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编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Hindawi编辑聚焦—《化学分析方法》期刊编辑Verónica Pino教授专访
Hindawi 2019-12-25 17:04
本文是我们“编辑聚焦系列(Editor Spotlight Series)”的一部分。我们的学术编辑将会分享他们对其职业的见解,给作者的建议,以及对其领域趋势的思考。 Verónica Pino博士是Journal of Analytical Methods in Chemistry(以下简称JAMC/JAMC-Hindawi)的学术编辑和董事会成员。她是拉古纳大学 (Universidad de la Laguna)的一位教授,其职业生涯遍布欧洲和美洲多个国家。她的研究成果曾获得过若干奖项,并在其领域的出版物上得到广泛引用。 您当前的研究领域是什么? 我的研究领域是分析化学,主要是分析样品制备,包括微型化(miniaturization)方案和具有环保特点的新材料的使用。 您是如何成为所在领域的科研人员的? 2002年,我获得了拉古纳大学(西班牙)的化学博士学位,随后(2003年)到爱荷华州立大学(Iowa-State University,美国)进行博士后研究。2004年,取得了特内里费岛的拉古纳大学(Tenerife,西班牙)研究员称号,然后在次年到法国继续开展博士后研究。2005-2008年间,我获得了拉古纳大学著名的“胡安·德·拉·谢尔瓦(Juan de la Cierva)”科研合同,并在期间(2006-2008年)前往托莱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ledo,美国)担任访问研究员职务。2010年,我获得了竞争非常激烈的“拉蒙-卡哈尔”(Ramón y Cajal)研究员称号。并在2015年成为了助理教授,三年之后取得副教授称号。 是什么吸引您到Journal of Analytical Methods in Chemistry以及Hindawi担任学术编辑一职? 任何出现在期刊引用报告(JCR: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上的分析化学类期刊都对其所在的专业领域以及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化学是社会和化学科学之间的重要桥梁,它是一门能够创造实际解决方案的学科。该期刊可以通过提高论文接受标准来提高其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作为一名分析化学师,我对待工作的态度是非常严谨的。论文必须以正确的方式呈现,因此作者需要对数据加以优化,想尽一切方法对论文进行校验,并在其中加入有趣的应用等。为了提高影响因子,我们必须确保作者的终稿可以达到所要求的质量标准。因此,我会认真挑选具有相应研究知识且态度严谨的审稿人。如果审稿人推迟一两周提交审稿报告不会造成太大影响,而我更关心他们审稿是否足够认真。 就您目前的工作领域,您认为存在哪些紧迫问题?它们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您对其未来发展有何预测? 目前,分析化学论文所涉及的热门科目包括:绿色材料和质谱(MS)。 新型绿色材料 的应用是当今的主要趋势之一,与 质谱 分析并驾齐驱。这两个科目以及影响日盛的多学科研究是分析化学领域近几年的发展趋势,就像是行业内触手可及的未来一样。此外, 微型化加上绿色化学分析是该领域当下的另一个重要发展要素 。如果我们可以在实验室进行小规模的操作,那么我们便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科研任务。我认为,人类正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挑战,这些问题正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未来。在分析化学领域,如果我们不在全方位的应用绿色化学的理念,并将所有的仪器和方法进行微型化处理,我们将难以有所作为,更难以为人类社会提供实际有效的帮助。 您对开放获取怎么看?开放获取对您的研究有何帮助? 我对认为放获取(Open Access)有助于 增加科研成果的传播途径 ,使之触及全球各地的每一名科学,其覆盖范围不仅局限于科研机构。优秀的编辑应该确保开放获取期刊的文章始终保持高质量。 对于尝试撰写第一篇论文的科研人员而言,您会向他们提供哪些建议? 我的建议是,首先要大量阅读,阅读之后重新组织你的观点。明确指出你的研究方向都有哪些新颖之处,并 强调研究方向的不同之处 。其次,论文的撰写要保持 条理清晰 。适当引用该领域早期的研究。最后,要 保持热忱 ,并将这份热忱带到自己的研究当中。我代表JAMC接受一篇论文的前提是,我认为这篇论文很有趣,并且将我的注意力贯穿行文的始终。 点击查看阅读原文 由查尔斯沃思集团(Charlesworth Group)统筹翻译。
2314 次阅读|0 个评论
使用语言润色服务
热度 1 Enago 2015-7-7 17:53
由于英语不是母语的缘故,我们的写的文章很多时候都存在这样那样的语言表达上问题,达不到国际期刊的出版标准,审稿意见常常给加上这么一句话:the English language needs significantly improved。作为对审稿意见的回应,编辑也会要求作者找英语母语的人来润色文章。多家国际顶级杂志也曾报道过同行评审论文的过程中存在语言文字的偏见现象。耗时数月甚至数年的研究成果,如果仅仅因为语言表达的问题而一直被卡着没法发表,是非常不值得的。 --- 阅读原文 请点击链接造访 【英论阁学术院】使用语言润色服务 --- 有人选择动用各种渠道找国外的朋友或同事帮忙修改,这毕竟给对方在精力和资源上增加了另一层负担。由于是友情帮助,对方容易在时间上缺乏主动性。同时如果需要修改的量确实比较大,那么对方碍于面子也不好直接说你写得很烂。大改吧,让人面子上过不去;稍微改吧,问题仍然在,因此从这种渠道得到的反馈消息可靠性并不高。 其实我们都知道写作是一个需要反复练习的过程。刚开始接触英文论文写作时,承认自己的写作不完美,这很正常。只要自己找对方法,反复练习就能逐步提高。一开始如果没有合适的渠道解决语言表达问题的时候,可以选择一家信得过的、口碑好的英文润色公司。他们不但能帮你修改该篇文章的语法、标点、语言表达、行文风格等帮你的论文在语言上加分,还能为提高你的写作能力给出很多有用的建议或意见,为以后的论文发表提供便利。 § 博客内容皆由 英论阁 资深学术专家团队撰写提供 § ------------------------------------------------------------------------------------------------------------------------------------ 您可能感兴趣的博文: 1. 写文章之修改文章 2. 审稿之投稿 3. 英语母语的科研人员的文章也需要编修吗? -------------------------------------------------------------------------------------------------------------------------------------
5217 次阅读|3 个评论
对王主编的观点剖析之一:双重标准性的“绝对尊重”
ysxbhxf 2008-12-5 01:56
在看完王主编办不好期刊系列博文后,我觉得很有趣,他的博文一方面谈了自己的一些理念和想法,另一方面又提出了一些关于中国科技期刊的观点。在他的博文里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这里我先讲两个,请科学网上的学者们做个评议,如果我有说错了的地方,欢迎在博文后面写评语批评。 1 王主编在博文办不好科技期刊,请不要抱怨审稿人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9696   谈到了绝对尊重,那么他的绝对尊重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呢?下面是他的原文: 对纳米研究快讯NRL而言,我们绝对尊重学术编辑和审稿人。学术编辑的决定,就是最终决定,其他人没有再处理的权力。在科学网上,除了我,还有其他博主在做NRL学术编辑,他们也可以证明。而所有的审稿报告,即使有的时候是不合理的,我们也会原封不动地转到投稿作者手里。当然,审稿意见经常是不一致的,学术编辑不可能也没有办法完全听从审稿人的。学术编辑是参考审稿报告,综合自己的学识,作出最终决定。而在我的提议下,NRL在近几个月已经实现,审稿人可以和作者在同一时间收到学术编辑的最终决定,无论这个决定是否审稿人所提议的。 他说: 对纳米研究快讯NRL而言,我们绝对尊重学术编辑和审稿人。 ,因此, 学术编辑的决定,就是最终决定,其他人没有再处理的权力。 ,从这里我们能理解他对于学术编辑的绝对尊重的意思是不可否定的意思。但是他又说: 当然,审稿意见经常是不一致的,学术编辑不可能也没有办法完全听从审稿人的。 , 而在我的提议下,NRL在近几个月已经实现,审稿人可以和作者在同一时间收到学术编辑的最终决定,无论这个决定是否审稿人所提议的。 ,从这里我们能理解他对于审稿人的绝对尊重的意思是可以否定的意思。于是,他作为NRL的主编说的绝对尊重具有了双重标准的特性,请问科学网上的学者们,你们认可这样的绝对尊重吗?如果当他这个主编的意见与某个学术编辑的意见不一致时,又是谁应该对谁绝对尊重呢?在这样的绝对尊重观念里,还有对于作者的起码尊重吗? 在我看来,主编、学术编辑、审稿人和作者都是应该相互尊重的,大家应该根据作者的论文来理性评估各自的意见,没有谁是不会犯错的,关键在于当主编应该建立和维护一种合理的工作机制,在保证正常出版进程的前提下,尽可能少出错。即使是主编的权威性也不应该是靠说一不二来维护,而是靠从善如流来建立。 2 王主编在博文办不好科技期刊,请不要抱怨政策体制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9501   中谈到了政策体制问题,核心观点就是不要抱怨政策体制,因为现有的政策体制是对中国期刊的保护,尤其是新刊审批制度。下面是他的原文: 我和何学锋编辑一样,也抱怨过在中国办新期刊时要接受审批这样的政策。因为这就让像我这样很想为祖国创办几分新刊的爱国人士报国无门。任胜利编辑曾经提出办刊特区的想法,我是很赞成的。这样的期刊特区要是真对像我这样的爱国人士开放,对中国科技出版界的影响,不会小于当年深圳特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但是,中国现在已有几千份期刊了,这好像不是办不好现有期刊的理由吧?真要开放办新刊,现在这些期刊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也就是说,中国办新刊的审批政策实际上是对现有期刊的保护壁垒,现刊编辑们是没理由抱怨的。 在他看来,中国的政策体制只对中国的科技期刊起到了保护壁垒的作用,但却没看到同样的政策体制也在对希望做大做强的中国科技期刊起着限制阻碍的作用。这说明他在看待某个事物时,或者在看待中国的科技期刊发展问题时,常常根据片面的认识来下结论。不但如此,在他的观念里也没有真正的不要抱怨政策体制的意思,他说 要是何学锋编辑或是张旻浩编辑不同意我这篇请不要抱怨政策体制,我们就在科学网来开个大赌局如何?有没有期刊承办单位有意对自己的现刊大动一下?或者能在中国审批新刊下来?最好就是和何学锋编辑或张旻浩编辑属于像类似领域。给我一个机会在中国实验办刊理念,让我用事实数据说话。 这样的话时,他并不是愿意在现有的中国政策体制下办科技期刊,而是想在按他的想法改变后的政策体制下办刊。因为正是现在这样的政策体制在过去让像他 这样很想为祖国创办几分新刊的爱国人士报国无门。 ,如果不改变现在这样的政策体制的话,谁又可能给他 一个机会在中国实验办刊理念 呢?所以,他的真实的意思不是不要抱怨政策体制,而是要改变政策体制。
个人分类: 观点辨析|7029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0: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