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罢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教授罢课后:售楼部招聘人才
热度 27 xqhuang 2013-3-19 10:47
教授罢课后:售楼部招聘人才 某年某地的某“搞笑”发生了一件很让人“讥笑”的事情,“较瘦”因“讥笑工资”罢课了,事情愈演愈烈,接下来学生也罢课,“笑长”、“处长”们被罢官,最后这所“搞笑”关门了。 “下课”的学生都很快找到工作,“下岗”的“笑长”“处长”和“较瘦”是处处碰壁,是呀,他们还能干什么?某日,他们看到当地报纸的一则招聘人才的广告,就不约而同地前往应聘。 首先到达的是“笑长”,老板问:你有什么特长?“我做过校长!”。笑长?那一定很擅长笑了?我这里正需要一位“迎宾先生”,你现在就可以留下来上班,你站在门口笑就可以了。 第二个到达的是一位“处长”,【门口笑容可掬的迎宾先生好眼熟,难道是“笑长”?】,“处长”心理嘀咕着,。。。,你有什么特长?老板问,“我做过处长!”。处长?那一定很擅长为人处世了?我这里正需要一位“公关先生”,你现在就可以留下来上班,你站在大厅接待客人就可以了。 最后到达的是一位“较瘦”,【先生,请问您需要什么服务?】“处长”笑脸相迎,“我是来应聘的!”,。。。,你有什么特长?老板问,“我做过教授!”。“叫兽?”,老板身边的漂亮女秘书尖叫起来,“哦,原来是较瘦您!”女秘书有点不好意思,“你们认识?”老板问,“当然认识,他是我的老师,我们学校的著名较瘦,他《国际歌》唱得可好了!”,“怪不得这么瘦,一定是饥寒交迫了!”老板乐了。 较瘦,你有什么特长?老板问,“我会做PPT,我还会写SCI论文”较瘦已经满头大汗了,“PPT谁都会,SCI是神马东东?”老板说,“老板,SCI可厉害了,它能化腐朽为神奇!几张纸能换来几百万、几千万的经费,甚至校长、院士的头衔!杨振宁能成名就靠SCI!”女秘书插话,太好了!较瘦,你现在就可以留下来上班,先写一篇SCI,题目是:《海沙建房有利于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
个人分类: 乱七八糟|7949 次阅读|52 个评论
处长科长的工资高于教授应是可以接收的
热度 185 Taylorwang 2013-3-18 20:35
最近科学网上报导了重庆工商大学的老师因工资评定不合理而罢课的事件,网上普遍认为这个工资制度不合理,我想这个制度能出台,该大学也是经过一定时间的酝酿而产生的,应也有一定的道理。 作为教授,从换位思维的角度考虑,我觉得处长科长的工资高于教授也还是可以接收的。 现在国家强调廉政,若这些科长,处长全力为学校,为教授,为教师服务,接收各方面的监督,没有其它黑色或灰色收入,给他们高于教授的工资应是可以接收的。当然,我看了他们的教师与行政人员的比例,觉得有点荒唐,学校的主体应是教师,这大学,行政人员的数量居然比教师还要多,这是必须改进的地方,美国的一些高校,有些系中教授,副教授,讲师二十多人,行政人员就只有一个系秘书。我们学院,行政人员所占的比例也差不多只有十分之一,我不懂一个 以教学为主的学校,要那么多行政人员,官员做什么? 从工资上看,教授的工资低于处长,但教授的收入工资只是他的一部分,他还有其它的正当收益:上课有课酬;发表 SCI 论文有论文奖,申请专利有专利奖,我在我们学校,科研成果不算多,一年都有数万元的科研成果奖励,听讲有些教授,就发表 SCI 论文,一年都可以有几十万的收益。拿到科研项目有项目提成,且做这些项目时,一些交通费(汽油费),吃饭的费用等还可以报账;技术开发成功了也有奖金,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可拿 500 万呢;另外还可以做各种评审专家,如评标专家,项目验收专家,项目评审专家等等。我一周平均收到二次以上邀请,最多时,一天收到四个不同单位的邀请,当然,不少邀请因没有时间而没有参加,做 专家也是有收益的 。所以,一个干活的教授,他的其它收益应远大于工资的,而官员,严格意义上讲,他就不应该有其它收益了。你想一想,他的工资不应该比你高一些吗?另外,教授是弹性工作制,除上课必须准时外,在家办公都行,而官员还需要坐班呢! 有教授可能批评我的观点,讲不是每个教授都有成果的,有些教授只会教书,不搞科研,没有成果,那好,争论的问题,与学校要权益的问题就不是工资,而 只是课酬的补助应该定多少合理的问题。 也有教授讲,他搞长久理论研究,不能立即发表什么研究成果。那目前的教授工资也可以够温饱吧?等搞出成果了,收获就很多了,若获得国家技术进步奖,奖金可以高达 500 万。若能获得诺贝尔奖,数百万人民币的瑞士法郎也是非常可观的,且你可以通过 NB 奖,顺利地获得“院士”的头衔,那时想去东北某省,那边可有一个亿元人民币等着你呢,你还在乎这几万元的工资。 教授总不能讲我什么活都不干,什么成果也没有,但我就应该拿高工资。若是那样,农民兄弟都会笑话教授的,古人还云:无功不受禄呢。 其实 在美国,教授也不是高工资群体;在国内,慢慢也会是这种情况。 我弟弟只是大学毕业,在外资企业工作,一年的工资加奖金就有 120 多万元,税就交了 40 多万元,我在大学做教授,博士学位,一年的工资也就只有 8 万多万,若为了工资,完全不应该回到学校。但回到学校做教授,是有其它的精神享受的, 因为老师的快乐 与骄傲 ,是带出了优秀的学生。 教授们为了一点点工资,闹出罢课的事来,不让别人笑话吗? 对于一些助教,讲师,要求增加自己的收入,应还是情有可原,特别是保证大家的公住房方面,学校还是要替年青老师们认真考虑的。 有可能我这篇博文会引起争论,甚至有人会骂我,我只是表述我的观点。但 这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是相对的,合理的权益要争取,有时也要换位思维。 不是总有人提出“高薪养廉”吗? 若这些科长,处长真的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没拿其它黑色或灰色收入,在减少冗员的前提下,他们高一点工资又何仿?
30108 次阅读|305 个评论
关注重庆工商大学教师罢课
lightling 2013-3-18 10:12
作为一线教师,希望能有更多后续的消息。不过,重庆敢抗议,别的地方未必敢。比如说天津,就是一个没有新闻的城市! 新闻:三百教师抗议重庆工商大学绩效考核方案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3/275744.shtm 搜狐新闻图片: http://pic.news.sohu.com/group-422859.shtml 其实说起来,中国人的维权意识是比较差的,虽然反复有官员说什么,刁民,刁民。可是受欺负的还是小老百姓,受蒙骗的还是大众人民。信息的不对称,地位的不平等,让很多人敢怒不敢言。虽说现在的社会比以前言论自由了,可是真正维权的行动在哪里呢? 不管是学校也好,国家也好,各级政府也好,我们不像西方三权分立,你执政,自然有其他和你利益相关的党派和人监督你。我们的纪检本身也是政府,和行政一方本质是一体的。如果不能把人民的监督权挖掘出来,到头了各种不合理自然会越来越严重,民怨会越来越深。
4336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校教师集体罢课】行政化矛盾的激化?
热度 38 outcrop 2013-3-16 10:31
来自微博的消息称,重庆工商大学老师们因不满工资改革及绩效考核,集体罢课。 @E-magazine【800多名大学老师高唱国歌罢课】据网友爆料:重庆工商大学老师们因不满工资改革及绩效考核,集体罢课!该校800多教师,900多行政人员,在绩效工资改革中一个三级正教授的收入还抵不上一个后勤科长。今天下午学校强行通过绩效改革方案,教师们集体爆发了。他们堵在校门,高唱国歌,大喊罢课••• 这种矛盾迟早会激化爆发,绩效考核可能是最后一根稻草。重庆工商大学这种文科类、横纵项目可能都不多的学校,老师的工资就是命脉,首先在这类学校爆发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是真的话,这事有点严重。 微博显示是昨天的事。
个人分类: 科学网大学|10269 次阅读|88 个评论
我被学生罢课的一次经历
热度 21 陈安博士 2011-4-8 18:08
  激情的人容易交到朋友,也容易得罪人。   有激情的老师容易使课堂气氛活跃,但是请记住,也一定有学生不喜欢这个类型的老师。   我是不是有激情的人,科学网上了解我的朋友应该能看得出来。   1,我在社交场合是个手足无措的人,尤其是因为酒量太浅,一上酒桌立刻不知道嘴在哪里。   2,我在一对一的聊天过程中是个还不错的讲话和倾听对象。   3,我在学术场合和授课场合是个很好的讲演者和老师,老曹当全国优秀教师,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当时我没过去和他竞争,否则,在唱歌上灭了他一道,在当老师的方面再灭他两道。让他拿着照相机陪花掉泪去,永远当“林妹妹”。   就与学生的关系而言,我想我还是做得相当不错的。   也因此,引来了一次被学生“罢课”的经历。      那是陈热闹出生的第二天(2006年4月22日),下午有我的课,《数据挖掘技术及应用》,授课的当口顺嘴告诉了学生我当了爸爸,学生很给面子,掌声雷动了一下,然后开始讲课。      课间,说到4月21日晚上陪床,一夜未眠的事情,没想到学生们就串联行动起来了。   第二节课一下,学生有告诉我说:陈老师你这么累,我们第三节课要罢课了。   我说,别!别!别!千万别!该上的课我们继续,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耽误授课。   但是,上课时间一到,教室里已经空无一人——   我的头顿时有种眩晕的感觉~~~~~~~~~~~      这个世界,让你付出时,一定会有回报的。      后来我不再进入课堂上课,只做纯粹的研究,但是当年和学生们的那些融洽甚至争执的日子却都历历在目。      最大的轻蔑是无言   爱的反面不是恨,是漠然      所以,做一个有激情的老师,或者至少一段时间内,没错的。
个人分类: 事论|5279 次阅读|4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2: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