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傅斯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张海霞┃聊城一日拜三师
热度 4 张海霞 2020-10-8 07:36
2020-10-07 这个假期受邀到山东的两所大学 —— 德州学院和聊城大学做讲座,其实大家都是老朋友了,这两所大学我都去访问过,但是这次不一样的地方是:以前都是乘坐高铁或者火车去,这次是我自己开车去,这一路上就多了不一样的风景和感悟,特别是从德州到聊城的这 100 多公里,真的是奇遇不断。 从德州到聊城不是很远,导航显示 130 公里左右,车程大概 2 个半小时,因为约的是下午 2 : 30 的讲座,所以不是很着急, 8 点钟在酒店吃了早餐、出来给车加了油,正式上路出发。先生开车,我看路,走德上高速,车不多、路况很好,阳光也很好,两个人心情大好,想起来这车里还有以前的 CD 光盘,一试竟然还能播放,于是凤凰传奇那高亢的歌声就伴着我们上路了。 张海霞,这条路咱们第一次开啊,这一路上有啥景点? 还真没在意!上次我去聊城讲座是坐绿皮火车的餐车去的,大半夜的啥也没看见!这次应该好好看看这路上有啥风景,于是打开手机开始查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大大地吓了一跳: 路过临清!临清可是季羡林先生的老家啊!上半年抗疫在家又看了季先生的书,印象非常深刻,他对家乡的感情那可是非常地深厚!不仅是临清,我还记得我那次去讲座的时候他还是聊城大学的名誉校长,讲座就在他题字的图书馆进行,我还激动地照了相呢! 太好了!正好前面就是临清,咱们应该去季先生的老家看看!真好,地图上就标着季羡林故居呢!马上去!于是,两个人下了高速奔临清县康庄镇大官庄村而去! 从大路下来到季老老家这条路并不好走,差不多都是乡间小路,但是挡不住我们要去致敬季先生的热烈心情,一路颠簸终于到了,就在一片金黄的玉米晒场旁边的胡同里就是:不会错,门楣上是欧阳中石先生题写的“季羡林故居”,旁边是说明:季先生 1911 年 8 月 2 日就出生在这里! 真好!停了车,准备进去膜拜,却发现斑驳的大门上铁将军把门:锁着!围着院子转了一周也没有找到其他入口,正在一筹莫展,却看到一位一脸土灰的憨厚老乡骑车过来了: 你得去村那头找人拿钥匙开门! 于是请他带路去找钥匙,他真的是个好人:还有段距离,你开上车吧,我骑车在前面给你带路! 他不仅仅是带路了,还带我们看了另外一个也锁着门的地方:季先生憩园,这里有着季先生的雕像。但是等我们到了据说拿钥匙的那户人家时却是非常地不巧:家里没人,都到田里干活儿去了,现在正是农忙时节!他还没有手机可以联络! 万般无奈之中只好返回,在季先生故居的门口致敬!其实我知道里面也不会有太多珍贵的季先生故迹,因为他 6 岁时就离开老家去了济南,可是我还是心有不甘,围着这个院子转悠了几圈,其实这个故居修得还是相当用心,屋旁有停车场,屋后的那片水坑上也都修了栈桥和小亭,不远处就是他的墓园,节奏很合理也很适合缅怀,没人管,真的是可惜了!其实慕名来的人可能真的不少,最起码跟我们前后脚就有另外一家:也是非常遗憾地在门前徘徊了良久。 再仔细看这个小村庄,真的是有诸多感慨:不能怪村民们不重视文化旅游,他们真的是太穷了!虽然每家都尽力把门楣修得比较气派,可是错开的门缝掩饰不了里面房屋的破旧和院子的荒芜,家家户户的门前房顶都是堆成小山的玉米,周围的田地里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工劳作,他们的日子真的还处在温饱的边缘,远远没有达不到富足和小康,哪里会有心情去搞文化旅游的事呢?! 临走的时候,我给那个带路的老农口袋里塞了 50 元钱,他使劲儿推拖着不要说是没有帮到我,我说:这是你应该的,因为你心好!愿意耽误了自己去田里劳作的时间陪我找人,这也许可以给你和你的老乡一点启示:旅游也是可以挣钱的。 走吧,我们只好意犹未尽地离开大官庄。 去哪儿? 去哪儿?这是个好问题,我一时间无法从季先生故居的这件事情上挪开思路,看着地图,突然,一个名字赫然地出现在上面: 武训祠! 距离这里 20 公里左右竟然是武训祠!这难道是天意吗?在我感慨温饱不足难以谈文化的时候,突然看到武训这个千古奇丐的名字,而且竟然就在这附近!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大声跟先生说: 去武训祠! 什么?鲁迅祠?!鲁迅不是在绍兴吗?跟这里有什么关系?! 不是鲁迅是武训!是一个了不起的一生乞讨、励志办学的乞丐! 我好像听说过。 你肯定听说过啊,《武训传》当年是轰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一件大事啊! 说起这个武训真的是可以说的太多了:他自由贫寒靠乞讨为生,打工因为不识字被人欺负, 20 岁时立下志向:要乞讨存钱办义塾!于是他行乞三十年攒钱、买田,自己没有草屋半间、不娶妻生子,却是在 50 岁时办起第一所义学,求高人去当老师,求穷苦人家孩子去上学,不收一分钱;逢年过节请老师们吃饭,而他自己则在门外等着吃残羹冷炙;他不断地捐出乞讨所得(当然包括田产的受益)竟然在这个区域连续办起了三所义学、教育了无数贫苦人家的孩子!后来,他的事迹感动了山东的巡抚,又惊动了朝廷,清皇帝赐予他黄马褂,可是他坚辞不受,继续乞讨办学,直到 58 岁去世,万人送葬,武训先生的事迹传遍了海内外,成为闻名世界的“千古奇丐”和最了不起的“平民教育家”! 当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武训很有名,是因为 1950 年电影《武训传》公映后引起的一段公案:全国大批判!虽然历史已经证明这个批判是错的,可是它对武训精神的传扬还是起到了很大的负面作用,以至于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位伟大的武训先生了! 说到这里,看着车在狭窄的乡间小路上穿行,两边是辛勤劳作的农民,我早已经热泪盈眶,心里更是五味杂陈,走,我们一定要去看看武训先生! 没多久,我们就来到了冠县柳林镇的武训祠,很好找,就在路边,一个独立的大院:武训先生纪念馆!依然是欧阳中石的题字,两边是“千古奇人”“高山仰止”。门前依然是破旧年久失修,售票处关着门,但是大门上却是开了一扇小门,一看,甬道上有人,我们也就从小门进去了。 这是一个设计得非常精心的院子,三进院落,进了大门之后是长长的甬道,两旁是碑文,从清代到现在都有,述说着武训先生的精神,第二道门进来是陈列室,陈列着武训传记、研究还有批《武训传》的各种报道和新闻,再进来,是汉白玉的武训雕像,雕刻十分精美传神,最后的大殿里是武训先生的半身铜像和敬献的花环。 我毫不犹豫地跪倒在铜像前! 这时候我先生在旁边只着急: 你一个大教授,怎么还行这个跪拜大礼?! 我先生知道我是个坚定的无神论者,进庙从来不烧香磕头,到哪里也没有行过跪拜礼! 我说: 我谁都不拜,就拜他! 是呀,我说的是真心话,作为知识分子,我:不畏权、不畏势,只唯真;不求名,不求利,但求真!武训先生正是我最敬重的人,他一生行乞、历尽磨难,但是“竭尽全力推动民族教育的真心”永远不变!他值得我致以最高的敬意! 拜完武训再去后面祭拜武训墓,然后出来仔细看两边侧院的内容,一边的侧园是武训创办的第一所义塾“崇贤义塾”和高歌台,一边是武训师范的旧址和武训魂碑亭,内容都很好,设计也很清雅,可惜都有些年久失修了,尤其是高歌台的地砖都塌陷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可是内容真的是好,留恋再三,逐个细读每块石碑的碑文,敬仰之情更是难以言表。 走到大门口,看还有带着孩子的游客陆续进来,于是到对面的水果摊买了一袋子的大苹果,在门房里找不到值班的人,只好放在房间里,算是尽了我的一份心,这时候,看门的人恰好从另外一间房间里走了出来,我跟她说: 刚才找不到您,这里也不售票,武训先生一生行乞办学润泽万世,今天,我也把我的心意也放在这里,希望他知道后人也在力所能及弘扬和传承他“竭尽全力推动民族教育的真心”! 就这样在她一脸的错愕中我们离开了武训祠,坐在车上我和先生都沉默不语,是呀,在无比浮躁的当下,一次近距离拜谒武训祠让我们的精神都受到了数十万吨的冲击:人类文明历史上,最璀璨的永远不是权势和金钱,而是那一颗金子一般的真心,它不仅不会随着时间流逝、磨难重重而消失,而是会越来越闪光! 随着先生启动发动机,我不禁再次回头看武训祠,不等他问,我直接跟他说: 下一站:傅斯年纪念馆! 因为在这霎那我想到了他:这个北大的风云人物、五四的旗手、抗日战争结束后北大的代理校长、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抗鼎之人,在近现代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聊城人,和武训先生一样是光芒万丈的伟人,他是 真正的猛士 — 傅斯年(字孟真),他的一生与北大息息相关,他的命运与中国近代史息息相关,他的一生则像一杆秤一样检验着时代的份量。 却是因为种种的原因被掩盖着应有的光芒,而他的纪念馆就在聊城,就在我们要下榻的酒店附近,上次来的时候我去过,这次一定要去看看! 他是清朝第一个状元傅以渐的后人,天资聪慧, 1913 年他考入北大预科, 1916 年升入文科,他读书多、健谈、思想进步,是学生中的领袖,提倡 白话文 ,创办《新潮》月刊,提倡新文化,影响颇广,从而成为北大学生会领袖之一, 1919 年 五四运动 期间,傅斯年担任游行总指挥,是走在最前面的旗手。五四运动之后,傅斯年从北大毕业考取 庚子赔款 的官费留学生,负笈欧洲,一直到 1926 年回国,留学七年,他心无旁骛第扑在学习上,从文科、理科再到实验学科都有了广泛的涉猎,虽然他连个硕士学位也没拿到,但是,他的渊博学识确实令所有人敬佩。 1926 年冬,傅斯年应 中山大学 之聘回国到广州任教。 1928 年傅斯年受 蔡元培 先生之聘,创办成立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并担任所长,以史语所为基础,重材料、重考证开创了中国历史文化科学研究的先河,对中国近代学术事业作出很大贡献: 是他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地组织了河南 安阳 殷墟的科学发掘,并先后发掘十五次,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大大推动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和商代历史的研究; 是他抢救、整理明清档案,使得明清史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也是他在抗战期间依然苦苦支撑史语所的研究,成为中国近代学术研究的一座高峰。 发表过不少研究古代史的论文,并多次去安阳指导殷墟发掘。 他本人不单是担任领导者,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研究者,信奉考证学派传统,主张纯客观科学研究,推崇 “ 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资料 ” 地开展历史学研究,注重史料的考古发现与考订,摆脱故纸堆的束缚,取得了很高的学术成就,写出了《东北史纲》、《古代中国与民族》、《古代文学史》等多种著作留存于世,傅斯年为学界敬重,成为一代史学大家并影响和培养了一大批学者,这里面包括: 陈寅恪 、徐中舒、 赵元任 、李方桂、 罗常培 、 李济 、 董作宾 、 梁思永 等等。 1929 年随史语所迁回北京后傅斯年兼任母校北京大学的教授,从此傅斯年和北大时隔十年再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抗战结束后,学校要搬回北京复课时,傅斯年更是替远在美国的胡适做北大代理校长,从敌伪手里接办北京大学,有很多棘手问题,如对日本统治下的北京大学的教职员如何处理便是一个问题,这些 “ 伪北大教员 ” 中就包括鲁迅的胞弟周作人,傅斯年雷厉风行,宣布把所有出任伪职的教授一律开除出北大。当然傅斯年不仅仅是在对待汉奸文化上不留情面,他长期担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对政府不端行为充满火药味的批判,就是对待达官贵人乃至四大家族的贪污腐败也一样是嫉恶如仇、坚决讨伐、毫不留情,最有名的是从 1938 年起,傅斯年就多年坚持不懈地上书蒋介石抨击孔祥熙,多次激烈交锋后终于让孔祥熙下台。抗战胜利之后,傅斯年又揪住了行政院长宋子文的不少劣迹,在《世纪评论》上刊登了自己的雄文《这个样子的宋子文非走不可》一文,「国舅」宋子文不久之后被迫辞职,步了孔祥熙的后尘。 当然,傅斯年对政治介入的远不止这一点, 1945 年 7 月傅斯年与黄炎培等 5 人被推选为代表过延安与毛泽东彻夜长谈国共合作事宜。之后,傅斯年选择渡海传灯,担任台湾大学的校长, 1950 年 12 月 20 日上午,为了军警抓捕台大学生一事,傅斯年在台湾省议会发言过度激动,逝世于议场,享年 55 岁。 从 1896 到 1950 ,傅斯年,这位山东聊城好汉,从意气风发的五四旗手,到风雨中创办史语所的开拓者,到雷厉风行的北大代理校长,到抨击贪污腐败的大炮参议员,再到永远的台大校长,他以耿直狷介著称,他以脾气暴躁著称,他以疾恶如仇著称,他以雄才独断著称,他用他短暂的一生,演绎了一个自由独立的知识分子的艰难与辉煌! 就这样,我们站到了聊城市东关大街 111 号傅斯年陈列馆的门前,没想到遇到周一闭馆,不过,我们的心情却是一样的汹涌澎湃,就如同陈寅恪对傅斯年那样服膺感佩: 天下英雄独使君! 再看时间:下午 1:30 ,该去准备下午的讲座了!才发现,这大半天在聊城地界上的赶路,竟然意外地拜谒了三位大师,真的是三生有幸啊!特别写诗铭记: 驱车疾驰赴鲁西,谁料一日拜三师: 临清瞻仰羡林居,柳林镇上拜武训,东关再访傅家祠! 若论人杰与地灵,聊城第二谁第一?!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713 次阅读|4 个评论
南渡北归·南渡
热度 8 zywsict 2014-10-25 18:06
拜读了岳南先生的大作《南渡北归 · 南渡 》,收获颇丰。不仅了解了很多大师的个人经历,而且更重要的是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知识在困境中执着于学术、献身于科学的精神。 《壬辰春日作》 陈寅恪 细雨残花昼掩门,结庐人境似荒村。 简斋作客三春过,裴淑知诗一笑温。 南渡饱看新世局,北归难觅旧巢痕。 芳时已被冬郎误,何地能招自古魂。 个人觉得该书是根据陈寅恪先生的诗句“南渡饱看新世局,北归难觅旧巢痕”而命名的。该书从 1937 年七七事变写起,带领我们走进的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陈寅恪、梅贻琦、胡适、傅斯年、梁思成、梁思永、李济、林徽因、金岳霖、等知识分子的世界。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领略到大师的风采、窥探大师的精神世界。 该书主要讲述以傅斯年任所长的中研院历史语言所为主线,并以此为基础向四面扩展,既而讲述了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的等机构的知识在抗战中艰难跋涉,在颠沛流离中求生存,执着于学术、执着于科学的感人肺腑的故事。 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该书语言幽默诙谐、简洁精练、与时俱进,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接地气”。该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史料翔实,所讲述的事件都有据可循,极具权威性。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4150 次阅读|16 个评论
“史家”或“历史学家”——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读后感
lev 2014-7-19 23:27
“史家”或“历史学家”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读后感 2013 有时读书就像害瘟疫,总是一阵一阵的。或一连数月不碰诗书,倒也没觉得“不学诗,无以言”;或随时兴起,洋洋十万言的大部头,挑灯细看,不觉东方之既白。曾文正说:刚日读史,柔日读经。自觉的时候,自会去寻经索史;不自觉的时候,浑浑噩噩是常态——凡人生大半是不读书的。 一言以蔽之,读书讲求情境。情境并非环境,也不可简单化约为心情,它来自于一个人内在精神欲望的构建。我们一般不把学生读教科书视为真正意义上的读书活动,因为极少有人会在没有应试要求的情况下去碰它,也极少有人可以把应付考试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欲望。所谓“书中自有......”的传统话语模式,其实并不是劝人读书,只是一种庸俗的物质利诱。读书本来是一种极私人的精神活动,它几乎与外物没有关系,却又在向内发掘的过程中联通了整个宇宙。所以陆象山在读《金刚经》时大呼“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真正读书的,读的事自己的内心乃至于整个宇宙。 晚清以来的学术,逐渐以西学法式为尊。新文化运动以降,尤以“革命”、“科学”风气为甚。像钱穆这样固守成规的学术遗老几成绝响。 虽为儒宗,但钱学之根本在于史学。钱先生的名望大半也是作为“史家”身份挣来的。“史家”不是“历史学家”(historical scientist)。史家宗奉的是从两汉经学到乾嘉朴学的传统,是儒学王官学的一脉。考据校订是功夫,佐王道,开太平是根本(当然,乾嘉一系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背离,最终由梁启超、章太炎诸先生复兴)。看起来是故纸堆里的寻章摘句,其实有其深刻的现实政治寄托。这一点,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说得很明白:亦欲以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而历史学家的术业是“历史科学”(historical science, 其实凡自命“科学”的学问都不是真正的科学),它来自于西方主要是古希腊、古罗马的学术产同。重视典籍与实物的互证。操作上与考古学为姻亲,提倡逻辑分析与规律总结。思想上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相契合。傅斯年先生曾总结为: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资料。归根结底,历史学就是以资料(史料)为基础的所谓分析科学。至于现实政治、民族荣辱、世界大同种种皆与历史学家的职能不相干。 钱穆能以传统私塾出身(中学辍学)列位北大讲席,却迟迟不能以史学名望博得中研院(由傅斯年执掌)院士头衔,实在不能说和近世史学界东西分歧无关。好比南宋道学朱陆之争,傅视钱“本位”(凡事以“中”为本位,以“古”为本位),而钱视傅“支离”。 读《中国历史研究法》,既有钱穆先生所宣称的“温情”,又有不加掩饰的“自负”——毕竟在钱先生那里:中国与外国比,一定是中国的好;古代与现代比,一定是古代的好。
个人分类: 旧时文章|536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傅斯年谈教育:将人格尊严置首位
泰山 2013-10-31 17:53
傅斯年谈教育:将人格尊严置首位可终止奴化教育2012年12月21日 16:02 来源:博览群书 作者:智效民 分享到: 更多 85人参与5条评论 核心提示:傅斯年:办大学的目的只能是寻求真理,如果不能把学校当作寻求真理的地方,不能把人格尊严置于首要地位,奴化教育就有可能继续。 本文摘自《博览群书》2008年第04期,作者:智效民,原题:从“傅钟”21响谈傅斯年的教育理想 傅斯年一生,几乎完全贡献于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他早年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来创办并领导了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还担任过中山大学文科主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和台湾大学校长,并留下数百万字研究成果和教育论著。对于他的学问,我心存敬意不敢妄加评论。读了其教育论著之后,我非常感动。我以为,他当年的教育理想和办学模式,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一、从台湾大学的“傅钟”说起 为写这篇文章,我在提笔之前先上网搜索,看到台湾《联合报》两年前发表的一篇通讯,标题是《台大傅钟为何21响》。这篇通讯不长,却很有意思,其导语如下:“台大精神象征——傅钟为何总是敲21响?台大校长李嗣涔昨天在新生始业上,丢出这个问题,勉励新生主动求知找答案,四年后的毕业典礼他还会问一次,希望到时大家都已知道答案。” 台湾大学的“傅钟”为什么要敲21响呢?读罢全文,我才知道这与他们的老校长傅斯年有关。傅斯年有句名言:“一天只有21小时,剩下3小时是用来沉思的。”因此“傅钟”敲21响,是为了提醒台大的学生,应该把每天读书、睡觉、做事的时间限制在21小时之内,剩下3个小时,要用于反省自己的思想言行。 该文还介绍说:“1949年台大校庆,傅斯年期勉学生做到‘敦品、励学、爱国、爱人’这八个字,从此成为台大校训。傅斯年去世后,台大为纪念他奠定台大发展基石,铸造了‘傅钟’,悬挂在行政大楼前的草地上。” 所谓“敦品”,是培养敦厚品行;所谓“励学”,是鼓励勤奋学习。傅斯年把“敦品”放在“励学”之前,是因为他觉得品德修养比掌握知识更重要。难怪李嗣涔校长在参观北大以后,有记者问:“作为一位资深的教授,您心目中的合格学生是怎样的?”他回答说,他很钦佩未名湖边那些苦读英语的学生,“这在台湾是绝对看不到的”(笑),但他以为,“最重要的是人格和品德”。他解释道:“台大的学生和北大一样,会有许多毕业生将成为各行业的精英和领导者,他们的见识和心胸将决定行业的兴衰成败。所以我们十分重视道德伦理教育。” “最重要的是人格和品德”,这大概就是台大“傅钟”所要传达的声音。
个人分类: 师魂园地|2021 次阅读|0 个评论
《陈寅恪与傅斯年》岳南
qincz 2013-8-24 09:22
“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为沉湖而死的王国维撰写的纪念碑文
个人分类: 无事乱翻书|2951 次阅读|0 个评论
泪洒傅园
热度 18 张海霞 2013-1-27 00:13
泪洒傅园 这次去台湾开会,带了好几个学生,虽然我去过台大几次,可是学生们却是第一次去,所以我就与台湾大学的同事联系了会后去台大访问,一则是台大科研做的很好,二则也是台大和北大有着剪不断的历史渊源,所以,北大人很有必要去台大看看,我熟悉的台大老师每次来北京也都乐意到北大来坐坐,很亲切。 周五天气很好,早上 9:30 我们一行人马就顺利到达了台大,真是心有灵犀,在这个半天的访问行程中,台大的教授细心地安排了我们先去参观台大校史馆和校园,去了这些次,我也是第一次到校史馆,这是靠近大门不远、椰林大道旁边的一个普通的暗红色砖墙建筑,楼层不高,外形也不起眼,一进门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楼层很高、空间很大,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在这里做义工的台大女校友,很热情:“是机械系预约的北大客人吧?我来带你们参观。”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傅斯年先生的半身铜像,不高也不大,可是在进门的正中间,很醒目,下面刻的是他的名言也是台大的校训“ 敦品励学,爱国爱人 ”,两面墙上是傅斯年的特别纪念照片展,有他开会的、讲话的、办公的以及生活照,照片中的傅斯年身材并不高大、体型也并不彪悍,可是“这就是我们永远的傅校长,他是台大的第四任校长,为我们带来了自由的精神、严谨的品格、奠定了台大的基础,他是我们永远的傅校长!”解说讲的非常真诚,敬仰之情溢于言表,而我们这些北大的同学却还不知道傅斯年就是当年在北大发起五四运动的旗手,更不知道傅先生在抗战胜利后曾经担任北大的代理校长,为北大的重建立下汗马功劳!这位“北大之子”在本土默默无闻却在客死的异乡留下了永久的纪念!不仅是这校史馆里到处可以看到傅斯年的影响、而在整个台大的校园里,纪念傅斯年的地标也不止一处:傅园、傅钟 …… 从校史馆出来,走到正校门,旁边那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就是著名的傅园,不是衣冠冢而是傅先生的骨灰陵园,站在墓前,不禁思绪万千,就跟学生讲起了傅斯年先生的生平事迹,从一个聪明盖世的山东落魄书生、北大校园里叱咤风云的五四旗手、他与胡适先生互为师生的轶事,到留学多年专心读书而不拿学位的传奇,以及建史语所并为中国历史和考古学作出的重要贡献,再到抗日胜利后接手重建北大、驱逐“伪教授”的种种佳话,最重要的还是他 49 年 1 月临危受命担任台大校长,在“不逢天时、不占地利、人更不和”的情况下带领落魄不堪的台大走出困境、扩大规模和影响的艰难历程,特别在参加学潮的师生被抓时他表现出的大无畏的精神在台大师生中所留下的深刻影响,最后 50 年 12 月 20 日牺牲在与反对台大的敌对分子争执的讲台上!这不到 2 年的时间,傅斯年走完了别的校长一生也走不完的辉煌之路,成为了台大永远的校长! …… 在傅先生的墓前,给学生讲着这一段在大陆并不广为流传的故事,不知不觉中流下泪来,什么是真正的学者、什么是大学的精神、什么会留在人们的心中?尽管我们很多时候不敢触及这样的话题、闭口不谈傅斯年以及其他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学者,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到了我们要正视历史的时刻,就像台大校园里每日必然会敲响的傅钟一样,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他就在那里激荡! 泪洒傅园,因为您联系着北大和台大,联系着大陆和宝岛,更有您不能魂归故里所引发的这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
个人分类: 国际交流|5094 次阅读|38 个评论
陈寅恪是被“吓”死的,傅斯年是被“气”死的
热度 25 陈安博士 2012-7-3 07:22
自从看完《1984》之后,俺的枕边读物变成了《陈寅恪与傅斯年》,岳南著,陕西师大出版社。 先关心了一下两位大师是怎么死的。 一,陈寅恪在广州中山大学之死 1969年5月5日下午,气脉已竭的陈寅恪再次被迫向当权者进行口头交代,终至泪尽泣血,口不能言方休,延至10月7日晨5时30分,心力衰竭的陈寅恪溘然长逝。 当时住在中山大学的梁宗岱夫人甘少苏在回忆录《宗岱和我》中说“历史系一级教师陈寅恪双目失明,他胆子小,一听见喇叭里喊他的名字,就浑身发抖,尿湿裤子。就这样,终于给吓死了。” 二,傅斯年在台北之死 在台湾的傅斯年则是1950年12月20日上午参加农复会的会议,讨论农业教育改进和保送台湾大学学生出国深造的问题,他讲了2个多小时,下午则去省议会厅,列席台湾省参议会第五次会议,下午5点40分左右,参议员郭大炮——郭国基——突然质问傅斯年,就台湾原驻民的放宽招生问题进行讨论。6点10分,傅斯年回答问题完毕后心情不好地走下讲台,突然昏厥。 在场的台大医学院教授抓紧施救,6点30分,台大附属医院院长等到场,诊断为脑溢血。蒋介石责令“小委员长”陈诚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傅斯年的生命,并半小时向他报告一次病情。但是血压反复了几次,还是在11点23分去世。次日的台湾省议会副议长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傅斯年弃世”的消息,被听作“气死”,台大学生集体向省议会厅冲去,酿成冲突。 追悼大会时,有蒋介石亲笔所书之“国失师表”,国民党大佬于右任扶杖前来,陈诚哭至两眼红肿。 三 呜呼,两位大师啊!
个人分类: 人论|13635 次阅读|51 个评论
读《傅斯年传》有感
热度 1 zhongwen123 2012-5-4 11:48
前段时间,我读了几个人的传记,如焦润明撰的《傅斯年传》、刘烜撰的《王国维评传》、汪荣祖撰的《陈寅恪评传》以及吴清源撰的《中的精神:吴清源自传》。对于这个几个人物,我以前多少知道一些,读了这几本传记后,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傅斯年。今天是五月四号,“五四”运动的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又想起了“五四”运动的风云人物傅斯年。 在上世纪前半叶,活跃在中国学界的风云人物,可能数傅斯年最为突出。他与胡适、梅贻琦和蒋梦麟不同,更与梁思成夫妇、金岳霖、李济等同辈人物不同,与其嫡长辈蔡元培先生相似,真可谓一脉相传。窃以为傅斯年对当时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教育的见解高出其同辈远之又远。尤其是他对待中国高等教育所做的贡献,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1945 年 5 月,中国抗战胜利前夕,国府行政院院长宋子文力邀时任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到内阁任职,蒋梦麟出任行政院秘书长一职。由此北大校长出缺,国府想让傅斯年出任北大校长,然而傅斯年予以回绝。后经其好友、时任教育部部长的朱家骅劝说,傅斯年仍没有答应出任北大校长一职。后来傅斯年亲笔给蒋介石先生写信诉说不能任职的原因。傅斯年之所以不愿担任北大校长,是因为在傅斯年看来,只有胡适才可以担当北大校长。傅先生这种举动,与今日各个高校校长相比,真有天壤之别 ! 当时胡适远在美国,傅斯年只好以代理校长的身份办理北大从昆明回迁北京的大小事务。在担任北大代理校长一职期间,傅先生干了两件对北大以后发展影响深远的事情。其一是扩大北大规模。在此之前,北大只有文理法三个学院,傅先生到任后扩增了工农医三个学院,将北大变成了真正的综合性大学,六个学院三十三个系,居全国高校之冠。其二是拒绝伪北大教员继续任职。在这方面,傅先生与伪北大的一些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认为“学校是陶冶培植后一代青年的地方,必须要能首先正是非,辨奸忠。否则下一代青年不知所取,今天负教育责任的人,岂不都成了国家的罪人?”在斗争中,他一再强调教师是教育人的,为人师表,更应该先正己再正人,真正做到礼义廉耻,为学生做志节的表率。斗争的结果是原伪北大的教员一个不留。傅先生伸张了学术界的正气,也由此恢复了北大的爱国传统。 数年后,傅先生出任台湾大学校长。在任初期又干了一件出色事情。在其主持台湾大学第一次校务会议上,制定了《国立台湾大学教员聘任及升级标准》。根据这一文件,在台湾大学成立了“聘任资格审查委员会”,对当时台湾大学内的教师进行资格审查,坚决拒聘不合格的教师,并且拒绝聘任在政府部门任职的官员在台湾大学兼职。因此傅先生遭到了众多反对者的强烈攻击。傅先生的如此作为使台湾大学保持了其办学的独立性,为台湾大学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数十后,无论是当时继续被聘任的人还是被解职的人,都认为没有当时傅先生的这种魄力,台湾大学不可能有后来的景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傅先生在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上是有其独特的见解和办学魄力的。 在台湾大学校长任职期间,傅先生将自己的五大教育理想在台大进行实验。其五大教育理想是:(1) 机会均等的教育理想——主张人人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2) “性品教育”与“做人教育”的教育理想——主张教育要陶冶学生的品性,培养学生的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形成国民意识和“立诚”品质;(3) 培养国民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教育理想——教育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而不是为某个政治集团培养人才,教育应当把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人才作为学校的主要目标;(4) 实现学校多样化和个性的教育理想——每一所学校都要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目的,提倡多样化办学和个性化教育;(5)平淡无奇的教育理想——平淡无奇就是要为学生创造优雅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氛围,积极提倡各种课外娱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健康体格和健全的精神。此外,傅先生极力反对各种政治势力插手教育,反对将教育作为增加政治势力的工具。 傅先生逝去几十年了,但其提出的五大教育理想仍然值得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借鉴。窃以为最值得借鉴的地方在于第二、三、四条。 中国大陆目前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就以考分为衡量一个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而完全忽视了“性品教育”和“做人教育”,如此使得很多学生在分数上是高能儿,而在“性品”方面却是低能儿。几次的教育评估,不断地逼迫教师作假,也不断地逼迫学生作假,我们的学生道德情操也每况愈下。同时,教育评估使得全国各个高校向着同一个模式发展(因为考核只有一个模式,逾越这个模式可能会被判不合格),扼杀了原本就少的可怜的办学多样化和个性化。如此这般,全国高校将变成一所学校了。 现在有人在高喊“高校去行政化”,更有人提出“高校去行政化必须先去党”。窃以为目前的中国,这两样都不可能实现,因为任何既得利益者是不肯轻易放弃已既得的利益。因此,中国的高等教育还将以现有的模式走下去,直至有一个巨人出现,将这种模式完全砸碎。此所谓不破不立! 回过头来在看看傅斯年的母校——北京大学。自蔡元培先生担任校长以来,国人无不以北大为中国教育的最高学府,对其寄予了厚之又厚的希望。可北大就象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一次又一次让国人深深失望。中国政府对北大的投入不可谓不大,有人甚至认为未明湖装的不是水,而是中华民族的民脂民膏,可北大又有什么东西回报千千万万的纳税人?所回报的是一串串一串串丑闻!北大沦落了,成了官僚体制的附庸。如果傅斯年先生在世,一定以他那大嗓门开口大骂! 由此我想到,如今的北大校长,如周凤岐蝇蝇苟且之辈,无论在哪个方面,傅先生高出其远之又远矣!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诚哉,斯言!
3113 次阅读|1 个评论
“洗净才子气!”——由傅斯年棒喝王叔岷说开去
热度 27 bianyi1 2012-3-5 04:34
四年前在成都仙逝的王叔岷老先生是中国现代最杰出的校勘学巨匠之一。王老年轻时颇负才情,雅好诗词艺文,风流自赏。1941年,王叔岷考入北大文科研究所,修习《庄子》,导师是时任该所所长的大学者傅斯年先生。初见傅斯年时,王叔岷把自己所写的诗文呈上,希望能得到导师的肯定与嘉许。谁料傅斯年翻翻王的诗后,对王当头棒喝:“ 洗净才子气!下苦功校勘庄子!三年内不许发表文章 ! ”继而又语重心长地说:“ 研究《庄子》,当从校勘训诂入手,才切实 。 ”王叔岷未被表扬反遭棒喝,很不自在,又对导师的教诲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研究空灵超脱的《庄子》,要从枯燥乏味的校勘训诂入手?王叔岷虽然满腹疑惑但仍然按着傅斯年的指点去做了,从此这位自幼饱读诗书喜吟辞赋以才情自标的蜀中才子开始痛下苦功,从基础入手研究《庄子》,日积月累,乃知当初业师所言之真意。此后他从研究所毕业至大学任教,由大陆去台湾而下南洋,环境虽迁,而心无旁骛,六十余载始终锲而不舍萃力于锱铢必较的字句之学,终成大器,成为了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殿堂级的一代宗师。王叔岷先生晚年回忆,正是业师傅斯年那句“ 洗净才子气 ”的醍醐灌顶改变了他的治学态度,一言遂定其终身取向。 在今天这个时代,“才子”这个称谓已经泛化了,似乎凡富有文才的人,都可以做才子了,于是才子就多了起来,大有擅舞文者即才子之势。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对才子式的文人和文人式的才子,渐渐有了微词。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曾十分严肃地质问道:“ 唐宋以下何文人之多也 ? ”他还引用别人的话说:“ 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命为文人,无足观矣 。 ” 仔细想来,难怪顾炎武不愿与文人才子为伍,尽管他是古今公认的大才槃槃之士。 盖因“才气”不等同于“才子气”,“才气”是内在的修炼与涵养,“才子气”却是外在的张扬与表现。 一身“才子气”者,稍读几行诗文,粗通几点文墨,便开始恃才傲物、耽酒使气、放荡不羁又目空余子,不顾他人感受,口无遮拦,四处标榜自己的生活和个性,看似洒脱,实则轻浮,“才子气”横流,“器识”却果真谈不上,古人所谓“文人无行”者,尽是此类。古今中外那些名副其实的有才之士,虽然有的不尽脱“才子气”,但首先他们的确有一番实实在在的“才气”,才不失为真正的才子大家。 他们的才华卓荦名士风流,并非一种姿态的展现,而是基于扎实的学问训练,深刻的思想锤炼,更需要各种经验阅历的积累,和人生喜怒哀乐的积淀。惟其如此,方能以“器识”贯“才”,散发出洗尽铅华的才情横溢,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的境界。 总而言之,才子确实是令人称羡的,原因在于他们实打实的才气。 如果没有才气而只剩下才子气,而又要以才子自居的话,终究是做不成才子的。 “傅斯年棒喝王叔岷”的故事,毛毛很久以前就读过,以上所说的道理,毛毛也不是今天才有认识,并经常以此来提醒自己。但因年轻气盛修炼不足,有时还是做出了一些浮躁轻狂的举动。前日冲动冒昧,因作诗态度与理念上的不同,在杨永田先生的博文里发表意见,言辞乖张孟浪,对长辈尽失应有的谦虚与尊重。从写完那些评论直到今夜,毛毛一直在为自己这种不当的言行深深地内疚与自责。辗转难眠,重温先贤的典故,起身写下此文,作为反躬自省。毛毛要向杨永田先生及所有看到那些失当言论而心生不悦的博友们致以歉意,并重新检点审视自己从进驻科学网以来的种种言论与做法。从去年圣诞之夜在这里开博,两月有余作文二十多篇,承诸位博友的谬奖错爱,让毛毛有了继续在科网码字的兴趣与动力,但也催生了些许盲目自矜的情绪,对此毛毛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记得毛毛来京上大学的前夜,家父的叮咛言犹在耳:“ 儿子你要记住,越是有本事的人越谦虚,谦虚到好像你感觉他什么也不是,其实人家什么都有!你小子才哪到哪啊,有些高手你根本看不出来!以后如果有长辈夸奖你,那并不是因为你多厉害,那仅仅是鼓励你,你吃了几碗干饭你必须心里有数!你小子要踏踏实实地做学问,踏踏实实地做人 ! ” 家父是曾经沧海之人,他的话现在想来字字诛心。这个深夜,毛毛再次品读家父的话中三味,再次温故王叔岷先生的成才往事,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毛毛要学习众人的闪光点;吾日三省吾身,毛毛要洗净身上的“才子气”。 希望今后毛毛能从各位博友身上收获更多的东西,希望科学网能见证毛毛一点一滴的进步与成长!
5415 次阅读|57 个评论
傅斯年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兼谈应该为平民学生做点什么
热度 18 qlms 2011-8-13 00:03
前几天科学网上关于 寒门学子如何迎来春天 的帖子很多。就我个人来说,我不喜欢“自古寒门出才子”这样的名言,就如同我不喜欢“多难兴邦”一样。 实际上,如 迟菲的博文 中所说的一样,我个人也并不支持“读书是寒门学子是唯一的出路”这样的观点,特别是现在上学需要付出很大的金钱和时间成本的形势下。往深点说,我个人并不支持给予寒门学子某些指定的特殊照顾,因为那样会破坏社会的公平制度。实际上,在现在的体制下,如王邦进博主所说,很多依靠十年寒窗苦跳出农门,如今功成名就处于中产阶级的人士,已经沦为 落后体制的帮凶 。 教育可以传承文化,培养人才,对社会的发展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疑应该受到国家的重视!政府应该如何对待教育?如何给全体人民,特别是平民的孩子提供一个公平地受教育的机会?值得我们深思! 关于这个话题,原北大代理校长,逝于任上的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临终前的一番讲话,今天读来依然发人深思, 原文如下 : “ 奖学金制度,不应废止,对于那些资质好、肯用功的学生,仅仅因为没有钱而不能就学的青年,我是万分同情的,我不能把他们摒弃于校门之外。”又说:“我们办学,应该先替学生解决困难,使他们有安定的生活环境,然后再要求他们用心勤学。如果我们不先替他们解决困难,不让他们有求学的安定环境,而只要求他们用功读书,那是不近人情的……” 傅斯年讲完这段话就突发脑淤血倒地,当夜去世。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一晃傅斯年先生去世已经近60年,今天重温其临终前的讲话,想必仍然对政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那就是国家应该努力让有志青年拥有受教育的机会。 傅斯年先生出生于封建家庭,成长于西方诸国,作为旧社会的知识分子、教育人士,尚能积极为平民学生接受教育呐喊,以至付出生命。而生于新中国,成长于红旗下的知识分子/教育工作者,是否更应该为平民的教育多做点呼吁,多做点贡献呢?实际上,大家所谈的所谓寒门学子的种种不争气行为,我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是教育不到位,或者说是通过教育可以改变的。批评固然是爱之切,建设一个长效的机制,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落后的状态,才是青年和社会最需要的。 关于教育,在我的博士生导师眼中, 教育培养人才,归根到底是为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所以学费由国家承担是天经地义的!他生于挪威,成长于挪威,从小到博士毕业,不知道学费的概念。北欧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待教育的做法上,值得我们国家学习! 实际上,在大中小学都完全不收费的情况,挪威也仅有 50% 多一点的适龄青年选择读大学。这是否说明接受较高的教育,并非所有适龄青年的兴趣所在? 附记一: 因为某些原因,傅斯年先生本人和他的著作,对大陆大多数人来说,尚显陌生。关于傅斯年之死前的讲话, 另外一种说法 是:傅斯年临死前作为台湾大学校长接受议员问询,一个议员非常不讲理,问他:“你要这么多经费干什么?”他说:“我要盖房子给学生住。”又问他:“为什么一个房间里只能住六个人?为什么课堂不能白天晚上分两班教?”傅先生回答:“ 你们能不能把学生当人看 ?”说完,就倒下了。 附记二 : 就算国家承担所有的学费,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公平现象,限于篇幅,此文不讨论这方面的话题。 图片来自网络,无任何商业用途。
个人分类: 生活的感悟|7827 次阅读|31 个评论
[转载]说民国“大师辈出”有些夸张
热度 1 lzxun123 2011-4-8 12:44
《民国学术丛刊》的封皮是特种纸,摸上去,有一种特别的凸凹感,仿佛是岁月刻下的年轮。   时光带走了太多闪光的名字:陈寅恪、胡适、傅斯年、顾颉刚、李济……这是一片灿烂的星空,为了一个民族的学术自尊,他们曾艰难地跋涉着、拓展着、耕耘着,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为后人在学术伦理、学术规范上,建立了真道统。   重拾那一代人的努力,重温他们的垂训,毫无疑问,这是一桩继往开来的伟业。   在市场上,吉林出版集团推出的这套《民国学术丛刊》很低调,它注定赚不到钱,甚至赚不到眼球。然而,百年之前煊赫的富豪们,如今大多湮没无闻,而今天煊赫的富豪们,百年后又将如何?再浮华的时代,最终都会被雨打风吹去,而最终留下的,只能是智慧、坚持、思想与专注。   翻开一册册厚重的经典,品味前贤的深刻。叶隽说:希望这套丛书能让读者们去思考,该如何继承我们的学统。    从学术史的角度展现民国   这些年来,民国的书重新出版了很多,我们力图去做一套有特色的丛书。民国的书出版浩如烟海,从中挑选出精品,不是件容易事。   《民国学术丛刊》的特点有三:首先,学术史的意识更自觉,希望能展现出学术发展的脉络,有益于今天的学术研究。第二,每本书都有一流专家的导读,这花的工夫特别大。第三,出版了一些学者在国外的博士论文,这些著作非常规范,比如顾维钧的《外国人在华之地位》等,即使今天读,依然令人钦佩。   总之,我们在选目方面投入较多,比较注重作品独特的眼光及学术价值。   民国那一代学人很不容易,时局糜烂,却成绩斐然,从蔡元培先生1918年接手北大开始,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已在国际上声誉鹊起,进步确实很快。正是他们的才华与努力,使中国学术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他们为后人奠定了两个基础,一是学术伦理,即“兼容并包”,一是学术精神,即“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这些,正是学统所在,今天的学人仍应继承并恪守。    民国学术大师并不多   对于民国学术,也应客观地去看。今天很多人说民国学术大师辈出,这可能是为了当下的需要,将过去理想化了,我不太同意这个观点。   首先,从学术史、文化史的角度看,距离近,得到的评价就相对较低,同代人不认同代的成绩,这是基本规律,容易给人以过去学术成绩比现在好的错觉。   第二,放到世界学术的范畴中看,民国学术的成就没有想象得那么大,所谓大师,一类像胡适等,赢得俗世之名,但学术成果与其知名度不完全匹配,另一类像陈寅恪等,确实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从数量看,较西方同代学者要少很多,在一般情况下,学术作品的数量与质量成正比例关系,数量不够,质量也难突破。   民国时期,欧洲学术史发生了重大转向,即向社会学、语言学转向,可我们一流学者既没参与其中,也没受到它的影响。按世界学术标准来衡量,民国学者能进入一流的,并不多。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很多学者在国外留学时,论文质量很高,比较规范,因为导师要求严,可回国后,学术规范就相对差,数量也少,很多转向去写普及型作品,不再搞学术了。    当代学者应学习民国学者的精神   民国学术的很多成果,放到今天看,是存有不足的,对此应有客观的认识。但民国学者的精神,值得今天学者学习。   那个时代学术是有典范的,这个典范不是自己造势或政府推动而形成的,比如陈寅恪,没有什么俗名,但学术圈同侪发自内心的佩服他,奉他为领袖,因为他个人学术能力、行为操守摆在那里,今天我们最缺少的,就是这种典范。   民国学人很可惜,毕竟他们处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大家更多关注民国历史等学科的成绩,其实当时在社会学、人类学方面搞出了不少好东西。他们那一代人在学术伦理方面有一个基本的坚守,即:大环境改变不了,但小环境可以自己努力营造。以陈寅恪为例,他一生最突出的成果都是在受批判后搞出来的,非常不容易。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学人遭遇了困境,在市场化的压迫下,不得不去“与狼共舞”,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应特别看看民国学者的书,看看他们为我们奠定了怎样的尺度。应该说,今天的条件总比当时要好,毕竟一张平静的书桌还是有的。
个人分类: 争鸣|239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北漂族(蜗居族)中出了个毛泽东
万德成 2011-1-19 15:48
毛泽东与傅斯年夜谈往事(1) 南渡北归2:北归 首部全景再现20世纪中国最后一批大师命运变迁的史诗巨著   相对左氏施展的捭阖、钩钳等无聊之术,傅斯年不愧是胡适所说的“世间稀有的一个天才”和学政两界大鳄。同为毛泽东的旧识,却没有像左氏一样稀里糊涂地让人家放下手中的枪杆子。傅氏深知相互之间的关系与面前各自的地位与往昔大为不同了,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   毛泽东是1918年夏天从湖南乡村走进北大的,就在这期间,他和大名鼎鼎的胡适以及北大学生领袖傅斯年遭遇了。许多年后,毛在延安那口黄土凝成的简陋窑洞里,于寂静的夜幕中伴着青灯向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回忆了这段使他刻骨铭心的经历:“我自己在北平的生活是十分困苦的。我住在一个叫三眼井的地方,和另外七个人合住一个小房间,我们全体挤在炕上,连呼吸的地方都没有。每逢我翻身都得预先警告身旁的人。” “对于我,北平好像花费太大了;我是从朋友们借了钱来北平的,来了以后,马上就必须寻找职业。杨昌济--我从前在师范学校的伦理教员,这时是国立北京大学的教授。我请他帮助我找寻一个职业,他就把我介绍给北大的图书馆主任。这主任就是李大钊,他不久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者,后来被张作霖枪杀了。李大钊给我找到工作,当图书馆的助理员,每月给我一笔不算少的数目--八块钱。”又说:“我的地位这样地低下,以至于人们都躲避我。我担任的工作是登记图书馆读报纸的人们的名字,可是大多数人,都不把我当人类看待。在这些来看报的人们当中,我认识了许多有名的新文化运动领袖们的名字。像傅斯年、罗家伦,和一些别的人,对于他们我是特别感兴趣的。我打算去和他们开始交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忙人。他们没时间去倾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说南方土话。”   这段回忆不但令毛泽东感到悲伤,亦令后来的天下读者备感心酸,或许没有人想到,一个后来号称推翻“三座大山”的世界级巨人,居然还有这样一段卑微的伤心史。从这段不愉快的回忆中可以看出,当年在北大一呼百应、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的傅斯年,的确是“目空天下士”的。令后人不可思议的是,傅、罗等几个在北大读书的毛头小子,居然不把眼前这位即将成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大救星”的伟人当人类看待,真可谓有眼不识泰山了。但,同那个时代所有的人一样,傅斯年没有想到毛泽东日后会成为比他还要不可一世和充满霸气与豪气的一国之主,当然更不会想到许多年后有延安相会这一段插曲。倘傅氏有先见之明,以他的聪明与世故,想来是会“有时间”去好好聆听一下这个图书馆的登记员说几句“南方土话”的。   不过,事情总是在不断变化中,当时人微言轻的毛泽东,对傅斯年等人搞的那些个东西,也由最早的崇拜渐渐转为失望。据傅斯年的侄子傅乐成说,“毛在北大写信给朋友,说他被孟真先生和罗家伦等人欺骗了。因为他们不像他在长沙耳闻的那么优秀” 云云。这就是说,后来的毛泽东以他的磅礴之气与对世事的深明洞见,已不把傅斯年、罗家伦之辈放在眼里了。正如毛泽东自己所言,在穷困潦倒中,他于这座帝王之都的公园和故宫宫址“看到了北国的早春,在坚冰还盖着北海的时候,我看到了怒放的梅花。北京的树木引起了我无穷的欣赏”。 --这个时候,一个辉煌的大梦已在毛泽东心中萌生,即将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春破茧而出,一飞冲天,于古老的天安门城楼上投下巨影。   而傅斯年这边,对后来跑到偏远山林河谷与黄土高原拉杆子闹革命,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人物,很长一段时间同样未放在眼里。1932年9月18日,傅斯年在《独立评论》发表《“九一八”一年了!》政论文章中,谈到中国政治的出路问题,认为国民党自身已腐化堕落,弄得天怒人怨,国势频危。“今日之大难题,即在国民党自身弄得没有办法,而中国并没有任何政治力量可以取而代之。好比明朝亡国的时候,南京北京的姓朱的都不高明一般。”对有人提出共产党是否可取而代之的疑问,傅的回答是:“共产党自身的力量也正有限,以我前者同共产党共事的经验论,不能不觉得他们也是感情的发泄,而并无建国之能力,所做的工作很多还是洋八股。”   令傅斯年深感汗颜的是,仅仅十几年的时间,已是星转斗移,物是人非,天地改色,老皇历随风飘逝了。转瞬间,当年的北大故旧,穿过历史的隧道,竟跑到陕北的窑洞里再叙短长,纵论天下大势。只是那位原北大图书助理员如今已作为一颗政治巨星,在这块风清月高的黄土高原腾空而起,中国的命运也将由于这个人的一举一动而重新改写。相对当年气壮山河的高大身躯,今日的傅氏只是作为一可有可无的策士、辩才,或媒婆一样的“中间人”出现在光芒四射的超级巨星面前,并笼罩在毛泽东的巨大阴影之下。世事轮回,阴阳转换,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二人的政治地位发生了强烈逆转,各自内心的复杂、感慨之情自是不足为外人道也。有人云,傅斯年一生“误在多读了书,沾染上知识分子的缺点、弱点,不然,他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创业人物”。 这话也许不差,但历史正是由一个个失误与成功对接而成的,世人终于没有看到傅、毛二人像当年刘项一样争天下的局面,更没看到傅斯年建国立号的功业,所看到的只是一位策士与一位政治巨人在昏黄的窑洞中席地而坐的背影。一位西方哲人说过:“如果人不是从一岁活到八十岁,而是从八十岁活到一岁,大多数人都可能成为上帝。”傅斯年之悲剧,或许渊源即在此不可逆转的铁律和宿命吧。   然而,傅斯年毕竟是傅斯年,尽管此时与他对坐者在政治气势上今非昔比,但他仍保持着自己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神态举止不卑不亢又不失大体,只是说话的口气较之当年识时务一点罢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84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从开国状元到台大校长
tarimriver 2010-9-14 10:29
聊城大学 马亮宽 傅氏家族兴盛于清代初年,逐步发展成为聊城的名门望族。傅氏远祖名叫傅回祖,原籍江西吉安府永丰县(今江西省永丰县),明朝宪宗成化年间出任山东冠县县令,当时聊城为东昌府府治,冠县为其属县。傅回祖生有七子,任满返回故乡,其夫人李氏不愿随行,于是傅回祖便携四子南归,留其三子侍奉夫人,这三子一居冠县,一居博平,一子名傅祥,居聊城。当时聊城正是经济文化发展上升时期,大运河穿城东而过,北通京师,南达三吴,是当时经济发达地区。傅祥及其子孙,借重聊城的经济优势,靠经商起家,他出身官宦家庭,本人也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且处于浓重的八股文化环境之中,因此,十分重视诗书传家,督责子孙攻读举子之业,学习八股文,每每亲自口授章句,并引古人及郡先达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建立功业,故而傅氏家族逐渐形成了诗书传家的传统,代代相继。 傅祥五传到傅以渐,终于振兴了傅氏家族,奠定了傅氏名门望族的基础。傅以渐字于磬,号星岩,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公元1609)年,7岁入塾馆受经书,曾从师于当时名儒孙兴,明义理之学。由于明朝末年宦官专权,社会黑暗,政治腐败,科场舞弊成风,傅以渐直到35岁仍未取得任何功名。1644年,江山易姓,清廷入主中原,为了搜罗人才,笼络士人,入关的第二年,便恢复科举制度。傅以渐投身科场,乡试中举,翌年(1646年)入京会试,得中贡士。殿试对策时被擢为一甲第一名,成为清王朝的第一位状元,授内宏文院修撰,后累次迁升,1654年升为内秘书院大学士,次年,加太子太保,改为国史院大学士。1658年,清仿明制改内三院(内宏文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为内阁,逐步确立三殿三阁制,授傅以渐为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职衔,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为示恩宠,顺治帝又封赠傅以渐的曾祖父傅谕、祖父傅天荣、父亲傅恩敬俱为光禄大夫。少保加太太保、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加一级之勋号。自此以后,聊城傅氏便荣冠当世,泽及后代,成为鲁西的名门望族。据历史记载:傅以渐方面丰颐,颏下多髯,伟腰大腹,居官尚称清廉,每闻百姓疾苦,若切于身,闾里有义举,必赞成之。自处无异寒素,汲奖寒素,惟恐不及,未尝有疾言遽。但是其七世孙,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成人后,从不向人提及他这位宰相祖公,更不引以为荣,其原因是傅以渐在明清易鼎之际,出仕清朝,有违汉族士人的民族气节。 傅以渐以后,傅氏成为典型的官宦世家,获取功名,中举人、进士、为痒生、太学生者不下百余人,在朝为官和出任封疆大吏者几代不绝。傅以渐三传至傅绳勋,号秋屏,其弟傅继勋,号湘屏。傅绳勋兄弟时代是傅氏家族又一个辉煌时代,傅绳勋是清嘉庆十九(1814)年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武英殿协修,军机处章京,后外放曾任浙江、江西、江苏等省巡抚,咸丰元年(1851年)辞官返乡。太平天国起义,聊城宋景诗起义呼应,傅绳勋奉朝廷圣旨任督办山东团练大臣,事后咸丰皇帝下诏重新起用,而傅绳勋却称病未起,讲学于济南泺源书院和聊城启文书院,直至82岁去世。傅绳勋长期任职于江浙运河流域,担任封疆大吏,晚年讲学于聊城,对聊城与南方各地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做出了贡献。 傅继勋道光年间拔贡,长期任职于安徽省,以清正廉明、慈祥化民著称,曾以四句格言劝勉当地士绅学子:贵莫过于为圣贤,富莫过于蓄道德,贫莫过于不闻道,贱莫过于不知耻。他与当时许多名臣都有密切联系,清末名臣李鸿章、丁宝珍等是他的门生,马新贻等人则受其提携。太平天国起义后,因与巡抚翁同书政见不和辞职,潜归聊城。回归家乡后与其兄傅绳勋致力地方文化建设。傅绳勋八子,继勋七子,多数有功名,任职各地,或以诗文书画名世,或以武技见称,可谓满门俊逸。 傅继勋第三子傅淦,字笠泉,是傅斯年的祖父,也是对傅斯年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的人士。傅淦字笠泉,生于道光二十五(1845)年,少负才名,博通经史, 工诗书画,尤以书法知名,且文武双全,又精通医道。同治十二(1873)年拔贡,但他自甘淡泊,不乐仕进,到得贡生资格后,便绝意仕途,终生不参加科试。平生性情友善,重孝悌,且好交游,乐善好施,赴义唯恐后人。傅淦兄弟七人,他排行老三,析籍分家时,他将祖上的楼房全部让给了兄弟,自己只要了一座马厩。此可看出他的作风和气度。傅淦娶山东淮县陈阡之女陈梅为妻。陈阡官至江西巡抚,给女儿的 嫁妆颇丰,但傅淦书生本色,轻财重义,不善理家,又无固定收入,分家以后,坐吃山。婚后不久,长子旭安出世,接着次、!三子相继出世,人增物耗,家财日减,日趋没落。为生活所迫,他不得不违心地出外谋职以养家。正好,此时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和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来信让傅淦去天津,打算为这位世弟安排一个职务。傅淦接信后考虑再三,决意去天津一次。他到天津去督署见李鸿章时,适值李鸿章有紧急公务,只安排他住安徽会馆,准备处理完公务,第二天同他面晤。傅淦甚不高兴,以为慢待自己,次日一早便不辞而别。李鸿章第二天去安徽会馆寻他不见,才知已回山东,气得顿足叹气。 傅淦自此不再外游,或教塾馆挣钱养家糊口,或靠卖字画换些润笔贴补家计。无奈杯水车薪,加上不善谋计,随意使用,不够便典卖夫人嫁妆,夫人嫁妆虽丰,但不到几年也几乎典卖一空,从此更是入不敷出,家境进一步衰落。 傅淦痛恨政治黑暗,不愿入仕,颇有嫉恶如仇的正义感,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他的政治态度。他有一次出外游历,行至山西介休,有两个宦官充军西北,道经此地,其中一个忽染重病,求傅淦诊治,他拒绝说:生平不为无鸟之人看病。另一宦官长跪哀求,他不得已答应。病愈后,宦官赠他银两,他把银子从门中掷出,并且说:生平不要无鸟者之钱。之所以如此,是他以为历代弊政,许多是因宦官干政而致,而明清两代后期尤甚,因此痛恨宦官。由此事看出,痛恨宦官干政是傅淦淡泊功名的原因之一,不满清王朝后期政治腐败社会黑暗,不愿为之效力,恐怕是更深层的原因。傅淦继承傅氏家族的家风最主要表现在对其长孙傅斯年的幼年教育。 傅斯年不满五岁,傅淦便迫不及待地送他入了私塾,并且选了最好的塾馆.傅斯年的启蒙先生孙达宸,也是一名拔贡,学问好,有文才,教书认真且教学有方,他一生教出的学生获取秀才以上功名者多达40余人.其塾馆设在聊城古楼街北头路东,距傅斯年家约四、五百米,步行上学比较方便。在孙氏塾馆读了一段时间后,与傅家有世谊的朱家出资请另一位塾师马殿仁到家开馆授徒,因朱家离傅家更近,加上世交,于是傅斯年与朱家子弟朱笠升一起,转入朱家塾馆就读。傅斯年放学回家后,其祖父则在家课读,督导他读书习字,不准其有丝毫懈怠。 傅淦对早年傅斯年的教诲,对傅斯年一生影响甚巨。傅斯年成年后曾对弟弟傅斯岩深情地说:祖父生前所教我兄弟的,尽是忠孝节义,从未灌输丝毫不洁不正的思想,我兄弟得有今日,都是祖父所赐。傅斯年一生坚持参政而不从政,为人常怀侠义之心,率直而有豪气等人品与作风都深受其祖父影响。 傅斯年在传承传统文化和家族思想理念方面受其母亲影响较大。傅斯年母亲姓李,闺名叔音,聊城城西南郊贺家海人。她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虽然识字不多,但却接受了严格的家庭教育,贤孝识大体。傅斯年父亲病逝,李夫人既要孝养高年公婆,又要抚育幼年双子,家境日趋贫寒,可以说克勤克俭,备尝艰辛。但李夫人颇有器识,一身承荷家庭重担,百般筹划,维持全家生活。由于傅旭安生前为人仁厚,待遇友朋学生以恩义相接,去世后,友朋学生对傅家颇为关心。他们共同凑集一部分钱,托傅旭安的两个学生周祖澜、范玉波二先生代存生息,维持傅氏家计。弟子们感念傅旭安生前恩德,每年春节前,相约派一人来聊城,给师母送来一些春节所需食物 用品,并在聊城的商号里为傅斯年存一些银两以贴补来年家用。李夫人一家五口,没有其他生活来源,单靠这些实不敷家用,尽管她精打细算,百般节省,生活仍日益窘迫,难以维持。有时万不得已,她便从颓垣断壁中拆一些砖瓦变卖,但这些都只能解决一时急需,不能作为长久的生活来源。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如江河日下,一日不如一日。到了后来,房屋破旧损坏,亦无力修补。记载,每逢下雨,李夫人便抱着幼子,头上撑着一把雨伞遮盖,其家庭状况可见一斑。即便如此,李夫人仍严格督促傅斯年兄弟二人读书,一切费用无论如何困难自己也一力承担, 不使兄弟二人失学,并母兼父职,督责甚严兄弟如有过错,立予责罚,形成了无上的权威。直到傅斯年成以后,李夫人一旦发怒,傅斯年便长跪不起,李夫人息怒后,傅斯年才温言劝说解释。 李夫人娘家在乡村,有时傅斯年随母亲到外祖母家小住,因而对农村的生活有所体验,对贫困农民的生活有较详细的了解.十几年后,他撰写了《山东底一部分的农民状况大略记》,就是他这个时期的观察和了解之所得,也是他后来积极提倡社会革命、改造国民性、推行农村改革教育思想的基础。他在文中强调:我虽是山东人,过了儿童时代,即不常在山东住,而且东部各县的情况我是茫然,我只对于济南以西和北的地方曾亲身观察过,所以我现在专记山东一部分的社会的一部分农民社会所说 是我直接得到的知识。他在文章中对鲁西一 带农民的生活进行了详细的记述,如他对农民一天的生活记述说: 一个农夫在农作时的日生活如下:晨五时起来,整备好用畜和用具,赶紧吃了早饭(或不吃,待人送),赶到地上,工作到午;家里的人把午饭用罐子送去,就地吃了,再工作到四时,忙时乃至六七时;回家,吃晚饭,趁空磨面、碾米;八九时就寝;但夜间以须饲牲畜之故,起来三四次。在收获时,有时须借月光在田中或场上劳动,必在地头上睡觉,所以劳动的时间竟达二十余小时。若当恰恰成熟时,怕被人偷或天气改变,便彻夜不眠。一个农妇的一日生活如下:晨四五时起来,煮饭,饭后洗濯器具。午间又是如此一遍。晚餐时又是如此一遍。有小儿女的自然要伺应他。不过除吃好奶时,都是用布束着,放在一旁,有时放在沙土布袋里。到四五岁时,就全不管了;七八岁时,便要帮大人工作了。农妇管田地以外的一切农家事务,除造自己的衣食之外,还有晒菜、磨面、喂猪等等职务。 纺线、织粗布、缫丝、编帽辫,都是整日彻夜的工作。农民除春节能休息几天外,一年到头如此,一生如此,并且永远维持自给自足的生活,农民的家庭就是他的一切生活品的制造场,如鞋、帽、染衣、弹棉、织、纺、编筐、制咸菜,甚至油酱酒醋都皆不取给于家外。所以农民的生活时常一身兼备农工商,行贾,是极不分工的生活。几千年来,农民的这种自给自足的个体经济养成了农民的愚昧、保守,是造成社会进步缓慢的重要原因。因此,要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就要通过教育,歪高农民的基本素质。傅斯年幼年时对农民生活的真切了解,成为他日后提倡社会改革,以缩小贫富差距,实行社会主义经济平等的思源渊源。 傅斯年的父亲傅旭安,字佰隽,号晓麓,生于1866年。自幼勤学好问,攻举子之业,性仁厚,有文名。光绪甲午(1894)年乡试中举。因家庭经济窘迫,为全家生活计,谋职养家,没有人仕,出任山东东平龙山书院山长,靠其束修维持家计。傅旭安既为人师,不仅知识渊博,对学生教诲有方,而且尤能极力扶掖生活贫苦的学生,使其不因家贫而辍学,因此得到学生们的普遍尊敬,也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但不幸的是,傅旭安中年病殁,1904年死于任所,是年傅斯年仅9岁,其弟傅斯岩仅出生7个月。可以说傅斯年父亲对其一生影响甚微。可是,傅斯年父亲生前结成的一滚特殊的师生因缘,却对傅斯年一生产生了巨大影响。 傅旭安出任龙山书院山长以前,有一次在聊城街上闲逛,步入一家商店,此店顾客不多,冷冷清清,一位青年学徒正在那里专心读书。傅旭安上前一看,此人眉清目秀,谈吐文雅,便与之闲聊了一会,知其姓侯,名延塽,字雪舫,是东平县大羊村人,因家境贫寒,奉后母之命来聊城这家商店当学徒。他酷爱读书,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刻苦自学,学问已有一定功底。交谈之后,傅旭安对侯延的塽遭遇深表同情,对他矢志苦学的精神颇为感佩,从此二人开始来往。1899年,傅旭安出任龙山书院山长时,便让侯延塽辞去商店差使,随自己到龙山书院读书,一切费用自己代为解决。侯延意塽外得到这样一个读书的机会,自然更加刻苦自励。苦读了3年,参加光绪壬寅年乡试,得中举人;次年赴京会试,又中进士;经过朝考,被清廷授于刑部主事。侯延塽本是重情义之人,对恩师的提携诱掖之恩更是铭记在心。他第一次回乡省亲,专去龙山书院拜望恩师,才得知傅旭安先生已经去世,于是他又奔赴聊城看望师母,并亲到恩师墓祭拜。他在傅旭安墓前自誓,以培养恩师的两位公子为己任,决心把斯年、斯岩兄弟二人培养成才,以报恩师当年知遇之情。 侯延塽年长傅斯年25岁,视傅斯年为子弟。经与傅斯年交谈,发现傅斯年不仅天资甚高,记忆力强,而且已经读了许多书,国学已有了功底,是一可堪造就的少年,更是欢喜无限。侯延深塽深意识到:当时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学兴起,并且代表着时代的要求和中国发展的方向,聊城地处偏僻,傅斯年如长期呆在家乡,接触不到新事物,学不到新知识,便有可能耽误学业,影响前程。因此,只资助他一些钱物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于是他产生了带傅斯年去大城市读书的念头。他返京路过天津,同几位朋友天津《大公报》经理英敛之、傅淦的学生孔繁淦等人,谈到傅斯年的情况,并把傅斯年写的几篇文章拿出来让几位朋友传阅。大家都很赏识傅斯年的才华,力劝侯延塽把这孩子带到天津来,让他接受新式教育,并愿意提供方便。侯延塽又从天津返回聊城,向傅斯年的祖父和母亲说明自己的想法和几位朋友的意见。傅淦等人经过考虑和商议,同意了侯延塽的意见。傅斯年虽年龄尚小,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除了对祖父、母亲尚有依恋,自然愿意出外求学,于是遂成定议。1908年冬,傅斯年离别了故乡,随侯延壤到了天津,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转折。这次转折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他学业与人生发展的方向。 侯延塽不仅在经济上全力支持傅斯年,而且在政治、教育等多方面一直关心着他。侯延塽虽然是清末进士和官僚,但思想并不保守,而是与时俱进的。他接受了资产阶级的改良和革命思想,不断追求进步,曾积极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1月,他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议员,出任哈尔滨中国银行行长兼海关总督。他对国家形势和社会发展趋向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傅斯年在天津求学期间,侯延塽经常写信给傅斯年,有机会路过天津一定停留,教诲傅斯年要多学新知识,关心国家与社会。傅斯年对侯延塽的经济上的支持和政治上的关心终生感念不已,以父执事之,他成年后曾对人感慨万端地说:我家非侯公无以有今日。的确,侯延塽在傅斯年人生攀登的道路上为之构架了一个阶梯。 追述侯延塽对傅斯年一生为人与处世的影响,远不止将其带出聊城,为其接受新知识、开拓新视野创造了条件。侯延塽辛亥革命以后回山东工作,长期担任山东省议会议员,从事教育和慈善事业,为人诚挚侠义,他对傅斯年兄弟一直视为子侄和学生,斯年兄弟则以父执事之。傅斯年于北京在学读书、出国留学直至回国工作,侯延塽与傅斯年一直保持较为密切的联系,或以书信或当面进行训示和教诲。傅斯年留学期间致信何思源、罗家伦时曾说: 连接家信及雪舫先生信,大加责言。说明他与侯延塽保持着经常性的联系。傅斯年的同学、同事毛子水在为傅斯年写传时也特别指出:傅先生幼时文史的根柢,除他的祖父外,受到侯先生培养的益处很多。就是他生平乐于帮助故人的子弟,恐怕侯先生的榜样亦不会没有几分影响的。 )傅斯年的品格和作风,应该说在许多方面都受到侯延塽的影响。 http://yh.lcu.edu.cn/onews.asp?id=342
个人分类: 触景生情|1992 次阅读|0 个评论
柏扬:投奔中医记
chile 2009-9-15 09:53
  高雄《民众日报》通令给一些爬格纸动物,要每人写一篇我的生活,写的话银子从丰,不写的话提头来。柏杨先生停笔数月之久,仍挡不住威迫利诱,写了一篇交卷,从副题上可看出内容之精彩,曰:闭门思过,平心检讨。初一瞧好像是学生在课堂上写给教习看的作文,再一瞧又好象是大哼秘书在有冷气的房间里写给小民看的训话训词。不过事实上我说的全是肺腑之言,盖我思的结果,是别人有过,检的结果,也是别人应讨也。我老人家集字典上所有美德名词于一身,却沦落到今天这种为人所不牙的地步,都是因为我这个人太好,而所有朋友都太坏之故。言之痛心,不说也罢,但各位读者老爷不可不知。   除了上面这个闭门思过,平心检讨的严正理由,柏老所以停笔数月之久,有些紧张大师以为我忽然销声匿迹,准是被人干了一帽,前往绿岛旧地重游,其实非也,而是御体有点违和。贵阁下读过《论语》乎?吾友孔丘先生泪汪汪曰: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那就是对柏杨先生说的。从圣人的痛哭流涕,可知敝御体违和的隆重程度。呜呼,柏老年纪虽迈,却一向健壮如牛。去年被摩托车撞了个仰面朝天,如换了个没啥学问的人,早就脑震荡兼见阎罗,我却悠悠魂还,顾盼自雄,正说明天生异禀,不同凡品。可是天祸中华,敝阁下眼睛却出了毛病,这毛病应追溯到五年之前。最初有点模糊,读书读报,一片鸦鸦乌。到了前年,更进一步,看字只看一半,要想看全,就得歪脖斜眼,丑态毕露。我就天天骂眼镜店无商不奸,如今期负到俺糟老头身上来啦。可是,无论怎么配眼镜,换了一副又一副,总是如昔。柏杨夫人劝我到医院求治。一听要去医院,我就呼天抢地,抵死不从。盖目前的风俗习惯,流行死不认错,我的尊眼仍是七十年前的尊眼,相当年明察秋毫,五里外连一块钱都看得一清二楚,有啥可挑剔的?显然地错处在眼镜店,应依法严办,才是正确真理,怎能吃里扒外,私通番邦,疑心我有毛病也。折腾了一阵,又加上老妻力大无穷,仍不得不被押解前往。先去长庚医院,一位冷若冰霜的女医师左照右照;继去空军医院,一位热情如火的男医师把我的尊头放在架子上前敲后敲;又去找门庭若市,却脏兮兮兼乱嘈嘈的一位名医。结果是查了出来,异口同声宣布,我的尊眼血管破裂,瘀血堆积在眼球下半部,无法消失。这种贵恙,到了第四级就要举行全盲大典,我老人家已到了第二级,指日高升,快啦。   主要的现象是,用眼稍久,眼球就英勇地发胀,胀得简直要爆出来,而且痛,而且涩。医生老爷说,视神经已有若干细胞死亡。而视神经细胞,乃人体上最高贵的细胞(脚跟上的细胞算老几),死一个少一个。于是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乃到了百药罔效之境,医生老爷除了面谕多眼维他命ABCDE外,别无他法。在德国的虞和芳女士,得到消息,她曾由德赴美,学过针炙(她虽是一个博士,却也是一个神童,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求她美国的老师,介绍台北中医张齐贤大夫。看在老友份上,这次是自动自发前往求治的。一直到今天,我每天都在拼命猛吃张大夫散丸交加的中药,眼睛有点稳定得住的趋势,胀痛的情形稍轻;又给我煮之熏之的药,每天熏上一次两次,干涩的情形也稍轻。不过两种稍轻,距政躬康泰,还有十万八千里。现在仍然是只看半个字,但歪脖斜目之后,也能支持十数分钟,看书看报虽然困难,写稿已无大碍,因稿纸上的格子格大,冒冒失失,总可填得进去。不过中药似乎太贵,动辄数千元,每次都心如刀割,与其破财,真不如瞎掉算啦。   吾友傅斯年先生在世时,一提起中医就七窍生烟,一些新派洋派,对中医更是摇头摆尾。一位朋友,被我借钱看病借急啦,有一次抓住我领口武林高手的锁喉战术,吼曰:老头,你下跪也没有用,一文不给。要看病,我陪你去找西医,费用我包。于是立刻又被押解秦重华大夫处。秦大夫亲自把我送到他的一位眼科朋友处,检查结果,学名是黄斑部变性,据说只有何仙姑下凡,才有希望。该朋友悻悻地掏出银子,摔到地上,我就捡起来仍去继续投奔中医。敬告读者老爷,我现在的尊眼除了看书看报有点差劲外,对于其他,看啥都行。看电影,看电视,尤其是看女人,无不得心应手,而且开起汽车来,更为灵光(如有仁人君子送我汽车,只管送好啦,不要客气)。   自从盘古先生开天辟地,中国是世界上硕果仅存,唯一屹立迄今,文化最悠久的国度。传统文化中,一部分是僵固了的酱缸文化,另一部分则是优秀的活泼文化。总不能一竿子打落一船人,中医有它的至理在也,它唯一的缺点,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中医只知道麻黄治咳嗽,但问到麻黄为啥能治咳嗽,就一律瞪眼。三○年代,医学堂终于分析出来其中成分,提炼制成麻黄素,新派洋派才闭口结舌。   其实洋药在本质上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盘尼西林可以消炎,问到为啥能消炎,回答是,甲菌干掉了乙菌焉。但问到为啥甲菌能干掉乙菌?为啥甲菌具有这种特质而丙菌却没有?同样地一律瞪眼。柏杨先生说这话,可不是报名参加了义和团,横眉怒目发高烧,而是说中医中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弃儿,被丢在阴暗的角落,一面任它自生自灭,一面嫌恶它为啥不去上学堂呀。中医之所以没有经过的整理,大概是学医的中国同胞,都立竿见影地要挂招牌,马上赚钱,很少肯在不能马上赚钱的药理上下工夫,遂使弃儿一天比一天骨瘦如柴。再熬个几十年,如果仍没人伸出援手,中国这一支优秀的文化结晶,恐怕要从地球上扫地出门,这不仅是中国的损失,也是人类文明的损失。   因为科学的落后,无论药理上或手术上,中医给西医提鞋都不配,再崇拜中医的朋友,恐怕不会请中医为他割盲肠。但如果是吞到尊肚的玩艺,至少中西医药并驾齐驱。尤其西药多半是矿物质的,凡矿物质的都容易引起副作用。中药大多数是植物质的就安全得多。至于古代圣贤豪杰,帝王将相,猛吃硫矿,以求长生不老,那属于贵族特权,跟我们升斗小民无关。   不科学是中医最严重的致命伤。有时候看见有些中医老爷,口中念念有词,不像是治病,倒像是一位巫师在做法场,真能使人跃跃然想动脚踢其屁股。但事实上中药有其潜在的科学结构和科学原理,只是我们还没有弄明白那结构和原理的真相。傅斯年先生因为家人被中医治死,以致恨中医入骨。可是被西医治死的人更多。呜呼,凡是反对中医的朋友,包括傅斯年先生在内,几乎全都死在西医之手(除非老天保佑你,掉到河里淹死,或被汽车撞个魂归离恨天),却没有人反对西医。柏老就知道至少有一位洋大人对中医佩服得五体投地。提起此人,家喻户晓,乃美国前副总统洛克斐勒之父,第一任石油大王洛克斐勒之子,老洛克斐勒是也。老洛想当年害了眼疾,以他的银子,自不必像柏老一样发愁进当铺,可是再多的银子也治不好尊眼,走遍了英、法、德、奥。最后垂头丧气到了中国,中国朋友就用一种不值几文钱的草药灌之,本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的心理,料不到竟灌得他重见天日,使他对这个古老国度的医药,吓了一跳,就在北平建了一个迄今闻名世界的协和医院,专门研究中国医药。可惜的是,协和医院每天忙着看病,看病可以赚钱,而研究却是肉包子打狗。中国人何等聪明,岂肯把银子往无底洞里扔。看样子要想中国医药科学化,靠中国同胞恐怕不行,势必得靠洋大人。盖洋大人都呆而且傻,容易上当,才肯花钱干这种没有急功近利的勾当也。
个人分类: 转自他乡|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书、上网、看电视
wangdh 2008-12-13 16:00
读书、上网、看电视 (王德华 2008.12.13 ) 读书 : 早上躺在被窝里,翻阅岳南著的《陈寅恪和傅斯年》,感叹两位大师的个性和人生。可叹那失明膑足的陈寅恪大师在那场风暴中被革命者绑在床头的高音喇叭声惊吓而死。也感慨台大校长傅斯年为了改善学生的困难而呼吁,由于发言过于激动,当场病倒,3个小时后,撒手人寰。傅校长最后的发言是奖学金制度,不应废止,对于那些资质好、肯用功的学生,仅仅因为没有钱而不能就学的青年,我是万分同情的,我不能把他们摒弃于校门之外。......我们办学,应该先替学生解决困难,使他们有安定的生活环境,然后再要求他们用心勤学。如果我们不先替他们解决困难,不让他们有求学的安定环境,而只要求他们用功读书,那是不近人情的...(342页)。两位大师都是北大的骄傲,为中国教育理念改革有不朽的贡献。 在书中读到了南京沦陷的描述( 138 页): 12 月 13 日,日军攻占了南京,这座散发着浓重的脂粉与墨香气味的六朝古都,顿时淹没在鲜血、呻吟与绝望的哀号之中。放下武器的中国官兵被集体屠杀, 30 余万手无寸铁的无辜市民遭到杀戮,日本天皇的军队像出笼的野兽一样在大街小巷疯狂强暴泪尽滴血的中国妇女。连续 40 余日的屠城,横七竖八的尸骨满目皆是,扬子江成为一条流动的血河,整个南京笼罩在天雨粟,夜鬼哭的阴霾恐怖之中。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读到这段文字,心痛。 上网: 浏览科学网孟津先生的博文 不能忘却 南京大屠杀 71 周年祭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50905 ) ,望着那些让人心痛的雕塑,那刺眼的 30 万遇难者数字,读着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让孩童不再恐惧,让母亲不再哭泣 ,心里堵得慌,揪心的痛。可以原谅,但不可以忘却, Forgiveble, BUT unforgetable, 说起来容易,经历过那场灾难的人们,看过展览的人们,心理上怎么能接受原谅,这种暴行,怎么可以原谅。如果无辜屠杀 30 万活生生的性命的行为可以原谅,世间还有什么不可以原谅的?又怎么可以忘怀,作为一个中国人,了解了这段历史,谁还能忘记得了?记得 2001 年在日本,参观广岛原子弹爆炸遗址和纪念馆。爆炸原址场面的确惨烈,纪念馆内爆炸后造成的毁坏和伤害的实物和现场展示,更是惨不忍睹。站在那里,脑海里想起的却是我们的 30 万人的生命,看到他们纪念馆里含糊其辞介绍中日冲突中南京的死亡人数和他们庆祝占领南京时的照片,你会有一种无名的悲哀,为这个心胸狭窄的民族悲哀,为他们遭遇的灾难和给他人造成的灾难悲哀。那个纪念馆的展示很有震撼力,每个参观的人都会厌恶战争,都会向往和平。纪念馆门口有一个捐款箱,我们全家不情愿捐款,不在乎多少,心里矛盾,一万个不情愿。在纪念公园里,我们撞响和平的大钟,望着纪念台下不息的祭火和每天都新鲜的花篮,我们心里也为那些无辜亡灵祈祷,也为他们默哀。曾参观过北京的抗日战争纪念馆和沈阳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这段历史日本无论怎么想抹掉都不容易,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让人们从心底里原谅,也很难!30万活生生的性命,屠杀了40天,多么惨烈的场面!今天看着孟老师贴的图片,不觉眼眶湿湿的。 看电视: 随意看着电视,是那个让人喜欢难、讨厌也难的老毕在主持群众性娱乐节目《星光大道》,很久很久没有看这个节目了。今天参加大比拼的有 2 位山东老乡,我有了兴趣看看老乡的表演。其中一位是来自家乡潍坊的一位大学生,是今天参赛的唯一一位大学生,一位戴眼镜的姑娘,还给老毕带来了潍坊的风筝,可惜第一轮就遭到淘汰。第二轮,有一位来自沈阳的农民歌手,老毕说他肯定要遭到淘汰,但是他说他破例要求给他这位农民老乡开恩,让这位来自沈阳的农民歌手进入第三轮,在第三轮时再淘汰两位选手。这个时候,我就可惜我那位潍坊老乡,为什么不干脆让 5 位选手都进入第三轮?我也很喜欢那位沈阳的农民歌手,可是老毕临时擅自修改规则或者说公然违反了比赛规则,就有些不公了,也许是节目需要,也许是中国特色。到了第三轮,我一直认为占优势的一位幼儿园老师,表现十分出色,她自己都没有想到会淘汰,一直非常自信。当他们被要求一起回头看投票版时,那位漂亮的女老师,脸上的自信和笑容骤然消失,接着就是惊愕和晶莹的泪花、强颜的笑容,突然感到不公平的事情,到处都有。看着她那白皙可爱的脸上泪流成河,频频不自觉的机械性的鞠躬致谢,看得出心里的委屈和对投票结果的无奈,回想她那的确很精美的表演,眼睛也不自觉跟着湿润。第四轮比赛突然就没有了兴趣,关掉电视,写起了这些文字。还有,一位小姑娘演唱了凤阳花鼓,说凤阳,唱凤阳 , 怎么听,心里都是凉的,听到这凄凉的音乐,眼前显现安徽人逃荒卖唱的场景,想起《中国农民调查》一书中描述的那些悲惨的事情。听着凤阳花鼓,想想底层农民的日子,眼泪竟然就流了出来。 今天北京的阳光很灿烂。 (王德华 2008.12.13 ) (照片来自凤凰网,致谢)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6876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4: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