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期刊论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知网统计邹晓辉发表的研究成果被引用情况(就我所知有遗漏)
geneculture 2016-2-7 02:24
邹晓辉   http://papers.cnki.net/zou_xiaohui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研究领域:自动化技术;高等教育;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 39 成果数 3 H指数 25 / 927 被引 / 下载频次 1 关注 1 受关注度 46 访客数 我的学者圈 学术成果 学术影响力分析 学术合作 我的信息 邹晓辉 的学术影响力分析 一、总体影响力分析 h指数 学术成果总数 外文成果数 第一作者成果数 总被引频次 篇均被引频次 高被引成果数 被引用成果数 3 39 0 35 25 1 0 9 发文数量年度分布图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2000 2005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0 5 10 15 成果产出统计 文献类型 分类 数量 期刊 核心期刊文献数 2 其他期刊文献数 7 总计 9 会议论文 地方 1 国际 2 全国 3 总计 6 专利 发明专利 15 实用新型 9 总计 24 会议论文 期刊 专利 15% 23% 62% 注:为了保障权威性,SCI、EI、核心期刊文献数的统计只来自CNKI数据库的数据,其余数据库以及个人上传数据不计入内。 二、被引用情况分析 被引频次年度分布图 2005 2011 2012 2015 0 2 4 6 被引和下载明细表 序号 题名 作者 来源 发表时间 数据库 被引频次 下载频次 1 间接计算模型和间接形式化方法 邹晓辉;邹顺鹏; 软件 2011-09-07 期刊 6 52 2 软件工程学科何以独特——形式化方法的双重路径 邹晓辉;邹顺鹏; 软件 2011-11-22 期刊 5 108 3 协同智能计算系统——理论模型及其应用 邹晓辉;邹顺鹏; 软件 2011-10-04 期刊 4 142 4 “云计算”概念的分析研究——协同智能计算系统的一个特例 邹晓辉;邹顺鹏; 软件 2011-09-15 期刊 3 155 5 一种知识信息数据处理方法及产品 邹晓辉 CN1274895 2000-11-29 专利 3 1 6 一种基于双语自动转换的间接形式化方法 邹晓辉;邹顺鹏 CN102253934A 2011-11-23 专利 1 0 7 双字棋盘 邹晓辉 CN104056450A 2014-09-24 专利 1 0 8 当代中国大学新使命:基于汉语思维与双语处理的文化传承和创新 邹晓辉;邹顺鹏;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0-20 期刊 1 34 9 两大类形式化方略 邹晓辉;邹顺鹏;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3-09-15 期刊 1 21 10 双语信息处理方法及原理 邹晓辉;邹顺鹏;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5-11-15 期刊 0 18 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21. Niklaus Wirth. Program development by stepwise refinement .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首页 上一页 1 2 3 参考文献作者 以下学者引用了邹晓辉的成果 序号 作者 作者单位 引用次数 1 邹顺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6 2 邹晓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6 3 邹晓辉 California大学 2 4 蔡英 江苏省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1 5 李婉璐 宁夏大学 1 6 邹晓辉 中国电子学会 1 7 邹晓辉 天津市电子学会 1 8 邹晓辉 贝克莱大学 1 9 邹顺鹏 California大学 1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1. 邹晓辉;邹顺鹏;. 当代中国大学新使命:基于汉语思维与双语处理的文化传承和创新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 邹晓辉;邹顺鹏;. 两大类形式化方略 .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3. 邹晓辉;邹顺鹏;. 双语信息处理方法及原理 .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4. 邹晓辉;邹顺鹏;. 协同智能计算系统——理论模型及其应用 . 软件.- 5. 邹晓辉;邹顺鹏;. 软件工程学科何以独特——形式化方法的双重路径 . 软件.- 6. 邹晓辉;邹顺鹏;. “云计算”概念的分析研究——协同智能计算系统的一个特例 . 软件.- 7. 蔡英;. 云计算存储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 软件.- 8. 李婉璐;. 软件工程中的形式化方法研究综述 . 数字技术与应用.- 9. 陈震.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智慧林业”框架应用技术研究 . 东北林业大学.- 10. 邹顺鹏. 高校教育学科建设理论探新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 2 下一页 末页 引证文献作者 邹晓辉参考了以下学者的成果 序号 作者 作者单位 引用次数 1 邹顺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3 2 邹晓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3 3 邹晓辉 中国电子学会 1 4 邹晓辉 天津市电子学会 1 5 邹晓辉 California大学 1 6 冯志伟 中国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1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2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研究生论文的期刊再发表问题
热度 1 wangdongsheng 2015-11-25 17:17
最近所内同事遇到了一件新鲜事情:投稿的期刊论文被拒,理由是学位论文已经在某数据库中检索可见。这个问题让我很疑惑,一直认为博士、硕士论文答辩后,可以写成文章在期刊发表。我的博士论文(2002年)核心内容都是毕业后写成期刊论文发表的(2003年和2004年)。同时我也看到较多的国外的博士,其期刊论文很晚于博士论文出现。 是怎么个情况。。。?难道研究生论文出现在某数据库中就不能期刊发表了吗? 首先查到了1篇法学方面的论文,张小强和赵大良(科学网博主)2011年在“编辑学报”上发表了“学位论文再次发表的版权与学术不端问题分析”。读完后很受启发,这篇文章也包含了简单的国外的情况。结合这篇文章就我的理解,对前述问题做一个简单的解答,可能不当。同时本博文仅限于讨论,不针对任何数据库。 从法律讲,研究生论文的著作权属于研究生本人,论文是否“合法”地出现在某数据库中取决于“授权”,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学位论文中出现的“论文授权书”,在我那个时代是没有这部分内容的。仔细看其内容,可见问题的初步端谜。 以我所在高校为例,格式固定的 “论文授权书”2008年没有明确数据库问题,2009年开始明确了数据库问题,2010年开始则更明确为“以电子出版物形式出版”问题,这三年是不一样的,以后基本没有大的变化。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不经意间我们的学位论文已经被“出版”了,同时还 可以认定:就我校2009年(含)以前的论文,某数据库若收录可能存在非法出版可能,因为学位论文授权书没有这方面内容,即便是学校同意的。就这个问题我后面还会讨论;而2010年(含)以后则是合法的“出版”了。补充一个案例吧,网上找到的,曾有多名博、硕起诉若干数据库,其中若干人开庭前因“授权书”问题而“和解”。 回到博士论文的期刊再发表问题, 期刊发表通常的原则是“原创、首发”, 而首发的界定认为就是正式“出版”与否,无论电子还是纸质。对于已经纳入某数据库的研究生论文,再发表会有一些问题。但问题的界定可能最大在期刊方,若期刊方 认为是“重复发表”,可以以此为“拒稿理由”,是成立的;若期刊方认为“可以接受”,则可以投稿,在中国“不端检测系统”已经被几乎所有期刊启用的条件下,可认为编辑理论上是容易界定“再发表”的情况的。 就投稿人而言,学位论文再发表要承担“学术不端”责任吗?我认为要弱很多。投稿人的问题是在与期刊签订“版权转让协议”时往往有这样一条“ 上述论文是作者独立创作的原创性作品,未曾发表过”。因为在以前”论文授权书“的“出版”授权行为,未尽告知义务所以有“不诚信”的问题,但要考虑到研究生跟大学的授权书有“被迫和不知情成份”,因此承担后果更要弱些。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未能充分理解“授权书”的后果。要注意“授权”和“转让”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还有一个问题:学生毕业后发表论文的署名单位,因为学生享有著作权(跟学校签的是授权书),加之“独创性声明”的法律生效,同时未与学校(或其导师)签订“知识产权”协议条件下,我个人认为这是双方协商的问题。若导师未加协商擅自发表学生的作品则构成侵权行为,若学生未加协商擅自发表论文而未指出老师的贡献(确实有),则属于“学术不端”。 好了,最后的结尾是另人深思的。。。到底是谁剥夺了我们的“研究生论文的再发表权”呢?很不幸,矛头直接指向我们的“高校”。一个创造知识的地方确对“知识产权”熟视无睹,再一次利用自己“强势”的位置,我们的学生被“同意”了。 这个问题就“考证”到此了,相信大家都明白了。一个创新型的社会应该最优先关注的是“知识产权”,高校更应该首先做出表率,期盼啊!
5772 次阅读|1 个评论
《上海国土资源》2015年第36卷第2期刊文题录
gongshiliang 2015-6-13 21:49
《上海国土资源》2015年第36卷第2期(2015年6月30日出版) 名家论坛 (Forum of Experts) 黄小虎.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1-8. Huang X H. Establishing a unified market for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1-8.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01. 土地研究 (Land Research) 石忆邵. 辩证审视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之间的关系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9-13,23. Shi Y S. Dialec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urbanization and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9-13,23.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02. 王湃,凌雪冰,郑崇明. 住房保障研究进展与趋势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14-17. Wang P, Ling X B, Zheng C M. Progress and trends in housing security research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14-17.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03. 张勇. 安徽池州市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居民点的脱钩变化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18-23. Zhang Y. Decoupl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and rural settlements: A case study of Chizhou, Anhui provinc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18-23.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04. 陈笑筑.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24-27,41. Chen X Z. The study of land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change in Huangguoshu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24-27,41.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05. 吴沅箐. 上海市郊野单元规划模式划分及比较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28-32. Wu Y Q. Comparison of Shanghai country unit planning mode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28-32.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06. 马震陆. 让上海郊野公园回归生态本位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33-35,54. Ma Z L. Ecological standards in Shanghai country park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33-35,54.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07. 龙腾. 郊野单元规划增减挂钩方案问题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36-38,59. Long T. The change in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planning and country unit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36-38,59.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08. 方圆. 上海市郊野单元规划实施难点与应对途径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39-41. Fang Y. The key technology of country unit planning in Shanghai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39-41.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09. 唐云锋,高飞,赵浪. 失地农民征地意愿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42-45,50. Tang Y F, Gao F, Zhao L.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eferences and behavior of farmers during government land acquisition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42-45,5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10. 雷士芬,张全景,柳博会,等.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日照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46-50. Lei S F, Zhang Q J, Liu B H, et 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driving forces behind land-use change in Rizhao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46-5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11. 李灿灿,苑韶峰,冯新伟. 郑州市地价与房价的相关性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51-54. Li C C, Yuan S F, Ma X 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and housing prices in Zhengzhou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51-54.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12. 庄澜. 上海市土地登记编码系统优化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55-59. Zhuang L. Optimizing encoding systems for land registration in Shanghai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55-59.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13. 李晓东. 城市三维地籍调查程序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60-65,70. Li X D. Pivotal technical methods for three-dimensional urban cadastral survey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60-65,7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14. 张唯,郭容寰,冯琰,等. 特大型城市三维现状场景数据库构建及三维审批应用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66-70. Zhang W, Guo R H, Feng Y, et al. Development of databases for three-dimensional status-quo scenes in massive citie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66-7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15. 史政,戴妙妙. 试论地下空间功能耦合的可行性构造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71-73,78. Shi Z, Dai M M. Analysis of the feasibility of functional underground spac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71-73,78.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16. 申树云. PPP模式在土地整治融资中的应用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74-78. Shen S Y. Application of the PPP model in land reclamation financing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74-78.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17. 环境地质 (Environmental Geology) 张炜,王淑玲. 美国天然气水合物研发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79-82,91. Zhang W, Wang S L. Progress on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gas hydr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hina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79-82,91.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18. 王丹妮,温晓华,李金柱,等.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成果转化应用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83-86,95. Wang D N, Wen X H, Li J Z, et al. Geochemical surveys and evaluation on land quality: A case study of the town of Langxia in Jinshan district, Shanghai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83-86,95.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19. 王洋,张可霓,范蕊,等. TOUGH2在地埋管热渗耦合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87-91. Wang Y, Zhang K N, Fan R, et al. Application of TOUGH2 codes in simulating geothermal heat exchange under coupled thermal conduction and groundwater advection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87-91.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20. 高彦斌,袁祥成,陈杰,等. 上海地区滨海相软黏土十字板强度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92-95. Gao Y B, Yuan X C, Chen J, et al. The vane strength of soft marine clays in the Shanghai area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92-95.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21. 王霞,周元. ZedGraph控件在岩溶塌陷监测系统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96-97,100. Wang X, Zhou Y. Development of karst collapse monitoring system using ZedGraph component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96-97,10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22. 张文祥. 当前国际海洋观测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98-100. Zhang W X. New developments in ocean observation technology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98-10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23. 简讯 上海纪念第46个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周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封3.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24.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3776 次阅读|0 个评论
什么时候开始学位论文上网后就不允许再发表了?
热度 41 wangdh 2013-7-16 22:17
什么时候开始学位论文上网后就不允许再发表了? (王德华) 几点回忆。 我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 1985 年),毕业时好像没有特别要求。当时计算机是新奇高级设备,全所没有几台,操作系统很复杂,需要记忆很多命令,汉字系统有 WordStar 之类的。我的学位论文文字部分是公司里“四通”电子打字机输入的,表格和英文文献是用所里的计算机自己输入的,什么系统忘记了。论文中的图,是自己手绘的。先把数据在坐标纸上标出来,用铅笔画出轮廓,然后用绘图笔在蜡纸上描绘出来。数据统计是用普通的计算器计算的。毕业的时候,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只要求提供一份打印的论文摘要,中英文的。学位论文要上交几份,据说是研究所的研究生管理办公室、研究所的图书馆,还有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等都要保存,供全国查阅。 读博士研究生的时候( 1990 年),电子打印公司就很多了,也开始有类似唱片一样的软盘储存文件了。数据统计也有 SPSS 系统了,是 DOS 版本的,很复杂。多数统计还是用计算器完成。论文的图,也还是用手绘的,计算机软件还不普遍。毕业的时候,学校要求上交软盘和打印版的论文摘要,不要求上交电子版的全文。装订的论文也是要上交几份,据说系里的资料室、学校的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都要保存 。 我曾去过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查阅过学位论文,在动物所的图书馆里也查阅过。 后来,自己也做导师了( 1994 年开始任博士生副导师, 1997 年开始任硕士生导师),学生们开始经历这些事情了。那个时候,开始上交纸质版和电子版的学位论文,科学院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有专门的格式要求。 再后来,记得有一天,导师转发给我们一封邮件,是当时国家的一个数据库希望导师授权所有他的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允许数据库收录。导师给我们发邮件,说了这件事情,让我们自己决定。数据库公司的工作人员跟我电话联系过多次,说你们导师都同意授权了,希望让能我签一份协议,好像还承诺有 300 元左右的稿酬。我当时拒绝了,心想一旦拿了那 300 元钱,就把版权出卖了。我不是很懂其中的细节,但我感觉不能那么做。尽管主要内容都已经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学位论文本身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所以就始终没有签这个协议。 近几年又长见识了,网络上也有专家的专业论文,论述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的重复问题。好像是上交了学位论文的电子版,进了网络数据库,就不能再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学位论文中的相关内容了。重复太多,查重过不去。这真有点不可思议了,是谁这么霸道啊。这几天又有老师们关注这件事情,我在林老师的一篇文章后面有一个过激评论,摘录在这里: “ 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规矩啊?谁定的? 是不是高校的学报存在这种现象?学会的期刊没有遇到这种问题啊? 期刊编辑不认这个规定就是了。有这么复杂吗?”(林老师回复: 赵老师很早就说过了,硕博士论文入库,就可能被当作发表了。 ) “不知道规矩,自己造规矩,又不高明,那是很可悲的事情。 既然承认学术没有国界,自己又没有值得学习和尊重的规矩,还是谦虚学习学术界的已经形成共识的规矩好。 这类事情,前几年讨论过。大家的反应跟现在一样。学术界的主流不认可! 我们学报从来没有遇到这类事情,也不会浪费精力纠缠这类事情。” 期刊编辑们在这些方面是可以做些具体事情的,不认可不就得了,而不应该迎合这些不合理的所谓的“规定”。相关学者遇到所谓的“抄袭”等问题,期刊编辑部应该给他们提供相关的说明(证明)。学术界的事情,理应由学术界来决定。前几年不是有关于国外有些学报的编辑委员会不满意出版商的一些规定(条款),集体辞职,重新创办了新的同类期刊的事情吗? 实际上,单位与相关的数据库公司签署版权转让协议,估计导师和研究生们是不知情的。我们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最后是有版权声明的,说得非常清楚了: 版 权 声 明 任何收存和保管本论文各种版本的单位和个人,未经本论文作者及导师授权,不得将论文转借他人并复制、抄录、拍照、或以任何方式传播。否则,引起有碍作者著作权益之问题,将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所以,学位论文的内容怎么就不能再总结为学术期刊论文发表了呢? 学位论文的专家评阅,与学术期刊论文的专家审稿,要求是不一样的。学位论文的专家评审意见,只有是否可以举行学位论文答辩的建议,没有是否可以发表(达到发表标准)的建议。 学位论文的内容,可以包含已经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的论文(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也可以在学位论文答辩后,逐渐总结发表在学术期刊上。 已经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不管是中文期刊还是英文期刊,数据发表过了就不可以再重复发表了。至于文字的重复,自然也是不允许大段重复的(自我重复,自我抄袭)。这才是研究生必须要牢记的。 后记和推荐: 记得是写过这样的文字的。现在网络的检索功能不是很好。还好,有博友读到了去年初的文章,还有评论,这就使我又去看看自己过去的文字。真是老了啊,文字几乎相同,算是“自我抄袭”了,“自我重复”了。可是,这些文字真都是我写的。还有啊,今天参与讨论的很多博友,去年也是很关注和积极参与的,甚至有些观点也是一贯一致的啊。我那篇文章比这篇写得还清楚,您点击一下去看看吧。 链接: 学位论文的内容是可以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 ***************** 40] easy2013 2013-7-18 03:53 在标题上打个星号,说是你毕业论文的一个章节 不就完了吗 博主回复(2013-7-18 12:17) : 国外很多这样的方式。值得推广。 这是很好的一种方式,建议作者和编辑部推广使用。记得读研究生的时候,很多国外的文章后面有那么一句:本文是学位论文的一部分 (也有说,本部分内容是为了完成学位论文的需要),这就很清楚了。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42395 次阅读|81 个评论
闲聊下学位论文发表或再发表的问题
热度 9 uafql 2013-7-14 17:21
学位论文的发表,本来是一个很简单清晰的问题,国际上是有通行准则。可是就这么个简单的东西,在中国最后能被各方力量整合成现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局面,想想很搞笑,实际上说明中国的行政力量已经基本压倒了学术力量,学术论文也好,期刊出版也罢,已经不是为学术服务,而是异化成控制学术,而为自己服务的怪物。哎,中国的事就是这样,叫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学位论文的功能,以前赵大良老师自己说的很明白,就是用于判断这个学生是否能够获得他 / 她学位的标准。实际上,应该是唯一标准。什么 SCI 论文,什么核心期刊论文,发表了多少篇,都不是判断能否获得学位的标准。只有学位论文得到学术委员会的通过,他 / 她才可以获得博士的称号。国外的通行做法是,一般大家打印至少 3 本论文,一本被本校图书馆收藏,博士生自己一本,导师一本,当然你可以多打几本送人。现在国外一般还推荐你的论文被学校或学校联盟的大数据库收录,记住,是收录,不是出版,它没有版权的,版权在作者手里。实际上,很多博士论文都被学校公开或干脆自己公开, Google 上都可以查到并下载全文,主要是国外的大部分作者都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被更多的同伴看到,并被引用。所以,大部分的学位论文不存在再发表的问题。学位论文的再发表,国外也有,就是你的论文确实很出色,那么你可以把自己的论文重新组织,特别是要注意已经发表在期刊上的内容,很多时候,还可能需要期刊的授权。然后投给学术出版社( springer, elesvier 什么的),出版社会组织专业学者评审,评审通过才算是正式出版,这样一来,你学位论文中未发表到期刊上的内容就不能再发表了,这里有版权问题了。 最近德国的一家出版社( Lambester 好像,记不住了)就钻了学位论文出版方面的空子,它给作者免费出版,据说作者还能拿到三本打印不怎么样的书,然后作者可以在美国的 AMAZON 上找到自己的书。这个出版社没有组织人评审你的论文,它假设你的论文已经是质量上乘,没有问题的了,哈哈哈。它在 AMAZON 上卖得很贵,一般都要 80-100 美元,而每卖出去一本,作者才拿到 2.5 美元的出版费好像(具体不清楚)。很多人估计这个出版社现在是按照需求来打印,有人订,马上打印,没有人定,那就放在电脑里好了。这确实是一个赚钱的好主意,哈哈哈。从这里可以看出,国外数据库是收录博士论文,不是出版,博士论文没有版权问题。但现在这个出版社的做法就会引起版权问题了,所以美国的很多高校并不推荐你把你辛苦写的论文去这家出版社出版,因为版权不清晰,将来可能会对你的论文出版造成问题。另外,大家都把这种出版叫 vanity publish ,一种虚荣的出版,用于满足作者自己的虚荣心。就像有人说得那样,你为什么要让你的读者花 80 美元买你的东西?相反,你可以作为学术交流免费给他的,从长远来看,学术界对这种出版是持非常负面的看法的,对作者的学术生涯实际上是没有什么正面意义的。这个出版社好像到处给大家发 Email 出版自己论文,我看到身边几个朋友也有发表了自己的学位论文,感觉都来自于美国南部的高校。我原来在美国北边,影响力很小。不过国外网上对这种出版的评价一直很负面。 补充一句,国外虽然学位论文没有出版,但不代表着其他人可以随意使用它,没有得到作者授权就采用里面的内容(特别是不引用的话),一样属于学术抄袭,会被告的。不过,学位论文的引用,影响力等等还是相对有限,所以大部分的作者还是会把自己的论文内容发表到行内期刊上去,这样比较容易满足读者需要。 话说中国,学位论文到了中国,现在成了一个很鸡肋的东西。你说它是毕业的唯一标准吧,没有 SCI 文章,就别想通过了。你说它不是吧,没有它又不行。实际上个人感觉现在中国,没有什么人把自己的学位论文当回事, SCI 文章或核心期刊文章才是关键。有了 SCI 文章,学位论文就随便写写,没有不通过的。 我也不是不知道学位论文上网的来由,感觉主要是以前抄袭太多,教育部干脆来个上网,建个数据库,查重,重复多少就属于抄袭,简单吧,哈哈,粗暴简单,确实有效,但是却没有想到其它连带后果,典型的复杂问题简单化。现在问题来了,知网里面的学位论文算是出版么?学位论文有刊号,独立文献号么?赵老师说了,在西方可以,在东方就不见得可以,好吧,就算是出版,最起码作者有权力可以不把自己的学位论文拿去你的数据库出版吧,这世界哪里有逼人卖东西,还超级便宜,不给版权费的(有人说是 30 元????)。人家 Lambester 至少还每本还给 2.5 美元,虽然大家都认为是太便宜了,不过那个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 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论文被强行地网络出版,那个估计是教育部的规定(实际上我也不知道),您能对抗得过教育部么?除非您不想要学位证书了。所以,说了半天,大家该干啥,干啥。就像赵老师说的,先把学位论文里面的内容抢先发表才是王道。要是发表晚了,那就对不起您喽,您这,早干啥去了? 很久以前我就说过,学位论文上网属于出版的话,这实际上是对学生和导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在各个学校本身已经对文章发表有要求( 1-2 篇 SCI 文章),如果再要求学位论文是全新的话,至少也是 1-2 篇 SCI 文章的内容,这样一来,一个学生毕业,就至少得做 2-4 篇 SCI 文章,如果这些文章都是能发表在自己学科的一流杂志( decentjournal )上,这基本和美国的大部分博士毕业时的基本要求差不多。问题是,我们现在的研究力量、研究深度、研究设备、导师水平、以及其他的各个方面能同美国比么?这是一个非常不现实的要求。第二,如果你自己辛苦的研究成果不能发表在一流期刊上,相反你的成果被埋没在每年那么多的学位论文里面,鱼目混珠。您甘心么?赵老师,您问问哪个高校和研究单位,会把学位论文当作成果的?还是人家只认文章?这明显是一个前后矛盾的东西,一方面,发表期刊论文、查重的时候,当它已经是出版物了,另外一方面,倒了找工作的时候,就不是公开出版物了,不是成果了。。。。可就这么一个前后矛盾的东西,普通科技工作者所说的国际通行准则就是行不通。教育部、高校、以及出版单位就是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并不丝毫考虑普通科技研究人员的利益。本来应该是研究人员说话的声音最大,最有效,结果呢,原来这些人啥都不是!!!哈哈哈,不过,大家别忘了,没有普通科技研究人员辛苦的研究成果,大家拿什么发表?没有这些研究成果,中文学术期刊拿什么来刊登? 最后说一句,学位论文再出版的问题,对学术研究水平不错(都不要说一流了)的学者和团队来说,实际上根本不是问题,解决方法很简单,就是不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中文期刊上发表就得了,国内再查重,也查不到国外的学术数据库里面去,您说,是么?再说了,一个是中文,一个是英文,怎么查?哈哈哈哈。实际上现在国家和高校的各种做法已经是在变相鼓励大家投国外 SCI 杂志了,我所知道的很多国内的一流团队已经基本不发表中文文章。至于学位论文么,真的有几个人去阅读么、关心么? 还有,赵老师所关心的中文科技期刊的将来,这真的是我们这些普通科技工作者能关心的么?或者,按照今天的这些做法,如果大部分的普通科技工作者都不和中文期刊玩这个游戏了,您说,中文科技期刊还有将来么?
29920 次阅读|19 个评论
[转载]如何发表顶级期刊论文
热度 1 GavinGuo 2013-2-26 10:37
吴信东博士(美国佛蒙特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正教授和系主任, TKDE 等多种国际著名学术杂志的主编和编委) 最重要的九点: 1 、 技术贡献、证据 2 、切忌打击面太广、针对的问题多, 切入点不能超过 2 个 3 、知道你的敌人是谁 4 、选题 5 、实验结果、说服力 6 、 好的前言 7 、 相关工作、引用(该期刊) 8 、 修改文章(详细说明各点) 9 、宽容态度、坚韧不拔 九条信息最重要 1 、 注意你的贡献,说明你的证据 2 、 idea 有两种: ----Your technique solves a problem for the first time 第一次,在某一点上第一次,革命性的,创造性的 ---- 如果不是第一次, Your technique performs better,in one or more of the the following dimensions: 1) Behaviour 效果比他好 2) Coverage 覆盖面广 3) Efficiency 速度快、占用空间少 4 ) Useability:Users find X easier to use than its rivals 使用方便 You should avoid claiming too many dimensions but one or two with in-depth evidence. 技术贡献不能多,要针对性,更深入。做得更加深入,切忌打击面广,别人反驳更多。 论文的架构( typical structure of a research paper ): title:Catchy and indicative of your research contribution Catchy 引入注目 indicative 特殊性 题目越长,被拒的可能性越高:例如: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就三个字, 接下来就是“相对论的能量公式”字多了 indicative---- 说文章的大意,不要太抽象。例如:计算理论 --- 太抽象了 abstract:A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problem,your chaim,and the evidence 以上三部分 introduce: 将 abstract 中的 A summary 的两三句话展开 1 ) motivation 动机 2) significance 意义 3 ) an outline of the rest of the paper Related work: 1) A critical review 评判几大典型算法,各存在什么问题 2 )我们的方法对于第一类问题怎么解决,对于第二类问题怎么解决 (批判别人,显出自己) 主编看摘要、前言就基本判决 Problem statement and algorithm design:Explain your ideas in detail Evaluation:evidence to support the claim of your research contribution---unless you can provide proofs for a theoretical on theorems,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always expected Conclusion: 画龙点睛、说你发出文章之后,此刻正在做的,接下来要做的,实验中还有哪些值得接着做的。 How to write and publish Research papers for the premier forums 国外期刊没有长度限制,这是和国内的期刊,例如“计算机学报”有区别 what to know and how to write a top-quality paper 前言最重要,能给审稿人留下印象,就是成功的一半了 1 、 A promising topic ( 一个有前途的主题 ) 2 、 A convincing case (让人信服的例证) 3 、 In-depth analysis of empirical results( 经验结果的深度分析(例如,经验值、参数的设定) ) 4 、 the most important part:the introduction( 最重要的部分,前言 ) Scientific Paper 的撰写(这类论文需要有自己的想法,不是综述文章,如 review ) Why write a scientific paper 1 、 Advance knowledge in your research field with evidence 有证据表明,在你研究的领域有了提高 / 前进 2 、 Explain your ideas and make them accessible to others 介绍你的主意,使他人理解 3 、 Two key components in a research paper --An explicit claim on your contribution on a research problem 针对某个研究问题,直接陈述你的贡献 ( 自己做的工作要写出来 ) --Your contribution can possibly be a refutation of a hypothesis on the research problem 针对某个研究问题,你的贡献有可能被通过假设来驳斥。例如:你这么做,会不会造成数据丢失(在数据挖掘领域) 光有想法不行,要证明你的想法正确 What to know before you write 1. 考虑读者是谁:根据所投的期刊 To whom are you writing?why will they be reading your writing? 2.Assess the purpose:What should the reader take away? 让读者带走什么 3.Read other people's writing from the forums that you are targeting 从要投的那个期刊上去找相关文章参考 4.Know your enemy:Check who are on the program committee or editorial board,and cite their relevant work with due credit 找编委的文章来参考,毕竟他们在这领域很牛 5.Follow the rules----length limits,formatting standards,etc 投会议,长度多长,可能自动放入一堆,直到截至时,才告诉你论文过长 choose a promising topic 与外国教授(有名的)交流,看他们的论文,问他们在这方面有什么新的进展,是否有往下做的可能 10 challenging problems -----How to present a convincing case? -----How are your ideas significant (to justify a paper)? -----Some ideas are so simple that have been used many times W/O being published. ----- Is all related work referenced and reviewed? 要与主流的方法进行比较 -----Are the comparative studies with previous work convincing? ----Have your system been implemented and used,and if so what did it demonstrate from the real world. -----Enough details for your experiment setting.(so that other researchers can verify and improve your results) -----What were the alternatives considered at various points of your experiments?Why and how have you made the choices for your experiments? ( 让别人知道你各种实验参数设置都考虑到了 ) consistent and conclusive 一致性和总结性 -----Can you fine-tune some key parameters to get better or worse results?If so,use figures and tables to show their impacts on your system performances 公平比较,要别人最佳的情况进行比较 ------How d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rrespond to the motivation of the paper? ------What have you found surprising and tried to avoid in these experiments?How generally applicable are these lessons? 如果论文是 8 页纸,那么 4 页是做实验的。 ------The 1/3-2/3 Rule from a reviewer's perspective. 如果论文是 8 页纸,那么前言占 1 页 1 ) 1/3 time to read your introduction and make a decision 2)Remaining 2/3 time to find evidence for the decision -----A good introduction with a good motivation is half of your success. what to cover in the introduction ----The research problem ----The movivation of your research on the research problem ----The claim of your contribution -----A summary of your evidence to support your claim -----The significance of your contribution -----An outline of the rest of the paper Most important of all:the uniqueness of you research in the field! 最佳投稿方式: 首先投顶级的会议,若被录用,则对论文进行扩展,在题名上加“ * ”,说明:论文缩写版已经被某国际会议录用,投国际期刊
2988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位论文的内容是可以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
热度 17 wangdh 2012-1-4 21:34
学位论文没有发表的内容是可以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 (王德华) 这个题目有点怪,自己读着就别扭。性子急的会想骂人,整个是一句废话。 读了赵老师: 学位论文提炼出的文章是否应在期刊发表? 一文,产生了一些疑问。同时担心如果有些研究生因此受到影响,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写几句自己的看法,以交流。 引用赵老师博文内容: 【学位论文上网是出版,是网络出版,是发表。 今天得出的结论是: 硕士、博士生们,在毕业前,你们的投稿,我们学报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毕业后,硕博学位论文网络出版了,发表了,再提炼出文章投给期刊,我们不收了。 综上,投稿要赶早,别懒。】 我个人有以下看法: 1、 学位论文不是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尽管经过专家审阅、答辩,但与期刊论文的专家审稿程序是不同的。学位论文是证明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可以是比较系统的一项研究,也可以是几篇发表的和(或)未发表的期刊论文的综合。期刊论文一般是需要经过同行专家审阅,编辑部(编辑委员会把关)发表的。这点大家都应该清楚的。 2、 如果学位论文类似欧洲一些国家那样是几篇已经发表的论文的综合,那么是不允许再重复发表的,实际上作者也不会做这种傻事。如果是没有发表的内容(章节),整理后当然是可以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 3、 如果学位论文按照中国当今传统的写法,学位论文中可能有些内容已经发表,有些还没有发表。那么,毫无疑问已经发表的数据,是不能再发表了;没有发表的数据,自然是可以整理发表的。 不想说很多了,实际上很简单的事情:学位论文不是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中已经发表的内容,是绝对不能改头换面再发表了;如果没有发表的数据,是完全可以、也是应该整理在期刊上发表的。 至于当今一些学位论文数据库,我一直有些不解,背后的事情我也不知道。也知道当今的学位论文都被国家一个部门收录,我也曾在国家的论文网站上看到可以下载学位论文的全文。我每年也曾告诫研究生们,学位论文写作一定要认真,白纸黑字,要上网发布,所以不要出现低级错误,免得自己脸面过不去。但我自己确实不明白,为什么还没有公开发表的数据,研究生和导师竟然没有自己的版权? 我记得当年我毕业的时候,都要求上交软盘,学位论文的摘要据说是国家图书馆要存档的,我们的学位论文要上交很多份,据说一份是所图书馆保存,一份是科学院图书馆保存,一份是国家图书馆保存,一份是单位研究生处保存。现在我发现我的研究生们每年也是要求上交多份,是不是还是老规定?现在还要求上交电子版,电子版就是现在网络上发表的版本了。这样是否合适?有谁知道具体规定吗?(很抱歉,指导研究生这么多年,一直都是按照要求办理,没有过问过原因)。 我也记得多年前曾接到过一个数据库打过来的电话,说要求我同意他们将我的学位论文录入数据库,由于我没有电子版,他们说他们可以扫描,并说是曾征求过我导师的同意,并承诺可以支付 300 元(记不清具体数字了)的稿酬(?还是版权费?)。我当时没有同意,也不认可这个网络公司已经拥有我们的授权。我电话问导师,导师说也是一个数据库公司打电话给他,说了一大通,要求他同意他指导的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授权给他们网络出版,他也不清楚具体事宜,以为是国家的什么规定,就让他们直接跟我们联系。 看来这里面(背后)还是有些故事的,希望知道内情的朋友,多告诉一些。我自己也是一无所知,也没有去深究过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否无条件就可以在网站上被“出版”,被“发表”? 回到前面的问题:学位论文中没有发表的内容是完全可以在期刊上发表的!网络上发布的学位论文,不是正式发表,不是出版。但是,学位论文是可以在期刊论文中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29681 次阅读|54 个评论
2010年科研概况
wangfuzhang 2011-1-12 09:00
Wen Chen, Fuzhang Wang . A method of fundamental solutions without fictitious boundary. Engineering Analysis with Boundary Elements 34(5):530-532, 2010 ( SCI Impact Factor : 1.531) Wen Chen, Ji Lin, Fuzhang Wang . Regularized meshless method for nonhomogeneous problems . Engineering Analysis with Boundary Elements 35(2):253-257, 2011 ( SCI Impact Factor: 1.531) Ji Lin, Wen Chen, Fuzhang Wang . A new investigation into regularization techniques for the method of fundamental solutions.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in Simulation (Published Online 2010) DOI: 10.1016/j.matcom.2010.10.030 ( SCI Impact Factor : 0.946)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these papers and cannot access to them from the web, pleasecontact me by email wfz1984@gmail.com 江苏省 2009 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声波问题的快速无网格法研究, 项目负责人 , 2009.09-2010.09 (已完成)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22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技分析评价服务平台”试用3
rbwxy197301 2010-12-14 11:38
本次试用的是中国科技分析评价服务平台期刊论文检索的功能。 期刊论文的检索有简单检索和专业检索两种方式。 简单检索提供了 12 组检索字段,包括:全部;题名;题名、关键词、摘要;关键词;摘要;作者;第一作者;作者机构;来源期刊;中图分类号;学科;基金。专业检索中,用户可以使用逻辑运算符和检索字段构造检索式进行检索,相比简单检索,专业检索拥有的检索字段更加丰富。(详细检索说明见: http://168.160.200.61/form/help/SystemHelp.aspx?HelpId=61 , http://168.160.200.61/form/help/SystemHelp.aspx?HelpId=59 )。 分类号检索 在检索界面选择分类号,输入G35,结果见下图:图中从作者、来源期刊、主题、机构名称和年份五个字段(系统默认)。如果有兴趣,还可以增加作者所属机构类型、学科、省份、城市四个备选字段。这个检索结果方便用户了解特定领域有成果较多的人物、机构、机构、主题等信息。 下图是G350的检索结果。 从上面两个检索结果看,来源期刊里,G35中有四种,G350中中后9种都是非图情学期刊,而一些图情学期刊却没有出现。情报学文章发在非图情学刊物上很正常。在此不清楚这里的分类号是原文标注,还是后期系统自动分类有结果。如果帮助中能有个说明,可能更容易让用户明白数据的来源,进而合理地应用。另外,如果检索结果能够有相应的链接就更方便了,如邱均平(24),点击姓名或24让用户能够马上看到24篇文献的具体信息。在主题这个字段,G35中的中国、美国;G350中的应用、对策这类词有点泛,个人觉得这样的词应该过滤掉,尽管它出现的频次可能较多。 对于检索结果,平台提供了引文追踪、主题分析、被引定题服务、参考文献、引证文献、收藏、导出等功能。这些功能可以满足做文献计量或了解文献相关信息的需要。 从上面的引文追踪可以了解到论文发表之后在特定年份的被引情况,这些数据对于单篇论文的评价和文献被引规律的研究都很有价值。另外还可以统计排除作者自引的结果,便于了解文献被别的学者引用的信息。 对于检索结果,用户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部分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其结果首先是列出了文献中关键词出现的频次统计,从中可以了解目标文献中更小的主题内容。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进行相关主题、相关作者和主题年代分析。如下图是选择信息集成和信息需求之后的相关主题分析结果。从中也许可以发现一些有交叉研究潜力的内容。此外还可以看到作者合作网、研究主题的时间分布情况 被引定题服务可以选择:文章被引定题 作者定题 检索式定题三种方式。 其它几项功能比较简单,但也非常实用。 平台还为每篇文献编制了简要的文摘,可以上用户了解论文比较详细的信息。点击作者姓名,还可以了解到作者的相关信息:作者所属机构、发文的被引情况、H指数、合作情况、承担项目、科技奖励、专利等信息。其中发文、被引量、引用最多的参考文献、合作作者等信息都以图形的方式直观的展示。 总之,这个平台给大家提供的不再是单篇文献,而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网络视角的人、机构、关键词等相关信息。尝试越多,越会有一些新的收获。
个人分类: 信息检索|303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地质》增刊目录(2010年)
gongshiliang 2010-11-27 23:02
《上海地质》 2010 年增刊 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专辑 目 录 ● 城市地质与环境 上海城市地质及其服务机制探讨 (魏子新) 上海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史玉金) 长江口岸带经济圈地质工作 (严学新,张阿根,龚士良) 浙江省岩溶碳汇估算 (王加恩,康占军,梁河,等) 济南环境地质 (高明志,罗斐) 鲁能运河电厂长沟岩深水源地水位模拟预测 (冯克印,刘善军,王集宁,等) 基于 GIS 城市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以福州市为例 (邢怀学,葛伟亚,董志高,等) 生态城市建设土地利用评价以扬州市为例 (石铭) 扬州市地质构造背景与氡浓度之间关系分析 (宋意勤,孙桂石,王振友,等) 江苏扬州旅游地学资源初探 (仇晓燕,周晓丹,万启春)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膨胀土工程性质的试验研究 (崔可锐,周阳,管政亭,等) 安徽天柱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及综合评价 (吴维平,柏林,郑炎贵,等) 宁德地质公园奇特景观的科学价值浅析 (兰莎) ● 岩土工程 利用静力触探护管进行承压水观测技术研究 (陈伟宏) 桩端土组成复杂情况下的工程勘察 (李平) 盾构高水位下施工开挖面稳定性分析 (黎春林,缪林昌) 多元组合强夯技术在饱和粘土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刘维正,石名磊) 掺粉煤灰石灰对膨胀土胀缩性的影响试验研究 (查甫生,廖斌,崔可锐) 淮南刘庄煤矿地基人工冻融土工程性质与中微观结构之间关系研究 (崔可锐,刘金星,查甫生) ● 农业地质 浙北嘉善地区土壤硒的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胡艳华,王加恩,颜铁增,等) 浙江富硒土壤成因分类及开发利用现状 (宋明义,黄春雷,董岩翔,等) 慈溪市土地质量调查和应用研究 (刘军保,陈智渊,潘卫丰,等) 山东省平阴县土壤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特征与污染评价 (庞绪贵,曹秀华,代杰瑞,等) 东营市沿海地区农业地质特征 (代东峰,徐金欣,姜同海,等) 江苏农业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前景分析 (廖启林,金洋,华明,等) ● 基础地质 赣杭构造火山岩带铀成矿规律及深入找矿 (邵飞,朱永刚,李嘉,等) 山东临朐昌乐地区新生代火山岩研究 (张春池,杨恩秀,李秀章,等) 武夷山成矿带构造岩浆成矿作用与演化 (毛建仁,赵希林,叶海敏,等) 大别造山带东南缘中新生代盆地类型探讨 (吴跃东) 二氧化碳气成藏的断裂控制作用 (李振生,张文俊,刘德良,等) 巢湖的形成与演变 (吴跃东) ● 矿产地质 福建邵武观音山钼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赖文金) 福建政和东际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严卸平) 龙永煤田吕凤煤矿区童子岩组地层特征及聚煤环境讨论 (刘东辉) 福建省二叠系下统童子岩组东部含煤条带北段含煤性探讨 (邓瑞锦) 皇山矿区铅锌多金属矿体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张蔚语) 赣北张十八铅锌银矿床主要金属矿物特征研究 (高文亮,汪石林,李芬,等) 江西金溪熊家山钼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 (张勇,潘家永,刘建光,等) 江西弋阳大源岭特大型瓷石矿床地质特征 (周先军,何发林,李淑琴,等) 江西省莲花县江下垅粉石英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李健,王绍奇) 青海日龙沟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张子军,黄丛运) 胶东福山北部地区金及多金属成矿系列及找矿方向 (丁正江,孙丰月,刘殿浩,等) 广东始兴南山钨锡多金属矿床特征及找矿远景 (肖惠良,陈乐柱,鲍晓明,等) 江苏省深部矿产勘查初步实践与思考 (郑锡泉) 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斑岩型钼矿床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初探 (张怀东,王根节,史东方) 东至县兆吉口铅锌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曹达旺,陈永明,乐成生) ● 能源地质 武夷山成矿带铀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唐相生) 找矿地质判据在河元背铀矿普查中的应用 (何丹丹) 牛庄洼陷岩性油藏成藏机理及运聚模式 (王勇) 惠民凹陷西部张扭地质结构特征与油气成藏研究 (封东晓,田美荣,张辉彩,等) 陆相断陷盆地储层地震预测技术优化 (王长江,穆星) 陡坡复杂扇体油藏评价思路与方法 (徐兵,刘惠民,周爱华) 埕岛油田水淹层测井响应原理及识别 (李健) 包裹体测温技术在高邮凹陷北斜坡戴南组油气成藏期中的应用 (仇永峰) 高邮凹陷北斜坡中部泰州组烃源岩评价 (仇永峰,陈平原,崔晓晓) 苏北盆地油气藏分布规律和主要控制因素 (宋宁) ● 地热地质 安徽省西北部地热资源与开发远景评价 (黄江华,王少龙) 福州市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及管理建议 (林小平,林木好) 浙江省嘉兴地区地热地质条件分析与验证 (胡宁,高海发,张良红,等) 中国温泉之乡巢湖市的地热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孙雄,柏林,查世新,等) ● 勘查技术 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在遗址保护中的应用 (肖国磊,张忠良) 一种基于面模型的巷道三维自动建模方法研究 (陈良周,任兰花) 组件式 GIS 二次开发在土石坝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吴银龙) 测井资料在新余梅山矿区(南区)煤组划分及对比中的应用 (刘效贤,张春晓) 高密度电法在九江市文化中心勘察中的应用 (狄家亮) EH4 电导率成像系统在桃山铀矿田中的应用研究 (易清平,杨庆华,狄家亮) 一种降低重铀酸铵产品水份的方法反复沉淀法 (王太伟,黄明光,张运涛,等) 云南玉溪抗旱找水定位井典型实例分析与感悟 (程秀明,林海,姜春永,等) 苏北地区老井复查测井综合评价技术及方法研究 (徐卫良,马大洪,王安本,等) ● 地质管理 加强地勘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之我见 (林晓晖) 论新时期地质资料档案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 (倪云英) 土地质量档案建立方法研究 (黄春雷,蔡子华,王加恩,等) 矿产资源开发整体化利用产业化和管理规范化的构想 (范清华) 滁州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保护治理对策 (邱志勇,王远西)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455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地质》2010第3期目录
gongshiliang 2010-11-27 22:38
《上海地质》 2010 年第 3 期 目录 院士访谈 探寻长江河口地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科学之道 陈吉余院士接受本刊专访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吉余教授学术成就概要(恽才兴) 城市地质 上海城市地质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机制与模式探索(陈华文) 城市地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何中发) 上海三维城市地质信息系统优化(陈勇,刘映,杨丽君,等) 河口海岸 上海近岸海域近 30 年来的地形演变和机制探讨(黎兵) 长江口北支水道萎缩淤浅趋势分析(刘曦,杨丽君,徐俊杰,等) 土地管理 上海市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发展对策刍议(陈基伟) 农村宅基地适宜性评价集对方法及其应用(鲍海君,王犁苑,俞红燕,等) 岩土工程 基于频谱分析的地铁列车运行隧道振动加速度研究(朱万明,杨柏宁,唐继民) 矩形顶管施工周边地质环境变化规律分析(施文捷,张志勇) 可靠度方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厉鑫,苌红涛,杨天亮) 上海地区钻孔降水头注水试验公式应用探讨(沈日庚) 资源开发 地源热泵系统技术规程关键技术问题探讨(陆惠泉) 庐山温泉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王娟,李良杰,刘运成) 信息技术 MAPGIS7.0 二次开发及其在东秦岭 - 大别构造研究中的应用(闫晓山,廖宗廷) 城市地质信息数据安全管理研究(乐艳莉) 极地科考 我国极地科考事业发展与第 26 次南极科考成果(吴荣荣,何剑锋,王建国) 简讯 《上海地质》将更名为《上海国土资源》预告 《上海地质》设卷及以往卷号追溯说明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252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地质》全文浏览(2010年第2期)
gongshiliang 2010-11-27 22:18
《上海地质》全文 PDF 文本浏览下载 2010 年第 2 期,点击浏览下载,欢迎引用: 【01】 黄雨,李景琳:国际工程地质研究中的若干热点科学问题 【02】 荆继红,孙继朝,韩双平,等:珠江三角洲地区酸雨及酸化地下水分布特征 【03】 费宇红,张兆吉,杨梅,等:滹沱河平原地下水有机污染健康风险评价 【04】 张礼中,张永波,周小元,等: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 【05】 黄厚: SOA架构在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06】 薛健男,秦昌杰:ArcGIS在地下管线信息管理方面的应用 【07】 黄坚:浅论上海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行政许可职能 【08】 李众:城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中的若干基本问题探讨 【09】 唐继民,孙志勇,郭陈,等:上海长江大桥竣工荷载试验变形监测方法 【10】 苏京平:小角法在水平位移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11】 沈似龙,邱兴华,朱万明:关于提高数字水准仪碎部点观测精度方法的探讨 【12】 王瑛,蒋伟忠,陈小英,等:琥珀及其仿制品的宝石学和红外光谱特征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2758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内期刊论文审稿过程应有益于学术交流
陈龙珠 2010-8-6 11:03
向国外学术刊物投稿,不论录用与否,作者基本上都能获得匿名审稿人对稿件认可和异议甚至反对的意见,对作者进一步完善相关研究工作和稿件内容,在审稿学者和作者之间起到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作用。 我在为《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等国外学术刊物审稿过程中注意到,主编根据两位或多位审稿人意见做出录用或退稿决定后,在通知作者的同时,还会将其他匿名审稿人的意见连同录用与否的决定,抄送给审稿人。由此,两位或多位审稿人各自的看法便一目了然,审稿人之间也起到了一定的学术交流作用。 由于上述匿名审稿意见不但与稿件作者而且还与其他匿名审稿学者见面,审稿人在审稿时心中就有一种无形的监督,其评审意见就会更加慎重,对稿件做出否定意见时尤其如此。 我熟悉的一些国内著名学术期刊,往往只对录用的稿件向作者提供评审意见,目的是期望作者定稿时参考审稿意见进行完善;但对不录用的稿件,却只是在形式上感谢作者向其刊物投了稿,并期望以后继续投稿,而对否决录用的审稿意见却不提供给作者。这是很遗憾的事情。 在目前大多采用电子审稿方式的情况下,国内学术期刊编辑部摘编审稿意见并寄给作者,应该增加不了多少工作量,但其对作者进一步改进相关研究工作和完善稿件的作用或许很大。从促进科技进步的办刊宗旨来说,这是值得去做的。
个人分类: 陈词滥调|8938 次阅读|11 个评论
何种措施能使期刊论文电子版中的图片变得清晰可读
hengbailiu 2009-12-1 11:03
就自己阅读的大量中文文献,很多本来是彩图的,可到了电子版的期刊论文上,就变成黑白的了。这就导致绝大部分都失去了原有的真实面貌,其交流的价值也大打折扣,很多甚至纯粹成为了一种摆设。但是我们阅读国外文献时会发现:国外期刊论文的电子版早期论文存在这种情况,但是后来的论文中的图片基本都是彩色的,不会因为形成电子版后对图片的效果造成生么阅读理解上的障碍。 我不知道中国知网、万方期刊、重庆维普期刊对这个问题怎么看?也不知道各期刊主办方如何看?而剩下的就是我们广大读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我想,大家肯定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在这里,想采访下大家,大家觉得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个人分类: 文献阅读|4641 次阅读|0 个评论
期刊论文应注明作者联系方式
hengbailiu 2009-11-6 09:33
期刊论文应注明作者联系方式 期刊论文做为自己研究成果的表现,最终目的是将其汇入人类的研究成果之列。每个人的能力有限,自己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研究工作做好,与此同时,更要做好的是让自己的研究成果能为别人所用、所借鉴,为此期刊论文中需详细注明自己的联系方式。 目前大家都有这样的遭遇,看了一篇论文,觉得写得不错,想联系下作者,可是苦于没有联系方式。虽然论文上也包含着作者单位的信息,但远远不能满足能直接联系到作者的要求,难道读者花很大的功夫去找作者的联系方式? 对于缺少联系方式的弊病,应怪罪谁呢?我想作者和期刊出版者均有责任!而期刊出版单位的责任更大。广大的期刊出版社及编辑人员应该要求作者将联系方式注明,作者本人也应该自觉,且尽量留不会变更的联系方式。 假如自己的研究成果得不到应用与交流,其价值会有多大呢?这一点国外的期刊做得相当好,国内的知识界出版同行应向其看齐。
个人分类: 文献阅读|5441 次阅读|0 个评论
EI检索的中国历年期刊论文
xcl2822 2009-9-28 12:40
肖长来,吉林大学,2009-9-28 我校研究决定,从2008年9月入学起,理工科的博士研究生必须在中文核心期刊以上期刊(含英文)发表2篇以上的研究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为SCI检索论文;或发表3篇EI检索的论文,方才具备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资格。 此要求虽然有些严格,但确实是推动研究生努力的一种机制。相信大家努力去做,有更大的成果。为此,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将近年被EI检索的中国期刊信息进行汇总,以便大家参考使用。 EI收录的中国期刊 1998-2009
个人分类: 学习交流|3870 次阅读|1 个评论
SCI检索的中国历年期刊论文
xcl2822 2009-9-28 12:37
肖长来,吉林大学,2009-9-28 我校研究决定,从2008年9月入学起,理工科的博士研究生必须在中文核心期刊以上期刊(含英文)发表2篇以上的研究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为SCI检索论文;或发表3篇EI检索的论文,方才具备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资格。 此要求虽然有些严格,但确实是推动研究生努力的一种机制。相信大家努力去做,有更大的成果。为此,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将近年被SCI检索的中国期刊信息进行汇总,以便大家参考使用。 SCI收录的中国期刊 2002-2009
个人分类: 学习交流|5359 次阅读|3 个评论
答辩关能把好吗?
DNAgene 2009-5-15 11:34
又到了研究生论文送审答辩的高峰期,看到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建新的文章《把好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关》。仔细想想,我还是不太同意。在我们的社会中,要求答辩专家,尤其是答辩委员会主席必须请学术道德高尚、学术造诣专深、工作认真负责、精力充沛的同行专家,决不能徇私情、作交易;尽量避免集中请那些名气大、交际广的专家。。。。似乎不太现实。 很多人反对毕业要求论文,但还是很多学校这样做。为什么,因为期刊审稿(尤其是国际刊物的审稿)相对来说是更公平、更客观。 我所接触过的外国科学家对待学位论文,至少严格程度远不如期刊论文的审稿过程。如果普遍是期刊论文比学位论文严格,学位论文是有已发表和待发表的期刊论文组成,答辩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鉴于本人并非见多识广之人,请在国外经历多的网友谈谈自己的感受,国外期刊论文审稿和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哪一个相对更严格。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958 次阅读|1 个评论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rbwxy197301 2009-3-15 21:43
社会网络分析(SNA)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数学、通信科学等领域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的研究分支。社会网络分析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关系论的思维方式。近些年国内学者已经把应用在很多研究领域。如国内情报学界一些学者利用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竞争情报、知识管理、图书馆资源配置、学科热点、引文分析、科研人员合著、网络链接、博客网络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研究。   在这里(http://faculty.ucr.edu/~hanneman/nettext/index.html)大家可以看到有关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完整的英文版内容。 Hanneman, Robert A. and Mark Riddle. 2005. Introduction to social network methods. Riverside,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 published in digital form at http://faculty.ucr.edu/~hanneman/ ) Table of contents: Preface 1. Social network data 2. Why formal methods? 3. Using graphs to represent social relations 4. Working with Netdraw to visualize graphs 5. Using matrices to represent social relations 6. Working with network data 7. Connection 8. Embedding 9. Ego networks 10. Centrality and power 11. Cliques and sub-groups 12. Positions and roles: The idea of equivalence 13. Measures of similarity and structural equivalence 14. Automorphic equivalence 15. Regular equivalence 16. Multiplex networks 17. Two-mode networks 18. Some statistical tools After word Bibliography 以下是2004-2009年,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题名中包含社会网络分析的期刊论文,共69篇,按下载次数排序结果如下,与大家分享。 社会网络分析一种重要的社会学研究方法 张存刚,李明,陆德梅,甘肃社会科学,2004,02,109-111 作为一种应用性很强的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网络分析近年来发展迅速。本文介绍了与社会网络分析相关的社会网络及其基本结构特征和社会网络分析的主要概念 ,归纳了两种分析取向即关系取向和位置取向各自的基本内容 ,并总结了它的基本特征。文章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结构 ,并对社会网络分析提出了简要的评论。 社会空间的另一种想象社会网络分析的结构视野 李林艳,社会学研究,2004,03,64-75 BBS群体特征的社会网络分析 彭小川,毛晓丹,青年研究,2004,04,39-44 本文运用社群图和矩阵法对网络社会群体进行了分析 ,概括出BBS群体的基本特征 ,并对群体中成员地位的形成、意见领袖的特点和群体内部人际交往的特征进行了探讨。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促进隐性知识管理 殷国鹏;莫云生;陈禹;,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S1,964-969 由于隐性知识是在人与人的协作、交流中传播和创新的,因此以IT为基础的知识管理系统难以对其有效管理。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科学实验室为案例进行了如下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绘制组织内部信息沟通、咨询、知识传播等社会关系网络;定量分析网络结构以发现阻碍知识传播及创新的问题。上述研究表明:社会网络分析可以为组织制定隐形知识管理的措施提供定量分析的依据和手段。 社会网络分析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张树人;刘颖;陈禹;,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03,74-80 社会网络分析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有多个层次:通过对组织内部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可以发现组织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为组织网络建立网络动力学模型,可以预见组织演化的趋势,提高组织管理的自觉程度;通过对组织外在交互网络进行分析,可以挖掘出组织的角色定位,发现组织发展的空间,实施组织的战略管理;通过对引进信息技术或其他组织管理措施的前后分析比较,可以对实施各种组织 管理措施进行过程控制和量化测评等。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产业集群建模及实证检验 王霄宁,系统工程,2005,03,115-119 近几年产业集群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显著,吸引了许多学者加入到产业集群研究中,这些学者涉及许多学科领域,其中包括经济地理学、产业组织学、技术经济学等。新经济社会学的出现,为产业集群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本文尝试从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特别运用与之相联系的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与方法进行产业集群定量化研究,并作以实证检验,旨在为产业集群定量化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组织隐性知识共享研究 王平;,情报资料工作,2006,02,102-104+107 文章首先介绍、分析了社会网络理论(social Network)、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的内容及其与知识管理的关系,进而分析了二者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结合实例分析了社会网络分析在组织隐性知识共享中的具体应用,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改进隐性知识共享的策略,最后分析了社会网络中隐性知识共享的成本问题。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产业集群定量化模型 王霄宁,统计与决策,2005,06,43-45 近几年产业集群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显著,吸引了许多学者加入到产业集群研究中,这些学者涉及许多学科领域,其中包括经济地理学、产业组织学、社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新经济社会学的出现,为产业集群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本文尝试从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特别运用与之相联系的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与方法进行产业集群定量化研究,旨在为产业集群定量化理论奠定一定的基础。 社会网络分析的范式特征兼论网络结构观与地位结构观的联系和区别 张文宏;,江海学刊,2007,05,100-106 社会网络分析是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战略,是一种研究资源、物品和位置通过社会关系形态而配置和流动的范式,是集中分析社会关系结构的理论和方法的统一体。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社会网络分析已经形成了明显的范式特征、中心原理和基本命题,为研究社会结构提供了一种迥异于地位结构观的网络视野,这种全新的理论视角和分析工具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科学界的显学。 产业集群组织间关系密集性的社会网络分析 蔡宁;吴结兵;,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4,58-65 产业集群中组织间关系的类型和性质是理解产业集群现象的重要基础。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考察集群组织间关系网络的密集性质及其功能机制发现:(1)受到连接多样性、连接偏好和集群生命周期的影响,产业集群网络关系密集性呈不均匀分布,使得集群网络呈现出密集和稀疏相结合的结构特征;(2)集群组织间关系密集性具有资源配置优势,但同时使网络隐藏着潜在的风险,而稀疏网络具 有资源获取优势和鲁棒性作用;(3)网络关系密集性和稀疏性的不断重构共同推动了集群的发展演化,此分析有助于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网络治理对策。 大学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的社会网络分析 冯博;刘佳;,科学学研究,2007,06,1156-1163 本文从大学科研团队成员在团队中所处的网络位置与其知识共享行为的关系研究出发,通过对9个科研团队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发现,个人在学习咨询网络的结构位置中心性受到个人在正式组织结构中的职务、科研工作协作网络中心性、科研任务相依性的正向影响,以及科研工作负荷性的负向影响。而个人在友谊关系网络的结构位置中心性,则仅受到科研网络的正向影响,以及科研工作 负荷性的负向影响。知识共享行为受到职务、科研协作网络、学习咨询网络、友谊关系网络等变量的正向影响,而受到科研工作负荷性的负向影响。 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合作机制:一种基于社会网络的分析 吉国秀;王伟光;,中国科技论坛,2006,03,95-99 集群内的信任至关重要,它是集群内部能够在高度竞争的条件下充分合作、默契运作、共享信息的原因所在。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介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社会资本或社会网络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如何充分发挥社会网络在促进区域合作竞争机制和产业集群发展方面的作用,将是未来集群政策的重要指向。 新经济社会学视角下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产业集群定量化研究 王霄宁,王轶,探索,2005,03,95-99 近几年产业集群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显著,吸引了许多学者加入到产业集群研究中,这些学者涉及许多学科领域,其中包括经济地理学、产业组织学、技术经济学等。新经济社会学的出现,为产业集群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本文尝试从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特别运用与之相联系的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与方法进行产业集群定量化研究,并作以实证检验,旨在为产业集群定量化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资源外包网络的进化:一个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 尹建华;王玉荣;,南开管理评论,2005,06,75-79 资源外包网络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演化的过程,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企业社会资本的推动和结构孔的拉动共同作用下实现的。企业社会资本作用的发挥以信任为媒介加以传递,而结构孔的拉动作用更多地表现为位置优势,包括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论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分别从企业的社会资本和结构孔两个角度剖析资源外包网络进化的特点和作用机理,并以丰田公司为例开展了案例分析。 异步网络协作学习中知识建构的内容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 胡勇;王陆;,电化教育研究,2006,11,30-35 本文以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平台中开设的一门网络课程为例,从知识的社会建构观点出发,对学习者保留在学习论坛上的帖子进行内容分析,来了解学习者群体知识建构的层次。同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以下简称SNA)的凝聚子群分析、角色分析和中心性分析对群体互动特点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学习者之间更多地停留在信息分享和观点比较上,群体知识建构层次不 高。另外,学习者因参与情况不同,相互的权力分布不均匀,并呈现出不同的角色分布,部分学习者之间形成了较为密切的关系。最后,作者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后续的研... 网络时代教育传播学研究的新方法:社会网络分析以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为例 黎加厚;赵怡;王珏;,电化教育研究,2007,08,13-17 本文介绍了社会网络分析的发展历史、内涵、社会网络分析的要素及其独特之处。并以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为案例,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了苏州教育博客共同体的关系,探索了网络时代教育传播的发展特点。 社会网络分析在企业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吴岸松;,商场现代化,2007,19,196-197 组织的创新能力与组织内外的社会关系网络密切相关。过去对旨在改善组织状况的工作进程本身进行过程控制与管理一直缺乏量化测评手段,许多管理措施与手段也仅仅停留在定性分析和推测的基础上,社会关系网络的管理目标被认为是含糊不清和难以捉摸的。这一局面在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与技术成熟后得到改观。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配合使用相应的软件工具,研究者可以很容易地获得组织内外的社会网络并进行定量的计算分析,从而发现组织中存在诸如知识流转的薄弱环节等组织结构问题。 社会网络分析法及其在情报学中的应用 朱庆华;李亮;,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02,179-183+174 本文介绍了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基本概念,阐述了该方法的3个主要分析角度,包括中心性分析、凝聚子群分析以及核心边缘结构分析,并总结了国内外社会网络分析法在情报学领域的应用成果。 社会网络分析与当代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和技术转向 郑永强;,东岳论丛,2006,05,64-66 社会网络分析为当代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关系性视角,从而为在操作层面上解决社会学中结构与能动的矛盾提供了机遇和办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以关系为核心的社会网络研究对于当代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和技术转向都有重大的贡献。 社会网络分析法在引文分析中的实证研究 徐媛媛;朱庆华;,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02,184-188 本文以参考咨询领域内的32名高被引作者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结合UCINET软件分析作者之间的引文关系,通过网络密度分析个体之间互引的频度,通过点度中心度分析核心研究者,通过中间中心度分析知识传播过程中承上启下的人物,通过凝聚子群分析找出关系紧密的研究小团体。 社会网络分析及其在个案工作中的应用 陈阳;陶双彬;,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2,263-265 随着个案工作应用范围的增大,研究者在对案主进行分析时往往不再单纯地拘泥通过与案主直接地沟通来获取信息.通过案主的社会支持网络来获取与案主相关的资料,可能获得比案主口叙更加真实和有价值的信息.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社会网络分析这门在国内新兴的研究方法无疑是测量案主支持网络的最好途径之一.社会网络分析在个案工作中具有显著的效用. 网络位置和创新杭州手机产业集群的社会网络分析 杨锐;黄国安;,工业技术经济,2005,07,114-118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网络位置与其创新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建构三个关键网络变量:度数、中介性和有效规模来测度杭州手机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网络位置。结果显示:企业所在网络位置的度数和有效规模与企业创新存在显著的统计相关性,而中介性则在统计上不显著;基于弱关系和非冗余关系的有效网络结构促进了集群里企业的创新。 中小民营企业集群的社会网络分析及发展趋势探讨 刘存福,侯光明,李存金,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07,144-148 中小民营企业借助集群获得了快速成长,不同的集群模式有着不同的特点,其深层原因来自于它们的社会网络。提出了集群的实质是企业的社会网络的观点,并从网络角度探讨了企业集群的发展趋势。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企业竞争情报战略 王知津;樊振佳;,图书情报知识,2007,06,5-10 本文从社会网络分析出发,利用社会资本理论、结构洞理论、弱关系优势理论等对竞争情报活动进行分析,指出竞争情报活动与社会网络的密不可分性。同时,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竞争情报战略也应该充分考虑社会网络因素,拓宽社会网络、开展知识管理并做好反竞争情报工作。 社会网络分析和社团信息挖掘的三项探索挖掘虚拟社团的结构、核心和通信行为   唐常杰;刘威;温粉莲;乔少杰;,计算机应用,2006,09,2020-2023 社会网络分析是数据挖掘的新热点。文中综述了社会网络分析研究动态,介绍了作者近期在社会网络挖掘方面的三项探索,包括:(a)虚拟社团的结构挖掘,讨论了初始社团生成、权重计算,社团树生成和社团结构挖掘算法。(b)基于六度分割和最短路径社团核心成员挖掘,讨论了计算节点间的最短路径,根据六度分割定理的剪枝,基于SPLINE算法和中心度挖掘犯罪子团伙中的核心的技。(c) 基于用户属性的通信行为挖掘,讨论了用户个性和通信行为关系的量化描述,采用911事件解密数据来建立社会网络,用于模拟恐怖分子间邮件的收发。 社会网络分析在情报学中的应用和发展 裴雷;马费成;,图书馆论坛,2006,06,40-45 社会网络研究提出来以后,逐渐在社会学各领域得到推广利用。在情报学领域,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在信息检索、信息行为和信息计量学领域得到推广和应用,对网络知识发掘、科学评价、网络信息行为研究以及知识管理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在线协作学习研究 陈向东;,中国电化教育,2006,10,27-30 因为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独特之处,社会网络分析(Socialnetworkanalysis,SNA)已经应用于研究各种形式的在线协作学习。本文讨论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特点,对典型的研究案例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能够分析在线学习者形成的社会网络结构、不同类型协作的模式以及什么样的结构能够促进协作的过程,加强社会网络的联结,提 高在线学习的效果。 社会网络分析促进组织结构及其知识流优化 付相君;彭颖红;,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7,11,2169-2177+2235 目前的知识流规划方法中由于缺乏考虑主体间合作意愿,降低了知识流动效率。对此,分析了主体间的知识共享关系,研究了主体间知识共享的合作意愿度。以社会网络分析技术为基础,提出了工作流规划中对知识流进行优化的方法。在满足资源约束的前提下,根据任务角色在工作流预期的知识流网络中的网络特征,优化角色指派,以提高工作流节点的知识流动效率。 组织知识获取能力提升的社会网络分析 陈迪;,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84-88+127 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的知识获取能力是组织生存发展的基础。知识获取能力的提升不仅取决于内部的知识积累,还取决于外在的社会网络环境。因为内外知识的转移,本质上是通过社会网络实现的。通过对组织的知识获取能力提升的机理分析,可知社会网络对组织的知识获取能力提升具有一定的影响。知识本身的特性,知识转移的困难,组织在网络中创新的困难,以及由网络结构、联系和流动等内外环境情境共同构成组织知识获取能力提升的成本。 竞争情报中人际网络构建的理论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的分析观点 彭靖里;谭海霞;王崇理;,图书情报工作,2006,04,38-42 在简述目前国内竞争情报科学理论中人际情报网络(HIN)研究的进展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学的社会网络理论观点,结合竞争情报搜集和分析工作的特点,介绍三种不同的人际情报网络构建理论模型,并提出构建和完善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人际情报网络可以采取联合、联结和嵌入三种策略。 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看青少年的人际关系 郑思明,程利国,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01,53-58 选取社会网络分析的观点,全新阐释将青少年人际关系研究置入社会网络背景之下的深刻内涵。介绍了社会网络的研究背景,社会网络研究的相关概念;在研究方法上对比了常用的人际关系测量方法与最新发展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精要介绍了目前的青少年社会网络研究概况;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初步探索了青少年的人际关系整体面貌,并探讨了今后研究的新课题。 环黄渤海合作区域产业集群的社会网络分析以韩国对华投资为例 苑雅文;,天津社会科学,2007,02,84-87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网络的结构是决定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与创新力的重要方面。本文以韩国在华投资产业集群为样本,从社会网络视角考察环黄渤海合作区域的发展路径,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研究在华韩资产业集群的社会网络的形成、特点及作用,提出应通过培育结构洞和弱联结提高创新能力,通过本土化降低产业集群成本,通过社会网络扩大产业集群规模,通过强联结点营造友好环境等社会网络优化与重构。 网络协作学习中的社会网络分析个案研究 胡勇;王陆;,开放教育研究,2006,05,56-61 协作学习可以归结为认知和参与两种形式的学习隐喻之间的对话,而现有研究很多都集中在学习者的认知特征的分析上,对参与特征的分析较少。因此,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以下简称SNA)方法,从网络交互的密度、凝聚子群、核心-边缘、中间中心度等角度对一门网络课程中学习者之间的社会交往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 了后续的研究计划。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在线社会网络分析 胡海波;王科;徐玲;汪小帆;,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8,02,1-14 综述了近年来复杂网络理论在在线社会网络研究中取得的进展,重点包括在线交友网络、在线社区和在线社会媒体等3大类在线社会网络的实证研究。在线社会网络的拓扑性质,尤其是度同配指数,与现实社会网络存在不同之处。解释了在线社会网络中度异配性产生的根源,指出在线的和现实的社会网络的形成具有不同的底层机制。最后总结了在线社会网络的研究意义、理论价值、潜在的 应用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产业集群研究以河南省虞城县南庄村钢卷尺产业集群为例 李二玲;李小建;,人文地理,2007,06,10-15+128 近年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被引入到产业集群研究中,它从更微观层次刻画了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和网络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前产业集群研究的缺陷。但是SNA并不是深层次的结构模型,相应的分析还要从现象洞察到其背后社会关系的深层含义。本文首先对SNA作一简单介绍,然后以河南省虞城县南庄村钢卷尺产业集群为例,来检验这种分析方法在集群网络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并通过探究现象背后的社会关系来修正和完善这种分析方法,得出了重要结论,同时为丰富我国产业集群的研究方法提供有益参考。 社会网络分析探微 孙立新;,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7,10,88-89 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是西方社会学中,有别于传统角色结构功能理论的另一种社会结构的观点。社会上个体人的行为,是通过其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对社会产生作用或施加影响的。一、社会网络的提出社会网络的研究起源于人类学者在探讨人类互动关系时,发现传统角色地位的结构功能理论,并不能呈现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人际互动,于是发展出社会网络概念。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社会 管理研究与社会网络分析 姚小涛;席酉民;,现代管理科学,2008,06,19-21 文章在剖析新的环境下管理实践与理论研究中的挑战的基础上,认为社会网络理论可以为这种挑战较好地提供一种新的分析视角,提出了完整理解网络的三个维度,对管理研究中与社会网络本身相关的具体议题进行了探讨。 企业关键智力资本识别的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 李平;张庆普;,南开管理评论,2008,03,72-79 在知识经济社会环境下,智力资本作为企业的主导生产要素,已经成为企业创造价值和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如何识别企业智力资本,尤其是对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作用的关键智力资本,是企业智力资本管理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文章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法(SNA)识别企业关键智力资本,采用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企业智力资本的动态性和网络属性,对现有企业智力资本识别理论进行了回顾,简要介绍了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内涵及其分析方法之一中心性分析法;从战略分析、智力资本分析、关联分析、矩阵分析等方面构建了基于SN...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合著分析中的实证研究 李亮;朱庆华;,情报科学,2008,04,549-555 分析了目前合著分析的优点和缺陷,介绍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分别从中心性分析、凝聚子群分析以及核心-边缘结构分析三个角度,选择《情报学报》的合著者为对象,对国内情报学领域的合著网络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实证研究,评价了学者在合著网络中的地位,发现了合著网络中的联系紧密的团体,指出了合著网络中核心作者的数量和所属机构。 农民养老:一个社会网络的分析框架 陈成文;肖卫宏;,湖北社会科学,2007,04,57-62 受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和边燕杰的强关系概念的启发,借助于韦伯的理想类型法,农民养老的社会网络可以分为弱网和强网。前者是指由弱关系连接和维系的社会网络,后者是指由强关系连接和维系的社会网络。从强度、多元性和互换性对农民养老的社会网络进行了分析后可以得出结论如下:当前我国农民养老的社会网络属于强网的范畴,从强网向弱网的过渡和转变是农 民养老改革的必然趋势。 社会网络分析法在运动队结构和人际特征分析中的应用探究 郭立亚,朱瑜,中国体育科技,2005,05,10-13 采用社会网络分析中的基本研究方法(图示法、矩阵法等),探讨运动队人际关系及群体特征。并对重庆男子篮球队、女子篮球队中成员地位的形成,核心运动员的交往特点和运动队内部人际特征进行剖析。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苏南模式研究 汪国华;,特区经济,2006,06,36-37 多年来,关于苏南模式研究,以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居多。本文利用新经济社会学的重要理论即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理论对苏南模式进行社会学方面探讨。在介绍了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之后,本文阐述了苏南模式的网络图,并分析了该网络的典型特征,得出苏南模式产生的必然性,然而,乡镇企业在社会网中的边缘位置又注定了其发展会受挫,发展出现瓶颈,从而引发二次改制 。 虚拟学习社区互动结构的社会网络分析 兰英英;冯学斌;,内江科技,2007,12,129+148 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一个基于BBS的虚拟学习社区的互动结构进行了分析,具体是从对虚拟学习社区网络的密度、程度中心性、群体中介性和小团体的分析中,获得虚拟学习社区的内部交往特征,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探讨。 DSNE:一个新的动态社会网络分析算法 周春光;曲鹏程;王曦;王建宇;王喆;,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02,408-413 为了更好地对社会网络提供动态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事件的动态社会网络分析算法(Dynamic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lgorithm Based on Events,DSNE)。该算法基于隐空间和两阶段聚类方法充分利用实体和事件的动态信息,能够很好地确定每个簇的核心节点,并根据时间步的变化观察到节点位置的变化趋势。实验结果表明了算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准确性。 农民养老的社会网络分析 铁明太;,求索,2007,12,78-79+51 受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和边燕杰的强关系的启发,借助于韦伯的理想类型法,农民养老的社会网络可以分为弱网和强网。前者是指由弱关系连接和维系的社会网络,后者是指由强关系连接和维系的社会网络。从强度、多元性和互换性对农民养老的社会网络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我国农民养老的社会网络属于强网的范畴,从强网向弱网的过渡和转变是农民养老改革的必然趋势。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组织知识网络及其优化 钟琦;汪克夷;,情报杂志,2008,09,59-62 组织内的知识流呈现网状结构,这一结构的形成与知识在组织中转移和扩散的社会属性息息相关。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简称SNA)通过量化描述和度量知识网络以发现组织内知识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将SNA引入组织知识网络研究,分别从自我中心社会网和整体社会网的角度,以某企业研发团队的知识网络为实例,对组织内部知识网络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包括确认节点的知识交流关系、测度节点间知识交流强度,识别知识团体和关键知识节点等。在此基础上提出组织知识网络优化的原则及方法,并在实践中通过相...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创新团队合作度评估 张海燕;刘娜;陈士俊;王江;,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01,83-85 创新团队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队的合作程度及合作潜力大小。通过构建团队成员间的合作矩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技术及Ucinet软件进行团队合作度评估,用以判断创新团队的组建有效性及其合作潜力,为科研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以保障将有限的科技资源投向最有潜力的科研群体。 三螺旋创新模式中信息流主体研究以信息论加权的社会网络分析法 梁潇;,情报科学,2008,01,115-119 三重螺旋创新模型是近几年国际创新研究的又一课题,主要研究在创新活动中大学、产业、政府间的关系。信息流动贯穿于整个创新过程,也是三重螺旋模型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重螺旋中的信息流动具有主体多元化,信息流动呈现非线性的特征,因此传统的线性分析方法难以解决三重螺旋中信息流动的问题。本文在介绍三重螺旋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信息论和社会网络 分析方法相结合研究三重螺旋中创新信息流动的主体分布问题并给出具体算法。 上海市社区矫正对象物质支持状况的社会学分析以社会网络分析为视角 姬莉平;,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32-38 本文以社会学的网络分析为视角,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物质支持网络的现状与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矫正对象的物质支持普遍较弱,家庭是其主要的支持源。针对物质支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中途宿舍的建议。 结构行动:流动农民的社会网络分析 尹广文;,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45-47 近年来,流动农民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面对主流的个体主义方法所持的地位结构视角的缺陷,本文试图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视角出发,借靠社会网络理论来分析流动农民外出就业的途径选择及流动农民作为城里的乡下人的社会支持网络结构。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聚类法研究心血管疾病知识结构的比较 种艳秋;张晗;冷荣新;王敏;,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7,06,77-80 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高被引心血管疾病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并与目前应用较多的聚类法进行对比,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异同及特点。 国外人际网络分析的典型软件工具 颜端武;王曰芬;李飞;,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7,09,6-11 研究和探讨人际网络分析中的典型软件工具,在简要介绍软件工具的分类和国外近20种相关软件工具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和分析5个有代表性的人际网络分析工具,并对这5款软件进行简要比较。 主要经济体间国际贸易的社会网络分析 汪云林;李丁;付允;,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03,9-12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正加速发展。本文应用社会网络理论分析了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往来关系,用结构洞理论的中介性分析对各经济体在国际贸易中的角色和地位作了比较静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发达经济体在国际贸易网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是美国成为大额国际贸易网络中的一支独秀,在掌握国际贸易网络中的结构洞方面占绝对优势;中国在大额国际贸易 网络中的地位也在逐步上升,但短期内还无法撼动美国的地位。 结构行动:流动农民的社会网络分析 尹广文;,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5,76-79 近年来,流动农民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面对主流的个体主义方法所持的地位结构视角的缺陷,拟从社会结构与行动 的视角,借靠社会网络理论来分析流动农民外出就业的途径选择及流动农民作为城里的乡下人的社会支持网络结构。 Moodle网络课程中讨论区交互特征的社会网络分析以《网络远程教育》课程为例 刘荣光;刘晓琴;,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4,433-437 以上海师范大学东行记Moodle平台中开设的一门网络课程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其中的讨论区交互状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出,Moodle网络课程中的讨论区具有异步、动态、不稳定、弹性等特征,与此同时,也发现部分学生很少参与讨论的问题,对此,提出了使用讨论区的一些建议,最后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后续的研究计划. 邮件挖掘技术在社会网络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 郭绍忠;段丹;刘晓楠;甄涛;,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09,2339-2341 邮件挖掘是数据挖掘领域中一项新兴的技术,它的出现源于电子邮件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使用以及数据挖掘技术的日益成熟。介绍分析了这项技术及其崭新的一个应用社会网络分析SNA,并根据当前国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提出了社会关系网络的构建方法以及社团挖掘改进算法和相关优化策略。描述了社会网络分析系统框架结构的设计与搭建。 白银市资源型企业间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 李勇进;陈兴鹏;陈文江;,干旱区地理,2008,02,298-305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白银市重点资源型工业企业在产品、副产品或废弃物方面的关系展开研究。研究的目的首先在于揭示白银市企业网络的基本特点,从而使得企业不是用偶然的外部联系这一短期机制来获取竞争能力,而是利用网络拓展其知识基础,达到整个网络的互利和共生;其次,为构建企业间合作环境管理网络甚至整个区域的可持续性网络提供进一步研究的基础。研究结果表 明银市资源型企业间联系较为密切,个体间的联系以最终产品联系为主,区内企业对外依存度高,区外企业在企业网络中占据重要地位。 论社会网络分析的结构观 林聚任;,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147-153 社会网络分析近年来在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它有时又被称为结构分析,但这两者之间有何内在联系?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属性是什么?目前关于社会网络分析实际上还存在不同的认识,有些人把它看作仅仅是一种分析技术;有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种新的社会结构观点;有的人把它看作只是一种隐喻;而有的人则把它看作是有实质内容的理论。这些不同认识的探讨,对于更准确地把握和应用社会网络分析,具有推动作用。 团队诊断一法整体社会网络分析 阳辉;,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06,36-39 近年来,作为团队诊断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社会网络分析,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受到较高的关注。本文对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类型、实施步骤、使用优势以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逐一介绍,揭示了其在团队诊断和管理中的意义。 在外经商农民信息交流的社会网络分析以辽宁省某木材经营社区为例 洪秋兰;,图书情报工作,2008,05,103-106+136 采用参与观察法、访谈法和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问卷调查法,对在外经商农民的信息交流情况进行考察。调研结果显示,在外经商农民主要依赖朋友和亲戚等强关系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农民的信息交流网络规模为4.65人,拥有相对稳定的人脉关系和较为主动的信息获取行为;农民的信息交流网具有较高的同质性特征。最后,提出改善农民信息受益的三点建议。 社会网络凝聚子群势的量化分析 张立圃;,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02,45-49 本文对社会网络分析中的凝聚子群演化进行了量化探索,提出了凝聚子群势的概念,并得出凝聚子群势是一个有限的马尔科夫链;分析了凝聚子群演化的机制,并初步提出了描述演化的随机微分方程。 博客广告投放位置的社会网络分析与选择 张宝明;,商场现代化,2008,31,190-191 博客网流量巨大,存在相当大的商业价值,本文从博客广告投放存在的问题出发,论述了博客网的社会特征、社会网络分析过程,并通过实例说明了博客广告位置选择的一般方法。此方法对博客网广告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以大大提升博客网的盈利能力。 从熟人社会到弱熟人社会 来自皖西山区村落人际交往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 苟天来;左停;,社会,2009,01,142-161+227 熟人社会理论虽被广泛应用,但由于一直没有相应的指标来测量,故逐渐被刻板化。本研究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皖南山区自然村落的人际交往关系为分析对象,从强弱关系的视角,重新测量发现:自然村落内村民之间的网络依赖于间接连接构成;强交往关系中存在大量孤立的个体,而且整体网络断裂的风险也较高;弱交往关系中基本上不存在孤立的个体,其整体网络断裂的风险较低。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自然村落内的村民之间也难以熟知,本研究将这个社会特征概括为弱熟人社会。 博客网盈利能力浅析 夏耘;刘丽霞;,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23,1088-1090 博客网流量巨大,存在相当大的商业价值,但目前博客网的盈利能力较弱,就以博客广告为例,博客广告远未达到人们期望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找不准合适的位置。博客网具有无刻度网络的特征,存在各种不同的社交圈;通过社会网络分析,能够找出各个社交圈中的关键结点,而这些关键结点正是投放博客广告的最佳位置。本文从博客广告投放存在的问题出发,论述了博客网的社会特征、 社会网络分析过程,并通过实例说明了博客广告位置选择的一般方法。此方法对博客网广告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以大大提升博客网的盈利能力。 贫困农村地区健康风险管理中的整体社会网络分析以贵州省某村庄为例 王欢;张亮;马敬东;苏锦英;,中国卫生经济,2008,12,31-34 目的:了解农村贫困家庭所处的健康风险分担网络的结构与功能,以期为政府优化健康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贵州省贵定县某村庄40户家庭作为样本,采用整体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用Ucinet6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将健康风险分担网络分为经济、情感和信息支持3个维度,被调查地的情感支持网络结构完整,经济支持网络的整体结构松散,联系紧密而又高 效的信息支持网络结构在本次调研中并未出现。结论:以较完整的情感支持网络为基础,以在网络内传播有效的信息为手段,是政府利用社会网络进行健康风险管理的策略选择... 图书情报学博客的社会网络分析 党洪莉;孙红霞;,情报杂志,2009,01,180-182+168 在博客这种网络信息处理工具迅速普及的今天,图书情报学领域内的许多专家、学者也建立了自己的博客。本文利用社会网络方法,对图书情报博客进行量的分析,从网络密度、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以及凝聚子群等角度对博客间内部交往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法在论文合作网中的应用研究 刘蓓;袁毅;BOUTIN Eric;,情报学报,2008,03,407-417 社会网络分析在情报学中的应用有多个层次:通过对研究者合作发文的网络分析,发现研究人员合作的紧密程度;通过对团队合作的时序对比,发现团队的稳定性及变化;通过共词分析,发现隐藏在真实关系网背后隐藏的关系网络;通过引文网络追踪知识积累与发现的过程、评价学术成果、评价作者学术水平。依据该方法,本文对中国情报学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了一些传统研究方法难以发现 的现象和规律。 社会网络分析在电信企业客户细分中的实证研究 王立敏;马红权;高学东;,科技管理研究,2008,12,265-268 分析目前电信企业客户细分方法的不足,介绍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分别从密度、中心性及核心边缘结构三个角度对选择的电信企业客户的呼叫网络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网络密度分析个体之间相互通话频度,中心性分析关键人物和信息传播过程中承上启下的人物,核心边缘分析指出呼叫网路中核心客户的数量,这些研究的结果为企业制定营销决策提供有利的依据。 竞争情报研究的创新途径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观点 吴晓伟;刘仲英;李丹;,情报学报,2008,02,295-301 社会网络分析为丰富竞争情报研究方法和深化竞争情报研究内容提供参考途径。本文首先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对竞争情报研究带来的重要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其对竞争情报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上给予全新的启示,为竞争情报研究向综观范式演进奠定基础;接着讨论人际竞争情报网络的建模过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归纳和诠释重要的人际分析指标;最后从社会网络分析指标出发探 讨社会网络对竞争情报规划、搜集、分析、传播影响,同时指出了其在竞争情报活动各环节的研究脉络及其解决思路。
个人分类: 研究方法|14320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8: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