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液化天然气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可燃冰的能量有多大?
热度 20 dkysdc 2017-5-18 20:24
今天中国国内最抢眼的消息当属国土资源部 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又称为“可燃冰“)试采成功的新闻了。下午,不同来源的微信群中到处都是转来转去有关可燃冰试采成功的消息: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国务院还向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发来贺电。很快各种社交媒体进行了转载,有些科普网站对可燃冰进行了解读,百度百科都创见了相关的词条。信息技术的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条来自网络新闻联播的消息出现了这样的介绍: 如果 将同等体积的固体酒精和可燃冰同时点燃,可燃冰的燃烧时间远远长于同体积的固体酒精。可燃冰就像《变形金刚》中机器人争夺的“能量块”,占用体积小,蕴含的能量却不可估量。 事实上,1立方米可燃冰可以分解释放出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 请特别注意红色的这句话。可燃冰多形成于数百米之下的海底,因为承载了水体甚至海底沉积物的巨大压力,所以才是固体。当可燃冰在地表正常压力环境下,它会迅速释放出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因此,这段话基本正确。但是,接下来介绍可燃冰的作用时,出现了这样的句子: “可燃冰的最大特点就是能量密度高。它占用体积小,却蕴含大量能量。举个例子, 一辆使用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一次加100升天然气能跑300公里的话,那么加入相同体积的可燃冰,这辆车就能跑5万公里。 ” 看来这段话的作者想当然地认为:既然1立方米可燃冰可以分解释放出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那么,一个装满可燃冰的钢瓶等效于160个装满天然气的钢瓶。而实际上,钢瓶中的天然气不是气态的,而是液态的,并且也是经过高压才变成的液态,因此,一个装满可燃冰的钢瓶不可能等效于160个装满天然气的钢瓶!也就是说, 一个装满100升可燃冰的钢瓶汽车,不可能连续行驶5万公里 !!! 媒体朋友们,在你们推算出惊人的结论前,最好请教一下相关方面的专业人员。 科学网的朋友们,不妨告诉我正常的液化天然气钢瓶比外面的压力大多少?一瓶100升的液化天然气,相当于一个大气压下多少升的天然气?我不想到百度上去查了。 相关报道的截图放在本文后面,立此存照。 ==================================
个人分类: 地学科普|21614 次阅读|49 个评论
液化天然气市场过剩将持续很长时间
xluan 2015-10-8 08:13
因为预期液化天然气供应量在接下来几年内会出现实质性增长,所以 JP 摩根认为液化天然气在 2020 年前会一直是买方市场态势。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新签订的长期合同数量会很有限,到期合同后的延期可能会出现更多的价格多元化调整和承购 / 转移灵活性。在 21 世纪第二个十年剩下的日子里, JP 摩根对液化天然气市场持熊市态度。而最近对亚洲市场的分析更指出了 10 个重要的原因,巩固了 JP 摩根对液化天然气市场熊市的看法。 产量过剩,并且预计到 2018 年将会增长 20%。 1. 亚洲液化天然气需求放缓已经确认 日本和韩国液化天然气需求今年可能出现平缓下滑,而中国的天然气需求增长也出现了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对近期的需求趋势持谨慎观点。在日本,人口和经济趋势是电力需求增长放缓的主要驱动因素。如果足够的反应堆能投入重新使用,日本一些核电设施的重启最初将会导致日本的燃料远离石油产品,并最终远离煤炭和液化天然气( Tepco 指出一座 10 亿瓦的核电站每年能减少 120 万吨的液化天然气需求量)。 KOGAS 认为,由于煤炭和其它大宗商品价格更低,韩国明年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将会出现降低,并且从 2017 财年开始韩国将进入液化天然气需求停滞期。 2.2015 财年天然气需求增长降低——这可能是绝无仅有的情况 中国天然气市场的许多参与者认为今年天然气需求增长的大幅下跌是“一个异象”,这部分原因在于市场价格和市场波动频率上的不确定性。许多行业人士认为,长期来看中国的天然气需求会达到居中到高位的单位数增长率,尤其是如果政府对环保措施和能源混合中天然气的渗透率严肃对待的话——中国已经在关停火煤发电产,而这些火煤电厂才刚刚在 2008 年投入运营。中国石油公司预计今天的天然气需求增长率为 2.6% ,需求量为 1840 亿立方米,到 2020 年会上升到 3000 亿立方米。 3. 液化天然气的成本和其它替代燃料比起来处于劣势 燃料转换导致的长期需求仍然是一个潜在的可选方案,但成本优势在目前为止却依然重要。在论及把燃料转移到天然气的潜在可能性时,我们总认为这会是一个积极的长期的驱动因素,虽然这种燃料向天然气的转移不会快到在未来的 1 到 3 年内出现。实际上在日本,一个规模稍小的客户仍然在投资一个新建的煤电厂。虽然如此,这家公司却承认,由于未来的监管政策改变会增加成本,这将会是他们考虑的最后一个煤电设施。至少现在,煤炭更具成本优势。 4. 客户缺乏对新合同的欲望 至于供应方,天然气的产量从 2014 到 2017 财年新增 75mpta ,这大部分的增长来自于澳大利亚和美国, 75mpta 的新增量是 2011 到 2014 财年产量新增的三倍多。考虑到可靠供应商能带来的长期供应安全,日本和韩国的客户会继续签署协议。 KOGAS 在 2020 年前不再打算吃进任何新的长期合同,并会针对一些在 21 世纪第三个十年早些时候到期的卡塔尔 / 阿曼合同展开再次磋商。由 Tepco 和 Chubu 各自出资一半成立的公司 JERA 旨在成为一个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发电和天然气行业企业。这家企业表示,随着现有的合同到期,其将在 2020 年以后签署液化天然气合同。但是,如果供应 / 需求平衡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出现改变,在可能的情况下,亚洲买家会希望履行目的地灵活性条款。 5. 大型项目预期仍会做出最后投资决定 虽然近期的供应 / 需求和价格情况波动较大,但一些供应商似乎仍未放弃在 2020 年后批准新项目。 JGC 公司预计今年将能获得大型液化天然气订单(比如莫桑比克的浮动 / 陆地液化天然气),坦桑尼亚天然气项目将在今年选择承包商; Tangguh 天然气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前段工程设计,并将在年底前选择工程采购建设商。 Lake Charles 天然气项目也在进行同样的工作,并且“强烈希望”壳牌 /BG 公司能继续进行加拿大液化天然气项目( LNG Canada )。日本 Chiyoda 公司不仅仅正在进行前端工程设计,还在进行工程采购建设工作,并对项目表示出了很高的信心。 KOGAS 公司发现为莫桑比克项目找到买家很困难,但却重申公司将在今年年底或是明年年初前做出最后投资决定。如果这些项目获得了当地政府的审批核准(这有些不太确定),那么这可能会推迟长期的周期恢复潜力。 6. 欧洲——最后依靠的市场 考虑到近期过量的液化天然气供应,一个问题不言而明,这些过量的液化天然气将何去何从。我们认为,鉴于欧洲的地理毗邻性和天然气存储的可行性,美国和卡塔尔会逐渐转向欧洲市场,把欧洲市场当作是一个排放阀。虽然欧洲天然气价格已经处在了一个疲弱的水平,但把 Henry Hub 的天然气送到欧洲仍然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这预示着欧洲天然气现货价格未来即便出现上涨也会有限,而最坏的情况则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回应将维持其在欧洲的市场份额,这可能会带来欧洲天然气价格的下行。 7. 液化天然气价格多元化趋势增加 很显然的是,亚洲的液化天然气买家希望能在他们的液化气资产组合内部获得更多的价格灵活性。绝大部分的买家建议市场逐渐远离日本原油鸡尾酒的价格计算方式。 JERA 公司预计将增加其非日本原油鸡尾酒的合同比重。 2020 年前, JERA 公司预计将为长期合同每年采购 1000 万吨的 Henry Hub 天然气。 JERA 还将根据承购量,目的地灵活性和供应可行性这三个因素来选择生产商,而不只是取决于价格来选择生产商。 KOGAS 同样表示,在现有合同到期后,其价格战略将采取灵活的方式(比如一半日本原油鸡尾酒和一半 Henry Hub 定价混合的方式)。 JAPEX 也表示了对客户定价做出的改变,改变后的价格方式将会是一种混合式结构。 8. 改成生态环保船需要花费时间 日本 NYK 公司预计在接下来的 1 到 2 年内,液化气货船现货日计数的恢复会很有限,但随着流动性增加,更多的项目最终会得到批准,液化气船运的机会将会更多( NYK 公司预计到 2019 年会把其 69 艘的液化气货运船队扩展到 100 艘以上)。该公司目前的船只大多数是蒸气涡轮船。 NYK 公司表示,在目前的技术下,由于各港口并不总是具有添加天然气的基础设施,因此把蒸气船改成天然气船并不容易,鉴于此, NYK 公司将很快在欧洲设置液化天然气燃料填装船。 NYK 公司认为,随着更多针对船运燃料的环保措施开始施行,生态环保船只的主题仍然保持其重要性,然而,由于石油价格出现了下跌,天然气替代的步调有所降低。 9. 按目前的价格水平来算,澳大利亚液化气项目能达到居中到高位的单位数内部收益率。 虽然大多数澳大利亚液化天然气项目处于成本曲线的上端,但按目前的石油价格来算,这些项目能达到居中到高位的单位数收益率,这让人感到惊讶。 KOGAS 表示,如果石油价格保持为 50 美元每桶(使用 6% 的贴现率),那么公司的澳大利亚液化天然气项目 GLNG , Prelude 也不太可能遭受损害。 KOGAS 预计其 GLNG 和 Prelude 项目在目前石油价格的条件下收益率分别为 6% 和 7-8% 。日本公司 INPEX 的 Ichthys 项目在石油价格为 70-100 美元每桶时内部收益率为 10.10% ,在当下的石油价格下预计内部收益率会下跌 1% 。 INPEX 同时表示,虽然公司的收支平衡点在 30-40 美元每桶,但如果石油价格为 60 美元每桶,内部收益率就会降低到 9% 以下。 10. 对浮式液化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浮式存储和再气化装置持观望态度 市场对浮式液化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浮式存储和再气化装置的前景持谨慎态度。市场目前在观望 Petronas (马来西亚国营石油公司)的浮式存储方式是否有作用。如果的确有用,那么更多的项目就会得到批准,更多规模较小的玩家将会参与进这个市场,例如小型液化天然气解决方案对巨大项目。船舶制造商 DSME 正在和埃尼( Eni )公司就莫桑比克项目进行“艰难”的协商。 DSME 知道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浮式液化气的成本(同时也从浮式液化气那学到了经验教训,如高于预期的工作量)。然而, DSME 预计浮式液化气从合同签订到交付的时间会长达 60 个月,并且 DSME 公司的码头只能够应付两艘浮式液化气船。 Keppel 船舶公司为 Golar 公司的船舶改装工作已经进行了一半,这家船舶公司目前仍在与其它制造商就新合同进行谈判,并认为船舶改装在目前的油价下仍是比较经济可行的。然而一些 公司却认为 NOC 不青睐浮式液化气,而情愿选择陆上液化天然气,原因在于浮式液化气没有所有权。 给液化天然气再次带来致命一击的是,煤炭的价格仍然一贯的低于天然气或石油产品。
212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能什么出事故了就重视什么——新疆八钢液化天然气爆炸
热度 1 lanxum 2013-11-13 10:24
不能什么出事故了就重视什么 ——新疆八钢液化天然气爆炸 131113 李健 乌鲁木齐市12日18时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根据事故调查组专家现场调查核实:11月11日23点30分许,在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迎宾路北一路 新疆八钢钢结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发生的爆炸事故 ,造成死亡6人,受伤6人。该事故是由工厂使用的液化天然气引发,事故现场未使用和储存液氨。 该则消息最后一句“ 事故现场未使用和储存液氨 ”,是针对先前有媒体报道 爆炸是因“液氨”引发 的澄清——敏感的“液氨”! 此次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6人受伤也是够惨痛的了,虽算不上重大和特别重大事故(按国家事故分级),也应引起特别重视,不能什么出事故了就重视什么,易燃、易爆和易中毒等危险化学品那么多( 按安监总局今年9月确定的危险化学品目录有2936种 ),如果都靠伤亡事故来引起重视,这代价也太大了。 液化天然气比液氨更容易燃烧、爆炸: 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无色、无味、无臭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还有少量的乙烷和丙烷,甲烷在国家安监总局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排第5位,其爆炸极限5.0%~16%(体积比),自燃温度537℃,最小点火能0.28mJ,最大爆炸压力0.717MPa。而液氨爆炸极限15%~30.2%(体积比),自燃温度630℃,最小点火能0.77mJ,最大爆炸压力0.580MPa。 液化天然气爆炸极限极低,其爆炸下限接近易爆的氢气(4%~75%),其最小点火能也仅为0.28mJ,就是说遇有撞击火花(产生能量为1mJ)或人体静电(0.5mJ以上)就可引发液化天然气的燃烧(或爆炸),而液氨最小点火能为0.77mJ,氢气最厉害,最小点火能只有0.019mJ。 使用液化天然气的场所防火防爆要求较高,该次爆炸事故估计为人因引发,无非是液化天然气泄漏(与空气混合达到极限比)并遇到了点火源,如违章动火、操作者不了解液化天然气的危险有多大。
个人分类: HSE管理|6751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石油产量接近极限
热度 1 毛宁波 2012-4-30 17:47
正当发达国家的经济试图加快发展时,迎面却是一阵经久不息的顶头风。油价持续高企,每桶价格超过100美元,西方消费者负担甚重。有人将高油价归咎于奸诈的投机商(巴拉克.奥巴马在4月17日公布了计划,要加重对市场操纵罪的处罚)。不过还有一个更简单的解释:石油供应跟不上日益增加的需求。 石油峰值,即全球原油产量可能已经达到或接近极限,这个概念远未被世人普遍认同。近日一家知名资产管理公司谈到,由于美国的页岩气已被开发使用,如今世界简直是“能源过剩”。不过,石油仍然是汽车和卡车的主要燃料。而原油产量自2005年以来一直没什么变化(其替代品如生物燃料、液化天然气则相反)。 近几年,包括英国、埃及和印度尼西亚在内的许多国家已从石油净出口国变成进口国。而尽管发达国家已稍微收敛了一点,不再大肆挥霍能源,新兴市场对能源的需求仍继续急剧上升。 这石油市场特别容易因短暂供应中断而受到影响,如利比亚战争(所引起的供应中断)。本周,一个由国际与欧洲事务研究院及石油峰值及天然气研究协会组织的会议在都柏林召开。《石油评论》的顾问编辑Chris Skrebowski在会议上发言,他认为到2015年石油市场的闲置产能可能就会耗尽。 石油峰值这个概念是已故的M. King Hubbert提出的,他曾在1956年预言美国48个州(除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外)的石油产量将在1970年左右达到峰值,后来预言应验了。在会议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位经济学家Michael Kumhof展示了一份论文底稿(即将完成)中的一些调查结果。这些结果表明,将“Hubbert峰值”加入能源产量中将会大大提高一个油价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度。下个十年石油的年产量预计将会增加0.9%,据此,这个模型预测同期实际的石油价格将会增加近一倍。 这样的油价上涨预计不会为经济带来的很大的影响,可能只会使全球GDP每年下降0.2%。过去,油价变动对经济的长期影响都十分有限,因为石油进口国所有的损失都会被石油出口国的收益所抵消。高油价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及2008年至2009年对经济的影响之所以如此之大,主要是因为石油生产国的消费边际倾向往往较低,全球需求因此有所下降。 无论如何,Kumhof 担心若油价太高,经济受到的影响可能会越来越严重。最极端的假设是全球GDP可能会每年下降2%。 即便世界各国能够找到更多石油(比如在北极或焦油砂中),更长远的问题是:“廉价能源时代”是否已一去不返?若是,那各国又能如何应对?能够轻易获得廉价能源和从世界各地进口商品是发达国家经济的基础,这些国家的消费者每天 长途驱车到有空调的办公室上班,每逢年假就飞到阳光明媚、气候宜人的地方度假。显然,油价持续高企会令人们转而使用其他交通工具(电动车、天然气卡车),但这种改变的代价可能十分巨大。 再说,可能替代石油的一些能源(如生物燃料),又或是新的石油资源(如焦油砂,光是生产它们就要消耗大量能源;在这个意义上,这些能源的利用率远比现在的低。能源投资回报率(即EROI)如此之低,经济发展一定会因此受到影响。 “在一个现代工业社会中,其能源系统的EROI必须高于哪个值这个社会才能继续发展?”Carey King和Charles Hall在最近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了这个问题。学术界的回答是:“结构复杂的社会要有很高的EROI值,而且前提是要有大量一次能源。” 主流经济学家并不怎么关注这个问题,他们只顾思考货币政策、财政紧缩带来的影响或是是否需要改革劳动力市场,根本忙不过来。但是,如同煤奠定了工业革命之础,廉价石油奠定了二战后的世界经济之基。若廉价石油不复存在,那经济肯定会大受影响。 http://www.cippe.net//news/72147.htm
个人分类: 世界能源|2542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8: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