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推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排山倒海”与“排海倒山”——成语含义的推敲
热度 1 hillside 2012-8-15 20:02
今天思考一些地学成语,忽然瞅着“排海倒海”有点不顺眼。“排海倒山”似乎更符合现实。排空可以想见,因为本来无一物。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明代陈仲溱《游太姥山记》:“是夜,飓风大作,枕上闻波涛簸荡,茅房篱壁,飒飒有声。廿七日晓发,过杨家溪,断桥浅濑,渐可通筏,而山川映发,层岩叠巘,如从帷幰间坠。又历钱王铺、三佛塔,抵秦屿岭,南望大海,濛濛际天;北望三十二峰,排空插汉,已称大观。” “倒海”的表达我觉得可以理解,与“倒海”相连的还有“翻江倒海”。 “排山”如何排法?我有些纳闷和不解。因此,就顺藤摸瓜,查验一下“排山倒海”的出身。“排山”与“推敲”还有些缘分,都属推字号。辞书对于成语中的“排”一般解为“推”也。 原来,“排山倒海”已不是原生成语,而是后人整容后的出产。原始出处,据称源自《魏书·高闾传》“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而盱眙小城,攻而弗克。” “回”者,何也?《说文解字》称:回,转也。来看两个回字的用例:1、山回路转不见君――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峰回路转――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回山倒海”看来是原生态。按我的理解,回山就像打太极拳,使山体乾坤大挪移、晕头转向,但山并没有倒下。 不知何时,“排山倒海”鸠占鹊巢,“回山倒海”有些声势不再了。如 《晋书·秃发傉檀载记》 “ 吕氏以排山之势,王有西夏,率土崩离,衔璧秦雍 。” 明陈子龙 《平陵东》 诗“东郡太守建旗鼓,排山动地连关辅。” 不落俗套的的李太白则依然一袭古风,《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从地理学与工程学的角度来观察,“排海倒山”可能更符合科学意味。潮汐之排海已不平常,然而海啸之排海之势令人闻之色变(我不清楚中国古代海啸的记载情形)。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引发的倒山之威令人惊心。
个人分类: 语言文化杂谈|7852 次阅读|7 个评论
“推敲”之推敲——鸟宿池边树,客敲月下门
热度 1 hillside 2012-6-21 09:11
贾岛《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推敲”之事知之久矣。因为闻知之初就是以所谓“斟酌推敲,一字千金”风格隆重推出的,容不得质疑与思考的空间与勇气。 昨日(2012.6.21)阅读了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才知道名句之下并非众口一词。朱光潜先生说: “‘ 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为“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于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 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频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我看了朱先生的高论后,不由得从心底里赞叹。 以前闻所未闻,原来文章也有这么读的。 网上另有一篇文章《谈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中的一点失误》(摘录): “‘(原诗)没有明确‘孤僧’是回寺还是“访友”(朱先生将之认定为回寺,而这是有争议的)。如果朱光潜先生的理解符合作者创作的立意,那么他的观点是很富创意的。 可是,实际是否是他理解的那样呢? 华东师大施蛰存先生在其所著的《唐诗百话》评贾岛诗六首时写道:“《唐才子传》说这首诗是访李馀幽居而作,但《长江集》中却是《题凝幽居》,李凝其人不可考。张籍也有一首《题李山人幽居》诗,开头云:“襄阳南郭外,茅屋一书生。”可能是贾岛和张籍同到襄阳去访问这位山人李凝,在他的幽居中住了几天,临别时作此诗题赠。 根据北大吴小如先生在《诗词札丛》一书的《说“推敲”》这篇中的论述:“我以为这个故事也正说明贾岛写这首诗时缺乏现实生活的基础。王夫之在《姜斋诗话》卷二中有一段话评论此诗,略云:‘“僧敲月下门”只是妄想揣摩,如说他人梦,纵令形容酷似,何尝毫发关心?知然者,以其沉吟“推敲”二字,就他作想也。若即景会心,则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灵妙,何劳拟议哉?’我认为王夫之的话很对。而贾岛如果真有夜归幽居的生活经验,则他或推门入径,或敲门以待,都可以用现实生活作依据,而不必以手作姿势,研究‘推’好还是‘敲’好了。我们可以知道论者认为贾岛应无“幽居的生活经验”,本诗也不应是‘幽居’中住了几天,临别时作。” 根据不同史料的记载,我们可以判定本诗是贾岛拜谒李凝时所作这一点确凿无疑。而据《唐才子传》记载,贾岛早年出家作和尚,法名无本,从小就喜欢做诗。元和五年,到洛阳和长安,以诗谒张籍、韩愈、孟郊。这时已三十二岁了。韩愈极赏识他的诗,劝他还俗应举。因此早年出家的贾岛在作诗中自称“僧”也不足为奇了。但是具体作于何时,我们不妨可以作此推论——贾岛去拜访李凝(或李馀)的路上,一边想象着去拜访李凝幽居时的情形,一边希望将作成的诗作为题赠送于李凝,因为自己缺乏“幽居的生活经验”,所以在“推”、“敲”之间犹豫不决,而此时恰好碰上了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韩愈毕竟是大文学家,用极强的体悟能力体悟着“推”、“敲”的些微差异,于是酝酿了一段“推敲”的古今美谈。 可见朱光潜先生并未考证这“僧”并非真正归“寺”的“僧”,而只是贾岛的自称,而其也并非归“寺”,而是去拜访友人李凝,这里我们也可以推论得知朱光潜先生可能并不了解此诗的创作背景以及题目,否则的话就不会不关心这首诗“题赠”的性质,也就不会把“僧”看成是回寺的和尚了。’” 网上还有《谈对朱光潜先生《咬文嚼字》之论据的一点粗浅认识》、《试谈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中的一点疏忽》、《 关于《咬文嚼字》中“推敲”的推敲》、《关于《咬文嚼字》中“推敲”的推敲》、《关于“推敲”的推敲》、《关于“推敲”公案:深处见诗心》、《“推敲”的公案》 等创见类与商榷类文章。 我认为,“贾岛缺乏幽居的生活经验”的判断有点无厘头了。如果“僧”像上一大段引文作者所言只是贾岛的自称,我倒是有一个新的改法:“鸟宿池边树, 客敲月下门。”如此一来,上述迷雾顿解。具体到意境如何变化,又待再推敲了。
个人分类: 语言文化杂谈|7576 次阅读|2 个评论
对刘心武续《红楼梦》的一点质疑和推敲
热度 8 sivaxin 2011-4-4 15:20
我是个不折不扣的“红迷”,小学三年级时读的第一部古典名著便是《红楼梦》,之后更反反复复读了不下数十遍,不仅对书中的情节了然于胸,甚至人物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均如数家珍,大学时还写过一篇《我的红楼情结》发表在《新民晚报》,红楼是我一生情结所在绝不夸张。作为红迷最大的憾事莫过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的未知,少年时读程高所作的后四十回,便恍忽感到人物不再可爱而有了疏离感,读了几回便兴味索然,后来方知那原非曹雪芹原著。所以有一阵特别爱读探佚红楼的书,也对《红楼梦》蕴藏在故事表象下的种种命运伏笔,感叹于曹公“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的功力;也曾和爸爸根据狱神庙这一揭示《红楼梦》后四十回情节的重要线索(爸爸曾著《中国神秘的狱神庙》一书),用现代白话文的风格,戏仿续写红楼之作《狱神庙里慰宝玉》一篇,收录在爸爸有关红楼的散文随笔集《红楼半苗地》之中。如今犹记得当时创作小说时的快乐和痛苦,快乐的是那些历历在目,与我相伴少年岁月的书中人物在自已的笔下有了呼吸、悲喜和命运;痛苦的是无论如何尽力,所描摹的都不及曹公的万分之一。 昨天刚从上海回湖州过清明节,晚上睡前夜读《文汇读书周报》,发现选登刘心武《续红楼梦》的第八十八回,自然不能错过,一气读罢,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打心眼里感叹刘心武先生的勇气和努力,自清代、民国以来红楼之续书皆被视为“狗尾续貂”之作,无论谁作续书都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因此刘心武先生绝对是深爱红楼之人,才有此执着和不悔之精神。尽管如此,同为“红楼梦中人”我还是忍不住提出一点质疑,不吐不快,也希望引起其他同好的推敲。 第一,对标题的质疑。刘所续的第八十八回题为:勉为其难二宝成婚,准折坎坷枕霞吹笛,描述的是贾母过世,林黛玉投水之后,薛姨妈和王夫人安排宝玉和宝钗成婚,宝玉因对黛玉之牵念而对宝钗冷若冰霜(此暗合判词中“空对着高山晶莹雪”之语),两人有夫妻之名而无夫妻之实,另一边与卫若兰成婚后的史湘云回荣国府探亲,往贾母住处与凹晶馆赁吊亡魂的情节。红楼梦的每一章回标题的起法蕴藏着深意和学问,不仅要概括整章的情节,揭示人物性格,还要雅致和对仗工整,曹雪芹前八十回标题堪称字字珠矶。刘续书这一章的标题在用词上值得推敲,“勉为其难”一词极易理解,而与之对应的“准折坎坷”却令一般读者不太理解,“准折”一词典出红楼梦第五回史湘云的判词“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 准则 得幼年时坎坷形状”,“准则”意为“抵消,弥补”之意,从中暗示史湘云有一段婚后美好时光。勉为其难一词为形容词,而准折坎坎已是动宾结构,对仗上显然牵强;另外纵观红楼八十回的章回标题,从未发现有多对一的例子,“二宝”对枕霞,或为一对一,如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或为多对多,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而且“二宝”一词在前八十回中甚少出现,以“二宝”来指宝玉与宝钗只是现代人的简化说法;值得注意的是“枕霞”是史湘云的号,是大观园众人结诗社时所取为“枕霞旧友”,红楼八十回的标题中出现过不少以号代人物的起法,但均为对仗结构,上句用号下句与之对应也应用该人物的号,如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又如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馀香,因此续书标题下句若用“枕霞”,则上句必须也与之对应用号,这样才符合对仗工整的原则。 第二,人物性格的质疑。人个认为红楼梦续书的难度并不完全在于情节安排和设置,如宝玉和宝钗因金玉良缘而结合的名义婚姻,林黛玉之泪尽而忘,贾母故世后贾家的树倒猢狲散等,因为已有大量的探佚之作,基本上还原了后四十回的关键情节。最大的难度反而是如何还原人物,程高续本最大的缺点之一也是人物的描写偏离了曹雪芹的原意,不够生动和有血肉呼吸。刘所续的这回可以说是红楼梦的重头戏,虽然还原了情节,但是没有还原人物。首先其他人物按下不表,单薛姨妈这一人物的言行举止便完全背离曹雪芹前八十回的设置,曹公塑造的薛姨妈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一个“慈”字,前八十回薛姨妈出场不多,但所有言行均彰显出这个“慈”字,薛姨妈在荣国府是“有辈份,无地位的”,并无发号施令的实权,所以其性格和地位处境决定了她不是一个强势人物,她不是王熙凤,也不是挖空心思掌权之人,她不是赵姨娘,可以说薛姨妈是以王夫人为代表的封建太太中较为开明和包容的象征。而续书中这一回一开篇薛姨妈便为宝玉尽快和宝钗完婚向王夫人说了一大车子话,而且语气强硬、急切而不容分辩的态度,这绝不是能从薛姨妈口中说出的,而且是面对王夫人更不可能如此强势,毕竟王夫人才是荣国府的正经主子。更不可思议的是,薛姨妈竟然说:“二宝正是天设地配的一对,何不抓紧给他们办了婚事。如今老太太没了,你和姐夫可痛快作主,这件事,姐夫还不是听你的。”,此话一出显得薛姨妈是个深怀狼子野心、极其精明强干之人,这与曹雪芹的原意南辕北辙。另外宝钗在这一续章中的性格也是大异,宝钗是个识大体、贤惠、孝顺的女子,对薛姨妈与王夫人安排的婚事自然不会表示异议,但在这场重头婚礼描写中,宝钗只言一句:“母亲作主,只是不必张扬,青庐素宴即可。”似显得宝钗太木讷、柔顺了,宝钗绝不是无主意、无个性之人,这与二木头、懦小姐贾迎春不同,宝玉和宝钗的婚事绝不会由薛姨妈推动,相反主导者应是宝钗本人和王夫人,宝钗性格是不让须眉的,她有决断,能当大事,但她不是熙凤的张扬强势,也不是探春的刚烈,她是外柔内刚、八面玲珑的。更难理解的是当史湘云要去贾母住处与凹晶馆凭吊时,宝钗竟然说:“你心存思念就是了,又何必去往伤心地,闹不好身子让阴气扑了,岂非不妙?”,此话怎么可能从细腻而有修养的宝钗口中说出,这完全是一个不念亲情、友情为何物,连带无知和面目可憎的妇孺形象,绝不是如雪山般高洁晶莹的蘅芜君。 第三,只有情节没有细节的质疑。红楼梦的魅力并不在情节的曲折,其故事的曲折程度远不及通俗小说,而在于强大的细节,大到开宴、祭祀、贺寿、过节、结社、游园,小至放风筝、送花、探病、植树皆写得兴味盎然,皆得益于对环境、器物、气味、色彩的细致入微的描绘,让读者与人物一样置身于小说所营造的环境中。所以续红楼梦的另一大难点在于细节的还原,而刘续书中细节只能用乏善可陈来形容,代之的是如电视剧剧情预告般的描写,令人读来十分遗憾。红楼的前八十回中,每一回都有其重点情节,一般故事中只有两个重要情节,而刘所续这一回中涵盖了四五个重要情节:1)薛姨妈与王夫人商议二宝完婚;2)二宝大婚;3)赵姨娘对二宝大婚的不满;4)二宝婚姻的名不副实;5)卫若兰与史湘云婚后美满生活;6)史湘云凭吊。读来令人很迷失,不知重点和焦点在何处,有些情节设置不知何意,如赵姨娘不忿一节,有些情节则交代过于简单,如史湘云赁吊一节。 《红楼梦》的伟大在于其高度的批判现实性和艺术思想性,曹雪芹的伟大在于他深刻地认识他所生活的时代,又通过文字的力量超越了那个时代,使其作品如今读来依旧有现实意义和欲罢不能。如今我国的文字工作者们,更多的精力可能不应消耗在故纸堆的续写中,而应立足当下,创作能反映如今人们生活状态、社会状态的作品,创作真正能触及人心和灵魂的作品,我想那才是对《红楼梦》作品精神的延续和超越吧。
个人分类: 读书阅史感悟|4199 次阅读|1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17: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