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老子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老子

相关日志

数字“三” - 中西文化阐释(1)
liuyu2205 2020-6-1 22:25
在中西文化中,数字 “ 三 ” 具有丰富的阐释意义。比如,基督教教义的基本概念之一: “ 三位一体 ” ;易经的基本概念之一: “ 三才 ” 。 《说文解字》: “ 三,数名,天地人之道也。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 老子 第 42 章 “ 三 ” 的繁体字 “ 叄 ” ,而 “ 叄 ” 又通 “ 参 ” , “ 参与 ” :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 中庸 第 22 章 法语版本: https://coeur-et-esprit.blogspot.com/2020/06/
个人分类: 在中法文化之间流连|59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老子和孔子的四段对话
kd652 2020-5-13 09:16
老子和孔子4段对话,影响中国2500年 新华网客户端 05-11 03:52 新华网官方帐号 关注 孔子曾拜见老子,问了几个问题,孔子十分佩服。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 孔子道:“见之!” 弟子问:“老子何样?” 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01 第一段对话 老子送别孔子,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 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 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 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 孔子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解释 : 聪明的人容易死,是因为喜欢讥讽别人的过失。 喜欢辩论还很厉害的人容易招祸,因为他们喜欢说别人的错误。 如果是别人的晚辈,就不要把自己态度放高;如果是别人的下属,就不要显摆自己的高明。 感悟 : 月明星稀,月亮明亮的时候,星星就很稀疏。 一个人太有才华的时候,就容易显得别人黯淡无光。 每个人都爱面子,太聪明的人容易损伤别人的面子。 苏轼遭难,苏辙说:苏轼何罪,独以名太高。 02 第二段对话 孔丘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 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 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 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解释 : 孔子面对河流感叹,逝者如斯,自己年华老去,却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老子却说:人生天地之间,本来和自然一体,人的生老病死,和大自然的春夏秋冬其实没什么区别。自然而生,自然而死,顺其自然,就不会迷失本性,心中常想功名利益,心中才会焦虑,才会生出烦恼。 孔子解释说:我是担忧仁义不能施行天下,战乱不能停止,国政不能清明,而匆匆一生几十年,所以我才会有一种大丈夫生于世间,却不能建功立业,为民众做些事情的感慨。 老子说:天地没人推动却自然而行,日月没有人推着却可以井然有序,飞禽走兽不用人造却也欣欣向荣,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哪里用得着劳烦我们。 人的生死荣辱,也都是自然之道罢了。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国政自然清明,人心自然归正,哪里用得着去提倡仁义礼乐呢。 越是提倡这些,离人的本性越远,就像是击鼓追人,敲的越响,人跑的越远。 感悟 : 孔子要推行仁义,但是人生短暂,怕不能施行,因此感叹烦恼。 老子却说:仁义这个东西,顺其自然,不要人为推动。 03 第三段对话 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 孔丘曰:“水有何德?” 老子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 老子点头说:“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 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 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老子曰:“欲观大道,须先游心于物之初。天地之内,环宇之外。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所同者,皆顺自然而生灭也,皆随自然而行止也。知其不同,是见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舍不同而观其同,则可游心于物之初也。物之初,混而为一,无形无性,无异也。” 孔子问:“观其同,有何乐哉?” 老子道:“观其同,则齐万物也。齐物我也,齐是非也。故可视生死为昼夜,祸与福同,吉与凶等,无贵无贱,无荣无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乐,何处而不乐哉?” 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依依不舍地告别老子。 解释 : 老子说,为什么不学习水的德行呢? 孔子说:水有什么德行。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于万物而不争抢,处在众人厌恶的地方,这是谦卑的德行。 江海能这么广阔,都是因为他可以卑下。天下没有比水更柔软的,却也没有比它更刚强的。 这就是柔德。所以柔软可以胜过刚强,它没有“有”,所以可以自由出入于“无”。这就是不言之教,这就是“无为”。 孔子说:我知道了,大家都往高处走,只有水往低处走,大家都在容易的地方,水独自在困难的地方,大家都是洁净的地方,只有水在污秽的地方,它所在的地方,都是大家不喜欢待的地方,所以,谁能和他争抢呢? 老子:与世无争,所以谁也不能和它争。这就是水德。 水无处不在,道无处不在,水不曾失败。 空而静,适合为渊。 损害自己,施恩不求报,这是仁。 圆的地方一定打旋,方的地方一定折转,塞住一定停止,掘开一定流出,这是守信。 洗净万物,齐平高低,这是善于治理。 东西放上能浮,看东西能清楚,冲击起来势不可挡,这是善于使用他的才能。 昼夜不停,满了再进,这是善于等待时机。 善于圣人随机应变;智者顺其自然。 你此去,一定要礼让恭谦,戒掉骄矜之气,去掉脸上的志向和欲望,不然风风火火,气势逼人,谁敢用你。 感悟 : 这段话在《道德经》中有类似的表述。 顺其自然很难理解,所以老子用水来打比方。 水就是懂得顺其自然,所以可以成百谷王。 无为不是消极应对。 而是抓住时机,找准方法,善于使用才能,懂得尊重万物必然存在的规律。 不要以人为尊,而以天为尊,不要违逆天道,胡乱作为。 04 第四段对话 老子曰:“欲观大道,须先游心于物之初。天地之内,环宇之外。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所同者,皆顺自然而生灭也,皆随自然而行止也。知其不同,是见其表也;知 其皆同,是知其本也。舍不同而观其同,则可游心于物之初也。物之初,混而为一,无形无性,无异也。” 孔子问:“观其同,有何乐哉?” 老子道:“观其同,则齐万物也。齐物我也,齐是非也。故可视生死为昼夜,祸与福同,吉与凶等,无贵无贱,无荣无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乐,何处而不乐哉?” 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依依不舍地告别老子。 解释 : 老子说,想要窥伺大道,就一定要把心放在物的本源上。 天地万物,看起来不一样,但是其实本质是相同的,都随着天地自然运行。 万物不同只是表面,相同才是内在。舍不同,观相同,才能了解万事万物的道理。 万物本源,是一,没什么性状,没什么区别。 孔子:观察到相同,有什么快乐的吗? 老子说:物我齐一,是非、物我、生死、昼夜、福祸、吉凶、贵贱、荣辱,都没什么区别。 心中古井无波,自得其乐。 感悟 : 一念不生,万念不在,空空如也。 老子在讲去“我执”,把“我”放下,把自己脑子里的条条框框都放下,把所有的偏见都放下。 才能看到万物相同的本质。 比如:你分辨好人坏人,那就无法懂得“人”的本质,见识上有愚妄,情绪上就有波动。 只有万物其一,物我不分,心灵才能真正安宁快乐。 (来源:北京文学)
个人分类: 思路|2 次阅读|1 个评论
图谋与老子
libseeker 2020-1-16 12:39
近期听了白岩松先生在河南大学做的关于“为什么读书”的演讲,演讲中,白先生特别提及其在三四十岁这个年龄到遇到了其“生命之书”——老子《道德经》。听白先生的演讲个人非常有共鸣,感觉受益匪浅。我自身在进一步“反刍”,与此同时,我将该演讲视频推荐给正在读大一的外甥,希望其也抽空听听,相信会有帮助。 图谋与老子,也算是有故事的。 我是30岁(2005年)才得到上研究生的机会。对于我来讲,这样的机会是来之不易的,也是出乎我意料的。张厚生先生对我的鼓励与帮助起了很大作用。我坚定选择了“图谋”(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也应从那时算起。我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选择了在职脱产3年到南京农业大学学习图书馆学。我原本报考的是东南大学张厚生先生的研究生,因英语成绩未过线调剂到南京农业大学成为刘磊先生的学生。成为刘磊先生的学生,也是特别的缘分。张厚生先生是彭斐章先生指导的首届首届研究生(1978级),刘磊先生是彭斐章先生指导的博士研究生(1995级。彭斐章先生1990年被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指导教师,1991年开始招收现代目录学方向博士生。)。我想读书,我要读书,我渴望读书……2005年9月19日的博文题名为《我对这里的情况很满意》,其中有“没来之前担心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学生生活。这里的学风,饮食与住宿条件都很好。我是个‘老'学生,但还有很多比我更老的(呵呵,人家大部分是攻博士),我们同住一个楼,甚至有些课同一个教室。” 我忘了是2005年,还是2006年在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报告厅门口买了《老子》(原著 老聃、梁海明译注.老子.远方出版社,2004.10.),花了5元钱。这本书原本是“中华传世名著经典丛书”中的一册,我只买了这一册。我曾试图多读些科技哲学的图书,曾做过一些努力,大多数读不进去,浅尝辄止。后来,花了较多时间读《老子》,甚至希望其全文背下来。许多个早晨,我曾在临近下马坊的研究生宿舍楼旁的“情人坡”诵读《老子》。估计会比较“另类”,“老”学生诵读这类老东西,其它青年学子多是诵记英语、政治等。有一次,还让在南京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黄建年老师“偶遇”了,后来,与几位博士在读的老师一同散步闲聊时,黄老师向其他老师介绍我精通道家,令我惭愧不已,其实其时只是略感兴趣。黄老师的“谬赞”倒确实是激励我认真学习《老子》。读研究生三年的时间里,我确实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感悟《老子》 。 “老子《道德经》图谋修订本”2007年10月20日首次修订,历时近8小时。2007年10月24日再次修订,历时1小时有余。全文8千字,共8页。修订说明:《道德经》历代传抄,多有错讹,至今难辨孰真孰伪。本文根据 和 进行修订。梁海明先生译注的《老子》《老子》原文以 1976年3月中国文物出版社刊行的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老子》为底本,并以他本参校订文而成。,但该版本通假字甚多,不便理解与诵记。亦文先生给各章节起了名字,正文多有不同,多处有误。本修订本各章节采用亦文先生取的题名,以梁海明先生译注本原文为基础、参照其注释进行修订。囿于学识,本修订依然存在讹误,敬请学者时贤和识者先进不吝教正。“老子《道德经》图谋修订本”先后在博客网图谋博客、新浪网图谋博客等处发布。网络上有不少地方转载。 研究生毕业之后的若干年,我时不时有翻阅《老子》一书,有时出差的时候也放在行李中,待有闲暇时翻几页。这本书,如今真的是被翻烂了。可以说是我用的最勤的一本书。虽然囿于自身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所感所悟所得尚不尽人意,但自认为切实受益良多,对自己的为学为人处世等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中,我能坚持写图谋博客、坚持管理与运营圕人堂QQ群,一定程度上或许可以说是阅读《老子》一书促成的。 我听了白先生的演讲之后,可以说是受白先生品书荐书影响,从孔夫子旧书网购买了陈鼓应先生《老子今注今译》及《老子评传》,打算认真学习,希望从自身的“生命之书”中进一步获得智慧、汲取力量。 延伸阅读: 白岩松河南大学演讲:为什么读书,震撼人心!. http://url.cn/5rVzWdc 图谋.老子《道德经》图谋修订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214452.html
个人分类: 圕人堂|4794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三十三節 民不畏威
guoshubiao 2019-6-13 20:25
第三十三節 民不畏威(Chapter72)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無狹其所居,無厭其所生。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故去彼取此。 譯文: 民眾不畏懼威權,大的威脅將尾隨而至。 不要狹逼其生存空間,使其不厭棄眼前生計。 唯有不厭棄眼前生計,是以不厭棄眼前統治。 是以聖人有主見而不自以為是,懂自賞而不唯我獨尊。 故去大威取畏威。
个人分类: 道德經|95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三十節 聖人不積
guoshubiao 2019-6-10 09:28
第三十節 聖人不積(Chapter81、67)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譯文: 真話不動聽,動聽話不真。 真理不強辯,強辯理不真。 真懂不囉嗦,囉嗦不真懂。 聖人不吃老本,既有為人做事自己愈有回報,既有給予他人所需自己獲利愈多。 天之道,利己而不損人;聖人之道,圖利而不硬搶。 天下皆說我之道空洞,似乎不真切。 正因高度概括,故貌似不真切,若真切描述就很費勁,也太瑣細了。 解字: 信言:值得相信之言,即真話。 博:廣泛,指解釋過於廣泛、囉嗦、不精準。 積:本義堆積穀物,指積蓄。 予:給予、提供。 肖:真切、逼真。 闡釋: 本節講市場的本質:通過利他達到利己。
个人分类: 道德經|528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二十八節 百谷王
guoshubiao 2019-6-8 10:23
第二十八節 百谷王(Chapter66)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譯文: 江海所以能令百谷之溪流歸附,因其善處下游,故能成為百谷王。 是以想位居人上,必置自身意見於民意之下;想領導人前,必置自身利益於民利之後。 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覺欺壓,處前而民不覺爭奪。 是以天下樂而不厭推舉聖人。 因其不與民爭利,故天下莫能與其爭利。
个人分类: 道德經|367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二十七節 以不智治國
guoshubiao 2019-6-7 08:17
第二十七節 以不智治國(Chapter64、65)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民之從事,恒於幾成而敗之。 故曰慎終若始,則無敗事。 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 是以能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以不智治國,國之福。 恒知此兩者亦楷式。 恒知楷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乃至大順。 譯文: 做過纔談得上失敗,持有纔談得上失去。 是以聖人不干預市場故無所謂政策失敗,不持有利益故無所謂失去利益。 民眾之從事經營,往往因政策變動而功敗垂成。 故曰出台政策要謹慎,不致挫敗民眾經營。 是以聖人剋制私欲,不貴重行政壟斷利益;學習失敗經驗教訓,借鑒眾人所犯之過失。 是以能輔佐市場之自行運\轉,而不敢妄為。 古之善於道者,並非明示民眾哪有漏洞可鑽,而是清除漏洞使其懵然不知。 刁民難治,因其鑽政策漏洞的點子多。 故此,自作聰明計劃經濟(添加漏洞),國家之賊\寇;謙卑站在市場之外(清除漏洞),國家之福氣。 周知計劃與市場是兩種典型的經濟模式。 周知這兩種模式,可謂深諳制度,深諳制度纔能深入思索,長遠考慮,從相反角度思考事物本質,纔能理順紊亂之秩序。 解字: 復:指回顧、借鑒。 刁民:指善鑽政策漏洞者。 楷:法式、典範。 式:式樣。 玄德:玄即深遠,德即制度,指深刻理解制度。
个人分类: 道德經|373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二十六節 為之於未有
guoshubiao 2019-6-6 11:43
第二十六節 為之於未有(Chapter64)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譯文: 其安定時易維持,其未現徵兆時易謀\劃;其脆弱時易分離,其細微時易解散。 未有徵兆就有所預防,未出悖亂就提前治理。 好比參天大樹,生長於幼苗;九層高臺,壘起於土塊;千里之行,始啟於跬步。 解字: 持:維持。 泮:通判,分離。 合抱:兩臂環抱,指樹幹粗壯。 毫末:毫毛末端,指幼苗。
个人分类: 道德經|386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二十五節 為無為
guoshubiao 2019-6-5 15:27
第二十五節 為無為(Chapter63)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 天下之難作於易,天下之大作於細。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譯文: 順應市場,事奉市場,體味市場。 事情無論大小與多少,以制度判決糾紛。 謀\劃難事著力於易處,做成大事取決於細節。 市場複雜應著力於制度維護,市場廣大應讓市場自行微調。 是以聖人始終不拿大,故能成就大業。 輕許諾言必少見信守,朝令夕改必多見難堪。 是以聖人猶豫畏難市場,故此始終不遭難堪。 解字: 報:本義判決。 德:指法律制度。
个人分类: 道德經|406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二十四節 道者萬物之奧
guoshubiao 2019-6-4 10:54
第二十四節 道者萬物之奧(Chapter62) 道者萬物之奧。 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賀人。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 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 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 故為天下貴。 譯文: 道是萬物運\行之奧秘。 善道者之瑰寶,不善者亦受其所保護。 有用建言可換取報酬,不圖報酬也可受人嘉許。 對不善道之人,有什麼理由遺棄呢? 故立天子置三公以保之。 縱然有拱璧裝飾馬首之駟馬可坐,還不如坐進權位之道。 古人之所以貴重權位之道圖啥? 不是說為謀\求個人所得,或有罪豁免權。 故為天下所尊貴。 解字: 道:需求定律。 美言:指有價值建言。 尊行:指不求回報的行為。 賀:指嘉許、讚美。 拱璧:古代一種大型玉璧,借喻為珍貴美玉。 駟馬:四匹馬拉的車,借喻為豪華馬車。
个人分类: 道德經|447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二十三節 大國者下流
guoshubiao 2019-6-3 09:04
第二十三節 大國者下流(Chapter61)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牝恒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 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 夫兩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為下。 譯文: 大國若處下游水流處,天下之交點,天下之關注。 雌總以靜美征服雄,以靜美為吸引點。 故大國以謙下小國,則取信小國;小國以屈下大國,則取悅大國。 或謙下以獲取擁護,或屈下而取得庇護。 大國不過想擴大陣營,小國不過想加入陣營。 兩者各取其所需,故大國宜謙下。 解字: 牝:雌,指受關注。
个人分类: 道德經|424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十二節 禍福相依
guoshubiao 2019-5-30 19:25
第二十節 禍福相依(Chapter59)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孰知其極? 其無正邪,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譯文: 對待下屬通情達理,下屬則忠樸誠\實; 事無巨細求全責備,下屬則虛與委蛇。 禍裡依偎著福,福中埋伏著禍,誰能算無遺策? 若無正邪參照,正反而為奇,善反而為妖。 人受道德潔癖所迷惑,非一時半刻了。 是以聖人品格端正而不會非黑即白給下屬貼標籤,操守廉潔而不會一味提倡清貧刺傷下屬積極性,執法秉公而不會不分青紅皂白肆意打擊,光明正大而不會不留餘地令人無地自容。 解字: 悶悶:渾噩,指厚道。 淳淳:敦厚,指忠誠\。 察察:明辨,指斤斤計較。 缺缺:疏薄詐偽貌,指為規避上級問責而敷衍。 方:品格端正。 割:切割,指區分鑒別。 廉:廉潔。 劌:本義刺傷、劃傷。 直:指不徇私。 肆:放縱,指肆意妄為。 光:光亮,指正大光明。 耀:耀眼,指讓人無地自容。 闡釋: 本節談為官之道: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相關知識: 《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節選) 故君子蒞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達諸民之情;既知其以生有習,然後民特從命也。故世舉則民親之,政均則民無怨。故君子蒞民,不臨以高,不道以遠,不責民之所不能。今臨之明王之成功,而民嚴而不迎也;道以數年之業,則民疾,疾者辟矣。故古者冕miǎn而前旒yǎn,所以蔽明也;統絖kuàng塞耳,所以弇yǎn聰也。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故枉而直之,使自得之;優而柔之,使自求之;揆kuí而度之,使自索之。民有小罪,必以其善以赦其過,如死使之生,其善也,是以上下親而不離,故惠者政之始也。政不正則不可教也,不習則民不可使也。 故此君子駕馭下屬,不可以不知曉下屬習性,通達下屬情況;既知曉他們的生性,那麼必然俯首聽命。故此人情練達則下屬親近,政事均勻則下屬心服。故此君子駕馭下屬,不設高不可攀的理想,不追遙不可及的目標,不強下屬做力所不及的事情。如今拿明君成就之功業作為目標,下屬只好敬而遠之;短期完成須數年之功的事,下屬苦不堪言,知難而退。故此古人戴冕掛旒,就是避免太眼明;塞棉堵耳,就是避免太耳聰。故此水太清則無魚游弋,人太苛則無人辦事。故此複雜政策要具體化,讓下屬容易執行;高明政策要有彈性,讓下屬容易把握;制定政策要留有空間,讓下屬自主探索。下屬犯有小過失,要讓他們戴罪立功,留有生路,這樣做的好處,是令上下團結而不離心,故此收攏人心是處理政事的開始。政策不正確就不好教導下屬,不懂習性就不好使喚下屬。
个人分类: 道德經|424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十九節 以正治國
guoshubiao 2019-5-29 10:55
第十九節 以正治國(Chapter57)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 夫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 民多利器,國家滋昏; 人多技巧,奇物滋起; 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故聖人云: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樸。 譯文: 以正大光明治國,以奇計詐謀\用兵,以不干預市場取信天下。 我何以知天下之所以這樣呢? 市場准入限制諸多,民眾謀\生渠道受限而愈加貧窮; 行政壟斷名目繁多,特權利益滋生腐敗而政治昏暗; 投機鑽營各顯神通,充敲門磚的奇珍異寶風起雲湧; 反腐禁令日益彰顯,盜取國財的碩鼠反而越捉越多。 故聖人說: 我順市而為,民眾自受市價指引; 我遠離市場,民眾無需拉攏腐蝕; 我不干預市場,民眾自主經營致富; 我不與民爭利,民眾自然回歸樸實。 解字: 忌諱:指經營限制,即各種經營許可准入。 技巧:指投機鑽營。
个人分类: 道德經|391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十四節 天下有始
guoshubiao 2019-5-23 15:40
第十四節 天下有始(Chapter52)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啟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 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譯文: 天下得失始於民心,以此為爭天下之根本。 既得其根本,以此知天子歸屬; 既確定天子,回頭守護根本,終身不危。 得民心可阻擋強敵,迫其自守,免去操勞; 得民心可發動勁旅,終止戰事,馬放南山。 能洞見弱小之民蘊藏無窮力量稱為明智,懂得守護柔弱之民稱為強大。 得民心者得天下,如藉助光線纔能在黑暗中重見光明,不要遺失根本致身遭殃,稱為循規蹈矩。 解字: 塞:阻塞。 兌:精銳。 啟:開啟。 濟:成、就、停止。 明:明智。 強:強大。 遺:遺失。 襲:沿襲。 常:常規。
个人分类: 道德經|400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十節 不出戶知天下
guoshubiao 2019-5-21 18:57
第十節 不出戶知天下(Chapter47、48) 不出戶,知天下; 不窺牖,見天道;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譯文: 不出門戶,已知天下大勢; 不窺窗戶,已見天下門道; 對道的理解偏離得越遠,對天下知道得越少。 是以聖人不親行而知悉大勢,不親見而指出要點,不親為而成就事業。 治學日益深入,舊觀點不斷被否定,否定又否定,以至只剩抽象概念,弄懂這些抽象概念將無所不通。 解字: 牖:指窗戶。 無:指抽象、虛無的概念,即需求定律。
个人分类: 道德經|449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七節 名與身
guoshubiao 2019-5-20 13:26
第七節 名與身(Chapter44) 名與身孰親? 身與貨孰多? 得與亡孰病?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譯文: 名分地位與自身私欲,哪個更親? 自身私欲與社會財貨,哪個更多? 得名失身與得身失名,哪個更糟? 因此窮奢極欲必勞民傷財,橫征暴斂必加速滅亡。 克己節儉不致敗辱,適可而止不致危殆,可以長治久安。 解字: 名:名位。 身:身欲,聲色犬馬之欲。 貨:財貨。 殆:危險。 闡釋: 欲望是無底洞,窮奢極欲的結果是對民眾的搜刮永無止境,最終危及統治地位,失去名位連自身都難保,更何況身欲。
个人分类: 道德經|430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五節 教父
guoshubiao 2019-5-19 16:14
第五節 教父(Chapter42)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為稱。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人之所教,我亦義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 吾將以為教父。 譯文: 人最所厭惡之困境,唯有孤、寡、不穀,然而王公卻以此為自稱。 故此事物或因貶損而受益,或為受益而自損。 人家不吝賜教,我亦義當告誡:魚肉百姓者不得好死! 我將以此作為座右銘。 解字: 孤:獨、老而無子。 寡:少、孤立。 不穀:不結果實、無後。 孤、寡、不穀:意思是我若不善,請孤立我取代我,不讓我子孫世襲。 強梁:欺淩弱小。 教父:座右銘。
个人分类: 道德經|406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四節 負陰抱陽
guoshubiao 2019-5-18 19:57
第四節 負陰抱陽(Chapter41、40、42) 道 有,只是不為感官所認知的事物。 二:指陰和陽,參照物和研究對象。 三:指陰和陽及其交感。 沖氣:相互激蕩。 和:調和。 闡釋: 本節是對道的高度概括:陰陽交感而生宇宙萬物,宇宙萬物是陰陽的對立統一。 相關知識: ① 附錄2: 陰陽哲學 ②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譬如行走,行走時先穩定一足,跨另一足;再穩定跨出一足,挪動另一足:循環交替。兩足相互對立,相互為對方實現作用的動力,即反者道之動;起穩定一足(被動、弱者)是實現行走功用的基礎,即弱者道之用。 ③ 負陰抱陽,沖氣以為和? 譬如技術儲備,企業依負已有技術形成競爭優勢稱為負陰;利用這些技術生產出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稱為抱陽;推出合適的產品需要研發部與市場部的相互協作,就是沖氣以為和。
个人分类: 道德經|466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三節 上士聞道
guoshubiao 2019-5-18 19:50
第三節 上士聞道(Chapter41) 上士聞道,堇jǐn能行háng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是以建言有之曰: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 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免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譯文: 上士聞道,一點即通;中士聞道,似懂非懂;下士聞道,啞然失笑,不被蠢人嘲笑的道不夠格為道。 是以古諺有此一說: 初入門道若昏暗不明,學增道減若學問倒退,道理吃透若觸類旁通; 崇尚學問虛懷若空谷,求教解疑謙卑若乞討,廣採博取貪婪若不饜足,創建新論引用若四處竊偷; 道本質真樸卻不斷衍變若清水變濁,看起來像地域過於廣大而無邊際,器物過於高大而難以成型,音曲過於深奧而難究其妙,物象過於宏大而難窺全貌。 解字: 堇:通僅,少的。 行:指連續貫穿。 若存若亡:有時能把握道,有時不能。 建言:指古語或古諺。 道:事物本質(公理)。 德:道推出的規律(定理),指學問。 昧:昏暗不明。 夷:使平,指理解透切。 真:純真樸實。 渝:本義水由淨變污,引申為改變。 方:地區、地域。 隅:角落。 器:器物。 闡釋: 本節談治學。進道若退,是指治學中對各種見解再整合創新,去粗取精,抓住要旨,揮動奥卡姆剃刀,剔除那些無效、可有可無、非本質的東西,融匯成精簡的理論,所謂“為學日增,為道日減”。
个人分类: 道德經|442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一節 上德不德
guoshubiao 2019-5-17 23:33
第一節 上德不德(Chapter38)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 故去彼取此。 譯文: 善政不亂干預,是以政治清明;惡政上下其手,是以政治昏暗。 好制度順市而為,以不干預為作為;壞制度大包大攬,以四處指導為作為。 善仁施行以良知自律,善義施行以義理規範,善禮施行若不遵循則招致怨恨。 故市場失效而退求政府監管,監管失效而退求良知自律,自律失效而退求義理規範,規範失效而退求禮俗約束。 禮是忠信淡薄之產物和悖亂出現之開端,前人之見識停留表面而迷惑不斷。 是以大丈夫深入鑽研,不淺\嘗輒止;捉住本質,不停留表面。 故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解字: 是以:因此、於是。 無為:順市而為。 德:政治制度。 攘:用手握住對方伸過來的手並反推回去。 攘臂而扔之:把不守禮者的手臂抽過來再遠扔,形容憤怒。 華:開花,指外表。 實:果實,指內容。 闡釋: 本節涉及經濟學的租值消散。 孔子適周,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是說以禮為準則的風俗制度要比以價格為準則的市場制度帶來更高的租值消散。大體上,租值消散從低至高依次為:市場制度(道)、監管制度(德/法)、仁義禮制度(儒)、武力制度(兵)。 提示: 本解釋共七十二節,命名為《無》,是以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的順序為參照重新排列,並適當修正若干對西漢皇帝的避諱字,進行解釋。
个人分类: 道德經|498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老子当年是怎样教训孔子的!
kd652 2019-5-2 02:11
在大连凌水湾滨海雕塑公园最中央的雕塑作品“问道”: 背后有雕塑作者吴为山写的说明文字: 最初我对上面题词的字都认不全,更不用说了解其背景了。后来查看了“史记”中的“老子列传”: (上面是其主要部分)及其解释: 我这才知道了孔子去向大自己二十岁左右的老子请教处事之道(文中称之为“礼”)是确有其事的,还知道了“道德经”写作的缘由。 这样子理解吴为山的提字就方便了: 孔子适周,曾问道于老子,老子新沐披发与孔子语以深藏若虚逢时而动的思想观念。孔子归以告弟子:今见老子,其犹如龙耶! 雕塑造型一刚一柔若擎天立柱矗于天地间。 吴为山敬塑并记 丁酉初夏 顺便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当年老子是怎样教训孔子的: “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 想象中,当年的情景是这样子的:
个人分类: 思路|26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老子的认识论
fqng1008 2019-4-29 08:37
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识开始于人的感觉,进而知觉,随后表象产生思维。也就是说,认识是一个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然而,老子并不承认认识的这一客观过程,认为思维与感觉是隔裂的,理性与感性是对立的,实践不能获得真知,因此,人的感觉器官无益。他说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第五十二章)。一个人如果开启用于感知的孔窍器官,让它们发挥各自的功能,去品味和感知周围世界,必然纠缠于世象的纷扰,其结果终身不可挽救。因为现实世界的林林总总,尤其是仁、义等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它们是“道之华,而愚之始”(第三十八章),这些附着在“道”的表面华而不实的虚像,不是现实社会的本质。如果把它们作为认识的目的,只能导致人性的迷惑和愚顽。 那么,作为认识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老子认为, “道”是“天地之根”(第六章)、“万物之宗”(第四章)是包罗万象的宇宙法则,“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第三十九章)。因此,认识的目的在于体悟“道”的奥妙内涵,把握“道”的运作方式。至于天地万物,它们是“道”的派生物,这些派生物与“道”是母与子的关系,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按理说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应该互为反映。然而,万物在“自化”中“化而欲做”(第三十七章),会背离“道”的本性。这样一来,我们看到的世象并非天地万物的本质,反映不了“道”的本性。如果直接认识它们,不仅是舍本求末,甚至造成认知上的混乱。因此,老子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第五十二章)。这就是说,若想取得真知,就要找到天地万物的本质,什么是天地万物的本质呢?老子已经告诉我们,“道”是宇宙的本始,世界的根源,“为天地母”(第二十五章)。所以,在认识的过程里,唯一的任务是“坐进此道”(第六十二章),只要体悟了“道”这个天地之母,那么,作为“其子”的天地和万物,不必再去认识它,便可了然于胸了。老子又说:“既知其子,复守其母”(第五十二章)。既然了解了“其子”,还应该返回来守住“其母”。也就是说,我们了解天下万物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个中间环节,最终目的是为了守住“道”的本性不流失。 看来,老子认识的出发点是 “道”,落脚点依然是“道”,“道”既是认识的目的,又贯穿于认识的全过程。然而老子又认为“道”是无法认知的,他说:“道可道,非常道”(第一章)。“道”不是“万有”中的存在物,也不是现实的具体道理,不能用语言来表述,它“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第十四章)。因此,人们要想弄懂它,“开其兑”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常无,欲以观其妙”(第一章)。所谓“常无”,就是“致虚极,守静笃”(第十六章),将自己置于专心守静的状态,达到物我两忘的虚无境界。所谓 “欲以观其妙”,就是在“万物并作”中避开虚像的侵扰,仅仅“吾以观复”,体察万物循环往复的“归根……复命”(第十六章),回归本性的趋势与历程,从而体悟“道”的奥妙,获取“道”的真谛。 如此一来,老子就把认识变成了一种神秘的自我内省,使得认识与实践完全隔绝了。他说: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第四十七章)。不要走出家门去体验和变革社会,不要窥望和探究窗外万物的生灭变化,才能真正明了世间兴衰之理,洞悉天地运行之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第四十七章),走的越远,参加社会活动越多,人的真知反而减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第四十七章)。圣人之所以有真知灼见,是他们没有去参加实践活动;之所以明白事理,是他们没有去观看或查验事物;之所以能够成功,是他们不去作为。 按照老子的说法,真知或良知不是来源于认识和实践,而是来源于对 “道”的修持。实质上,老子的“知”并非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而是局限于对“道”的感悟。老子一向反对人们从实践和认识中获得知识,他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第四十八章)。做学问,可以使知识一天一天的多起来,然而,这却是与“道”相悖的。因为“道”并非要求人们拥有高深的学问和广博的知识,相反,它要求“常使民无知无欲”(第三章),没有能够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知识,没有改造和拥有现实世界的欲望。所以,如果追求“道”,就应该使自己的知识一天比一天减少,少之又少,一直达到“无知”“无为”的程度。 “无为”而顺从于“自然”,是老子追求的最高境界,标榜的理想状态。而实现这一崇高目标,唯一的途径是“绝圣弃智”(第十九章),要求人们“浑其心”(第四十九章),“如婴儿之未咳”(第二十章)。整天“沌沌……昏昏……闷闷”(第二十章),浑浑噩噩、懵懵懂懂,不识文字,不会计数,“复结绳而用之”(第八十章),只有一颗“愚人之心”(第二十章),像其它动物那样,只有行为意识,没有思想观念。老子为了实现这一“大道”布化的理想境界,他要求人们“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第十六章)。堵塞感知的器官,关闭思维的心门,挫掉对外探知的锋芒,消解世象对内心的纷扰,柔和闪亮的光斑,浊同于尘垢。这实质上是让人们放弃对世界的认知,对世间的一切不闻不问,既不要用于认识世界的科学知识,又不要改造世界的技术能力,回归到人类的原始状态,做自然界的奴隶。老子说:“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第十章)。不实践,不认识,不学无术,愚昧无知才能明白“道”的精义,通晓“道”的奥妙。 如此一来,老子完全否定了人的认识的积极意义和必要性。人们没有必要去认识和变革现实世界,因为 “道”已把它们安排好了。“道”成了凌驾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上的支配力量,人们只应该“坐进此道”,实行“道”的修持。不难看出,老子的这种认识论,与西方圣人苏格拉底如出一辙。苏格拉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所以成为这样,并不是因为自然界本身的缘故,而是出于神的有目的安排,人们不应该研究客观世界,只要从自身心里去认识神就够了。老子虽然否认神的存在和作用,但他的“道”却等同于苏格拉底的神,同样反对认识和研究客观世界,主张从自我内省中去感悟“道”就够了。所以,老子的认识论也是不折不扣的唯心论的先验论。正是老子这种唯心论的先验论,把人的认识头足倒置起来,认识的过程成为了自省的过程,从而为后来道教的神秘主义奠定了基础。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21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赛特居士的博客与海森堡以及物理学基础有关吗?
SciteJushi 2019-3-2 12:35
居士把在新浪的博文目录,重附于末。有些分歧,涉及极大问题,或似NBQ,例子如下。 居士近期在科学网的评论、自言自语。 有人区别《老子-道德经》(非宗教,愿国人珍惜)名句,“无名天地之始”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认为前句中的“无”名,写混沌“初开”时(“未开”)的无形,而最后的“无”是形而上的。 居士博客,不必明确这种区分。可从很多侧面体会,古道家的“有”及其“大道”之大“无”。可偏重于说,时间侧影上的“徼”(似阴阳2鱼)、差别,如运动、事、发展;或在假设“固定”“时间点处”,空间xyz值之别(一、二、三,3维上有徼)的“客观存在”、“被感知”、物体;或者其它,如“美丑”属性侧影、“善恶”属性侧影。它们“存在”、“显现”,或“被心感知”。实际上,“始”、“生”都可以包括时间、空间等而言。 有人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意思是,“道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由百度查摘) 由“玄之又玄”,居士常体会:设细分辨了混沌,再细分辨;似乎没有了,也设再细分它;层层似无穷。这更近于,何上公的“玄,天也”、“天中復有天也”。 《老子》说夷希微三者混而为一,人不可能追究到底。百度百科有:“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不确定性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是由海森堡于1927年提出,这个理论是说,你不可能同时知道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它的速度,粒子位置的不确定性,必然大于或等于普朗克常数。” 这个原理,可区分时间和空间两个侧影的“被感知”的细致(或换位说“客观存在”量子的离散)程度吗? 记得有科学巨人认为,时间是种错觉。所谓的空间呢?据现代物理学,对于感知者,谈声音、光、视野、远、近、光年等,能绝对独立于时间意识、概念吗? 一个固定“时间点”处的空间xyz,这种意识源于数学,还是源于物理学事实? 现代数学认为,低维子集,在高维空间中的“体积”等于零。即使“面积无穷大”的平面xy,在空间 xyz中的体积也是“零”,可以对应于“有限区域”内的一个球面(非点)。居士怎么体会到,自然界中“零体积”与“无体积”、“无形”的差别? 现代科技,发明、利用模型,不意味着“常名”、“常道”。人,不能妄作,要谦卑,有敬畏。 新浪赛特居士SciteJushi-2019-03-02。 ****** 在新浪的博文 2011-01-20居士与赛特道(Scite Tao, Science Technology Tao ) 2011-01-21太极八卦图与阴阳二分观及其科技启示 2011-01-23中国神话美与后人类大和谐第一法则 2011-01-28道之道以及面对儒的尴尬 2011-01-31人雨而欺师灭祖毁坏中华何时休 2011-02-09八卦图与《易经》圆图以及模拟量的二进制数字化方法 2011-02-15美图欣赏——混沌吸引子与分形 2011-02-19八卦图以及小波变换与高维空间的最佳坐标系 2011-03-07色噪声序列生成以及功率谱估计和赫斯特指数 2011-03-11美图欣赏——最佳人生命运之图 2011-03-15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与嵌入状态空间 2011-03-19Rossler混沌与超混沌吸引子 2011-03-21Rabinovich-Fabrikant混沌吸引子 2011-03-24Lorenz混沌吸引子以及初始条件敏感性和不敏感性 2011-03-27核磁共振成像——纪念Paul C. Lauterbur去世四周年 2011-04-07/08抑制有限时间序列中噪声的有效方法 2011-04-12这个Rabinovich-Fabrikant吸引子比那个好看 2011-04-15再读《论语》发冲冠 2011-04-22用“儒文明”妖魔化中国 2011-05-04儒在哪里? 2011-05-11 孔子圣像会回来的 2011-05-13不可以混淆“以德治国”与“为政以德” 2011-11-01美国名校资深研究中心可能存在系列学术行为不端 2011-11-17名校CDPI掌控免疫细胞磁共振成像的技巧与罪孽(1) 2011-11-22名校CDPI掌控免疫细胞磁共振成像的技巧与罪孽(2) 2011-11-26名校CDPI掌控免疫细胞磁共振成像的技巧与罪孽(3) 2011-11-29名校CDPI掌控免疫细胞磁共振成像的技巧与罪孽(4) 2011-12-02/03美国名校教授教你面对问题引用文献获得大额经费 2011-12-06请问六院院士钱煦教授是不是那个Shu Chien? 2011-12-29媒体广播免疫细胞磁共振成像及排异检测的成果 2012-05-08什么可以支持跨国投毒和致病呢?(该文内容也提交有部门)? 2012-05-13不是欲盖弥彰,也不是缺自信,而是尊重版权和隐私? 2012-05-18文革浩劫是论语慢毒性的急性发作的一个高潮 2012-06-23《论语》的低劣使儒学传播科技落后和道德败坏的文化种子(1) 2012-06-29/30《论语》的低劣使儒学传播科技落后和道德败坏的文化种子(2) 2012-06-30《论语》的低劣使儒学传播科技落后和道德败坏的文化种子(3) 2012-07-04《论语》的低劣使儒学传播科技落后和道德败坏的文化种子(4) 2012-07-06《论语》的低劣使儒学传播科技落后和道德败坏的文化种子(5) 2012-07-15世俗的美德、勤劳、科技可能是构建天堂、普度众生的要素 2012-07-21宽容与理性讨论以及科学家的相关道德 2012-07-22《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关于儒道墨的语录 2012-07-25《佛学常见辞汇》中涉及道德的条目选录 2012-07-28读到黑格尔被臭骂、再担心儒家玩弄道德丢脸 2012-09-15 请大家来看看一位反儒斗士的言行 2012-10-13周期化约100个小波滤波器组以分解单位矩阵的误差 2012-10-13前文的小波滤波器组系数Case41至Case61 2012-10-13前文的小波滤波器组系数Case62至Case100 2012-10-20增益与范数的不协调以及Daubechies离散小波的数字误差 2012-10-25小程序大问题请教Matlab小波包高手 2012-11-03用对偶变换处理复信号的双正交小波包 2012-11-11周期化变换在小波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2012-11-24磁共振成像的同轴环式射频线圈以及一点闲话 2012-12-06笼式射频线圈的磁场高度均匀的静态线电流模型 2012-12-23简单李兹线圈的腿导线定位 2012-12-26小动物磁共振成像400Mhz射频线圈设计 2013-01-01小动物磁共振成像500Mhz系统射频线圈设计 2013-04-19/21马克斯.韦伯、黑格尔对中国及其国民性的一些看法 2013-04-20/21枪声骂声脚步声声声入心——灭儒扬道纪念新文化运动 2013-05-11以道家为宗(1)百度百科中的道家及其道 2013-05-11以道家为宗(2)维基百科中的道家及其道 2013-05-13以道家为宗(3)道家的至今仍有深刻意义的12大思想观念 2013-05-18以道家为宗(4)道的含义与层次以及推论普世价值体系 2013-05-22以道家为宗(5)谁能构想出一点东西超出大道吗 2013-05-25以道家为宗(6)假设两种“三生万物”及其原子世界——比喻道 2013-05-30以道家为宗(7)“反者道之动”以及大道即极限地分辨的大自然 2013-06-02以道家为宗(8)读《中国思想通史》再提:儒毒持久因而污染了道 2013-06-04以道家为宗(9)旧文人乱德以及德的基本 —— 与让 2013-06-08以道家为宗(10)道德-得道——基本模式单元及其联接 2013-06-12以道家为宗(11)六位现代知名学者说道 2013-06-15以道家为宗(12)科学地名名的基础——近似地孤立对象 2013-06-20以道家为宗(13)开环以科学地道道——非维基百科中的俗解 2013-07-16小波包域降噪的三种简易门限 2013-07-17 小波阈值降噪 2013-08-08一百八十组尺度滤波器(359种小波分解)的周期化测试 2013-08-12Matlab小包熵准则的不稳定性 2013-08-16什么使Matlab的小波工具箱的运算太慢或可能加速 2013-08-25在Matlab小波工具箱中测试滤波器组和数据延拓模式 2013-09-10警惕Matlab小波工具箱对完全重建观念的不良影响 2013-09-16小波工具箱中sure不比shannon更危险吗 2013-09-23从降噪看Matlab小波工具箱的举例不当 2013-09-24什么使Matlab小波工具箱容忍了或摧毁了sure呢 2013-09-26小波工具箱举例不当与Donoho阈值 2013-09-29普通离散小波变换降噪的局限与小波包域能量分裂降噪法 2013-10-15结合移位(Cycle-Spinning)平均的小波包域降噪的程序 2013-10-25普通离散小波分解是小波包分解树的一部分吗 2013-11-03普通离散小波变换是小波包变换树中的一部分 2013-11-09/10普通离散小波变换是小波包变换树中的一部分——续 2013-11-17生成小波(包)基向量时的多重选择中和教科书的呆板 2013-12-01可否建议Matlab调整其小波滤波器极性(符号)习惯 2013-12-06Matlab中的滤波器组长度习惯对小波极性的影响 2013-12-12国际标准中和美国联邦调查局用啥小波滤波器组--维基百科添乱? 2013-12-13Matlab工具箱的致命错误或误导? 2013-12-14改善Matlab的小波包处理的一个简单例子 2013-12-22小波包基的选择中的常用代价函数与数据规范化 2013-12-26Scilab的工具箱中无小波包而有个计算熵的wentropy 2014-01-02数据延拓的per模式在Scilab的小波工具箱中为何惨败? 2014-01-08比较三个程序中的Donoho阈值 2014-01-10简单混沌系统的吸引子的生成的程序段 2014-01-16结合移位平均的小波包域降噪处理后的参数估计误差 2014-01-22试试小波包变换降噪与复指数和信号模型拟合的串联 2014-02-20用复信号试验小波包变换降噪与复指数和模型拟合的串联的程序 2014-02-26用复信号试验小波包变换降噪与Hankel矩阵低秩逼近的串联 2014-03-16预置小波包基及其矩阵表示可显著提高降噪实验 2014-03-19随机设置小波包变换及其优选基的随机降秩矩阵 2014-03-27用基向量从随机设置小波包变换树上捕捉DFT负频率的幽灵 2014-03-29 极端的抑郁是一种“自我拒绝” 2014-04-12降噪实验的功率限制以及Donoho阈值的复杂依赖性 2014-04-18关于前面博文中的对数(log) 2014-04-22快速小波变换算法为何坚持把卷积下抽样当两回事? 2014-05-05世界名校之名家不衰经典(小波变换降噪)是谁之祸福? 2014-05-18经典阈值不分软硬而依赖于尺度给降噪带来混乱 2014-05-25当分尺度的简易门限的降噪法直面经典时 2014-05-30受2013邵逸夫奖中的l1的启示而再验降噪方法 2014-06-15用最佳深度离散小波变换测验分尺度降噪方法 2014-06-20从邵逸夫奖经MRI笼式线圈到奇异向量之乱 2014-06-26用Matlab的小波包变换试验能量阈值降噪方法 2014-06-30为小波包变换降噪经典的试验而宽容些待sure 2014-07-05用Matlab的小波包变换搜索降噪阈值以明差距 2014-08-20在小波包域分类的几种简易方法的快速测试 2014-08-24关于最近邻分类中的距离的声明 2014-09-03 小波变换的软件包 2014-09-15用小规模人工神经网络试做个对留数不敏感的分类器 2014-09-25一个神经网络的三种模拟方法的速度比较 2014-10-05从Scilab-5.3.3升级到Scilab-5.5.0后的状况 2014-10-18用Matlab小波工具箱快速再秀理想per模式的优势 2014-10-25用对偶变换和内积误差测验Matlab小波工具箱中的所有模式 2014-11-05酉空间中的小波包变换的保内性质 2014-11-19基于分解树的小波包分析和基于合成树的小波包分析 2014-11-25随机设置小波包变换的强迫复数化的测试 2014-11-25更正359(dmey是对称的) 2014-12-06范数均衡使误差显著减小不鼓励双正交变换 2015-01-26在小波工具箱中试验单精度化共轭滤波器组 2015-04-02续用小规模人工神经网络试做个对留数不敏感的分类器 2015-04-28(20-22)Tpwp的降噪阈值处理中可能存在Bug 2015-05-13随机设置小波包变换的DFT算法模式 2015-05-25由Matlab的快速卷积滤波函数设想快速内积与求和 2015-06-03试造高精度离散Meyer小波包变换 2015-06-09周期Meyer尺度序列的简捷生成以及dmey的误差 2015-06-15尺度独立地噪声化相谱的复小波包向量的测试 2015-07-05试造离散Shannon复小波包变换 2015-07-11从噪声化相谱的Shannon小波包分解树上取FFT幅谱数据 2015-07-15从零化相谱的Shannon小波包分解树上取FFT复谱数据 2015-08-06双重噪声化相谱和非FIR截断的离散小波包变换 2015-08-10用小波包变换检验余弦钟形频响和12个辅助多项式 2015-08-14用小波包变换检验无级变宽余弦镶边频响 2015-08-21测验FIR滤波器组的双重噪声化相谱以及平庸正交稳定化 2015-08-25用FFT不做小波变换快速估计共轭滤波器组的数字质量 2015-08-29用小波包变换试验双重噪声化相谱的多孔滤波器组 2015-09-09用小波包变换试验多孔滤波器组的零频点移位 2015-09-25用双重噪声化相谱的多孔滤波器组测验小波包双向树 2015-10-26减少小波包变换的DFT算法模式中DFT/IDFT的次数和点数 2015-11-05用小波包变换测验双重噪声化相谱的多孔无级变阶频响 2015-11-15体验科学记数法的数字误差设想可重复研究之危 2015-11-22小波无罪Shannon采样定理也没有违法 2015-11-27改进噪声能量阈值处理以更适于分尺度降噪 2015-12-27冗余小波包合成以及降噪试验和能量守恒定标 2016-01-15给实变换中无级变阶或变宽镶边频响附加噪声化相谱 2016-01-22给小波工具箱基于FIR的实变换附加多重噪声化相谱 2016-03-10Coifman等的专利文本提到了周期滤波器和基向量 2016-03-16用小波工具箱的实变换测验滤波器组频响的随机组合 2016-03-26用小波包变换测验伪随机频响滤波器组 2016-04-06直面quadrature 2016-04-12用小波工具箱的实变换试验滤波器组的随机直流分配 2016-04-20为离散正交变换试凑伪复随机FIR尺度滤波器 2016-04-24修整FIR尺度滤波器把重建精度提高几个数量级 2016-04-26修整FIR尺度滤波器使通带增益更趋理想恒定 2016-04-29用幅相重组Symlets尺度滤波器获得更好重建精度 2016-05-02修整FIR尺度滤波器的幅相加长迭代重组方法 2016-05-13减少DFT算法模式中实变换时的频域乘法的次数 2016-06-12尺度滤波器对的双正交性的检验方法之间的数字误差 2016-06-25用小波包变换测验FIR尺度滤波器频响的随机无级搬移 2016-07-10频响对称性与功率平衡性之间的数字误差和修整 2016-08-11容许疯长成分的有限长复指数和序列的拟合和降噪 2017-03-16做些彩带献给太极阴阳鱼 2017-04-24以尺度滤波器FIR为多项式系数测验求根程序ROOTS 2017-06-14以道家为宗(14)无虚反朴混同分析与可检验精确建模 2017-07-08同机运行两种(64位6.0.0及32位5.3.3)Scilab小测兼容误差 2017-07-24复指数信号项有限和式描述子的估计方法(2017-05-01 科学网—傅里叶变换的波形分辨率与频率分辨率 - 彭真明的博文) 2017-07-29用复指数信号项错位组合测验IFFT逼近与极点模型拟合的大差别 2017-08-10用扩阶极点模型完全重建有限长复值白噪声序列 2017-08-16逼近复值冲激序列的方法与噪声诱导极点 2017-08-25无阻尼单指数序列的FFT频谱泄漏与常值序列的超阶拟合误差 2018-03-16比较DFT和IDFT的输入输出与扩阶极点模型拟合参数 2018-06-21用临界极点模型完全重建有限长复值白噪声序列 2018-06-26滑动窗口极点模型拟合——用几种宽度的窗口试降噪 2018-07-09滑动窗口极点模型拟合——混沌序列的低阶逼近与谱估计 2018-07-18滑动窗口极点模型拟合——混沌序列的临界重建 2018-07-28临界极点模型拟合以及零难和多项式加权序列 ******
2815 次阅读|19 个评论
未来某一天黄帝陵会被毁掉吗
bioxncai 2018-10-16 18:22
未来某一天黄帝陵会被毁掉吗,这句话绝非空穴来风。晚上下班回家的路上突然看到一则消息,江西省安福县民宗局下令拆除老子雕像。须知老子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民宗局为什么如此急不可耐去中国化?这些年来,清真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民宗委甚至拿国家的钱大建特建清真寺,独独对老子雕像看不顺眼? 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所以老子雕像不应简单界定为宗教雕像,民宗局对这些知识是不知道呢?还是有意为之? 下面为网友微博文字: 安西杂谈 今天 12:02 来自 微博 江西拆老子雕像,是性质极其恶劣的去中国化恶政,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挑衅与破坏:(1)江西以拆宗教雕像为由拆老子雕像,极其荒唐,放纵真正的宗教建筑,却拿老子开刀,这估计是江西民宗委搞的幺蛾子。(2)道家不等于道教,老子是道家思想创造者,不是道教创造者,把思想家老子雕像当宗教建筑拆掉,是极其荒唐的。(3)道教不仅尊崇老子,还尊崇黄帝,是不是也要把众多黄帝雕像拆掉。 #安西杂谈# 沙和尚休博:本微博代沙和尚发布: (1)先科普一下,道家不等于道教:道教,是发源于古代本土中国春秋战国的方仙道,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在古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世界的也积极发展。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为道德哲学家神化了。直到汉朝后期才有教团产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师道奉老子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所以,道教和道家完全是两回事,前者是宗教,后者是学派。 (2)道家思想:古代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最早追溯到上古时期。春秋时,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的系统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道家思想的主流派有:黄老列庄、黄老学派,纵横家、修真派、法家学派、玄学、杨朱学派可能影响了庄子。慎到、田文等齐国陵下法家学派也是以道家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兵家思想受到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3)江西拆老子像,是性质极为恶劣的去中国化行为,是对中国文明断根。与某教的沙化、西域的土耳其化是一个道理。 来源和网友评论请看: http://weibo.com/1568178954/GEa4oEYd8?type=repost#_rnd1539685029322
4620 次阅读|0 个评论
游周至县三首
热度 1 王震洪 2018-7-2 08:16
游周至县三首 (王震洪, 2018 年 7 月 1 日) 一日闲暇,游周至楼观台。但见千峰叠翠,万木复苏。楼观高竖山间,似仙宫玉宇。楼观乃神台也,老子五千言《道德经》源于此,经与台,谓华夏文化之魂。 经 曰: 道为万物之规,生克为万物之本。道法自然则兴,逆法行之则殁( mò )。人之徳性,应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久之则厚德而强,载物也。一国之治,如人之修身也。内应无为而修,外则恒和相存,暴虐无益也。 孔圣人得晤老子, 曰: 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 dān ),真吾师也! 君可见,老子学问之高,无人及也。 此方拜谒,得见一方风物,略有悟之。 中兴乐 · 楼观台 道经玄妙释周庄。朗朗宇宙新方。 ① 翠楼观后,高处凭窗。禹河西到东黄。 ② 孔丘茫,问询老子,中庸悟到,上善呈祥。 楼观高大俯平壤,赵公闪闪北行。 ③ ④ 顺应民意,道法天长。物丰人定三疆。 溯 流强。学西东建,三千徒弟,中华攘攘。⑤ ① 周庄:周朝是中国历史上做庄最长的朝代,历时 788 年。《道徳经》做了一定的诠释。周礼和治国方略对周朝的稳定起了关键作用。 ② 禹河:即渭河。在古代,渭河流域比较湿润,水很大,大禹治水发生于此。 ③ 平壤:楼观台前是一马平川、肥沃的关中平原。 ④ 赵公:古代财神赵公明就生活在楼观台前不远处的村庄。现在建设有规模宏大的财神殿建筑群。 ⑤ 学西:孔子到楼观台请教老子,回鲁国为国家出力。 七律 · 楼观台 楼观美唤九重天, 渭水芊芊守玉前。 ① 翠绿金山生财神, ② 文明大殿住新贤。 ③ 终南随性天人合, ④ 太白齐天雾里边。 ⑤ 道德箴言娇孔老, 诗经味道沁千年。 ① 渭水:从秦岭高处看,渭水如玉带。 ② 翠绿金山:从古至今,秦岭生态保护较好,因此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到此游玩或修道,留下了大量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又吸引着不同阶层的人,促进了经济发展。秦岭“良好生态 - 文化繁荣 - 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很好诠释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秦岭是中国的龙脉,在长 500 公里,宽 100 公里范围内,有世界独有的地层、矿物、植物、动物、古人类,有国家级自然遗产 15 处。秦岭是道教的发源地,道家的大本营,《道德经》完成于此。秦岭还发生了大量从周朝到宋朝之间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事件,如《封神演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中的故事,著名的如孔明六次伐魏、魏延子午谷奇谋、邓艾、钟会穿越秦岭灭蜀等。因此,秦岭是我国最应作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的区域。但是,到目前也没有实现。 ③ 文明大殿:在楼观台前,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道家建筑群。 ④终南:终南山位于 秦岭 山脉中段,是 “ 道文化 ” 、 “ 佛文化 ” 、 “ 孝文化 ” 、 “ 寿文化 ” 、 “ 钟馗文化 ” 、 “ 财神文化 ” 的发祥圣地。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也诞生于此,是中国重要的地理标志。现在还有很多隐士在此修行。 ⑤太白:太白山是秦岭主峰。也是 青藏高原 以东第一高峰。以高、寒、险、奇、富饶、神秘的特点闻名于世。 七律 · 周至水街 ① 一湾水泊美随流, 汴地房缘缀笼浮。 ② 水磨墙中妆古老, 瓦纹台上笑红球。 吧台只见藤依树, 小店来人绿满楼。 靓捧秦山生蔚色, 洞天垂柳眼东眸。 ① 周至水街:在周至县城南,是沙河上类似“清明上河图”的河流湿地街道。沙河原来是一条环境很差的河流,后来通过设计和改造,利用废旧建筑材料,建成环境优美,又能发挥经济功能的水景集市。参观后表明,该湿地改造非常成功。作为县一级机构的杰作,值得表扬。 ② 汴地:水街的建筑类似于宋朝汴京(今开封)的设计风格。 前边山岗上的楼观台古建筑,远处是现代楼观道文化展示区中轴线 楼观台内部老子授业场所 楼观台内部老子授业场所 楼观台内部老子授业场所 楼观台内部老子授业场所 楼观台内部老子授业场所 楼观台内部老子授业场所 楼观台内部老子授业场所 从楼观台后看秦岭,老子像在青山翠绿中 楼观台内部 楼观台向东看到秦岭山脚 一湾水泊美随流 汴地房缘缀笼浮 水磨墙中妆古老 瓦纹台上笑红球 吧台只见藤依树 小店来人绿满楼 靓捧秦山生蔚色 洞天垂柳眼东眸
个人分类: 作品|3591 次阅读|2 个评论
哲学经典 老子和孔子
panfq 2018-4-15 14:26
1.4 Confucius (557-479 B.C.E.) The Moral Way As Thales and his students began the revolution in thinking that heralded the coming Golden Age of Greece, as Indian ages sat with their students in the forests of India to engage with the Upanishads, in China—separated from these two ancient cultures by the Himalayan mountains—there appeared a young sage named Confucius. According to some accounts he was born to a poor family in the state of Lu, present-day Shangtung. If you look at a map you will see that it is about as far away as you can get from Greece and India and still be in Asia. It is a province on the eastern seacoast of the East China Sea, where Japan lies about 500 miles away to the northeast . Other accounts make him the son of nobility. In either case, it is fairly agreed upon that Confucius's father died shortly after he was born and that he experienced great hardships growing up at a time when China itself was in a great state of inner turmoil. As a young man he supported himself by working in a granary, 谷仓 then as a herder—first of cattle, then of sheep. How he became Grand Secretary of Justice and then Chief Minister in his native state is unknown. But as a young man he had already achieved his reputation as a person of such great wisdom that throughout China princes, lords and scholars consulted him and craved to hear him speak. He became the first teacher in Chinese history to offer education to anyone who cared to listen whether they paid tuition or not. Yet, unlike most Chinese sages who had the ears of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leaders at that time, Confucius did not say the things that people-the leaders especially—wanted to hear. As one recent commentator put it, “Everyone wanted to hear him but no one wanted to listen.” In that respect Confucius had much in common with a gadlfy we have already met—Socrates. What was it that Confucius taught that people so wanted to hear, even though they did not like what they heard? He who learns, but does not think, is lost, he says in his Analects; 24 He who thinks but does not learn, is in grave danger. 思而不学则殆 He was banished from Ch'i; in Sung he was threatened with execution. They drove him out of Sung and Wei. In Ch'en and Ts'ai he was arrested. They invited him, then they booed him. 轻蔑 When the Sung head of state, Huan Tuei, threatened to have him killed if he did not recant 撤回 what he said, here is what Confucius had to say about it: Heaven has endowed me with a moral destiny. What can Huan Tuei do to me? 子曰 :“ 天生德于予 , 桓魋其如予何 ?” . 桓魋 : 魋 , 音 tuí, 任宋国主管军事行政的官 . So, what did Confucius say? Let us peek into his Analects . Like Socrates and like Christ, Confucius did not write down his philosophy .The Analects contains a series of sayings written between 475 and 220 B.C.E. by unknown authors, probably his students, who compiled it mainly for the purpose of instructing others .Confucius appears in these dialogs as a teacher of virtue who tries to impart a new and different dimension to the moral, social, and political values raised by some other teacher or sage. Here are some of my favorite of his sayings: At fifteen, I set my heart on learning, At thirty had already a good grasp of the rites and morals. At forty, I could form my own judgments of things. At fifty, I began to know the objective laws of nature. At sixty, I could know a man from his words and make a dear distinction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At seventy, I could follow my inclinations without any of my words or deeds ever running counter to the rules. Do bear in mind, You, what I am now teaching you: when you know a thing, say that you know it . when you do not know a thing, admit you do not know it. That is wisdom. 子曰: “ 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When you have met a virtuous person, try to follow that person as an example: when you have met an immoral person, try to examine yourself inwardly. “ 见贤思齐焉 ,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出自《论语 · 里仁》 The superior person is even-tempered and good humored but never self-important. The inferior person is self-important but never even-tempered and good-humored. 君子泰而不骄 ,小人骄 而不 泰。 ” 意为态度安详舒泰却 不骄 傲。 Do not do to others what you would not want others to do to you. Those who are capable of sweet words and fine appearances are rarely people of true virtue. The superior person may not be observed and tested in small matters, but can be entrusted with great concerns. The inferior person cannot be entrusted with great concerns, but can be observed and tested in small matters.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翻译比较 前半部分为本书的翻译 At fifteen I set my heart on learning //upon learning. At thirty, I had already a good grasp of the rites and morals //took my stand. / I had planted my feet firm upon the ground. At forty, I could form my own judgments of things.//I no longer suffered from perplexities./ I came to be free from doubts. At fifty, I began to know the objective laws of nature// I knew what were the biddings of Heaven./understood the Decree of Heaven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At sixty, I could know a man from his words and make a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I heard them with docile ear./my ear was atuned. At seventy, I could follow my inclinations without any of my words or deeds ever running counter to the rules. // I could follow the dictates of my own heart; for what I desired no longer overstepped the boundaries of right. /Ifollowedmyheart’sdesirewithout oversteppingtheline.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Do not do to others what you would not want others to do to you.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Do not do to others what you don't want to be done to you *********** Consider the simple, clear insights here. Some of them you have heard before, such as the golden rule--which he espoused many centuries before its reappearance in Judaism and Christianity. What is truly remarkable about these sayings is not only how they still ring true today, but also that they still —after three thousand years –have the power to wake us up, to make us question what we might have come to take for granted. What, after all, is Confucius telling us here? He is saying to watch out, to be careful, to not be unduly guided by appearances. You can test for certain sorts of things and not others. What is truly great cannot be put to the test. Those among us who are the most fastidious and puritanical 挑剔的、清教徒式的 in their behavior may not be the most moral. Those who make a big show of how moral they are may be doing it for the sake of what other people think. If you are truly a virtuous person, what do you care what other people think of you? Are you so insecure in your knowledge of your self that your image in the mind of another can disturb you? I do not worry about people not knowing me; I am worrying that I myself do not know others. ____________ Book XV. All excerpts are from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 Lao An, trans., Jinan, China: Shandong Friendship Press, 1992. With minor emendations by the author. 25 1.5 Lao Tzu(6th Century B.C. E):The Way of Tao Part of what we are trying to do in this book is to see the greatness of the great lovers of wisdom. One of the greatest and most important lessons that we must learn, if we ourselves are to succeed in understanding wisdom and becoming wise, is that wisdom is not some one- dimensional set of“ great truths” or principles to which we must ourselves be true. On the contrary. A mind that requires that kind of simplicity can never appreciate the beauty and power of the sort of complex understanding wisdom requires. It is the ability to see things from more than one point of view that is the hallmark of wisdom. Wisdom requires a big mind in which there is room enough for many points of view .It requires a multiperspectival vision. We shall see this time and again, and here is a perfect example. In the time of Confucius there lived a man who in many respects was just his opposite, an antithesis to just about everything that Confucius taught. Yet he too was wise. To feel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se two great sages, consider the following famous story about a meeting between Confucius and Lao Tzu that supposedly took place in Chu(present-day Honan), a province in the south of China. Lao Tzu was a little- known teacher-priest. He had gotten in trouble with the authorities for teaching the Yin people, who lived under the suppressive authority of the ruling people of Chou. the method of inaction as a way of becoming free. Lao Tzu happened to be the custodian of old documents that Confucius, who was working hard at the time trying to promote the disintegrating culture of the Chou people, went to consult about certain rituals. Lao Tzu was an old man at the time .Confucius was twenty or thirty years younger. Lao Tzu means“ the old guy.” Nobody knew his real name and he simply went by that. Supposedly, the topic of morality came up .Confucius was someone who, as you can quickly gather from the passages from his Analects ,talked a great deal about how to become a superior human being. He taught us how to attain moral excellence and virtue through cultivating correct principles of action to which one must always be true, to follow rules from which one must never veer. In that respect he had much in common with the great eighteenth-century German philosopher Immanuel Kant( Chapter 16). Lao Tzu, on the other hand, taught just the opposite: If you are immoral, he supposedly said to Confucius, only then the question of morality arises. And if you don't have any character, only then you think about character. A man of character is absolutely oblivious 忘却 of the fact that anything like character exists. A man of morality does not know what the word 'moral’ means .So don’ t be foolish. And don't try to cultivate. Just be natural .” LaoTzu and Confucius did not like each other. Indeed, by some accounts they had a great argument and ended up hating each other. Lao Tzu saw Confucius as a pompous, self-righteous disciplinarian; Confucius saw Lao Tzu as a dangerous, undisciplined radical. Often, as we shall see, some of the greatest lovers of wisdom in history had some of the greatest disagreements! But that should not prevent us from trying to understand their wisdom. Indeed, we should draw a great lesson from it. Let us take a look at some of Lao Tzu's actual writing .He wrote only one book, a short compilation of verses, called the Tao Te Ching . It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nearly every language 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literary-philosophical works in the world. 1 Tao that can be described is not the universal and eternal Tao. Name that can be named is not the universal and eternal name. The beginning of Heaven and Earth is nameless; —————————————————————— From On Lao Tzu , by David Hong Cheng(Belmont, CA Wadsworth, 2000) 26 The mother of everything is naming. Thus: Be always objective, one may discover the wonders; Be always subjective, one only sees the manifestations. Both emerge from the same source, but with different names. Both are mysterious. The mystery hidden inside of mysteries Is the door to all wonders. 2 When the world knows what beauty is, then there is ugliness, When the world knows what good is, then there is evil. Thus: Being and non-being produce each other, Difficult and easy complement each other, Long and short calibrate each other, High and low contrast each other, Music and noise harmonize each other, and Front and back accompany each other. Therefore the sage chooses to: Manage affairs by taking no action; Teach without words; Allow all things to develop, but not to start; Produce, but not to possess; Care for, but not to master; Complete work, but not to claim credit, By not claiming credit, his credit will not be lost…. 4 Tao is empty, yet forever inexhaustible It is so far-reaching, the source of everything. Blunting sharpnesses, resolving conflicts, softening lights. It thus harmonizes the dusty world. So deep and profound, It has forever existed. do not know whose child it is, It has existed before the notion of god…. 8 The ultimate good is like water. Water benefits all things without competing with them. It stays at places where all people disdain, Therefore it is close to Tao. A habitat is good because of its location; A mind is good because of its profundity; A friend is good because of his kindness; A statement is good because of its credibility. A government is good because of its excellent management; A worker is good because of his productivity, and A move is good because of its timeliness. only by being not contentious, will there be no ill will. 9 Holding a cup to fill it to brim, It is better to stop in time. Making a sword extremely sharp, It is hard to keep its sharpness for long. Filling up a hall with gold and jade; It cannot be securely guarded. He who becomes arrogant with wealth and power, Sows the seeds of his own misfortune. Retire once the work i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is is the way of heaven. 10 Command your body and soul to embrace the One, Can there be no separation? Concentrate your vital energy to achieve complete softness, Can you be like an infant? Cleanse your thoughts and purify your insight, Can you be flawless? In loving your people and governing your state, Can you be without preconception? In opening and closing the gate of Heaven, Can you behave like a female? In comprehending and penetrating the truth, Can you be mindful of taking no action against Tao? In producing and in nurturing lives, you are: To produce, but not to possess; To care for, but not to control; To lead, but not to subjugate; This is known as the profound virtue. 27 Here we see again some of the perennial ideas of ancient wisdom, except central is the mystical ineffable, inexpressible notion of the Tao. What it? It is like water –Thales would agree!—it is the One, it is the great ineffable source of everything to which the Upanishads in their own way elude, which philosophers will try to express in numerous ways up to the present day, which theologians would call God. The religion of Taoism is based on it. Lao Tzu openly rejects the Confucian teachings based on rules and discipline. His book is a great mystical ode against books and against teaching, in fact, much in the way that we will encounter again in the case of Socrates and Plato . The Tao —the ultimate “way” everything is –cannot be understood through lecture or dialog but must be experienced directly. The word itself is ambiguous in meaning and there is no good translation of it The Chinese symbol, which is supposed to be based on an impressionistic depiction of a moving head, looks like this: 道 Tao has been translated, variously, as “the way,” “truth”, and even “reason,” but the way is closest to the Chinese, where it can be used variously, to say he has his own way of doing things. that's the way I judge it, and so on. The idea is that there is some way that things go in the world that parallels the way we our selves are, think, or act; in that respect, the tao has something in common with the Greek concept of logos , which we shall study later in the chapter. According to Lao Tzu, knowledge of tao can not be achieved by any sort of ritual but can be attained only through a sort of mystical revelation, through meditation. The truth is ineffable, it cannot be expressed in words, it can only be experienced. This perennial theme was the source of another philosophical and religious revolution taking place at this tim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Himalayas, in India, where a young sage had begun to attract numerous followers .His name was Gotama Buddha. Gadfly n. 牛虻 讨人厌者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后面的话好像是 奥修 著作中的) 上德之人已经把德融入他们的思维以及行为模式中去了,所以他们的内心与举止协调统一,非常自然,但是他们自己却不认为自己是有德的,所以这样的人是真有德。下德之人没有把德完全的融入到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举止中去,但是他们又希望让别人认为他们有德,进而刻意按照德的标准做事,那种违心做作的样子,让人觉得虚伪,所以他们不是真的有德。
个人分类: 哲学|1 次阅读|0 个评论
真男人到哪里找?文化精神确认之难——禅的行囊(之五十七)
罗非 2018-1-11 10:48
述评:文化精神是最难把握和捉摸的东西。你说它有,可是你没办法把它拿出来,或者指出来给别人看;你说它没有,它却在无形之中,团结和引领整个民族的方向。别的不说,同是中华民族,有文化精神、和没有文化精神的时代,所作所为就大相径庭,判若两个民族。打个比方,就好像说起心一样。说有,无法拿出来或者指出来;说无,它的作用却极大。有心人和没心人,做出的事情也是大相径庭。同一个人,有心的时候和没心的时候就判若两人。其他的,如仁、智、勇也都是这样。 由于它的难以把握,自古对禅的领会就容易歧路亡羊。有些禅宗信徒,津津乐道于达摩禅师的只履西归,慧可禅师的迹似神仙,以及诸如弘忍禅师的肉身不坏,等等。另外一些禅宗学者,则坚持禅就是生活方式本身,像大胡子在这里所表达的观念,除此之外一无所有。 问题是,如果禅就是那些神迹,那么禅宗的传承可以说每下愈况,到了今天几乎只剩下糖尿病这一件事可以稳定传承了。另一方面,如果禅就是某种 “ 小国寡民 ” 的生活方式,在今天地球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时代,它的精神又向何处寄托?所以,错误的领会,就会导致文化精神没落乃至断绝。因为,这精神并没有在这些门徒心中得到传承。 所以,白居易的诗, “ 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 ” ,说的就是,谈文化的人浩若宇宙群星,而其中真懂得文化精神又有几个呢?如果按照白居易的真男人标准,当初唐代就没有几个,今天就更寥寥了 —— 难怪在当今这个时代,人类的性别认同遇到了空前的不明。 由此想起后世印度佛教徒送给释迦牟尼的十种圣人称号 —— 很像后代中国历朝历代送给孔子的诸如 “ 大成至圣先师 ” 的那种,它们是, “ 应供(每个人遇到都要赶快送礼给他) ” 、 “ 正遍知(能够准确地了解全部的真实) ” 、 “ 明行足(引发智慧的努力全部达成) ” 、 “ 善逝(擅长超越这个世界表象) ” 、 “ 世间解(也能够看懂世界的种种表象) ” 、 “ 无上丈夫(男人中的男人,全民偶像) ” 、 “ 调御士(顶级心理咨询师) ” 、 “ 天人师(神仙和上帝都要向他学习) ” 、 “ 佛陀(觉悟者) ” 、 “ 世尊(全部生命形态中进化最高级的形态) ” 。 看起来,还是印度人会歌功颂德,比起印度人,中国人对伟人的任何歌颂都相形见绌。 ******************** 几杯茶过后,惟道带我去看一座围绕五祖真身塔所建的大殿。弘忍的真身塔初建于他圆寂之前的 674 年,它原本也在冯茂山上的禅定寺原址,后来随着庙里的其他建筑一起被搬下了山。塔外的大殿被毁坏过若干次,又重建过若干次,佛座上的弘忍像是 1938 年重修时的泥塑复制品。弘忍的肉身去向不明。根据记载,它可能已经毁于大火。不过惟道告诉我,五祖肉身还在,它被藏在了真身塔下面的地宫里。至少前任监院是这么说的。 弘忍对禅宗的影响难以估量。他的弟子们创建了禅宗的南北二宗,并进入宫廷传法。他们是禅林结出的第一批硕果,他们把禅传播到了整个中国。也因此,历朝历代从各地赶来向弘忍致敬的人不绝于途。诗人白居易( 772 - 846 )也是其中之一(几天以前,我刚刚在洛阳见过他的后人)。公元 815 年,白居易因为直言进谏触怒了皇帝,被贬谪到与黄梅隔江相望的九江。期间,他曾到五祖寺一游,并写下一首短诗《东山寺》: 直上青霄望八都, 白云影里月轮孤。 茫茫宇宙人无数, 几个男儿是丈夫。 大丈夫弘忍和他培育出的互助劳作传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吸引他们的不是某种意识形态,不是某种苦行方法,也不是什么神秘神奇的东西。吸引人们的只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我怀疑,那些络绎而来的朝拜者心中虽然装着《金刚经》关于 “ 不住于相 ” 的教诲,但脑际更回响着老子的箴言。至少我自己清楚听到了《道德经》的倒数第二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信和弘忍并没有开创这一切。但他们为 “ 道 ” 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集体平台。我点燃几支香,在佛前顶礼三宝,然后谢过惟道的盛情款待。天色已晚,我回到房间,写过日记,便在雨声中安然入眠。半夜,我听到一只夜莺的鸣唱。几个小时之后,值夜僧人敲响了破晓的钟板,司晨的公鸡立刻在山下响应。天亮之后,该继续上路了。惟道已经为我安排了寺院的越野车,它将把我一直送到扬子江边。不必着急,我心满意足地对自己说,然后翻了个身,继续沉入梦乡。
个人分类: 科普|2115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们常常忘记了这是量子力学的成就
热度 11 fdc1947 2017-9-21 08:11
人们常常忘记了这是量子力学的成就 量子力学理论诞生快一个世纪了。说起量子力学,如今最时髦的,恐怕就是那只又死又活的猫。提起量子力学的成就,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于原子弹、核能、激光、大规模集成电路等等。实际上,真正受量子力学影响最大的领域,除了物理学本身之外,当数化学。 化学是主要研究原子、分子性质的学科。有人会说,化学家大多数却不懂量子力学,怎么说化学受量子力学影响最大呢?诚然,大多数化学家确实不熟悉量子力学理论,他们虽在大学里学习了结构化学,大多数人实际上仍然搞不清楚什么薛定谔方程、什么波函数,更不懂又死又活的猫,这确实是事实。但是,绝大多数化学家却能够熟练地运用化学键理论。每一位化学家在教授化学课程或讲述他们的研究成果时,总能够头头是道地讲述某原子的什么杂化轨道、p轨道或d轨道的什么作用、成键轨道与反键轨道如此等等。这些东西,已经深深地印刻在他们的脑海之中,如果不说这些,我不知道哪一位化学家还能够向学生们讲授化学课程、解释物质的化学性质、说清楚化学反应的机理。而这种关于化学键的理论,恰恰就是量子力学的产物,是应用量子力学的结果。 众所周知,化学是在19世纪中叶形成一门科学学科的,它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原子-分子论,但是,当时化学家并不知道原子是什么、更不知道原子是如何结合成分子的。到了19世纪末,人们才发现,带负电荷的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之一。20世纪初,卢瑟福的实验又揭示了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只占原子的极小一部分体积,然而,像太阳系那样的原子模型是不符合经典的电磁学理论的。这时,正好在前几年刚刚诞生了因黑体辐射现象而产生的量子假设,1913年,玻尔把量子假设用到原子模型上,很好地解释了最简单的原子即只带有一个电子的氢原子的光谱。但是这种模型却无法解决其他原子的问题。1925-1926年间,薛定谔、海森堡、狄拉克等人建立了量子力学理论,这是电子等微观物质运动所服从的物理规律。量子力学为解释原子结构、分子构成等问题奠定了基础。 关于氢原子(类氢离子)的薛定谔方程的解析解,得到了氢原子(类氢离子)的原子轨道。对于多电子原子体系,人们把一个电子受到其他电子和原子核的作用作平均近似,人们解在这个平均势近似下的原子薛定谔方程,就得到了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并且弄清楚了每一种元素的原子内电子排布的能级,这样就很好地解释了元素周期表。 建立在原子轨道重叠基础上的价键理论(包括随后建立的杂化轨道理论)和把核运动与电子运动分开处理的分子轨道理论是解释原子相互作用形成分子的两种化学理论。 价键理论着重于分子的局域性质,特别看重分子中两个相邻原子之间的作用,因而,与原子是如何结合成分子的问题密切相关。定性的价键理论从原子轨道重叠的多少出发,结合原子轨道的杂化,来进行讨论,物理图像简单明了,从而被广大的化学工作者所接受。它既能够解释很多已经化合物的性质,又能够预测寻找具有特定性质的新化合物的可能途径,因而是化学家研究工作的有力工具。几十年来,大多数化学家都这样地应用着价键理论来指导他们的研究工作。 分子轨道理论在解释分子的整体性质如分子的各类光谱、分子的能量等方面取得了光辉的成就。特别是在大容量和快速运算的现代计算机普及的情况下,它对于解释和预测分子的性质、判断化学反应的机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绩。日益成为化学工作者常用的研究工具。许多对量子力学并不熟悉的化学工作者也能够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量子水平上的分子模拟,包括分子性质和化学反应的计算、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等等。 人们可以这样说,正是应用了量子力学的原理和方法,人们才真正弄清楚了原子结合成分子的本质,也就是了解了化学键的本质。这里,并没有19世纪许多人想象的所谓“化学作用力”,在整个化学体系即原子核、电子体系中,核与核、核与电子、电子与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过就是普通的电磁相互作用罢了。在这个意义上,是量子力学把化学学科真正置于科学的水平上。 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都是量子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于化学体系的应用,是量子力学的伟大成果,这两个理论已经被置于最重要的化学理论之列。在包括这两个理论在内的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近几十年来的化学发展迅速,给材料、生物等学科以巨大的支持,给化工、电子、通讯、农业、医药等行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科学原理。新的化学产品日新月异,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前所未有的方便、使我们的身体空前的健康,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是,我们却并不感到量子力学理论在中间起到了什么作用。 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哲人老子说:“太上,不知有之”。最好的管理,是让人不觉得有人在管理。最好的理论,是让人不觉得在运用这个理论。就像两位老朋友远远地相见,急忙相互跑近,走的是一条直线,谁也不会想到初中几何所学习的“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理论,借用一句几十年前流行的话,他们已经把这个理论“溶化在血液中”了。化学家们对于化学键理论也差不多已经“溶化在血液中”了。
个人分类: 科教与社会|15064 次阅读|21 个评论
读了许多书,却感觉自己没有文化
xinhuotiantang 2017-9-4 23:27
最近在深夜的时候,经常会问自己一个问题,自己身上有文化吗?一直以来,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等等,花费了20多年的时间在接受教育,期间学习过各种科目的知识,为了升学这是必须的,回过头去想一下这个过程,感觉还是没有吸收到深厚的文化营养。文化是什么,在新华字典上的解释是:①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有点明白,这是广泛的,落脚在一个人的身上又是怎么样的呢?查阅了许多资料,对于这个解释也是包罗万象。人的意识形态,人的涵养,人的民主思想,人的民族主义…… 之前上学的时候学习过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等等一类的古经,在祖国,这些是文化的象征,这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可是现在再问一下自己,这些文化的东西自己吸收到文化吗?知识的东西让人明白事物的规律,明白做人的道理,以此再促进文化的进步。文化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就像是空气一样,明明是看不见,却在周围难以割舍。 在读大学之前没有条件读除课本以外的书,上了大学进入图书馆,有许许多多的书,对于我这样的乡巴佬,真是激动激动激动,每天都喜欢去读书,即便是忙的时候也至少每天是一本书,当然这个习惯一直诟病在至今以及将来。有时候自己会不禁的想多了这么多的书,怎么也能感觉出来一点文化涵养,一丝文化气息。时至今日我错了,错了,文化的东西并不像是吃快餐一样的,需要一些老牛精神,吞下去后,还需要在返回到口中慢慢的咀嚼,品味其中的气味。一味地记忆下来内容,并不是自己的,就好像书中有许多有哲理的话,只有自己身处在其中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体会到博大精深。 可是有文化就是读书,学习很多知识,有高的学历吗?这是很多错误的,极其严重的错误。以前我一直记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自己走在了错误的道路上,以至于感觉在文化的情囊中一贫如洗。文化的东西不只有书上的道理,还有音乐,体育,剪纸等等一切通过时间积淀下来的东西。之所以说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就是如此,文化的广袤无垠,潜移默化,虚无真实。 之前有句话说的是,要让一个国家灭亡,必先灭其历史,这一狠毒的招式,被一个小岛上的小蔡使用的淋漓尽致。文化的包容,自己生活在一个文化的国度,每个人,每件事物一切的一切都在时间的文化积淀轮回中。 文化之所以宏大,是每一事物的集合,也许正是如此,每个人身上的文化气息虚无缥缈,虽然看不见,却一直存在。生活在文化的世界中是老天给的最大恩惠,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内心中存在的文化清泉。
14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帛书《老子》被破译:还原一个科学有为的老子
热度 1 emberash 2017-9-4 14:59
原文: http://news.youth.cn/wztt/201503/t20150318_6532025.htm 《帛书老子破译报告·上部·道论》一书作者肖钢(左)做客“青少年国学大讲堂”,讲述《不一样的老子》。 中国青年网记者 陈宇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8日电 (记者 周围围) 一提及老子,稍有点国学基础的人都会自然地联想到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以至于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和社会名流一度将“無为”视为圭臬,将老子和“無为”划上等号。   “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人们误读了老子。”3月15日下午,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指导,青少年国学教育办公室、中国青年网、未来网等主办的青少年国学大讲堂开讲。首讲嘉宾、《帛书老子破译报告·上部·道论》一书作者肖钢做出上述表示。    《道德经》对《老子》更改了几百处   肖钢介绍说,1973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了50多部失传了两千多年的帛书,其中在两张不同形制、不同年代的帛上,用不同的字体抄有《道》和《德》这两篇文章,学者们根据这两部帛书成书的先后,将它们分别称为帛书《老子》甲本和帛书《老子》乙本,统称为帛书《老子》。   历经20多年研究,肖钢发现帛书《老子》和传世约2000年的《道德经》存在着巨大的不同,简直就是天壤之别。“《道德经》对《老子》总共300多句话进行了多达几百处的改动,造成了极为重大的传承损失。而帛书《老子》没有后来的人为更改,较真实地反映了《老子》的原貌。”肖钢直言,“文化产品是每一个人一生之中必需的消费品,也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品。消费者有权知道正确的《老子》信息。”   为什么会出现几百处之多的更改?肖钢解释,发生这些变更,其中一个目前学术界公认的原因,就是为了避讳。如帛书《老子》出土于汉文帝刘恒时期的一个墓,乙本为了避刘邦之讳,特意把书中的“邦”字全部改成“国”字,因此,乙本中就再也见不到甲本中的26个“邦”字了。在帛书《老子》甲本中有这么一段话,“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於大邦。”,而到帛书《老子》乙本中就成了“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於大国。” 肖钢指出,“邦“被改成“国”后,让后人在理解这段话时就产生了偏差,以为这段话是分析国与国的关系,其实帛书《老子》并非就是这一层含义。   他进一步解释称,邦和国有什么区别?中国的文字以象形字为基础,邦和国有交集的地方,但也有其特定的用途,比如繁体“國”字,外围是一个方框,表示外围边界,中间有一个表示疆域的“或”字。“国”字是用来描述边界清晰的事物的。那么“邦”呢?是表示边界不清晰的,但是有集约性的事物。所以当“邦”被拿掉变成“国”的时候,有关“邦”字项下的论述,后人就再也见不到了。今天全民关注的空气“雾霾”问题,就适合用“邦”字来描述。空气是一个事物,人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和感受到,但空气却是没有边界的。探讨没有边界的事物,如空气、人们的思想或观念等,虽然没有边界,但也还是需要研究清楚的,在帛书《老子》中,就是用“邦”字来探讨这类事物的属性和规律的。   肖钢特别强调,今天看到的《道德经》,其实已经经历了太多次的变更。2011年由宗教文化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大型丛书《老子集成》,总计15卷、1100万字,收录了自战国至1949年关于《老子》的传本和注疏本265种,由此可以感受到这部经典在历史传承中所经历的风雨和变迁。因此,如果想真正读懂《老子》的思想,需要从源头上寻找原著作来阅读研究,这样才能找到中国文化的真正缘起。    帛书中的老子积极、有为、阳光、开放   演讲中,肖钢还举例指出,帛书《老子》与同时出土的52部其他著作中的简体“无”和繁体“無”有重大差异。   肖钢认为,从“无为”变异到“無为“,老子的科学思想被误读了2000年之久。按照帛书《老子》第一章中的明确定义,简体的“无”是在时间域上对事情的定义,即“无,名万物之始也”,全书共使用了83次这个简体的“无”;从2000年前河上公版本的《道德经》开始,就将此句改成了“無名天地之始”。简体的“无”,名万物之始,是说“无”字专门用来描述、解释、定义万物开始时的情境和状态,“万物”包括人们能看得见的、想得到的,生活中随时可触及的一切事物。   肖钢生动地运用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例子,解释了“无为”实际是追求万物本源的行为,是科学探索的作为,体现了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在阐释这个例子时,肖钢指出,表面上母鸡是蛋的始,可在鸡蛋没有被生出来之前,卵才是它的始,继续追踪,卵的始是细胞胚芽。那么细胞胚芽从何而来?“以今天人类的知识,只能抱歉地说它来自一个在空间上、时间上我们都无法确定的地方,但那个地方有东西,老子说那个地方就叫“无”,即简体的“无”。“无”既然是名万物之始,那么“无为”就是探索万物之始的作为。”   肖钢说,帛书《老子》的思想中,这个简体的“无”不是“没有”的意思,“无”是万物之始,”无欲”是指探索万物之始的欲望,“无知”是指探索事物之始的那些知识,这是一种有为的科学思想。一旦将“無”仅限定为“天地之始”,那么老子在后面将要深入探讨的这些与这个简体“无”相联系的概念和行为,例如“无知、无欲、无道、无德……“,读者就无从了解其真实含义了。而“無”在帛书《老子》中至少用了5次,这“无”和“無”也有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中的情况,说明这是两个不同的字。   肖钢说,由此可见,对比《道德经》和帛书《老子》,一个不一样的老子就出现了。可惜的是,这个有为的老子消失了2000年,一个無为的老子却被后世流传,甚至将無为、不争、贵柔,称为老子的退世哲学。   肖钢从这几个字的分析入手,把他的研究成果告诉大家,认为帛书《老子》是一部非常严谨的科学巨著,不仅不是消极的,阴暗的,恰恰相反,从帛书《老子》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一个积极的、科学的、阳光的、开放的老子及其重大发现和发明。    帛书《老子》中有科学体系   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肖钢因一次偶然机会,与中国传统文化结缘。在研究中,他发现中国的生命科学知识,在佛学、道学,在《庄子》、《老子》等经典文献中都有大量的陈述和描述。1985年,当他拿到帛书《老子》最早的影印件时发现,原来我们重大的科学成就可能在传承中损失了。此后,他渐渐开始专注做这样一项工作。   演讲中,肖钢还从现代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角度,揭秘《老子》“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蕴含超级学习法和超级养生法的核心原理,也印证了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中含有深刻的实证科学体系。   肖钢将帛书《老子》定义为科学巨著,而且是一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巨著。他指出,比如说在社会科学中,它发现了人人都会写、人人都会说的“我”这个事物,这个事物的后面是人的自我和自我意识。弗洛伊德几百年前提出了人格学说,以“本我、自我和超我探讨人的我的问题,弗洛伊德的这门学说在整个西方文明中不可或缺,如果西方文明没有弗洛伊德的人格学说,没有关于人的自我和自我意识的发现,将黯淡无光。老子在2500年前用这部著作的30%的内容来探讨这个“我”,是重大的社会科学发现成果。更为可贵的是,帛书《老子》完全是建立在健康人的模型之上,而弗洛伊德的学说则是建立在病人的模型上,因此在成果的应用上,帛书《老子》也远远超越了弗洛伊德。   肖钢认为科学体系通常包括五个要素。首先,要提出研究主题;其次,要对研究主题建立一个研究方法,这个研究方法也可以是一个实验模型;第三,要有一个研究的步骤和程序;然后,提供研究过程的注意事项;最后,要有对研究过程中各种现象的归纳以及结论。建立这样一个科学体系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其他人能够重复这个研究过程。   “当一项科学研究过程具备这五个要素的时候,我们可以说这就是一个完备的科学体系。”   肖钢说,在英国著名的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完成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有一道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就是在中华文明过去的历史中,似乎中国文化没有这样的科学体系。在帛书《老子》中,我们真切看到了这样的科学体系。   肖钢表示,自己用20年多年时间研读帛书《老子》,发现以老子为代表的中华民族智慧先贤,曾经达到了非常惊人的科学高度,甚至在很多方面,仍然是人类今天引以为傲的,是现代科技所从未能够触及的。他呼吁,中国的强大,一定要走向文化的强大,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重拾这份文化自信!    声明: 本文仅为广大网友提供更多了解《老子》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个人分类: 哲学|45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帛书《老子》的密码
emberash 2017-9-4 14:51
原文: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5-05/08/c_134220141.htm 峄山人   帛书《老子》从1972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群中出土以来,海内外学者间对这部被认为最接近于老子原著的作品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并从多方面多角度证实了今天通行本《道德经》“多后人所改”,“与古《老子》相远”,“谬误实多”的推论。旅美学者肖钢新著《道论——帛书老子破译报告上部》给读者系统全面地展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老子》。 《道德经》对《老子》改动700多处   经过精确对比帛书《老子》与《道德经》的文本,肖钢发现,后者对前者的改动多达700多处,导致原文350多句话中有160多句发生了重大改变。其中仅因避讳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昭帝刘弗5个皇帝的名字而产生的变异就达100处之多。   这些改动,包括几个大段落的前后大挪移,导致《老子》原来的主题、思想和叙述逻辑支离破碎,面目全非,人们才感觉《道德经》违背常识,逻辑不畅,费解难思。大文豪白居易为此还写了《读老子》一诗——“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表达对《道德经》“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说法的怀疑。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帛书《老子》原文为“知者弗言,言者弗知”。肖钢解释,“弗”,据《汉典》,为甲骨文字形,中间像两根不平直之物,以绳索束缚之,使之平直。其本意是“矫枉、校正、有所约束”。“弗言”指“有所约束地阐发言论或观点”,这当然不是“不言”;“弗知”指“言者的认知和知识都是有局限性的”,并不是指“言者完全不懂不知”。 《老子》不是“無为之学”   更值得注意的是,帛书《老子》中有83个“无”,5个“無”,而《道德经》把83个“无”全改成了“無”,彻底湮没了老子区别定义、使用“无”和“無”二字的深意。   肖钢认为,帛书《老子》中的“無”,表示的是虚拟的“没有”。而对于“无”,帛书《老子》以“无,名万物之始也”作出了专门的定义,指明“无”字专门用于描述“万物初生萌始的状态”。“初生萌始”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单向的开始,也就是开始后就再也回不到从前了;一种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   而“无,名万物之始也”,到了《道德经》变成了“無,名天地之始”,将定义的主体由“无”变成“無”,再将“万物”改成“天地”,不仅使“無”应用于“始”的范围极大地缩小了,原著中83个“无”字的消失,也彻底使“无”的概念及其所讨论的内容令人无从知晓和分辨了。   了解了“无”的定义,就能理解老子主张“无为”的真谛了。“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有两层含义,一是“探寻探索事物起始状况的作为,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作为,是一种科学研究发现的作为;二是“清零复位,使生命巨系统清零复位,使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的行为”。这样再去读帛书《老子》里的这句话——“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就可以正确理解了。“无知”指“打破砂锅问到底或使生命内环境清零复位的知趣”,“无欲”指“探索未知的愿望”,“无不治”指“把可能造成不可收拾局面的问题消灭在初始状态”,这里所描述的方法,是一套“通过科学的生命实践而使人脱民入圣的积极方法”。   再看《道德经》,它把这句话改成了“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無为,则無不治”。历朝历代直到今时,人们对它的解释几乎都是“常使人民不执成见、不生贪欲,使那些智者不敢为所欲为。从事于无所作为的作为,即可以得到全面的治理”。难怪朱熹要义正词严地批评“老子所谓無为,便是全不事事”,老子的思想是愚民和消极的了。  《老子》不是“不争之术”   影响更大的是,肖钢指出,《道德经》把帛书《老子》里的“有争”“弗争”“不战”统统改成了“不争”。   帛书《老子》里如下三句话——“水善利万物而有争……”“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天之道:不战而善胜……”到了《道德经》里,它们则分别变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肖钢指出,“水善利万物而有争……”这一段文章的主题是借对水的自然属性的探讨,引导读者沿着人人都熟悉的水,去思考天之道和人之道的属性。水往低处流、水火无情、洪水猛兽、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水固然可善利万物,但怎么会“不争”?   “弗争”是指“有规则地展开竞争”。“人之道,为而弗争”是对个人积极参与社会竞争的正面鼓励,也是社会发展的文明方向,“为而弗争”是健康的正能量。“不争”是一种消极的态度,也是一种自寻烦恼的愿望,因为人类的本能就是怀疑、挑战和竞争。宣扬“为而不争”既是自欺欺人,也是对人性的摧残,察看历朝历代的注释,除了拐弯抹角、令人眩晕的自圆其说,看不到任何积极的力量。   把水“有争”的自然属性、人道“弗争”的社会属性和天道“不战”的客观规律,一并变异为“不争”,不仅使《老子》原文中四处“不争”的探讨,失去了深刻的发现和思想价值,也使《道德经》中的老子成了“不争之术”的代表,以至于朱熹不无刻薄地指出:“老子心最毒,其所以不与人争者,乃所以深争之也,其设心措意都是如此。闲时他只是如此柔伏,遇着那刚强底人,它便是如此待你。”   陈荣捷先生在《中国哲学文献选编》中所说:“假如没有《老子》这本书的话,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性格将会截然不同。事实上,连作为中国历史和思想主流的儒家,也会不同。因为它并没有逃过道家的影响,佛家的情况也是一样。”由此足见《道德经》畸变《老子》所带来的危害有多深多大。   帛书《老子》的作者把他所用文字发挥到了极致,简练精准。全文为5467字,其用字以不重复计算,共用790余字,其中常用字约占95%。比如“不”字,全文共使用了194次;“以”字,共使用166次;“其”字,共使用149次,也就是说,仅这3个字,就使用了500余次,约为全文字数的十分之一。   但这却是一篇有密码的著作。根据肖钢的研究,包括上面谈到的“不与弗”、“无与無”在内,帛书《老子》共有17组、50多个具有密码性的词,如“恒与常、毋与勿、国与邦、吾与我”等,都是在围绕着生命在探索宇宙的奥秘。
个人分类: 哲学|2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以道家为宗(14)无虚反朴混同分析与可检验精确建模
SciteJushi 2017-6-14 13:00
原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9a92140102wxtt.html    据道家文献中的一些关键词无、虚、冲、朴、混、得一、玄同,杜撰“无虚反朴混同分析”一词,以特指《道德经》反映的世界观和其考察研究事物的方法以及表述方式,强调,那些淋漓尽致的看起来像是普通写作中的形容、类比、比喻、引申,不仅是些表达艺术技巧,而且是基于事物具有内在可比性的观点。从具有终极分辨意义的整体上讲,天地中万事万物,有共通的本原和实质。方方面面,各个层次,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相生相克,联系发展,相和相谐,混而为一。 《道德经》(此后,用DD标示取自于它的语句,主要依据刘通新2012年整理的原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有五六千字,不算长,却指出了那么丰富的道理,它们引起了久远的共鸣,不断给人们有益启迪,潜移默化于人类现代文明中。它显得既朴素、古老,而又睿智、年轻。不仅读起来流畅优美,而且可激发些奇特的感觉:似由A知B,说A就是说B,可言A意想B,望文生义,触景生意,由近知远,所述既可指人也可言某物某事或其抽象属性,似非而是。它似乎显现出,传说的太极神功、打醉拳时的似醉非醉。有时,不同的版本和解读都显得对,甚至貌似迥异其实可以相通。这些,使人不得不惊叹原作者的神奇。 不仅可“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DD,而且可以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上善若水”DD。甚至,越趋于玄同玄德之境界的圣人,与包括时间和空间以及“无”的整体,就越相关相似。 这可能使人隐约感到抽象分形几何的意味。对于分形曲线x(t),区间(t1,t2)段和(t3,t4)段都具有相同的分维,分维刻画了一种跨尺度不变性。小波理论与分维计算中的跨尺度分析,使居士依稀听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DD。更大的道、更好的德、更普遍的规律,对应于更大尺度。 万事万物,都源于大道。“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DD。    因为物形之,所以可以从空间环境这个侧面来研究事物。因为势成之,所以,更全面地了解事物,需要重视时间过程。甚至于,“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DD,要努力DD:“执古之道”、“御今之有”、“知古始”、“既知其母,复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世俗中绝大多数普通人,不可能贪大求全。即使老子那样的圣人,也表示了些困难DD:“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宇宙已向现代人比向几千年前的先辈,展示了更丰富的内容,并赐予更多人越来越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即使对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这样宏大的研究对象,人们也已经可以分其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等阶段,更细致地考察各个国家和民族,做采样和分析,找寻大尺度规律,并希望能预测未来。政府可以据更精细的时空样本数据,更精确地定位问题,预测短期经济增长。    谈到时间过程,像居士一样,有较多信号处理实战经验的人,容易联想起模型拟合、滤波和预测以及采样密度和分辨率。 某部分现代人,作为极其有限时空中的微小部分,即使在少数科技领域中能融会贯通,恐怕也不能确定,科学技术是否有朝一日将发展到“为道日损”DD之境。但是,看看纷繁的学科专业、与日俱增的巨量研究数据和文献资料,想想需要巨大耗资的集体分工协作、正规教育的漫长的学制,就可以意识到,现在是在“为学日益”DD的阶段。 近现代科技研发,有别于古圣先哲的分析。本短文标题,用“可检验精确建模”,表示近现代科技研发的一个显著特点。它崇尚能让他人用经验、试验、实践来重复验证模型和论断,力争方法严密和表述精准,避免模糊和歧义,追求在方方面面、层层级级之间尽可能细致地相互协调融洽。模型,起核心作用。 一般说来,“各门科学并不想作说明,甚至也不想作解释,而主要是制造模型。模型就是一种数学构造,它加上一定的语言解释,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这样一种数学构造所以正当,只是并正是在于期望它能起作用”(《混沌开创新科学》中引的冯诺伊曼语,张淑誉翻译,1990年)。 新浪赛特居士SciteJushi-2017-06-14。
276 次阅读|0 个评论
《封神》之后《西游》中的部分现象
hehedream 2016-12-31 12:41
话说封神一役,阐教大出风头大放光彩,基本瓦解截教势力。姜丞相揭榜了封神大名单,众多仙家神棍都有了归处。由此看似阐教可以一统神仙届的江湖了。 不料多年后的《西游》却暴露了一个大问题:燃灯和 “ 十二金仙 ” 中的惧留孙、普贤、文殊、慈航,三代嫡系 金吒、木吒、韦护等 都入了西方教,李靖和哪吒父子也是左右摇摆。问题就来了,为啥这么多仙家跳槽了呢?还是嫡系,不可不说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先看看跳槽前后的情况: 燃灯由阐教三把手(应该在老子和原始之后)直接任西方教首任 CEO (过去佛); 惧留孙跟着燃灯荣登佛列(应该是上了一个台阶,大抵拿到了“ --- ”者甚至“ --- ”士的称号); 慈航虽然没荣登佛列,大抵算是第一菩萨了(准佛级),从资源上看甚至高于大多佛家; 普贤和文殊,慈航后的两大著名菩萨,并且还是如来最为亲密的菩萨; 韦护上升为菩萨; 金吒由文殊门下转到了如来门前; 木吒从普贤那儿跳到了慈航身边。 据此推测,金吒和木吒大抵也是菩萨(或准菩萨)了。 根据《西游》中四圣试禅心的情节,慈航、文殊和普贤应该还经常一起出差(开 party );还各自养了实力派宠物金毛吼(原金光仙 )、青狮(原虬首仙)、白象(原灵牙仙)。 。。。。。。。。。 西方教在封神之后成功的进行了扩编,由接引和准提二人组膨胀为一个庞大的组织,除了引进多门阐教高手,还收留了长耳定光仙(升 佛级)、毗卢仙 (升佛级)、孔宣(佛母)等众多高手。此外,西方教进行了进一步渗透,如“魔家四将”封神之后入职天庭,最后还是跳槽到西方为“四大天王” 。。。。。。。。 因此,后来出现如来所谓的“安天大会”,西方教成功并列一极也就不奇怪了。进而最终形成了道与佛两个超级大组织(国)。 其他的小团体,只能随风摆了。 。。。。。。。。。 问题( 1 )为啥阐教胜利后,便宜了西方教? ----- 兄弟打架,便宜了第三方? 问题( 2 )本土培养的好苗子愿意跳槽?前途渺茫,升职无望? 问题( 3 )如何扩大提升队伍?不拘一格挖人才,给待遇?
个人分类: 乱弹|3478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道”的一场讨论
热度 1 王中宇 2016-11-10 11:33
关于 “ 道 ” 的一场讨论 友人肖钢老师, 1983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五年制),长期从事从实验室到临床的生命科学研究。对人类的睡眠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同时精于道、医、佛、儒。尤其以极大的功力研究马王堆帛书〈老子〉,出版《道论 · 帛书〈老子〉破译报告上部》(简称《道论》。听肖钢老师的报告,并与他讨论多次,深受启发,获益匪浅。肖钢老师寄来《什么是老子的道?》一文(后附),征求我的意见,引发了我们在微信上的一场讨论。考虑到或许有更多的朋友对此有兴趣,现将讨论内容放在这里,希望能听到有启发性的见解。 这场讨论中,我只怀疑肖钢老师在文中表述的 “ 道 ” 是否是帛书〈老子〉作者心目中的 “ 道 ” 。至于肖钢老师对“道”的理解和他丰富的工作,我钦佩并尊重。对我能理解的部分,有共鸣,还有一些部分,我并无评价能力。 肖钢老师的部分工作,在网上可以查到,如: 肖钢和他的《道论.帛书 老子 破译报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b2087c30102vos7.html 肖钢——帛书《老子》新解(连载) http://bbs.tianya.cn/post-647-29141-1.shtml 感兴趣的朋友可自己去读读。 帛书老子原文,亦可在网上找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4c6210100lkrt.html 答肖钢老师 肖老师: 承赠大作,拜读之余,至为敬佩。 您从现代物理学的视角看帛书老子,看到其中与现代物理学契合的许多方面,发人深省。我也是理工科出身,对您的论述有共鸣。但那是否就是帛书原作者的原意,相隔两千多年,已无法直接对证。 逻辑上一个可行的途径是通读帛书老子全文,看作者是在什么意义上使用“道”这个术语,或许能由此揣测原作者心目中的“道”是什么。 原文中至少三次将“道”放在不同的序列中讨论。逻辑上,列在同一序列的诸项,或者属同一范畴,或者有嵌套关系,或者可以排序。这有助于我们揣测原作者心目中的“道”。 其一是: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 ” 作者将道、德、仁、义、礼列在一起,最后得出“ 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 ”的结论。可见在作者的心中,“道”具有社会学、伦理学的属性。在这里,不涉及物理属性。 其二:“ 至虚,极也;守情,表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夫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情。情,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亡亡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沕身不怠。 ” 这里又出现了一个序列:知、常、容、公、王、道、久。在这个序列中,“道”被放在“王”与“久”之间。其意义难解,似乎涉及到对“过程”与“循环”的认识。但肯定不是讨论今天意义上的能量 - 物质问题。 其三:“ 有物昆成,先天地生。萧呵,缪呵!独立而不垓,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 道 ,强为之名曰大。大曰筮,筮曰远,远曰反。 道 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这里又出现了一个序列:人、地、天、道、自然。“道”在“天”与“自然”之间。注意,这个序列由“法”串成,而“法”似可理解为“遵循”,可遵循的应是规律、准则、榜样、指令之类,不可能是能量、物质之类的物理量。 此外,从作者运用“道”这个术语的上下文,亦可揣测“道”的属性。 “ 上士闻 道 ,堇而行之。中士闻 道 ,若存若亡。下士闻 道 ,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 道 。是以建言有之曰:“明 道 如费,进 道 如退,夷 道 如类。 ” “道”是可闻的,不同的人听见“道”,有不同的反应。且“上士”听见“道”后,会“ 堇而行之 ”。由此,“道”很可能是“道理”一类的对象。 “ 天下有 道 ,却走马以粪;天下无 道 ,戎马生于郊 。” 可见逻辑上天下可能“ 有道 ”,也可能“ 无道 ”。对天下而言,可能有,也可能无的东西,应该不是什么物理量。这里的“ 有道”、“无道 ”应与“ 有道明君”、“无道昏君 ”中的含义相类。下一段旁证了这一点: “ 使我介有知,行于大 道 ,唯施是畏。大 道 甚夷,民甚好解。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赍财有余,是谓盗夸。盗夸,非 道 也 。 ” 这里将“ 盗夸 ”作为“道”的对立面,“ 盗夸 ”表现为“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赍财有余。 ”整一个贪婪无度、奢侈淫靡、荒废政事的无道昏君。可见在作者心中的“道”,是统治者应遵循的规则。 “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惟啬,是以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 道 也。 ” “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 道 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申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 以上两段,都将“道”与治国相联系,尤其是后一段,河上公(西汉)、严君平(西汉)、唐玄宗(唐)、吕惠卿(宋)、朱元璋(明)都从治国的角度理解它。而元代的道士邓琦,则从炼内丹的角度理解它。邓琦的理解其实是将炼丹比附为治国: “ 人身兼乎天地大国也。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三百六十骨节穴俞、八万四千毛窍腠理,血长八百一十丈,气畜一万三千五百息,小鲜也。若治人身,以心肾水火烹之,其气交归于体,而不至于散乱。若治大国,以阴阳水火烹之,其德交归于道,而不至于苛细。 ”( 邓琦《道德真经三解》卷四 ) 从治国的角度,帛书老子甚至说: “ 故曰:为 道 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此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 显然,在作者看来,治民之“ 道 ”,在“ 愚之 ”而非“ 知之 ”。这里“ 道 ”是治民应遵循的原则。 下边一段是人们耳熟能详的: “ 天下之 道 ,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 天之道 ,损有余而益不足; 人之道 ,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此有 道 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又,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 它讲了两个反馈机制:“ 天之道 ” -- 负反馈机制;“ 人之道 ” -- 正反馈机制。与治国原则相比,这是更抽象的机制,但绝不是物理量。 由此,从对“道”这个术语的运用的角度,我们看到,“道”基本不被用于物理意义上,而被广范用于社会意义,尤其是治国的意义上。唯有对“ 天之道 ”、“ 人之道 ”的讨论,涉及了更抽象的反馈机制。即使在这里,最后也落实到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处世态度:“ 是以圣人为而弗又,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 综上,一个比较合理的揣测是:“道”在帛书老子的心目中,是某种机制、规律、规则,而不是能量或物质之类的物理量。从这个角度似也可理解您大作中引证的段落。 第一: “ 有物昆成,先天地生。 萧 呵,缪呵!独立而不垓 ,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 道 ,强为之名曰大。大曰筮,筮曰远,远曰反。 道 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 道 , 道 法自然 ” 这一段前以引证过。从整段文章看,它强调“道”是个勉强起的名字。这让我想起了自己上幼儿园时候闹的一个笑话。那时老听大人说道毛主席、共产党,我就问“ 毛主席大还是共产党大 ?”大人解释道:“ 共产党是个组织,不能比较。 ”而我一个幼儿园的孩子,完全不能理解何为“组织”。事实上,人的认识发育过程,就是处理感官现象的过程,在其初期,只可能理解可直接把握的概念,如一个个具体的人,作为小孩,对人们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的就是“大小”。 由此,在帛书老子的写作年代,绝大多数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人们能理解的概念,主要是描述实物的概念。而帛书老子的作者,已经形成了机制、规律、规则之类的概念。但当时的语言中还没有足以表述这类概念的词汇。作者不得以用表述实物的词汇来表述机制、规律、规则之类的概念,结果就形成了云山雾罩的文字。上述这一段,无非表达了三层意思: 其一,“道”独立于“物”。虽然说它是“ 有物昆成 ”,但它“ 先天地生 ”,而且“ 独立而不垓 ”,可见它不是天地间的任何物体。 其二,“道”的本性是演化。所以“ 大曰筮,筮曰远,远曰反。 ” 其三,“道”为“天”所遵循。所以后面讨论了“ 天之道 ”。 大作仅引述其中的“ 萧 呵,缪呵!独立而不垓 ”,就得出了“ 道不是热、声、光、电、磁、化学能、机械能、核能这八种现代物理学已了解的能量,因为这些能量必须依赖于物质和时空而存在的。 现代物理学正在关注的暗能量,可能就是道 ”,这结论可能太牵强了。 第二: “ 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此谓玄德。玄德 深矣、远矣、与物反矣, 乃至大顺。 ” 这一段前也引述过,大作仅引述其中的“ 深矣、远矣、与物反矣 ”,却略去了其主语“玄德”,而“玄德”即“ 邦之德 ”,即“ 以不知知邦 ”。由此得出的结论“ 道与时空万物同在,但存在的形式是与我们所熟知的时空和物质相反的。现代物理学正在关注的反物质,可能就是道 ”,恐怕不是作者的本意。 第三: 由“ 有物昆成 , 先天地生 。 萧呵,漻呵 , 独立而不垓 ”,“ 大曰筮 , 筮曰远 , 远曰反 ”和“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得出结论: “ 大、筮、远、反的属性是道可以转变成物质和时空的机制和原动力,而在冷爆炸中发生的无中生有和有无相生,都是因为道。 这与现代物理学的宇宙大爆炸学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重大区别,其区别之一就是:无中生有是以冷爆炸的方式发生的,而且不仅是发生在宇宙的生成过程中,微微型的冷爆炸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 ” 从帛书作者对“道”这个术语的运用看,“道”指的是某种机制、规律、规则。说它可以“ 转变成物质和时空的机制和原动力 ”,令人费解。 这里唯“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一句或与大作的意思吻合。而这已被众多注家关注。佛家有云:“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这基本上是哲学而非物理学讨论。 第四: 由“ 道,生之,畜之,长之,遂之,亭之,毒之,养之,复之。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 ” 得出:“ 万物的生发衰败正是自行组织和自行平衡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始作俑者正是道, 物壮而老 、 出生入死 都是道的使然 ”这里讨论的是机制与规律,不是能量与物质。注意,这里又提到了“玄德”,在前边引证的“玄德”即“ 邦之德 ”,即“ 以不知知邦 ”,是一种治国原则。这里的“玄德”逻辑上也应是某种原则。 第五: 由“ 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得出结论:“ 对于万物发展来说,道不是主导它们生发衰败的唯一因素,阳光、水分、温度、各种形式的营养和能量,各有贡献,不可或缺 ”。 阴阳是中国哲学的一对核心概念。但凡是“物”,中国人总能在其中看到阴阳。由这段话推出后面的结论,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第六: 由“ 道大 , 天大 , 地大 , 王亦大 。 国中有四大 , 而王居一焉 ”,得出结论:“ 在一个人体所构成的封闭系统中,道、生命内环境的运行法则、肉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自我和自我意识所支配的主观能动性,是决定我们生命和生活历程及质量的四大因素。了解这四大因素,管理和合理地调配及应用这四大因素,是提高我们生命和生活质量的方向,是老子超级养生法和超级学习法的原理 ” 看来您将“ 天 ”理解为“ 生命内环境的运行法则 ”,“ 地 ”理解为“ 肉体的各个组成部分 ”,“ 王 ”理解为“ 自我和自我意识所支配的主观能动性 ”。而这是否是帛书原作者的本意,无从考证。我怀疑他未必知道“ 生命内环境的运行法则 ”和“ 自我和自我意识所支配的主观能动性 ”。 第七 : “ 道 ,泛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 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上,可名于大。 是以声人之能成其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 大作引用了其中的“ 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上,可名于大。 ”就得出结论: “ 也就是说,道不是神,不是具有意志的超自然力量,它是不由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存在,因此任何形式的物质、组织和个人都不可能取代 这种能量 ,任何自喻为道或者以道化身的人,都是‘ 非以明民也,而以愚之也 ’的 ” 这里将“道”称为“ 这种能量 ”,又说它“ 不是神,不是具有意志的超自然力量 ”。 其实,细读整个这段话,如果将其理解为对机制、规律、规则的描述,不会有任何矛盾。跟本扯不上“神”与“ 具有意志的超自然力量 ”。更不可能是物理学中的能量。其核心意思是:“道”不是人,没有人的欲望,它不追求人类祈望的“大”、“小”之类目标,而人类追求自己的目标,却需要遵循“道”。 至于“ 非以明民也,而以愚之也 ”,前边已经讨论过,是一种治国之道,换而言之,是一种规则。完全不涉及“ 自喻为道或者以道化身的人 ”。 第八: “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 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 大作引证了其中的“ 道 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得出结论: “ 道在向着无穷小的方向不断聚集的过程中,形成了能量密度、体积和质量不同的粒子及空间;这些不同的粒子和空间,继续在道的包围和作用下,以大、筮、远、反的方式对立且随机地组合成更大的粒子集和集空间,而形成了更大、更稳定的粒子和空间,如原子和分子;原子和分子继续在道的包围和作用下,以大、筮、远、反的方式对立且随机地组合成更大的基团,如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和有机物继续在道的包围和作用下,以大、筮、远、反的方式对立且随机地组合成更大的基团,如氨基酸和蛋白质。依此,物质世界在道的作用下,以同一性、对立统一性和随机性而诞生,并表现出物质的进化性和物种的多样性。一个关于宇宙、物质和生命的中国学说就此诞生了!一个更为丰富和精致的哲学体系就形成了! ” 由短短十三个字推衍出如此辉煌的篇章,如果没有现代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知识,恐怕做不到。至于这是否是帛书作者的本意,就无从知道了。 第九: “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乐与饵,过格止。 故 道 之出言也,曰:‘谈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 ” “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 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 。非其申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 大作引证了其中标出的部分,得出的结论是:“ 虽然道作为一个事物是无味、无色、无形、还听不到的,但却是可以感受、验证和应用的,不过,它的效用不是立竿见影的。 ” 如果将“道”理解为机制、规律、规则之类,前一段段话讲的是理解“道”的难度,缺乏人生阅历和思想深度的人,听不懂它。后一段话前以讨论过,讲的是治国之道。在古人哪里“鬼”、“神”的观念源自对必然性的无知和由此带来的恐惧。理解了道,就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就可避免因无知而产生的伤害。“鬼”、“神”的观念就不再有意义了。 物理学里,能量有明确的定义: E=M*V 2 /2 。 进一步思考,在牛顿力学里,有三个基本量纲:质量、长度、时间。其他的力学量都是由这三个基本量派生出来的。例如能量就是一个派生的力学量。凡不能用质量、长度、时间派生出的物理量,就不在力学的视野中。如一张桌子,从力学的角度,可以讨论其形状、大小、位置、比重、动能、势能,却无法讨论其颜色、硬度、温度、艺术风格,因为这些属性不在力学的视野之内。可见力学是一个相当狭隘的视野,而能量是这个视野中的一维,还不属基本量纲。 现在有一种倾向,将能量的概念泛化。它最早来自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公式,认为质量与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它带来的一个逻辑矛盾是:能量与质量有不同的量纲,说两者能相互转换,无异于说一斤等于多少公里或多少小时。 大作称“ 中国的老子说那是一种能量,一种在他之前还没有人讨论过的能量,他把它称为道 。 ”恐怕只能理解为借喻,帛书老子中没有能量一词,说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有“能量”的观念,需要证据。至少在帛书老子不存在这样的证据,因为建立能量的概念需要有质量的概念,而帛书中没有。 此外,能量是个标量,没有矢量属性。现在流行“正能量”之说,意味着还有“负能量”,结果能量成了矢量。好在“正能量”之说是政治家们的语言,人们从来不苛求他们说话的逻辑性与严密性,就当他们打了一个比方罢了。 大作称:“ 这种能量以冷爆炸的方式产生, 以大、筮、远、反的矢量属性 和‘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的方式生灭时空。 ”此论与政治家们的“正能量”异曲同工,都将能量视为矢量。 由此大作所称的能量,不同于物理学定义的能量,只能理解为借喻。为表述严谨计,何不另用一个术语,以免误解? 先秦诸子非我所长,现代物理仅略知一二。在此班门弄斧,无非是抛砖引玉,请多指教。 中宇再拜 肖刚老师的回信 王老师早上好! 大作阅毕,深感老师功力深厚和认真待事的执着。大作的批判举证详细,逻辑清晰,以三点为核心, 一:老子的道不是物理概念的能量; 二:老子论道是论治国的方法; 三:老子时代不会有包括物理学概念在内的现代概念,因而也不会有现代思想。 反馈我的意见如下,供老师参考: 1) 道是一种能量不仅是“萧呵,。。。”这一句话描过的,类似还有“道沖,而用之又弗盈也”、“道者,万物之注也”等,我理解“吾强为之名”的强是强调,而非勉强,否则就难以理解后面包括大筮远反、人地天道互“法”为自然的精确讨论了。 2) 老师举证道是机制、法则、规律,特别是于治国,因而不可能是能量。确实,我认为老子的思路是非常清楚的,所以有天之道与人之道之分,他所论的天下也三分为生命、大自然、社会的天下。正因为天之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能量,所以天之道是不可为的恒道,可为的道是人之道,“为道者”是贬义词,他们的行为都是被老子批判的。玄德是天之道与万物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力,人之道只能建立德。所以玄德包含反物质概念。 3) 我试图用现代的概念,包括科学的概念,来理解老子的著作和思想,而不是解释他著作的内容,因为在我看来,他的发现和发明成果在许多面超过了我们现在的自然科学成就。看来我做的不够好。 另:老师引用的老子文,有一些不是帛书老子,而是道德经。 老师的大作内容非常丰富,绝非我这三言两语能够交待清楚的,须花时间向老师当面一一汇报。但老师的批判,都是对我的指导,是对我的磨砺,既能纠正我的观点,又能对调整我的表述有所帮助。十分难得,是这么多年来唯一直面我的观点的批评,万分感谢 道是不是一种能量,将成为辩论焦点,我们基于帛书《老子》的论据摘录如下: 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第 4 章); 有物昆成,先天地生。萧呵,漻呵,独立而不垓(第 25 章); 道泛呵,其可左右也。功成遂事,而弗名有也(第 34 章);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第 41 章); 道生之而德畜之(第 51 章) ; 道者,万物之注也(第 62 章); 天之道:不战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第 75 章)。 复信 肖老师: 我不过是“门外文谈”,纯粹的外行之见,不必太认真,更谈不上“ 当面一一汇报 ”。“批判”、“指导”云云更令我惶恐。在我看来,学术交流的目的,在于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准确理解对方的观点。不必追求统一见解 ---- 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能的。即便达成了统一意见,也未必就接近了真相。科学史上,学界几乎完全一致的见解,最后被证明远离真相,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您说“ 道是不是一种能量,将成为辩论焦点 ”,我深以为然。问题的关健不在于“道”,而在于何为“能量”。现代物理学的前沿似乎不再将能量理解为牛顿力学中那个派生的物理量,而是将其理解为世界的本源。换而言之,若由这些前沿物理学家来构建量纲体系,可能将能量列为基本量纲之一,甚至是唯一的基本量纲。就此问题,我曾请教过北师大物理教授李福利先生。他的回答是,现在人们不再关注量纲了。 我是个死脑筋,李教授的回答无法令我释疑。所以直到现在,当我运用“能量”这个术语时,仍是牛顿力学意义上的能量。 您列举的帛书对“道”的描述,给我的印象似乎更接近“以太”或“场”。似乎佛家对“存在”有类似的看法:“存在”的主体是人类无法感知的,它像无际的海洋。人类能感知的“世界”,不过是这海洋中随生随灭的浪花。作为这浪花上渺小的存在物,人类的感知与理解力是极其有限的。 您推荐的《看不见的彩虹》刚买到,正读得津津有味,深受启发。谢谢您的推荐,有闲暇聚会时,再讨论。 复信: 王老师 晚上好!在我看来,物理学用“场”来描述有方向的能量,如磁场、电场。所以,用“道场”来描述老子所讨论的有矢量属性的能量,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可惜“道场”这个词已经被用坏了。 确实,学术上观点不必追求一致,但相互沟通让对方了解自己的观点,还是有必要的。 特别是您再三称“大作”情况下,我更忐忑而不敢怠慢了,若有不到,敬请原谅。仼何人对我的批评,对我来说都是最好的磨励,即便观点不同,甚至我认为对方是有错误的,我也是由衷感谢的,因为都是在帮助我,请老师不吝赐教,继续批评指正 王的复信: “道场”是个很好的术语,不必顾忌道士们的感受,道教与道家本非一路,你的理论又不限于道家。要不,“统一场”也不错,但需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得到实验的支持 肖的复信: “统一场”爱因斯坦已用过,且易让道的同一性、对立统一性和随机性出现偏颇。老子也好,中国文化也好,对“一”是非常注重的,但是一与统一还有区别的。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论“一”,很多的时候是包含着“场”’概念的。 附:肖钢《什么是老子的道?》 什么是老子的道? 老子的道,就是万物能够自行组织和自行平衡的核心秘密( 道的第一定义。帛书《老子 ·第4章 》 )。老子对道的论述,就是解释宇宙、物质、生命之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套完整、严谨、科学的中国学说( 道的第二定义。帛书《老子 ·第25章 》 )!这个学说,构建了一个全面而精致的哲学体系( 道的第三定义。帛书《老子 ·第41章 》 )! 万物能够自行组织和自行平衡,这是普遍的自然现象和客观规律,这种现象和规律的后面隐藏着至今不为人知的机制和力量,在两千五百年前, 中国的老子说那是一种能量,一种在他之前还没有人讨论过的能量,他把它称为道 。 他说1:道是一种不依赖于物质和时空而存在的能量( 萧呵,漻呵 , 独立而不垓 )。 也就是说,道不是热、声、光、电、磁、化学能、机械能、核能这八种现代物理学已了解的能量,因为这些能量必须依赖于物质和时空而存在的。 现代物理学正在关注的暗能量,可能就是道 ; 他说2:空间、时间和物质都来自于这种能量,但这种能量并没有全部转化成时空和物质( 可以为天地母 ),它以反物质的形式存在着( 深矣、远矣,与物反矣 )。 也就是说,道与时空万物同在,但存在的形式是与我们所熟知的时空和物质相反的。现代物理学正在关注的反物质,可能就是道; 他说3:这种能量以冷爆炸的方式产生( 有物昆成 , 先天地生 。 萧呵,漻呵 , 独立而不垓 ),以大、筮、远、反的矢量属性( 大曰筮 , 筮曰远 , 远曰反 )和“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的方式生灭时空。 也就是说,大、筮、远、反的属性是道可以转变成物质和时空的机制和原动力,而在冷爆炸中发生的无中生有和有无相生,都是因为道。 这与现代物理学的宇宙大爆炸学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重大区别,其区别之一就是:无中生有是以冷爆炸的方式发生的,而且不仅是发生在宇宙的生成过程中,微微型的冷爆炸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 一种能量,具有大、筮、远、反的矢量属性,这是物理学从没有发现和讨论过的,如被证实,将是中华文明对人类的重大科学贡献; 他说4:因为物质和时空都来源于这个能量,所以物质和时空也都具有大、筮、远、反的行为特征,因此,这个能量既生、蓄、养、育万物,也停、毒、腐、覆万物,它生发万物却没有具体的形式,它作用于万物却不固执,它是万物的首长却不主宰万物,因而万物的生长既是因循守旧的,又是自由开放的( 道 , 生之畜之 、 长之育之 、 亭之毒之 、 养之覆之 , 生而弗有也 , 为而弗恃也 , 长而弗宰也 )。 也就是说,万物的生发衰败正是自行组织和自行平衡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始作俑者正是道, 物壮而老 、 出生入死 都是道的使然; 他说5:虽然万物因为这个能量而能够自行组织和自行平衡,但万物的成长还需要其他能量( 万物负阴而抱阳 , 中氣以为和 )。 也就是说,对于万物发展来说,道不是主导它们生发衰败的唯一因素,阳光、水分、温度、各种形式的营养和能量,各有贡献,不可或缺; 他说6:对一个封闭的系统来说,这个能量和这个系统的运行法则、系统的物质构成以及系统的主观能动性一起,组成了决定这个系统生存发展的四大因素( 道大 , 天大 , 地大 , 王亦大 。 国中有四大 , 而王居一焉 )。 也就是说,在一个人体所构成的封闭系统中,道、生命内环境的运行法则、肉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自我和自我意识所支配的主观能动性,是决定我们生命和生活历程及质量的四大因素。了解这四大因素,管理和合理地调配及应用这四大因素,是提高我们生命和生活质量的方向,是老子超级养生法和超级学习法的原理。 他说7:这种能量没有主观意志,因此这种能量不会、也不能主宰万物;万物也不能主宰这种具有矢量属性又不依赖于时空和物质而存在的能量。( 万物归焉弗为主 , 则恒无欲也 , 可名於小 。 万物归焉而弗为主 , 可名於大 ) 也就是说,道不是神,不是具有意志的超自然力量,它是不由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存在,因此任何形式的物质、组织和个人都不可能取代这种能量,任何自喻为道或者以道化身的人,都是“ 非以明民也,而以愚之也 ”的; 他说8:正是因为大、筮、远、反的矢量属性,所以这种能量以同一的形式,同时向着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方向对立发展,且发展是随机的,所以,这种能量使时空万物的存在与发展,普遍具有了同一性、对立统一性和随机性( 道生一 , 一生二 , 二生三 。 三生万物 。)。 也就是说,道在向着无穷小的方向不断聚集的过程中,形成了能量密度、体积和质量不同的粒子及空间;这些不同的粒子和空间,继续在道的包围和作用下,以大、筮、远、反的方式对立且随机地组合成更大的粒子集和集空间,而形成了更大、更稳定的粒子和空间,如原子和分子;原子和分子继续在道的包围和作用下,以大、筮、远、反的方式对立且随机地组合成更大的基团,如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和有机物继续在道的包围和作用下,以大、筮、远、反的方式对立且随机地组合成更大的基团,如氨基酸和蛋白质。依此,物质世界在道的作用下,以同一性、对立统一性和随机性而诞生,并表现出物质的进化性和物种的多样性。一个关于宇宙、物质和生命的中国学说就此诞生了!一个更为丰富和精致的哲学体系就形成了! 他说9:虽然道作为一个事物是无味、无色、无形、还听不到的( 故道之出言也,曰 : 淡呵 , 其无味也 。 视之,不足见也 。 听之,不足闻也 ),但却是可以感受、验证和应用的( 以道莅天下 , 其鬼不神 。 非其鬼不神也 , 其神不伤人也 。 非其神不伤人也 ),不过,它的效用不是立竿见影的。( 用之,不可即也 。) 老子还说:他这样讨论道,是前无古人的( 吾未知其名 , 字之曰道 ),但不是坐而论道,更不是凭空想象,是从一个可重复的科学实验中发现和证实的,是“ 言有宗,事有君 ”的。所有人都可以按照他撰写的实验指导书重复他的实验,他把这份实验指导书留在了他的著作《道》和《德》中。 《道》和《德》在哪里?以上的中国学说和哲学体系在哪里?就在1972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中。
个人分类: 科技观察|7639 次阅读|1 个评论
每天一条负能量-74
zhujieying 2016-5-17 12:14
原来世界上最早的自由主义宏观经济学家是老子呢!他说:无为而治。
个人分类: 段子|1534 次阅读|0 个评论
由《爱因斯坦的未竟之梦:物理规律的大统一》想到的...
热度 2 uestc2014xiaoyu 2016-2-16 10:53
这两日读到了王勇老师上传到群里的一篇文章——《 爱因斯坦的未竟之梦:物理规律的大统一 》(以下简称“未竟之梦”),作者是中科院物理所的杨金民老师,以及郑州大学的王飞老师。初看这篇文章,不禁让我想到前些日子读的《 开启中医之门——运气学导论 》(以下简称“导论”),李阳波讲述,刘力红、唐农、刘方整理。“导论”中讲阴阳术数构系时,讨论了“道可道,非常道”,其中有一段关于“玄”的论述,和这篇“未竟之梦”似有遥相呼应之意。虽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认识,难免有偏颇之处。 “未竟之梦”针对于物理学中的统一理论的发展历史和目前研究现状展开论述,分别提到了: 1 、物理学的第一次统一,基于伽利略和牛顿对于地上的运动和天体运动的统一,称之为天和地的统一; 2 、物理学的第二次统一,基于法拉利、麦克斯韦等科学家的贡献,是一次针对于电、磁、光的统一; 3 、随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将时间、空间和物质进行了统一的尝试; 4 、引力和电磁统一的尝试,虽然以失败结尾,但是却为其后的统一场论奠定了基础; 5 、规范场论的思想为统一场论提供助力,尤其是希格斯机制和特霍夫特关于规范场重整化的发展,使得规范场论趋于完善,但是这个统一仍然不尽人意; 6 、用于描述强相互作用的量子色动力学( QCD ),促进着核力的统一描述进展,然而很多问题仍然不明朗; 7 、电磁作用和弱作用的统一; 8 、强作用、电磁作用和弱作用的统一描述; 9 、夸克和轻子统一的尝试; 10 、强作用、电磁作用和弱作用的大统一。通过对这一系列的统一理论的发展回顾和总结,最后介绍了现在发展的如火如荼的超弦理论。超弦理论发源于强相互作用的研究,其基本对象不是点状的,而是具有不同维度的弦。但是对这一点我还是似懂非懂。 对于超对称和大统一我没有研究过,也一直觉得是很高深的学问。读了“未竟之梦”,个人有个感觉,近现代的物理学发展,似乎一直在围绕着人类对物质世界和宇宙天体、物质运动规律的研究,那么对于生命的起源呢?对于人呢?对于“气”、“血”、“精神”等的理解和研究呢?或许这些不属于同一个范畴。近日看到一本书,《 无中生有的宇宙:万物起源于空,空又从而来? 》(美)劳伦斯· M. 克劳斯,还没有来得及读一下。又有报道称——“ 胡氏时空量子理论 ”(简称 HQW ), 用物理的方法,科学地解释了宇宙及基本粒子的起源及演变。 HQW 根据现代物理学对:时间 / 空间 / 质量 / 能量 / 电 / 磁 / 波 / 力 / 引力等等的描述,进一步分析认识了它们的本质。在现有的电磁理论、量子理论、宇宙学、天体物理学 , 粒子物理学,多维空间等等基础之上,结合时空,建立了胡氏时空量子理论。它轻易地用引力空隙原理解释了引力,看出了牛顿万有引力理论的缺陷;也很容易理解爱恩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奥妙。它提出了新的天体分类方法及基本粒子分类方法,提出了两类时空概念及反时空概念,很容易了解黑洞 / 白洞 / 双星等,也容易理解反物质 / 暗物质及它们为什么暗?为什么黑?为什么反?及它们存在的位置及方式。为人类科学的认识自然提供了系统的准确的理论指导。无论人类再过多少年,无论科学怎样发展,只有回到胡氏时空量子轨道上来,才能认清自然的本质。 不知道这些新的认知,会不会对于物理学、哲学等交叉范畴的东西,有一个归于一致的论断或者论点。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的“道”和“名”,在李阳波老师看来,是属于唯物主义科学概念的范畴的,他的解释也是十分有道理的,我很认同这一点。他认为“道”是运动轨迹,是宇宙天体的运转与变化,这些规律或者客观存在,能够通过我们的感官感知出来。同时,“道”最直观的感知就是产生了节令,产生了春夏秋冬和阴晴圆缺。而“名”,由“道”产生,这里的“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谓之“名”。“常”指的是恒一不变,“非常”指我们的“道”和“名”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内在交替,此消彼长的过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正是应运了“非常道,非常名”。 那么“玄”是什么呢?这里仍然借用“导论”中的一段解释。 道虽然是可知的,可是我们没有一个常一不变的道,对于这个不是常一不变的道,我们有没有一个东西去把握它呢?有!这个东西就是“玄”。古人为了了解和测定天道的运行情况,立有一个八尺的圭表,我们只要在日中的时候看看太阳在圭表下的投影,就可以知道天道的运行情况。这个投影又叫做“晷影”。晷影长了,天气就变冷;晷影短了,天气就逐渐转热。春夏秋冬就是由相应的晷影长度来确定的。因为这个晷影是黑色的,所以叫做“玄”,玄就是黑色的意思。天道的运行情况,有无的相生变化,都可以通过“玄”的长短来测定。我们看不到这个星体,可是我们看到这个“玄”的长度,我们就可以知道星体的运行情况,就可以知道春夏秋冬的到来。所以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妙是生生化化,万物的生长衰老的变化就叫做“妙”。由于地球的绕日运动,由于太阳视运动对地球照射角度的变化,这个玄,有时长,有时短,长长短短,所以“玄之又玄”。我们的一些东西,该是春天生还是夏天长,该是秋天收还是冬天藏,就是根据这个玄的变化,所以说这个玄的变化是万物生长变化之门,是“众妙之门”。 ——《开启中医之门——运气学导论》,李阳波讲述, 刘力红、唐农、刘方整理, P5-P6 。 此“玄”非彼“弦”也,对于宇宙天体的认知,对于生命的认知,无论是从内而外,还是从外而内,总是在熙熙攘攘、起起落落中进行着,奇妙而晦涩。
个人分类: 量子机器学习|24641 次阅读|5 个评论
听“湯川さん”说老庄
热度 16 lev 2015-9-30 19:41
听“湯川さん”说老庄 一 日语里的“ さん ”(罗马音: sa-n ),和汉字“桑”( sang, 取入声 )的发音比较接近,是附加在姓或名后面的敬称,男女老幼皆可。 兄弟我倾向于把 “ さん ”译为“卿”,或者干脆不翻译。 有的地方把它翻译为“君”,并不准确,因为“君”( くん , ku-n )在日语里是另一个敬称,一般专指男性(当然也有例外)。有时“ さん ”也被翻译成“先生”,这又容易与日语中的“先生”( せんせい, se-n-se-i )相混淆。因为日语中的“先生”来自古汉语,特指有学问的人,一般用作教师的专属敬称。而现代汉语中“先生”则更接近英语的 Mister, 所指要宽泛得多(当然也包括教师)。 据说抗战时期,沦陷区北平的学生被迫向学校里的日本“先生”行礼,同学们干脆直呼这些“先生”为“孙子”(北京方言: sun zei )...... 二 今天在搜索引擎里输入“ 湯川先生 ”( yukawa sensei ),十有八九出来的是这位老兄: 湯川学( Yukawa Manabu ) 人家上物理课是这样的: 据说在系列小说《伽利略》( 『 ガリレオ 』 , 東野圭吾 )中,这个人物的设定是为致敬另一位“ 湯川先生 ”—— 湯川秀樹 (Yukawa Hideki,1907~1981)。 人家讲课是这样的: 三 与符号化的“ 湯川学”不同, 湯川秀樹显然并不仅仅把自己定位在单纯的物理学家这样的角色(尤其是用 NB 奖来标定)。他更广泛的兴趣连同自己金光闪闪的“土鳖”标签,几乎可以看成是自 福澤諭吉 ( Fukuzawa Yukichi ) 以来的一个反动,使得他本身又成了一个特殊的符号 。 在家练书法的 Yukawa Sensei,1962年 从内容上看,大概在写“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典出《论语·阳货第十七》:“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 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在“講談社” 为他编纂的文集《创造力与直觉:一位物理学家眼中的东方与西方》( Creativity and intuition : a physicist looks at East and West ,1973 )中, 湯川多次谈到了老庄,尤其对庄子与惠子的“濠梁之辩”情有独钟,而“知鱼乐”( Joy of Fishes )是他常常引用的典故,也是他书赠友人“备急方”。 四 1974 年 8 月,在东京和京都召开的第十四届国际科学史大会( The XIV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上, 湯川作了题为《科学在日本的一百年》( Hundred Years of Science in Japan: From a Physicist’s Point of View )大会 报告,其中有一段很“有趣”的个人感悟( 所谓“有趣”是指,如果类似的话出自某位中国人之口,又会是怎样一番情境...... ): ......Why there are so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such particles in Nature? No physicist can give a convincing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as yet,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attempts at unifying theory of elementary particles.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I have come to think, since about twenty years ago, that I might be able to take advantage of my inheritance of the way of thinking alien more or less to the West. As a matter of fact, I had been taught from my grandfather great many Chinese classics since from five years of age. This was an unusual experience for the children of my generation. When I was grown up to be 15 years old or so, I found books of Taoists such as “Laotse” and “Chuangtse”. They were interesting to me, but I did not have definite intention to be a physicist or a natural philosopher at that time. It was many years later that new interest in these books arose in me. For instance, I was surprised by finding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 “Chuangtse”. When a metal worker wanted to cast something, the metal leapt up and said “I am determined to become that finest sword ever made”. The metal worker would have thought that he got hold of sinister material. In the same way, we can regard heaven and earth as a great crucible, all things including man as metals and the Creator as a metal worker. Whether man lives or dies, whatever happens, is it not enough? Surely all that matters is to sleep peacefully and refreshed.”Evidently, Chuangtse sought to overcome life and death by resort to the metaphor of metal and metal worker. However, I was surprised, because I had been referring metaphorically to the notion of “invisible molds” in order to grasp intuitively the appearance and disappeara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elementary particles.This may sound to be a mere coincidence, but it is at least, stimulating to reread Laotse and Chuangtse casually. More recently, I was informed that, Professor Needam( Needham) pointed out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tribution of Taoists,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 为什么自然中存在如此多不同种类的粒子? 尽管对基本粒子的统一理论有很多尝试, 至今仍没有一个物理学家能就这个问题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在这样的情形下,大概自二十年前始,我试图思考,我或者能够发挥我所承袭的多少异于西方的思维方式。其实,从五岁开始我就在祖父的教导下学习大量的中国经典。 这 在我那一代的小孩中是非同寻常的体验。大概在15岁年纪,我发现了《老子》和《庄子》这一类道家典籍。我对它们很感兴趣,不过那时我还没有明确成为一名物理学家或自然哲学家的志向。多年以后,这些书才使我产生了新的兴趣。譬如,我惊异于从《庄子》中找到如下陈述: “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 镆铘 ’,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成然寐,蘧然觉。 (《庄子·内篇·大宗师》) ” 显然,庄子试图通过铁和铁匠的隐喻来超越生死。然而,我很惊讶,因为我早已隐喻地提到“看不见的模具”的概念用来直指各类基本粒子的产生和湮灭。这听起来可能纯属巧合,但至少,促使我随时重读《老子》和《庄子》。近来我得知,李约瑟教授指出了道家(道教)对中国科学技术贡献的重要性。) 五 实事求是地讲,兄弟我还没有跟上 Yukawa Sensei 的思路。回到“知鱼乐”三个字时,我只能安慰自己: 庄子怎么写是庄子的事情, 湯川怎么读是 湯川的事情,兄弟我看不懂是兄弟我自己的事情 ...... 相关博文: 《从“大岛茂”到“汤川学”:日剧中学者形象的嬗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7073-846274.html 《先秦道家:老子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7073-824684.html 《 先秦道家:庄子篇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7073-825511.html
个人分类: 莫名其妙|8792 次阅读|42 个评论
今天的月光经过老子的点拨
热度 2 pingguo 2015-9-19 11:03
老子是在月光里悟道的, 醒在两千多年前的中秋。 今天的月光经过老子的点拨, 当它落在身上,我却感觉不到分量。 美的事物,有自身的沉默与孤独, 我在适应这一点,模仿这一点, 我在月光里体会自身的影, 我在怀想多年前的你,多年前的自己。 多少人深植于没有光环的地方, 成为其中一员我没有愧色。 道,作为一种存在百年不遇, 我们短暂的一生来不及触碰。 比起道的沉默与孤独, 我感到星空般的遥远。 2015-09-19
个人分类: 诗歌|1764 次阅读|4 个评论
独立人格精神——最可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
热度 5 周可真 2015-3-18 23:26
中国向来有一个尊道的 文化 传统,这个传统开创于春秋时代的老子和孔子。 老子和孔子分别是道家和儒家的鼻祖,尽管其在共同面临的“礼坏乐崩”的社会现实问题上政治见解分歧巨大,老子以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孔子则表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对周代礼乐制度持论完全相反,但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超越意欲却有相似性: 老子要“归根复命”,孔子要“复礼归仁”——共有一种超越现实的“复归”意欲,且都是向“道”复归——老子要向“常道”复归,孔子要向“仁道”复归,其“道”固然不同,其求“道”之志无异。 以此而谓,是老子和孔子共同开创了中国士人“志于道”的尊道文化传统。 志于道者从事于道,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尊道文化的本质就在于以“志”为标志的人格之同于道而独立于世俗的人格理想。怀有这种人格理想的士人,即老子之所谓“上士”、孔子之所谓“志士”者也。 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这是明确以“行道”为旨归,以“闻道”为“行道”根据。孔子亦有相似之语:“朝闻道,夕死可矣。”但未明确表示是否也像老子一样是以“行道”为旨归,“闻道”为“行道”根据的。揆其所以,盖因“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即在孔子看来,道之行否是由命不由人,故“志于道”者须得“知命”而“与命”。倘若命使道行,则听命行之;反之,“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因其有如此思想,所以孔子只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其言下之意似乎是说,闻道之后是否行道,尚须待命,倘到临死仍不得行道之命,“与命”之人也死而无憾。 尽管老子主“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之说,但他并不认为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行道。《史记》说老子“见周之将衰,乃去”,这说明老子预见到周朝将不再是可以行道之地,他要去寻找一个可以行道之处作为自己的归宿之所,所以他便离开了行将陷入无道之境的周地。老子之去周,完全是出于尊道之故,是其闻道之后内在地要求“勤而行道”的使命感,驱使着他必须去寻找一个可以行道的处所——他不愿与无道末世同流合污,而欲往有道之所与有道者相处。这是老子志同于道而不谐于俗的独立人格之体现。 实际上孔子也不认为他所处的时世是可以行道的,其言“吾不复梦见周公矣”,即是感叹其理想的有道之世不再,其所以“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不过是表明其将行道志向空寄于“三代”特别是其盛称“郁郁乎文哉”的周公盛世,并以“述而不作”的“删述六经”来为世后立言,以求为“道之将行”的未来之世所用。故相比于老子以“去周”的实际行动来彰显和实现其独立人格,孔子则多少显得有些如班固《西都赋》中所说的那种“抒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的文人气和书生气。不过,孔子的“删述六经”与老子著《道德》五千言实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为后世立下不朽之言。然而如此不朽之作,乃非具不谐于俗而志同于道之独立人格的尊道之士不能为也。故有言曰: “六经”之文诚可贵,《道德》之言价更高,若为人格独立故,“六经”《道德》皆可抛弃。 事实上,老子和孔子留传给华夏民族最可宝贵的文化遗产,并非是“六经”与《道德》本身,而是通过其表现出来而得到确证的他们的独立人格精神。人生在世,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和事业,只要具备了这种独立人格精神,就或多或少能为民族为人类做出有益的贡献,而毋论其贡献之大小。
个人分类: 传统文化|4079 次阅读|8 个评论
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我的理解你同意吗?
热度 7 lin602 2015-3-16 10:34
老子的道德经,内含着古人的智慧与思想,但是,因为字数太少,加上古代有的字与词与现代的内涵不一定一样,所以对其中内容有的解释没有歧义,有的解释大不相同。 道德经的开头语:“道可道,非常道’,这六个字,我却看到了不少不同的解释,百度上的、书上的,不同版本的解释,都是各人的理解。 我也思考了很长时间,老子写的这六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今天突然又想到了这六个字,将自己的理解与博友们交流。 我从一个例子说起:假如一个人选择从中国到美国去,如何去?有什么可以选择的? 有这些‘道’可以选择:1 坐飞机去,2 坐游轮,3 自驾,4 骑自行车,5 背包徒步等。当然还有其它方法。这些‘道’都是可以走的,如果坚持,有恒心,寿命达到,经济没有问题,可以签证,最终都可以到达美国。 假如你选择这样的方法从中国到美国去。1 从太平洋游泳过去,2 用绳子吊在飞机上飞过去(曾经有报道有人躲在飞机起陆架上)等。我想大家可能要笑掉牙,因为这不是‘道’,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人们在讨论或选择从中国去美国的道的时候,不可能考虑从太平洋上游泳过去这条‘道’。这是一条‘不可道’。 因此我认为‘道可道’的解释,应该解释为:凡是道,都是可以走得通的道,不是指根本不能实现或走的道。道德经下面讨论的,就是在许多可能的道中进行自己选择。 从中国到美国有许多走法,一个多世纪前,只能坐船,现在可以坐飞机了,早期的飞机要中途加油,现在一口气到了。这可以看到‘非常道’的影子。 即使现在选择去美国,也有许多不同的走法,有的从上海出发,有的从北京出发,还有的先到某个地区与国家,换个航空公司飞机再出发,可以从太平洋上飞过,也不排除先到欧洲停一下,再过大西洋到美国。当然还有船及汽车的选择。所以选择到美国的‘道’不是只有一条,有好多条,如果只有一条道,那么就是‘恒道’或者‘常道’。只有一条道或常道,是没有选择的。 这是指的路,而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许多不同的选择,这不同的选择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如果只有一个选择,就一条‘常道’,那人生活就没有选择,也就不存在智慧了。 道德经中所讲的,就是人生存的智慧与选择。如果人的‘道’只有一条(恒道或常道),就没有选择而言,道德经其他的部分就没有写的必要! 而且道德经中所讲的,就是人类在可以走的道中,选择更合适自己的道,这是道德经的本意。而‘人从太平洋中游泳到美国’这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所谓想法与做法(不可道),不在道德经讨论的范围之内。 所以我对‘道可道,非常道’的理解为:必须能够走得通能够实现的方法或路线才能称得上‘道’(道可以成为道路),才是人们选择的对象,否则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也没有选择的可能。 因为有许多道可走,而且这段时间的道对于其他一个阶段来说,可能就不合适了,特别是人有可能有非常多的选择,所以道不是‘恒定’的,不是‘常道’(非常道),因此必须选择正确、适合自己的道,才是人生的智慧。 ‘道德经’为人们所崇拜,数千年不衰,就是他内含着人生道路的智慧。 大家也可以想想现实,许多大学教师选择了在大学做官或称双肩挑(大学中没有大学教师卖水果‘道’的选择),而有的人在大学就是不愿意做官只愿意静心做自己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大学教师选择双肩挑或专门做官或专门做教学科研,这几条道都是存在与可行的,但各人的选择是不一样的。 自己的所思心得。
3964 次阅读|16 个评论
对“道可道,非常道”的一种解释
热度 3 zoumouyan 2015-2-20 20:56
对“道可道,非常道”的一种解释 邹谋炎 古典今籍上对此有多种解释。其中较占优势的解释是:可以说明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对“名可名,非常名”则相应解释为:可以称谓的“名”,就不是永恒的“名”。笔者认为这是人为的“玄化”,未必是作者老子的本意。 注意到这两句是“道经”的开篇语。“道经”,顾名思义,是讲“道”之“经”。如果上面的解释成立,就意味着,一开篇老子就声明:本篇道经所讲的“道”不是永恒的“道”;本道经所用的名,不是永久成立的。应该没有一个作者一开篇就写这些声明。有人说,这并非老子的什么声明,而是直接讲“道”的内容,这在思想逻辑上也难以说得通。“道经”通篇都是对“道”的解说,老子不会认为他写的文章会时过境迁,否则,何以称“经”。 在老子的时代,已经出现了各门各派的“道”,对“道”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使用各种名称。就如同现代标准化文献一样,严肃的经典应该从开篇起提示读者信众对本经的读法:道是可以解说的,但本道经对道的解说不可以常人对道的解说来理解;本道德经使用的名词称谓,也不是常人理解的那种名词称谓。按照这种理解,“道经”接着写: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样,往下读“道经”就完全符合老子的思想和语言逻辑。对“无”和“有”的 定义 ,既是“名”,又是“道”,是理解老子学说的基础。如同我们了解的 几何公理 演化出几何学一样,道经是从定义开始进行推理演化,具有严格完整的思想逻辑.此外,在老子的时代,将“常”解释为“恒久”似乎不比解释为“平常”更合本意。 两句“道经”的开篇语其实对许多学科分支都可借用。例如,不能将音乐简谱和数字混淆起来,等等。
6063 次阅读|5 个评论
自然即公平:老子公平思想新论
热度 5 周可真 2015-2-7 14:33
自然即公平: 老子公平思想新论 周可真 【 内容提要 】老子公平思想的基本理念可被概括为“自然是社会制度的第一美德”和“自然即公平”。老子公平思想区别于孔子公平思想的基本特点在于以 “自然”为正义原则、“道”为正义准则,后者 则以“仁”为正义原则、“礼”为正义标准 。“自然” 是相 对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演化过程来说的“道”之“始然” (原初的样子) 或“本体” (本来状态)。“道法自然” 是意味着“道”永远保持着其无欲、虚静、无为的原始状态,这是“道”之所以成为实在世界(“域”)中 可以为“天下式”的正义者和 正义标准的内在根据。老子依据“自然”原则所要创建的公平社会是以“温饱型共同富裕”为特征的“自均”社会,它必须依赖于“法自然”的“圣人”才能从理想变成现实。 关键词:自然;公平;自均 一 在老子的语汇里未见“公平”一词,先秦典籍中最早出现该词者似为《荀子 · 王制》:“故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然据刘台拱先生校释,其中“职之衡”当作“听之衡” ,而《荀子》书中又仅此一处出现“公平”一词,所以较难判定该词在这里的确切含义。若果当作“听之衡”,则观其上下文,这里的“公平”应该是指听取意见的全面性而言,即作者之意在于用全面性作为标准来要求王者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以免陷于偏听偏信。 从先秦流传下来的典籍中,除《荀子》以外,由西汉学者刘向所编定的《管子》和《战国策》也都提到了“公平”:(按:以其为刘向编定,故难以判定其中“公平”一词到底是原书固有还是经刘向改定后才有的。) 《管子·形势解》云:“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 《战国策·秦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 。 ” 这两处“公平”均与“私”相对,可见这里“公平”一词的核心意义是“公”。 《韩非子 · 五蠹》曰:“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为之私(厶),背私(厶)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苍颉固以知之矣。”西汉贾谊《新书 · 道术 》云:“ 兼覆无私谓之公,反公为私。”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谓:“公,平分也。从八从厶。八犹背也。韩非曰:背厶为公。” 贾谊和许慎都接受了 韩非 “ 背厶为公 ”之说,所谓“兼覆”、“平分”,其意思相同,都是指毫无偏私。《管子》和《战国策》中“公平”一词的含义也都是毫无偏私的意思:《 管子》中“公平”一词是被作者以拟人化的笔法用来评价天地对于万物丝毫不带有厚此薄彼的情感倾向,而是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包罗万象,无所嫌弃,一视同仁,毫无偏爱地对待万物这样一种自然关系的;《战国策》中“公平”一词则是用来评价执政者(商鞅)在治理国家过程中执法如山、不徇私情的行政行为的。后一种意义的“公平”相当于《荀子 · 正论》中的“公正”: “ 上公正则下易直矣。 ” 与“公正”意义相近的一个词是“公直”,《吕氏春秋 · 高义》云: “ 荆昭王时之时,有士焉曰石渚,其为人也,公直无私,王使为政。 ” 这里“公直”是泛指为人处世的一种品德,因具有这种品德者被认为适宜于为政,故这种品德不仅是一般人所应有的品德,尤为执政者所当具备,正是在后一意义上,“公直”也可以被当作“公平”、“公正”的同义词来看待。与“公直”近义的一个词是“正直”,《韩诗外传》卷七云: “ 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不为安肆志,不为危激行。 ” 这里的“正直”与“公平”也是近义词,且“正直”的含义被解释得非常明确:“顺道而行,顺理而言”;“不为安肆志,不为危激行”。这种被称为“正直”的德行在《尚书 . 洪范》中被纳入“王道”范畴:“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王道”是指圣王遵循天道来治理天下,“正直”是指这种治术在行政过程中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据上述粗略的考察与分析,至少在战国末年至东汉的典籍中,“公平”这个复合词含有双重意义:它既是指“天道”而言,又是指“人道”(或“王道”)而言。这两种含义有别的“公平”的共同意义是“毫无偏私 ”。观《老子》五千言,其中虽无“公平”一语,然其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等论述表明,其中“无亲”、“不仁”、 “常善”等相互关联的语词所包含的意义是同“公平”(毫无偏私 )的意思相一致 的。所谓 “ 常善”,就是 “无亲”(不别亲疏,一视同仁)、“不仁”(爱无等差,泛爱万物)的大善。就“ 救人”、“救物 ”而言,“ 常善”是意味着无论男女老少,无论亲疏贵贱,无论美恶大小,而莫不救。 从效果上说,如此“ 救人”、“救物 ”,也就是所谓“ 无弃人”、“无弃物”——这与 《管子》所谓“美恶莫不覆”、“小大莫不载”显然具有同等意义;另一方面,从动机上说,“ 常善”则是意味着怀有无所嫌弃、无所偏私的博爱同情——这与 《管子》所谓“公平而无私”也显然具有同等意义。而且从上面这些论述可以看出,它们所表达的公平观念既是属于 “天道”范畴,又是属于“人(圣)道”范畴。按照这种公平观念,如果借用 《管子》的语言,就不仅可以说“天公平”、“地公平”,同时还应该说“圣人公平”。这种公平观念实际上是反映了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的“天人同道”思想,是根据这个思想加以逻辑引申的产物。 二 老子生活在“礼坏乐崩” 的春秋末年。春秋时期最重大的历史事变是铁器在农业、手工业生产领域的广泛使用,由此导致了生产力大发展并因此引发社会转型。老子时代的“礼坏乐崩”实质上正是当时社会转型的一种现象形态,即制度文化与价值观的转变形式。然而,比“礼坏乐崩”更加深刻也更为重要的变化,是由于当时生产力大发展所造成的社会财富增长和生产关系的变动,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生当于老子同时代的孔子曾声称“不患贫而患不均” ,这正反映出了当时由于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而打破了原先相对稳定的贫富结构,使固有的贫富不均现象转移到新的阶层之间,因此造成新的社会矛盾而使得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而老子所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的议论,更是反映出了当时社会财富的分配是按“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原则来进行的实际情况,以及由于这种分配方式所不可避免地导致出现的贫富两极分化之严峻形势。 正是由于新的生产力条件下所发生的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和因此造成的新的贫富不均乃至于出现了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才使得老子和孔子不约而同地思考社会公平问题。 但是,孔子是在旧体制的总框架之内来进行思考的,他虽然不满于当时社会财富分配的现实而有“患不均”之忧虑,并且提出“均无贫”的观点,看起来似乎是在倡导一种新的分配原则,一种足以消除贫富差别的平均主义分配原则,但实际上由于他认为“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而选择了“吾从周”的立场,故充其量只是主张对传统之“礼”加以“损益” ,这种社会制度革新思想绝不要求打破旧体制和创立新体制,也因此,他并不主张用一种新的分配原则来取代旧体制中的分配原则。他所谓“患不均”、“均无贫”之“均”都不是“均贫富,等贵贱”(消除贫富、贵贱之差别)意义上的平均,而是使贫与富、贵与贱达到某种形式的平衡意义上的均衡。事实上 , 他的学生子夏曾 声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这话很可能就是他从孔子那里听来的!而孔子本人则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据此来看,孔子非但没有要消除 贫富差别的意思,倒很可能是曾经制造过“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的社会舆论,以此来劝慰贫贱者而使之安于贫贱和论证富贵者之富贵的天经地义而使之免遭贫贱者的忌恨呢!从孔子学说的整体来看,他的公平思想无非是主张用“礼乐”之制来规范和约束欲求富贵和欲脱贫贱的人们的行为,并用“仁义”之教来化育天下,使人皆知“克己复礼”而无悖逆之心和越规之行,以实现贫与富、贵与贱等差有序的社会平衡与和谐。所谓“均无贫,和无寡” ,无非是说,在这样一种平衡与和谐的社会里,个人之间财富的贫富差异和国家之间人口数量的多少就都不成为值得人们计较和忧虑的问题了。 而老子的公平思想是基于他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和批判。面对当时贫富两极分化的社会现实,老子主张进行彻底的社会制度革命。他认为 “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 ,因此要求废除传统礼乐制度,按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的宇宙原则,以理想的 “ 天之道 ” 来取代现行的 “ 人之道 ” 。他所谓的“天之道”不只是表示一种同当时社会所实际奉行的“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分配原则相反的“损有余而补不”的理想分配原则,更是表示一种同当时实际存在着的社会制度(礼乐制度)相反的理想社会制度,正如他所谓的“人之道”不只是表示当时社会实际奉行的分配原则,更是表示当时社会所实际存在着的礼乐制度一样。从其全盘否定“礼”而宣扬“天道无亲”、“天地不仁”并且主张“大制不割” 的思想来看,老子的理想社会制度是以“不割”(不别亲疏、不分贵贱)为本质特征的“大制”(最美妙的社会制度)——与“天道”相一致的“自然之制”,这种制度与当时实际存在着的别亲疏、分贵贱的礼乐制度正相反对。老子所提倡的“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社会财富分配原则,应该被合理地理解为就是这种“自然之制”的分配原则。然则,老子的理想社会制度可以被概括为以 “ 均贫富,等贵贱,无亲疏 ” 为基本特征的“自然之制”。 据上所论,同是思考社会公平问题,老子有根本不同于孔子的思维路向: 面对社会不公平的现实情况,孔子不是审视现存的社会制度,不是从社会制度方面去探究造成社会不公平的原因,而是审察天下人心,以为社会不公平的根源主要是在人心,是由于“人而不仁” 才导致出现“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这种 “礼坏乐崩”的局面,从而使整个社会陷于失衡失和的混乱状态,这才是社会不公平的症结所在,所以,他的思路主要是想通过改造人心来改变现实社会的不公平状态,并且以倡导“克己复礼为仁” 的仁学和与之相应的“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的政教来达成其改造人心和实现“天下归仁”的愿望; 老子却是首先检讨现存的社会制度,认为造成当时社会百弊丛生的罪魁祸首是西周以来所实行的礼乐制度,正是这种别亲疏、分贵贱的宗法等级制彻底败坏了天下人心,使人们普遍丧失了纯朴的道德,而变得贪恋自私,利欲熏心,因此造成人与人之间和国与国之间互相争利,于是乎为了谋取“难得之货” ,为了守护“金玉满堂” ,人们极尽智虑,奸邪百出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君主们采取了“以智治国” 的方式,但结果却是适得其反:“以智治国,国之贼”;“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各国政府为了自身利益,更是“食税之多”,因此造成“民之饥” ;它们还各为其利地竞相“尚贤” ,争夺人才,更“以兵强天下”来谋取和维护本国利益,结果是“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所以,在老子看来,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富不均等社会不公平的问题,必须改变现行的社会制度,以新制度来代替旧的 礼乐制度 。 根据老子公平思想的上述特征,可以套用《正义论》( The theoryof justice )作者约翰·罗尔斯 (JohnRawls)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第一美德”和“正义即公平”的名言,将老子公平思想的基本理念概括为“自然是社会制度的第一美德”和“自然即公平”。作这样的概括,当然首先是依据于老子的公平观念在理论上是从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引申出来的——“天公平”、“地公平”、“圣人公平”说到底只是“道公平”,而“道公平”的所以然之故则在于“道法自然”;同时,也是意味着把“法自然”的意义理解为“以自然为正义原则”,亦即把“自然”理解为老子公平思想中的正义原则 。 三 在老子的用语里没有出现“正义”一词,这可能与汉语词汇演化规律有关—— 汉语中诸如“正”、“义”、“公”、“平”之类由单音节语素构成的词出现在先,诸如“正义”、“公平”、“道德”之类由两个语素构成的复合词出现在后,像“生产力”这样由“生产”和“力”两个词构成的复合词更在其后; 也可能跟老子对儒家所提倡的“礼”、“仁”、“义”一概持否定态度相关——老子既然主张“绝仁弃义”,他也就不可能再使用“正义”一词来表达他的正义概念,因为“正义”这个偏正式复合词的核心语素是“义”,“正”是在“义”之前起修饰作用的词素。关于“义”,孟子曾解释说: “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大概因为道路有邪曲与正直之分,用“人路”来解释“义”,在逻辑上就不能排除“义”还有“邪路”的意义,所以后来像孔、孟一样重“义”甚至比孔、孟更加贵“义”的荀子便提出了“正义”一词: “ 有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也。 ” “无正义”的意思就是“人不行正路”。按荀子“礼”“法”并重的思想,他所谓“无正义”实际是指行为不合乎“圣人”所创制的“礼义”和“法度” 。《韩诗外传》卷五中的“正义”( “ 耳不闻学,行无正义 ” )以及《史记 · 游侠列传》中的“正义”( “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 ” )也都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当遵行的规则。后来王符(东汉末年的政论家、思想家)把能遵守这种行为规则的人称为“正义之士”,反之者称为“邪枉之人” 。这个被当作形容词来使用的“正义”应是由名词性的“正义”派生出来的。(“正义”一词当然还有其它含义,如隋唐之际的经学家孔颖达所著《五经正义》的所谓“正义”就是指对文本意义的准确解释,此处是指作者自认为最贴近“五经”本旨的正确释义,但这个意义的“正义”同与“公平”相关的“正义”是不相干的。)要之,“正义”的基本意义是“人应守的行为规则”。 具体而言,“正义”又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制定人应守的行为规则所依据的一定原理或原则(属于价值范畴),一是依据一定原理所制订出来的某些相互关联的具体行为规则(属于制度范畴)。举例来说,在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的孔子那里,前一种意义的“正义”就是他所谓“人而不仁,如礼何” 的“仁”,后一种意义的“正义”就是他所谓“克己复礼为仁” 的“礼”。进言之,“仁”是正义原则,“礼”是正义标准。就其二者的关系而言,作为正义原则的“仁”是“礼”的价值依据,作为正义标准的“礼”是“仁”的制度表现。 老子虽然只字未提“正义”,但并非不讨论人应该遵守怎样的行为规则的问题,事实上,当他论及“礼”和“仁”时,他就是在关注和思考这个问题了,而当他说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的话并且提出“绝仁弃义”的主张时,他的这种思考就已经获得了这样的结论:“仁”不是也不该作为正义原则,“礼”不是也不该作为正义标准。那末,在老子看来,应该以什么作为正义原则,又以什么作为正义标准呢?从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及“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意谓:假使我认识了我与大道的关系,我将义无反顾地行走于这条大道上,生怕偏离大道而误入歧途。然而大道虽然平坦安全,百姓却爱走小路)等论述来看,老子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很明确的,即:正义应以“自然”为原则、以“道”为标准。 较之于孔子的正义原则和正义标准(“仁”和“礼”),若借用《易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术语,可以说老子的正义原则和正义标准(“自然”和“道”)都是属于“形而上之道”,而“仁”和“礼”都是属于“形而下之器”。老子本人则有“朴散为器” 的提法,又有 “道常无名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 和“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之说,显然, “朴”就是“道”,其与“器”的关系相当于《易传》的“道”与“器”。然则,“自然”和“道”与“仁”和“礼”的差别,可以归结为“无名”与“有名”的差别。依老子“名可名,非常名” 之说,这种差别亦可说是“常名”与“非常名”的差别——前者是无可言说的“名”,后者是可以言说的“名”。这意味着在老子看来,正义根本不在言语之中,而是在言语之外,正义的原则和标准都要到实在世界中去寻找。这个实在世界老子称之为“域”,他说“域中有四大”,这“四大”即王、地、天、道。老子又说,“四大”之中,“道”是“先天地生”,它“可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他从 “道”是“天下母”的前提,推论出人当“守其母”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告诉人们:“道”既是“天下母”,则理应成为“天下式” ,而且只有以“道”作为“天下式”(人类的榜样),以“道”的运行法则作为人类行动的准则,才是最有利于人类的,因为遵行这种法则,能使人“ 没身不殆 ”(终身都没有危险)。老子的言外之意是说,凡人为制定的行为规则都是不靠谱的,实行起来都很危险,也就是说,没有什么人有资格做人类的立法者。在老子看来,即使是“域中四大”中的“王”(圣人),他虽然“亦大”,却远没有“大”到足可以为人类行为立法的程度。“王”之所以为“王”,不过是因为他遵行“道”(“守道”)罢了。“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如果不能“守道”而“无为”,“侯王”就不过是徒有“侯王”封号的诸侯而已,而决不能成为“域中四大”中的“王”。只有“可以为天下母”的“道”,才理所当然可以为“天下式”,从而有资格做“域中”的立法者。“道”是怎样为天、地、人立法的?它是根据什么原则来立法的?老子所谓“道法自然”,就回答了这个问题。“自然”就是“道”作为“域中”的立法者之所由的立法原则,亦即老子公平思想中的正义原则。 然则,何谓“自然”? 张岱年 先生曾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指出:“前人多解自然为一名词,谓道取法于自然,此大误。自然二字,《老子》书中曾数用之,如‘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希言自然。’‘道之尊德之贵,莫之命而常自然。’所谓自然,皆系自己如尔之意,非一专名,此处当亦同,不得视为一名词。其意谓道更无所取法,道之法是其自己如此。” 对于张先生的这个观点,笔者曾予认同,但如今颇疑张先生之说未必能成立,因其所举三例中的“自然”皆当作“自己如此”解,这在逻辑上并不必然导致“道法自然”中的“自然”亦当作“自己如此”解的结论,况且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这段话中前三个“法”字在词性上都属动词,其后面的“地”、“天”、“道”三字俱为名词,怎么到了“道法自然”这里“法”的词性竟突生其变了,从而其后面的“自然”一词也不再是像“地”、“天”、“道”那样是名词而是相应地变成其他词性了呢? 咬文嚼字地细究起来,“自然”是由“自”和“然”二个语素所构成的一个复合词,要了解该词的含义,可从了解“自”、“然”二字的含义入手。《说文解字》对“自”和“然”的解释分别是:“自,鼻也。”“然,烧也。”这是这二字的本义,但并不能据此来解释由它们所构成的“自然”一词的含义,否则“自然”就得解作“鼻烧”了。但《说文》的解释告诉我们,“自”的本字是“鼻”,它在词性上原本是个名词,而非代词,后来才既作名词用,又作代词用。在先秦典籍中,“自”作为代词使用是“自己”的意思——如《孟子 . 离娄》:“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作名词使用时,“自”有“起始”、“开头”、“由来”、“起源”等含义。如《韩非子 . 心度》:“故法者,王之本也;刑者,爱之自也。”这里“自”与“本”并举使用,它们是近义词,“本”是“根源”的意思,“自”是“起始”的意思。如《礼记 . 中庸》:“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这里的“自”是“由来”、“起源”之意。从构词角度来看,似乎没有理由认为“自”原本是以“己”而非“始”的同义词身份作为“自然”一词的构成要素的,从而“自然”之“自”只能理解为“己”意义上的代词,而不能理解为“始”意义上的名词。如今笔者倒是认为,“自”原本是一个名词,其本字“鼻”东汉许慎《说文》解为“主臭者”(指鼻子),而西汉扬雄《方言》则解为“始”,所以,“自然”之“自”既可理解为“己”意义上的代词,也可理解为“始”意义上的名词,从而“自然”一词既可理解为“己然”(自己如此)意义上的形容词或抽象名词 ,也可以理解为“始然”(原初的样子或本来的样子)意义上的抽象名词。老子所谓“道法自然”的“自然”宜作“始然”解, 它相当于后来张载所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的“本体”(本来状态)。对老子所谓“域中四大”中的“道”来说,它也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它作为“天地之始”的“无名”状态,一种是它作为“万物之母”的“有名”状态。 “道法自然”的“自然”是指“道”作为 “天地之始”的“无名”状态而言,这种状态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的演化过程来说就是“道”之“始然”或“本体”。处于这种原始状态的“道”,老子称它为“无名之朴”。所以,直接地说是 “道法自然”,间接地说其实是“道法无名”。他所谓“道常无名” ,实际上正是说“道以无名为常法”。“ 这里‘无名’应被理解为犹如处在黑暗中的人尚未向他人发出表明自己存在情况的口语信号,自然之道尚处在‘寂兮寥兮’ 的状态而没有以感性形式来表现自己。”这是表明“道”尚未有“自我表现之欲”。 这种“常无欲”的“无名”状态,便是所谓“虚极”、“静笃” 的原始虚静状态。 “道以无名为常法”是意味着“道”永远保持着它原初的那种无欲虚静状态。在老子看来,“道”常无欲 虚静就是意味着“道常无为” 。 正因为“道”是如此常无欲、虚静、无为,它才可以作为“域中”的最高准则而为天、地、人所取法。如果说“道”是“域中” 可以为“天下式”的 正义标准的话,那末,“道”之以可以 为“天下式” 的内在根据就在于它永远保持着其无欲、虚静、无为的原始状态。 用《庄子.天道篇》中的话来说,“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正是因为“道”具备了这种“至德”(老子称为“上德”),所以它才成为可以为“天下式”的正义者和 正义标准。 四 在老子看来,“法自然”的“道”是“域中”正义者的代表和楷模,当然遵行正义之“道”(也意味着“法自然”)的天、地、王也都是“域中”的正义者。天地的正义是体现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就正是天地以“不别亲疏,爱无差等”的正义之德来对待万物的一种具体表现,其如此公平的对待万物,使得万物能均沾天地所降之甘露。这种利益均沾的情况,是“法自然”的天地使然,所体现的是“自然”的正义原则,故“自均”也可以说是“自然均衡”。这种“自然均衡”的利益关系对万物而言是均沾(万物均享天地所赐的利益),对天地而言则是均分(天地均衡地赐予百姓以利益),亦即老子所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种属于“天之道”内容的均衡分配。这也就是说,“自均”具有双重意义:既是利益的“自然均沾”,又是利益的“自然均分”。“自均”的这两种意义便是老子基于“道法自然”的正义观的公平概念的基本涵义。 “自均”作为体现“自然”原则的公平关系,要在人类社会中也得到体现,这必须依赖于“王”。“王”作为“域中四大”之一,不是一般的“人”,也不是普通的“侯王”,而是能够像“地”、“天”、“道”那样 “法自然”的“圣人”,所以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圣人”对百姓的关系和天地对万物的关系完全一致。强调执政者具有“法自然”的“圣人”之“德”而成其为“王”是实现社会 “自均”的先决条件,这是老子社会公平思想的重要特点。 执政者怎样才能具有 “圣人”之“德”?老子说: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这一大段话,都 是针对“域中四大”中的“王”来说的,其主旨在于论说 “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的原理,即 “王”之所以亦能成其为“大”的根据。在老子看来,“王亦大”的根据全在于“知常”。要“知常”,就必须“ 致虚极,守静笃”,即要使内心达到绝对虚静,因为绝对虚静就是 “道”的本来状态(“自然”或“始然”) 。所谓“容”,就是指“知常”者笃静极虚的“自然”心境。 “容乃公”是说心境合于“自然”者因其内心虚静而能公平对待百姓,即所谓“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也。如此毫无偏私地博爱百姓,从而“常善救人”而“无弃人”,“常善救物”而“无弃物”,也就成为“圣王”了。故曰“ 公乃王”。只有 “圣王”才能保证天下如天长道久般的长治久安。 “圣人”公平地对待百姓,这是“圣人”均施恩德恩惠于百姓,就像天地均洒甘露于万物一样。这种 “自然均分”的利益关系的另一 方面,就是百姓均享均沾“圣人”的恩德恩惠。 “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所谓“自化”、“自正”、“自富”、“自朴”,就是 百姓对“圣人”所施之恩德恩惠的均享均沾,它们都是属于“自均”范畴。具体而言, “自化”是自然均衡地受到“圣人”之“行不言之教” 的化育,“自正”、“自朴”是由于“圣人”“绝仁弃义”和“行不言之教”而自然均衡地养成和普遍具有正直而淳朴的道德,“自富”是由于“圣人 常善救人”而“无弃人”、“常善救物”而“无弃物”而达到社会财富相对充足和均衡分享,这是老子 “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中的共同富裕,这种共同富裕并不是社会财富充分涌流,以至于达到了可以各取所需或按需分配的那种“享乐型共同富裕”,而是社会财富有限但能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生存需要,足以使他们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而且个个都自我感觉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 )的“温饱型共同富裕”。这种“温饱型共同富裕”是老子依据“自然”原则所要创建的“自均”社会的核心内容,它意味着不仅解决了全体社会成员的生存问题,而且实现了他们对社会财富的均衡分享。按老子的思想逻辑,这种理想的公平社会,必须依赖于“法自然”的“圣人”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才能从理想转变为现实。 参见梁启雄:《荀子简释.王制》,中华书局1983年新1版,第101页。 按:《礼记·乐记》:“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 孔颖达疏:“易谓和易,直谓正直。” 《老子·五章》。 《老子·七十九章》。 《老子·二十七章》。 《老子 . 二十五章》。 此语出自《汉书·武帝纪》:“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朕甚闵焉。”后世学者亦常以“礼坏乐崩”来形容春秋时代社会制度与民风习俗的变动情况。 《论语.季氏》。按:此句中“贫”原误作“寡”,现据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2版)校正。 《老子.七十七章》。 孔子有云:“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表明了孔子有“礼”非一成不变的历史观念,按照这种历史观念,“礼”诚然是代代相因,但后代因于前代之“礼”是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创新的,而“礼”的代际损益之变有规律可寻,根据其规律可以预见“礼”的未来走向和变化趋势。据此来看,孔子实有社会制度革新思想。 《论语·颜渊》。 《论语·里仁》。 《论语.季氏》。 《老子.三十八章》。 《老子.二十八章》。 《论语.八佾》:“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先进》。 《论语.颜渊》。 《论语·子路》。 参见:《老子.三章》。 参见:《老子.九章》。 《老子.六十四章》:“人多伎巧,奇物滋起。”王弼注:“民多智慧,则巧伪生;巧伪生,则邪事起。” 《老子.六十五章》。 《老子.五十七章》。 《老子.七十五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参见:《老子.三章》。 《老子.三十三章》。 《孟子.告子上》。 《荀子.儒效》。 《荀子.性恶》:“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 王符《潜夫论.潜叹》:“故正义之士与邪枉之人不两立之。” 《论语.为政》。 《论语.八佾》。 《论语.颜渊》。 《老子.五十三章》。 《老子 . 二十八章》。 《老子 . 三十二章》。 《老子 . 三十七章》。 《老子 . 一章》。 参见《老子 . 二十五章》。 《老子 . 五十二章》称“道”是“周行而不殆”的。 语出《老子 . 二十二章》:“曲则全 , 枉则直 , 洼则盈 , 敝则新 , 少则得 , 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又见《二十八章》:“知其白 , 守其黑 , 为天下式。” 《老子 . 三十七章》。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全集》第 2 卷,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51 页。 王煜先生说:“《老子》所谓自然,非具体名词自然界,而是形容词或抽象名词自己如此( Self-so , naturalness , Spontaneity )。”( 韦政通主编:《中国哲学辞典大全》“自然、自得、自适、自化、独化”词条,台湾水牛出版社 1989 年 版 ,第 255 页 ) 《正蒙 · 太和》。 《老子 . 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老子》第四十二章。 《老子 . 三十二章》。 《老子》第二十五章。按:寂:无音声。寥:空,无形。 参见拙文:《“体道”的必要性、原理及方法—— 老子 道篇首章新解》,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年第 6 期。 《老子.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老子 . 三十七章》。 《老子.五章》。 《老子.三十二章》。 《老子·五章》。 《老子.十六章》。 《老子.五十七章》。 参见:《老子 . 二章》。 《老子.八十章》。 《老子 . 二章》。
个人分类: 道家.道教|1897 次阅读|11 个评论
睿智的老子
热度 1 yurongming 2014-12-17 21:15
年岁逐增,随着社会阅历的不断增加,就越止不住对先贤老子打心眼里的佩服。老子的理想是“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一般认为,这是一种不求进取的倒退思想,但事实真的就如此简单吗? 老子意识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好与坏就如一张纸的两面,不可能去掉坏的还能保持好的,故极力主张“无为”。 现今,时代似乎远远向前发展了。回过头,若要问,你幸福吗?恐怕大多数人却只能黯然地摇摇头,这是为什么呢? 晋代陶渊明一篇《桃花源记》令无数文人骚客神往而梦游“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其实,仔细想想,这不正是老子“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所预描的图景吗? 我们有了种种便利的工具,却失去了简单的劳动的快乐;我们有了种种深刻的思想,却失去了永远如童年般纯真的生活;我们有了善良的愿望,于是就产生了恶魔的思想;我们有了真理,于是就有了谬论;我们创造了美,于是就诞生了丑…… 我们的身体越来越孱弱,我们对物质的欲望却越来越多……,绕了一大圈,我们究竟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谁能理直气壮地告诉我?
个人分类: 其他|2019 次阅读|4 个评论
牛顿遇见老子1:万有引力行将入土为安
热度 10 fengjiegeng 2014-12-8 21:46
牛顿死后,上帝安排他做保洁,擦洗十字架(天堂也有灰尘),干了三百多年腻了。于是,拿了简历去找老子,想谋个贴近自己专业的差事儿。 老子说:小伙子,不用给我看简历,天堂各界都知道你。 牛顿很诧异:喔? 老子微微地笑着:你推出的万有引力,三百多年了,整个人类都笃信不疑,天堂各教主都望尘莫及啊。 牛顿憨笑:真理嘛,大家都追求,呵呵… 老子:说说看,怎么确定万有引力是真理的。 牛顿环顾四周,捡来绳子和石头,用绳子一头儿拴住石头,手攥住绳子另一头儿,用力转动手,石头围着手旋转着,说:看,太阳和行星之间,就像这个现象,存在着一个绳子拉力,除了星体,没有别的,所以认为星体质量产生了不可见引力,进一步看,有质量就有引力,所以认为,引力普遍存在…… 老子转身儿,找来自己的洗脸盆儿,也捡起几块石头,放进盆儿里,晃动起盆子,石头在盆儿里沿不同半径,绕盆子中心轴旋转着,笑呵呵地问:石头为什么动呢? 牛顿:盆子对石头有两个推动分力,一个指向盆子轴心,一个指向该半径圆的切线。 牛顿心头一震,问:太阳系行星的轨道运动,也很像盆儿里石头,可是,那个推动行星的盆子是什么呢?!要是找到了这个无形的盆子,这可比万有引力接近真理啊,因为,三百年了,质量如何产生的引力,仍悬而未决。 老子呵呵一笑,指向天空,此时,天色已晚,满天繁星。 牛顿望着无边无际的星空,陷入沉思中…… 突然一拍大腿,激动不已:啊,您是说,从宇宙各处,射向太阳系的电磁波,由于其具有粒子性,会对太阳系内各行星产生推力吗?!这些推力在太阳系处交汇,形成一个漩涡?!而太阳向漩涡外辐射的推力,使各行星平衡在各自轨道半径上,绕着太阳旋转?! 老子反问道:依据人类现在的发现,能确定电磁波可以产生推力吗? 一直以来,牛顿一边保洁,一边关注着人间科学,所以自信的地说:极可能!光电效应(光照金属,可以激发电流或射出电子),可以说明 ;2012年诺贝尔奖得主维因兰德,用微波场囚禁Be+,可以说明 ,等等,很多现象说明,电磁波不仅具有粒子性,还能通过碰撞,对粒子物体产生力的作用……等一下,万有引力被电磁波的粒子性推力取代后,暗物质、暗能量不就昭然若揭了吗?但能将其它三大基本力统一起来吗(强核力、弱核力、电磁力)?能指明各类星体、星系、乃至整个宇宙,怎么来的吗? …… 牛顿的思维如脱缰的野马一般,一股脑儿全崩了出来。 老子打断说:呵呵,你很有悟性,放下了执着,你就快找到所有答案了,今天时间不早了,先洗洗睡吧。 并向远处喊到:大青,带师弟回房休息。 不一会,来了一头青牛,摇着尾巴,将牛顿带到另一间茅舍。 今天,牛顿由于脑子在短时间内超速运转,有一种不可抵挡的困意,没来的及和大青打招呼,就躺上床,一下子坠 入了梦乡。 青牛用嘴拉过来被子,给牛顿盖上,被子的一头绣着一行字 。 此时,被子在牛顿的体温下,正中间慢慢地浮现出一幅 「太阳系诞生示意图」…… 青牛,走出房,拉上木门,心里想:明天,见到此图,牛顿不得又会兴奋成什么样……
5910 次阅读|22 个评论
泼墨:上善若水
youngplant 2014-12-6 20:58
(春秋)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个人分类: 书法|3061 次阅读|0 个评论
著名“诗人、作家”眼里的安全
wangbing187717 2014-11-6 09:05
老子:安全之行,始于足下。 孔子:工欲保安全,必先守规章。 李煜:事故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白:经济效益会有时,严抓管理保安全。 欧阳修:安全可以兴国,事故可以亡身。 苏轼:安全一刻值千金。 文天样:臣心一片磁针石,不管安全不肯休。 茅盾:没有安全的生活是空虚的生活。 雷锋:自己活着就是为了别人过得更安全。 亚里士多德:吾爱吾职,吾更爱安全。 孟子:钱,我所欲也,安全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钱而取安全者也。 顾炎武:天下安全,匹夫有责。 鲁迅:横眉冷对违章者,俯首甘为安全员。 陈毅:应知安全难,在于点滴勤。 周星驰:曾经有一套安全规章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好好地遵守,等到出了事故时才后悔不已,尘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 培根:安全就是力量。 罗丹:安全总是美的。 雪莱:如果安全已经来了,幸福还会远吗? 拿破仑:不想要安全的员工,不是一个好员工。 列宁:违章作业是道义上的灭亡。 裴多菲:生命诚可贵,安全价更高。若要二者顾,必须守规章。 马克思:在安全生产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生产压力遵守规章制度的人,才能不出事故。 范仲淹:先隐患之忧而忧,后安全之乐而乐。 张闻天:生命如流水,只有在急流中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 弗洛姆: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 肖伯纳: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工伤致残,另一是工伤致死。 西塞罗:懂得安全真谛的人,可以使事故不会发生。 郎费罗:不要以感伤的眼光去看过去,因为发生事故,幸福再也不会回来了。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好好对付你的现在—把安全握在你的手里,你要以遵章守纪的心态去迎接工作。 陶潜:生命不重来,一命难再续。 内加:安全,只要你充分利用,事故就会消失的。 罗曼 罗兰:生命不售来回票,一旦出事故,绝不能复返。 车尔尼雪夫斯基:人的生命如果没有安全的保障,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高尔基:安全,能给天下人以欢乐。 司马光:安全天风壮,幸福海浪春。 富兰克林:安全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会枯萎。 北岛:安全是安全者的通行证,违章是违章者的墓志铭。
2669 次阅读|0 个评论
先秦道家:老子篇
热度 11 lev 2014-9-3 18:18
先秦道家:起点与终点 ——老子篇 按: 前些日子 科学网有老师嘱我聊聊老子和《道德经》,趁着游都江堰的余兴,贴这篇 旧文 。这篇博文仍旧属于这个序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7073-815893.html (有关杨朱部分已先行贴出,庄子部分容我有空整理),还是那句话:哲学史是各自构建出来的(述旧而开新),每个人眼中可以有不同的哲学史,同样的文献材料,可以有不同的“体悟”...... 在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中,诸子之学的展开是从孔子开始的。这可能是冯友兰自身所遵循的儒家的学理传统所致,是可以理解的。而我认为更主要的原因是无论是在政治的、历史的、学术的、民间传统的等等诸方面视角下,孔子以及其所创立的儒家学派都是整个中国文化乃至文明的一个坐标基准,以至于所有问题( 无论它来自先秦哪一家甚至后来的“佛家” )最终几乎都不可避免地要被纳入到儒学框架下。 然而,如果我们要在更严格的意义上讨论先秦诸子哲学,或者说试图在较严格的历史条件下完成对先秦诸子思想的重建,则必须对这个后来形成的儒学框架保持审慎的态度。把它不加考察地应用到对先秦哲学的追索中是十分狭隘的表现,实际上高估了中原文明在先秦世界所占的份额。 我之前对周之衰这一历史背景的梳理是传统习惯,而这个习惯就是中国人长久以来以中原为地理乃至文化意义上的中心的意识沉淀。这一点在“中国”这个词上也有所反应,在古汉语中,所谓“中国”就是指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而实际上,在春秋战国之际,与周王朝( 虽然只是名义上的 )并存的至少还有两个足够发达且自成一系的政权,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开明氏政权与以云梦泽( 洞庭湖的古称 )为中心的楚政权,它们分别代表了三种文明,即中原文明、蜀文明与楚文明。其中古蜀国开明氏政权的建立甚至比大禹创立夏朝还要早,而其灭亡则是在战国末期秦一统天下的战争中,除了一些神话传说、考古遗迹,我们目前对它的了解是十分有限的。楚文明就不同了,它积极地加入了中原文明的演化,并最终以汉帝国的建立而与中原文明融为一体。在周的分封体系中,楚的版图虽大( 很可能是最大的 ),爵位仅仅是个“子”。但要注意到,周天子对楚的分封也仅仅是名义上的,楚国实际上并不在分封体系中。周与楚并世而立有些类似于一战前的奥匈帝国,所不同的是,奥地利君主同时也要掌控匈牙利,其正式尊号为“奥地利皇帝兼匈牙利使徒国王”;而周天子对楚没有权利,楚对周天子更没有义务,楚政权与周政权南北并立,虽有往来,更接近于一种“外交”关系,这也是为什么楚国君主在春秋之初就称王了。 楚文明迥异于中原文明,中原文明在周公礼制的规范下已经世俗政治化,从而脱离了原始宗教、巫蛊崇拜以及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神权政治,而这些东西几乎被完整地保留在楚文明中( 也保存在蜀文明中 )。楚国大概是散布在南方诸多部落的集合,而楚政权是政教合一的,在君王的世俗统治权之上还有一个至高绝对的神权,楚王本身或者扩展为楚统治集团的最高层也很有可能有两重身份,在世俗层面是部落联盟长,在宗教层面是大祭司。楚文明又是异常了不起的,这方面只需要陈述两点就够了:对中国古典文学乃至世界文学而言,它为我们贡献了伟大的浪漫主义——屈原与楚辞;对中国古典哲学乃至世界哲学而言,它为我们贡献了最精致的智慧——老子与道家。 博大真人 在传统的印象里,老子是楚国人,其出生地在地理上将恰好是中原文明与楚文明的交界区域。关于他的生平,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记载: 老子者, 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 “ 子之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 。孔子去,谓弟子曰: “ 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赠,至于龙,吾不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 。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 乃 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 “ 子将隐矣,疆为我著书 ” 。于是老子 乃 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 “ 始秦与周合而离,五百岁而复合,合七十岁而霸王者出 ” 。或曰: “ 儋即老子 ” 。或曰: “ 非也 ” 。世莫知其然否。 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 ;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 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从这段记述的主要部分来看:老子应该与孔子同时代而年长于孔子,两人有过一次学术探讨(“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 ),而且孔子对老子评价极高(“ 其犹龙邪 ” );老子的身份是周王室的“守藏吏”(“ 周守藏室之史 ” ),这是一个在当时十分崇高的官职,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国家档案馆馆长,司掌历史、典籍、天文、历法、占卜等,相当于周天子的高级顾问,刘歆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 (《汉书·艺文志》 ),大概就是据此而言。这些内容后来形成了中国人对老子的传统认识或者说民间印象,然而在学术界,围绕老子其人则笼罩着一系列重大谜团。比如谨慎的司马迁在陈述完主要内容后,又给出了关于老子身份的“老莱子”、“太史 儋 ”两种可能,我们无法判断所谓的“老子”、“老莱子”以及“太史 儋 ”是否就是同一人,而更大疑惑在于这种模糊暗示我们甚至无法确定历史上是否真正存在过“老子”这样一个人,更不用说那个看似详实的子孙谱系,他的生平、年代乃至一切几乎都只能诉诸于司马迁疑点重重的记载以及后人加工过的传说。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传统学术更专注的焦点则是传说中老子出“关”( 这个“关”究竟是哪座也存在着争议 )前留下的文本(“ 于是老子 乃 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 ”)。这部书可以以“老子”为名,被后世尊奉为《道德经》( 上篇《道经》,下篇《德经》,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版本则把《德经》置于前 )。传统的看法是,这本书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哲学著作。但是后来的研究考据促使一些学者相信,《老子》成书应该在孔子之后。 我的看法是,我们此处讨论的老子不仅仅是历史上存在过的一个人物,而是中国古典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形象”。这个“形象”从在司马迁或者更早的史学家笔下诞生开始就不断地被后人加工丰富,这些加工已经把这个“老子”放置于中国古典哲学史的开端。也就是说,无论历史上实际的境况如何( 我们根本无从确切地知道 ),老子已经被表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对人生有系统反思的人,第一位哲学家。至于《老子》其书,我们可以参考苏格拉底的情况。我们目前可以确认,作为古希腊第一位“爱智者”,苏格拉底本人没有著作流传至今,我们对他思想的了解完全来自其学生柏拉图所撰写的《对话录》。也就是说,《老子》也极有可能是老子的学生及门人所撰,虽不大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本哲学书,但并不影响我们把其中所承载的哲学思想视为中国古典哲学的源流。 先秦道家另一部重要著作《庄子》在《天下篇》中记载了对老子的评价“古之博大真人”。此处的“真人”是后来道教的一个重要概念,被用作得道成仙的尊号;在道家哲学中,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绝对纯真之人”,由此也可以知道,在讨论哲学的时候,老子其人真实存在与否是不那么重要的。而所谓“博大”,恰好印证了老子中国古典哲学第一人的形象。一些学者( 包括冯友兰 )认为《老子》文本的“博大”,即其对先秦各家学说( 比如儒家、名家 )皆有所反应,正是其成书年代较晚的例证。但反过来想,这些“反应”也可以被认为是先秦各家针对老子学说的。不排除存在这样的可能,老子作为第一人给出了先秦哲学乃至整个中国古典哲学在世界观、方法论层面诸多基本范畴,至少在纯粹哲学层面,同时代乃至后世学说都可以视为对这些基本范畴的回应、展开、演绎以及反动。我再次强调,历史上老子学说的产生年代不影响我们在逻辑上把老子哲学视为先秦诸子哲学的开端。 概括起来,老子学说启发先秦诸子哲学,可以作为先秦诸子学乃至中国古典哲学的起点,而《老子》一书则以道家立场在一定程度上提炼总结了先秦哲学,可以被看作是诸子百家的终点,正是我在此次讲授中所持的观点。 自然、道、德 传说中,老子的成长以及部分活动背景是南方的楚文明。前面已经说到,楚文明中保存了上古的原始宗教和巫蛊文化。这层因素很有可能影响了老子哲学思想的形成,也就是说其哲学带有一些宗教式的图腾崇拜。比如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推崇“自然数”,爱奥尼亚学派的泰勒斯推崇“水”,赫拉克利特推崇“永恒的火”,而德谟克利特则推崇“原子”,以老子发端的道家亦自有其崇拜,他们崇拜一个更为抽象的“自然”。请注意,道家所崇拜的“自然”,并非作为实体的“自然界”,而是“自然”这种状态,即中国人说的“自然而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很好地解释了这种崇拜: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个陈述是对象的递进,从有形而可见的实体“人”、“地”、“天”到无形而不可见的本体“道”,最后上升到绝对抽象的状态“自然”。“自然而然”就是道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作为早期的哲学,老子学说必须对世界的本源这个基本问题作出回应。老子给出的答案就是那个无形而不可见的本体——道。这是中国古典哲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道家因之而得名,英文中亦创造了对应的专属词汇 Tao 。在汉语中,“道”通常作道路讲,引申为规律的意思。对道家而言,“道”主要作为宇宙的本体、世界的本源,也就是万物的由来,如《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在作为本体论纲领的《道德经·第一章》中,对“道”的性质有如下表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前半句的意思是:可以说出的“道”不是那个“永恒不变的道”( “常道” );可以命名的“名”,不是那个“永恒不变的名”( “常名” )。此处引入了“名”,它是伴随“道”展开的,也是后来名家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又《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与第四十一章分别载“道常无名”、“道隐无名”,可见“道”在认识论上的一个重要性质就是“无名”,即不可言说命名,凡“可道”之“道”,“非常道”。但我们又必须言说,所以老子无奈地说:“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 第二十五章 )。也就是说,“道”这个名字,也并非“常名”,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标记罢了。而正是这个“无名”的“道”,在逻辑上先于天地,也就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第二十五章 ),然后衍生万物,天地万物各有其名,这个过程就是从“无名”走向“有名”,所以“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我需要指出的是,冯友兰先生在《简史》中把“道”创生天地的本体论意义上升到了纯粹的形式意义是不足取的,这明显是把名家的趣味强加给道家哲学,近乎张冠李戴。 “道”是绝对的本体,无形而不可见,在逻辑上,它活动于抽象的先验层面。而天地万物始终存在于具体的经验层面,“道”是无法直接发生作用的,它需要通过“德”建立与万物的联系。“德”是仅次于“道”的,它可以被看作是抽象先验的“道”在具体的经验层面的投影,事事物物的形成演化,所依赖的是: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此处的“道”、“德”、“物”、“势”又可以和亚里斯多德的“四因说”进行比较,“道”相当于“目的因”,“德”相当于“形式因”,“物”相当于“质料因”,而“势”相当于“动力因”。“四因”具备事物也就“生”、“畜”、“形”、“成”了。所以老子接着说,“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 第五十一章 )。 我们可以说,在道家哲学的宇宙观或世界观中,天地万物就是遵道贵德自然而然的结果。 反者道之动 前面已经说过,老子曾经担任周王室的守藏吏。在当时,这个职位具有诸子艳羡的优势,即可遍阅历代典籍,察知古今兴替。老子极有可能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历史学者,他所代表的道家哲学归根结底就是历史哲学,也正是遵循这个思路,刘歆对道家的源流给出了下述看法: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 、 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 秉要执本 ,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汉书·艺文志》) 刘歆的论断虽不能概括整个道家思想,但具体到老子学说无疑是准确的。正是由于其史官的学术出身,老子才有“ 历记成败存亡 、 祸福古今之道 ”的基础,进而“ 知 秉要执本 ,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 ”,刘歆将之定位为“君人南面之术”( 古时天子坐北朝南,故以“南面”表君王在位 ),也就是把老子在历史研究中感悟归结为治国理政的帝王之术,这是正是伦理中心主义的体现。后来老子见“周之衰”,乃去周就关,不知所终,也可理解为参透“成 败存亡 、 祸福古今之道 ”,大彻大悟之后,自然而然的人生结局。 那么有人要问:老子在历史中究竟发现了什么? 我可以说,那就是道家哲学或者说整个中国古典哲学中最精彩的部分——老子辩证法,教科书上称之为“朴素辩证法”。按照雅斯贝尔斯的观点:哲学是一个动词,我可以说中国古典哲学的实际起点就是老子的辩证法,具体在道家哲学,它也是老子一切玄妙智慧的逻辑出发点。老子辩证法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其一是肯定事物间的矛盾对立,用近现代哲学的表述习惯就是:事物因其对立物的存在而存在,如《道德经·第二章》载: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意识到,“美”与“恶”,“善”与“不善”等等绝非孤立地存在,必须相互依存。除了结论外,更值得我们重视的是论证逻辑。老子把对立物间的依存诉诸于“知”,把结论牢固地建立在了认识论基础上。我固然不能据此把老子哲学视为近代以来的实证主义,但也无法忽视如此明显而令人惊异的实证色彩。 其二是肯定事物向其对立物转化的自然趋势,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否极泰来”( 典出《易经》 )、“物极必反”。它也可以被视为一条“粗糙”( 与自然科学的结论比较 )的自然规律,自然界运动的一种宏观机制。老子对此最精辟的表述在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反者道之动”是老子辩证法的核心,被老子反复调用以阐明具体的事理。在《老子》文本中,它至少有以下几个具体表述: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第二十二章)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第二十三章) 逝曰远,远曰反。(第二十五章) 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第四十二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子之至坚。(第四十三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五十八章) 朴素辩证法中所蕴含的智慧就是老子所谓的“常”。老子的教诲,正是希望人们“知常”,对一个人来说,“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六章 ) 圣人无为 在天人关系的问题上,老子给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观点: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第七十七章) 这里所强调的正是天与人对立的现状,这个现状实际上在先秦诸子的表述中都有或明或暗的体现。它与古典哲学的天人合一观是相违背的,故而也就成了诸子哲学在个人修养或人生境界层面立说宣教的诱因。以这个思路来看,老子学说中关于个人修身处世的部分实际上也就是对其所处历史环境下“不合理”( 即天人分离或天人对立 )的天人关系的矫正。其中,老子给出的最重要的修身概念便是著名的“无为”。 老子说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刻意而为,所谓“刻意而为”,就是“不知常”的“妄作”。“无为”的完整表述是“为无为”( 第六十三章 ),也就是遵循着“道”,顺应自然而为。“为无为”的主语本来是“道”,老子说: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 如果人向“道”学习( 法地,法天,而后法道 ),就变成了“为无为”的主语。那么这个人就达到了极高的人生境界,也就是道家所推崇的自然而然的境界。这种境界可以“无不为”,正是天人合一的表现,而这种人就是道家理解的“圣人”。与儒家的看法相反,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对圣人提出了如下标准: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实际上,道家的圣人就是遵循“道”而生活、行动的人,所以又可称为“有道者”。老子讲“道”,正是把“道”作为人生的范本,进而号召大家体悟遵循。 “道”之“无为”是先验而抽象的,而人的“无为”是实际而具体的。所以老子给出了“无为”在实际生活中的一个基本表现——“不争”,按照“反者道之动”的逻辑,老子说: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二十二章) 具体的表现是: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七章) 同时,老子还指明了我们学习的榜样——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八章) 值得注意的是,以水来譬喻是格言体的《道德经》中诸多精彩譬喻之一。老子在阐述“道”的性质或者遵循“道”的人生境界时,经常使用一些堪称精妙的譬喻,除了水以外,还有器皿、婴儿、雌性等等,它们所代表的都是在通常的价值评判中处于下位的状态,比如虚无、卑下、柔弱、渺小等,这些状态正是老子所推崇的。这不难理解,因为持朴素辩证法以观,这些处于下位的状态其转化的方向正是其反面的充实、高尚、刚强、广大……;反过来,若保持着充实、高尚、刚强、广大,则会不可避免地滑向虚无、卑下、柔弱、渺小。所以“处众人之所恶”,才会接近于“道”啊。 小国寡民 与我们通常理解的隐者不同,老子似乎极其热衷于阐述治国之道,而在春秋战国的历史背景下,军事国防所谓用兵之道又是君王治国理政的第一要务,老子的深刻洞见自然也涉猎于此,以至于我们在《孙子兵法》中亦能发现老子学说的踪影。 只要将前面讲的修身学说进一步展开,就可以得到老子的政治学说。所谓老子的政治学说就是老子哲学对周之衰乱世的反应,它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对乱世根源的判断。老子认为祸乱天下的根本原因是违背天道的欲望的横行,这个基本观点后来得到了各家学说不同程度的回应和强化,成为了中国古典哲学各家流派的共识之一。对个人修养来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第二十章 ),各种欲望将人蒙蔽,总而言之就是“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第四十六章 ),而知识也是“欲得”之物,知识增加一分,不知足的心便随之膨胀一点,如此往复,人也就在求知中陷入了迷狂,所以老子将之一并视为牵动欲望的对象,不仅强调“少私寡欲”( 第十九章 ),更声明“绝学无忧”( 第二十章 );对于天下乱世而言,老子从未像儒家那样对礼坏乐崩痛心疾首,他的看法是周公礼乐制度恰恰是乱世的催化剂,“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第五十七章 ) 第二部分是对乱世开出的药方。老子的救世路线以“无为”为总原则,扩展到政治范畴便是“治大国若烹小鲜”( 第六十章 ),也就是像烹饪小鱼那样避免剧烈的翻炒来治理国家,其纲领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第五十七章)。 请注意,《道德经·第五十七章》的结尾: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有人认为此处的“圣人”是指周部落的创立者 古父亶公 ,老子在此引述了古代圣人的观点来阐述自己的看法,这恰好是古典哲学敬天法祖原则的体现。按照“无为”的总原则和纲领,特别在“圣人”说教的强化下,老子给出了如下策略: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第三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第十九章) 有人说老子是在鼓吹“愚民政策”,应当说此言不假,但需要注意,“愚”在老子学说的价值体系里如同虚无、卑下、柔弱、渺小……是德的体现,是被推崇的,而老子对君王的要求或告诫也是“愚”,正是“我愚人之心也哉!”( 第二十章 )。所以说,老子不仅“愚民”,而且“愚君”,“愚”是对所有人提出的要求,当然也包括老子自己。 第三部分是理想社会的勾勒。按照老子的救世路线图,混乱的天下最终通过“无为”归复治世,也就是中国人说的“无为而治”。在这个遵循“道”或自然的治世中,统治者就是“无为”的圣人,其统治的境界是: 太上,下知有之。( 第十七章 ) 也就是说,民众只知道他的存在,如此而已。那么其治下的社会是什么样的? 老子在《道德经·第八十章》描绘了如下生动的图景: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大凡政治哲学所承诺的理想社会的样板往往不在当下与未来,而在过去。过去充斥着不可稽考的上古神性,对上古神性的想象也可以被看作是中国人理想的寄托。孔子的复古文武周公,墨子向往大禹,孟子倾心尧舜,而老子则希望一口气把社会恢复到小国寡民、结绳记事的氏族部落时代,不可不谓登峰造极啊!
个人分类: 旧时文章|4963 次阅读|57 个评论
新圣经:世界、上帝和自然、哲学和科学
热度 1 qyu111 2013-10-6 11:20
上帝是一个顽皮的小孩,她的名字叫 自然 。上帝在宇宙中奔跑玩耍,从宇宙中拾取了各种各样、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物质元素,把它们从小到大玩着花样地搭积木:从基本粒子搭建原子,从原子搭建分子。有一天她搭建了地球,在地球上开始用分子搭建细胞,从细胞搭建了今天世界上的万千生命物种。 2500 年前在地球上太阳升起的地方,上帝小子搭建了一个人叫 老子 。老子给上帝小子做了一个总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对上帝行为的观察和总结就叫做 哲学 。 然而上帝一不小心搭建了一个人叫 化学 家,化学家学着上帝的样开始自己搭建分子,构造新物质。从此世界上有了除了上帝之外人所建造的物质。上帝不小心又建造了 生物学 家,生物学家开始学上帝的样制造新的生命。上帝不小心也建造了 物理学 家,物理学家也学着上帝的样玩能量游戏,制造了核能。学着上帝的样搭建物质积木就叫做 科学 。 上帝搭积木搭出了一个学上帝样的科学积木人,科学积木人现在长大了以为自己就是上帝,要和上帝进行较量了。如果有一天积木人惹怒了上帝,上帝小孩撒泡尿就把积木人给淹了,放把火就把积木人给烧了,扔一颗小石子就把积木人给砸了。 人类记住:尊重上帝, 尊重自然 。
个人分类: 科学|3349 次阅读|1 个评论
老子说有上帝,上帝就必须存在:论钱学森——于光远之争
热度 16 陈安博士 2013-9-26 20:35
  今天,王振亭博主在博文《于光远过世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7194-727982.html )中提到钱学森没有受邀却主动参加 “ 庆贺于光远同志从事学术活动 50 周年 ” 的一段文字回忆。   如果你对文字敏感,就会感觉到这段文字其实很“学霸”口气的,又因为完全是个人非常口语化的回忆,就更加可以想见钱老在别人组织且根本未邀请自己参加的会议上十足霸气外露的表现。说实话,他去就是要搅局的。在这一点上,他成功了!   ——————————   这又让我想起来那天和一位老教授同事的对话了,他说:钱学森为什么肆无忌惮地为“人体科学”、“特异功能”站台?其实是因为他老人家在领导诸多科学家解决了导弹的问题之后,俨然成了中国国师级的科学家,剩下的力气没地儿去使,就满世界的踅摸,看看哪里能杵上一耙子,就毫不客气地留个痕迹。   而那些反对人体科学的人呢?在科学成就上远远比不上钱老,有些人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有任何科学贡献,只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和逻辑去反对。钱老肯定看不上这些科学成就远远比不上自己的人。   俺听罢老先生的话,接着道:这个这个,我还真没思考过这个问题,不过,认为你说的很对。   俺们又谈到了更牛B的牛顿,在他老人家的一生中,科学成就实在是太牛了,所以,最后觉得自己解决了世界上半数的科学问题(提出微积分、物理中的多项成就、炼金作为化学成就吧,且还是金融学家——皇家造币局相当于中央银行吧)之后,做无可做,就觉得老子可以证明上帝的存在,而且,既然我说了,那么上帝就必须存在。然后,牛顿就开始撰写比科学著作还厚得多的神学著作——对自己创造的这位区别于其他人上帝的牛氏上帝猛掏心窝子。   ————————————   看这段钱学森和于光远在人体科学上的争执自述,钱老气势汹汹的状态其背后的含义也是很清楚的:你老于认识几个数学符号?知道现代物理是啥吗?你解决了什么科学问题?做过导弹吗?等等..........   接下来肯定是——你居然在人体科学、特异功能问题上敢和我老钱理论,也不看看自己的斤两!   从文字猜测心理,大约如此了。   而于老和钱老在科学上的成就差距的确很大,于是在钱老的质问面前也就只好唯唯诺诺了,实在是没有直接枪对枪刀对刀拼杀的信心啊。唉,自信就是这么来的,虽然他是错的,可是基于以往的研究记录你自信不过他,怎么办?!   ————————————   在中国这样一个本来就对跳大神蛮有兴趣的国家,尽管灭神论(当然么,又造了新的神)不断地被官方宣扬,依然是一旦有合适的土壤,神汉巫婆们就再度热闹起来,如果再有著名科学家为他们撑腰,当然就更理直气壮地自信起来。    ————————————    最后,我觉得这类争论有还是比没有强,而没有受邀就参会也应该得到鼓励,否则,科学界就更加死水一谭,自说自话了——开放不可怕!
个人分类: 人论|5936 次阅读|35 个评论
老子论道
weicd2001 2013-6-27 21:30
从前有个道,道中生出了一个宇宙,宇宙中有个星球叫地球,地球上有个国家是中国,中国有个老人叫老子,老子给一群小孩子讲故事,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 从前有个道,道中生出了一个宇宙,宇宙中有个星球叫地球,地球上有个国家是中国,中国有个老人叫老子,老子给一群小孩子讲故事,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 ……
276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以道家为宗(12) 科学地名名的基础——近似地孤立对象
热度 1 SciteJushi 2013-6-15 15:12
原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9a92140101k244.html 老子《道德经》的开始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其中有两个名称:道、名;有两个动作:道、名;可以合成两事:道道、名名。 因为“可”、“非常”表达了“近似”的意味,所以,两事的意思其实是:近似地道道、近似地名名、道近似的道、名近似的名。 因为“道”也是很特殊的一个名称,道道即是特别的命名、表述,所以可以说:两事,实际上是一事,名名。 居士反复说,除去大道,其余(严格讲,无其余)是绝对的“无”,任何道都是大道的部分。前面的《以道家为宗(10)》的 “道德-得道的基本模式单元”图中,德、得,都绝非在道之外的其它元,而只是反映大道中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名。 听、说、读、写、观、摸、想、嗅、记忆、存储,等等,离不开物体或分子、原子、场等的运动和作用,无不属于大道。现在,人们已可以测量、分析大脑活动时的电信号(EEG)、磁信号(MEG),可用MRI观测大脑的活动过程的图像。前面所谓的“两个”、“名称”、“动作”、“两事”都是名,无论放在哪里也都属于大道。 这样的“大道”,可激发丰富想象,蕴涵巨大创造条件。这不仅因为它未区分今人所谓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更是因为它指一个事物齐同、联系、转换的全时空整体。如果,假定大道中的任何部分有“因果报应”、神、灵的意义,那么,自然也就为宗教、所谓的迷信等提供了基础。一些人,也可想出“内视”、“存想”、“思神”、“行气”、画“符箓”、念“咒语”,等方 法 , 相信超距作用、心灵感应、感通天地、差使神鬼、消灾避邪、逢凶化吉、强身健体, 似 乎以为无所不能。方术,武侠故事中的意念打斗、剑气杀人,都属于此类。还可能简易地构想出,类似科幻故事的,原子内部世界、平行宇宙、异种等。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地丰富多彩,可能也意味着思想旋涡、不稳定性。 庄子说:“天地万物与我们都同样产生于‘无’,都同样为一个整体。既然都已经同为一体了,那么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既然已经说出同为一体了,那么还能说是没有说话吗?一个整体加上我的说话就是二,二加上一个就是三,如此类推,即使最善于计算的人,也不能得到最后的数字,更何况一般的人呢?因此,以‘无’到‘有’就可以得到三,更何况又是从‘有’到‘无’呢?别推算下去了!听其自然罢!”(《齐物论》,诸葛山人编译) 庄子的叙述,再证明了:与《道德经》一致,他的万物齐同的整体,包括了时间(大道并不必限于化学分解)因素、空间(严格地讲,大道不区分时间、空间)因素、“我的说话”等一切。 这里,已突显了一个问题:如果,过分执着地想到整体、全面联系,那么,越研究、越名名,就使情况越复杂、甚至不可知,最后即使庄真人那样牛也得灰心、放弃了,“更何况一般的人呢?” 居士尊重任何个人的好奇、探索,宽容他们的思想、言论,只要它们不是故意欺骗、不危害他人。直到现在,普通人想象原子的模样、不可见的物质、相对论等都还十分困难。人们对宇宙的起始、本源也还知之甚少。“现在,物理学的问题已经达到这样的一种高度,正如保罗·戴维斯在《自然》杂志里说的,‘非物理学家几乎不可能区分你是合乎常情的怪人,还是彻头彻尾的疯子’。”(《万物简史》, 严维明等译,接力出版社,2005年2月) 当古人们知识还欠缺时,即使有种种失误,也就更不足为怪了。思想自由,言者无罪! 茶余饭后,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给难缠的小孩吹吹“八仙过海”、“西天取经”、“时空漫游”之类的奇事,不亦悦乎? 然而,现在继承传统文化时,避免在玄虚中旋绕、避免自闭、避免气馁,要富有现实的建设性、不断进步,最好坚持:任何“思想和方法”要力争能像科学知识一样易于人人之间传播,如果与现代科学的已有成果相冲突那么遵从科学成果,接受实验实践检验。 现代科技,是名名的最佳典范。它已显示了:分门别类而又良好地协调的压倒一切的最大知识体系,在大道中占有巨大的份额(类似某些人说的知识世界),在供养人类方面的极富成效和功德,使人与自然更好地和谐、甚至浑然一体的潜力。 居士感到幸运、愉快的是,以道家为宗,可简易地与现代“普世价值”和科技接轨,没有隔阂、包袱、纠结。对大自然及其规律的兴趣、热爱,求真的禀性,趋大求同的价值取向,等等,都使道者与科技相通、同路。往前走,从“技术”上,可以坦然地,接受全人类科学技术的一切发展进步成果。 从方法上看,传统道者走向现代科学,首先不得不强调:善于把考查、研究对象近似地孤立出来! 科技人员,对此尤其熟悉。例如,在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的实验中,如果选对了功能档、量程,那么测量对于被测量对象的影响就可以忽略、结果就是“真实”可靠的。无摩擦、绝热等是物理分析中常见的近似孤立的假设。分析、测试一个复杂系统时,首先要分解为若干子系统处理,然后再逐步扩大连接规模。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可以采用“大地平面”,而不必定要顾虑“椭球面”;人们也不得不区分时间和空间,甚至把时间视为一个独立的自由度。 新浪赛特居士SciteJushi-2013-06-15。
1178 次阅读|2 个评论
生“物”和生“命”,老子的“道德经”和DNA复制
热度 1 qyu111 2013-6-15 09:28
前两天写了一篇“我从哪里来——生命的起源”。看到有读者评论说:生“物”不等于生“命”。于是再写一点作为补充: 物,是物质。 命,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的形式。 生,是对一种物质运动形式的表述,即自我复制。 生命,是物质运动形式的一种。 生物,是以生命方式进行运动的物质,也就是能“生”的物质,也就是能“自我复制”的物质。“生”(自我复制)是关键。 因为物质是以运动的方式存在和定义的,所以物质和其存在方式具不可分离性。 生物和生命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名词,不能划等号,但因为两者的不可分离性,所以经常可以互相替代使用。提到生命就意味着生物,提到生物就意味着生命。 写完后突然想起老子“道德经”的生命起源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茅塞顿开: 道就是自然, 一就是单体核苷酸, 二就是核苷酸二聚体:最简单的DNA 链, 三就是以二聚体DNA 链为模板产生出来的第一个DNA 复制产物。 有了三:第一个DNA 复制产物,世界生命万物从此开始:三生万物。 老子真是了不起。
个人分类: 文化生物学|3934 次阅读|1 个评论
《老子》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
热度 1 forrestlin 2013-6-9 13:13
《老子》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现代社会之所以乱七糟八,因其不明老子言。 尚贤,奇货可居,欲望难填,民心蠢蠢,人心不古,乱之根源。 可 奈何花落去, 人心何时可归来?
个人分类: Critical Thinking|339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以道家为宗(5)谁能构想出一点东西超出大道吗
SciteJushi 2013-5-22 18:04
原载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9a92140101jmjn.html 根据老庄的描述和《以道家为宗(4)》: 大道 = {一切的一切根源,一切根源的一切}。(过去未区分句点、句号,以后避免用句点)也许上述还不够精确,但是,值得反复强调的关键是:道家的大道,指的是一个整体、总和,而且其中应有尽有。这使其包容一切、难以被超出。 虽然,作为一个整体,大道“ 大得不能再大了”;但是,从天的本质、材料、结构等的“微观”意义上讲,大道“ 小得不能再小了”,以至于都显现不出来了,当然还可能动个不停、从一个事物运动到另一个事物。 这个天,是指我们生活的现实的有序的宇宙,可包括常说的自然界。如果,用一个二进制数位表示道的单元,那么,可假设天由N位二进制数表示。这类似于,存在CD上的电影,是长度为J的二进制数序列。 N远远大于J,可以是无穷大。 大道,包括了天之前、天之外的部分,也不排除“不可言说”的“无”。 N位二进制数,有 2^N (2的N次幂) 种可能取值,这远远地大于N,上面的天只是其中的一个特例。这样看来,“大道”未必排除很多可假设的内容,例如:还有“其它天”,有“反天”,有“负时间”,它们通过“无”或“有物混成”部分相通、相结。 大道,不同于其它思想和学说中的物质、精神、原子、单子、灵魂、上帝等;如果需要的话,它可以包括这些内容的部分或全部,也可包容连续性、离散性。要什么就可能设置什么、就有什么,这也使“大道”实际上可以是虚指、是“无”、是“空”。这些,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创造条件。其它思想、学说,即使相互排斥,但都可能是给“大道”赋予近似的实质内涵(或适当的公理)的推演,所以,不得不“以道家为宗”。 在老庄思想中,天内的部分的“根源”,可以追溯至事物足够“齐同”的程度。齐同,是指事物浑然一体,可交换成分或份额或单元而相互联系、变化、发展。虽然空间的本质、时间的本质、自由度等问题还不清楚,但是现代物理、化学和唯物论,在很大程度上,都支持他们的思想。但是,齐同,不必是大道内的处处随机均匀分布;即使假设有上帝等也难以否认“齐同”,因为那些内容正可以作为不显现的组分。 正如笛卡尔说“不管多么荒谬、多么不可置信的事,无一不是这个或那个哲学家主张过的”,也许有人可以摧毁齐同条件、证明近似也不可能。即使如此,也可能只是补充或并存的思想和学说,必须调整老子的分析方法和结论,然而未必可以超出“大道”的范畴。 老子对“道”、“有”、“无”的本质的描述较含糊。实际上,他明确表示它们玄妙,也勉强地取了个名字“大道”。但是,他采用了现实的整体性层次天、地、人,分析其中的现实事物,来考察问题、推测道的某些方面,巧妙地绕过了不可见的大道的概念的精确的物理实质。大于天的整体层次,泛泛而指一种自然而然的客观存在。这是,走上科学之路的关键一步。 “大道”,使近现代关于天、地、人和宇宙本源的一切追问、研究、哲学、科技,都可视为道家之后的继承、发展。居士把老子、马恩、波普尔放在一起,更是一种工程技术的观点,而非哲学的分析。 新浪赛特居士SciteJushi-2013-05-22。
9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子》没把“道”说清楚吗
sheep021 2013-5-10 15:57
关于什么是道,这个说来话就长了,争论也就多了 甚至连《老子》也惚兮恍兮,窈兮冥兮,让人摸不着头脑。 忽然想起《老子》中一句原话——“ 道者 , 万物之奥 。 ”(第六十二章),这难道不是对“道”的一个非常明白的定义吗?
个人分类: 谈天说地|12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子和树的故事
热度 1 zjzhang 2013-4-23 08:41
老子和他的学生经过一片森林,他们看见几百个木匠在那里伐木,整个森林几乎都被砍光了。老子看到了这一情景之后就问那些木匠砍这么多的树干什么?他们就说是皇宫里面要造一座很大的宫殿。   这个时候,整个森林只有一棵树“站”在那里了。老子的学生就问木匠:“你们为什么不砍这棵树呢?”木匠就说:“这棵树长得很丑,连它的每条树枝都有疙瘩,没有一条是直的,不能做家具,也不能用它作燃料,因为燃烧它的烟对人的眼睛都有害。”   老子就笑着说:“你们要想生存在这世界上,就要像这棵树一样完全没有用。如果你是直的,你就会被人砍掉,就会被变成别人家里的家具;如果你长得很好看,就会被人拿到市场上去卖,就会被变成一件商品。而这棵长得很丑的树完全没有用,那就没有人会伤害到它了。”
个人分类: 文学|8153 次阅读|2 个评论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sheep021 2013-4-2 13:57
《老子》这句话,太牛了,不愧是骑青牛的主儿。 做什么事儿,总是这个理儿: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既不可操之过急,也不能半途而废。 有人说读书要下苦功夫,什么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萤囊夜读之类的全都搬出来。其实啊,嘿嘿,这些方法的效果呢——谁用谁知道! 另一个牛人,当属主席,他老人家说: 若有恒又何必三更起半夜眠, 最无益莫过于一日曝十日寒。 此言深得《老子》真意!
个人分类: 释道大义|36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再谈两点我们对老子的误读
热度 2 Wuyishan 2013-3-20 13:09
再谈两点我们对老子的误读 0 2013年03月11日 学习时报 作者: 任国征   《学习时报》“中外历史”版3月4日刊登的《老子是否主张愚民政策》是一篇思想性很强的争鸣文章,读后很有感触。其实,老子的思想和观点被扭曲和误解的不仅此一端。   关于老子以及《道德经》的话题就有很多误读和偏读,现将突出的两种表现剖析如下:   第一,基础研究的缺失:“道教”和“道家”有何异同?   最近的两项重大的文化工程并没有有意识地界定北京大学的《儒藏》的重要课题《中国儒释道三教关系史》里把道教和道家混用;华东师范大学的《子藏》,把《道藏》当作单纯的诸子的典籍。若不申明辨源,则会影响两大工程的严谨性和权威性。   其实,道家和道教的区别要点在于:一是道家是一种哲学流派,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二是道家以老庄为思想主体,而道教则是尊老子为道祖,却没有庄子;三是道家不讲仙丹和符箓,不强调甚至反对巫术和鬼神,而道教则相反;四是道教有团体、教派、教义、信徒以及传授系统,而道家则没有这些。   《子藏》编纂过程中,有专家认为应把道藏和儒藏、子藏并列起来。这容易造成新的误读。原因是《道藏》既有大量的“道家”及诸子类的书,也有宗教经书,类似于《大藏经》;这不同于儒藏和子藏的单纯学派书目。   第二,引用阐释的曲解:“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上篇“道经”第五章《虚用》全文是:“太上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这段论述很重要,但近年来也争议不断。比较多数的观点认为“刍狗”两句话的意思是“天地和圣人无所谓仁慈偏爱,它对待万物百姓就如同对待刍狗一样任其自生自灭、自作自息。”   其实,这样解读也是望文生义和断章取义的理解。因为同《道德经》其他部分惯用的论述手法一样,本章仍是运用“假设”和“推理”的论证,本段的意思是“如果……,就会……;如果……,就会……。难道……?所以,天地应……,圣人应……。”即是,如果天地不仁,就会以万物为刍狗;如果圣人不仁,就会以百姓为刍狗。难道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所以,天地应当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圣人则是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值得一提的是,《道德经》既被划归到“子集”(哲学流派),又被归类到道教的核心典籍(宗教经书)。从道教角度的解读也值得我们参考。清末民初的江希张和大儒黄裳,以及中国道教协会现任会长任法融等的解读,均认同:天地之理和圣人之道是“虚而不屈”,“从守中用功”。老子且使用了形象的比喻“橐龠”(鼓风器皿的出气口),虽然“虚掩”却很“有用”。   可见,前两段话中“刍狗”的句子,则是引子和假设,重点显然是放在后两句的核心句上:论证老子“虚用”和“无为”的重要思想。   总之,《道德经》的解读在古代就曾出现过“千年注老未曾休”的学术奇观,我们今天的重要学术使命依然是摈弃功利化和媚俗化的倾向,尽量准确解读和领会老子思想的丰富内涵。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法自然,他的“愚之”(原文)不是秦始皇的“以愚黔首”的“愚”,而是“大智若愚”。他的“无为”是为了更多的有为,有韬光养晦的味道。他的所谓“无争”,实际上也是一种争,是很有水平的“争”,无为而为,无争而争。他从事物的正反关系中提炼辩证法,如祸福、阴阳、巧拙、智愚、雌雄、刚柔、进退等等,为“无为”的理论找到依据。这才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之一。
个人分类: 换一个角度|2886 次阅读|4 个评论
大投机【幽默】
seawan 2013-3-13 21:53
大投机 【按: 关于投资投机之论议颇多,下亦为其一也,博一笑】 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古今一也,人与我同尔,岂有厚此而薄彼之理!投资之所谓基本面分析,强辩优劣,谬议高低,实乃逞小人之智而行逆天之事,故其败亡亦必指日可待也。 阴符曰:『道者盗也』。 此“盜”非盗天地之精华,乃揣摩天意,盗取天机,从而顺天行事之意。何谓天机?损有余而补不足。故低沽而高售,乃替天行道,为民造福。投机之德不亦大乎! 纵或智者千虑,马失前蹄,也不枉曾经壮怀激烈,豪情万千,供养于市场之流动性,献身于理想之乌托邦。 而若能洞悉道妙,勘验精微,则能上合天心,下顺民意;纵横驰骋,挥斥方遒;搬山运海于谈笑之间,销金烁银于网络之上;平民怨,灭豪强,建乐园,安国邦,重现伊甸美景,共享大同之乡。大丈夫之意气能如此,不亦快乎! 故曰:大投机。
个人分类: 幽默|2523 次阅读|0 个评论
愿与《道德经》专家商榷:“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一解
热度 1 liuli66 2013-3-13 17:52
俺对陈鼓应先生《老子今注今译》就“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的注和译不甚满意。 陈先生的今译为:天下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比如,如果我们只教孩子或学生(甚至教自己)什么是美,什么是善,美之所以为美,善之所以为善,由此他们就能“自动”认识到什么是丑,丑之所以为丑;什么是恶,恶之所以为恶吗?我们必须让孩子、学生和我们自己看到和认识丑和恶的一面。 《老子今注今译》提供了多家对“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的注解,而几乎未提供注家对紧接其后的“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的注解。 LIULI 研读《道德经》非专业,但也“权”提出自己的理解。 这里就谈谈对“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的陋见、误解或歪解。 何谓“善”?俺谈不清,仅举例来说,不剥夺人的生命(或通俗讲,不杀人,或者救人一命)是一种善。 老子说:天下皆知善之为善。结合例子,就是说:天下人都知道不剥夺人的生命是善,从而大家都不行剥夺人的生命之事情。如果把这个行为走向极端,凡是人的生命都不能剥夺,凡是人都不能杀,凡是人的命都要救,那么,对杀人的罪犯(这里指已经被法院判定死刑的人),对烧杀抢夺奸淫妇女的侵华日军,也不能杀;如果是这样,就是“斯恶已”了。这对那些被罪犯和侵华日军剥夺了生命的被害者,就是一种“不善”了。 我们还可以想出其他的各种“善”,如果天下人都“善之为善”,把这种“善”推向极端,就会变成“不善”。比如,喂流浪猫,是一种善,如果大家都去喂流浪猫,那流浪猫就会每天吃得饱饱滴,就会长得肥肥滴,从而致其丧失本能,捕食老鼠和鸟儿等;甚至因肥胖而患上多种疾病。[爱是一种善,如果一味爱甚而溺爱,那就要出问题了。李天一轮奸事件,很多人包括俺认为,是溺爱的后果。] 俺以为上述解释符合老子的辩证法:反者道之动。也符合从老子思想演化而来的成语:物极必反。 以上理解是“照着说”,下面“接着说”两点: 1) 现代人一般讲“真善美”(人类最高价值观)。老子在这里提到了“美”和“善”,未提到“真”。是否可以仿效老子说:天下皆知真之为真,斯假已?俺以为是可以滴。[补充:YATOU举“盲人摸象”例] 2) 可否对“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反过来说?即:“天下皆知丑之为丑,斯美已;皆知善之为善,斯恶已;皆知假之为假,斯真已”。俺看是不可以滴。 以上陋见,愿与《道德经》的爱好者和专家商榷。
个人分类: 杂感|246 次阅读|22 个评论
荀子攻孟子,笑煞老子
热度 11 lix 2013-3-10 21:05
孟子、荀子都算孔子儒家。但在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个根本问题上发生了重大分歧。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大家都知道。所以本博文重点讲荀子的观点。 先从“伪”字讲起吧。“伪”字本义,简单讲,就是人为的意思,是中性的。但很快就成为贬义词,强调其装假的一面。 荀子要攻孟子,首先就得强调“伪”字的本义。要使人们从本性之恶,就需要人来教育,礼义来规范,最后用法制来牢笼之。不可能天然地大家都善,或者像孟子那样主要靠宣传。荀子那时后就不得不为其翻案,回复其本义。 所以《 荀子 · 性恶 》说:“人之 性恶 ,其善者伪也”。 “ 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 就是说,性是人生来就有的自然本质及其功能,伪则指在自然本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形态和能力。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生而好利、疾妒、纵欲,需要后天文明的熏陶、感化,于是产生了教育、礼仪、法度等,对人进行塑造,使人最终具有“仁”的精神境界,这就是 “ 伪 ” 。故荀子说: “ 化性起伪 ” , “ 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 实际上,老子也是主张人之初、性本恶的。但是他老人家不说,无为,出世。既反对靠宣传,也反对把人关到笼子里。所以看到人间荀孟之争,不禁笑煞。另一方面,基督教所谓的原罪,也更接近荀子的观点。但是,荀子的两位高足,强调了帝王怎么把人民关进法制的笼子里,不敢讲帝王也得关进笼子里,讲了这个,课题申请百分之百作分母。这就败坏了荀子的声誉,“伪”字基本上还是贬义,只是在非常无奈的时候,才用其中性的本义,比如“伪随机”。 参考文献: 1 ) http://baike.baidu.com/view/22964.htm 2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6009-668969.html 及其评论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319 次阅读|12 个评论
文明社会的“最美制度”
热度 3 周可真 2013-3-8 23:31
“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笨蛋儿混蛋” ——这就是中国。 至于老子是不是英雄,只有让历史来检验。 但现实就是如此,谁都无法不承认这个现实。【魏晋就是如此:门阀士族制度,不论道德和才能,只论出身。——魏晋灭亡,不是因为清谈,而是因为门阀制度。】 谁有本领改变这个现实? 唯有“英雄”耳。 这个世界就是弱肉强食的世界! 这个世界哪有什么道德、公平? 道德、公平,不过是弱者发出的哀叹罢了。——唯有弱者,才幻想道德、公平。 堪称“英雄”者,谁? 陈胜也——“帝王将相,宁有种乎”! 既不取古中国之“科举”,亦不取今西方之“选举”,这是当今中国最具特色的“中国特色”,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最美制度”。 这个制度之所以“最美”,是因为它最符合“革命规律”,最容易导致“革命”,最容易使人类回归“弱肉强食”的自然状态。 博主按 : 当今“复儒”思潮何以盛行?“原儒”者,周公也。周公“制礼作乐”,世卿世禄制立焉。推行世卿世禄制的西周是“三代”以后中国人心目中的最理想的“礼义之邦”。当今中国,正在回归“礼义之邦”——唯一不同的是:西周是“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当今是“德以柔四夷,刑以威中国”——这叫“与时俱进”,“日新之谓盛德”!
个人分类: 人生.世相|3135 次阅读|3 个评论
天下老子第一
ljxm 2013-3-8 13:48
甘 连舫委员在政协分组会上呼吁再提高个税起征点,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宋兰回应称没可能。根据宪法,全国人大具有制定修改法律的职权。个人所得税法中个税起征点调整最终应由全国人大决定,税务部门无权拍板钉钉。此外个税调整牵动亿万人心,望部门能认真调研勿以简单回应了事。
1598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庄人生观之差异
周可真 2013-1-20 22:36
老、庄皆主张以“自然”态度来对待人生。然而,同是“自然”的态度,于老子则是严肃认真的,在庄子却是玩世不恭的。 先看其名利观。 乍看起来,老、庄都是淡泊名利的,似乎无甚区别。其实不然。老子的名利观颇似于儒家鼻祖孔子的观点。孔子虽“罕言利”,但他并不一般地反对追求“利”,而是主张“见利思义”,即认为应该通过正当的、合礼合法的渠道来谋取个人利益。老子对于“利”,亦抱有类似的态度。他强调“利而不害” ,反对损人利己。他认为,“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主张把利己和利人统一起来,通过利人的手段来达到利己之目的。当然,老子并不是很重利。在他看来,“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并且,“多藏必厚亡” 。因此,他更强调的是“知足者富” ,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 。所以,他主张“少私寡欲” ,反对贪得无厌的求利。 对于“名”的态度,老子亦很接近于孔子。孔子并不怎样看重“利”,但却十分看重“名”,不过不是当世之名,而是没世之名。他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孔子所追求的是青史留名!与之相似,老子其实亦是十分看重“名”的,不过不是昙花一现的“非常”之“名”,而是名垂千古的“常名”。他认为,只有不为一时的功名所牵累,才能获得永垂不朽的大名,故曰:“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反之,居功则必损其名。所以,他力主“功遂身退” 。此亦即所谓“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之意。若是,则纵然身死,而其名可以不去。此之谓“死而不亡”。“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所孜孜以求的人生大目标,正是这样的“寿”!由此观之,老子对于没世之名的追求实较孔子为甚,其执著认真的态度着实令人肃然而起敬。 与老子相比,庄子的名利观可就大相径庭了。《逍遥游》中许由说的一番话,可看出庄子对于名利的态度来,其曰;“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此话之底蕴实就是说:我只消填饱肚子,再有个睡觉的地方,行了;什么功名利禄,我全不在乎 ! 所以,庄子的处世原则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所谓“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也。这种处世态度,分明是一种混世主义、滑头主义! 再看其生死观。 对于生命,老子是十分珍惜的,并因此很注重养生之道。他主张通过内气(德)的存养,即所谓“积德”,来达到“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目的。他认为,“物”的存在是依赖于积聚在其体内的“气”(“德”),其内气一旦散失(“失德”),则必然导致其灭亡。而欲念则是导致人的内气散失的:“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这也就是说,欲念与内气是互相排斥的。欲念减少则内气增多;反之,欲念增多则内气减少。因此,他主张“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亦即要使欲念减少到与“自然”相一致的程度。如此,其心便能“不欲以静” ,以至于“心不使气”,从而就能保持内气充足,使生命力常盛不衰;反之,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巳。” 此所谓“不道”者,乃指不合乎上述“长生久视之道”。当然,老子虽认为通过“积德”可以“长生久视”,但也仅仅是延长寿命而已;他未尝认为养气可以长生不死,所谓“不道早已”,反过来恰好说明了“为道”(“积德”)也不过是迟死罢了。在这一点上,老子的观点与后世道教徒的“长生不死”的神仙观点是有本质区别的。 庄子对于生死则是持一种极端消极的自然主义态度。他以“死生为昼夜” , “不知说(悦)生,不知恶死” 。并以相对主义的观点来看待人生,谓“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以为人生短促而虚幻,不必看得太认真。他更以悲观主义的观点来解释人生,说:“人之生也,与忧俱生。” 他因此嘲讽那些追求长生久视的养形存身者:“寿者 惛惛 ,久忧不死,何苦也 ! ” 他极欣赏那些“游方之外者”的人生态度,认为其“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 疒 溃痈” 的生死观,才是真正通乎生死之道的。唯其如此,方能达到“死生无变于己” ,而“入于不死不生” 之地。庄子的这种企图从精神上解脱死生的做法,实质上是一种虚无主义的人生态度。
个人分类: 道家.道教|3945 次阅读|0 个评论
知识改变命运
zjzhang 2013-1-7 10:08
博士请大仙给算上一卦,大仙说:看你面色红润,气宇昂扬,应为本科学历,如今定有一番作为,夫人貌美如花,儿女一双,博士大怒:你这该死的骗子,老子博士刚毕业木有钱木有女朋友,整天郁郁寡欢,大仙掐指作沉思状,突然说道:年轻人, 知识改变命运 啊。
个人分类: 文学|2332 次阅读|0 个评论
处卑下之地
outer 2013-1-5 09:43
处卑下之地,心反而是最坦然的。世人愿意登高,而一旦处在一定的高位,则往往既想要贪心继续得到,又惧怕失去已有的一切,则心难以宁静。 德,如水,往卑下之地汇流。德聚而财散,财聚而德散。人对于幸福的追求,其实都建立在损害他人利益基础上,最简单比如你想上职称,你想得基金,其实都对应了把别人挤下去。如此,财聚,即对应了从他人手里汇聚生活资源,不管手段合法与否,从本质来说都对应德散。此德非寻常伦理道德之德,盖老子所说道德之德。 处卑下之地,德自然汇流入你的身体,虽然可能你一文不名,身无长物,但你心已逐渐合于大道,这种内在的大占有,和大充实,又远非名利身外物给人带来的虚幻之荣耀可比。 故老子说,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即便仅从一般世俗的角度考虑问题,大家往往发现,处于底层之民众,往往心底还比较淳朴,善良,活得也很实实在在。而有了一定的权位后,不得不处于各种利害纷争之中,心也就变得机械狡诈,变得“黑”了,所谓有得必有失,得到的是什么?无外乎身外之物。失去的是什么?确是宝贵的内心的安宁。 附录:《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
184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小笑话:专家的话你也信!?
热度 1 hongkuan15 2012-12-20 18:43
[转载]小笑话:专家的话你也信!?
有两只乌龟在田边头对头一动不动,这时一个专家问旁边的老农,这两只乌龟在干什么?老农说:“它们在比耐力,谁先动谁就输了。” 专家指着一只龟壳上有甲骨文的乌龟说:“据我多年研究,这只乌龟已死五千多年了。” 这时另一只乌龟伸出头来说:“草!死了也不说一声,害得老子在这里干等。” 一句话刚刚说完,那只有甲骨文图案的乌龟大笑把头伸出来说:“你输了吧,专家的话你也信!
4991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这个韩粉看来是当定了
热度 3 zhanghuatian 2012-12-13 18:59
科学网上最近流行奴才文化,帮谁说两句话就是谁的粉。那这个韩粉的称号我就笑纳了。 说句实话,韩寒的科普书能卖出去一本,都是在打中国理科生的脸。 任何国家都有这样的人物,这些人摆个POSE就能吸引一群人尖叫。而在外国这样的人物是不太可能混进科普这样的行业的,因为在那些国家名气和低俗从来没有战胜过理性和深邃。而为什么在中国的知识界出了个韩寒呢?就是因为有些人太无能。而这些人不去反思自己的无能,反而玩起了群体抵制的政治运动。看看你们这点出息,让高中生虐,有些人真是活该。 我认可科学网陈丹阳博主的说法,那本叫《它们》的画册可能就是一本连三流科普都够不上的东西。那又怎么样呢,麻烦朋友们推荐几本超过三流的作品,让我也学习一下。我看外国的科普书也看烦了。
288 次阅读|3 个评论
一坨狗屎引发的战争
zhanghuatian 2012-11-24 19:07
吴法天这烂货被方是民骂了,就因为一个“倒韩旗手”的称号。 为了咬人大业,吴娘娘一定要忍辱负重、哀而不怨、摇尾求饶,争取教主的宽大处理啊。吴太监当奴才还不老实 ,又瞎写什么“方舟子打假从不为利益,没有集资没有保镖没有安保基金…”这不是往教主肺管子上插么?笑的我都不行了。 基本跟着方舟子混的除了脑残,就是太监,吴太监的奴才地位要保不住了,下一个该谁了?
206 次阅读|0 个评论
痛苦与快乐,孟子与老子
zjzhang 2012-11-24 18:25
痛苦时,想想孟子,就快乐了;快乐时,想想老子,就平静了
个人分类: 文学|2638 次阅读|0 个评论
能如婴儿乎?
satangell 2012-10-22 13:29
秋天到了,山里的空气清澈透明,阳光毫无阻隔的漫洒下来,打在泥上溅起一片尘土,地面挥洒出一层薄薄的金粉。这样的阳光下,无妄在露台晾晒新收的桂花,金色的、橘色的、白色的,摊开来的桂花像极了一张多彩的花毯,散发着阵阵幽香。拖了张摇椅,无妄坐在花毯的间隙中轻摇慢摆,惬意无比…… 无妄昏昏间,旅人循着花香上了露台,见了满地的桂花和陶陶然的和尚,随口问道:“还是泡桂花酒留给你师父?”无妄眯着眼,微微点头,旅人笑道:“和尚,你第一年泡这酒,还可说是为了和桂花的偶然一遇,那年的桂花酒是随缘。可你现在年年泡酒,是否着相了呢?有些事情,太刻意,就失去原意了啊。” 无妄睁开眼,笑道:“原意是什么?这世上尚有原意可言么?一念起处,即是刻意。你要寻原意,只怕芸芸众生,无一人可以做到了。” 旅人不服,辩道:“要照这么说,那还谈什么‘原意’,有‘意’便不‘原’了。” 无妄笑着接道:“话也不是这么说,刻意久了,这刻意与原意分不出彼此,自然也就转成了原意。” 摇了摇头,旅人叹道:“只是一个‘意’字,已经让人恁多烦恼,真不知道人这一辈子,所来何为……” 无妄接道:“要不老李怎么说:‘能如婴儿乎?’越是做不到的,才越想做到;可越想做到,却越是做不到。于是,这贪嗔痴,便也就一样样来了,赶都赶不去。” 旅人听完,不再出声,在露台上拣了块没有桂花的地面仰身躺下。 阳光刺目,旅人微微眯眼,向极高处看去…… 一整块的天,蓝的如同一整块的玉,没有一丝云彩……
个人分类: 小道摸禅|298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十一
kexuewangjj 2012-10-11 22:07
看到好多吐槽十一国庆假日游的各种悲催。回想下自己的经历,也可谓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有刺激也有无奈。 十月一号跟朋友第一次骑行去紫蓬山,在我看来是一座充满幻想的山。而第一次骑车走这么远的路,心里面还是有点小忐忑,只是希望车子不要出现什么故障,同行的两个男生应该说都是骑行的老手了,我反正乖乖的跟在他们后面就是了。风很好很舒服,只是太阳有点大,晒得睁不开眼睛,途中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卖帽子的小店,也都是陈年旧货了,无奈为了遮阳,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逐渐离开了城市的喧嚣,剩下的就是贪婪的享受着宽阔坦途的自由了,下坡趋势的路很是轻松,最具挑战的是上坡的路,永远看起来是那么长,那么让人绝望,总想着自己肯定骑不上去啊,但是真到了那条之前看起来很高很陡的路上,却也一点点的骑了过去,想想人生不也就是这样起起伏伏的,我们要做的只是随着这些高低起伏而尽情去经历就好了,太过担心或是期待整条旅程畅通无阻顺风顺水都是不现实的幼稚,什么叫做go with the flow,也有老子上善若水的思想精粹吧。尽管路途中还是出现了车胎坏掉的小插曲,但是整个旅途还是很顺利的,第一次的70公里,一路上很受同伴的照顾,吃的喝的一应俱全,整个旅程都是满满的感动。 按理说前一天刚骑完一百多里路,第二天应该要好好休息才是吧。但是朋友的一句‘’爬泰山去‘’的号召对我来说是那么的具有诱惑,泰山啊,那可是可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梦寐以求的泰山啊,多少次羡慕去爬过的同学,看着人家的照片流口水,现在有机会了,我怎么能眼睁睁的看它溜走呢。于是根本不管身体有什么疲劳的信号,实际上前一天的骑行并没有多大影响,应该是一直以来的坚持跑步确实是有效用的。于是二话没说加入了爬泰山的小分队,当天的晚上12点到达泰山脚下,因为是晚上,什么都看不清,眼前只有成片成片的人群,准确的说是头攒动,因为人太多,连进门买票都要分批进行,我们于是在走走停停的状态中兴奋的期待着,因为黑夜,对眼前高山根本没有任何概念,只是知道要爬好多好多好多的台阶,可是这一次,也许是因为有大家的同行陪伴,也许是前面一排排的人把台阶全都掩盖了,总之没有那种看着通往山顶无尽的台阶的绝望感,而这正是自己一直要寻找的感觉,爬过了这么的山,这种感觉也在一点点的消失,这也许就是征服的代价吧。自己满是期待的希望能从泰山的这次旅程中重逢这种感觉,可是有些遗憾的是全被人多给吞噬掉了,就是假期出游的无奈之处,所有所有你想体味的平日因为繁忙而无暇顾及的感觉全都被到处都是的人群熙攘而破坏殆尽。 尽管如此,爬山的过程还是很有挑战的,呼气,吸气,抬脚,还有就是和困到不行的眼皮作斗争,不过也不用担心睡倒会掉下去,那么多人的支撑呢,总之人多也不是坏事嘛,至少到达山顶后在据说的零下三度的冷风中我们仍旧是潇洒的短袖在身,夹在人群中就像置身于天然的羽绒服中一样。另一件遗憾的事情就是在泰山顶上没有看到那让人窒息的炫美的万众期待的日出,云朵遮住了最初日头出来时的磅礴,所有好不容易挤到山头的人们都是不甘的望着东方,期待着老天给他们一个物有所值的补偿,可是又有什么用,愤愤不平没用,顽固的等待没用,倒是可以考虑再来一次,但是代价有点大,因为也不一定明天就一定是好天气。 好吧,通宵爬完泰山已经是快要到达身体的极限了吧,但是节日的气氛让我才管这些,一心想着多经历,多感受没有感受过的刺激兴奋,既然在山东,又随着小分队来到了曲阜,孔子的故乡,去感受儒家的精髓,就像之前说过的,人多确实一直都是个大问题,但是即便如此,在孔家的大院中,透过千年银杏的柔和温暖的午后阳光真正让自己在儒家文化的氛围中心平气和,去感受这两千五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和人文情怀。趴在孔子夫人后院的栏杆上,望着对面的巨大的屏障墙,想象着孔老夫子就在这屏障墙前诲人不倦的传授着自己的儒家理念,而亓氏则安分的在后院听着夫君的熟悉的声音,尽管不被允许到这墙的前面,她仍是带着满足的微笑,就这样安静的享受着阳光,微风......只希望时间就此停下,自己可以拥有这样的一处庄园能够享受一份超然物外的自在。 恋恋不舍的告别了疯狂的两天,继续回到了自己正常的轨道上面,虽然现在身体的才刚刚回过神来,但是那一笔宝贵的回忆算是自己生命中一抹亮丽的色彩吧。
33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脚下有路,行者无疆》之47:河南鹿邑明道宫
pony1984621 2012-10-7 17:12
《脚下有路,行者无疆》之47:河南鹿邑明道宫
《脚下有路,行者无疆》之 47 :河南鹿邑明道宫 摄影时间: 2012 年 10 月 05 日 摄影地点: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 摄影:马志飞 十一回老家,抽空回到了祖籍地河南省鹿邑县看看,去了趟国家 4A 级景区明道宫。明道宫景区位于鹿邑县城东北隅,与老子诞生地太清宫东西相望,是春秋末年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聚徒讲学、传播天下大道的地方。 这里流传着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 1938 年 6 月 1 日 ( 农历五月初四 ) ,侵华日军攻打鹿邑县城,对老君台进行炮击,共打 13 发炮弹,无一发爆炸。见此情景,日军炮兵个个惊得目瞪口呆,停止了炮击。现今,在老君台上还放置着 4 发 炮弹 ,它们就是当年日军炮击老君台的哑弹。 老君台下,竖立着一块和平碑。该碑立于 1997 年 9 月 19 日,是 1938 年侵华日军炮兵 梅川 太郎等人所立,当年日军向老君台打 13 发炮弹均没有爆炸,为向鹿邑人民表示忏悔,祝愿全人类和平,特立此碑。
个人分类: 原创摄影|5387 次阅读|0 个评论
你如果想飞黄腾达,就必须具有赌徒的能力
热度 2 duke01361 2012-10-4 19:32
你如果想飞黄腾达,就必须具有赌徒的能力 这一点需要解释一下,否则很多人会不明其意。 赌徒是什么?赌徒最需要做的是“下赌注”,俗称“押宝”,押对了,赢钱,押不对,输个吊蛋精光!一个大子也剩不下! 在我国,如果你也想获取机会,比如说混个“飞黄腾达”的人样子。那么你必须准备参与这场“赌博”,把你的“赌注”押对了地方。 如果你没有能力拉柳子,占山为王,你就要准备拜山头,最起码做个小喽罗,弄好了可以混个小头目或二当家的! 如果你具有山代王的命,那么你自己完全可以拉起队伍,就像胡传奎说的: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只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 这些都是你的资本,接着你还要去拜山头,投靠某个利益群体的头头,或领袖。 不这样,你只能过的象山野村夫那样,宛如离离原上曹,一岁一枯荣! 自生自灭,这对于很多人来讲看上去比较悲哀,但如果你明白我上面的话,你会改运!
个人分类: Life a Bit|2477 次阅读|3 个评论
《老子》八章(1,2,8,22,36,44,80,81)选读(讲练并找错)
geneculture 2012-9-22 14:53
对以下汉译英(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大家可以一道来挑错。 1.【01】 道德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Dao De Jing: (Embodying the Dao) The Dao that can be trodden is not the enduring and unchanging Dao. The name that can be named is not the enduring and unchanging name. (Conceived of as) having no name, it is the Originator of heaven and earth; (conceived of as) having a name, it is the Mother of all things. Always without desire we must be found, If its deep mystery we would sound; But if desire always within us be, Its outer fringe is all that we shall see. Under these two aspects, it is really the same; but as development takes place, it receives the different names. Together we call them the Mystery. Where the Mystery is the deepest is the gate of all that is subtle and wonderful. 2.【02】 道德經: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Dao De Jing: (The nourishment of the person) All in the world know the beauty of the beautiful, and in doing this they have (the idea of) what ugliness is; they all know the skill of the skilful, and in doing this they have (the idea of) what the want of skill is. So it is that existence and non-existence give birth the one to (the idea of) the other; that difficulty and ease produce the one (the idea of) the other; that length and shortness fashion out the one the figure of the other; that (the ideas of) height and lowness arise from the contrast of the one with the other; that the musical notes and tones become harmonious through the relation of one with another; and that being before and behind give the idea of one following another. Therefore the sage manages affairs without doing anything, and conveys his instructions without the use of speech. All things spring up, and there is not one which declines to show itself; they grow, and there is no claim made for their ownership; they go through their processes, and there is no expectation (of a reward for the results). The work is accomplished, and there is no resting in it (as an achievement). The work is done, but how no one can see; 'Tis this that makes the power not cease to be. 3.【08】 道德經: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Dao De Jing: (The placid and contented nature) The highest excellence is like (that of) water. The excellence of water appears in its benefiting all things, and in its occupying, without striving (to the contrary), the low place which all men dislike. Hence (its way) is near to (that of) the Dao. The excellence of a residence is in (the suitability of) the place; that of the mind is in abysmal stillness; that of associations is in their being with the virtuous; that of government is in its securing good order; that of (the conduct of) affairs is in its ability; and that of (the initiation of) any movement is in its timeliness. And when (one with the highest excellence) does not wrangle (about his low position), no one finds fault with him. 4.【22】 道德經: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Dao De Jing: (The increase granted to humility) The partial becomes complete; the crooked, straight; the empty, full; the worn out, new. He whose (desires) are few gets them; he whose (desires) are many goes astray. Therefore the sage holds in his embrace the one thing (of humility), and manifests it to all the world. He is free from self- display, and therefore he shines; from self-assertion, and therefore he is distinguished; from self-boasting, and therefore his merit is acknowledged; from self-complacency, and therefore he acquires superiority. It is because he is thus free from striving that therefore no one in the world is able to strive with him. That saying of the ancients that 'the partial becomes complete' was not vainly spoken: - all real completion is comprehended under it. 5.【36】 道德經: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Dao De Jing: (Minimising the light) When one is about to take an inspiration, he is sure to make a (previous) expiration; when he is going to weaken another, he will first strengthen him; when he is going to overthrow another, he will first have raised him up; when he is going to despoil another, he will first have made gifts to him: - this is called 'Hiding the light (of his procedure).' The soft overcomes the hard; and the weak the strong. Fishes should not be taken from the deep; instruments for the profit of a state should not be shown to the people. 6.【44】 道德經: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Dao De Jing: (Cautions) Or fame or life, Which do you hold more dear? Or life or wealth, To which would you adhere? Keep life and lose those other things; Keep them and lose your life: - which brings Sorrow and pain more near? Thus we may see, Who cleaves to fame Rejects what is more great; Who loves large stores Gives up the richer state. Who is content Needs fear no shame. Who knows to stop Incurs no blame. From danger free Long live shall he. 7.【80】 道德經: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Dao De Jing: (Standing alone) In a little state with a small population, I would so order it, that, though there were individuals with the abilities of ten or a hundred men, there should be no employment of them; I would make the people, while looking on death as a grievous thing, yet not remove elsewhere (to avoid it). Though they had boats and carriages, they should have no occasion to ride in them; though they had buff coats and sharp weapons, they should have no occasion to don or use them. I would make the people return to the use of knotted cords (instead of the written characters). They should think their (coarse) food sweet; their (plain) clothes beautiful; their (poor) dwellings places of rest; and their common (simple) ways sources of enjoyment. There should be a neighbouring state within sight, and the voices of the fowls and dogs should be heard all the way from it to us, but I would make the people to old age, even to death, not have any intercourse with it. 8.【81】 道德經: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Dao De Jing: (The manifestation of simplicity) Sincere words are not fine; fine words are not sincere. Those who are skilled (in the Dao) do not dispute (about it); the disputatious are not skilled in it. Those who know (the Dao) are not extensively learned; the extensively learned do not know it. The sage does not accumulate (for himself). The more that he expends for others, the more does he possess of his own; the more that he gives to others, the more does he have himself. With all the sharpness of the Way of Heaven, it injures not; with all the doing in the way of the sage he does not strive. from : http://ctext.org/dao-de-jing/zh?en=on 附录 : 老 子 老子姓李 , 名耳 , 字聃。春秋楚国人。曾为周守藏室史官。据《史记 》记载 ,孔子曾经赴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教导他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孔子回来对学生们感叹道:“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 矰 。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周室衰微,老子辞官西行,至函谷关,应关令尹喜之请,著五千言而去,不知所终。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是其思想基础,“自然无为”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所著《老子》分上下两篇,上篇首句“道可道,非常道”,下篇首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因此后人又称《道德经》。 《老子》八章 道可道,非常道 1 ,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3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4 。(第 1 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5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6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7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8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 2 章) 上善若水 9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0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11 。夫唯不争,故无尤 12 。(第 8 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13 。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 14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15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6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17 。(第 22 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18 。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19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0 。 (第 36 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21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22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23 。(第 44 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24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25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26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 80 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7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28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 81 章) 【注释】 1. 第一个和第三个“道”,是老子哲学范畴中的特有 名词 。第二个“道”是 动词 ,说明。 常:永恒,恒定 。 2. “无”四句: 用“无”来 称述 天地之始原。用“有”来 称述 万物之根本 。 3. “故常无”四句:应该从万物的原始状态 去观察 道的微妙,从万物的根本之处 去体察 道的广大。徼( jiào ):此处意为广大无边。 4. 玄:幽深微妙,高远莫测。 门:门径。 5. “天下皆知”几句:当天下人 都知道 有美和善的时候,就有了与之对立的恶和不善。 6. “故有无相生”几句:有和无相对产生,难和易相对而形成,长和短 相对而显出,高和下相对而显现,音和声相对而应和,前和后相对而成序。 7. “是以圣人”句: 圣人做事 顺应自然,不主观妄为。 圣人:道家理想中的人物,谦下不争,无为无欲,与儒家理想中有为有欲的圣人不同。 8. 万物作焉而不辞:让万物生长而不去干涉。 作:生长。 不辞:默不作声。一说,辞通“司”,不司即不作主宰。 为而不恃:施予而不自恃其能。 功成而弗居:成就了万物,却不自居其功。 9. 上善若水:最高层次的“善”就像水一样。 10. “水善”三句: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于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和“道”的境界相接近。 11. “居善地”几句:最善的人,居身,安于卑下;存心,宁静深沉;交往,友爱无私;言语,信实可靠;为政,善于精简治理;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12. 夫唯不争,故无尤:最善的人所作所为不争不竞,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13. “曲则全”几句:屈辱的,可得成全;委曲的,可得伸直;低洼的将得充满,残破的将得新生,缺乏的会获得,繁多的会迷惑。 14. 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所以,圣人与道合一,做天下人的榜样。 抱:怀抱,指固守。一:老子的哲学概念,“道”最初生成的浑然一体的混沌之气。式:法式、榜样。 15. “不自见”几句:不自以为能看见,所以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是非昭彰;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成为君长。伐:夸耀。 矜:骄傲。 长:君长。 16. “夫唯不争”两句:正因为不争不竞,天下没有能和他竞争的。 17. “古之所谓”三句:古人说“受屈辱必得成全”的话,岂是虚构的吗?那确实得到成全的人,天下便将归属于他。归:归附。 18. “将欲”几句: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除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歙( xī ):敛,合。 固:暂且。 19. “是谓”两句:这就叫做虽然微妙而又显明,柔弱战胜刚强。 20. “鱼不可脱”两句:鱼的生存不可以脱离池渊,国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向人炫耀,不能轻易用来吓唬人。 21. “名与身”三句: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更为贵重?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有害? 22. “甚爱”两句: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 23. “故知足”三句:所以说,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的平安。 24. “虽有舟舆”四句:虽有船和车,没有机会去乘坐;虽有兵器,没有必要去陈列。 25.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使民再回到用结绳来记事的时代。 26. “甘其食”四句:意动用法,以自己的食物为甘,以自己的衣服为美,以自己居住的为安,以自己的风俗为乐。 27.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知者:真正知“道”者。博:博杂。 万物通于一理,天下途殊同归,百虑而一致。知“道”者,能秉要执本、以一持万,不必博知万事,博知万事的人可谓不知“道”。 28. “圣人不积”三句:圣人不应当为自己积累财富,尽力帮助别人自己就愈富有;尽力施予别人自己就愈充实。积:积蓄、保留。 既:尽。 为人:帮助人。 【 阅读提示 】 《老子》是一部诗化表述的哲学经典,文约义赡,言辞隽永,兼容了自然之理与为人之道。 《老子》第 1 章首次提出“道”这一最高哲学范畴,阐述了老子关于宇宙万物的发源、变化的思想。 《老子》第 2 、 22 、 36 、 44 、 81 章展示了老子卓越的辩证思维,为数众多的矛盾关系相反相成,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一有俱有,一无俱无。这些贯穿始终的精警语句用语凝练、言近旨远,表现了老子对事物的深刻洞察和高度的概括力。 《老子》的第 8 章,老子以最贴近生活的水的意象,用“取譬的方法”表述了难以言说的“道”体中的“善”。第 80 章老子围绕着“使民重死而不远徙”,阐述了他的治国理想:在清简淳朴的状态下,虽有车船之利,却没有人因贪欲而坐乘;虽有甲兵器械,却因为政通人和而没有用武之地。百姓恬淡知足,安居乐业,邻国近在咫尺,人民却自得其乐而不慕其他。 《老子》思想精微高深,但言说方式质朴实在,语音和谐、行文活泼,语句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描绘性。其中四字句几乎占到全文的一半,三字句、散句时时穿插,长短交错、骈散相间,同时还大量使用了譬喻、感叹、顶真等修辞手法。 【思考与练习】 1 .老子 为什么 能够形成精微玄妙的思想? 2 . 什么 是老子的“道”? 3 .结合实际,谈谈你 怎样 理解“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4 .老子 怎样 看待水的特性? 【拓展阅读】 老子《道德经》 from:《新编中国语文》北航出版社2008年
个人分类: 双语信息处理|1740 次阅读|0 个评论
[川普]钓鱼岛口水战
热度 1 冯用军 2012-9-13 14:53
[川普]钓鱼岛口水战
中:你要爪子嘛 日:你要爪子嘛 中:你想爪子嘛 日:你敢爪子嘛 中:老子弄你哈 日:我虚你说 中:你以为老子不敢弄你哇 日:你来弄我三 中:你再说一遍喃 日:说就说,你来弄我三 中:你等到 日:我就在这儿 中:你不要说我个子大歁负你哦  日:哪个大还说不定 中:你不要以为你后面站个保镖我就不敢打你 日:我就是有保镖爪子嘛 中:我到时连你保镖一起打 日:光说有锤子用啊,你来打啊 中:我警告你不要逼我 日:我就逼你了你要爪子嘛 中:到时后果一切自负哦 日:懒得尿你,不打回家吃饭了
个人分类: 国家战略规划研究院|1862 次阅读|1 个评论
三个中国人一条虫的魔咒
chjw027 2012-7-31 11:11
中国人喜欢窝里斗,这个地球人都知道。我说,大家在国内小打小闹就算了,尼妈还丢人丢到国外去了,自己不要脸不要紧,可尼妈出国打代表的是中国。。。 本次伦敦奥运会,没得意思,又一次展现了中国某部分人(单位)将无耻进行到底的作风。 周俊奥运失利,部分媒体开始大叫“耻辱”,尼妈那牛B,自个儿上台试试。。。 然后中国人的八卦情节又来了,“周俊之耻”是因为举重队照顾湖南,摆不平湖北。。。 湖北局又跳出来,出来这样的事,是因为被总局给算计了。。。 老子就不明白了,事情发生了,难道中国人只会看好戏,以接别人的伤疤为乐趣? 老子就不明白了,事情发生了,难道中国相关单位只会推卸责任,没有一点改过之心吗? 老子就不明白了,事情发生了,难道中国的八卦情节、官僚作风没有一点改进吗? 奉劝某些媒体,真正起到媒体的作用,八卦只会降低自己的品味(当然本身品味就不及格)。 奉劝某些单位,成熟一点行不行。 奉劝***,不改则**,改则**,好好掂量下吧。
21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方舟子等民间“学术打假”的反思
热度 2 zhanghuatian 2012-7-30 14:29
老子一发这样的文章,就有几只苍蝇来上思想品德课,说我什么是非不分又黑了方舟子,我懒得理你们。最近看某网友的博文说的很有道理,制度打假是为了让私人更好的打假。 其实只要走程序,在合理的监督和裁判下方舟子想打谁就打谁,这一点张某认同。 注明:本文作者是新浪网友@静听弦吟 一.学术打假和学术错误 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对未知进行探索的过程,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不可能不出现错误。若不允许错误出现,本身就是对探索过程的伤害。另外科学本身的一个特征就是允许被证伪,这说明了科学本身就对探索过程中的错误充满了包容和开放的态度。 某个学术成果如果有错误,局限于人类的认知能力,这个错误未必能够在当时就被发现,而可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被发现,也许几年,也许几十年,也许几百年。只要这种错误被发现以后,及时的更正了,并不违反学术道德。 学术造假不同于学术错误的地方在于:学术造假涉及到舞弊行为,即学术成果评定过程中本身出现舞弊。如:评定机构的评委收受利益,做出了完全有悖于已掌握专业知识的评定结论。 如果要打学术造假,正确的做法是要提出直接证据,证明评定过程本身有违规操作,有利益收受。而不是越俎代庖的代替学术委员会去鉴定学术成果有没有价值,应该不应该被通过。因为你不能证明你比学术委员会的专家更有资格评定该领域的专业成果。同时,比起成员只有一个人的鉴定小组,多人组成的鉴定机构更符合互相牵制原则,所以还是后者的评定结果趋于公正的概率更大。 方舟子喜欢混淆学术错误和学术造假,这点从现在不停挑手稿错别字已经可以看得很清楚了。而在以前的打假生涯中也不乏出现类似情况,发现对方一个错误,这个错误完全不能排除是无心之失,但是方舟子就会认定对方不是无心犯错,一定是有预谋的故意犯错,于是:错误=故意犯错(或造假痕迹)=造假。一个看似合理的推论就出炉了。 更多的时候,方舟子打的甚至根本就不是错,他甚至可以把一个只是他不能理解的东西就打成错的,然后继续 错误=故意犯错=造假 的公式推演。这我就不知道说他恶意好,还是自我认知有障碍好了。 二、程序正义才能保证学术研究健康发展 为什么我们的官方学术评定机构往往不被信任?为什么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宁愿信方舟子也不信官方评定机构?因为我们的官方机构(不独学术机构,所有官方机构普遍如此)缺乏对程序正义的尊重,一旦缺乏程序正义,很多评定的操作空间就变大了,于是有很多乱象发生(其实我相信学术界的腐败不会比其他行业的腐败更甚,这是整个社会缺乏制度约束的必然恶果),当这些乱象不断被曝光后,公众再也不信任官方机构,宁愿转而去相信方舟子, 但是如果你从根源上想一想,方舟子和官方机构在做法上其实并无本质区别,他没有一个严格严谨的操作程序,是否造假,完全是方舟子自由心证的。区别在于,官方机构自由心证的目的是给人放行,方舟子自由心证的目的是给人堵路。前一种伤害纳税人的利益,后一种伤害学术界的尊严。后者的危害长远看来,一点都不比前者小。而比官方机构更糟糕的是,官方评定机构至少事先会有一个评定标准,不管这些标准多操蛋,那条线是在那里大家看得见,标准定下来后,再评定某人的学术成果,这至少还有一定的公平性。而方舟子评定一个人的学术成果是否有价值的时候,是先定靶子再找标准的,而且会在“质疑”的过程不断变换焦点、转移话题,途中对于新的话题用什么标准全看他临场发挥,这就完全没有公平性可言了。 我们需要追求改进的,是让评定标准更合理,而不是抛弃评定标准,由某个人临场发挥做科学裁判。 三、我心目中理想的学术监督模式 1、学术评定机构:由本专业专家组成,评定本专业学术成果的专业价值。 2、学术监督机构:监督学术评定机构的操作是否公平公正。监督机构不需要具备专业知识,但是需要有足够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可由行政监督机构兼任。在监督过程中,只能监督学术评定机构在程序上有无违规操作,而不可越俎代庖评价学术成果本身的学术价值。如果有程序违规操作,评委本身要接受惩罚负担一定责任,如果没有程序违规操作,就应认可其评定结果。 3、任何个人皆有权参与学术打假,但方式应该选择向监督机构举报,同样无权代替学术评定机构评定学术成果是否有价值。监督机构接到举报,不管举报人是否有证据,都应该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有舞弊,进行处理,调查结果如果无舞弊行为,则可以继续进行研究。 (实际上方舟子向美国举报肖氏手术就是这种情况,美国方面只是因为有人举报,循例是要走一下调查程序的,方舟子就趁机大肆宣传肖氏手术在美国被调查了,而调查的结果是没有问题,所以继续批准了肖教授的科研经费,后面这半段事情方舟子当然提也不会提) 。 4、如果举报人认为监督机构也不履行职责,可以向媒体举报。作为媒体调查记者,如果收到这样的举报,应该先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不能只听信举报人一面之词,在充分调查基础上发现确有包庇行为的,可通过媒体曝光。而在自媒体时代,一个人如果通过自媒体的方式对公众曝光的话,应当提出直接证据证明学术评定机构和监督机构有收受利益行为,而不可通过“学术成果无价值”倒推“相关机构有收受利益行为”,因为普通公众并不具备专业能力判断学术成果是否有价值,很容易进行信息控制。 5、如何避免媒体预设立场进行报道?自媒体只能通过个人自律,而个人如果不自律,也是会赔上信誉的。方舟子就是信用破产的典范。作为传统媒体,如果要避免预设立场,则同样需要一个严格的程序控制。@骨灰不做泥 曾经在微博中说到过《纽约时报》的报道出路的程序,我们可以看看一个真正严谨的媒体是如何通过程序自律的—— 第一道控制:技术控制。举例来说,一个主体经过一般人的感性初筛,以正面形象出现,我们会花上专门的一段时间仔细搜寻TA历史上是否有任何负面信息,反之亦然。 第二道控制:从业人员基本伦理自律。如报道某人时避免和TA有任何利益瓜葛。举例来说:一些政治记者经常受邀上政客的专机拜访,对记者,此时采访对象最松弛,易于接受采访,对政客,正好这个时段也不浪费,听上去谁都得益,但是,专机不白做——记者回头要把同段航程的机票按商务舱标准补给竞选办公室。 第三道控制:层层监督。一篇报道的出炉要经过很多道工序的打磨和很多人的层层监督。所有的新闻执行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序,以最大限度降低感情亲疏对最后结论的影响。
472 次阅读|3 个评论
源于中华文明的另一种逻辑——辩证逻辑
热度 1 brain99 2012-7-29 01:48
辩证逻辑较因果逻辑,具跳跃性,情感上不易为常人接受,说的是, 事物易向对立面,相反方转化,即说,好坏,对错,敌友,事物性质…的暂时性 ,源于3000年前我国周朝的阴阳学说,老子系统总结成道家一派,流于民间,如:阴阳互换、相生相克,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等,佛教的禅宗里也充满人性、事物关系的辩证逻辑性,只不过弄的有点玄,好像不想让常人轻易掌握,就像会点武功、会点科研、会点中医、会点政治术的成功人士,见机行事,真人不露相,少讲自己的来龙去脉,怕好运走向相反方向。近代历史上曾国藩、毛主席都是辩证法大家,后者,一会儿统一战线,一会儿化敌为友、一会儿化友为敌,不单知识分子、民主人士,就是他的战友,也给搞的晕头转向、甚至死不瞑目的都有。 学医的都知道,我们的血压、血糖、体温····都是暂时的稳态,背后都有相关的因素使之升高或降低,一个好的医生,会多角度、多因素下处理一系列临床问题,甚至不拘泥于某个诊断——病人“好了”就行! 看看世界文化史、哲学史,西方这方面并不精,脑筋显得直,他们到黑格尔, 辩证逻辑概念才学会使用,或曰,上升到理论高度,为我所用,但他们把因果逻辑用到极致。有人说现代科学,就是根据自然现实,建立起的一系列因果链。
2708 次阅读|8 个评论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 有感暴雨中闪光的“北京精神”
热度 1 liuchao666 2012-7-23 11:29
一场61年不遇的大雨, 短短一天, 已致37人死亡 7人失踪, 媒体还在 暴雨中闪烁着“北京精神”, 俺, 已经不想骂娘了。 只依稀记起一句话,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其实, 即使有许多骂娘者, 俺也不大想到去联系什么大义凌然, 那只是 自然反应而已, 谁都害怕自己有一天也不能 心安理得的死去 。 对于政府, 其实民众并不期望从能够天天都得到什么帮助。 与其暴雨后不顾个人安危的抢修, 不如暴雨前建好防涝设施。 没有事发前的吃喝玩乐贪, 何须有事发后的亲民爱民之秀…… 又想起 魏文王问扁鹊的典故: 王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 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魏文侯曰:可得闻邪? 扁鹊曰:长兄於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闾。若扁鹊者,鑱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於诸侯。 善哉,善哉, 想起老子的话,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 不想多说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也……
3793 次阅读|2 个评论
‘道德经’---人生的‘泻药’?
热度 8 lin602 2012-7-14 21:18
今天看了吴国清老师的博文‘ 我爱《道德经》 ’,他对‘道德经’视为珍宝。正好前段时间与朋友一起游了武当山,朋友又给我‘科普’几句‘道德经’的‘字字千金’的价值及‘道德经’的来龙去脉,所以今天看到吴老师的博文后好奇,到网上搜了一下‘道德经’全文,由于本人古文水平太低,不能一下全部看懂,又找了一网页,看到了其对‘道德经’进行的‘注释’,有点似懂非懂。 尽管似懂非懂,但还是能够体会到‘道德经’的‘中心思想’,或者说体会到‘道德经’中的味道,让我体会到一点‘老子’的人生价值观。我总的感觉,这‘道德经’有点象人生的‘泻药’,将一直充满着‘对钱、权、利欲望的阳气’降一降,不要让人一直处于亢奋状态。 经常听‘百家讲坛’古代政治中的残酷斗争,多少名人(皇帝、太子、宰相、将军、元帅、皇后、贵人、宠妃)死于‘钱权利’的欲望之中,多少人在‘官场’‘情场’‘商场’的不得志中‘郁闷’生病而死。再看看身边,不乏‘得志很疯狂’而最后‘惨淡收场’的‘前能人’,再看看网上经常充斥着‘官员们被双规与判刑’的新闻。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是郑板桥思想与老子思想相近,还是他学习‘道德经’的结果? 当人‘补’得太多的时候,用点‘泻药’也是保养自己身体特别是‘保养精神’的良药。 人经常是自己将自己折腾垮甚至折腾死的! 有一点特别注意,这‘泻药’对‘花天酒地’‘手握重权’的‘达官显人’特别有效,对普通人也挺好,但对于‘吃了上顿无下顿‘骨瘦如材’的人来说,泻一下就可能撑不住了。就象还没有落实早饭在那里,就‘难得糊涂’,过会就饿死了,哈哈。 今天第一次看‘道德经’,只是一种体会,没有好好研究,可能不准确,别见笑。
2760 次阅读|19 个评论
“说了也白说”系列:不听老子言,纷乱在眼前
周可真 2012-7-12 16:14
时局印象: 国际乱糟糟, 周边闹轰轰, 国内散松松。 乱、闹、散, 一本于心: 情迷则乱, 智昏则闹 欲多则散。 始散而终乱: 欲多则智昏 智昏则情迷。 因知 《老子》之言 切中肯綮: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不听老子言, 纷乱在眼前!
个人分类: 散文.随笔|3232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老子“道生一”来理解科学创新基本原理和过程
热度 1 QuentinYue 2012-7-3 22:43
从老子“道生一”来理解科学创新基本原理和过程 岳中琦 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我们要问“道”创生万物的过程是个什么样的科学过程呢 ? 我们如何科学地理解和解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呢 ? 从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创新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我们从以下六个例子,也许能够明白老子这段话的现代科学思想。 ( 1 ) 道生万物几何形状的数学表述:道生点、点生线、线生面、面成万物立体形状。从而,我们能用现代数学来表示和描述任何物质和幻想的几何形态。 ( 2 ) 道生多种语言:道生符号、符号生规律、规律生多种语文。从而,世界语文千变万化,本质相通。 ( 3 ) 道生化学:道生元素、元素生分子、分子生万物,万物生化学。从而,我们能有化学来理解和描述物质的化学变化。 ( 4 ) 道生牛顿力学:道生质量、质量生速度和加速度、速度和加速度生能量和力。从而,我们有牛顿力学理论来预测低速世界。 ( 5 ) 道生佛家轮回学说:道生生命、生命生死亡、死亡生苦短、苦短成佛教千年轮回学说思想,几十年后又是好汉。 ( 6 ) 道生科技论著和能力:道生创新点、创新点生论文、论文生专著和科技理论、方法和能力。 因此,任何一个科技理论或方法一定有一个最基本假设(或局限性)。我们对这一基本假设和局限性的改变和取消可产生原始创新成果。从而,我们发现或找到一个具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或规律就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 2012 年 7 月 3 日 22:43 写成港大办公室 2016 年 1 月 17 日添加三角关系图
8375 次阅读|2 个评论
夜里突降大雨, 有感!
duke01361 2012-6-26 01:29
夜里突降大雨, 有感! 诺大的街道变得冷清 黑夜把人们赶到鸽子笼中 整个地球突然消声 星星好奇地眨着眼睛 调皮的星星想看个究竟 他们纷纷望向地球 但无论如何也看不太清! 空中充满了细小的颗粒 PM2.5已经够浓 细小的颗粒一层又一层 层层朦胧了他们的眼睛 雷公雨母为此动怒 大吼一声滚滚雷动 倾盆大雨发泄愤怒 但他们不经意间却成了我们的清洁工 他们为我们刷洗了晴空 我们不算他们一分工 这真的很划算 天亮后我们还要一如既往地折腾!
个人分类: My Ideas|284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房民工与安徽高考
热度 1 冯用军 2012-6-21 21:22
今天早上走过对面的工地的时候看到了靠在墙边的梯子,就突然想到2012高考安徽卷的作文题“梯子不用时请横放”,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把梯子放了下来,然后昂着头骄傲地走了。 果然高考题出的就是有内涵,刚没走几步就听到了在屋顶的民工用嘹亮的嗓音喊道:“我靠!你妈的高考,老子今天干一上午活,梯子已经被放倒三十回了! ”
个人分类: 《最文学》杂志|2013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仿做老子,但从不庄、孙子!
热度 1 duke01361 2012-6-21 01:00
或我推崇老子,但从不庄、孙子! 对于道家之说我确实是再到了英国爱丁堡大学之后才开始学习的。我在国内读书的时候或因为消息闭塞或因为忙于学习很少对这些专业之外的文化有过什么了解。只是在读小学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提出过一个人的故事,大意是说这个人不愿意长大,理由是长大了又干活又吃苦的,还不如部长大,比如一棵小树,没有人去砍伐它,而它长成材,就有人去砍伐了,而这对于树而言是多么不幸的事情?!当时,我的语文老师说有这种认知的就是“道家”。自那之后,我一直记得有个“道家”,但是,真的却从没有去了解过什么才是道家的主张。 在爱丁堡的时候,那里的互联网非常发达,而当时的北京中国科学院也才刚刚能够租用电子邮件账户。绝不像现在这样方便。所以,那个时候真的很不方便。这是我没有机会了解道家学说的因由之一。 尽管很长时间里不知道道家的主张,但是却从电影、广播里(那个时候还没有电视,中国的第一台电视是北京牌,黑白)里就了解到了“老道”,我不喜欢“老道”,所以也成了我并没有主动接触道家主张的原因。 直到后来学习了道家之说,才了解到道家的老子《道德经》和庄子的《南华经》再到后来的张天师依据道家之说创立“五斗米”道教,这一路走来,老子的原意真的给曲解了很多。 因此,我独推崇老子,却不怎么待见庄子之后的道家人物。 还需要说明的是,我不待见孙子,并不是因为孙子演变老子的道家而写了《孙子兵法》,《孙子兵法》确实是一部了不得的军事著作,我只是不喜欢与孙子兵法相衔接的《三十六计》这些玩心眼子的东西.... 因为推崇老子,也写过《老子的道德》发布在网上(当然不是这个科学网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18980do=blogid=217624 ),曾轰动一时。但在这里却也获得了大约过千的点击,只不过没有人评论而已。 其实,我推崇老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觉得它的观点很具有那么一种科学味!
个人分类: On Culture|4310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眼中的孔子、老子、释迦摩尼与西方文明
热度 1 xiaoxue6228 2012-6-19 22:11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春秋时 期鲁国人)开辟了儒家学派影响了中国2500多年,老子开辟了道家文化,同样释迦摩尼是佛家的开山鼻祖,从历史的角度,孔子对中国的影响最大,老子次之,释迦摩尼再次之。最近在凤凰卫视看见王康先生对孔子的解读,颇有感触。我很赞同牟宗 三先生对孔子的解读,从世 界角度看孔子开辟了人文主义精神,才有了后来中国的文人雅士,中国2500多年的文明盛世;基督教开辟了宗教主义精神,才有了西方后来的文明;西方开辟了科技主义精神,才有了至今都在发展的科学;欧洲开辟了哲学主义精神,才有到现在为止还在影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所以放眼全世界中国是文化的传承发源地,是全世界璀璨的 文化明珠。我一直在考虑一 个问题,在中西方文化的对抗中,中国其实是一个失败者!最近我回读历史发现李鸿章先生当年已经不无忧郁地预言:中国正处于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竟然与我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面临西文强势文明之时,中国何以处之,鸦片战争以来,这里面充满各种历史性悖论。比如,要使中国不至于 全盘沦为殖民地,就不得不接受 西方的工具,而西方的工具(包括坚船利炮、经济贸易,社会制度等等)背后还有一整套文化,精神、价值体系。只接受西方工具而拒绝其价值,这是所有非西方国家共同面临的巨大悖论,中国不仅不例外,中国还有更深的困境。把西方的工具连 同价值拿来了(马克思主义 肯定是一种西方价值),甚至比西方更强大了,中国的独立,中国的特性也就不复存在了,那中国的中国还是中国吗?如果中国现代化实现之时,竟是西方精神最终胜利之日,对中国来说、对中国文化而言,不啻是莫大的悲哀。但中国如果不采用西 方的那一套,似乎又不能在 全球化的世界中真正安身立命。换句话说,西方对中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偶然,这种偶然强悍地要成为中国的必然。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一直是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漩流,充满历史悖论和悲剧性,我们以及以前几代人深深坎陷在其中。其实中国改革开放之路是一条不得不走的道路,但是如果走下去,中国就变了味道,但又不得不走, 这就是一条永远的悖论吧 。这也就是邓小平伟大的地方!! 在物质文明发达,精神文明匮乏的今天,信息时代已经渐渐将人隔阂,前段时间我记得有老奶奶过马路晕倒在路上,前前后后有几十辆车经过,没有一个人过去扶一把,我认为这不简简单单是老奶奶没人扶起的悲哀,而是中国文化没落的悲哀,特别是儒家文化的丧失,尤为明显,孔子建立了在人性基础上的人本主义精神,仁是儒家文化的根本,在一切向钱看的今天,人与人之间信任度急剧下降的今天,这种思想简直成了笑话,来上海一转眼5年多了,处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也许有些问题体会的更深刻一些,同时我也注意到,前几天党中央开始号召学雷锋了,接着新闻也开始捕捉典型,比如救小孩的托举哥、杭州殉职的最美司机、救小孩的阿里巴巴员工等等。我觉得这是好事,应该提倡,但在中国人信仰缺失的今天,不能光拿雷锋说事,这都是治标不治本的东西,如果文化没有了,信仰没了,只能在社会人一笑了之中匆匆收场。所以如何立东方之本位,携西方之文明乃我中华民族所需思量之事!
个人分类: 社会学|3774 次阅读|1 个评论
汤川秀树:创造力与直觉
quantumuniverse 2012-6-17 07:59
创造力与直觉——东方与西方 以下文章选自《创造力与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东西方的考察》 汤川秀树 著 周林东 译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年,第二编〈关于思维方式〉 其中标题后的 表示此文章在原书中的页码。 汤川秀树( 1907—1981 ),“由于在核子力理论的基础上预言了介子的存在”,获得了 194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晚年发起成立日本创造性研究会,致力于对“人类的创造性”的研究。 他在幼年时期接受了“标准”的经典诵读教育,并受益终生。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认识也极为深刻。目前社会上许多人认为这些经典已经过时,相反汤川秀树通过认真的分析、比较,认为它们非常具有“现代性”。 p43 1 东方和西方 我去美国以后已经过了整整四年了。回顾起来,我意识到日本和世界在此期间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甚至和两年前我上次回日本时相比,我有一种似乎已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错觉。不过,自从我们开始在美国生活以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没有发生任何特殊的变化。我的住处离哥伦比亚大学只有二三分钟的路程。在哥伦比亚大学,我从 1949 年起就当了教授, 除了每天来回于住处和大学两地之间所花费的时间之外,我和城市接触较少,因此我同样也倾向于孤立于一般的美国人之外。来自日本的访问者仍旧源源不断,尽管人数正在逐步减少。 虽然日常生活在表面上没有发生任何显著的变化,但是我个人的精神状态却变化很大。如果把我的前两年和后两年比较一下,那么,在某种意义上,前 者是这样一段时期,当时我正在体验到我长期坚持的一个信念的正确性,那就是说,不管是日本人、美国人还是其他什么国家的人,人类都具有一些共同的人类品质,而这些品质就使得他们能够互相了解并且高高兴兴地在一起生活。在后两年期间,我的上述信念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是另一个问题却开始不断地出现在我的意识中了。 这个问题就是我的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怀疑;我对美国越了解,就越怀疑美国人是否真正幸福,不管他们的物质生活多么富裕。 我开始强烈地感觉到,至少美国人说的他们正在享受生活和我们东方人说的幸福,所指的不是一回事。详细讨论这个问题将需要写一本若干百页的书。但是,一言以蔽之,不仅美国文明而且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础,都是这样一个问题:一群各自怀有强烈个人意识的人怎么能够过一种像样的社会生活呢 ? 结果,人们留下这样一种深刻的印象:他们对于社会生活结 构和个人欲望之间的冲突,有着一种觉察;这是他们不可能逃避的一种觉察。 西方处理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在无论什么情况下,个人都应当作出“是”或“否”的明确反应,而最后的决定则要在服从多数的基础上作出。实际上,也许很难找到一种方法比这种方法更好了。不过,我 自己却发现,对每件小事都得表明自己的立场并决定是赞成还是反对,这是很不合我的口味的。不容置疑,如果人们不这样去做,就会有些问题无法解决。不过,在我看来,人们似乎在许多问题上是能够相互了解的,而且,不必那么费劲巴力,不经过个人观点之间的冲突,问题似乎也是可以解决的。 对于东方人来说,自身和世界是同一事物。东方人几乎是不自觉地相信,在人和自然界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和谐。 西方文明不是惟一的文明,而且西方的思维方式也不是惟一先进的思维方式。确实,如果世界上的人在将来要过一种真正幸福的生活,那么东方和西方在新的意义上的融合就将是必要的吧 ? 这就是在过去两年来一直占据着我的思想的那种问题。 2 东方的思考 在有这么多中国哲学、文学和历史方面的专家出席的聚会上发表有关“科学和东方的思考”的演讲,我感到十分冒昧。我只能请求诸位对于我可能犯的任何差错表示宽容。 不言而喻,现代科学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东方没有相应于现代科学的东西,而且现代科学在日本得以迅速发展乃是德川幕府时代的末期以后引进欧洲科学的结果。我觉得,仅仅这一件事实基本上说明了现代日本许多知识分子公认的一个假设: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总的说来是不科学的,因而坚持东方人的看法只会阻碍自然科学的进步。 我本人是一个日本人,因而也就是一个东方人;我生长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地理环境中,这意味着由于我继承了某一种气质,因此不管我多么想同化于包括美国和苏联在内的西方,我还是不可避免地有各种局限性。对于我个人说来,东西方的问题是一个甚关紧要的问题——我猜想,这个问题将会在我的有生之年一直缠住我不放。但是,不管我个人的经验多么不妥当,它却使我相信我们不能像一般知识分子那样简单地认为东方人的看法有碍于自然科学的发展而把它排除在外。当然,我本人可能是一个不能从中引出普遍原则的例外,但是我的事例作为许多事例中的一个却也可能有些用处。 就我的家庭背景而言,我的父亲与东方文化研究 所关系密切。他一向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而且对古代中国的历史和地理以及考古学方面都非常感兴趣。他多次访问过中国,而且有点像一个中国通。至于他的个性,却有着两个外观上矛盾的方面。首先,他喜欢古老的东西,不管这些东西的样子如何,但同时他又喜欢努力回答那些一向无人解决过的新问题。由于这两种性格的结合,他似乎把从古求新这件事弄成了某种专门的行业。虽然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是学问的一些分支,但是在它们中间旧事物和新事物的相对价值却是不同的。自然科学不妨说更加关心做那些有益于改善人类未来命运的事情,而我父亲选作为专业的那门特定的学问 ( 地质学 ) 则是把认识地球在遥远的过去,甚至在人类出现之前的状况当做它的主要目的之一。在和地质学关系如此密切的地理学、历史学和考古学等学科中,对于古老事物的兴趣就更加强烈了。我自己基本上对旧东西并无反感,但是既然厕身于物理学这样的研究领域中,那里的变动不息之感是特别强烈的——而且在核物理这样的新领域中更是如此——我自然对未来比对过去更感兴趣得多。我觉得,我父亲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来的那种特殊兴趣,在 很大程度上是和一件事实联系着的,那就是,中国文化不仅远比日本文化古老,而且往往是祟古的——无论从好的意义上还是从坏的意义上说都是保守的。 我父亲的天性的另一个突出特征是他极其富有想像力。现在想起来,这种品质似乎是和现代研究的基本性质相冲突的。当然,现代研究的主要特色是它们的经验主义。正如梅原末治教授刚才指出的,直到考古学之类的经验科学发展之后,我们才能获得有关古代的某些知识;在考古学中,技术和归纳法是像在自然科学中那样受到重视的。如果要扩大可考证的事实的范围,就需要各种的技术,而且我们之所以能够发现经过考证的事实之间的关系,最主要的是由于按照归纳法从大量事例进行推理的过程。这种类型的经验主义的精神,事实上乃是从培根和伽利略直到 19 世纪的欧洲科学的推动力。 和实用的、技术的及归纳的东西相对立的,当然是形而上学的、思辨的和演绎的东西。在古代,形而上学的思辨在东方和西方都是很流行的。特别显著的有西方的希腊人和希伯来人以及东方的印度人和中国人——尽管在地理上希伯来人应当划归东方。在西方,希腊传统被延续到了今天。虽然现时代通过文艺 复兴而看到了作为形而上学思辨之对立面的实证科学的出现,但是古代的传统却在任何意义上都没有消失。已经发生的全部情况不过是,通过伽利略和牛顿的时代,思辨的、演绎的人们和技术的、归纳的人们建立了紧密联系,从而前者那种难以控制的趋势就受到了约束。换句话说,他们既是实验家又是理论家;他们不但发明了像微积分那样的新的数学方法,而且也制造出了望远镜。 另一方面,在东方,特别是在中国,技术一直受到了轻视,而且从未出现过才智超群的人能够亲自动手做实验的那种局势。正是西方经历了上述意义的现代化过程这一事实,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地在科学的发展中具有了决定性的意义。但是,一旦科学——在 18 世纪和 19 世纪——达到了一个高水平,它就开始分化成一些小的专门领域,而且个体科学家也越来越难于做到事事亲自动手。这种趋势在物理学之类的最先进的研究领域中尤其显著,在物理学中,理论家和实验家之间的明确区别在 20 世纪已经开始出现了。例如,爱因斯坦在作为一个纯粹的理论物理学家方面是和牛顿不同的。换言之,任何研究领域进步的结 果,就是事实和理论之间的一个越来越大的距离;前者是直接证实了的,而后者则是解释事实所必需的。在理论家那方面,他不得不把自己沉浸在抽象的数学和推理之中,从而古代的思辨倾向就又一次复活了。我本人在目前状况下是正在研究理论物理学,但是当回顾我的童年时代时,我觉得甚至在当时我也不曾有过任何特殊的经验的和技术的倾向。谈到倾向,我的哥哥贝螺对机械要感兴趣得多,而我则只是碰巧擅长于数学。初看起来,我们所适合于充当的角色似乎是颠倒了:他现在是一个历史学家,而我却是一个物理学家;不过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今天经验要素在历史研究中所起的作用比它在理论物理学中所起的作用更大。 如果比较深入地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当推到它的逻辑结论时,经验主义倾向就意味着人们必须消去一切不能直接证明的东西。这就是说,我们必须不要考虑任何不能在实验上进行测量的量。但是,实际上,今天的物理学理论却涉及一些无法测量的量。甚至从 17 世纪以来物理学就已经沿着越来越精确和越来越定量化的道路持续前进了;这就导致了一种明显的脱离直接经验的抽象倾向,而且用抽象的术语表示出的一些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了。甚至直到 19 世纪,这种抽象过程都还没有离开事实而意味着 人们能够自行观察;与此同时,抽象的数学表示还是在自然界发生的现象的一种忠实表象。但是,到了 20 世纪的物理学,就找不到这样直接的对应关系了,而且,从物理学的高度抽象的理论中得来的那些数学关系,只有一小部分是能够直接验证的了。 现在,抽象过程就意味着把事物排比成一种数学的、逻辑的形式。再进一步,这就意味着铲除和抛弃矛盾。数学中的抽象归根结底就是将一切还原为矛盾。在这儿,矛盾是指肯定和否定一个特定的命题。如果出现这种矛盾,我们就断定我们进行推理的前题中存在某种错误,于是我们就设法排除它。如果人们不断重复这种手续,人们最后就会通过从许多给定的前提或公理出发,而得到由许多彼此相容的命题组成的一个体系。认为这是数学的任务的那种见解,就是所谓的公理学。这儿最紧要的事情就是发现矛盾在什么地方并排除引起矛盾的原因。 在这方面,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不能说是擅长的。他们不懂彻底的理性主义。日本人在这方面也同样如此。另一方面,印度人虽然同样生活在东方,但是他们却有所不同;事实上,数学和逻辑学在很早的时期就在印度得到了发展。 中国人和日本人所擅长的并以他们的擅长而自豪的,就在于直觉的领域——日语叫做“勘”, 这是一种敏感或机灵。一般说来,日本人似乎都具有良好的“勘”。但是,这种“勘”往往被认为是与科学精神相对立的。 不过,认为直觉在数学和自然科学中没有用处,那却会是不对的。因为,如果作为追究矛盾的结果而有可能只排除一个前提而不必再干别的事,那当然就没有问题,但是,尤其在数学以外的经验科学中,却经常出现事情并不这么简单的一些情况。例如,让我们假设有一种理论,由它得出的一些结论一直是和许多经验事实相一致的。现在,让我们假设发现了一个新的事实;它和从理论中推出的结论是矛盾的。只要我们只关心矛盾,我们就除了放弃这种理论以外没有别的选择。于是就有人提出另外一种理论来。让我们接着假设这种新理论可以令人信服地解释新事实。但是,让我们也假设,新理论和旧理论迄今所能解释的那些事实之间又出现了新的矛盾。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 当然,如果我们能够放弃以上新旧两种理论,并用某种完全不同的理论来成功地解释所有的事实,那就天下太平了。但是实际上新理论却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更常见的情况是,通过找到某些方法来吸取两种对立理论中的较好的部分并排除其错误的部分,以得出一种新的理论。特别说来,物理学从 20 世纪初期以来的发展,就是走了这种道路。 在这样的事例中,单靠逻辑学是什么也干不成的。惟一的道路就是直觉地把握整体,并且洞察到正确的东西。换句话说,这里更重要的与其说是铲除矛盾倒不如说是在整体中发现和谐。现在我们听到人们大谈其辩证法,它有自己的逻辑学,和形式逻辑学不同,而且辩证法被认为可以使矛盾的综合成为可能。我并不特别反对按照这种宽广的方式来诠释逻辑学,但事实却仍是,要想综合矛盾,就必须首先直觉地考察整体。而且不仅如此。即使要想找出作为矛盾的矛盾,这也只有当直觉地和同时地把握住那些矛盾命题时才是可能的。甚至在数学领域内,也有人提倡直觉主义,而不是提倡公理学。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似乎可以归纳成在多大程度上承认直觉的作用的问题。 但是,直觉地把握整体也还不够。只有当一向被忽视的新事物浮现出来时,才能有真正的创造。看来正是在这儿,所谓“勘”就开始起作用了。 在这里,一个有关的问题就是所谓想像力的问题。科学往往被看成想像力的直接对立面。但是持有这种看法的不过是那些只知道科学的一个方面的人们。像我刚才说的那样,创造新事物的行为不是仅仅从已有的事物开始的。科学家本人力图在这种或那种形式下给旧事物增添某种新的东西。简言之,通过用他已经想到的东西来补充既有的事物,他就得出一个 完整的整体。如果他的尝试成功了,矛盾就将得到解决。他在初次尝试时可能并不成功,但是,如果他按照一切不同的方式来应用他的想像力,他就将终于得到真解。而且这就是实际上出现的情况。对于我们科学家说来,想像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那么,东方人在这方面有多大能耐呢 ? 当然,推广是危险的,但是看来印度人在想像力方面是大有天赋的。但是中国人怎么样呢 ? 我幼年时读过《西游记》,后来又读了《庄子》,读这些作品使我得到一个印象,即中国人是有高度想像力的,但是有一位汉学家却告诉我说情况并非如此。他学识渊博,手头拥有的实例远比我掌握的多,他无疑是正确的。确实, 日本人的想像力似乎不是特别丰富。我本人对此是远非有自信的,虽然我认为自己是生来就有一定的想像力的。我父亲更善于观测而不甚善于抽象推理,而他的想像力又胜过他的观测能力和抽象推理能力。无可否认,有许多事实证明是惹人误解的。……当回顾理论物理学的历史时,我们说得过分一些几乎可以称之为错误史。在许多科学家想出的所有理论中,大多数是错误的,因而没有生存下来。只有少数正确的理论 才继续生存。仅仅考虑这些现存的理论,会给人形成一种不断进步的印象,但是, 没有少数成功背后的许多失败,知识就几乎不可能有任何的进步。 这是和生物进化完全一样的:生物分化并沿许多不同的方向演化,许多生物不是停止进化就是灭绝了,而只有单独一种生物努力进化成了人。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我曾有许多想法流产了。在许许多多的想法中,只有很少数才发展成了站得住脚的理论。 我想说明的另一个问题是直觉和想像力自行发展的方式。这儿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类比。类比是这样一些方式中最具体的一种,它们把那些在一个领域中形成的关系应用到另一个不同领域中去。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擅长的一个领域。表现类比的最古老形式就是比喻。在许多事例中,古代思想家的论证都是依靠类比或比喻的。当然,同样的倾向也发现于古希腊,但是,一种更抽象类型的逻辑学早期发展在亚里士多德所完成的形式逻辑体系中是明显的。正如我在前面说过的,我特别喜欢庄子;他的作品充满了比喻和佯谬,而且其中最吸引人的是这些比喻和佯谬揭示在我面前的那个充满幻想的广阔世界。 现在,老子和庄子的想法是不能纳入形式逻辑的模式中的,但是这不一定意味着老庄思想是不合理 的。这里是一种类型的宿命论的自然主义,它和关于大自然的科学观点最终可能导致的那种自然主义非常相像。自然科学曾经企图借助因果关系来概括一切自然现象。在 19 世纪,由于科学的非凡进步,科学家们开始相信一切事物都受因果律的限制,而且,自由意志的想法不过是人们的痴心妄想罢了。既然如此,惟一的途径就只能在一种理性主义的宿命论中安下心来——这种描述恰好适用于老子的想法,也适用于庄子的想法。老子的“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说法,和上述这种态度是颇有共同之处的,而且我本人在中学时代也受到这种宿命论的强烈吸引。 但是,随着物理学在 20 世纪中的进一步发展,而且特别说来是量子力学的出现,“自然规律”这个术语的含义已开始发生很大的变化了。“规律”不一定再是指的狭义的因果性;相反地,人们意识到存在一些情况,在那里从一个单独的原因出发可能产生任何数目的不同结果,而且无法预言这些结果中的哪些结果将会实现。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表述出某一种类的定律。但是,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时,理性主义却不一定就是指宿命论。相反,人们已经弄清楚,科学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开辟自己的未来的时机已经到来了。在这一点上,东方确实处于不利地位。特别说来在古中国尊古的倾向是过于强烈的。不过,如 果我们考虑得更加深入些,“过去”和“未来”的概念在或多或少程度上都是通过“人命”和“命运”等等的意念来设想的;在涉及最根本意义上的自然规律的场合,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事实是,在相对论中,我们可以想像一个把空间和时间都包括在内的四维世界,而且在这个世界中各种物理定律都很好地成立。在这儿,时间变成和空间平等的第四维,而且四维时空在一种永恒静止的状态中保持着和谐。在这儿,明显的是对整体和谐的强调,而不是对矛盾和对立的强调;而且,我们可以感觉到和东方人的看法很接近的某种东西。 我在前面所说的恐怕不是很有条理,而且很可能毕竟不过是一个出生于东方的物理学家的个人管见。 3 老子 《老子》开宗明义的第一章,是这样一段话,现在我用一种非专家的方式把它转译如下: 真正的道——自然法则——不是惯常的道,不是公认的事物秩序。真正的名称——真正的概 念——不是惯常的名称, 不是公认的名称。 也许我之喜爱这段译文,是因为我是一个物理学家。在伽利略和牛顿于 17 世纪发现物理学的新“道”之前,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就是公认的概念。当牛顿力学建立起来并被承认为是正确的“道”的时候,牛顿力学就又成为惟一得到公认的概念了。 20 世纪物理学是从超越“惯常的道”并发现新的“道”开始的。今天,这种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形式下的新“道” 已经变成“惯常的道”了。甚至像第四维和几率幅这样奇特的概念,现在也几乎变成惯常的了。找出另一种非惯常的道和另一些非惯常的概念的时间已经到来了。如果照此理解,那么,老子在二千三百年前说的这些话就会获得一种非凡的新意。 不过,事实上所考虑的这段文字在传统上却被诠释如下: 可以明确表达的那种道, 并不是绝对的和不可改变的道。可以叙述清楚的概念, 并不是绝对 的和不可改变的概念。 初看起来,这似乎恰好和我的诠释相反。再仔细考虑一下,就可以知道这两段诠释实际上不一定是互相矛盾的。后一段诠释可能是正确的,对于寻求一种超越科学发展和科学变革的永恒真理的那些哲学家们,后一诠释可能会被认为显而易见和更可接受。而且,人们也几乎没有理由假设《老子》是为了使物理学家得益而写的。那么,我为什么还不顾一切地受到 它的吸引呢 ? 我第一次知道有《老子》这本书,还是在读中学的时候。当时,一种新的中国古典丛书曾经出版了《老子》、《列子》和《庄子》的单卷合订本;当我得到这个合订本时,我就开始熟悉《老子》了。在我五岁还没有进小学时,我就开始了所谓中国古典作品的“诵读”。我的老师就是我的祖父。所谓“诵读”就是跟着老师大声朗读汉语课文的段落。在头几年,我几乎一点也不知道意思。我相信,这种诵读大约一直延续到我读中学一年级的时候。在那八九年的时间内,我学习了各式各样课文,从《四书》中的三书——《大学》、《论语》和《孟子》——开始,没有读《中庸》,代之以《孝经》。如所预料,这些就是我在记忆力最强盛的初期所读过的书。我还记得,这些经书是 用传统的方式装订的,而且,例如《大学》的开头几句,虽然我当时读时根本不懂,但是至今偶尔还能背诵得出。这些著作显然是按照我父亲规定的宗旨来挑选的。《中庸》虽然是一部正统的儒家经典,但是却没有入选,这也许是因为我父亲专攻地质学、地理学和历史学,不喜欢抽象思维,从而认为这对于他的孩子来说即便实际上无害,也不会有什么好处。 也许可以指望,有了这样的学习背景,我就将受到《老子》和《庄子》——受到这些书所引起的阅读一本我祖父和父亲不愿意让我读的书的那种秘密乐趣的吸引。还有一种乐趣,就是和一种比较自由的思维方式相接触,这种方式超出了儒家学说强加给人类思想和行为的那种死板框架。 这还不是一切。古代儒家思想家——除了《中庸》的作者子思 ( 公元前 483 ?——前 402 ? ) 以外——是只注意人类及其社会而几乎完全忽视他们周围的自然界的。另一方面,在老子和庄子那儿,自然界却一直占据着他们思维的中心。他们论证说,脱离了自然界的人不可能是幸福的;而且人对自然界的抵抗力是小得可怜的。在我中学时代,这也是对我的一种主要吸引力,当时我感觉到和别人的一切交往都很讨厌。 从成年初期起,我就开始非常厌恶关于人的无能的理论以及关于人应当自愿顺从自然界的想法。我开 始日益重视人们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而从自然界获取的科学知识,以及作为知识的后果的那种人们为了自身利益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 然而,随着原子弹的出现,我的想法被迫再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在科学文明之中,我们在原始自然界面前不再感到人的无能了。另一方面,我们现在不得不担忧人类会不会沉没到科学文明这种人类自造的第二个自然界中去了。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声明获得了新的和威胁性的意义,如果我们把“天地”看做包括第二自然界在内的自然界, 并把“万物”看做包括人本身在内的话。 今天一如既往,人类的命运还是不可预测的。但是正因为如此,人类以人的名义所作的一切努力也就更加有意义。人们不禁想到,人生的惟一目的就在于使生活更有价值,这个目的超越了一切成败问题。 4 庄子 甚至在上小学前,我就已经学习了各种中国古典著作。实际上,这只表明我跟着祖父重复朗读了一些中国经书的日文译本。当然,起初,我对文义毫无概 念。但是,说也奇怪,后来我渐渐开始无师自通了。 我所读过的著作,大多与儒家学说有关,但是,除了《史记》之类的历史著作以外,儒家的经书并没有引起我多大兴趣。它们几乎只讨论道德问题,而且我感到它们有点道学气。 大约在我刚刚上中学的时候,我开始考虑中国的古典著作中会不会包括一些更加有趣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其他作品。而且,我怀着这样的心情查找了我父亲的书房。我找出了《老子》和《庄子》并开始阅读它们,而且很快就发现对《庄子》特别感兴趣,我一遍又一遍地读了它。当然,我当时只不过是一个中学生,而且,事后回想起来,我有时不知道自己是否真正理解这本书,以及我当时感觉兴趣的究竟是什么。 四五年前,有一天我正在思索基本粒子的问题,当时我完全突然地想起了庄子的一段话。这段话见于《庄子·内篇》最后一部分,现在大体翻译如下: 南方的皇帝叫做惰,北方的皇帝叫做忽 ( “儵”和“忽”这两个字的意义都是“很快”、“飞跑”的意思,在汉语中这两个字都表示“一眨眼之间” ) ,中央的皇帝叫做浑沌。 有一次南方和北方的两位皇帝走访浑沌的领土,会见浑沌。浑沌热情款待了他们。 儵和忽商量怎样才能表示他们的谢意。他们说:“所有的人都有七窍——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和两个鼻孔——他们依靠这七窍来看、听、吃和呼吸。但是,这位浑沌与众不同,脸上光溜溜的,没有七窍。他一定认为没有七窍是很别扭的。 因此,为表示我们的谢意,我们不妨给他凿几个窍。”就这样,他们每天为浑沌凿一个新窍;到了第七天,浑沌就死了。 ( 《庄子·内篇·应帝王第七》 ) 为什么我竟然想到这个寓言的呢 ? 我研究基本粒子已有多年,而且,至今已发现了三十多种不同的基本粒子,每种基本粒子都带来某种谜一样的问题。当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深入一步考虑在这些粒子的背后到底有什么东西。我们想达到最基本的物质形式,但是,如果证明物质竟有三十多种的不同形式,那是很尴尬的;更加可能的是万物中最基本的东西并没有固定的形式,而且和我 们今天所知的任何基本粒子都不对应。它可能是有着分化为一切种类基本粒子的可能性、但事实上还未分化的某种东西。用所习用的话来说,这种东西也许就是一种“浑沌”。正是当我按这样的思路考虑问题时,我想起了庄子的寓言。 当然,我不是惟一研究这个有关基本粒子的基础理论问题的人。德国的海森伯教授在思考存在于基本粒子后面的东西时使用了“ Urmaterie( 原物 ) ”一词。但是,把它叫做“原物”或是叫做“浑沌”,这都是无可无不可的;但是我的想法和海森伯教授的想法有些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而且,最近我又发现了庄子寓言的一种新的魅力。我通过把儵和忽看成某种类似基本粒子的东西而自得其乐。只要它们还在自由地到处乱窜,什么事情也不会发生——直至他们从南到北相遇于浑沌之地,这时就会发生像基本粒子碰撞那样的一个事件。按照这一蕴涵着某种二元论的方式来看,就可以把浑沌的无序状态看成把基本粒子包裹起来的时间和空间。在 我看来,这样一种诠释是可能的。 当然,胡乱引用古人的说法来附会现代物理学,这也许没有多大意义。活在大约二千三百年前的庄子,几乎肯定不知道有关原子的任何东西。即使这样,他竟然有一些想法在一定意义上和今天像我这样 的人的想法很相似,这也是有趣的和出人意外的。 科学主要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人们常说,希腊思想从广义上来说提供了一切科学赖以发展的一种基础。最近逝世的薛定谔教授有一次写道,不受希腊思想影响的地方,科学就得不到发展。历史地说来,这或许是对的。甚至在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的事例中,希腊思想的直接影响可能不大,希腊思想的间接影响至少为日本采用在欧洲发展起来的科学提供了出发 点;而且就这样,我们日本人也继承了希腊传统。 关于过去的情况,我不想再说什么了。但是,当我们考虑到将来时,肯定没有任何理由认为希腊思想应该仍然是科学思想发展的惟一源泉。东方产生过所有各种的思想体系。印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也同样如此。中国的古代哲学家们没有产生纯科学。这一点到目前为止可能还是真实的。但是,我们不能认为将来还会这样。 今天,如同我的中学时代那样,老于和庄子仍然是我最感兴趣和最为喜爱的两位古代中国的思想家。我意识到,在某些方面,老子的思想比庄子的思想更为深刻,但是,老子著作的确切含义却绝不是容易把握的。他的文词是艰深的,而且甚至各家注释也往往无法澄清那些晦涩之处。人们归根结底得到的只是老子思想的骨架。另一方面,庄子却有各种有趣的寓 言,辛辣的讽刺和辉煌的想像互为表里。在表面的下面蕴藏着一种深刻而自洽的哲学。而且,只当做散文来读,这部著作也是无与伦比的。我觉得,庄子有许多东西是可以鼓舞读者的心智并使它工作得更好的。我前面引述的寓言,就其本身来看几乎可以肯定不是为了微观世界,而是为了整个大宇宙而写出来的。十分明显,这个寓言处理的既不是构成自然界基础的那些无限小的粒子,也不是这些粒子运动于其中的相应小的时间和空间。不过,实际上我还是觉得在这个寓言中我们能够隐隐约约地看到我们通过物理学研究而最后获得的那个微观世界;我们不能认为这种相似是一种偶合而不予考虑。当人们按照这样的方式来看待事物时,我觉得人们就不能说希腊思想是惟一能够充当科学发展基础的思想体系了。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可能显得和希腊思想完全不同,但是它们却构成了一种自洽的、理性主义的看法,它内容丰富,从而就其本身的价值来看作为一种自然哲学至今仍然是值得重视的。 儒家学说和希腊思想主流都很重视人的自决和自愿的行动,认为这些行动为实现人的思想开辟了可靠的前景,而老子和庄子则认为自然界的力量更加大得无与伦比,而被各种无法控制的力量包围着的人,则任其摆布,不能自主。在中学时代,我发现这种看法是太极端的,但我仍然受到它的吸引。从大学时代 起,我开始觉得关于人的无能性的想法是无法忍受的,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没有接触老庄哲学。但是,在我的心灵深处却一直保留着一种猜想:不论这是多么不合人类的口味,他们的想法中仍然包含着一种颠扑不破的真理。 《老子》中有如下一段文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 《老子·卷上·五章》 ) 言简意赅是老子的特点。另一方面,庄子却喜欢采用令人感兴趣的隐喻,例如: 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 ! ( 《庄子·渔夫三十一》 ) 毫无疑问,这种看法是宿命论的——一种通常说成是“东方的”思维方式——但它绝不是荒唐无稽的。事实上,对于我们这些随着科学文明的进步而很 可笑地感到自己愈来愈受到时间迫促的人们来说,这个故事是包含着一种令人不舒服的严厉真理的。 我的理智一半反对这种看法,一半又赞成它。这恰恰就是为什么它永远留在我记忆中的原因。书籍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方式吸引入们,但是我尤其喜欢那种著作,它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只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使读者聚精会神,手不释卷。对我来说,《庄子》就是这类书籍中的一个典型范例。 5 知鱼乐 经常有人来请我为他们在一张专用的纸上写些什么,或者写一张字幅以供装裱。在前一种情况,我往往可以用自己的一首诗词搪塞过去,但是对于写字幅的请求——通常的做法是从古典作品中摘录一个适当的简短词句——我在寻找适当的词句方面是常感困难的。不过,近来在某些场合下,我曾经书写了三个汉字:“知”、“鱼”和“乐”。每当我写下这三个字的时 候,人们常常要我说明含义。事实上,“知鱼乐”这句格言出典于《庄子》第十七篇《秋水》一文。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 ?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这段对话看起来颇有点像禅宗问答形式,而实际上却很不同。禅宗总是把论证进行到科学无能为力的地方,而庄子和惠子问答则可以看做是对科学中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这一问题的间接评注。惠子论证方式的逻辑学看来始终比庄子的逻辑学要好得多,而且,惠子拒不承认任何像“鱼之乐”那样的既无明确定义又无法证实的事物;这当然是和传统的科学态度更加接近的。不过,我虽然自己是一个科学家,但是我却觉得自己更倾向于庄子所要暗示的东西。 非常普遍地说来,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介于两个极 端之间——介于这样两种看法之间,一种看法是 不相信任何未加证实的事物,而另一种看法则是不怀疑任何未经证明其不存在或不曾发生的事物。 假如所有的科学家都坚持这两种极端看法中的一种看法,那么也就不可能产生我们今天所知的这种科学。 甚至在 19 世纪,更不必说德谟克利特的时代,关于原子的存在并没有任何直接证明。尽管如此,依据存在原子的假设而工作的科学家们,却比那些不用这种假设的科学家们对自然界得到了更加深入得多和广阔得多的认识。科学史已经十分清楚地证明,不承认任何未经证明的事物的这种态度是太苛刻的。 另一方面,同样清楚的是,不怀疑任何无法从经验上或逻辑上完全否定的事物,这种态度却又太随和了。在思维过程中或者在实验过程中,一个科学家必须完成一种不可避免的选择任务。换言之,他必须自觉或不自觉地暂时不计较或暂时忘掉他所能想像的全部可能性中的大多数可能性。 实际上,没有任何科学家会顽固地坚持其中任何一个极端观点;而问题却在于他更加接近于其中的哪一个极端。 目前使物理学家最感困惑的,就是所谓基本粒子的真正本性,一个肯定的情况是,基本粒子甚至比原子还要小得多,但是,从更严密的观点来看,很可能 证明基本粒子也具有自己的结构。实际上,简直很难用实验手段来直接识别这样的细节。如果我们想好好地观察一个基本粒子,那么我们就必须弄清楚当一个基本粒子与另一个基本粒子很靠近时它将做出何种反应。但是,实际上,我们的实验所能使我们了解的是反应前后的情况,而不是正在进行反应时的情况。在这种局面下,物理学家们就往往倾向于我在前面说过的两个极端中的某一个极端。有些物理学家认为科学家应当只限于考虑两个基本粒子远离时的情况,而猜测基本粒子的细微结构则是毫无意义的。相反地,我自己却相信,通过这种或那种的手段来从逻辑上把握基本粒子的结构是可能的,而且我当然正在为寻找可能的答案而费脑筋。我相信这样的一天将会来临,那时我们将知道基本粒子的内心,即使这一切不会像庄子知道鱼的内心那样轻而易举。但是,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很可能必须采取某种奇特的处理方式,它将把公认的思维方式打成碎片。人们是不能从一开始就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性的。 在 1965 年 9 月,在京都召开了一次基本粒子国际会议,以纪念介子理论提出三十周年。这是一次大约有三十位科学家参加的小型聚会。在会议期间的一次宴会上,我曾经为外国的物理学家们将庄子和惠子之间的那段对话译成了英文。他们似乎都认为这段对 话很有趣,而且,想到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考虑自己更接近于庄子和惠子这两个哲学家中的哪一位,这不免使我暗暗好笑。 6 看不见的模子 在过去的五年中,我时常把物理学定律说成“看不见的模子” (invisible mold) 。我们现在知道,自然界是由若干不同类型的基本粒子构成的。属于某一类型的任何一个粒子——例如一个电子——和同一类型的其他粒子毫无区别。不管产生于何时何地,各个电子都具有确切相同的质量和电荷。这是自然界流行的法则在其根本形式下的一种表现。自然界在它的内部包含着一种不可见的机构,能够产生无数个相同的东西,而且我最近比喻式地称为“看不见的模子”的正是这种机构。 不过,在几天前当我正读《庄子》时,我却很惊讶地发现了一个和我的比喻惊人相似的比喻。这个比喻见于《庄子·大宗师》的一段中,其文如下: 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 铘 ! ”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 ! 人耳 ! 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 ! ”成然寐,蘧然觉。 庄子企图借助于这样一种隐喻来克服关于死亡的想法。他把人比喻为广阔的天地间由那种看不见的模子铸成的某种东西,然后,当时机到来时,人又被铸成其他的东西,因此生与死的区别就是不重要的了。我自己不那么关心人类的生死,而却很关心基本粒子的生死。即使如此,我还是不免惊奇,为什么很久以前的庄子的想法和我今天的想法会这么相似。在我看来,庄子是一位真正了不起的思想家。 7 墨子 我曾经描述过我怎样在中学时代第一次阅读《老子》和《庄子》。随后,我又试着读过《墨子》以及《孙子》和《韩非子》,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兴趣或理解力,我从来没有读完它们。最近几年,我再次感觉到一种冲动,试着认真地读读墨子的书。但是,长 时间以来因为手头无书,我也就没有做到。在属于“诸子百家”的所有哲学家当中,显然应读读的就是《墨子全书》。不久前,我读了我哥哥贝螺写的一本有关诸子百家的书,这就更进一步加深了我的上述印象。 墨子 ( 公元前 480 ?— 390 ? ) 的哲学可以用“兼爱”这个词来加以概括。人爱自己,同时又爱他人。人爱自己的亲戚,而且同样地爱完全陌生的人们。这样,对己对人就都有利。一切麻烦都是因为我们彼此不相爱才发生的。很粗略地说来,这就是“兼爱”的含义。于是,这里有一段文字可以说明墨子自己是怎样进行推理的: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身,故贱人身以利其身。此何也 ? 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 ? 皆起不相爱。 ( 《墨子·兼爱·上》 ) “兼爱”这种想法,今天在我们看来也是很有道理的。人们被劝告着去爱的他人或异国,今天很自然地扩大到包括全人类和所有各个国家了。同时,“兼爱”的含义稍稍不同于例如基督教的博爱。人爱自己同时爱他人。人爱其国同时爱异国。这样一来,双方就都得利。这种“兼爱”多少有点不同于那种不爱自己或者博爱得以致于完全不考虑个人利益而去爱他人 的情况。尽管“兼爱”所提出的道德标准不可能达到最高的水平,但是这仍然是值得人人仿效的一种东西。对于今天只有和平共处才能生存和兴旺的人类来说,没有比这个更加合适的办法了。据说墨子大约生活在公元前五世纪,但是他却以他的观点的现代特色而使人为之惊讶。 我们今天很容易理解的东西,古代中国人显然是很难理解和付诸实践的。《墨子全书》中的一段话可以作为这一点的证据: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苟君说之,则士众能为之。况于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夫爱人者,人必从而 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此何难之 有 ! 特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故也。 ( 《墨子·兼爱·中》 ) 在这里,又几乎令人难以想像的是,墨子的论证如此适合于现代世界,甚至比对古代中国还要适用。 鼓吹兼爱的墨子,自然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他也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他和他的门徒认为,与他们同时代的儒家学说有着许多不合理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他们不能容忍的。例如,《墨子全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其亲死,列尸弗敛,登屋,窥井,挑鼠穴,探涤器而求其人矣。以为实在,则戆愚 甚矣;如其亡也必求焉,伪亦大矣。《墨子·非儒·下》 ) 但是,同样是这个墨子,他的有神论倾向比孔子或孟子更加强烈。例如,“天”对于墨子比对于儒家更具有强烈得多的拟人意味。更令人吃惊的事实是,墨子及其门徒相信鬼神,而且他们试图证明鬼神的存在。下面一段引文就是一个例子: 周宣王杀其臣杜伯而不辜,杜伯曰:“吾君杀我而不辜,若以死者为无知,则止矣;若死而有知,不出三年,必使吾君知之。”其三年,周宣王合诸侯而田于圃田,车数百乘,从数千人,满野。日中,杜伯乘白马素车,朱衣冠,执朱弓,挟朱矢,追周宣王,射之车上, 中心折脊,殪车中,伏瞍而死。当是之时,周人从者莫不见,远者莫不闻, ……则鬼神之有,岂可疑哉 ? ( 《墨子·明鬼·下》 ) 在这一点上,“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孔子是和现代人更接近得多的。 在中国古典著作中,有许多关于“天”、“天道”或“天命”的议论。《论语》的作者写道:“天何言哉 ?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 《阳货》 ) 在《墨子》中却有这样的话:“……我……知天之爱天下之百姓。” ( 《天志上》 ) 在《老子》中,这种幻想被一扫而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刍狗是古人用来祭神的东西,祭完后就扔掉 ) 按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每一种看法都有其合理的要素。当重温中国的古典著作时,最使我惊奇的是,二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竟能在那么早的年代就摆脱了各种原始成见。印 度、犹太民族以及希腊都很早从原始愚昧状态中摆脱出来。但是,我觉得中国人是这些人中最早进入精神成年时期的人。特别说来,孔子显示了个人在中年和晚年时期所特有的那种成熟性;而老子则似乎用惊人的洞察力看透个体的人和整个人类的最终命运。和他们相比,墨子有一种更年轻的品质,而同时又是和西方思想家最为接近的。庄子也具有一种浪漫主义,这是典型地年轻的,但是它本身却更加东方化而不是西方化。 8 伊壁鸠鲁 当是一个孩子时,我惯于用制造盆景来作为娱乐。这是从我母亲给我买了一个硬纸盒子的时候开始的,那盒子里装有一套陶制品——更确切地说是“泥制品”——农舍、桥和神道殿门等等,全都是具体而微的东西。我在一个长方形的平底盘里放置一些泥土,在上面洒上白色细砂和苔藓,而且弄出高低部分以代表小山和河流。然后,我就将农舍和小桥安置在盆景的适当部位。我对自己说,我就生活在自己创造的这个小世界里,而且这种想法使我心中充满了无法 形容的喜悦。我这个“世界”尽管小得可怜,而且相当单调,但是这个“世界”却无比地平静而和平。我当时还是一个小孩,对更大的实在世界还所知甚少,这就使人觉得奇怪,为什么尽管如此我还宁愿要自己的虚幻的小世界而不想要那现实的大世界呢。使这个孩子如此喜爱自己的盆景的主要原由是什么呢 ? ——是遗传,是本能,还是他遗忘了的某种幼儿期经验所导致的结果 ? 我说不上来,而且事实上也无关紧要。 但是,关系重大的而且我又无能为力的事情却是,在五十年以后的今天,对“箱庭” ( 是盆景的日文名称 ) 的爱依然保留在我的心中,尽管是以不同的形式被保留着的。我只要站着眺望某座古庙的由粘土墙围绕着的小巧庭院,那种无法形容的喜悦之感就会在我心中油然而生。大约在十年或十五年以前,我曾经站在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回廊里,注视着一个内院,这时我听到远处隐约传来教堂唱诗班的歌声,于是我心中又有一会儿涌起了同样的喜悦之感。当我在佛罗伦萨看到圣克罗斯修道院 (the Santa Crocemonasterv) 内的庭院时,也曾产生过同样的感觉。在每一种情况下,唤起喜悦之感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花园或庭院不应当太大,而且条件应能使人忘掉外面的世界。花园周围必须有建筑物,或围墙,或树林,而且那里必须寂静,不存在外面世界的喧嚣。在日本 京都,有许多古老的寺院,寺院中的庭院满足这些条件;其中大多数是禅宗寺院。例如在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将近黄昏的时候站着眺望这样一个庭院,我就会又一次变成那个爱过自己创造的微型世界的孩子。 我在中学时代感到的老子和庄子对我的吸引力,也许和我孩提时代对于“箱庭”的这种爱好不是没有联系的。而且,对于封闭而自足的某一世界的向往,对于永远平静的世界的向往——因为这确实是人之常情——似乎甚至在此以后也已经深藏在我的心灵深处。后来我从事了科学研究。科学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在已知的领域之外,总是存在着另一个未知的领域,而且我发现自己是永远站立在已知与未知的边界上的。这种边界是不稳定的,永远在被新的发现、新的怀疑向这边或那边推移。站在这种边界之上的科学家,必须不断地重新振作起自己的首创精神。多数人也许会说,那种封闭的,有限的类型的世界,那种永远平静的世界,是和这样的人不相称的。 当然,科学家实际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无限的,永远开放的,处于不停地运动中的,不过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这样的世界就是他的理想世界。为什么科学家恰恰总是力图寻找支配物质世界的更普遍的定律,寻找更加基本的结构要素呢 ? 即使科学家本人没有意识到,难道不是肯定有一种追求封闭的、有限的和永 远静止的世界的欲念潜藏在他的心中吗 ? 至少在我的心中这种欲念是肯定存在的,不管其他科学家的情况如何。而且这种欲念和要想奋力深入未知的“开放”世界的欲念,似乎就是从两个对立的方面不断推动我的两个力。 如果我们把现代西方科学的发展追溯到它的本源,那么最终就会追溯到希腊的自然哲学;在那里,人们发现思想家的人数和分歧都比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的人数和分歧还要大。我一直觉得与这些古人比和西方的现代思想家更加亲近。正是按照这种相同的方式,至少我是感觉到对古代中国的思想家们比对汉代及以后的学者们更要熟悉得无法比拟。 当然,当我更仔细地考虑一下时,我就意识到自己关于古希腊思想家的大部分知识都是我从科学史之类的书籍中涉猎而来的一些片断,而且我简直不知道这种和希腊哲学家的亲近感怎么会在像我这样的一个人身上建立得这么牢固;要知道,我虽然从孩子时代起就熟悉中国古籍,但是却不懂拉丁文,更不懂希腊文。在古希腊的许多思想家中,我特别醉心的是伊壁鸠鲁,但是其理由也同样很少。我在这方面的知识很有限,只能勉强使我对把“ epicurean ” ( 伊壁鸠鲁的信徒,或享乐主义者 ) 一词看做“ hedonist ” ( 享乐主义者 ) 一词的同义语的那种惯常用法感到怀疑而已。 但是,近来我做出了一个已经很晚的决定,要读读伊壁鸠鲁到底写了些什么;幸运得很,岩波古典著作丛书的平装本中有一卷伊壁鸠鲁的书信和作品集。当然,这里的“书信”与其说是一些报道消息的私人通信,还不如说是伊壁鸠鲁运用书信形式来阐发自己思想精髓的一些作品。例如,在一封致一位赫罗多德 (Herodotus) 的信中,他对自然作了很有条理的说明,这种说明很接近于现代的原子论。 在从古代到现代的漫长的科学史中,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们所作的贡献是不胜枚举的,但是,最突出的贡献无疑是关于原子的想法。在这方面,人们首先想起的将是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据说他们活动于公元前 5 世纪和 4 世纪早期,但是我们对他们的想法知道得很少,只知道他们的一些零星观点。伊壁鸠鲁生活的年代约比德谟克利特晚一个世纪。按“诸子百 家”年代来看,他大体上和庄子同时。他的自然观看来无疑是以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为其根源的。我不知道我们所知道的理论有多少是伊壁鸠鲁的创造性发展的结果,且不谈这样的科学史问题,伊壁鸠鲁的书信中是充满了至今仍使我们感兴趣的想法的。他的自然观来源于这样一种信念:整个宇宙是不生不灭的。下面就是他的推理: 首先,从不存在的东西不会产生出任何东西来,因为如果有事物产生的话,一切事物便是从一切事物产生出来的,并不需要种子。而如果消失的事物销毁成为不存在,一切事物就全都毁灭了,因为它们分解而成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更进一步说,宇宙过去一向就和现在一样,将来也永远如此。因为它不能变成任何另外的东西,因为在宇宙之外没有任何东西会走进宇宙,引起变化。 这种对事物看法,最重要的是一种明确区分了存在与非存在的看法。存在的东西将无限期地存在下去,尽管它可能改变自己的形式。但是,那些被设想为存在着的物体是不可能存在的,除非有什么地方可供它们在那里存在和运动。因此,除了这些物体以外,还必须有“虚空”。而且,如果不管物质形式变化多大,不管物质要多么厉害地分离和组合,存在物都将继续存在下去,那么,这种存在物就必然是由不可分的和不发生任何变化的原子组成的。因此,人们必然被引向一种原子论的自然观,其中“原子”和“虚空”是它的两个基本概念。 关于原子的运动,伊壁鸠鲁的想法如下: 原子在虚空里被带向前进而没有东西与它们冲撞时,它们一定以相等的速度运动。因为当没有东西与它们相遇时,重的原子并不比小的和轻的原子运动得更快。 正是一种惊人的洞察力,使得伊壁鸠鲁能够设想原子是处在不断的运动中的,而且除了碰撞和因为有重量而向下运动以外,原子是以恒定速度而继续运动的。令人惊讶的是, 19 世纪物理学家们关于气体分子运动所作的一切假设,都在两干多年以前由希腊人或多或少地提到过。 伊壁鸠鲁除了原子和虚空之外不承认任何别的东西。甚至他把灵魂也看做是一种物理实体。在这一意义上,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者。但是,他教导说,这样思考问题是一种达到心神宁静的方式。他强调说,人们在这样一个世界上为了想到生和死而苦恼是愚蠢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迄今不存在的东西既不会突然出现,以往存在的东西也不会突然消亡。原 子可以不停地到处运动,但它却永远保持不生不灭。简而言之,伊壁鸠鲁的世界是一种永恒宁静的世界。在这方面,他的想法类似于东方哲学家们的想法,尤其是老子和庄子的想法。但是,也有一种显而易见的基本的差别。伊壁鸠鲁自始至终坚持区分存在与非存 在。而老子和庄子则是从存在和非存在的区分还不存在的地方出发的。他们相信,“浑沌”比有形物体更加基本。他们相信,达到心神宁静的方式不是把存在物看成继续照此存在下去,而是把所有的存在物看成或迟或早要回到非存在中去。 古希腊的原子论自然观的基本正确性,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明显了。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物质世界有一种永恒性,它支持了原子论类型的看法;这种论断从晚近科学的观点来看仍然是很好地成立的。但是,在现时代,只要我们仅仅强调永恒性一面,那么就不可能对物理世界有一个全面的理解。既然人类已经把自己的探索从原子世界推进到基本粒子世界,存在与非存在的区分也就变得越来越不清楚了。一个一直存在着的基本粒子可以消失,而且不同种类的基本粒子可以被产生出来;这种嬗变是在不断发生的。基本粒子的世界就是这样的;而且当我们的考察更加深入一步,当超过了形形色色基本粒子的范围时,人们就会发现一个世界,它看上去更应该被描绘成为“浑沌”。在这种“浑沌”世界中,我们或许会发现某种意义上的原子论的永恒性;但是,这样说并不等于从一开始就拒绝考虑不具有原子论类型的永恒性的任何事物。我们倒是必须在浑沌世界中找到某一种关于永恒性的规律。这种规律将会告诉我们事物 之所以会存在的理由。 9 源氏物语 在 1962 年秋季,著名物理学家埃米利奥·基诺·塞格勒 (Emilio Gino Segre) 曾来我们研究所访问。他现在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授,曾因发现反核子而获得诺贝尔奖。他诞生于意大利,而且是费米 (Fermi) 在罗马大学任教授时的第一个学生。大约十年前,我参观了罗马郊外著名的蒂沃利 (Tivoli) 园林,我曾与塞格勒谈到过当年的情况,那里有瀑布和喷泉,而且游人如云。人们证实,塞格勒的父亲是蒂沃利园主的一个管家或领班,塞格勒本人就诞生在那里,而且从小就时常在蒂沃利园林中玩耍。但是,当他和我谈起他对京都的印象时,他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觉得日本的东西在每一方面都比西方的东西造得美观和精致;另一方面,西方的一切东西都更加实用。” 我回答的大意是,我根本不认为日本的每一件东西都更加美,但是,不可否认,从古代起日本人就比任何别人更不满足于一个东西应当仅仅是实用的。这是一个事实:我们的祖先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方面追求美,而且努力创造美,这个传统至今仍绵延不绝。这是日本人应该继续珍视的一种传统。 每当我考虑这样一些问题时,我就会立即想到一部文学作品,那就是紫式部的《源氏物语》。自从紫式部创作了这部作品以来,它在将近一千年的期间直接地和间接地对日本文化发生的影响程度,是完全无法充分估计的。 甚至从整个世界文学的观点来看,《源氏物语》中也有许多值得日本自豪的地方。这部小说大约写于 10 世纪和 11 世纪的交替时期。当时世界上其他地方还没有产生出任何可以叫做“小说”的东西。而且,尽管许多其他文化产物都发源于中国、印度或西欧——或者追溯得更远一些则是发源于美索不达米亚或埃及——而这部小说则是真正地和不容争辩地属于日本的一件东西。很久以来我就相信,如果我要从日本历史中挑选一个人物来代表整个日本,那就将是紫 式部。我曾经根据自己的口味在不同的时候写文章谈及日本的、中国的和西方的各种曾经给我留下了印象的作品,而且我很清楚,我不应该完全忽视这部主要的民族文学作品,这是一部具有原始天才的作品。但是,每当我想完成这一任务时,我心中总是感到很勉强。自古以来已有那么多人对《源氏物语》进行了巨细无遗的研究,而且是从许多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看来在现阶段人们不太可能有任何新的东西可说了。那么,如果我居然要写到《源氏物语》,我所能做的就只能是将我的有关这部小说的一些记忆写下来了。 我当时想必正在小学的最后几年级中。我的二姐已离开女子学校,正在高级中学中学习日本文学和中国文学。有一天回家,我发现她在整理自己的笔记。她有一本笔记簿,她正在上面用绿色和棕色的墨水很工整地写着假名。她正在誊写她在学校听讲《源氏物语》时所做的笔记。那时我完全没有读过《源氏物语》,从而只对于某种遥远的、纯粹女性的美人世界有一种模糊的印象而已。那时我已经读了许多当时流行的日本文学古典作品的巾箱本,但是我说什么也读不懂《源氏物语》。 将近二十年过去了。到我三十岁的时候,我家住在神户、大阪之间;我每天往来于我的家和京都大学 之间,这就是说我一来或一去都得乘一小时的火车。早晨精神好,我有时读点专业方面的书,但到了晚间我就太疲倦了。因此,我就想到可以开始读《源氏物语》。起初,正像我过去预料的那样,我发现读起来很困难,但是,每天在摇晃的火车上读一小时,我就慢慢开始感到有兴趣了。说也奇怪,当发生了兴趣时,我就发现自己自然而然地被吸引到故事的境界中去,而不再过多地关心句子的结构,或是谁在某一时机下说过什么,或是谁做了什么了。但是,这时展现在我面前的境界完全不同于我在以前所读的任何一本书中发现的任何境界。它既不同于由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或者歌德的伟大作品所创造的那个西方世界,也不同于中国稗史小说和日本封建时代民间故事所描绘的那种东方世界。正像我曾一度沉浸于后一些文学形式中一样,现在《源氏物语》所描绘的世界又暂时引导我超脱了现实世界。事实上,那时我们周围的世界——我记得那大约是 1941 一 1943 年期间——是很难和清醒的头脑相容的,而且我毫不怀疑,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我才希望从现实中逃避到《源氏物语》中去。 这样,我就一直读到《玉髦》这一回。但是,这一回人物增加很多,他们的关系很复杂。这就逐步使我感觉到再读下去很吃力,或者可能有别的什么原 因,但是总之我有两三天没有去阅读。一旦停止阅读,头绪就突然中断,而且我直到最近才又接续下去。长期来,人们一直这样说:“在须磨回头”,也就是说《源氏物语》的读者往往读到《须磨》这一回就读不下去了。由于我读的章节已超过这一回,因此至少我似乎比一般人强些;但是,这一点并不表明我有资格来讨论整部的《源氏物语》。 然而,几年前,作为“日本古典文学丛书”之一,有一种新版的《源氏物语》开始问世。因此,我决定买一本,以便在工作之余阅读它。重读此书,我发现过去读过的那些章节已大多遗忘。另一方面,这本书又使我感觉到新鲜,好像我是头一回阅读似的。我所用的那个版本很为现代读者着想,各句的主语以及各句之间必要的注释文字都用小号字体排印,所以我这次对所读的内容比第一次阅读时理解得更加具体得多了。 在题为《花散里》的那一回中有这样一段: 源氏公子排场并不盛大,服装也很朴素,连前驱也不用,微行前往。经过中川近旁,便看见一座小小的邸宅,庭中树木颇有雅趣。但闻里面传出音色美好的筝与和琴的合奏声,弹得幽艳动人,源氏公子听赏了一 会儿。车子离门甚近,他便从车中探出头来,向门内张望。庭中高大的桂花树顺风飘过香气来,令人联想贺茂祭时节。看到四周一带的风趣,他便忆起这是以前曾经欢度一宵的人家,不禁心动。……然而不能过门不入,一时犹豫不决。正在此时,忽闻杜鹃的叫声,似平在挽留行人,便命回车,照例派惟光进去,传达一首诗:“杜鹃苦挽行人住,追忆绿窗私语时。” 在这段描述中,紫式部很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在利用任何特定的技巧;她只不过是十分自然地在一个情节中插入另一个比较小的情节;但是,得到的效果却是妙不可言,而且超过了纯粹的技巧。这里有些地方具有和契诃夫短篇小说相同的那种感染力;但是契诃夫和紫式部之间却隔了整整九百年。 我已经说过,二十年前我阅读《源氏物语》的文言原本时读到《玉鬘》一回就停止了。在最近休养期间,我阅读了后面的章节,我发现从这一回起,《源氏物语》作为一部完整小说的那种本性越来越明显, 而且描写也更加细腻和丰富了。 在《朔风》这一回中,有一段关于夕雾《光源氏和葵姬之子》奉父命顶着台风走访各户人家和询问人们疾苦的描写: 天色向晓,风势稍静,但阵雨络绎不绝。家臣们互相告道:“六条院里的离屋吹倒了 ! ”夕雾闻之,吃了一惊,他想:“在此风势猖獗之时,六条院的高楼大厦之中,只有父亲所居之处警卫森严,可以放心。东院的继母那里人手稀少,定然非常恐慌。”他便在曙色苍茫中前去探望。途中冷雨横吹,侵入车中。 紧接着,在台风中,十五岁的夕雾第一次遇见了他的继母,美丽的紫姬。 天空暗淡,景色凄惨。夕雾觉得心情有些怪异,想道:“为了何事呢 ? 难道我心中又添了一种相思 ? ”忽念此乃不应有之事, 便自己申斥:“可恶,荒唐之极 ! ”于是一路上东想西想,向六条院前进,首先来到了东院的继母那里。 花散里恐怖得很,愁容满面。夕雾百般慰藉,又召唤家人,吩咐他们把各损坏之处加以修缮。然后再赴南院参见父亲。源氏的卧室的格子窗尚未打开。夕雾便靠在卧室前的栏杆上, 向庭中眺望。但见小山上的树木已被吹倒,许多枝条横卧在地上。各处草花零乱,更不待言。屋顶上的丝柏皮、瓦片以及各处的围垣、竹篱,都被吹得乱七八糟。东方略微透露一点曙色,庭中的露水发出忧郁的闪光,天空中弥漫着凄凉的朝雾。夕雾对此景象,不觉流下泪来。 台风的狂暴,甚至对接踵而来的毁坏场面的描写,这两者都跟那位诚恳的、热心的青年夕雾的心理状态密切地交织在一起,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极其优美和雅致的世界。 但是,这段文字有很多关于自然现象和客观事实的描写;而且,与该书的其他章节比较起来,这段文 字的叙述是如此确切,以致我们感受到一种“源氏情绪”的消散。我们从这部作品获得的一般印象多少有点不同。一切的事物,一切的人物都在一种朦胧的光辉中运动着,慢慢地晃动着。有时一道强光投射在其中一个人物的情感上,从而使得他的情感的变化浮现出来。不过,这个人物的体质特色却一直是模糊不清的。事物和人体的轮廓和细致线条是不存在的。十分普遍的是,在其他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对人物的外貌都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而对人物的内心深处却不清楚。但是,在《源氏物语》中,亮处和暗处的关系却颠倒了过来。在一千年前,紫式部就发现这种明暗的颠倒可以产生出一个无比美的世界来。 现代科学不屈不挠地追求精确性,以便在尽可能大的限度内说明物质存在。由于认识到在明晰之外总是存在着一种新的模糊性,这种追求就越加不屈不挠了。在科学上,也像在大多数文学作品中一样,一种模糊不清的背景隐约地出现在明确的前景之外。现代科学世界和《源氏物语》世界在明暗的表现方面是相反的。不管哪一个是图景的正片或负片,能够随心所欲地进入这两个世界的任何一个世界中,这肯定是能够成为人并能够活着的一个乐趣。 10 老年期思想的现代性 回顾幼年时代,我似乎感到我的头脑几乎在学习日文假名的同时就开始吸收汉字、汉语和汉文了。这些东西已经存在于我的心中的那种方式,使人想到在很早的阶段就已经有相当的积累了,那也许是在十岁左右。这对于我这一代的日本人来说是有点不寻常的。明治维新以前的武士,或是明治维新以后的原武士家族的成员,或是医生,或是儒生的孩子,对于这 些人来说,从小习汉学已成惯例,但是,我以为,在生于明治时代末年、大正时代早期,或者更晚时期的那些人当中,我和我兄弟的经验是与众不同的。 一个人的早年记忆到晚年又会复活。这些早年记忆对于我的生活和思维产生的影响是很难判断的,但是我最近得出的结论是:这种影响比我年轻时所设想的更加重要。 父亲常常对我们说,一个孩子不应当甘愿处于幼稚状态,而应当尽可能快地成长起来。这种和一般父母的教导颇不相同的教导看来曾经对我起了颇大的作用。在同一个幼年和童年时期,我不仅学习了上面提 到过的那一类中国书,而且我当然也阅读了许多供儿童用的书籍和杂志。大约在上小学一年级时,我很爱读格林童话那样的西方童话,以及铃木三重吉 (1882 — 1936) 写的《赤鸟》而且我也变得很多愁善感了。但是,与此同时,我还读了更多的成人书籍——无论我能找到什么书——而且我觉得这些书对我以后的影响更大。这部分地是我父亲关于尽快长大的那种教导的结果,但是,更主要的是,这却和古中国的文化及思想的性质有关。很普遍地说来,中国古典作品主要是对成人的劝告和成人的智慧。它们的想法是更多地属于壮年人的而更少地属于青年人的,而且是更多地属于老年人的而更少地属于壮年人的。总之,我一向感觉到它们是一套固定想法和一种文化的体现,这种想法和文化在古代就已经成熟而且变老了。直到中学时代,我才学习英语,而且开始发现翻译小说很有趣,从西方文学和思想中接受了各种概念。不过,就文学而言,《史记》虽然是一部历史著作,但是,同时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可能正因为我已经喜欢读这类著作,所以在小学时我就知道有朋堂文库,这是第一次接触到稗史小说。借助于汉字旁边用小字写的注释,我贪婪地阅读了许多江户时代用日文翻译过来的中国小说,例如《水浒传》、《三国志》和《西游记》。甚至直到今天,我还能记得,例如,《水浒 传》中一百单八将中的大部分人名。而且我幼小的心灵自然而然地认为一部小说就应该是这样的。此后,当我读了马琴 (1767 — 1848) 写的《八犬传》那样的日本小说而且不可避免地将两者加以比较时,我很伤心地发现日本小说是多么地相形见绌 ! 但是,我接触中国文学作品时的那种方式——通过稗史小说的日译本,而且是江户时代的译本——涉及各式各样的问题。首先就有一个这样别扭的日文译本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忠实于原作的问题。日本画家们所作的插图的影响也同样是远远不容忽视的。我确信,例如,北齐 (1760 — 1849) 的插图就创造了一种并不属于汉文原作的情调。但是,引导我去阅读中国小说的一部分因素正是这些插图的诱人魅力。总之,大体上说来,我在幼年时代是这样走上接触中国文化的道路的:我吸收着中国儒家学说、中国学问和中国文学,如同江户时代日本人所做的那样;这就表明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确实和一个中国人在阅读本国的经典著作和其他古代文学作品时的理解很不相同。 对我发生影响的另一个因素是,家里从小就让我学习书法。我记得,当时我临摹过的古代名家的书法有欧阳询 (557 — 641) 的楷书和王羲之 (307 ?— 365 ? ) 的行书和草书。这就是说,我是通过这种特殊路径接触到中国古典文化的。 在我幼年时向中国学习的内容方面,哲学因素是微乎其微的。当然,儒家学说涉及一些想法,而且在历史著作中也包括着一些想法。但是,儒家学说只不过是古代许多思想体系中间的一个重要思想体系。事实上,其他的思想流派是如此之多,以致在中国历史上曾将他们称作“诸子百家”。但是,我祖父却没有教我这些内容,其原因大概是由于我父亲已规定了我应该学什么。我曾经说过,《四书》中的《中庸》是从我的读物中免除了的。《中庸》是一种抽象的思辨的产物,是一种哲学著作,而且实际生活所遵循的劝告和范例在《中庸》中几乎没有地位。我猜想,我父亲可能认为这类读物即使对一个孩子实际上没有害处,但也没有好处。 总的说来,我从小所学到的有关中国的知识主要是关于古代中国的,最晚到唐代或宋代为止;至于较晚的几个朝代,例如元、明、清,我几乎一无所知。当我长大成人时,我才开始知道成吉思汗 (1167 — 1227) 以后的中国的一些情况,但是我从来没有超过一般认识的水平。 因此,我所受的有关中国的教育具有很大的片面性,而且是脱离实际的。不过,西方儿童们的古典文学教育也同样偏重于很古的时代——古希腊和古罗马,而不是比较现代的希腊和意大利。这两种教育在 古典文学的启蒙以及性格的养成方面是相同的。 大多数男孩子在上中学以后会经历一个怀疑和思想动乱的时期。大约就在这个时期,我的兴趣开始离开中国而转向西方的思想和文学。例如,我阅读了托尔斯泰的《论人生》,然后我又读了他的别的俄国小说,我对西方文化的兴趣随着我年岁的增长而逐步增加。大约与此同时,我也开始阅读起夏目漱石以及其他日本作家的作品。但是,不仅如此,我还在中学时期就知道中国除了孔子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哲学家,尤其是老子和庄子。我独自阅读了他们的书,而且尽管并不全懂,却发现它们是极其有趣的。从那时起,在整个读高中和大学的那些岁月以及后来的日子里,我还是经常回过头来重读这些书。 我曾经说过,中国文化是极其古老的,而且我早巳觉得,在可称之为“古典时期”的那个时期中形成的一些想法不再是属于青年时期的想法,甚至也不是属于壮年时期的想法,而是属于老年时期的想法。特别说来,老子的哲学在所有这些哲学中是最古老的。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也许应该广泛地说是在人类的漫长历史中,地球上许多不同地区曾经产生过各种文明,但又都衰亡了,而且我不由得感到,早在二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预见到了今天人类文明的状况,甚至已经预见到了未来人类文明所将达到的状 况。或者这样说也许更为正确:老子当时就已发现了一种形势,这种形势虽然表面上完全不同于今天人类所面临的形势,但事实上二者却是很相似的。可能正是这个原因,他才写了《老子》这部奇特的书。不管怎么说,使人感到惊讶的总是,生活在科学文明发展以前某一时代,老子怎么会向从近代开始的科学文化提出那样严厉的指控。 一种与老子相同的观点也可以在庄子那里找到。不管怎么说,我们今天已经放弃了认为科学进步必然增进人类幸福那种 19 世纪的乐观看法,而且已经开始对科学进步所将导致的后果抱有很根本的怀疑了。关于人类行为的后果的同样怀疑在古中国就已经被发现过了。 这并不是说,在中、小学时代我就已经试图窥探世界的未来。不过,事实上却是,我从那时起就感到社会是一种讨厌的东西。我经常为一种感觉所困扰:生活在众人中,而且要应付他们,这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我猜想,老子会这样说:许多人热热闹闹地交谈,以及远隔两地的人们常常互相交往,这都是不明智的。国家要小,人民要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当然,实际上,老子时代的生活和现代的生活是有天壤之别的。那时居民分散,人口稀少。假若老子 退而和地方性的宗教信念联系了起来。日本人接触的恰好就是这种宗教性的道家;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因而这就引导他们得出佛教更优越的结论。即使如此,一个具有弘法大师这样水平的思想家是不太可能对老子和庄子的基本思想毫无所知的。更加可能的是,当时作为一个青年人,他对老庄思想的消极性不能满意。甚至在佛教方面,他也想在最有积极意义的佛教形式下——密宗——阐述自己的思想。 和我刚刚写到的问题不无关系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我觉得日本民族甚至在今天也还是一个年轻的民族。这并不是醉心于在有关精神年龄的方面进行价值判断;完全抛开这些评价不谈,我认为正像在个人的身上一样,在那些涉及思想模式和人类精神的地方似乎也可以区分青年时期、壮年时期和老年时期。日本作为一个国家是很古老的,但我觉得她仍然显示出一种突出的青年性质。在她对其他国家的事物所一贯表示的非凡好奇方面,日本是年轻的——如果说她不是像孩子一样的话。我猜想,今天中国本身也经历一番返老还童,但是,曾经产生了老子之类的思想家的古中国,肯定是到了她的老年时期了。难道不正是因为古中国产生的那些想法使她能够远远地看到未来,这些想法才没有像古希腊的那些想法一样产生了科学文 明吗 ? 在我一生的某个阶段,我曾离开老子和庄子的世界而转入了物理学的世界,但是自从我进入中年时期以来,老庄思想已经毫不含糊地又在我的心中获得了新的生命。 总之,古中国通过各种方式而在我心中占有地位。尽管这显得和我是一个科学家这一事实相矛盾,但是,这反而足以给作为一个科学家的我以某种个性。当然,我不但珍视中国,而且也珍视传统日本的许多事物,而且也珍视西方的不少事物。这一切曾经起了大大丰富我的生活的作用。但是,自从我的六十岁生日以来,我所最感亲切的却是古中国的那些古老的、成熟的想法。与此同时,那些想法在我今天看来也是异常现代化的。 谁也不会发现世界是在每一方面都为了使他自己满意而安排下来的。不论是对于人还是对于其他生物,都不能说世界的存在是为了他们的特殊利益。而且人诞生在这个世界上也不是出于他自己的自愿:在他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时他就已经是他自己了。而且,不管他是否喜欢这个世界,他都不可能长生不老。而且除了极端的情况之外,我们也无法预言自己的死期。在这方面,我们大家仿佛乘在同一条船上,命运是相同的。 但是,正因为我们已经诞生在这样的一个世界 上,我们就应当相互安慰,相互帮助。如果办不到,那么,我们至少应当不要给别人带来不便。而且我们应该尽可能不要残忍地对待别的生物。 这种思想方式已经在我的心中越来越牢固地逐步建立起来。这也许就是我自己的老年哲学的成熟标志吧 ?
个人分类: 大师文集|629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老子《道德经》(汉英双语对照文本)
geneculture 2012-6-15 19:30
First Book- the Tao Ching or the Book of the Way Chapter 1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 眾妙之門。 A way that could be named or expressed, has not the true Essence of the Way. A name that could be called or sounded, has not the true Essence of the Name. Heaven and earth are born without any names. Yet names became the mother of all things. Only from the heart of humility can we transcend to be in touch with nature's wonders. And from the heart of expectations can we start to experience nature's limits. These Two forms of existence and non-existence, together they emerge from One, are forever One, but in different names, Together they form nature's mysteries and wonders. Mystery within its own mystery, Utterly profound is its mystical subtlety, is where the doorway of endless wonders lie. Chapter 2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 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 難易相成, 長短相形, 高下相傾, 音聲相和, 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 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 生而不有, 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 The world knows Beauty for Beauty, and thus came the thought of Ugliness; The world knows kindness for kindness, and thus came the thought of cruelty. Thus Form is born with Emptiness, Easiness with Difficulty; The Tall is brethren to the Short, the High to the Low The sound is with the discord, the front is with the back. So the wise Sage(2) governs with inaction, and he teaches without words;(3) Till all of life should thrive according to their own measure and strive no more in vain To have without possessing; to do without controlling; to succeed without being praised- As that is his mysterious power, he is eternal to the world. Chapter 3 不尚賢, 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 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 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 虛其心, 實其腹, 弱其志, 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 無欲,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 則無不治。 Place no more ambition in learning(3), so the people shall no longer struggle of potency. Procure no more precious rarities, so the people shall no longer be thieves. To see nothing that might excite the desire is to have peace of within. Thus the governings of the Sage would be: That he weakens desires to warm the hearth; And that he calms ambitions to strengthen the Spirit. Forever his people knew not(4) and desired not, so that none would even dare to exercise the will. Inaction(5) has been practiced upon that land, and the need for government dissolves. Chapter 4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淵兮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 解其紛, 和其光, 同其塵,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 象帝之先。 The Way is Void(6), yet despite all Its endless movements it neither falls nor dries. Still so very profound, unfathomable and endless like the father of all things. It breaks the revealing Menace; resolves the sudden Quarrel; Blending with glorious radiance, yet dissolving with fallen dust. It is forever so elusive and subtle; formless yet not empty. I do not know of whom was born this offspring, but probably before our mankind. Chapter 5 天地不仁, 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 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 其猶橐籥乎﹖ 虛而不屈, 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 不如守中。 Nature sides in favour to none, but allows all life to thrive untroubled like the weeds. The Sage also sides in favour to none, but allows all his people to thrive untroubled like the weeds. Between the heavens and earth, is not the world indeed like a great pair of bellows, Being forever empty yet never exhausted, once in full movement shall never yet cease? The many words of a tongue makes expressions vacant, It is certainly better to remain silent and at heart. Chapter 6 谷神不死 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 是謂天地根。 綿綿若存, 用之不勤。 The Valley Spirit never dies, It is named the Mysterious Female.(7) And the Doorway of the Mysterious Female, is the Birth of Heaven and Earth. Such is Her elusive eternity, existing as if not to exist. Yet though ever used was she, never exhausted shall she be. Chapter 7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 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 故能成其私。 The Heavens and earth are eternal, yet how should this be? As they never bring forth or aspire for themselves, thus indeed they dwell immortal. So the wise sage puts himself behind all others, Yet it is before all others he shall eventually stand. He sacrifices himself through many perils to others, Yet it is he who shall thus survive while others perish.(8) Does not his immortality indeed spring from pure selflessness? Yet it is he eventually who shall succeed for himself. Chapter 8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 故幾於道。 居善地, 心善淵與善仁, 言善信, 正善治, 事善能, 動善時。 夫唯不爭, 故無尤。 Water- of all things indeed most divine. The water cleanses and purifies all, but does never find quarrel or flattery. It willingly dwells where all would revile, and thus follows the Way. Water by will dwells in the lowly mire, yet moves with a heart so profound and tranquil. Like the Sage it gives goodwill to all things, everlasting to its promise. It governs its course with great justice, never spent from such unending vigour, Flowing so deftly and mysteriously, in every fresh hope and opening. As thou never take for thine own, indeed thou shall endure forever. Chapter 9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富貴而驕, 自遺其咎。 功遂身退, 天之道 。 It is better to remain reserved than to linger overflowed. He who reveals the sudden Menace cannot endure for long. One cannot keep in eternal hiding a hall brimming with riches. The man arrogant from enormous wealths buries disaster upon his road. To succeed and then remove, that is the true Way of the world. Chapter 10 載營魄抱一, 能無離乎﹖ 專氣致柔, 能如嬰兒乎﹖ 滌除玄 身不殆。 Immersed within the Heart of the Void, reprieved within the Tranquility of Stillness, I perceive the fusion of a myriad lives revolve once more upon the Endless Wheel(14). To retreat within the root that speaketh Peace is the Homecoming of Life, And thus the Renewal draweth always so, its submission being True Wisdom. Those who perceive not the Eternal blindly tremble upon some vague disaster, Yet those who do Perceive empathize in Eternal Mutuality. The Mutual Empathy is the Renewing splendour of the heavens, And the Heavens form unto the Way, as the Way forms unto the Endless. Bodiless and without form, he cannot wither or perish. Chapter 17 太上, 下知有之。 其次親而譽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 悠兮其貴言, 功成事遂, 百姓皆謂我自然 。 The greatest of rulers hardly dwells upon the minds of his subjects, Lesser than this they forever draw near and laud him with great praise, Lesser than this the people are held in his frightening awe and fear, Lesser than this the people revile and curse him. Where there is great lack of faith, there is great lack of Truth. Yet the Sage preserves the Preciousness of his words in slow reticence, Thus though his task may be accomplished, his work succeeding, The people will still say: "I have happened by nature." Chapter 18 大道廢 有仁義 ; 慧智出 有大偽 ; 六親不和 有孝慈 ; 國家昏亂 有忠臣 。 When the Great Way had been lost, so there arose morality and justice. The greatest of intellect was borne of the greatest deceit, As the compassionate and adoring son arose only from the unhappy strifes of the hearth. As indeed when the land has fallen utterly benighted, barren and decrepit, Can there arise the greatest of fidelous ministers. from: http://en.wikisource.org/wiki/Tao_Te_Ching_(Wikisource_translation ) another: http://ctext.org/dao-de-jing/zh?en=on
个人分类: 双语信息处理|0 个评论
老子
热度 4 magictttt 2012-6-4 14:38
老子一生,恐怕并没有结过婚,于是他走的时候,只有一头牛。老子是超人,不是凡人。
2504 次阅读|9 个评论
恭喜我的老朋友北中医的傅延龄教授喜得爱徒
热度 4 zhanghuatian 2012-5-25 18:12
中医的师承仪式就是要继续保留。祝贺了 王振宇拜师仪式安排在母亲节这个特别的日子举行。振宇长时间跟他学习中医,其才华、品德及求学精神都值得肯定。当天振宇赠他的一枚玉印刻老子”益生曰祥“四字,甚得这老东西的心啊 ; 拜师帖由王起草,王妻的工笔楷书,其内容、书法都很好。
609 次阅读|4 个评论
研究老子的女人,说出这样的话来,真是让人意外
热度 13 陈安博士 2012-5-22 22:55
  在我的新博文《【部分】山东女人容易走极端?》(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83do=blogid=573829 ),后面有一段让人看了咋舌的留言,照录如下—— ——————————————————————————————————————— IP: 117.136.37.* 删除 回复 ?ٱ? 匿名 2012-5-22 22:34   这事儿估计得问你亲妈才行。   少写点儿无端招风的花边新闻,心里不要那么多的燥动,学会多安静会儿,作为一个年过四十的中年男人,帮着净化一下科学网的风气,估计不会累着你吧?   别再提山东女性这事儿。要提,你先问你妈愿不愿意。真是山东第一不孝子孙。    ——————————————————————————————————————————————————    博主回复(2012-5-22 22:38) : 丫头你好,可以现身    博主回复(2012-5-22 22:39) : 最近火气这么大啊,老蒋也得罪你了?    不过,不管多么火,都别进行人身攻击,你觉得呢?这属于基本素质    ——————————————————————————————————————————————————   真是意外得很,没有想到研究《老子》的人还能说出那样一番话来,真让我跌了眼镜了。   其实也不需要匿名,直接实名就可以,科学网就这么小块地方,那么点状况大家都清楚得很,谁都不笨,你说呢?!
个人分类: 事论|4769 次阅读|18 个评论
儿子参赛的地方
热度 14 gfcao 2012-5-22 22:02
儿子参赛的地方
儿子参加竞赛,老子在外闲逛,天气虽然有点闷热,但景色怡人,两个多小时在不知不觉间过去了。 来到这里,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两个人,一个是孙中山,另一个是朱执信。过去我一直以为执信中学是朱执信先生创办,去了才知道,原来是孙中山先生为纪念朱执信先生而创办,能让中山先生为其创办纪念学校的人肯定不是一般人。 朱执信,祖籍浙江萧山,出生于广东番禺,早年留学日本,后加入同盟会,信奉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在辛亥革命前曾多次策动反清起义,辛亥革命失败后,继续追随孙中山先生,历任广东军政府总参议,大元帅府秘书处长等职。一九二零年九月在调解虎门驻军与民军冲突时不幸牺牲,时年三十五岁。 一九二一年,孙中山先生为纪念朱执信,在广州创办了一所纪念性、示范性学校,这就是执信中学的由来。执信中学最早是一所女子学校,办学九十载,桃李满天下,先后为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最著名高校输送学生近两百人。这些年来,执信中学绝大部分毕业生都去了全国各大重点大学就读,执信中学成为广州最好的几所中学之一。 南海执信创办于 2000 年,坐落在佛山风景秀丽的西樵山脚下,校园建筑风格颇似广州执信中学, 110 亩地的校园虽不算大,却也别具一格,池、花、楼、塑,自然与人文交织在一起,让人难以相信这不过是一所仅有十余年校史的学校。 有照片为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个人分类: 游记|3628 次阅读|50 个评论
老子的虚怀若谷
quyiecust 2012-4-27 18:08
《老子》第十五章有这么一段:“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其 译文是:“ 其审慎好像冬天过江,谨守好像畏惧四邻,恭敬严肃如同作客,流逸潇洒如同化冰,纯朴得好像未经雕琢,旷达得好像高山空谷,敦厚得好像浑沌不清。” 想一想自己的科研,其实也应该保有这样的心态。对于每一组数据的分析应该抱着如冬涉川的审慎;对于文章的构建应该从各个方面经受住他人的评判;对于自然、真理应该严肃、恭敬;对于实验过程应该抓紧时间去探求其结果;对于采用进行推论的一切结果应保证其纯朴、纯正。最后两条则是研究者自身的素质,应该接受一切结果、不要钻牛角尖、执拗于某一困难。只有接受自然才能更好地发现自然。
3860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子是教授!”
热度 31 dchzyf 2012-3-16 11:42
“老子是教授!”
史璞教授的微博: http://weibo.com/hnsp 博主按:在社会大骂“叫兽”之年代,让咱们见识一下我们还有真正的教授!!! dabaobao 2012-3-17 18:18 你们除了在这里议论纷纷,装作叫好,你们还会干什么,你们有勇气像他一样振臂高呼吗?呜呼哀哉。。。 博主回复(2012-3-17 19:08) : 既然你没有勇气去抗议,我想大家可以无声地支援!
4331 次阅读|47 个评论
《老子》道篇首章新解
热度 1 周可真 2012-3-13 21:28
“体道”的必要性、原理及方法 ——《老子》道篇首章新解 本文在吸取学术界已取得的相关学术成果的基础上,从探讨《老子》道篇首章首二句该怎样断句入手,对该章做了异于常见的新解,认为本章主要内容是论述“体道”的必要性、原理及方法的。本文对“常道”与“常名”、“常无欲”与“常有欲”等概念、术语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阐述了潜藏于其中而至今尚鲜为人知的意义。 《老子》(通行本,下同)道篇开宗明义的第一章在该书中占有特殊地位,对该章的合理解读是确保对《老子》全书合理解读的一个必要前提,对于合理地理解《老子》其书的哲学思想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吸取学界已取得的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对该章作了异于常见的新解,祈望得到方家的指教。 (一) 对本章首二句,学界有不同的句读法。通常将其读作:“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有读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近见《老子我说:与南怀瑾商榷》(董子竹著,湖北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 年)中又有一种新读法: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据该书作者说,这样断句是鉴于在先秦时代 “ 道 ” 字只是作名词讲,故如此断句的一个好处是再也不用错作动词 “ 说 ”“ 讲 ”“ 言 ” 讲了。 此二句到底该怎样断句?本文的探讨即由此问题 入手。 首先来对“道”字做一番文字学的考据之功。 “道”字不见于殷商甲骨文,是到了西周才出现在金文中,诸如省道、行道、逨道、单道、眉道、同道、原道、周道、道以东、木道左等等。 金文 “ 道 ” 字由首、行两部分组成,或由首、行、止三部分组成。由首、行组成的 “ 道 ” 字的结构是 “ 首 ” 在 “ 行 ” 的正中间( “ 衜 ” ),这是表示什么意思呢? “行”在甲骨文里写作“╬”,这是一个形象直观生动的表示十字路口的象形字,可见“行”在词性上原属名词,意指十字路口。 “首”也是个象形字,它在甲骨文里的字形象动物的头,金文里看起来更像是鹿的头部。则由 “ 首 ” 与 “ 行 ” 所构成的“道”字明显是属于会意字,其字形所显之像为动物或人在十字路口的正中间,这显然是要让人意会到该字的含义是指(动物或人在路上)行走。这也就是说,“道”字原本是个动词,是表示行走之意。清 . 戴震在《孟子字义疏证》卷中“天道”条中就是按“道”的本义来解释该字的:“道,犹行也。” 而“道”字被当作名词来使用时,其原意是指所行之直路。汉 . 许慎《说文解字》就是把“道”字当作名词来解释的:“道,所行道也,从辵从首。一达谓之道。”(按:“一达谓之道”是表明“道”作为“所行道”非泛指一般的路,而是特指直通的道路。) 据上考证与分析, “ 道 ” 字从其被创造出来时就是作动词讲的,后来才作名词讲,又怎能说在先秦时代 “ 道 ” 字只是作名词讲呢?! 从《老子》本文来看,相传为西汉隐士河上丈人所注的《道德经》(西晋 . 皇甫谧《高士传》称为《老子章句》,以下简称“河上本”)上篇《道经》第一章与通行本相同,首句均作“道可道,非常道”; 1973 年出土的马王堆帛书《老子》(以下简称“帛书”)甲本中此句作“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帛书乙本则只有前半句“道可道也”,后半句缺失; 20 世纪 90 年代出土的郭店竹简《老子》(以下简称“楚简”)甲、乙、丙三种本子俱无本章内容。至今传世的先秦典籍中唯有韩非所作《解老》中有与此句对应的文字: “凡理者,方圆短长粗靡坚脆之分也。故理定而后可得道也。故定理有存亡,有死生,有盛衰。夫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后衰者,不可谓常。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而常者,无攸易,无定理。无定理,非在于常所,是以不可道也。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然而可论。故曰:‘道之可道,非常道也。’” 如果我们信任包括楚简、帛书在内的有关《老子》的文本材料的话,我们自然也没有理由不信任《解老》中的相关材料。在未有关于《老子》文本的更新的材料发现之前,《解老》中 “ 道之可道,非常道也 ” 的记述应被视为《老子》书中此句内容最为原始的文本形式,是迄今为止开展对现有的各种《老子》版本中相关文句的研究最具权威性的文本依据。 对照《解老》 “ 道之可道,非常道也 ” 的表述形式,通行本“道可道,非常道”无论如何都不能被读成“道可,道非,常道”,因为按照这种读法,《解老》所谓 “ 道之可道,非常道也 ” 就得读成“道之可,道非,常道也”了,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因为从语法角度看,“道可,道非,常道”的说法还是可以说得通的,而“道之可,道非,常道也”的说法却无论如何都说不通。它只能读为“道之可道,非常道也”,从而通行本的相应文句也只能读为“道可道,非常道”,而不可以读成“道可,道非,常道”,甚至也不可以读成“道,可道,非常道”,因为照后一种读法,《解老》所谓 “ 道之可道,非常道也 ” 就得读成“道,之可道,常道也”了,如此读法在语法上显然有悖情理。 按照《解老》“道之可道,非常道也”的文本形式,为其文所缺的下一句应该是“名之可名,非常名也”。然则,通行本的相应文句应该也只能被读为“名可名,非常名”,而不可以读成“名可,名非,常名”,也不可以读成 “名,可名,非常名”。 (二) “道可道,非常道”( “ 道之可道,非常道也 ” )中三个“道”字,按其词性,第一和第三个“道”都是属于名词,第二个“道”则属于动词。按“道”作为名词的本义和它作为动词的本义来理解这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应可作这样的解释: 我这里所讲的“道”,不是指那种人可行走的道。人可行走的道不是常道,而我所讲的“道”正是指与人的行走无关的常道 。 同样,“名可名,非常名”(“名之可非常名,名也”)中三个“名”的词性也是不同的,第一和第三个“名”都属于名词,第二个“名”(“可名”之“名”)则属于动词。据《说文解字》“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的解释,“名”原是个动词,其本义为“自命”。何谓“自命”?“自命”之“命”当作何解?《说文解字》曰:“命,使也。”朱骏声按 : “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 联系《说文解字》释“名”所谓“以口自名”,“命”当作“以口发号”解。“自命”的意思就是:在天黑得彼此都看不见对方的情况下,大家只能采取以口发号的方式来互通其信息,使彼此互知其对方存在的情况。这便是“名”作为动词的本义所在。然则,当“名”被当作名词来使用时,其本义应是“口号”——在黑暗中所发出的向他人表明其存在情况的口语信号。准此,“名可名,非常名”应可作这样的解释: 我这里所讲的“名”,不是指那种人可言说的名。人可言说的名不是常名,而我所讲的“名”正是指与人的言说无关的常名 。 据上分析,本章首二句所给出的关键词是“常道”和“常名”,要了知其确切含义,必须弄清而且其关键在于弄清“常”字的含义。 《说文解字》释“常”为“下裙”,则“常”字原是个名词,而“常道”和“常名”之“常”显然属于形容词。作为形容词的“常”是什么意思呢? 在《诗经》中作形容词用的“常”字大抵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恒久之意,如《诗·大雅·文王》:“天命靡常。”(意谓:天命不是一成不变。)其二是正常之意,《诗·小雅·十月之交》:“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意谓:发生了月食,这是正常的天象。)《国语.越语》引范蠡语:“天道皇皇,日月以为常。”这里“常”的意思也是恒久,是特指天体运行规律(“天道”)的恒久性。这个意义的“常”后来演变为名词,用以指不受人为因素影响而自在地发生作用的自然规律,如《荀子·天论》:“天行有常 , 不为尧存 , 不为桀亡。” 联系起来看,“常”作为春秋战国时代描述天文现象的用语,当其为形容词时,它是指天道之恒久不变的性质;当其为名词时,它是指不受人为因素影响而自在地发生作用的自然规律。“常”的这两种用法显然有其内在的关联性,相应地其含义也是内在相通的,即当它被作为形容词用以指天体运行规律的恒久性时,这种恒久性同时也意味着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自发性、自然性。 从《老子》以“可道,非常道”、“可名,非常名”这种否定性判断方式来界定“常道”、“常名”的概念,分别赋予“常道”和“常名”以“非可道”、“非可名”的内涵的情况来看,“常道”和“常名”的共性特征在于它们都内在地排斥人为因素(按:“可道”之“道”和“可名”之“名”均指人为现象),则“常道”、“常名”之“常”显然是指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自发性、自然性而言。准此,“常道”与“常名”可以被直解为“自然之道”和“自然之名”。然则,“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可以被进一步释义为: 我这里所讲的“道”,并不是指人为之道,而是指自然之道;我这里所讲的“名”,也不是指人为之名,而是指自然之名 。 由“道”作为名词的本义可知,它原是指人所行之直路,则被《老子》用以指称与人的行走无关的自然之道的“常道”无疑就是指自然之物所遵行的法则。《老子》“常道”之说实有隐喻之意,意谓自然法则就如人所行走的直路那样平坦。联系《老子》第五十三章所云“使我介然有知 ,行于大道,唯施 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意谓:假使我认识了我与大道的关系,我将义无反顾地行走于这条大道上,生怕偏离大道而误入歧途。然而大道虽然平坦安全,百姓却爱走小路),其以“道”比自然法则,更有如此寓意:就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一样,虽然自然之道是极平坦而安全的大道,但人类却偏好选择危险的小道而行。换言之,人类应该选择自然之道,按自然之道行事,而不该离开自然之道而行其人为之道。 本章首句“道可道,非常道”,其深层意义正在于向人类开示其所当遵行的自然之道 。 由“名”作为名词的本义可知,它原是指在彼此互不相见的黑暗中为使对方知道自己存在的情况而向对方发出的可以让其听得见的口语信号,这种信号对他人而言具有可闻性,对自己而言则具有标识其存在的象征性,则被《老子》用以指称与人的言说无关的自然之名的“常名”无疑是指对人而言具有可感知性的自然现象,这种自然现象对它所表现的自然本体来说具有标识其存在的象征性。 《老子》“常名”之说同样有暗喻之意,是把自然现象与自然本体的关系比做“名”与“实”的关系,意谓自然现象是象征自然本体的符号,自然本体则是这种符号所标识的实在。从《老子》第五十六章中“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话来看,《老子》实持有这样一种名实观:尽管可以言说的概念(“名”)具有标志客观事物(“实”)的象征性,但概念与它所标志的客观事物并非一回事,它只能让人知道它所标志的客观事物是如它所标识的那样存在着,却不足以使人知道它所标志的客观事物本身究竟是怎样一种实在,即仅仅借助于概念,人是把握不到客观事物的真实性状的。所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其实就是基于这种名实观而如此道来,这话实际上是说:虽然知道了客观事物的真实性状,但因为这种真知无法通过概念表达出来,所以真知者皆不言其所知;反之,凡言说客观事物是如何,都是在说关于客观事物的概念,这种概念并不是关于客观事物本身究竟是怎样一种实在的真知,故言者所言皆非真知。无论是真知者皆不言其所知(“知者不言”),还是言者所言皆非真知(“言者不知”),都是因为真知无法言说。这意味着在《老子》看来,通过掌握客观事物的符号(“名”)是无以达到对客观事物(“实”)的真知的。其以“名”比自然现象,即暗示对自然现象的感知无助于达到对自然本体的真知。 本章首二句的深层意义正在于告诉人们:通过自然现象(自然之物)来表现自己的自然本体(自然之道)是不可借助于对自然现象的感知来认识的。 本章在唐以后流传的河上本中题名为“体道”(按:唐以前本无此章名)。据上文分析, 本章首二句其实是为后面论述“体道”做铺垫的,按其思想实质来说,是提供了关于“体道”的必要性的说明——以隐喻方式曲折地论证了人类归依于自然之道的正当性,进而兼用名辨思维论证了感性知识无助于认识自然之道,从而说明了撇开感性认识的途径以行“体道”之路的必要性 。 (三) 从“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与其下文“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的关系来看,后者是讲“体道”的方法,前者则是讲“体道”的原理,即说明为何“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所以然之“故”。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直承前二句而来,“无名”“有名”之“名”与“常名”有直接的联系,仍指与可以口说的人为之名相区别的自然之名,即源于自然之道(“常道”)且表现自然之道的自然之物或自然现象(“常名”)。这里“无名”应被理解为犹如处在黑暗中的人尚未向他人发出表明自己存在情况的口语信号,自然之道尚处在“寂兮寥兮” 的状态而没有以感性形式来表现自己——这“无名”之道就是所谓“天地之始”;而“有名”当被理解为犹如处在黑暗中的人已向他人发出了表明其存在情况的口语信号,自然之道已然生出感性事物作为表现其存在的符号——这“有名”之道就是所谓“万物之母”。 “天地之始”和“万物之母”均指自然之道而言,只不过“天地之始”是指尚未有感性事物作为标识其存在的符号的“无名”之道,“万物之母”是指有感性事物作为标识其存在的符号的“有名”之道。这里“始”是暗喻自然之道如尚未生育的少女,“母”则暗喻自然之道如少女长成做母亲的了。 作为“天地之始”的自然之道,其“无名”是意味着它处在黑暗中且没有借助于任何东西来显示其存在,这种状态是表明它未有自我表现之欲;其“有名”是意味着它已借助感性的自然之物来显示其存在,这种状态是表明它有了自我表现之欲。 由于自然之道的自我表现是意味着自然之物从无到有的转变过程,这个过程对自然之道本身来说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的过程,同时又如黑暗中的人为了向他人标识其所在而向对方发出口语信息是一个“自命”(“名”)的过程,这是一个从“无名”到“有名”的转变过程,所以就自然之道对自然之物的关系来说,它既是“道生物”的关系,又是“无名生有名”的关系,故自然之道的自我表现之欲实为“生欲”。这种“生欲”,在“道生物”的意义上是“物欲”,在“无名生有名”的意义上是“名欲”。由于《老子》把自然之物当作标识自然之道的“名”(“常名”),故对自然之道本身来说,“名”与“物”是一回事,从而“物欲”和“名欲”也是一回事,都是对外在于自己的东西的欲求。这种欲求对自然之道本身来说是纯粹出于自发,没有任何外在的东西使之有如是欲求,但正是由于它有了这种纯粹出于其自发的欲求,才使万物得以产生,所以对万物来说,这种欲求是一种具有生育意义的“生欲”。由此可以进一步对“无名”与“有名”作这样的理解: “无名”是意味着自然之道为“天地之始”时“无生欲”;“有名”是意味着自然之道为“万物之母”时“有生欲”。 但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中的“常无欲”和“常有欲”却不是指自然之道而言,而是指“观其妙”、“观其徼”的“观”者即“体道”者而言,是说“体道”者“常无欲”和“常有欲”。然而,在《老子》看来,“体道”者之所以“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又是与自然之道具有上述所说的既无欲又有欲的特性有密切关系的,所以才在上下句之间用了一个“故”字作为承上启下的连接词,以表示“体道”者之所以如此“观道”的缘故是由于自然之道具有上述特性。 所谓“常无欲”、“常有欲”,是就“体道”方法而言的。“常无欲”是指“体道”者像“无名”之“道”那样自然而然的无自我表现之欲;“常有欲”是指“体道”者像“有名”之“道”那样自然而然的有自我表现之欲。(按:这里“常”与“常道”、“常名”之“常”一样,亦是自然之意。)这种“体道”方法所遵循的逻辑是 : “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体道”是“观道”意义上的“从事于道”。“观道”者非以眼观之,因“道”无感性形式而视之不可见,而是以心观之。在“观道”意义上,所谓“从事于道者,同于道”是指以心观“道”者,其心同于“道”;所谓“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是指心同于“道”者,“道”亦同于其心。其心同于“道”者因“道亦乐得之”而自然“得道”。“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得道”之旨在于“守道”。“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如果说“体道”即“观道”意义上的“从事于道”的话,“守道”则是“行道”意义上的“从事于道”,它意味着“得道”者“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由“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的逻辑所决定的“体道”方法的特点在于:“体道”者在“观道”时使自己的心完全合于客体之“道”。 与客体之“道”合一的心是纯客观之心,因其同于“道”,故这种状态的“以心观道”就无异于“以道观道”——套用北宋邵雍《观物内篇》卷十二中“圣人所以能一万物之情者 , 谓其能反观也。所以谓之反观者,不以我观物也。不以我观物者,以物观物之谓也”的话,“以心观道”也可称为“反观”——非“以我观道”,是“以道观道”。 “以道观道”是意味着“体道”者唯“道”是从,与“道”相应——其“常无欲”是相应于“无名”之“道”自然而然的无欲于生万物,其“常有欲”是相应于“有名”之“道”自然而然的有欲于生万物。 对自然之道来说,其无欲于生万物是意味着它作为“天地之始”处在“寂兮寥兮”的状态,这种状态相对人的感官来说是一种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的状态,这种状态被《老子》形容为“窈兮冥兮” 。《老子》又说:“窈 兮冥兮 , 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 这里“其中有信”是表示“其中有精,其精甚真”是可以得到验证的,这种验证对“体道”来说就是“观其妙”的过程。王弼解释“观其妙”的“妙”是“微之极也”,联系《老子》“其中有精,其精甚真”的话,这“微之极”的“妙”实指“窈冥”之“道”而言,意谓处在这种状态之中的“道”是一种极其精微而又真实的存在。《老子》认为, 要真切体验到“道”这种精微之极的实在,就得“常无欲”,即像“无名”之“道”自然而然的无欲于生万物那样,无求于外界事物,无待于外界事物 ——这种与“道”同一的无欲无求的自然之心,就是“虚极”“静笃”之心 ,亦即“涤除玄览”所达到的“无疵”之心 。 自然之道有欲于生万物是意味着它作为“万物之母”虽然“生之畜之”,但却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玄德” ,即“道”生万物之欲出于自然而无所偏倚,无论什么物都同样“生之畜之”,决无偏好之欲。所谓“常有欲,以观其徼”,就是要求“体道”者像“道”那样对万物心无偏好而抱有同样的“生之畜之”之欲,如此来体验“道”的欲求所在 。“道”的欲求是什么?就是欲使万物皆得生长。正是因为“道”有如此自然无偏之欲,万物遂皆得以生长。“体道”者一经体验到“道”的这种自然之欲,就能理解万物之所以生长的原理了,所谓“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是也;一旦理解了万物生长之所以生长的原理,从而遵循万物生长的原理,按照这个原理来处理自己同万物的关系,便能像“道”一样任万物自然而然地生长了,所谓“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是也。这便是《老子》所谓“常有欲”之底蕴所在。 《老子》“体道”之论的宗旨就在于教人守自然之道而任万物自然而然地生长。 (四)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段通行本与河上本相同,但帛书有异于是:其甲本作“两者同出,异名同胃。玄之有玄,众眇之”;其乙本则为“两者同出,异名同胃。玄之又玄,众眇之门”。尽管诸本在文字上略有出入,但基本意思相同。这里的关键是怎样理解“玄”。 “玄”字的本义是指黑中带红的颜色—— 《说文》:“黑而有赤色者为玄。”引申为“幽远”——《说文》:“玄,幽远也。象幽而入覆之也。” “同谓之玄”(按:可今译为“都叫做‘玄’”)的“玄”显然不宜按“玄”字的本义来解,当按其引申义 “幽远”来解,是指远得像有东西 遮蔽着它而让人看不见或看不清。凡看不见或看不清的东西,也是说不出或讲不清它是什么的。那末, “同谓之玄”是指什么而言呢? 从语境上看,前两句是讲怎样“体道”的,则“两者”之说显然与“体道”有关,应该是指“体道”之“常无欲”与“常有欲”。而据上文的分析,“常无欲”与“常有欲”都是指“体道”者“同于道”而言,则“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应是指“常无欲”与“常有欲”同出于“道”之故,即由于“道”本身既无欲又有欲才如此以“观道”,故尽管“常无欲”与“常有欲”在称谓上各不相同,而其实是同谓“体道”者之“同于道”,所以又都可以被称为“玄”。这就是说,“同谓之玄”的“玄”实指“体道”者“同于道”的精神状态而言,由于这种与“道”合一的精神状态难于言说,故称之为“玄”。在《老子》书中, 达到了 “玄”这种精神状态的人也被形容为“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这里的“玄通”与“玄同” 当属同类概念,其“玄”都应该是指“从事于道者”而“同于道”的精神状态之微妙。 “从事于道者”的精神状态与“道”具有同一性,但毕竟不是“道”本身的状态。故如果说“从事于道者”的精神状态可以叫做“玄”的话,那么,“道”本身的状态就该叫做“玄之又玄”了。按帛书甲本“玄之有玄”之文,“玄之又玄”当解读为“玄上加玄”,意指较之于“从事于道者”的精神状态,“道”本身的状态是微妙之极而不可言说的。如果对“为道者”还可“强为之容”曰“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的话,那末,“道”本身则无法加以形容,因为它的状态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这种“惚恍”的状态对人来说是不可捉摸,无法感知的,只能根据人的感官的不同方面来描述其不可感知的性状:“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然而,恰恰是这“玄之又玄”的“道”,成为“众妙之门”! 如何解释“众妙之门”?《老子》第六章有“玄牝之门”的提法: “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 这里,“天地根”显然是指“先天地生”而“可以为天下母”的“道”;“玄牝之门”则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即把作为“天下母”的“道”比作生出万物的宇宙阴门。“众妙之门”既然是指“道”而言,则与“玄牝之门”应有内在关联。其联系应可作如此解释:其“门”之说都是把“道”比作生出万物的宇宙阴门,但 “玄牝之门”在于强调这个宇宙阴门虽然虚空如谷却有永恒不竭的生育万物的功能 , “众妙之门”则在于强调这个宇宙阴门是万物所出之门 。 参见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金文引得(殷商西周卷)》,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9 年。 名词“行”当读 háng 。甲骨文中“行”也有作动词(音 xíng )用的例子:“己丑,王不行,自雀?”(《甲骨文合集》 21901 , 郭 沫若主编, 中华书局, 1978 ~ 1982 年 )“ 乙巳,卜出,王行,逐。”(《甲骨文合集》 22445 ) 大约成书于秦汉间、 在西汉时被整理加工而成的《尔雅》是按“行”的本义来解释该字:“行,道也。”(《释宫》)《说文解字》则把“行”当作动词来解释:“行,人之步趋也,从彳从亍。” 尽管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将《解老》、《喻老》二篇疑为“伪托”之作,但越来越多的学者相信此二篇乃是韩非的早期作品。如黄钊说:“人所共知,韩非是战国末年的思想家,他撰《解老》、《喻老》共涉及《老子》 23 章内容。韩非生于公元前 280 年。《解老》、《喻老》是他的早期作品,假如他 30 岁时 ( 即公元前 250 年 ) 着手写该二文,他所依据的《老子》本当比公元前 250 年更早。”(黄钊:《竹简〈老子〉的版本归属及其文献价值探微》,《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0 年) 杨义新著《韩非子还原》(中华书局, 2011 年)更从《解老》、《喻老》中韩非对儒学核心观念的态度、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尺度、关于民心民智的思想等多方面入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证性研究,指出:“《解老》、《喻老》代表着韩非思想的一个过渡和攀升时期。这是韩非 思想 初成之后的发展时期,是一个韩国公子在青年(可能渐近中年)探求学问,在初步接受申不害、商鞅的法术思想之后,朝气勃勃地超越原有的法术思想的原教旨倾向,而以当时盛行的黄老之学作为思想资源,把自己的学理所得置于哲学本体论的层面进行反思与辨析。这时他的法术还是开放的、动态的,带有过渡阶段的非纯粹性。”(参见该书 上编第三章“归本于黄老的过渡性特征及其时间考定”。 ) 《老子》书中常用第一人称的“吾”字,这是其作者的一种行文习惯。这里的解释是按《老子》作者好言“吾 …… ”的行文习惯而作如此表述的。 使:假使。介:位于两者之间。这里涉及的两者即我与大道。介然:指我与大道的关系。 施:读“迤”,歪邪之意。 参见:同上。 《老子》帛书甲本:“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帛书乙本:“故恒无欲也,恒又欲也,以观亓所噭。” 《老子》第二十五章。按:寂:无音声。寥:空,无形。 据《说文解字》说,“始”是“女之初也”,“母”是“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 《老子》第四十二章。 《老子》第二十三章。按:“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句中, 王弼注本、傅奕注本均多出“道者”二字。 《老子》第五十二章。 《老子》第五十三章。 《老子》书中虽无“以道观道”之说,但第五十四章中有“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的话,因这段话的上文是讲道德修养问题,这个问题当然与“从事于道”直接相关;其下文又说:“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这更与“观道”有内在联系,因为按照“既得其母,以知其子”的逻辑,“知天下”是以“得道”为前提的,所以,这段话完全可以被理解为是在于表达如邵雍所谓的“反观”的思想。 《老子》第二十一章。 《老子》第二十一章。 《老子》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 《老子》第十章。 《老子》第十章。 “观其徼”,帛书甲、乙本均作“观 … 所噭”,则“徼”的词性属动词,当读“ jiǎo ”, 是“求”的意思。即使把“徼”当作“ 噭”的通假字 , “ 噭”作为动词与“叫”同 ,亦含“求”之义。故 “观其徼”(应作“观其所噭”)当作“观其所求”解。 《老子》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按:帛书作‘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老子》第五十六章:“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老子》第十五章。 参见:《老子》第十四章。 联系上文所引《老子》“窈 兮冥兮 , 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以及这里“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话,可以认为,“道”之所以具有永恒不竭的生育万物的功能,是因“ 其中有精,其精甚真 ”且“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即它是其状连续不断、其量无穷无尽的精微之物。 从《老子》关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第六十四章)的观点来看,其所以用“众妙”来指称天下万物,应是出于万物都是由小变大的考虑,其“妙”即是指初生之时尚且细小精微的物。
个人分类: 道家.道教|5200 次阅读|2 个评论
古代典籍现代化诠释的价值
benlion 2012-1-31 20:51
凡事要批孔子和老子是误导,最简单的道理是欧洲文艺复兴(实为重生或重建)以来西方哲学家大量研究和思考了中国文化和哲学,在这个基础上接受和改造了儒家的选拔制度建立了现代西方公务员体制,在老子和庄子、易学的思想基础上研究了模糊数学和系统思维,英国人曾经问我中国人为何不将道德经用于像西方的宗教那样实践?我回答不出这个问题,他很欣赏老子,并在体恤衫上印刷阴阳图。又有德国人问到中国古代文明有那么多发明,为何现在没有?思考这些问题和查阅了大量欧洲文著作,无论是哲学、艺术历史书籍和传记上有大量论述受到东方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明的文化范式或模式有其自身的生命力也有其自身的限制,这是一个事物的两面,古代诸子百家的模式或规范基础上的文明模式属于人类文明发展阶段的经验和实践,产生的历史资料就相当于实验数据,提供给后来哲学家和科学家的思考和研究,近代欧洲文艺复兴在结合欧洲和希腊、罗马文化资料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近代实验科学的逻辑、数学等新范式,也发展了近现代的法制和文职系统等新的管理规范和体制,这是一个新的文明模式的诞生,超过了以往的东方和西方的文明和文化体制,从而产生了新的生命和文明体,这就是近现代文明。 孔子的述而不作,儒家源于史官或现代称为历史学家,对历史资料的整理和训诂、考证必须是以历史事实和依据,总结出的一套伦理和社会管理的思想,任何哲学是具有时代特征,脱离了历史来谈不能解答问题,然而,以史为鉴是历史研究,也是西方宗教经典或经书的核心实质;因而,从人类远古到当时的历史经典是基本特征,经典的阅读和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需要重新诠释,在西方的宗教实践和中国文化的教育中都是同样的道理。 至于科技形态,在古代中国的范式属于观察、实践和经验形态,这不同于希腊、罗马时代的自然哲学和几何形态的研究规范,相对于形而上学模式来说是历史的进步,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结合希腊思辩和分析的传统和中国的经验、实践的传统,进一步建立了实验科学研究范式,以培根的归纳逻辑、实验方法和笛卡尔的演绎逻辑和思维方法为近代科学和哲学的奠基。在欧洲,仍然可以阅读到以现代数学和物理学方法研究中国周易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欧洲还有从中国春节期间的民间剪纸中探讨数学问题的研究;因此,这些传统的文化和思想、实践等显然可以和成为现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数据资源。 - 环太平洋文明(1)-
2657 次阅读|1 个评论
做学问的基本准则 及 宁愿这样被culture
热度 1 seesky 2012-1-27 12:49
"Cultural history holds back Chinese research",哈哈哈,cultural history阻挡了中国的研究,没救了吗? 批评中国文化成了大佬们的热爱。这不?这个标题上了nature,恭喜,恭喜先。 hold on... 阅读过孔子吗?阅读过孟子吗?阅读过老子吗?阅读过庄子吗? 如果没有,就不要信口雌黄!对自己没有好处。 我认为做学问的基本准则或原则,老祖宗们已经给了。知道吗?如果不知道也没有关系,那就动动手百度一下,查一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 辨 之,笃行之”出自哪里,然后再批评老祖宗的东西也不迟。 有多少做学问的,更不要提做学“术”的,真正的按照这个准则来?有吗?科学网上到底有没有呢? 一条一条的来,先问我自己。 博学了吗? 答:没有,很多学不来,天生愚钝,不过在努力学些东西。向人学,更向自然母亲学。 审问过吗? 答: 我提了很多问题,记在我的实验记录本上,不过不知道是不是重要的问题。 慎思了吗? 答: 嗯,尽量思考全面一点儿,彻底一点儿,不过还是想不明白。继续吧。。。it's open. 明 辨 过吗? 答: 通“辩”?是辩过一些,不过老板不太高兴,搞得我自己也不太高兴,做科研真tmd的累。不过没办法,不辨不行,祖训呢。 笃行中吗? 答: 唉,大部分半途而废,真是个loser啊。。。不过有个东西还在坚持中。 总结:我不太像个合格的科研人员。
3567 次阅读|2 个评论
诸子百家就“孔庆东骂人事件”发表重要谈话!
热度 1 blog2learn 2012-1-26 05:05
孔庆东,北大教授,孔家73代孙,最近又出名了。而且又是因为骂人。有人口诛笔伐;也人呐喊助威;抢沙发袖手旁观者更是不计其数。如此群情振奋,竟然也惊动了那在春秋战国时期红极一时的百家诸子。 首先发言的是道家先祖老子:“老夫有言曰: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知同智)。如今这孔庆东,错把北大教授头衔当成骂人许可证,满嘴跑牛车,实为不智。再者,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一国之大在于其如江海一样甘居下游,才可以成为百川之主。而孔教授挟持我中原民众对香港民众居高临下并无益于安定团结!,唉”老子一声长叹,又意有所指地说道:“子不教,父之过也!” 最后这句话可难为了孔教授之祖先,孔子:" 孺子不可教也 !"一向儒雅的孔子也气不打一处来了:“我孔家家训历来主张‘ 君子和而不同 ’,可这不肖子孙奈何总是出口成脏?容不得半点不同意见?子不闻,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别人是狗,狗之兄弟为何?且不自取其辱?”。一连串的诘问之后,见孔教授没有反应,孔子怒不可遏了:“现在你知道‘ 讷于言 ’了?老夫多次训导:‘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 汝为教授,言辞如此轻率,把流氓当个性,学问能好到哪里去?罢了罢了,我看你们现代所谓的大学还比不上我当年办的师孰。。。”孔子一阵数落,虽然意犹未尽,却也无可奈何,最后只好自我解嘲道:“还好有孔令辉这样的子孙为我增光添彩,要不我哪有脸面去面对国家博物馆里的左邻右舍?” 孔子一直在骂,气氛不太融洽。墨家创始人墨子见状,想幽默一把,调节一下气氛。他甩了甩衣袖,躬身说道:“前辈息怒, 老先生原来住在国家博物馆这一高尚住宅小区? 可我等自汉代被罢黜之后,就无家可归!中国之大,竟容不下我墨家的一个小小草棚!可悲,可叹!”。见孔子仍然沉着脸,墨子只好收了笑容,正色道:“ 今之世道可不同于以往。我们那时讲的是‘ 名不可简而成;誉不可巧而立 '。现如今则是‘女星以脱上位,教授以骂留名’。世风日下啊”。随即话锋一转,开始推销起自己的理论来:“ 就港铁这件事情呢,虽然大陆小孩在地铁上吃东西违反规则在先,但是因此而引发的港人对内地人的攻击却也是小题大作。设身处地为对方想想, 爱人若爱其身,视人家若其家 。因一小事而大做文章,实不应该。 我们墨家一直主张‘兼爱’,‘非攻’。兼爱即是互爱;非攻即是不要相互攻击。你们现代社会的很多问题,皆源于人人自爱而不兼爱,所以 国家间相互征伐;家族间相互掠夺;人与人相互坑害。 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 天下兼相爱则治,兼相恶则乱 。香港和大陆,虽则历史上分割很久,如今已然不可分,惟有和睦相处,此其道也”。 “非也!非也!”墨子话音刚落,从人群的深处传来一个非常微弱却很坚定的抗议声。抗议者乃法家代表商鞅。商鞅在秦国的“超级士子”选秀节目中胜出,从而主持变法。秦国由此而脱胎换骨,并最终统一六国。商鞅继续慷慨陈词道:“事虽小事,然 法已定矣,不以善言害法 。尔等以兼爱为借口,以善言为违法行为开脱,实在于法不利。我在专著《商君书》里明确写道:‘ 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 ’。意思就是说,社会混乱,并不是因为法律混乱,也不是因为法律不适用,而是因为没有保障法律得到执行的法律。‘兼爱’‘非攻’虽人之所欲,无奈人性本恶,无论港台内地,非洲北美,皆然。唯法可治也!所以我主张‘ 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 ’。想当年,为了推行法治,老夫我把国君兄长的鼻子都割掉了,可如今,小小李刚之子也想置身于法外!法之不行可见一般。总的来说,港台虽小,然依法而治也;而大陆虽大,然有法难行也!”。 “顶!顶!顶!顶!” 商鞅话音刚落,人群里立即响起不绝于耳的支持之声。 “商鞅是汉奸!走狗!王八蛋!”,“抵制秦国土特产!” 在人群的左边,传来了歇斯底里的抗议声。而更有极端愤怒的青年们开始打,砸,抢,烧秦始皇兵马俑。商鞅乃卫国人,同秦始皇也生活在不同世纪,拿秦始皇撒气其实没有根据。但是以爱国的名义,事实并不重要。 场面极度混乱。孔教授似乎发现了脱身的机会,突然振臂一呼:“人民要携手,分清敌我友”! 看客们面面相觑。以为文革再现。时值新春佳节,都不想破坏了这好心情,大家慢慢地散去,洗洗睡了! 祝‘敌’‘我’‘友’们新年快乐,恭喜发财! 【注】粗体文字出自于老子之《道德经》,孔子之《论语》,墨子之《墨子》和商鞅之《商君书》。
个人分类: 杂谈|4966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心中的名著,我只能说我读过的(截止到今天)1
热度 1 jinkai719 2011-12-21 11:26
我列个表,我读过的书,可能你不认可,每个人都可以有的: 名著不一定是文科,谁说文科的才叫名著? 《周易》我列第一, 因为这本是中国所有哲学的源头, 老子不过是抄了一本商朝周易的《归藏》; 这是现代人研究出来的, 这个是我的本家金景芳先生研究出来的; 孔子说过一句话:述而不作! 但是研究了三十年,还是忍不住的写下了几个序;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下了:五经之首! 中国民国前所有的哲学不过是五经; 周易是早期中国最简单的数学算筹的模型; 周易中的0,1二进制,我就不想细说了; 周易的算命利用的不是概率学, 因为概率越来越多越来越准, 是大数定律; 它是什么呢? 是统计,是抽样, 哈哈! 它的反面,就是让中国人有时候很圆滑, 但是这不是错,就是看是谁学! 日本人也学周易,结果呢? 成了畜生! 《几何原本》我列为第二, 毕竟是一本国外书, 为了我的民族尊严, 我必须把他列为第二; 当然这不仅仅是一种民族情绪, 还有什么呢? 那就是它的刚体模型, 它的存在让很多人不理解 为什么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双曲的或是其他的? 它统治了我们的思想,甚至现代人, 前段时间我觉得我还在欧几里得的世界里 它的好是什么呢? 所有的自然科学的内部逻辑, 都是按照这本书来写的, 不想说《圆锥曲线》, 也不想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我想说一本大家不太注意的 《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传说中只有实验是正确的, 到了知识结构也要用逻辑来编排, 如果不读《几何原本》 我不知道,我们学什么呢? 整个人类世界就是这两本书构成的! 当加来道雄先生说: 整个建筑图书馆无非是毕达哥拉斯公式的延伸, 那我说的好像也不为过了把。。。。 。
2929 次阅读|2 个评论
大道不仁 还是 Darwin?
seesky 2011-12-10 07:39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道德经》第五章。 老子说大道不仁, 怎么就让我想起了达尔文?我试图通过正常的途径来解释我的匪夷所思,比如我被灌输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等等,可惜我不太满意。于是,开始歪说大道不仁: 大道不仁也许才会导致大道会赢,道会赢,就是道会win,就是Daowin,再邪乎点就是Darwin。 还是不满意,期待更完美的大道不仁。
34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老子画像
wyc 2011-12-3 14:40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转自王德华老师博客, 谢谢。
个人分类: 未分类|19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孔子向礼于老子
热度 6 刘建林 2011-11-19 21:59
春秋末期,中国乃至全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就是,伟大的孔子向伟大的老子问礼。 当时孔子已经成名,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叫他“长人”,都感觉他不是一般人。孔子曾经向师襄子学习弹琴,很长时间都没有学习新的内容,因为他在不断地体会和思考。孔子肃穆深思,显露出视野宽广、志向高远的神情,说,我已经体会出来作曲者是谁了。此人肤色黝黑,身材魁梧,目光明亮而高远,是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除了周文王还能是谁呢?师襄子慌忙离开座位向孔子下拜,说,我的老师告诉过我,这首曲子正是《文王操》。 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优秀者约七十二人。孔子周游列国,但是没有得到各方诸侯的重用。他的弟子颜回说,先生的学问及其博大,所以天下诸侯都不能容纳。但是先生还是坚持不懈地推行自己的学说。这因为您不被流俗所容纳,所以才显示出不苟且、不迁就的高风亮节。不能研修和完善自己的学说,这是我们的耻辱。博大精深的学说非常完备却不被采纳,这正是国家统治者的耻辱。不被容纳又有什么关系?这样更能显示出异于流俗的君子风范。 孔子的学识显然是极其渊博的,几乎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他的弟子颜渊慨叹说,对先生的学问越仰慕,就越觉得他无比崇高;对先生的学问越钻研,越是觉得坚实深厚。似乎看到它在眼前,忽然又转到身后了。竭尽了我的才智和心力,我自己觉得好像有所得,但是先生的学问依然深不可测、高不可攀。尽管我总想追随他,但总也无法企及他的境界。 孔子后来到周朝都城洛邑去学礼,在那儿见到了另外一位大学问家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于是向老子学礼。老子说,制定礼的人已经腐朽了;但是他的思想和言论却仍然存在。君子在时机成熟时出来做官,不成熟的时候就随遇而安。做生意的精明商人常常把货物藏得很严密,好像什么也没有。有道德的君子表面上看起来却很愚钝。所以,你应该把你身上的娇气与过多的欲望都去掉,这对你没什么好处。 孔子要离开了,老子送别他说,富人送别时赠送财务,仁人送别时赠送言辞。我不富,那么盗用仁德之人的名号说几句。聪明洞察的人常常接近死亡,这是因为他喜欢非议别人;博学善变、见识广博的人常常比较危险,这是因为他老喜欢揭发别人的罪恶。 于是,孔子有感而发,说,我知道鸟能飞翔,鱼能游水,野兽能奔跑。我可以用网去捕捉野兽,用钓线去捉鱼,用箭去射下飞鸟。但是对于龙,我并不了解,只是知道它能够驾乘风云而上青天。今天见到老子,我感觉他就像龙一样。 表面上看来孔子接纳了老子的意见,但实际上两派的观点却是截然不同的。儒家讲究积极入世,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仕途和当官。道家主张出世,追求清静无为,崇尚自然与宁静和谐,崇尚超越世俗和归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确实是儒道两家思想差别的写照。但是这两家思想却能互相补充,构成了中国文化积极入世与顺应自然的矛盾统一。 后来老子离开周都,准备出关。经过函谷关,守关长官尹喜让他写一部书。于是老子就写了道德经,上下两篇,共五千余字。第一句话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写完后,他出关了,有人说他活了 160 多岁,也有人说活了 200 多岁。 孔子预感到自己不行了,于是拄着拐杖在门前悠闲地散步。他对子贡说,你怎么来的这么晚啊!他叹息着,口中吟唱着:泰山就要崩塌了!梁柱就要折断了!哲人就要凋谢了!眼中于是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他对子贡说,天下失去常道已经很久了,没有人能够遵循我的主张。夏人死后棺木放在东面的台阶,周人死后棺木停放在西面的台阶,殷人死后棺木停放在厅堂的两柱之间。昨天晚上我梦见自己坐在两柱之间受人祭奠,我本来就是殷人啊。七天后,孔子就去世了,活了 73 岁。
5569 次阅读|10 个评论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热度 1 wangxiong868 2011-11-14 06:23
《老子》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这句话,前半句一直有些被误读,其实前半句是说, 学习知识是要与日俱增,每天积累进步; 修炼悟道则相反,要每天剥离琐碎,去除枝节,直达本源,渐入佳境 两者相反相成,缺一不可。 以理论物理为例,学的是那些纷繁各异的物理规律,大千世界气象万千,是没有止境的,每天都可以学到新的知识。但道的领悟,却是一个不断抽象,不断升华,不断提炼的过程。从纷繁复杂的物理规律中,提取精华,比如从牛顿力学中、电磁场中、量子力学中、相对论中,都能殊途同归地得到某种最小作用的普遍规律,这种更普适的更基本的更本质的东西,就是道。这种道,越抽象越提炼越少越好, 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如果全部物理能总结到一条道之中,那就是最高的境界无为,这个道不直接描述任何的具体物理过程,但 无为而无不为,没有物理规律不是彰显了这种大道! 没有 为道日损这个升华的过程 ,表面的知识积累得再多,反而越发障碍自己得道。
1469 次阅读|1 个评论
不安排坐主席台,老子就走人
热度 92 gfcao 2011-11-12 10:42
经 X 大学校长授权, X 教授本人同意,允许我将这一有趣故事发表在博客。 故事发生在若干年前, X 大学召开学生大会,大会请老师、学生代表发言几乎是全国各大高校的惯例。经 H 校长钦点,特推荐 S 学院的 X 教授登台发言, X 教授倍感荣幸,爽快答应了下来,精心准备了一份感人至深的发言稿,踌躇满志地准备在典礼上为学生传道解惑一把。 会议开始在即, X 教授寻思:“学子们是祖国的花咕嘟,未来的栋梁,怎么也得给他们留个深刻印象,可不能有损学校与本教授的光辉形象”,于是西装革履、精心打扮一番,昂首挺胸、迈着方步、大摇大摆走向会场。到得会场,放眼主席台,只见主席台上按职位大小关系依次摆满了校长、书记各色人等的牌位,他睁大双眼扫遍台上每个角落,就是不见 X 教授的大名。 X 教授大为光火:“这叫什么事?你们请老子来给你们捧场,这倒好,你们四平八稳地高坐台上,不管不顾我老人家,难不成让老子在下面站着?”不由分说,掉过头来扬长而去。 会议开始了,距离 X 教授登台发言的时间只剩下五分钟,这可急坏了策划会议的校办主任,他在人群中左顾右盼、四处搜寻,就是不见 X 教授的踪影,主任头皮发炸:“这可如何是好?会议开了天窗,我这策划者的责任可就大了,赶紧向领导汇报吧。”领导就是领导,为难之下急中生智,让主任赶紧联系本来下午发言的一位教授。不幸中的万幸,这位教授刚好在不远的后山散步,尽管教授没把讲稿带在身边,但文科人有没有讲稿有什么关系?天生的演说家,就凭那三寸不烂之舌一样可以灿出莲花来,一场惊险总算被化解于无形。 我忽然想,如果没有主席台,只有演讲台,或许类似的故事就不会发生。
个人分类: 休闲|20040 次阅读|167 个评论
荒原——致艾略特
yurongming 2011-11-6 18:26
一个疯子喃喃自语 荒原处处透露神奇 旷野的风和暖温煦 苍蝇是这世界的主人 狗与狮子共享和平 狼与豹子结成兄弟 亲切会见团团羊群 公的、母的、肥的、瘦的 处处和谐 处处飘满歌声 羊群是这荒原国度 最广大的兽民 最鲜嫩的草无限供应 只要挤出无用的成品 只要狮子、狼、豹子和狗 满足些许生存权利 羊群甚至可以提出抗议 庄严的法律据说也绝不阻止 慈悲的狮子 为了保证羊群繁衍生殖 吃掉羊腿也绝不危及它们的生命 早餐限制了羊羔的供应 最广大的羊群充满感激 神奇的荒原处处透露神奇 团团羊群迎来了代表它们的圣灵 朝着最伟大的方向迈步前进
个人分类: 现代诗歌|2238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
zjzhang 2011-10-26 11:59
第八章 上善若水 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居,善地;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善信;政,善治⑥;事,善能;动,善时⑦。夫唯不争,故无尤⑧。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①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 ②处众人之所恶:即居处于众人所不愿去的地方。 ③几于道:几,接近。即接近于道。 ④渊:沉静、深沉。 ⑤与,善仁:与,指与别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修养之人。 ⑥政,善治:为政善于治理国家,从而取得治绩。 ⑦动,善时: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 ⑧尤:怨咎、过失、罪过。   在上一章以天地之道推及人道之后,这一章又以自然界的水来喻人、教人。老子首先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他的言行有类于水。为什么说水德近于道呢?王夫之解释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以不争争,以无私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在此后的七个并列排比句中,都具有关水德的写状,同时也是介绍善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老子并列举出七个"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最后的结论是: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为"不争"。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 《荀子·宥坐》记载了孔子答第子子贡问水的一段对话:"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洮洮乎不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而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在此处,孔子以水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具备崇高人格的君子形象,这里涉及到德、义、道、勇、法、正、察、志以及善化等道德范畴。这其中的观点与道家有显而易见的区别,但也有某些相似之处。可以此段引文与《道德经》第八章参照阅读。
个人分类: 道德经|3527 次阅读|0 个评论
道德的问题既不能靠法律也不能靠奖惩机制来解决
热度 7 qiaoqiao1980 2011-10-24 13:11
老子写了一本很小的书,也就几千字,我们把它称为《道德经》,被我们传承了很久,因为虽然书很小,但是讨论了人性中最重要的东西。当然这本书也被做了各种不同的解读。道和德可以说是人性中提纲挈领的东西,我们看到这两个字,即使不理解,也会感受到他们很重要,是人生中不能失去的东西。老子对于道和德给出了自己的看法,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的人也就给出了更多的看法。 中国的学问实际上就是一部道德文章,阐述我们对于道和德的看法。可惜的是,文章做得太深,平常的老百姓反而不明白了。任何人的一生都是追寻的一生,也是解读生命的一生。每个人都对生命,对人生给出了一个自己的答案。而我们每个人在解读这种历程的时候,当我们要把他们表达成文字的时候,这种提纲挈领的就是道和德。 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不是一个字,而是两个字。后来我明白了,就是因为我们是人,这也是我的哲学中最重要的起点。中国的哲学理念是不能来教的,而是来体会的,其他的哲学也是如此,因为哲学是智慧而不是知识,是教不出来的,是践行出来的。道德不是教出来的,尤其是则里面的德,是内心深处深深体会了这个世界,这个人生,才会有的东西。韩愈说过,教师的职责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提到了道,也没有提到了德。德是不能教的。 为什么有了道,还需要德。道是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而德是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践行。道不同,德不同,没有道的德也不是德。在中国的文化中,德不仅仅是人的品质,而是有着更深的含义的,是人生升华的体现。 今天的中国,道德沦丧,一方面是无道,一方面是无德。我们不去坚持真知,不去宣扬平等自由,而只是谋求利益,何来的道德呢?拯救道德,只能呼唤良知,这既不是法律也不是奖惩机制能够解决的问题。不管是制度,还是条文,都是一时的东西,最重要的是我们的良知。 人是有良知的,当然良知也是会被毁灭的。它就好像小孩会说话一样,我们去教导,良知就会出现会壮大,社会才会变得更好。我们要坚持的是有道之德,不能在德上胡勾八扯,让良知陷入两难的境地。人都是现实中的人,做事情要考虑很多,如果所谓的道德让我们陷入了困境,那么这样的道德就是假道德,是可耻的。 德,从来都是属于一个人自己的,而不是来要求别人的。我相信这是最重要的,以德治国并不可取,只有平等自由的人生,德行才会体现。把道德法制化制度化,是道德的堕落,是社会的堕落。
个人分类: 是问居|3976 次阅读|19 个评论
“三绝”才是最好的管理方式
daodezhenjing 2011-9-27 09:40
  老子的《道德经》经常也被称作《韦编三绝》,其三绝就是: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的意思是这样的,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受同一个原理支配的,制定顺应自然之理的规则,并严格按照这个规则去执行,这才是真正的管理之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雏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雏狗。”天地为什么井然有序,原因就是自然严格按照自然的规则行事,圣人怎么管理国家,也就是严格按照顺应自然之理的规则行事。根本不用树立什么典型,讲什么仁义,也不需要什么阴谋诡计。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现在我们经常树立什么典型,把人分等,这是违背自然规则的一种管理方式。真正的管理是制定一套平等竞争的规则,这个规则其实就是根据个人能力分配国家的资本,你能力大就监控更多的国家资本,你能力小就监控较小的国家资本,严格按照这个规则,人的才能才不会浪费,国家资本才会更大限度的增值,国家发展了,民利当然是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孔子搞了一套仁义道德,其目的就是让人自觉地约束自己。可他忽视了人的本性,人本性上是不会主动地约束自己的,就象现在的当官的,满嘴仁义道德,却底下私饱中囊,如果没有平等,就没有监督,缺乏了监督,人自私的本性就会暴露出来。为什么现在的社会人们的眼中只有钱,就是仁义道德这一套弄的,因为人们认为,有了钱才会有道德,没有钱就没有道德。要管好这个社会,其根本是严格地按照规则,顺应自然之道获得才是真正的道德,违背自然之道的获得就应该受到惩罚,这才是真正的管理。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只要有机会,它就会投机取巧,巧取豪夺。这就象人的婚姻一样,每一个人的本性都是喜新厌旧,男的总是喜欢年轻漂亮的,女的总是喜欢有钱的,如果没有制度的约束,人就会象动物一样,把旧的抛弃,迎娶新的。如果真的这样,社会还不乱了。同样,为什么人们喜欢投机取巧,就是因为没有平等竞争的规则,有空子可钻,如果国家制定了平等竞争的规则,你能力大就获得多点,你能力小就获得少点,人们就会平衡,心理平衡了,就没有巧取豪夺了。
159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子的“无”是零概念
热度 3 xu782219 2011-9-25 12:09
老子的“无”是零概念 任继愈 先生认为,老子 “ 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作为万物之本的负概念 ──‘ 无 ’ 的范畴,是表明人类认识前进的重要里程碑 ” 。(任继愈《老子新译》第 42 页, 1985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我认为,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阐明作为万物之本的概念 ── “无”,的确是人类认识前进的重要里程碑。但是 “ 无 ” 不是负概念,而是 “ 零 ” 概念,它是正物质与负物质的总和,即可观测到的 “ 有 ” 的对立概念,是等量正物质和等量负物质的中间物质,因此也可以说是“无”是中概念,或者说是和概念。 北宋哲学家横渠先生张载(1020~1077),对老庄以来的辩证法进行了总结:“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精辟,凝练、准确,成为迄今中国传统辩证法的主导线索。但是,现在从发展的眼光看来这一总结有失全面,今续之,完整录下: 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有和斯有零,零必隐其形。有隐斯有显,显必象而生。
个人分类: 探索讨论|3949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老子
热度 1 胡业生 2011-9-18 21:41
《老子》八十一章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 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 门。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 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 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3.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 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4.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 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 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 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 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9.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 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10.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 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11.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 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 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 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 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14.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 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 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 是谓道纪。 15.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 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 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 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16.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 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 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17.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 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18.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 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20.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 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 孩;????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 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於 人,而贵食母。 21.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 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 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2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 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23.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 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 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於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 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 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6.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轻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 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7.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 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 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 妙。 28.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白,守 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 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 割。 29.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 之。夫物或行或随、或??或吹、或强或赢、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 泰。 30.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军之後必有凶 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 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31.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 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 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2.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 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 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3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 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34.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 主,常无欲可名於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 其大。 35.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 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36.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 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 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 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 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 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 华。故去彼取此。 3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 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 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故贵以贱为 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至誉无 誉。不欲????如玉珞珞如石。 40.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4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 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 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4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 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 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 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 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 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46.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 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7.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 见而明。不为而成。 4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 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49.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 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 目,圣人皆孩之。 50.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 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凶虎,入军不被甲兵。凶无 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5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 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52.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 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其小曰明,守柔 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53.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 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54.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 德乃馀。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 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55.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 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 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5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 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 天下贵。 57.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 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泫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 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58.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尚福之所倚。福尚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 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59.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 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 之道。 60.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迨ㄞ哄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 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61.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 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 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62.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 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 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63.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 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64.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乱。合 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 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 不敢为。 65.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 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 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顺。 66.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 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 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67.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 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 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 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68.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 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69.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 敌。执无兵。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70.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 以我不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被褐怀玉。 71.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 病,是以不病。 72.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73.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 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7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75.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 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7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 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77.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 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 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78.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 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 王。正言若反。 79.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无 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80.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 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 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8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 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1695 次阅读|2 个评论
北大终于可以将“裸体女”替代“裸体男”了
热度 1 lzxun123 2011-8-31 08:05
看到媒体上由裸体猛男终究敌不过羸弱的老子所引发的争议,为了不让老子因寂寞而闹心,我想起三年前我写的那篇博文《 建议北京大学将 “裸体男”换成“裸体女”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17do=blogid=47662 )。强烈建议北大在 光华管理学院门前伫立一尊裸体女雕塑,在构成一道颇具特色的对称风景的同时,彰显北大“兼容并包”的大气。 北大:猛男走了老子不闹心? 来源: 北京晨报 “猛男”高4米多,原本位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楼前。 老子像高约2米,原与“猛男”相对。 三年前,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门前伫立了两尊雕塑,一尊是吐舌瞪眼的老子,一尊是裸露性器的猛男,猛男与老子相对,引发争议。据报道,近日,裸男雕塑被搬离到附近隐蔽处。校方管理人员解释称,搬迁原因是学院自身规划使然。   猛男搬家再次引发争议。有人认为“一山容不了二虎”,是“老子”赶走了“裸体猛男”;有人斥容不下猛男显出了北大的“小”,有悖于大学兼容并包的精神。   反对    何尝不是独特风景   猛男与老子相对视,一个穿衣戴冠、吐舌瞪眼,一个高大威猛、裸露性器。但两者无不个性卓然,由此相映成趣,构成一种对称美。人们由此笑称“老子英雄儿好汉”,或者“老子就是猛男”,平添几分乐趣。其实,这何尝不是北大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但这种构成关系,定然会被道德洁癖者视为怪物。据说,此前曾有教授对着猛男大骂,斥其伤风败俗,于女生和孩子而言,“裸露性器成何体统?”当然,也有人会觉得“猛男”气势逼人,盖过老子,实乃对贤者之大不敬。于是,搬走或送进博物馆,甚至干脆砸掉,大抵是反对者们的吁求。但同样也有不少师生认为“裸体猛男”并无伤大雅。   有争议是正常的,但因为争议就将雕塑搬走,则并不妥当;而校方管理者所谓的“规划使然”,显然难以让人信服。管理者担心非议引火烧身,便将“猛男”藏之隐蔽处。堂堂北大,竟容不下一尊裸体雕塑,如此做法,显然与北大“兼容并包”的精神传统相去甚远。   裸体猛男并非伤风败俗之物,说到底,这只不过是一件风格夸张、先锋色彩浓郁的艺术作品而已。如何解读一件作品,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呈现出一个多元而丰富的审美世界。基于此,让猛男对视老子,又有何妨?在某种意义上,在底线范围内的争论本身就是一种财富,而且也是思想自由、充满活力的体现。北大人何不珍视这种争议?“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是北大的精神和灵魂所在,而传承这种精神,应当从每一个细节做起,比如善待一尊雕塑。(苗蛮子)    教授不“裸”更重要   裸体猛男和老子的形象反差太大,放在一起难免引发争议。但兼容并包的北大,对于争议应该事先能够预料到,对于争议也无妨一笑了之,当然,或许真是规划使然,要搬离“裸体猛男”雕塑,也并非不妥。裸体猛男雕塑属于艺术,在北大,当然应该有一个“位置”,这也是体现北大多元思想的必由元素。如果因为害怕争议而将其隐藏起来,就显出北大的“小”来。   其实,在我看来,北大既然没有把裸体猛男雕塑一扔了之,那就没有必要斤斤计较。裸体猛男雕塑毕竟不像赖宁雕塑,扔掉肯定要引发公众不满。搬离一座雕塑是很小的一件事,即便是能够引发相当争议的裸体猛男雕塑。不过,裸体猛男雕塑被搬离,或因争议,或因规划,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北大教授不“裸”才行。据说,此前曾有大学教授在光华学院楼前对着猛男大骂,称“路过的有女学生和孩子,裸露性器成何体统?”这样的大骂,实在没有必要,虽然能够显现北大教授的“正统”,但能否做到表里如一呢?恐怕也未必。   北大教授王学明(化名)骗色事件使北大形象受损。因此,对于北大来说,并不是要急着去搬离裸体猛男雕塑,而应该整顿教授队伍才行。让北大教授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让北大教授朝着大师方向发展,而不是拿北大的牌子骗色。   教授不“裸”比搬离裸体猛男雕塑更重要,一座雕塑既影响不了北大教授,也教坏不了学生,但一个骗色的教授却使北大形象降至冰点。大学之大,在大师,与校园内的雕塑无关。(王军荣)    支持    猛男摆错了地方   裸体猛男,名不虚传。仅凭其四至五米的高度,一身乌黑发达的肌肉,足可称得上一个威猛。若再加上其无遮无挡性器张扬,更可谓惊煞众人,雷倒一片。   问题是,“裸男”虽生猛,还得有“用武之地”。不然,摆错地方,用非其所,必然适得其反。比如在北大光华学院,这“猛男”落地撂摊,“镇守”一方,未必就能成为“真好汉”。   北大之大,虽贵在“兼容并包”,但如此生猛之男,偏偏非常“高调”地亮相于学院新楼门前,矗立于人流穿梭之处,正如有北大教授所称,“路过的有女学生和孩子,裸露性器成何体统?”同时,这边厢人高马大“裸体男”傲然而立,虎虎生威,那边厢三四十米开外,两米多高相形见绌的一代圣人“老子”,却吐舌瞪眼,看个正着。如此老少搭配,新旧对比,高低迥异,若“老人家”地下有知,又会情何以堪?   裸体猛男,趁着夜色被悄然搬迁,反映了北大在校园环境建设上的粗疏与急躁。那接下来,在孤单冷清中独处的“老子”,谁又将与之为伴?换言之,“老子”英雄,谁又来做“好汉”?显然,以北大之鼎鼎大名,非凡地位,还需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行动起来更加儒雅,更加超“裸”、脱“猛”吧。(张兰军)     搬离原因不必隐讳   “与争议无关”,似不可信。“自然规划使然”,难道就非得搬离一座雕塑?显然,无论与争议有关无关,校方都不想卷入“争议”之中。无疑,卷入“争议”,将引火烧身,比如已经有人认为,猛男的被搬迁有违北大兼容并包精神。这样的帽子,往往让人无所适从。   但其实,并非一切都可以兼容并包。比如,兼容并包当然不应该逾越道德和法律的底线,而于北大这样的高等学府,起码应该有相当的品位。而这当然应以主流价值观和审美观为依据。   从这样的角度,看这座“猛男”,显然“兼容并包”得有些过头。据称此前曾有大学教授在光华学院楼前对着猛男大骂,称“路过的有女学生和孩子,裸露性器成何体统?”恐怕不能称为过激。实际上,不少学生认为将裸男与老子放在一起反差太大,曾多次呼吁校方搬迁“露骨”猛男。而“猛男”搬离后,多数师生认为将猛男安放在隐蔽地方较好。   而且,这个高约4到5米,全身乌黑,肌肉发达,裸露性器的“猛男”,与“老子”对视。让“老子”每天因此“吐舌瞪眼”,又何必呢?谁知道老子会作何感想?   因此,与其说是“自然规划使然”,还不如说是照顾了多数人的观感,这当中自然还应包括“老子”。校方恐怕只是不便明说而已。然而,明说了又如何?实际上,这正是“兼容并包”精神的应有之义。(钱夙伟)    推测    “怪胎”是搬家原因   在笔者看来,北大雪藏裸体猛男,并非是“自然规划使然”,也不是裸露的缘故,更与“老子”无关。其实,北大之所以这样做,道理非常简单,就是“裸体猛男”自身出了“问题”。当然,问题并不在于“猛男”是个裸体有伤风化;因为开放的北大不会因为人们的褒贬不一,便将一尊展示人体艺术美的雕塑赶进荒野。问题是,这尊雕塑,与其说是一个裸体猛男,不如说是个“怪胎”,又黑又丑,毫无美感,彻底颠覆了中国人的审美观。   既然“裸体猛男”与中国的文化理念相悖,与北大的大学精神与人文环境格格不入,那么就让“他”归隐幽静吧。其实,北大的想法就是这么简单,根本与“老子”无关。(汪昌莲)     评判    需要的是相互包容   或许,“裸体猛男”依然“不雅”在原处,再过上三年五载,一应的争议可能趋于归零。然而,“裸体猛男”被移走,对于已经习惯并成为自然的人们来说,带来的可能是原址感觉上的缺失;而对于还持批评态度的人来说,则意味着观念上的胜利。其实,“他”的挪动,终归还在北大光华学院之内,尽管置于槐树荫之下,相对隐蔽一些,但是“裸体猛男”并未因挪动而穿上世俗掩羞的衣服。换言之,“他”的存在,依然还在观念上影响着师生和周边的人群。   倘若,将“裸体猛男”视作为艺术品,本质上“他”与西方很多国家街头上裸体的男女以及儿童雕塑,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存在区域的差异而已。对“他们”的态度,实质上承载着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文化观念的整体倾向。在空前开放,观念多元的今天,对于“裸体猛男”的看法出现交锋与碰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而这些观念并没有对错,也无谓先进与落后,需要的只是相互包容,在体谅中逐步取得认同。而这种对观念的包容,实质也是时代进步的一种标志。(房清江)
个人分类: 争鸣|7020 次阅读|1 个评论
北大与吐舌瞪眼的老子相对的裸露性器的猛男被搬迁,仍引争议
热度 3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1-8-28 21:03
北大与吐舌瞪眼的老子相对的裸露性器的猛男被搬迁,仍引争议 3 年前,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门前伫立了两尊雕塑,相距三四十米,一尊是吐舌瞪眼的老子,一尊是高约 4-5 米 ,全身乌黑,肌肉发达,裸露性器的猛男,猛男与老子相对。 ()北大猛男老子图.doc 被附近路人笑称“老子英雄儿好汉”。 也曾有大学教授在光华学院楼前对着猛男大骂,称“路过的有女学生和孩子,裸露性器成何体统?” 不少学生认为将裸男与老子放在一起反差太大,曾多次呼吁校方搬迁“露骨”猛男。 也有师生认为猛男与老子在一起并不过分。 不断引发争议。 猛男不再“对视”老子 这昨日中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新楼门前,只剩一尊两米多高的老子雕塑显得孤零零。而东南侧三四十余米处,猛男雕塑的位置上一片空空,尚留拆除痕迹。 对此,路过的师生显得格外惊诧,许多人在老子雕塑前长久伫立,呆呆地看着附近的空地,“猛男哪去了呢”,多位师生向附近工作人员问询。 “你看,在那儿”,顺着工作人员所指,一个古铜色裸体猛男雕塑遥遥地在楼群后面被发现。 猛男在距离光华管理学院新楼东侧 100 米 处的隐蔽楼群中,周围有两棵茂密槐树遮掩。 校内目击者称,前晚 9 时 30 分,工作人员将“猛男”搬离。 工作人员介绍,此次猛男的搬迁与此前争议无关,“是学院自身规划使然。” “猛男”被搬再引争议 在记者采访的十余名北大师生中,多数人认为将猛男安放在隐蔽地方较好,也仍有个别人还认为猛男的被搬迁有违北大“兼容并包”精神。
个人分类: 其它|3729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北大与老子对视“裸体猛男”雕塑被搬离
热度 4 babyann519 2011-8-28 18:22
[转载]北大与老子对视“裸体猛男”雕塑被搬离
北大“裸体猛男”雕塑被搬离,移至隐蔽处,此前与老子雕塑相对曾引争议;校方称与争议无关,系自然规划使然   “裸体猛男哪去了?”昨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新楼门前,一些路过师生表情惊诧,看着孤零零的老子雕塑驻足。   3年前,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门前伫立了两尊雕塑,一尊是吐舌瞪眼的老子,一尊是裸露性器的猛男,猛男与老子相对,引发争议。前日晚,“猛男”被搬离到附近隐蔽处。校方管理人员称为自然规划使然,与争议无关。 猛男不再“对视”老子   3年前,“猛男”雕塑与“老子”雕塑相距三四十米,同立于光华学院新楼门前。猛男高约4-5米,全身乌黑,肌肉发达,裸露性器,与“老子”对视,被附近路人笑称“老子英雄儿好汉”。   昨日中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新楼门前,一尊两米多高的老子雕塑显得孤零零。而东南侧三四十余米处,猛男雕塑的位置上一片空空,尚留拆除痕迹。   对此,路过的师生显得格外惊诧,许多人在老子雕塑前长久伫立,呆呆地看着附近的空地,“猛男哪去了呢”,多位师生向附近工作人员问询。   “你看,在那儿”,顺着工作人员所指,一个古铜色裸体猛男雕塑遥遥地在楼群后面被发现。   猛男在距离光华管理学院新楼东侧100米处的隐蔽楼群中,周围两棵茂密槐树遮掩。   “猛男”被搬再引争议   校内目击者称,前晚9时30分,工作人员将“猛男”搬离。   北大校方管理人员昨日介绍,三年来,裸体猛男雕塑不断引发争议,此前曾有大学教授在光华学院楼前对着猛男大骂,称“路过的有女学生和孩子,裸露性器成何体统?”   不少学生认为将裸男与老子放在一起反差太大,曾多次呼吁校方搬迁“露骨”猛男。也有师生认为猛男与老子在一起并不过分。   不过,工作人员介绍,此次猛男的搬迁与此前争议无关,“是学院自身规划使然。”   在记者采访的十余名北大师生中,多数人认为将猛男安放在隐蔽地方较好,个别认为猛男的被搬迁有违北大“兼容并包”精神。 来源:新京报 http://news.sohu.com/20110828/n317561133.shtml?pvid=tc_newsa=11b=http%3A%2F%2Fi0.itc.cn%2F20110828%2F3ac_55ebe57d_9037_84f7_919e_8434c8c0159a_1.jpg 798艺术工厂也有一个一摸一样的“裸体猛男”。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29471do=blogid=362187
6651 次阅读|8 个评论
我也谈谈院士选举
热度 5 gl6866 2011-8-18 23:31
我以前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我工作的那个研究所有一位年轻时很有成就的数学家当所长。但到了耄耋之年,由于我们的院士制度,他没有退休的必要。所以每天还是照样有司机到他家开车接他到所里“上班”。虽然他的工作很忙,每天都在看法国的专业revue,但我看他不过是在抄抄上面的东西而已。一位数学家的贡献一般在四十岁之前就完成了,否则菲尔茨奖为什么不奖给超过四十岁以上的数学家呢? 这位数学家的儿子和我差不多大,也是子承父业,学数学的。但不幸的是,他的儿子生不逢时,没有赶上他老子的“好年景”。在数学上,造诣不大。靠着老子的面子,尚能在研究所工作。每年夏天还能到芬兰等北欧国家“访问”之类。后来才知道,他根本不是去访问,而是那里的人夏天外出度假,房子没人看,就让他就去看房子。老所长自己也知道儿子的能力,要想接替他来撑起研究所是不可能的。于是,他便找到自己的一个学生来当所长。这个人不是院士,但他之所以同意来我所当所长,还是有目的的。其目的自然是希望他的老师推举他成为院士。这个诱惑对于一个普通教授而言,真是太大了。 老所长的学生做了二届所长。他一年也就来几次,蜻蜓点水,大家彼此心照不宣,因为实权还是掌握在其他的副所长手里。在这八年的时间里,老所长的儿子也在学界有了点儿名气,不仅提上了正高,而且在地方报纸上还有所报道。从另一个侧面看,就更加令人看到子承父业的希望。当老所长举荐他的学生并成功让他成为院士后,该院士却发现老所长的内心世界和其他人的动机。于是,他再次来到我所,以那种典型的“非组织活动”的小字报形式在所内广为散发。内容是说新选的领导班子他不同意。那么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起内讧了?地头蛇在利用老所长了?老所长的儿子要当傀儡了?等等等等。 后来老所长去世了,研究所也被并入另一个研究所成为一个研究室。所里有点儿能耐的人都各奔前程,有的南下到了深圳;有的北上到了北京。我就是到北京的惟一一个。我来北京后就再也没和数学界打过交道,这里面的内幕令人瞠目。但我还是觉得在这场倾轧中最受伤害的还是吃行政饭的。真是应了电影《小兵张嘎》里的那句台词,“别看你今天闹得欢,就怕秋后拉清丹。”
个人分类: 评论述评|3485 次阅读|9 个评论
时代不同了,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yangfanman 2011-8-8 11:02
最近科学网上热议出身(出生)改变命运,我想反问一句: 中国什么时候不是出身(出生)改变命运? 从“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狗熊儿混蛋”, 到半封建世袭的“接班制度”, 再到无数城市“专业军人的故事”, 谁敢大言不惭的说我们社会对农村孩子公平过? 回到问题上来,以前“知识改变命运”这条途径看起来那么有效, 是因为获利阶级有其他途径,不需要和农村孩子进行这么高强度的竞争。 现在其他通路都被堵上了,即使对于X二代来讲,他们也必须要走“知识改变命运”这条路了。 尽管名牌高校里面农村的孩子越来越少,但知识改变命运这条路径却被不断强化, 而且农村孩子选择人生道路的方式也越来越多。相对于他们的前辈而言,他们已经够 幸运了(尽管我说这话的时候感到很心酸)。 时代不同了,现在顺民越来越少,公民越来越多。 任何微小的不公平都有可能造成掀起滔天巨浪,因此有关教育公平的改革应该加快进度。 尤其对于所谓名校来说,利用自主招生这条途径适当给农村孩子开一个门缝, 这将是名校乃至我们教育事业留给这个时代最美好的背影。
个人分类: 记录社会|3505 次阅读|0 个评论
春夏秋冬,那些变化的和不变的
shuilinxi 2011-7-16 11:16
春夏秋冬 前言:很多东西其实不一定要去学,悟性好的人无所谓学什么哲学,只是可以看看作为一种慰藉,学来的哲学终会觉得很浅,往往我们过一段又忘了个干净。 其实学习在很多时候不如换一个词,接触或者碰撞。比如我们接触了老子、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等等。 学哲学其实有时候不如到大自然中去思考和观察。 比如我们看到春夏秋冬,我们大致可以得到如下理解。 (1)轮回 在地球尺度的世界是一个轮回,因为春夏秋冬之后又是春夏秋冬。 我们老是在想成功的人都能预测未来,其实预测未来在一定程度是可以的。 你比如我们预测春天之后是夏天。这个没人说你牛。但是你如果熟读历史,观察大的变化之前的蛛丝马迹,预测出类似的东西,大家就会觉得你很牛。 (2)成长 春天是绿色的季节,给人的感觉是充满生机。夏天是多彩的季节,充满激情。秋天是金色的季节,充满收获;冬天是白色的季节,肃杀掉陈腐的东西,为孕育新的生命做准备。 人始终是在春夏秋冬的鼓励或磨练中成长的。 所以不管做什么,最开始我们是要充满生机的,有一种理想,有一种希望;接着我们就燃烧着激情,大刀阔斧地实干,挥洒青春和汗水;秋天来了,春天的播种和耕耘有了回报,我们享受着成功的快乐和喜悦;在处于上升阶段的时候,我们也会遇到冬天,这是是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下自己的时候,不要被秋天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也不要被现实的白雪所掩盖,冷静下来,使自己变得简单,准备着来年的春天开始新的征程。 春夏秋冬,变换的是季节,是颜色,是心情,不变的是生命,是变化的本身。而爱,一直都在。
个人分类: 生活|289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道德经
zhouziyan 2011-7-13 13:39
老子的《道德经》 寥寥数语说尽人世常情。精辟到位,留做开篇。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 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chén,通假字“沉”)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chú)狗; 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 橐龠 (tuó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yé),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zhuī)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tuán)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jiàn),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xu)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shān 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 )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tián)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 ,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绳绳(mǐn mǐn)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泊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 徐清 ?孰能安以久动之 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dǔ)。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太上 ,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 仁义 ;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 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 ,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 太牢 ,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其若海,飘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yǎo)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zhe);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 常善 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 常德 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 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huī)。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二章 道 常无名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xi)之,必固 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 于渊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 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 致数舆无舆 ,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广德 若不足, 建德 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 ,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稀及之。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 ,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 ,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 ;不窥牖,见 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sì)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 赤子 。毒虫不螫(shì ),猛兽不据,攫(jué)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脧(zuī)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 法令 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 方而不割 ,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 长生久视 之道。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 天子 ,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不慎终也。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六十六章 江海 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稀,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披褐而怀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也,是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无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稀有不伤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6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果每天也只允许你用眼4小时?
热度 1 wangxiong868 2011-7-11 13:09
也许是真的, God closes one door while opening another one for you. 柳智宇 传说这个人在高二的时候还是资质平平 后来眼睛突然坏了 于是有了人生的第一次顿悟 因为眼睛坏了,每天只能用眼4小时 可是就是每天4小时,他在高三秒杀了以前所有不会的题 还奇迹般得成为了全国第一名 国际金牌第一人 他因为眼睛坏了,所以不能看书,于是就靠别人口述,在头脑里想题,算题 不用笔,不用纸。就构造N个维数的空间出来 证明了五子棋的必胜解法,国际竞赛唯一的满分。。。 他研究庄子,后来进了北大,研究老子 他后来申请MIT, 全额奖学金后 他赢来了人生的第二次顿悟 于是他出家了。。 个人选择也许并没有对错 可惜的是,数学界少了一位人才
2531 次阅读|1 个评论
老子---道德经---第七章
热度 2 zjzhang 2011-6-24 22:52
第七章 天长,地久 ①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 ② ,故能长生。是以圣人 后其身而身先 ③ , 外其身而身存 ④ ,非以其无私邪 ⑤ ?故能成其私。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① 天长地久;长、久:均指时间长久。 ② 以其不自生也:因为它不为自己生存。以,因为。 ③ 身:自身,自己。以下三个 “ 身 ” 字同。先:居先,占据了前位。此是高居人上的意思。 ④ 外其身:外,是方位名词作动词用,使动用法,这里是置之度外的意思。 ⑤ 邪( ye ):同 “ 耶 ” ,助词,表示疑问的语气。   本章也是由道推论人道,反映了老子以退为进的思想主张。老子认为:天地由于 “ 无私 ” 而长存永在,人间 “ 圣人 ” 由于退身忘私而成就其理想。如大禹为人民治水,八年在外三过其门而不入,人民拥戴他为天子。 老子用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说明利他( “ 退其身 ”“ 外其身 ” )和利已( “ 身先 ” 、 “ 身存 ” )是统一的,利他往往能转化为利已,老子想以此说服人们都来利他,这种谦退无私精神,有它积极的意义。   这一章继第五章之后,再一次歌颂天地。天地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是 “ 道 ” 所产生并依 “ 道 ” 的规律运行而生存,从而真正地体现道。老子赞美天地,同时以天道推及人道,希望人道效法天道。在老子的观念中,所谓人道,既以天道为依归,也就是天道在具体问题上的具体运用。这一点,是老子书中经常发挥的观点,在本章里,他就表达了这种观点。接下来,老子以 “ 圣人 ” 来说明人道的问题。圣人是处于最高地位的理想的治者,对他而言,人道既要用于为政治世,又要用于修身养性,而且要切实效法天地的无私无为。对天地来说, “ 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 对圣人来说, “ 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 这其中包含有辩证法的因素,不自生故能长生;不自私故能成其私,说明对立着的双方在互相转化。通俗地讲,老子所赞美的圣人能谦居人后,能置身度外,他不是对什么事都插手,而是从旁边把事情看清了再帮一把,反而能够站得住脚。这种思想,有人认为是为人处世的智慧,以无争争,以无私私,以无为为;也有人指责老子学说中多讲诈术,尤其是 “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 一句,常被人们引用为论据,认为圣人想保住自己的权位,却用了狡诈的方式,耍了一种滑头主义的手腕,等等。仁智互见,在《道德经》书的许多观点来讲都是如此。对各种解释可以姑且存之,经比较研究,终究可以找到切合实际的观点。
个人分类: 道德经|286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上善若水”新解
alick1 2011-6-22 16:42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惟不争,故无尤矣。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是老子“道德经”的第八段,是老子“道德经”中最精彩的段落之一。老子用非常恰当的比喻,用水德(水的美好特性)诠释了上德之人(具有最完善人格的人)应该具备的心态和行为。“上善若水”成为中国千古铭诵的格言,在现今开放的信息化时代,仍然是追求人生境界人们的追求目标。我也以自己新的理解来作为自己端正心态,规范行为的座右铭。 具有最完善人格的人好像水一样。水滋润万物,为万物提供便利而不与万物相争,正因为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外来的抱怨,不会犯无故的错误。甘处别人不愿处的地方,几乎达到了“道”的境界(用言语难于表达的最高的美好境界)。居处善于选择的地方(摆正位置,善居卑下);心胸善于保持沉静(端正心态,深沉静笃);待人善于真诚相爱(人际交往,与人为善);说话善于遵守信用(言而有信,贵言诚实);为政善于精简处理(励精图治,为政之要);处事善于发挥所长(任用贤能,扬长避短);行动善于掌握时机(因时而动,择机而为)。 老子所说的水德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利,二是不争,三是居卑下。最完善的人格也要有这三个方面的美德。人的善(价值)要体现在利于社会,利于家庭,利于他人。要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他人,要尽自己的所能回报社会,要尽自己的所能贡献家庭。上德之人的利还要及万物,要利天利地利自然,利人利物利苍生。要保护环境,关爱生灵,节约能源,不事浪费,利是善的根本,无利不为善,利是人生的价值。不争是水德的极致,是上德之人的心态所寄。不和他人争名争利争功是最难做到的。现今社会,天上不会掉馅饼,名和利有多少是不争得来的?所以守住不争的心态,是上德之人的修炼。要有不争是争,以利他为争的思想,以利他图自己的追求,以利他足自己的需要。不争还有另一层意思,是对自己的不争。不争荣华富贵,不争光宗耀祖,不争封妻荫子,不争金屋广厦,不争精食美脍等等。居卑下是水的崇高,是上德之人境界的体现。位卑者尊,社会上层的人(领导者富贵者)要位高心卑,心系天下,体谅下情,扶助弱贫,才能得到自己的尊贵。社会中层的人,虽无权势,但已温饱,要知足长乐,首善其身,上不攀权贵,下不轻贫弱,怀感恩心,行乐善事。社会下层的人(弱势群体)要位卑心尊,不抱怨尤,不忘责任,才能体现尊贵,实现价值。七个善是上德之人的行为,括号内是我的新解。 来源: http://hi.baidu.com/wanghdingq/blog/item/b79af3cd343f96500eb34573.html
个人分类: 人生真谛|0 个评论
老子不差钱(图)
热度 3 sheep021 2011-6-18 10:20
中新网灵宝6月17日电(记者 王登峰)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老子圣像底座目前正在修建,但老子圣像已经建成,披肩长发,高达28.09米,重60吨,为紫铜锻造贴金,总投资2588万元。   据景区工作人员透露,老子像贴金多达33公斤黄金,否则不会全身金光闪闪。   一些游客对此纷纷质疑,老子穿黄金衣服如此奢华,有悖于老子思想。 评: 老子不差钱,应该纯金打造,贴金有损老子形象,涉嫌造假 无论是拜金的,还是修道的,都来看老子哦,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要文化有文化,要人气有人气,要道德有道德,要金子有金子,呵呵,老子一出手,你有我有全都有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76 次阅读|3 个评论
难得糊涂论
热度 5 liuli66 2011-6-17 08:37
一好友发来短信,关键词是糊涂,AN称之为 难得糊涂论。 内容如下: —————————————— 古往今来的无数圣贤智者, 都钟情于对糊涂的研究。 孔子发现了糊涂,取名中庸; 老子发现了糊涂,取名无为; 庄子发现了糊涂,取名逍遥; 墨子发现了糊涂,取名非攻; 如来发现了糊涂,取名忘我; 领导发现了糊涂,取名为XX。 世间万事惟糊涂,难。
个人分类: 杂感|842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王通:老子墓葬地点之秘被揭开
热度 1 bmzy 2011-6-10 12:25
司马迁的《史记》是这样对老子之死做描述的:“老子西出函谷,不知所终” 这句话,给后人了一个迷。后来老子出生地河南鹿邑有了一个老子墓,但是这个是后人建造的。另外陕西周至也有一个老子墓,那个墓也不是真正的老子墓,那个地 方只是老子当年出关写道德经的地方,那里有一个老子庙,后来又搞了一个老子墓。这两个地方的老子墓都是后来建造的,并不是真正的老子墓,而真正的老子墓在 哪里呢?一直来都是一个未解开的谜。 现在,真正的老子墓葬之地的秘密已经被人揭开,先来谈老子的真正的老子墓哪里呢? 一、真正的老子墓原来在洛宁县城东的寿安上 目前找到的史书资料中是这样记载老子墓的: 资料一、 古墓中出土的古石板书中记载“ 老子安土之寿安山、九星八光之地,四龙文字之开先 ” 资料二、 古竹书《 老子葬其造 》中载:“老子葬寿鞍(同“安”)山,其周所四龙围绕,五更有动景,波音造声彻天,x定于中原南天门对照北之山下。于传古:一闻全权谨则郡长之处,宇淤世相尔;一书系洛之书,源远流长;一之名朝,五千古都,九朝落下,水载人间,灵心之鋯之铭,垂体不变,速轨童年” 资料三、唐《博世澜言》中载:“ 老子葬于佣(同“永”)宁寿安山,当有三道佛地交会,清葬四龙扶位之穴...... 龙吸乾喉,坐温浮泉” 资料四、 北宋林灵素《水镜相术论》前言中载:“老君者李耳,卒葬于永宁之寿安山”; 资料五、 清何玉停《水镜相法·后志》载:“(老子)……终解八斗,留有南龙沟、北龙沟前后四沟之古所”…… 这些古书中,对老子墓葬的地址,以及周围的环境,有非常详细的描写,足以证明洛宁的祖师墓,就是老子墓: 1、永宁: 就是现在的河南洛宁县,在民国以前,都叫永宁,这个不用多解释。 2、寿安山 :就是河南洛阳的洛宁县城东边5公里的余庄镇村后面的山。 这个山上方圆一平方公里,是一个风水中讲的罗圈椅地势,因为造砖厂多,这二三十年中,先后被造砖厂挖出的汉朝和西周的古墓又几十个之多。 3、 祖师墓: 此墓相对高度是10米左右,成倒扣的斗状,此墓东边25公里,75公里两个地方,都有两个形状类似的东周时期的墓。从墓的形状,时期就是东周时期的墓。 4、四龙扶位: 在这个墓的四周,分别是四条沟:东龙沟、西龙沟、北龙沟、南龙沟。这些沟目前都还在,都还叫这个名字,所以老子墓葬第在四条沟中间,是清葬四龙扶位之穴。你站到墓顶,环视四走,就可以看到。 5、对照南天门 :从祖师墓往南望过去,正对着熊耳山上的中原南天门。 6、乾龙沸泉 : 上述等文件中记载老子葬地寿安山呈“龙吸乾喉,坐温沸泉”,此态势现在依然全部呈现。所谓龙吸乾喉,既老子葬地寿安山这到龙脉来自西北方向的崤山男陵焦绕 山,这西北方向是周文王后天八卦之乾向,因寿安山的西北房对于寿安山来说是头首咽喉目微,因为周易中的的乾卦六爻爻辞,就是通过描绘龙的变化来寓意的,加 上寿安山龙脉来自乾向,乾之象为天,故谓“龙吸乾喉” 7、坐温沸泉 :老子墓位置虽然较高,但是地下泉水很旺。老子墓东难200米左右的地方,以前叫河洼,泉水比较旺。 8、波音造声 : 文摘记有“老子葬寿鞍(同“安”)山,其周所四龙围绕,五更有动景,波音造声彻天”这个奇妙的现象在当地传闻已久。大意思就是:每天夜里的五更时分,人躺 在寿安山上久能听到河涨水一样的“呜呜,哗哗”的声音。人们解释不了这种现象,久猜的是寿安山地下有河。早些年,听一些老年人讲,当时他们在附近地里中红 薯,为了防止偷,常在晚上睡到五更时分被这种声音惊醒,然后私下观察,却什么都没有。 9、洛书汉字 ,源出其右:以上文字记载有“老子安土之寿安山、九星八光之地,四龙文字之开先”,九星在黄历中有“九星算”或者是“九宫算”,就是洛书方阵。洛书出处、仓颉造字台都在洛宁。一切就不言而语了。 10、洛阳有一个祖师庙,洛宁有一个祖师墓 洛阳有一个祖师庙,里面拜的就是老子,洛阳西边几十公里的祖师墓呢? 埋的自然就是老子。 11、附近的一些地方: 祖师墓难几十米的地方有一个“老君洞”、西北方向不远还有一个无极洞,那个无极洞特别的深,没有人走到过尽头。 另外还有非常非常多的证据,证明河南洛宁余庄北的寿安山上的祖师墓,就是伟大的哲人,老子的墓。 老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人,也是道教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二、 老子墓也正在遭受严重的破坏: 老子墓之谜是谁揭开的呢? 他叫李德龙,1944年10月生于洛宁县城东5公里的古相凤郡、古鹿桥驿、古余庄镇村,1969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目前是河南省洛宁县人大常委会的一名退休干部。 老子墓目前的情况如何呢? 我和他是一个村的,这几十年来,我亲眼目睹过了寿安山上这些古墓被破坏的情况. 在 寿安山上的方圆几平方公里。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前前后后共出现了二十多个砖厂,那些砖厂都是挖土做砖。几乎是过一段时间,就会挖出一个古墓,古墓都挺 大,好多墓里面几个厅那种的,四周都是用非常大的带花纹的汉砖砌的,里面陪葬的多是陶器、铜镜、玉器、有的会有一些早期的绿瓷等等。没有什么金银珠宝什么 的。 在砖厂干活的都是农民,农民就知道铜镜能卖钱,玉器能卖钱,而那些各种各样的陶器在他们严重都是垃圾。所以看到那些陶器,他们都是拿起镢头就砸,图的是听 一个响声。所以我小时候,看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也都是见怪不怪。 回忆一下童年,我上学前玩过家家游戏的时候,用的都是这些陶器,那些陶器有的做的像小房子,有的像灶火,还有一些盆等等。到了中学时候,看到历史书上的一些图片的时候,才发现我小时候都玩过类似的东西。但是并不觉得那些值钱。 记 得我上小学的有一次,我在砖厂水池的旁边玩,突然很多人喊着挖到了一个古墓,然后我听到的就是噼噼啪啪的声音,过了一会儿,我的一个邻居抱出来一个40厘 米左右高的一个绿瓷罐藏到了水池里面,让我等到他们下工后拿回家。我当时比较懒,感觉把这么大一个东西,要走很大一个下坡路才能到我家,觉得太麻烦,于是 就没听他的。 我最后一次目睹这种情况是在我上高中的时候,那个古墓就在我家东边50米左右,那块儿地属于一个砖厂的。那次那个墓挖开之后, 短短几分钟,民工们就把几个装慢铜钱的陶器破坏了,并且在争抢3个大小不同的铜镜,争抢之中,铜镜被拌成了几块儿。这时候,幸亏李德龙及时赶到,制止了他 们。然后我把李德龙,提这一个缺了口的,装慢了五铢币的陶罐,提到了他那个收藏这些文物的房子里面。他的屋子,慢慢的几乎都放不下了,有很多陶器,还有铜 镜,青铜器等等。李德龙保护起来的那些,都是被砸剩下的。 一个小小的寿安山,方圆一平方公里内挖出这么多古墓,但是没有一个被保护好的。小时候,我和很多小伙伴常到一些被破坏的古墓里面玩,很多墓都特别的大,而且都想埋在地下的房子,一间连着一间,四周都是被很大的带花纹的青砖砌的很好。 李德龙是河南大学历史系毕业的,所以一辈子在当小官之余,大多时间都在研究,他研究了很多史书,还有很多在附近挖出来的古墓中的石碑,石板书,竹板书后,它发现,原来余庄的祖师墓就是道教创始人老子的墓。 一直以来,他不断的呼吁地方政府要对这个文化遗产保护起来,但是地方政府官员看不懂他提供的这些资料,根本不重视这些事情。 现在,整个寿安山上东边的东龙沟,原来是非常秀美的山沟,现在也被两边的装厂破坏的不成样子了。 并且,就在老子墓东边的几十米,一个砖厂还在不断的向老子墓的方向吃土.......... 我前几天回家看了看祖师墓,被顶上有很多盗墓用的探墓后留的洞还在,而墓北边被挖了一个大坑。 道教祖师爷、著有道德经,伟大的老子的真正的墓,正面临着严重的破坏..... 怎么办呢? 如何保护老子墓呢? 如何引起国家有关部门重视这些,把它保护起来呢? 希望大家能够帮我出谋划策。 我的邮箱: wangtong@tongwang.cn 电话:13661106065 原文来自:http://www.ufoer.com/post/203.html
2110 次阅读|1 个评论
原来不是和尚
热度 3 satangell 2011-6-1 09:03
老李虽然是庙里的杂役,平时也会写上些小短句,后来被村里分管治安和宣传的尹主任看到,觉得不错,就结集印了几百册。有上级领导下来视察的时候,尹主任都会送上一本,以示本村的文化建设事业卓有成效。 经费有限,也搞不到出版号,尹主任找的是钢板刻字,油墨印刷的土作坊。印出来后也不给啥版权费了,就让老李拿了几册回庙里算是抵了著作权。老李本来并不想出书,对书名更是无所谓;尹主任说要显得大气,最后就取了个《道德经》的名字。老和尚看有个“经”字,便也要了一本,出恭的时候翻翻似乎连五谷轮回都顺畅了许多。 这天小和尚从外面玩回来,在老和尚案头看到了这本《道德经》,很是好奇,就跑去问老和尚,“师父,我和村里道观的小道士玩,说他们现在都在看这本经书,还说这是他们道家的宝贝。咱们不是和尚么,怎么也看这个?” 老和尚不好说自己是拿来通便的,想了半天答道:“咱们不能存分别心,什么和尚、道士都是虚的,做人才是第一要紧。慧能祖师爷不是说了么,‘一切万法,尽在自心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咱要现真如本性,就不能把和尚当和尚,也不能把道士当道士,得先从自心做起,从做人做起,懂了没?” 小和尚拍手笑道:“原来无所谓什么和尚、道士,那下次小道士要再骂我秃驴,我就说给他听。要是他还敢顶嘴,我就说回头咱师徒不当和尚了,留个长发当道士去抢他的饭碗,看他怕不怕。” 老和尚:“……”
个人分类: 小道摸禅|3399 次阅读|6 个评论
老子---道德经---第六章
zjzhang 2011-5-31 22:43
第六章 谷神不死 ① ,是谓玄牝 ② 。玄牝之门 ③ ,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 ④ !其若存 ⑤ !用之不堇 ⑥ 。 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体的生育之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① 谷神:过去据高亨说:谷神者,道之别名也。谷读为毂,《尔雅 · 释言》: “ 毂,生也。 ” 《广雅 · 释诂》: “ 毂,养也。 ” 谷神者,生养之神。 另据严复在《老子道德经评点》中的说法, “ 谷神 ” 不是偏正结构,是联合结构。谷,形容 “ 道 ” 虚空博大,象山谷;神,形容 “ 道 ” 变化无穷,很神奇。 ② 玄牝 (pin) :玄,原义是深黑色,在《老子》书中是经常出现的重要概念。有深远、神秘、微妙难测的意思。牝:本义是是雌性的兽类动物,这里借喻具有无限造物能力的 “ 道 ” 。玄牝指玄妙的母性。这里指孕育和生养出天地万物的母体。 ③ 门:指产门。这里用雌性生殖器的产门的具体义来比喻造化天地生育万物的根源。 ④ 绵绵:连绵不绝的样子。 ⑤ 若存:若,如此,这样。若存:据宋代苏辙解释,是实际存在却无法看到的意思。 ⑥ 堇( jin ):通勤。作 “ 尽 ” 讲。   老子在这一章里继续说明 “ 道 ” 的特征。他所运用的方法仍是比喻、借代。他用 “ 谷 ” 象征 “ 道 ” ,说明 “ 道 ” 既是空虚的又是实在的;他用 “ 神 ” 比喻 “ 道 ” ,说明 “ 道 ” 生万物,绵延不断;他用 “ 玄牝之门 ” 比喻 “ 道 ” 是产生万事万物根源,等等。他想说明 “ 道 ” 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从时间而言,它历久不衰,天长地久。从空间而言,它无处不在、无穷无尽。它孕育着宇宙万物而生生不息。 本章用简洁的文字描写形而上的实存的 “ 道 ” ,即继续阐述第四章 “ 道 ” 在天地之先的思想,用 “ 谷 ” 来象征 “ 道 ” 体的虚状;用 “ 神 ” 来比喻 “ 道 ” 生万物的绵延不绝,认为 “ 道 ” 是在无限的空间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是具有一定物质规律性的统一体。它空虚幽深,因应无穷,永远不会枯渴,永远不会停止运行。这种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就是对立统一规律。 “ 谷神不死 ” ,体现出 “ 道 ” 的永恒性,即恒 “ 道 ” 。 “ 玄牝之门 ” 是产生万事万物的地方,它的作用非常之大。 “ 玄牝之门 ” 、 “ 天地根 ” ,都用来说明 “ 道 ” 为产生天地万物的始源。古代也有人把本章的要旨解释为胎息养生之术,认为 “ 天地之门,以吐纳阴阳生死之所气。每至旦,面向午,展两手于膝之上,徐徐按捺百节,口吐浊气,鼻引清气,所以吐故纳新。是蹙气良久,徐徐吐之,仍以左右手上下前后拓。承气之时,意想太平元气,下入毛际,流于五脏,四肢绵受其润,如山纳云,如地受泽,面色光涣,耳目聪明,饮食有味,气力倍加,诸疾去矣。 ” (《御览方术部》引《修养杂诀》)这是把老子的思想与传统养生术联系起来的解释。这种思考的角度,也不失为对老子学说的一种发挥。 怪异思维何曾怪 把神秘莫名的 “ 道 ” 喻之为母性动物的生殖器官,是非常贴切地描述了无所不能的,生育着万物的 “ 道 ” 的特性。这种粗拙、简明和带有野蛮时代遗风的表述方法,在老子的书中屡屡出现。这说明了两方面的问题:一、从用词遣名的习惯上看,反映出老子对人类因循知识的厌倦,他担心文明的习惯和知识会日益削弱人类对自然的洞察和对 “ 道 ” 的领悟;二、老子不愿意把 “ 道 ” 界定在某个认识范畴之内。他所关注着的 “ 道 ” 是宇宙、天地间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的统一关系,而不在于某部分的,或某种性质的界定或划分。因此,他的 “ 道 ” 具有不同于众的描述方式和认识角度。 无独有偶,本世纪初的心理学大师弗洛依德在论及人与文明的关系时,也使用了如此 “ 粗俗 ” 的描述方法。他把人类的住房分析成是母亲的替代物,说: “ 子宫是第一个住房,人类十有八九还留恋它,因为那里安全舒畅。 ” 是的,人类最原始的本性表现为对母体的依恋,这在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所体验。然而这种本性又在人类精神需求上,曲折地表现为依赖自然,企求与自然合为一体的强烈愿望。我们今天对自然的怀念,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也正如孩提之对温柔的母体,急切地希望在自然无穷的奥秘中寻回我们失去太多了的东西。太多的城市的喧嚣,过度的工业污染,人口失调以及紧张复杂的人事关系,人们的精神承受着沉重的压力。我们致力于环境保护:种植森林,净化空气和江河海洋的水质,保护濒临绝灭的野生动植物物种,是在拯救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我们在哲学上、文化思想上研究人与自的关系,也都是在寻回人类业已失去了的梦。 因此,重新回过头来理解老子给 “ 道 ” 赋予的睿智、广博和深沉的哲学涵义,当对今天社会文明持续、协调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启迪意义。人们大多惯于常规化的思维,忌把不合于此之物斥为 “ 怪 ” ,这其实是一种思维的惰性表现。要知道,打破常规,才会有认识的深化和观念的革命。读《老子》一书,我们尤其不可忘了这点。
个人分类: 道德经|14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
zjzhang 2011-5-30 11:57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① ;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② ?虚而不屈 ③ ,动而俞出 ④ 。多闻数穷 ⑤ ,不若守于中 ⑥ 。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① 刍( chu )狗:用草扎成的狗。古代专用于祭祀之中,祭祀完毕,就把它扔掉或烧掉。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在本文中比喻: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都因不经意、不留心而任其自长自消,自生自灭。正如元代吴澄据说 : “ 刍狗,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 ” ② 犹橐龠( tuoyue ):犹,比喻词, “ 如同 ” 、 “ 好象 ” 的意思。橐龠:古代冶炼时为炉火鼓风用的助燃器具 —— 袋囊和送风管,是古代的风箱。 ③ 屈( gu ):竭尽,穷尽。 ④ 俞:通愈,更加的意思。 ⑤ 多闻数穷:闻,见闻,知识。老子认为,见多识广,有了智慧,反而政令烦苛,破坏了天道。数:通 “ 速 ” ,是加快的意思。穷:困穷,穷尽到头,无路可行。 ⑥ 守中:中,通冲,指内心的虚静。守中:守住虚静。   本章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老子再次表述了自己无神论的思想倾向,否定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把天地人格化的观点。他认为天地是自然的存在,没有理性和感情,它的存在对自然界万事万物不会产生任何作用,因为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身的自然规律变化发展,不受天、神、人的左右。二是老子又谈到 “ 无为 ” 的社会政治思想,是这对前四章内容的进一步发挥。他认为,作为圣人 —— 理想的统治者,应当是遵循自然规律,采取无为之治,任凭老百姓自作自息、繁衍生存,而不会采取干预的态度和措施。 本章也是承上章对 “ 道冲 ” 作进上步论述。此处由 “ 天道 ” 推论 “ 人道,由 “ 自然 ” 推论 “ 社会 ” ,核心思想是阐述清静无为的好处。 本章用具体比喻说明如何认识自然和正确对待自然,论述天地本属自然,社会要顺乎自然,保持虚静,比喻鲜明生动。 这一章从反对 “ 有为 ” 的角度出发,老子仍谈论的是 “ 无为 ” 的道理。天地不仁,表明天地是一个物理的、自然的存在,并不具有人类般的理性和感情;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然法则运行,并不像有神论者所想象的那样,以为天地自然法则对某物有所偏爱,或对某物有所嫌弃,其实这只是人类感情的投射作用。这一见解,表现了老子反对鬼神术数的无神论思想,是值得重视的进步思想。从 “ 无为 ” 推论下去,无神论是符合逻辑的必然结果。他认为天地是无为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只须依照自然界的发展规律生长变化,不需任何主宰者驾临于自然之上来加以命令和安排。 老子对此问题,通过生活中的两件事加以解说。一是人们祭祀时使用的以草扎制而成的狗,祈祷时用它,用完后随手就把它扔掉了。同样,圣人无所偏爱,取法于天地之纯任自然。即圣明的统治者对老百姓也不应有厚有薄,而要平等相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作息。二是使用的风箱,只要拉动就可以鼓出风来,而且不会竭尽。天地之间好像一个风箱,空虚而不会枯竭,越鼓动风越多。 老子通过这两个比喻要想说明的问题是: “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政令烦苛,只会加速其败亡,不如保持虚静状态。这里所说的中,不是中正之道,而是虚静。儒家讲中正、中庸、不偏不倚,老子讲的这个 “ 中 ” ,还含有 “ 无数 ” 的意思。即用很多强制性的言辞法令来强制人民,很快就会遭到失败,不如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虚静无为,万物反能够生化不竭。有为,总不会有好的结果,这是老子在本章最后所提出的警告。 总之,本章的主旨仍是宣传 “ 虚用 ” ,同前两章相连,犹在宣传 “ 无为 ” ,所使用的方法,仍是由天道而人道,由自然而社会。 “ 天 ” 的新发现 不讲仁慈,不安发议论,听任事物的自生自灭。这就是老子在对自然界的客观唯物性质认识的基础上,所提出的 “ 无为之治 ” 的大体原则。 “ 天 ” 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一个范畴。 古人惯于把天看作是世界的主宰,并往往赋予天以人格和宗教方面的涵义,先秦诸子们也大多继承了这种传统的天命观。夏王朝的建立,由于有了统一的君主专制政权,反映到宗教上,在多神之上便出现了众神之长,即上帝,又叫做 “ 天 ” 。从此, “ 天 ” 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神性,而成为天神。这种人格化的主宰者式的天神观念,到了商、周时期得到进一步强化和丰富。春秋时期,传统的天命神学并未完全解体,依然是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孔子关于 “ 天 ” 的理解是有矛盾的,就其思想的主导方面而言,仍是坚持了殷周以来的天神观念,肯定天是有意志的,并且肯定天命,鼓吹 “ 生死有个,富贵在天 ” ;而墨子则提出 “ 天志 ” 、 “ 天意 ” ,宣扬天有意志,认为天能赏善罚恶,并有 “ 兼爱 ” 精神;孟子更以人性的义理推及天道,说 “ 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 ” 时至今天,人们还常说 “ 天理难容 ” 这样的话,可见,传统天命观是如何广泛而深远地影响着我们思想方法。 老子是一个勇敢的批判者,他具备了他同时代和以后诸多哲学家、学者所不具备的睿智和胆识。正是他第一个讲出了天不讲仁慈这样的真理,并用哲学的推理,把自然界的原理转向人世。在老子的眼中,天不带有任何人类道义和道德方面的感情,它有自己客观运行的方式。天虽然不讲仁慈,但也无所偏向,不特意对万物施暴。而它的滋生万物,给世界以蓬勃的生机,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社会文明得以昌明。因此, “ 圣人 ” 也不对百姓讲仁慈,他应仿效自然运行的样子,治理社会。如果治理者发的议论多了,人为的干预多了,各种矛盾也就会激化,更何况个人的意见往往带有片面性或谬误。 老子在关于 “ 天 ” 的问题上,既不同于孔子的 “ 天命 ” ,又区别于墨子的 “ 天志 ” ,认为 “ 道 ” 是宇宙万物的根本。 “ 天 ” 是由 “ 道 ” 产生的,它没有意志,没有好恶,更不是一种超自然的精神力量。这无疑是一种自然之天。老子的功绩,就在于他否定了有人格的天神,重新恢复和提出自然之天。
个人分类: 道德经|1545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子---道德经---第四章
zjzhang 2011-5-29 22:45
第四章 道冲 ① ,而用之有弗盈也 ② 。渊呵 ③ !似万物之宗 ④ 。锉其兑 ⑤ ,解其纷 ⑥ ,和其光 ⑦ ,同其尘 ⑧ 。湛呵 ⑨ !似或存 ⑩ 。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⑾ 。   大 “ 道 ” 空虚开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象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① 冲:通盅( chong) ,器物虚空,比喻空虚。 ② 有弗盈:有,通又。盈:满,引申为尽。 ③ 渊:深远。呵( a ):语助词,表示停顿。 ④ 宗:祖宗,祖先。 ⑤ 锉其兑:锉( cuo ):消磨,折去。兑( rui ):通锐,锐利、锋利。锉其锐:消磨掉它的锐气。 ⑥ 解其纷:消解掉它的纠纷。 ⑦ 和其光:调和隐蔽它的光芒。 ⑧ 同其尘:把自己混同于尘俗。以上四个 “ 其 ” 字,都是说的道本身的属性。 ⑨ 湛( zhan ):沉没,引申为隐约的意思。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古书中 “ 浮沉 ” 的 “ 沉 ” 多写作 “ 湛 ” 。 “ 湛 ” 、 “ 沉 ” 古代读音相同。这里用来形容 “ 道 ” 隐没于冥暗之中,不见形迹。 ⑩ 似或存:似乎存在。连同上文 “ 湛呵 ” ,形容 “ 道 ” 若无若存。参见第十四章 “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 等句,理解其意。 ⑾ 象:似。   在本章里,老子仍然在论述 “ 道 ” 的内涵。他认为, “ 道 ” 是虚体的,无形无象,人们视而不见,触而不着,只能依赖于意识去感知它。虽然 “ 道 ” 是虚体的,但它并非一无所有,而是蕴含着物质世界的创造性因素。这种因素极为丰富,极其久远,存在于天帝产生之先。因而,创造宇宙天地万物自然界的是 “ 道 ” ,而不是天帝。这样,老子从物质方面再次解释了 “ 道 ” 的属性。 承接第一章内容 “ 无形 ” ,老子称颂 “ 道 ” 虽然虚不见形,但不是空无所有,从 “ 横 ” 的角度谈, “ 道 ” 而是无限博大,用之不尽;再从 “ 纵 ” 的角度谈; “ 道 ” 又是无限深远,无以追溯其来历,它好象是自然万物的祖宗,又好象是天帝(上帝)的祖先。从此说来,不是上帝(天帝)造物,而是 “ 道 ” 生上帝(天帝),继生万物。 “ 道 ” 的作用是宇宙至高无上的主宰。   在本章里,老子通过形容和比喻,给 “ 道 ” 具体作以描述。本来老子认为 “ 道 ” 是不可以名状的,实际上 “ 道可道,非常道 ” 就是 “ 道 ” 的一种写状,这里又接着描写 “ 道 ” 的形象。 老子说,道是空虚无形的,但它所能发挥的作用却是无法限量的,是无穷无尽而且永远不会枯竭。它是万事万物的宗主,支配着一切事物,是宇宙天地存在和发展变化必须依赖的力量。在这里,老子自问: “ 道 ” 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呢?他没有作出正面回答,而是说它存在于天帝现相之前。既然在天帝产生以前,那么天帝也就无疑是由 “ 道 ” 产生出来的。由此,研究者们得出结论,认为老子确实提出了无神论的思想。 也有的学者把老子的 “ 道 ” 与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 “ 逻各斯 ” 相提并论,认为这两个范畴的内涵非常接近。赫拉克利特的 “ 逻各斯 ” 是永恒的存在,万事万物皆依 “ 逻各斯 ” 而产生。但它不是任何神或者任何人所创造的,而是创造世界的种子,是一种 “ 以太 ” 的物体。 “ 逻各斯 ” 无时无处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但人们却不能感觉到它的存在,然而它的存在是确实的。(可参阅《古希腊罗马哲学》第 17—26 页)老子的 “ 道 ” 同样具有 “ 罗各斯 ” 的这些属性和职能,二者的形象十分近似。 在前四章里,老子集中提出了 “ 道 ” 是宇宙的本原,而且先于天帝而存在;事物都是互相矛盾而存在的,并且处于变化发展之中等观点。此外,老子还提出了他自己对社会政治和人生处世的某些基本观点。这些学说无不充满智慧的蕴含。 思想的放荡 把 “ 道 ” 喻为一只肚内空虚的容器,是对其神秘性、不可触摸性和无限作用的最直观和最形象的譬喻。哲理的揭示,只有扎根于形象,才会使蕴含的丰富性、概括性、抽象性和外延性得到能动和富于想象力的发挥,老子对道的这种不拘常规的描述方式,给予后来道家人物自由放荡的思想和行为以先导和启迪意义。 最引人深思的例子,是对庄子作品中深邃的哲理发挥和艺术形象想象力的极度夸张的影响。《庄子 · 德充符》写了好几个奇丑无比的得道之士,如断脚的叔山无趾,生着瘤子的瓮大瘿,弯腰驼背又没有嘴唇的支离无胯,等等。可这样的人,偏偏国君看其顺眼,男人们乐于相处,女人们甚至争着相嫁。究其缘由,就因为这些人悟道天然,形显而德美,内在的道德美胜过了外在的形体丑。《庄子》一书中,像这样用放荡的思维和古怪的事例来阐说道理的篇章,可谓比比皆是。他说厉鬼与西施 “ 道通为一 ” ,说中央之帝浑地被人为凿出 “ 七窍 “ 而丢了命,诸如此类,都体现出这种特征。 这种超常规的思维方式,对于后来魏晋时期玄学的自由发挥,也有其直接的承袭关系。玄学在残酷的政治高压下,以真对世俗礼教的束缚,主张人性的解放、服膺于自然为其宗旨。号称付林七贤的刘伶,佯狂纵酒,放荡形骸。一次,他饮酒大醉,脱衣裸形在屋里。有人因此而嘲笑他,刘伶却回答说: “ 我把天地当作房屋,房屋当作衣裤,你又为什么走到我的裤子中来呢? ” 这种看似怪诞的言行,却真实反映了清谈人物对人与自然关系、以及对道的特性的理解。老子说: “ 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道家思想主张人与自然关系的谐合,追求个人的生活方式、思想、道德和行为准则与道、自然、天地相契合的最高境界。刘伶的这种惊世骇俗的言行,正是对世俗和礼教的唾弃,正是把自己的精神、肉体融合到自然广大深厚怀抱里的一种实践。 “ 越名教而任自然 ” ,这是魏晋名士的名言。对现实礼教的鄙弃,对自然天性的追求,使得思想放荡、性格不羁的他们,在世俗的眼中总是显得那么奇异怪诞、格格不入。那个临刑前还要弹奏一曲《广陵散》的嵇康,就是一个敢于怀疑和批判的思想放荡者。他竟然对一向被视为 “ 凶逆 ” 的管叔、蔡叔给予新评价,认为其 “ 未为不贤 ” ,只是 “ 不达圣权 ” 而已;不仅如此,他还无法无天的 ‘ 非汤武而薄周孔。 ’ 诸如此类,他都表现出一种独立不羁的人格精神,千载而后,仍让人不能不感叹敬佩。
个人分类: 文学|2974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看现在小学生在学什么——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wuyang2468 2011-5-29 14:05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一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单、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所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绝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    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感。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闷。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再看看现在大学生都学到了什么!
个人分类: 学术交流|3933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
zjzhang 2011-5-29 11:59
第三章 不上贤 ①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 ② ,使民不为盗 ③ ;不见可欲 ④ ,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 ⑤ ,实其腹,弱其志 ⑥ ,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 ⑦ 、弗为而已 ⑧ ,则无不治矣 ⑨ 。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 “ 无为 ” 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① 上贤:上,同 “ 尚 ” ,即崇尚,尊崇。贤: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② 贵:重视,珍贵。货:财物。 ③ 盗:窃取财物。 ④ 见( xian ):通 “ 现 ” ,出现,显露。此是显示,炫耀的意思。 ⑤ 虚其心:虚,空虚。心:古人以为心主思维,此指思想,头脑。虚其心,使他们心里空虚,无思无欲。 ⑥ 弱其志:使他们减弱志气。削弱他们竞争的意图。 ⑦ 敢:进取。 ⑧ 弗为:同 “ 无为 ” 。 ⑨ 治:治理,此意是治理得天下太平。   在老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天下大乱,国与国之间互相征战、兼并,大国称霸,小国自保,统治者们为维持自己的统治,纷纷招揽贤才,用以治国安邦。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处处崇尚贤才,许多学派和学者都提出 “ 尚贤 ” 的主张,这原本是为国家之本着想。然而,在尚贤的旗号下,一些富有野心的人,竞相争权夺位。抢占钱财,给民间也带来恶劣影响。一时间,民心紊乱,盗贼四起,社会处于动荡、大变动的形势。针对社会上被人们所推崇的 “ 尚贤 ” 这一主张,老子在第三章里提出不尚贤的观点,同时也批评了由 “ 尚贤 ” 而引起的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 这一章里老子主张 “ 不尚贤 ” 、 “ 使民无知、无欲 ” ,他设想要人们回到一种无矛盾的 “ 无为 ” 境界。然而,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定是都要不断地发展提高,所以老子的这种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是消极的。 老子看到了古代社会现实动乱不安、矛盾突出,这是出于差别的存在,老子想用减少差别,来减轻或避免社会矛盾,这也有他进步的一面。   在上一章里,老子提出了 “ 无为 ” 的概念,认为要顺应自然规律,做到 “ 无为 ” 。本章里,老子进一步阐述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老子所说的 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不非为。 他认为,体现 “ 道 ” 的 “ 圣人 ” ,要治理百姓,就应当不尊尚贤才异能,以使人民不要争夺权位功名利禄。前面说到,先秦时代关于选贤用能的学说已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各诸侯国争用贤才也形成必然的趋势。老子在这种背景下,敢于提出 “ 不尚贤 ” 的观点,与百家诸子形成对立,似乎不合时宜。不过,在老子的观点中,不包含贬低人才,否定人才的意思。而是说,统治者不要给贤才过分优越的地位、权势和功名,以免使 “ 贤才 ” 成为一种诱惑,引起人们纷纷争权夺利。 在本章里,老子透露出他的人生哲学的出发点,他 既不讲人性善,也不讲人性恶,而是说人性本来是纯洁素朴的,犹如一张白纸。 如果社会出现尚贤的风气,人们对此当然不会视而不见,肯定会挑动起人们的占有欲、追逐欲,从而导致天下大乱。倘若不使人们看到可以贪图的东西,那么人们就可以保持 “ 无知无欲 ” 的纯洁本性。 不使人们贪欲,并不是要剥夺人们的生存权利,而是要尽可能地 “ 实其腹 ” 、 “ 强其骨 ” ,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温饱,身体健壮可以自保自养;此外要 “ 虚其心 ” 、 “ 弱其志 ” ,使百姓们没有盗取利禄之心,没有争强好胜之志,这样做,就顺应了自然规律,就做到了无为而治。这一章与前章相呼应,从社会的角度,使人人都回归纯洁的、无知无欲的自然本性。这样以自然规律治理人事,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了。 老子的 “ 无为 ” 思想和学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进步的一面和合理的因素。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有其一定的自然规律。这规律不由上帝安排、操纵,也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支配,而是客观的、自然的。这种观点对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敬天法祖的观念和某些宗教迷信观念,起到一定的破坏作用。 无为而治乃大治 任用贤才,富国强兵,而后取列国的为一统,本是春秋战国时代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世卿世禄制向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发展之一大时代特征。对人才的重视、使用乃至研究,成了长达五个半世纪的先秦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先秦时代是诸子的时代、士的时代和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由于列国都重视人才的使用,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他们或者纵横捭阖,游说诸侯,或者著书立说,自由阐发自己的观点。多元的政治格局和动荡、变乱的社会现实,为他们聪明才智的发挥提供了最广阔的历史舞台。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大变革中产生的种种弊端,特别是苛重的租税和劳役、频繁的战事所造成的经济凋敝和艰辛的民生,以及统治者的伪善、贪婪、残暴不仁等,都给诸子们以反思。他们希望从理论上来探究其原因。于是,有了从社会本体 —— 人的本性的研讨,来找寻构建理想社会的基石。 墨家、法家对人性作出了 “ 恶 ” 的假定,并因之而提出 “ 崇贤尚才 ” 的主张。主张用积极、斗争的方式来促进社会的改良。他们高扬了人类的能创精神,为先秦社会的发展发挥了良好的积极作用。 与之相反,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纯真的。而种种人类丑恶行为,则应当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会制度造成人性扭曲的不正常现象。由此,老子坚持去伪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东西。摒弃所有引起人的贪欲的东西,尤其是当时流行的推崇贤能的风尚,更被他认为是最易产生罪恶的渊薮。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看来,似乎是难以理解。他理想社会中的人民,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没有奢侈的物质享受欲望,也没有被各种令人头晕目眩的文化或知识困扰的烦恼。他是一个历史的循环论者。在他的眼里,让人们在一种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人类纯朴天真的精神生活,与自然之道相契合,比物质文明虽然发达,但充满着危机、争斗、谋杀和阴谋的社会制度显然更符合于人类的本性。 他所强调的 “ 无为 ” ,即是顺应自然,其治理社会的效力,显然要比用法令、规章、制度、道德、知识来约束人的社会行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这就是 “ 无为而无不为 ” 的基础涵义。而老子的这种社会理想,又是同他的 “ 道 ” 论密切相关的。 出于对自然法则的深刻悟解,老子把适应于 “ 道 ” 的运动,看作是人类政治制度、社会生活以及道德准则都应该遵循的最高准则。具体体现在他政治思想中的即是他鼓吹的 “ 无为之治 ” 和 “ 不言之教 ” 。所谓 “ 无为之治 ” 并不是无所为,而是强调人的社会行为要顺应自然,适用于 “ 道 ” 的运动。李约瑟把这种行为方式解释为 “ 抑制违反自然的行动。 ” 具体地讲,就是要求统治者给老百姓宽松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不强作干预,以顺应自然。老百姓在这种怡然自得的生活环境里,无苛政之苦,无重税之忧,自然会感到这种政策的好处,从而达到了 “ 不言之教 ” 的教化作用。 “ 无为之治 ” 并不是脱离现实的乌托邦,也不是虚渺幻想中架设起来的空中楼阁,它具有现实中施行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最显明的史例就是汉初的黄老无为之治。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和汉楚之争,西汉初期,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凋敝,人口大量减少。《史记 · 平准书》记载当时 “ 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 在这种残破的社会经济状况下,自高祖刘邦开始,实行了黄老的无为之治,采取 “ 与民休息 ” 政策。至文帝时期,更进一步推行 “ 轻摇薄赋 ” 、 “ 约法省禁 ” 政策,使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老子看来,高明的当政者和领导者应懂得自然之道,顺应人的天性,让下属和百姓各尽其能,各守其职,各得其所,相安无事,而切忌用过多的条规制度来进行强制性约束,否则会适得其反。也就是说,最好的政策应该是 “ 清静无为 ” 的政策,不要左一个运动,右一个政策,搞得民众无所适从。要让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安定大治,就像对待井水一样,搅动得越凶,残渣败叶就越是泛起,水就越是混浊,最好的办法不是去放什么漂白粉之类的,而是停止施加外力,让它自己慢慢平静下来,这样井水就会自然清静了。 “ 无为而治乃大治 ” ,这是老子 “ 无为 ” 论给后人的有益启示。
个人分类: 道德经|13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
zjzhang 2011-5-28 22:44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 ① ;皆知善,斯不善矣 ② 。 有无之相生也 ③ , 难易之相成也 , 长短之相刑也 ④ , 高下之相盈也 ⑤ , 音声之相和也 ⑥ , 先后之相随 ,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 ⑦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 ⑧ ,为而弗志也 ⑨ ,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 —— 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① 恶已:恶、丑。已,通 “ 矣 ” 。 ② 斯:这。 ③ 相:互相。 ④ 刑:通 “ 形 ” ,此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 ⑤ 盈:充实、补充、依存。 ⑥ 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 · 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 “ 音 ” ,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 “ 声 ” 。 ⑦ 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居,担当、担任。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 ⑧ 作:兴起、发生、创造。 ⑨ 弗志:弗,不。志,指个人的志向、意志、倾向。   本章内容分两层次。第一层集中鲜明的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说了对立统一的规律,确认了对立统一的永恒的、普遍的法则。 在前一层意思的基础上,展开第二层意思:处于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呢?老人提出了 “ 无为 ” 的观点。此处所讲的 “ 无为 ” 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他以圣人为例,教导人们要有所作为,但不是强作妄为。学术界有人认为第一章是全书的总纲;也有人认为前两章是全书的引言,全书的宗旨都在其中了。   无论学术界在 “ 道 ” 的属性方面的争论多么激烈,学者们都一致认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其哲学上的显著特征。老子认识到,宇宙间的事物都处在变化运动之中的,事物从产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终的、经常变的,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老子在本章里指出,事物都有自身的对立面,都是以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 “ 有 ” 也就没有 “ 无 ” ,没有 “ 长 ” 也就没有 “ 短 ” ;反之亦然。这就是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的 “ 相反相成 ” 。本章所用 “ 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相随 ” 等,是指相比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只是不同的对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动词。 在第三句中首次出现 “ 无为 ” 一词。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的 “ 无为 ” 的规律办事。老子非常重视矛盾的对立和转化,他的这一见解,恰好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具体运用。他幻想着有所谓 “ 圣人 ” 能够依照客观规律,以无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进自然的改造和社会的发展。在这里,老子并非夸大了人的被动性,而是主张发挥人的创造性,像 “ 圣人 ” 那样,用无为的手段达到有为的目的。显然,在老子哲学中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的积极进取的因素。   朴素辩证法的闪光 朴素的辩证法,是老子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份。在中国的哲学史上,还从来没有谁像他那样深刻和系统地揭示出了事物对立统一的规律。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都是在矛盾对立的状态中产生的。对立着的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并能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而这种变化,他把它认为是自然的根本性质, “ 反者,道之动也 ” (第四十章)。老子的辩证法是基于对自然和社会综合的概括,其目的在于找到一种合理的社会生活的政治制度的模式。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的对立面,在人类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善恶、美丑、是非、强弱、成败、祸福等,都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原理。譬如说,如果人们没有对美好事物的认定和追求,也就不会产生对丑恶现象的唾弃;当你还沉浸在幸福或成功的喜悦中时,或许一场灾祸或不幸正悄悄临近。 有个哲学家说过:人们讲得最多的,却往往是他最不了解的,人们对部分事物和表面现象的关注,常常会忽视整体的隐藏在深层次的、最本质的东西。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题西林壁》一诗中写道: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这富于哲理的诗句。表述了对事物全体与部分、宏观与微观、现象与本质等诸种关系的领悟,这富于启迪性的人生哲理,与老子的辩证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上,会发现人类文明的进步是在真理与谬误、美与丑、进步与落后等矛盾斗争中前进的。而辩证法的丰富内涵就包含在全部人类文明史中。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传统文学艺术中有不少体现辩证思维的范畴,就与之有明显的渊源联系。例如 “ 有 ” 与 “ 无 ” ,出自老庄哲学, “ 有无相生 ” 体现了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实际也体现了艺术创作的辩证关系。后世的作家、艺术家,他们逐步从老庄哲学中引申出了这样一种思想:通过 “ 有声 ” 、 “ 有色 ” 的艺术,而进入 “ 无声 ” 、 “ 无色 ” 的艺术深层境界,才是至美的境界。与之相关, “ 虚 ” 与 “ 实 ” 的概念也随之应运而生,而 “ 虚实相生 ” 理论也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美学中独具特色的理论。 “ 奇 ” 与 “ 正 ” 这对范畴涉及艺术创作中整齐与变化相统一的创造、表现方法,为中国古代作家、艺术家所常用。 “ 正 ” 指正常、正规、正统、整齐、均衡, “ 奇 ” 指反常、怪异、创新、参差、变化,二者在艺术创造中是 “ 多样统一 ” 规律的具体表现之一。在创作者们看来,其意味着事物与事物或形式因素之间既有对称、均衡、整齐以有参差、矛盾、变化,彼此相反相成,正中见奇,奇中有正,奇正相生,于是产生出和谐的、新颖的艺术美。倘若寻根究源, “ 奇 ” 与 “ 正 ” 作为对立的哲学范畴,正始见于《老子》五八章: “ 正复为奇 ” 。而将这对范畴移用于文学理论中,则始于刘勰《文心雕龙》。 不容否认,在中国哲学辩证法发展史上,老子的学说及其影响值得大书特书一笔。
个人分类: 道德经|287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人生的最高境界
kerong1996 2011-5-28 16:22
老子《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人须遵从效法于地,地须遵从效法于天,天须遵从效法于道,道须遵从效法于自然!自然是道的法则,好比是道之父母。 凡得道高人,均能够遵从自然,自自然然!从容而平静,淡雅而豁达。其实,自然心就是佛性,佛与道在此得到高度统一性。“九然”人生理念,我以为可算人生处世的《九然真经》: 1、顺其自然。 世间之事,不苛意与强求:不着意,不刻意,不在意。得之是我幸,失之是我命。随遇而安,随缘勿攀! 人世间许多事情,往往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剪不断,理还乱,不如静观其变,顺其自然! 2、遇事泰然 人生之路多坎坷,生活之旅风雨多。遇事要学会禅定,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学会面对,学会抗压。人“定”会胜苍天,从容易过难关。以平和心态度过每一天,让该来的来,让该去的去,顺其自然,坦然地接受业已发生和即将发生的,在风雨飘摇中泰然自若。 “凝神一顾,心归宁静”。 3、得之淡然 人生三大恶,“盈”字总为首。所谓“盈”,就是得之飘飘然,志满志得,骄傲自居。《圣经》“谦卑的人,必使伟大,骄傲的人,必使其卑下”。 4、失之坦然 很多人怕失去,怕失败,往往失去或失败,神色沮丧,意志消沉,失之黯然而不坦然。我本赤条条来,本无身外一事一物,何使己沮丧得失?!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有时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5、卒之静然 人生会遇到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尤其是无故或无辜加到我们身上的不公、侮辱、欺凌,以至于灾难等。我们很多人对这突如其来的侵袭,往往以暴治暴,以牙还牙,一报还一报,至少是愤怒、恐慌、逃避、、、等等。其实,这不是君子之为。君子猝然临之坦然以对,匹夫见辱才剑拔弩张。泰山压顶不弯腰,天地蹦陷脸不变色,静然凛然以对,不着半点慌恐。任你来势汹汹,我自清风朗月! 6、虑思豁然 遇到问题,豁然大度,千万不要钻死牛角尖儿,千万不要小肚鸡肠;凡事想开一些,想远一些。去掉尘俗杂念,悟空般若菩提。“千里写信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至今不见秦始皇!”人生要大气,思想要大度。胸怀有多大,事业又多大! 7、生活悠然 采桑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自得的生活,是惬意禅静的浪漫。人本人,不必可意去做人,世本世,无须费心去处世。远离红尘的喧嚣与浮躁,抽身俗世的争斗与纷扰,沏一壶茗茶,酌一杯老酒,干自己想干而爱干的事情,见自己想见愿见的朋友,从其所好,适志即逍遥!有句口头禅“悠着点”! 8、尊崇天然 天然的东西,是本色的东西。我们一定要尊崇。如 (1)天然的美是天使自然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不必须去自毁天然你的容貌,去整容啊,浓妆艳抹!不要刻意去破坏你的自然美,过分装饰与打扮自己! (2)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不必去挖空心思去做作! (3)天然食物怡人健康。多食天然食物,少吃化肥、农药、发酵物、激素催生出来东西。 ----- 9、无吾超然 庄子在其《逍遥游》里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物我两忘的人,才能做到心无浸染,超然怡得。
14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
热度 2 zjzhang 2011-5-28 11:56
第一章 道可道也 ① ,非恒道也 ② 。名可名也 ③ ,非恒名也。无名 ④ ,万物之始也;有名 ⑤ ,万物之母也 ⑥ 。故恒无欲也 ⑦ ,以观其眇 ⑧ ;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⑨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⑩ 。玄之又玄 ⑾ ,众眇之门 ⑿ 。   “ 道 ” 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 “ 道 ”(“ 道 ” 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 “ 道 ”) ; “ 名 ” 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 “ 名 ”(“ 名 ” 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 “ 名 ”) 。 “ 无 ” 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 “ 有 ” ,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 “ 无 ” 中去观察领悟 “ 道 ” 的奥妙;要常从 “ 有 ” 中去观察体会 “ 道 ” 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 从 “ 有名 ” 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 “ 道 ” 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 。   ① 第一个 “ 道 ” 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第二个 “ 道 ” 是动词。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 “ 说得出 ” 。 ② 恒:一般的,普通的。 ③ 第一个 “ 名 ” 是名词,指 “ 道 ” 的形态。第二个 “ 名 ” 是动词,说明的意思。 ④ 无名:指无形。 ⑤ 有名:指有形。 ⑥ 母:母体,根源。 ⑦ 恒:经常。 ⑧ 眇( miao ):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 徼( jiao ):边际、边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 谓:称谓。此为 “ 指称 ” 。 ⑪ 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 ⑫ 门:之门 , 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 “ 道 ” 的门径。   老子破天荒提出 “ 道 ” 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它的涵义博大精深,可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也可从文学的方面去理解,还可从美学原理去探求,更应从哲学体系的辩证法去思维。 哲学家们在解释 “ 道 ” 这一范畴时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同时也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泉源。不过在 “ 道 ” 的解释中,学者们也有大致相同的认识,即认为它是运动变化的,而非僵化静止的;而且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一切运动,都是遵循 “ 道 ” 的规律而发展变化。总之,在这一章里,老子说 “ 道 ” 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不可以用语言来说明,而是非常深邃奥妙的,并不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加以领会,这需要一个从 “ 无 ” 到 “ 有 ” 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这一章里,老子重点介绍了他的哲学范畴 ——“ 道 ” 。道的属性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这是早已存在的一个问题,自古及今,它引起许多学者的浓厚兴趣。在历史上,韩非子生活的时代距离老子比较近,而且他是第一个为《道德经》作注的学者。关于什么是道,在《解老》中,韩非子这样说: “ 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 ” 这表明,韩非子是从唯物的方面来理解老子的 “ 道 ” 的。在《史记》中,司马迁把老子与韩非子列入同传(还附有庄子、申不害),即认为韩、庄、申 “ 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 ” 汉代的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同样认为老子的 “ 道 ” 的思想是唯物论的。但是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代,情形有了变化。一些学者体会老子哲学所谓 “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的妙义,肯定宇宙的本体只有一个 “ 无 ” ,号称玄学。随后佛学传入中国并渐渐兴盛起来,玄与佛合流,因而对 “ 道 ” 的解释,便倒向唯心论方面。宋明时期的理学家同样吸取了佛学与玄学思想,对老子的 “ 道 ” ,仍旧作了唯心主义解释。总之, “ 道 ” 是唯物还是唯心论,学者们一直有根本不同的看法。   “ 道 ” 的革命性和权威性 “ 道 ” 这个哲学概念,首经老子提出。 这个颇带东方神秘主义的名词,在《老子》一书中频频出现,它有时似乎在显示宇宙天地间一种无比巨大的原动力;有时又在我们面前描画出天地混沌一片的那种亘古蛮荒的状态;或展示天地初分,万物始生,草萌木长的一派蓬勃生机,如此等等。 从老子对 “ 道 ” 的种种构想中,我们完全可以体味到他对 “ 道 ” 的那种近乎虔诚的膜拜和敬畏的由来。老子对 “ 道 ” 的尊崇,完全源于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诚信,这完全有别于那个时代视 “ 天 ” 和 “ 上帝 ” 为绝对权威的思想观念。 “ 道 ” ,对老子来说,仅仅是为了彻底摆脱宗教统治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根据,它比 “ 上帝 ” 更具权威性。 老子的 “ 道 ” 是具有一种对宇宙人生独到的悟解和深刻的体察,这是源于他对自然界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一种强烈的神秘主义直觉而至。这种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着意关注,是构成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石。 源于一种生物学上的意义,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无论在精神上亦或在物质方面,从古迄今,都表现为一种近乎原始的依赖性,有如婴儿之对母体。古人有云: “ 人穷则反本。 ” 这个所谓的 “ 本 ”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也就是指 “ 自然 ” ,这个人类和万物的母亲。屈原长诗《天问》为什么会提出许多对宇宙天体、历史、神话和人世方面的疑问?当他对政治前途和黑暗现实感到失望时,很自然地会产生一种对自然的返归心态和求助愿望。出于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焦虑,推本极源,急切希望找到人在神秘的自然力面前的合适位置。 弗洛伊德的 “ 快乐原则 ” 说,论述了文明给人类带来物质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精神带来了极为沉重的压抑,这是文明之一大缺憾。然而他所说的人类天生的追求快乐的原则,也正是建立在人和自然的谐合关系上。今天,人们在生活需求和文化思想方面涌动的 “ 回归自然 ” 潮流,不也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解释了古代学家们对宇宙自然竭力尽智地探索的原因吗?由此我们也可理解老子哲学里尊崇自然,否决知识,追求 “ 小国寡民 ” 的政治生活,以及对 “ 道 ” 纯朴本性和神秘的原始动力的渲染的历史原因所在了。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上移,陪里执命,政治和社会关系均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当现实社会中的氏族制束缚着历史的发展,旧有的 “ 天命观 ” 和 “ 天道观 ” 同样也束缚着思想的发展。老子形而上学的 “ 道 ” 的提出,是从对自然史的认识上寻找否决 “ 天命观 ”“ 天道观 ” 的理论根据,因而具备了中国古代哲学史的革命性和合理性。
个人分类: 道德经|3485 次阅读|5 个评论
"傻帮"是个笑话
热度 8 magictttt 2011-5-25 23:17
“傻帮”解散,我很欣慰。“傻子”结成帮派,和宗教是同样的,可以称他为“娱乐教”。“傻帮”的精髓在于娱乐,也就是追求一种乐呵呵傻笑的状态。初衷原本是好,毕竟,几乎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追求,正如基督教追求善一样。然,任何追求,一旦结成帮派,以教的形式存在,便会和初衷背倒而驰,越走越远。 傻子不是石头,无知才是石头。傻子和无知是两个概念。 1 为什么要无知 《道德经》 第 19 章: 绝圣弃智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王蒙释义: 什么圣贤,什么大师,什么高人,什么榜样,去他的吧!去了他们,让老百姓生活得更踏实更舒服一点吧,老百姓会从为政者的清明务实中得到上百倍的实惠。什么仁义,什么道德,什么牌坊,什么功德碑,去他的吧!去了它们,老百姓也就自然地孝亲爱子,享受天伦之乐,回归人性了。什么能工巧匠,什么技术超凡入圣,什么绝活绝艺绝品,去他的吧!没了它们,连偷盗者也不会出现。 圣智呀,仁义呀,巧利呀,这三个方面,作为文化是不够有效的,我们还需要其他的补充与精神归属。就是说要在意素净,坚持朴质,减少私心,控制欲望。 鬼王说:无知即全知。和这里讲的绝圣弃智,是一样的。 智本身,只是一种欲望,是罪。 傻本身,也是一种欲望,也是罪。 因为不想被人说成傻子,于是求知,追求智慧,然后有了忧愁。 因为不想忧愁,于是把自己变成傻子,其实依然有忧愁。 智者和傻子的不同在于,智者先为自己愁在为别人愁,傻子先为别人愁再为自己愁。 正面就是反面,反面就是正面。为别人愁,就是为自己愁。为自己愁,就是为别人愁。 无论求傻还是求知,都无法从忧愁中走出来。 真正可以让人走出忧愁的,是无知。 2 无知不是“傻” 《道德经》第二章:知美即恶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王蒙释义: 都知道什么是美,就丑恶了,因为知道了美也就等于知道了美与丑的区别,就有扬美贬丑的事情出现,就造成了纷争、夸大或缩小、伪与饰各种美的其实非美丽的弱点。 都知道什么是善,就不善了。同样,就有了善与恶以及中间无数细微的等级差别,就有扬善抑恶、隐恶扬善或隐善(对对手)扬恶,就要纷争、夸大或缩小、伪饰这个善。而这是不善的。 所以说,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前与后,都是相反相成、相克相生、相比较而存在,谁也离不了谁的概念。要一个不要另一个,根本不可能。所以有道行的人、得道之人,不做那些虚妄的事情,不说那些无用的蠢话空话假话。不硬较劲而使事情自然做成,不声嘶力竭而使教化润物细无声。让万物自然发展运作,不越俎代庖。有了创造和成绩,并不据为己有。有了作为,并不依仗之端起架子。有了功劳,也不因而自傲膨胀。越是不争夺不膨胀,你就越有威望。越有公认的成就,越是否定不了,抹杀不了,歪曲不了,遮蔽不了。 老子说:知美即恶。同样的道理,知傻即智。 傻和智对立者存在,因为有了傻才有了智。 真正的无知,是无傻无智。 3 傻帮是科学网的一个笑话 《道德经》二十四章:企者不立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王蒙释义: 踮起脚跟来拔高,很难站立稳。跨越式的走路求快,很难用这种方式行路赶路。自己总是表现自己,急于兜售己见的,未免糊涂不明白。自以为是的人,总是要让别人承认自己一贯正确的人,反而不可能光耀彰显。自吹自擂的人不会有多大功劳留下或被承认。骄傲自满的人,得不到(长久的)尊敬与服膺。 从道的观点来看,上述这些强求与自我中心的多余表演,就像剩饭或者赘疣一样,只会令他人烦厌。所以真正掌握了大道的人是不会这样干的。 傻只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偷着乐是天底下最大的享受。 傻子告诉别人:“我很傻”。正如,智者告诉别人:“我很聪明” 人家看到的不是傻也不是聪明,是虚伪。 虚伪是笑话。“傻帮”也是笑话。 不要标榜自己的傻,正如不要标榜自己的聪明。 4 集体是个坏东西 我个人,对一切形式的集体都有着排斥,包括家庭,学校,国家,民族,宗教。 文革和纳粹是集体主义的必然结果。 以前被朋友拉去听安利的成功学课程,觉得很疑惑,“为什么完全经不起推敲的理论,在集体而亢奋的环境中,很容易就被当成了绝对真理?” 关于集体的危害,我的理解不是很清晰,无法进行深入的诠释。上面只是说了自己的一点感受以及疑惑。若是有网友对集体的危害,有着深入的了解,很希望你可以在留言中具体谈一谈。 5 信仰也是坏东西 托尔斯泰《复活》妙语 节选 1: 这里所做的一切事情是最大的读神行径,所有这些用基督的名义干出来的事情正是对基督本人的嘲弄。 节选 2: 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宗教信仰,那都是因为人相信别人而不相信自己。过去我也是相信别人的,结果就迷了方向,好比到了原始森林里一样。我简直晕头转向,心里料着再也走不出去了。……信仰有许多种,灵魂却只有一种。你也有,我也有,他也有。那么各人只要相信各人的灵魂,大家都会联合起来了。人人都保住自己的原来面目,大家就合成一个人了。 圣经有个说法:“信我者入天堂,不信我者入地狱”,这句话,其本身就是反基督。 基督只在心中,心中的一滴泪,并不是信仰。 无知也是心中的一滴泪,只知道笑,不知道哭,并不是真无知。 6 什么才是无知? 鬼王在 《同路人 》中说: 我们只需要说出自己的起点, 也就是好坏, 同路人就会在你身边。 做到无知,只需要做到真实,说出自己的起点,也就是好坏。 真实是无知的起点,也是无知的终点,真实,就是无知。 真正的无知,不是傻,是无欲无求的随心所欲。 想笑的时候,放声大笑。 想哭的时候,嚎啕大哭。 无知的婴儿,每一天都有笑有哭,唯独没有忧愁。 以上,是我对无知的理解。 扩展阅读 王蒙-老子的帮助
3450 次阅读|23 个评论
民主绝不是仙术
热度 9 iwesun 2011-5-24 16:04
民主绝不是仙术   蒋妖一直想表达一个意思: 不要喊民主,因为时机未到,仙气还没有深入民心的时候,你会搞出来个妖怪。   他一直在说五四的坏话,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仙气还是不能断的,一断就Over了。   他一直摆弄繁体字,忽悠孔子,甚至有意抬高孔子,抬得比老子还高,唯独不敢再抬得比佛祖还高。   他是故意的,美其名曰: 破空 。   丫头气愤之极。   丫头确实不明白老蒋,到底在搞啥。   你怎么问他,蒋妖都不会说,打死他都不说,比共产党员还坚定!   这一切都是幻术!    先用幻术来培养仙气,再用仙气培养仙苗,仙苗长大了,开花结果了,就可以品尝仙桃了。    他管这套幻术,叫超现代。   一天到晚讲些廉价劣质的笑话:    我做艺术家都一个礼拜了。   你是笑还是不笑啊?      俺是抽水马桶,蒋妖玩啥,都逃不过抽水马桶的眼睛的。   蒋妖的套路其实也不是啥新鲜玩意儿。    姜永进 : 中华民族的局限性    zgg : 中华民族不是一个纯粹的民族,是中原文化的文明吸引着周边的少数民族不断地融合在一起!所以汉族最不纯了,中国从古代到民国都是爱家不爱国,这个问题很普遍,所以出汉奸就很多。但是中原文明中最大的一个能把周边民族统一在一起靠的就是专政,这个是秦始皇时期开创的,中国人已经适应了专政,真要民主,中国大多数人还不会行使自己的权利,而且很不理智,为了小利就出卖自己手中的选票很多,加上西藏、新疆、云南这些地区不是很好统治,民主很难。民主是一个很昂贵的政治、民众的素质是民主的前提,所以要民主前还是要提高国民教育水平!    姜永进 : 同意。基层的民选试点很失败。   Me: 历史虚幻的天空   我原本是想写一个系列,深入讲讲这么问题,中间被妖怪打断了,就没兴趣了。    民主和仙术毫无关系,和一切狗屎无关!    民主的真正来源不是仙术,也不是哲学这托狗屎。    雅典和希腊,为什么被我们称之为民主的发源地?    有人说是海洋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差别?    海洋文明和农耕文明到底差别在哪里?    是吃鱼DHA多,就比吃五谷要聪明?    又中了蒋妖的幻术。   海洋文明是表象,根本上是一个商业社会。    雅典和希腊文明和我们这些种地的文明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城市联邦的基础就是商业社会。    雅典和希腊的全部文化特点都是建立在 商业 基础之上的。    频繁的商业活动,其本身就必然贡献法制和民主,两大孪生兄弟。    君王在商业化社会,本来就是无法生存的,是一个破坏者。    民主从来就不是仙术!    蒋妖用幻术搞多少年的仙气,都是白搭,俺放个屁,就能把他的仙气吹的无影无踪。    现在流行的民主的文化成本说,其根本就是一群猥琐的仙狗们,一边不喜欢真命天子杀他的头,一边又沉静在红楼里面的太虚仙缘,一边摆出荷尔蒙=0的仙风道骨模样,一边对着王母娘娘的蟠桃哈喇子流的三尺长,装腔作势以吸食别人的灵魂,抢占仙界的牌位罢了。   把民主作为仙术还追求,就彻底中了蒋妖的奸计。    民主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利益的碰撞的必然结果,和仙术毫无关系。    我说了几次,昌平某农村的农民,公开贴出告示,拍卖他的选票,是一种真正的民主精神,而不是被蒋妖之类的贬低,农民不懂民主!    选票从来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选举谁都不能带来利益( 因为这种带了帽子的选举,其本身就是逗你玩。 ),那么唯独拍卖选票本身,就成为了真实的利益。    真正对民主坚定不移的灵魂,会对这样的拍卖选票的农民,拍手称快。   因为, 我们在上帝面前,人人都是农民和奸商。   仙是装出来的。    仙术的民主,本身就是幻术。    所以,你叫毛搞民主,绝无可能,毛在妖兽世界的牌位,比蒋妖是高几个数量级的。    民主从来就是世俗的,是奸商们勾心斗角的世俗的平衡。    民主和仙术毫无关系,不存在任何狗屎的成本,只要深化商业社会,就O了。    蒋妖一直在妖言惑众,大家还觉得他心地善良。
755 次阅读|79 个评论
安吉【老子】走了,一句话也没有说。
热度 2 sheep021 2011-5-20 09:29
视频: 安吉婴儿接种卡介苗后全身萎缩中午去世 简介: 【东方卫视《东方新闻》】安吉递铺镇卫生院,躺在妈妈怀里的小睿睿微睁着眼睛,脚上挂着点滴。他不可能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感受到的只有痛苦…… 当年,老子西行之际,在 函谷关被卡, 留下【道可道,非常道】等五千余言。今天,安吉【老子】,在苗介被卡,径直西去,一句话也没有说…… 相关链接: 老子转世——浙江恐怖医疗事故:一针卡介苗婴儿变老头(图)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25 次阅读|2 个评论
“寂寞”科研无限好,只要远尘嚣!!!
caojian123 2011-5-19 14:00
得道之人,常训导学生,科研要耐得住寂寞。我承认,远离喧嚣,远离灯红酒绿,全身心扎到书堆里,整天在电脑上乾坤大挪移,晚上还在实验室晕头转向,相信傻子也会炮制出很多科研成果。 可不管怎么说,只要是一个正常人,很难耐得住寂寞,除了2种人:确实对科研着迷的人和确实为科研而科研的人。前一种人,好像在我的影响中,并不常见。倒是后一种人,隐隐约约感觉好像占绝对优势。他们的目的很明确,未出名挣大钱之前,苦心科研只是为了资本累计,以将来投资;成名富有后,精心科研,只是为了把雪球滚大。这种人倒是很幸运,因为我们的评价体系不在乎研究成果质量,而在于数量也。只要你有足够的SCI,加上富有中国特色的关系网,经费自会从京来。 以前,我鄙视;现在,我佩服,因为他们领悟了科研的精髓:论文数量第一,老子就是天下第一。正因为此,他们还时常转换角色,从古到今,从宇到宙,开始多元化研究。荒唐的是,他们角色转换往往很成功,半路出家也能结硕果。从纯粹的自然科学到半自然科学到半社会科学再到纯粹的社会科学,一路高歌走来,路途坦荡,他们也坦荡荡,终究练就金刚不败之身,只有有钱,没有做不了得课题;只要有课题,没有他们不能申请的。我承认,个体有差异,但差异咋就这么大呢?我为什么成不了一个全能呢?体操有全能,科研也有全能啊,建议以后来个科研全能打比赛,看谁是大满贯得主。不过,我确信,诺奖得主一定无缘。据此推论,外国人也无缘;再推论,得主只能是独一无二的中国人了。 不是窗外的景色不好,只是因为寂寞太诱人;不是因为寂寞太诱人,只是因为体制太美好。 寂寞无限好,只要远尘嚣。
33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载】博士是什么?<原:Matt Might;译:阮一峰>
热度 2 sunnyrsgs 2011-5-9 11:51
美国犹他大学的助理教授 Matt Might ,用这组图解释,博士学位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说,每年都有新生的入学教育,但是有些观点语言说不清楚,不如画图。 原作: http://matt.might.net/articles/phd-school-in-pictures/ 译作: http://www.openmobilefree.net/?p=670 我觉得,这组图真的很好懂,而且一点没错,博士就应该是图中的意思。老子说”大道至简”,可是真的要很简单地表达出来,却是非常难的一件事。 1. 假设人类所有的知识,就是一个圆。圆的内部代表已知,圆的外部代表未知。 2. 读完小学,你有了一些最基本的知识。 3. 读完中学,你的知识又多了一点。 4. 读完本科,你不仅有了更多的知识,而且还有了一个专业方向。 5. 读完硕士,你在专业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6.进入博士生阶段,你大量阅读文献,接触到本专业的最前沿。 7. 你选择边界上的一个点,也就是一个非常专门的问题,作为自己的主攻方 8. 你在这个点上苦苦思索,也许需要好几年。 9. 终于有一天,你突破了这个点。 10. 你把人类的知识向前推进了一步,这时你就成为博士了。 11. 现在你就是最前沿,其他人都在你身后。 12. 但是,不要陶醉在这个点上,不要把整张图的样子忘了。
3906 次阅读|2 个评论
周易,老子,孔子,韩非子
zhyk97 2011-4-22 23:08
周易,老子,孔子,韩非子
《周易》是变革的哲学,《老子》是不变的哲学。孔子是中庸的哲学,老子是否定的哲学,韩非子是斗争的哲学,老子是转化的哲学。---易中天语
3955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子也站起来了(图)
热度 5 sheep021 2011-3-20 17:11
函谷关老子圣像揭幕   3月18日,老子圣像在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揭幕。老子圣像高28米,重60吨,为紫铜锻造贴金,总投资2588万元。函谷关是老子著述《道德经》之处,也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目前已建成为一个融军事文化和老子文化为一体的人文景区。新华社记者赵鹏摄 继孔子之后,老子也站起来了,而且是金身。 自此以后,不知道诸子百家,及其子子孙孙,还有多少人要站起来。一个塑像,2588万元,架不住人多啊。花费不菲。千万不要出现死人压死活人的局面。哈哈。 传说老子骑青牛西行过函谷关,准备到秦国去讲学,函谷关的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到。尹喜早闻老子大名,诚心邀请老子在函谷关小驻,在尹喜的再三恳请下,老子著述5000字西出函谷关而去,后经尹喜整理而成《道德经》。几年应该是老子诞辰2582周年,所以总投资2588万元。按照这一逻辑,如果是给黄帝塑像,应该不少于5000万元 见:万人诵经(函谷关老子诞辰2581周年摄影) 来源:自由天空技术论坛,原文链接: http://sky123.org/thread-33526-1-1.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30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致我未来的儿子 ---- 再读《傅雷家书》有感
qhnuliulei 2011-3-17 16:28
本文为朋友撰写,经允许转载在此 我来到到你爷爷的世界里你爷爷正是我这个年纪,艰难、无助、困惑、迷途的我忍不住想给遥遥无期的你写封信,希望你出生之后不能像老子一般悲哀。我一遍遍的看《傅雷家书》,越觉得家庭教育不是一代人就能做好的,需要至少两辈人的努力,就如以前那些志士们一般,有些东西注定要牺牲的,我为你已待命多时了。 我的儿子你一出来,就大吼一声,一则庆祝,二则要求,庆祝我和你母亲电影一般的故事终于获奖了,要求是你的到来需要我诸多的努力,你需要一个非凡的人生,这只是开始。你的奶粉我可能不愿花钱买“三鹿”,我会用动物的乳汁来代替,你可知道罗马城的创建者是喝狼奶长大的。你要做好准备,你一开始就得忍受孤独寂寞,我要从小培养你的独立,不能太依靠不能太依恋,我会让你一个人爬来爬去,我只会站在旁边观看,不会你一直长在父母的怀里。出生到会说话这段时间里我要你一直保持最原始的举动,让你实实在在亲近自然。 等你会说话了,我必须先教你会说甘肃临洮方言,这样你不至于忘祖不至于忘了你的先人,其次是汉语,再次是外语,只可惜我的外语太无奈了,英语平平,你要出于蓝胜于蓝,刷平老子没过四级的耻辱,让你彻底对外语有好感,重拾我此刻的信心,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还要学会一门少数民族语言,让有些人汗颜,在以后的日子里,或许你一不小心会与民族英雄擦肩而过。对我们母语的热爱要彻头彻尾,你必须学好语文。四大名著咱就不读了,因为都是讲故事,没啥质量。我们先从经典开始,先让老子教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慈,捡,不敢天下先”这是老子的三宝,你得学好,咱们再学庄子,学庄子行文的华丽,如今一切都是形式,不华丽得不到女孩子的芳心,请你务必学会用华丽的辞藻,用飘逸的思维来对待周围。其实老庄只能修身,不能齐天下,老庄那是文人修复自己创伤的工具,老子希望你少一些文人固有的受伤情绪和强说愁的柔弱,我要你做有杀伤力的文人。读史可以后鉴,咱读点《汉书》和《后汉书》。汉魏人的胸怀更近原始,味道浓,苍茫一片,千载之下,犹令人缅怀不已。魏晋的娇柔咱也不读了,但魏晋风骨你得学学,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些特点构成了 “ 建安风骨 ” 这一时代风格。 “ 建安风骨 ” 被后世的诗人们追慕着,嵇康的架子你可千万别有。我必须得让你读读唐诗,唐文化之灿烂和广博后世所不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宋词中的花间词咱也不读了,大多都是婉约之词,温庭筠,柳永这些人人品也不咋样,酒色之徒,我们都是传统之人,所以敬而远之,倒是看看苏轼,你处事不乱,能练得滚刀肉之魄力。元曲流传下来的也都是些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薄情郎负心汉,对你的思维价值生成不利,我们避而不看,明清的书我是没看过多少,但我佩服民国的文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年代,鲁迅,胡适,这些人今天实在是培养不出来了。现代的书我要你死命的读,他才是最贴近如今思维和社会的,先锋,伤痕,实验,这些你就别看了,我不想让你从小就缺失真善美,只会批评不会建议,少读点青春小说,多花点时间在文学史上面,学之以渔,尽管理论枯燥,但你必先从理论入手。外国人的文字,我们国家的翻译蹩脚,我怕你的理解坏在这些二把刀的手里,只希望你苦练外文自己读原本,博尔赫斯,卡夫卡,你别管他啥魔幻现实主义啥狗屁主义,只要对你的人生能起指导对你的认知有帮助的你就死命去读,这一方面我会给你提供诸多条件的,因为老子一直筹建一个家庭图书馆。我要求你的文学素养要在时时刻刻保持一个进步的状态,让你实实在在体会书籍的进步作用,让你一直有读书的欲望,并保持这种习惯,手不释卷,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在我国教育社会化过程中学校起着非常关键的最用。我本来想自己教你,可不能在你年少社会化的过程中脱离伙伴,这将会对你的成长不利,所以我就把你托付给学校了。我要你保持一个上见的状态就好,也不希望你多么的优秀,至少你要给在某一领域与众不同。我不指望你高学历,但愿你高能力,不能让这种软化的教育使你丧失大无畏的追赶拼搏精神。我上学这会我一直埋怨一直怀疑,可一反省自己做得太差,与祖国教育我之初衷相悖,我还祈求谁给我出路,只有自己。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生生不息,你慎重前行。我只能给你无知的援助,不会给你压力让你去攀登中国教育的巅峰。高考是你老子这辈子最大的耻辱经过,考了三番五次,才勉强进了个三流学校,我儿一定洗刷我的罪恶与耻辱,一炮就能打响。自古英雄多磨难,我要你不能承受我这般磨难。 除文学素养以外,我必须培养你的艺术素质。我认为音乐贯穿人生的每一个细节,当音乐从心底流过,心情便象蓝天一样清澈。你老子从小钟情摇滚,三年一直听的是金属,自己喜欢重金,工业,迷幻,新金属,这些宣泄的音乐是我更加愤怒更加激动更加趋于疯狂,喜欢民谣,一直沉浸在新民谣当中,听着张楚悲天悯人的呼喊,听着家乡味很浓的野孩子乐队,一直迷幻于地域的思考和坐井观天的无奈,一直觉得只有极端音乐才能抒发自己的困惑与感受,在今天我看来以前我就是个乡巴佬,永远作着下里巴人,我的儿子你要先听古典。我要让你从《安魂曲》的哀哭中,彻底感受一个隐忍宽恕遗忘的天才是多么可敬。没有哀伤没有怀疑的音乐才能使你平静思考。好好感受一下舒伯特快乐,风雅,感伤感受他心灵深处的抑郁,感受“他世界”的惆怅。舒伯特的音乐太纯粹简直就是诗,相比之下,贝多芬来自自然地浪漫气息,在尘世里追求幸福,感受贝多芬音乐动的力量和和节奏,不像舒伯特为了和弦而追求和弦,情感与想象是音乐的灵魂,多听听能体现意志的音乐,还有我得让你更多元一点,李斯特,法朗克你也要涉及一点,还有我们民族的东西。我要你之学会一门乐器,最好是钢琴,民族乐器你得学会古筝,这是我对你理想,不要像我眉毛胡子一把抓,到头来一无所长。 对待书画,我希望能让你学会鉴赏就可以了,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灵就足以。不强求你能画画写字,但字绝对不能过于难看,不能坏了老子的一世英名。我让你练字必须得从帖入手,尽可能让你体会现代,等你有成绩了再接触碑刻,中国书法的精髓,楷书隶书在碑刻,草书行书要大量熟读古人字帖,你可以择其一。我内心里倒是希望你认真钻研我们本地的书法,取法敦煌武威汉简,致力于地域书法性格的探求。关于书画我的要求并不高,只是希望你有个态度,不要辱没了我们家人对书法的钟爱。至于画画,我内心是不希望你涉猎的,西方绘画的功底的训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讲天赋,中国画那是综合素质的提升下才能挥洒出你的心境的艺术,所以都是很难的事。但作为艺术的形式你不得不重视,于生活想通相关联的艺术形式你得好好体会,泰纳的《艺术哲学》,黑格尔的《美学》,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宗白华,朱光潜,李泽厚的书这都是你的必读,你得做好准备。艺术修养的好坏决定你生活的质量,我的下大工夫为你铺路架桥。我要残酷的剥夺你的少年闲暇,来完成我对你的要求,让你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一步步迈向理想与博学。艺术只能修身不能养家,切记! 我最想让你成为作家,自由撰稿人。相比其他职业这个职业既要极强的个人素质和社会圈子,又要较高的经济来源,所以你不光要学书本还要学做人。你老子我少年爱好广泛,以至于如今就是非洲人眼中的中国清凉油,貌似感冒,蚊虫叮咬,提神都能治,但其价值就是一元钱,博而不专是我最大的弊病,所以你我的意识里你必须就靠一门手艺吃饭,绝对不能把爱好当职业。博要在专的基础上存在,你要练就一门独门功夫漫步武林。在作家的世界里,你要有故事要会讲故事,所以你得经历你得历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要阅人无数,所以我要你选择一条长路坚持走下去,即便暂时得到不多,却一直沿着你理想的方向焦灼前行。我希望你是文人,但不要有文人那柔弱的外表和内虚的意识。我要从小让你健康膳食,彪悍,孔武有力,我的性格目标是凶悍,亢奋,激情,玲珑你得找我的模式走下去,外方内圆,温柔一刀。用傅氏的话说“一个人没有灵性,光谈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究、当世腐儒、八股专家也鲜矣!为学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目光。“通”才能成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观天的危险。”,我倒是你做个文痞或者敢说话会说话的人,丢弃千百年来的文人酸气,做个磅礴大气的文人,做个有文化的流氓也比你做闭门造车出门不合辙的死板学究要好,所以我的对你特殊训练特殊教育。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上段已给你提出了,你必须得彪悍,不能病怏怏的弱不禁风,立于世不光要会讲道理,以理服人那是正常状态,我希望你要有做出非常规手段的基本身体素质。多运动,就像学一门乐器一样你也要擅长一门运动,我希望最好是散打或者跆拳道,你能在一个不公平的场合可以扶弱帮小。我也没叫你动手,我是想让有意识的做强自己,这也是素质的培养。 我一直奉《傅雷家书》为艺术学徒最好的修养读物,也对傅氏之家教颇为赞赏,所以我儿子,我要大肆虐待你,这是我这辈子只可赎罪的方式,望你能理解!我希望子承加血,但也不像弗洛伊德爷孙俩那样,一个一开口就是性压抑一个一画画就是畸形病态的主题,或许这就是家庭教育的偏差,可效果也很好,我们是平凡之辈,要有超越意识,希望那天你踩在我肩上我老的当不了梯子之时,你冷眼看我。我俯首叫你老子,我也为你自豪!做人就做好人,做坏人你得提前要有家庭潜意识支持,我不信,你爷爷也没交给我,所以一切都得靠自己挖掘。 我也知道我的这么多期望你能实现一二已经不易,但我对你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已经出台了,至于你的选择年少时由不得你,希望你在娘肚子里的时候就有所准备,父子连心,望你肚中有知,立志做个强人。 常常想到人在大千世界,星云世界中是多么微不足道,给未来的你写信,实在狂妄可笑。如今信息社会,无纸交流,我想用这最古老的方式把我如今的思考写给未来的你来惦念我这颗一直游走于城市却无奈落脚的旅行,漫步在这人生,一切往事最终都是消失,而希望总在人的意识里炫舞,与太阳一同升起的不仅仅是希望,还有我的潜藏的真情。 儿子,你好自为之,希望你不虚此行!
3058 次阅读|0 个评论
君权天授和君权科学授
热度 6 iwesun 2011-3-15 22:12
君权天授和君权科学授   王震,死了没有?   我是不知道。   但他是个诚实的人,“老子打天下,老子就的坐天下。”   第一代领导人,都是有战功的,类似现流行的百家讲坛的语言,就是“功臣集团”   第二代之后,功臣集团,就会逐渐成为君王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再往后,君王也不讲打天下了,而讲“君权天授”,就是为了逐渐摆脱“功臣集团”的羁绊。   但现在有个问题,孔家店都达到了,“功臣集团”铁定了是要逐渐疏远的,不讲“君权天授”,还能讲什么呢?    君权,科学授!   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来历。   也是,为什么在天安门立个孔子像的,根本原因。   表明一下态度,功臣集团是要逐渐疏远的。   我们这个猴子的国家,是不能开放意识形态的,倒不是什么理想问题,就是一个现实问题。   君权,总得有人授予啊。   中国,将成为一个最讲科学的国家。   尽管,   直到宇宙灭亡,也和炸药奖无关。
332 次阅读|6 个评论
无题
shuilinxi 2011-2-25 22:46
理论都是越简单越好,领悟到的比学到的好,遇到看不懂的理论不用太执著,开心就好. 很多经典看似很玄,实际上是希望每个人找到自己再忘记自己. 其实老子也不想写道德经,正如我从未讲过一字佛法,正如无字天书. 因为老子是个很聪明的人,他知道自己把思想变成文字注定有其错误的一面。 事实也证明老子和庄子建立的体系是一个含错的不完备体系,但是这并不抹杀这种体系的优势。 象孩子一样去一种充满好奇心和纯真的心看这个世界去领悟这个世界,去做研究最好. 在孩子的眼中没有大师也没有功利,只有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 孩子的眼睛和这个大自然是最美的. 简单的理论往往含有巨大的复杂性, 玄正是通往隐性知识的途径. 而隐性知识是现代知识经济竞争力的核心. 现代的科学是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统一.
个人分类: 科研|19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老子的老师是谁 道德艺术
readnet 2011-2-25 12:22
从封神演义中看, 老子的师傅是鸿钧道人,他的原身是混沌(就是盘古开天前世界的状态), 鸿钧有三个徒弟,大师兄是老子,二师兄是元始天尊,小师弟是通天教主,这就是封神演义中的说法。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464682.html?si=1 老 子 目录 ·老子其人 ·老子新说 ·孔子问礼 ·道家哲学 ·基本观点 ·老子出关 ·重要哲学家之思想 ·发展时期 ·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老子故事 老子其人 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 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 谥曰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 (今河南鹿邑东太清宫镇,古属亳州谯城)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 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一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老子》一书也称《道德经》。(《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老子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 老子新说 老 子文产生于中国春秋末期,史经周景王变法、战国纷争、秦始皇“焚书”和汉武帝对老子“绝其道”,其诸多版本仍然传抄、传印了2500多年!这个历史奇迹用汉武帝下属司马迁《史记》解释说:是老子见周朝将亡,隐居到边关,为关尹写的五千余言道德文章。这,难以令人信服!周王室的诸多古籍都没流传下来,而一位所谓的“古代图书馆长”在边关写的文章,竟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传文全国、流传百世?纯属无稽之谈!历史上肯定是掩盖了周朝末期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老子的其人、其事。 经过对先汉史料的逻辑考证,认为历史上周朝春秋末期所谓的“王子朝之乱”实际是“单穆公之乱”!“王子朝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桩最大的冤假错案!它的主要矛头就是针对老子文和景王变法,并因此引发了一场以单穆公为首“亲下以谋上”的反变法派对以周景王、斌起和王子朝为首的官道理论变法派的大屠杀和中国两千多年的理性黑暗,这在先秦的《左传》《国语》等史科中均有记载。 老子文是公元前 522年周景王改革周朝 300年来政策钦定的“令德”,因为这一年《左传》记载:鲁大夫闵子马公开攻击周朝不学周礼,歪曲老子改革周礼的“无学”理论是“不学”。老子文也是公元前522年周景王无射钟的律文,因为这一年《国语》中记载单穆公反对景王铸无射(“宣市哲人之令德”的钟),他攻击老子文“有狂悖之言,有眩惑之明,有过慝之度……三年之中而有离民之器二焉,国其危哉”!也因为钟上的律文无先后之分,造成了帛书抄本“德经”在先,而其它抄本“道经”在先的差别。正因为以上的原因,战国时期的韩非子才称老子文是“老子贵虚静而重变法”,说单穆公政变是“亲下以谋上”,说老子文是《周书》,留传下了春秋末期各国的不同抄本。 老子文是春秋末周朝变法的纲领、中华的《义经》,由于公元前 524年景王的突然去世,单穆公才得手勾结晋国政变,实现了大贵族的霸道对追求为民作主的王室、旧臣和百工的野蛮残杀!至此,中国这头雄狮才沉睡了两千多年,周朝理想才成为痛苦生活中的普通中国人的一种慰藉的梦幻。人民怀念他们,把他们称为中国的神,把老子奉为“太上老君”。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认真研究一下老子,澄清一下历史、上可以告慰古人,下可以警示来者,今可以借鉴经验,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重要工作。 老 子生于周灵王时,曾与太子晋和景王怀有同样的变法抱负;职于周景王时,曾任建设大臣“司空”、主笔周朝变法纲领;死于周敬王时,曾适楚、离周去秦问祖归宗。 老子生于公元前 570年左右,约比孔子大二十岁,是他的老师。老聃是王族,《左传·定公四年》说:“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为大宰,康叔为司寇,聃季为司空,五叔无官。”家族世袭周朝司空之职。《史记·管蔡世家》说:“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封季载于冉。”冉即聃,因此季载又君称聃季——聃国的君主,老聃就是这一事实的继承人,因此又官称老君。聃季是成王的叔氏族,因此也是昭公十二年甘悼公要去除的成王叔氏聃季族人的老阳子。老是对文王老儿子聃季族的族称,老子本名老阳子,字来,学称阳子,爵称伯阳,师称老子(子学家),官称老聃或老君,随王子朝携典籍奔楚国曲仁里时字称老莱子。因封地在南之沛泽——聃国彭地(开封一带),后人又称他地主名老彭和彭祖。“李耳”是汉武帝反黄老之道时,对“聃季”两字各去一半的贬义反称,无先汉依据。老子曾任周景王司空,“单氏取周”后离周去秦问祖归宗,死于泰国。 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道德经》,在战国时韩非子称为《周书》,在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时则直呼《老子》,《史记》始称“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汉景帝以黄子、老子义礼改子为经,杨雄《汉志·蜀王本纪》说“老子为关尹喜著《道德经》”,《边让老子铭》说“见迫,遗言道德之经。”可见,对老子文最早的称谓,是韩非子的《周书》。周时,晋国师旷称此举为“修《义经》”,周太子晋说是“立义治律”。最近,安徽涡阳县郑店村考古发掘出老子在楚国时居地,有关尹墓和圣母墓及圣人老子石像,有春秋时陶制井壁及“敕撰”“混元降诞”等残片。 依据这些线索,我们很容易找到《周书》——老子文与两千五百二十年前周景王“铸无射”钟的关系:因为当时各诸侯国抄写铸在圆钟上的《周书》顺序和六书文字不同,造成流传到现在的汉墓帛书《德经》先于《道经》而其它传本《道经》先于《德经》,以及文字等差异的根本原因。其它理由无解。 老子的社会哲理博大精深,主张辨而不辩、知无创有、公乃王,目的是完善社会精神和机遇建设,他是古今少有的社会辨证逻辑大师。 孔子问礼 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一书。 道家哲学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 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道家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黄帝、老子为创始人,并称黄老。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老子》第25章)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 其后,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 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但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宋明理学更是揉合了道学的思想发展而成。 道家与道教。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因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故名。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时宗教形式逐渐完备。奉老聃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故道家与道教常被混淆。 基本观点 道家哲学首先不同于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学即在解明此一原理性内涵,而得以提出一个活泼自在的世界空间。透过对此一世界运行秩序之无定限、无执着的认识,道家哲学发展出迥然不同于儒家的社会哲学,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们,应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识型态的束缚。基本上 道家哲学并不否定儒家的社会理想,但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并不先存立场,而能有更尊重人类自主性的态度与存在定位。 道家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解放 一方面是人的知识能力的解放, 另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前者提出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认识原理,后者提出了“谦”、“弱”、“柔”、“心斋”、“坐忘”、“化蝶”等的生活功夫来面对世界。 文学特点 老子出关 老子最后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弱了,衰败得不像样子了。他决定出走了,要远走高飞了。这要说到老子出关的事了。 老子要到秦国去,到西域去,这就得经过函谷关。另外一种说法是大散关。函谷关大概原来在今天的河南灵宝县,后来关口移到了今天的河南新安县。这里两山对峙,中间一条小路,因为路在山谷中,又深又险要,好像在函子里一样,所以取名为函谷关。 守关的长官是尹喜,称关令尹喜。这一天他正站在城关上了望着,只见关谷中有一团紫气从东方冉冉飘移过来。关令尹喜是一个修养与学识极其高深的人。他一看到这种气象,心里一顿,这是有圣人来了!只有圣人来才会有这样的云气,今天一定有圣人要经过我的城关了,不知是哪一位。不多一会儿,就见到一位风骨非凡、仙风道骨的人,骑着一头青牛慢慢向关口行来。竟然是老子!关令尹喜知道他要远走高飞了,就一定要让这位当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留下他的智慧来,于是缠着他,要他写一点著作,作为放他出关的条件。 老子当然是不太愿意的,但是不答应关令尹喜,是不会放他过关的,他不给你护照签证啊!老子没办法,于是只得答应条件。另外,老子答应他还有一个原因。《史记集解》有材料说,关令尹喜“善内学星宿”,所以他能看天象,看星宿,看云气,看到一团紫气飘来便知是圣人来了。我们就是看到这团紫气也解读不出来嘛。据说关令尹喜自己也有著作,名《关令子》。老子也佩服这位“服精华,隐德行仁”的大智者,“亦知其奇怪”,所以有一种得遇知音的感觉,这就为他著书了,能为知音著述不亦乐乎? 那时老子沉思默想,将他的智慧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在了简牍上,先写了上篇,又接着写了下篇,据说写了几天。写完了一数,共有五千来字,取名为《道德经》,上篇叫《道经》,下篇叫《德经》,又分成八十一章。于是一部“五千言”的惊天动地的伟大著作诞生了!据说,关令尹喜读到这样美妙的著作,深深地陶醉了,被吸引了。他对老子说:“读了您的著作啊,我再也不想当这个边境官了,我要跟您一起出走了。”老子莞尔一笑,同意了。据说,关令尹喜真的跟着老子出走了,后来还有人看到他们两人一起在西域流沙那儿呢,而且都活了好长好长的岁数! 老子出关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地传说着,演绎着。鲁迅先生也对此发生过兴趣,还专门创作了故事新编《老子出关》,还与别人打了一点笔墨仗。另外,老子出关中的“紫气东来”也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基因,帝王之家将“紫气”当作吉祥、祥瑞,你看生个孩子如果紫气满室,古人认为这孩子必定大有出息。老百姓之家也把“紫气”当作吉祥的象征,于是把“紫气东来”这些字写在大门上等等。先民还认为,哪个地方有宝物,哪个地方就会在上空出现紫气。 有趣的是老子骑坐的“青牛”也成了道教文化中的一个著名的意象,青牛后来成了神仙道士的坐骑了。到后来,“青牛”也成了老子的代名词了,老子又被称为“青牛师”、“青牛翁”等。这青牛还被老子家乡的百姓看作是神牛,说老子当初出关是乘这青牛飞过去的,并且又有一段美妙的传说。 今天的河南鹿邑县城内的东北角上还有一处高约13米的高台,叫“老君台”,又叫“升仙台”,台上有座老子庙。庙前埋有一根碗口粗的铁柱子,称为“赶山鞭”。相传老子50多岁时曾在这里讲学,此地离自己家有好多路,来来往往都要经过一座山叫“隐阳山”。这座山很高,遮天蔽日,山北见不到太阳,冰天雪地,寸草不生。山南又烈日当空,庄稼枯死,老百姓受尽了苦难。老子目睹这一切,虽想解救百姓,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今骑青牛飞过了函谷关,知道自己已经成仙,青牛也会说人话了,于是又要青牛一起飞回家乡去治理那座山。到了家乡,老子挥鞭打山,山顶削去了,并且飞到了山东,成了泰山。再一鞭子打去,把山腰打到了河南,成了平顶山。这时鞭梢甩断,甩断的鞭子飞到了山西。老子一看手中的鞭子只剩下一个杆子,就顺手插在地上,这就是这个铁拄子的来历。老子又乘青牛飞走了,而那鞭子杆就永远留在了那儿。百姓感谢老子前来赶走山,因为从这以后老子家乡就过起了风调雨顺的好日子了。百姓就把老子挥鞭赶走山时站立的土台叫“升仙台”,将地上的铁柱子称“赶山鞭”。唐高祖李渊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又把这个台称为“老君台”,还修了庙,进行祭祀。——这是老百姓何等瑰丽的想象啊!读了老子家乡的这一则传说,更感到老子又是有血有肉地活在老百姓中间!老子文化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中国的深厚博大的文化也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衍生出来,又一层一层地累积起来的。 道家的社会哲学不是进取的,积极的,因为社会只是天道的过程,而不是目的本身。道家认为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绝对的,因此基本上并不需要提出一套决定性的社会理想,因为天道变化,本身无所谓绝对的是非善恶之性能,因而道家强调得更多的 是在社会中生存的智慧原理,而且这种智慧必须是能应在任何历史情境的社会之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也就因为道家的社会哲学不以自己发展规格为主, 而强调应对的智慧,因此利于人们修养生息的需求,故而让汉初的黄老之治有了实验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安定了千百年来中国士大夫失意于儒家本位的官场文化之后,也能有一广大的心性世界以顺遂人生。 重要哲学家之思想 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老子《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字字珠玑,书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对于存活于其中的人类而言,其应学习的就是处世的智慧,于是老子也提出了众多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出来,但重点都在保身而不在文明的开创,可以说他是以一套宗本于智慧之道的社会哲学与理论来应对混乱的世局,而无意制造社会的新气象,因为那些都不是大道的本 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理论最重要开创者,道家哲学基本上也就是老庄二型而已。庄子的道家学不同于老学之处,在于庄子更详尽地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可开创能力,包括智慧上、认识能力上、身体能量上等等。庄子同样站在天道自然的命题基础上,提出了从人的自我修养到面对整个社会国家的处世之道,庄子书内七篇之作,就是他从世界观到知识论到工夫论到社会哲学的内圣外王之道的理论。 列子,战国时人。现存有的《列子》八篇 是东晋张湛所辑 一般认为该书反映了战国至魏晋间的思想。《列子》从道家思想出发 并对道家思想中无为的人生观有所改造 强调人在自然天地间的积极作用 并认为人在一种不任强使力的生存状态下,不忧天 不畏天 才是最好的生存状态。 王弼,三国时代人。当两汉经学的发展已到尾声,社会政治一直在动乱与不义的情境中,知识份子转向玄学清谈的风气,王弼以其对老子哲学的深切体悟,注解老子《道德经》一书,重体用之分 有无之别 不但发展出诠释老学的宗旨:"贵无"的精神,并以此原理注解《易经》,甚至还因此改变了从汉易以来言象数易学的气化宇宙论 而将易经的研究方向代之以纯粹玄学思想 使中国易学史走向一个崭新的局面。 郭象,西晋人,以《庄子注》闻名,主张“独化”理论 是一种从高度抽象思维当中所发展出来的的玄学式概念理论 认为宇宙万物都生于偶然的"玄冥"境界 因此提倡一种物无大小 各顺其适之精神,平等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人生观。 ~~~~~~~~~~~~~~~~~~~~~~~~~~~~~~~~~~~~~~~~~~~~~~~~~~~ 韩金英 道德艺术 http://blog.sina.com.cn/hanjinying 老子就是师傅 (2008-11-01 23:23:19) 标签: 道德经 文化 分类: 爱 一直想拜师,没有机缘。是你们大家让我找到了师傅,因为读熊春锦先生的《德道经》注释,里面讲到修真奥秘时,就点到为止,虽然从熊先生的文字中知道了很多天机,但是,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我们该怎样做?心里还是有谜团。忽然把半年前陈全林给我的修真科学打印出来看,当代内丹大师殷晓鸣讲得一清二楚,殷女士与熊先生是亲戚。一年前陈全林研究我的画的文章中,我第一次知道殷女士,她给弟子讲了40分钟那几张画,我没有修炼,不理解陈全林们的兴奋是怎么回事。后来,陈全林不下8次提醒我,有空看看那些文字,我一直听而不闻。 前两天突然打印出来读,真是醍醐灌顶,很多次亲那些文字,我真是不知好歹,神仙把宝放在你家里,还当一般的东西,理都不理,罪过罪过。当然,不能在这里发表殷女士的书稿,但是,可以传播我个人的体会。 原来,我们的元神就是潜意识,也叫元意识。三心的阴我、阳我、本我,这个本我俗称灵性元神,灵魂,佛家叫自性、本心、真我。元神是先天原始信息,是德一之炁,我们为什么都是上帝的孩子,命体、性体的阴阳组成了我们的生命,性体就是一炁,就是天,就是上帝。是生命的真正的主人,肉体只是他居住的房子。老子说天地以人为刍狗,就是比喻肉体是刍狗,性体一炁才是真。刍狗是草扎的祭祀品,比如祭祀的纸做的冰箱、电视,相当于我们的肉体,实物的冰箱、电视相当于我们的性体。反着的就是道,我们认为真实的是假的,我们认为假的是真的。比如一个人落水,他诚心地喊观音救命,水中就浮出一块木板把他救了。因为观音这个信息带着强大的宇宙力量,这种最真实的信息包含着可以立刻显化为物质的能力。 我们的元神也是由阴阳组成,阴我就是阴神,阳我就是阳神,阳神、阴神合一的时候叫元神。阳神来自父系的遗传,阴神来自母系的遗传,元神就是自我的信息和父系的信息、母亲的信息混合一体的一种高级意识。疾病、灵通法术来自于母系信息,功能来自于父系信息。为什么要忘掉自己,去掉自私心,因为这些负面的恶浊的信息,造成你的疾病和痛苦。为善就是用阳性能量转化不良信息。读经、听经典音乐、读经典小说等,都在用善的能量转化我们的不良信息。天生我们都有缺陷,震卦属木的就缺水。幼年还没换牙前在先天状态之前,读经、听经典等是最佳补先天能量偏失的好时机。 人的生命能够存在的原因主要是靠元神信息这个系统,它把阳性的信息分布在白天出去做功,把阴性的信息分布在夜晚出去做功,两种信息不停地交换,使人的生命可以延续、可以长存。我们人是辆车,元神就是汽油。车好,油好,车才跑得快。元神也需要能量,阴神、阳神常常离开我们的身体去采集能量,所谓的练功,就是出去采炁。女人睡觉也是良好的练功,阴神、阳神出去采炁时,带来很多信息。我以前从来不懂梦,也不当回事。只是好玩的记住了而已,现在看来,那都是天机,告诉你该做什么,给你人生指路。记得一个好玩儿的梦,回到前世的书房,大宫殿一样,有太多的书,有环抱式的围墙,站着两派卫兵。在院子里的花园里,有一片大石板,树上的叶子落下来,一落就在石板上刻出一个字,吧嗒吧嗒刻了5、6个字给我,当时记得,现在想不起来了。天上的水果摊和人间差不多,但那些水果都没见过,我尝了一种,像小石榴,插进细的吸管,红色的甜汁,清凉爽心得无法形容。这些都是慧观的信息,都是先天思维的东西,说明我和这些缘分很深。 昨天晚上的梦,梦见前夫,那个对他好的女人给他送东西。当时在梦里我已经宽容了,醒来就觉悟了,阳神采集来了正面的能量,帮我医治潜意识深处曾经受的伤害,这是上天的恩宠,我第一次明白了梦的内涵。所有看我的文章的人都是上帝,上帝高兴了就来表扬我,梦里送能量来转化我的负面毒素。我占了大家的便宜,得了大家的好处,在这里给你们谢恩。 我还明白了元神就是道,元神炼出去就是你的师父。 原来修炼的极限锻炼,比如你饿了不让你吃,饱了还要使劲吃,北极不怕冷,40多度不怕热,这都在修心,苦根不禁智慧不开,你在生活里自然经历了极限的考验死而后生过来了,一样可以开智慧。练功的时候,想象自己和周围的一切融合,面对大海就和大海化在一起,瓦解自我,忘掉自我,忘掉后天的意识,元神就会离体采集到好的信息回来。找到真我,合一,从03年我就开始不停地叫嚣这些,我那时自己并不能做到,只是感受和崇拜、信奉。但是,宇宙的真相就是“你是你认为的”。我很诚恳地那样说,虽然我不知深浅,但我已经是了。因此,才能接通外界信息。大师说,忽然会画画是阳神出去采集到信号的结果,我才恍然大悟。 修炼那是一种操作,自然的过程漫长。我经常看到一个男人的灵,他很厉害,声音很大,能量也特大,这不就是阳神在工作吗?我也经常看到一个6岁的小女孩,在那里调皮耍赖,她无比的聪明,能超越时空地说准很多事情,可她平时就是玩,什么也不知道。这不就是阴神在出来工作吗?练功用意念把阳神、阴神派出去,采集德一之炁,不用派,自己不就出来工作了吗?读了那么多的神仙书,那不就是采炁吗? 肉身的年龄是假的,它是虚的,一个人真正的年龄不是这个年龄,是那个信号——元神的年龄。我老说我的灵只有6岁,真的就是这样,身边了解的人总是笑死了。比如找对象,出门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他,没见过人,没见识,第二个都不去见,不喜欢也是他,两回结婚都是这样,成年的灵决不会这样,因此有坎坷的婚姻。 元神得到德一之炁的滋养,不仅才华过人,就是相貌也很年轻。炼丹,培育新生的生命,他的成长、年龄是根据大家的需要决定。这个新生的生命,在每个修炼者尤其是炼丹的人的信号中有一个定数,这个丹气根据自己素质来定,有的这个生命他可能就在六岁左右,有的在八岁左右,有的在十二岁左右,有的在十八岁左右,有的在二十岁左右,最长的年龄也可能在三十岁左右,不会超过四十岁。这就是一种新我的信号、精神的信号。如果你炼丹炼成功的话,你的年龄到了八十岁、到了九十岁,你的精神面貌仍然在四十岁年龄左右。人家看你就像四十岁以前的有精神的年轻人,虽然你的外表看上去像年纪大的人,但你的精神不会超过四十岁,这是一个先天我的信号。 我也才明白别人都说我年轻的原因了,我是真心想自己是小孩的,我在招呼狗回来的大声呼喊时,自己总被感动,因为那声音太像小孩的童声了。因此,想年轻的女人们都这样在心里暗示自己,往小里暗示,你放松自然地生活,很快就会变小。06年认识的人08年见我说你返老还童了?两年就变化这样大,不信你试试! 我更明白了我激情如火地画的画都是什么了,都是这元神、一体。以前不懂,还分了8类,八卦我还想淘汰,觉得画工幼稚,现在手法长进了很多,打算不要了,看了大师的书稿,才知道,那也画的是人天一体,大地和肚子,山和胳膊,闪电和脚,那就是一体,一个东西。乾陵双乳山谷,是檀中穴,是女人元神的神室,武则天把自己安葬在这里,她就是元神,她就是道,人天一体。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人天合一,根本没有类可分。这一觉醒,当天晚上就出来了更好看的6幅画,等画完了一并汇报。连那玩的小画,想用色彩表现小灵的轻,结果大师说,元神的炁非常纯净,如果后天意识过重,炁就非常浊和滞重。身心都净化元神才会能量匹配。好高兴呀,又画对了。 全部博文 (533) 道德经 (117) 爱 (34) 性 (19) 智慧 (116) 艺术 (65) 风水 (15) 易经 (23) 中医 (68) 相术 (5) 教育 (7) ~~~~~~~~~~~~~~~~~~~~~~~~~~~~~~~~~~~~~~~
个人分类: 文化杂谈|9188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字乱弹:天下为公,自家为私
热度 2 sheep021 2011-2-11 15:37
文字乱弹:天下为公,自家为私
私:从禾,厶(sī)声。本义:禾;庄稼。禾有名私者也。 公: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自營爲厶,背厶爲公。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 “天下爲公”的含义:以“天”字下半部分为私,即得“公”字。天天只关心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只关心自己的庄稼就是“私”,公与私,不在其他,范围不同而已。公:以天下为“私”。以天下百姓的幸福为己任。私:以自己那几棵庄稼为“私”,只管自己吃饱不饿。 老子在其《道德经》第七章中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所以,圣人以天下为私。平人以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为私。各有所私,各得所愿。 天地不仁_以万物为刍狗_圣人不仁_以百姓为刍狗。应该是其无私的表现。无私才会一视同仁,不拉不打。 整天到处拉关系,拉一派,打一派,都是为了自己的私心。 “私”有以天下为私的,有以自家为私的,心有多大,天就有多大,私也就有多大。 金文: 阳光普照的大地即为“公”
个人分类: 文字乱弹|187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科研的希望:学习楚人和齐人
热度 16 stone1971111 2011-2-8 09:34
昨天看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中间提到楚人的事情,源自于老子是楚人(庄子为宋人,思想是楚人,根据博友的提醒,更正一下。不过按照冯友兰的说法,也把庄子归为了楚人。因为宋人似乎都是比较愚蠢的,比如,守株待兔等早先的寓言都拿宋人开玩笑),那一批楚人提出了现在称作道家的思想,还提到齐人,好吹牛的齐人,也提出了阴阳家的思想。他分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楚人提出道家思想,齐人提出阴阳家思想,而在那时中原的显学是儒家和墨家文化。为什么楚人和齐人没有被儒家和墨家的文化淹没?这个道理用在中国今天的科研也是非常合适的。 首先,楚 人和齐人没有全盘接受儒墨文化。 假如按照今天的话来说,那就是全盘西化。中原文化一直盛行,而且是非常的繁荣,楚人和齐人分属两个不同的边缘群体,文化比较落后。即便如此,楚人和齐人也没有因此就放弃自我,完全被中原文化覆盖。假如我们想到他们,就应该意识到我们不能在学习西方文化的时候,舍去了自我,那就什么都不是,沦落为西方文化的票友。 其次, 楚人和齐人结合了各自的特点。 楚人处于中原和南部更不发达地区的交汇点,对自然地认识更加原生态,结合中原的哲学,就提出了道家的哲学。而齐人更是由于靠近海边,对海外传说知道的较多,虽然知道的不够准确(被讽刺为好吹牛),但是其对地球的认识更为先进,他们提出从一个地方发现的道理,世界其他地方也适用的新颖观点,并且提出了阴阳五行的体系(中医哲学的基础)。两者无疑都是结合了自身的特色,才能提出独特的思想。中国相对于西方来说,也是在科学技术上比较落后,但是又拥有自我独特的文化,假如我们能够将两者结合,就完全有可能提出自己的思想。 再次, 楚人和齐人提出了新思想。 科学的本质在于思想。我们现在所谓的学术研究基本上停留在技术和技巧层面,这有点就事论事。真正的科研是思想的创新,没有思想的科研只能像是学画中的临摹,不是真正的创作。中国学派能否出现,全在于我们有没有新的思想。纵观科技历史可以发现,每次科技的重大的进步首先就是思想的进步,而依赖的基础并没有改变。我们的基础有了,但是我们还没有自己的思想。楚人和齐人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系统的新思想,而这些思想到今天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最后, 楚人和齐人勇于传播自己的思想。 楚人和齐人并没有提出自己的思想之后没有自信,而是大胆的到处宣讲(道家没有宣讲,但是也有论战,比如,庄子),并且让别人相信他们的思想更有价值。我们今天就缺少这样的勇气。别说让别人承认我们的思想好,就是连是否有价值都要别人点头,这个本身就不是做科研的表现。成果是否有价值并不需要别人的认可,尤其是经过严密论证的成果,逻辑保证了他的正确性。正如佩尔曼的庞加莱猜想的证明一样,不需要审稿人的确认。 中国科研的今天现状类似楚人和齐人面临中原文化的繁荣。当年楚人和齐人能够突破中原文化并且提出独到的思想,中国要想在世界上有点地位,有点体面,就要根据自己的特色,提出独特的科学思想。这些科学思想并不是一点点的技巧,而是系统的,全方位的新方向。只有这样,中国的学术才能真正起来。这也算是从另一个角度回答了各位老师提出的问题:中国科研的敌人,或者朋友是谁。那就是我们自己。
个人分类: 读书偶得|9521 次阅读|26 个评论
最讲和谐的是老子啊
热度 4 jlpemail 2011-1-27 10:46
最讲和谐的是老子啊
有人建议在广场西立老子像.这是利于和谐的. 首先是平衡.不立老子像,就不对称了.不符合美学 观念.尽管老子不喜欢争什么待遇.他比孔子看的开. 可是,这不是老子自身待遇的问题,而是一种不得回避 的象征. 老子比孔子资格老.论礼孔子不如老子.这在史记上是有 记载的.按礼说,老子的像应该比孔子早立呢. 老子坐像
5608 次阅读|5 个评论
无论走向何处,五四原因却是一个:文化的桎梏
热度 11 yatou 2011-1-27 00:50
对于五四运动未做过仔细观察。之所以开始对它感兴趣,是因为学过中国近代历史,依稀记得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其起因与我们科学网对于儒家文化的争论有着同样的渊源。我一直有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念,那么多有识之士在国难当头,在信息交流并不发达的时候,可以在短时间内因导火索即形成浩大规模的运动,说明那个社会本身已成为一颗炸弹,然后导火索才会起作用。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当时人们没有一些相当一致的对于当时中国现状的认识,他们是很难从各个不同的地方走到一个战场中的。那么,我想问一问,这个统一的认识是什么?中国当时的文化现状又是什么样子? 一、五四运动 先转载一篇刊登于新华网的介绍五四运动的文章,《 五四运动 》。并将其中对于文化反思的部分转录至本博文中,以便阅读。 五四运动的先声: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发生前,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时期。 军阀势力利用封建传统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推崇作为封建专制制度精神支柱的孔孟之道,借以维持自己的统治。严酷的现实引发当时先进分子的反思。 他们认为,辛亥革命由于忽视了思想文化战线上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致使革命的成果遭到严重的破坏,因此,为了完成改造社会的历史使命,必须“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于是,作为五四运动的先导,标志中国人民新觉醒的新文化运动便应运而生了。 李大钊——中国最早的马克思 主义者之一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 (1916年起改名 《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启蒙思想家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吴虞、钱玄同、刘半农、易白沙等是它的主要撰稿人。随后继起积极提倡新文化、新思想的还有《每周评论》、《晨报》、《京报》等报刊。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阵地。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提倡民主,就是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平等自由,争取实现西方立宪共和制的国家;提倡科学,就是反对迷信和盲从,介绍科学知识,主张以科学的法则来判断一切。中国的启蒙思想家们认为,只有民主和科学才能“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北京大学的几位教师 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它的倡导者们主张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伦理道德。对孔孟学说进行猛烈评击。新文化运动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虽然是一场提倡资本主义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其指导思想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的范畴,但是,这场运动毕竟打破了长期禁锢人民思想的的封建牢笼,震动了中国的思想界,启发了人民群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冲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未曾有过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适合中国社会需要的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袁世凯为了取得日本政府对他 复辟帝制的支持,除“二十一条”第五款外全部接受 在新文化运动中,面对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政治和社会的黑暗混乱状况,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怀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对中国是否适合,坚持不懈地继续探求救国救民的新出路。正当此时,俄国发生了震动世界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有力地证明,不仅发达国家,就是不发达国家,也是可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而获得解放的。它使处于彷徨和苦闷的中国人民看到民族解放的新希望。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从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充分暴露的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危机中,敏锐地认识到世界历史潮流的深刻变化,开始考虑选择中国革命新的道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随之,在中国开始出现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民族危机的深重和社会的黑暗,思想文化的启蒙和中国先进分子的新探索,这一切表明,一场新的爱国民主运动正在中国的大地上酝酿着,涌动着。它爆发的直接导火线,则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转载部分至此结束。) 二、当时人们的思想与中国当时的文化现状是什么样子? 查到南京大学历史系史全生先生的一篇文章,由于未能从山大校园网上拿到原文,复制文摘及相关文字如下: 略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思想文化 史全生 【摘要】: 正一 1910年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然而,她没有在思想文化上对封建伦理道德学说展开全面批判,以至于袁世凯上台,建立了北洋军阀专制独裁统治以后,立即对资产阶级新学展开新的反扑,封建文化一度又成了军阀独裁者和帝制复辟者的帮凶。 【作者单位】 : 南京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新文化运动 “学衡”派 资产阶级 马克思列宁主义 尊孔 玄学派 思想文化 复古文化 袁世凯 【DOI】: CNKI:SUN:DNWH.0.1987-03-004 三、 从明清小说中折射出的中国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 如果引用鲁迅等具有鲜明五四特征人物的文章,可能在有些人眼中会有失公正。如此,我估计选用明清小说作家的眼光来反映中国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可能会因小说家生活的时代还与五四瓜葛不上,从而使其言论具有客观与公正性。这是网上的一篇文章给我的启发 ,此文即是 《从明清小说中折射出的中国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 》,作者笔名:紫妍。 转载录字为其整篇长文中的第四部分,如下: 《红楼梦》、《儒林外史》中反映出的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彻底毁灭   人类社会的发展,伴随着伦理道德的发展,同时伦理道德又受到时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在宋朝时期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与中国封建社会的伦理需要不谋而合,到了明代的强调自省的思想,就直接强调了人的个体意识,这一意识已经对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产生了冲突,而到了清代,唯物思想和初步的辩证思想,产生了王夫之的“生则日成”的人性学说,他强调通过实践可以对人性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这就为正常人欲的合理与充分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至此,中国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走向了彻底的毁灭。在此,就《儒林外史》、《红楼梦》中的个别人物形象来简要分析希望能找到这种毁灭的具体体现。 。a8f15eda80c50adb0e71943adc8015cf   王冕是元末明初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从小自学成材,既是一位学者,又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他淡泊名利,洁身自好,不屈权贵,断然拒绝了朱元璋的征聘。按照儒学“达刚兼济天下”的人生伦理价值,王冕本应出山,作一番“安邦治国平天下”的大事业,但是当皇恩授他咨议参军之职时,王冕却私自收拾,连夜逃往稽山中。在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下,“在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士之滨莫非王土”的君臣之纲里,是绝非出现这样的情况,但王冕的这一不忠行为却受到作者的高度评价,为之中流砥柱。萧云仙本是冒险借躯、义气肝胆的侠士,由于受到郭孝子侯出来替朝廷出力,将来到疆场,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也不忘了一个青史留名的劝导,投身入伍,向萧云仙这样一个立志报效朝廷的忠义之士,却被朝廷以“任意及开的罪名,勒限严此归款,尽管萧云仙为朝廷安邦治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其结果却只是屈在卑位。 。5ea1649a31336092c05438df996a3e59   “百行孝为先”的封建伦理道德被举人范进和中过进士的荀玫,踩在脚底下,范进在母亲去世的居丧期间,张静斋拉他一起到高要县汤知县那里。席上摆的是燕窝鸡鸭柔鱼一类的菜,用的是银镶杯著,范进退前缩后的不举杯著。知县忙叫换了一磁杯、一双象牙著来。范进又不肯举,随即换了一双百颜色竹子的来方才罢了。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不用浑酒。落后,看见他在燕窝里掠起了一个大虾子元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按范进所奉行的封建伦理道德居丧期间是不应该吃荤的,可是他最先捻进口里的是大虾元子。至于满口孝道,而竟把满口孝道踩在功名富贵的脚下的荀玫,得到母亲去世的噩耗,本拟告假回家丁忧,可当另一进士出身的工部员外即王惠提醒他不要误了科道考选,他立即将母死的消息瞒下,并吩咐来的家人把孝服换了不许通知外面人知道。 。ef0d3930a7   作者在《儒林外史》中通过对杜少卿这一人物的理想刻画,反映出了封建伦理道德的毁灭。“天下不过是这些人,一个人占了几个女人,天下必有几个无妻之人”。同时在封建伦理的禁严时代,杜少卿在南京,趁着“春光融融,和气习习”的日子偕妻子游览清凉山。60多岁的王玉辉作了30多年的南秀才,是封建礼教,程朱理学说的笃信者。他大女儿“守节在家里”,三女儿“出阁不止一年多”,也死了丈夫,哭得天愁地惨的“要寻一条死路”要跟着丈夫一处去,女儿要殉节,王玉峰不仅不去劝阻,反而鼓励女儿这样做,还劝他的公婆和自己的老妻不要阻止。当女儿节食而死,它不仅没有悲哀反而仰天大笑道:死得好!死得好!大笑后走出房门。作者对封建伦理道德毒害而使人丧失人性的王玉峰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反映封建伦理道德的毁灭在《儒林外史》的祭泰伯祠中得以总结性的表现。泰伯祠本是“借此大家习学礼乐,成就出一些人才可以借政教”以便匡正世风,以德仕拯救人心,修其治平的地方。当王玉峰来到泰伯祠时,走进后屋一层,楼底下迟衡山贴的祭祀仪注单和派的执事单还在壁上,两人将袖子拂去灰尘看了,又走到楼上,见八张大柜关锁着乐器,祭器呈现出一片冷落和凄凉。而到了万历年间,当盖宽来到泰伯祠时,望见泰伯祠的大殿两扇大门倒了一扇睡在地下,两人走进去,三四个乡见老女子在丹墀里挑芥菜,大殿上的隔子都没有了。又到后边,五间楼直桶桶的,楼板都没有一片。连柜子也不见了。泰伯祠一片破败,但破灭了的还包括那些真儒贤士们的礼乐救世的人生理想,倒塌的是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大厦。 。7ce3284b743aefde80ffd9aec500e0   在封建伦理纲常外衣裹着下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在曹雪芹的笔下暴露出了种种矛盾,这其中有贵族地主和农民间的矛盾,贵族统治者和广大奴婢的矛盾,封建卫道者和封建判逆者之间的矛盾,以及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这些矛盾导致四大繁荣家族的破败,这些矛盾反映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纲常已无法支撑当时的社会,整个封建社会在封建伦理毁灭时,已经走到了命运的边缘。作为小说中进步人物的代表贾宝玉,他的身上每一个特点几乎都与当时社会的伦理背逆着。他大胆的挑战“男尊女卑”的封建伦理传统,他认为“天地间灵淑之气只钟于女子,男儿们不过是些渣子浊物而已”。又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他厌弃贵族生活,无视功名利禄,贾政要他刻苦攻读,结交官场人物,把振兴家业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可是他偏偏看不起科举,认为这只是须眉浊物国贼禄蠹之流用以沽名钓誉的手段,并痛骂那些“文死谏,武死战”来沽名钓誉的人物。 。9a96876e2f8f3dc4f3cf45f02c61c0c1   他一反传统,否认“主贵奴贱”是“天经地义”,不大拿主子的架子,杏儿说他“独他没上过正经学,喜欢时没上没下,因此没人怕他,只管随便”。他每每甘心为丫鬟充役,甚至连黄毛丫头的气也受到了。尤其是对那些受迫害的女奴,充满了同情和友爱。他违背父母之约,弃出生于“珍珠如土”的家庭的薛宝钗不要,而去追求能与自己达到心灵默契的林妹妹。文学中的典型往往是用来反映一般。贾宝玉对封建伦理的叛逆,反映了整个社会对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的叛逆,反映了中国伦理道德的毁灭,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必然走向衰败毁灭。 。fa3a3c407f82377f55c19c5d403335c7   本文所讨论的问题在动笔时,始觉范围过长,中国明清时期的小说可以说是小说发展的颠峰时期,种类之多、内容之深就不言而喻,要在这诸多文学作品中来挖掘一个问题,本亦很难,何况本文所涉及的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与政治发生着关系,与人性产生了冲突,与经济的发展又有矛盾,这些又都是一些宽范性的问题,因此在写完之后又深感不安,惟恐拙作成为笑料,但是写完之后我又觉得踏实,因为我的心是真诚的。在几年前的读书中;在对生活对人生与社会的思考中,我似乎就想把伦理道德与社会的关系加以点滴总结,清晰思路,目的不是启示别人,而是为了教育自己,教育自己在多了文明少了物质,多了欲望少了伦理道德,多了忙碌少了自省的今天应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学、哲学、伦理学和历史中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从而来矫正自己人生航向的同时,仍然希望能给别人以启示,事实上人文教育已经引起了许多高校的重视,以德立国已经写进了国家的治国方针中,我们今天的价值观,已经不能用某一种价值判断来判断历史、判断政治、判断伦理、判断经济…… 四、鬼文字是炸弹 虚伪纵生的中国伦理道德将近代中国置入万劫不复的火坑,于是我看到这样的鬼文字: 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此(致力于发展暗线文化),其他大家都差不多。一个虚伪到家的民族,这个虚伪还常常以民族大义的面目出现,大家还认可,甚至称赞。 暗线文化是啥? 两个字:虚伪。 四个字:虚伪到家。 这一点世界上无人能敌。 五、子曰 孔子曰: 仁义礼智信。 老子曰: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中国经过了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运动,建立了新的中国。我们穷过,我们疯过,我们富着却发现问题依旧多。文化的路子如何走?我们按照哪个子曰已走过?还未曾按哪个子曰来走过?这个未走过的子曰之路可否走? 这是中国当下处在十字路口必做的一道选择题——听哪个子曰? 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长久以来在人们的脑海中并未得到根本解决。现在不行,走条新路子,如何走?并不是抓根藤就是救命的藤。抓不好一命呜呼也不是耸人听闻。 比较,考察,实事求是,以史为鉴,尤其必要。多听听鬼语,有好处。 另外,人们容易健忘。时至今日,中国问题不少,就将问题归结于五四之前的新文化运动,这是缺乏对历史事实的深刻洞悉与体会的。换作你,生活在当时一个军阀统治、民不聊生的年代,你也会自然地产生鲁迅当时的念头———弃医从文,从灵魂深处拯救这个民族。抱怨,那是对历史和在历史中真实生活、真实思考、为拯救这个危亡民族而舍弃一己私利的人们的莫大亵渎。因为他们看到了中国当时的真实情况。 文化溯源,会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当下,也可以做到孔子所说的:温故而知新。
个人分类: 道之我观|3689 次阅读|47 个评论
孔子和老子究竟誰體道更深?
热度 7 jiangjinsong 2011-1-25 15:48
其實儒道之間並不是你死我活的衝突的。例如,老子最有影響的註釋者王弼就非常推崇孔子,甚至認為孔子比老子更高。他的意思是說,“無”啊、“道”啊,這類東東是不可說的,真正明白人自然也就不說了。孔子真明白“道”,所以就不說這些玄言了,只是通過對尋常日用的闡發間接地開顯宇宙大道。而老子天天嘮叨“道”啊、“無”啊,說明他老人家對這些東西體會還不夠深,所以還忍不住要說。這當然也只是一家之言,但是提醒我們看問題不要簡單化、表面化。 以下部分转自网络: 王弼眼中的孔子,也是体道的圣人。王弼推崇孔子,在答裴徽问中表达更为清楚。裴徽问:“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也,然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者何?”王弼回答说:“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也。老子似有者也,故恒言无所不足”,将圣人孔子临驾于老子之上。
个人分类: 傳統國學|2700 次阅读|11 个评论
《论语》学习笔记——学而
热度 13 yatou 2011-1-24 04:59
当有博友问及我是否读过《论语》时,我说没有读过。博友善意向我推荐了几个《论语》版本,建议我研读一番。是中肯的意见。谢谢大家。我要在这里补充说明的是,我于2006年购得《于丹论语心得》一书,并全文看完。后来有学者批评于丹论语,大意是于丹理解有不当之处。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心中也是有一些不同于于丹的理解,但我欣赏她对于国学的致身研究与广为传播的行为。 我就是在那个时候,形成了对于《论语》的初步认识。而在2008-2009年在科学网写道德经评注查阅文献资料时,了解了一些老子与孔子之间的事情。起初并不知晓这两位先人曾经生前相互见面几次,心中很觉有趣儿。于是较为仔细地了解了一些他们当时见面的场景,谈话,对于彼此的评价。这是我对于孔子及其所倡导的思想的第二次认识。而在研读道德经的过程中以自己的思考审视了老子对于道德仁义礼的逻辑论述,内心是认可的。这是我对于孔子思想的第三次认识。 基于此,在并未对《论语》进行全面研读的情况下,已对它有了一个基本定位。而对于天安门广场立孔子像之文的态度,也是建立在这三次认识的基础上。 仁有假仁假义之分;礼有行贿之礼在;义有桃园三结义之私义;忠有愚忠。这都是来自于生活中对孔子思想元素的认识。这些元素它们本身就难以纯真定义而独善其身,何以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去承担一个国家对其民众的教诲?这是我个人陋见。虽然这样的结论并没有建立在对经典论语进行研读的基础上,但任何有基本判断能力的人应当可以对它们进行基本的定位。因为经过前面的一些基本接触,“仁义礼智信”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极清楚的。只听研究国学的人们在电视中讲究就知道了。获取信息的途径,在当今还是挺多的。不见得哪种途径更给力。 不过,即便如此,可能也难以逃脱不讲究科学精神的罪责。有博主已在文章中给鄙人以彻头彻尾的否定。于是不再敢稍有怠慢,开始连夜攻读孔子老人家的《论语》。文章题目也改为如题所示,不再加入”老子徒孙“这样的字(只是我想:我认老子当老师,是否可以自认为学生呢?)算了,息事宁人吧,先。如在写作中再有狂语,请继续批驳。感谢! 论语学而篇第一 1-1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译文】 1. 孔子说: “ 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 2. 又译: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 【博主评】 更倾向于第二种译法。虽然第一种译文广为接受。但第二种译法更合逻辑。张口而述,不可能所言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 从这里我能看到孔子的宽阔胸怀。 1-2 有子曰: “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译文】 有子说: ”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 【博主评】 犯上,作乱,这是孔子反对的。 如此而论,官逼民,民当顺乎?民反即是犯上,作乱了。 君子务本是对的,但君子反独裁之君也是正常的。 孔子以犯上、作乱来论官与民的关系,将好犯上的人当成一种异端,如何使人明白犯上的人是君还是小人呢? 君子务本,君子还有仰望星空的权力。揭露时弊,利国利民。诤臣以诤为本,是经常犯上的。而做为一种广纳谏言的方式,为明君所采纳,造福百姓。此时的犯字又当何解呢?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假若父暴虐成性,你能顺他吗?假若兄长屡犯营私舞弊勾当,你顺从他吗?如果不顺从,即是不孝、不悌吗? 这样的教导,要把人们导向哪一种认知的方向上去呢? 人们在生活中遇到这些实际的情况,又该如何行动呢?这不是置他们的行动于汪洋中而没有了判断的准确依据吗?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译文】 孔子说: “ 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 【博主评】即百姓所谓的拍马屁者,这样的人不仁。符合百姓对于耿直之人的赞赏。 1·4 曾子曰: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译文】 曾子说: “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 【博主评】做事、交友、学习能够一心一意,难能可贵。但,在做所有的这一切之前,需要考察一下你做的事情、结交的朋友与所学的东西,是否是值得忠、信、习。做一件为朋友谋私利、将人们的人生价值信仰打翻在地的事,不需要忠;这样的朋友,不需要交;这样的本事,不需要学与习。没有对这些方面的考察,即贸然进入谈论忠谋、信交、习传,是将次要的事情放到了第一位,舍弃了对本位的考究。人们在这样的教导下,以什么标准去三省吾身呢?或者说,三省吾身是好的,但你能把三省吾身的标准确定在忠谋、信交、习传这样事物的末节吗?此观点暂且保留。 1-5 子曰: “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译文】 孔子说: “ 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 。 【博主评】这是对于当朝者的苦心劝戒。信,节,敬,爱,值得称道。在老子《道德经》中治大国,若烹小鲜。两者有相通之处。但为何要这样做,不这样做会出现什么结果,没说。 1·6 子曰: “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 【译文】 孔子说: “ 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 【博主评】要这样,要那样。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要那样?更何况面对顺即是错的情况,吾当如何处之?我想起当朝执政党对下面官员的训话:我们要。。。,要。。。 。不将行为规范后面所蕴藏的规律揭示出来,受训者只会走进机械的言听事从中,失去自我判断的能力。如此而来,国民的理性何以培养。 1·7 子夏曰: “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 【译文】 子夏说: “ 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 【博主评】应当说是孔子处于他所处的时代的要求,孔子提倡致身事君。这种教化可以提高社会秩序。这句话有其单向性。所以也易为统治者所采纳。 1·8 子曰: “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 【译文】 孔子说: “ 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 【博主评】有错就改,好。只是: 1 君子无需为威而持重。若为威而持重,则势必需要人前一面,人后一面。这无异于导人于歧路。忠,为百姓理解为忠心。对昏君忠心,是心昏智乱的表现。故仅说主忠信,又会将人导向哪里呢?这就象一个师傅教学生技术,只教其然而不教其所以然,而学生也是学习了表面的戒律,对于内在的原因不能明析,懒于明析。如此何以明智?培养熟记清规戒律、思想上死板、行动上保守的弟子。国民的活性在这样的教导下怕会逐渐失去。 1·9 曾子曰: “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译文】 曾子说: “ 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 【博主评】民德归厚,是这样简单的一件事情吗?对祖先的追念,将父母生死之事看成大事,就可以趋向忠厚了吗?如果这样的一种推理广为世人接受,则大乱必出。为什么?那些不孝的子孙,生前不敬父母,死后佯装悲痛,大办丧事,以此来承“厚德”之美名,这不是为这些人打造了一个绝好的虚假外衣吗?为什么不能将事情的本质放在思考的第一位,而总是想要以束缚人们的行为为第一要旨呢?符合他们制定的行为标准的,即是好的;不符合的,即是不好的。这不是将人们对于事物的判断放在对外在表面行为的评判中了吗?这难道不是非常有害的事情吗?无疑,这助长了虚假的滋生。更使人们远离了淳朴与厚德。仅仅一厢情愿,却想不到这样教育人的后果。作为被一个大国所采用的主流文化,何以承载这个国家的命运之托呢?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 子贡曰: “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 “ 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 ” 子贡说: “ 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 【博主评】温、良、恭、俭、让是子贡眼中老师的大德。孔子关心政事,从其弟子二人的谈话中也可见一斑。关心政治,是为百姓求一片安宁的天地。这是孔子值得称道的人格。 1·11 子曰: “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译文】 孔子说; “ 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 【博主评】 父道未见得符合子之道。有评论如是说:“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宋儒所作的注说,如不能无改于父之道,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这样,无改于父之道则成了最大的善,否则便是不善。这样的判定原则,是片面而因此歪曲的。” 本博主在想为什么孔子的一些说法总是易于被人加深错误的导向呢?关键点怕是在于他们可以借着孔子所强调的一些表象,如孝,礼,而赋予其各种各样花哨的行为定义。而这本是孝与礼所不能承受的。因为本来它们所描述的就不是事物的本质。举个例子,描述三角形面积的大小,底与高的数值是进行充分描述的要素。而有人却抓住了一些非要素,如腰长与所在角的大小,这是没有抓到事物的要害,这样教学生,是无法进行面积的准确求解的。打蛇打七寸。法术有高低。绝学无忧。对于非绝学的学习使人知表难就里,思维陷入分散的区域中,不能得到统一与融汇。这不利于人们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与追问。不利于培养思考力。 1·12 有子曰: “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 【译文】有子说: “ 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 【本博评】孔子是说以礼求和。只是在一个“和”字的影响下,人们将多少诤语直言当成了对个人品性的否定,从而站到了道德制高点上。一个“和”字之贵,使本应在敞开交流下形成的平衡态之实现变成了暗流涌动而表面平静的危险境地。老子的和是经由阴阳平衡所达,这个观点肯定了阴阳在运动中、对抗中取得平衡,而不是一种静态的割裂的表面的“和“。 1·13 有子曰: “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 【译文】 有子说: “ 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 【本博评】 信、义、恭、礼,是孔子教导其弟子的行为做事的准则。符合于义的话才能说,符合于礼的事才能做。只是,我想起了那位被蛇咬的农夫和东郭先生。他们可是仁义信皆在,却是为狡滑阴险者所用,没有了基本的常识,失去了判断事物的基本标准,而一味的讲义讲信,这岂不可笑。 1·14 子曰: “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译文】 孔子说: “ 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 本博注:或者可以理解为修口,具有更积极合理的意义 ),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本博评】孔子列举了君子的言行规则。无疑,这些规则具有虚怀若谷、克己就道之意。也说明了道的观念在他心中的地位。 1·15 子贡曰: “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 子曰: “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 子贡曰:《诗》云, ‘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其斯之谓与? ” 子曰: “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译文】 子贡说: “ 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 ” 孔子说: “ 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 子贡说: “ 《诗》上说, ‘ 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 ’ ,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 ” 孔子说: “ 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 【本博评】由此观之,安贫乐道,是孔子追求的心灵境界。由已知推未知,是孔子对于善学者境界的推崇。 1·16 子曰: “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 【译文】 孔子说: “ 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 【本博评析】 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也使别人了解自己。 “学而优则仕”,是为孔子推崇的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只是这好象与体现他安贫乐道的“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相违背。但也可以理解为:不求人知己,但求自己不要因为不了解别人就冤枉了别人。这更符合孔子仁的观念。但前文中说过,将学术大厦建立在本身就是可真可假的仁、义、礼上,这无疑是十分危险的。而后面也在论语中有子曰为证,孔子已经注意到人们行礼常有虚假之礼,并责备之。只是我想,这是难以避免的。当一个国家提倡一种行为——比如善的时候,伪善就会随继而产生。这是令孔子倍感头疼的事情,却又是老子一目了然的事情。暂放置一旁他日再论。
个人分类: 道之我观|2908 次阅读|21 个评论
孔子像的正面效果已經顯現了
热度 16 jiangjinsong 2011-1-23 19:43
在國家博物館門前立孔子像, 引發了激烈的爭論, 許多人懷疑這件事的好壞。 其實, 從爭論本身就可以看出, 這個像立得很好, 正面效果已經顯現了。 許多人提議在這一帶樹立其他人像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我都很贊成, 如老子、墨子啥的, 多樹立幾個沒啥問題。 中國人多, 開奧運會時, 我們的吉祥物都比人家多。 廣場也夠大, 多來幾尊像也放得下。 中國的事情往往都先從試點開始, 弄一個典型代表, 然後全面鋪開。 記得黃老邪對於“千人計劃”的高待遇是這樣評價的, 先讓一小撮人有了較高的待遇, 其他人也就容易向上提了。 雖然有先有后, 但是總比誰都很窮好。 立像也是如此, 孔子開了口子, 其他的大師們的像也就容易在那兒立了。 立了多了, 就不再是壟斷的局面, 多元文化的格局在不經意中就開始顯現了。 再有, 爭論引發大家認真閱讀, 深入思考中國傳統文化和經典, 然後再掐架水平也會提高。 無論是支持傳統, 還是反對傳統, 或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或者創造性轉化, 無論觀點如何, 如果真是認真研讀經典, 深入思考, 少來點條件反射式的反應, 發言都會深入的。 在我看來, 這些已經體現了立孔子像的價值, 雖然用了點銅, 但是值得。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2998 次阅读|49 个评论
无以观其妙;有以观其徼
shuilinxi 2011-1-23 01:34
团队的研究生机房最近请了一位83岁的老先生题了几幅字,增加机房的人文气息。其中有一副是来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一章,这句话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把他简化了,成了“无以观其妙;有以观其徼。”这句话和“无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动”一起对我们团队的研究具有巨大的帮助。看来杨叔子院士要求他的博士生背诵老子前七章确是有他的深意。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的 原文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而又玄,众妙之门。” 这段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我谈一下我们的理解。 道(真理)是可以用道的方式追求,但不是一般普通的规律和道理。 天地开始之前世界为无;开天辟地以后,有了世界,所以有是万物生灵的母亲。 所以常把一个新事物或旧事物的概念和规律看成无物,以不受已有的概念规律的束缚,才能发现事物和规律的奥妙,才能发现真理和抽象概念的奥妙。 记得有一位建筑大师说过: “当你对一个地方不是很熟悉,对当地的文化和社会制度不完全了解时,你能够观察到一般当地人不能看到的东西,就好象第一次参观这个地方的旅客一样。我们认为在设计过程的开端保持这种外国人的观点是很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开拓许多创造的可能性和选择。 当然这不是说我们永远做一个局外人。最理想的是在自己的国度上也能照样保持这种新鲜的、外国人的观点,态度。” 这里其实老子就谈到了一种探索知识、品味知识和追求真理的方法-“无以观其妙”。 我们学任何一门课或者一个学科的时候,不要急着去读懂所有的知识,而应该先思考一下如果是你来建立这一切,你会如何来建立这个体系。国外都喜欢玩学科体系,而我们普遍喜欢去掌握体系,这是国内外做研究一个很大的区别。我们可能还是没有明白老子讲的这句话。 举个例子来分析如何按照这个观点来教学和带研究生。 例如上“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我们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这门课跟材料力学的最大区别就是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共同参与了。讲到这里,就应该让学生发挥思考和想象力了。我们最好问一下,“我们如何得到这两种材料复合在一起的受力性能呢?”这样就会变成对知识的探索,而不是去死记硬背一堆公式,这样说不定又可以发现一系列原来先前的牛人们建立体系的不足之处,让学生们找到学习和研究的自信,“原来我也可以很牛!”。 但也要把这种已有的知识看成有,来观察其适用的条件、范围和局限性。 这里讲了另一种锻炼本科生和研究生批判思维的教学和研究的方法-“有以观其徼”。 学完一门课或者读完一本书,要记住丘成桐先生的一句话“知识不是真理”。学完后需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书本的不足甚至错误之处。要具有“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批判精神,这样才能达到老子对我们的“有以观其徼”的要求。 真理和抽象概念,都来自一处,但又有不同的意义,都是一种抽象,抽象又抽象,就可以认识其妙无穷的客观和主观世界。 接着举的这个例子是对“玄而又玄,众妙之门”的理解。 是从数的变化理解的,“吾道一以贯之”,其他东西也是类似的。我们来看看数的发展阶段,我们可以看到不断抽象以后的变化,体会期间的妙处。 第一阶段:一头牛、两块石头、三个人等为具体对象; 第二阶段:经过抽象,有了数的概念; 第三阶段:X是数的概念的再抽象; 第四阶段:函数f(x)是对数的运算的进一步抽象,有了函数概念就可以考查微积分; 第五阶段:泛函是对函数的进一步抽象,促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
39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子道德经
jhongbing2 2011-1-22 20:53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注: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 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如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其若凌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澹兮其若海; 泊兮若无止。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 公乃全,全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 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累累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 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 洼则盈,敝则新, 少则多,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 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 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 善言无瑕谪; 善数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 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 无为,故无败; 无执,故无失。 夫物 或行或随; 或嘘或吹; 或强或羸; 或载或隳。 是以圣人 去甚, 去奢, 去泰。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其事好远。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 虽小,天下莫能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视之不足见, 听之不足闻, 用之不足既。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 将欲弱之,必故强之; 将欲废之,必故兴之; 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 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 处其厚,不居其薄; 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生; 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 地无以宁,将恐废; 神无以灵,将恐歇; 谷无以盈,将恐竭;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侯王无以正,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 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 故致誉无誉。 是故不欲 琭琭如玉, 珞珞如石。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 进道若退; 夷道若颣; 上德若谷; 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 质真若渝; 大白若辱; 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 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 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 不行而知, 不见而明, 不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 德善。 信者,吾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 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 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 以其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 路行不遇兕虎, 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 虎无所用其爪, 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 以其无死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 德畜之, 物形之, 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 德之贵,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 道生之, 德畜之; 长之育之; 成之熟之; 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为盗夸。 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其德乃馀;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 以身观身, 以家观家, 以乡观乡, 以邦观邦, 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 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 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 不可得而亲, 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 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贵, 不可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 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人多利器,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 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是以圣人 方而不割, 廉而不刿, 直而不肆, 光而不耀。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 其无正也。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 夫为啬,是谓早服; 早服谓之重积德; 重积德则无不克;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 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 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 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 故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 夫 轻诺必寡信 ,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 是以圣人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 处上而民不重,//处其上而不觉其重 处前而民不害。//处其前而不觉其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 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 俭故能广; 不 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 舍慈且勇; 舍俭且广; 舍后且先; 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 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不与; 善用人者,为之下 。 是谓不争之德, 是谓用人之力, 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 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 行无行; 攘无臂; 扔无敌; 执无兵。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 不知知,病也。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 自知不自见; 自爱不自贵。 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 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天之道, 不争而善胜, 不言而善应, 不召而自来, 繟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 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 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 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个人分类: 国学|24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学基础
jhongbing2 2011-1-22 16:57
老子 道德经 教人干大事的学问 相对--》 辩证法--》(领导艺术最高境界)平衡--轻重缓急 主次 孔子 论语 教人听话的圣经 位-- 平台--》打造--》借(绝大多数都是这样) 孙子 孙子兵法 战略战术 伏羲/周文王/孔子 易经 鬼谷子 鬼谷子 略+于长忭(南开大学歌德学院副院长).mp3
个人分类: 国学|1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子徒孙近观孔子(1)
热度 22 yatou 2011-1-21 16:26
老子徒孙近观孔子(1)
一 前言 《论语》是孔子弟子收集孔子平生所述编辑而成。故《论语》一书应当能够反映孔子的的思想。如有异议,可以提出,先行谢过。 前几日就天安门广场立孔子像之事科学网上争论迭起。这是好事。说明舆论方面,至少科学网是非常开明的。这是我深爱此地的缘由。 我上篇文章述及反对立孔子像。蒋科学持反对态度。有文如下: 其实皆是为了国家和民族好,意见不统一,再正常不过。 我反对立孔子像,自有我的理由。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此时立像,时机不对。二是治理大国,选用孔子思想为依据,欠妥。 详细的观点,在上一篇文章与博友们的讨论中,已十分详尽,自不多言。 由于有博友认为我未读过论语即抨击孔子,非常冒昧。情况确是如此。我未读过论语。不是未曾想拾起这本书,而是在年轻的时候拾起来过,然读之乏味至极,索性放下;后又发觉人生的诸多问题的解决,依靠形而下的机械唯物主义,礼仁义之说是解决不了的。故才在人生的某个阶段进入了形而上的思考。这是人生的大幸。 不过,为了给自己对孔家思想的评论合于理性,也由于有博友提出了不读之何以知之的说法,尽管现在并不想读《论语》,但还是要拾起它来,至少为还孔子一个清白,也是值得。可我不能保证,尽管以客观的态度来拜读,依旧会再次陷入对于《论语》与孔子思想的否定中。 二 说明 在阅读过程中,会参考一些网站上对论语给以具有一定权威性的解读。Copy的方式可以节省许多时间与心力。Copy后我仅以评论方式给出我的看法。无异议时我就直接采用作者的原注评论。欢迎诸博友就此展开讨论。 三 州官放火,百姓争做大儒,这耐人玩味的机关,谁爱跳谁跳。傻姑不跳。 四 所引《论语》章节及句段,随机性大,非按《论语》顺序来评。 近观孔子(一)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论语·八佾》之十八) 中国,一个尚礼的国度。观其弊,方可取其利 【壹】这句话本身没有难解之处:“一切都按照礼制来事奉国君,却被人认为是谄媚之行。”但其中透露出的信息却值得玩味。 【贰】《论语正义》认为当时的背景是君弱臣强,事君者多简傲无礼。也就是牛人、强人太多。朝堂之上君主是窝囊囊的,臣下是牛哄哄的,你说这时候突然冒出一个人战战兢兢地跪倒尘埃,像对待以往的圣王那样对待眼前的衰人国君,那还不像是羊群里跑出个兔子? 【叁】自然地,那些人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或者以牛人之心度孔子之腹,认为尽礼数的人是在拍马屁,是有所求,否则没必要这么干。 【肆】 孔子的这句话自说出来起,就没显示过什么正面的意义。在当时,说明他是在墨守陈规,不知变通;在以后的集权专制时代,皇帝是最大的牛人,使多少礼都不会“尽”,奸佞之徒明明就是“谄”,却会拿着孔子这句话当挡箭牌;在如今,没有君,只有各种型号的领导,对待领导只有谄和不谄两种方式,没有尽不尽礼这一说。或者,送礼就是尽礼? http://blog.sina.com.cn/tobeornot1968 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具有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形式的“德”,所以实际上是有“德”;下德的人死守着形式上的“德”,因此实际上是没有“德”。上德的人顺任自然而无心作为,下德的人在形式上表现“德”并有心做作。上仁的人有所表现但出于无意,上义的人有所表现却出于有心。上礼的人有所作为却得不到回应,于是就伸出胳臂,强掣牵拽。所以, 丧失了“道”而后才有“德”,丧失了“德”而后才有“仁”,丧失了“仁”而后才有“义”,丧失了“义”而后才有“礼”。 “礼” 这个东西,是忠信的不足,是祸乱的开端。大丈夫不居。 思想上的卑劣,外在却显示出一派道貌岸然的样子,又恰逢一个尚礼的国家,这不把国家玩完了才怪。 国家不尚礼,而人心浑厚纯朴,礼也自在人心。
个人分类: 道之我观|4225 次阅读|84 个评论
“无为”是一种心态
热度 1 bricklayer 2011-1-19 20:45
能力有限,理想遥遥不可期,现实如此之残酷。 想来容易做来难,基础这么差,什么也做不了,该怎么办?难道什么也不做吗? 然后不停写日志和微薄,告诉自己想通了,心态平和了,以派遣压力,寻求自我安慰。其实内心还是非常恐惧并痛苦。 之前看到一篇文章讲到它(虽然当时没怎么注意到),后来极度困惑之下突然想到它----“无为”,以前也只是听过,可对它一点感觉也没有,什么是”无为“?怎么理解”无为“? 什么是为?为就是“有”,一切起心动念造作都是“为”。   什么是“无为”?“心”知其为乃是“空”,此为就是无为。老子言:“无其为,是为;无其事,是事;无其味,是味”。这说的是事物本相。由此可见,无为,就是“心知其空而为之”。也就是“心不著相”,“不执著”。   “心知其空而为之”,圣人才能做到。所以,圣人不失道。普通百姓,他们只知其“有”,不知其“无”,百姓之“为”都是“有为”。所以,百姓失道。 “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使“无为而治”系统化而成为理论的是《 老子 》。他们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无为而治”的理论根据是“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使民众无知无欲” 。 有为不正是我之前的心态吗?我总是急功近利,总想一步登天,总想着尽快做成某事,于是就产生了偏执和极端的想法,反而内心更加地虚。自然地依照自己能力去做事,心无旁骛,这就是“心不著相”,不执著,也许某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的能力提高了,你成功了。“无为”并不表示无所作为和懒散,并不表示没有理想和目标 , 可能是将你的理想放在潜意识里面吧,很难讲清楚,真的需要用心去感悟。 最近开始学陈氏太极拳,这让我想到老师所讲的,练习太极拳是要放松自然,身体放松,思想放松。但不可松垮,松散,意念不能丢,也不能总惦着它,要松而不懈。这不正与“无为”的道理类似吗?原来太极拳真是来自于道家的哲理。 又偶见到王国维的讲成功的心境 :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层意思就是对人生迷惘,不是我之前浮躁的心境吗 ? 后面就不多解释了,就是要心态平和,自然地去做事,不可强求,但又要执着,心守意念,不可轻易放弃,这也不正是“无为”的思想吗? 看网上文章说,说练习太极拳要一层一层地松,每过一阶段可能有新的领悟,松无止境,“无为”的境界也应是此理。 真高兴,最近几个月想通了好多道理,有:和而不流,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大道至简,王国维的那几句话。原来这些道理自己瞎想也可以想通的,可能其他书上说过,只是用的白话文,没有意识到而已。思而不学则殆 , 多看看书,自己一个人想真的很危险,容易误入歧途,幸亏我品行还行,呵呵。或者这些道理很多人早已想通了,我又晚熟了。 引用: 1. 百度百科 无为 http://baike.baidu.com/view/61764.htm 2. 什么叫“无为”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ogID=500130PostID=7000924 3. 王国维人生三种境界解读 http://ywjjwwxh.blog.163.com/blog/static/163745772007417115816857/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3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网群英烩No.0373陈国文 2010 岁末北京行 博友聚首乐融融乐无穷
热度 1 readnet 2011-1-13 14:53
科网群英烩 让水滴洒向为科学网灌水勤奋笔耕的人们 科网群英烩粉墨登场 关键词: 科学网,博客,博主,陈国文,老子,道德经,传统,文化,传播,有,无,色球,色空间 让 水 滴 洒 向 为 科 学 网 灌 水 勤 奋 笔 耕 的 人 们 科 网 群英 烩 粉 墨 登 场 学者陈国文 发表于 2010-12-20 16:28:34 分类:道之我观│ 查看评论 :55 │ 浏览:2261 打印 推荐给朋友 精选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2010岁末北京行 (一)序曲 由于参加中国材料学会《 2010 年全国材料与化学项目论坛》的会议邀请, 12 月 16 日,简单打点行囊后,即乘车次 D38 动车前往北京开会。 前日里购买了一本汉王电纸书,很喜欢。节电,清晰,大容量。内装书籍量大,品种多。一直有意看《曾国藩家书》,竟也在内存中查到。于是三小时零六分的动车路程,在一路的阅读中,很快就到了。 在北京坐地铁的本事并不高。主要是站点儿不熟悉。在中科院工作的 ZF 同学的热情帮助下,我顺利地按他短信指点,乘坐四号地铁一直从北京南坐到了中关村。在出站口,我还没搞清将票如何处置时,一抬头即看到了已在站口等候多时的 ZF 。高大,宽容,热情,是一位爱妈妈、爱老师的年轻人。 在学生的指点下,我住到了中科院公寓。是个小公寓,一层楼,内部还不错。只是晚上睡时发现被子太薄,于是将两张床的被子都盖在身上,中间还夹了一层羽绒服。没敢开空调,因为这家伙似有多年光景,打开后声音嗡嗡响地出奇大,而我睡觉又不是特沉的那种。好在屋里有暖气,要不然非冻感冒了不可。 不会睡懒觉是一种痛苦。不知有什么好办法。无论多晚睡,也无论睡得是噤若寒蝉还是踏踏实实,第二天早上依旧老点儿醒来不误,要命的。附近餐馆吃完早点,寻着人们指点的路子向北走去。北面有两座园子。理工第一学府清华园,还有一处,就是那个在自己心中踌躇已久、却又挥之不去、念之内心隐隐作痛的圆明园。借道清华园,去圆明园细游一番,是心中的盘算。 进得清华南门,但见行色匆匆的人们,也偶见行走蹒跚的老者。时间的单向性,使生命在其面前无有回头之路。面对时间,我们永远都是一个最新的面孔我们在时间面前出生、长大、变老、死去;而面对我们的无能,时间却展示出它不变的永恒永远的日升日落,永远的月圆月缺。在人生过程的无恒中寻求另一种精神层面的永恒,这构成人们进行哲学思考的源动力。与之意义相当的另外一个动力,可能即是在这个有限过程里的许多不幸中去寻求一种依托于物质却超乎于物质之上的精神上的愉快。人与动物有着本质区别。 对自己双脚有限的力量与我可以掌握的有限时间来说,清华园似乎是有些太大了。于是索性选择匆匆而过,没有打扰忙碌于清华园内的学者友人。大家都忙,尤其年底。而我也有些自私的想法,想让紧紧的心舒展一会儿,轻松一下。 很快从清华园西门走出,前方不远处,即是圆明园。因着莫大的国耻使人望而却步的国人岂止我一个。而今天却能拿出了走近它的勇气,有些释然。 我来了,圆明园。 (二)走近圆明园 从绮春园正门购得 10 元一张的门票,走进了这座历经往日繁华而今归入宁静中的园子。 圆明园官网 对园子的简介如下: 历史上的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共占地 5,200 余亩(约 350 公顷),比颐和园的整个范围还要大出近千亩。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 150 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都曾长年居住在圆明园优游享乐,并于此举行朝会,外理政事,它与紫禁城(故宫)同为当时的全国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称为 御园 。园于 1860 年(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劫掠焚毁。 1.鉴碧亭与字画 进得门来,信步左拐沿路而行。北国冬日是冰冷的,迎面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开阔的冰冻水面。这在济南不多见,那里的水冬日里是温暖的,常在一些日子里于水面冒着股股蒸汽,没有北京这般明朗的北国冬景。冰冻水面中坐落一亭,名曰鉴碧亭,有钢结构引桥与大路相连。工作人员在厚厚的冰面上行走着,在桥墩侧面做着破冰工作,以保证桥体不受冰胀冰缩时产生的应力破损。桥头有画展字样,亭是一座重檐方亭,四周有廊,内有屋子,画展即在屋内。于是在升起的阳光照射下,沿引桥慢慢而行,来到亭子的怀抱中,以观赏字画的妙意。 冰面上的亭子 书画作者多是爱新觉罗的家族后代。作品所选题材寓意深刻,表现功力不凡。然不能拍摄,甚觉可惜。 有布袋和尚的《插秧偈》 : 手捏青苗种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成道,退后原来是向前。 退与进的取舍,多与少的抉择,以何为依、为准、为适当,所述情景给世人以很好的心理坐标。 更有朱熹的《劝学诗》 :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智者在婉转含蓄中寄寓了对少年的深深叮咛,使人如何能不受其善意教诲? 这个历史上最古老的民族,在历代长辈殷殷切切叮嘱声里,于岁月长河中铿锵而行。 2.徜徉于旧址遗迹 从画室中出来时,阳光已有一些温度,虽然天空中有淡淡云层时而将它遮挡。冬日的微风伴着略感温暖的阳光吹拂在脸上,有一种别样的惬意,仿佛回到了儿时与姥爷在冬天的屋前晒太阳的时候,那是极为放松和愉快的记忆。风虽不刺骨,可我还是在它来时将羽绒服的帽子遮上头,毕竟不年轻,已开始学着照顾自己。 缓缓行走在圆明园,因为已为自己与它的约会预留了足够的时间。踏在石板路上,路边的柳条早已是光秃秃,但即便如此,无数柳条从高大的树枝上款款垂下,依旧可以借助着风流在冬日里舞出温柔。 走着,张望着,寻找着。期待着出现古迹,于是就可以籍着想象的翅膀,寻回到它曾经的灿烂和辉煌中作片刻停留。 走了很远, 除了山丘,还是山丘。 除了旧址,还是旧址。 所以, 除了想象,还是想象。 心中暗叹:烧得确是精光,精光。 一百五十年过去了,西洋楼断壁,大水法残垣,藏经楼地基,静静沉默在这片土地上,似乎在诉说着心中无限的悲愤与凄凉。宫庭昔日的繁华奢侈为后来的惨遭劫难播下了坚实的因果种子。泰极否来,否极泰来。这片福海依旧波光粼粼,这片土地上依然滋养着草木,这座园子里的阳光依旧温暖,林中的鸟儿依然欢唱。园内为游人提供了全盛圆明园图供购买。也有制做精良的光盘,将圆明园的建设过程与毁灭过程里的人与事皆尽收眼底。没有更多的功力将这种跨越时空与枯荣相易带来的情感巨幅涨落写出,借诗句来表达游历断壁残垣的感受可能更精简恰当。 兹援引湘明兄长短句以补愚人拙笔之缺憾。 念奴娇 圆明园夏思 陈湘明 乱云低处,断垣在,瑰宝烟消长噎。玉砌雕栏,曾暗使,多少辉煌逊色。帝溺奢华,夷淫傲慢,几炬飞明灭。经年积难,废墟何处堪涉。 福海独盛芙蕖,热风吹倦了,连天新叶。道是沧桑、凝冷艳,一任繁疏开谢。借问蜻蜓,风荷吟遍后 , 几多凄切?银辉初上,夏蝉还怅星月。 3.对峙中的沉思 徜徉在园子里的湖水旁。土路沿湖面弯弯曲曲伸展着,我沿土路弯弯曲曲行走着。任阳光的温暖洒透衣裳,不觉已至园子边上。园外传入现代的节奏:车水马龙,声振天响。园内传出自然的声音,微风中鸟声啾啭。这其实是一部并不和谐的交响曲,各声部在以不同的调门进行着忘我的独唱。清华园与圆明园对峙着,中间是为二者所夹着的人们。现如今人们被选择了生活在园外快节奏的时空里,那个时空里的关键词是科学,讲究速度,讲究效率,讲究扩张。此时你如果选择在园子里依其固有慢节拍来生活,按里面的诗情画意去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已是一种天大的奢望,更会面临生活水平提高的无望。 这是中国人面临的一种无奈的选择。我们曾经选择将狭义上的科学作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武器,这并不是缘于中国人的自愿,而是被迫。看看圆明园内断壁残垣就可以清楚无误地知道落后就要挨打是千真万确的。面对强盗,也要掌握有强盗的手段。师夷长技以制夷,否则将会是无休止的被人肆意凌辱的恶运。于是诞生了对面的清华园。科技强国深入人心。 然而这是一种使人困惑至深的境地。 祖先留下的龙骨里流淌着浪漫而平和的血。这些是诗人的子孙,黄道婆、李时珍的后代。祖先在不破坏自然的前提下,他们参悟了驱动力与制衡力的源泉阴阳的奥秘,并将之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是他们的科学。这样的科学是善良的,不伤害自然的,不伤害外族的。然而,历史老兄却阴差阳错地将这样一个民族为外族的铁骑所踏,继而又使它无以应对恶魔世界里打过来的拳头。于是在垂死中吹起了科学的号角,这是生死存亡关头的必须选择。 是这个民族在文化的承传中丢失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吗?放置一旁待论。期待李亚辉对此给以解迷。他在静观中华文化长河中的方向变化。 (三) 融合-----博友相见 人文与科学的关系,科学网上相关论述已展开得很充分,我认为也很彻底。科学是一把双刃剑,需要用文化、宗教中所凝结的智慧对科学进行有效束约。而其有效性,势必建立在各方决策者完全敞开、互通有无的沟通交流状态下。否则只会是心中窃窃自语。人是脆弱的。只有放开言论自由政策,人们才敢于大胆发言,这个国家才会构建起一个能量耗散机制,才会趋向真正的、而不是表面的平稳与缓和。一个民主社会的实现是需要管理者具有宽阔而仁爱的胸怀的。我们历史上那些心胸狭窄、小肚鸡肠、独断专行的人获得权力的结果只有一个:沦为暴君,被人以暴治毕。 到北京一大心愿就是能见见诸位博友。鬼王啊,祖兄啊,那是神交已久的老朋友了,但还从未见过真人。我并不奢望太多,大家工作生活都很忙,怎能轻易打扰?所以,只愿好好把会开好,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足矣。 但在 小文夫人吴老师 与 迟菲小妹 的积极组织下,我却见到了远远超出我期望值数量的北京博友们。 武夷山老师 :在我的不经意中您就严肃地站在了我的面前。您比我想象的要瘦得多,也年轻得多。这是使我迟疑而不敢相认的原因。您把自己设定为钟表一样的品格,克勤克俭,不忘学习。在与大家一起交谈时竟然连比划带大笑,于是博客中那张相片所带来的典型中国知识分子 ( 赵明语 ) 形象一扫而光。 老祖兄 :满腮黑白相间的胡子上面是那闪烁着生机勃勃的孩童般天真而热情的目光,确有年轻的场的感觉。始终静静地听着博友们的谈话,从不打断。而我自己却有几次打断了友人的谈话,想来汗颜。益友是明镜。 飞鹏兄长 :(原来我把 光恒老师 的相片当成您了,这是聪慧的 迟菲 意识到的)专业造诣深厚,油田二次采油技术已是顶级专家级人物。在您畅谈了如何进入到这一领域中,如何去专心请教地质、流体相关专业的高手,如何在高手指点下苦修秘法从而独创出与众不同的油田二次开采的新思路后,我体会:人要做成一件事情,需要静心凝神,放下架子,拿出时间,用上精力,吃苦耐劳地踏实来做。谢谢明示! 刘立兄 :您给我的印象是大气。长相如此,言行亦不脱此格。秉性仁爱宽容,席间与飞鹏兄二人忙于为大家照相。甚是感谢。 赵明兄长 与王 修慧兄长 是山东老乡。岂止是山东老乡啊,是潍坊老乡,而且我们三位的老家相距竟然是在一条线上紧紧相邻。昌邑,寒亭,二十里堡。想要找这般齐的,难。虽第一次相见,大家谈话间却是无拘无束,热闹非凡。足见山东人的实在。亲不亲,那是家乡的水。不是吗? 陈安家的小热闹姑娘 长得很文静,白晰的脸庞,大大的眼睛在上面忽闪忽闪的可爱。家有小女父慈祥。陈安席间一直怀抱着他的千金。 小苗 依旧活力四射,饭后我和迟菲与他一道去喝茶说话, 迟菲 一个劲儿地打哈欠。聚会通知诸位,加上工作的操劳,累了她。那就得快回窝睡觉。 还有一对活宝没说。是 鬼王与张小平。 还有一对牛人没说。是 鲍得海二傻兄与老蒋繁体字儿 。 因为这四位与我又于第二天中午小聚,期间谈论激烈之势可谓剑拔弩张。丫头点了一下二傻理论的命穴就匆匆撤退了。五点的火车,已是两点半了,我还得从北京大北边跑到北京大西边去会场拿包裹。至于点中,未点中?已是管不了那么多了。欲详细了解争论了什么,待见此文下二傻的回复吧。 最后一句话:感谢小文老师与夫人的热情款待,感谢迟菲的细致工作,感谢众位博友老师们的热情参会。未见的友人还会再见,争纷下的积怨也希望能够荡然不存。一个敞开的言论环境是我们的所爱。中国将来所有可能的进步皆在这敞开二字。这来自于中华政治文化因固步自封、闭关锁国而致衰败下外敌的侵入这种肌肤之痛的总结,也来自于古往今来政权的起起落落的经验所明示。长者为年轻的人树下了宽宏而慈爱的榜样。 为拥有开明与开放胸怀的伟大人格者,干杯! ****************************************************************************************************** ****************************************************************************************************** PICTURES OF FRIENDS IN BEIJING 其乐融融欢聚一堂 摄影:刘立 图一其乐融融( 赵明兄与李小文、武夷山老师合影留念) 图二两位活宝( 李亚辉与张小平合影留念) 图三 黄老邪授独家武功秘笈(其右依次为吴飞鹏老师,祖兄,愚人) 图四聆听高见( 右一为赵明老师) 图五 快乐对话 (蒋劲松老师与赵明老师在说话) 图六你在说啥我来听 (左起依次为王修慧、武夷山、李小文老师) 图七 三位活力四射的年轻人 吴老师,迟菲,苗元华 图八快乐在今宵 相关链接: 王修慧:不是科网人,却知科网事 岁末博友聚京城:有朋自济南来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5493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关键词: 博友聚会 相关文章: 科学网博友聚会:李学宽教授摄影艺术 科学网博友聚会的几种模式 博友聚会印象记博友篇【转】 博友聚会印象记活动篇【转】 当前推荐数: 58 推荐人: xupeiyang jiangjinsong jizx971 liuli66 Guoxiangyun lixuekuan boxcar Wuyishan Mount tashaxing Bobby xqhuang hjf306 wujingzhi phd9992000 wangxh bridgeneer pukin ljry8044 lix RongZheng wangdh jinsblog laozu dongping2009 yuewenzhu 秋天的布鲁斯 lgmxxl tangchangjie yonglie csruwangjin2 gfcao QFL zlyang BaoHaifei tianyizhang6 sheep021 mqjiang 罗帆 sfguo qlms Metasequoia w0 hcy98765 yhliu971225 yindazhong aging00 杨学祥 张志东 卫军英 baiyuxiao readnet 清水直人 zengxinlin 周可真 隔壁家的二傻子 ncume lhj701 标题: 发表评论人: jiangjinsong jiangjinsong将您的文章推送到 仰望星空 , 博主回复:难道我没推?让您老抢先了。 标题: 发表评论人: jizx971 手捏青苗种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成道,退后原来是向前。 您做到了吗?我是做不到 博主回复:有所退中就会有所进。有舍才有得。将取舍建立在最适合自己情景的条件下,而不以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就可以进入到自由的状态中。在别人的眼中看着是一种退步,实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是一种按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将精力与时间的重新布置,这必然是一种进。只是坐标未选人们所普遍认可的坐标系。我也在努力做好。但肯定还不够。 标题: 发表评论人: jizx971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iuli66 好文章! 博主回复:无以答谢诸博友,只有陋文拙见,刘立兄指正为盼!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ixuekuan 收获不小,见人很多! 博主回复:超出预料,知足者常乐! 标题: 发表评论人: YC ip:58.34.87.* 在北京的科学网博主可以坐镇祖国的中心,见到许多边缘区域的博友。 我8月份去北京,蒋科学领我逛清华园,遇到一个叫刘兵的,他说了一句话,把我笑死了,他说蒋科学:我昨天见你会博友,今天又让我碰见你会博友,根据数学归纳法可以证明,你天天在会博友。 博主回复:摊上这么一位擅于归纳的领导,老蒋可得事事小心:) 这样说他还是手下留情的。假如说成是:蒋科学,我昨天见你会女博友,今天又让我碰见你会女博友,根据数学归纳法可以证明,你天天在会女博友。老蒋非哭不可了!哈哈! 标题: 发表评论人: Wuyishan 呼应6楼: 这位刘兵聪明透顶,阅读霍金,懂与不懂都有收获这句广告语就出自他。 博主回复:确有同感! 标题: 发表评论人: tashaxing 冬天看圆明园一定倍觉苍凉. 博主回复:实话实说,在园子里湖边无人处,悲凉之感的撞击使我忍不住哭泣。 标题: 发表评论人: boxcar 据说无图,无真相呀! 博主回复:可是,我不执图啊吕兄 --- 在真相出来前,就先当我神侃,行吗? 标题: 发表评论人: jiangjinsong 哈哈哈,丫頭,劉兵是哥們,不是領導,我們和他從來都是沒大沒小的。 那次的確是太巧合了,前一天晚上李俠老李來清華,第二天YCmm視察清華,結果劉兵陪李俠在清華園里逛,正好相遇,他才會說那麼一番話。 博主回复:哈哈,这刘兵确实逗!看来老蒋会博友属于小概率事件!他的推论当不得真。 其实我想说的是:老蒋您老人家还得加大会博友的工作密度。科学主义者往往是站在一个自刨的坑里向下挖,哪怕把地球肢解了他们也在所不惜;您就不能这样。您老人家就得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而参加博友聚会是实现这样一个伟大目标的有效手段。所以,您当以与博友见面为荣,以不与博友见面为耻才对头。 标题: 发表评论人: 学数学的苹果 院里临时开会没去成,不好意思 博主回复:大宝也未能见,我还想听他话痨呢。没关系,有机会的。 标题: 发表评论人: gghgiser 很想念北京,去了两次,总赶不上冬季下雪的时候 博主回复:那就专看天气预报,瞅下雪的机会。瞅准了再找出差理由,包能一去一个准。前提是天气预报得报得准。一般下雪天气报的比下雨天气预报要准的。 标题: 发表评论人: wujingzhi 其乐融融啊~ 博主回复:正是! 标题: 发表评论人: wangxh 你终于写了,憋死我了,你是主角,咱也不敢抢先呀 博主回复:我也是憋得难受,实在是不写不行啊! 标题: 发表评论人: pukin 陈老师好! 这篇博文可以评为月度最佳博文之一^_^ 这次聚会终于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李老师!当然还有在科学网人气很高的yatou^_^ 博主回复:哈哈!我的收获比您的还要大!赵明老师得喊兄长,此乃其一;与修慧兄一起皆是老乡,乃其二;您二位性格开朗,乃其三。 标题: 发表评论人: RongZheng RongZheng将您的文章推送到 学人亭 , 博主回复:谢融兄! 标题: 发表评论人: RongZheng 原先大家在虚拟空间打交道,网下聚会跟群仙下凡一般,很有趣。丫头此行,收获甚丰,大概还有很多见闻没有写出。厚积薄发,读来更觉得笔酣墨饱。 博主回复:兄长谬赞愚妹。真凄切处,反觉笔陋文穷了。诗人笔下更能绘真图。 标题: 发表评论人: wangdh 好羡慕。本想过去的,有事错过了,特遗憾。 博主回复:有机会再见的,王老师!年底事情多,这是不敢主动打扰的原因。正事要紧。 标题: 发表评论人: wangdh 手把青苗插野田,低头却见水中天。 六根清静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很是喜欢。 博主回复:与您所言无欲品自高是等同的,王老师。欣赏!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aozu 丫头,虽说见面时间短暂,可我喜欢你!下次来别再看那些陈年老画了,来老哥的画室吧,在看看周边的环境,你会看到这年头还生活着另一群人,那里就是乌托邦岛。 博主回复:行,祖兄,一言为定!去见见那乌托邦鸟,和那群我还不太熟悉了解的人。 标题: 发表评论人: dongping2009 标题: 发表评论人: dongping2009 dongping2009将您的文章推送到 夫子书苑 , 博主回复:谢东平兄! 标题: 发表评论人: yuewenzhu 北京欢迎您 博主回复:济南欢迎您! 标题: 发表评论人: 秋天的布鲁斯 标题: 发表评论人: yaoxy 喜欢这种文章,呵呵 博主回复:谢谢抬爱!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jry8044 鬼王怎么还不回?问过没? 当年那么多人兴师动众为他争取了回归的机会,可现在这人~ 博主回复:请小弟静候佳音。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jry8044 不会睡懒觉是一种痛苦。不知有什么好办法。无论多晚睡,也无论睡得是噤若寒蝉还是踏踏实实,第二天早上依旧老点儿醒来不误,要命的。 --------------------------------------------- 我一朋友才28岁,前两年也开始睡不了懒觉了,不过,居然逐渐调整过来了 就是吃困了打瞌睡、饿了吃零食。 大体来说,就是多聆听身体感觉,顺势调整。 所谓饿了吃零食,就是吃自己喜欢吃的,且吃得恰到好处,刚好足够应付日常生活就行,不过,一旦出去办事或从事其他活动,就容易饿,就及时补充零食。 如果困了,却强撑过去不睡,那么,就只有在睡意特浓时才能睡好,而且容易醒。要想睡好,就得放松、放松再放松,将压力充分消除掉 博主回复:深谢小弟关心!那就放松再放松。 标题: 发表评论人: gfcao 去北京也不事先告诉我一声,我也好专程去接见你啊 博主回复:这个专程近吗?否则肯定得提前向您老通报一声啊!下次坐飞机记得捎根绳子,从济南过的时候接着我:) 标题: 发表评论人: zlyang 名博去北京,众博来欢迎。 圆明国人盗,美帝建清华。 博主回复:愚人去京而矣,真傻! 标题: 发表评论人: tianyizhang6 这次K歌了吗? 博主回复:哈哈,时间紧张,无有K歌,天翼兄:) 标题: 发表评论人: sheep021 烧掉圆明园,还一个清华。 想当初硬拉俺们跟他走 现如今,小奥说:中国不能走西方老路,否则全球资源无力承担,中国要发展需要另想办法 一打,一拉,一拉,一打。值得玩味。 博主回复:不同的科学发展路子是没有可比性的。他们不停下,我们是不可能停的。其善意怎可期。 标题: 发表评论人: yatou 格式略显凌乱。等网速快时再修整整齐。 标题: 发表评论人: mqjiang 见到好多偶像人物! 博主回复:哈哈,个个可谓神采飞扬! 标题: 发表评论人: w0 希望士大夫精神回归中国,做说真话的中国人 博主回复:好! 标题: 发表评论人: w0 有才有情 精彩 博主回复:愧! 标题: 发表评论人: huayuwujie 評論陈国文的文章:《2010岁末北京行》 TQ 博主回复:^_^ 俺TQ的不懂:) 标题: 发表评论人: yindazhong 好热闹哎!科学网神仙会!照片中愚人便是Yatou大姐么?幸会幸会! 博主回复:正是在下:)印老师原来也是老子一学生。幸会!握手! 标题: 发表评论人: guopeng2010 好一个神仙聚会!著名的二傻在哪啊,咋没见人呢? 博主回复:二傻自言吃腐败物多了,病了:) 标题: 发表评论人: boxcar 嗯! 这回有真相(真正的相片)了。 博主回复:是啊吕兄。您的意见是不能放置一旁的:) 标题: 发表评论人: boxcar 老邪演示的这一招,端的厉害!是落英神剑掌法呢?还是碧波掌法呢? 博主回复:这个,俺实在搞不明。两个名称都好听:) 标题: 发表评论人: wangxh 看俺的解读: 图二不是鬼吗,怎么成宝了? 图三看老夫的弹指神功如何炼成(细看老祖的手,还真跟着比划呢) 图四聆听什么?黄大师讲解九阳真经哩 博主回复:哈哈,原来我怎么就没发现修慧兄如此逗呢?解读的水平比俺有趣! 标题: 发表评论人: 卫军英 这组照片好,形神毕至。丫头还有一大功劳,就是还原武夷山老师:他比照片年轻。 博主回复:刘立兄的功劳! 武老师可得偷着乐了:) 标题: 发表评论人: zlyang 武夷山老师的确很显年轻。 博主回复:嗯! 标题: 发表评论人: huayuwujie 評論陈国文的文章:《2010岁末北京行》 回复36樓博主:TQ thank you / thank you so much / 3Q /3ks /3x /thx /thk /thk u message N 伊妹兒時候的錯誤縮寫。 博主回复:原来:) 标题: 发表评论人: huayuwujie 評論陈国文的文章:《2010岁末北京行》 奧特曼 博主回复:喔,那可挺牛! 标题: 发表评论人: boxcar 落英神剑掌法和碧波掌法是《射雕英雄传》中桃花岛主黄老邪所创的武功。 博主回复:家翁喊我孤陋寡闻,自知乃实情使然也,哈哈! 标题: 发表评论人: wudou5 ip:110.176.93.* 我也觉得没有二傻是个遗憾。 博主回复:嗯!二傻兄第二天的出马,嗓子沙哑,辩解曰:我唱歌很好的,这不是我的嗓音。有兄(印象中是赵明兄)力赞二傻兄歌喉美妙绝伦,俺相信! 标题: 发表评论人: pukin 陈老师,我把陈年老账翻出来了,正好挣点点击数^_^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6311 博主回复:即去贡献! 将吾二人的对话转到这里: 普金同志问丫头: 一晃一年多过去了,不知道山大的SCI政策执行的如何了?^_^ 丫头如是回答:哈哈,赵明兄长在给我出难题:) 好象是政策如故;好象是无论哪个校长上台,南区皆不是宠儿;好象是合校以后南区的教师与学生有如进入新民主时代,但却沦为二等公民;好象在合校后,南新区的学生是山工与山医的学生居多,所以这两个老学校的教职工要拿出N多的时间去南新给学生们上课;好象是南新区的学生在诉说着没有家的感觉。好象听说要把南区的路南部分给卖掉,把我们。。。。。。。。 标题: 发表评论人: yatou 假如已追求到大自在,活着就行; 假如还未达到大自在,搜寻一下进去的路,会使人生变得由无趣转向有趣。 假如已追求到大自在,也愿意与别人共享这份自在的根由,不仅有趣,且功德无量。 这是跟二傻在北京争论中我的观点。没见二傻动静。 博主回复:还是用文字阐述得更清楚。二傻啊,你在哪里? 标题: 发表评论人: hjf306 老蒋也在,那岂不是素食了,哈哈 不愧是黄老邪,颇有仙风道骨之感啊~~ 博主回复:哈哈~~ 标题: 发表评论人: huayuwujie 評論陈国文的文章:《2010岁末北京行》 回复博主45樓:奧特曼out 我們學習中一起 博主回复:您的评论挺入时的说:) 标题: 发表评论人: wujingzhi 图三最好玩了 哈哈~ 终于明白高人自有异相的道理了 博主回复:^_^ 有点儿不明白您所指何意? 标题: 发表评论人: huayuwujie 評論陈国文的文章:《2010岁末北京行》 弓雖大。。。。。。 給力。。。。。。 博主回复:噢。 标题: 发表评论人: wujingzhi 就是看照片就感觉各个都是高手! 博主回复:噢,还有这种说法? 标题: 发表评论人: wujingzhi
个人分类: 科网群英烩|2880 次阅读|1 个评论
用老子的话来看马太效应
热度 4 武际可 2011-1-12 10:55
用老子的话来看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来自《圣经》上《马太福音》中的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她,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1968 年,美国科学史学家研究者罗伯特 莫顿( Robert K. Merton , 1910-2003 )提出用马太效应这个术语描述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他列举在研究领域出名的人越来越有名的现象并说 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他并且把 马太效应 归结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其实这种效应,在我国成语中早已有之。中国人说话比较隐晦,不像西方人说得那样直白。锦上添花这个成语,概括得更为简练准确。民间谚语锦上添花小人多,雪里送炭君子少墙倒众人推,鼓破众人敲就逼真地描述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 锦上添花这个成语,最早出处是北宋王安石( 1021-1086 )的七律《即事》,其中有诗句:嘉招欲覆杯中渌,丽唱仍添锦上花。 莫顿开始提出马太效应这个概念时,只是把它用于社会现象。后来,人们发现 这种效应在力学与物理学中,在自然科学中,随处都可以迂到。河道弯了,由于流动冲刷就更弯;地不平了,低的地方更易于受径流冲刷,在径流冲刷下就更不平;大气电离了,局部就更易于电离直至放电;裂纹产生了局部由于应力集中就更容易被撕裂。在社会上的穷富差别的加大,股市行情暴涨暴跌,经济危机等都是马太效应。所以可以说马太效应是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我国大约在公元前 500 年,成书早于圣经的老子《道德经》中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补有余。 马太福音的那段话只是一段寓言,靠人们自己去理解它的含义,到莫顿才给出现今的解释。而老子的话说的是更为普遍的规律。如果把老子的天之道理解为宇宙之间的普遍规律的话,那么他说的这个普遍规律正好与马太效应相反,即普遍规律是把多的取来去补少的。也就是他说的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意思。 用现代的科学语言来注解老子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客观规律总是趋于使物质或能量平均分布的。热总是从高温向低温的地方传播,物质的分布总是要使整体的势能最小,有棱角的石头随着岁月的流逝由于风吹日晒和水淋总是失去棱角而趋于圆滑。高山会由于自然腐蚀而降低,凹地会由于不断沉积而升高。运动的物体,速度高的会由于低速介质的阻尼而变为低速,而低速的介质会由于高速运动物体的带动而加速。电总是由电位高流向电位低的地方。人类社会的发展,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和曲折,总会向世界大同的方向发展,权力会由个人专断逐步走向民主,财富会逐渐缩小贫富差距。 老子的话,又是一番道理。看来比起马太效应来说也许是更为普遍的规律。事情好像是矛盾的。你该信谁的? 其实他们说的都对。 老子说的是在客观运动和平衡状态是稳定发展时的情况,而马太福音说的是失去稳定时的情况。 老子还有后半句话,说是: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补有余。说的正好是马太效应的意思。这里老子对马太效应实际上做了很深刻的注解。人之道就是最好的说明,意思是说人心想要的是马太效应。这是因为,人向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水向低处流体现的是天之道而人向高处走,就体现的是人之道。因为人人都想发财,都想有权有势,所以才有人之道,而人人都想发财、想有权有势的这个系统是不稳定的,所以就有马太效应与之对应。于是社会心理必然是损不足以补有余。 总起来说,老子的话比起马太福音更全面更富有哲理性和更深刻。 用老子天之道的这段话来思考我们的自然科学研究。对应于稳态或缓变过程来说,就是研究稳定运动和平衡稳态。对应与物理上来说,大部分是由椭圆型方程或热传导方程所描述的过程。用它来研究社会现象,当我们要维持社会稳定时需要执行符合客观规律的政策,这就是要损有余而补不足,对应于向富人加大税收,对穷人雪中送炭,加大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权力需要分散或加强民主,只有这样,社会才会稳定。 用老子人之道来思考我们的自然科学研究。它对应于临界转捩状态,对应于状态的分岔,对应于快速变化,对应于发散和不稳定状态。用来研究社会现象,当我们处于社会大动荡时期,处在社会底层的人要向迅速上升为社会的主流,就需要借助马太效应,就需要锦上添花,需要权力相对集中,实现快速变革,并且使这种变革稳定下来。有时又需要打出实现天之道的口号,如替天行道、杀富济贫表示顺应自然规律来与人之道抗衡。 看来,顺应天之道,无论在进行科学研究还是制定政策和进行符合客观规律的管理,都是应当遵从的,而万不可以逆客观规律而胡来。而实行和加强人之道是有条件的,需要捕捉和把握这个条件。一味按照马太效应行事,社会心理在吹捧一个人,你就锦上添花再加码,就会盛名之下其实难符,社会会愈来愈不稳定,积怨会愈来愈深,需要适可而止把握分寸,因为它是有一定风险的道路。
个人分类: 科学杂谈|9380 次阅读|10 个评论
给力-老子的回归
BaoHaifei 2011-1-6 11:55
给力-老子的回归 鲍海飞  2011-1-6   2010 年最后一天央视电视台的一个晚会上,给出了这一年的一个动感流行敏感词汇竟然是给力。  虽然是两个平淡无奇的字,但在这一个时代,这一年中,我们却深深地感觉到了这两个字的分量。为什么不是给我力量吧!也许给力这样来得更快更猛烈些吧。  给字后面能够搭配的单独的汉字好像不多,其中人们最熟悉的好像就是给钱。还有一些句子与给相关。老天爷,你行行好吧 ! 上帝啊!请赐予我智慧吧!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最感人的一句应该是:爱人啊,你给我力量吧!可能还有很多与给相关。    给力显得强劲,给力生动,给力富有感召力,给力又含蓄。  但给力代表了什么?给力的背后是什么?  给力的背后是乏力,是疲弱;是不能站立、独立和自立。这也许因为我们不够努力、奋力,缺少毅力、缺少合力的凝聚力;也许因为不够强壮,不够强大,不够智慧,所以无力。谁需要力,谁能给力?  给力,给我力吧!我觉得是无奈的吼声!  缺少活力,死水一潭,要给力!  缺少耐力,永远不能持续,要给力!  然而我们可能更缺少的或者缺乏的是自信力!  愚公移山的故事,是愚公感动了神仙,搬走了王屋太行两座大山,是神仙给了力,从此后,人间可畅行。诸葛亮借东风,能够火烧曹操战船,是朝天借力,居然老天就给力了,从此后,江山大局定了。也有《射雕英雄传》中的铁掌水上漂,借隐藏于水中的木桩而飘浮于世,凌波微步,从此后扬名江湖!君子善假于天、地、物之隐之力也!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在社会的发展,给力已经表明了现代人已不再缺乏智慧了。君不见,上天入地,网络千里。然而缺少的还是力,难道还是因为身体还不够强健?老子的《道德经》所言: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给力强骨。  给力,给谁力?给什么力?  给法官正义之力!  给教师阳光之力!  给学者尊严之力!  给老者温暖之力!  给孩子智慧之力!  给弱者心灵之力!  大声喊:给力,给我力吧!
个人分类: 随想|3441 次阅读|3 个评论
听易中天教授讲儒、道、法想到的
qyu111 2010-10-9 20:57
这两天中饭的时候又是电视上百家讲堂的时间。这次是厦门大学 易中天 教授讲先秦诸子,讲儒、道、法学说。 易 教授对古人理解的透彻,讲课平民化、现代化,深入浅出、生动活泼。 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没有上过中学,没有学过历史和文言文。现在听 易 教授讲课,正好是补课。听着 易 教授的课,不停的有许多感触和思考,杂记于下: 古人早已把自然、人、社会洞察,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已经研究的非常深刻和透彻。哲学从那时起,好像就没有再多的新东西。 古人的汉语用词造句充满了智慧、哲学和艺术,我们现在把很多古人的字、词和成语都肤浅和片面的理解了,甚至是歪曲了。 一毛不拔:不要损害小民利益以 满足 君主利益。 消极:消灭极端。 德:用眼睛去看,用心去体会路。 我也突然想到一个词:快活:快快的活。活的快,死的早。 现在的社会是商业的春秋战国时期,酷似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也是到了道德沦丧的时期,是需要现代先秦诸子出来树信仰,讲道德的时候了。 人类的活动和创造是给人来了灾难还是幸福? 科学技术:解决生理问题,给人类带来舒服。 哲学艺术:解决心理问题,给人类带来幸福。 需要好好体会和修炼的几个字: 无、虚、静: 古、道、天。 分配不均,才有斗争。 明道求实:明白道的道理,做事则需求实。 做事的讲儒学,退休的讲道学。 易 教授说:做人讲道家,做事讲儒家。这是是一种理想的状况,但实际很难做到。因为那是两种人的品质和哲学。人的精神不能分裂。信道家的人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方法,信儒家的人是另一种做人做事的方法。其实各信其家,也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能合适他的、能被他认同的信仰和哲学去教育管理比较好。
个人分类: 未分类|4573 次阅读|1 个评论
闲时读老子:第九章“持而盈之”
QFL 2010-10-7 09:39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在本章谈论了人生处世的哲学艺术,称得上是最早的劝世歌之一 。可叹世人多是懵懂之辈,不明真意,依旧可悲地重复着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 的轮回。 持 ,执持; 盈 ,满; 已 ,停止。执持盈满,骄傲自大,不如适可而止。王弼注解为:持谓不失徳也,既不失其徳,又盈之,势必倾危。 揣 ,锤击,《说文》解释为:揣,捶之; 锐 ,又作棁 (zhuō),锋利之意。处处锋芒毕露,必会遭挫折,故难以长久保存。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通俗易懂,不必解释。 遗 ,致使; 咎 ,过失、灾祸。富贵而骄横,无非是自找灾祸。 遂 ,成。值得指出的是,身退并非指隐居山林,而是强调不居功贪位的意思。王真的注解甚为恰当,即 身退者,非谓必使其位而去也,但欲其功成而不有之而 。 梦间说梦重重梦,家外忘家处处家 ,所以又何必非得 避世唯恐不早,入山唯恐不深 才能算解脱呢?位高权重者往往参不透功成身遂的道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 老子这一章也充满辩证法的哲理,奉劝世人要警惕 福祸相位、泰否相参 ;然而,大多数世人都有 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 ,无不是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 难道不是吗?笔者尝试就每种情况各举一例,不必多举。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 :广州韶关 的 叶大捕头 采取五不原则,即不主动索要钱财、不办事不收钱、不催讨该给还没给的钱、不讨价还价、不嫌弃送多少钱,以守株待兔方式静候行贿人上门,于是捞了三千万银元;然而, 他不懂得 见好就 收 ,非得要实现贪污六千万银元的宏伟目标 ,结果却东窗事发,最终 身败名裂。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 林幽公 晚年弄权,先后击败开国大帅兼西北王彭武公、摄政王刘殇公,坐上了天朝的第二把金交椅,权倾朝野,尊贵至极;然而,他还不满足,竟欲设九五尊号,这不是 矢上加尖 嘛,当揣度出上有废储之意,便要谋叛弑君,终于导致折戟沉沙、横尸大漠。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真所谓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 古今中外,最通晓此理的当数天朝的 陶朱公 ( 范蠡 ),三聚三散富可敌国之亿贯家财。令人诧异地是,虽然没有陶朱公的气魄,但当今拥有亿万财富的 美国大资本家们 似乎也开始明白此理,故身后近乎要裸捐其财 。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 一家富贵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 ,这类例子在天朝最多,例如,京畿之地大邱庄的 禹大庄主 就富贵而骄横,终遭天灾,一命呜呼。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 飞鸟尽、走狗烹、良弓藏 的例子在天朝历代都比比皆是,例如,若开国大帅 彭武公 在战完夷狄联军之后,就 定册功成身退勇,辞荣辱,归来白首笙歌拥 ,完全卸甲归田,或许可避免灾祸;当摄政王 刘 殇 公 处在风口浪尖时,倍感心灰意冷,乞骸骨却不被上允,然而,若他在立朝后就有此想法,或许能在老家安享晚年。茫茫 神州,上下五千年, 唯有庄子最得老子之道 。当年楚王派使者邀请庄子为相,而庄子笑答使者说: 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祀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 不过,同样令人诧异地是,夷人 爱因斯坦 曾拒绝过总统任职的邀请,也颇暗合老子的天之道。 总而言之,古今中外,举不完的事例。最后,还是引用两首通俗易懂但颇含哲理的诗词吧,一为 辽代《伎者歌》 ,一为《红楼梦》中的 《好了歌注》 ;体会其中含义,便可窥视老子本章有关人生哲学的深意。 《伎者歌》 百尽竿头望九州,前人田土 后人收。 后人收得休欢喜,更有收人在后头。 《好了歌注》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明 文徵明 《老子像》
个人分类: 学习老子|2650 次阅读|1 个评论
老子今拍:第四章“马列而用之,或不盈”
QFL 2010-9-26 10:09
第四章 马列 而用之,或不盈 。 毛 兮 似万物之宗。 平 其锐, 化 其纷, 射 其光, 扫 其尘, 伟 兮似或存 。 吾不知谁之 母 , 理想 之先 。 ---------------------------------------------------------------------------------------------------------- 简注 : 马列主义的作用是万世不穷竭的! 毛泽东思想更是一切的根本!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能够挫平任何尖锐矛盾、化解一切纷扰争执、照射万世金色光芒、扫除全部社会灰尘。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至高伟大啊,但又真真实实地存在。我不知道它们是谁的母亲,好像为人类理想的两种社会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宗祖。 ~~~~~~~~~~~~~~~~~~~~~~~~~~~~~~~~~~~~~~~~~~~~~~~~~~~~~~~~~~~~~~~~~~~~~~~~ 附: 《 老子 》: 第四章 道冲 而用之,或不盈。 渊 兮似万物之宗。 挫 其锐, 解 其纷, 和 其光, 同 其尘, 湛 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 子 , 象帝 之先。
个人分类: 老子今拍|1450 次阅读|1 个评论
老子今拍:第二章“官吏皆知美之为美”
QFL 2010-9-23 06:45
第二章 官吏 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 奸 贪 相生, 谗媚 相成, 庸浊 相形, 恭倨 相盈, 权钱 相和, 名利 相随。 是以 衙役 处 谐和 之事,行 武功 之教 。 万僚 作焉而不辞, 贤 而不有, 贪 而不恃, 政衰 而弗居 。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简注 : 本章比较通俗易懂。 当官吏明白啥是美和善的时候,那其实已经不是原有的美和善了。所以就出现 奸贪 相生, 谗媚 相成, 庸浊 相较, 恭倨 相倾, 权钱 相和, 名利 相随 。各州府的众衙门响应上级号召,而为建设天朝谐和社会而奋斗,其中得需要行使武力。数以万计的官僚们大兴作为,不辞劳苦,固然没有贤能的本领,贪婪而不自恃夸耀、政绩不良而不居功。正因为不自恃夸耀、不居功,故其功业也就不会泯灭。 ~~~~~~~~~~~~~~~~~~~~~~~~~~~~~~~~~~~~~~~~~~~~~~~~~~~~~~~~~~~~~~~~~~~~~~~~ 附: 《老子》第二章,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个人分类: 老子今拍|1579 次阅读|0 个评论
闲时读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
QFL 2010-9-12 21:28
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的这一章,文字颇为优美,充满诗意。老子由天道推及上一章的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自存 的人道;在这一章里,老子又通过对水之赞美的哲理来喻人和教人: 人应该效法自然之道,做无私善行,犹如水一样至柔之中却包含着至刚、至净、至容、至大的胸襟 。也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尽管有不计其数的水的赞美诗句,但鼻祖却当属老子。 上 ,最的意思, 上善 即最善; 上善若水 ,即指上善之人,如水之性(河上公);唐玄宗也注解为将明至人上善之功,故举水性几道之喻。 几 ,接近之意。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指 水具有滋养万物的品质和不与万物争利的德性,而水的这种品德几乎接近于大道。古人说: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王夫之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大概也是基于这个道理吧。 渊 ,深沉、沉静之意。 与 ,指与别人相交相接。 尤 ,怨咎、过失之意。 除强调水的 与物无争、谦逊处下 的品质 外,老子又列举出七个并列排比句,即是有关水德的写状,也是有关上善之人所具备的品质: 居善地 ,善于选择地方,能自甘居下; 心善渊 ,善于保持心胸沉静,能容纳百川; 与善仁 ,善于待人真诚无私; 言善信 ,善于言行遵守信用; 政善治 ,善于为政精简平衡; 事善能 ,善于行为处事发挥所长; 动善时 ,善于把握机会、相时而动。正因为与世无争,与物无争,所以没有过失。 老子所讲的水之所有品质,是否能完全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呢?在历史和现实中,笔者实在找不出合适的人选。那只有从传说中搜寻了,例如历代标榜的为品德楷模的尧、舜;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的释迦牟尼,也符合条件。 事实上, 一个人能具有其中一两项品质,就足以留名青史、树典范而垂千古了 。 圣祖爷 能够事善能、动善时,故打下了万里锦绣江山 。 周公 辅国为民,鞠躬尽瘁,可谓是与善仁、政善治的楷模。 邓公 三起三落,却成为居善地、心善渊、动善时的榜样。 天朝从来就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从古至今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不可尽举,姑且到此为止。 现代 范曾《上善若水》(图片来自网络) .
个人分类: 学习老子|2385 次阅读|2 个评论
亚里士多德和老子
周可真 2010-9-10 13:47
亚里士多德是最自愧愚蠢的爱智者,老子是最自愧虚伪的求真者。 亚里士多德以其自愧愚蠢而求非实用的理论之知,老子因其自愧虚伪而务法自然的纯朴之事。 求理论之知者唯求逻辑形式的完美无缺,而不管知识有无实功实效;务纯朴之事者但求言行内容的真诚无欺,而不顾言论行为是否中规中矩。 故亚里士多德是一个理智上唯美的形式主义理论家;老子是一个心理上唯真的自然主义道德家。
个人分类: 中西之间|6639 次阅读|1 个评论
发现(6):呵,这回俺站在了超巨人的肩膀上!
wangxh 2010-9-9 09:54
今天是9月9日,本来是小小纪念一下毛泽东,还有俺奶奶,突然有了一个 新发现 (不知道有没有雷同,如有,纯属巧合)。不是材料类的,也不是工程技术类的,是人类社会的。如果俺是霍金,估计此发现定能轰动世界,几乎等同于其200年地球毁灭之预言! 详见:《 纪念毛泽东主席和俺奶奶 》。
个人分类: 未分类|2808 次阅读|2 个评论
纪念毛泽东主席和俺奶奶
wangxh 2010-9-8 21:08
再过几个小时,就是毛泽东主席逝世的日子。俺啥也不敢说,怕被拍砖,只是相信您的主张。俺相信,将来主宰人类社会的肯定孔子与老子的学说——孔子学说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社会;老子学说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天地人合一;但是要实现此理想的大同社会,必须采用您主张的斗争学说——与天斗,与地斗,与腐朽思想的人斗。其实被许多人推崇的MG社会就是一种低档次的斗争方式——强权与武力,只不过仅仅处于初级阶段——张牙舞爪、獠牙利齿阶段,或者说兽性动物阶段。 还有,九月九日是俺奶奶去世的日子。您老人家享受天堂的安静吧,遗憾的是您老人家没有穿上大孙子买的大花褂子,没有坐上二孙子买的电驴子(摩托车)!您的两男两女很好,两个媳妇与女婿也很好。他们的身体吗,比当时您的身体好多了,毕竟生活水平提高了嘛!上了年纪,多多少少添点毛病也是正常的。十个孙子/女,也都不错(大孙子是医德标兵,二孙子是师德标兵,还凑乎吧?),最小孙子的孩子也两岁多啦! 【注】关于评论功能,俺选择“仅允许博客用户评论”,请不要见怪。如果你想拍砖,咱们可以采用“短消息”方式,这样还可以偷偷摸摸 踩红线 ,是吧?俺绝对保密,否则怎么继续在科学网里混呢?
个人分类: 社会|3659 次阅读|9 个评论
闲时读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
QFL 2010-9-5 11:32
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长地久 ,这如此浪漫、富有诗意的成语原来首先出自老子的睿智之口 。在第七章里,老子在颂扬天地的同时,从天道推论到人道,并运用辩证法的手段论述人道需效仿天道以及以退为进的思想主张。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这句话的关键是如何理解 不自生 。 不自生 难道是强调天地是由其他生的?当然,老子认为, 无,名天地之始 ,但这种理解与 故能长生 好像并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对 不自生 最流行的一种注解是:天地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是大公无私地生养万物,所以天地能够长久。例如,高亨、陈鼓应等都是如此注解的。 如果天地是如此大公无私,那又为什么让万物死亡?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无穷无尽,不仅弄得万物饱受六道轮回之苦,而且天地自己难道就 何不惮烦也 !再说了,大公无私也是一种或善或仁的感情, 岂不闻 天若有情天亦老 和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的道理。另外,老子在前面第五章也刚刚强调: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所以, 笔者认为,这一种注解也是不恰当的 。 笔者认为, 天地与万物生灵应该看成一整体的大生命体,万物之生死,只不过是一种很表层的现象,犹如人体身上天天长出与脱离的表皮细胞;天地万物俱为一体,大形大相,无形无相,生而不生,死而不死, 故能长生 。 其实,老子的重点是由天道而引出后面的人道,即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 得道的圣人能够效法天地法则而行为处事,去掉自我私念,遇利益则谦退无争,把自己摆在最后;为义所当然的事情,又奋不顾身而努力去做 。 这种看来虽然是外忘此身,其实却是身存天下的最好安排,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值得一提的是,范仲淹流传千古的名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其意境应该就是来自于老子的这一句。 最后,老子非常幽默地说: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 这最后的私其实是一种反说,即反衬出真正的大公无私 。可笑的是,后人常常把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理解成圣人为保住自己的权位而使用的奸诈手段。这种断章取义式的不求甚解,本是自己无知且自负,却把脏水泼在老子身上。 何为私,何为公? 道家的《阴符经》上说: 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由此可见, 大公与大私本无一定的界限,或者说大私的极点就是大公 。 天津曾经有这么一位姓白的老人,在74岁以后的十几年生命中,靠着一脚一脚地蹬三轮,靠寒冬腊月蜷缩在车站附近一个自行车棚里看自行车,靠卖掉自己的两间老屋,靠个人生活几近乞丐,靠风餐露宿在街头,靠每天所挣得的1角、2角、1元的零钱,在他将近90高龄的时候,陆续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累计捐款金额高达35万元),其中有200多名藏族学生。(如能给当局一些启示, 何愁藏地不治?何患达赖到处嚣喧?) 那年冬天,在一个飘着雪花的冬日,老人最后一次来到某中学,头发胡子全白了,身上已经被雪浸湿;老人向学校的老师递上饭盒里的500元零钱时候,说了一句: 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这是我最后的一笔钱 老师们全哭了 !捐赠仪式上,当老师把这个事一讲,台下顿时哭声一片;许多学生上台从老人那里接过资助的钱时,双手都在发抖。有人做了计算,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轮车收5角钱计算,老人要绕地球赤道劳累奔波18周才能挣下35万元人民币。 这难道不是对 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的最好诠释吗? 然而, 就这样一位足以感动每个中国人的善良老人,就是不能感动中国及感动CCTV ! 在2005年9月23日,老人永远闭上了眼睛,享年93岁。老人的名字就是白芳礼。 注:有关白芳礼老人的事迹,大家百度一下便知。 白芳礼老人的助学义举,正是一种大公行为,但折射出的却是整个中国教育状况的悲哀!! 联合国调查员托马赛夫斯基女士严厉批评中国的教育状况说 :中国的教育开支之少是排在全世界倒数几位,连穷国乌干达都不如 。所以,如今 那些还在口口声声教导别人说 : 你是国家培养的,是CCP培养的 等诸如此类冠冕堂皇的话, 岂不荒唐可笑! 1. 风雪中蹬三轮的白芳礼老人 2. 擦汗的白芳礼老人 3. 白芳礼老人
个人分类: 学习老子|2178 次阅读|4 个评论
老子道德经第一篇解析
pearlydh 2010-8-29 19:50
老子第一章可谓众解纷纭,歧义最多。把老子简单的哲学思想搞复杂了。下面是我的理解,抛砖引玉哈... 老子第一章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抛砖: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可言说的道,不是永恒的道。可名状的东西不是永恒的东西。 (可说可名的都是变化的。今天的河水非昨日之河水。)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世间万物起于无,源于有。即万物的存在是因为相对应的不存在。 (讲有和无的辩证关系,没有无,就没有有,老子非常强调存在的相对性,如长与短,高与矮,即没有短就没有长,没有矮就没有高,因此没有无就无所谓有)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因此无(即不存在,虚无)是无限的,而存在(实体东西)是有边界的,有限的。 (形象地说,我们地球是有限的,而太空是无限的。也就是说,虚是无限的,实是有限的。确实如此,世间万物,不论如何大,都是有限的,可度量的,而空虚是无限大的,无法度量的。没有空就没有实。存在的东西要在虚无的空间才能体现出来,与前一句的无名天地之始意思相同。可见老子认识之深。) 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虚和实、有和无,是同一事情的不同说法,互为存在的前提,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根本。 综上所述,老子第一章,主要讲的就是有和无的关系,讲存在与虚无的关系。所有实体的存在都是因为有了非物质的空间而存在,没有空就没有实,而空是永恒的,实是暂时的,空是绝对的,实是相对的。实是可以名状的,空是无法言说的。因此可以言说的不是永恒的,而不可言说的,即非物质的空,即老子所说的无,才是永恒的。也可以说是讲了物质和非物质,存在与不存在的辩证关系。
个人分类: 未分类|7792 次阅读|1 个评论
与伟人对话系列之二 : 请教老子
caoman 2010-8-19 16:27
关于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达尔文先生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给予了解答,许多困惑和担忧豁然开朗,但仔细想来,仍有许多问题和不解。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一直在做不懈的努力,为什么威胁人类生存的因素有增无减,如气温越来越高?资源越来越紧缺?疾病越来越多 ? 虽然从人类发展历史的长河看,过程中的波折起伏是正常的,但我们怎么做才能走出低谷?不禁又想向中国哲学之父老子请教,您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其中生的原理是什么?人类怎么做才能持续生下去? 老子: 这个问题你们早来问我的话,就不至于出现这么多问题又得不到及时解决了,很多人没有完全理解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强调要从宏观的角度去认识自然,自然规律为道,道把自然界统一为一个整体(道生一),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作为认识主体来认识自然界时,自然界中除人以外的其它部分就成了被认识的对象(为同自然界区别起见,这里叫自然),自然界(一)就被分为主体与对象(即人与自然)两部分(二)。 人类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也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了人工物(即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如商场内销售的各种物品),随着人类发展人工物的量越来越多,大到人类吃穿住行用的各种东西足够大(如超过一半)是人工物的时候,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就变成主要是通过人工物完成的了,我们不得不把人工物作为独立存在的一方来考虑,自然界就被认为是由人、天然物(为与人工物区别起见,这里把纯自然物叫天然物)和人工物三部分组成(三)。 人类作为认识主体将自然界分成人、天然物和人工物三部分,三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不但有生成关系,而且存在相互转化(如人工物在自然界被消纳成天然物)、相互影响(如天然物质环境有利于人类健康)的关系,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新物质(包括人、天然物和人工物),即万物。所以,人类社会要持续发展,就是要处理好人、天然物和人工物三者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人与自然二者的关系,难怪在没有考虑第三方存在(监督)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偏颇。 因此,时代发展到现在,现代人应用一分为三的观点来认识自然界,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制定持续发展的策略、政策和措施,而不能停留在传统二元论的哲学观上,更不能受强调回归和返璞归真复古思想的影响。时代在发展变化,吃穿住行在与时俱进,发展观也要与时俱进,哲学观更要与时俱进!近几十年人类社会物质发展太快了,精神发展未跟上,以至于现代人有些浮躁,对于现代社会应遵循什么样的哲学观我不敢下定论,至少用三生万物哲学观指导你们的行动,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谢谢李老先生!真是早向您请教就好了。
个人分类: 哲学|2373 次阅读|0 个评论
闲时读老子:第六章“谷神不死”
QFL 2010-8-17 20:19
.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这一章的内容通俗易懂, 承接前面的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法则。在这一章里,老子使用比喻、借代的方法,非常简洁地描述了 道的形体和功用:虚无实存,无处不在,无穷无尽,孕育宇宙万物而绵延不绝 。 谷, 形容虚无空灵 ;神 ,形容变化不测。唐玄宗注解为:谷者,虚而能应者也。神者,妙而不测者也。 朱熹说:谷,只是虚而能受;神,谓无所不应。 严复也认为:以其虚,故曰谷;以其因用无穷,故称神,以其不屈愈出,故曰不死。 南怀瑾则解释说:谷是一般所谓山谷的简称。山谷的基本特征是空洞无物,虚无空灵。 笔者认为,老子所谓的 谷神不死 是指道的虚无空灵的形体及生生不息的永恒性;如果我们误认为是具有人格意义的某位真神,例如管理山谷百兽的谷神或掌管五谷生长的谷神,则就有点滑稽可笑了。老子曾经说过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更何况一个小小的山谷之神或五谷之神。 也有一些修道者把老子的谷神不死进行改头换面,再结合 道教的《黄庭内景经》和古医学《黄帝内经》,认为人的头脑、心脏、小腹等处各有一个守护神(南怀瑾《老子他说》)。例如,河上公曾如此 注解说:谷,养也。人能养神则不死也。 神,谓五脏之神也。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五藏尽伤,则五神去矣。 所以,本文不予采用此说。 玄 ,指微奥难懂、幽深不测之意; 牝 ,指雌性的生殖机能。 玄牝 ,则指奥秘的母性,比喻生产天地万物的地方。 根 ,为根本、根元之意。朱熹说:玄,妙也;牝,是有所受而能生物者也。至妙之理,有生生之意。 苏辙也说:谓之谷神,言其德也。谓之玄牝,言其功也。牝生万物,而谓之玄焉,言见其生而不见其所以生也。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是这一章的精华妙句,富有哲理涵义。 勤 ,指尽、竭之意。苏辙说:绵绵,微而不绝。若存,存而不可见也。南怀瑾特别推崇这一句,认为若体现出老子的用字之妙。在虚无中生发妙有的功用,好像是绵绵不绝的存在,但并无一个实质的东西。天地万物 常在于一动一静之间,似静而实动,虽动又至静,似虚无而实存,虽妙用无穷,但也要善加运用。 可惜后世修道者往往断章取义,妄图通过修炼内丹或服用外丹,以奢望能够羽化登仙、长生不死;岂不知用之太勤,或卖弄精神,或死守肉身,完全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在此,笔者也举一个实例,反过来演绎老子的这一章。 据报道,重庆缙云山绍龙观李一大仙, 3岁入道;能在水下生存2小时22分,能用脚后跟呼吸;能辟谷采天地灵气,停止胃酸分泌;能用咒语和功力使人打开中脉,头顶骨自行裂开;能嚼碎灯泡、钢针穿臂;能手握220V电线。 李一道长主持养生圣地,有弟子3万,其中包括一批公众人物 。另外, 李一的房间四壁挂着多张与各级领导干部的合影 这些宣传,无不形象地勾勒出一位当世神汉的轮廓 。 然而,又有某记者从重庆市有关部门核实李神汉的身份,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李一原名李军,原籍重庆巴南区,于1969年9月出生在重庆沙坪坝区,初中文化,办过杂技团,经营过企业。1998年以来,李一先后率众重修了缙云山上的绍龙观和白云观,并成为其负责人,但正式获得道籍却是在2006年。 世有蠢夫愚妇,便有神汉巫婆,社会也就会盛行那些蛊惑人心的歪门邪道。 此理,古今皆然 。 在继法轮大法创始人李活佛之后,神州又成功再现李大仙! 这是咱们社会教育的失败所致,还是当今世上的蠢夫愚妇太多了。 然而,如何准确地领悟老子这一章的涵义呢?笔者如下理解。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是指谷神孕育万物生灵而绵延不绝。正因如此,万物生灵的最原始本性就是对母体的眷恋和依赖。这种原始本性的需求直接地表现为向往自然、渴望自然和归回自然。笼中的鸟雀、栏内的牲畜,圈养的走兽,无不如此。我们人类又岂能例外!我们难道会心甘情愿地受困于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中?我们难道心中就不向往神驰那绿树芳草、碧水青山、蓝天白云的自然。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指天地万物需和谐共处,效法自然。这恰恰正是万物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也是万物绵延不绝的唯一途径。反之,用之过勤,不知时知量,无知休知止,必然就违背天地万物自然的法则。 现代人却在过度地索取资源,破坏森林,污染环境,危害生态 这些贪婪的行径早以致使蓝色的弹珠疲惫不堪。同时,复杂紧张的社会关系,金钱至上的价值取向,喧嚣纷乱的现代生活 又 无不使每个人在精神上承受着前所未有的沉重压力。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 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霍金会做出看似荒唐的如下预言: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而人类要想继续存活只有一条路移民外星球。霍金对此解释说,由于人类基因中携带的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人类对于地球的掠夺日盛,资源正在一点点耗尽,人类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不能将赌注放在一个星球上。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再重新审视老子的这一章,不难发现它的睿智、广博和深沉的哲学涵义,还有 它对现代社会文明持续协调发展所具有的启迪意义。亡羊补牢,犹未晚矣!人类若真能齐心 协力拯救地球,爱护环境,种植森林,恢复生态,保护动植物 人类自然也就会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古代老子画像(作者与年代不详)
个人分类: 学习老子|2157 次阅读|3 个评论
闲时读老子:第五章“天地不仁”
QFL 2010-8-7 04:25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 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在这一章里, 老子又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哲学观点,来否定当时占据统治地位的天命神学理论,认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 不少后人借此指责老子鄙视仁义,甚至将老子视为阴谋家的鼻祖,这是全然误解老子的道家思想。 仁 ,指私恩、偏爱之意。 刍狗 ,是草扎的狗,祭祀所用之物。苏辙说:结刍为狗,设之于祭祀,尽饰以奉之,夫岂爱之,适时然也。既事而弃之,行者践之,夫岂恶之,亦适然也。,元人吴澄说:刍狗,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 很多人理解,刍狗只是单纯地比喻为轻贱无用之物。笔者认为,这是不合适的;因为如果这样的话,天地就有仁了 。 苏辙解释得很好。人们对刍狗的态度,尽饰以奉之或行者践之都是 适时然也 的缘故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就是说,天地对待万物是不偏不党、公正无私的。王弼说: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造立施化,则物失其真;有恩有为,则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载。 河上公说: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也是类似理解。河上公说:圣人爱养万民,不以仁恩,法天地行自然。 吴澄也说: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 唐玄宗注解得很好,不独亲其亲,则天下皆亲矣。不独子其子,则天下皆子矣。是则至仁之无亲,乃至亲也,岂兼爱乎? 橐 (tu) 籥 (yu),指古代冶炼金属时所使用的一种风箱,这里比喻天地生生不息的功能。 屈 ,意同竭。 数 ,通速,加快之意。 多言 ,意指政令繁多(陈鼓应)。蒋锡昌说:多言为无言之反,亦为无为之反,故多言即有为也。 守中 ,指保守中虚,虚静的状态。吴澄说:中谓籥之内所奏之处也。这里指保持天地中虚静的状态,或象征着一个虚静无为的道体。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中与儒家的中是两码事,后者指不走极端、合乎中庸的道理。 综上,老子在这一章里表达了一种天地、众生要顺乎自然的道家哲学观点,它完全不同与孔子的天命、墨子的天志以及其他先秦诸子们的传统观点。我们不妨如此理解这一章的涵义: 没有任何主宰者(神或人)能够驾临于自然之上来加以命令和安排。天地及其内一切事物,遵从自然规律,虚静无为,就能够生化不竭;否则,多言有为,必然会遭到失败 。 如此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 老子所说的自然绝对不是现在科学中的自然界,如果将两者等同起来,则大谬特谬了 。关于道法自然中的自然,不妨分开来理解: 自有本来、起源之意,然有如此、这样之意,所以老子所说的自然是指道的本身的绝对性,是道的本来如是、原来如此。 另外,大乘佛教中讲究法尔如是,其涵义与道法自然类似,两者可作类似理解。 南怀瑾曾 正言若反地 解说这一章时,列举了 一些例子,其中包括明末的贾凫西在大发天地牢骚时所作的《木皮散客鼓儿词》。该鼓儿词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于是就粘贴了过来,供大家欣赏: 《木皮散客鼓儿词》 明 贾凫西 忠臣孝子是冤家,杀人放火享荣华。 太仓里的老鼠吃的撑撑饱。老牛耕地使死倒把皮来剥。 河里的游鱼犯下甚么罪?刮净鲜鳞还嫌刺扎! 那老虎前生修下几般福?生嚼人肉不怕塞牙! 野鸡兔子不敢惹祸,剁成肉酱还加上葱花! 古剑杀人还称至宝!垫脚的草鞋丢在山洼! 杀妻的吴起倒挂上元帅印!顶灯的裴谨捱些嘴吧! 活吃人的盗跖得了好死!颜渊短命是为的甚么? 莫不是玉皇爷受了张三的哄?黑洞洞的本帐簿哪里去查? 好兴致来时顽铁黄金色!气杀人运去铜钟声也差! 世间事风里孤灯草头露!纵有那几串铜钱你慢赭沙! 在此,笔者举一个例子,也反过来演绎老子的这一章。 很久很久以前,具体朝代不详(又何必拘于朝代年纪哉)。话说江宁府某一小县,县太爷见当地多刁民, 喜争好斗善诉讼 ,于是就发明了一种 良民评级制度 来严管民风。该评级共分 甲乙丙丁 四个等级,评审内容可谓是五花八门,无所不包。例如,招商引资、平民英雄+20分,恶意欠费-20分,诽谤罚-100分,打架斗殴-50分,欠缴增值税-50分;个人欠贷-30分;遗弃老人-50分, , 超生扣分,围攻衙门扣分,告御状扣分 。 为什么要搞良民评级制度呢? 县太爷的理由倒是很充分,他说:在天朝仅依靠国法是不够的,在国法与三从四德之间有一个中间地带,而且非常宽。中间地带掌握好了,天朝和谐就有了。 那些中间地带谁来介入?在天朝国情下,除了衙门,还有谁去发挥作用?。县太爷倒也是个忠厚人,他说: 西方夷狄诸邦的自律和自治,在天朝50年内也做不到 。本县太爷如今这样做,是为了今后能进入自律和自治。 这个良民评级制度有效果吗? 让包括县太爷、师爷、捕头、牢头等在内的众官员们自豪的是: 去年到京城告御状的刁民人数比前年下降了47%,到府衙告状的刁民下降了30%,8类案件发案率下降了32% 。 甚至在欢庆天朝建立大典的当天,衙役们搞拆迁,但就是没有一个刁民上告 。县太爷为建设和谐天朝的用心如此良苦,至于县衙是否有权衡量和评判草民的私德,就显得不重要了。不过, 当地老百姓是否最终都被无所不能且无所不管的县衙所治理得服服帖帖, 由于年代太过久远的缘故,后世人就不 得而知了 。 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终于到了元朝。此时,社会环境早已大大改变。统治者却不知道从具体国情出发,仍机械照搬当年那个县衙的做法,把全国分为 甲 (蒙古人)、 乙 (色目人)、 丙 (汉人)、 丁 (南人)等四种等级,结果却短短百年就完蛋了。再后来,又过了N年,世居东方列岛的倭人,忘我大唐哺育之恩,狼子野心,犯我华夏,终遭英勇戚家军的剿灭。其后不久,倭人贼心不死,趁我天朝羸弱之际,再次疯狂入侵,对占领区进行了工程浩大的居民身份管理,并 免费颁发良民证 ,妄图控制、拉拢和收买我炎黄子孙,又被圣祖爷给彻底踹回了姥姥家。此后不久,新天朝成立,天降祥瑞,圣光和谐,亿民归心,万国来朝,天下永享太平。 老子画像,元代赵孟頫 故宫博物院 -
个人分类: 学习老子|2822 次阅读|3 个评论
闲时读老子:第三章“不尚贤”
QFL 2010-7-31 07:52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一章的内容非常通俗易懂,是老子 将天地自然的法则,引申到人世间治道的发挥。 由这一章 可以看出,老子的理想化国度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民风淳朴,人心纯善。 老子所处的春秋时代,乱象已蔚、战伐不断、社会动荡,同时也是贤士奸党纷纷辈出、各种学说纷杂的百家争鸣时代。那时候,各大小诸侯国无不重视和推崇贤士人才,以作为争权夺利、称霸诸侯的资本。于是,贤者愈多,则天下的乱源也就愈难弭平。老子正是看到尚贤的种种弊端,所以提出不尚贤,使民不争的主张。 呵呵,大 哲学家与大思想家,往往都在这种动乱时期产生的,这是古今中外历史上的通例。 尚, 标榜推崇之意。王弼注:贤犹能也.尚者嘉之名也。河上公注为:贤谓世俗之贤,辩口明文,离道行权,去质为文也。不尚者,不贵之以禄,不贵之以官。 释德清也如此作注:尚贤,,好名也。名,争之端也。 争, 争名夺利之意。河上公注为:不争功名,返自然也。 虚其心, 使人的心灵宁静、开阔,没有忧虑、私欲之意。河上公注为:除嗜欲,去乱烦。释德清注为:断妄想思虑之心,故曰虚其心。 弱其志, 使人的心志柔韧、谦让之意。河上公注为:和柔谦让,不处权也。 无知、无欲, 指不狡诈、没有贪欲,保持心灵质朴纯真。王弼注:守其真也。河上公注为:返朴守淳。 不敢为, 不滋事、不妄言之意。河上公注为:思虑深,不轻言。 值得注意的是以下几点。 一是民字,老子是泛指所有人的意思 ,这种含义在先秦时期的书籍中很常见;不能理解为与帝王诸侯相对应的黎民百姓,否则就成了统治者的基调了。 二是 虚和弱,不能理解为有贬低的负面含义。 在《老子》中, 虚与弱都是正面的含义,如 第十六章中的致虚极,守静笃,第四十章中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遗憾地是,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常常被后人断章取义而借以抨击老子,则实在不应该 。 其他方面就不多说了,笔者只想多谈一谈不尚贤。 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一个 尚 字;如果把不 尚 贤引申为 (1)不搞个人崇拜、(2)不滥评先选优 ,则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在不 尚 贤这一点,国外就比我们做得好。例如,美国国防部长给中学校长写信敦促学校允许学生观看奥巴马的演讲,被批评者和学生家长们指责为 政治干扰教育和搞崇拜式教育;我们的专家教授则 反复实验、 成功 地 保护了领导在黑板上的粉笔题字(见拙文: 中国人的唯上基因 )。 世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例如,圣祖爷英明固然无比,但也犯下惨烈无比的错误;然而,有人一旦谈到圣祖爷的错误,马上就会遭到尚贤者的大肆抨击与辱骂。 在欢庆的队伍中,高悬已逝者的圣像以纪念其卓越功绩,虽有尚贤之嫌,却也无可厚非;但是,把生者的尊照也高高悬起则就不应该了,毕竟中国人讲究盖棺定论 。 再说, 尚 贤,首先得有个贤与不贤的标准。然而, 对于 贤能的标准,虽经千古亦难下定论 。 白石似玉,奸佞似贤 。有时候大奸大恶的人,看起来却极像大贤,所以贤与不贤很难鉴定。就是连圣祖爷本人也无法鉴定贤与奸佞,更何况我们每个普通俗人。 另一方面 , 历史无数次证明: 尚 贤会产生许多伪装的言行和政治投机分子 。例如, 尚 贤于圣祖爷,口口声声高喊圣祖爷的话是 句句是真理,字字放金光 的人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自从华夏潸然后,不是奸人即妇人 (此处特指,女同胞勿扔板砖)。 所以,若凡聪明或奸诈的人士一律被推崇为贤者,而这一类贤者愈多,则天下的乱源也就愈难弭平。还是白居易说得透彻,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清末民初的诗人易实甫先生,更是有一句至理名言, 江山只合生名士,莫遣英雄作帝王 。人治终究是要不得的,哪怕是明君之治,其后留下的只能是无穷的祸害,例如,像 国王选择继承人 ( 《邓选》第二卷) 那样产生下一代国家首脑。 就是在当今,各行各业无不都有五花八门的评先创优,这其实也算是一种 尚 贤。 本来只是尽职尽责地做了一些分内之事,却成了大肆宣扬的先进或模范 。 反过来,牵着赤脚小姐示众的警察们因为失职,故都 被取消年度评优评先资格 (见拙文 其实是小姐牵着执法者游街 )。 这难道不是对当今 尚 贤行为的一种绝妙讽刺吗? 再举一些正面的例子。笔者在海外生活了一段时间,不得不佩服人家的国民素质。与人家相比, 我们就像一个没有长大的不懂事孩子,我们丢掉了太多的五千年来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 。人家在公共场合总是彬彬有礼,态度文雅,说话轻声。人家在乘电梯的时候,经常站在电梯的半边,而另半边空出来,以留给有紧急事情的行人。在地铁或公交车上,人家从不喧闹、抢座位,更不要说因抢座而发生吵架、甚至动手打架。在街道上或其他公共场所,行人丢失的东西不会被他人拾到而据为己有,更不要说偷盗现象了;笔者和一个朋友都曾有路上丢失钱包而轻易找回的经历。拾金不昧是非常平常的,不值得大惊小怪,反而是丢了东西而找不到的例子却鲜有所闻。笔者问路时,总是被人热情耐心的帮助,甚至给领到正确的方向; 笔者也曾在上海问过路,却遭 到 不屑理睬 。无论是地摊,个体户还是大公司,人家营业员的态度都是非常热情,微笑服务,处处为客人提供方便;顾客进门时要问好,顾客离开时,要说谢谢等。人家没有假币,这当然不是因为其印刷钞票的技术太高超而难以造假;反而,笔者认为人民币印刷得更精美。所以,人家在接到他人的钱币时,不论其面额多少,总是很信任地收下,绝对不会像我们那样习惯性地把钱对着亮处检查水印以辨别真假。人家的银行很不错,工作人员非常认真热情,没有任何架子;银行员工和顾客交流起来都是面对面的,中间没有厚厚的、冰冷的防弹玻璃隔开。人家的 公务员都明白自己是纳税人养活的,所以态度非常和蔼,没有任何架子或官僚主义的拖拉作风,办事高效,即快又方便,不会让你到处乱跑; 如果出现咆哮哥,那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 由此可见, 资本主义国家也可以有很和谐的社会秩序、也可以有人文素质很高的国民 , 这才是资本主义最可怕的地方 。 《老子图》宋 法常 纸本水墨 纵88.9厘米 横33.5厘米
个人分类: 学习老子|2221 次阅读|4 个评论
《悟道》
zhengyongjun 2010-7-24 11:06
《悟道》 夫子:我该怎么办 老聃:换一种活法 夫子:怎么活 老聃:干那些能够改变命运的事情 不要选择方式和手段 夫子:得下狠心么 老聃:每晚想你曾有过的一切痛苦 想人们对你低微地位而投出的鄙视目光 想你子孙后代还将沿你的路 在社会的低层艰难跋涉 夫子想了整整一夜 往事潮水般涌来退去 像系列惊恐的恶梦 当洛邑的阳光再次升起 夫子的血液正欢快流畅地奔涌 突然感觉骨骼随青春发育 在咯巴咯巴作响 感觉生命原动力 在单薄的周身聚集 这首小诗写于80年代末。那时我在曲阜求学,课余时间读了杂七杂八的书,思想活跃起来,随手写下一些笔记。小诗《悟道》虚拟了孔子和老子的一段对话。鲁国民办培训学校校长孔子,申请到鲁国政府一笔资助,去周朝的都城洛邑进修礼仪。27岁的孔子第一次拜见当时任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老子,聆听老子一翻教诲后,开始励志,发奋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孔子和老子分别是中国儒道两大文化体系的创始人,代表人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不同时受到孔子和老子学说的影响,一般认为,中国文化是儒道互补的文化,实际上也就是孔子和老子学说思想互补的文化,如果说孔子的学说为阳,那麼,老子的学说即为阴。阴阳相济,不可分离,孔子学说不同於老子学说,孔子学说又不能脱离老子学说。两者互成对比、陪衬,互为补充、支撑,唯其如此,中国文化才完整、动人、充实、神秘。 要讨论孔子和老子的关系,要从我读《庄子》说起。那时我对古代典籍很痴迷,从生活费里节省下钱来,买了台湾学者陈鼓应的《庄子今注今释》。这本书 80年代出版的, 是繁体字,竖排版,有牛津高级英语词典那么厚。一本《庄子今注今释》读下来,感觉自己读古本书的本事见长。直到现在这本书还在我的书架上。前几年听于丹教授讲论语,了解到她也是从读这本《庄子今注今释》才开始喜欢《庄子》的。其实孔子和老子是同时代的人,孔子约比老小二十岁,公认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礼,但老子和孔子究竟有过多少交往,则是历史上的悬案。在《庄子》一书中,曾虚构了多次老子和孔子的会谈。孔子27岁时,第一次见到老子,当时孔子以相礼助丧为职业,受到老子的教诲留下深刻印象。孔子三十四岁时,专程到京都雒邑向老子请教周礼,孔子问礼于老子一直是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事。孔子第三次会见老子是在相邑,此时孔子已创建了他的仁学体系,试图通过仁学使荒废的礼义复活。但是在这时候老子对礼已形成新的看法了,于是老子和孔子之间展开了;无为而治与仁义之治的论辩,关于这场论辩,记载在《庄子.天运》篇中。老聃曰:夫仁义憯然,乃愦吾心,乱莫大焉,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风而动,总德而立矣。又奚杰杰然揭仁义,若负建鼓而求亡子邪?孔子见了老子后,回来三天不说话。这里弃仁义的说法和胠箧篇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不同的是本篇直指孔子来反驳仁义。 《庄子.天运》篇又提到孔子五十一岁还没有得道,于是往南到沛地去见老聃,对此,老子发了一番宏论:使道而可献,则人莫不献之於其君,使道而可进,则人莫不进之於其亲。孔子周游列国,求仕不得,大约六十六岁时,又一次在相邑见到老子。此时的老子以决定西去隐居,所以这次见面可能是老子和孔子最后的会面。这次会见,孔子主要是向老子述说自己周游列国,怀才不遇的经历,亦记载于《庄子.天运》篇,孔子:久矣夫丘不与化为人,不与化为人,安能化人?又一次这种以化为友的观念再次藉著孔子的言论表达。然而,这种和造化冥合的观念,显然是道家的言论,却被庄子巧妙的套用在孔子身上,这麼一来,孔子反而在替道家宣扬他们的道了。至人无己是庄子说的,虽智大迷出自老子,这番道理孔子和老子的交谈也有涉及。孔子去见老子,老子刚洗过澡,正披头散发要晾干它,但见他木然直立的神情,煞是惊人,看起来就像是具尸体。老聃曰:吾游心於物之初....其意大概是一个到达了最高境界的人,他心中不再存有自我,天道推动一切,能够达到道的境界,必是最完美、最快乐的。也唯有至人才可达到这种地步。言外之意,老子已达到至人的境界,而孔子对于道家的道还不能领悟,有意无意地矮化了儒家的人文之道及仁义体系。 《庄子》中关于老子和孔子论道的场面几乎都是老子占上风,站在一种道的先驱者的角色上,来传授孔子这位受教者。以儒道两家的首要代表人物来安排这些场面与对话,庄子所要强调的,无非是道家的道之真实性及优越性。透过这些篇章,儒家的人文之道充其量不过是一些治人的小技俩,甚至在《庄子.胠箧》篇中说儒家的仁义是为大盗窃取天下的东西,似乎太偏激了。
个人分类: 舞文弄墨|4003 次阅读|1 个评论
闲时读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QFL 2010-7-18 07:51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斯,犹有也;另一说,即也。恶,指丑。 很多人把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注解为 天下人人都把美或善的东西当成美或善,那就是(变成) 丑或不善了 ,或类似诸如说法,笔者觉着这是不恰当的。 老子本意应是表达 相反相因、相辅相成 的道理,指美丑等观念在对立中形成与彰显出来,即 世人有了美或善的观念,也同时就有了丑或恶 的观念 。 对于这一点,前人的注解还是非常恰当的。例如: 王弼说:美者,人心之所乐进也;恶者,人心之所恶疾也。美恶,犹喜怒也;善不善,犹是非也。喜怒同根,是非同门,故不可得偏举也,此六者皆陈自然,不可偏举之明数也。 唐玄宗说:美善者,生於欲心,心苟所欲,虽恶而美善矣。 吴澄说:美恶之名,相因而有。 陈懿典说:但知美之为美,便有不美者在。 王夫之说:天下之变万,而要归于两端生于一致,故方有美而方有恶。 老子 紧接又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等六个方面,继续阐述万事万物 相反相因、相辅相成 的道理。 老子又引申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圣人在《老子》中多次出现;而老子又主张绝圣弃智。那么,这里的圣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绝不是儒家的圣人,即有大德、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完美境界的人,也就是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符合儒家标准的有孔子,连孟子也不过被称之为亚圣。道家眼中的圣人 , 指 得大道的人,甚至返璞归真的无名氏都可能是圣人 。钱钟书说: 老子所谓圣者,尽人之能事以效天地之行所无事耳 。说得就是这个意思。高亨曾把此章里的圣人注解为统治者。笔者不以为然。 统治者若能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那就太高抬举他们了 。 无为是老子中的另一个重点词,也是老子的重要思想之一 。 世上对无为最庸俗、最附会的解释就是:无所作为、无所事事、什么都不干的意思 。其实, 无为是指不恣意妄行、自然而然的行为方式 。 陈鼓应注解:言,指政教号令;如号令教戒,无非言也。南怀瑾说:所谓处无为之事是说为而无为的原则,一切作为,应如行云流水,义所当为,理所应为,作应当作的事。作过了,如雁过长空,风来竹面,不着丝毫痕迹,不有纤芥在胸中。所谓行不言之教,是说万事以言教不如身教,光说不作,或作而后说,往往都是徒费唇舌而已。这是很好的通俗解释了。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辞,另一说为始;不辞,即不加干涉、任其自然的意思。为,作为。恃,通持,握也。这段话也容易理解:天下万物自然兴起而不恣意干涉,万物生长而不占为己有,功业有成而不自恃夸耀。因不自恃夸耀,故功业不会泯灭。 由以上注解可以看出, 这一章是典型的 老子版的统一辩证法 , 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明白了这一原理 。 世人却认为这是一种古代原始的辩证法或朴素辩证法;认为它只是依据直观经验及粗浅的自然知识,虽然能够正确认识到一切事物都在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之中、在对立面统一和斗争,但是却带有很大的猜测成分, 缺乏严密的逻辑体系和严格的科学论证。 笔者绝不厚古薄今, 但若 依此逻辑,焉知后人不会又如此看待所谓的唯物主义辩证法 ? 哈,或许,智者不言的老子根本不屑于罗里啰嗦地科学论证辩证法,连短短五千言《道德经》都是因为被伊喜所迫而不得已才写作的! 另一方面,古今中外,宗教哲学,权贵民众,无不极力推崇和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无上境界。然而,真善美的定义又该是什么呢?若依据老子所言,即使真有 着一个真善美的天堂,那么同时也会有个假丑恶地狱与它对立 存在 。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一个绝对统一的真善美标准! 如果强制去树立一个真善美的典型,那行不行呢? 当局想创建和谐社会,于是上访伸冤者纷纷被拘、街头小商小贩纷纷被驱、带敏感词的博文纷纷被删、领温总理看天坑的农民连夜外逃; 当局想实现共同富裕,于是两极日益分化、民生日益艰难、失业日益巨增;当局想追求经济发展,于是贪污犯罪日益严重、干群关系日益紧张、拜金主义日益盛行、自然环境日益恶化;当局想引导干部群众坚持八荣八耻,于是美丑标准日益不清、善恶行为日益不分、是非对错日益不明 种种具体事例,不必细举,都是属于 美之为美,斯恶矣 。对于老子这句话,庄子也说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一样的道理! 下面再举一个反例。初到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中国人,看到人家凡事都井然有序地排队,无不惊讶,然后佩服、甚至感动,并深深地以之为美。可笑国人却不知,排队不过是人家自然而然的生活行为、众多日常小事之一耳, 忘善恶而居中 而已。我们反而 郑重其事地以之为美,岂不可悲、可叹、更可怜! 《老子骑牛图》,宋晁补之作,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个人分类: 学习老子|3759 次阅读|8 个评论
五大圣人全部面世,中华民族可千年不衰
chrujun 2010-6-22 00:08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了4大圣人,使中华民族在1000多年内保持世界先进地位。他们是周文王、孔子、老子和孙子。 周文王鼓捣出了全经之首《周易》,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根基。周易的核心概念是阴阳,认为阴阳的变化和组合可以表示事物本身及其运动。 莱布尼兹根据周易的思想发明了二进制。二进制在当前的数字技术中更是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数制。当我们用电脑听歌、看电影和玩游戏的时候,我们可以感受一下周文王的伟大之处。 孔子的代表作是他学生为他整理的《论语》。论语的核心概念是君子和小人。通过对君子和小人这对概念的演绎,孔子构建了古代中国的伦理学和道德准则。 孔子思想不仅仅在中国唯我独尊,而且在东亚也大行其道。 现在官方在世界强力推崇孔子,与孔子学说具有宗教类似功能密切相关。 老子的《道德经》代表中国古代哲学的顶峰。 《道德经》在世界上拥有仅此于圣经的翻译本和出版数量,表明道德经拥有其它哲学著作望尘莫及的深刻哲理。 道德经的核心概念是有和无。通过对有和无的演绎,阐明了生活中的无数智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有和无在生活中的一个经典演绎。 孙子的不朽著作是《孙子兵法》,这在世界上现在也是一流的军事著作。 《孙子兵法》的核心概念是奇和正,兵不过奇正,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其无穷也。 由上述可以看出,《论语》、《道德经》和《孙子兵法》都是基于某些对立概念展开,都可以看成是周易在特定领域的演绎。 周易被评为全经之首,道理就在这里。 四大圣人的思想为中华民族在世界上领先1000余年打下了基础,是中华文明安身立命的四大思想。 但四大圣人的思想存在一个天生的缺陷,就是缺乏民主和自由理念。 而古希腊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民主政治。民主政权的优势是可以选出素质较好的领导人,避免了世袭政权领导人一代不如一代的现象。 中国的封建社会一直是世袭制,从清朝末年皇族的状况可以看出,世袭政权避免不了一代不如一代的状况。 而民主政权却可以稳步前进。因此,基于四大圣人思想的中国必然会越来越落后。 中华民族要重新崛起,需要新的圣人出现。 这个圣人就是毛泽东。 为什么说毛泽东是现代中国的圣人呢? 这是因为:1. 毛泽东继承了中国古代四大圣人思想的合理内涵,提出了新时代的哲学思想(矛盾论和实践论)、军事思想(论游击战和论持久战)和伦理道德(为人民服务和纪念白求恩)。2. 毛泽东采纳了西方先进政治文明。国家主席和各级政府领导由人民代表选举。3. 毛泽东继承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合理内涵,将民主和专政的优势统一起来。人民民主专政、民主集中制就是毛泽东对西方政治文明和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合理继承和发展。 中国今天能够走上飞速发展道路,与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的合理坚持和继承是分不开的。 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到八荣八耻,我们都可以看到毛泽东思想的巨大身影。 虽然现在有人对毛泽东思想不以为然,但我敢肯定地说,毛泽东思想将与中国古代四大圣人思想平起平坐,成为五大圣人思想之一,将至少为中华民族重新崛起1000余年保驾护航。 注:本文花了很长时间构思和写作,算我对周可真教授若干观点的一个正式回应。欢迎各位朋友赐教。周教授的博文请参考: 周可真,毛泽东的思想不再可能成为中华民族的灵魂试答侯成亚老师,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6790
个人分类: 历史忧思|4992 次阅读|19 个评论
2500年前,圣人辈出的时代
sheep021 2010-6-10 14:00
在中国思想史上,春秋战国无疑是一个虎气腾腾的时代。其后两千多年,无论是在 文化 还是思想方面,都不曾超越那时的辉煌。 春秋战国时代 的思想 文化 便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尤其是在思想、 文化 领域内产生的诸子百家学说,对中华 民族 几千年灿烂 文化 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千秋万代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为人类 文化 做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 不独中国,古代印度和古代希腊的圣人也出现在这个时期。 大约2500年前这个时代,为何得天独厚,聪明的脑袋频繁冒出呢?恐怕不是偶然吧 ---------------------------附不完全统计资料------------------------------------------------------------------ 泰勒斯(公元前625年?~公元前547年?)是古希腊第一个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爱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 泰勒斯的哲学观点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认为水是世界的本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万物有灵。根据这一学说,连石头也是有灵魂的生物。泰勒斯向他哲学上的对立面毕达哥拉斯反复强调说:整个宇宙都是有生命的,而又正是灵魂才使一切生机盎然。 老子(前600年 前470年之后),道家代表人物,崇尚道法自然。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代表作《道德经》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儒家代表人物,,有百世师表之称,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乔达摩悉达多为佛教创始人,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边边境)王子,属释迦族。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关于释迦牟尼的生卒年代,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两者的说法不大相同。据北传佛教推断,释迦牟尼诞生于公元前565年,去世于公元前485年,约与中国的孔子同时。据南传佛教推断,他生卒日期或为公元前623年至前544年,或为公元前 633年至543年。与老子同时代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84 次阅读|4 个评论
老子讲道德,孔子说仁义,孙子演兵法。【求下联】
sheep021 2010-6-9 15:55
上联: 老子讲道德,孔子说仁义,孙子演兵法,一生一和一杀,三位一体,共成大道。 配图: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969 次阅读|1 个评论
看先秦诸子百家,思人才政策——老子
longfo 2010-6-8 17:05
看先秦诸子百家,思人才政策老子 老子对于利的批评: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十二章) 老子对于名的批评: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二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四章) 老子是一位极具智慧的哲人,其伟大之处在于,他没有就事论事地解决当时的问题,而是从根本处思考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作了深层次思考。 老子于是对人文精神的发展进行了深刻反思: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五十七章)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五十八章) 老子认为,社会之所以陷入了空前的混乱,成为一个大的名利场,根本原因是人文精神的发展点醒了人们的知欲之心,背离了自然无为的原则。以前人们往往只看到人文精神发展的进步性,老子却尖锐地从反面看到了它的危害性,这种观察问题的角度不仅成了老子哲学的起点,而且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老子道的思想 1 、自然 道 德 在老子看来,万事万物在不受外界强力干扰的情况下,通常都能发挥自己的最佳状态,都能与周围的事物保持良好的关系,整个宇宙就在万物的最佳状态和良好关系中达到和谐与平衡。这种情况就叫自然。 2 、道是万物的本源 老子不仅通过反省明白了自然的重要,而且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说明,通过这些说明,建构起了一个关于道的理论体系。道是万物的本源,就是老子由此提出重要思想。 周人重视上帝:皇矣上帝,监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诗经大雅皇矣》) 3 、道是有与无的统一 道不是有形的实在: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十四章) 但是,道又确有其物: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二十一章) 道究竟是有还是无?道不能是有?道也不能是无。道不可感知,故为无;道又确有其物,故为有。 4 、道生万物始于无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 道生之,德畜之,长而育之,亭之毒之,养而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五十一章)老子提出道有着明确的目的,这就是阐发自然无为的思想。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 老子提出道最终是为了说明自然无为的思想。老子道的思想所表现出的宇宙关怀和形上智慧,是在先秦其他学派中很难见到的。 总之,老子为了说明自然的重要性,提出了道的学说,认为道是比上帝更为原始,是万物之宗,这种作为万物之宗的道是无与有的统一,在自然无为的过程创生了万物,人也应该遵行道的原则,做到自然无为。 二、老子道的思想的应用 1 、老子的治国之道 老子建构道的理论,说到底还是为了说明自然的道理,让人们按照自然办事,做到自然无为,这里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如何治国。 治国之道要义之一: 绝伪弃智 。 老子指出,人们玩弄心机智巧,热衰于名利场上奔走,不仅破坏了真朴之心,同时也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五十七章)老子提倡尚愚: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六十五章)老子的理想是小国寡民: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然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章)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第一,是如何看待人文精神的问题;第二,是大国小国的问题。 如果是大国,文明程度高,人事杂多,心智开启较多,彼此交往频繁,容易引发争斗之心。小国则较不易受到人文的干扰,不受文明成果的诱惑,甘于素朴,不羡于外。 治国之道要义之二:万物自化 老子认为,如果不加过多干扰,百姓有能力自化自正: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于此,老子提出了万物自化的思想: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三十七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二章) 要做到处无为之事,必须放弃以智治国的办法:民以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六十五章) 老子从道法自然的高度出发,认真研究了治国之道的问题。他认为,最好的治国之道是自然无为,绝伪弃智,万物自化。老子的治国之道饱含深邃的智慧,成为后来无为之治学说的直接源头。 2 、老子的为人之道 自然无为的原则不仅适用于治国问题,同样也适用于做人,将自然无为原则贯彻到做人方面,就是老子的为人之道。老子的为人之道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为人之道内容之一: 见素抱朴当时有一种益生、厚生的做法,注重享受,尽量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老子反对这种做法,提倡恬淡寡欲、清静质朴、纯任自然的养生之道。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四十四章) 为人之道内容之二:守柔处弱 事物都是以相对待的方式存在的: 大小,高下、前后、生死、难易、进退、 始终、正反、长短、智愚、巧拙、闷闷、 察察、淳淳、缺缺、善恶、正奇、善妖、 强弱、刚柔、兴废、与夺、胜败、有无、 损益、利害、阴阳、盈虚、静躁、塞开、 张歙、华实、枉直、雌雄、贵贱、荣辱、 吉凶、祸福、轻重 在这种相对待之中,事物都有一个柔弱到刚强的过程: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七十六章) 老子由此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坚强处下,柔弱处上。(同上) 老子守柔处弱的思想与原始女性崇拜及月神崇拜有一定关系,只有从这个角度我们才能理解老子为什么那样强调知雄守雌,甘处柔弱。老子这种思想经过庄子的发展,成为与儒家文化完全不同的一个方面,对中国文化形成了重要的影响。
个人分类: 伯乐论|2656 次阅读|3 个评论
强者无敌与水滴石穿,孔子与老子哲学思想赏析
热度 1 chrujun 2010-5-25 23:09
孔子的哲学思想 ,一言以蔽之,就是 弱者可耻,强者无敌。 老子的哲学思想 ,一言以蔽之,就是 弱者可以战胜强者。 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是完全对立的。孔子看到了强者的力量。他希望有志向的人修炼成强者(君子),绝对不能做弱者(小人)。老子则不然,老子看到了弱者所隐藏的巨大威力。他发现滴水可以穿石,女人可以征服男人。 看到强者的力量很容易,相信强者逻辑的人也占绝对的大多数。因此,孔子的认识代表了大部分普通人的认识,是很容易引起共鸣的认识。看到弱者的力量很难,也很少有人相信弱者可以战胜强者。但老子看到了,他发现了很多弱者战胜强者的例子,得出 无为而治 的结论。 孔子的思想得到了强者的认同,他们相信强者可以通吃。现在中国在世界各地推广孔子学院,与美国信仰的强者逻辑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也在各中小学增强安保力量,其逻辑还是和孔子的做法一脉相承。 老子的思想在世界上只得到了极少数人的认可,但这些人都是知识分子。他们深深地被老子博大精深的思想所折服,不遗余力地翻译和推广老子的《道德经》,《道德经》竟然有了仅次于《圣经》的翻译版本数量。 孔子的《论语》很强,但在世界范围来说,被《道德经》打败了。 《道德经》代表了中国人在上下5000年历史里最能拿得出手的思想。尽管绝大部分时间里强者风光无限,但弱者也有消灭强者的时候。 在这里我列出一个表,总结出这个世界里的一些弱者与强者交手的例子。 弱者 强者 战果 AIDS,SARS病毒 人类 AIDS和SARS杀死了数千万人类 真主党游击队 以色列 以色列从黎巴嫩撤军 尼泊尔毛主义 尼泊尔政府军 尼泊尔国王下台,政权易色 游击队 数千人塔利班武装 十万北约联军 塔利班攻城略地,北约联军 束手无策 带数千残部 拥有百万雄兵的 蒋介石八百万军队被消灭,跑到台 上井岗山的毛泽东 蒋介石 湾度过余生 女人李平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成克杰被判死刑 成克杰 弱女子邓玉娇 招商办主任邓贵大 弱女子乱刀刺死邓大官人 邓贵大做梦也没有想到会在那个地方被女人用刀杀死;蒋介石也没有想到跑到井冈山当土匪的毛泽东会在22年后取而代之。我们往往看不到弱者的力量,愿意修炼成不可战胜的强者。但老子告诉我们,弱者的力量才是最致命的,历史一再地证明老子的观点。这就是道德经的神奇和伟大之处。
个人分类: 哲学与科学|7711 次阅读|8 个评论
风声2——回归传统,回归东方
sheep021 2010-5-7 13:15
17名美国高官在清华大学接受培训 他们是美国政府全球领导力高级培训班的学生,在华一周时间里,主要是在 清华大学 中美关系研究中心学习中国政治、经济、军事、能源、环境的管理与决策分析等课程。 2000多名司局级官员,被要求今年内在7所院校完成至少40个学分的选课任务。 2008年8月11日,中组部下发《关于2008~2012年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行干部自主选学是改革创新的主要措施之一。今年,一场司局官员的校园计划据此展开。 菜单式的自主选学。 以前是让你学什么就学什么,现在是需要什么学什么。 结果, 报名人数在前三位的讲座均来自北大 ,分别是周易智慧、道家思想与老庄智慧、佛教禅宗与人生 本博评论: 这两个培训,唯一不同的是,一个在清华,一个在北大,看来老外更注重实际一些。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一股向着东方自然哲学体系回归的潮流正在悄然兴起 破解李约瑟的难题 的时刻不远了。 其他: 中华文明:源有多远,流有多长 中华思维与中华复兴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83 次阅读|2 个评论
神游——真正的自由
sheep021 2010-5-7 11:29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道德经》 昨晚的博文 自由与不自由 ,写完之后,感觉意犹未尽。 其实,自由之地、自由之境还是有的:自由自由,自己游嘛。当然了,不是身游,而是要心游或神游。因为身体可以被外物控制,而心和神却永远是自己的。(心主神,所以心即是神,当然了这里的心可不是那颗,时刻都在跳动的、血淋淋的肉心) 真正自由之地,就在心灵台方寸山,弯钩斜月洞是也。 唯有解脱心灵,才有真正的自由。所以道家讲究在人世中修行。 唯一自由之境是神游太虚: 用乘骑与驾舟,五湖四海任遨游。 大千世界须臾至,石烂松枯当一秋。 《西游记》被认为是一部神魔小说,其实是一部修行之书。自由就是孙悟空(心猿),孙悟空,因为贪图自由,被压 500 年,又被带紧箍咒 14 年,历尽千难万险,终于自由灭了魔性,归了本真。 《西游记》中,悟空的师父菩提祖师修仙的地方叫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都是心灵的一种说法(如:灵台清明、方寸大乱等),斜月三星斜弯钩加上三点也是个心字,吴承恩在塑造这个角色的形象时,故意创造了方寸山三星洞这样一个由心生出的地方。悟一子注曰:以此心为天地之心则可,以此心为人心之心,失之远矣。此言最为高明,盖此心不着于形象,不落于有无,空空洞洞,最虚最灵,故谓灵台方寸;当静极而动,贞下起元,灵光现露,如三日峨眉之月,故谓斜月三星洞。曰山者,不动不摇也;曰洞者,至虚至灵也。这个心,即灵根之光辉;这个光辉,系一点阳刚之正气。故曰: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善提。《华严经》云:菩提心者,名为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菩提心,即天地之心也,亦名道心。 《庄子养生主》描述庖丁出神入化的解牛技巧,称之为游刃有余,这里的游,是被庄子用来说明养生之道的。 在《庄子》中,游还有作为生存之道,适意地生活在世间的意义,即游世。过去有一种看法,说庄子是主张出世和隐的。事实上,庄子并不主张出世和隐,他的清高和逍遥恰恰是以入世来体现的。 山谷之士和江海之士,就是庄子批评的隐遁世外的隐士。庄子的处世之道是游世,是与世偕行而又保持自我。 庄子的神游和心游是精神性的内游,是想象和冥想一种无限的逍遥和自由境界。而不是空间上的山水之游,也不是对象化的物或事之游《庄子》一书中大量谈论的游,都是指这种游。在庄子看来,只有心有天游,才能游世,才能适意地生活于世间。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开篇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在庄子看来,人生是应该自由的,但在现实中人到处受到限制和束缚。这种限制和束缚除了来自客观世界的影响外,更多是来自人自身心智的盲目和狭隘,庄子的心游,旨在扩展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克服人心智的狭隘和自我束缚,以此使心灵和精神获得至如、至乐。 关于这一点,国医大师邱沛然深有体会: 人是万物之灵,不单单是一个物理化学问题,还是一个思想问题、精神问题 ,这个问题现在远远没有解决,中医也没有解决,西医也没有解决,但是中医懂这个道理,能够运用这个道理。 他说: 我从事医疗事业已 75 年,向以疗病为职。但逐渐发现, 心灵疾病对人类的危害远胜于身体疾患 ,由此萌生撰写《人学散墨》之念,希望为提高精神文明道德素养,促进经济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庄子 游 指归 国医大师邱沛然及其养生之道 《西游记》百回详注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944 次阅读|6 个评论
李耳和泰戈尔论道
BaoHaifei 2010-2-11 11:42
李耳和泰戈尔论道 鲍海飞 2010-2-11 谈天说地,古今中外,名流荟萃。而这两个人却更能引起我们的注意。 老子李耳描述天地:道可道,非常道道哪儿呢? 什么道呢?描述孩子,老子只是用一句话,能婴儿乎?然后就全是你的想象力、领悟和体悟了。他需要我们耗费大脑的能量去思考,到底怎么样呢?老子让你看到天地的大,朦胧的美,天地尽在你的心间。老子既给我们留下来一笔巨大的哲学、思想和艺术财富,又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想,同时又带来无限烦恼和懊恼,就是让我们猜测,到底是什么那?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云里雾里都有了。今天这个世上就看谁能盗了?于是大盗小盗甚至海盗真的盗可盗!忙得不亦乐乎! 而泰戈尔的诗是那样的具体和生动,那样的清灵活现。你看: Tiny grass, yours steps are small, but you possess the earth under your tread. 小草呀,你的足步虽小,但是你拥有足下的大地。 那一首又一首清新的小诗,读起来丝毫不费力,却回味无穷,同样寓意深远,哲理丰富,不愧为诺奖得主。而我们现在太多的人是在无病呻吟。 二者意境不同,似乎更加表现为抽象和具体之缘故,而用王国维话来说,是隔和不隔之别;实际上是近和远之差距,是具体和笼统之故,是道与不道之原由。 老子其实早已经看见了天之广,道之大,只是限于当时比较落后,纸张缺少,还没有活字印刷和激光打印,要不就是十万八万又算个啥,何止五千大字!
个人分类: 随想|3931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老子”和“孔子”打架你帮谁?
jlxt33 2010-2-6 13:56
博主前言:午间看到这样的题目,觉得有意思,看到结果一笑,细思量,作者关于儒和道的阐释也颇尽兴,于此,与各位分享。 (链接: http://blog.ifeng.com/article/4251667.html ) =============================================================== 长江短笛:老子和孔子打架你帮谁? 坊间传说最近某大学自主招生,出有一道面试题: 老子和孔子打架的话,你帮哪一个 ?经典答案: 当然是帮老子了 。按下考生要帮老子的理由暂且不表,借这个PK话题,想为孔子再来一次补充平反昭雪。近年来,随着孔子登上银幕荧屏讲台,孔子几乎成了中国和世界一定范围内的男一号,为无数草根和不少精英所反感。当下,只要有官方背景,很容易在公开场合被嗤之以鼻,这已是公开的秘密。 儒家从正面看社会,道家从负面看社会。儒家在朝看社会,道家在野看社会。儒家是官方视点,道家是群众观点。这种儒道对立,明摆着把孔子推向了官府。其实,真实的孔子虽然不像老子那样对官方不屑一顾不予合作,但也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个本来的官办圣贤。 把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当成官方神圣,这对孔子不是高抬而是强加。因为孔子生前也是被鲁国和列国屡屡抛弃的人物。孔子初展政治抱负就失去了在鲁国的立足之地,然后一生四处漂泊,其主张也不被列国官方接受,反被人笑称为丧家狗。当然有被官方摒弃的情况,但更多的是孔子主动的选择,是他很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持。孔子有不可胜数的机会与各色权贵结成一体,沆瀣一气。可贵的是他没有。即使他的晚年受到鲁国及其当年对手补偿式的恩惠,也绝没有改变一个思想家教育家对自己政治理想的执着追求。 历史上有许多先驱者,社会、政治、哲学、自然科学各个领域都有,他们不被当代的人们所理解,反而被视为异端,但他们是在探索着当代和未来许多根本问题的答案。真正的知识分子都是悲剧命运的承担者,他们要提前预言一个时代的真理,就必须承受时代落差所造成的悲剧命运。孔子就是这样一个人,一生不被官方亲睐,按现代话,叫做他爱党而党不喜欢他。他爱国而国家容不下他,他开启了中国知识分子曲折命运的先河。 先秦时期,在《庄子》等道家著作中,孔子常常是被谆谆教导的对象,而墨家和法家则对孔子有严厉的批评。汉代以后二千年,被顶礼膜拜为至圣先师。到了近现代,却成了被百般凌辱的历史罪人。不仅中国人如此,西方的传教士为了传播基督教,把孔子说成是没有宗教立场的哲学家;而西方的哲学家则又认为孔子只有一些伦理教条而缺乏哲学理论。不论是在政治领域还是在思想领域,孔子都算饱经沧桑。历代统治者从利己和统治出发给予其尊严,都不足以抵消他生前死后的磨难。 孔子与老子的重要区别,一个是入世,一个是出世。孔子终身追求恢复周礼,而老子则恨不得退回到原始社会。把儒家与道家简单比作朝野,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两大主峰的一种偏颇认识。通过马中教授的《哲人大思路》,有必要回顾和认识一下 :在中国早期思想文化史上, 儒如何融道,道如何补儒? 《史记》中的《孔子世家》《老庄早韩列传》记载了孔子与老子的交往与交流。孔子对道家有敬重之意,他在周游列国途中,遇到过不少隐者,如楚狂接舆等,受到过这些隐者的奚落,不是遭回避就是吃闭门羹,即便如此,他仍然尊他们为贤者。年轻的孔子请教于一位年长的做过周朝国家图书馆长的道家哲人老子。孔子问的是礼,老子却答非所问,老子的主张有四层意思:一、关于礼制,载的都是死人之言死人之事,活人不必拘守。二、活人要有灵活性,有好环境就出来做官,没有就退隐在野,如蓬蒿一般。三、深藏若虚,盛德若愚。四、无争、无欲、无为、无志,以得修身养性。孔子认为老子这番话高深莫测,就把老子比做似隐似显、有迹无形、高超脱凡的龙,思想领域的龙。老子所表达的基本精神,此后进入了孔学的体系。《论语》云: 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赞成道家的隐居精神,理解并同情隐者的思路。关于智与愚,其愚不是真愚,是在智的基础上,在环境无道时,被迫采取的一种明智、妥当的处事态度,所以这种愚比智高明,是对智的超越,这是最早表述的难得糊涂。孔子的避世思想有时发展得很严重,甚至想避居到极僻远的九夷之地去。他还提出贤者避世。在孔子那时,道家思想、情趣、价值取向,至少是不受排挤的。到了荀子,道家思想大举入儒,开拓了儒学的视野,使儒学结构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宽广景象。荀子天道自然来自于道的崇尚自然,性恶论同道家的唯我论一脉相承,所不同的是,道家要维护这种天性,荀子要改造这种天性。儒家视点是官方视点,是中古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因此,以道补儒是儒道互补的主要形态。 但儒对道的影响和渗透同样不可忽视。老子把儒家的有为引来补充杨朱的避让思路,形成无为而无不为的新思维,形成了老学,是道中有儒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庄子作为道家传人,却承认孔子是圣人。《庄子》〈齐物论〉中有许多敬孔的话。如: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 《田子方》篇里有一大段赞美孔子的话,竟与《论语子罕》里的赞语相照应。庄子对儒都有很多研究,韩愈竟认为庄子原本是佛门子弟。庄子并不否认孔子的总目标,他是在肯定孔子的基础上批判孔子的。他吸收儒家求善扬弃老学权变的思想,站在两位巨人的肩上形成庄学的。 中国佛教是儒道互补的产物,出世倾向,佛道没有多大差别。后来受儒学影响,有了入世倾向,佛性就是人性。一切外来宗教要来中国扎根,都不能不打上道儒烙印。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就是儒家化与道家化,只要做到这两化,才能成其为中国式的宗教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难道不是吗?) 儒道互补深刻影响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心态。在朝与在野,穷与达,出山与归隐、跻身庙堂与退处林泉,处境不同,思想倾向、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各不相同。儒道两家提供的立身处事之道,恰好可以适应这种精神调剂的需要,形成不同境遇中的心理支撑。儒家游方之内是入世,道家游方之外是出世,两种倾向彼此对立,在一个人心中又相互补充,这种力的平衡,使得中国人对入世与出世具有良好的平衡感。 儒道互补有一个极奇特的结晶,就是法家的政治哲学。它的形成是在战国末期儒道两大主峰形成以后。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从儒家那里吸取的是对人性的思考,从道家那里主要吸取的是以规律为本的观念(道)和思想。儒道精彩的东西都被有机地融进了政治精神之中了,这就难怪中国的法哲学格外早熟、格外复杂、格外深沉。 综上所述,把孔子推向官府,把孔子当作老子的对立面是不正确不符合实际的。两位圣贤生前可算作师生关系,从年龄或辈分来讲是莫逆之交,两人打架纯属现代人娱乐圣贤。至于那个 当然帮老子的经典答案,是因为老子是孔子的老师,还是因为老子是孔子的长辈呢?其实都不是。那个考生答到: 老子是谁?他是我老爸啊! 而替孔子鸣冤叫屈,似乎成了不孝之子。
个人分类: 海纳百川|2732 次阅读|2 个评论
名师曹广福为什么再次出山?
chrujun 2010-1-27 20:42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名师曹广福是老子哲学的忠实信徒(二)
chrujun 2010-1-27 20:40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名师曹广福是老子哲学的忠实信徒(一)
chrujun 2010-1-27 19:44
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及院长大人曹广福(以后简称名师曹广福、院长大人曹广福、曹大人或老曹)曾经说过哲学是胡说八道,没有一点用处。蒋劲松(以后简称老蒋)为了巴结曹大人,赶快发表长篇大论,论证曹大人观点正确无误【1】。看见老蒋为了讨好曹大人的欢心,竟然做出丧失学术底线和学术良心的事来,我马上发评论反对,惹得老蒋很不高兴。老蒋的行为具有代表性,某某领导人提一个观点,不管是如何的荒诞不经,毫无价值,老蒋这帮人总能鼓捣出一大堆文章,论证某某领导人的观点,充当某某领导人的传声筒和吹鼓手。 有人说中国哲学是奴才哲学,从老蒋巴结曹大人的雄文可以发现端倪。 老曹这人认为哲学无用,不过我要向老曹证明,他的种种妙计,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一句话就搞定了。尽管老曹的招数很多,但和老子哲学相比,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如果老曹对陈国文的一系列关于道德经解读的文章多看几遍,学习来一招半式,以老曹的聪明才智,弄个校长和院士当当,也是指日可待之事。 前二篇博文只是指出了老曹的表象,并高举道德的棒子敲打了老曹几下【2】【3】。 如果每篇博文像这样拿着道德的棒子敲打名师曹广福几下,估计会把老曹打懵。虽然很过瘾、很解气、很愤青,但老曹很不服气啊。你陈儒军的道德高尚吗?你有没有干过坏事?现在社会上干坏事的人很多,陈儒军这无名后生为什么要非要抓住我曹广福的辫子不放?是不是有不良用心?是不是背后有人支持,想整我?如此种种,老曹会恨死啊。 记得有一段时间,鬼王李亚辉写一篇博文批评名师曹广福。从老曹的名字和加入科学网的时间入手,进行捕风捉影式的批评和影射。老曹也以同样方式回击,显示了骑士风度。要不然,以曹大人的权势,把鬼王放在牢里去关过九年十年也没问题。不过,本人学的是理科,喜欢从各种事实和现象出发进行分析和推理。对曹大人的批评也是如此,从曹大人的言行出发进行同志式批评。希望曹大人要么据理力争,要么改邪归正。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要从现象到本质,再从本质到现象。用逻辑学的词汇讲就是要先归纳推理,再演绎推理。 本篇博文和下篇博文就是要完成从现象到本质的归纳推理,站在哲学的高度总结学官曹广福的言行。 这在物理学上相当于弄个万有引力公式出来。 正如有了万有引力公式可以解释天体运动,有了曹广福言行的哲学总结,就可以解释老曹的一言一行。与陈国文女士解读道德经,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可以让大家真正体会到老子哲学的强大威力。这对推广我国的传统文化,将起到积极效果。 【1】 蒋劲松,關於哲學(五)爲什麽說哲學家除了胡說八道還是胡說八道?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3177 【2】陈儒军,我不得不批评曹广福!+ 告老曹书,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0133 【3】陈儒军,我为什么要批评国家教学名师曹广福?,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0196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6035 次阅读|3 个评论
显柔示弱:积柔即刚的管理之道
brbaba 2009-12-29 19:48
显柔示弱:积柔即刚的管理之道 柔弱胜刚强的独特认识 老子提出了反者道之动的思想,认为向自己的对立面进行转化,是道的基本运动规律。在道的统摄下,万物都必然会向其反面、对立面发展。从反者道之动出发,老子进一步得出了弱者道之用的结论,认为显柔示弱是道的基本表现和功能。 现实中人们多认为强能胜弱、刚能胜柔,事物刚强才有其作用,所以爱持刚争强。但事实上,如果能够洞见万物运行之规律,就会发现,刚强只能导致事物走向灭亡,而柔弱才能促进事物不断发展。因此,刚强与柔弱相比较而言,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柔弱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也可以从老子学道之故事中得以说明。据说,老子曾向商容学道。有一次,商容有病,老子前去探望。商容为告诉老子柔弱的作用,便张其口而问老子自己的舌头是否存在,牙齿是否存在。当然,商容的牙齿早已脱落而舌头犹存。这种齿先于舌而毙的现象,使老子悟出了舌柔齿刚、舌存齿亡的道理,得出了柔弱胜于刚强的认识。 显柔示弱的管理功效 道家对柔弱的推崇,衍生出其显柔示弱的管理智慧。一般来说,基于客观的地位差异,管理者会呈现出强、刚、雄的一面,而被管理者则会呈现出弱、柔、雌的一面。为避免物壮则老、强则灭的不良后果,道家一反常人之见,强调管理者不要倚仗权势,凡事刚强,相反,要遵循柔弱之道,懂得显柔示弱。 管理者的显柔示弱,内在地可以体现为对被管理者的理解、尊重、信任、支持、宽容、关怀,外在地可以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管理环境。因此,显柔示弱的管理方法,可以使被管理者自觉服从和服务于组织统一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使被管理者的内在潜力和创造力得以极大发挥。基于此,道家认为,管理者敢于显柔示弱,必能够自得其天性而赢得众人之心,激发众人之力,不断走向强大,所谓能强者必用人力者也,能用人力者必得人心者也,能得人心者必自得者也,能自得者必柔弱者也。但若管理者示人刚强,则只能自取灭亡。 对此结论,道家曾运用积的方法进行过理论阐释。《文子》讲:欲刚者必以柔守之,欲强者必以弱保之,积柔即刚,积弱即强,观其所积,以知存亡。此即说明,道家追求柔弱胜刚强的根本原因在于,柔弱的力量可以通过不断积累而达到质变。管理者如果能够始终显柔示弱,就可以积柔成刚,积弱成强,使柔弱化为刚强。反之,管理者如果不积柔弱而积刚强,则同样受到反者道之动的根本决定,强极即灭、即折、即毙。 因此,考察一下管理者或柔弱、或刚强的日常积累,就可以判断出其能否得人心、用众力,判断出其在管理体系中的未来发展状况。    显柔示弱的实践检验 历史上,不少管理者凭借柔弱之智,集聚了民众力量。最为突出的是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秀。刘秀曾对自己的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确实,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统治时期,刘秀都敢于显柔示弱,尤其敢于向其耿直的臣下显柔示弱。 战争时期,刘秀曾出征河北,祭遵身为执行军法、整顿军纪的军市令。其间,由于侍候刘秀的舍中儿仗势犯法,祭遵立即对之收斩。刘秀知道后,敢于向祭遵显柔示弱,不仅赦免了祭遵,而且还封其为刺奸将军。 刘秀统一天下后,对强项令董宣,亦是柔弱相待。由于湖阳公主的家奴仗势杀人,董宣就等公主带着家奴外出时,拦住车辆数说公主的过错,并把恶奴当场杀死。公主进宫去告御状,刘秀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并没有惩治董宣,反而赏赐他30万钱。 从效果上看,刘秀的显柔示弱为他赢得了民心,增强了自身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了臣下的工作积极性。可见刘秀之所以能够挽救乱世危局,取得光武中兴的辉煌成绩,无非是把握了道家柔弱管理智慧的真谛而已。 如果说管理者弱能制强的话,那么,管理者亦可因其刚强而走向败亡。据《吕氏春秋》记载,魏武侯曾向李克询问春秋时期吴国灭亡的原因,李克的回答是因为吴国屡战屡胜。魏武侯当然不能理解,本应为国家之福的屡战屡胜为何会成为该国灭亡的原因。于是,李克便解释了吴国灭亡的深层原因,即吴国之君夫差的骄恣刚强。夫差不能持守柔弱而示其刚强,必然会屡屡挑起战事。经常打仗不仅会使民众疲惫不堪而心生怨愤,而且会使管理者在多次胜利面前,愈加骄恣。如此,夫差便渐渐失去了民众支持,达到极限时导致国破身亡。可见,管理者不能显柔示弱,极易引发组织解体,危及自身发展。    显柔示弱对校长的启示 在学校管理中,教职员工的素质提升,使之较少迷信和盲从他人,厌恶和反感刚强有为的粗暴管理方式。这时,校长若处处咄咄逼人,逞强好胜,颐指气使,刚愎自用,骄恣傲慢,强悍不逊,这样倒是可以以势压人但却难服人心。 由于弱能胜强,柔能克刚,所以,为了激发教职员工内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显柔示弱作为一种非强制性的内控管理方式,应该为校长所借鉴和重视。校长若能韬光养晦,行德爱人,委婉迂曲,恭谨俭约,自知不矜,敢于向教职员工显柔示弱,则必然能够增强领导魅力,扩大非权力性影响力,深得人心、开阔视听、化解矛盾、提高声望,进而集中众智,普用众力,大力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作者为河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管理哲学专业博士) 来自:中国教育报
个人分类: 人生哲学|49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微言大义
BaoHaifei 2009-10-9 12:05
微言大义 鲍海飞  2009年10月9日 近一段时间,一阵大影视风席卷过来,人们欣赏了《大话西游》、《大宅门》、《大国医》,《大染坊》等不少影视作品。我于是搜寻起大来,真是《大开眼界》。但却无意间发现了那么多的小,《小花》、《小保姆》、《小夫人》和《小兵张嘎》!不过,这些小似乎都过时了。但随着深入探究,还发现了其他很多的小,这些小却让我更加深思。我感觉到,唯小方能近,进而品,才能存之于心,穷其奥妙,乃知其大,足见其容。 人常喜大而恶小,于是称呼为大人,说起话来就大话、大言不惭了,进而顺理成章地大踏步,大跃进啦!谁不好大喜功,最后大家皆大欢喜呢?然而事实上,殊不知小,那也是相当的利害!以小见大吗!小总是和大相伴的,搞不好,就会大祸临头。那一个小小的烟头竟然导致一片森林、一座大楼化为灰烬,那是人们多少的血汗和资源啊!在商业上,一个小数点位置的偏差会带来多少利润的盈亏。在科学上,一个 差之毫厘 的计算偏差,会导致工程上 谬以千里 的失误啊 ! 古之学者对小早有心得。荀子在《劝学》中就有论述: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而 小人之学,入乎耳,出乎口。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是告诫学者要潜心持久治学啊! 现代的人们则更加生动地描述如何治学,在学习上千万别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要珍惜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而鲁迅先生更是直言: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 学习工作中遇到问题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要知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对于个人来说,学到本领便是家有千金不如薄技在身,学来的知识,终究有一天,应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有利于国家、人民和自身。 在为人上,孔子说小人难养,因此,且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更不要登泰山而小天下。做人要有宽广的胸怀,不要鼠肚鸡肠。三国的诸葛亮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是告诫人们如何为人处世之道。 个人得失,事小;国家得失,事大。有一个因小失大的故事多么生动地讲述了这个道理。国王查理三世准备和里奇蒙德伯爵享利拼死一战,这场战斗的胜负将决定谁来统治英国。查理三世只因为: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个马掌,少了一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丢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所有的损失都是因为少了一个马掌钉。这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不能不引以为戒啊! 人们都知道,创业难守业更难,在国家治理上,更是如此。正如 老子 说 :治 大 国如烹小鲜 。 辛辛苦苦的十年磨一剑,最终铁杵磨成针,如果不防微杜渐,那就会导致千里长堤溃于蚁穴之多。我们要强调团队,我们要重视个人!不要忘了,那一个一个鲜活的个体,能当一人天下取,失当一人而社稷危。 在现代管理上,信息流、物流和人员以及纷繁的社会变化,更让人体会到一个团队,即使麻雀虽小,但也五脏俱全。因此,事无巨细,要明察秋毫,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评判是非功过,要论大功不录小过,更应杜绝 意在私一人之恩,钓天下口之美誉 。人员要物尽其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啊!虽然人微言轻,但瑕不掩玉,要知道一滴水也能反映太阳的光辉。个体智慧的杯水车薪会成就浩瀚的大海和富饶的森林!我劝天工重抖擞,不拘一格将人才! 科技的进步使得人类能够开创一次又一次的远征。当 1969年7月21日人类首次登月,阿波罗11号飞船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首次踏上那神奇的月球表面时说:这是人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 One   small   step   for   man ,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那是人类多么自豪的话语啊! 还有那么多的,那么多的 ,我的思绪在那宽广的野地上,我仿佛看见草地上那朵朵小花在吐露着芬芳,那阵阵的微风将那朵朵白云轻抚,那山涧小溪水朵朵浪花晶莹剔透,在欢快地奔腾着流向大海。
个人分类: 随想|3921 次阅读|0 个评论
道德经第六十八-----八十一章(终结)
yatou 2009-9-30 11:37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本章历来难解,难解之因,在于各版本文字差异较大。本着意思连续贯通的原则,以体会老子思想为要旨,此章按如上黑体所写而给出,其意如下而解。 用兵的人有这样的话:我不敢首先发动战争,而宁愿接受战争;我不敢进攻一寸,而宁愿退守一尺。一个国家,如果道路上看不见士兵的行列,人们纷争时捋起袖子不见胳膊,人们的手里拿着东西却不是兵器,到了那时,这个国家就无敌于天下了。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以自己以为拥有强大的兵力而轻视敌人,纵使其拥有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之品德,也会使人败于轻敌、妄动、侵犯他人的这种念头里。两兵对峙,哀者胜,原因就在于这一方不会轻敌,不会去进犯他人,从而拥有了更大的制胜的天机。 所谓仁义之师,或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二战,就是最好的例子。德国与日本发起了战争,打遍天下,却最终也是沦为惨败。而哀兵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我的话,很易于为人所了解,并践行。而天下没有人能知,没有人能照着做。话有源,事有因。因为人们不晓其源,其因,所以也不了解我的话,更不会去按我所说的去做了。能了解我的人少,能照我所说的去做的人更少。照我所言而行的人,往往是穿着粗布的衣裳而胸怀道法的圣人。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知道自己有不知道的事情,还不错。不知道自己知识有限,是毛病。圣人没有毛病,是因为他把毛病当毛病。只有这样,才不会有毛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百姓不再畏惧威压的时候,则一个国家就有大威临头了。莫使百姓无以安居,厌恶生存。只有使他们不厌于所居所生,他们才会不厌倦生活。圣人因为知晓此道,因此能够做到有自知却不显摆自我,自爱却不将自己的利益放在百姓的头上。只有可以做到舍弃那自己的自见,自贵,才得百姓的生而不厌,才得天下的大安。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同是一个勇,以刚直来做,便是死路一条,以柔韧来做,则是生机无限。这两种不同的勇,一个有利,一个有害。天就是这样的喜好与厌恶,谁晓得这背后的道理?天之喜恶,定于合天道与背天道。而天道是:不去争却胜 --- 善胜;不说话却得来回应 ---- 善应;不去招唤别人却有相应而来的人 --- 自来;舒缓无拘而密于谋策 ---- 善谋。似乎有一张天网,稀疏不见其建影,却无有所漏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百姓不怕死了,你还能拿死来吓他们吗?若一个君王,以道教化而民不从,反为奇巧,乃应王法执而杀之,谁敢有犯者﹖司杀者,谓天居高临下,司察人过。有人代替天定的司杀者来随意草菅人命,很少能不伤其自身。 河上公对此章的解注: 天道至明,司杀有常,犹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斗杓运移,以节度行之。人君欲代杀之,是犹拙夫代大匠斲木,劳而无功也。人君行刑罚,犹拙夫代大匠斲,则方圆不得其理,还自伤。代天杀者,失纪纲,不得其纪纲 , 还受其殃也。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百姓饥,是上交的税多,所以饥。百姓难治,是因为其上面的为官者心存私念行事有为,所以百姓才难治;百姓轻死,是因为其上的为官者为他们自己求取厚生 ----- 金银财宝,利禄奉厚,所以百姓没的活了,便以死相拼。只有那些心无私念无以生有为之心的人,才比那些贪官污吏们强。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人活着,躯体是柔软的,而死了,躯体则是刚硬的了。草木活着,叶片是柔软的,而死了,叶片就变得硬梆梆。所以,硬梆梆的(物或思想),是死之物;柔软的(物或思想),是活之徒。所以,兵呈强,则灭;木吃不开强,则折。强大趋向于死,处于下方;柔弱是活的特征,处于上方。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天的作为之原则,有如使用弓箭一般。瞄准猎物,个头儿高的猎人要用弓箭射,必需将弓箭压低一些;反之,需要抬高一些。弦撑得过了,要适当放松一些;撑得力度不够,要适当拉紧弓弦。可见,天之道,是过了就损,不足就补。可是人的行为原则与方式则不然,损不足去供奉有余。谁能以有余来供奉天下?唯有得道之人。也正因为圣人可以做到这一点儿,明白要按天道而行事,因此,圣人可以做到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因为他没有想让别人瞥见他的天道贤德。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天下柔弱者莫过于水,而用以攻坚强者莫如水,没有什么能够替代它。弱能胜强,柔以胜刚,天下的人没有不知晓的,却没有人能够做到。而能够做到的,必是圣人。圣人如是说:能够蒙受一国之污垢的人,才可以做这个国家的国主;能够担当一国之动荡的人,才可以做这个国家的王。你看,人们都说做国主是多么荣耀的事情,可事情真正的理儿,与人们通常的认识,恰恰是相反的 --------- 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结了深重大怨,纵相和,亦有余怨留下;以德来报怨,怎可以妥善处理好余怨呢?圣人是如何对待这样的事情呢?他手拿契条,却不责怪别人。意思即是总是不断地付出,有恩于他人,却从不要别人报恩。有德之人守契据,无德之人则如掌管税收的人一样,进了多少,出了多少,算计个明明白白,以为进出相平,就可以了结余怨,这是不行的。天道有亲近的人吗?常把其内在的天道机要传给那些有德司契的善人。 左契:契约,契券。 司彻:掌管税收。彻:周代的田税制度。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的美好愿望:国家小,人不多。有什么器具也不用。百姓重生死,不远徙他乡。有船,无人而乘(意指人心安宁无它求);有兵甲,没有摆放它的地方(不用它,找不到用它的时候,意指天下太平)。百姓的生活回归到结绳记事的至朴之中。吃得甜,穿得暖,住得安宁,沉浸在自己的风俗中而乐过日子:春节里穿新衣,吃饺子;正月十五闹元宵,春日里踏清过清明、端午时节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八月十五中秋团圆节。呵呵,邻国彼此看一看,瞅一瞅:没事儿哈!都挺安生的。如鸡狗,鸡闻狗叫,狗闻鸡鸣,你叫你的,我鸣我的,纵老死,各相安于各自的营生,互不打扰。则天下大同。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诚实的话,不好听。因为诚实的人,他不会去迎合别人的胃口;而会迎合别人胃口的人,他们说出来的话好听,却多因其人丧失了求真,而说出来的话也就不好听了。善良的人,不会去争辩,争辩的人,定执自我之念。执自我观念的人,才会去辩,其辩也不会是善。真正有知的人,往往知识不见得渊博;而知识渊博的人,往往陷入进知识的海洋里,难以洞查天道。圣人不积攒钱财器物,因无私念,越是为他人而做而忙,自己反倒变得富有;总是给别人,自己却反倒可以拥有更多。(天道,总是反的。)尊天道,有利而无害。圣人行事之道,是做而不争。 结束语 至此,道德经加注工作暂告一段落。由于个人能力及视野所限,此系列文章仅是个人的感悟,定当有所不妥之处。仅供大家在解读老子道德经时的一个小小参考。 本文在加注过程中参阅以下两个译本与网站: 吴广义 道德经 内蒙古出版社 司马哲 道德经中国长安出版社 河上公解道德经 中国国学网 对编著者,及相关网站表示深深的谢意。因为这个过程,也是促我学习的过程。各位与老子一样,均是我谆谆教诲的老师。人生得一明道,一明师,幸乎也哉!而回首这些日子,我更要深深感谢各位亲爱的博友对此系列博文的长期关注与支持!愿我们在对中国这一古老文化与智慧的学习中逐渐深入,有所学,有所获,有所用,有所益。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4625 次阅读|21 个评论
道德经第五十九----六十七章
yatou 2009-9-29 17:21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治国事民,以安抚为主,少折腾为妙。只有这样,统领国家的人才能算是先得天道。先得天道,表现在注重积累大德之为上,也只有如此,积累了大德,则可以做到无不克,没有什么不能成功的。这样的人,你不晓得他有多深多厚,也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拥有一个国家。因为此人坐乎于道,道为天下之母,则这个国家也便因为国君拥道,从而这个国家也便有了自己的母亲 ------- 道来守护,从而也可以长久了。因此,根也就扎深了,国也就稳固了。这是长生久视,颠扑不破的真理。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治理一个大国,应当象烹饪小鱼小虾一样,别乱翻腾它。以道治天下,天下鬼怪之事便无了主张;不是鬼怪之事无了主张,百是因为道在这个国度里,鬼便也安然自在地存在了,不去伤人了。(想起聊斋里的鬼,当人心不正,做歪事时,就惹上鬼了。这世上有鬼吗?无非人心中生邪念做险恶之事而矣)。在一个得道的国度里,圣人持道治天下,也不会依道而行,不做伤人的事情。鬼不伤人,圣人不伤人,鬼和圣也两不说话,鬼安心于它的阴事,圣人宁静于他的阳事,天下太平,阴阳平和,德(失道而后道,还记得吗?),由于产生于阴阳交错之事,此时却也因那阴阳无交,各守其位,而不再产生,即回归它原来的处所了。(因为人人皆以道行事,回归到道中,则人也无需因见不好的事而行有德之行了。这就叫德交归,德在一个有道的天下,已无用了。) 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大国行事,善下为妙。天下阴阳相交的地方,无不处于下势之地、之人、之所。雌性(下,属阴)常因其能守静而胜雄(上,属阳)。所以,大国善于将自己放在小国的下面,则取小国;小国善于把自己放在大国的下面,则取大国。所以或善下而取人,或善下而被人取。大国无非是要增养一些人口,增强国力;小国也无非是要进到大国里面可以称臣而相和。这样,两者均善下,就各得其所。而大国,更要善下一些。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道,是大千世界万物背后的奥妙。它是善良人的宝贝,也是使不善之人能够生存的内在机制。美言可以买来尊贵,美行可以使人声誉有增。人要不善,即得不来尊贵,又得不来美誉,那也不过是赤条条的了,没有什以可以扔可以抛的了。所以,那对于不善之人,你是否也没有必要心存那么大的恨心了?如此而待世待人,人还有什么敌人呢?所以,立天子,置三公这等事情,与其以拱璧和豪华的马车供其享用,不如让他们坐进这个道中,因为坐进道中的人,心中没有敌人。这就是古人为什么这样看重道的原因。为什么看重道?回答当然不是:求在道中有所得,活着造孽,得道消灾。这是十分低级错误的看法。得道,重道,目的是使人置身于大道中而行而思,做到顺应而行,外不伤人,内益于己。所以,道为天下人所珍爱。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在无为之中而行为,在无事之中行事,在无味之中品味。图难于易处,做大于细处。天下难事,定是从易处一点点做来;天下大事,也是于细处一丝丝构成。所以圣人从不做貌似大的事,所以得以做成大事。轻允诺,定会少信用;人常把自己处在容易之处,比如随口应人是简单的事情,而这样做,必会有诸多难事等着他去完成。所以圣人认真对待难事,仔细从小事做起,也就终无难事等着他去做了。这是老子在讲如何去为。从细处小处去为。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在事态处于安宁时,易于为人所把握;在事态还没有形成兆头时,易于为人所谋划。物还处于脆、小的时候,易于消散。在事情还没有呈现端倪的时候,及早行事;在事情还处于顺畅有序之中时,及时进行治理。几个人牵手合抱之大树,是从小苗苗长起的;九层高的台子,是由一点点的土积累而成的;千里之远的路途,是由脚下一步步迈着走出来的。心有所为之人,必有所图,则必会因急功近利而终败于自然之道中;或者说:心有所执的人,或迷于色,情,利,誉,也会因为他所执着的事情,而终不能于安处持物,于未兆处谋事,于毫末处生长,于累土处积厚,于跬步间图远。而圣人恰恰相反,因其心可以做到无为,而因可以善终,从而终有所为;因为他无执,所以对他来说,所发生的任何事情,无所谓失,因而他不怕付出,从而具有长性。相形之下,百姓做事,常常做个几成,就放弃了。因他们有执,患得患失,从而没有长性。做事情应当开始做时谨慎,并一直将这种状态保持到终点,就不会有失败之事了。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古代那些善于处道的人,并非用道来使百姓变得聪明机灵,而是用道来信服百姓。治理百姓,非常困难,因为百姓之智巧心机层出不穷。所以,假如你是一个国君,以让百姓变得更加心机智巧之法来治理国家,你便是国贼,损害着这个国家。而你不以这种目的来治理国家,而是让百姓信服在道中,抛却心机巧诈,这可是国家的大福气了。此两者,分谓之智与不智也。常能智者为贼,不智者为福,是治身治国之法式。能知治身及治国之法式,是与天同德。玄德之人深不可测,远不可及也。玄德之人与万物反异,万物欲益己,玄德施与人也。玄德与万物反异,故能至大顺。顺天理也。 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江海因为善下而成百谷之王。所以圣人欲统民众,必学习江海善下之法;只有将自己的利益放在百姓的后面,才会为民拥在前面。也因此,圣人处上而民不觉承重,处前而民不觉有害,所以天下人乐推其为王而不厌烦他。因为他真的能做到不争,甘于处于下方,所以天下无人可以与之相争。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天下之人说这个道是大的,我觉得有些不太象。因为他们说它大,所以我才说不象。如果象的话,道成了大的,那么,时间久了,道也就变小变细了。(这正是老子对于大小,多少,善恶,美丑这些对立面的基本观点。事物都在运动中。)而道是永恒不变的。所以我不认可道是大的。 老子继而说,他有三宝,历经时间的变迁而依然谨慎地遵其道而行。第一个是慈,第二个是俭,第三个则是不敢为天下先。一个人,只有慈爱,才可以在危难面前,义无反顾地做到矫勇而不考虑自己的安危;一个人,只有俭朴,才可以在万般选择面前,轻易舍去益己之机,从而做到遇事豁达;一个人,只有不敢做天下先,才可以在别人都去急功近利的时候,安于守静守朴,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来使自己成器(大器晚成)。现在,一个人,如果舍去了慈爱之心,则就没有了勇;舍去了俭朴之为,也就没有了豁达,舍弃甘于处后之坦然,而事事奔先占风头。有这三个舍弃,这个人就完了!因为人正是靠着慈而养勇,战则胜,守则固。天若救此人,必使其心怀慈爱,以此而保护了他。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6556 次阅读|6 个评论
用中国的哲学看我们的未来
ywl6304 2009-9-22 22:08
我必须申明本人文学和哲学水平有限,但与我的挚友杜明华教授偶然谈起老子遗产的诠释(我不懂),杜教授以一个自然科学工作者的角度将老子的哲学进行了诠释,突然发现,我们中国的哲学是如此的淳朴和自然,为我们的发展、特别是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老子看来是人类社会最为伟大的科学哲学家!我们至此领悟到的道理尽在其中。故而热盼杜教授的书出版拜读,对老祖宗的感悟进行补课,以不枉此一生。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21 次阅读|2 个评论
旅美杂忆(十九)世外桃源
zhangqy 2009-9-21 15:19
旅 美 杂 忆 张庆营 (十九)世外桃源 晋朝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说,有一位武陵地区的渔人,偶然走到一个遍布桃树、落英缤纷的小溪。他沿着桃花溪进入与世隔绝的山区,这里的山民祖先是在秦朝时为了避乱而迁居到这里的。人们都世世代代友好和睦相处,民风淳朴,不知战争为何事。渔人从桃花源走出来以后,这个地方竟然就从人世间消失了。虽然后来有人试图去找寻过,却再也没有人能重新找到它了。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后来据说桃花源就在武陵山地区的常德市的桃源县,但是有人却认为这是后人附会的。从这个桃花源入口处的景致看,桃花源附近有一条大江,却看不到有落英缤纷遍布桃花的小溪,渔人根本无法坐船到达桃花源。小山岗入口处仅容一人通过的弯弯曲曲的小洞,也是后人开凿的。不过,人们仍然相信这里就是桃花源。神秘美好的世外桃源,是陶渊明心目中的乌托邦,寄托了人们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古时候的人都比较质朴、单纯。随着技术进步,生产力提高,社会财富增加,人们也变得心机多了起来,假仁假义,虚伪奸诈随之而生。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道德经》,下同。)怎么办呢?孔夫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他主张要使老百姓顺从,不能告知事情的真相。老子说得更露骨: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 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者 , 国之贼 ; 不以智治国 , 国之福。 专制统治者对于智多的刁民,最为头痛,老子的愚民政策,当然是再好不过了。智多的人,喜欢进谏,喜欢提意见,喜欢独立思考,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却往往言者有罪,闻者动怒,飞来横祸。言者获罪,文字狱,焚书坑儒,从古代到现代,总是不断地发生着。老子认为,最好还是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中去,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认为,小国寡民,不会有当时社会上的种种丑恶现象,不会有战争,老百姓能安居乐业。这就是老子所希望的民风淳朴的君子国。他回归到原始的小国寡民的思想,常常被批判为是倒退的、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思想,是不切实际的、不可能实现的幻想。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却真正看到了老子所说的小国寡民,看到了衣冠简朴古风存的世外桃源。 1986 年 3 月,费城的教会组织我们去参观离费城不远的兰开斯特县的阿米什人聚居地。在这里,阿米什人专门划出一块地方供游客观看,门票非常便宜,只有 1. 9 美元。据报道,来这里参观的游人一年比一年多,时至今日,每年的游客竟达一千万之众。现在的门票可能不止多年前的 1. 9 美元了。这么多游人前来参观,给当地的阿米什人带来了一笔极为可观的收入。 车子一到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很简朴的普通农舍。此地一马平川,没有弯弯曲曲的小溪,没有一行行的桃树,没有铺满桃花的小路,没有小山洞,没有《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那么美丽的景色。一进到村子里,首先看到的是史密斯作坊。据讲解员说,在德国,铁匠大都姓史密斯,所以,史密斯就是铁匠的别称。在史密斯作坊里,看到的是铁锤、钳子、铁砧、火炉和风箱等简陋的打铁工具,火炉和铁砧旁边的地上,散放着几个即将打造好的马蹄铁。 日用品都相当简陋, 房间里没有收音机、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等日用电器。照明是用蜡烛或油灯,而不用电灯。在另外的房间里摆放着相当原始的手工织布机,衣服都是用这种织布机织成的土布做成的。 服裝全都是素色的,大都是兰色或黑色。男人喜欢戴礼帽,女人喜欢穿连衣裙。讲解员说,阿米什人的邻里之间,都能和睦相处,一家有难,八方支援。比如,如果谁家失火烧了房子,大家都会自带木料,帮受灾人家修好房子。在这里,家庭里的矛盾,邻居间的问题,都是通过教堂来解决。他们没有严厉的法律,都是通过调解的办法来解决各种纠纷。犯了错误的人,到教堂里来忏悔过了,人们就会原谅他的过失。 阿米什人是和平主义者,反对战争,拒绝服兵役,就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也都拒绝服兵役。美国政府还能够尊重他们的信仰,居然法外开恩,没有对阿米什人强行征兵。 阿米什人的宗教是在 17 世纪末由瑞士人 雅各布阿曼( Jacob Ammann )所创立的一个基督教教派。他们只对长到 18 岁成人施洗,反对婴儿施洗,反对政教一体化。正统的教派认为对成人施洗是犯罪,因而和阿米什人发生冲突,很多阿米什人被迫害致死。 1720 年以后,阿米什人为了维持自己的宗教信仰,就从瑞士、德国和荷兰移民到美洲。他们首先到达宾州的兰开斯特县 ( Lancaster County ) ,这个县离费城不远,我们所参观的地方,正是最早来兰开斯特县的阿米什人聚居地,现在住有一万多人。此处的阿米什人是从荷兰来的德国人的后裔,以后有一部分人陆续从这里迁移出去,定居于美国 22 个州中,总共有 10 万人。还有一部分阿米什人迁移到加拿大定居。 阿米什人是保守的基督徒,自稱是世界上獨特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教规,有自己的村规民约,不接受政府的管辖。他们反對殺生,反对战争。尤其特别的是,他们拒绝现代文明。他们认为,那些现代化的新玩意儿会使人心机变坏。所以他们拒绝用電,当然不会有电话机、电视机等电器了。他们不开汽车,不坐汽车,更不会去坐飞机,不用拖拉机而用马来耕地。他们的交通运输工具是马车。他们不准照相,認為照相会把灵魂摄走。我在经过阿米什人的村落附近时,看不到电线和电线杆(塔),常常可以看到他们驾着黑色篷子的老式马车在马路上缓慢行进,和疾驰而过的汽车形成强烈的对比。 虽然阿米什人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自己也不可能完全生产出所需的一切用品。在展览室里,那些钢铁、陶瓷和玻璃制品,显然都是从外面市场上买来的。 我们参观的时候,大家都拿着照相机到处拍照。但是,在这里却见不到一个阿米什人,阿米什人是不愿意让游客对着他们拍照的。当然,这里有售票员和讲解员,从她们的衣着打扮看,和我在别的地方看见的阿米什人有所不同,没有那么朴素,但也不时尚,我无法肯定她们是不是阿米什人。奇怪的是,虽然阿米什人不愿意照相,可是,卖纪念品的小卖部却在出售阿米什人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的照片和幻灯片。他们为了赚一点钱,也破例拍了不少照片。 阿米什人所受的义务教育,只到 8 年级为止,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水平。他们不允许和不同信仰的人通婚,也不积极传教,是一个封闭的社会。听人说,其中也会有个别的年青人向往外界花花绿绿的文明世界。他们到了城市里,却很难找到工作,因为他们的文化程度不高,面对电脑和现代化的电器和机械设备,束手无策,只能干一些卖力气的活,加之城里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免不了有时会遭人白眼,所以,在城市里,他们不可能混得好。没有亲情,孤立无援,日子并不好过。于是,有的人又觉得还不如回来的好。据说,这些信仰不坚定的人回来时,被家里人视为离经叛道分子,被当作异类看待,甚至不让他同桌吃饭。所以,年青人是不敢贸然离家出走的。曾经出走的年青人,绝大部分的人(达 90% )还是回来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阿米什人拒绝文明的心态,不是孤立的现象。在人类的历史上,每当有一种新发明,总会有不同的看法,有人拍手叫好,有人忧心忡忡,有人甚至拒绝使用新发明的机械和工具。我国古代就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在两千三百年前的庄周所著的《庄子》的《天地》篇里说:子贡南游于楚,返于晋,过汉阳,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 滑滑然(水在瓮里摇动发出的咕嘟声,显示出很费力,举步维艰的样子)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 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 为圃者仰而视之曰: 奈何? 曰: 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曰槔。 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 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子贡瞒然慙,俯而不对。 上面那个汉阳老头子认为有了这种奇巧的机械,人的心机就多,心机一多,人心就会变坏,他明明知道 桔槔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却 羞于使用。他宁愿抱着十分笨重而又效率低下的大陶瓮来汲水灌溉。子贡这个聪明人,居然被这个老头子的一篇歪道理说得羞愧难当,哑口无言,还在他的弟子面前称赞这个老头子说:天下之非与(非议和赞誉),无损益焉,是谓全德之人哉! 上文所说的 槔,又叫做桔槔,或叫桥。 据考证,早在 3700 年前的商代,就发明了桔槔, 盛行于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在小河、池 塘、水井或水渠旁边,竖立起两根(或一根)木柱子,柱子上架(或用绳子吊)着一根横木,横木一头绑一石块,另一头用长绳子吊一汲水罐或汲水桶,汲水罐装满水后,利用石块重量的平衡作用,能轻易地把汲水罐提起,十分省力,这就是 桔槔 。在桔槔发明以前,灌溉农田时,农夫抱着装了水的笨重陶瓮来灌田,即所谓 抱瓮灌畦, 十分费力,效率很低。所以,在当时来说,桔槔就是一种很先进的灌溉机械了。桔槔发明以后,大大提高了灌溉的效率,对发展农业生产起了重要作用。桔槔挽断长河水,天地蒸成小火炉。这是在乙丑年(民国 14 年,即 1925 年)湖南省大旱时,湖南岳阳人张晦之所写的《伤旱》诗中的诗句。可见从商代到民国,数千年来农民一直在使用这种灌溉机械。虽然后来出现戽斗、龙骨水车、筒车等效率更高的提水工具,但由于桔槔制作简易,成本低廉,省力有效,一直到民国期间仍然有人使用,现在是很难看到了。 子贡的话,当然就是庄子的观点。在封建社会相当长的时间里,有很多人赞同子贡和庄子的保守观点。宋朝晏殊有一首《詠上竿伎》诗云:百尺竿头裊裊身,足腾跟挂駭旁人。汉阴有叟君知否?抱瓮區區亦未贫。他看了长竿上的惊险杂技,联想到桔槔也是使人担忧的,汉阴老叟抱瓮灌畦,还不是日子过得好好的。他显然是保守派,借题发挥,反对改革。王安石也写了一首诗来驳斥晏殊:赐(子贡)也能言未识真,误将心许汉阴人。桔槔俯仰何妨事,抱瓮区区老此身。他批评子贡不辩真假,糊里糊涂地赞同漢阴老头子的错误观点,桔槔怎么会使人心变坏呢?抱瓮灌畦太差劲了。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大改革家,他的思想比同时代人要进步得多。他说: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在极端保守的封建专制社会时期,说出这样的话,真是惊世骇俗、振聋发聩的大胆言论。就是在今天,这些话仍然有其现实意义。 1968 年,美国发生了一桩很有名的诉讼案。威斯康星州法院判决三位阿米什男子违反州的九年义务教育法,因为他们各自只有十四、五岁的三个小孩子,读到七年级就不再上学了。州法院认为,所有 16 岁以前的儿童都必须接受正规义务教育,这是强制性的要求,阿米什教教徒的子女当然也不能例外。这三个人不服,上诉到联邦巡回法庭,巡回法院否决了州的判决。州法院也不服,上告到联邦最高法院。联邦最高法院维持了巡回法庭的判决。联邦最高法院认为,必须充分考虑阿米什人独特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他们的教育是希望能使自己的孩子适应阿米什社区相对独立的生活,这与主张培养孩子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的公立学校的教育目标很不相同。考虑到后者同阿米什人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相冲突,在运用抽象的教育权的概念时,针对这种具体情况应该有限制。这就是著名的威斯康星州诉约德案。 联邦最高法院没有机械地依据全国通用的法律条文来评判是非,能够考虑到阿米什人的具体的特殊情况,作出合乎阿米什人情理的判决,确实很不简单。美国是高度法制化的国家,奉行的法律制度属于英美法系,法官的判例可以形成法律。由于政府保护了他们的信仰和传统,美国的老百姓也能充分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从而使得阿米什人能长期保持他们的小国寡民的相当原始的生活方式。 在大型社会中,由于产生的信息量非常巨大,虚假的信息混杂其中,很难判别真假,所以,骗子的骗术常常能够得逞。一些流氓、骗子、奸人、文痞,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自吹自擂,散布虚假信息,真真假假,不容易识破他们的庐山真面目。阅历较浅、见识不广、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鉴别能力的人,尤其是涉世不深的年青人,往往不辨真假,甚至把他们当作偶像,当作大师、英雄来顶礼膜拜。如果他们都生活在小小社会中,这里的信息量很小,那些假象和离奇的故事就很容易被戳穿,骗人的把戏也就不灵了,伪君子和骗子就无所遁形。因此,古老的小型社会不会有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端,人们都很单纯、很朴素,很直爽,相互的关系都比较简单,没有你虞我诈的现象。 信息社会的开拓者、控制论创始人、美国著名数学家维纳,在他的经典名著《控制论》中说,在一个过于大的社会里,社会成员无法直接相互接触,只有通过各种传递信息的工具来了解情况,而这些工具往往掌握在有钱和有权人的手中,散布很多歪曲的、不真实的信息,他们之间互相出卖、背叛和欺诈。他们往往缺乏理智,因而产生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国家就象狼群一样(虽然我们希望不至于如此),它比它的大多数成员更为愚蠢。通讯工具越发达,越糟糕。他认为,在小小乡村社会里,大家都能够遵守一个很可尊敬的标准,比大社会更稳定,自然更优越了。维纳是否读过《道德经》,不得而知,他的小小乡村社会,却有点像老子的小国寡民。孙中山就批评过复古的思想:社会常言,文明不利于贫民,不如复古。这也是矫枉过正的话。况且文明进步是自然所致,不能逃避的。文明有善果,有恶果,须要取那善果,避那恶果。(《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应该说,科技的进步,文明的进步,社会的进步,虽然有利有弊,总是利大于弊的。 看来,只有小国寡民的小天地里,才有可能出现君子国了。人们都认为, 阿米什人生活在团结友爱和睦的大家庭里。不过,事情似乎没有那么简单。最近发生了一件令人非常震惊的事件。有一位叫做玛丽的阿米什漂亮女孩子,她的继父脾气很坏,非常暴燥,经常遭到继父的殴打,年纪还只有 6 岁时,就被比她大 6 岁的哥哥约翰尼强暴,年年如此。当她向妈妈诉说哥哥的暴行时,妈妈总是说: 你哥哥都已到教堂里忏悔过了,你却还不宽恕他们,你的罪过真是不可饶恕。玛丽又发现,弟弟戴维也居然对4岁的妹妹有同样的不轨行为。当妹妹告诉妈妈时,妈妈的回答也和对玛丽的回答一样。玛丽长到十几岁后,再也无法忍受哥哥的暴行,她不听家人和邻居的劝告和阻挠,将哥哥约翰尼告上法庭,法庭判约翰尼有罪,但却判得很轻:10年监禁,监外执行。他在白天可以回家做事,晚上要回到监狱服刑。母亲由于未尽到保护孩子的责任也被判两年监禁,父亲因殴打孩子判处18个月监禁,戴维被判4年监禁,也都是监外执行。 17岁的玛丽最终离开这个令她恐惧的、不断产生恶梦的世外桃源,在外面的文明世界的超市里找到了工作,她还学会了开车和吸烟,完全适应了文明世界的生活。她恨透了性暴力,因而致力于帮助性暴力受害者。不论他们是不是阿米什人,路见不平,她都鼎力相助。没有刀光剑影,没有枪林弹雨,她用的两件武器是道义和法律。她从一个被污辱的与被损害的,成长为爱打抱不平的现代文明女侠。 玛丽和哥哥也许没有血缘关系,但是,戴维和他的妹妹却是同胞亲兄妹。他们的这种行为,和比较原始的生活方式和教育水平低下有关,他们的伦理道德教育有很大的缺陷。上述事件被美国媒体曝光以后,在美国人心目中的理想的、倍受崇敬的阿米什人世外桃源,没有想到竟然还会有文明社会难以想像的十分丑陋的一面,使人们大受震动。其实,阿米什人和大家一样,也有七情六欲,总有一些人不会那么老实本分。玛丽的哥哥和弟弟都是直肠直肚,并不隐瞒,也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还多次忏悔过,宗教信仰还是抵御不了生理上的冲动,一犯再犯,不断地干出越轨乱伦的事情来。人们对阿米什人的看法过于理想化了,对他们的内幕了解得太少了。孔子说: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古之愚好像直得很可爱,未必尽然。原始的信念有其纯朴的一面,也有其十分落后愚昧的一面,世界上不存在理想化的世外桃源。 我当时就看到了悄悄发生在阿米什人身上的一些微妙变化。 一个周末,我到美国朋友 Frysinger 家玩的时候,女主人驱车到附近的阿米什人的养鸡场买鸡蛋,顺便也带我去看那里的养鸡场。 阿米什人虽然不用电,但是,养鸡场里有大量的鸡蛋,在天气热的时候,非有冰箱不可。据说,他们使用的是不用电的冰箱,那也要用内燃机或蒸汽机,这些也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呀! Frysinger 夫人为自己和邻居买了好几个纸箱的鸡蛋,走到养鸡场外面的时候, Frysinger 夫人说,卖鸡蛋的人是老处女,一辈子不结婚的。这位老妇人 年近六旬,又黑又瘦又矮小,外表看起来比她的实际年龄大,长相也不敢恭维,也许由于这个原因没有结婚吧。 Frysinger 夫人所住的这个村落,远离城市,房子都相隔一定的距离,不挨在一起。这些房屋处在疏林掩映之中,虽然说不上是风景优美,但是,空气清新,环境优雅,别有一番乡村情趣,比高楼大厦林立、汽车和行人纷纷扰扰的喧嚣城市强多了。 Frysinger 夫人开着汽车,挨门逐户地把一箱箱鸡蛋送去。邻居在家时,就会出来拿走鸡蛋,并当场付款,都会说一声谢谢!;邻居不在家时,她就把一箱鸡蛋放在门口,绝对不用担心有人把鸡蛋偷走。有时偶尔在路上遇到邻居,都会和我们热情地打招呼。我忽然觉得,这里的人如此诚实朴素,热情友好,真有点像世外桃源。 又有一个周末, Frysinger 夫人带我去长木植物园,参观那里的法国园林。园林里,有很多灌木做的造型,有像小狗的,有像大象的,有像骆驼的,等等。有的园林里有几个水池,水池中央有喷泉,那是法国式林园。法国园林虽好,我却认为,远比不上我国的江南园林。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园林,我看过不止一次了,造型奇妙,形式多样,美如天堂,举世无双。 我们走累了,就坐到小山坡上的食品小卖部旁边的小凳子上休息。这时候,不远处有 3 个年青人打打闹闹地走上来了。两个是穿着打扮入时的白人小伙子,另一个是穿着十分朴素的黑色和蓝色衣服的女孩子,一眼就能看出是阿米什人。女孩子手里拿着一部小型的半导体收音机在听流行音乐。我不禁觉得十分奇怪,阿米什人不是不用电吗?收音机里面不是有电池吗?我问 Frysinger 夫人,这是怎么一回事? Frysinger 夫人说:阿米什人认为,只有用电线送进来的电,才是电,用电池不算用电。我听到这样的话,好像是在听相声。看来,阿米什人想完全拒绝现代文明,是很难办到的了。 其实,现代文明己开始进入阿米什人中了,他们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现在,有一部分阿米什人的穿着不再是清一色的黑色和兰色的衣服,也有人穿红色的和其他颜色的衣服了。更有甚者,有的阿米什人还办起了奶牛场,用上了电灯、电扇、自来水和电动挤奶器等现代化水电装置。场里极端讲究卫生,消毒和挤奶,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完全按照现代的要求来严格管理。这个阿米什人解释说:奶牛场处在阿米什人的家居地之外,在这里用电力和自动化器具是可以的,没有关系的,在家里,我们仍然不用电,不用现代化产品,出门依然坐马车,所以并未违反教义和传统。 看到了这种种变化,使我想起了近些年来在伊朗悄悄发生的粉红色革命。伊朗有一批年青姑娘,不再喜欢整天戴面纱和穿黑色长袍,而换上了粉红色的漂亮衣服。男孩子们也开始喜欢美国的现代摇滚乐等新鲜玩意儿了。这就所谓的粉红色革命。我们看到,粉红色革命也悄悄地来到了阿米什人中间。他们的世外桃源,还能抵御现代文明的诱惑吗?会不会有面临解体的一天,似乎也很难说了。 无独有偶,在美国,还有美国的原住民印地安人。印地安人是黄种人,他们有人自称是中国古殷人的后裔。据权威专家考证,他们有可能是古时候在白令海峡结冰时从亚洲迁移来到美洲的。我想,这些远古殷商的移民,多半是最下层的奴隶,也许是为了逃避某种大灾难而远走他乡。当时中华大地上已经有了文字,这些奴隶没有文化,所以未能把中国的文字带过去,造成今天考证印地安人来源的困难。 在美国开国前后,印地安人被外来的文明人几乎赶尽杀绝。直到 20 世纪初,联邦政府才让他们建立了保护区。现在,印地安人约有 200 万人,有 562 个得到联邦政府承认的、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印地安人部落政府,总共拥有 22.5 万平方公里领土的面积。 当地印第安人自豪地说,这里的每一个保护区都是主权国家。这些微型国家虽然有自己的政府系统和警察,也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却 没有军队,没有外交。不像阿米什人,印地安人并不拒绝现代文明,他们发展高科技产业,告别长期以来刀耕火种的落后原始生活 ,提高了生活水平。有的人还开赌场,收入不菲呢。 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移民国家,有大量的国中之国。有高度的现代文明,也有相当原始的、不同于现代社会制度的农耕社会,世所罕见,也可以说是一国多制吧。这是美国十怪之七。 说起一国多制,其实我国清朝康熙乾隆年间,也是实行一国多制。在中原地区,实行府县制;在西藏,仍然保留达赖和班禅,是政教合一的农奴制;在蒙古,则有蒙古王公统治的盟旗制。可见一国多制,在我国早就有了。 不过,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是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很不相同的制度在一国中同时共存,没有先例,自然是新的创造,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才能提出来的。所以,此举获得了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的称赞。她说,这是天才的创造。
个人分类: 未分类|3974 次阅读|0 个评论
古今中外趣谈《道德经》------ 兼引老子论生死
yatou 2009-9-11 18:53
1. 林语堂: 林语堂 ,福建龙溪(漳州)人, 1895 年 10 月 10 日出生, 1976 年 3 月 26 日 逝世。中国现当代著名 文学家 ,原名和乐,改名玉堂、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 北京大学 等著名大学任教, 1966 年定居 台湾 。他的一生著述颇丰。在文学、历史、语言学和中外文化交流等众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是著名 作家 、 学者 、翻译家。 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老子的隽语,像粉碎的宝石,不需装饰便可自闪光耀。(《老子的智慧》) 2. 弗里德里希 威廉 尼采 弗里德里希 威廉 尼采 (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 1844 年 10 月 15 日- 1900 年 8 月 25 日),著名 德国 哲学家思想家。尼采首先是一个语言学家,然后作为一个哲学家或者称之为自由思想者,他的许多著作里都包含了 现代心理学 的内容。他是一个充满着反叛精神的诗人哲学家,他强力地批判了西方传统的 基督教 文化,否定基督教传统的道德体系,主张重估一切价值,更提出了超人理论和永恒轮回的命题,渴望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强力的思想文化体系。从本质上来说,尼采是一个虚无主义者,但是他不同于他年轻时代的精神导师 叔本华 之处就在于,他渴望着在这个虚无的世界上寻找到一种意义,或者说创造出一种生存的意义,以此来肯定人的存在价值。他的思想为后来的存在主义奠定了基础,被誉为存在主义的先驱之一。但是由于尼采的某些思想过于极端,过于的强力,因此后来被纳粹所利用而染上 纳粹哲学家 的污名。正如他自己在书中所写,任何伟大都会被误解。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 《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垂手可得。 3. 胡适 胡适 ( 1891.12.171962.2.24 ), 汉族 , 安徽 绩溪 上庄村人。现代著名学者、 诗人 、历史家、 文学家 ,哲学家。因提倡 文学 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 18911962 ,哲学家): 这个在老子书里萌芽,在以后几百年里充分生长起来的自然主义宇宙观,正是经典时代的一份最重要的哲学遗产。(《中国哲学里的科学精神与方法》, 1959 年,第三次东西方哲学家会议) 4. 列夫 尼古拉耶维奇 托尔斯泰 列夫 尼古拉耶维奇 托尔斯泰 (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 ~ 1910)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其它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等。他也创作了大量童话。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还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 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 最清醒的现实主义 的 天才艺术家 。 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 ( 1884 年 3 月 10 日 日记) 5. 李约瑟 李约瑟 ( Dr.Joseph Needham , 1900-1995 ) , 英国 人, 剑桥大学 李约瑟研究所名誉所长,长期致力于中国科技史研究。撰著 《 中国科学技术史 》 。 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科技史学家。 1994 年被选为 中科院 首批外籍院士。   李约瑟博士是英国著名科学家、 英国皇家学会 会员 (FRS) 、英国学术院院士( FBA) 、中国科技史大师及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当代杰出的 人文主义 者。他早年以 生物化学 研究而著称, 3040 年代出版了《化学胚胎学》(三卷本)及《生物化学与形态发生》,在国际生化界享有盛誉。 1937 年,在 鲁桂珍 等三名中国留学生的影响下,皈依于中国古代文明,转而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医学,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1942 年秋,受英国皇家学会之命,前来中国援助战时科学与教育机构,在陪都重庆建立中英科学合作馆,结识大批的中国科学家与学者,并结下深厚的友谊。在华的四年,李约瑟广泛考察和研究中国历代的文化遗迹与典籍,为他日后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作了准备。 1946 年春,李约瑟离任,赴 巴黎 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自然科学部主任。两年之后,返回剑桥,先后在中国助手王铃博士和鲁桂珍博士的协助下,开始编写系列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国人性格中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这些树根今天仍然生机勃勃。(《中国科学科技术史》) 6. 张岱年 张岱年 ( 1909-2004 ),字季同,别号宇同, 河北 沧县人,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 北京大学 哲学系教授。张岱年先生 1933 年任清华大学助教, 1936 年写成名著《中国哲学大纲》。 1952 年调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1978 年起张岱年先生担任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 1979 年中国哲学史学会成立,张先生被推为会长。张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著作等身,有极高的造诣和广泛的建树。他又是一位诲人不倦的导师,桃李满天下。 2004 年 4 月 24 日,张岱年先生因患心肌梗塞引起心衰竭,不幸逝世,享年 95 岁。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华孔子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等。 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范畴是 道 ,而 道 的观念是老子首先提出的。(《论老子在哲学史上的地位》) 7. 汤川秀树 汤川秀树 ( Yukawa Hideki , 1907 ~ 1981) ,日本物理学家。 1907 年 1 月 23 日 生于东京。 1913 年入小学,成绩优良,喜欢数学、科学哲学,受中国儒、老、庄典籍不少影响。 1929 年毕业于京都大学物理系。 1932 年任京都大学讲师。 1933 ~ 1939 年在大阪大学任教,研究原子核和量子场论。 1938 年获大阪帝国大学博士学位。 1939 年回京都大学任物理学教授,直到 1970 年。其间 1943 ~ 1945 年兼任东京大学教授。他从 1946 年起主编英文杂志《理论物理学进展》,向国外介绍日本理论物理学的研究成果。 1948 年受聘为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客座教授, 1949 ~ 1951 年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953 ~ 1970 年任京都大学基础物理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 1957 年参加世界和平运动大会,呼吁和平利用 原子能 。 1975 年以后长期患病, 1981 年 9 月 8 日 在京都逝世。 早在二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预见到了今天人类文明的状况,甚至已经预见到了未来人类文明所将达到的状况。(《创造力和直觉 一个物理学家对东西方的考察》) 清世祖( 1644 - 1661 年在位): 老子道贯天人,德超品汇,著书五千余言,明清静无为之旨。然其切于身心,明于伦物,世固鲜能知之也。(《御制道德经序》) 明太祖( 1368 - 1398 年在位): 朕虽非材,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御注道德经》) 苏辙( 10391112 ,文学家): 言至道无如五千文。(苏籀《双溪集 遗言》) 欧阳修 (1007-1072 ,文学家 ) : 老子为书,其言虽若虚无,而于治人之术至矣。(彭耜《道德真经集注杂说》卷上 宋太宗( 976 - 997 年在位): 伯阳五千言,读之甚有益,治身治国,并在其中。(《宋朝事实》卷三《圣学》) 唐玄宗( 712 - 756 年在位): (《道德经》)其要在乎理身、理国。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不言为教。理身则少私寡欲,以虚心实腹为务。(《御制道德真经疏》) 王弼( 226 - 249 ,哲学家): 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以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老子指略》) 司马谈(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之父):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史记 太史公自序》) 老子高论生死 ------这是道家网上的一则老子故事,是他对于自己亲生母亲之生死的态度,由悲转而以智统情。我们一生中要面临生死别离,常常不能有智来,而为情所困,为悲所抑。老子亲身所历,所思,可以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使我们的心胸也能如文中所言众人一样,心皆豁然旷达。幸福的人生,首先要可以看得开很多事情。老子在道德经中将美与丑,善与恶给以同化,而生与死,这最大的事情,他也是痛定思痛,做到了处之泰然。 话说老聃任周守藏室史,数次归家省亲,欲劝母亲随之去周;其母在陈国相邑住久,人熟地熟,不愿远迁。日月如梭,光阴荏苒,转眼间已过三十余年。一 日,老聃忽得家讯,言家母病危,于是报请天子,归家省视。待回到家时,母已辞世。面对茫茫大地上一堆黄土,思想九泉之下母亲之灵,回忆母亲慈祥容貌、养育之恩,老聃悲痛欲绝,寝食俱废,席地而坐,沉思冥想,忽发自己愚钝;顺理追索,恍然大悟,如释重负,愁苦消解,顿觉腹饥体倦。于是饱餐一顿,倒头大睡。 家将、侍女皆感奇怪,待其醒来,问其缘故。老聃答道:人生于世,有情有智。有情,故人伦谐和而相温相暖;有智,故明理通达而理事不乱。情者,智之附也;智者,情之主也。以情通智,则人昏庸而事颠倒;以智统情,则人聪慧而事合度。母亲生聃,恩重如山。今母辞聃而去,聃之情难断。情难断,人之常情也。难断而不以智统,则乱矣,故悲而不欲生。今聃端坐而沉思,忽然智来,以智统情,故情可节制而事可调理也。情得以制,事得以理,于是腹中饥而欲食,体滋倦而欲睡。 家将问道:智何以统情? 人之生,皆由无而至有也;由无至有,必由有而返无也。无聃之母及聃之时,无母子之情也;有聃之母及聃,始有母子之情也;母去聃留,母已无情而子独有情也;母聃皆无之时,则于情亦无也。人情未有之时与人情返无之后不亦无别乎?无别而沉溺於情、悲不欲生,不亦愚乎?故骨肉之情难断矣,人皆如此,合于情也;难断而不制,则背自然之理也。背自然之理则愚矣!聃思至此,故食欲损而睡可眠矣。 众人闻之,心皆豁然旷达。
个人分类: 雅文幽词--我欣赏的文章|6460 次阅读|11 个评论
朱熹是托马斯阿奎那,柏拉图是孔子,泰勒斯是老子……
zhj71626 2009-9-11 16:47
关键词:朱熹托马斯阿奎那 柏拉图 孔子 老子 泰勒斯中华文明 复兴 中西一体化研究 通天塔 一、前期的认识与准备 1.1 宫玉海的《山海经》 最早有中国(中央王朝或中央帝国 the middle Kingdom or the middle Empire )曾经管理统治过地球上绝大部分陆地的想法来自于宫玉海先生的《山海经》与世界文化之谜,后来遇到一位老师兼朋友进一步完善了相关的研究,对我的启发也是非常大的。 1.2 伊本西那《论灵魂》的解剖学生理学 水平 1.2.1 伊本西那 《论灵魂》北京大学哲学系译 . 商务印书馆 1963 年版 至于各种脑机能,视觉的完成是靠水晶体液,这种体液很像透明的清水,接受被看到的东西的形式,并且使这些形式达到视觉普纽马。但是视觉的完成是在凹种经会合的地方,这是根据我们由于对凹神经进行解剖并对它们的性态进行说明而得到的知识说的。至于嗅觉,它的产生是靠脑子前部的两个突起,很像两个乳房上的乳头。至于味觉,它的产生是靠一些通到舌头和口盖上给予它们以感觉和运动的机能的脑神经。至于听觉,它的形成也是靠通到耳腔的一些脑神经;这些神经从各方面布满耳腔的表面。至于触觉,它的形成是靠分布在全身的一些脑神经和髓神经。   大部分感觉神经来自脑子前部,因为脑子前部比较软,柔软是对于感觉有利的。既然脑子前部延伸到后面的部分,并且延伸到脊髓,为了逐步达到脊髓,脑子就变得比较硬,坚硬对于脊髓的纤细应当有所帮助。   大部分来自脑子的运动神经,只是由脑子后部产生的,因为这个部分比较硬。坚硬对运动比较有利,比较有帮助。大部分肌肉生自属于运动的神经,当这些神经越过肌肉时,便由肌肉和韧带生出腱。腱的末端通常总是与骨骼联结,但是在某些地方有时腱也联结到异于骨骼的东西上,而肌肉本身有时也联结到运动的肢体上,并不以一根腱为中介。   脊髓作为脑子的一部分,深入脊椎的孔穴,为的是使由神经产生的东西不致远离各个肢体,或者说得更明白一点,为的是从这些神经生出一些先遣神经,以便与要求这些神经产生的地方接近。 至于成型机能和通觉,这两者都来自脑子前部,在一种充满这个脑室的普纽马中。它们两个在那里只是为了观察各种官能,这些官能大部分只是来自脑子前部。在另外两个脑室里居留着思维和回忆;然而回忆的处所在后,为的是认识普纽马的位置处在形式的仓库和观念的仓库之间,与二者的距离相等。评价机能统治整个脑子,但是它的能力是在中心。 把这些文字给多位医学专业的人士看,请他们猜这是什么时代的人的作品,尽量往前猜。在知道答案以后绝大多数人非常震惊!!!这个是伊本西那在公元 1000 年到 1037 年写的。 由此,当时有以下的推论。 1.2.2 东方医学在解剖学生理学上曾经达到过极高的水平 伊本西那医学著述表明阿拉伯医学、波斯医学以及东方医学曾经达到过极高的水平。有研究表明,阿拉伯医学、波斯医学在历史上与中国医学有过密切的交流,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中医对这些解剖学和生理学至少有过细致的了解,为什么中医没有把这些内容补充到自己的体系中呢?或者说这些内容很可能本来就是中医学的组成部分,因为一些其他的原因被遗失了。 先进的文明或者科学技术因为某些原因被遗失,在人类历史上不乏例子。举个非常新的。媒体报道:阿基米德羊皮手稿比牛顿早 1800 年阐述微积分学,世上仅存的阿基米德浮体理论希腊原文的手抄本,书上的文字和简图均包含现代微积分与万有引力理论的基础。最惊人的是,原来人们仅以为他是微积分的引路人,但这部手稿证明阿基米德已创造并使用了微积分办法。微积分是现代工程学与科学的基础,因此美国科学家克里斯罗里斯称,如果这份手稿在牛顿出生前 100 年被发现,那么人类科技进程可能就会提前 100 年,人类现在说不定都已经登上了火星。 中医界对自己解剖学的研究历史的总结主要有黄帝内经的、洗冤录的和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与这些研究比较,伊本西那医学著述的冲击力无疑是极其巨大的。 1.2.3 西方现代医学对伊本西那医学成就继承的非常之差 从这部书以及伊本西那的其他著作中可以看出,伊本西那是精于解剖的。他对眼部肌肉结构的描写,做到了精确的程度,这一点现代的专家们也不能不承认。他对脑和神经的构造,也描写得很详细。他发现大脑中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的大致部位,并且论述了它们的作用。《论灵魂》 他(伊本西那)的科学论著中最重要的有两部书,第一部是《治疗论》。第二部是《医典》。《医典》的阿拉伯语原本于 1593 年出版于罗马,所以是出版得最早的阿拉伯文献之一。十二世纪时,克利摩拿的热拉尔把《医典》译成拉丁语,叫做 Canon ,从此,这部具有百科全书的内容、系统化的编排和哲学的计划的名著,就在那个时代的医学文献中取得了卓越的地位,取代了格林、拉齐和麦朱西三人的著作,而被采用为欧洲各大学的医学教科书。在十五世纪最后三十年内,这部医典已经出了拉丁语版十五版,希伯来语版一版。自十二世纪到十七世纪,这部书被用作西方医学指南,东方的伊斯兰国家,现在还有人偶尔应用这部书。用奥斯勒博士的话来说,这部书被当做医学圣经的时间比其他任何著作都要长。《阿拉伯通史》 自十二世纪到十七世纪,这部书被用作西方医学指南。可是, 18 世纪、 19 世纪和 20 世纪初的欧洲医学是什么样子呢? 18 世纪中叶的英国,人们普遍认为在发烧初期进行发汗是必需的。一般做法是在病人身上堆积衣服,提供具有发热性能的物质,诸如酒精、香料等等,这些东西往往使血液沸腾、痉挛加重、病情恶化。 美国的情况似乎更糟,因为《剑桥医学史》记载,在新英格兰的医生,方法是一致的,放血、呕吐、发疱、用泻药、止痛等等;如果病情依旧,就重复用过的措施,直到病人死亡。堪萨斯边界的一位医生这样回忆他的行当,我几乎想不起在早年有哪怕是一种能被医生真正治愈的疾病(第 216 页)。 1869 年伦敦一家医院的急诊室,以每 35 秒钟一个病人的速度(病人)被打发走时带上了剂量可疑的药物,它们基本上由通便剂组成(第 222 页)。 1900 年前后,美国的老式医生出诊时,他们的诊疗箱里几乎没有药物。这些老医生不但没有听说过年轻的竞争者所用的新型治疗方法,而且由衷地相信,年轻医生最终会发现他们包里真正需要的就是让病人吐和泻的药物(第 223 页)。 ( 转引自周其仁:中医与西医的分叉 ) 所以说,西方现代医学对伊本西那医学成果继承的非常之差。一位老师说: 我在国外讲学,盖仑医学和阿氏医学的主体思想,是受到尊重的。讲到阿维森纳,国外医学会会长也都肃然起敬,因为这是他们医学的源头。 这就引发我考虑那位师友的看法,近几百年的变乱导致了英美传统医学水平的骤降。 1.3. 体液学说、希波克拉底、黄帝内经,盖伦和张仲景 1.3.1 希波克拉底文集与黄帝内经 朱兵研究员说,歧伯和希波克拉底是一个人 , 理由之一就是歧伯的发音跟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 相近。( fayuan_guo 认为 希波克拉底是两个人的名字,单从字音上看希波是岐伯,克拉底是黄帝。也就是说是岐伯黄帝二人所作的书,在国内或将《黄帝内经》称为《岐伯黄帝问答书》。 )朱兵比较了古埃及医学文献和《黄帝内经》的一些内容,发现他们非常接近。《黄帝内经》里面说,它引用了至少七本之前的文献。 而国外的学者也考证,《希波克拉底文集》的许多内容来自于古埃及医学文献,还有国内外多有学者认为中国人跟埃及人长得惊人的相似,古中国人创造了古埃及文明。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文集》是一本书 , 至少《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文集》是对大致相同的古文献做的选编的不同版本。 1.3.2 四行体液学说是西方传统医学之产生和演化的基础。从希波克拉底、盖伦到伊本西那都是如此。四行体液学说的四行,即水、火、土、气,所谓四原性,乃寒与热、燥与湿四大属性(凉与温、干与润亦为四性,只程度不同);四体液是指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四行体液学说强调 体液 的重要性,体液与四原性的不同配伍决定了人体的生理特点与疾病性质。 张大庆指出,体液论 (Humoralism) 是西方古代医学理论的基石 , 从古希腊直至 19 世纪细菌理论建立之前 , 它一直占据着西方医学理论的主导地位。体液论作为古代西方的一种整体医学思想 , 在诸多方面与中国传统医学有共通之处。因此 , 考察体液论的源流、基本原则及其演化 , 不仅对于正确理解和评价西方古代医学具有重要意义 , 也可为我们理解中国传统医学提供一种参照。张认为,体液论是一种整体病理学理论。 希氏学说更加具体的内容,参看张大庆文中的希波克拉底四体液学说比较表和朱明文中的四行体液学说宏观框架体系表。 张大庆指出,第一次对体液论进行综合的是古罗马医学家盖仑 (Galen, 公元 129-210) 。盖仑将希波克拉底和柏拉图的观点综合成为一个体系 , 将四体液与四元素联系起来,盖仑赞同希波克拉底学派的体液论,盖仑把体液的作用看作是各种不同气质的基础。但与希波克拉底不同的是,盖仑避免讨论涉及体液确切性质的问题,而是将体液作为不可见的实体,只能通过逻辑的方法来认识。盖仑认为,由于动脉中的血液由四种体液形成,所以血液具有支配地位。但盖仑不能确定黑胆汁在机体内的相似性质,于是他指出不能假定黑胆汁作为一种纯的、基本的体液的存在。 张大庆指出,哈维 (Harvey,W1578-1657) 血液循环的发现,仅仅将盖仑描述的血液的许多性质转交给其它体液,许多 18 世纪的健康和疾病理论依然是以机体的体液平衡思想为基础的。例如斯塔尔认为所有疾病都发生在血液,由于血液的郁积或粘稠而产生炎症等病理现象;霍夫曼 (Hoffimann,F.1660-1742) 认为疾病是胃肠的多血症 (plethora) 所致;居仑 (Cullen,W.1710-1790) 则将发热归咎于动脉的痉挛;而布朗 (Brown,J.1735-1788) 主张疾病是体内器官过度刺激的结果。安德烈 (Andral,G.1797-1876) 在研究血液学的基础上,复兴了更严格的体液论,他将疾病归咎为血液成分,如血纤维原、白蛋白、碱的变化。在安德烈思想的影响下, 19 世纪奥地利病理学家罗杰坦斯基 (Rokitansky,C.1804-1878) 将所有病理现象归咎于血液中不好的混合。 1.3.3 盖伦与张仲景 由于在西医学史上,盖伦的地位仅次于希波克拉底,他的著作可与希氏相媲美,故一直为医界人士所重视及引用。 在中医学历史上,张仲景的地位亦仅次于黄帝内经,他的著作可以与黄帝内经媲美(而偏于临床医学),故也一直为医界人士所重视及引用,被尊为医圣。 盖伦与张仲景,在传统所谓东西方医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差不多,所以,笔者推测他们是一个人。 二、朱熹是托马斯阿奎那,柏拉图是老子,亚里士多德是孔子 由伊本西那的著作我注意到了中古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对宋明理学及朱熹的历史影响有了新认识,研究先秦诸子仅仅是国学当代发展的初级阶段,认识并且发扬宋明理学的当代价值才是登堂入室,学习过程中,发现了张允熠《论朱熹哲学的世界历史意义》: 要注意到中世纪晚期的欧洲,确有一人可跟中国的朱熹相比,这就是在朱熹去世 24 年后出生在意大利半岛上的托马斯 阿奎那( 1224 - 1274 ),朱熹和他是两位活跃在 12 世纪和 13 世纪东西方思想舞台上的大哲,其历史地位有颇多相似之处: 1 、二人哲学的历史地位相似。阿奎那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的吸收创立了经院哲学体系,他用理性神学取代了基督教的启示神学,如果剥去 经院 和 神学 的外衣,在希腊哲学湮埋了至少六百年后,是他第一个在神学的框架内开始复兴了希腊的理性精神。或者如罗素所言,阿奎那的经院哲学拉开了文艺复兴的序幕。阿奎那在欧洲人的心目中是继亚里士多德之后最伟大的思想家,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超过后来的康德和黑格尔。 朱熹继承了唐代韩李学派以来的 辟佛老,复孔孟 的传统,吸取了道家和佛家的思辨哲学,创立了中国哲学史上最庞大、最精深的新儒学体系,不仅恢复了儒家的道统,且统领了各派义理,开创了其后八百年的中国哲学和学术思想史,成为中国历史上自孔子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准确地说,中国哲学只是到了朱熹那里才有了真正完备的形态,其在中国的历史地位跟阿奎那在西方世界的地位大致相当。 2、二人哲学的社会功用相似。阿奎那用亚里士多德的演绎逻辑论证上帝的存在,使上帝的存在不仅成为真理,而且成为最高的第一真理,成为一切现存事物的 总形式 和 终极目的 。在关于一般和个别或共相和殊相的关系问题上,阿奎那强调一般先于个别、高于个别,从而推出神学高于哲学、信仰高于知识、神权高于政权的结论,这就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和教权至高无上的统治建立了一个逻辑上自足的理论体系,阿奎那本人和被他利用了的亚里士多德遂也升格为基督教的圣人和欧洲统治思想的化身;朱熹的哲学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同样的功用,他集孔子以来一千八百年间儒、释、道三学之大成,在中国思想史上前所未有的树立了一个至高无上的 理 。理先于一切,高于一切,成为现实皇权的精神象征,它为现实的封建秩序 立亿万世一定之规 (康熙《朱子全书序》),因此,朱熹哲学自 1209 年到 1919 年(五四运动)的七百一十年间,尤其自 1313 年元仁宗诏告天下以朱注《四书》科考取士的六百年间,朱熹及其理学被奉为一尊,居于神圣不可动摇的地位。 3、二人的遭遇相似。朱熹 18 岁中进士,一生只做过十年官,四十余年都从事讲学和著述。阿奎那没有朱熹长寿,只活了 49 岁, 28 岁获博士学位,一生从事于教授、著述和研究亚里士多德的工作。然而此二人生前并不为官方承认,朱熹屡受贬抑,其学被诬为 伪学 ,其人被辱为 伪师 ,直到他死前,朝廷还下诏指责朱学门人为 逆党 和 伪邪之徒 ,致使朱熹 门人故交,尝过其门凛不敢入 。直到朱熹死后九年,至宁宗时才得以恢复名誉,谥 朱文公 。阿奎那生前身后一直受到基督教正统神学家们的指责,尤其他那推崇亚里士德和阿维罗伊、把理性与信仰结合起来的经院哲学,被斥为 异端 ,他本人也被视为基督教的叛逆,其学说不仅受到来自基督教内部的遣责,还受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和启蒙思想家的严厉批判。直至 1323 年,阿奎那才被教皇封为圣徒,又过了 550 多年( 1879 年),罗马教皇终于下诏全面褒奖阿奎那的神学和哲学。 4 、阿奎那身后欧洲经院哲学内部分化为 唯名论 与 唯实论 的争论,跟朱熹身后宋明理学内部的 道器 、 心物 之辩也颇为相似。这种争辨在形而上的层面上深化了东西方哲学的思辨向度,促进了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军对垒的形成。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出朱熹哲学与托马斯 阿奎那哲学都具有 继绝学 、 开来世 的特征,两相比较,可互衬出二者在哲学史和思想史上的崇高位置。当然,杰出思想家的思想一旦被统治者作为统治意志加以利用,最后不可避免地会走向僵化,走向它的反面。 我们知道的这 5000 年里面,相似度这么高的大人物有吗?有几对?从概率上看,是多少?如果有许许多多不也是证明了下面的观点嘛。 基于我在一里面的认识和师友的影响,就得出了下面的结论。 2.1. 朱熹是托马斯阿奎那,基督教是宋明理学, 大家应该有印象,程朱理学出来以后佛道作为社会思潮,基本上在社会上就没有再盛行一时,为什么?因为他涵摄了佛道的大部分东西。我们打个比方,道象用直角坐标系观察事物,那么太极就象用极坐标观察事物。直角坐标系虽然可以和极坐标互换,但是,极坐标比直角坐标系,或者说太极比道更加突出了自性。 把人是万物的尺度抽象起来,就是某事物的自性是万物的尺度,我们说道,有天道,地道,人道,它的角度出发点是有、无。太极呢,无极生太极它的角度出发点是自我和非自我,当然也涵摄了有无。 钱穆:叙述朱子思想,首先当提出其主要两部分。一是理气论,一是心性论。理气论略当于近人所谓宇宙论及形上学。心性论乃由宇宙形上学落实到人生哲学上。朱子论宇宙万物本体,必兼言理气。气指其实质部分,理则约略相当于寄寓在此实质内之性,或可说是实质之内一切条理与规范。 理气论,是朱熹的神学;三位一体,就是精气神或者质量、能量、信息三位一体。用今天的信息哲学对照基督教神学,阅读起来,应该非常容易进入。心性论,就是灵魂学,不仅伊本西那有《论灵魂》,朱熹的灵魂学参看《托马斯 . 阿奎那的灵魂学说探究》 ( 维真基督教文化丛书:本书对中世纪士林哲学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那的灵魂学说做了详细、全面的阐述。该书通过大量的材料和分析向我们展示了阿奎那灵魂学说的两条基本原则:第一,人是由肉体和灵魂构成的有形实体;第二,人的灵魂是单一的精神实体。 ) 师友进一步推论,雒民的程朱理(又名洛学,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首,俗译天主教会)和北朝(俗译拜占庭)的欧邵道(又名心学,以欧阳修、邵雍为首,俗译东正教)跪天徒主持(俗译教会)分裂。 2.2. 柏拉图是孔子,泰勒斯是老子 由此我又查了《托马斯阿奎那传》傅乐安著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年,《亚里士多德传》,得出 柏拉图是孔子,泰勒斯是老子。(8.15修改) 更多的研究期待大家。 三、一流的开创性的历史文化研究: 中西一体化研究 陈星光说: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技术,三流的企业做产品,我们稍微思考一下就可以发现,这大致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从整体到局部,从掌控到从属的过程。稍加改造,很容易将前面的分类应用到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中来,如果我们把科学家分个等级,不妨这么看:顶级的科学家做标准、优秀的科学家做技术、普通的科学家做产品。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完全类似于上述企业的分类,所谓做标准,就是建立新观念,新理论,新边界,拓宽人类的认知视野,开阔人类的知识领域,提升人类的心智能力,这往往意味着革命、意味着颠覆传统,它是对人类认识能力的极大提高,使得我们更加接近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更加接近上帝的意图。所谓做技术,就是做具体的工具、方法,可以提升我们解决具体问题的效果和效率,对于人类改造自然也具有极大的意义。 笔者认为我们的研究就是一流的研究。 与吴文俊同辈的老一代科学家都曾在不同的场合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 现在我们做的工作很出色。但是,领域是人家开创的,问题也是人家提出的,我们做出了非常好的工作,有些把人家未解决的问题解决了,而且在人家的领域做出了使人家佩服的工作,但我觉得这还不够。这就好像别人已经开辟出了一片天地,你在这片天地中,即便翻江倒海、苦心经营,也很难超过人家,这片天地终究是人家的 那么今后做什么?吴文俊认为,最重要的是如何开拓属于我们自己的领域,创造自己的方法,提出自己的问题。 笔者把我们开拓的这个新领域暂时称为中西一体化研究,以区别于中西比较研究。 这种研究的意义价值,实在是太多了,期待大家指出完善。 由此可以说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比当初的提倡者理解和想象的意义还要大,我们再看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口号: 同一个世界 , 同一个梦想 不啻为一绝妙神来之笔。 四、现象和对现象的解释需要区别开 4.1 科学和历史其实都包括两个部分,事实(或者叫现象),和对事实的解释。绝大多数人容易把这两者混为一谈,那就容易出现古人说的知见障,知是知识,是事实(或者叫现象),见是见地,是对事实的解释,理论模型,这两方面都可以发生障。 知障,主要是接触的知识和事物少,见障,主要是戴有色眼镜看东西,不符合他看法的,他就选择性的不看,或者视而不见,知障,多发生在文化知识少的人身上,见障,多发生在文化知识多的人身上。 反对上面观点或者结论的人,拜托,从我的材料和处理方法上多提宝贵意见。 《李敖有话说》 ( 2005-08-12 ) 我的资料会说话,摘录。台湾学者钱穆(国学大师), 1935 年写过一部《先秦诸子系年考辨》,里面谈到了孙膑跟孙武,说孙膑跟孙武是一个人,而《史记》司马迁亦误分以为二人也,以为孙膑跟孙武是不同的两个人,是错的。所以钱穆洋洋洒洒做了考证,证明了中国历史上的孙膑和孙武其实是一个人。 一九七二年山东临沂银雀山一、二号西汉墓,同时出土一个是孙膑兵法,一个孙子兵法,证明了孙膑是孙膑,孙武是孙武。以钱穆那么大的学问,做了一个错误的结论。 这个,告诉大家什么?就是当一个新的证据出现的时候,它可以解释或者某种程度地改写,或者某种程度地推翻很多的事实。 近现代物理学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例子吧? 4.2 近几百年地球文明的变乱和西方历史大部分属于伪造 许多人会想为什么会出现对同一个孔子、同一个老子的东西方不同认识,告诉大家,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并不少见,当年的通天塔就是最著名的一例。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以后非常知识史书、文献的搜集编纂估计也是出于这种考虑。 为了解答疑问,推荐阅读《西方历史大部分属于伪造》 http://cul.sohu.com/20061102/n246158656.shtml ,作者的历史知识和理论比我丰富,找的疑点也比较细致,可以说为我的观点做了比较好的补充,可惜他没有意识到所谓古代西方和古代东方是一体的。为什么 中国人编的西方历史大多属于伪造?因为西方人编的西方历史大多就属于伪造, 近几百年地球文明的变乱让人类又经历了一次通天塔样的事件。 其他人的研究也逐渐在向我提出观点的方向靠拢, 《汉语印欧语词汇比较》本书列举了 713 个有对应关系的字词, 319 组对应的同族词, 47 个有对应关系的基本词汇, 62 组有对应关系的同音词,以及一些构词成分的对应,证明上古汉语和古代印欧语之间存在着许多有对应关系的词汇,存在着有规律的语音对应,甚至存在着相似的形态因素。 有学者通过比较汉语与英语等印欧语系语言的原始词汇的发音异同,提出了汉-印欧语同源的理论,将汉语归为汉-印欧语系的一种。关于此问题可参考谈济民的《汉英词汇的近源探秘》以及周及徐的《汉语印欧语词汇比较》等著作。安徽师范大学的某教授,可以用广西方言翻译《梨俱吠陀》更多的例证期待大家了。 赵宏杰集成
个人分类: 重点推荐文章|44 次阅读|0 个评论
道德经第五十四至五十八章
yatou 2009-9-8 13:42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对依道而建身立业者,你无以将之拔起,因其有根;将道拥为自己的精神者,便不再会脱离开这条道路。能这样做的人,老子说,可得以其子孙世代的祭奠。修道于自身,于其身上生出的德是真德,而非伪德伪善;修道于其家,德便变得有余富;修道于乡里,德也生长起来;修道于国家,德便丰盈起来;修道在天下,德光普照。所以,心中明此理的人,便可以以其自身而观他人,以其自家而观他家,以其自乡而观他乡,以其自己的天下而知天下。你说我:你哪里晓得天下的事?便是以上面所论之由而知。 老子曾经说过:圣人不出门而晓天下事。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原因概不过如此了。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一个人修道,则养起了自身的真德来。德积厚了,便如那赤条条的婴儿。那婴儿是什么样子的呢? 蜂蝎毒蛇不伤害他,凶鸟猛兽不扑抓他,他的筋骨虽然柔弱,却能结实地抓住小的物体,不知交合之事,小生殖器却能自然勃起,这是精力旺盛的表现;有时整天号哭不止,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和而无碍的至现。一个人,他知晓了和,便可以守常,从而明达,从而益生,且祥和。若相反,一个人常常使气呈强,则如那生长之物,当变得强壮时,即离老不远了,这不是在道的做法。不在道的事与人,早早便结束其进程。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有知的人不会嗲嗲不休,唠唠叨叨的人不会有大智慧。道何尝不是如此?道即无言,人将以何知之?以此:将自己尖锐的锋芒挫掉,将内心繁杂的念头解除,将自己同化相和在道那微弱的光线下,与道相融在道形成的这个尘世里。这便是与天地之玄机相同相和起来了。 道,它静静地呆在那里,不是你可以拿过来随意地或亲近或疏远的,也非可以为你相利相害的,也非因你而增贵或贬贱的。它,就是它。道,不会为任何人所左右。你只有同化于它,而不可任意于它。所以,道在天下,为天下之人所仰慕。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身正而可治国,用兵当以奇谋,取天下则以无为之心,不滋事端而得。我如何晓得这层道理呢?以如下所云:天下忌讳多多,禁条多多,百姓愈加贫困;你看到一个国家的人多执利器,则这个国家一定是滋养起了昏乱;当一个国家的人心无朴素,日生伎俩,则会有奇物滋生起来;一个国家,法令繁多,定是盗贼昌獗。所以圣人说:我无为而行而治,民则自己化解繁杂;我喜静,百姓自正;我不滋事,民自己就富足起来;我无欲,民风自然淳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一个国家,政治相对安逸,则百姓众多;一个国家,政策尖苛,百姓则会觅明主而生,求安宁而他逸,自己国家的百姓就少了。所以,圣人内秉大道大规则,却不因自己如此而于外伤人贬低人;圣人是清廉的,却不因自己的清廉而相逼于别人;圣人是性直的,但你却不见他因直而放肆伤人;圣人内在光耀,却外在平朴无华。这样的人治国,民定喜主,则会其民淳淳。圣人何以做到如此呢?那实在是因为圣人知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之故。这种变化有头有终吗?本是无正无反之事之理。一件事情,在一个环境中做是正的,另一个环境当中就变成了怪异的,二者可以相互转变;同样,这个环境下说是善良的行为或人,另一个环境中则变成了妖了。人人皆以自身的喜好而论事情,处在迷中,日子已经太久太久了。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4818 次阅读|2 个评论
道德经第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章
yatou 2009-9-4 21:04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生育了它,德畜养了它,物质给以它以形状,天地运动中所形成的势使它长起来。所以,天下之物,没有不尊道贵德的。道德之尊贵,(在于)其不命令万物而常使万物处于自然之态,不受束缚与压制。所以,道生了它,德养了它。道之于万物,非但生而不为已有,而是全其性命。 由此可见,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玄德,因为这本是天道。做家长的,当老师的,当领导的,为孩子,为学生,为百姓,所做纵然甚多,却依然可以达到这种境界:生育他,但不占有他;帮助他,但不指使他;培养他,但不控制他。这就是道行了。 附:老子河上公注本章 养德 第五十一 道生之,道生万物。德畜之,德,一也。一主布气而蓄养〔之〕物形之,一为万物设形像也。势成之。一为万物作寒暑之势以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德所为,〔万物〕无不尽惊动,而尊敬之。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一不命召万物,而常自然应之如影响。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孰之,养之覆之。道之于万物,非但生而已,乃复长养、成孰、覆育,全其性命。人君治国治身,亦当如是也。生而不有,道生万物,不有所取以为利也。为而不恃,道所施为,不恃望其报也。长而不宰,道长养万物,不宰割以为利也。是谓玄德。道之所行恩德,玄闇不可得见。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万物有起始,有根源,称为天下的母亲。(当指道)。既然得到母亲这个根源(得到道)了,人就可以依其认识由母亲而生出来的孩子;而知晓了道所派生出来的万事万物,则由于已经知道了它们的母亲,就可以(遵循着道法内在的规律)而重新回到母亲的身边,如此而来,纵使将来身体衰老而亡,也依然可以做到没身不殆,依然活着。一个人,如果可以做到无视自身内在的妄念,则可以终身都不会有烦扰之事。如果相反,一个人明查自己的感官,心欲不加以警醒与控制,就会增添纷杂的事件,终身劳碌,不可救治。能够察见到细微的(内心细微的变化),叫做 明 ;能够因为明,因而再也不去求豪途大,甘于把持柔弱,这叫做内心的 强 。借着道法体现出来的微弱的,并不耀眼夺目的光线,返回到道那通明之地,就不会给自己带来灾难,这就叫做沿习了常。(复习一下: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 ,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附:老子河上公注本章 归元 第五十二 天下有始,始有道也。以为天下母。道为天下万物之母。既知其母,复知其子, 子,一也。既知道己,当复知一也。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己知一,当复守道反无为也。 没身不殆。 不危殆也。 塞其兑, 兑,目也。〔使〕目不妄视也。闭其门,门,口也。使口不妄言 终身不勤。 人当塞目不妄视,闭口不妄言,则终生不勤苦。开其兑, 开目视情欲也。 济其事,济,益也。益情欲之事。终身不救。祸乱成也。见小曰明, 萌芽未动,祸乱未见为小,昭然独见为明。 守柔日强。 守柔弱,日以强大也。用其光, 用其目光于外,视时世之利害。 复归其明。 复当返其光明于内,无使精神泄也。 无遗身殃, 内视存神,不为漏失。 是谓习常。 人能行此,是谓修习常道。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 能让我有如很有一番认识的样子,可以使我行走在大道上的原因,不是别的,不过是对于偏离开道的施为的担心。大道非常平坦的,但人却喜欢走小路(因为人心有执)。朝庭之为极善变更(除,变之意),弄得农田荒芜,国库空虚,而有人却依然穿着锦绣的衣服,佩带着锋利的宝剑,饱餐美食,财货多得用不完。就是强盗头子。无道啊! 附:老子河上公注本章 益证 第五十三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 介,大也。老子疾时王不行大道,故设此言。 使我介然有知于政事,我则行于大道,躬行无为之化。 唯施是畏。 唯,独也。独畏有所施为,恐失道意。 欲赏善,恐伪善生;欲信忠恐诈忠起。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夷,平易也。径,邪、不平正也。大道甚平易,而民好从邪径也。 朝甚除,高台榭,宫室修。田甚芜, 农事废,不耕治。 仓甚虚, 五谷伤害,国无储也。服文彩,好饰伪,贵外华。 带利剑, 尚刚强,武且奢。 厌饮食,财货有余, 多嗜欲 , 无足时。是谓盗夸。百姓〔不足〕而君有余者,是由劫盗以为服饰,持行夸人,不知身死家破,亲戚并随〔之〕也。〔盗夸〕,非道〔也〕哉。人君所行如是,此非道也。复言也哉者,痛伤之辞。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6277 次阅读|13 个评论
道德经第四十一至五十章
yatou 2009-8-12 01:17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上士听道,努力去实行;中士听道,将信将疑;下士听道,大笑不止。若道不被他嘲笑,那就不足以称其为道了。有这样的古话:最光明的道看上去反倒是暗而不明的;行进在道中的人,总好似在现实中是向后退的;本是平坦的大道,行走起来却如有坑坎一样不平。高尚之德,是生而不有,长而不宰,故而有上德的人,言谈举止中透露出其胸怀好似空谷;品性高洁之人,正是因为总是感到自己所做所为有杂念与不纯之机,故而反倒是随时日而成其品性之高洁;广大之德,是广慈博爱,不偏一物,故而有广德之人,总好象自己的德不够不足,故而不会显出任何张扬之风,反而是谦虚有加;这些大德高洁广德之士,总是在无声无息中循道而建立起了他的德行,润物无声,故而状若似偷;具有至真之德的人,由于行事没有一丝私念,则其所为定是是随物应物,故而无定式,内在的大直,外在则若屈,故而若似渝变。正是基于以上的分析,老子说: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而道的内在的是大方,是大器,是大声,是大象,所以它无棱角,无声响,无形状,它是幽隐而存的,没有什么名字,正所谓无名无声。只有道,是行善之贷 ( 不向需要它帮助之万物收利息的 ) 并成就万物。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对于一的理解,参见 道生一,一为何 。其中对于一如何生出二,及三,及万物,给出了自己的卑见。万物背阴抱阳,中有气而相和成一物。因此,回归到离开道的最基点,非三,非二,而是一。人们不喜欢一,不喜欢孤,寡这类称呼。可这类称呼却是王公用以自呼的名称。因为他们认识到,一并不可怕。人们喜欢多,不喜欢少。可是,事情的发展规律却从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有着其独特的内在发展规律。这个规律如下所示:如果你试图从一方面来减损某物,结果却反而在另一方面使它得到增加;如果你想要从一方面增加某物,却莫名中反而使其得到减损。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强暴的人不晓其死之故,因为他不通晓损之而益,益之而损这个道理。我把这句话当作施教的宗旨。 这是老子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点。需要我们用心来领会。 天道(或事物运行的内在规律)是与人们的期望相悖而行的。人们做事情,往往是依愿而做,而结果往往是强差人意。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谁晓得其中的道理呢?将损之而益,益之而损的道理用于对待孩子身上,不正是可以解释现代教育中已经存在的很多问题吗?对孩子过度的溺爱,正体现了益之而损这个道理。当父母的就当损之而益,严格要求不放纵,是育子之正道。小时候吃一些苦,可以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对将来大有裨益。可以以这个道理来解释的现象当有很多。而这其中透露出的内在规律,又具有多么深刻的警醒之意啊。而且在后面的章节中,借用这一思想,老子阐述了更多的无为而为。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于天下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无这个有(把无也当成有的一种形式)可以渗入到没有间隙的东西中。实则是因为无之柔,可以渗入至有之坚中。我因此认识到 无为 的益处。正是可以做到无为,才可以不执,不硬,不刚,才可以依势而行而入。行 不言 的教导,了 无为 的益处,普天下少有能做得到。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声与身体,哪一个更为亲近?生命与财利相比,哪一个更为重要?得与失哪一个更有害?偏爱某物必定要付出昂贵的代价;货利藏得多,丢得肯定也多。所以人要知足,知足,就会适可而止,就不会有甚爱,大藏之行,所以就不会有大费厚亡之辱;懂得适可而止,则可以少于过度操劳,安神宁心,也才可以持久。 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由上一章分析而出的结论,可以进一步推论得到一些与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相类似的结论,符合现象与实质总是相悖这个神奇的规律。且上章文末,老子讲以此作为教之本。本章就直接抛弃深入分析,而仅套用这个相悖的公式,讲出一些不易为人所接受的事实。这就是:天下最完满的东西,似残缺,可它作用不会衰竭;最满的东西,似空虚,可它的作用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似弯曲;最灵巧的东西,似笨拙;最卓越的辩才,似不善言辞。如笨拙,如不善言辞,如空虚,如残缺,现实生活中,这都是处于世态下方的一些状态。此类皆有清静之性。而清静可以克服扰动,寒冷可以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是天下正道。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天下有道时, 而人们对它不相辨不珍爱,使马车行于其上并在上面以马粪待之, 马也被用以耕种田地。而天下无道时,则战事纷起,母马在战场的郊外生下马驹子(母马也不能歇班)。人类社会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欲。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通晓了道法的人,足不出户,就能够依天道而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知时下的王道如何。一个人,心中不明道法,向外跑得越远,他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所以,心中有 道 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依天理而推知事理,不见而能明道,无为中却可以有所作为。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求学的人,知识与其所为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见识与行为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到最后以至于 无为 的境地。依损之而益,益之而损这一理,如果能够做到无为,即不妄为,不以人们常常自以为是的好而做事,认识到愿望与结果多是相悖的,则可以少做很多糊涂事,并可以因此而于相对的清静中成就很多事情,从而做到有所作为。同样的,一个治理国家的人,要经常以不骚扰人民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之政扰害民众,那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常人之心,喜怒哀乐之事,皆生于私,于情。而圣人是没有常人心的,以百姓福祉为自己的心。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是具有大德的善(与善待善人之善、恶待不善人之行为相区分)。守信的人,我信任他;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是具有大德的信(与只信可信者,不信不可信者相区分)。圣人在天下,很多,为天下而使自己的心思浑朴。百姓们都专注于自己的耳目聪明,所观所闻,圣人看他们似孩子。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此章乍读来颇有玄感,不敢造次。借河上公注解老子道德经一文与诸君一起学习体会。 贵生第五十 出生入死。 出生,谓情欲出〔于〕五内,魂静魄定,故生。 入死,谓情欲入于胸臆,精劳神惑,故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死十有三。 言生死之类各有十三,谓九窍四关也。其生也目不妄视,耳不妄听,鼻不妄嗅,口不妄言,〔舌不妄〕味,手不妄持,足不妄行,精神不妄施。其死也反是也。 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 人之求生,动而反之十三死〔地〕也。 夫何故, 问何故动之死地也。 以其求生之厚。 〔言人〕所以动之死地者,以其求生活之事太厚,违道忤天,妄行失纪。 盖以闻善摄生者, 摄,养也。 路行不遇兕虎, 自然远离,害不干也。 入军不披甲兵 , 不好战以杀人。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养生之人,兕虎无由伤,兵刃无从加之也。 夫何故, 问兕虎兵甲何故不加害之。 以其无死地。 以其不犯〔上〕十三之死地也。言神明营护之,此物不敢害。 我粗浅的理解,此章中后面所说,即善者无敌之意,虎狼及兵不相害于他,因他如草一般,如水一般。而对于前面所说,是指人生在世,要少私寡欲,方可得宁静,得生。而所谓生,是指神守舍。神不守舍,是死。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5774 次阅读|15 个评论
老子和孔子原来都不是爱国者?
可真 2009-8-2 22:11
《史记 . 老庄申韩 列传 》中有老子,隐君子也的说法,又说老子做过周守藏室之史而且居周久之,直到见周之衰才去周而归隐。照此看来,老子不过是一个明哲保身的个人主义者,他愿与周共享繁荣,却不欲与周共存亡,故及其见周之衰,他便独自出关归隐去了,完全缺乏与周俱亡的爱国精神。如此看来,老子象是一个爱国者吗? 孔子先祖为宋国贵族,宋、鲁毗邻,孔子五世祖木金父因其父孔父嘉在宫廷内讧中被杀,由宋避祸奔鲁。到了孔子这辈,无论如何鲁国总该算是他的祖国了。孔子一生仕鲁四年左右,任司寇时间最长,约三年左右,其间做过三个月代理宰相。代理宰相期间,和鲁国三桓(即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裔 ---- 鲁司空孟孙氏、司马叔孙氏、司徒孟孙氏)发生了矛盾,结果孔子被迫辞官去鲁,从此开始周游列国,达 13 年。 68 岁时返回鲁国。晚年全力从事教育工作和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 孔子曾去鲁 13 年而终归于鲁,这至少从行动上表明了孔子还是怀念祖国,有爱国之情的。但是,探究一下孔子的思想,则令人怀疑他是否真心爱国,因为他虽然提倡忠君,强调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 . 卫灵公》),但并不认为为臣者必须绝对服从君主意志,无条件为君主卖命,而是主张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 . 先进》),就是说,大臣服事君,应是出乎道义;倘若君主根本不讲道义,为大臣的就没有必要为其卖命了,而可以辞职不干了。所以,孔子虽然勉励他的学生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却并不认为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去谋求做官,而是主张在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出来当官,所谓邦有道,则仕(《论语 . 卫灵公》)。反之,当政治昏暗之时,他认为是不宜出仕的无道则隐(《 论语 . 泰伯》)。这时,对于那些已在官位上的人来说,其上策是辞掉官职,以游为隐,所谓道不行,则乘桴浮于海(《 论语 . 公冶长》);倘不得已而求其次,则可以卷而怀之(《 论语 . 卫灵公》),把自己的本领收藏起来,学习甯(宁)武子那种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论语 . 公冶长》)的处世法则,装聋作哑,以全其身。 从孔子道不行,则乘桴浮于海的思想来看,他主张当君主昏庸而不行天道时,最好离开昏君到海外去其实和老子一样,也是离开自己的祖国到海外(或外国)隐居起来。据此来看,孔子又何尝是一个真心的爱国者呢?说他是一个爱道但未必爱国的人道主义者和国际主义者,恐怕更为贴切。 不管怎样,以老子和孔子的言行来判断,他们与伯夷、屈原应该是属于两类人物,伯夷、屈原才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心目中的真正或真心的爱国者。或者可以说,老子和孔子都是心中只有道,生为道而生,死为道而死的殉道者?
个人分类: 传统文化|1321 次阅读|8 个评论
The Tao of 老子
热度 1 josh 2009-7-24 16:20
我最喜欢的中国古典哲学著作是老庄,尤其是老子,5000字的老子包含了81章,每章大约60字。熟话说“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 ”。老子便是我所理解的真传的最高境界。 我准备用一生的时间写三本书,每本书5000字,81章: The Tao of Control The Tao of Life The Tao of learning 算下来每年只需要写一章,60字左右,正合“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今天就先把今年的工作做完。 1 The Tao of Control 第一章 天气模型分为三种:解释过去天气的模型、预测未来天气的模型和控制天气的模型。 第二章 计算机变,应用数学变,控制变。 第三章 控制中用到的数学将被什么代替? 第四章 未来的控制能做的,也许只是提高某件事的概率。 第五章 把你的控制算法用在飞机上,你自己敢坐吗? 第六章 问题肯定存在(控制理论与工程脱节),如何解决? 2 The Tao of Life 第一章 以何为生(不爱不恨)?以何为乐(不以之为生)?以何为特长(不以之为生,black swan)?三者并存方为上策。 找一份工作即为生且为乐又为特长是下策。 第二章 当不知道什么是人生的意义时,问问自己什么不是人生的意义。 第三章 爱人如己。 第四章 black swan 原则:用80%的投资寻找white swan,用20%的投资寻找black swan。 第五章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第六章 Brick walls are there for a reason. They let us prove how badly we want things. 第七章 如果你停不下来,你就不可能有节奏。 3 The Tao of learning 第一章 学习绘画的秘诀是:每天全神贯注画一分钟。 第二章 写一篇关于一个城市的文章的秘诀是:从你对面墙上左上方第二块砖开始。 第三章 von neumann:认真阅读并全部记忆。
个人分类: The Art of Learning and Research|1230 次阅读|2 个评论
道德经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章
yatou 2009-7-20 22:08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虽都是德性,但德却有上下之分。你听老子说啊:上德的人,即便是行大德之事,也不以自己所为所行是有德行的,不进行什么判断,没有辨别,浑浑于其心。因此,这样的行为,才是有德(因为内心无,而成就行为之有);下德的人,所行所为只能做到不失德,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因为内心有,而成就行为之无)。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虽也是要顺应自然,但却是有心而为。 从德往下来,哈哈,你要细看详揣,就更有意思了。仁,义,礼,依次远离了道与德。上仁之人所行还是无为而仁;但上义则难以做到无为而义了。至于上礼之人,他对你施以上礼,你要没有回应,他就会扬着胳膊强引你去关注他,去了解他的施礼之好。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是忠信不足不够的产物,是祸乱的开端。仁义礼智信,在这样的逻辑里,仁还算承袭了些许道的精华,却成为愚昧的开始。 傻姑以为:当仁者以泪洗面痛哀悲愤之事时,已是为虚伪狡诈之人做好了攘臂而拥之这种上礼之诈行的愚蠢铺垫了。因此,大丈夫行事,处于道法的厚处,不居其薄处;处于道法的实在处,不居其哗众取宠处。去得彼虚伪,存留此纯真。 说句不好听的话,只要是所行所为可以为虚佞之徒借以搅扰视听,外披仁义之旗内行不轨之事的,大丈夫我均不做。纵悲,我悲在心里,动于肢体,用行动,而不用言语。嘴巴,太会哗众取宠。我有泪水,我往肚子里流。虚佞的人,你装样流泪,号淘大叫吧。我大丈夫偏不,静于一旁,看你演戏。我处道之厚,你爱处薄处,随你。你也无非是要做做样子,以得一己之私,得一时之利。你并不晓得得一而宁的道理。大丈夫我当然要看你演戏了。恕不奉陪。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归一归一,入道入道。纷繁尘世里,舍诸相而入清静,把一而行,得一而定,不为纷乱所惑,心清神宁。且看万物得一之妙与失一之乱。 天得一而清;地得一而宁;人的精神得一则灵杰;河谷得一而充盈;万物得一而生长;侯王得一而成为天下的首领。反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宁,恐怕要震溃;人不能保持灵性,恐怕要灭绝;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干涸;万物不能保持生长,恐怕要消灭;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领的地位,恐怕要倾覆。 如此而来,一足矣。如果一是根,则多即是叶。那么,如果一是贱,那么多即是贵。 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于其本人而言,并无什么美誉之感,因为其不过是贱与下。因为自己甘做贱与下,才终成就贵与尊。所以,入道的人,不要求琭琭晶莹像宝玉,而宁愿珞珞坚硬像山石。 取朴实,去华丽。是为道。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人们对于反者,对于弱者,往往不屑一顾。然,反者,是推动道运行的力量;弱者,是道借以运行的依靠。人们喜有厌无,却不知,虽天下万物生于有,而有却是生于无中的。 还记得三十辐共一箍,当其无,有车之用吗?即是有生于无。车轮中间不空出来,你是无论如何不会有车之用的。同样的,器具中间不空出来,你是无论如何没有碗用的;房子中间不是空的,你何以钻入躲风避雨?这就是有生于无的道理。你的心不空出来,你是无论如何得不了道的。没有无,道是无论如何不能仅凭有而运作的。这就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而又玄,众妙之门也。但,如果再论无与有的先后关系,则是无居先,有居后。这里面,老子在论述中有些矛盾。前面说是同出,后面说是有生于无。但一生二,二生三,在这里即可以明了:一是道,道生无,无生有(道生有无,一生二)。请看本博客之文:道生一,一为何。欢迎讨论。 这有与无的关系,详细揣摩一番,该是多么巧妙。人们在一直地忙忙碌碌,也一直在喊着叫着累啊累,只是你晓得吗?若要得闲这个有,就得心中先生出了这个无。心不空,闲何来?是你自己上了套,别怨设套的人。神得一以灵,你的神里面岂止只是一个一,N个一吧?上哪里去寻得灵与宁?所以,舍得舍得,不舍,不空,你岂可得大自在? 先自省一番再说。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4840 次阅读|8 个评论
老子是辩证维物主义者吗?
jlpemail 2009-7-16 21:44
有人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里的道是 老子唯物主义学说的最高范畴. 老子不仅建立了自己的唯物主义体系,还熟悉辩证思维..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许多哲学家都认可的, 那么,两者综合起来,是否可以说: 老子是辩证维物主义者呢? 或者,老子的哲学思想体系的定位或者归属问题, 以来后世的哲学家们解读?它会不会也像一些 小姑娘的辫子一样,是善于编的母亲操作出来 的呢? 疑惑不解.
个人分类: 学术现场|4259 次阅读|2 个评论
周易·大象:效法天地、修身成君子64法则
yangyu 2009-6-27 16:05
周易 · 大象 效法天地,修身成君子64法则 - 孔子著 杨发达编注 深圳清华园 2009.5.4 【点注】 1. 六十四法则的结构 乾卦“自强不息”是总的行动准则,坤卦“厚德载物”是总的追求目标。 其余六十二卦都是围绕乾卦和坤卦而展开,是更为具体的成君子法则。 其中“ 厚德载物 ”可分为“ 厚德 ”与“ 载物 ” 两个方面 ,二者之间关系是: 先“德”后“物”,载“物”应合“德”,进而厚“德”,“德”厚则“物”载,“物”载则“德”厚。 “德”源于“物”而又高于“物”,可理解为自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等,不仅仅局限于“伦理道德”这种传统含义。“厚”,“载”作动词,可理解为丰富、增加、提高、丰厚等涵义。 邓小平同志提出“两手抓”思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两手抓”思想与“厚德载物”思想不谋而合;在两个文明建设过程中迫切须要“自强不息”这种精神。 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因此,清华大学恰好继承了“君子之道”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两项法则。 2. 《论语》与《大象》之间的关系 《大象》中共有“君子” 53 处;《论语》中“君子”二字共出现 107 次。 《大象》是高度的理论总结,是总的结论。 《论语》是具体过程,是孔子与其弟子们的实践记录,是循序渐进的量变过程。 《大象》中君子有 53 处,先王有 7 处,后有 2 处,上有 1 处,大人 1 处,合为 64 卦。 笔者已经在原文上进行了标注。 必须指出: 孔子之志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忠”于自己的志向,“恕 / 包容”一切人与事物,以“三人行”的学习方法全力以赴寻找答案。“君子之道”就是他的答案之一,《大象》就是孔子所创作的一部有关“法天地、修身成君子”的成功学巨著。 因此,《论语》只是孔子思想中的一部分,决不是全部。 详见《〈论语〉原文与互动理解——一部学思并行,循序渐进,由量变到质变的经典入门教材,其核心价值指向于“君子之道”与“大学之道”》(附录二)。 3. 《大象》解读建议 在此,孔子 采用的是“比兴”手法——法天地以尽人事(修身成君子),并且是从内外卦(下上卦)整体结构进行阐述的。因此,笔者采用了 双色卦画,目的就在于体现内卦与外卦的整体性。 此外,孔子吸取了《彖辞》“爻位解读”(从六个爻位进行解读)模式及其义理思想。 建议: 关键在于理解与整体把握,以及多联系生活实践思考。 4. 为什么要修身成君子? 《周易·系辞传·下》: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耦。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结合八卦太极易图,可知: 每一个人都是“君子”与“小人”的共同体。或者说每个人有“善”与“恶”的两个面。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同时,这也意味着其破坏力越大。 《老子 · 虚用第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指:为人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指:“圣人”也会犯“不仁”的错误。 子谓 子夏 曰:“女 为君子儒 ! 无为小人儒 。”(《论语》6.13) 由此可见:“ 修身成君子 ”就是 “回归人的本位特质” 。 《大象》就是一部有关“法天地、修身成君子”的成功学巨著。据此,我们就能够快速成长,简言之,这就是“易经”,或者说是“捷径”。 - 《大象》原文 卦名 大象 只要认真学习这部分内容,就可快速成君子 乾 象曰。天行健。 君子 1 以 自强不息 。 坤 象曰。地势坤。 君子 2 以 厚德载物 。 屯 象曰。云雷。屯。 君子 3 以 经纶 。 蒙 象曰。山下出泉。蒙。 君子 4 以 果行育德 。 需 象曰。云上於天。需。 君子 5 以 饮食宴乐 。 讼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 君子 6 以 作事谋始 。 师 象曰。地中有水。师。 君子 7 以 容民畜众 。 比 象曰。地上有水。比。 先王 1 以 建万国 。 亲诸侯 。 小畜 象曰。风行天上。 小畜。君子 8 以 懿文德 。 履 象曰。上天下泽。履。 君子 9 以 辨上下 。 安民志 。 泰 象曰。天地交。泰。 后 1 以 财(裁)成天地之道 。 辅相天地之宜 。 以左右民 。 否 象曰。天地不交。否。 君子 10 以 俭德辟难 。 不可荣以禄 。 同人 象曰。天与火。同人。 君子 11 以 类族辨物 。 大有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 君子 12 以 遏恶扬善 。 顺天休命 。 谦 象曰。地中有山。谦。 君子 13 以 裒 ( póu ) 多益寡 。 称物平施 。 豫 象曰。雷出地奋。豫。 先王 2 以 作乐崇德 。 殷荐之上帝 。 以配祖考 。 随 象曰。泽中有雷。随。 君子 14 以 向晦入宴息 。 蛊 象曰。山下有风。蛊( g? )。 君子 15 以 振民育德 。 临 象曰。泽上有地。临。 君子 16 以 教思无穷 。 容保民无疆 。 观 象曰。风行地上。观。 先王 3 以 省方观民设教 。 噬嗑 象曰。雷电噬嗑( shì kè )。 先王 4 以 明罚敕 ( ch ì ) 法 。 贲 象曰。山下有火。贲( bēn )。 君子 17 以 明庶政 。 无敢折狱 。 剥 象曰。山附地上。剥。 上 1 以 厚下安宅 。 复 象曰。雷在地中。复。 先王 5 以 至日闭关 。 商旅不行 。 后不省方 。 无妄 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 先王 6 以 茂对时育万物 。 大畜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 君子 18 以 多识前言往行 。 以畜其德 。 颐 象曰。山下有雷。颐。 君子 19 以 慎言语 。 节饮食 。 大过 象曰。泽灭木。大过。 君子 20 以 独立不惧 。 遁 ( dùn ) 世无闷 。 坎 象曰。水 洊 至。习坎。 君子 21 以 常德行 。 习教事 。 离 象曰。明两作。离。 大人 1 以 继明照于四方 。 咸 象曰。山上有泽。咸。 君子 22 以 虚受人 。 恒 象曰。雷风。恒。 君子 23 以 立不易方 。 遁 象曰。天下有山。遁( dùn )。 君子 24 以 远小人 。 不恶而严 。 大壮 象曰。雷在天上。大壮。 君子 25 以 非礼勿履 。 晋 象曰。明出地上。晋。 君子 26 以 自昭明德 。 明夷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 君子 27 以 莅众 。 用晦而明 。 家人 象曰。风自火出。家人。 君子 28 以 言有物 。而 行有恒 。 睽 象曰。上火下泽。睽。 君子 29 以 同而异 。 蹇 象曰。山上有水。蹇。 君子 30 以 反身修德 。 解 象曰。雷雨作。解。 君子 31 以 赦 ( sh è ) 过宥 ( y ò u ) 罪 。 损 象曰。山下有泽。损。 君子 32 以 惩忿窒欲 。 益 象曰。风雷。益。 君子 33 以 见善则迁 。 有过则改 。 夬 象曰。泽上于天。夬( guài )。 君子 34 以 施禄及下 。 居德则忌 。 姤 象曰。天下有风。姤( gòu )。 后 2 以 施命诰 ( g à o ) 四方 。 萃 象曰。泽上於地。萃。 君子 35 以 除(治)戎器 。 戒不虞 。 升 象曰。地中生木。升。 君子 36 以 顺德 。 积小以高大 。 困 象曰。泽无水。困。 君子 37 以 致命遂志 。《论语 · 泰伯》 井 象曰。木上有水。井。 君子 38 以 劳民劝相 。 革 象曰。泽中有火。革。 君子 39 以 治历明时 。 鼎 象曰。木上有火。鼎。 君子 40 以 正位凝命 。 震 象曰。 洊 雷震。 君子 41 以 恐惧修省 。 艮 象曰。兼山。艮( gèn )。 君子 42 以 思不出其位 。 渐 象曰。山上有木。渐。 君子 43 以 居贤德善俗 。 归妹 象曰。泽上有雷。归妹。 君子 44 以 永终知敝 。 丰 象曰。雷电皆至。丰。 君子 45 以 折狱致刑 。 旅 象曰。山上有火。旅。 君子 46 以 明慎用刑 。 而不留狱 。 巽 象曰。随风。巽( xùn )。 君子 47 以 申命行事 。 兑 象曰。丽泽兑。 君子 48 以 朋友讲习 。 涣 象曰。风行水上。涣。 先王 7 以 享于帝立庙 。 节 象曰。泽上有水。节。 君子 49 以 制数度 。 议德行 。 中孚 象曰。泽上有风。中孚。 君子 50 以 议狱缓死 。 小过 象曰。山上有雷。小过。 君子 51 以 行过乎恭 。 丧过乎哀 。 用过乎俭 。 既济 象曰。水在火上。既济。 君子 52 以 思患而预防之 。 未济 象曰。火在水上。未济。 君子 53 以 慎辨物居方 。
个人分类: 小说文字|2323 次阅读|1 个评论
道德经第三十三----三十七章
yatou 2009-6-20 22:32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明晰他人者,是智者;能够对自己的长处短处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是明白的人。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的,战胜自己的人是强大的。知足的人,才能算得上是真正富有的人。不畏难而前行的人,是有志气的人。处其位而以忍耐之心坚守其位不失本份的人,可以长久。人虽死而精神尤存的人,是真正长寿的人。 这是老子对于智者,明者,有力者,强者,富者,有志者,久者,寿者的认识。看来,他是推崇这样的人的。 在这里,老子对于强行者,即志者,也纳入了他的欣赏之列中。稍做一下思考,也是好理解的。这里,谈一点儿我的理解:对于心中认定了大道的人,就排除万难,坚决在这条大道上行进下去,即是老子先生推崇的强行者有志了。此论理当不包括对于那些不入道的行径进行坚持的做法与人了。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大道广在天下,无左无右。天下万物依赖它生长,而它从不推辞,完成了助长之功,却不去占有什么。它养育万物,却不以己为主。它没有欲望,不索不求,可以称它为小;可是万物归附于它,而它却不去支配主宰万物,我又可以因此而称它大。正因为道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伟大、完成它的伟大。 这也与老子在原来章节中所说过的不自夸,故有功相对应。老子从自然中了悟并提出道,从道中抽象出了道的很多特性,如果人们以此作为行为指导。同其性,则入其道。这是好理解的事情。也便是道家的修练之法了。一说道,人们就以为什么神仙,哪里有的事情。不过是人而矣,是心中所装着的行事原则同化于自然之法则而矣。这里哪有什么神神道道?都是大白话。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手握那大道,可以天下行。行于天下,而不会有什么祸事,静享安宁平和福康。(另一种解释,也可以解释:人们愿意归顺于手执大道的人,归顺于他,不必担心他会伤害于你,结果会是安宁平和福泰)。音乐和美食,使过路的人都为之停步。因为此二者的吸引力是很大的。而相形之下,用言语来表述大道,却是平淡而无味儿。因为,你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只是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无限制的。 老子言下之意是在说,可以听道的人,用眼耳鼻舌这类的感官是不可以触摸到道的了。道,是需要你用心灵去体会,去聆听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子说:上士闻道,中士闻道与下士闻道的区别了。每类人,他在获取信息时,是动用了不同的方法去获取的。对于道,这个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东西,你怎么可能用正常的方法去获取它呢?只有用你的心灵。而若你的心灵是那样自负,自大,自满,如何可以再盛进别的东西去呢?所以老子要讲一讲洼则盈。你要得道,就得先把你原来的那些知识倒一倒,清一清你盛知识的容器,才可以再听得进去其他的。自满自负的人,是做不到这一点儿的。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日有升落,月有圆缺;花有开谢,人有散合。天地间万事万物不在周行运动中。此时上,彼时下;此时左,彼时右。此时兴,彼时衰。此时去,彼时来。了谙了这一层意思,则好理解了相应的此章。 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除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叫做明白于细微之处。如果反之而动,则必是刚强之行,难达目标。因此,以上所言,均是以柔弱战胜刚强的妙法。鱼的生存不可以脱离池渊,国家的利器不能轻易用来给人看。 我私下之见,老子最后这两句话的言下之意,我说的这些话,你们莫轻与人言。我一直在想,老子为什么不愿意讲道?而是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才草草写了这五千言?或与此有关吧。有些事情的妙处,说了,还不如不说。你说了妙处,好人拿去,可加善行;而小人拿去,则利恶行。所以,水涨船高,无休无止,术类的东西,还是少说为妙。 仅说道。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道做事,顺其自然无所求,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国君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则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这个过程中,如果万物产生贪欲时,我就要用本是无名的朴(即道)来镇住它,它就不会产生贪欲之心了。万事万物没有贪欲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达到稳定、安宁的状态了。 莫以为如此是实行愚民政策。人之难治,随人之贪念,狡诈之心而猛涨。与其如此,莫如以道来育化百姓,以道之朴来教之,则使之如沐阳光雨露,于其有益,于社会有益,何乐而不为?如此,水落船低,整个社会运行能量消耗降低,大家也就不必再担心这个世界在不断地熵增了。有序性增加,内耗大大降低,自然环境当然也会因为人类少于折腾而得以保护。和谐社会不就达到了吗?这么好的道理,不听才傻呢!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5330 次阅读|10 个评论
道德经第二十九------三十二章
yatou 2009-6-14 11:59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 为 之,吾 见 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 为 也,不可 执 也。 为 者 败 之, 执 者失之。是以圣人无 为 ,故无 败 ,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 觑 或吹;或 强 或羸;或 载 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此章内含有两 层 意思,是老子 对 有求于 执 天下者与既已得天下者的衷言良 语 。 第一 层 意思:圣人无 为 而取天下。 将欲取天下而 为 之,吾 见 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 为 也,不可 执 也。 为 者 败 之, 执 者失之。是以圣人无 为 ,故无 败 ,故无失。 说 的是:想要蓄心 夺 取天下,我看是不可以的。欲掌管天下, 实 乃欲 执 神器, 这 并非是可求可 为 之事。 处 心 积虑 地去做,必 败 ,必失。所以圣人做而不求,于其 结 果无求无 执 ,只不 过顺势 而 动 ,依 势 而行(完全是因 为 内心的无 为 所致),所以任何 结 局于他皆是无 败 可言,无失可 论 的。(以自然的状 态 中得天下,天下之神器必 为 其所 执 ) 第二 层 意思:圣人既得天下, 则 以中和之 势 而 为 天下事。因 为 有言如下:夫物或行或随;或 觑 或吹;或 强 或羸;或 载 或隳。 我 观这 世 间 之物,它 们 或行你之前,或随你之后;或聚集而起( 觑 ),或 飘 散 开 去(吹);或 强 壮,或羸弱;或可承重担 责 ,或不 载 而 毁 。万物如此呈 现 两极之 态 ,圣人当何 为 ? 执 其一端而治国 吗 ?那 样 不就使天平失去了平衡的 态势 了 吗 ?那 样 不就不能尽最大的可能以 圆 融的手法来兼 顾 各方了 吗 ?所以圣人不走偏 锋 :去甚,去奢,去泰。意 为 :圣人心念中去掉极端的念 头 ,去掉无度的奢望,去掉 对 自我福祉之追求。即做到心空无我,因 为 心空 则 可容万物。万物 归顺则 百事皆 兴 ,生机盎然。 如此而行,天下如何不治?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 强 天下,其事好 还 。 师 之所 处 , 荆 棘生焉。大 军 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 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 骄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 强 。物壮 则 老,是 谓 不道,不道早已。 凭借道法来 辅 佐帝王,而不是以 强 兵来征服天下,所行之事,可放可收,游刃有余。持兵而行,兵所到之 处 ,田原荒 芜 , 荆 棘 丛 生。因 战 事于一个国家和百姓而言,耗 费 甚大,包括物 资 ,人丁,故大 战 之后,凶年即来。 为 了避免 这种 情况,在 战 事中,善于用兵者, 见 目的达到即收兵,不呈 强 呈威,不恃 强 而逼 对 方至 穷 途末径。取得 战 果而不自夸,不自 骄 ,不自恃,不因 战 事取 胜 而借此行取 强势 凌人。之所以要 这样 ,是因 为 物壮 则 老,不在道。不在道的 东 西与做法, 则 早早 终结 ,不得 长 久。 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 恶 之,故有道者不 处 。君子居 则贵 左,用兵 则贵 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 为 上, 胜 而不美,而美之者,是 乐杀 人。夫 乐杀 人者, 则 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 军 居左,上将 军 居右。言以 丧 礼 处 之。 杀 人之众,以悲哀莅之, 战胜 以 丧 礼 处 之。 兵,是不祥的工具, 为 人所 恶 ,心中有道法的人不使用它。君子平 时 居 处 就以左 边为贵 而用兵打仗 时 就以右 边为贵 。君子万不得已才使用 这 不祥之兵,淡然待兵,是 为执 兵者之上策, 胜 也心中不 觉 美。那些 胜则 喜者,即是 乐杀 人者。喜 欢杀 人的人,不可能得志于天下。吉 庆 的事情以左 边为 上,凶 丧 的事情以右方 为 上,偏将 军 居于左 边 ,上将 军 居于右 边 , 这 就是以 丧 礼 仪 式来 处 理用兵打仗的事情。 战 争中 杀 人众多,用哀痛的心情参加 战 事。打了 胜 仗, 处 之以 丧 礼。 想那将士,不 过 本原都是人,都是娘 亲 一点一点将之 养 大,或是上有高堂或是下有儿女, 纵 其 处 于我之 对 方,不也依然是 为 人子 为 人父之自然之人 吗 ?而死了,就不得生 还 了。于无心呈 强 之人, 对 方的死,又有何可 乐 的呢?不 过 是以人之死而了 结 了一 桩 本不 该 有的 战 事 罢 了。之所以 说 不 该 有,是因 为 如果各国各安己政,安泰治国,不心 图 奢念,怎会挑起 战 事 纷 争,又怎会有后来的人 员伤 亡,致使人 间 徒生 丧 子 丧 夫之痛,田园荒 芜 之凄, 荆 棘 丛 生之衰呢?不折 腾 , 岂 止是 对 内的治国, 对 外帮的相交,亦不脱此道。然而, 对 不得己而行之 战 ,以 丧 礼而 处 ,得果而 终 不呈 强 , 则 是当 处 之道了。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 虽 小,天下莫能臣。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 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道是无名而 质 朴的,它貌似微小,无形无象不可 见 ,可是天下的人没有 谁 能使它服从自己。相反,侯王如果能 够 依照道法治理天下,天下万物均会 归 从于守道之王。 这样 以来,天地 间阴 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不必以命令来 驱 使百姓了,因 为 在 这种 相和中,百姓自会各 处 其位,各行其道。而依道治国,必 产 生出各 种 名目的制度。即有制度 这种 名相 产 生出来了,制定制度的人也 应 当 在制度的 规 定 细节 中 渗 入适可而止的原 则 , 知道制度的数量及功用应当遵循 适可而止的原则,这样才不会走入偏峰中,从而不会衰 败 。因为,道在天下,正如山谷,江海,河川溪水莫不 归 流于它。 (注:此段之译略有改动。仔细想,老子之本意当指治国之人莫指望天下万事皆以制度、以法律为治国之本。对此二者的依赖,当适可而止。因为天下之根本,是道。这也不难理解。纵使法令滋彰,而人心奸侫,何以以法制之?钻法律与制度的空子,这些年里,我们眼睛可以看得见的,还少吗?人是活的,法律条文与各种制度是死的。以死的去捆绑活的,其结果是可想而之的:法律规章越来越多,而天下之人行犯之事屡禁不止。关键一点:执政者忽略了最根本的------道。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道,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研习道法, 以道辅国,善莫大焉! ---傻姑)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5238 次阅读|24 个评论
道德经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章
yatou 2009-6-7 10:21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天地形成以前就有一个东西混然而存了。你听不到它的声音(寂兮),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寥兮),它是那样寂静而空旷,独立而存,循环运行而不衰,可将之作为万物的母体。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用大将它描述出来。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就返回到本原---道体之中。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很幸运的)。人取法地(人依地而动),地取法天(地依天而行),天取法道(天因道而动),而道纯任自然(道之本在自然)。 在这里,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可以看作是对于符合道的事与物给出一种进一步的描述。道,寂兮寥兮,大。即然道是大的,是无声而稀形的,则符合这种状态的所有人与物,均可以归入道中。什么样的人与物呢?那些消失于人们眼前(逝)的是大的,那遥而无边的(远)则定是消失于人的眼前的(逝),而回归到道体之中(反同返)的即是那遥而无边的。即:大----消失于人们的眼前(想想人之渺小即知此)-------无边无际的遥远------回归于道体之中。这也提供了人们入道的一个法门。这也不难理解。诸君想一想啊,因一些小事而起纠葛,于人眼前纷争乱起,就已经是小了;而纵大风大浪,依然故我,不起纠葛,不呈于人之眼前,深邃如星空啊,其人定已是回归于道体之中了,已是大了。 老子说这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在自然力量之前,人是微小薄弱的。我们的形体尺寸,站在月球上回望,人在哪里?站在宇宙星空中回望,人在哪里?但,人却可以做到大。因为人有一颗可以做到大的从而是入道的心。当一个人的心如道那样寂兮寥兮,不以物喜,不以己忧,入得道中得其为无为之妙时,人不就与道同大了吗?道展示给我们了她最本真的一面,其中有信,其信甚真。有机缘者当于此生中得机而入道,去探求和把寻大千世界运行中那的内在规律并依之而行而为啊。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重是轻的根,静是躁的主。君子终日行而持重,虽有荣华富贵之景观,他却能如轻燕一般超然处其上而不为所动。大国的君主,拥车万千辆,却还要以自己的身为重,以天下之身为轻,我奈其何?处轻则丧重失根,得急处躁就会失静无主。 说段有些题外的话。我们上小学,认了一部分字儿以后,语文老师就开始教我们找反义词了。上-下,黑-白,胖-瘦,美-丑,等等。一切事物,都会在这个时空中体现出相对的两个方面,而我们也易于辨别出事物的这两个对立面。前面的章节中,老子告诫我们,莫以美之为美,莫以善之为善。这个世间,呈现在人面前的善恶美丑,都是相对的,如果你陷于其中一个方面,将一个整体的事物割裂开来审视并取舍,则必是陷于片面之中而不得事物的本真面目了。我想,这是破迷之道。佛家说:这个世界是一个迷。人掉在了迷中。岂虚言哉。 言归正传。前一章中,老子讲了什么是道,什么样的东西是道中的东西。在此章中,老子借了重与轻,静与躁来劝戒我们:人不可轻浮,不可躁动。从而也进一步教我们如何做才是大,才入道,如不这样做的话,即是小,即非道。因为,当你处轻时,就失去了重,而重是轻的根;草木失根,就莫想活了。失根,则是大忌了;人不可躁动。不可不审时审势而妄动,这样行动,会失去静。静是躁的主宰。 本来,重与轻,静与躁,是事物的两个方面,但老子却深入了一步,指出重与静,是事物两个方面中更为紧要的方面,是失去就不得活的方面,是当守的方面。如果把一件事用人心来将之取向,就如将之标注上了一个箭头,则必然产生两个不同的端点。人做事情要懂得不走极端,不断地舍弃自己的好恶之心,这样才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事物。那么,人在看到荣时,要能超越这个荣而看到其对立面辱,帝王将相更当如此。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至善的行为,不留下行走的印迹;至善的话,没有私心杂念搀和在里面,是完全的与人为善。至善者,他数数用不着竹码子。上善之关闭,不需要用栓梢,而无人可以打开;上善之捆缚,不用绳索而使人不能解开。其意当指至善的人,至善的事,意在先而念在后。意至而后所用的形式则可随意而取了。纵使是无绳索之结约,无门栓之关闭,亦不可解不可开。籍此,圣人救人,意在先,而不会忙乱于形式中的取与舍。所以可以最大限度地尽己之能而去救人,最终不会有被遗弃的人,哪怕是一时的不凑手;同样的,不流于形式的繁琐之劳,将任何形式都可以役用来救物,将物尽其所用,从而圣人那里最终可以最大程度地不去废弃物品。抛却形式,着重意念,不为形式所牵所累,也因此可以灵活地采取任何可以采取的形式,这就叫做沿袭了智慧。而对于会这样做事情的人与不会这样做事情的人,老子则将两者的关系做以下的描述:至善之人可以作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至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给他提供借鉴的人,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了。而这样一来,世间全部的关系也就都囊括其中了。彼此珍爱,不离不弃,至善而行。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这是天下的溪涧所行之道。行事如天下的溪涧这样,则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这样就可以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这是天下固有的模式。以天下固有的模式行事,则永恒的德于其身上不会有差失,就可以再次回归到无极的道中去。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这是天下的山谷所行之道。行事如天下的山谷这样,则永恒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复到自然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素朴散将开来,即是可以供人用的方法。圣人用它,则可以为百官之长。所以恢宏的制度是不会将事物分割而制的。因为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并将之以圣人之器,圣人用之,则成大制,自是不割而制。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5460 次阅读|21 个评论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全释
xu782219 2009-6-3 12:24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全释 徐鸿儒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一章》) 这是五千言《老子》开篇的第一句话,对全篇都有导引和统摄意义。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句中常作恒。汉文帝刘恒(公元前 202 ─公元前 157 年)称帝时,因避其名讳,改恒为常,仍作恒解,后沿用。 老子在这里提出了道的第一个概念。道是老子哲学中具有特定涵义的核心哲学概念,老子没给它下定义,他认为也不能够给它定义,但在其仅五千言的《老子》一书中多次提到它,据任继愈先生的统计共有 74 次之多。可以说,对老子道的理解,是理解《老子》一书的钥匙。所以,我们应当首先从《老子》开篇这句话来理解老子的道的涵义。 就字面意义理解,道者,路也。《说文解字》释为所行道也。《尔雅释宫》释为一达谓之道路。《前汉董仲舒传》释:道者,所由适于治之路也。路的涵义可以引申为规律、规范、遵循、约束、道理、法则、表述等。与老子同时代的儒学宗师孔子也多次从这种意义上多次用过道字。如《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也。《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道作为老子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他不可能随意选一个字来代表他的道;把道字的原意完全改变,重新赋予道字新涵义的可能性也不大;而把道字的原意合理引申,增加新意的可能性最大。我们权且按第三种可能,把老子的道理解为规律法则,这种解释与《老子》全篇的意义不但不矛盾而且十分贴切,所以我们这种理解应该是正确的。《广韵》释道为:理也,众妙皆道也,合三才,万物共由者也。这与我们对道的理解相同。 道,可道,非常道。任继愈先生在其《老子新译》(第二版, 1985 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一书中译为:道,说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的道。许多译家释家也都这样解释,已成经典译法。永恒的道即是永远正确、永远普适的规律。 经分析发现,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里隐含着一个重要信息:可道之道只是一种道,而不是道的全部。但若加上不可道之道,按这种分类方法,那才是全部的道。当初不知是传抄者遗漏了,还是老子故意隐藏或省略了。 所以,若要全面分析这句话,就不能只讲道,可道与常道的关系,还要讲道,不可道与常道的关系,一并加以分析。 我们仍然顺着老子道,可道,非常道(A)的思路进行分析。 在道,不可道的前提条件下,就会产生两个、而且也只能产生两个新的命题,即:道,不可道,非常道(B)和道,不可道,常道(C)。二者的意义相反,据排中律,二者只能有一个成立,非此即彼。 比较A、B二命题,则发现道,可道与常道的关系和道,不可道与常道的关系相同,结果都是非常道。若B成立,老子完全可以把原文A写成道,非常道(D),以概括A、B,既简练又全面,那样A中可道二字则不仅是完全无用、而且还极易误导人片面理解。一向行文持重、缜密、简练的老子,不可能在其《老子》的开篇仅六个字的一句话中就多余写出不仅无用、而且极易误导人片面理解的两个字。所以B不成立。 因此,C则是完全有理由成立的,而且C和B既不矛盾又相互补充。即,在原文中A命题后面还应当有C命题。即在原文道,可道,非常道(A)后面,还应当有道,不可道,常道(C)这句话。这句话,若不是有人传抄时抄漏了的话,那就是老子故意留给读者自己去补充、去分析的。为了叙述方便、明确起见,在此我们把A称为明文,而把C称为隐文。 仿照任继愈先生对明文的译法,隐文道,不可道,常道可以译为:道,说不出的,它就是永恒的道。 综合明文译文和隐文译文,《老子》开篇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完全解释应为:道可以分为可表述者和不可表述者两种,可表述者是不永恒的,不可表述者是永恒的。或者这样说,道可分为永恒的和不永恒的两种,不永恒的可以表述,永恒的不可表述。 同理,《老子》开篇的第二句话名,可名,非常名,完全解释应为:名可分为可表述者和不可表述者两种,可表述者是不永恒的,不可表述者是永恒的。或者这样说,名可分为永恒的和不永恒的两种,不永恒的可以表述,永恒的不可表述。 依道同路的字面理解,道字的含义引申为规律。因此,老子哲学道的涵义即是事物运动的规律。宇宙中,具体、局部的事物的发生、发展、消亡的规律,具有局限性,是不永恒的。这类道通过研究,人类是可以逐步认识的,是有可能表述出来的。相对地来说,小事物有适用范围小的规律叫小道,大事物有适用范围大的规律叫大道。整个宇宙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是最大的道,是变化无穷的,是永恒的,人类永远也不可能完全认识清楚,所以也永远不能够完全表述出来。 宇宙的发展变化是无穷的,人类只不过是宇宙这个大自然的一个非常渺小的组成部分。人类可以逐步由近及远地认识周边的事物,总结出规律表述出来;人类虽然也可以逐步去认识整个宇宙,但这种认识与无穷的不断变化着的宇宙相比,永远都是微不足道的,即使用九牛一毛沧海一粟恒河沙数来比喻,都应该说是极大极大地夸张了的。 对于道,老子并不是主张无为,不让人们去认识、研究。老子说:域(宇宙)中有四大(道、天、地、人),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就是要我们人类由近及远地认识自然,效法自然,顺应自然。我们研究科学的目的,就是要发现事物发生、发展、消亡的自然规律,然后顺应它,利用它,造福人类。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发现,不可能创造,更不能改造。违背自然规律,必定失败,此类教训不胜枚举。 19 世纪俄国伟大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1828 ~ 1910 )说过:聪明人的特点有三:一是劝别人做的事自己先做;二是决不做违背自然界的事;三是容忍周围人们的弱点。这聪明人第二个特点,不止是聪明,简直是英明。
个人分类: 未分类|5343 次阅读|1 个评论
道德经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章
yatou 2009-5-29 17:52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通过小孔,我看到了德的容貌。它长什么样子?在道面前,德唯唯诺诺,以遵守道法为自己行进的方向。它是道法下所生之物。道所为之物,可以说是恍恍惚惚( 指表面来看并不是那么明朗而精确的样子 ) 。恍惚中,有象( 理解为虚 );惚恍中,有物( 理解为实。之所以作这样理解,一是从字面来论,象是虚,物是实,而又因为我们可以体查到万事万物无不是由虚和实相配而成的。即:象与物均蕴含于一个具体的事物之内。着眼于对其中某一个方面或全方面的研究,即是对物的研究,或是对象的研究,或是对两者进行共同的研究,也因此就会派生出不同的文化,比如说,西方文化与东方的文化 。)。 道所为之物,是那样 深远不可测,但却内含极精髓的东西,而且这种精髓是十分真实的,是可以信赖的,( 从而是可以让人来把握的 )。自古到今,道的这些外在的表现(如德)从来没有消失过,以便于人们借以外在的表象去解读,去了悟那根本性的东西----道。我如何知道天地间万物那最原始的根(即指道)?以如上所说。 老子在教在教我们识道的根本之法---从道的派生物中去认识它。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弯曲的事物,可行保全之美,可得最终的直行。低洼之处,可积满清水。旧了,才会有随后的新的产生。少,才会显出多;而果真多了,人就于其中变得迷惑而不知所从了。所以,圣人看透了这些关系,就索性在内心里摒弃掉求直新求多的这些念头,心灵可以坦然于命中的曲与枉,洼与旧,少与贫。由此,也就没有什么纷杂之妄念了,只抱一个一字即可以了:是什么,就是什么。一切皆放。由此,便也衍生出相应的一系列人生之佳态:不自以为是,不好居功,不好自夸。能这样做,便就进入了明白了然、无为而成、不求却有的绝妙境地中。而他不争这种状态,却使天下的人没有谁可以与他相争。古时所说的委屈求全这种说法,怎是虚言?其实真是如此:只有做到全面地看待问题了,人才可以归入道中。 这里面包含了做人的道理。刚正不阿是不错,可若此种状态只能走几步,甚或寸步难行,何如不妨行一时之弯曲,行隐遁之乐,而于其后大行正途之道呢?学会坦然行做坑洼之卑微,于其中滋养起大德,不是挺好吗?那树叶秋里枯萎,随风荡去,不是在为春里的再度新绿做准备吗?所以,莫以旧悲,莫以新喜,不是一种很正常的心态吗?少则多,多则惑,就更明显了。不需再赘述。由此来看,老子确是从别人不容易站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可以于悲中看到喜,可以于忧中得见安。这种变通的观世方法,正是其可以无碍于尘世的一种生存妙法。人最大的悲哀,傻姑以为,不是环境对你的蹂躏,而是自己于心灵坎坷之时不会以通透的眼光来看问题而致悲观,并怨天忧人,这才是最大的人生之悲哀所在。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少,才叫自然。那暴风骤雨,你见其能持续多长时间?而这是天地的行为。天地都不能将一件事情做久,更莫说人了。所以,学道的人,你就把你所有的言行与思想与道同化在一起;同样,对于修德乐失的人,也如此做,将自身同化于其中。而当你把自己与道、德、失这些状态同化在了一起时,它们也乐于你如此而行。信,不信,随便。 老子此章是在讲实修。莫将修道明德做为一门学问来学,而要将自己的思想与言行实实在在的纳入其中,实修。实修中,就会体查到内在的乐趣。因为道也乐,德也乐,失也乐,你怎会不乐?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踮起脚尖的人,能站稳吗?跨大步而走的人,能走多长?自己眼里全是自己的优点与长处的人,他做事情能搞个明白?自以为是的人,难以得到外界的张扬;自我争功的人,无功;自我满足的人,不能长久而行。从道的角度,可以这样说:这些行为,本来就是多余的,如余食,似余物,人们并不喜欢这样的东西。所以心中有道的人不去做这种多余的事情。 所以,有些事情,做过了,就不需要再提了。这在道。好夸自我的人,我没见谁被大家所接受。这是在道之人行为的妙处。 暴雨疾风不长久 武夷山老师: 如果可用和字作为儒家的关键词,久则是道家的关键词。尽管久字的出现频率不太高。不知道别人有没有类似的看法?论道、行道是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久,生命之久,天下之久,美好理念之久。道教抓住长生、永生这一个侧面,不全,但不错。老子为什么要复归于婴儿?永远处于婴儿状态,则不老,则久,不仅仅在保健意义上成立。现在人类想可持续发展,不还是为了久吗?西方社会主流思想的关键词是进步,不与久结合起来,以收阴阳和合之效,只会加速人类与地球的灭绝。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8557 次阅读|27 个评论
道德经第十七、十八、十九、二十章
yatou 2009-5-20 12:42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对于道法的理解,不同的人所处层次不同,认识的表现也就不一样了。 处在道最中央的人,浑然不知道的存在,其所有的言行均合乎于道法,正所谓不学道却已在道中了。打心里钦佩这样的人啊。 其次,如傻姑,亲道,并给道以美誉,如现在所做之事。 其次,其人对道法有敬畏之感。 其次,其人会对道给以侮辱,并对追求道与法的人给以莫大的嘲讽。 所以,你信道,没啥,总有不信的人存在。 ------ 这不也正体现着有无相生,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前后相随这种对自然的充分认识吗?所以,莫以己之所见,而鄙人之所识,这种包容宽宏的态度是要得的。因为自然之中本就存在着两种貌似相斥实在相依的物质,如果思想也可以归结为一种物质的话。 所以,深处道中的人,具深厚的智慧,与因之而得的内在的悠然之秉性,并且他们明了人们在认知上具有不同的态度,也坦然接受着这种状态,从而于外在表现出话语不多的这种样子。咱们科网上有几位这样的长者,大家猜猜看?呵呵。 依道而行的人,善利他,而不体现出自己的作用。当事成功就之时,大家竟也意识不到他的存在与曾起过的作用(因为他总是那样默默无声无语的),以为所成所做,均是自然而为之事呢。其实是深得那润物细无声者的辅助了。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一个社会,人们对道法没有了认识,失去对世界根本性的认识与把握,则必会有仁义这样的名相产生出来;人们滋生出了智慧,也就同时会有狡诈虚狞相伴而出;有六亲不和,才会有孝慈的出现;国家昏乱之下,才有忠臣的彰显。 仁义是什么 ?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中有这样的话,我在这里一并提及了: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 ,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而对于仁义礼这些表面的东西,老子与孔子有过深入的交流。摘百度一段以作参考: 孔子问礼于老子 老子问孔子读什么书,孔子说在读《周易》,并说圣人都读这本书。老子说:圣人读它可以,你为什么要读它呢?这本书的精髓是什么?孔子说:精髓是宣扬仁义。老子说:所谓仁义,是一种惑乱人心的东西,就象夜里咬得人不能睡觉的蚊虫一样,只能给人们增加混乱和烦恼罢了。你看,那鸿鹄不用每天洗浴羽毛就自然雪白,乌鸦不用每天染墨而自然漆黑。天自来高,地自来厚,日月自来就放射光芒,星辰自来就是排到有序,草木生来就有区别。如果你修道,那就顺从自然存在的规律,自然就能够得道。宣扬那些仁义之类的有什么用呢?那不和敲着鼓去寻找丢失的羊一样可笑吗? 孔子说,我研究《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讲说先王治国之道,深明周公、召公成功之路,我以此谒见了七十多个国君,但他们都不采用我的主张。看来人们是太难说服了!老子说,你说的六艺全都是先王时代的陈旧东西,你说那些又有什么用呢?你现在所修的,也都是些陈旧的东西。 孔子从老子那儿回来,三天没有说话。子贡很奇怪,就问老师是怎么回事。孔子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能跑的,我可以用网去捉它;能游的,我可以用丝线去钓它;能飞的,我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不知道它是怎么乘风云上天的。我今天见到老子,他就象龙一样深不可测啊! 把道比做太阳吧,那德为太阳的光茫,而仁与义则可以看作是利用太阳的光茫而衍生出的光合作用与太阳能技术。没有了太阳,后面这些也无从起了。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抛却对圣人的尊宠,放弃对才智的渴求,这样做,对百姓有百利;放下仁义这种虚假的东西,百姓就自然回归到真正的孝慈中去了;放弃对巧与利的追逐,盗贼也就无心行盗窃取了。不过,若用以上三条来写文定性,依然是浮于表面而不能归结于属性这种内在的深层次的剖析上去的。所以,我让它们回归至其真正的属性中:眼见素淡去纷繁,怀抱质朴去浮华,少思寡欲去沉迷,不学令人变奇巧之见识,人就没有忧愁了。 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累累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唯唯诺诺,与阿谀奉承,你能区分开吗? 美与恶,你能辨明白吗?(具体意思见第二章中老子对对立二者关系的论述) 人们所害怕的事情,如阿谀奉承,如恶行劣迹,我们是不能不畏惧的。而你却不能够辨清楚哪些是真令人害怕的事情,因为我们眼看到的耳听到的,很多是别人虚假而行的表象。如此看来,这世间是荒草满地,看不到它的尽头啊! 众人不晓自己处于真假难辨之苦中,熙来攘往,兴高采烈,象要去参加丰盛的酒宴,象要在春日里登高望远一样开心。我却独自淡泊于一旁,有些无动于衷;浑浑沌沌,象成为孩童之前的婴儿一般纯而钝;颓丧失意的样子,象找不到家的浪子;众人都有象有余富的样子,而我却总象少了些什么的样子。那是因为我的心愚啊!别人都明白得很,只有我总是木纳得很;别人都以自己之能耐而可以骄傲,可唯独我顽固且自己总是若有所缺。想来,唯有我与别人不同,并以对道的啃食为此生之本。 壁画中的孔子见老子问礼图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6106 次阅读|38 个评论
道德经第十四十五十六章
yatou 2009-5-12 13:11
第十四章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我们对普通事物的认知,往往来自于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拿过来亲自碰一碰,摸一摸这种方式,以得到初步的认知。可是对于道的认识,你却难以用寻常的方法来探究。本章里,老子对他所提出的道这一视而不可见,听而不能闻,搏而不可得的看似无,实则有的虚空之道给出了一个描述。 看它却看不见,把它叫做 夷 ;听它却听不到,把它叫做 希 ;摸它却摸不到,把它叫做 微 。从这三个方面来对事物进行探究,无从追究其末端。无穷小,你是追之不得的,也因此,可以说从人的感官去穷物溯源,不能致诘。夷,希,微,是我们看本源而得到的一个结论,均是对道的一种性质描述。那致极处的它们已是浑然而为一体了。道,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状。在道里,万物回到无形无象的状态。即没有形状,不见物象, 惚恍 是也。迎它不见其前头,随之不得其后。这是老子对道的一种描述。 这样,岂不让人徒生懊恼?我无法用寻常的方法去感知道。那我该怎么办才得以认识它呢?于是老子抛下下一句话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其意:把握着古来已久的道法,来驾驭现实中存在的具体事物。通过这种方法,才可以达到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进而认识道。这就是可以遵循的进而可以把握的道之规律了。就是说:把住一根绳子,这头你牵着,那头则栓着道,你顺着这根绳子才可以从这头寻到那头的道。这根绳子是什么?是道纪,而道纪,我的理解,就是那道中有规律可握的东东了。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由于他们的深度,他们对大道的深奥的领会与相应的人生境界,是不容易为旁人所体察认知的。正因为不易体察,所以更要勉为其难地予以形容:得道的人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呢?他们小心翼翼,像是在冬季渡过冰冻的河流。他们慎重谦和,像是顾虑会受到四邻的不满或攻击。他们认真严谨,像是作客他乡,不可大意。他们慢慢地展开发挥,像是冰雪消融。他们实实在在厚重本色,像是原生的木头。他们接受包容,就像是一个山谷洼地,兼收并蓄,好像是不避污浊。 善于行道之人的豫犹俨涣敦旷混,这些状态,基本上是与混沌不分相近的。没有明显的喜恶,偏好,抱朴守一的状态。他们可以做到如此,何以而得?真正的原因,傻姑以为正是老子的下一句话。老子于下一句中给以深奥的阐述。从中加以深刻体会,我们便可以慢慢领悟古之善为道者何以做到上面的那种抱朴守一的状态。这句话就是 -------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这句话是我此章想要着力解释的地方。通行的解释,很多不尽人意,逻辑不明确,读完依然让人费解。比如解释为:谁能停止污浊呢?靠平静的过程使它沉淀而清明。谁能永远安定呢?靠微调与和风细雨让周围焕发生机。这是一种理解上的不清晰不明朗而造成的错误。读完了依然使人昏昏。傻姑不喜欢不明确的解。 傻姑理解 : 谁能一直使自己处于浑浊的状态里面,以混浊之态来阻止静之徐清? ---- 做材料与化学、物理的人很清楚,静之徐清,是体系失去了活力的死态,分层,沉淀,分相,终结,没有了继续相依相搏的运动能力。是一种能量的枯竭与衰退的表现。见大呆之文时间的倒数是什么,在讨论中涉及到了能量的衰竭与物质形成的条件 自由能降低。 谁能一直使自己处于安静无扰的状态中,以使动之徐生这种状态长久而存 ? ---- 动之徐生,是一种总是蕴育着无限生发活力的状态,是在道的状态,是一种可以处于永远运动中的不朽的状态。 老子在这里告诉我们:欲止静之徐清,需要我们保持常浊之态;欲久动之徐生,需要我们保持安宁的状态 ---- 不折腾,哈哈!我坚决拥护不折腾精神。那是因为不折腾这种思想在道。所以处于道中的人不求满盈,在看似保守、混沌、木纳的状态里,可以不断地在旧的状态中取得新的力量与发展的契机。即于浊与安中保持着永久生发的机能。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并于此状态中坚守不变。万物都一起蓬勃生长,我便得以从静中来考察这万物往复,何去何从。那万物虽然是纷芸各显,却最终会回它的本根之处。归返于其最初而来的地方,这种归根的做法叫做静;知晓了静,便可以于纷繁里复归于命理之中。而那命理本是自然之按排,是常,而由守常便可以于纷乱的选择中不惑而明。懂得了常,守了常,就可以于昏昏而杂乱的人生中达到明了,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如是不懂得守住这个常,那就会随意妄为,兴风作浪。知常的人,是宽容的;宽容的的,是处世公允的;公允的人,是看问题全面的;全面的看待问题,是合乎天理与道法的,是可以长久的,纵是失去了这个凡俗之身,也不会消失掉,精神永存。呵呵,老子终于玩儿了一把玄的东东了。 我有时通过看书,会于意领神会中得见老子他老人家在微笑。他不是早死了吗?没有。肉身的死,只是躯壳;我在道德经中看到了真正的他,他在讲着他心中的大道。对一个人的了解,若只做到了晓其外貌,怎算是了解一个真正的他呢?我们说认识他,只不过是他的外貌容易为我们所把握并用之以与其他的人进行辨别罢了。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5666 次阅读|4 个评论
道德经第十一、十二、十三章
yatou 2009-5-1 13:36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小时候,母亲由于身体有病,家中的很多杂事都由父亲担当。紧张工作之余,父亲总能愉快地做很多家务活,母亲则在一旁笑中相望,不时喊父亲停下手中的活儿,歇息一会儿。 当春风还有些寒意中,父亲就早早地在院子里拿着铁锨挖土刨坑,在地里撒上蕃茄,黄瓜,茴香,丝瓜,南瓜等的种子,然后每天早上晚上地浇水灌溉,过些时日,随着气候的变暖,苗儿们就一个个露出了头,来探望这个神秘的世界了。再过些日子,小院里便是到处一片绿色了。一丛深绿,一丛浅绿,枝叶在风中摇曳,黄色的白色的花儿在风中摆舞。当我不再去留意那满院儿的绿色时,瓜果就悄悄地坐落在了瓜蒂儿上了,隔些日子,就可以摘那红红的西红柿,绿绿的带着毛刺儿的黄瓜吃了 ---- 每当春去夏来之际,父亲就会早早地把于去年收拾起来的因年久而显得色泽有些深暗的密竹帘从角落里取出来,清洗干净,晾干,就哼着小曲儿,喝着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将家中各室门口悬上竹帘子,以遮蚊蝇。记忆中的那几年里,我在读小学低年级。放学后的我,回家看到悬上的竹帘子,就会欣喜地钻来钻去好一会儿,那种欣喜现在想来或许是是因为加了一层帘子于屋内与屋外,从而多了一层神秘。当习惯了,欣喜的感觉就消失了,而竹帘却为捍卫主人的洁净生活空间而在我的不注意中默默地恪忠尽职了。蚊帐的悬挂也是给我同样的感觉:可以引起关注的时候,是刚刚发现它的时候;不再引起关注的时候,它已经在作为你的工具随你任意使用了。因为可以随意,所以被忽视于无中。 这就是我对于此章的理解的生活基础。可能与很多的释义不同。由此,对此章的各句,我作如下解:三十根辐条凑成一个轮子,当你不再有这样一个清晰的概念 ( 三十根凑一轮 ) 时,你有了车子为你到处劳役行驶了;捏粘土来做器具,当你不把它当成一个器具时,它已经成行着器具之实了;开门凿窗来作屋子。当你住入其中的时候,你就不会将门与窗这样不同的概念割裂开来分别对待了。因为此时门与窗都在各司其职,于无声无息中为你在屋中生活而服务了。 所以说,把物造出来(有之),是为了便利于自己;而当造出来的物为你所用,并与你的生活浑然一体的时候,你就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了。它便无了。也如我们正常运行的身体各个部位。当觉察不到它的存在时,它正在为你尽职劳作;当你注意到它的时候,多是它有了问题,不能于默默中再为你劳作,需要你适当的关爱了。 引申出一点儿 --------- 不以有为喜,不以无为忧。那些默默的,无声的存在个体,是与你浑然一体不可割舍而为你所忽视、所不觉的无,应当好好珍爱;而知晓了这无的妙处,人也就可以少一些贪念,不去盲目的寻求有了。正所谓一可足焉。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此章是老子对于纷繁的万象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并进一步阐述了圣人是如何对待各种可以诱发其从单纯走向多极的心法。我们也不妨学着做一做。这是比较好理解的一章。简单来点儿解释。 色,音,味,猎,难得之货,易使人昏昏沉溺于事物的各种诱惑与表象中,生出了各种的欢喜心,而得不到宁静的心灵;这些乱象,是破浑沌的一些诱发源,使人在喜 A 厌 B 的方式中不断地堕落下去。所以,明了了这一关,圣人就只求吃饱,不求五官的享受。也因此说,只有去那纷乱的贪念,才可取这静谧的妙处。即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老子在这里自问自答。先把他要批评的现象抛出来: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然后自己来解释这两句话的意思。 宠辱若惊是何意?受宠爱的人,往往处于下方,也因此而患得患失,于得宠或失宠的惊诧中或喜或忧。这就是宠辱若惊。 什么是贵大患若身?我所以总是处于患得患失的这种惊动不宁的状态里,是因为不能将自我抛弃,做到无我的状态。如果一个人可以做到无我的状态,无私无欲,也就无失无得,于是乎便可以于得与失之更迭变幻中泰然自若,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纹丝不动。如此,还会有什么所谓的忧患呢? 老子于此章中间接地提出了一个无我的境界。人的很多痴迷,是因为不能放下我的执着,以固有之我,来判别着万事万物,自然是不能得一个公论。而一个人如果一旦可以处于无我的境地中,不以自己的喜好为喜好,不以自己的是非为是非,则就会身于事中而心于事外,便可以不拘于一个有限的视野,而得以用一个全面的视野来审视事物。处在这样一个无我的立场上所做的结论自是公正无私的,为各方所信服的。所以,放下私我,才可以得慧眼,得宽广的境地,得真正的快乐。因为能够放下自我的人,已是近道的人。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5345 次阅读|18 个评论
道德经第九、十章
yatou 2009-4-25 06:34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水于器具中一旦变得 盈满,就很容易于溢出了,与其如此,不如在盛水的时候,适当欠着一些;利器煅打得尖锐无比,便不免易于在磕碰中受损,难以将这种锐势长久保存。金银财宝,满屋堆砌,有谁能够守护住它?在富足一两代之后,我们常常看到得到的是原来的富贵就沦落为它的反方 ------ 清贫了。富贵了就骄傲,则等于为自己留下灾祸的种子;与此相反的一种做法:功业完成则引身而退,这是合乎自然规律(天道)的。但这一句的释义,我更欣赏理解为心退。身退而心中却自以为有德,则也没有什么意思,更是一种虚伪。心可以真正做到空无,不居功,不自大,则形式上的退与不退,均算不得什么了。执着于形式,向来为老子所不齿。孔子的以礼治国,老子向来以为这是一种易于将社会导向迷途的做法。 谦受益,满招损。这是我们都熟悉的一句话。此章老子是在奉劝世人,莫于人生的各个方面去追求极大极满值;极值一过,便转向反方了。从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以及人自身的发展规律上,我们便也不难理解事物的这种运行轨迹。这也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福可为祸,正可为奇,善可为妖,归入一点:有无相生。此妙机于天地间周行不息。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九章里老子给我们讲明白了一个道理:物极必反,相互转化。他是一个好老师。立即对学生提出了高的要求。这些要求是哪些呢?如此章所述。 在纷乱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的身与心的分离,灵与肉的不合。这是一种莫大的痛苦。营,营盘,指人身这一物质载体;魄,则指魂,灵,通俗些,思想。老子在问我们:你可否能够因为明白黑白转化,物极必反这一层奥妙,而就此做到去除差别心,宁心静气,神与身相合,而共归入道法中的一这种最简的状态里吗?你能否因为明白黑白转化的这层理,而不再如原来那样愚愚痴痴,悲悲喜喜,从而在归静中,把自身的气息揉入进柔绵的状态,象婴儿那样平和吗?再来一个更高的要求:纵你参破了这层有与无的观碍(玄览,玄字之意老子在第一章即讲过了:有与无,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我发现在道德经的各种释义版本中,对此处的释意,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且并没有贴近老子的本意),得以通透的观世之眼,也不见得你做事情没有一星半点儿的问题与瑕疵。没有一点瑕疵,你能做到吗?说这话,是因为人即便是行进入道中,得了有与无的妙处,也依然存在一个对道法的把握是否严格的问题。因为人心于凡尘里,易于被极化。这个说法,请参见本系列的道生一,一为何之文中的表述。 爱国治民,能以无知无为的状态去行爱国治民之事吗? 天门开闭,(我以为开门开闭,则万物运行,因为有无在天门开闭中相依而生,构成万物运动的内在契机),事物运动中,一个知晓道法的你,能知做到知白却守黑,知强却守弱吗? 知晓了道法,了悟了奥妙,从而明白四达,你能做到于为中真得把握住无为的这种动机吗?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天地生我养我,却做到了生我却不占有我,为我提供了生存的条件,却不恃功,天地万古,却不随意支配于我。你能做到如这天地一般,生儿育女,却不以他为自己的财富,不占有他,以独立的人来尊重他,为他操劳而不自夸有功,不主宰他,尊重他的意志吗? 能做到这些,就可以称通晓了有与无的无为之德了。注意,老子又在用玄这个字来配德了。他真有意思。念念不忘记要我们时刻记得这有与无的妙处。有时读道德经,眉头紧皱之后的释然中,不觉想笑一回,老子可爱的很。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6018 次阅读|9 个评论
道德经第七八两章
yatou 2009-4-10 23:46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与地是长久而存的。之所以可以长久,是因为天地从来不自我繁衍,扩张,自始至终地运转不停歇。 所以,圣人也如天地一般,不自我扩张,不由少生多地去贪图,待人处事中可以坦然地将自己置于人后,将自己置于事外,以先人而后己。然这样的结果却恰是与作法相反的:后身,而身先;外身,而身存。这实际上是因为圣人这样做,已经是在遵循着道法在做事情了,便同化于天地与道法了,天地与道法是长久的,则这样的人也就是长久的了(博主:可理解为思想的长久),而因其无私,反倒使其私得到了保存,虽然圣人本无此意。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上的善如水。水滋养着万物,却从不争功;身处低洼阴冷人所不喜之处,这样,水就是一种与道相距很近的物质了。 一个人,若能居人所不爱居之地,处人所不爱处之位,心如大水一样渊深,行为仁爱,却仍如水一样默默地付出而不自显;说话不自夸,言语以利他为目的而非以显示自己的守信或诚信为目的;这个人从政,也能如水一样无私地去治理一个国家,滋养着这个国家的万民万物,而不自恃,不自傲,仍如水一样的谦卑;做事情,行事有能力,却不以显耀自己的能耐为目的;做事的时机也可以选择象水一样不争不抢,而不是在以有利于建立自己的利益,名誉的时候来行动。这样,当一个人行动的动机,行动中的言行,行为中所处的角色,行为的目的,行动的时机这些均具有如水一般无争无辩,善利万物的状态时,则一个人也就达到了上善这一境界了。 老子在这里是仔细地阐述了如何做那无为之事。一说起老子,人们就有一种误解,以为老子在教人不食人间烟火。这是一种曲解。不食,还能活吗?老子是崇尚自然的。任何有违于自然的做法,那是不符合老子的思想的。但自然,并不代表为所欲为。这又是一种曲解。 那我们该如何呢?该如老子在此文中所说-------象水那样做事情。不是不做,而是做而不争不求,做而无我无私。如水般的秉性贯穿于行事的各个环节中。这样的人,可谓圣人;这样的事,可谓是圣人所处的无为之事。 注:图片来自网络 请大家多多指教 祖兄: 老子说水几于道,是因为水有象而无形,无形乃大形,象空气、阳光一样都无形,却谁都离不开。老子狡猾狡猾嘀!哈哈!我歪解。 ----- 博主:高解! 有友来问 : 何以外其身却身先?外其身,不做了,无行动了,身还存吗? ----- 博主:是一个为无为之事的疑惑。对它的理解,就是本篇第八章。 针对这个问题,我试试这样回答,不知可否: 同是做一个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态。做,是必须的。不做如何得以生存?不生存,如何去求心志的高远与精神的快乐?做,是一切的基础。物质,是一切的基础。但要我们得学会于做中不求。正如古语所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结果如何,不去计较。这样的心态做事情,一可以安身,二可以养心与神,三可以对社会有好处,不折腾,因为这样的人心不贪多,可以做到适可而止;所以说,为,是必要的。不为,你如何去体会道这一虚无之物的真实存在?只有在行动中,在与事与物与人的交流中,才可以真实地感受到道的运行规律。如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这张弛变换中,莫不暗含了道体的有与无的更迭中与交互运作下而产生出来的生机与力量。而更多的自然之道,体现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你只有积极地去做,为,才可以于真切中提炼与升华而将经验汇成为合道的思想。 我们要学会为而不争。我的理解是这样:认真做事而心存高远。不计较得失荣辱。这样的心态来做事,对个人是有好处的。1.一个民族,不认真做事,是不求真,在马虎中只会断送江山;古人喜仕途,鄙视工匠之类的工作,这种文化是一种畸形的文化,不合乎道法的文化。科学,是重要的,没有科学,是不会有人类的幸福安宁的生存的。没有扁鹊,李时珍,黄道婆这样的人,人们就会过得十分艰难。但时下流行的科学,我以为是不完美的,有欠缺的,需要改进与完善的。2.一个人,一个民族,不心存高远,则易流于偏执之见中,产生短视行为,这从来是有害的,对己对人对社会对自然,均是如此。我们现在身边的短视行为,已经将我们的自然资源消耗殆尽了。河水污染了,海洋污染了,天空污染了,心灵有灰尘了。仰望星空,对一个人,对一个民族,多么重要啊! 所以,外其身而身存,其内含是十分丰富的。也谢谢挚友的提问。愿多多深入地交流。 亚辉: 老子的道德经,相当于现代哲学体系中的辩证法。一辩证,便无真无假,无正无反,你何以再来判断何为对,何为错?找不到一个判断的唯一依据了。(这是我们私下交流的) 博主:我好好地思考了一下,这样回答,不知亚辉是否能够认可。当然,这也基于我对亚辉所提问题的理解深度。原来我说过,他的思想,很深,说句话,我得掰半天。 昨天,与可真老师谈起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法,即是一种威严的规律,万物于法中得以自在的运行。这句话,我以为,阐述了一个根本:什么是最根本的法?只有以最高级别的法则来运行,才是高超的行为。从这句话上,我们可以理解:最高的法则是道法,而道法是无语的,它蕴藏在自然里。自然里面,万事万物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什么法则,并以此做为最高的法则呢? 老子是向自然学习的最好的人。他在对水的思考中,得出了上善若水的结论。真善美,一直是这个社会所倡导的一种美好的价值理念。但,对于美,他有独特的看法。对于高与下,长与短,他是相对的看。也就是说,他摒弃了世俗的价值判断理念与手法,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更加全面的审视问题的角度来诠释这个世界里的人与事。这样的视角下,人们就会去喜恶,归静。而对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则充分体现了他对善的认识与推崇。而这个自然的运行规则是自始至终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人们可以依赖的真品性。引号里面的这些法则,是至纯至真至上的。因此,所谓辩证地看问题,只有在掌握了自然的这些秉性中,才可以做到辩证地看,而不会陷入无正无反的精神分裂里面去。但人们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过程中摔跟斗,总结,是一个必需的经历,不可以少。 发兄: 上善若水----与丫头小妹商榷 发兄从来都具有创造发明的思想。不拘泥于固有的条框中,是他思想的灵魂。这不,对于上善若水这一说,他提出了一问:上恶为何?这样的思维方式,我欣赏至极。因为,这会推进我们在古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思考。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5502 次阅读|30 个评论
道德经第四五六章
yatou 2009-4-3 22:52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这一章,我是这样来理解的。愿与大家探讨。 以道来冲调一个人的行事方法,用起来总是无穷无尽(此处取冲为 冲鸡蛋 中所含动作一意。而在道德经的很多释义本中常以 虚 这个意思来解释,但我以为这样取意不能与 而用之或不盈 很好的相合。在取动词之意的解释里,你可以这样来想象:你面前桌子上放着一个碗,碗中盛着你要做的事情。而做事情的方法如何决定,就要看你是往这个碗里倒什么汤了。有愚鲁的做事方法,这是一种汤;有迂腐的做事方法,这是另一种汤;有以己之一私为上的行事方法之汤;当然,也有用道法做指导来行事的这样一种汤汤。取此意后,再理解起而用之或不盈,就可以很自然地理解为:以道法来指导行事,用它,却不会使碗里的东西满了溢出来。其意为可以总是不断地将道法应用在做事上,会使人终身受用而无尽无溢。 而欲取冲为形容词之意,则是深远的意思了。如下小字体中加黑部分所示。那这句话理解起来则是:道是深远的,而可供你无穷无尽地使用。有前面将冲取意为动词的理解之上,这样来理解此句,就非常直观明显了。 深远的道,似可以包容起万物,它好象是万物之源头;将其表现出来的锋芒去掉,将其外在表现的纷乱化解,与道容易体现出来的那部分(光)相和在一起(即消除掉自己看待事物本来面目的那些偏见),与道的不易表现出来的那一部分(尘)同为一体(也即进入道中)。 道,似不可捉摸,却又是时隐时现;我不晓得它是谁产生的,却感觉到它比我们的老天爷(帝)来得还要早。 冲 动 ( 形声。从水 , 中声。 本义 : 向上涌流 ) 同本义 冲溶沅瀁。 ―― 木华《海赋》 直上 又如 : 冲天 ( 直上天空 ); 冲汉 ( 直上霄汉 ) 以水、酒等浇注调制 。如 : 冲鸡蛋 ; 用酒冲服 ; 冲茶 收支账目互相抵消 , 或两户应支付的款项互相抵消 幸而后手里渐渐翻过来了 , 除了冲账的 , 反赢了好些 ―― 《红楼梦》又如 : 红字冲销 使曝光过的照相材料显影 。如 : 冲胶卷 用水或其他液体冲洗 。如 : 把盘子冲一冲 ; 冲厕所 ; 秧苗给大水冲了 冲 形 深远 。如 : 冲迈 ( 高远 )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当人在痛苦的时候,会埋怨天地:你为什么不管一管,让我这样痛苦,多么不公平。而你也会发现,只有当自己的行为方式得以改变之后,才可能突破逆境。走出困境,真正的力量来自于思想的改变。而只有思想向着符合道法的方向来变,才可以帮助你在正确的方向上永远畅通无阻地行进下去。所以,天地看上去是不仁慈的,在万物凋零的时候,并不会立即就会春暖花开,而是要送来隆冬与万物共存;圣人是不仁慈的,他不会因人的困顿痛苦而减少一丝他所面临的难事。这天地与那圣人,他们只晓得道法,只有道法这一个标准;对于万物与百姓,天地与圣人是没有一种私下的恩惠的,而仅以是否符合自然之道来权论正误。说句笑话:你心里再痛苦再难过,只要你所行所为之事不合道,对不起,这天地与那圣人是无可奈何的,干瞪眼,没办法。但是,如果你能认识到做事不可肆意妄为,需要遵循着规律去做事,从而修正自己的行为的时候,这时,那天地与圣人至少是可以助你的:在你的面前给你展示出道为何物。因为此时的你,已经与这天地,与那圣人,共存于道中了。正所谓不同道,不相与谋。呵呵。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这天地之间,是否象个大风箱?大风箱是这样的:在你不推不拉的时候,其中照有空气,而不会使风箱瘪塌了;而你推动风箱的拉把时,其中的气体则即刻跑出来。以此之理来理解自然与人的关系,还是很有趣儿的。 天地间蕴含着无限的生机。当春天来的时候,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小动物们蹦蹦跶跶出来了。它们来自哪里?来自天地,天地是它们的父母。沃土与阳光雨露可以给荒芜以无限的生机。 当人可以谦逊地、恭卑地与这自然万物相依相存时,天地中间的这些可爱的生灵们会生机一片,并不断地一代一代繁衍下去,在不断地新陈代谢中,这天地间的生命力总和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而如果人做不到这一点儿谦卑,却是于自然界中去疯狂地掠夺自然财富,以求得奢华安逸的生活,则这个天地间的生机能力就会因人类对它超强的消耗能力而不可能保持在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中,这个生机能力会不断地下降,再下降,平衡终将被打破,生机不再。而此时,人类的前途也就可以看到头了。这就是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内含的道理。 所以,多,我说其数定为穷尽;如此,不如守一个中字为妙。适可而止,是为道。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如第五章所言,人若贪婪了,则变成了黑洞,吸纳着这世间的一切生机与活力。这样,人类就没有什么未来了。所以,老子说不如守中。 而人类要在这世间安然存在,归根结底,靠的是什么?是植物。 老子在这里,借用了谷神 ------ 掌管着可以结种子的植物的神这一说法,来讲不可以使谷神致竭而死。要学会吝惜地用它。原句可以这样翻译:掌管植物的神不枯竭,它便成为有与无的母体,孕育万千生机;而这化生万物的母体门户,就是天根和地根。任其真息往来,缠缠绵绵,若有若无,不可竭而用之,需要节省着用。 举个例子:人类学会了贮水造电,便是要断了这谷神。为什么?考虑一下大型发电站的投入运行,对周围产生了多大的影响,便可以清晰了然了。生态系统几近彻底崩溃,原本秀丽的一片,成为持续干旱的几近不毛之地。人类的贪婪,在使谷神荡然而尽。在灭这天地之根,在用之过勤。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很多很多。人类在不断地做着涸泽而渔的事情。殊不知,当水干了,鱼被全部吃掉了,人还可以生存吗?人啊,莫要蠢得一塌糊涂。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的墙上总是贴些宣传画之类。其中有一幅画,我总也忘不了:画中邓颖超老人手持针线,在给总理补睡衣。画的主题,依稀中记得是艰苦朴素是个宝。而改革开放开始后,流行过一首歌,是程琳唱的,歌名是新鞋子旧鞋子,是台湾作曲家侯德建谱写的一首歌。歌词是这样的: 新鞋子还没有缝好以前 , 先别急忙着把旧鞋子脱 , 旧鞋子还没有穿破以前 , 先别急忙着把新鞋穿上 , 老先生老太太都这么说呀 , 从前的生活就是这么过 , 老先生老太太都这么说呀 , 现在的孩子们不会过生活 . 旧鞋子穿过了留它干嘛 , 还不如光着脚凉快得多 , 新鞋子缝好了不穿为何 , 等等等过两年又穿不下 , 小弟弟小妹妹都这么说呀 , 青春的好年华不能错过 , 小弟弟小妹妹都这么说呀 , 老先生老太太他们太啰嗦 . 可是,朋友们,在富足的生活中,我们过来了这么多年,再想起这首歌来,你还认为老先生老太太是在啰嗦吗?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这,是古老的智慧。 注: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6581 次阅读|24 个评论
道德经第三章
yatou 2009-3-28 01:27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博主的理解: 第二章里,讲了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告诉了我们一个最大的道理:不要有区别心。乐待万物万事。 而本章里,老子讲了一个不具有区别心的人(圣人),怎样来对待大众(普通人有着太多的区别心。毕竟,可以明白第二章里所阐述的道理并真正践行的人,是相对少数的)。这是此章与上一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明了了这层关系,后面的就可以很轻松地来理解了。 不尚贤,使民不争 -------- 一个心中有道的人,应当这样来处理天下的事情:不崇尚贤能之人,这样可以使百姓不去削尖了脑袋煞费了苦心去做贤能的人。这是因为:贤能与愚钝是相对的,无愚钝也就无贤能。正如北大裸男与英俊少年的关系。欣赏贤能,必会使人厌恶鲁钝;而从一个社会的角度来看,鲁钝的人,虽做着卑微的工作,过着可怜的生活,你却是最离不了他们。比如:你可以一个月不用电脑,不上网络,但却是一顿不吃饿得慌。而那饭,正是来自于田间地头里的农夫。他们是鲁钝的,与贤能者相形现下的。但是,他们是不可以或缺的。而贤能之人, 多是 忽悠之才,取宠之众,也有人在。 这样的人,少几个,没关系的。 所以,不尚贤,也不鄙鲁愚之民,是老子推崇的一种方法 。(注:原文有过,建民兄给以纠错。我也更需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仔细写。谢谢!)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 不将钻石当鉆石,就当成块石头,就会少很多砸珠宝店的人;对了,连珠宝店也会在这种理念下消失。现实中,那钻石顶饭吃还是能顶衣穿?多少钻石不过成了人们手上的装饰物而矣。价值?实用角度看,价值是零,甚或负值。为什么?您还得防丢防抢防盗,使本可以轻松的生活无形中因为贵重的物品而平添诸多琐碎与烦恼。更不用说现在的小青年以手戴钻戒而以此作为爱情坚贞的象征了。傻吧 ? 钻石制造商为了拓宽市场,就将这枚小小东东赋予上一种莫名其妙的意义。真是滑稽可笑。而人们也就傻乎乎地以为 : 拥有它,就是尊贵,就是爱情坚贞长久。自欺欺人的东西,人啊,能不能别这样糊涂?人家给个套,你就乐不支地快点儿上。省衣节食,买钻戒,纯亏的买卖! 当然,如钻石般骗人的东西,华而不实的东西,每天骗着我们辛苦挣来的钱,太多了。什么时髦服装啦,高档享用品啦 ------ 一个社会,倡导着这种糜烂的消费产品时,也定是一个糜烂的社会。所以,我倡导回归节约节俭型社会,朴素的社会。而这样的社会定当是悠闲而不聒躁的。因为人们已经不会去傻傻忙碌,费尽心机为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了。能将这样看待事物的人,可以降服得了他的东西几近没有了。你说,这人是不是有些不在五行的约束中的味道了?当然,人心的执并不仅有对物质占有的妄念,还有其它。所谓无欲则刚,即是参透了这些束缚着人们的东西。看透了,不在乎了,你奈我何?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 理解与上面一句相类似。使百姓不见那些可以引起欲望的东西,使他们心灵安宁。之所以要这样来做,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圣人的能力去执去迷去惑,受制约的因素还存在很多,那你就得净化他生存的空间环境,这是上策。否则,不净化环境,因为一些可以勾起他们俗欲的东西而致使他们心乱意迷,再做出傻事情来,那处理起来不就很麻烦了吗? 所以,圣人对国家对天下的治理,不是如我们现在这样,要提倡消费,以求得一时的经济增长。而是: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治。 这就是说:让那百姓们清心,吃饱,少一些杂念与非份的妄念,身体结实健康。因为百姓是心存各种杂念的,如果不能通过教化让他们理解 道 之理,那就不如让他们少些知,了些欲(这两种东西在人心还不正的时候是会滋乱的)。这样的国家,会使那些智高(或者说是容易有想法的人)的人不敢妄动,因为他看到这是一个民安而知足的国家,便无以籍口而乱; 那么,一个人,以这样的方法来治理国家,便是采用了无为的手段来治理的(为无为),而这样的治理,则是没有什么国家不可以被治理好的。这样的人,是圣人;这样的治理,是圣人之治。 动画版道德经第二部分 欢迎大家多提意见! 建民兄: 从社会进步角度,追求安逸享受也是人类的美好天性。因此,本章的内容一直难以避免被不断批判的命运。 丫头兄的解读不尽认同,我看道德经,自然为本,并无贬低贤、难得之物的意思,而是将其置于应有的自然位置,不尚不贬,不贵不践。不尚不贵是针对世风而言,文革中未曾不有另一个极端。 吴渝: 还是说要去掉极性的思想,免得引发人的欲望和纷争。比如科研,把sci评价看得过高,那么人人就要冲sci而去,或为了学术评价而来的利益而铤而走险,学术不当。大家都是普通老师的时候,这时人心才会更多放在日常教育上,不忘记教师使命的根本在于育人。不为之治,教育部官员也应该多体会,少点折腾,让高校休息生养,这才是民族之福。 我去过五台山和崆峒山(都各自号称某某圣地),香火不一样旺,世人的态度自然分明,其实风景差不了多少。无德,有德,我始终认为是去掉分别心,心中没有分别,不以有德而抨击无德,那也是无德,并非指行为。(最近新闻说,一未在公交车上让座的女子被同车人谴责,被用钞票打脸;还有两母女在某高校穿和服照樱花,被大学生们轰出校园。谁有德呢?) 郑融兄: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一段,博主的解释是:让那百姓们清心,吃饱,少一些杂念与非分的妄念,身体结实健康。这一解释,还可以拿后面第十二章来作旁证。该章写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对照阅读,可见所谓虚其心,是教人不要追逐声色犬马之娱,也即博主所说的的杂念与非分的妄念。另外,也说明这不是只要求民这样做,包括圣人,也是为腹不为目的。 发兄: 自作多情与被伯乐相中的马 发兄以被伯乐相中的马之痛苦来阐明了人们以欢喜之心行事与认识之片面,所举之例恰当而生动。 人和动物的区别 发兄阐明了有智,而不入道,这样的人,是滋乱的力量,其行径对于人类,无异于自取灭亡 。 文盲与心盲 这是发兄的扫盲篇。 鬼王: 道德经第0篇 空?执空,也是执着。先入魔道,才可以在道中正悟。否则,和尚永远是和尚,尼姑永远是尼姑。 ----- 李亚辉 无以执着之法,又何以解执着?无以明辨之慧眼,你何以辨是魔是佛?一心入魔,怎又不是执着?迷世中,执道如执斧,帮你于荒野中用之开辟出一条出路,没有它,你怎从迷中出得来?当然,出来了再拿着斧头,这又是执着了。但拿斧头仅给自己开道,不如更多的人一起用,使这斧头来的意义会更大 -----博主 注: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6854 次阅读|38 个评论
道德经 第二章
yatou 2009-3-20 22:49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博主对此章的理解 人人都把美的东西当成美的,这是一种恶;都把自认为善良的东西当成善,这种做法已经不是善了。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人们总是难以看到这样的一个内在原因: 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音与声,这些看似不同并显示出矛盾的表象,实则不过是一种因为人固定了自己的一种观察角度与欣赏方向,而使本是完整的一个事物呈现出了不同的两个方面而矣。 对于美与丑,我曾经就北大新进的那个雕塑裸男面对老子的塑像在黎在珣先生一文评论过。 这样的雕塑也只有北大可以摆得出来。我倒是觉得他摆这个东西或许要我们来思考什么。对这个到处充斥着唯美思想的世界,人们似乎淡忘了丑。无丑怎会有美?那个站在一边的小伙子不就因此显得十分英俊吗?如果此时他是站在一个美女边,是否就会自惨形秽了呢?所以,这样想来,我们应该接纳这样一个丑陋的雕塑。他的存在,使我们都可以形于他之上。 而这样的丑,又怎不是一种更为高明的美呢?(略改) 这就是老子的相对论 -----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我想或许我明白了北大的此番用意。 您看,他多丑啊!可是,他身边的小伙儿,多帅气!谢谢他的丑,从心里 再来谈善与恶。 试想:当你将一件事或一个人当成善事或善人的时候,很多时候不过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评判,站在自己以往的经验里去对新的事物下结论而矣。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人,他们常常喜欢将谁定为善良的,又将另一些定为不善良的。其实,他们有所不知,如果站在他们的对立面的一方来看,他们以为善的,就已经是恶了。而即便仅以他们自己的审判观点为标准,那么一件事情的好与坏,善与恶,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去问他时,他或许也早已经将原来断为坏的事情重判为好的事情了。人啊,总是这样的糊涂。原因就是太善于将自己的喜好作为评判标准。这是不能得出一个真正客观的结论的。以自己这样狭隘的眼光来处理事情,也难以将问题处理得妥当,总会是流于一时而难以妥于一世。不要忘记,喜好是一种情感的流露与表达,而情感是会随时随地发生变化的。因此基于不稳定之上出来的标准是不能成为公正客观的评判标准的。 那么,怎样才是可以依赖的标准?持久,公正,准确? 我以为,或是在道德经里,或是在佛法中,判断事与人的真正的标准是符合这个宇宙特性的,或者说是符合自然内在规律的本质属性的。(至于这些本质属性是什么,老子在道德经中展开了一系列详细的讨论。比如他说的上善若水。他以为这种至善,无声,隐忍,是自然中的法则。那么,可以断定,人活在自然中,以自然运行的内在标准来评判事与人,结果理当是稳妥的,经得住时间与世事变迁的考验的。) 所以,圣人做事,心中没有偏好,执重,不过是依势而行;圣人对人的教育,不是用语言这种说教方式来教化,而更偏重于学生的体悟,顺应其心智 ,因势利导。顺万物的兴起而不加限制,生养万物却不把万物视为己有,不辞辛劳地帮助它们,却又不依靠它们;功成不居功。也只有不居功,那功劳才可以算是他的。 之所以能够做到这样,是因为第一段中的论述:任何事物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圣人认识到了两方面本不是对立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他们只守一面即可以,比如守其辱而不守其荣,也因此才可以做到功成而弗居。但这可不是说说就做到的。说个不好听的话:建功了立业了,我隐退了不居功,我傻?持这种想法的人离道中之人相去还远着呢。 附: 刚从网上发现一个非常好的动画版道德经,讲解的很到位的。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全家一起看会更好啊。 道德经动画版第一部分 欢迎并期待着更多的理解! 三火兄: 我所理解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意思是为了美而求美,为了善而行善,则带着强烈的有为之心,反而会破坏自然之美和本性之善。比如为了让容貌和身材变美,就采取手术、节食、整形等手段就是造假成雕刻美,伴随着的是对天然物成的破坏及对身心的摧残而带来的痛楚。而为了表现自己的善而行善不是真心向善,是向人表现善,所以内心深处的目的已经偏离了善。即善欲人知,并非真善之意。 发兄: 对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的理解:人人都以A物为美,则A物并不是真美,反而是万恶之首矣,因为它把别的都比了下去了,这违反了万物皆平等的原则,因为它的美伤害了别物。 对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的理解:大家都把某种行为叫做善,那是因为大家以这种行为处事的人太少了,这个社会太缺少这种善行了,所以有善这种行为的社会是一个并不善的社会。 二傻兄: 对此三句话,俺的理解是: (1)僵化的教条是死东东,故恶也! (2)不僵化的是生命,而生命一定是矛盾体,故能恒动! (3)亢龙有悔! 故: 范蠡深得道德经精髓,而伍子胥茫茫然也!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7291 次阅读|37 个评论
道德经 第一章
yatou 2009-3-14 22:24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博主理解 : 道是什么,我可以说,但它绝不是通常人们说的 道路 的 道 。要我将它具体的表征出来,可以,但怕也不能用通常的那种对普通事物的一种描述方法来进行。 无,我把它称作这天与地的开始,源头;有,我把它称作这天地间万物的母亲。 始与母,是最重要的。即是如此,那么,一个人,若他常常能使自己处于 无 的状态,即没有任何分别的浑沌状态,才可以观出这世间的奇妙所在;若他也常常能处于有的状态,即心中可纳万物,才可以观出这世间万物之间的相依相搏之奥妙。反过来讲,一个人,如果心中时时充满着各种杂念,其观念已为自己的这些障碍所俘,定是眼不可明观这世间的妙处;如果他执意于空,脱离开这个现实的世界,定是难以深入地了解万物之间的关系之妙处。 所以, 有 与 无 两个意境,乃同出,虽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名字。我把此二者都称为 玄 。玄而又玄,即有而又无,无而又有,这是饱览世间众妙的一扇门。打开了这扇门,你就可以看见那深存的奥妙了。 补充 : 1. 本人学识浅薄,此系列仅是一家狭说,很多地方,包括以后的文章中的很多地方,领会的与不少版本的道德经释义不吻合。一来法无定法,二来人各有观物了事之道。所以,这里所写是 自话自语 ,是我对道德经进行一次系统回顾与再学习的机会,愿将这一过程与我的伙伴们和亲人们共享,这也是我由来已久的一个心愿。 2. 请允许我借此机会感谢吴广义先生。内蒙古出版社出版的由他编写的道德经一书,对我理解道德经的深意起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对道德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借以参阅。还有很多好版本,建议大家可以在比较中进行了解,结合自己的体悟,以加深认识。 3. 此道德非市面上所言之道德。后者的道德多是条框,欲将人陷于其中,固僵住人本是活泼的思想;而道德经中所讲的道与德,与此之意,相去远矣。 4. 时间关系,一般利用周末时间来写。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4225 次阅读|12 个评论
老子的道德
duke01361 2009-2-28 09:33
一、道 老子的道德.pdf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在《道德经》的第一章,老子提到了五个概念,即:道,名,有,无和玄。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首先强调了“道”的难于表述的性质。在他看来可以表述的“道”并不是永恒的“道”。同样,“常名”也是难于表述的。在《老子》的一开始,老子告诉读者他所描述的是难于言表的“道”和“名”。 那么究竟他要说的“道”是什么?他所追求的“名”又是什么?他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明确了在天地幵创,万物出现时存在的“道”和“名”才是他所要论述的。因此老子的“道”和“名”乃是开天辟地和万物出现时的一种表征。因此道和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道出了人们可以感知的事物通常是由不可感知的过程而来的这一论断。因此,这本身也正是一种很“妙”的事呀!而“常有,欲以观其檄”从无到有之后事物逐渐有形,而正是由这种形,人们才可以从中悟出道的真意。 那么为什么老子不提“无道”和“有道”?在《道德经》的第二十五章里,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进一步道名了他所论述的“道”是可以创造天地的一种神秘而永恒的法则和物质。因此“吾不知其名”,于是勉强给它一个名字叫“道”。 因此“道”乃天地之母。所以只能是“有道”,绝不能“无道”。具体到“可名”和“不可名”则更多地是描述人这一主体对“道”这一客体的主观能动性。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人的感觉和知觉系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在显微镜和望远镜被发明之前,尽管微生物和天体是一如既往地存在着,而作为“人”也只能对它们有一种“莫明其妙”的状态。类似的事情在科学史中有大量的记载。因此“可名”和“不可名”反应的是人的认识能力。因此“有”和“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但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如果把可名的道视为“玄”的话,那么这种“不可名”的“道”才真是“玄之又玄”,乃“玄”之源头。 二、天道与人道 在《道德经》第七十七章,老子阐述了“天道”和“人道”的不同在于“天之道”为“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即“损有余而补不足”。而“人道”则是“损不足以奉有余”。两者正好相反。这个观点和《马太福音》中三个仆人的比喻所表达的思想十分吻合(For to every person who has something, even more will be given, and he will have more than enough; but the person who has nothing, even the little that he has he will be taken away from him)。这表明在“人道”的认识上,东西方并没有差别。 但是对于老子来讲他既然清楚“天道”和“人道”的差别,那他为什么会推崇行“天道”而不是同西方人那样顺“人道”?老子说:“孰能有余以奉天下,维有道者”,这里显然是颂扬了“天道”而感叹世间的“人道”。在《老子》之第九章,老子讲述了守“天道”的原因之一,即“天道”可以“天长地久”。他认为“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他又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抟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因此应当“功遂身退”这就是“天道”对于老子的启示。当然这番话也从另一面反证了“人道”的“损不足以奉有余”是“不可长保”不能“守”而且还要自得其“咎”,而且这种“咎”之最大在于对欲望的追求(“咎莫大于欲得”第64章)。 在《老子》的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等五章里,老子对俗世权力,人之私欲,以及个人的名誉等都要顺应“天道”进行了论述,在此不表。 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一看《马太福音》中三个仆人的比喻。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主人在外出旅行之前,根据他三个仆人的才干,分别给了他们五千,两千,和一千金币。而那得了五千和两千金币的仆人去做生意,并又分别赚回来五千和两千金币。而那个只有一千金币的仆人由于惧怕其主人之贪婪,把金币原封不动地埋在地下。等其主人回来后好交帐!主人回来知道了三个仆人的情况之后,对那个把钱埋在地下的仆人进行了惩罚:把他的一千金币给了那个已有一万金币的仆人。很明显这个故事所要表达的思想就是人欲不可违!也就是要尊从“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道”规则。 在老子的眼里,道,天,地和人同为自然界中之四“大”。他认为:“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不仅如此,老子认为这域中之四“大”具有一定的支配关系,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人是处于权力的顶层,因此人必须具有“但愿人长久”的追求,以便能够真正的“天长地久”。 而在西方文化的架构中,“人”只是上帝这个“天道”在创世纪时和其它万物一起被创造出来的一件“作品”而已。本身只有服从上帝的份儿! 这其实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一个根本不同之处,就是“人”在世界中的位置是不同的。 因此在老子看来,人必须效法和服从“天道”才能最终达到“天长地久”,并因此才能法地,天,道和自然。才能有大作为!这也是老子为什么说“无为而无不为”的一个原因。(需要注意的是,老子是以效法天道之无为而行大为,而不是常说的老子主张“无为”)。 三、什么是天道? 在此我希望搞清楚的是究竟什么是老子的“天道”?在上文中我们知道了老子重视“天道”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希望通过效法“天道”而使人能够如天地那样达到“天长地久”的境界。在老子的眼里,“天之道”犹如拉幵的弓,可以复原。可以使“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同时可以使“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同样在《道德经》之第十四章,他又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就是说“天道”之本性乃是平衡高下,竭长补短,抑强助弱。 老子的这种“天道”思想和现代自然科学之热力学三大定律是不谋而合,异曲而功同的。 在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就是能量守恒定律中,能量既不能消失,也不能被创生,而只能在不同形式下进行转化。这和老子“道”“常有”的思想是一个意思。在热力学第二定律中,为了表述物质和能量运动的方向性问题,引入了一个表征“混乱度”的概念“熵”。系统通常采取“熵”增加的过程进行运动,说白了也就是具有向“无序”的方向运动的趋向。(参见有关资料)可见热力学定律和老子的“天道”体现出共同的特征。 除此之外,在老子看来,“天道”还具备如下特点: (一)“无” “天道”的“无”体现在它的“无名”和“无为”。老子说:“道常无名”“道常无为”。就是说“天道”常常隐于事物运动之中,从微至盛,从小至大,从里及表自然而然地发挥作用。故虽“道常无为”但却是“无不为”。 (二)“天道”乃“大” 老子说:“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又说:“顾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天道常常是“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除此,在老子看来由于“天道乃大”所以常常“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但却是“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不但“形大”而且其内核也大。 (三)“天道”为万物之源头 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可以为天地母”“道者万物之奥”。这些都是在论述“天道”为万物之源头。这个思想使得老子的“道”又高于热力学定律所能表述的内容了。总之,在老子看来“天道”为万物之宗。 (四)“虚”“静” 老子认为“天道”喜“虚”和“静”。他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又有“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尾”。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天道”的“虚幻”。 之于“天道”好 “静”这一点。老子描述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它通常是因了“致虚极”而守“静”的。 “天道”的上述特征决定了它自身的“微妙玄通”和“深不可知”。 老子对于“天道”之“损有余以奉不足”的阐述成了后来众多农民起义“替天行道”的思想基础。即把“天道”原则应用于现实社会中的来,用以抑制“人道”的“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原则。 四、什么是一,二,三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那么这里的“一,二,三”究竟是指得什么?既然“道生一”显然这里的“一”并不是“道”本身。而是和“道”具有母子关系。因此我们在理解老子的“道”时,就不可避免地需要搞清他所说的“一”究竟是指什么?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里,老子说:“道”“可以为天地母”。也就是说“道”又可以生“天地”那么这里的“天地”和“一”究竟是什么关系?既然“天地”和“一”都是“道”这一母所生,那么他们只能有两种可能的关系,一,“天地”就是“一”本身﹔二,“天地”和“一”是并列的姊妹关系。为了论证其中之一,我们再看《道德经》第三十九章,老子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下贞”。显然,从这里可知“一”和“天地”并不是同一个体。也就是说“天地”和“一”虽然同为“道子”,但两者是处于相同的并列关系。这一点又可以从“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高贵,将恐蹶”看出“天地”和“一”,“万物”和“一”是指的同一物体的“形体”和“机能”之间的关系。即物形极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这两者就如同一只笔的外形和它能够用来书写这个功能之间的关系。 因此我们可以说,老子所指的“一”实际上属于“意识”范畴,相当于西方哲学中的“精神”。 接下来看一看什么是老子道德体系的“二”和“三”? 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一章)。他又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第一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 从上述的逻辑关系中我们不难得到如下的关系图解: “二”--------生--“三”---生---万物 “无名”(“天地”的初期)-生-“有名”--生---万物 “无”--生---“有”--生---万物 从上面的图解可以看出,老子的“二”和“无名”“无”是相近的﹔而“三” 和“有名”“有”又是处于同一结构层次。 对于“无”和“有”,老子说:“有生于无”,即通常说的“无中生有”。又说:“常有”和“常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可见这里的“玄”和“一”应该是同于“功能”“精神”和“意识”。因此也可以把“一”看做“玄”或“常”。那么循着这个逻辑关系,我们不难悟得:“一”为“玄/常”﹔“二”为“常有”和“常无”(这里也可以用“阴”和“阳”来表征)。 那么“三”自然就可以理解为“常有”(阳)/“常无”(阴)/“玄/常”了。 五、什么是“德” 通观《道德经》,老子在文中并没有直接给出“德”的定义。但是《道德经》通篇论述了守道,行道,随道的重要意义。而且他把“道”和“德”并列作为书名。这是否暗示“德”就是老子所倡导的“守道”和“行道”? “德”这个字在《道德经》一书中首次出现是在第十章“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那么何为“长而不载”?在第五十一章,老子对此进行了论述:“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这里的“之”是泛指“万物”)。他认为“道之尊”和“德之贵”乃是使万物“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的基础。因此“故道生之”之后,还需要“德畜之”。只有这样“长之育之,成之熟之”才能使万物得以存在。但尽管如此“养之”之余必须还要“覆之”。以便做到“生而不有”“为而不侍”“长而不宰”这种“状态”就是“玄德”。 可见老子所谓的“德”是指的一种对待“道”的心态,或者是“态度”。 这种对“德”的解释可以从《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的论述中得到支持。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就是说只有在懂得“天道”之“常久”之后采取谦卑,仁厚(“雌”)的心态对待“天道”才能够使“常德不离”。他又说:“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这种“知白守辱”和“知白守黑”的虔诚,虚心地“行道”和“用道”正是“德”之根本。 那么什么样才算是用有“德”?“德”会带给万物什么“畜”义?老子说:“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有“德”之人可以因“德”获得“天道”。对此他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遽,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第五十五章)。 同时老子更强调“修德”。 在《道德经》之五十四章,老子阐述到:“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于家,其德乃余﹔修于乡,其德乃长﹔修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余天下,其德乃普”。在身,家,乡,邦和天下等众多层面上需要注意对“德”的“修”。而只有如此才能得“真德”,成就“大德”。才能真正能够保持万物自有的纯洁性,达到“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到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老子所谓的“德”不仅单指“守道”和“行道”,而且还有“守道”“行道”之后的收益问题。 老子特别强调统治者“修德”的重要性。在《道德经》第五十九章,他说:“治人事天”者必须要“重积德”。老子认为“重积德而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只有在这种高居临下的“德”的基础上才能“有国”。而且“德”可以是“有国之母”只有具备了“德”这个“国母”才“可以长久”这才是“深根固柢”才能长治久安呀! 六、有“德”是什么样子?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道德经》第2,10,51章 在《道德经》第二十三章,老子提到人缺乏持久性的问题。他认为这反映的是自然界之普遍性之一种:“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他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因了人对物质享受的追求。这样的一种“欲望”有损人之持久性。对此他阐述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所有这些都是人之所以不能“久”的原因之一。 因此有“德”之人一定要讲求“实际”,不可贪恋物质享受(“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要有所选择,有所追求。即做到有所求而有所失。 在谈论物质诱惑之后,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三章则着重阐述了“名利”对人之持久力的影响。他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就是说人如果太在乎“名利”就会有大麻烦!为什么?因为那可以累及身家性命!“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他提出有“德”一定要“大公无私”“公而忘私”。体现为“以身为天下”和“以身寄天下”。 接着老子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有德”应该是一种什么样子?在第四十九章,他解释道“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再次强调了“以身寄天下”的思想。不仅如此,老子同时更倡导“博爱”和“诚信”的精神。他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这是“德善”。同样“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这就是“德信”。这其实就是一种“博爱”和“诚信”的早期表述。 在老子看来这种“博爱”和“诚信”乃是“德”使之然。这些表明老子所倡导的“德”体现的是不为物质诱惑所动,不贪图名利,心怀天下,博爱和诚信的一种品性。 除此之外,老子认为有德之人还要表现出如下的品质: 一,“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可以为人楷模。“万物作而弗始”不争先﹔“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不居功,不贪恋一得之私,不贪婪享受和名利。“见素抱朴”“少思寡欲”(见第十九章),自觉追求“朴素”不要贪求私欲。 二,虚怀若谷,“抱一为天下式”。心胸宽广,“不自见”,不自高自大﹔“不自是”,不自以为是﹔“不自伐”,不要妄自菲薄﹔“不自矜”,不骄傲自满。从而做到“明”“彰”“功”“长”,并成就若谷之上德,广德(22,24,41等章)。 三,“自重”:“不轻易许诺”﹔“求“静”不“躁”(26,28章),“求实”不“虚荣”:“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三十八章)。“见微知着”从小事做起,由易到难“慎终如始”持之以恒的为人处事的态度。 这就是老子眼里的有德的样子! 七、以柔克刚 《道德经》中有这样一种思想,就是“柔能克刚”。在第四十三章里,老子说:“天下至柔,驰骋天下至坚”。为什么?他认为“无有入无间”“坚”必有“间”,而这里的“间”指“弱点”。因此对待强大的事物一定要善于找出其中之弱处。并对之加以利用,以图克之。这个思想或者是方法论被其后的孙子(孙膑)和近代的毛泽东加以光大。在《孙子兵法》和《矛盾论》中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老子以此认为“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六十三章)。主张“不能硬碰硬”不可武断行事。 同时他还主张“防患于未然”重视事物发展之势头。他认为“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并告诫人们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 他还认为“柔弱”本为生命的本质,而坚强,刚毅则为“死”的属性。在《道德经》之第七十六章,他论述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若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在第七十三章中也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因此面临强大的势力,应该以“柔弱”自处,以“柔弱”的方法来应对。 他以水之柔弱为例,解释为什么应该以“柔弱”克制“刚强”。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正体现了“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天道”。 老子的这种思想基于他自己对“天道”属性的认知,是“天道”理论所衍生出的一种方法论。但是后世对他的这种方法论产生了颇多错误理解,典型的如“贪生怕死”,“苟且偷生”“好死不如赖活着”等等世俗人生观。就是智如孔明者亦信奉“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的人生观。因此更不难理解所谓的”变节”和“曲线救国”之徒者的思想基础了。 八、民生与民治 在《道德经》的八十一章里,老子用了二十一章以上的篇幅论述了民生与民治问题。这些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农业生产 在《道德经》的第六章,他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和后人贾思协之“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至今未之尝闻”《论积贮书》是一脉相承)。 (二)抑制苛捐杂税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第七十五章),指出民之不足,不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统治者对百姓的掠夺。 (三)廉政爱民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统治者不应该有私心杂欲,应该想民之所想,思民之所欲。(第四十九章)。对百姓应该施“仁政”(五章),以免造成官逼民反(七十四章)。此外统治者应该以上述方法树立自己的威信(第七二章)。以此赢得百姓之爱戴和拥护(第十七章)。 (四)实施“愚民”统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统治者不应标榜贤才异能,以免对百姓具有误导。“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应该“屯积居奇”哄抬物价与民争利,以免因生计之依靠难得,而使盗匪横行。乃至天下大乱。“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更不应该利用人之情欲来刺激百姓的人欲,以免人欲横流,物欲横流,蛊惑人心。 因此统治者要使百姓无欲无求,无知无为,做到“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百姓处于“无知无欲”以求百姓安居乐业,民风朴素,天下太平(第三章)。 (五)无为而治 老子除教导统治者应该“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的愚民政策之外,同时也劝告统治者自身要实施“无为而治”的策略。他说:“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七十五章)“民之难治,以其智多”(第六十五章)。如果做到“弃智”“无为”那么对百姓和统治者自身都有好处。他因此说:“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第五十八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第十九章)。“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六)统治者不可尚武和穷兵黩武 “天下有道,欲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这样的兵荒马乱皆因统治者尚武和黩武,为了自己的私立和贪得无厌的掠夺使然(第四十六章)。 因此统治者切要施行“无为而治”的原则,“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同时切不可使民尚武,“人多利器,国家滋昏”。 (七)道德仁义可治国 “治人事天,莫若蔷”统治者一定要重视“道德”的力量(第五十九章),做到以“德”治国。“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德治理天下,才能使天下“德交归焉”实现天下大治。 最后要说明的是老子的“愚民”不是建立在统治者的无道无德和缺仁寡义的前提下的一种对待百姓的态度,而是在坚守道德仁义的前提下,不与民争利,争先而使民自正自朴的一种统治策略。 九、朴素的民风 老子崇尚民风淳朴。他认为“人多伎巧”则“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因此统治者应该“无为”“好静”“无事”“无欲”“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并以此成为人民楷模,使民“自化”使民“自正”使民“自朴”(《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他认为“民之难治,以其智多”,老百姓懂得太多的追求物质和功力的技巧,是天下不太平的一个原因。为此他告诫统治者不要“以智治国”(第六十五章)。 同时统治者也不要崇尚贤才异能,免得老百姓纷纷仿效(“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要”屯积居奇,扰论市场,不要用物欲和功利刺激老百姓的欲望(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实际上老子的后人没有什么人是这样做的。虽然与他同时代的孔子比较注重“仁义道德”的建设。但是孔子的学说在当时根本就没有什么市场。在春秋战国时代,诸侯混战,民之疾苦,莫不因战乱而至最。而社会上的一些贤才智者往往对这种情况推波助澜。典型的例子是当时的齐国人孙武为武王阖闾作 后来又有后人成 。这些可谓穷尽人斗,人争之玄妙。 试想如果把这些技法用于人与人之间,那社会不乱也就很奇怪了! 如果有官吏欺上瞒下,瞒天过海,为己之私立尔虞我诈,老百姓会因此承受多少磨难?如果有人“浑水摸鱼”“顺手牵羊”“趁火打劫”那社会治安能好得了?如果有人对所谓的人民公仆强使“美人计”你能总抱怨公仆们觉悟不高?如果有人对你“笑里藏刀”“欲擒故纵”“无中生有”“指桑骂怀”,你能不觉得恐惧和气愤?如果有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隔岸观火”“假痴不癫”,甚至于“上屋抽梯”“釜底抽薪”“趁火打劫”,你能没有世态炎凉,人心可畏的感慨? 诸如此类,都会从根本上破坏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和谐。在这样的社会里又怎么能够体现社会公平?人之道义?更别提“博爱”和“友善”了! 因此老子主张老百姓要“见素抱朴,少思寡欲”要从根本上“绝巧弃利”。这种观点依然不过时呀! 十、道和现代科学 可以想见在老子出走之前着 的时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科学更别说是现代科学了。因此我们绝不能用现代科学的观点来苛求老子。但是如在接受现代科学的前提下,重新审视《道德经》,我们却会发现在《道德经》中已经露出了现代科学的思想雏形。 特别是老子对“道”的描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第二十五章)。这种情形和现代宇宙学研究的成果颇多类同。在烟波浩妙的宇宙之初,“寂兮寥兮”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有物混成”,最终形成天地和自然。他的宇宙论,与“大爆论” 的宇宙创始过程相比,几乎完全符合。同时在研究生物进化时,特别是对于细胞的最初形成过程的描述,比如米勒的“放电”实验,俄国的奥巴林的原生质球实验等,都再现了细胞在最初形成过程中那种“有物混成”和“寂兮寥兮”的情景。 在对“天道”属性的描述时,老子认为“天之道”常常体现出“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和“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第十七章),这种规律和现代热力学三大定律所描述的情形又非常神似。 而“大道泛兮,其可左右”(第三十四章)进一步阐述了“天道”的可求和可知。这符合现代科学的认识论观点。 他同时也论述了“道”和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第二十一章)。这些和现代科学中的规律和事物运动之间的关系比喻的维妙维肖。 老子崇尚回归自然,主张天人合一。这些都是他对自然界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之后得出的真知灼见。因此老子又可以说是最早强调“环境保护”的中国古代学者和哲学家。此外老子以致其后的道家学派,深入自然,对自然界之中的植物和一些矿物的的生理和化学性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观察,对于古代的炼丹术(现代化学的先驱者),以致后来的火药都有间接或直接的贡献。老子和道家子弟对植物生理功能的认识和观察,对中国医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对人类自然疗法和自然药物的鼻祖。现在老子等人已经被公认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植物学家之一。 同时老子的学说影响了许多古今中外的大哲学家和科学家。而 现以成为和 具有同样影响的历史巨著。 以下是曾经受老子影响的中外哲学家和学者: 孔子(Confucius)( 552-479 B.C.)---孔子曾一度和老子讨论“礼”和“道德”问题。 庄子(Chuang Tzu)(350-265? B.C.)--庄子是继老子之后的又一位著名道学家. 孙子(Sun Tzu)老子同时代人物,着有 十三篇。相传他得过老子的亲传。 韩非子(Han Fei Tzu)(?-233 B.B.)--法学思想家,曾着有 和关于道德经等两本专着。 佛教Zen(Ch’an)起源于道教的佛教的一个枝,先日本的佛教属于此。 西方哲学家和学者: Frederick Nietzsche--他高度颂扬了老子的著作,认为 乃一部充满创造性的著作,其思想性如同水和井的关系。(He said Lao Tzu’s book was full with creative ideas, as inexhaustible as water in a well. Paul Carus-- 他认为老子是他仅见的最伟大的哲学家. Bertrand Russell--He was deeply touched by Lao Tzu’s words about true nobility would help to relish their lives without being possessive. would carry out good deeds withour asserting his achievement.(2.IV) Karl R. Popper(following books are dedicated to the memory of him)--He had been interesting in Lao Tzu ever since he was twenty-six. Samuel Johnson(19th century American missionary) Stainislas Julien--汉学家,老子是最遭误解的伟大的哲学家. Leo Toystoy(humanitarianist novelist)--他比较了老子的 和 的关系. 波尔,量子物理学家﹔Niel Bohr(quantum physicist) Eugene O’Neil(戏曲作家)--He claimed to be an admirer of Lao Tzu’s principles an named his residence after it. 约瑟夫 微生物学家,汉学家(Joseph Needham(microbiologist sinologist)--He said Dao Teh Ching, which may be regarded as without exception the most prfound and beautiful work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Sic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此外还有许多神职人员,这些人在《道德经》和《新约》之间发现了许多平行的内容(parallel passages between Lao Tzu《Tao Te Ching》and The New Testament)这可能也《道德经》如此盛行于世有关。
个人分类: On Culture|3731 次阅读|2 个评论
<连山><归藏>和<周易>的阴阳基础
newniu 2008-11-16 18:37
《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 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后来,人们认为三易分别代表了三个时代夏,商,周。《连山》是夏朝的易,《归藏》是商朝的易,而《周易》自然是周朝的易。可以想象《连山》最为古老, 《归藏》次之,《周易》最新。 郑玄在《易赞》及《易论》中说: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 《连山》以艮为根,象为山。为什么夏人把山看得很重。我们需要考虑大禹治水和当时生产力水平。当水灾很严重时,人们只有向高地迁徒,即是山。当时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对水依赖小于对水的恐惧。人们只有在山中才能生存,在山中打猎,采集,住宿等。因此、夏人以山为根也很正常了。 《归藏》是源于商,后人发现商族遵奉乌图腾,反映商族曾经过母系氏族阶段。同时,后人商人的迷信观点强烈,从而形成了殷人尚鬼的说法。这说明了夏人更讲求现实,而商讲求精神层面。又由于图腾源于母系氏族,《归藏》形成了以坤为首。后人由此推断《老子》一书以《归藏》为思想源泉。老子的柔弱胜刚强也充分表现了这一点,体现了坤上乾下。虽然老子很了解〈归藏〉,以母系为主,但是他的行为还是表现出周的特点。 老子一书的内容处处体现了以《归藏》根,在但内容之外的形式上却体现了以〈周易〉的特点。以柔弱胜刚强,为什么是老子提,商人不提?原因有两个:1、商朝人就没有胜和负的概念。在生物界中,母性之间不存在战争,只有雄性争雌性,商朝人以母性为根,没有打斗,自然头脑中不会有胜和负的概念。 只是到了〈周易〉阶段,才真正提出乾上坤下,才有了斗争。有斗争,所以周人把世界的变化看成阴阳相斗。在夏和商阶段的易经里,没有斗争的概念,把世界看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虽然处处有变化,但是不需要去理解,也不需要关注。 2、老子的头脑里仍然是周的争斗观念,但是又受到《归藏》的影响。那么《归藏》成为一个工具,服务他头脑中的观念战胜对方。 因此、《道德经》中的文字体现了动的方面,又体现了静的方面。从动的方面看,他希望能够达到某个目的。例如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 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因此说,老子并不是隐世,而是实实在在的出世。你看看他的《道德经》,大篇大篇的治国安邦的道理,怎么可能出自一位不同世事的老头。 老子的想法自然是为天下,也是为了成功。这说明是一个主动者,希望成功。然而,他在技巧上却讲求以柔克钢,这又说明了他以退为进,以阴克阳。老子像其它雄性动物一样,希望战胜与之竞争的同类。不过他的竞争策略是以退为进。 也就是说,他的方法来自于《归藏》,以柔克钢。 以上为个人观点,呵呵!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5161 次阅读|1 个评论
北大的裸体雕塑真的是对老子的亵渎?(图)
sxzx 2008-11-4 09:20
北大的裸体雕塑真的是对老子的亵渎?(图) 作者:三峡在线 近 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新楼门前立起的两尊雕塑引发争议。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解读一下这一事件: 1、 事件本身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新楼下,裸体雕塑与老子雕像面面相觑。 这是三峡在线这两天看见的新闻:逾三米高、露生殖器的壮汉与张嘴露齿的老子雕像相对而立。近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新楼门前立起的两尊雕塑引发争议。两雕塑分别是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老师申红飙于2008年创作的《蒙古汉站》和田世新于2003年创作的《刚柔之道老子像》,均位于光华学院和法学院之间,光华新楼东门南、北两侧。 一丝不挂,露着屁股,太恶心了。每天上班都要从蒙古汉铜像前经过的翟老师道。更令他不解的是,与之相对的老子雕像仅比正常人略高,瘦小枯干,表情滑稽。尽管新楼刚启用,但不少学生已耳闻。多数学生认为与校园氛围不符,但又不妨一笑而过,也有少数学生相信雕塑作者肯定有创作意图,建议最好标示出来。 2、当事人回应 对此,光华管理学院负责公共关系的潘卉女士未对树立雕塑的意图做说明,仅介绍称,包括楼外该两尊雕塑在内,楼内还有一些雕塑,都是他人捐赠给学院的。 蒙古汉作者意图:就是想展示力量 作者申红飙透露,当时就是想展示力量,放在校园内,可以延伸出知识就是力量。上周六树立雕塑当天,他看过现场,未发现不妥,对于露出生殖器等的质疑,则内行人都知道这是艺术。此前,他曾创作大量反映草原生活的作品。 老子像作者意图:以唇齿比拟刚柔 作者田世新解释说,他的创意源自孔子向老子请教何为刚柔之道,老子吐舌露牙、以唇齿比拟刚柔。他表示蒙古汉与老子雕像并非一整体,但不考虑做标牌以说明,没必要说太白了。 3、 专家解读 清华美院李象群:视差产生错觉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李象群表示,他本人对两尊雕塑的作者都比较了解,二者都是严肃做艺术的人,蒙古汉相对裸露,是作者想体现人性本质的东西。而人们将两尊雕塑放在一起看,一个彪形大汉,一个老子,实际上形成了视差,产生了错觉,才引起了争议。 4、 网友反应 对于这两尊雕塑的出现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有人认为北大的裸体雕塑是对老子的一种亵渎。其中很多人表示反对,其理由是:高尚的你把这样一个赤裸裸的东西放在这么高雅的象牙塔里本来就是一个错,更可气的是你竟然把他放在老子先生的面前。我不知道你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这完全是对老子的一种亵渎。为了北大,也为了全中国懂艺术的人,请赶紧将这丑陋的雕塑从老子面前挪开,还大学一片净土。 另外,很多支持的人都认为内行人都知道这是艺术。大可不必大惊小怪。 5、 三峡在线观点 对于这两尊雕塑引发争议,三峡在线觉得完全是一种必然。其实,三峡在线觉得,或许问题的本身并不在于两尊雕塑的本身,而在于它们不应该同时出现。正如李象群教授所讲的那样,把这两尊差异很大的雕塑放在一起,自然会形成一种视觉上的差异,这应该才是引发争论的源头。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考虑,如果这两尊雕塑分别在不同的位置出现,那么还会有这样的争议出现吗?我们还会把裸体雕塑与老子放在一起说话吗? 在三峡在线印象之中,早在今年7月,李象群教授创作的半裸慈禧雕塑在美术展上引发过同样的争议?有人说是艺术,也有人说是色情,还有人说是恶搞。以致于后来不得不在这尊雕塑的私处遮盖着一条与原有材质并不协调白色方巾。当时,三峡在线就认为,作为艺术家,一定对他所要刻画的人物有一个自己的理解。同时,他需要综合人文因素、历史、民间传说等的文化背景,才能塑造出有灵魂的作品。对于一件艺术作品,不同层次的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只不过,我们多用一些艺术的眼光来看待这样的作品,如果能够做到这样,我们就没有必要用一块不协调的白方巾来盖上雕塑的私处。 很多的时候,面对艺术,我们真的大可不必总用一种有色的眼镜来看待这些艺术作品。对于同样一个作品,你用不同的眼光来看,用不同的视觉来欣赏,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结果。于是我们就自然而然地看到两种不同的结果:有人说这艺术,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是色情。 因此,三峡在线觉得,面对这样的作品,我们大可不必大惊小怪。拿出老子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和道德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样的东西来审视这样的艺术作品。因此,我们大可不必认为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颠覆。更没有必要认为这是对老子对老子的一种亵渎。相反面对这样的作品,我们应该多一份艺术的心境与品味,同时还要多一些包容与理解。毕竟,这同样是文化与艺术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 只不过,如果有可能,三峡在线建议北大可以考虑把这两尊雕塑不放在一起。如果这样,相信无论是对于生活在里面的人们,还是对于关注此事的人们,都可以少一些不必要的别扭与争论。我以为。 要是觉得不错,请点后面的投票投我一票吧 : 投票
个人分类: 社会时评|4081 次阅读|0 个评论
“无为而无不为”思想在教育工作中的意义
热度 1 hanhuijian 2008-1-30 13:15
韩慧健 随笔 (山东省数字媒体重点实验室,山东经济学院计算机学院 济南 250014 ) 摘 要 : 老子无为思想中 , 蕴含了一种精神追求的价值取向 , 论文提出无为也可以作为一种教育策略。论文分析了无为思想的内涵,解释了无为在教育中的价值取向,并就无为在教育中对教育策略、教育管理方法、教育理念等影响和意义作了阐述。论文认为教育者要懂得潜移默化的重要性,老子教育思想的无为自化、行不言之教、率性而行和生而不有等自然价值取向 , 对当前教育有着积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关键词 : 无为 教育策略 教育理念 0 引言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是在 以人为本 思想指导下的具体实践,体现了以 人 为中心的社会发展目标。这是我国施政中的伟大举措。作为在教育岗位上工作的笔者,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寻找一种 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教育的方法。通过哲学课程的学习,从学习到的中外哲学思想体系中,我发觉世界哲学思想的承前启后、殊途同归的境界。也逐步领会到老子哲学 无为而无不为 思想的博大精深,其实这一思想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及发展规律的理论,本文对这一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中国古代朴素思想结合剖析阐述这一思想在今后教育中的指导意义。 其实老子的思想也是一种以人为本追求生命自身价值的思想。它以人为贵,追求人的自身价值,反对追求外物,用外物的价值来标榜人的价值从而取代人的真实存在。他强调人的自然特质。反对用后天人为伤害人的天然本性。他的思想贵人重生,以人的生命价值的充分发展为目的。老子的教训中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 已显示出人只是万物中的一员,天地和我们的自然环境在道的世界里都有和人同等的地位。这种思想在教育中树立将是难能可贵的。 1 无为 思想的内涵 老子所主张的政治哲学和行事方式的核心是 无为 。在老子看来, 无为 是圣人 治天下 、 取天下 的基本原则。老子提倡 无为 ,其形上依据是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其现实政治理由是 我无为而民自化 、 为无为,则无不治 。无为是针对有为而发的。老子认为,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因此,他大力宣传 无为之有益 。 老子的 无为 ,由于是针对 有为 而提出来的,因此容易被人理解成 无所作为 、 不为 。如《淮南子 修务训》引述的一种观点就认为: 无为者,寂然无声,漠然不动,引之不来,推之不往,如此者乃得道之像。 这是将无为理解为 固执地不为 。《淮南子》的作者反对将 无为 理解成 固执地不为 。《主术训》说: 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以其言莫从己出也。 《修务训》说: 若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事成而身弗伐,功立而名弗有,非谓其感而不应,攻而不动者。 《淮南子》的作者认为,无为是指行为不出于一己之嗜欲、私利,因循自然而为。在历史上,将无为理解成 固执地不为 者毕竟是极少数。但是,将无为视作政治上的无所作为、放任自流者,则始终大有人在。许多人就是由于从消极的方面去理解无为,因而对无为的政治效果持怀疑态度。即使是尊老子为圣祖、奉道教为国教的唐代皇帝们,也有视无为为消极思想的。想特别说一下道家的 无为而治 。它是一个什么意思?是好的东西还是不好的东西?这是 五四 之后道家受到严厉批判的主要论据,即把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一种消极逃避、什么都不去做的主张。实际上他的这种 无为而治 ,具有一种深刻的人性根据。如果我们不是肤浅地理解 无为而治 ,那么它将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汉初很短一段时间里实现 无为而治 ,那当然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政策,但是,一个强大帝国的繁荣和兴盛,正是从那时奠定了基础。至今人们在谈起历史,仍对那段时期充满了憧憬。这不是 怀古 ,而是体现了某种学说的感召力和生命力。 无为而治 有丰富的内含和意蕴,可以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其不同作用。之所以有生命力,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它能顺应人的自然之性。这既不是无政府主义,也不是 无序化 ,而是一种更有人情味的有序化,可以使政治 清明 ,社会 安定 ,人民各展其业,各安其乐。在现代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如果赋予这种 无为而治 以新的时代的内容,那么,它不仅不会抑制社会的发展,而且会使竞争更加合理化、人性化。   无为 是老子的一种哲学观 , 可用于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老子的 无为 思想该怎样运用于教育领域呢 ? 笔者认为有必要先弄清老子 无为 哲学观背后的思想根源 , 理解 无为 的内在含义。老子的思想核心在一个 道 字。老子在使用这一概念时一般有三种用法 : 一是指世界的本源 , 二是指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 三是指社会关系准则。老子认为 , 在宇宙万物产生之前 , 存在着一个形而上的实体 , 它是宇宙的总根源。这个形而上的实体 , 无形无象 , 悄无声息 , 视之不见 听之不闻 搏之不得 , 但确实存在。 道 不仅先天地而生 , 且创生了宇宙万物。 道 创生了万物 , 又蕴含于万物之中。 道 既然为宇宙万物的总根源 , 又蕴含于万物中 , 那么 道 的法则也就是万物运作的根本法则。老子认为 道 混沌未分 , 空虚宁静 , 它的本质是无为的。换句话说 道 的存在是任顺自然的。它对待事物也任顺自然。 人法地 , 地法天 , 天法道 , 道法自然。 道 的法则 , 就是顺其自然。将道的法则推之于人类社会 , 老子认为 , 治理国家也要像 道 对万物那样任顺自然 , 不强加干涉 , 不强以利用 , 不自恃炫耀。提倡 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如果将这一法则落实到人生层面 , 老子认为 , 人应保有自己的自然本性。所谓人的自然本性就是无知无欲 , 柔弱不争 , 像初生婴儿般纯真质朴。可见老子的思想中 , 为 是指扰乱违背甚至破坏事物内在的自然规律的、外在的、强加的行为 , 而 无为 则指保持事物的本性、遵循事物自己发生发展规律的行为。 无为 其实也是一种 为 , 但是一种保持着事物本性、遵循事物自身发展变化规律的 为 。唯其如此 , 才能达到老子 治国 化民 的理想。 笔者通过对 无为 思想的理解,整理了自己若干年来所从事的原则和做法,总结出 无为 的几点教育方法。 2. 无为 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取向 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是一种 政治伦理 ,它只能为某种专制制度或权威主义提供一种理论支持。这是被历代统治者利用来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学,因为它的统治理论在儒家哲学中也能找到某种支持,三纲主义的等级观念和服从意识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儒家哲学在个人层面凡事先 内省 ,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文明,但是过度的 内省 是一种消极对待外部世界的方式。在社会层面,儒家哲学要求一种广泛的伦理秩序,其基本出发点便是家族伦理或家庭伦理。这种伦理是情感型的、不是理智型的,其特点是维系人们之间的亲情般的和睦相处,同时也伴随着家长式的等级制与服从。然后是反映在社会各个层面,在官民之间、师生之间仍然有诸多等级礼仪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人自由发展。特别是在教育上,学生完 全在 老师的管制下学习,按照墨守成规的知识体系学习,成为制约学生主体个体发展。 老子说 : 夫礼者 , 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儒家仁义的根本在于等级 , 等级标明利益差别 , 有差别则使人好争 , 使穷者争富 , 卑者欲尊 , 贱者求贵 , 因此须抛弃礼义 , 取消差别 , 才能避免争夺 , 才能使人恢复纯朴的本性。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 则攘臂而扔之 失义而后礼 也说明儒家礼制具有强制性和欺骗性。可见在老子看来 , 具有强制性欺骗性、薄忠信乱安定、背 道 而驰的礼义也是不值得追求的。其实老子 无为 的人生态度看起来是无所追求 , 实际上只是不追求世俗大众所追求的功名利禄、儒家教育所追求的仁义礼教这些不是异化扭曲残害人的本性就是限制束缚了人类天性发挥的东西罢了。老子说 孔德之言 , 惟道是从 , 善建者不拔 , 善抱者不脱 , 不失其所者久 , 可见老子肯定的是 : 坚持自然本性自我本性的精神追求。 从老子 无为 的人生追求来看 , 笔者认为教育要 以人为本 。人具有共性但也有个体差异,这个人之为人、人区别于动物、这个人区别于那个人 , 与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和由于不同环境、不同经历所形成的已有的个性是有关的,我们即要对人所具有共性的一面以人性关怀,也要区别与个体差异以人性的理解和感化。教育者应该以受教育者先在的本性和经验为教育的基础和起点 , 循着受教育者的自然本性而发展他 ; 教育应该回归到受教育者精神的培养和引领、帮助受教育者寻找精神的家园上来,以达到共同进步,个体不同发展的目标。 3 无为 的教育策略-无教而教 老子说 : 为学日益 , 为道日损 , 损之又损 , 以至于无为 , 无为而无不为。 无不为 是最终的目的 , 无为 是达到这一目的的一种手段。老子又言 为无为 , 则无不治 。 治 是最终的目的 , 而 无为 是为了 治 而采取的一种谋略。老子究竟是怎样行 无为 而达到 无不为 , 行 无为 而达到 无不治 的呢 ? 这种 无为 的策略又该怎样运用于教育实践中 ? 老子说 圣人处无为之事 , 行不言之教 , 知者不言 , 言者不知 , 无有入无间 , 道隐无名 , 夫唯道 , 善贷且成 , 视之不足见 , 听之不足闻 , 善行无辙迹 。在老子看来 , 道 生育万物 , 教化万物 , 却始终不露面 ; 道 视之不足见 听之不足闻 , 幽隐无名 , 无迹可寻 , 但力量非常强大 , 无有入无间 ; 道 它隐身而作 , 行不言之教 , 它悄无声息地 , 潜移默化着万事万物。可见 : 道 之 无为 是一种默化潜移。作为一种策略 , 老子的 无为 当然并不是真正地撒手不管 , 彻底放弃。形式上的 无为 , 其实质是无所不为。在教育领域中如何实现 不教 而又 无所不教 , 做到不刻意去影响学生而又使学生无时无刻不受到影响呢 ? 自然我们想到 身教胜于言传 。作为教师, 传道、授业、解惑 是我们的天职,这里传道、授业的身教实践对学生的影响更是巨大的,作为一个家庭教育者,对待自己的孩子更是如此,家庭教育是由家长在家庭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的。父母是子女模仿的第一个榜样。父母言行的权威性,对子女的成长起着长期的、持续的、反复的作用。子女在与父母共同生活中,从父母的一言一行中接受教育,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其熏陶。父母榜样的作用,对子女幼小心灵的影响尤其大。家长应言行一致,表里一致,对人要求与对己要求一致,为子女树立良好的、可仿效的形象。否则,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乎 。我在上一篇论文《论 素 质 教 育》 中也曾谈到,文化的熏陶可能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这种因素是至关重要,家庭环境、学生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这些环境可能别任何的直面教育来的真实和有力量。仔细研究 熏陶 一词的含义,正可以诠释 无教而教 的内涵。 那么如何在教育过程中运用 无教而教 的方法哪?笔者认为就是 熏陶 ,熏陶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潜移默化的教育应该注意潜课程的设置。潜课程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潜移默化式教育影响的那部分内容 , 通常包括渗透在课程、教材、教学活动、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和家庭及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价值、态度、习惯、礼仪、信仰、偏见和禁忌等 。 潜移默化的教育应该及时抓住时机 , 利用情境。 情境 是指人必须对其作出行动的各种具体细节的总和 。当我们询问一个人的 情境 时 , 指的不仅是这个人所占据的位置、条件或环境 , 尤其意味者我们必须要从另一个人的存在角度来理解情境。 自然的成长发生在管理家庭、社会、互动、玩耍、运动、日常任务、工作等等空间里 , 每个人始终都处在某个情境之中。这些情境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 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而然的、并非事先计划好的情境 , 让学生从中受益。当然不是从自我对情境的理解出发去强加说教 , 而是 必须从另外一个人的存在的角度来理解情境 。对于教育者来说 , 即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情境 , 从而施予教育。这样的教育抓住了时机 , 顺应客观的境 , 也顺乎主体的情 , 用老子的话来说即 顺道而行 无为而治 。 4 无为 蕴涵的教育管理方法-以退为进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不仅是 传道、授业、解惑 的老师,还是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者。面对众多的学生,如何解决复杂的情形和个体偏离教育目标的矛盾,是关乎教育秩序的问题。没有良好的教育秩序和纪律,就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也就不能真正的教书育人。如何管理众多具有个体差异的学生和复杂的矛盾呢?笔者认为刚柔相济的 无为而治 是一个 以人为本 的和谐的办法。 老子《道德经》有言: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腹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规律是不可否认的,都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只有尊重规律,利用规律。水遇热变成蒸汽,这是客观存在,无法改变,但我们却可以用这一规律来生产暖气,制造人工降雨等等。这正是说明,我们不要刻意改变一般的规律,而是顺应它,利用它。有个成语叫: 四两拨千斤。 讲的是以柔克刚的道理。在教育管理过程,我们回遇到各种性格的学生。俗语说: 百人百心,百人百性。 有的人性格内向,有的人性格外向,有的人性格柔和,有的人则性格刚烈,各有特点,又各有利弊。然而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往往刚烈之人容易被柔和之人征服利用。管理者需善于以柔克刚。 一块巨石如果落在一堆棉花上,则会被棉花轻松地包在里面。以刚克刚,两败俱伤,以柔克刚,则马到成功。 在马克斯 范梅南 教授的《教育机智 教育智慧的意蕴》 一书中提到过这样一个例子 : 肯尼匆匆忙忙写完了指定的作文 , 但老师指出他并没有真正写好。他跳过了几个部分 , 也没检查拼写 , 且字迹潦草。老师试图让肯尼理智些。 你同意你能做得更好些么 ? 老师这样问道。 我不会再写一遍的。 肯尼毫不动摇地说。他很可 能将 老师让他理智些的要求体会成不合理的了。但老师坚持 , 她不会接受没达到肯尼的标准因而没有做完的作业。她对肯尼说 : 瞧 , 假如你没有能力做到比这更好些 , 那么我就可以接受它 , 但是 , 我知道 , 肯尼 , 我尊重你的智力和能力。在我的脑海中 , 你是一个好学生。 肯尼气愤地回到座位上 , 炫耀地拒绝继续做作业。他坐在那 , 做出挑衅的样子 , 两个手臂挽起来 , 合上书本 , 眼睛直视前方 , 嘟哝着说他已经受够了 ! 有些孩子惊奇地看着他。肯尼在显示对峙和抵抗。他肯定要有麻烦了。但是 , 老师似乎对肯尼不理不睬 , 她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同学那儿。她知道肯尼有一种自傲的性格和强烈的自尊心。肯尼不喜欢别人告诉他怎么做。然而 , 老师接受肯尼的针锋相对的挑战既对肯尼不好 , 也不利于课堂气氛。老师回避了对肯尼的对峙作出直接的反应。老师保持沉默 , 不理睬他的装腔作势。过了好一阵 , 肯尼冷静了下来 , 这 时 老师从眼角的余光望去 , 注意到肯尼终于重新打开了书本 , 继续做作业。他开始明白了一项作业真正做完意味着什么。很可能下次他将作业给老师看时 , 会有很大的改进。在这个故事中 , 老师对肯尼的挑衅采取的是一种克制、忍耐与沉默的方式 , 从而达到了教育的目的。老师的 不理不睬 沉默 回避 , 是一种不行动 , 是一种无为 , 正是这种不行动这种无为很好地解决了问题。有时教育中最好的行动就是不采取行动 , 最好的 为 就是 无为 。 5. 无为 蕴涵的教育理念-约束有度,宽容为怀 老子日: 以无事而治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朝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位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也就是说,忌讳之事越多,越是缚了民众的手脚,人民就越发贫困;国家统治的工具越是先进,社会就越加混乱难治;人越是机谋奸诈,新奇古怪的东西就越多;法律制度越是完备,犯罪的人也就越会增加。所以,老子主张: 无为而民自化,好静而民自正。 概而言之,老子所提倡的正是为职者要 无为而为 。 汉朝时的曹参原来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一员大将 ,随刘邦南征北战,立功颇多。天下统一后,汉高祖刘邦封他为齐地宰相。曹参战场上骁勇善战,勇猛异常,可以说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战场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但是,在从政为政的方面,曹参却是外行,不知该怎样才能将齐国治理好,曹参受封,接任宰相之职后,心中着急,不知如何是好。一到齐国,曹参便传令召集国中所有学者,向他们咨询为政要领。人多方法必然繁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抒己见,众说纷坛,却又莫衷一是。而且,各有各的见解,各有各的论据,听来都颇有些道理,曹参更加为难,不知该听谁不该听谁的。正在左右为能之际,忽有一人说: 大人,我齐国国中有一老者,深造黄老之术,处世理事十分高明,大人不妨将他请来,咨询一二,或许会对大人有所稗益,请大人斟酌。 曹参大喜,忙命人去请。很快,这位老者被请了来。曹参便问: 请问先生,我若为政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老者淡然一笑,答曰: 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 意即为政的方法贵在清静。以清静为本,人民自然就能够过上安定的日子。曹参听完,思索片刻,乍然醒悟,茅塞顿开,感谢老者点化,并按老者所言行事。此后,齐国在曹参治理下果然是社会安定,百民乐业。曹参也因此美名远扬,堪为一代名相。 后来,曹参被擢升为丞相,离任时他叮嘱接任齐国宰相的官员说: 为政尤应慎重处理好两方面的问题,那便是应谨慎处理人民诉讼与市场纠纷。 接任官员奇怪地问: 政治之中事务繁多,芜杂得很,除了大人所言的两方面不是还有很多紧事需要办吗? 曹参摆手道: 不然,在这两类事件中,善与恶并存。对于恶的若极为严厉地加以禁止或取缔,使得恶人无处容身立命,他们必然会生出恶念;反而破坏了社会的安定,愈是治理愈是混乱。所以,我提醒你处理好这两类问题。 曹参的话语便是黄老无为之术之旨。善恶同生同灭,相反相成,极端地不容恶,则也便失去了善。为职者只要能够把握要害,大可不必逢乱必管,积极 有为 。 此道对于教育者依然适用,而且大有好处。那么作为教育者不能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严格要求学生, 老子的 无为 其实是给受教育者自由发展、自主发展的空间 , 是一种适当的放手。试看现实的教育生活 , 尤其是初级中学 , 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 : 在教学方面 , 老师们为学生布置好学习任务 , 安排好学习时间 , 划出重点。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地去做 , 最后考试就可以了 , 但学生就是不听 , 不学。在管理方面 , 校纪校规、班纪班规、各种惩罚条例 , 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地约束着学生的言行举止 , 但学生的违纪违规现象就是屡禁不止。老师们耗尽心机也不见成效。即使见出成效 , 培养出来的也是一些不能独立自主、不懂得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没有自制力的学生。他们一旦离开了老师的详尽安排和严格管理 , 就不知所措 , 无所适从。其实老师们该放手时就要放手 , 有时 为 不如 不为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在班级管理上强调民主管理 , 学生自我管理 , 自我约束。从班纪班规的制定、执行到监督 , 从日常事务到课堂教学 , 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做的就让学生自己做 , 能让学生参与的就让学生充分参与 , 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日益加强 , 管理与教学都取得显著成效。老师 无为 , 学生才有更多的机会 为 。学生的一切能力 , 尤其是独立自治能力就是在他们自己 为 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因此 , 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长远利益 , 老师们该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 对学生的管理在不同方面要有张有弛,对待不同学生要有灵活的一面,尊重他们,奖罚有度。真正体现 以人为本 。陶行知当校长的时候 , 有一天在校园里巡视 , 看到一个男学生在用泥块扔另一个学生。陶行知看到了马上制止了这个学生的行为 , 并叫他在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去等自己。当天放学后 , 陶行知迟到了几分钟去办公室 , 看到这个学生已在办公室门口等他。陶行知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给这个学生说 : 这是奖给你的。 学生感到不解 , 陶行知解释说 , 因为你是个遵守时间的人。说完又拿出第二颗糖给学生说 : 这也是奖给你的 , 因为你用泥块扔同学的时候 , 我叫你住手 , 你就住手了 , 这说明你是尊重老师的。 学生接过糖。陶行知又给出了第三块糖说 : 这是奖励给你的第三块糖 , 因为你是个有正义感的学生 , 我已调查过了 , 你之所以拿泥块扔同学是因为你看到那个同学在欺负女同学 , 你看不惯才会扔他的 , 可见你是个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做斗争的人。 学生听到陶行知这样说 , 很不好意思地说 : 校长 , 但我扔的不是坏人 , 是我自己的同学 , 虽然他欺负同学不对 , 但我也不应该扔他。 陶行知笑着说 : 好了 , 我们今天的谈话结束了 , 你可以回去了。 在这个故事里 , 陶行知一改惯常的做法 : 学生犯了错 , 给予批评、教导 , 却反向而行 , 给予学生奖励。学生向同学扔泥块的行为 , 本该被否定和批评的 , 陶行知 先生却在这该否定的行为中去找值得肯定的地方 , 并给予奖励。 陶 先生对于学生的错误行为看似不为、不理 , 实则达到了让学生自己省悟错误的效果。这种教育思维 , 不正与老子 无为而治 的思维不谋而合么 ? 无为而治 为宗旨的政治哲学就是人们常说的 黄老之术 。纵观中国历史长廊,有不少出名的政治家为政都采用 黄老之术 ,以无为而为,由无为达到有为。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我们也应该积极思考,把 无为 思想引入到教学管理中。 第一,教育者应尽量少地对学生发号施令。如果只让其他人依令行事,势必会打消其他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必然会激起别人的逆反心理。如此一来,规矩越多越严,越是无人执行,倒不如指出方向,交由学生自己灵活学习处理。 第二,教育者对学生或其他人的学习活动应尽量避免干涉或介入。事物没有完全相同的,人与人的思维方法也是干差万别,甚至差异很大,不可能千人一面。故此,教育者不应对过多地干预学生的学习,更不能多这个人方法不对,那个人应该如何如何。更没必要在一旁指手划脚,这样非但帮不上忙,弄不好还会帮倒忙。教育者应当相信学生都能学好。俗话说: 条条大路通罗马。 达到某一目的,实现某种愿望不一定就必须像教育者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不一定必须按照教育者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只要最终达到目的即可,教育者不必要天天监督检查介入,应保持学生相对的独立和自主。 第三,教育者不能以过多的要求给学生造成沉重的负担。 聪明的教育者并非无所事事,撒手不管,而是细心留意学生们的心理状态,情绪动向,把握大的方向和整体。遇到问题时,应镇定自若,自然轻松,恰似春风拂水,给学生百倍的信心。 6. 结束语 我在分析整理 无为 在教育过程中的意思时,我有一种淡定和释怀。老子的 无为 暗含着深刻的教育思想,老子的 无为 虽然跟我们隔着几千年的历史 , 但仍能给我们启迪 , 值得我们思考。最后不禁想起来我在两年前写过的一篇论文《不完美的管理,完美的结局》 ,笔者认为 不完美哲学是引导完美结局的必修课 。在《项目管理》讲座时多次引起听者的共鸣,现在想起来,其实这个道理就是老子的 无为 思想,这里也正好作为本论文的结束论题。 作为教育者,我们最大的愿望是培养所有的孩子取得好成绩,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也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遵纪守法,成为有为青年。但是,事实不是这样,总有一些学生不好好学习,也总有一些学生违法乱纪。作为教育者我们有时很困惑,有时也很生气,怒其不争,哀其不兴,总没有一个完美的教育结果。笔者认为,这样的教育者最后都不能得到完美的教育结果的,因为我们对学生的要求太完美了,完美的教育过程和教育目标是不能达到完美的教育结果的。笔者认为,老子的 无为而为 正可为其注释。在工作中我们需要容忍很多的不完美,如不完美的学习成绩、不完美的学生行为、不完美的课堂纪律、以及不完美的论文等。所有这些对不完美的容忍和认可,可以统称之为 不完美哲学 。我们需要正视这种不完美。尽管由于不完美的评价机制和个体差异,造成了不同的不完美现象,但是,我们用另外一种心境对待它,避开学生的缺点,促进其优点的发挥,让每位学生扬长避短,发挥特长。当我们尽力而为了,当不同学生在不同的方面取得了进步和成绩时,当我们自豪自己桃李满天下时,我们就会知道,其实我们已经得到了完美的结局! 参考文献: 《老子》第 37 、 57 、 3 、 75 、 43 章。 李秉德. 教学论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马克斯范梅南. 教育的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尹志华 试析北宋《老子》注家对无为的诠释, , 韩慧健,不完美的管理,完美的结局, 韩慧健,论素质教育 http://www.book8.com/cats/xdwx/w/wuxinming/fybf/025.htm 谭 静 覃永县,老子无为思想对教育的启示,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 年第6 期; 张有龙,老子道论及对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启示,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ol .19 No13
个人分类: 思考|5709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6: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