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童年记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忆往昔之童年乘火车启示
热度 4 Mech 2017-4-4 20:36
1970 年,随母亲回上海。这次是第一次乘火车往返。上海与鞍山没有直达的客车。去程在天津换乘,返程在沈阳换乘。天津在上海和鞍山之间,而到沈阳则需要折返。不过在上海上车有座位,能乘远些更划算。有三件事情印象比较深,甚至可以说颇有启示。 去程在天津换乘时,我看到一个鱼池还是花坛,想停下来仔细看看。母亲让我赶紧走,说买了票再看。小时候我算比较听话,就没有停下。后来到窗口,果然是最后的票还是最后的座票,反正去晚了麻烦就大了。这件事情,母亲后来又提过好几次,结论是如果我不听话就不行了。我是听话了,但她在买了票之后并没有领我回去看。当然我也没有提出要求。这个童年经历,其实是后来很多事情的预兆。过于贪恋过程,动作慢了,结果方面可能会错过很多;过程太匆忙了,不论结果是否理想,难免还是感觉错过很多。这是人生的两难,真很无奈的事情。 去和回的车,人都很多。我们很幸运,好像都有座位。是买到了座位票,还是很快找到了座位,我忘记了。关于座位,我记得是把座位给谁的事情。当时不像现在网络售票,全程对号。好像只有始发站或者预留车厢才对号入座。其余的只要在旁边等人下了就可以坐下。回程在上海始发站上车,我们肯定有座位。下车的沈阳站并不是终点,终点好像是三棵树,比哈尔滨更北面的城市。本来我的座位旁有个人在等座位。后来过来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跟我聊了几句。我就决定把自己的座位“给”他了。原来在等座位的人大不满意,好像也不太服气,但他确实没有跟我说。他跟那个学生有些争执。虽然我当时还小,也不想看到争执。因此在下车前先把座位给那个学生模样的人坐了。当时还需要旅客帮忙,从窗户把行李递下去。为了不让他起身,座位被占。我另外请了个旅客帮忙。我现在仍不完全理解当时为什么那么关照那位后来者。诛心而论,也许是他表现出了对我座位“所有权”的尊重,让我心里比较受用。 回家的时候,车路过沟帮子。那里的烧鸡很有名。我们买了只烧鸡,推测本来是要在车上吃的,但我说带回家跟爸爸一起吃。长期乘车,很饿,也很馋。那只鸡更是格外香。我就跟母亲说,我先尝点儿。尝了,更想吃。先是吃条鸡腿,然后又吃其它部分。后来我说给爸爸留只鸡大腿让他尝尝就可以了。等只剩下鸡大腿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想吃。终于全部吃掉了。等鸡都没有了,想到我留鸡肉给爸爸吃的愿望完全落空了,我就哭起来。妈妈问我哭什么,我说想爸爸了,她当时还很奇怪,出来一直不想,快要回家了怎么还哭了。其实我哭的是自己如此地不争气,至少在潜意识中,我极为沮丧地意识到, 我的善良愿望、 我的坚定承诺、我对父亲的爱、我的尊严体面,所有这些都加起来,居然敌不过一只烧鸡的诱惑。长大后读到朱熹诗,“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深以为然。在火车上被烧鸡挫败时是七岁。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自己不是那种有本事逆转人性的人。既然经不起诱惑,所以我只能远离诱惑。 记忆中这三件事,真可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个人分类: 往事钩沉|4963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喜劇] [鸡皮疙瘩 Goosebumps (2015)][720p][美国][主演: 杰克·
lcj2212916 2015-12-6 22:08
导演: 罗伯·莱特曼 编剧: 达伦·莱姆克 / 斯科特·亚历山大 / 拉里·卡拉斯泽斯基 / R·L·斯坦 主演: 杰克·布莱克 / 迪兰·明奈特 / 奥德娅·拉什 / 艾米·莱安 / 李·瑞恩 / 更多... 类型: 喜剧 / 动作 / 奇幻 /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澳大利亚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5-10-16(美国) 片长: 103分钟 又名: 怪物游戏(台) / 书中自有魔怪谷(港) / 毛骨悚然 / Chair de poule IMDb链接: tt1051904 影片《鸡皮疙瘩》是根据R.L.斯坦的同名畅销丛书《鸡皮疙瘩》改编而来的。《鸡皮疙瘩》丛书是90后群体的一大童年记忆,故事中充斥黑暗恐怖的元素,同时超级反转的结局也让人印象深刻。电影不仅截取了书中的故事,更将作者R.L.斯坦融入情节之中。杰克·布莱克就将扮演丛书的作者斯坦。影片的故事讲述了迪兰·米内特饰演的邻居家男孩在一次偶然中,将斯坦书里奇幻而恐怖的生物带到了真实世界。为了避免这些数量巨大的恐怖怪物毁灭宁静的小镇,斯坦必须联合他的邻居和女儿进行殊死抵抗······ 下载地址: http://page92.ctfile.com/file/136513916
4135 次阅读|0 个评论
故乡的秋-----思念
热度 1 qujiangwen 2015-10-10 12:00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51 次阅读|1 个评论
放羊娃的童年记忆
热度 1 wangbing187717 2015-4-28 07:36
昨天有个同龄的朋友发朋友圈,写的是关于自己童年的事,大概描述的是小时候奶奶把她放在田间地头的篮子里,听奶奶干活时歌声长大的回忆,要不是她昨天突然说起,我是看不出她有这段童年的,在我看来,她没有丝毫乡下人的痕迹。后来听他说那时小时候父母忙由奶奶托管,其实她很早就进城了,难怪呢? 她的那段描述是我在午休期间看的,硬是不由勾起了我的童年记忆,午休也就泡汤了。她还在文末发出疑问:同龄或者现在的孩子应该没有这样的记忆了吧?说真的,作为二十多一点的我们这代90后关于这样的记忆真是甚少!我就想,我关于这样的记忆真是太多天多,因为我生在西北一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小学、初中一直在农村,高中第一次进县城,大学第一次进城市,所以我的经历是:农村——县城——城市!我小时候有个“嗜好”,那真是爱放羊,记得农村夏天五点半放学后,回家早,正赶上在大山沟放3个小时左右的羊,每天回家最期盼的是听家里人夸奖道:羊肚子好鼓啊!初中、高中假期、周末帮家里用牲口犁地、干农活也是常有的事。还有记忆最深的就是妈妈的小布鞋了!说到这里,不禁感叹人真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我都不知道怎么就到了今天这里?感谢这段经历,有心酸,便有甜蜜,回忆是苦涩的,亦是甜蜜的,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付出,相信世界、大多数人人、生活都是美好的。 对这段童年的总结: 这段回忆是苦涩的,亦是甜蜜的,起码在我很小就明白,即便我们没有特别的天赋或背景,但我们可以选择做一个认真而踏实的人。所 有励志的道理,其实都可以总结为一句话,那就是“只要你真的努力了,就会获得成功”,而所有努力的 秘诀 又可以归结为另一句话——踏踏实实,尽心尽力! 踏实,来自于健康的心态。英国作家狄更斯曾经说过:“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这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因此,想要获得真正的快乐和终身的幸福,你必须把各种不健康的心态统统赶出你的胸怀,净化你的心灵,选择正确而积极的心态,踏实的感觉才会与你相伴。人生那么短,你起码应该认真踏实,人生就是要找到一种踏实的感觉! 正值家乡小山村的村庄,让我带你去回忆吧! 放羊的回忆 犁地的场景 家乡的沟壑 春天的杏花、果花 刚刚破土的春麦
101 次阅读|2 个评论
星语纪事(二十二):一岁到一岁半
fqng1008 2014-1-3 08:21
这是星语一岁到一岁半的部分留影,过去有句俗语,“看着她一天天长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个人分类: 谈情说爱|2299 次阅读|0 个评论
棉花地里的西红柿
热度 3 luluxia8023shou 2013-12-1 19:26
今天坐在一线城市吃着一人五十多元四川自助火锅时 好友把西红柿往火锅里倒下时 我对好友说我想吃生的西红柿 然后好友为了满足我就给我拿了个小西红柿 大的怕我吃不完 别人都不怎么喜欢生吃吧当时 咬了一口 记忆的闸门顿时打开 大小好像童年时代棉花地里先天营养不良的小西红柿 但显然味道是有天壤之别的 那遥远的童年记忆闸门瞬间打开(回来后不到五分钟记下了下边的文字) 那片地在岗坡上 比较干旱的地方 本来是种的棉花 有几棵栽上几天后就夭折了 妈妈就在塑料薄膜里补种了西红柿 农村的孩子很小就要干农活 我也不例外 哥哥妹妹和我 每年棉花收获的季节 刚刚上小学的我们就要随妈妈去地里摘棉花 那会最大的愿望就是 把分派给自己的一大筐子棉花择净 比赛着赶紧弄完 然后痛痛快快的去玩 有的时候忍不住实在想玩就偷懒 把带着花壳的棉花塞老鼠洞 现在都觉得妈妈辛苦了一年了 浪费妈妈的辛勤劳动果实 妈妈还以为是老鼠自己拉进去的呢 去别的地块我们都不想去 都磨磨蹭蹭的不是很积极的去 但是去这块地都是争先恐后的去 惟恐去的晚了吃不到西红柿 也很奇怪 妈妈很少管这几棵西红柿 连架子都没搭 可是它们生命力好顽强 在干旱的土地上上结了好多果实 而且这些果实比菜园里的西红柿甜 菜园里的种的都和甜沾不上多少边 每次我们几个馋猫争先恐后的钻进地里 直奔那几棵西红柿 每次都没让我们失望 好多好甘甜 人间美味啊 每次都来不及洗 摘下直接塞嘴里 现在想起来还流口水 觉得那才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西红柿 我美好的童年记忆 觉得在农村长大好幸福啊
个人分类: 生活|3218 次阅读|4 个评论
细菌点灯,照亮我的家门
热度 2 xbyang 2012-6-8 09:15
细菌点灯,照亮我的家门
  在许多人的童年记忆里,或许都幻想过用萤火虫来照明。随着环境污染日益增多,萤火虫已经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最近,荷兰研究人员培育出一种能发出荧光的细菌,把数百万个细菌装在玻璃容器中,就成了一个独特“细菌灯”。在不久的将来,这种能发出细菌灯不仅能照亮我们回家的路,还能让我们感受到萤火虫时代的浪漫。    细菌也可发光   研制细菌灯的荷兰研究人员吉尔夫·赫尔登从小就喜欢萤火虫,但是在都市中生活多年之后,他忽然发现自己很多年已经没有看到萤火虫了。在都市中培育萤火虫,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于是,他决定研制一种像萤火虫那样发光的灯具。他在阅读了多篇文献后发现,一些细菌可以发出像萤火虫那样的绿色荧光。   吉尔夫开始在实验室里培育这种荧光细菌,试图找到它们最爱吃的食物,最终发现它们在甲烷气体中发光效率最高。所谓甲烷气体,就是我们熟知的沼气,它是甲烷细菌分解有机物的产物。荧光细菌在吸入甲烷之后,可把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吉尔夫认为这些荧光细菌符合了低碳时代的需求,因为它们吞食气体的过程不用消耗额外的能源,反倒可以净化环境,因为甲烷气体可以用剩饭、剩菜、果皮、烂菜叶等厨余垃圾来生成。    细菌灯更加节能环保   其实,甲烷本身是一种能源,燃烧甲烷可以用来发电,然后点亮电灯。既然目的是照明,吉尔夫为什么不用甲烷来发电,而是用甲烷来喂养荧光细菌呢?吉尔夫表示,除了满足自己的浪漫需求外,荧光细菌可直接把甲烷转化为光能,省略了发电这个中间过程,就可减少电流在生产和输送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损耗。   另外,与现有的各种电灯相比,细菌灯的能量转化效率更高,这和发光是否同时发热有关系。所有灯都有一部分电能浪费在发热上,白炽灯会大量发热,节能灯会少量发热。而细菌发出的荧光是冷光,它们在发光的过程中是一点不发热的,所以没有产生额外的能量损耗。正因为生物发光能效高,除了培育发光细菌外,一些研究人员还在想办法把萤火虫的荧光基因转移到植物体内,希望培育出能在夜晚发出荧光的植物。   细菌灯只发出绿色荧光,不会产生刺激人体神经系统和生物钟的红光、蓝光和紫外光,更加有益于人体健康。如果在床前点亮一盏细菌灯,它不但可以帮助我们起夜,还可以让我们尽快入眠。绿色荧光十分柔和,看上去一点也不刺眼,而且照亮范围较小。因此,如果把细菌灯用于街道、广场等公共场所的照明,不但可以营造浪漫和谐的气氛,还可以大大减少光污染。    细菌灯的未来之路   目前,吉尔夫已经设计出一套家用细菌灯照明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厨余垃圾回收装置、甲烷生成罐、甲烷管道和细菌灯。细菌十分微小,许多都肉眼难以分辨,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所以单个细菌发出的光也是十分微弱的,微弱到在黑暗中也难以看到。因此,吉尔夫制造的细菌灯体积都很大,往往是由多个玻璃容器组合起来的,每个容器中都有数百万个荧光细菌。不过,如果组合得当,这样的“巨型灯”也可以成为家居装饰品。   如果要把这种照明系统推广到城镇,则需要在现有的公共电网基础上增加甲烷输送网。吉尔夫也承认,有的电网已经十分完备,要在城镇推广这种照明系统难度很大,况且甲烷网又不可能完全替代电网,因为除了电灯之外,其他家用电器和工厂的机器还需要用电。他希望在一些缺电的偏僻地区试验这种照明系统,一些家庭和公共场所在未来也可能尝试这种独特的照明方式。
328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永远在在最美丽的时刻——杨丽萍
weiliaozi 2012-4-30 15:17
杨丽萍,云南洱源白族人,生于1958年11月10日。她生活在父母离异的家庭,和两个妹妹一个弟弟跟母亲过。在杨丽萍的童年记忆里,大都与贫穷与歧视有关,但她有一份大多数人少有的快乐态度,从小酷爱舞蹈的她,没有进过任何舞蹈学校,然而她凭借着惊人的舞蹈天赋,在1971年从村寨进入西双版纳州歌舞团。1980年后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以“孔雀舞”闻名,被誉为继毛相、刀美兰之后的“中国第二代孔雀王”,是国内第一个举办个人舞蹈晚会的青年舞蹈家。1987年被聘1986年她创作并表演了独舞《雀之灵》,一举成名。1988年被《北京日报》评为当年十大新闻人物之一。1989年电视片《杨丽萍的舞蹈艺术》面世。多年来她出访世界很多国家进行艺术交流,相继在菲律宾、新加坡、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台湾、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举行专场舞蹈晚会。多才多艺的她还自编自导自演了电影《太阳鸟》,并在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上荣获评委会大奖。   一直以来,人们将这位从深山里走出来的神秘舞蹈家称为“巫女”——一位善于用肢体说话的人。台湾及东南亚的观众更称她为“舞神”。对于这样一个宛如传递着天地自然生息的神秘使者,一个美丽动人的轻盈身影流泄出丝丝入扣的生命律动,感觉颇为惊人。 杨丽萍所舞出的纯净柔美的舞蹈,是特殊的艺术形象、特殊的灵慧气质、在自然原始的人文风貌里孕育出的艺术瑰宝。初看,令人赞叹她的指尖细腕的微妙语言;续看,你会领悟到其舞蹈神韵中含有一份灵气;而再三欣赏时,便可沉淀出一股隽永的心灵之美——在云南遥远的深山里,生活着她和她的族人们,她们依附在大自然里。   从天地交合阴阳协调中获取灵性,致使她对于生命、爱情与死亡具有一种本能而浪漫的意识,从而使她的舞蹈艺术独辟蹊径,自成风格。她是真正的艺术家、创作者、实践者,真正独一无二至情至性的舞者。   杨丽萍给人的感觉是一个极感性的女人。她的艺术感悟力也极强,独到的艺术思维方式和真实的生活体验,造就了这位个性独特的舞蹈家。   杨丽萍式的舞蹈风格,最大胆和成功之处在于她将舞蹈中原本动态的艺术表现形式,转化为静态的,而且她的舞蹈风格又大多源于自然和真实的生活。在杨丽萍的意识中,大自然是最美、最真实、最深刻的体现,通过感悟,她力争用自己朴实的语言去构架人类最美的梦想。所有看杨丽萍舞蹈的人,都会进入她构架的如诗如画的意境,都会情不自禁被她所表现出来的美所动容。   一九九九年元月,在西藏气候最为恶劣的季节,杨丽萍去了拉萨进行创作生活体验。在参观大昭寺,一缕极透的阳光从屋顶泄来,射在壁画上,慢慢地在移动。杨丽萍突然眼睛一亮,旋身融入阳光之中,情不自禁的摆起来。她就是这样地酷爱着舞蹈艺术。每当杨丽萍站在舞台上,看似每一次都是在重复她自己,但每一次又都是不同的,因为她每一次的舞动,既是自然的再现,同时又是一次艺术的重生。   她在舞台上,有一种深不可测的魔力,一举一动,哪怕是一个休止符,都有如微风从一泓止水上空掠过,寂静的身体里,便有了细浪追逐的声音。她让人动情于自己的感动,自己的发现,她的世界无需用人的语言便能读懂。   杨丽萍的舞很纯很纯,离现实的炊烟很远很远,却离我们心灵所渴求的东西很近很近。她的舞总是和“灵”、“魂”有关,借助人们熟悉的意象来表现人的内心境界、空间、梦想和意识活动等等,她的舞总给人以超然、空灵、淡泊、抒情而又自我意识强烈的印象,她是一位真正的“舞蹈诗人”。   她的丈夫是美籍台胞,一米八的个子,烫卷的头发留到肩膀,戴着一副眼镜,很斯文的样子,比杨丽萍大8岁,Tony的外形看上去颇有些艺术气质。正因如此,几乎在杨丽萍每场演出结束后都会有不知情的记者来采访他,想听听他对《云南映象》的观后感,可每次Tony都只说一句“舞蹈方面我是个外行人”,然后就以各种不同的理由“逃脱”了。   Tony是美籍台胞,说话时偶尔会带有一点台湾腔调。尽管看上去像是搞艺术的,但事实上他却是一个商人,现在在北京做生意。记者从多方面打听到,Tony在北京开了一家集餐饮、住宿、桑拿为一体的酒楼,经营状况还不错。   相恋4年走向婚礼   回忆起和杨丽萍相识的经过,Tony脸上充满了幸福。“1998年,在北京我们同时参加了一个朋友的私人聚会,当时我对丽萍是一见钟情,感觉很好,还主动和她打招呼。”说到这里,Tony笑了,“不过,丽萍对我好像不是一见钟情,是后来被我慢慢地感化和打动的。”在经历了4年考验后,Tony和杨丽萍走到了一起,“我们在拉斯维加斯举行了一个很浪漫的婚礼,一起共度我们幸福的时光。之后我们回到台湾又补办了一个很大的婚宴,当时在台湾成为很轰动的消息。因为丽萍是第一位赴台湾表演的内地舞蹈家,她的演出在台湾引起很大的轰动,让观众叹为观止。” 印象中的杨丽萍,简直就是仙女的代名词。小时候就知道她,但是到现在,我没觉得她和20年前的容貌有什么大的改变!
22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凄凄惨惨的一生!--底层百姓的一生!
热度 53 sungd 2011-12-6 21:20
是谁造成了父母凄凄惨惨的一生? 他们只是底层千千万万百姓的一份子,是谁造就了他们的贫穷 ?有是谁让他们一世翻不了身,他们是勤劳的,他们思想憨厚,勤勤恳恳!凄凄惨惨的一生,是底层所有百姓的写照,有谁去关注他们?这个社会还有谁会为我们底层的百姓说话?我不知道将来社会会怎么样?想起了海明威的‘钟为谁而鸣’! 这几天我经常失眠,焦躁和不安,在思考最近一系列在网上看到的关于留学移民的新闻事件,名人志士和有钱有势的人们可以移民海外,可以躲进小楼,不管春夏秋冬,我的脑子不断翻滚着自己这20多年来学过的历史知识和我自己成长的童年记忆!我们底层的百姓怎么办? 童年的记忆在我的脑海里一次次的翻滚,一次次的呈现,我们一家是地地道道生活在这个社会最底层的人,父亲从小没有读过书,父亲弟兄4个还有两个妹妹,父亲排行老三,奶奶前年去世了,父亲的两个哥和一个兄弟也都去世,以前常常听父亲讲起他小时候的故事,跟着爷爷去挨家挨户的要饭,一年四季就一双鞋子,夏天每天打赤脚,因为家里孩子多奶奶没有那么精力给他们每年都做那么多布鞋,衣服都是老大穿了给老二依次的往下传,知道破的补丁不能再打补丁了位置,父亲的这一生是苦难的,苦难的童年里没有吃饱饭穿暖衣的记忆,他的愿望就是能将来吃上一个白面馒头和一碗大米粥,他最幸福的时候就是能过年的时候吃一次望眼欲穿的带点肉星的饺子,后来父亲16岁去山东当兵去了,在部队呆了四年应该是刚好赶上文化大革命结束的那阵子,后来父亲从部队退伍回到了家乡,跟我的母亲结婚了,听我母亲说因为我父亲是贫农所以才嫁给他的,这是她一生最后最后悔的一件事情,虽然已经过去30多年了至今提起还是非常的不甘心,可以看出我的爷爷奶奶的一生是凄凄惨惨的,父亲结婚要到大队申请宅基地,父亲把当兵四年的积蓄(100元)还有一双部队发的大头鞋送给了大队书记还请他们吃了饭算是给批了一块,但是那一片洼地,就这样有自己每日每夜的干了一年把洼地添平了,有干了一年自己打土坯,烧砖,后来总算把房子盖起来了,但是欠了许多债,最终终于把我母亲娶回了家里!后来有了孩子,后来有赶上了计划生育,为了要儿子(就是我)结果家里养得一头猪和几只鸡,结婚的时候母亲配送的嫁妆,一个柜子几把椅子,还有房子的瓦门都被大队给没收了,却不管老百姓的死活,结果就是父母奋斗好多年的一下又被打回了原形! 这个时候家里已经有三个孩子了,孩子都嗷嗷待哺,于是父亲就出去打工,去过很多地方,后来我都有记忆了他还总是出去,只有过年和麦芒秋收的时候才见过他,而且忙完就又出去了,我无法想象瘦小的父亲在外面如果生存如何往家里带钱的,他在外面都遭遇过什么都受过什么气,但是他回到家里总是跟我们将外面的传奇,因为父亲是乐观的,我和姐姐最高兴的就是他麦收回来打了粮食去县里交公粮我们会跟着,他会给我们买杏子吃,我们都把杏核埋在后屋的院子里希望它们发芽将来能成长成一颗很大的杏树,这样我们就能有许多杏子吃了。。。。。,因为父母人很老实,老实人经常会受欺负,在我的记忆力她们总是无休止的争吵,家里没有吃的了,孩子病了,院的墙到了,知道我上高中他们也没有停止过,以前冬天母亲把红薯叶红薯梗用开水烫烫晒干,冬天当菜吃,红薯削成片晒干,冬天吃!后来我们慢慢大了,别人家的孩子都开始上学了,母亲教我们数数,其实大姐数的最多,但是后来父亲没有让大姐去读书,让我跟二姐去上学了,这是父母心中永远不能原谅自己的坎,我大姐一天学校门都没有进去过,我知道父母也没有办法,父亲天天在外面打工,我大姐大一些,可以帮助母亲干活!记得我那年刚上一年级,爷爷去世了,奶奶要给父亲他们几个分家,东西本来就少,但是那个时候人穷谁也不肯让,父亲后来什么也没有要,带着我们全家去了新疆,那年我5岁,我们全家12月到的新疆,北方的天气非常寒冷,全家人挤在一起,过年隔壁的好心人(我和姐姐喊他赵爷爷)给我们拿了些肉,后来我们家总算在哪里立足了,因为新疆很多都是外地人,大家彼此还比较团结,记得我跟姐姐头上长虱子,隔壁的赵奶奶给我们洗澡,很幸福的时光!在新疆我们家还是一无所有,一切从头开始,我跟二姐开始在当地上学了,大姐跟着母亲去捡棉花,她的手上长得冻疮我都不敢看!家里依然是穷,记得上初中,因为营养不良我得了严重的贫血,上体育课晕倒了,最后住院了,班主任去医院看我,带了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好吃的,直到现在我也无法忘记,老师对我特别好!父母都很勤奋,父亲的一生从来没有闲着过,早上很早起来,冬天去外面打柴,劈柴,然后去地里干活,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家还是那么贫穷,直到今天我算是明白了一些! 后来我上了高中到内地上了大学,直到今天我家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总是日子过的紧紧巴巴,父母总是天天愁云密布!大姐是走了父母的老路,在父母的心里,是他们耽误我的大姐, 可是是谁造成了我父母凄凄惨惨的一生,他们只是底层千千万万百姓的一份子,是谁造就了他们的贫穷,有是谁让他们一世翻不了身,他们是勤劳的,他们思想憨厚,勤勤恳恳!凄凄惨惨的一生,是底层所有百姓的写照,有谁去关注他们,这个社会还有谁会为我们底层的百姓说话!我不知道将来社会会怎么样,想起了海明威的‘钟为谁而鸣’!
5143 次阅读|9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09: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