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地震地幔柱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全球地震地幔柱命名(修订版)
seisman 2011-7-13 20:22
全球地震地幔柱命名(修订版)
地震地热说原理 全球地震地幔柱命名 (修订版) Seisman 通过对全球地震地幔柱的地震活动性和火山动态的讨论,认为有必要对全球地震地幔柱的命名方式作出适当的调整和修订,修订结果见图 1 和表 1 。 1 )调整了地中海地区地震地幔柱的划分。由于意大利、土耳其和伊朗的地震活动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故加以合并。地中海西口和中国珲春是全球的两个潜在地震地幔柱,因而保留了地中海西口和中国珲春的划分。 2 )对于双树型、多树型和树杈型地震地幔柱,增加了 Ⅲ级单树型或分枝的划分,以保证每一个单体都是单树型的构造,有利于在地震与火山预测中的应用。 修订的结果,定义了 21 个 Ⅰ 级地震地幔柱, 3 个 Ⅱ级地震地幔柱。Ⅰ级、Ⅱ级和Ⅲ级共计组成 41 个单树型的地震地幔柱构造。 就是这 41 个单树型的地震地幔柱构造, 50 年来,控制了全球大约 90% 的活火山和 98% 的 7.5 级以上的壳内强震活动。因此,它们是对于人类生命的最大威胁。 地震地幔柱的研究,地震地热说的研究,正是为了寻找解脱这种威胁的途径。 本文所采用的地震资料取自 http://www.ncedc.org/ 网页的 ANSS 地震目录,火山资料取自 http://www.volcano.si.edu/ 网页的 GVP 火山月报,谨此致谢。 ( 2011.7.13 初稿) 图 1 全球地震地幔柱命名(修订版) 表 1 全球地震地幔柱命名(修订版) Ⅲ级(单树型构造) Ⅰ级 01 南智利地震地幔柱 011 南智利 012 拉巴斯 02 北智利地震地幔柱 021 秘鲁 022 厄瓜多尔 023 哥伦比亚 024 委内瑞拉 03 危地马拉地震地幔柱 031 危地马拉 032 墨西哥 04 海地地震地幔柱 041 马提尼克岛 042 普利茅斯 043 海地 05 白令海地震地幔柱 051 东 052 中 053 西 06 鄂霍次克海地震地幔柱 06 鄂霍次克海地震地幔柱 07 日本地震地幔柱 07 日本地震地幔柱 08 中国珲春地震地幔柱 08 中国珲春地震地幔柱 09 北马里亚纳地震地幔柱 09 北马里亚纳地震地幔柱 10 南马里亚纳地震地幔柱 10 南马里亚纳地震地幔柱 11 台湾及琉球地震地幔柱 111 北台湾 112 琉球 113 九州 12 菲律宾地震地幔柱 12 菲律宾地震地幔柱 13 所罗门地震地幔柱 13 所罗门地震地幔柱 14 西汤加地震地幔柱 14 西汤加地震地幔柱 15 东汤加地震地幔柱 15 东汤加地震地幔柱 16 印尼地震地幔柱 161 班达海 162 巴厘海 163 爪哇 164 雅加达 17 缅甸地震地幔柱 17 缅甸地震地幔柱 18 兴都库什地震地幔柱 18 兴都库什地震地幔柱 19 地中海地震地幔柱 191 意大利 192 土耳其 193 伊朗 20 地中海西口地震地幔柱 20 地中海西口地震地幔柱 21 南桑威奇地震地幔柱 21 南桑威奇地震地幔柱 Ⅱ级 F1 马尼拉地震地幔柱 F11 马尼拉 F12 南台湾 F2 安达曼地震地幔柱 F2 安达曼地震地幔柱 F3 北美洲地震地幔柱 ?
4055 次阅读|0 个评论
喜读《研究证实夏威夷海床下存在巨型热岩区》
热度 1 seisman 2011-6-12 09:05
喜读 《研究证实夏威夷海床下存在巨型热岩区》 Seisman 昨天,经科学网电子杂志2011209期介绍,读到一篇博文《研究证实夏威夷海床下存在巨型热岩区》(http://news.sciencenet.cn/htmlpaper/2011631239168017255.shtm),使我感到惊喜。 博文指出,在夏威夷存在一个 巨型热岩区, “ 地下大约410英里(约合660公里)的巨大不规则区域:一个盘状岩石区,温度比周围地区高出300至400摄氏度,距离大岛西部370英里(约合600公里)至1000英里(约合1600公里)之间。研究小组认为这个地幔柱在上地幔和下地幔交界处汇集,而后蜿蜒伸向群岛下方的地壳,最后涌出供给夏威夷火山岛。” 这个“ 巨型热岩区”的规模,以及它所处的深度,与地震地热说中所定义的“地震地幔柱”基本相当, 似乎正是地震地幔柱定义中的一种新的类型:没有中深源地震只有火山活动的地震地幔柱?? 地震地幔柱区概念别于传统的地幔柱。已 定义的全球25个 地震地幔柱以中深源地震活动和火山活动为共同特征,是可视的,而且具有唯一性的地质实体。它们控制了全球86.7%的活火山和98%的壳内7.5级以上的强震。但是, 夏威夷的火山,冰岛的火山,以及非洲的火山,是地震地热说研究中的一块心病。这三个地方火山活跃却没有中深源的地震活动,作者正力图寻找解套的方法。 值得庆幸,《研究证实夏威夷海床下存在巨型热岩区》一文为作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谢谢博文的作者,也谢谢 科学网电子杂志! 那么,冰岛和非洲的情况是否也类似呢? 作者期盼能在地球科学界找到答案! (2011.6.12 初稿) 这里使我进一步想到,已定义的25个地震地幔柱,用他们的探测方法,是否也可以探测到热岩区?或者热的柱状体?? 又及,2011.6.13
2860 次阅读|1 个评论
地震地热说原理—20中地中海地震地幔柱
seisman 2011-6-6 16:14
地震地热说原理—20中地中海地震地幔柱
地 震 地 热 说 原 理 20 中地中海地震地幔柱简介 Seisman 地震地幔柱各论 20 中地中海地震地幔柱 中地中海地震地幔柱位于地中海( 20 °~ 50 ° N , 3 °~ 39 ° E )。 中地中海地震地幔柱的基础资料见图 1 ~图 3 、表 1 、表 2. 和表 3. 图 1 是地震地幔柱在地表的投影,包含 1963 年至 2011 年 5 月 14 日 M ≥ 4.0 的地震和大于 7 级的壳内强震(表 1 ),还包括近 50 年来有过喷发、且最大喷发指数 VEI ≥ 2 的 1 座活火山即意大利 埃特纳 火山( Etna ,表 2 ),以及 1 座历史火山即著名的意大利 维苏威 ( Vesuvius ) 火山。图 2 是地震地幔柱内 M ≥ 4.0 地震的三维图像。 由图 1 和图 2 可以看到,中地中海地震地幔柱是单树型构造,只有一个树根和树干,但有多个树枝构成树冠,最大震源深度可达 514km 。 由图 1 和图 2 还可以看到,中地中海地震地幔柱的树冠之下,在深度 50 ~ 250km 的壳幔过渡层,具有中深源地震密集的熔岩囊。 这些熔岩囊呈杆状向下延伸,好像是某种高热物质的管道,或许就是人们通常所称的熔岩通道( http://kbs.cnki.net/forums/78929/showThread.aspx )。 图 1 清楚地表明,壳内 7 级以上的壳内强震活动和现代的活火山喷发多分布在这个熔岩囊的边缘部位。 图 1 中地震空间分布图像与所罗门地震的分布图像十分相似,都有一个大漩涡,什么原因造成的尚值得研究。 图 3 是中地中海地震地幔柱 M ≥ 4.5 地震的震源深度时序图。图上标示了 Etna 火山的历次喷发(表 3 ),还有 7 级以上的壳内强震。这里分布地域较宽,似乎拟将意大利和土耳其分为两部分来分析较为合适。 意大利部分详见博文《地震地热说应用:火山成因之 1 ——意大利的火山研究》。土耳其部分待发。 本文所采用的地震资料取自 http://www.ncedc.org/ 网页的 ANSS 地震目录,火山资料取自 http://www.volcano.si.edu/ 网页的 GVP 火山月报,谨此致谢。 ( 2011.6.6 初稿) 图 1 中地中海地震地幔柱的地表平面投影 图 2 中地中海地震地幔柱的立体三维图像 图 3 中地中海地震地幔柱的时间进程 表 1 中地中海地震地幔柱 M ≥ 7 地震目录( 1963-2011.5.14 ) 地震年月日 纬 度 经 度 震 级 震源深度 19700328 39.18 29.48 7.1 20 19900530 45.84 26.66 7.1 89 19951122 28.82 34.79 7.2 10 19990817 40.74 29.86 7.7 17 19991112 40.75 31.16 7.2 10 表 2 中地中海地震地幔柱 1963 年以来喷发过的火山( VEI ≥ 2 ) Volcano Country Coordinate Last Known Eruption Max VEI Etna Italy 37.734°N, 15.004°E 2011 3 Vesuvius Italy 40.821°N, 14.426°E 1944 5 表 3 意大利 Etna 火山 1963 年以来的喷发记录 Volcano Country Coordinate Etna Italy 37.734°N, 15.004°E More recent eruptive activity has been reported during 2011. Details can be found in the Monthly or Weekly Reports. Start Date:2010Aug25 Stop Date:2011Jan1(continuing)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1 Area of Activity: Bocca Nuova, NE and SE Craters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Central vent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Start Date:2010Apr8 Stop Date:2010Apr8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2 Area of Activity: SE Crater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Central vent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Start Date:2008May13 Stop Date:2009Jul4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1 Area of Activity: East base of NE Crater (3000-2650 m)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Radial fissure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Lava flow(s) Start Date:2007Mar19 Stop Date:2008May(?)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2 Area of Activity: Bocca Nuova, SE Crater and flank vents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Central vent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Lava flow(s) Start Date:2006Jul14 Stop Date:2006Dec15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2 Lava Volume: 1.8 ± 0.3 x 10 7 m 3 Area of Activity: SE Crater flank vents; NE Crater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Central vent eruption Radial fissure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Pyroclastic flow(s) Phreatic explosion(s) Lava flow(s) Start Date:2005Dec16 Stop Date:2005Dec22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1 Area of Activity: Bocca Nuova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Central vent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Start Date:2004Sep7 Stop Date:2005Mar8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1 Lava Volume: 4.0 x 10 7 m 3 Area of Activity: SE Crater, SE flank (3000-2320 m)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Central vent eruption Radial fissure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Lava flow(s) Debris avalanche(s) Start Date:2004Feb12 Stop Date:2004Feb14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1? Area of Activity: Central Crater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Central vent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Start Date:2003Mar8± 3 days Stop Date:2003Nov9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1 Area of Activity: NE Crater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Central vent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Start Date:2002Oct26 Stop Date:2003Jan28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3 Lava Volume: 3.9 ± 0.7 x 10 7 m 3 Tephra Volume: 4.5 ± 0.5 x 10 7 m 3 Area of Activity: NE Rift (3100-1900 m), S flank (2850-2600 m)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Radial fissure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Lava flow(s) Damage (land, property, etc.) Evacuation Start Date:2001Dec(?) Stop Date:2002Oct30(?)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1 Area of Activity: Central Crater, NE Crater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Central vent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Start Date:2001Jul17 Stop Date:2001Aug9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2 Lava Volume: 2.5 x 10 7 m 3 Tephra Volume: 7.5 ± 0.3 x 10 6 m 3 Area of Activity: S to NE flanks (3100-2100 m)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Radial fissure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Lava flow(s) Damage (land, property, etc.) Start Date:1994Jun17 Stop Date:2001Jul17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3 Lava Volume: 9.4 x 10 7 m 3 Tephra Volume: 1 x 10 8 m 3 Area of Activity: Central Crater, NE Crater, SE Crater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Central vent eruption Radial fissure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Pyroclastic flow(s) Lava flow(s) Lava dome extrusion Damage (land, property, etc.) Start Date:1993Aug3 Stop Date:1993Oct13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1 Area of Activity: Central Crater, NE Crater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Central vent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Start Date:1993Feb3 Stop Date:1993Feb3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1 Area of Activity: NE Crater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Central vent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Phreatic explosion(s) Start Date:1991Dec14 Stop Date:1993Mar30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2 Lava Volume: 2.3 ± 0.3 x 10 8 m 3 Area of Activity: SE flank (3100-2800 m and 2400-2100 m)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Radial fissure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Lava flow(s) Damage (land, property, etc.) Start Date:1989Dec16 Stop Date:1992May23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3 Lava Volume: 2.2 x 10 6 m 3 Tephra Volume: 2 x 10 7 m 3 Area of Activity: SE and NE Craters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Central vent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Lava flow(s) Start Date:1989Sep11 Stop Date:1989Oct9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2 Lava Volume: 3.8 x 10 7 m 3 Area of Activity: SE Crater, SE and NE flanks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Central vent eruption Radial fissure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Lava flow(s) Lava lake eruption Damage (land, property, etc.) Start Date:1988Oct2 Stop Date:1989Jun30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1 Area of Activity: SE Crater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Central vent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Lava flow(s) Start Date:1987Mar8± 8 days Stop Date:1987May16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2 Area of Activity: NE and SE Craters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Central vent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Phreatic explosion(s) Fatalities Start Date:1986Oct30 Stop Date:1987Mar1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2 Lava Volume: 6 x 10 7 m 3 Tephra Volume: 2.4 x 10 6 m 3 Area of Activity: Valle del Bove (3050-2180 m)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Radial fissure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Lava flow(s) Start Date:1986Mar Stop Date:1986Oct31(?)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2? Area of Activity: SE Crater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Central vent eruption Radial fissure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Lava flow(s) Start Date:1985Dec19 Stop Date:1985Dec31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1 Lava Volume: 8 x 10 5 m 3 Tephra Volume: 9 x 10 4 m 3 Area of Activity: SE Crater and SE flank (2750-2420 m)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Central vent eruption Radial fissure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Lava flow(s) Fatalities Start Date:1985Mar8 Stop Date:1985Jul13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1 Lava Volume: 3 x 10 7 m 3 Tephra Volume: 3 x 10 4 m 3 Area of Activity: SE Crater, south flank (2620-2480 m)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Central vent eruption Radial fissure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Phreatic explosion(s) Lava flow(s) Damage (land, property, etc.) Mudflow(s) (lahars) Start Date:1984Jul20 Stop Date:1986Sep24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3 Lava Volume: 4 x 10 5 m 3 Tephra Volume: 7 x 10 6 m 3 Area of Activity: NE Crater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Central vent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Pyroclastic flow(s) Lava flow(s) Fatalities Damage (land, property, etc.) Start Date:1984Apr28 Stop Date:1984Oct18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1 Lava Volume: 1.0 x 10 7 m 3 Tephra Volume: 2.2 x 10 5 m 3 Area of Activity: SE Crater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Central vent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Lava flow(s) Start Date:1983Mar28 Stop Date:1983Aug6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1 Lava Volume: 7.9 x 10 7 m 3 Tephra Volume: 1.5 x 10 5 m 3 Area of Activity: South flank (2680-2250 m)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Radial fissure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Phreatic explosion(s) Lava flow(s) Damage (land, property, etc.) Start Date:1981Nov26 Stop Date:1981Nov26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2 Area of Activity: NE Crater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Central vent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Start Date:1981Mar17 Stop Date:1981Mar23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2 Lava Volume: 1.8 x 10 7 m 3 Tephra Volume: 3.3 x 10 6 m 3 Area of Activity: NNW flank (2550-1140 m)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Radial fissure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Lava flow(s) Damage (land, property, etc.) Evacuation Start Date:1981Jan26± 5 days Stop Date:1981Mar5± 4 days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2 Lava Volume: 1.7 x 10 6 m 3 Area of Activity: NE Crater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Central vent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Lava flow(s) Start Date:1980Jul8 Stop Date:1980Sep26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3 Lava Volume: 2.6 x 10 6 m 3 Area of Activity: NE Crater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Central vent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Lava flow(s) Start Date:1979Jul16 Stop Date:1980Sep1± 5 days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3? Lava Volume: 7.5 x 10 6 m 3 Area of Activity: SE Crater, SE, E and NE flanks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Central vent eruption Radial fissure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Lava flow(s) Damage (land, property, etc.) Start Date:1979Jul3 Stop Date:1992Dec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2 Area of Activity: Central Crater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Central vent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Phreatic explosion(s) Fatalities Damage (land, property, etc.) Start Date:1978Apr29 Stop Date:1978Nov30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2 Lava Volume: 3.0 x 10 7 m 3 Area of Activity: SE Crater, SE and ENE flanks (3050-1675 m)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Radial fissure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Lava flow(s) Start Date:1975Feb24 Stop Date:1975Aug29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1 Lava Volume: 6 x 10 6 m 3 Area of Activity: North flank (2625 m)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Radial fissure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Lava flow(s) Start Date:1974Sep29(?) Stop Date:1978Mar29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2 Lava Volume: 4.9 x 10 7 m 3 Area of Activity: NE Crater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Central vent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Lava flow(s) Start Date:1974Jan30 Stop Date:1974Mar29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2 Lava Volume: 4.5 x 10 6 m 3 Tephra Volume: 3.1 x 10 6 m 3 Area of Activity: West flank (1670 m and 1650 m)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Radial fissure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Lava flow(s) Damage (land, property, etc.) Start Date:1971Sep19 Stop Date:1979Mar(?)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2 Lava Volume: 8 x 10 6 m 3 Area of Activity: Central Crater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Central vent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Start Date:1971Apr5 Stop Date:1971Jun12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2 Lava Volume: 4.5 x 10 7 m 3 Tephra Volume: 2 x 10 6 m 3 Area of Activity: SE flank (3050 m), E flank (2880-1800 m)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Central vent eruption Radial fissure eruption Regional fissure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Lava flow(s) Damage (land, property, etc.) Start Date:1968Jan7 Stop Date:1968May4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0 Lava Volume: 1.0 x 10 6 m 3 Area of Activity: SE flank (2550 m)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Radial fissure eruption Lava flow(s) Start Date:1966Jan10 Stop Date:1971Mar(?) Dating Technique: Historical Records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2 Lava Volume: 1.2 x 10 7 m 3 Area of Activity: NE Crater, Central Crater Eruptive Characteristics: Central vent eruption Explosive eruption Lava flow(s) 表3资料摘自: http://www.volcano.si.edu/world/volcano.cfm?vnum=0101-06=
32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震地热说应用—壳内强震与地震地幔柱的关系
seisman 2011-6-1 16:40
地震地热说应用—壳内强震与地震地幔柱的关系
地 震 地 热 说 应 用 壳内强震与地震地幔柱的关系 Seisman 全球 1963 年以来 M ≥ 7.5 、 h ≤ 50km 的壳内强震目录见表 1 ,共计 126 个。图 1 是全球壳内强震的空间分布(红色空心圆圈),为了便于对比,图 2 展示了全球地震地幔柱的空间分布图像。 对比图 1 和图 2 , 126 个壳内强震中,只有 2-3 个地震姑且与地震地幔柱无关,尚待进一步研究。 98% 以上的壳内强震均受到已定义的 25 个地震地幔柱严格控制,而且其中有 7 个已定义的地震地幔柱没有 7.5 级以上的壳内强震活动。 这个结果也是极为令人兴奋的,与朋友们分享吧。 附带说明:在西半球的南极洲,西经 45 °、南纬 60 °之处,有现代火山活动,也有 7.5 级以上的壳内强震活动,似乎可以定义为一个次级的地震地幔柱,即 F4 南极西地震地幔柱。 本文所采用的地震资料取自 http://www.ncedc.org/ 网页的 ANSS 地震目录,火山资料取自 http://www.volcano.si.edu/ 网页的 GVP 火山月报,谨此致谢。 ( 2011.6.1 初稿) 图 1 近 50 年来全球壳内强震的分布 图 2 全球地震地幔柱图像 表 1 全球 1963 年以来 M ≥ 7.5 、 h ≤ 50km 的壳内强震目录 地震年月日 纬 度 经 度 震 级 震源深度 19640328 61.05 -147.48 8.5 23 19650204 51.10 178.40 7.75 40 19660312 24.20 122.60 7.63 48 19661228 -25.50 -70.70 7.75 32 19680516 40.84 143.22 7.9 7 19680810 1.42 126.22 7.6 33 19690228 36.00 -10.57 8.0 22 19690811 43.54 147.35 7.8 28 19691121 2.06 94.64 7.7 20 19700104 24.13 102.50 7.5 31 19700531 -9.17 -78.82 7.8 43 19701210 -3.98 -80.72 7.6 25 19710110 -3.13 139.69 8.1 33 19710714 -5.47 153.88 7.9 47 19710726 -4.94 153.17 7.9 48 19711215 55.99 163.29 7.8 33 19720125 22.45 122.26 7.5 33 19720730 56.82 -135.68 7.6 25 19730130 18.48 -102.99 7.5 43 19730617 43.23 145.78 7.7 48 19731228 -14.46 166.60 7.5 26 19741003 -12.26 -77.79 7.6 13 19741008 17.30 -62.00 7.5 47 19750202 53.11 173.49 7.6 10 19750510 -38.18 -73.23 7.7 6 19750526 35.99 -17.64 7.9 33 19750720 -6.59 155.05 7.9 49 19750720 -7.10 155.15 7.7 44 19751011 -24.89 -175.11 7.8 9 19751226 -16.26 -172.46 7.8 33 19760114 -28.42 -177.65 8.0 33 19760204 15.32 -89.10 7.5 5 19760727 39.57 117.97 7.9 23 19760816 6.26 124.02 7.9 33 19770402 -16.69 -172.09 7.6 33 19770420 -9.89 160.34 7.5 19 19770420 -9.84 160.82 7.5 33 19770421 -9.96 160.73 7.5 33 19770819 -11.08 118.46 7.9 33 19780323 44.93 148.43 7.5 33 19780324 44.24 148.86 7.6 33 19780612 38.19 142.02 7.7 44 19781129 16.01 -96.59 7.7 18 19790314 17.81 -101.27 7.6 49 19790912 -1.67 136.04 7.9 5 19791212 1.59 -79.35 7.7 24 19800708 -12.41 166.38 7.5 33 19800717 -12.52 165.91 7.9 33 19810525 -48.78 164.35 7.6 33 19810901 -14.96 -173.08 7.7 25 19821219 -24.13 -175.86 7.7 33 19840207 -10.01 160.46 7.5 18 19861114 23.90 121.57 7.8 33 19921212 -8.48 121.89 7.5 27 19941004 43.77 147.32 8.1 14 19950205 -37.75 178.75 7.5 21 19950407 -15.19 -173.52 8.0 21 19950516 -23.00 169.90 7.7 20 19950816 -5.79 154.17 7.7 30 19951009 19.05 -104.20 8.0 33 19951203 44.66 149.30 7.9 33 19960101 0.72 119.93 7.9 24 19960217 -0.89 136.95 8.2 33 19960221 -9.59 -79.58 7.5 10 19960610 51.56 -177.63 7.9 33 19961112 -14.99 -75.67 7.7 33 19970421 -12.58 166.67 7.8 33 19971108 35.06 87.32 7.5 33 19971205 54.84 162.03 7.8 33 19980325 -62.87 149.52 8.1 10 19980503 22.30 125.30 7.5 33 19981129 -2.07 124.89 7.7 33 19990817 40.74 29.86 7.7 17 19990920 23.77 120.98 7.7 33 19991126 -16.42 168.21 7.5 33 20000504 -1.10 123.57 7.6 26 20000604 -4.72 102.08 7.9 33 20000618 -13.80 97.45 7.9 10 20001116 -3.98 152.16 8.0 33 20001116 -5.23 153.10 7.8 30 20001117 -5.49 151.78 7.8 33 20010101 6.89 126.57 7.5 33 20010126 23.41 70.23 7.7 16 20010623 -16.26 -73.64 8.4 33 20010707 -17.54 -72.07 7.6 33 20011019 -4.10 123.90 7.5 33 20011114 35.94 90.54 7.8 10 20020305 6.03 124.24 7.5 31 20020908 -3.30 142.94 7.6 13 20021010 -1.75 134.29 7.6 10 20030122 18.77 -104.10 7.6 24 20030715 -2.59 68.38 7.6 10 20030804 -60.53 -43.41 7.6 10 20030925 41.81 143.91 8.3 27 20031117 51.14 178.65 7.8 33 20041111 -8.15 124.86 7.5 10 20041223 -49.31 161.34 8.1 10 20041226 3.29 95.98 9.0 30 20050328 2.08 97.10 8.6 30 20051008 34.53 73.58 7.6 26 20060420 60.94 167.08 7.6 22 20060717 -9.28 107.41 7.7 20 20061115 46.59 153.26 8.3 10 20070113 46.24 154.52 8.1 10 20070121 1.06 126.28 7.5 22 20070401 -8.46 157.04 8.1 24 20070815 -13.38 -76.60 8.0 39 20070912 -4.43 101.36 8.4 34 20070912 -2.62 100.84 7.9 35 20071114 -22.24 -69.89 7.7 40 20080512 31.00 103.32 7.9 19 20090103 -0.41 132.88 7.7 17 20090319 -23.04 -174.66 7.6 31 20090715 -45.76 166.56 7.8 12 20090810 14.09 92.88 7.5 4 20090929 -15.48 -172.09 8.1 18 20091007 -13.00 166.51 7.7 45 20091007 -12.51 166.38 7.8 35 20100227 -36.12 -72.89 8.8 22 20100406 2.38 97.04 7.8 31 20100612 7.88 91.93 7.5 35 20101025 -3.48 100.08 7.8 20 20110309 38.43 142.84 7.5 32 20110311 38.29 142.37 9.0 29 20110311 36.27 141.10 7.9 48 20110311 38.05 144.59 7.7 18
29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震地热说应用—现代火山与地震地幔柱的关系
seisman 2011-5-31 10:26
地震地热说应用—现代火山与地震地幔柱的关系
地 震 地 热 说 应 用 现代火山与地震地幔柱的关系 Seisman 以前的文章中说过,活火山关系到地震地幔柱的命运。 表 1 罗列了 1960 年以来喷发指数 VEI ≥ 2 的火山,共计 195 座。图 1 是全球活火山的空间分布(红色实心三角形),为了便于对比,图 2 展示了全球地震地幔柱的空间分布图像。 对比图 1 和图 2 , 195 座火山中,有 26 座姑且与地震地幔柱无关,尚待进一步研究。受到地震地幔柱严格控制的共计 169 座,占统计活火山的 86.7% 。 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结果,与朋友们共享。 本文所采用的地震资料取自 http://www.ncedc.org/ 网页的 ANSS 地震目录,火山资料取自 http://www.volcano.si.edu/ 网页的 GVP 火山月报,谨此致谢。 ( 2011.5.31 初稿) 图 1 近 50 年来全球活火山的分布 图 2 全球地震地幔柱图像 表 1 全球 1960 年以来喷发指数 VEI ≥ 2 的火山分布 No. Subregion Name Total Out 1 Mediterranean and W Asia 2 2 Africa and Red Sea 8 8 3 Middle East and Indian Ocean 3 3 4 New Zealand to Fiji 9 5 Melanesia and Australia 20 6 Indonesia 14 7 Philippines and SE Asia 7 8 Japan, Taiwan, Marianas 21 9 Kuril Islands 11 10 Kamchatka and Mainland Asia 9 11 Alaska 25 12 Canada and Western USA 2 13 Hawaii and Pacific Ocean 1 1 14 México and Central America 16 15 South America 34 4 16 West Indies 3 17 Iceland and Arctic Ocean 5 5 18 Atlantic Ocean 4 3 19 Antarctica 2 2 Sum 86.7% 195 26
32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震地热说原理—18兴都库什地震地幔柱
seisman 2011-5-17 10:24
地震地热说原理—18兴都库什地震地幔柱
地 震 地 热 说 原 理 18 兴都库什地震地幔柱简介 Seisman 所谓地震地幔柱,是指由中、深源地震活动和火山喷发所构成的地幔深部或上地幔内的柱状地质体。因此,地震地幔柱的划分是以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共同特征来确定的。 —— Seisman :地震地热说原理 — 地震地幔柱的概念及其全球分布 2011.3.30 科学网博客 地震地幔柱各论 18 兴都库什地震地幔柱 兴都库什地震地幔柱位于西亚( 25 °~ 50 ° N , 62 °~ 90 ° E )。 兴都库什地震地幔柱的基础资料见图 1 ~图 3 、表 1 和表 2. 图 1 是地震地幔柱在地表的投影,包含 1963 年至 2011 年 5 月 14 日 M ≥ 4.0 的地震和大于 7 级的壳内强震(表 1 ),还包括 6 座历史火山和 1 座最大喷发指数 VEI=2 的活火山(表 2 )。图 2 是地震地幔柱内 M ≥ 4.0 地震的三维图像。 由图 1 和图 2 可以看到,兴都库什地震地幔柱是典型的树型构造,具有完整的树根、树干和树冠,最大震源深度可达 383km 。树冠之下,在深度 50 ~ 200km 的壳幔过渡层,具有一个中深源地震密集的熔岩囊。 兴都库什地震地幔柱周边只有 1 座活火山, 1951 年喷发过。如同通常的情形,这座火山也坐落在熔岩囊的边缘部位。历史火山最后的喷发距今 1000 年以上,图 1 显示这些火山下面已经几乎没有了熔岩囊。熔岩囊与火山的喷发休戚相关。这里似乎暗示,从火山喷发到熔岩囊消失,大约也就是几百年的时间。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 17 号缅甸地震地幔柱的熔岩囊到底是在走向衰亡还是走向复苏, 08 号中国东北珲春地震地幔柱和 21 号地中海西口地震地幔柱的熔岩囊到底会不会再次复苏。在讨论意大利的火山时,还将面对这个问题。意大利曾经有 2 座世界上的十大超级火山之二, 300 多年了。那里可能获得更多的信息。 图 1 清楚地表明,壳内 7 级以上的强震活动大多分布在树冠的边缘部位。 这里的壳内地震活动分布很特殊,除了西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比较密集外,其余地震活动多沿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苏莱 曼山和帕尔帕米苏斯山等 5 大山脉呈条带状分布,类似章鱼状,盆地和平原地区地震活动极少。 壳内地震活动的分布,似乎与兴都库什构造枢纽的旋钮运动有关。因此,本文同时配发了作者 2000 年的一篇文 章《兴都库什地区的旋扭构造运动初探》,可以 和本文构成互相印证。作者以为, 兴都库什地区的旋扭构造运动,才是五大山系真正的构造成因。魏教授曾经风趣地说,真像是个电风扇。也有中南大学的一位博士后认为,搞清楚这个旋扭构造运动的模式,对这个地区的找矿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图 3 是兴都库什地震地幔柱 M ≥ 5.2 地震的震源深度时序图。图上画了三条细斜线,表明该区深源地震活动引发的从下而上逐层驱动的时间隧道,也就是地幔热能由下而上逐层转移和积累的时间通道。三条细斜线隔离了三组中深源地震密集群,而且都指向了三组壳内 7 级以上的强震活动时间点。 由图 3 似乎可以推测,未来两三年,兴都库什地区周边可能还会有大的动作,阿富汗和 / 或巴基斯坦或许首当其冲。 本文所采用的地震资料取自 http://www.ncedc.org/ 网页的 ANSS 地震目录,火山资料取自 http://www.volcano.si.edu/ 网页的 GVP 火山月报,谨此致谢。 ( 2011.5.17 初稿) 图 1 兴都库什地震地幔柱的地表平面投影 图 2 兴都库什地震地幔柱的立体三维图像 图 3 兴都库什地震地幔柱的时间进程 表 1 兴都库什地震地幔柱 M ≥ 7 地震目录( 1963-2011.5.14 ) 地震年月日 纬 度 经 度 震 级 震源深度 19650314 36.30 70.70 7.5 219 19740811 39.45 73.83 7.3 9 19760408 40.31 63.77 7.0 33 19760517 40.38 63.47 7.0 10 19780324 42.83 78.60 7.1 33 19831230 36.37 70.73 7.2 214 19930809 36.37 70.86 7.0 214 19970227 29.97 68.20 7.1 33 19971108 35.06 87.32 7.5 33 20020303 36.50 70.48 7.4 225 20051008 34.53 73.58 7.6 26 20080320 35.49 81.46 7.2 10 20110118 28.78 63.94 7.2 68 表 2 兴都库什地震地幔柱的火山 Volcano coordinate Eruption Start Date Max VEI Dacht-i-Navar Group 33.95°N * 67.92°E Vakak Group 34.25°N * 67.97°E Tor Zawar 30.479°N 67.492°E Turfan 42.90°N 89.25°E 1120± 150 Tianshan Volcanic Group 42.50°N * 82.50°E 650AD± 50 Kunlun Volcanic Group 35.52°N * 80.20°E 1951May27 2
40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震地热说原理—17缅甸地震地幔柱
热度 1 seisman 2011-5-15 23:11
地震地热说原理—17缅甸地震地幔柱
地 震 地 热 说 原 理 17 缅甸地震地幔柱简介 Seisman 地震地幔柱各论 17 缅甸地震地幔柱 缅甸地震地幔柱位于东南亚( 17 °~ 40 ° N , 85 °~ 105 ° E )。 缅甸地震地幔柱的基础资料见图 1 ~图 3 、表 1 和表 2. 图 1 是地震地幔柱在地表的投影,包含 1963 年至 2011 年 5 月 14 日 M ≥ 4.0 的地震和大于 7 级的壳内强震(表 1 ),还包括历史火山(表 2 )。图 2 是地震地幔柱内 M ≥ 4.0 地震的三维图像。 由图 1 和图 2 可以看到,缅甸地震地幔柱是典型的树型构造,具有完整的树根、树干和树冠,最大震源深度为 184km 。 由图 1 和图 2 还可以看到,缅甸地震地幔柱的树冠之下,在深度 30 ~ 100km 的壳幔过渡层,具有一个宽大的中深源地震密集包裹体,即熔岩囊。熔岩囊是深部能量的存储仓库。该地震地幔柱熔岩囊目前主要以壳内强震活动来消散。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岩石圈结构及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有论文指出,“汶川地震的震中位于高泊松比区,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可能与地震的发生有关”(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讯, 2011 年第 1 期, P.23 ),是一个很好的旁证。 图 3 是缅甸地震地幔柱 M ≥ 4.8 地震的震源深度时序图。图上画了三条细斜线,表明该区深源地震活动引发的从下而上逐层驱动的时间隧道,也就是地幔热能由下而上地逐层转移和积累的时间通道。三条细斜线隔离了三组中深源地震密集群,而且都指向了三次壳内 7 级以上的强震。 应云南朋友和四川朋友们的要求,本文提供了缅甸地震地幔柱在中国境内所创造的棋盘格式构造的草图(图 4 )。作者曾多次讨论过这个棋盘格式构造。它对于壳内 7 级以上强震活动的控制,对于罗布沙和峨眉山矿床的控制,就足以显示研究它的重要性。 值得指出的是,棋盘格式构造的要素或者是活动断裂,或者是活动褶皱,或者只是基底的变异带,但绝不是地块。在地震地热说的范畴内不认为将地壳或者上地幔划分成块体是可取的,因此没有“地块”一说。这里的棋盘格式构造也绝不是什么地块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是滇藏歹字型构造的水平作用和缅甸地震地幔柱竖向热作用的共同产物。 至此,我们有了两个武器,一是这里的棋盘格式构造,一是地震震源深度的时序图。运用这两个武器,选取目标地区,仔细研究壳内强震与直下型中深源地震的活动关系,或许能在地震预测方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愿云南的朋友们和四川的朋友们不会嫌弃。 本文所采用的地震资料取自 http://www.ncedc.org/ 网页的 ANSS 地震目录,火山资料取自 http://www.volcano.si.edu/ 网页的 GVP 火山月报,谨此致谢。 ( 2011.5.15 初稿) 图 1 缅甸地震地幔柱的地表三维投影 图 2 缅甸地震地幔柱的立体三维图像 图 3 缅甸地震地幔柱的时间进程 图 4 缅甸地震地幔柱的棋盘格式构造(初稿) 表 1 缅甸地震地幔柱 M ≥ 7 地震目录( 1963-2011.5.14 ) 地震年月日 纬 度 经 度 震 级 震源深度 19630419 35.70 96.90 7.0 33 19700104 24.13 102.50 7.5 31 19730206 31.39 100.58 7.4 33 19760529 24.53 98.71 7.0 10 19950711 21.96 99.19 7.1 12 19971108 35.06 87.32 7.5 33 20011114 35.94 90.54 7.8 10 20080512 31.00 103.32 7.9 19 表 2 缅甸地震地幔柱的历史火山 Volcano coordinate Eruption Start Date Max VEI Lower Chindwin 22.28°N * 95.10°E Popa 20.92°N 95.25°E 442BC Singu Plateau 22.70°N * 95.98°E Tengchong 25.23°N * 98.50°E 1609 Unnamed 35.85°N * 91.70°E 1973Jul16(?)
4656 次阅读|2 个评论
地震地热说原理—F1马尼拉地震地幔柱
seisman 2011-5-4 22:46
地震地热说原理—F1马尼拉地震地幔柱
地 震 地 热 说 原 理 F1 马尼拉地震地幔柱 报平安 Seisman 本文不在计划之列,但做完南菲律宾,必须看看北菲律宾。结果表明,北菲律宾和南台湾大致可报平安。 地震地幔柱各论 F1 马尼拉地震地幔柱 马尼拉地震地幔柱位于东南亚( 12 °~ 25 ° N , 117 °~ 125 ° E ),基础资料见图 1 ~图 3 、表 1 和表 2. 图 1 是地震地幔柱在地表的投影,包含 1963 年至 2011 年 4 月 27 日 M ≥ 4.0 的地震和大于 7 级的壳内强震(表 1 ),还包括近 50 年来有过喷发、且最大喷发指数 VEI ≥ 1 的活火山(表 2 )。图 2 是地震地幔柱内 M ≥ 4.5 地震的三维图像。 图 3 是马尼拉地震地幔柱内 M ≥ 4.5 地震的震源深度时序图。 由图 1 和图 2 可见,马尼拉地震地幔柱是直立的双树型构造,最大震源深度为 286km 。图 3 的时序图上, 70 年代以前的规律不明显, 1980 年以后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规律性, 100 ~ 200km 深度内如果有 6 级以上地震活动,地表立即会出现火山和 / 或壳内强震反应,短平快。 2005 年以来, 70km 以上地震活动密集一点, 70km 以下地震较少,没有 6 级以上地震。因此,包括北菲律宾和南台湾, 1-2 年内不会有大的火山喷发,发生 7 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很小,大致上可报平安。 本文所采用的地震资料取自 http://www.ncedc.org/ 网页的 ANSS 地震目录,火山资料取自 http://www.volcano.si.edu/ 网页的 GVP 火山月报,谨此致谢。 ( 2011.5.4 初稿) 图 1 马尼拉地震地幔柱的地表平面投影 图 2 马尼拉地震地幔柱的立体三维图像 图 3 马尼拉地震地幔柱的时间进程 表 1 马尼拉地震地幔柱 M ≥ 7 地震目录( 1963-2011.4.27 ) 地震年月日 纬 度 经 度 震 级 震源深度 19680801 16.52 122.20 7.3 37 19700407 15.76 121.71 7.3 37 19700412 15.06 122.05 7.0 24 19720125 22.45 122.26 7.5 33 19720125 23.03 122.15 7.0 33 19720425 13.37 120.30 7.2 50 19730317 13.37 122.78 7.0 33 19770318 16.77 122.32 7.0 37 19780723 22.28 121.51 7.4 17 19781223 23.24 122.07 7.0 33 19790826 19.06 122.09 7.1 15 19861114 23.90 121.57 7.8 33 19941114 13.52 121.06 7.1 31 19990920 23.77 120.98 7.7 33 19991211 15.76 119.74 7.3 33 20061226 21.79 120.54 7.1 10 表 2 马尼拉地震地幔柱 1963 年以来喷发过的火山( VEI ≥ 2 ) Volcano coordinate Eruption Start Date Max VEI Didicas 19.077°N,122.202°E 1978Jan6 2 1969Mar21 2 Pinatubo 15.13°N,120.35°E 1993Feb 1 1992Jul9(on or before) 1 1991Apr2 6 Taal 14.002°N,120.993°E 1977Oct3 2 1976Sep3 2 1970Nov9 1 1969Oct29 2 1968Jan31 2 1967Aug16 1 1966Jul5 3 1965Sep28 4
3627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震地热说原理—12菲律宾地震地幔柱
热度 1 seisman 2011-5-4 16:13
地震地热说原理—12菲律宾地震地幔柱
地 震 地 热 说 原 理 12 菲律宾地震地幔柱简介 分析预测 Seisman 所谓地震地幔柱,是指由中、深源地震活动和火山喷发所构成的地幔深部或上地幔内的柱状地质体。因此,地震地幔柱的划分是以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共同特征来确定的。 —— Seisman :地震地热说原理 — 地震地幔柱的概念及其全球分布 2011.3.30 科学网博客 地震地幔柱各论 12 菲律宾地震地幔柱 菲律宾地震地幔柱位于东南亚( 2 ° S ~ 15 ° N , 119 °~ 131 ° E ) 菲律宾地震地幔柱的基础资料见图 1 ~图 3 、表 1 和表 2. 图 1 是地震地幔柱在地表的投影,包含 1963 年至 2011 年 4 月 27 日 M ≥ 4.0 的地震和大于 7 级的壳内强震(表 1 ),还包括近 50 年来有过喷发、且最大喷发指数 VEI ≥ 2 的活火山(表 2 )。 图 2 是地震地幔柱内 M ≥ 4.5 地震的三维图像。由于作图软件对三维图像数据点数的限制,故将深度小于 33km 和震级小于 7 级的地震舍弃了一半。 由图 1 和图 2 可以看到,菲律宾地震地幔柱是典型的树型构造,具有完整的树根、树干和树冠。注意看,大树旁边还有一颗小树,控制着北边的 3 座活火山,不可小嘘哦。同时,菲律宾地震地幔柱又是高温高压暴发性的地幔柱,其最大震源深度可达 678km ,但是在深度 300 ~ 500km 的中间层地震活动较少。 由图 1 和图 2 还可以看到,菲律宾地震地幔柱的树冠之下,在深度 50 ~ 250km 的壳幔过渡层,具有一个中深源地震密集的熔岩囊。大树的熔岩囊分为两丛,都呈弧形展布,弧心向着根部方向。壳内 7 级以上的强震活动和现代的活火山喷发也分别分布在 2 个熔岩囊的边缘部位。 有学者称之为本尼奥夫剖面的双层结构。立体图像上就像一个花朵的两个花蕊,很是漂亮。什么原因形成的目前不得而知。海沟是肯定控制不了这么深的。或者本来就是两个树型构造的叠合。 目前已经研究过的地震地幔柱的熔岩囊的形状,各具特色,有带状的,有弧形的或新月形的,有圆柱形的,等等。其形成机制可能牵涉到地震地幔柱的形成机制,是地球动力学的大问题。 图 3 是菲律宾地震地幔柱内 M ≥ 5.2 地震的震源深度时序图。图上画了三条细斜线,隔开了深部较为密集的三组地震活动表明该区深源地震活动引发的从下而上逐层驱动的时间隧道。 似乎有一种迹象,当 500km 以下的深部只有 6 级以下的地震活动时,比如 7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初期,地表主要由火山喷发来平衡熔岩囊内的能量积累,而当深部出现 6 级以上的地震活动时,地表则转为以壳内强震为主来平衡熔岩囊内的能量积累。 自 2009 年以来,大树的根部多次出现 6 级、 7 级的强震活动,历史罕见(表 3 )。作者担心,继印尼、日本的重大灾难之后,下一次的重大灾难会不会发生在这里。时间 2-3 年左右,或稍长一点;地点可能沿东经 126 °线,北纬 0 ~ 8 °之间,也不排除在外海,即 2 ° N 、 129 ° E 附近;以壳内强震活动为主,或大于8级,之前或有少量火山喷发。 以上仅为预测分析,一家之言而已。好在这里都是海洋。 作者还会跟踪研究。 本文所采用的地震资料取自 http://www.ncedc.org/ 网页的 ANSS 地震目录,火山资料取自 http://www.volcano.si.edu/ 网页的 GVP 火山月报,谨此致谢。 ( 2011.5.3 初稿) 图 1 菲律宾地震地幔柱的地表平面投影 图 2 菲律宾地震地幔柱的立体三维图像 图 3 菲律宾地震地幔柱的时间进程 表 1 菲律宾地震地幔柱 M ≥ 7 地震目录( 1963-2011.4.27 ) 地震年月日 纬 度 经 度 震 级 震源深度 19680810 1.42 126.22 7.6 33 19680814 0.16 119.78 7.4 23 19690805 1.29 126.19 7.0 34 19690811 1.72 126.47 7.0 34 19721202 6.47 126.60 7.4 33 19751031 12.54 125.99 7.2 50 19760816 6.26 124.02 7.9 33 19940121 1.01 127.73 7.2 19 19950505 12.62 125.29 7.0 16 19960101 0.72 119.93 7.9 24 19960611 12.61 125.15 7.1 33 19960722 1.00 120.45 7.0 33 19971125 1.24 122.53 7.0 24 19990304 5.39 121.93 7.1 33 20000504 -1.10 123.57 7.6 26 20010101 6.89 126.57 7.5 33 20010224 1.27 126.24 7.1 35 20020305 6.03 124.24 7.5 31 20030526 2.35 128.85 7.0 31 20050205 5.29 123.33 7.1 525 20070121 1.06 126.28 7.5 22 20081116 1.27 122.09 7.4 30 20090211 3.88 126.38 7.2 20 20100723 6.71 123.40 7.3 607 20100723 6.48 123.46 7.6 585 20100723 6.77 123.25 7.4 640 表 2 菲律宾地震地幔柱 1963 年以来喷发过的火山( VEI ≥ 2 ) Volcano coordinate Eruption Start Date Max VEI Awu 3.67°N , 125.50°E 200462( 或之前 ) 2 199247± 9 days 1 19688 2 1966812 4 Banua Wuhu 3.138°N , 125.491°E 196895 0 Bulusan 12.770°N,124.05°E 2006Oct10 2 2006Mar21 2 1994Nov27 2 1988Feb20 2 1983Jun25 2 1981Apr9 3 1979Dec27 3 1978Jul29 2 Colo 0.17 °S, 121.608 °E 1983718 4 Gamalama 0.80°N , 127.33°E 2008510 1 2007823 1? 2003731 2 1996 2? 19941 2 199356 2 1991615 1? 1990425 3? 1988212 2 198389 3 198094 2 Gamkonora 1.38°N , 127.53°E 200778 2 1987413 1 198134 1 Ibu 1.488°N , 127.63°E 200845 1 20045(?) 0? 2001528(?) 0 19981218 2 Kanlaon 10.412°N,123.132°E 2006Jun3 2 2005Jan25 2 2003Mar7 1 2002Nov28 1 1996Aug10 2 1993Aug25 2 1992Jun10 2 1992Jan8 1 1991Feb14 2 1989Oct25 2 1988Jun21 1 1987Mar30(?) 1 1986Jun3 2 1985Oct5 1 1985Mar13 1 1980Aug8 2 1978Jun27 2 1970Jun5 1? 1969Oct10 2 Karangetang 2.78°N, 125.40°E 20081129(?) 2 2008312 1? 200673 1 200442(?) 2 19993( 或之前 ) 3? 199875± 4 days 1 1996101( 或之前 ) 1 1995119 1 199172(on or before) 2 19897 1 19835 3 1982 1 1980324 1 1979531 1 1978222 1 1976915 2 19721 3 19701127 2 19671129 2 196545± 4 days 2 Lokon-Empung 1.358°N , 124.792°E 2003912 3 20021223 2 200229 2 2000510± 3 days 2 1991517 3 1988421 1 1986322 2 198465± 4 days 1 197511( 或之前 ) 2 1973915 1 1971511 2 19691127 2 1966924 2 1965710 1 19631217 2 Mahawu 1.358°N, 124.858°E 19771116 0 Makian 0.32°N, 127.40°E 1988729 3 Mayon 13.257°N,123.685°E 2009Sep15 2 2008Aug10 1 2006Jul13 1 2006Feb21 1 2005Aug17(on or before) 0 2004Jun3 1 2003Oct8 0 2003Mar17 2 2002Oct11 1 2001Jan8 3 2000Jul16 2 1999Jun22 3 1993Feb2 2? 1984Sep9 3 1978Mar7 2 1968Apr21 3 Soputan 1.108°N, 124.73°E 200866 3? 20076(?) 3 20061214 1 20051226 1 2005419 2 20041018 3? 2000513 2 1991522 2 1989422 2 1985519 2 1984524 3 1982826 3 197316 2 1971519 1 19702 2 19687 1 1966521 3 Ruang 2.30°N , 125.37°E 2002925 4? 1996627 表 3 菲律宾地震地幔柱 M ≥ 6 地震目录( 2009.10.04-2011.4.27 ) 地震年月日 纬 度 经 度 震 级 震源深度 20091004 6.74 123.37 6.6 620 20091007 4.07 122.37 6.8 574 20100721 3.03 128.22 6.1 100 20100723 6.71 123.40 7.3 607 20100723 6.48 123.46 7.6 585 20100723 6.77 123.25 7.4 640 20100724 6.21 123.51 6.6 553 20100729 6.52 123.24 6.6 627 20101008 2.83 128.22 6.1 116 20110210 4.19 122.97 6.5 523 20110210 4.07 123.03 6.6 525
4288 次阅读|1 个评论
地震地热说原理—09北马里亚纳地震地幔柱
seisman 2011-5-3 09:14
地震地热说原理—09北马里亚纳地震地幔柱
地 震 地 热 说 原 理 09 北马里亚纳地震地幔柱简介 深源地震机制探讨 Seisman 所谓地震地幔柱,是指由中、深源地震活动和火山喷发所构成的地幔深部或上地幔内的柱状地质体。因此,地震地幔柱的划分是以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共同特征来确定的。 —— Seisman :地震地热说原理 — 地震地幔柱的概念及其全球分布 2011.3.30 科学网博客 地震地幔柱各论 09 北马里亚纳地震地幔柱 北马里亚纳地震地幔柱横跨日本本州岛( 23 °~ 39 ° N , 132 °~ 144 ° E )。 北马里亚纳地震地幔柱的基础资料见图 1 ~图 3 、表 1 和表 2. 图 1 是地震地幔柱在地表的投影,包含 1963 年至 2011 年 4 月 14 日 M ≥ 4.0 的地震和 3 次大于 7 级的壳内强震(表 1 ),还包括近 50 年来有过喷发、且最大喷发指数 VEI ≥ 2 的 8 座活火山(表 2 )。 图 2 是地震地幔柱内 M ≥ 4.5 地震的三维图像。由于作图软件对三维图像数据点数的限制,故将深度小于 33km 和震级小于 7 级的地震舍弃了一半。 由图 1 和图 2 可以看到,北马里亚纳地震地幔柱是壁型构造,其本尼奥夫剖面走向北西, 300km 深度以上倾向南西,以下近于直立,最大震源深度 660km 。 由图 1 和图 2 还可以看到,北马里亚纳地震地幔柱的树冠之下,在深度大约 70 ~ 200km 为熔岩囊。现代的活火山喷发顺着本尼奥夫剖面的走向分布在熔岩囊的边缘部位。 图 3 是北马里亚纳地震地幔柱 M ≥ 4.8 地震的震源深度时序图。北马里亚纳地震地幔柱的深部地震活动十分强烈,震级大,频次高,而且呈波浪式的时间进程。这在其他地震地幔柱中极少见到。 深部 6 级、 7 级地震波浪式的时间进程,显示一种上下翻滚,惊天动地的壮观场景。 100 ~ 300km 中间层地震活动相对较少,表明深部热能可以以最快的速度直冲壳内。每次深部的波峰过后,壳内便以中等地震和火山的活动来耗散熔岩囊内所积蓄的能量,当这样的能量过剩时才偶尔暴发 7 级多的壳内地震来消减。 图上画了若干条细斜线,表明该区深源地震活动引发的从下而上逐层驱动在熔岩囊内的时间隧道。这里的斜线较陡,显示能量的快速运移。 眼下又处于深部地震活动的波峰期,熔岩囊内的快速运移过程尚未出现,估计 2-3 年后才会出现火山活动的高峰期。 关于深源地震的机制,目前尚无定论。但是人们习惯于用壳内地震的断层错动来理解深源地震,似乎是一种误解。 比如北马里亚纳地震地幔柱的深部, 500km 上下,图 1 显示一条又长又宽的条带, 400km 上下也是。这绝不是一条断裂,而可能只是一个变异带。况且,如果按照大致每公里增加 3 ℃的温度梯度估计, 4 、 5 百公里的深部温度已达 1000 ℃左右,可能根本不容许断层的存在。 作者正在设计一种开水试验,用以描述地震地幔柱的工作机制。以往,作者忙于收集地幔内的气体来源,受徐迎晓《 烧开水的气泡从哪里来 》 博文的启发,找到 火山气体中还有一部分是固体矿物蒸气 的依据( http://baike.baidu.com/view/1453016.htm#sub1453016 ),从而有可能解决 地震地幔柱内气体的来源问题。 众所周知,中深源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是无法逸散的。中深源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恐怕只能以热能的形式由高温向低温部位转移,从而产生由下而上逐层驱动的效应。因此,气体爆破理论有可能能够解决中深源地震的机制问题,同时也就有可能能够解决地震地幔柱的工作机制问题。 本文所采用的地震资料取自 http://www.ncedc.org/ 网页的 ANSS 地震目录,火山资料取自 http://www.volcano.si.edu/ 网页的 GVP 火山月报,谨此致谢。 ( 2011.5.2 初稿) 图 1 北马里亚纳地震地幔柱的地表平面投影 图 2 北马里亚纳地震地幔柱的立体三维图像 图 3 北马里亚纳地震地幔柱的时间进程 表 1 北马里亚纳地震地幔柱 M ≥ 6 地震目录( 1963-2011.4.14 ) 地震年月日 纬 度 经 度 震 级 震源深度 19980820 28.93 139.32 7.1 440 20000806 28.85 139.55 7.4 394 20040905 33.07 136.61 7.2 14 20040905 33.18 137.07 7.4 10 20090809 33.16 137.94 7.1 297 20101221 26.90 143.69 7.4 14 表 2 北马里亚纳地震地幔柱 1963 年以来喷发过的火山( VEI ≥ 2 ) Volcano coordinate Eruption Start Date Max VEI Asama 36.403°N 138.526°E 2009Jan21 2 2008Aug10 1 2004Sep1 2 2003Feb6 1 1990Jul20 2 1983Apr8 2 1982Oct2 1 1982Apr26 2 1973Feb1 2 Bayonnaise Rocks 31.88°N 139.92°E 1988Mar18 0 1987Oct21 0 1986Oct24 0 1983May12 0 1982Aug10 0 1980Nov15 0 1979Jul13 0 1971Mar18 0 1970Jan29 2 Fukutoku-Okanoba 24.28°N 141.485°E 2005Sep11 0 2005Jul2 1 2002Dec19 0 2001Oct30 0 2000Jul26 0 1999Sep8 0 1998Oct16 0 1997Nov18 0 1995Nov21 0 1994Jul28 0 1992Nov10 1 1991Jul19 0 1987Sep4 0 1987Jul14 0 1986Apr7 0 1986Jan18 2 1976Aug2 0 1974Dec24 2 1973Dec18 2 1972Oct1 0 Miyake-jima 34.079°N 139.529°E 2009Apr1 1 2008May8 1 2008Jan7 1 2006Aug23 1 2006Feb17 1 2005Apr12 1 2004Nov30 1 2001Jan11 2 2000Jun27 3 1983Oct3 3 Niigata-Yake-yama 36.918°N 138.039°E 1998Mar30 1 1997Oct29 1 1989Apr19 1 1987Apr25± 5 days 1 1983Apr14(?) 1 1974Jul28 2 Nishino-shima 27.274°N 140.882°E 2001Jan 0 1986 0 1985Dec2 0 1983 0 1982Apr 0 1980Jul7 0 1978Nov16 0 1975 0 1973Apr12 2 Oshima 34.721°N 139.398°E 1990Oct4 2 1987Nov16 2 1986Nov15 3 1974Feb28 1 1971Apr5 1 1970Jun30 1 1970Jan26 1 Tori-shima 30.480°N 140.306°E 2002Aug12 2 1975Oct2 2
27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震地热说原理—16印尼地震地幔柱
seisman 2011-5-1 11:26
地震地热说原理—16印尼地震地幔柱
地 震 地 热 说 原 理 16 印尼地震地幔柱简介 Seisman 所谓地震地幔柱,是指由中、深源地震活动和火山喷发所构成的地幔深部或上地幔内的柱状地质体。因此,地震地幔柱的划分是以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共同特征来确定的。 —— Seisman :地震地热说原理 — 地震地幔柱的概念及其全球分布 2011.3.30 科学网博客 地震地幔柱各论 16 印尼地震地幔柱 印尼地震地幔柱位于南亚( 15 ° S ~ 10 ° N , 90 °~ 133 ° E )。 印尼地震地幔柱的基础资料见图 1 ~图 3 、表 1 和表 2. 图 1 是地震地幔柱在地表的投影,包含 1963 年至 2011 年 4 月 27 日 M ≥ 4.0 的地震和大于 7 级的壳内强震(表 1 ),还包括近 50 年来有过喷发、且最大喷发指数 VEI ≥ 2 的活火山(表 2 )。图中还有 11 座空心三角形标注的域外火山,分别受 12 号菲律宾地震地幔柱或 F2 号安达曼地震地幔柱的控制。 图 2 是地震地幔柱内 M ≥ 4.5 地震的三维图像。由于作图软件对三维图像数据点数的限制,故将深度小于 33km 和震级小于 7 级的地震舍弃了一半。 由图 1 和图 2 可以看到,印尼地震地幔柱是典型的双树型构造,一支位于班达海,一支顺布于爪哇岛,最大震源深度可达 676km 。细分,顺爪哇岛者其实又可分为 3-4 个细树条,各自都有树根、树干和树冠。 因此,作为地震预报和火山预报研究,应该细分各个壳内地震和火山的所属,详细比对与本树内的直下型中、深源地震活动的关系,方能做到实处。日本 311 的 9 级地震以后, 50 天来,余震活动始终局限在日本地震地幔柱以内(图4),紧邻的鄂霍次克海地震地幔柱和北马里亚纳地震地幔柱均不受其牵动,充分说明地震地幔柱对本构造内的地震与火山严密地控制作用,决不殃及四邻。这就是地震地幔柱的生命力之所在。事实胜于雄辩呐。 由图 1 和图 2 还可以看到,印尼地震地幔柱的树冠之下,在深度大约 60 ~ 300km 的壳幔过渡层,具有中深源地震密集的包裹体,即熔岩囊。图 1 清楚地表明,现代的活火山喷发大多分布在这个熔岩囊的边缘部位,而壳内 7 级以上的强震活动则大多外移,分布在树冠的边缘部位,沿海沟展布。 海沟能有多深?了不得几公里,包括向下的延伸部分,十几公里吧。壳内地震必须有一个应变能积累的过程,常常是在脆弱构造的某些部位形成闭锁体,因此自然选择了海沟。而且,这些海沟很可能本来就是长期的地震活动造就的。 火山的喷发则不同。火山大多分布在熔岩囊的边缘部位,靠着熔岩囊内的高温高压,直冲地表。而且,大多数火山本来就有历史喷发的习惯通道,很容易一触即发。 图 3 是印尼地震地幔柱内 M ≥ 5.5 地震震源深度的时序图。图中包括壳内 7 级以上地震和 VEI ≥ 3 的火山喷发。图上画了三条竖直的虚线,隔离了四组中深源地震密集群。 第一组的资料大致上是全的,中深源地震的密集活动以 1977 年的 7.9 级地震而告终结。 第二组 1978 — 1994 年,其中 1977 年地震后,一直到 1992 年 12 月才出现 7 级地震活动,中间的十多年主要靠密集的火山喷发来调整熔岩囊的能量平衡。 第三组 1994 — 2005 年, 1996 年前后出现一个地震与火山活动的断点,其后则主要靠壳内地震活动来调整熔岩囊的能量平衡,直至 2004 年 12 月的 9 级地震。 与前 2 组比较, 9 级地震的能量积累显得不足,因此图中有画了几条暗色的斜线,以表示中深源地震由下而上逐层驱动的时间隧道。这样一来, 9 级地震的能量积累就显得比较充足了。但是,这里的暗色斜线不足以确定为警戒线。前面说过,印度尼西亚这里的地震预报和火山预报,需要分树研究。 第四组 2005 年以后,中深源 6 级、 7 级以上地震很是活跃,看来印度尼西亚最近几年内还很难平静下来。 本文所采用的地震资料取自 http://www.ncedc.org/ 网页的 ANSS 地震目录,火山资料取自 http://www.volcano.si.edu/ 网页的 GVP 火山月报,谨此致谢。 ( 2011.5.1 初稿) 图 1 印尼地震地幔柱的地表平面投影 图 2 印尼地震地幔柱的立体三维图像 图 3 印尼地震地幔柱的时间进程 图 4 日本 3 月 11 日 9 级地震的余震及周边地震活动 ( M ≥ 4.0, 2011.3.9 — 2011.4.27 ) 表 1 印尼地震地幔柱的壳内 M ≥ 7 地震目录( 1963-2011.4.27 ) 地震年月日 纬 度 经 度 震 级 震源深度 19691121 2.06 94.64 7.70 20 19710204 0.64 98.83 7.10 33 19751001 -4.88 102.19 7.00 33 19760620 3.39 96.31 7.00 33 19770819 -11.08 118.46 7.90 33 19921212 -8.48 121.89 7.50 27 19940215 -4.96 104.30 7.00 23 19940602 -10.47 112.83 7.20 18 19980401 -0.54 99.26 7.00 55 19981109 -6.92 128.94 7.00 33 20000604 -4.72 102.08 7.90 33 20000618 -13.80 97.45 7.90 10 20010213 -4.68 102.56 7.40 36 20011019 -4.10 123.90 7.50 33 20021102 2.82 96.08 7.40 30 20041111 -8.15 124.86 7.50 10 20041226 3.29 95.98 9.00 30 20041226 6.91 92.95 7.20 39 20050328 2.08 97.10 8.60 30 20060717 -9.28 107.41 7.70 20 20070912 -4.43 101.36 8.40 34 20070912 -2.62 100.84 7.90 35 20070913 -2.13 99.62 7.00 22 20080220 2.76 95.96 7.40 26 20080225 -2.48 99.97 7.20 25 20090902 -7.78 107.29 7.00 46 20100406 2.38 97.04 7.80 31 20100509 3.74 96.01 7.20 38 20101025 -3.48 100.08 7.80 20 表 2 印尼地震地幔柱 1963 年以来喷发过的火山( VEI ≥ 3 ) Volcano coordinate Eruption Start Date Max VEI Agung 8.342°S , 115.508°E 1963218 5 Banda Api 4.525°S , 129.871°E 198859 3? Colo -0.17 121.608 1983718 4 Galunggung 7.25°S , 108.058°E 198419 1 198245 4 Iya 8.897°S , 121.645°E 19716 1 1969127 3 Kelut 7.93°S , 112.308°E 200710(?) 2 1990210 4 19671211 1 1967218 1 1966426 4 Leroboleng 8.358°S , 122.842°E 2003626 3 Merapi 7.542°S, 110.442°E 20101026 2008519 20063 1 1992120 2 19861010 2 1972106 2 19711 1? 1970 2 1967112 2 Paluweh 8.32°S , 121.708°E 198523 1 198459 2 1980115 2 19731027 2 19721022 3 19631231 2 Ranakah 8.62°S , 120.52°E 19871228 3 Raung 8.12°S, 114.04°E 2008612 2 2007726 2 2005723(?) 2? 2004415(?) 2? 20026(on or before) 2 200079 2? 1999730 2 19974( 或之前 ) 2 1995815 2? 19953 1 1994714 1 199341± 90 days 1 1991910 2 1990116( 或之前 ) 2 19875 1 1985823 2 1982718 3 19781 1 197769 2 197667 2 19753 1 1974615 2 19735 1 1971914 1 Rinjani 8.42°S, 116.47°E 200952 2 2004101 2 1995912 199463 3? 1966328 1 19659 0 Sangeang Api 8.20°S, 119.07°E 200951 1997 2? 1985730 3 1966228 2 1964129 2 Sinabung 3.17°N , 98.392°E 2010828
3756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震地热说应用—关于地震地幔柱的谈话
seisman 2011-4-29 11:22
地震地热说应用—关于地震地幔柱的谈话
地 震 地 热 说 应 用 关于地震地幔柱的谈话 Seisman 所谓地震地幔柱,是指由中、深源地震活动和火山喷发所构成的地幔深部或上地幔内的柱状地质体。因此,地震地幔柱的划分是以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共同特征来确定的。 —— Seisman :地震地热说原理 — 地震地幔柱的概念及其全球分布 2011.3.30 科学网博客 昨天晚上,我(地震预报研究员、注册的国家一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和我的一位同事龙工(地震地质学高级工程师)一道,在长沙拜访了来自广州的一位老同事魏教授(地震地质学研究员)。三个 70 岁上下的老者,相谈甚欢。 三个老者都还在发挥余热。我向他们报告了 1999 年以来关于地震地热说的研究以及最近在新浪网、科学网上的博客。他们不约而同地把我的地震地幔柱叫做“地震冰激凌”。哈哈! 我以为这样叫法很形象,我的树型构造就活像一个(蛋筒)冰激凌(图 1 )。可惜我没有带录音笔,大致回忆以下一些共识吧。 ( 1 )目前已经定义的全球冰激凌共 25 个,其中太平洋周边 18 个,地中海—喜马拉雅 5 个,大西洋南端 1 个。还有 1 个在北美洲西海岸,最大震源深度 91km ,很勉强。 ( 2 )本尼奥夫剖面只存在于冰激凌之内。冰激凌之内从任一个角度都可以画出常见的本尼奥夫剖面,而冰激凌之外是找不到本尼奥夫剖面的。不同冰激凌内的本尼奥夫剖面无法相互连接。 ( 3 )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度约 10km 。向下延伸 1 倍只有 20km 。已经发现的大陆断裂最大深度约为几十公里。一定深度以下的地球物质大致上应该是连续的。 ( 4 )海岭地震带用 2003 年以前的地震目录确定的最大地震深度约为 40km ,用 2004 年以后的目录确定约为 18km ,相当于一个 1.2m 直径的大西瓜上有一些 2mm 深的砂粒粒。 ( 5 )地震地幔柱是有生命的,也就是有寿命的。目前所能见到的冰激凌是 50 年以来的冰激凌。比如意大利的超级火山,埃特纳火山( 1669 )和维苏威火山( 1631 ),喷发当时下面很可能有一个冰激凌,可是现在已经死了。当然,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许还会死灰复燃的。现在有了全球地震台网,又有了地震地幔柱的概念,如果死灰复燃或许是能预知的。中国东北的潜在地震地幔柱和地中海西口的潜在地震地幔柱,情形也是如此。 ( 6 )汶川 8 级地震的成因,或许与缅甸冰激凌所造成的棋盘格式构造有关。 ( 7 )日本 9 级地震的成因,或许只与日本冰激凌有关。目前已经出现的地震活动都只局限于日本冰激凌内。 ( 8 )日本新燃岳火山的喷发与 9 级地震无关,只是一种巧合。 ( 9 )利用地震波速反演的地球深部构造,与数学模型有关。模型一变,结果全变了。 ( 10 )中国的地震预报走板块之路 30 余年,全国已经用“地块”画成了乌龟壳儿,但地震预报毫无建树。不能这样继续了。(抱歉,这是他们的说法,我的博文中从不评价板块的) ( 11 )这个地震冰激凌一定要继续研究下去。 哈哈,还有很多很多哦…… 谢谢两位老朋友! 也谢谢所有关注和支持地震冰激凌的网友们!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1%F9%BC%A4%C1%E8%CD%BC%C6%ACin=30131cl=2lm=-1pn=0rn=1di=13722560580ln=2000fr=fmq=ic=s=0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0-1 ——图 1 的原始图片来源 ,谨此致谢。 ( 2011.4.29 初稿) 图 1 地震地幔柱的形象大使
27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地震地幔柱的概念
seisman 2011-4-26 21:37
关于地震地幔柱的概念 Seisman 作者在“地震地热说原理—地震地幔柱的概念及其全球分布”博文 中曾经指出:" 所谓地震地幔柱,是指由中、深源地震活动和火山喷发所构成的地幔深部或上地幔内的柱状地质体。因此,地震地幔柱的划分是以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共同特征来确定的。作者经过长期的比较研究,共计划分出22个全球性的地震地幔柱,另有3个次级的地幔柱。" 这些地震地幔柱大多是树型构造,即顶点向下的圆锥体。 符合上述定义的地震地幔柱没有限定深度,有300km深的,也有700km深的。 地震地幔柱和尚有争议的 非洲 或者 夏威夷 的超级地幔柱毫无瓜葛。至少目前是这样认为的。 地震地幔柱具有可视性和唯一性。 可视性 指的 是有壳内地震和火山喷发可见。 唯一性 指的 是,只要你认可地震地幔柱的定义,谁画出来的图像都是一样的,最多影响区(树冠)的大小略有差异。将来如果定型了,很便于推广。 作者只研究这二十多个同时具有中、深源地震和火山活动的 锥体 ,只用中深源地震、壳内地震和火山的实际资料说话,并试图用以解释地震和火山的相互作用,探索地震预报和火山预报,不涉及一般概念的“地幔柱”或者“板块”。 在关于日本地震的成因解释和火山预测中,在对台湾地震活动的预测中,作者正是这样做的。之所以大胆推出这些解释和预测,是为了检验地震地热说的可信度。是骡子是马,先拉出来遛遛。 当初如果就按2000年时的说法——地震热点,大概就不至于被误会了。 现在既然说开了,就不改名啦:地震地幔柱! (2011.4.26)
33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震地热说应用—中国地震地幔柱简介
热度 2 seisman 2011-4-21 16:35
地震地热说应用—中国地震地幔柱简介
地 震 地 热 说 应 用 中国的地震地幔柱简介 Seisman 有朋友十分关心中国的地震地幔柱情况,其实我的资料还收集得不全,先做一个简要介绍吧。 中国共有 5 个全球性的地震地幔柱,由东而西分别是 08 中国珲春地震地幔柱、 11 台湾及琉球地震地幔柱、 F1 马尼拉地震地幔柱、 17 缅甸地震地幔柱和 18 兴都库什地震地幔柱,其分布见图 1. 08 中国珲春地震地幔柱是全球 2 个潜在的地震地幔柱之一(图 2 )。长白山火山群和五大连池火山群都属于珲春地震地幔柱的组成部分。之所以划为潜在地震地幔柱,是因为目前只有深源地震活动,中间层和壳内都极少地震活动。另一个潜在的地震地幔柱是 21 地中海西口地震地幔柱,情况完全类似。 珲春地震地幔柱目前的倾斜方向是倾向北东,似乎是受到 07 日本地震地幔柱和 09 北马里亚纳地震地幔柱的影响。但是,随着潜在地震地幔柱的逐渐长成,作者相信这个倾角还会改变的。这是因为,历史上当长白山和五大连池火山群活动时,它的倾角很可能不是现在这样的。 一旦珲春地震地幔柱中间层和壳内地震开始活跃,或者地震地幔柱的倾角开始偏转,或许我国东北地区的地震和火山就会活跃起来。 11 台湾及琉球地震地幔柱是一种壁状构造,即由多个单树型构造复合而成(图 3 )。当前的火山活动主要集中在九州地区,但历史上我国台湾地区的火山也曾经活跃过。这里再一次证实,地震地幔柱的活动方式是会随着历史而演变的。 最近据说有预测这里会发生 8 级大震,但这里近 50 年来的最大地震是 1966 年发生在台湾的 7.63 级地震。 F1 马尼拉地震地幔柱是一个次级的地震地幔柱,也是树型构造,类似于垂柳(图 4 )。这里壳内 7 级以上地震较为活跃,最大为 1986 年发生在台湾的 7.8 级地震。当前火山活动主要在菲律宾北部,台湾只有多次历史火山活动。 17 缅甸地震地幔柱为树型构造,其核心部分投影到地表呈新月形(图 5 )。这个新月形区域正是李四光先生所说滇藏歹字型构造的枢纽。 由于滇藏歹字型构造的控制,缅甸地震地幔柱主要影响到缅甸的东部、中国的滇、川地区和藏东地区。我国腾冲地区的历史火山和当前的地热活动均受其控制。 由于缅甸地震地幔柱的作用,在我国西南地区造就一种棋盘格式构造,很引人注目。马宗晋院士曾经关注过这里的棋盘格式构造。 缅甸地震地幔柱或许给中国西南地区带来多起地震灾难,但也有可能为这个地区寻找地幔型矿床提供机遇。 18 兴都库什地震地幔柱是典型的树型构造(图 6 )。 这里的构造曾被李四光( 1970 )称为“性质不明的构造”。 前苏联科学院地球物理委员会的学者渥尔渥夫基( Volvovsky B.S.,1984 ,于北京)等根据对该地区的地震学资料、地球物理学和地质学资料的研究结果曾经指出过,“这里(渥尔渥夫基称为‘高部亚洲’)可能是具有力学和热学性质的强应力场的集中,而与板块构造学的概念是相矛盾的”。 作者曾于 2001 年 8 月撰写文章《 兴都库什地区的旋扭构造运动初探 》(见 http://blog.sina.com.cn/seisman ),认为 兴都库什地区的中深源地震活动表明此地具有某种左旋的旋钮构造运动,可能是天山 山脉 、昆仑山 山脉 、喜马拉雅山 山脉 、苏莱曼 山脉 和 帕尔帕米斯山脉的构造成因。图 7 便是这种构造演化的示意图。作者深信,这五大山系汇聚在一起,绝非偶然。 作者在 1999 年提出“地震地热说”的假说时就曾经指出(见地震地热说原理—地震地热说的最早论述(代序), http://blog.sciencenet.cn/u/seisman ),中国的吉林珲春、台湾、云南—缅甸交界以及帕米尔—兴都库什等 4 个中、深源地震区可能是四大深部“热点”,四个热点的活动错落交替,构成了中国地震活动复杂的过程与格局。但是,只有当 4 个深部“热点”整体活动时,才有可能形成犹如 70 年代那样的地震活动高潮期。 和现在的说法比较,只有一点小小的差别。台湾当时划为同一个热点,现在则分为了两个。随着研究的深入,也许将来还是会单列一个台湾地震地幔柱。 现在看来,作者当时的说法依然是对的。 上世纪 70 年代中国东西部的整体地震活动是惊天动地的。大多数情况下,中国西部的地震活动很难影响到东部,而中国东部的地震活动则常常得到西部的响应。 总而言之,中国地震与火山的研究,务必注意到中国的地震地幔柱活动。这些地震地幔柱是中国的,也是全球性的。 这些地震地幔柱建立起了中国与全球地震活动和火山活动沟通的桥梁,也应该成为攻克地震预报和火山预报这个世界性难题的不二法门。 本文所采用的地震资料取自 http://www.ncedc.org/ 网页的 ANSS 地震目录,火山资料取自 http://www.volcano.si.edu/ 网页的 GVP 火山月报,谨此致谢。 ( 2011.4.21 初稿) 图 1 中国地震地幔柱的分布 图 2 中国珲春地震地幔柱的地表投影与三维图像 图 3 台湾及琉球地震地幔柱的地表投影与三维图像 图 4 马尼拉地震地幔柱的地表投影与三维图像 图 5 缅甸地震地幔柱的地表投影与三维图像 图 6 兴都库什地震地幔柱的地表投影与三维图像 图 7 兴都库什变异体的旋扭运动模型示意图 a) 变异体的原始状态 b) 变异体的旋扭运动对纬向构造的改造
5098 次阅读|4 个评论
地震地热说原理—03危地马拉地震地幔柱
seisman 2011-4-20 19:32
地震地热说原理—03危地马拉地震地幔柱
地 震 地 热 说 原 理 03 危地马拉地震地幔柱简介 Seisman 地震地幔柱各论 03 危地马拉地震地幔柱 危地马拉地震地幔柱位于中美洲西海岸( 0 °~ 23 ° N , 75 °~ 120 ° W )。 危地马拉地震地幔柱的基础资料见图 1 ~图 3 、表 1 和表 2. 图 1 是地震地幔柱在地表的投影,包含至 2011 年 3 月 19 日 M ≥ 5.0 的地震和 1 次 8 级的壳内强震(表 1 ),还包括近 50 年来有过喷发、且最大喷发指数 VEI ≥ 2 的 17 座活火山(表 2 )。 图 2 是地震地幔柱内 M ≥ 5.0 地震的三维图像。由于作图软件对三维图像数据点数的限制,故将深度小于 33km 和震级小于 7 级的地震舍弃了一半。 由图 1 和图 2 可以看到,北智利地震地幔柱是直立的树型构造,树根位于地震条带的东南段( 6 °~ 15 ° N , 82 °~ 90 ° W ),大约 40 ~ 100km 深度范围内的地震勾勒出熔岩囊的空间位置。两次 VEI ≥ 4 的火山喷发位于危地马拉的首都附近,即该地震条带的中段。 1963 年以来的唯一的一次 8 级地震( 1995 年)发生在该地震条带的北端,墨西哥境内。 危地马拉地震地幔柱的活动表现为一般的规律,即火山喷发大多围绕在熔岩囊的顶部,而特大地震则多发生在地震地幔柱的远端。 这是因为,熔岩囊是由当前活跃的中深源地震勾勒出来的,自然也就是当前火山喷发的最直接的能源,而特大强震多半作为地震地幔柱能量的剩余释放,是地震地幔柱的一次彻底解放,多发生在地震地幔柱的外围。 图 3 是危地马拉地震地幔柱 M ≥ 5.2 地震震源深度的时序图。图中的小三角形表示 VEI ≥ 2 的火山,大三角形为 VEI ≥ 3 的火山喷发。图上画了 2 条竖直的虚线。 2 条竖直的虚线隔开了两个中深源地震活动能量积累的时段。 如果将 1978 年墨西哥境内的 7.7 级壳内地震作为 1978 年以前能量积累的交代,则 1978 年开始的能量积累可能导致了 1995 年的墨西哥 8 级大震,而 1996 年以来的能量积累, 6 级以上的中深源地震十分活跃,似乎并不能由已有的火山喷发和壳内地震完全释放掉,或许在未来的几年内将得到一次彻底地剩余能量的释放。 本文所采用的地震资料取自 http://www.ncedc.org/ 网页的 ANSS 地震目录,火山资料取自 http://www.volcano.si.edu/ 网页的 GVP 火山月报,谨此致谢。 ( 2011.4.20 初稿) 图 1 危地马拉地震地幔柱的地表平面投影 图 2 危地马拉地震地幔柱的立体三维图像 图 3 危地马拉地震地幔柱的时间进程 表 1 危地马拉地震地幔柱 M ≥ 7 地震目录( 1963-2011.3.19 ) 地震年月日 纬 度 经 度 震 级 震源深度 19650823 16.30 -95.80 7.25 20 19680802 16.58 -97.69 7.1 40 19700429 14.51 -92.60 7.3 33 19730130 18.48 -102.99 7.5 43 19760204 15.32 -89.10 7.5 5 19780823 10.20 -85.22 7.0 56 19781129 16.01 -96.59 7.7 18 19790314 17.81 -101.27 7.6 49 19820619 13.31 -89.33 7.0 81 19831202 14.06 -91.92 7.1 67 19920902 11.74 -87.34 7.2 44 19950914 16.77 -98.59 7.4 23 19951009 19.05 -104.20 8.0 33 19951021 16.84 -93.46 7.2 159 19960225 15.97 -98.07 7.1 21 19970111 18.21 -102.75 7.2 33 19990331 5.82 -82.61 7.0 10 19990615 18.38 -97.43 7.0 70 19990930 16.05 -96.93 7.5 60 20010113 13.04 -88.66 7.7 60 20030122 18.77 -104.10 7.6 24 20041009 11.42 -86.66 7.0 35 20090528 16.73 -86.21 7.3 19 表 2 危地马拉地震地幔柱 1960 年以来喷发过的火山 Volcano coordinate Eruption Start Date Max VEI Arenal 10.463°N 84.703°W 1968Jul29 3 Cerro Negro 12.506°N 86.702°W 1999Aug5 2 1995May29 2 1992Apr9 3 1971Feb3 3 1969Dec19 1 1968Oct23 3 1964 2? 1963Mar 1 1962Mar21 2 1961Oct25 1 1960Sep28 3 Colima 19.514°N 103.62°W 1997Nov22 3 1994Jul21 1 1991Mar1 2 1988Jun15± 180 days 2? 1987Jul2 1 1985 1 1983Feb11 1? 1977Dec 1 1975Dec11(?) 2 1973Jan30 1 1963 1 1961 1 Concepción 11.538°N 85.622°W 2009Dec11 1 2007Nov24 2? 2008Jul30 1 2007Feb9 1 2006Sep1 2 2005Jul28 2 1999Dec27 1 1988Jun 2 1985Dec2± 1 day 1 1984Dec 2 1983Mar16 2 1982Jan15± 5 days 2 1978Mar30(on or before) 2 1977Apr4 2 1973Dec24 2 1963May9 1 1962Jun 2 1961Nov28 2? El Chichón 17.360°N 93.228°W 1982Mar28 5 Fuego 14.473°N 90.880°W 2002Jan4 2 1999May21 2 1987Jan5± 4 days 1 1977Sep11 2 1977Mar3 1 1975May28 1 1974Oct10 4 1973Feb23 2 1971Sep14 3 1967Apr22 2 1966Aug12 3 1966Feb7 3 1963Sep28 3 1962Aug4 3 Irazú 9.979°N 83.852°W 1994Dec8 2 1977Mar3 1 1974Mar2 1967Aug7 1963Mar13 3 1962Aug9 Masaya 11.984°N 86.161°W 2008Jun18 1 2006Aug4 1 2005Mar4(?) 1 2004Jul4 1? 2003Sep22(on or before) 1 2001Apr23 1 1999Nov22 1 1998Sep14 1 1997Jun3(?) 1 1996Dec5 1 1993Jun16 1 1989Feb20 1 1987Feb15 1 1965Oct10(?) 1 Pacaya 14.381°N 90.601°W 2004Jul19(?) 3? 2002May30 1? 2001Oct31 1 2000Aug 1 1990Jan4(?) 3 1965Jul4 3 1961Mar11 2 Poás 10.20°N 84.233°W 2009Dec25 1 2009Jan12 1 2008Jan13 1 2006Sep25 1 2006Mar24 1 1996Apr8 1 1994Mar(?) 2 1992Oct 0 1992Feb 1 1991Mar6 1 1987Jun 2 1981Mar 1 1980Dec26 1 1980Sep12 1 1979Sep8 1 1978Sep22 1 1977Dec18 2 1977May 1 1976Jun21 2 1974Sep11 2 1972Feb9 2 1970Jul 1 1969May3 2 1968 1 1967Jan1 1 1964Dec25 2 1963May23 2 1958 2 Popocatépetl 19.023°N 98.622°W 2005Jan9 2 2004May26 2 1996Mar5 3 1994Dec21 2 Rincón de la Vieja 10.830°N 85.324°W 1998Feb15 2 1995Nov6 2 1991May7 2 1987Apr1 1 1986Dec31 1 1985Sep 1 1984Mar31 2 1983Feb6 1 1970Aug14 1 1969Sep20 2 1969Apr22 2 1966Nov6(?) 3 San Cristóbal 12.702°N 87.004°W 2010Dec15 1 2010Jun9 2 2009Sep6 2? 2008Nov21 1 2008Jun22 1 2007Nov8(on or before) 1? 2005Nov13 2 2004Dec3 2003Jun17 1? 2002May29 1 2001May11(?) 1 1999May1± 180 days 2 1997May19(?) 1 1987Nov 1985Sep2 1977Oct16 2 1976Aug29 1 1976Mar9 1 1971May3 1 San Miguel 13.434°N 88.269°W 2002Jan16 1 1997Dec31 1 1995Jan12 1 1985Nov 1 1976Dec2 1 1970Mar30 1 1967Jan5 2 1966Jul 2 1966Feb22 2 1964Oct23 2 Santa Ana 13.853°N 89.630°W 2005Jun16 3 Telica 12.602°N 86.845°W 2008Jul5± 4 days 1 2007Oct28± 3 days 1? 2007Jun12 1 2006Dec11(?) 1 2006Aug4 1 2004Nov5 2004Mar31 1 2002Oct17 0 2001Jan17 1 1999May21 2 1994Jul31 2 1987Nov 1 1981Nov25± 5 days 2 1981Feb(?) 1 1976Nov3 1 1975May 0 1969Feb11 2 1966Jun 1 1965Jan16 1 1962Jan 1 Turrialba 10.025°N 83.767°W 2010Jul24 2010Jan5 2
3058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震地热说原理—02北智利地震地幔柱
seisman 2011-4-16 11:57
地震地热说原理—02北智利地震地幔柱
地 震 地 热 说 原 理 02 北智利地震地幔柱简介 Seisman 地震地幔柱各论 02 北智利地震地幔柱 北智利地震地幔柱位于南美洲北部( 13 ° S ~ 15 ° N , 67 °~ 84 ° W ,危地马拉地震地幔柱区域除外)。 北智利地震地幔柱的基础资料见图 1 ~图 3 、表 1 和表 2. 图 1 是地震地幔柱在地表的投影,包含 1963 年至 2011 年 3 月 19 日 M ≥ 5.0 的地震和 12 次大于 7 级的壳内强震(表 1 ),还包括近 50 年来有过喷发、且最大喷发指数 VEI ≥ 2 的 7 座活火山(表 2 )。 图 2 是地震地幔柱内 M ≥ 5.0 地震的三维图像。由于作图软件对三维图像数据点数的限制,故将深度小于 33km 和震级小于 7 级的地震舍弃了一半。 由图 1 和图 2 可以看到,北智利地震地幔柱是典型的树杈型构造,只有一个树根,却有 4 个枝干,树冠又紧密交叉,浑然一体。同时,北智利地震地幔柱又是高温高压暴发性的地幔柱,其最大震源深度可达 655km ,但是在深度 250 ~ 500km 的中间层较少地震活动。 由图 1 和图 2 还可以看到,北智利地震地幔柱的树冠之下,在深度 50 ~ 160km 的壳幔过渡层, 4 个枝干各有一个中深源地震密集的包裹体,即熔岩囊。熔岩囊既是火山喷发所需的岩浆仓库,又是火山喷发和壳内地震活动的根本因素,即内在因子。内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图 1 清楚地表明,壳内 7 级以上的强震活动大都分布在大陆的边缘,沿海沟展布。海沟的存在或许与地震地幔柱的长期活动不无关系。壳内 7 级以上的强震主要与 1 、 2 、 3 号树杈有关。 VEI ≥ 2 的 7 座活火山都分布在 2 、 3 号树杈的周边。 4 号树杈的活动最弱。 1 号树杈虽然火山活动较弱,但历史上最大的 7.8 级地震( 1970 )就发生在这里。 图 3 是北智利地震地幔柱 M ≥ 5.2 地震震源深度的时序图。图上画了 5 条细斜线。 5 条细斜线隔离了 5 组中深源地震密集群,其中 4 条都指向了壳内 7 级以上的强震。这 5 条细斜线带有一定的任意性,原因是中深源地震活动的深度带宽太窄。但是,中深源地震的活动呈一簇一簇地密集,火山活动也是一簇一簇地密集,则是很直观的。 如果这 5 条细斜线带有一定的可信度,那么北智利的下一个 7 级地震就可能为期不远了, 1 ~ 2 年以内吧。当然,这还需要继续地跟踪研究。 如果追问壳内强震和火山喷发的活动地点,则需要进一步地研究壳内强震和火山喷发与其直下型的中深源地震活动的关系。直观地理解,壳内强震和火山喷发一定是最靠近的、一定强度以上的中深源地震催动的。这是后话。 现在的日本就最需要这样的研究,可惜我感到有点精力不及。 与南智利地震地幔柱比较,两者有相同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之处。 南智利地震地幔柱和北智利地震地幔柱都是树型构造,但南智利的熔岩囊密集集中,形成一个严密的包裹体,北智利的分叉为 4 个熔岩囊,而且较为脆弱。因此,南智利会发生 9 级以上的地震而北智利不会。 两个地震地幔柱都是高温高压暴发性的地幔柱。比较而言,北智利似乎比南智利温度更高。理由是: (1) 北智利在 600km 上下深度的 6 级、 7 级地震活动明显高于南智利; (2) 北智利熔岩囊的深度带宽比南智利窄,说明北智利的深部能量比南智利向上跃升得更快,因而北智利的警号线比南智利的更加陡立。 在地震地热说范畴内,地震和火山是一对孪生的兄弟。就中深源地震而言,冲出了地表就是火山,冲不出地表就是地震。就壳内而言,火山喷发和壳内地震同为熔岩囊能量积累的调节者,此消彼长,共同完成消减熔岩囊能量积累的任务。 全世界的地震工作者和火山工作者联合起来! 本文所采用的地震资料取自 http://www.ncedc.org/ 网页的 ANSS 地震目录,火山资料取自 http://www.volcano.si.edu/ 网页的 GVP 火山月报,谨此致谢。 ( 2011.4.16 初稿) 图 1 北智利地震地幔柱的地表平面投影 图 2 北智利地震地幔柱的立体三维图像 图 3 北智利地震地幔柱的时间进程 表 1 北智利地震地幔柱 M ≥ 7 地震目录( 1963-2011.3.19 ) 地震年月日 纬 度 经 度 震 级 震源深度 19700531 -9.17 -78.82 7.8 43 19700731 -1.45 -72.55 7.1 651 19701210 -3.98 -80.72 7.6 25 19740713 7.74 -77.68 7.3 12 19741003 -12.26 -77.79 7.6 13 19741109 -12.50 -77.78 7.2 6 19760711 7.40 -78.12 7.0 3 19791212 1.59 -79.35 7.7 24 19921018 7.07 -76.86 7.3 10 19951003 -2.75 -77.88 7.0 24 19960221 -9.59 -79.58 7.5 10 19971028 -4.36 -76.68 7.2 112 19980804 -0.59 -80.39 7.2 33 20030620 -7.60 -71.72 7.1 558 20041115 4.69 -77.50 7.2 15 20050926 -5.67 -76.39 7.5 115 20100812 -1.26 -77.30 7.1 206 表 2 北智利地震地幔柱 1963 年以来喷发过的火山 Volcano coordinate Eruption Start Date Max VEI Galeras 1.22°N,77.37°W 2008Oct21(?) 3 2007Oct4 3? 2005Nov24 2 2004Jul16 3 2002Jun7 1? 2000Mar21 1 1993Jan14 2 1990Jan7 2 1989Feb19 2 1974 1? 1973May 2 Guagua Pichincha 0.171°S,78.598°W 2009Feb16 1 ? 2008Feb1 1? 2003Apr17(on or before) 1 2002Oct11 1? 2002Apr 1? 2001Nov26 1? 1998Aug7 3 1997Mar 1 1993Mar9 1 1990Apr16 1 1985May 1 1981Aug31± 5 days 1 Nevado del Huila 2.93°N,76.03°W 2008Oct26(?) 3? 2008Jan2 2? 2007Feb19 3? Nevado del Ruiz 4.895°N,75.322°W 1994Apr23 1985Sep11 3 1984Dec22 1 Puracé 2.32°N,76.40°W 1977Mar19 2 Reventador 0.077°S,77.656°W 2008Jul27 2 2007Mar15± 7 2 2004Nov7± 3 2 2002Nov3 4 1976Jan4 2 1973Nov 3 1972Jul 2 Tungurahua 1.467°S,78.442°W 1999Oct5 3? 1993May6 1?
31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震地热说原理—01南智利地震地幔柱
seisman 2011-4-15 15:15
地震地热说原理—01南智利地震地幔柱
地 震 地 热 说 原 理 01 南智利地震地幔柱简介 Seisman 地震地幔柱各论 01 南智利地震地幔柱 南智利地震地幔柱位于南美洲南部( 12 °~ 55 ° S , 55 °~ 85 ° W )。 南智利地震地幔柱的基础资料见图 1 ~图 3 、表 1 和表 2. 图 1 是地震地幔柱在地表的投影,包含 1963 年至 2011 年 3 月 19 日 M ≥ 5.0 的地震和 3 次大于 8 级的壳内强震(表 1 ),还包括近 50 年来有过喷发、且最大喷发指数 VEI ≥ 2 的活火山(表 2 )。 图 2 是地震地幔柱内 M ≥ 5.5 的地震的三维图像。由于作图软件对三维图像数据点数的限制,故将深度小于 33km 和震级小于 7 级的地震舍弃了一半。 由图 1 和图 2 可以看到,南智利地震地幔柱是典型的树型构造,具有完整的树根、树干和树冠。同时,南智利地震地幔柱又是高温高压暴发性的地幔柱,其最大震源深度可达 650km ,但是在深度 300 ~ 500km 的中间层极少地震活动。 由图 1 和图 2 还可以看到,南智利地震地幔柱的树冠之下,在深度 50 ~ 150km 的壳幔过渡层,具有一个中深源地震密集的包裹体,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熔岩囊。熔岩囊即是火山喷发所需的岩浆仓库。图 1 清楚地表明,壳内 8 级以上的强震活动和现代的活火山喷发大多分布在这个熔岩囊的边缘部位,似乎显示熔岩囊在密集的中深源地震活动激励下具有一种大浪拍岸的共振效应。 顺便说明一下,由于这个高温熔岩囊的存在,可能不容许有什么冷物质穿过它而深入到 650km 的深部哦。 图 3 是南智利地震地幔柱地震震源深度的时序图。图上画了三条细斜线,表明该区深源地震活动引发的从下而上逐层驱动的时间隧道,也就是地幔热能由下而上地逐层转移和积累的时间通道。三条细斜线隔离了三组中深源地震密集群,而且都指向了三次壳内 8 级以上的强震,不一定完全是出于巧合。 在图 3 上还有一种特殊现象,当壳内 6 级以上地震活跃时可以平抑大的火山喷发。 地震地热说认为,熔岩囊内地震活动能量的积累,主要是来自几百公里的深部。熔岩囊内的能量积累在壳内必须得到调整与耗散。这种调整与耗散正是由壳内地震活动和火山喷发来共同完成的。地震活跃则火山可能得到抑制,火山喷发则地震活动可能减弱。当这种调整与耗散不能完全满足熔岩囊内能量调整的需要时,剩余的能量就有可能通过一次巨大的地震耗散殆尽。因此,每一次 8 级大震之后,壳内地震和火山即会转入短暂的平静。 由图 3 还可注意到,似乎 6 级以上的深源地震便具有很强的调制作用。 1980 年以后的 6 级以上深源地震活动,似乎导致了 1990 年以后 3 次 8 级以上强震的连发和 2 次 VEI ≥ 4 的火山喷发。由此推论,在未来的若干年内,南智利仍将有多次 7 级以上的大震和火山喷发。 本文所采用的地震资料取自 http://www.ncedc.org/ 网页的 ANSS 地震目录,火山资料取自 http://www.volcano.si.edu/ 网页的 GVP 火山月报,谨此致谢。 ( 2011.4.15 初稿) 图 1 南智利地震地幔柱的地表平面投影 图 2 南智利地震地幔柱的立体三维图像 图 3 南智利地震地幔柱的时间进程 表 1 南智利地震地幔柱 M ≥ 7 地震目录( 1963-2011.3.19 ) 地震年月日 纬 度 经 度 震 级 震源深度 19630815 -13.80 -69.30 7.75 543 19650223 -25.70 -70.50 7.0 80 19650328 -32.40 -71.20 7.13 61 19661228 -25.50 -70.70 7.75 32 19700615 -54.33 -63.64 7.0 33 19740818 -38.45 -73.43 7.1 36 19741003 -12.26 -77.79 7.6 13 19741109 -12.50 -77.78 7.2 6 19750510 -38.18 -73.23 7.7 6 19771123 -31.02 -67.76 7.4 13 19930524 -22.67 -66.54 7.0 221 19940609 -13.84 -67.55 8.2 631 19961112 -14.99 -75.67 7.7 33 19970123 -21.99 -65.71 7.1 276 19971015 -30.93 -71.22 7.1 58 19980130 -23.91 -70.20 7.1 42 20000423 -28.30 -62.99 7.0 608 20000512 -23.54 -66.45 7.2 225 20010623 -16.26 -73.64 8.4 33 20010707 -17.54 -72.07 7.6 33 20050613 -19.98 -69.19 7.8 115 20070815 -13.38 -76.60 8.0 39 20071114 -22.24 -69.89 7.7 40 20100227 -36.12 -72.89 8.8 22 20110101 -26.78 -63.09 7.0 576 20110102 -38.37 -73.34 7.1 24 表 2 南智利地震地幔柱 1965 年以来喷发过的火山 Volcano coordinate Eruption Start Date Max VEI Antuco 37.406°S,71.349°W 1972 Aracar 24.25°S,67.77°W 1993Mar28 2? Arenales 47.20°S,73.48°W 1979Mar8(on or before) 1? Calbuco 41.326°S,72.614°W 1972Aug26 2 Callaqui 37.92°S,71.45°W 2009Jan22 1980Oct 1 Carrán-Los Venados 40.35°S *,72.07°W 1979Apr14 2 Cerro Hudson 45.90°S,72.97°W 1991Aug8 5+ 1971Aug12 3 Chaitén 42.833°S,72.646°W 2008May2 4 Copahue 37.85°S,71.17°W 2000Jul1 2 1995Sep 2 1994Dec 2 1992Jul22 2 El Misti 16.294°S,71.409°W 1985 1? Guallatiri 18.42°S,69.092°W 1985Dec1 Irruputuncu 20.73°S,68.55°W 1995Sep1 2 1989Dec Láscar 23.37°S,67.73°W 2006Apr18 3 2005May4 3? 2003Dec9 1 2002Oct26 2 2001May17(?) 2000Jul20 2 1996Oct18 2 1994Nov13 2 1994Jul20 2 1993Dec17 2 1993Jan30 4 1991Oct21 2 1990Nov24 1 1987Nov(on or before) 3 1986Sep14 3 1984Dec 0 1974Jul 1 1972 2? 1969May16 1979Mar8(on or before) 2? 1978Jun 1972 Llaima 38.692°S,71.729°W 2008Jan1 3 2007May26 2 2003Apr9 2 2002Oct13± 12 days 1 1998Nov10± 3 days 2 1998Apr3 2? 1997Mar(?) 1 1995Oct13 2? 1994May17 2 1992Aug23 1 1990Feb25 1 1984Apr20 2 1979Oct15 2 1971Dec1± 30 days 2 1964 2 Lonquimay 38.377°S,71.58°W 1988Dec25 3 Nevados de Chillán 36.863°S,71.377°W 2009Jan21 2003Aug29 1 1972 1973Jul 2 1965 Nevados Ojos del Salado 27.12°S,68.55°W 1993Nov14 1? Planchón-Peteroa 35.240°S,70.570°W 1998Nov18 1 1991Feb9 2 1967Feb 1? Pular 24.188°S,68.054°W 1990Apr24 1? Putana 22.55°S,67.85°W 1972 Puyehue-Cordón Caulle 40.590°S,72.117°W 1990 1 Sabancaya 15.78°S,71.85°W 2003Jul30± 1 2? 2000Apr(?) 2 1990May28 3 1988Jun22 1 1987Aug7 2? 1986Dec 1 Tinguiririca 34.814°S,70.352°W 1994Jan15 2 Tupungatito 33.40°S,69.80°W 1987Nov28 2 1986Jan20 1 1980Jan10 2 1968 2 1964Aug3 2 Viedma 49.358°S,73.28°W 1988Nov15± 45 days Villarrica 39.42°S,71.93°W 2009Nov22 1 2009Jan29 1 2008Oct26 1 2004Aug5(?) 1 2003May23(?) 1 1998Feb24± 4 days 1 1996Sep14 1 1996Jan 1 1995Apr15± 5 1 1994Sep26 1 1992Sep11 1 1991Aug30 2 1984Aug11 2 1983Oct14 1 1980Jun20 2 1977Jan26 1 1971Oct29 2 1964Mar2 2 1963Feb25(?) 3? Ubinas 16.355°S,70.903°W 2006Mar25(?) 2 1969Jun 2?
31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震地热说原理—地震地幔柱的时间进程
seisman 2011-4-8 08:26
地震地热说原理—地震地幔柱的时间进程
地 震 地 热 说 原 理 地震地幔柱的时间进程 Seisman 研究地震地幔柱的运动机理之前,先来考察一下地震地幔柱内部地震活动一般性的时间历程,从而进一步地了解地震地幔柱的一个重要属性。 正如 chunyinzhou 博友 所说,西南太平洋是深源地震极为活跃的地区。下面图 1 ~图 3 分别为 13 号所罗门、 14 号西汤加和 15 号东汤加地震地幔柱M≥5.5的地震活动时间序列。这三张图代表了本文所识别出的所有地震地幔柱典型的活动属性。 图 2 的特点是底部和顶部的地震活跃,而中间层 300 —— 500km 层极少地震活动,图 3 的特点是从底部到顶部的地震都极为活跃,图 1 则介乎其中,深度各层显示一种较为有序的地震活动。 按照地震地热说的解释,地震地幔柱内部的热能是由下而上逐层驱动的(在地震地幔柱运动机理部分将作详细讨论)。 由此可以看到,图 2 显示了一种高温高压的状态,即柱底的高热能可以冲过中间层而直达地幔的上层,因此可以称之为“暴发型”模式。具有相同模式的还有 01 号南智利和 02 号北智利。 图 3 和图 1 情形相仿,都是由底部向上作有序的推进,只是图 3 显得格外突出。此类可以称之为“渐进型”模式。和图 3 具有相同模式的还有还有 09 号北马里亚纳、 10 号南马里亚纳和 18 号兴都库什。其余的地震地幔柱都具有和图 1 相同的模式。 造成这两种 / 或者说三种模式差异的原因,可能和地震地幔柱内部的温度状况有关。高温高压有利于产生暴发型模式,而温压低一些则可能会呈渐进型的模式。相比较暴发型模式,图 3 的温压状况次之,而图 1 则再次之。 根据叶正仁等所描述的全球地表实测热流的分布(全球地表热流的产生与分布,地球物理学报, 2001 , Vol.44 , No.2 , p171-179 ),可以明显看出这 3 个地震地幔柱的地表实测温度的差异(图 4 ),作者推测是否也反应了地下深部温度的差异。 确如此,则可以进一步证明地震地热说的合理性。 这 3 个地震地幔柱运动模式极为悬殊,由此可以联想到,似乎不能把太平洋的西南角看作是一个地块相对于另一个地块的整体运动。整体运动不太可能导致如此悬殊的结果。 本文所采用的地震资料取自 http://www.ncedc.org/ 网页的 ANSS 地震目录,谨此致谢。 ( 2011.4.6 初稿) 图 1 所罗门地震地幔柱深源地震活动的时间进程 图 2 西汤加地震地幔柱深源地震活动的时间进程 图 3 东汤加地震地幔柱深源地震活动的时间进程 图 4 全球地表观测到的热流值分布 预告:关于地震地幔柱的工作机理和成因初探延后介绍,从下节起逐个介绍主要地震地幔柱的内部结构,有时涉及一些应用方面的问题,敬请关注,谢谢!
3141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震地热说应用—初议缅甸地震地幔柱的找矿前景
热度 2 seisman 2011-4-6 23:18
地震地热说应用—初议缅甸地震地幔柱的找矿前景
地 震 地 热 说 应 用 初议缅甸地震地幔柱的找矿前景 Seisman 《缅甸 7.2 级地震成因探讨》一文中曾经指出,缅甸地震地幔柱地幔柱以东、以北构成一种棋盘格式构造。棋盘内的方格大致呈正方形,至少汶川地震和盈江地震均位于棋盘格式的节点上,缅甸 7.2 级地震, 1970 年的通海 7.8 级地震, 1996 年丽江 7.0 级地震,等等,也靠近节点(图 1 )。 棋盘格式构造是 由两组互相交叉的扭裂面或扭裂带所组成的一种构造型式,可分为由挤压或引张作用形成的和由扭动作用产生的两类。 缅甸地震地幔柱中深源地震呈一定节律的增强—减弱—增强的活动,相当于压缩机的一张一弛,牵动周边构造的扭转与拉张,构成棋盘格式构造。当然,也不排除或有壳内力偶作用的参与。 最近见到 中国铁合金在线首页 报道( 2007 年 11 月 30 日 14:19 ),在 我国 西藏罗布莎 发现一批地球深部新矿物。 科学家称,这些新成果表明,罗布莎铬 铁矿 是一个重要的地幔矿物的储存库,有许多异常地幔矿物来自地幔深部强还原环境。 另据胡瑞忠等(地学前缘, 2005 )、王登红等(地学前缘, 2001 ;地球学报, 2004 )、徐义刚(地学前缘, 2002 )介绍,四川峨眉山发现地幔热柱,找到典型的 Cu-Ni-PGE 矿床。 由此似乎可以推测,因为地幔热流活动的参与,由缅甸地震地幔柱所造就的棋盘格式构造节点上,都有可能找到极有价值的矿床。 找矿我不懂,在图 1 中绘出了已有矿区和疑似矿区,供行家们参考吧。 缅甸地震地幔柱是我国周边一个难得的东东。它的新月形弹弓,正好将它的全部作用辐射到中国境内,给中国带来多起地震灾难,也有可能为中国造福,那就是找矿,寻找那些稀有的地幔型矿床,因此忍不住说了这些闲话。 本文所采用的地震资料取自 http://www.ncedc.org/ 网页的 ANSS 地震目录,谨此致谢。 ( 2011.4.6 初稿) 图 1 缅甸地震地幔柱的找矿前景
3437 次阅读|7 个评论
关于地震地幔柱中震源深度资料的说明
热度 1 seisman 2011-4-5 22:59
关于地震地幔柱中震源深度资料的说明
关于地震地幔柱中震源深度资料的说明 Seisman 人们在欣赏地震地幔柱的构造形态时,或许会对震源深度的精度持有保留。作者手头没有 ANSS 地震目录关于震源深度资料的精度说明,但作者试图旁证一下。 请看下面的图 1 和图 2. 图 1 是兴都库什地震深度的时间序列,图 2 是美国本土北纬 23 °以北地区地震深度的时间序列。 过去地震目录有一种 33km 深度的说法,实际上是指壳内地震,但深度难以确定。 对比 2 张图可以看到,美国本土 1979 年以后就没有 33km 深度的说法了,但全球目录则直到 2004 年以后才没有了 33km 深度的说法。这不是人为地,而是涉及深度测定方法的改进和地震台网加密建设的问题。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在没有了 33km 深度的说法前后,即美国本土 1979 年前后和全球 2004 年前后,深部地震活动的总趋势并未发现明显的改变,说明方法的改进和台网的加密并没有破坏震源深度测定的一致性。 至于有怀疑是否确有深源地震,举一个简单例子即可证明:我国吉林珲春曾发生 7.6 级深源地震,地面无感,因为地面距离震源已经超过 500km 了。 本文所采用的地震资料取自 http://www.ncedc.org/ 网页的 ANSS 地震目录,谨此致谢。 ( 2011.4.5 初稿) 图 1 兴都库什地震深度的时间序列 图 2 美国本土北纬 23 °以北地区地震深度的时间序列
3583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3: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