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错字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山大学位证“乌龙”?
冯用军 2016-6-29 14:38
留此存照,智者见智 (上中下图分别为山大学位证、 官网、 校规石上的办学宗旨) 才材不分,强強不合 堂堂山大,几近文盲 如此粗心,何以育才 1901年山东大学堂诞生之时,袁世凯呈光绪帝《山东省城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章程原文为繁体字:“為天下儲人材”,“為國家圖富強”。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第1144页“人才”词条,“人才”同“人材”。故学校在使用办学宗旨字句时,根据原文,繁体字书写时用“材”;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简体字书写时用“才”。   不过,有壹粉又提出了异议,学位证上用的是繁体书写,为啥“储”字却用的是简体字,没有跟章程统一?还有,章程和校规石上的“强”字用了简体,学位证上咋用的却是繁体的“強”? 学位证书是山大邀请了该校设计艺术专业的师生及专业设计公司分别提交初步设计方案,进一步征求意见,经校长办公会通过,确定了最终方案—— 工匠精神去哪儿了?
个人分类: 国家教育科学院|1266 次阅读|0 个评论
阅藏杂谈74:佛经中的字万一读错咋办?
jiangjinsong 2016-6-12 07:43
在推广大众阅藏的过程中,人们很纠结的一个问题是:佛经中的字万一读错咋办? 的确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我们目前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帮助大家减轻阅藏读经的困难。比如,提供了佛经中生字难字的读音。大家遇到不认识的字,拿不准读音的字,也可以借助查阅字典来解惑。 但是,可能还是有人担心,比如,有些字虽然我们知道现在通行的读音,但是,佛门往往采用古时的读音,这样一来我们不就是读了错音了吗?还有,某些字,我们以为自己会读,可能却错了。 努力避免错误。努力之后,还是会发生错误。那错了就错了呗!凡夫学佛本来就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纠正的过程。毕竟是读对的多,读错的少吧!有几个字读错了,总比不读佛经要好吧!六祖大师搞错了西方净土离此土的距离,也不妨碍他成为禅宗的祖师啊! 佛子中不是流传老太太念六字大明咒,把“吽”字念成“牛”字的故事吗?故事中的老居士,后来虽然把音读准了,但是由于信心下降了,法效反而不如念错字时大了。读经也是如此。正闻熏习,亲近经典的功德,不会因为一两个字读错了而被全盘抹杀的。 当然,尽可能地查明白字的读音意思,也是对经典的恭敬,应该努力做到。事实上多读佛经的人,读错字会逐渐减少,而不读佛经的人,永远不会有进步,原来读错的以后仍然会读错。 阅藏杂谈总目录(随时更新)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3690 次阅读|0 个评论
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先打个草稿
pinjianlu 2014-12-22 09:44
一个砖家在盲评博士论文的时候,在意见书上写了那么多错别字,还到处都是黑坨坨、涂改液。遇到不会写的字,其实你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打个草稿、先试写一下,然后确认了再正式写。这个垃圾砖家怎么这么草率啊?在这么正式的场合都这么儿戏,把任何东西都当成玩儿游戏一样了吗?! 这个垃圾砖家用词造句也是模糊、模凌两可、似是而非的样子,好象这个砖家什么都不懂的感觉,那么你又凭什么来审博士论文的?你觉得你自己有这个资格和能力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5974-851042.html
个人分类: 心路历程|2586 次阅读|0 个评论
砖家不会写中文字,难道是国外回来的大牛吗?
pinjianlu 2014-12-20 18:09
现在的砖家连个中文字都写不利索了,感觉这个所谓的砖家是斗大的字认不到一箩筐啊! 莫非是从小就在国外长大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5974-85181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5974-851042.html 砖家真是斗大的字都认不到一箩筐啊!
个人分类: 心路历程|611 次阅读|0 个评论
问题百出而又丑陋的第二批简化字
热度 1 pinjianlu 2014-11-30 22:51
毛泽东在1951年就曾经说过“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许多文字专家深信这一点,而继续简化,有利于在过渡时期减少汉字在使用上的困难。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它需要保持稳定,不是一块抹布,可以随便拿一块新的就扔掉旧的。 学术问题变为政治问题:反对汉字改革就是反对毛泽东思想;另一方面,与那个年代其他的事物一样,汉字简化这个具有很强学术性的问题,被赋予了太多的政治因素。原因在于,简化字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其来源也是人民群众的智慧,代表着“工农阶级先进文化的方向”,为此还上升到了路线斗争的高度。但是, 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 的 载体, 它需要保持稳定,所以文字 不是一块抹布, 可以随便拿一块新的就扔掉 旧的。 第二批简化字的来历如下: 新中国成立后, 为了扫除文盲 , 使人民群众能够多识字 ,遂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开始了汉字简化工作。 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 1975年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拟出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并报请国务院审阅。 1978年3月4日,胡愈之、周有光、王力等23人联名写信给第五届全国政协秘书处和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秘书处,要求第五届全国政协和第五届全国人大的主要文件不采用草案第一表的简化字。 1978年4月到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宣传部分别发出内部通知,在中小学课本、教科书和报纸、刊物、图书等方面停止使用第一表简化字。 1981年8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制定《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修订草案)》。 1986年6月24日,国务院发出《国务院批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的通知》,宣布废除“二简字”。 二简字举例如下: 由此可以看出,这些二简字不仅破坏了造字法和中文字的和谐美,看起来很丑陋不说,而且还是问题百出。比如鸡蛋的蛋被简化为元旦的旦,那么又用什么字来表示日出的“旦”字呢?!原来二简字是文革中用来扫盲用的,既然 这些字 已经被废除了,那么现在就请大家都不要再使用这些字了,因为很多年轻人是看不懂的。
个人分类: 书摘|15163 次阅读|2 个评论
广电总局:严格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热度 1 pinjianlu 2014-11-27 20:27
充分认识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大意义。广播电视推广普及、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需要;是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确保文化安全的具体举措;也是广大听众观众收听收看好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要求。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媒,担负着引领和示范的职责,必须带头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做全社会的表率。 严格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应严格按照规范写法和标准含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字、词、短语、成语等,不得随意更换文字、变动结构或曲解内涵,不得在成语中随意插入网络语言或外国语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绍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如“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等等。 原文链接: http://news.163.com/14/1127/14/AC2KB9I000014SEH.html
个人分类: 书摘|3110 次阅读|1 个评论
那些年我们写错的字
热度 4 liruzi 2013-5-29 09:25
那些年我们写错的字 很多字的笔画,从小到大养成习惯。 新浪微博转载图片,有待考证。 您, 错 了 吗 ?
个人分类: |1898 次阅读|8 个评论
卢照龄是谁呀?
热度 2 wangxh 2011-7-15 15:45
卢照龄是谁呀?
那天,猛一抬头,看见了这个: 一开始认为肯定错了,所以用手机拍下来。心想,就这样教育学生,难怪出现文物管理部门给公安部门送锦旗写错字的现象。 后来在网上搜狐、搜狗、谷歌了好一阵子,就是不知道“卢照龄”是谁,而且越搜越糊涂。 不得不求助于科学网各位博主: 卢照龄是不是真有其人? 卢照龄是不是就是非常著名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只是被人笔误? 卢照邻是不是还叫卢照龄?
个人分类: 教之道|8892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故宫博物院对错字的辩解值得深思
wliming 2011-5-16 11:53
今天,故宫博物院终于就错字问题向公众道歉。这是一个进步。但是,故宫早前的辩解仍然值得关注(见附件)。 他们辩解时称,“撼祖国强盛”跟“撼山易,撼解放军难”中的“撼”是一样的意思。这就怪了,“撼山易”显然是“撼动山峰很容易”的意思,难道故宫的“撼祖国强盛”是想 撼动祖国的强盛? 这岂不是完全站在了相反的政治立场上?估计故宫没这层意思。这说明,故宫有关人员连“撼山易”的意思都没搞明白,他们错误地把“撼”理解成了“捍”。这样的理解怎么说得通呢?还有捍卫解放军的说法吗? 这些文人如此低水平值得深思。 附:此前故宫的回应: 故宫博物院日前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锦旗,感谢警方迅速破获展品被盗案。而一面写有“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的锦旗,引起网友质疑,称“撼”为错别字,正确用字应为“捍”。面对质疑,接受媒体采访的故宫相关负责人解释说:“ '撼'字没错,显得厚重。跟'撼山易,撼解放军难'中'撼'字使用是一样的。” 此举引发外界更大的质疑,有语言文字方面的专家表示,“撼”字在这里肯定是错别字。 附: 故宫方面的道歉声明全文如下。 由于我们工作的疏漏,在5月13日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的锦旗上出现错别字,谨向公众致歉。 此次赠送锦旗由院保卫部门负责联系、制作,由于时间紧,从制作场地直接将锦旗带到赠送现场,未再交院里检查。下午媒体播出后,院里才发现把“捍”写成“撼”的严重错误。尤其错误的是,在媒体质疑时,该部门未请示院领导,仍然坚持错误,强词夺理,不仅误导公众,而且使故宫声誉受到严重影响。 事情发生后,院里即时进行认真调查,给予当事人严肃的批评教育,并采取了补救措施。故宫博物院现正组织全院各部门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堵塞漏洞,增强工作责任心,进行全面整改。
个人分类: 社会|128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0 19: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