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管道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关于全球碳减排技术-记一次与法国P教授的讨论和美国陈教授的报告
热度 1 y555120 2016-7-30 12:15
随着碳排放的趋势日益严峻,其后果也日趋显著。减排成为摆在各国科学家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几周前,我听了美国陈教授的报告,他发表了自己关于二氧化碳减排的主要方法的观点:他认为想要有显著的效果,一个方法是大规模掩埋;另一个方法是将其变成燃料循环使用。 首先,我们先来看以上第二个方法:燃料。主要途径是将CO2加氢还原成CO然后利用费托合成,CO+H2,生成燃料油。有关这方面的论文很多,国内外都已经开始中试,应该说如果能将排放的CO2成燃料,可以占到排放的CO2的30%以上,减排效果明显。也比较安全。 其次,来看第一个方法:掩埋。直接将CO2大规模掩埋起来,其效果是最显著的,但是这之前需要考虑的安全问题还未解决。一旦泄漏,后果不堪设想。 法国P教授是法国国家风险与安全评估中心的专家,在燃烧、爆炸等安全领域是元老,我有幸和他都参与了欧盟CO2PipeHaz的项目,作为同一个团队,我们一起合作进行有关CO2泄漏方面的中大型实验模拟。但是,现在他离开了CO2团队,加入到研究核电的团队。他认为,CO2掩埋的风险极大,一旦失误,会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地下掩埋的其中一个关键一步就是CO2的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是最经济的运输方式,可以在超临界条件下,输送大批量的CO2。如此,需要考虑多个碳排放点的CO2捕集后汇聚到一起,然后通过大型管道输送到埋藏点。一旦发生泄漏,CO2的低温和5%致死浓度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致命伤害。 但是,如果从战略上考虑,管道运输我觉得还是相对安全,因为我们可以选址,可以防范,而且CO2不会持续造成伤害。 如果,不选择碳捕集,而是采用核电技术,那么如果发生战争,核电站势必成为打击目标,其造成的伤害是难以估计的。 以上,为近期的一些想法。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4491 次阅读|3 个评论
流体运输节能技术及其机理
刘亚俊 2015-9-10 07:21
用管道运送水和石油等流体时产生的旋涡会造成阻力,增加运输能耗。 表面摩阻在运输过程总阻力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 例如常规的运输机和水上船只 , 其表面摩阻约占总阻力的 50% ; 对于水下运动的物体,例如潜艇 , 这个比例可达到7 0% 。 而在长距离的管道输送中 , 泵站的动力几乎全部用于克服表面摩擦阻力。节约能源消耗是人类一直追求的目标,人们在长期的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过程中发展了多种在各种运输过程中尽量减少表面摩擦阻力的方法和技术 。 Toms 效应 湍流减阻效应是指在高速的管道湍流中,加入少许高分子物质如聚氧化乙烯,聚丙烯酰胺等,则管道阻力将大为减小的现象, 1948 年Toms在第一届国际流变学会议上发表了第一篇有关减阻的论文,文章指出,以少量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溶于氯苯中,摩阻可降低约50%,因此,高聚物减阻又称为Toms效应。 由于Toms效应可降低流体机械和流体输送过程的能量消耗,因而已成为近代流体力学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 20 世纪60年代末,美国Conoco公司研制成CDR-101型减阻剂,1972年取得专利,1977~1979年间首次商业化应用于横贯阿拉斯加的原油管道的越站输送及提高输量方面,并取得巨大成功。1981年又研制成功CDR-102型减阻剂,比CDR-101型的性能成数倍地提高。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了成品油管道的减阻试验,用于汽油、煤油、柴油和NGL、LPG的减阻,到1984年正式在成品油管道上应用。70年代中期,美国Shellco公司和加拿大Shell Inc公司提出申请减阻剂专利。1983年,美国Atlantic Richfield co公司研制出Arcoflo减阻剂产品,加入5ppm即可达到20%的减阻效果。 表面槽道减阻效应 在运输工具表面的大部分区域 , 流动都处于湍流状态 , 所以研究湍流边界层阻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 并被列为 21 世纪的航空关键技术之一 。 有关研究可追溯到本世纪 30 年代 , 但直到 60 年代中期 , 研究工作主要是减小表面粗糙度 , 隐含的假设是光滑表面的阻力最小 。 N ASA 兰利研究中心的工作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 他们发现顺流向的微小沟槽表面能有效地降低壁面摩阻 , 突破了表面越光滑阻力越小的传统思维方式 。 快速游动的鲨鱼 , 其皮肤表面沿流动方向有序地排列着沟槽状结构 , 这种结构能在湍流流动中减小表面摩擦阻力 。 通过复制和改善鲨鱼皮肤表面沟槽状结构 , 使得摩擦阻力最大减小了近 10% 。 变速减阻技术及其机理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研究小组人员日前( 2011 年 3 月 15 日宣布),他们通过定期调整泵的转动次数,改变液体流动速度,防止了紊流,从而使管道运输消耗的电量节省近 60% 。在管道运输中,如果提高泵的转动频率,使流体高速流动,管道内就会发生紊流,摩擦阻力也随之增大,从而导致电力的浪费。研究小组人员从人体血流配合脉搏,高效通畅流动中获得灵感,设计出通过改变液体流速来减少电量消耗的输送方法。他们推导出使泵的转动次数定期发生变化来防止紊流的公式,然后利用一根长约 8 米、直径 2 厘米的管道,以水流为对象进行实验。 结果发现,如果每 10 秒改变 1 次水泵的转动次数,那么在一定时间内,流过同等水量的条件下,水泵消耗的电量可减少近 60% 。由于这种方法只是改变水泵的控制模式,因此无需大规模的设备投资。研究人员说,这种方法还能用于石油等流体的管道输送。(注:这个研究我是根据科学网新闻报道写的,一直在找这个研究发表的期刊,暂时没找到。) 波振动减阻技术及其机理 一个由德国和美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科研小组最新开发一种能够消除旋涡的管道流体运输法,可大大降低运输能耗。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和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共同研究发现,以适当频率在水流中人工制造旋涡,能够使其与水流中自然产生的旋涡相抵消,形成液面平静的水流。 研究人员用一根长12米、直径3厘米的玻璃管进行了实验。他们在管道中设定一个“控制点”,在水流本身的旋涡“列队”中加入以一定频率人工制造出的旋涡。结果发现,相邻的旋涡互相抵消,水流恢复平静。 研究人员说,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使管道中的流体平静流动,避免旋涡造成阻力,从而实现降低运输能耗的目的。 参考文献 Bjrn Hof,Alberto de Lozar and Marc Avila et al. Eliminating Turbulence in Spatially IntermittentFlows. Science 19 March 2010: Vol. 327 no. 5972 pp. 1491-1494 DOI:10.1126/science.1186091.
个人分类: 科研与教学|5685 次阅读|0 个评论
暑假读书2015 8 4
zha8035 2015-8-5 11:11
与小孩一起读 多多老板和森林婆婆 读 管道的故事,另外8小时 看了 大约三分之一 听线性代数 1.5课 ******** 期望每天看 线代2课 期望暑假 减肥 5斤 期望 听完 构建动态网站 以及 机器学习 公开课
个人分类: 生活|123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人口分布极不均匀,海水西调可改善现状
热度 4 bettertomorrow 2014-2-19 04:58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勃海海水 , 人工渠道和大型管道,串连西调,灌输西部大大小小荒漠中的干盐湖、咸水湖、干枯盆地 ——筑华夏五大海湖;黄土高原多如牛毛大中小的沟壑,筑起百万淤地坝;昭然若揭,夸世纪工程可减免危害华夏大地二百多万年来的 沙尘暴 ( 盐碱尘暴 )、抗旱、防涝,改变华夏人口不合理和大西北生态格局;促进西部经济的持久发展,造福千秋万代。 新华网 2010年11月16日报道:“ 中国工程院专家对“引渤海水入新疆”提出质疑 ” : ①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石玉林表示,该计划设想调运大量海水到新疆,假设调运1000亿吨海水,海水的含盐率为3%,就将产生30亿吨的盐,而如何处置这些盐会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因为新疆很多土地目前盐碱化灾害已经十分严重。 ②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中心原主任李泽椿认为,通过“引渤入新”来影响气候的设想在气象学上是根本说不通的,“气象学上,形成降水要满足三个条件,而有水汽只是其中之一,况且依靠调运海水形成的蒸发量可以说微乎其微,不足以对当地的水汽形成有力补充,再加上大气具有流动性,产生的水汽会移动到其他地方,所以不可能带来很多的局地降水”。 ③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沈国舫则表示,如果我们大量抽取渤海的海水,渤海的水量将从黄海补充,而黄海海水的盐分比渤海高,这样一来势必会给渤海的整个生态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么多的海水调过去,渤海和新疆的生态最终都会恶化。”石玉林对此也补充说。 作者,完全不认同院士们的过分担忧。 ① 海水西调,持续补给,并非让西调海水全部蒸发而产盐,30亿吨盐,从那里来? ② 调水的主要目的是让盐碱荒漠拥有水体,若能给当地与临区带来一定量降水,堪称锦上添花,有何不足? ③ 勃海与黄海,以及整个世界海洋相通,当地生态会有一点儿变化,怎么会导致灾难性的影响?是不是捕风捉影 ? ④ 属于内封闭式勃海海湾,当今海水污染已导致养殖环境处于恶劣现状,随着海水源源不断的调遣,海水质将会呈良性地循环; ⑤ 大型的扬水泵站将渤海湾的水一级一级引入到沙漠地区,既可以镇压沙漠中的沙尘使之不再扬起,又可以改善渤海的生态环境;西部沙化逐渐不断扩大,东部人口聚集以及世界工厂导致越来越严重的雾霾,早已造成一时不可收拾或走向不可挽救的困境,试问院士们,中国还在等待什么? 院士们的过分担忧,值得人们去深思。“环境早已趋于恶化,青藏高原上不少动植物开始灭绝,这对人类生存将会造成直接的威胁”。华夏的百姓们,一起来呼吁,中央政府马上组织各项论证。该行动了,不能坐等待毙! 海水西调,本文认为大没有必要像“三峡工程,从最早 1919年提出到开工修建,花费与拖延了75年的论证”。尽快在黄土高原及邻区建造百万淤地坝、水库、水土保持体系,一方面确保数千年来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黄河流域的突发洪灾,防患于未然,更重要的是实施有效措施应对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缺水的气候环境,改善华夏大地区域性生态环境。其次,行之有效的治理黄河流域的盐碱滩以及干枯的盐碱湖地,对症下药,彻底根治有害于人类的粉末尘暴。 中国的梦——拥有美好的生境,恰是作者的梦。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度, 56个民族千姿百态,各呈异彩,和睦地生活在祖国大家庭。各民族需全力以赴,早日实现 海水西调 ,兴建华夏五大内海湖与数以百计大中小内海城;全面性展开彻底治理黄土高原,即在整个黄土高原各个角落,涉及中国几大省区,兴建起百万之多的大中小型淤地坝。中国梦不就在路上,华夏持久繁荣富强永在前方。只有这样,才能早日彻底告别二百四十万年来的沙尘暴,抑制黄河流城经常泛滥成灾的历史状况,恢复郁郁葱葱古藤缠绕,鸟语花香的华夏大地。华夏的梦,华夏大地上乾旱平原成为沃野良田,更加富饶,中国更加强大。尽早恢复郁郁葱葱华夏大地的草原和森林吧,造福于华夏大地子孙万代。 建议中央政府建立海水西调中心,组织地球科学家、水文专家、气象学家、环保学者以及工程设计专家,实地考察,综合论证如此浩大工程的可行性。 水乃万物之源,更是生命与经济发展命脉。实现美好的环境,应是中国的梦。那么, 海水西调,早应统筹实施。
个人分类: 生存本性|5333 次阅读|10 个评论
油气管道面临的灾害威胁
热度 4 pony1984621 2014-2-10 17:24
油气管道面临的灾害威胁 文/马志飞 摄影 /马志飞 灾难引发的思考 2013 年11月22日 凌晨3时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石化黄潍输油管线一输油管道发生原油泄漏。10时30分左右,在准备抢修过程中不幸发生爆炸。爆炸波及到青岛市丽东化工厂部分设施。事故造成数十人死亡,上百人受伤。媒体称此次输油管道爆炸事故是“中石化史上最严重事故”。 这一次的伤痛,给我们大家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有关管道安全的话题开始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实际上,早在几年前,我们就已经有过类似的教训了。 2010 年5月2日 ,山东东营至黄岛原油管道复线某处发生破裂,喷出的油柱高达50多米,持续1个多小时,事故造成了240吨原油外泄,覆盖了周边大片农田和马路。随后,《中国能源报》发表署名文章《山东漏油事件再次拷问管道安全》,文章就此事件指出:我国6万多公里管道“危机四伏”,并发出疑问:能源动脉安全谁来守护?然而,时隔三年之后,同样还是在山东,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让我们深感痛心,不得不对油气管道的安全深入反省。 石油,被誉为“工业的血液”,那么,油气管道则可以称得上是“能源工业的生命线”,这种运输方式输送量大、损耗小、成本低,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作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油气管线埋于地下也减少了对地表景观的破坏。但是“11.22”事故的发生,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油气管线对我们人类的威胁,然而,我们是否知道,油气管道本身也是脆弱的,由于管道运输的机动灵活性比较差,倘若某段管道出现断裂、泄露等问题,将对整条管线的运输造成影响。之所以有时候它们也是危险的,原因还在于我们没有做好保护工作。那么,油气管道究竟面临着哪些灾害的威胁呢? 自然力量的侵蚀和破坏 根据专家和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油气管道所面临的自然灾害威胁可以总结为几个方面:第一,地壳内部构造运动引发的灾害,如地震、岩层断裂、地面沉降等;第二,地壳外部构造运动引发的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第三,特殊土体所导致的地质灾害,如多年冻土发生变形引起的灾害等。但是,前不久,笔者在负责我国某输油管线沿线地质灾害调查及整治规划项目时,在近两个月的野外调查中和同事一起沿着管道走了300多公里,发现: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这类的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威胁并不多见,更多的潜在威胁则是表现为流水的侵蚀,属于一种慢性的、长期的灾害威胁。 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大气降水有密切关系,雨季丰富的降水绝大部分会转化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加大河流的流量和流速,致使水流不断下切,冲刷岸堤,增强河流的侧蚀和底蚀作用。正所谓水滴石穿,在管道穿越河沟道的地方,长期的流水冲蚀可能会造成直埋穿越的管道出现悬空、外露管道的防腐层破坏,甚至导致管道跨越工程地基基础失稳,业内学者称这种灾害为“水毁灾害”。 1984 年8月13日 , 由于连降暴雨,秦皇岛大石河水库突然开闸放水,4250m 3 /s的洪水流量倾泻而下,将河流下游的铁秦线大石河穿越处的石笼冲开,致使离河岸150m处的石油管道被冲断,约3000吨原油流入大海,损失严重,后来不得不在原石油管道附近重新埋设过河管道。从事故本身来看,洪水是灾害发生的直接诱因,但不可忽视的是,由于该地上游修建水库,拦截泥沙,在水库下游产生清水冲刷,长期的流水侵蚀已经埋下了安全隐患。 1999 年,靖边至西安天然气管道通过洛河段断裂,事故持续时间长达70小时。事后研究发现,该管道埋设于河流拐弯处,而且河水在此处有落差,管道穿越河流的位置正好位于河水落差的下游,埋在河底的管道在河水长时间的作用下逐渐裸露出河底,一场山洪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强大的冲击力最终导致裸露的管道断裂,酿成了严重的事故。 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 除了自然界的强大破坏力之外,还有一种特别值得关注的威胁,那就是我们人类的工程活动,主要包括农业耕种、采砂、取土、建房、修路、修渠等。虽然这些不属于地质灾害的范畴,但是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改变了管道附近的地质地貌条件, 为地质灾害的活动埋下了诸多隐患, 极有可能造成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我国在2010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在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5m地域范围内,禁止下列危害管道安全的行为:(一)种植乔木、灌木、藤类、芦苇、竹子或者其他根系深达管道埋设部位可能损坏管道防腐层的深根植物;(二)取土、采石、用火、堆放重物、排放腐蚀性物质、使用机械工具进行挖掘施工;(三)挖塘、修渠、修晒场、修建水产养殖场、建温室、建家畜棚圈、建房以及修建其他建筑物、构筑物。” 但是,近年来仍然有这种非法挖砂取土造成管道破坏的事件发生。2011年12月19日上午,在相关海域作业的渔民发现,中海油珠海横琴天然气处理终端13海里外,有天然气泄漏现象,据媒体报道称,天然气泄漏导致的海面火焰燃烧了将近5天才熄灭。中海油深圳分公司派出多批潜水员,潜入泄漏点位置对铺设在海洋中的管道进行探查,结果发现管道有两个破损点,破损点管材向内凹陷,经分析确认两个泄漏点由机械外力损伤造成,判断这是一起由挖砂船只破坏管道的事故,因为事故附近海域除了有渔船经过外,还时常有挖砂船来往。 笔者在调查中也发现,有些 地方的村民在距离管道不足 3m 的范围内挖坑、取土、烧砖,如某输油管道从一个大型鱼塘北侧穿过,鱼塘长约200米、宽约70米,管线紧靠鱼塘坑边,部分地段已经出现垮塌现象,倘若不及时修建护坡, 在降雨和鱼塘积水的作用下,用不了多久,就会造成管道裸露, 对管道安全造成威胁。 对于油气管道来说,灾害总是首先发生在“链条最脆弱的环节”,而这一环节之所以变得脆弱,正是由于遭受了长期的侵蚀和扰动,在 管道穿越河流、穿越人类居住区、与铁路、公路交汇处等地都是比较脆弱的 地方,容易遭受破坏,需要重点防护。同时,这也警示管道建设和管理部门,在规划管道穿越路线的时候,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更应当从安全角度考虑,尽量远离危险源,远离人类工程活动频繁的区域。 (原文作于2013年11月26日) 人们在管道附近挖砂取土 穿越河道、 沟谷的管道需要修建护坡 穿越河道、 沟谷的管道需要修建护坡 穿越河道、沟谷的管道需要修建护坡 穿越河流的管道,易于遭受侵蚀,造成管道裸露 穿越河流的管道采取高架桥的形式 穿越河流的石油管道,明显可以看出,管道左右两侧出现了多个采砂坑 村民在管道附近取土烧砖,成为潜在的安全威胁 管道穿越河道,修建的护坡被流水冲刷出一个小洞 管道沿线布设的警示牌:管道上方中心线两侧各5米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侵占 管道沿线布设的警示牌:严禁在输油管道两侧盖房、取土、打井、种植深根植物,违者必究 河道中挖砂取土,危害管道安全 河流强大的冲刷力,将岸边冲出一片塌坑 河流正在冲刷侵蚀岸边,横穿而过的管道在这种力量作用下就容易裸露 紧靠管道的鱼塘,也是潜在的威胁
个人分类: 科普写作|4985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中石化事故报告:5年隐患排查 三次无管道腐蚀
ecorr 2014-1-14 10:37
调查报告披露,中石化管道分公司潍坊输油处对管道隐患排查整治不彻底。2009年、2011年、2013年先后3次对东黄输油管道外防腐层及局部管体进行检测,均未能发现事故段管道严重腐蚀等重大隐患;从2011年起安排实施东黄输油管道外防腐层大修,截至2013年10月仍未对包括事故泄漏点所在的15公里管道进行大修。   1月11日根据新华社报道,有关山东省青岛市“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的国务院调查报告于2014年1月11日发布。调查报告指出,除现场处置人员违规操作直接导致爆炸发生外,隐患排查整治不彻底、应急处置不力等都是重要原因。   调查报告披露,中石化管道分公司潍坊输油处对管道隐患排查整治不彻底。2009年、2011年、2013年先后3次对东黄输油管道外防腐层及局部管体进行检测,均未能发现事故段管道严重腐蚀等重大隐患;从2011年起安排实施东黄输油管道外防腐层大修,截至2013年10月仍未对包括事故泄漏点所在的15公里管道进行大修。青岛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油区工作办公室对管道保护的监督检查不彻底,2013年开展了6次管道保护的专项整治检查,都没发现秦皇岛路道路施工对管道安全的影响。   “从企业到政府的有关部门对事故风险研判失误,没有及时采取封路警戒的措施,也没有及时通知疏散周边的群众。”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日前表示。 原文链接,欢迎转载 http://www.ecorr.org/news/renwuzhuanfang/2014/0113/8122.html
174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城市管网腐蚀 防护势在必行
ecorr 2014-1-10 09:35
据统计,2009年-2013年直接因地下管线事故而产生死伤的事故共27起,死亡人数达117人。单就致死伤的地下管线事故而论,呈逐年增多趋势。其中2009年两起导致死亡,2013年则达到9起。其中,最易出事的是燃气管线。这些事故中,最严重的当属2013年“11·22”中石化东黄石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   近日,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地下管线委员会)对2009年-2013年中国地下管线事故做的统计报告。依媒体公开报道且影响较大的原则,典型事故总计75例。全国每年因地下管线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以数十亿元计。   管线自身的老旧、腐蚀是元凶之一   地下管线委员会统计的典型管线事故中,因管线自身问题引发的事故占比仅约一成,逾七成事故是由自然原因、外力蓄意破坏、第三方施工等外部因素所致。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 (何籽/图)   地下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包括给水、排水、燃气、供热、电力、电信、工业及其他,八大类管线,为城市输送着物质、能量与信息。同时也是城市的“生病线”,泄漏、火灾、爆炸、坍塌、内涝、断气、断水、断电,乃至夺命,错综复杂的地下王国尽显仓皇。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城市仅供水、排水、燃气、供热四类市政地下管线长度已超过148万公里。 原文链接,欢迎点击 http://www.ecorr.org/hangyedongtai/2014/0107/8102.html
1583 次阅读|0 个评论
“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直接原因初步查明
热度 1 rczeng 2013-11-30 18:24
本博主于11月23日发表博文“ 11.22中石化黄潍输油管线爆燃事故原因推测 ”,认为管道 “ 腐蚀破坏的可能性比较大 ” ,腐蚀问题今日终于得到证实。 据 今日许多媒体如 新浪 、 凤凰网 等报道, “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的直接机理是输油管线与排水暗渠交汇处的 管线腐蚀严重 ,引起原油泄漏,流入暗渠,空气和原油在密闭空间里混合。在原油泄漏后,救援处置中违规操作触发了爆炸。事故和当地的管线布局也有关系。事故发生地段管线布局不合理, 造成管线腐蚀严重 ,胶州湾潮汐的运动可能将原本应流入海里的原油倒灌,逆向漂移至斋堂岛街区段,造成爆炸在人员相对密集区发生 。 另外,博文中提到关于原油泄漏处置措施“ 油管线的抢修一定要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动火、动土和动电的许可,消防措施的到位 ”方面,暗指抢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某些失误,也在调查中得到证实。爆炸 直接的原因 是 “相关企业未成功检测泄漏地带的油气条件,违规使用非防爆电器”, “违规操作触发了爆炸”。 最后,根本性的原因直指经济的高速发展,央企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造成管理上的困局、 矛盾 和冲突。 这场灾难与其归因于设备腐蚀老化,更不如说是人祸所致。如果根本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这样的事故不会是最后一次。
个人分类: 随笔|7614 次阅读|2 个评论
《交通运输设备》课件
dingzhongjun 2013-10-30 22:23
7管道.ppt
2112 次阅读|0 个评论
二氧化碳管道泄漏会有危险吗?
热度 1 y555120 2013-1-6 12:09
二氧化碳管道泄漏会有危险吗?
二氧化碳排放越发引人注意,至于要不要回收众说纷坛,但是对于二氧化碳的用途确是毋庸置疑的,最明显的就是用于 焊接保护 和 油田采油 ,而大规模使用采用管道运输无疑是最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一个 重大安全问题:管道泄漏 。 二氧化碳采用密相还是气相运输直接影响 应用效率 和 安全级别 ,采用密相运输量大使用效率高,但是安全隐患大,一旦泄漏容易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气相运输效率低,但是相对安全。 我参与的欧盟合作项目研究表明,二氧化碳只要有液体存在都容易产生一定的安全问题,突然泄压会导致二氧化碳剧烈泄漏,同时引起管道降温,极有可能导致管道在带压情况下爆裂,引发大量二氧化碳短时间内齐射释放,产生的干冰四处乱射、气体贴地面扩散造成动物窒息。。。。。 如图所示,二氧化碳在50bar压力下释放瞬间。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8342 次阅读|1 个评论
问一个愚蠢的问题
热度 8 scientister 2012-10-31 09:52
一直以来,心中存在一个疑虑,不吐不快。今天借贵宝地请问一下:高速流体会产生负压,管道里面的高速流动的液体、气体,对管道壁统统都是正压,却是为何? 记得一个典型的中学物理实验,玻璃管有一个细颈,玻璃管细颈部位和两侧分别有一根垂直的支管,玻璃管中有水流时,细颈部位水流速度快,支管中的液位低,说明细颈部位的压强低。 按照我的理解,细颈部位应该压强大才对。 —————————————————————————————— 我似乎找到中学物理试验设计的毛病了, 细颈部位支管的液位低,是因为细颈部分玻璃管的外壁上部比粗玻璃管外壁的上部低。如果细颈不是安排在玻璃管的中部,而是安排在玻璃管的上部,即细颈部分的外壁的上部与粗玻璃管外壁的上部一样高(水平),则三支支管中的液位就会一样高。 换句话说,玻璃管中的水流,无论是否在细颈位置,他们的压强是一样的(水不能被压缩的缘故),各支管中的液位主要取决于流体的压强,压强相同,相同质地液体的液位高度相同。 简言之,也就是说三支支管的液位高度其实是一样的。 差异取决于支管根部的位置! 验证试验方案: 将一根玻璃管的中部弯一个U型(粗细一样),弯曲部位下置(U型开口向上),然后在U型底部玻璃管的外壁的上部设置支管,在U型管两侧的直管上也设置支管。玻璃管通入水流后,U型管上的支管的液位也会比直管上支管的液位低。 —————————————————————— 以上流体受力分析,欢迎指教。 ——————————————————————————————————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90-627476.html scientister 2012-10-30 14:24 原来对饶毅认识不深,这次他主张转基因食品可以作为老百姓的主粮。我是反对他这种观念的。 他总拿蛋白质说事儿,按照他的理论,癌症患者手术切除的病灶,是否也可以被胃无害消化?避开伦理学上的问题,从纯生理医学来说是这样吗?恐怕也不是? 博主回复(2012-10-30 14:38) : 他懂毒理学吗? 恐怕比俺兽医还差! 吹嘘自己而己 —————————————————————————————— 从DDT的兴衰看转基因生物的生态风险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02444-627469.html scientister 2012-10-30 14:04 感谢楼主精彩的博文! 完全赞同本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我们责疑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不是不热爱转基因科学技术,也不是不支持转基因技术研究,而是对自然存在深深的恐惧,人类真实是很脆弱的,能够繁衍到今天很不容易,伤不起啊!! 博主回复(2012-10-30 18:35) : 是的,就是这个意思!
个人分类: 我的思想|2622 次阅读|13 个评论
【3维 不可调】立方体中间的轮胎通道
hailanyun0415 2012-10-14 21:50
【3维 不可调】立方体中间的轮胎通道
这些图片和动画是边听着苦鬼边做完的 做这个东西的灵感来源是一个幼儿园的积木玩具。目的主要是练练自己的3DMax,顺便学下Adobe_After_Effects_CS4。 前段时间用3DMax时发现有时候布尔运算无法成功,这次找到原因了,是链接约束产生的影响,在动画里把变换控制器改成“位置/旋转/缩放”就可以了。另外,如果觉得旋转摸不清规律,可以在曲线编辑器给旋转制定“线性旋转”的控制器,感觉比系统默认的“Euler XYZ”好用一些。 这次的主要动画就是下面这个了,只有1分30秒。后面还有2个。 动画里我最满意的就是拆开3个轮胎面并填补到立方体里面的这一段,让我想起了那句“我来组成头部”。中间的画面就像一张张外星人的脸一样: 拐角为什么要用轮胎面呢?从下表可以看出轮胎面最省材料……好吧,是我觉得做轮胎面比其他3个更方便。开始还以为要用2重积分算体积,翻了翻布满灰尘的高等数学才记起来对于旋转体一重积分就行了。前3个的体积面积之比都是r/2,而且相互之间有 $\pi$ /4的倍数关系,好神奇。 球的拐角也有一个神奇的地方: 半径为 $\sqrt{2} r$ 的球体积为: $\frac{8}{3} \sqrt{2} \pi r^3$ 面积为: $8 \pi r^2$ 被棱长为r的立方体所截的球冠体积为: $-\frac{ 5 \pi r^3}{3}+\frac{4}{3} \sqrt{2} \pi r^3$ 面积为: $4 \pi r^2-2 \sqrt{2} \pi r^2 $ 恰好减掉2个这样的球冠时,所得的结果能写为一项,多减一个或少减一个,结果都必须写为两项。 后面的视频是这4个拐角的立体图。 接下来有一些图片,有的是动画中截取的,有的是动画里面没有的。那一段交换小立方体的动画也花了点心思。 视频中的线框结构很模糊,渲染一下虽然清楚一点,但有时候还是分不清线框内部的方向。 如果把球放在中间是不是像一个人的大鼻子?从侧面有点像把椅子。 这是内部嵌套了2阶的4阶通道结构,看上去就像肠子一样。后面有2-4阶结构的3维视频。 2阶的拐角有6个,3阶的拐角有12个,4阶的拐角有30个,完整的轮胎需要4个,所以2阶、4阶无法像3阶一样拆开整数个轮胎来组成。 =============================== 左小祖咒的歌很多都不在调上,但是听起来很有感觉。尤其是苦鬼的高潮部分,我们都是从襁褓里就开始投降的。 另外还有一首“我的儿子叫钱云会”也挺不错。 http://music.sina.com.cn/yueku/i/2603451.html
个人分类: 课件|4135 次阅读|0 个评论
排水管道的长度不等于效率
wya 2012-7-24 14:33
博主注: 排水管道的效率取决于前期的调查、规划和设计布局,与长度无关。毛细血管长度最长,和动脉相比,谁的功劳大? 这么简单的道理,官员也用来忽悠百姓。 沿海丘陵城市多了,都不容易内涝?内地平原城市也多,都容易内涝? 要想淡化德国设计,突出自己功绩,还需要更好的证据。 青岛官员:防汛能力强不能全归功德国 http://news.163.com/12/0724/09/875TIQA800014JB6.html 刘鲁峰主任告诉记者,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暗渠,是德国占领青岛期间建的地下雨水管道,至今在青岛依然沿用的有80公里左右, 这种排水口根据城市的格局分布在前海各处。 刘主任告诉记者,德国在青岛建造的排水系统具有一定 前瞻性 ,对当时城市的排涝起到很大作用。但随着青岛城市的发展,目前青岛使用的排水系统绝大多数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建造的,总长达到两千九百多公里,德国建造的排水系统占的比例很小,因此网上把青岛城市防汛能力全归功于德国人的说法并不正确。 刘鲁峰:“从数字来看,它三十分之一都占不到。” 另外,青岛之所以能够安然度过雨季的考验,没有发生城市内涝,除了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来的健全排水系统起了大作用外, 还与青岛自身地理优势有关。 刘鲁峰:“青岛是一个沿海的丘陵地形,这种地形使得雨水比较容易收集。”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3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谣言】武汉灰霾因氯气管道破裂
热度 6 outcrop 2012-6-11 15:59
武汉忽然之间形成灰霾天气,由于这个城市少见灰霾天气,来的也突然; 一时间网上关于灰霾天气的成因,各种传言肆起。 其中,最为恐怖的传言是“武汉青山白云山氯气管道破裂”。 但这是最不可能的一种原因,氯气泄露达到这个浓度的话,人早就顶不住了。 但相信这则传言的人可能不在少数,很多地方还有配图;不知道这些图和文字来自哪里。 在非常时期,这类传言可能造成极大的恐慌。 延伸阅读: 武汉灰霾因氯气泄露【谣言追踪】 =============================关于博主============================= 博主的主要兴趣是:知识管理;相关兴趣有:语义网、机电及DIY、哲学与心理、信息安全、科幻等。 我的常用博客在科学网 (访问可点链接,下同); 新浪微博是@outcrop ,欢迎互粉;建了一个超级QQ群:17662971,希望能闲聊无白丁,欢迎加入;自己打理着一个 机电工程师 小网站,欢迎来玩。最近在科学网关注“ 科学网大学 ”,欢迎加入 科学网大学群组 讨论、尝试。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150 次阅读|12 个评论
欧盟合作项目-CO2运输管道安全-中国首个工业规模管道泄漏试验基
热度 2 y555120 2012-5-24 22:56
欧盟合作项目-CO2运输管道安全-中国首个工业规模管道泄漏试验基
http://www.co2pipehaz.eu/ 具体的网站地址见上面地址链接。 实验基地位于盘锦、辽河油田。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5114 次阅读|6 个评论
如何才能有效地国际合作?需要国家支持。
y555120 2012-5-3 20:56
想写点东西的想法已经憋了很久,但是一直没时间写。 主要是想总结一下国际合作的感受。 国际合作项目有很多,我正在做的是关于二氧化碳管道安全性能的研究。大概内容就是,由于高压CO2管道输送过程中,管道泄漏所极可能导致的整条输送管道的延展性的脆性爆裂,其严重后果是经过居民区的CO2管道一旦泄漏引起管道爆裂,居民区极有可能被二氧化碳云雾笼罩,导致人和动物的冻伤和窒息。其战略意义以后再详谈吧。 国外partner给我的任务看起来很简单,建一条260m长,273mm内径的厚壁管,模拟CO2泄漏,以及泄漏后的扩散情况。项目施工到现在2.5年,其中2010年发了一场大水,导致项目延期半年,但是目前为止,实验数据一个没有。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 1.欧债危机,欧元汇率下降20%,我们损失了20%经费; 2.方案更改,由100 m的管道变成260 m(本来还要我们做500 m,OMG); 3.国内通货膨胀,物价,人工,材料都涨价,所以实际是双倍损失; 4.征地,没有政府的支持,我们付了很多经费用来征地; 5.不知天高地厚,没有经验,没有支持,就我和老师两人弄到现在。 对于如何获得国家的支持,我还不懂,请各位大侠指路。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57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第05讲 ubuntu+过滤器、输入输出及管道
dingpengwang 2012-1-13 11:26
应用工具: 交互工具,编辑器,过滤器过滤器输入:过滤器的数据来源(键盘) 标准输入 stdin(0)输出:过滤器的数据去向(终端屏幕) 标准输出stdout(1)错误输出:标准错误输出stderr(2) 输入输出的文件目录 : ls -l /dev/std* 输入重定向使用 来重定向输入源tr 'A-Z' 'a-z' 文件名 把文件里面的大写字母都改成小写字母 写入文件 使用 改变数据目标如 cat cat.file ! 向cat.file文件写入数据 如果遇到!就停止输入退出ls -l listfile 以长模式显示,然后写入listfile文件而且 listfile 文件如果有内容会被覆盖掉我们可以使用 将输出追加入文件 错误输出重定向默认情况下,系统报错会显示到终端屏幕上使用2将报错讯息重定向入一个文件同理 用2可以追加入文件 可以使用如下命令一次性的将错误和正确信息重定向到两文件里find /etc -name passwd 2 stderr stdout 使用将所有输入都送向同一个地方find /etc -name passwd 文件名==等同于find /etc -name passwd 文件名 212 错误输出 1表示输入 管道使用|将前一个过滤器的输出直接送入后一个过滤器的输入ls -l /etc | more把ls -l得到的结果集通过管道传递给more,more有翻页的功能 允许多重管道ls -l /etc | more | grep fstabmore得到的结果集通过管道传递给命令grep,截取出fstab文件 echo "hello" fileacat filea fileb 把文件filea复制到filebcat file.* file 将数个file小文件合并成一个文件 注意管道前过滤器的输出与管道后过滤器的输入数据类型匹配
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神八整流罩分离坠落 十万名群众断火断电大撤离
flly 2011-11-3 21:21
http://wei.sohu.com/20111103/n324359509.shtml?pvid=tc_newsa=23b=%E7%A5%9E%E5%85%AB%E6%95%B4%E6%B5%81%E7%BD%A9%E5%9D%A0%E8%90%BD%20%E5%8D%81%E4%B8%87%E7%BE%A4%E4%BC%97%E6%96%AD%E7%81%AB%E6%96%AD%E7%94%B5%E5%A4%A7%E6%92%A4%E7%A6%BB 本报记者台建林徐伟伦   本报通讯员夏名文   “十万人大撤离,在榆林史上没有先例!人能撤走,但地面上两条西气东输的管道撤不走!几十家化工企业撤不走!一旦这些设备被砸,后果难以想象;一旦天然气管道被砸,北京千万人口的用气就要中断!”11月2日,陕西省榆林市消防支队支队长沈佐亮接受了《法制日报》记者的独家采访,揭开神舟八号、天宫一号整流罩消防安保的神秘面纱。   11月1日5时58分,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不到五分钟的时间,神舟八号飞船整流罩分离。这个重约两吨的大家伙就将从天而降,坠落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和神木县境内15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整流罩已落地搜寻仍在继续   “截至目前,神舟八号的整流罩搜寻工作仍在继续。”据榆林市消防支队指挥长助理张国庆介绍,按计划,神舟八号飞船发射正常飞行210秒左右整流罩分离。   据了解,这次坠落与上一次天宫一号相比除了飞船整流罩分离后脱落外、飞船的电子存储器、高空逃逸发动机、高压氮气瓶等器件也会坠落,这些器件在坠落过程中不排除发生爆炸的可能,所以这次的搜寻处置工作更加的危险和艰巨。   “神舟八号整流罩的大小重量与天宫一号整流罩大体相同,落区也基本一致。”沈佐亮说,1吨多重的东西以每秒100米的速度从天上掉下来,相当于时速360公里,冲击力可想而知。一个月前,当天宫一号整流罩坠落的时候,落区内一家乙醇化工厂地下室留守的几个人都听见了非常刺耳的声音,吓得都不敢动弹,以为整流罩会砸到乙醇厂,实际上,天宫一号整流罩当时是擦着化工厂上空最终落到了不远处的一片空地上。    通知十万群众断电断火   据神舟八号消防安全保卫工作指挥部成员曹大凯介绍,神舟八号的整流罩落区内有加油站、电厂、煤矿、变电站、油库、化工厂等多家易燃易爆场所和企业,还有陕京一、二线天然气管道,受威胁的管道长度上百公里。在近1500平方公里的落区内还有近10万群众。一旦出现险情,情况复杂多变,后果非常严重。   “发射前,村干部跑到家里面说给我们通知,说航天器残骸有可能砸到我们住的这地方,让我们必须先撤离。”榆林市金鸡滩乡上河村村民吴换芳告诉记者,村干部要求他们在离开家门前把柴火稻草等易燃品都收好,将羊都赶进人住的院子里,同时强调一定要断电断火,以防火灾。   在做好居民撤离期间的防火宣传的同时,更艰巨的消防安保任务就是如何将化工企业、天然气管理的消防威胁和隐患降到最小。“天宫一号发射前,我们就落区内所有危险源均进行了地毯式的消防安全大检查。这次神舟八号也一样。”沈佐亮称,根据整体部署,所有落区内的化工企业在消除全部安全隐患的同时,于发射当天停止生产,留守人员全部转移至地下室等安全部位。负责发射当晚消防备勤工作的大、中队所有指战员则在此过程中亲赴现场,熟悉落区的建筑消防设施,消防水源、道路,对落区内所有重点单位进行摸底并制定灭火作战预案,确保一旦发生火险能及时处置。    群众向外撤消防朝里进   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发射前夕,在群众往外撤离的同时,榆林消防支队两个公安现役消防中队、两个公安现役特勤消防队、两个企业消防队,共100多名指战员,20辆消防车向落区挺进,全部集结至指定地点。“群众向外撤,我们则是向里进。”沈佐亮向记者这样描述了当天的场景。   “1吨重的整流罩坠落地面产生的冲击力,一旦落在天然气管道或阀室上,必然会造成严重破坏,天然气大量泄漏,甚至着火爆炸。”沈佐亮称,按照消防预案,一旦整流罩管道或阀室被破坏后,消防队员应迅速前往,关闭相近泄漏点两端阀门;发生爆炸泄漏时,则由火场指挥员先派人进行火情侦察,查明泄漏气体的扩散范围,使用监控式可燃气体报警器,以泄漏点为中心,以边界浓度1.5%划出警戒区;在警戒区内禁绝一切明火及可能发生的火花,严禁使用非防爆的照明灯、照相机、摄像机、手机、对讲机等设备;在灭火救援战斗中,当威胁到参战官兵的人身安全时,指挥部则会发出撤退命令,待准备充分后,再实施灭火。   截至记者发稿,榆林市境内尚未发现神舟八号残骸。不过据沈佐亮介绍,从目前掌握了解的情况看,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也没有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   本报榆林(陕西)1 这个影响大了一点啊。希望以后能有好的解决办法。 //
170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14: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