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东北大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热烈祝贺学术促进会荣获“东北大学先进学生社团”
热度 1 neudoctor 2011-5-4 23:42
热烈祝贺学术促进会荣获“东北大学先进学生社团”荣誉称号 2011 年 5 月 4 日晚 ,“东北大学五四青年奖章及奖状表彰颁奖大会”在汉卿会堂报告大厅举行,校党委书记孙家学、副书记熊晓梅、工会主席杨明、各相关学院及团委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校团委副书记张哲主持。本次大会主要是针对东北大学的优秀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学术促进会因获得“东北大学先进学生社团”应邀参加表彰大会。 我校目前有近百家社团组织,学术促进会是唯一一个秉承“学术化和实践化”的研究生社团组织。此次荣获“东北大学先进学生社团”的校级荣誉称号,不仅仅是我们学术促进会的骄傲,更是我们历代学促人期盼已久的共同愿望。这个荣誉不仅仅是校领导对于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我们学促成立以来各届领导和会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也是我们获得荣誉的日子,可谓双喜临门。在祝贺的同时,我们继续秉承“付出就有回报,诚信铸就未来”的信念,踏踏实实地做好以后的工作,对内做好学术服务工作,对外做好实践工作和学术交流。相信学促人会在群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开创新的辉煌,争创学促更加美好的明天。
个人分类: 荣誉|18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得奖与被得奖
热度 1 neverlate 2011-4-19 22:57
今天2010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的初评结果公示了,我所在的项目组通过了,据说很可能是二等奖。老关看初评结果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他在一个通过的申报项目中位列第四,可是他从来不知道有这回事。 原来这种聪明人的游戏也是一种过家家。想起了去年在合肥开会的时候,东北大学的一位老师讲了一个笑话: 老师甲问老师已:你说咱们项目研究的东西到底和现实距离有多远? 乙惊异地回答:距离?这根本就是两码回事儿嘛!
96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烈庆祝学术促进会第六届会长换届大会隆重召开
neudoctor 2011-3-18 12:48
热烈庆祝学术促进会第六届会长换届大会隆重召开
2011 年 3 月 9 日 19 点,东北大学学术促进会第六届会长换届大会在学生活动中心 214 成功举行。会议由学术促进会副会长、管理分会会长白丽丽主持。东北大学研究生院学生科科长王纲老师、博士分会、学生社团联合会代表、学促会友好人士及学促会全体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大会首先由王纲老师代表研究生院作了讲话,肯定了第五届学促会的工作,并对新一届会长的上任表示祝贺。其次,第五届会长姜庆伟为新会长张朋刚授旗、并颁发聘书,第六届会长张朋刚为姜庆伟会长颁发了终身 “ 荣誉会长 ” 证书。然后,姜庆伟总结了学促会的发展历程和现阶段相关情况,指出学术化、实践化是发展的关键;指出学促会已形成自己的文化和信念;希望学促会与其他学生组织及社团互帮互助、相互交流,并代表全体老会员表态: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永远为学促服务。接下来,姜会长宣布了下届领导成员名单:任命张朋刚为学术促进会第六届会长、李卓梁为常务副会长。会长交接仪式过后,第六届会长张朋刚发表就职演说,介绍了自己在学促会的经历以及工作情况,并对本学期学促会的主要工作进行了简要布置。最后,博士生分会主席张晓瑾、社团联合会学生代表、学术促进会永久会员吴迪分别对新会长就职表示祝贺,并希望以后能和学促会更好地合作、共同发展壮大。 此次大会的圆满召开,为学术促进会注入了新鲜血液,激发了学促人的热情和团结进取的精神,为学促会的成长开启了崭新的篇章。
个人分类: 历史活动|126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东北大学的MEMS组人员平安!
张海霞 2011-3-15 09:17
亲爱的朋友们, 刚刚接到来自日本东北大学留学生何亮的电话:东北大学的MEMS研究组,包括PROF.ESASHI, ONO和其他老师同学在内的所有人都平安!ESASHI先生和ONO还在仙台,部分留学生已经撤离! 祝福他们! 张海霞
4866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烈祝贺学术促进会获沈阳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奖
neudoctor 2011-3-12 23:57
热烈祝贺学术促进会获沈阳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奖
我校唯一的研究生社团东北大学学术促进会,在 2010 年沈阳市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优秀团队奖。该奖是由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沈阳市精神文明办、共青团沈阳市委员会、中共沈阳市委教科工作委员会、沈阳学生联合会共同颁发的。 在 2010年 暑期社会实践中,东北大学学术促进会组织的东北大学赴济南富美科技博士科技服务社会实践团到济南市富美科技有限公司、东泰机械有限公司进行科技服务企业的活动,受到了企业的好评,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为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东北大学与企业间的合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研究生院和校团委的大力支持下,东北大学研究生会于 2007 年 7 月成立了学术促进会。 2009 年 6 月,学术促进会在研究生院和校三会办的支持下,发展成为东北大学第一个学术性社团,并且目前是我校唯一的一个研究生社团。学术促进会的主要活动包括博士沙龙、“成长之路”交流会、参观重点实验室、去知名企业参观实习、研究生学情研情调查、校园学术资源调查和东大老校友的联系工作,并不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学术交流活动,为广大硕士生和博士生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学术资源共享的平台。 学术促进会将本着“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学术氛围,践行科学发展,实现科技转化”的宗旨,秉承“付出就有回报,诚信铸就未来”的信念,始终坚持“知行合一,求实创新,团结友爱,真诚互助”的精神 , 更好地为广大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服务。 欢迎加入学术促进会,共同为繁荣东大的学术氛围做一份贡献。
个人分类: 荣誉|1925 次阅读|0 个评论
愿身处地震灾区的生灵安康!
caojx 2011-3-12 08:48
昨日忙于上课,处理杂务。晚间才知道日本下午13点46份日本本州岛东部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9级地震,并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灾害。地震是人类的灾难。为身处灾区的朋友和民众祈福! 仙台是座美丽的城市,鲁迅曾在 此求学。2005年应 Sato Motoyuki(佐藤源之)教授邀请到访东北大学,有幸历览这座美丽的城市并结识不少朋友。昨晚发给 Sato Motoyuki教授、赵大鹏等的问候 邮件今早发现被退回, Sato实 验室的网页也无法登陆。想来可能遭受了地震毁坏。汶川地震时成都的网络系统并未中段。这次日本大地震的强度远超过汶川地震,但灾害(人员伤亡)不会比汶川地震大。 稍早时候( 3月10日12时58分 )。我国云南盈江县发生里氏5.8级地震,造成25位同胞遇难。 地震是人类的共同灾难,愿身处灾区的生灵安康!
个人分类: 海外观察|362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丁烈云为东北大学校长
热度 2 imking 2011-2-4 17:48
1月19日,我校在主楼822室召开大会,宣布行政班子换届和党委调整,教育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王立英,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郭平,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魏士强,省委高校工委专职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翟文豹等出席会议。会议由校党委书记孙家学主持。   王立英受教育部党组委托,宣读了《教育部关于丁烈云等职务任免的通知》和《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李文宪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任命丁烈云为东北大学校长,刘积仁、姜茂发、左良、陈德祥、汪晋宽、王福利为东北大学副校长;免去赫冀成的东北大学校长,王宛山、娄成武的东北大学副校长职务。任命李文宪同志为中共东北大学委员会委员、常委、副书记,杨明同志为中共东北大学委员会常委、副书记、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丁烈云、汪晋宽、王福利同志为中共东北大学委员会委员、常委;免去田梦平同志的中共东北大学委员会副书记、常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赫冀成、王宛山、娄成武同志的中共东北大学委员会常委职务。   王立英在讲话中对东北大学的发展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赫冀成在东大发展中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并介绍了丁烈云的有关情况。她希望东北大学准确把握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精心谋划学校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推进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步伐;努力建设改革创新、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为推动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郭平在讲话中对东北大学为辽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表示感谢,他希望东北大学新一届领导班子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员工,切实增强高校自主创新的能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贡献。
个人分类: 杂项|419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东北大学举行第十二期“成长之路”之科技论文写作培训活动
neudoctor 2010-11-9 18:11
11月 5日 18: 30,东北大学第十二期成长之路之科技论文写作培训暨参考文献的著录及插图表格的设计培训活动在大学生活动中心214房间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东北大学研究生院主办,东北大学学术促进会承办, 活动邀请的主讲嘉宾为东北大学出版社总编辑、《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主编郭爱民老师。 活动伊始,主持人对主讲嘉宾和参会的学术促进会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简短介绍;然后,郭老师通过丰富的编辑经历和实际案例开始了他的讲座。他首先对各种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做了简单介绍,并结合实例对论文中引用的中外期刊文献的著录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接着,他又详细地从正反两方面对讲座的内容进行了举例说明;讲座第一部分结束后,郭老师和到场的观众进行了互动,同学们就特殊的文献著录方法向郭老师积极询问,郭老师逐一作了详细地解答,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接下来,郭老师绘声绘色地对科技论文写作中插图的设计做了讲解,并结合实例对不同种插图的选用做了详细说明,此间有不少同学当场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获得了老师满意的答复。 学术促进会围绕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学术氛围的宗旨,举办了此次科技论文写作的培训活动。此次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同学们了解科技论文写作中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插图及表格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指导了广大东大学子的论文写作格式。通过这次培训活动的成功举办 , 不仅使同学们了解了这两方面的知识,还为同学们就科技论文写作中遇到的其他方面的问题提供了解决疑问的机会,进而提高大家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个人分类: 历史活动|1678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举办东北大学08级博士生聚会第一轮通知
neudoctor 2010-11-1 13:03
关于举办 08 级博士生聚会的第一轮通知 为了加强在校博士生之间联系和沟通,增进学术交流;促进东北大学博士生群体在 教学、科研、学术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协作;积累校友资源。 特筹划举办东北大学08级博士联谊会,欢迎在校博士研究生踊跃报名参加。 一、活动宗旨 实现东北大学学子学术交流、人脉资源共享,促进博士生校友工作开展。 二、组织原则 平等团结 费用均摊 互惠互利 增进友谊 洽谈合作 共话未来 三、参与人员范围 08 级在校博士( 在校和在职 博士生校友),同时欢迎其他感兴趣的同学报名,会根据报名情况给予通知。 四、活动流程 1. 发布第一轮通知,主要目的是统计参与人数,以便确定组织活动的形式和地点( 10 月底) 预定时间:2010年12月中旬,暂定12月18日。 活动形式:聚餐 (初步定为金汉斯),期间会安排互动小游戏,成员自我介绍等;还要不要选个代表做报告啊?(我们将会邀请学校领导参加)。金额:AA制,每人初步预收50元,多退少补。活动结束后将会把成员通讯录、活动照片和视频刻录在光盘上,分发给大家。 2. 发布第二轮通知( 11 月底),根据报名情况,明确时间地点和活动具体形式。 3. 按照第二轮通知的时间地点和形式开展活动。 联系邮箱:doctorsalon@gmail.com 联系人:刘建伟 15140061879 五、组织人员 组织委员会秘书长:姜庆伟 工作人员:赵晓雯 刘建伟 丁健 付超 08级博士班 2010-10-24 回执单 1. 能否如期参加活动 □能 □不能: 2. 请对以上安排提出修改建议,我们将会按照您的意见进行修改。 您对组织活动的时间、地点以及活动形式的建议: 时间: □无意见 □建议时间: 地点:□金汉斯(无意见)□您的建议: 活动形式:□无意见 □您的建议: (请多提宝贵建议) 3. 请留下您的信息,以便我们在活动进行前就做好通讯录,即是不能参加活动也请填写一下信息反馈过来,我们将做好通讯录也发给您电子版。 姓名 专业 研究方向 联系电话 Email QQ 家乡 兴趣爱好 工作单位 (或工作意向) 请于 11 月 20 日前 把回执单发送至: doctorsalon@gmail.com 联系人:刘建伟 15140061879 请下载回执单
个人分类: 活动预告|1896 次阅读|1 个评论
毕业照
neuliulei 2010-6-23 18:08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157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东大学术促进会看到的
TsinghuaNCC 2009-11-23 16:55
11月21日晚上,参加了东北大学学术促进会的一期博海天空活动,主题是:书山有路,研之有法。在去之前,我只是觉得听听大家的观点,并没有想到自己会有什么深刻的感触,然而结果不是这样的。在我听完了整个博海天空的活动之后,有很多新的感触。下面综述如下: 首先,说说学术促进会的发展规模。学术促进会成立于2006年,从成立之后一直到2009年初,发展相对稳定;2009年4月多以后,东北大学学术促进会开始转型,由于工作独立性的需要,直接由研究生院管理。我09年7月毕业的时候,学术促进会的人数屈指可数,本次回到学校参加活动,学术促进会成员达50多人,并且正在继续良性迅速发展中,对此,姜庆伟的领导很有方! 其次,说说学术促进会的活动,以前我们的活动博海天空也做得很好,只是现在的博海天空让我看到了以后沈阳市环保局和东北大学合作的可能性,尤其是学促会的热情和激情,是未来沈阳市环保局机关党委和东北大学合作的一个良好的平台基础。 最后,说说学术促进会的成员,08年像刘雷等同学刚加入学术促进会的时候,都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奉献者,但是现在我看到了他们在学术促进会的迅速成长,这些,让我感到学术促进会在学校的意义,对于广大研究生同学的作用之大。我张朋刚本人其实也是通过学术促进会才有了招收东北大学博士沙龙成员的想法,后来继而演变成了建立博士生会的思路,当然,这些,都不是我一个人的努力,至少有包括姜庆伟等一系列的帮助和共同参与,尤其是姜庆伟大哥的许多帮助。 真的是付出就有回报,我无意中也是抱着去听听的想法参加博海天空,最后竟作为互动环节参与者和问题参与者收获不小。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75 次阅读|1 个评论
东北大学学术促进会合影
neuliulei 2009-11-12 16:51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6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东北大学学术促进会趣味活动方案及总结
neudoctor 2009-10-24 22:13
东北大学学术促进会趣味活动方案及 总结 一、活动目的: 为了增强东北大学 学术促进会 同学间 的 凝聚力,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 提高大家的参与性、竞争意识,使运动理念扎根校园 ,东北大学学术促进会在东北大学研究生院的指导下成功举办了 趣味活动。 本次趣味活动对 鼓励广大同学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发扬学术促进会同学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主办单位: 东北大学研究生院 三、承办单位: 东北大学学术促进会 四、 活动 时间: 2009 年 10 月 18 日上午 8 : 00-11 : 00 五、活动地点: 工商管理楼五楼 六、活动原则: 比赛以部门为单位,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七、活动项目及规则: ( 1 )趣味 乒乓球比赛 规则: 每个部门派出 3 对(每对两人)抽签进行比赛。每部的 3 对参赛选手都要与其他部门 3 对选手进行比赛。每一对比赛采取三局两胜制;每一局比赛采用打十一球净胜两球为胜的赛制。由裁判记录比赛分数,最后上报记分员。 注意: 每一组出6名队员至少2名女队员;每组至多可以请2名外援。 道具: 乒乓球若干 , 球拍若干 。 ( 2 ) 过雷区 规则: 每个部门派出 10 名同学,在 距离 10 米划两条平行线,平行线之间为雷区,危险地带,只有脚踩在泡沫板上才能保证安全,要求所有同学从一条线外侧安全过到另一条线外侧,以全部通过所用的时间为胜负标准,通过的方法要求同学在比赛时自己想,在过雷区时脚接触地者需返回到起点。 道具: 六块地板块 ,小旗一面。 ( 3 ) 蛇吞蛋 规则: 各部门派出 8 名同学,各队选手排成一列,从第一个选手开始胯下传排球至第二名选手,第二名选手在从头上将排球传至下位选手手中,如此依次进行。到最后一名选手接到球后仍按开始的方式从胯下传球,循环以至游戏开始时排在队首的选手变成队尾为止。按所用时间从短到长排名。 注意: 每名参赛同学 应该间隔一定距离 。 道具: 小旗一面 ,秒表 3 个。 ( 4 )夹篮球 规则: 每个部门选出 两名女生参加比赛。两人相互挽起手臂,背靠背夹起篮球,由起点跑到终点( 100 米)。 用时少者胜。 注意: 比赛过程中,两个人的手不能碰到篮球 ( 即两人只能用背夹住篮球 ) ,如有犯规者,每次罚加时 5 秒;篮球掉地时,可用手捡起球,在篮球掉地的地方重新夹着篮球向前跑。 道具: 篮球 3 个 ( 5 )孤岛聚居 规则: 每个部门派出八名同学参加比赛,比赛以在规定时间 3 分钟内站在孤岛(一块泡沫板)上的人数多者胜。 注意: 比赛时参赛队员不可以将自己的脚踩在孤岛外的地面上,违规扣分。 道具: 3 块泡沫板 。 八、比赛计分: ( 1 )趣味 乒乓球比赛 第一名,计 20 分;第二名,计 16 分;第三名,计 12 分。 ( 2 ) 过雷区 第一名,计 10 分;第二名,计 8 分;第三名,计 5 分。 ( 3 ) 蛇吞蛋 第一名,计 10 分;第二名,计 8 分;第三名,计 5 分。 ( 4 )夹篮球 第一名,计 10 分;第二名,计 8 分;第三名,计 5 分。 (5) 孤岛聚居 第一名,计 10 分;第二名,计 8 分;第三名,计 5 分。 九、 奖品设置:待定 十、 活动总结: 经过周密的筹划和精心的准备,我们 学术促进会 举办的趣味活动于 10 月 18 日在 工商管理楼五楼 成功举行,并顺利落下帷幕。 上午 8 点活动按计划准时举行,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工作人员工作认真负责,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活动一切进展顺利,趣味 乒乓球比赛 、过雷区、蛇吞蛋、夹篮球 和孤岛聚居五 个预定项目有条不紊地开展进行。虽然乒乓球比赛中 由于人员过多,一开始出现了一点混乱 ,但 在策划者和裁判的共同努力下,活动很快走上了正轨 。参与者都 能 按要求遵守活动规则和秩序,我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提高活动的竞技性和娱乐性,让同学们能在周末忙碌一周后很好地舒展一下身体,放松心情,同时还在团队合作的趣味运动中结交了朋友。 活动的成功举办让我们感到满意,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我们自己在工作上的不足,也积累了不少经验,这次活动也是我们这一学期 举办 的第一次 文体 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和积累经验教训,我们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 学术促进会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今后我们 要为这个 学习型社团 的全面发展而奋斗 ! 东北大学研究生院 东北大学学术促进会 200 9年10月 19 日
个人分类: 历史活动|3486 次阅读|1 个评论
东大生活点滴
neuliulei 2009-10-12 21:16
在东大的生活是我一生中重要的转折,在这里学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开阔了眼界,知道如何用知识。发几张相片,纪念东大的生活。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69 次阅读|2 个评论
加入东北大学学术促进会的一些心得
neuliulei 2009-9-21 22:50
时光飞逝,到东北大学读研究生已经一年多了。在这一年多的时光中,我逐渐的成长着,我的成长伴随着我加入的一个组织的成长--东北大学学术促进会。 2008年9月,来到东大。报名参加了校研究生会,我也忘了当初报的部门,后来就接到通知,说是被录用了,加入了学术中心和学术促进会的实践部。由于研一时我的课程都安排在了周六和周日,研究生会举办的一些活动,我都没有参加,很遗憾。但是,研会的例会我坚持参加了,总体上了解了研会的活动。 今年开学后,课程少了很多,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研会的活动。跟着研会的博士生会参加了博士科技服务团赴朝阳的科技服务企业活动。6月以后,学术促进会从研究生会独立出来,成为东北大学唯一一个研究生社团,归研究生院管。由于,刚刚独立出来,留下的人员很少。最艰难的时候,就只有三个人在学校为这个组织工作。人虽然很少,但是我们没有放弃,而是抓住机遇,举办了几个有重要意义的活动。 首先,我抓住金达集团回访东大的机会,策划举办了第七期博士沙龙,活动很成功,研究生院的刘春明常务副院长和巩恩普副院长都参加了会议。然后,白雪松策划组织了博士科技服务团赴唐山和抚顺进行科技服务企业的活动,这个活动不仅上了《东大要闻》还上了《中国教育报》。紧接着,开学时,我策划组织了迎接新生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这个活动同样得到了研究生院领导的好评,活动最后上了《东大综合新闻》。 组织要发展,还是需要更多的人才的加入。招新,成为我工作的重点。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在东大先锋网,六维网等网络,进行宣传。刚开始报名的人很少,后来逐渐增多,现在我们已经成功的招进了40多人。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经历,但抱着维组织服务,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结交好友的共同目标成为了学术促进会的新成员。他们的加入为学术促进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无论是自己组织活动,还是参加活动。我都有了丰富的经历。只有做,才能实实在在的锻炼人,培养人,提升境界。 我为东北大学学术促进会贡献了我的力量,组织也给了我很多回报。我将继续为这个组织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愿意和各位同仁一起努力,一起广交朋友,一起做活动,一起提升自己的能力。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15 次阅读|1 个评论
东北大学2009 CTCST之行
josh 2009-7-24 14:01
2009/7/14-2009/7/23 辽宁沈阳,东北大学,2009 CTCST Summer School。 http://www.a-center.neu.edu.cn/summerschool/ 2009/7/14 下午17:43我和郑毅、薛斌强两位师兄乘坐k188踏上了去沈阳的征程。 本来自己还带了《Roving mars》、《Mathematical mind-benders》、红宝书,和T. M、A andW control、S signal identification的论文,但一上火车,便和本来不大熟识的二位师兄大侃特侃起来。 跟旁边的人共同语言不多,所以基本上都是我们三人之间的谈话,谈话内容也基本上没有脱离实验室这个大框架。从谈话中逐渐对二位师兄有了更多的认识。薛师兄是山东人,谈话中谈论自己较少,主要是对我们谈论的内容进行评论;郑师兄是吉林人,经历十分丰富, http://zhengyi.yo2.cn/about-myself ,一路上都是他在主宰我们的谈话。不知不觉过了3个小时,我“闭五行”(《逝去的武林》)回忆了一下我们的谈话内容,发现这3个小时改变了许多自己多年来固守的看法。 我隐约觉得,这趟旅程将会改变我很多。 2009/7/15 由于是硬座,所以我们睡觉时已经是今天凌晨了。 薛师兄有声音睡不着觉,我和郑师兄基本上没受什么影响。半睡半醒中多次看到薛师兄换位置和姿势,他被折磨得不清。 人和人差别在有些方面可能非常大,我见过很多有声音睡不着觉的人,也见过很多有光睡不着觉的人,而我则属于有声音有光站着都能睡着的人。 睡醒之后我们又继续海侃,其间有很长一段时间是我和郑师兄开薛师兄的玩笑,开玩笑的过程标志着我们三人已经混熟。 北京之前是我到达过的祖国领土最北的地方。过了北京,二位师兄看了看我带的T. M的文章。郑师兄半小时就找到了我半年才找到的T. M文章的毛病,包括其刚刚发表。但师兄们告诉我每篇文章都有错误,所以不要把精力放在挑错上,而应该做些建设性的东西出来。 越往北,火车上的“小沈阳”腔调的人越多。我一直非常喜欢东北话,听东北人说话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 夜里十一点我们到了沈阳,之后直奔东北大学招待所。正好我们三人一个房间。躺在单人床上伸展四肢真爽。 2009/7/16 第一天是秦泗钊的课,和郑毅师兄的方向比较一致。 在上课之前,我们去东大食堂吃免费的早餐。半年没见到馒头、热豆浆、北方的咸菜、大油条这次可以随便吃,真是莫大的幸福。吃的过程中一直提醒自己一定只能吃七分饱以免犯困,毕竟自己是来学习的。但终究没有把持的住:一根大油条、两个馒头、一个鸡蛋、一碗小米粥、两碗豆浆,再加上所有的咸菜都吃了一遍。要不是第一天上课的新鲜感刺激着我,估计吃完回招待所睡觉了。 至于二位师兄吃的情况,由于涉及个人隐私,故略去。但还是忍不住想说:我吃完之后又等了他们10+分钟。 秦泗钊是国际上在过程控制领域把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结合地比较好的大牛级人物。主要从事预测控制、半导体制造过程的故障诊断与优化控制、系统辨识理论、故障诊断与控制系统性能评估等方面的工作。 他今天讲的是数据驱动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我一直对数据驱动这几个字十分敏感。我理解的数据驱动是do somethingwithout modeling。我一直认为传统频域系统理论和时域的DMC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他们是数据驱动-控制直接来自系统的输入输出。秦今天讲的内容是非常符合直觉的。我所认为的符合直觉是把他的方法应用到最简单的情况,比如一个传感器测量一组或两组数据,或者两个传感器测量一组或两组数据时,他的方法就是最明显正确的做法。然后将其数学化,便是秦的理论。 郑毅师兄对其甚是崇拜,也梦想去读他的博士后。 这次他主要讲基于数据的异常工况诊断,之前我对这一课题了解甚少,一天6小时的课下来,基本上抓住了它的框架和结构。我们坐在最前排,郑师兄用他的数码相机把ppt拍了下来。我和薛师兄其间各打盹n次和m次。 后来聊天时,郑师兄聊到他曾经帮一个朋友用matlab做过故障诊断,说的简单了就是一个传感器对某一个量测两次,如何判断传感器有无故障。我和他首先想到的做法是求两次测量值的差。他朋友最终采用的做法是求方差。我们想了想,求方差的做法就是秦的数据驱动方法在单传感器时的做法。 我在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讲课者的思路时往往会奖励自己一下,可以随便走走神。我于是开始走神想关于sinusoid的事情。发现我之前的理解存在很多漏洞与不清楚之处,想想它毕竟与控制关系不大。于是决定放弃。但我在听课时走神思考问题效率确实不低。 晚上没课,我们把校园逛了一逛。东大校园整体比较旧,高楼不多,还有很多1957年标志的老房子。本来打算在各个校门照张像,但他们的校门实在太旧,最终也没照一张像。买了些沈阳特产“不老林糖”。晚上回到招待所,郑师兄分析程序,薛师兄看电视,我则发呆,想了一些长久以来困扰我的人生和学习问题。当然,大部分时间我们还是在聊天和相互开玩笑。 我趴在床上写了些东西。关于预测未来,关于五年计划,关于理论、物理与数学,关于模型,关于工程与理论的问题、方法、应用和实践、拓展,关于lyapunov和模型的减法。关于控制与人的五官四肢。 补充:中午和下午的饭菜也是甚合吾意,大概有六样菜,大多是东北菜,有馒头有米(东北大米!),全部随便吃。我们基本上是按轮吃,每轮吃的大概是一顿饭的量。我们三合起来大概吃来七八轮。 2009/7/17 上课第二天。 王宏的Advanced Filtering design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FDI。 王宏在FDI方面开创性工作是非常好的,但感觉他的后续研究有点“做习题”的味道。不过,这也让我们听课变得容易许多。只需要认认真真听他讲自己最初的工作,其后的思路基本一致。 晚上高中同学、现在东北大学自动化系得程志勇请我搓了一顿东北菜,感觉相当爽。我们聊了许多高中、大学和现在的事,后来又到他宿舍去了一趟,住宿条件相当不错。 十点之前我赶回去洗澡。睡觉前郑师兄看文章,薛师兄看电视,我则继续想那些长久以来困扰我的人生和学习问题。我们的聊天和玩笑内容也越来越出格。 2009/7/18 我们参观了综合楼七楼的工业过程综合自动化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的自动化系中过程控制占绝对的的主导地位。工业过程综合自动化重点实验室的硬件与软件配置足以说明这一点。而更重要的是,该实验室许多项目都是与工厂直接挂钩,并且在实际工程中得以应用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两个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的项目,其创造的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随后我们参观了自动化研究中心实验室,中心实验平台甚是壮观。该实验室拥有自己的期刊室、工程设计室,甚至还有健身房、茶歇、卡拉 OK ,墙上挂着各种绘画和摄影作品。 中午我们在校园里照了几张相,下午便去张学良的张氏帅府参观。张学良的“爱人如己”的亲笔题词算是此行最大的收获。 参观过程中我们和其他学校的学生逐渐熟识起来。他们来自北航、山大、东南、北大、华科、清华。通过不长时间的接触,发现大家对一些问题的理解深度基本一致,知识的广度也差不多。 今天毕竟玩了一整天,到了晚上精神仍然很饱满,竟然想通了好几个问题。关于控制与未来科技,关于模型与科学技术,关于计算机时代的控制,关于量子计算机与控制,关于网络与控制回路。 2009/7/19 今天是孟庆虎教授讲 Stable Adaptive Control of Robotic Manipulators with Medical Applications 。 孟 教授是我本科大学山东大学控制学院的院长。他开篇先介绍了一下香港中文大学的情况,以吸引我们之中的有志者去那里求学或研究。 我一次表都没看。 孟 教授的几句话我记忆犹新,大意如下: “如果一个领域 98% 的人在做某个方向,你就别去做了。并不是说做不出好结果,而恰恰相反,他们基本上肯定能作出好结果。你应该做那 2% 的人,或者在那个好结果的基础上再做,或者直接去应用那个好结果。” 其间还听到一个北大的学生谈到中科院和北大的硕士培养制度-论文宁缺毋“烂”以及中国控制学者在国外的形象-timedelay and LMI。 晚上我又去找程志勇聊天。他告诉了我许多东北大学教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的与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有很多差别。 2009/7/20 今天是最后一天。林威教授的 A Nonsmooth Feedback Framework for the Control of Nonlinear Systems 。 林 教授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很好的结果。但无奈自己数学基础不好,只是能够勉强跟上他的思路。当他讲推导过程时,我双眼发呆地盯着反馈控制器的最终形式,试图记住其“样子”。我现在还在想,很多时候,控制器的最终形式比推导过程简单多了(如 DMC )。 后来我开始做这学期的总结。想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为生为乐为特长应分开。于是决定写??的彩虹。 晚上我们逛了东大旁边的一个公园。郑师兄想去跟一些中老年人跳舞最终未遂。薛师兄盯着一对踢毽子的老年夫妇看了足足 10 分钟,不停的感慨那是他想要的生活。 2009/7/21 早上我们三个一起看电视剧。好久没看过电视剧了,在薛师兄的带领下,我们随便找一个电视剧看,直到广告,然后立即换另外一个电视剧。由于没头没尾,我很难看下去。薛师兄兴致勃勃,郑师兄不时地对电视剧中的某种现象进行一下评论,而我则只寻找其中有关爱情的部分,学两招,然后想象如何应用。这时,二位师兄会指出其中的不合适之处,我以之为根据改进。 中午 12 : 49 的火车。硬卧。 上车之前买了 2009/7 的《 Scientific American 》。在车上读不下去。草草读了关于日食的一篇和 Daniel Tammet 的一篇,之后又读了中文版加上去的一篇。有所得,不多。 火车上邻座的问我们是干吗的,我开玩笑说薛师兄是厨师。其实薛师兄不仅长得有厨师相,他的梦想之一就是当厨师。那个邻座的就开始说他的某某朋友在哪里当厨师赚多少钱。之后每当我们谈及一个话题,那个邻座的就说他的某某朋友在哪里做我们话题中的那个行当赚多少钱。 晚上马腾打来电话说河马(昵称) 23 号结婚 , 我是肯定赶不回去了。在家的高中同学只有 10 余个。估计河马也知道大家暑假都很忙,所以提前两天才通知。我跟程志勇、蔡吉吉、杜斌说好 8 月初回去再补。 郑师兄的三句话我一直记得,“我现在都不编程了,而你们抢着去学编程”,和“唯唯诺诺、犹犹豫豫的性格不应该在我们身上”,“因该相互帮助”。 2009/7/22 今天有 500 年一遇的日全食,整个长江流域都可以看到。但我们在回上海的火车上。 我从 9 : 20 就守在火车窗边,一直到 9 : 50 都没有感觉到阴雨绵绵的天空有什么变化。上海也在下雨,在上海的同学说他们只是在日食时感觉到黑夜突然来临。 500 年一遇的日全食就这样过去。我想:我大概一定不可能活到 500 年以后了吧。 后来和师兄讨论起我现在正在研究的问题“ ST in NCS ”,基本上找到了上半年自己思路的不清楚之处和下一步可能的方向。二位师兄均不鼓励我继续朝这一方向研究下去。我现在仍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 终于回到了闷热的上海。 薛师兄直接买了 29 号回济南的火车票。郑师兄回学校。我去了上海书城。 去上海书城之前我吃了大娘水饺,花了九块钱吃了三两南方的三鲜水饺,附赠水饺汤和南方的蒜和醋,回到了南方的饮食风格中。 到了书城,发现了一本 John Von Neumann 文集《 The role of mathematics in the sciences and in society 》,本来想买,但最终决定回来走图书馆 - 网上下载 - 当当路线。之后买了大四在济南新华书店和上次来书城就想买的《太极拳xx》。花 50 块买了《 Flight stability and automatic control 》最能体现这次沈阳之行给我带来的变化。对《 Einstein: His Life and Universe 》失去兴趣也体现了这一变化。 回到宿舍,与李长礼聊了最近的学习和生活。他的老板是做实际项目的,给的暑假只有 10+ ,他现在基本上每天都往徐汇校区奔,在他老板的实验室一直干到晚上。而我们做理论的则每日无所事事,只能以看论文、想论文和倒论文打发日子。谁能说孰好孰劣?于是每当下一届的师弟让我推荐导师时我总是回避。 又开始了我的上半身锻炼计划。 2009/7/23 今日,算是我的沈阳之行正式结束。 我又回到了宿舍、食堂、实验室、图书馆的生活之中。 早上下了一些这期《 Scientific American 》上推荐的一些书,《 Born on a blue day 》、《 Fantastic reality 》 , 还有我按计划下的《 The Drunkard's Walk: How Randomness Rules our Lives 》。之后在书店发现了一本《 The power of less 》。 下午在实验室一直想写点什么。本来搜集了很多 John Von Neumann 、 Richard Phillips Feynman 、 Stephen Wolfram 的介绍和文章写到博客里,但一想那毕竟是转载别人的东西,于是转而写我一直想写的东大之行。 账目: 吃饭: 100 买东西: 50 回头买书: 80 想不起来干吗的: 50
个人分类: Engineering Cybernetics|1507 次阅读|1 个评论
鲁迅与日本东北大学
wdzh168 2009-3-15 11:16
在日本东北大学校史馆中有关于《鲁迅和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记述-- 鲁迅(原名 周树人)1881年出生于浙江省绍兴。1902年1月毕业于南京的江南陆师学堂之后,同年4月作为留学生来到日本,1904年9月进入东北大学医学部前身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鲁迅进入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之后,选修了有关医学方面的基础科目和理论科目。可是,由于日语掌握得不太扎实,解剖学教授藤野严九郎担心鲁迅的语言能力,并开始独自批改鲁迅的课堂笔记。由于鲁迅决心选择文学创作的道路,1904年3月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退学,重返东京,创办文学杂志,写作小说,积极从事文学活动。1909年回国,经历辛亥革命并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1918年响应陈独秀倡导之文学革命论,以鲁迅的笔名发表《狂人日记》。之后,又陆续发表《故乡》、《阿Q正传》等知名作品,同时开展尖锐的社会、文艺批评。不久,为避免军阀政府等的迫害,移居上海,于此地度过晚年。 在日本仙台有几处鲁迅先生的雕像,雕像以鲁迅先生正气凛然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令人折服。东北大学还有设有鲁迅故居等。下面是拍摄的几幅照片。 东北大学片平校区内的鲁迅像(正面) 东北大学片平校区内的鲁迅像(背面) 鲁迅先生的入学愿书 鲁迅先生的学业履历书 鲁迅先生的成绩单 鲁迅先生的成绩单 鲁迅先生的课堂笔记 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献 纪念光盘
个人分类: 人物记事|16689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03: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