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搜狐新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奥巴马做这件事用了8年 特朗普却只花了1天
ericmapes 2017-5-22 13:07
奥巴马做这件事用了8年特朗普却只花了1天 搜狐新闻 2017-05-2123:55 来源:政知圈 http://www.sohu.com/a/142381405_585752?_f=index,news_7 “应该全面禁止穆斯林入境美国。”公开的反穆言论,让特朗普在美国去年的那场总统竞选战中,把自己牢固地钉在了伊斯兰世界的对立面。 如今,特朗普上任不到半年,要出差了,出访首站,就选在沙特阿拉伯。 据悉,特朗普是历史上第一位将沙特选为任上出访首站的总统。他还将到访以色列耶路撒冷,为重启巴以和谈作出努力。随后将在梵蒂冈与教皇会面,最后前往意大利西西里参加北约峰会。 政知圈发现,这意味着,9天内,特朗普将把伊斯兰教、犹太教、天主教的圣地都转了一遍。 沙特特批4.6亿迎特朗普 当地时间5月20日,特朗普已经到了沙特阿拉伯,还在那里和王室成员吃了顿晚宴。 照片中,一身西装的特朗普在众多身着长袍、头戴纱巾的“大胡子”中间,显得格格不入。不过他拎着宝剑跳舞的场景,让人不难看出其心情不错。 穿西装的特朗普 摇摆的特朗普 高兴的原因,想必和沙特一方高规格的接待不无关系。为了迎接特朗普,据当地媒体报道,沙特拨款2.57亿里亚尔(约合4.6亿元人民币),这将成为沙特王国历史上最盛大的接待活动。 沙特工作人员在打扫红毯 钱,不是白花的。 当地时间5月20日,特朗普的专机降落在沙特首都利雅得机场,携第一夫人出访的特朗普,下飞机后看到的是亲自接机的沙特国王萨勒曼,和拉起彩烟列队飞过的沙特军机。 萨勒曼国王亲自迎接 此番场景,与仅仅一年前奥巴马的来访,判若天地。 沙特作为海湾地区发展最为稳定的国家,一直以来都是美国在中东的传统盟友,但沙特一直视伊朗为敌对国。奥巴马政府时期,因伊朗核协议问题使得沙美关系降至历史低点。2016年4月,奥巴马任内最后一次访问沙特时遭到“冷遇”,沙特国家电视台甚至没有播放其抵达沙特的消息,国王萨勒曼也没有亲自到机场迎接。 相比奥巴马奉行平衡沙特和伊朗关系的政策,特朗普上台后一边批评前任软弱,一边往伊朗扔了好几个导弹,180°的转变,沙特如此欢迎这位强硬的美国新掌门,也就不难理解了。 落地就签1100亿美元大单 作为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最大产油国,沙特从来“不差钱”。 特朗普到访沙特当天,便与国王萨勒曼就双边关系和中东地区形势举行会谈。随后,双方火速签署了价值高达1100亿美元的军售协议。美国五角大楼国防安全合作局局长里克塞表示:“交易完成后,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单笔军火交易。” 当天,随同特朗普出访的美国国务卿蒂勒森与沙特外交大臣朱拜尔共同举行了新闻发布会。蒂勒森说,军售协议是为保护沙特和海湾地区的安全,也是为加强沙特在地区内展开反恐行动的能力,从而减轻美国的军事负担。 政知圈注意到,有评论称,特朗普希望将这一军售大单能被视作美国对海湾地区安全的全新承诺,另外,这一军火大单有望成为鼓励海湾国家成立“阿拉伯版北约”同盟的“基石”。 相比之下,奥巴马执政8年内向沙特总共出售了1150亿美元的武器,这在当时同样创下两国结盟70多年来的最高纪录。虽然立即生效的这个军售大单,同样将在此后10年内相继兑现,但据中国日报网转载消息,除了立即生效的这1100亿美元军售协议,两国还达成在今后10年总价值3500亿美元的防务合作协议。 朱拜尔(Adelal-Jubeir)把此次会谈的成果称为美国和沙特及其他海湾地区盟友间关系的转折点。特朗普也评论,这份军售合同将给美国带来数千亿美元的投资和工作,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沙特人民”。 萨德反导系统或在订单之中 那么,双方高度评价的这单生意,美国将卖给沙特什么呢? 订单的详细内容,白宫虽然并没有透露,但从美国媒体的报道中可知一二。 《华盛顿邮报》报道透露,美国将对沙特提供的武器包括海军舰船、坦克和其他军事车辆,还有提升沙特网络安全和空中情报搜集的设备。另外,订单中同样包括一些还未通过论证的新武器,比如萨德反导系统,和韩国一样,美国也一直希望在沙特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另外,《赫芬顿邮报》报道提到,订单包括60亿美元的150架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的黑鹰直升机。 黑鹰直升机 沙特曾被披露拥有22.7万军力,包括7.5万名陆军、1.35万名海军和2万名空军,新签下的大单无疑让沙特的武器装备力量更强。 它的力量到底有多强?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找到一个研究结论,早在2015年,位于伦敦的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曾评估指出,沙特是海湾地区拥有最强武器装备力量的国家。 上述智库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沙特陆军拥有600台重型坦克,780台轻型坦克,还有1423台装甲运兵车。沙特空军配备了313架战机,其中包括F-15、“狂风”战机、“欧洲台风”战机和直升机。 报告还称,沙特还有军事现代化计划,包括订购AT导弹、轮式装甲战车等。通过购买美国造“小鸟”直升机、阿帕奇直升机和“黑鹰”直升机,沙特已经组成了自己的空军联队。 在沙特的军力储备中,有大约1.6万名士兵致力于防空工作,2500人负责战略导弹工作,还有10万人是国民警卫队的人。 “通俄”这道坎还没过去 一向“心宽体胖”的特朗普,想必对上述这种出发于民主党价值观的质疑,早已麻木不理。但其最近在国内面临的被弹劾风险,他一定不会充耳不闻。外媒表示,特朗普此次出访,转移国内有关其“通俄”传闻压力,同样是一大原因。 特朗普出访同天,第一个正式要求弹劾特朗普的国会成员,69岁的非裔民主党国会议员艾尔·格林向社会公布了其因此受到死亡威胁的电话录音。据中新社消息,几乎在特朗普的专机起飞的同时,一系列猛料被相继抛出。 此前,白宫一直坚持以处理希拉里“邮件门”不当为由,FBI局长科米才被解雇。但这一借口仿佛被特朗普自己戳破,《纽约时报》曝出猛料称,特朗普自己对俄罗斯官员表示,解雇“疯子”科米使他摆脱涉俄调查压力。另外,《华盛顿邮报》则称,负责调查特朗普竞选团队与俄罗斯关系的执法部门已将一名现任白宫官员确认为重要嫌疑人。 种种负面新闻曝光后,据路透社19日发布的最新民调,特朗普的支持率已跌至就职后的历史新低。仅有38%的受调查对象对他持肯定态度,高达56%的人对他不认同,剩下6%的人“感觉复杂”。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3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韩春雨正进行实验研究 寻找论文结果无法重复原因
ericmapes 2017-5-21 15:54
韩春雨正进行实验研究寻找论文结果无法重复原因 搜狐新闻 2017-05-2105:03 来源:央视网 http://www.sohu.com/a/142185966_585752?_f=index,news_6 学界和媒体的热议 一年前,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刊载了一篇有关“基因编辑工具”的论文。论文的负责人“一鸣惊人”,得到了学界和媒体给予的无限荣光。 在《自然》杂志社的所属期刊上发表论文,通常表明,该科研成果走在了世界科学研究的最前沿,并有可能对未来科学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 发表论文通讯作者韩春雨,来自河北科技大学,在生物技术领域几乎名不见经传。但是,这并不妨碍这篇论文在华人生物界获得广泛赞誉。众多科学界人士认为,“我们的体制应当更多地支持那些对研究有兴趣有耐得住寂寞的学者”。 在学界得到热烈讨论的基因组编辑技术是当下基础科学研究的重点项目之一。作为我国基因编辑领域最前沿的科学家之一,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魏文胜称,“这是一个所谓革命性的技术。能够治疗以前想治不能治的病,比如说像遗传病,可以通过修改基因组序列进行治疗,从某种意义上面讲,有点像扮演上帝的角色”。同时他也表示,“正是因为国内的这种底层原创技术太少,才会产生这种格外激烈地反应”。 目前生物学界,可以成功实现人为介入基因组所必不可少的“剪刀”是由美国华裔科学家张锋、美国科学家詹妮弗·杜德纳及法国科学家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为主要技术开发者的CRISPR-Cas9技术。而韩春雨论文中所述的NgAgo技术,被视为挑战前者的一把“新剪刀”,也可实现对目标基因的有效切割。 这项研究成果,也很可能打破国际基因编辑技术的垄断,具有极高的科研和商业价值。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医学院教授李大力认为,“如果NgAgo技术能够拿到专利的话。就可以回避CRISPR的技术的限制,很多的问题就可以利用NgAgo来解决了”。 论文发表后,生物学相关专业的实验室也竞相去重复他的实验,希望迅速掌握这把新“剪刀”。很快,北京大学魏文胜实验室就宣称了实验重复成功。 名不见经传的韩春雨,在一夜之间成为了业内炙手可热的科学家。曾经发现他才华的前河北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也感叹韩春雨所取得的成果,并给予了祝贺。在回忆初次见到韩春雨时,他也表示,“初次见到韩春雨时,就感觉他很聪明,就新生喜欢”。 2016年5月27日和6月2日,受到魏文胜及论文合作者沈啸之邀,韩春雨分别在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作学术报告。据当时参加报告的学生描述,“会议厅根本没有位置,好多人都是在楼道中听取的报告”。 同样,因为论文的发表,科学界的热议,韩春雨先后获得了“石家庄市最美教师”和“河北省科技协会副主席”的头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河北省政府、河北省科技厅也前往河北科技大学,对韩春雨取得的成果进行了考察。 从生物学界的“一鸣惊人”到媒体和业内都热捧的“诺奖级”科学家。韩春雨和他的NgAgo得到了无比炽热的赞美之声。但是,这疯狂地赞誉却在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出现了巨大反转。 2016年12月27日,韩春雨接受《新闻调查》采访时,讲述了过去半年来他的经历。 他说道,“(论文发表后)每天全是电话,包括寻求合作的人也是特别多,实验室没法工作。之后就是质疑,一窝蜂又来,又几乎没法工作。所以就下定决定,不再跟他们纠缠了”。 无法被重复的论文结果 2016年6月7日,“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韩春雨第一次作为受邀嘉宾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作了中心议题评述报告。 作为一个科学界的闭门内部交流会议,韩春雨的科研报告第一次当面遭受到了同行的质疑。同样,原本两天的会议,韩春雨也并没有完成会议全部议程。 2016年5月20日,原清华大学著名结构生物学教授颜宁,在微博上首先提出论文结果可重复性的问题。 5月26日,“未名空间”论坛上出现了“纯从科学角度分析韩春雨的文章”的帖子,认为韩春雨的论文从Ago理论上看行不通。 6月23日开始,“知乎”,“百度贴吧”等网络社交平台上,关于“韩春雨论文无法重复”的话题开始增加。 7月2日,韩春雨在百度贴吧“国际米兰吧”回复网络上的质疑。随后他便停止在网络上发声,并开始拒绝采访。 7月31日,来自澳大利亚、美国、西班牙等国的科学家在推特上指出,无法重复韩春雨NgAgo系统的基因编辑结果。这些声音刊登在由颜宁、文小刚、刘克峰三位国际著名科学家担任主编的《赛先生》科学新媒体平台上。 国外学者的公开质疑,各大媒体平台上又一次出现了“韩春雨”的名字。一些中国学者也开始发声,指出韩春雨论文结果无法重复。但也有零星学者表示,韩春雨的论文有效。 作为世界顶级学术期刊,刊登任何一篇论文都要经过严格地审查,对中国科研人员来说,更是如此。韩春雨的论文也同样经历了这个过程。 但是,科研论文是否具有可重复性,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之一。面对质疑,《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在2016年11月19日宣布,“介入论文调查”。 就在质疑声浪的此起彼伏之时,河北省发改委完成了“2.24亿人民币建设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项目的批复,同时开始采购进口仪器设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上也显示,为期两年的“NgAgo基因编辑技术的完善及应用探究”项目获得了100万元的项目资金。 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认为,只要论文结果无法重复就可能是学术不端,甚至造假之时,也有少数学者认为,现在下结论还太早。中国古生物科学家徐星,就希望公众可以给科学一个验证时间,在科学的范畴解决问题。 论文的发表,河北科技大学得到了巨额资金的支持,但韩春雨却迟迟不对“质疑”进行回应。最先采访并极力赞扬过韩春雨科研成果的饶毅、邵峰两位教授,以“推动科学共同体认真对待中国学术生态节点性事件”为由,于2016年10月12日公开了他们此前一个月,致河北科技大学校长的信件和收到的回函,希望认真仔细的核实韩春雨的实验结果。 但是,对于收到的回函,饶毅认为“回复比较笼统,不清楚将有什么措施”。而网络上对则不断地有声音称,“无法理解”。 2016年10月10日,由北京大学教授魏文胜组织和发起,来自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13位科学家通过两家媒体,实名发布声明,“没能“重复”韩春雨的实验,——呼吁有关方面组织第三方介入调查”。 为了科学真相的激论 作为实名发声的带头人,魏文胜表示,“除了指证韩春雨论文结果“无法重复”之外,对中国学界声誉的担忧,也更加促使他在自己繁忙的科研工作中抽出时间来质疑韩春雨的论文。 近年来,中国在基础科学领域投入了大批资金,创建了一些无与伦比的科研设施,同时,众多顶尖中国科研院校也在不停地闯入各种世界最佳排行榜。2016年6月,英国《自然》杂志刊载中国科研系列文章,并评选出了十位“中国科学之星”,评价他们,“提升着中国在全球科学界的地位”。 在中国科学声誉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大量的科研不端,造假行为却是当下不得不承认的现实。魏文胜表示,“这些行为对国内的学术界的声誉是有很坏影响的。造假成本太低,并且没有处理动作,对中国整体声誉度是有巨大打击的”。 随后,中国学术期刊《蛋白质与细胞》以及发表韩春雨论文的《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分别刊载文章,均表示韩春雨论文结果无法重复。 作为当事人的韩春雨认为,“科学界的人,用科学的方法质疑,这是我能够接受的。我去提交调查报告”。 当下,科学界的主要质疑问题之一是“NgAgo”是否能编辑基因组。魏文胜等科学家认为,“做科学的话都是拿证据说话,他的实验室无法重复韩春雨的论文结果”。 韩春雨对质疑内容也表示认同,但他强调:“科学是有条件的可重复,使用的生物材料其实是很重要的”。 对于大多数实验室无法重复的原因,韩春雨认为,“有可能是因为大规模的,大范围的细胞污染”。这个观点也是从“质疑”开始之后他所一直坚持的。 但魏文胜等科学家却表示,“细胞的污染是做这个行业的一个很基本的一个训练,只有韩老师实验室能够做出来,这个是非常违反常理的。” 在对待这个问题时,韩春雨称,“他们认为的污染都是已经鉴定出来的,但是如果是一种未知的污染呢”。 韩春雨所说的“未知的细胞污染”问题,他认为,如果有人询问他是可以被解决的。但并没有人专门来问过这个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大力称,“我们都尝试过了。再去问的话,我不觉得他会有更关键问题的解答”。 魏文胜教授则认为,“作为一个方法学文章,就是我告诉你从头到尾里面有多少步骤,你在发表之前就要重复非常多次,证明它是一个不仅仅是有效率,而且是可被反复重复的这样一个方法”。 而面对这些说法,韩春雨称,“科学的问题是需要在实验室探讨和解决的,我有一些办法可以减轻污染,让编辑能够显现出来。对于NgAgo的影响来说,可能只有我知道”。 等待真相 2017年1月19日,河北科技大学官网刊登了《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与诺维信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的通稿。文中称,“诺维信公司对进一步开发NgAgo基因编辑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有浓厚兴趣”。 总部位于丹麦的诺维信公司在声明中写道,“我们已经测试了该项技术,看到了其可能有用的一些迹象,但目前仍处于非常初期的阶段”。 《自然?生物技术》也在之后发表声明称,“期刊获得了韩春雨提供的“与NgAgo系统可重复性相关的”新数据,在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行动之前,我们需要调查研究这些数据”。 面对这起事件,众多科学家也表示,韩春雨的事情一定需要在学术范围内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也有科学家认为,如果韩春雨这件事情本身没有涉及到数据造假,从科学本身,它是需要耐心,需要时间的。 同时,科学家们也更多地期待这起事件可以给中国科学界带来改变。 如何把监管的机制能够建立起来,如何让大家更多地关注到中国的科技体制,怎么样更合理;中国的科技资源,怎么样分配更合理,在更良性的轨道上,更快地,更好地发展,这才是更有意义的事情。 科学的真相是需要进行时间验证,需要通过规范的科学程序进行解决的。在中国基础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让中国的科学更严谨,更规范化,探寻相应地解决措施是当下重要的议题。如何通过每一起科学事件,探明科学的意义,是我们应该更加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重大课题。 2017年5月9日,《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发布声明韩春雨论文的调查还在继续中。 目前,韩春雨正在对导致论文结果无法重复的原因进行实验研究。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436 次阅读|0 个评论
就算你是博士,如果只是在办公室做些简单工作,工资也不可能高
热度 2 huangdapeng 2013-3-7 17:20
中午休息时,看到搜狐新闻 “ 女硕士发帖诉苦收入不如农民工 引发网友争论 ” 。其中,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教授梅志罡说了一句话 “ 就算你是博士生,如果只是在办公室做些简单工作,工资也不可能高 ” 。我很赞同这句话。还可以对这句话稍微改一点, “ 就算你是博士,如果只是在办公室做些简单工作,工资也不可能高。 ” 如果博士在单位只干些简单的工作,那只能拿微薄工资了,可能比稍微有点技术的农民工拿的还要少了。博士的意义在于创造,创造价值。怎么创造?看大家本事了。
3079 次阅读|2 个评论
手机新闻的取舍
热度 1 francy 2013-1-8 09:29
手机新闻的取舍
自从去年夏天换了一款安卓系统的手机,可以自如地从网上下载手机配套软件后,我就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了,从定制新闻和天气预报,地图查询,到自己玩游戏,给孩子定制益智的软件,再到随时随地发送微博,真是太方便了,手机改变了业余生活。 每天上下班都要挤在地铁里,因人多地少,根本无法看书看报,阅读手机新闻成了我打发时间的一种不错的选择。而提供手机新闻的软件很多,经过多次尝试,我从最初是搜狐新闻的粉丝改弦易辙成了光明网云端读报的忠实粉丝。 放弃搜狐新闻改为云端读报的主要原因有三 1、新闻下载方式不同 搜狐新闻是随着读取新闻,同时下载,每次坐地铁,数据交换很不畅通,看到一个新闻标题,选择阅读后,就是无尽的等待,最后提示‘您的网络不给力,请稍候尝试’,很浪费感情。而光明网的云端读报是将全部新闻都下载后,才提示可以阅读,这样读新闻不受时间、地点的影响,可以一气读完,畅快淋漓。 2、新闻水准不同 搜狐新闻有不少是涉及性方面的新闻,开始看觉得新鲜,但看多了,觉得实在是无聊,大量低俗信息充斥在手机新闻里,感觉对这个平台越来越失望。我的小组每天做的一项工作就是筛查不良应用的网站,判定为不良网站,会对其停止解析直至其保证并修正页面为止。但这种低俗的信息目前没有整治方法,只能洁身自好,这也是我换成其他读报软件的重要原因之一。光明网的云端读报,在这方面还不错,让孩子跟着一起看也很放心。经常让他看一些儿童意外伤害的事件,孩子也慢慢知道哪些行为是有害的,遇到侵害事件一定要及时告诉家长。 3、保存方式不同 搜狐新闻没办法由用户自行选择保存新闻,新的信息一旦阅读了,旧新闻就自动清除了,没办法保存特定新闻。光明网的云端读报,可以由用户自行选择删除或保留新闻。另外还可以选择只下载文本信息,还是选择同时下载视频信息,用户拥有灵活的选择方式。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57 次阅读|1 个评论
心理学解释18路人的冷漠
热度 11 YangFisher 2011-10-18 22:52
案例一: 搜狐新闻: 10 月 13 日下午 5 时 30 分,两岁的小女孩悦悦从幼儿园回来,被一辆面包车无情地两次碾过,路过的人若无其事,后一辆小型货车又从昏迷地上的悦悦身上碾过,之后路过的相继有近 20 人,没有一人对倒在血泊中的小女孩施以任何援助。捡垃圾的陈贤妹路过了,才抱起小女孩大声呼喊……现小女孩在医院中深度昏迷,生命垂危。 很多人感到愤怒与心寒,但是当你在场的时候你会怎么选择?事后的调查,只有7%的人选择冷漠,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就助: 读者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如此呢?若是事后让那18人选择,会是选择冷漠处理吗?断然不是!若是您在现场,你真的是会选择您所选择的那项答案吗?我想也不一定是! 案例二: 这是一起发生在纽约市皇后区的一桩普通的谋杀案,一位约30的妇女,吉诺维西深夜下班回家时在所住的街道遇害。吉诺维西并不是很快地、安静地被杀死的。她的死亡过程极其漫长、喧闹、残忍,而且相当公开。在最后一刀结束她的求救声之前,杀人犯在长达35分钟的时间里,在街上追逐并袭击了她3次。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38个邻居透过自己家的窗户看到了谋杀案的发生,却没有一个人愿费举手之劳拨打报警电话。 在半个小时内,38名皇后区令人尊敬的守法公民眼睁睁地看着凶手在丘园3次追逐并刺杀同一个女子。 有两次,他们发出的声音和他们卧室里突然亮起的灯光都让杀手吃惊地停了下来。但每一次他都返回去,找到她并刺杀她。整个过程没有一个人报警。在这个女人死后才有一名目击者给警察局打了电话。 负责皇后区侦破工作的助理检察长卢森虽然有25年调查凶杀案的经验,但他仍然对本案感到震惊。 他对许多谋杀案都能倒背如流,但丘园命案却令他困惑不解。不是因为这是一桩谋杀案,而是因为所谓的好人没有报警。 像助理检察长卢森一样,震惊和困惑几乎是所有读过该报道的人的共同反应。这些警察、新闻工作者和读者怎么也想不明白,在这种情况下,38个“好人”怎么会无动于衷呢?没有人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甚至连谋杀案目击者们也觉得莫名其妙。“我不知道,”每一个被问到的人几乎都这么说,“我真的不知道。”只有几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做出了无力的辩解。例如,有两三个人解释说他们“害怕”或“不想卷进去。”但这些理由显然都经不起仔细推敲。给警察局打一个简单的匿名电话就可以挽救吉诺维西的生命,而且不会危及到报案人的安全和自由。不,他们不采取行动的原因,不是因为害怕或不愿使自己的生活复杂化。这里所发生的事情就连他们自己也搞不清楚。 但茫然无趣肯定出不了好新闻。所以《纽约时报》以及其他媒体,包括几家对此事进行了后续报道的报纸、电视台和杂志,都在强调当时唯一能够得到的解释:目击者就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对这样的事情没有关心到想要被卷进去的地步。美国正在变成一个自私自利、麻木不仁的国家。现代生活,尤其是都市生活的紧张忙碌,使我们的心肠变得越来越硬。我们的社会已经变成了一个“冷漠的社会”,人们对自己同胞的困境越来越漠不关心。 为了支持这种解释,大肆渲染公众冷漠的新闻报道不断地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实际上,继罗森塔尔将事实真相公布于众之后,《纽约时报》也发表了以“冷漠”为主题的连续报道。一批脱离实际的社会评论家也站出来,支持这种解释,这些人似乎从来就不会向报界承认自己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他们也认为吉诺维西案件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毫无例外,所有人都用到了“冷漠”这个词。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词也出现在《纽约时报》头版新闻报道的标题中,尽管大家对造成冷漠的原因做了不同的解释。 有一种说法把人们的冷漠归咎于电视暴力的影响,另一种说法则认为这是由于人类的攻击性受到抑制造成的。但大多数人都把都市生活的“非人性化”与“特大城市社会”以及“个人与群体的疏离”这些概念扯在一起。 甚至连罗森塔尔这个最先披露这个事实并最终以此事件为题材写了一本书的人,也支持这种城市导致冷漠的理论: 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为什么当吉诺维西遭受攻击时,38个人都没有拿起电话,因为人们对自己的认识总是不够深入。但是我们可以假定,他们的冷漠无情确实是大城市的一个特征。这几乎是一个关系到我们在心理上是否能生存下来的大问题。假如一个人被几百万的人包围并要承受他们施加的压力,为避免受到他们的伤害,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地忽略他们。在纽约以及其他大城市中,对邻居们及其所遇到的麻烦视而不见,正是生活中的条件反射。 吉诺维西事件越炒越大,除了罗森塔尔的书以外,这件事还成了许多报纸杂志、几个电视新闻纪录片,以及一个外百老汇戏剧作品的主要内容。此外,纽约的两位心理学教授拉塔奈和达利对此也很感兴趣。他们研究了所有关于吉诺维西事件的报道,然后运用他们的社会心理学知识,得出了一个看起来最不可能的解释, 那就是因为有38个目击者在场。以前的报道都毫无例外地强调虽然有38个旁观者,却没有任何人采取行动。但拉塔奈和达利则认为,没有任何人采取行动恰恰是因为旁观者太多。 两位心理学家推测,当发生紧急事件的时候,如果有许多旁观者在场,那么任何一个旁观者出面帮忙的可能性都不大。原因至少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简单明了 ,当周围有几个可能会帮忙的人时,每一个人的责任感都下降:“也许其他人会帮忙的,也许有人已经这样做了。”所以,当每个人都以为其他人会去帮忙或已经帮了忙时,结果却是其实没有一个人帮忙。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第二个原因更加有趣 。它建立在社会认同原理的基础上,而且与多元无知效应有关。有时候要判断一件事是否紧急并不容易。比如说,倒在路上的这个人是心脏病发作了还是一个醉汉睡着了?街上传来的刺耳的声音是枪声还是卡车逆火发出的声音?隔壁发出了喧闹声,是有人受到了袭击需要叫警察来解决,还只是两口子吵架,外人最好不要介入?到底发生了什么? 当我们碰到这种不确定的情况时,自然就会先去看周围其他人的反应。从其他人的反应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件事件到底是不是紧急。 但人们却经常忘记,那些观察事态发展的人可能也在寻找社会认同。而且因为我们都喜欢在他人面前表现得信心十足、不慌不忙,因此在寻找认同时也是不动声色,可能只是对我们身边的人偷偷扫视一眼而已 。结果每个人都是一幅镇定自若的样子,而且没有采缺任何行动。于是,在社会认同原理的作用下,这件事情就被解释成了一个非紧急事件。按照拉塔尔和达利的说法,这就是多元无知的状态:“每个人都认为既然大家都不担心,就说明一切正常。 而与此同时,事态却变得越来越危急,有可能达到某个临界点。这时候,终于有人不再受其他人貌似镇静的影响,站出来采取了行动。(陈贤妹采取了行动) 拉塔奈和达利的推理得出了一个很有趣的结论,那就是对一个紧急事件的受害者来说,在场的人越多越好的想法通常是大错特错。对那些深处险境需要帮助的人而言,如果只有一个而不是一群在场的话,或许他得救的机会还要大一些。为了证实这个不同寻常的观点,达利、拉塔奈以及他们的学生和同事们一起实施了一项系统的,不寻常的研究计划,并得出了一组明确的结果。他们的基本方法是观察紧急事件中旁观者的表现,有时是一个人,有时则是很多人。然而记下两种不同情况下受害者得到帮助的次数。他们的第一个实验是让一个纽约大学的学生假装癫痫病发作。当只有一个人在场时,他得到帮助的概率为85%,而当有5个人在场时,他得到帮助的概率只有31%。由于几乎所有单独经过的人都向他伸出了援手,所以很难再说我们的社会是人人自危的“冷酷社会”。很显然,正是由于其他旁观者在场,才使得人们向受害者提供帮助的概率降到了令人汗颜的程度。 另外一些研究是为了考察社会认同在普遍存在的目击者“冷漠”现象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人员把一些人安插到一组可能会目击到紧急事件的人当中,而这些人已经被事先告知要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例如在纽约所进行的一次实验中,当单独一个旁观者看到有烟从门底冒出时,75%的人报了警。然而,当同样的事情被3个人同时看见时,报警的概率则降到了38%。但是,当3个人中有两个人事先被告知要表现得若无其事的时候,报警次数最少,只有10%。在多伦多进行的类似研究中,单独一个旁观者给予紧急救助的概率达90%。但当一个旁观者身边有另外两个始终都不动声色的旁观者时,提供紧急救助的概率则降到了16%。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之后,现在,社会学家们对什么时候旁观者会在紧急事件中伸出援手已经知道得很清楚了。首先,我们的社会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已经变成了一个冷漠无情的社会( 从网友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来 )。实际上,一旦旁观者相信确实存在着紧急情况,他们提供帮助的可能性还是蛮大的。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参与援救或召集他人帮忙的人数还是非常令人欣慰的。例如,在佛罗里达进行的4个独立的、涉及紧急救助一名维修工的实验就证明了这一点。在其中的两次实验中,当受伤的维修工需要帮助的情况非常明确时,100%的旁观者都帮助了他。在另外两次实验里,要帮助维修工就得冒触电的危险,但在这种情况下,仍有90%的旁观者采取了行动。而且,这些伸出援手的人既有单个旁观者,也有来自一群人中的旁观者。 但是,当旁观者不能肯定他们看到的事情是否紧急时,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这时候受害者更有可能从单个旁观者而不是一群旁观者那里得到帮助,特别是当这群人都素不相识时。看起来多元无知效应在陌生人之间表现得最为显著。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喜欢在重任面前表现得泰然自若、老成持重;另一方面是因为对那些不认识的人,我们不了解他们在这种情况下会做出什么反应,因此不太可能表露自己或正确解读别人的关切表情。其结果就是,紧急事件被认为是不紧急的,受害者遭了殃。 仔细分析这些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一个很有启发性的模式。所有那些令紧急事件的受害者得到帮助的可能性下降的因素,都自然而然地存在于城市而不是乡村里: 1.与农村相比,城市的环境更喧嚣、更容易分散人们的注意力而且变化也更快。因此在这里,人们很难对遇到的事件的本质做出快速的判断。 2.城市人口稠密,因此当人们目击到潜在的紧急事件时,和其他人一起看到的可能性更大。 3.城市居民认识的同市居民的百分比远远低于乡镇居民。因此在目击到紧急事件时,城市居民更有可能是处在一群陌生人中间。 混乱、人口稠密、认识率低这三个城市环境的自然特征,恰好与研究发现的降低旁观者帮助率的因素相吻合。因此无需借助“城市非人性化”、“大都市令人感情疏离”这样一些带有罪恶感的概念,我们就能解释为什么在我们的城市中会有这么多“冷漠无情”的旁观者。 总结: 第二个案例摘自《影响力》,比较长。但是慢慢看完,你会很有收获。在中国这样的事情不是一次两次的发生,我们需要的思考怎么会如此之频繁发生,以及我们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怎么学会保护好自己。 先说第一点,为什么在中国此类事件(冷漠,无视)如此发生频繁,我认为有诸多因素,1.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太快,人与人之间维系的只有薄弱的利益关系。唯利是图,所以没有任何的感情可言,当利益关系受损的时候,尚可翻脸不认人,更何况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呢?2.如上所述的几点原因,人口稠密,大家的责任分散了。所以并不是在场目击的人越多越好。3.受舆论压力,前阵子“彭宇案”等沸沸扬扬,舆论虽然是希望人们走向好的一边,但是往往是个双刃剑。媒体往往缺乏社会行为学家的视野和角度,因此也才会在后续的事件中成为帮凶。当然,是不知不觉的帮凶。尤其是一些自杀报道中,甚至有赞扬、美化的成分,这就更加不符合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了。也会扮演”维特效应“的传播者。 当然原因还有很多,很复杂,我毕竟不是学社会心理学的。 但是当我们处在危险之中的时候,在我们尚还有一点意识的时候,我们能怎么保护好自己呢? 在你处在紧急状态中需要帮助时,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减少周围人对你的处境和他们的责任的不确定性。你要尽可能准确地将你需要的帮助表达出来。不要让旁观者自己去下结论,因为社会认同原理和多元无知效应很可能使他们对你的处境做出错误的判断,人多的时候尤其如此。 而且,你要向一群旁观者中的某一个人提出需要帮助的请求,一定要克服请求大家帮忙的这种本能。从众人中挑出一个人来并给他指派任务,否则,很容易使群体中的每一个人产生其他人应该会帮忙,其他人会去帮忙或者其他人已经帮忙了的想法。 《影响力》作者实例: “不久之前,我曾亲身经历过这种事情。当时我被卷入了一起很严重的车祸,我和另一位司机都受了重伤。我脑后留着血,摇摇晃晃地想站起来,而他则趴在方向盘上,不省人事。车祸发生在一个十字路口的中心,而且几位停车等待变灯的人都看到了车祸的发生,当我跪在车门旁边的路上,试图让自己清醒一点时,绿灯亮了。等待的车辆开始慢慢开过十字路口。司机们目瞪口呆地看着我们,但没有人停下来。 这时我想起来了,“哦,这一切和研究结果一模一样。他们全都开走了!”幸好我想到了这点。作为一名社会心理学家,我对旁观者的研究也略知一二,所以才会产生这种想法。我赶紧回忆那些与我当前的困境相关的研究结果,马上就知道我要怎么做了。为了看得更清楚,我努力地站起来。我指着一辆车,对它的司机喊道:“叫警察。”有对后面两辆车的司机说:“把车开过来,我们需要帮助。”这些人立即做出了反应。他们马上打电话叫来了警察和救护车;用自己的手绢擦去我脸上的血迹;给我披上夹克衫,所谓目击者,他们愿意为车祸提供证据;甚至有一个人背着我去医院。 他们的帮助不仅迅速,而且还很有感染力。很快就有更多的司机自动停下来,去帮助另外那个受伤的司机。现在,社会认同原理开始为我们发挥作用了。为做到这点,关键在于要让球朝帮助我们的方向滚动。这一步完成以后,我们就可以放轻松,因为那些真心关心事态的旁观者和社会认同原理的力量自然会把余下的事情做好。”
个人分类: 感悟生活|10112 次阅读|13 个评论
致两岁的悦悦与捡垃圾的陈贤妹
热度 56 yurongming 2011-10-17 15:24
搜狐新闻: 10 月 13 日下午 5 时 30 分 ,两岁的小女孩悦悦从幼儿园回来,被一辆面包车无情地两次碾过,路过的人若无其事,后一辆小型货车又从昏迷地上的悦悦身上碾过,之后路过的相继有近 20 人, 没有一人对倒在血泊中的小女孩施以任何援助 。捡垃圾的陈贤妹路过了,才抱起小女孩大声呼喊……现小女孩在医院中深度昏迷,生命垂危。 致两岁的悦悦与捡垃圾的陈贤妹 心疼地叫你一声 悦悦 面包车碾过的那一刻 你张大的眼睛 有没有来得及叫一声妈? 你可曾想到拨开温情面纱后 那人世的獠牙? 街道上单单纯纯你儿童的血 变不成花 没有玫瑰的芬芳和色彩 招不来路人的青睐 十字架上耶稣的圣血不会与你混合 幼儿园的老师不会告诉你什么叫冷漠 人们总是很忙 忙着打麻将 忙着找小三 忙着挣钱、忙着点头、忙着哈腰…… 只会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你不会理解 悦悦 正如我无能想象 一个两岁的小女孩 辗转于车轮之下 被汽车碾压过一次、两次 再碾压一次有什么感觉? …… 捡垃圾的陈贤妹: 捡起两岁的身体 是否是你捡到 最值得珍惜的垃圾? 你的眼睛不懂得朝上 还是你的身材只有一米四几 才看到地上那渺小的身躯? 你哭了 当女孩父母痛苦地跪在地上 你毫无姿态的哭声 宣告你捡到的不是垃圾 而是不久前还活蹦乱跳的小女孩 倒在血泊中的身体! 伟大的文明已进化到 我不知道 连老天爷也不知道 天使会不会为了钱 将灵魂出卖给撒旦 只有傻傻的、捡垃圾的你 哭了 为了一个不知道的结局! ……
个人分类: 现代诗歌|8623 次阅读|10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7: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