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信息资源管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学海拾贝 敝帚自珍——杨文祥学术生涯回眸 (分类整理版)
热度 1 pww1380 2017-6-20 17:55
学海拾贝 敝帚自珍 ——杨文祥学术生涯回眸 (增补版) 杨文祥 ( 说明:此为2015年12月11日发布的同题 文章的篇目分类整理稿 ) 题记: 日前,学校管理部门要求填报一份《 ********** 专家登记表 》,其中有关栏目的填写内容既是本人多年来的学术目标,也可说是对本人 此生学术生涯 的粗略概括与总结。 在这些填报内容的基础上,本文又补充上不宜填报在登记表上的非职务性材料,这样就形成了关于个人学术生涯较为完整的简略总结。现将这一总结 存记在自己的网络日记里,作为自己日后回首往事时的备忘记录。 21 世纪,是人类社会的 信息化、全球化 历史进程 不断深化的世纪。在这一历史条件下,无论这个世界还存在着多少 社会的不公 与 人间的不平 , 文明进步的历史脚步 毕竟带动着人类社会日益远离那 假、丑、恶、愚昧、专制与奴役 的 历史黑暗 ,不断走向 真、善、美、理智、民主与自由 的 文明之光 。作为一个生活在20世纪中叶至21世纪初的中国人,得益于人类社会 信息化、全球化 和中国 改革开放大潮 所提供的历史机遇,方得以在历经磨难与动乱之后,在劫后余生的短暂时光中,在学术上有所收获。为此,在即将告别这个并非完美但仍充满希望的世界之前,有必要对自己这一短暂的学术生涯做一总结,而这种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学术总结,则必须与 当 今时代的历史特征 与 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进程 联系在一起。 只有如此,自己平生所致力的学术研究,才有可能经受住 未来的历史检验 。 一、 研究方向 1 . 图书馆学 理论研究 2 . 信息资源管理 - 信息文明 - 信息文明建设 理论与实践研究 3 . 科学分类 与 文献分类 研究 4. 语言学、管理学、社会学 理论 及 文学翻译 等个人感兴趣的非职业性研究 二、 研究专长 说明 1 .发表了数十篇具有一定影响的理论图书馆学文章,对 全球化、信息化 和 信息文明建设 背景下的 图书馆的社会功能 和 图书馆学理论 进行了 较为系统的探讨 。 2 .独立完成并出版 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著作 一部;主编与合作主编 信息资源管理著作 两部;发表 信息资源管理理论文章 数十篇, 形成了 具有个人学术风格与特色 的学术思想,建立了 从信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到管理哲学 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 , 并在此基础之上,展开了关于 信息文明和信息文明建设 的理论探索 。 3 .发表具有一定影响的《 关于科学分类的理论思考 》一文, 提出了 系统的关于21世纪科学分类 与 文献分类 的 理论思想 与 分类体系 。 三、 代表性成果 代表性著作: 1 .《 信息管理基础教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 2 .《 信息资源价值论 -- 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 》 科学出版社, 2007 . 代表性论文 和译作 : (以下是在公开发表的百余篇图书情报及各相关学科论文 和译作 中所选出的代表性文章,依发表时间排序) 1 .《夏伊洛》 (外国文学译作) 外国文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 1984,6 期 2 .《 图书馆职能的历史阶段性——兼论建立中国图书馆学 》 图书情报论坛,1989.1期 3 .《 论“需要 - 激励理论”及其在人员管理中的运用 》 管理世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1989 .5期 4 .《 社会化新论 》 山东社会科学(山东省社会科学院主办), 1991 . 6 ( 新华文摘, 1992 , 3 期 : 观点摘编 ) 5 .《 百科全书社会功能的历史演变及对编撰体例的影响——兼谈〈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5版的体例与功能特征 》 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术季刊, 1993 , 2 期 6 . O n Social Information System and Libray’s Position and Function in the Society of Information . At: Proceedings of the 1996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 1996 ) 7 .《墓中第一天》(外国文学译作) 当代外国文学(南京大学主办), 1996,2期 8 .《木柴》(外国文学译作) 当代外国文学(南京大学主办),1998,8期 9. 《走向21世纪的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中国图书馆学会优秀论文集《世纪之交:图书馆事业回顾与展望》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9年7月出版 10. 《论信息管理学的若干基本问题》(河北大学学报,1999,4期) 11. 《谈汉语 “ 同词异体 ” 现象及处理》(香港)语文建设通讯, 1999 , 10 , 61 期 12 . 《旧案真凶》(外国文学译作)当代外国文学(南京大学主办), 1999,5期 13. 《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历史回顾与现实任务》(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2期) 14. 《论信息管理学的概念与概念体系》(上) (续)(情报科学,2000,3-4期) 15. 《论信息管理学与文献信息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河北大学学报,2000,3期) 16. 《 论21世纪图书馆学学科建设方向、学科性质与学科定位 --兼论图书馆在社会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社会功能》 .在:21世纪图书馆:发展与变革 .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0.7 17. 《 21世纪图书馆事业与图书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1期) 18. 《 从传统图书馆学向现代图书馆学的转型与过渡 --1996~2000年的中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合作)(图书馆,2001,1期) 19. 《 论信息文明与信息时代人的素质--兼论信息、创新的哲学本质 》(河北大学学报,2001,1期) 20. 《论信息管理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河北大学学报,2001,3期) 21. 《 国内外图书情报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合作)(河北大学学报,2002,2期) 22.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综述》(合作)在:中国图书馆事业1996~2000.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2.7. 23. 《 论信息管理科学的科学基础、历史任务、学科定位与学科建设方向 .》在:21世纪情报学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7. 24. 《21世纪图书馆学理论建设的基本任务》(合作)(图书馆杂志:理论年刊. 上海:上海图书馆,2002.12.) 25. 《论数字时代的信息资源共享--兼及现代资源观、信息资源共享观与现代社会管理》(图书馆杂志:理论年刊. 上海:上海图书馆,2002.12.) 26. 《关于图书馆学研究的理性思考》(合作)(图书馆,2003,1期) 27. 《 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研究的理论起点、历史任务与研究思路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3,2期) 28. 《论信息资源与现代资源观》(情报理论与实践,2003,4期) 29. 《 21世纪图书馆学理论建设的历史基础与历史任务 》在:发展与创新:第四次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3.10. 30. Evaluation of Public Libraries: The 2001 IFLA Standards and the 2003 Standards for Provincial Libraries in China . Libr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Vol. 54, No. 3, September, 2004.(SSCI) 31. 《 从公共图书馆精神到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 》(图书馆,2005,2期) 32.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he Role of the Library in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 The Third China_US Library Cooperation Conference, Shanghai, March, 2005; Chinese Librarianship: an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Journal,ISSN: 1089_4667, June, 2006 33. 《 知识管理的层次与层次结构系统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7,2期) 34. 《对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反思与展望》(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2期) 35. 《 全球化、信息化与构建和谐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当代公共信息资源管理 》(情报科学,2008,3期) 36. 《 人生梦想、职业生涯、专业理念、精神诉求 —— 一个图书馆人的漫漫心路信息文明的价值追求》(山东图书馆学刊, 2009,4期) 37 .《 关于科学分类的理论思考 》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2,3期 38. 《关于21世纪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及相关问题的若干思考》 系列论文四篇(《图书馆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体系影响因素分析》、《国外图书馆学学术源流与方法论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嬗变》、《美国图书馆学学术源流与方法论思想历史嬗变的理论反思》、《俄罗斯图书馆学学术源流与方法论思想历史嬗变的理论反思》图书与情报,2007,2期、2008,2、3、4期) 39 . 《 论功能图书馆学》 系列文章 五篇 2008-2009 ( 《功能图书馆学理论思辨》、《功能图书馆学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功能图书馆学理论体系概述》图书馆, 2008 , 3 、 5 期, 2009 , 2 期 ; 《图书馆功能的理论思辨》 重庆图情研究, 2008 , 3 期 ; 《图书馆功能的理论思辨与建立功能图书馆学的理论再思考》河北大学学报, 2009 , 1 期 )
个人分类: 吹过竹篱的清风:专题篇目|2603 次阅读|2 个评论
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G0314.信息资源管理)立项情况
热度 1 libseeker 2016-8-18 11:44
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G0314.信息资源管理)立项25项,信息如下:
个人分类: 圕人堂|5363 次阅读|3 个评论
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管理科学部分)
libseeker 2015-1-29 14:45
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管理科学部分) 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编著.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_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1 图书情报档案管理领域人员,可重点关注管理科学三处。 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管理科学部分).doc 延伸阅读: 1 国家自科基金图书情报档案管理立项观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478999.html 2011-8-24 12:3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2008年在管理科学部(G)——宏观管理与政策(G03)——G0314 信息资源管理下设“G031401 图书情报档案管理 ”,历年立项情况:2008年7项,2009年6项(含交流项目1项),2010年10项(含交流项目1项),2011年11项。 2 观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有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605882.html 3 图书情报档案管理获批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情况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604733.html
个人分类: 圕人堂|414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可以更漂亮,但如何更聪明
ws0110 2013-2-12 19:54
(2007-10-11 16:57:55) 信息资源管理主要阐述一个机构从事信息资源的搜集、整理、加工、存储、检索、分析和利用的工作流程。是较为狭义、微观的概念;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则从国家和区域的层面,阐述信息资源的规划、公开、再利用、增值服务和信息内容产业,是更宏观、更广义的概念。 在信息爆炸和知识经济时代,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适应。从物质和能量的角度,我们可以增高去脂、染发换肤、垫鼻隆胸,我们可以使自己更漂亮、甚至更强壮,但我们很难使自己更聪明。计算机的CPU的速度、内存和硬盘的容量发展迅速,遗憾的是我们人类的大脑却千年不变。在这种情况下,起决定作用已经不在于对信息的搜集能力,而是对信息的加工处理、理解分析能力,是把信息转化为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这就是人类的智慧。
个人分类: 数字福建|2068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信息资源管理类,G0314)主题分析
热度 5 huabolin 2012-8-29 10:12
2012 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公布,信息资源管理类( G0314 )共批准 27 项,根据项目名称对 27 项项目进行人工标注,然后统计汇总,得到如下结果: 序号 主题 数量 1 用户行为、信息服务与认知检索 8 2 知识构建与组织、聚合与扩散、共享与管理 8 3 社会网络与链接分析 4 4 语义检索与标注 3 5 信息环境与信息经济 3 6 其它 1 附本人标记结果,如有不妥,欢迎指出: 主题聚类 数量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主题标引 用户行为、信息服务与认知检索 8 社会化媒体用户行为模式及管理机制研究 谢新洲 用户行为 移动 Web2.0 环境下流媒体信息服务用户行为机理研究 侯德林 用户行为 基于云计算的公共信息服务机制研究 漆贤军 信息服务 基于情景化用户偏好的学术信息服务研究 黄传慧 信息服务 语义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资源多维度聚合与可视化研究 毕强 信息聚合 Web2.0 环境下基于社会化网络瓶颈限制的信息扩散最大化研究 张敏 信息扩散 基于关联数据的信息聚合模型与实现研究 潘有能 信息聚合 用户探寻式搜索策略分析及系统构建研究 姜婷婷 认知检索 知识构建与组织、聚合与扩散、共享与管理 8 基于可信语义 Wiki 的知识库构建方法与应用研究 李慧 知识构建 面向特定情报分析应用的知识组织系统快速构建关键问题研究 张运良 知识组织 面向知识服务的知识组织模式与应用研究 苏新宁 知识组织 跨学科知识扩散的规律研究 李江 知识扩散 数字图书馆社区的知识聚合与服务研究 胡昌平 知识聚合 线上线下互动对老年人在虚拟社区知识分享的影响研究 左美云 知识共享 跨组织隐性知识共享研究:以病患转院诊治卫生服务为背景 周力虹 知识共享 面向知识创新的科研组织知识社区挖掘——从社会资本的角度 刘萍 知识管理 社会网络与链接分析 4 基于海量数字资源的科研关系网络构建研究 曾建勋 社会网络 融合范式视角下的链接分析理论集成框架及其实证研究 孙建军 链接分析 科研团队动态演化规律研究 李纲 社会网络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过程中的人群仿真研究 吴鹏 网络舆情 语义检索与标注 3 社会化媒体集成检索与语义分析方法研究 唐晓波 语义检索 基于大众选择的网络信息语义性甄别研究 李保珍 语义甄别 图像信息资源可视化协同语义标注及实现研究 陆泉 语义标注 信息环境与信息经济 3 信息生态视角下中国低碳产业技术链的形成机理及发展路径研究 王晰巍 产业链 信息不平等的发生机理及政策启示研究——基于个人信息世界的整体性考察 于良芝 信息不平等 管理认知对信息技术商业价值的影响研究 林丹明 信息经济 其他 1 差错文化、归因倾向和差错报告:作用机制和情景因素 谢阳群
个人分类: 情报探讨|8437 次阅读|9 个评论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十:青年学者贾东琴《信息资源
热度 1 pww1380 2012-7-8 21:55
信息文明之光( 47 ):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十: 青年学者贾东琴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评述摘编( 4 ) ——信息资源价值论 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杨文祥整理 信息资源价值论 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在《信息资源价值论》一书的绪论部分,作者写有这样一段话“ 一部学术著作的面世,意味着对学术界和广大读者对其学术价值的审查、评价和批评的期待,意味着对历史检验的接受。” 青年学者贾东琴在题为《 新思维 新方法 新境界——〈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述评 》的书评中对这句话作出了积极的回应。她认为,《信息资源价值论》具有“ 全新的理论境界和深远的意义 ”,“ 作者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和人类社会价值实践的层次上我们开拓了一个信息和信息资源价值研究的新境界。这一境界的理论价值可以从学术和现实两个方面加以概括 ”。 一、关于《信息资源价值论》的学术价值 关于《信息资源价值论》的学术价值,她认为是“ 奠定了信息文明与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展现了信息资源管理和图书馆学的学术生机 ”。 上述这一学术价值具体又表现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①宏观价值与意义: 《信息资源价值论》写道:“ 在人类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越是先进的和高级的社会发展形态和社会历史进程,其社会实践就越需要科学理论的理性指导 。 ”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文明的灿烂和工业文明的辉煌之后,又迎来了信息文明的曦光。” “ 信息文明是以信息资源为基础资源,以完成社会信息化进程为历史目标的人类文明历程 。 社会信息化的核心问题是信息资源问题,而信息资源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充分实现人类社会的信息资源价值问题 。在这一形势下,人类理性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信息资源对于人和人类社会究竟具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以信息资源为基本资源的信息文明对当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历史走向和人类终极命运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需要当今知识界、理论界和学术界尽快做出科学解答的历史课题 。” 为回答这一问题,《信息资源价值论》前瞻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对 信息资源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及价值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 , 通过对人类的信息资源价值实践与信息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 的深入探讨,系统阐述了 信息资源与人、人类社会、人类文明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之间的价值关系 ,构建了一个具有鲜明理论特色的信息资源价值论理论体系,形成了一部具有鲜明的信息文明时代色彩的学术著作。 《信息资源价值论》这一 在人类社会由工业—半工业文明向信息—知识文明转型和人类社会信息化、全球化历史进程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 , 基于人类共同利益所进行的关于信息资源价值、人的本质和人类未来命运的前瞻性理论研究 不但 是人类对工业文明历史反思的延伸 ,也 为当今世界的信息文明建设和信息化实践提供了基础性的理论支持 。 ②微观价值与意义: 《信息资源价值论》的微观学术意义分别表现在 信息资源管理学、图书馆学和综合性学科的研究策略与方法论 三个方面。 信息资源管理学价值与意义: 信息资源管理是上世纪后半期伴随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启动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年轻学科领域。这样一个年轻的学科,面对人类社会信息化建设实践日益迫切的理论需求,难免呈现一种基础研究不深,应用研究乏力,有深度的综合性研究严重不足的窘迫局面 。 《信息资源价值论》在对信息和信息资源本质、概念、属性、功能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纵深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信息资源与人、社会、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之间的价值关系的研究,构建起以信息资源价值本质、价值关系、价值范畴、价值形态、价值实现机制为基本内容的信息资源价值论体系,解答了当前人们关于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文明、社会信息化等与信息资源管理密切相关的多方面理论问题 ,因此,贾东琴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的被动局面。 图书馆学价值与意义: 《信息资源价值论》的专业理论基础是图书馆学的文献资源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理论。因此,这一研究是图书馆学理论在信息 - 知识时代背景下向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延伸和深化 。这样,以人类社会的图书馆事业为基本研究对象的图书馆学就有必要结合信息资源价值论的研究,将关于信息 - 知识资源及其科学管理的研究作为当代图书馆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信息资源价值论》的理论视角上看,图书馆就是人类社会信息资源价值存在和价值实现的一种具体的社会组织形态。而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就构成了信息资源价值生成和价值实现社会机制的要素之一 。 《信息资源价值论》的作者曾在一篇论述 功能图书馆学 的文章中指出,“ 只有从图书馆社会功能的理论视角对图书馆现象进行全面考察和深入研究,建立功能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才能够更为充分地体现图书馆社会存在的现实依据和现实基础,才能够充分揭示图书馆和图书馆学在人类文明历史发展和进步中的历史价值 。” 书评作者贾东琴根据这一论述认为, 《信息资源价值论》在实际上构成了功能图书馆学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当代图书馆学研究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理论境界,展现出图书馆学在信息文明时代的无限活力与生机。 学术研究策略与方法论意义: 《信息资源价值论》的研究所采用的是一种具有独创意义的“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交叉互动 ”的研究策略。与此同时,还相应地创立了“ 整体思维 - 交叉研究 - 关联互动 - 双向互动 ”这一独特的方法论体系。 贾东琴认为,“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交叉互动”这一研究策略是整体性科学思维的具体理论体现 。这种研究策略不仅适应信息资源价值论这种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以满足当代人类社会信息化建设实践日益紧迫的现实需要,而且适应信息机制的自组织规律和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 从而 为建立信息资源价值论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 从研究策略角度丰富和发展了信息资源管理科学的学术思想 。 而相应创立的“整体思维 - 交叉研究 - 关联互动 - 双向互动”这一科学独特的方法论体系,不仅能够在信息资源价值论和信息资源管理科学的深入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能够为图书馆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特别是像《信息资源价值论》这类跨学科和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和综合研究提供一种通用性的方法论体系 。 关于《信息资源价值论》的学术价值与意义,书评作者做出了以下总结: 总之,通过这种多学科交叉研究,作者旁征博引,运用大量翔实的材料, 在对信息和信息资源本质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与信息资源的价值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并 在此基础上,在信息机制与人的心理机能的相互关系中深入研究了人的心理和人的行为与信息资源的关系以及人的心理机能、人的行为机制和人类社会系统的信息机制与人的信息资源价值实践的关系 。通过这些研究, 《信息资源价值论》得出了一系列关于信息资源价值和人类社会价值实践规律的科学认识 。 根据文献调研, 上述研究的方方面面几乎全部都是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前人所未曾涉及的领域,从而从信息资源价值研究的角度,将信息资源管理科学的研究推向了一个全新的理论境界和科学水平 。 二、 关于《信息资源价值论》的现实意义 书评作者以“ 人与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基础 信息 - 知识时代的文明之光 ”这样一个标题概括了 《信息资源价值论》的现实意义。 《信息资源价值论》在对价值哲学利、真、善、美、自由五个价值范畴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 信息资源对于人的价值实践具有五个基本价值方面和价值层次 : ①作为基本动力的功利价值(实用价值); ②作为科学理性前提的认知价值(科学价值); ③作为社会理性前提的社会伦理价值(社会价值); ④作为审美理性和精神动力的审美价值(美学价值); ⑤作为人和人类社会最高价值目标和理想境界的自由价值(终极价值)。 与此同时, 《信息资源价值论》在对信息和信息资源本质与人的本质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结合《联合国千年宣言》提出的 21 世纪国际社会的共同基本价值和中国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对信息文明与信息资源价值观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关于信息文化价值观的观念体系 。 伴随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深化, 人类社会在信息文化价值观不断形成的历史进程中,在对信息资源的 实用价值 、 科学价值 、 社会伦理价值 、 审美价值 和 自由价值 不断升华的人文追求中,不断推进文明的进步,不断实现人类的自我完善,不断实现人与社会的充分发展和自由发展 。 基于上述认识,书评作者认为,《信息资源价值论》这一科学成果 为人与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信息时代的精神基础,闪烁着信息文明的价值之光 。 “人的本质是意识,意识的本性是自由”,是超越物质形态限制的精神自由;“意识的本质是与人的个体生命过程相联系的一种特殊形态的信息资源系统”;“ 真、善、美的有机统一是自由 ”,即自由寓于人类的认知理性、社会理性和审美理性的统一之中。 书评作者写道,“从《信息资源价值论》这一系列简明而精辟的论述中,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真谛、人文精神的本真、人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信息资源价值论》透射出的这一束束信息文明的价值之光是我们青年学子在人生旅途上的北斗,是在价值多元,物欲横流的苍茫大海中的航标。” 在《信息资源价值论》一书的扉页中,作者写道,“ 谨以此书献给关切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关怀人类未来和人类命运,关注并致力于民族复兴和人类信息文明建设的人们 ”。为此,作为一名青年学者的书评作者,她由衷地希望“我们青年学子人人都能成为这种具备现代文明修养的优秀分子。” 书评作者继续写道,面对工业文明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采所造成的生态失衡和人类的整体性生存危机,面对形形色色层出不穷的专家犯罪、“三鹿毒奶”这类 认知理性与社会理性相悖,科学价值与社会伦理价值冲突的病态现象 ,《信息资源价值论》指出了这样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 无论人类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多么辉煌和灿烂的人类文明,也无论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变革人类社会方面曾经取得了多么伟大的历史成就,但在由工业文明正在向一个崭新的文明形态——信息文明进行转型和跃迁这一历史巨变的时代,今天的人们竟全然没有任何值得自豪的理由。作为人类文明基石的价值和价值追求,如今居然复归于文明的原始起点——实用价值(功利价值)。这就是说,就当今世界的价值实践和价值评价的社会现实而言,一切都刚刚重新开始 …… 对于具有数千年历史发展进程的人类文明来说,上述这一事实无疑是极其残酷的。然而, 正是这一无比残酷的现实,反证了《信息资源价值论》开展关于信息文明和信息资源价值的理论研究,树立信息文明文化价值观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 最后,书评作者用这样一段话对全书做出了总结: 总之,《信息资源价值论》是一部见解独到、思想深邃的学术专著 ,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当然,如果这部专著的语言能够多一些生动,少一些艰涩,一定会产生更好的社会效果。正如作者在他后来的一篇博文中所写得那样,“我们穷其一生,执著地追求完美,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中无法摆脱的缺憾 …… ” 书评原文参考文献: 1 .杨文祥 . 信息资源价值论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07: 135 , 26 , 475 , 3 , 3 , 472 , 98 2 .杨文祥 . 图书馆功能的理论思辨与功能图书馆学的理论再思考 . 河北大学学报, 2009 ( 1 ): 8-14 3 .杨文祥 . 功能图书馆学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 21 世纪理论图书馆学新视野”系列论文之二 . 图书馆, 2008 ( 5 ): 6-8 本文参见: 1 .贾东琴. 新思维 新方法 新境界——《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述评 . 《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 年第06 期 : 89-92 2 .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七: 青年学者贾东琴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评述摘编( 1 ) http://bbs.sciencenet.cn/blog-496942-561653.html 3 .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八: 青年学者贾东琴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评述摘编( 2 )——思维方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68013.html 4 .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九: 青年学者贾东琴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评述摘编( 3 )——研究策略与研究方法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quickforward=1id=574496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3520 次阅读|4 个评论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九: 青年学者贾东琴《信息资
pww1380 2012-5-24 16:41
信息文明之光( 44 ):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九: 青年学者贾东琴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评述摘编( 3 ) —— 研究策略与研究方法 杨文祥 研究策略与研究方法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评述》作者认为,《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一书建立了一个“ 独具特色的研究策略和方法论体系 ”。 在研究策略上,“ 《价值论》以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相结合 , 解决信息资源管理实践所提出的现实问题为理论目标,通过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交叉互动 , 构建一个在交叉中同步深化、在互动中共同发展,富有生命活力的动态发展和整体发展的理论和方法论体系。 ” 在研究方法上,“ 作者提出了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方法论思想并建立和有效地运用了一整套相应的方法论体系:‘以整体思维为基本原则,以跨学科研究方法为基本方法,强调跨学科多维交叉研究方法的应用’。 ”与此同时, “在整体思维和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强调‘关联互动’研究方法的运用 ” ,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强调“‘横向 - 纵向 - 横向’双向度交叉运用的研究方法”。 信息资源价值研究的跨学科、多学科交叉研究和综合研究的性质决定了任何一个单一的学科都无从有效地和全面地解决信息资源的价值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构建一种“ 以整体思维为基本原则,以跨学科研究方法为基本方法,强调跨学科多维交叉研究方法的应用 ”的研究方法体系就成为开展这一“跨学科、多学科交叉研究和综合研究”的复杂课题在研究方法上的唯一选择。而“ 在整体思维和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强调‘关联互动’研究方法的运用 ” ,“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强调‘横向 - 纵向 - 横向’双向度交叉运用的研究方法 ”则是在研究实践中为落实上述基本方法而创造的两种操作层面的具体研究方法。 据此,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评述》一文的作者认为,“ 这种独具匠心的方法论体系的创立和有效运用,反映了作者广博的知识视野和纵深层次的理论探索能力 ” 。 原文参考文献: 1 .杨文祥 . 信息资源价值论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07: 135 , 26 , 475 , 3 , 3 , 472 , 98 2 .杨文祥 . 图书馆功能的理论思辨与功能图书馆学的理论再思考 . 河北大学学报, 2009 ( 1 ): 8-14 3 .杨文祥 . 功能图书馆学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 21 世纪理论图书馆学新视野”系列论文之二 . 图书馆, 2008 ( 5 ): 6-8 本文参见: 1 .贾东琴. 新思维 新方法 新境界——《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述评 . 《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 年第06 期 : 89-92 2 .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七: 青年学者贾东琴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评述摘编( 1 ) http://bbs.sciencenet.cn/blog-496942-561653.html 3 .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八: 青年学者贾东琴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评述摘编( 2 )——思维方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68013.html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2676 次阅读|0 个评论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八:青年学者
pww1380 2012-5-7 09:29
信息文明之光( 40 ):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八: 青年学者贾东琴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评述摘编( 2 ) ——思维方式 杨文祥 《信息资源价值论》的思维方式 书评作者认为,《信息资源价值论》 “关于信息资源价值问题的研究,是中华文化学术思维对 21 世纪人类文明与文化观的理论探索,是对当代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发展趋向的深度把握 , 深刻反映了当前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在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上的新进展。” 在书评作者看来,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这一“在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上的新进展”主要表现在《信息资源价值论》关于信息资源价值研究的研究性质上。而信息资源价值论关于信息资源的价值研究,其研究性质就是一项“ 统一对象的多学科跨学科交叉研究和整体研究 ”。 书评作者指出,《信息资源价值论》“ 这一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成果是在众多相关学科之间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和整体性综合研究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在不同的学科之间寻求跨学科的知识建构不但需要独具魄力的科学勇气,还需要科学的思维方式,足够的学术智慧和不可或缺的艰辛探索。在这里,整体性科学思维方式居主导地位。 ” 与此同时,书评作者“举贤不避亲”,对自己的专业教师,《信息资源价值论》作者的学术勇气和理论功力作了“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肯定——“ 将‘价值’这一 ‘困扰人类数千年的历史难题和与瞬息万变的信息现象和奥妙无穷的信息机制相联系的信息和信息资源问题合为一体’ 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学术魄力、勇气和理论功底。 ”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及后来的突变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等经典理论结合图书馆学的信息资源建设和社会共享理论;心理学的心理机能理论;社会学和管理学的社会管理与社会整合理论;价值哲学和文化价值论的相关理论共同构成《价值论》的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这一针对一个统一的研究对象,由众多相关学科理论相互融合构建起来的统一完整的科学理论基础奠定了《价值论》具有 21 世纪历史高度的以整体思维为基本特征的科学思维基础。 ” “《价值论》在关注信息资源价值问题的同时,必然涉及对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前沿问题的探讨。作为全书结论的 81 条理论要点 ‘既是各相关学科经典理论向信息资源价值研究领域的理论延伸,也是当代人类科学理性在信息资源价值论研究基础之上所实现的学术思想的系统化与理论整合。’ 显然,这些基于多学科跨学科交叉研究所形成的整体性思想成果必然处于当代科学思维的前沿。” 本文参见: 1 .贾东琴. 新思维 新方法 新境界——《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述评 . 《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 年第06 期 : 89-92 2 .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七: 青年学者贾东琴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评述摘编( 1 )——引言与概述 http://bbs.sciencenet.cn/blog-496942-561653.html 原文参考文献: 1 .杨文祥 . 信息资源价值论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07: 135 , 26 , 475 , 3 , 3 , 472 , 98 2 .杨文祥 . 图书馆功能的理论思辨与功能图书馆学的理论再思考 . 河北大学学报, 2009 ( 1 ): 8-14 3 .杨文祥 . 功能图书馆学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 21 世纪理论图书馆学新视野”系列论文之二 . 图书馆, 2008 ( 5 ): 6-8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3658 次阅读|0 个评论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七: 青年学者
pww1380 2012-4-20 13:06
信息文明之光( 38 ):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七: 青年学者贾东琴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评述摘编( 1 ) ——引言与概述 杨文祥 引言 《信息资源价值论》一书所阐述的理论较为抽象,与此相应的理论语言,对大多数青年学子来说也颇为艰涩,完全不符合近年来诸多出版物着眼于市场需求的“可读性”。这样,人们在阅读和理解上必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我旧时的一个学生,眼下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贾东琴,她曾为《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写了一篇述评。这篇文章从概述、思维方式、研究策略、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五个方面,对本书的学术思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评论。 考虑到这篇文章对青年学生理解此书所阐述的理论有比较好的诠释功能,作为本书的作者和书评作者的专业教师,在对本书的理论和这篇书评的内容均具有较为透彻的理解的基础之上,在此把这篇书评进行摘编,以期对有志于深入探讨信息资源价值与信息资源管理规律,有志于思考信息资源价值与人的本质与价值诉求的内在联系,进而深入探索人类文明历史发展规律,深入研究信息文明理论与信息文明建设的青年学子有所裨益。 概述 《信息资源价值论》全书七部分 24 章,包括 绪论 ; 信息资源价值论的基本问题、研究方法、相关领域与相关理论问题 ; 信息资源价值论基础研究 ; 信息资源价值形态研究 ; 信息资源价值机制研究 ; 信息资源价值评价研究 ; 结论 七个部分。这七部分分别构成 基本问题研究 、 基础研究 、 应用研究 、 由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过渡的中间研究 四方面研究内容。全书通过这四方面研究内容,构建了信息资源价值论的整体理论框架。 在对前六部分内容深度概括的基础上,最后在“结论”一章总结出关于 人的本质 、 信息本质 、 信息资源本质 、 人的本质与信息资源的内在联系 、 信息资源价值与人的价值以及人的价值实践的内在联系 等方面理论的 81 条要点,以此作为全书的结论。 结论部分的这 81 条理论要点不仅是全书信息资源价值论理论系统整体框架的 81 个理论支点,也是全书理论内容的高度浓缩。 书评原文参考文献: 1 .杨文祥 . 信息资源价值论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07: 135 , 26 , 475 , 3 , 3 , 472 , 98 2 .杨文祥 . 图书馆功能的理论思辨与功能图书馆学的理论再思考 . 河北大学学报, 2009 ( 1 ): 8-14 3 .杨文祥 . 功能图书馆学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 21 世纪理论图书馆学新视野”系列论文之二 . 图书馆, 2008 ( 5 ): 6-8 本文参考文献: 1 .贾东琴. 新思维 新方法 新境界——《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述评 . 《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 年第06 期 : 89-92 2. 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年出版 3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作者告白 .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86646.html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383813 4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一:关于题名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401829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95609.html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95612.html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95615.html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95616.html 5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学术思想诠释之二:关于扉页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527471 http://blog.gmw.cn/blog-136083-398802.html 6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学术思想诠释之三: 版权页内容简介 . http://blog.gmw.cn/blog-136083-400993.html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96942do=blogid=531633 7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学术思想诠释之四: 关于《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的序言(一) . http://blog.gmw.cn/blog-136083-406919.html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542682 8 .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学术思想诠释之五: 关于《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的序言(二) . http://blog.gmw.cn/blog-136083-40912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547063 9 .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六: 关于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后记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553314 http://blog.gmw.cn/blog-136083-411235.html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3962 次阅读|0 个评论
信息文明之光:《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六:人文社科版
pww1380 2012-3-30 09:25
信息文明之光( 37 ):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六: 关于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后记 后记新编 (散文版) ——学术专著后记 心路历程回眸 杨文祥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是在我北京大学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完成的一部学术著作。在北大近六年的专业学习是我终生难忘的时日。这是我北大寻梦的六年,也是我实现学术思想跃迁的六年,更是我人文理念升华的六年。 毕业后,我一直忙于这篇论文的修改,增删数次,几经反复,甘苦自知。今天,这部专著终于定稿出版。此时此刻,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在这万千思绪里,有对不堪回首往事的追忆、有对人生的思索,更多的则是感激。 我是国家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年—— 1977 年参加高考的。尽管取得了比北京大学在当地招生成绩高出五六十分的优异成绩,但在当时乍暖还寒的形势下,还是被剥夺了报考北大的权力——从读小学到插队下乡,再到求学深造,我不止一次遭遇到这种说不清道不明难以言说的经历。当然,在那个同样难以言说的年代,绝不仅仅我一个人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和个人命运。 从此,我走上了坎坷曲折的寻梦北大的心路历程。 1980 年,北大图书馆学系恢复了函授招生制度。虽然当时我已经具备了中文专业的学历,但仍然重入考场,争取到生平第一次求学北大的机会。而多年后再次有机会报考北大时,我已经是一位具有多年正高级职称资历的专业教学人员了。 如今人们求学大都为谋生计,或为求职或为职称。而我却反其道而行之。于是坊间的各种猜疑、揣测甚至责难之声不绝于耳。“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此时,我才真正明白了,我们的先祖在春秋时期的《诗经》中留下的这句感慨,何以竟成了一曲数千年的绝唱,令人至今难以释怀。 北大,其精神的感召何以如此强烈?我不时扪心自问,却始终不得其解。直到结合北大的百年校庆,将中国的近代屈辱史与北大校史联系起来,我这百思不解愚钝至极的大脑才豁然开朗——萌生于危难之时,砥砺于忧患之间,发展于奋争之日——北大百余年的校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史。一代又一代优秀中国人的代表就是在这里,留下了他们挥之不去的身影。 北大,中华现代文明之源头,中国现代精神和民族灵魂之渊薮。 曾翻译过外国文学作品的短暂经历使我对西方文化略有涉猎。滥觞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是近现代西方文化的主流意识。其影响到了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尼采那里,就有了“上帝死了”这一旷世名言。但是,在人类摆脱了宗教和神权枷锁,宣告“上帝死了”一百余年后的今天,人类却为自己的非理性行为所导致的生存危机和人类灾难而大感震惊。于是,有了对工具理性和工业文明的历史反思,有了关于价值和价值理性的再思考。 回望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家园,值得“庆幸”并令人些许“欣慰”的是,在这片国情特殊被西方世界视为异端的土地上,尽管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想先哲被后世的不肖子孙一次又一次地“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可是竟丝毫没有影响其独特而强烈的“造神情结”。这样,我们中国人所创造出来的“本土上帝”和遍布九域的东土诸神不但虽死犹生,而且似乎具有西方神祗所绝对不可能拥有的一种“永垂不朽”的生机与活力。 即便如此,在古老的中国社会急剧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过程中,人们仍不难发现,西方社会导致人类生存危机的巨大灾难,悄然无声之间,在东方的土地上也在迅速蔓延。一时间,价值混乱,道德沦丧,物欲横流。追求一夕成名,一日暴富,“一朝得道,平步青云”的浮躁之风日甚一日,为此铤而走险的恶性案件也层出不穷。 我深知,浮躁的极致,不是走向全面的反思,必然走向彻底的疯狂。 怀着本能的对疯狂的恐惧,沉默过后,我选择了沉思。而这一颇为沉重的深入反思所得出的结论就是: 不断深入地寻梦北大,寻回那久违的北大精神和济世情怀,寻回那民主、科学、变革、求新、进取这一现代中国的民族之魂。 感激命运之神,让我有机会走进这梦寐以求的精神圣殿,开始了我梦想成真同时也是梦境寻幽的历程。 北大的每一堂课和每一次学术讲座的听讲机会都足堪珍惜,置身燕园的分分秒秒更是“寸金难买寸光阴”。就是在燕园这分分秒秒的时光里,不同领域名师巨擘的学术思想、北大的学术传统和人文情怀,点点滴滴地融为我精神的内涵和生命的活力。 如果说,学术意义上的求学北大是我个人命运的人生寻梦的话,那么,人文意义上的北大寻梦就具有了几分民族复兴使命甚至是人类命运关怀的终极意味。 这样,学术寻幽的人生之梦和民族复兴、人类命运关怀的使命情怀,也可说是一种“春秋大梦”和价值与理想之梦的寻梦之旅,便构成了我北大寻梦的两条并行不悖的心路历程。而眼前这部关于信息资源价值研究的学术著作,就是在人类社会信息化、全球化历史进程不断走向深入,人类文明的一个全新的历史形态——信息文明正在姗姗而来的历史背景下,这两条心路历程交相辉映融为一体的思想结晶和精神成果。 如今,这一怀胎十月的婴儿终于呱呱落地,尽管这第一声啼哭绝不会是一首绝妙的好诗,但毫无疑问的是,这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 伴随学位论文的完成,我的北大求学生涯也圈画上最后一个句点。这一句点既告慰我学业的完成,也敲响了我北大寻梦的下课“钟声”。 我知道,这无声有韵,绵绵不绝的“钟声”,将伴我静静地走完这一个平凡而富有内涵的生命历程。这是一个个体人生及其精神升华与人类文明的历史形态及其文明内涵的历史跃迁融为一体的历史过程。 如果人的生命历程本身就是一篇关于人生的论文的话——这是一篇必须完成并交由命运之神来审阅评判的论文 , 那么,北大寻梦的历程就是我的这篇人生论文最为核心的内容,也是这篇论文最高潮的篇章。 在《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一书即将出版之际,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吴慰慈先生。恐怕很少有人了解我在内心深处对吴慰慈先生的感激之情。早在上个世纪当我参加北大图书馆专业首届函授学习时,吴先生就是我基础理论研究的专业启蒙恩师,尽管当时我并未给吴老师留下太深的印象。但我十分清楚的是,无论后来我在专业上有怎样的进步,这些进展无不发源于吴老师在《图书馆学基础》课上为我开掘的学术源头。这次以博士生的身份入学北大以来,吴老师的悉心指导,使我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下来审视和思索图书馆学的诸多理论问题,使我的学术思想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提升。我时常感到惶恐不安的是,自己有限的学术功力和几年来的学业进展,不知道是否能够令吴老师满意。 我由衷地希望没有辜负恩师的厚望。 感谢王锦贵教授、王余光教授、马张华教授、李常庆副教授、周庆山博士、王子舟教授,这几位老师在我论文的开题、预答辩和答辩时,提出了十分宝贵的指导意见,开拓了我的视野,避免了有可能出现的失误。 感谢《中国图书馆学报》李万健研究馆员和中国科学院徐引篪研究馆员,他们的著述和学术指导使我受益匪浅,他们的关心、鼓励给予我极大的精神动力。 感谢美国 ALA 前会长,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与情报学研究生学院的资深教授贝弗莉•林奇博士( Beverly P Lynch )。她的鼓励、学术建议和她所提供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资料,对我的学位论文的完成意义重大。 感谢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赵立莘老师、学友刘兹恒教授、张广钦副教授、张久珍副教授和各位学友的鼓励和无私帮助,对此我将铭记心中。 感谢河北大学前后两届领导班子的各位领导,感谢河北大学管理学院与河北大学图书馆的各位领导和同事,没有这些领导和同事的理解和支持,我不可能完成在北大的紧张学业。 我尤其感谢我的妻子黄文杰女士。没有她自始至终的理解、支持和在资料整理、绘图等多方面的倾心协助,我绝无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学业和论文的写作。 最后,我还必须感谢科学出版社的李敏、张震两位编辑。他们高效率的工作和令人尊敬的敬业精神保证了这部著作的顺利出版。 感激与感恩之情将伴我终生。 谨将这一感激与感恩的真情献给所有提到的和由于行文与篇幅的限制与我的疏忽而没有提到的诸多关心和帮助我走过这一寻梦之旅的人们。 注: ALA :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美国图书馆协会 参考文献: 1 . 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年出版 2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作者告白 .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86646.html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383813 3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一:关于题名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401829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95609.html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95612.html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95615.html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95616.html 4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学术思想诠释之二:关于扉页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527471 http://blog.gmw.cn/blog-136083-398802.html 5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学术思想诠释之三: 版权页内容简介 . http://blog.gmw.cn/blog-136083-400993.html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96942do=blogid=531633 6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学术思想诠释之四: 关于《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的序言(一) http://blog.gmw.cn/blog-136083-406919.html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542682 7 .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学术思想诠释之五: 关于《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的序言(二) http://blog.gmw.cn/blog-136083-40912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547063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2434 次阅读|0 个评论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六: (科研笔记版)
pww1380 2012-3-25 23:07
信息文明之光( 37 ):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六: 关于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后记 后记新编 (科研笔记版) ——学术专著后记 心路历程回眸 杨文祥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是在我北京大学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完成的一部学术著作。在北大近六年的专业学习是我终生难忘的时日。这是我北大寻梦的六年,也是我实现学术思想跃迁的六年,更是我人文理念升华的六年。 毕业后,我一直忙于这篇论文的修改,增删数次,几经反复,甘苦自知。今天,这部专著终于定稿出版。此时此刻,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在这万千思绪里,有对不堪回首往事的追忆、有对人生的思索,更多的则是感激。 我是国家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年—— 1977 年参加高考的。尽管取得了比北京大学在当地招生成绩高出五六十分的优异成绩,但在当时乍暖还寒的形势下,还是被剥夺了报考北大的权力——从读小学到插队下乡,再到求学深造,我不止一次遭遇到这种说不清道不明难以言说的经历。当然,在那个同样难以言说的年代,绝不仅仅我一个人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和个人命运。 从此,我走上了坎坷曲折的寻梦北大的心路历程。 1980 年,北大图书馆学系恢复了函授招生制度。虽然当时我已经具备了中文专业的学历,但仍然重入考场,争取到生平第一次求学北大的机会。而多年后再次有机会报考北大时,我已经是一位具有多年正高级职称资历的专业教学人员了。 如今人们求学大都为谋生计,或为求职或为职称。而我却反其道而行之。于是坊间的各种猜疑、揣测甚至责难之声不绝于耳。“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此时,我才真正明白了,我们的先祖在春秋时期的《诗经》中留下的这句感慨,何以竟成了一曲数千年的绝唱,令人至今难以释怀。 北大,其精神的感召何以如此强烈?我不时扪心自问,却始终不得其解。直到结合北大的百年校庆,将中国的近代屈辱史与北大校史联系起来,我这百思不解愚钝至极的大脑才豁然开朗——萌生于危难之时,砥砺于忧患之间,发展于奋争之日——北大百余年的校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史。一代又一代优秀中国人的代表就是在这里,留下了他们挥之不去的身影。 北大,中华现代文明之源头,中国现代精神和民族灵魂之渊薮。 曾翻译过外国文学作品的短暂经历使我对西方文化略有涉猎。滥觞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是近现代西方文化的主流意识。其影响到了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尼采那里,就有了“上帝死了”这一旷世名言。但是,在人类摆脱了宗教和神权枷锁,宣告“上帝死了”一百余年后的今天,人类却为自己的非理性行为所导致的生存危机和人类灾难而大感震惊。于是,有了对工具理性和工业文明的历史反思,有了关于价值和价值理性的再思考。 回望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家园,值得“庆幸”并令人些许“欣慰”的是,在这片国情特殊被西方世界视为异端的土地上,尽管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想先哲被后世的不肖子孙一次又一次地“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可是竟丝毫没有影响其独特而强烈的“造神情结”。这样,我们中国人所创造出来的“本土上帝”和遍布九域的东土诸神不但虽死犹生,而且似乎具有西方神祗所绝对不可能拥有的一种“永垂不朽”的生机与活力。 即便如此,在古老的中国社会急剧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过程中,人们仍不难发现,西方社会导致人类生存危机的巨大灾难,悄然无声之间,在东方的土地上也在迅速蔓延。一时间,价值混乱,道德沦丧,物欲横流。追求一夕成名,一日暴富,“一朝得道,平步青云”的浮躁之风日甚一日,为此铤而走险的恶性案件也层出不穷。 我深知,浮躁的极致,不是走向全面的反思,必然走向彻底的疯狂。 怀着本能的对疯狂的恐惧,沉默过后,我选择了沉思。而这一颇为沉重的深入反思所得出的结论就是: 不断深入地寻梦北大,寻回那久违的北大精神和济世情怀,寻回那民主、科学、变革、求新、进取这一现代中国的民族之魂。 感激命运之神,让我有机会走进这梦寐以求的精神圣殿,开始了我梦想成真同时也是梦境寻幽的历程。 北大的每一堂课和每一次学术讲座的听讲机会都足堪珍惜,置身燕园的分分秒秒更是“寸金难买寸光阴”。就是在燕园这分分秒秒的时光里,不同领域名师巨擘的学术思想、北大的学术传统和人文情怀,点点滴滴地融为我精神的内涵和生命的活力。 如果说,学术意义上的求学北大是我个人命运的人生寻梦的话,那么,人文意义上的北大寻梦就具有了几分民族复兴使命甚至是人类命运关怀的终极意味。 这样,学术寻幽的人生之梦和民族复兴、人类命运关怀的使命情怀,也可说是一种“春秋大梦”和价值与理想之梦的寻梦之旅,便构成了我北大寻梦的两条并行不悖的心路历程。而眼前这部关于信息资源价值研究的学术著作,就是在人类社会信息化、全球化历史进程不断走向深入,人类文明的一个全新的历史形态——信息文明正在姗姗而来的历史背景下,这两条心路历程交相辉映融为一体的思想结晶和精神成果。 如今,这一怀胎十月的婴儿终于呱呱落地,尽管这第一声啼哭绝不会是一首绝妙的好诗,但毫无疑问的是,这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 伴随学位论文的完成,我的北大求学生涯也圈画上最后一个句点。这一句点既告慰我学业的完成,也敲响了我北大寻梦的下课“钟声”。 我知道,这无声有韵,绵绵不绝的“钟声”,将伴我静静地走完这一个平凡而富有内涵的生命历程。这是一个个体人生及其精神升华与人类文明的历史形态及其文明内涵的历史跃迁融为一体的历史过程。 如果人的生命历程本身就是一篇关于人生的论文的话——这是一篇必须完成并交由命运之神来审阅评判的论文 , 那么,北大寻梦的历程就是我的这篇人生论文最为核心的内容,也是这篇论文最高潮的篇章。 在《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一书即将出版之际,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吴慰慈先生。恐怕很少有人了解我在内心深处对吴慰慈先生的感激之情。早在上个世纪当我参加北大图书馆专业首届函授学习时,吴先生就是我基础理论研究的专业启蒙恩师,尽管当时我并未给吴老师留下太深的印象。但我十分清楚的是,无论后来我在专业上有怎样的进步,这些进展无不发源于吴老师在《图书馆学基础》课上为我开掘的学术源头。这次以博士生的身份入学北大以来,吴老师的悉心指导,使我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下来审视和思索图书馆学的诸多理论问题,使我的学术思想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提升。我时常感到惶恐不安的是,自己有限的学术功力和几年来的学业进展,不知道是否能够令吴老师满意。 我由衷地希望没有辜负恩师的厚望。 感谢王锦贵教授、王余光教授、马张华教授、李常庆副教授、周庆山博士、王子舟教授,这几位老师在我论文的开题、预答辩和答辩时,提出了十分宝贵的指导意见,开拓了我的视野,避免了有可能出现的失误。 感谢《中国图书馆学报》李万健研究馆员和中国科学院徐引篪研究馆员,他们的著述和学术指导使我受益匪浅,他们的关心、鼓励给予我极大的精神动力。 感谢美国 ALA 前会长,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与情报学研究生学院的资深教授贝弗莉•林奇博士( Beverly P Lynch )。她的鼓励、学术建议和她所提供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资料,对我的学位论文的完成意义重大。 感谢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赵立莘老师、学友刘兹恒教授、张广钦副教授、张久珍副教授和各位学友的鼓励和无私帮助,对此我将铭记心中。 感谢河北大学前后两届领导班子的各位领导,感谢河北大学管理学院与河北大学图书馆的各位领导和同事,没有这些领导和同事的理解和支持,我不可能完成在北大的紧张学业。 我尤其感谢我的妻子黄文杰女士。没有她自始至终的理解、支持和在资料整理、绘图等多方面的倾心协助,我绝无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学业和论文的写作。 最后,我还必须感谢科学出版社的李敏、张震两位编辑。他们高效率的工作和令人尊敬的敬业精神保证了这部著作的顺利出版。 感激与感恩之情将伴我终生。 谨将这一感激与感恩的真情献给所有提到的和由于行文与篇幅的限制与我的疏忽而没有提到的诸多关心和帮助我走过这一寻梦之旅的人们。 注: ALA :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美国图书馆协会 参考文献: 1 . 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年出版 2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作者告白 .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86646.html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383813 3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一:关于题名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401829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95609.html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95612.html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95615.html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95616.html 4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学术思想诠释之二:关于扉页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527471 http://blog.gmw.cn/blog-136083-398802.html 5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学术思想诠释之三: 版权页内容简介 . http://blog.gmw.cn/blog-136083-400993.html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96942do=blogid=531633 6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学术思想诠释之四: 关于《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的序言(一) http://blog.gmw.cn/blog-136083-406919.html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542682 7 .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学术思想诠释之五: 关于《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的序言(二) http://blog.gmw.cn/blog-136083-40912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547063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3297 次阅读|0 个评论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六:关于《信息资源价值论——
热度 1 pww1380 2012-3-25 23:00
信息文明之光( 37 ):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六: 关于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后记 后记新编 (散文版) ——学术专著后记 心路历程回眸 杨文祥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是在我北京大学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完成的一部学术著作。在北大近六年的专业学习是我终生难忘的时日。这是我北大寻梦的六年,也是我实现学术思想跃迁的六年,更是我人文理念升华的六年。 毕业后,我一直忙于这篇论文的修改,增删数次,几经反复,甘苦自知。今天,这部专著终于定稿出版。此时此刻,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在这万千思绪里,有对不堪回首往事的追忆、有对人生的思索,更多的则是感激。 我是国家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年—— 1977 年参加高考的。尽管取得了比北京大学在当地招生成绩高出五六十分的优异成绩,但在当时乍暖还寒的形势下,还是被剥夺了报考北大的权力——从读小学到插队下乡,再到求学深造,我不止一次遭遇到这种说不清道不明难以言说的经历。当然,在那个同样难以言说的年代,绝不仅仅我一个人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和个人命运。 从此,我走上了坎坷曲折的寻梦北大的心路历程。 1980 年,北大图书馆学系恢复了函授招生制度。虽然当时我已经具备了中文专业的学历,但仍然重入考场,争取到生平第一次求学北大的机会。而多年后再次有机会报考北大时,我已经是一位具有多年正高级职称资历的专业教学人员了。 如今人们求学大都为谋生计,或为求职或为职称。而我却反其道而行之。于是坊间的各种猜疑、揣测甚至责难之声不绝于耳。“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此时,我才真正明白了,我们的先祖在春秋时期的《诗经》中留下的这句感慨,何以竟成了一曲数千年的绝唱,令人至今难以释怀。 北大,其精神的感召何以如此强烈?我不时扪心自问,却始终不得其解。直到结合北大的百年校庆,将中国的近代屈辱史与北大校史联系起来,我这百思不解愚钝至极的大脑才豁然开朗——萌生于危难之时,砥砺于忧患之间,发展于奋争之日——北大百余年的校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史。一代又一代优秀中国人的代表就是在这里,留下了他们挥之不去的身影。 北大,中华现代文明之源头,中国现代精神和民族灵魂之渊薮。 曾翻译过外国文学作品的短暂经历使我对西方文化略有涉猎。滥觞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是近现代西方文化的主流意识。其影响到了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尼采那里,就有了“上帝死了”这一旷世名言。但是,在人类摆脱了宗教和神权枷锁,宣告“上帝死了”一百余年后的今天,人类却为自己的非理性行为所导致的生存危机和人类灾难而大感震惊。于是,有了对工具理性和工业文明的历史反思,有了关于价值和价值理性的再思考。 回望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家园,值得“庆幸”并令人些许“欣慰”的是,在这片国情特殊被西方世界视为异端的土地上,尽管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想先哲被后世的不肖子孙一次又一次地“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可是竟丝毫没有影响其独特而强烈的“造神情结”。这样,我们中国人所创造出来的“本土上帝”和遍布九域的东土诸神不但虽死犹生,而且似乎具有西方神祗所绝对不可能拥有的一种“永垂不朽”的生机与活力。 即便如此,在古老的中国社会急剧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过程中,人们仍不难发现,西方社会导致人类生存危机的巨大灾难,悄然无声之间,在东方的土地上也在迅速蔓延。一时间,价值混乱,道德沦丧,物欲横流。追求一夕成名,一日暴富,“一朝得道,平步青云”的浮躁之风日甚一日,为此铤而走险的恶性案件也层出不穷。 我深知,浮躁的极致,不是走向全面的反思,必然走向彻底的疯狂。 怀着本能的对疯狂的恐惧,沉默过后,我选择了沉思。而这一颇为沉重的深入反思所得出的结论就是: 不断深入地寻梦北大,寻回那久违的北大精神和济世情怀,寻回那民主、科学、变革、求新、进取这一现代中国的民族之魂。 感激命运之神,让我有机会走进这梦寐以求的精神圣殿,开始了我梦想成真同时也是梦境寻幽的历程。 北大的每一堂课和每一次学术讲座的听讲机会都足堪珍惜,置身燕园的分分秒秒更是“寸金难买寸光阴”。就是在燕园这分分秒秒的时光里,不同领域名师巨擘的学术思想、北大的学术传统和人文情怀,点点滴滴地融为我精神的内涵和生命的活力。 如果说,学术意义上的求学北大是我个人命运的人生寻梦的话,那么,人文意义上的北大寻梦就具有了几分民族复兴使命甚至是人类命运关怀的终极意味。 这样,学术寻幽的人生之梦和民族复兴、人类命运关怀的使命情怀,也可说是一种“春秋大梦”和价值与理想之梦的寻梦之旅,便构成了我北大寻梦的两条并行不悖的心路历程。而眼前这部关于信息资源价值研究的学术著作,就是在人类社会信息化、全球化历史进程不断走向深入,人类文明的一个全新的历史形态——信息文明正在姗姗而来的历史背景下,这两条心路历程交相辉映融为一体的思想结晶和精神成果。 如今,这一怀胎十月的婴儿终于呱呱落地,尽管这第一声啼哭绝不会是一首绝妙的好诗,但毫无疑问的是,这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 伴随学位论文的完成,我的北大求学生涯也圈画上最后一个句点。这一句点既告慰我学业的完成,也敲响了我北大寻梦的下课“钟声”。 我知道,这无声有韵,绵绵不绝的“钟声”,将伴我静静地走完这一个平凡而富有内涵的生命历程。这是一个个体人生及其精神升华与人类文明的历史形态及其文明内涵的历史跃迁融为一体的历史过程。 如果人的生命历程本身就是一篇关于人生的论文的话——这是一篇必须完成并交由命运之神来审阅评判的论文 , 那么,北大寻梦的历程就是我的这篇人生论文最为核心的内容,也是这篇论文最高潮的篇章。 在《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一书即将出版之际,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吴慰慈先生。恐怕很少有人了解我在内心深处对吴慰慈先生的感激之情。早在上个世纪当我参加北大图书馆专业首届函授学习时,吴先生就是我基础理论研究的专业启蒙恩师,尽管当时我并未给吴老师留下太深的印象。但我十分清楚的是,无论后来我在专业上有怎样的进步,这些进展无不发源于吴老师在《图书馆学基础》课上为我开掘的学术源头。这次以博士生的身份入学北大以来,吴老师的悉心指导,使我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下来审视和思索图书馆学的诸多理论问题,使我的学术思想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提升。我时常感到惶恐不安的是,自己有限的学术功力和几年来的学业进展,不知道是否能够令吴老师满意。 我由衷地希望没有辜负恩师的厚望。 感谢王锦贵教授、王余光教授、马张华教授、李常庆副教授、周庆山博士、王子舟教授,这几位老师在我论文的开题、预答辩和答辩时,提出了十分宝贵的指导意见,开拓了我的视野,避免了有可能出现的失误。 感谢《中国图书馆学报》李万健研究馆员和中国科学院徐引篪研究馆员,他们的著述和学术指导使我受益匪浅,他们的关心、鼓励给予我极大的精神动力。 感谢美国 ALA 前会长,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与情报学研究生学院的资深教授贝弗莉•林奇博士( Beverly P Lynch )。她的鼓励、学术建议和她所提供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资料,对我的学位论文的完成意义重大。 感谢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赵立莘老师、学友刘兹恒教授、张广钦副教授、张久珍副教授和各位学友的鼓励和无私帮助,对此我将铭记心中。 感谢河北大学前后两届领导班子的各位领导,感谢河北大学管理学院与河北大学图书馆的各位领导和同事,没有这些领导和同事的理解和支持,我不可能完成在北大的紧张学业。 我尤其感谢我的妻子黄文杰女士。没有她自始至终的理解、支持和在资料整理、绘图等多方面的倾心协助,我绝无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学业和论文的写作。 最后,我还必须感谢科学出版社的李敏、张震两位编辑。他们高效率的工作和令人尊敬的敬业精神保证了这部著作的顺利出版。 感激与感恩之情将伴我终生。 谨将这一感激与感恩的真情献给所有提到的和由于行文与篇幅的限制与我的疏忽而没有提到的诸多关心和帮助我走过这一寻梦之旅的人们。 注: ALA :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美国图书馆协会 参考文献: 1 . 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年出版 2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作者告白 .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86646.html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383813 3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一:关于题名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401829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95609.html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95612.html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95615.html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95616.html 4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学术思想诠释之二:关于扉页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527471 http://blog.gmw.cn/blog-136083-398802.html 5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学术思想诠释之三: 版权页内容简介 . http://blog.gmw.cn/blog-136083-400993.html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96942do=blogid=531633 6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学术思想诠释之四: 关于《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的序言(一) http://blog.gmw.cn/blog-136083-406919.html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542682 7 .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学术思想诠释之五: 关于《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的序言(二) http://blog.gmw.cn/blog-136083-40912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547063
个人分类: 心香一瓣(Devotional Joss Stick)|2655 次阅读|2 个评论
信息文明之光:《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五:关于《信息
热度 1 pww1380 2012-3-12 21:38
信息文明之光( 35 ):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五: 关于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序言(二) 杨文祥整理 徐引篪研究员退休前长期担任 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任,为中科院文献情报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奉献了她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徐先生不但是我仰慕和尊敬的学界师长,也 是本人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主席。 对《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一书的出版,徐先生十分欣慰, 特为之作序奖掖后进。 在本书的绪论中,我曾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学术专著一经面世,便意味着在期待和接受学术界和广大读者对其学术价值的审查、评价和批评。 ”对此,徐先生深表赞同,并进一步指出,“ 杨文祥教授的《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是一部具有一定理论深度关于信息资源及其价值问题的学术专著。 为这样一部专著写序,不但必须从理论上溯本求源,从现代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经济、信息时代、信息文明和社会信息化谈起,还要对其作者的知识结构、学术背景及其对人生的价值思考与理解有所了解。否则就很难对这部专著做出准确的理解和评价。 ” 在序言中,徐引篪先生提纲挈领地论述了信息资源管理在当代人类社会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她认为,“ 20 世纪中叶至 20 世纪末,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渐成熟,电子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覆盖全球的卫星远程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逐渐融合为一体,形成了具有信息时代历史高度的现代信息技术群。现代信息技术所形成的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以 Internet 为代表的覆盖全球的信息资源网与电子信息通信网的结合,使以企业为主体的信息经济实体具有了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组织和市场组织的能力。这样,以信息资源为资源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技术手段,以电子信息网络环境为社会基础设施的全球范围的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形成了一个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互为条件、互为手段、互为目标的统一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其核心问题,而对信息资源的合理组织和科学管理便构成了解决这一核心问题的前提。于是,信息资源管理不但成为当今世界管理实践的核心领域,也是发展最为迅速的研究领域之一。 ” 关于信息资源管理与价值问题的关系和信息资源价值研究的理论意义,徐先生作出了这样的阐述:“ 20 世纪中叶以来,世界学术界对关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历史反思和前瞻性的学术思考,价值问题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在这一历史条件和学术背景下,人类理性不能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信息资源对于人和人类社会究竟具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使得人类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以如此巨大的热情来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以便更为有效地传递、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为回答这一问题,本书作者站在人类社会从整体上处于日渐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时代转型的过渡时期这一历史高度上,提出并进行了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关于信息资源价值问题的专题研究。这一基于人类共同利益所进行的关于人类社会信息化和信息文明建设、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理论思考和研究,不仅是当代人类社会对工业文明历史反思的延伸,其理论思考的前瞻性和对信息文明和信息化建设实践的现实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 ” 在此基础之上,徐先生对当代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基于这种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共同的基本价值观和信息文明文化观与信息资源价值研究的内在联系也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她指出,“ 全球范围的资源组织和市场竞争,不但使得世界各国出现了全球性的国家经济利益之间的冲突,而且这种国家利益的平衡与冲突又“史无前例地”和企业与企业之间、人员与人员之间不同层次的经济利益关系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空前复杂的世界经济政治关系图景。为平衡这种日益复杂的利益关系,缓解利益冲突,各种地区性、全球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合作组织及其交流活动日益活跃。这一现象有力证明了在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化的信息知识时代人类共同利益的形成、存在和不断深入地发展。这样,建立在人类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人类共同的基本价值观和信息文明文化观这一事关世界和人类整体文化建设和人类未来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便提到了 21 世纪人类社会的议事日程。信息资源是信息文明建设的现实基础,信息文明的信息文化价值观只有在对信息资源价值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得以确立。由此看来,杨文祥博士关于信息资源价值论的理论阐述有可能为 21 世纪人类文明共同文化观的探索提供一条可供参考的科学思路。 ” 关于本书的理论深度,徐先生认为,“ 本书的信息资源价值论在心理机能的层次上对人类社会系统信息机制的探讨;在人的本质和意识本质的层次上对人的本质、意识与信息资源的关系的探讨,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人的价值、人的心理和人的行为与信息资源的关系;人的心理机能、人的行为机制与人类社会系统的信息机制和信息资源的关系的探讨等方面,均达到了信息资源管理基础研究领域前人所未曾涉及的深度和水平。 ” 关于本书的研究广度,徐先生认为,“ 在理论研究广度上,本书 突破目前图书馆学和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认识局限,通过图书馆学和信息资源管理与价值哲学、文化学、社会学、管理学、行为科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跨学科研究,对信息资源价值与信息资源价值实践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这样的学科 广度,在目前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中也未见有先例。 ” 关于本书的研究方法,徐先生也做出了肯定的评价。她认为,“‘ 以整体思维为基本原则,以跨学科研究方法为基本方法,强调跨学科多维交叉研究方法的运用 ’ ;‘在整体思维和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强调‘关联互动’研究方法的运用’;‘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强调‘横向 — 纵向 — 横向’双向度交叉运用的研究方法’是本书信息资源价值论方法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建立和有效运用 这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方法论体系 需要研究者具有较广博的知识视野、较强的理论把握能力和深层次理论的探索能力。 ” 徐引篪先生对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一书的总体评价是,“ 本书作者从信息资源本体论到信息资源价值论,从信息资源价值形态到信息资源价值实践机制,从价值实践机制再到信息资源的价值评价,建立了一个全面、系统、完整的关于信息资源价值问题的理论体系。 ” 关于本书作者人生阅历与其本人学术特色的内在联系,徐先生认为,“ 本书作者文革前所受到的良好的基础教育,文革时期 12 年之久的上山下乡的艰苦磨练,文革后 1977 年首届高考的严格筛选,中文专业较扎实的语言学功底,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两大名校系统的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以国内外学术大师和各领域名家为导师队伍的中国书院“中外比较文化研究班”的学术熏陶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国际视野,长期的图书馆事业建设实践、专业教学实践和基于这一实践所进行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数十年求学与探索 的人生阅历形成了作者讷于言而敏于思的学术品格。作者的这一学术品格与其基于这一品格的学术执着构成了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 这部学术著作在 选题角度、研究方向、研究层次和研究策略;研究广度和研究深度;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等多方面 致力于学术创新的基础。尽管对这些学术创新的评价必然是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确信无疑的,那就是,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信息资源价值问题研究的新境界。 ” 根据上述序言,可以明显看出,徐先生对学生的了解和把握是全方位的,对学生的呵护更是无微不至。当然,作为学生和作者本人,只能将先生的高度评价和认可作为对自己的鼓励和鞭策,以不辜负先生对自己殷殷的学术期待。 饮水思源,在此,谨以学生的名义向徐引篪先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参考文献: 1 . 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年出版 2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作者告白 .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86646.html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383813 3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一:关于题名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401829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95609.html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95612.html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95615.html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95616.html 4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学术思想诠释之二:关于扉页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527471 http://blog.gmw.cn/blog-136083-398802.html 5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学术思想诠释之三: 版权页内容简介 . http://blog.gmw.cn/blog-136083-400993.html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96942do=blogid=531633 6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学术思想诠释之四: 关于《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的序言(一)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542682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3546 次阅读|2 个评论
信息文明之光:《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四:关于《信息
pww1380 2012-2-29 23:56
信息文明之光(33):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四:关于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的序言(一) 杨文祥整理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一书是在本人的博士学位论文《信息资源价值研究》的基础上所完成的一部信息资源管理学学术专著。我的博士导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吴慰慈先生和我的博士学位答辩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任徐引篪研究员分别为本书写了序言。在此,对吴先生的序言简述如下: 吴先生在序言中强调,“论文选题本身的内容及其学术高度以及当时相关研究领域的理论关注点往往构成了这篇学术论文学术价值及其评价的决定因素。而一篇具有较深理论意义的学术论文,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和以人文社会科学为背景的综合性应用学科的学术论文,对其学术价值更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就不仅仅是‘选题本身的内容及其学术高度以及当时相关研究领域的理论关注’,还需要融合作者本人的人生阅历、专业背景、知识结构和作者对选题的深入理解。” 出于导师对自己的门生的深入了解与爱护,吴先生在序言中对本人在专业教学和理论研究中的学术风格也作了评论和诠释。他指出,“杨文祥的学术风格最显著的特点是理论化、抽象化、有时甚至给人以‘玄’和‘空’的感性印象。但事实是,他的研究,无论选题有多么抽象,无不直接来源于实践,特别是来自于他长期在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实践的人生经历。无论是其早期发表的《试论图书馆的基本属性 ── 知识性、传递性、时代性》、《图书馆学的反思 社会与哲学的思维 ──关于图书馆本质、职能的再认识 》、《图书馆职能的历史阶段性 ──兼论建立中国图书馆学 》、《关于开展‘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研究’及其相关问题的理论思考》、《文献信息社会学三论》系列论文还是后来与我合作的《现代产业观与图书馆散论》系列论文、《从传统图书馆学向现代图书馆学的转型与过渡》、《关于图书馆学研究的理性思考》,以及他后来撰写的《论 21 世纪图书馆学学科建设方向、学科性质与学科定位》和《 21 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的理论起点、历史任务和研究思路》等,都反映了他的‘ 理论虽然源于实践,但必须高于实践并能够指导实践 ’的理性思维。” 与此同时,吴先生对我二十余年来“在图书馆工作实践中始终坚持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功能,并将这一实践层面上的坚持自觉地转化为在理论研究,而且是抽象性很强的基础理论研究层面上的坚守”这一点做出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这一实践上的坚持和理论上的坚守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图书馆事业的执著和对图书馆学理论建设的执著。” 关于 图书馆学与信息资源价值研究的关系, 吴先生充分肯定了本书所提出的“ 图书馆学理论及其学术思想与本书的信息资源价值论研究的关系是源和流的关系 ”这一学术思想。吴先生进一步指出,“信息资源价值研究,不仅是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基础性研究,也是图书馆学发掘图书馆赖以发挥其社会职能,实现其社会价值的理论基础的基础理论研究。作者以人类的价值思维和价值哲学研究为其价值理论来源,以图书馆学的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为专业基础,依据系统论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方法体系,分别从信息资源的本体论和价值论两个层次,对信息资源价值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理论探讨。” 师恩难忘,在此,谨向授业恩师吴慰慈先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参考文献: 1 . 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年出版 2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 —— 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作者告白 .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86646.html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383813 3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一:关于题名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401829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95609.html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95612.html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95615.html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95616.html 4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信息资源价值论 —— 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学术思想诠释之二:关于扉页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527471 http://blog.gmw.cn/blog-136083-398802.html 5 .杨文祥.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学术思想诠释之三: 版权页内容简介 . http://blog.gmw.cn/blog-136083-400993.html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96942do=blogid=531633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35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家自科基金信息资源管理类立项情况
libseeker 2011-8-24 09:34
信息来源: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159.226.244.25/portal/proj_search.asp 信息资源管理类共立项20项,分别为“信息资源管理”5项、“图书情报档案管理”11项、“政府与社会信息资源管理”4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冯惠玲,225万)、面上项目8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项(刘春年,鲍玉来)、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张保生、谢新洲)2项。另,科技管理与政策类“科学计量学与科技评价”6项。 管理科学部(G)宏观管理与政策(G03) G0314 信息资源管理 5项 G031401 图书情报档案管理 11项 G031402 政府与社会信息资源管理 4项 71103180/G031402 基于社会动力学的药品网络口碑情感扩散与传播机理研究 郑晓龙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25 2012-01至2014-12 71110307016/G031402 2011年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 张保生 中国政法大学 3 2011-07至2011-07 71103136/G031401 泛在环境下基于情境感知的信息多维推荐服务模型与实现研究 曾子明 武汉大学19 2012-01至2014-12 71173084/G031402 公务员信息安全行为形成机理与决策过程研究 曾忠平 华中科技大学 362012-01至2015-12 71173197/G031401 数字保存经济要素与经济评价研究 臧国全 郑州大学 40 2012-01至2015-12 71173187/G031401专利h指数与专利信息网络测度研究 叶鹰 浙江大学 42 2012-01至2015-12 71103203/G0314 多语言环境下Social Tagging的内涵机理与应用框架研究-基于比较的视角 徐晨中南大学 21 2012-01至2014-12 71110307014/G0314 “互联网与社会:挑战、转型与发展”国际会议 谢新洲 北京大学 22011-05至2011-05 71173121/G031402 流动农民工信息获取与跨区域公共信息服务保障体系研究 王芳 南开大学 42 2012-01至2015-12 71103138/G031401 基于知识地图的对等网语义社区及其知识共享研究 秦春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 2012-01至2014-12 71173028/G0314 面向在线信息的突发事件多目标动态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 彭怡 电子科技大学 43 2012-01至2015-12 71173249/G031401 知识网络的形成机制及演化规律研究 马费成 武汉大学 46 2012-01至2015-12 71173164/G031401 基于语言模型的通用实体检索建模及框架实现研究 陆伟 武汉大学 45 2012-01至2015-12 71163033/G031401 基于EA的灾害应急管理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构建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刘春年 南昌大学 38 2012-01至2015-12 71103081/G031401 基于通用加权XML模型的个性化用户兴趣本体研究 李树青 南京财经大学 192012-01至2014-12 71133006/G0314 我国信息资源产业发展政策及管理研究 冯惠玲 中国人民大学 225 2012-01至2016-12 71103085/G031401 基于文本语义挖掘的商品评论信息可信度分析研究 丁晟春 南京理工大学 19 2012-01至2014-12 71173163/G031401 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等级协议研究 邓仲华 武汉大学 422012-01至2015-12 71103020/G0314 语义Web环境下的大规模协同知识处理模型研究 朝乐门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192012-01至2014-12 71163029/G031401 基于领域本体的蒙古文数字资源整合机制研究 鲍玉来 内蒙古大学 392012-01至2015-12 相关 : G0307 科技管理与政策 G030701 科学计量学与科技评价 6项 G030702 科研管理 G030703 科技创新管理 G030704 知识产权管理与宏观政策 71103064/G030701 基于混合聚类技术的交叉学科结构特征和演进趋势研究 张琳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1 2012-01至2014-12 71103178/G030701 标准信息计量方法与数据挖掘研究 魏凤 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 192012-01至2014-12 71173211/G030701 科学结构特征及其演化动力学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 王小梅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42 2012-01至2015-12 71173154/G030701 在学科结构间及学科进化过程中检测科学研究新兴趋势 刘玉仙 同济大学 42 2012-01至2015-12 71173185/G030701 基于专利子网结构指标的科学计量方法研究 胡小君 浙江大学 40 2012-01至2015-12 71103022/G030701 战略性新兴能源技术辨识与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侯剑华 大连大学 212012-01至2014-12
个人分类: 学海拾贝|75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信息资源管理导论第三版摘录1
热度 1 zlhua 2011-3-21 18:08
授课对象:电子商务本科二年级学生 教材所属系列:现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丛书 教材名:信息资源管理导论 版次:第三版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 主著者:孟广均 合著者:霍国庆 罗曼 谢阳群 汪冰 王进孝 刘泳洁 李敏 主要内容: 论述了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与发展 信息资源管理的学科体系 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信息资源的过程管理 信息资源的网络管理 信息资源的宏观政策管理 社会信息化与信息化社会 作者认为:以上内容对于我国信息管理教育和信息化事业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个人分类: 快乐学习|1703 次阅读|3 个评论
IRM,想说爱,不容易...
热度 1 zlhua 2011-3-21 16:51
IRM,信息资源管理...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就感觉挺好,虽然当时还不知道它具体指向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对我而言尤其对路...凭着兴趣,在没有任何外界的压力的情况下,我开始尝试自己找相关的书来看...然后尝试关注网络上所有它的讯息...后来居然还尝试申请了它作为学院的公选课,第一次上IRM,以公选课的形式...下面是来自不同专业,甚至是不同年级的学生,大一到大三不等...学生很多,看得出和我一样,对IRM存在浓厚兴趣...那次课程课时很短,32学时感觉一晃而过... 后来,又被学院安排上了一门与此相关的课程统计信息管理...感觉也很不错... 所以,当去年教研室主任跟我商量让我接电商的IRM,我几乎没有犹豫就应了...后来才知道,大家觉得这课不太好上...除了我感觉良好... 现在,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这两周,突然感觉不好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估计是最近学习思路改变了...对纯理论的东西有点质疑,更期望能在实际生活中找到一些突破口...但仿佛有些难度...理论上很顺当的东西,现实可能完全行不通...我有点郁闷了...感觉不巴适...我不想再做个IRM的理论家,我想学以致用,解决实际的IRM问题...但是,路在何方? 其实,现实IRM问题很多,比如存在的每个身处信息社会的人都会遭遇的PC中信息资源管理的问题...还有启动一个项目后,如何对项目相关信息资源进行管理等等...或者现在物流资源整合中的信息资源管理....还有很多...如何理论联系实际?这是一个问题... 突然有点后悔选了教材...因为我想讲的可能越来越和教材不搭界...我在追求的,试图改变的...是否真正适合学生?学生是否能适应?....这都是问题....纠结中...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2379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5: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