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心理疾病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与拖延症战斗(1)——制定和执行计划
blazing216 2014-12-4 23:11
拖延,在开始或完成一项外显或内隐的活动时实施有目的的推迟。拖延症患者则常常表现为一种无目的性的推迟,只是不想做这件事罢了。但是对拖延症深入的研究表明,拖延往往与拖延症患者的心理有很大关系。拖延的目的是为了回避某些事情,而获得心理上的舒适感。 拖延只是表象,导致它的深层次原因不尽相同。比如害怕失败,适应性不良的完美主义,害怕成功,害怕被控制,心理时间与现实时间冲突等等。相当一部分的拖延症患者是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 治疗拖延症的方法也是与导致它的原因相对应的,不过一般可以归结为“话疗”。据赵本山所言,“话疗”就是谈话治疗。的确是这样,而且谈话治疗在现今的心理治疗中还是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因为心理疾病中通常有对某些事情非理性的回避和恐惧,而这种现象和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些偏执的想法有关。它们通常来源于童年的经历,是一种并不清晰的想法,只会在遇到某些事情的时候触发恐惧,焦虑等感觉。比如我们常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是与我们大脑中形成的回路有关,而话疗就是通过不断地输入新的因果关系,在我们的脑中建立新的回路。比如不断地告诉自己,那只是普通的绳子而已,我不必害怕等等。 话疗的进程可能略慢,有可能成为拖延症患者新的拖延的借口。我们也需要用一些方法切实地让拖延者开始行动起来。正如第二段中提到的,拖延症患者的时间观往往有较大的误差,或者对自己的能力过分高估,觉得离截止日期还早,不需要着急。直到临近截止日期的时候才开始焦虑起来,紧赶慢赶地完成工作,并且咬牙切齿地告诉自己下次不能再拖延了,但是等下一件事来到,新的拖延周期会再次重演。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制定计划。拖延症并不是智力的问题,所以制定一个计划对于拖延症患者并不是困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制定的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要想达到这一目标,Burka和Yuen在《Procrastination》(拖延心理学)一书中的建议是将计划尽量细化,细化到计划中的每一项都可以在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较为轻松的完成,如果事情比较小,可以尝试更短的时间段,比如半个小时,甚至15分钟。 制定计划对于拖延症患者不是问题,问题是执行计划。当计划中这一个小时我要写引言的第一小段时,我却在想着看看网页,玩玩游戏,甚至收拾几百年没收拾过一次的书桌,学习平日里非常讨厌的英语。这样奇怪的经历我想对于每一个拖延症患者来说都不陌生。它可能是因为你觉得自己还没做好写引言的准备,对文献掌握不是很清晰,或许是因为你不想被计划“控制”,害怕自己以后变成一个失去“自由”,只会执行计划的机器人,或者你只是感觉并不在“写论文”的心情。这个时候是很容易陷入拖延循环的时候, Burka和Yuen 建议我们“只做15分钟,甚至只做5分钟”,然后就可以想干嘛干嘛。很多时候,拖延症患者只是需要一个开始。 这是我读《拖延心理学》的一点感想。这本书也给了我战胜拖延症的信心。最近我将这些方法应用到一些事情中,虽然我依旧花费了比原计划多约2,3倍的时间,但是它帮助我在截止日期前比较从容地完成了这些事情。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也让我对我的时间观有了更多的认识,帮助我更好地认识和接受自己,以及制定更切实的计划。 参考文献 Burka, J. B. and Yuen, L. M. 2008. Procrastination: why you do it, what to do about it now. Da Capo Press. Massachusetts
个人分类: 与拖延症的战斗|34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声呼吁全社会重视心理健康!
热度 11 张能立 2014-9-3 11:22
据CCTV报道,9月1日上午十时四十左右,湖北十堰一犯罪嫌疑人陈严富,持刀将郧西县东方小学教师刘红青砍伤,并砍死砍伤9名学生,现已致3人死亡,6人在抢救,犯罪嫌疑人跳楼自杀。 图1 十堰市东方红小学恶性杀人事件 在新学年的第一天,发生如此惨绝人寰的事情,可以想象死伤孩子们的家长和亲人是多么的悲痛欲绝,可以想象死伤孩子们的老师们是多么的伤悲,可以想象死伤孩子们的同学们是多么的恐惧......人们在习惯性对人性丧失的凶手一番口诛笔伐之后,也会产生一个问题:为何执政者可以解决腐败问题(至少是暂时解决),怎么解决不了公共安全问题?近一两年来,各种恐怖事件,特别是针对小学生的伤害事件是一件接着一件。人们不禁要问,执政者可以与美国斗貌似不落下风,咋怎么对这些极端分子的恐怖行为没有什么良策的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恶性治安案件犯罪分子的动机谈起。目前从上到下的认知,通过媒体反映出来的是:这些犯罪分子具有反社会人格,是仇富、仇官等心理驱动他们以杀人方式报复社会。不过,最近数起杀人案件媒体披露的原因,并不是什么仇富或仇官,而是精神病或心理疾病患者杀人。最新报道,犯罪嫌疑人杀人的动机是,他的孩子假期作业没有完成,学校老师不让报名。这样一个矛盾,导致犯罪嫌疑人连杀数人,并且自己也自杀身亡。从其行为角度看,就是一个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人。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人,当心理疾病发作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个精神病人。精神病人杀人的时候,自己都不能意识到自己在真正干什么。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7年的估计,中国近三亿中国人心理有问题。同一年,世界卫生组织预测精神病将成为五大疾病之一(其余是: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肿瘤)。“据欧盟统计,每年欧盟有5万人自杀,57%是因为精神方面的问题,其中27%是成年劳动力。精神病问题给欧盟各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心理疾病与其它疾病不同的是,许多心理疾病患者无法意识到自己患病。例如妄想症这种心理疾病,就是这样的。患这种疾病的人,有人总是认为有人在后面追杀他(她)。对于正常人而言,认为心理病人所说的完全是毫不存在的事情,但是,心理疾病患者完全意识不到自己所说的是假的。因此,正常人对待心理疾病患者要同情、宽容和友爱。因为,心理疾病患者做的事情,对于我们正常人来说是不可理喻的,但是,他们自己也是“蒙在鼓里”。我们正常人同情、友爱和帮助心理疾病患者的行为,是人类良知的表现,也是我们正常人能够有一个安全的公共环境所必须的。换句话说,我们正常人帮助心理疾病患者,其实也是帮助我们自己。 可是,中国文化(思维),无法明白心理疾病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一种“现代病”。相反,仍然采用农耕思维看待心理疾病,认为这种病是见不得人的。直到今天,人们还不能大大方方去医院找心理医生看心理疾病。中国文化(思维),顶多只是觉得患有心理疾病的人,行为有点怪异,将这些怪异的行为要么归结于脾气不好,要么归结于中了邪。根本理解不了心理疾病有的是遗传导致的,有的是后天生活压力不能及时疏导形成的。总之,中国文化(思维)是认识不到心理疾病的存在,从而有意无意漠视心理问题。 中国从一个农耕文明社会向现代化文明转型,将会出现我们用农耕思维无法想象和理解的事情。心理疾病就是其中之一。心理疾病也许是单一病名下分类最多的疾病,异常复杂。完全不可能采用祖宗的中医思维和中药来治疗,相反,中医思维和传统文化,极大地妨碍我们正确认知心理疾病的成因,友善地对待心理疾病患者。如果从上到下,仍然还是以工具论这种观点对待科学,那么,中国社会的心理疾病问题将会更加严重。心理疾病患者对社会的危害将会远远超过民族分裂极端分子对社会的危害。当然,心理疾病患者对待社会的危害,是可宽恕的,因为他们的神智被心理疾病这个恶魔所控制,他们危害社会的行为,他们本身并不能意识到。民族分裂极端分子对社会的危害,是不可宽恕的,因为这些人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危害社会的行为。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心理疾病问题可以合理预测会越来越多。因此,心理疾病方面的科学知识,成为当下每一个有觉悟的中国人所必须。 事实上,我们可以从科学网许多博文后面的评论,大致判断某类人患有某种程度的 心理疾病。这类人的评论有两个特点:一是采用极其不文明的语言;二是纠缠不休。博主已经放弃了与他们之间的交流,但是,他们仍然还是纠缠博主不放。笔者借此机会,真诚地建议这些群友去正规医院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特别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如果丈夫或妻子都有基本的心理知识,那么,当一方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的时候,另一方就可以及时采用寻求心理医生和心理疾病治疗药物帮助对方。这样可以极大地控制事情的恶化。例如,湖北十堰市这起让全国人民悲痛的恶性治安事件,如果犯罪嫌疑人的妻子或其他家人有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及时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干预,那么,这起伤害师生的悲剧就可以避免。这样的结果,不仅仅是挽救了犯罪嫌疑人一家,而且也是挽救了受伤害的师生们的家庭。 心理疾病不仅仅对心理疾病患者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同时也影响整个家庭的幸福生活,特别是影响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儿童。因为,限于认知能力,儿童很难理解自己的父母是心理疾病患者。父母在孩子心目中一般都是高大的形象,也是孩子潜移默化学习的对象。如果有一位家庭成员患有心理疾病,而其他家庭成员没有意识到,就会导致孩子潜移默化地学习其心理疾病患者的父母的思维模式和观点,给孩子的心理健康及其成长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由于 科学一直被中国文化视为“器”层面的工具,从未视为是真理 。因此,一直以来,一方面,我们中国人是用科学(技术)来帮助改善物质生活,另外一方面用科学(技术)发展武器,以防再次挨打。这些做法当然是没有错的,但是, 仅仅是采用“一切为我”这样的思维和态度对待科学,那么,就不可能认识到科学是客观真理的表述。因此,也不可能主动去尊重真理,于是,从上到下干出许多违背科学客观真理的事情就是必然的。事实上,目前中国采取的发展之路是不问是非,只问发财和贪图享受和反科学之路 。不问是非,这一点可以从中国外交政策看出。我们动辄就是“重大利益关切”,从未见到“重大人权关切”。内政就是“围绕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搞好”这种圈养动物的国策,从未从精神层面,关注老百姓的精神生活要求。于是,上上下下眼中都只有利益,追求享受。正因如此,当下中国迅速沦为没有精神生活,只有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的国度。从一个一日三餐都吃不饱的国家,一跃而成世界奢侈品消费大国。不论是上层人物,还是贩夫走卒,中国梦基本上都是发财加享受之梦。 最后,如果我们民族再不改变对科学的态度,视科学为真理,放弃反科学的发展道路,那么类似心理疾病这样的现代化问题,将会成为压垮中华民族崛起的最后一根稻草! 相关心理疾病知识介绍: 1、心理疾病列表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BF%83%E7%90%86%E7%96%BE%E7%97%85%E5%88%97%E8%A1%A8 2、精神病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2%BE%E7%A5%9E%E7%97%85 3、世卫组织预测精神病将成为五大疾病之一 http://health.sohu.com/20070131/n247961228.shtml 4、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近三亿中国人心理有问题 http://news.sohu.com/20070408/n249280303.shtml 复制 去Google翻译 翻译结果 http://news.sohu.com/20070408/n249280303.shtml
个人分类: 时评|2974 次阅读|28 个评论
建议科学网开辟Niubiousm专栏
热度 34 Majorite 2014-5-23 10:14
建议科学网开辟 Niubiousm 专栏 (“ Niubiousm”的 定义见文后注释) 上科学网的都是科技工作者,其中有许多教授、研究员、博士, 整体忙科研、忙教学、忙申请基金、忙写论文写总结、忙向领导汇报,忙推广技术成果,快节奏、强竞争 ……. 总之,压力太大、终日劳顿、心力疲惫,长此以往,日积月累,个别人因此还患上心理疾病。 其中有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就是 niubiousm ,特别喝了白酒之后,芝麻吹成西瓜,西瓜变成地球, 老子天下第一, 科研成果第一,人品第一,老子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数量第一、质量也是第一,老子的桃李满天下,遍及全球, 老子到哪里他们学生都得请老子喝酒,不信, 老子有照片为证, 都放在网上了,你自己去看。诺贝尔奖,我们中国人民不稀罕那玩意,要想得,本人早得三次诺贝尔奖了。 我培养的学生在中国许多企业做出了什么,你这辈子永远别想做出来了。我的技术为中国增加的产值,你下辈子都做不出来,我无愧于中国人民。我培养的学生,拢到一起你问他们现在各个企业是什么角色。我转让的产品,你下辈子也做不出来。如果你在我校工作,你恐怕还不如我呢,相信吗?如果我在哈佛大学或 MIT 工作,我自信不比那里任何教授差, 包括那些得狗屁诺贝尔奖的。 一通 niubiousm 之后,虽然又回到现实:院士没报过,杰青亦没敢申请过,长江教授也不是,国家基金基本拿不到,快退休了,一辈子学术生涯就这么要过去了,斯人独憔悴, 虚荣心加嫉妒心,汇合成科学家更年期综合反应症状。 此病的最大特点就是爱 niubiousm ,对领导不敢吹,还得屁颠屁颠地拍着; 对周围同事不敢吹,谁不知他几斤几两。唯一可行的就是到网上对陌生人吹。所以, 科学网是否可以考虑为患有科学家更年期综合反应症状者开辟 Niubiousm 专栏, 以发扬革命的人道主义,请他们进到特设的地方 niubiousm 去, 毕竟那样可以释放他们的压力,让他们在意淫的 niubiousm 中得到快感与满足。更重要的是为了社会的安定团结与稳定。除了设立 Niubiousm 专栏, 还要成立中国 Niubiousist 协会(该会的前身是树新风院:Chinese Academy of Tree New Bee), 设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委若干名,按照 niubiousm 成绩, 每年授勋一次, 每季获奖一次,每周安排白酒宴会二次, 不出虚汗不咳嗽者可再增加一次。考虑到这些人的时代特征,白酒宴会前一定要演样板戏、喝语录歌、讲黄段子。总之,政策要落实、福利要落实, 一句话, niubiousm 要高调,实惠更要拿。到时候, Niubiousm 专栏 里一定出现砖家叫兽其乐融融、心满意足、兴高采烈的大好局面, 那什么景象啊! 注:Niubiousm是中科院一位院士发明的一种专治科学家更年期综合反应症的方法, 翻译成中文就是让患者自己意淫吹大牛,使其忘记自己的失败与不幸,并获得短暂的快感与满足, 以减轻病症。 Niubiousist协会的Logo
个人分类: 学术与学养|3339 次阅读|41 个评论
写毕业论文的过程,就像一场心理治疗
热度 59 dawnshower 2014-4-10 15:48
写毕业论文之前,设想过自己可能会遇到的种种障碍,比如拖延症复发、资料不够、脑力不够等等。等到真正处于这一过程之中,才发现这些都不是问题:一旦有了明确的截止日期,那么拖延症会自动转换为强迫症,连作梦都梦见自己对着电脑写写算算,并且旁边的倒计时显示屏还在滴滴闪烁;资料就更不是问题了,只要愿意找,总会找到比想象中更多、更好用的文献,以至于以前很多看起来不错的存货只能暂时搁置到“剩余资料”中,实在觉得对不起它们;脑力不够,好像也不是问题,因为到最后发现体力更重要。 我遇到的最大的障碍,是“自我认同感太低”,时常怀疑自己的价值。 比如有一次看到某篇博士论文:《基于营养目标的我国肉类供需分析》。作者与我关注的问题有相似之处,但是她是以数理的方式来处理,具体而言,是综合了营养学、生态学、农业经济管理。她在论文中列举的大量图表、数据、公式;又看到她在论文后列出的她主持和参加的共计20项国开行或农业部的课题、项目。这样一比,顿时感觉自己的博士论文弱爆了,因为是以文字为主,数据很少。 虽然在面对实际的社会问题时,我很早就发现,单靠图表和数据并不能解决问题,并且选择转行。然而,由于本科与研究生阶段都是接受理工科教育,因此对于数据仍抱有一种近乎教徒般的原始崇拜。我想起了一件事。在我考上历史专业后,也是将要离开版纳的日子,几位老友在一个ktv聚会。一位师兄问我,这个专业难不难考。我懒得多言,所以就回答说“还好”。然后他说,是不是这种文科专业只要报了就能够考上?当时我忽然感到一股凉意。其实这位师兄一直对我很好,他的妻子也时常看我的博客,偶尔会赞美几句……但是那一刻我才知,在大家心目中,文科其实还是比理工科弱很多的。后来我想,也许他并不是对文科有轻视,而是我自己太敏感了。 接下来,在文科的环境中侵染了三年,我以为自己内心中对于“文字”与“数字”的等级观念已经消失了。但是直到看到上面提到的那篇论文,我才发现,根本没有。思绪纷乱……幸好,连日写论文,已经形成机械般的节奏,过了一会儿仍旧继续看文献、写论文。直到某一天,心里的结忽然解开了。 简单来说,是这样的。那篇论文的大意是,我们的农业是缺乏主导性的农业,即市场需要什么,农业就提供什么;市场需要多少,农业就提供多少。在整个社会消费能力低下的时候,这种模式当然没有什么问题,“农产品产量逐年上升”绝对是普大喜奔的事情。但是现在的问题变得复杂了,农业管理者面临着更多精细的权衡——产量提高的价值是否能弥补治污的价值?从每日消费量来看,2009年城市居民膳食的肉类摄入量已经超过营养目标上限37g,而这个数字仍旧继续增加。过量的肉食消费为资源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那篇论文提出的观点是:基于营养目标的肉食需求要比非营养目标的肉类需求每年节约饲料粮食若干;节约水源若干亿吨(这个数字还未包括牲畜粪便污染的水资源和屠宰、加工等环节使用的水资源);节约耕地面积若干公顷,等等等等。(作者主要是从生态的角度考虑,而如果从医疗的角度考虑,那么基于营养目标的肉食需求量比非营养目标的肉类需求每年节约公费医疗对于慢性病的投入有多少?这样一算估计就更有说服力了。) 这是一篇不错的论文。但是,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是——有多少人愿意“基于营养目标”来生产和消费肉食?对于这一问题的两个关键群体——生产者和消费者——大概都缺乏直接动力作出这样的选择。对于肉食生产者来说,自然希望人家消费的肉食越多越好;而消费者呢?从营养学文献看,在90年代就有学者提倡控制肉食消费量,但是现实情况则完全相反,中国疾控中心营养食品所翟凤英(2007)对同一样本人群的食物消费、营养状况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五次追踪研究,应用11年资料分析发现,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增加,成年居民牲畜肉类的消费平均每天增加了50-60g。 也就是说,尽管从理论上而言,“基于营养目标”来生产和消费肉食是个不错的提议。但是从实际上而言,这里面还存在着诸多障碍。事实上,从民国时期开始,就有人从营养和生态的角度来提倡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其声势之浩大甚至更胜于今日。但是这个提议失败了。为什么会失败?这就是我在论文中研究的问题之一。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解释为何今天的营养学家的建议那么软弱无力。而这个问题,是不能光靠数字来回答的。这样一想,我觉得自己的研究也不是那么一无是处了。“自我认同”感又得到恢复了。 当然,心理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反复性。 所以,看到另外一篇论文,我的“自我认同感”又降至冰点。 那篇论文一共有280页,“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大概可以够十个博士毕业,论文和书评一共有14篇(其中有8篇是c刊或者c刊扩展版),还出版了一本学术译作。他的博士论文,材料组织方式与观点的陈述语气都极为老练,几乎完全摆脱了学生味道,而这种功力,显然是与长期对某一个问题的深入研究以及巨大的阅读量分不开的。 而对于我来说,这两样都是硬伤。首先,进入历史这一学科的时间太短。其次,因为偏爱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而很多问题,往往并不是某一学科能给予完美解释的,所以我在研究中往往会牵涉到其他学科。但是问题在于: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背景支撑,尤其是史学功底还未打得很扎实的时候,这种“跨界”研究很容易流于肤浅。而且对于短短的三年学制的博士生来说,轻易尝试“跨界”还有一个风险——你写的论文可能会难以得到任何一个学术圈的认同,从而影响论文的发表以及找工作。当然,特别有天赋者例外。 上个月我参加了本所的研究生学术报告会,我报告后,除了指定的评委老师提出问题之外,其他老师并没有一位提出问题,而对于其他学生的报告,他们的讨论还是颇踊跃的——显然,他们对我的研究不感兴趣;又或者感觉我的报告水平太差,没有讨论的价值。当时真是感觉寂寞而自卑。我忽然觉得自己跨专业、跨学科研究的经历很失败。现在过了一个多月,我对毕业论文又进行了一些修改,感觉有所改进——但还是没有达到让自己满意的程度,我也不确定是否能够在答辩时让评委老师满意。 但是在某一天的某一刻,我忽然也想通了——我与以往的自己、那个跳跃性地选择专业与职业的自己和解了。 一路走来,很容易看到:那些对专业忠诚度高、对学校或者单位忠诚度高的人,基本上比那些频繁换专业、换单位的人过得更顺利。比如我本科同一级的一位女生,毕业后就留校工作,然后读了本校的研究生,现在她已经当上我们那个学院的副院长了;又比如,本科同宿舍的舍友,毕业后从事外贸工作,前几年她自己开了公司,而她研究生毕业的老公,也在工作几年后选择辞职和她一起干;又比如,同一届的研究生舍友,毕业后就一直没有换工作的,也纷纷完成了人生大事,生娃买房评职称;又比如,一起读博士的人,如果是从硕士阶段就从事和博士一样的专业,那么在人脉积累、知识基础方面,明显比跨专业报考的学生具有更大的优势……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那么,如果可以从头选择,我是否就会对某个专业或者某个单位、某个学校“从一而终”吗? 不会。至今还记得大三时,因为看到《中国青年报》上的一篇《以地养地 浑善达克草逼沙退》一篇报告,而对“恢复生态学”专业产生兴趣。又因为一直对云南的神秘和美好充满向往,所以我选择了版纳植物园的生态学专业。但是后来发现,“生态学”与“解决实际生态问题”是两回事。研究生快毕业时,导师有一次问我想不想继续读博?我说不想。其实一直很舍不得离开云南,但是一想到,如果读博,我只不过是继续在哀牢山上拉拉样方、在电脑前分析数据阅读文献、然而当我作这些事情的时候,哀牢山下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在采矿。而版纳的热带雨林也仍在继续被砍伐、被橡胶林占据…… 本来以为自己不会再继续读博,但是因为一些机缘巧合,最终还是读了,跨专业报考了农学史。其实不同的专业,本质区别在于解释世界的方式不同,关注点亦不同。所以选择一个专业,意味着选择了另一种解释世界的方式。相比较以前,我喜欢现在这种方式。但是如果没有之前的经历,也很难体会现在这种解释方式的好。因此,如果重来一遍,或许还是会是这样的经过。 前阵子认识了一位朋友,他本来是物理学专业的博士生,就在博士快要毕业的时候,忽然觉得这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于是退学,去考环境法学,并且从事与之相关的工作。虽然他考了几次没有考上,但是与他聊天时,我能感觉到他对于自己所选专业的喜爱与认同感。对于这样的人,我很佩服——并不是因为我觉得环境法学比其他学科更有意义,其实到现在,我不再觉得某个专业比另外的专业更有意义或者更没有意义。而是因为,一个人找到愿意为之付出的事情,这是一件很珍贵的事情,哪怕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为什么?因为压抑自己的内心,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最近看到一句话,“什么是我心里那股乱窜、让我深感不安却无法操控的能量?我是否倾听到了它的需要,我是否学会掌控它来为人类造福了?……只有完全接受了自己的不同,臣服于自己的命运,像大禹治水一样,把内心奔突莽撞的那股能量疏导利用,才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一个人的心,藏着多少连自己都不知晓的隐疾。某些事件,就像一把手术刀,不动声色地把那些秘密呈现在你眼前。于是你不得不主动寻找治疗方案,全力抢救,起死回生。而窗外,一直是人间四月天,阳光晴好,柳絮纷飞,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
个人分类: 寻常事|20016 次阅读|115 个评论
从被吓死到被“笑大”
zqing150 2014-1-7 20:13
相对人们对癌症带来的身体性疼痛的重视,心理疾病被大为忽视了,心理的恐惧无处排解,只能通过生理疾病的方式加倍表达。所以有“癌症八成是吓死的”之说,然而在康复乐园里,被吓死的没有了,因为大家是“笑大”的。 2013 年 8 月 23 日 ,受台风“潭美”的影响,深圳各地从早上 7 点开始就下起了大雨,倾盆大雨打断了很多人的出行打算,但周大伯一清早就起来了,冒着大雨一路紧赶慢赶,总算最后一刻赶上了深圳康复乐园第 53 期康复学习班开班仪式。走在门口他心里还美滋滋的,心想这回长脸了,肯定是最先到的那波,哪知道刚进门就被病友数落了,“就差你了,赶紧的,别像个裹脚太太似的。”抬眼一看,所有会员一个没落下,全到了。 在康复乐园里,大家插科打诨、互相数落调侃是常有的事情,癌症这么严重的事,到病友口中讲着讲着就成讲相声了,那些沉重的病情全了病友口中互相调侃的段子,多艰难的日子都这么在相互调侃中趟过来了。 老周向笔者打开记忆的闸门,“吓得都麻木了”。他回忆起确诊的那天,七月的深圳像火烧一样,但全身只感到极度的冷。 康复乐园的生活,让老周改变了生活的基调,为他打造出另一个“快乐大本营”。 何裕民教授认为,一个人得了肿瘤以后,常常会产生复杂的心理和情绪,如悲观、恐惧、孤独感等,所谓被癌症吓死,说的就是这些负面情绪。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提出群体抗癌,走向成功的康复理念。”陆志宏说,人以群分,人都是有归属感的,有了归属才有安全感,和随时可以获得的一种无形的、来自团队的相互精神支持。康复乐园努力打造的就是这种患者之间互相激励,从消极被动地接受治疗转变为主动积极参与治疗的正能量。 落单的时候,许多会员回忆抗癌往事,还是有道无法愈合的伤口,焦虑,恐惧依然是存在的,但普遍比过去淡定了许多,心放宽了,懂得笑着面对了。 一位来自北方的病友用说相声的方式表达了与何裕民同样的观点,“许多人病还没怎么病呢,就被吓死了,回头一看,呦,误诊了,没病,白死了,阎罗王都不给落户啊,太冤了不是?我们不同,他们是被吓死的,我们是被笑大的。您看,我今年4岁了。”
1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推荐胡涣书评: The Road Less Traveled
热度 2 Helmholtz 2013-5-7 21:56
(“ 懂得道理已经很难,但我也发现还有比懂得道理(悟道)更难的事,那就是能用这道理来做事(行道),因为要用新的道理来做事就意味着要驱逐老的自己,而人的懒惰天性决定了人想不到、不愿意、或是害怕驱逐老的自己。” - 对胡先生的书评文字颇有共鸣。 ) 胡涣: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书 The Road Less Traveled 1 大约十年前朋友送给我一本The Road Less Traveled (下称The Road),说是一本好书。打开书,第一句话就吸引了我:“Life is difficult (活着不容易)。”现在回想起来,读到这句话的那段日子正是自觉生活不易的时候,所以可能共鸣强烈吧。但是书中语言平实,没有排比句和抢眼的华丽辞藻,看来作者没有受过专业写作训练,所以一时并没有抓住我的注意力。这书与我的缘分是后来偶然又翻开时结下的。书以“活着不容易”开头,但不是一本怨气冲天的书 – 作者接下来就问,“既然生活就是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那我们是应该怨天尤人,还是应该着手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想教我们的孩子们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吗?”这本书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杰出尝试。 我花了大约两年的时间来消化这本书 – 我心目中的好书都该不是一口气读完的,因为好书是一束从完全不同角度照过来的光。被这光照到的所有角落都现出与先前不同的色彩和形状,读者必须逐个重新打量,把每一个新色彩和新形状重新纳入他的视野,一个都不能绕过。懂得道理已经很难,但我也发现还有比懂得道理(悟道)更难的事,那就是能用这道理来做事(行道),因为要用新的道理来做事就意味着要驱逐老的自己,而人的懒惰天性决定了人想不到、不愿意、或是害怕驱逐老的自己。这本书的主题之一就是人的懒惰天性。话说回来,也正是因为人的懒惰天性难以改变,所以每改变一点都会给人以极大的愉悦。前些日子重新读这本书便又给我不少处理家庭关系的新见解,也就再次收获很多愉悦。 作者Scott Peck是心理医生,全书以他治疗过的大量心理疾病案例为基本素材。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心理疾病患者并不是人类之中的另类。心理上的疾病跟生理上的疾病一样正常,也一样普遍。人来到新地方,体内原有的免疫系统抵抗不了新的细菌和病毒,就会生病。同样,人原有的价值体系在无法适应新的环境时,就会有心理疾病。广义一点说,人的健康程度不是非黑即白的健康或疾病两种状态。自觉没有病的人比起他可能达到的理想健康状态来仍然是一种病态。人的心理健康程度也是如此。我自觉生活不易的那些年就可以说是一种心理的病态。比起那些年来,现在的我要健康得多,但是希望将来比现在更健康 – 这后半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希望现在的我比起将来来仍然是病态。所以,病态是一种正常状态,不该以另类相看。作者总结的心理医学界对此的共识是 “most are sick”。 我有一位聪明的研究生时同学认为人不要去读哲学家、思想家的书,因为这些人都是自己有或有过心理问题的:自己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哪里谈得上解决别人的问题。我想他说的前半句不假。尼采是大家都知道的著名例子。爱默生和威廉.詹姆士在年轻时都有一段时间被抑郁所困。The Road 的作者Scott Peck 年轻时在著名的Philips Exeter Academy读高中时也因抑郁而退学接受心理治疗。至于我的同学的后半句,我更同意Thoreau 的话:“偶尔生病对健康有益 (It is healthy to be sick sometimes)”。The Road之中有一节的题目就叫The Healthiness of Depression。作者的很多病人在治愈道别时都跟作者说:“我的抑郁发作是我收到过的最好的礼物 (My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ttacks were the best things that ever happened to me)。”我想这话的意思是:抑郁发作给了他们接受心理治疗的机会,治疗的结果是他们达到了比在抑郁发作之前还要健康的状态。 另一方面,我猜想思想家的心理疾病是因为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与周围常人不同。天才是大众的叛逆,不是大众的宠儿。在大众看来是习以为常的事,他们会觉得有问题。但天才又不是通才,他们只是在某些方面有过人的能力,但在别的方面可能还不及常人,所以在他们还稚嫩时,他们因特异不群而承受的社会压力足以把他们压垮。这种倾向在个体不被重视的东亚文化中尤为严重。但如果他们能度过这些艰难而能在 “the road less traveled”上持之以恒,他们在思想成熟之时就开始推动人类思维定势的变革了。天鹅起飞要比麻雀困难得多,要大片水面和长距离助跑,但一旦在天,其航程是麻雀不可同日而语的。 2 生理疾病与心理疾病的不同之一是心理疾病比生理疾病要难对付得多,因为人们通常并不激烈拒绝医生对自己生理疾病的判决,不管高兴不高兴这判决,但难得有人愿意承认自己的心理有问题。我有一位做生物科学研究的朋友说:疗癌难,疗愚比疗癌更难。谁愿意承认自己脑子有问题呢。不承认自己有病,治疗又从何说起。癌症、心脏病这样的生理疾病是在人看不见的地方悄悄积聚能量,而心理疾病是从一开始就摆在明处的,不同只在自己承认不承认而已。承认有问题,能自己调整心态来解决,就没有什么心理疾病可言。正是因为不承认,本来不是病的问题才成了病。也是因为不承认,心理疾病才不好医治。 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问题是由于揭开旧疮疤的痛苦。“出于害怕痛苦,多数人总是想回避、想竭力忘掉、和假装看不见问题,而不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但是,打针疼,但怕疼而不打针最终会更疼。小孩怕打针还有成人来管,成人怕面对问题就难得有人来管了。没有解决的问题就像没有切除掉的结石一样不会自己消失,并且没有解决的老问题还会被不断产生的新问题层层包裹,让结石越长越大。作者宣称:“回避问题的倾向及其对人意志的蚕食是人类所有心理疾病的根源。” The Road 第一章的名字“自律 (Self Discipline)”指的就是两种痛苦 – 解决问题的痛苦与回避问题的痛苦 – 的交战。作者把自律归纳为四个方面:延迟享受 (delaying gratification), 承担责任 (assuming responsibility), 面对现实 (dedication to truth or reality), 和综合权衡 (balancing)。享受容易,延迟享受难;怨天尤人容易,自己把责任承担起来难;作白日梦容易,接受现实难;一意孤行容易,能细心权衡自己和他人的需要难。这就是解决问题的痛苦。不愿意承受解决问题的痛苦,结石就会越长越大。结石越大,就越怕面对。心理疾病就是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中产生的。 作者的大量案例说明人的性格形成受到其幼年时来自父母的巨大影响。人在幼年时,父母就是他们的全部世界,他们的世界观的整个基调都是由父母写就。如果这基调与世界的运行方式南辕北辙,在孩子开始独自面对世界时,冲突就在所难免了。作者发现多数孩子在十几岁时已经有一定程度的自律,但也有一部分孩子不做作业、旷课、打架、吸毒、贪图一时的快活。很多证据都表明孩子的缺乏自律是起因于缺乏自律的父母。母亲对孩子说,“你们快把我给逼疯了!”这等于是在说,“我的情绪不是由我自己控制的。”这就把自己该负的责任推给了别人。有的父母终日苛责于孩子,自己却做得很差。有的父母经常食言,其结果是孩子不再相信世界上的任何人,也不把任何承诺和契约当回事。父母看到孩子不懂事,勃然大怒是生理本能,但他们也可以忍住怒气,静下心来想一想更好的教育方法。这就是父母的自律。 人不愿意面对问题的另一个原因是恐惧感。作者回忆自己在Philips Exeter Academy抑郁成疾时面临两个选择:留下来,走一条尽管不喜欢,但是稳稳通向上流社会的通衢大道;或者是退学回家,冒险跳入完全的未知世界。阻止他做第二个选择的就是他对那个未知世界的恐惧感。好在他在经受了两年半的折磨之后终于鼓起勇气决定退学。 在作者诊治的一个案例中,一位五十二岁的成功商界人士在一场心脏病之后回顾过去的生活,发现自己多年在公司拼命挣钱往上爬的日子毫无意义,因而陷入抑郁。“经过长期思考,他意识到他以往行为的动力只是由于他极力想在他严厉苛责的母亲面前塑造一个成功的形象。最终他决定有生以来第一次冒母亲之大不韪和老婆孩子的奢侈生活需要,辞职在乡下开了一个小店铺为生。”这位先生从前的奋斗动力可以说是两种恐惧感:对母亲的恐惧感,和对失去已有的生活方式的恐惧感。挣脱了恐惧感,他就自由了。“人生在世要经历成千上万个冒险的时刻,而其中最大的冒险就是长大 – 从心理童年到心理成年的飞跃。这个飞跃是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有完成的。虽然他们的外表是成人,甚至是很成功的成人,但他们一直到死都仍然处在未能摆脱父母影响的心理童年。” 3 全书有无数精彩之处,但对我的成见改变最巨的当属第二章“爱”。解决问题要经过那么多的痛苦,那人靠什么动力来承受这些痛苦呢?作者认为这动力就是爱。作者在多方考虑之后给爱下了一个有点拗口的定义“The will to extend one’s self for the nurturing of one’s own or another’s spiritual growth.”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作者在这里的良苦用心: 首先,爱的目的是spiritual growth。要理解什么是spiritual growth,也就是心理和灵性的成长,可以看书中一位特别怕羞的年轻病人的话:“我妈妈太爱我了。她一直自己送我上学和接我放学回家。直到我上高中的最后一年在我苦求之下才让我坐校车上下学。我想她是怕我在校车上受欺负。她坚持这么多年真是不容易。她真是太爱我了。”这位在母亲翅膀下长起来的儿子把溺爱当成了真爱,所以在现实世界中就找不到有益他的成长的爱,他的心理疾病就由此而来。另一方面,这位母亲给孩子付出够多,但儿子成长需要的不是母亲把问题遮挡起来,而是需要独自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历练。这种历练就是心理成长的一部分。我从这年轻人的话中可以隐约看到我幼时的影子。 心理和灵性成长还有很多方面,比如“那种‘我是个有价值的人’的感觉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它是父爱和母爱的直接产物。这种感觉必须在童年建立。到成年以后再建立这种感觉是极为困难的。”作者这样总结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三个礼物:“给孩子一个自律的榜样、让他们珍视自己、以及帮助他们建立一种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安全感,是父母们能给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如果孩子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这三份礼物,他们仍然有可能从别的渠道获得,但那要付出极大的,甚至是毕生的努力,而且经常以失败告终。” 与此相对的是对宠物的爱。“太多、太多的人只有‘爱’宠物的能力,而不懂得爱别的人。”作者认为,人对宠物的爱与对人的爱不同。首先,宠物给主人一种虚幻的善解人意而可以与交流的感觉,但实际上宠物并不知道主人在想什么。其次,我们让孩子上的是让他们成长的学校,而让宠物上的是训练它们听话的学校。我们希望宠物能依赖我们,不希望它们有任何心理独立性。所以,把宠物当作灵魂寄托的人,其心智只能向宠物的方向萎缩。另一方面,心理疾病的原因之一就是父母把用于宠物的那种“爱”用到了儿女身上。“父母常常忘记了儿女有他们自己独立的人格。他们下意识地把孩子当成了他们自己的一个附件,就像他们整洁的衣服、漂亮的草坪、和一尘不染的车子一样,是维持他们自己公众形象的附件之一。” 其次,爱是一种付出 – “nurturing(滋养)”。花成长需要滋养,人的心理和灵性的成长也需要滋养。这个意义上,父爱和母爱是最明显的例子。年轻时,有一次想到:母爱与爱情两个词说的都是爱,但味道似乎大不一样。如何不一样,我当时无法参透。读了The Road,才明白了母爱的主题是付出,爱情的主题(至少在我年轻时认为)是占有。这就是我那时察觉到的味道之不同。“尽管很多童话的背后都蕴藏着伟大的真理,浪漫爱情的童话却是一个弥天大谎。”浪漫爱情只是出于人的基本生理本能,所以浪漫爱情的降临和消逝就像春天过去是夏天,夏天过去是秋天一样正常。可是“成千上万的人不可救药地想把他们的实实在在的生活纳入这个谎言的框架。”他们(包括年轻时的我在内)的问题是把对对方的占有欲误以为爱:“我爱你”的意思实际上是“你要满足我的要求”。这样想,那么维持二人关系的纽带就只是性吸引。作者认为这种“爱”实际上是一种“寄生(parasitism)”。 所以爱这个被用得太滥的字有两个相反的含义:既可以指付出爱,也可以指伸手索取爱。就像中文中的“借”字可以是借入(borrow),也可以是借出(lend), 同样一个字的两个意思完全相反。明白了这一点,才有可能把婚姻从爱情的坟墓中救出来。“如果你的理想只是被爱,那你不会实现它。让你自己变得值得爱,是唯一能保证你被爱的条件。如果你的首要目标是被人爱,你就不会成为一个值得爱的人。” 第三,爱的对象包括自己和别人。出于爱的付出不是牺牲自己:“爱不是自我牺牲。每当我们觉得我们‘为别人’做了什么事,我们实际上否认了我们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无论我们做了什么,都是我们自己决定要去做的,而我们做出这个决定正是因为它最为满足我们自己的需要。”在滋养别人的心理和灵性成长之时,人自己的心理和灵性也得以成长,这就是爱的回报。在爱的雷达上,别人和自己同是受益者,这也包括父母之爱:“认为养育孩子是父母的自我牺牲是个极大的错误。恰恰相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得到的比孩子还要多。那些不愿意在这个过程中改变自己和成长自己的父母是走上了一条通向心理衰老的道路,而他们的孩子以及整个世界都将会把他们远远抛在后面。如果人希望有一个有意义的晚年,从孩子那里学习是最好的机会。可惜很多人没能把握这个机会。” 我自己的经历正是如此:养育孩子给了我爱的机会,爱给了我改变自己的机会。改变自己的结果就是成长的快乐。这样看来,虽然人生是两种痛苦的交战,但人生并不只有痛苦。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痛苦就像是昆虫的蜕皮:日渐长大的身体被包裹在渐紧的老壳之内是痛苦,但为了摆脱这种痛苦,昆虫就得经历蜕皮的痛苦。两种痛苦交战的结果是昆虫蜕掉老壳之后的成长的快乐。 另一方面,人即使有付出的意愿,他不可能付出他没有的东西。如果父母不懂得孩子需要心理成长的道理,比如上文提到的那位“太爱”孩子的母亲,他们就不可能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有什么帮助。所以爱的对象必须包括自己。自己不能成长,也谈不上滋养别人成长。但是懂得爱自己的前提是要看得到自己的毛病。这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人的心理疾病就是因为看不到自己的问题。看到了自己的毛病,才可能了解自己成长的方向。反过来,自己成长越多,或者用一些当代作者的语言,awareness越高,付出的能力也就越大。David Hawkins认为每一个具有高度awareness的人对人类贡献的正能量足以抵消成千上万low awareness的人产生的负能量,这里的正能量说的应该就是付出的能力。 最后,作者在爱的定义中特地挑选will这个词来强调爱既体现在意愿,也体现在行动。想要爱,就需要承担责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这些都是行动,所以“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懒惰。”作者观察到阻碍心理病人痊愈的最大敌人就是他们的心理惰性:不愿面对问题、拒绝承担责任。 4 爱是逆反人的懒惰本能的。那么,如果说自律的动力是爱,爱的动力又在哪里呢?这就是书的第三章“成长与宗教”探讨的问题。作者发现,在治愈心理病人的过程中,心理医生起到的只是个辅助作用,最根本的成功因素还是病人自己的“成长的愿力(will to grow)”。成长的愿力从何而来?除了部分来自于自己,部分来自于父母,作者认为还有一部分是来自于特定个人之外的一种无形力量。作者在第四章“恩典 (Grace)”中讨论的就是这种超越个人能力的存在于广大世界之中的善意力量。与这种引领人向上的力量相对的是把人拖向下的懒惰天性,或者用作者的语言,熵(entropy)。这与David Hawkins讲的正能量和负能量相似,也让我想到以色列人的符号 – 六角星(大卫之星):那是向上和向下两个三角形的相搏图案,象征着人坠落向下的恶和升华向上的善两种力量之间的永恒之战。 Grace的概念也把镜头的聚焦拉远。爱的能力不只是来自于自己,也来自于广大的世界。爱的对象也从自己延伸到广大的世界。所以人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都不再止于自己,个人只是一个更大的无形力量的一个小小载体。作者在这里已经放下科学家的显微镜,拿起了诗人的生花妙笔了。科学中有真理,诗中也有真理,只是科学中的真理容易为人所识,诗中的真理则是要靠心来体验的。包括本书作者在内的心理学界一般认为人的大脑活动中只有一小部分是能用语言和逻辑来描述的意识,其他一大部分是难以表达和描述的无意识。用这样的术语,科学中的真理应该是属于意识范畴,诗中的真理更像是属于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无意识范畴了。不管是从科学家显微镜看下去的前三章,还是从诗人笔下绘出的第四章,都一样引人入胜,给我充分的思考、想象、改变和成长的空间。 2013 年 04 月 01 日
个人分类: 综合性资料|3275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英4岁女童因玩iPad成瘾患严重心理疾病
zywsict 2013-4-30 16:41
英国一名4岁女童因玩iPad成瘾患上严重心理疾病,医生称若不及时治疗,她在11岁前将“病入膏肓”。近来有人提出,对平板电脑等触屏类电子产品成瘾危害不亚于毒品。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们,千万别图省事,把iPad当成孩子的“安慰奶嘴”。
个人分类: 转载|369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普:幼年创伤 脑部留痕
xuxiaxx 2011-12-13 13:30
德国研究人员日前发现,如果人们在幼年时长期遭受虐待等 伤害 ,可能会导致脑部结构发生变化且影响深远。 德国明斯特大学9日发表新闻公报说,该校认知与行为神经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证实,如果幼年时长期遭受暴力等伤害,其脑部在数十年后可能仍有“印记”,这些人日后患 抑郁症 、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风险明显偏高。 试验中,研究人员征集了大量未发现心理异常的成年人,询问他们儿时是否受到暴力伤害,并借助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其脑部结构。结果显示,儿时长期遭受 虐待 等伤害越多的人,其脑部海马区、额叶等主管学习、记忆和情感控制的区域越小。同时,这些人脑部控制恐惧、焦虑等情绪的杏仁体异常活跃。 研究人员说,儿时长期 遭受 虐待后发生的脑部结构变化与某些抑郁症患者的脑部结构变化相似。因此,小时候总受到暴力等伤害的人,成年后患心理疾病的风险更高。 来源:新华网
1061 次阅读|0 个评论
恐狂症是心魔在作祟
热度 44 yanjx45 2011-9-16 08:05
原载《健康报》( 2011 年 9 月 14 日)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究员 严家新   目前国内人们最恐惧的传染病,除了艾滋病,就是狂犬病。狂犬病恐惧症,简称“恐狂症”,几乎成了与“恐艾症”并驾齐驱的一种流行心理疾病。其实——    狂犬病的潜伏期极少超过 1 年   狂犬病的潜伏期到底多长时间?国内外资料都表明,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是 1~3 个月,少数头面部严重咬伤的潜伏期可能短至 7 天,极少数病例(不到总数的1%)的潜伏期也可能大于一年。目前国际主流科学团队承认的狂犬病最长潜伏期是 6 年。美国学者 1991 年在专业杂志上报告了该病例,死者为菲律宾移民,移民美国后未曾离开过美国。由于在美国本土感染狂犬病的机会极少,而且经部分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证明,从死者脑内分离的狂犬病病毒与死者来源国家流行的毒株相同,所以该报告以迄今最信服的证据证明了狂犬病的潜伏期可能长达6年。   由于类似病例的数量太少,相关证据也并不十分完整,对该病例报告在相关学术界仍有异议。例如许多学者就认为潜伏期超过一年的病例即使有,也极为罕见,一年后再发病的可能性可忽略不计。    被狗咬伤后宜遵循“十日观察法”    2008 年第 3 期的美国《媒介源人兽共患病杂志》称健康犬不传播狂犬病,但外观健康不等于真正健康,必须进行实验检验或采用“十日观察法”进行鉴定。在人被犬咬伤后,如能立即将犬处死,取脑组织进行检测,则可根据检测结果 ( 病毒的有无 ) 来确定被咬的人是否需要接种疫苗。如无条件当场处死动物进行检测,则可应用 WHO 认定的“十日观察法”:“如果犬 ( 或猫 ) 在 10 天的观察期内保持健康,则可终止治疗。”   最近十多年来,我们实验室在国内外未发现任何足以否定“十日观察法”的证据。该方法是判别狗 ( 或猫 ) 是否有传染性的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也适用于中国。   需要注意的是,在狂犬病流行的疫区,以前未接种过疫苗者在开始“十日观察法”的同时,应立即开始暴露后预防,然后根据观察结果确定是否可以节省后面的 2 针或 3 针疫苗。   如果在中国“十日观察法”得到推广,不仅疫苗用量可大大减少 ( 可能减少全部用量的一半 ) ,还能让绝大多数“恐狂症”患者从精神上得到解脱。    病毒不可能在神经系统长期潜伏   许多“恐狂症”患者最喜欢提出这样的疑问:狂犬病病毒进入神经细胞后,疫苗引发的抗体是否就不起作用了?抗体能否清除中枢神经系统( CNS )中的病毒?   大量证据表明,狂犬病病毒的抗体不仅能中和外周神经细胞内的病毒,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彻底清除 CNS 中的病毒;狂犬病病毒进入 CNS 后,在 3~5 天里要么被清除,要么发病。在任何情况下,狂犬病病毒都不可能在 CNS( 包括脑和脊髓 ) 中长期潜伏。人的狂犬病一旦发作,十天内必死无疑。所以任何一种症状,如果怀疑与狂犬病有关,则过了十天以后,该病人必然因狂犬病而死亡(至少也已进入重症监护室接受抢救)。如果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则该症状肯定与狂犬病无关(应尽快转入其他专科进行处治)。有大量实例证明,在病毒暴露发生几天甚至几个月后才进行处治也可能有效,说明抗体也可能将狂犬病病毒从 CNS 中清除。   某些借助现代生命支持系统积极抢救而维持了较长时间生命的患者,在死后尸检时,发现全身(包括 CNS )的狂犬病病毒都被彻底清除干净,可以间接证明抗体可进入 CNS ,清除 CNS 中的病毒。   狂犬病病毒不引起大脑细胞形态的改变,它在人体内的行踪于发病前是无法检测的,只能根据症状判断大脑功能是否受损。发病前检测到足够高的抗体,就证明其大脑功能尚未受损,至少是未严重受损,以后就不会再发病。总之,只要在发病前全程接种了疫苗,产生了抗体,体内(包括 CNS 内)就不可能再有狂犬病病毒潜伏,就不会再发病。    被鼠、兔咬伤通常不用接种疫苗    WHO 的相关报告指出:“对北美洲和欧洲狂犬病流行地区成千上万的野生和住宅区啮齿动物的检查显示,很少发生啮齿动物感染狂犬病的现象,说明这些动物不是该病的贮存宿主。”“暴露于啮齿动物、兔和野兔后很少需要专门的抗狂犬病暴露后预防。”特别是在非重点疫区被鼠、兔咬伤,患狂犬病的可能性极小,通常不用接种狂犬病疫苗。   关于鼠咬人后的处置,我国卫生部门尚未出台相关的工作规范。对南方重点疫区的鼠伤人案例,建议在客观宣传关于鼠咬人引发狂犬病的概率极小的同时,由就诊者自己权衡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此外,鸟类(如鸡、鸭、鹅)、爬行类(如蜥蜴、龟和蛇)、鱼类和昆虫都不会患狂犬病,因而也不可能传染狂犬病。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62387 次阅读|148 个评论
女人常见的心理疾病
xupeiyang 2011-9-12 10:40
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因长期过度紧张,思想负担重等负性情绪以及极度疲劳引起的大脑高级神经系统失调的一种疾病。 神经衰弱的异常心理表现是:经常头痛、头晕、烦躁、既易兴奋又易疲劳,夜间难于入睡,精神萎靡,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衰退,情绪激动等。   焦虑症   焦虑症是在家庭生活或工作中受挫折,亲人病故,人际关系冲突等较强的心理因素刺激下发病。患者异常的心理表现是:心情沉重,缺乏安全感,总觉得别人在危害自己,常常预感到最坏的事情将要发生,出现莫明其妙的大祸临头感,而经常心烦意乱,坐立不安。同时,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躯体症状。如手指麻木,四肢发凉,胸部有压迫感,食欲不振,胃部烧灼感等。   癔病   癔病也称歇斯底里,大多由强烈的精神刺激,心理受到伤害导致大脑失调,呈现出心理变态。患有癔病的妇女表现出意识模糊,阵发哭笑,胡言乱语。反应强烈时,抓自己的头发,撕咬衣物,说唱谩骂,打滚,撞墙,无所顾忌。患者还不同程度地出现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如突然四肢抽动或全身挺直、失明、耳聋、失语等。此病患者大多数是壮年妇女,以农村妇女居多。   忧郁症   任何人都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被这个病缠上。忧郁症的并发,通常都是几个生理和环境因素相互配合影响所造成的。除了心理和环境压力以外,忧郁症患者也因为脑神经传导物质血清素不足,而陷入沮丧情绪当中。过去,心理病对社会或个人所造成负担和压力常常被忽视。但目前,心理疾病,包括忧郁症,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全球社会。如果人们仍然不愿意面对、正视忧郁症所能够造成的破坏,那么这个病症将更容易有机可乘,侵蚀无助的患者,把他们推向深渊。
个人分类: 女性健康|15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谈谈心理健康谈谈抑郁症
热度 1 zhangchunyu 2010-7-28 14:05
谈谈心理健康谈谈抑郁症 心理健康,这个话题有点大,但是说到抑郁症,很多人就点头了,现在的都市人,多多少少都有点抑郁,可以说是郁闷,哈哈!抑郁症,是心理疾病的一种,严惩的情况下,会自杀。我们单位有一位同事,是一位前辈了,听说以前是一位主任,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工作不断变化,最后变为普通人。听了,你也许不以为然,但是听说他已经很久不来上班了,就是由于得了抑郁症,他几度想到自杀,没有办法,他的家人只得二十四小时陪伴左右。有人说他是怀才不遇!心里闷!听说他还有严重的肝病! 我不想妄加评论,但是工作不顺心,大家都有,我也遇到过,如果你真有才,如果你真有能力,你可以选择离开呀,世界很大,何必选择这样的一条路呢?有人说他是家庭不幸福,那更是不可思议了,有家的时候你的重心在家里,离开了,你也应该改变选择,如果你错了,你应该想办法去改正,过程和我上篇文章中提到的一样,我们的时间总是浪费在犹豫与徘徊中,没有行动,如果我们早一点行动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未决影响我们的情绪,影响我们的大脑! 那么,如果我们没有那个能力来解决那些心理问题,我们应该借助于外力,借助于那些能够帮助我们的人和书籍,前几天,有人反映,某单位负责图书馆的新上任的主任把读者推荐的书都给划去了,因为与本单位的专业不相符,我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单位来购买,但是我认为作为一个单位来讲,作为一个图书馆应该多买书,特别是读者推荐的书,既然不是个人独有,大家都能看到,为什么不能买呢,难道忘记了,该单位前两年一名博士因为没有被聘用而自杀吗,不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差吗?平时只知道学习,一旦有点事情,天就像塌下来一样,无法接受事实! 我记得一句老话:开卷有益,这个卷可没说就是专业书,只看专业书,大家不都成书呆子了,在当今这个社会,心理健康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重要困素,是我们成功的主要因素,我们一定要重视心理健康。本人不是心理医生,不是医学专业,只是谈一家之言!下面是我从网上摘的一点关于抑郁症的解释,仅供参考! 注: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抑郁症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抑郁症发病率很高,几乎每7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因此它被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抑郁症目前已成为全球疾病中给人类造成严重负担的第二位重要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的痛苦,对社会造成的损失是其他疾病所无法比拟的。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对抑郁症缺乏正确的认识,偏见使患者不愿到精神科就诊。在中国,仅有2%的抑郁症患者接受过治疗,大量的病人得不到及时的诊治,病情恶化,甚至出现自杀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由于民众缺乏有关抑郁症的知识,对出现抑郁症状者误认为是闹情绪,不能给予应有的理解和情感支持,对患者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个人分类: 社会杂谈|5293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篇:你的心理够健康吗?
neilchau 2009-12-16 16:13
21世纪中国最需要什么?心理医生。也许只是一句玩笑,但如果不予以足够重视,也许就会变成现实。 最近house mate去看心理医生,然后被送进了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曾跟一个身边的好朋友聊天,他说他曾出现过自杀的想法, 尽管只是瞬间想过,但还是让我吃了一惊:平日的他,识大体顾大局,经常能从长远、大局、多角度地考虑问题(这点我都比不上),怎么会有自杀的想法呢。 自己也有亲人曾因心理问题进过精神医院。这些都使我,不得不关注心理健康这个话题。 心理疾病(Psychological disorders),一个指代很宽泛的词,症状很多:轻则焦虑、多动、狂躁不安、沮丧、郁闷,重则精神分裂、甚至想自杀。各种精神状态不正常,情绪不稳定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心理问题。 然而在中国,个人的心理问题往往被忽视,只有当某种心理疾病大到影响正常行为时,实在撑不住了,人们才想起去医院,去看心理医生。日常生活中,你脑袋有毛病呀?变态!类似骂人的话,司空见惯,变态的老师,心理不正常的同学,我也都遇到过。但主动承认、认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的人,却少之又少。心理疾病,是一个人人避而远之的字眼。不管承认不承认,事实就是事实:在中国不到2分钟有1人自杀,每年自杀的至少有30万(自杀未遂的至少280万),有心理问题的就更多了,2800万?2.8亿?相比之下, 在强调以人为本的西方社会,人们对心理疾病 的关注和认知程度,要远远高于中国。 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个人体会,总结了几方面: 1.遗传因素。父母出现过精神问题的,子女往往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2.从小的成长环境有问题。现在的子女很多都是独生的,小时候可能父母忙,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要,忽视了孩子的精神需求和家庭教育。结果造成孩子或者性格孤僻,自闭,或者放荡不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考虑别人,缺乏责任感,没有感恩心。 3.社会巨变。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各种思想,不管好的坏的,也都充斥着人们的大脑,有些甚至匪夷所思。比如说,五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五年后就成了现实,并且被部分人所接受。那些不能接受现实的人,只能哀叹社会的腐化堕落,郁闷终日。思想长期如此,某日走极端也就难免了。 4.后天个人性格缺陷。容易有心理问题的人,往往心胸狭窄,目光短浅且固执己见,缺乏多角度、高角度从大局、整体看问题的思维能力,在外人眼中,他们就是脑袋一根筋,遇事不会变通;容易有心理问题的人,喜欢怨天尤人,整天抱怨这抱怨那,似乎世界上的不幸事都让他碰上了,世界上的人都对不起他。如果他们能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周围的世界,也许就是另一番景象。 5.突发事件+心理承受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遇到突发事件,比如丧亲、失恋、失业等,容易遭受精神刺激,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目前治疗各种心理疾病的方法,个人感觉都是治标不治本,只能缓解受心理疾病困扰的程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且那些药物对神经的副作用很大。根治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 父母:从小要重视孩子的精神世界,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一个有着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常怀一颗感恩心的人,怎么会心理不健康呢? 个人:多看有益书籍,开阔视野;学会豁达开朗,知书达理;培养多角度、换角度、高视角看问题的能力;交几个知心朋友,培养几个爱好,当心情不好,可以诉诸朋友或自己的爱好。此外,最好从小受点苦,经历些磨难,从而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个人分类: 想想记记|26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杀、情商与心理疾病
neilchau 2009-12-13 20:37
自杀,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词,一次次冲进人们的视野。然而媒体上关注那些,不管是明星自杀、博士自杀还是大学生自杀,也只是冰山一角。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对自杀者的调查,目前自杀已成为中国人口死亡的第五大原因、第四大公共健康问题(前三位分别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重度抑郁症和脑血管疾病),在15至34岁的人群中,自杀是第一杀手。欧洲研究报告:全球每年约 100 万人自杀, 30% 来自中国。相当于不到2两分钟,就有1人自杀。可怕! 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 心理疾病,一个指代很宽泛的词,症状很多:轻则焦虑、沮丧、郁闷,重则精神分裂、甚至想自杀。各种精神状态不正常,情绪不稳定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心理问题。 三者之间关系密切,自杀的人往往情绪不稳定、抗挫折能力差,情商不高,肯定心理有问题,不管承认不承认。曾跟一个身边的好朋友聊天,他说他出现过自杀的想法, 尽管只是瞬间想过,但还是让我吃了一惊:平时的他识大体顾大局,经常能从长远、大局、多角度考虑问题(这点我都比不上),怎么会有自杀的想法。 现在一个house mate去看心理医生,然后被送进了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也有亲人曾住过精神病医院。这些都使我,不得不考虑心理问题。 容易出现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是精神分裂)的人,往往心地善良,心胸狭窄,固执己见,不能目光长远地看问题,容易生气并且有气不爆发,喜欢憋在心里,心里抱怨这个抱怨那个,世界应该是他们眼中的样子才对,很少从自身找问题。另外遗传因素和从小的成长环境,影响也很大。自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后,一个孩子的家庭,父母从小过分疼爱孩子,让孩子形成了一切自我为中心,不会体谅别人,没有责任感,从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这些心理疾病。 目前治疗各种心理疾病的方法,个人感觉都是治标不治本,并且那些药物对神经的副作用很大。
个人分类: 想想记记|25 次阅读|0 个评论
面对危机,如何保健
何裕民 2009-2-1 21:40
华尔街金融风暴横扫全球,2008年的冬天让全世界经济感到了刺骨的寒冷,身处其中的人们也在经历着一场心理寒冬。按照蝴蝶理论,这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离我们并不远。有人预测,随着经济危机引发的贫困和失业潮的到来,我国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将会增多,有很多人还会因此患上种种心身疾病,甚至赔上性命。   30年来全球最大的金融风暴愈演愈烈,仅在10月初的黑色一周,全球股市市值就平均蒸发25%。这不仅让各国金融行业和实体经济遭受巨挫,更对投资者和被波及的相关人士产生巨大冲击,引发了一系列的精神心理疾病,不少人更因此走上了不归路。美国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这次的金融危机已经对当地民众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每10个美国人中就有8人因为国家的经济而感到焦虑。随着经济危机引发的贫困和失业潮的到来,我国精神疾病和心身疾病的患者将会成倍递增,预计在2009~2010年将会达到高峰。   以往年底是心理门诊的淡季,而2008年10月以来,国内多家医院心理门诊接待的问诊人数持续增多,特别是金融危机蔓延、股市跌破1800点,咨询人数明显增多。在这些患者中,我们尤其要关注以下三种人:   投资失利的老人  在投资失利方面,出现心理问题多的是老人和一些投资数额较大的商业人士。有些老年人将大笔养老存款及孩子的结婚用钱都投到了股市,金融风暴来临,让老人们信心丧失,烦躁、焦虑、失眠等精神疾病接踵而至。   外企白领  因担心公司裁员和收入锐减导致抑郁的人中,多数是在外企工作或从事外贸、物流等行业的金领、白领。他们中很多人在2007年股市行情好时投入了很多积蓄,又在房价超高时贷款购买了房产,金融危机让他们所在的企业面临困境。他们对公司裁员、股票下跌等问题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恐惧和担忧,而这都将对他们的生活造成重创,工作压力突然变成了生存压力。   金融专业学生  近期问诊的人群中还有不少是在校大学生,尤以金融专业的学生为多。金融专业的学生大多做金融投资,很多人将自己有限的钱,甚至是借贷投资股市,股票一跌再跌几乎让一些人崩溃。另外,全球金融风暴让金融专业的毕业生普遍焦虑就业问题。   事实上,近期与经济问题相关的不良心理情绪是一种急性心理应激障碍,轻则表现出失眠、焦虑、厌食、周身不适,重则出现抑郁甚至自杀。通常症状较轻的人通过家人、自己和朋友的心理疏导能够缓解,但如果失眠焦虑情况持续,甚至开始影响日常生活,就需要寻求医生的帮助,以排除抑郁症的可能。一旦患上抑郁症,就需要接受正规治疗。   令人揪心的是,这些压力导致的疾病,时间上有延后性,接下来的几个月可能达到高峰。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当恶劣的突发事件不期而至时,人们内心会出现思维、情感、行为三方面的剧烈变化,而且短期内很难恢复平静,甚至会出现反复回闪、重复体验的创伤经历。如果不能及时疏导,当事人往往容易产生绝望、无助、抑郁等心态,最终造成无法弥补的心理创伤。因此,上述人群应得到朋友、家人的特别关注。 在此,我总结了16种心理平衡自我调节法:   一、换一种方法思考。要认识到生活中不是所有的事都非常重要,都必须认真对待,非达到完美不可。其实,人所遇到的事只有5%非常重要或紧迫;15%至25%是比较紧迫的,剩下的大多不像人们自己想像的那么重要和紧迫。事事认真,势必长期有重压感而心身疲惫,甚至功能紊乱,终致患病。而所有事务中,没有比自身健康更重要的了。   二、不做无谓的联想。如果必然常是最不合理,却又最常见、最有害健康的联想。如某事不成功,自然联想到更重大的事的失败,又会联想自己今后的统统失败,自己从此以后就彻底完了从而忧心忡忡,甚至一蹶不振。其实,有许多事情的后果绝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严重,有些事情的恶果是人们错误联想的结果;从容应对倒常常能够柳暗花明,船到桥头自然会直。   三、有时难得糊涂反而更好。记住:要想健康些,有时只能糊涂些!   四、要学会及时释放压力,要善于及时表达情感。如此,有助于抗抑郁。   五、多结交朋友,善于及时宣泄郁闷,取得有效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度越高,患癌的可能性越低,越容易维护自己的心身健康。   六、培养多种兴趣爱好。种花养鸟、书法绘画,有助于释放压力和压抑。   七、读好书,有解郁及稳定情绪之功。   八、任何人的情绪、心理、体力都是有周期性变化的。低落或心身疲惫时应告诫自己:这只是暂时的,很快就会走出谷底的;千万别就此一蹶不振,且不断消极地暗示自己。这时,最好能做点简单而容易成功的事来激励自己。   九、快节奏、高强度工作生活一段时间后应经常改变一下,适度减慢节奏,调整调整,就像在高速公路长途跋涉,应经常休息一样。   十、必要时,可脱离工作一段时间,或暂时改变一下生活环境及节奏。   十一、当别人无意冒犯你的时候,以牙还牙常不是好方法,既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也会使自己精神高度紧绷,且有失风雅,不妨学会努力减少自己的敏感和防范意识。轻松应对可能效果更好。   十二、不要试图同时做许多事情。记住:即使是爱因斯坦,系鞋带时也只能专注于如何穿进鞋孔。   十三、给别人宽松,也给自己回馈松弛的机会,特别是对待部下、同事包括家人和孩子。   十四、常饮淡淡的绿茶或花茶不失为一个好习惯,它也有解郁防癌功效;经常食用一些坚果类食品(如松仁、腰果等)和常食菌菇类灵芝类食品等等也常有较好疗效。   十五、冬季多晒太阳,适度进行户外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一种有效方法,这与调节大脑褪黑素的分泌功能,进而改善睡眠有关。适度的户外活动有着多方面保健功效,简单易行。   十六、注重环境保护,人人可享天年。环境,是每个人赖以生存的空间,注重维护良好的环境,包括努力优化办公室人文小环境等,都有积极的保健之效。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健康|4527 次阅读|1 个评论
心理疾病一些诱因
jijianlin 2008-12-12 09:00
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也急剧上升。其实导致心理疾病的原因就来于自生活。   一、超负荷的工作压力   这是很多都市白领的问题,被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所困,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且经常得不到及时的调理,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焦虑不安、精神抑郁等症状,重则诱发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   二、急功近利的心理倾向 升官、买房后易得抑郁症   有些人对事业的追求有急功近利的倾向,他们往往经不起失败的打击。由于他们对成功的期望很高,且不想耗费太多的力气,总想以小博大,希望事半功倍。可现实又往往不因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当然就轻易失望、失落。也有些人因急于求成而拚命工作,不断自我加压,总是苛求自己,结果经常因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失败,并诱发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障碍。   三、投资受损后无法承受   人们的投资意识不断增强,但当长期的投入没有得到期望的回报或资本严重亏损时,难免造成人们心理失衡。强烈的挫败感、情绪的剧烈波动、巨额资金的流失,极可能摧垮一个人的心理防线,有的人甚至因此而轻生。   四、难以适应社会发展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瞬息万变,有些人却因种种原因而难以适应。这种不适应包括很多方面:对社会的不公平现象看不惯,又因自己无力改变现状而郁闷、烦躁;对单位里的分配不均看不惯,为自己的报酬偏低而愤愤不平;因信仰的苍白而产生失落感、无归属感;因个人技能与现代化的差距而焦急、无奈等等。上述这些可导致人们产生心病。   五、老年人缺乏精神关爱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基本得以满足,但他们的精神生活和心理需求却未必尽如人意。老人晚年失爱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这是引发老年人心理问题的重要诱因。 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生活当中有太多的压力和烦恼,就要靠自己调整心态了,或者咨询心理医生。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2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13: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