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校生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做好自己
huoyu314 2013-2-23 13:37
研究生生活已经过去两年半了,还有最后几个月时间,自己恐怕就要和20年的学校生活说“再见”了。不知道是自己太脆弱,还是太幼稚,还是被长辈们教训的太多了,认为社会是很现实很复杂的,因此对于社会工作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惧感! 自已在小学时总认为小学需要读6年,太漫长了,可能一辈子都不会上完,但是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时间也好像变得越来越快了,转眼间自己已经读了将近20年的书。我一直有个问题,自己需要什么,自己有什么意义。可能在大学之前我一直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但是随着自己接触项目的增多,我慢慢体会到学习是自己往实践方面转化的强有力基础。而大学是一个转化阶段,研究生是一个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提升阶段。等真正到达工作岗位之后就需要直接参与到实际中去。因此学习和实践二者缺一不可,是人生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 明白了自己技能实力所应该掌握的基础之后,其实如果想要进一步成功,还需要培养自己的情商。如果一个特别有能力的人,连最基本的和人交往都不会的话,那他是不会得到重用的,原因是中国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如果你首先连自己都介绍不出去,就算你有再高的能力,你传达不出去,别人也不能感受到,毕竟现在快节奏经济时代,没有人愿意花太长时间去了解你。除非真有伯乐,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一旦自己有能力后,就需要展现自己实力,不要唯唯诺诺,要有担当,有勇气,有自信。这样一旦有机会的话,你就会平步青云。 综合自己整个学习及找工作经历,使我深深感受到人就应该凭借真实专业技能,充分展示自己,不要做书呆子,也不要做夸夸其谈的骗子,做好自己,面向人生未来充满机遇的坎坷之路!
26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花开的日子
热度 46 YC2011 2012-9-15 16:57
花开的日子
花开的日子 曾泳春 昨天我和一个硕士生讨论完课题之后,又聊了一会儿人生。人生这个词似乎很大,但我理解的人生,就是我们脚下一直在走着的这条路。这个硕士生已经到了最后半年的时光,开始考虑择业、成家这些人生之事。他说两年多的硕士生涯,让他逐渐对科研有了兴趣,他觉得如果能留下来继续读博,是一条很好的路。他喜欢学校生活,更重要的是,他逐渐发现了自己本科四年因为所在的学校比较差而埋没了的潜能。但是,他又觉得从小一直呆在学校,似乎有长不大的感觉,他希望能出去工作二、三年,找找长大(其实是成熟)的感觉,再回来读博。他有些犹豫的样子,这是可想而知的。这是他们花开的日子,也是人生到达三岔路口的日子,总会因为要面临选择而迷茫一下。 我不算短也不算长的职业生涯,远远算不得成功。我在硕士毕业时,有这么几条人们惯常认为的比较“ 高端”的路线:在上海进外企、回家乡进商检局、出国留学、留校做学术。这几条路线对我来说都不难,进外企是导师帮我找好的,家乡商检局是父母帮我找好的,出国留学也是可以和一群准备出国的同学一起按部就班完成的(考托考G对年轻时的我来说都不是难事),留校做学术在当时更是容易,当时留校一点都不热门。但这几条路我一条也没选,却去了广东的企业。企业是我人生中完全未知的一个领域,我很想去看看,于是我就背起背包去了。在那里渡过了6年半的人生之后,我又通过读博回到了大学校园,在过了而立之年之后才开始了学术生涯。 鉴于我对职业的选择,根本就缺乏长远规划,只是凭当时的想法,就义无反顾地去做,“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所以相比于许多经常给自己树立由近及远的人生目标的成功人士,我走着的是一条比较随心所欲的人生之路。也因为如此,我从来不太敢给学生指路。我的学生,大都是从本科较差的学校过来的。我不否认那些拥有基础好的“高端学生”的导师,比较轻松就能出成果,所以我也很想带那些“高端学生”。但事实就是如此,找到我名下的都是基础并不那么好的学生,看着他们真诚的脸庞,我们成了师生。而在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这些学生有着良好的潜能和资质,只要有端正的态度,都能做出不错的成绩。所以他们的态度,反而是我关注的。我的学生们有着一种朴实的人生态度,他们当然追求更好的生活,因此到这个学校来读研读博的态度很明晰,就是为了improve一种生活状态。而这样的态度,其实与我当初从企业去读博的态度是一致的。 所以,我从来没有因为他们没有追求优秀和卓越的人生理想而看低他们,而一直是鼓励他们这样似乎比较平庸的人生目标的。优秀、卓越是属于少数人的,而绝大多数人中的我们,其实都是凡人,都注定了有一个平淡无奇的人生。但我们在追求自己并不优秀的人生目标的路上,踏踏实实地做着我们该做的事,在做事中寻找到快乐,就会成就属于每个人自己的人生——虽然平淡,但依然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美丽足迹。 我一直认为,人生没有优化的路线。在我们长长的一生中,也不可能一直保持一种状态。我们时而会发奋,时而会懒散,都是必经的过程。一路跑步前行、眼睛只盯着前面的目标的人生,会忽略了很多美丽的风景;而永远懒散的人生,则会失去很多让人生更有意义的机会。而无论你做什么,都要心悦诚服于自己的选择,就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得幸福。而作为导师,我不敢也不会给学生指路,我只能是用我走过的路来影响他们,如果他们觉得我还算优秀,努力要比我更优秀,我当然很高兴;但如果他们并不选择优秀,只想过幸福平淡的人生,我会告诉他们:其实导师和你们是一样的,我们都是平凡的人。 于是,昨天我和我的硕士生聊完之后,我微笑着说:这是你们花开的日子,你选择的路很好,而我,会在这里等着你。 罗大佑,《 闪亮的日子》。 那些平凡而美丽的花儿(随心所欲之照,绝非摄影作品)
8863 次阅读|85 个评论
一年的硕士生活与感受
majiayu 2012-6-4 17:22
经历了五个月的昼昼夜夜的学习,我终于如愿以偿的迈进了攻读硕士的门槛,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回报了养育自己的父母及帮助过自己的好朋友。未来三年的硕士道路怎么走?硕士生活又会是什么样子?硕士毕业后何去何从?一系列新的人生道路问题又产生了。不用说,任何一个有远大理想的青年都会勤勤恳恳,奋发有为的努力工作学习,为了实现自己的最终目标而不懈奋斗。所以,入学前就为自己定了一个严格的标准,而且对硕士生活充满了期待。 毕竟现实和理想之间是有差距的,而且有的时候这种差距是很大的。到了学校生活几个月后,许许多多的事情与我想象的截然相反,还有一些问题是我之前根本就没有预料到的。地区文化的差异,学校学术氛围的不同,人的办事风格及道德情操的不同都呈现在了我的面前。我也深知在中国现有的国情下,人只有适应了环境,才能进一步的改造环境。但是我也深知人要追求进步向上的环境,抵制退步落后的环境。我认为在学校任何没有学术氛围的环境都是退步落后的环境。人的天性是趋利而避害的。在我们这样一个年龄,应该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主见地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一个人的思想觉悟决定了他的人格修养,决定了他未来可能达到的科研成就及社会地位。一个没有觉悟的人是不会有很大的成功的。李开复有这样一句话:结交有志之士。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和一批与自己有着共同理想信仰的进步人士,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这种人与人的结交绝不是通过利益,强迫的方式实现的。很难想象一个有着崇高人生追求的进步青年如何能与一群没有做人准则,没有道德修养,没有远见卓识,没有理想信念,只知道谋取私利,依附他人的落后分子在一起。一只凤凰想要获得一群麻雀的肯定与赞扬是不可能的事情,就更不要说在一起谈天论地了。 在现实下,我选择了封闭自己,我不知道这样做是对是错,总之我不会有任何的留恋,毕业的时候也不会带走一片云彩。
24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年的硕士生活与感受
majiayu 2012-6-4 17:22
经历了五个月的昼昼夜夜的学习,我终于如愿以偿的迈进了攻读硕士的门槛,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回报了养育自己的父母及帮助过自己的好朋友。未来三年的硕士道路怎么走?硕士生活又会是什么样子?硕士毕业后何去何从?一系列新的人生道路问题又产生了。不用说,任何一个有远大理想的青年都会勤勤恳恳,奋发有为的努力工作学习,为了实现自己的最终目标而不懈奋斗。所以,入学前就为自己定了一个严格的标准,而且对硕士生活充满了期待。 毕竟现实和理想之间是有差距的,而且有的时候这种差距是很大的。到了学校生活几个月后,许许多多的事情与我想象的截然相反,还有一些问题是我之前根本就没有预料到的。地区文化的差异,学校学术氛围的不同,人的办事风格及道德情操的不同都呈现在了我的面前。我也深知在中国现有的国情下,人只有适应了环境,才能进一步的改造环境。但是我也深知人要追求进步向上的环境,抵制退步落后的环境。我认为在学校任何没有学术氛围的环境都是退步落后的环境。人的天性是趋利而避害的。在我们这样一个年龄,应该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主见地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一个人的思想觉悟决定了他的人格修养,决定了他未来可能达到的科研成就及社会地位。一个没有觉悟的人是不会有很大的成功的。李开复有这样一句话:结交有志之士。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和一批与自己有着共同理想信仰的进步人士,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这种人与人的结交绝不是通过利益,强迫的方式实现的。很难想象一个有着崇高人生追求的进步青年如何能与一群没有做人准则,没有道德修养,没有远见卓识,没有理想信念,只知道谋取私利,依附他人的落后分子在一起。一只凤凰想要获得一群麻雀的肯定与赞扬是不可能的事情,就更不要说在一起谈天论地了。 在现实下,我选择了封闭自己,我不知道这样做是对是错,总之我不会有任何的留恋,毕业的时候也不会带走一片云彩。
205 次阅读|0 个评论
统计是如此的重要
热度 1 klymzkm86 2012-5-21 15:40
原来没有重视统计(包括试验设计)和数学的学习,现在后悔的很啊。 翻开学术论文,一看到“试验方法”这一节时就头痛,什么这种试验设计,那种统计模型。很多还上来很多公式,一看就不知所措了。 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现在的科学研究几乎没有离开统计的,里面涉及了大量的数学方法和试验设计的内容。作为一个走完学校生活的过来人,俺真心的告诉那些见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把统计学好吧。
1957 次阅读|1 个评论
那些无处安放的青春(上篇)
hbytl 2011-11-6 10:07
那些无处安放的青春(上篇)
差不多二十多年纯粹的学校生活,尽全力做一个父母眼里的乖孩子,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并且已经习惯沉溺于故纸堆,从中挖掘那属于自己的骄傲和自信,期间不乏惆怅,也不乏反抗,当然,这些都是内心里浮起的一丝丝涟漪,在还没有汇聚成波浪之前,早已被自己假设好的种种可能性扼制住,从而选择继续无聊且乏味下去。 也不知是那一天,经历了多年的学校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我们都已经不再关注为什么会这样,日子也已过的心安理得,心是麻木的,人也就麻木了。甚至再也没有精力拿出一点点时间去独立思考,早已谙熟学校环境的一切,来则来,去则去,从没有风险,偶尔还会有所收益,是什么不重要,以何种方式用此收益再去空手套白狼才重要,一旦中了,便一发不可收拾,一个套子接着一个套子,乐此不彼的看似忙碌着,直到自己快要喘不过气的那一天,才隐隐约约的意识到,那些套子原来如同上吊时多加了保险一般,撕得掉这个,撕不掉那个。 喘不过气的我们想着,没事,有这样的幸福环境,总能恢复过来,依然继续迷离。 每个人总要独立地走自己的路,也一定要靠自己的双腿,但从来没有意识到,学校教育给予我们的竟是那么残缺,我们一直被动地选择双腿并在一起蹦着走,如同恐怖电影中的僵尸,亦如同澳大利亚的袋鼠。加之我们民族本性中的虚幻情致,满脑子的才子佳人、柳絮飞花(王树增《1901》)。最终,形体没练好,性也没修好。 有一天,我们毕业了,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学生,我们留恋校园,有时也不是真心留恋,至少不是很纯的那种,而是害怕离开,学校把你我推向社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走路的方式是那么怪异,大街小巷忙碌的身影,行云流水般的步伐让你我迷惑,很自然地开始不自信起来,直到此时此刻才发现,在差不多十分之一人生里学来的不仅不能致用,反而成了脑子里最深的桎梏。 结论是:做学生时,我们明知目前学校教育的某些失败,却只能选择一次次被失败。
2030 次阅读|0 个评论
时间在一秒一秒过去……“厚积”要“积”到什么时候?
热度 2 luoyangyang 2011-10-13 18:07
一年了,来到这个学校生活已经整整一年了。这一年的每一幕还是那样清晰,闭上双眼,过去的回忆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回演着。曾经的我是一个不懂科研的小屁孩儿,无知,懵懂,现在呢,我是不是该称自己为一个在科研边缘游荡的研二小硕呢?我这样说的时候,是很没有底气的。因为科研是要看成果的,而我什么都没有……我拿什么来作为称为科研小硕的资本呢?我没有。 我不是不想去为“科研”付出,我付出过。许多个周末在图书的世界里去寻找自己的研究兴趣,在科研大师的成果世界里细细品味他们的付出是那样有意义。从这里我知道了,科研的些许精妙,些许乐趣,作为科研人需要的素质和药耐得住寂寞,而又不甘寂寞的那份热情。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一个科研人的不容易。清贫寂寞的生活中,只有心中那份激情在燃烧,并且久久不灭。科研--要付出,要寂寞,要清贫。 我是个很不自信的人,周围有说让我当个科研人吧,我笑了笑。并不是说我不愿意,我是很愿意成为科研队伍中的一员的。可是,我没有成果。我已经做的,只不过是一推知识方法堆积罢了。我想应用验证一些观点,可是收到一些些条件的限制,数据,技术,时间,等等。我是个笨脑袋,转得不够快,但是还是能转的,可是我急。我做想很快出成果的事情,这显然是达不到的。看着大家谈论到自己的丰硕成果时,我只会做个倾听者,只能做个倾听者,内心里:我多么期望能有发言权啊! 老师告诉过我,说这是厚积。可是我什么时候才能够薄发呢?积累是一个过程,这个我知道,可是我更希望知道的是,这个过程到底会有多久,有多长。厚积是该有多厚才叫厚积,多厚的厚积才能换回薄发呢。薄发的开始只是个“发”只要是能发就是我的第一个小小愿望。 洒下的种子,正处于浇水施肥的阶段,我要它长成参天大树,我要继续细心培养,那就继续厚积吧。 成果那只是一种结果,过程还是必要的,也是相当重要的。 事实证明,底气是积累出来的,是过程熬出来的。
4726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6: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