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点击图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我校第十届新生才艺之星大赛总决赛圆满落幕
tengyu2011 2012-10-26 21:58
我校第十届新生才艺之星大赛总决赛圆满落幕 晚会现场 湛师新闻网 10 月 22 日讯  新生同台秀才艺,青春绽放梦飞扬。昨晚,由我校团委主办,大学生艺术团承办的第十届新生才艺之星大赛总决赛在音乐厅举行。校团委郭和才书记、李亚九副书记、校团委全体老师出席了本次大赛。 经过各二级学院的层层筛选和选送, 13 组参赛选手脱颖而出,在本次决赛中决一雌雄。本次大赛的评委由我校蒋金辉处长、朱培科副教授和湛江艺术学校张大林老师担任。 在开场秀环节中,参赛选手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一一亮相,现场一片沸腾,欢呼声连连不断。一首温情的歌曲《一起走过的日子》拉开了大赛的序幕,选手深情演唱,陶醉其中;印度舞蹈《天竺少女》让现场观众们领略到浓浓的异国风情;一曲长笛演奏《扬鞭催马》,笛声时而激情奔放,时而悠扬婉转,演奏者活泼娴熟的技术征服了在场的观众的心;在双簧表演《我是英雄》中,选手们表情丰富,言语幽默,观众们笑声不断,赞不绝口。 选手们全身心的投入,展开了愈演愈烈的才艺比拼。在舞蹈《 I will survive 》中,选手更是将恰恰和伦巴完美结合,优美的舞姿带给现场观众一场视觉的盛宴。 魔术《魔法餐厅》将大赛推向了高潮,选手神奇地变出了鸽子、玫瑰花、红酒等物品,魔术情境设计既富有青春浪漫的情调,技艺变化又递进高超,让人惊叹不已。网友在微博上称:“今晚的比赛很给力,各位多多加油!” 经过激烈的角逐,在观众微博投票互动中, 5 号选手罗舒钰以最高票数获得“最佳人气奖”;王伟涛、林余华、郭世维等 10 位选手获得“十大才艺之星”称号;莫绮晨等同学获得“优秀奖”。最后,校团委郭和才书记和李亚九副书记分别为获奖选手颁奖。 节目一 节目二 团委郭和才书记为获奖选手颁奖 合影 (通讯员 / 黄海燕 邹进华 摄影 / 梁锦 成  汪吉 刘学横 编辑 / 闫蒙萌 聂洁茹 发布 / 陈艳霞)
个人分类: 2012湛师要闻|186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老师之8 陈培勋
byk0104 2012-1-29 19:22
怀念恩师陈培勋先生 人民音乐2008年02期 (一) 五十年前,我就从刘诗昆 演奏 的《卖杂货》和《旱天雷》知道了陈培勋这个名字。之后,又听到了陈先生的另外两首 钢琴 曲《思春》和《双飞蝴蝶变奏曲》。那时,我还是中央 音乐 学院附中的一个初中生。陈培勋对于我,只是这些钢琴曲的作者名字,顶多,就是在院子里远远望去的一位不苟言笑的教授的身影。那时,音乐学院大院“处处《卖杂货》,天天《旱天雷》”,还有从附中到大学几乎所有钢琴音乐会上都能听到的《思春》和《双飞蝴蝶变奏曲》。这些充满浓郁广东风情的钢琴曲,以熟悉的旋律、精致的和声和独特的织体风靡全国。1978年,陈师又根据广东音乐《平湖秋月》创作了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同名钢琴曲,与前四首合称为《广东乐曲五首》。这些乐曲始终是许多音乐会和钢琴比赛的保留曲目,最近还出现在 郎朗 在 世界 各地的音乐会节目单和他新近录制的唱片《黄河之子》中。这五首乐曲,是 中国 钢琴音乐中的巅峰级文献。 1964年9月,已经是音乐学院作曲系三年级 学生 的我,迎来了期待已久的配器课,任课老师正是我仰慕多年的陈培勋教授。遗憾的是,此时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文革前夕。 开始一个月,我们配器课虽然受到当时禁止使用“封、资、修”教材的限制,但课堂教学大体还能正常进行。到10月,音乐学院按照 北京 市委要求,全院到通县参加农村“‘四清’大会战”,全部课程都中断了。在“四清”中,音乐学院和北京市法院、制药厂以及焦化厂的“四清”工作组混编,所幸,音乐学院只有我们师生俩分在一组,这样,我和陈师同组工作、同室居住、同桌就餐达8个月。 我们参加四清的地方在北京通县六合大队疃里生产队(今通州区宋庄镇疃里村)。1964年10月到1965年5月,我和陈老师就在这里参加“四清”。起初他负责会议记录,我负责青年工作,后来一起参加疃里村史的写作。1965年初,从邻村调来作曲系的同学张以达,又逢音乐 研究 所的杨荫浏、曹安和、李元庆、李纯一和吴钊参加后期四清,也都在疃里加入到我们这个村史写作组。陈师写作的部分,由于语法修辞均欠佳,最后都由杨荫浏先生修订完成。 一对作曲师生朝夕相处,话题自然还是作曲。没有上完的课,在“四清”的间隙继续。我在这里从陈老师那里学到的经验、招数,远远多于当时禁锢状态下的学校课堂。连续8个月的“私人授课”——铜管组的音量均衡与共鸣、木管组的音色叠置与交叉、整体音色的横向布局……都在这与 交响乐 无缘的时段,无缘的地方悄悄进行着。 1965年5月,四清结束,我们班又被安排到农村“开门办学”,校舍在香山卧佛寺和万安公墓东北的太舟坞大队(现海淀区温泉镇太舟坞村)。陈老师的配器课接着“四清”前的课程在这里继续。但是,他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图实施教学,公开油印出来的教学谱例完全改成了《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些中国的“革命的” 作品 。当然,他使用这些谱例,不完全是当作范例,“这一段如果把1、2小提琴去掉,只留下中提琴,效果会更好。”“这个和弦当中的圆号,如果1、3同度,2、4同度,在这里会比分成四个声部音响更饱满。”这样的修正意见,在我们的课上经常会听到。有趣的是,陈师给我们留的配器作业因为不必公开,则全部是西方音乐,与上课的用的公开谱例完全不是一回事。印象最深的是 贝多芬 第一 奏鸣曲 第一 乐章 、第五奏鸣曲第一乐章、第八奏鸣曲第一、第二乐章,格里格《挪威 舞曲 》《g小调奏鸣曲》, 肖邦 《A大调波兰舞曲》,柴科夫斯基《一月》《四月》,德彪西《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月光》。这些作业是他多年积累下来的“看家”习题。 1966年6月初,陈师绞尽脑汁在夹缝中生存的配器课,随着文革的爆发而彻底结束了。 (二) 陈培勋1922年出生在香港,小时读的是英文学校,因此他的英文很好,中文却难免捉襟见肘。这阻碍了他的汉语表述能力和中文写作能力,致使他从事配器教学一生,却没有出版过一部完整的配器教材,是为憾事。在配器课上,他说到乐器名和音乐术语,既不用中文和通用的意大利语,更不用当时我们熟悉的俄语,而是用他惯用的英语。我们师生间曾经在课上为此磨合了好一段时间。80年代以后,他到香港用英语从事作曲教学,却得心应手。 熟悉陈培勋的马思聪先生曾说,陈培勋在香港的名字叫做陈贝芬,是成年之后他自己起的,意欲成为中国的贝多芬。后来到广东曲江(今韶关)才依粤语发音将Chan Pui Feng的中文名字写做陈培勋。 1941年,陈培勋在香港居民组织的战地服务团弹钢琴。香港、广州相继失守后,服务团撤离到曲江,此后在这里成立了广东 艺术 专科学校。陈培勋的第一部作品,舞剧音乐《宝塔与牌坊》,就是在广东艺专为舞蹈教学弹钢琴时,应吴晓邦先生和梁伦先生之约创作的。那时,曲江只有两台钢琴,一台在基督教青年会,马思聪当时就在那里举办音乐会。另一台是艺专从地方教会买来的。这部舞剧的 演出 ,就是由陈培勋在弹这架钢琴上演奏音乐的。 1943年,陈培勋到了重庆,在马国亮领导, 马思聪、郑志声、林声翕等先后担任指挥的中华 交响乐团 担任低音提琴乐手。后来他还兼任过定音鼓手。他曾在课上说过,从 莫扎特 到德—法雅的很多作品的 总谱 ,就是担任乐团乐手的时候背下的。工作之余,为了 生活 ,他还曾在舞厅做过钢琴手,即兴演奏是他的绝活儿,还弹的一手相当地道的爵士乐。他和另一位音乐家卓明理,在重庆是当时有名的“洋琴鬼”。 在重庆期间,因为中华交响乐团的乐手多在育才学校兼课,陈培勋结识了在育才主管教务的李凌先生。这位在解放后担任中央乐团团长的老朋友,后来在创作上给予陈师很多切实的帮助。 1950年,中央音乐学院在天津成立,陈师即到音乐学院任教。他担任的第一门课不是管弦乐配器,而是“军乐配器”。在建国初期,大家认为,只有雄壮激昂的军乐,才能表现革命的激情和革命军队的步伐。年轻的陈师对军乐配器的教学乐此不疲。这个期间,陈师还认真阅读了一些英文的配器法书籍。 不久后,苏联专家古洛夫和阿拉波夫相继到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和配器。配器班上,陈师成绩突出。他和施咏康、苏夏的作业经常被当作示范教学的范例。这一阶段,陈师缩写过大量总谱,其中最多的是柴科夫斯基的作品。苏夏先生看过他写的“柴六”缩谱,每组乐器的分配,八度、同度的重复,都标示得清清楚楚。后来,吴祖强和杜鸣心从苏联留学归来,带回了他们在苏联学习期间的和声、配器习题连带老师的批改记录。这些后来成为中央音乐学院作曲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陈师也从中吸取了配器教学的许多经验,承袭了许多习题。 陈师多方面的音乐实践和丰厚的艺术积累,为他的创作和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 1995年,香港雨果公司出版的陈培勋交响音乐专辑唱片《我的祖国》,包含了陈师交响音乐的三部代表作: 交响诗《心潮逐浪高》; 第一交响乐《我的祖国》Ⅰ.前奏曲咏雪 Ⅱ.英雄的诗篇 娄山关 Ⅲ.叙事曲 追怀 展望与前途; 第二交响乐《清明祭》 Ⅰ.烈士碑前 Ⅱ.忠魂舞 Ⅲ.遗愿化宏图 陈师的第一交响乐《我的祖国》写於1960至1964年间,初名《江山如此多娇》,文革期间总谱遗失。1976年重写第一和第二乐章,1989年增写第三乐命并更名为《我的祖国》。这部 交响曲 大气磅礴,构思宏伟,是当代中国交响曲作品的珍品。 《第二交响曲“清明祭”》作于1980年,献给 文化 大革命中为真理而献身的勇士们。1980年获得第一届全国交响乐作品比赛优秀奖。连续演奏的三个乐章的内容皆来自《天安门诗抄》。 表面上看,陈师恃才傲物,不问政治。但从他的这些交响曲的内容看,陈师绝不是一个脱离社会生活,没有政治头脑的人。 文革后,陈老师到香港从事作曲教学,我们的联系很少。但是他每有新的总谱或唱片出版,总要托苏夏老师送给我。 这个时期,陈师创作了许多在中国大陆鲜为人知的音乐作品: 小交响曲《迎春》(第一乐章∶抒情的前奏曲《迎春》;第二乐章∶交响舞曲之一《红梅》;第三乐章∶间奏曲──两首云南 民歌 ;第四乐章∶交响舞曲之二《春节庆会》,1982年); 高胡 协奏曲 《广东音乐主题》(1983年); 乐队与合唱《儿童节序曲》(与叶惠康合作,1984年); 小交响曲《青年》(1986年); 1996年,雨果唱片公司录制了他的管弦乐《欢乐的春江花月夜》。 1998年6月,中国交响乐团举行我和杨立青、金湘的音乐会。那天,他由苏夏老师搀扶着到北京音乐厅。他说:我们就是来听你的作品的。 1999年,我到南线阁寓所看望中风的陈师,那时,他的言语和行动已经出现障碍。 今年9月上旬,在天津遇到我的作曲老师苏夏先生,从他那里知道,陈师已离开人世。9月底,为了解陈师离世的准确时间和地点,我到北京走访了几位知情人。 从苏夏先生那里知道,陈师的最后时刻是在深圳海滨广场福田阁的寓所度过的。 陈师忌日是从梁茂春教授那里得知的。梁教授根据他居住的音乐学院宿舍楼张贴过的一张讣告,确定陈师离世的时间是八个月以前的2月25日。陈师生前工作的院、系以及音乐界,至今没有举办过任何纪念活动。所以,所有媒体都没有关于他去世的报导。 黄飞立先生告诉我,他是前几天从黄安伦的电话中知道陈师过世的消息的。而远在加拿大的黄安伦又是从我个人在网络上发布的消息中知道的。 90高龄的黄先生表示,一个在钢琴和管弦乐两方面的创作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又培养了几代 作曲家 的艺术 大师 ,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走了。令人遗憾!他说,像陈培勋这样为中国音乐事业做出这样杰出贡献的人,难道不应当隆重地纪念他、宣传他,让大家学习他吗?
个人分类: 良师益友|3832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老师之10许勇三
热度 1 byk0104 2012-1-29 09:16
我的老师之10许勇三
写在许勇三先生逝世5周年 选自 鲍元恺 :巴托克第三 钢琴 协奏曲 结构分析作者附记 天津 音乐 学院学报2005年第四期 今年是许勇三教授(1915年11月18日——2000年11月25日)逝世5周年暨诞辰90周年,又适逢巴托克(1881年3月25日——1945年9月26日)逝世60周年——在 中国 专业作曲教育界,这两个名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981年,由许勇三教授主持,在天津音乐学院召开了巴托克音乐创作研讨会。在中国重新向 世界 敞开大门的初期,这个研讨会,无疑为踌躇于东方民族风格与西方现代精神之间的同堂几代作曲同仁,找到了一个可供借鉴的平衡支点。 会后,人民音乐出版社决定把在研讨会上发表的主要论文结集出版为《音乐论丛》第7辑,并委托我作为统编。论丛收录了许勇三教授的两篇重要论文《巴托克的成功之路及其对我们的启示》《继承与创新——谈巴托克对 贝多芬 晚期四重奏写作手法的发展》,收录了武汉音乐学院王安国的《巴托克调式体系的综合性与多重性》,马国华的《民间曲调与现代和声结合的巴托克风格》,赵德义的《复调写作中的二重调式——谈《44首 小提琴 二重奏的写作特色》,天津音乐学院陈世宾的《为弦乐、打击乐和钢片琴所写的音乐研究札记》和《巴托克多调式体系中的三全音功能》,姚盛昌的《巴托克线式对位的和声基础》,周小静的《深刻的思想,严密的结构——乐队协奏曲论析》,以及我的《舞蹈组曲技法 研究 》。 这一辑名为《论巴托克的音乐创作》的论文集出版后,在全国专业作曲界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是,几乎与此同时开始的以取消调性为标志的“新潮”音乐很快就取代了巴托克式的以本民族民间音乐为出发点的 艺术 思路,发端于国际社会冷战时期的否定传统、盲目求新的极端风格成了与社会音乐 生活 隔绝的中国一些音乐学院作曲学子的艺术时尚。这,似乎正是80多年前巴托克本人遭遇的重演。 今天,当我们回顾这一段中国专业音乐创作的历程, 美国 《音乐中国》主编周勤如如是说:“巴托克的民间音乐研究后来受到新兴的音乐民族学理论的排挤, 而他结合民间音乐和 古典音乐 开创新音乐的努力则受到了迅速膨胀为教学主流的序列音乐的排挤。这是很不幸的两件事。在中国,以吕骥、安波、马可等为代表的鲁艺学派的民间音乐研究有类似巴托克的遭遇,许勇三教授及其弟子的巴托克研究似乎也被更现代的技法研究所淹没。其实.所有这些都应该以‘蔽帚自珍’的态度检讨之。”(周勤如:《音乐批评之我见》注释7。《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一期99页) 在冷战已经成为 历史 ,否定传统不再时尚的 新世纪 ,在我们纪念巴托克和许勇三的今天,该是我们冷静地对我们的音乐创作进行检讨的时候了。 2005年10月10日 1980巴托克研究组:左一鲍元恺,左二杨通八,左三姚盛昌,右一陈世宾 天津音乐学院是有过自己的学术体系的。我说的“呼唤学术,重构体系”中的“体系”,具体是指天津音乐学院由缪天瑞、许勇三勾画的学术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是以作曲理论为特色的音乐文献学,和以巴托克研究为特色的20世纪音乐作品研究。 1950年,中央音乐学院在天津成立,来自台湾的缪天瑞和来自燕京大学的马思聪、许勇三,都不属于建院时期的主流体系。在来自延安的音乐界领导的操作下,他们虽然表面上被安排了一些职务,但在学术上是被边缘化的。1958年,中央音乐学院迁京,马思聪随学院赴京,继续担任中央院完全没有实权的名义上的院长,缪天瑞和许勇三则被留在了天津音乐学院。 1958年天津音乐学院建院,随后,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和天津划归河北省的环境下,缪天瑞和许勇三又被天津音乐学院更左的政治路线所排挤,直至1976年“文革”结束。这个时期,许先生历史上和原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的交往,一直成为以“特嫌”(特务嫌疑)打击他的借口。 文革结束后不久,天津音乐学院首任院长缪天瑞先生调往北京中国音乐研究所,在杨今豪院长的领导下,许勇三先生成为天津音乐学院的学术带头人。1979年,国务院批准天津音乐学院为全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这个硕士点的导师就是40年代从美国密执安大学毕业,回国后在燕京大学担任音乐系主任,培养出了赵行道、杨儒怀这些名教授的前辈许勇三先生。许先生的学术体系,正是由于此前一直处于受排挤的地位,使他基本上不受干扰地跨过了两个8年(1950-1958中央音乐学院天津时期,和1958-1966天津音乐学院初建时期)和文革十年,在文革之后的80-90年代通过著书立说和课堂教学建立了起来。在难得的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学术和教学的这个不长的时期,许先生通过研究生教学和青年教师培训,直接培养了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人才,包括陈世宾、杨通八、任达敏、苏澜深、姚盛昌、张蓓荔等,也包括我本人。许先生在此期间,还将缪天瑞的“该丘斯”作曲理论翻译系列(包括《和声学》《对位法》《曲调作法》《曲式学》等)中没有完成的《大型曲式学》翻译出版。在1981年,由许勇三先生组织的纪念巴托克诞辰百年的学术研讨会和先后出版的两册巴托克研究的论文集,至今还在中国的作曲学术界产生着影响。许先生关于建立“音乐文献学”的建议也是在这个时期正式发表的。他在《攀登音乐艺术高峰的途径》这本书里,为后学指出了一条通往音乐艺术殿堂的明路。 在今天,缪天瑞和许勇三的后续影响正在发酵,最近在北京召开的2011音乐理论比较研究国际论坛上,许先生的弟子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是,如今,两位先师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学术地位。2008年,天津音乐学院50周年校庆,在院内树立了两位歌曲作曲家王莘和施光南的塑像。他们是天津音乐界的骄傲,这是没有异议的。但是,作为一所教学学术机构,是不应当忘记对天津音乐学院做过更大贡献的缪天瑞和许勇三两位音乐学术大师的。 !--( 规则 ) ( 积分 ) //-- 许勇三:《论巴托克的音乐创作》 (音乐论丛第七辑)后记 对巴托克这样的外国近现代音乐家及其作品的研究,在我国还是一个新课题。我虽有志于此多年,但象目前这样集中力量进行这项工作,也主要是近年来的事。 1979年秋,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建立了由三名教师和两名研究生组成的近现代音乐研究小组(鲍注:三名教师是鲍元恺、姚盛昌和周小静,两名研究生是陈世宾。杨通八),由我担任指导工作。从1980年10月起,这个小组开始了以巴托克及其作品为专题的研究工作。在一年时间里,他们分别研究了巴托克在不同创作时期的主要作品,同时,进而探索了巴托克创作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1981年,恰逢巴托克诞辰一百周年,中国音乐家协会天津分会主办了巴托克研究学术交流会,并编辑出版了《巴托克研究论文集》,收进了这个小组成员以及我个人所写的有关论文七篇(另有译文三篇)。与此同时,湖北艺术学院(鲍注:今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师生有关巴托克研究的四篇论文也由该院刊印。在巴托克研究学术交流会上,天津音乐学院和湖北艺术学院向大会共宣读和提交了二十二篇有关论文。 合后,人只音乐出版社决定将两校的有关论文汇集出版,在他们的热情支持和具体帮助下,这些文章得到了向音乐界同行广泛求教的机会。 本书包括关于巴托克创作研究的综合性论文五篇,关于巴托克具体作品的研究论文五篇和两个参考资料。以下各篇己收进中国音乐家协会天津分会编辑出版的《巴托克研究论文集》,本书不再转载: (一) 贝拉·巴托克(许勇三) (二) 巴托克创作的立足点与创作道路(许勇三) (三) 巴托克《钢琴即兴曲》之和声研究(杨通八) (四) 一首独特的变奏曲——谈巴托克《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姚盛昌) (五) 巴托克的《第三钢琴协奏曲》(鲍元恺) 以下两篇原发表在《巴托克研究论文集》上,现作了较大修改,收进本书: (一) 《为弦乐.打击乐和钢片琴所写的音乐》研究札记(原标题为《对巴托克‘为弦乐、打击乐和钢片琴所写的音乐,的介绍和分析》)(陈世宾) (二) 深刻的思想 严密的结构——《乐队协奏曲》论析 (原标题为《略谈巴托克的“乐队协奏曲”》)(周小静) 本书的统编工作由鲍元恺同志具体负责,周小静同志担任编务工作。在编辑过程中,得到了人民音乐出版社、天津音乐学院、湖北艺术学院和音乐界许多同志的关心和帮功,在此一并致以谢意。 许勇三 1981年12月31日 --------------------------------------- 在北京参加杨通八教授主持的2011音乐理论比较研究国际论坛和任达敏教授翻译的《剑桥西方音乐理论发展史》中文版首发式。原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术精英们除在主席台的杨通八和田青外,刚好坐在一排。这些人是作曲系的一帮铁朋友,又多是许勇三先生的研究生,陈世宾和任达敏还先后担任过系副主任,现在都已各奔东西,想来不胜嘘唏。 左一:山西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陈世宾,原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副主任。 主要论著:《巴托克》、《外国音乐家生平》(国家教委列为学校图书馆装备用书)。 主要译著:《新音乐语汇》(里萨著)《自由作曲》(申克)。 主要论文:《论巴托克多调式和声中的三全音功能》、《论巴托克多调式和声中的和弦结构形式》、《巴托克〈为弦乐、打击乐和钢片琴所写的音乐〉分析札记》《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对古典和声的发展》《民歌调式交替中的八度分置现象》《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中的赫米奥拉节奏》《寻踪哈农》、《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与世纪的转折》《晋剧音乐多声配置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舒伯特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 主要译文:《我的发展》(勋伯格)《作曲教学与现代倾向》(勋伯格)《现代和声概论》(塞申斯)《论作曲教育》(亨德米特)《20世纪作曲技术与材料》(霍维特等)《论作曲风格》(亨德米特)《巴托克的创作原则》(萨伯其)《论民间音乐的记录、整理》(巴托克)等。 左二:人民音乐出版社图书中心主任、《钢琴艺术》副主编苏澜深,原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硕士研究生。 编著《外国著名指挥词典》。译著《古今钢琴与乐队音乐史典》(霍华德·里萨蒂)《新音乐语汇:现代音乐记谱法指南》(霍华德·里萨蒂编.苏澜深,杨衡展,罗新民译)等。 左三:杭州师院音乐学院副院长王晡,原天津音乐学院教授。 主编《美国音乐文论集》、《美国音乐专辑》(学报);专著《柴科夫斯基》《西方作曲家大型合唱作品、团体、指挥、赛事节事》《美国音乐剧》《美国音乐风格》、《世界著名组曲欣赏》(主要撰稿人);论文《用人民的音乐表现人民—(波吉与贝丝)》《作交响乐的主人》《音乐学方法论》《知识、技能和方法—音乐教学观念谈》《扩展规模、造就规范、探究规律—音乐学研究生教学谈》《悲剧:序幕和终场—柴科夫斯基百年祭》《方法:在实践中开创,在交流中开拓》《改革音乐学整体教学体学》。译文《布鲁斯》《美国音乐》《意大利提琴制作学派》《音乐艺术——下》。教材《音乐名作欣赏》《管弦乐法基础》。1986年组织了全国性“美国音乐研讨会”,并提出了1998年全国第三届“西方音乐史学术研讨会”中心议题。 左四是我。 左五:星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任达敏,原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副主任。 译著《剑桥西方音乐理论发展史》《简明十二音作曲法》《剑桥音乐丛书——萨克斯管》《剑桥音乐丛书——铜管乐器》 。著作:《基本乐理》《流行音乐与爵士乐和声学》 。曲集:《钢琴演奏中外抒情曲集》《以爵士乐手法改编的电子琴曲100首》 《民歌主题钢琴曲18首》,民族管弦乐作品《喜气洋洋》,《山歌——为小提琴与钢琴而作》,《八重奏——幻想曲》。 还有两位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出来的,因在主席台上,未进入镜头:中国音乐学院前任副院长杨通八和《艺术评论》主编田青。 杨通八:论文:《巴托克“钢琴即兴曲”之和声研究》《艺术探索家斯特拉文斯基》《论德彪西的印象主义和声》《论和声的广义功能》《调式半音体系与和声的现代民族风格》《和声理论与实践的历史透视》《实践中选择、实践中创新——中国新乐理的发展历程》。编著《初级和声教程》并主讲电视卫星《和声》课程。主持编写《现代音乐欣赏辞典》(副主编,主要撰稿人)。 田青: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审小组成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国家中心主任、中央音乐学院音研所学术委员会委员、《艺术评论》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中心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音乐年鉴》主编。 发表学术著作、论文约100万 字,主编专业书籍约900万字,文学创作及音乐评论30万字。 和天津音乐学院的老友陈世宾、田青在会上 ------------------------------------------ 怀念恩师许勇三先生 杨儒怀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1年第一期 许勇三先生因病不治和我们永别了!但他在我们心中的那种高尚博学的形象将永远不会混灭!这在我作他的学生期间就已经在我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我是在作为一个对音乐完全无知的中学学生,而他是从美国留学归国的学者的情况下与许先生结识的,然而,一直到我正式在燕京大学作了他的学生时,都感到许先生是一位谦虚、和蔼、乐于助人、没有丝毫架子的长者,并不嫌弃我的无知。因此我在年轻时就有可能向他学习到许多基本的音乐知识,打下了往前发展的良好基础。他一向简朴的生活,朴素的衣着以及谨慎的工作作风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许先生和我们都有过日伪统治时期的艰难生括经历。当时他宁愿在家以招收一些私人学生维持清淡艰辛的生活,也不愿意投靠日伪任职;始终采取与日伪当局一切音乐活动不同流合污的态度,拒绝任何邀请,表达了他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 许先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音乐家、繁育家。在教学中他不仅能担负教授各种基本理论课程,还为学生开设多种选修课程。我最早对亨德米特的作曲理论的学习和对美国现代音乐的了解都是我在五十年代初期在燕京大学学习时,由许先生的教授而接触获得的。同时他也是一位严肃的作曲家、理论家和研究学者。他在天津音乐学险领导着对巴托克音乐的研究,而他自己对巴托克研究的重要成果也开启了在我国音乐界对巴托克音乐研究的先例,因而许先生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教学工作者应有的形象:既具有广泛的理论研究基础并创作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者榜样。 许先生是一位典型;留学美国回国工作的学者,但他并不为美国教学体系所束缚、所局限,拒绝吸收其他国家音乐文化成果。大家都知道美国教学体系与欧洲大陆,特别是法国的音乐教学体系有着极大的差异。但在马思用先生被调到燕京大学音乐系后,得到了许先生和音乐系极大的重用。马先生不仅担负教授小提琴和作曲的教学任务,而且还把典型的法国巴黎音乐学院视唱练耳的教学体系,正式地介绍到音乐系里来,正式开课学习。当时我已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但许先生仍然叫我们选修这门课。此外,还聘请法国留学的萧淑娴教授复调音乐;而我当时的钢琴教师也是一位法籍赫克律教授。这种兼容并蓄的精神在当时的燕京大学的条件下,是很不容易作到的。 然而给我最深刻的感受,也是我过后对民族音乐的重视起着在认识上极大的转变作用的是:当时系里不时地邀请一些有名的中国先进的民族音乐学者来音乐系演讲作报告。其中有张鲁、刘炽、李焕之和赵沨等专家介绍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当今新音乐运动以及当时的苏联音乐;并组织合唱团公演马恩聪先生的《祖国大合唱》。许先生的这种博采众长的真正学者的风度,给我们留下了极大而深刻的印象,对我们过后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如今许先生已别离我们而去,这也是无法抵御的现实,然而他在为人、作风、学识和高尚的学者风度方面给我们留下的财富和榜样,将永远不会被人遗忘!对这些高尚的品德的继承和发扬将是我们对他最好的怀念! 2000年12月 31 北 京 (作者单位: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 许勇三先生翻译的该丘斯的《大型曲式学》
个人分类: 良师益友|5328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的老师之12 郑小瑛
byk0104 2012-1-29 08:23
我的老师(12) 郑小瑛 1982年郑小瑛在天津 大妈 客家女 吉普赛女郎 ——我所认识的郑小瑛 鲍 元 恺 台湾《乐览》第35期 2002年5月 (一) 1997年夏,旅居加拿大的挚友黄安伦从多伦多回北京度假,北京音乐厅经理钱程安排安伦和我,在音乐厅共同主讲一场音乐讲座,内容是谈我们各自的音乐创作。 我和安伦是从不同的路径踏上音乐艺术之途的,但是我们在演讲中却提到了一位共同的引路人——郑小瑛。 安伦在演讲中,谈到了他的舞剧《卖火柴的小女孩》、歌剧《护花神》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过程。他指着坐在观众席的郑小瑛说,这些作品当时都是在“大妈”的帮助下完成的,又是由“大妈”指挥首演的——安伦从小生活在音乐学院大院,他的父亲黄飞立与郑小瑛同在指挥系工作,于是,“大妈”就成了黄安伦对郑小瑛的尊称。 在我演讲时,谈到了少年时代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红领巾管弦乐团”(中国少年交响乐团前身)的经历。从1958年起,我在这个中学生乐团演奏长笛。郑小瑛在1960年赴莫斯科留学之前,一直担任这个乐团的指挥。在她和后来的徐新老师的指挥棒下,我参加了从海顿到肖斯塔科维奇几十部交响音乐作品的排练和演出,为我日后从事管弦乐创作打下了坚实的感性基础。郑老师指挥我们排练莫扎特、比才、肖斯塔科维奇作品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这位高个子、高颧骨、大眼睛、棕色面庞的郑老师,在演出时总是穿一身黑丝绒连衣裙,胸前别一朵艳丽的红花,指挥动作潇洒利落,像是在跳西班牙的弗拉门哥舞,我们乐队的一些小男生背地称她是“吉普赛女郎”。 (二) 1998年,她决定组建厦门爱乐乐团,她在这个由政府扶持,实行总监负责制的职业交响乐团担任艺术总监和首席指挥。赴任前,她在北京家中对我谈了她的设想。我知道她的祖籍在福建,以为这不过是为了一般意义上的“落叶归根”。 去年冬天的一天晚上,郑小瑛从厦门打电话给我,让我马上打开电视,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厦门爱乐乐团在北京的音乐会,其中演奏了我的《炎黄风情》和刘湲的《土楼回想》。 看了有关《土楼回响》的资料,我才知道,郑老师原是一位客家女。 她的祖先是从河南迁徙到闽西永定石祭村山区的,父亲郑维是1916年考上第二批庚子赔款的公费留美学生,他是当时第一批从永定大山走出国门求学西方的客家子弟。郑老师的父亲和伯父在美国留学时,将假期打工挣来的钱为家族盖了一座而楼上有阳台的“小洋楼”——振声楼,后来又在石柱门框上镌刻着一副对联——一门双博士,两代五医生。2000年1月,郑小瑛姐妹朝拜祖上故居土楼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遂邀请曾在闽西生活过的作曲家刘湲,以客家历史为素材,创作了这部颂扬客家精神的《土楼回想》。 我终于把这位飒爽英姿走遍世界,熟练掌握英语俄语,在亚洲、北美、西欧、北欧、澳洲多次成功指挥歌剧和交响音乐会,并在国内做音乐知识讲座近千次,直接听众达20多万人,为国家教育电视台录制了30集《乐海导游》专题片的女指挥家,同闽西山区封闭的土楼,同头戴斗笠的客家女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了。 (三) 1990年,我计划写一组以汉族民歌为主题的管弦乐曲,在正式动笔前,先写了8首室内乐和小型乐队曲作为尝试。郑小瑛来天津,我把总谱给了她,她回到北京马上就在尚未正式成立的“爱乐女” 室内乐团排练演出。第二年,我完成了《炎黄风情》全部24首管弦乐曲。1992年,郑小瑛就分别在“爱乐女”室内乐团成立音乐会上和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音乐会上,指挥该团演出了这部组曲。同年9月,她又率该团赴柏林、法兰克福、巴黎、万塞、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演出包括《炎黄风情》选曲在内的中外器乐作品。此后,我的这一组音乐小品成为“爱乐女”室内乐团的保留曲目,先后由郑小瑛指挥演出选曲达200余场。1993年起,郑小瑛陆续在北京、深圳、沈阳、济南、青岛、厦门等地的新年音乐会上指挥当地乐团演出《炎黄风情》选曲。 郑小瑛的演出激情洋溢,活泼俏皮,除了几乎每场都要亲自做一番连说带唱的“乐曲解说”外,有时还放下指挥棒,抄起打击乐器在指挥台上手舞足蹈地参加合奏。特别是在《夫妻逗趣》中边打小锣边指挥的情景,出其不意,令人难忘。 1995年,她在北京组建由百名女性组成的《爱乐女》交响乐团,约同台湾女指挥家张培豫,在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上挥动手臂,展现心灵。在筹备过程中,我正在台湾省交担任作曲研习营教授。郑老师打电话到台湾,请我帮助物色两位“女小号”,我请台湾的小号老师帮忙在他们的女弟子中挑选,使两位年轻的女号手顺利到北京参加了这次世界盛会。 郑小瑛吉人天象,多次逢凶化吉。1993年,她在家中意外中煤气,被邻居及时发现,大难不死。1997年,她又突患癌症。当她打电话通知我的时候,她的乐观与自信使我大为惊讶。果然,不久后,她居然神话般地又告诉我痊愈出院的消息。 1998年5月,战胜癌魔的郑小瑛神采依旧地飞往东北欧,在塔林东方艺术节上指挥爱沙尼亚国家交响乐团演出了我的《炎黄风情》选曲。 插图: 鲍元恺、郑小瑛与“爱乐女”的女音乐家们在北京音乐厅演出后 我和挚友曾琦参加 郑小瑛 老师 的生日 音乐 会 我向观众展示给郑老师的寿诞题字“春兰秋菊不同时”。 郑老师接过我的题字。 —————————————————————————————————————————— 音乐会为郑小瑛庆祝八十大寿 2009年09月19日 厦门 晚报       ■郑小瑛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喜爱。   本报讯(文/图 记者 林晓云) “三十岁挥红领巾,五十岁排茶花女,六十岁组 爱乐 女,七十岁建厦爱团,八十寿诞志喜”,著名 作曲家 、厦门大学特聘教授 鲍元恺 写了这幅隶书,昨晚,他亲自送到舞台上,献给即将迎来80岁生日的指挥家郑小瑛。那一刻,《土楼回响》还在音乐岛·爱乐厅中余音未尽,但整场观众已经沉浸在“给郑老师过生日”的喜悦中。   昨晚的这场音乐会,前半场由厦门爱乐 乐团 首席客席指挥王钧时执棒,后半场由乐团 艺术 总监郑小瑛指挥,使《土楼回响》第47次完整地在舞台上上演。著名琵琶 演奏 家章红艳也专程来到厦门,与乐队合作琵琶 协奏曲 《草原小姐妹》。由于受厦门友城加拿大列治文市和加拿大厦门友好协会的邀请,乐团将于10月初赴加拿大和 美国 巡演,该场音乐会成为出国前的热身音乐会。   音乐会后,大家给郑小瑛过起了生日。台上台下都大声唱起了生日歌,献给她的鲜花把舞台装点得美丽非凡。 上海 歌剧 院院长、著名指挥家张国勇等音乐界人士发来贺电,张国勇引用本报报道过的“我在和我的生命赛跑”来盛赞郑小瑛。   来自 台湾 的指挥家陈澄雄在现场深有感触地说,“台湾流行说人生70才刚开始,但谁能做到呢?郑老师却绝对是这样。而能在80岁时还站在指挥台上的指挥家屈指可数,而且他们都只是在‘玩’了,只有郑老师,还在为乐团的明天奋斗,她所做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为没有人的胆子比她更大。”   鲍元恺上台表示,自己很幸运,从还是中学生起,就可以见证郑老师的音乐人生,而她“春兰秋菊不同时”,一生总在不断变换角色,很了不起。   乐迷代表江女士更是激动地感谢郑小瑛为厦门人带来了厦门爱乐乐团,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音乐。   郑小瑛上台对大家表示感谢,并幽默地说,“我再干几年呢?5年?10年?18年?算了,整数吧,20年!”现场立刻响起了尽在不言中却流淌着感动的掌声。 ------------------------------------------------------------------ 用西方 乐器 奏出 中国 人 的 感情 郑小瑛 谈 鲍元恺 和他的《炎黄风情》 《炎黄风情》我接触它的时候,还是几首室内乐 作品 ,主要是弦乐作品。 在90年代初的时候,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时候,港台流行 音乐 拥入大陆,那时候,刚刚从文革中摆脱出来的这些青年人都不知道什么叫做经典的音乐,他们以为港台音乐就是现代化,就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唯一。在那种情况下, 北京 的一些女性音乐家组织起来一个志愿者的室内乐团,我们叫它“爱乐女”,这些人都是北京各专业团体的业务骨干,或者是音乐学院的老师,他们不计报酬的走到了一起,用业余的时间为年轻人演出,我们把音乐送到大学里,目的是为了告诉孩子们,除了流行音乐,这 世界 上还有那么多优美的、经典的、传世的音乐,我们这是一个志愿者的活动,所有参加这个乐队的音乐家们,都是满怀着一种对年轻一代进行音乐教育的使命感,所以他们能够做到不计报酬,很辛苦,有时连吃饭也只是一些冷饭,有时候时间太晚,在雪地里等车,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希望有些作品能够带给年轻人,而里面除了一些中外 作曲家 的优秀经典的作品外,我们又很想介绍一些中国的民歌,因为音乐教育中断了十多年,这些年轻人也不知道中国的民歌是怎么回事了,那么我们就找到了鲍元恺的这几首乐曲,我们非常高兴,因为他保留了非常清新的泥土的风味,但又不是简单的民歌 演奏 ,而是经过了改编,赋予它更深刻的内容。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歌在世界上来讲,是一个最大的宝库,因为国土辽阔,有五十六个民族,有许许多多不同地方的方言,就可能产生不同旋律的民歌,而作曲家在这些民歌的基础上改编、发展,就可以让人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了解这些民歌的内涵,虽然在演奏时,它没有歌词,但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带有思考的、想象的来欣赏他的音乐。所以,我们发现鲍元恺这些乐曲时,如获至宝,我们基本上把它都演奏了。这些作品里,有非常抒情的江浙民歌,有非常高亢的陕北、河北的民歌,也有诙谐的像《夫妻逗趣》那样的民歌,《夫妻逗趣》中有民族乐器小锣,因为我们是个弦乐队,也没有打击乐,弦乐队加一个长笛,一个 钢琴 ,人手不够,我就一边指挥一边拿着小锣敲,把观众吓了一跳,说从来没有见过指挥还兼打小锣的,但是大家演奏的非常开心,这些乐曲带到同学中间去,受到热烈欢迎。 鲍元恺的这些作品作为我们乐队的保留曲目,不管走到哪都带上它,92年我们到欧洲访问演出的时候,也把它带了出去,后来才知道鲍元恺把它编成了管弦乐曲,通过他给我的消息,我就知道他的《炎黄风情》恐怕是在世界上演出最多的中国乐曲,而且演出的地域恐怕也是最广的。有一次,他告诉我:“郑老师,你知道吗?就在这个月,就在这几天,我的〈炎黄风情〉同时在五大洲奏响。这可是一个了不得的盛况啊,我想作为作曲家,一定感到特别的幸福,我也很为他高兴。 在音乐界,总有不同的流派,关于作品有不同的观点,有的人非常喜欢这样很朴素的,但是又比较精致的,能够保持民歌基本特点的一种作曲手法,特别喜欢,包括我。但有些人可能觉得这样的做法略显肤浅,没有更多的发展,突破性不够,但是不管怎么样,在指挥家的节目单上,总有这些作品,包括我国最大、最高级别的乐团像中央乐团、中国爱乐,他们的节目单上也经常会有这几首乐曲,这说明不管理论家怎么说,听众愿意听,指挥家愿意演,这就是好作品。 92年“爱乐女”把《炎黄风情》带到欧洲去,发现欧洲人对中国非常不了解,他们以为中国没有象样的作品,因为他们知道的中国的 艺术 要么是杂技,要么是京剧,我记得我们第一次在德国柏林的世界 文化 中心演出时,刚开始观众用比较冷淡的态度来等待我们的出场,但当我们第一首一奏响,哇!他们马上就兴奋起来,几乎我们的每一首曲子他们就站起来鼓掌,因为我们离他们的想象太远了,令他们意外的不仅是我们中国自己的作品,还有我们的演奏水平。他们说,原来这个乐队,这些音乐家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我们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演出时,当时有一个电视台的 评论 家很热情地对我讲,明天上午给我们安排了特别节目,希望我们能演一首西方作品,当时我就有点不大高兴,觉得这个西方人怎么这么居高临下,我说我的乐队擅长演中国作品,他说他们的兴趣在于中国人怎么演奏西方作品,我就觉得和他没什么好交谈的了。第二天,我们演完德沃夏克又演奏了中国自己的作品,也包括《炎黄风情》,像《走西口》那样的作品,西方的 小提琴 奏出了中国人的感情,把他们给震住了。所以,我们走到哪都会演几首《炎黄风情》。我想《炎黄风情》确实是世界上演出最多的中国作品。 鲍元恺在交响乐民族化这条路上,一直很认真、很执着的走了那么多年,而且这么多产,这点是让我意外的。我是通过作品了解鲍元恺的,而且不止是这部作品,后来他应邀到 台湾 去讲学采风,又写了《台湾音画》,他的作品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根本,立足于我国这块非常肥沃的,有几千年音乐文化传承的土壤,从这里吸取营养,所以他的作品得到人们的喜爱。 最近厦门爱乐乐团在台湾演出时,作为返场曲目,我们演奏了两首鲍元恺的作品,一首是《阿里山的姑娘》,一首是《鹿港庙会》,这都是以他多次访台得到的灵感改编和写作的。当我们刚报完《阿里山的姑娘》,观众就高兴的不得了,台上台下都跟着一起唱。《鹿港庙会》我们虽然不大熟悉,但是那两岸共同的歌仔戏的旋律和节奏,让台湾人非常兴奋,台上台下都摇着身子跟着节奏,拍手哼哼,那种音乐唤起的民族之间的共鸣是非常感人的,这就是音乐的力量啊。我想,如果离人们的 情感 比较远,技术再高也达不到这样的艺术效果的。 郑小瑛 鲍元恺 黄安伦 在 厦门 2010年5月21日 张馨月 摄影 厦门 爱乐 乐团 艺术 总监 郑小瑛 艺术顾问 殷承宗 鲍元恺 理事会: 厦门爱乐乐团理事会今天成立 厦门广电网2009-12-6 今天上午,被誉为“烫金城市名片”的厦门爱乐乐团迎来了一件大喜事。在经过了半年多的筹备,厦门爱乐乐团第一届理事会今天上午正式成立了。 厦门爱乐乐团第一届理事会由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近30人组成,在今天上午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副市长潘世建被推选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林书春等8人被推选为副理事长,郑小瑛为爱乐乐团艺术总监,全体理事会成员还一致推举爱乐乐团的主要创始人蔡望怀为第一届理事会荣誉理事长,殷承宗和鲍元恺为艺术顾问。 潘世建说,厦门的发展离不开 文化 ,爱乐乐团就是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者,他将尽力推动理事会为厦门爱乐乐团保驾护航,为厦门文化 历史 做出应有的贡献。 厦门爱乐乐团虽然是我国第一个“民办公助”的文艺团体,但乐团组建11年来始终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也一直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与帮助,如今已经成为了厦门市一个知名的文化品牌,被誉为厦门市“烫金的城市名片”。爱乐乐团第一届理事会的成立,有利于乐团的自身建设,促进乐团进行科学决策和优化管理,更有利于多渠道的筹措资金,并借助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来保障乐团的生存需要和长久发展。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洪碧玲到会祝贺,她致辞中说,爱乐乐团理事会的成立,标志着厦门爱乐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提升了一个新台阶。她希望厦门爱乐乐团第一届理事会能够切实地履行职责,加强乐团的整体规划和制度建设,推动厦门爱乐乐团发展得更好更快,为厦门文化事业和推动对外、对台的文化交流做出更大贡献。 记者杨航、段志伟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摘自郑小瑛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hengxiaoying 迟到的“艺术总监”聘书 (2009-12-07 00:49) 2009 年 12 月 6 日 中国 第一个“民办公助”性质的厦门爱乐乐团理事会终于成立! 被福建省委组织部慎重批准兼任乐团理事长的厦门市副市长潘世建终于也被到会的全体 25 位理事拥戴为理事长! 全体通过了理事长提名的 8 位副理事长! 乐团创始人原厦门市政协主席蔡望怀被全体理事拥戴为乐团荣誉理事长! 11 年后,我也终于得到了一份由乐团理事长签署的,聘我为乐团“艺术总监”的正式聘书。而在这之前,我与厦门只有“君子协定”,或者由我的部下—乐团扩大团务会议商量着给我的一纸‘续聘决定’。市委宣传部洪部长说,今天的这份聘书代表的是厦门人民的心!。。。。。我热泪盈眶了! 鲍元恺在“爱乐女20周年”音乐会上的即席讲话 2009年7月3日 鲍元恺在“ 爱乐 女20周年 ” 音乐 会 上我的 即席 讲话 : 刚才,在开演前,在前厅,我拿到了一本杂志,其中有一篇关于我的文章,上面有两张照片,一张是十几年前我和“爱乐女”各位姐妹在 北京 音乐厅的合影——那是“爱乐女”被迫宣布解散时候的纪念。另一张照片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郑 老师 到天津指挥 演出 歌剧 《茶花女》时候我和她的合影。 刚才在后台,给一位朋友看这个杂志,朋友说:呀!你这么早就认识郑老师啊! 其实,我认识郑老师,比这可早多了!已经超过50年了——我13岁的时候,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红领巾 乐团 吹长笛,红领巾乐团就是现在的 中国 少年 交响乐 团 ,就是陈冰现在指挥的那个乐团。那时郑老师是我们乐团的首任指挥。后来,她出国留学,离开了我们乐团——那年,她三十岁。 后来,她回国后,为中国的交响乐事业,为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歌剧事业做出了人所共知的突出的贡献。 在60岁的时候,她创建了这个“爱乐女”,70岁的时候,创建了“厦门爱乐乐团”。现在,她80岁了,又有什么新想法呢?今天,她向我说出了他的宏伟计划。 不过,暂时保密。 谢谢大家! 2009年7月3日 厦门市老年活动中心 音乐厅
个人分类: 良师益友|4101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第一个母校——北平师大二附小(今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热度 1 byk0104 2012-1-28 09:16
我的第一个母校——北平师大二附小(今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鲍元恺:我的第一个母校——北平师大二附小(今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我和弟弟鲍元悌 恺悌,兄弟和睦也 这大约是我六七岁时在师大二附小或幼稚园时期的照片 北京师大二附小的一张老照片,未注明是何时所照,但和我记忆中1948年--1950年的师大二附小门口的景象一模一样。 —————————————————————————————————————————————— --------------------------------------------------------------------------------------------- 我的第一个母校 2009年9月19日,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100周年纪念日。 1948年到1950年,我在这里(当时叫北平师大二附小)“幼一甲”“幼二甲”上了两年幼稚园。学校在西单手帕胡同,幼稚园在校园西部一个大四合院。在幼稚园的唱逰课上第一次见到钢琴。为我们唱歌弹琴伴奏的的老师姓胡,是一位身着“竹布大褂”(北京人如此称当时流行的浅蓝色旗袍)的白白胖胖的女老师。 那时,北京城不大。记得一次胡老师带我们这些五六岁的小朋友到乡下“去看农民伯伯”,居然徒步往返。因为顺着佟麟阁路,走上几百米,出了宣武门就是菜地。我们去看的,就是这些菜农。 1950年,没有出二附小的院子,我到小学部读一年级,我在一甲班,班主任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女老师,叫马英贞。从幼稚园到小学,每天早上都要到学校大门东侧的操场集合,看高班同学升国旗,听他们唱国歌。不同的是,在幼稚园时期,我们看到的是青天白日旗,听到的是“三民主义,吾党所宗……”到小学时变成了五星红旗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当时一年级有三个班,在当时学校最南面的一排平房,甲班教室在西头,丙班在东头,乙班在当中。穿过丙班教室旁边的大门,是一个很大的学生食堂。 我上小学,已经是解放后的事情了。学校北房是礼堂,我在那里第一次看到苏联电影,片名叫《他们有祖国》。当时学习苏联,实行“五年一贯制”,教材与其他小学都不一样。 我家原来住在佟麟阁路的后王恭厂,离手帕胡同很近。我在2000年曾到原来的老院子去看过。一切都没有变,但后王恭厂早就改名为永宁胡同,我家在50多年前的“西三区后王恭厂甲13号”的蓝色搪瓷门牌还牢牢地与新的“永宁胡同18号”红色铝合金门牌并列在门框上。 1949年以前这里是我家,门牌是北平市西三区后王恭厂甲13号。现在是西城区永宁胡同18号。这是2007年拍摄的,原来的门牌和新的门牌都已经被油漆覆盖。 ----------------------------------------------------------------------------------- 我家所住的后王恭厂,因为明代的一起离奇爆炸而出名: 公元1626年5月30日(明朝天启六年)在北京王恭厂一带发生了一次奇怪的巨大灾变,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一声巨响,狂风骤起,天昏地暗,人畜,树木,砖石等被卷入空中,又随风落下,数万房屋尽为齑粉,死伤2万余人,让人心惊胆颤,触目惊心。灾后,男女尽皆裸体,衣物首饰器皿全都飘到西山上去了。紫禁城外正在修缮围墙的3千工匠尽皆跌下脚手架,摔成肉袋,正在用早膳的天启皇帝躲在龙书案下才幸免于难。奇怪的是爆炸中心却"不焚寸木,无焚烧之迹",用火药库爆炸或地震引起灾变,都难以解释。 大约在1949年,我家搬到赵登禹路52号,在劈柴胡同(现改名为劈才胡同)路口。每天上学要经过太平桥、穿过旧刑部街(后合并到西长安街)和沙果胡同(已经不存在)到手帕胡同。 1950年爸爸妈妈到天津工作以后,我暂住在外婆家。外婆家在西安门大街的惜薪司,离学校很远。外婆给我包租了一辆洋车(即人力车,上海叫黄包车),按时接送我上下学。 1951年,在天津工作的九姨贾火派同事李学勤把我接到天津,我就离开这个学校到天津读书。 在天津,我在一区二小(现和平区西藏路小学)从二年级第二学期读到小学毕业。后又在11中读初中。1957年,以插班生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二年级,学长笛。转年,中央音乐学院迁校到北京,我就又回到北京读书—— 巧合的是,中央音乐学院的东门(那个时候音乐学院只有这个门)离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和我家旧居永宁胡同只有步行几分钟的路程——我又转回了原点! —————————————————————————————————————————— 师大二附小后来改称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从网上查到的资料如下: 清宣统二年(1909年)9月19日,京师女子师范学堂在北京石附马大街成立附属小学,定名为京师女子师范学堂附属两等小学堂,招收女生4个班。这就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前身。1911年,更名为国立北平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实行三学期制。1912年,开始兼收男生,同年夏,迁入手帕胡同34号(今18号)现址。建校以来,学校注重学生知识的增长和品德的发展并重,给学生以科学、民主、自由的启迪,是普及近代科学的先锋。 1921年,学校开始采用分数制教学,次年,改三学期制为两学期制。1926年,添设幼稚园两班,采用半日制,分上下午授课。1931年,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与国立北平大学第二师范院(即女师大)合并,学校也随之易名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小学。 1936年,学校采用半日制,分上下午教学。1938年,学校改隶于女师学院。1941年,男女两师范学院合并为师范大学,学校更名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小学校。1942年,添设半日制二部实验班,次年该实验班改为全日制。1944年,学校改制为单式编制,设小学初级一至四年各3班,高级一二年各3班,幼稚园一二年3班,共24个班。此时的学校注重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日伪残暴、嚣张的统治下,学校师生毅然顶住奴化教育的狂潮,学习中国优秀的语言文化,学校教育学生精诚团结,不做东亚病夫。 1945年,学校改隶于北平临时大学补习班第七分班。次年,临大补习班结束,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复员,改称国立北平师范学院,学校更名为国立北平师范学院附属第二小学。作为当时北平国立小学中教学设备最好的学校,她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学校建有专门的自然、地理、音乐、劳作等专用教室,使学生的发展均衡而且全面。为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学校还建有一座专门的图书楼,藏书达上万册,当时在北平可谓首屈一指。 ---------------------------------------------------------------------------- 2008年重访母校,手帕胡同已是另一番景象,母校迁至新文化街,离我最后一个母校——中央音乐学院只有几步之遥。 今天的手帕胡同 母校迁到新文化街111号 校名为郭沫若所题 校园比以前大多啦
个人分类: 家族文化|4454 次阅读|1 个评论
厦门大学艺术研究所
byk0104 2012-1-22 16:08
厦门大学艺术研究所 厦门大学艺术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是以音乐创作、美术创作和艺术理论为主项,集创作、研究、教学、交流为一体的艺术研究机构。 研究所遵循厦大艺术学院“以综合大学为依托,以艺术创作为中心,以学兼中西为基础,以开发潜能为目标”的方针,致力于繁荣艺术创作,推动理论研究,提升素质教育,开展对外交流。 厦大艺术研究所首任所长是画家、美术教育家魏传义教授。 研究所第二任所长是艺术学者、史学家易中天教授。 第三任所长为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鲍元恺教授。
个人分类: 艺术快讯|27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八星级酒店,也不过如此
热度 2 xupeiyang 2011-10-16 21:32
金碧辉煌!40吨黄金打造的八星级酒店
个人分类: 文化艺术|165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中国诗人书法家游作忠[报告文学] 作者:吴文 陈亨
yzz1231818 2011-10-8 17:55
引子   “作事唯求心可以,忠情且看我如何”,这是闽清县塔庄乡白石山瑞香寺的一幅对联,一看便知,这是一幅嵌入“作忠”名字 的藏头联。白石者,冰清玉洁;瑞香者,钟灵毓秀。这幅对联似乎是以事说人,或是以人评事,实则两者相通,因为只有对事 业怀着一腔热诚,才有可能比别人收获得更多,攀登更高的艺术高峰。真草隶篆书精彩,笔墨纸砚写人生!让我们穿过被年轮 阻隔的时空,去追寻书法家游作忠先生成长、奋斗历程的一步步脚印。 1. 顽童阿忠自命郭酢   游作忠从小崇拜的老祖宗的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游酢(朱熹的老师,史有“程门立雪”之典故)。佩服的现代文学家的郭沫若。他曾“自命不凡”地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郭酢”,以示对这两位艺术家的艺术造诣佩服得五体投地。     阿忠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下五都梅寮街。他是长子,从小父亲对他管教极严,可是当母亲有第二个弟弟后,因一人忙不过来,只好把阿忠交给做饼的祖母带。不曾生育过的祖母刘香莲把母爱给了螟蛉子(养子)的同时,也给了年幼的孙儿。祖母乐观、幽默、勤劳、热情的性格,从小就深深地影响了阿忠。她也经常带孙儿去饼作坊,接触许多劳苦大众,使阿忠从小就乐于与人交往。 祖母喜欢看闽剧,常常怀里揣一块甜饼,带阿忠去看福州方言演出的古老剧种,闽剧故事侠义千秋、肝胆照人、忠奸分明、助人为乐等正直的禀性给了阿忠以艺术启蒙和人格熏陶,这为阿忠日后豪爽潇洒、善良正直的性格形成奠定了厚实的人文根基。   后来祖母去世了。时至今日,游作忠常深情地说:“我常做梦,梦见的总是我的祖母。”每年中秋,闽清人有祭扫祖坟的习俗。一束鲜花一柱香,阿忠常跪在祖母坟前热泪长流。可以说,没有老祖母的益智启蒙就没有阿忠今天的艺术根基。     祖母为阿忠讲述的“程门立雪”故事,使阿忠从小养成尊师好学的习惯。他立志要成为多才多艺郭沫若式的人物。上初中一年级时,他就改名为上文中提及的郭酢。  在福州市文化宫旁边住有阿忠姑公———黄省吾老先生。这位老先生家中挂满名人书画。阿忠去玩时就会问这是什么,那是谁画的、谁写的。老先生讲起书画来眉飞色舞,也使阿忠受到极大的艺术熏陶。     阿忠还有个叔叔叫游贤荣,初中毕业就写一手好钢笔字,并善隶书,他常教阿忠练习钢笔字与毛笔字,算是阿忠的书法启蒙老师。     叔叔家里有许多藏书,这对当时就渴望求知的阿忠是一种极大的诱惑,他借来了许多古典文学作品,如《中国文学史》《水浒》《唐诗三百首》《隋唐演义》《千家诗》、《三国》等书。阅读名著的熏陶,让阿忠深受影响,特别是李白饮酒作诗、高度夸张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在阿忠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过分沉缅于文学就会荒废其他学科。尽管阿忠在当时学校初中组钢笔字比赛中获得第一名,但其他学科竟在期末考试中有三项不及格。阿忠只好留级再读一年。有趣的是阿忠后来却成为这个小学附设初中班的“五好学生”。这应该感谢那位摸透了阿忠性格的语文教师黄煌声。     黄教师知道,阿忠刻苦奋进、自尊心强,对阿忠应从正面教育入手。黄老师在同学面前处处夸阿忠的好,让他不甘人后。     阿忠后来回忆起这位恩师时说:“他有意把我评上‘五好’学生,这使我不得不处处留心自己成为别人榜样。他向全班同学宣布我是小小书法家,这使我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拼命练字。他又说我功课门门有进步,这使我不得不认真刻苦,拼命用功读书,最后真的如我所愿……”游作忠承认,激将法对他特别有效。     鉴于当时“文革”的特定背景,当时的学校沿用部队体例,把学校分解成“连、排、班”,在初中时,游作忠当了“民兵排长”(相当于班长)。但这桂冠并未使他的猴性有所转变,他顽童的性格依然暴露无遗。     当时,学校有让学生轮流值日喊口号的惯例。一天,全校学生集中操场作值日训话。烈日当空,四十余岁的轮流值班的女教师林冬桂因找不到人轮值喊口令,只好亲自召集,并恼火地对学生们说:“今天是谁轮到值日?为什么不来喊口令?……不说,好!就让大家站着,站在这里等好了!”   场上鸦雀无声,没人回应,知了在树杈上不停地叫唤,气氛沉闷压抑。大家低着头,双脚在地上来回挪动,心里焦躁不安。     巴不得回到教室的阿忠灵机一动,一拍胸膛说:“我来轮值!”林冬桂老师正想说一声好,不料阿忠却高声喊道 “全体立——正!解散!”操场上的同学们不禁愕然,接着便纷纷作鸟兽散。一时全场哗然,笑声四起。“你你你••••••”林老师气得一时脸红脖子粗,但看到同学们一边欢呼雀跃,一边纷纷地从操场上逃离,也只好无奈地一笑,放他一码。   其实,类似这等叛逆行为,阿忠的捣蛋也止一次。有一次课间操,他本应喊“伸展运动”,却偏要喊体操最后一节“跳跃运动”,使老师们啼笑皆非,学生们更是捧腹大笑。 他从小养成的这种桀骜不驯的个性,也渗透在他后来的书法艺术创作中。  高中时的阿忠,又具备了求新求异的形象思维。比如解答物理、数学题,他不满足于用一种方法解答,自己必须反复论证,用多种方法解答,才肯罢休。阿忠说“艺术是相通的,这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对我后来字体变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不同的角度变异,去追求字体的艺术美。”       借鉴从模仿开始,超越了模仿就是创新。艺术就贵在创新,只有超越常规,才能找到不同的艺术角度,走一条独创之路。即使是他后来读电大,也都这般深入求索。电大的“哲学”只一种课本,他读完后,感到“意犹未尽”,又弄来了九种不同版本的“哲学”书细读。他所具备的这种好奇探索的求新意识已深深地浸润到他的书法艺术中去。 电大考试中,他的哲学功课获93分,是当时全省考分最高者。电大学习以21科平均分83分的成绩毕业。     阿忠在中学阶段自名“郭酢蒙”(闽清县方言谓“发酵壮大的郭酢”之意)决非无缘无故。 2、初露峥嵘的游作忠 高中毕业后,阿忠到本县坂东粮站当炊事员两年。由于他为人灵活,善于交际,能言 善辩,他买的菜、鱼、肉都比别人便宜,又炒得一手好菜。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他不安于长期做伙夫,工作之余仍苦心练习书法,研究用笔手势,讲究字体结构。那时,时兴写大幅标语等,凡需动笔处,必请他来舞文弄墨。 恰巧,那个粮站的站长也喜欢书法与诗歌,这使阿忠兴趣大增。 1977年1月,阿忠赶上不用考试推荐上大中专的末班车,进入福建省商业学校就读,攻读统计学,由于当时就小有名气,再加上他从小就有组织才能与活动能力,被老师指名任命为班级小组长兼团宣传委员。 虽然学业繁忙,但阿忠并未放弃对诗词的爱好与对颜真卿字帖的临摹。在省城又得天时地利之便,他寻找各种机遇接触许多书法家,曾带着自己的书法到省城登门拜访老前辈沈觐寿、陈曦、陈奋武等著名书法家,受到他们的指点与鼓励。陈曦老人曾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书艺之道,非读破万卷。名师指示,不能窥其深奥。”对老名家的点拨,阿忠心领神会,铭记于心。可以说,观摩老前辈的书画与聆听教诲,使阿忠受益匪浅,让他后来的 书法艺术有了质的飞跃。 凭着阿忠的活力与洒脱,不少女生对阿忠钦佩不已,甜滋滋的女声常嗲声嗲气唤:“阿忠!给我写一幅字挂在床头呀!”阿忠就为她们写了诸如“难入梦”、“长厮守”、“口难开”之类的大字,使得女生们乱了方寸,挂也不是,不挂也不是,她们说阿忠的作品简直是“鸡肋”。      学校安排学生实习,阿忠被分配到罗源、荔城商业供销部门实习,俊秀飘逸白面书生的阿忠始终是商业界未婚女子青睐的人物。人们都说他“好一个风流才子!” 毕业后的阿忠,因成绩优异本可以留在省城福州工作,但他还是感觉故土难离,忘不了梅溪水的哺育之恩,尤其是忘不了父老兄弟的深情厚谊,阿忠决意回到故乡闽清工作。他被分配到县食品公司当统计员,有时也下乡收购猪存栏,也学宰猪卖肉。按当时行业前景看,食品公司也是一处“肥缺”(好单位),吃肉喝酒应该不成问题。      但阿忠并不沉湎于喝酒食肉。业余时间是他新的奋斗起点,工作之余,他仍在顽强自学。1982年,他成为中央电视大学中文系第一届学生。这期间,他因为工作表现出色,并善于处理好各种复杂而微妙的人际,而被提升为福建省食品公司闽清县公司副经理。 他在电大学习期间攻读了许多文艺方面的书籍,并重新研究和临摹名碑。为了让自己的书法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个质的飞跃,再一次扎扎实实地学好基本功,他曾自费到北京“荣宝斋”观赏学习现代名家真迹,后来又去泰山观摩秦汉时期的古石刻。 之后,他读《艺术概论》时,似乎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对书中的“凡论书气,以士气为上”这一论断,有了许多新的领悟。于是他就更加注重对艺术风格的历练,翻阅历代书法论著,研究书法艺术规律。为撰写毕业论文《论书法用笔与艺术美》而遍读有关书艺论著,感触颇深,一气呵成,优秀的毕业论文得到专家的首肯。      此时,阿忠感到胸中的艺术激情在澎湃,而艺术创作又不能仅限于书法作品,于是他开始写作,有许多散文、评论、诗论以及研究书法的论文在报刊上发表,参加各类文学赛事,并屡屡获奖。阿忠还积极参与、并组织闽清诗词联谊活动,曾先任政协梅声诗社理事,后为副社长。 1980年,游作忠拜当地老诗人刘保恒为师,学习古典格律诗词。福州地区自近代翻译家国学大师林纡首倡“诗钟”结社起,文人雅士喜作“诗钟”。清徐兆丰《风月谈余录》云:“构思时以寸香系缕上,缀以钱,下承盂,火焚缕断,钱落盂响,虽佳卷亦不录,故名诗钟云。”(又称折枝诗,因取七律诗中对联精粹如折花枝,故称折枝诗)。其创作特点是,限时、嵌字、讲究声律平仄、工整对仗等。清末民国读书人白头老学究乐此不疲,二十岁刚出头的阿忠经常穿梭于这些老人之间,以其敏捷的诗思,引人关注。偶作“诗钟”也常常得奖。现附录三例: 夜深鸟啼惊妾梦, 岁阑江寂动乡思。(“江鸟”三唱) 高岸晓霞千里草, 远帆斜日一江风。 (“高远”一唱) 一层不上无新景, 三弄才弹有美音。(“美新”六唱) 1982年,福清融光诗社举办“争取一唱”的全省折枝诗竞赛,阿忠所作“赏不私亲民取信,罚无阿贵党争光”备受原南社(柳亚子创办南社)泉州籍著名诗人潘希逸赞赏,被评为特等诗,并为阿忠写冠名对联云: 作事当为天下法, 忠心长得世人称。 福建省著名古典诗人、教授吴端升(融光诗社社长)在春节向阿忠拜年时书赠: 长天旭日海无边, 惠我春风又一年。 怎奈老残难建树, 徒吟小草颂时贤。 阿忠被誉为诗坛“时贤”,他受宠若惊,连忙回诗赠答: 二五年华若逝波, 又逢春节感蹉跎。 平生笨拙无他技, 敢学冯谖弹铗歌。 当年游作忠不过二十五岁,却乐于与大多数是由年长者组成的古典诗词爱好者赋诗谈词,后学者与老诗友成忘年交,成为福州诗坛佳话。    已巳中秋节,由台湾“八闽诗社”与“中国八闽诗协”主办的“海峡两岸赛诗会”在福州西湖举行。西湖“宛在堂”内华灯红烛,字画珠玑,来了许多著名诗家,如沈觐寿(林则徐曾外孙,沈葆祯曾孙)、林咏荣(国际桂冠诗人)、陈子波、林一青等96位两岸诗人济济一堂,高朋满座。诗会主持者郑重宣布:“各位诗家,两岸同胞,请以敦字韵作七律一首,以“翰墨长留两岸情”为题,即席赋吟,优者获奖……”游作忠满怀激情,诗兴大发,第一个即席赋诗: 今日来之意倍敦, 珠玑满壁感春温。 鸿篇允为斯文占, 牛耳能操风雅存。 雅谊犹融园月色, 诗潮直溯大江源。 同根同祖同心愿, 华夏中兴万马奔。 吟罢,全场掌声雷动。评委词宗当即评其诗为获奖佳作,并给阿忠授奖,引来了众人钦佩的目光,阿忠成了诗会的焦点。德高望重的老诗书家沈觐寿也对阿忠的诗作深有感触,与阿忠合影留念。 次日,《福州晚报》刊发了阿忠的这首诗。 初露峥嵘的阿忠,后来成为福建省青年书画家协会理事,全国中华诗词学会第一批会员(隶属中国作家协会,会长周谷城),任政协梅声诗社副社长。 3 ."宰猪的阿忠”竞选文化局长 文艺界有许多怪才奇人,他们的脱颖而出,往往都带有些许传奇性与喜剧色彩。    当时的阿忠虽不是什么大名人,但他的一次参与文化局长的竞选活动,却使得梅溪山 城沸沸扬扬,闹闹嚷嚷。    1988年冬日早返春,这也象征着国家政治气候的暖春到来。本县有史以来第一次民主选举局级领导干部的序幕开始拉开。这次竞选,宣布有三个职务要进行民主选举———粮食局副局长、侨联主席和文化局局长。   生性好强的阿忠也跃跃欲试。大家都认为游作忠是食品公司的宰猪汉子,要竞选,最有利的当是粮食局副局长这位置,却不料阿忠宣布要竞选文化局局长,这使一些人颇感惊讶。诗社的朋友与其他熟人,为之拍手叫好。    但是,首次竞选谈何容易,与阿忠一起筛选到最后的其他四名候选人也并非等闲之辈。其中有镇副书记、有原文化局副局长、有宣传部一位老干事、有文化馆一位干部。要说领导经验,全在阿忠之上;要说文化工作管理,似乎也比阿忠更沾得上边。 不过,人们也议论,凭阿忠的诗书才华,早就在闽清文坛鹊声四起了,阿忠似乎应该更有感召力。论热心文化公益事业,谁也没有阿忠的知名度与号召力。    也许是舆论四起,也许是性情开朗,在正式竞选之前,那位干事另谋他职去了,另一位也因与某公司琐事牵连而作了临选前的回避。真正与游作忠一比高低的只剩下二位文化界人士了。  选举在县委四楼会议室举行,有五十多位干部参加投票。省城来了市委组织部、文化局的代表。县里则有人大代表,县委组织部的同志。 按照竞选规则,参赛者必须当场撰写“怎么当好文化局长”的参政论文,必须当场答辩评委提出的问题,必须经与会者最后投票通过,必须把现场录相上送县委常务审查决定,必须由人大常委会通过任命。这恐怕比当年宫廷殿试面君更有难度,宰猪的阿忠,是否有把握呢?    这些天,阿忠的独生女游咏梅(他把住处小楼取名为“咏梅阁)也在关心他的竞选。竞选的前一天晚上,阿忠还在自顾自地在写字饮酒,女儿也来气了,便天真地问:“爸爸!你不怕么?明天考不上局长怎么办?” “选不上,老爸照样喝酒写字卖猪肉嘛!”一转沉闷为捧腹。 写作是阿忠的强项,第二天,阿忠现场作文,刷刷而下述职论文,一口气挥就了十二张稿纸3600字,洋洋洒洒。两个对手一个写八页,另一个写了三页。交卷时,在座的评委相互交换颜色,暗暗称赞阿忠的才思敏捷。    接着,省城里来的监考官开始答辩考题。从来就能言善辩的阿忠,怎怕几个考官的出题?他不但说起闽清文化现状如数家珍,同时也熟知县乡一级文化工作的职责与作为。述职报告时,他底气很足,声如洪钟,言如滔流,自如幽默善辩使人折服。举座惊叹。 评委给予阿忠论文最充实、答辩最优秀的评价。尤其是他对“如何团结与你意见不相吻合的副手”时,他说:“一不排斥打击,二要求同存异,三要和睦相处,四要发挥其特长”,他高度概括的语言,引发了人们的赞赏,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评委们至此又喜又忧。喜的中央政策英明,终于使梅溪冒出一个宋代理学名人游酢之后游作忠,他的才华横溢确可胜任文化管理之职,忧的是与以往的程序难以适应,竞选委员会原先是设想让一位党内人士任正局级干部,其预想未能实现。全体投票结果,游作忠得最多票数。又一时掌声雷动。    这样,竞选委员会只好把选举结果报请县委有关领导。领导们看了录相,不得不相信 选举是民主的,一切程序均无懈可击。忽然有个领导向女县委书记建议:“不如先作这样调整,游作忠毕竟是一个副经理,没有全局领导经验,先任一段副职较妥。他本人已连升两级了,也是过得去嘛!”      妙哉!些举甚善,把决定权交给人大,这也是一次民主鉴定。但是,人大常委会有几位常委,曾因亲自参加组织民主公开竞选工作,对这一次决定提出异议。县委女书记,这位公正廉明的领导无奈之际,只好再次召开紧急会议,又看一次录相。最终大家仍然作如是决定:阿忠只有任副局长之职,没人愿意破这个“从上而下”的惯例。    消息传出去,政府机关大楼议论纷纷。 这次喜剧式的任命,拖到次年8月5日才行文通知,最后敲定。这时,闽清县第一届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召开,文联正式成立。需安排一个人,正式加入正科级文联机构(这在当时福州八县尚属首例)。不在党员之列的阿忠到文联任文联常务副主席。 4.字如其人话“游书”    《马来西亚日报》曾介绍游作忠书法:“取诸家之长为己用,结体能于拙中见巧,运笔常在跌宕外显飘逸,潇洒脱俗,自成一格。”其实,阿忠在学书法时,也走了许多弯路,洒下几多辛勤汗水。   虽然从小受到亲友书画、钢笔字的启蒙熏陶,但处于那个史无前例视文如仇的时代,阿忠的字虽写得有点入门,可只适合快刷大标语的需要。后来从“四旧”的书籍里,他偶然发现了一本颜真卿字帖,从此才踏上一条传统艺术文化征程。     在阿忠书斋“咏梅阁”书房内,悬挂一幅沈觐寿(被启功称为天下无匹的褚体)的书法手迹对联: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把此励志名言奉为圭臬、并赠与后学的书法家,多半有自己的切身感受。阿忠体会到沈老的苦心与期望,他以此为座右铭。   1982年春节,闽清县举办迎春书法展览,阿忠第一次参展,其作品是书写一位唐代诗人的诗。他自以为有钢笔隶书的功底,且有学过郑板桥的怪体变异为书法之功力,会轻易地获得成功,殊不知郑板桥的书法也是脱胎于前人笔法,应有临摹历代书法家的基础打底才能运用自如。因此,阿忠的字并未获取一致好评。     他没有失落,不肯服输的他翻看一些书法研究的论著,终于大彻大悟,学书必须从基础学起。从唐楷入手,他从学颜真卿“勤礼碑”开始,学习一段后,又觉得自己运笔尚感笨拙。      1983年下半年,他又开始临摹褚遂良的《阴符经》的轻快飘逸字体。在工作之余,拼命练字,写过的纸张不计其数。两年之后,他又转学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冬心的隶书和汉礼器碑,还临习晚清名盛一时的杨貌翁的隶书。    量变引起质变,经过刻苦的磨练,阿忠终于学有所成,日进有功,他的的书法艺术水平提高很快,但对艺术的追求永无止境,他仍感自己还是不行,永不知足。尤其是参加竞选文化局长改任文联常务副主席之后,发现文艺界书法家云集,自己更应青出于蓝,一步一个脚印。    闽清文联成立后,县书法协会每年都聘请国内有影响的著名书法家前来授课,陈奋武、石开、吴乃光、朱以撒、蒋平畴、赵玉林、林健、黄学文、余险峰等名家均来过闽清讲课。每年桃花盛开,省美术家协会常光临梅溪赏花游学。著名书画家常与阿忠聊天,从中点拨阿忠的书法艺术。 与兄弟文联的书法界交流、互访,也使阿忠找出自己的差距,他学人之长,自感增益不少。他一方面沉浸在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王国里涵泳万象,兼收并蓄;一方面又在继承与嬗变中不断更新自我,丰富自我。顺昌文联来的一位副主席向阿忠建议:必须把书法作品推到报刊上去,接受社会的公认与考验,这才是促进书艺进步的一种捷径。 受到同仁的鼓舞与点拨,阿忠于1989年9月在《福建日报》刊发专栏题字,以后几乎每周一次就在省级以上的各种报刊发表题字和书作。此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这期间,陆陆续续有杂志社、报社那种特别的信封将报样或样刊寄给他,熟人也从各种报纸上看到了他的书法作品,很快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他像“文物”一样被人被人挖掘出来,一下子成了“大名人”。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他从报刊上剪下“帖报”作品共八大本。在全国青年书家中,他的字见诸报刊的数量无人可及。   这里,把发表阿忠书作的主要报刊,罗列如下:   海外:《国际时报》、《星洲日报》、《南洋商报》、《诗华日报》、《诗华周刊》、《新华晚报》、《沙劳越晚报》、《马来西亚日报》、《大公报》。   国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国文化报》、《中国青年报》、《教育导报》、《法制日报》、《国际经贸报》、《中国书画报》、《书法报》、《文艺报》、《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书法导报》、《人民公安报》、《中国旅游报》、《经济晚报》、《中国经营报》、《金融时报》、《中国人口报》、《人民铁道报》、《中国农机报》、《芳草地》、《现代工人报》、《港台信息报》、《羊城晚报》、《文化之窗》、《青年博览》、《海峡姐妹》、《福建日报》和《福建侨报》。 由于报刊的影响力,阿忠有了更高的知名度,为各行业报及市级报刊题字的,则更多了。 渐渐地,阿忠的书作有了自己的风格。有记者来采访,专门介绍他的文章见于《福建日报》、《福州晚报》、《闽海》、《青年博览》、《文化之窗》、《榕树》与海外《国际时报》、《星洲日报》、《南洋商报》、《马来西亚日报》等多家报纸杂志,国外电视台,中国“海峡之声”等电台也对他作了专门报道。 凭着自身的实力与名望,他成为省青年书画家协会理事。凭着对书法艺术的不懈追求,他仍刻苦自学,不忘汲取诸家之长,潇洒流畅、跌宕自如地变化字体,开拓创新。1993年1月他又开始学习隋龙藏寺和张猛龙字帖。学无止境,永不知足,他到处拜师求艺,聆听教诲,感受书法艺术魄力。    1990年春节前夕,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陈奋武老师与吴乃光、黄学文一行来到闽清,准备下乡镇为农民朋友写春联,阿忠随行。 陈师以勤奋、认真、幽默、闻名于文艺界,他常谦逊称阿忠为“作阿逊求学讨教。在乡下陈奋武对阿忠的字赞赏有加,有时也略为指点,阿忠深受启发,了然于胸。     有关这次活动的安排,阿忠在网络上发的《我的老师陈奋武》一文中有所交代,他说“我把这好机会安排给云龙乡后垅村,因为那里曾留下我的足迹,我于1987年下乡当工作队时,在那里待了一年时光。那里的田野山花,曾倾注过我的深情。这次我故意派人捎话去,说有书法家来村里写春联,许多村民知道消息后奔走相告,翘首以待书法家的到来。当时的场面热闹非凡,陈老师也感慨不已,说想不到小小的山区乡村,竟有那么多人爱好书法……”    福建省文联每年都召开书法研讨班,常邀书协主席陈奋武参加,阿忠紧随其后,陈奋武是阿忠最崇拜的老师。阿忠为陈老师边铺纸递笔,边观摩其运笔变化字体之手势。陈奋武边写边说:“写字也是和做学问一样须下苦功夫,要多学前人字帖,多打基本功夫······”。 阿忠在书法上的日趋成熟,离不开名家的指点。厦门文联主席,省书协副主席谢澄光也是阿忠的前辈书友,阿忠也认定谢老是他的楷书老师。书法水平的不断长进,阿忠名声大噪。便有编著家来征集他的传略,游作忠的名字见诸于下列辞书:   《中国当代诗人大辞典》、《中国当代青年书法家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当代书画篆刻家传集》、《中国书法家辞典》。 在一些名刊上,开始出现了有关青书家游作忠的专题介绍:《光明日报》美编张炳升说:“游作忠书法集南国书法奇拙新颖怪诞于一身,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文汇报》,全国著名书法家启功题专栏书法“旅行家”,游作忠题“都市经济”,各领风骚,各占一版,刊发时间均长达一个多月。   阿忠的声望日隆,于是,从本地少年书法爱好者到外地他乡书法爱好者向他索求墨宝者也与日俱增众。开头是有求必应,倒贴纸墨与时间也在所不辞,以后来求字的人更多了,他渐感力不从心。 阿忠还有个怪癖,常饮酒半醉才能挥毫自如。如广西《南国书画报》五字报名乃系他趁酒兴一挥而就的。“工人文化宫”、“邮电局”等一米见方的金字招牌也是阿忠醉后之作。    阿忠毕竟乃一介书生,文联副主席有名无钱,何处去沽酒买纸墨呢?但求字者有时直上咏梅阁,有的少年朝拜者也缠得楼阁女主人心烦意乱。《羊城晚报》等各家报刊又转来外地求字者函件,这都使阿忠不得不作出一种限制。于是,阿忠在住处门上帖有一小笺,登门者赫然可见“索字须知”: 前来命书索字者皆高贤好友我之弟兄。欢迎,感谢!     本人字写得并不太好,底气有点不足,故写字前常需饮酒壮胆。近来索字之人数遽增,“既贴工夫又贴钱”(林散之语),实难以应付。   现只好作如下不成文之规定,索字雅士随酒三瓶(本地啤酒、外地白酒、海外名酒均可)、宣纸(安徽宣)一张,来信索字折价汇款。酒、纸到时即写,不敢赖帐。                             恕我再谢!                                                       游作忠 启                             辛末冬月 他这份的份声明招贴,使人忍俊不禁,更激发了求字者的种种幻想与好奇心。 1990年3月,闽清文联秘书长黄斐伟去马来西亚诗巫举办书画展,特意为阿忠携去30幅字同时在海外展出。 著名老作家冰心关怀故乡青年书法家成长,鼓励其将展览作品汇集成册,并亲手为之题签:“梅城游作忠书法展览作品集”。 冰心这位世纪老人的题字,使游作忠身价倍添。真是无意插柳柳成荫,黄斐伟为阿忠日后再度赴马展出铺平了道路,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书画家联谊,文友相互提携,同行不是冤家,被传为佳话。值得一提的,这次展出,阿忠的一幅字至今仍挂在大马诗巫市福州公会大堂上,被公会永久收藏。    这幅独具游书特色的对联是:“封都梅邑许文定,开港诗巫黄乃裳。”既赞颂当年状元许文定在闽清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也讴歌了第一位来马来西亚开拓事业的闽清籍华侨领袖黄乃裳的功绩。许公与黄公的事迹在海外广为传颂,阿忠用笔墨为他们道出了心声。   1991年5月,为水口电站设计施工的华田公司日方代表佐腾先生也托人来向游作忠求字,阿忠欣然运笔,挥笔写就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他知道日本人对前卫派的书法很感兴趣,便采用淡、浓相间的墨变化书写,使佐腾大为赞赏,惜墨如金,当作家宝珍贵收藏。为此,佐腾先生通过翻译向阿忠致以谢意,这事在水口电厂曾被传为佳话。    从此,有留学生去世界各地者均来索字。许多华侨回国寻根问祖,建宗祠、修祖墓、立碑、题匾均指名要用游作忠的字来刻石,并要求在碑文末刻上“游作忠题”等字样。对此,作忠虽感不雅、为难、有愧,但也尽量满足老华侨的心愿。 纵观阿忠书法历程,大抵可分三个阶段: .1989年至1999年为报刊发表、展览期。 .2000年至2006年出版作品集期。 .2007年至2009年电脑版主期。    自唐楷《勤礼碑》入手,又从陈奋武、吴乃光、黄学文、谢澄光等先生习书,从而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后得沈鹏、沈觐寿等等书画大师亲授,耳提面命,诱掖有加,始得书法有南北之别、碑帖之争,开始对书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求。 阿忠一方面沉浸在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王国里涵泳万象,兼收并蓄;一方面又在继承与嬗变中不断扬弃自我,丰富自我。他在学书中领悟到,仅学碑版易拘谨板滞,少活泼之气;仅学法帖易甜媚流俗,缺古拙雄浑之气。“碑可强其骨,帖可养其气”,惟相互融通方是旨归。于是他在秦汉、魏晋中寻觅,在古典与现代之间发掘结合的契点,着意于作品中感情的宣泄和个性的表露,力求表现参差起伏、大小错落、节奏明快的艺术形态。     书法学习,临写古代名帖是书法成家的不法二门。游作忠的临帖过程为:八十年代学颏真卿、褚遂良,金农、杨岘隶书。九十年主攻张猛龙魏碑,其中穿插魏郑文公、近代闽清刘蔼生碑体,兼习张迁、礼器汉隶。新世纪始,也就是阿忠出版作品集 后,阿忠由学习魏碑汉隶十几年,转学帖。这是阿忠书法风格突变的阶段点。 2000年至2005年,学王铎楷行草书。5年学王铎后,阿忠上溯王铎之根,王铎走的是传统二王之路,王铎多取法宋四家米芾,2006年阿忠转学米芾。两年后,又觉"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八面出锋的米芾,是学二王的,2008年下半年阿忠,改学书圣王羲之,书风大变,从此又跃上新台阶。  网络中的书法家论坛,面对全中国乃至世界书法同仁,点击量大,专业水平高。大家大腕,敢评敢说。所以,这才是竞争、提高的大好环境。阿忠书法实力与国学深,在驰骋在网络世界书法论法里,厚积薄发,令人好评。 请看             ——评游作忠书法作品中的“大气”               作者:晋唐风韵     近日在中国书法家网里,时常观赏到游作忠先生的书法作品,感慨系之,试写一篇闲文,权作对游先生的书法和书法本身作一番探讨。    游作忠,从福建武夷山系戴云山脉走出的山区书法家。观赏他的作品,正如品味伴随他成长的“八闽岳祖”白岩山,突兀挺拔,横空出世,如临云海之巅。 从游先生的书法作品中能感受到一些特殊之气,这种气在不同的作品中往往表现为不同的形态: 石碑字“广范祖宗德钦祀典,平生孝悌笃守儒风”。使人感受到的是庄严凝重之气,逐字读过,通篇一览,仿佛有一位苍发鹤须的历史老人,持杖驻足,向人讲述中国几千年来传统的做人、立身、持家之秘典;另一幅苏东坡的《赤壁怀古》,使人感觉到的是雄伟磅礴之气。 一纸驰骋百万雄兵,摧枯拉朽、横扫残云……那奔腾不息、跌荡跳跃之力简直要破纸而出。真像唐代大诗人骆宾王描写的那样“暗呜则山岳崩摧,叱咤则风云变色”;“飘香”二字,则如一缕清风,涤荡人心,充盈天地之间; 幅幅优秀的书法作品中透露出来的独特气质,尽管各不相同,但若仔细品读,就会感受到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雄伟、博大、深邃、凝重、狂放、野逸和美感。恕我斗胆简约地将其称为书法作品中“大气”。     古往今来,所有的大家手笔都十分重视书法作品的“气”,认为这是书法的精髓、格调,俗说的档次、品味。笔者认为,书法中的“气”,对大多数书法爱好者来说,是个极为抽象的概念,古人所说“戈戟銛锐可畏,物象生动可奇”,指的是以态势催生气势,但这还没有涉及到书法之气的本质,南朝齐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王僧虔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这神采,便是书法中的“气”了,但还是比较浅显。    王羲之在《自论书》中有这么一段。天台紫真谓予曰“子虽至矣,而未善也。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七宝齐贵,万古能名。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太则风神生。把笔抵锋,肇乎本性。刀圆则润,势疾则涩;紧则劲,险则峻;内贵盈,外贵虚;起不孤,伏不寡;回仰非近,背接非远;望之惟逸,发之惟静。敬兹法也,书妙尽矣。”这段论述,似乎又太高妙了点,还是不好理解。    不过,我们可以从文学的角度上来理解书法的气。现代文学家姚鼐有段话可资借鉴。他说:“其得于阳与刚之气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深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    看了这段话,我们便可大概意会到,书法中的气,是深蕴于大自然深处的“造化之气”了。它千姿百态,它气象万千!    游先生喜欢书写大气磅礴的书法作品,他认为,雄伟、博大、深邃、凝重、狂放、野逸和美感书法作品,才能具备情感的震撼力、视觉的冲击力、和心灵的感染力。自古以来,作为最有标致性的民族精神的载体——书法,都是以气生形,以其特有的大气昭示着中华民族的“风骨”和“品格”。“技进乎道”,对于如何创作出大气的书法作品,游作忠先生有其独到之处。    ——开门见山,起笔雄奇。我们来欣赏一下“海为龙世界,山是牛故乡”这幅,“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起笔即雄遒、沉重,使人一下子就感受了紧张、突兀的雄强之气。海、山两字的起笔给整幅作品定下了基调,做到了大气包举,镇压全篇。     ——行笔痛快,节奏紧凑。像 “天道酬勤” 这幅,真乃“泼墨如浓云,急雨如飞簇,激电光入牖,奔雷势掀屋。”快的节奏有助于增强书法作品的气势,使人有一种挟雷携电的发展感觉。如果这幅作品节奏缓慢,慢慢腾腾,虚与委蛇,即使起笔的气势好,也会产生沮丧感,潜意识中会有勤不如懒的想法。     ——高屋建瓴,大处落笔。正如“宁远”,“秦王扫**,虎视何雄哉。”立足全局,着眼宏观,大处落笔,一气呵成。不像一些平庸的书家,起点低,视野窄,唯唯诺诺,小家子气。尤其是小字落款的衬托,以小显大,微处显宏,造成一种“衔远山,吞长江”的气象。    ——如锥如锋,用笔精绝。观其字数较多的书法作品,便感觉了冰冻三尺的雄厚书法功底,全篇之中,绝无雷同之字。一般的书家,能用提按、快慢来表现书法作品就相当见功夫了,而从游先生的书法线条中,明显地感到笔法极为丰富,有提、按、顿、挫、绞、转、裹、搓、拧、抵、边提边挫、边裹边顿……洋洋大观,笔法大全。这与他推崇高古的魏晋书风有关。    他最爱讲的就是这么一个书法故事:“……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直,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昔宋翼常作此书,翼是钟繇弟子,繇乃叱之。翼三年不敢见繇,即潜心改迹。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每作一点,常隐锋而为之;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驽发;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屈折如钢钩;每作一牵,如万岁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趣骤。翼先来书恶,晋太康中有人于许下破钟繇墓,遂得《笔势论》,翼读之,依此法学书,名遂大振……”     据闻游作忠年轻时不会悬肘,曾以绳吊梁上悬书大字。为练就顿挫绞转自如之笔法,他摹张猛龙碑一十五载,每日立身悬肘,日以继夜。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十五载的苦练,使他练出了“善书不择”的绝活,不择笔,不择纸,不择墨,不择地。正所谓:游君三寸毫,挥霍鬼神惊,浩气中心发,雄风两腋生。     ——把握节点,跌宕起伏。游作忠所有的书法作品都有一种“透纸”的感觉,就是古人讲的入木三分。在他的办公室里,有一把椰子壳做的二胡,每次创作之前,他总是先喝上一口清茶,饮一口浓郁的福建土酿,然后拉起了他心爱的二胡。如果写雄强的作品,他常常拉的是《穿林海》,如果写的是灵秀的作品,他便奏《梁祝》。他是个造诣不浅的音理家,他说,搞书法,在章法上一定要注意节点,绝不能墨不逮纸,或是平拖直过,如长枪大刀或死蛇挂树。绝不能像京剧的“西皮流水”,没有高腔,缺乏高低起伏,难以产生激昂遒劲的气势。要精心安排,巧妙构思,做到平中有奇,奇中有变,大起大落。忽如飞瀑演涧,忽如火山喷发。让人在落差变化中感受气势。      ——运笔从容,收放自如。“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纵观游作忠书法,没有一笔是拖泥带水的。当断立断,该收则收,像古人形容的那样:“如截奔马”。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这联,是在揉搓极皱的纸上写的,最能考验书法家的运笔收放能力,写快了,黑不逮纸,写慢了,浸肥如猪,而他这幅轻重快慢拿捏得恰到好处,真令人叹为观止。    总之,游作忠之所以能创作出大气磅礴的书法作品,是和他的思想、胸怀、情操、见识、学问的修养分不开的,如孟夫子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大山之子游作忠具备大山一般的胸怀,大胸怀者方能成为大手笔。古人云:“器大者其声必宏,志高者其意必远。”此之谓也。 风云际会会有时,九万里风鹏正举.2007年9月,由于偶然的一次机会,阿忠学会了电脑。现代化的网络世界为游作忠书法提供了大展才华的空间。   游作忠现为中国书法艺术网总版主等十几个中国书法主流媒体大网的版主。 一篇散文 ,在绿橄榄论坛、51博客发贴后,被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凤凰网转贴,点击量飙升数百万之巨。     扎实的国学功底,得天独厚的条件,使阿忠在序绂文集、撰写碑文方面,游刃有余。   http://bbs.china-shufa.com/viewthread.php?tid=41202extra=page%3D1 ,一经上贴,便被 置顶,评为美文,点击与回帖量达数十万之巨。阿忠应邀为各地撰写了不少碑文。     我题亭台楼阁、庙堂山寨的匾额楹联和石碑 http://bbs.china-shufa.com/viewthread.php?tid=41267extra=page=1 中国书法艺术发展有着特殊的规律,学习主要通过临帖。学习.不仅要多读书、勤思考,要多临帖,勤创作,更重要是强调一种师承关系,所谓"字有渊源",取法要高。古云,取法于乎上,得乎于中。取法于中,得乎于下。阿忠学碑二十年,新千年始,才系统学帖。学王铎,学米芾,最后学王羲之。王羲之是书圣,是中国书法的最高峰,犹如中国书坛的"孔子"。取法乎上,阿忠书艺突进!书法产生质的飞跃! 然而,通过临帖学习得来的只是书法的"技"而己,只在 的层面往往只体现匠气,书法家需要更多的是 ,是道与技的完美结合。书法家之所以成家,必须要有书法家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书法家形成的艺术风格,都和书法家自身的学养与才气相关的。书法艺术是以文化为基础滋养的,学养与才气高低直接决定艺术水平的高低。 游作忠书法作品 http://www.zgshsjw.cn/bbs/thread-9276-1-1.html 游作忠四体皆工且样样各有风韵。其楷书既有欧字之方劲,又有褚字之活泼,间或参以南北朝碑版之方峻奇肆,点画精到,转承跌宕,真气弥漫,颇具魏晋人通脱散郁之气韵。其隶书自汉《礼器》、《张迁》碑出,结体端庄,用笔含蓄,平正中见险绝,高古中寓浑穆,静逸中显峻厉。俗云:“楷以养性,行草舒性”,大凡在书法艺术上有所造诣者无不在行草上有所造诣,游作忠的行草注重体势精微,追求朴涩、直率意境,将“庄”与“雅”、“秀”与“拙”等矛盾统一起来,处处标新立异,结字因字形而随势生发,着意在气息、韵致上古调新纳,绰约其神,表现出强烈的个人风格。书法之功能与价值在于表现美、塑造美,以美的内蕴示启人。这就需要书法家深切地感悟社会、人生与自然等等,都可触动书家的灵感,激活创作的感情,从而按照美的规律去裁剪组合、提练取舍,进行“发酵”,予以充分地表现揭示,使人在品赏中得到美的陶冶、升华。笔者认为,游作忠是深谙此道的。因此,他总有书不完的东西,总有新的思考,总有大胆的追求。中国古代历来有“诗为心声,书为心画“的说法 ,游作忠有着与生俱来的诗人的情思,他所作格律诗词,既传统又新潮,形式严谨,内容活泼。游作忠书法,在法度与抒怀之间,体现诗人激情,有一种流畅环转、一泻千里、直白本色的格调,形成了一种朴茂儒雅、独特大气的书法艺术风格。 古人云:字如其人。斯言诚矣! 5. 三下南洋,海外争光 机缘与勤奋是一个人成功的两大要素。机缘是成功的机遇,勤奋是成功的基石,如果没有厚实的功底,不是发现不了机遇,就是机遇出现了也无法抓住它。 可贵的是,在求索的道路上,阿忠不但肯下苦功夫,而且不断寻找机遇。他每到一处,便三句不离本行,到处打听哪位名家的书艺最好,并携带纸笔求师拜艺交友,决不放过机会。在海外,阿忠也如此,抓住良机,为国人争光。   翻开游作忠海外书展的轨迹,便可看出他的来势之猛,进展之速: 1990年5月16日至22日,第一届国际福州十邑同乡书画印展览(新加坡吉真那路百乐大酒店)。 1991年3月16日至18日,新福州垦场九十周年书画展览(马来西亚诗巫福州公会)。 1992年8月22日至8月24日,中国梅城游作忠书法作品展览会(马来西亚斯里阿曼体育馆)。 1992年9月4日至9月8日,第二届世界福州是邑书画展览(马来西亚诗巫中华总商会)。 1995年3月2日至3月4日中国游作忠书法展 。 1995年3月8日至3月10日中国游作忠书法展 。 1995年3月14日至3月15日中国游作忠书法展 。 1995年3月21日至3月27日中国游作忠诗书作品展 。 1995年4月8日至4月9日中国名书画家游作忠献艺展 。 1997年7月12日至7月16日中国书画家游作忠作品展 。 1997年7月19至7月20日游作忠作人名对联挥笔表演展 。 讲起在海外的书展,阿忠总是眉飞色舞。尤其令他难忘的是,1992年8月18日,在叔叔游贤祥的引荐下,阿忠得到去马来西亚举办作品展览的机会,使他可以在海外华人世界中一展风采。    当飞机在广州——吉隆坡高空飞行时,阿忠满怀激情,他感觉自己是家乡文化事业的传播者、组织者,一股自豪感从心头油然而升。他携去的书法作品,也是祖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他倍感这些书法作品的分量与其所承载的意义。他的许多书作早就已多次在 马来西亚展出过,当地华侨已很熟悉很认可他的作品了,阿忠这回更有一种使命感责任感,一路上他在思考:这回能带给他们全新的感受吗!    阿忠加入的龙嘉宾旅游团在吉隆坡独立广场玩了几圈,异国情调使他心旷神怡。艺术家就是要深入生活,异域风光和建筑设计,不也与书艺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吗?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诗是无声的画 画是有声的诗,诗画同源,处处留心皆学问,从异域的各种旖旎的风光中,阿忠感受到他接受到另一种书法艺术的启迪。    再跨越马六甲海峡另一端,飞机又载着他飞到东马来西亚的沙劳越州首府古晋机场,走下机梯的阿忠看到,从一百二十里外的成邦江省特地驱车到机场迎接他的游氏族人,一行20余人已手持花束在等侯他的到来。阿忠为他们带来了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他感到温暖而自豪! 成邦江福州公会设宴为家乡来的青年书法家洗尘,酒席一共5桌,主人中有公会主席谢启诗、公会秘书黄乐山、名誉主席许兴蒲、青年团团长吴标生、名誉主席许吴斯光、署理主席黄光明和当地妇女主任等。 许多陌生的眼光和善意的笑容,让阿忠更感到自己必须自然大方与洒脱,因为他的肩上承载的是家乡人民的厚望。因此,他必须落落大方,表现出应有的风度与风采。在酒席上,他举杯感谢主人的盛情款待,同时宣布即席为公会题联一幅。他当场献艺,主人倍感振奋。在众人热烈掌声中,他凭着敏捷的才思,以在场嘉宾的姓名为冠顶作诗赋词,而且诗作主题均紧扣爱国爱乡之情怀,其亦诗亦书之雅兴,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嘉宾。 有位小姐邀请游作忠演唱卡拉OK。想不到内地发行的磁带也流行到马来西亚了。阿忠立即响应,唱起了他平常最喜爱的《血染的风采》和《洪湖水浪打浪》,全场嘉宾不约而同地为他拍起节奏为其助兴,把这次酒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在热闹中,阿忠感受到亲情的浓烈,人们举杯相劝,觥筹交错,大有“起坐而喧哗者,从宾欢也”的阵势。 公会主席谢启诗在当地也算是个头面人物了,他也被这如此生动热烈的气氛所感染,他侧耳对身旁的吴标生低语道:“这人有料啊!这人有料(能耐)!” 其实,宴会的另一个重要议题是商定阿忠的个人诗书作品展的时间与地点。最后敲定于8月23日至24日两天时间内的早上九时至下午四时,在高规格的成邦江体育馆内举行,并嘱咐阿忠还要即席表演以人名冠顶撰联的拿手好戏,阿忠拍拍胸脯应允作答,除了吟诗作赋,还乐意为名流商家书写招牌大字。 话毕,掌声四起。 展出的两天中,人头涌动,参观者多达千人,这其中包括许多中学生。 成邦江圣禄中学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他们要目睹这位来自中国的青年书法家的现场表演,为求得一张墨迹,他们愿意等上一、二个小时。阿忠为这些学生写了一张又一张,真是不计其数,书写的大多是“学海无边苦作舟”、“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之类的箴言。该校张汉辉老师带着学生们听阿忠讲解书法,观赏着这个自称为“龙的传人”的即兴表演,钦佩不已,送阿忠一盒被当地人认为是极其贵重刻字的银盘,全体师生要求与阿忠合影留念 不久,这张合照刊登在《国际时报》上。 成邦江基督堂牧师听说来了中国书法家,托人捎话来,诚恳地把阿忠请到基督教堂来,并热情周到地宴请了他,认其为“弟兄”,阿忠也不枉他的一片盛情,应邀为教堂写了基督箴言。阿忠离开时,他还搭乘两辆小车送了一段路程。这让阿忠感受到一种亲切友好情缘。    有位50多岁的老年女侨胞,对阿忠为她书写“祖国,您好!”这四个大字时大为感动,竟流泪满面双腿跪下以示对祖国派来使者的感激之情,慌得阿忠措手不及,连忙放下笔双手将她扶起,阿忠也被这深情的一幕而感动,更感到出使异域的责任与使命的重大。    阿忠忙不迭地写字赋诗,身旁是许多观众在观赏,还不时发出阵阵掌声。有人说,一个人在忙活,当旁边有人在欣赏你做事时,那是一种充满成就感的满足。阿忠体会到了,此时的他,似乎已完全沉浸在自己所创造的艺术氛围中。他的风采与才情,博得了当地报刊和华人舆论的支持,由于他的影响力,他的书作被破例邀请加入第二届世界福州十邑书画展览会。 1992年9月4日第二届世界福州十邑同乡大会在马来西亚召开,下午二时许,“福州十邑书画、工艺品、小型机械及商品展览会”在马来西亚诗巫市中华总商会举行。大马国家联邦科学、工艺与环境部长刘贤镇为展览会剪彩。 游作忠是福建省闽清县文联常务副主席。他在展览会开幕式上荣登主席台,当场挥毫”“血浓于水”四个大字,使来自世界各地的福州籍的华人乡亲欢欣鼓掌,掌声雷动。游作忠感慨万端,以“庆祝第二届世界福州十邑同乡大会在马来西亚召开”为题,填词一首,调寄《望海潮》: 名邦形胜, 悲喜交加。 且看中兴, 追思往事、竟咨嗟。 有他乡浩月, 故里梅花。 驱雾吐辉, 融霜簇艳, 丽人绰约披纱。 吟赏日西斜。 望长天雁字, 情思无涯。 自古后来居上, 雅调入筝琶。 第二天,事前以《英华泽以诗书气,精彩流为翰墨香——访中国青年书法家游作忠》为题刊发专访稿的《国际时报》再发《中国诗书名家游作忠作品展览成功举行》的报道。 各报也纷纷刊登青年书法家游作忠个人传略、书艺介绍、作品评论以及与当地名人题诗合影的多幅照片、书作。其中《马来西亚日报》标题为《中国诗书名家游作忠假斯省作诗书作品展》,同时刊发的游作忠照片及书作“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尤为引人注目。本报另刊发游在其三十幅书作前为参观者点评与讲解的相片 。 《马来西亚日报》还刊登游作忠为联邦科学工艺与环境部长刘贤镇的即兴之作和拿督(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会长)张晓卿三人在场的大幅彩色照片,以及游作忠与该报总编辑黄光生、编辑杨贻芳、诗巫福州电机工程师翁星国同乡及其兄翁星民等人座谈的照片。 当地的《诗华周刊》不但发消息登游作忠个人照片,还发他的书作“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多情累美人”,有评论说“游作忠先生现场泼墨千遍,极受本地文化界人士推崇欢迎。写得多么脱俗飘逸!”同时还发表其它书作。 此外,《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会讯》刊发“闽清特辑”,介绍两个人物:一为“壮志满怀翰墨香———游作忠”;一为“侨乡姑娘走向世界——世界乒乓杯冠军陈子荷”,附录作者许加余、林伟文章之后的,还有游作忠书李白的《将进酒》墨迹图片。 诗巫中华总商会内有陈锡铭现场篆刻表演,福州画家梁桂元、郑大干的画展,游作忠的即席吟诗与当场书写的绝活,使得本届的展出别开生面更为生动多彩。 诗巫又名新福州,当地华侨都是讲闽清话,有位华裔后生听到游作忠讲乡音,惊奇地问:“你咱们也会讲我们的话?”阿忠不禁掩口失笑:“我们本是同祖同根一家人啊!我就是从福州来的呀,你们都还在讲福州话,我怎么能不讲呢?”一阵欢笑过后,大家的话题转到了当年黄乃裳筚路蓝缕、开辟新福州的艰辛创业上,感受前辈人生之辉煌,更应珍惜现在安定幸福的生活而有所作为。 古诗云“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人情重怀土,人之常情也,在马来西亚的一些华人日报、晚报与各类刊物均连续刊登报道了阿忠此行的活动,并刊发了他的几首诗作。 原诗巫闽清同乡会主席诗人黄念松与阿忠是忘年交的“老诗友”。 早些年马来西亚诗潮吟社与闽清梅声诗社就结为姊妹诗社。诗社设宴款待阿忠,由游允泰、陈立惠等奔波筹划,全力支持帮助阿忠的作品在“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的展出。 世界福州十邑书画工艺品展览会,吸引了许多当地华人纷纷前来观赏。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一次海外华侨大聚会。 有人把游作忠请上主席台。来自各国的记者争先拍照,镁光灯打在他的身上,照出了阿忠脸上的喜悦与自豪。展览会主持人是同乡总会会长拿督张晓卿,走上前来紧握阿忠的手说:“我也是闽清人!”张晓卿是马来西亚的议院议员,当地华侨领袖,亿万富翁,阿忠热情地对他说:“前些年,你有回闽清,我早就耳闻你的大名,如雷贯耳呀!中国是诗的国度,我从家乡来,就是想让中国诗词这颗明珠在全世界大放异彩。请让我为你写幅冠名联吧” 阿忠大笔一挥写下: 晓天拥旭日 卿相护乾坤。 张晓卿拍手叫好:“谢谢你,谢谢你!”随即将阿忠介绍给主持剪彩的马来西亚联邦科学、工艺与环境部长刘贤镇。阿忠诗兴大作,转身又为马来西亚国家刘贤镇部长写联如下: 贤士名四海 镇成擎九洲。 主席台上下的众人热烈鼓起掌来,部长与拿督喜笑颜开高举对联与阿忠合影。 此时展厅的中心人物无疑是阿忠了。观众涌到台前,纷纷向阿忠求字。他只得使出浑身解数用行、隶、草及自己创变的字体为观众写了近500幅的墨迹。这些墨宝将被海外人士与当地华人所珍藏,它可以跨越时空,刻穿无情的岁月,超拔烦嚣,创造永恒。 阿忠成为新闻人物,尤其是在各报刊发他的消息,作品、照片之后。他也成了学生“追星族”心目中的“书星”了。 一直到9月8日展览结束之后,从诗巫中华总商会回到成邦江的途中,还有人用的土追赶阿忠所乘坐的车辆,他只得停下来,找到路旁的一家商店,在这里铺纸挥笔,又为诗巫青年团写了3幅字。那几个青年人千恩万谢不停地说:“不容易啊!机会难得,要到中国找你谈何容易?今天追上你,也算是有福啊!”    9月14日,游作忠离开砂劳越,基督教堂弟兄们前来送行,送阿忠到机场,尤其令他感动的是,何牧师等人陪了阿忠一天,等飞机起飞了才离开了。 到了吉隆坡,从新加坡来接阿忠的也是闽清籍华人,她多年前来新加坡定居,以前在闽清时也是县书法协会会员。她还带来两位随行人员,说他们已在机场上等候多时,他们的热情,也让阿忠感慨不已。    他们为阿忠饯行,选中的是高档次的大酒店。选择这样高规格的酒家,对阿忠来说,可能有点受之有愧,而对于这些普通的闽清籍老乡,算是最大限度地极尽地主之谊。从中也可看出阿忠当文联副主席时的为人交友之情。    他们在夜半两点才喝完送别酒,之后又去肯德鸡烧鸡店品尝。出来后,见华灯椰树下有个人头马大的漂亮女人在和阿忠招手、送飞吻。微有醉意的阿忠认定是熟人在叫他,便要走过去,黄丽文小姐一把拉住他,轻声说:“别过去,那是人妖!”阿忠吓了一大跳,酒醉一时清醒了许多。9月15日,阿忠飞回广州回国,真是难忘的马来西亚之旅! 阿忠在马来西亚的名声很快地传到台湾。 一周后,台湾《民生报》的一位曹记者受友人之托到福州时,也要求阿忠为她留下墨迹。 他是与一位办企业的经理拜会福州市副市长龚雄和市委宣传部长林爱枝时提出这个要求的。福州市文联副主席黄安榕打电话把阿忠约到闽江饭店写李白的《将进酒》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及欧阳修的诗相赠,满足了台胞的要求,宾主双方皆大欢喜。    1993年6月间,马来西亚国家榕联青年代表团有一行45人访问福建,随后也到达闽清。县政府为代表团举行欢迎会,游作忠又当场作书法表演,写三尺见方、大于四尺的宣纸上的“龙”字赠予陈志成团长一行。边有小字云: “四海之内皆兄弟,五百年前是一家。”   陈志成请求个人求字,阿忠写道: 志当存千里, 成事要三思 。(后附小字云:前为诸葛之志,后指孔子之诚) 这对联后来刊发于《马来西亚日报》。陈志成拿去吉隆坡华人裱褙铺裱制时,那内行的师傅把梅城看错为槟城,疑惑说:“不可能,槟城无人能写此等好字,这字不是台湾的名人写的就是中国大陆上的名家之作……”    又过两个月,陈志成有事又来到中国福州,这次他直接挂电话找阿忠。在温泉大厦下榻处与阿忠促膝心谈,切磋书艺。志成团长称阿忠为“阿忠哥”,足见其感情弥深,亲如手足。阿忠又赠五幅书法作品给他。  1993年10月,陈志成高兴地代表榕联青年团捐献给福建省“希望工程”30万元人民币。阿忠在此起了无声的间接作用。 再后,台湾曹记者又通过福州文联向阿忠索字十幅。后来的后来,索字求诗者不断。 1992年9月,阿忠首次在第二届世界十邑同乡大会主办的书画展览会后,1995年5月,马来西亚国家榕联青年代表团长陈志成,邀请阿忠到西马曼绒作诗书展览,而后其作品在东马的大城市,古晋、斯里阿曼、泗里奎、诗巫、民都鲁作巡回展览。    每到一处展览,福建同乡会都举行剪彩仪式,邀请政府首长、华侨领袖前来助兴,联合剪彩,然后是游作忠现场吟诗挥亳表演!广受当地各界好评!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为歌颂这一盛事,阿忠应邀在马来西亚邦咯岛展出作品,此次活动为“中国传统诗书展览”由福建省公会(同乡会组织)主办。 邦咯岛是个美丽的海岛,亚热带椰树随处可见,沙滩、木屋、渔船,与中国海南岛极其相似。邦咯岛位于霹雳州西海岸,是世界上公认的最美丽的岛屿之一。邦咯岛优越的海湾为来往马六甲海峡的商旅提供庇护之所。放眼望去,是白色的砂砾、蓝色的海水、碧绿的小岛,站在这里仿佛置身于天堂一般。马来西亚榕联青副团长林吾地、《南洋商报》记者郭金灯,也是阿忠的老朋友。两人久别重逢,在海滩漫步,畅叙友情。 这次展览活动,邦咯岛福建公会做了周密精心地策划安排。福建公会青年团长梁良朋是个当时极负盛名的摄影家,爽朗大方,与阿忠一见如故,两人一拍即合,他很谦逊地拜阿忠为师。展览剪彩前夜,特地到阿忠住宿处看望助威,他戏谑地对阿忠说,担心他明天现场表演怯场,准备向阿忠透露提供明天参加剪彩人员的具体人员与名单。阿忠听了心头一热,对老朋友的细心周到表示感激,但他只是笑笑,摇摇手说“我经历过无数风雨,一路打拼过来,也算见过世面的人了,不会怯场,你放心好了。”阿忠反过来安慰。这就是名家,半点机巧也不会。 第二天剪彩在福建公会会馆举行,与会华侨五百多人。上午十点左右,阿忠现场表演,当场以剪彩贵宾的名字撰藏头对联。整个会场掌声不断,青年团长梁良朋连叫喊:“电脑!电脑!”(示意其神速),阿忠自嘲说“猪头脑,猪头脑!”(戏谑之语,取其谐音) 这次展览是邦咯岛有史以来、首次举办的最大规模的中华文化艺术活动,阿忠传统书画在展览会上大放异彩。邦咯福建公会会长白佑福在剪彩仪式致词中表示,书展可培养人对艺术文化的欣赏与爱好,提升人的品位,丰富人的内涵,游目骋怀,诗作可品可诵,足以极视听之娱,让人陶情悦性,受益无穷。 阿忠应邀也发表了演说。他说“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其创作是一种充满了个性色彩的创造性劳动,也是书法家理想追求、气质情感、学识修养的载体。中国水墨书法艺术,乃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精粹及瑰宝,可激发人们思古之幽情,引发人们的丰富遐想。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必将在世界大放异彩,虽然大陆与海外远隔千山万水,但看到华侨们对我们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热爱与认同,彼此感到心心相印。是中华传统的书法艺术,让我们紧紧相连。”阿忠的精彩发言,是对书法艺术的精彩点评,博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在剪彩仪式上,游作忠特以“福建”冠顶,现场即席撰写一副对联,赠给邦咯福建公会作永久纪念。其联为: 福由苦中来,全凭双手绘描美景; 建从根基起,团结一心构筑家园。 这次邦咯岛展览前后为时共一周,在这里,阿忠深切地感受到华侨们爱国爱乡之情怀,人们都把阿忠当为亲人与朋友。阿忠把这次展览的前五天收入,全部捐助给了邦咯岛福建公会华文学校,作为助学希望工程的基金。华侨们对他这一义举,表示由衷的赞叹! 马来西亚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纸《星州日报》、《南洋商报》,对阿忠的展览助学义举及其诗书艺术,作了大量全面而系统报道。此后,邦咯岛福建公会举行了华文助学奖励金颁奖典礼,并印刷了特刊,以示纪念,铭记深情。 阿忠为国争光,奉献精神可嘉! 6.文联工作如鱼得水,成绩斐然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从1988年宰猪师傅阿忠竞选文化局长到1999年,屈指一算,阿忠由食品部门调入文联已十周年了。从三十而立到四十不惑,这便是人生的收获季节或曰黄金时代。 阿忠常对人说,他是幸运的、幸福的。本来喜欢文艺只是他的业余爱好,现在自已的爱好专长却变成了自已的职业!人生就是这样,有时候常常歪打正着,并且打出了名气,打出了精彩。阿忠说:一个人,有一点兴趣,不难;有一份工作,也不难,把兴趣与工作合二为一,那就是一种境界了!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人都在从事着一份平凡的工作,并把这份工作做得尽善尽美,因而拥有了一座坚不可摧的精神家园,他因此而感激生活。 阿忠几十年如一日地苦练书法,是因为有一种动力在推他前行,这动力就是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老师!”,只有在强烈的兴趣引导下,达尔文才会将一只甲虫放进嘴里,爱迪生才会钻进鸡窝孵小鸡。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才可能深爱她。并力求把她做好。阿忠就是这样一个把对书法的兴趣化作一份挚爱与追求的人,所以,阿忠到文联工作,可以说是歪打正着,更可以算是如鱼得水,他因此乐此不疲,锲而不舍! 阿忠生活在一个商业味道浓郁的小城市,相比之下,人文气息就显得格外单薄。在强大的生存压力下,现代人本来就生活得相当焦虑和浮躁,有几个人会静下心来研墨习字?但阿忠做到人弃我取,乐此不疲! 阿忠久久不肯出书,是为了坚持精品意识,绝不为赶时髦而随意结集出版。他的心态很无奈,出书容易出精品难,要引起读者关注似乎更难。因为现在处于多媒体多元化时代,电脑中有各种各样的字体应有尽有,似乎不太爱请名人题字了,书法家似乎也难以引起如八十年代那样的广泛注意,轰动效应似乎已成为历史现象,即使是大名家作品,似乎也有这种灼痛感。 但平时来找阿忠题字的人还是络绎不绝,除了名山题刻,寺庙祠堂,亭台楼阁,牌匾题署,书撰楹联,还有许多人知道阿忠的名气,是要在自己的书房中挂一幅阿忠的墨迹,名气便是书法的人气。他们说,相对于用电脑书写的大字,他们更喜欢人的手书,他们说,用电脑敲出的汉字的确干净整齐,但它的美观与书写者的心情无关,与书写者的性格无关,似乎那是一个个冰冷的符号。用手写出来的汉字却完全不同,它们有风采,有风韵,有风骨,它的每一道笔力都蕴含着书写者的心情。 阿忠听后,大受鼓励与启发,没想到这些求字者竟能说出对书法这么老到而精辟的评价。他觉得自己的多年来的努力,值得! 十年了,年过不惑的阿忠回想起来,感慨良多。报刊杂志发表了不计其数的作品,拜识了许多名家同仁,三度出国办展,多次被评为省级先进。人生需要打理,更需要总结,阿忠也想到要好好总结一下以往的路程,于是决定编辑出版一本文集,取名《十年鸿爪》。 这本文集的自序,是阿忠人生观及灵魂的自我剖析,可谓一篇奇文!不妨附录如下: 游作忠作品集《十年鸿爪》 自序 流年似水,人生暂短.余年过不惑,比之余祖辈 ,长寿矣.然马齿徒增,一事无成,深负疚意.光阴荏苒,心中常念已故老友临终前一席话,‘我将去世,一生最大遗撼是在过这个世上没有留下一点!痕迹.'愈感须把握旦夕,万勿太奢望诸耒.新近师大老教授李万钧,将其平生已发表文章要目汇集成册,名曰 ,于吾独受启示,遂效之,作 集。 “程门立雪”典故古今盛传,其主人公游酢 ,北宋监察御史,系中国大理家、大书法家,乃余之先祖也.余虽自幼喜好涂鸦,然生性不敏,且见懒惰,书海弄潮又晚,故不成玉器.余丙申阳春生,或谓‘桃花之猴’,三岁断奶后即入幼稚园,13岁小学毕业,此十年为启蒙成长期.1969年复课始,至1979年,为发育求知期.1979年至1989年在食品公司供职,此十年为结婚谋生期.1989年因参加文化局长竞选,被调入文联,或谓之''放下屠刀'',操起狼亳,此后十年乃余书法耕耘期. 即撷华于此时。 余非‘只知耕耘,不问收获’之高士,实乃爱名又爱利之狷介俗子.挥毫弄墨,虽有名而无利者不为,有利又无名者亦不为.故各类书展,无论什么世界书协,倘须交钱入选参展,余概不参加.余之偏执,与当下时风大悖乎.世之愈笑,余心愈坚.且喜余之作品发表者,其必有稿费,展览之处必有厚礼留余.友人戏谑称''写字如作'鸡',爽快 又有钱!''.然余并非嗜财之吝啬鬼,有丰厚收获时,必捐助公益,千金散尽,唯求名焉. 余生性贪酒恋色又喜嗜山水.雅兴忽来,把盏微醺,有佳人软语斟酒相晤,或俯仰山水天地间,或知音老友雅集,此际弄墨挥亳,尽泻胸襟,人生之乐事也.快哉,快哉!偶有诗书娱小我,毫无兴趣媚大人。余畏官,鄙官,此余平生之大缺陷也。 然余为人作字,多看对象,知己者,倒屣相迎,恐其不要。豪友索时,作书雄放;韵士取时,作书萧散;美人求时,作字灵秀。为伧人书俚俗之语,为妄人题捧场之词,则强颜苦笑,手遏思蒙。若索字者携佳酿,登庐求书,无论贵贱,余必眉开眼笑。好为人撰嵌字对联书之,龙飞凤舞,不胜欣然。唯名山题字,解囊倒贴,且以之为乐也! 《十年鸿爪》第一部分系余作品选登,期爱余拙作者鉴正。第二部分系余尊师乐道之翰墨情缘,弥足珍贵。第三部分系余十年间展览发表作品要目之索引。老作家吴文大兄之人物传记亦附录之,余最喜数获文坛巨星冰心大师题字墨宝。余如蝇附骥尾,不动而致千里,幸甚至哉! 关爱提携余成长,支持资助余出集之各界师友,余无任感激,际此谨统表谢忱! 人似秋鸿,来时有信,事如春梦,了却无痕。十年岁月,不长不短,雪泥鸿爪,依稀可记。不才系立雪游氏后裔,小女又取名咏梅,可谓余之上暨余之下,皆与雪有奇缘。故将此集取名 ,以为切题也。出版此集,只旨为余生留一点痕迹。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庚辰腊冬雪夜游作忠于咏梅阁 1990年时任政协梅声诗社副社长的阿忠,组织编著诗社自1982年成立以来的第一本诗集《梅声诗集》。1992年主编《刘登孝作品集》,1995年主编《白岩山文集》。 特别在进入千禧年后,阿忠更身体力行,重视培养文艺人才,组织文联会员,深入生活,到各地采风,十几次组织大批会员采风写生,到过的外县有:闽东福鼎太姥山、闽北顺昌、武夷山;本县有的际上、金沙昌溪、白岩山、白云山等地方。 阿忠鼓励会员多出作品,帮助会员撰写书名、序跋。会员作品集有《山野山》、《梅丫集》、《聂兆洮作品集》、《聂兆庄诗文散拾》、《写作与阅读》、《中国当代诗歌精品选》、《刘积荷曲艺选》、《千古奇闻》、《梅溪诗词选》、《谢梅林作品集》等.,他还负责主编两册《梅溪文荟》、两册《闽清摄影》。 书法家的文学修养及文学创作能力,通常是艺术评论家用以评价书法家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条件。书法也是一门综合艺术,书法创作离不开文学内容,当书者在书架上翻找一本合意的唐诗宋词准备再创作时,实际上已参与了对自己文学修养的检测。 古今中外卓有成就的书法大师,无一不是在攀登书法艺术高峰的同时,也留下自己的文学佳作,并且书法家风格的形成,有赖于书家的才、学、识的出类拔萃。 阿忠有着与生俱来的诗人气质与情思,他所作的格律诗词,既传统又新潮,形式严谨,内容活泼。腹有诗书气自华。阿忠的书法,在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之间,体现诗人的敏感与浪漫、一种充满才华的大气的艺术风度。扎实的国学功底,极具悟性的聪颖,使阿忠在序跋文集、撰写碑文方面,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阿忠曾为闽清的著名景点白岩山撰写《白岩山十大景点石碑文》,这十块碑帖已于2005年9月立于白岩山各景点处。这十处景点分别为羊栏床、八闽岳祖、悬鱼洞、白岩寺、一家仙、白玉泉、石镜、骆驼峰、龙洞、玳瑁顶。针对这十处景点的不同特色与形状,阿忠或介绍传说,或侃述历史,或品评人物,或描摹情态,或解说源流,文辞优美,笔法多变,语似天成,难人过目难忘。 有人戏称,闽清是“一清二白”———闽清的白岩山、白云山,阿忠登临这两山各有百次以上,开发凤凰山、广济岩,作了不少力所能及的工作。 面对各地不同的景点,阿忠或题咏、或作文、或撰联、或题跋,他运用自己喜爱和熟悉的文学创作形式去抒发感情表达志向,甚或对人生与艺术的精湛见解。让观赏者不仅沉醉于墨迹世界,也玩味于这个世界所表现的文学内容,可谓锦上添花,让观赏者以各自不同的情感之舟神游于书法和文学综合表现的艺术境界中。 他的《十年鸿爪》中有不少饱含作者真情实感、宽广胸襟之诗作,又经过他别具一格的书法将其书写出来,极具互为生发、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从这个意义上体会,书法作为一门抒情达意的表现型艺术,在这里得到了恰如其分的发挥。这种能力的获得,不仅仅来自于他长期的临摹经验和摸索积累,同时更有赖于他平时的思考感悟与归纳提升,这是决定其作品能够超越一般的书写活动并进入艺术创作层面的关键之所在。 名山故里,文采风流。在八闽大地,远至异国南洋,都留下了他的许多题署。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阿忠在福州马江国道边的石壁上题写的“千禧”二大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迎接二十一世纪新千年的第一道曙光的到来,省政府决定台湾海峡西岸的马江出海处的石壁镌刻“千禧”摩崖。有一位省领导平日里也听到了闽清游作忠的书法魄力,并知道游作忠的书法在台湾有影响力,所以选中了阿忠书写。这两个字高12米、宽8米,观者无不为之叹为观止。 2006年闽清世纪广场拟建文化墙。县长多次与阿忠交换意见。阿忠做了细致的专题报告,向县领导汇报,最后他的方案被拍板采纳———把闽清籍的三个中国历史文化名人:许将、陈贤良、白玉蟾的手迹,镌刻于文化墙上。其实多年前,阿忠就同有关部门组织筹建白云山碑林,把闽清的历史文化名人手迹刻在其上了,以增添闽清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2006年,阿忠又推出新著《梅花初度》,他精选自己多年来部分诗文书法作品结集出版,这本新著分四大部分:1“精美的石头会唱歌”篇,精选摩崖石刻56幅。2“雕栏玉砌应犹在”篇,精选木制金字楹联10幅。3“点点花开淡墨痕”篇,精选书法作品30幅。4 “平生心事付瑶琴”篇,精选诗文作品30篇。本书中,有书法,有诗作,有文章,可谓图文并茂,内容丰富。 从艺术构思来看,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意识能动的产物。无论是一般思维,还是突发灵感思维,都必须建立在丰厚的学养积累、情感积累和创作经验的积淀之上。国画艺术大师李苦禅先生曾对一位后学晚辈说过“画之上有书法,书法之上有文学,文学之上有音乐。什么是书画家的学问?这便是。”可见这是一种功力,并非一蹴而就可成,需要有志者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毅与努力! 到文联十七年后,原为宰猪匠的阿忠才众望所归,以无党派人士的身份担任了正局级单位的领导——县文联正主席,也是闽清解放60年来第一次破的例。阿忠自从1990年当选闽清县政协委员至今近20年,历任七至十一届政协委员、十一届政协常委,系县政协连任五届委员、政协元老,也是闽清县第十一届政协常委中唯一一位文化界的代表。 在2009年福州市作家第二届代表大会上,阿忠又有幸当选为福州市作家协会理事。 由于阿忠文联工作的出色贡献,他曾两度(1996年——1997年)被福建省人事厅、省文联评为“省级先进工作者”,并给予他终生享受地、市级劳模待遇的殊荣。 2010年5月30日,省文联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上,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亲自为游作忠授肩红带,颁发荣誉证书. 结语 “英华泽以诗书气,精彩流为翰墨香”,这副对联是古人为赞颂阿忠先祖---宋大理学家、诗人书法家游酢而作的。 阿忠祖父母的卧室,至今还立着祖传的衣物书橱,书橱门两边,镌刻着这副对联。阿忠在这书橱边出生、成长。这副儒雅遒劲的对联书法,也自幼刻在了阿忠的心中! 岁月淘尽的是一切喧嚣,清风吹荡的是历史烟雾。“程门立雪”典故的主人公---游酢,到阿忠这辈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 1992年阿忠出国办展后,国内外报刊都曾用这副对联或其中一句作标题,宣传介绍阿忠出国办展的事迹。也许谁都不曾预料到,这副古老的对联,于今竟成了人们评介阿忠的赞语!也确确实实是对阿忠艺术人生的高度概括。
31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时候最喜欢的礼物
热度 1 xupeiyang 2011-7-22 21:07
我们青少年时期最喜欢的礼物,叫红宝书,喜欢了10多年。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1244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4: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