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拼爹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台湾大选反应出,普通民众不认的拼爹时代已经结束
热度 15 laserdai 2014-12-1 22:01
这次台湾大选根本没有关注,因为很多年前关注了很多也理解和明白了很多,借用一句话:台湾民主是国际玩笑。加上诸多方面的关注和人生阅历的增加,我对西方民主总是嘲笑地看着。 这次结果出来后,还是被动关注到了,结果出现了一点新动向:拼爹时代已经结束。 拼爹的本意就是说自己没有那么大的本事,甚至其实是弱智,然而依仗亲爹/干爹/家族的权力或影响力达到拿取领导/主导地位。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家族专制统治,本质就是拼爹。 欧洲很多国家王室的继承其实也是拼爹。 美国也拼爹,比如布什总统系列,肯尼迪家族系列等等。 当年孙中山和袁世凯的互动本来打掉了拼爹的传统;可惜随后蒋介石和汪精卫的互动没有做好,蒋介石使用了上海小瘪三的下三滥手段打掉了汪精卫,扶持了蒋经国,使得拼爹时代的经历了复辟。这次金三胖子一样的连胜文败选,就是民众对拼爹的摈弃,再次实现了历史的进步。如果回到从前,屁民出身的陈水扁的胜选也是民众对拼爹的轻蔑。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打破了中国历史上的家族统治的拼爹游戏,这是一个伟大的进步,这也是我认为目前中国的统治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政治制度。 台湾这次大选透露出普通民众内心深处对拼爹的轻蔑,海峡两岸普通民众的内心深处都是一样的,杭州闹市飞车撞人,还有“我爸是李刚”都是拼爹的典型,都遭到普通民众内心深处的彻底厌恶和痛恨,这样的人根本不可能被选为领导人,就算通过某种权势或者手腕当上了领导,民众心里不会服气,在不能用手投票上街上网表达意愿的情况下,他们会用脚投票。最近几年和今后若干年中国大批精英移民外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2822 次阅读|43 个评论
中国的拼爹与美国的拼子女
热度 41 jiangjiping 2014-10-4 23:49
中国的拼爹与美国的拼子女 蒋继平 2014 年 10 月 4 日 据说中国社会有一段时间盛行拼爹的风气。 在这种风气下, 有家庭背景的孩子, 依靠父亲在社会上的地位, 在上学或者求职过程中占有一定的优势。 也有的孩子在社会上闹出乱子来后, 为了免受惩罚, 就会亮出父亲权力的大旗,希望依此方式摆平事端,开脱责任。 这就是著名的“我爸是李刚”事件。 在美国,尤其是学习和生活在美国的华人, 他们的孩子一般不会有这种拼爹的想法和作为。 这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在美国的身份地位和处境都差不多。不管这些华人来美国前在国内的身份地位有多么的不同, 教授也好, 官员也罢,他们到达美国后, 一般还得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来谋生, 而这种谋生的方式和途径几乎差不多。 所以,希望在美国通过父母的身份地位来影响自己的前途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也是行不通的。 不过, 我注意到, 在美国, 拼爹的现象不明显, 但是, 好像有一种拼孩子的倾向, 即使美国人也是如此, 华人更是明显。 我的感觉来自于身边的一些交往的印象。 比如说, 我的美国老板和同事在与我交谈时, 他们从来不会问及我的父母的情况, 而会经常非常关切地问及我的子女的情况, 尤其是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 在什么大学读书, 学的是什么专业等等。 他们也会主动地介绍他们的孩子的情况, 但是, 绝对不会提及他们父母的情况的。 除了私人交谈有这种倾向外, 公司的新员工介绍更是只介绍员工本人, 配偶和孩子们的情况, 从来不会提及他们的父母的情况的。 在华人圈子中,这种拼孩子的现象非常明显。 平时交谈的话题几乎大部分集中在孩子们身上, 某某的孩子上了什么大学, 学的是什么专业, 是读研究生, 还是工作, 有没有结婚等等。 我仔细地分析了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 我觉得这跟社会文化背景有关。 中国的社会背景对人的身份地位很看重,父母的身份地位是权力的具体体现。 而在中国, 权力就是可以利用的有利资源。 在美国, 提倡人人平等, 权力是人民给的, 也是用来为社会和民众服务的, 不能用来为私人的目的服务。 而且, 绝大多数华人的身份地位都几乎差不多, 几乎没有任何特权可用。 但是, 他们的孩子在平等的条件下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 在这种环境下, 孩子们的表现体现了他们本身的才能。 而孩子们的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父母的基因。 这是拼孩子的最主要原因。 父母的身份地位属于历史, 代表着过去, 孩子的表现属于现实, 关系着未来。 中国注重历史, 以历史为光荣, 为骄傲; 美国的历史很短, 没有资本为此感到光荣和骄傲, 因而,更注重现在和将来。 因而,我认为, 中国社会的拼爹现象实际上是拼历史, 历史是中国的一大优势; 美国的拼孩子现象是拼未来。 历史是过去和事实, 未来是希望和未知。 令我感到有些欣慰的是, 中国的拼爹行为只是发生在中华大地上, 而美国的拼孩子趋势主要发生在美洲大地上。 令我感到有些焦虑的是, 在全球化趋势下, 当这些孩子在全球的舞台上一起拼比的时候, 具有历史优势的中国孩子与代表着未来希望的西方孩子一起博弈时,谁更有优势和胜算?
个人分类: 万花镜|16687 次阅读|88 个评论
由“关系型”社会想到的
热度 3 feike0220 2013-7-19 07:06
身在农村,从小一直在农村长大,上中学之前没有什么波折,成绩一直很烂,没有想过上大学甚至更远,当时总是感觉自己太笨,将来咋办,难道就要种一辈子地,当一辈子农民。这个痛苦的念头在我上高中之前折磨着我,但是成绩告诉我这就是现实。当我真正迈进高中那一刻,我思想解放了,憧憬着大学的美好。 来到大学,发现大学依然是一个学校,不同的是不再有老师的管教,也是一个小社会,这里面存在利益关系,信息的接收也很快捷,尽管不在社会上混,但是大局势、大动态还是会了解得到。 这是一个拼钱拼关系的时代,不管是社会上,亦或是学校,混得开的人都是关系好的人,关系好的人大都是舍得花钱的人,这是一个普通的定律,很明显这就决定了不是所有人都能混的如鱼得水,毕竟家境不同。 仔细想想,从接触的人里面,不难看出,家境好的,除非是人品有问题,有点儿头脑的人都会把精力放在人际交往上。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不管这个人是个什么人,只要他跟你掏心窝,你就会对他有亲切感,如果再吃吃饭喝个小酒就感觉还不错啊。人是很感性的动物,你对他好他自然会对你好。 对于很多事情,真的很纠结,不知道是自己太顽固了,还是从骨子里有种不服气的精气神儿,对于很多事情都真心看不惯,比如溜须拍马、老谋深算、欺上瞒下,这些事情真的很正常在这个社会,人如果太介意这些,每天会很痛苦的,我深有体会。 接触社会多了,发现礼多人不怪,好话说多了也没人感觉腻,你让我三分我让你一厘,这个社会真的很现实,有时候碰壁就是因为硬碰硬,鸡蛋碰石头,肯定结果不用想就能预料到。 人真的很傻,用大好时光去拼了命的挣钱,再后来就是用挣到的钱来修补自己坏掉的身体,这在身边的家庭里太普遍了,现实的压力所致。 人都是被压力被现实压得喘不过气,归结到底大多是因钱所致。有时候真羡慕远古代的自给自足,真羡慕那种融于大自然生态圈、食物链的人们,优胜劣汰,适者生存,那才是公平的社会。但是,现在社会发展了,人们不再简单地满足于温饱,更多的是精神生活的需求、物质生活的需求。 人的世界观跟家庭是很有关系的,简单地说农村出来的孩子,大多数的想法是有个稳定的工作,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商人家庭出来的孩子,大多数想法是出去闯闯,多见见世面,干一番事业;政府机关出来的孩子,大多数想法是好好混,以后去某个政府机关上班;书香门第出来的孩子,大多数想法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感觉自己不管是教养还是其他方面不比别人差,甚至有种孤高自傲。观察一下身边的邻里,大多还是符合这个规律的。 尽管,现在还年轻,但是感觉人做到难得糊涂、舍得真的难能可贵。又不得不承认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3734 次阅读|4 个评论
其实,我们一直在拼“爹”!
热度 8 wangxh 2013-7-18 15:50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富不过三代”,现在已经引申至其它领域,如“官不过三代”。 原因是他们一直都在“拼爹”——“老子英雄儿好汉”。“拼爹”导致子孙的不努力、不求上进,结果破落了。 我们这个民族呢?一方面嘴里喊着“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另一方面行为上,一遇到问题就回头求助于“老祖宗”: 我们古代有四大发明(实际上,虽然发明项目数远远多于数百项)、《九章算术》比古希腊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成书时间相近、但《九章算术》中关于联立一次方程的解法,欧洲直到18世纪才出现——已经 不是拼爹而是拼祖宗 ! 当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中遇到问题时,不是汲取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而是求助于2500年前的孔子、孟子、老子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确有其优秀的成分,但时过境迁,根本没有原来那么好用了。更有甚者,有人竟然想出立个孔子塑像来跟人家拼祖宗,全世界到处兴建孔子学院拿老祖宗压人家吗? 由于不断的拼爹,所以我们裹足不前;由于不断的拼祖宗(实际上老本已经拼光了),所以我们不断被别人甩开。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1840年鸦片战争后,一些仁人志士就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共识,所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改革开放政策。后来的效果虽然不理想,但只是方法上的问题,不是策略上的问题。科索沃战争期间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竟然又有人放出 “落后就要挨打”观点,好像自己有了一大发现似的。不是说明这些人蠢就是说明这个国家根本没有记性!
3907 次阅读|11 个评论
大学与科技领域中的死结(3)
热度 24 lin602 2013-7-10 07:41
死结5---‘马太效应’:工作了三十年,有不少大学同学、研究生同学加上答辩、开会及其他途径认识的大学工作的朋友,他们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既有官也有普通教授,与他们聊天,大家一致的看法是高校中严重的‘马太效应’。有权有‘本领’的人,实验室越来越多、研究生人数越来越多、科研经费及项目越来越多,他们担任的社会职务也越来越多,甚至办公室都好几个。而许多普通教师基本上几人一间办公室,实验室严重不足,研究生人数少,经费嘛有的还够生存,有的则非常艰难,或者就没有。大家聊天时这样说:‘不是我们无能,而是他们太厉害’。有的院长大小鱼统吃,他长壮了,其他人就萎了。现在这种现象在大学已经非常严重挫伤普通教师的积极性。马太效应,让大家看到权力的作用,看到资源的不公,意识到再努力也前景暗淡。 死结6---‘就业中的拼爹’:有个学生学习非常一般,是一个三本的学生,他有二个工作单位可接受他去工作,一是扬子石化,二是一个经济效益好的与金融相关的公司(与这种性质好象类似,已经是前几年的事了)。当时他征求我意见如何选择这二个单位上班,我非常惊呀,这二个单位不是一般人能够进去的,现在研究生都不易进去,985高校的大学生也不容易去,我校的三本是如何被这二个单位看上的,因为他是我的学生,我知道他的素质呀。后来得知,他舅舅是一位省‘高官’有实权。这种就业中的拼爹已经成为‘微生物滋生器’,他用事实给大学生们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学习好不如有个好爹!(这个爹是个广义词)。所以大学里有的宿舍与班组学风很差,特别是一些有‘好爹’的学生,他们反正认为不好好学也有个好工作,而普通学生因为心智不成熟,部分人也认为,我怎么好好学,还不如他们有个好爹的学生。这是大学学风败坏的一个重要原因。 几年前我上的课有二个本科班,都是一起招收进来的,而且基本上随机分的二个班,我这门课有一个班只有一个不及格(谈恋爱原因,全班都知道),另一个班三分之二男生不及格。这二个班完全在一起听我课、做作业最后考试一张试卷,为什么相差这么大?原因一个班的班风非常差,有这么几个人不愁工作,反正谁学习就嘲笑谁。 一些学生跟我说,他宿舍根本没有办法学习,基本上他都是到图书馆或教室才行。
7870 次阅读|48 个评论
“这事儿不赖我”,那赖谁?
热度 14 cutefay 2013-2-11 11:43
春晚有个相声中有句话叫做“这事儿不赖我”,反映了现在年轻人遇到一点事情总是怨天尤人,抱怨社会不好,抱怨没有有钱有权的父母,抱怨没有好老师,等等。 而这种风气在现在社会挺浓的,尤其是在网络上更是如此,就连科学网上的各种抱怨之风也都比较浓,确实有点“怨妇俱乐部”之嫌。 我的观点是:遇到任何事情,都不要怨天尤人,因为怨天尤人除了能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情绪之外,毫无意义,反而这种消极的情绪会对自己生活和工作不利。 很多人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或者过得不好主要是因为社会不公平,有很多可以“拼爹”的人在“拼爹”,而自己没有一个好爹可以和别人拼。我的感想是: 社会上有多大比例的人能“拼爹”啊?大多数人不都还是普通百姓嘛,大多数人不都是只能靠自己奋斗的么?这些不能拼爹的普通人,难道都改变不了命运么? 社会上有大量的人是虽然没办法拼爹,但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向成功。这些人不就是我们普通人学习的榜样吗?而往往喜欢怨天尤人的眼里,只能看到某某人物是靠着某某关系爬上去的,而看不到更多的人是没有凭借关系也创出自己的一番天地。在这样一个资源和权力决定一切的社会里,是有很多不公平现象,是有很多人借助关系爬上去的,我们普通百姓没有关系,或许爬不了那么高,但凭着自己的努力爬得比普通人高一点还是容易做到的。 我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虽然“金子”可能会在某个单位或者某种环境下一时被埋没,但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可以自由选择社会,这个地方让自己的能力发挥不出来,跳槽去其他单位不就行了么?若真有能力,总会有个地方是自己可以施展才华的地方。若是所有地方都让一个人施展不了才华,那只能说这个人水平不行,要么是专业或业务能力不行,要么是为性格或人处世能力不行。 因此,遇到什么事情都赖自己没有一个爹可以拼,是一种缺乏家庭和社会责任感的表现,是内心懦弱和自卑的体现。无论社会有多么艰辛,人们也不应该放弃努力奋斗的意志。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虽然努力了不一定有回报,但不努力肯定更没有回报。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抱怨没爹可拼的人一旦得失成为了可以让子女有爹可拼的人,往往会变本加厉地让自己的孩子充分享受各种可利用的资源。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自己不是富二代,让孩子成为富二代,往往是草根们奋斗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没必要嫉妒和仇恨那些通过合法途径拼爹的人,因此一旦我们有了资源,也会想着让孩子成长过程中少一些挫折的。例如,如果通过合法的途径多交钱能上更好的学校,很多有钱的家长愿意为了孩子的前途多交钱;或者,有的家长愿意为了孩子教育而让他上各种辅导班,也未尝不可。当然了,对于利用非法途径拼爹的方式,要坚决打击。 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网上怨天尤人,总是抱怨社会不好的人,除了心态不好的未得利益者之外,还有些既得利益者。有些人丰衣足食、家里有很多房产和存款的人,也会整天抱怨社会不好。这样的人抱怨社会不好也就罢了,因为他们即使不工作,靠着房产和存款也能过得很舒服,但未得利益者就不同了,整天抱怨是换不来存款和房子的,还是努力奋斗是正途。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5859 次阅读|38 个评论
异地高考方案=拼爹?
热度 1 冯用军 2012-9-9 11:54
先看一条新闻: 【教育部为异地高考设三条件】昨日,教育部部长表示随迁子女在当地高考,要有条件准入。第一,考生父母应在当地就业。第二,考生要有当地学籍。第三,要因地制宜。各地根据人口流动的具体状况,制定具体的办法,提出具体的条件。他还强调严禁以奥数成绩作为升学依据。(新京报) 山野樵夫评论: 第一条:考生父母应在当地就业。 试想,爹妈、爷奶不是公务员或大商人,怎么能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当地”就业;否则,试想我等弱势群体或农村贫民,进城无非就是农民工、临时工,这能算“当地就业”? 第二条:考生要有当地学籍。 试想,考生要拿到“当地学籍”,一般大城市如北上广的条件是父母或直系亲属要有北上广的产业或稳定的“当地就业”,持续缴纳“五金一险”等。 第三条:要因地制宜。 试想,这“因地制宜”,正是为拼爹、拼妈、拼干爹等提供了活动了空间,比如什么“优秀企业家”、“招商引资”、“政府挂职官员”等。 说白了,教育部这次出台的“异地高考方案”,仍然是拼爹的游戏。 真正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异地高考方案”,前提还在全国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均等化”之后,否则一切都是“浮云”! 没有全国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均等化”,仍然有近80%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个人分类: 国家教育科学院|1931 次阅读|2 个评论
为了超中赶美:印度孩子一样“拼爹”上重点
热度 3 laserdai 2012-8-29 07:13
最近几十年中国的经济大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强,让印度阿三眼红起来了,印度国土面积不亚于中美,人口更不甩乎美国,直接叫板中国,导弹,核弹,航天都做得很好,月亮也探测过了,航母也买了好几艘,那个别人称印度洋的其实就是自家花园里的小池塘。最近经济危机以来,印度也在加大力度吸引留学人才回国创新创业,出台了各种江河湖海山峰的人才计划,好不热闹。 超中赶美 成为了印度国家政策重点中的重点,教育也要从娃娃抓起来,有条件的中产阶级先上,要 保证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上了好学校,等于给了孩子一个抢跑的机会。 于是在最近若干年来中产队伍迅速壮大的印度,都想让孩子上所好学校,因此竞争非常激烈。 看一个实例—— 坦顿先生 的实际情况: 坦顿先生最近给女儿找学校时,突然发现,自己需要穿名牌,妻子需要戴钻石……需要摆谱 他在超级大城市 加尔各答 (相当于广州)已经住了五年了,出生在英国,但是父母都来自印度。 女儿五岁,要上学了,他和妻子决定尝试一下印度的教育体制,不送回英国去。妻子开玩笑说,这可能是一个很好的社会实验。 但是,当把这个想法告诉朋友时,许多人挑起眉毛,感到很不解。其中一人问,“你真要这样做?”为什么不送回英国去,那里条件非常好? 这并不是因为印度的学校不好,只是,要想让孩子进入一所好的学校,可是一个挑战。 普遍看好的学校大多数当初都是英国传教士建的教会学校(解放前国内到处都是,有些大学也是,比如燕京,震旦等)。印度的父母已经普遍相信,能在这样的学校上学,等于给了孩子一个抢先起步的优势。 坦顿 心想,进好学校,到底能有多难?给女儿选学校的历程由此起步。 赞助费有多贵? 刚开始的时候,去找朋友打探。朋友的孩子刚刚进入加尔各答一所最好的男校。问他,如何才能让女儿进入一所好学校? 朋友考虑了一下说,“有两条路可走。一是 给学校交赞助费”----换句话说,行贿 ,“或者,你可以试试看能不能想方设法打动学校。” 坦顿 决定,不能给钱,这样做也不对,其实很可能没有。但是,出于好奇, 坦顿 装得尽量很随便地问他,赞助,得给多少钱呢? 回答说,“嗯。有传言说,最近,有一所最好的学校一个位置给了出价最高的买主,价钱是25,000美元。” 听到这儿, 坦顿 差点没从椅子上掉下来。就算传闻被注水了,都仍然可以称得上天文数字。 坦顿 的朋友说,“看来,你唯一的选择是,看看自己能不能想办法打动学校。” 坦顿 的心里一沉。他接着说,“别担心,有专门给你们这类父母开设的培训班。”说到这儿,他毫不迟疑地递给 坦顿 一个电话号码,“给他们打个电话问问吧。” 要显示出经济地位 坦顿 打电话过去,定好了一个时间到那儿一看,接待的是一个衣着非常得体的中年印度妇女。 坦顿 小心翼翼地问道,“我该怎么办?” 她严厉地说,“第一步,你应该穿名牌衣服。你妻子……” 说到这儿,她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问道,“你们结婚了,对吗?” “是,结婚了。” “那么,她应该戴些首饰,不要太俗气,最好是典雅类的,比如钻石。钻石肯定不会有错。” 旁白:钻石当然不会有错了。 那位妇女接着说,“你看, 你的穿衣打扮应该能够显示出你的经济地位。或许,你应该用最新款的智能手机、比如iphone,一支很贵的笔?” 旁白:这可是地地道道的印度文化。 坦顿 看了看自己破旧的手机和圆珠笔,心想,这下子,孩子绝对没希望了。 也就是在那时候, 坦顿 鼓足勇气,说,“难道,学校不应该是看我的女儿来决定收不收、而不是家长?” 她淡淡地笑了一下,说,“我们这里, 事儿根本 不是这样办的。” 外国身份的优势? 离开 培训中心 咨询师的时候, 坦顿 心灰意冷。 在印度,很多时候都是这样,说到底,最有发言权的还是钱大爷,而不是能力 。 那么,最后, 坦顿 女儿有没有进入希望她去上的那所学校呢? 是的,她成功进去了。 坦顿 没有听从培训中心的指点,没有那样做。 但是, 坦顿 女儿最后还是被学校接受了。看起来,这好像是因为, 坦顿 是外国人 ,这一点打动了学校。这对提升学校在其他父母心中的形象很有帮助。 后来,一位朋友说,“以前我总爱说,你不是印度人,很幸运。如果你是印度人,就必须和我们一样,如同在马戏团做戏。” 其实, 更多时候, 坦顿 觉得自己是印度人,而不是英国人 。但是,在一些特定情况下, 坦顿 真的同意朋友的说法。 给女儿找学校,就是其中之一。 读后思考题: 坦顿是真的洋鬼子还是地地道道的印度人? 答案:印侨!/印人! 参考: http://zhaihuablog.blog.163.com/blog/static/12655615220127169130201/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4361 次阅读|6 个评论
崇拜SCI(NCS)是拼爹(权)的一个洋映像
热度 6 大毛忽洞 2012-6-9 08:48
崇拜 SCI ( NCS )是拼爹(权)的一个洋映像 拼爹,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一个映像。 在封建社会,一爹定乾坤。 现在,爹不能在台面上定乾坤了, 但是有的爹会爬到桌子底下去使劲, 这就是拼爹! 娱乐界时髦拼干爹, 认干爹是为了增强爹的功能, 一般干爹的威力比亲爹的大。 学术界有拼老板现象, 说穿了, 拼老板是拼爹的一种翻版。 为什么会刮起崇拜 SCI ( NCS )的风气? 一个特大的老板控制着一个特大的群体(团队), 这个特大的老板是个大官(副部级), 大官在官场日理千机, 哪有科学的精力放在科研? 于是他任命了个二老板, 这二老板一点都不傻: 没有个官位如何控制住这个群体(团队), 于是大老板给了二老板一个中官(局级)。 二老板在官场日理百机, 哪有科学的精力放在科研, 于是他任命了个三老板, 这三老板也一点不傻: 没有个官位如何控制住这个群体(团队), 于是二老板给了三老板一个小官(处级)。 三老板在官场日理十机, 哪有科学精力放在科研。 三老板对手下人马的工作,似懂非懂; 二老板对手下人马的工作,一窍不通; 大老板对手下人马的工作,狗屁不懂。 问题是生米煮成熟饭了: 买了那么多的进口设备, 买了那么多的进口试剂, 买了那么多的进口软件, 买了那么多的进口玩艺, 总不能明目张胆地坑爹(纳税人)吧, 于是大老板要求清点 SCI ( CNS )的数量: 多发的多奖励。 于是二老板开始造舆论: 数科技界风流人物, 要凭 SCI ( CNS )的数量。 于是三老板制定出了实施细则: 一篇 SCI ( CNS )奖励 1 万( 10 万)。 由此可见, 崇拜 SCI ( NCS )开始是拼爹(权), 最后结果是坑爹(纳税人)。 (欢迎对号入座,且听下回分解)
个人分类: 背景和内涵|5652 次阅读|12 个评论
口占拼爹三首
热度 1 jydai 2012-3-15 17:03
口占拼爹三首 近日,嫩模周蕊在微博上炫富拼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热烈议论。拼爹已成我们这个社会亮丽的风景,两个月前我曾即兴口占《拼爹三首》,屁民有幸恭逢盛世,哪能不赋诗志喜? 其一 有奶便是娘,有权便是爷,能力是浮云,成功靠拼爹。 其二 有爹便拼爹,没爹拜干爷。暴富路千条,谁说不和谐? 其三 名爹皆国产,特殊流水线,原料是权钱,屁民靠边站。 标签:
个人分类: 诗歌|3410 次阅读|1 个评论
致年轻人:拼爹不如拼命
热度 14 jiangjiping 2012-3-14 07:29
致年轻人:拼爹不如拼命 蒋继平 2012 年 3 月 14 日 据说最近在中国社会的年轻人中流行一种“拼爹”的现象,科学网的一些博主对此也有一些看法。 今天的精选博文之一,金小伟的 ( 1 ) 就是一个具体的例子。接下来,我在最新博文一栏内又看到了雷德明的 ( 2 )的文章,觉得这两篇文章写得很好, 所以立即推荐。因为我觉得雷德明的文章很有值得年轻人一读的价值,因而,特意加班写下这片博文, 希望继续起到推荐的作用。 我这样做主要是因为我很赞同雷博主的观点,与其拼爹, 还不如拼命。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的主要论点如下。 第一. 拼爹是有条件限制的。 好爹或者强爹也许能为你提供物质上和生活前途上的优惠和方便,但是, 这种优势有很大的局限性。 最为明显的是,当爹死了以后怎么办,当爹活着的时候,可是他的影响力达不你需要帮助的范围怎么办?当爹的权力没有对方的爹的实力强大的时候怎么办?这一系列问题,说明光靠拼爹是很不可靠的。 第二.拼爹会影响到自己的斗志和才能的正常发挥。 拼爹其实是一种依赖行为。 靠拼爹得来的地位和收获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因为不是靠自己努力奋斗争来的,所以,很难体现一个人的真正的奋斗精神和知识才华。进一步来说,希望借靠老爸在社会上的声望和地位来提升晋级的人,一般不再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来对待生活,因而, 久而久之, 自然会影响到自己的斗志和才能的发挥。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拼爹不是长远之计。 即使依靠一个好爹帮你获得了你所需要的岗位,要是你自己没有真本事, 在这个岗位上还是不能胜任,因而,会觉得很累很苦, 会不会?再说, 你有资本拼爹,可是你的孩子呢?要是你自己不是靠自己打拼来争取社会地位,不争气,一般不会有很好的前程的,那样的话,你的孩子就没有拼爹的资本了。 显而易见, 拼爹还不如拼命。我这里讲的拼命跟雷博主是同样的意思,即靠自己独立奋斗来开创自己的人生旅程。 我自己的人生经历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我的家庭是在社会的最底层,因而,就不存在拼爹的条件,所以,就没有这个选择,只剩下拼命一条路。在这样的环境和理念下, 我确实做了一个拼命三郎,为自己,为家庭,为孩子不惜一切代价,刻苦努力, 奋斗不止。虽苦虽累,但是对自己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和成就都感到光彩和满足,也觉得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庭, 对得起祖宗, 更对得起后代。 鉴于这种理念,在儿子 5 岁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跟他说:“从此以后, 你的靠自己的努力来走你自己的人生之路。” 儿子很争气,从那以后,几乎在任何情况下都依靠他自己的努力获得他需要的成就。令我感到非常欣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0056do=blogid=547290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1176do=blogid=547459
个人分类: 经验交流|5302 次阅读|2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1 19: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