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焦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焦虑的自我测评
xupeiyang 2012-1-4 16:13
岁末年初,你在焦虑什么? 自我测评一下吧。 元旦三天假期,本该放松自己,收拾心情,迎接新一年的到来,但不少人却患上了“年关焦虑症”:工作积压到最后,手忙脚乱,下一年还有更多的忙乱和不确定性在等待;房子、车子、孩子要操心,岁月又在催人老……专家建议,适度的焦虑可以转换为动力,不妨带着焦虑前行。   焦虑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精神体验,长期存在焦虑反应的人易发展为焦虑症。 本量表包含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 请您仔细阅读以下内容,根据您最近一周的实际感觉,在相应的数字前点击表示。目前主要的情绪和躯体症状的自评请根据自觉症状的程度选择。所有题目均共用答案,请在A、B、C、D下划“√”,每题限选一个答案。   答案: A:没有或很少时间; B:小部分时间; C:相当多时间; D: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   1. 我觉得并平常容易紧张和着急 A. B. C. D.   2. 我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 A. B. C. D.   3. 我容易心里烦乱或觉得惊恐 A. B. C. D.   4. 我觉得我可能将要发疯 A. B. C. D.   5. 我觉得一切都很好 A. B. C. D.   6. 我手脚发抖打颤 A. B. C. D.   7. 我因为头痛、头颈痛和背痛而苦恼 A. B. C. D.   8. 我感觉容易衰弱和疲乏 A. B. C. D.   9. 我觉得心平气和,并且容易安静坐着 A. B. C. D.   10. 我觉得心跳得很快 A. B. C. D.   11. 我因为一阵阵头晕而苦恼 A. B. C. D.   12. 我有晕倒发作或觉得要晕倒似的 A. B. C. D.   13. 我吸气呼气都感到很容易 A. B. C. D.   14. 我手脚麻木和刺痛 A. B. C. D.   15. 我因为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 A. B. C. D.   16. 我常常要小便 A. B. C. D.   17. 我的手常常是潮湿的 A. B. C. D.   18. 我脸红发热 A. B. C. D.   19.我容易入睡并且一夜睡得很好 A. B. C. D.   20. 我作恶梦 A. B. C. D.   计分:正向计分题A、B、C、D按1、2、3、4分计;反向计分题A、B、C、D按4、3、2、1计分,反向计分题号:5、9、13、17、19。20个项目的分数相加得出总分,再乘以1.25取整数,即得标准分。   低于50分者为正常;50-60分者为轻度焦虑;61-70分者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中度以上焦虑建议精神专科咨询就诊,排除焦虑症。
个人分类: 精神病学|2063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1的梦靥
热度 1 gongcaike 2012-1-2 13:19
2011梦靥般的一年终于很艰难的走完,从年初的翘首期盼到年终的身心疲顿。太多的不可思议太多的前所未有的想象居然走进了我的生活,是的原本不经世事的心一下子平添几分岁月的疲惫和焦虑。年初既定的目标现在回想起来渺渺茫茫,如果真的做了一场梦,梦醒后一切都变得如此的冰凉和艰涩。 在年初的时候还奔波在忙碌的备战G考试的路上,每天实验结束后夜幕已经降临,和同伙几个在寒风瑟瑟中去医科大自习,固然对研究所的学生来说,教室里的自习已经是个很遥远的传说,还好又在工大积累的耐力逼着自己每天都去认真的背单词,科研和考试陪伴着自己是的研究生的生活格外的忙碌和充实。但是同时心里一直有一个牵挂和期盼,认识了我人生中的Ta,虽然一切来得都是这么的意外和漫不经心,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前提下就被遭遇了。也许意外仅仅是一个意外,自己的过于拘谨和木讷使的对方不屑一顾,在万千的纠结中就这么不欢而散。日子还在继续的攀行...... 春节临近,原本很期待的回家过年变成了一种负担,年龄的增长给自己带来了诸多烦恼和无形的压力。昔日的同窗好友已经开始纷纷迈入婚姻的殿堂,每天忙于应酬各类的婚礼,同时也给自己敲响警钟,同学的寒暄和父母家人的追问使的自己的格外的沮丧和悲催。但是经历已经成为往事,只能硬着头皮去麻痹着自己糊涂的周围的人,想尽快的结束冗长而又乏味的假期,但是一分一秒还是要慢慢的去度过。春节归来后开始繁琐而又沉闷的实验室生活和紧蹙的作文考试备战,也许是短暂的离开实验室的缘故抑或是老天眷顾辛勤耕耘的人,实验上很快上手很好验证了自己的猜测,对科研人员来说自己的ideal能在实际操作中得到证实是在欣慰不过的事了,原来渴望已久几乎疲惫干涸心终于能得到一点点慰藉和滋润。忙碌科研的同时还在课余生活上去参加研究所的“青春风采”六月献礼舞蹈训练,丰富下灰暗的科研生活,给自己的空间装扮点不一样的颜色。但是意外总是会与时俱进的,训练过程中不小心伤了同伴使的整个训练活动大大折扣,同时也是自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噩梦和困境。固然一切都已经过去再也不想去提不想去理,但是整整三个月的煎熬和厄运缠绕是自己伤心到底,同时也直接摧毁了我原本建立的很强大的价值观念,渐渐的开始感到心累和身心疲惫,对周围的事物变得越来越麻木,越来越不在乎,神马都是浮云体现的淋漓尽致。 实验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虽然费托合成很是耗时间和精力,但是一切都已经职业化,成为习惯也就感觉如同日子一样平淡无奇,偶尔也会泛起一点涟漪可以让人欣慰一点。研究生生涯中的第一篇文章在精心的组织和构造下终于可以初出茅庐,曾经听过大师们的忠告,研究人员的第一篇paper直接决定了以后做科研的信心和实验的积极性,好在各位老师的认真修改和潜心指导,终于是顺利的走出去了。时间一直在不知不觉间就会飘的很快,寒来暑往又一载,炎炎夏日实验又迎来了新一批的血液,同时也宣告着我们都即将老去,看着新人们涌动青春的活力泛着灼灼的求知目光,会回忆起曾经的自己不得不感慨逝者如斯夫。(该到实验分析时间了,暂且搁笔以待来日再续)
288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看似积极,其实焦虑
热度 3 cissyludai 2011-12-30 23:19
我有一个好友D,她不吃早餐,偶尔翘课,时常熬夜,对所学专业意义持怀疑态度。在大学校园里随机挑10个人,8个都和她相似。 某一天,我向她借移动硬盘,发现500G的空间几乎全被装满。所有的内容分门别类,安置在十几个文件夹里。除电影以外,其余的内容几乎都与学习相关 ——公开课、纪录片、英语听力、电子书……问她,这些东西看过多少?她答道,不到三分之一,面带愧色。花了不少时间下载,都是有用的东西,以后可能用得 到。她又补了一句。事实上,那剩下的三分之二也许永没有重见天日的那一天,我们彼此心知肚明。 几天后,听说她又买了一个新的移动硬盘,那些在“下载”名单上排队的资源终于找到了去处。于是,新一轮填满500G的征途又野心勃勃、兴致盎然地启程了。 这情景对现代人应该都不陌生。谁的电脑或硬盘里没有着几个、十几个G可能会在某天有用但从来不会再次打开的文件夹,每当在网上遭遇可以填补自己知识 网络上空白点的资源,我们会下意识像打鸡血一样亢奋,手指会毫不犹豫地点右键“另存为”。然而一旦确知它已躺在硬盘的某个位置,彼此之间的蜜月期也会随之 以光速结束。下一秒,我们的笑容已献给另一个“它”。 在微博上反省自己的知识焦虑,反省自己“看似积极的人生”,却不知微博就是焦虑和看似积极的一大凶手呢。 人人、开心、微博、豆瓣……这些带有不同社交性质的网站构成了人们虚拟生活的大部分,并开始控制着人们越来越多获得信息的渠道。在社交网站上,我们 的时间以两次刷屏之间的喘息区分,凭状态、照片、视频丈量形状。它一点一点侵蚀着我们对阅读保持的耐性,对事实判断的逻辑思考。我们甘愿被最新鲜的新闻, 最流行的段子,最隐晦的笑话填充;我们习惯于迅速得出结论,习惯于寻找宣泄的渠道,习惯于和大多数共舞……我们错把信息等同于知识,又错把知识等同于智慧。我们努力保持和时代同行,其实早已把自我像影子一样留在身后。 某年暑假我的室友在新东方上BEC(商务英语考试),班里的学生几乎都是大学生。她旁边坐的女生是天津某大学的大一学生,借住在亲戚家,专程来北京 学英语。大一就学BEC,听上去很牛很积极,但实际情况是她天天上课都十分疲惫,精力不济。十多天下来,倒有一半时间是睡过去的。 室友课后与BEC听力的老师闲聊,得知这样的情况不属于个别现象。听力老师一针见血,分析现在的大学生有种学习的错觉,大概认为自己报了一个班,就 等同于掌握了那门知识。把完成学习的仪式放在首位,听课认真与否反倒不重要了。凡是上足课的学生绝大部分都能通过,问题就在于许多学生都无法坚持下来。 积极追求的姿态背后必然少不了欲望的撑腰,对学业,对事业,对生活,对未来,渴望一切变得更好是人之常情。然而就像执行力是衡量一支球队的重要指标一样,教练布置的战术再好,执行不到位也是枉然。欲望一旦超出能力可控制的范围,人们不仅会对大量一知半解的知识产生抗拒,焦虑情绪也会顺势而上,径直将 他们拖入无底的黑洞。 这样的学习焦虑症患者屡见不鲜,我自己就是。我时常一边用电脑下载着各种资源,一边对老师开出的书单狼吞虎咽。这样的状况愈演愈烈,直到某天在思想 史的读书课上,那位头发斑白的老师向我们分享他的读书经验。他说,年轻的时候我每读一部书都必做读书笔记,后来不了,因为书读多了,单是笔记都看不完。不 如停下来,就挑几本书,扎扎实实慢慢读,思想的变化反而更明显。 这话一直在我脑子里绕,回到宿舍,翻出那些被压在书柜底层的书。它们的内容早已被我淡忘,只知道写得真好,第一眼就知道。推开那些“待读”,“待下载”,“待完成”,今天的我只想漫无目的地在旧书堆里徘徊。 说来惭愧,我有这个毛病,出国之前觉得出国就能一片光明,买了本六级单词就觉得所有的单词都背下来了,很多书下下来,也就只是放在那没看,甚至网页都保存了一堆,说是以后有空再看,就再也没看过,其实就是怕自己没下,就比别人少了什么。曾经上T的硬盘都感觉不够用,还到处炫耀,其实傻的很。 不过自从新的生活开始之后,终于明白了书不看就是一堆废纸,公开课不看就是一堆数据,单词不真正坚持去背就是一堆字母而已。 可以一个月看一本书,看公开课,把下过的东西计入时间表,刚开始很艰难,其实习惯就好。 规划好你自己的时间,你自己的生活。你要明白生活的意义与目的。 生活,在哪里都一样。不一样的是,你如何生活。
1400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再读】中国社会正在加速走向溃败
miran 2011-12-17 12:13
[转载]【再读】中国社会正在加速走向溃败
【再读】中国社会正在加速走向溃败 作者:孙立平 2011-02-18 08:13:31 来源: 人民网 发表评论 1.我们是不是焦虑错了问题?现在人们都在关心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群体性事件等问题。之所以有这样的关心,是担心发生大的社会动荡。但事实上,对中国社会最大的威胁可能不是社会动荡,而是社会溃败。 2.社会动荡是指严重的社会冲突会威胁政权和制度的基本框架,而社会溃败则是社会肌体的细胞坏死,机能失效。说的形象一点,动荡好比是健康的身体被别人打伤了,而溃败则是自身的组织或细胞出了严重的毛病。费孝通先生的“社会侵蚀”和亨廷顿的“政治衰败”两个概念可以深化我们对这个现象的认识,尽管这两个概念与我们这里讨论的“社会溃败”的含义并不完全一样。其中后者的含义可能会更接近一些。 3.社会动荡的反面是社会稳定,社会溃败的反面是社会健康。尽管这两者经常是有关联的,但需要加以区别。现在的问题是,对前者的误判往往成为治愈后者的障碍。这就好比一个癌症病人,需要做手术。但医生误诊其有严重心脏病,无法做手术。实际上这个人可能并没有心脏病,或即使有也比较轻。但这种对前者的误判无疑会导致对后者的治疗。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对克服社会溃败所必须进行的一些变革,往往由于担心其威胁社会稳定而被束之高阁,结果是使社会溃败的趋势日益明显。 4.在最近的文章中我一再强调,尽管目前社会矛盾较多,甚至有激化的迹象,但中国发生大规模社会动荡的可能性并不大。对于这个问题,大约 10年前我就曾经写过文章,去年年初在南方周末上也有两个版的访谈,一再强调的就是这个观点。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由于对不稳定因素、对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估计过高,使得我们形成了一种稳定压倒一切的思维定势。在这种思维定势中,稳定似乎成了一种终极性的否定因素,一切都要为稳定让路。结果是许多该做的事情无法去做。其实,一年365天,不是有这样的事情就是有那样的事情;一个国家13亿人口,大灾小难也总是免不了的。如果总是刻意寻找不稳定因素,当然会找得到的。更何况失控的权力还会不断制造出“群体性事件”(如最近贵州铜仁地区德江县的所谓群体性事件就是由政府异想天开的制止群众性娱乐活动引起的)。关键是用什么样的心态看待这些问题。世界上哪个国家像我们这样刻意地去寻找不稳定因素,都是找得出来的。但只有我们有稳定压倒一切,有“维稳办”这样的机构。 5.近些年来,社会溃败的迹象已经明显开始出现。其中最核心的是权力的失控。在过去30年改革的过程中,尽管建立起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但权力仍然是我们社会的中枢。因此社会的溃败首先表现在权力的失控,腐败不过是其外在的表现。我这里所说的权力失控是指,权力成为不但外部无法约束而且内部也无法约束的力量,而在此之前,尽管外部约束是缺乏的,但内部约束是相对有效的;权威基础削弱,前几年就有所谓政令不出中南海一说,地方性权力、部门性权力已经成为既无上面约束,又无下面监督,同时还缺少左右制衡的力量,这意味着国家权力的碎片化;官员不能负责任地进行工作,为保官升官不惜牺牲体制利益(不要说社会利益了)。在此背景之下,腐败已经处于失控和“不可治理状态”。 6.这种社会的溃败蔓延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潜规则盛行于社会,甚至成为基本的为官为人之道,对此吴思先生有很好的分析;社会底线失守,道德沦丧;强势利益集团已经肆无忌惮,社会生活西西里化趋势出现;利益集团的肆无忌惮,对社会公平正义造成严重侵蚀;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的丧失是相当普遍的现象;整个社会的信息系统已经高度失真,统计数据的弄虚作假代表了体制性的对信息的扭曲。“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几乎可以说是比官方统计数据还可靠的现实。 7.社会认同和社会向心力在急剧流失。正月元宵节央视一场大火,损失达几十个亿。然而,网络上一片幸灾乐祸之声。没有悲伤,没有痛心。幸灾乐祸中透露的是某种难以言表的快意。有人说,这表明了人们的冷漠;有人说,我们这个民族没救了;还有人问,那些幸灾乐祸的人就没想想烧掉的几十亿当中也有你的一份啊(央视毕竟是国有资产啊)?这让我想起大约是80年代沈阳的一场大火,当时许多人站在大街上痛哭失声。用国民性来解释说不过去吧?!问题在哪里?在对我们这个社会还认同不认同上。在沈阳大火中的痛哭失声,是他们感觉被烧掉的是“我们的”;而在这场央视大火中,有人这样说,几十个亿烧掉就烧掉吧,不被烧掉也会被吃掉。这里的吃喝当然是指公款吃喝。还有人说,心疼的是救火要用掉多少水啊,现在天旱啊。在这些议论的背后,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上的疏离感,即那些“东西”是“他们的”,而不是“我们的”。心理的疏离是结构性疏离的反射。 8.社会失去进行长远思维的能力。在权贵资本主义上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又过于注重眼前,既无古代帝王对子孙后代的责任,又有无贵族的超脱和超越精神。在我们的社会中,一种倾向,即短期问题夸大症与长期行为麻木症并存。对于所有眼前遇到的问题,无一不草木皆兵;而对于关乎子孙后代、社会长远发展的问题,则一概视而不见。今朝有酒今朝醉,成为一种体制性行为。在资源和环境问题上的竭泽而渔,在体制的弊病上能拖就拖。邯郸十年换了七任市长,全国市长任期平均1.7年。新班子上马前半段是被“扶上马,送一程”,后半段则是寻找培养接班人。眼前的权力与利益分配就是一切,真正做事情的时间没有多少。 9.反腐败为什么不能有效进行?体现了从既得利益出发的一种权衡,即是腐败更可怕还是将反腐败的措施诉诸社会更可怕。这样的逻辑对于某一个具体的腐败分子而言,当然是成立的,但如果将其转化为一种体制性逻辑,问题就严重了。很不幸的是,上述逻辑远非是非体制性的。多年来的反腐败,基本停留在表演性和杀鸡儆猴的层面,而对于实质性的反腐败措施,尽管从上到下心知肚明,但一直没有根本性的推进,特别是将反腐败的措施诉诸社会,更是噤若寒蝉。 10.维护既得利益是一件很累的事情,而我们社会把精力和资源过多地用到了这个地方。为了维护既得利益,不得不压制言论自由。可以想想,为了压制那些言论,我们用了多少的精力和资源?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就不得不千方百计想绕过民主这个坎儿。可以想想,为了不民主我们费了多大的劲儿,编造了多少理由和理论。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我们就不得不压制民众正当的利益表达,于是酿出了多少群体性事件,为了解决群体性事件就花费了多大的精力?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很多在其他国家行之有效的反腐败措施我们都不敢采用,为此我们不得不使用那些笨拙而无效的运动型办法,为此又浪费了多少的资源和精力?须知,要同时实现既得利益最大化和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行这两个目标,是一件相当困难和费力的事情。因此,我们这个体制是很累的,管理者也是很累的,从体制到管理者的心理负担都很重。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我们这个社会要付出更深远的代价。比如,为什么要如此大张旗鼓批普适价值?是普适价值中的什么让我们大动肝火?说穿了无非是民主自由,因为民主自由威胁既得利益。但直接批民主自由又不好听,只能拿普适价值说事了。但在信仰尽失、道德沦落的今天,连普适的价值也成了批判的对象,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但为了既得利益,又不得不如此。 11.造成社会衰败的根本原因是权贵资本主义的形成。过去很多人把权力和市场看成是截然对立的东西,现在看到这两个东西在中国结合起来了。好比原来人们眼中两个最不能结婚的人结婚了,不但结婚了,而且日子过得很好。过去认为权力在市场情况下会受到限制,现在恰恰是市场的出现使得权力有了更大的行使机会和场所。市场是权力在当中起作用的市场,权力是在市场当中行使的权力。而且,现在的权力因为市场化而有了更大的行使机会和场所,卖出了好价格。这是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在2002年的时候,我曾经提出“断裂社会”的概念;权贵资本主义下的既得利益集团会形成一种“我们”与“他们”的区分或区隔。正如上面的分析所表明的,这种区隔已经在造成一种心理上的疏离感。 12.面对权钱结合时的中国思想界。对于权钱的结合,既要规范权力,也要规范市场。但更重要的是要切断两者结合的链条。最近茅于轼先生提出,不让有钱的人有势,不让有权的人捞钱。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要看到,关键的问题是权钱的结合。但目前中国思想界的情况好有一比:权力和金钱两个看起来不能结婚的两个人组成了一个小家庭,而且日子过的还相当不错。这时,左派和右派的分歧形成了,一派说,你家的丈夫是个好丈夫,妻子是个坏妻子;另一派说,他家的妻子才是好妻子,丈夫是个坏丈夫。并为此吵得不可开交。殊不知,人家小两口日子过得甜甜蜜蜜。 13.由于思路错误,“维护稳定”的种种措施导致使社会健康化的变革无法进行,结果是进一步加剧社会的溃败。社会动荡是可以用“维护稳定” 去对付的,而社会溃败却更难办。记得在菲律宾前总统埃斯特拉达因腐败而倒台的时候,美国的一家媒体评论道,这个国家的腐败所造成的内伤,可能需要这个社会的人用100年的时间为之付出代价。当腐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当腐败成为一种无可厚非的价值,当腐败成为一种人人欲诛之又人人欲得之的东西的时候,整个社会生活开始进入变态的状态。历史将会证明,“稳定”不仅不会压倒一切,很可能会毁灭一切。因为这种僵硬的稳定压倒一切的思路,会将那些使我们这个国家健康起来的努力被消灭在萌芽状态。 14.权钱结合以及由此形成的腐败,从根本上扭曲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去年是中国改革30周年。本来,在这样一个重要时刻,人们期待着对改革的认真总结和深刻反思,期待将30年这样一个时刻作为发展新的起点。但遗憾的是,廉价的颂扬、言不及义的套话,使得这个大好的时机被放过。这说明,我们已经失去了面对现实,包括面对改革的勇气和能力。实际上,正如我在2005年的一系列文章中所强调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开始成为财富掠夺的战争,改革的共识已经基本破灭,改革的动力已经基本丧失。原因何在?就在于改革已经受制于既有的既得利益框架,即使是真正开明的改革者也无法摆脱这种制约。在这种情况下,扭曲改革的机制已经形成。即使是出发点良好的改革,最后的结果往往也是南辕北辙。 15.其实,中国的改革既没有有些人说的那么好,也没有有些人说的那么坏。我一直不同意将经济发展速度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完全归功于改革,只要没有特殊的天灾人祸,经济本来就会发展。有人经常用今天的物质生活和30年前对比,以说明改革的成功,其实这当中除了在技术进步推动下社会正常发展的因素之外,生育率的下降和家庭平均人口的减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试想如果今天城市中的许多家庭是3个孩子的话,其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因此,可以说改革开放是沾了计划生育的光,改革是沾了开放的光(加快了技术进步)。我这样说不是否定改革,而是说对改革也要有一种理性的态度。改革的真正意义是使中国从一个扭曲和变态的社会转变为一个正常的社会,是汇入人类发展的主流文明。市场经济只是其中一个有限的部分。而这个过程其实远没有完成,近些年且有倒退之势。\ 16.中国的改革先天不足。回思改革的起点可以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些问题。中国的改革其实并不是始于“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改革的启动是几股力量合在一起的结果。这当中有民众改善经济状况的现实要求,有知识分子改变现状的理想,但其实更有力量的,是文革中失势者重归权力中心的要求。后者又有两部分人,一是想回到文革前的17年,一种是想借此走向一种新的文明。80年代初期改革即在这部分人的掌控之下了。不过,能够和当时形成对比的,是文革的荒唐岁月,所以掌握权力者充满自信。这种自信造成了80年代的开明。然而开明的表象掩盖了改革的根本缺陷,即没有一种真正的走向新文明的价值目标。 17.稳定已经开始演变为维护既有利益格局的一种手段。 (孙立平) (人民网) 12月10日,北京,一名盲人年老乞丐在街头拉二胡,以乞讨为生...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2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研心理系列:认识焦虑(一)
crystalchu 2011-12-2 12:39
转载自: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416do=blogid=513925 (本文是读书笔记,也是个人体会,不针对任何个人。) 前不久跟一个杂志社的朋友交流,他提到一个现象让我很吃惊,他采访过许多比较成功的学者,但是他看到的学者们绝大多数处于一种焦虑中。这些人我相信都是大家眼中的成功人物,但是其内心世界却很少为外人所知,这位朋友具有很好的观察力,我相信他的判断。这几天在翻看Rollo May的《人的自我寻求》一书(本文不少语言来自于这本书,适当的地方都有引号),才发现,这样的状况并非中国所独有,在美国上个世纪中叶,已经有很多人为此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书中谈到这种焦虑的根源并不是物质的不丰富,也不是名位的卑下,而是一种自我感的丧失。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或者对于那些即将成为科学工作者的人来说,如果想轻松地做科研,想做好科研,认识焦虑是非常重要的。 焦虑与恐惧: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焦虑。May举了两个很有意思的例子: “如果你正在穿过一条马路并看到一辆汽车高速向你驶来,你的心跳会突然加速,两眼会集中在汽车与你之间的距离上,并确定走多快才能到达路边的安全地带,于是你快速穿了过去。你感觉到了恐惧,而这种恐惧给予你了力量让你冲到安全地带。但是当你开始快速横穿马路时,你吃惊的看到许多汽车正从相反方向较远的行车道上向你驶来,你突然被困在马路的中间,不知道应该转向哪个方向,你的心跳剧烈加快,但是与上面提到的恐惧体验不同,现在你会感觉恐慌,而且你的视力可能会突然变得模糊。你有一种盲目的冲向任何一个方向的冲动---而这种冲动,我们满怀希望的假定,你最终控制住了它。在汽车从你身边驶过之后,你可能会感觉到一种轻微的晕眩,心底有一种空洞感。这就是焦虑。 在恐惧中,我们知道是什么威胁着我们,而这种情景会给我们能量,我们的知觉会变得更为敏锐,而且我们会采取措施战胜危险。但是在焦虑中,我们虽然受到威胁却不知道采取什么措施来面对危险。 焦虑是一种被“困住”、被“淹没”的感觉;而且我们的知觉会变得模糊不清,而不是变得更为敏锐 。” 当然上面说的这些仅仅是想象中的特殊情况,可是为什么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够体验到类似的焦虑呢?理论上,我们没有受到死亡的威胁,甚至也没有到衣不遮体的程度。May 认为,“ 我们的大部分焦虑通常是在当我们坚持的对作为自我的存在非常重要的某种价值观受到威胁时而产生的。对于我们社会中大多数人来说,主导价值观是被人喜欢、被人接受以及被人赞同,那我们我们这个时代的许多焦虑就来源于这种不被喜欢、被隔绝、孤独或被抛弃的威胁 。” “在一次战争中,只要敌人进攻前线,那么尽管恐惧,守卫的士兵仍然会继续战斗。但是如果敌人成功的从战线后方炸毁了指挥中心,那么军队就会失去方向,全军惊慌失措到处乱窜,他们再也不能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战斗集体。士兵们于是陷入焦虑或者恐慌的状态中。这就是焦虑给人类带来的:它使人迷失方向,暂时性地使人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是做什么的,并因此模糊了他关于周围现实的见解” “ 因此,我们的任务是加强自我意识,找到自我力量的中心,这些中心能使我们抵制住周围的混乱和困惑 。” 作为上述说法的注解,我认为当前科研人员的焦虑本质上于此没有任何分别。 一、发表文章成了任务 。本来发表论文是科学研究的胜利的标志,但是在当今,不仅仅是中国,发表论文,尤其是所谓的数量和质量,成了主要任务。一方面,没有足够的论文质量就不能得到同行的认可(所谓同行,其实大多数是大同行而非小同行),另一方面,没有足够的数量,得不到领导的认可(这和评职称紧密关联)。实际上, 论文的质量并不因为发表在不同的杂志上而变得有所不同,历史不会因为一篇文章发表在不同的杂志上而给与不同的评价 ,当然,可能会产生关注度的差异。另一方面, 一个人的成就也绝对不是靠论文的数量而建立 。但是,我们为了迎合这种环境(可是这种环境或多或少有我们自己的贡献),而不得不做我们并不认可的事,这就导致了内心的错乱,而错乱的结局是,好论文更少了,潜力被浪费。然而,当我们基本完成了所谓的任务之后,才发现,一方面我们完成的所谓任务实际上并非实质性的目的,相反,留下了不少的遗憾;另一方面, 由于处于新的位置,新的任务自动产生,我们被新的更严峻的任务所包围。焦虑感增加了。 二、申请经费成了任务。 本来经费在科研中仅仅是科研的辅助。比如,需要购买科学仪器,需要交流,需要资料,需要实验。有些实验学科没有经费就是没有办法进行。但是 今天的科研经费已经成了一个人科研能力的标志,这违背了科研经费本来的目的。 即便是有些不需要大量经费的学科,也以拿到多少的经费论英雄。这样,科研人员处于一种矛盾中,一方面,我们确实需要一定的科研经费来满足科研的基本需要;另一方面,为了环境的满意,我们需要更多的经费。可是更多的经费意味着更多的劳动,更多的人力,到下一次申请经费的时候发现,已经不再是科研的基本需要去申请经费,而是队伍需要养活而去申请经费,小课题组长必须变成公司的老板,否则课题组没有办法维持。这样的经费管理和申请模式就导致了目的的混乱。当然假如可申请经费是无限多的,也不会造成混乱,最多就是忙碌,更忙碌,但是事实上,经费永远僧多粥少,竞争越来越激烈。 拼科研,拼其他,都是为了经费。拼到最后,我们都很焦虑。 三、评奖成了任务。 科学奖励本来是鼓励性的,是为了奖赏真正做的好的学者。但是现在奖励也成了被人认可的一个载体。似乎没有奖励就没有做成过科研。于是,我们陷入了奖励的恐慌中,一方面担心我们自己没有奖励,另一方面担心我们的奖励层次不够高,不够多。实际上, 历史并不会因为获得了多少奖励而更加关注某个人,作为对科学的贡献,本质上与奖励是无关的。奖励永远有限,我们陷入了焦虑 。 四、头衔成了任务。 学者的本来任务是从事科研,其中有些具有管理能力的人,或者具有威望的人被推选出来作为某一个群体的代表是本来的面貌,但是在今天,头衔也成了被人认可的载体。于是我们又投入了各种头衔的争取中。可是, 位置总是有限的,不能人人都有头衔,而且头衔也有大小。我们又陷入了焦虑。 总的来说, 我们今天的科研生活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已经不是象牙塔中的神仙生活,而是被世俗所绑架,我们失去了作为学者本来应该具备的很多品格,我们过多的去迎合外行。所以我们会产生焦虑 。当然,焦虑的深层含义,焦虑产生的心理学基础还需要进一步认识。我会随着对这本书的理解深化而不断的写点小注解。最终,May提出了一些可供我们参考的非常好的建议。实际上,一起的问题来自于我们自己, 我们需要认识自我,找到自我,建立自己的价值观,然后走自己的路,这样,也许科研才是真正的科研,生活也才是自己的生活,少点焦虑的日子或许会快乐很多。
个人分类: 科研经验|106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心理系列:认识焦虑(一)
热度 7 stone1971111 2011-12-2 08:14
(本文是读书笔记,也是个人体会,不针对任何个人。) 前不久跟一个杂志社的朋友交流,他提到一个现象让我很吃惊,他采访过许多比较成功的学者,但是他看到的学者们绝大多数处于一种焦虑中。这些人我相信都是大家眼中的成功人物,但是其内心世界却很少为外人所知,这位朋友具有很好的观察力,我相信他的判断。这几天在翻看Rollo May的《人的自我寻求》一书(本文不少语言来自于这本书,适当的地方都有引号),才发现,这样的状况并非中国所独有,在美国上个世纪中叶,已经有很多人为此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书中谈到这种焦虑的根源并不是物质的不丰富,也不是名位的卑下,而是一种自我感的丧失。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或者对于那些即将成为科学工作者的人来说,如果想轻松地做科研,想做好科研,认识焦虑是非常重要的。 焦虑与恐惧: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焦虑。May举了两个很有意思的例子: “如果你正在穿过一条马路并看到一辆汽车高速向你驶来,你的心跳会突然加速,两眼会集中在汽车与你之间的距离上,并确定走多快才能到达路边的安全地带,于是你快速穿了过去。你感觉到了恐惧,而这种恐惧给予你了力量让你冲到安全地带。但是当你开始快速横穿马路时,你吃惊的看到许多汽车正从相反方向较远的行车道上向你驶来,你突然被困在马路的中间,不知道应该转向哪个方向,你的心跳剧烈加快,但是与上面提到的恐惧体验不同,现在你会感觉恐慌,而且你的视力可能会突然变得模糊。你有一种盲目的冲向任何一个方向的冲动---而这种冲动,我们满怀希望的假定,你最终控制住了它。在汽车从你身边驶过之后,你可能会感觉到一种轻微的晕眩,心底有一种空洞感。这就是焦虑。 在恐惧中,我们知道是什么威胁着我们,而这种情景会给我们能量,我们的知觉会变得更为敏锐,而且我们会采取措施战胜危险。但是在焦虑中,我们虽然受到威胁却不知道采取什么措施来面对危险。 焦虑是一种被“困住”、被“淹没”的感觉;而且我们的知觉会变得模糊不清,而不是变得更为敏锐 。” 当然上面说的这些仅仅是想象中的特殊情况,可是为什么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够体验到类似的焦虑呢?理论上,我们没有受到死亡的威胁,甚至也没有到衣不遮体的程度。May 认为,“ 我们的大部分焦虑通常是在当我们坚持的对作为自我的存在非常重要的某种价值观受到威胁时而产生的。对于我们社会中大多数人来说,主导价值观是被人喜欢、被人接受以及被人赞同,那我们我们这个时代的许多焦虑就来源于这种不被喜欢、被隔绝、孤独或被抛弃的威胁 。” “在一次战争中,只要敌人进攻前线,那么尽管恐惧,守卫的士兵仍然会继续战斗。但是如果敌人成功的从战线后方炸毁了指挥中心,那么军队就会失去方向,全军惊慌失措到处乱窜,他们再也不能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战斗集体。士兵们于是陷入焦虑或者恐慌的状态中。这就是焦虑给人类带来的:它使人迷失方向,暂时性地使人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是做什么的,并因此模糊了他关于周围现实的见解” “ 因此,我们的任务是加强自我意识,找到自我力量的中心,这些中心能使我们抵制住周围的混乱和困惑 。” 作为上述说法的注解,我认为当前科研人员的焦虑本质上于此没有任何分别。 一、发表文章成了任务 。本来发表论文是科学研究的胜利的标志,但是在当今,不仅仅是中国,发表论文,尤其是所谓的数量和质量,成了主要任务。一方面,没有足够的论文质量就不能得到同行的认可(所谓同行,其实大多数是大同行而非小同行),另一方面,没有足够的数量,得不到领导的认可(这和评职称紧密关联)。实际上, 论文的质量并不因为发表在不同的杂志上而变得有所不同,历史不会因为一篇文章发表在不同的杂志上而给与不同的评价 ,当然,可能会产生关注度的差异。另一方面, 一个人的成就也绝对不是靠论文的数量而建立 。但是,我们为了迎合这种环境(可是这种环境或多或少有我们自己的贡献),而不得不做我们并不认可的事,这就导致了内心的错乱,而错乱的结局是,好论文更少了,潜力被浪费。然而,当我们基本完成了所谓的任务之后,才发现,一方面我们完成的所谓任务实际上并非实质性的目的,相反,留下了不少的遗憾;另一方面, 由于处于新的位置,新的任务自动产生,我们被新的更严峻的任务所包围。焦虑感增加了。 二、申请经费成了任务。 本来经费在科研中仅仅是科研的辅助。比如,需要购买科学仪器,需要交流,需要资料,需要实验。有些实验学科没有经费就是没有办法进行。但是 今天的科研经费已经成了一个人科研能力的标志,这违背了科研经费本来的目的。 即便是有些不需要大量经费的学科,也以拿到多少的经费论英雄。这样,科研人员处于一种矛盾中,一方面,我们确实需要一定的科研经费来满足科研的基本需要;另一方面,为了环境的满意,我们需要更多的经费。可是更多的经费意味着更多的劳动,更多的人力,到下一次申请经费的时候发现,已经不再是科研的基本需要去申请经费,而是队伍需要养活而去申请经费,小课题组长必须变成公司的老板,否则课题组没有办法维持。这样的经费管理和申请模式就导致了目的的混乱。当然假如可申请经费是无限多的,也不会造成混乱,最多就是忙碌,更忙碌,但是事实上,经费永远僧多粥少,竞争越来越激烈。 拼科研,拼其他,都是为了经费。拼到最后,我们都很焦虑。 三、评奖成了任务。 科学奖励本来是鼓励性的,是为了奖赏真正做的好的学者。但是现在奖励也成了被人认可的一个载体。似乎没有奖励就没有做成过科研。于是,我们陷入了奖励的恐慌中,一方面担心我们自己没有奖励,另一方面担心我们的奖励层次不够高,不够多。实际上, 历史并不会因为获得了多少奖励而更加关注某个人,作为对科学的贡献,本质上与奖励是无关的。奖励永远有限,我们陷入了焦虑 。 四、头衔成了任务。 学者的本来任务是从事科研,其中有些具有管理能力的人,或者具有威望的人被推选出来作为某一个群体的代表是本来的面貌,但是在今天,头衔也成了被人认可的载体。于是我们又投入了各种头衔的争取中。可是, 位置总是有限的,不能人人都有头衔,而且头衔也有大小。我们又陷入了焦虑。 总的来说, 我们今天的科研生活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已经不是象牙塔中的神仙生活,而是被世俗所绑架,我们失去了作为学者本来应该具备的很多品格,我们过多的去迎合外行。所以我们会产生焦虑 。当然,焦虑的深层含义,焦虑产生的心理学基础还需要进一步认识。我会随着对这本书的理解深化而不断的写点小注解。最终,May提出了一些可供我们参考的非常好的建议。实际上,一起的问题来自于我们自己, 我们需要认识自我,找到自我,建立自己的价值观,然后走自己的路,这样,也许科研才是真正的科研,生活也才是自己的生活,少点焦虑的日子或许会快乐很多。
个人分类: 读书偶得|7371 次阅读|16 个评论
[转载]人民时评:正视食品安全的“标准焦虑”
LEOLAND 2011-11-26 23:18
人民时评:正视食品安全的“标准焦虑” 人民日报 2011 年 11 月 25 日 如果食品安全标准失去了公信力,食品安全的防线又该从何筑起? 近日,速冻食品名牌企业思念、三全、湾仔码头相继“露馅”:抽验食品内含危害健康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执法部门追责与相关企业推责,在公众质疑与企业回应的博弈中,速冻食品新国标引起关注。根据这个新国标,金葡菌群检测由定性转向定量,换言之,就是允许在食品中检出少量金葡菌,而这一标准已经被一些企业援引,甚至成为证明产品合格的挡箭牌。 在食品安全形势依旧严峻的今天,食品安全标准难道越来越低?食品安全如何保证?消费者的利益谁来保护?面对公众对新国标“开倒车”的质疑,卫生部门则表示,新标准比旧标准低系误读,新标准与国际接轨,更符合国际食品微生物采样检测要求。 标准到底是否科学合理,相信通过理性认真的讨论,会有最终答案。然而,每当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公众往往把目光聚焦在“食品安全标准”的现象,则令人深思:本该中立客观的安全标准,为何屡屡引发公众的批评质疑?如果食品安全标准都失去了公信力,食品安全的防线又该从何筑起? 任何标准,都是时代的产物,也都应该与时俱进,同时代要求相契合,与发展阶段相适应。可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背后,我国食品管理标准更新滞后,部分标准长期止步不前,二三十年不变。事实上,近年来许多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都与此有关。 当然,这些年来,食品安全的标准也并非完全“岿然不动”。许多标准也在重新论证修订中。然而,恰恰这些新标准的制定,每每为公众质疑。道理很简单:由于标准制定参与者需要相当的专业能力,这一限制成了有关部门、企业、专家的“关门习惯”。这样的标准制定流程,不仅剥夺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也给公众留下了“存在猫腻”的猜想空间。 这些年来,每当公众质疑食品安全标准过低了,总有一种声音呼吁,标准制定讲究国情适用。这种观点严格来说并无错,不过有时却显得文不对题。其实,谁都明白不可能一口吃成个胖子,也会尊重中国“发展中”的现实。公众无法接受的是,从三聚氰胺事件到瘦肉精事件,许多食品安全标准早已与“国情”无关,发展的中国早应该摒弃这些落后的食品安全标准,可现实中这些落伍的标准却“桃花依旧笑春风”。 因此,面对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重振食品安全标准的公信力,有关部门不能仅仅以简单回应了事,更应该思考食品安全标准是否早已落后于时代发展?标准制定是否做到了公开透明?制定权是否被“少数人”、“少数企业”绑架? 只有类似问题得到了回答,食品安全标准才不至于成为公众的焦虑,也才能真正成为食品安全的牢固“防火墙”。
个人分类: 食品安全|16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王晓明:百年转型之社会焦虑
whyhoo 2011-11-6 18:40
2011年9月21日,凤凰网对话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教授王晓明。1993年6月,尚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的王晓明教授,在《上海文学》发表《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随之在全国引起一场持续三年的"人文精神大讨论"。时隔20年,王晓明重新探讨今日中国人精神危机与社会群体焦虑。 今天,中国经济发展迅速,GDP不断增加,人们物质生活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富足,然而国人并不幸福,也并未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反而呈现出群体痛苦、压抑、迷茫、焦躁、极端,与此同时,社会也陷入诚信缺失、道德败坏、缺乏底线的危机。 社会焦虑背后深层原因是什么?在王晓明看来,这不是新的问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埋下伏笔,只是当时被发展经济和增加物质财富的理想暂时掩盖。当摆脱贫困的焦虑摆脱,这种焦虑便开始显现。王晓明分析对现在对未来的不确定,日益拉大的贫富差距,官场、大学与传媒风气日下对社会风气的破坏,都是社会焦虑产生的原因,当"社会上制度和人心两个层面,都不再发挥使社会成为有机体的作用,人与人之间只是利益的平衡",社会焦虑相伴而来。 如何从根本上摆脱社会群体焦虑?王晓明提出从制度和人心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政治改革要推进,但还应该找回社会的精神基础、精神认同。 对话嘉宾:王晓明,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人文精神大讨论"发起者。著有《刺丛里的求索》、《无法直面的人生》、《半张脸的神话》、《在思想与文学之间》、《近视与远望》等。 对话主持:陈芳 袁训会 焦虑是因为社会普遍没有方向 主持人:目前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迅速,但国人却日益表现出群体焦虑,无论是官员还是民众,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当下中国人的焦虑感来自哪里?因为什么而焦虑? 王晓明:主要是对中国的现实和未来没有信心。不知道社会以后会怎么样,因此也就不知道自己究竟该怎么过日子。中国现在有非常多的人,程度不同地处在这种状态里,即便按照流行风气鼓励的那样,天天对自己说:管他呢,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了,他实际上还是心里不踏实,许多事情都不敢深想:这样的人一多,群体的焦虑就出现了。那些有钱有权的人,可以逃到外国去,实际上许多人已经将子女送出去了,但普通老百姓没办法,只能生活在这个不知道明天后天大后天会怎么样的中国的现实中。朝野上下,如此大面积地丧失对未来的确信,没有方向,不知道国家应该往哪里走,这种情况,辛亥以来好像是第一次吧。 辛亥革命之后,曾有一段时间大家很失望,鲁迅说,民国以后我还是当奴隶,而且是奴隶的奴隶。但很快就有了各种新的思路--其中不少是辛亥革命以前就有了基础,到这时候发扬光大的:三民主义、社会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等等等等。各路人马也都照着自己理想的方向奋斗。1927年国民政府统一全国,1949年中共领导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是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也都能不同程度地聚成社会共识。1979年前后,政治民主、文化开放、经济发展、摆脱贫困...... 各种不同层面的要求汇聚到"改革"二字下面,形成新一轮社会共识。即便1989年之后,政治改革不行了,许多理想不能谈了,大家都转向经济发展、冰箱彩电汽车房子了,好歹也还算有一个大致的方向,尽管它是那么狭隘、靠不住。 主持人:今天,我们在物质上实现了一定的富裕,人们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为什么老百姓却更加焦虑? 王晓明:今天大多数人的物质生活,跟二十年前相比确实有较大改善,当然,也同时丧失了很多别的东西--这个今天先不讲,但也正因为这样,原先被掩盖的事情就暴露出来了:1980年代,当那个包含许多层面的"改革"不断受挫、令人沮丧的时候,我们今天共同困惑的这个"不知道该往哪儿去"的问题,其实就已经形成了,只不过当时大家看不到。1989年以后被动地形成的那个全民都盯着物质生活看的局面,更把这个问题给盖住了。但今天,物质贫困的压力稍一缓解,那个大问题就露出来了。这不是新的问题,只是今天被大家普遍感觉到了而已。 巨大的贫富差距也是社会焦虑的重要原因 主持人:中国这100年,一直在追求一个强国梦。今天,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富强,但普通国民并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而充分享受到国家崛起的成果和荣誉感,深层原因是什么? 王晓明:这要稍微多说两句。首先,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的理想是很大的,绝非只是国家的富强,在当时许多人的思想里,国家富强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更重要的,是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文明的社会,而且这个文明的中国要发挥作用,让世界也变得文明起来。当时那种帝国主义列强肆意压迫弱小国家的局面,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不能接受的,他们把这个看成是"野蛮世界",希望以后强大了的中国,能推动整个世界,脱离这种"野蛮"状态。 其次,他们当时讲的"富强",也绝非只是指钱多。作为一个完整的目标,"富强"必定包括许多不能用GDP或者"经济总量"来代表的方面,比如科技创新力、国民素质、政治清明、社会凝聚力...... 照这样的标准来看,中国今天是不是已经"富强"了,我觉得不见得。我们现在能说的,只是GDP的总数值很高、钱很多。可在晚清时候,中国被列强欺负得一塌糊涂,那时的中国钱也不少,GDP也不低,至少比日本高许多啊! 再次,我们今天虽然钱是多了,但社会财富的分配太倾斜了,几乎各方面都是赢家通吃。 这三点是互相关联,而且关联得很紧密的,今天社会之所以弄得如此赢家通吃,那种凡事都从物质功利着眼、将社会和国家目标缩小为只是GDP、"经济总量"的政治和思想风气,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主持人:不换寡而患不均,对普通人来说,最直接的感受是不平衡,不公平,这也可能是焦虑的重要原因。 王晓明:对,中国的经济走到今天,不同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对社会人心的刺激,的确是越来越大于单个阶层的收入的今昔对比。这些年有许多不同的数据,汇总起来看,少数人占有这么大比例的财富,早的不说,至少1949年以来,现在是最严重的时候吧。 这结果,就是几乎每个人--当然,那些挥金如土的新富人可以除外--都觉得自己的经济压力很大。尤其是人数众多的较低收入的群体,尽管其中许多人的收入也有提高,但这个提高的喜悦,远远赶不上他们发现那些有钱人捞得太多太多时的愤怒。 中国的社会腐败是从官场蔓延出来的 主持人:记得您曾说过,当人们把眼光转向现实社会之后,很自然地会引发对制度性因素的关注,比如政府的责任,宪政问题,产权问题和经济体制,您觉得这几个因素对社会群体焦虑有着怎样的影响? 王晓明:当我们理解社会的时候,"制度"通常和"人心"相对而言。就中国来说,成文的制度固然重要,但各种"不成文法"往往更起作用。在许多时候,这两者之间差别很大,比如今天,如果单看宪法,许多条文都很好,没有问题,如果这些条文所规定的制度能够有效运作,许多严重的问题是不应该出现的。可这些问题就是出现了,这就说明,我们的现实其实是按照另外一些规则在运行的,写在纸上的多半是虚文,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那些不成文法,才是真正的制度所在。身为中国人,我们对这些都很清楚,即便一个小学生,他也明白,广播里的声音和黑板报上的文字,与班级里的实际情况是两回事。 为什么在一套看上去还行的成文制度的框架里,实际上却形成了另一套在许多方面简直是与成文相反的不成文法?一旦如此深究"制度",就必然要碰到人和"人心"的问题了...... 主持人:在您这里,人心是比较重要的概念。人心是怎么一步一步变坏? 王晓明:对中国的"人心"影响最大的,当然是官场。秦以后,中国基本上都是中央集权,皇权也就因此具有道德象征的功能,朝廷里的风气,通常对整个社会人心有极大影响。今天也是一样,年轻人为了考公务员打破头,虽说对政府的民怨日多,一般人实际上还是将官场看得很重的,官场风气对社会风气的引领作用,实际上依然很大。官员不撒谎,社会有诚信。如果弄到一看见政府文告、官员说话,大家就本能地怀疑他没说实话,一定是在为了政绩、官位而掩盖事实、歪曲真相,那中国社会要建设诚信的风气,恐怕也就很难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中国的社会腐败,首先是从官场蔓延出来的。 第二个重要因素就是教育。"青春年华"本身就是一种向善的力量,如果我们的学校教育搞得好,不是两眼向钱看,而是开阔学生的视野和胸襟,那就能帮助青年人在精神上打下一个比较好的底子,即便社会上风气很坏,他踏上社会后难免受影响,但他心里也会有抵抗,至少能变得慢一点。可现在,非常糟糕,大学里的风气几乎和社会上一样,也开口闭口就是钱...... 第三是传媒。我们今天许多传媒的不成器,有体制束缚和官场风气污染的原因,也有市场化和商业化方面的原因:广告大客户影响甚至操控媒体的力量,现在是越来越大了。 如果官场、学校和传媒,都在往这样的方向上去影响社会,中国的"人心"当然要出问题了。 主持人:人心变坏与市场经济有没有关系,市场经济一定会导致道德的滑坡吗? 王晓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有市场,几千来年,人类一直有很大一部分生活是跟市场有关的,但并不因此就一定人心败坏。 资本主义兴起以后,情况有所不同,资本主义兴起之前的市场,通常范围比较小,许多市场行为,也不都是为了资本增值,能稳定地维持生计,就可以了。但资本主义不同,它是要不断扩大再生产的,它的逻辑是一切都应该拿来为资本增值服务,它更大力推广那种"经济应该永远不断增长"的迷信...... 一旦这些东西扩散到全世界,被大家广泛接受,无论是不是民选政府,都将"发展经济"列为第一目标,无论当老师还是当医生,都觉得人活着就是要多挣钱,那就确实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心,让人越来越短视和狭隘。 但即便如此,如果政府、学校、传媒、宗教等等,能从不同的方面制衡这种资本主义市场的扩张,那社会和人心还是能保持大体平衡,不会全变成名利场。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市场的逻辑在中国太肆无忌惮了,官场、学校、传媒,都不同程度地按照这个市场的逻辑来运转。我有时甚至觉得,从实质上看,一些官场或准官场的市场化,是比其他地方更彻底的。如果官员之间、师生之间、传媒人和受众之间,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是利益交换,几乎没有别的约束,就一个资本主义的市场独大,"人心"怎么可能会好? 主持人:孙立平教授针对中国当下情况,提出过中国社会正在加速走向溃败,您怎么看社会溃败论,您觉得当下对中国社会威胁最大的是什么? 王晓明:辛亥革命之前,有人曾经用这么两个词形容中国未来可能的状况:一个是"瓦解",中国被掰成几块,但每一块本身大体还完整,还能提起来;另外一个叫"鱼烂",这是更糟了,腐烂的鱼是提不起来的,提任何一块,整条都会散掉。当时许多人最担心的,就是这个鱼烂。 孙先生讲的"溃败",我觉得跟"鱼烂"的意思差不多,是指在制度和人心两个层面,都不再存在所谓"有机体",实际上都是一盘散沙,除了短暂的利益平衡,没有别的关系能将大家联起来。人与人、群体与群体、阶层与阶层......没有共同的追求,没有认同感,没有共同关心的问题,甚至不觉得有共同的利益!到这一步,真是问题大了。 变革寄希望于政治制度改革与重振人心 主持人:社会群体焦虑加剧,民众试图去改变,或改良或激进,但都遭到非常强大的阻力。阻力来自哪里?您曾讲过中国现在有一个新的阶级在快速崛起,掌握着特别多的经济资源,同时又染指政治和文化资源,这股力量对人们的焦虑和社会的破坏是怎么样的? 王晓明:怎样描述和分析这个新的阶级,是今天中国社会科学的一大课题。有人用"官家资产阶级"之类的概念,意思是官僚与新资本家的混合,这大体不错,但还可以补充一点,就是一部分文化人--通常都有教授头衔--也参与其中,分一杯羹。所谓赢家通吃,主要就是这个三合一的新阶级在通吃。你说的抵制社会改革的阻力,主要也是来自这个新阶级。 主持人:怎么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焦虑并重塑人心? 王晓明:晚清时许多人也讨论过类似的问题。那时的中国危机深重,而危机的最主要的症状,就是"人心"坏了,消极放弃的情绪非常浓厚,可是,要改变中国,又只能从人入手,这似乎是一个悖论。怎么打破这个悖论?当时的知识分子和革命家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方案,身体力行,今天回过头去看,你不能不佩服,就是靠了那些人的前仆后继,硬是打破了这个悖论,推翻满清、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为中国开出一个新局面!虽然此后的历史依然坎坷,新局面毕竟是开出来了。 从某个角度看,今天似乎又遇到了当年那样的难题:如何打破"有什么用啊?""搞不好了!"的消极气氛,振奋人心,重启制度和整个社会的真正改革? 和那时候一样,今天也有许多可选的方案,应该从各方面一齐努力。身为大学教师,我觉得学校教育特别重要,别的不说,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是在中学和大学--小学更不必说--念过书的,学校课堂上的气氛、课本和黑板上的内容,都是对人有长远影响的。如今社会的上上下下,对学校教育的评价越来越低,学校里的人,也都怨声载道。可是,光这么抱怨,意思不大,如何在现有的政治条件下,在一间一间的教室里,一节课一节地教好课,一个一个学生地认真对待?这才是我们这些当教师的人,应该特别下力气去做的。当然应该持续地批评那些大的问题,但同时,也得一步一步实地去做,比如,当严厉指斥学校的"官本位"的时候,我们就该从自己开始,在走廊里遇见校长院长了,不要再像契诃夫笔下的小公务员那样,毕恭毕敬地称官衔:"某校长"、"某院长"...... 这当然只是细节,但是,只有能落实为无数细节上的改进,总体的进步才能站稳。 主持人: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30多年来的合法性就来源于高速的经济增长,每当社会焦虑加剧时,就拼命增长,并以维稳为重,但结果是越维稳越不稳,焦虑不断出现。您怎么看中国这种发展逻辑?政府应该怎么改变? 王晓明:你说得对,这些年不断膨胀的社会大厦,确实是靠经济增长这一根大柱子维持着的,不是说完全没有别的支柱,但都很细,有的更差不多完全断了。这确实危险,因为经济不可能一直这么增长下去,更何况目前这种高能耗、高材耗、因此必然高污染的增长方式,社会和生态的成本都太高,后患很大。至于高压式的"维稳",更只能有一时之效,如果以为这样就能长治久安,那是笑话了。 从一些政策看,你会觉得中国现在没有什么真正的"发展"逻辑,实际上起作用的,好像是一种拖延和回避的逻辑:总是绕开难题,把其实已经很严重了的问题,尽可能往后推。这实际上还是短视,而短视是一定要付代价的,就好像生病一样,必须要治,拖延只会更麻烦。要说官场的风气坏,这种只图眼前--实质是个人或少数人的--安稳、置国家和社会的隐患、深患于不顾的心思,正是其中之一大端。因此,首先要改变的,是这一种不负责任的拖延苟安之心,这一条改了,才可能真正从大处和长远着眼,探索适合国情的长远之计。 主持人:台湾通过宪政民主的方式来实现,您觉得这种路径对大陆有没有借鉴意义? 王晓明:其实这也是晚清和辛亥前后多次争论过的一个老问题。当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原因之一,就是觉得在当时那种条件下,宋教仁他们指望的议会斗争、宪政民主的道路走不通。后来改走革命党-党军-党国这一条路,从效果上看,确实有效,中国翻天覆地。可是,革命胜利以后,革命党如何避免腐败堕落,成为反革命党,这方面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今天之所以重提宪政民主,主要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目前来看,中国在这个事情上大概还要走一段艰难摸索的路,没有什么现成的方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什么方案,政治改革必须要向前推进。当然,这里的"政治",不只是说,要发展或创造一个民主的、能有效为人民服务的政治制度,还包括要建设一个可以给社会充当稳固的精神基础的、丰富的、有反思的公共价值认同。制度与人心,从来就是互相作用的,一头做不好,另外一头不可能做好。比方说,如果没有大批有理想、有责任心、肯苦干的官员,就是订出了再好的方案,也没有用。因此,制度改革和人心进步,必须齐头并进、互相促进,才能在比较深的社会层面上,扎实地推进政治进步。 现在说起来都觉得问题一大堆,但我们也要看到事情的另外一面:其一,改革和进步都是被逼出来的,形势比人强,现在社会普遍焦虑,觉得问题已经摆在那里,拖延不过去,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大的精神能量,其积极的一面不可小看。 其二,这30年间,社会在经济以外的一些方面,也有不小的进步,比如互联网,和由此造成的新的公共舆论。有人说围观改变中国,如果不把这个改变理解得太窄,我觉得是有可能的。 其三,现在的年轻人,多在社会经济和物质生活持续改善的环境中长大,昔日那种因为物质匮乏、政治斗争激烈而造成的人心之恶,在他们身上比较少,他们可能冷漠一点,软弱一些,但心肠应该比较良善,至少我年轻时常见的那种主动挖一个坑、陷害别人的事情,大概一般不会做。也许我这是不了解情况的乱说,我的意思是,在一些方面,年轻人比我们这一代人强。 因此,我觉得对未来应该有信心。至少那种"有什么用啊?"的消极情绪,是没有什么道理的。今天我们所做的事情是不是有效,我们自己其实是无从判断的,那要以后的人才能定。鲁迅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不能一定要有人给你打了保票,这才"雄赳赳地去革命"。尽管我们不知道结果会怎样,但只要认为应该做,就去做。甚至不妨反过来说:只要做了,就一定有用,哪怕眼下一时看不到。 原文见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a2884
12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职业人群焦虑状况严重 逾五成存抑郁症状
xuxiaxx 2011-10-24 08:53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范肖冬博士表示:“近年来,中国民众心理疾病呈高发态势,我们已经步入‘全民焦虑时代’。200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职业人群中抑郁和焦虑状况已较为严重,超过5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   如何守卫我们的精神家园?   据统计,我国15岁及以上成年人精神疾病患病率约为17%,其中抑郁症约为5%,焦虑症约5%,药物、酒精等物质依赖症约5%,重度精神疾病患病率为1%。   从官员抑郁自杀到北大新生自杀,各类人群因精神疾患厌弃生命的新闻不绝于耳。   当一个人身体或精神出现问题时,往往归咎为受到压力困扰,那么,人们普遍感到的压力又来自哪里呢?又是什么使他们走上了不归路?我们该如何守卫我们的精神家园?   据统计,我国15岁及以上成年人精神疾病患病率约为17%,其中抑郁症约为5%,焦虑症约5%,药物、酒精等物质依赖症约5%,重度精神疾病患病率为1%。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约1000万人,抑郁症患者超过2600万人。精神疾病在中国疾病负担的排名中已超越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位居首位,占总负担的五分之一。   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精神疾病除了跟每个人的身体、遗传有关,与心理、性格、社会、环境因素都有关。面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的转型,同时每个人自己内心期望值与实际的落差增加等,这些都会形成压力,这成为一些人出现精神疾病的直接诱因。   2011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一项最新调查发现,近四成中国城市老年人存在抑郁情绪问题。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范肖冬博士表示,这与经济问题、空巢和社会交往减少等因素密不可分。   早期心理疏导是关键   目前,人们对于自身精神健康的漠视相当严重。当一些负面情绪袭来时,并不能及时意识到可能是精神疾病,也很少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孙妈妈就很后悔没有早些带女儿到正规医院看病。女儿读高三时出现了焦虑、紧张、失眠的症状,经常哭泣,孙妈妈觉得快高考了,学习紧张造成的,过了这一时期就会好的,可上了大学后不久女儿又开始出现焦虑、哭泣、怕声。孙妈妈3年间带女儿看过多家心理咨询门诊,花了很多钱,都不见好转,在上大四时孙妈妈女儿已经不能正常上学了。   北京安定医院盛利霞副主任医师对记者说,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抑郁症,家长往往不愿承认孩子有精神疾病,认为这样会毁了孩子的前途。在门诊,经常会碰到已经出现症状好几年了才第一次到医院看病的人,他们怕因为这个病影响到别人怎么看自己,继而影响自己的职位和升迁。而早期心理疏导却是预防精神疾病的关键,。   “这反映了全民对精神疾病的认识不够,”杨甫德院长说,精神疾病只是众多疾病当中的一种病,不应给它贴上特殊的标签,社会不应对这种疾病有偏见,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这方面有问题,及早接受正规治疗应该是最合适的选择。那种等一等,看看会不会自己好起来的做法,很可能会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期。   自我减压要因人而异   从一般心理障碍到严重精神疾患之间,还有一段距离。他们中的许多人,平常看起来和常人毫无二致,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健康。当其中一些人面临就业、婚姻、子女、养老等生存压力时,其无助和挫折都可能成为一触即发的“引信”,瞬间点燃“炸药包”。所以,杨甫德院长提醒公众,每个人要像关注自己的饮食睡眠一样关注自己的情绪。   那么,当人们面对压力,应如何为自己减压,调整情绪呢?   国内外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运动除了有益身体健康之外,还能够起到缓解压力和抑郁,改善失眠的作用。   盛利霞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自我减压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或爬山,或找朋友聊聊天宣泄一下,或唱歌,或长呼吸,或冥想。主要看哪种方式适合自己。   她强调,有些人以为上网、玩游戏就是放松了,其实这是一种误区,上网、玩游戏并不能起到宣泄的作用,反而网上的一些信息会无形中对人形成压力,所以上网、玩游戏不是好的减压方式。她建议,如果感到在职场因手头需处理的事情过多而备感压力时,不妨把需要办理的事情列在纸上,干完一件勾掉一个,每勾掉一个就是给自己减掉一个压力。   盛利霞提醒,如果压力自己舒缓不了,一定到医院减压,专业医师会用压力评估仪进行压力评估与预警,通过计算机辅助系统进行压力与情绪管理,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危机干预等。   精神卫生呼唤法治化   我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约1600万,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专家介绍,由于精神卫生知识缺乏,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识别率、求治率偏低,造成精神疾病的复发率、再住院率、致残率增高,精神障碍患者很难重返社会、独立生活,导致人们对精神障碍患者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   与此同时,我国精神疾病医疗服务能力严重不足,目前全国注册精神科医师不足2万人,每10万人仅有精神科医师1.46名,只有国际标准的1/4。北京市精神疾病科医护人员和病床数在全国比例最高,医生也只有不到1000名,护士不到2000名。   不断提高的发病率和精神疾病的复发率、再住院率、致残率的增高,呼唤我国的精神卫生工作尽快法治化、规范化。   在今年第二十个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日活动上,卫生部疾控局局长于竞进说,我国高度重视精神卫生工作,将把加强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建立心理卫生服务制度纳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值得高兴的是,已经酝酿了26年的《精神卫生法(草案)》,今年9月已经提请全国人大审议。   在采访中,有专家表示,目前的《精神卫生法(草案)》还有有待完善的地方。比如法律只规定了如何住院,但当近亲属侵犯患者的权益,甚至不愿将已基本康复的患者接出医院时,患者、医院都成为“受害者”。再比如精神疾病需要家属提供病史,如果家属提供不真实的病史该受到怎样的处罚等等。   杨甫德认为,不能把所有期望都寄托在一部法律上。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体系、一个制度,乃至是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抑郁情绪表现   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病人因心情不好而对平时自己爱好的活动失去兴趣和愉快感,感觉做事情索然无味,提不起兴致,享受不到生活的乐趣,更体验不到天伦之乐;不想说话、不想动、不愿去上班,不愿外出与人交往,拒绝社交,甚至日常生活如吃饭,洗澡都需别人催促;患者脑子里常常想的都是悲观、不愉快的事情,觉得自己能力下降、失望沮丧、自我评价低,孤独无助、对未来失去希望,觉得度日如年、生活无意义无价值、甚至生不如死,遂产生自杀观念,自杀行为。大约有半数以上的抑郁症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如烦躁不安、紧张多虑。 来源:健康报网
1211 次阅读|0 个评论
谁来拯救信仰缺失
热度 1 anjian2011 2011-10-21 21:37
今天看到一条消息,说中国正进入“全民焦虑”。焦虑产生自多个方面,考试、评职、买房……焦虑表现为多种形式,学生的考前综合征,上班族的职业枯竭。焦虑固然与现代快节奏的生活节奏和日益繁重的生活压力有关,但根本上还是信仰的缺失。人是精神与物质的结合体,信仰缺失后带来的精神空虚,虽然在一定范围内可借物质来补偿,但这种补偿是有限度的。超过某个限度后,物质的丰富还会增加精神的空虚,使人在更深层次上迷失自我——骄奢淫逸。而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目前远未达到物质富裕的程度。于是,一方面承受着物质上的实实在在的压力,另一方面还要忍受精神上的极度空虚。在这样的情况下,畸形心理、异化人格大量出现。 信仰不仅是危难时刻的心理安慰,也是日常生活中的精神食粮,还是治疗心灵创伤的一剂良药。它使焦虑的心情趋于缓和,躁动与不安的心理渐渐平复。顺境中懂得感恩,逆境时萌生希望。人以类聚,有共同信仰就有共同话题。无论身处何方,总有那么一群人可以信赖,总有那么一个地方可以歇歇腿脚。大家共有一个家,一个无边界的家,时时刻刻能够感受到她的温暖。一个信仰就是一种坚持,一种执著。有了信仰就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力量。在低谷时,再坚持一下或许可转败为胜;而放弃则不只是前功尽弃,还会由此而怀疑自己的能力,怨天尤人,下一次的成功更加困难。信仰的力量在于由内而外散发出生命的活力与朝气。 茫茫人海之中,如果信仰缺失,如同迷航的孤舟,晴空下漫无目的,风浪中随波逐流,黑夜里惊恐失措,漫漫旅途中无明确的方向。人生苦短,时时面对诱惑,如果没有正确的信仰作为引导,邪教就可能乘虚而入,威逼利诱无不尽其极,而对正急于寻找精神寄托的人来说无疑是瞌睡时的枕头,由此而一步步陷入深渊。如果在忙碌的前半生无暇顾及自己的精神信仰,白发苍苍时回首往事,曾经为之奋斗,为之欢欣,为之泪流的家庭、事业,有多少是如愿的,当初的付出是不是值得,如果时光能够倒流,生命可以重来,还会选择同样的道路吗?空巢老人内心的孤寂只有自己能够体会。很多老人选择了皈依。不是对生命中种种不如意的无奈之举,而是洞察世事之后的慎重选择。 在物质不断丰富,贫富差距日渐拉大的今天,由信仰缺失带来的“全民焦虑”已是不可避免,青少年自杀、闪婚与闪离、犯罪率上升,诸如此类。谁来保证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使精神不空虚,谁能让心灵的家园不荒芜。
2345 次阅读|1 个评论
太平盛世为什么会焦虑?
zw373737 2011-10-21 08:45
你焦虑吗?党报刊文反思全民焦虑的时代之殇 2011年10月21日 07:30:09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想改变生活,可没有自己的时间 小杨 中国人民大学巡逻保安 我老家在河北涉县,今年 19 岁,初中毕业就直接上了技校学电焊。毕业后,因为学历不够,工作很难找,最后被朋友介绍来人大当保安。 虽然成家还是 5 年之后的事儿,工资少和不自由是让我最焦虑的。一个月 1400 元,保险什么的还要扣一堆,虽然是包住宿,但一个月下来也攒不下钱。每天工作 6 个小时,三班倒,为了多赚点还会加班。听说过几天要改成每天两班 4 小时一换的巡逻,这样整个人就被拴在这儿了,啥都干不了。 我看人大也有五六个旁听的保安,也有的在外面学管理啥的。我也想学点东西 , 可现在没有什么自己的时间。我很想回到高中再读书考大学,回来找个好工作,摆脱现在的生活。 (高健采访整理) 下一刻,我在焦虑为什么停止焦虑 谭辉 北京时尚饮品店经理 我老家在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来北京已经 6 个年头。现在经营着两家时尚饮品店,生意还算不错。一直没开第 3 家店的原因是合适的员工难找,管理起来乏力。员工流动性实在太大,一个月店里总要走两三个人,一个店面也就是 3-5 个员工。由于人数需求不大,职介公司都不愿合作,每次招聘只好在网上发帖,没有找到新员工时,就自己临时充数。 最近物料成本不断上涨,做配料用的糖、奶粉都在涨,花生由原来的 8 元一斤涨到 10 元,饮品的价格却只能照原价卖。我们这一行,很容易就碰到“天花板”。市场竞争激烈,不是你赢就是我输。挣不到钱,焦虑生意;挣到钱,焦虑未来。如果有一天我没有焦虑,那下一刻我肯定在焦虑我为什么停止焦虑。 (吴盼盼采访整理) 无可逃避的现实挤压 严晓红 网络房产信息公司中层 2009 年我来到上海,一直从事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在上一家公司呆了一年半,薪资不见涨,职位上也没有上升空间。熟悉的环境、缺乏挑战的工作让自己产生惰性和莫名的失落感,进而演变成怕被生活甩在后面的焦虑感。 于是我选择跳槽, 6 月份来到新公司,职位上有了一个小的提升。加薪仍旧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上海的生活成本太高,扣除房租、车费、生活费,还有不可避免的各种应酬交际,所剩无几,也难怪有“白领 = 工资白领了”的调侃。而在这个欲望都市,更好的生活品质却不停在诱惑着、挑拨着我们的焦虑神经。 转眼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对于婚姻除了“他是不是那个对的人”之外, “工作不久的他没房没存款,我是否准备好了要跟他一起奋斗?”“他值不值得我在未来的一天放弃这里的一切去往他所在的城市”等现实问题同样摆在面前。 (黄洁莹采访整理) 留北京还是回云南 赵明月 北京某高校硕士生 这些天,我哭得死去活来,终于还是要做这个痛苦的决定。父母一直希望我毕业后回家乡发展,留在他们身边。虽然一直没有答应,但心里却萦绕着这份焦虑:留京还是回云南? 上周父母专程赴京“游说”,争执到激烈时,父亲撂下一句狠话:“你要是在北京,那我就死在云南。”联想到几个月前家乡一位朋友的父亲突然病故,那一刻我泪如雨下。 北京,是我多年求学之地,这里有我珍惜的同学、朋友和恋人,有各种机遇诱惑。但近年“逃离北上广”的热议也常让我辗转反侧,面对人才饱和、高房价和行色匆匆的生活,我能坚持多久? 渐渐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回云南,可以照顾他们,也能过更高质量的生活。我知道,回家乡会是当下一条“正确”的路,只是面对北京这座城市和这些人,心里还会有不舍和挣扎。 (周剑采访整理) 硬着头皮执行工作 黄强 某副县级政府官员 作为一个副县级政府官员,最让我感到焦虑的,主要是工作上的事。我很努力地去工作,但所做的事情却不符合客观经济规律,或者不符合民生要求。 前几年政府决定推行一种新的种植方法,能使亩产收益提高,政府也会提供经济补贴。本来是很好的事,但农民积极性并不高。用新的种植方法,农民要增加大量的劳动和配套设备的投入。一年算下来,总收益是提高了,但除去成本,农民获得的净收益却下降了。政府的初衷是帮助农民致富,但执行起来却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些道理我都懂,可任务传达下来,还要硬着头皮做工作。眼看着自己参与的事情往不好的预期发展,干着急没办法,这能不焦虑吗? (黄强为化名 梁岩采访整理) 微言 @noir_ :这些天抑郁、焦虑,很严重。很受折磨。好像每次没几天就一个周期。一段时间就会歇斯底里发作一次。对不起爱我的家人和关心我的朋友们。话之刻薄之尖酸……可无法控制住自己。伤害了你们。好难受。但愿明天能好一些。 @stone 张:大城市焦虑。每天伴随的是上下班高峰期拥堵的公共交通;长期共存的是不断飞涨的房价。 @ 再没有什么泡沫格子:我的焦虑来自我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悲观期许。胖子一走,我觉得接下来的半年中我就一个人在北京,不说举目无亲,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我特别恐惧这种孤独感。还有他走后,一些琐事都得我自己来了,比如买电、网购等,我不是不会,是我觉得巨烦。再加上其他方面也突然都不能合我心意,我就消沉了。 @ 科学松鼠会:压力与焦虑,属于心理学“应激”( Stress )的范畴。面对类似的压力,有人茶饭不思,有人则大而化之。这些差异有没有生理学基础呢?《自然》刊登论文称,小鼠脑部杏仁核内一种名为 Neuropsin 的蛋白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在对应激后小鼠的焦虑行为进行调控。 (记者 石畅整理) 焦虑新名词 官心病:近年来 , 心理问题对官员们的影响愈发明显 , 被称为“官心病”现象。 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选择焦虑:人面对大量的自由选择时,会不知所措,于是宁可逃到没有自由的环境里去,以寻求安全。 此外,还有税焦虑、政绩焦虑、道德焦虑、信息焦虑、文化焦虑、购房焦虑、婚姻焦虑、教育焦虑等新名词不断涌现。 (记者 赵展慧整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37 次阅读|0 个评论
熬夜与噩梦
热度 1 xupeiyang 2011-9-12 10:36
土耳其科学家调查了264名大学生的睡眠习惯,并利用睡梦焦虑指数测量了其噩梦发生频率。结果发现,习惯熬夜的参试者睡梦焦虑指数平均达到2.10,习惯早睡的参试者只有1.23。 研究人员对近4000人的网上调查发现,在20多岁的女性中,熬夜与噩梦存在正比例关系。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1478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叫不紧张” ——关于压力与焦虑
songshuhui 2011-8-16 22:49
赵承渊 发表于 2011-07-08 05:31 每个人都有过焦虑或者紧张的经历。当面临意义重大的生活事件时,多数人会不同程度地感到心跳加速,胸口憋闷,面色潮红,语言不利,严重者甚至可能会因为兴奋过度而晕倒。在高考考场外翘首期待的家长们的脸上,在产房外坐立不安的准爸爸们的脸上,在等待面试重要职位的求职者的脸上,你都能轻而易举地捕捉到焦虑的神情。 不过焦虑并不仅仅是上述所提到的那些躯体表现。面对压力,焦虑是带有不愉快情绪色调的适应行为,含有对危险、威胁和需要特别努力却又无能为力的苦恼的强烈预期。除了身体上的种种不适,焦虑更多的是反映在心理上的恐惧、痛苦和不安,这是人们面对压力时最常见的情绪反应。而通常人们评价某人“抗压能力”如何,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在评价此人面对压力时所产生的焦虑程度。 压力与随之而来的焦虑,属于心理学“应激”(Stress)的范畴。然而应激时情绪反应的强弱程度却往往因人而异。面对类似的生活事件或压力,一些人会表现得忧心忡忡茶饭不思,甚至因此患上身心疾病;而另一些人则会显得大而化之举重若轻,从而轻松度过;还有少部分人会采取不闻不问的漠视态度。这些个性差异除了与诸多心理学因素有关外,有没有生理学基础呢?《自然》杂志近期刊登的一篇论文为我们部分揭示了其中的奥秘。科学家发现小鼠脑部杏仁核内一种名为Neuropsin的蛋白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在对应激后小鼠的焦虑行为进行调控:去除或抑制上述蛋白和信号通路后,小鼠对原先引发焦虑行为的刺激失去了反应;反之,向小鼠杏仁核内注射这种蛋白则能恢复小鼠的焦虑行为。上述蛋白在人类脑组织中同样存在,故此科学家们推测人们面对焦虑不同程度的反应可能也与此有关。 当感受系统察觉到应激事件时,人脑会评估当前刺激并与过去经验进行比较,一系列应激激素随之释放,皮质类固醇激素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同时,大脑的边缘系统会与皮质类固醇激素协调行动,调节下丘脑室旁核的活动并对情绪施加影响。杏仁核是脑组织中产生、识别和调控情绪的主要部位,负责评估情绪事件以及产生有关恐惧的记忆,它同时还是多种应激激素和神经化学介质作用的标靶。面对压力,杏仁核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会导致相应的情绪变化,这些已被临床和实验资料所证实。通过对杏仁核中微观世界的探索,将有助于我们探寻情绪产生的机理,并帮助我们远离有害情绪。. 然而,对于焦虑等情绪的研究,当前的行为和神经科学还处于较为初始的阶段。对普通人而言,心理学中关于心理应激现象及其规律的归纳总结看上去实用意义更大一些。众所周知,过度焦虑会带来不良后果;那么面对压力完全不产生焦虑反应是不是一件好事呢?事实上,我们可以把应激反应比作一把箭在弦上的弓。当压力(应激源)拉开弓弦的时候,如果弓弦完全没有产生张力(焦虑)或者由于张力过高而崩溃,那么这支箭无论如何都不会飞得太远。要达到理想的目的,我们要做的只是把焦虑控制在有益的范围之内,如此一来应激反应给我们带来的高效率更会让我们又好又快地完成工作。 当面对压力时,焦虑的程度取决于认知水平、社会支持、个体特征等多方面因素。控制、减轻或战胜焦虑也应从这些方面入手。年龄小的孩子们可能会对雷声感到恐惧,然而当他们了解到雷电的产生过程之后,先前的紧张情绪就会大大减轻。这就是认知水平对心理应激施加影响的一个简单例子。当我们对压力或生活事件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对事情发展的性质、程度和可能性有较高预见力的时候,压力或生活事件所带来的焦虑情绪便会随之减少。面临同样的考试,一个有过精心准备和复习的学生会比毫无准备的考生更加镇定;同理,一个哲学家新娘也会比一个普通女子更少些对婚姻的迷惑。 来自亲属、朋友、伙伴、同事等社会的支持也会帮助我们减轻焦虑。家庭、单位和社团组织会给我们提供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倾诉和交流是减压的良好方式。事实证明,身患癌症的病友之间互帮互助会鼓舞彼此战胜病魔的信心;绝望的主妇们相互倾诉多数情况下也有助于家庭和睦。社会支持具有减轻应激的作用,是应激过程中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少数情况下,在一般的交流和倾诉无法满足需要的时候,求助于心理咨询师也是个好主意,特别是在某些极端事件如重大自然灾害、重大伤亡发生之后,专业心理支持更有助于缓解群体焦虑。 在相同的认知水平、类似的社会支持下,个体之间也会对相同的应激源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这些差异则要从个体特征方面加以解释。人们观察到,由于年龄、性别、文化、职业、身体素质或个性气质的不同,个体面对压力所产生的情绪反应也不尽相同。 那么,在个性、文化、职业、气质等因素短期内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使我们在面对压力、遭遇焦虑时卸下包袱,表现得更好呢?首先,提高认知水平,通俗地说,就是“面对它”:正视压力将减少恐惧和不安,焦虑往往源自对未知的消极看法,理性分析会使我们认清形势;其次,自我暗示与幽默对待,即“笑对它”:告诉自己即便是最坏情况也不过如此,适度的自嘲和夸张的表达对缓解焦虑颇为有效;第三,寻求他人帮助,即“分担它”:来自亲朋好友的鼓励和安慰有些时候能平复我们的情绪,使我们获得勇气和力量;第四,暂时将注意力转向别处或休息,即“转移它”:投身球场,练练太极或者做做瑜伽,如果还能睡得着,那就去睡一觉吧,醒来后你会发现情况可能会好不少;最后,当上述一切努力都成效甚微,焦虑的阴影始终难以摆脱并影响正常生活时,我们还可以求助于专业人士和药物,即“治疗它”:过度的焦虑已经进入神经症的阶段,医生们会有针对地帮助你。 愿每位朋友都能坦然面对压力,愿有害的焦虑情绪远离我们每一个人。 参考文献 Attwood BK, Bourgognon JM, Patel S, et al. Neuropsin cleaves EphB2 in the amygdala to control anxiety. Nature. 2011 Apr 20. Pêgo JM, Sousa JC, Almeida OF, et al. Stress and the neuroendocrinology of anxiety disorders. Curr Top Behav Neurosci. 2010;2:97-117.
个人分类: 医学|1153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为什么焦虑
fqng1008 2011-6-19 21:16
读 贾晓峰 《现代人的焦虑》和付翠“焦虑的社会心理分析”,综合摘录并编辑如下,可能缺乏逻辑一贯性,却是我读书的收获。 一般而言,焦虑是由 紧张 、 焦急 、 忧虑 、 担心 和 恐惧 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它可以在人遭受 挫折 时出现,也可能没有明显的诱因而发生,即在缺乏充分 客观 根据的情况下出现某些情绪紊乱。焦虑总是与精神打击以及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的威胁或危险相联系,主观上感到紧张、不愉快,甚至痛苦和难以自制,并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或失调。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轻度的焦虑。例如,具有最轻度焦虑水平的正常人会因见到领导、见到异性感觉到不好意思;具有焦虑水平再高一点的人,就会因见到领导、见异性时不知该说什么好;第三个焦虑水平更高的人,个体就会产生见到领导、见到异性全身轻微颤抖,紧张不安。如果最后一个人因具有这种较为严重的适应障碍,严重影响到自己的生活了,并想通过努力去克服它们、战胜它们,由于错误的努力方法,即在焦虑之中、后悔之中、自我责怪之中,通过反复的使人焦虑的思考和自我动员,力图去除这种不知道从何而来的紧张,消除这种无法控制的失态现象。这种努力必然使焦虑水平进一步增加,随着焦虑的增加,再见到领导时,紧张必然更加严重。如果这个人是一个认真的、克板的、自尊心极强的人,自己越是紧张和不适应,越会努力想去克服和战胜障碍,最终使焦虑恶性循环,不断加重,导致症状顽固化。随着想去克服的错误努力再进一步增加,焦虑通过一种症状已经无法满足,症状就会泛化和多样化,产生害怕见陌生人、怕见熟人、怕卖东西、怕进商店,直至发展成为怕见所有的人,形成严重的恐惧症。 S.弗洛伊德最早从 心理学 角度重视并探讨焦虑,他把焦虑分为客观性焦虑和神经症性焦虑,前者是对环境中真实危险的反应,与 害怕 一词同义;后者是 潜意识 中矛盾的结果。焦虑对自我来说是一种信号,其真实的意义就是提醒即将有危险来临。自我只要察觉真实的或潜在的危险便会引起焦虑,在焦虑产生之后,又会动员防御机制来斗争或躲避。以后的许多精神分析学家曾对焦虑理论加以修订,如H.S.沙利文认为,焦虑是一个人的生理需要未能以社会许可的方式得到满足的结果。 压抑和挫折是焦虑和神经症产生的基础。这些不良刺激使个体形成习惯,形成焦虑和痛苦的习惯。一旦形成习惯,人的思维和行为就不是追求幸福而是选择痛苦,痛苦成为人的需要。 随着个体进入青春期,如果遇到生活中无法解脱的挫折和矛盾,使焦虑的性格不断加强。一个喜欢生气的人,即使他的生活可能很幸运,但他还是会去为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而生气。 焦虑在意识无法知道的情况下,在自身中寻找最容易得以满足、记忆最深、最容易引起焦虑的往日生活事件,将其重新再现出来,以症状的形式表现,而出现什么症状,这就要看自身的经历。 对于神经症性焦虑的病态思维活动来讲,不管病人认识到还是认识不到的,都会有其严格的逻辑性和可信性。焦虑作为思维活动的策划者,为了达到满足的目的,会编制出一个又一个合乎理智、合乎逻辑的思维活动,使病人认为到其真实性和有意义性。病人只有在受到严重困扰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受自身无法意识到的潜在力量的控制。焦虑会化装成各种极有价值的思维和行为活动以达到满足,通过长期疾病的困扰,病人经过长期的努力,不仅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只会使问题加重。那么,对于这种负面情绪的产生,社会心理学有如下观点: 1. “自我不一致”理论分析 即我们实际上是什么人与希望是什么人的不一致。自我不一致在情绪上的结果取决于两个因素:不一致的地方越多,情绪上的困扰越大;个体意识到的不一致越多,情绪上的波动越大。 2. 归因理论分析 根据罗特的“控制源”理论,如果人们将消极的行为结果归因于自己不可控制的外部原因即“外控制源”,就会对随后结果的不确切性而产生消极情绪和焦虑感。如果将消极的行为结果归因于能力、人格、努力水平等“内控制源”,则人们会有两种反应,或者是自暴自弃,丧失信心而焦虑,或者觉得自己有能力控制随后行为的结果而满怀信心地去实现目标。 3. 认知失调理论分析:如果个体只是与自己差别很大的人相比较,就会感觉很大的不平衡而产生焦虑;如果和自己比较接近的人相比,一旦差别较大则会产生更大的焦虑感;如果个体强迫与自己讨厌的或者怀有敌意的相比较,也会产生抵触情绪而最终发展为焦虑感。 4. 社会支持理论分析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客观的社会支持功能弱化,从而使社会成员很难在主观上体验被理解、被尊重、被支持的感觉,也会导致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3935 次阅读|0 个评论
焦虑症的初级卫生保健与精神卫生研究
xupeiyang 2010-6-5 16:05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1?WEB0lqehl43c1aruI47I8bI0 anxiety and mental health care and primary care 1,169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top author Katon, W Seattle, USA Senior author (75 last author) URL to this profile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98195. statistics 1 2 Top Years Publications 2009 125 2006 106 2008 102 2007 85 2005 84 2004 69 2003 64 2001 59 2010 49 1999 48 2002 45 2000 43 1997 41 1998 37 1996 37 1995 27 1993 22 1994 17 1992 17 1991 14 1 2 1 2 3 4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USA 478 United Kingdom 157 Netherlands 64 Australia 50 Spain 49 Canada 48 Germany 34 France 17 Colombia 16 Italy 16 Sweden 16 Norway 13 Israel 13 Brazil 11 Denmark 9 Finland 9 New Zealand 8 Nigeria 8 Hungary 6 India 6 1 2 3 4 1 2 3 ... 18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New York 45 London 44 Seattle 35 Boston 34 Manchester 25 Amsterdam 21 Bethesda 20 Philadelphia 19 Los Angeles 18 Washington 17 Utrecht 16 Sydney 15 Barcelona 14 San Diego 14 Toronto 13 Paris 12 Montreal 11 Madrid 11 Rochester 10 San Francisco 10 1 2 3 ... 18 1 2 3 ... 22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Gen Hosp Psychiat 34 Psychol Med 33 Aten Primaria 27 Soc 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l 26 Am J Psychiat 24 Int J Psychiat Med 21 J Clin Psychiat 21 Depress Anxiety 20 Arch Gen Psychiat 18 J Gen Intern Med 17 Med Care 16 Psychiat Serv 16 Int J Geriatr Psychiatry 15 Brit J Gen Pract 15 J Affect Disorders 14 Psychosom Med 14 J Psychosom Res 13 Brit J Psychiat 13 J Fam Practice 12 J Clin Psychiatry 11 1 2 3 ... 22 1 2 3 ... 99 Top Terms Publications Humans 1,094 Anxiety 1,040 Primary Health Care 902 Patients 772 Depression 728 Adult 684 Mental Health 606 Mental Disorders 595 Anxiety Disorders 585 Middle Aged 550 Diagnosis 425 Questionnaires 388 Aged 388 Prevalence 377 Adolescent 347 Depressive Disorder 337 Health Care 297 Physicians, Family 294 Evaluation Studies as Topic 289 Comorbidity 281 1 2 3 ... 99 1 2 3 ... 205 Top Authors Publications Katon W 25 Olfson M 21 Stein M 20 Roy-Byrne P 20 Sherbourne C 19 Weissman M 18 Kroenke K 14 Russo J 14 Craske M 13 Spitzer R 13 Leon A 11 Keller M 10 Simon G 10 Wells K 10 Broadhead W 10 Bystritsky A 9 Wittchen H 9 Kessler R 8 Lecrubier Y 7 Levkoff S 7 1 2 3 ... 205 最新医学证据 Roy-Byrne P, Craske MG, Sullivan G, et al. Delivery of evidence-based treatment for multiple anxiety disorders in primary car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AMA. 2010 May 19;303(19):1921-8. (Original) PMID: 20483968 ReadAbstract ReadComments Clinical Evidence Topics: Generalisedanxietydisorder 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 Panicdisorder Depressioninadults:psychologicaltreatmentsandcarepathways DISCIPLINE RELEVANCE TO PRACTICE IS THIS NEWS?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Primary Care(US) General Practice(GP)/Family Practice(FP) GP/FP/Mental Health * * Psychiatry * * * Ratings pending login to http://plus.mcmaster.ca/evidenceupdates in a few days if interested. Print Save Article Delete Article Email this article to a colleague Abstract CONTEXT: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mental health care requires moving clinical interventions from controlled research settings into real-world practice settings. Although such advances have been made for depression, little work has been performed for anxiety disorders. OBJECTIVE: To determine whether a flexible treatment-delivery model for multiple primary care anxiety disorders (panic, generalized anxiety, social anxiety,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 would be better than usual care (UC). Design, Setting, and PATIEN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effectiveness trial of Coordinated Anxiety Learning and Management (CALM) compared with UC in 17 primary care clinics in 4 US cities. Between June 2006 and April 2008, 1004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s (with or without major depression), aged 18 to 75 years, English- or Spanish-speaking, were enrolled and subsequently received treatment for 3 to 12 months. Blinded follow-up assessments at 6, 12, and 18 months after baseline were completed in October 2009. INTERVENTION: CALM allowed choice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 medication, or both; included real-time Web-based outcomes monitoring to optimize treatment decisions; and a computer-assisted program to optimize delivery of CBT by nonexpert care managers who also assisted primary care clinicians in promoting adherence and optimizing medications. MAIN OUTCOME MEASURES: Twelve-item Brief Symptom Inventory (BSI-12) anxiety and somatic symptoms score. Secondary outcomes included proportion of responders (/=50% reduction from pretreatment BSI-12 score) and remitters (total BSI-12 score 6). RESULTS: A significantly greater improvement for CALM vs UC in global anxiety symptoms was found (BSI-12 group mean differences of -2.49 , -2.63 , and -1.63 at 6, 12, and 18 months, respectively). At 12 months, response and remission rates (CALM vs UC) were 63.66% (95% CI, 58.95%-68.37%) vs 44.68% (95% CI, 39.76%-49.59%), and 51.49% (95% CI, 46.60%-56.38%) vs 33.28% (95% CI, 28.62%-37.93%), with a number needed to treat of 5.27 (95% CI, 4.18-7.13) for response and 5.50 (95% CI, 4.32-7.55) for remission.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s treated in primary care clinics, CALM compared with UC resulted in greater improvement in anxiety symptoms, depression symptoms, functional disability, and quality of care during 18 months of follow-up. Trial Registration clinicaltrials.gov Identifier: NCT00347269. Comments from Clinical Raters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Primary Care(US) Seems like a very effective intervention but it takes a significant investment of time and resources on the part of the primary care provider. Psychiatry More studies like this one are needed. It appeared in a recent issue of JAMA devoted to mental health, which was in general of great interest for Primary Care doctors and psychiatrists.
个人分类: 精神病学|2144 次阅读|0 个评论
焦虑与抑郁的磁共振研究文献分析
xupeiyang 2010-4-2 08:50
最新研究报道 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2010/health/2010-04/02/c_13234402.htm LOS ANGELES, April 1 (Xinhua) -- Anxiety may modify depression for better or for worse, indicating a link between the two, U.S. researchers suggest. By using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researchers a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looked at brain activity in subjects who were depressed and not anxious, anxious but not depressed, or who exhibited varying degrees of depression and one or both types of anxiety. The researchers took into account two types of anxiety: anxious arousal, the fearful vigilance that sometimes turns into panic; and anxious apprehension, better known as worry.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4?WEB0m67ovw19fuinI3I1I00f01000j100200010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329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1 2 Top Years Publications 2008 55 2009 49 2007 36 2006 32 2005 27 2004 23 2003 23 2001 19 2002 18 2010 12 2000 8 1996 5 1999 4 1995 4 1998 3 1993 3 1997 2 1988 2 1994 1 1991 1 1 2 1 2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USA 126 United Kingdom 37 Germany 23 Italy 22 Australia 17 Japan 13 Canada 12 France 11 Netherlands 10 Brazil 7 Spain 5 Switzerland 4 Turkey 4 South Korea 3 Israel 3 China 3 Austria 2 Norway 2 Hungary 2 South Africa 2 1 2 1 2 3 ... 7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Bethesda 21 New York 14 London 14 Oxford 10 Trieste 9 Boston 8 Melbourne 7 San Antonio 7 Los Angeles 6 Ann Arbor 5 Toronto 5 Pittsburgh 5 Rome 5 Montreal 4 So Paulo 4 Freiburg 4 San Diego 4 Baltimore 4 Amsterdam 4 Grenoble 3 1 2 3 ... 7 1 2 3 ... 9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Biol Psychiat 18 Neuroimage 10 Psychiat Res 8 Am J Psychiat 8 Arch Gen Psychiat 8 Biol Psychiatry 7 Neuropsychopharmacol 7 Cns Spectr 6 Encephale 5 Epilepsia 5 Depress Anxiety 5 J Neurol Neurosur Ps 5 J Affect Disord 4 Mol Psychiatry 4 J Neurol 4 Neuropsychologia 3 J Clin Psychiatry 3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3 Arch Gen Psychiatry 3 Zh Nevrol Psikhiatr Im S S Korsakova 3 1 2 3 ... 9 1 2 3 ... 83 Top Terms Publication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317 Humans 303 Depression 286 Anxiety 277 Patients 207 Adult 197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178 Middle Aged 147 Brain 122 Anxiety Disorders 92 Depressive Disorder 79 Evaluation Studies as Topic 75 Diagnosis 73 Neuropsychological Tests 72 Amygdala 69 Adolescent 67 amygdala development 65 Aged 64 Emotions 60 Depressive Disorder, Major 52 1 2 3 ... 83 1 2 3 ... 91 Top Authors Publications Drevets W 10 Charney D 9 Cazzato G 8 Pine D 7 Nugent A 6 Zivadinov R 6 Zorzon M 6 Brammer M 5 Rauch S 5 Bain E 5 Luckenbaugh D 5 Nasuelli D 5 Bratina A 5 Ukmar M 5 Cowen P 4 Wen W 4 Carson R 4 Soares J 4 Hatch J 4 Sachdev P 4 1 2 3 ... 91
个人分类: 神经科学|21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京这座城,已令我焦虑莫名(转)
shushenlw 2009-12-13 09:42
我们失去了乡村,却没有收获城市。   迪拜建在沙漠上,而我们的城市,却建在沙粒上,市民们都是一粒一粒的沙子,没有一个有效的能够处理危机或与政府形成博弈的组织。上千万陌生的人组成一个巨大的城市,邻居是谁,不知道,我只在熟人社会里生存与交流。   尽管我有车,但想出这个城市,不是说想走就能走的,去往城外的公路多是高速路,雨雪天或大雾天,说封闭就封闭了,如果硬要出城,可能蜗在郊外的所谓国道上,前面与后面是望不到边的车流。   机票并不贵,但有时在机场,飞机就是不起飞,那边说这边空中管制,这边说那边天气有问题,有时坐飞机,与坐火车花的时间没多大区别。坐地铁吧,票价便宜得让任何其他城市的人眼红,二元钱可以通行整个北京城,但东直门、西直门换乘,你一定会骂设计者脑残,或者地下或者地上,按着他们划的箭头兜圈子,不让你走上两站地,他觉得便宜了你。   地铁广播还有义务宣传员,总会提醒你,不要与陌生人说话,要自觉抵制别人的乞讨行为。乞讨者一般都是生活无着落的人或残疾人朋友,给他们一元钱二元钱,完全是民间的一种小慈小善,为什么要将人心弄得拔凉拔凉的呢?如果政府保障到位,谁会闲着没事到地铁里乞讨,除非在搞行为艺术。   当走出地铁向人问路时,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人们闪过我,对我问路一点表情都不给,就匆匆而过。人与人之间,总算是一点关系都没有了。只有掏手机,打电话给熟人,指点迷津。如果没有熟人,你就是城市漂流瓶。   开车在城市里,北京大得吓人,出门在外办事,没有半天时间找不上别人的门,找到门了,你却发现找车位停车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日新月异,以前觉得是一个美好的词,现在变得异化了,任何一个居民都觉得自己在这座城市里变成陌路人。   一些人在办公室里划一个圈,一片老城就拆迁走了,再也找不见踪影,不仅将老市民们的记忆给快速抹去,也使我们新移民失却从容与怀旧的心情。发展二个字,成为城市的神灵,但有多少人分享了发展带来的福祉与利益?发展是一位财神,只垂爱权贵,而不是太阳神,不能普照所有的人。   水涨价了,看着那么多的人浪费水,我理解政府,想想北京缺水时,水从山西调配过来,从河北分流而来,甚至要从长江开渠引水而来。如果久旱无雨城市人将如何生活?加上流动人员,北京可能已逼近二千万人之众,断路、断电、缺水、雨雪之灾等等,都可以给超大型城市以重创。但我们仍然热衷于造大城,而不像二千年前柏拉图所追求的那样,造幸福之城。   硬着头皮交爱国与环保的水费,我觉得没什么,但城市上空的阴霾却总是挥之不去,罩在城市上空,加上汽车尾气,地上尘埃,经常让我呼吸觉得困难。今天晚报上专题介绍城市阴霾天气,说是空气无法形成流通,所有的废气停留在城市上空了,挑战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   回想起奥运的日子,天很蓝,甚至可以看见星空灿烂,因为北京市与周边的人烟工厂都停产了,还有什么力量能使我们的天空真正蓝起来,而不是现在这样,总是灰蒙蒙的一片。   这个提早来临的冬天真是寒冷,雪压下来,菜价马上上去了,还好,粮食供应充足。但没有人自扫门前雪,局部交通阻塞也只能靠时间来缓解危机。有时候,你会发现,政府离你很近,有时候,政府却离你很远,远得你看不见它老去的容颜。政府及时出台措施供暖,可以说是顾及了民意,但亿万富翁潘石屹与建外 SOHO上万业主,却因物业之间的纠纷而无法供暖,而饱受严寒之苦。   政府似乎无力介入其间,进行有效的协调。它的象征与寓意是深远的,这是一个新贵群体,而潘石屹则是新贵领袖,他们陷入城市的丛林之中,亦无力自救,社区物业一场纠纷,就完全闲置了业主的权益,你寒你冷,不关物业的事,业主们呢,是一盘散沙,当潘石屹想介入成为组织者,取代物业收集费用以获得正常供暖时,物业的矛头就直指潘石屹。经济力量成为超越业主的主体力量,它的经济利益远超过业主的正常生活权益。   说了这些,我不知我在叨些什么,这就说明,一个城市对一个人形成的莫名焦虑已成为现实。   我所说的一切,我都无法与身边的城市人一起,去有效校正,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社区代表或代言人,甚至我们的业主委员会也形同虚设。说迪拜建在沙漠上,而我们的城市,却建在沙粒上,市民们都是一粒一粒的沙子,没有一个有效的能够处理危机或与政府形成博弈的组织。上千万陌生的人、只考虑自己权益的人、无法维护自己权益的人,组成一个巨大的城市,邻居是谁,不知道,我们都是自己,只在熟人社会里生存与交流。   我们失去了乡村,却没有收获城市。
个人分类: 思想与生活|897 次阅读|4 个评论
知识越多越焦虑? 警惕“信息焦虑综合症”
xupeiyang 2009-9-4 14:34
http://www.chinanews.com.cn/jk/jk-xljk/news/2009/09-04/1850744.shtml 一些年龄在25岁到40岁之间的高学历者,常常在没有任何病理变化,也没有任何器质性改变的前提下突发性地出现恶心、呕吐、焦躁、神经衰弱、精神疲惫等症状,女性还会并发停经、闭经和痛经等妇科疾病。他们发病间隔不一,起病时间也不一定。有关专家认定,这是一种身心障碍,定名为信息焦虑综合症。   所谓信息焦虑综合症,又叫知识焦虑综合症。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部的孙彼得教授,他发现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对信息的吸收是成平方数增长的,但人类的思维模式还没有很好地调整到可以接受如此大量信息的阶段,由此就会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强迫和紧张,非常接近精神病学中的焦虑症状。   过量地吸收信息,并非是一个主动意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被动的行为。从日常生活上看,每天连续看电视、听广播的人和每天都泡在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的人都很容易引发焦虑。从职业来讲,记者、广告员、信息员、网站管理员、情报人员、监听人员、间谍等都是该症的高发人群。   其实,信息焦虑综合症本身并不可怕,也不用担心它会转变为精神疾病,只要你能意识到它起病的原因,并正确对待治疗,还是可以有效缓解的。以下的方法可以帮助你:   1.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营养神经的药物;   2.每天保证睡眠9小时;   3.每天接受信息的媒体不超过两种;   4.每天的工作列出计划,尽量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   5.每天睡前坚持锻炼15分钟;   6.每天饮水量要超过3000毫升;   7.生活有规律,减少娱乐,严禁饮酒。
个人分类: 医学科普|1246 次阅读|0 个评论
恋网成狂
eloa 2008-12-13 11:26
猛犸 发表于2008-12-11 星期四 23:22 本文发表于近期的《 新世纪周刊 》,编辑有修改。与发表版有所不同。 北京军区总医院制订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一出,马上引来口水无数。把网瘾划分到精神疾病当中,就已经让许多读者不舒服了;更何况有些媒体还把注意力集中在每天上网六小时,持续三个月以上这句话上,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其他症状标准。 所以,我们这份世界第一的网瘾标准往往就被解读成了这样:如果每天上网六小时,且持续三个月以上,那么就是精神病患者。好吧,今天,你精神病了吗? 纽约的伊凡戈德伯格医生打算开个玩笑。1995年,他仿造《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写了一个叫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帖子放在网上。这个帖子列出几条诊断标准,其中包括手指经常不自觉地做出敲打键盘的样子。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对这个本意是开个小玩笑的帖子,居然有人当真。很快,他收到大量邮件,询问如何应对这种新瘾。 网瘾这个词就这样延续下来了。有些精神病学家认为网瘾应当定义成一种冲动控制障碍症,这种病患会持续去做那些自己明确知道不该去做的事,并且无法停止。像强迫性购物、病态赌博这样的行为往往会发生在冲动控制障碍症患者身上。看起来和网瘾有些相似是不是?是不是有时候冒出过再玩一分钟、再看最后一个帖子就关机这样的念头,并且为此而自责? 不过在目前,冲动控制障碍症的病因仍然是个谜。神经生物学家认为这种疾病可能与大脑中的5-羟色胺和多巴胺异常有关而前者的异常往往会导致抑郁症,而后者则是产生幸福感的重要物质。心理学家认为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着某些心理学含义,例如从现实世界中不能够获得满足感,转而从虚拟世界获得;而社会文化论也尝试对这种病症做出某些解释,例如流行的文化对某些行为的不正确引导等等。 相对于网瘾这种看起来就有害的名词,金伯利杨使用的网络依赖者说法可能更容易为人所接受。这位圣波拿文图大学的教授也从1995年开始进行网络行为方面的研究,并且提出十条标准来在普通网民和网络依赖者之间划出一条明确的界限。在她的这十条标准中,只要符合四条以上,就可以认为是网络依赖者。这次北京军区总医院制订的网瘾标准就是源于金伯利的标准。 在金伯利的标准中,着重强调的是对网络的不可抗拒的渴望。她认为,断网后的不适感、因使用网络而导致正常生活受到损害、思想总是被网络占据是网络依赖者的重要标志,这些症状和一些药物成瘾有相似之处。 不过,依然有一些学者认为网瘾根本是不存在的东西。这些学者的主要出发点在于,互联网作为沟通的媒介和内容的载体,是不能和毒品相提并论的。如果网瘾的说法成立的话,是不是还存在电话瘾、读书瘾? 戈德伯格自己也反对网瘾的提法。他说,网瘾其实是个不合适的名字,它会让人联想到毒品。但是,毒品会让人的生理产生变化,但网络不会。他认为,像赌博、打牌或者上网这样的活动是没有什么可以上瘾的。人们之所以沉迷于此,往往是因为他们借此来克服自身的一些问题抑郁、焦虑或者社交障碍。沉迷于互联网只是表象而已,如果没有互联网,他们也可能会沉迷于其他东西只不过目前还没有其他东西,能够像互联网这样提供如此之多的沟通途径和内容罢了。按照他的说法,互联网只是个无辜的替罪羊罢了,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些成瘾者的心理疾病。 最近的一个研究结果表明,沉迷于视频暴力游戏会增加未成年人的心律变异性和导致睡眠障碍。这可能会让未成年人出现情绪波动、易怒、喜好垃圾食品以及丧失理性的症状。这样看来,互联网最少是互联网上的一些内容也未必是真的无辜。 到底网瘾是不是一种病,医生们还在争论不休。目前人们依然倾向于认为网瘾是多种原因导致的复杂结果,而非可以单独考虑的病症。而且无论如何,抑郁、焦虑和网瘾总是能够扯上关系。那么谁是原因,谁又是结果?是因为网瘾才导致抑郁、焦虑,还是抑郁或焦虑导致人们沉迷于网络呢?现在还没有人知道。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5866.html
个人分类: 心理|178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5: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