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精准医学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精准医学

相关日志

人类医学体系 - 纳米机器与人工智能和细胞设计
benlion 2020-7-27 15:16
- 现代 医学 的未来与困境 人类社会,建立在古典文明的文化根基上,经历丝绸之路和大航海时代,发展到了当今的火星开拓时代。 从大航海时代到火星计划时代,4次科学革命和4次工业革命,将带来人类走向行星际文明,在外太空和地外星球建立人工生态、自动化工厂和医疗体系,必须在能源技术和生物技术等突破发展的瓶颈。 (北京中关村 -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原址 ) 《结构论》(1983-1986)- 1)1992-1994年,系统医学和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工程(输卵管生物反应器和细胞仿生工程),及其图论-网络拓扑学分析和太阳能-生物电子学设计;2)1996-1999年,生物系统理论和实验生物学-分子生物技术、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技术与转基因生物技术-纳米生物技术,系统生物工程-基因组程序与人工生物系统设计-细胞发生动力学与自动化细胞,等。 4 轴心时代与4世界理论(1991-2019)- 1)1991-1992年,城市群与地缘文化分析;2)2003-2006年,道德经济学与 太空城堡 或《星际情殇》-幻象诗与显现绘画;3)2007-2012年,4次科学革命与4次工业革命-生物工业与工程医学,纳米机器设计的3原则;4)2017-2019年,火星社会设计和科学-艺术和工程偶合的工业化模式。 注:轴心时代 – 波斯时期犹太教的祭司-文士与中国的道家-儒家及服饰配色的模式类同,汉朝的狮子文化来源于波斯。 ---(2011年-2020年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未来世界|1876 次阅读|0 个评论
火星社会设计 - 医疗与生物技术
benlion 2020-7-16 11:10
科学与技术中心 - 文化模式与体制设计,大学与期刊出版产业和公司与仪器制造工业 - 在学术上产出知识,在管理上是企业的运作模式,近现代与后现代的科学模式发展 - 小科学(19世纪之前),大科学(20世纪,比如粒子加速器),工业化科学(基因组测序、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大规模筛选药物等)- 大学和公司的运作模式,需要适应不同时代和不同环境的发展。 一、系统医学与精准医学 1.1- 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BSSE偶合); 1.2- 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工程(NIBC会聚); 1.3- 个体化与转化模式的临床医学。 二、生物工业与工程医学 2.1- 纳米机器与神经网络-生物芯片; 2.2- 基因回路和细胞与分子网络。 三、系统遗传学实验室 3.1- 生物芯片和软件与数据库; 3.2- 细胞图谱与通讯–基因突变与分子表达谱; 3.3- 生物传感器与细胞反应器–分子模块与基因程序。 四、设计艺术工作室 4.1- 创意设计与广告传媒; 4.2- 互联网e-Medicsys和SMP论坛与出版; 4.3- 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自动化实验室技术与仪器会展。 附 - 复杂系统 与 信息论 - 欧拉 和 图论 与 弦论 - 夸克 和全息宇宙与 AdS/CFT 对偶 - 知识链与产业链和 小世界 理论 - 诺依曼 自动机与受限 玻尔兹曼 机 - 凝聚态物理中的 拓扑 和 巴斯德 与 晶体 结构 - 当细胞生物学遇上 计算机 思维 - 用人体细胞制造出了一台“ 生物计算机 ” - “ 双核 ” 细胞计算机 - 一个 细胞 ,一台计算机 - 新型 生物电路 模仿突触与神经元 - 脑科学与 类脑智能 - 信仰的本能,人类 宗教进化 史 - 从 失乐园 到流浪地球 - 现代 医学 的未来与困境, 等。 --- ( 2011 年 6 月 -2020 年 7 月网络日记) ---
个人分类: 星球时代|191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篇关于“精准医学”的旧文字
热度 1 surgeonlv 2019-12-11 22:15
自 2015 年 1 月美国总统 Obama 在国情咨文演讲中宣布启动 “精准医学计划( 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 , PMI )”以来,“精准医学”一词大热 。 Obama 的演讲原文如下: Twenty-first century businesses will rely on Americ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 want the country that eliminated polio and mapped the human genome to lead a new era of medicine -- one that delivers the right treatment at the right time. In some patients with cystic fibrosis, this approach has reversed a disease once thought unstoppable. So tonight, I'm launching a new 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 to bring us closer to curing diseases like cancer and diabetes, and to give all of us access to the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we need to keep ourselves and our families healthier (译: 21 世纪的经济 有赖于 美国 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我 希望我们这个曾经 消灭了小儿麻痹症、 完成 人类基因组 计划的国家引领医学进入一个新时代:能够在正确的时机对疾病进行正确的治疗 。 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做到能够使某些囊泡纤维化病人的病情得到逆转,而这种疾病原先被认为是无法治愈的。因此,今晚,我宣布启动一个新的 “精准医学计划”,使我们距离治愈癌症、糖尿病这类疾病更近一步,并能使我们获得所需的个体化信息从而使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家人更加健康)。 从 Obama 的演讲原文以及 时任 NIH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主任 Francis Collins 和 NCI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所长 Harold Varmus 在 NEJM 上对 PMI 的阐述 来看 , Obama 关于“精准医疗”的讲话其实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在正确的时机对疾病进行正确的治疗( the right treatment at the right time ),也是 Obama 所期许的“医学新时代”的特征,这一说法并不新鲜, Collins 也承认这并不是新的理念, 其实就是 “个体化医疗”,我们姑且称之为广义的精准医学。第二层意思则是第一层意思的具体实现,即基于大规模生物信息库( large-scale biologic databases )、各种组学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个体化医疗,也被称作 “ Obama 版精准医学”或“美版精准医学”,这大概可视为狭义的精准医学。基因测序技术和组学技术以及计算机大数据分析技术是美版精准医学最基本的技术支撑。狭义的精准医学也并非 Obama 首倡。 2011 年, 美国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就 发 表 了题为 “Toward Precision Medicine: Building a Knowledge Network for Biomedical Research and a New Taxonomy of Disease” 的报告。 精准医学(狭义)概念的提出,是分子生物学发展促使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更新的必然结果。当然,精准医学(狭义)也有其局限性,至少,并非所有的疾病都起源于基因突变。 “精准”二字容易让外科医生联想到手术的 “ 精细 ” 和 “准确”。事实上,早在 Obama 宣布 PMI 之前,就已经有“精准外科”、“精准肝脏外科”、“精准神经外科”等概念,但这些名词中的“精准”最初主要强调手术技术的精准化 ,仍属于基于解剖学的 “微创外科 ” 范畴,也属于广义的精准医学。而 “ Obama 版精准医学”(狭义精准医学) 是指建立在大规模生物信息库、强大的个体化分析技术(如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基因组学、各种细胞分析技术、移动健康技术等)、计算机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基础上的个体化医疗,是针对分子水平病因学的更高端的个体化医疗。因此,虽同为 “精准”二字,却有着不尽相同的含义。但二者并不矛盾,狭义精准医学将使上述“精准外科”、“精准肝脏外科”、“精准神经外科”的内涵更加丰富,也将推动目前仍基于解剖学和影像学的外科学迈向基于分子水平病因学和病理学的外科学。 要想实 现治疗上的精准,首先要达到诊断上的精准,尤其病因学诊断。目前全球通用的 国际疾病分类(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 ICD ) 无法反映疾病的 分子生物学 信息 , 因此,精准医学需要新的疾病分类 。 早在 2011 年 11 月, 美国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在 题为 “Toward Precision Medicine: Building a Knowledge Network for Biomedical Research and a New Taxonomy of Disease” 的报告 中就指出,需要建立新的疾病分类和生物医学知识网络 。 这需要整合各类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和临床数据,是一项浩瀚的工程。令人鼓舞的是,许多学科已经在这方面迈出了第一步,比如神经外科,已有学者根据基因表达谱的差异性,将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分为神经元前体型( proneural )、神经元型( neural )、经典型( classical )、间叶型( mesenchymal );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将脑胶质瘤分为 G1 、 G2 、 G3 等 3 个亚型, G1 亚型包含极度高发的 IDH 突变, G3 亚型包含非常低的 IDH 突变, G2 亚型则以 1p/19q 缺失为特征 。更加令人瞩目的是,在 2016 年版的 WHO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已经增加了多种肿瘤的分子分型,如胶质母细胞瘤 -IDH 突变型和胶质母细胞瘤 -IDH 野生型、髓母细胞瘤 -WNT 激活型和髓母细胞瘤 -SHH 激活型。 无论广义还是狭义,精准医学首先是一种理念,与 “循证医学 ” 、 “转化医学”、“整合医学”等理念一样。我们在面对这些理念的时候,首先应摒弃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简单、极端的思维方式,更没必要去比较这些理念孰优孰劣,应建立多元化的思维模式。这些理念都是在医学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对现代医学内涵的补充和修正,反映了人类在医学发展过程中的探索和思考,这些理念之间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撑、可以共存。循证医学( evidence-based medicine )的概念诞生于 1992 年。从经验医学迈入基于基础与临床证据的循证医学是一大进步,但随着循证医学的广泛应用和认识积累,循证医学的局限性也有所显现。 根据临床证据,制定指南和共识,指导临床实践,是循证医学的主要特点和基本方法,因此,对证据的评价和认识至关重要。循证医学之证据来自对全球各地大样本临床试验的总结与分析。然而, 循证医学的缺陷恰恰出现在证据上。循证 医学以统计学方法为基础,如随机对照试验( RCT ),然而,正是严格的设计和纳入标准将不少患者排除在了研究对象之外。于是,我们所能获得的所谓最佳证据其实只是来自整个患者群体的某一部分,许多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被排除在外了,而纳入标准是人为设定的。同时,循证医学对证据的分级低估了个案的价值,事实上,疾病的发现和治疗都是始于个案的,何况,证据是变化的、不断更新和扩大的。由于个体差异,每个新病例都可能构成新的证据。对研究对象的严格筛选和对个案的忽视实际上已成为循证医学的一个重要缺陷。制定专家共识和指南是循证医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和指导临床实践的方法,由于证据是不断地变化、更新着的,再加上人为设计和病例选择所带来的证据的局限性,指南和共识很难适用于全部患者或者疾病的全部可能,换句话说,也就是很难达到“精准”的要求。何况,我们对很多疾病的病因、机制并不完全了解,我们对疾病的认识也是处在不断变化中,换言之,我们的共识和指南实际上都是建立在我们对疾病的不完全了解的基础上。因此,共识和指南的应用必须与患者的实际情况、医生的个人经验以及那些未纳入指南或共识的个案资料相结合。精准医学(狭义)所带来的对疾病的认识和分类的改变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必将使循证医学发生深刻的变化,从疾病的诊断和分类到证据的评价和处理。转化医学( translational research ) 的概念是 1994 年 Morro 提出的,针对的是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之间的严重脱节。 “转化医学”强调基础研究成果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双向转化,即“ bench to bedside ”和“ bedside to bench ”。在一定程度上,美版精准医学(狭义精准医学)就属于转化医学的范畴,其基础就是分子生物学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临床转化(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如果说循证医学侧重于临床,那么转化医学则是在临床与基础研究之间建起了一座桥梁,殊途同归,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更有效的治疗(更精准的治疗)。现代临床医学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现象,就是专科和专业的划分越来越 细。专科和专业的细化的确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医学的发展,但也加剧了专科医生知识结构的局限性。人们认识到了专科和专业过度细化给临床医学带来的不利影响,于是, 整合医学( i ntegrated m edicine )的概念应运而生。整合医学最初是指将一些非主流医学整合到现代主流医学体系中,后来,这一概念演变为强调医生从整体上认识病人和疾病,从而克服专科和专业细化带来的医生诊治知识结构的局限性,使患者得到正确的诊治。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想表达一个意思,也就是,无论循证医学、转化医学,还是整合医学、精准医学,这些理念都是针对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修正和完善,彼此之间并不对立,而是各有侧重、互补互促、互相结合,共同构成了现代医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随着科技进步,这些理念会演变、或被否定或扬弃、或被新的理念代替,还会有新的理念加入,这恰恰也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这里涉及到一个小问题,就是在循证医学乃至精准医学模式中,如何安放医生的个人经验?从基于医生个人经验和直觉的经验医学进入循证医学是进步,但并不意味着医生的个人经验被否定。 经验是认识的开端,循证医学之 “证 ” 不就是来自对全球各地医生经验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吗?就精准医学(狭义)而言,基因测序技术、各种组学技术最终揭示的其实还是健康或病理机体的微观结构,距离揭示其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尚有距离。面对一个具体的病人,即便得到足够的个体化信息,如何做出正确的诊断,选择正确的干预时机和措施,仍然有赖于医生个人的经验和判断,因此,即便是精准医学,也不能否定或忽略个体经验的价值。换言之,恰恰是病人和疾病的 “个体化”,决定了医生的个人经验和认识在临床医学中永远不容忽视的位置,无论任何医学模式。 Obama 在 2015 年 1 月 30 日接受访谈时提到“ one study found that every dollar we spent to map the human genome has already returned $140 to our economy ”。 I llumina 公司的数据显示,全球 NGS (二代基因测序)的应用市场规模预计为 200 亿美元,肿瘤诊断和个性化用药是最有应用前景的领域,市场规模约 120 亿美元 。不难看出, Obama 把“精准医学”提到国家战略高度,无疑是适时而且富有远见的,但除了强调和强化美国在现代医学的引领地位外,恐怕更多地是瞄向了“精准医学”蕴含的巨大的市场前景,这应该也是美国国家经济战略的一部分。 近来常可看到有作者宣告 “精准医学时代即将来临”或“已经来临 ” ,其实,这样的论断可以说言之尚早,也可以说没有意义。 “精”、“准”本来就是、一直都是医学发展的方向和要求,比如神经外科,从裸眼手术到显微神经外科,再到影像学引导的微创神经外科,人类在这个方向上的尝试和努力从未停歇过。至于狭义精准医学(美版),则任重而道远,不仅涉及医学领域,还牵涉信息共享、法律法规、伦理、政策、评价标准、监管体系、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面。 就当下而言,怀揣 “精准”理念,准确把握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努力做到正确诊断、合理治疗,就是我们能够做到也应该努力做到的“精准医学”。 (2016年7月旧作,喧嚣终将平静) 参考文献: 1 Collins FS , Varmus H . Anewinitiativeonprecision medicine. N Engl J Med. 2015 , 372 ( 9 ): 793-795 2 许百男,陈晓雷 . 精准神经外科:高科技时代的神经外科新理念 .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0 , 9 ( 6 ): 481-483 3 董家鸿 . 精准肝脏外科 .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4 , 13 ( 6 ): 405-411 4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编写组 .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与治疗指南( 2015 ) . 中华医学杂志, 2016 , 96 ( 7 ): 485-509 5 精准医疗 ——中国肿瘤市场的庞大需求 .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6 ; 23 ( 1 ): 84
3122 次阅读|2 个评论
高精准度液体活检
jhsbj 2019-11-29 13:06
针对人血浆中非细胞成分的游离 DNA(cfDNA)的 精 准 检测 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对 实体 肿 瘤 释放到血浆 与体液中 的 相关分子 改 变 可以做实时定量检测 ,该 方法也被 称为 “液体活检”。 由于这种方法的 取材简易方便, 低侵入性和成本 的不断下降 ,结合 二 代测序( NGS) 技术可以进一步对 外周血浆 DNA 样品 做深度 分析 , 因此, “液体活检”正在逐步纳入临床 应用 。 “液体活检” 应 用于肿瘤分子 病理学诊断主要是 依据这样的事实 : 即 癌症患者 外周血 中存在 有 进入血循环的 肿瘤细胞和来自肿瘤 组织释放 的 核酸成分,尤其是 DNA,也有称之为循环肿瘤DNA(ctDNA);这些癌细胞和ctDNA携带了 全部或部分 的 肿瘤 基因突变信息 。 血浆中存在的 游离 DNA(cfDNA) 可以源自 衰老和 凋亡 的正常细胞,也可以来自 坏死 的 肿瘤细胞 , 后者 ( 也就是 ctDNA) 最常用于 肿瘤的 “液体活检”。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恶性病灶释放到血液中的 ctDNA 比 率偏 低 , 而 来自正常细胞的循环 DNA 常以较高比率 存在, 可能 限制 或干扰 了对来自 实体肿 瘤 ctDNA的检测敏感性和准确性 。 在这 个 方面,主要的 干扰 因素之一可能是来自 造血系统中产生的循环 DNA。 一些研究认为 血浆中 很大比率的 循环 DNA来自血液 系统 ,包括骨髓的造血细胞 。 在健康的个体中,造血细胞会在衰老过程中发生 某些 克隆 性 扩增, 也 称为克隆性造血 ( clonal hematopoiesis , CH ) , 也就是说这些血细胞克隆会具有与总体正常造血不同的某些独特特征;而且这些克隆性 扩增 的 细胞群体中 , 也会有基因突变发生 。 当然, 这些突变 大多不是 实体瘤中经常 出现的那些 基因 改变, 但 是也有某些与肿瘤相关的 基因 突变发生, 例如 : TP53或KRAS 等 。 因此,建立能够针 对肿瘤 来源的基因改变 进行准确 测定的 高灵敏度突变检测 方法 , 过滤和排除非肿瘤来源的基因改变, 允许 做到精 准 指导肿瘤 靶向 治 疗 , 对提高肿瘤临床治疗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最近, 美国 Sloan-Kettering癌症 中心 的 研究 人员采 用深度 基因 测序 方法对 血浆游离 DNA(cfDNA)变异的来源 进行了研究,结果发表于本期 Nature Medicine 杂志 ( High-intensity sequencing reveals the sources of plasma circulating cell-free DNA variants . 2019-11-25 ) 。 研究人员 通过 对 124例转移性癌症患者 的循环 DNA和 配 对 的肿瘤 活体 组织 细胞 , 以及 47例无癌症对照 者 的研究,确定了 这种方法对循环 DNA和配 对 白细胞 DNA的 高深 度测序技术 应用 的可行性 和实用性。 这种 测定 方法 涵盖了较大基因组区域( 508个基因;2 Mega 碱基; 60000倍 原始 深度)。 具有 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从头检测肿瘤来源的突变,推断 和确定循环 DNA中的肿瘤突变负 荷量 、微卫星不稳定性、突变特征和体细胞突变的来源。 研究也发现 绝大多数 循环 DNA突变具有与克隆性造血一致的特征 , 对照组为 81.6%,癌症患者为53.2% , 也就是说癌症患者血浆中的循环 DNA突变有一半以上是源于 白细胞 老化的 克隆性造血 , 而并不是肿瘤本身的突变 。这种方法证实了以前的观察结果,即 在 健康个体 和 癌症患者 的循环 DNA中都存在 源于克隆造血的 相关突变。 由于 克隆性造血是一种普遍的生物学现象, 因此,这种 cfDNA -白细胞 配对 测序对于准确 分辨基因变异的来源具有重要作用 。 在将来的临床研究和应用中,有必要 也 对 患者血液中的 白细胞部分进行 检 测,以 便 能够将 cfDNA中 由克隆造血引起的基因改变作为 “背景噪音”加以过滤,与 肿瘤基因组 突变区分开来 (图 1)。此外,这种灵敏的方法 也 可以检测 和监控肿瘤发展与治疗过程中,是否有 肿瘤的亚克隆突变 产生;对肿瘤的 预测 性 和预后 性 生物标志物 的准确性加以 评估 ; 对患者 耐药性 产生进行及时的监测和跟踪,以便随时调整治疗策略;对手 术 之 后 是否有微小 残留 肿瘤细胞存在做出准确判断和制定应对措施 。 图 1. 配对 cfDNA和白细胞超深度测序识别癌症患者中肿瘤来源的基因突变:绿色方框代表肿瘤来源体细胞突变;紫色方框代表白细胞克隆性造血来源的基因突变.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从全部循环DNA(cfDNA)基因突变谱中(绿色和紫色混合方框)区分癌症基因突变和非癌症突变 (clonal hematopoiesis) .这是液体活检在临床患者中应用的关键步骤. 也有学者认为: 在不久的将来, 这种不断改进的 “ 液体活检 ” 技术可 以 扩展到 对 健康 体检中的 癌症 筛查。 这 类似于检查血循环中的微小残留的肿瘤细胞或肿瘤 DNA,需要排除源自 克隆性造血 DNA改变所 导致的假阳性 和误判。因为 克隆性造血 会 给出错误的高肿瘤突变负 荷量( tumor mutation burden,TMB) 的检测 结果,因此 可能导致 错 误 的诊断。 尽管 克隆性造血 被认为 是一种普遍 存在 的生物学现象 。 但是,并不能说这是一种好的生物学现象。除了它与衰老过程有关之外, 克隆性造血 还与一些疾病发生的 病理风险 有关。例如有证据显示,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和 急性髓性白血病 的风险, 心血管疾病,缺血性中风和心力衰竭风险 的 增加 , 都发现与克隆性造血具有相关性 。 因此,也 有必要 对克隆性造血现象加以深入 研究 。 当然,这些是另外的话题了。 此外 ,非肿瘤性体细胞突变不仅限于 克隆造血这一个方面 ,其他 组织 衰老 过程中也可能有类似情况发生 , 需要进一步对这些因素加以考虑,以便 能 够 在液体活检中 更精准的 鉴定 和区分 ctDNA。这 些都 是 迈向 实施 “ 液体活检 ” 常规临床 应用的必要步骤 。
个人分类: 生物科技|319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从经验医学、循证医学到精准医学的演变及评价
fqng1008 2019-11-22 18:24
资料来源: 《医学与哲学》 2017年第38卷第10B期(总第583期 ) , 81-84页.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能被人的感觉器官所感知且是多变的,即感性认识 : 本质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只能靠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即理性认识。实践对认识起决定性作用,它既是认识的来源 ,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而理性认识对实践活动有巨大指导作用。认识的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纵观医学发展经历的经验医学、循证医学 (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 ) 到精准医学 (precision medicine ) ,完全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规律。 1 经验医学 在 20世纪 80年代以前,大多数临床医师的职业生涯开始于跟着上级医师查房,进步于看专家写的书和听专家讲的课。临床实践大多以经验和推论为基础,临床医生进行医疗决策的信息来源于教科书上提供的知识与信息,上级和同行医生的经验教训和个人临床医疗实践经验。这种经验医学的临床实践模式,使一些从理论上推断可能对患者有效而实际无效、甚至有害的治疗方法得以广泛应用,而另外一些真正有效的疗法因不被临床医师了解和掌握而长期无法在临床推广应用。如硝苯地平等短效第一代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曾被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甚至毫无根据地被推广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心力衰竭,直到90年代中期人们才在EBM理念指导,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荟萃分析否定了短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在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经验医学的缺陷片面性和盲目性由此显而易见,经验医学更注重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症状的改善,例如评价某降压药物的疗效标准是以测量用药前后患者血压变化来衡量,评价化疗效果的标准是以化疗前后肿瘤大小变化来衡量,它们更倾向于满足医学的现实关怀,即以适度治疗的指标为主,而这种指标往往是不可靠的。他汀类药物尽管能降低患者的血清胆固醇,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有效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同时,经验医学更多以经验为基础,以疾病和医生为中心,根据药物对血压、血液生化等指标的作用来推论其疗效,其证据获得是基于小样本短时间的验证,并没有对患者进行长期的随访,对患者的最终结局并不看重。因此,由于经验医学自身的缺陷,其逐渐向EBM转变是必然的。 2 EBM 2.1 EBM实现了在临床决策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随着医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暴露了经验医学的局限性,如何克服经验医学的弊端,使临床决策有据可循 ? EBM的理论体系和方法逐渐形成和发展,并成为了临床决策遵循的主要原则。1987年英国的内科医生和流行病学家Cochrane根据妊娠和分娩长达20年以上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及卫生评价方面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而撰写的系统评价,为临床治疗实践提供了可靠依据,对临床医学决策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也为EBM理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92年,EBM“鼻祖”之一的David Sackett教授及同事,在长期的临床流行病学实践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EBM的概念,并几经修正将其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并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结合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措施”。其核心思想就是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应尽量以客观的科学研究依据结果为证据,制定患者的诊治决策,将最好的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 。 心律失常抑制试验 (The Cardiac arrhythmia Suppression Trial,CAST ) 堪称 EBM实践的经典范例: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冠心病监护病房的设立和动态心电图监测的普遍应用,医生们发现心肌梗死后患者常常伴有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性早搏,且队列观察研究显示室性早搏患者的短期和长期病死率及心脏猝死率均显著增高。临床医生们普遍认为,减少室性早搏能降低心肌梗死后患者的病死率,早搏减少越多则疗效越好。但美国国家心脏、肺和血液研究所在循证医学思想的指导下,认为上述做法缺乏客观证据,遂进行了CAST研究。患者随机分组服用安慰剂或抗心律失常药物(英卡胺、氟卡胺或莫雷西嗪 ) ,主要终点是心律失常相关性死亡。试验的假设是抗心律失常治疗组疗效优于或等于安慰剂。由于经验医学在当时还相当盛行,这样的研究招来一片反对声,认为这项试验毫无必要,因为它挑战的是正常人的逻辑思维。甚至医生们也不愿意积极选择患者参加试验,担心患者被分到安慰剂组后因为室性早搏得不到抑制而增加死亡风险。 CAST试验于1987年开始,计划纳入尽可能多的患者并对他们平均随访3年。然而,在仅仅纳入1 498例患者,平均随访期只有10个月的时候,试验就因为得到明确结果而宣布提前终止其中的英卡胺和氟卡胺部分。与安慰剂组相比(2.2%,16/743例 ) ,英卡胺或氟卡胺治疗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心律失常相关性死亡的发生率为 5.7%(43/755例 ) ,即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使相对风险增高 2.64倍(95%可信区间为1.60~4.36,P=0.000 4 ) 。此外,抗心律失常药物组和安慰剂组的全因死亡或猝死发生率分别为 8.3%和3.5%,前者风险增高2.38倍(95%可信区间为1.59~3.57,P=0.0001 ): 全因病死率分别为 7.7%和3.0%,风险增高2.5倍(95%可信区间为1.6~4.5,P=0.0003 ) 。强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虽能显著减少室性早搏,但却显著增加心律失常相关性死亡。有关莫雷西嗪的试验也在 2年后以同样的理由宣布提前结束。CAST研究的结果,推翻了经验医学所广泛接受的观点,为推广和实践EBM树立了光辉典范 。另一项关于经皮肾交感神经消融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EBM研究,再次展现了EBM的魅力。2009年,Krum等 报道了经皮导管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一项涉及24家医学中心共纳入106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RCT研究即“Symplicity HTN-2研究” 证实了该方法的治疗效果,且未发现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或不良事件,患者术后肾功能状况良好。该结果在学术界引起了轰动,以为找到了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最佳方法。但是,随着另一个纳入535例难治性高血压的RCT研究即“Symplicity HTN-3”研究结果的公布,给学术界对该治疗方法的应用热情浇了一盆冷水,因为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6个月后,肾脏去交感神经术组平均收缩压降低 14.13mmHg,对照组平均降低 11.74mmHg,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不得不对该治疗方法进行重新评价和研究。从上述典型事例可以看出,EBM对于临床决策的重要性以及证据的可靠性对EBM的基石作用。 遵循证据是 EBM的本质所在,而可靠的证据则是EBM的基石。EBM是尽可能提供和应用当前最可靠的临床研究证据,主要是指临床人体研究的证据,包括病因、诊断、预防、治疗、康复和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证据。根据实验室研究、动物实验、理念或见解的形成、个体或群体临床病例研究报告、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RCT ) ,以及收集符合研究标准的系统性评价 (Meta分析 ) 等不同类型的研究方法获得证据,并依据其质量和可靠程度归纳为 1级~5级。1级为Meta分析 : 2级为样本量足够的随机对照研究 : 3级为设有对照但未用随机方法的研究 : 4级为无对照组的系统病例观察 : 5级为专家意见,其中1级可信度最高,5级最低 。临床医生可根据证据级别的不同,慎重地做出临床决策。 EBM与经验医学的区别在于,EBM更倾向于实现医学的终极关怀,即增进健康和延长寿命。它倡导以患者的满意终点为评价目标。EBM观察各种治疗对患者的疾病重要事件、生命质量、生存时间等重要预后指标的影响,根据“成本-效益比”的卫生经济学指标来对患者进行诊断决策。对于这些指标变化的证据来源,EBM更强调采用人体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结果,这种试验是全面的、大样本的、科学的,更加符合方法学的原则。针对某一临床研究问题,EBM可以用统一、严格的标准对各种报告的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和合并分析,可以得出比经验医学更可靠、简单、明确且重要的结论。 一个优秀的临床医生必然会将患者个体特征资料、基础及临床研究、外部客观条件与患者主观意愿相结合,作出相应的最佳决策。 EBM的出现,为各级临床医生掌握,运用和制定临床决策,解决临床难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2 EBM的局限性 EBM是否就无懈可击呢 ?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毋庸置疑,与任何理论体系一样, EBM本身也存在诸多缺陷或不足,如EBM强调证据最优化从而导致追求最佳证据的过度化和绝对化 : 过度重视最佳证据的普遍性,往往会导致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巨大矛盾 : 忽视最佳证据获取过程中的缺陷,如人为因素的干扰、疾病诊断的不准确、疾病评估及分期模糊 : 过分强调了统计学分析的效力,降低了疾病的深层机制和临床共识的权重 , 容易被有偏倚的数据左右 等。更有甚者,最近有学者撰文,认为EBM正在走向崩溃,引发了人们对EBM局限性的热议和质疑。该文作者将EBM比喻为“顶在临床医生头上的荷弹之枪:你应该按照研究证据去做”,并认为由于药企与EBM结为盟友,联合为一些漏洞百出的理论提供证据支持 : 甚至是国家健康与护理优化研究所和 Cochrane协作组织都不会拒绝存在利益冲突的研究者等等 。虽然说的都是事实,但这些学者真正质疑的并非EBM体系本身,而是认为其正在被不恰当地利用。所以,EBM本身正走向崩溃的说法可能有点危言耸听,但EBM也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 EBM并不能完全弥补基础医学和临床实践之中的鸿沟,疾病诊断不准确,分期评估模糊,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不明等问题不解决,基础医学便始终无法架起通往临床实践的桥梁。为此,学者们开始颠覆现有的,根据组织、器官、系统的病理变化为诊断依据的医疗体系,尝试结合包括基因组学、蛋白组学、表观基因学、信号传导学等最新的生命科学领域基础研究结果,在大数据框架下,寻找产生疾病的驱动因子和根本因素,对疾病进行精确诊断与评估。由此,精准医学诞生了。 3 精准医学 3.1 精准医学是在临床决策认识上的又一次飞跃 由于认识到 EBM的缺陷,且通过群体研究所获得的证据难以解决临床工作中针对个体患者临床决策时面临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学者们在不断尝试改变思维方式,重新思考疾病的本质,颠覆以症状、部位、器官为疾病诊断依据的体系,将基础研究的成果与临床结合,找到疾病的驱动因子,将疾病更加科学地分类及诊断,从而克服目前EBM证据获得过程中的某些缺陷,实现对疾病的精准诊断、精准评估,以达到对疾病的精准预防及治疗。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以及遗传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学科的发展,精准医学应运而生,临床决策进入了新时代。精准医学针对每个患者的个体特征定制治疗方案, 根据特定患者对特异性疾病的易感性、特异性疗法和预后进行亚群分类, 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疗、干预措施。 精准医学目前虽然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已显示出在临床治疗决策方面的优越性。精准医学的首选目标是癌症。肿瘤化疗药物赫赛汀 (Herceptin,又称Trastuzumab ) 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体现了精准医学的思维。赫赛汀是一个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发的人源单克隆抗体,它的研制是基于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蛋白 2 (HER-2/neu ) 的发现。赫赛汀可作用乳腺癌细胞的 HER-2/neu,从而干扰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进程,最终导致癌细胞的死亡。在临床实践中,约15%的乳腺癌患者HER-2/neu过度表达,这些患者的预后较其他乳腺癌患者预后差,但能从赫赛汀的治疗中获益,因此,HER-2/neu的表达水平是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这比运用EBM理念,通过群体研究获得的证据对个体患者的临床决策有更强的针对性。除了肿瘤治疗之外,精准医学的理论还能更广泛地运用在其他疾病的临床诊疗之中。Abul-Husn等 运用精准医学的思维方法,对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进行遗传学鉴定,并结合电子病历信息系统,对局部地区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进行了评估,更新了导致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基因病理性突变数量,并通过审阅电子病历信息系统所记载的病例指出:尽管有58%的患者为降低血清胆固醇服用昂贵的、副作用明显的他汀类药物,但其中只有38.7%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达到预期治疗水平,说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并没有接受到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从上述的实例中不难看出精准医学的魅力和生机。当然,精准医学的实现,离不开通过EBM理念来获得临床证据,精准医学是对EBM思维方式方法的总结和升华。精准医学的长期目标是更好地评估疾病对患者个体的风险,预测疾病的最佳临床干预手段和治疗方法 ,这和EBM的长期目标是一致的。而精准医学相对于EBM,更侧重理解疾病的深层产生机制,追求科学技术和临床理论的进步,这是对EBM的进一步具体化与升华。针对精准癌医学的创新性临床试验可分成两大类,一类称为 Basket Trial即篮子试验,即将带有相同靶基因的不同癌症放进一个篮子里进行研究。第二类临床试验称为 Umbrella Trial,即撑起一把大伞,把具有不同驱动基因的癌症拢聚在同一把雨伞之下,这把大伞就是将不同的靶点检测在同一时间里完成,然后根据不同的靶基因分配不同的精准靶药物。两种临床试验的运用都是采用了EBM的思维方法。可见,精准医学可以克服EBM的局限性,在精准医学理念指导下的EMB将是临床决策认识上的新飞跃。 3.2 精准医学的局限性 虽然精准医学已经在临床上有所实践,让人们对其寄予了很多期待,尤其是奥巴马宣布实施精准医学计划以来,精准医学更是成了各国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是,要真正实现精准医学在临床决策中的广泛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问题需要面对和寻找解决的办法。最近有学者撰文认为,癌症的精准治疗仅仅是一个有待证明的假说。目前,仅有 2%~6.4%的癌症患者测出有靶向治疗药物的基因突变 : 估计仅有 1.5%的复发和难治性实体癌症患者能从精准癌医学获益。导致精准癌医学治疗不够理想的原因包括现有的靶向治疗药物大多数只能部分阻断细胞增殖途径、同一患者的癌症细胞的异质性等 。并且,在精准医学的治疗中,我们不能只看到基因药物对患有特异性疾病的特定患者的正面疗效,更应该关注其不良反应,以及其对相邻基因片段组织结构的负面效应。诚然,精准医学的出现标志着现在临床医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然而,这并不是现代医学发展的终点,精准医学的实现还任重而道远,用“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来形容精准医学再合适不过了。 3.3 精准医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2015年新年伊始,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耗资2.15亿美元启动一项新的精准医学计划,其核心是通过分析100多万名囊括不同年龄阶层和各种身体状况的男女志愿者库,研究遗传变异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形成产生的影响,以便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形成机理,进而为开发相应药物,实现精准用药铺平道路。奥巴马甚至认为,精准医学赋予了人类一个实现全新医学突破的伟大机会,拯救生命的发现将迎来新时代 。 基因组测序是实现精准医学的基础。尽管对单个疾病进行基因组测序成本昂贵,但是一次基因鉴定可以同时对多种疾病的发生率进行预测并辅助建立相关的临床模型。随着基因测序费用的逐年降低,精准医疗必将成为相关疾病诊疗的切入点。 在未来,精准医学将通过整合基因组测序信息和电子病历信息系统,运用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和改进机器学习算法来提高诊断的可信程度。笔者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基因测序会被广泛地运用到基因疾病和家族性疾病的筛查中,并借助机器学习算法和电子病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辅助相关疾病的诊疗,从而实现精准医学的目标。 4 小结 回顾历史,从经验医学、 EBM再到精准医学,临床实践认识水平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中不断地发展进步,为临床决策提供了更加丰富而准确的信息和证据支撑。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可以预见,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和治疗水平将不断地发展和提高。为了促进临床认识水平的进步,医学研究者应该瞄准临床实践的需求,突破传统医学中医学不同专科之间、医学内外科之间以及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之间的界限和局限 : 走出学科桎梏,积极关注其他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结果,注重交叉学科联合,走开放联合之路 : 注重疾病的整体性,联系性和全面性,重视临床指标变化的本质属性,加快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相互转化。主动运用辩证哲学思维和辩证的系统的方法学指导对疾病原理和诊疗方法进行更深一层的探索,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投身于现代医学的发展大潮之中。 参考文献 胡大一 , 顼志敏 .临床医学模式转变: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 1998 , 18(11 ) :688-689. 李琰 , 李幼平 , 兰礼吉 , 等 .循证医学的认识论探究 .医学与哲学 , 2014 , 35(4A ) :1-4. lISTED N.The cardiac arrhythmia suppression trial. .N Engl J Med , 1989 , 321(25 ) :1754-1756. KRUM H , SCHLAICH M , WHITBOURN R , et al.Catheter-based 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 for resistant hypertension: a multicentre safety and proof-of-principle cohort study .Lancet , 2009 , 373(9671 ) :1275-1281. SYMPLICITY HTN-2 INVESTIGATORS , ESLER M D , KRUM H , et al.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 in patients with treatment-resistant hypertension(The Symplicity HTN-2 Trial )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 2010 , 376(9756 ) :1903-1909. BHATT D L , KANDZARI D E , O'NEILL W W , et al.A controlled trial of renal denervation for resistant hypertension .N Engl J Med , 2014 , 370(15 ) :1393-1401. 邱蔚六.循证医学vs医学循证及其随想 .医学争鸣 , 2013(3 ) :1-4. GREENHALGH T , HOWICK J , MASKREY N.Evidence based medicine:a movement in crisis ? .BMJ , 2014 , 348:g3725. SPENCE D.Evidence based medicine is broken .BMJ , 2014 , 48(3 ) :g22-g22. 朱雄增.精准医学时代下的精准诊断 .中华病理学杂志 , 2015 , 44(7 ) :442-443. ABUL-HUSN N S , MANICKAM K , JONES L K , et al.Genetic identification of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within a single U.S.health care system .Science , 2016 , 354(6319 ) :aaf7000. 何权瀛.如何科学地制定临床决策:循证医学、指南共识、精准医学、整合医学与临床决策 .医学与哲学 , 2016 , 37(6B ) :1-3. PRASAD V.Perspective:The precision-oncology illusion .Nature , 2016 , 537(7619 ) :S63. TANNOCK I F , HICKMAN J A.Limits to Personalized Cancer Medicine. .N Engl J Med , 2016 , 375(13 ) :1289-1294. 吴一龙.精准癌医学:走向未来的路 .循证医学 , 2015 , 15(1 ) :1-2. 王强芬.精准医学模式下临床与预防医学整合的必要性研究 .医学与哲学 , 2016 , 37(5B ) :1-3.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3394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类医学简史 - 系统医学与纳米机器
benlion 2018-11-6 21:37
美国发布《寻找宇宙生命的天体生物学策略》 O 网页 - 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的结合:生物神经网络与人工神经网络 O 网页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探索抑制神经元的生物学意义 O 网页 - MIT 将生物学机制引入神经网络,新模型或揭开抑制神经元功能 O 网页 从 1979 年 LY.Wei 发表 3P 医学(预测与预防和精准医学)和 2003 年 S.Benner 的个体化医学,到 2004 年 L.Hood 提出 4P 医学(预测与预防和个体化与参与),核心在于系统医学 - 系统(个体化)与合成(工程)生物学体系的建立,以及生物技术与医药企业的管理(传播学与博弈论)模式。 1992-1999 年 BjZeng 在分子细胞生物学层面的生理学与遗传学、细胞仿生与转基因技术交叉,提出了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工程的网络拓扑分析 O 网页 和生物电子技术设计方法,以及从数学与理论生物学和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转换到 BSSE (理论和实验、计算 O 网页 与工程)转化概念和 NieB (纳米和信息、电子与生物)技术的方法体系。 核心技术是人工细胞设计与合成 - 传感器与反应器和微流控芯片与数据分析软件等。 Cell 专访 - 未来是合成生物学 O 网页 - 网络空间复杂性的系统研究方法 - 结构论 O 网页 - 生物学神经网络 O 网页 - 网络药理学进展 O 网页 -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研究中的最新应用进展 O 网页 - 合成生物学视频专题:构建细胞信号网络 O 网页 - 一种高效分析生物学网络的算法 O 网页 为什么乔布斯临终时叫儿子去学生物技术? O 网页 - 生物技术,诞生于 65 年前这一顿夜宵 O 网页 - Nature : 2018 年新兴生物技术展望 O 网页 - “ 医药界诺贝尔奖 ” 揭晓! CAR-T 产品获最佳生物技术产品奖 O 网页 - 系统生物工程(系统与合成生物学),就是开始于 1991 年 BjZeng 发表的系统科学 - 人工智能与基因工程整合和 “ 太阳能 - 生物电子技术 ” ( SBE )方法,以及 1992 年探讨 “ 社会 - 心理 - 生物 ” 医学模式提出的系统医学与图论 - 网络拓扑学的数学模型与方法等。 在传统医学有效的治疗与经验知识,有其内在的科学机理,医疗是实践应用,而科学是揭示其机理。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的核心方法,仍然是 BSSE (生物系统的科学与工程)偶合与转化模式和网络拓扑分析与生物电子技术设计的方法体系。 贝索斯成全人类首富 O 网页 - 2018 年蓝色起源公司成功发射火箭 O 网页 - 贝索斯:要帮下一代人做太空企业家 O 网页 - 2017 全球医疗器械公司 20 强排名 O 网页 - 2018 年度全球最佳 10 强制药公司 O 网页 ​​​​ - ( 2018 年 11 月网络日记) -
个人分类: 工业化科学|1752 次阅读|0 个评论
系统医学 - 个体化、转化与精准医学
benlion 2018-8-15 08:45
A- 转化医学是什么? O 网页 - 转化医学的四个阶段 O 网页 - 以临床诊疗为导向开展转化医学研究 O 网页 - 干细胞未来: 转化医学、再生医学及精准医疗 O 网页 - 生物样本库是实现 “ 转化医学 ” 的重要保证 O 网页 - 中国 40 年经济史 O 网页 - 2018 年进入倒逼的创新驱动发展时期,只有知识产权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医学研究与医药产业 - 有关社会问题和伦理与法治探讨,只是附属于同一个主题的探讨 - 即,医学与医学伦理学,包括科学体系、临床模式与医疗体系与管理体制等。 之前所说的系统医学(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的 BSSE 偶合模式),就是把中医思维用在现代医学。 如果在临床医院加上一个部分,面向临床的研究实验室,比目前的中医和西医也许更具有优势。西医的优势是手术治疗、大型诊断器械,研究实验室不同于这两者,也不同于一般的化验室。 系统医学,包括几个方面:一是个体化医学、二是转化医学、三是工程医学(再生医学与组织工程 O 网页 )、四是医患参与等,其中的转化医学是指实验研究与临床医生的结合模式,也就是基础(实验与研究)与临床(诊断与治疗)结合。 转化医学是系统医学的核心,预测与预防、免疫治疗与精准医学等是系统医学的其它方面。 B- 再次感受思想与医学的碰撞,到底什么是转化医学呢? O 网页 - 转化医学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中的作用 O 网页 - 私人企业也能出诺奖:通用电气贾埃弗 O 网页 - 在大学与学术机构的研究重心在基础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等,而在欧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研究与开发,不仅仅是产品制造的规模化。 在欧美做学术和回国到学术机构,关键都是同一个问题 - 科研 1 经费和 2 学生,其实教授的职能是课题设计与获得经费,而实际上的研究工作是研究生做的,在国内获得特殊职位的政府拨款, 1 可以得到保障,在欧美哪怕是诺奖得主 1 也是必须参与竞争的,而 2 在欧美的奖学金也是高度竞争的,不同于国内的政府提供薪水保障;然而,这两个不同体制必然导致了产出的科研成果差距。 C- 转化医学与中医辨证思维 O 网页 - 精确医学:个体化医学的新高度 O 网页 - 意大利系统医学协会 O 网页 - 欧盟系统医学组织 O 网页 - 系统医学,本来就是在中西医学理论和医学模式的比较研究过程提出,而且,采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技术方法,深入到细胞通讯与分子生物系统层面,在生理学与遗传学和转基因与仿生学的整合,形成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的 BSSE (生物系统的科学与工程)偶合模式。 更具体的是系统遗传学(比如,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系统生物工程(比如,工程免疫细胞治疗)和网络拓扑分析与生物电子技术设计等方法。 如何科学地制定临床决策 - 循证医学、指南共识、精准医学、整合医学与临床决策 O 网页 - 文小刚比特海的哲学思考 O 网页 - 人类社会中的 8 种不对称 O 网页 - 这时距他们发表宇称不守恒的研究成果还不到两年,速度之快在诺贝尔奖金史上是罕见的。 - 这与当时物理学家普遍的关注一个问题有关,就是没有见到证明守恒的实验(见李政道、杨振宁与吴健雄的有关资料),倒而是有 O 网页 (宇称不守恒的发现与未发现)、 O 网页 (外尔规范场论和 O.B.Klein 非阿尔贝规范场)等,而杨振宁与李政道、吴健雄的实验设计与验证给出了一个确切的答案 - 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 从物理学到生物学的转换,就在于能量概念转换到信息概念 - 对称破缺的耗散结构形成与自组织化的代谢反应与分子更新。 D- 香港,中国生物技术新锐公司上市的首选之地? O 网页 - 临床前生物技术公司 IPO 热潮:你需要知道这些投资建议 O 网页 - 英国 AI 初创公司 BenevolentAI :这不仅仅是一家生物技术公司 O 网页 - 美国制药 / 生物技术公司 2018 年薪酬排行榜 O 网页 - 全球最具创新力的 10 家生物技术公司 O 网页 - 克什米尔上的 “ 东方瑞士 ” O 网页 - 光孝寺里的禅源遗踪 O 网页 - 以色列 - 希腊 - 查理曼欧洲和英国 - 北美 - 澳洲 - 新加坡,构成西方文明发展的路径,而以色列 - 波斯 - 克什米尔 O 网页 到中国 - 韩国 - 日本等,构成向东方的文明发展路径。 究竟什么是生物技术 ? 实验室分析技术、生物仪器和软件设计与数据库技术等,不同于农业工程技术、工业制造技术和医药诊疗技术等。 罗氏 (Roche) 与宝灵曼( Boehringer_Ingelheim - O 网页 ) O 网页 : “ 制药 + 体外诊断 ” ,生物医药巨头打造行业标杆 O 网页 - 基因检测与肿瘤个性化治疗 O 网页 - 上周 6 家生物技术公司涌入纳斯达克! O 网页 - 2018 年生物技术公司 IPO 井喷,盘点这 13 家 13 亿美元 O 网页 - 癌症化疗失败早知道,初创生物技术公司融资启航! O 网页 - 细胞的突变与耐药性,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中医理论的模式是器官之间的机能相互关系模型,西医或实验医学的真正起点是细胞病理学和生物化学的实验技术与数据分析,而系统医学则是在细胞通讯和分子网络的相互作用整合中医与西医的模式 - 社会与心理 - 生物(神经 - 内分泌与免疫)的心身医学和细胞发生动力学与细胞分子网络等机制,以及生物系统的科学与工程(系统与合成生物学 * 的 BSSE )偶合的模式。 注 * :之前分别是理论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基因重组)概念。 - ( 2018 年 8 月网络日记) -
个人分类: 系统生物学|2294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7国际分子影像与微创治疗会议 (2017MIMIT)会议通知
chenmin168cool 2017-5-29 21:17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仁、朋友们: 您好! 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加2017国际分子影像与微创治疗会议(2017 MIMIT),本次会议将于2017年11月10——12日在北京举行。 分子影像与微创治疗正成为引领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两大前沿。分子影像技术使精准医学可视化,为微创介入治疗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分子影像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肿瘤等疾病的治疗不断向微创、精准、高效和个体化的方向发展。2017 MIMIT将邀请国内外本领域著名专家做学术报告,内容覆盖分子影像探针的构建;超声、磁共振、核医学、光学和多模态分子影像等转化医学方面的研究;以及微创外科、光/声动力治疗、肿瘤射频/激光/微波/HIFU消融、放射性粒子、腔镜、生物治疗等当今微创治疗的最新技术与临床应用。 2017 MIMIT致力于为领域内相关的专家、研究学者和研究生提供平台,充分交流和讨论关于分子影像和微创治疗相关的最新进展。我们诚挚地希望本次会议能满足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医药工业、医疗设备以及更多领域的兴趣和需求,对将要参加本次会议和提供赞助的单位和人员表示由衷的感谢! 期待2017年11月在北京与您相会! MIMIT大会组委会 组织机构 1. 大会顾问: 詹启敏 中国工程院 院士、 北京大学医学部 乔杰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Matthew O ’Donnell 美国华盛顿大学 、 美国工程院院士 Katherine Whittaker Ferrara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 美国工程院院士 张运 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心脏病学院院士 Mickaël Tanter 法国健康与医学研究所 U979“波物理学与医学”实验室、 郎之万研究所 2. 大会主席: 崔立刚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超声科 王金锐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超声科 包刚 莱斯大学 刘吉斌 Thomas Jefferson大学超声研究所 3. 大会执行主席: 戴志飞 北京大学工学院 王淑敏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4. 大会秘书长: 陈 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超声科 葛辉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超声科 梁晓龙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超声科 5. 学术委员会: 陈小元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 田捷 中科院自动化所 lex Vahrmeijer 莱顿大学医学中心 Kwangmeyung Kim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 顾宁 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 王志刚 重庆医科大学 郑海荣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梁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匡铭 中山大学 胡兵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 郑元义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 藤皋军 东南大学医学院 黄品同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刘政 第三军医大学重庆新桥医院超声科 廖洪恩 清华大学 杨黄浩 福州大学 郜发宝 四川大学 丁士刚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 付玲 华中科技大学 崔恒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专题分会及召集人 1. 分子影像 郜发宝 , 四川大学 汪贻广 , 北京大学 2. 微创治疗 匡铭 , 中山大学 付玲 , 华中科技大学 3. 生物治疗 耿佳 , 四川大学 刘涛 , 北京大学 4. 青年科学家论坛 梁晓龙 , 北医三院 吕华 , 北京大学 重要日期 日期 时间 7月15日 摘要投稿截止时间 8月15日 摘要接受通知 10月1日 首轮注册截止时间 11月1日 注册截止时间 11月10日-12日 会议时间 会议日程安排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2017年11月10-12日) 2017 年11月10日 12:00-20:00 注册/登记入住 2017 年11月11日 8:00-08:30 开幕式 08:30-10:00 大会报告 10:00-10:15 茶歇时间 10:15-12:15 大会报告 12:15-13:30 午餐和墙报 13:30-15:30 分会场1 分子影像 分会场2 微创治疗 15:30-15:45 茶歇时间 15:45-17:45 分会场3 生物治疗 分会场4 青年科学家论坛 18:00-20:00 晚宴 2017 年12月12日 8:00-10:00 大会报告 10:00-10:15 茶歇时间 10:15-12:15 大会报告 12:15-13:30 午餐和墙报 13:30-15:30 分会场3 生物治疗 分会场4 青年科学家论坛 15:30-15:45 茶歇时间 15:45-17:45 分会场1 分子影像 分会场2 微创治疗 17:45-18:30 闭幕式,最佳墙报奖 *** 上述信息为暂定,可能会有所变化. 大会报告人 Matthew O'Donnell 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 美国工程院院士 Katherine W.Ferraara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美国工程院院士 张 运 中国工程院院士 山东大学 Micka ёl Tanter INSERM U979 Wave Physics for Medicine Laboratory 陈小元 美国NIH分子影像和纳米药物实验室 田捷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Kwangmeyung Kim Korea Insh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exander Vahrmeijer Leiden University Meedical Center 腾皋军 东南大学医学院 梁萍 解放军总医院介入超声科 顾宁 东南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郑海荣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 摘要提交 摘要主题 本届大会将邀请国内外本领域著名专家做学术报告,内容覆盖分子影像探针的构建;超声、磁共振、核医学、光学和多模态分子影像等转化医学方面的研究;以及微创外科、光/声动力治疗、肿瘤射频/激光/微波/HIFU消融、放射性粒子、腔镜、生物治疗等当今微创治疗的最新技术与临床应用。 摘要提交说明 参会者需按摘要模版要求撰写并在线提交摘要。 投稿提交后,可在截止日期之前的任何时间修改。 被接收的摘要会被进一步选定为口头报告或墙报演示,并在会议册上印发。 一旦大会组委会确定后,报告的日期和时间将不能改变。 会议参与者应按照指定的会议日期和时间安排好个人行程。 摘要模版下载网址 : http:// mtg.mimit-pku.org/index .php/Abstract 墙 报墙报交流是重要学术交流形式, 本次 大会将设立美国化学会《Bioconjugate Chemistry》最佳墙报奖。1. 墙报的最大尺寸不得超过90厘米宽、120厘米高。2. 墙报必须事先准备好,字体应该足够大,可以从1米以上的距离阅读。3. 墙报必须包括标题,作者姓名和单位,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参考文献等。4. 会议期间,您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到年会提供的Poster场地张贴您的海报,会务会为您提供必要的工具(胶带、图钉等)。5. 大会还将设立美国化学学会Bioconjugate Chemistry最佳墙报奖,您的墙报有可能获得本次会议的“优秀墙报奖”!6. 在墙报时段结束时,您还需要亲自取下您的墙报,请注意维护场地和设施的安全和整洁。 墙报格式请登录会议网站查看: http://mtg.mimit-pku.org/index.php/Poster/eindex。 注 册如何注册请登录大会网站 http:// mtg.mimit-pku.org/index .php/ ,点击左侧第一栏导航条 Register Now,然后点击“在线注册”。进入 MIMIT 2017 在线注册和投稿电子会务系统,注册您的个人账号,在线投摘要,注册会议等。在相应截止日期之内,您可以进入该系统修改个人信息。本次会议通过寄送回执方式进行报名,交费即为注册。 2017年10月1日前注册费(美元):在职人员150 US$/人,学生80 US$/人。 2017年10月1日后注册费(美元):在职人员175 US$/人,学生100 US$/人。 注册费汇至以下指定账号,备注填写“MIMIT 2017,单位,姓名”。 会议注册费包含资料费、宴会以及会议组织的相关活动,食宿费自理。 报名回执请发送至邮箱:whmmlxf@163.com 注册费汇款信息: 开户名:《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 银行名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空港支行 银行账号:3259 6224 5865 纳税识别号:11010566314227X 地址和电话: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2号新华丽港2号楼11层121216室 (010-58697119) 备注: 1、银行汇款时,请务必附言:“MIMIT 2017,单位,姓名” 2、为了便于对账,请将汇款凭证复印件或学生身份证明(如您是学生代表)通过大会注册系统提交 3、汇款截止日期:2017年10月31日 4、请注意不接受支付宝等其他形式汇款取消会议规则: 提前交费的代表如遇特殊情况不能与会, 请发给大会秘书处正式取消信函,我们将参照以下退费政策执行。(如您是网上支付,在您付费的同时,银行便自动扣除所缴金额的0.5%手续费,所以大会退费金额需事先扣除银行手续费之后再按照以下政策执行)取消信函收到时间取消信函收到时间注册费 2017年9月15日之前 除银行的0.5%手续费外全部退还 2017年9月15日至10月15日之间 扣除30美元 2017年10月15日之后 不退款 在线注册网址: http:// mtg.mimit-pku.org/index .php/Member/eregmember 预订酒店 会议地点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详细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北辰东路8号(邮政编码:100029) 1. 机场—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公交 :首都机场t3航站楼站上车,乘坐机场大巴中关村线,亚运村站下车,步行320米到达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打车 :距离约24.6公里,时间30分钟,费用约74元 2. 北京西站—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公交 :北京西站乘坐地铁9号线,到达白石桥南站后转地铁6号线,到达南锣鼓巷站后转地铁8号线,奥体中心站下车,步行至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打车 :距离约19.0公里,时间26分钟,费用约55元 3. 北京南站—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公交 :北京南站乘坐地铁14号线,到达蒲黄榆站后转地铁5号线,到达惠新西街北口站后下车,在安慧桥东站乘坐运通113线到达亚运村,步行至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打车 :距离约24.5公里,时间32分钟,费用约74元 预订酒店 大多数酒店离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乘出租车只有15 - 20分钟的车程。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附近也有适合商务旅行者的酒店。鼓励参加者及早安排住宿。 酒店名称 距离 预定网址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会议中心内部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北京五洲大酒店 直线距离为0.19公里 北京五洲大酒店-客房预订首页-惠游网 凯迪克北京格兰云天大酒店 直线距离为0.47公里 客房预订 - 酒店在线 北京汇园酒店公寓 直线距离为0.40公里 北京汇园酒店公寓预订价格,联系电话\位置地址【携程酒店】 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奥体公寓) 直线距离为0.48公里 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奥体公寓免费预订_点评_怎么样_地图_爱游网zn 会议参展 展览将在会议期间在同一地点举行。欢迎科研院所、科学仪器公司、科学出版社和工业企业参与。欢迎参展商通过会议网站查阅相关信息或者联系秘书处,网址: http://mtg.mimit-pku.org/index.php/Sponsors/eindex 联系信息 联系人:刘小风 联系电话:13611018630 电子邮箱:whmmlxf@163.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 邮编:100871
个人分类: 会议|465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物医学3.0
热度 1 benlion 2017-5-12 17:23
对于生物科学来说,已经经历了三代的发展,即,生物医学1.0(法国论述实验医学的贝尔纳),生物医学2.0(沃森DNA结构模型-进入分子医学时代),生物医学3.0-即,系统与合成生物学时代(英美已经全面转型升级到3.0-包括转化与精准医学的工程免疫细胞治疗等)。 生物医学3.0-起点是1992年中国的 系统医学 与药物学(1992年系统生物医学词汇不是目前的概念和内容)-1994年系统遗传学与生物工程,并在1996年-1999年把1968年系统生物学(实为理论生物学与数学模型)与1910年-1974年合成生物学(实为化学合成与分子生物学)转换到生物系统的科学与工程偶合与转化概念和实验与计算生物学结合的方法体系。 系统生物学的建立与发展过程,1991年-1999年是探索与倡导的非常规科技时期,全世界只有一个人在做这件事,1999年-2003年国际上迅速发展与建立,大量科学家参与进来而形成了国际学术共同体,而到2007年已经完整的体系建立时期完成,并开始形成工业革命的契机,到2013年整个科技-工业革命与社会转型的国内外论述完成,火星计划与外太空生物技术的发展又标志着人类将进入新模式的文明时代。 然而,即使进入本世纪初,最初的论文都是发表在非常普通的刊物,甚至只是国际会议论文集,而2002年之后,则是Science,Nature,Cell的大量论文和专刊发表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工程系统生物学),无疑国际上看重的更是2003年之前的24位开拓者。 如同数学与物理-化学,须要有一套合乎逻辑推理与实证方法的体系,并发现生命系统的规律和具有可预测性与工程化设计。生物医学3.0-系统与合成生物学,90年代的起因与目标,就在于此-图论与网络拓扑分析与太阳能-生物电子技术设计等。 附、关于学术的创造性年龄 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学科差距是否不同?分析了一下: - BjZeng 在 29岁(1992年)-36岁(1999年)仍然是峰值-a系统医学-b系统遗传学-c系统生物工程-d输卵管生物反应器-细胞的生物电子技术设计-e城市群分析和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的结构论原理-方法体系等全部集中在这几年内完成(包括abcde术语)。从2004年(41岁)论述道德经济学到2011(48岁)年阐述4次科技革命与4次工业革命,已经应该是属于哲学与社会科学的范畴了。 - 爱因斯坦 26岁(1905年)到37岁(1916年)基本完成学术研究的创造性年龄峰值。45岁(1924年)发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和50岁(1929年)发表统一场论。 - 杨振宁 的学术研究在32岁(1954年)到47岁(1969年)和 李政道 30岁(1956年)到38岁(1964年)等高峰期。 - 贝尔纳C. 在44岁(1857年)提出生物“内环境”的概念,52岁(1865年)阐述实验医学。 - 摩尔根 在1911年(45岁)提出了“染色体遗传理论”,1926年(60岁)出版了《基因论》。 - 在1953年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詹姆斯·杜威· 沃森 (25岁)与莫里斯· 威尔金斯 (37岁)和弗朗西斯· 克里克 (37岁)的年龄等。 -(2017年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科学与历史|2456 次阅读|2 个评论
活体组织重复性检查结合基因测序在肿瘤精准治疗中的应用
jhsbj 2017-2-4 21:09
癌症临床治疗时,癌症耐受和抗拒抗癌治疗的能力往往是医生主要关切的问题。通常癌症患者在开始接受治疗之前进行的活体组织检查(小量肿瘤组织标本),往往能够显示肿瘤细胞抵抗治疗的重要信号传递途径的状况。因此,也应该建议在临床中常规使用活检来预测癌症对治疗的反应。 目前的常规情况下,为了跟踪治疗效果,临床医生通常是通过影像学检查,例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来分析肿瘤体积大小在治疗前后的改变,和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来检查肿瘤代谢活性强度的改变来判断治疗的效果。现在,临床上已经开始建议采用重复活检方法也可以作为监测癌症患者疗效的重要工具之一。 已有医生建议应该把这类肿瘤活检和血液标本的检测分析结合进入临床试验,最终甚至可以将其纳入标准的医疗程序之中。 美国MD Anderson 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对来自2100例不同类型肿瘤患者(黑素瘤,多发性骨髓瘤,成胶质细胞瘤,淋巴瘤,肺,乳腺,结肠直肠,胰腺,卵巢癌,肉瘤,和由人乳头状瘤病毒引起的癌症)在治疗之前,期间和结束时获得的高质量活检和血液标本进行了纵向检查和分析。采用了几种方法在DNA和RNA水平对这些标本做了检测,并结合临床免疫治疗平台,以了解机体在治疗时免疫系统对肿瘤的反应。 利用这个革新性的方法,发现治疗早期活检中基因表达和免疫反应的改变,可以用来判断黑色素瘤疗效反应的参考标志物。分析显示治疗后肿瘤的基因表达和所产生的免疫反应可以与治疗之前很不相同,这也表明了癌症在面对治疗压力时的超常适应性,然而,上述工作仅仅是初步的研究层面的早期结果,还没有成熟到具有普遍的临床指导意义。 活体组织检查做为创伤性操作程序,有其局限性和缺点。将来有可能采用较少创伤的抽取血液标本(所谓的液体活检)作为潜在的替代性方法,对治疗前后的肿瘤特点加以检查,比较和分析。当然,这些想法目前只是停留在预期性的推测阶段,仍然需要获得更多的大量数据,才能对这类方法的准确性和可应用性进行评估。 借用一个当前时髦的术语--精准医学来说事,实际上重复性活检,结合基因检测和免疫组群分析也是肿瘤精准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站在前沿的重要部分。活检这一肿瘤检查与诊断的常规方法,与基因测序的结合,可能是临床肿瘤学和分子肿瘤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或必然趋势。然而,现实情况是必须首先建立以大量数据为基础的精准证据,在研究阶段产生的结论被充分确认之前,过早进入临床应用应该十分慎重。因为,即使是开展较早的基因检测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目前也远远未能达到精准的这个概念。
个人分类: 个体医学|2982 次阅读|0 个评论
系统医学 - 系统与合成生物学
benlion 2017-1-15 12:09
系统医学 - 建立在系统与合成生物学基础上的医学体系,也就是实验与系统科学、分析与综合哲学的方法。 从1)实验医学到2)系统医学的科学范式,从1)循证医学到2)精准医学的医疗模式,而2)是建立在1)基础上的发展。 -(2017年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系统医学与药物学|18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人体微生物组:精准医疗的最后一块基石
hongkuan15 2016-11-5 10:25
《转》译是转化医学网原创编译类品牌栏目, 重点关注基因检测、细胞治疗、体外诊断、精准医疗等转化医学领域,旨在传递国外新技术、新动态,同时围绕这些领域的知名企业、专家观点、商业模式等也是《转》译关注的重点。 日前,在美国“药物科学趋势”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将微生物引入精准医疗”的文章,两名来自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极具说服力的观点: 研究微生物菌群对于未来的精准医疗是不可或缺的。 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存在于人体中,特别是存在于消化道中的细菌、真菌、病毒以及其他的微生物菌群在人体的健康和疾病调节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鉴于微生物菌群对疾病的影响和对治疗作出的反应,科学家认为微生物菌群在精准医疗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微生物菌群必须成为精准医疗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大量的人体机能和代谢都依赖于微生物菌群。”作者写道。“如果要在不久的将来实现这一技术,我们必须通过研究人员、临床医生、患者、政府和广泛社区的共同努力,去更好的了解微生物菌群及其与人类环境的相互作用。 在2015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奥巴马总统宣布开展精准医疗计划,即全面努力发展适合于每个人独特的基因组成、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医疗诊断技术。而不是依靠一体适用的解决措施,即使这个解决措施的目的在于帮助最多的患者。而医疗诊断技术能够利用基因检测技术、分子工程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优势来治疗每位患者所患有独一无二的疾病。 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提出在以下几个进行微生物菌群研究的关键领域,可以加大精准医疗的推进: 药物和微生物菌群的相互作用 身体代谢药物的机制在药物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同样地,肠道微生物菌群是身体代谢和消化过程的重要推动者,目前,已经有60多种药物被确认会与微生物菌群发生相互作用。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数字会逐渐增加,更加深入的了解患者所服用的药物与其独特的微生物菌群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病人的进一步治疗产生重要的意义。 抗生素和靶向治疗 抗生素对微生物菌群的平衡有直接影响,不但可以消除病原体而且可以维持身体有益菌的数量。针对特异病原和酶和精准抗生素使用和治疗技术的开发将进一步提高这些技术的临床疗效,并通过避免过度使用广谱抗生素来减少耐药性的传播。 益生元和益生菌 精密部署的益生元能够刺激特定的微生物菌株生长从而帮助身体恢复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同样,更好的了解患者个体微生物菌群的特征,例如患者的微生物菌群和常人的区别以及如何操纵这些微生物菌群,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更有效的益生菌产品。 医疗不健全的社区差异 一些健康问题,包括肥胖和哮喘,已经严重影响到在经济水平低下和医疗不健全社区所生活的居民。据调查,这些健康问题与微生物菌群失衡相互联系。这样的社区可以大大受益于未来的相关研究,即个体特定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可以影响微生物菌群并且有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由于人类微生物菌群在个体间是极其复杂并且动态变化的,它为开发高度个性化的精准医疗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芝加哥大学微生物中心的主任Jack Gilbert指出:我们应该利用这些记录建立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允许适当的荟萃分析,以便我们都能从中受益。 作者: vironia 转载自: 转化医学网
1635 次阅读|0 个评论
代谢组学:我住长江尾
热度 32 weijia2009 2016-9-12 08:49
代谢组学:我住长江尾 贾伟 最近代谢组学的创始人、英国帝国理工的Jeremy Nicholson教授一直在鼓吹“表型组”,即Phenomics。表型组的概念目前还不是那么清晰,可以笼统地理解为研究某一生物或细胞除了基因组以外的所有组学的集合,而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代谢组!上个月复旦大学的唐惠儒教授(唐教授曾在帝国理工的寺院练过多年的弹指神通)告诉我,复旦的金力教授正在牵头开展基于表型组的大型队列研究。在队列研究的范畴内,他们把表型组定义为个体从胚胎发育到出生、成长、衰老以及死亡过程中的形态特征、功能行为、分子组成规律,分成三个层面 - 生物特征、物理特征、化学特征,来进行系统的测量。 我个人很推崇这个表型组研究的策略,因为前面文章讨论过 – 基因组学不可能是精准医学的唯一手段。如果说疾病是遗传因素和包括生活方式在内的所有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一种结果的话,表型组反映的信息则更接近疾病本身。 我们知道细胞内的生命活动由众多基因、蛋白质、以及小分子代谢产物来共同承担,而上游的(核酸、蛋白质等)大分子的功能性变化最终会体现于代谢层面,如神经递质的变化、激素调控、受体作用效应、细胞信号释放、能量传递和细胞间通讯等,所以代谢组处于基因调控网络和蛋白质作用网络的下游,所提供的是生物学的终端信息。如同我们在长江的上游建大坝或对江水改道,这些项目的生态影响会在下游的河道和地域体现出来一样,我们经常说,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告诉你可能发生什么,而代谢组学则告诉你已经发生了什么。 我们称细胞内的代谢物特征性变化为代谢指纹 (Metabolic Fingerprints),分泌到胞外的代谢物为代谢足迹 (Metabolic Footprints)。与基因组、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比较,代谢组学还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基因和蛋白表达在功能水平上的微小变化会在代谢物上得到放大,从而使检测更容易;其次,许多基因和蛋白的非功能性变化不会在代谢物上反映出来,从而起到了上游信息向下游传递过程中“噪音过滤”的效果;第三,代谢物的种类要远小于基因和蛋白的数目,物质的分子结构也要简单得多,因而代谢组学所采用的代谢物信息库,远没有全基因组测序及大量表达序列标签的数据库那么复杂。另外,常见代谢产物在各个生物体系(如植物的初级代谢、微生物、动物)中都相似,所以代谢组学研究中采用的平台技术可以在不同的生物体系中得到应用。 唐人孟浩然有两句诗 -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从万物皆有兴衰代谢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生物世界其实是由代谢组组成的,是这些不同的代谢组让我们生物界呈现出五彩缤纷、气象万千的表型。我们地球上的各种植物含有几十万种(大约25-50万种植物化学分子)代谢物,微生物界大约有几万种代谢物,而我们哺乳动物体内常见(分子量小于1500)代谢产物有5-7千种。这三类代谢组互相渗透,植物和微生物的代谢物通过食物、营养补充、药物等形式进入我们人体的代谢网络,也使我们每一个人的代谢表型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特征。 我曾经在以前的一篇博文中把人体的代谢网络比喻成我们所居住的都市交通网络,从市中心(譬如上海的人民广场)到城市外围的任意一点(如浦东国际机场)理论上有无数条途径可走,但大家都知道最可行的途径也就是少数几条。而我们现在究竟要走哪一条道路去机场,主要看这一刻我们的交通工具、交通状况、时间和资金情况。生命活动其实也是一样的,我们人类三万多基因,尽管功能基因所占比例不大,但它们排列组合之下,就会出现无穷多种可能性,而奇妙的是,在指挥系统近乎无穷多种可能的指令下,仅仅产生出几万种蛋白,而下游的代谢物和代谢通路更少,尤其是主要的代谢通路(交通主干线)更是屈指可数,可以在一张白纸上画清楚。那么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再复杂的生物系统在它的功能层面有着简单的、共性的一面。有人对收集到的各种癌细胞进行检测,发现了共有大约5百万种基因突变方式,但这些变化再复杂还是有章法可循的,它们无非是要在功能层面(譬如代谢层面)实施调整和转换,达到一个或几个简单的目的 – 要么获取更多的能量,要么获得更多的物质,或者设法排除更多的废弃物,或者增强自身的抗氧化抗应激(抗药物)能力。总之癌基因调控的目的明确 - 要生存、增殖、从周边掠夺资源并向周边扩散。如果我们能够这样来看问题,我们就可以在寻找共性的变化中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代谢组学将是疾病分子表型和功能研究中的一门核心技术! 再举个例子来说明为什么代谢组学重要。现在肠道菌群研究已经成为科技界最为火爆的领域之一,你搞生物的话要是不谈点菌群啥的你都不好意思出门开会!但是,这个领域目前玩的只有一个技术 – 测序,不是16S rRNA测序就是NextGen宏基因测序!测序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是肠道细菌的种类信息,从门到属到种(有时甚至能到株)的分类和丰度值,如同你要研究一个城市的安全问题,这个检测技术可以帮你搞到一本覆盖全市大多数居民的花名册,仅此而已。两个肠道菌群组成相差很大的健康人站在一起,我们无法判断他们结构上的差异意味着什么,如果两个人用同一种饮食,这些菌群差异在两个人代谢和生理上会带来的什么样的功能性变化我们尚难以预测。当然菌群研究者们说他们可以通过检索数据库获得功能信息,但这些功能信息怎么来建模预测呢?每一种代谢功能下各种细菌进行相加或是加权后相加?那么互相抵消互相干扰的怎么算呢?最简单明了的代谢功能表征方法就是测代谢组!由此获得的数据是各种细菌集成的功能以及与宿主共同作用下的最终结果! 但是,代谢组学目前尚无法全面进入精准医学和相关健康领域的产业化服务。其主要瓶颈有两个,一是标准化的问题,二是通量的问题。代谢组学往前发展的一个必经之路是定量化和标准化。基因测序技术目前成为转化研究和技术产业化的首选工具,一个重要原因是这种高通量检测技术的标准化已日渐成熟并正在行业内逐步得到普及。目前国内测序行业多家企业在基因组数据分析处理(包括测序采样与分析、碱基读出、载体标识与去除、拼接与组装、间歇填补、重复序列标识等等)逐步建立了统一的标准和流程。我们可以把华大基因比喻成秦统一六国,它积极参与国际领域内大数据管理、整合和共享标准的建立,利用自身硕大的测序平台体量和技术实力,在技术标准方面成为行业内的执牛耳者。而代谢组学则还没有发展成熟,还处于春秋战国诸侯争霸时期。 目前代谢组学除了核磁共振仪外,主要 分析仪器 为质谱。而包括 飞行 时间质谱(TOF)、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TQ)、四级杆 飞行 时间串联质谱(QTOF)、离子回旋共振质谱(ICR)、轨道离子阱(Orbitrap)等高分辨质谱仪的生产厂家不下十家。这些厂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仪器配置、数据处理软件、以及数据库。不同厂家用的工作软件和数据库之间都无法对话(cross-talk),因此一旦购买了某一个厂家的设备来做代谢组学,研究者往往只有照搬该厂家提供的全套分析工具,因而整个行业缺乏包括数据处理标准、数据分析途径、生物描述规范、以及报告标准在内的统一的代谢组学标准流程或标准协议。对于代谢产物鉴定,各个实验室的做法也是参差不齐,有的完全依赖国际数据资源库,有的用厂家自带数据库,有的用自己的标准品来鉴定,以致于数据的质量良莠不齐! 代谢组学要想全面进入临床医学和健康产业的服务领域,需要化大力气解决技术平台的行业标准化问题。从代谢组学设备生产厂家到各个实验室之间都需要逐步改变工作模式,从各自为战百花齐放到互相合作统一标准,共同建立行业内的技术规范,不同平台产生的数据可以交互验证(cross-validation),最终建立起一个行业内可以共享的代谢组学数据库。 也只有在行业普遍接受的技术标准的前提下,我们才可能扩大检测规模。而没有一定的检测通量,例如一次检测数万或数十万样本的能力,代谢组学技术也很难在大型研究项目和精准医学领域扮演一个有意义的角色。前面说到复旦大学开展的基于大型队列的表型组学研究,目前已经纳入计划的队列达到二十万人,以每个人在六个时间点采集样本计,总样本数就达到了120万份,随着计划的推进,样本数将持续上升。可以想象,只有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具备足够检测通量的代谢组学实验室才可能承担这类项目的研究工作。 记得八十年代读书的时候看过一部纪录片《话说长江》,有二十五集,当时这部电视播出后举国轰动,中国观众在信息闭塞了几十年后,通过一条流淌了数千万年全长六千多公里的河流的介绍,第一次直观的、全景的在电视中看到了自己国家广袤的大地、多彩的人文、以及长江流域美丽的自然风光。每天晚上随着主题歌响起,每个人的心里开始激动和期盼,“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同样,我们今天尽管科学高度发达,人类对于自身几乎是所有的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的认知水平还处于Dark Ages(黑暗时代)阶段,随着基因组学的日趋成熟和表型研究工具如代谢组学的广泛应用,我们将会把基因和表型信息连接起来,有可能逐步打开一些疾病的黑箱,像了解一条古老的河流一样逐步认识我们的生命,一步一步地逼近疾病和生命的本质!
27947 次阅读|51 个评论
精准医学,到底往哪儿瞄准?
热度 30 weijia2009 2016-9-5 08:36
精准医学,到底往哪儿瞄准? 贾伟 精准医学的第一个推动者,既不是科学家,也不是企业家,而是政治家 – 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同学!所以多少感觉它不够“精准”还带着一点政治味道。所谓精准医学大概指的是精准诊断、精准药物、以及精准治疗方案,其实质跟“个性化医学”的概念应该是大同小异。今天的医生看病就是一面看病人,一面看实验室检测的结果,然后开始拍板或者拍脑门决定下一步怎么做;而未来呢,医生针对疾病要提出更多的问题和检测要求,实验室要提供更多层面的检测数据和分析结果,两者会发生多个回合的对话,然后疾病的轮廓渐渐清晰,治疗方案在医生的脑海和智能系统中同时浮现出来,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精准”医学! 精准医学中的“精准”其实是一个“模糊”概念,严格意义上的精准医学难以做到,而基于基因组学的精准医学恐怕永远也做不到!我们知道许多复杂性疾病如癌症都呈现高度异质性的特点,所以大部分精准医学的研究者们认为要用基因检测技术准确地对疾病(如癌症)进行分子分型、找到精确的靶点,用正确的药物一击成功! 我们还知道,癌症的治疗目前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来推进的,它经历了从肿瘤分期到免疫组化表型再逐步进展到(基于基因型的)分子病理诊断。以乳腺癌为例,很多医院已进入了分子分型阶段,譬如对于luminal型患者手术治疗可提前,内分泌治疗是基础;对于HER-2过表达型患者,术前明确HER-2状态可辅以靶向药物的治疗;而对于Triple-negative(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早期诊断很重要,尤其是术前充分的化疗,而局部手术处理无需过度,这样的基于基因型的不同方案治疗极大地提升了乳腺癌的治疗质量。从这个思路出发,药学家们针对明确的致癌位点(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一个基因片段或某个癌基因调控的蛋白分子),来设计相应的靶向性治疗药物。但是遗憾的是,这些靶向新药出来后,临床使用却大多不尽如人意。它们能够精准地靶向目标基因或蛋白并能在短期内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但这种效果往往只能维持几个月的时间,然后就逐渐消失了。也就是说,肿瘤很快产生了针对这种精确打击的耐药机制。我们5-6年前跟加州的City of Hope癌症中心合作做了一批乳腺癌样本的代谢组学研究,有意思的是我们发现不同亚型的乳腺癌样本具有比较一致的、特征性的代谢表型,但这些变化跟它们自身的基因型无关。看到这样的结果,我们还是很激动的,因为这也许意味着乳腺癌尽管有极高的基因异质性,其代谢变异却是共性的,而针对其共性的下游代谢通路进行打击可能是更好的一种治疗策略。可惜当时这篇有违常规思维的文章写好后,领域内的几个权威杂志均兴趣不大,只能改写后发在一个普通的癌症专业杂志上了。 对癌症的治疗如同打仗,敌方是一个集团军的话,你可以用先进的侦察手段找到他们的指挥官,但你大概不能寄希望用长距离狙击枪精准地击毙敌方的军长或一个参谋长后,敌方就此失去战力而全军投降。实际情况是这个集团军多半会产生出新的指挥官来,说不定后面还会带来新的打法。所以,在电影和电视里经常出现的“斩首行动”或一些神奇的特种兵战法在较大规模的战役中其实没有太多的用处。 但是尽管每一支部队在火力配置、作战方式、战术素养等方面都有其差异性,他们的指挥系统的设置、行军路线、后勤物资供应方式等方面都是具有一定的共性的,可以预计到,所以针对敌军一些可预见的行动特点下手 – 如在敌军的必经之路设伏,或切断敌军的粮食和弹药供应,或摧毁敌方的整个指挥和通讯系统,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癌症如果能够被我们不断细分从而精准地消灭,就不叫癌症了。有人连续一年多定期不断抽自己的血,进行全套组学研究,再配合体检结果进行整合分析,总结出一些机体的动态表达模式以及通路,发表在2012年的Cell杂志。 对于这样的结果你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理想中的精准医学就得这样把人体生理病理尽可能详尽的用生化网络描绘出来;另一种理解是,同一个人不同时间里的各种表达谱都是动态变化的,生命的重要性就在于生物系统的不可重复性,所谓“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精准或精确地刻画生命系统的运行模式其实是做不到的。 关于癌症为什么耐药的问题,最近有两篇文章有助于理解这一现象,2016年分别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by Altschuler)和Nature Medicine(by Engelman)杂志上。作者都报道了关于肺癌在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一些对药物耐受的癌细胞群在药物干预下都获得了耐药性;而其它对药物不耐受的癌细胞,在各类药物治疗中,它们都有潜力获得药物耐受的能力。也就是说,癌症出现耐药可能不仅仅是因为肿瘤细胞中存在耐药的亚细胞群,那些所谓的非耐药的癌细胞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也会逐步变得“狡猾”起来,进化出对各种靶向药物的抵抗性。这也就是我说的在基因层面去努力要达到精准医学恐怕无法实现的根本性原因! 一生研究癌基因(曾发现著名的癌基因家族Ras)的生物学大牛Robert Weinberg曾说过这么一句话:“There are more paths to developing tumors than there are stars in the sky.”意思我就不翻译了, 因为说得太凄惨太绝望了。在我看来,这句话似乎也是竖在瞄准癌基因作为靶点的精准医学研究者们革命事业道路上的一堵南墙! 今天晚上的星星很少,不知道它们跑哪儿去了 …… Robert Weinberg: 估计被癌基因的变化数目给比下去了 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思维,不把癌基因当做是癌细胞最上游的中枢指挥系统,而把它们当做是普通的交通管理人员,它们所做出的五花八门、变幻莫测、错综复杂的各种调控手段以及变化,其实都是用来应对与平衡整个系统人流和物流出现的压力!也就是说,你别去看交警们比划的手势和协警们的哨子和旗子,你看路况啊!看表型,看当时的交通情况不就明白那些穿黑制服的和穿灰衣服的在干啥了嘛! 这么去理解,是不是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记得研究癌症代谢的美国科学院院士Tek M. Mak曾经在他的演讲中把癌基因比作马,马后面拉的车上装了三样东西:Immune、Metabolism、Aneuploidy。而这个车子其实就是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共同作用下的细胞转化后的状态 (The cart is the transformed state of the cell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actions of oncogenes and tumor suppressor genes)。也就是说,马可以是各种各样,换来换去,但拉的货都一样。再直接地说,就是咱们得把枪口挪一挪,别老是瞄着那马,而要瞄准后面车上的三个油桶开火! 癌症代谢研究的牛人Tek M. Mak 出生于香港,中文名叫麦德华,他老人家曾说过:香港有两个名人,一个是演艺界的刘德华,另一个是在科技界的麦德华!( 至于两个领域的差别在哪里呢?我看好像是颜值!你们说呢?) 目前国际上的精准医学主要手段是测基因,主要策略是找差异,这样的做法应该还是初级阶段。我个人觉得下一步的精准医学体系,应该是既检测疾病的基因变化还要检测其“表型”特征,将基因型和表型(genotype-phenotype)上下游相连接,在上游看变化的苗头,在下游寻找攻击点。在策略上是寻找个性,同时更要寻找共性,而重要的治疗突破口将会出现在共性特征的表征和干预上!
17228 次阅读|50 个评论
精准医学创业的随想
热度 31 weijia2009 2016-9-2 08:39
精准医学创业的随想 贾伟 前阵子在深圳和香港开会,和同事访问了一家大数据领域里的新企业 – 碳云智能。公司总裁王俊向我们介绍了碳云的精准营养、精准美容、以及精准医疗的三个市场方向。 王俊曾担任全球最大的基因公司——华大基因的CEO。去年十月,他辞去了华大的职位,和原公司管理团队中的几名骨干跳槽共同成立了碳云智能。业界对华大和碳云这两家公司在技术和主营业务上的区别并不太清楚,我个人觉得两者的特点还是很鲜明的。它们都是大数据公司,前者从事的是基因测序的技术服务,服务对象是基础科研、生育健康、疾病和药物研发单位;后者的主营是基于数据的服务,除了基因数据外,还收集蛋白组、代谢组等数据,也就是说它所建立的是基因组加上“表型组”的(更能完整反映生命体征的)大数据,然后在医疗、美容、食品营养领域与普通消费者对接,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今年1月,碳云智能融资7亿元人民币,4月完成了10亿元的A轮融资,7月又获得了3亿元的新一轮融资,目前它的估值已经超过了10亿美元。 碳云公司的员工食堂 - 就在工作场所旁边,随时吃随便拿 碳云公司的健身房 在王俊谈到“精准营养”的时候,我脸上露出复杂的笑容。这个概念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十多年前,我们实验室和英国帝国理工的Jeremy Nicholson教授(代谢组学的创始人)和瑞士的雀巢公司一起合作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这样的一个方向。我还记得当时Jeremy在一次讨论中提出一个新词汇 – Personalized Nutrition, 大家都觉得很有前途,应该努力把它推动起来。一晃眼十年过去后,我们几个基本还在原地做着一些纵深的探索,而企业界终于有人动真格地把这个领域开始做起来了。 拿王俊的一种(比较客气的)说法来解释,就是科学家更愿意把一件新东西做得尽善尽美,而企业家则敢于在基本概念可行的基础上将不太成熟的东西做出来,并不失时机地往市场推。我觉得这里还是有很大的分别的,科学家的本能是创新,他们可以很早很前瞻性地提出一些新思想,但大多满足于自己的观点或发现通过文章发表出来,或者通过酒席上的高谈阔论得到表达,至于能不能、有没有变成产品,不是重点! 记得最近我做的几场学术报告中,发现很多人对科研转化很感兴趣。有人提问,贾老师您在2008年(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上发文)提出把肠道菌群当做靶点治疗代谢性疾病,迄今8年过去了,您的研究有什么新的进展呢?我发觉自己的回答有点支支吾吾,我说我们在这个领域里有两项工作值得一提,一是发现三聚氰胺的肾毒性来自于肠道中的一种细菌的代谢,而另一项还在进展中的工作是我们发现干预肠道菌群的一种代谢物可以有效地预防肝癌的发生。然后又有几个人问了一些让我有点崩溃的问题:您觉得粪便移植这个技术怎么样?现在市场上有好几家公司在推这项服务,我减肥失败且有脂肪肝,能用这种方法吗?贾老师我们是一家代谢组学公司,我们从50例肺癌病人的尿液中发现了几个代谢标志物,想拿这个技术开发成诊断产品,请谈谈您的看法…… 我的回答变得越发地支支吾吾,我跟他们说粪菌移植这个方法仅被推荐用于肠道艰难梭菌感染以及炎症性肠病,用于减肥和脂肪肝目前尚不成熟,我还跟他说任何基于菌群的治疗必须考虑进自身的菌群结构和代谢表型,需要个性化的设计。至于癌症的诊断标志物的开发,这些前期结果仅仅是一个开始……但我老人家一面回答,一面悄悄地自问:这都是什么节奏啊,我是不是已经out了? 不禁想起当年韦小宝同学为了泡妞想在少林寺速成一些绝世武功,譬如弹指神通什么的,他那六十几岁武功高得一塌糊涂但脑子迂腐的师侄澄观告诉他,这个需要花点时间滴!澄观说:“本寺曾经有一位禅师,天纵聪明,入寺不过三十六年,就练成了弹指神通,进展神速,前无古人,後无来者。师侄从十一岁上起始练少林长拳,总算运气极好,拜在恩师晦智禅师座下,学得比同门师兄弟们快得多,到五十三岁时,於这指法已略窥门径。”韦小宝听完倒抽一口冷气:“你从十一岁练起,到了五十三岁时说略窥门径,那么一共练了四十二年?”澄观甚是得意,道:“以四十二年而练成弹指神通,本派千余年来,老衲名列第三。” 韦小宝心中想的是用几天或者个把月时间搞定这门武功,可是听他师侄澄观的意思,就这点时间学弹指神通,出去找美眉肯定是“弹”不下来的,也就只能在家弹弹棉花!那一刻英明神武的韦大人开始怀疑人生……为什么我遇到的那几个美眉武功十分厉害,就算她们一出娘胎就练,也不过十几年而已,而要我在少林寺这个破地方练上四十几年才能把她们打趴下的话,这只能说明一点,少林寺的武功很差劲嘛! 在少林寺练功和行走江湖之间的区别,大概跟在交大闵行校区做科研和在学校旁边的紫竹园创业的区别差不多吧。出校门办公司,有技术就行,至于技术是2-3年的功力还是10年的功力,如果不PK一下的话,大部分客户大部分时间里看不出来。太讲究技术的功力,企业成本太高!而太不讲究功力一味低门槛低成本,则缺乏品位,企业也无法长久在市场立足,这些问题是创业者必须认真对待的。我最近在实验室跟大伙儿介绍杭州一个叫博圣健康的企业,他们实验室有种细胞功能检测,可以从人的血样中分离出免疫细胞,然后在体外培养,进行一系列的营养素干预试验,通过干预结果来对测试者进行个性化的营养、免疫、和代谢预测。我感觉他们的技术平台非常的阳春白雪,水平超过了很多“双一流”大学的相关实验室,是市场上愿意“走长线”的精准医学类高新企业的一个榜样。顺便说下,我参观他们公司时,听了他们总经理张民的介绍,我假装被忽悠上当,卷起袖子抽了几管血,当了一回测试对象。检测报告出来后我如获至宝,立即拿回实验室让大家学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企业家跟科学家一起侃技术,要十二分滴小心!) 俗话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我看“科学家创业,十年难成!”这里想说的一个观点是:在精准医学领域里创业,恐怕不能过多地去研究科学家们的言论。科学家中,他们要么宏大叙事一会儿DNA双螺旋一会儿中医辨证论治让你找不着北;要么高屋建瓴给你谈谈国家战略民族情怀让你喝着满是鲜味的清汤捞不到干货。还有一种就是像我这样的,老觉得项目还需要再做做透,没有个三四十年练不成弹指神通!那么到底要听谁的呢?回答很简单:听企业家的!尤其是那些兼具科学素养又极具冒险精神的企业家。我没看过碳云智能成功获得巨额投资的创业方案,但我可以想象那不会是一本(在传统的考量标准下)特别值得投资的计划书!而他们在企业初创阶段几乎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一再获得大笔投资的事实,说明科技创业中技术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创业团队的科技想像力、新兴领域的开拓力、以及他们在创业目标导向下的执行力!
16964 次阅读|58 个评论
精准医学与个体化医学的那些事
热度 8 jgu 2016-8-12 17:08
放假前跟人聊天,说起最近时髦的精准医学和前些年火爆的个体化医学是啥关系?是不是老概念又拿出来重新炒作?让我们来了解下两者的异同: 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ne) 自从奥巴马做为国家战略提出后,不断在全球刷屏,各国政府纷纷部署跟进。“精准”医学精准在哪?是相对目前医学的主要的诊断和治疗基础——组织器官层次的异常变化:病人在医院做的大多数检查是在组织器官层面的,仅有少数血液指标是在分子水平。精准医学则希望更进一步,从分子层次或者通常所说“基因”层次实现疾病的分类诊断、根据分子特征进行治疗。一项基于大规模组学数据的计算分析表明,利用分子分型,可以将已通过临床实验的靶向药物的潜在受益人群从5.9%扩展到40.2%( Rubio-Perez et al., Cancer Cell 2015 )。我们的研究表明除了靶向药物,基因数据对常用化疗药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Ding, et al. Bioinformatics 2016 )。 个体化医学(Personalized Medicine) 的概念很早就提出了,其要点在于根据患者的基础体质、家族病史、生活习惯等大量个人信息有针对性的设计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组合、剂量等。个体化医学与中医的辩证论治的很多理念相通,广受国内学者和民众的关注。个体化医疗更关注的是“前后的变化”和“系统初值”,打个比方,如果某个人出生时血压就偏低,某段时间血压突然升高还在正常值范围内,但这个突然的升高就必须要高度关注了。 ================================================== 目前,精准医学更多是基于群体的基因数据:即收集大量患者的横断面数据,一方面试图将疾病(主要指非传染性疾病)按照分子变异来进行划分,比如各种癌症亚型的划分,然后搞清楚每个亚型的分子变异、临床特性和发病机制,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另一方面,对同样的治疗方案(或某一种药物,特别是靶向药)搞清楚具有哪些分子和临床特征的病人可能有效且副作用小(注:副作用非常重要不能只关注药效)。两方面往中间靠拢(一边是把病细分,另一方面把药明确)找到最“精准”的治疗方案。随着基因检测技术和各种可穿戴健康设备的进展,精准医学会进一步朝着个体化的方向发展,即 Personalized Precision Medicine(2PM) :每个人在一生中会进行多次基因检测,并与日常的健康信息整合起来,实现个体化的精准医疗。前几天Michael Snyder来清华做的报告里介绍了他们2012年发表的个人集成组学谱的研究(iPOP,integrative personal omics profile)( Chen et al. Cell 2012 )就是这个趋势的代表。 无论是精准医学还是个体化医学,其核心都在于基因数据、健康信息的采集和挖掘,随着数据的积累,数据分析与挖掘、机器学习将逐渐成为两个PM以及2PM的核心技术 。
8412 次阅读|15 个评论
也说说“精准医学”
热度 3 surgeonlv 2016-7-31 21:44
也说说“精准医学” 吕健 自 2015 年 1 月美国总统 Obama 在国情咨文演讲中宣布启动“精准医学计划( 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 , PMI )”以来,“精准医学”一词大热。 Obama 的演讲原文如下: Twenty-first century businesses will rely on Americ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 want the country that eliminated polio and mapped the human genome to lead a new era of medicine --one that delivers the right treatment at the right time. In some patients with cystic fibrosis, this approach has reversed a disease once thought unstoppable. So tonight, I'm launching a new 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 to bring us closer to curing diseases like cancer and diabetes, and to give all of us access to the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we need to keepourselves and our families healthier (译: 21 世纪的经济有赖于美国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我希望我们这个曾经消灭了小儿麻痹症、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国家引领医学进入一个新时代:能够在正确的时机对疾病进行正确的治疗。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做到能够使某些囊泡纤维化病人的病情得到逆转,而这种疾病原先被认为是无法治愈的。因此,今晚,我宣布启动一个新的“精准医学计划”,使我们距离治愈癌症、糖尿病这类疾病更近一步,并能使我们获得所需的个体化信息从而使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家人更加健康)。 从 Obama 的演讲原文以及 时任 NIH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主任 Francis Collins 和 NCI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所长 Harold Varmus 在 NEJM 上对 PMI 的阐述 来看, Obama 关于“精准医疗”的讲话其实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在正确的时机对疾病进行正确的治疗( the right treatment at the right time ),也是 Obama 所期许的“医学新时代”的特征,这一说法并不新鲜, Collins 也承认这并不是新的理念, 其实就是“个体化医疗”,我们姑且称之为广义的精准医学。第二层意思则是第一层意思的具体实现,即基于大规模生物信息库( large-scale biologic databases )、各种组学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个体化医疗,也被称作“ Obama 版精准医学”或“美版精准医学”,这大概可视为狭义的精准医学。基因测序技术和组学技术以及计算机大数据分析技术是美版精准医学最基本的技术支撑。狭义的精准医学也并非 Obama 首倡。 2011 年,美国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就发表了题为 “Toward Precision Medicine: Building a Knowledge Network for Biomedical Research and a New Taxonomy of Disease” 的报告。精准医学(狭义)概念的提出,是分子生物学发展促使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更新的必然结果。当然,精准医学(狭义)也有其局限性,至少, 并非所有的疾病都起源于基因突变。 “精准”二字容易让外科医生联想到手术的 “ 精细 ” 和“准确”。事实上,早在 Obama 宣布 PMI 之前,就已经有“精准外科”、“精准肝脏外科”、“精准神经外科”等概念,但这些名词中的“精准”最初主要强调手术技术的精准化 ,仍属于基于解剖学的“微创外科 ” 范畴,也属于广义的精准医学。而 “ Obama 版精准医学”(狭义精准医学)是指建立在大规模生物信息库、强大的个体化分析技术(如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基因组学、各种细胞分析技术、移动健康技术等)、计算机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基础上的个体化医疗,是针对分子水平病因学的更高端的个体化医疗。因此,虽同为“精准”二字,却有着不尽相同的含义。但二者并不矛盾,狭义精准医学将使上述“精准外科”、“精准肝脏外科”、“精准神经外科”的内涵更加丰富,也将推动目前仍基于解剖学和影像学的外科学迈向基于分子水平病因学和病理学的外科学。 要想实现治疗上的精准,首先要达到诊断上的精准,尤其病因学诊断。目前全球通用的国际疾病分类(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 ICD )无法反映疾病的分子生物学信息,因此,精准医学需要新的疾病分类。早在 2011 年 11 月,美国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在题为 “Toward Precision Medicine: Building a Knowledge Network for Biomedical Research and a New Taxonomy of Disease” 的报告中就指出,需要建立新的疾病分类和生物医学知识网络。这需要整合各类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和临床数据,是一项浩瀚的工程。令人鼓舞的是,许多学科已经在这方面迈出了第一步,比如神经外科,已有学者根据基因表达谱的差异性,将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分为神经元前体型( proneural )、神经元型( neural )、经典型( classical )、间叶型( mesenchymal );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将脑胶质瘤分为 G1 、 G2 、 G3 等 3 个亚型, G1 亚型包含极度高发的 IDH 突变, G3 亚型包含非常低的 IDH 突变, G2 亚型则以 1p/19q 缺失为特征 。更加令人瞩目的是,在 2016 年版的 WHO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已经增加了多种肿瘤的分子分型,如胶质母细胞瘤 -IDH 突变型和胶质母细胞瘤 -IDH 野生型、髓母细胞瘤 -WNT 激活型和髓母细胞瘤 -SHH 激活型。 无论广义还是狭义,精准医学首先是一种理念,与“循证医学 ” 、“转化医学”、“整合医学”等理念一样。我们在面对这些理念的时候,首先应摒弃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简单、极端的思维方式,更没必要去比较这些理念孰优孰劣,应建立多元化的思维模式。这些理念都是在医学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对现代医学内涵的补充和修正,反映了人类在医学发展过程中的探索和思考,这些理念之间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撑、可以共存。循证医学( evidence-based medicine )的概念诞生于 1992 年。从经验医学迈入基于基础与临床证据的循证医学是一大进步,但随着循证医学的广泛应用和认识积累,循证医学的局限性也有所显现。 根据临床证据,制定指南和共识,指导临床实践,是循证医学的主要特点和基本方法,因此,对证据的评价和认识至关重要。循证医学之证据来自对全球各地大样本临床试验的总结与分析。然而,循证医学的缺陷恰恰出现在证据上。循证医学以统计学方法为基础,如随机对照试验( RCT ),然而,正是严格的设计和纳入标准将不少患者排除在了研究对象之外。于是,我们所能获得的所谓最佳证据其实只是来自整个患者群体的某一部分,许多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被排除在外了,而纳入标准是人为设定的。同时,循证医学对证据的分级低估了个案的价值,事实上,疾病的发现和治疗都是始于个案的,何况,证据是变化的、不断更新和扩大的。由于个体差异,每个新病例都可能构成新的证据。对研究对象的严格筛选和对个案的忽视实际上已成为循证医学的一个重要缺陷。制定专家共识和指南是循证医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和指导临床实践的方法,由于证据是不断地变化、更新着的,再加上人为设计和病例选择所带来的证据的局限性,指南和共识很难适用于全部患者或者疾病的全部可能,换句话说,也就是很难达到“精准”的要求。何况,我们对很多疾病的病因、机制并不完全了解,我们对疾病的认识也是处在不断变化中,换言之,我们的共识和指南实际上都是建立在我们对疾病的不完全了解的基础上。因此,共识和指南的应用必须与患者的实际情况、医生的个人经验以及那些未纳入指南或共识的个案资料相结合。精准医学(狭义)所带来的对疾病的认识和分类的改变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必将使循证医学发生深刻的变化,从疾病的诊断和分类到证据的评价和处理。转化医学( translational research ) 的概念是 1994 年 Morro 提出的,针对的是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之间的严重脱节。“转化医学”强调基础研究成果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双向转化,即“ bench to bedside ”和“ bedside to bench ”。在一定程度上,美版精准医学(狭义精准医学)就属于转化医学的范畴,其基础就是分子生物学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临床转化(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如果说循证医学侧重于临床,那么转化医学则是在临床与基础研究之间建起了一座桥梁,殊途同归,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更有效的治疗(更精准的治疗)。现代临床医学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现象,就是专科和专业的划分越来越细。专科和专业的细化的确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医学的发展,但也加剧了专科医生知识结构的局限性。人们认识到了专科和专业过度细化给临床医学带来的不利影响,于是,整合医学( integrated medicine )的概念应运而生。整合医学最初是指将一些非主流医学整合到现代主流医学体系中,后来,这一概念演变为强调医生从整体上认识病人和疾病,从而克服专科和专业细化带来的医生诊治知识结构的局限性,使患者得到正确的诊治。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想表达一个意思,也就是,无论循证医学、转化医学,还是整合医学、精准医学,这些理念都是针对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修正和完善,彼此之间并不对立,而是各有侧重、互补互促、互相结合,共同构成了现代医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随着科技进步,这些理念会演变、或被否定或扬弃、或被新的理念代替,还会有新的理念加入,这恰恰也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这里涉及到一个小问题,就是在循证医学乃至精准医学模式中,如何安放医生的个人经验?从基于医生个人经验和直觉的经验医学进入循证医学是进步,但并不意味着医生的个人经验被否定。经验是认识的开端,循证医学之“证 ” 不就是来自对全球各地医生经验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吗?就精准医学(狭义)而言,基因测序技术、各种组学技术最终揭示的其实还是健康或病理机体的微观结构,距离揭示其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尚有距离。面对一个具体的病人,即便得到足够的个体化信息,如何做出正确的诊断,选择正确的干预时机和措施,仍然有赖于医生个人的经验和判断,因此,即便是精准医学,也不能否定或忽略个体经验的价值。换言之,恰恰是病人和疾病的“个体化”,决定了医生的个人经验和认识在临床医学中永远不容忽视的位置,无论任何医学模式。 Obama 在 2015 年 1 月 30 日接受访谈时提到“ one study found that every dollar we spent to map the human genome has already returned $140 to our economy ”。 Illumina 公司的数据显示,全球 NGS (二代基因测序)的应用市场规模预计为 200 亿美元,肿瘤诊断和个性化用药是最有应用前景的领域,市场规模约 120 亿美元 。不难看出, Obama 把“精准医学”提到国家战略高度,无疑是适时而且富有远见的,但除了强调和强化美国在现代医学的引领地位外,恐怕更多地是瞄向了“精准医学”蕴含的巨大的市场前景,这应该也是美国国家经济战略的一部分。 近来常可看到有作者宣告“精准医学时代即将来临”或“已经来临 ” ,其实,这样的论断可以说言之尚早,也可以说没有意义。“精”、“准”本来就是、一直都是医学发展的方向和要求,比如神经外科,从裸眼手术到显微神经外科,再到影像学引导的微创神经外科,人 类在这个方向上的尝试和努力从未停歇过。至于狭义精准医学(美版),则任重而道远,不仅涉及医学领域,还牵涉信息共享、法律法规、伦理、政策、评价标准、监管体系、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面。 就当下而言,怀揣“精准”理念,准确把握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努力做到正确诊断、合理治疗,大概就是我们能够做到也应该努力做到的“精准医学”吧。 参考文献: 1 Collins FS , Varmus H . A new initiative on precision medicin e. N Engl J Med. 2 015 , 372 ( 9 ): 793-795 2 许百男,陈晓雷 . 精准神经外科:高科技时代的神经外科新理念 .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0 , 9 ( 6 ): 481-483 3 董家鸿 . 精准肝脏外科 .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4 , 13 ( 6 ): 405-411 4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编写组 .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与治疗指南( 2015 ) . 中华医学杂志, 2016 , 96 ( 7 ): 485-509 5 精准医疗——中国肿瘤市场的庞大需求 .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6 ; 23 ( 1 ): 84
4161 次阅读|2 个评论
“基因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比单个基因的健康更重要”
热度 2 kexueren07 2016-7-18 17:28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 2015 年的“工作计划”中提出了“精准医学”计划。那么,究竟什么是精准医学?它的特点和应用各是什么?主题为“精准医学技术前沿与展望”的上海科协大讲坛活动近日在上海科学会堂举办。美国亚利桑那健康科学中心首席副主席和首席知识官伊夫·卢西尔教授作主讲报告,上海市生物信息学会理事长李亦学、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国屏、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同济大学教授赵兴明等专家出席活动并就相关话题进行对话。 什么是精准医学? 据介绍,精准医学( PrecisionMedicine )是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其本质即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测定等医学前沿技术,对于大样本人群与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记物的分析与鉴定、验证与应用,从而精确寻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靶点,最终实现对于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目的,从而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简单来说,每一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基因,精准医学正是在综合考虑患者各项特征的基础上,将个体疾病的遗传学信息用于指导其诊断和治疗的医学,其中的关键是遗传学信息、诊断、治疗三者的结合,使疾病的诊治更具有针对性、靶向性和特异性。 此次报告中,伊夫·卢西尔教授特别指出:人们一般会在做基因检测后被告知自己的哪个基因健康、哪个基因不健康,但事实上,基因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在遗传中产生的效果比单个基因本身的健康更重要。 精准医学的三大特点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认为,精准医学的最大特点是:相对于粗放医学,它比较安全。“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分到植物园工作。植物园在一个半岛上,所长告诉大家路灯还没修好,岛上四处有蛇或一些别的动物,请大家晚上不要随意外出走动。我说我不怕,后来我们所长说,其实最不安全的因素是我们所里有一个保卫科长。我问:‘保卫科长不是保卫我们安全的吗?’结果所长说:‘他有一把枪,但是他枪法不准。’——保卫科长有枪,但是枪法不准,听到这么一说,我们再也不敢晚上出去了。”钟扬从这段往事幽默地引出:“从那以后,我听人说起中医都有点紧张,对多靶标的中医心有余悸。你想,多靶标,那不就相当于一枪打出去打不准吗?” 钟扬直言自己对中医没有任何偏见,生了病有时也看中医,但是对于中医“多靶标”“系统性”“无副作用”的宣传,他觉得这些宣传点没有找好。“这意味着只要一颗子弹就可以打死很多,这是很让人害怕的。相比之下,精准医学也是系统的,但它宣传一种药只能治一种病,这听起来更让放心。”但钟扬同时也指出,这意味着精准医学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它特别精准,相应的,产生误差的时候,误差可能也就特别大。 钟扬指出,精准医学的第二大特点是它试图统一基因组、转录组、环境和生活方式等。他举例说,自己最近在做肠道菌群研究,给他打击最大的是 Nature 上发表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如果你吃坏了东西,你的肠道基因组就会变》。“你想啊,人的肠道基因组来自母亲,如果 24 小时就能改变,那不是‘一夜回到解放前’?那就太可怕了!我过去知道肠道菌群可以被饮食改变,但是不知道可以这么快、这么强烈地改变。”他从中看到精准医学的责任非常重大,“我们不仅要知道新的变化,而且要了解长期的变化。” 精准医学的第三个特点是可视化、方便普通人看明白。钟扬认为,精准医学目前最适合治疗的是复杂疾病,“说得难听点,就是死马当活马医。” 对此,赵国屏院士认为,未来的肿瘤治疗可能会出现像现在的艾滋病治疗类似的状况:癌细胞对第一种药物耐药了,换第二种,再耐药了,再换一种……到对第四种药物也耐药时,对第一种药物也许又敏感了……这样,癌症不一定能被治好,但它可能变成一种甚至比糖尿病还要轻的慢性病,病人真的可以带病生存。    我国精准医疗的发展困境 钟扬还指出,从国际实际情况来看,“条条法律都漏水”,科学的发展总是比法律要提前一点。这种现实下,如果精准医学看错了一个位点就要被算成是医疗事故,那在这样的法律下,精准医学连第一步都迈不出去,更谈不上第二步、第三步。因此,他建议法律当前对精准医学稍微宽容一些。 在他看来,精准医疗目前在中国最缺一个类似于滴滴打车那样的数据开放平台。那些数据或者在病人身上还未被提取出来,或者被医生攥在手里准备发表论文用。这就像没有滴滴、优步之前的打车市场:有人家里有车可载人,但不知道需要车的人在哪里;与此同时,马路上需要打车的人却找不到车。
348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精准医学"那些事儿
zjzhuangjian 2016-7-8 09:12
2015年1月20日奥巴马总统在国情咨文中讲道:“今晚,我要启动一个新的精准医学计划(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这一计划将使我们向着治愈诸如癌症和糖尿病这些顽症的目标迈进一步,并使我们所有人都能获得自己的个体化信息,我们需要这些信息使我们自己及家人更加健康。”1月30日奥巴马总统正式批准“精准医学”计划并提议国会在2016年向该计划投入2.15亿美元,以推动个性化医疗的发展。由此, “精准医学”这一概念引发了多国政界、商界、医疗界等人士广泛关注。 1.“精准医学”简介 “精准医学”顾名思义是将医学治疗精确化、目标化,是根据基因组学和生理数据量体裁衣式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其科学定义为: “根据每一位患者的特点调整医学治疗措施。但并不意味着为每一位患者生产独特的药物或医疗设备,而是指能够根据患者的特定疾病易感性不同、所患疾病生物学基础和预后不同,以及对某种特定治疗的反应不同,而将患者分为不同亚群。 ” 到目前为止,美国已经有了多例接受精准医学帮助的患者,他们获得了 根据自身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信息而制定出的靶向治疗计划,其生命由此得到了挽救。 如比尔·埃尔德(Bill Elder),8岁时被诊断患有囊性纤维化(CF)疾病,接受精准医学策略使用靶向治疗药物后,比尔人生第一次轻松地通过鼻子呼吸。通常,CF患者的平均寿命非常短,而如今已经27岁的他,不仅成为了一名医学生,甚至出席了国情咨文会议;还有6岁的艾米莉·怀特海德(Emily Whitehead),成为首个接受一种新肿瘤免疫治疗的儿科患者。研究人员从血液中收集了艾米莉的T细胞,并在实验室“再加工”成可以识别仅在白血病细胞表面表达的一种蛋白。这些T细胞随后被再次输入艾米莉的血液,并通过血液循环入艾米莉的全身追踪和摧毁肿瘤细胞。 2.“精准医学”在中国 中国有着庞大的患者人群,基因序列、临床病症等生理样本数据丰富,非常有利于“精准医学”计划的研究与发展。 因此,中国也启动了“精准医学”计划,甚至是比美国更大的项目。2015年3月, 科技部举办首届国家精准医疗战略专家会议并成立由19人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计划在2030年前投入600亿元进行“精准医学”的研究。 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都竞相筹建精准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还公布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深圳华大临床检测中心等为首批肿瘤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试点单位;华西医院更是开展了总数达100万人的人类全基因组测序,建立数据库和样本库,分析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精准医疗奠定基础。 3.“精准医学”潜在的问题 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在我国实施“精准医学”计划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 我国的基础医疗设施尤其是医师数量严重缺乏 ,每个医生平均每天要接待治疗60~70名患者,长期处于过度劳累状态,无法抽出时间为每一个患者制定特异性的治疗方案。其次, “精准医学”需要大量的数据,而管理这些信息不仅需要广泛的规划和协调,还需要一定的健康信息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 此外, 数据库网站存在客户数据信息泄露的风险 ,包括姓名、地址和财务信息,甚至是基因代码,一般的盗窃与这些隐私和健康信息相比简直不值一提。最后,“精准医学”目前只是局限于基因检测手段,并且相关的疾病靶点信息不完备,后续的临床治疗费用较高。因此,想要全面推广“精准医学”计划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4.听我来韶韶 总之一句话,“精准医学”计划通过对患者生理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协助其摆脱疾病的困扰。任何新兴的事物都有其薄弱或者需要不断完善的环节,“精准医学”也是一样。但是, 随着“精准医疗”被国家列入“十三五”规划以及全国众多大型医院或者研究机构掀起的一波波“精准医学”的研究热潮 ,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样一个崭新的、具有重大前景的、可以服务于整个社会的全新医疗手段将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笔者会经常更新与医药学术相关的文章,有兴趣的可以给我留言,大家相互交流,共同进步。最后呢,大家有文献需求也可以给笔者留言哦,笔者是很乐意给大家提供帮助的,谢谢啦。 ——百晓生
1300 次阅读|0 个评论
于军: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的整体观问题
热度 1 sciencepress 2016-6-1 13:27
基于基因结构和序列变化的基因组学研究无疑必须转入到以生物学和医学核心命题为目标的研究。基因组学技术和规模化的特征将会延续并发扬,都在不断地催生新的科研思路和新的思维境界。 从“DNA 到RNA 再到蛋白质”和各类“组学”研究,最终将汇集在一个或者数个生物学命题下(如癌症、代谢疾病、脑发育与认知、生殖力的可塑性等),形成一种整合性、更高层次的“数据—信息—知识”消化和理解过程。 二十多年前胡德博士提出的“多系统生物学”开辟了新的思维和方法,但是他并没有将其研究内容具体化、思维框架化。尽管他思想的追随者们开发了很多高通量技术,产生了很多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数据,基因表达关联数据,还开发了网络分析方法等,但是一个既宽容,又有序的思维框架还是呼之欲出,或隐或现。 首先,基因组学在新形势下已经完成了从基因组学(以DNA 序列为研究主体)到基因组生物学(以生物学命题为研究主体)再到基于谱系的基因组生物学(以生物谱系,如哺乳动物为研究主体)的“凤凰涅磐”。 未来会有诸多物种的基因组序列在名目繁多的理由下,将被不断测定,数据迅速积累成为必然。比如人类基因组在过去500 代(假设20 年为一代人)里积累的群体多态性会在未来的五年内全部找出来,这些多态性与人类疾病的关系也会在未来的十年里基本搞清楚,模型哺乳动物(如小鼠和大鼠)基因组的相关信息也会被逐渐全部获取。又比如,DNA 测序可以用来确定DNA 分子上的种种化学修饰,这些化学修饰可以用来评价基因表达调控机制;DNA 测序可以用来评估染色体的构象,而染色体构象与个体发育和细胞分化都密切相关;DNA 测序可以用来研究单个细胞的基因表达,而单细胞里单个基因的表达是基因功能调控的最基本信息;DNA 测序可以用来评价染色体的物理状态,如核小体的定位和组分(如组蛋白)蛋白质的化学修饰等,这些信息与基因在高层次的调控有关。可见,DNA 测序将不再停留在测定基因组本身的序列和多态性,也将会延伸到其他相关“组学”领域的研究。 其次,我们至少要界定生物学的基本系统,不是系统分类的系统,也不是类似于骨骼、肌肉等的生理系统,更不是基因型-表型相关联的遗传学系统,而是可以用来整理和分析分子和细胞层面信息和知识的新系统。 这个系统的特点是并不摒弃原有的生物学系统,而是有机地将它们界定好,并且整合起来。 第一是 “信息流”(Informational Track)系统 ,主要研究对象是DNA、RNA 和蛋白质序列信息,相关研究领域包括分子遗传学、分子进化和比较基因组学等。尽管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从传承来讲是遗传学的研究内容,但是越来越多的表型被分到可塑性的研究范畴,大样本量的研究也必然要与生态学结合在一起。简单地将基因变异(编码部分)与复杂的生物学现象相关联是不能够完全解决重要生物学问题的。例如,金-威尔森(King-Wilson)在1975 年提出的“两个调控水平”假说,简单地认为基因调控序列本身的不同决定了基因调控的不同,从而导致近缘物种间的种种表型不同,但是最近发现这些调控区的不同有的其实是组蛋白调控差异所引起的,并不是序列变异本身。信息流的研究素材主要是基因组DNA 序列、基因组群体多态性和详细的表型信息。 第二是 “操作流”(Operational Track)系统 ,它的研究对象包括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实验内容和生物学命题。操作流是个比较复杂的体系,它包括了以DNA(Epigenomic,表观基因组学)、RNA(Ribogenomic,RNA 组学)、蛋白质(Proteomic,蛋白质组学)为主体的各种穿插交错的调控机制。 第三是 “平衡流”(Homeostatic Track)系统 ,主要是药理学和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研究精华。平衡流包括三个基本部分:物质(Material)流、能量(Energy)流和信导(Signaling)流。重要的物质流研究对象包括血红素(如血红素与生物节律的关系)、生物激素(如生长激素与发育的关系)、神经递质(如生物递质与神经发育的关系)等等。重要的能量流物质研究对象包括dNTP、NTP、多聚磷酸、各类单糖、各类多糖等。DNA、RNA 和蛋白质等作为主要细胞组分也会与能量流和物质流密切相关。例如,人类的生命周期(发育、更年、衰老等)和生殖周期的生理学就是这个“流”所要研究的部分基本内容。病理状态,比如人群中高发的代谢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也在其中。信导流,也就是信号传导,显然已经是分子生物学家几十年来的研究对象。 第四是 “分室流”(Compartmental Track)系统 ,它涵盖发育生物学、解剖学、生命起源等领域所涉及的核心科学问题。分室流将以单细胞和细胞群为研究对象,揭示细胞分化、个体发生和发育、组织形成等分子机制。由于生命起源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单细胞到多细胞,所以分室流也将揭示生命起源和细胞器形成等分子机制。干细胞研究也是属于分室流研究的范畴,主要是在分子水平上解释胚胎、诱导干细胞、特定组织干细胞等的差别和如何解释干细胞的自然发生、诱导发生、定向分化和异常分化。同时,也要建立测定干细胞分化定向性和定向分化潜能的维持和诱导因素。 第五是 “可塑流”(Plasticity Track)系统 ,主要是研究表型和行为的可塑性。前者囊括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后者包括神经生理和心理学等研究内容在分子水平的命题。举一个例子,就是生物节律之一的休眠,例如哺乳动物常见的冬眠(如棕熊和黑熊)和夏眠(如热带蝙蝠)。冬眠其实是一个由中枢神经系统参与的主动行为,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同时又受环境因素的严格制约。动物的迁徙和休眠行为在进化的框架下,既有趋同进化也有趋异进化,也具有相当强的表型和行为可塑性以及两者的交织和重叠。揭开表型和行为的可塑性之谜显然不是简单的遗传和遗传多态性的问题,是要集成生命科学各个领域的最新的概念和技术。 此外,这个“五流”是否涵盖了生命科学的全部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能!但是,知识在不断高速积累,科学要不断发展和提高,概念和理论必须不断更新,第一步一定要走出去。 最后,无论如何生命是一个整体,生命的最小单元——细胞也是一个整体,就连基因这一生命编码的最小功能单元也是由不同的序列和相互作用原件组成的。 因此,五流即各自可分,在分子水平研究基因与基因产物的功能;也可在细胞水平和整体(甚至群体)水平研究基因的相互作用和产生的结果。将不同的“流内”要素关联起来至少考虑一些基本参数,比如时、空、量、域等。“流间”要素也会有诸多的关联,有的可能会分不开,有的可能只是范围的界定。比如,通用内含子(universal introns)的大小和GC 含量的变化在人群多态性的水平上就很难分开,大部分的插入与高GC 含量呈现正相关。 生命科学研究的真正挑战在于如何将这些基于不同概念界定的,由不同技术和方法获取的,被不同领域科学家们所收集的,停留在各个不同理论和信息层面上的知识编织成一个有机的网络或系统。而这恰恰就是生命的特点,也可以说是揭示生命本质的终极途径。生物医学研究与临床医学实践的精准度也正是由这些研究学科前沿的进步来决定的。 本文由刘四旦摘编自 美国科学院研究理事会 编、 于军 等译 《基因组科学的甲子“羽化”之路: 从人类基因组测序到精准医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6.3)一书中,于军所撰“生物医学新征途:从人类基因组基本信息到精准医学”一文。 ISBN 978-7-03-047326-4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一项里程碑式的伟大科学计划,该计划的完成带动了生物医学的迅猛发展。精准医疗则是目前国际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已经有包括美英在内的11 个国家启动精准医学计划,该计划的实施将实现个体水平的精准医疗。 《基因组科学的甲子“羽化”之路: 从人类基因组测序到精准医学》 分上下两篇,分别介绍两个伟大计划的路线图。上篇阐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涵盖了图谱定位、基因组测序的基础原理、技术发展和应用趋势,同时包括了信息和材料的收集、数据库的发布,以及该计划的实施与管理。下篇分析了精准医学的迫切需求和充分条件,描述了疾病知识网络和新型分类法,列举了实现目标的多个经典模型和研究实例,如百万人基因组计划、代谢组模式等,据此可以展望基因组学基础研究与医学的有效结合,实现个体健康状况的精准咨询、预防和诊疗。本书堪称基因组计划与精准医学的框架导航图,可供广大生命科学工作者和基础医学、检验医学工作者以及对精准医学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参阅。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点击文中 书名、作者、封面 可购买本书
个人分类: 科学书摘|5456 次阅读|1 个评论
精准医学时代,能够精准预测普通感冒的发生发展吗?
maximusd 2016-5-3 10:20
一、精准医学时代已经到来 去年伊始,美国总统奥巴马启动“精准医疗计划”,推动个体化基因组学研究,掀起了全球精准医学的热潮。随后,国家卫计委和科技部先后召开精准医学战略研讨会,对精准医学列为“十三五”健康保障发展问题研究的重大专项进行论证。这标志着精准医学时代已经到来! 精准医学时代真的来了吗?奥巴马说,来了!科学大咖们说,确实来了!风险投资家说,真的来了,我们也来了! 我想说的是,在基因组的临床应用方面,“精准医学时代”似乎是来了,但是严格意义上的“精准医学时代”远远没有到来,例如,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疾病了,我们现在能够精准预测它的发生发展了吗? 二、普通感冒引发的思考 普通感冒的医学名称是上呼吸道感染,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70% ~ 80% 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感冒诱发的过程是,受凉、淋雨、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使得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的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 简单的说,感冒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但是我们不可忽视的细节是:在正常情况下,病毒与机体是处于一种平衡的共存状态。 这是一种怎样的共存状态呢?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部 BBC 纪录片: The Hidden Life of theCell 。智人的历史大概十几万年,而病毒在地球上已存活了三十亿年。每时每刻,你的身体中正进行着一场大战,这是起源于几十亿年前的战斗—— 病毒入侵细胞的生死之战 。 三、病毒入侵细胞的“精准”研究 严格来讲,病毒入侵细胞的过程是一个动力学过程。如果要 精准预测 病毒与细胞生死之战的胜负,就得把这个动力学过程搞清楚。下面粗略介绍下病毒入侵细胞的动力学研究进展(摘自 博士学位论文,王开发,病毒感染动力学模型分析,2007年,西南大学 )。 第一阶段,病毒在宿主内增殖。增殖过程通常会受到宿主理化屏障或捕食者和竞争者的限制和约束,比如皮肤粘膜机械屏障、补体、粘膜表面分泌型抗体( slgA )、吞噬细胞、 T 细胞、其他微生物的存在等。 第二阶段,病毒和宿主免疫系统均发生进化:一方面,病毒介导的自然选择使宿主特异性捕食者(如 B 细胞, T 细胞)增殖;另一方面,在宿主免疫压力下,病毒种群也发生选择,导致变异株的不断涌现。病毒与宿主各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力量偏向,决定病毒种群是受到控制还是被清除;是停留于一定水平(宿主发病),还是大量繁殖导致免疫防御失败(宿主死亡)。 在 病毒感染的基础数学模型 中,设 x 代表未感染目标细胞数量, y 代表被感染细胞数量, v 代表游离病毒数量, N 代表一个被感染细胞在它的生命周期内产生的游离病毒平均数,参数 d , a , u 分别为未感染细胞、感染细胞和游离病毒颗粒的死亡率:β是未感染细胞和游离病毒颗粒的接触率。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在 免疫调节的数学模型 中,增加以下几个变量: z 代表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反应的强度,参数 p 则代表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杀伤感染细胞的速率,数学模型调整为: 在 免疫调节滞后的数学模型 下,在 药物治疗的数学模型 下,需要不断增加变量。而人体本身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如果把机体内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在一起,病毒感染细胞的动力学模型将会 无限复杂 。 这样类型的“精准”研究什么时候才能计算出普通感冒的发生发展呢? 10 年后? 20 年后?不知道,笔者只能长叹一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当然还有 keng die 的后半句), 精准无止境也 。 后话: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在上述博士论文的结论中提到:病毒感染后,病毒和细胞数量的平衡点和周期波动都可能出现。同时随着时间滞后效应的增加,稳定点被突破,并最终导致 混沌模式 的出现。( 是否也存在蝴蝶效应呢? ) 敬请持续关注我的博客和微信公众号:“非线性科学与医学沙龙”。
个人分类: 课程相关|340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卫计委:中国版的精准医疗计划出炉
fqng1008 2016-4-9 13:19
导读: 国家卫计委科教司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卫计委、科技部等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后,认为开展精准医疗研究是整个医学界的重大机遇,并提出了中国版精准医疗计划。中国版精准医疗计划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层次间逐级提高,难度呈几何级数加大。 那么中国版精准医疗主要有哪三个层次,涉及哪些领域,如何看病,与美国版精准医疗有哪些异同?本文带你一起了解。 国家卫计委科教司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卫计委、科技部等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后,认为开展精准医疗研究是整个医学界的重大机遇,并提出了中国版精准医疗计划。业内人士表示,开展精准医疗是国际医学发展的趋势,尽快切入有可能弯道超车;随着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医疗方面的负担越来越重,医疗产业是刚性内需且边际效应巨大,可以有效拉动整体经济发展。 一、精准医疗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层次间逐级提高,难度呈几何级数加大 1. 基础层次方面,基因测序是精准医疗的基础: 无论是细胞治疗还是基因治疗,首先要通过基因测序诊断病情才能设计方案。在实施精准医疗方案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细胞和分子级别的检测。基因测序工具分为测序仪和试剂,医疗器械公司可以顺势介入测序设备生产领域。 2. 中等层次方面,主要涉及细胞免疫治疗: 通过对免疫细胞的功能强化和缺损修复,提高免疫细胞的战斗力。这种技术治疗癌症效果好,但操作难度大,对患者身体素质要求较高,难以大面积推广。 3. 最高层次方面是基因编辑: 癌症本质上是人体基因变异导致的细胞分裂失控。基因剪辑就是对患者癌变细胞的变异基因进行批量改造,使之成为正常细胞。 精准医疗计划获得众多政策利好支持。《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简称“国家指南”)3月8日公布,拉开了精准医疗重大专项科研行动的序幕。国家指南明确,精准医疗将是今年优先启动的重点专项之一,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本年度的科研专项涵盖八大目标,包括构建百万人以上的自然人群国家大型健康队列和重大疾病专病队列,建立生物医学大数据共享平台及大规模研发生物标志物、靶标、制剂的实验和分析技术体系,建设中国人群典型疾病精准医学临床方案的示范、应用和推广体系,推动一批精准治疗药物和分子检测技术产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等。 “ 这标志着精准用药及基因测序产业标准化即将开始。”业内人士介绍,这八大目标环环相扣:构建百万人以上专病队列及大数据共享平台,旨在打下精准医疗的大数据基础;建立大规模研发生物标志物分析体系,是为中国人群典型疾病示范打下产业标准化的基础;推动精准医疗药物进入医保目录,则标志着精准医疗大规模商业化的关键瓶颈有望被打破。 二、基因测序与精准用药产业化标准将建立 1. 精准医疗百亿级市场启幕 近年来生物技术领域的创新出现井喷。随着科技部3月下发精准医疗重大科研专项申报指南,我国精准用药与基因测序产业化标准将率先建立起来。此前,在科技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等的组织下,中国精准医疗战略专家组成立,计划于2030年前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多家券商研报测算,精准医疗产业涉及的产业规模上万亿元,直接相关的产业规模超过一百亿元。 2. 涉及领域广泛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原副所长于军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精准医疗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其本质是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对于大样本人群与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记物的分析与鉴定、验证与应用,从而精确寻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靶点,并对疾病不同状态和过程进行精确分类,最终实现对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体化精准治疗的目的,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效益。 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詹启敏表示,当前,国内临床医疗多局限于依靠病人主诉、临床症状、生理生化指标和影像学改变来确定疾病情况。但在组织器官改变的下面,是大量的深层次分子生物学改变,包括遗传背景、变异、免疫和内分泌改变。以癌症早期诊断为例,发达国家的早期诊断率为50%以上,北欧甚至高达70%-80%,而中国不足20%。 对于美国率先提出精准医疗计划,南昌大学医学院李振山认为应从三方面来看:美国的医疗系统相对比较完善;生物医学研究的成果转化普遍;精准医疗能够解决当前美国疾病诊疗中重要的问题。精准医疗中的诊断成本仅占医疗成本的不到5%,却可以影响近70%的治疗成本。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精准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在于确定病人群体的异质性以及后续的处理办法,由此直接和间接涉及的行业和相关产业广泛。 确定病人群体的异质性方面,涉及众多科研部门与医疗部门的合作、样本的收集与保存、临床症状和数据的记录与储存、大规模数据库的建立与分析;然后是诊断实现合理的转化,这又涉及到诊断服务业本身及诊断仪器、试剂和技术开发行业等。 确定异质性后的处理办法方面,则涉及制药业,包括开发针对特异群体的靶向乃至基因药物,以及药物应用到临床的诸多环节。 此外,整个过程离不开信息咨询、行业管理等中介机构的参与,以及政府层面的立法和监管。 附: 把脉中国版精准医疗 在过去的2015年,“精准医疗”这个关键词不但席卷医疗健康产业圈,更跨界影响了政界、商界和学界。 首先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5年初提出了精准医疗计划,随后的3月中国科技部举办首届“国家精准医疗战略专家会议”,启动中国版“精准医疗计划”,该计划有望被纳入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2016年精准医疗(基因组学)入选我国十三五100个重大项目:3月5日,十三五纲要草案公布了未来五年中国计划实施的100个重大工程及项目,这其中“加速推动基因组学等生物技术大规模应用”入选。 中美两国都看好精准医疗,未来的竞争与博弈势难避免,谁能赢得在精准医疗领域的竞争,谁就能引领全球医疗新革命。目前来看,美国比中国起步早,发展快,但中国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制度、人口基数等。如果中国能发挥自身优势,扬长补短,将获得在医疗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   一、精准医疗怎样看病? 精准医学的概念,常常被用来与传统的经验医学和循证医学概念相比较。经验医学强调对疾病基础知识的理解、非试验性的临床经验,循证医学则强调依据现有的最佳临床试验证据制定治疗方案。与之相对应的是,精准医学注重根据每个患者的个体特征,依据患者的基因和蛋白信息,“量体裁衣”地指导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对肿瘤这种基因组疾病来说,“个体特征”主要指的是患者的基因组变异情况,结合以病理、影像和临床等指征,使用这套综合信息指导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精准医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了4个层面的内容: 如何发现功能性的遗传信息异常;如何发现针对这些异常的精准靶向药物;如何通过临床试验确定这些药物的疗效;如何在临床实践中使用。 这4个方面构成了精准医学的整体,缺一不可。 在应用层面,医药领域一直提倡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在精准医疗中也得到了真正的体现。从医学的本质来看,最优的方式是需要考虑个体化差异,为每个患者都区别使用正确的治疗手段。然而,由于成本和资源所限,长久以来,医疗只能针对一类相似的人群展开治疗,而精准医疗则不同,由于基因检测成本的大幅下降,从基因水平上可以判别受检者的不同变异,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手段,真正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理念。 在美国,精准医疗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显示出过人的临床疗效优势。例如现已得到广泛应用的各种靶向药物,针对性的应用在携带有对应基因变异的目标人群中,能延长生存期数倍,并显著提高生活质量。以肺癌为例,自从2004年由阿斯利康公司研发了第一代靶向EGFR的TKI抑制剂后,针对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肺癌患者,其生存时间已经由平均不到10个月,延长到近40个月,接近5年的慢病管理期了。最近研发成功并获得FDA批准的第三代TKIAZD9291又进一步使得耐药的EGFR基因突变携带患者生命得到延长。 相比较而言,中国的精准医学起步较晚,在基础领域仍主要依赖国外技术,但由于拥有巨大的肿瘤疾病和样本资源,在应用领域中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二、美国人怎么干? 在精准医学的发展中,美国政府成功地使用了非常清晰的支持研究、开放政策、吸引人才、引导应用的4种策略。早在2006年,美国就以政府的名义支持启动改了TCGA,即“癌症基因组图集”计划。这一计划耗资数亿美元,分析了超过3万个癌症基因组,鉴定了与癌症相关的上千万个突变形式。这一计划动用了联邦政府的资金支持,是一种美国形式的“举国体制”的表现。 在2011年,美国政府又发表了《向精准医学迈进》的报告,提出对疾病重新分类,并对每一细分类别对症用药。这一分类方法跳出了传统的使用疾病原发灶位置(如肺癌、胃癌)和细胞学特征(如小细胞癌、腺癌)的分类手段,提出创建生物医学知识网络,为疾病做新的分类分型。 回顾美国精准医疗的起步和发展,很关键的一点还有美国对精准医疗的产业发展采取了鼓励发展的策略。 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向有积极鼓励业内创新的传统。 在每年的ASC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都有FDA官员参与,与临床专家、制药公司、检测服务商一起讨论精准医学的应用,并明确告诉各参与者,FDA鼓励大家尝试新技术,去改革和优化医疗现状。监管部门的积极参与引导,极大鼓励了产业界对精准医学领域加大投入的热情。   三、中国有哪些优势和瓶颈? 与美国相比,中国发展精准医疗也具有一些先天的优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政策执行优势。 特别一些重大项目在发展初期,需要耗费较多资源,只有在发展一段时间后,才能取得阶段性成果,显示出普通大众能感受到的获益。中国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高速铁路是如此,发展水电核电是如此,精准医疗同样也是如此。 第二,医疗资源集中优势。 美国的医疗资源分散,数千家医疗机构之间信息共享很难建立和普及,中国的医疗资源相对集中,特别在癌症领域,全国最顶尖的300家医院集中了几乎70%的癌症患者。这在医疗资源的分配上本来是极大的挑战,然而在精准医疗的数据共享方面,反而是中国的优势。中国可以以相对较少的资源投入,迅速建立起医院之间的数据共享网络,收集、存储、分享、分析肿瘤精准治疗大数据。 第三,临床资源丰富优势。 中国人口多,在癌症发病率步步攀升的大环境下,发病人数也逐年增多,这对于癌症防控的卫生形势提出了巨大挑战。然而,辩证地来看,这也给中国的精准医学提供了优质的临床资源。很多在国外发病人数少、收集不到足够的基因突变信息和用药信息的癌种和变异形式,在中国都能找到足够的病例,建立数据库,指导中国甚至全球的癌症治疗的临床实践。 中国精准医疗发展迅速,有望在未来1~2年之内跨越美国在过去5年所走过的发展历程,但中国也面临两个方面的瓶颈: 一方面,技术和与临床结合的力度偏弱。 精准治疗的技术基础主要分为基因检测、数据分析和临床注释这三个环节。基因检测已经是较为成熟的技术。测序能力和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基本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然而在数据分析和临床注释方面,产业发展有明显掣肘。 此外,创新药物的匮乏和冗长过时的审批制度,已成为我国精准医学发展的最大短板。 另一方面,支持良性竞争的政策环境和商业环境不够完善。 卫计委在2015年初发布了“肿瘤高通量测序试点”名单,这体现了良性竞争的开放政策。但为了支持行业发展,政策的步子还可以迈得更大一些,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在政策的引导下,建立市场竞争的技术标准。在达到标准的前提下,以市场规则引导市场行为。 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国证券报 蟠桃会
个人分类: 临床研习|2977 次阅读|0 个评论
精准医学的内涵演化、重点领域与我国发展对策
热度 4 adully2010 2016-2-17 09:45
精准医学的内涵演化、重点领域与我国发展对策 精准医学已受到我国政府、科学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本文从政策分析和数据分析的角度,阐述精准医学的内涵演化与重点领域,提出我国发展对策。基因测序技术与靶向药物研发及其相关的监管政策与数据标准成为英美精准医学的部署重点;美欧日含基因信息的上市药物发展迅速,我国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新药创制发展滞后;国际上药物基因组学生物标记物试验与患者结局的关联性证据研究仍需加强。建议根据我国的疾病谱特征加强分子标记物基础研究、加强药物遗传学及基因组学标记物临床转化研究、加强基因分子诊断技术研发与临床检测能力建设、加强精准医学专门人才培养和加强监管与政策研究作为我国发展精准医学的战略重点。 精准医学;政策建议;科学计量学;中国 精准医学的概念源于个体化医学 2011 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在 《迈向精准医学:构建生物医学研究知识网络和新的疾病分类体系》 报告中首次提出精准医学的概念,即根据每一位患者的特点调整医学治疗措施,但并不意味着为每一位患者生产独特的药物或医疗设备,而是能够根据患者的特定疾病易感性不同、所患疾病生物学基础和预后不同,以及对某种特定治疗的反应不同,而将患者分为不同亚群。使得预防或治疗性的干预措施能集中于确定会受益的人群,从而为那些不会受益的人群节省医疗开支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 。可见,精准医学的定义与 2008 年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在《个体化医学的优先领域》报告中对个体化医学的定义几乎完全一致 ]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认为,由于个体化医学这一概念被商业炒作,被人误以为是能够为每一个人设计独特的治疗,故而更名精准医学。 在 PubMed 中检索精准医学或个体化医学相关的文献发现 ,早在 1940s-1960s 就有学者开始探讨针对宫颈癌 ] , ] 、长骨复合骨折 ] 、乳腺癌 ] 的个体化(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治疗策略以及个体化治疗降低精神病患者医疗费用的相关研究 ] ,但这里的个体化治疗均指治疗应随个体体征不同而变化。 1971 年,“ Personalized Medicine ”一词首次出现在 Gibson 的“ Canpersonalized medicine survive? ”文章中,但指的是家庭医生独立行医(私人医生) ] 。 1979 年,“ PrecisionMedicine ”这一术语首次出现在发表于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的“针灸医学的研究进展”的文章中,认为针灸医学的技术进步为医学向预防医学、精准医学、大众医学( people medicine )三个方向发展带来了希望,但这里“精准”的含义是指病变穴位针刺疗法要求针刺位置必须精准 ] 。 1990s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和实施,基因组学的信息开始引入到个体化医学中。 1997 年, Wasi 在探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重要意义时,首次提出会将医学带入预测医学、预防医学和精准医学时代 ] 。 1999 年, Langreth 与 Waldholz 首次提出现代意义上的个体化医学的概念( New Era of Personalized Medicine ),前瞻性地建议制药企业要基于个体患者的基因特征开展靶向药物研发,这是人类基因组时代首次使用“ Personalized Medicine ”这一术语的文章。该文首发于《华尔街日报》,又被 Oncologist 杂志迅速再次刊登 ] 。 2009 年,为纪念这一概念提出 10 周年, Oncologist 杂志专门发表纪念文章,高度评价 10 年前将基因组信息与新药研发结合起的前瞻与远见,认为这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 。 2010 年,“ IndividualizedMedicine ”一词被收录到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医学主题词表( MeSH )中,其含义是指基于患者遗传与环境特征的个体差异,实现最佳的疾病诊断与治疗。 2003 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后基因组时代功能基因组的迅速发展,加之药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进步,大大推动了个体化医学和精准医学的发展。可见, IndividualizedMedicine 、 Personalized Medicine 、 Precision Medicine 这些术语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历了演化。但从现在来看,其表达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精准医学的概念并不是新的,而是与之前个体化医学一脉相承。 ] National ResearchCouncil (US) Committee on A Framework for Developing a New Taxonomy of Disease.Toward precision medicine: Building a knowledge network for biomedical researchand a new taxonomy of disease .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US), 2011. ] President’s Councilof Advisor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ies for Personalized Medicine .2008. https://www.whitehouse.gov/files/documents/ostp/PCAST/pcast_report_v2.pdf ] Glucksmann A, Way S,Cherry CP. The ten - year results of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of carcinoma of the cervix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serial biopsies . BJO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stetrics Gynaecology, 1964, 71(2): 198-201. ] Scott RB. Accuratecervical diagnostic studies: a necessity for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of cancerof the uterine cervix . Obstetrical gynecological survey, 1969, 24(7):985-992. ] Holstad HA. Primaryosteosynthesis versus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compound fractures of longtubular bones. A review of 202 cases with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 Journalof the Oslo city hospitals, 1962, 12: 225. ] Delarue NC, AndersonWD, Starr J.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in the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ofbreast carcinoma . Surgery, gynecology obstetrics, 1969, 129(1): 79-88. ] Kalmans ET. Low-Cost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in a Day Center . Psychiatric Services, 1970,21(12): 394-397. ] Gibson WM. Canpersonalized medicine survive? . Canadian Family Physician, 1971, 17(8): 29. ] Wei L. Scientificadvance in acupuncture .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1979, 7(1):53-75. ] Wasi P. Humangenomics: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 The Southeast Asian journal of tropical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1997, 28: 19-24. ] Langreth R, WaldholzM. New Era of Personalized Medicine Targeting Drugs For Each Unique GeneticProfile . The Oncologist, 1999, 4(5): 426-427. ] Jørgensen JT. New eraof personalized medicine: a 10-year anniversary . The Oncologist, 2009,14(5): 557-558. 杜建,唐小利. 精准医学的内涵演化、重点领域与我国发展对策. 中国科学基金,2016(1):20-26. http://www.nsfc.gov.cn/nsfc/cen/kxjj/jzzw/20160205_02_01.html
个人分类: 科学计量学|7203 次阅读|8 个评论
生物系统的科学与工程
benlion 2015-8-31 22:39
系统医学与药物学计划 - 疾病检测与药物分析 没有宗教的科学跛足,没有科学的宗教盲目。 - 爱因斯坦 Science without religion is lame, religion without science is blind. - Albert Einstein 教育的灵魂是什么 ? 经济的控制力是什么? 政治的资源分配是什么? A、 自组装进化论 物理-生物、社会-心理与认知、行为,结构论 – 精神论与机器论、硬件与软件,4世界与轴心时代理论、城市群与工业5.0等。 (天然与人工生物系统 - 软件与硬件) B、 生物系统的科学与工程 理论与实验、计算与工程方法的生物系统与人工生物系统,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系统遗传学、系统医学与系统生物工程。 C、 神经网络的系统遗传学 人类心智发育与进化的机制及相关基因分析,自学习的神经网络遗传模型,分子表达谱、动力学与细胞动力学、细胞图谱。 D、 病理细胞系与天然药物组学 遗传疾病与突变细胞系的相关基因与表达谱分析,天然药物基因组与代谢组学,药物分子发现。 E 、细胞分析与合成芯片MolNet1.0 1 、序列标志片段显示与网络拓扑分析; 2 、基因片段组装合成与基因组编辑; 3 、抗药细胞系的连续突变与筛选; 4 、细胞计算机、传感器与合成生物技术; 5 、仿生学、转基因与分子电路图设计; 6 、转基因表达、生物反应器; 7 、生物细胞的分离和分子纯化等。 (科学、艺术与工程) - (2011年-2015年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系统生物学|1887 次阅读|0 个评论
系统医学与药物学计划 - 疾病检测与药物分析
benlion 2015-8-26 11:49
- 细胞分析与合成芯片MolNet1.0 原理:名辩(语言哲学)与筹算(数理逻辑) 项目:神经网络的系统遗传学 - 分子表达谱、动力学与细胞动力学、细胞图谱 技术:生物反应器与细胞计算机 - 分子电路图、基因组编辑与网络拓扑分析 绘画艺术 - 星际情殇,星球、生命与机器(2004-2005年) 结构论(1983-1993年)– 自组装进化理论和精神论(2003-2006年) – 4轴心时代理论,城市群(1992年)与机器论(2012-2015年) – 4世界理论,工业5.0等。 系统医药学(1992年)、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工程(1994年) - 生物系统的科学与工程,理论与实验、计算与工程方法(1996-1999年)等。 技术:禽类输卵管生物反应器(1994年)、细胞仿生工程(1994年) - 序列标志片段显示分析、全基因片段组装合成、抗药细胞连续突变筛选等。 1996 年,第1届国际转基因动物学术研讨会,阐述生物系统理论与系统生物工程等。 1999 年,Genbrain生物系统网络 - 生物系统的科学与工程,仿生学与转基因整合的细胞通讯分子电路图概念等。 - 曾杰,26日/08月/2015年 - (2011年-2015年日记总纲)
个人分类: 科学与历史|16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工业生态链与硅谷模式
benlion 2015-6-18 06:10
上世纪中叶,国际上提出和发展的工业生态学(industrial ecology),属于环境生物学的范畴,而我在以往提到的工业生态,则是属于生态工业学,涉及产业结构、产业链的范畴,也就是产品的回收与再利用的产业循环概念,构成产业之间的生态群落现象。 科学与工业之间,则存在一个研究与开发的信息链,从基础到应用的转化,大量创新型中小型企业的接力发展和集聚化,而导致新型产业的支柱企业形成。 前几年连续诺贝尔奖委员会提及新的研究范式或模式,挪威神经科学获奖,也明确在其研究所描述了系统生物学的范式,近年来国际学术界频繁在不同学科和产业领域提及这个新的研究范式,而医学尤其关注个体转化医学与天然药物分子发现和工程生物表达,系统与合成生物学是发展方法。 目前,或近年来我的研究就是排除药物发现的偶然与工程生物合成的难度,发明系列可常规化和系统化的技术和方法。科学范式和技术规范或标准,终究是为了实现常规化科学发现和技术设计的目标,使得普遍科学家和工程师具有可操作和依据的方法和模式;然而,这些和几十年的探索,属于理论和方法的范式和操作的技术模式范畴,既得不到基金的资助,也不可能获诺贝尔类型的奖励。 科学一般来说是知识、现象和规律发现;然而,关键在于科学范式 的思维方法和数学模型、技术发明,以及科学机构的组织与管理模式等。 - (2011年-2015年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系统生物学|1974 次阅读|0 个评论
PM2.5时代的精准医学
热度 4 jawa 2015-6-10 01:08
最近几天,圈里旋起了新的一波关于“ P recison M edicine ”的讨论,加上前几个月陆陆续续1.5波的相关博文潮,现在的讨论可谓已进入了PM2.5时代。这个英文词组的中文译名,以“ 精确医学 ”、“ 精准医学 ”或“ 精准医疗 ”最为常见。对于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部分(例如,通过实验或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因果或相关关系,建立疾病分类、诊断及鉴别诊断新方法,发现新的药靶或生物标志物,开发靶向新药等),精确医学似乎更贴切;对于在精确医学指导下的新的临床实践范式,精准医疗似乎更合适。不管用什么词,Precison Medicine到了PM2.5时代,在一遍叫好声中遇到了 韩健老师当头一盆冷水 ,还好只是冷水,不是冰桶挑战。 韩老师的博文让大家更加理性看待精准医学,这是好事。但其中几个观点,我觉得有待商榷。韩老师认为,“精准医疗”实际上就是“个体化医疗”的一个新提法。我觉得这一看法还不够全面。在我看来,精准医学很好地概括了Hood提出的4P医学,即预测性(predictive)、个体化(personalized)、预防性( preventive)以及参与性(participatory)。把4P简化为1P,也是一种精准吧。韩老师还认为,精准医疗的概念中医里的辨证施治早就概括了,不是什么新东西。这个我也部分认同。中医有很多概念是领先的,例如“治未病”、三因制宜(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但遗憾的是,几千年过去了,中医仍然是模糊医学,似乎也无意走向精准医学。另一方面,西方医学从近代以来,一直向着精准医学迈进。在我看来,从发现ABO血型系统,到输血前交叉配血,从发现HLA到器官移植配型,从发现HER2到使用Herceptin(一种抗HER2单抗)治疗乳腺癌前需要先测定HER2表达情况,从发现阿巴卡韦(abacavir)直接结合到HLA-B*5701抗原结合槽改变其抗原肽递呈特性导致严重甚至致命超敏反应,到FDA要求使用阿巴卡韦前先测定HLA型别,都是走向“精准医疗”的具体案例。虽然有些不是新东西了,但这种和美国“精确打击,定点清除”军事思想如出一辙的医疗发展动向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在结束时,韩老师告诫我们,别让一个快下任的美国总统忽悠了。这是哪跟哪啊?这精准医疗的概念也不是小黑原创的,他也是被忽悠的,下任前激动了,忍不住就跟着起哄了。 最后,打个广告。如果大家对PM2.5时代的精准医学有砖头要砸的,欢迎加入我建的 “精准医疗”群组 ,精确打击,以免误伤他人。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23573 次阅读|12 个评论
现在有多少论文是这么搞出来的?
热度 9 freefloating 2015-6-9 15:36
不知道现在有多少论文是那么瞎联系搞出来的,反正我知道肯定是有一些的,而且若是有高大上的仪器和算法,那就更容易搞出些奇奇怪怪的文章来,可惜我没法喜欢。有段时间我甚至慨叹物理背景的人若想在实用领域造文章实在是太没有优势,因为这个领域的问题都太复杂,然后又没有能力说服自己走某类人那样路径,比方说头脑简单并一腔热情去做些肯定没啥价值但是很科学范式的实验,然后又严以律己废寝忘食地发些文章,然后去亦步亦趋兢兢业业地忽悠些项目,定定指南啥的……好在后来想开了,那条路径也不容易啊。 我更喜欢费曼跑上跑下的数数,我觉得他的方法更科学些,而且更好玩。也可惜我只有此爱好而已,也还玩不好。 我早就觉得全世界都这样: 美国无法重复生物医学研究年度费用高达280亿美元 就像数一、二、三那么简单 费曼 我小的时候有个朋友叫伯尼·沃克。我们俩个在家里都有“实验室”,常常做“实验”。有一次,那时我们大约十一二岁吧,我俩在讨论什么。我说,“思考不过就是在内心对自己讲话罢了。” “真的?”伯尼说,“你知道汽车齿轮箱里奇怪形状的齿轮吧?” “知道啊。那又怎么样呢?” “好,现在告诉我,你是怎么对自己‘说’它的形状的?” 所以我从伯尼那儿学到:思维除了语言之外,还可以是视觉的。 在上大学的时候,我开始对梦发生了兴趣。在做梦的时候,眼睛是闭着的,可是一切都这么清晰逼真,完全像是通过视网膜而成的影像。这是由于视网膜被另外的东西激活了呢,还是在脑里有“控制中心”,在梦中失控了呢?尽管我对脑的功能非常感兴趣,可从未从心理学那儿得到任何令人满意的答案。 在普林斯顿上研究生院的时候,有一篇心理学论文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作者推断大脑中控制时间感的是一个含铁的化学反应。我对自己说,“见鬼,他怎么得到这个结论?” 原来,他的妻子长期体温不正常,时高时低。不知怎的,他想出来试验她的时间感。他让她不看钟表而数秒钟,然后记下她数六十秒所用的时间。他让她成天从早到晚地数,发现她发烧的时候数得快,不发烧的时候数得慢。于是他推论,脑中控制时间感的机制一定是在发烧时跑得更快。 作为一个很“科学”的人 ,那家伙知道化学反应速度是随反应能量和环境温度而变化的。他测量了他太太读秒的速度变化和体温,推测出温度和速度的相对变化,然后从化学书里找出那些反应速度与温度变化近似的化学反应。他发现最接近的是含铁的反应。于是,就推出时间感是由一个含铁的化学反应来决定的。 我觉得那完全是胡说八道——长长的一连串推论中,任何一步都有无数出错的可能。 不过,他提出的问题非常有趣;究竟什么来决定时间感呢?当你试图以某一种速度来读秒,是什么来决定这个速度呢?你又怎么能让自己改变它呢? 我决定来研究这个问题。我先不看钟表,以匀速来数 1 、 2 、 3 ,直到 60 。数完后一看钟,花了 48 秒。不过这并不是问题,只要能以一定的匀速计数,绝对的时间是无关紧要的。我又重复了一次,这回花了 49 秒,接下来是 48 、 47 、 48 、 49 、 48 、 48 ……所以看来我可以用相当准确的速度来默数。 如果我坐在那儿不默数,只是估计一分钟的长短,结果就差得很多。因此,凭空估计一分钟是很不准确的,在默数的帮助下,则会好很多。 现在我知道自己可以用一定的速度默数,下一个问题是哪些因素会影响它呢? 我猜想心率可能是一个因素。于是我便上上下下跑楼梯,跑得心跳极快,然后冲回房间,趴在床上默数到 60 。我还试验了在跑楼梯的同时默数 60 。同学看见我上窜下跳,都乐了,“嘿,干吗呢?” 我不能回答他们(这使我明白自己不能一边说话一边默数)。我只是埋头起劲地跑,活像个疯子。 话说回来,在我试了跑上跑下和躺在床上默数之后,想不到的结果是:心率不影响。而且运动使我很热,这样看来,体温也没什么影响。我没找到任何影响默数速度的因素。 跑楼梯不一会就变得枯燥了,我就在做其他事的同时默数。比如,在洗衣服的时候,我会填写有几件衬衣,几条裤子。我可以在“衬衣”一栏写 3 ,在裤子一栏写 4 ……可碰上袜子就糟了——袜子数目太多了。我在数 36 、 37 、 38 时,还有一大堆的 39 、 40 、 41 ……,这怎么办? 后来,我发现可以把它们分到不同的空间位置,比如一个四方形:左下角一双,右下角一双,这边一双,那边一双——行了,一共 8 只。 同样,我发现我可以数报纸的条数,只要把它们分成 3 、 3 、 3 ,再加 1 就能得 10 ;然后三个那样的组再加一组就可得 100 。这样,我默数到 60 时可以说,“到点了,有 113 条。“更奇妙的是,我竟可以一边默数,一边阅读文章,而默数的速度并不变化!事实上,除了说话之外,我可以一边做任何事一边默数。 我又试了边打字边默数。这回,我发现数 60 需要的时间变了。我大为兴奋,终于发现了一个可以改变默数速度的因素了!我继续做实验。 我一边打字一边默数, 19 、 20 、 21 ……没问题…… 27 、 28 、 29 ……没问题——碰上一个不懂的词,心里会一动,“这是什么词”,然后明白过来,“噢,是它呀”——然后接着数 30 、 31 、 32 ,等到 60 时,我已经迟了。 经过仔细自我观察和琢磨,我找出真相了:分心了。其实默数速度并没变,而是在碰到难词时,由于注意力转移,默数停了一小会,而我自己一开始并没注意到罢了。 第二天早上,我在早饭时向同桌伙伴讲了这一系列实验。我说,除了说话,我可以一边默数一边做任何事情。 一个叫约翰·吐其的说,“我不信你可以边阅读边数,也不相信你不能边说边数。我敢打赌,你并不能边阅读边数,但你能边说边数!” 于是我演示了一遍。他们拿来一本书,我一边看一边数。到了 60 我叫停——果然是 48 秒,我的老时间,然后我正确地复述出书里讲什么。 吐其惊讶不已。我们拿他做实验,测了他数 60 的平均时间。他开始说话,“玛丽有只小羊羔,我爱讲啥就讲啥,一点问题也没有,不知为什么你们就不行……”他“哇啦哇啦”说个不停,最后叫道,“到点了!”我们一看,他默数的时间和平时一模一样!我简直不能相信! 我们讨论了一会,发现了新东西。原来吐其默数的方法和我不同,他在默数时是想象一个写着数字的纸条在跳动,这样他可以在嘴上念,“玛丽有个小羊羔。”这下弄清楚了:因为他是在用视觉默数,所以他可以说话但不能阅读,正好相反,我是用声音来默数,所以我不能同时说话。 这个发现之后,我又尝试能否在默数时大声地读书——这是我们两人都不能做的。我想这会用到脑中既不管视觉也不管语言的区域,所以我想用手指,因为它由触觉来控制。 不一会,我成功地用手指来数,同时大声地读书。不过我进一步想让一切都是意识过程,而不包含动作,所以我试着一边念书一边想象手指在动着数。 一直无法成功。或许是我的努力不够,或许是它确实不可能。自此以后,我从来没碰上谁能做到它。 通过那个试验,吐其和我发现,原来像默数这么简单的事情,看上去似乎大家都应该一样,其实每个人也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而且,我们发现:脑功能可以用客观、外部的方法来检测,比方说,不必依赖他对自己的分析和陈述,你可以观察在默数时一个人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这样的测试是客观和公正的,没法做假。 用自己已知的东西来解释新的概念是人之常情。概念是一层一层的:这个是由那个组成,而那个又是由其他组成。因此,像默数这个概念,各人也可以不同。 我常常想起这个实验。特别是在我教很艰深的诸如巴塞尔积分方程时,不知道为什么,我会看见方程式的数字、符号是五彩的。我会在脑海中看见方程就像杰克和艾曼德教科书里一样,但是 J 是棕色的, N 是紫色的, X 是黑色的,到处飘浮着。 (摘自《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李沉简 徐杨 译,本刊对原文稍作了改动)
个人分类: 古哲先理|10956 次阅读|21 个评论
精准看世界
热度 37 weijia2009 2015-6-9 10:32
精准看世界 贾伟 早上开车送儿子上学,看着车窗外跟儿子说:今天有雨,下车别忘了把车里伞拿上。 几秒钟过后儿子在后座回答:爸爸,这不可能!今天降雨概率是零! 我说:瞎说! 儿子把他的iPhone递过来,神气活现的说:老爸,请看上面数据,清清楚楚是零嘛! 我头也没回道:儿子啊,这种事不需要查那些个破数据,你看看车窗上的雨滴! 这是一段真实的对话,这样的对话在生活中很常见,但版本会有所不同,譬如“精准医学”怎么做的各种讨论。我的粗浅的感觉是,无论你用什么样的现代技术,什么精准手段,最终你还是得把病看好了,因为手段不能代替目的! 精准医学前面还出现过基因医学、系统医学、转化医学等概念,事实上每隔几年就有新的医学概念被提出,在政府层面就有新的定向性的大笔投入被批准实施。在我看来,这些新技术驱动下的新的医学研究策略都是必要的,都需要耗费大量的钱和时间去逐步发展和完善,但每一个新计划的发展更需要定期评估,总结出好的技术和经验,成熟一批,就实施一批,再推而广之,尽快让病人得益!每一波新的政府投入到来前,大家关心的主要问题往往是“谁来做?我怎么做进去?”而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 怎么做才能让病人得益? 说一个不相干的故事。美国有大约1500多家癌症中心,分布在全国各地。这些癌症中心的研究经费除了联邦政府科研基金和民间募捐以外,很大部分来自于各个州的州政府的拨款,为数不少的州政府提高了本州香烟的消费税并定向把这笔税款拨发给癌症研究机构。一包香烟每提高一次价格,就有一部分烟民停止购买,使得烟草总消费额(以及税收)有所降低。而由于癌症研究烧钱烧得厉害,有些州不得不一再提高烟草税来补充下降了的税收收入,这么一来二去,最终导致香烟价格一路攀升,烟民难堪重负,烟草消费逐年下降。但是,好消息来了,随着美国各州的烟民数目逐年下降,肺癌发病率也逐年下降。研究显示美国男性肺癌的新患者数每年下降约2.6%,女性新发病人数每年下降1.1%。这件事情让不少号称“世界一流”的美国癌症研究中心哭笑不得,那么多年辛苦探索,突然发现幸福来得太突然了,癌症的研究原来不需要那么累心,只要狠劲滴花政府的钱就OK了! 有兴趣的博友可以登录美国的疾控中心(CDC)网页浏览下细节。CDC对于44个州的调查显示严格的烟草控制使得20到44岁成人组的肺癌发病率降低。有研究显示,烟草价格每升高10%,吸烟率在青少年中就会下降1.0%到 14.0% ,而在成年人中下降1.0%到4.5%。也就是说,提高年轻人购买香烟的门槛可能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策略,因为他们较易受到烟草价格的影响。同期的一系列研究同样显示增加烟草税可能降低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当然,癌症研究花掉的香烟税款只是一部分,美国香烟税由来已久,自1942年12月1日开征烟草消费税以来,政府一直对烟草实行增税政策,一个重要目的是用于矫正烟草消费的外部负效应,通过对烟草制品不断增税的经济手段迫使烟草消费者补偿对环境和他人造成的负面影响。有意思的是近年的癌症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这个政策正在逐步开花结果,惠及成千上万的平民百姓。 说到烟草和癌症,这里必须批评一下马云同学。他前阵子公开宣称:“相信十年以后中国三大癌症将会困扰着每一个家庭,肝癌、肺癌、胃癌。肝癌,很多可能是因为水;肺癌是因为我们的空气;胃癌,是我们的食物。”这里我们无须苛求他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知识,但因为是公众人物,言论影响大,有必要对他这段话做一个修正。雾霾肯定对健康是有害的,其长远影响目前尚未明了。但从已知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看,吸烟无疑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事实上,烟草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致癌物,除了肺癌以外,吸烟是引发食道癌,喉癌,舌癌,口腔癌以及咽癌的主要原因,吸烟和膀胱癌,肾脏癌,宫颈癌和胰脏癌之间有极强的相关性;随着烟量的增加以及烟龄的延长,其危险也越大。 在世界发达国家的烟民和肺癌发生率逐年下降之时,中国的烟民数量居高不下,烟草消费高峰期仍在持续,这也意味着我国肺癌的发病率预计将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持续上升。而我们知道,烟草造成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死亡人数是可以减少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并不复杂,无须采用高精尖的生物科学技术,方法大家有目共睹! 在我们从上到下提倡搞“精准医学”的高尚年代,我小声地提一个不同的思路,我们应该环顾四周,有没有什么领域可以无须铺开摊子大搞科研就能迅速地把工作开展起来,并能很快扭转局面、造福百姓?我觉得进一步控制吸烟降低癌症就是一个办法,办法就在眼前,就像车窗上的雨滴那么明显,就看你们愿不愿意睁眼看一下 !
13948 次阅读|82 个评论
这篇博文不推荐,只好再发一次啦
jxg912 2015-3-18 12:54
昨天夜里,发了下面一篇博文,相信有助于我们对目前医学环境的思考,再发一次吧: 从个体化医疗到精准医疗------一个新兴的疗法还是黔驴技穷?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892625do=blogid=875179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26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人类基因组计划”回顾与展望:从基因组生物学到精准医学
热度 2 renlufeng 2013-12-9 03:05
“人类基因组计划”回顾与展望:从基因组生物学到精准医学 作者:于军 研究员   关键词:人类基因组计划 基因 基因组 精准医学 疾病分类学   摘要:“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科学计划已经完成整整十年了。十年来,基因组科学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明确目标:精准医学。未来生物医学基础和临床科学的发展就是要整合基因组生物学新的学科前沿,运用新的概念和技术,不断整合和积累临床资源,凝练大的科学问题,规划和启动大科学项目,及时地、有效地为全社会提供“从实验室到病床”、“从实验室到家庭和个人”的卫生与健康保障。社会必须要迅速认识和接受新知识、开拓新的机制、给科学界以有效的反馈,充分地利用这些前沿研究成果。    1.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科学计划   今年,是“人类基因组计划”(The Human Genome Project,HGP)宣布完成十周年。选择2003年结束这个计划其实既不是因为这一年第一个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确实到达了“终点”,也不是人类基因组序列“完成版”的实际结束时间。这个日子的选择首先是为了纪念沃森(James Watson)和克里克(Francis Crick)在《自然》(Nature)上发表了他们的著名科学论文,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五十周年。其次也是感谢沃森博士这位推动这一宏大计划实施的早期领导者和持续支持者。他曾在1989~1992年担任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Human Genome Research 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主任,也就是现在NIH国家基因组研究所(NHGRI)的前身。最后才是这一计划就完成全基因组测序而言确实已近尾声,剩下的有限信息也不足以改变已有的科学结论。   一次性解读人类基因组全部DNA序列是在80年代初由一些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家们集体提出的。虽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第一是DNA测序技术和相关分子生物学技术日趋成熟。随着DNA双螺旋结构的解析,自七十年代起,生物化学家们发明了一系列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DNA测序、寡聚核苷酸合成、DNA杂交、分子克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尤其是80年代初荧光标记法DNA测序仪的研发和接近问世。第二是生物医学发展的迫切需求。未知基因序列的不断解读,遗传疾病相关变异的定位克隆(Positional cloning),新转录因子和信号传导通路的不断发现,都使DNA测序技术和需求被推到了科学界关注的焦点。当大家都在争取基金,计划测定自己感兴趣的基因时,一个重要观点的提出赢得了广泛的支持:与其说各测个的基因,不如集中攻关测定全基因组的序列。集中攻关的特点就是可以使操作专业化和规模化。尤其是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非专业的技术操作不仅浪费资源,在落后平台被迅速淘汰时,非专业的操作也一定会被迅速淘汰。这个原则在DNA测序领域一直适用至今。另外,当时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等学科的发展也遇到了新的瓶颈。比如对全基因组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的迫切需求,对打片段DNA克隆的迫切需求等。第三是启动国际合作,调动全球各方资源的必要性。比如,人类基因组研究会涉及到世界各国的人类遗传资源,与其说在美国集中收集(虽然美国是个移民国家,但是就人类学的标准而言,异地取样往往是不被接受的),不如让这些国家直接参加一个共同的合作项目,同时他们所代表的国家还可以给与资金的支持。   1983年和1984年美国DOE(能源部)和NIH(卫生总署)分别组织了相关领域科学家,进行了启动大规模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可能性的研讨,这就是HGP的酝酿阶段 。有几位科学家这两个会议都参加了,比如目前仍是美国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的胡德博士(Leroy E. Hood)和华盛顿大学退休教授欧森博士(Maynard V. Olson)。胡德博士领导的团队后来成功研发并商业化了荧光DNA自动测序仪 ,欧森提出了STS(Sequence tagged site)的概念 并领导他的团队用新发明的酵母人工染色体(Yeast artificial chromosomes)为材料开启人类基因组精细物理图谱制作的先河。1987年HGP的智库发表了《测定和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的报告,宣布HGP进入具体实施阶段。198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DOE和NIH关于启动HGP的申请,两家主要资助者也协议共同支持HGP。五年后,人类基因组遗传图谱制作完成,第一代荧光自动测序仪顺利问世,HGP则进入真正的规模化数据获取阶段。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联合体最终由美、英、法、德、日、中六国逾千名科学家的实际参与,用时十五年,耗资十数亿美元共同完成。    HGP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它不仅是科学发展的必然,也是科学要素具备和时机逐渐成熟的体现。科学发展至少要具备四个基本要素:人才与科学思想、技术与实验方法、资源与素材组织、管理与项目实施。虽然成功与这四个要素都系息息相关,但是各自的权重却有所不同。人才与科学思想的提出无疑是首要的。大科学项目尤其需要有威望、有能力的领导者,和一代既能脚踏实地地工作,又能协调共进的坚定支持者 。此外,基因组学应属于分子生物学范畴,其学科的真正起点,是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70年代初期DNA序列解读技术的发明。因此,也可以说HGP是五十年来生命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结晶。实践还证明这一计划实现了“以大科学计划带动学科发展”的新策略,也宣布了科学发展“以科学假说为基础和以自由探索为形式”科研原则“一枝独秀”时代的终结。一种新的形式——“发现导向的科学研究”从此诞生,而生命科学的复杂性恰恰为这条新思路提供了最有力的脚注。各类“组学”(Omics)研究的兴起就是这一形式的有力证据。如果能将这些组学技术与以科学问题为目标的大科学项目结合起来那就更是“借助东风了”。   HGP的成功还在于充分调动和利用了政府、社会、企业的力量。由于政府主导和支持了这一计划,科研成果和技术研发又为企业注入了新的知识产权,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因此,据有关统计和评估,十几年来,HGP为美国社会创造了超过200倍的经济回报,超过30万个工作机会。同时也实现了在相关高科技领域的持续性主导。比如DNA测序领域、高端分子检测领域、生物信息领域、生物制药领域等等。美国的民营企业(比如Celara Genomics)也曾经与HGP成功竞争,不仅测定了果蝇基因组,也测定了小鼠和人的全基因组序列,取得很好的科学、经济与社会效果。尽管这两方面的努力似乎有些浪费资源,但最终“官”和“民”的竞争还是达到了和解。这一竞争归根结底对科学、社会和企业的蓬勃发展还都产生了正能量。    2. 基因组生物学的路线图:从基因组到精准医学   HGP是一个预计斥资30亿美元的大科学项目(实际花销很难估计,但因该只是预期的1/3左右),在三十年后的今天来看也是个不小的数字。不仅可以与1939年美国斥资20亿美元(相当于260亿2013年美元的价值)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媲美,也可以与斥资254亿美元(1973年美元价值)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争艳。据最新的估计,HGP为美国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已经达到一万亿(1trillion)美元 。更重要的是这一计划未来的价值体现还在不断继续。   那么,这样一个大型科学研究计划是如何得到政府的支持并真正产生了这样大的社会效益呢?究其原因是它不仅满足了科研界的普遍需求,同时也顾及到全社会的共同利益。首先,大型科学计划必须具有普遍的引领性,亦即可行、可控、可实现的科学性。HGP正是这样一个计划,以高质量测定一个人的基因组为具体目标,以发展DNA测序技术和规模化操作为手段,以国际合作为成功保障。这样的计划和管理模式显然也适用于其它物种的基因组计划和人类基因组多态性的深入研究。其次,大型科学计划要具有可计划性,计划的主体是人才与技术。HGP的实际领导者很多是来自于其他领域,他们的可信任度来自于做事情有始有终的历史纪录。比如英国的苏斯顿博士(John Sulston,获2002年度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和美国的瓦特斯顿博士(Robert Waterston)被选为HGP基因组测序的主要领导者,分别领导了英国和美国最大的测序中心,他们早年其实是研究线虫生物学的专家。其三是大科学项目要有始有终,亦即具有阶段性和可操作性的目标,不能是开放式的(Open-ended)或结果无法量化的。当然,所谓的量化不是用文章和专利的多少,培养学生的多少来衡量,而是用社会效益来衡量,由独立咨询机构来调研和报告的。最后是统理和实施的艺术。HGP不仅要有一个清楚的路线图——科学领域发展的路线图往往是指研究活动的终极目标和操作过程——而且还要有共同的原则和实施方案。比如,HGP著名的“百慕大原则”(Bermuda Principles)要求所有测序数据必须在产出的24小时之内投放到公共数据库里,使珍贵的数据得到实际和及时的共享。   建立HGP科研成果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以及为保护和弘扬这些成果和利益所建立起来的法律保障体系都至关重要。没有这些利益的保障,利益也就不存在。在美国,科研成果和社会利益保障关系的建立可以追溯到著名的Bayh-Dole Act,亦即1980年美国通过的知识产权法( P.L. 96-517, Amendments to the Patent and Trademark Act) 。这项法律旨在保护来自于政府研究或研发基金资助下非赢利组织和小型企业产出的发明专利权,来鼓励发生在研究领域、小企业和成熟企业之间的知识产权转让、合作与合资。中国科学家虽然参与了HGP,承担了1%的任务,但是HGP在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实际效益也非常有限,比如技术研发成果不多,专业性企业寥寥等。除了华大基因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还在不同的管理框架下(民营与地方政府支持vs. 国家基金与科学院的常规支持)寻求不断发展外,国家南、北基因组中心的发展皆面临谁来“再输血”(持续支持)的问题。就一个寻求对人类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有所贡献的大国而言,如何利用科研基础和实力,为技术密集型企业提供实用技术和知识产权,值得国人深入思考和实践。   无论如何,HGP的传奇还在以惊人的气势和速度继续着。早在HGP完成之前,时任NIH基因组研究所所长的考林斯博士(Francis Collins)就提出了“从基因组结构到基因组生物学,再到疾病生物学和医学科学”的路线图,意在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一计划所产生的成果转移到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上。发明第一代荧光自动测序仪的著名科学家胡德博士也曾提出4P(Predictive预测, Preventive预防, Personalized个性化 Participatory参享)医学的思想,旨在指引基因组学成果的具体应用。2011年美国基因组学与生物医学界的智库又发表了《迈向精准医学:建立生物医学与疾病新分类学的知识网络》,宣示基因组学的研究成果和手段如何可以促成生物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的交汇,从而编织新的知识网络。现已退休的华盛顿大学欧森博士是唯一一位既参加了起草1987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宣言性报告,也参加了这个精准医学报告撰写的科学家。他对精准医学的解释是:“个性化”其实就是医学实践的正常形式,而分子水平信息的正确使用则会使医学更精准,因而成为恰如其分的目的性描述。他学医出身的博士后,也是目前NIH基因组研究所所长的格润博士(Eric Green),正在坚决地实践着欧森三十年以来的一贯思想:大科学项目一定要有始有终、要有直接造福于社会的目的性。只有这样,主流科学家、政府、社会和民众才能坚定地支持这样耗时十数年、耗资几十亿、集科学思想与技术集成为一体的大科学项目。   实现精准医学需要在两个大领域——基础生物医学与临床医学——建立实际的转化研究和紧密的接轨机制。我们已经看到了诸多“转化中心”的成立,我们也看到了各类“转化研究”的启动。尽管目前精准医学还不是一个具体的学科和大项目,但是在这个科学思维框架下的蓝图已经规划好了。《迈向精准医学:建立生物医学与疾病新分类学的知识网络》的报告已直接建议了几个可实施大项目,比如“百万人美国人基因组计划”、“糖尿病代谢组计划”、“暴露组研究(Exposome)计划”等。就百万人基因组测序而言,其单纯的DNA测序价格就应该在10亿美元以上。鉴于英国的医学临床资源规范而且丰富,首相卡梅伦去年斥资一亿英镑率先就启动了“十万人基因组测序计划”。可见,只要是可以直接造福国民的科学计划,对谁来讲都是“乐而为之”。   然而,尽管精准医学的提出同时给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指出了共同发展之路,但是他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却各有不同。    3. 基础生物学的发展与基因组生物学的新境界   基于基因结构和序列变化的基因组学研究无疑必须转入到以生物学和医学核心命题为目标的研究。基因组学技术和规模化的特征将会延续并发扬,大数据、复杂信息、新概念和新知识等等,都在不断地催生新的科研思路和新的思维境界。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和各类“组学”研究,最终将汇集在一个或者数个生物学命题下(比如癌症、代谢疾病、脑发育与认知、生殖力的可塑性等),形成一种整合性、更高层次的“数据—信息—知识”消化和理解过程。二十多年前胡德博士提出的“多系统生物学”开辟了新的思维和方法,但是他并没有将其研究内容具体化、思维框架化。尽管他思想的追随者们开发了很多高通量技术,产生了很多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数据,基因表达关联数据,还开发了网络分析方法等,但是一个既宽容,又有序的思维框架还是呼之欲出,或隐或现。   首先,基因组学在新形势下已经完成了从基因组学(以DNA序列为研究主体)到基因组生物学(以生物学命题为研究主体)再到基于谱系的基因组生物学(以生物谱系,如哺乳动物为研究主体)的“凤凰涅磐”。目前已经没有人再会来批评基因组学就是“测测DNA序列”了。近几年来,基因组学研究的功能和视野都有了长足的拓展,DNA测序技术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平台:应用基本成熟,通量和价格基本平稳。未来会有诸多的基因组序列在名目繁多的理由下,被不断测定,大数据的迅速积累也成为必然。不过,地球上物种之多,科学发展之不断,DNA测序项目还会层出不穷,技术的研发和革新还会继续。那么基因组学领域本身的革命性变化会在哪里呢?答案是多方面的,比如人类基因组在过去500代(假设20年为一代人)里积累的群体多态性会在未来的五年内全部找出来,这些多态性与人类疾病的关系也会在未来的十年里基本搞清楚,模型哺乳动物(比如小鼠和大鼠)基因组的相关信息也会被逐渐全部获取。又比如,DNA测序可以用来确定DNA分子上的种种化学修饰,这些化学修饰可以用来评价基因表达调控机制;DNA测序可以用来评估染色体的构象,而染色体构象与个体发育和细胞分化都密切相关;DNA测序可以用来研究单个细胞的基因表达,而单细胞里单个基因的表达是基因功能调控的最基本信息;DNA测序可以用来评价染色体的物理状态,比如核小体的定位和组分(如组蛋白)蛋白质的化学修饰等,这些信息与基因在高层次的调控有关。可见,DNA测序将不再停留在测定基因组本身的序列和多态性,会延伸到其它相关“组学”领域的研究。   其次,我们至少要在五个分子和细胞生物学层面上考虑基因组生物学的发展和研究内容。第一是“信息流”(Informational Track),它延续“中心法则”的思维框架,主要研究对象是DNA、RNA和蛋白质序列信息,由遗传密码来解读。它的相关研究领域包括分子遗传学、分子进化和基因组结构等。尽管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从传承来讲是遗传学的研究内容,但是越来越多的表型被分到可塑性的研究范畴。大样本量的研究也必然要与生态学结合在一起。简单地将基因变异(编码部分)与复杂的生物学现象相关联是不能够真正解决重要生物学问题的,其实质更不是金-威尔森(King-Wilson)在1975年提出的“两个调控水平”假说(简单的基因调控区假说,认为基因调控序列决定基因调控的不同,从而导致近缘物种间的表型不同) 。信息流的研究素材主要是基因组DNA序列和基因组的群体多态性,这些多态性的特点是它们的相对有限性和稳定性。比如,人类基因组间的序列差异大约是1/500,而这些不同常常是以不同的频率被同一个群体来共享的。换句话讲,如果我们测定了一个群体中一万个个体的基因组,这个群体的未知多态性就会所剩无几了。第二是“操作流”(Operational Track),它的研究对象包括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实验内容和生物学命题。操作流是个比较复杂的体系,它包括了以DNA(Epigenomic,表观基因组学)、RNA(Ribogenomic,RNA组学)、蛋白质(Proteomic,蛋白质组学)为主体的各种穿插交错的调控机制,对应的是这三个已经建立起来,但是信息流以外的“组学”。第三是“平衡流”(Homeostatic Track),主要是药理学和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研究精华。平衡流包括三个基本部分:物质(Material)流、能量(Energy)流和信导(Signaling)流。重要的物质流研究对象包括血红素(比如,血红素与生物节律的关系)、生物激素(比如,生长激素与发育的关系)、神经递质(比如,生物递质与神经发育的关系)等等。重要的能量流物质研究对象包括dNTP、NTP、多聚磷酸、各类单糖、各类多糖等。DNA、RNA和蛋白质等作为主要细胞组分也会与能量流和物质流密切相关。我们对能量流的了解其实还是非常有限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其发展潜力也是非常巨大的。比如,人类的生命周期(发育、更年、衰老等)和生殖周期的生理学就是这个“流”所要研究的部分基本内容。病理状态,比如人群中高发的代谢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也在其中。信导流,也就是信号传导,显然已经是分子生物学家几十年来的研究对象,勿须赘述。第四是“分室流”(Compartmental Track),它涵盖发育生物学、解剖学、生命起源等领域所涉及的核心科学问题。分室流将以单细胞和细胞群为研究对象,揭示细胞分化、个体发生和发育、组织形成等分子机制。由于生命起源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单细胞到多细胞,所以分室流也将揭示生命起源和细胞器形成等分子机制。干细胞研究也是属于分室流研究的范畴,主要是在分子水平上解释胚胎、诱导干细胞、特定组织干细胞等的差别和如何解释干细胞的自然发生、诱导发生、定向分化和异常分化。同时,也要建立测定干细胞分化定向性和定向分化潜能的维持和诱导因素。第五是“可塑流”(Plasticity Track),主要是研究表型和行为的可塑性。前者囊括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后者包括神经生理和心理学等研究内容在分子水平的命题。这两个可塑流的分支有关系吗?为什么要将它们放在一起来研究?这里仅举一个例子,这就是生物节律之一的休眠,例如哺乳动物常见的冬眠(如黑熊)和夏眠(如热带蝙蝠)。冬眠其实是一个由中枢神经系统参与的主动行为,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同时又受环境因素的严格制约。动物的迁徙和休眠行为在进化的框架下,既有趋同进化也有趋异进化,也具有相当强的表型和行为可塑性以及两者的交织和重叠。揭开表型和行为的可塑性之谜显然不是简单的遗传和遗传多态性的问题,是要集成生命科学各个领域的最新成就和技术。   此外,这个“五流”是否涵盖了生命科学的全部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能。因为知识在不断高速积累,科学要不断发展和提高,概念和理论必须不断更新。但是,就目前科学界能够容忍的变量和参数而言,这“五流”的关联已经足具挑战性了。生命科学研究基本上有两个极端:简单化和复杂化。简单化的研究是分子生物学家最津津乐道的:例如相互作用和信号传导的研究。复杂化呢,还没有先例。“五流合悟”可能就是一个具体尝试。我们过去对机械式的原理关注过多,对复杂而具有可塑性的生命现象的研究却非常欠缺。过去,这类现象被笼统地归为“表观遗传”和“环境因素”了。这个定义是非常不“科学”和可称经典“鸵鸟心态”。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逐渐来面对现实了。   再则,无论如何,生命是个整体,生命的最小单元细胞也是一个整体,就连基因这一生命编码的最小功能单元也是有不同的序列和相互作用原件组成。因此,“五流合悟”不仅势在必行,而且是唯一出路。那么,如何将不同的“流下(内)要素”关联起来呢?简单的孰重孰轻和孰本孰末,显然是不可能帮助我们解决根本问题的。至少五个基本时、空、量、域等参数要考虑,比如:(1)信息流:等位基因的主次之分和群体传递;(2)操作流:可量化的过程、结果和可传递性;(3)平衡流:量化物质的基数、噪音、阈值和能量水平;(4)分室流:量与时间、空间的关系;(5)可塑流:量、时间、空间、交流、程度和可学习性等。   最后,生命科学研究的真正挑战在于如何将这些基于不同概念界定的,由不同技术和方法获取的,被不同领域科学家们所收集的,停留在各个不同理论和信息层面上的知识编织成一个有机的网络或系统。而这恰恰是就是生命的特点,也可以说是揭示生命本质的终极途径。生物医学研究与临床医学实践的精准度也正是由这些研究学科前沿的进步来决定的。    4. 中国生命科学如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科学家在1999年适时参加了HGP,并承担了1%的任务。后来还参加了相关的国际性的基因组研究计划,比如“人类单倍体型图计划”和“千人基因组计划”等。但是这些科学计划地参与并没有在中国科学界和社会引起“波澜”,中国生命科学界迄今也没有启动足够规模、具有划时代科学意义的大项目,国家也没有启动能够让百姓大众振奋的大科学计划。   生命科学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还是一目了然的。要实现应用的精准,首先是测量技术的精准。DNA测序已经精确到单个核苷酸,因此单细胞和单分子(或超微量)技术,将会引领未来体内技术的发展。DNA测序、质谱、微流控、CCD摄像、微纳加工等技术的国内空白都亟待填补。其次是数据的获取、组织和综合挖掘能力的建设。中国的超级计算机运算能曾经可以展示为领先国际水平,但是实际的领域应用程度却常常落后于国际同行水平。美国的NCBI和欧洲的EBI都是有着近30年历史的生物信息中心,我们没有;国际性大型文献收集和检索库都在不断扩张和更新,我们没有。第三是临床和自然资源的积累。我们可以从头开始。最后是大项目的策划和实施,我们正在研讨和积累经验。   值得乐观的是中国科学家发表的论文数这些年来不断攀升,显然与我国的科研投入有关。“一国之下,万国之上”的局面其实也有诸多隐情。比如,中国科学家的国际合作精神远在国际同行之下。其原因无外乎是单位和个人排名的纠结、致谢中资助单位排名的纠结、文章影响因子的纠结、无休止和无标准评审的纠结等等。挣扎在这些似乎无法摆脱的“泥潭里”,科学家们憧憬未来、策划未来和为未来而奋斗的心情是如何状态呢?    参考文献:    DELISI C.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The ambitious proposal to map and decipher the complete sequence of human DNA. American Scientist. 1988, 76: 488-493.    DULBECCO R. A turning point in cancer research: sequencing the human genome. Science, 1986, 231, 1055-1056.    SMITH L M , SANDERS J Z , KAISER R J , et al. Fluorescence detection in automated DNA sequence analysis. Nature, 1986, 321:674-679.    OLSON M V, HOOD L E, CANTOR C, et al. A common language for physical mapping of the human genome. Science, 1989, 245: 1434-1435.    COOK-DEEGAN R M. The Gene Wars: Science, Politics, and the Human Genome. W W Norton and Company, Inc., 1994.    TRIPP S, GRUEBER M. Economic impact of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2011.    SCHACHT W H. The bayh-dole act: selected issues in patent policy and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technology.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2012.    KING M C, Wilson A C. Evolution at two levels in humans and chimpanzees. Science, 1975, 188:107-116.  (转载自《自然杂志》第35卷 第5 期)
个人分类: 科普|4468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从基因组生物学到精准医学
renlufeng 2013-7-30 13:12
转老板发表的一篇文章,希望获得推荐让更多的人看到。 从基因组生物学到精准医学 ​ ■于军 今年是“人类基因组计划”宣布完成10周年。选择2003年结束这个计划是为了纪念美国沃森和英国克里克两位生物学家发现DNA双螺旋结构50周年,而沃森博士正是这个宏大计划早期的实际推动者之一。 科学界往往以重要人物和他们的重要科学发现及技术发明为里程碑。基因组学应属于分子生物学范畴,其学科的真正起点,应该是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上世纪70年代初期DNA序列解读技术的发明。因此,也可以说“人类基因组计划”是50年来生命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结晶。 一次性解读全部人类基因的DNA序列正是在分子生物学如火如荼的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1983年和1984年美国NIH(国立卫生研究院)和DOE(能源部)分别组织了相关领域的科学家进行了启动大规模测序计划可能性的研讨,这就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酝酿阶段。1987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智库发表了《测定和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的报告,“计划”进入真正的实施阶段。五年后,第一代荧光自动测序仪问世,“计划”则进入真正的数据获取阶段,并最终耗时15年完成。 路线图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一个预计斥资30亿美元的大科学项目,在30年后的今天来看也是个不小的数字,可以与1939年美国斥资20亿美元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媲美。据最新估计,“人类基因组计划”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已经达到一万亿美元。更重要的是,它的未来价值体现还在不断继续。 早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前,时任NIH基因组研究所所长考林斯就提出了“基因组结构到基因组生物学,再到疾病生物学和医学科学”的路线图,意在将这一计划所产生的成果转移到经济和社会效益上。 2011年美国基因组学与生物医学界的智库又发表了《迈向精准医学:建立生物医学与疾病新分类学的知识网络》,宣示运用生物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的交汇,来编织新的知识网络。 华盛顿大学退休教授欧森博士是既参加起草了1987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宣言性报告,也参加了精准医学报告的撰写。他对精准医学的解释是:“个性化”其实就是医学实践的正常形式,而分子水平信息的使用会使医学更精准,因而是恰如其分的目的性描述。 学医出身的博士后,时任NIH基因组研究所所长的格润,正在实践着他30年来的一贯思想:大科学项目一定要有始有终、以直接造福社会为目的。只有这样,主流科学家、政府、社会才能支持这样耗时十数年、耗资几十亿、集科学思想与技术集成为一体的大科学项目。 精准医学相关的大项目已经规划好。《报告》直接建议“百万美国人基因组计划”、“糖尿病代谢组计划”等。就百万人基因组测序而言,其单纯DNA测序价格就在10亿美元以上。鉴于英国医学临床资源不仅规范而且丰富,首相卡梅伦去年斥资一亿英镑启动了“十万人基因组测序计划”。 新境界 基于基因结构和序列变化的基因组学研究无疑已经转入到生物学和医学核心命题的研究。基因组学技术和规模化的特征将会延续并发扬,大数据、复杂信息、新概念和知识等等,都在不断地催生新的思维境界和新的思考。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和各类“组学”研究,最终将是一种整合性、更高层次的消化和理解。20多年前美国科学家胡德提出的“多系统生物学”开辟了新的思维和方法,但是他并没有将其研究内容具体化。 从基因组学(以DNA序列为研究主体)到基因组生物学(以生物学命题为研究主体),再到基于谱系的基因组生物学(以生物谱系,如哺乳动物为研究主体),是基因组学的“凤凰涅槃”,也符合生物学的发展规律。 基因组生物学目前至少有五个层面的思考。第一是“信息流”,延续“中心法则”的思维框架,包括遗传学和分子进化的所有研究内容;第二是“操作流”,包括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生物学命题;第三是“平衡流”,主要是药理学和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精华;第四是“分室流”,它涵盖发育生物学、解剖学、生命起源等领域所涉及的核心科学问题;第五是“可塑流”,研究表型和行为的可塑性,前者囊括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后者包括神经生理和心理学等研究内容在分子水平的命题。 生命科学研究的真正挑战在于如何将这些基于不同概念,由不同技术和方法获取,被不同领域科学家们所收集,停留在各个不同理论和信息层面上的知识编织成一个有机的网络。生物医学研究与临床医学实践的精准度也正是由这些学科前沿的发展所决定。 中国使命 中国科学家在1999年适时参加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并承担了1%的任务。后来还参加了相关的国际性基因组研究计划,比如“人类单倍体型图计划”等。这些科学计划似乎并没有在中国科学界引起“波澜”,中国生命科学界迄今也没有启动足够规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项目,也没有启动能够让百姓大众振奋的大计划。 生物医学的发展趋势一目了然。要实现精准,首先是测量技术。DNA测序已经精确到单个核苷酸,因此单细胞和单分子(或超微量)技术,将会引领未来体内检测技术的发展。DNA测序、质谱、微流控、各类影像、微纳加工等技术的国内空白亟待填补。 其次是数据获取和综合挖掘能力。中国超级计算机运算能力可以成为领先国际的水平,但实际的领域性应用却常常落后于国际同行水平。 美国的NCBI和欧洲的EBI都是有着近30年历史的生物信息中心,我国没有;国际性大型文献收集和检索库都在不断扩张和更新,我国没有。 第三是临床和自然资源的积累,也许我国可以从头开始。最后是大项目的策划和实施,我国显然还正在研讨和吸取经验。 原文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3/7/275751.shtm
个人分类: 科普|266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6: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