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管理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历史上最强救市出台股民应该感谢本届政府
热度 4 gaoshannankai 2015-7-4 22:40
我再谈谈股市后面怎么走 切勿指导操作,仅供大家批评指正。 http://www.sciencenets.com/home.php?mod=spaceuid=272do=blogquickforward=1id=6357
988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转载】周小平访谈“妙语”
热度 2 yurongming 2014-12-13 22:48
文革的先兆?   :当前网上争论比较多,很对对政府一边倒的言论,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政府应如何积极化解?普通网民应该如何看待?   【周小平】:前两天有一个研讨会,社科院王国庆老师有本书叫《积木时代》,他讲到差不多一百年前的美国,有点像今天中国这个时候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所谓的舆论都是导向民间的,都是怒骂政府的,美国政府说什么都挨骂,他们经历过这种时候。同时还有一个国家也经历过这种时候,那就是法国。这两个国家最后走向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命运,法国最后政府一直被骂,直到被骂垮。但是美国扛过了这个时期,彻底扭转了这个形势,从此走向了繁荣富强。到罗斯福以后,美国是强硬的政府主张,他上台以后,他的风格非常强硬,可能有点像毛主席的风格,就进行了彻底的扭转,只要你是反对我的,通过了一个法案叫做《并购法案》,他让美联储,就是控制美国的国企的那些人,他也不叫国企,但是是美国央行控股的企业,去收购媒体,把里面的管理层和里面的主编、记者这些人全部换成政府的人,这是第一。第二是树立一个正面偶像,就是所有认识到美国未来有好处的,有积极进步的这些人,他让他们取代了公职的地位,给社会正能量。第三是十恶不赦还要骂政府的,根据国家安全法案逮捕,终身监禁。经过这三把火之后,美国舆论20年时间出现了彻底的颠覆,大家都觉得美国人好,只要战胜了欧洲,我们美国人就是文明的灯塔,美国政府治理这个东西花了20年,用了三种方式,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好莱坞也好,美国的编剧联合会也好,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由央行组织,我们现在叫做崇洋媚外,他们叫崇英媚法,把这些人从各界全部清理出去,培养了一批自己人,终于熬过了这个难关。像美国那样,把法制、宪政、规矩建立的更完善,这是我们这代人所面临的抉择,真是生死抉择。
个人分类: 其他|1162 次阅读|6 个评论
院士劝退,想说爱你不容易
热度 2 roman 2013-3-12 12:17
最近 风闻工程院正在劝退烟草院士,而后者显然并不买账。于是乎,一个要劝退,一个不愿退,似有长期对峙之意。而在眼巴前的中国国情里,即使是你家的房子被人盯上了,都可以一夜之间被拆得一干二净。为何恰恰这次,管理层也有了“权力必须放在法律的笼子里”的无可奈何呢?是民主的概念渐入人心? 纵然工程院的潘云鹤常务副院长再怎么无可奈何,烟草院士这朵花儿显然也不会那么容易自我凋谢。这是当前的现实,你要劝退别人,别说是院士,就是让小学生退学,是不是也要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姑娘小伙谈恋爱,都还要给个爱我或者恨我的理由,更何况堂堂科学之殿堂。 你要让大家觉得你劝退合理,是不是也要给大众一个交代? 显然,烟草的毒害不是理由。因为姑且不论烟草专卖的牌子是不是光明正大地供在最显眼的地方,光是满大街到处可见的烟屁股就很能说明问题。烟草之患,胜于虎兕,不去努力建立约束虎兕的柙,为何? 我只能说工程院如果有性别的话,也只能是个始乱终弃的登徒子。当初的评选,一切都似乎那么井井有条,绝无半点弄虚作假之嫌,权利也貌似困在法律的笼子里。那好,我们承认那是一场轰轰烈烈的伟大爱情,情深意切,大有矢志不渝之势。为何现如今,突然要半路休妻?而且还要对方自己提出来解除婚约。除了虚伪,我看不出其他,与责任心更是一毛钱的边也挨不上。 爱,需要理由;不爱,显然不需要理由--工程院 不爱,也请给我理由--烟草院士
2295 次阅读|3 个评论
卖北大,还是卖猪肉
热度 2 ljxm 2013-1-30 13:07
“近 日,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生陈生领衔的“大学生猪肉倌”正式在上海12个菜市场亮相,经营猪肉生意。50余名大学毕业生被分配到了各大菜场的柜台,成为猪肉一线销售员工,被市民戏称为“大学生猪肉倌”。据悉,由于员工中大学毕业生占了一半多,学习能力强、素质好,使得壹号土猪发展很快,在珠三角的专柜已经超过500个。同时,一线“猪肉倌”的月收入也达到3000元以上,管理层更有10万元以上年薪,这一薪酬与办公室里的白领不相上下。” 卖北大,还是卖猪肉
1668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美剧][FOX强档美剧][危机边缘/Fringe第五季第9集][HDTV-RM
lcj2212916 2012-12-28 19:32
【剧名】:危机边缘/Fringe S5 【类型】:科幻 【影片长度】:40分钟 【官方主页】: http://www.fox.com/fringe 【资料编译】:Baby@PLX新闻组 【剧情简介】: 从上一季里讲述未来的《Letters of Transit》那一集中,那群看起来非常平和的“观察家”们在2015年已经夺得了宇宙的控制权。现在是2036年,作为最高管理层的他们已经成为了一群残忍无情的统治者。Fringe团队最终要抵御的则是将来要发生的,而这个将会把他们每人单独所经历的东西串连起来并为保护这个世界而战斗。 第五季第9集 下载地址: http://www.ctdisk.com/file/14445719 http://radarew.5d6d.net/thread-1080-1-1.html
1696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剧][FOX强档美剧][危机边缘/Fringe第五季第10集][HDTV-RMVB][
lcj2212916 2012-12-25 19:06
【剧名】:危机边缘/Fringe S5 【类型】:科幻 【影片长度】:40分钟 【官方主页】: http://www.fox.com/fringe 【资料编译】:Baby@PLX新闻组 【剧情简介】: 从上一季里讲述未来的《Letters of Transit》那一集中,那群看起来非常平和的“观察家”们在2015年已经夺得了宇宙的控制权。现在是2036年,作为最高管理层的他们已经成为了一群残忍无情的统治者。Fringe团队最终要抵御的则是将来要发生的,而这个将会把他们每人单独所经历的东西串连起来并为保护这个世界而战斗。 下载地址 : http://www.ctdisk.com/file/14236648 http://radarew.5d6d.net/thread-1080-1-1.html
26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为什么你的团队留不住人
热度 1 lcj2212916 2012-11-27 22:36
缺少真正的骨干,几乎是所有老板最头疼的事。把有能力的人才召集起来,不论是在以前还是现在,都是领导者应该起到的重要作用。有能力的人有多想到组织来, 关系到该企业的成败的重要作用。如果问老板们:对自己的管理层满意吗?相信他们大都会说:“别看工资表上的人挺多,但真正顶用的没几个。”员工是冲着企业 来的,但是能留下来并发展成为好员工,则是因为有好的管理者。 骨干一定会培养出一群能干的员工;相反,不顶用的管理者手下一定是庸才居多。 大多数人都认 为,这样的情况多发生在老板不珍惜人才的前提下。但是,有些老板那样珍惜人才,也会发生人才不怎么找来的情况,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故事1】 以前有一个酿酒卖的人,他经常会多给客人一些,人也非常热情,但是不知从何时起,客人渐渐地减少了,酒也卖不掉,都放坏了。这家酒店最后因为没有客人 关了门,酒店主人就到当地最有智慧的长者那里去询问原因。长者回答道,“是你家的狗太凶恶了,有客人来你家时,狗就大叫,威胁客人,甚至是小孩儿来买酒 时,你家的狗还追咬人家,那谁还敢去你那儿买酒呢?”就算是你的酒再好,有了凶恶的狗拦道,当然没有客人光顾了。 韩非子讲述这个故事,并说在国家里也有这样的恶狗。 不管优秀的君主如何地珍惜爱护人才,但是君主周围没有可以接收并珍惜人才的大臣的话,结果还是找不 到人才。 有能力的优秀的人才找来,但周围的大臣就像猛狗一样,这样那样地诽谤中伤人才的话,结果人才还是都会离去,而这个国家还是没有真正的人才。这是不 是和为什么味道再好的餐厅,如果服务员不亲切称心的话,也不会痛快地进去的道理是一样的呢?君主得不到百姓民心的原因中,就有可能是君主身边的大臣不怎么样的原因。 荀子也有类似这样的话,“如果在君子旁边有爱嫉妒的朋友时,那君子周围就聚集不起好的朋友来(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如果在君主旁边有爱嫉妒的 大臣的话,就无法聚集优秀的人才(君有妒臣,则贤人至)”。在这里爱嫉妒的朋友,即妒友和爱嫉妒的妒臣都是韩非子所说的猛狗。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而乱叫的 猛狗。在九万里长空中展翅高飞的大鹏也讨厌听到猛狗的乱叫,而面带苦笑,向南边的远空飞去。 再来举一个和荀子同时代生活的孟子认为君主身边应有什么样的臣子是非常重要的例子。 【故事2】 有一个楚国贵族,想让自己孩子学习齐国话,但却说只拜托给精通齐国话的齐国出身的老师是不行的。因为只要一结束了课,周围的人就会用楚语来说话,孩子马上就会忘了齐国话。孟子强调说想要真正地教给孩子齐国话,就应该去齐国首都中心的大街上去教孩子。周围的人都说的是齐国话,那么孩子还怎么会不精通齐国话呢? 孟子的这个故事也可以解释成为,周边有什么样的臣子,国家的命运也会改变的意思。各位管理者,您周围有什么的同事真是太重要了。如果您周围不小心放了一只猛狗的话,那么必定是使您会远离众人。 真是很有必要好好看看您周围的人。
1268 次阅读|2 个评论
今天北京安全文化论坛讨论安全责任咋落实,一个简单而严峻的问题
热度 8 Greg66 2012-11-27 07:48
常常有人问起,安全管理制度很多、很好、执行了就会很安全,但是怎样落实到位?尤其是怎样让组织/企业的员工特别是一线员工准确执行?这个问题还不简单呢吗? 首先我们想想,哪个工人不想安全呢?有生命危险、受到伤害、得了职业病、耽误了工时,正常情况下都是他们所不愿意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有那么多“违章”现象存在?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安全动作”发生?原因就在于,工人不理解安全规定的作用,制定的时候,他多半是没有参加的,他所想到安全重要事项的可能也没有为管理层所知道,所以他不理解让他执行的安全制度、规定有什么具体用处,不执行又会怎么样,长期、微小的违反会产生什么后果以及确实产生过哪些违反后果(事故)。工人还会感觉到,他所知道的很有用的事项没有在规章制度里面,在里面的反而是没用的。于是乎,他就不愿意执行、忽视,或者嫌麻烦等。 归根结底,工人缺乏相关的(安全)知识。所以有针对性的培训才是根本。培训到位了,有针对性、实用性,工人也确实掌握了,我觉得这时他就不会违章了,制度自然地就落实到位了,事故也就没了。 普及安全知识吧! 当然怎样普及,怎样真正有效普及,学问还是有点大的。。。。需要研究行为安全2层面4阶段的事情(不妨叫做“2-4模型”吧)。比如, 贵州盘江集团响水煤矿11月24日发生的事故造成23人死亡 ,“重庆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采矿工程学人士认为,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原因很多,目前业内有一系列安全预防机制,严格按照安全规程操作,一般不会出问题。该矿频发安全事故,肯定是管理上有大漏洞”,这个“管理漏洞”其实就是行为安全问题,这个“管理漏洞”就是“2-4模型”中的某一阶段的问题。不划分为阶段,不具体定位问题,只空洞地提“管理问题”,又怎么能解决问题呢?所以需要行为安全方法。 上面那篇报道多次提到了“管理问题”,提到了“安全责任怎样落实到位”问题,并说贵州官方已经初步认定该事故为责任事故,可是他们是否知道“管理问题”究竟在哪里哪个具体位置上以及如何避免这个管理问题? 此外,发生事故的这个集团的安全副总经理在事故发生后很快就被撤职了,大家可以想想还有人愿意当这个安全副职吗?谁都不愿意做的事情,做这个事情的人的能力如何?已经做了这个工作的人,身心压力如何?理论上安全应该是“ 属地管理 ”,工作、问题、功劳,都应该是“谁主管谁负责”、谁享有(我国1983年就提出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这是“2-4模型”中的第一层面、第一阶段的事情。
个人分类: 5|4763 次阅读|21 个评论
管理层的科学化:我们陷入灾害恐惧的怪圈
热度 3 杨学祥 2012-2-29 09:33
管理层的科学化:我们陷入灾害恐惧的怪圈 杨学祥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28日报道,去年3月发生日本发生福岛核电站事故时,名为“SPEEDI”的用于预测放射性物质扩散情况的系统并未在居民疏散之际发挥应有的作用。据悉,包括日本前首相菅直人等在内,曾统领核电站事故处理工作的领导人在一个民间事故调查委员会上做出证言称“一度不知晓该系统的存在”。 日本时任内阁官房长官的枝野幸男以及时任官房副长官的福山哲郎谈话称,去年3月15日前后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泄露大量放射性物质时,首次从媒体那里获知SPEEDI系统的存在。此外,时任经济产业大臣的海江田万里表示:“之前根本不知道这一系统的存在,因此没能让人及早收集数据,着实令我感到羞愧。” 日本高层的科学素质令人震惊,其灾害管理的效率也可想而知,日本前首相菅直人的辞职更与之相关。 最近几年,全球灾害频发,灾害预测预防受到空前的重视,但灾害的预防预测界的大环境令人忧虑:不预测,不设防,特别是灾害信息辟谣者有功;预测和设防,特别是预测被证实者有过。没有教训,也没有经验,我们总是跟在灾害后面走,科学发展观受到灾害实践的挑战。 根据社会分工和职责权限,专家负责理论研究和预测,相关部门负责统筹管理和决策,不重视预测的帽子怎么能扣在专家的头上?专家的预测为什么要去见鬼,不需要科学研究了吗?不需要预测预防了吗?我们只能事后被动的救灾吗? 为管理官员失察辩护,也不必拿科技人员开刀。让科技人员游说诸侯,这真是现代版的天方夜谭,孔子游说列国不总是吃闭门羹吗。如果科技人员的灾害预测都去见鬼,科学发展观还存在于何处? 我们正陷入灾害恐惧的怪圈:官员害怕灾害信息引发社会恐慌,相关部门忙于灾害辟谣,公众担心灾害信息不透明过于敏感,相关人员攻击灾害前的预测怕追究担责。国际上,关于灾害预言层出不穷,并未引起世界人民的恐惧和骚乱。难道中国人的神经就这样弱不禁风? 国家的科学管理需要科学家的参与,参与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早在2009年9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即提出了任命首席科学顾问的设想,希望该职位能够为欧盟委员会的决策提供科学支撑。欧洲科学界领导对此任命表示欢迎,欧洲研究委员会主席Helga Nowotny认为,格洛夫将带来一个“新视角”,并将成为一个在科研和创新上有说服力和可信赖的代表。 相关新闻: 作者:任春晓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1-11-22 12:44:38 欧盟产生第一位首席科学顾问安妮·格洛夫 (来源:苏格兰政府网站) 据《自然》网站消息,现任苏格兰首席科学顾问(CSA)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家安妮·格洛夫(Anne Glover)日前被任命为第一位欧盟首席科学顾问。 早在2009年9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即提出了任命首席科学顾问的设想,希望该职位能够为欧盟委员会的决策提供科学支撑。欧洲科学界领导对此任命表示欢迎,欧洲研究委员会主席Helga Nowotny认为,格洛夫将带来一个“新视角”,并将成为一个在科研和创新上有说服力和可信赖的代表。 格洛夫预计将于12月21日离开她现任职位。目前,关于她作为欧盟首席科学顾问的职责、该职位依托于哪个研究所以及对谁负责等问题仍不清楚。(科学网 任春晓/编译)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1/255806.shtm 日本大地震时多名前政府首脑不知辐射预测系统 2012年02月28日 16: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2月28日电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28日报道,去年3月发生日本发生福岛核电站事故时,名为“SPEEDI”的用于预测放射性物质扩散情况的系统并未在居民疏散之际发挥应有的作用。据悉,包括日本前首相菅直人等在内,曾统领核电站事故处理工作的领导人在一个民间事故调查委员会上做出证言称“一度不知晓该系统的存在”。   在核事故发生时可用于预测放射性物质扩散情况的“SPPEDI”系统耗费了120亿日元用于开发应用。然而,在去年3月核电站事故发生之际,该系统并未在居民疏散时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的处理方式受到外界的批评。   针对这一问题,日本一个民间事故调查委员会汇总的报告今天(28日)起对外公开。其中据悉,包括日本前首相菅直人等在内,曾领导核电站事故处理的5位领导人做出证言称:“负责该问题的文部科学省等部门当时并未做出说明,甚至在事故发生数天后,仍不知晓这一系统的存在。”   在5名调查对象当中,日本时任内阁官房长官的枝野幸男以及时任官房副长官的福山哲郎谈话称,去年3月15日前后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泄露大量放射性物质时,首次从媒体那里获知SPEEDI系统的存在。此外,时任经济产业大臣的海江田万里表示:“之前根本不知道这一系统的存在,因此没能让人及早收集数据,着实令我感到羞愧。” 【编辑:曹昆】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2/02-28/3705168.shtml 我们陷入灾害恐惧的怪圈 我们正陷入灾害恐惧的怪圈:官员害怕灾害信息引发社会恐慌,相关部门忙于灾害辟谣,公众担心灾害信息不透明过于敏感,相关人员攻击灾害前的预测怕追究担责。国际上,关于灾害预言层出不穷,并未引起世界人民的恐惧和骚乱。难道中国人的神经就这样弱不禁风? 科技日报波恩1999年12月27日电 记者顾钢报道:据德国波茨坦地理学研究中心透露,该中心最近绘制出首张世界地震风险分布图。波茨坦地理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搜集了地球最近500年来的地震数据,并结合地震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绘制出了这张世界地震风险分布图。这张彩色分布图根据不同地区地震风险的强弱分成4个等级、8种颜色。从图上可以看出,地震风险最高是在欧亚接壤的土耳其、伊朗和我国西部一带;日本列岛、台湾、菲律宾至印度尼西亚以及美国西海岸、墨西哥、秘鲁、智利一带,地震风险最低的是俄罗斯、非洲大陆、加拿大和巴西。1999年土耳其、希腊、台湾等一连串地震表明,尽管地球的年龄已到中年,但还是非常活跃,未来地震还将是威胁人类的最难预测的自然灾害 。 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18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7次,在1978-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4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4-20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 强震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连续22年没有发生8.5级以上强震,全球气候在这一时期迅速变暖,海平面迅速上升,太平洋增加了5-10厘米厚的海水层,破坏了原来的地壳均衡和水均衡,形成陆海地壳的翘翘板运动,导致新一轮的地壳均衡过程。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地震(8.7级)海啸拉开了全球8.5级以上强震序幕。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从1950年到1965年短短16年内发生了7次8.5级以上强震。平均两年一次,最短时间间隔为5个月 。 上述地区的居民并没有因为地震预测而寝食不安,原因在于灾害信息的透明。消除中国大陆的地震恐惧病,不是封锁消息,而是要多听国内外地震预测的信息,增强适应性和判断能力。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频发。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53157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964 次阅读|5 个评论
课题资助方式是不是可以改个方式?
zhaoxibo 2012-1-25 17:50
近几年来,课题研究经费的资助力度越来越大,这无疑对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也吸引了大量研究者投身于课题研究,起码吸引了大量研究人员投身于课题的申请。管理层在课题研究方面付以重金,无非是希望能通过经费资助力度吸引更多的人投身于课题研究,以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初衷是好的。但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究竟需要多少经费,是不是经费越多就越能有高端的成果,能申请到经费的研究人员是不是一定是为了研究还是在研究的同时为了获得收入,诸如此类问题恐怕你心里已经有了不能言表的答案。今年我也在申请课题,但面临那么大数额的资助力度,对课题申请有些不抱希望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课题研究一般不需要过多经费,主要花费就是调研和购买国外资料,有时可能需要到国外进行合作研究,这些费用加在一起,足足的计算你能需要多少,给你30万够吗? 最近几年国家财政收入可观,教育和研究经费投入不断加大,为教育和科研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经费数额加大仅仅是发展教育和研究的一个方面,更主要的还是效率。投入那么多资金,这些资金是怎么用的,用到了哪些方面?这才是根本。课题研究靠的不是经费而是研究人员的兴趣和对社会的责任,研究经费投入是不是可以可以改个方式,在课题申请阶段减少经费资助力度,只要课题有用就给予适量资助,课题完成后由社会去评判其有用性,对社会有用的研究成果给予课题后资助。这样就可以避免课题申请受到课题项目的限制,避免由少数专家决定课题取舍的现象。
3181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还是小?在韩国选择什么样的合作伙伴?
热度 2 SNPs 2011-12-30 07:40
来台湾,日本渡假,也抽出两天时间顺路访问韩国的两个合作伙伴,一个是韩国比较大的医疗行业的公司,有血制品,疫苗,药物,诊断服务和产品;另一个是新创办的生物技术公司。两个公司都对我们的iCubate平台感兴趣,以前也都接触过了(我三四个月前来拜访过他们),这次谈得更详细些。我需要在两家中选一个做我们在韩国的代理。 如何选?是选择大公司还是无名的小公司?各有什么利弊? 大公司比较有经济实力,有营销网络,而且我还和管理层有很好的个人关系;小公司刚刚起步,没有钱,也没有很强的团队。看上去是一个很容易的选择,其实不然。 大公司没有搞分子生物学的专家,所以最近为了研究和我们合作的事,特地先“引进人才”收购了一个做恒温扩增分子诊断的小公司,然后用这家公司的技术人员来做是否引入iCubate技术的判断。可是,这个我不能认同这个博士对技术和市场的判断,他认为韩国没有科研市场,所以 iCubate开放平台 就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因为iCubate诊断产品还没有得到美国FDA的报批(虽然已经在进行中),所以临床市场也没有,而且价格比SeeGene同类产品贵,所以也没有市场。这些观点并没有大错,不过我强调说:“这不是现有市场的问题,而是一个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是一个有关你们公司发展的战略问题。说以多重PCR为核心的iCUbate技术没有现有市场,也对,也不对。关键是看你们是否认同个体化医疗是诊断行业未来发展的大方向,而全自动,全封闭,多重PCR技术平台是能满足个体化诊断的一个技术平台。至于是现在就参与进取还是等有了现成市场了在进入,那就要看风险和回报,和以后是否还有机会了。” 大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对现金流和营业额很注重,因为他们要对股民负责,所以介入一个很新的技术,对他们来说就是风险。规避这些风险是管理层的责任。而再大些的公司,所幸去买技术,宁可花更大的本钱也在所不辞。 我很可能选择和小公司合作,因为他们对新技术更敏感,更有热情(甚至是激情),也更懂得如何去推这个市场。 拿Luminex技术来说,我当初和他们合作的时候他们也不过刚买了几台机器而已(97年),现在全球有五千多台,韩国有150多台。而最早参与技术和产品开发的公司(Genaco, TM Bioscience, RBM等)都得到了非常可观的回报,先后被大公司收购。 与具有创新型技术的小公司合作,是创业的极佳机会。可是,大公司不需要这样的机会,也没有这样的战略眼光。等他们“发现”新技术的时候,往往都是不得不花大价钱来买的时候了。 最近有许多海外公司联系我们,包括香港,土耳其,韩国,巴西,欧洲一些国家等。每个案例都要仔细考虑衡量。
个人分类: 生物技术创新创业|4796 次阅读|2 个评论
精彩回贴集锦
pengou 2011-11-21 15:01
小木虫(金币 +0.5 ):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其实真正值得我们去努力学习的研究理念是产学研相结合,都做好了,工资,职称是水到渠成。。我就很佩服我们催化剂老师,从煤化所毕业后来到学校,发现这儿关于催化剂的研究一无所有,于是他到外面找企业。一边在学校教书,一边在企业帮忙做研究,后来在学校把实验室建起来了,公司里也进入了科研方面的管理层,学校里还有研究生。关键是他才32岁。参加过总裁班培训,发表过sci论文。。这样的人还担心工资吗?勇敢点,努力点,承担点。肯定会好的。 匿名 2011-12-1 14:34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越来越像神马东西——不是冤家不聚头?行内人都明白的。 呵呵,俺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尝试调整和提高认识阶段,也许对某些同行有参考价值呢。 1、1999年扩招之前的,俺只看学校。基本没有错。10%以内的录取率,保证了那些211学校的生源质量、校内培养质量、专业明晰的知识背景和学科框架。另外,那时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招生简章上都是署名本导师的真实名字的(那时没有境外来的“牌位”导师名字,全部都是全职在岗导师)。只看学校名字,俺就能从指明报考俺的30多名上线考生中,快速挑选出3-5个好学生。好学生进来了,你只要使个眼神,动动手势,他们就明白导师的基本意图。配合默契,做什么都很开心。 2、1999年扩招后,有2个令人讨厌的东西。一是,教育部偷懒,把招生简章从纸质件改为电子版,后又弄成了数据库形式,而开发公司偷懒,把数据库中的导师姓名栏省略了,。。。。。。,导致学生盲目报考,更本就不知道它们瞎填写的某方向的导师姓甚名谁;二是,211、985之风盛行,各单位盲目攀比规模,把境外的“牌位”(有些是“灵位”)导师,兼职却不注明的混淆在招生导师名单上,导致数据库越来越庞大,越来越难以更改了。又,加上导师数与招生额度之间的矛盾,常常是隔年招生,导致了学生跟导师之间,完全成为布朗运动下的随即碰撞。入学后,导师对学生不满意,学生对导师不满意,都会导致不停的换导师、换专业。做无用功多了,俺开始考虑只接受那些在报考前,来实验室经过考察合格后,才答应它们报考。过线后,一律只录取事先联系好的考生。 3、后来,“不诚信”的学生越来越多。它们进来之前,求你;它们进来之后,你要求它们。它们不停的跳槽,不停的折腾,使俺倍感疲惫。于是,决定只招收“有工作经历”的考生。潜意识的认为:多长10年,应该“心智更成熟些吧”。可是,后来发现:这条不成立。80后,22岁和32岁的人,在“心智成熟度”上没有任何区别;反而,在“智力和情商发育度”上越老越不中用;更‘恶劣的是越老越爱跟导师斗、越有跟导师斗的手段和技巧——煽动性很强!’。于是,再决定:坚决不招收硕士毕业就去工作然后再折回来考博士生的那些年纪大的。。。。。。(这类人,哪里都有,你看看今日的就有一个还呆红花呢。。。。) 4、现在,俺对中国的学生实在是提不起兴趣了。谁来信询问报考之事,一概不搭理。考生过线后,随机录取,准备耗着跟它们进校后再周旋。它们爱怎样折腾就怎样折腾,老夫有的是时间精力来做陪练。呵呵呵呵呵呵。。。。。。。。谁怕谁呀?
2 次阅读|0 个评论
事业单位改革应坚持的方向
热度 1 sfw111 2011-10-15 21:32
中国的事业单位改革十几年,成败参半,目前,改革又到了一个关键的关口。 我国的公务员据统计有700万,而事业单位吃“皇粮”的人员大概有4000万,事业单位的改革事关我国社会稳定和事业发展。如何改?有人把聘用制和企业化当做改革的方向,认为以此为方向,实施分类改革,显然,应该是改革中的中策而已。 我人为事业单位的改革应该坚持雇员制为好,事业单位的核心管理层人员采取终身制,其他人员采取雇佣办法,对于雇佣的人员激励办法做出明确规定,这样有利于激发人员的活力,也会减少行政成本,是一个最可行的方法。
个人分类: 哲学|523 次阅读|1 个评论
评论:科研垄断----干群关系与动车追尾事故
热度 2 wya 2011-8-1 11:02
从“7。23”追尾事故:看高铁的创新、风险与安全 http://group.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829do=blogid=470499 由于中国行政部门的条块化分割,导致 业务领域也是高度垄断 的, 科技活动也基本是锁定在这种模式下 。 由于垄断,它的业务水平肯定不是最高的 ,我们从中国通号公司的主页看不到任何有用的研发力量信息,让人无法判断他们的真实技术水平,这也是很多国有垄断企业的通病,由此也形成了 中国科研的割据状态 。基于这种现实,我们不难推测为何生产信号设备的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的产品会出现“设计上存在严重的缺陷”的问题。(上海铁路局局长安路生, 7-28 讲话)按照今天的科技水平来说,信号设备的技术含量不是很高,至少不存在很多技术难题。为何会出现如此低级故障,实在说不过去。... 另外,从该公司的主页上也看不到该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的稍微详细一点的说明与介绍。这几乎成为国有垄断企业的一个通病,占领了这个位置,就理所当然地认为代表了全行业的最高水平。 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发展中国家搞创新,本身就是很有难度的事情。因此,必须调动所有的智力资源进行创新,这就要求 打破行业垄断,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竞争 ,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我们的智力资源的优势,以此解决创新中存在的技术难题。比如说高铁的列控系统西方国家就不会卖给我们,我们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要求调动全国的相关力量,单凭一家的技术力量是难以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的。 如果不打破行政垄断,这个问题在中国当下又是无解的。 最后,在高铁创新的文化与舆论支撑基础条件中,要形成安全认同,而不是政治认同。 中国几乎所有企业活动都被政治文化绑架 ,这是很糟糕的事情,如各种违背科学规律的献礼工程等。历史证明,所谓的政治任务大多是违背科学规律的,这也是中国必须改掉的特色之一 。(垄断限制了竞争,导致技术研发动力不足!) 铁路一线职工的抱怨 http://focus.news.163.com/11/0731/22/7AASL2AB00011SM9.html CRH全是引进的国外产品, 由于在设计上未考虑到中国国情,更增加了日常检修工作量。这位工程师举例称,在国外动车跑的都是客运专线,而在我们国家,则是客货混跑,客运专线还在建设之中。路况的差异使得动车走行部所受的冲击载荷剧增,各部磨耗要比国外严重得多。国内大部分客车没有集中贮便装置,粪便都是直接排到路基上。 CRH2型动车的空调引风口造近路基,高速运行时的负压将线路上的垃圾、粪便吸到风道中,附着在空气过滤网上,造成空调系统作用不良 。(到底是引进还是创新?表功是说国产创新、消化吸收,出了事故就说是引进国外!连大便问题都没有消化吸收掉,何谈控制系统??) 工作人员称,在日本新干线上,该型车只需每月清洗一次空调过滤网就行了。但在中国,必须得每天清洗,否则的话,故障自动诊断系统就会报警,就会自动切断相关系统的运行。清洗过滤网的工作是外人无法想象的。由于设计上的原因,全列车清洗过滤网得三四个小时,且拆卸、安装时工作环境恶劣。 一位南昌铁路局的工作人员称,动车所最大的问题是,一旦有问题瞒都瞒不住。“这动车上都安装了TCDS、GPS系统。 它的位置、速度和状况部总调度室里知道得一清二楚。” 该所曾发生过因为某位旅客将烟头扔在了不该扔的地方,导致动车的烟火报警装备启动,车载电脑自动切断司机人工操作模式,强行停车。“铁道部立即就知道了。 电话马上就越级打到了动车所所长的手机上 。动车无小事,一个屁大的事就能将你打入十八层地狱 !”(前一次一个烟头铁道部都清楚,这次前车停车怎么没有电话打过来?总部下班了吧?) 往日里大门敞开的上海铁路局,在事故发生后明显加强了安防。保安听闻是记者, 只回:领导都在现场呢! 一位姓陶的保卫科科长再次强调:“领导都在现场呢!”7月25日,大楼内陆陆续续走出很多穿铁路制服的人,大多在讨论这次事故,门口停了很多大车 。(统一口径骗人,还不如直接说“领导不能见你们”效果好,这样起码显得诚实可信。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被你这么耍能没有厌恶情绪??) “铁路发展到现在已经一百多年了, 管理层和基层的矛盾已经非常突出 。管理层事事要政绩,而基层包括薪酬福利待遇多年来都没有好转。”王力称其10年前每个月3000元的收入,至今依然如故 。(官与民的矛盾是每个单位的普遍矛盾,差距过大,轻则影响工作效率,重则必然出大问题。) 随着铁路的提速,司机已经无法用肉眼看清楚路边的信号灯了。 王力对高铁一直警惕 ,“我们作为铁路人,从不坐高铁 。”(任何单位,最清楚问题情况的都是内部人!) “从70年代开始普通客车,发展三十多年,已经非常成熟,尤其是信号灯控制,每1.2公里一个信号灯,这时候的铁路被认为是最安全的出行方式。但是时速提到300km/h时,其实已经是到了安全的最高极限了。 这个系统一直被速度带着跑,后面的链子,包括体制在内,已经远远抛在后面了。 ” (体制跟不上发展,必然拖后腿、掉链子!) 铁路老职工眼中的"7•23" http://focus.news.163.com/11/0804/09/7AJRIUBG00011SM9.html 我接下来的话可能要挨板砖了。很多铁路内部职工,都有这样一个怪圈,希望铁路出事,但是不希望自己的辖区出事。 希望出事的根本原因,是基层员工待遇太低。铁路不出事得不到重视,自己出事又承担不起,所以才有了这样的想法。 建设铁路,物价年年涨,职工工资多年不见涨,刘“部长”的“跨越式发展”要牺牲一代铁路职工的利益。 职工看到的,是基础工作在逐渐削弱,空洞的口号,形式化的东西越来越多,各层什么事情都是一把手领导说了算,不能听取副职及其技术人员的不同意见,大搞一支笔(领导签字)一言堂。 铁路工资基本不分区域,也就是说大城市和小城市职工工资基本一致,地区差异有但很少。据了解一个基层技工的工人收入在1000元至2000元左右,刘“部长”下台后,新来的部长给一线职工增加了两次工资,工人工资高的也很少能有达到3000元的。 在中国的一线城市,2000多元的薪酬远远低于当地的平均工资(如北京),不说生活富裕,糊口够吗?这种情况下,工作热情哪里来?工作积极性哪里来?工作质量有保证吗? 基层员工薪金超低、一把手一言堂等弊病的存在导致基层管理弱化,这种情况下,铁路安全这棵大树,靠什么保证?什么事情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累积过程,好多铁路职工都认为铁路早晚要出大事故。 这两天看到一个博客,有人认为铁路政企不分,官商一体,腐败成风,应该撤掉铁道部,对这种说法,作为一个老铁路人,我也认为铁路需要大的改革! 在我一开始参加工作之后的很多年,很多工龄长一些的火车司机工资甚至比段长高,有的能高出一倍。 而现在呢,一个段长一年的收入有可能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近几年抓到的铁路贪官贪污的数字更是一个比一个惊人,而一个火车司机的月收入可能不足4000元。 这些现实,伤了很多人的心;这种情绪,积累多了会伤了很多无辜人的命,应该改变一下了。 可见,垄断限制了竞争,导致科研和技术进步动力不足,有问题的产品遍布在关键工程项目;管理层与基层的利益纠葛,导致基层工作动力不足,对事业无感情、无激情、无主动性。恶性循环,矛盾积累放大到一定程度,便会在系统薄弱处爆发。这次是铁路,下次是哪个领域??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407 次阅读|6 个评论
凄凉
热度 1 cdli 2011-5-19 15:52
忠心耿耿又咋样?显赫战功又咋样?英勇善战又咋样?伴君如伴虎,只要君主需要,无论你是何人,都会遭到冤屈,被杀戮被流放。有时会被当作典型杀一儆百。自古至今总能看到如此凄凉、令人寒心的一幕一幕。群众运动,尽管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尽管会被人利用偏离初衷。但是不运动也不能放纵啊。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上上下下的管理层,不用剂猛药能管得好么?说实在的,当官的人还是非常在乎群众运动的,群众运动就像头上悬着一把利剑,让他不敢轻举妄动。群众运动确实能很好地起到净化队伍、廉洁自律的作用的。尽管手段上简单粗暴,但是不来点狠的,他们怕什么呀?
个人分类: 感悟|302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7 13: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