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第一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读博记语(488)- 第一篇
zjzhaokeqin 2019-4-13 10:19
读博记语( 488)- 第一篇 赵克勤 读科学网 张忆文 博客 《 一枚青椒的 SCI论文之路 》 (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27932-1172798.html   ) , 记语与评论如下: “ 经过半年无数个日夜的实验,写作和修改,我终于孕育出第一篇英文文章。满怀期待的将它投稿到国外一SCI期刊,可是,还没等它出世,便胎死腹中。我的满腔热忱瞬间被熄灭, 但幸运的是审稿人不但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还间接为我开阔了思路。我不惜花大量时间修改,补充,甚至是将整个稿件推倒重置。经过刮骨疗毒般痛苦地修改沉淀后,SCI二胎又重新问世。这次我是信心满满地又将该论文改投到另外一个SCI 期刊,经过漫长的三个月艰难的等待,我辛苦孕育的SCI论文还是习惯性流产。这对我确实是个挺大的打击。渐渐的,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同时也更看清了SCI 论文朝圣路上的艰难险阻。可是,放弃又实属不甘,这也实在不是我的一贯作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我还是决定静下心来,再做最后一次努力。好在,最终媳妇熬成婆了,45天后,我收到了稿件的录用通知,这足足让我兴奋了好些时日。“ 评论:亿文第一篇,确实不容易。
个人分类: 读博记语|432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一篇学术论文磨难多的原因之我见
热度 5 jiangjiping 2019-2-4 08:19
第一篇学术论文磨难多的原因之我见 蒋继平 2019年2月4日 我想凡是发表过学术论文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 就是第一篇论文从开是写作到正式发表一般要经历许多磨难。 当然, 我这里所谓的磨难就是困难和曲折的意思。 我记得当年我的导师要我将实验结果写成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 我在导师的要求下就着手写论文的准备工作。 可是, 因为是第一次写论文, 一开始根本不知道从那里下手。导师只是告许我, 他想将我的学术论文投稿到爱思唯尔旗下的真菌研究(Mycological Research) ,这个期刊是我们这个专业的世界一流期刊。除此之外,他什么也没说。 当时, 我既要上研究生的课, 又要继续我的实验,还要写论文, 真是有点顾此失彼的感觉。不过, 导师说发论文是研究生的一个主要任务, 也是研究生的一个成就的标志。 在导师的监督下, 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开始写论文。虽然我已经有大量的实验数据, 而且具有一些新的发现, 可是, 因为从来没有用英文按照国际学术期刊写论文的经验, 所以, 一开始, 只能按照专业同行已经发表的论文作为模式来写。但是, 同行的论文介绍的是他们的研究成果, 不能照搬。 这就给我造成了从选题到陈述的挑战。 首先是选题, 要选择一个即适合研究内容, 又可引起读者兴趣的题目还是有一定难处的。 然后是摘要, 这个是最重要的部分, 要写的很精炼。 这个对于一个初次写论文的新手来说, 确实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再者是引言部分, 要查找本专业所有已经发表的相关论文的内容, 这个在当时没有搜索工具的年代是一个非常繁琐的任务。 要将查找到的所有信息归纳起来, 分析整理后将有代表性的作为引言部分的内容, 尤其要照顾到导师以前的研究成果。 总之, 在我的经历中, 选题, 摘要和引言三个部分是最烦心的事, 其他的部分就比较简单。 这是因为材料和方法, 结果和讨论, 以及参考资料这些部分都是已经在平时的实验中有记录在案的东西,只要如实地表达出来就行了。 最麻烦的是投稿后被通知可以发表, 但是, 要进行一些必要的修改。三个审稿人发回他们修改后的原稿。 有时候, 三个审稿人的修改部分互相矛盾, 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是因为这些修改多数涉及到英语副词的应用, 有的将其放在句首, 有的要把这样的副词放在句尾。反正, 在我的经历中, 第一次发论文从投稿到正式发表一共经过三个审稿人6次的往复。期间经过5个月左右的时间。 简言之, 第一次发学术论文的几个磨难是: 无从下手 缺乏经验。 难以熟练表达。 缺乏名气, 遭到期刊和审稿人特别严格的审查。
个人分类: 经验交流|8311 次阅读|10 个评论
文献精读--GUOYU--第一篇
热度 1 CUSTguoyu 2018-12-9 15:51
第九章 古陪护者:理解人类陪护系统及其疾病的信息和工具的聚宝盆 一. 古细菌,细菌和真核生物中的生物陪伴系统包含各种复杂性。 这个范围从非常简单,从最原始的古细菌中的一些基因 - 蛋白质到极其复杂的人类(由许多分子伴侣,共伴侣,伴侣辅因子和亲密的相互作用物/受体组成)组成,并包括 两者之间的复杂程度各不相同。 由陪伴系统中的缺陷引起的疾病,称为 伴侣病 。 伴侣病是遗传性或后天性的。 前者是由伴侣蛋白基因突变引起的,而获得性伴侣病通常是由伴侣蛋白的翻译后修饰引起的。 在两种情况下,受影响的伴侣都是非功能性的,或功能不正确(例如,功能获得),或者它们的水平/功能增加或减少。 关于突变或翻译后修饰对伴侣蛋白分子的特性或其伴侣功能的影响知之甚少。研究受到人类陪伴机器和网络的极端复杂性以及实验模型的稀缺性的阻碍。 二.关于伴侣病的分子方面缺乏知识的一些原因如下: (1)许多医生,科学家和整个社会都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存在,主要是因为他们最近才进行了系统分组,但尚未纳入医学课程; (2)分子伴侣主要作为多分子机器,在分析它们的相互作用,变化和运动时很难分析工作; (3)实验模型太少,模仿人的情况准确但更简单,可以在分子水平上进行仔细检查。 古细菌为开发与伴侣病相关的实验模型提供了独特的可能性,因为它们具有与人类相似的分子伴侣。本文的目的是描述在古细菌中发现的伴侣蛋白,这是用于分析人类伴侣病的分子方面的有希望的工具/目标。 伴侣蛋白基因突变对突变蛋白的内在特性和伴侣功能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知之甚少。关于异常翻译后修饰对导致获得性伴侣病的致病伴侣的影响,可以说同样的事情。 三.人类陪伴制度和伴侣病 鉴定陪伴病,即由异常或有缺陷的分子伴侣引起的疾病, 所有分子伴侣,共伴侣和伴侣辅因子以及特定的相互作用物/受体构成生理系统的概念。 人体中的伴侣存在于所有细胞,组织和器官中以及细胞间隙和循环中,如图所示。 因此,可以说,伴侣系统(CS)无处不在,在体内广泛存在,并与其他生理系统,特别是免疫系统(IS)相互作用,当这两个系统中的一个受到干扰时,另一个也受到影响。CS是细胞抗应激机制的关键组成部分,并且可能在我们今天在进化的早期阶段开始向人类展开复杂性,以保护细胞免受我们在原始地球中占主导地位的恶劣环境条件的影响。IS也很早就开始了,但很可能是在CS之后,为了保护细胞和生物免受传染因子的侵害,今天两者都开始了,CS和IS在健康和疾病方面在功能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分子伴侣组成团队来运用他们的规范功能,与蛋白质稳态有关,并形成网络,如图所示。因此,CS的正确功能需要各种分子之间的关联和相互作用以整合伴侣机器和必须协同作用以维持健康的网络。如果陪伴团队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由于例如遗传性突变或异常翻译后修饰而被改变,则给出病理性疾病发生的条件。 Hsp70-Hsp 40-核苷酸交换因子(NEF)伴侣机。HSP 70(70)通过其肽链结构域与未折叠的客户端多肽(UP)结合。当ADP与其ATP酶结构域结合时,当HSP 40(40)与其C末端结构域结合时,则在分子中部附近。核苷酸交换因子(例如,包-1或GRPE,如nef)可促进当Hsp 70与ATP结合时,其对折叠多肽的亲和力降低,折叠多肽(FP)释放。核苷酸交换因子被hsp 4所取代。ATP水解是随着焦磷酸(PI)的释放而发生的,一个新的肽结合、折叠和释放循环开始。 四.护卫队和守护者 图左侧是人类的主要陪护团队(2013年)。伴侣是分子量在60 kDa左右的分子。如图9.3所示,它们形成功能低聚物,通常由7或8个亚基组成。而环又联系在一起成对的,形成一个带有中心腔的桶这种结构具有第一组和第二组伴侣的特点。在前者中,环有7个亚基,发生在细菌和真核细胞细胞器中的细菌,被认为是细菌的来源,即线粒体和叶绿体。第二类伴侣由8个亚基组成,发生在在真核细胞的胞液中。 伴随系统,包括伴侣,存在于所有复杂程度不同的生物体中,从最简单的原始原核生物到非常复杂的生物,如发生的。在人类身上。有趣的是,虽然发现许多生物缺乏被认为对生命至关重要的hsp 70小组,但没有发现任何有机体。 可以推断, 一个或另一个群体的伴侣对生命是必不可少的;它们是细胞的关键正常条件和压力下的生理。 关于上面提到的研究人类伴侣疾病的困难,必须认识到一些考古物种由于拥有Gr的伴侣而提供了有希望的替代物。 据我们所知,所有这些生物体中的亚基,即使只有一个,也会形成功能性十六进制(图,左侧)。由单分子伴侣形成的同低聚物拥有单一伴侣蛋白基因的古菌比有两个或更多基因的物种提供了一个简单得多的研究系统(图 右侧)。 \0 \0 五.结论 古菌可用于分析伴侣蛋白的分子特征和功能,尤其是II类分子在正常和发生病理结构改变时的分子特征和功能。一种在人类身上引起疾病的突变或翻译后修饰。考古学模型以足够的精确性模仿人类第二类细胞伴侣,而且更简单。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一点是,鉴于在实验阶段,伴侣疗法在治疗各种伴侣疾病方面取得的进展,我们可以预见到考古学伴侣的应用。
个人分类: 文献精读|2231 次阅读|2 个评论
十年前自己的第一篇英文论文被接收
lhj701 2018-5-13 12:22
十年前自己的第一篇英文论文被接收 记得2008年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英文论文(EI检索),接到会议论文录用通知是8月8日,那时正在上海交大973实验室收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时间一晃到了2018年,10年过去了。自己也从工作多年的高职院校调到到本科院校,一切都需要新的开始,并且本科教学和科研的压力更大,要求更高,自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不过,Something new也许可以克服对于固态生活的一些倦怠,未来虽不会容易,但总可以期待,包括要学习新的知识,培养新的技能,阅读新的书籍,体验新的生活,做出新的贡献,实现新的梦想。 人生苦短,但生活就是一个个过程而已。或许我们不能改变人生过程的长短,但可以尽最大能力改变生活过程中的一些体验。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48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的第一篇视频博客?
热度 4 outcrop 2012-3-12 19:12
我的记忆中,这是是科学网的第一篇视频博客,也就是把博文内容用视频来发布的。 程智老师录制的: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61477do=blogid=547003 转载下: =============================关于博主============================= 博主的主要兴趣是:知识管理;相关兴趣有:语义网、机电及DIY、哲学与心理、信息安全、科幻等。 我的常用博客在科学网 (访问可点链接,下同); 新浪微博是@outcrop ,欢迎互粉;建了一个超级QQ群:17662971,希望能闲聊无白丁,欢迎加入;自己打理着一个 机电工程师 小网站,欢迎来玩。无宗教信仰,提倡动物保护。最近在科学网关注“ 科学网大学 ”,欢迎加入 科学网大学群组 讨论、尝试。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14 次阅读|19 个评论
第一篇博客
热度 2 hklobo 2011-7-2 11:57
结束了科大的学习,我终于决定在科学网的博客为自己开辟一块空间。在今后的科研道路上为自己建立一个科研小憩站。感谢大家的支持!
个人分类: 小憩|2506 次阅读|2 个评论
开博啦
gonglu0904 2010-12-6 02:50
我是12月2日提交的开博申请,直到12月5日傍晚也没有通过网站审核。有点心急。就在新浪微博上,向科学网提问,没想到当晚就给解决了!翌日凌晨,我激动写下这篇开博第一篇文章~以后这里将留有我的科研足迹,希望一切将会很美好!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349 次阅读|5 个评论
科学网博客的第一篇博文【科学网考古】
outcrop 2010-7-31 16:07
据考证,科学网的第一篇博文应该是《 NATURE Biotech_cover story 》,发表于2007年1月17日。博客的主人是 朱鹏程 ,这个博客之前似乎还有一篇博文,但已经删除。统计信息: 访问:24275次 日志:1篇 评论:11个 留言:2个 建站时间:2007-01-17  
个人分类: 科技八卦|35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开始了
chenhao392 2010-4-25 02:05
几个月前,我从同学的新浪博客上偶然链接到这里,就被吸引住了,学习生活之余,我在此流连忘返。很多见解和知识都是我原来没有接触到的,有一种志同道合,相见恨晚的感觉。 很高兴也很荣幸我也可以在这里留个爪印,希望能在这里以博会友,交流科研技巧和感悟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59 次阅读|1 个评论
开博第一篇
mah06 2010-4-15 18:11
这是马欢在科学网上的第一篇文章,希望自己可以每天有进步,多思考,多交流,也多发心得上来和大家分享。 欢迎光顾!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78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与我结缘
botnet 2010-4-12 13:55
今天中午收到科学网的确认信,我的科学网博客终于开通了!心情很高兴,留下只言片语,作为纪念。 我是通过我们计算所团委的介绍认识科学网的,前一段时间,我收到所团委的邮件,内容大概是号召大家参加科学网的博客大赛。其实,一看到什么比赛,我第一反应有些排斥,没有足够的兴趣,但自己是研究中心的团支部书记,需要扮演组织者的角色。所以,我点开了科学网的首页,看了里面的一些文章,收益颇多,有些意外!这里不像其他的博客,三教九流,鱼龙混杂,甚至很多是拿博客来做广告的,还有不堪入目的言论。而这里大家都没有面具,一个真实的自己,在这样一个科研氛围特别浓的圈子里,感觉很舒服,踏实。 我计划在我的博客中多写一些科研和技术相关的文章,我以自己的研究方向botnet来作为用户名,用意很明显,科研交流、科研笔记都应该是我常选择的分类。 希望能通过博文来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老师和同学。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20 次阅读|5 个评论
2010年1月1日 我在科学网的第一篇日志
yulinpu 2010-1-1 15:22
今天是2010年1月1日,我第一次在科学网书写日志。 自去年在科学网博客安家以来,未有闲情逸致写些东西,但时常光顾科学网了解资讯,关注本领域的最新进展。也读到不少前人的深刻见地。而这种单向的交流总觉得少些什么,特别对于一个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步入社会的我来讲,更有必要时刻反省自己,思考发展之路。 刚才读到马真博士的博文,谈到,不要总讲条件,环境,要更注重自己能带来什么贡献,平台固然有大有小,可无论在哪里,总有做出成绩的人。我们需要的苦练内功,而不是关注边缘化的东西。进了科学研究的圈子,按规则做好自己的事情,期许某日可以对自己的成绩加以审视,给予肯定,那就是比较满意的事情了。 科学无坦途,方法很重要。希望在这里交到好朋友,共同进步
个人分类: 未分类|1732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一篇文章
goodandbad 2009-10-8 22:48
本来想找个正式的blog来写些东西。一开始想到得是google blog,但很不幸,它被封了。然后,sina本来也是有个blog的,很久没更新了,而且写在上面的东西都不适合放在这里,那只是我私人的空间。 其实,也不知道想写什么,随便写点吧。 工作: (1) 实验,好好整理一下。文章是要靠数据说话的 (2)New ideas, 不少,但仍旧是没有具体的操作。 (3)时间表的安排,很重要 生活: 往事就让它过去吧。 该走的终究留不住。 呵呵。 : ) 下期转载同学的回忆录。从中我也想了不少的往事,快乐的,悲伤的,一切都是那么值得留恋。
个人分类: 未分类|21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刘亚军在科学网开博了!
xioaheilong 2009-9-17 14:49
科学网是我见过的国内最好的科技工作者交流平台,科学网拥有众多大家、老师的参与,作为一个研究生,未来很长时间里,我更多的是一个学习者,除了聆听众家之言外,自己该在科学网上谈些什么?是每当自己心有感慨而无处可发的时候,在科学网上激昂文字;还是做为一种记录的方式展现自己的科研生活;或者就像中学时每天记日记(上大学以后,自己只是在校内、论坛之类的地方发发文字);也许是自己也开始有一些经历,有一些感慨,有一些思考,科学网开博也许是把自己的种种情感装在这个盒子里,满足了人天生爱分享自己情感的愿望。 科学网似乎是自己走向科学之路的第一位指导老师,在自己对科学懵懂无知的时候,科学网告诉了我什么是科学,我相信事物的变化需要由渐变转为质变,一场报告会,一句至理名言固然重要,但这些似乎更多是一家之言,没有对事物各方面由充足了解前,很难说自己可以轻装上阵,一切了然;科学网让我以最快的速度对科学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科学,从应用科学到基础科学各领域,从国际知名的院士、专家到更多的默默奋战在实验室、试验田、讲台的老师、研究生们,他(她)们的经历、感慨、嬉笑怒骂,科学似乎露出了冰山一角。 2009年9月17日我在科学网开博,2009年9月12日我所在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开学,我的研究生生涯是3-5年(若硕士是三年,硕博则是五年,先在还没定),我的科学生涯是多少年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5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庆祝一下,博客开通了
ly1054 2008-12-5 20:42
  12月5号,距离申请博客那天已经近两个月了吧,大概好事总需要多磨的吧,今天闻听开通了,确实有点意外。在此做个记号,留待以后的纪念吧,也希望能与各位博友交流,欢迎来踩!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972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16: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