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研考核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论文减负 --- 如何鼓励原创性研究
热度 16 heruspex 2019-1-7 08:02
最近,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施一公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说道“我以前曾经预测,中国会在 2020 年论文数超过美国,没想到我们提前完成了”。 确实, 从论文发表数量来看,我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欧盟的位置 ,如图 1 。在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数也已经居世界第四位 。 图 1 : 中国论文数量比较 (网图) 这说明我国在科研整体实力上有了明显的提升,主要原因是目前在科研一线的中青年老师,在科研能力、论文写作能力、指导学生的能力等多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而且,搜索国际前沿论文的途径也较以往有了非常大的便捷。另外,在计算机领域,由于代码共享方式的盛行,也让学科间、学校间在切入研究方向上差异变小、事半功倍。这使得我国的科研队伍能在快速地了解国内外动向的同时,也能迅速实现复制、比较和改进。 但我们在原创性这块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创新力仍有待改善。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近年来主流技术以深度学习为主。尽管在论文发表总量上,我国毫不输于其它国家。但是,在深度学习必需的硬件环境上,我们仍严重依赖于目前还无法国产化的 GPU 显卡;在软件平台上,依赖于 PyTorch 、 Tensorflow 等国外软件;在深度学习的核心算法上,国内提出的关键算法相对较少,多是在国外团队设计的相关算法上的小修小改。 抛开学科、领域的差异,“原创能力弱”的原因很多。基础教育中过分重视分数、填鸭式教育强度过大,导致学生对科研的热情被提前燃尽,后继乏力是一个原因。这需要花时间找到更合理又不失公平的基础教育“减负”平衡点才行,需要“长治”。 国内对科研考核评估的指标制定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从总体来看,近年来国内对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教师职称晋升在论文上的指标要求相对十年前是高了不少。这也很正常,毕竟我们科研水平整体提长了,十五年前在国内权威期刊发篇论文就能评上教授,现在在 SCI 一区期刊上发个三五篇在复旦大学这样的学校晋升的机会也不见得大。 但是,这种考核制度是否有利于原创性高的研究呢? 一、限时考核 对于研究生来说,这种考核从某种意义来看,是限时的,即必须在学业完成前获得达标的论文数量才行。不仅如此,多数学校在研究生评奖学金时,会按论文的档次和数量来评分;老师在晋升职称时,也是如此;各种人才的评选、奖项的评选都看。因此,研究生可能在入学后,就会有个小算盘计算如何能尽早完成这个限时指标。结果,就会优先选择那些不需要花太多时间、不用太依赖于扎实的基础理论、容易快速出成果的研究方向。虽然这并没什么不好,因为现在很多企业是看研究生的论文数量来定年薪的。 但如果博士生的人生目标想以科学研究为主,希望形成原创性高的科研成果,那么就应该在博士期间多花时间打好理论基础、完善论文写作水平、选题时谨慎考虑好可持续性。理论基础可以保证在未来研究方向产生大的变化时,不容易被抛弃,也是形成原创性成果的必要条件之一;论文写作水平可以提升其指导学生的能力;而谨慎选题需要一定时间的探索,持续性则应该能保证其在毕业后三至五年内,在其研究方向上产生有影响力的工作,并能得到学术圈同行的广泛认可。这三项都需要花时间,并非短时就能见效。但一旦以限时指标来考核,三者都很可能被舍弃。结果,在这种环境下,原创性高的成果就很容易被扼杀在摇篮里了。 二、不鼓励原创的论文发表和评审机制 那么,追求发表高档次论文就不利于原创性成果吗?当然不是,它是重要途径之一。但从当前国内外研究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一途径正在变窄,影响力也在逐渐减弱。 再以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为例,计算机视觉顶级会议 CVPR2018(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接收论文数量超过 1500 篇,而人工智能顶级会议 AAAI(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19 接收论文数量超过 1000 篇。据报道,现阶段每 20 分钟就产出一篇机器学习方向的论文。试想下,如果想了解这些会议的全貌,单纯读个论文目录都可能得花大半天时间,哪还有多少读者真心愿意再仔细去读论文呢?后果就是,这些会议中的很大一部分会议除了作者本人读过外,有可能就 3 个评审仔细读过了。这导致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变得不太那么容易被传播,并形成影响力。 另外,发表任何一篇论文都是需要时间的。论文中的方法提出和改进、实验和比较、写作和逻辑,再加上评审评阅论文时主观性带来的偶然性,就有可能导致好的论文容易被拒。尤其在现今相对规范的科研环境下,原创性高的研究事实上更容易被拒绝而非接受。还是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如果一项原创性非常高的工作投某个相关领域的会议,评审通常会希望至少看到两个要点: 1 )完整的综述。但如果这项工作本身是个新的切入点,很可能做个完整的综述就比较困难。这极容易让评审抓住辫子,说其对相关领域近三年工作不了解而拒稿。 2 )全面的实验比较。这一点对于原创性的工作也是同样痛苦。因为作者可能是从某种实际应用中,根据发现的新问题提出的方案,但不一定能在现有的研究方法中找到对应的已有成果来进行比较。此时,评审会很自然地以没有看到充分比较,缺乏可信度而拒稿。相比较而言,反而那些原创性低、可能只是一两个小改进,但实验充分且综述完整、论文写作规范的研究,更容易引起评审的好感而被接收。所以,当前的论文发表和评审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利于原创性成果的发表的。 三、重视新时代的传播模式 我们不妨审视下国内外近四十年科研走过的道路。早些年,互联网没流行时,国内外均是通过纸质期刊来了解研究动向,而国内能购买期刊的学校非常之少,这个阶段我国处于资料缺乏阶段,也不太清楚国际前沿的状态。而国外通过会议进行的交流则比国内相对便利不少。绝大多数国内科研工作者处在无从下手的时期。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学术论文的购买,国内的实力开始缓步前进。过了二十世纪,进入二十一世纪了,随着海外人才的引进、中青年老师的水平的逐年提高,国内在论文发表方面已经完全摸清了门道。比如模式识别领域曾经极难发表论文的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现在国内学者一年发七八篇也并不罕见了。 然而,这种“摸清”并没有对原创性工作产生太明显的改善,更多的是数量的快速提升。这也是国内现在在提倡清理“四唯”的原因之一。 要改变这一局面,我想可以考虑以下四点: 1 )不宜采用或降低限时考核论文的标准。因为它压缩了科研工作者能形成原创性成果所需的时间。比如博士生毕业指标上,是否可以像中科院数学所一样,只考查学生的毕业论文呢?其它论文发表情况仅作为参考、而非必要条件呢?当然论文的减负,只对学生减负是不可行的。因为这个压力会向后送,到导师、到学院、学校。所以,需要全方面的减负才有可能。 2 )不宜限定发表论文的档次,鼓励科研工作者多利用网络媒体来传播成果,形成影响力。我们得看到, 纸质媒体正在快速地让位于网络媒体已是不争的事实,最近不少纸质媒体杂志的关停和自媒体的兴起便是佐证。国内在互联网、手机支付方面也全面超过了美国。在网络如此发达的前提下, 再强调 SCI 、 ESI 这类靠“统计”数量的传统指标来衡量论文水平和影响力并非完全与时俱进,也不那么“前沿”。更何况这些指标能涵盖的范围本来就有限,对网络的传播更是丝毫未曾考虑。同时,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传统的期刊发表方式是否仍有必要成为唯一途径也值得商榷。在公开的、有知名度的网络文献数据库或 科学网 上发表成果,是否可以算数或提倡?如果算,我们怎么评估它的影响力和原创性? 3 )以国内现在在国际上的论文发表情况来看,我们似乎可以不再过多依赖于某些不利于国人的科研尤其是原创性科研的评价标准。不妨另起炉灶,自建一套更符合现今时代的科研评估体系,以保证有更多原创性的成果的产生。 4 ) 规范国内期刊和在线文献数据库或科学网的论文评审流程,比如公开评审意见、在评价时对国内部分期刊给予更高的权值,并在各级学校进行适当的投稿鼓励和支持。另外,既然我国的论文发表数量排名这么高,那至少也说明国内高水平评审人员的数量也不低。只要让他们能对中文论文的评审像国际标准看齐,论文的质量也会上升。这样,会有助于那些原创能力强、但英语写作能力偏弱的国内科研人员有更多的“发声”机会,也有助于提升国内科研论文相关的刊物和网络媒体的总体水平。 5 )如果担心水军影响公信力,我相信现有的技术手段是完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的,比如某歌星的打榜不也被 itune 发现而从榜单消失了吗?在科研方面,我们不妨把水军的打榜和过度评价视为一种学术不端,以此来提升网络评价的质量。 总之,如果希望提高国内的原创力水平,论文减负首当其冲!假以时日,原创性的成果就会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 有一种科研叫“中国式科研”!链接: https://c.m.163.com/news/a/E4CBO50P0511DV4H.html?spss=newsapp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spssid=91f1dfe54ad4b65e3f30feba124b21e0spsw =1 2. 佘惠敏 . 我国在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数位居世界第四位,经济日报, 2018 年 11 月 1 日 张军平 2019 年 1 月 7 日 延伸阅读: 1. 慢养的诺奖:自由而无用 2 . 中学生科研之愚见 3. 中学生科学素养之愚见 4. 中学生科学实验之愚见 --- 失落的失败 5. 无解的中国教育 张军平,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自动化学会混合智能专委会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图像处理、生物认证及智能交通。至今发表论文近100篇,其中IEEE Transactions系列18篇,包括IEEE TPAMI, TNNLS, ToC, TITS, TAC等。学术谷歌引用2800余次,ESI高被引一篇,H指数28.
18091 次阅读|36 个评论
[转载]关注科研考核:不再“数论文”,应当怎么改?
redtree 2016-9-24 06:26
关注科研考核:不再“数论文”,应当怎么改? 作者:余建斌 蒋建科 谷业凯 来源: 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6/9/23 13:37:22 说起论文“指挥棒”,业内人士在期盼改革的同时也不乏担心:“唯论文”考评搞了这么多年已成定式,加上中国还没有摆脱人情社会,用其它方法考评能更公平、更合理吗? 科技考评不“唯论文”能行吗? 那就看看这三个单位的做法吧。 做法一: 实行分类考核 “拿铁锹的”和“拿笔杆子的”分开考核 “过去我们研究所跟大学几乎一样,就拿SCI论文一项来考核,大家都趴在桌上写论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张泓说。 但近几年,随着认识越来越一致,研究机构内部拿论文考评变得不再是“天经地义”。尤其是农林科技这样以实践为主的领域,理论创新和应用研究齐头并进逐渐成为研究所的“精气神”。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研究团队学科带头人韩天富清楚地记得,他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导师王金陵教授要求学生们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要能在国际学术会议上用流利的英语与外国同行进行交流,还要能扛起铁锹教农民种地。 实际上,“唯论文”的考核机制在农科院这样实践性极强的院所里,已经无法作为人才选拔、评奖评优的唯一标尺。这种考核机制很难适用于关键技术开发、科研成果转化以及科研辅助和管理工作。 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就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他们一改过去单一的论文考核标准,实行分类考核,将“拿铁锹的”和“拿笔杆子的”分开考核,取得了成熟的经验。针对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仍以其发表论文的质量和数量为主设置指标。而其他岗位,则“因事制宜”,根据其工作岗位、职责任务确定考核机制。 比如,针对从事关键技术和装备开发、产品设计人员,按专利、产品、标准等的数量、质量和效益为主设置指标;对于转化人员,就按其推广品种、转化成果、转让技术与专利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为主设置指标;对于科研辅助和管理人员,由科研人员或其他服务对象对其服务的质量、数量、态度等方面进行记工分考核,通过计分结果确定提供服务的满意程度和奖惩措施。 摒弃“唯论文”的考评模式,并不是考核放松了,而是更有针对性。“考评体系改革后,实行分类考核,对我们传统食品加工以专利为考核指标,要求每年必须拿出20个以上的专利。”张泓说。 事实上,虽然不以论文为考核指标,但随着研究开发的深入,张泓所在的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传统食品加工与装备研究室发表了高水平SCI论文10多篇,国内论文近30篇。这些论文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质量和被引用率都很高。 做法二: 重视同行评议 邀请国际顶尖同行做书面评估 整整五年没有发一篇论文,外人一定怀疑这个研究员是不是在“偷懒”。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却恰恰“容忍”且理解了这种人的存在。 “李文辉老师当初回国,做乙肝病毒受体的研究,整整五年没有发一篇论文,但是我们北生所所有人都知道他在做什么,难度有多大。”北生所副所长黄嵩说。 业内人士表示,现在的论文导向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往往组织一些很大的团队,去做一个大工程。这种研究实际上做的并不是真正创新的东西,而是一些重复性的工作,耗费了很多人力物力。“但是这样的东西在我们的科研体系里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因为这样的成果可以发论文,往往还是顶级期刊,由此还能拿到更多的基金项目,于是形成了一个循环,对于科学发展的好处并不多。” 作为科研体制改革试验田的北生所,一开始就希望改变这种论文导向。在评价每一个PI(一般指实验室主任或项目负责人)时,不是根据论文数量或者影响因子,而是邀请国际同行做书面评估。而这些评委并不是“泛泛选出来的”,都是由所长王晓东亲自选出的“细分领域内最顶尖的一小撮人、佼佼者”。 北生所对实验室实行每5年一次国际同行评估,具体做法是:到第5年的时候,王晓东会把实验室的研究进展,包括发表的论文、未来的研究计划等,以匿名的方式交给5—10位国际同行,并问他们三个问题:第一,依据过去5年的工作,实验室主任在你们的研究所、大学能不能得到提升?第二,这个人5年的研究成果,有没有对你们的科研产生影响?第三,他5年所做的工作和今后打算要做的事情,能不能成为该领域中的领军人物?在三个问题中,实验室第一次评估至少要通过前两个,第二次评估三个都要通过。 国际同行评估的时间是两个月到半年,评估结果会直接反馈给王晓东。截至目前,已有几位实验室主任因为未通过评估而自动离职。王晓东认为,科学研究是人类智力的竞赛,和体育竞赛一样必须尊重规则、优胜劣汰,不能讲私人感情,否则就会浪费科研资源。 “在一个细分领域内,大家近几年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每一个人都心中有数。”黄嵩说,“这种同行评议机制的好处就是能规避掉一些国内评审的弊端,避免讲人情带来的问题。” 做法三: 关注定性分析 以论文影响力、社会贡献度等为主要考量 在综合性大学浙江大学,近年来的做法是逐渐以标志性成果来代替罗列论文,从定量分析逐渐过渡到定性分析。论文是重要但不是唯一指标,并逐渐导向学术影响力评价。 据校方透露,浙大今年马上就要出台政策,彻底取消对论文篇数的要求,在职称评定中以论文影响力、社会贡献度等水平描述为主要考量,关注同行对于老师水平与贡献的公共认知。如果一个教授一年只写了一篇论文,但是这篇论文很有分量,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他在职称评定中就更占优势。 在具体做法上,浙大在职称材料评审中更多采用通讯同行评议,尽量避免会议评审。过去国外评审送5个人,现在送20个人,从统计概率上就更接近真实水平的评价。在评价学术影响上,除了同行通讯评审,是否受邀在领域顶级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是否主持召开过国际会议等,都能体现一个人的学术影响。 在研究引进PI时,浙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曾遇到一位学术简历非常“漂亮”的申请者,毕业于世界名校,博士后阶段在《自然》、《科学》和《细胞》等顶尖刊物发过论文。评审组经过考察后发现,他能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但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还欠缺,对未来不能提出明确的研究规划。最终,研究院并没有录取这位“论文实力强者”,而录用了另一位“论文简历”不那么理想的应聘者,因为他在陈述科研规划时展示了很好的想法和潜力。“这个故事说明在人才引进方面,论文指标已经开始淡化了”,浙江大学光电学院教授刘旭说。 刘旭认为,高校人才评价最本质的内涵是贡献评价。贡献可以分为对知识的贡献、对技术的贡献和对社会的贡献等。而论文仅能在评价知识贡献中担任主要的指标,并不能覆盖到对于其他贡献的评价。 “高校在进行人才评价时应该回归人才评价的本质内涵。说到底,是不是人才,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对这种贡献的公共的承认,而不是单靠论文或专家定义出来。”刘旭说。
个人分类: 科研管理与制度|1332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所对科研人员的考核方式或可借鉴
热度 13 qsqhopeiggcas 2015-9-24 11:38
在俺所,也有一年一度对科研人员的考核,但这是一件 routine 。 真正决定科研人员命运和前途的是 5 年一度的学科组考核。学科组以固定人员为基数,不包括研究生与博士后,但考核时其发表的论文或专利计算在内。 学科组分为 3 类,分别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学科组、原始创新探索学科组与研究群体。 5 年合同期满时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新想法,有可能在某个方向有重大突破,可能几年内发不了论文,那么你可以申请成立“原始创新探索学科组”,但需经所学术委员会答辩后认定。 对“原始创新探索学科组”,聘任期间研究所不再以定量指标对其考核。在聘期结束前需向所学术委员会和学科发展委员会联席会议汇报研究进展,以确定为“合格”或“优秀”。 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科技问题,研究所鼓励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类的多个学科组组建研究群体。研究群体被认定组建后,其任期考核自动为“合格”。在聘期结束前需向所学术委员会和学科发展委员会联席会议汇报研究进展,以确定是否为“优秀”。如果其中某学科组表现欠佳,该学科组将被评为“不合格”。 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学科组要想评为“优秀”也不难,条件比较宽松。评优标准为满足下列条件 之一 : (1) 承担层次较高的院外科研项目;平均每人以第一署名单位和第一作者,在国际权威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 2 篇(所提供了杂志清单)或其它国际 SCI 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 4 篇;或以我所为专利权人获得国家(或国际)授权发明专利 2 项。如果不擅长写论文,搞发明专利也可。 (2) 以第一署名单位和第一作者,在国际顶尖杂志( N/S 等)上发表高水平论文,并在国际学术界产生重大影响。 (3) 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级奖项。 (4) 研究成果产生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得到产业部门和上级部门正式认可。 再重复一下,免得误读。以上 4 条标准,只要满足其中一条,就可评为“优秀”。 相对于国内其他科研院所对科研人员的“量化考核”这个“紧箍咒”而言,我所的考核方式较为灵活合理,基本上体现了“你能翻多高的跟头就给你铺多厚的垫子”之理性,或可为其他单位借鉴,以推动我国科研评价体系的合理改革。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5984 次阅读|17 个评论
科研考核的话题
热度 12 liwei999 2015-7-26 14:42
科研考核的话题 作者: mirror (*) 日期: 07/25/2015 23:18:44 科研考核 又是一类敏感的话题,问题一个是在于如何做,一个是做的内容。从这两个视点看的话,显然“科研成果考核,不是要你亮出多少论文,而是要你讲你解决了什么科学技术问题,有什么科学意义或实用价值”的提法不合适。因为 科学技术问题、科学意义或实用价值 云云的事情不可能在短期内知道,而考核则是每年度需要做的工作。 考核的环节显然是出自组织运营上的需要,第一位的意义是要让组织能有处于一个很好的工作状态。处于各级领导位置的人和被领导的人都此环节里都是被考核的对象,有些像研磨——不单是石头磨刀,同时也是刀磨石头。 考核显然是要对规划、计划的完成度的比较。这个完成度显然是在上个年度自己与领导共同拟定的。科研毕竟不是生产工作,不好定什么数字目标,但是对单位运作的贡献,对科学共同体的贡献,对科学的贡献,对教学的贡献,自身的提高等方面,用一些文字还是可以描述的吧?比如说写要钱的申请书,要下来最好,要不下来就算是一种自我提高。如果连本子都不去(能)写,那就是个问题了。 如此看来,考核的一半儿时间是要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反省,一半儿时间是要讨论下一年要如何做工作。在镜某看来,国人很多领域的研究工作是单兵素质差、团队协作更不成样子。所谓单兵素质差,不大好描述。用个“政治上不大正确”的比喻就是“农村兵”,没见识。这样的队伍,协调再差些,纵然可以写出一些文章来,但也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不过是一个实验报告用洋文写了罢了。 做研究,首先要喜欢这项工作。但是国人的问题还是处在谋生的阶段。谈女朋友,都愿意找美女。但是找美女的代价要很高吧,因为很少见有带着美女去地摊儿吃饭的情景。科学研究也一样,因为科学就是一类“美女”。“农村兵”素质差的问题一半儿在其本人,另一半儿并不是其本人能够左右的。因此,对要读研、读博的学生,镜某都不主张去读。这几年的功夫搭上了可惜,有可能的话还是留洋去吧。对北大的学生、北大这样的学校都是如此,其他的也就不提了吧。当然,每个学科领域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如何能保持研究人员的士气?素质?这个如同女人们保持体重的困难程度有一拼。因此需要团队一起定期的“补钙”。对自己领域的最新发展都不知道,如何能有刺激呢?另一个就是要控制体重。对领导层,体重上去了很多事情就不好了:要么是多吃了,要么是辛劳量不够。 一个人用ppt讲10分钟,很多“考官”打分的“考核”办法基本上是个走过场的法子、应付的法子。数论文数/发论文的方法也是适应环境的进化型,基本上不能解决本质上的问题。什么又是所谓的本质问题呢? 《20万招到博士后了吗?》 里有部分答案。但那毕竟是个养“赛马”的领域,优劣容易识别。如果是养“菜牛”的领域的话,识别个体的“优劣”远比认识肉的部位好吃与否困难。同时各部位的肉又有不同的吃法、做法。好吃与否不仅在于原材料,还在于如何料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5636 次阅读|16 个评论
艺术类教师都当的这么委屈
热度 4 qiananming 2014-2-7 17:21
为什么艺术类教师都当的这么委屈? 钱安明 任何一位选择教师当终身职业的人,都已经做好了安贫乐道的准备,所有人对教师的看法,都是,清贫、清闲、轻松。教师们对自己职业的最初认识可能也是这样的。我们从小到大听过太多贫困教师的故事,兢兢业业一辈子为学生服务,最终获得了学生、家长、学校、社会以及教师自己的认可。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各行各业都不容易,当教师也很痛苦,优秀教师的标准早就不是好好教书了。 教师的职业压力来自于什么?首先是钱少,没钱会让教师活得很没有尊严。比如说教计算机的老师连电脑都买不起是不是很尴尬?很多时候我们在向学生演示软件操作的时候,我们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比学生的电脑差了八条街下去,不能说我们依然可以伪装的很好,继续心平气和的教书育人。没钱其实不是什么大问题,压缩消费的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谁都可以节约化生活。 钱不是问题,问题还是来自于工作本身。所做的这份工作能不能实现人的价值?普通教师会对这个小儿科的工作目的问题特别看重。如今在学校里对教师考核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如果大家还以为把课程教好是好教师的唯一重要的标准,那么毫无疑问你不是教师中的一员。我们这些被领导洗脑的教师都知道,课程教学教好教坏一个样,优秀教师最重要的标准是科研做得好。 教师最重要的职业功能已经不是教好课程了吗?科研,什么叫科研?如果是自然科学家每天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最终做出了什么样的了不起的创新性成果,我们认为这是毫无疑问的科学研究,但是对于人文社科专业的教师来说什么叫科研?就是申请课题、发论文。什么叫课题呢?课题就是钱,向有关部门申请钱,然后呢,再出钱买版面发论文。如果教师的工资很高,课题资助的资金很大,那么花点钱没有什么问题。但是,问题还是第一条:清贫的教师没有钱,没有太多的钱可以用于支付越来越高的学术期刊版面费用。没有教授职称也不是那么容易申请到课题的,就算申请到了哲学、人文社科课题,课题费用也是少的可怜,通常是自然科学基金的几分之一或者只是个零头,大多数时候不足以支付论文发表费用。没有论文作为支撑,申请不了课题,没有课题发表不了论文。虽然也有不要版面费的学术期刊,但是那个实在是,很难。不是所有的教师都那么牛。 当然还有一个更搞笑的变通,那就是,艺术类的教师不想写论文的话也可以做一些什么横向课题来抵论文债。那么什么叫艺术类的横向课题呢?就是以学校的名义拉业务,经费从学校的账上走,学校提成,这样也可以当作工作量也可以作为优秀教师的评价标准。 无力去评价这项制度的设计,这种天才设计,如此奇妙,以至于让我这个 80 后老青椒百思不得其解:如果我自己做设计,办企业,钱能赚很多,何必过来当老师?我们放弃自由自在的艺术家思想,低声下气,自愿被领导折磨,被洗脑,每周去参加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每月的低薪我们都可以忍了。但是你要让我们去跟企业合作,挣钱养学校然后学校再给我发工资,这事是不是太可笑了一点?但是这是中国当下高校的现状,我们无力走出这个困境只能随遇而安随波逐流,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未来会怎样?将怎样?我们没有办法去管,我们管不了我们是被管的一群人。据说人家美国也这样,我没有去过美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都是这样。 还有一些领导可能学了两天的管理学基本原理,在教师面前大谈什么末位淘汰制,可笑至极。按照现在的这种半封闭、半体制化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毕业生想进学校工作不容易,但是真的要是在职教师辞职走人其实也不容易。不管大领导小领导,要想开除一名教师,估计也不是那么容易,谈什么末位淘汰制呢。 在私有企业里面也不是说想开掉谁就开掉谁?开掉一个人就要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支付补偿金的,体制内的单位如何做到这一点?发达国家的大企业和中国的一些先进企业已经尝试过末位淘汰制了,实行了很多年的结果是怎样的?结果是最差的没有被淘汰掉,反倒是很多优秀的人才主动出走,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心理学家研究分析的结果告诉我们,人的工作需求有很多目的,为了赚钱,但也不希望生活在恐惧之中,如果个人职业安全得不到保障谁又愿意为企业奉献终身?所以这项制度实际上在很多企业里面并没有被很好的执行,或者说企业的领导也不能够好好的实施,认真的执行,因为,这项制度带来的结果是相反的。 当然改革在继续, 1995 年中国纺织企业的重大的改革,我们全体中国人都应该记忆犹新。即使与我们没有直接关系,我们的父辈亲友们都受到了重大影响,甚至连中外字典里都相应的出现了一个中国人造的新词,叫下岗。为什么不叫失业?因为在我们社会主义的大家庭,每个人都应该有工作,怎么可能有失业?所以只能是下岗,先临时从岗位上下来,等到岗位空出来了再上岗。这些说法,那些年、这些年,我始终不理解:连厂都没有了,你又怎么能够回到原来的岗位上去? 中国还有很多需要继续改革的东西,比如,教师和公务员。现在的这种学校环境、教育制度肯定是存在问题的。中国这么庞大的公务员队伍肯定也是需要改革的,但是究竟会改成什么样,谁也没办法预见。看看我们的偶像美国吧。老师是全员聘任的,但是也有终身教职,公务员虽然是竞选上台的,但也有不少人当了一辈子议员。所以,改革不一定坏事,改革只会让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公平,而不是越来越糟糕,未来生活好坏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只要我们有能力有水平,钱不是问题。 教育部最新的几条改革信息我认为都是对教师有利的,一条是年度考核改为三年聘期考核,这样教师就不需要每年都那样的压力山大,过度紧张了。年年填表格,填来填去其实也就那么回事,能不能做出科研成果来,逼是没有用的,逼是逼不出来的。另外一条对所有的大中小学艺术类教师都是有利的,那就是 2015 中考和高考,都将艺术作为素质测试项目,这意味着什么?
个人分类: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5375 次阅读|23 个评论
科研中的二八定律实证
热度 5 ncepuztf 2013-12-10 11:58
【早上一家子调侃】 我问老婆:你喜欢什么花? 答:有钱花,随便花。 我问儿子:你有什么不会? 答:这不会,那不会。 他们问我:你哪方面优秀? 答:椎间盘突出,鼻窦炎厉害。 【到了班上好感慨】 课程结束,后半学期时间上还算自由,到学校填写上年度考核信息。 不小心发现学校新科研系统有BUG,我居然能看到全校所有人的科研考核信息(要知道,科研秘书也不过是能看到本部门人员的)。 虽然目前信息还没有完全填完核实,但接近尾声已填入的数据也有分析价值。 于是导出来分析了下,顺便验证了下科研中的二八定律。 按学校规则,科研工作分为:科研工作量和科研绩效,都以工分制计算。 比如SCI期刊算绩效,也计科研分(很少,主要是绩效)。专著只计科研分,不算绩效。 计算表明: 15%的人完成了80%的绩效。21.6的人完成了80%的科研工作量。 以学校文件规定的激励规则计算,本年度最牛科研人预期可得奖励24万多元。 一个年轻的副教授考核 年 度内发SCI一区1篇,二区3篇,可获奖励7.5万元。 膜拜啊,我三年才写了1篇SCI二区文章,还自认为实现了人生科研梦想,差距啊! 我要努力!努力!再努力!
个人分类: 科教|3341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浅谈学术刊物的“影响因子”
热度 1 mathmhb 2013-6-27 05:19
我的阅读提示: 1、影响因子有一定的客观性。 2、影响因子仅代表期刊属性。 3、评价论文就要看论文本身。 4、可怕的是大家重名不重实。 5、当科研成为军备竞赛~~ 6、当科学家不关心科学~~ 7、当教授们不关心教学~~ 8、当学生们不关心学习~~ 9、教育、科研本质是什么? 0、现实离理想渐近或渐远? 浅谈学术刊物的“影响因子” 已有 714 次阅读 2013-4-10 13:50 | 个人分类: 浅谈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论文 学术刊物 影响因子 开车 水平 能力 人才 提到发表论文,就必然提到文论发表的学术刊物。 判断一篇文章的水平,最重要的是看该文作者做了什么,解决了什么。 这是判断所发表文章水平的宗旨。 然而,国内学术界广泛(自觉或不自觉)采用论文发表的学术刊物,特别是刊物的影响因子来判断论文水平的高低。这样做,简化了对论文成果的判断,只消数一数刊物的影响因子,就可以知道发表成果的水平了。采用学术刊物影响因子判断论文的重要性,这比较符合当下我国学术界的国情和人情。 我国受长期封建社会历史的影响,在许多人头脑里依然存在门第和等级思想。所以,做任何事情都得分出个贵贱来,对学术刊物的看法也一样。。。 首先,让我们来看。影响因子究竟是什么?在此,我们不愿意重复影响因子的定义,只想做一个恰当的比喻。学术刊物的“影响因子”可以用“轿车”来进行比方。 周末,北京的朋友们去故宫旅游。 有的朋友开宝马轿车(IF=10)、有的开奔驰(IF=9)、有的开捷达(IF=3)、有的开奥拓(IF=1)、有的坐地铁(IF=0.5)、有的坐公交(IF=0.1)、有的骑自行车(IF=0.001),还有的走路(IF=0)去了故宫。结果,无论开什么车,无论开车还是走路,大家都准时到了故宫(科研课题都可以完成,仅仅是走的途径和方式不一样)。 采用影响因子判断论文成果的重要与否,就像我们了解一个人。要真正了解一个人需要长期接触,细心观察。如果采用他/她开什么车来判断的话,就简单了,即开什么车,就代表了他/她的水平和能力。 其实,走路去故宫的,本应该受大家的尊重。但是,走路(中文期刊)和骑自行车(中文核心期刊)的朋友们感觉自己没有面子。同时,他们的领导也不给他们面子,甚至连饭碗都保不住。而开宝马(文章发表在Prog Nat Acad Sci, USA)和奔驰车(EMBO Journal)的有面子。如果开“卡迪拉克”(Nature)和“宝石捷”(Science)的就更有面子和地位了。 当然,能够开宝马的人,应该具有相当的实力,同时也有面子,然而需要排除“富二代”、是否是公车,及其他情况。在正常情况下,谁都愿意开宝马车出去办事。所以,学者们追求高影响因子的学术刊物,也无可非议。 还需要避免的是,不能够完全“以车看人”即“以刊看文”。不能认为,凡开好车的人都是有实力、有能力、有地位、有才华的人,否则,就落入了庸俗。 大家不要忘记: 当我们大谈豪车的时候,最高兴的是国外的汽车制造商; 我们白花花的银子落入了他们的手中...... 当我们大谈“影响因子”的时候,最高兴的是国外的出版商,我们白花花的银子落入了他们的手中,而中文期刊却在死亡线上挣扎! 注释:IF=影响因子。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29868-678861.html
个人分类: 科教评论|1302 次阅读|2 个评论
本校变态的科研考核标准!
热度 9 chenhuansheng 2012-12-18 14:05
寻章摘句老雕虫, 晓月当帘挂玉弓。 索引奖励因人定, 文章何处哭秋风! (科研考核不公,愤怒之余,据李贺诗杜撰之。) 与科学网上的牛人相比,我们这初出茅庐的小青椒做的那点事,都算不上科研。可我还得完成科研任务啊!新人教学任务重,我耗费了所有的业余时间,刚刚学会走路的孩,我都没有机会陪他。每天忙得晓月当帘才想到要睡觉,一点也不假。 这一年下来,自己参与并做了重要贡献的文章终于发表。当然,跟科学网行的大牛人相比,我这个CSCD中文核心算个什么呢?但我们这等N流学校也只有这个条件。自己没有条件,那就只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曾经的老师、同门和朋友的项目中去。人家出钱,我出力总行了吧?!自然通讯作者该是出钱的项目负责人,第一作者也需要让给等待毕业列位同门弟兄。 偏偏这个么破学校还说,通讯作者单位不是本校,统计科研成果时不予承认。nnd,这么个破地方,你不让我参与到别的项目中去,你给我创造啊?你资助过我1毛钱啊? 奖励不给就算了,老子忍了。反正这几年那么几个吊命的工资和津贴也没有把我饿死。 你居然连积分也不给?还说文章不够分量?NND,《中国沙漠》、《冰川冻土》在我们学校的索引目录里面被视作C类,你连个核心都够不上。我的天,也就是说,这个等级,差一点就赶上本校的学报了,哭笑不得啊。 比较一下吧,就遥感而言,对口的专业期刊(这里指专门讨论遥感的),仅有《遥感学报》收录,其他的全部对不起,没有你的份。期刊名字中含“地理信息”的杂志,统统不认。估计陈院士知道了,都会被气活过来吧! 学校这么大,专业这么多,当初制定这个索引的时候,我这个专业的人,学校里面还没有呢。可现在有了,你怎么就不知道改改?《地理科学》你倒是认了。但你以为你是什么单位啊?你是中科院啊,把自己看得跟科学家似的。以本校某位校长的名字检索了一下期刊网,呵呵,神了,某野鸡杂志上面也有他的文章,结果这个杂志在我们这里是很高的级别哦! 这么个情况,你说我该怎么样呢? 想起了一篇文章,《多收了三五斗》,本来该高兴的事,现在让我大为扫兴!
3659 次阅读|22 个评论
考核被评为“优秀”,惭愧!
热度 2 Leguminosae 2011-11-8 09:49
本次我们单位对研究组进行考核(2006-2010),我们研究组因为2004年在Nature发表论文,2007年学生获得国家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这次被评为“优秀”档次的最后一名。 这次因为多年前的成绩而被评优秀,与周国逸、蒋跃明等教授的优秀团队并列,对我来说是莫大的荣幸,同时也深感惭愧! 这几年,我们组虽然大家都很努力,在专业主流杂志包括 Functional Ecology 、Plos One、 Annals of Botany 、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 Taxon 、 Biotropica 、 Plant Biology 、 Systematic Botany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 、 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等杂志都有文章发表,在发表论文方面还说得过去。至少在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领域,国内外同行都还认可。但经费方面,除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外,没有什么进展(最近有点突破,但成绩要算明年的了)。如果严格按照计分标准记分,我们那点经费会让我们组落到淘汰边沿。 附: 华南植物园考核结果: 各研究组: 依据《华南植物园创新三期( 2006-2010 年)研究组考核办法》,我园对现有研究组进行了考核。截止到考核表提交日期,我园共有 30 个研究组,其中 25 个研究组参加考核,另外 5 个研究组由于成立年限不到两年不参加考核。根据考核工作程序,人事教育处、科研与合作处仔细审核,各研究组意见反馈,园务会审批,现将考核结果公布如下: “优秀”研究组 6 个: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组(周国逸)、保育遗传学研究组(黄宏文)、果蔬采后生物学研究组(蒋跃明)、物种多样性保育研究组(邢福武)、植被与景观生态学研究组(任海)、系统发育与繁殖生物学研究组(张奠湘)。 “良好”研究组 6 个:恢复生态学研究组(傅声雷)、植物分类与资源研究组(夏念和)、植物遗传育种研究组(段俊)、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组(吴国江)、生态系统生理学研究组(赵平)、天然产物药物化学研究组(邱声祥)。 “合格”研究组 11 个:保育生态学研究组、分子生态学研究组、生态系统管理学研究组、植物化学资源生物学研究组、生物有机化学研究组、植物分子系统与进化研究组、土壤生态学与生态工程研究组、环境生态学研究组、植物生理生化研究组、结构与发育生物学研究组、种子植物分类学研究组。 “不合格”研究组 2 个(约占 10% ):。。。。。。。。 人事教育处 科研与合作处 2011 年 11 月 8 日 
5100 次阅读|2 个评论
看到了一丝希望
热度 18 cwufp 2011-8-22 19:42
看到了一丝希望
今天注意到相关网站上领导的一个讲话,大意是国家要加快 转变 经济发展的模式,科技是支撑;科学院作为科技国家队,应该为国家的产业转型和产业的科技进步做出贡献,重点提到了重大产出的问题。看来现在的领导强调了社会责任感,明确了重大科技产出的重要性。看到这些,俺满心的欢喜,因为毕竟领导提出的这些和俺那篇“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征文非常的接近。俺这么一个草根屁民说的话能够与领导的讲话有接近之处,的确可以让俺自己高兴一小会儿。当然,要感谢肖重发博士从孤魂的游荡地把那篇文章捡到这个地方来,也提交到征文栏目,让俺有点高兴的资本。 过去一段时间,获得什么资助或者荣誉,成了一个热点话题,在本人看来是很庸俗的事情。随便问个农村老太太,科学家里谁最好?估计 90% 的农村老太太会说袁隆平,因为是他提倡的杂交水稻让农民们的粮食产量提高了,生活过得好了一些。假如您再问,您还知道哪个中国科学家,能说出名字的估计就不多了。即便在同事们看来是很牛的院士,老百姓知道名字的都不多,更是分不清工程院院士和科学院院士。袁老他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在百姓心目中却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不是吗?其实,这就是科学界的重大产出的意义。 高兴归高兴,可面临的问题还是一大堆,那就是领导的指导思想是否能够得到贯彻的问题。毛主席说过,政策路线决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那些干部们是否有意愿真正践行领导的这个思想,俺是很担心的。因为他们是既得利益者,依靠以前那种以获取为标准的考核体系不仅当了领导,还获得了不少经济上的好处。如何逐步的建立以贡献为主,尤其是社会贡献为主的考核体系依然也是一个难题。如果领导的政策得不到贯彻执行或者走样,那么再好的政策也是白搭。所以,作为草根屁民中的一个,殷切的盼望着三元工资制中关于绩效的计算办法能够改变以往以获取国家奖励、经费数和发表文章的 SCI 点数为主的理念,尽快制定合理的以贡献为主的考核体系。这个其实与本人的收入关系不大,却是与科学院存在的社会价值相关,也与科研价值观的建立相关,更是与科学院是否能够引领中国科技发展相关。 发表科技文章和申请发明专利等文字游戏是贡献的一种,却不是主要的,更主要的是对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的贡献。 尽管俺有自己对科研评价的具体看法,过多的建议领导是不需要的,还是留在心里吧,那些制定政策的专家们会做得比我的更好。 刚从网站上看到领导的这个讲话,俺打心眼里高兴,不仅是因为那点暗合,更主要的是我认为只要把领导的讲话真正落到实处,科学院还能再次受到社会的尊重,作为在这里工作的一员,自豪感的产生只是时间的问题。俺也不用为那些关于荣誉的数字八卦感到不舒服。 荣誉其实很像这朵......罂粟花
6238 次阅读|7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8: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