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贝一明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贝一明教授《跨海求真》简介
pingguo 2016-6-13 08:43
贝一明教授《跨海求真》简介 《跨海求真:哈佛博士论中美未来》是美国学者贝一明( Emanuel Pastreich )用中文撰写的著作。 他从中国文化深邃的历史洞见其广阔的未来,确信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必将成为人类新文明的代表。本书记录了他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学习中文、学习中国文化的求学经历,他对于教育的思考与担忧,他对于消费主义的批判,他对中国青年的忠告与激励,等等。贝教授激励中国青年勇于成为未来世界的领导者,为此他提出了诸多诚恳的建议,可谓用心良苦,读来令人感动。 书中对他的求学经历有很好的叙述,简洁、平实、有趣而且动人,个人独特的感悟随处可见。贝教授对于独立思考、不惧权威、有主见的个人品格的培养,对于文学、艺术、哲学的重视以及它们给予人的基本价值的论述十分精彩。 贝教授不仅考虑问题周全,而且直指问题的本质。他说:“我们的大脑会混淆‘重要’和‘真实’这两个概念,将他们颠倒。很多情况下,由于这种原因,我们所认知的都是主观的作用,而非客观事实。”他认为“成功的教育并非源于天赋或者标新立异的学习方法,而是来自于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动机、不断刺激一个人的内部成长并激发他的学习欲望,最终达到带有策略地学习的目的。”他认为教育的最佳方式是能够让一个人自发对自我要求更高。他说:“学生应该成为自己的老师,教自己应该如何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被动学习是很糟糕的,而我通过自己的方法便得以避免被动学习。” 贝一明现任韩国庆熙大学国际学院教授、亚洲研究所所长,主讲国际关系文化论课程,致力于研究东亚文化和历史的关系。通常西方学者擅长逻辑与理性,习惯于欧几里得似的写作方式:从基本原理或基本观点出发演绎出完整的体系。贝一明教授的写作更接近于论语那样直接适用于真实的民众生活的方式,闪烁着将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的智慧与良知,通俗易懂,同时又有论道的高度与深度,充满了想象力,充满了诗性的灵感与气质以及对普通民众、对人类未来深深的关切。 以下是贝一明教授《跨海求真》中少量摘录,足以让读者感受到他的真挚以及思想的力量: “我们的时间不够多了,我们需要就人类现状尽快构思出一种新的文明,而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就是打开这个新文明的钥匙。”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青年们的理想主义被误读为幼稚。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成为了社会主流价值观,而奉献精神则变为令人不解和鄙夷的对象。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怕的缺失,这高贵的品质和精神应当被重新塑造。” “亚洲不再代表一种在集体主义影响下大量移民到美国寻求成功的文化。美国知识分子普遍认为亚洲文化中缺乏创新或独创性。对我来说,我从克里斯汀身上看到了独特而令人印象深刻的亚洲形象。” “真正的解决方案来自新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若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让孩子们有能力运用他们的想象力去创造一个新世界的图景、另一种可能性。” “教育孩子的根本目标是怎样看待世界,怎样去理解世界上发生的事情,怎样提出更好的方法,而不仅是掌握片面的知识。” “我认为真正有才能的人不是那些看书最多的人,也不是那些解数学题最快的人。真正优秀的人是对事物和历史发展有深刻见解的人。” “中国梦可以成为一种全新的精神文化,这种文化建立在中国悠久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传统上,建立在邻里互相关爱和睦相处的人文传统上,建立在以诚信道德为本的经商理念上,建立在保护环境避免浪费的自然观念上。” 30 元 / 本,快递包邮(原价 100 元 / 本)。作者希望有更多读者阅读到他的书。 购买地址: http://book.kongfz.com/212905/508115462/
个人分类: 随笔|4512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深邃的历史洞见广阔的未来
pingguo 2016-6-10 21:52
从深邃的历史洞见广阔的未来 简评贝一明教授《跨海求真》 政治家们常常希望借助几个口号达到迅速改变世界的目的,那实际上只是他们拉选票的策略而已,因为口号提得越漂亮就会有越多的人信以为真。真实的情况却是,任何主张从来都不是依据它发出的声音漂亮而得以实现的,它是通过生活在其中的人而发生作用的,别无他途。历史首先是具体的人的历史,其次才是某个抽象观念的历史,这个顺序经常被弄颠倒。一切外在的东西对于人的改变都是肤浅的,唯有教育才是根本性的,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中国人高喊普世价值的时候,不少西方学者带着深深的困惑将目光投向中国传统文化,渴望在老庄孔孟那里寻找智慧、获得启迪。《跨海求真》作者贝一明教授从中国文化深邃的历史洞见其广阔的未来,他确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必将成为人类新文明的代表。本书记录了他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学习中文、学习中国文化的求学经历,他对于教育的思考与担忧;他对于当今世界诸多重大问题如环境与气候变化、和平与发展等问题的思考与见解;他对于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的思考与见解;他对于消费主义的批判, 他 对中国青年的忠告与激励,等等,贝教授 不仅考虑问题周全,而且直指问题的本质。 他激励中国青年勇于成为未来世界的领导者,为此他提出了诸多诚恳的建议,可谓用心良苦,读来令人感动。 书的 前面部分讲他的求学经历,有很好的叙述,简洁、平实、有趣而且动人,个人独特的感悟随处可见。贝教授对于独立思考、不惧权威、有主见的个人品格的培养,对于文学、艺术、哲学的重视以及它们给予人的基本价值的论述十分精彩。贝教授认为:“ 成功的教育并非源于天赋或者标新立异的学习方法,而是来自于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动机、不断刺激一个人的内部成长并激发他的学习欲望,最终达到带有策略地学习的目的。 ”他在谈到他的父亲对他的影响时说到:“ 他不断地要求我,使我对世界及其历史传统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令我自发地认识到不能辜负父亲对我的某种期望。我想这是教育的最佳方式,尤其是对儿童。这方式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够让一个人自发对自我要求更高。 ”他说:“ 学生应该成为自己的老师,教自己应该如何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被动学习是很糟糕的,而我通过自己的方法便得以避免被动学习。 ”从贝一明教授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 是一位熟悉《论语》并深受影响的美国学者,他谈论问题的方式既让人觉得熟悉同时又充满了新意。他强调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他相信构建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关系,可以使社会变得更美好;他像孔子的弟子那样,相信道德文化的力量,他成为了他所主张的道德文化的修行者,或者说他是一个遵从他认定的道德价值的人。他将民主等普世价值也视为道德文化的一部分,因为只有这样,民主才是真民主,普世价值才不是一种被用来消费的广告宣传。 贝一明现任韩国庆熙大学国际学院教授、亚洲研究所所长,主讲国际关系文化论课程,致力于研究东亚文化和历史的关系。通常西方学者擅长逻辑与理性,习惯于欧几里得似的写作方式:从基本原理或基本观点出发演绎出完整的体系。他说:“我们的大脑会混淆‘重要’和‘真实’这两个概念,将他们颠倒。很多情况下,由于这种原因,我们所认知的都是主观的作用,而非客观事实。”贝一明教授的写作更接近于论语那样直接适用于真实的民众生活的方式,闪烁着将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的智慧与良知,通俗易懂,同时又有论道的高度与深度,充满了想象力,充满了诗性的灵感与气质以及对普通民众、对人类未来深深的关切。一个人的生活相对于历史而言是渺小的,同样也可以是伟大的。一个人生活的境界取决于他思想的境界,他生活的广度不取决于游览了多少地方,他生活的高度也不取决于他享有了多少奢侈的东西。广阔的生活来自于广阔的胸怀,独特的生活来自于独特的思考。这是贝一明教授和他的《跨海求真》给人留下的鲜明的印象。 《跨海求真》书中有很多真知灼见,这是读者的幸运。这些见解得益于贝教授将普通人的生活同未来世界的命运联系起来悟道般的思索。认同它的人们,本书很可能成为影响你的思想、你的情感以及你的行为方式的一个动力。《论语·里仁》有一句话:“朝闻道,夕死可矣”,意思是, 早晨明白了“道”,按“道”去做,到了晚上即使为它而死也是值得的。 以下是贝一明教授《跨海求真》中少量摘录,足以让读者感受到他的真挚以及思想的力量: “我们的时间不够多了,我们需要就人类现状尽快构思出一种新的文明,而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就是打开这个新文明的钥匙。”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青年们的理想主义被误读为幼稚。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成为了社会主流价值观,而奉献精神则变为令人不解和鄙夷的对象。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怕的缺失,这高贵的品质和精神应当被重新塑造。” “亚洲不再代表一种在集体主义影响下大量移民到美国寻求成功的文化。美国知识分子普遍认为亚洲文化中缺乏创新或独创性。对我来说,我从克里斯汀身上看到了独特而令人印象深刻的亚洲形象。” “真正的解决方案来自新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若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让孩子们有能力运用他们的想象力去创造一个新世界的图景、另一种可能性。” “教育孩子的根本目标是怎样看待世界,怎样去理解世界上发生的事情,怎样提出更好的方法,而不仅是掌握片面的知识。” “我认为真正有才能的人不是那些看书最多的人,也不是那些解数学题最快的人。真正优秀的人是对事物和历史发展有深刻见解的人。” “中国梦可以成为一种全新的精神文化,这种文化建立在中国悠久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传统上,建立在邻里互相关爱和睦相处的人文传统上,建立在以诚信道德为本的经商理念上,建立在保护环境避免浪费的自然观念上。” 2016-06-07 欢迎邮购贝一明《跨海求真》。 详情请访问: http://book.kongfz.com/212905/508115462/
个人分类: 随笔|143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3: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