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结婚年龄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关于青年朋友结婚拒收硕博士同学礼金的倡议书
热度 14 gmhua 2012-11-16 21:39
当前,在硕博士生活中存在一个可喜可贺又可畏可怕的现象:高中、大学、硕士、博士同学纷纷结婚,大红请帖接踵而至,为同学感到高兴的同时,尴尬的是囊中羞涩之极啊! 一个读硕士、读博士的人一般都25-30岁了,高中、大学、硕士同学一大堆,前赴后继到了结婚年龄。结婚是件好事,应该大加庆贺。但问题是,咱上硕博士的穷啊,博士1000元补助,除了伙食费、日常用品费,再时常买几本专著看,剩不下几个钢蹦蹦了。硕士就更惨了,一个月249月补助,吃饭都不够,还哪来的闲钱啊。别多了,礼金200元的话,那是博士月收入的1/5,是硕士全月的补助。同样工作的同学200元对他仅是其月收入的1/20,硕博士比得起吗? 我身边的博士,有的时候一个月就收到好几个邀请,天南海北的都有,近处的还能够参加,外地的根本去不了。但是不管去的了、去不了,你的礼金必须得到。而且大家同学一场,一百块现大洋是根本说不过去的,又禁不起结婚请帖接连不断,补助那点钱就远远不够了,还得借钱。一个月下来礼金拿出去了,可日子还得过啊。尤其咱中国人,忒要面子,所以背地借了钱,心里纠结着,脸上扛起笑脸,嘴上说着祝贺。 按道理说,在祖祖辈辈承传下来的良好风俗应该好好继续发扬,按礼尚往来说,现在他结婚你给他礼金,到你结婚时人家还给你呢。但是,咱硕博士当前缺的东西挺多,尤其缺的是钱啊,容等俺们工作了挣工资了,拿礼金就拿呗,但这个时间差咱研究生消受不起啊。 啰啰嗦嗦说这么多,还不如提几条建议呢,这个来得实在: 建议1、强烈建议:那些准备结婚的童鞋,当你备好婚宴盛情邀请弟兄们去喝喜酒时,坚决拒收硕博士的礼金。你的这个义举将会象胡总到站下车一样,铭记于硕博士同学的心中。结婚同学,你们请大家喝喜酒的词我都替你想好了:结婚是件高兴的事,所以想请大家跟我一起分享这份喜庆气,请大家来喝喜酒,但是还在上学的同学,你们还没挣钱呢,就别再落于俗套拿什么礼钱了,你们读研本身很辛苦,我帮不上忙也不给你们添负担了。咱说好了啊,大家今天只许喝喜酒,不许拿礼钱,谁拿我跟谁急! 建议2、礼金如果必须要拿的话,咱们硕博士暂时先打白条如何?等毕业有钱了再补上。但此条明显不如建议1亮堂! 建议3、要不硕士礼金上限不超过10元,博士上限不超过20元。这显然有辱于同学间的感情,还是不如建议1亮堂。 古人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你结婚沉浸在幸福中的同时,如果能照顾到硕博士同学的处境,拒收其礼金,那将是更加的温馨。 向即将结婚的同学们送上诚挚的祝贺,向拒收硕博士同学礼金的结婚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8695 次阅读|29 个评论
[转载]中国人口性别比不平衡加剧拐卖女性犯罪发生
xuxiaxx 2012-7-9 20:52
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近30年 未来10年内,平均每年新进入结婚年龄的男性比女性约多100万人。80后、90后人口,遭遇日益严峻的婚姻挤压挑战 “你不用担心语言不通,也不要担心无法相处”、“3个月内娶到手,一年内跑掉赔一名”,这是一则“团购越南新娘”的广告。在广西中越边境,买卖越南新娘的生意暗潮汹涌。而价格也随需求不断增加一路攀升,由上世纪90年代的二三千元升至目前的5万到20万元。其中,骗婚、逃婚事件屡见不鲜,警方打击拐卖和遣返越南新娘的行动不时见诸报端。 “一些贫困落后地区出现‘媳妇荒’、‘买卖新娘’等现象,这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带来的恶果。” 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性别比偏高问题专家组组长、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说。 出生人口性别比,也叫婴儿性别比。自然情况下,每出生100个女孩,相应出生103到107个男孩。由于男孩的死亡率高于女孩,到了婚育年龄,男女数量趋于均等。因此,联合国设定的正常值为103—107。 自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发现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以来,我国已经历近30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且持续攀升过程,2008年达到最高值120.56,成为世界上出生性别结构失衡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上世纪80年代,只有乡镇出生性别比偏高;90年代以后,城市出生性别比也开始偏高。起初是第二、三孩次出生性别比偏高,现在一孩出生性别比也升高。” 原新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地区从东部向西部,从农村向城市迅速蔓延,几乎覆盖全国各地。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暨重点治理年工作会议上,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王侠表示,2009年开始,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走高趋势出现拐点,首次连续3年下降,2011年降至117.78。但是,下降幅度有限,整体上仍高出警戒线10多个点。巩固出生人口性别比继续下降任务依然艰巨。 来源: http://www.chinatibetnews.com/guonei/2012-06/22/content_998545.htm
1727 次阅读|0 个评论
女科技工作者应平衡好事业和家庭关系
热度 16 kejidaobao 2011-4-28 13:49
文/鲍永利 2010年博士生毕业答辩时,外请了2位女教授及我的师姐担任答辩委员。会后小聚,因为毕业答辩的都是女博士研究生,而且在座的答辩委员中女教授居多,所以大家自然聊到女性如何处理事业和家庭的关系。师姐提起,在一次教授委员会上,她曾对男同事开玩笑说:“我在单位和你们做同样的工作,在家里和你们的妻子做同样的家务,还让不让我活了?”在座的男士相视而笑,师姐说她从他们的笑里读出了一个意思,就是:“谁让你和我们做一样的事了?”师兄调侃到:“他们也许是说,谁让你结婚了?” 大家是以开玩笑的口吻谈论这些问题,但确实道出了女科技工作者面临的尴尬现实。虽然一直强调男女平等,但对女科技工作者来说,平等谈何容易…… 每个应届毕业的女研究生面临的第一个现实问题就是找工作难,想找到一个满意工作的难度是男研究生的好几倍。女研究生毕业时一般都到了结婚年龄,毕业后马上涉及结婚、生子等问题。由于女性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在大多数的家庭中女性总是付出较多的一方。无论有多高的学历,女性在结婚生子后,都会分出很大的精力用于照顾家庭,这就意味着会有多年时间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这一点足以让很多用人单位望而却步。 工作好不容易尘埃落定,在经过短暂的事业停滞期(结婚、生子)之后,第二个现实问题接踵而至,那就是事业与家庭的冲突。这种冲突首先表现在出国深造(或异地求学)与家庭团聚之间的冲突。为了让自己的科研思维和国际接轨,许多人会考虑出国留学一段时间。如果是男性出国,一般妻子会放弃自己的工作,选择随行,不惜在异国他乡从头开始;而女性出国,丈夫很少会放弃自己的工作而随行。所以女性要经历一个人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求学之旅,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再回归家庭,但随着年限的延长,家庭破裂的几率呈指数增长,孩子也会因为在重要的成长时期缺少母爱或父爱而留下遗憾。 回国(或异地求学)后,事业与家庭的冲突依然存在,可能会发现原来所在的城市已不能保证科研事业有很好的发展,而丈夫却在原城市有一份满意的工作,这时就要面临事业和家庭的艰难抉择。何去何从?师妹在日本时,最大的愿望是回国后无论到哪里都要一家人在一起,可回国后在原单位待了2年,无端耗费了2年科研生命,无奈去北京做博士后并留在北京工作,可其丈夫却怎么也调不到北京,师妹只得独自领着女儿在北京打拼。 事业与家庭的冲突还表现在时间及精力分配方面。科学研究是一个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热情、精力的工作,而且即便投入很多,想做出好成绩也很难,不付出艰辛劳动而获得成果的可能性极低。现在各单位业绩考核的标准也水涨船高,学校并不会因你是女性就降低考核标准,你得争取科研项目,去攻克一个个自己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科研难题,这样的工作要求时刻都不能停止思考,心情也会随实验结果而起伏;而另一方面,家里的柴米油盐、生活琐事、子女教育也是必须要关注的事情,所以很多人会觉得很累,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谁也没有孙悟空的分身之术。 当然,关于事业与家庭的矛盾还表现在很多方面,而且这些问题也不单单局限于女科技工作者,而是职业女性面临的共性问题。如何在事业与家庭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相信很多职业女性都曾经困惑过、尝试过、抉择过。各种选择所带来的快乐、痛苦,当事人自己都有深切体会。笔者在此仅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解决找工作难的问题,关键还在于个人,女研究生可以用自己所表现的优秀品质和卓越才能,让别人相信即使你要照顾家庭也依然会将工作做得很好。笔者所在的课题组近几年留了3名女研究生,就是基于这个原因。如果你要找的工作单位并不十分了解你,不妨给他们一段了解的时间,比如可以选择进博士后流动站、做科研助理等,以增进彼此的了解。也可以采用两步法达到目标,人生有很多事不能一步到位,先积累能量,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一次“跃迁”也是一种不错的策略。 为解决异地深造和家庭团聚的矛盾,本人觉得,即使深造十分必要,也不要选择长时间和家庭分离。现代社会,每个人所面临的压力都很大,而幸福的家庭是缓解压力、抚慰心灵的最好良药,夫妻双方都有责任和义务给对方提供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而空间上的距离往往使关爱无法有效传达,这也是很多家庭破裂的主要原因。如果认为这个家很重要,就不妨想一个权宜之计或做一下“空中飞人”吧! 至于工作地点的选择,应注意均衡夫妻双方的事业,做出过大牺牲而引发矛盾就可能成为家庭危机的导火索。在决定放弃家庭团聚之前必须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潜力做一个彻底剖析,即在充分的条件下,自己的事业是否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比如说成为院士)?如果不能,就不要为了一个小小的量变去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这样失去的不仅是夫妻的相依相伴、相濡以沫,更可能是孩子的完美人生。 至于时间和精力的分配,无论从事业角度还是从家庭角度来看,所投入的时间都不可能充分,所以只能尽量提高效率和质量,适应角色的迅速转换。上班时是职业女性,集中精力为事业打拼;下班后是妻子、是母亲,尽量不去想工作的事情,尽享家庭生活所带来的无穷乐趣。 希望每一个女科技工作者都能平衡好事业和家庭的关系,因为一个幸福的家庭会使人生了无遗憾、使事业锦上添花。 (责任编辑 陈广仁)
个人分类: 栏目:走向职场|6373 次阅读|1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0 23: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