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饶毅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饶议科学”:别再被诺奖搞得心神不宁【转】
yejian 2009-10-21 15:25
别再被诺奖搞得心神不宁 本报记者 王波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9-30       新一轮的躁狂与热议,又将习惯性地在我们周围复发。因为10月来了,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获奖名单会如期公布。 这份名单,往往被视为代表科学的高度。 可惜,这个高度,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心理落差。人们在瑞典喜气洋洋揭开的名单,在中国揭开的却常常是数亿人心头久久难愈的伤疤在中国大陆,还没人企及过这个高度。 所以,提及那些与科学有关的事,总容易令人心神不宁。在新书《饶议科学》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谈论的,都是与科学有关的事。 诺贝尔奖是主观评价,多次发错。这是他写在新书封面的第一句话。不过,写这话并非为了宽慰国人,而是为日裔美国科学家下村修鸣不平。 下村修在生物发光研究方面有非常重要的贡献,但科学界知道该研究后续工作的人多,知道开拓者下村修的人反而很少。下村修得到的社会认可更是少得可怜,在普林斯顿大学,他有20年时间没有自己的实验室,只能在别人领导下工作。他已经80岁了,不仅没当选任何地方的院士,发表文章也还在用家庭地址。 年逾80岁的下村修,无疑应该获诺贝尔奖。2008年10月4日,饶毅写道。在他看来,应该得奖的还有钱永健,并且钱永健有两项重要工作都与下村修有一定关系。 但饶毅也清楚科学界并不公平,过去5年,化学奖委员会发生物学相关的奖出过三次错。他剩下的或许只有愿望但愿钱永健在钱学森先生在世的时候获奖,以告慰他们全家。 这个愿望最终没有落空。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下村修、查尔菲和钱永健获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2002年,在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宣布前一天,饶毅写下《21项值得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工作及科学家》。迄今为止,所列项目中,几乎每年都有获奖的。 但在他自己看来,我不是预测,我只是说了我认为在科学研究水平上值得获奖的工作。他能够预测的是,获诺贝尔奖这事,中国人确实距离很远。以前是没钱,而现在,钱不是唯一的因素,体制、人才都需要跟得上。 这名生命科学院院长,喜欢以科学技术内容和科学价值为标准,来评判一些科学研究。可是,当面对中国如何选择科技方向以及重点支持的领域和项目的疑问时,他发现用这标准都不能解释。 在他眼里,主要是科技体制出了问题,重大项目和方向的决策,有时是由非科技专家感兴趣的热点来决定。在其他国家,普通行政人员都是给专业领导和专业人员做辅助工作,在中国却常能领导和指挥专家。这样的体制里,肯定出不了2002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苏尔斯顿,这个家伙只喜欢自己做研究,既不发表很多文章,更不追求论文发表到特别显耀的杂志。 一同缺失的,可能还有科技文化。1997年,在维尔穆特克隆多利羊以前,中国在人员和设备上都具备克隆哺乳动物的条件,但最终没做,可能还是因为欠缺创新精神和文化。不仅如此,饶毅发现中国举行的多数科技会议,对科学交流的热情也低于对热闹场面的追求,有些人甚至认为,做好科学的目的,就是能和行政人员一起在轰轰烈烈的大会上登台。 对于曾备受追捧的电视栏目《百家讲坛》,饶毅就非常反感。因为在那里,历史常常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标准来写,谁抢到了王位谁就厉害,这和科学完全不一样。他同样反感的,还有一些历史书,在那些书里,居里夫人等著名科学家,都被美化为成功的典范,他们背后遭遇的曲折和辛酸都被平淡地处理了。 不过,老式的英雄、魔鬼图谱正渐渐被修改,居里夫人不再是那个只要事业不顾家庭的女人,而某些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过是一些名不副实或沽名钓誉的庸碌之人,前辈科学家们开始在历史里活得有血有肉、至情至性。 只是,从历史回到现实,尤其是国内的科学现实,多少令人忧心。面对学风日下的学术环境,不少学者爱惜自己的羽毛,选择了保持沉默。 而每年10月,总会留下数以亿计的人们,年复一年地体味过往的躁狂与尴尬。或许科学家如饶毅者,心里此时会更为纠结和尴尬。 否则,他不会在新书封面的最后写下这样一句话我写科普,希望以科学的东西冲淡《百家讲坛》大谈尔虞我诈的古代史之风。 《饶议科学》饶毅著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11 次阅读|0 个评论
饶毅论诺贝尔奖
yejian 2009-10-7 16:56
诺贝尔奖是主观评价,多次发错 我写文章介绍下村修、钱永健等科学家的工作,和我2002年一篇文章写作初衷相同,不是预测诺贝尔奖,而是介绍值得获奖的工作。那名单上不包括可以获奖、但其工作不值得获奖者。 预测对了,说得直白一点,这不是我准确,而是这个委员会跟我的水平有点接近了。也就是说,我不认为化学奖评审委员会评价科学的水平比我高。我认为最近几年,评委会每一年都犯了错误。所以我说对了,不是说明我厉害,而是说明它的水平比较高。 2002年,有一天,也可能是跟学生谈这些事情之后不久,我突然想起干脆把我认为哪些值得获奖写出来。当时一口气凭自己的记忆,把21项工作和相关科学家写了下来,也没查资料。我判断科学质量有一定的依据。诺贝尔委员会有很多人帮他们做这些工作。我只是说了我自己心里认同的一些好的工作。 评判是主观的,当然也有客观依据,但最终是主观决定的。因此,不能过高估计评审质量。中国的评审和诺贝尔奖评审都有问题,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委员会这几年也出过错,以前曾经完全给错了奖。我就碰到过几次笑话。有一位不该得奖的人在中国演讲,学生提问很严,其他美国教授私下乐开了,他们不好讲的意见,中国学生提问中都体现出来了。还有一次美国一个教授得奖,他的同事和我一起开会,我提起来,她也笑着说从来没有想到他会得。最好笑的奖是1959年,有一个美籍西班牙分子生物学家,他得奖得错了。1962年他做了很重要的工作,遗传密码最终被破译了,因为他上次得错了,所以第二次(1968年)就没有给他。那是最好玩的例子。 国内和国外的评审还是有差异的,这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我们整体科学水平要差一点,还有一个是我们评选的规则有点问题。我们很多评审委员会,包括国家最高科学奖的评审,实际上是一些部门的领导在一起评。当然这些领导有些是科学家,但不能排除他可能希望某些单位的人得奖。诺贝尔奖的评审好一些,参与评审的瑞典科学家中有时确有可以得奖的,但大多数人的水平还不到获奖水平。评审人里面一般没有候选人,因此他们可以站在旁边评其他国家的人。 华裔科学家获诺贝尔奖对中国科学可以起监督作用 华裔物理学家得奖,对中国科学发展有许多有形和无形的影响。杨振宁和李政道1957年得奖,使华裔在百年自卑中重新获得自信心。特别是因为他们是在中国历史上没有真正形成的科学中取得成就,使得华裔不再怀疑中国数百年没有科学是因为华裔智力上的问题。华裔得奖常直接促使一些青少年投身科学(尤其是物理学)。华裔得奖科学家对中国科技工作者对外交流有直接和间接的推动。同时,华裔得奖科学家也为中国科学起了质量监督的作用,这一点很少被认识到。中国物理学较少出伪劣科学家,一方面是本身梯队强,另一方面,人们可以设想伪劣科学工作者可能不敢随意出头,因为他们很容易被公众都熟悉的优秀科学家所指出。而对比起来,没有华裔得诺贝尔奖的领域,因为公众无法了解最好的科学家,就有机会产生伪劣科学家。 我们还是可以来看看生命科学领域。六七十年代以前,在中国国内非良好的环境下生存和工作的好的华人科学家可能多于在海外的,虽然当时加州大学的李卓皓已经做出诺贝尔奖级的研究。七八十年代以后,旅美华裔在生命科学界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数才明显多于在国内的。但是,因为他们不为中国公众所知,所以难以起到质量监督作用。一个例子是,70年代初,中国大肆报道美籍生物学家牛满江。牛任职于美国费城一所现在也没有多少人能记清名字的学校(Temple University)。他发表与中国学者合作的发现:用RNA注射能使鱼的尾巴产生可遗传的变化,便号称可以用RNA做转基因动物,而且他们用的RNA是从胚胎来的多种RNA混合物。他们的文章发表在《中国科学》,迄今无人引用。美国哈佛大学的吉尔伯特(W. Gilbert)曾到中国指出那些工作不可信,但无济于事。当时牛氏多次为国家最高领导接见,人们现在难以设想,那时中国国内有真才实学的生命科学家到底是什么感觉,是觉得自己受了压抑,还是国家受了愚弄。 这种缺乏质量监督的情况到现在也没有解决好。一个个影响大的不良事件出现在生命科学界,而不是出在物理科学界,也许是这个问题的一种反映。这种问题的长期存在,与生命科学界华人还没有正式出现诺贝尔奖获得者有一定的关系。 居里夫人曲折的诺贝尔奖之路 居里夫人两次获诺贝尔奖的过程也都十分曲折。 1903 年的奖,她没有被正式提名。 当时的提名信说皮埃尔居里和贝克勒尔合作无间,所以应该一起获奖。 事实上,皮埃尔一直讨厌贝克勒尔,他们从来没有合作过。一位瑞典数学家把提名信的内容告知皮埃尔。 他因此给瑞典科学院写信,要求与居里夫人共同提名。 但这并不能算作正式提名信。 结果瑞典科学院只有用 1902 年一位法国医学科学院病理学家已稍为过期的提名顶替,居里夫人才得以成为三位得奖者之一。 但是,瑞典科学院只请皮埃尔做学术报告,而没有请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第二次得奖时正好遇上与郎之万没有结果的婚外恋情被曝光, 法国报刊对他们的关系议论纷纷。 1911 年 11 月 7 日,路透社报道该年化学奖授予居里夫人。 11 月 23 日,郎之万夫人通过其兄在报上发表居里夫人给郎之万的情书。 信件公开后, 瑞典科学院著名物理化学家阿伦尼乌斯(Svante A. Arrhenius)竟然写信给居里夫人,要她给瑞典科学院发信表示不愿领奖。 居里夫人很受伤害,但她拒绝了强加于她的辞呈,并回复阿氏:科学和个人生活没有关系,我将依我的信念行事。 12 月 11 日,居里夫人到斯德哥尔摩领第二次诺贝尔奖,并第一次做诺贝尔奖报告。 摘自《饶议科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9.08 )
个人分类: 未分类|6183 次阅读|2 个评论
话音刚落:冷箭来也
饶毅 2009-10-5 18:17
正常的批评,有理有据的批评,负责任的批评,应该受到欢迎。即使被批评者不同意某些具体观点,也应该尊重批评者的权利。 成年后在中国工作过的人都知道,黑枪、冷箭、棍棒是中国社会的常事。 年轻人就不一定知道,而以为我和其他一些人工作太顺利了,不能相信不断有黑枪、冷箭、闷棍伺候我们。 有些年轻人,还成为其他人的枪手、箭将、棍子。 这不仅是文革时代的过去时,也是常常发生的现代进行时。年轻人最容易上当的是传所谓内幕。如果听到接近事件的人、或者是以前的老师、或者是家长的朋友说什么,就以为是内幕。其实,这些人里面,有些有利益冲突故意要造谣,有些是习惯于贬人而说风凉话,有些是妒忌而无事生非。 有目的之谣言,是击落做事的人,长期慢性造谣,使做事的人失去支持;有时有些造谣传谣者贬低人是为了显得自己更有德行。 无目的之谣言,有时是习惯于不负责任地非议做事的人。 年轻人如果不经过思考,就容易中有目的造谣者之计,或从无目的造谣者那里承接中国文化中的不负责任中伤做事者的糟粕。 君不见,我刚于2009年9月30日发表的回国:全身归属和全心参与一文中提到回国者要注意出现莫名的黑枪有人射出了各种冷箭,( http://159.226.26.14/m/user_content.aspx?id=258825 ) 没料到,话音刚落,我就被告知:有位北大毕业生10月2日贴出博客,并转到北大。 这篇博客列了七条,哪怕有一条是我做错的也算是讲点道理,可惜一条都没有,通篇谣言。我不准备逐条反驳,因为那样抬举了谣言。如果学生发表前向我求证,我可以每一条都回答。有些说法毫无事实基础,有些事情和我毫无关系。相比起来,这些谣言虽然不大,不很严重,可累积起来就可能有效果。不严重的谣言也给更黑心的谣言提供了基础,因为它们看起来好像互为印证。其实不过是黑枪、冷箭、闷棍相互运作而推波助澜。 我部分时间参与中国十二年,全时回国两年,常不避矛盾。因此,想置我于困境的人,不时出现。如果真像这篇内参报道的一样做事,我早就没有余地了。 我将这篇博客附在此,奢望多少年后,提供这类内幕者有机会反省自己:编排出这么多事情损人,何苦?相煎是否太急了? 对于道听途说者,也可以知道即使是北大校友出国说的北大内幕,也可以全然不是事实。 对于做事的人,如果碰到类似被造谣而不开心时,可以知道你们有很多同志。 我希望几年内,这位北大毕业留学海外的学子,学会查找资料。有些谣言,很难求证。被诬陷者也有口难辩。有些谣言很容易验证。至少将很公开的途径可以找到资料的事情,搞清楚,先查证一些事实,用来间接检验提供内幕者的可靠性。如果不验证公开事实,那就缺乏客观态度,而甘愿成为流言蜚语的传播者。如果要调查,可以给我email,我可以回答每一个问题。公开发表直接指责人和事的文章,却不求证当事人,这不仅不公平,而且降低了北大学子的基本标准。 年轻人不能给人当枪手、箭将、棍子而浑然不知。 等你长大后做事的时候,人家或给你分心、或釜底抽薪,逐渐使你失去基础和支持,你感觉如何? 这样的谣言,虽然不是最严重的,但也构成不良风气的一部分,成为落后文化的一部分。 年轻人,都二十一世纪了,都到西方留学了,不妨吸收些好的风气和文化,对人对己,于国于民,可能更好。 附: 10月2日 北大昏话:饶这北大两年 这几天回北大,在未名湖边上睡着了,梦里得到神人启示,醒来后特以记之。所以看客也就不必问是谁或谁们说的了,纯属梦里所得。此文谢绝转至北大未名以及新语丝以及各杂咬网站。 饶两年来,没有开过一次院务会,所以现在也不知道他到底想怎么着整体改革本科生教育。 砍植物动物的时候,都是自己直接跟另一饶之类说的,也就谈不上院教务会同意了(可能是怕有阻力),另外砍的报告书里写的精减理由为与Univ. of Colorado接轨。 饶现在和虫虫一样有自主招生(就像国际生物学奥赛那样)的权利了,于是今年招了一个在英国高中毕业的小孩,但具体特招原因就不得而知了。希望在校同志们提供消息以 满足好奇心。 今年(09级)生科院录取分数线为全校第三,于光华和经院之后。 07年末,生科院把后小楼腾出来并装修一楼计划为自习室,并为此购置桌椅若干。饶上任后令人将桌椅搬至新楼一楼大厅,此为后来传颂的饶院自习室。 bio2K讲课的都是坐商务舱来的(其实这很正常),但每张票都要6-7w(这就奇异了,按说纽约到北京来回要是找代理4w足够了,难道是头等?) 饶签名售书前,专门找校宣传口的开了个记者发布会。
个人分类: 社会|12922 次阅读|23 个评论
饶毅:是北大、清华“误人”,还是家长、学生迷信?
yejian 2009-9-11 16:04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上周六的 2009 上海 书展上,推出了个人文集《饶议科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 ,并与现场学生、家长互动,对话中美教育差异。 对话 1 哪类人适合出国留学? 问:饶教授您好,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我孩子是中专毕业生,不喜欢大专的专业,想到外国去学习,但我担心他跟不上。你觉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教学怎么样? 饶毅:我觉得如果你英文还可以,家里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去国外学习是没问题的。问题在于,你最后想做什么?因为国外大学程度的差别是很大的,而且所有这些学校不再管你,是你孩子自己安排自己要做什么。所以,如果他是很有能力、喜欢安排自己的人,他会觉得很好;如果他是不喜欢安排自己、希望父母家长老师安排自己的人,他会觉得很难受。所以这跟他自己的性格和希望自己做到什么关系很大,没有一个简单的方程。如果他个人是个喜欢独立的人这对他是很好的事,如果是不喜欢独立的人是很坏的事。 从我们留学的时候就出现这种现象,我们那时候出去的人有一批人是很喜欢独立的,觉得中国束缚太大,而且多数老师老是不喜欢我们这样的人,少数老师喜欢,多数老师觉得我们是个麻烦的人,在美国我们容易适应。反而是那些循规蹈矩的人,给他独立的时候,他就觉得这是个麻烦的事,他最后就做不好。所以我觉得,在哪里读书和小孩子的性格两个事情要综合起来考虑才知道好不好。 这跟中专大专没有关系,你都可以学得很好。武汉大学有个研究生,现在做得很好,原来在北京某个一般的学校学英文,后来换到做生物学研究,做得非常好。这是可以转的,在中国转比较难,在国外随便你转。既然随便你转,那你自己就要有能力,去决定做什么事情。 对话 2 什么导致了中美教育差异? 问:饶老师您好。关于中国与美国教育的差异问题,有人说这是文化的差异,有人说是体制的差异。你认为是什么差异导致了这种教育的差异?谢谢。 饶毅:我觉得文化和体制都有差异导致了这个差异。最大的文化差异是中国人对教育有些比较固定刻板的想法。有一个中国改不掉的事是高考,高考改不成不是体制,高考改革的问题在于文化。很多家长简单认为一定要上什么样的大学,最后才会对他的小孩有什么好。这种想法是很没有事实依据的想法。因为事实上一个人上什么大学对他一生的影响对每个人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很好的学校,一个学生到这里也会学得很不好,或者学歪了。 有创造力的人不一定要上北大清华。 比如一个有创造性的人,让他到北大读书,他知道全班同学都很会考试,他因为竞争心很强,为了保持比所有会考试的人考分还要高,他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为了从 80 分提高到 90 分浪费了绝大多数时间。而如果他到稍微差一点的学校读书,他用不着花那么多时间,可以省下时间发展和发挥创造力。对这个人来说,他父母老师把他送到北大对他是严重的打击,也可能把天才埋没掉。他一辈子都跟别人在拼考试。所以我觉得这个需要社会、文化的改变,需要大家观念放开。事实上很多人不需读北大清华不需读复旦,可以做得很好,因为对他来说,他去别的地方,对他的才能发挥会很好。我觉得这个文化不改过来,教育体制也不一定有办法。但很多人在批评高考,说不改不行。 美国大学录取的时候要 SAT 考试成绩,还要看高中 4 年的成绩,看每年的成绩排名多少,另外还要老师推荐信,还要看课余活动,每个大学还要求写一篇作文,申请 14 所大学你要写 14 篇作文。录取是多因素的。在台湾曾经试过,没成。如果中国大学录取也像美国那样,是否改革成功?其实,这个体系在中国无法做。写作文会有很多公司帮你写,谁家钱多谁作文就写得好。如果要课外社会活动,他爹权力大,可以帮他安排很多社会活动;根本没去活动也会有人帮他写证明。这就不是体制问题,是文化问题。 美国家长基本上不管这事。我女儿今年刚读大学,她申请大学的过程,我们过一段时间才听她说一说。她 SAT 考过,我不知道她多少分,她不跟我说我也不问她。她自己管,她在这个过程中,就在探索自己想做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是文化的问题。我说个笑话,在美国,很多亚裔、华人,从中国去的,回到中国批评中国教育什么什么不对,他话说完了后对自己的小孩灌输的还是中国这一套,天天跟他们说应该上什么大学。从文化来说,这是一个习惯。 50% 的孩子肯定都比平均值要低,不可能要求大家都超过平均值。在美国也同样如此。我觉得父母要想清楚这个事情。我们有经验的都知道,大学是一个层次,教育是一个层次,一个人的成就最后是由很多因素加起来的,要化解名校情结。我还要告诉家长,有一半的孩子在北大都是平庸之辈,分数真的高不过平均分数,你也得接受。
个人分类: 未分类|5633 次阅读|3 个评论
饶毅教授在上海书展与学生、家长对话中美教育差异(文字实录)
yejian 2009-9-9 19:17
主持人 :教育一直是社会关心的问题。今天我们非常荣幸请到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院长饶毅教授,跟我们聊一聊中国的教育和美国的教育。而且我们很荣幸还请到了两位重量级的嘉宾,一位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副院长吴家睿教授,一位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副院长钟扬教授。大家欢迎。    饶毅 :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出这种书,所以我这是处男作。这两位更有经验,他们俩都出过书,所以请他们来。我们三位都做科学,也做教育。吴家睿虽然在科学院,但他做教育也很多,我们一起给研究生开了课,是2000年开始的。钟扬老师是科大少年班毕业生,然后在复旦作了很多年教育,最近会到西藏做教育,他在国内教育的经验也比我多。我还有亲友团,下面的陆老师是我在旧金山时的朋友,年龄其实比我大一些,现在看上去和我差不多。我长了,他不长。我想我们今天主要以交流和提问的形式。 很感谢大家来,你们是否知道,一个人相当于100瓦的电灯泡。你们在几万瓦的电灯泡下还能坐下来,需要相当有耐心。我想我开个头,我写得不少。这和钟扬老师吴家睿老师有些相似,我们除了自己做科研外,希望对学生、对社会还能有一些贡献。我的标准相当低,如果我的文章比报纸上的平均水平高一点的话,我就可以写。所以从95年开始,写到现在已经写过一百多篇的杂文。我自己觉得写得已经很多了,但收集起来才发现凑不到两本书。所以我现在才知道像季羡林那些人,可能天天在写,才能发表很多书。我几天、几月写一篇,写了十几年也只能凑足一、两本书。写书还是件麻烦事。 我们三人写法有点像,有一部分是科普。我们觉得科学里的很有趣味的东西,希望跟大家一起分享。另外一部分,可能是家睿和我写得多一点,是科技政策。第三部分,我自己还写了一些教育。他们可能有很多感想,他们直接写教育的文章不多,但底下说得多,比我多得多。我写科学和教育,一部分是当大众的工具,有很多人有话说,但他们不愿意写出来,很多观点不全是我一个人的观点,也不一定很特殊,但我写了下来。 我觉得中美教育的差别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有趣的。观察过不同的教育方式后,我们觉得对中国的教育有很多想法,希望在一起做一些事情。这包括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生教育,在中国成长的话,要注意哪些问题。这是从学生、家长的角度看。另外,从做老师的角度,我们希望从一些方面尽量推动一部分改革,使得国内的大学研究生教育有变化。我很想参与中小学教育,但现在大学教育工作量已经比较大,大学有很多地方需要改。我自己的梦想是退休以后做中学老师,小学老师我做过一次,中学老师还没做过。但我觉得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教育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从小事情对一个学生的教育,到大事情对全国的教育,我们都有一些想法。我想不要我一个人说,也请他们两位说说,然后大家问些问题,我再来一个个发挥。有些东西我在书里面已经写过了,有些东西我想再说得多一点。你只要敢问我就敢回答,我没有不敢回答的东西。 吴家睿 :刚才饶毅教授说,一个人是100瓦的电灯泡,那下面有几万瓦。至少我和钟扬老师是名副其实的电灯泡。现在科学和文化实际上已经严重脱节,真正在从事科学研究还能有人文关怀精神的,可能已不容易找到。这次活动我和钟扬老师是作为饶老师的亲友团来给他捧场,但我也想借此机会呼吁一下,所有做专业学问的要有人文精神,要有文化底蕴。这是我们国家几千年来的文化值得自豪的地方。不管你学的是西方文化还是哪个国家的科学,都需要有我们自己的中国文化的脊梁。关于这一点饶老师这本《饶议科学》里面说得很多,他给大家做了很好的榜样。我就只说几句捧场的话。    钟扬 :我和大家一样,一个小时以前我才认识饶毅老师,我看过他写的很多东西,但是见到真人还是第一次。我也很想问他问题,我把时间留给大家。大家有什么问题的话特别是我发现有很多复旦的熟面孔你就当作是问我好了,大胆地问他,反正他什么都敢回答(吴家睿插话:不敢回答的钟扬来回答)。另外,关于这书以及饶毅老师的工作,我了解了一下,有选择地看了一下,我还是比较喜欢他写得比较轻松的话题,他能把科学中很复杂的东西写得很有趣。有些教育的问题很沉重。吴老师关于人文那样重大的问题我不谈了。我给书就写了一句话: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苦的事业,而科学家的特质就是要从中提取快乐。    问 :饶老师你好,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我们本科毕业后,在生物学的研究生阶段要选择具体的课题,生物领域是很广阔的,请问我们应该怎么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饶毅 :我觉得这是我们传统教育带来的很大的问题,不知道做什么,因为你们从小学中学到被大学录取的时候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你考试成绩好,所有事情都没有了。这就造成一个极大的误解,认为社会是根据考分来运行的。而你到大学、大学毕业再去选择社会时,很大程度上需要你去选择要做什么,为要做的事情而做准备。所以很多人来问怎么申请研究生的时候,我都觉得是另外一个问题没有解决。这几年大学时光本来应该花很多时间去想,自己爱好什么,然后为此而做准备。包括你去做研究生时你需要先想:我到底还做不做学术,做不做科学,做什么。因为这个问题去想了以后,你才能去努力做这个事情。 我自己觉得自己当年从大学到研究生我大学在江西,研究生在上海和加州大学我觉得我之所以能跨过很多其他学生没有解决的问题,是因为我比较快想到了自己要做什么。我在大学二、三年级时想要做神经或者免疫。其后,读了很多科学文献,从一开始读不懂到以后我比老师懂。因为在80年代那个时候,绝大多数大学老师不读英文文献。那时我把要做什么这个问题解决了,而且我懂了当时我感兴趣的学科在做什么,懂了以后就可以和美国来的老师交流,周边的环境提供的信息和机会,可以较好地吸收和取得。这是很重要的问题,最好在大学解决你要找到你想做什么。   如果你对很多事情感兴趣,比如ABCDEF 5个事情,你不能说5个事情我都感兴趣就完了。5个事情里你要找3个事情,花时间把3个事情搞得相当清楚,然后,在3个事情里,一个事情我去做,另外的事情我再想一想,这样你的决定才有深度,你才确定自己要做什么。   我来北大后对本科生教育非常重视,最重要的是我也希望让他们找到自己要做什么,因为很多人直到出国以后这个事情还是没有解决。有一批人我觉得他们真的是非常聪明、非常有才华,但是没有解决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他没想好自己要做什么。如果读了4年本科、5年研究生,还在说他对7个事情感兴趣,而7个事情进去都很浅,这就是很大的问题。我们那个时候,会英文,然后在英文的基础上读很多英文文献,就可以懂很多东西,懂老师不教的东西。现在你们的压力比我们要大得多了,因为现在懂英文的人很多,很多人在大城市,甚至县级以上的中学里的人英文都很好,所以你要把所有这些给你们的机会都要用上,用上这些机会也还是要回答这个问题在大学要做什么。你不回答你就不知道有什么机会给你,如果感兴趣的事情这第一个问题不解决,第二个问题就是你不会去发挥,然后你就丧失很多机会。你们父母这一代的人以为你们现在机会多好、条件多好,我认为压力更多。在我们那个条件不好的时候,我只把两个事情抓住,问题就可以解决。而现在本身就有十几个条件,十几个条件你要抓住90%,要不然就错失机会。这需要你自己去积极探索。你可以因为家里有人生病而对医学感兴趣,你也可以因为你要追星谁最牛。你可以有各种的原因,但这个原因要导致你去选一个东西。纯粹从你的事业来说,我觉得就是要解决兴趣,解决把你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没有一个人能代替你选择,因为这个事情是你的不是别人的。我只能说,你对哪个事情感兴趣,你就去了解这事情,尽量去看书,找人讨论,然后你再去探索。   学生的这个问题很不容易解决。我们学院本科生有450个,每年一百多个,我觉得要帮他们中30%的人找到他们要做什么,就是进步。       问 :饶老师您好,我是复旦大学生科院的学生。感谢您敢于直言。我们的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但很少有人去说去写,我想问为什么您愿意去说敢于去写这样那样的事情?    饶毅 :我想我愿意有几个原因,别人不愿意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我是95年写第一篇中文文章。当时是悼念冯德培先生。他曾任科学院副院长、上海生理所所长,他当年有恩于我,帮我写了推荐信,对我出国有帮助,然后有来往。他去世时我觉得有必要写文章悼念,开写了以后就就经常写。那时没有中文电脑,我用格子纸写。我写科普是因为当时科普质量比较差,觉得我来写比记者写得好。现在我科普写得很少,是因为有一批人包括一些科普记者写得很好,所以我没有必要再多写。对文化社会现象我写得比较多,有几个原因,他们两位知道。他们两位做改革,但他们只说不做,我觉得这样不够。要有说有做。我做了,也说了,我就希望其他单位的人面对同样的问题没有压力。比方说一个单位开除人,我让知道的单位多了,其他单位再开除压力就稍微小些、容易做些。如果我做了其他不跟上,后面的推广效应没有,我后面就要孤军奋战了。   还有一部分事情不是有说有做,是先说再做。因为有些事情很难做,你先说了很多遍了以后那个阻力减少了,因为他听惯了。看你说了5年还在说,哎呀你直接就做吧,这个阻力就没有了。所以我觉得说还是有用的。   另外一个当然是大家愿意做什么就一起联合起来,他都敢说了,我就敢做。看看反应,先用说把矛盾先解决了或者先爆发出来,在做的时候他们不好再爆发一次。说有时有作用。   有一部分不说的人是无心公益。中国所谓唯有读书高,其中一部分人非常自私,只管自己发文章、当院士、当官,对公事不说。因为你说的时候有一部分人支持你还有一部分人反对你,你的每篇文章一定有一部分人是坚决反对的,不管是因为你错了还是他们误会了。所以,随着你的文章越来越多,你的反对者也就越来越多,到了最后影响你的升迁。我觉得我不怕,我不要升迁,我先说了再说,你要我不说就像让我坐牢一样,我还不如不做,最好你先把我的官撤了吧。所以我认为,反对者你就笑吧。有些人做官做得很痛苦,他其实是很有意见的人,因为为了升官他不敢说话,好像坐牢一样,官位就是他的牢笼。所以,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不觉得不说是什么特别好的事情。    钟扬 :对此我表示支持,先支持饶老师的话。很多很敢讲话的人,做到两个方面就可以了。第一个是有容乃大,他看的东西多了,它涉及的方面多了,他自然就敢说了。还有一个是无欲则刚。如果他讲的话在听众中有不良反应,或者我对他的话有不良反应,当然就不敢讲了。但是像饶毅老师这样,有真才实学,在我们这个领域本身就有地位,他讲出来的话就更加不一样。再次对饶老师表示感谢。       问 :请问现在国内是需要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回国,还是改善科研环境?   饶毅:我觉得改善环境和引进人才,这两个一定程度是互相关联的,不会只做一样事情。过去几十年一直有人回来,家睿比我回来早十几年。我们每一个人回来,都从一个角度为改善环境做点贡献,靠自己的言行去做。但是还要不断引进。我国有很多人在世界各地,这些人只要合适,我们会不断引进。所以我是支持国家引进计划的,因为我认为引进计划跟国内整个环境改善是连在一起的。   我回国的时候有一个人对我说:回国要脱傻,不要太傻。我坚决反对这个说法,我认为在世界任何地方做科研做学术的原则是一样的。我认为回国来,是需要合理地去适应一定的环境的,有些事情做得慢一点,环节多一点,这时不要生气,但我觉得不能违反原则。所有对的事情全世界学术界是一样的,错的事情也都是一样的。需要已经在这里的人和回国的人坚持在学术界提倡原则。另外一个是对学术的兴趣,我觉得回国后,不管你是做院长或做什么官,一定要在科研第一线。所以我实验室没有二老板,学生都与我直接谈。学生的文章、课题我直接参与,文章也是我改。我觉得这是学术的一部分。我对学术氛围最大的感慨,就是中国绝大多数科学界和教育界的老师多数时间是不听学术报告的,我非常反感,有机会我就要说。到哪里去都主要是学生在听学术报告,老师不见。如果老师对学术不感兴趣,那为什么还要申请学术经费、科研经费,为什么招研究生?老师是可以忙,但看你忙什么。我希望同学们能算一算,各个单位的老师多少人听学术报告,频率多高,具体数据些放到我博客上去,什么时候我来写一篇博文。       问 :这些年中科院在人才引进这方面,有什么经验?    吴家睿 :我想今天不是讨论中科院的问题,但总的来说中科院在整个国家科学体系里人才引进方面算是很好的。不久前中组部颁发了4个国家级的人才引进基地,中科院就是一个,这是按过去的成绩和未来引进的力度来考虑的。但是我想,说到底,人才,包括我们引进饶毅教授,与整个大环境是紧密相关的。第一,如果所有国外的人都回来,我们国家也受不了。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实。第二,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科学家回来,甚至是外籍科学家到我们中国来工作,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有6个研究所的所长,要么是外籍,要么直接就是外国人,法国人或德国人。所以我想,我们国家已经逐步融入世界的科学体制里,不需要再为此担心。我想饶毅教授回来就是最简单的事实。       问 :饶教授您好,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我孩子是中专毕业生,不喜欢大专的专业,想到外国去学习,但我担心他跟不上。你觉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教学怎么样?    饶毅 :我觉得如果你英文还可以,家里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去国外学习是没问题的。问题在于,你最后想做什么?因为国外大学程度的差别是很大的,而且所有这些学校不再管你,是你孩子自己安排自己要做什么。所以,如果他是很有能力、喜欢安排自己的人,他会觉得很好;如果他是不喜欢安排自己、希望父母家长老师安排自己的人,他会觉得很难受。所以这跟他自己的性格和希望自己做到什么关系很大,没有一个简单的方程。如果他个人是个喜欢独立的人这对他是很好的事,如果是不喜欢独立的人是很坏的事。   从我们留学的时候就出现这种现象,我们那时候出去的人有一批人是很喜欢独立的,觉得中国束缚太大,而且多数老师老是不喜欢我们这样的人,少数老师喜欢,多数老师觉得我们是个麻烦的人,在美国我们容易适应。反而是那些循规蹈矩的人,给他独立的时候,他就觉得这是个麻烦的事,他最后就做不好。所以我觉得,在哪里读书和小孩子的性格两个事情要综合起来考虑才知道好不好。   这跟中专大专没有关系,你都可以学得很好。武汉大学有个研究生,现在做得很好,原来在北京某个一般的学校学英文,后来换到做生物学研究,做得非常好。这是可以转的,在中国转比较难,在国外随便你转。既然随便你转,那你自己就要有能力,去决定做什么事情。       问 :饶教授您好,您经常为学生修改论文,还担任不少杂志的审稿人。你觉得自己写学术论文和审稿,两种心态有什么差异?现在国内有些小杂志,稿件质量比较差。这也算我们国家的特点:工作是短期的,非常糟糕。让您当主编的话要花费很大精力。请问您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饶毅 :我们生物学界是这样的,学生的学术论文我参与写,我都在上面,我也是作者。审稿不一样,一是参与整个学术界的工作,另一个是影响,别人知道你给Nature审稿,他自己心里对你也会公平一点,因为他下次的文章可能会给你审。这个工作不完全是一个简单的义务,还是一个参与。   我现在忙了,小一点的杂志叫我审稿我都不愿审,因为我没有那么多时间,我有选择。审稿这种公益是相互的,我们自己也有利益在里面,还不完全是利他主义的。       问 :饶老师您好。关于中国与美国教育的差异问题,有人说这是文化的差异,有人说是体制的差异。你认为是什么差异导致了这种教育的差异?谢谢。   饶毅:我觉得文化和体制都有差异导致了这个差异。最大的文化差异是中国人对教育有些比较固定刻板的想法。有一个中国改不掉的事是高考,高考改不成不是体制,高考改革的问题在于文化。很多家长简单认为一定要上什么样的大学,最后才会对他的小孩有什么好。这种想法是很没有事实依据的想法。因为事实上一个人上什么大学对他一生的影响对每个人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很好的学校,一个学生到这里也会学得很不好,或者学歪了。   比如一个有创造性的人,让他到北大读书,他知道全班同学都很会考试,他因为竞争心很强,为了保持比所有会考试的人考分还要高,他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为了从80分提高到90分浪费了绝大多数时间。而如果他到稍微差一点的学校读书,他用不着花那么多时间,可以省下时间发展和发挥创造力。对这个人来说,他父母老师把他送到北大对他是严重的打击,也可能把天才埋没掉。他一辈子都跟别人在拼考试。所以我觉得这个需要社会、文化的改变,需要大家观念放开。事实上很多人不需读北大清华不需读复旦,可以做得很好,因为对他来说,他去别的地方,对他的才能发挥会很好。我觉得这个文化不改过来,教育体制也不一定有办法。但很多人在批评高考,说不改不行。   美国大学录取的时候要SAT考试成绩,还要看高中4年的成绩,看每年的成绩排名多少,另外还要老师推荐信,还要看课余活动,每个大学还要求写一篇作文,申请14所大学你要写14篇作文。录取是多因素的。在台湾曾经试过,没成。如果中国大学录取也像美国那样,是否改革成功?其实,这个体系在中国无法做。写作文会有很多公司帮你写,谁家钱多谁作文就写得好。如果要课外社会活动,他爹权力大,可以帮他安排很多社会活动;根本没去活动也会有人帮他写证明。这就不是体制问题,是文化问题。   美国家长基本上不管这事。我女儿今年刚读大学,她申请大学的过程,我们过一段时间才听她说一说。她SAT考过,我不知道她多少分,她不跟我说我也不问她。她自己管,她在这个过程中,就在探索自己想做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是文化的问题。我说个笑话,在美国,很多亚裔、华人,从中国去的,回到中国批评中国教育什么什么不对,他话说完了后对自己的小孩灌输的还是中国这一套,天天跟他们说应该上什么大学。从文化来说,这是一个习惯。   另外我认为这也是父母的一种不负责任,父母认为如果我小孩上了哪个大学,父母就毕业了。当小孩从高中升上大学,父母就说我的责任完了,因为我让他上了哪个大学。这是父母偷懒而不负责任,因为实际上小孩碰到这样的情况还是不知道他自己要做什么。我知道几个具体的例子,我以前在美国时认识几个北大清华的毕业生,小学上的重点小学,中学上重点中学,然后是清华北大,然后留学美国名牌大学,最后还是没搞清楚自己要干什么。实际上这些父母把事情简单化了,是父母偷懒。   50%的小孩肯定都是比平均值要低的,不可能要求大家都超过平均值。美国也有一部分人在错误地看教育。美国的多动症,不是真的病,是中产阶级父母觉得我的小孩考分居然低于平均水平,那就是有病,就要吃点药让他的分高一点。我们把上大学的事搞得太过了,而不解决他一辈子干什么的事情,不解决他以后做什么。   我的孩子被很多大学录取以后,有人跟我打赌。因为我写过一篇文章何时拒绝哈佛,他说,那好,等你孩子选择的时候看你让不让她去哈佛。因为哈佛也录取她了,我很紧张,我怕她万一选了哈佛其他人要批我。我的一个朋友梅林跟我打赌,说她要是不去哈佛我给你一百美元,她要是去哈佛你给我一百美元。后来我女儿没去,所以我赚了一百美元。   我觉得父母要想清楚这个事情。我们有经验的都知道,大学是一个层次,教育是一个层次,一个人的成就最后是由很多因素加起来的,要化解名校情结。   所以我觉得文化这方面还是要做。所以我觉得我写书跟这个也是有关系的。    钟扬 :饶老师的话提醒了我,我也接着饶老师讲几句。经过长时间高等教育改革后,我们的研究水平跟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小,但思想理念上差距跟美国越来越大,这是很糟糕的。我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呢?我记得我导师跟我讲过一句话,说你们中国的科学研究非常有活力,高等教育理念非常有激情但是不成熟。美国高等教育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呢?大家可以记一下,美国已经成熟到没有一个二流的大学在所有的领域都是二流。而我们看我们所谓的一流大学在所有领域都是一流,而且我们的校长也要求我们在每个领域都是一流,这样就弄得老师们很累,学生也一直以为是自己一流,弄得其他学校都灰头耷脑的,觉得自己永远是二流的学校。其实二流的大学可能在某一方向不是二流。这就跟刚才饶老师说的联系起来了,就是你要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如果你去了一个经济不是很发达、费用比较低、不像上海压力那么大的地方,学校有一个领域是你特别喜爱的,那你就可以真正地成功。   有一个真实的例子,我们有一个同学,在国内上了复旦大学,去了美国上哪呢?毫无疑问上了哥伦比亚大学。去了哥伦比亚大学当然非常好,跟着一位教授学到了不少。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其实这个教授一直想回国。后来回国后,这个教授去了厦门大学,然后就一直抱怨,说那个时候那么多人说喜欢我,说我多么好多么厉害,都找我,现在为什么没人找我咧?我说因为当年你是在哥伦比亚大学,是助理教授,大家喜欢不是喜欢你,是因为喜欢哥伦比亚大学;虽然你到了厦门大学是特聘教授,但大家不喜欢厦门大学,觉得厦门大学好像不行。   所以现在我的情况也一样。现在我在复旦大学,马上要去西藏大学。如果你说我喜欢钟老师的课,我们去复旦大学吧,这毫无疑问。这跟饶老师观点一致,你就是不喜欢饶老师也喜欢北京大学对不对?对。但是如果你说,钟扬老师我跟去西藏大学吧,那种学生就比较少。其实我相信,西藏大学的植物学一定可以办得跟复旦大学的一样好,而藏学可以比复旦大学的好,其他的,就让复旦大学去做一流吧。    文字整理:伍慧玲、叶剑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4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出口转内销:饶毅怎么说?
yejian 2009-8-27 13:38
这篇文章到处都有转帖了,我还是再转一次转回来,立此存照。 《饶议科学》:且看饶毅怎么说 在刚刚闭幕的2009上海书展上,饶毅推出了个人文集《饶议科学》。这是一本针对中国科学、教育的言论集,或者痛陈弊端,或者直谏对策,或者尝试以科学之美去感染读者,或者尝试以科研之乐去启迪同人。 《饶议科学》,饶毅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定价:28.00元 下个月,饶毅教授全职回国担任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将满两年。 全职回国之前,从1996年开始,饶毅教授开始了他的科学文化中文写作,且一发而不收。在他2007年回国之时,也许很多人都在想,回国后的饶毅,还会是那个敢于用良知说话的饶毅吗? 在刚刚闭幕的2009上海书展上,饶毅推出了个人文集《饶议科学》。文集中收了许多回国之前的言论,也收了许多回国之后的言论。这是一本针对中国科学、教育的言论集,或者痛陈弊端,或者直谏对策,或者尝试以科学之美去感染读者,或者尝试以科研之乐去启迪同人。 这也是一种态度。身在圈外的时候,用良知说话与发事不关己的牢骚,表现出的差距也许并不太远。人在江湖飘的时候还能保持良知,敢于直言,才显得真正可贵。看看这本《饶议科学》和饶毅教授的博文,2007年9月之前之后,文风和内容平实如故、激越如故,还是那么敢做敢言,怎能不令我们由衷地钦佩? 饶毅说,说就是一种做。人不仅要做,而且要敢做敢说。公益的事情,不说,就是躲避。有些事情说了,可提醒其他人做。有些事情,其他人想做,但是不敢做。有人说出来,可以激励其他人和其他机构去做。这样,后面的人做同样的事情时,阻力就会小很多。那么,饶毅在书中都说了些啥呢? 他说科学,说基因,说神经。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钟扬教授说:科研是一项艰苦的事业,科学家的特质便是从中提取欢乐。这是对饶毅的客观解读。饶毅的研究领域是神经生物学,他研究神经的发育,也利用果蝇、小鼠研究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比如研究果蝇的打架斗殴、求偶吃醋,甚至同性恋行为。他沉浸其中,乐趣无穷。果蝇和小鼠就是他的宝贝,他曾说过:你们不要问研究果蝇有什么意义,对于我们做果蝇的人来说,果蝇就是最重要的动物!他还说过:对于我们来说做science就是娱乐,国家给你钱让你玩,多好的事!这些都给我们一种强烈的感触:他是为科学而生的,他对科学的激情和热爱发自肺腑。科学好玩,他玩科学,他同时还有强烈的欲望,要把体验到的科学之美、科学之乐说出来,去感染别人。 他说科学家,说他尊敬的前辈,说他赏识的后来者。 他不喜欢只讲英勇故事、剔除了对科学家励志形象有影响的少儿版科学家传记和介绍,写实地为科学前辈画像。在他笔下,他写科学前辈们的各种经历,写成功也写失落,写科学家的个人境遇也写科学的时代背景。比如他写居里夫人,写她的坎坷人生,写她少女时期不成功的初恋以及人到中年后没有结果的婚外恋,写她因身为女性而得不到科学界和诺贝尔奖委员会的认可而愤懑不已、抑郁到休养一年。他笔下的成人版科学家形象丰满、个性鲜明,让科学神坛上的科学家重返人间。他不但用文字为科学家画像,为了让这本书更有意思,他还满怀敬意地找人用画笔为科学家画像。 他说中国科学,说中国科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说中国科学的优秀传统,更说中国科技界的种种弊端。 他性情率直,而且继承了优秀传统中的敢做敢言,不但很直接地批评个别的现象和科学家,更从科学环境、经费体制、研究生教育这些方面检视和思考中国科学的普遍性问题,且敢于直陈弊端,发表自己的改革观点。他的大多数言论,正是集中在这个方面。正因为此,他被看做有良知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旗手。体制和环境的问题,需要一代代人去推进。他迅速关闭了在美国的实验室,全职回国做科学、做教育,就是希望加入为中国科技和教育作贡献的行列。有些事情一下子做不到,他还是要说,他希望有学生在听,因为现在的学生再过20年,就是决策者。 他对中国科学不合理的东西的批评,正是出于对中国的热爱。他不但呼吁海外华人科学家为国效力,也呼吁海外华人团结起来,不要做鸵鸟,要共同争取族群权利,保护华人和中国的利益。他率先反对邀请达赖喇嘛到2005年神经科学年会上演讲,上了《纽约时报》,随后有近千位科学家联合签名反对。他还呼吁支持受到陷害的李文和。 他说诺贝尔奖,说值得获奖的工作,说诺贝尔奖委员会评错奖的尴尬,也说中国科学一年一度的十月躁狂和尴尬。 饶毅常在诺贝尔奖颁奖前一两天写科普文章,介绍他认为值得获奖的研究和学者,命中率之高令人惊叹。比如2002年颁奖前写的一篇文章,开列并介绍了21项他认为值得获奖的工作及相关科学家,2002年至今,每年都有获奖工作在他的清单内产生,至今累计已有十余项他列出的工作获奖,因而被称为诺奖预测。2008年下村修、钱永健等获奖前夕,作者更是专作一篇长文,介绍相关工作,结果三天后诺贝尔奖评出,应验了他的预测。在被问及为何猜得那么准时,作者更是直言:说得直白一点,这不是我准确,而是这个委员会跟我的水平有点接近了。客观还是高傲?客观是他的风骨,因客观而发的言论被人有意无意地视做高傲,他则全不理会。 他也说教育,不但说大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还说中学和小学教育。不但说中国教育,也说美国教育。不但说问题本身,也说问题的后果和解决方案。 作为78级大学生和较早出国的留学生,饶毅一方面以自己的求学经历演绎了从国内三流大学的学生成长为海内外著名学者的奋斗史,另一方面,也以他作为学生和老师对中国、美国的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教育的亲身体验为基础,进行了诸多思考。他追求把讲课讲成说相声的效果,也追求在说相声中传道授业。如何刻苦、如何思维、如何看待名校?如何培养兴趣和拓展知识、如何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创新精神?中美教育体制和理念有何差别?新东方的英语培训真那么重要吗?是不是一定要出国去念研究生?且听他慢慢道来。 如何做一名科学家?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教授说,读了饶毅教授的书,你就知道了。 原载《科学时报》 (2009-8-20 B2 科学 文化)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62 次阅读|1 个评论
没见过这么火爆的科学家签名售书
yejian 2009-8-27 01:36
2009年8月15日,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授作客上海书展,举办主题为顶级海归谈美国教育的互动讲座暨新书《饶议科学》签名售书活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家睿教授及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钟扬教授作为本次活动的特邀嘉宾,到现场助兴。 讲座主要以观众提问、饶毅教授回答的方式进行。饶毅教授在开场白中戏称自己的新书是处男作,并说你只要敢问我就敢回答,我没有不敢回答的东西。现场气氛非常热烈,来自学校、研究所的学生、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等社会听众,纷纷就如何选择自己的科研道路、子女出国教育、中美教育差异、科研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问题。饶毅教授结合自己在中美两国多年的求学及参与大学教育的经验,热情地一一给予解答。他认为,科研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需要说与做同行方能取得成功。现实中,他自己也一直是敢于言论敢于行动的代表。饶毅教授强调,中美教育体制和两国文化的不同导致了两国教育的差异。而国内高等教育最急需也是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兴趣,找到努力的方向,学生读的是否是重点大学不必过于看重。 两位嘉宾也是妙语连珠,参与了部分问题的回答,并结合问题对《饶议科学》进行点评。吴家睿教授强调,做科研做学问要有人文精神,要做中国文化的脊梁。即将远赴西藏大学任职的钟扬教授表示,在国内建立成熟的高等教育理念,即不要盲目追求名校,二流的大学也有一流的专业,还需要不断地努力。 讲座后饶毅教授为《饶议科学》读者签名,读者踊跃。一位书展志愿者抱了十几本书插队,说要签名拿回去送同学。一位二军大的读者也签了十本书,说是帮同事签。受活动时间所限,有些读者活动结束后追到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展台请饶毅教授签名、合影。 此书精选了他多年来的文章和言论,内容涉及科普、科学史及科研、教育改革,引起读者们的极大兴趣。为了让书更有意思,饶毅教授还特意请了几位画家,为书中讲到的科学家们画像。
个人分类: 未分类|4448 次阅读|1 个评论
呼应饶教授博文:国外博后回国应该从助教做起么?
cwhm 2009-8-9 14:18
一直都关注饶教授的博客,很喜欢他对中国的科研科研体制改革所发出的一些呼吁,在饶教授的博客中( 职称和水平:国内助理教授可达什么程度 )一文提到,现在的海归博后,一回国就连跳三级,直接做教授,博导,这种大跃进式的向归国博后抛橄榄枝的做法,有碍于中国的科教发展。博文中谈到这种做法的弊端就是,一方面使得归国博后没有了晋升的压力,也就缺少了科研的motivation;另一方面就是在国际交流中,与国外的教授职称体制相比,当国际上优秀教授来访时,会觉得中国的职称标准低,教授不够教授格。 饶 教授给出的想法是,跟国外接轨,让博后从助理教授做起,并举例了北京生命研究所,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例子,希望星星之火,必将燎原。 饶 教授分析的是事实,两个弊端也很在理,但是如果考虑到中国的现实,以及考虑到这种现象弊端的对立面,或许会有些不同的想法。 (1)归国的海归,他们的资历够不够中国的教授,副教授的格? 国内对评教授,副教授,博导都有严格的要求,比如要发表多少paper,主持多少科研经费。很多那些海归的博后往往都在国外做了不少paper,学术资历和水平已经达到了国内教授职称评定的标准。比如我们学校一年轻海归博后,今年2月份回国,在国外已经发表了100篇paper(第一作者论文60篇,通讯联系人而非第一作者论文2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的第一作者论文近40篇。)。论文共获得国际刊物引用一千二百余次。参与编辑英文专著5部,申请多项国际专利,这水平已经超过了国内很多教授,博导的水平,总不能也按照美国的标准,博后做完后的第一份职称就应该是助理教授? (2)给了高职称就没有了晋升的动力了么? 首先不排除一些人把科研当做一养家糊口的职业来做,对于这些人,你晚点给他个教授让他再为此奋斗几年,等他做了教授,他一样会成了绕教授说的没有动力。其实国家的科研体制已经在慢慢改革来规避这种现象,高校的科研考核或许就是为这些人设置的,高校的聘任制也是为这些人设计的。真正想在科研上有翻作为的人,即使你给了他院长,校长,估计他都还得考虑下做不做,就是做了院长、校长,他估计也不会丢下自己的科研。 (3)给海归博后高职称真的没有一点利好么? 首先这个职位是对我们的父母的一种宽慰,读了大学,离开父母跑到海外做了几年海归,30来岁回家了竟然还要从助理教授做起,看看身边的那些曾经的同学,经商的早已经买车了,留在国内做土鳖读博士的,因为导师的关系,广泛的人脉也早已在学院混的很不错了。海归回来一无所有,一切都要从零打理,担心经费,担心有没有学生读自己的研究生,学院的老师也没一个靠山,真是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那么大学如果爱才,爱青年人才,应该给他们什么?或许唯一能给的就是一个好的职位,让他在这点上有点优势,好招学生,好申请经费。再说了,从国外博后回来到国内,待遇的落差估计就更大了,国外读博士都可以开着私家车,回国了却要为五斗米算计,生活的落差已经给海归博后做出了很大的牺牲。 昨天科学网的头条新闻还是 王辉耀:该遏制海外人才流失了 ,中国已经成为最大高端人才流失国,我们何不抛出点橄榄枝让我们海归的博士有种想回家的感觉。等中国人才越来越多的时候,教授水平自然会提升起来,自然而然的平滑过渡到美国科研职称体制就是最好的那一天。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15605 次阅读|9 个评论
向蒲慕明及相关人士、机构表示歉意
科学网编辑部 2009-6-10 16:58
饶毅教授的《 蒲慕明、林其谁做得好:严格处理学术不端 》是一篇非常有意义的文章,在科学网上激起了热烈探讨。 遗憾的是,近日有关人士的留言超出了做人的底线:纯粹的谩骂、侮辱和诽谤。只要是大脑清醒、智力正常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违法,这与观点正确与否以及争论的激烈程度无关。 这样以来,导致科学网有可能:1)受到控告,因为这是明显的违法;2) 这样的事情多了后,科学网就会成为一个厕所,污染全球,为人所不齿。 为此:科学网编辑部在未受到任何压力的前提下,对蒲慕明先生及相关人士、机构表示最诚挚的歉意! 同时,我们已经保存了有关技术数据,对有关当事人保留法律追究的权利! 科学网编辑部 2009-06-10
个人分类: 通知公告|10735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帖】实验室:享受科学的地方——饶毅教授谈实验室管理
enantiomers 2009-4-29 20:57
实验室是科研人员工作的重要场所,一项杰出的研究成果往往出自一个成功的实验室。一个成功的实验室也是众多杰出研究发现的摇篮。因此,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是现代科学研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此,生物谷(Bioon.com)与《科学时报》记者联合采访了曾在美国作过多年研究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授,请他介绍如何看待实验室管理。 生物谷《科学时报》:请问您是如何管理实验室的? 饶毅:这个问题我以前在实验室内部说过,公开稍微提到过,没有专门讲过。 我自己对实验室总的原则是:一、选择有能力或潜力做同事的学生加入实验室;二、刺激他们的智力兴趣;三、培养和鼓励他们独立作研究,让他们尽量发挥潜力;四、把握质量和标准;五、支持有热情和有能力的学生发展其事业。 当然,每个实验室并不一样,我说的只是我的理念和方式。我的实验室,对于有动力和独立性的人以及愿意做科学家的人,也许比较合适,但对于适合做技术性工作的人,不仅不合适,而且可能会耽误他们。 我选人肯定也会选错,学生选我也有选错的可能,更不能要求其他教授这样管理实验室。各个实验室不同,也是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现象。我的方式可以提供一些经验,给一些刚开实验室的人和学生参考。他们可能发现我的实验室有些做法不值得仿效,也可能发现有些对他们有益。至少,他们可以多收集一些情况。 生物谷《科学时报》:您能更详细地说明吗? 饶毅:首先要有明确的根本理念。我认为,实验室领导和学生是合作关系,大家对科学感兴趣才走到一起来,一道享受科学研究带来的兴奋。所以我从来不认为学生是为我工作,而是他们和我工作。我们不是雇佣关系。我非常不赞成学生称老师为老板。有时候,他们在外面学来的习惯,把我说成老板,我会说你在骂我啊!我认为,实验室不是企业,不仅不是雇佣关系,而且实验室不是为了经费而存在,而争取经费是为了实验室的研究(后一点不是今天谈的主题)。 在这个理念下,我的基本方式是:发掘、鼓励、帮助、支持学生。 我固然知道作科学研究有多种动力,我常讲科研的3种动力好奇、敬业、求胜。在我的实验室,我提倡有兴趣才作研究。我自己做学生的时候是这样认为的。我有自己的实验室后,还是这样认为。对新来的学生和一些技术人员,我会对他们说明:作实验的人最终决定作什么实验。我愿意提建议、提意见,特别是初期的时候,我的建议和意见相对较后期多。但是决定权在作实验的人。你愿意做才做,不愿意就不要做。 我不仅认为学生和研究人员有独立人格,而且还认为实验室应该提倡发挥大家的才能和主观能动性。有些人对我说:你要让学生作你要他们作的研究。但我觉得,我不要做奴隶的学生。学生在几年内超过我,我才兴奋,才会觉得自己有成就感。如果都是我的奴隶,我会觉得自己无能,认为自己没有让学生发挥好。我希望与一批有潜力的学生一同探索科学,作出我们喜欢、令我们兴奋的研究发现。其中很多不是我开始想到了的。这样实验室会不断前进。 在学生都只能听老师的那种实验室,蜕变速度比较快,活力比较低。就是有文章,也会显得雷同、千篇一律。如果学生都是老师的应声虫,那多没劲儿! 我很希望也很高兴我的学生能在很多方面超过我。我自己知道我起的作用,所以,学生比我好,我不会觉得自己完全无用。在我的实验室里成长很快的学生,在有些实验室可能会感到压抑,不能发现和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最初,学生和老师可能都不清楚学生作研究的特长在哪里,因为学生开始都没有作过研究。观察和培养刚刚步入研究领域的学生,我觉得自己做得不是特别差,至少以前不是特别差。 生物谷《科学时报》:除了给予实验室研究人员和学生充分的研究自由,您又是如何引导和指导他们研究的呢? 饶毅:让新学生起步,支持学生,和他们寻找有趣而有意义的问题,帮助他们进入科学研究的前沿。平时参与科学问题的讨论,对课题的意义和进展进行判断,提出意见,供学生参考。对研究质量要把关,在实验室内部讨论科学时,语气和态度要和蔼,但是对于研究实质应该直截了当、非常清楚地发表观点。如果需要批评,就要在实验室内部让研究人员得到最严厉的批评。如果实验室内部不能发现研究中的问题,而被实验室外的人发现了,说明实验室不够严格、标准不够高。 温和的态度和严格的质量要求完全可以同时做到。在我有实验室后14年间,只有两次学生对我高声说话,我还没有对任何学生大声说话。 我们常常讨论科学,大家看到文献后转发给实验室其他同事,群发电子邮件讨论文献,讨论相关的问题,也提出我们可能怎么做。我在实验室一般不去问结果,而是等学生来给我说,这样免得他们有压力,好像要给我交账似的。当然有时好奇,我会问上次我们讨论的研究怎么样了等等。 我们讨论科学的过程中也会讲一些实验的历史、典故,讲到一些科学家。这样使学生对国际科学界逐渐了解、智力上合为一体,而不是游离在国际科学界以外,永远保持小学生心态;同时可以让学生很自然地平等看待国际上科学家的工作。 如果学生在技术上需要训练,而实验室没有,我则帮助联系培训。 写文章当然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我一般让学生写第一遍,之后我改。这样他们就可以体会到怎么写。 我有时也请学生审一些杂志的稿件,然后我给他们看我审的意见,这样也是一个训练科学思维和研究标准的步骤。 生物谷《科学时报》:您的这种开放式管理的效果如何? 饶毅:有些学生适合我的这种方式,可以发挥得特别好、独立得特别快。我实验室的学生和博士后当然是作研究的,可能和许多实验室不太一样的是,我的实验室常常有些技术员作研究,而不是做辅助工作。1999年,我在美国的实验室有一个技术员做得很好,以第一作者在Nature上发表文章。我在北京的实验室也有作研究作得非常出色的技术员,他们都会成为科学家,而不是技工。 我不觉得我的方式是最好的,可能对于有些学生来说我的方式也许不好。但是我不会其他方式,不适合我这种方式的学生应该选择其他实验室。学生和老师要相互探索,找到适合的匹配。有些人不适合我的实验室。比如,我实验室的这种运行方式,有学生可能会无所适从或者很少作实验,有些学生可能作实验的全部时间加起来不如我给他们写推荐信的时间。对于我来说并不觉得自己受骗,因为时间是学生自己的,如何利用时间是学生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这样的人对实验室可能会有些影响,有时有学生和我提意见说某人投机取巧了,问我为什么不管。这种情况对实验室的士气还是会有影响的。我多数情况下不提醒偷懒的学生,如果其他学生提意见实在比较多了,我也会私下转达意见。自觉的人,自己会对自己负责;不自觉的人,也是自己承担结果,我只能做我能做到的。我不喜欢别人重复提醒我,我也就不重复提醒别人。要我重复说,好像不够尊重对方,所以我自己就先不好意思了。 不是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和接受这种做法,有些人永远以为作研究是为教授(老板)的,不肯脱离老板关系,我表态也没有用。他坚持认为是雇佣关系,一谈科学就以为是布置任务,我解释多少遍也没有用,只好苦笑。这样的学生反复如此,我就没有办法和他们讨论科学了,而其他适应我实验室的学生就毫无拘束,常常和我讨论科学,而不是谈判工作量。不能和我讨论科学的学生,不能体会我实验室的特点,到离开实验室时也没搞清楚我的实验室是怎么作科学的。 饶毅,博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学术副所长,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教育经历: 1978-1983 江西医学院学士MB, Jiangxi Medical College, China 1983-1985 上海第一医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 MS Student, Shanghai Medical University 1985-1991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科学博士 Ph. D. in Neuroscien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Francisco, USA 1991-1994 哈佛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博士后 Postdoctoral Fellow,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工作经历: 2007-Present Endowed Professor, Peking University 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 2007-Present Dean, 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Life Science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2006-2007 西北大学神经内科学Elsa Swanson讲席教授 2006-2007 Director of Research,Feinberg Clinical Neuro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美国西北大学Feinberg医学院Feinberg临床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主任 2004-2007 National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China 中国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学术副所长 2004-2007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Feinberg School of Medicine, Chicago, IL, USA 美国西北大学神经内科学教授 2004-2006 美国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1994-2004 Department of Anatomy and Neurobiology at 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in St. Louis, Missouri, USA 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医学院解剖学与神经生物学系 2001- present Journal of Neuroscience(美国)《神经科学杂志》编委 2006-present Developmental Biology (美国)《发育生物学》编委 2002- 2005 Developmental Brain Research (美国)《发育脑研究》编委 2006-present Brain Research (美国)《脑研究》编委 2000- present Neuroscience Research(日本)《神经科学研究》编委 2006-present PLoS One (美国)《科学公共图书杂志》编委 2001- 2006 Faculty of 1000 (英国)《千位教授》 成员 2001-2008 NeuroSignals (瑞士和香港)《神经信号》编委 2003-2005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中国) 《科学通报》编委 2006-present Cell Research (中国)《细胞研究》编委 2005- present Neuroscience Bulletin《中国神经科学杂志》编委 1999- present 《二十一世纪》 (香港) 编委 2004-present 《科学文化评论》(中国) 编委 2004-present 《科技中国》 (中国) 编委 1998 Gordon分子和细胞神经生物学会议 副主席 2000 Gordon分子和细胞神经生物学会议 主席 2003主席, IBRO Symposium o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Cortical Specification 1999-2001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发育神经生物学评审委员会 委员 Panelist, Developmental Neuroscience Panel, NSF 1998-2000 杰出青年基金B类 (中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 2004-present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兼职博士生导师 2006- present 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2002-2005 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共同主任 2002-present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兼职博士生导师 1999-present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理事会成员 1999-present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1996-1999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1995-1996 讲课: 发育神经生物学 华盛顿大学 1996-1999 主持: 分子 华盛顿大学 1997-1999 主持: 神经发育原理 华盛顿大学 1999-2004 讲课: 细胞神经生物学 华盛顿大学 1997 主持: 分子发育神经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 1998 讲课: 发育遗传学 北京大学 2000-2002 主持: 分子和细胞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003-2004 讲课: 分子和细胞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2001-2003 讲课: 神经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 神经科学研究所 2002-2003 讲课: 分子和细胞神经生物学 香港科技大学 2005-2006 主持: 发育神经生物学 美国西北大学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请问饶毅,我如何“理智”?
liux831 2009-3-20 22:06
北京大学饶毅教授担心一些不理智的人跟在后面,把自己的博文寄给编辑部,再上载饶毅博客。 我理智,希望通过科学网博客认识朋友。 我有时不理智,以至因为博客,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我崇拜先辈长者,平等于同学少年。 转载一篇博文(见附件一)。 附件一:理智 理智 理智---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我们是一个有感情的人,我们需要需要激情吗? 我们需要理智,博客对于我们是如何地需要呢? 在科学网上,写多少博客为好? 如果是理智,需要辨别利害关系,那是利大于害吗? 所谓理智,在科学网上,是如何对待博客呢? 孔子认为的中庸之道是既无不过,也无不及。 是那样一种境界,来科学网,为了知己,为了创作,为了不同的追求。
个人分类: 未分类|1731 次阅读|2 个评论
饶毅:中国本来就没有多少真正有特色且高水平的实验室
liux831 2009-2-10 13:26
饶毅: 中国本来就没有多少真正有特色且高水平的实验室 饶毅的判断有一定道理。 在美国,教授拥有自己独立的实验室。因为,美国的Assitant Professor一般要求都很高,有CNS(Cell,Nature,Science)论文的候选者比比皆是。同时,具有Cell,Nature,Science论文的也不少。中国7万教授的实验室与美国教授的实验室比,还真是中国本来就没有多少真正有特色且高水平的实验室。因为中国实验室发表的CNS论文实在太少。 但是,中国人在美国实验室做出来CNS论文就很普遍了。庄小威1个人就发表了几十篇。发表1篇,2篇,3篇,几篇的就难以统计了。 同样是中国人,智慧方面是一样的。王晓东在北京师范大学可能就达不到美国科学院院士的水平。在美国就能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的PI需要到美国去。时间长一些,需要一定的美国实验室训练。需要美国教授那样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思维。 有两个个例证可以说明问题: 1.中国科学院博士,4年博士后研究,2篇Nature论文,2005年成为美国Assistant Professor。 2.中国三流大学毕业,6年博士后,几篇CNS论文,现在每美国Assistant Professor。 人才的成就一是靠天赋,二是靠培养。 一流聪明可以成大家,二流聪明也可以通过美国实验室打造成一流人才。 附: 作者:李鹏 来源:北京科技报 发布时间: 2009-2-9 13:45:47 饶毅:我赞赏崔克明教授光明磊落的风格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大概没有想到, 2008 年 10 月,他会迎来一场异常激烈的网络公开论战。 2007 年 9 月 25 日 ,作为北京大学首位通过全球招聘的院长,哈佛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博士后饶毅走马上任。这位因为研究神经发育的分子生物学而闻名于业内的学者,从上任之初就开始对学院的管理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最主要的,他否决了北大现行的实验室交接制度。 根据北大原来的习惯,一般在领导实验室的教授退休后,如果有副教授,那么副教授自动接管实验室。而饶毅决定中止这种模式,并提出要在全球范围内海选合格的接班人。 方案触发了和他任职于同一学院退休教授崔克明的不满。 2008 年 10 月 9 日开始,崔克明在博客上陆续发表文章,对饶毅的改革进行公开批评。其中更直接表示:为避免祖师爷一手创建的木本植物发育生物学实验室在学院的改革中被关停并转,同时,也为实验室的接班人着想,请掌门饶毅刀下留人,放过该实验室一马,请勿将基础学科赶尽杀绝。 10 月 17 日 ,不再沉默的饶毅,也在自己的博客中进行了公开回复。一场两位教授间的博客论战,就此展开。相关博文迅速被转贴到北大 BBS 上及其他门户网站,这在中国的学术界,尚属罕见。 饶毅和崔克明之间论战的焦点,就是崔克明眼下负责的木本植物发育生物学实验室今后的出路。该实验室是张景钺教授 1932 年回国后创立的,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展植物形态学研究的实验室。崔克明于 2006 年 2 月退休,但在 2005 年作为项目负责人,又申请到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为期 4 年。按照北大的规定,在项目结题之前,他可以继续主持实验室的日常工作。 如果按照饶毅的方案, 2009 年 12 月底崔克明的项目结题以后,实验室的使用权将被学院收回,实验室的 PI( 独立的试验室负责人 ) 则不能直接由原有的副教授担当,需要进行公开竞聘。而实验室是否还能继续目前的课题研究,也需要重新讨论决定。 饶毅对记者表示,自己并不赞成目前在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大教授培养小教授的方式。国外诺贝尔奖得主,一般都不能将自己的属下留在本校担任教授。而中国本来就没有多少真正有特色且高水平的实验室,如果再默许老教授带小教授,不仅会形成派系之间的矛盾,还会降低实验室的业务水准。 我上任不久后,就和全体副教授开过会,讲明前景。如果他们能在几年内可以成为独立 PI ,很好。如果不行,他们应该考虑加入其他实验室,或者做更为称职的工作。我们所确立的新规则,并不单纯针对学院的某个实验室。就算某个实验室原来是数一数二,但是如果老教授离任后,没有合适的人选来接任,则不会照顾内部人选,让它勉强存活。对于实验室的去留问题,应该由同行共同评议,看它对本学科是否还有意义。 饶毅说,目前学院绝大多数实验室都做基础研究,都属于基础学科,所以谈不上对基础学科的赶尽杀绝。崔老师的意见有些道理。但是学院资源有限,不可能同等支持所有学科。冷门学科,如果确实有前景、有意义、有人、有能力,可以发展。但如果没有这些条件,也不能内定人选,硬是保留一个奄奄一息的实验室。 然而,崔克明显然并不认同饶毅的观点。他在博客中反击道:他还要凭自己的智慧决定那个学科陈古落后而将之淘汰。可是我还没听说历史上哪个学科被淘汰了,而是向前发展变化了,小心走了当年苏联李森科的老路。(李森科实际研究的是植物生理学中的春化作用,他否定遗传学,从政治上打击遗传学家,学术上是学阀。) 崔克明告诉记者,自己曾经警告过饶毅,改革的结果会使他也沦为像李森科一样的学阀。崔克明说,自己与饶毅的辩论,并不仅仅关乎他个人及其副手。几年来,大家都在批评科技界的浮躁和急功近利,严重影响了原始创新的开拓性研究。因此当我听到饶毅的一些改革措施后,感到也是在助长这种环境,我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领导重视基础研究和基础学科的发展。在崔克明看来,一些有价值的基础学科,最合适的实验室继任人选,还是熟悉它的人。如果因为对外招聘不能选举贤才就关停实验室,对于学科而言,也是非常不公平的。 博客的辩论,一直进行得很激烈。然而在两位当事人的身后,众多的旁观者也开始纷纷表态。令人意外的是,崔克明的老师,李正理教授毅然支持饶毅的改革。这位今年 90 岁高龄的中国植物学界权威泰斗,已经退休多年,他认可唯才适用的实验室交接制度,也表示任何实验室的将来都要由它在学科领域的实际功用来决定。 此外,记者从饶毅和崔克明的博客上发现,很多网民对饶毅的改革都表示支持。有网友留言说:对于崔教授和饶教授各自文章所表达的观念,我支持饶教授的观念:竞争上岗,近可不避亲仇、远可接纳贤士。让学科的专家来评估,严谨的科学选人态度,是一门学科健康发展的保证。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北大教授也告诉记者,目前在北大校内,更多的人站在了支持饶毅的立场上,在生命科学学院,这种情况更是明显。 饶毅院长的改革理念是对的,我也赞成他的观点。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张培君对记者说,目前我国很多科研究机构,包括高校在内,行政色彩一直比较浓厚,副手直接接班的现象也十分普遍,但这并不是挑选科研机构负责人最科学的方法。 张培君表示,我们国家现在很多科研机构整体科研水平不高,与国外存在很大的差距,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受制于人才聘用制度中的裙带关系。饶毅从海外归国,带回的不仅是先进的技术与方法,还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发展基础学科不是一句空话,如果我们一味守旧,内定接班人,那么很多在国外的优秀人才,又有什么机会回国效力呢?失去了这些鲜活的力量,学科又怎么可能健康地向前发展呢? 争论尚未见最后分晓,不过对于饶毅而言,也有欣慰的成分。崔克明教授正大光明地提建议和意见,是好事。在中国很多大学,背后提意见、放冷箭的人多得很。我虽然不完全同意崔老师的意见,但是,我赞赏他光明磊落的风格。我们讨论的观点与问题,其实并不局限于北大,而是很多大学都面临和关心的。崔克明也告诉记者,他和饶毅在学科发展的基本态度上是一致的,只是具体的做法存在分歧。这种讨论是正常的、有益的,我认为在全国开展这样的讨论也是必要的。 更多阅读 饶毅崔克明之争续:《自然》刊登崔克明回应 《自然》社论:从饶毅崔克明之争看中国大学聘用政策改革 《科学新闻》掌门之争聚焦学界生态 崔克明科学网博客 饶毅科学网博客
个人分类: 未分类|4393 次阅读|0 个评论
饶毅:科学家应该做“智识分子”
eloa 2009-2-2 09:59
小蓟夏静好 发表于 2009-01-25 11:41 知识是必须的,但仅有知识还不足以成为智识分子。智识分子享受经常的智力生活、智力刺激。 学生 一周听不到一次学术报告,就该觉得智力饥饿。如果不饥饿,那就要考虑是否适合做科学 。 2004年11月18日 , 《自然》 杂志出了 增刊《中国之声》 第二期, 刊登 了 由饶毅、鲁白和 已故 中科院院士邹承鲁联合署名的评论文章《中国科技需要的根本转变:从传统人治到竞争优胜体制》。文中,他们写道:中国科技管理体制迄今远落后于经济,没有根本的变革,中国科技进步就被体制延缓。除了直陈现行科技管理体制的弊端,他们甚至提出了解决方案:设立一个总理科技办公室,把科技经费的分配权移交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这类有合理体制的基金管理部门或是直接进行科学研究的部门。 那篇文章中,饶毅的头衔是美国西北大学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共同主任。人们在怀疑,如果头衔变成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学院长,饶毅还敢不敢说话? 现在,饶毅再次站在了本刊记者面前。 说的事情只要是有道理有内容的,说就是做 科学新闻: 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饶毅: 我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哪些事情做不到,哪些可以争取。要做事情,就不能怕矛盾。还有, 只要是 我觉得对的 就 说。有些人做了不说,因为怕说了就会被人揪住,说他错了。 有些人总觉得,说是说空话,做才是做事情。其实,说的事情只要是有道理有内容的,说就是做。我写文章或是接受采访,说的并不是我自己,是表达观点,要说的是意见、事情 科学新闻: 您现在对制度的批评好像比原来少多了? 饶毅: 一是时间少了、二是我无需过分重复说我已经说过很多次的事情。所以有新的,还会说。 科学新闻: 为什么说 这种批评性话语 的人少? 饶毅: 如果一个人为了升官,就最好不要说,这样矛盾会少很多。但我的目的是做事,不是做官。所以,需要说的时候,并不犹豫。何况为了升官不说话,自我嵌制言论, 岂不 是 一种 自我虐待? 要做事 , 就不能怕 争议 2008年10月,北大生科院退休教授崔克明与饶毅在搏客上展开了一场涉及植物分类学学科、实验室管理、退休教授接班以及PI聘用等多方面的争论。这一争论观者甚众,也把饶毅在北大生科院推行的改革推到了风口浪尖。 科学新闻: 您好像说过,北大生科院里的经费分配要按照国际惯例,而不是按照发表论文的情况。这个惯例是什么惯例? 饶毅: 学院 的钱 与国家的研究经费不同。 学院 给钱,一方面是启动时要给钱,另一方面是平时给 当你觉得这个人值得支持,外面支持的经费又不多时, 学院 该给些支持。另外,平时的支持也不能说谁文章发 得 多,给他钱就多。他如果能申请到大笔的外面经费, 学院 还给他做什么?这就是国际惯例, 学院 的经费支持,要成就一个科学事业,不是给一、二年级小学生发奖。 科学新闻: 但如果没有硬指标去分配经费,必然会有争议。 饶毅: 所以不能怕争议,作出决定要承担责任。 科学新闻: 这样 有风险 啊, 决定可能失误。 饶毅: 要冒风险。不能为了不冒风险,所有的事情都大家没有争议我们就做。所有的事情都民主,经费下来了,大家一起决定该怎么平分,自己其实没有作任何决定,不承担任何责任。这种做法在一个已经发展得很成熟的地方,问题也还不大,但对刚刚起步或是处于转型阶段的地方,就不行了。要发展,要应对动态的变化,就要经常做决定。 科学新闻: 您在研究生招生和培养上也在进行改革? 饶毅: 我们其实压力很大。好的本科生,文科理科,都会自动考虑北大。而研究生就不一定要来北大。研究生培养方面, 北大生科院 正在提倡研究生轮转的方式。研究生第一年可以在几个实验室体验,自己选一个,进入实验室工作。这不是浪费时间。导师与学生之间要互相匹配才能做得好。学生在多个不同的实验室工作过,以后实验室间合作起来就会很自然,不需要依赖老师发起,学生就会经常提示老师想不到的合作思路。另外,招生时不分老师,大家吸引优秀生源时动力也会更大。 科学新闻: 这些改革,看上去对大家都有益,会有人反对吗? 饶毅: 当然 还是会有反对 ,但是为了长远的利益,必须改。 科学新闻: 您曾说 幼稚是希望的源泉 ,是针对您这次回国和要做的很多事吗? 饶毅: 有些东西不要搞得太清楚,太清楚反倒会做不下去。因为有些东西的解决方法可能并不存在,或者一些解决方法虽然有,但现在还不明晰。 举个例子: 科学的春天 的提法。这个提法是 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国家科委行政人员胡平以郭沫若的口气写出来的。你可以想想看,那时,中国的科学是什么状态 ? 当时文革刚刚结束,中国的科学与国外的差距巨大。那批三四十年代在国外留过学的老科学家们心里肯定特别清楚,他们甚至会想: 这些小孩子,不知道我们跟外面差多远;我们出去的时候也只是学了人家的皮毛,他们连我们学来的这点皮毛也没学到,还科学的春天 ?但是 反过来,这种幼稚不是坏事,很多青年懵懵懂懂就学科学了,结果,中国科学还真发展起来了。如果不幼稚,也许会说,科学差太远了,希望不大,大家泄气了,反而影响发展。 把差文章发在好杂志上,其实很愚蠢 饶毅的学生说:饶老师在科学上的点子都很fancy,就是都会很好玩,虽然不一定都能做成。出入实验室,他偶尔会吹口哨。高兴了,在学生面前直接就唱起歌来。他会鼓励学生各种各样的想法,甚至允许学生放着音乐做实验只要不妨碍实验的正常进行。 但是对科学,饶毅很挑剔,说,做科学,要有点品味。 科学新闻: 那么,什么叫科学的品味? 饶毅: 科学上做什么和怎么做都不boring,做比较有趣比较有创造性的东西,思路方法很巧妙的,就比较有品味。科学的品味还在于,不能只想着发文章,到好杂志去发文章,而是要想,如何试图回答一个重要的问题。 科学新闻: 但是文章发表在好杂志上也很难啊。 饶毅: 发表文章,发表好杂志的文章,其实比真正做好的发现要容易。有新鲜东西出来,你马上跟一下也可以把文章发表在好杂志上,但你并非original,意义不大。为了挤到某个好杂志的文章,需要很耐心地去回答审稿者的问题,如果都回答了,最后人家没办法,也会发你那篇文章。 把绝对配不上那本杂志的文章发表在那个杂志上,这样做,看上去很好,好像很聪明,其实很愚蠢。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到这种粉饰太平的事情上,作为谋生还行,但不能经常这样做。因为这是在浪费智能、浪费资源,甚至浪费生命。这样做,外行好糊弄,但是在同行中声誉却下降。当然,国内目前多数人的问题还是好杂志进不去,这类事情发生不多,但是值得早点指出。 科学新闻: 2001 年,你和你弟弟饶海(当时在加州理工学院生物系做博士后)的两篇分别在各自领域的论文同时刊登在4月19日的《自然》杂志上,怎么会这么巧? 饶毅: 本来我们两篇文章稍有点时间差,其中一篇被编辑部接受后,我们跟编辑说,能不能往后推一下。 科学新闻: 为什么要这样? 饶毅: 这样好玩儿呀。 智识分子 、科学家和职业主义 今天,这个追求好玩儿的人,要同时担起科学家、院长、9岁半男孩的父亲这3个责任。我先做好时间表,哪部分时间给哪一块工作,然后看自己在那部分时间内能做什么事情。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完不成就算了。总归,事情是做不完的。现在首先时间是给儿子,家庭第一,工作第二。 除了神经科学家和科研管理者外, 饶毅 还是一位科学史的研究者,是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兼职搏导。对科学史的关注,也让 饶毅 把视线投向纯科学问题之外,探讨科学家和一般意义的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 科学新闻: 您曾说过,中国文化缺乏Professionalism(职业主义)的概念,而且说,中国学术界缺乏Intellectual的气氛。能具体说说吗? 饶毅: Intellectual 被译成 知识分子 ,是对这个词最大的误读,它该是 智识分子 。知识只是 Knowledge , 它是必须的,但仅有知识还不足以成为智识分子。智识分子享受经常的智力生活、智力刺激。在 UCSF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一周有三次很好的学术报告,我很享受。国内很多学生一周听不到一次学术报告,就该觉得智力饥饿。如果不饥饿,那就要考虑是否适合做科学。 科学新闻: 那么 Professionalism 的情况呢? 饶毅: 至于 professionalism 更是个很大的题目,它和 Intellectual 都是中国没有的概念,所以 我也就无法翻译这个词。它的中文解释专业主义、职业主义,抽象到等于没说。举个例子:两个人有不同意见,争论起来, professionalism 就是不能把 这种冲突扩大化,发展到打击报复,公事、私事要分开。再复杂一点:两个人合作一篇文章,因为两人的单位发生冲突,另一个人撤出,文章虽然已经写好了,于是撕掉不算。这也是不够 Professional 的一种表现。 科学新闻: 谈到职业化,国内目前有一种看法,认为科学家就应该只埋头做研究。这种观点,您怎么看? 饶毅: 我见过的、直接接触过的科学家不算少。科学家历来多种多样,中国介绍的科学家不过是少年儿童版。有些科学家说的东西比我多,多很多。英国的诺贝尔奖得主Brenner,不说话就不能理顺思路,也是一个特色。有生物学家还写长篇文章分析德国攻破法国防线的军事策略。智识分子,自然可以对超出自己研究的东西有观点。在中国,初级知识分子对科学家不了解而画出来的科学家漫画,反过来罩在科学家头上,以为那就是科学家,其实比较可笑。 - 本文刊发于《科学新闻》2009年第一期, http://www.sciencenet.cn/skhtmlnews/2009/1/101.html 。 大年三十儿,把俺滴08年费了很大功夫的这篇文贴出来吧。已获授权,and,《科学新闻》的文章通常不会全文上网的,那,松鼠会的授权算不算独家授权呢?咔咔!!!
个人分类: 其他|1436 次阅读|0 个评论
尊重自私的好处
热度 2 freefloating 2009-1-30 23:29
尊重自私包括两点:一是尊重自己的自私,二是尊重他人的自私。做到两个尊重,才有助于解决问题。这个原则也可以上升为道德,因为道德首要的就是尊重人格,自己的和他人的。不尊重别人的自私心就是不尊重别人的人格,不尊重自己的自私心就是不尊重自己的人格。 例一:饶毅老师的拒贿,在我看来,是符合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自私行为,有助于解决问题,值得一写和一呼。 以前总会有人因为自己的孩子或者自己要考研究生,向我打听是不是要找找导师,请请客,送送礼啊 ? 我说应该不用,好导师好实验室缺的就是人才,要是你能干,就能帮老师拿项目做项目,几千万的项目都有,还缺你这几个钱?能送一年的科研经费?能改善几个研究生的待遇?人家正儿八经挣钱的机会就有的是,搞这些歪门邪道不划算。 你要是个笨蛋懒蛋,去了会带坏风气,影响声誉,万一抄袭作假,还要导师受牵连,你去送礼,浪费人家时间,侮辱人家人格,烦你都烦死了,还会要你。要是不好的导师,你浪费三年给他你已经亏大了,还送礼给他? 所以饶老师要写要说:说明白了年轻人才知道自身好好努力才是正途,告诉你要做一个大写的人,就是告诉年轻人,越是高层次越要像个人样!写出来,以后就不会有这种事来浪费时间。此事无关同情心,纯粹自私心。 尊重导师向好的自私心, 年轻人就不会做这等傻事,我们的大环境才能渐渐有希望。 例二:施一公老师的爱国心。 在我看来,人爱国和人爱家人护犊一样都是自私心,谁不想自己的国家好啊,我没去看施老师怎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如果是让学生热血沸腾,杀人放火,断然这种爱国心要批判,因为这个教育违背了尊重他人自私的原则。但是若是告诉大家,只有中国强大,只有咱们每个人都把中国人当人看,而且当成很贵的人看,我们才活得有尊严。我觉得还是很有意义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也相当爱国,但我说没有份量,还是要施老师来说才好。既然爱国不过是自私心,人家说自己有强烈的自私心,批评人家就没有道理了。 尊重人家爱国的自私心, 就不要拿爱国主义扣帽子,这顶帽子太大,谁老戴着都不舒服。 例三:王铮老师为女性争取地位,这也是高层次的自私心。 女性主义是什么?我就不查了,虽然我看过不少。 我一概不喜欢现在充斥网络杂质电影的所有温情婉约的故事,包括什么《非诚勿扰》,不过既然大家都看了,我也看看有没有很搞笑的笑一下,看看导演认为舒淇(我的确认为舒淇非常非常的迷人)这样的美女会为什么人的恋情非要死一次不可,看了看甚是了了,所以笑过了看过之后,就觉得相当无聊。 女性主义不过是女性自私的要求自己过的更好,通过告诉女性你本可以更好的事实和方法,让世界上一半的人更好起来,顺带另一半也会更好,结果就是大家都更好了。 不过总有一些人,太在意自己现世的自私,编出一些纯洁小三或是宽忍老婆的故事来让女人们以为只有做了这样的女人才是男人想要的女人,不为钱不为利,可以苦可以哭,但是为爱可以牺牲一切,总会有一些傻女人被美丽的画面美丽的故事蛊惑,忘记了不尊重你的自私心的人就是不尊重你的人格的不配你爱的男人。 当然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导演也是好心,既然你注定要苦,就教教你怎么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吧,反正这辈子你是搞不定了。 反正我见不得别人为我牺牲,我也见不得自己为不值得的人牺牲,不爱的人不值得我牺牲,爱我的人不会让我牺牲,循环证明,谁也别为谁牺牲。 互相尊重对方的自私心,互相帮助对方的自私心,才有可能趋向和谐家庭。 例四:说说范跑跑。 发表评论人: lix 意思我理解是好的。问题是没有明确“堂堂正正、明明白白”的内涵。就很容易解读成范跑跑。 博主回复:是,想到这个题目,想说明白一些问题,发现非常困难。 原因可能我还是没想清楚应该怎么解释范跑跑,我觉得他作为国文老师肯定是难得的好,所以我很希望他能够继续执教,但他可能太偏激,也不算成功人士,所以很怕他的才华会误导孩子。至于他跑了,我觉得可能是人之常情,我不保定自己,所以也不敢责备别人。至于他说了,可能是因为觉得自己不太对,给自己一个解释,还是善良人的表现。 我很怕自己理解的不深刻,若 lix 老师可以点拨一下,非常感谢! 我虽然承认对于范跑跑的行为我不好道德评价,因为我本来就不太懂复杂的道德。但是我觉得 尊重范跑跑的自私心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只有我们尊重范跑跑,认为解决他跑的问题不是什么道德上的谴责,而是坚固的校舍,教师学生职业化的训练,才能真正杜绝其他的跑跑出现。 其实我还有很多例子,为了和谐家庭,先不写了。 将鬼王的评论粘上作为结尾,升华一下。 发表评论人: iwesun 那好 , 我就多说点 , 可能过于抽象 , 私是存在的核心 , 公式虚无的核心 , 一鬼一神 , 才能有人 , 人作为独立自由的个体 , 确实首先得表达出私 , 因为这是存在的基础 , 公式一种诱惑 , 组成了更高层次的信息系统的诱惑 , 如果想进化 , 就需要妥协 . 现阶段 , 人的思维还未彻底联网 , 私当然是首选 , 正确恰当的表达私 , 是合作的基础 .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家庭问题 , 每个人都感觉自己在付出 , 活着为了别人 , 结果是争端不断 , 步步升级 , 因为大家都很委屈 , 我活着不就是为了你们么 ?, 其实每个人都忽视了自己的私 , 以为在家庭范围内 , 自己的私就不存在了 , 结果反倒是矛盾不可调可 . 承认私 , 才可能正确对待私 , 才可能建立合作 , 否则就会如老毛 , 以为自己在天下为公 , 实则是在行天下为私 , 感觉世人都欠他的人情 , 这就是不承认私的后果 . 发表评论人: iwesun 独立的个体之间是合作 , 合作的基础是各自从对方身上得到自己所需 , 通俗的说就是交易 , 很多人把交易罪恶化 , 以为这样就不高尚了 , 其实真的高尚只有一种 , 就是虚无的高尚 , 现实的高尚就是平等的交易 , 否则系统自身就会崩溃 .
个人分类: 绝地挑战|9032 次阅读|14 个评论
堂堂正正、明明白白自私的人
热度 5 freefloating 2009-1-30 16:44
科学网上最近又讨论的相当热闹,而且有些关乎道德,同情心、爱国心都上阵了。 我好像一直非常排斥道德家,潜意识里觉得好像道德家都没太干什么好事。所以我会跟儿子说:做什么也不要做道德家。儿子现在根本不知道我说什么,但是我还是要先给他打打预防针,让他对道德家有所免疫,免得日后被道德家忽悠了。 大道理我搞不懂,小道理里我也不一定明白,我选择性的接受一些道理,目的是能保持自己内心的平静安宁,就是让自己舒服些。比方说我认为人应该明明白白,堂堂正正的做个自私的人。 这个道理里面包含着两层意思: 一是自己明明白白,堂堂正正的做个自私的人,二是允许别人也明明白白,堂堂正正的做个自私的人。二者缺一不可。 一、我虽然喜欢做老师,但不认为自己在太阳底下最崇高,因为这个职业有假期,又自由,虽然现在辛苦的紧,但是别的职业也未必更好。还可以满足自己好为人师,受人尊敬的虚荣心。所以我还没学会训斥学生,顶多就是哄哄再哄哄,做了这么多年学生过来的,知道学生损老师的本事,心里最怕招学生骂,所以绝对不敢自以为大。 二、我虽然在中国呆着,我也不敢讲爱国主义或者民族主义,有位哲人曾经说过:“民族主义对于家庭的小问题来说太大,对于家庭的大问题来说太小。”还记得王鸿飞老师在《引进“婆婆”之二》的一句话:“ 听了这个故事,我决定打死也不说自己回国工作和爱国有什么关系,免得自己以后心里不好受。”这个故事必然不是什么好听的故事,但这个决定确是个明白的决定。既然保不定自己所作所为能够符合爱国主义道德家的高标准严要求,也保不定自己吃了亏后欢欣鼓舞,那还是不说的舒服。不过要是打死我说说也无妨。 三、我虽然无官无职,我也不敢讨论太多公平,有位我相当敬佩的老师曾经说过:护犊儿是一种美德。护犊儿是老师的一种美德,所以导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找到好工作,都能好好发展。当然这是因为导师对学生好才能招到好学生,才能有利于自己的发展,而且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是多么令人舒服的事情。护犊儿是家长的一种美德,所以家长都为了自己的孩子的未来不遗余力。当然有时也会因此而不明白,做了不是很堂堂正正的自私,忘记了别人的自私权利,搅扰了大家的平静,被人骂被人告就都要认了。 四、虽然我老爸老妈对我还算满意,我也不敢说我有多孝顺,因为我们住新房子的时候我也没说我要孝顺,所以咱们换了吧。虽然每年都给他们添置新衣,但是比给我自己的要少很多,也便宜很多。 还会经常请他们帮忙照顾孩子,好让自己可以奋斗一下,或者轻松一下。好在老爸老妈也希望儿女比自己光鲜,看见孙子外甥心里就憋不住的高兴。多亏他们不是那种要求孩子一定要做到二十四孝才高兴的父母,多亏他们有养老金,身体安康,所以我也要努力有个好收入好身体,将来儿子需要我帮忙我就帮忙,不需要我就好好玩玩。 五、虽然也有人夸我心善,但我也不敢说我有同情心,虽然我见不了人家求我,见不了人家难受,但也最多是举手之劳,或者君子远庖厨,绝不敢追着喊着同情人家。而且也见不了人家同情我, 所以绝不会先找个理由同情自己,然后再用没有同情心来给人扣帽子。自强自立才有希望。 六、虽然我希望我能永远的给,给亲人,给朋友,给相识和不相识的,那也不是因为我高尚,而是我自私的以为,给予说明自己拥有,我愿意得到祝福永远的给予,而不是永远的索取。 所以我会告诉我的学生,我不会牺牲自己做一个好老师,如果我是一个好老师,那是因为我觉得做个好老师更有趣。 所以我会告诉我的儿子,我爱他是因为他给我带来的满足和快乐,如果我是一个好妈妈,那也是因为我觉得做个好妈妈更幸福。 所以我会告诉我的老公,我绝对不会因为他而成为黄脸婆,不管他在不在意,我也要健身,我也要买新衣服。如果我碰巧出得厅堂,下得厨房,那也是因为我觉得这样更有成就感。 所以我会告诉我的朋友,我不会为你两肋插刀,我也不要求你为我两肋插刀,我们是朋友是因为我们在一起会更快乐,可以互相鼓励着前进。 好在我周围都是这样一些挺明明白白,堂堂正正的自私的人,所以大家相安无事,和谐共处。
个人分类: 绝地挑战|7567 次阅读|49 个评论
钱永健终于获奖,饶毅眼光锋锐
xuwen 2008-10-8 18:02
饶毅教授的文章-关于水母素和GFP-下村修和钱永健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8/10/211616.html 钱永健(钱学森堂侄,钱学森是我校(西安交大)著名校 友)在大学毕业时依然以最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物理与化学 学士学位,此后又获得全美著名的马歇尔奖学金,前往剑桥大 学深造,获得博士学位。 钱永健的最大贡献是发明荧光染剂技术,用以追踪观察活 体细胞内钙离子信号的流动和变化,并在基因上改变令水母发 光的分子,这一技术被称为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发展 带来一场革命。而他对于自己的功绩却这样表示:我只是 将一本晦涩的小说变成了一部通俗的电影而已。钱永健说, 最基本的想法其实不是来自于我们,但是我们帮助很多人理 解了这一点。 对于自己的创造性想法,钱永健把它归功于自己感性的一 面。我喜欢色彩。钱永健相信,正是他艺术的感性与科学 的直觉一起,才让他在细胞生物及神经生物方面做出了如此革 命性的贡献。钱永健说,科学应该理想地滋养你个性深处,给 你提供直觉的快乐,帮助你度过不可避免的情绪低落期。 钱永健近年论文链接: 1、Single-spike detection in vitro and in vivo with a genetic Ca2+ sensor (2008.9) http://fulltext.calis.edu.cn/nature/nmeth/5/9/nmeth.1242.pdf 2、Improving the photostability of bright monomeric orange and red ?uorescent proteins (2008.6) http://fulltext.calis.edu.cn/nature/nmeth/5/6/nmeth.1209.pdf 3、如何选择荧光蛋白(A guide to choosing fluorescent proteins) (2005,12) http://fulltext.calis.edu.cn/nature/nmeth/2/12/nmeth819.pdf 4、On/off blinking and switching behaviour of single molecules of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1997.7) http://fulltext.calis.edu.cn/nature/nature/388/6640/388355.pdf
个人分类: 科研|477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1: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