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南方科技大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偌大的中国为何容不下一所南方科技大学?
热度 1 zhumengjin 2010-12-23 12:12
个人分类: 科研时评|13798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南方科技大学自主招生为中国大学改革杀出一条血路
xupeiyang 2010-12-22 11:39
南科大校长回应质疑称每所大学都应自授学位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2日11:34 南方都市报 朱清时表示希望南方科技大学此次自主招生为中国大学改革杀出一条血路。   深圳有特区立法权,有很大的空间,我们很希望有伟人或者官员站出来说,让他们像当年深圳搞改革一样,在教育领域也搞起来吧。像我们这些小人物,就只能干脆不要教育部的学位。南科大就像现代化的私塾一样,我们没有官方的文凭,靠的是真本事。   自主招生、自授学位、不设院系这是改革的必然,还是天方夜谭?这是大势所趋,还是自取灭亡?南方科技大学杀出一条血路,全国舆论哗然,赞弹之声不绝于耳。前日更有人在奥一网发帖,引述某专家力批南科大数宗罪。针对各方质疑,昨日南科大校长朱清时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逐一回应。   连日来,南科大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朱清时本人也被四面八方的媒体所围绕。在南科大校长办公室,一拨又一拨的媒体记者接踵而来,更多的采访提纲、采访安排被压在案头,等待这位年逾花甲、头发有些斑白,却又充满激情和魄力的老者回应。   南科大筹办已经三年多,朱清时获聘创校校长也已经一年多,很多人看到了招生说明会上朱清时的慷慨激昂,却不了解一年多来朱清时的困顿与茫然。   深圳想一步到位,办一所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这有错吗?对中央来说,深圳地方财政愿意拿这么多钱来为国家办一流研究型大学,这不是一件大好事吗?朱清时说,一年多来,他发现到处都是障碍,到处都要碰壁。   首先是教育部门的评估,最开始评估小组迟迟不来,来到现场,给予很高评价,但小组回京后又渺无音讯。一直到今年九月份,教育部终于批准南科大筹办。   那时候我们真高兴,但后来告诉我们,筹建还不能招生,只有正式建校才可以。朱清时一听泄了气,但又听说可以联合招生,朱清时的劲儿又来了,赶紧跑去和中科大谈,到了最后关头,又告诉我们,联合招生只能算中科大的学籍,不能是南科大的。我们就为难了,如果我们变成中科大的培训点,那改革还有啥意义?   一次次碰壁,让朱清时悟出一个道理:改革根本不能靠等批复。因为高教界各种陈规旧习已经上升为法律法规,修改法规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在修改之前要让教育部批准他们的改革,是不可能的。这个时候就要有勇气闯出去,深圳的精神就是敢闯。这个改革有很大的风险,但我们坚决干起来。朱清时说。   越来越多的人质疑南科大只打雷不下雨,越来越担心改革的势头消退,朱清时终于等不住了。12月8日,南科大正式宣布启动自主招生;12月15日,正式公布招生简章;12月18日,南科大招生咨询会吸引上千学生、家长;12月19日,南科大低调组织首批16名考生进行复试。   1 研究型大学是忽悠?教学科研并重   研究型大学的恶果是什么呢?现在很多大学老师没有心思去上课,而是到外面拉项目、搞课题、发自己的论文,名利双收,很多老师当老板,越是院士、导师越是大老板,招来的学生学不到什么东西,给他打工前日,一名网友在奥一网发帖,引述深圳一名专家在某论坛上对南科大办成一流研究型大学目标的评论。   对此朱清时回应,该专家所说的局限于我国的现状,而国际上真正的研究型大学,所有教授都必须开课,教学、科研并重。我们会建几十个研究所,但每个研究所都必须接收学生,我们不允许任何一个正规教授不讲课,朱清时说,届时学生的选课情况还会成为教授评审的标准。   2 不设院系不堪设想?改变传统模式   有专家指出,南科大不设院系,后果不堪设想,因为校长不可能熟悉所有的专业,也就不清楚每个专业培养人才的要求、规格等。   对此朱清时回应,南科大校长将会有八个助手,还有工学部、理学部的设置,部下面的每个研究所就像一个系,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系。而南科大在学科设置方面也有别于传统,一个研究所可能是多种学科的交叉。说这个话的人,并没有完全理解我们的想法,有怀疑态度是自然的,等我们做起来再来看。朱清时说。   3 权力太大导致腐败?希望教育部门监督   南科大自主招生、自授学位文凭,学校的权力太大了,这就意味着监管的缺失,马上就会出现用钱来买文凭的现象。所以应让国家来慢慢改革。还有网友质疑说。   对于这个质疑,朱清时付之一笑,所以教育部应该来监管我们嘛。我们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如果存在卖文凭的现象,他们可以来查我们。朱清时认为,这恰恰是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做的。而且一旦学校暗箱操作,在社会上声誉扫地,就不会有学生来报名,也吸引不到人才,学校很快就要垮掉。   4 自授学位不靠谱?会一直坚持下去   高二拿去当实验品,文凭教育部不批,又盖不了章,谁知道将来怎么样呢?你们愿意把自己的孩子当实验品吗?还有网友说,南科大这样做是自寻死路,报考的学子也是自寻死路,至少目前环境是这样,不能拿自己四年青春开玩笑。   对此朱清时说,中国教育的一个怪现象,就是所有大学的学位授予权都牢牢抓在教育部手里,这是中国大学没有自主权,没有活力的重要原因。为了吸引学生、师资,高校必须千方百计取得学位授予点,一旦有了这个铁饭碗,学生滚滚而来。于是教育界高度泡沫化,不再衡量文凭背后有多少含金量,有多少教学、科研内涵。   所以中国教育要改革,南科大背水一战自授学位的做法,更应该让每所大学都来做,我们就是要把学历、文凭的大锅饭打掉!朱清时说,每个学校都应该对自己的学历、文凭负责,如果教学搞不好,培养的人才没真本事,社会不承认,学生找不到工作,这所大学就应该死掉,这样中国的教育才有活力。   我们不得已走出这一步,是中国教改最关键的一步。我希望就此试下去,一直自授文凭。朱清时说,如果南科大搞不好教学科研,教不好学生,吸引不到好人才,就宣告失败。所以南科大为了生存,必须拼命搞好教学。   5 将承受本地压力?要做深圳名片   南科大的招生受到举国关注,但第一届教改实验班只招50人,虽然进入南科大结局如何仍无定论,但生源的分配已引起热烈讨论。有网友说,南科大拿的是深圳人的钱,肯定会受制于深圳政府和深圳市民的压力,在扩招和招生倾斜方面做出妥协。   朱清时说,这次招生说明会如此火爆,说明全国特别是深圳人民对南科大的关注和热爱,现在社会的思潮发生变化,大家更重视子女能否学到真本事,而不那么重视文凭了。那么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使他们觉得文凭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真本事。   为了保证南科大的办学质量,必须控制招生规模。我在中科大当了十年校长,在这方面很有经验。中科大不扩招,安徽政府和人民都能理解,他们知道这是安徽的名片。我相信深圳人更能够理解这一点,深圳会把南科大当做名片,他们不会让南科大的含金量降低。    ■相关新闻   首批16名复试者 大多数可录取   明年2月份还将组织另一场考试   本月19日,南科大低调组织首批16名考生进行复试,其考核方式之独特、灵活,迅速引起全国关注、热议。昨日南都记者从朱清时处了解到,这16名学生大多数通过了考核,双方沟通好之后,学校将与学生、家长签就读合同。   针对19日首次复试的情况,朱清时说,16名考生中大多数通过了考试,目前学校内部已经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并开始通知考生本人,但这中间还有很多问题,他们要决定来不来,愿意来的,还要跟我们签协议。   朱清时说,这次复试考查的是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创新力、记忆力等,其中还有面试、心理测试,这是刚刚出现的新生事物,外界对此有疑问很自然,以后大家看出来我们的考试比高考更严肃、更科学,对学生更好,就会放心了。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改进高考的模式。   这种新的尝试,能否为南科大选拔优秀的人才?朱清时说,生源一直是他最忧虑的问题,但从上周末的招生咨询会来看,他现在很乐观。目前16名参加复试的学生,已经为他们提供了一批核心的生源,接下来再招30多个学生问题不大。   朱清时介绍,南科大自主招生中的笔试,将会邀请国家权威机构命题,笔试的难度和权威程度不亚于高考,但我们有自己的评判标准。   而在复试方面,有人担心其中存在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对此朱清时说,自主招生考试刚刚启动,接下来学校会制定考试规则,确保制度的延续性,而且南科大的考试比较灵活,考前并不需要特意的准备。据他介绍,明年2月份还将组织另一场考试。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 庄树雄  本版摄影:南都记者 王子荣
个人分类: 教育问题|26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坚持支持南科大支持朱清时支持教育改革
zangyf 2010-12-21 17:13
看到南方科技大学招生的消息,本人完全赞同这种招生方式。朱清时校长说的对:不能再等了。实际上,朱校长差点犯错误:相关教育部门未批准,这对南方科技大学实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试想一下,如果拿到了学位授权,就被永远管理了,什么时候不听话,授权又被剥夺,那绝对不如不被授权。朱校长还说:在没授权的情况下,改革失败,校长负责任;如果授权后改革失败,那是教育管理部门的责任。这样的责任,我们应该有勇气去承担。 我期待着南方科技大学开始招收研究生,期待着能担任该校的兼职研究生导师。如果南方科技大学也开始脑成像研究,期待着能去那儿工作。
个人分类: 未分类|440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我国高校最大症结系自主权不足
JYH64J98Y99H 2010-12-21 11:22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0日23:54 央视《新闻1+1》   最近,南方科技大学作为我国高校改革的试验田广受社会关注。南科大校长朱清时表示,南科大的一小步将成为中国高校改革的一大步。对中国教育来说,一个最大的症结就是大学的自主权不足,大学两个最核心的自主权,就是招生自主权和授学位自主权。央视《新闻1+1》2010年12月20日播出节目《南科大:不再等了》,以下为节目实录:   主持人(李小萌):欢迎来到《新闻1+1》。   如果一所大学承诺你有好的师资力量,但是却跟你说,他发的文凭并不是教育部认可的,是他自己发的,这样的大学你还会选择吗?而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南方科技大学,有人说中国大学改革的希望就要看这块试验田怎么样,也有人说,这注定是南柯一梦。就连这所大学的创办人朱清时校长都说,如果当时知道有这么难的话,他都不会轻易答应来当这个校长了,今天我们来关注这个话题。   朱清时(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今天就开始看考试综合情况,就是决定那些录取的,我们就赶快通知,通知他们做准备,来了,但是来之前,先给我们学校签订一个协议,就是自愿参加这个教改试验。   解说:今天南方科技大学的校长朱清时正为下一步的招生工作紧张忙碌着,而刚刚过去的几天由一个艰难决定所引发的社会关注,显然还在持续发酵。   2010年12月17日新闻   尽管还没有获得教育部的招生许可证,但是南科大决定不等了,将进行自主招生。   朱清时:全世界的高校的模式都是自己学校授(学位)的,都不是教育部授的。我们国家教育模式所有学位都授予不授的,这是原来计划经济留下的东西,实际上我们现在的南科(南方科技大学)的发展,现在遇到最大的瓶颈,也就是最大的障碍,就是授学位的问题。   解说:12月15号筹备三年的南方大学官方网站刊登出校长朱清时致报考南方科大考生的家长的一封信,信中宣布,要建立首个实验班,信中还说要想创办一所新的高校,只能先办大专或学院,若干年后,办的好的,评审合格再升成大学,然后再一个个地申请硕士、博士,几十年后才可能建成一所研究型大学,所以尽管时间紧迫,但依然决定坚持招生。   如果有一所大学,在未经国家教育部门批准的情况之下,自主招生,并且毕业时发的毕业证有可能也得不多教育部门的承认,那么这样的学校你敢上吗?   虽然减免学费,并每年补助每人一万元人民币,做生活费,但没有招生许可证的南科大是否能像吸引媒体的聚焦一样吸引家长的热情,依旧未知。上周六,南方科大举行的自主招生咨询会上,这一切有了答案。   社会对南科大到底有多关注,看看前来咨询会的学生和家长就知道了,原本只安排了一场的自主招生会,却由于报名的学生和家长爆棚,临时改成了三场,这让朱清时有些意外。更出人意料的是,在招生会上,很少有家长对此表示担忧。   学生家长1:人有能力,金子总到哪里都要发光。   记者:一点都不担心(学位不被教育部认可)。   学生家长1:我不担心。只要自己有本事到哪儿都不用担心。   学生家长2:在深圳这个地方,只要人有本事,这个我们不用担心,不担心找不到工作,不担心没饭吃。   解说:尽管大多家长信心满满,尽管今天媒体已经打出呼吁以投考支持朱清时,但是做过十年中科大校长的朱清时,以及未来的老师并不希望以激情来吸引学生。   朱清时:我们没有教育部的大印盖的文章做依靠,我们的学生毕业能不能被社会接受完全靠我们的教学质量,完全靠社会对我们学校的认可程度,逼着我们背水一战,我们一定要把教学搞得最好。   解说:首期教改实验班将采取多种培养方式,每个学生都会依托一个研究所,在课程设置上南科大将对课程进行优化压缩,强调课程,以及强调学生的人文气质和素养,同时南科大计划百分之百使用原版教材,并采用全英文授课。   如今,教师、课程、校舍、食堂,南科大一切就绪了,但所招录来的学生却只有一人。   10岁的山东男孩苏刘溢,今年高考最小的考生,566分成绩的他,没有选择其他大学,而是南下深圳参与了单独面试,走进了南科大。如今,诺大的校园之中只有他一名学生,他在等待着自己的新同学,他也在等待着他的大学,他更期待着,他将来如果想深造,他所拿到的南科大一纸文凭,不会被其他学校所拒绝。   主持人:毕业证书上没有教育部的大印,我们难免按照惯性思维会为学生们的未来有所担心。校长也说了这是背水一战,岩松你觉得他们被动吗?   白岩松(评论员):表面上看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深圳做一个这样大学的梦有30年了,这个南科大筹办已经3年多了,聘校长已经两年多了,招进第一个10岁的孩子已经几个月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不能再等了的情况下,他无可奈何,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其实他在用不再等了在等待,对吗?   主持人:你要说什么?   白岩松:但是咱们做一个极端的观点,能不能就此开始,南科大还真就不等了,就永远也不等了。   主持人:给也不要了吗?   白岩松:就做一个,我们像一个公办的私塾一样,就培养有特色的这样的毕业生,我觉得对南科大好,对于将来投考它的学生好,对于深圳好,对于教育部也好。   主持人:此时此刻,朱校长也在看我们的节目,稍后我们会连线他,岩松出的这个主意,您看是不是馊主意,您能接受吗?您也想想。我也替朱校长问你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真的有学位这个许可的情况下,都不接受的话,我们感觉始终走在一条钢丝上,那我心里都没底,如果有的话,心里还是踏实。   白岩松:其实在前两天,朱校长也会没底,因为在招这50个人的时候,他会去想象,会多少家长认可没有教育部大印的学校,50个人,但是来了上千人,最后不得不把一个阶梯教室变成另外还要开两个阶梯教室,他相同的话要跑三个场子。当然我们还不能说家长的热情就意味着他会选择报考。但是我反过来再想,知道的人还少,如果要说这个消息更早地让全国都知道,可能那个学校附近都容不下。所以我觉得,没有什么必要担心。我们换个角度去想,全国的高校大致都差不多,只有有名没名,但是有特色的高校很少,南科大难道不已经用过去这一两年,比较特立独行的方式在只招了一名学生的前提下,就打出自己的特色招牌吗?为什么不能将特色进行到底呢?我们现在缺的是特色,不是没有特色的平均。   主持人:但是可能家长们会想,我把孩子们送进北大,总比送进南科大要保险吧? 科大去行政化过程中遭遇系列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0日23:54 央视《新闻1+1》   白岩松:你不觉得送进北大也是一种赌博吗?在目前我们的教育的体制之下,我们在期待我们的高校都能够慢慢地达到我们所期待的状态,但是没有,不管是从外在的排名,还是我们内心的评价,都如此。其实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南科大如果想走它特有的道路的话,它等到拥有博士后的时候,几十天的代价已经付出去了,他曾经追求的目标是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是1991年开办的,现在亚洲前5,世界前50,在北大、清华的前面。所以如果要是走传统的道路,南科大不要想成为香港科技大学,恐怕不复制过去深圳大学所走过的道路就不错了。深圳大学在80年代中期也是带着巨大的梦想去创办的,但是由于它迅速地进入到的传统的机制之内,在特区里头都很难特下来,我不是想说深圳大学现在不好了,也非常不错,但是离当初巨大的梦想恐怕还差得很远。   主持人:朱校长为什么选择了背水一战,我们先听一听下午对他进行的一个电话采访。   朱清时:我们正式设立,就是筹建期是三年,要正式设立在招生,那么我们就得等,这几年我们就不能招生,一直等。那么就第一是,这个改革是不能等的,现在我们要脱离改革,等三年之后就没有劲了,就消失了。第二就是,深圳人民也是不愿意等的,深圳盼望这个学校已经盼望了很久了,要一步到位,建成一所研究型大学。第三就是,我们意识到了,这个改革的东西,改革,任何改革都不能靠等,靠等批复。深圳精神就是敢闯、敢试,现在我们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我们如果要等教育部批复,教育部必须依靠现有的规章制度才能批复你,所以不可能批复与规章制度不一样的东西,你让它批复等于让它承担责任,承担违反旧有的规章制度的责任,这个是很难的。那么现在唯有的办法就是我们走出这一步去,我们试验成功了,国家就有可能修改这些规章制度了,那么教育就会冲开一个缺口,就可以找到一条新路。所以我们就决心不等了。   主持人:朱校长虽说是背水一战,但好像心里也有底的那种感觉,是不是接到了某种默许呢?   白岩松:对,我也听出了好多信息,其实这个跟我想的也有相似的地方,你看我刚才一开始就说了一个对教育部也好,为什么呢?如果非逼着教育部迅速地给出一个肯定的答复,甚至是超越现行法规框架给出的肯定答复,为什么呢?它公平吗?因为它对所有的其他的学校都是那个,凭什么对你南科大就要特殊地网开一面呢?所以我想能有南科大今天这50个学生的这样的特殊招生,或者也有教育部的某种默许,就是没反对,也是改革的另外一种表现的方式,所以为什么不让南科大去淌出一条路,让我们看它的经验,哪怕是失败的教训。这是一个层面的问题。   另一个方面,我倒觉得,我们再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我们回到一个具体的学校来说,没有那么难,第一批只招50个学生,你要照片敢于尝试的家长和学生会有很多,而且这50个我觉得真是机缘难得。请问,南科大为了自己的未来会不把这50个学生去教好吗?甚至它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免学费,还给一万的补助,然后教师选比的1比8,请进的都是国外的,你要知道,请进来的国外教授年薪最过115万最高,在深圳都差点没通过。所以我觉得这么去意想的话,我们的社会具有足够大的吸纳量去吸纳一个特立独行的南科大,这就是我觉得南科大不走寻常路的另外的现实基础。   主持人:这样一个被人们寄予了厚望的南方科技大学,究竟碰到了什么困难,最终选择不得不背水一战呢?来了解一下。   (播放短片)   朱清时:我写的公开信实际上先请学校工作人员起草一封这样的信,起草完了我觉得他们没有说到位,所以当天晚上我就从8点开始,就亲自写,基本上完全重写了这封信,用我理解的方式来写。写到10点写完,写完之后,那一夜就睡不着了,吃再多的安眠药都睡不着。   解说:睡不着的朱清时在担忧什么呢?担心学生和家长不认可,是担心自己的举措会和既定规则冲突呢?不出意料的是,这步不能再等的险棋获得了社会的一致认可和赞扬,就如同他在一年前的教师节,从深圳市代市长王荣手中接过聘书,正式接过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是一样。   朱清时:老校长给我打电话,说我们这一代中国的大学校长,这几十年一直在争教改革的条件,但是高教改革没有成功。现在他们就这样跟我说,说中国也许只有深圳这个地方有这么大的决心和魄力,把这些条件都准备好,让我们去干,说这可能是你一生最重要的事业。   解说:深圳,这个改革之城,中国经济的前茅,却一直苦于高等教育的落后,他们给予朱清时的是全力的支持,投入已经高达上百亿。而正是被这个一生最重要的事业打动,以教育改革为已任的朱清时,下定决心要清除积弊,大胆前行。而南科大的校徽也被定为一把火炬,寓意为高等教育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   朱清时:高等学校行政化趋势越来越严重,旧有的大学要改革,关系太大,难度太大,现在南方科大好,一张白纸,希望南方科技大学是第一个吃螃蟹的。   解说:踌躇满志的他,从一亮相就赢得的媒体与公众的一片叫好声。然而一年多来,南方科大的筹建却并不顺畅。不差钱的南科大一心要去行政化的南科大,也遭遇的一系列的行政化挑战。有前去探望进展的记者发现,教学楼楼顶漏水,一个月没动静,甚至朱清时要用一台办公电脑也要经过两个月的走程序时间。尽管如此,在媒体的公开报道中,几乎看不到朱清时的抱怨。   一年中,我有数次陷入到不知道该怎么办的状态,觉得我真的可能做不多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几天前朱清时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或许这句仍旧不像抱怨的话,可以多少解释他一年多来的沉默。多方努力之下,终于教育部批准南方科技大学正式筹建。但是如果再取得招生资格,还要再等。依据是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一个出台于1986年的暂行条例,一个当了十年大学校长的朱清时从未听说过的暂行条例。于是在接过校长聘书的一年又三个月之后,朱清时终于写下了那封致学生和家长的公开信。   在中国高教改革中,南科大迈出的一小步,将是我国高教改革的一大步!有理想的同学,我们热烈欢迎你参与这个实验!你和我们一起度过的四年时间,必将成为你终生骄傲的经历!就在就在不久前,10月30号,在北京师范大学首届创新中国论坛举行,主题定为了求答钱学森之问,中国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也就是在这次论坛上,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首要为南科大题写的校名,并且送上了四个字的题词敬祝成功。   主持人:我们现在就来电话连线为了创办南科大寝食难安的朱清时校长,朱校长您好。   朱清时:主持人你好。   主持人:刚刚岩松出了个主意,你看你现在是背水一战,他建议您索性将错就错,我们就发自己发的文凭了,您会采纳他这样的建议吗?   朱清时:我当然从心里愿意采纳。   主持人:真的吗?   朱清时:真的,因为这件事情对我们来说是因为我们不能等了,但是对中国教育来说,一个最大的症结就是大学的自主权不足,大学两个最核心的自主权,就是招生自主权和授学位自主权都在教育部手里头。于是,为了要得到这两个自主权,所有大学都去不断地申请,博士的授权,硕士的授权,现在我们是学士的授权都还没有申请到,这样大学就没有办学自主权,所以中国的大学没有活力,就在这儿。中国大学要有活力,最重要的就是大学自己授学位,于是就打烂了国家学历的铁饭碗,每个大学都必须竞争,靠自己的教育水平得到社会认可,然后你的学生才能找到工作,然后学生才能报考你。学生报考一个大学,不是为了国家的文凭,而是为了在你学校受到最优质的教育。如果我们改革成功,就是我们自己授的文凭得到社会公认,我们国家的教育回归它的本来面貌,其实全世界大学都是自己授学位的。   主持人:好的,时间关系谢谢朱校长。   朱校长的反应让我有点意外,他居然那么肯定地接受你的建议。   白岩松:因为所有的谈判都是双方妥协的意识,其实他当了一年多校长之后,他那几天比较高调,之后有比较低调了,他还是希望能够在传统的体制内拓出一个疆土,但是真的很难,他一定在这一年中感受到了,所以现在半推半就,当遇到支持的时候,他喝彩了这样的一个支持,但不意味着接下来这所大学就一定会像我说的这样,或者像他的梦想一样。   主持人:这是他的一种心情。   白岩松:但是请注意,支持的人越多,尤其是考生们支持的越多,家长支持的越多,我们今天像南柯一梦的这样的支持,就真的可能变成现实。   另外,我们一定要相信,对于教育部和主管教育部门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对立面,他可能也在寻找某种妥协,去看到一种理想有可能变成现实。所以双方妥协一下,达成一个结合点,往前迈出一大步不是很好吗?我请大家注意两个细节,第一个,南方科技大学校名不是让官员提的牌匾,是李政道。第二个,南方科技大学目前只有一名学生,10岁的孩子,校长做了一件教育的事情,一来了就把陪住的母亲安排在了另外的宿舍,小10岁的孩子单住一个宿舍,校长告诉他要培养他的独立能力。就因为这两点,顶一下。   主持人:有两个问题,第一,我们为什么对南科大这么有信心?   白岩松:因为我们对过去的很多不改革的教育没信心。 相关链接:这就是传说中写了两个小时,让朱校长失眠一夜的那封信 南科大迈出的一小步,将是我国高教改革的一大步! 尊敬的各位同学、家长: 深圳市委市政府为南科大确定的目标定位是:参照香港科大建校的模式,一步到位地建成一所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 这个目标定位既是深圳市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教改革和回答钱学森之问的必要探索,更是香港科大和许多国际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它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高度认同,也受到全体深圳人民的热烈企盼。 然而,按照一些旧的规章制度,南科大一步到位地建成一所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些规章制度规定:要想创办一所新的高校,只能先办大专或学院,若干年后办得好者,评审合格,再升成大学。然后再一个个地申请硕士、博士点,几十年后才可能建成一所研究型大学。这些法制化了的规章制度的原意是由教育部代表国家来保障、控制全国学位的质量,但同时也使大学失去了办学自主权,造成高校千校一面的畸形状况。 这些规章制度的弊端,是剥夺了大学招生和授学位的核心自主权,导致我国大学缺乏内在的发展活力。为了实现南科大的目标和定位,也为了回归大学应有的办学自主权,尝试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我们把自主招收高二学生,自授各类学位和文凭作为教改先行先试的内容。我们的教改计划得到了国内外舆论积极的支持,国际权威的《科学(SCIENCE)》也发了 专访 ,南科大成了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风向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第十三章第三十九条)为我们指明了改革的方向。《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中争创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深化改革先行区:继续承担全国改革试验田的历史使命,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新鲜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的任务。 南科大是深圳倾全市之力建造的一所创新型大学,是中央和教育部领导同志宣布的国家教改综合试验校,做教改的尖兵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在过去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深圳人已经懂得,改革不可能不与旧的规章制度发生冲撞,改革不能一味靠等批复,深圳精神就是敢闯。南科大决定把自主招收高二学生,自授各类学位和文凭作为教改先行先试的内容,以期回归大学的办学自主权,为我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探路。 三十年前,第一批丢掉铁饭碗下海人的勇气、小岗村人分田到户的激情,鼓舞着我们决心迈出今年自主招生的第一步,从目前已经完成高三上学期课程的优秀学生或其他已经学完中学课程的优秀学生中招收一期教改实验班,在毕业时授予南科大的学士学位。今年招生虽然时间紧迫,但是我们仍然坚持招生,目的就是为了不让有志于报考南科大的同学失去机会。 我们已经做好了首期教改实验班的师资准备,聘请了若干院士和著名教授承担教改实验班的教学工作,包括: 中科院院士张景中教授讲授高等数学;中科院院士陈国良教授讲授计算机基础;著名物理学家陈应天教授讲授普通物理;香港科大李泽湘教授讲授工程创新导论;中科院院士朱清时教授主讲创新能力培养课程;香港科大丁学良教授领衔组织设计人文教育课程,实施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全面教育体系。我们将确保为学生们提供一流的优质教育,确保他们都成为社会欢迎的人才。因为只有当我们的毕业生都受到社会的欢迎时,我们的教改试验才算成功。 为了免除实验班学生的经济负担,本期学生将享受全额奖学金(减免学费,并每年补助每人一万元人民币作生活费)。 为了确保教改实验班顺利进行,我们希望每位自愿报考的学生及其家长都能充分理解这项改革的意义和实际情况,并与每位学生和家长签订协议书,以确保他们参与教改试验班完全自愿。 南科大的教改实验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大学能自主招生、自授学位,才有真正的办学自主权,才能推进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这是我国高教改革的必由之路。 在中国高教改革中,南科大迈出的一小步,将是我国高教改革的一大步!有理想的同学,我们热烈欢迎你参与这个实验!你和我们一起度过的四年时光,必将成为你终生骄傲的经历!
个人分类: 杂七杂八|2921 次阅读|1 个评论
朱清时校长的“南科一梦”
harmonism 2010-3-21 22:22
朱清时校长的南科一梦 南方科技大学必然失败的一个理由 王洛克 曾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的朱清时教授是我非常佩服和尊敬的人。就冲他的敢言,敢于坚持自己的原则,原生态面对中国教育部门的各项评估,他就已经值得国人尊敬。他直言,中国高校的根本问题就是行政化愈演愈烈。他认为,中国高校的改革就应该去官化、去行政化,让行政人员为教授服务,让教授治校、学术自治。应该说,朱清时校长所言基本上是国人的一个共识,只不过,朱校长敢言罢了,说出了大家想说而不敢说的话。 如今,退休的朱校长迎来了一个一生难得的机遇。经过国际猎头公司从全球 200 个精英中脱颖而出,朱清时教授从深圳市委副书记王荣的手里接过聘书,正式受聘成为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校长誓言,一定要将南方科技大学办成国际一流大学。他将此作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 我们都为朱校长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激情所深深感动!我们都祝福他的事业能够成功。 然而,激情和愿望是一回事,现实却又是另一回事。我们不想为南方科技大学和朱校长泼冷水,但是现实的情况却不能不为朱校长和南方科技大学捏一把汗。 激情过后,大家心里都知道,南方科技大学必然失败的理由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中国是绝对不可能去官化、去行政化的。 其实,中国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什么,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得很。并非只有朱校长天下皆醉,唯我独醒。中国需要去行政化的地方何止是高校?深圳是特区,南方科技大学则是深圳的特区,但是它不可能是世外桃源。即便是朱校长真的把南方科技大学办成了比香港大学更好的所谓一流大学,对于中国的高校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难道仅仅要说明一个简单的高校办学道理?难道世界各国,甚至仅在咫尺的香港的高校没有现成的成功例子吗? 最近,关注高校改革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在关注着南方科技大学(南科),都在梦想着未来的南科的美妙前景。然而,这个美好的梦想,注定要成为朱校长和全中国人的南科一梦。朱清时校长从深圳市委副书记手里接过聘书的那一刻起,他的美梦其实就已经破灭了。 2009-9-27
个人分类: 未分类|4780 次阅读|4 个评论
对中国两所大学改革试验区的建议
lgmxxl 2009-12-20 10:07
12月20日继南方科技大学之后,又一个按国际贯例办学的大学澳门大学在珠海的横琴岛奠基。两所大学将成为中国大陆本土上进行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大学。对两所大学人们充满着期望,两所大学的明天也注定会给人们以思考和总结。如果他们获得成功,他们无疑将为中国大学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这两所大学如何才能成功呢?即如何才能办成大家公认的名牌大学呢?我认为两所大学成功的关键是建立严格的大学边界一个与外部环境分离与作用的分界区隔。为何要这样呢?这主要是由大学的运行机制决定的。 对于大学背后的运行机制或说前进的动力,前剑桥副校长阿什比认为大学受两个力量所左右:社会对人才的吸力和入学青年对大学的推力。而我认为,大学运行的基本力量或曰基本机制是合法性机制、效率机制和院校文化机制。合法性机制是组织外部环境要求组织与外部环境趋同的力量、与外部环境组织结构同构的力量。这表现为作为组织的大学,必须与外部环境进行趋同化设计。如庞大的官僚化党务和行政系统;规训化的大学课程设置;社会化的没完没了的检查评估;犬儒化的大学教师队伍;关系化的办事、处事方式等。效率机制要求高校必须有较高的投入产出机制,要接受社会各级的问责。院校文化机制是大学自己的特色力量、个性化力量,体现着大学规律与个性大学的关系的处理。院校文化力量强的大学,发展快,而没有院校文化力量的大学则是与其他大学同形同构、亦步亦趋。这些机构力量将是新大学改革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而要使自己能全心全意谋求大学发展,就必须强化自己的院校文化力量;注意效率机制力量的发挥;尽量减弱合法性机制的影响。但是,离开这三种力量,大学却又往往是步履为艰。因为,只有合法化的组织,才能得到政府、社会的资源和合法性。所以,这条大学边界的设置很困难:它需要先进的法律环境、开明的政府政策、卓越的大学校长运作、充足的资金、优良的社会氛围,等等。 对澳门大学来讲,这可能可以实现,但也有一定难度。因为今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同意澳门特区政府以租赁方式取得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的土地使用权。租赁期限为40年。澳门大学校长赵伟表示:澳门大学在管理制度上,继续实行澳门的法律制度,无缝衔接;就连互联网,也是使用澳门网络;澳门大学将继续保持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应该说,这已经和大学外部的环境构筑了一个坚实的分隔。但是,我们还是得警惕边界的坚守。终归,大学是在横琴,而不是在澳门。出了校门,就是中国法律的管辖范围。甚至校内,也在与外部环境的交流中,成为中国法律管辖的一部分。 对于南方科技大学,日子可就没有这么好过了:现在南方科技大学的声势很大,但,我认为这只是暂时的。它第一取决于现在深圳政府的支持,第二,也有赖于朱清时校长的人格魅力和个人权威。一旦这些条件失去,大学边界将不可能坚守:如果没有法律支撑,在朱清时届满后,新校长可能兼任不了校党委书记;校内人员没有职务,可能无法与社会机构对话,失去合法性基础;没有政府的支持,它就没有资金;不理会教育部、科技部,它就不可能获得国家级项目和奖励;它的课程也不可能为所欲为总之,一不小心,大学边界就会被跨越,南方科技大学将难逃深圳大学的命运。新近看到,深圳人大将为南方科技大学批准一个章程,但愿这能反映大学的发展规律,同时为南方科技大学的持续发展奠定法律基础。 两所大学,就目前来看,都有了一个与社会环境分隔的边界。真希望这条边界永远坚固,真希望这条边界永远保护着大学的学术自由、教授治校。我们这么大的国家,真应该有几所世界一流大学了。
个人分类: 大学边界与治理|4620 次阅读|4 个评论
朱清时还有一个方案:把深圳划归香港
大毛忽洞 2009-11-20 22:50
朱清时还有一个方案:把深圳划归香港 如果把深圳划归香港, 10 年之后再划出来, 南方科大就是香港大学的水平。 关键是要有人画一个圈。 请欣赏《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 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啊,中国,中国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啊....
个人分类: 思想和方法|5460 次阅读|4 个评论
University Head Zhu Qingshi Challenges Old Academic Ways
chile 2009-11-20 13:44
Science 20 November 2009: Vol. 326. no. 5956, p. 1050 DOI: 10.1126/science.326.5956.1050 News of the Week Newsmaker Interview: University Head Zhu Qingshi Challenges Old Academic Ways Richard Stone BEIJING Every autumn when Nobel Prize winners are announced and the world's most populous nation misses outyet againthe mass media and blogs here blame an education system that values rote memorization over creativity. Widespread disaffection is a factor, Chinese state media observed, behind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s decision earlier this month to sack Education Minister Zhou Ji. But true change may come only from the bottom up. In September, the government of Shenzhen, a city in southern China, appointed physical chemist Zhu Qingshi as president of the planned Sout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ST). Zhu insisted on also being appointed the university's Communist Party secretary, making it clear he would be calling the shots. A Sichuan native, Zhu, 63, graduate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re in 1968 (USTC later moved to Hefei) and has been a visiting fellow at several top overseas labs, including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and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u's pioneering research in laser spectroscopy won him election to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t the tender age of 45. He became known as a reformer during his tenure as USTC president from 1998 to 2008. CREDIT: PHOTO COURTESY OF XU WENGE/NDDAILY Shenzhen, near Hong Kong, was the cradle of China's market economy 30 years ago. In its bid to become a paragon of education reform, the city paid nearly $1 billion for the land for SUST's campus, expected to open in 2012 with an enrolment of 1500 undergraduates and 500 graduate student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ll on scholarships covering tuition and living expenses. (SUST will launch with a small group of students in temporary digs next year.) In an interview with Science , Zhu explained how he intends to shake up China's university systemwhether the education ministry likes it or not. Q: What did you do in Hefei to earn your reputation as a reformer? Z.Q.: My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USTC was not what I did but what I did not do. In the past several years, Chinese universities grew very quickly, buying up land and enlarging enrollments. But teaching staffs were not expanded. We wanted to maintain academic standards, so we rejected this approach. Secondl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evaluat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at all universities. Evaluation is a good thing. But the ministry's evaluation now is not a real evaluation; it's a formal exercise. Q: An exercise in wining and dining? Z.Q.: Exactly. The evaluators would come to our university, and we didn't prepare anything special; instead we asked them to observe the professors and students. Q: Did the education ministry appreciate your approach? Z.Q.: No, they did not appreciate it. We didn't get perfect marks, but around 70% of China's universities did. Everybody knows the evaluation has no meaning. Of course, it's connected to funding, and our university got less money from the central government. But we kept a very high level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Q: In what way will SUST be different from other Chinese universities? Z.Q.: We will abolish rank: what we call debureaucratization of the administration. Q: How will that help? Z.Q.: The main problem in higher education is bureaucratic power. Many professors now pursue bureaucratic rank instead of academic excellence. If you attain a high rank, you get money, a car, research funding. This is why Chinese universities have lost vitality. Q: How will you persuade people to work for SUST rather than top universities like Tsinghua or Beida ? Z.Q.: First, the Shenzhen government promised that we can hire professors at the same salary as professors at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at's higher than Beida, even higher than many U.S. universities. Also, SUST will be the first university in China with a significant budget for research. This is something I'm pursuing very hard. We don't want our professors to have to continuously apply for funding. Q: A lot of critics say that China's education system suppresses creativity. At the teaching level, what needs to change? Z.Q.: We feel that the whole year of grade three of high school is wasted just preparing for the Gao Kao . At SUST, we will not enroll students based on Gao Kao results. We will enroll them directly from grade two of high school. Next year, we will take 50 students from grade two. Q: Does the education ministry see your rebel attitude as a threat to its authority? Z.Q.: They might not forbid us to carry out our plan, but they also might not encourage us. There is a danger that our students may not get a diploma issued by the education ministry. My goal is to ensure that my students are accepted by society and get good jobs after they graduate. If I accomplish that, this experiment will be a success. People are looking for a university to challenge the education system and show an effective path for reform. SUST is going to face many problems. I am prepared to be the first to try true education reform, but maybe someone after me will be the first to succeed.
个人分类: 转自他乡|3810 次阅读|0 个评论
深圳将制定《南方科技大学章程》
pikeliu 2009-11-15 09:14
凤凰教育 新闻 正文 http://edu.ifeng.com/news/200911/1113_6978_1433734.shtml 深圳将立法保障南方科技大学自主权 2009年11月13日 09:05中国青年报 11月7日,在香港浸会大学举办的粤港澳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座谈会上,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忠表示,深圳将制定《南方科技大学章程》,交深圳市人大审议,避免政府直接与学校打交道会造成的行政干预,实现大学自治。 深圳痛感经济发展速度很快而高等教育相对滞后,因此早在2004年7月深圳市科技教育人才工作会议上即提出要增设本科院校。2007年2月,深圳市政府专题研究筹建新大学事宜,确定了由市政府全资投入,先行推进1所大学的筹建,命名为南方科技大学。 吴忠介绍了南方科技大学的进展情况,他表示,新校将于2010年开始招生,将会成为按全新理念和国际一流大学标准建设的重点大学。近半师资将从海外引进。而工学、商学、管理学将成为南方科技大学的三大学科支柱,比例为工学30%、理学20%、管理学15%。 吴忠说,深圳深刻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推进高等学校治理模式改革,决定以立法的形式颁布《深圳大学条例》,建立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现代大学制度,加大对深圳大学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办学自主权,推进治理模式改革。 新京报:南方科大章程能走出宿命吗? 熊丙奇 2009年11月15日08:16 来源:《新京报》   11月7日,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忠表示,深圳将制订《南方科技大学章程》(下称大学章程),交深圳市人大审议,避免政府直接与学校打交道会造成的行政干预,实现大学自治。(11月13日《中国青年报》)深圳市的做法,无疑具有开创意义:不但明确新建的南方科技大学将依据大学章程这一法律文本自主办学,还明确大学章程提交人大立法审议。如果该大学章程由深圳人大审议通过,这将是我国高校第一部真正意义的大学章程。   可这样的开创,也同时表明我国高等教育依法治教的尴尬。1999年1月施行的《高等教育法》第二十条规定,申请设立高等学校的,应当向审批机关提交章程;第二十八条规定,高等学校的章程应当规定学校名称、校址、办学宗旨、办学规模、学科门类的设置、教育形式、内部管理体制、经费来源、财产和财务制度、举办者与学校之间的权利、义务、章程修改程序等事项。依据这样的法律规定,我国所有高校在成立之初,就应该都有章程。这种大学的章程,在国外大学被称为大学宪章。   深圳将制订大学章程却成了新闻,原因是,在《高等教育法》实施10年之后的今天,明确有大学章程的不过几家:2005年12月,吉林大学通过《吉林大学章程》;2006年4月,上海交大发布并实施《上海交通大学章程》;2008年,《华中师范大学章程》初稿形成,但后来没有下文但它们也并非真正意义的章程,大多属于校内的行政文件,并没通过学校举办者的同级人大机构审议,当然也就面临没有法律地位、难以落实、以及被随意更改的问题。   《高等教育法》也早已明确高等学校拥有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定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开展与境外高等学校之间的科学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自主确定教学、科学研究、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等7项办学自主权,可无一落实。   所以,对《南方科技大学章程》来说,为确保章程的实施,有必要在明确举办者和学校的权利与义务的同时,明确对政府部门越权干预学校办学、侵犯学校自主办学权利的问责。最适宜的方式,是当政府部门越权干涉学校招生、学科设置、学术研究、教师教育教学等自主权时,人大机构组织独立调查委员会调查,并严肃问责政府部门或当事官员。   《高等教育法》未得到落实是前车之鉴。在这部法律中,没有法律责任内容,仅仅在附则中,有对高等教育活动中违反教育法规定的,依照教育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这一条。如果《南方科技大学章程》明确了法律责任,为大学自主权被行政干预设立救济机制,对大学自主权被行政干预进行问责,或许该大学真能做到自治,也可为《高等教育法》的修订提供经验。否则,它依然走不出上位教育法的宿命。(转自新京报) (责任编辑:贾玥) 立法能否保障南方科大去行政化(图) 2009-11-14 02:43:00 来源: 海峡都市报(福州) 冯海宁   近日在粤港澳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座谈会上,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忠表示,深圳将制定《南方科技大学章程》,交深圳市人大审议,避免政府部门与学校打交道造成的行政干预,实现大学自治。南方科大是一所由深圳市政府全资投入、按国际一流大学标准建设的重点大学,首任校长是中科大原校长朱清时,计划2010年招生。(11月13日《中国青年报》)以专门立法保障一所大学自治,南方科大无疑开了先河,这次变革能否成功,不仅关系到南方科大的命运,也影响到中国高校的未来发展路径。   那么,南方科大如何才能达成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目标?我以为,除了立法保障外,一方面需要借鉴国外著名大学的经验,另一方面更要认识到大学自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换句话说,单纯依靠立法难以保障南方科大自治。   这是因为,从报道看,深圳的地方立法只能保障南方科大不受深圳方面的行政干预而已,并不等于不受其他部门的行政干扰。除此,还无法遏制南方科大内部可能滋生的行政化。   任何一所大学都有行政事务,自然而然存在两种体系:行政体系和学术体系。我们高校的行政化之所以遭受舆论批评,就在于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让学术权力变得衰弱。   学术权力体系包括学术评价、学术判定、学术价值估计等方面,还包括学术权力组织的运作程序、范围及运作方式等。构建学术权力体系需要专业化的科学设计,而深圳立法顶多只能解决南方科大的外在干扰,却不一定能解决大学的学术问题。   不久前,苏州大学教授王长乐撰文《大学去行政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指出大学的去行政化,不仅是一项涉及整体教育制度改革的活动,而且是涉及教育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王长乐教授之所以作此判断,原因就在于高校行政化的弊端虽然表现在当下,但根源却在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的深处。   深圳方面为南方科大立法相对容易些,但要改变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又谈何容易,不仅需要决心与思路,也需要时间。   所以,深圳有必要认识到这场试验的坎坷,不能过于乐观,认为制定了《南方科技大学章程》,一切就都OK了。 (本文来源:海峡都市报 )
个人分类: 大学的组织与管理|4787 次阅读|1 个评论
深圳“南方科技大学自主权”中的权
msxue2004 2009-11-13 19:41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大学改革上也是勇为天下先。看看下面的报道,深圳市新设立的南方科技大学要保证其自主权,不知各位网友有何见解?深圳设立的大学,是深圳政府出资来设立这所大学,又是深圳市政府以后出钱来维持大学的正常运作和发展,也是深圳政府出台法律来保障大学的自主权,不知这样的自主权能否实现,或者说这样的自主权的权利是否有多大?中国有一句俗话说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一个大学一年的运作,少说也是上亿元,而对一个完全新建立的大学来说,尤其想建立一个独特的大学,其建设成本更是不容小视。那么,大学要想实现所谓的自主权,其难度可想而知。里面的学问大了,也不是三两句就可以说清楚的。这些事也不是我等小民能奈何的,且让我们试目以待! 附报道(转):深圳将立法保障南方科技大学自主权 11月7日,在香港浸会大学举办的粤港澳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座谈会上,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忠表示,深圳将制定《南方科技大学章程》,交深圳市人大审议,避免政府直接与学校打交道会造成的行政干预,实现大学自治。 深圳痛感经济发展速度很快而高等教育相对滞后,因此早在2004年7月深圳市科技教育人才工作会议上即提出要增设本科院校。2007年2月,深圳市政府专题研究筹建新大学事宜,确定了由市政府全资投入,先行推进1所大学的筹建,命名为南方科技大学。 吴忠介绍了南方科技大学的进展情况,他表示,新校将于2010年开始招生,将会成为按全新理念和国际一流大学标准建设的重点大学。近半师资将从海外引进。而工学、理学、管理学将成为南方科技大学的三大学科支柱,比例为工学30%、理学20%、管理学15%。 吴忠说,深圳深刻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推进高等学校治理模式改革,决定以立法的形式颁布《深圳大学条例》,建立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现代大学制度,加大对深圳大学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办学自主权,推进治理模式改革。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48 次阅读|1 个评论
南方科技大学,你可别逗了!
大毛忽洞 2009-11-13 14:38
南方科技大学,你可别逗了! 决定以立法的形式颁布《深圳大学条例》,建立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现代大学制度,加大对深圳大学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办学自主权,推进治理模式改革。 深圳将立法保障南方科技大学自主权 避免政府直接与学校打交道会造成的行政干预,实现大学自治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11/225086.shtm 我们现在的那所大学不是在现代大学制度下运行着: 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 这是全国大学的共同办学模式,怎么就说成你独家的呢? 党委领导:我们哪所大学不是党委领导? 校长负责:我们哪所大学不是校长负责? 教授治学:我们哪所大学不是教授治学? 民主管理:我们哪所大学是民王(民主少一点)管理? 依法治校:我们哪所大学是违法治校?
个人分类: 以前和现在|4139 次阅读|5 个评论
对南方科技大学的细节猜想
machan 2009-11-10 16:47
近日,在教育口发生了太多的事:有升(和生谐音)的-- 新教育部长上任; 有死的--涂博士因病跳楼自杀、三个大学新生救人牺牲、带着未解之问不幸逝世的钱学森院士,还有因钱锒铛入规,还是双的副校长们。心痛的、关切的,除了与之相关的亲人朋友,还有的就是那些依然对中国教育怀着希望的人们 今日看到,嵇教授的博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9855 , 想起了自己对即将开始的南方科技大学的想像或者说猜想,姑且整理成文吧。 南方科技大学的校名会请谁题写呢?备选项之一,过去的或现在的国家领导人;备选项之二,世界知名华人巨牛科学家(非华人,会写汉字也可以考虑);备选项之三,简体中文或繁体中文;备选项之四,其他。 南方科技大学会有围墙吗?有围墙的话会不会配备若干武装保安? 昨天,世界已经知道柏林墙已经倒塌20年了,世界上的一流大学好像都没有围墙,在墙文化深厚的中国(见我的另一篇博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1215 ),建校目标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南方科技大学是否会有围墙呢? 南方科技大学的校训会是什么呢?校训之于大学,体现了大学的精神,十分的重要。不知道南方科大的校训会是怎样? 南方科技大学谁是NO1呢。根据报道,朱校长说南方科大会有党委,这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南方科大的校领导中,谁是NO1呢。 南方科技大学的课程、专业设置是否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南方科大的教材,是国产的还是采用进口的。南方科大的本科生,是不是不用过大学英语4级就可以毕业呢,是不是可以选修政治课,本科毕业设计还需要做吗。南方科技大学的博士,需要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或者SCI论文若干篇吗? 南方科大的聘任职工、教授等聘期是多少。朱校长的聘期是5年,其他老师的聘期是小于5年还是多于5年呢,还是因人而异呢,工资是多少呢,是不是免税呢。 南方科技大学是不是要有个网址,提前公布学校的大政方针还有细枝末节呢。 选址在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肩负着和80年代深圳改革同样的使命,将为中国教育披荆斩棘。如果成功,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像当年的深圳模式、深圳速度一样将会席卷神州大地。 希望国人的等待不会太久,希望南方科技大学能完成国人的梦想 (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最有影响力的事情,是教育。 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决定了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个人分类: 科研教育|4736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高二试招50名本科生”究竟合法不合法?
zjohnliu 2009-10-31 20:01
科学网新闻南方科技大学2010年将从高二试招50名本科生 见: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10/224593.shtm 很明显,这是挑战国家6+3+3的教育体制! 如果每个高校都能这样,教育部规定的高中三年学制岂不是成了一纸空文? 哪位专家分析一下,这种做法到底合法不合法? 很奇怪,如此重大问题,教育部又怎么会批准?
个人分类: 随想(Essay)|3302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研角度谈南方科技大学
machan 2009-10-8 16:08
南方科技大学,一块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验田。当很多国民寄予很大期待、也有很多网友提出问题时,本人也浅浅的想了一下。感觉要是从科学实验的角度论证,南方科技大学成功的概率应该非常高,为什么?原因如下: 南方科技大学,他的办学思路、办学目标都是现实世界已经成功存在的好几百年的事实这说明南方科技大学办学模式,不是原创的大学模式,是可重复的实验。 国人认为的成功大学、一流大学,为数不少,存在于世界的各种文化的国家,比如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俄罗斯、中国香港,这说明南方科技大学的模式在世界各地基本都能成功。 即使在中国,国人也一直视北洋军阀政府时的北京大学和南京国民政府时的西南联大为成功的大学这说明在中国,我们曾经实验成功过。 基于以上三点,感觉南方科技大学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区,其成功的概率是很高的。 从实验的角度看,也许大学就像一棵树,在有土壤的地方,具备必需的条件后,基本都能长成参天的大树。没有长成大树的地方,一般是土壤贫瘠的地方,或者温度太高等等,另外,树的主人要是喜欢修减植物的话,很可能树就长成盆景了。 所以,对于南方科技大学,一棵基因优良的树苗已经选好。国人要做的,也许只是给予他生长的条件。如想加快其一流化的速度,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更加适宜的温度、水分、光照应该就能做到
个人分类: 科研教育|36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南方科大的两个建议
weijia2009 2009-10-5 00:20
最近的科学网连续刊登了几则关于南方科技大学的博文,很多学者对即将建立的这所全新的大学以及一个月前上任的校长朱清时教授充满了期待,但科学网的博主们也提出了一堆问题。阅读完这几篇博文后我感觉这些问题提得很到位,符合现实情况。这些问题其实也是考题,对它们的解答也将逐步勾勒出新校长和未来班子对新大学的顶层设计方案。我在这里也凑个热闹,提供两个具体的施政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在如何实施先进的办学机制方面,建议考虑与国际一流高校共建两个新学院,并以此为第一批招生单位,然后以这两个学院为支点再陆续建立其他学院。目前欧美高校开始全球布局,不少学校已经有实际动作。如北卡的杜克大学在新加坡已经建立了一个医学院(Duke-NUS),由新方提供经济资源和基础设施,杜克本部提供师资和管理模式,(杜克的副校长 R. Sanders Williams 曾跟我详细介绍过他的这个成功案例),我觉得这个模式也可以在中国有条件的地方试行。英国的诺丁汉大学在杨福家校长的推动下最近在浙江宁波建立了诺丁汉大学分校。另外,国内其他高校也有与国外高校共建的学院和系,如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密西根大学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联合学院。这种中外共建的学院有两种类型,一是以外方为主来管理和运行,另一是双方共同管理。两种学院都实行董事会/理事会领导制,具有相对独立的聘用、财务运作、教学管理等权利。 一个新创立的学校要得到社会的认可需要相当长的一个过程,要吸引外国的孩子来学校读书更需要时间。但国际化的学院可以迅速提升新大学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让学生能够直接进入具有国际知名品牌的学院,部分学生还将有机会获得境外校园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并申请双学位。 据我所知,希望来中国建立分校和机构的国际高校恐怕为数不少,关键是我们的顶层设计者要有战略眼光,要抓住当前国际经济重新洗牌、中国国际地位显著上升的大好时机主动出击,找到好的合作办学伙伴。建议欧美高校可以一起谈,最后各落实一家,这样欧洲和北美的校园文化可以在新大学的地盘里分别试点运行、开花。建立国际化的新学院既可以走出创新的办学路子,引入不同的文化,尝试和学习不同的机制,又可以吸引优秀生源,将对新大学的发展有事半功倍的促进作用。 另一个讨论最热烈的问题是如何去行政化上,网友们认为理事会领导、教授治校、学术自治是个办法,可以内行管理内行,轮流执政,就不会出现科研腐败等现象。我想高校内能否真正实现学术与行政分权的关键不在制度本身,而在制度的理解和执行上。我们不是要用强硬的手段在大学去拆开学术和行政,而是要在理念上把学术和行政上区分开来。我个人的建议是新大学需要自上而下地实行明晰的岗位时间的界定,明确校长、校级领导、和正院长一级的管理层的全日制工作职责中将不包括个人学术研究。作为管理工作的补偿,他们的薪资将高过普通的教授,但个人不能做科研,不能申请科研经费 因为没有合法的工作时间从事项目研究和指导学生;而副院长和系主任一级的管理人员在工作职责中其个人的教学和科研时间将被规定到一个额度,如30%以下。由于岗位时间和分配上的游戏规则,教授担任学校和正院级领导将意味着他们自动放弃学术岗位,担任其他行政职务也将大大削弱其学术能力,这样也就没有太多的科学家想当官了,而当上了官的也不太可能为自己的学术拉资源了。我们现在高校的学术腐败已根深蒂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高校从校级领导开始就没有搞清岗位时间(1年只有12个月)这个再简单不过的概念!不少人官做得越大,科研地盘也越大,其工资和其他收入的份数也越多。试想如果从高校的领导和院士们开始就缺乏职业操守,那么我们还奢谈什么教书育人?事实上国外高校有非常明确的游戏规则,你一旦签约上岗,再做第二份工作就意味着与第一份工作有(时间上以及内容上的)冲突,如果拿第二份全日制的薪水的话则就是违法行为了。当然建立国际化的学院将有助于从一开始就梳理清楚中国高校盘根错节的职业操守上的头绪,做到正本清源。这个岗位时间的界定应该在新的大学作为重点来解决,如果它解决了,行政和学术将回归应有的位置和面目,去行政化也就有了成功的基础。 很多体制和机制上的革命,最容易的是在一个全新的机构来实施。80多年前在广州市的长洲岛兴办的新式军校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一扫旧军队和旧军阀的作风,为后来国共两党参与的北伐提供了强大的军事支撑。当年的黄埔军校也是大胆借鉴了国外(苏联红军)的先进经验并融入了不同党派的多元文化。我们希望新的南方科大能在办学伊始就能找到好的策略和支点,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在中国高校中脱颖而出,使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出现精彩和辉煌。
个人分类: 未分类|9702 次阅读|8 个评论
希望南方科大会实现自己办校初衷
chile 2009-9-29 15:56
人上了岁数就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条件而限制,不愿意或者不打算去实现那些看似too simple ,maybe impossible的事情,诸如一直为中国高等教育奔走呐喊的朱清时同志的又要开始奋斗的决心,大部分网友也都是从自身的角度或者理解去说这件事情,或是支持或者是观望,或者是希冀。 在这里不对南方科大将来的走向做一个推论,我想既然深圳有理想,既然老校长还想奋斗,那我内心完全都是支持的,只是希望在中国教育的现状下,在教育界的学者和专家,尤其是领导们,都给这个尝试的勇气和理想一个支持和一个鼓掌,踏踏实实去支持这些要做实事的同志们吧!
个人分类: 自愚自乐|3533 次阅读|1 个评论
南方科技大学离"一流大学"还有多远? (ZZ)
xiangzr1969 2009-9-16 21:59
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中科大前校长朱清时14日表示,南科大通过审批之前委托中科大代招本科生和研究生。中科大还称将作南方科技大学的坚强后盾,以雄厚的师资、教学和科研资源,大力支持南方科技大学的起步办学。 日前,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朱清时院士获聘南方科技大学(筹)创校校长。他表示将把创办南方科技大学视为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创办高质量的研究型大学。那么,是不是引进来了朱清时这样的金凤凰校长,南方科技大学就一定会插上腾飞的翅膀、争创出国内一流的大学呢?笔者以为,尚不宜抱过高的期望。 首先,中国大学教育衙门化积弊并不会因为一个新校长而从根本上改变。事实上,朱清时脱胎于原中国科技大学,就其担任中国科技大学期间,虽然成绩菲然但也未见他对同为国办大学的的中科大教学旧模式,有什么彻底改观和打破之处。既然如此,同样的一种领导模式移植到新生的南方科技大学,就一定能让新的大学在其领导下脱胎换骨么? 从报道来看,南方科技大学的兴盛将有赖于朱清时在中科大的人脉资源优势,但所谓的人脉资源说到底还是人脉关系。一个新生大学和老大学一样过度强调人脉关系,一方面或许可以争取到不错的师资和政府支持,另一方面却无可避免地重新走上大学行政化的老路。如此一来,南方科技大学真正区别于旧的办学模式,恐怕很难,旧的歪风邪气能不能彻底荡涤也就值得怀疑。 其次,在深圳已经有了老牌子的深圳大学,这所大学和国内其它大学一样存在积弊陈疴是不争的事实,否则当地也断不至于想方设法要另起炉灶。但同在一个城市,新生的大学或多或少地要被老大学教育、科研模式所影响,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再者,既然南方科技大学要完全得力于中国科技大学的鼎力支持,其理念、观念也将无可避免地受中科大的影响。泥沙俱下之下,新生的南方科技大学又如何出污泥而不染还真是一个问题。 所谓的一流大学,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外国的,都要经过一个优胜劣汰和历史遴选的时间,没有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努力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我们欣慰于南方科技大学新任校长的豪气干云,但面对一个尚未定型的新生大学,新任校长就如此轻率地声称和打保票要建立高质量的研究型大学,或者说要争国内一流,是不是有点为时过早呢。
个人分类: 学习论坛|5079 次阅读|4 个评论
南方科技大学,前面的路会怎样?
alanzhu1978 2009-9-16 20:45
最近这个大学新闻颇多,我的老校长到了中国的南海边也画了一个圈。虽然这个学校的筹建已经是有两年了,但现在定了校长了,校徽也定了,和原来老校长想在科大弄的校徽(后来因为异议太多,没被采纳)几乎一样。其实那个校徽我个人蛮喜欢的,有些玄玄的东西在里面。 理念也是他的一贯思路,一些说法也是他这几年一直在说的,比如去政治化、教授治校等等,但不知道真正实行起来会怎么样。 深圳市想按照香港科技大学的模式来建,但也不知道真的会怎么样。搞理论的投入是很大的,而且是短期看不见回报的。从我一直在地方科研机构呆着的感受来觉得,地方政府对于科技的投入是特别想立竿见影的,能赶紧解决政府管理当中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的,不知道深圳市的领导能否转变思路,真正想建一个对他们的管理带不来实际效益的高校。
个人分类: 说说|6862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8: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