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SCI论文写作与发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想写好SCI论文——不掌握这些高频词汇怎么行?
热度 2 TopEditor 2020-2-18 10:49
投必得学术近期在与大家分享SCI论文写作中的高频词汇短语。虽然大家的学科领域不同,但起承转合的论文写作逻辑套路是共通的,掌握了这些高频词汇和短语,了解了提示文章逻辑的连接词,又掌握了文章论述中惯用的表达方式,一定能帮您在SCI论文写作过程中更轻松容易,提高写作效率。 说起英语论文写作的重要性,相信广大做科研的小伙伴们可能各有各的领悟。Publish or perish,发表或者毁灭,真是让人痛并渴望着。要想在科研界混,没有几篇拿得出手的SCI,还怎么愉快得在小伙伴面前装B,还怎么在申请标书课题的时候拿来装点一下门面?但很多做科研的人,做起实验来是如鱼得水,潇洒自如,但是对于英文写作是望而生畏,一直苦于入门难,写成难,想写好更难。 不要紧,科研是一个讲规矩的世界,不但做课题设计有套路规范,英语论文写作也有一些基本的常识和构架在其中,其实把科研论文拆解来看,就会发现科研论文的格式很像是八股文,有很明显的套路的痕迹,依然是遵循起承转合的模式框架。Amy老师会在接下来的一系列课里帮大家梳理一下这些英语论文写作的必备基础知识和框架套路,再加上大家自身本学科领域的实验数据编排,慢慢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教大家如何更好地把文章推销给最好的出版社买家。虽然洋洋洒洒写上成千上万字的英文论文看上去有点头大,但是我们用模块化思维进行一一拆解,大家熟练掌握这些规则,相信肯定假以时日肯定能对英文写作驾轻就熟,也能对其他题材的英文文章写作有一定的启发和助益。希望大家从这门课程中Get more than scientific paper。 在这一节,我先带着大家对 英语论文写作的高频词汇和短语 部分做一个整理和总结。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什么是科研论文写作的米呢,就是词汇和短语。在基础科研中,要想文章写得准确清晰,要有多大的词汇量才够用呢? 第一点建议是大家对自己研究术语表达和内涵要清楚 ,为了增加文章的多样化表达,对应常用专业术语的各种同义词表述要做一个整理。 第二点,大家要掌握英语论文写作的高频词汇 ,像是逻辑连接词、程度副词、动词、上义词和下义词的指代等等。 第一部分 我先介绍一些英语论文写作中常用的逻辑连接词。如何让读者快速抓到文章的脉络呢,这其中少不了逻辑连接词的功劳,逻辑连接词的作用就好比是线,把一个个的论点论据给串起来。逻辑连接词也是文章逻辑最直观的体现。 并列递进 moreover, in addition, furthermore, besides, likewise, also, then, additionally 转折 not, yet, however, nevertheless, nonetheless, meanwhile,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contrary, conversely, paradoxically, by contrast, in spite of,rather than, instead of, unfortunately 解释 in other words, in fact, as a matter of fact, that is, namely, in simpler terms 对比比较 Likewise, Similarly, In parallel to, while, whereas, 原因 because, because of, as, since, owing to, due to, thanks to, for this reason 结果 therefore, as a result, then, consequently, thus, hence, so, therefore, accordingly, consequently, as consequence 举例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as such, such as, take ...for example, to illustrate, to name a few 总结 overall, eventually, consequently, in summary,in a word, as a result, together, collectively, thus, hence, consequently, on the whole, in conclusion, to sum up, in brief, to conclude, to summarize, in short, briefly 强调 surprisingly, interestingly, intriguingly, strikingly, unexpectedly, clearly, obviously, apparently, in fact, indeed, actually, as a matter of fact, undoubtedly, notably, specifically, particularly, especially , firstly, ... secondly, ... finally ...; first, ... then ... etc. 让步 although, after all, in spite of..., despite, even if, even though, though, admittedly,given that 可能 presumably, probably, perhaps 第二部分 我们根据科研论文写作中必备的套路来个性化总结一些词组的使用。 1、大家在文章中肯定有这样一句,虽然这个科学问题很重要,然而有哪个具体的细节关键我们还不知道。“不知道”有哪些表述方式呢? virtually/largely unknown, elusive, unclear, much less explored, surprisingly limited, less understood, unsolved, scarcely understood 2、如果是研究某些新材料、新技术等,我们在文章中又该从哪几个方面来夸我们的成果呢?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robust and fundamental, efficiency and specificity, cost-effectiveness(price), the simplicity of the protocols, the amount of labor required, equipment requirement,necessary or sufficient 3、在引用别人文献中的论点论据时,我们该如何表述“别人说”呢? clearly/obviously demonstrate, reveal, illustrate, prove, show, report, implicate, confirm, describe 4、“执行动词”的第N种表示方法。在引述别人工作的时,别人都如何“做”呢? examine, perform, carry out, observe, compare, investigate, indicate, show, manipulate, test, establish, identify, detect, stimulate, analyse, assess, suggest, propose, speculate, determine, find, apply, purify, construct a model, devised a protocol, calculate, categorize, conduct, imply, measure 5、关于“方式方法”的“效应”评价,你真的可以玩转吗? plays a central/ pivotal/ vitalkey/essentialrole a powerful regulator/ a key molecular determinant, a well-accepted model influence, affect, rescue, reverse, lead to, contribute to, attribute to, ascribe to, drop, reduce, increasing, attenuate, ameliorate, improve,mount,accumulate 6、写文章免不了溯古叙今,“时间表述词”,你掌握了吗? recently, most recently, at the same time/period, since then, for several decades 7、重大影响的描述,教你如何夸“成果” pushing the boundariesrecent/enormous advance, progress, knowledge, historic, perspectives, new/novel insights, seminal discovery, an emerging theme, major/important finding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家平时看文献时要多总结,多积累,有输入才有输出。多多练习之后,一定有质的变化。投必得致力于帮助广大科研工作者解决科研写作中的各方面问题,不但授人以鱼,亦授人以渔。如果您有关于论文写作的其他问题,欢迎留言或者后台联系我们工作人员交流讨论。 论文写作策略和方法系列往期精彩推荐: SCI写作高频词、词组系列——摘要部分 SCI写作高频词、词组系列--引言部分 SCI写作高频词、词组系列--材料与方法部分 SCI写作高频词、词组系列--结果部分 SCI写作高频词、词组系列—讨论部分 ***************************************** 好了,本期的文章就到这里了。欢迎大家留言! 每天一篇,按系列推送科研干货***
个人分类: 语法|5902 次阅读|3 个评论
2015年NSFC申报系列之5: 基金申请,您还没有开始动笔吗?
medjaden 2015-2-9 15:20
许多研究者在撰写基金申请的时候,一想到要提笔开始写就头大,一天拖一天也不知从哪里开始下笔。就让小编在这里为您整理整理写作思路吧。 如果大家打算要申请今年的国自然基金,请在撰写基金之前先了解如下内容做好准备: 1. 思想准备工作。 申请基金的道路很艰辛,不论是前期撰写阶段还是后续修改阶段,都需要有恒心和毅力。需知道标书的写作是一个大工程,并不是突击几天就能一蹴而就的。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其分成许多小的部分,按计划一步一步的完成,大目标化小执行起来就容易的多。 2. 要对最新的基金资助指南进行全面了解。 请仔细阅读申请须知和限项规定,包括今年的资助对象,申请资格,资助方式和资助强度的变化,申请时间要求等,做到心中有数。 做好了以上的准备工作,就可以开始申请书的写作了,其架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基本信息 填写申请者信息,依托单位信息,合作单位信息,项目基本信息,项目名称摘要,关键词,项目组成员,经费申请。一般是自动生成,需要真实反映申请者的学习,工作和研究的经历。需要注意的是单位名称需要按照公章的全称来填写,项目基本信息包括名称和申请代码需要准确无误。项目组成员设置需结构合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职务,职称,年龄,人数)。经费申请需要尽可能的细化,实事求是。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项目组成员的专业应包括项目所涉及的主要学科,既要有较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又要有掌握实验技术、从事具体研究和操作的人员,要充分依靠和发挥中青年专家和科技人员的作用。成员数量按职称高低一般呈塔状分布。 2. 申请书报告正文( 此部分是重中之重 ) 填写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此部分包括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方案和可行性分析,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眼界结果五个部分。 填写研究基础工作与工作条件,还包括承担可以项目的情况和进展完成情况 填写申请人简介 填写经费申请说明,其他和附件清单。 这部分的写作思路和顺序如下(可以供大家写作时参考,按照顺序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完成写作):首先确定选题,然后通过细致的查阅文献写作立项依据,接着引出拟申请课题的研究内容,指出研究的目标和关键问题,分析其特色和创新性,列出研究方案和研究基础并预期结果,当前面这些都完成以后,再开始撰写摘要,并最终确定题目,然后准备其他材料,最后填写申请书。 3. 各种证明材料 包括申请人签字、项目组成员签字(务必核实,避免超项),合作单位盖章、项目依托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校学术委员会意见、学校公章、领导签章(包括日期)。需要注意的是,项目申请单位的公章必须是注册法人公章,申请书中有外单位人员即视为有合作单位,须加盖合作单位公章(合作单位为境外的不必盖章,但须有参加人本人的签字或同意函)。 由此可见,基金申请书涉及到了这么多的信息,撰写基金的确是一个大工程,还没动笔的申请人要抓紧了。 美捷登: Lauren 本文由美捷登编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美捷登科学网博客,并附美捷登微信二维码
个人分类: 基金申请及相关|3399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捷登夏华向教授SCI论文写作锦囊第五计 - 论文撰写
热度 8 medjaden 2015-2-4 15:17
一、特殊专业论文 问题 :我想向SCI杂志投稿临床诊治分析型的文章, 临床诊治分析型,如在病案室调查病例后汇总成的材料等, 以描述性数据为主,没有统计学分析。 如只有这些数据和统计之类的,想在SCI发临床文章是否会很难? 夏教授: 临床文章相对比基础文章好发。主要是idea要新,与众不同,或体现中国特色。临床文章比基础文章要容易写,临床资料往往也比较容易得到,文中的图表比较简单,更重要的是临床现象(结果)的解释通常是多方面的。因此本人认为,相对来讲,临床文章比基础文章要容易发。 临床文章一般是“Observative”(如association,diagnosis和treatment等)。所以对基础理论要求不是那么高,但必须说明临床现象或问题,对临床实践有指导意义。当然,必须以数据说话。你已有数据和统计结果,如果选题比较新的话,相信发SCI并不难。近些年发自中国的临床文章已经在变多了。许多医生也正在从数年前医院建立的病例电子数据库里掏宝,外科,内科、传染科等都有。 二、关于论著撰写 1. 题目 问题 :我的题目是A new treatment of XXX(一种疾病): combination of XXX(一种外科治疗方式)and XX(一种细胞因子)and XXX(一种细胞因子), 题目的意思是某种疾病用一种新的治疗方式: 某外科方式联合两种细胞因子。请问一下后面的两个“and” 是不是有什么不对劲呢?还有,我个人觉得这里的“of” 好像也没错,但是“for”肯定是正确的,这里如果用“of” 是否也正确呢?恳请夏教授指导! 夏教授: A new treatment for XXX(一种疾病): combination of XXX(一种外科治疗方式)with XXX(一种细胞因子)and XX(一种细胞因子) Frankly, the present title is not a perfect one as it looks like a review. If you are presenting the results of a clinical trial (such as a RCT), the title should be more specific, and reflect the primary objective , such as efficacy and safety.You may check the titles of similar articles from the PubMed. I like for, but of is also fine. Also,new may be replaced with novel if the therapy is really new and you wish to emphasize it. But I wouldn't recommend the use of new or novel treatment in a title of an original article for a clinical trial (as it may have not been approved by Health Authorities). Just for your consideration. 2. 作者 问题1 :投稿前没知会排在第三位的一个老师, 这老师权力比较大,现在告诉他,他会不会觉得我不尊重他, 要我撤稿啊?谢谢教授指点。 夏教授: 怒我直言,这是国内部分同行的通病。本人有好几篇文章(国内中英文)可谓“嗟来之食”,全赖国内合作同行所赐。这还是我后来在PubMed查找文献时偶然发现的,说不定还有不少发在非Pubmed杂志上的文章署了我的名字,而我本人无法得知。 我理解国内同行的心情和考虑,一是想借海外科研单位的名尽快发文章,二是想真心感谢本人的帮助,但本人却感到非常不安。原因也有二:一是“无功不受禄”,二是担心文章违规(如一稿两投、抄袭、作假等)本人受牵连。非常高兴您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公布。这与其说是一个求助问题,倒不如说是一个“警世”问题,值得大家重视。 解决这个问题很容易,直接给那位老师写信,解释未能事先通知他的原因(例如急于毕业),再真诚征求他的意见,比如是否同意文章内容?对文章有何建议和意见(comments)?是否同意为该文作者及排名? 问题2 :关于华人作者姓名缩写问题 夏教授: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人的署名确实非常不统一,结果造成很大的混乱和不准确。那么,哪一种最准确呢? 其实不外乎三种形式,比如王晓波“,可以写成1-Wang Xiaobo; 2-Wang Xiao Bo; 3-Wang Xiao-Bo。至于姓在前还是名在前,则根据杂志的要求。 请注意,这三种都应该将Wang放在后面,且第一字母要大写,否则大错特错(简写时变成Xiaobo W, Bo WX 和Xiao-Bo W)。 顺便说一句,留一个长期有效的EMAIL非常重要,因为老外很认真,他会用EMAIL跟你联系,进行讨论。还有的老外用EMAIL找你要reprint,所以我觉得,如果要想让自己的实验成果被更多的人了解,被更多的人引用,留一个有效的EMAIL是个很方便的做法。 问题3 :我准备发一篇文章,可以写两位通讯作者吗? 我是第一作者,可以写两个单位吗?如果可以, 两个单位先后顺序有区别吗? 夏教授: 1)各不同杂志对是否带两位通讯作者有不同的政策,目前大多不容许两位,不过你在你的文稿中可以写上两位。如果杂志不允许,他们会自动选第一通讯作者为通讯作者。你也可以写信主动提出为什么需要两位作者,也许杂志社会同意你的请求。 我认为,作为刚刚毕业而在另外单位找到工作的研究生,其研究生期间的论文应以导师为第一通讯作者,征得导师同意后在加目前的老板为第二共同通讯作者(Co-coressponding authors)。另外,越来越多的杂志容许或默认共同第一作者(Co-first authors),但杂志通常不鼓励共同通讯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 2)任何作者都可以带两个或更多个单位,这是国际惯例,因为许多作者身兼不同单位职位或近期改变单位。 3)第一作者的单位顺序在中国非常重要,很多单位在晋职评比中只认可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作为刚毕业在外单位找到工作的研究生,在发研究生期间的论文时署第一单位是很头痛的事情。 按理应以学习单位为第一单位,但由于上述国情,很多作者必须要署现工作单位为第一单位才能得到实惠。这时,比较好的处理方法应该是得到原导师的同意,作为第一作者署现工作单位为第一单位,但导师为第一通讯作者。 问题4 :通讯作者的顺序怎么体现出来? 是看标题后作者之间的前后顺序还是另外注明? 比如您的文章有五位作者,若第二与第五作者同时被列为通讯作者, 那么是否默认第二作者为第一通讯作者( 因为他在所有作者中排名靠前),还是需要另外说明? 夏教授: 这的确是个问题,值得讨论(或许第一、第二共同通讯作者的概念本身就是个很难确定或者很主观的问题,或许这个概念根本就不应该存在)。 在一个“第一作者”、一个“通讯作者”的情况下,国外通常第一作者在第一,通讯作者放最后。国内往往第一作者在第一,通讯作者放第二。 对于“共同第一作者”,“共同通讯作者”,我想国内各单位会有不同的要求。即使杂志明确标明“共同第一作者”,有些单位也可能只认可排第一位的“第一作者”。至于单位是否认可“共同通讯作者”,如不认可的话谁是真正的(唯一的)通讯作者,那只有看各单位领导的决定了。 问题5 :为什么一些外国教授虽然愿意帮助审阅修改文章, 却不愿意当作者? 夏教授: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1)国外多数人认为“不劳而获”是可耻的; 2)国外多数人认为无原则的“施舍”是不恰当的; 3)署了名的东西是要负责的,而现在学术不端时处可见。对牛人而言,在一篇小文章署上第三到倒数第二的位置,真的没什么价值。一旦出现“学术不端”,所有作者都逃不掉干系。搞不好捅到大学xx委员会去,查个一年半载,岂不是得不偿失? 4)香港大学高级科研人员每年要汇报科研成绩。其中,论文杂志的影响因子高低占据比较重要的部分(不是全部)。除了列出最佳5篇论文外,平均IF也需计算。这样,一篇IF只有零点几的文章会大大降低平均IF,更不用说非SCI论文了。 三、关于引用文章 问题1 :对于没有英文摘要的中文文献, 如何在SCI投稿中作为参考文献---即正确的方式? 夏教授: 将中文文献题目翻译成英文,然后按正常要求加在参考文献中,最后加上(Chinese)。目前国际上对中文杂志只认可拼音,所以杂志名用拼音即可。如有不妥,所投得SCI杂志会提出修改要求,所以不必太在意。 另外,如果是自己的、与所投英文杂志的文章相关的中文文章,我认为很有必要引用。这不光是“交代历史”问题,而且告诉杂志编辑和审稿人,你有这方面的研究基础和能力。 如果不引用,有时“审稿人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要知道,华人学者作审稿人的比比皆是,日本人也略懂中文。 中文文献除了PubMed外,Google, 中文网(CNKI等)都可以查到。 问题2 :我在文章中不同地方引用某(同)一篇文献3次, 那对于那篇文章引用统计是3还是1?另外,同一句话, 在2013年的一篇文献里初次提出, 在2014年的另一篇文献引用了他, 我引用这句话时可否把两个文献都写上?还是只写一个? 写2013年的还是2014年的? 夏教授: 这要看你引用的“一句话”是什么?如果是2013年论著的结果,而在2014年的论著或综述里被引用,你应该引用2013年的论著(原著)。如果这“一句话”只是陈述性的或结论性的,最好引用2014年的,因为it is updated。 在引用试验的结果和数据时要特别小心。有时候,“人云亦云”会导致“以诈传诈”。还有,一定不要照抄(type)文献中的引文,最好从PubMed中copy或按原文type。 论文写作锦囊系列: 第1计:论文写作(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75824-856376.html 第1计:论文写作(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75824-856646.html 第2计:论文素材来源(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75824-857263.html 第2计:论文素材来源(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75824-857523.html 第3计:数据结果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75824do=blogid=863816 第4计:文献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75824do=blogid=864106 本文由美捷登编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美捷登科学网博客,并附美捷登微信二维码
个人分类: SCI论文写作技巧|17132 次阅读|8 个评论
美捷登夏华向教授SCI论文写作锦囊第四计
medjaden 2015-1-30 15:01
一.获取文献的方法 方法 1: 根据作者E-mail地址,向作者索要。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为了更方便大家向作者索取原文,但一定要简洁!一般都愿意向你提供。下面是模板: Dear Dr. XXX, I would appreciate receiving a reprint of your article: ********(不必全写),杂志名. However, this Journal is not available in our library.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consideration. Respectfully yours, Yourself name 方法 2: 按部就班,根据文章出处,去图书馆查找原文。选择一些较大的图书馆。 方法 3: 去Science网上杂志找文章,对中国人完全免费! 方法 4: CNKI:中国期刊网提供三种类型的数据库,题录数据库、题录摘要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其中前两者属参考数据库类型,只提供目次和摘要,可在网上免费检索,全文数据库需付费。 方法 5: 万方数据库:万方系统中有1000余种电子期刊,以理工科技类为主,全部是国内出版的中文和英文期刊,比印刷版略晚。 方法 6: 若要文章,可通过超星图书馆,从网易上下载超星图书馆专用下载器即可免费下载了。可以免费下载十万种书,或者可以直接在线阅读。 方法 7: 如果作者有自己的主页,可以去他的主页看看。不过一般查找作者的主页不容易。 方法 8: 利用搜索引擎:一般中文选用网易和百度,内容收录较多;利用关键词:你所要查的文献中最专业的词汇和材料方法(因为这是一般论文通用格式);若为综述,加“综述”字样,效果还可以。 英文采用著名的搜索引擎,如 Lycos , HotBot ,我的主页的首页和文献检索中均有,输入详细的关键词(一定要具有特征性,防止搜索出太多的东西),末尾加 PDF 可能效果更好些。 方法 9: 中文文献,大多需要买,万方数据库、CNKI、999都是全文,不过这样不划算。中文文献价值一般欠高,不建议个人购买。 CNKI中“期刊题录数据库”是免费的。找到类别,再输入关键词,检索结果出来后,可以获知文章的出处。内容之全,范围之广,更新之快,比万方数据库强多了。但就是不能免费查全文和摘要。如果愿意交费也可以。 方法 10: 重庆维普资讯公司收录有中文报纸1000种,中文期刊12000种,外文期刊4000种,拥有固定客户2000余家。维普有两种注册用户,一种是可以查阅全文的,这种是要收费的;另外就是一般注册用户,是使用免费资源的,比如全文检索,讨论版等等。收费用户中采用包库方式的机构用户或个人,们将在年末附送期所包库的光盘版作为保存用。流量计费的用户在累计一定金额后,将增送使用时间或是光盘版。同时提高其会员级别,将获得更优惠的使用费用。 方法 11: 免费中文全文检索:超星读书试用卡 二、文献阅读 关于如何查找、阅读 SCI 参考文献并从中获取 ideas 和 knowledge ,想来大家都是有适合自己的方法的,在这里做一点补充: 事实上,在试验结果统计完毕后写作之前,应该做些文献检索,同时阅读其摘要,选择与你课题非常接近的文献并尽可能找到全文。下笔前,阅读摘要及初读原文全文,并结合你的实验数据,你就可以拟定你的论文的构思。写完初稿后再阅读相关论文全文,你可以充实你文章(尤其讨论)的内容,甚至改进你的论文的语言质量——毕竟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还有,国外大多学者治学比较严谨,文章的逻辑性比较强,论点明确,所以大家如果想要写出真正的好文章,可以借鉴他们的这种风格。 尽量引用最近的相关文献,尤其是综述性文献。比如,世界肿瘤发生率的权威性文章,有2001年(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in the year 2000.Lancet Oncol.2001Sep;2(9):533-43.)的,也有2005年(Globalcancer statistics, 2002. CA Cancer J Clin. 2005Mar-Apr;55(2):74-108)。虽然其数据只差两年,如果不是需要特定的数据,最好引用2005年的。这样你的文章才算 up to date. 本文由美捷登编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美捷登科学网博客,并附美捷登微信二维码
个人分类: SCI论文写作技巧|3706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捷登夏华向教授SCI论文写作锦囊第三计
热度 1 medjaden 2015-1-29 16:19
之前,我们向大家更新到了美捷登夏华向教授SCI论文写作锦囊第二计,现在继续给大家介绍美捷登夏华向教授SCI论文写作锦囊第三计。 一、研究结果整理 1. 材料与方法 应该属于论文中较容易写的部分。但对于写惯中文论文的作者(中文论文方法部分常常无需完整句子或三言两语,无需参考文献或对方法的论证),这部分也是审稿人最容易提出问题的部分。在实验过程中积累的方法步骤可以放在这部分,但必须以完整句子的形式简洁、准确描述,而不是记流水账。 要明确提供材料包括试剂、细胞、动物的来源。方法的描述最好为下面结果的描述打下伏笔,以保持论文的一致性并方便读者阅读。 尽量采用大标题 (Headings) 和小标题 (Subheadings) 逐步描述。有些成熟的方法,简述即可,并引用相关参考文献。但如果是自创方法,则应详细描述,尤其提出改进点和注意点,以表明其创新性。 2. 结果 结果的描述顺序最好与方法的一致。宜采用相应的大标题(Headings)逐步描述。所有有关的试验或观察指标应以适当的形式表达,但应该高度精练。信息量大的和/或非重要结果可以总结在表中,重要结果或信息量小的结果可用图表示。 具概括性的结果表述或对有统计学意义或生物临床重大意义的结果表述应体现在正文中。相应的图表最好放在这些结果表述句末的括号中。 二、数据统计分析 由于统计分析涉及到的知识种类过于宽泛,现给大家介绍我以前解答过的问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问题1 :文章投Proteomics Clinical Applications被拒,历时2个月的review后,昨天收到邮件Rejected。这个杂志07年才从proteomics分出,现在还没有IF,SCI-E收录。 拒稿意见主要是实验设计、统计问题,整理如下: 我做ABC三组的比较蛋白质学,两两间比较超过1.5倍的表达点D选出,酶解,MS。WB,RT验证目的蛋白。 审稿人意见 : (1) 两两间比较,t检验已有精确的p值,为何要选用1.5倍?既然要选择D点,就不应该用两两间比较,而应该选用方差分析。 我的回复:如果不选用1.5倍,只用p值确定,那点更加多得不得了,酶解、ms都更费钱,所以当时就在基础上再筛选,就选择了表达1.5倍。至于用选择D点没用方差分析,如何解? (2) WB,RT为何不用方差分析? 我的回复:WB,RT都是用定量的,比较用的也是两组间的t检验。但在统计描述(methods and materials )的时候我直接copy了以前文章里面的描述,说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没有提到计量资料,也没有提到用方程分析。这该如何解释? 麻烦夏教授给下意见,是否可以大修后再投? 夏教授 : 1) Normally,the comparison for proteomics is between two groups. I believe that you are trying to comparethree progressive pathologies such as normal, pre-cancerous and cancer in your study. If so, I am not sure if this is a good approach. 2) Although I am not familiar withproteomics, I did review some papers in proteomics. The so-calleddifferentially expression spots or proteins are usually defined bytwo-fold difference or even 1.5-fold difference (if you have a reason or reference to support you), but not defined by statistical analysis. 3) If you really want to use statistical analysis for three groups, you should use One-way ANOVA, not a simple T-testwhich is for two independent samples (groups). 问题2 :生存期分析,一组病例数严重少于其他组病例数时该怎么统计? 我在统计一个关于三种不同基因型与患者生存期的问题,三个基因型分别是正常,杂合子和完全突变型,所用的受试人群完全是患者,在我的病例中发现,完全是正常的基因型的人数只在十例多,而突变型的总和达到了150多例,所以应该说患者的分型比较偏,而这个是患者的病例,而不是正常人的,所以出现偏的现象是很正常的。 杂合子和完全突变型的生存期的比较,我做K-M分析的时候,P值为0.07,但看曲线分的比我做出P值0.03的还开,明显看出是基因正常的患者人数特别少。我怀疑可能会由于这个造成数据偏差。 听说有一种统计方法可以做这种一组患者人数特别少的生存期,可是我不会,这该怎么办,实在是已经非常接近0.05了,我希望有个统计学的平衡,让我做的分析更科学,如果那样也没有意义我就认了。请夏教授指教! 夏教授 : 很高兴你得到一些阳性结果。 看过你寄来的数据,知道是有关基因多态性与某癌预后的关系。病例数应该是比较多的(当然还可以更多些)。得到Log Rank P值0.07,不应该失望。你还有更多方法来全面分析: 1、基因型频率(Genotype, TC, CC, T/C)和等位基因比率(Alleles,T:C)都可以用卡方分析。(作基因多态性的文章都用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这个我不太懂)。 2、五年生存率比较。 3、Cox Regression是一定要做的。影响生存的因素(confounders)非常多,包括病理(TNM、Stage, Differentiation, site, size, etc)及手术、化疗等等。或许,该基因多态性在Cox Regression分析中为独立危险因素(即P0.05 三、图表选择 科研论文的图表一般是重要研究结果的展示,插图质量的好坏往往也会直接影响着科研论文的发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了高质量的SCI论文插图对于论文发表的重要性。 以下将介绍一般SCI杂志对插图的各种要求,并说明如何在实际科研工作中做好原始数据和图片的采集工作,希望能从根本上帮助科研工作者减少这类问题的发生。 1. SCI论文插图一般要求: 1) 尺寸符合杂志社的要求(宽度8.3~17.6厘米,高度一般不超过20厘米); 2) 字体符合杂志社的要求(Times NewRoman/Arial); 3) 同类型文字的字号保持一致(Fontsize ≥ 8 pt,字体太小印刷版看不清楚); 4) 线条粗细保持一致(Line weight;0.25~1 pt); 5) 准确、清楚、有条理的图片标记,插图上所有元素对位整齐; 6) 插图内容应占据整张插图的90%以上空间,四周不能留太多空白区域; 7) 颜色模式符合杂志社的要求(RGB,CMYK); 8) 图片分辨率超过杂志社的最低要求(彩图≥ 300 dpi;线条图≥ 1000 dpi;灰度图≥ 600 dpi;组合图≥ 500 dpi); 9) 格式符合规范(位图,TIFF,矢量图,PDF/EPS); 10) 大小合适(每张插图最好不超过10M,推荐保存为TIFF格式并选择LZW无损压缩模式); 2.如何获取高质量的原始素材? 大家在收集原始数据和图片时,应特别注意获取高质量的原始文件,并长期保存。 (1)照相机拍摄类照片 拍摄时应注意如下要点: 1) 注意摄入参照物。如需比较拍摄物尺寸大小的,应辅以钢尺做参照,如肿瘤体积、裸鼠大小等; 2) 背景应尽量干净,推荐以浅蓝布作为背景,注意减少血渍及其他污染物的干扰; 3) 仔细检查相机设置,分辨率越高越好,推荐2560×1920dpi及以上分辨率; 4) 对焦准确,不要逆光拍摄,多拍几张;及时检查效果并挑选可用的,正确命名,并将原始照片长期保存(不要用word或ppt保存); (2)条带类图片 拼图前,条带类图片需要通过图片软件进行裁剪和预处理,并添加箭头和分子量等文字说明。应注意: 1) 保持凝胶完整; 2) 拍照或扫描时应尽量设置较高的分辨率,原始分辨率不低于300 dpi,越高越好,保存为TIFF格式备用。 (3)显微镜、电镜、共聚焦显微镜图片 这类照片包括黑白图和彩色图。拼图前,往往需要预处理添加标尺和调整大小等。 应注意如下要点: 1) 尽量获取高分辨率的图片,原始分辨率不低于600dpi,越高越好,保存为TIFF格式备用; 2) 注意添加标尺,至少在同批次、同参数的系列照片中的一张上添加,否则后期没有参照将无法处理。 (4)数据图表类结果 一般由数据处理软件生成,如Excel, Origin, Graphpad, SPSS等,属于线条图范畴,要求分辨率不低于1000dpi,或直接通过PDF/EPS格式投稿(如杂志社允许)。 应注意如下要点: 1) 原始数据必须完整、准确; 2) 分析仪器记录的数据最好导出为Excel格式,以便统计软件识别和处理。 3) 将图表转化成PDF格式,必要时可通过AI对PDF格式图表进行编辑; 4) 所有原始数据和图表,皆应长期保存,必要时杂志社可能会要求提供数据分析的结果不要截图,尽量不使用图片形式保存结果,以免后续不好修改。 (5)编辑公司协助处理的插图 虽然论文编辑公司有协助制作SCI论文插图的服务,但很多作者只关心最终的结果——图片本身,却往往忽略了处理过程中的产生的源文件。 应注意如下要点: 1) 绘制类插图,要求提供PDF版,必要时提供符合杂志社要求的高分辨率TIFF图片; 2) 照片类插图(如拼图服务,壁报排版等),要求提供高分辨率TIFF图片,并提供软件处理过程中的源文件(如PS处理过程中产生的PSD源文件),以便后期修改。 最后必须要强调的是,在准备SCI论文插图的每个环节,请务必遵守科研道德及出版伦理的基本原则:不篡改数据、不捏造结果、不伪造图片! 本文由美捷登编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美捷登科学网博客,并附美捷登微信二维码
个人分类: SCI论文写作技巧|5011 次阅读|1 个评论
勿以文小而不为
medjaden 2015-1-28 16:50
Letters to the Editor是 英文论文里面一种很有意思的交流形式,以前笔者就只阅读文献,后来发现看这种对文章的挑刺、批评和建议的信件类短文更加有趣。有段时间笔者对写这类的小豆腐块很感兴趣,在American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上面总共发表了4篇Letters tothe Editor。其中的3篇(PMID: 17686074、17727438、17555429)是笔者学习循证医学以后不久,在阅读几篇荟萃分析和随机对照研究时觉得文章里面有些地方不太符合我看到的概念,于是就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实际上后来自己回过头来看觉得这是有点吹毛求疵了。不过似乎SCI杂志的编辑没有这样觉得,在收到笔者的投稿后基本上都在3天内给出答复:直接接受发表!本人对写这类小豆腐块的看法是:一定要就事论事,不要对作者进行人身攻击或加入自己过于主观的判断,写这种小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改进这类研究的质量,而不是为了打击别人从中取乐。 对中国医生而言,Letters tothe Editor很难用于评审职称或者申请基金,意义和价值比论著要小,但是在国外SCI杂志里任何被接收发表的文章类型,无论是Letters tothe Editor还是Article都会在你的投稿系统里面留下记录,而这对将来的投稿可能会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打个比方,投稿记录相当于一张信用卡的credit,当你从银行贷了多次小额贷款并准时偿还后,你以后想获得大额的贷款就可能会比别人要容易了。 美捷登编辑:Dr. Yu Bai 文稿链接: PMID17686074 :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term=17686074 PMID17727438: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term=17727438 PMID17555429: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term=17555429 本文由美捷登编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美捷登科学网博客,并附美捷登微信二维码
个人分类: SCI论文写作技巧|2891 次阅读|0 个评论
Fill-in-the-blanks:别陷入学术不端行为的泥沼
medjaden 2015-1-27 15:42
随着招聘,晋职,绩效,基金申请等各项评判标准与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相挂钩,学术不端的现象不仅屡禁不绝,甚至还愈演愈烈。最近,Science和ScientificAmerican分别于10月14日和12月17日刊登了名为“Copycat papers flag continuing headache in China” 和“ForSale: “Your Name Here” in a Prestigious Science Journal”的两篇论文。 这两篇文章直指中国科研学者造假现象严重,批评或指责中国作者的科技论文写作抄袭现象严重,整个中国中国论文编辑市场的混乱,买卖作者等学术不端现象的猖獗。本文先撇开这两篇文章所使用的搜索抄袭方法是否有失偏颇,得出的结论是否过激,也不去评价被披露的个人和单位,仅从事件本身来看,这两篇文章虽是间接或局部反映了的中国论文写作及发表现状,但从整体上却会影响中国学者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诚信值从而增加其论文发表的难度。 中国作者在英文杂志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普遍存在语句抄袭的现象,主要表现在Fill-in-the-blanks(填空式撰写)。Fill-in-the-blanks出自ScientificAmerican的这篇报道,指的是用完全相同的语句组织语言,仅在措词上有轻微的变化,将表达关键信息的词语用填空的方式填入到句子模型中来撰写文稿。该报告指出在十几篇中国人发表的文章中,许多用语几乎完全相同,仅仅是替换了基因和疾病的名字,就好像是升级版的“mad libs游戏”(欧美曾经流行的一种群体室内游戏:参与者们将缺失的单词填在所需的信息中共同编造一个故事)。更糟糕的是,原文中的错别字也照抄不误!结果以讹传讹,一个并不存在的术语竟在许多类似论文出现。“Begger's funnel plot”就是典型一例,有十几篇中国学者的论文中使用了这一术语。难怪有人怀疑这些论文来自同一“加工厂”。 造成Fill-in-the-blanks的无外乎两大原因。首先,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英语不是中国人的母语,中国科研学者即使有好的想法和好的实验结果,却无法将之准确用英文描述表达出来,不同的用语习惯和思维方式造成了中国人写出的英文不能被国外学者理解和接受。于是,大家开始模仿已发表论文的用语用句,先寻找需要表达内容的相似模板,然后像填词一样将模板中相应的词语替换掉,从而“创造”出一份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文稿来。这种现状便是中国论文中模仿抄袭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中国科学家除了语言出现抄袭以外,其科研思想和结果其实还是原创并有价值的。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中国科学家们的成果如何展示给世界呢?答案就是来自合法、正规、专业的论文编辑公司的协助。 目前,国内编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诚然,有许多诚信度比较高、深受国内科研人员喜爱的编辑公司。然而,也有一些所谓的编辑公司打着编辑公司的名义,从事编造论文活动。他们有些建立了较完善的写作模板和流程,只需将虚构的实验方法和编造的数据填写进去,就能快速“生产”出一篇SCI论文,因而成为不折不扣的科研论文撰写、复制加工厂。他们有些在光鲜亮丽的网站宣传背后偷偷摸摸地干着肮脏的论文生产和买卖勾当,有些则明目张胆地在其网站明码实价将虚构的论文兜售给需要论文的作者。这类公司的产生便是造成Fill-in-the-blanks的第二个原因。他们的存在给国内的科研和学术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影响,使所有科研人员都深受其害。其一,虚假的数据阻碍了科学的进步,对探求真理的科学家和研究者们造成了误导。如果在不正确的方向和道路上进一步研究不仅会浪费学者的时间和精力,更是浪费了国家和投资者的金钱。其二,这种学术不端行为会造成科研人员在科研资源和学术地位上的不公平竞争,打击科研学者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其三,科研学者的使命就是为了追求真理,探索未知。如果在探索科研的道路上被打上了学术不端的标签,轻则造成论文撤稿,重则导致撤职从而断送了科研生涯,甚至有的人不能忍受众人鄙夷和唾弃而失去生命。所以,学术不端行为一旦被发现,代价是沉重的。所以,我们不仅要避免因为语言问题去模仿、抄袭他人的论文,还必须杜绝从论文“加工厂”购买论文。因为上面两种情况导致的Fill-in-the-blanks都会使人陷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泥沼,尤其后者会断送科研生涯。 美捷登学术部:Lauren 参考文献: http://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for-sale-your-name-here-in-a-prestigious-science-journal/ http://news.sciencemag.org/asiapacific/2014/10/copycat-papers-flag-continuing-headache-china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4288313 http://www.yizhe.org/magazine/magaxdetail.asp?id=9722 本文由美捷登编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美捷登科学网博客,并附美捷登微信二维码
个人分类: 美捷登观点|3791 次阅读|0 个评论
SCI论文撰写经验:这些细节你注意到了没?
medjaden 2015-1-26 16:01
如果将文章的新颖性及其科学价值比作大厦的地基,那么写作细节就是建造大厦的重要环节。 一篇好的科学论文,不仅能够让读者从中获取宝贵的信息、按照文中方法重复出相同或类似的结果,还能体现出作者思维的严谨性、设计的合理性、操作的规范性以及管理的严格性。 这些都是写作的细节能够反映给读者的信息。如果一篇文稿让评审的第一印象就是写作混乱、前后矛盾、数据不详,那么这篇文稿很大可能就会在初次审稿中被拒。 针对笔者接触到的文稿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总结了在撰写文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 1)实验中涉及到的试剂、设备、研究对象等应该提供详尽的出处,如型号、货物号、产家地址等。 2 )所有简写在文章中第一次提到的时候应该给出全称。 3 )所有的观点或数据,都要言出有据,提供参考文献或数据作为支持。 4 )数据和单位要表达准确,图表要符合相应的 SCI 杂志格式。 5 )要注意英文的表达方式。 比如:作者写作原意是“结果表明,治疗组的疗效非常明显。”作者译为英文往往是:“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very significant.”但是这样通常会被评审提出叙述不清晰,需要修改成如下描述:“The present study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xxx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英文表达模式和中文表达模式的差异,英文表达需要将治疗结果具体描述,还要说明是谁和谁进行的比较,这些往往和中文写作思维习惯不同。 很多作者认为自己的论文评审是发给同行看的,但这不是绝对的。有时候您文章的阅读者、评审者可能并不是和您相同专业或亚专业的人士。 如果大家明确了这样的目标受众,写作自然就会更加详尽、严谨、清晰易懂,让自己的文稿真正的成为 “ 读者友好 ” 的论文并被杂志接受。 美捷登编辑: Dr. Donald Zhou 本文由美捷登编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美捷登科学网博客,并附美捷登微信二维码
个人分类: SCI论文写作技巧|4332 次阅读|0 个评论
SCI论文撰写经验:细节决定成败
热度 1 medjaden 2015-1-23 15:43
如果将文章的新颖性及其科学价值比作大厦的地基,那么写作细节就是建造大厦的重要环节。一篇好的科学论文,不仅能够让读者从中获取宝贵的信息、按照文中方法重复出相同或类似的结果,还能体现出作者思维的严谨性、设计的合理性、操作的规范性以及管理的严格性。这些都是写作的细节能够反映给读者的信息。如果一篇文稿让评审的第一印象就是写作混乱、前后矛盾、数据不详,那么这篇文稿很大可能就会在初次审稿中被拒。针对笔者接触到的文稿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总结了在撰写文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 1)实验中涉及到的试剂、设备、研究对象等应该提供详尽的出处,如型号、货物号、产家地址等。 2)所有简写在文章中第一次提到的时候应该给出全称。 3)所有的观点或数据,都要言出有据,提供参考文献或数据作为支持。 4)数据和单位要表达准确,图表要符合相应的SCI杂志格式。 5)要注意英文的表达方式。比如:作者写作原意是“结果表明,治疗组的疗效非常明显。” 比如:作者写作原意是“结果表明,治疗组的疗效非常明显。”作者译为英文往往是:“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very significant.”但是这样通常会被评审提出叙述不清晰,需要修改成如下描述:“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xxx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英文表达模式和中文表达模式的差异,英文表达需要将治疗结果具体描述,还要说明是谁和谁进行的比较,这些往往和中文写作思维习惯不同。 很多作者认为自己的论文评审是发给同行看的,但这不是绝对的。有时候您文章的阅读者、评审者可能并不是和您相同专业或亚专业的人士。如果大家明确了这样的目标受众,写作自然就会更加详尽、严谨、清晰易懂,让自己的文稿真正的成为“读者友好”的论文并被杂志接受。 美捷登编辑: Dr. Donald Zhou 本文由美捷登编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美捷登科学网博客,并附美捷登微信二维码
个人分类: SCI论文写作技巧|6541 次阅读|1 个评论
SCI论文投稿——如何定位自己的文稿
medjaden 2015-1-22 15:42
我们在昨天发布的博文里,针对“有 比较积极的拒稿意见时,该如何处理” 已经进行了讨论。今天 主要针对 作者不能正确定位自己文稿的情况,来谈谈本人的看法。 笔者最近在工作中遇到这样一件事情:一位作者在投稿一份杂志后(IF不到2)被拒稿了,但是杂志社建议转投到其旗下的另外一份杂志(IF不到0.5),作者觉得比较亏,拒绝转投。于是后续又投稿一些0-3左右的杂志(大概7-8份),结果都比较糟糕,全部拒稿,多数没有送外审,整个过程持续了一年多。在再次被一份IF不到一分的杂志据稿后,我们的工作人员建议作者考虑曾经被建议改投的那份杂志,因为新的IF出来后,这个杂志IF已经接近1,比作者最后被拒稿的那份杂志的IF还要高一些,作者同意了。一个月后,文章被接受了。也就是说兜兜转转一年多后,文稿最终还是投给作者曾经拒绝投稿的杂志,这个过程中,作者承受了多少压力和煎熬,我们的工作人员费了多少的时间和心血,就不得而知了。 这个事情很有代表性,很多作者不能正确定位自己的文稿,觉得自己手里是个金娃娃,怎么可以贱卖呢?因此,很多作者坚持一定要投高分,一定要投稿SCI核心杂志。有个作者在被十几个IF 5分以上的杂志拒稿后(很多是秒拒,多数没有送外审,有外审的审稿意见也极其负面),时间也过去了一年了,仍然坚持要投5分以上的。这样的无谓坚持有什么意义呢?这么多杂志拒稿其实已经给出很明确的信号,你的文章也许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好。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稿的新颖性可能会越来越低,也许最开始本来能发个3分的稿子,折腾2年后也许就只能发1分的了,也许压根就发不出来了。尤其是对综述和荟萃分析来说更是如此,时效性更强,耽搁时间久了,参考文献和内容都需要更新不说,很可能别人也已经写了类似的东西在投稿,说不定哪一天你会发现类似的文章刚发表,但作者不是你。有人可能会奇怪,综述还有坚持IF的吗?对此笔者只能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还有些作者对一些杂志推荐的转投行为嗤之以鼻,觉得那也是贱卖自己成果的行为。诚然,有很多出版社为了帮自己低端杂志打开市场,都会建议被拒稿文稿改投自己的兄弟杂志。但是作为作者,我们要理性看待这种改投建议,如果推荐的是一些非SCI杂志,那我们压根就不需要考虑,直接拒绝就是了,但是有些改投意见还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的。比如Nature出版社,如果投稿Nature被拒后也许会建议改投其 旗下十几分的子刊,笔者觉得是可以考虑的,因为很多专业的顶级杂志也就十几分,有的甚至还不到,如果新颖性和创造性不足以发CNS或是Lancet、JAMA之类的,十几分的杂志就是很不错的选择了。本文例子也是这样,两个杂志档次其实相差不是很远(在笔者看来,除了某些特别专业的专科杂志,一般综合杂志0-2分杂志水平相差都不是很大),如果作者一开始就接受建议的话,也就不需要经历那个黑暗沮丧的一年多的投稿经历了。 庆幸的是,本文例子中的文稿最终还是被接受了,这是比较幸运的。还有很多作者由于自己不理性和不配合的坚持还在苦苦煎熬中,新颖性越来越低,发表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个中滋味,也只有当事人才能够体会了。 美捷登学术部 本文由美捷登编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美捷登科学网博客,并附美捷登微信二维码
个人分类: SCI论文写作技巧|5220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文被拒怎么办?审稿意见面面观
热度 2 medjaden 2015-1-21 15:07
SCI论文被杂志社拒稿,应该是许多作者在投稿时经常会遇到的状况。收到拒稿意见后,可能有的作者会觉得沮丧,情绪上可以被理解。 但理智的做法是,文章作者应该尽快仔细分析拒稿意见,汲取其中积极的部分,尽可能用来完善文稿,为下一次的投稿做好准备。那么,具体我们该如何对待审稿意见呢?请看以下两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 : 一篇文稿被一份 IF 为 5 分的杂志拒稿了,拒稿意见很详细,其中有位审稿人提了将近五页的审稿意见,几乎是手把手教作者怎么写论文,同时也对实验设计方案提出了改进意见。 由于涉及补实验而作者没有时间,所以作者没有修改文稿,直接改投了另一份 IF 为 3 分的杂志,送外审后还是被拒稿了,拒稿意见也很详细。从审稿意见的写作风格和语气来看,有位审稿人应该和第一次投稿时遇到的写五页纸意见的是同一位,因为多条修改意见都很类似甚至一致。 这位好心的审稿人看到文章几乎原封不动,似乎已猜想到作者可能无法补充实验,所以实验方面的意见少了一点,这次大概写了三页纸。由于作者还是觉得有些意见修改起来很麻烦,于是这篇文稿又被转投到一份 IF 为 1 分左右的杂志,结果又被拒稿了。 原因大家可能已经猜到,审稿人还是原来的这位,在看到作者的态度后直接建议杂志社拒稿。 案例二 : 一篇文稿先被投到一份 IF 为 4 分左右的杂志 A ,送外审后被拒稿了。拒稿意见中一部分很难修改,但是另一部分意见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于是,作者将自己能够修改的内容修改后,重新投了另外一份 IF 为 4 分左右的杂志 B 。 这次送外审后被修回了,杂志 B 总共请了两位审稿人,第一位与杂志 A 刚好请的是同一位。由于作者事先已经针对他的一部分意见进行了修改,所以这次他只提到了上次意见中没被修改的那部分问题。 但巧合的是,杂志 B 的第二位审稿人提了一些建议和意见,按照意见修改后正好可以解答第一位审稿人的问题。于是作者认真按照审稿人意见修改后修回,文稿很快就被接受了。 这两个案例说明,我们要慎重对待有价值的拒稿意见。这些意见一般都是很有针对性的,对提升文稿的质量有很大帮助的。 大家都知道, SCI 杂志审稿人的审稿工作,通常是义务性质的,他们会认真负责地提很多详细的建议,而这些建议对文稿的贡献,有时甚至会大过某些作者。他可能会在审稿意见里教你怎么改进实验,怎么展示结果,怎么讨论研究的意义和怎样彰显文章的亮点。 能得到“大牛”亲自执教,机会是非常难得的,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为什么要浪费呢?所以拿到拒稿意见后,先别忙着改投,如果可以,我们可以尽量吸取审稿意见中积极的部分,尽可能按照审稿意见修改文稿。这样,既对审稿人的劳动成果表示了尊重,又提升了自己的写作能力,何乐而不为? 我们建议您慎重对待拒稿意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有些领域,真正的小同行就只有那么几位。这就导致即使投到不同的杂志,碰到同一位审稿人的可能性也非常大。所以,尽量不要对审稿意见视而不见直接改投。 如果作者本身确实条件有限无法补实验,可以先将审稿意见里面容易解决的问题先解决掉,再转投低一档的杂志,同时推荐上一次的审稿人。不同档次的杂志对稿件质量的要求是不同的,虽然还是有可能遇到同一位审稿人,但低一档的杂志对文章水平要求不是那么高,很可能就会接受。 当然,如果您有时间和条件补充实验后再修改文章,那是最好不过的,那样您就可以选择重投原来的杂志,甚至尝试更高分的杂志了。 总之,只要您能认真听取审稿人的意见,好好利用审稿人的专业经验,高分杂志将不是梦! 美捷登学术部 本文由美捷登编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美捷登科学网博客,并附美捷登微信二维码
个人分类: SCI论文写作技巧|9050 次阅读|3 个评论
2015年NSFC申报系列之4: 如何撰写摘要
medjaden 2015-1-20 15:27
项目摘要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评审的过程中,绝大部分评审人都会先从摘要入手,将其作为整个申请书的介绍,短时间内在头脑中形成第一印象。所以一份精炼、准确而有特色的摘要会立刻使您的申请脱颖而出,为您的标书赢得更大的机会。那么如何撰写摘要、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呢? 第一,摘要需要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关键的一点是在内容上不应有错漏,要能准确反映出项目中重要的元素。从摘要中应能找到如下几个问题的答案:1. 该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必要性和创新性如何? 2. 已有的前期研究结果如何?3. 该项目拟用什么方法来解决提出的科学问题?4. 预期的研究结果如何?有什么科学意义及应用前景? 第二,摘要信息量大,而且有字数限制,要将全文内容浓缩在400字里并体现出特色,是十分需要功底的,所以摘要中的每个句子每个字都要仔细斟酌,尽量在限制字数范围内写清楚写明白,写出特色,不要写的太少而浪费了400字的限制要求。需精简扼要,不能废话一大堆,要条理清晰,前后连贯通顺,结构严谨。同时摘要需实现题目与正文的连贯性。 第三,标书题目中的关键词都应在摘要中出现,申请书的关键词也都应该在摘要中出现,同时摘要的关键词也要全部出现在正文中。通过这样的审视,我们就可以看出摘要是否提炼得当。 第四,中英文摘要相互对应,中文摘要描述要全面具体,英文摘要也要准确表达清楚中文摘要的内容。英文摘要一定要特别注意语言语法问题,内容是否有颠倒错漏,语句是否有歧义,同时一定要注意专业术语的规范表达,如果这些错误出现在摘要中会使整个标书大打折扣。 下面有一些小套路,供大家在写作时参考: 1. xxx已经成为xxx的新热点,在xxx中有重要作用,但xxx的研究还xxx,我们拟在xxx的基础上,深入研究xxx,利用xxx研究xxx;利用xxx筛选xxx,为xxx提供实验依据。 2. 用xxx手段进行xxx研究,证明xxx问题,对阐明xxx有重要意义,为xxx提供xxx思路,为xxx奠定基础。 3. 在xxx基础上,通过xxx,达到xxx,预期结果xxx,本实验将xxx,有助于xxx。 4. 既往研究发现xxx,推测xxx,本研究在xxx基础上,采用xxx等技术,拟阐明xxx,证实xxx,将为xxx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5. 为解决 xxx 问题,本项目以 xxx 为研究对象,通过 xxx ,研究 xxx ,建立 xxx ,探究 xxx 。 美捷登学术部:Lauren 本文由美捷登编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美捷登科学网博客,并附美捷登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
个人分类: 基金申请及相关|9047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5年NSFC申报系列之3: NSFC项目组成员限项规定及常见误区
medjaden 2015-1-19 15:19
为了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获得自然科学基金,避免项目过于集中被一些科研优势单位或集体所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对申请人和项目组成员做了各种限制性规定,都有那一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申请人(不含参与者)同年只能申请 1 项同类型项目( 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算不同类型项目 )。上年度获得面上项目(包括一年期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指导专家组调研项目)、联合基金项目(指同一名称联合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包括一年期项目)、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特殊说明的除外)、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资助的项目负责人,本年度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同类型项目。连续两年申请面上项目不中,暂停申请面上项目一年。 2. 作为负责人以下项目限获得 1 次资助: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一旦获得,不能再次申请 。 3.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申请(包括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以下类型项目总数合计限为 3 项: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指导专家组调研项目)、联合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时不限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以及资助期限超过 1 年的委主任基金项目和科学部主任基金项目等。请注意,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时是不占项的, 也就是说,即使申请人申请和承担项目已经三项了,也是可以申请杰青的。 4. 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作为申请人申请和作为负责人正在承担的项目数合计限为 1 项; 作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在结题当年可以申请面上项目 。在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项目研究工作的前提下, 作为主要参与者申请或者承担各类型项目数量不限 。但是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晋升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后, 作为负责人正在承担的项目计入限项范围,作为参与者正在承担的项目不计入限项范围 。也就是说, 中级职称研究人员可以无限制参与各类型项目 ,即使晋级为高级人员,这些参与项目也不会影响以后申请造成占项。 5. 处于评审阶段(自然科学基金委作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的申请,计入限项申请规定范围之内。申请人即使受聘于多个依托单位,通过不同依托单位申请和承担项目,其申请和承担项目数量仍然适用于各种限项申请规定。也就是说, 限项是对人不对单位。 6. 正在博士后流动站或工作站内从事研究的科学技术人员,可以申请的项目类型包括: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不得申请其他类型项目。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人员可以申请的项目类型包括: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及部分联合基金项目(特殊说明的除外),但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的,不得申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也就是说, 博士后和在职研究生的可申请项目是受限的 。 7. 非受聘于依托单位的境外人员,不能作为无依托单位的申请人申请各类项目;受聘于依托单位的境外人员,不得同时以境内、境外两种身份申请或参与申请各类项目。如果已经作为负责人承担了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或者作为合作者承担了国际合作研究类项目,在前 2 类项目结题前,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其他类型项目。反之亦然,如果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承担前 2 类项目以外的其他类型项目,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或作为合作者参与申请国际合作研究类项目。也就是说, 申请或承担或参与合作项目时,研究人员只能是同一性质的身份,要么都是境外的,要么都是境内的。 以上信息依据2014年申请指南,待2015年指南发布后,我们将继续与您分享新指南的变化。希望大家认真了解限项规定,做好申请准备,以免造成无效申请,愿大家都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美捷登学术部: Joy 本文由美捷登编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美捷登科学网博客,并附美捷登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
个人分类: 基金申请及相关|7686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5年NSFC申报系列之2: NSFC申请代码,你了解多少?
热度 2 medjaden 2015-1-16 15:23
在填写国自然申请书的时候,需要选择申请代码,比如生命科学学部: C01 微生物学 C0101 微生物资源与分类学 C010101 细菌资源、分类与系统发育 C010102 放线菌资源、分类与系统发育 C010103 真菌资源、分类与系统发育 C010104 病毒资源与分类 C0102 微生物生理与生物化学 C010201 微生物生理与代谢 这些申请代码有什么用呢?这些代码其实是“申请端口”,会决定你的申请书归哪个部门受理,而且是遴选评审专家的重要依据。换句话说,选哪个申请代码,就会决定什么人评审你的申请书!那么在选择申请代码的时候,有什么技巧或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第一,一定要选择与你的申请内容相符的申请代码,否则在形式审查的时候就会出问题。 第二,一定要填到二级代码!比如上面的例子,要选到C010104而非C0101。如果选C0101,当然没选错,但是有可能导致该申请书被分配到不适合的评审专家手中,导致自己的申请标书不能被准确评审。 第三,每一项下面,经常有一个选项是“其他”。但是尽量不要选哦!如果选“其他”,有可能导致自己的申请书在分组的时候被合并,送到不熟悉自己研究内容的专家手中,那么评审的时候可能会有偏差。 第四,如果某申请项目是学科交叉的,既可以选A代码,也可以选B代码。那么到底选哪个合适呢?答案是:尽可能接近核心学术思想。比如一个关于肝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的申请项目,应该选生命科学学部的代码还是医学科学部的代码呢?一般来说,生命科学学部以揭示机体奥秘为主,而医学部则多以疾病为落脚点。经过这样的分析,结果就呼之欲出了。 大家一定准确选择申请代码,别让自己的心血因为选错代码而失去机会。 祝大家顺利中选! 近期我们还会陆续发布关于2015 NSFC申报相关的系列文章,请大家密切关注! 美捷登: Sarah 本文由美捷登编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美捷登科学网博客,并附美捷登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
个人分类: 基金申请及相关|7141 次阅读|2 个评论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论文被低分杂志拒稿修改后被高分接受
medjaden 2015-1-15 15:30
无论是在读硕士、博士、还是高校或科研单位的工作者,提起科研文章(尤其第一篇)投稿后被杂志社拒稿的心情时,都会用刻骨铭心的“沮丧、郁闷、失望和痛苦”来形容。 每一篇科研文章都是来之不易的:从最初的多方考虑、查找文献资料以设计出自以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到实验正式开始后,一年甚至几年的加班加点的努力,往往还要经过数次失败,才能得到理想的实验数据,再到后期数据的整理,翻阅大量文献,最终写出一篇满意的科研文章。在这黑暗的隧道里,我们不是为着前头那充满希望的亮光才会甘愿忍受实验室的寂寞和失败的痛苦吗?那前头的光亮是什么?不就是希望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文章发表在最理想的杂志上吗?可以想象,当收到拒稿通知时,作者心里会充满着怎样的失望! 此时作者的心里除了巨大的失望,还有无数疑问:为什么我觉得写得不错的文章会被拒?问题究竟在哪里?是实验做得不够,还是数据不够好?还是文章写得有问题?我的文章还有可能被发表吗?我还要做些什么才能让文章被发表? 在多年为科研工作者服务的过程中,美捷登收到不少作者在文章被拒后寻求帮助的请求。美捷登认为,作者遇到文章被拒的情况非常常见,完全不必气馁。而且,“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美捷登有着许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例子。 以下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 来自湖南某医科大学的小陈,她次年就要毕业,非常希望文章能够尽早发表。但文章投往 ***( 影响因子为 4 分左右,为尊重故隐去期刊名 ) 后很快收到了拒稿通知,同时有比较中肯翔实的审稿意见和建议。失望痛苦之余偶然了解到美捷登公司。美捷登的专家在对小陈的文章进行专业、细致的分析之后,也认为小陈的文章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经过小陈和美捷登互动修改,文章及时得到发表,而且比上一次投稿杂志分数更高。 下面是小陈发来的感谢信: 尊敬的贵公司: 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良好服务,我的文章经过你们的修改和投稿帮助,目前经过一次大修,已被杂志社接受了。我要说的是非常感谢你们的服务,使我在最困难的时候仍然保持信心,将我的文章发到了SCI,而且是J PROTEOME RES(影响因子为5.675)。太感谢你们了。千言万语无法表达我心中的感激之情。 同时我的另一篇经你们写的文章初稿也即将见刊。我现在有 2 篇文章,不仅可以毕业。而且工作也有了好消息:香港一所大学邀请我去做 Research Assistant 。香港也是贵公司所在地,到时候有机会一定登门感谢。 再次表示感谢! 湖南某医科大学小陈 从小陈的实例中可以看出,文章被拒之后不需要盲目悲观,因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美捷登建议被拒稿的作者结合以下几点因素,合理修改文章和继续投稿: 第一,寻找、分析拒稿原因。被拒稿原因很多,有的是学术价值不高(相对该杂志),有的是文章新颖度不够,有的是研究设计有问题(如标本量或研究指标太小、缺乏对照组等,需要补实验),有的是科技英文论文写作方面的问题,有的是文章研究内容不属于所投杂志社所涵盖领域,等等。 因此,论文被拒后,作者应该认真阅读审稿意见,找出文章被拒的真正原因,必要时寻求专家的帮助。在这里,“专家”可以是你所在专业的前辈,也可以是可信赖的专业科研文章编辑公司。当作者找到论文被拒的原因时,他 / 她往往也会认识到论文的优点(创新性、新颖性、科研或临床意义等)。这样,在修改论文时就可以扬长避短,使论文被相应乃至更好的杂志接受。 第二,慎重选择合适的杂志。这一点也非常重要。作者需要根据文章的内容、新颖度以及工作量来选择合适杂志进行投稿。而且不同水平杂志稿件拒稿率也相差很大,不见得影响因子高的杂志就会比影响因子低的杂志难投稿,小陈的实例就说明了这一点。 第三,给自己足够时间撰写论文和投稿。这样,作者才有可能冲刺更高档次杂志,即使被拒,亦可从高级杂志获得更专业的审稿意见(必须承认,高档次杂志其审稿人学术水平也相应较高),为修改、完善论文、使其被下一份杂志接受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美捷登专家建议大家不要将目光只盯在国内核心期刊上,把文章投到英文 SCI 杂志可能更容易被接受,同时更省钱!所以,如果中文论文被国内某中文杂志拒稿,也不要气馁。可以在专家帮助下有针对性的修改成英文论文投国外 SCI 杂志,或许会更快被接受,而且,影响因子通常会更高! 美捷登 美捷登版权 www.medjaden.com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个人分类: SCI论文写作技巧|4880 次阅读|0 个评论
SCI论文撰写经验:论文写作中一些常见的用词不当
热度 25 medjaden 2015-1-14 16:06
笔者从事论文编辑时,发现了许多作者在选择用词上犯的错误,通常语法和句法错误容易避免,但词和词组的误用却是比比皆是。这些用法非常普遍,以至于作者通常意识不到它们不对。 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母语为非英语的作者和编辑越来越多,大家没有发觉其用法是不当的;二是由于在非正式的写作和口语中也会见到这类错误的用法,久而久之,大家就习以为常了。 虽然语言始终是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现在被认为是错误的,也许以后用的人太多,就变成正确的了。但在科学写作中,我们还是应该尽量遵守严谨的写作规则,在选择词或词组时应选择常见的、确定无误的用法。在这里,笔者总结了一些论文中常见的误用范例供大家参考。 范例一: use , utilize 和 using 许多人喜欢用utilize 代替use 表示“用”的意思。但是这两个词有明确而不同的定义,不能混用。use是最普遍的用法,可以表示一切“用”,但多指用其本身的用途,比如use 血压计量血压。而utilize是用其本身没有的用途,比如utilize 钥匙开瓶盖。 因此,在科学论文中 utilize 几乎没有机会使用到,而用 use 始终正确。 Using 也经常被误用: QoL was evaluated using Hamilton scale 。此处语法上不正确,正确的用法是前面加个“ by ” : QoL was evaluated by using Hamilton scale 。 范例二:due to 和 because of 用due to代替because of在笔者编辑过的论文里也非常常见,但这是错误的。Due to的意思是causedby,做形容词用,修饰的是名词,而becauseof做介词用。 比如: He died from pneumonia due to (caused by) a severe infection 是正确的, due to asevere infection 形容 pneumonia 。而 He was hospitalized due to a severe infection 是错误的,此处应该用 because of 。 范例三:compared with 和 compared to Compare这个词,每篇论文都会用到,比如在结果和讨论中经常见到compared with 或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笔者的经验是,用compared with,不用compared to。 在比较两者时, compared with 是最普遍的用法,也最安全,着重的是两者的不同点, compared to 则意在强调相同点。在论文中我们通常着重的是不同点,因此应该用 compared with 。 范例四:before 和 prior to 越来越多的人用prior to表示“在之前”来代替before。而实际上,prior to只表示重要性,而非时间上的“在之前”,因此许多时候应该用before。但是prior to现在已变得非常普遍,有些编辑也把它当做正确用法了。 范例五:after 和following 虽然用following表示时间上紧接着发生很常见,但following是形容词,不能代替after,所以这句话语法上是错的:angiography was conducted following a MI. 希望这些案例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如果您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也欢迎您转载到您的个人博客上,与其他朋友们分享! 美捷登编辑:程琪 美捷登版权 www.medjaden.com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个人分类: SCI论文写作技巧|26949 次阅读|27 个评论
你发表的论文可以被重复出来吗?
热度 2 medjaden 2015-1-13 16:53
评价一篇论文是否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关键点是能够根据文章提供的方法重复出相似的结果。而这就要求作者对于材料方法部分的描述准确无误,并且没有遗漏。 由ScienceExchange,PLOS,Figshare和Mendeley共同提出的“验证重复性”倡议,主要内容是让独立的研究小组对重要的生物学结果进行重复性验证,这一倡议的实施将考验研究方法和结果是否具有高质量和可重复性,也将使研究人员,基金资助单位,出版社,赞助人等更方便客观地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和评价。 2014年12月17日,第一份重复性验证的文章作为一个test case发表在PLoSOne上,尽管这种没有新内容的重复性验证结果是否具有可发表性还存在争议。而科学家们也表示,许多重要的实验是很难进行重复的。 在这份报告中,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RobertMcMaster自愿贡献出他的论文作为验证试验的原始研究。他的论文于2011年发表在PLoS NeglectedTropical Diseases上,主要是证明牛的肽激素可高效杀死寄生虫利什曼原虫。McMaster对于实验的重复性十分有信心,并且表示:在发布结果的时候,他们对于这个实验已经验证过不下十次了。 大家本以为这个验证过程十分简单,但是直到2013年10月,位于纽约大学的重复实验研究人员指出,这个肽激素确实可以杀死寄生虫,但是只有在使用原始研究十倍的剂量时才有这样的效果。这两份报告出现的不同点在于有效剂量上的差距,而比较关键的问题在于:这是一项临床前试验,如果作为药物在人类受试者中使用,人类的血液中很难保持如此高的药物浓度。 于是这份重复性验证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呢?这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科学家们的争论。后来重复实验团队发现,他们的团队使用的肽激素是不含有酰胺基团的,原始实验团队使用的是含有酰胺基团的肽激素,而这一切的产生是源自原始作者并没有在论文中明确且详细地描述这个肽激素的分子结构,而这一观点也被原研究团队所证实。当重复实验团队再用带有酰胺基基团的肽激素进行实验时,最终得到了与原团队类似的研究结果,重复实验成功。 这个例子告诉大家研究型论文的方法部分描述一定要做到一丝不苟,不然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重复性验证试验也将对广大科研工作者们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 美捷登学术部: Lauren 参考文献: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104953/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114614 http://www.nature.com/news/parasite-test-shows-where-validation-studies-can-go-wrong-1.16527 美捷登版权 www.medjaden.com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个人分类: SCI论文写作技巧|7134 次阅读|2 个评论
SCI论文屡投不中?您瞄准靶心了吗?
medjaden 2015-1-12 15:23
正确定位自己的文稿,在SCI论文投稿过程中十分重要,文稿屡投不中,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文章质量存在严重问题,而是没有选择合适的目标杂志,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以下案例: 有篇文稿在投稿到一份 IF 不到 2 的杂志后被拒稿了,杂志社建议作者转投到其旗下的另外一份杂志( IF 不到 0.5 ),由于 IF 悬殊较大,所以作者拒绝转投。于是,文章后续又投稿了 7-8 份其他 3 分以下的杂志,结果都不理想。 在再次被一份 IF 不到 1 分的杂志拒稿后,作者终于决定投稿之前杂志社建议改投的那份杂志,一个月后,文章顺利被接受了。而新一年的 IF 出来后,这份杂志的 IF 已经接近 1 ,比作者最后被拒稿的那份杂志的 IF 还高了一些。 这个案例其实比较有代表性,很多作者不能正确定位自己的文稿,通常会过高估计文章能够发表的分值。在经过不断的被高分杂志拒稿后,才最终找到文稿的正确定位,导致文稿险些无法发表。如果作者能够早些仔细研究和分析杂志的拒稿信,从拒稿意见中其实就可以感受到文稿的定位范围了。 若审稿意见很尖锐,那么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你的文章也许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好。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稿的新颖性可能会越来越低,被拒稿的可能性也会越来越大,尤其是综述和荟萃分析这两类时效性强的文章,不仅需要更新参考文献和内容,还要和其他撰写了类似文章的作者进行时间赛跑,拖到最后,文稿发表的难度可想而知。 不愿意转投原杂志推荐的兄弟杂志的作者,大概是觉得兄弟杂志水平太低,有负自己辛苦得来的科研成果。诚然,有部分出版社为了帮自己旗下的低端杂志打开市场,会建议被拒的文稿改投自己的兄弟杂志。 但我们要理性看待这种改投建议,如果推荐的是非 SCI 杂志,我们当然可以不考虑,但如果推荐的杂志也属 SCI 收录,那么这种建议还是有一定可行性的。 比如投稿 Nature 被拒后,如果有改投 Nature 出版社旗下 IF 十几分的子刊的建议,那这个建议就完全是值得考虑的,因为很多专业的顶级杂志也就十几分,如果文稿的新颖性和创造性不足以发 CNS 、 Lancet 或 JAMA 之类的杂志,那么十几分的杂志就是很不错的选择了。 本文案例也是这样,其实原杂志和推荐杂志的水平相差不大(除了某些特殊专业的专科杂志, IF 在 0-2 分的综合性杂志水平其实相差不大),如果作者一开始就接受建议改投的话,可能会节省很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幸运的是,这篇文稿最终被接受了。 面对那些屡投不中且少有外审意见,有外审意见也多为负面的文稿,作者如果还是坚持投高分杂志,对于目标杂志的分值不适当做出妥协,那么这明显是不理智的做法。如果杂志社的拒稿意见不是太负面,建议很有价值,则建议作者进行补充实验和修改文章,这样文稿还是有可能发到更高水平的杂志上的。至于收到一些积极的拒稿意见时该如何处理,我们以后再为大家分享。 美捷登学术部 美捷登版权 www.medjaden.com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个人分类: SCI论文写作技巧|5871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5年NSFC申报系列之1: NSFC2015新变化
热度 2 medjaden 2015-1-9 15:34
又到了一年一度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的时候了,相对于2014年,2015年国自然的申请可是有不少新变化,让我们马上来看看吧。 一、国自然基金项目进行了优化整合,在原有30个项目类型的基础上,取消、整合了13个项目类型,新的资助格局包括3个项目系列、17个项目类型。当然了,大家申报最多的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没有变化。 二、所有项目均实行在线填报。2015年度项目基金委的申请集中接收工作 自2015年3月2日开始,3月20日16时截止 。 请大家注意自己单位的接收日期 。在线填写完成后,在线系统会生成PDF版申请书供申请人下载,下载后签字上交至本单位。请大家注意, 系统即使只超过几分钟都会被关闭,为避免最后几天大家集中填写、系统集中生成PDF文件造成的网络系统拥挤,请大家提前完成填写 。 三、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的申请方式改为申请人通过依托单位直接向基金委提出申请,不再需要部门推荐。而且资助期限由3+3+3改为6+3,并对学术带头人作了申请当年1月1日未满55周岁的年龄限制规定。 四、特别强调了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 使用同一身份证件申请项目 。请使用二代身份证。如果某人的身份证信息有误,会影响自己的科研诚信哦!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 五、 经费预算改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部分,不再设置预算比例 。申请人填写申请书时,仅需填写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将按比例由系统直接生成,申请人填写的直接费用与系统生成的间接费用之和即为实际申请经费。以前有比例限制的劳务费和国际合作交流费,今年取消了比例限制,实行据实申报、审核确定。且下放了预算管理权。 近期我们还会陆续发布关于2015 NSFC申报相关的系列文章,请大家密切关注! 美捷登学术部:Sarah 美捷登版权www.medjaden.com欢迎转载,转载请勿修改内容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
个人分类: 基金申请及相关|7765 次阅读|2 个评论
美捷登机构博客欢迎您!
medjaden 2014-12-31 15:41
今天,2015年的第一天,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美捷 登 机构博客正式开博啦! 博主简介 美捷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生物医学SCI论文市场的公司,自2005年于中国香港成立以来,秉承“ 您不放弃,我们决不放弃 ”的服务理念,将客户的每一篇论文都视为一块玉石,依托强大的专业团队对文稿进行认真细致地打磨,从质量和速度着手,为数万篇生物医学论文提供了服务,使之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自身的价值,在业界树立起极好的信誉和口碑,并成为了科研学者们的良师益友。 博客宗旨 历经十年,美捷登已发展成为集 课题设计、论文修改、基金申请、讲座培训一体化 的优秀的团队,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新老朋友的支持与陪伴。我们终于决定,开通科学网机构博客,向各位献上美捷登原创的文章,包括实验设计、SCI论文写作方法、论文投稿的注意事项等小技巧,以及播报当前最新最热的生物医学领域的前沿动态。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能跟所有对科研有无比热情的朋友们做进一步互动交流,分享科研道路和SCI写作发表过程中的经验和喜悦。 博主开场白 美捷登感谢各位老朋友一直以来的支持,也真诚欢迎各位新朋友的关注。我们将在这里向大家呈现关于科研、论文、基金等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还有最新学术进展和热点论文的摘译,欢迎大家常来坐坐,给我们留言。科研路上,美捷登与您一路同行!祝愿大家新年快乐!有更多科研成果发表在高水平的国际期刊! 美捷登版权www.medjaden.com欢迎转载,转载请勿修改内容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
309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5: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