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大学图书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陈建龙:大学图书馆现代化转型发展之我见
libseeker 2020-5-18 17:13
图谋摘编自:陈建龙.大学图书馆现代化转型发展刍议 .大学图书馆学报,2020,38(01):5-12. 《大学图书馆学报》2020年第1期刊发了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建龙先生《大学图书馆现代化转型发展刍议》,该文探讨了大学图书馆的价值体系、转型发展的现代化研究范式和方向、大学图书馆现代化的含义和路径、大学图书馆的态度等问题。特此予以摘编。 (1)大学图书馆的价值体系 价值和价值体系是大学图书馆安身立命的根本问题。大学图书馆的历史传统表明,通过馆员的努力工作,大学图书馆可以而且确实为学生和教师的学习、教学活动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也就是大学图书馆具有独特的价值。大学图书馆的价值体系是在价值创造基础上形成的反映图书馆用户导向的各种关联的整体效用坐标系。这里的价值创造指的是图书馆在国家的高等 教育发展和文化繁荣中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用户导向强调的是图书馆的作用维系于各类现实和潜在用户,各种关联强调的是图书馆复杂的供需关系,整体效用突出的是图书馆工作绩效的整体性和协同性,坐标系表明的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引领性和目标性。这样的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图书馆事业中的体现,是大学 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共同思想基础。 以崇高、忠诚、亲切、满意、包容、高善等核心价值观构成的价值体系,不仅是大学图书馆历史形成的价值取向,也是大学图书馆现代化的根本参照。作为我国图书馆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图书馆,越来越自觉地融入立德树人这一高校的根本任务而确立其发展理念和工作格局,越来越主动地立足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科技事业和文化事业而提升其价值定位和服务效用;一代代图书馆员心系国家、矢志前行、爱岗敬业、辛勤奉献的精神品质,尤其是他们在砥砺奋进中揭示知识的聪明才智和创新发展的磅礴力量,在各行各业中有口皆碑;”大学图书馆富集的文献资源蕴育出了充满哲理智慧、历史故事、诗意传奇、思考身影的广袤宇宙,加上和蔼可亲、热情真切的图书馆员,令人倍感亲切;图书馆成了校园中有人现场服务的开门时间最长、人流最密集的研习场所,图书馆员的亲切服务不负众望,令人难忘,在学校众多机构的服务满意度测评中名列前茅;图书馆通过精准采集、揭示、组织、利用、传承人类知识和世界文明,集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汇聚了世界多元文化,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的包容性发展,惠及各类用户;服务一直是图书馆的主旋 律,尽善尽美、善作善成、成人之美、助人为乐是图书馆员的真实写照。 (2)大学图书馆转型发展的现代化方向 结合现代化理 论 和 当 前 实 际,大学图书馆的现代化转型发展需要建立以价值体系为参照的多维发展方向。发展维度至少包括:(a)理论与方法论维度。主要是指大学图书馆的新发展理论及其在现代化测度中的应用。(b)战略规划维度。主要是指大学图书馆的转型模式及其在现代化规划中的布局。(c) 治理体系维度。主要是指大学图书馆的整体创新及其在现代化运动中的施行。大学图书馆在上述维度的提升,都可以逐步发展成为独特的理论与方法视角、战略规划视角和治理体系视角,多个视角的形成就能确保大学图书馆价值体系的实现和提升,就能确保大学图书馆的转型发展符合自身发展规律,就能整体推进大学图书馆的现代化。 (3)大学图书馆现代化的含义 大学图书馆现代化的研究和实践主要有以下内容:(a)工作理念现代化。包括先进理念的树立及其在图书馆业务和管理工作中的思想引领地位的确立。(b)理论方法现代化。指的是指导图书馆实践和事业发展的理论和方法的升华。(c)战略目标现代化。包括图书馆对学校发展和文化繁荣的贡献目标、促进行业发展的目标和自身发展目标等多重目标的战略定位和逐步实现。(d)发展根基现代化。指的是图书馆根植人类知识和世界文明的独特基础的固本培元。(e)历史使命现代化。包括图书馆事业历史形成的重大责任和重要角色的担当。(f)治理体系现代化。指的是图书馆各方面有效集成的整体跨越。(g)重点领域现代化。包括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中的重点领域的协同创新。 上述现代化的工作理念、理论方法、战略目标、发展根基、历史使命、治理体系和重点领域构成了大学图书馆现代化较为完整的含义,其中工作理念、战略目标、历史使命和重点领域的现代化需要更多地结合本馆本校实际,理论方法、发展根基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需要更好地吸纳社会力量的参与。 (4)大学图书馆现代化的路径 出大学图书馆现代化的若干表现形式,包括支应形、支持形、支撑形、交互形、交汇形和交融形。 支应形效应关系表现为图书馆业务主要是提供给用户所需的文献及其他信息资源,比如图书借还、阅览等,反映的是图书馆与个体用户的供需关系,俨然“我有,我供应”。 支持形效用关系表现为图书馆业务主要是凭其专业技能辅助用户解决问题,比如目录检索服务、决策支持服务等,反映的是图书馆与群体用户的关系,俨然“我能,我支持你”。 支撑形效用关系表现为图书馆业务主要是凭其独特职责保障整体运行,比如文献保障服务、资源共享服务等,反映的是图书馆与整体用户的关系,俨然“我行,算我一个”。 交互形效用关系表现为图书馆业务主要是开辟体验良好的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促进人际、人与机器、人与信息间的交流互 动,比如学术交流服务、实时在线咨询服务等,反映的是图书馆与个体用户的新型关系,俨然“你我一家亲”。 交汇形效用关系表现为图书馆业务主要是协助解决源自学校发展和文化繁荣中具体的共性问题和群体需求,比如阅读服务、数据管理服务等,反映的是图书馆与群体用户的新型关系,俨然“你我不谋而合”。 交融形效用关系表现为图书馆业务主要是积极融入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需的多方协同体,并承担相应责任,比如科研协同创新服务、个性化信息素质教育服务等,反映的是图书馆与整体用户的新型关系,俨然 “你我休戚与共”。 上述六种形式是可以并存的,存在形式的多样化是现代化应有之义;每种形式也是可以演变的,创造出新的更大的价值;从支应形到支持形再到支撑形,或从交互形到交汇形再到交融形,能反映出图书馆在与用户的伙伴关系中从供应者到支持者再到合作者的进步,以及图书馆整体效用的显现;从“支”到“交”的转变,或支应形与交互形、支持形与交汇 形、支撑形与交融形的结合,能反映出图书馆现代化更加丰富的内涵,以及图书馆价值体系的完善。 大学图书馆现代化的若干渠道类型,包括源自信息化生态系统基本结构中信息技术渠道的智能型、智慧型和人格型转型发展,信息资源渠道的数字型、数据型和资源型转型发展,信息服务渠道的网络型、个性型和协同型转型发展,以及体现图书馆信息化生态位意义的主导型转型发展。上述10种类型也可以并存的,渠道类型的多样化是现代化应有之义;每种类型也是可以演变的,创造出新的更大的价值;从智能型到智慧型再到人格型,从数字型到数据型再到资源型,从网络型到个性型再到协同型,从图书馆自身的现代化到主导型生态位,能反映出大学图书馆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价值体系的完善程度。 在大学图书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中,支应形、支持形、支撑形、交互形、交汇形和交融形等6种形式与智能型、智 慧型、人格型、数字型、数据型、资源型、网络型、个性型、协同型和主导型等10 种类型,可以形成许多“形”或“型”之间、“形”与“型”之间的组合。每种组合都可以是各具特色的单个馆现代化、某类馆现代化或整个行业的现代化,交融形的人格型、资源型、协同型组合,将是大学图书馆现代化转型发展的主导型。 (5)大学图书馆采取的态度 在大学图书馆现代化转型发展中,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去识别、创造和迎接美好的前景。 首先,处理好与传统的历史关系,切实扎根中国大地,发挥传统助力,创建理论体系,坚持内涵发展。其次,处理好与信息化的关联关系,切实培植发展根基,发挥技术推力,构建技术体系,坚持特色发展。第三,处理好与大局的融合关系,切实制定发展战略,发挥全局合力,共建价值体系,坚持共同发展。 只要我们创造独特的价值体系,坚定现代化方向,优化转型发展路径,采取积极态度,固本应变,奋发图强,大有作 为,厚积薄发,善作善成,必有所成,大学图书馆的跨越式转型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将展现美好的未来。 作者简介: 陈建龙,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大学图书馆学报》主编,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赴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C Irvine)和欧文分校(UC Irvine)访问,创建了北京大学信息化与人类信息行为研究所并任所长。其代表著作有:《信息市场经营与信息用户》、《大学生情报教育基础》、《信息世界的挑战》、《学者论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智能》等。
个人分类: 圕人堂|2766 次阅读|0 个评论
陈建龙:大学图书馆的本来、外来和未来
libseeker 2019-2-19 16:32
摘编自:陈建龙.大学图书馆的本来、外来和未来——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8(6):7-12. 《大学图书馆报》2018年第6期刊发陈建龙《大学图书馆的本来、外来和未来——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该文总结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文化底蕴、价值体系和战略思考,探讨大学图书馆的本来根基、外来关联和未来前景。 1 本来——文化底蕴 大学图书馆的本来和根基在于人类知识和世界文明的揭示、组织和利用,既为学校使命服务,又为文化传承服务。具体包括:一是资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信息资源及其保障水平;二是馆员,从事图书馆相关业务和管理的各类工作人员及其专业精神;三是校园,师生为主的现实的或潜在的各类用户及其信息获取、处理、使用的场所设施;四是因缘,图书馆发展规律与学校发展的有机结合及其初心和文脉。大学图书馆的本来根基是历史形成的,是壮大自己、发展自己的工作基础和逻辑起点,是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根本保障和长久之计。固本培元是基本使命,珍爱根基是基本态度,人文互美是基本底色。要持续努力,夯实基础,并不断挖掘和培育新的基础;要珍视历史,紧抓根本,并不断发现和构筑新的根基;要深化服务,以文化人,并不断继承和弘扬人类文明。 2 外来——价值体系 内外兼修,科学发展。对内坚持改革创新,以人为本,竭尽所能,追求卓越,成就了崇高的图书馆事业;对外坚持开放共享,和谐共处,勇担责任,成人之美,开辟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再此基础上理清大学图书馆的外来关联。一是处理好隶属关系,努力满足学校教育和行业发展的决策需要,得到上级领导机关和业务部门的重视、支持、帮助和鼓励。二是处理好供需关系,努力满足用户学习、教学和科研活动的信息需要,坚持把用户的需求、需要和待解决问题作为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三是处理好能效关系,努力满足用户履职尽责和全面发展的绩效需要,切实帮助用户解决实际问题并取得积极效果,让用户满意。四是处理好交互关系,努力搭建传统与现代、国内与国外交流互鉴的桥梁,传承和弘扬图书馆事业优良传统,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五是处理好协同关系,努力搭建跨学校、跨行业的合作互赢的平台,集成多方力量培育新能效。 大学图书馆的外来关联是逐步建立的。要开放办馆,多方协同,不断提升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要积极作为,坚持用户导向原则,不断提升用户满意度和获得感;要服务育人,确保信息安全,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 未来——战略思考 战略是关于未来和美好前景的思考,尽管未来和前景有其不确定性,甚至对发展趋势的识别和判断也存在风险,但是文化底蕴与本来根基、价值体系与外来关联是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思考的主题、讨论的专题和解决的问题。有深入的思考、有专门的讨论、有适度的解决,大学图书馆就有未来,就有美好前景。文化底蕴和本来根基是积累形成的,又是可培植发展的;价值体系和外来关联是相互需要的产物,又是可协同创建的。 大学图书馆的未来和前景是整体而言的,因为决定事务性质的是整体而不是局部。就单个馆来说,既要统筹兼顾内部各业务部门之间、业务与管理之间的关系,又要积极对接应有的与学校和相关部门的“块块”及“条条”关系,在学校整体事业中求发展;就图书馆行业来讲,同样需要各馆之间加强交流合作和共同体建设,避免单兵作战,并与其他行业,尤其是关联产业加强沟通交流,共建良好生态。 大学图书馆的未来前景需要良好的基础,更需要不断地夯实基础;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更需要执着的追求和鉴定的执行;需要充分应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更需要加强自身的工作和研究成果在师生教学科研活动中的推广应用。因此,以人为本是我们的重要遵循,综合改革是我们的前行动力,人机融合是我们的美好期待。我们要加强馆员队伍建设,培育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有文化的价值;要维护整体利益,综合施策,协调发展;要处理好人与机器的关系,相得益彰,融合发展。 总之,大学图书馆的现代化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尤其是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要融入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尤其是“双一流”建设战略;要融入信息化生态、携手善行,信息化生态是信息化发展到人与信息的关系需要重点处理阶段的产物。假以时日,大学图书馆不仅是具有资源、馆员、校园、因缘等方面优势和文化底蕴的一个机构或单位,更是一项崇高、忠诚、亲切、满意、包容、高善的大学图书馆现代化事业,一项具有丰富价值体系和美好发展前景的高等教育事业。
个人分类: 圕人堂|48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图书馆国际化、本土化与教育价值
libseeker 2016-11-3 16:57
摘编自:王锰.“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图书馆发展研究高端论坛”综述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4):5-12. 1 国际化导向与本土化特色的均衡 叶鹰认为在国际化导向方面,首先要有问题意识,注意提出问题,针对问题讨论,论题成立与否需要查证和综述;其次注重方法选择,比如用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方法须与问题相匹配,新方法既是创造也需证明;最后作实证检验,论点需要实证,观点需要检验,定性需要定量支撑。在本土化方面,传统研究往往出于传统习惯,提笔成文,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导致在研究上思维方式单一,大而化之,追求行云流水。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要保持张力及平衡。适度的张力可以作为借鉴动力,过度的张力可能导致分到扬镳。在实践中,科技研究必须国际化,人文研究可以本土化,社科研究兼顾国际化和本土化,最终以国际化优化本土化,以本土化激活国际化,实现二者的平衡。 朱强认为在理论和实践中,在图书馆发展和建设中,应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本土理论和实践状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叶继元认为学术具有普遍性,故需要国际化。又因图书馆学起源于国外,国外具有许多先进的东西,故要向国外学习。但学习的目的是为解决中国本土的问题,故要“本土化”。同样,国际化与规范化也可作如是观:论文等成果越规范,越有利于国际化。规范与创新也是如此,规范的目的是学术创新,当规范阻碍、不利于创新时,就要大胆突破规范、超越规范,形成新的规范,由此推动学术的不断发展。 2 大学图书馆的教育价值 作为富有特色、聚集人气的场所,科研与学习的绝佳环境,通往知识的路径,图书馆被称为“大学的心脏”。随着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大学图书馆面临着变革。 教育环境的变革冲击着图书馆的价值。 图书馆一直作为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支持机构,教育环境的变革必然给图书馆带来挑战和机遇。 美国的大学研究图书馆协会在2009年开展了“大学图书馆价值首创项目”,从学生注册量、毕业率、实习和工作、学习成绩、学习评价、学生态度、教员成果、教员基金申请、教员教学、机构荣誉和威望等方面评价大学图书馆的价值。项目发现高校图书馆对学生学习和成功有突出贡献。图书馆教育带给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自信,图书馆教育对学生的留校继续学习和坚持有贡献;图书馆的研究和学习空间在学生之间培育社会和学术社区;图书馆游戏教育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增进他们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肯定态度;图书馆社会媒体的使用加深了学生对图书馆的认知;多重的与课程关联的图书馆教育研讨和行动比单次的教育研讨更加有效;图书馆和其他校园机构的协同教育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功。 作为教师、学生获取和利用知识的机构,为迎接新的高等教育生态,周晓英认为图书馆需要整理、整合、组织、序化学习资源,使学习者找到科学系和适合学习的资源和专家。图书馆员是引导大众通往知识的人,图书馆服务要从面向获取的范式转向面向使用和面向分享、面向协作的范式。大学图书馆需要保持以下核心能力:提供科学传播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服务,发挥内容导向的职责,帮助学习者和研究者搜索、整合、辨析和使用内容。图书馆需要适应新的社会角色,作为学习助手和研究助手,发挥在用户学习和生成知识中的支撑作用。为此,图书馆员需要更新角色,在复杂的机构任务中重新定义他们的技能、能力和角色。图书馆如果能够满足它所属的机构的需要,解决关键问题,图书馆就能成为真正有价值的机构。
个人分类: 圕人堂|31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图书馆发展
libseeker 2016-10-21 16:10
摘编自:王锰.“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图书馆发展研究高端论坛”综述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4):5-12. 1 国际化导向与本土化特色的均衡 叶鹰认为在国际化导向方面,首先要有问题意识,注意提出问题,针对问题讨论,论题成立与否需要查证和综述;其次注重方法选择,比如用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方法须与问题相匹配,新方法既是创造也需证明;最后作实证检验,论点需要实证,观点需要检验,定性需要定量支撑。在本土化方面,传统研究往往出于传统习惯,提笔成文,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导致在研究上思维方式单一,大而化之,追求行云流水。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要保持张力及平衡。适度的张力可以作为借鉴动力,过度的张力可能导致分到扬镳。在实践中,科技研究必须国际化,人文研究可以本土化,社科研究兼顾国际化和本土化,最终以国际化优化本土化,以本土化激活国际化,实现二者的平衡。 朱强认为在理论和实践中,在图书馆发展和建设中,应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本土理论和实践状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叶继元认为学术具有普遍性,故需要国际化。又因图书馆学起源于国外,国外具有许多先进的东西,故要向国外学习。但学习的目的是为解决中国本土的问题,故要“本土化”。同样,国际化与规范化也可作如是观:论文等成果越规范,越有利于国际化。规范与创新也是如此,规范的目的是学术创新,当规范阻碍、不利于创新时,就要大胆突破规范、超越规范,形成新的规范,由此推动学术的不断发展。 2 大学图书馆的教育价值 作为富有特色、聚集人气的场所,科研与学习的绝佳环境,通往知识的路径,图书馆被称为“大学的心脏”。随着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大学图书馆面临着变革。 教育环境的变革冲击着图书馆的价值。 图书馆一直作为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支持机构,教育环境的变革必然给图书馆带来挑战和机遇。 美国的大学研究图书馆协会在2009年开展了“大学图书馆价值首创项目”,从学生注册量、毕业率、实习和工作、学习成绩、学习评价、学生态度、教员成果、教员基金申请、教员教学、机构荣誉和威望等方面评价大学图书馆的价值。项目发现高校图书馆对学生学习和成功有突出贡献。图书馆教育带给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自信,图书馆教育对学生的留校继续学习和坚持有贡献;图书馆的研究和学习空间在学生之间培育社会和学术社区;图书馆游戏教育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增进他们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肯定态度;图书馆社会媒体的使用加深了学生对图书馆的认知;多重的与课程关联的图书馆教育研讨和行动比单次的教育研讨更加有效;图书馆和其他校园机构的协同教育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功。 作为教师、学生获取和利用知识的机构,为迎接新的高等教育生态,周晓英认为图书馆需要整理、整合、组织、序化学习资源,使学习者找到科学系和适合学习的资源和专家。图书馆员是引导大众通往知识的人,图书馆服务要从面向获取的范式转向面向使用和面向分享、面向协作的范式。大学图书馆需要保持以下核心能力:提供科学传播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服务,发挥内容导向的职责,帮助学习者和研究者搜索、整合、辨析和使用内容。图书馆需要适应新的社会角色,作为学习助手和研究助手,发挥在用户学习和生成知识中的支撑作用。为此,图书馆员需要更新角色,在复杂的机构任务中重新定义他们的技能、能力和角色。图书馆如果能够满足它所属的机构的需要,解决关键问题,图书馆就能成为真正有价值的机构。
个人分类: 圕人堂|3612 次阅读|0 个评论
济宁学院图书馆
terahertz 2016-8-23 21:52
2016年8月23日参观了位于山东省曲阜市的济宁学院图书馆。
个人分类: 图书馆|4288 次阅读|0 个评论
朱强,别立谦:面向未来的大学图书馆业务与机构重组
libseeker 2016-5-19 10:52
摘编自:朱强,别立谦.面向未来的大学图书馆业务与机构重组——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2):20-27. 大学图书馆组织机构设置变迁,国内与国外相似。1980年之前,机构设置主要围绕纸质文献的处理流程来进行,包括采访、交换、编目、分类,以及面向读者服务的流通、阅览等部门。1980-2000年,根据读者服务需求增设了一些职能部门,如情报服务、研究辅导、文献检索教研、自动化等,逐渐加强技术服务和情报咨询等新业务的力量。2000年之后,呈现以下特点:(1)传统的采访、编目、流通、阅览等部门呈现集合集成化的特点;(2)期刊部呈现逐步削减趋势;(3)重视信息咨询部的设置,加强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咨询和培训;(4)增设了发展多媒体、数字化馆藏等的新型业务部门。 面临当前形势,大学图书馆以处理纸质文献为核心组织业务或设置机构的做法不能适应发展需要,需要认真考虑未来的发展方向重新梳理业务,并设置与之相适应的机构,谋求新的发展。 2015年10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发布了新的组织机构图,除了东亚图书馆和班克拉夫特图书馆/档案馆,其主要业务部门包括:馆藏、数字化与合作服务、教育指导与用户服务,管理部门包括财务、业务、运行,人力资源和图书馆发展。馆藏下面包括采访、典藏、学术交流与政策分析几块,数字化合作服务下面包括编目与元数据服务、图书馆应用与出版、图书馆计算基础设施、馆际服务、远程图书馆,教育指导与用户服务包括入馆服务、用户指导、艺术与人文、工程与物理科学、生命与健康科学、社会科学等。图书馆业务流程按照信息流和读者的需求来组织,兼顾按照学科提供服务。同时,图书馆还设置有馆藏发展委员会、公共服务委员会、编目和元数据委员会,以及若干个工作组:馆藏预算、学术交流、数据与数字化、用户经验专家、教学专家等,在馆藏部还设置有近40人的学科馆员。 2015年北京大学图书馆机构重组,经过重组后的机构已于2015年秋季学期开始投入运行。重组背景: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对高校图书馆提出新要求;北京大学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学科发展变化要求图书馆加强相应的资源;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要求图书馆提供相应的服务;图书馆及相关领域的发展促使图书馆加快转型。在业务梳理的基础上,根据业务变化实际和发展趋势,结合馆舍调整的契机,积极与校内院系部门和校外相关机构沟通合作,推行图书馆组织机构重组。一方面调整实体部门,另一方面完善、增设跨部门的工作团队,探索将实体业务部门与跨部门虚体工作组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制度化,并相应地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体系,加强组织文化建设。打破原有按照纸质资源为主组织图书馆业务工作机构的传统模式,将资源建设部等11个部门全部取消,重新规划为7大中心:资源建设中心、学习支持中心、研究支持中心、信息化与数据中心、特色资源中心、古籍图书馆、综合管理与协作中心。前6大中心是业务部门,综合管理与协作中心是职能部门。明确了业务方向和机构重组之后,图书馆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在岗位设置上进行调整,合并重复性岗位,整合传统服务岗位,增设知识产权馆员、数据监护馆员、学习支持馆员等新岗位。下一步将探索馆员主副岗聘用模式,除主岗外,跨中心确定一个或多个副岗,要求馆员在全面履行岗位职责的同时,还要完成副岗工作任务,逐步实行岗位双(多)定,一人双(多)绩、业绩双(多)考。实行与主副岗相适应的考核制度。
个人分类: 圕人堂|4488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型图书馆的未来
Enago 2015-11-18 13:1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用户习惯的改变,学术型图书馆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科研人员,我们通过图书馆收集资料做研究的比例越来越低,更多人已习惯选择可靠的搜索引擎或其他外部检索工具。学术型图书馆的转型已是迫在眉睫,如何才能紧跟时代节奏,保持“大学心脏”的位置,是现在多数学术型图书馆需要思考的问题。 --- 阅读原文 请点击链接造访 【英论阁学术院】学术型图书馆的未来 --- 有研究表明,现在国际上很多大学图书馆正从以收藏为中心的传统图书馆,向以数字化和交流为中心的现代化图书馆转型。将来的大学图书馆纸质藏书可能会减少,增加的是宽敞明亮的学习自习空间。图书馆内随处可见各种触摸式电子检索屏幕,读者可在巨大的触摸屏上直接检索、阅读,一切都变得如此有趣。师生也可以通过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各种终端直接访问图书馆,各个高校图书馆还可以进行异地互借互查检索图书。 此外,图书馆还能提供各种新科技产品的支持服务,例如Google眼镜拍到的东西可以直接进入图书馆资料库进行搜索。 同时图书馆学科馆员也会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熟悉各类数据库的分析功能,熟练掌握各类文献计量工具。能把不同的在线和实体服务结合起来,更有效地帮助该学科的师生进行教学,科研活动,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服务。 目前来说我们很难预测现代科技最终会将大学图书馆带向何处,传统图书馆最终是否会消失?我们是否会进入完全电子化,虚拟化的图书馆?这些都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图书馆的服务将逐渐不受时间,地域和人为因素的限制,真正实现“全球资讯任你选,千里求取一瞬间”。 您怎么认为? § 博客内容皆由 英论阁 资深学术专家团队撰写提供 § ------------------------------------------------------------------------------------------------------------------------------------ 您可能感兴趣的博文: 1. 快速检索的一些小技巧 2. 使用 ReadCube 管理科研文献 3. 期刊间的互相引用 ------------------------------------------------------------------------------------------------------------------------------------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3606 次阅读|0 个评论
沙勇忠:大学图书馆服务能力
libseeker 2015-6-15 17:24
摘编自:沙勇忠.大学图书馆服务能力:内涵与构建.2015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2015.6 获取网址: http://www.sal.edu.cn/2015/pdf/5-2.pdf 大学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在服务目的、服务对象、服务项目、获取服务斱式、图书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不同之处,大学图书馆服务能力在保持图书馆服务能力共性的基础上也存在其特殊性。 大学图书馆服务能力可从基础服务能力(从服务科学角度出发,对服务中涉及到的“人、技术、管理”三大要素进行阐述)、核心服务能力(基础服务能力的细化和提升,是大学图书馆服务能力层次中的核心部分)和支撑服务能力(从“资源、环境、制度”等斱面对基础服务能力和核心服务能力提供支持)三个层次进行解析。 大学图书馆基础服务能力:用户服务能力,现代图书馆重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强调以用户为核心的服务观念和用户参不式的服务设计;技术应用能力, 图书馆是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者,从手工借阅到网络化管理再到大数据驱动的图书馆服务与管理,技术在图书馆服务模式变革中承担重要角色;内部管理能力,提高管理和投入回报率也是大学图书馆的基本目标之一。 大学图书馆核心服务能力。用户服务能力维度:面向科研用户包括情报分析与处理能力,定向、定题服务能力,科技查新能力,馆际互借/文献传递能力;面向其它读者用户:借阅服务能力、检索服务能力、咨询服务能力、信息素养教育能力、服务推送能力、多媒体服务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维度:文献搜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信息服务能力、知识供给能力。内部管理能力维度:管理主体层次(管理者领导能力、管理者知识文化/业务能力),管理功能层次(决策能力、协调能力、计划能力、控制能力、组织能力)。 大学图书馆支撑服务能力:馆员能力、资金筹集与分配能力、场馆和空间建设能力、制度执行/监管能力、环境适应能力。
个人分类: 圕人堂|3545 次阅读|0 个评论
多种模式共存的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实践研究
terahertz 2012-4-17 12:39
( 本 文发表在《图书馆学研究》2012年10期 ) 利用文献调研的方法,梳理了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的实践。接着从多种服务模式的视角介绍了江苏大学图书馆依托“企业型”的服务模式进行社会服务的实践。然后构建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不同模式,试图给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提供有益的帮助。 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 社会服务 信息服务 企业 引用: 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现代情报 2012,11 高校图书馆推动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实然现状与应然向度 图书馆学研究, 2012, 23: 23-24+28.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之比较 .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01) 公共关系视阈下的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3(01)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服务的保障原则 . 合作经济与科技 . 2013(15) 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探讨 . 图书馆研究 . 2013(04) 产业技术信息服务实践与服务模式的思考——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为例 . 图书情报工作, 57(18): 26-30. 独立学院图书馆资源和服务发展调研——以近三年排名前10位的独立学院的图书馆主页信息为例 . 知识管理论坛 . 2013(09)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实现途径——以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为例 . 图书馆论坛 . 2013(05) 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功能拓展研究——以秦皇岛市高校为例 . 河北科技图苑 . 2013(05)
个人分类: 发表论文|5334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图书馆尸检报告,2050
info2008bnu 2011-5-8 13:09
2011年1月2日,美国Alfred University(艾尔佛雷德大学)的一名辅导馆员在美国《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高等教育年鉴)的网站上发表了题为" Academic Library Autopsy Report, 2050 "的评论,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原文地址为: http://chronicle.com/article/Academic-Library-Autopsy/125767/ 国内的图林中文译站2011年1月7日就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翻译。 地址为: http://libspace.org/2011/01/07/tu-shu-guan-shi-jian-bao-gao-2050/ 2011年1月10日,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对这篇文献的内容进行了批判。 地址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8019f01017b00.html 2011年3月10日,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的 李晋瑞发表了“ 爱上图书馆工作的十大理由 ”一文。 地址为: http://www.chinalibs.net/bbs/showtopic-54657.aspx 作为一名将要踏入大学图书馆的人来说,表示“鸭梨”很大。
个人分类: 图书馆笔记|601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3: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