省;民国仍之;建国后改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黑龙江 :以黑龙江而得名。清分吉林将军置黑龙江将军,清末改黑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辽宁 :以辽河流域永久安宁得名。唐属河北道;辽置东京路;金仍之;元置辽阳行省;明为辽东都司;清设辽东将军,后改奉天将军,再改盛京将军,清末改奉天省;1929民国改辽宁省,为辽宁得名的开始;伪满复改奉天省,1945收复后仍改辽宁省;建国初分辽东省和辽西省,后合并恢复辽宁省,省名至今未变。  浙江 :以浙江(又称钱塘江)得名。唐属江南东道,设浙东观察使和浙西观察使;宋置两浙路,南宋又分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简称浙东路和浙西路;元设浙东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设浙江省,为浙江得名的开始,后改浙江布政使司;清改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安徽 :以安庆、徽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西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和淮南西路;元属江东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安徽省,为安徽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后合并恢复安徽省,省名至今未变。  江苏 :以江宁、苏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东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两浙西路和淮南东路;元属江东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东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江苏省,为江苏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苏北行署和苏南行署,后合并恢复江苏省,省名至今未变。  福建 :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江南东道,后设福建观察使,为福建得名的开始;宋置福建路;元设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后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变。  甘肃 :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关内道和陇右道;宋时东部属宋秦凤路,西部属西夏;金分秦凤路为秦凤、临洮、庆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肃路(不久即改甘州路),为甘肃得名的开始,后改宁夏行省为甘肃行省;明为陕西行都司;清分陕西省恢复甘肃省,省名至今未变。  江西 :以江南的西部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后设江西观察使,为江西得名的开始;宋置江南西路,简称江西路;元设江西行省及江西湖东道;明置江西省,后改江西布政使司;清改江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云南 :以在云岭之南得名。汉即设云南县,为云南得名的开始。唐为六诏,后为南诏;宋为大理国;元置云南行省及云南诸路道;明置云南省,后改云南布政使司;清改云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贵州 :以贵山得名。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省名至今未变。  四川 :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山南西道;宋设川峡路(注:非川陕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四川,其间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得名的开始,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国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省名至今未变。  青海 :以青海湖得名。唐宋属吐蕃;元其土地属宣政院管辖;明属朵甘都司等;清初为卫藏地,后分设西宁办事大臣,又称青海办事大臣,为青海得名的开始;民国初设青海办事长官,后属甘边宁海镇守使,之后建青海省,省名至今未变。  陕西 :以陕原之西得名。唐大部属京畿道和关内道;宋初设陕西路,为陕西得名的开始,后分设永兴军路,以军事?延、?宁、环庆、秦凤、熙河五路设陕西五路经略使;元设陕西行省和陕西汉中道;明置陕西省,后改陕西布政使司;清改陕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吉林 :以吉林乌拉前二字得名,满语吉林乌拉意为沿江。唐属东北民族地;辽属东京路;金属上京路;元属辽阳行省;明属奴儿干都司;清设吉林将军,清末改吉林省,省名至今未变。  宁夏 :以西夏安宁得名。唐属关内道;宋时属西夏;元灭西夏后以旧地设西夏行省,不久改宁夏行省,治所为宁夏路,为宁夏得名的开始,后改行省为甘肃行省,迁甘州路。明属陕西省,改宁夏路为宁夏卫;清改宁夏府,属甘肃省,并设宁夏将军;民国初设甘边宁夏护军使,后置宁夏省;建国后撤消并入甘肃省,后设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海南 :以海南岛得名。唐属岭南道;宋属广南西路;元设海南海北道,是为海南得名的开始;明属广东省;清仍之,正式称琼崖为海南岛;民国仍之,后设海南特别行政区,仍属省;建国后设海南行政区,仍属省,1988升海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台湾 :以台湾府得名。唐宋均为化外地;元在澎湖设巡检司,兼管台湾渔民;明为荷兰所占,明末郑成功收复,设东宁省及承天府;清郑氏,设台湾府及台厦道,是为台湾得名的开始,并正式称台湾岛,后改台厦道为台湾道;清末设台湾省,后为日占,仍称台湾;民国收复,恢复台湾省,省名至今未变。  西藏 :以清正式定名得名。唐宋为吐蕃;元属宣政院;明称乌思藏,设都司等;清初称卫藏,卫即前藏,藏即后藏;后正式定名为西藏,为西藏得名的开始;清设西藏办事大臣;民国初西藏地方;建国后仍之,后改西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内蒙古 :以漠南蒙古得名。唐为突厥地;宋时出现蒙古部落;后建元朝,其地直属中书省及岭北行省;明分达靼鞑及瓦剌;清统一蒙古,以漠南蒙古居内地称内蒙古,漠北蒙古居边外称外蒙古,并属理藩院。民国初分属热河、察哈尔、绥远等特别区,后均改省;建国前中共以今内蒙古东部设内蒙古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新疆 :以其为新辟疆土而称新疆。唐宋为西域;元明为察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地;清统一其地,其北部称回部、南部称准部,合称回疆,设伊犁将军,又以其为新辟疆土而称新疆(其时贵州新辟疆土亦称新疆);清未设新疆省,是为新疆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后改新疆维吾儿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31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7 05: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