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内容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WEKA的分类模型文件model中包含哪些内容
lixiangdong 2012-6-1 14:06
WEKA的分类模型文件model中包含哪些内容
在 weka 中可以使用分类器对训练集训练得到分类模型,并存入 model 文件: Instances data=… //from somewhere // train NaiveBayes and output model NaiveBayes classifier = new NaiveBayes(); classifier.buildClassifier(data); // serialize model SerializationHelper. write ( "naivebayes.model" , classifier); 分类模型文件 model 中包含哪些内容呢? 通过分析 SerializationHelper. write 源程序,发现它调用的几个函数: private void writeOrdinaryObject(Object obj, ObjectStreamClass desc, boolean unshared) private void writeSerialData(Object obj, ObjectStreamClass desc) defaultWriteFields(obj, slotDesc); 看起来“ SerializationHelper.write("naivebayes.model", classifier) ”就是把对象 classifier 进行字符化,然后保存到目标文件 naivebayes.model 中。所以,输出的这个文件内容可能是不易阅读的。 下面的截图显示的是 SMO 分类器对象 classifier 运行时的主要数据项:
个人分类: weka|601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件小事可以看出现在的中国缺少啥
热度 7 liuchao666 2012-5-27 11:31
一则小事, 论文发表5 天,副教授连升三级 连升三级 , 好, 不拘一格用人才。 不过, 连升的原因值得探讨: 究竟是因为 “5 月 22 号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了一篇论文 ” , 还是因为 “ 发现了导致猪肥胖的重要因素,而这个因素可能对控制人的肥胖有重要意义。 ” 这真的是一个问题。 如果同样的文章发表在中文期刊上, 能够连升三级么?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外行管理内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形式不放松。 其实很多时候不仅仅是外行,即使是大同行也是这样。 比如学位论文的评阅,其重要的指标包括: 字数是否达到要求(哈哈,工作量), 是否有创新点(有用无用不用评了吧) 发表了几篇重要论文(中文的可只能算一篇啊), 有多少篇英文参考文献(国际先进的指标?), …… 项目评审也是这样: 几篇 SCI(国际领先还是先进的) , XX 万项目主持过几个(效益?) …… 呜呼, 老大帝国, 老大帝国 ……
3291 次阅读|14 个评论
科学网上‘乌烟瘴气’吗?
热度 3 lin602 2012-5-12 08:50
吴国胜博文‘ 暂别科学网 ’,其中谈到科学网上存在‘乌烟瘴气’。仔细想想,‘乌烟瘴气’这个级别还没有达到,但网上的确不少内容不是非常好。 里面能够看到‘吹捧’‘抱团’‘辱骂’‘无趣’甚至‘无聊’博文的影子。 不过,任何一个场所,都会有好的内容与不好的内容,不好的内容就不看吧,挑好看的内容。 吴老师也用不着不来了,来看看玩玩就挺好的。哈哈。
2638 次阅读|6 个评论
教育: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
热度 24 stone1971111 2011-12-13 08:21
前段时间看了印度智者克里希那穆提写的小册子《一生的学习》,这本书从头到尾都在阐述一个核心问题, 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的教育是否走在正确的路上。 关于教育,是个永恒的话题,任何人都是从无知幼童成长起来的,人类也是靠教育才能完成知识的传承,但是,教育如何进行,却始终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要想知道怎么教育,首先要看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关于教育的目标,我很赞成克里希那穆提的观点, 教育的本质目标在于让一个人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能够自主地幸福地渡过一生。 但是人又是生活在自然中,生活在人和人构成的社会中,人和自然的互相影响,人和人的互相影响,都会给个体带来不可预知的干扰,这些干扰会影响我们的教育目标的实现。为了对抗自然和社会的影响,教育就需要就如下方面进行认真的思考: 一、保持惊奇感。 小孩子对什么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看到新鲜的事物,都有惊奇,这种惊奇带来的是一种新的体验,是幸福的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我们的教育在这点上是失败的。对于成年的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而言,他们身上已经很少能够看到惊奇的感觉。读书,读论文,都是很平静,遇到好的思想,没有惊喜,这是没有激情的表现。没有了惊喜和激情,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 二、保持想象力。 我们虽然最终都是生活在现实中,但是想象力却是我们生活的翅膀,没有想象力的生活就是机械的生活,同样,没有想象力,也就不可能奢谈创造力。小孩子开始都是有想象力的,是毫无限制的想象力。但是随着教育的进行,学生们的想象力下降了,最终完全消失。脑子里堆满了各种结果和知识,但是那都是死的,和没有没什么区别。当然,想象力并不是胡思乱想,而是具有一定美感的合理的思想外推。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很好的保持想象力是又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努力提高理解力。怀特海 的《思维方式》和庞加莱的《科学与方法》等书中就理解力的阐述是非常系统的。所谓理解,并不是记住了一个死的结论,而是让人能够找到一种不用论证就是正确的感觉。很多时候,我们灌输给学生大量的结论,可是忽视了这些结论是否能够被理解,是能够让学生在他那个阶段能够觉得自明。自明是一种能力,也是需要培养的。如何提高理解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是不断地提供原始信息,提供关于结论的各种有效佐证,提示一定的理解角度,对于理解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尤其是数学的学习,对于理解力的提高有更高的要求。小孩子都是从物理直观开始理解的,但是数学又是抽象的,如何顺利的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是教育的难点之一。 四、培养宽阔的胸怀 。一个社会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构成的,人的幸福来自于社会的和谐,但是社会的和谐要依赖于个体间和谐的关系,而和谐的关系就需要宽阔的胸怀。在当前物质欲望膨胀的年代,教育学生们具有宽阔的胸怀具有长久的历史意义。这种胸怀是能够容纳他人,容纳自然。不会因为竞争而不择手段,不会因为失败而怨恨别人,不会因为挫折而抑郁。宽阔的胸怀人人需要,但是如何培养却是没有有效地手段。 五、培养语言能力。 人类的知识都是用语言作为载体的,所有的思想也都是用语言描述的,但是语言具有其模糊的缺点。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很难精确地描述一个思想。比如,理解《庄子》就是很艰难的,因为能够表达的东西非常有限。正因为如此,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是对知识的继承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国家现在非常重视理工科,到了大学之后,学生们再也没有系统的关于语言的训练,那么语言训练的任务就迁移到中学以前。对于语言的把握能力关乎一个人一生的基础,如何培养语言的理解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六、培养美感。 一个人用眼睛看世界,如果看到更多的美,才能得到更多的幸福感。但是如何认识美,如何体验美,这是个复杂的问题。小孩子眼中没有不美的东西,但是我们教会了他们狭隘的认识美,告诉了他们太多的丑恶。事实上,教育学生更多的看美的东西,从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当然,从功利主义角度看,美感也是创造力的核心。美的追求是每个人的本能反应,只有对美有深刻的体验和认识,才能激发美的创造。 七、培养自由的精神。 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由似乎是指可以随意做任何事,这是对自由的错误理解。真正的自由是有约束的自由,是在一定轨道上的流畅运行的状态。孔子所谓“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才是真正的自由。因为假如没有约束,没有条件,那实际上就没有方向,没有坐标,所谓的自由成了盲目,也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但是,自由又是一种忽视约束的精神,我们尽管有很多的约束,但是这些约束对于自由来说只是帮助,而非限制。拘谨的循规蹈矩,并不是自由,而顺其自然,才是真正的自由。如何培养自由的精神,对于教育来说也是一个艰难的课题。 教育的目标并不是很容易就能够完成,克里希那穆提反复问一个问题,教师需要资格,律师也需要考试,但是作为教育主体的父母却天生具有教育的权利,这本身就不合理 。事实上,我们都不是教育学家,都不是心理学家,更不是上帝或者神仙。我们对教育能做的事少之又少。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做好自己,用行动去教育,交给学生们方法,告诉他们真实的信息,培养他们自己的判断力。而不是用我们的思维去限制他们,把我们的期望强加于他们身上。 最后,克里希那穆提对于教育的结论很简单:用爱去生活,去教育,学会爱,做个完整的人。我非常认可这个观点。
个人分类: 教学闲论|7331 次阅读|49 个评论
创新:内容为“王”,用户为“后”
热度 7 SNPs 2011-10-24 01:28
周末的华尔街报有一篇介绍乔布斯如何拯救了音乐行业的文章: 文章回顾了90年代末音乐行业的情形:电脑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得音乐的传播速度加快,成本降低,传统的唱片公司和以销售唱片, CD等有形音乐媒体的经销商们在“盗版音乐”面前变得束手无策,法律诉讼满天飞,告Napster, 告网络运营商,告用户。可是告的结果并没有增加任何收入。 这时候,“救世主”乔布斯出现了,凭借iTune网上商店,和iPod音乐播放器,他说服了音乐行业转变经营模式。让苹果公司代替了许多传统的“中间商”,把音乐“内容”快速,简单,便宜地传递给用户。他用技术把内容和用户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了。 这里我总结出这样一个简单的关系图: 艺术家的创意产生了 内容 , 内容 是给 消费者 享用的,而内容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存在和传播的形式。在没有录音机,录像机以前,艺术的存在形式就是舞台。有了录音机,电唱机,收音机,CD等等媒体以后,消费者就不再受舞台的限制,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受场地的限制,随时都能享用。可是,去商店买CD,还是不过瘾,花时间,要等。 那些存在于内容和消费者之间的“中间商”的命运,也随着技术的变迁不时地变化着:随着录音机的产生,围着传统的舞台转的那些人就有失业的危险,而积极参与新兴产业的就获得了飞跃发展的机会。同样,iTune, iPod的出现也让很多专门卖唱片, CD的商店关门,相关的流通途径消失,不少人失业,转行。 创新为什么值的提倡?因为不管技术如何发展, 内容和消费者是永恒的,只要有消费者,就有对内容的需求 。如果说 内容是King, 消费者就可以是Queen. 用“内容为王,消费者为后” 方法来分析我们自己的行业(分子诊断),我们能学到什么? 如果我们把上面图中的内容做一个替换,用科学家的研究来代替艺术家的创意,用研发出的诊断试剂来代替音乐做为内容,用病人来替代听众做为消费者,我们会得到什么启示? 我得到的启示就是: (1)科学家的出路在于研发出受广大消费者(病人)需要的内容(诊断试剂,药物)。(2)要尽量避免成为“夕阳产业”的殉葬者。这就要求我们不是去研发最新的内容,就是去传播最新的技术。(3)消费者的需求是进化着的,渴望生活的质量更好,寿命更长。他们需要服务(诊断,药物)更方便,更快捷,更便宜。 如果乔布斯还活着,而且不搞IT搞BT,他是否也能成为“乱世英雄”?成乱世英雄首先要看清乱世到底乱在什么地方,知道消费者都有那些迫切需要的东西没有得到满足? 用“内容为王,消费者为后” 说法去观察生物医疗行业,“乱”就到处都是了。分子诊断技术虽然已经存在很久了,可是病人(消费者)还是没有很多可以使用的诊断试剂(内容)。原因是: (1)实验室方法太复杂,需要专业训练过的硕士,博士才能做。就好比音乐行业的“舞台”阶段,只有那些有机会接触演唱大师舞台演唱的消费者才能享用。所以说,试验方法的 自动化,仪器化 ,就是传播“内容”的必需。 (2)真正能够指导临床治疗的分子诊断试剂还太少。内容短缺的原因是试剂研发不容易。用音乐行业来比,就是作曲家太少了,因为没有专门的学校可以学,没有“软件”可以帮助更多的人更快地掌握诊断试剂的研发窍门。 (3)试剂的销售途径复杂,中间环节太多。设想一个诊断试剂的最终消费者应该是病人,可是在厂家生产出来的试剂和病人之间有多少环节?这些环节迟早都是会被技术的革命取消的。 针对(1)我们做了 iCubate仪器和卡盒 ;针对(2)我们研发了 iC-Architect 多重PCR设计软件;针对(3)我们推出了类似Web2.0的“user generated content, online store" 开放性商业模式 。 整个医疗行业就更是如此了,没有几个病我们是在治疗病因的。创新的机会真的遍地都是。如果你真的想 make a difference, 就反省一下自己手头正在做的事情,自问一下:“我是在给这个世界增加新的‘内容’吗?或者,我手头在做的工作能让消费者更快,更方便,更便宜地得到内容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就在创新了。 而成为一个本行业的创新者,首先就应该能清楚地回答两个问题:我们行业“内容”是什么?“消费者”是谁? 参考博文: IT的“内容”等于BT的什么? 乔布斯有什么没有完成的事业? 世博会上爱迪生败北 分子诊断市场迎来战国时代
个人分类: 生物技术创新创业|7005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桥梁施工监控的定义及主要内容
lifengwang 2011-10-23 16:53
第一节 桥梁施工监控的定义 桥梁监控是新桥施工过程中,按照实际施工工况,对桥梁结构的内力和线型进行量测,经过误差分析,继而修正调整以尽可能达到设计目标。桥梁监控,也称桥梁施工监控或桥梁施工控制。在大跨径悬索桥、斜拉桥、拱桥和连续刚构桥的平衡悬臂浇筑施工中,其后一块件是通过预应力筋及砼与前一块件相接而成,因此,每一施工阶段都是密切相关的。为使结构达到或接近设计的几何线形和受力状态,施工各阶段需对结构的几何位置和受力状态进行监测,根据测试值对下一阶段控制变量进行预测和制定调整方案,实现对结构施工控制。由于建桥材料的特性、施工误差等是随机变化的,因而施工条件不可能是理想状态。因此,决定上部结构每一待浇块件的预拱度具有头等的重要性。   虽然可采用各种施工计算方法算出各施工阶段的预抛高值、位移值、挠度,但当按这些理论值进行施工时,结构的实际变形却未必能达到预期的结果。 这主要是由于设计时所采用的诸如材料的弹性模量、构件自重、砼的收缩徐变系数、施工临时荷载的条件等设计参数,与实际工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参数不完全一致而引起的;或者是由于施工中的立模误差、测量误差、观测误差、悬拼梁段的预制误差等;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这种偏差随着悬臂的不断加伸,逐渐累积,如不加以有效的控制和调整,主梁标高最终将显著地偏离设计目标,造成合龙困难,并影响成桥后的内力和线形。所以,桥梁施工监控就是一个施工 → 量测 → 识别 → 修正 → 预告 → 施工的循环过程。   其最基本的目的是确保施工中结构的安全,保证结构的外形和内力在规定的误差范围之内符合设计要求。 第二节 桥梁施工监控的主要内容 桥梁施工监控的内容主要包括成桥理想状态确定,理想施工状态确定和施工适时控制分析。   成桥理想状态是指在恒载作用下,结构达到设计线形和理想受力状态; 施工理想状态以成桥理想状态为初始条件,按实际施工相逆的步骤,逐步拆去每一个施工项对结构的影响,从而确定结构在施工各阶段的状态参数(轴线高程和应力),一般由倒退分析法确定;施工适时控制是在施工时,根据施工理想状态,按一定的准则调整,通过对影响结构变形和内力主要设计参数的识别进行修正,使结构性能、内力达到目标状态。 在建立了正确的模型和性能指标之后,就要依据设计参数和控制参数,结合桥梁结构的结构状态、施工工况、施工荷载、二期恒载、活载等,输入前进分析系统中,从前进分析系统中可获得结构按施工阶段进行的每阶段的内力和挠度及最终成桥状态的内力和挠度。接着,假设成桥时为理想状态,对桥梁结构进行倒拆,利用前进分析所得的数据,可获得使桥梁结构最终为理想状态的各阶段的预抛高值,得出各施工阶段的立模标高以及砼浇筑前、砼浇筑后、钢筋张拉前、钢筋张拉后的预计标高。然后通过卡尔曼滤波器,预告出各阶段的实际状态值,再由最后的最优控制,结合实际观测值,得出最优调整方案,最终完成整个控制过程。 以上这三大系统均由计算机完成。   简单介绍桥梁监控中用到的前进分析、倒退分析和误差分析。 ( 1 ) 前进分析   前进分析的目的在于确定成桥结构及各施工阶段的受力状态。这种计算的特点是:随着施工阶段的推进,结构形式、边界约束、荷载形式在不断改变,前期结构发生徐变和几何位置的改变,因而,前一阶段结构状态将是本次施工阶段结构分析的基础。前进分析的计算可按有限元方法进行,目前,此类计算已有软件提供。 ( 2 ) 倒退分析   前进分析系统可以严格按照设计好的施工步骤进行各阶段内力分析,但由于分析中荷载的不断变化以及结构节点的相互影响,使最终结构轴线不可能达到设计轴线。因此,采用倒退分析在施工过程中设置预拱度,使在成桥状态时,结构线形满足设计要求。   倒退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假定 时刻结构内力分布满足前进分析 时刻的结果,线形满足设计轴线。在此初始状态下,按照前进分析的逆过程,对结构进行倒拆,分析每次卸除一个施工段对剩余结构的影响。在一个阶段内分析得到的结构位移、内力便是理想施工状态。 (3) 误差分析   倒退分析得到的理想状态是我们期望在施工中实现的目标,而实际施工中结构状态总是由于设计参数、施工误差、测量误差、结构分析模型误差等因素偏离目标。为了能及时有效地将实测数据(体系本身的变化、挠度、应力、现场气温等)、调整参数信息、误差信息反馈到实际施工控制中,指导现场施工作业,可编制基于现代控制论中的随机最优控制理论和有限元法的的计算程序,建立现场计算机工作站( EWS ),将实测结构控制参数输入,得出有效调整量,获得最优调整方案,同时预告下阶段结构状态。
个人分类: 桥梁施工监控|4734 次阅读|0 个评论
安妮宝贝新作《春宴》:热门小说试水数字首发
renxiang 2011-8-8 12:09
安妮宝贝的新作《春宴》同步发行纸本书与电子书:一方面,此书获得了京东网上书店 50 万册的包销;另一方面,此书电子版授权番薯网和百度文库书店,于上市一周前提供一半章节的在线试读,并与纸书同时发售电子书。虽然数字出版开展了很多年,但是热门畅销书的在线首发却并不多见。国内出版商通常的做法是时滞策略,即让电子书落后纸本半年到一年左右,所以《春宴》的同步模式是个有突破性的尝试。对此有诸多解读:也许因为京东千万级包销大单的底气,也许考虑到安妮宝贝本就是网络作家,她的文字更适合于数字阅读,也许是寄望于刚刚与百度联姻的番薯网能够产生强大人气 …… 无论基于何种原因,《春宴》在大胆尝试中国畅销书的网络首发。相比多数内容商面对数字出版和网络盗版的畏首畏尾,《春宴》的尝试,无论是炒作也好,利益交易也罢,是一件值得关注的数字出版事件。 中国大众数字出版一直由互联网公司、阅读器硬件厂商主导,此前的高速成长一直建立在低价免费内容的基础上。可以说,通过纵容盗版、低价卖断版权等方式,中国大众出版的数字化牺牲了内容商的利益。近几年,随着内容商版权意识的提高及版权保护、维权力度的增强,这一商业模式行将作古。但是,由内容商引领的以正版授权、高价内容为基础的新模式,并没有带来数字出版的继续繁荣;相反,一个巨大内容瓶颈正制约着大众数字出版的前进步伐。尤其是传统出版社内容授权这一块,内容商不愿意把最新畅销书和具有长久生命力的长销书版权授权给数字平台。 由于中国大众数字出版一直靠廉价内容培育市场,用户习惯于免费获取内容,对付费阅读具有天然的抵触。那么,目前付费阅读中,优质畅销内容的缺乏,使大众数字出版进一步丧失了对读者的吸引力。 消费习惯与内容瓶颈的双重压力,正在抑制中国付费阅读的市场需求,缩减大众数字阅读的市场规模以及商业机遇。因为优质内容的短缺,国内数字出版的商业主体正面临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可以说,中国电子书业正在面临优质内容的危机。以阅读硬件业务为主的汉王,年报爆出 1.74 亿的巨额亏损;以正版电子书业务为主的番薯网,年营业额只有 114 万,亏损 2158 万;人气爆棚的阅读分享平台百度文库,因为版权纠纷而接近关门大吉;某手机阅读排行榜显示,畅销书前十位多被准色情文学占据;内容捆绑硬件的盛大推出了 Bambook 阅读器的半价促销,内容却被批不值一读,而陈天桥近日发表言论,要以超过 60% 的分成招揽优质内容 …… 那么,在大众阅读领域,为什么内容商不愿意把优质内容授权于数字出版呢?根源是在出版社眼里,传统书店渠道仍然是主要的收入来源与利润增长点。出版社及内容商对于数字模式的顾虑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1 )网络盗版。( 2 )数字版本影响纸本销售。( 3 )网络可能产生巨大的负面评论。 所以,今天安妮宝贝的《春宴》能够同步发售数字内容,甚至提前推出部分章节的在线预览,是国内内容商的一个进步。这也是很值得关注的一个数字出版案例。可以讲,无论纸本包销的京东,还是百度文库加番薯网的数字平台,都具备了各自领域的相当实力,所以此番传统与数字渠道的博弈,或者说竞争,有很多看点。那个平台更加热卖?同步的网络版本,是否抑制纸本销售?网络盗版能否抑制纸本盗版?等等。希望几个月后,出版方可以提供一些真实数据,来回答这几个看点,供业界参考。 希望《春宴》模式激励更多内容商把最新优质内容投放到数字平台;或者至少,打消他们不必要的顾虑。无论结局如何,这一步都有助于解决中国数字出版的内容瓶颈!无论内容商,还是平台商,都应该适应变化,不要让一个陈旧保守的版权观念和版权模式扼杀一个朝阳产业!
个人分类: 数字出版|3705 次阅读|0 个评论
项目书撰写
xin 2010-12-19 22:10
这个周末都用在撰写一个项目的申请书了。很多人都是坚持用以前写的,也无可厚非,那样比较省心。我觉得这次机会比较难得,可以借助申请这次项目的机会,重新撰写一个项目书。又经历着一次炼狱一样的生活。是不是大多数人并不愿意将这种感受写出来?这存在着泄露自己的思路和暴露自己弱点的风险。我还是想在这里写一写玩。 根据我的理解,写一本子无非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自己有了思路,从底层做起,重新撰写一个本子。这样写,需要大量的前期积累,尤其是理论与方法的积累。撰写过程比我现在还要难很多。另一种,就是基于原有的本子进行更新、删减、修改。最近,我的工作属于后者。我最近做的工作是将我以前积累的两个思路进行融合和提高。 我发现,这个工作是很艰难的事情。首先,如何将二者融合后存在有机的逻辑关系。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这个工作就注定是失败的。我的先前两个思路,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具有大致相同的驱动因素。不过,理顺它们的关系还是花费了我很多时间。其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记得撰写青年基金的时候,花费了我许多时间,我才将它们分清。最近2天,又混淆了。 为了再次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差异,又查阅了几份大牛写的基金书。我发现,他们也都遇到我同样的难题。有两个策略进行解决,第一是简单的撰写研究内容,只是分几个条目,点到为止。具体如何做,放在研究方案里面;另一个思路是将内容写的具体一些,包括研究方法都写入,而在研究方案里面将研究方法归类简要地进行说明。 由于时间比较紧迫,只有先写出轮廓,然后再精雕细琢了。如果写一个好的本子,最需要的是4点:第一,根据理论发展或现实需求,选择一个较好的科学命题,这是一切工作的先决条件;第二,大量阅读文献,明了国内外进展,知道目前的研究不足;第三,选题方面具有较好的研究积累,那样才有更为深入的理解;第三,不停地修改文章,直至易读、易懂。 周三就要交了,前途未卜,只要公平,就可以安心了。
4543 次阅读|1 个评论
培训讲师
caoman 2010-8-24 17:36
培训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可粗分为内训和外训。培训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培训讲师的水平,常规培训(如管理技能、执行力、沟通技巧等)一般是请专业化培训师来进行(外训),专业培训一般是请内部有经验的人来完成(内训)。培训讲师的打造已成为培训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探讨选择和做培训讲师的一些心得供参考。 培训内容是培训师亲身经历或认可的。 同演员要体验生活一样,一个人讲亲身经历或认可的事时,有感受胸有成竹,有东西或素材可讲,不容易紧张或害怕,能深入浅出。因此,培训师要请有经验(对培训内容)的人来做。 培训内容和方式是培训对象需要的。 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培训师,讲的内容和采取的培训方式往往是自己熟悉、擅长和认可的,而不是培训对象需要和喜欢的。因此,学会换位思考,有为别人着想和关注客户价值的技能,是做好培训的关键。 培训结果是培训对象和培训师的共同提高。 一般认为培训的受益者是培训对象,其实培训的最大受益者是培训师。培训工作迫使培训师学习和深入理解培训内容,准备课件和讲课的过程是重新梳理培训内容的过程。 培训效果是提前准备和投资得到的。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断积累培训内容,有把复杂问题简单易懂化的技能。如用案例或故事说明道理或方法,而不是用道理解释道理或方法; PPT 用直观的图表,不用大量的文字。 培训技巧对培训效果有很大影响。 有的人知识和经验都很多,就是不会讲或讲不好。开始(入口)可讲与课题内容有关的故事,并起到调动听众听课积极性的作用;中间可用PPT展示出来的是最重要的,和帮助听众理解或记的;结尾要传授整个讲课内容的精髓,并沉淀到听众脑海中。 企业许多工作是通过培训安排的,尤其是在快速发展阶段和新兴行业。企业培训是使上下保持一致,解决新行业人员短缺或不足的一个重要手段,打造培训讲师已成为企业培训的一项重要工作,和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值得专业培训公司开发的一个新产品。
个人分类: 随笔|22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评春晚
caoman 2010-8-23 09:13
经过二十几年的培育和传承,看春晚逐渐成为全体中国人过年的一种重要方式和习惯。作为春晚的忠实粉丝之一,体会到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春晚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并赋予春晚更多的内涵和期待。若不及时总结调整改进创新,不但会满足不了观众日趋增大的胃口,削减春晚品牌的影响力;还会挫伤广大中国人的感情,少了中国大家庭一起过年的感觉,和海外华侨思乡的心理依托;更重要的是将失去向全体中国人投资的大好平台(除了个别活动如国庆、奥运会等外,这是每年全体中国人心聚得最齐的一次),宣扬中华优秀文化,普及倡导什么、打击什么等。为此,对春晚的定位、内容和主题提出如下改进建议: 春晚的定位应体现中国人大家庭。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母亲虽大却有无数的儿女在外漂泊;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国两制仍不能让迷失的孩子回归;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十万万儿女都将叶落归根铭刻到骨子里。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唱出了所有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的心声。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道出了中国人对家的依恋。中国还没有强大到让所有儿女都归来的程度,故春晚成了所有中国人的期待和寄托,成了在外奔波的儿女们心灵的港湾。因此,春晚应该营造大家的气氛和氛围,如就出场的人员而言,不能总是少数国家级大腕明显为主,应有不同阶层和民族的代表,尤其是社会的主流人群,让各省(甚至各国)推荐节目和用英语等不同语言传播是可取的一种做法,作为一家之首的总书记出来说说家常话(不要念讲话稿)是应该做的,也是难得的机会(观看两会的人远没有这么多)。 春晚的内容应在时空上充分丰满。 春节是庆祝丰收分享胜利果实的欢乐日子,也是辞旧迎新增加友谊的纪念日子。节目内容在空间分布上要广并有代表性,欢乐节目要能让中国人听懂欢乐,也要能让世界人听懂欢乐,只靠个别长期脱离一线实践的明星(只能拿网上大家耳熟能详的段子抖包袱,毫无新鲜感),和来自个别地区(如铁岭)的文化艺术是不能胜任此要求的,至少每年要选择国内几个不同的地区和本年同中国有重要关系的外国代表;节目内容在时间跨度上要长并体现感恩和期望,既要回顾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伟绩增强信心,也要回顾影响人类进步世界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如蒸汽机、电等发明和地震、环境污染等灾难),更要展望未来的美好前景增加希望。只展示当年国内靠新闻宣传影响大的人和事是远不够的,很多能给人类发展带来重大影响的人和事,进行的时候往往是悄悄的,如在抵抗这场金融危机中有多少人在默默奉献,才使得中国度过难关并巍然屹立于世界,难道这其中没有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吗? 春晚的主题应以中国文化为主流。 春晚的主题应能反映中国特点和时代个性并能贯穿始终,没有比中国文化这个主题更合适的了。主题不变,反映主题的方式可多种多样,内容要有时代特征,每年晚会都要有改进和变化。就传统文化而言,道家和儒家文化是必不可少的,还有琴棋书画、唐诗宋词等等,而目前的现状是突出这些主题的节目几乎是空白,作为中华国萃的戏曲也越来越精简;就现代文化而言,为了大国崛起的目标,高呼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天安门楼前第一句话),倡导和谐社会(世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应重点渲染的,来自这个方面素材的节目应是首选,而不能总局限在低俗的家长里短上(如许多小品相声),走入靠低级甚至下流的言语才能取笑的误区;就时代文化而言,围绕当年在国内外发生的主要事件,歌颂美好的、鞭策丑陋的,如 09 年抵抗危机、落实三农政策、打击黑恶势力、整治城市交通等,而不能只赶时髦(烂用网络语言),或只做面上的(如发生在极少数人身上但有新闻价值)。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春晚是中国特有的,也是世界唯一和过节之最,让全世界最大的一个大家庭能一起过年,坚持办了二十几年,打造成让全国人民期待和举世瞩目的晚会。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伟大成就,我们一定要好好珍稀,与时俱进,共同努力,让参与的人更多,影响的范围更广,发挥的作用更大,使之成为中国人团聚欢乐、团结一致的大舞台,也是世界了解中国、中国影响世界的大舞台。
个人分类: 随笔|2800 次阅读|0 个评论
[拾旧]如何介绍一个经济学理论
estudy 2010-8-21 21:35
经济学的知识主要由一些经济学家的理论构成,学习经济学,到一定程度,主要地是学习前人的理论。在初级经济学的学习中,也会学习到一些经济学家的理论,例如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绝对优势理论(The Absolute Advantage Theory)、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比较优势理论(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那么,如何才能较好地把握一个经济学理论?首先要了解一个经济学理论的结构体系,也就是介绍一个经济学理论一般套路。 一般而言, 首先介绍理论提出的背景 ,主要是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主要经历和学术思想(派别)、学术著作、学术影响(地位)等。有必要的话,还会介绍一下当时所发生的有影响力的经济事件、政府的有关经济政策等。 其次介绍理论的内容 ,这是核心部分。一般经济学理论都有理论假设,即理论成立的前提条件,所以介绍理论的内容首先要交待理论的假设。有些理论的假设的很复杂,例如上文提到的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严格而言假设有10余个之多,都需要一一在理论的内容中交待清楚。当然,也有一些理论假设在理论的主要观点之后交待的,只要不违背逻辑,也是可行的。接下来就是理论的主要观点了。有的理论的观点是通过文字语言表述出来的,也有的理论的观点是通过数字语言表述出来的,有的还建立了经济学模型,这只是表达方式的差别。在表述观点的过程中,可能还需要建立一些概念、引进一些特殊的分析方法(如数学的分析方法)甚至其它学科的知识等,这些也应在主要观点表述之前或需要的时候介绍清楚。根据核心观点,可能还会派生出一些相关的学术观点,同时还会提出对于实践或政策的建议,这些都是理论的主要观点的内容。 最后是对理论的评价 。这是必要的一步,无论是对于古典的经济学理论还是当代的经济学理论都是必需的。评价通常包括理论的科学性、局限性(或者利、弊),对相关领域的经济理论和实践发挥的作用或产生的影响,有必要的话还会介绍一下理论继续发展的情况。 这就是介绍一个经济学理论大致套路,三部分:理论提出的背景、理论的内容、对理论的评价。了解了这个套路,有助于更全面的把握经济学理论,并更好地抓住理论重点。 2006年09月05日
个人分类: 研究方法|4963 次阅读|0 个评论
傻评外星人来信(五):形式与内容
热度 1 zlyang 2010-7-13 11:00
傻评外星人来信(五):形式与内容 《 蔣科學收到的所謂外星人寄來的三封信》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8195 里有: 人类通过过去习惯和训练形成的行为将你们带入死胡同。你们把问题委托给你们的代表,他们对公共利益的道德感在集团利益前消失。 他们经常在形式上争论,从来不关心内容 。 真傻的歪解 鲁白 老师的《如何在顶级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 .2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8595 里面说: 对一流杂志来说, 每一百篇文章投过来, 65 篇文章马上退回去,只由编辑来初审,不用送出去让专家评审 ,在 30 - 35% 的文章才拿去送审, 第二看是不是有普遍意义。有的文章也许对某一专业是重要,但不是大家感兴趣,一百人中只有 20 人感兴趣,不行。 看来 形式 比 内容 更有用, 看来 市场 比 深刻 更有用。 全能的编辑万岁!万万岁! 不过,编辑也有不走运的时候: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8595 鲁白 老师说: 罗马的教皇死后,都要升天堂。有个教皇死了,到天堂去了,看到住在他隔壁的有 Nature 的主编,他说主编怎么能住在这里,让我来看看,他发现主编的房子不错,装潢也比他的要好。他要打抱不平,就去找上帝,说我是教皇这样对我不公平, 上帝告诉他 ,你不要打抱不平了, 到我这边来的教皇少说也有 65 个, 但我还没有见过 科学杂志主编,他是第一个呢 ( 笑 ) 。 相关链接: 《傻评外星人来信(四): 6500 万外星人》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3408 《傻评外星人来信(三):人类大家庭》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3400 《傻评外星人来信(二):拜物主义》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3279 《傻评外星人来信(一):自然资源的耗尽》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3144 《外星人存在 是有可能的》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3134
个人分类: 外星人 资料|4494 次阅读|5 个评论
由讲课比赛引出的2个问题
phd9992000 2010-1-2 10:39
最近,学校开展了教师讲课比赛活动,主要针对青年教师。这对于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应当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偶已过不惑,不在青年之列,所以不参加,但想法还是有一点。 活动的具体过程是,参赛教师在上面讲,领导、名师和教学督导等在下面听,然后提出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当然最重要的是教学评价。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教学效果的好坏,应当由谁来评价? 当然应当是学生!考核教师教学效果,最准确的方法应当是学生问卷调查。学生固然也会因为个人喜好而出现结果偏差,但大多数的结果应当是可信的。有偏差的结果可以通过统计方法剔除-----例如把最好和最坏的结果去掉。而通过参赛的方法确定教学效果,这本身是有偏差的:评委不是学生,他们从自身的感觉来评价,不能够准确地代表学生的看法(是谓屁股决定脑袋,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6146 );参赛本身具有功利性,获奖对于职称晋升是有帮助的,所以参赛者会根据评委的喜好来选择参赛内容和授课方式,会有秀的成分在里面。所以,最准确的评价应当是原生态的讲课,由学生来评价一位教师的教学效果。偶也曾被听课,事先毫不知情,讲课时候才发现后面多了一些人。其实也没有什么,课该怎么讲还怎么讲。------这是考察教师教学效果的最好方式。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一名教师,可否一直抓住1门课讲下去? 窃认为,一直讲1门课,对提高讲课技巧是有帮助的,也因节省了备课时间而使得教师自己省事;但对于教师个人的素质提高是不利的:长期囿于一定的知识范围,不利于教师的知识视野的扩展,因此缺少后劲,不利于教师的科研长远发展。这个问题继续探讨下去,就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哪个重要?偶没有进过国外大学,不知道国外大学教师可否一直1门课讲下去;个人觉得内容更重要,讲授技巧是其次的。所以,教师应当不断更新讲课内容,包括讲授本研究领域内不同的课程,也包括同一门课程随时代发展的知识更新。----内容相当于老汤的质量,技巧相当于搅拌(见 大学教育与腌咸菜 )。据说西南联大时期,沈从文先生讲授写作,一口难懂的湘西话,并且声音不大,坐在后面就很难听清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大师。借用青岛大包师傅的话就是:包子有肉,不在褶上。不知诸君以为然否?
个人分类: 科教感悟|2834 次阅读|4 个评论
请教思维平台的概念
fanxiaoyingz 2009-12-20 14:25
请教思维平台的概念 思维是如何产生的,思维是靠什么得出结果的。我们对于这个问题是越来越清除了。 首先思维依赖内因和外因,所谓的内因就是某个思维者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决定于思维者的大脑的天然的结构和功能,这种结构和功能是与生俱来的,是天才的;而思维的力度来自于思维动力,思维的动力则有两个来源,一个来自天然,一个来自后天。来自天然的则是来自于大脑某个区域的特质性的兴奋性,是什么东西刺激了大脑区域然后产生兴奋性呢?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有以下因素:第一,神经性疾病,第二慢性脏器疾病,尤其是脾脏和心脏。我们发现五脏对于思维动力都有影响,首先肺脏发达的人是天然的诗人,脾脏发达的人是天然的工程师,心脏发达的人是天然的思想者,肾脏功能发达的人是天然的企业家,肝脏发达的人是天然的开拓者。他们分别擅长于抒情、设计、思维、理财和冒险。而为相应的思维提供能源是思维动力的根本来源。思维动力的后天来源主要来自于各种有效刺激,各种压力,各个情绪感情的变化,即所谓七情六欲。当然我们发现除过七情六欲之外,男人和女人都有其他的生物性本能,例如男人有保护妇女和幼儿的本能,也有努力当领头的本能;而女人有保护幼子的本能,也有创造美好气氛的本能。等等。本能、本性、七情六欲、压力、环境都是后天思维动力的来源。 思维是在人体内进行的一种综合性运动,在思维过程中要有思维主体,而人的五脏六腑提供动力,但是谁来提供思维对象呢?就是思维平台。 什么是思维平台?他有什么结构和功能。 思维平台就是已经形成在你自己的大脑和身体里的知识、经验体系,他决定了你思维的内容和方向,也直接影响了你思维的结果。 首先,思维平台是存在于思维者大脑中的东西,而不是来至于外来的东西。当然现代社会给思维者提供了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可以不断地提供思维和分析的外在对象,但是思维平台不是思维对象本身。应该说外在工具性的的知识为思维提供了思维平台的一部分,但是不是思维平台的全部。而外在的东西一般是思维对象。思维平台是一个存在于思维者大脑内部的,被本人完全理解消化,并且已经被思维者本人固化的知识和经验体系,他已经成为感官和大脑的综合体。 第二,思维平台中的东西是可以增加或者减少的。因为他是外来的知识和经验,所以可以通过体会、实验和学习不断地增加思维平台的宽广度。但是必须通过本人的分析、消化和融汇在本人大脑中,以便于随时调用。思维平台也是因为遗忘和放弃而减小。这是很显然的。 第三,思维平台是有层次有地基的,它有哲学基础,人生观基础,知识体系,方法体系,组织体系和经验体系等几个大的部分组成。每一个人的思维平台的侧重点不同,实际经验丰富的人的思维平台往往来自于客观现实,即经验,而他就对现实事情非常敏感,分析和直觉思维的结果很正确。但是有些人对于现实就很不敏感,最多的是大啃书本的知识分子。但是知识分子对于材料却比较敏感,尤其对于他本人专业的,原因就是他们的思维平台就是他们的专业知识组成的。 组成思维平台的知识是一个体系,首先要有相应的知识,生活和工作中,绝大多数思维实际就是对原来学过的知识的挑选和运用。所以,知识本身是很重要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大力发展教育的根本原因。但是知识本身只能使人有常规思维,这种建立在知识体系上的思维只能选择在思维者所掌握的知识内部进行,他对于创造性思维还是很不够的。创造性思维本身超越了思维者所掌握的现有知识的范围界限。所以,知识只能提供常规思维平台。 所以光有知识不行,还要有方法论,没有方法论所提供的方法,同样不能正常思维。这些方法包括世界观方法,唯物主义者总是企图从客观现实中寻找;唯心主义者总是企图从本人内心找答案;形而上学者总是机械的分辨是非,辩证法论者总是企图一分为二地看到反面和正面结果。方法还包括具体科学德具体方法,例如逻辑学,数学、推理、演绎、统计学、各种电脑软件、三维画图、辩证法、实验方法、科学学,计算计算法等等具体的方法科学。这些科学绝对对正确和深入思维有巨大的帮助作用,而且时时处处都可能用到。 组成思维平台的第三个内容就是各种感性认识。就是各种各样的经验。没有经验谈不上好的思维。没有经验的思维者本人只能钻进形式中,而看不到事物的本质,看不到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暴露的,哪些是潜藏的,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险的,哪些是当前的,哪些应当推后?他们对于现实缺乏敏感性,也不能从现实中思维,即不能从现实中提炼知识。可以说,中国的大多数知识分子都是犯的这种错误,他们的思维平台中没有这种东西。所以,中国的知识分子往往不能正确地理解现实,从而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他们不能当政治家,企业家,实干家。有经验的人,他们直接思维能力很强,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所锻炼的各种感觉器官很发达,而感觉器官直接参与了判断和思维部分过程,至少参与了信息的筛选过程所致。所以一个杰出的思想者绝对不可以没有现实经验。最好要培养出对现实的敏感性。 比如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有留学生都顶不住一个毛泽东。他们都清一色地犯了教条主义错误。书本上没有教授的,他们在现实中提炼不出来,这是最大的缺点。有人说毛泽东是半个知识分子,我深以为然,因为毛泽东就根本不是那种完全从书本里走出来的人,而是对书本和现实感知能力都比较强的人,他从现实中提炼知识的能力很少有人能够达到。他有很强的现实敏感性,而王明一伙对现实是麻木的,处在无感应状态。 第四,思维平台还依赖于技术的提高。有了好的实验技术,有了模拟系统,有了数学参数,思维就变成了模拟。思维过程就会简化和可以演绎的程度。所以,一个好的思维者必须精通数学,精通计算机软件。比如,马克思为什么那么伟大,就是因为他通过数学公式把资本主义的普遍范式演绎了一番。而定义和推理过程都离不开数学。现代社会已经进入自动化时代,借助电脑等工具进行判断决策、建立模型已经不是复杂的事情。 第五,要成为伟大的思维者必须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你如果相信上帝,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不可知的东西,可以想见你是不会有好的思维成果的,无论是专业上,还是其他。你如果不能建立良好的抽象思维模式,就不会有好的思维结果。你如果因为思维而自暴自弃,悲观厌世,飞扬跋扈,骄傲自满,武断专横都不会有好的思维结果。 第六,思维应该有良好的组织体系。一个人想从事哪一方面的工作,从事哪一方面的思维,首先应该有一个好的思维平台,这个平台中个人经验的权重,知识的权重,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能力的权重,知识中基础知识的权重,具体学科的权重都应该有一个良好的预测和准备。这些知识能力的权重就构成了思维平台的良好体系。如果缺少一类,那么就注定思维结果是不健全,甚至错误的。这是现代教育的主要课题,尤其是个性化培养的主要课题。 第七,思维平台应该有一个独特的思维习惯,或者说思维辅助工具。有的人在用钢笔铅笔书写的时候才会思维流畅,电脑应用习惯的人在敲打键盘时会思维流畅。毛主席会在写毛笔字的时候思维流畅,也会在大会上讲话的时候投入角色,思维流畅,他的许多著作是在讲演的时候形成的,很了不起。有的人在深更半夜以后会思维流畅,许多小说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作。而李白在喝酒以后会诗兴大发,写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好诗歌。而教师在拿上教鞭以后会思维流畅,画家在拿起画笔以后会思路清晰,爱因斯坦会因为拉小提琴而陷入沉思等等。所以,培养个人爱好绝对不是业余那么简单。 任何人的思维都是在思维平台上进行的,不会超出思维平台的范围。但是思维结果可以独立于思维平台而存在。所以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可以从他的思维平台上预测出来,但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失败之处也可以从他的思维平台上找出原因。 当然,思维成就的大小本身不完全决定于思维平台的大小,与思维的力度,天赋和机遇等都有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和研究中存在大量思维平台不好而导致的遗憾事件。 例如,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有天然的政治敏感性,但是她是个一字不识的文盲。她对许多事情的分析很独到,待人处事在她的小圈子里很有影响,许多做法也很正确,有远见,比我强。但是我后来发现她的许多观点是错误的,处理事情不够长远、准确、到位等,因此家里许多事情没有做好。我分析认为就是她的思维平台很狭窄的缘故。她的知识来之两个方面:一个是别人口头教的,她看的戏曲,电影,老人的言传,党国家生产队的教导,还有传统的知识;另一个就是她的实践。这构成了她的思维平台。她的思维平台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是有知识和世界观缺陷的。所以尽管她可能是个处理凡俗事务的天才,也不可能成为正确伟大的化身。 再比如,毛主席。在毛主席的思维平台中缺乏数学的精密。所以,在建国以后,尽管他不住地讲辩证法,还是心里比较混乱,不知道经济的根本应该如何抓。可能他想的很全面,但是想的不够精密。有人认为他不懂经济学,我不这样看,我认为他很懂得经济学的本质,但是不能精密地组合经济成分。 我们的大学教授中,甚至什么博导、硕导中,思维平台不健全的大有人在。有的教授仅仅是教师出身,对于方法论一点也不懂,他们带硕士就很吃力。不会指导学生,不会设计实验,不会为学生分析数据,不会给学生指出错误,不知道研究步骤和目标等等。我见过好几个。有的连知识体系都有缺陷。这在大学教授中很普遍。 三国的时候,诸葛亮有千条计谋,但是司马懿只有老注意。最后谁胜利了,谁失败了?司马懿不但气死了诸葛亮,而且夺了曹操重孙子的皇位。这个就是司马懿的思维平台比诸葛亮宽大带来的好处。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思维本身应该分为四个部分: 1 ,思维结构,包括大脑和周围神经。 2 ,思维动力, 3 ,思维平台, 4 ,思维对象。 我们思维科学是教育学的基础。所以这里所说的思维平台的概念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理论问题,而是涉及教育改革,人才培养的大问题。我们的教育给与孩子们的知识思维平台的一部分。学生们必须在实践中,在感性认识中有巨大的培养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个人分类: 教育与思维|27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变薄的高中物理教材与并未见轻的学生负担
boxcar 2009-10-13 23:19
从上研究生开始这十几年里,每次放假回家,我这个学物理的经常总要被老爸安排帮人补补课(义务劳动),先是给爸爸的同事孩子,后来等我姐姐们的孩子上了初中和高中,就又开始给他们补课了。于是,我在不经意间有机会感受了20年来高中物理教材的演变过程,看着物理教材的的页数变得越来越少,字越来越大,形式越来越花哨,而内容却越来越少、越来越浅薄......如上的种种变化,给我这个物理教授增添了许多困惑。 如果说字越来越大还好理解,是为了给近似眼比例日益上升(我外甥班里面已经戴上了近视眼镜的显性近视眼学生已高达90%)的高中生们无障碍阅读创制更好的条件,是一个纯人性化的考量。形式花哨为了丰富内容、美观表象并吸引读者注意力也是说得过去的,从另一个角度讲,开幅变大后页数变少倒也比较正常。让我最无法理解和接受的是越来越少的有效内容,我所说的有效内容专指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这些已经明显缩水的知识贯彻在教材中的似乎又更浅显了,尽管目前教材里面有关的背景资料、扩展知识等还是很丰富的(这方面确实有明显改进),但似乎弥补不了内容严重缩水造成的问题。 我是20年前高中毕业的,那时候全国通用的高中物理教材有两种版本,即适用于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的甲种本和适用于技术学校和职业高中的乙种本,前者学生毕业后的目标是报考上一级院校(大学或大专),后者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走上工作岗位,成为技术工人等,因为适用范围定位清楚明白,所以教材内容也很有针对性,使用效果应该说也还不错。后来,当某年春节我去拜会我的高中物理老师(他曾经是上世纪80年代我们地区最年轻的物理特级教师,后来曾获得过何梁何利教育奖)时,听他说过物理教材已经进行了改革,内容有所减少,但为了应对高考,各高中仍然沿用甲种本进行授课,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我前面说的教材的变化已经开始出现了。 到了最近几年,教材变化更明显了,典型的变化是我这次春节回家,在给我正上高一的外甥补课时,惊奇地发现章节居然也开始缩水了,《动量》这一章果真不见了。其实我在上个学期曾听一个老师说过此变化,当时我们这些教《大学物理》课的老师叫苦不迭动量这么重要的概念都不讲了,让学生上大学后如何能和大学物理课程衔接好?我不知道如今负责编写中学物理大纲和教材的专家到底是咋想的,莫非他们真的以为砍掉一章内容就真的能减轻学生肩头书包的重量和书桌里面的参考书、练习册和卷子的厚度?实际上,这些年由于比较严格的小学入学年龄要求、小学初中9年制,上到高中的学生的年龄普遍为16岁左右(在20年前我考入大学的时候,像我这样17岁上大学的占将近一半呢),接受知识的能力没有问题,而现在比以往任何年代都完善的教学条件和信息途径已经可以很方便地帮学生掌握比以往更多的科学知识,所以在教学内容上适当地增加深度和广度都已经具备了很好的主观客观条件,此时教学内容的不增反减、不深反浅的改革实在让人困惑。 学生的负担并不是简单地取决于教材内容,而在更大程度上是由考试方式以及教师和学校的教学安排决定的。我在20年前读高中的时候,高考的录取比例大约为1/4,却远没有我外甥、外甥女他们现在读高中这样辛苦,每天回到家接近21点。我们那时候一周上6天学,每天晚上的晚自习(有时也上课)只到18:30左右。周日是休息日,除了竞赛小组偶尔有课程安排外,学生是自由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看自己想看的书或者玩,虽然我们那位格外负责任的班主任老师偶尔会亲自骑自行车巡视本市的各体育场,把跑去踢球的同学赶回家,但这种现象几乎是绝无仅有的。所以从表观的角度看,现在学生的负担更重了。其实如果对比一下以前和现在的区别,这种所谓负担是如何变得越来越重的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的: (1)教师的教学工作重点,以前课堂教学是受到师生绝对重视的,而现在据说假期补课更受重视,假期补课会把下学期的课先讲一遍,这样不参加假期补课的学生别想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这样平时自然也别想有自信了。一个知识点要在半年之内至少学2遍,不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行么?虽然这种补课很容易把知识学夹生,但好像老师和家长居然长期乐此不疲,他们给这种违规抢跑的做法喊出了一句响亮的口号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我咋看咋象是仅仅赢在了起跑线上。 (2)学生的素质,以前上高中准备考大学的学生素质总体上讲应该是相当不错的,因为面对着是所谓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现如今虽然高考还在,但录取比例和报考人数显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录取人数是20年前的10倍,报名人数自然也是以前的数倍,这种情况下参加高考学生的平均素质有所下降是可以理解的。而目前弥补学生素质的下降的办法仍然是通过反复重复地磨豆腐灌输知识和标准答案,这样给能力较差的学生带来负担当然不轻,而在他们的追赶下,前面的学生轻松得了么? (3)复习资料与练习题,在恢复高考的头10多年里,虽然也有许多可以使用的学习资料,但远没有现在这般铺天盖地,所以以前的老师和同学有时间对少数的题目细心咀嚼,这样容易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现在师生皆深陷的题海之中,负担自然都不轻,此时是否还有余力去深入剖析就难说了。 (4)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前没有现在这么多好玩的东西(手机、电脑、宠物等),所以学习本身除了获取知识、提升能力以外也是可以藉以打发时间的(至少我本人是这样),相比之下,现在的学生受到的外在环境影响可能更多。 显然,根据我对高中生负担的分析,单单考虑通过减少知识点和书本内容来帮学生减负似乎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顺便说一下,在大学修改本科生培养方案时也在纷纷图谋砍掉一些《大学物理》的学时和教学内容,如此下去,广大理工科学生的基础能否打牢可是很让我们忧心了。 本文的原文 对高中物理教材的困惑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339520100bwyz.html )最早发表在我的新浪博客上,略作修改后发在我的科学网博客上。
个人分类: 教育|8715 次阅读|8 个评论
科学网的博客应该写什么
wido 2009-4-20 22:38
在狂看了很多科学网的博客文章之后,忽然对写什么博客有点感悟,于是写下来。 对博客具体写什么我是没资格讲话的,因为我还是菜鸟;但是我们起码应该有大方向的统一,不然每个人随便几句凑成一篇文章,顶多能提高点点击率和关注度而已;这不是论坛,一篇博客起码得有基本的贯穿全文的思路。 我认为一篇博客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带有一定的有用信息。这是对博客内容的起码要求,不要碎碎念,不要无病呻吟;上马能饮匈奴血,下马能谈风月的学者的博客一定会受到欢迎的。有人说,将一个人的隐私和一个人分享,那是知己;和一群人分享,那是博客;和全国人民分享,就是艺术人生了。我们想要的不是你的隐私,所以请写有用的信息。 2. 客观最好,主观也行,但是不应该互相攻击。来这里写文章的都不痞子,大家是为了传播思想和交流思想而来,包容会有更好的效果。 3. 务实不务虚。不得不承认,一个比较雷人的题目往往能吸引人的眼球,这只是为了提高点击率所用的一些花招而已,但是往往会给读者造成名不副实的错觉,我想在这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务实一点可能会更好。 4. 应该有一定的文章长度。这个条件不是必须的,但是一定的长度起码能让你将想说的话说清楚。 这是我能想到的几点关于博客写什么的建议,一家之见,欢迎补充。
个人分类: 和科研有染|4714 次阅读|3 个评论
终于开始了 (转载)
nanoworm 2009-3-31 13:59
科学网博客注册了一年多了,但是如何开始一直也没有头绪,什么内容比较好了,能够形成自己的博客呢?本来已经有了图片的地方和心境的Blog,为啥还要在科学网上呢?后来想想,内容还是有很多差别吧? 今后将准备进行科学名义来影像作为自己博客的内容吧,有感而发,同时进行对科学影像谈谈自己的一些经验吧。 今天看了一个Googleearth特别介绍的内容(月光博客)与各位老师朋友共勉:(http://www.williamlong.info/archives/1749.html): 以前我曾经翻译过很多国外关于博客的写作技巧的文章,那些经验和技巧大多都是技术性的,类似一个博客教程,比较易于操作。当一个博客拥有较多读者的时候,应该考虑一下写作的高级技巧,讲求更高层次的写作经验。高级的博客技巧到底是什么呢?我不想照搬西方的那些理论,我想有一点自己的思考,就是按照东方的哲学思想来指导博客写作。前一阵我读过一本书,从中悟出了一些道理和启示,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下。   写博客和做人是一个道理,讲究德才兼备,不仅仅要有“才”,更重要的是“德”,以德为先。一个人可能很有才华,但如果缺少德行,依旧难以成为一个好博客,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德行的博客呢,下面是我悟出来的一些道理。   1、利他   东方哲学“仁道”的本质是关爱他人,推崇“亲和力”,反对利己主义。对于博客而言,多为自己的读者着想,帮助读者解决问题,传输给读者有用的资讯和技巧,个性化地写作,必要的时候要放弃一些个人利益,这就是博客的利他主义。举个例子,例如全文RSSFeed输出问题,虽然全文RSS输出有可能会被一些第三方聚合网站利用,损害博客作者的利益,但为了自己读者更加方便的阅读文章,博客就必须坚持全文RSS输出,哪怕有各种牺牲和损失也在所不惜,你对读者好,关心读者,读者自然会关心你,这就是所谓的“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2、寡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有的人想出名,有的人想发财,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欲望都去追求。有些时候欲望还很可怕,一些人经不起诱惑往往在冲动之下做一些不理智的事情,因此应该有意识的不让自己产生欲望。西方有一些博客(例如JohnChow)专门介绍怎么通过博客赚钱,这在西方是一个好主意,但在东方却未必,因为宣传写博客发财出名这种思想,会引发他人的一些不可能实现的欲望,如果过分痴迷和执着,往往还会害了别人。如果写作较少功利性,那可以让博主更多考虑长远目标,获取一些更好的甚至是意想不到的利益。   3、无为   无为的意思是说,做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无为的地方应该无为,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以道家的话来说,一个人有为还是无为的标准是“自然”。对于博客写作来说,博客的作者内容就是一个选择,博客作者应该写自己擅长或喜欢的内容,不应该为了追求流量而写一些偏离自己博客主题的内容,对于“博客话题广告”或者各类“软文”,尽量不要写,虽然会损失一些金钱或者流量,但这是值得的,只有做到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人和   注重“以和为贵”是儒家崇尚的一种德行,对于人际关系乃至团队自身你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人与人之间完全沟通和理解是不太可能的,“和”做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原则,遵循了“和而不同”和“和而不流”这两个原理,包容不同的声音,和谐相处而又不盲从。对于博客而言,如果和其他博客发生矛盾和冲突,既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也要包容对方的意见,做到“以和为贵”,努力平息相互之间的争论,而不应该写文章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攻击他人固然爽快,但为此丧失了德行可谓因小失大。   5、中庸   中庸以“过犹不及”为核心,做人处事追求适量、守度、得当,既不过头,也无不及,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写博客也是一样,不要写一些哗众取宠、耸人听闻的文章来吸引别人的眼球,更不要四处炫耀自己的成果,例如流量有多大,收入有多高等等,正确的做法是要坚持中庸之道,追求从容不迫、进退自如的人生境界。   6、不争   所谓“不争”,不是放弃一切,而是要以不争反立于不败之地。正因为你不争,所以天下才没有人能和你争,这才是竞争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竞争大智慧。博客写作过程中,难免会和他人发生矛盾甚至冲突,有时还可能会遇到他人的诽谤污蔑和人身攻击,遇到这种冲突,不必回应、也不必解释,“宠辱不惊,褒贬由人”,那些因得宠而惊喜,因失宠而惊恐,全是名利之心在作怪。只有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   7、虚心   “虚其心”指的是善于放下心事,整天心事重重不可能心想事成。虚心还是一种德行,体现为一种容人的度量,包容那些对你有成见的人、包容那些诽谤攻击你的人,尽管某些博客作者曾经攻击或污蔑过你,你却可以宽容和原谅对方。你的心量越大,你容人的空间越大,你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也就越大。   总之,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博客写作的智慧也是如此,我们不可能把这里面的所有智慧一一穷尽,比起当今互联网那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而言,这种东方的哲学智慧更能让中国博客作者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如果一个博客作者真能达到德才兼备这种水准,那么成功之路就离他不远了。
个人分类: 困顿|3249 次阅读|0 个评论
《非线性动力学》绪论
热度 2 Mech 2009-3-1 14:48
0.1 动态系统 狭义而言,动态系统为依据力学原理所建立的描述机械或结构系统运动的微分方程组。一般地,状态随时间变化的工程、物理、生物、社会等系统也都可以称为 动态系统 (dynamical system) ,简称 系统 (system) 。 状态 (state) 和 时间 (time) 是构成动态系统的两个要素。动态系统由演化规律和初始条件时间描述。 演化规律 (evolution law) 是系统状态与系统先前状态的依赖关系。 初始条件 (initial condition) 是起始时刻的系统状态。 动态系统可分为确定性和随机性两类。 确定性系统 (deterministic system) 的特性可用时间的确定性函数给出。 随机性系统 (stochastic system) 的特性不能用时间的确定性函数给出,只具有统计规律性。随机性系统一般含有随机性的初始条件、随机性的参数变化或随机性的外部激励,也可以更明确地称为 外在随机性系统 (externally stochastic system) 。 动态系统又可分为有限维和无穷维两类。 有限维系统 (finite-dimensional system) 的状态可以用有限个参数表示。例如,由彼此分离的有限个质量元件、弹簧和阻尼器构成的有限自由度力学系统。 无穷维系统 (infinite-dimensional system) 的状态必须用无穷多个参数表示。例如,由弦、杆、梁、板、壳等具有分布质量的可变形元件构成的无穷多自由度力学系统。 动态系统还可分为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两类。 连续时间系统 (continuous-tims system) 的时间是连续变化的,即时间在实数轴或其中某个区间上取值。 离散时间系统 (discrete-time system) 的时间是不连续变化的,即时间在整数集合或其中某个子集上取值。为在不会引起混淆时可分别简称为 连续系统 (continuous system) 和 离散系统 (discrete system) 。 系统状态随时间变化过程称为 运动 (motion) ,也称为 动力学行为 (dynamical behavior) ,甚至可简称为 动力学 (dynamics) 。只在运动起始后较短的时间中发生的运动称为 暂态运动 (transient motion) 。在充分长时间中进行的运动称为 稳态运动 (steady motion) 。稳态运动也可能以暂态运动开始,暂态运动之后的运动称为 渐近行为 (asymptotic behavior) ,或 长期行为 (long-time behavior) 。对于确定性系统而言,通常人们认为除静止不发生变化外的有限渐近行为只有周期运动和准周期运动。然而研究发现也存在非周期运动。 0.2 非线性系统及其性质 非线性系统 (nonlinear system) 是指系统状态的变化以一种复杂的方式依赖于系统先前的状态。这里所谓复杂的方式是除成比例、相差常量及其这两者组合之外任何其它方式。非线性动力学系统通常用非线性微分方程组或非线性差分方程组描述。不是非线性系统的系统称为 线性系统 (linear system) 。线性系统状态的变化与该系统先前的状态成比例、相差常量或是两者的组合。 与线性系统的特殊情形相比,非线性学系统具有若干更为复杂的性质。首先,线性系统研究中经常采用的叠加原理对非线性系统不适用,即非线性系统两个运动叠加的结果一般不是该系统的运动。其次,非线性系统运动的周期不像线性系统那样仅由系统特性确定,一般还与初始条件有关。第三,非线性系统可能具有多个平衡位置和稳态运动,系统的动力学行为既取决于这些平衡位置和稳态运动的稳定性,也与初始条件有关。第四,对工程中的非线性机械、结构和机电系统,系统的响应与激励频率存在复杂的依赖关系,而线性系统响应与激励的频率是相同的。最后,线性系统仅存在周期运动和准周期运动两种有限运动,非线性系统存在混沌等复杂运动现象。 0.3 非线性动力学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对非线性现象的研究需要多个学科的交叉。纯粹和应用数学理论如动态系统理论、奇异性理论、摄动理论等,理论和实验力学概念和方法如工程现象的力学建模、应用力学规律解释动力学行为、固体和流体系统实验研究等,以及电子计算机的数值和符号运算,均为分析非线性问题的重要工具。在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形成了非线性动力学这一新的分支学科。 非线性动力学 (nonlinear dynamics) 研究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各类运动状态的定性和定量变化规律,尤其是系统的长时间演化行为中的复杂性。对有限维系统而言,其主要内容包括混沌、分岔和分形。混沌是一种由确定性动力学系统产生对于初值极为敏感而具有内在随机性和长期预测不可能性的往复非周期运动。分岔是指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定性行为随着系统参数的改变而发生质的变化。分形是没有特征尺度而又具有自相似性的几何结构,用于描述破碎、不规则的复杂几何形体。 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包括实验和理论两方面。实验研究分为实验室实验和数值实验两种,对于某些工程问题还需要进行现场实验。实验工作是理论结果的先导、补充和验证。理论研究可揭示非线性系统的基本性质和解释大量的具体现象,主要方法包括数学抽象、解析方法和拓扑方法。数学抽象不直接研究真正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而是研究人为构建的数学结构,它具有某些类似于真实非线性系统的性质但结构上比较简单。具体的非线性系统的一些性质往往很难发现,除非已经知道发现这种性质的可能性,一般的数学抽象正可以揭示这种可能性。解析方法是种定量方法。非线性系统的精确解析解通常涉及非初等函数 ( 如椭圆函数 ) 的引入和研究,但能够得到精确解的非线性系统极为有限。更常用的是谐波平衡法、摄动法、平均法、渐近法和多尺度法等近似解析方法。拓扑方法是种定性方法,从几何观点描述系统的动力学行为。解析方法和拓扑方法可以互相补充,拓扑方法可以得到动力学系统大范围的结果,定量方法可以对一个确定的小范围给出定量结果。 混沌等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在混沌现象广为人知以前,对自然界的描述分成随机性和确定性截然不同的两类,确定性系统具有决定论的性质。混沌研究的兴起促使人们重视有限性的问题,即随机检验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和频率中进行,真实物理量的精度都是有限的。随着对确定性混沌理解的深入,机遇、因果、决定论等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概念和范畴需要重新认识。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导致了一种新的实验方式,数值实验的产生和广泛应用。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也促进了数学、物理、力学中相关学科的发展。随着研究的深入,非线性动力学也日益在工程技术、生物医学和社会科学中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非线性动力学在近 20 年来不论从深度到广度都以空前的速度发展,成为当前非常活跃的力学分支。同时它与其它科学和工程中的非线性研究紧密联系,构成非线性科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前沿领域。 0.4 非线性动力学发展简史 人们对非线性问题的认识至少可以上溯到 1673 年 C. Huygens 对摆的研究,他观察到单摆大幅摆动对等时性的偏离以及两只频率接近时钟的同步化两类非线性现象。 1687 年 I. Newton 发表的运动定律表明动力学问题本质上是非线性的。但直到本世纪 30 年代才有非线性力学这一名称,内容是经典的非线性振动理论。而非线性动力学这个名称在 70 年代中后期才逐渐使用,以概括对混沌、分岔等问题的研究。 上世纪末 H. Poincare 的工作为非线性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Poincare 开创了动力学问题研究的一个全新方向:定性理论。在 1881 年至 1886 年的一系列论文中,他讨论了二阶系统奇点的分类,引入了极限环概念并建立了极限环的存在判据,定义了奇点和极限环的指数。在此之前的 1879 年,他建立了分岔研究中其重要作用的范式理论的雏形。 1885 年他研究了分岔问题。 1890 年他证明了不可积系统的存在。 1892 年他论证了摄动法的合理性,为促进了非线性系统近似解析方法的研究。 1894 年他发现了伴随横截同宿点产生的复杂运动现象。 1905 年他明确地阐明了对初值敏感依赖而导致的不可预测性。 本世纪 20 年代以来对非线性系统与线性系统的本质差别已有所认识。 1918 年 G. Duffing 和 1926 年 B. van der Pol 对典型非线性振动系统的研究揭示了次谐振动、自激振动等非线性系统的特性。 1929 年 A. A. Andronov 将 Poincare 的极限环概念与自激振动建立了联系,他随后对平面系统的定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三、四十年代, N. M. Krylov 、 N. N. Bogoliubov 和 Y . A. Mitropolskii 等发展了非线性系统近似解析方法。 对混沌现象的广泛研究促使非线性动力学迅速发展。就不可预测性的物理概念而言, 1955 年 M. Born 和 1964 年 L. Brillouin 分别阐发 Poincare 的思想而指出经典动力学系统中存在产生于不稳定性的不确定性。就非周期性的数学描述而言, 1921 年 H. M. Morse 引进了符号动力学方法, 1963 年 S. Smale 构造了马蹄映射。近可积保守系统的非周期性运动产生机制由 A. N. Kolmogorov 在 1954 年所揭示,他的结论后来由 V . I. Arnol'd 和 J. Moser 严格证明而称为 KAM 定理。计算机的发展为混沌研究提供新的手段。一系列重要的数值结果验证了混沌的存在,包括 1963 年 E. N. Lorenz 的简化热对流模型、 1964 年 M . Henon 和 C. Heiles 的 2 自由度保守系统模型、 1973 年上田和林千博的受迫非线性振动模型以及 1976 年 Henon 的存在奇怪吸引子的 2 维映射模型。奇怪吸引子的概念是 1971 年 D. Ruelle 和 F. Takens 提出的。 1975 年李天岩和 J. A. Yorke 尝试对区间映射给出混沌的数学定义。 1976 年 R. M. May 对 1 维映射中复杂动力学行为的研究使得混沌受到普遍关注。 70 年代后期,混沌与分岔和分形相交融,使得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工作更加深入和广泛。 本世纪 70 年代原来独立发展的分岔理论汇入非线性动力学主流之中。分岔现象的发现可以上溯到 1729 年 P. Musschenbrock 对压杆失稳实验的观察, 1744 年 L. Euler 从挠曲线角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固体力学中将这类分岔称为屈曲。 1877 年 Lord Rayliegh 开始发展分岔的数学理论,并在 1883 年利用系统参数的分岔成功地解释了 1831 年 M. Faraday 和 1868 年 Matthiessen 关于振动流体实验的不同结果。 1883 年 O. Reynolds 发现在临界数时层流转变为湍流的现象,这种运动分岔在流体力学中称为转捩。 1885 年 Poincare 的工作标志分岔理论的创立。 1938 年 Andronov 和 L. S. Pontryagin 建立了分岔和动态系统结构稳定性的关系。作为数学分支,分岔理论在 60 年代已基本形成。 1972 年 R. Thom 宣传的突变理论曾使得分岔理论中的奇异性方法受到广泛注意。 1971 年 Rulle 和 Takens 提出环面分岔进入混沌,到 1982 年这种进入混沌的途径基本清楚。 1978 年 F. J. Feigenbaum 所发现倍周期分岔进入混沌途径普适规律受到广泛注意。 1980 年 Y. Pomeou 和 P. Manneville 发现了伴随鞍结分岔的阵发性进入混沌的途径。这些工作建立了分岔和混沌的联系。 本世纪 70 年代开创的分形几何对非线性动力学的发展和普及起了重要作用。 1880 年 Poincare 和 F. Klein 关于自反演的工作已涉及分形的若干方面。 1875 年 H. J. S. Smith 构造的集合 ( 由于 G. Cantor1883 年的工作而习惯上称为 Cantor 集合 ) 和 1904 年 H. von Koch 设计的曲线是分形的典型例子。 1918 年 F. Hausdorff 定义了维数,它不必局限为整数。本世纪 20 年代, P.Fatou 和 G. Julia 通过对复变映射的研究对揭示分形现象作出重要贡献。 1975 年 B. B. Mandelbrot 开创了分形几何以处理具有自相似性和无标度性的破碎几何形体, 80 年代以后引起公众对非线性现象尤其是分形的极大热情。 80 年代初分形被用以刻划奇怪吸引子。 80 年代中、后期分形被用以描述多吸引子系统吸引盆的边界。 0.5 非线性动力学的工程应用 工程系统中广泛存在着非线性因素,如电场力、磁场力、万有引力等 非线性力 (nonlinear force) ,法向加速度、哥氏加速度等 运动学非线性 (kinematics nonlinearity) ,非线性本构关系等 材料非线性 (material nonlinearity) 和弹性大变形等 几何非线性 (geometric nonlinearity) 。因此工程实际中的问题大多应该模型化为非线性系统。传统上采用线性化或等效线性化将非线性系统处理成线性系统,但仅限于一定的范围。当非线性因素较强时,用线性理论得出的结果不仅误差过大,而且无法对一些实际现象作出解释。早在 1940 年,现代力学的开创者 Th. von Karman 就发表了综述文章《工程师们和非线性问题打交道》,在总结当时力学各分支学科非线性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强调非线性问题在工程中的重要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结构日益大型化、高速化和复杂化,使得非线性效应必须加以考虑。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以及动态测试和在线数据处理技术的进步也使工程中的非线性问题的研究成为可能。 非线性动力学在工程问题的研究中也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非线性动力学在工程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非线性动力学表明简单的数学模型可能产生复杂的动力学行为,因而可应用于时间序列的非线性建模和预测以及控制。非线性动力学揭示了不规则的噪声信号可能产生于低阶的确定性非线性系统,从而为噪声的抑制提供了新的思路。非线性动力学对于系统全局和长期性态的分析结果,可用于数值仿真结果可靠性的研究。非线性动力学还为实验研究提供了新的概念和方法,在传统的频谱分析之外可以测量确定识别混沌运动的一些特征数值。 工程中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千差万别,然而解决的途径往往具有共同性。其共同的前提是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建模,从已知的原理、定律和定理出发,通过机理分析发现工程问题的内在动力学规律,推导出相关参数的解析关系。另一类是实验建模,直接从工程系统运行和试验数据辨识出所涉及参数的关系。在工程系统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可以对系统进行分析、仿真、优化和控制。非线性动力学作为一门力学的分支学科,重点讨论系统模型的分析,但对系统的实验建模也略有涉及。
个人分类: 著述前言|14144 次阅读|2 个评论
无题
zilu85 2008-12-6 04:15
写博克,先要写标题,否则内容写不进去,至少我在MSN上的博克是这样。写这一篇的题目时候,颇有一番踌躇,因为就是想对科学网的博克标题发表点看法。 简单地说吧! 经常是这样,看着标题很热闹,很刺激(比如???)、很深刻(比如???),可是打开一看,恕我直言,不过三行,就看到底了。说白了,就是选题很好,论述不深入。你咋的也应该一层层的推进,推理、演绎、反思一番,至少也弄出两层意思来呀?往往是把想法挂上去,反倒是访问的客人,留言更深刻。不能让我掩卷沉思,也应该让俺哑然或莞尔一笑才好啊。 就这个问题,我深入一个层次来说: 以科学网为鉴,是不是我们中国的科学工作者们已经习惯这样了呢?没有了十年磨一剑的耐心,有的就是吸引眼球的渴望?或者,科学网本身就是新闻网或者娱乐网,不应该故作深沉? 倘此风劲吹起来,不如,改名叫做科学家的八卦娱乐网。
个人分类: 休闲|3405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7: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