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安全相关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与孩子安全相关的一些个人博文汇总
wangbing187717 2016-11-29 19:15
与孩子安全相关的一些个人博文汇总 王秉 今天无意说起关于孩子的安全方面的教育素材和安全文化培养问题等,故随便抓几篇与这方面较为密切相关的个人博文,方便大家查看(连接如下,点击即可查看;还有系列富有情感的安全时隔,感兴趣的读者请查看博客个人安全诗歌栏目)。 1) 光阴里的安全文化(24)——家训 《袁氏世范》中的家庭安全文化 2) Word天,真的是太“软”了,那就干脆把你的心也“软化”了算了! 3) 倡导家庭安全教育(3)-给宝贝进行安全行为训练比安全说教更有效! 4) 倡导家庭安全教育(2)——让宝贝知道“坏人”VS危险? 5) 倡导家庭安全教育(1)——宝贝的安全很重要! 6) 光阴里的安全文化(22)——情感安全文化—从“仁”与“孝”说起 7) 安全文化系列论文交流(7)——家庭安全文化建设 8) 再谈情感安全文化——安全文化要善用情 9) 光阴里的安全文化(25)—古安全艺文简析:从自己的安全往事说起
213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食药总局高级研修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5年招聘公告
gdn 2015-7-28 02:2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高级研修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5年招聘公告 2015年07月15日 发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高级研修学院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直属事业单位,2013年正式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主要从事食品药品安全相关的社会科学研究。现面向社会公开招收2015年度博士后研究人员,竭诚欢迎有志之士加入本站开展研究工作。具体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收项目   (一)食品药品监管人才队伍专业化教育培训体系研究   (二)食品药品违法类型分析研究   (三)新形势下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定位和发展   (四)境内外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计划于实施的比较研究   (五)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分析与判断方法研究   (六)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研究   (七)食品安全审计制度研究   (八)药品生产现场检查缺陷项目分析的风险控制研究   (九)药品电子监管数据应用研究   (十)药品技术转让法规政策和技术要求研究   (十一)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制度体系研究   (十二)跨软件系统与多元数据下食品药品安全大数据分析的问题解决方案和软件系统建设研发用户需求研究   二、招收条件   (一)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遵纪守法,品学兼优;   (二)有所选项目需要的相关专业背景或工作经验;   (三)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科研合作精神;   (四)已获得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或已完成博士论文答辩的应届博士毕业生,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五)能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   三、在站待遇   (一)为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日常经费(工资福利费)和科研经费,并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和研究用设备。   (二)为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住宿。   (三)博士后在站期间工资及福利待遇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高级研修学院规定标准执行。   四、招收流程   申请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的人员,请将下列材料提交本站:   (一)《博士后申请表》(可在“中国博士后”网站下载《博士后进站申请表(工作站联合招收)》);   (二)拟选项目研究计划书(3000-5000字);   (三)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暂未取得证书的需提供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有关证明材料;国外留学博士,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四)博士论文或论文初稿、两篇学术研究代表作;   (五)两名本学科博士生指导老师的专家推荐信(其中一份必须是本人博士生导师);   (六)综合鉴定(由博士生所在党委或党支部出具并盖章);   (七)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   申请材料均用A4纸双面打印(复印)并装订邮寄,同时《博士后申请表》和《拟选项目研究计划书》另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给本站,报名材料恕不退还。报名截止日期为2015年8月30日。   本站采取“公开招收、严格考试、择优录取”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地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本站对报名材料进行初审,并将通知初审合格者参加面试。   五、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站南路16号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高级研修学院   邮政编码:100073   联 系 人:汤 涵   电 话:010-63365054   E-mail: th@cfdaied.org
1163 次阅读|0 个评论
城市运行安全信息综合监测,做吗?
alanzhu1978 2015-1-26 22:23
下午和某单位几位领导座谈,探讨城市运行综合信息接入一个平台的可行性,目的当然是和城市的安全相关。 其实这是一件近乎于无解的事情。 城市的运行无疑是牵涉各个方面的,而且各个方面总是有相互关联的。这种关联,有的已知,有的模糊已知,有的未知但可知,有的则不可知。在关联特性不确定之前,自然是希望把能获得的信息都能获得,并随时可获得。所谓风险,本来就是不确定性对目标造成的影响。不确定性越低,自然风险就会低。 北京市在 2008 年奥运期间就建设了一个城市运行监测平台,把涉及 30 多个部门 300 多个指标接入到一个平台上,水电气热、垃圾处理、交通、大气环境、市容管理、物价、游客量、交易量等等都在其中。当时我们中心也参与了方案设计,以及奥运期间每天的综合分析。但几个月下来,作用是有的,也预示了一些问题,发现了一些规律,但应该说还是低于预期的。难得的是,这个平台包括它的信息接入机制,奥运之后保留下来了,虽然数据的上报或采集,缺少了强制性,再加上没有奥运时期的紧绷,也有些数据就频率低了,甚至缺失了,但毕竟是保留了不少。我们还在一直跟踪这些数据,但还只是在跟踪。 总觉得一个现代的城市,其有机体和复杂性,与人体是有类似的。我们正在做一个研究,就是能够用一个比较自洽、圆满的对比,把城市的各个子系统和人体的各个系统一一对应起来,包括各个系统出了毛病,相应的城市病也能和人体的疾病对应起来。有的可能比较好想,甚至已经成为共识,比如我们常说湿地是城市的肾脏,树林绿地是城市的肺。有的就有争议,或者不那么容易确定了,比如城市的牙齿是什么呢?这几年也一直把城市的这些监测指标,称之为体征指标,也是从医学方面借鉴过来的词,那么城市的脉搏、心跳、血压、血脂、血糖都是哪些参数呢? 现在经常说把脉一个城市,对 “ 城市病 ” 不能 “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 ,感觉都很有中医诊治人体的意味。中医诊治人体,也许可以说是在现代医学基础上辅助一条文化和经验的思路。那么这种城市系统的看法,也是现代城市治理的手段上多一个宏观、全局的思路吧。在现在这个阶段,把希望都寄托在这种数据的综合分析上,即使真的达到了大数据,也还是不现实的。 再有就是,以前的工作并没有侧重或者说主要用于城市的安全或者应急,还是一个常态的监测工作,其中有一个功能是希望能做到一些预警,实际上这方面还不多,除了本来单方面的数据就能看到的。那么今天所探讨的,专门用于城市运行安全预警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考虑呢?是前面提到的平台的一个子平台吗?或者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平台,但是有相互利用的关系?总之,再完全独立建一个,不考虑已有的基础,肯定是不可行的。
个人分类: 想想|36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安全新解(我的安全拙观) 【作于2014年1月16日】
wangbing187717 2014-10-30 21:48
昨晚看到中央新闻提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修订案》的事情,记得前几个月《食品安全法》也进行了修订,也鉴于从来没有写过与安全相关的日志,由此我谈谈自己对于安全的一点拙见,能力水平很有限,有错误之处恳请批评指正。安全,无疑可以直接简单理解为完好,和谐。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一种使伤害或者损害的风险水平限制处于人可以接受的状态,这也符合安全投入的 ALARP 原则,即“二拉平”原则。表面看似安全还是比较抽象,下面我就结合它与其他事物(主要是人本身)之间的联系,打比方的谈谈与之相关的一些解释。 一、安全如人体生命特征 众所周知,万事万物都基本会经历形成,发展,高潮和消亡四个阶段,人和安全系统也照样如此。人体大的方面可以理解为是由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等组成的,细分又可以分为骨骼和肌肉、血液等,甚至可以准确理解为一个个细胞组成;人作为安全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安全系统主要由人子系统、机器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构成,细分也可以看为 4M1E (人、机、料、法、环)的集合体,准确理解就是有若干原件构成了安全系统。由此可知,人体和安全系统的构成要素都是若干相互联系的部分,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人体的健康犹如系统的安全状态,人健康生活,需要各个部分都要互相配合,达到最佳的生活状态,这样才能健康快乐生活;安全系统要正常运行,也需要各个子部分互相搭配,达到最佳安全状态。从这点看,两者都符合系统工程的要求。人体的神经系统可以比作安全系统中的人子系统,它们主要负责判断和决策;人体运动系统犹如安全系统中的机器子系统,它们主要是响应的作用,往往是造成人体受到伤害或者事故发生的最直接原因;人体消化系统犹如环境因素,它们既有突发性,又有潜伏性,对人体或者安全系统的影响最为复杂,影响因素诸多,是最难掌控的一个部分。在整个周期中,不管是人体还是安全系统都会出现“故障”,伴有病患、事故隐患的出现,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和系统的安全运行,如不及时预防治理,就会导致人体或者安全系统功能失效甚至丧失。还有一些人体特征,例如动作的经济原则与安全投入的经济原则也有普遍的相似性,用最经济的方式达到预定的目标,这就设计到选优,人体选择动作作业方式就类似于安全方案的选优;人体产生疾病和安全事故发生都是由诸多相关因素造成人体或者安全系统内部紊乱引起的等等。 所以,把安全系统比作人体,依据人体生命特征的影响因素和处理方式来类比处理安全问题,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二、安全如医疗 疾病和健康问题的出现促使了医疗的形成,同样事故或者危险的产生诞生了安全。疾病和事故的形成机理和特征都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机理是都是诸多危险有害因素长期累积作用的结果,它们的特征都具有潜伏性、随机性、预测性、必然性、可预防性等特征。说起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先从它们两者之间的发展谈起。医疗最初认为人体疾病或者健康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体某部分缺陷造成的,到后来发展认为是外界因素和人体部分共同作用导致的,直到最终形成系统的医疗理论,是与之相关的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样,安全学科在我过形成和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安全学科在我国是 20 实际 60 年代初步发展形成的,那时认为事故主要是有设计缺陷造成的,直到 70 年代,发展认为主要是由技术,包括安全技术之内的技术缺陷造成的,上两个阶段的观点都偏重于硬件,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形成了安全系统工程理论,才开始从系统的完整性、有序性、相关性等出发,站在系统的高度去研究事故成因和事故预防、治理,同时形成了系统安全管理等系统性的安全学理论和技术。然后谈谈它们的防治问题,它们共同都主要设计经济,技术,法制和教育四个方面。医疗的预防和安全事故的预防,都是从其影响因素着手,运用相关措施进行预防,例如疾病预防措施打疫苗或者清洁等,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安全技术手段或者安全制度等,最有等价效果的要算医疗中的体检和安全中的安全评价,他们都为处方或者安全决策提供依据;医疗的治理和安全事故的治理,医疗的治理措施主要分直接的医疗技术手段,如西医、中医、等和日常调理等,安全事故的治理也可以分为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他们高度一致,其防治原则都应该遵循消除、预防、减弱这样的防治优先顺序。最后谈谈医疗投入和安全投入问题。治疗疾病和解决安全问题需要需要费用,所以这就需要投入。医疗投入和安全投入基本都是由被接受医疗或者被接受安全“治疗”的一方进行投入,投入一般都不是主动的,都具有被动性。经济水平直接决定着各方面的投入,一般经济水平越低,在这些方面投入的被动性显现的越明显,这也符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因为最低的需要是生存需要。被动性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我们传统里有一种爱财的价值取向,舍不得花钱,再说过去人们穷害怕啦,真是有病要不是实在扛不住是不会去看的。再就是人们的侥幸心理所致。安全在这方面有一点明显不同,那就是安全效益的滞后性所致。但是医疗业发展比安全学科早得多的多,再随着国民各方面素质的不断提高,医疗业就目前现状要比安全学科也完善得多得多,投入也越来越变得主动。这原因从个体来看,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大多医疗问题都是对于个人或者家庭,由于人的普遍自私性,投入主动性较强;二是随着个体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健预防投入也越来越变得越主动。为了解决医疗行业这一被动性问题,解决人民看不起病的问题,政府不断探索其解决方式,从刚开始的保险,再到目前逐渐探索成功的“人民看病,政府买单”模式,这些费用通过其他方式收取,但人们的心理效应明显不同了,这样人们对医疗投入的主动性大大提高,我国的健康水平不断提升。要真真解决我们的安全问题,我觉得必须类比医疗,探索出一条“企业看病,政府买单”的安全投入模式,只有主动性提高了,才能积极有效做好安全事业。 再次,随着我国今年来不断提倡和深化以人为本思想,这对我们的医疗和安全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其次,医疗和安全随着不断发展,特别是职业病(白伤)的不断重视,两者的交叉性、融合性不断增强,以后终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就像我国《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由我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组织编制等。 三、安全教育如入厕行为 据事故致因研究和事故统计结果,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安全事故最多,大概占有百分之八十。所以安全教育,逐渐培养安全文化甚为重要。说起安全教育,我们就会自然而然想起安全意识、安全文化。它是形成安全意识、安全文化的最有效途径,其中安全文化最大,它是人对安全的一种价值观,包含安全意识。安全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它代表着一种信仰、思想和价值观,有其最关键的作用,也是培育安全生产生活氛围,遏制安全事故发生的最根本最普及最有效方式。所以我们要尤为重视,安全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必须从娃娃抓起。举一个例子,就像我们的如厕行为的培养。它的根基应该归功于性别意识的建立。从孩子一两岁,甚至刚出生,就开始了性别意识的培养,例如从着装的颜色,款式,发型等,最俗气最具有的就是起初的解手方式的培养,通过从出生的不断培养,孩子们就形成了非常深刻的性别意识,意识到男女有别。再随着长大,在进行自行如厕行为,就算大人不提醒,大多数也会自觉跟着同性别的人进行如厕行为,及时出现混淆,成人提醒一两次绝对记住了,因为性别意识已是根深蒂固,它是决定如厕行为根本。再随着不断的识字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会通过厕所标牌男或女或者图标进行自行判断,就算不识字的也会通过图标或者尾随同性别的人如厕,做出正确的判断。说起尾随,这也要谈谈安全方面最忌讳的一种心理,那就是从众心理,但是如厕因为这种原因出现错误如厕的概率几乎为零,原因是除过大脑等特别有缺陷的人,性别意识是最基本的文化,及时不识字绝对通过图标的男厕、女厕服装特征识别。说起厕所的标识或者图标,这就相当于安全事故预防措施中的禁止、警告信息一样,我们在进行这种设计时,就像厕所标识的设计一样,不但要人意识最深最明显的特征,简单大方,明了易懂,还要考虑少数人,进行特殊冗余设计,确保如厕正确,即确保安全事故不发生。通过性别意识作为根基,再加上后期的诸多相关辅助培养,就形成了深入人心的“如厕文化”。这样以后即便有人耍流氓,故意错误如厕,也会遭唾弃,蔑而视之,迫于压力使其选择正确的如厕,这就是文化的作用,只要形成,力量胜于一切。 作为安全文化的培养,必须要学习“如厕行为”,先要进行安全意识的建立,它是安全文化的根基,必须要从娃娃抓起,如俗话说得对 : 三岁老大,七岁看老。所以父母从小要对小孩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只要形成安全意识,再通过以后安全技能、安全方法的辅助学习积累,只要安全意识形成,这些方面的学习就更加带有更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效果又是另一种效果通过以上就会形成安全文化这种众人的价值观,从而有效遏制安全事故,确保一切安全。 安全就在身边,安全就在生活,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和联想,安全其实离我们很近。
24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安全专业(本科)应该进一步重新规划
热度 1 Greg66 2012-8-23 23:18
2011年9月14日教育发布的《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修订二稿) 》中,除了安全科学与工程类(0829)的安全工程(082901)外还有下列安全相关专业: 0306K公安学类的030614MK国内安全保卫 0809计算机类的080904K信息安全(工学、理学) 0822核工程类的082202核安全工程 0827食品工程类的082702食品质量与安全 0831K公安技术类的083104MK安全防范工程 0831K公安技术类的083108MK网络安全与执法 (K-国家控制专业,M - 拟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自设特殊专业名录》专业) 上面所列,我个人认为除涉及保密等特殊问题的安全相关专业以外,大部分都不必要。化工安全、采矿安全等行业安全都已经并入安全工程,这些也应该同理不再保留。通过妥善设置课程( 行业共性课程是绝大多数,行业特殊课程是少数 ),能够满足上述行业要求。 参考: 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二稿)》的个人意见
4653 次阅读|6 个评论
2011届硕士杜英田论文——智能交通无线车载通信协议优化研究
热度 1 tmdvc 2011-3-17 05:05
基于IEEE802.11p-1609协议的智能交通无线车载通信协议优化研究(杜英田).pdf 杜英田硕士毕业论文答辩.pdf 题目:基于IEEE 802.11p/1609 协议的智能交通无线车载通信协议优化研究 摘 要 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车载无线通信技术在近些年来备受关注。其 中,IEEE 802.11p/1609 系列协议作为车载无线通信的代表性协议,旨在为交 通安全相关的应用提供良好的通信保障,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传统 网络数据业务传输的需求。在IEEE 802.11p/1609 协议体系当中,控制信道 (CCH)用于与交通安全相关消息的传输,诸如交通事故避免、紧急刹车提 醒等;而业务信道(SCH)则负责传统网络数据业务的传输,如传统的网页 浏览、电子邮件、视频点播等,其目的在于使处在交通工具上的乘客获得尽 可能良好的旅行体验。 本文首先对仍处于草案阶段的IEEE 802.11p/1609 协议族进行了归纳和整 理,并着重分析了IEEE 802.11p 协议的媒体接入层针对智能交通系统相关应 用所引入的一些新特点。接下来,利用仿真结果阐释了控制信道(CCH)在 交通安全相关消息传输过程中,由于车辆密度的增加所带来的通信性能恶化 以及随之出现的公平性问题。同时,本文也指出了业务信道(SCH)上由于 信道强制切换所带来的带宽浪费问题。对于控制信道上可能出现的性能恶化 问题,本文提出了周期性交通安全消息发送间隔和发射功率的自适应联合调 整策略,该策略基于整合后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以及基于IEEE 802.11p/1609 的车载通信网,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和梯度下降反向传播算法,在大幅提升周 期性安全消息传输质量的同时也很好的保证了通信系统的公平性。对于业务 信道上可能出现的带宽浪费问题,本文提出了帧长度选择发送策略,本策略 在每次数据帧发送前都尽量实现数据帧的预计发送时间与信道切换剩余时间 的匹配,从而实现对信道的最大限度利用。最后,通过基于NCTUns 网络仿 真软件所得到的大量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方案的有效性。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802.11p/1609 控制信道 业务信道 神经网络
个人分类: 实验室硕士论文|424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0 21: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