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老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老子是辩证维物主义者吗?
jlpemail 2009-7-16 21:44
有人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里的道是 老子唯物主义学说的最高范畴. 老子不仅建立了自己的唯物主义体系,还熟悉辩证思维..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许多哲学家都认可的, 那么,两者综合起来,是否可以说: 老子是辩证维物主义者呢? 或者,老子的哲学思想体系的定位或者归属问题, 以来后世的哲学家们解读?它会不会也像一些 小姑娘的辫子一样,是善于编的母亲操作出来 的呢? 疑惑不解.
个人分类: 学术现场|4238 次阅读|2 个评论
周易·大象:效法天地、修身成君子64法则
yangyu 2009-6-27 16:05
周易 · 大象 效法天地,修身成君子64法则 - 孔子著 杨发达编注 深圳清华园 2009.5.4 【点注】 1. 六十四法则的结构 乾卦“自强不息”是总的行动准则,坤卦“厚德载物”是总的追求目标。 其余六十二卦都是围绕乾卦和坤卦而展开,是更为具体的成君子法则。 其中“ 厚德载物 ”可分为“ 厚德 ”与“ 载物 ” 两个方面 ,二者之间关系是: 先“德”后“物”,载“物”应合“德”,进而厚“德”,“德”厚则“物”载,“物”载则“德”厚。 “德”源于“物”而又高于“物”,可理解为自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等,不仅仅局限于“伦理道德”这种传统含义。“厚”,“载”作动词,可理解为丰富、增加、提高、丰厚等涵义。 邓小平同志提出“两手抓”思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两手抓”思想与“厚德载物”思想不谋而合;在两个文明建设过程中迫切须要“自强不息”这种精神。 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因此,清华大学恰好继承了“君子之道”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两项法则。 2. 《论语》与《大象》之间的关系 《大象》中共有“君子” 53 处;《论语》中“君子”二字共出现 107 次。 《大象》是高度的理论总结,是总的结论。 《论语》是具体过程,是孔子与其弟子们的实践记录,是循序渐进的量变过程。 《大象》中君子有 53 处,先王有 7 处,后有 2 处,上有 1 处,大人 1 处,合为 64 卦。 笔者已经在原文上进行了标注。 必须指出: 孔子之志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忠”于自己的志向,“恕 / 包容”一切人与事物,以“三人行”的学习方法全力以赴寻找答案。“君子之道”就是他的答案之一,《大象》就是孔子所创作的一部有关“法天地、修身成君子”的成功学巨著。 因此,《论语》只是孔子思想中的一部分,决不是全部。 详见《〈论语〉原文与互动理解——一部学思并行,循序渐进,由量变到质变的经典入门教材,其核心价值指向于“君子之道”与“大学之道”》(附录二)。 3. 《大象》解读建议 在此,孔子 采用的是“比兴”手法——法天地以尽人事(修身成君子),并且是从内外卦(下上卦)整体结构进行阐述的。因此,笔者采用了 双色卦画,目的就在于体现内卦与外卦的整体性。 此外,孔子吸取了《彖辞》“爻位解读”(从六个爻位进行解读)模式及其义理思想。 建议: 关键在于理解与整体把握,以及多联系生活实践思考。 4. 为什么要修身成君子? 《周易·系辞传·下》: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耦。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结合八卦太极易图,可知: 每一个人都是“君子”与“小人”的共同体。或者说每个人有“善”与“恶”的两个面。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同时,这也意味着其破坏力越大。 《老子 · 虚用第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指:为人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指:“圣人”也会犯“不仁”的错误。 子谓 子夏 曰:“女 为君子儒 ! 无为小人儒 。”(《论语》6.13) 由此可见:“ 修身成君子 ”就是 “回归人的本位特质” 。 《大象》就是一部有关“法天地、修身成君子”的成功学巨著。据此,我们就能够快速成长,简言之,这就是“易经”,或者说是“捷径”。 - 《大象》原文 卦名 大象 只要认真学习这部分内容,就可快速成君子 乾 象曰。天行健。 君子 1 以 自强不息 。 坤 象曰。地势坤。 君子 2 以 厚德载物 。 屯 象曰。云雷。屯。 君子 3 以 经纶 。 蒙 象曰。山下出泉。蒙。 君子 4 以 果行育德 。 需 象曰。云上於天。需。 君子 5 以 饮食宴乐 。 讼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 君子 6 以 作事谋始 。 师 象曰。地中有水。师。 君子 7 以 容民畜众 。 比 象曰。地上有水。比。 先王 1 以 建万国 。 亲诸侯 。 小畜 象曰。风行天上。 小畜。君子 8 以 懿文德 。 履 象曰。上天下泽。履。 君子 9 以 辨上下 。 安民志 。 泰 象曰。天地交。泰。 后 1 以 财(裁)成天地之道 。 辅相天地之宜 。 以左右民 。 否 象曰。天地不交。否。 君子 10 以 俭德辟难 。 不可荣以禄 。 同人 象曰。天与火。同人。 君子 11 以 类族辨物 。 大有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 君子 12 以 遏恶扬善 。 顺天休命 。 谦 象曰。地中有山。谦。 君子 13 以 裒 ( póu ) 多益寡 。 称物平施 。 豫 象曰。雷出地奋。豫。 先王 2 以 作乐崇德 。 殷荐之上帝 。 以配祖考 。 随 象曰。泽中有雷。随。 君子 14 以 向晦入宴息 。 蛊 象曰。山下有风。蛊( g? )。 君子 15 以 振民育德 。 临 象曰。泽上有地。临。 君子 16 以 教思无穷 。 容保民无疆 。 观 象曰。风行地上。观。 先王 3 以 省方观民设教 。 噬嗑 象曰。雷电噬嗑( shì kè )。 先王 4 以 明罚敕 ( ch ì ) 法 。 贲 象曰。山下有火。贲( bēn )。 君子 17 以 明庶政 。 无敢折狱 。 剥 象曰。山附地上。剥。 上 1 以 厚下安宅 。 复 象曰。雷在地中。复。 先王 5 以 至日闭关 。 商旅不行 。 后不省方 。 无妄 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 先王 6 以 茂对时育万物 。 大畜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 君子 18 以 多识前言往行 。 以畜其德 。 颐 象曰。山下有雷。颐。 君子 19 以 慎言语 。 节饮食 。 大过 象曰。泽灭木。大过。 君子 20 以 独立不惧 。 遁 ( dùn ) 世无闷 。 坎 象曰。水 洊 至。习坎。 君子 21 以 常德行 。 习教事 。 离 象曰。明两作。离。 大人 1 以 继明照于四方 。 咸 象曰。山上有泽。咸。 君子 22 以 虚受人 。 恒 象曰。雷风。恒。 君子 23 以 立不易方 。 遁 象曰。天下有山。遁( dùn )。 君子 24 以 远小人 。 不恶而严 。 大壮 象曰。雷在天上。大壮。 君子 25 以 非礼勿履 。 晋 象曰。明出地上。晋。 君子 26 以 自昭明德 。 明夷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 君子 27 以 莅众 。 用晦而明 。 家人 象曰。风自火出。家人。 君子 28 以 言有物 。而 行有恒 。 睽 象曰。上火下泽。睽。 君子 29 以 同而异 。 蹇 象曰。山上有水。蹇。 君子 30 以 反身修德 。 解 象曰。雷雨作。解。 君子 31 以 赦 ( sh è ) 过宥 ( y ò u ) 罪 。 损 象曰。山下有泽。损。 君子 32 以 惩忿窒欲 。 益 象曰。风雷。益。 君子 33 以 见善则迁 。 有过则改 。 夬 象曰。泽上于天。夬( guài )。 君子 34 以 施禄及下 。 居德则忌 。 姤 象曰。天下有风。姤( gòu )。 后 2 以 施命诰 ( g à o ) 四方 。 萃 象曰。泽上於地。萃。 君子 35 以 除(治)戎器 。 戒不虞 。 升 象曰。地中生木。升。 君子 36 以 顺德 。 积小以高大 。 困 象曰。泽无水。困。 君子 37 以 致命遂志 。《论语 · 泰伯》 井 象曰。木上有水。井。 君子 38 以 劳民劝相 。 革 象曰。泽中有火。革。 君子 39 以 治历明时 。 鼎 象曰。木上有火。鼎。 君子 40 以 正位凝命 。 震 象曰。 洊 雷震。 君子 41 以 恐惧修省 。 艮 象曰。兼山。艮( gèn )。 君子 42 以 思不出其位 。 渐 象曰。山上有木。渐。 君子 43 以 居贤德善俗 。 归妹 象曰。泽上有雷。归妹。 君子 44 以 永终知敝 。 丰 象曰。雷电皆至。丰。 君子 45 以 折狱致刑 。 旅 象曰。山上有火。旅。 君子 46 以 明慎用刑 。 而不留狱 。 巽 象曰。随风。巽( xùn )。 君子 47 以 申命行事 。 兑 象曰。丽泽兑。 君子 48 以 朋友讲习 。 涣 象曰。风行水上。涣。 先王 7 以 享于帝立庙 。 节 象曰。泽上有水。节。 君子 49 以 制数度 。 议德行 。 中孚 象曰。泽上有风。中孚。 君子 50 以 议狱缓死 。 小过 象曰。山上有雷。小过。 君子 51 以 行过乎恭 。 丧过乎哀 。 用过乎俭 。 既济 象曰。水在火上。既济。 君子 52 以 思患而预防之 。 未济 象曰。火在水上。未济。 君子 53 以 慎辨物居方 。
个人分类: 小说文字|2323 次阅读|1 个评论
道德经第三十三----三十七章
yatou 2009-6-20 22:32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明晰他人者,是智者;能够对自己的长处短处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是明白的人。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的,战胜自己的人是强大的。知足的人,才能算得上是真正富有的人。不畏难而前行的人,是有志气的人。处其位而以忍耐之心坚守其位不失本份的人,可以长久。人虽死而精神尤存的人,是真正长寿的人。 这是老子对于智者,明者,有力者,强者,富者,有志者,久者,寿者的认识。看来,他是推崇这样的人的。 在这里,老子对于强行者,即志者,也纳入了他的欣赏之列中。稍做一下思考,也是好理解的。这里,谈一点儿我的理解:对于心中认定了大道的人,就排除万难,坚决在这条大道上行进下去,即是老子先生推崇的强行者有志了。此论理当不包括对于那些不入道的行径进行坚持的做法与人了。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大道广在天下,无左无右。天下万物依赖它生长,而它从不推辞,完成了助长之功,却不去占有什么。它养育万物,却不以己为主。它没有欲望,不索不求,可以称它为小;可是万物归附于它,而它却不去支配主宰万物,我又可以因此而称它大。正因为道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伟大、完成它的伟大。 这也与老子在原来章节中所说过的不自夸,故有功相对应。老子从自然中了悟并提出道,从道中抽象出了道的很多特性,如果人们以此作为行为指导。同其性,则入其道。这是好理解的事情。也便是道家的修练之法了。一说道,人们就以为什么神仙,哪里有的事情。不过是人而矣,是心中所装着的行事原则同化于自然之法则而矣。这里哪有什么神神道道?都是大白话。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手握那大道,可以天下行。行于天下,而不会有什么祸事,静享安宁平和福康。(另一种解释,也可以解释:人们愿意归顺于手执大道的人,归顺于他,不必担心他会伤害于你,结果会是安宁平和福泰)。音乐和美食,使过路的人都为之停步。因为此二者的吸引力是很大的。而相形之下,用言语来表述大道,却是平淡而无味儿。因为,你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只是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无限制的。 老子言下之意是在说,可以听道的人,用眼耳鼻舌这类的感官是不可以触摸到道的了。道,是需要你用心灵去体会,去聆听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子说:上士闻道,中士闻道与下士闻道的区别了。每类人,他在获取信息时,是动用了不同的方法去获取的。对于道,这个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东西,你怎么可能用正常的方法去获取它呢?只有用你的心灵。而若你的心灵是那样自负,自大,自满,如何可以再盛进别的东西去呢?所以老子要讲一讲洼则盈。你要得道,就得先把你原来的那些知识倒一倒,清一清你盛知识的容器,才可以再听得进去其他的。自满自负的人,是做不到这一点儿的。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日有升落,月有圆缺;花有开谢,人有散合。天地间万事万物不在周行运动中。此时上,彼时下;此时左,彼时右。此时兴,彼时衰。此时去,彼时来。了谙了这一层意思,则好理解了相应的此章。 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除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叫做明白于细微之处。如果反之而动,则必是刚强之行,难达目标。因此,以上所言,均是以柔弱战胜刚强的妙法。鱼的生存不可以脱离池渊,国家的利器不能轻易用来给人看。 我私下之见,老子最后这两句话的言下之意,我说的这些话,你们莫轻与人言。我一直在想,老子为什么不愿意讲道?而是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才草草写了这五千言?或与此有关吧。有些事情的妙处,说了,还不如不说。你说了妙处,好人拿去,可加善行;而小人拿去,则利恶行。所以,水涨船高,无休无止,术类的东西,还是少说为妙。 仅说道。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道做事,顺其自然无所求,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国君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则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这个过程中,如果万物产生贪欲时,我就要用本是无名的朴(即道)来镇住它,它就不会产生贪欲之心了。万事万物没有贪欲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达到稳定、安宁的状态了。 莫以为如此是实行愚民政策。人之难治,随人之贪念,狡诈之心而猛涨。与其如此,莫如以道来育化百姓,以道之朴来教之,则使之如沐阳光雨露,于其有益,于社会有益,何乐而不为?如此,水落船低,整个社会运行能量消耗降低,大家也就不必再担心这个世界在不断地熵增了。有序性增加,内耗大大降低,自然环境当然也会因为人类少于折腾而得以保护。和谐社会不就达到了吗?这么好的道理,不听才傻呢!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5309 次阅读|10 个评论
道德经第二十九------三十二章
yatou 2009-6-14 11:59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 为 之,吾 见 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 为 也,不可 执 也。 为 者 败 之, 执 者失之。是以圣人无 为 ,故无 败 ,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 觑 或吹;或 强 或羸;或 载 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此章内含有两 层 意思,是老子 对 有求于 执 天下者与既已得天下者的衷言良 语 。 第一 层 意思:圣人无 为 而取天下。 将欲取天下而 为 之,吾 见 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 为 也,不可 执 也。 为 者 败 之, 执 者失之。是以圣人无 为 ,故无 败 ,故无失。 说 的是:想要蓄心 夺 取天下,我看是不可以的。欲掌管天下, 实 乃欲 执 神器, 这 并非是可求可 为 之事。 处 心 积虑 地去做,必 败 ,必失。所以圣人做而不求,于其 结 果无求无 执 ,只不 过顺势 而 动 ,依 势 而行(完全是因 为 内心的无 为 所致),所以任何 结 局于他皆是无 败 可言,无失可 论 的。(以自然的状 态 中得天下,天下之神器必 为 其所 执 ) 第二 层 意思:圣人既得天下, 则 以中和之 势 而 为 天下事。因 为 有言如下:夫物或行或随;或 觑 或吹;或 强 或羸;或 载 或隳。 我 观这 世 间 之物,它 们 或行你之前,或随你之后;或聚集而起( 觑 ),或 飘 散 开 去(吹);或 强 壮,或羸弱;或可承重担 责 ,或不 载 而 毁 。万物如此呈 现 两极之 态 ,圣人当何 为 ? 执 其一端而治国 吗 ?那 样 不就使天平失去了平衡的 态势 了 吗 ?那 样 不就不能尽最大的可能以 圆 融的手法来兼 顾 各方了 吗 ?所以圣人不走偏 锋 :去甚,去奢,去泰。意 为 :圣人心念中去掉极端的念 头 ,去掉无度的奢望,去掉 对 自我福祉之追求。即做到心空无我,因 为 心空 则 可容万物。万物 归顺则 百事皆 兴 ,生机盎然。 如此而行,天下如何不治?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 强 天下,其事好 还 。 师 之所 处 , 荆 棘生焉。大 军 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 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 骄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 强 。物壮 则 老,是 谓 不道,不道早已。 凭借道法来 辅 佐帝王,而不是以 强 兵来征服天下,所行之事,可放可收,游刃有余。持兵而行,兵所到之 处 ,田原荒 芜 , 荆 棘 丛 生。因 战 事于一个国家和百姓而言,耗 费 甚大,包括物 资 ,人丁,故大 战 之后,凶年即来。 为 了避免 这种 情况,在 战 事中,善于用兵者, 见 目的达到即收兵,不呈 强 呈威,不恃 强 而逼 对 方至 穷 途末径。取得 战 果而不自夸,不自 骄 ,不自恃,不因 战 事取 胜 而借此行取 强势 凌人。之所以要 这样 ,是因 为 物壮 则 老,不在道。不在道的 东 西与做法, 则 早早 终结 ,不得 长 久。 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 恶 之,故有道者不 处 。君子居 则贵 左,用兵 则贵 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 为 上, 胜 而不美,而美之者,是 乐杀 人。夫 乐杀 人者, 则 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 军 居左,上将 军 居右。言以 丧 礼 处 之。 杀 人之众,以悲哀莅之, 战胜 以 丧 礼 处 之。 兵,是不祥的工具, 为 人所 恶 ,心中有道法的人不使用它。君子平 时 居 处 就以左 边为贵 而用兵打仗 时 就以右 边为贵 。君子万不得已才使用 这 不祥之兵,淡然待兵,是 为执 兵者之上策, 胜 也心中不 觉 美。那些 胜则 喜者,即是 乐杀 人者。喜 欢杀 人的人,不可能得志于天下。吉 庆 的事情以左 边为 上,凶 丧 的事情以右方 为 上,偏将 军 居于左 边 ,上将 军 居于右 边 , 这 就是以 丧 礼 仪 式来 处 理用兵打仗的事情。 战 争中 杀 人众多,用哀痛的心情参加 战 事。打了 胜 仗, 处 之以 丧 礼。 想那将士,不 过 本原都是人,都是娘 亲 一点一点将之 养 大,或是上有高堂或是下有儿女, 纵 其 处 于我之 对 方,不也依然是 为 人子 为 人父之自然之人 吗 ?而死了,就不得生 还 了。于无心呈 强 之人, 对 方的死,又有何可 乐 的呢?不 过 是以人之死而了 结 了一 桩 本不 该 有的 战 事 罢 了。之所以 说 不 该 有,是因 为 如果各国各安己政,安泰治国,不心 图 奢念,怎会挑起 战 事 纷 争,又怎会有后来的人 员伤 亡,致使人 间 徒生 丧 子 丧 夫之痛,田园荒 芜 之凄, 荆 棘 丛 生之衰呢?不折 腾 , 岂 止是 对 内的治国, 对 外帮的相交,亦不脱此道。然而, 对 不得己而行之 战 ,以 丧 礼而 处 ,得果而 终 不呈 强 , 则 是当 处 之道了。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 虽 小,天下莫能臣。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 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道是无名而 质 朴的,它貌似微小,无形无象不可 见 ,可是天下的人没有 谁 能使它服从自己。相反,侯王如果能 够 依照道法治理天下,天下万物均会 归 从于守道之王。 这样 以来,天地 间阴 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不必以命令来 驱 使百姓了,因 为 在 这种 相和中,百姓自会各 处 其位,各行其道。而依道治国,必 产 生出各 种 名目的制度。即有制度 这种 名相 产 生出来了,制定制度的人也 应 当 在制度的 规 定 细节 中 渗 入适可而止的原 则 , 知道制度的数量及功用应当遵循 适可而止的原则,这样才不会走入偏峰中,从而不会衰 败 。因为,道在天下,正如山谷,江海,河川溪水莫不 归 流于它。 (注:此段之译略有改动。仔细想,老子之本意当指治国之人莫指望天下万事皆以制度、以法律为治国之本。对此二者的依赖,当适可而止。因为天下之根本,是道。这也不难理解。纵使法令滋彰,而人心奸侫,何以以法制之?钻法律与制度的空子,这些年里,我们眼睛可以看得见的,还少吗?人是活的,法律条文与各种制度是死的。以死的去捆绑活的,其结果是可想而之的:法律规章越来越多,而天下之人行犯之事屡禁不止。关键一点:执政者忽略了最根本的------道。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道,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研习道法, 以道辅国,善莫大焉! ---傻姑)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5222 次阅读|24 个评论
道德经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章
yatou 2009-6-7 10:21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天地形成以前就有一个东西混然而存了。你听不到它的声音(寂兮),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寥兮),它是那样寂静而空旷,独立而存,循环运行而不衰,可将之作为万物的母体。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用大将它描述出来。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就返回到本原---道体之中。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很幸运的)。人取法地(人依地而动),地取法天(地依天而行),天取法道(天因道而动),而道纯任自然(道之本在自然)。 在这里,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可以看作是对于符合道的事与物给出一种进一步的描述。道,寂兮寥兮,大。即然道是大的,是无声而稀形的,则符合这种状态的所有人与物,均可以归入道中。什么样的人与物呢?那些消失于人们眼前(逝)的是大的,那遥而无边的(远)则定是消失于人的眼前的(逝),而回归到道体之中(反同返)的即是那遥而无边的。即:大----消失于人们的眼前(想想人之渺小即知此)-------无边无际的遥远------回归于道体之中。这也提供了人们入道的一个法门。这也不难理解。诸君想一想啊,因一些小事而起纠葛,于人眼前纷争乱起,就已经是小了;而纵大风大浪,依然故我,不起纠葛,不呈于人之眼前,深邃如星空啊,其人定已是回归于道体之中了,已是大了。 老子说这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在自然力量之前,人是微小薄弱的。我们的形体尺寸,站在月球上回望,人在哪里?站在宇宙星空中回望,人在哪里?但,人却可以做到大。因为人有一颗可以做到大的从而是入道的心。当一个人的心如道那样寂兮寥兮,不以物喜,不以己忧,入得道中得其为无为之妙时,人不就与道同大了吗?道展示给我们了她最本真的一面,其中有信,其信甚真。有机缘者当于此生中得机而入道,去探求和把寻大千世界运行中那的内在规律并依之而行而为啊。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重是轻的根,静是躁的主。君子终日行而持重,虽有荣华富贵之景观,他却能如轻燕一般超然处其上而不为所动。大国的君主,拥车万千辆,却还要以自己的身为重,以天下之身为轻,我奈其何?处轻则丧重失根,得急处躁就会失静无主。 说段有些题外的话。我们上小学,认了一部分字儿以后,语文老师就开始教我们找反义词了。上-下,黑-白,胖-瘦,美-丑,等等。一切事物,都会在这个时空中体现出相对的两个方面,而我们也易于辨别出事物的这两个对立面。前面的章节中,老子告诫我们,莫以美之为美,莫以善之为善。这个世间,呈现在人面前的善恶美丑,都是相对的,如果你陷于其中一个方面,将一个整体的事物割裂开来审视并取舍,则必是陷于片面之中而不得事物的本真面目了。我想,这是破迷之道。佛家说:这个世界是一个迷。人掉在了迷中。岂虚言哉。 言归正传。前一章中,老子讲了什么是道,什么样的东西是道中的东西。在此章中,老子借了重与轻,静与躁来劝戒我们:人不可轻浮,不可躁动。从而也进一步教我们如何做才是大,才入道,如不这样做的话,即是小,即非道。因为,当你处轻时,就失去了重,而重是轻的根;草木失根,就莫想活了。失根,则是大忌了;人不可躁动。不可不审时审势而妄动,这样行动,会失去静。静是躁的主宰。 本来,重与轻,静与躁,是事物的两个方面,但老子却深入了一步,指出重与静,是事物两个方面中更为紧要的方面,是失去就不得活的方面,是当守的方面。如果把一件事用人心来将之取向,就如将之标注上了一个箭头,则必然产生两个不同的端点。人做事情要懂得不走极端,不断地舍弃自己的好恶之心,这样才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事物。那么,人在看到荣时,要能超越这个荣而看到其对立面辱,帝王将相更当如此。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至善的行为,不留下行走的印迹;至善的话,没有私心杂念搀和在里面,是完全的与人为善。至善者,他数数用不着竹码子。上善之关闭,不需要用栓梢,而无人可以打开;上善之捆缚,不用绳索而使人不能解开。其意当指至善的人,至善的事,意在先而念在后。意至而后所用的形式则可随意而取了。纵使是无绳索之结约,无门栓之关闭,亦不可解不可开。籍此,圣人救人,意在先,而不会忙乱于形式中的取与舍。所以可以最大限度地尽己之能而去救人,最终不会有被遗弃的人,哪怕是一时的不凑手;同样的,不流于形式的繁琐之劳,将任何形式都可以役用来救物,将物尽其所用,从而圣人那里最终可以最大程度地不去废弃物品。抛却形式,着重意念,不为形式所牵所累,也因此可以灵活地采取任何可以采取的形式,这就叫做沿袭了智慧。而对于会这样做事情的人与不会这样做事情的人,老子则将两者的关系做以下的描述:至善之人可以作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至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给他提供借鉴的人,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了。而这样一来,世间全部的关系也就都囊括其中了。彼此珍爱,不离不弃,至善而行。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这是天下的溪涧所行之道。行事如天下的溪涧这样,则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这样就可以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这是天下固有的模式。以天下固有的模式行事,则永恒的德于其身上不会有差失,就可以再次回归到无极的道中去。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这是天下的山谷所行之道。行事如天下的山谷这样,则永恒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复到自然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素朴散将开来,即是可以供人用的方法。圣人用它,则可以为百官之长。所以恢宏的制度是不会将事物分割而制的。因为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并将之以圣人之器,圣人用之,则成大制,自是不割而制。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5438 次阅读|21 个评论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全释
xu782219 2009-6-3 12:24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全释 徐鸿儒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一章》) 这是五千言《老子》开篇的第一句话,对全篇都有导引和统摄意义。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句中常作恒。汉文帝刘恒(公元前 202 ─公元前 157 年)称帝时,因避其名讳,改恒为常,仍作恒解,后沿用。 老子在这里提出了道的第一个概念。道是老子哲学中具有特定涵义的核心哲学概念,老子没给它下定义,他认为也不能够给它定义,但在其仅五千言的《老子》一书中多次提到它,据任继愈先生的统计共有 74 次之多。可以说,对老子道的理解,是理解《老子》一书的钥匙。所以,我们应当首先从《老子》开篇这句话来理解老子的道的涵义。 就字面意义理解,道者,路也。《说文解字》释为所行道也。《尔雅释宫》释为一达谓之道路。《前汉董仲舒传》释:道者,所由适于治之路也。路的涵义可以引申为规律、规范、遵循、约束、道理、法则、表述等。与老子同时代的儒学宗师孔子也多次从这种意义上多次用过道字。如《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也。《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道作为老子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他不可能随意选一个字来代表他的道;把道字的原意完全改变,重新赋予道字新涵义的可能性也不大;而把道字的原意合理引申,增加新意的可能性最大。我们权且按第三种可能,把老子的道理解为规律法则,这种解释与《老子》全篇的意义不但不矛盾而且十分贴切,所以我们这种理解应该是正确的。《广韵》释道为:理也,众妙皆道也,合三才,万物共由者也。这与我们对道的理解相同。 道,可道,非常道。任继愈先生在其《老子新译》(第二版, 1985 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一书中译为:道,说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的道。许多译家释家也都这样解释,已成经典译法。永恒的道即是永远正确、永远普适的规律。 经分析发现,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里隐含着一个重要信息:可道之道只是一种道,而不是道的全部。但若加上不可道之道,按这种分类方法,那才是全部的道。当初不知是传抄者遗漏了,还是老子故意隐藏或省略了。 所以,若要全面分析这句话,就不能只讲道,可道与常道的关系,还要讲道,不可道与常道的关系,一并加以分析。 我们仍然顺着老子道,可道,非常道(A)的思路进行分析。 在道,不可道的前提条件下,就会产生两个、而且也只能产生两个新的命题,即:道,不可道,非常道(B)和道,不可道,常道(C)。二者的意义相反,据排中律,二者只能有一个成立,非此即彼。 比较A、B二命题,则发现道,可道与常道的关系和道,不可道与常道的关系相同,结果都是非常道。若B成立,老子完全可以把原文A写成道,非常道(D),以概括A、B,既简练又全面,那样A中可道二字则不仅是完全无用、而且还极易误导人片面理解。一向行文持重、缜密、简练的老子,不可能在其《老子》的开篇仅六个字的一句话中就多余写出不仅无用、而且极易误导人片面理解的两个字。所以B不成立。 因此,C则是完全有理由成立的,而且C和B既不矛盾又相互补充。即,在原文中A命题后面还应当有C命题。即在原文道,可道,非常道(A)后面,还应当有道,不可道,常道(C)这句话。这句话,若不是有人传抄时抄漏了的话,那就是老子故意留给读者自己去补充、去分析的。为了叙述方便、明确起见,在此我们把A称为明文,而把C称为隐文。 仿照任继愈先生对明文的译法,隐文道,不可道,常道可以译为:道,说不出的,它就是永恒的道。 综合明文译文和隐文译文,《老子》开篇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完全解释应为:道可以分为可表述者和不可表述者两种,可表述者是不永恒的,不可表述者是永恒的。或者这样说,道可分为永恒的和不永恒的两种,不永恒的可以表述,永恒的不可表述。 同理,《老子》开篇的第二句话名,可名,非常名,完全解释应为:名可分为可表述者和不可表述者两种,可表述者是不永恒的,不可表述者是永恒的。或者这样说,名可分为永恒的和不永恒的两种,不永恒的可以表述,永恒的不可表述。 依道同路的字面理解,道字的含义引申为规律。因此,老子哲学道的涵义即是事物运动的规律。宇宙中,具体、局部的事物的发生、发展、消亡的规律,具有局限性,是不永恒的。这类道通过研究,人类是可以逐步认识的,是有可能表述出来的。相对地来说,小事物有适用范围小的规律叫小道,大事物有适用范围大的规律叫大道。整个宇宙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是最大的道,是变化无穷的,是永恒的,人类永远也不可能完全认识清楚,所以也永远不能够完全表述出来。 宇宙的发展变化是无穷的,人类只不过是宇宙这个大自然的一个非常渺小的组成部分。人类可以逐步由近及远地认识周边的事物,总结出规律表述出来;人类虽然也可以逐步去认识整个宇宙,但这种认识与无穷的不断变化着的宇宙相比,永远都是微不足道的,即使用九牛一毛沧海一粟恒河沙数来比喻,都应该说是极大极大地夸张了的。 对于道,老子并不是主张无为,不让人们去认识、研究。老子说:域(宇宙)中有四大(道、天、地、人),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就是要我们人类由近及远地认识自然,效法自然,顺应自然。我们研究科学的目的,就是要发现事物发生、发展、消亡的自然规律,然后顺应它,利用它,造福人类。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发现,不可能创造,更不能改造。违背自然规律,必定失败,此类教训不胜枚举。 19 世纪俄国伟大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1828 ~ 1910 )说过:聪明人的特点有三:一是劝别人做的事自己先做;二是决不做违背自然界的事;三是容忍周围人们的弱点。这聪明人第二个特点,不止是聪明,简直是英明。
个人分类: 未分类|5318 次阅读|1 个评论
道德经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章
yatou 2009-5-29 17:52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通过小孔,我看到了德的容貌。它长什么样子?在道面前,德唯唯诺诺,以遵守道法为自己行进的方向。它是道法下所生之物。道所为之物,可以说是恍恍惚惚( 指表面来看并不是那么明朗而精确的样子 ) 。恍惚中,有象( 理解为虚 );惚恍中,有物( 理解为实。之所以作这样理解,一是从字面来论,象是虚,物是实,而又因为我们可以体查到万事万物无不是由虚和实相配而成的。即:象与物均蕴含于一个具体的事物之内。着眼于对其中某一个方面或全方面的研究,即是对物的研究,或是对象的研究,或是对两者进行共同的研究,也因此就会派生出不同的文化,比如说,西方文化与东方的文化 。)。 道所为之物,是那样 深远不可测,但却内含极精髓的东西,而且这种精髓是十分真实的,是可以信赖的,( 从而是可以让人来把握的 )。自古到今,道的这些外在的表现(如德)从来没有消失过,以便于人们借以外在的表象去解读,去了悟那根本性的东西----道。我如何知道天地间万物那最原始的根(即指道)?以如上所说。 老子在教在教我们识道的根本之法---从道的派生物中去认识它。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弯曲的事物,可行保全之美,可得最终的直行。低洼之处,可积满清水。旧了,才会有随后的新的产生。少,才会显出多;而果真多了,人就于其中变得迷惑而不知所从了。所以,圣人看透了这些关系,就索性在内心里摒弃掉求直新求多的这些念头,心灵可以坦然于命中的曲与枉,洼与旧,少与贫。由此,也就没有什么纷杂之妄念了,只抱一个一字即可以了:是什么,就是什么。一切皆放。由此,便也衍生出相应的一系列人生之佳态:不自以为是,不好居功,不好自夸。能这样做,便就进入了明白了然、无为而成、不求却有的绝妙境地中。而他不争这种状态,却使天下的人没有谁可以与他相争。古时所说的委屈求全这种说法,怎是虚言?其实真是如此:只有做到全面地看待问题了,人才可以归入道中。 这里面包含了做人的道理。刚正不阿是不错,可若此种状态只能走几步,甚或寸步难行,何如不妨行一时之弯曲,行隐遁之乐,而于其后大行正途之道呢?学会坦然行做坑洼之卑微,于其中滋养起大德,不是挺好吗?那树叶秋里枯萎,随风荡去,不是在为春里的再度新绿做准备吗?所以,莫以旧悲,莫以新喜,不是一种很正常的心态吗?少则多,多则惑,就更明显了。不需再赘述。由此来看,老子确是从别人不容易站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可以于悲中看到喜,可以于忧中得见安。这种变通的观世方法,正是其可以无碍于尘世的一种生存妙法。人最大的悲哀,傻姑以为,不是环境对你的蹂躏,而是自己于心灵坎坷之时不会以通透的眼光来看问题而致悲观,并怨天忧人,这才是最大的人生之悲哀所在。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少,才叫自然。那暴风骤雨,你见其能持续多长时间?而这是天地的行为。天地都不能将一件事情做久,更莫说人了。所以,学道的人,你就把你所有的言行与思想与道同化在一起;同样,对于修德乐失的人,也如此做,将自身同化于其中。而当你把自己与道、德、失这些状态同化在了一起时,它们也乐于你如此而行。信,不信,随便。 老子此章是在讲实修。莫将修道明德做为一门学问来学,而要将自己的思想与言行实实在在的纳入其中,实修。实修中,就会体查到内在的乐趣。因为道也乐,德也乐,失也乐,你怎会不乐?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踮起脚尖的人,能站稳吗?跨大步而走的人,能走多长?自己眼里全是自己的优点与长处的人,他做事情能搞个明白?自以为是的人,难以得到外界的张扬;自我争功的人,无功;自我满足的人,不能长久而行。从道的角度,可以这样说:这些行为,本来就是多余的,如余食,似余物,人们并不喜欢这样的东西。所以心中有道的人不去做这种多余的事情。 所以,有些事情,做过了,就不需要再提了。这在道。好夸自我的人,我没见谁被大家所接受。这是在道之人行为的妙处。 暴雨疾风不长久 武夷山老师: 如果可用和字作为儒家的关键词,久则是道家的关键词。尽管久字的出现频率不太高。不知道别人有没有类似的看法?论道、行道是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久,生命之久,天下之久,美好理念之久。道教抓住长生、永生这一个侧面,不全,但不错。老子为什么要复归于婴儿?永远处于婴儿状态,则不老,则久,不仅仅在保健意义上成立。现在人类想可持续发展,不还是为了久吗?西方社会主流思想的关键词是进步,不与久结合起来,以收阴阳和合之效,只会加速人类与地球的灭绝。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8524 次阅读|27 个评论
道德经第十七、十八、十九、二十章
yatou 2009-5-20 12:42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对于道法的理解,不同的人所处层次不同,认识的表现也就不一样了。 处在道最中央的人,浑然不知道的存在,其所有的言行均合乎于道法,正所谓不学道却已在道中了。打心里钦佩这样的人啊。 其次,如傻姑,亲道,并给道以美誉,如现在所做之事。 其次,其人对道法有敬畏之感。 其次,其人会对道给以侮辱,并对追求道与法的人给以莫大的嘲讽。 所以,你信道,没啥,总有不信的人存在。 ------ 这不也正体现着有无相生,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前后相随这种对自然的充分认识吗?所以,莫以己之所见,而鄙人之所识,这种包容宽宏的态度是要得的。因为自然之中本就存在着两种貌似相斥实在相依的物质,如果思想也可以归结为一种物质的话。 所以,深处道中的人,具深厚的智慧,与因之而得的内在的悠然之秉性,并且他们明了人们在认知上具有不同的态度,也坦然接受着这种状态,从而于外在表现出话语不多的这种样子。咱们科网上有几位这样的长者,大家猜猜看?呵呵。 依道而行的人,善利他,而不体现出自己的作用。当事成功就之时,大家竟也意识不到他的存在与曾起过的作用(因为他总是那样默默无声无语的),以为所成所做,均是自然而为之事呢。其实是深得那润物细无声者的辅助了。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一个社会,人们对道法没有了认识,失去对世界根本性的认识与把握,则必会有仁义这样的名相产生出来;人们滋生出了智慧,也就同时会有狡诈虚狞相伴而出;有六亲不和,才会有孝慈的出现;国家昏乱之下,才有忠臣的彰显。 仁义是什么 ?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中有这样的话,我在这里一并提及了: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 ,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而对于仁义礼这些表面的东西,老子与孔子有过深入的交流。摘百度一段以作参考: 孔子问礼于老子 老子问孔子读什么书,孔子说在读《周易》,并说圣人都读这本书。老子说:圣人读它可以,你为什么要读它呢?这本书的精髓是什么?孔子说:精髓是宣扬仁义。老子说:所谓仁义,是一种惑乱人心的东西,就象夜里咬得人不能睡觉的蚊虫一样,只能给人们增加混乱和烦恼罢了。你看,那鸿鹄不用每天洗浴羽毛就自然雪白,乌鸦不用每天染墨而自然漆黑。天自来高,地自来厚,日月自来就放射光芒,星辰自来就是排到有序,草木生来就有区别。如果你修道,那就顺从自然存在的规律,自然就能够得道。宣扬那些仁义之类的有什么用呢?那不和敲着鼓去寻找丢失的羊一样可笑吗? 孔子说,我研究《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讲说先王治国之道,深明周公、召公成功之路,我以此谒见了七十多个国君,但他们都不采用我的主张。看来人们是太难说服了!老子说,你说的六艺全都是先王时代的陈旧东西,你说那些又有什么用呢?你现在所修的,也都是些陈旧的东西。 孔子从老子那儿回来,三天没有说话。子贡很奇怪,就问老师是怎么回事。孔子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能跑的,我可以用网去捉它;能游的,我可以用丝线去钓它;能飞的,我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不知道它是怎么乘风云上天的。我今天见到老子,他就象龙一样深不可测啊! 把道比做太阳吧,那德为太阳的光茫,而仁与义则可以看作是利用太阳的光茫而衍生出的光合作用与太阳能技术。没有了太阳,后面这些也无从起了。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抛却对圣人的尊宠,放弃对才智的渴求,这样做,对百姓有百利;放下仁义这种虚假的东西,百姓就自然回归到真正的孝慈中去了;放弃对巧与利的追逐,盗贼也就无心行盗窃取了。不过,若用以上三条来写文定性,依然是浮于表面而不能归结于属性这种内在的深层次的剖析上去的。所以,我让它们回归至其真正的属性中:眼见素淡去纷繁,怀抱质朴去浮华,少思寡欲去沉迷,不学令人变奇巧之见识,人就没有忧愁了。 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累累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唯唯诺诺,与阿谀奉承,你能区分开吗? 美与恶,你能辨明白吗?(具体意思见第二章中老子对对立二者关系的论述) 人们所害怕的事情,如阿谀奉承,如恶行劣迹,我们是不能不畏惧的。而你却不能够辨清楚哪些是真令人害怕的事情,因为我们眼看到的耳听到的,很多是别人虚假而行的表象。如此看来,这世间是荒草满地,看不到它的尽头啊! 众人不晓自己处于真假难辨之苦中,熙来攘往,兴高采烈,象要去参加丰盛的酒宴,象要在春日里登高望远一样开心。我却独自淡泊于一旁,有些无动于衷;浑浑沌沌,象成为孩童之前的婴儿一般纯而钝;颓丧失意的样子,象找不到家的浪子;众人都有象有余富的样子,而我却总象少了些什么的样子。那是因为我的心愚啊!别人都明白得很,只有我总是木纳得很;别人都以自己之能耐而可以骄傲,可唯独我顽固且自己总是若有所缺。想来,唯有我与别人不同,并以对道的啃食为此生之本。 壁画中的孔子见老子问礼图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6106 次阅读|38 个评论
道德经第十四十五十六章
yatou 2009-5-12 13:11
第十四章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我们对普通事物的认知,往往来自于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拿过来亲自碰一碰,摸一摸这种方式,以得到初步的认知。可是对于道的认识,你却难以用寻常的方法来探究。本章里,老子对他所提出的道这一视而不可见,听而不能闻,搏而不可得的看似无,实则有的虚空之道给出了一个描述。 看它却看不见,把它叫做 夷 ;听它却听不到,把它叫做 希 ;摸它却摸不到,把它叫做 微 。从这三个方面来对事物进行探究,无从追究其末端。无穷小,你是追之不得的,也因此,可以说从人的感官去穷物溯源,不能致诘。夷,希,微,是我们看本源而得到的一个结论,均是对道的一种性质描述。那致极处的它们已是浑然而为一体了。道,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状。在道里,万物回到无形无象的状态。即没有形状,不见物象, 惚恍 是也。迎它不见其前头,随之不得其后。这是老子对道的一种描述。 这样,岂不让人徒生懊恼?我无法用寻常的方法去感知道。那我该怎么办才得以认识它呢?于是老子抛下下一句话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其意:把握着古来已久的道法,来驾驭现实中存在的具体事物。通过这种方法,才可以达到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进而认识道。这就是可以遵循的进而可以把握的道之规律了。就是说:把住一根绳子,这头你牵着,那头则栓着道,你顺着这根绳子才可以从这头寻到那头的道。这根绳子是什么?是道纪,而道纪,我的理解,就是那道中有规律可握的东东了。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由于他们的深度,他们对大道的深奥的领会与相应的人生境界,是不容易为旁人所体察认知的。正因为不易体察,所以更要勉为其难地予以形容:得道的人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呢?他们小心翼翼,像是在冬季渡过冰冻的河流。他们慎重谦和,像是顾虑会受到四邻的不满或攻击。他们认真严谨,像是作客他乡,不可大意。他们慢慢地展开发挥,像是冰雪消融。他们实实在在厚重本色,像是原生的木头。他们接受包容,就像是一个山谷洼地,兼收并蓄,好像是不避污浊。 善于行道之人的豫犹俨涣敦旷混,这些状态,基本上是与混沌不分相近的。没有明显的喜恶,偏好,抱朴守一的状态。他们可以做到如此,何以而得?真正的原因,傻姑以为正是老子的下一句话。老子于下一句中给以深奥的阐述。从中加以深刻体会,我们便可以慢慢领悟古之善为道者何以做到上面的那种抱朴守一的状态。这句话就是 -------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这句话是我此章想要着力解释的地方。通行的解释,很多不尽人意,逻辑不明确,读完依然让人费解。比如解释为:谁能停止污浊呢?靠平静的过程使它沉淀而清明。谁能永远安定呢?靠微调与和风细雨让周围焕发生机。这是一种理解上的不清晰不明朗而造成的错误。读完了依然使人昏昏。傻姑不喜欢不明确的解。 傻姑理解 : 谁能一直使自己处于浑浊的状态里面,以混浊之态来阻止静之徐清? ---- 做材料与化学、物理的人很清楚,静之徐清,是体系失去了活力的死态,分层,沉淀,分相,终结,没有了继续相依相搏的运动能力。是一种能量的枯竭与衰退的表现。见大呆之文时间的倒数是什么,在讨论中涉及到了能量的衰竭与物质形成的条件 自由能降低。 谁能一直使自己处于安静无扰的状态中,以使动之徐生这种状态长久而存 ? ---- 动之徐生,是一种总是蕴育着无限生发活力的状态,是在道的状态,是一种可以处于永远运动中的不朽的状态。 老子在这里告诉我们:欲止静之徐清,需要我们保持常浊之态;欲久动之徐生,需要我们保持安宁的状态 ---- 不折腾,哈哈!我坚决拥护不折腾精神。那是因为不折腾这种思想在道。所以处于道中的人不求满盈,在看似保守、混沌、木纳的状态里,可以不断地在旧的状态中取得新的力量与发展的契机。即于浊与安中保持着永久生发的机能。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并于此状态中坚守不变。万物都一起蓬勃生长,我便得以从静中来考察这万物往复,何去何从。那万物虽然是纷芸各显,却最终会回它的本根之处。归返于其最初而来的地方,这种归根的做法叫做静;知晓了静,便可以于纷繁里复归于命理之中。而那命理本是自然之按排,是常,而由守常便可以于纷乱的选择中不惑而明。懂得了常,守了常,就可以于昏昏而杂乱的人生中达到明了,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如是不懂得守住这个常,那就会随意妄为,兴风作浪。知常的人,是宽容的;宽容的的,是处世公允的;公允的人,是看问题全面的;全面的看待问题,是合乎天理与道法的,是可以长久的,纵是失去了这个凡俗之身,也不会消失掉,精神永存。呵呵,老子终于玩儿了一把玄的东东了。 我有时通过看书,会于意领神会中得见老子他老人家在微笑。他不是早死了吗?没有。肉身的死,只是躯壳;我在道德经中看到了真正的他,他在讲着他心中的大道。对一个人的了解,若只做到了晓其外貌,怎算是了解一个真正的他呢?我们说认识他,只不过是他的外貌容易为我们所把握并用之以与其他的人进行辨别罢了。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5651 次阅读|4 个评论
道德经第十一、十二、十三章
yatou 2009-5-1 13:36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小时候,母亲由于身体有病,家中的很多杂事都由父亲担当。紧张工作之余,父亲总能愉快地做很多家务活,母亲则在一旁笑中相望,不时喊父亲停下手中的活儿,歇息一会儿。 当春风还有些寒意中,父亲就早早地在院子里拿着铁锨挖土刨坑,在地里撒上蕃茄,黄瓜,茴香,丝瓜,南瓜等的种子,然后每天早上晚上地浇水灌溉,过些时日,随着气候的变暖,苗儿们就一个个露出了头,来探望这个神秘的世界了。再过些日子,小院里便是到处一片绿色了。一丛深绿,一丛浅绿,枝叶在风中摇曳,黄色的白色的花儿在风中摆舞。当我不再去留意那满院儿的绿色时,瓜果就悄悄地坐落在了瓜蒂儿上了,隔些日子,就可以摘那红红的西红柿,绿绿的带着毛刺儿的黄瓜吃了 ---- 每当春去夏来之际,父亲就会早早地把于去年收拾起来的因年久而显得色泽有些深暗的密竹帘从角落里取出来,清洗干净,晾干,就哼着小曲儿,喝着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将家中各室门口悬上竹帘子,以遮蚊蝇。记忆中的那几年里,我在读小学低年级。放学后的我,回家看到悬上的竹帘子,就会欣喜地钻来钻去好一会儿,那种欣喜现在想来或许是是因为加了一层帘子于屋内与屋外,从而多了一层神秘。当习惯了,欣喜的感觉就消失了,而竹帘却为捍卫主人的洁净生活空间而在我的不注意中默默地恪忠尽职了。蚊帐的悬挂也是给我同样的感觉:可以引起关注的时候,是刚刚发现它的时候;不再引起关注的时候,它已经在作为你的工具随你任意使用了。因为可以随意,所以被忽视于无中。 这就是我对于此章的理解的生活基础。可能与很多的释义不同。由此,对此章的各句,我作如下解:三十根辐条凑成一个轮子,当你不再有这样一个清晰的概念 ( 三十根凑一轮 ) 时,你有了车子为你到处劳役行驶了;捏粘土来做器具,当你不把它当成一个器具时,它已经成行着器具之实了;开门凿窗来作屋子。当你住入其中的时候,你就不会将门与窗这样不同的概念割裂开来分别对待了。因为此时门与窗都在各司其职,于无声无息中为你在屋中生活而服务了。 所以说,把物造出来(有之),是为了便利于自己;而当造出来的物为你所用,并与你的生活浑然一体的时候,你就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了。它便无了。也如我们正常运行的身体各个部位。当觉察不到它的存在时,它正在为你尽职劳作;当你注意到它的时候,多是它有了问题,不能于默默中再为你劳作,需要你适当的关爱了。 引申出一点儿 --------- 不以有为喜,不以无为忧。那些默默的,无声的存在个体,是与你浑然一体不可割舍而为你所忽视、所不觉的无,应当好好珍爱;而知晓了这无的妙处,人也就可以少一些贪念,不去盲目的寻求有了。正所谓一可足焉。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此章是老子对于纷繁的万象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并进一步阐述了圣人是如何对待各种可以诱发其从单纯走向多极的心法。我们也不妨学着做一做。这是比较好理解的一章。简单来点儿解释。 色,音,味,猎,难得之货,易使人昏昏沉溺于事物的各种诱惑与表象中,生出了各种的欢喜心,而得不到宁静的心灵;这些乱象,是破浑沌的一些诱发源,使人在喜 A 厌 B 的方式中不断地堕落下去。所以,明了了这一关,圣人就只求吃饱,不求五官的享受。也因此说,只有去那纷乱的贪念,才可取这静谧的妙处。即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老子在这里自问自答。先把他要批评的现象抛出来: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然后自己来解释这两句话的意思。 宠辱若惊是何意?受宠爱的人,往往处于下方,也因此而患得患失,于得宠或失宠的惊诧中或喜或忧。这就是宠辱若惊。 什么是贵大患若身?我所以总是处于患得患失的这种惊动不宁的状态里,是因为不能将自我抛弃,做到无我的状态。如果一个人可以做到无我的状态,无私无欲,也就无失无得,于是乎便可以于得与失之更迭变幻中泰然自若,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纹丝不动。如此,还会有什么所谓的忧患呢? 老子于此章中间接地提出了一个无我的境界。人的很多痴迷,是因为不能放下我的执着,以固有之我,来判别着万事万物,自然是不能得一个公论。而一个人如果一旦可以处于无我的境地中,不以自己的喜好为喜好,不以自己的是非为是非,则就会身于事中而心于事外,便可以不拘于一个有限的视野,而得以用一个全面的视野来审视事物。处在这样一个无我的立场上所做的结论自是公正无私的,为各方所信服的。所以,放下私我,才可以得慧眼,得宽广的境地,得真正的快乐。因为能够放下自我的人,已是近道的人。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5333 次阅读|18 个评论
道德经第九、十章
yatou 2009-4-25 06:34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水于器具中一旦变得 盈满,就很容易于溢出了,与其如此,不如在盛水的时候,适当欠着一些;利器煅打得尖锐无比,便不免易于在磕碰中受损,难以将这种锐势长久保存。金银财宝,满屋堆砌,有谁能够守护住它?在富足一两代之后,我们常常看到得到的是原来的富贵就沦落为它的反方 ------ 清贫了。富贵了就骄傲,则等于为自己留下灾祸的种子;与此相反的一种做法:功业完成则引身而退,这是合乎自然规律(天道)的。但这一句的释义,我更欣赏理解为心退。身退而心中却自以为有德,则也没有什么意思,更是一种虚伪。心可以真正做到空无,不居功,不自大,则形式上的退与不退,均算不得什么了。执着于形式,向来为老子所不齿。孔子的以礼治国,老子向来以为这是一种易于将社会导向迷途的做法。 谦受益,满招损。这是我们都熟悉的一句话。此章老子是在奉劝世人,莫于人生的各个方面去追求极大极满值;极值一过,便转向反方了。从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以及人自身的发展规律上,我们便也不难理解事物的这种运行轨迹。这也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福可为祸,正可为奇,善可为妖,归入一点:有无相生。此妙机于天地间周行不息。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九章里老子给我们讲明白了一个道理:物极必反,相互转化。他是一个好老师。立即对学生提出了高的要求。这些要求是哪些呢?如此章所述。 在纷乱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的身与心的分离,灵与肉的不合。这是一种莫大的痛苦。营,营盘,指人身这一物质载体;魄,则指魂,灵,通俗些,思想。老子在问我们:你可否能够因为明白黑白转化,物极必反这一层奥妙,而就此做到去除差别心,宁心静气,神与身相合,而共归入道法中的一这种最简的状态里吗?你能否因为明白黑白转化的这层理,而不再如原来那样愚愚痴痴,悲悲喜喜,从而在归静中,把自身的气息揉入进柔绵的状态,象婴儿那样平和吗?再来一个更高的要求:纵你参破了这层有与无的观碍(玄览,玄字之意老子在第一章即讲过了:有与无,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我发现在道德经的各种释义版本中,对此处的释意,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且并没有贴近老子的本意),得以通透的观世之眼,也不见得你做事情没有一星半点儿的问题与瑕疵。没有一点瑕疵,你能做到吗?说这话,是因为人即便是行进入道中,得了有与无的妙处,也依然存在一个对道法的把握是否严格的问题。因为人心于凡尘里,易于被极化。这个说法,请参见本系列的道生一,一为何之文中的表述。 爱国治民,能以无知无为的状态去行爱国治民之事吗? 天门开闭,(我以为开门开闭,则万物运行,因为有无在天门开闭中相依而生,构成万物运动的内在契机),事物运动中,一个知晓道法的你,能知做到知白却守黑,知强却守弱吗? 知晓了道法,了悟了奥妙,从而明白四达,你能做到于为中真得把握住无为的这种动机吗?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天地生我养我,却做到了生我却不占有我,为我提供了生存的条件,却不恃功,天地万古,却不随意支配于我。你能做到如这天地一般,生儿育女,却不以他为自己的财富,不占有他,以独立的人来尊重他,为他操劳而不自夸有功,不主宰他,尊重他的意志吗? 能做到这些,就可以称通晓了有与无的无为之德了。注意,老子又在用玄这个字来配德了。他真有意思。念念不忘记要我们时刻记得这有与无的妙处。有时读道德经,眉头紧皱之后的释然中,不觉想笑一回,老子可爱的很。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5994 次阅读|9 个评论
道德经第七八两章
yatou 2009-4-10 23:46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与地是长久而存的。之所以可以长久,是因为天地从来不自我繁衍,扩张,自始至终地运转不停歇。 所以,圣人也如天地一般,不自我扩张,不由少生多地去贪图,待人处事中可以坦然地将自己置于人后,将自己置于事外,以先人而后己。然这样的结果却恰是与作法相反的:后身,而身先;外身,而身存。这实际上是因为圣人这样做,已经是在遵循着道法在做事情了,便同化于天地与道法了,天地与道法是长久的,则这样的人也就是长久的了(博主:可理解为思想的长久),而因其无私,反倒使其私得到了保存,虽然圣人本无此意。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上的善如水。水滋养着万物,却从不争功;身处低洼阴冷人所不喜之处,这样,水就是一种与道相距很近的物质了。 一个人,若能居人所不爱居之地,处人所不爱处之位,心如大水一样渊深,行为仁爱,却仍如水一样默默地付出而不自显;说话不自夸,言语以利他为目的而非以显示自己的守信或诚信为目的;这个人从政,也能如水一样无私地去治理一个国家,滋养着这个国家的万民万物,而不自恃,不自傲,仍如水一样的谦卑;做事情,行事有能力,却不以显耀自己的能耐为目的;做事的时机也可以选择象水一样不争不抢,而不是在以有利于建立自己的利益,名誉的时候来行动。这样,当一个人行动的动机,行动中的言行,行为中所处的角色,行为的目的,行动的时机这些均具有如水一般无争无辩,善利万物的状态时,则一个人也就达到了上善这一境界了。 老子在这里是仔细地阐述了如何做那无为之事。一说起老子,人们就有一种误解,以为老子在教人不食人间烟火。这是一种曲解。不食,还能活吗?老子是崇尚自然的。任何有违于自然的做法,那是不符合老子的思想的。但自然,并不代表为所欲为。这又是一种曲解。 那我们该如何呢?该如老子在此文中所说-------象水那样做事情。不是不做,而是做而不争不求,做而无我无私。如水般的秉性贯穿于行事的各个环节中。这样的人,可谓圣人;这样的事,可谓是圣人所处的无为之事。 注:图片来自网络 请大家多多指教 祖兄: 老子说水几于道,是因为水有象而无形,无形乃大形,象空气、阳光一样都无形,却谁都离不开。老子狡猾狡猾嘀!哈哈!我歪解。 ----- 博主:高解! 有友来问 : 何以外其身却身先?外其身,不做了,无行动了,身还存吗? ----- 博主:是一个为无为之事的疑惑。对它的理解,就是本篇第八章。 针对这个问题,我试试这样回答,不知可否: 同是做一个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态。做,是必须的。不做如何得以生存?不生存,如何去求心志的高远与精神的快乐?做,是一切的基础。物质,是一切的基础。但要我们得学会于做中不求。正如古语所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结果如何,不去计较。这样的心态做事情,一可以安身,二可以养心与神,三可以对社会有好处,不折腾,因为这样的人心不贪多,可以做到适可而止;所以说,为,是必要的。不为,你如何去体会道这一虚无之物的真实存在?只有在行动中,在与事与物与人的交流中,才可以真实地感受到道的运行规律。如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这张弛变换中,莫不暗含了道体的有与无的更迭中与交互运作下而产生出来的生机与力量。而更多的自然之道,体现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你只有积极地去做,为,才可以于真切中提炼与升华而将经验汇成为合道的思想。 我们要学会为而不争。我的理解是这样:认真做事而心存高远。不计较得失荣辱。这样的心态来做事,对个人是有好处的。1.一个民族,不认真做事,是不求真,在马虎中只会断送江山;古人喜仕途,鄙视工匠之类的工作,这种文化是一种畸形的文化,不合乎道法的文化。科学,是重要的,没有科学,是不会有人类的幸福安宁的生存的。没有扁鹊,李时珍,黄道婆这样的人,人们就会过得十分艰难。但时下流行的科学,我以为是不完美的,有欠缺的,需要改进与完善的。2.一个人,一个民族,不心存高远,则易流于偏执之见中,产生短视行为,这从来是有害的,对己对人对社会对自然,均是如此。我们现在身边的短视行为,已经将我们的自然资源消耗殆尽了。河水污染了,海洋污染了,天空污染了,心灵有灰尘了。仰望星空,对一个人,对一个民族,多么重要啊! 所以,外其身而身存,其内含是十分丰富的。也谢谢挚友的提问。愿多多深入地交流。 亚辉: 老子的道德经,相当于现代哲学体系中的辩证法。一辩证,便无真无假,无正无反,你何以再来判断何为对,何为错?找不到一个判断的唯一依据了。(这是我们私下交流的) 博主:我好好地思考了一下,这样回答,不知亚辉是否能够认可。当然,这也基于我对亚辉所提问题的理解深度。原来我说过,他的思想,很深,说句话,我得掰半天。 昨天,与可真老师谈起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法,即是一种威严的规律,万物于法中得以自在的运行。这句话,我以为,阐述了一个根本:什么是最根本的法?只有以最高级别的法则来运行,才是高超的行为。从这句话上,我们可以理解:最高的法则是道法,而道法是无语的,它蕴藏在自然里。自然里面,万事万物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什么法则,并以此做为最高的法则呢? 老子是向自然学习的最好的人。他在对水的思考中,得出了上善若水的结论。真善美,一直是这个社会所倡导的一种美好的价值理念。但,对于美,他有独特的看法。对于高与下,长与短,他是相对的看。也就是说,他摒弃了世俗的价值判断理念与手法,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更加全面的审视问题的角度来诠释这个世界里的人与事。这样的视角下,人们就会去喜恶,归静。而对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则充分体现了他对善的认识与推崇。而这个自然的运行规则是自始至终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人们可以依赖的真品性。引号里面的这些法则,是至纯至真至上的。因此,所谓辩证地看问题,只有在掌握了自然的这些秉性中,才可以做到辩证地看,而不会陷入无正无反的精神分裂里面去。但人们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过程中摔跟斗,总结,是一个必需的经历,不可以少。 发兄: 上善若水----与丫头小妹商榷 发兄从来都具有创造发明的思想。不拘泥于固有的条框中,是他思想的灵魂。这不,对于上善若水这一说,他提出了一问:上恶为何?这样的思维方式,我欣赏至极。因为,这会推进我们在古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思考。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5482 次阅读|30 个评论
道德经第四五六章
yatou 2009-4-3 22:52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这一章,我是这样来理解的。愿与大家探讨。 以道来冲调一个人的行事方法,用起来总是无穷无尽(此处取冲为 冲鸡蛋 中所含动作一意。而在道德经的很多释义本中常以 虚 这个意思来解释,但我以为这样取意不能与 而用之或不盈 很好的相合。在取动词之意的解释里,你可以这样来想象:你面前桌子上放着一个碗,碗中盛着你要做的事情。而做事情的方法如何决定,就要看你是往这个碗里倒什么汤了。有愚鲁的做事方法,这是一种汤;有迂腐的做事方法,这是另一种汤;有以己之一私为上的行事方法之汤;当然,也有用道法做指导来行事的这样一种汤汤。取此意后,再理解起而用之或不盈,就可以很自然地理解为:以道法来指导行事,用它,却不会使碗里的东西满了溢出来。其意为可以总是不断地将道法应用在做事上,会使人终身受用而无尽无溢。 而欲取冲为形容词之意,则是深远的意思了。如下小字体中加黑部分所示。那这句话理解起来则是:道是深远的,而可供你无穷无尽地使用。有前面将冲取意为动词的理解之上,这样来理解此句,就非常直观明显了。 深远的道,似可以包容起万物,它好象是万物之源头;将其表现出来的锋芒去掉,将其外在表现的纷乱化解,与道容易体现出来的那部分(光)相和在一起(即消除掉自己看待事物本来面目的那些偏见),与道的不易表现出来的那一部分(尘)同为一体(也即进入道中)。 道,似不可捉摸,却又是时隐时现;我不晓得它是谁产生的,却感觉到它比我们的老天爷(帝)来得还要早。 冲 动 ( 形声。从水 , 中声。 本义 : 向上涌流 ) 同本义 冲溶沅瀁。 ―― 木华《海赋》 直上 又如 : 冲天 ( 直上天空 ); 冲汉 ( 直上霄汉 ) 以水、酒等浇注调制 。如 : 冲鸡蛋 ; 用酒冲服 ; 冲茶 收支账目互相抵消 , 或两户应支付的款项互相抵消 幸而后手里渐渐翻过来了 , 除了冲账的 , 反赢了好些 ―― 《红楼梦》又如 : 红字冲销 使曝光过的照相材料显影 。如 : 冲胶卷 用水或其他液体冲洗 。如 : 把盘子冲一冲 ; 冲厕所 ; 秧苗给大水冲了 冲 形 深远 。如 : 冲迈 ( 高远 )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当人在痛苦的时候,会埋怨天地:你为什么不管一管,让我这样痛苦,多么不公平。而你也会发现,只有当自己的行为方式得以改变之后,才可能突破逆境。走出困境,真正的力量来自于思想的改变。而只有思想向着符合道法的方向来变,才可以帮助你在正确的方向上永远畅通无阻地行进下去。所以,天地看上去是不仁慈的,在万物凋零的时候,并不会立即就会春暖花开,而是要送来隆冬与万物共存;圣人是不仁慈的,他不会因人的困顿痛苦而减少一丝他所面临的难事。这天地与那圣人,他们只晓得道法,只有道法这一个标准;对于万物与百姓,天地与圣人是没有一种私下的恩惠的,而仅以是否符合自然之道来权论正误。说句笑话:你心里再痛苦再难过,只要你所行所为之事不合道,对不起,这天地与那圣人是无可奈何的,干瞪眼,没办法。但是,如果你能认识到做事不可肆意妄为,需要遵循着规律去做事,从而修正自己的行为的时候,这时,那天地与圣人至少是可以助你的:在你的面前给你展示出道为何物。因为此时的你,已经与这天地,与那圣人,共存于道中了。正所谓不同道,不相与谋。呵呵。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这天地之间,是否象个大风箱?大风箱是这样的:在你不推不拉的时候,其中照有空气,而不会使风箱瘪塌了;而你推动风箱的拉把时,其中的气体则即刻跑出来。以此之理来理解自然与人的关系,还是很有趣儿的。 天地间蕴含着无限的生机。当春天来的时候,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小动物们蹦蹦跶跶出来了。它们来自哪里?来自天地,天地是它们的父母。沃土与阳光雨露可以给荒芜以无限的生机。 当人可以谦逊地、恭卑地与这自然万物相依相存时,天地中间的这些可爱的生灵们会生机一片,并不断地一代一代繁衍下去,在不断地新陈代谢中,这天地间的生命力总和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而如果人做不到这一点儿谦卑,却是于自然界中去疯狂地掠夺自然财富,以求得奢华安逸的生活,则这个天地间的生机能力就会因人类对它超强的消耗能力而不可能保持在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中,这个生机能力会不断地下降,再下降,平衡终将被打破,生机不再。而此时,人类的前途也就可以看到头了。这就是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内含的道理。 所以,多,我说其数定为穷尽;如此,不如守一个中字为妙。适可而止,是为道。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如第五章所言,人若贪婪了,则变成了黑洞,吸纳着这世间的一切生机与活力。这样,人类就没有什么未来了。所以,老子说不如守中。 而人类要在这世间安然存在,归根结底,靠的是什么?是植物。 老子在这里,借用了谷神 ------ 掌管着可以结种子的植物的神这一说法,来讲不可以使谷神致竭而死。要学会吝惜地用它。原句可以这样翻译:掌管植物的神不枯竭,它便成为有与无的母体,孕育万千生机;而这化生万物的母体门户,就是天根和地根。任其真息往来,缠缠绵绵,若有若无,不可竭而用之,需要节省着用。 举个例子:人类学会了贮水造电,便是要断了这谷神。为什么?考虑一下大型发电站的投入运行,对周围产生了多大的影响,便可以清晰了然了。生态系统几近彻底崩溃,原本秀丽的一片,成为持续干旱的几近不毛之地。人类的贪婪,在使谷神荡然而尽。在灭这天地之根,在用之过勤。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很多很多。人类在不断地做着涸泽而渔的事情。殊不知,当水干了,鱼被全部吃掉了,人还可以生存吗?人啊,莫要蠢得一塌糊涂。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的墙上总是贴些宣传画之类。其中有一幅画,我总也忘不了:画中邓颖超老人手持针线,在给总理补睡衣。画的主题,依稀中记得是艰苦朴素是个宝。而改革开放开始后,流行过一首歌,是程琳唱的,歌名是新鞋子旧鞋子,是台湾作曲家侯德建谱写的一首歌。歌词是这样的: 新鞋子还没有缝好以前 , 先别急忙着把旧鞋子脱 , 旧鞋子还没有穿破以前 , 先别急忙着把新鞋穿上 , 老先生老太太都这么说呀 , 从前的生活就是这么过 , 老先生老太太都这么说呀 , 现在的孩子们不会过生活 . 旧鞋子穿过了留它干嘛 , 还不如光着脚凉快得多 , 新鞋子缝好了不穿为何 , 等等等过两年又穿不下 , 小弟弟小妹妹都这么说呀 , 青春的好年华不能错过 , 小弟弟小妹妹都这么说呀 , 老先生老太太他们太啰嗦 . 可是,朋友们,在富足的生活中,我们过来了这么多年,再想起这首歌来,你还认为老先生老太太是在啰嗦吗?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这,是古老的智慧。 注: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6553 次阅读|24 个评论
道德经第三章
yatou 2009-3-28 01:27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博主的理解: 第二章里,讲了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告诉了我们一个最大的道理:不要有区别心。乐待万物万事。 而本章里,老子讲了一个不具有区别心的人(圣人),怎样来对待大众(普通人有着太多的区别心。毕竟,可以明白第二章里所阐述的道理并真正践行的人,是相对少数的)。这是此章与上一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明了了这层关系,后面的就可以很轻松地来理解了。 不尚贤,使民不争 -------- 一个心中有道的人,应当这样来处理天下的事情:不崇尚贤能之人,这样可以使百姓不去削尖了脑袋煞费了苦心去做贤能的人。这是因为:贤能与愚钝是相对的,无愚钝也就无贤能。正如北大裸男与英俊少年的关系。欣赏贤能,必会使人厌恶鲁钝;而从一个社会的角度来看,鲁钝的人,虽做着卑微的工作,过着可怜的生活,你却是最离不了他们。比如:你可以一个月不用电脑,不上网络,但却是一顿不吃饿得慌。而那饭,正是来自于田间地头里的农夫。他们是鲁钝的,与贤能者相形现下的。但是,他们是不可以或缺的。而贤能之人, 多是 忽悠之才,取宠之众,也有人在。 这样的人,少几个,没关系的。 所以,不尚贤,也不鄙鲁愚之民,是老子推崇的一种方法 。(注:原文有过,建民兄给以纠错。我也更需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仔细写。谢谢!)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 不将钻石当鉆石,就当成块石头,就会少很多砸珠宝店的人;对了,连珠宝店也会在这种理念下消失。现实中,那钻石顶饭吃还是能顶衣穿?多少钻石不过成了人们手上的装饰物而矣。价值?实用角度看,价值是零,甚或负值。为什么?您还得防丢防抢防盗,使本可以轻松的生活无形中因为贵重的物品而平添诸多琐碎与烦恼。更不用说现在的小青年以手戴钻戒而以此作为爱情坚贞的象征了。傻吧 ? 钻石制造商为了拓宽市场,就将这枚小小东东赋予上一种莫名其妙的意义。真是滑稽可笑。而人们也就傻乎乎地以为 : 拥有它,就是尊贵,就是爱情坚贞长久。自欺欺人的东西,人啊,能不能别这样糊涂?人家给个套,你就乐不支地快点儿上。省衣节食,买钻戒,纯亏的买卖! 当然,如钻石般骗人的东西,华而不实的东西,每天骗着我们辛苦挣来的钱,太多了。什么时髦服装啦,高档享用品啦 ------ 一个社会,倡导着这种糜烂的消费产品时,也定是一个糜烂的社会。所以,我倡导回归节约节俭型社会,朴素的社会。而这样的社会定当是悠闲而不聒躁的。因为人们已经不会去傻傻忙碌,费尽心机为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了。能将这样看待事物的人,可以降服得了他的东西几近没有了。你说,这人是不是有些不在五行的约束中的味道了?当然,人心的执并不仅有对物质占有的妄念,还有其它。所谓无欲则刚,即是参透了这些束缚着人们的东西。看透了,不在乎了,你奈我何?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 理解与上面一句相类似。使百姓不见那些可以引起欲望的东西,使他们心灵安宁。之所以要这样来做,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圣人的能力去执去迷去惑,受制约的因素还存在很多,那你就得净化他生存的空间环境,这是上策。否则,不净化环境,因为一些可以勾起他们俗欲的东西而致使他们心乱意迷,再做出傻事情来,那处理起来不就很麻烦了吗? 所以,圣人对国家对天下的治理,不是如我们现在这样,要提倡消费,以求得一时的经济增长。而是: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治。 这就是说:让那百姓们清心,吃饱,少一些杂念与非份的妄念,身体结实健康。因为百姓是心存各种杂念的,如果不能通过教化让他们理解 道 之理,那就不如让他们少些知,了些欲(这两种东西在人心还不正的时候是会滋乱的)。这样的国家,会使那些智高(或者说是容易有想法的人)的人不敢妄动,因为他看到这是一个民安而知足的国家,便无以籍口而乱; 那么,一个人,以这样的方法来治理国家,便是采用了无为的手段来治理的(为无为),而这样的治理,则是没有什么国家不可以被治理好的。这样的人,是圣人;这样的治理,是圣人之治。 动画版道德经第二部分 欢迎大家多提意见! 建民兄: 从社会进步角度,追求安逸享受也是人类的美好天性。因此,本章的内容一直难以避免被不断批判的命运。 丫头兄的解读不尽认同,我看道德经,自然为本,并无贬低贤、难得之物的意思,而是将其置于应有的自然位置,不尚不贬,不贵不践。不尚不贵是针对世风而言,文革中未曾不有另一个极端。 吴渝: 还是说要去掉极性的思想,免得引发人的欲望和纷争。比如科研,把sci评价看得过高,那么人人就要冲sci而去,或为了学术评价而来的利益而铤而走险,学术不当。大家都是普通老师的时候,这时人心才会更多放在日常教育上,不忘记教师使命的根本在于育人。不为之治,教育部官员也应该多体会,少点折腾,让高校休息生养,这才是民族之福。 我去过五台山和崆峒山(都各自号称某某圣地),香火不一样旺,世人的态度自然分明,其实风景差不了多少。无德,有德,我始终认为是去掉分别心,心中没有分别,不以有德而抨击无德,那也是无德,并非指行为。(最近新闻说,一未在公交车上让座的女子被同车人谴责,被用钞票打脸;还有两母女在某高校穿和服照樱花,被大学生们轰出校园。谁有德呢?) 郑融兄: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一段,博主的解释是:让那百姓们清心,吃饱,少一些杂念与非分的妄念,身体结实健康。这一解释,还可以拿后面第十二章来作旁证。该章写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对照阅读,可见所谓虚其心,是教人不要追逐声色犬马之娱,也即博主所说的的杂念与非分的妄念。另外,也说明这不是只要求民这样做,包括圣人,也是为腹不为目的。 发兄: 自作多情与被伯乐相中的马 发兄以被伯乐相中的马之痛苦来阐明了人们以欢喜之心行事与认识之片面,所举之例恰当而生动。 人和动物的区别 发兄阐明了有智,而不入道,这样的人,是滋乱的力量,其行径对于人类,无异于自取灭亡 。 文盲与心盲 这是发兄的扫盲篇。 鬼王: 道德经第0篇 空?执空,也是执着。先入魔道,才可以在道中正悟。否则,和尚永远是和尚,尼姑永远是尼姑。 ----- 李亚辉 无以执着之法,又何以解执着?无以明辨之慧眼,你何以辨是魔是佛?一心入魔,怎又不是执着?迷世中,执道如执斧,帮你于荒野中用之开辟出一条出路,没有它,你怎从迷中出得来?当然,出来了再拿着斧头,这又是执着了。但拿斧头仅给自己开道,不如更多的人一起用,使这斧头来的意义会更大 -----博主 注: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6831 次阅读|38 个评论
道德经 第二章
yatou 2009-3-20 22:49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博主对此章的理解 人人都把美的东西当成美的,这是一种恶;都把自认为善良的东西当成善,这种做法已经不是善了。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人们总是难以看到这样的一个内在原因: 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音与声,这些看似不同并显示出矛盾的表象,实则不过是一种因为人固定了自己的一种观察角度与欣赏方向,而使本是完整的一个事物呈现出了不同的两个方面而矣。 对于美与丑,我曾经就北大新进的那个雕塑裸男面对老子的塑像在黎在珣先生一文评论过。 这样的雕塑也只有北大可以摆得出来。我倒是觉得他摆这个东西或许要我们来思考什么。对这个到处充斥着唯美思想的世界,人们似乎淡忘了丑。无丑怎会有美?那个站在一边的小伙子不就因此显得十分英俊吗?如果此时他是站在一个美女边,是否就会自惨形秽了呢?所以,这样想来,我们应该接纳这样一个丑陋的雕塑。他的存在,使我们都可以形于他之上。 而这样的丑,又怎不是一种更为高明的美呢?(略改) 这就是老子的相对论 -----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我想或许我明白了北大的此番用意。 您看,他多丑啊!可是,他身边的小伙儿,多帅气!谢谢他的丑,从心里 再来谈善与恶。 试想:当你将一件事或一个人当成善事或善人的时候,很多时候不过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评判,站在自己以往的经验里去对新的事物下结论而矣。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人,他们常常喜欢将谁定为善良的,又将另一些定为不善良的。其实,他们有所不知,如果站在他们的对立面的一方来看,他们以为善的,就已经是恶了。而即便仅以他们自己的审判观点为标准,那么一件事情的好与坏,善与恶,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去问他时,他或许也早已经将原来断为坏的事情重判为好的事情了。人啊,总是这样的糊涂。原因就是太善于将自己的喜好作为评判标准。这是不能得出一个真正客观的结论的。以自己这样狭隘的眼光来处理事情,也难以将问题处理得妥当,总会是流于一时而难以妥于一世。不要忘记,喜好是一种情感的流露与表达,而情感是会随时随地发生变化的。因此基于不稳定之上出来的标准是不能成为公正客观的评判标准的。 那么,怎样才是可以依赖的标准?持久,公正,准确? 我以为,或是在道德经里,或是在佛法中,判断事与人的真正的标准是符合这个宇宙特性的,或者说是符合自然内在规律的本质属性的。(至于这些本质属性是什么,老子在道德经中展开了一系列详细的讨论。比如他说的上善若水。他以为这种至善,无声,隐忍,是自然中的法则。那么,可以断定,人活在自然中,以自然运行的内在标准来评判事与人,结果理当是稳妥的,经得住时间与世事变迁的考验的。) 所以,圣人做事,心中没有偏好,执重,不过是依势而行;圣人对人的教育,不是用语言这种说教方式来教化,而更偏重于学生的体悟,顺应其心智 ,因势利导。顺万物的兴起而不加限制,生养万物却不把万物视为己有,不辞辛劳地帮助它们,却又不依靠它们;功成不居功。也只有不居功,那功劳才可以算是他的。 之所以能够做到这样,是因为第一段中的论述:任何事物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圣人认识到了两方面本不是对立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他们只守一面即可以,比如守其辱而不守其荣,也因此才可以做到功成而弗居。但这可不是说说就做到的。说个不好听的话:建功了立业了,我隐退了不居功,我傻?持这种想法的人离道中之人相去还远着呢。 附: 刚从网上发现一个非常好的动画版道德经,讲解的很到位的。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全家一起看会更好啊。 道德经动画版第一部分 欢迎并期待着更多的理解! 三火兄: 我所理解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意思是为了美而求美,为了善而行善,则带着强烈的有为之心,反而会破坏自然之美和本性之善。比如为了让容貌和身材变美,就采取手术、节食、整形等手段就是造假成雕刻美,伴随着的是对天然物成的破坏及对身心的摧残而带来的痛楚。而为了表现自己的善而行善不是真心向善,是向人表现善,所以内心深处的目的已经偏离了善。即善欲人知,并非真善之意。 发兄: 对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的理解:人人都以A物为美,则A物并不是真美,反而是万恶之首矣,因为它把别的都比了下去了,这违反了万物皆平等的原则,因为它的美伤害了别物。 对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的理解:大家都把某种行为叫做善,那是因为大家以这种行为处事的人太少了,这个社会太缺少这种善行了,所以有善这种行为的社会是一个并不善的社会。 二傻兄: 对此三句话,俺的理解是: (1)僵化的教条是死东东,故恶也! (2)不僵化的是生命,而生命一定是矛盾体,故能恒动! (3)亢龙有悔! 故: 范蠡深得道德经精髓,而伍子胥茫茫然也!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7268 次阅读|37 个评论
道德经 第一章
yatou 2009-3-14 22:24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博主理解 : 道是什么,我可以说,但它绝不是通常人们说的 道路 的 道 。要我将它具体的表征出来,可以,但怕也不能用通常的那种对普通事物的一种描述方法来进行。 无,我把它称作这天与地的开始,源头;有,我把它称作这天地间万物的母亲。 始与母,是最重要的。即是如此,那么,一个人,若他常常能使自己处于 无 的状态,即没有任何分别的浑沌状态,才可以观出这世间的奇妙所在;若他也常常能处于有的状态,即心中可纳万物,才可以观出这世间万物之间的相依相搏之奥妙。反过来讲,一个人,如果心中时时充满着各种杂念,其观念已为自己的这些障碍所俘,定是眼不可明观这世间的妙处;如果他执意于空,脱离开这个现实的世界,定是难以深入地了解万物之间的关系之妙处。 所以, 有 与 无 两个意境,乃同出,虽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名字。我把此二者都称为 玄 。玄而又玄,即有而又无,无而又有,这是饱览世间众妙的一扇门。打开了这扇门,你就可以看见那深存的奥妙了。 补充 : 1. 本人学识浅薄,此系列仅是一家狭说,很多地方,包括以后的文章中的很多地方,领会的与不少版本的道德经释义不吻合。一来法无定法,二来人各有观物了事之道。所以,这里所写是 自话自语 ,是我对道德经进行一次系统回顾与再学习的机会,愿将这一过程与我的伙伴们和亲人们共享,这也是我由来已久的一个心愿。 2. 请允许我借此机会感谢吴广义先生。内蒙古出版社出版的由他编写的道德经一书,对我理解道德经的深意起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对道德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借以参阅。还有很多好版本,建议大家可以在比较中进行了解,结合自己的体悟,以加深认识。 3. 此道德非市面上所言之道德。后者的道德多是条框,欲将人陷于其中,固僵住人本是活泼的思想;而道德经中所讲的道与德,与此之意,相去远矣。 4. 时间关系,一般利用周末时间来写。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4212 次阅读|12 个评论
老子的道德
duke01361 2009-2-28 09:33
一、道 老子的道德.pdf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在《道德经》的第一章,老子提到了五个概念,即:道,名,有,无和玄。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首先强调了“道”的难于表述的性质。在他看来可以表述的“道”并不是永恒的“道”。同样,“常名”也是难于表述的。在《老子》的一开始,老子告诉读者他所描述的是难于言表的“道”和“名”。 那么究竟他要说的“道”是什么?他所追求的“名”又是什么?他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明确了在天地幵创,万物出现时存在的“道”和“名”才是他所要论述的。因此老子的“道”和“名”乃是开天辟地和万物出现时的一种表征。因此道和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道出了人们可以感知的事物通常是由不可感知的过程而来的这一论断。因此,这本身也正是一种很“妙”的事呀!而“常有,欲以观其檄”从无到有之后事物逐渐有形,而正是由这种形,人们才可以从中悟出道的真意。 那么为什么老子不提“无道”和“有道”?在《道德经》的第二十五章里,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进一步道名了他所论述的“道”是可以创造天地的一种神秘而永恒的法则和物质。因此“吾不知其名”,于是勉强给它一个名字叫“道”。 因此“道”乃天地之母。所以只能是“有道”,绝不能“无道”。具体到“可名”和“不可名”则更多地是描述人这一主体对“道”这一客体的主观能动性。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人的感觉和知觉系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在显微镜和望远镜被发明之前,尽管微生物和天体是一如既往地存在着,而作为“人”也只能对它们有一种“莫明其妙”的状态。类似的事情在科学史中有大量的记载。因此“可名”和“不可名”反应的是人的认识能力。因此“有”和“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但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如果把可名的道视为“玄”的话,那么这种“不可名”的“道”才真是“玄之又玄”,乃“玄”之源头。 二、天道与人道 在《道德经》第七十七章,老子阐述了“天道”和“人道”的不同在于“天之道”为“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即“损有余而补不足”。而“人道”则是“损不足以奉有余”。两者正好相反。这个观点和《马太福音》中三个仆人的比喻所表达的思想十分吻合(For to every person who has something, even more will be given, and he will have more than enough; but the person who has nothing, even the little that he has he will be taken away from him)。这表明在“人道”的认识上,东西方并没有差别。 但是对于老子来讲他既然清楚“天道”和“人道”的差别,那他为什么会推崇行“天道”而不是同西方人那样顺“人道”?老子说:“孰能有余以奉天下,维有道者”,这里显然是颂扬了“天道”而感叹世间的“人道”。在《老子》之第九章,老子讲述了守“天道”的原因之一,即“天道”可以“天长地久”。他认为“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他又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抟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因此应当“功遂身退”这就是“天道”对于老子的启示。当然这番话也从另一面反证了“人道”的“损不足以奉有余”是“不可长保”不能“守”而且还要自得其“咎”,而且这种“咎”之最大在于对欲望的追求(“咎莫大于欲得”第64章)。 在《老子》的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等五章里,老子对俗世权力,人之私欲,以及个人的名誉等都要顺应“天道”进行了论述,在此不表。 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一看《马太福音》中三个仆人的比喻。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主人在外出旅行之前,根据他三个仆人的才干,分别给了他们五千,两千,和一千金币。而那得了五千和两千金币的仆人去做生意,并又分别赚回来五千和两千金币。而那个只有一千金币的仆人由于惧怕其主人之贪婪,把金币原封不动地埋在地下。等其主人回来后好交帐!主人回来知道了三个仆人的情况之后,对那个把钱埋在地下的仆人进行了惩罚:把他的一千金币给了那个已有一万金币的仆人。很明显这个故事所要表达的思想就是人欲不可违!也就是要尊从“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道”规则。 在老子的眼里,道,天,地和人同为自然界中之四“大”。他认为:“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不仅如此,老子认为这域中之四“大”具有一定的支配关系,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人是处于权力的顶层,因此人必须具有“但愿人长久”的追求,以便能够真正的“天长地久”。 而在西方文化的架构中,“人”只是上帝这个“天道”在创世纪时和其它万物一起被创造出来的一件“作品”而已。本身只有服从上帝的份儿! 这其实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一个根本不同之处,就是“人”在世界中的位置是不同的。 因此在老子看来,人必须效法和服从“天道”才能最终达到“天长地久”,并因此才能法地,天,道和自然。才能有大作为!这也是老子为什么说“无为而无不为”的一个原因。(需要注意的是,老子是以效法天道之无为而行大为,而不是常说的老子主张“无为”)。 三、什么是天道? 在此我希望搞清楚的是究竟什么是老子的“天道”?在上文中我们知道了老子重视“天道”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希望通过效法“天道”而使人能够如天地那样达到“天长地久”的境界。在老子的眼里,“天之道”犹如拉幵的弓,可以复原。可以使“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同时可以使“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同样在《道德经》之第十四章,他又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就是说“天道”之本性乃是平衡高下,竭长补短,抑强助弱。 老子的这种“天道”思想和现代自然科学之热力学三大定律是不谋而合,异曲而功同的。 在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就是能量守恒定律中,能量既不能消失,也不能被创生,而只能在不同形式下进行转化。这和老子“道”“常有”的思想是一个意思。在热力学第二定律中,为了表述物质和能量运动的方向性问题,引入了一个表征“混乱度”的概念“熵”。系统通常采取“熵”增加的过程进行运动,说白了也就是具有向“无序”的方向运动的趋向。(参见有关资料)可见热力学定律和老子的“天道”体现出共同的特征。 除此之外,在老子看来,“天道”还具备如下特点: (一)“无” “天道”的“无”体现在它的“无名”和“无为”。老子说:“道常无名”“道常无为”。就是说“天道”常常隐于事物运动之中,从微至盛,从小至大,从里及表自然而然地发挥作用。故虽“道常无为”但却是“无不为”。 (二)“天道”乃“大” 老子说:“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又说:“顾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天道常常是“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除此,在老子看来由于“天道乃大”所以常常“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但却是“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不但“形大”而且其内核也大。 (三)“天道”为万物之源头 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可以为天地母”“道者万物之奥”。这些都是在论述“天道”为万物之源头。这个思想使得老子的“道”又高于热力学定律所能表述的内容了。总之,在老子看来“天道”为万物之宗。 (四)“虚”“静” 老子认为“天道”喜“虚”和“静”。他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又有“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尾”。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天道”的“虚幻”。 之于“天道”好 “静”这一点。老子描述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它通常是因了“致虚极”而守“静”的。 “天道”的上述特征决定了它自身的“微妙玄通”和“深不可知”。 老子对于“天道”之“损有余以奉不足”的阐述成了后来众多农民起义“替天行道”的思想基础。即把“天道”原则应用于现实社会中的来,用以抑制“人道”的“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原则。 四、什么是一,二,三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那么这里的“一,二,三”究竟是指得什么?既然“道生一”显然这里的“一”并不是“道”本身。而是和“道”具有母子关系。因此我们在理解老子的“道”时,就不可避免地需要搞清他所说的“一”究竟是指什么?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里,老子说:“道”“可以为天地母”。也就是说“道”又可以生“天地”那么这里的“天地”和“一”究竟是什么关系?既然“天地”和“一”都是“道”这一母所生,那么他们只能有两种可能的关系,一,“天地”就是“一”本身﹔二,“天地”和“一”是并列的姊妹关系。为了论证其中之一,我们再看《道德经》第三十九章,老子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下贞”。显然,从这里可知“一”和“天地”并不是同一个体。也就是说“天地”和“一”虽然同为“道子”,但两者是处于相同的并列关系。这一点又可以从“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高贵,将恐蹶”看出“天地”和“一”,“万物”和“一”是指的同一物体的“形体”和“机能”之间的关系。即物形极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这两者就如同一只笔的外形和它能够用来书写这个功能之间的关系。 因此我们可以说,老子所指的“一”实际上属于“意识”范畴,相当于西方哲学中的“精神”。 接下来看一看什么是老子道德体系的“二”和“三”? 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一章)。他又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第一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 从上述的逻辑关系中我们不难得到如下的关系图解: “二”--------生--“三”---生---万物 “无名”(“天地”的初期)-生-“有名”--生---万物 “无”--生---“有”--生---万物 从上面的图解可以看出,老子的“二”和“无名”“无”是相近的﹔而“三” 和“有名”“有”又是处于同一结构层次。 对于“无”和“有”,老子说:“有生于无”,即通常说的“无中生有”。又说:“常有”和“常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可见这里的“玄”和“一”应该是同于“功能”“精神”和“意识”。因此也可以把“一”看做“玄”或“常”。那么循着这个逻辑关系,我们不难悟得:“一”为“玄/常”﹔“二”为“常有”和“常无”(这里也可以用“阴”和“阳”来表征)。 那么“三”自然就可以理解为“常有”(阳)/“常无”(阴)/“玄/常”了。 五、什么是“德” 通观《道德经》,老子在文中并没有直接给出“德”的定义。但是《道德经》通篇论述了守道,行道,随道的重要意义。而且他把“道”和“德”并列作为书名。这是否暗示“德”就是老子所倡导的“守道”和“行道”? “德”这个字在《道德经》一书中首次出现是在第十章“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那么何为“长而不载”?在第五十一章,老子对此进行了论述:“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这里的“之”是泛指“万物”)。他认为“道之尊”和“德之贵”乃是使万物“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的基础。因此“故道生之”之后,还需要“德畜之”。只有这样“长之育之,成之熟之”才能使万物得以存在。但尽管如此“养之”之余必须还要“覆之”。以便做到“生而不有”“为而不侍”“长而不宰”这种“状态”就是“玄德”。 可见老子所谓的“德”是指的一种对待“道”的心态,或者是“态度”。 这种对“德”的解释可以从《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的论述中得到支持。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就是说只有在懂得“天道”之“常久”之后采取谦卑,仁厚(“雌”)的心态对待“天道”才能够使“常德不离”。他又说:“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这种“知白守辱”和“知白守黑”的虔诚,虚心地“行道”和“用道”正是“德”之根本。 那么什么样才算是用有“德”?“德”会带给万物什么“畜”义?老子说:“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有“德”之人可以因“德”获得“天道”。对此他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遽,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第五十五章)。 同时老子更强调“修德”。 在《道德经》之五十四章,老子阐述到:“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于家,其德乃余﹔修于乡,其德乃长﹔修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余天下,其德乃普”。在身,家,乡,邦和天下等众多层面上需要注意对“德”的“修”。而只有如此才能得“真德”,成就“大德”。才能真正能够保持万物自有的纯洁性,达到“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到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老子所谓的“德”不仅单指“守道”和“行道”,而且还有“守道”“行道”之后的收益问题。 老子特别强调统治者“修德”的重要性。在《道德经》第五十九章,他说:“治人事天”者必须要“重积德”。老子认为“重积德而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只有在这种高居临下的“德”的基础上才能“有国”。而且“德”可以是“有国之母”只有具备了“德”这个“国母”才“可以长久”这才是“深根固柢”才能长治久安呀! 六、有“德”是什么样子?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道德经》第2,10,51章 在《道德经》第二十三章,老子提到人缺乏持久性的问题。他认为这反映的是自然界之普遍性之一种:“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他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因了人对物质享受的追求。这样的一种“欲望”有损人之持久性。对此他阐述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所有这些都是人之所以不能“久”的原因之一。 因此有“德”之人一定要讲求“实际”,不可贪恋物质享受(“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要有所选择,有所追求。即做到有所求而有所失。 在谈论物质诱惑之后,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三章则着重阐述了“名利”对人之持久力的影响。他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就是说人如果太在乎“名利”就会有大麻烦!为什么?因为那可以累及身家性命!“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他提出有“德”一定要“大公无私”“公而忘私”。体现为“以身为天下”和“以身寄天下”。 接着老子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有德”应该是一种什么样子?在第四十九章,他解释道“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再次强调了“以身寄天下”的思想。不仅如此,老子同时更倡导“博爱”和“诚信”的精神。他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这是“德善”。同样“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这就是“德信”。这其实就是一种“博爱”和“诚信”的早期表述。 在老子看来这种“博爱”和“诚信”乃是“德”使之然。这些表明老子所倡导的“德”体现的是不为物质诱惑所动,不贪图名利,心怀天下,博爱和诚信的一种品性。 除此之外,老子认为有德之人还要表现出如下的品质: 一,“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可以为人楷模。“万物作而弗始”不争先﹔“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不居功,不贪恋一得之私,不贪婪享受和名利。“见素抱朴”“少思寡欲”(见第十九章),自觉追求“朴素”不要贪求私欲。 二,虚怀若谷,“抱一为天下式”。心胸宽广,“不自见”,不自高自大﹔“不自是”,不自以为是﹔“不自伐”,不要妄自菲薄﹔“不自矜”,不骄傲自满。从而做到“明”“彰”“功”“长”,并成就若谷之上德,广德(22,24,41等章)。 三,“自重”:“不轻易许诺”﹔“求“静”不“躁”(26,28章),“求实”不“虚荣”:“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三十八章)。“见微知着”从小事做起,由易到难“慎终如始”持之以恒的为人处事的态度。 这就是老子眼里的有德的样子! 七、以柔克刚 《道德经》中有这样一种思想,就是“柔能克刚”。在第四十三章里,老子说:“天下至柔,驰骋天下至坚”。为什么?他认为“无有入无间”“坚”必有“间”,而这里的“间”指“弱点”。因此对待强大的事物一定要善于找出其中之弱处。并对之加以利用,以图克之。这个思想或者是方法论被其后的孙子(孙膑)和近代的毛泽东加以光大。在《孙子兵法》和《矛盾论》中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老子以此认为“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六十三章)。主张“不能硬碰硬”不可武断行事。 同时他还主张“防患于未然”重视事物发展之势头。他认为“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并告诫人们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 他还认为“柔弱”本为生命的本质,而坚强,刚毅则为“死”的属性。在《道德经》之第七十六章,他论述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若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在第七十三章中也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因此面临强大的势力,应该以“柔弱”自处,以“柔弱”的方法来应对。 他以水之柔弱为例,解释为什么应该以“柔弱”克制“刚强”。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正体现了“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天道”。 老子的这种思想基于他自己对“天道”属性的认知,是“天道”理论所衍生出的一种方法论。但是后世对他的这种方法论产生了颇多错误理解,典型的如“贪生怕死”,“苟且偷生”“好死不如赖活着”等等世俗人生观。就是智如孔明者亦信奉“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的人生观。因此更不难理解所谓的”变节”和“曲线救国”之徒者的思想基础了。 八、民生与民治 在《道德经》的八十一章里,老子用了二十一章以上的篇幅论述了民生与民治问题。这些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农业生产 在《道德经》的第六章,他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和后人贾思协之“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至今未之尝闻”《论积贮书》是一脉相承)。 (二)抑制苛捐杂税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第七十五章),指出民之不足,不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统治者对百姓的掠夺。 (三)廉政爱民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统治者不应该有私心杂欲,应该想民之所想,思民之所欲。(第四十九章)。对百姓应该施“仁政”(五章),以免造成官逼民反(七十四章)。此外统治者应该以上述方法树立自己的威信(第七二章)。以此赢得百姓之爱戴和拥护(第十七章)。 (四)实施“愚民”统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统治者不应标榜贤才异能,以免对百姓具有误导。“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应该“屯积居奇”哄抬物价与民争利,以免因生计之依靠难得,而使盗匪横行。乃至天下大乱。“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更不应该利用人之情欲来刺激百姓的人欲,以免人欲横流,物欲横流,蛊惑人心。 因此统治者要使百姓无欲无求,无知无为,做到“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百姓处于“无知无欲”以求百姓安居乐业,民风朴素,天下太平(第三章)。 (五)无为而治 老子除教导统治者应该“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的愚民政策之外,同时也劝告统治者自身要实施“无为而治”的策略。他说:“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七十五章)“民之难治,以其智多”(第六十五章)。如果做到“弃智”“无为”那么对百姓和统治者自身都有好处。他因此说:“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第五十八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第十九章)。“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六)统治者不可尚武和穷兵黩武 “天下有道,欲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这样的兵荒马乱皆因统治者尚武和黩武,为了自己的私立和贪得无厌的掠夺使然(第四十六章)。 因此统治者切要施行“无为而治”的原则,“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同时切不可使民尚武,“人多利器,国家滋昏”。 (七)道德仁义可治国 “治人事天,莫若蔷”统治者一定要重视“道德”的力量(第五十九章),做到以“德”治国。“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德治理天下,才能使天下“德交归焉”实现天下大治。 最后要说明的是老子的“愚民”不是建立在统治者的无道无德和缺仁寡义的前提下的一种对待百姓的态度,而是在坚守道德仁义的前提下,不与民争利,争先而使民自正自朴的一种统治策略。 九、朴素的民风 老子崇尚民风淳朴。他认为“人多伎巧”则“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因此统治者应该“无为”“好静”“无事”“无欲”“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并以此成为人民楷模,使民“自化”使民“自正”使民“自朴”(《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他认为“民之难治,以其智多”,老百姓懂得太多的追求物质和功力的技巧,是天下不太平的一个原因。为此他告诫统治者不要“以智治国”(第六十五章)。 同时统治者也不要崇尚贤才异能,免得老百姓纷纷仿效(“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要”屯积居奇,扰论市场,不要用物欲和功利刺激老百姓的欲望(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实际上老子的后人没有什么人是这样做的。虽然与他同时代的孔子比较注重“仁义道德”的建设。但是孔子的学说在当时根本就没有什么市场。在春秋战国时代,诸侯混战,民之疾苦,莫不因战乱而至最。而社会上的一些贤才智者往往对这种情况推波助澜。典型的例子是当时的齐国人孙武为武王阖闾作 后来又有后人成 。这些可谓穷尽人斗,人争之玄妙。 试想如果把这些技法用于人与人之间,那社会不乱也就很奇怪了! 如果有官吏欺上瞒下,瞒天过海,为己之私立尔虞我诈,老百姓会因此承受多少磨难?如果有人“浑水摸鱼”“顺手牵羊”“趁火打劫”那社会治安能好得了?如果有人对所谓的人民公仆强使“美人计”你能总抱怨公仆们觉悟不高?如果有人对你“笑里藏刀”“欲擒故纵”“无中生有”“指桑骂怀”,你能不觉得恐惧和气愤?如果有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隔岸观火”“假痴不癫”,甚至于“上屋抽梯”“釜底抽薪”“趁火打劫”,你能没有世态炎凉,人心可畏的感慨? 诸如此类,都会从根本上破坏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和谐。在这样的社会里又怎么能够体现社会公平?人之道义?更别提“博爱”和“友善”了! 因此老子主张老百姓要“见素抱朴,少思寡欲”要从根本上“绝巧弃利”。这种观点依然不过时呀! 十、道和现代科学 可以想见在老子出走之前着 的时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科学更别说是现代科学了。因此我们绝不能用现代科学的观点来苛求老子。但是如在接受现代科学的前提下,重新审视《道德经》,我们却会发现在《道德经》中已经露出了现代科学的思想雏形。 特别是老子对“道”的描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第二十五章)。这种情形和现代宇宙学研究的成果颇多类同。在烟波浩妙的宇宙之初,“寂兮寥兮”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有物混成”,最终形成天地和自然。他的宇宙论,与“大爆论” 的宇宙创始过程相比,几乎完全符合。同时在研究生物进化时,特别是对于细胞的最初形成过程的描述,比如米勒的“放电”实验,俄国的奥巴林的原生质球实验等,都再现了细胞在最初形成过程中那种“有物混成”和“寂兮寥兮”的情景。 在对“天道”属性的描述时,老子认为“天之道”常常体现出“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和“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第十七章),这种规律和现代热力学三大定律所描述的情形又非常神似。 而“大道泛兮,其可左右”(第三十四章)进一步阐述了“天道”的可求和可知。这符合现代科学的认识论观点。 他同时也论述了“道”和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第二十一章)。这些和现代科学中的规律和事物运动之间的关系比喻的维妙维肖。 老子崇尚回归自然,主张天人合一。这些都是他对自然界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之后得出的真知灼见。因此老子又可以说是最早强调“环境保护”的中国古代学者和哲学家。此外老子以致其后的道家学派,深入自然,对自然界之中的植物和一些矿物的的生理和化学性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观察,对于古代的炼丹术(现代化学的先驱者),以致后来的火药都有间接或直接的贡献。老子和道家子弟对植物生理功能的认识和观察,对中国医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对人类自然疗法和自然药物的鼻祖。现在老子等人已经被公认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植物学家之一。 同时老子的学说影响了许多古今中外的大哲学家和科学家。而 现以成为和 具有同样影响的历史巨著。 以下是曾经受老子影响的中外哲学家和学者: 孔子(Confucius)( 552-479 B.C.)---孔子曾一度和老子讨论“礼”和“道德”问题。 庄子(Chuang Tzu)(350-265? B.C.)--庄子是继老子之后的又一位著名道学家. 孙子(Sun Tzu)老子同时代人物,着有 十三篇。相传他得过老子的亲传。 韩非子(Han Fei Tzu)(?-233 B.B.)--法学思想家,曾着有 和关于道德经等两本专着。 佛教Zen(Ch’an)起源于道教的佛教的一个枝,先日本的佛教属于此。 西方哲学家和学者: Frederick Nietzsche--他高度颂扬了老子的著作,认为 乃一部充满创造性的著作,其思想性如同水和井的关系。(He said Lao Tzu’s book was full with creative ideas, as inexhaustible as water in a well. Paul Carus-- 他认为老子是他仅见的最伟大的哲学家. Bertrand Russell--He was deeply touched by Lao Tzu’s words about true nobility would help to relish their lives without being possessive. would carry out good deeds withour asserting his achievement.(2.IV) Karl R. Popper(following books are dedicated to the memory of him)--He had been interesting in Lao Tzu ever since he was twenty-six. Samuel Johnson(19th century American missionary) Stainislas Julien--汉学家,老子是最遭误解的伟大的哲学家. Leo Toystoy(humanitarianist novelist)--他比较了老子的 和 的关系. 波尔,量子物理学家﹔Niel Bohr(quantum physicist) Eugene O’Neil(戏曲作家)--He claimed to be an admirer of Lao Tzu’s principles an named his residence after it. 约瑟夫 微生物学家,汉学家(Joseph Needham(microbiologist sinologist)--He said Dao Teh Ching, which may be regarded as without exception the most prfound and beautiful work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Sic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此外还有许多神职人员,这些人在《道德经》和《新约》之间发现了许多平行的内容(parallel passages between Lao Tzu《Tao Te Ching》and The New Testament)这可能也《道德经》如此盛行于世有关。
个人分类: On Culture|3731 次阅读|2 个评论
<连山><归藏>和<周易>的阴阳基础
newniu 2008-11-16 18:37
《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 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后来,人们认为三易分别代表了三个时代夏,商,周。《连山》是夏朝的易,《归藏》是商朝的易,而《周易》自然是周朝的易。可以想象《连山》最为古老, 《归藏》次之,《周易》最新。 郑玄在《易赞》及《易论》中说: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 《连山》以艮为根,象为山。为什么夏人把山看得很重。我们需要考虑大禹治水和当时生产力水平。当水灾很严重时,人们只有向高地迁徒,即是山。当时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对水依赖小于对水的恐惧。人们只有在山中才能生存,在山中打猎,采集,住宿等。因此、夏人以山为根也很正常了。 《归藏》是源于商,后人发现商族遵奉乌图腾,反映商族曾经过母系氏族阶段。同时,后人商人的迷信观点强烈,从而形成了殷人尚鬼的说法。这说明了夏人更讲求现实,而商讲求精神层面。又由于图腾源于母系氏族,《归藏》形成了以坤为首。后人由此推断《老子》一书以《归藏》为思想源泉。老子的柔弱胜刚强也充分表现了这一点,体现了坤上乾下。虽然老子很了解〈归藏〉,以母系为主,但是他的行为还是表现出周的特点。 老子一书的内容处处体现了以《归藏》根,在但内容之外的形式上却体现了以〈周易〉的特点。以柔弱胜刚强,为什么是老子提,商人不提?原因有两个:1、商朝人就没有胜和负的概念。在生物界中,母性之间不存在战争,只有雄性争雌性,商朝人以母性为根,没有打斗,自然头脑中不会有胜和负的概念。 只是到了〈周易〉阶段,才真正提出乾上坤下,才有了斗争。有斗争,所以周人把世界的变化看成阴阳相斗。在夏和商阶段的易经里,没有斗争的概念,把世界看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虽然处处有变化,但是不需要去理解,也不需要关注。 2、老子的头脑里仍然是周的争斗观念,但是又受到《归藏》的影响。那么《归藏》成为一个工具,服务他头脑中的观念战胜对方。 因此、《道德经》中的文字体现了动的方面,又体现了静的方面。从动的方面看,他希望能够达到某个目的。例如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 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因此说,老子并不是隐世,而是实实在在的出世。你看看他的《道德经》,大篇大篇的治国安邦的道理,怎么可能出自一位不同世事的老头。 老子的想法自然是为天下,也是为了成功。这说明是一个主动者,希望成功。然而,他在技巧上却讲求以柔克钢,这又说明了他以退为进,以阴克阳。老子像其它雄性动物一样,希望战胜与之竞争的同类。不过他的竞争策略是以退为进。 也就是说,他的方法来自于《归藏》,以柔克钢。 以上为个人观点,呵呵!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5131 次阅读|1 个评论
北大的裸体雕塑真的是对老子的亵渎?(图)
sxzx 2008-11-4 09:20
北大的裸体雕塑真的是对老子的亵渎?(图) 作者:三峡在线 近 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新楼门前立起的两尊雕塑引发争议。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解读一下这一事件: 1、 事件本身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新楼下,裸体雕塑与老子雕像面面相觑。 这是三峡在线这两天看见的新闻:逾三米高、露生殖器的壮汉与张嘴露齿的老子雕像相对而立。近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新楼门前立起的两尊雕塑引发争议。两雕塑分别是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老师申红飙于2008年创作的《蒙古汉站》和田世新于2003年创作的《刚柔之道老子像》,均位于光华学院和法学院之间,光华新楼东门南、北两侧。 一丝不挂,露着屁股,太恶心了。每天上班都要从蒙古汉铜像前经过的翟老师道。更令他不解的是,与之相对的老子雕像仅比正常人略高,瘦小枯干,表情滑稽。尽管新楼刚启用,但不少学生已耳闻。多数学生认为与校园氛围不符,但又不妨一笑而过,也有少数学生相信雕塑作者肯定有创作意图,建议最好标示出来。 2、当事人回应 对此,光华管理学院负责公共关系的潘卉女士未对树立雕塑的意图做说明,仅介绍称,包括楼外该两尊雕塑在内,楼内还有一些雕塑,都是他人捐赠给学院的。 蒙古汉作者意图:就是想展示力量 作者申红飙透露,当时就是想展示力量,放在校园内,可以延伸出知识就是力量。上周六树立雕塑当天,他看过现场,未发现不妥,对于露出生殖器等的质疑,则内行人都知道这是艺术。此前,他曾创作大量反映草原生活的作品。 老子像作者意图:以唇齿比拟刚柔 作者田世新解释说,他的创意源自孔子向老子请教何为刚柔之道,老子吐舌露牙、以唇齿比拟刚柔。他表示蒙古汉与老子雕像并非一整体,但不考虑做标牌以说明,没必要说太白了。 3、 专家解读 清华美院李象群:视差产生错觉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李象群表示,他本人对两尊雕塑的作者都比较了解,二者都是严肃做艺术的人,蒙古汉相对裸露,是作者想体现人性本质的东西。而人们将两尊雕塑放在一起看,一个彪形大汉,一个老子,实际上形成了视差,产生了错觉,才引起了争议。 4、 网友反应 对于这两尊雕塑的出现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有人认为北大的裸体雕塑是对老子的一种亵渎。其中很多人表示反对,其理由是:高尚的你把这样一个赤裸裸的东西放在这么高雅的象牙塔里本来就是一个错,更可气的是你竟然把他放在老子先生的面前。我不知道你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这完全是对老子的一种亵渎。为了北大,也为了全中国懂艺术的人,请赶紧将这丑陋的雕塑从老子面前挪开,还大学一片净土。 另外,很多支持的人都认为内行人都知道这是艺术。大可不必大惊小怪。 5、 三峡在线观点 对于这两尊雕塑引发争议,三峡在线觉得完全是一种必然。其实,三峡在线觉得,或许问题的本身并不在于两尊雕塑的本身,而在于它们不应该同时出现。正如李象群教授所讲的那样,把这两尊差异很大的雕塑放在一起,自然会形成一种视觉上的差异,这应该才是引发争论的源头。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考虑,如果这两尊雕塑分别在不同的位置出现,那么还会有这样的争议出现吗?我们还会把裸体雕塑与老子放在一起说话吗? 在三峡在线印象之中,早在今年7月,李象群教授创作的半裸慈禧雕塑在美术展上引发过同样的争议?有人说是艺术,也有人说是色情,还有人说是恶搞。以致于后来不得不在这尊雕塑的私处遮盖着一条与原有材质并不协调白色方巾。当时,三峡在线就认为,作为艺术家,一定对他所要刻画的人物有一个自己的理解。同时,他需要综合人文因素、历史、民间传说等的文化背景,才能塑造出有灵魂的作品。对于一件艺术作品,不同层次的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只不过,我们多用一些艺术的眼光来看待这样的作品,如果能够做到这样,我们就没有必要用一块不协调的白方巾来盖上雕塑的私处。 很多的时候,面对艺术,我们真的大可不必总用一种有色的眼镜来看待这些艺术作品。对于同样一个作品,你用不同的眼光来看,用不同的视觉来欣赏,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结果。于是我们就自然而然地看到两种不同的结果:有人说这艺术,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是色情。 因此,三峡在线觉得,面对这样的作品,我们大可不必大惊小怪。拿出老子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和道德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样的东西来审视这样的艺术作品。因此,我们大可不必认为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颠覆。更没有必要认为这是对老子对老子的一种亵渎。相反面对这样的作品,我们应该多一份艺术的心境与品味,同时还要多一些包容与理解。毕竟,这同样是文化与艺术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 只不过,如果有可能,三峡在线建议北大可以考虑把这两尊雕塑不放在一起。如果这样,相信无论是对于生活在里面的人们,还是对于关注此事的人们,都可以少一些不必要的别扭与争论。我以为。 要是觉得不错,请点后面的投票投我一票吧 : 投票
个人分类: 社会时评|4053 次阅读|0 个评论
“无为而无不为”思想在教育工作中的意义
热度 1 hanhuijian 2008-1-30 13:15
韩慧健 随笔 (山东省数字媒体重点实验室,山东经济学院计算机学院 济南 250014 ) 摘 要 : 老子无为思想中 , 蕴含了一种精神追求的价值取向 , 论文提出无为也可以作为一种教育策略。论文分析了无为思想的内涵,解释了无为在教育中的价值取向,并就无为在教育中对教育策略、教育管理方法、教育理念等影响和意义作了阐述。论文认为教育者要懂得潜移默化的重要性,老子教育思想的无为自化、行不言之教、率性而行和生而不有等自然价值取向 , 对当前教育有着积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关键词 : 无为 教育策略 教育理念 0 引言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是在 以人为本 思想指导下的具体实践,体现了以 人 为中心的社会发展目标。这是我国施政中的伟大举措。作为在教育岗位上工作的笔者,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寻找一种 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教育的方法。通过哲学课程的学习,从学习到的中外哲学思想体系中,我发觉世界哲学思想的承前启后、殊途同归的境界。也逐步领会到老子哲学 无为而无不为 思想的博大精深,其实这一思想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及发展规律的理论,本文对这一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中国古代朴素思想结合剖析阐述这一思想在今后教育中的指导意义。 其实老子的思想也是一种以人为本追求生命自身价值的思想。它以人为贵,追求人的自身价值,反对追求外物,用外物的价值来标榜人的价值从而取代人的真实存在。他强调人的自然特质。反对用后天人为伤害人的天然本性。他的思想贵人重生,以人的生命价值的充分发展为目的。老子的教训中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 已显示出人只是万物中的一员,天地和我们的自然环境在道的世界里都有和人同等的地位。这种思想在教育中树立将是难能可贵的。 1 无为 思想的内涵 老子所主张的政治哲学和行事方式的核心是 无为 。在老子看来, 无为 是圣人 治天下 、 取天下 的基本原则。老子提倡 无为 ,其形上依据是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其现实政治理由是 我无为而民自化 、 为无为,则无不治 。无为是针对有为而发的。老子认为,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因此,他大力宣传 无为之有益 。 老子的 无为 ,由于是针对 有为 而提出来的,因此容易被人理解成 无所作为 、 不为 。如《淮南子 修务训》引述的一种观点就认为: 无为者,寂然无声,漠然不动,引之不来,推之不往,如此者乃得道之像。 这是将无为理解为 固执地不为 。《淮南子》的作者反对将 无为 理解成 固执地不为 。《主术训》说: 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以其言莫从己出也。 《修务训》说: 若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事成而身弗伐,功立而名弗有,非谓其感而不应,攻而不动者。 《淮南子》的作者认为,无为是指行为不出于一己之嗜欲、私利,因循自然而为。在历史上,将无为理解成 固执地不为 者毕竟是极少数。但是,将无为视作政治上的无所作为、放任自流者,则始终大有人在。许多人就是由于从消极的方面去理解无为,因而对无为的政治效果持怀疑态度。即使是尊老子为圣祖、奉道教为国教的唐代皇帝们,也有视无为为消极思想的。想特别说一下道家的 无为而治 。它是一个什么意思?是好的东西还是不好的东西?这是 五四 之后道家受到严厉批判的主要论据,即把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一种消极逃避、什么都不去做的主张。实际上他的这种 无为而治 ,具有一种深刻的人性根据。如果我们不是肤浅地理解 无为而治 ,那么它将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汉初很短一段时间里实现 无为而治 ,那当然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政策,但是,一个强大帝国的繁荣和兴盛,正是从那时奠定了基础。至今人们在谈起历史,仍对那段时期充满了憧憬。这不是 怀古 ,而是体现了某种学说的感召力和生命力。 无为而治 有丰富的内含和意蕴,可以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其不同作用。之所以有生命力,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它能顺应人的自然之性。这既不是无政府主义,也不是 无序化 ,而是一种更有人情味的有序化,可以使政治 清明 ,社会 安定 ,人民各展其业,各安其乐。在现代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如果赋予这种 无为而治 以新的时代的内容,那么,它不仅不会抑制社会的发展,而且会使竞争更加合理化、人性化。   无为 是老子的一种哲学观 , 可用于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老子的 无为 思想该怎样运用于教育领域呢 ? 笔者认为有必要先弄清老子 无为 哲学观背后的思想根源 , 理解 无为 的内在含义。老子的思想核心在一个 道 字。老子在使用这一概念时一般有三种用法 : 一是指世界的本源 , 二是指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 三是指社会关系准则。老子认为 , 在宇宙万物产生之前 , 存在着一个形而上的实体 , 它是宇宙的总根源。这个形而上的实体 , 无形无象 , 悄无声息 , 视之不见 听之不闻 搏之不得 , 但确实存在。 道 不仅先天地而生 , 且创生了宇宙万物。 道 创生了万物 , 又蕴含于万物之中。 道 既然为宇宙万物的总根源 , 又蕴含于万物中 , 那么 道 的法则也就是万物运作的根本法则。老子认为 道 混沌未分 , 空虚宁静 , 它的本质是无为的。换句话说 道 的存在是任顺自然的。它对待事物也任顺自然。 人法地 , 地法天 , 天法道 , 道法自然。 道 的法则 , 就是顺其自然。将道的法则推之于人类社会 , 老子认为 , 治理国家也要像 道 对万物那样任顺自然 , 不强加干涉 , 不强以利用 , 不自恃炫耀。提倡 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如果将这一法则落实到人生层面 , 老子认为 , 人应保有自己的自然本性。所谓人的自然本性就是无知无欲 , 柔弱不争 , 像初生婴儿般纯真质朴。可见老子的思想中 , 为 是指扰乱违背甚至破坏事物内在的自然规律的、外在的、强加的行为 , 而 无为 则指保持事物的本性、遵循事物自己发生发展规律的行为。 无为 其实也是一种 为 , 但是一种保持着事物本性、遵循事物自身发展变化规律的 为 。唯其如此 , 才能达到老子 治国 化民 的理想。 笔者通过对 无为 思想的理解,整理了自己若干年来所从事的原则和做法,总结出 无为 的几点教育方法。 2. 无为 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取向 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是一种 政治伦理 ,它只能为某种专制制度或权威主义提供一种理论支持。这是被历代统治者利用来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学,因为它的统治理论在儒家哲学中也能找到某种支持,三纲主义的等级观念和服从意识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儒家哲学在个人层面凡事先 内省 ,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文明,但是过度的 内省 是一种消极对待外部世界的方式。在社会层面,儒家哲学要求一种广泛的伦理秩序,其基本出发点便是家族伦理或家庭伦理。这种伦理是情感型的、不是理智型的,其特点是维系人们之间的亲情般的和睦相处,同时也伴随着家长式的等级制与服从。然后是反映在社会各个层面,在官民之间、师生之间仍然有诸多等级礼仪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人自由发展。特别是在教育上,学生完 全在 老师的管制下学习,按照墨守成规的知识体系学习,成为制约学生主体个体发展。 老子说 : 夫礼者 , 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儒家仁义的根本在于等级 , 等级标明利益差别 , 有差别则使人好争 , 使穷者争富 , 卑者欲尊 , 贱者求贵 , 因此须抛弃礼义 , 取消差别 , 才能避免争夺 , 才能使人恢复纯朴的本性。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 则攘臂而扔之 失义而后礼 也说明儒家礼制具有强制性和欺骗性。可见在老子看来 , 具有强制性欺骗性、薄忠信乱安定、背 道 而驰的礼义也是不值得追求的。其实老子 无为 的人生态度看起来是无所追求 , 实际上只是不追求世俗大众所追求的功名利禄、儒家教育所追求的仁义礼教这些不是异化扭曲残害人的本性就是限制束缚了人类天性发挥的东西罢了。老子说 孔德之言 , 惟道是从 , 善建者不拔 , 善抱者不脱 , 不失其所者久 , 可见老子肯定的是 : 坚持自然本性自我本性的精神追求。 从老子 无为 的人生追求来看 , 笔者认为教育要 以人为本 。人具有共性但也有个体差异,这个人之为人、人区别于动物、这个人区别于那个人 , 与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和由于不同环境、不同经历所形成的已有的个性是有关的,我们即要对人所具有共性的一面以人性关怀,也要区别与个体差异以人性的理解和感化。教育者应该以受教育者先在的本性和经验为教育的基础和起点 , 循着受教育者的自然本性而发展他 ; 教育应该回归到受教育者精神的培养和引领、帮助受教育者寻找精神的家园上来,以达到共同进步,个体不同发展的目标。 3 无为 的教育策略-无教而教 老子说 : 为学日益 , 为道日损 , 损之又损 , 以至于无为 , 无为而无不为。 无不为 是最终的目的 , 无为 是达到这一目的的一种手段。老子又言 为无为 , 则无不治 。 治 是最终的目的 , 而 无为 是为了 治 而采取的一种谋略。老子究竟是怎样行 无为 而达到 无不为 , 行 无为 而达到 无不治 的呢 ? 这种 无为 的策略又该怎样运用于教育实践中 ? 老子说 圣人处无为之事 , 行不言之教 , 知者不言 , 言者不知 , 无有入无间 , 道隐无名 , 夫唯道 , 善贷且成 , 视之不足见 , 听之不足闻 , 善行无辙迹 。在老子看来 , 道 生育万物 , 教化万物 , 却始终不露面 ; 道 视之不足见 听之不足闻 , 幽隐无名 , 无迹可寻 , 但力量非常强大 , 无有入无间 ; 道 它隐身而作 , 行不言之教 , 它悄无声息地 , 潜移默化着万事万物。可见 : 道 之 无为 是一种默化潜移。作为一种策略 , 老子的 无为 当然并不是真正地撒手不管 , 彻底放弃。形式上的 无为 , 其实质是无所不为。在教育领域中如何实现 不教 而又 无所不教 , 做到不刻意去影响学生而又使学生无时无刻不受到影响呢 ? 自然我们想到 身教胜于言传 。作为教师, 传道、授业、解惑 是我们的天职,这里传道、授业的身教实践对学生的影响更是巨大的,作为一个家庭教育者,对待自己的孩子更是如此,家庭教育是由家长在家庭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的。父母是子女模仿的第一个榜样。父母言行的权威性,对子女的成长起着长期的、持续的、反复的作用。子女在与父母共同生活中,从父母的一言一行中接受教育,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其熏陶。父母榜样的作用,对子女幼小心灵的影响尤其大。家长应言行一致,表里一致,对人要求与对己要求一致,为子女树立良好的、可仿效的形象。否则,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乎 。我在上一篇论文《论 素 质 教 育》 中也曾谈到,文化的熏陶可能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这种因素是至关重要,家庭环境、学生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这些环境可能别任何的直面教育来的真实和有力量。仔细研究 熏陶 一词的含义,正可以诠释 无教而教 的内涵。 那么如何在教育过程中运用 无教而教 的方法哪?笔者认为就是 熏陶 ,熏陶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潜移默化的教育应该注意潜课程的设置。潜课程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潜移默化式教育影响的那部分内容 , 通常包括渗透在课程、教材、教学活动、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和家庭及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价值、态度、习惯、礼仪、信仰、偏见和禁忌等 。 潜移默化的教育应该及时抓住时机 , 利用情境。 情境 是指人必须对其作出行动的各种具体细节的总和 。当我们询问一个人的 情境 时 , 指的不仅是这个人所占据的位置、条件或环境 , 尤其意味者我们必须要从另一个人的存在角度来理解情境。 自然的成长发生在管理家庭、社会、互动、玩耍、运动、日常任务、工作等等空间里 , 每个人始终都处在某个情境之中。这些情境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 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而然的、并非事先计划好的情境 , 让学生从中受益。当然不是从自我对情境的理解出发去强加说教 , 而是 必须从另外一个人的存在的角度来理解情境 。对于教育者来说 , 即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情境 , 从而施予教育。这样的教育抓住了时机 , 顺应客观的境 , 也顺乎主体的情 , 用老子的话来说即 顺道而行 无为而治 。 4 无为 蕴涵的教育管理方法-以退为进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不仅是 传道、授业、解惑 的老师,还是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者。面对众多的学生,如何解决复杂的情形和个体偏离教育目标的矛盾,是关乎教育秩序的问题。没有良好的教育秩序和纪律,就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也就不能真正的教书育人。如何管理众多具有个体差异的学生和复杂的矛盾呢?笔者认为刚柔相济的 无为而治 是一个 以人为本 的和谐的办法。 老子《道德经》有言: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腹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规律是不可否认的,都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只有尊重规律,利用规律。水遇热变成蒸汽,这是客观存在,无法改变,但我们却可以用这一规律来生产暖气,制造人工降雨等等。这正是说明,我们不要刻意改变一般的规律,而是顺应它,利用它。有个成语叫: 四两拨千斤。 讲的是以柔克刚的道理。在教育管理过程,我们回遇到各种性格的学生。俗语说: 百人百心,百人百性。 有的人性格内向,有的人性格外向,有的人性格柔和,有的人则性格刚烈,各有特点,又各有利弊。然而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往往刚烈之人容易被柔和之人征服利用。管理者需善于以柔克刚。 一块巨石如果落在一堆棉花上,则会被棉花轻松地包在里面。以刚克刚,两败俱伤,以柔克刚,则马到成功。 在马克斯 范梅南 教授的《教育机智 教育智慧的意蕴》 一书中提到过这样一个例子 : 肯尼匆匆忙忙写完了指定的作文 , 但老师指出他并没有真正写好。他跳过了几个部分 , 也没检查拼写 , 且字迹潦草。老师试图让肯尼理智些。 你同意你能做得更好些么 ? 老师这样问道。 我不会再写一遍的。 肯尼毫不动摇地说。他很可 能将 老师让他理智些的要求体会成不合理的了。但老师坚持 , 她不会接受没达到肯尼的标准因而没有做完的作业。她对肯尼说 : 瞧 , 假如你没有能力做到比这更好些 , 那么我就可以接受它 , 但是 , 我知道 , 肯尼 , 我尊重你的智力和能力。在我的脑海中 , 你是一个好学生。 肯尼气愤地回到座位上 , 炫耀地拒绝继续做作业。他坐在那 , 做出挑衅的样子 , 两个手臂挽起来 , 合上书本 , 眼睛直视前方 , 嘟哝着说他已经受够了 ! 有些孩子惊奇地看着他。肯尼在显示对峙和抵抗。他肯定要有麻烦了。但是 , 老师似乎对肯尼不理不睬 , 她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同学那儿。她知道肯尼有一种自傲的性格和强烈的自尊心。肯尼不喜欢别人告诉他怎么做。然而 , 老师接受肯尼的针锋相对的挑战既对肯尼不好 , 也不利于课堂气氛。老师回避了对肯尼的对峙作出直接的反应。老师保持沉默 , 不理睬他的装腔作势。过了好一阵 , 肯尼冷静了下来 , 这 时 老师从眼角的余光望去 , 注意到肯尼终于重新打开了书本 , 继续做作业。他开始明白了一项作业真正做完意味着什么。很可能下次他将作业给老师看时 , 会有很大的改进。在这个故事中 , 老师对肯尼的挑衅采取的是一种克制、忍耐与沉默的方式 , 从而达到了教育的目的。老师的 不理不睬 沉默 回避 , 是一种不行动 , 是一种无为 , 正是这种不行动这种无为很好地解决了问题。有时教育中最好的行动就是不采取行动 , 最好的 为 就是 无为 。 5. 无为 蕴涵的教育理念-约束有度,宽容为怀 老子日: 以无事而治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朝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位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也就是说,忌讳之事越多,越是缚了民众的手脚,人民就越发贫困;国家统治的工具越是先进,社会就越加混乱难治;人越是机谋奸诈,新奇古怪的东西就越多;法律制度越是完备,犯罪的人也就越会增加。所以,老子主张: 无为而民自化,好静而民自正。 概而言之,老子所提倡的正是为职者要 无为而为 。 汉朝时的曹参原来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一员大将 ,随刘邦南征北战,立功颇多。天下统一后,汉高祖刘邦封他为齐地宰相。曹参战场上骁勇善战,勇猛异常,可以说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战场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但是,在从政为政的方面,曹参却是外行,不知该怎样才能将齐国治理好,曹参受封,接任宰相之职后,心中着急,不知如何是好。一到齐国,曹参便传令召集国中所有学者,向他们咨询为政要领。人多方法必然繁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抒己见,众说纷坛,却又莫衷一是。而且,各有各的见解,各有各的论据,听来都颇有些道理,曹参更加为难,不知该听谁不该听谁的。正在左右为能之际,忽有一人说: 大人,我齐国国中有一老者,深造黄老之术,处世理事十分高明,大人不妨将他请来,咨询一二,或许会对大人有所稗益,请大人斟酌。 曹参大喜,忙命人去请。很快,这位老者被请了来。曹参便问: 请问先生,我若为政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老者淡然一笑,答曰: 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 意即为政的方法贵在清静。以清静为本,人民自然就能够过上安定的日子。曹参听完,思索片刻,乍然醒悟,茅塞顿开,感谢老者点化,并按老者所言行事。此后,齐国在曹参治理下果然是社会安定,百民乐业。曹参也因此美名远扬,堪为一代名相。 后来,曹参被擢升为丞相,离任时他叮嘱接任齐国宰相的官员说: 为政尤应慎重处理好两方面的问题,那便是应谨慎处理人民诉讼与市场纠纷。 接任官员奇怪地问: 政治之中事务繁多,芜杂得很,除了大人所言的两方面不是还有很多紧事需要办吗? 曹参摆手道: 不然,在这两类事件中,善与恶并存。对于恶的若极为严厉地加以禁止或取缔,使得恶人无处容身立命,他们必然会生出恶念;反而破坏了社会的安定,愈是治理愈是混乱。所以,我提醒你处理好这两类问题。 曹参的话语便是黄老无为之术之旨。善恶同生同灭,相反相成,极端地不容恶,则也便失去了善。为职者只要能够把握要害,大可不必逢乱必管,积极 有为 。 此道对于教育者依然适用,而且大有好处。那么作为教育者不能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严格要求学生, 老子的 无为 其实是给受教育者自由发展、自主发展的空间 , 是一种适当的放手。试看现实的教育生活 , 尤其是初级中学 , 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 : 在教学方面 , 老师们为学生布置好学习任务 , 安排好学习时间 , 划出重点。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地去做 , 最后考试就可以了 , 但学生就是不听 , 不学。在管理方面 , 校纪校规、班纪班规、各种惩罚条例 , 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地约束着学生的言行举止 , 但学生的违纪违规现象就是屡禁不止。老师们耗尽心机也不见成效。即使见出成效 , 培养出来的也是一些不能独立自主、不懂得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没有自制力的学生。他们一旦离开了老师的详尽安排和严格管理 , 就不知所措 , 无所适从。其实老师们该放手时就要放手 , 有时 为 不如 不为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在班级管理上强调民主管理 , 学生自我管理 , 自我约束。从班纪班规的制定、执行到监督 , 从日常事务到课堂教学 , 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做的就让学生自己做 , 能让学生参与的就让学生充分参与 , 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日益加强 , 管理与教学都取得显著成效。老师 无为 , 学生才有更多的机会 为 。学生的一切能力 , 尤其是独立自治能力就是在他们自己 为 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因此 , 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长远利益 , 老师们该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 对学生的管理在不同方面要有张有弛,对待不同学生要有灵活的一面,尊重他们,奖罚有度。真正体现 以人为本 。陶行知当校长的时候 , 有一天在校园里巡视 , 看到一个男学生在用泥块扔另一个学生。陶行知看到了马上制止了这个学生的行为 , 并叫他在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去等自己。当天放学后 , 陶行知迟到了几分钟去办公室 , 看到这个学生已在办公室门口等他。陶行知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给这个学生说 : 这是奖给你的。 学生感到不解 , 陶行知解释说 , 因为你是个遵守时间的人。说完又拿出第二颗糖给学生说 : 这也是奖给你的 , 因为你用泥块扔同学的时候 , 我叫你住手 , 你就住手了 , 这说明你是尊重老师的。 学生接过糖。陶行知又给出了第三块糖说 : 这是奖励给你的第三块糖 , 因为你是个有正义感的学生 , 我已调查过了 , 你之所以拿泥块扔同学是因为你看到那个同学在欺负女同学 , 你看不惯才会扔他的 , 可见你是个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做斗争的人。 学生听到陶行知这样说 , 很不好意思地说 : 校长 , 但我扔的不是坏人 , 是我自己的同学 , 虽然他欺负同学不对 , 但我也不应该扔他。 陶行知笑着说 : 好了 , 我们今天的谈话结束了 , 你可以回去了。 在这个故事里 , 陶行知一改惯常的做法 : 学生犯了错 , 给予批评、教导 , 却反向而行 , 给予学生奖励。学生向同学扔泥块的行为 , 本该被否定和批评的 , 陶行知 先生却在这该否定的行为中去找值得肯定的地方 , 并给予奖励。 陶 先生对于学生的错误行为看似不为、不理 , 实则达到了让学生自己省悟错误的效果。这种教育思维 , 不正与老子 无为而治 的思维不谋而合么 ? 无为而治 为宗旨的政治哲学就是人们常说的 黄老之术 。纵观中国历史长廊,有不少出名的政治家为政都采用 黄老之术 ,以无为而为,由无为达到有为。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我们也应该积极思考,把 无为 思想引入到教学管理中。 第一,教育者应尽量少地对学生发号施令。如果只让其他人依令行事,势必会打消其他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必然会激起别人的逆反心理。如此一来,规矩越多越严,越是无人执行,倒不如指出方向,交由学生自己灵活学习处理。 第二,教育者对学生或其他人的学习活动应尽量避免干涉或介入。事物没有完全相同的,人与人的思维方法也是干差万别,甚至差异很大,不可能千人一面。故此,教育者不应对过多地干预学生的学习,更不能多这个人方法不对,那个人应该如何如何。更没必要在一旁指手划脚,这样非但帮不上忙,弄不好还会帮倒忙。教育者应当相信学生都能学好。俗话说: 条条大路通罗马。 达到某一目的,实现某种愿望不一定就必须像教育者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不一定必须按照教育者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只要最终达到目的即可,教育者不必要天天监督检查介入,应保持学生相对的独立和自主。 第三,教育者不能以过多的要求给学生造成沉重的负担。 聪明的教育者并非无所事事,撒手不管,而是细心留意学生们的心理状态,情绪动向,把握大的方向和整体。遇到问题时,应镇定自若,自然轻松,恰似春风拂水,给学生百倍的信心。 6. 结束语 我在分析整理 无为 在教育过程中的意思时,我有一种淡定和释怀。老子的 无为 暗含着深刻的教育思想,老子的 无为 虽然跟我们隔着几千年的历史 , 但仍能给我们启迪 , 值得我们思考。最后不禁想起来我在两年前写过的一篇论文《不完美的管理,完美的结局》 ,笔者认为 不完美哲学是引导完美结局的必修课 。在《项目管理》讲座时多次引起听者的共鸣,现在想起来,其实这个道理就是老子的 无为 思想,这里也正好作为本论文的结束论题。 作为教育者,我们最大的愿望是培养所有的孩子取得好成绩,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也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遵纪守法,成为有为青年。但是,事实不是这样,总有一些学生不好好学习,也总有一些学生违法乱纪。作为教育者我们有时很困惑,有时也很生气,怒其不争,哀其不兴,总没有一个完美的教育结果。笔者认为,这样的教育者最后都不能得到完美的教育结果的,因为我们对学生的要求太完美了,完美的教育过程和教育目标是不能达到完美的教育结果的。笔者认为,老子的 无为而为 正可为其注释。在工作中我们需要容忍很多的不完美,如不完美的学习成绩、不完美的学生行为、不完美的课堂纪律、以及不完美的论文等。所有这些对不完美的容忍和认可,可以统称之为 不完美哲学 。我们需要正视这种不完美。尽管由于不完美的评价机制和个体差异,造成了不同的不完美现象,但是,我们用另外一种心境对待它,避开学生的缺点,促进其优点的发挥,让每位学生扬长避短,发挥特长。当我们尽力而为了,当不同学生在不同的方面取得了进步和成绩时,当我们自豪自己桃李满天下时,我们就会知道,其实我们已经得到了完美的结局! 参考文献: 《老子》第 37 、 57 、 3 、 75 、 43 章。 李秉德. 教学论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马克斯范梅南. 教育的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尹志华 试析北宋《老子》注家对无为的诠释, , 韩慧健,不完美的管理,完美的结局, 韩慧健,论素质教育 http://www.book8.com/cats/xdwx/w/wuxinming/fybf/025.htm 谭 静 覃永县,老子无为思想对教育的启示,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 年第6 期; 张有龙,老子道论及对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启示,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ol .19 No13
个人分类: 思考|5709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6: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