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基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人机双脑活动都务必遵循的基本法则:可否视为公尺?
geneculture 2019-7-11 13:26
三个原理即:可提供三个判定尺度的理论基础。它们是人机双脑都可遵循的公尺。其特征在于:物象和文符均可区分为基本元素(言)和派生组合(语)而各种选择用意(意识或心智的基本成份及其组合则都不过是对具体的言和语及其序位结构的一系列的选择)。-邹晓辉(塞尔科技)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1359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关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几个重要资料
热度 2 afengxu 2016-5-10 06:06
1999 年12月中国科协《全民科学素质标准》,包括三个方面8项标准。其三个方面的标题分别是: 科学概念及科学知识标准;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标准;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动手能力标准。 载:《中国教育报》2003年2月14日第7版/中国科协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大纲。 2004 年8月中国科协《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包括四部分16项内容。其四个部分的标题分别是:用科学的眼光看世界;科学如何解释世界;技术改变世界;科学技术与社会。载:人民网/科技/科学界/关注204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进展——专访中国科协书记程东红、制订工作专家组副组长任定成。 20004 年11月张增一《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标准》三个方面。标题分别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的本质、精神和态度;科学技术与社会。载:《科学》2004年第6期/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标准的体系框架探析。 2008 年8月科技部《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六个领域十八个部分。其六个领域的标题分别是:物质与能量;环境与生态;生命与健康;个体与社会;信息与交往;认识与方法。载:《贵州社会科学》2008第8期/《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基本认识问题——《基准》起草小组成员马来平教授访谈。 2011 年9月许志峰《公民科学素质基本标准》九个部分76项内容。其九个部分的标题分别是:科学学(广义科学观)素质;数学素质、自然科学素质;生命科学素质;社会科学素质;思维科学素质;哲学素质;工程技术素质、发展学(科学发展观)素质。载: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1/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与监测评估第296-301页/公民科学素质基本标准的框架结构。 2015 年10月科技部《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三个范畴领域26条基准130基准点。其三个范畴领域的标题分别是:科学知识范畴;科学能力范畴;科学精神范畴。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网站/公众参与/网上调查/《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公开征求意见。 2016 年4月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26条基准、132个基准点。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网站/信息公开/科技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印发《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通知(2016年4月18日)。
个人分类: 科学素质|4666 次阅读|1 个评论
期待《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走向完善
热度 2 x2t6j8 2016-5-9 22:10
科技部、中宣部 2016 年 4 月 18 日发布了关于印发《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通知, 同时发布了《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简称《素养》)。该《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组织党政机关干部、工人、农民,科技、教育工作者,城乡劳动者、部队官兵、学生、社会各界人士等学习;各级党政机关、科研机构、企业、事业单位、学校、部队、社会团体等要组织《基准》学习和培训活动;新闻媒体、网站要对《基准》进行广泛宣传。《基准》中则说明这一基准将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提供衡量尺度和指导,适用范围为 18 周岁以上,具有行为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测评时,从 500 道题库中随机选取 50 道题目(必须覆盖 26 条基准)进行测试,形式为判断题或选择题 , 每题 2 分。正确率达到 60% 视为具备基本科学素质。 伴随着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通知的发布。陈学雷等8位老师联名指出:《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中存在一些不严谨、不科学的问题。如果不加以注意和改正,将会对我国的科普工作造成严重损害。8位老师还在文后面列出若干已发现的问题。并说限于研究领域和学识,这些可能还只是《基准》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因此,8位老师郑重呼吁科技部和中宣部组织有关专家,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审议和修改。 8 位老师指出: 正如《基准》第 3 条所提,科学的精神是求真、质疑、实证。因此,8位老师认为《基准》应该是作为一种指南,而不应作为一种只允许机械地背诵和考试而不允许质疑的教条,否则它就和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初衷相违背了。 8 位老师 指出了三个方面,计有14条目存在错误或不准确、不严谨之处 除了 8 位老师提出的上述看法之外,有确凿的证据证实,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中的: 75) 自然的起源与演化史 : 奇点大爆炸至地球新陆海系统形成的数百亿年基本历程,其中 “ 奇点大爆炸 ” 之说欠妥。 理由是:奇点大爆炸理论,那还是早在 1940 年由伽莫夫、阿尔芬、赫尔曼等人提出, 76 年来已经有很多科学家分别从不同领域,千方百计的寻找支持该假说的证据。然而,到目前为止:一没有实验证据;二没有观测证据;三没有自然现象证据。根据伽利略的实验物理学观点,没有证据的任何物理类天文理论都不能成立。从实证角度说,没有证据支持的奇点大爆炸理论不能成立。 若将奇点大爆炸理论当作假说,当作游戏,说一说,闹一闹,玩一玩,不但可以,而且无可厚非。现在不同了,把奇点大爆炸理论写进了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这不是在要求中国公民相信错的吗?甚至还将这一错误作为对 公民科学素质进行测评的内容之一。那么,将 奇点大爆炸理论写进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 是不是与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初衷相反 呢!? 自从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发布,就引起很多科学家热烈讨论,这证明我们中华民族是有希望的! 毕竟“ 九州生气持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 吗! 2016 年4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安徽合肥主持召开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主席 强调,知识分子有思想、有主见、有责任,愿意对一些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就工作和决策中的有关问题主动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欢迎他们提出批评。对来自知识分子的意见和批评,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就要热忱欢迎,对的就要积极采纳;即使一些意见和批评有偏差,甚至不正确,也要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宽容,坚持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同知识分子打交道,做知识分子的挚友、诤友。 习主席讲的这些就是要学术界广开言路。因为历史已经证明而且还将继续证明,广开言路是国家之福;是民族之福;是事业之福;是创新之福! 习主席要求 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同知识分子打交道,做知识分子的挚友、诤友。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中出现的不严谨、不科学、甚至欠妥等等,折射出《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编写组深入实际不够,对当前的国情、民情、公民科学素质动态缺乏应有的认识和恰当的评估,引起争议和讨论就不足为怪了。 看来!多深入实际,多调查研究,多听科研人员的中肯意见,多采纳符合实际的合理建议,写出来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就会面目一新! 想当好公民的先生,一开始应当好公民的学生。公民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往往是幼稚而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写出好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 期待《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走向理性,走向完善,是我们的共同心愿!
个人分类: 据事讲理|1827 次阅读|4 个评论
在《基准》和《纲要》之间
热度 19 jinsblog 2016-5-6 09:47
看见了 陈学雷等博主写的 对《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中一些问题的意见 , 面对官方文件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我对这些学者表示敬意。我认为他们表达自己看法的行为,应该写入《 基准》中:公民应该理解科学家 应该有、也需要 有表达自己观点的空间和自由;但一个教授、专家的说法和看法,并不能保证他(她)观点的正确性,因为如今胡说八道的教授多了去。 对 《 基准》 这类会影响全民的文件,各种“家”们较真点比较好,否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沉默年代,或许不该 … (文山杰伦语)。差点又跑题了。 《基准》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一个次级文件,需要 在《纲要》的语境中讨论《基准》才有意义。 《纲要》第六段“ 组织实 施”中 第二条“ 监测评 估”明确 说明:“ 制定《中国公民科学素 质 基准》。根据社会主 义现 代化建 设 的 战 略目 标 , 结 合我国国情,借 鉴 国外相关 经验 和成果, 围绕 公民生活和工作的 实际 需求,提出公民 应 具 备 的基本科学素 质 内容, 为 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 质 提供衡量尺度和指 导 ,并 为 《科学素 质纲 要》的 实 施和 监测评 估提供依据。” 《基准》的出现,是 《纲要》的预定 目标;前者的功能,是要 提出公民 应 具 备 的基本科学素 质 内容,并 为了下一步的量化评估、统计检测提供一个 衡量尺度。它的最终形式,是产生一个500道题 的题库 ,并以这个题库内容来做抽样调查,监测评估《纲要》的实施情况以及公民科学素 质的变化状态。 《基准》 的条款,感觉写得很拙,费力不讨好。其中 很大一部分内容,从10(39)到18(95),是有关数、理、化、天、地、生、人(生物人)的知识。 这些知识,大体上是从小学到中学的教科书内容。作为一个监测 公民科学素 质变化状态 的依据,这 56条可以简单用一段文字来表达:中国公民应该掌握12年义务教育中 有关数理化天地生以及人的教科书基本内容。在这些内容上对公民科学素 质的 抽样调查题目,只需要从中小学课本中合理选择相关内容即可。真正需要花力气的地方,是《纲要》中涉及的内容,比如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师资水平,大力推广科普,等等。为了制定一个量化评价的基准,一些教科书中的具体内容被挑出来作为构成考题的参考点,就出现了问题:怎么挑,谁来挑都会有争议。比如“ ( 18 )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知道 “ 基因工程 ” 、 “ 干细胞 ” 、 “ 纳米材料 ” 、 “ 热核聚变 ” 、 “ 大数据 ” 、 “ 云计算 ” 、 “ 互联网 +” 等高新技术。”为什么不把知道“阿尔法狗”也包括进去?这阿狗既和中国文化有关,又和最前沿的计算机科技、人脑研究相关,它所代表的内容,比上面列出来的内容都要重要。但这只是一个围棋爱好者的看法。 总的感觉,这 26 条 132 点,有些确实写得不够好。 很多问题已经有人提出,尤其关于物理部分,已经被人挑剔过了,就不多说。我举两个例子,从不同角度来讨论: 第一,在第三条“ 具有基本的科学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研究的基本过程。”下,列出了第十二点: “ 对拟成为实验对象的人,要充分告知本人或其利益相关者实验可能存在的风险。”这话怎么看都觉得有点别扭。 它像是对一个拿人做实验的人在说话。实验员也是公民,但他们不等同于公民。更好一点的表达是:“任何成为人体实验对象者 或其利益相关者,应该清楚他们有权事先知道、也必须被告知实验可能存在的风险。”这样表达,在公民层次上更有普适性。此外,这一条放到“了解人体生理知识”下去更好,我不觉得它具有“科学精神”或者是“科学技术研究的基本过程”的属性。 第二,在“ 8. 崇尚科学,具有辨别信息真伪的基本能力。”下,有 “( 32 )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验是检验科学真伪的重要手段。”一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已经是个经典,在科学网上讨论过很多回合,尤其在科学网早期。从文革过来的人都知道,这个说法的提出,在当时是个政治命题,为了摆脱两个凡是和传统路线,换轨摸着石头过河,它不是一个科学或哲学命题。从逻辑上说,如果我“真理”在握,为什么还要去检验它?如果手中握有真理吃饭还会有问题,这个世界谁都不要再混下去了。之所以要检验,说明我不确定手中握着的是否是真理。这个陈述更合逻辑的表达是:实践是检验一个理论是否为真的唯一标准。尽管这个陈述也有问题,比如什么是“实践”,什么“为真”等,这里就没有必要去细究了。只想说它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逻辑上是不同的。老百姓吃饭这个实践,检验了人民公社和包产到户两个“理论”,哪个是能让人们能吃饱饭的“真理”。其实两者都不是真理,但知道二者之一谁更好点,这就足够了。把“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的教条写进《基点》,是政治正确的简单省事偷懒做法,和“崇尚科学,具有辨别信息真伪的基本能力”的期待有些不一致。 《基准》作为对《纲要》的 监测评 估作用,只是一个方面,它让人能够从题库中出的题,了解知道 “ 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组 成 ”的公民人数变化了几个百分点。 但 我觉得这种监测 不重要,或者说是一个次要内容。更应该做的,是对《纲要》中的各种过程进行监测评估。比如:义务教育的普及范围变化,师资力量和质量的改善程度,科普宣传做得怎么样,地方财政花了多少钱,钱都用到哪儿去了,等等,这些才是问题的实质。这些被监测对象的实施,最后会产生社会效果,好的结果是上述答题对了的百分点增加了,坏的结果是百分点降低。但等到那个百分点降低时再去理论,社会代价就太大了。 《基准》的某些内容出现争议,和《纲要》内容有关。 除了一些条款上的错误和不准确,我觉得 《基准》和《纲要》之间有脱节现象。最大一个原因,是后者中很系统地说了要做各种事情,但恰恰对最基本的概念“科学技术”定义不清,也许根本就没有办法定义。《纲要》中是这样说的:“公民具 备 基本科学素 质 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 术 知 识 ,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树 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 应 用它 们处 理 实际问题 、参与公共事 务 的能力。”这个可以看成是《纲要》对“科学素质”的理解和定义,但不是对“科学”和“科学技术”的理解和定义。当“科学”和“科学技术”是什么没有明确定义时,在《基准》中塞进各种东西都是有可能的,出现 有关“ 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的争议内容并没有犯规。这些内容也是一个特定历史文化中人和自然相处产生的一种认识,我个人认为它是一种矇昧状态的知识,说它的好坏优劣似乎都没有到位的论据,但它是人类文化内容的一部分,归类到人文素质的内容更好。执笔写出《 基准》者的观点,会在不确定的“科学”概念中发挥作用,尤其前提是“公民科学素 质 建 设 是 坚 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 创 新道路,建 设创 新型国家的一 项 基 础 性社会工程,是政府引 导实 施、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 动 。”所以,写入 “ 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至少可以从文字上体现中国特色。 我好奇的一个问题是:既然《基准》要出题来监测了,作为社会对科学技术要求的一致性, 教育部是否该考虑把 “ 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直接写入中小学课本中?这样能更彻底、广泛地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和过去的一些争论一样,我觉得中国社会中,哲学家,或者更具体一点说科学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之间,明显存在一种分裂,互相不买账。我曾经说过中国的科学哲学家很少参与科学研究中的实战,并从其中发展出自己的新鲜观点。另外一方面,从这个网上也可以看出,自然科学家对科学哲学的了解也很有限,很多人在谈论科学时,都把简单化的卡尔波普耳证伪学说,视为科学和非科学的划界标准,而不知道波普耳学说受到的批判。这个现象,有它的历史原因,就不多说了。如果中国的科学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能融合,进入一种热核反应式的问题讨论,比冷战似的分离敌对要热闹,也更有意思,对社会的进步更有意义。但这个看来是一种幻想。最后说一句:不要以为任何事物加上“科学”两个字就好了;好的东西,何苦要受那两个字的累赘,或者硬被加上后,成为真正科学内容的累赘。
个人分类: 有感而发|11059 次阅读|44 个评论
科学素质培养:在矛盾中寻找恰当的平衡
热度 11 hypermarket 2016-5-5 15:06
近期,《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下文简称《基准》)在学界和大众人群中引起了不少讨论,其中不乏争议。虽然笔者没有做过调查,但是如果说请大家对于 “ 中国公民应该提高科学素质 ” 这一观点表态的话,赢得绝大多数人的赞同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因此,大家需要明确的是,对于《基准》的争议大多是善意的,因为大家思考和努力的大方向是一致的,那就是提高中国人口的科学素质;而不论《基准》的发布者、学界、社会大众都需要思考的是,中国到底应该走怎样的科学素质培养之路。 要思考科学素质的培养,我们不妨就从字面上抓住 2 个关键词,第一,科学是什么,第二,素质是什么。如果大多数人能够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那么大家对于提高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发展方式的认识可能会更趋一致。 科学包括什么 对于科学所涵盖范围的认识,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并且经历了一些历史性变化。在古代世界的文明中,主要的知识是哲学和数学;在 17 世纪,随着现代的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在欧洲的诞生和发展,人们有了自然科学的概念。在今天,科学逐渐成为一个比较泛化的知识体系的称谓,其中形式科学( formal sciences )包括数学和逻辑学等学科,自然科学( natural sciences )包括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社会科学( social sciences )包括经济、政治、历史等学科,此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应用和交叉学科,例如计算机科学、农学、医学、环境科学等等。 从上述对于科学历史的简短回顾中可以看出,科学的范畴在不断扩容,那么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可能主要有两点。第一,各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具有越来越多的共同点,例如数学模型与定量分析,对于假设的统计学检验或实验检验,用图表表达更多信息等等,这些之前主要出现在人们常说的 “ 理工科 ” 研究中的方式方法,现在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也已经成为常规的组成部分。第二,不论什么学科,所有的研究都以追求客观性与规律性为目标。 科学是什么 科学的内容包罗万象,那么所有的知识加在一起就是科学的全部么?笔者个人认为,知识体系只是科学的一个侧面,真正的科学应该是动态发展的知识体系、质疑和探索精神、探索性劳动、研究范式与方法体系四位一体的一个组成。或许看上去有些复杂,但是所有四个方面都可以从知识体系这个角度说起。 首先,科学的成果汇总为一个知识体系,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这是一个不断发展趋于完善的体系,是一个动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有的认识已经获得很多证据支持,有着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有的认识目前有比较主流的观点和多项证据,但是仍然有解释不通或不能确定的地方,需要补充更多证据或有待新的观点出现;有的认识目前存在不同观点,并且都有相应的证据支持;有的认识目前证据较为单一,有待探索的空间巨大;还有的认识停留在假说阶段,尚无证据支持。(不要小看假说,一个合格的科学假说要满足 3 个条件,即未被描述为已知事实,不与已知的事实相矛盾,不自相矛盾,因此要提出一个新的假说也是不容易的。) 既然科学作为知识体系是动态发展的,那就意味着存在不完备的、需要改进的地方,甚至于错误的、需要更正的地方。要创新必须要率先发现需要改进的内容,这就需要质疑的精神、敢于挑战,也就是很多科学大家所强调的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在前人的基础上,尊重前人;但是与此同时,基于证据对前人的认识进行修改、补充、更正,这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是每个时代真正追求客观事实的人所共同具有的精神。 在有了质疑的精神之后,还要付诸行动,用数学证明、实验方案、调查取证等方式去检验不同的竞争性假设,在科学活动中体现探索精神。应该说,科学研究的行为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劳动,和其他众多劳动比起来,主要的区别是探索性,也就是对于未知的认识领域进行探路、摸索,一般短期内不直接产生生产效益或服务效益,而是侧重探寻未知规律,以便改善现有劳动的内容或方式。这其中既包括像数学、计算机科学等等以单纯脑力劳动为主的学科领域,也包括像生命科学、农业科学、医学等等以实践和实验为主的学科领域。以一个生命科学的研究生为例,除了需要具备中英文的听说读写能力,使用办公软件、图像软件和专业软件的能力,还需要饲养或采集实验材料,进行分子、细胞、组织、个体形态、行为、生态等不同水平的实验,比较不同厂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价格,配置试剂和使用试剂盒,以及提蒸馏水、做卫生、排除仪器常见故障等体力工作和技术工作。 关于科学作为知识的动态体系这一点,有的人或许会问,既然目前的科学认识中有不足和错误,为什么还要相信科学、依靠科学?这个问题看上去合理,但其实不然。事实上,这个问题恰恰是片面强调科学的现状,而忽视了科学发展的方向性。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虽然不同时期都有很多待解的问题,但是找到正确答案的途径却是相对固定的,也就是科学研究的范式和方法论体系,例如数学证明、对假设或理论预测进行检验、单因素对照分析、互相独立证据的一致指向(也就是证据链条)等等。正是由于可靠的方法论体系,虽然科学在过去、现在和很长的将来都是不完备的,但是可靠的知识的总量是不断增加的,理论的预测性是不断提高的。 科学素质培养面临的矛盾是什么 在了解了科学的四位一体属性之后,我们就可以明白,科学中除了相对直观可见的知识成果,还包括了人的精神、人的劳动和方法体系,而要培养科学素质,必然在 4 个方面都有所涉及,但是对于不同方面素质的培养或许应该有所区别。 谈到这里,我们或许可以先谈一谈素质。素质在词典中的相关适用解释是 “ 事物本来的性质 ” ,也就是说,素质带有基本面、基础、固有属性的意思,是基础能力,而并非全面的能力。以运动素质为例,如果一个人在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反应速度、柔韧性、平衡感等一些方面比较出色,那么这样的一个人就可以被视为具有良好的运动素质。具有更好运动素质的人,要熟悉或掌握一项具体运动的技能所需的时间比一般运动素质的人要更短,最终所能达到的水平可能也更高,但是并不必然意味着多能或全能的运动能力。 在 20 世纪末和 21 世纪以来,知识爆炸、信息爆炸是不争的事实,科学发展需要面对一些互相矛盾的因素,例如,一方面是快速扩容的知识体系,而另一方面是各个国家都不会轻易改变的各阶段学制;再例如,一方面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数量不断增多,而另一方面同行评议和学术交流的过程中又需要不同学科的专家之间能够更多地对于个人专业以外的领域有较好的了解。事实上,这也正是科学素质培养过程中需要面对的矛盾,这些矛盾类似于人们所熟知的 “ 通才 ” 与 “ 专才 ” 之争。 要恰当地应对这些矛盾,我们不妨回到科学的四位一体的特点中去寻找思路。应该看到,虽然知识体系快速增长,但是基本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进展并不很快,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科学活动所具有科学精神是共同的,在探索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范式是比较稳定的。 科学素质应该包括什么 就像所有的运动员都需要通过跑步训练心肺功能,通过健身器械训练肌肉力量一样,科学素质培养的过程中也应该有一些类似的抓手,而不是求全责备。以下列出十种,供大家参考。 1. 想象能力:要突破现有的科学框架、技术瓶颈、或设计局限,必然是大胆假设在前,小心求证在后,因此在在各个阶段的学校教育中,对于一个问题的认识,老师们除了要告诉学生现在知道什么,也要告诉学生什么是还不知道或不确定的,给学生发挥想象力的空间。 2. 独立思考: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如果思考路径是一样的,那么结果也将是一样的。因此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对于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方式,再比较不同方式的各自特点,此外还应该鼓励对于答案成立的前提条件进行讨论。也就是说,虽然考试中难免以标准答案进行衡量,但是告诉学生不同科学家的不同观点,以及他们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解决了问题、形成我们今天的知识,这是更有长期意义的。一个有趣的例子来自于 DNA 测序方法的发明, Walter Gilbert 和 Frederick Sanger 各自的研究小组同在 1977 年将两个不同的 DNA 测序原理和方法发表于综合性学术期刊 PNAS 的同一卷,并且都获得了 1980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但是由于前者使用的思路是降解、对于不同序列的处理难以标准化,而后者采用的思路是合成,这一神奇的逆向思维带给人类沿用至今的 DNA 测序基本原理(可见诺贝尔奖既不是终点也不是一切,社会大众的实践会说明一切,而历史会证明一切; Frederick Sanger 同时还是蛋白质测序的发明人,于195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蛋白质的测序思路是降解)。没有想象力和独立思考,就没有思维路径的多样性,创新也就失去了源头。 3. 数学能力:在中小学阶段的教育中,中国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视数学的国家,总的来说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是形成抽象思维的能力培养。但是与此同时,还是有一点需要强调,也就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数学将作为一种工具使用,因此与纯数学相比,如何让学生从实际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经济学等学科的问题中体会到各种数学方法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4. 逻辑能力:和数学的价值相比,逻辑的作用可以更显得宏观,因为逻辑的清晰与否可以影响思考的大方向。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相关性与因果性等等,这些都是在各个案例研究中需要厘清的。 5. 检索能力:当一个人或一个研究小组要着手研究感兴趣的问题时,认识的起点一定是了解对于该问题已有的观点和证据。虽然在网络时代检索已经相比于 20 年前便利了很多,但是要全面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还是需要一定的基本技巧和经验的。 6. 设计方案:对于待解的问题,在有了新的思路、也了解了已有认识之后,设计方案就成为了关键环节。总的来说,对于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基本的方式都是比较和排除竞争性假设,这就需要在研究方案中设计单因素对照实验,并且尽量争取获得互相独立的一致证据、形成证据链条。有些简单的单因素对照实验,在中小学阶段已经有机会可以引入了。比如说,很多家庭都有称体重的电子秤,有时候小朋友突发奇想,想称称其它东西(比如玩具),然后放上去之后发现电子秤没反应。这个时候就可以引导他们,通过单独测体重和拿着玩具测体重得到玩具的重量,还可以重复几次看看结果一样不一样。这样一来,最简单的对照、重复、随机误差、仪器响应、灵敏度等概念,就都有机会引入了。 7. 图表制作:与文字相比,图表传递信息的方式更加直观,效率也更高,因此如何把已有知识、个人观点、证据结果以图表的方式进行表达,是科学素质中的一个必备能力。事实上,目前各行各业的人大都需要制作电子幻灯片,以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传达更多的信息。当然,与制作图表相应的,熟悉常见的图表类型并读懂图表也是一项基本能力。 8. 文献引用:与上述能力相比,非常容易被忽视的一个习惯是对于参考资料的引用。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参考文献的引用,人们就无从得知不同文献之间的关联,也无法从一篇文献开始对之前的文献进行溯源、重读,因此到位的原始文献引用是好书、好文章、好报告的标准配置。以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资本论》为例,其中的文献引用就非常充分。 9. 重视概念:从很多不同学科的文献来看,很多国外学者思考和研究的起点是基本概念,这在目前中国的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中还比较薄弱。概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概念是大家交流的共同语言基础,并且概念的释义和变更往往是学科发展历史的缩影。以数学中的 “ 自然数 ” 为例,在 80 年代的小学课本中, 0 是不属于自然数的,但是现在 0 往往被作为自然数。那么,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待自然数概念的变化,这样的思考空间很可能会让学生们对于自然数的认识与理解更为深刻。 10. 态度包容:与上述一些相对硬性的能力相比,笔者个人认为对于科学的包容态度也是很重要的,这其中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包容科学家的错误。如果我们回顾科学发展的历史,很多著名的科学家都曾经有过不准确甚至错误的观点,但是这应该并不妨碍他们的贡献;我们对于科学家的评价,应该是将其放在当时的学科发展水平背景中去评价,而不是和今天的知识体系来比。第二,对于科学进步的规律的认识。很多人根据自己的知识内容扩展的顺序,容易将科学历史的发展看作后来的新理论不断取代早先理论的过程,这是有失偏颇的。以牛顿力学体系为例,虽然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比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更为强大、通用性更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经典力学体系的肤浅,只不过经典力学体系的适用范围是宏观、低速的情形。再比如达尔文的经典进化论和木村资生的中性进化论之间的关系,虽然人们逐渐认识到遗传漂变是更为普遍存在的,但是这并不否认自然选择是形成适应性进化主要原因的客观事实,何况达尔文进化论中还有进化观念、群体思想、共同祖先思想等其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后来成功的新理论往往是包容性更强,或者对于已有的认识加上一块以前未知的新拼图、让人们对于相关问题的认识更加完整。第三,包容待定的理论或假设。科学的成长是一个过程,也就是人们的认识不断成熟的过程,对于一些待定的内容,盲目地去贴上 “ 伪科学 ” 、 “ 民科 ” 等贬义的标签,并不见得就是恰当的。以中医为例,一方面在长时间形成的大量实践中,确实总结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和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另一方面和西方医学基于生理学的分析性基础相比,融入现代科学体系的程度相对较低。对于这样的情况应当区分现状和未来,也就是说,虽然现状有若干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在大量案例中可重复使用的有效治疗方案,其背后的原因必然是值得探究的。 科学素质提高需要什么样的社会氛围 毫无疑问,科学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此有三个小小的思考。第一,在《基准》发布的同时,是否可以在出发点和落脚点方面给予更多的官方解读,比如目的是为了未来做科学素质普查问卷的参考,还是说应该逐步内化在中小学的课本和教学活动中。如果要提高全民族公民素质的话,中小学阶段肯定是最重要的阶段。 第二,除了以《基准》和问卷调查打分评价人口科学素质,是否还可以有其他评价角度。毕竟,大家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目的是希望改善全民族的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以期提升民族形象和在未来世界的生存与竞争能力。如果单纯以调查问卷的打分评价科学素质,那么或许就像科学研究中的 SCI 评价一样,虽然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也有片面和表面化的不足。 第三,在《基准》之外,是否可以有更多配套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以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课为例,在中国大多是各个单位自主命题,由此在专业科目设置的合理性、考卷本身题型和题目设计的合理性、不同单位间评价结果的参考性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并且既浪费考生的精力、也在整体上浪费了招生单位的精力。与美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 GRE )相比,我们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既显得复杂、又欠缺综合性。 GRE 考试全美统考、同时面向全世界,分为普通测试和专项测试;普通测试部分的成绩适用于申请除法律、商科和医学专业外的各专业研究生院(截至 2013 年,超过 90% 的商学院认可以 GRE 成绩代替 GMAT 成绩,法律研究生也有以 GRE 普通考试成绩替代 LSAT 成绩的)。在普通测试中,以语文内容考察英语阅读过程中对整体以及关键细节的理解能力和语言逻辑能力;以数学内容考察基本的算数、代数、几何、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以写作方式考察作文论述能力。专项考试部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英语文学等 8 种。以生命科学为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方向和学校的要求选考生物学或生物化学,一般来说计划从事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等专业的考生选考生物学,计划从事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专业的考生选考生物化学。由此,通过仅十项左右的考试(每个考生最多需要考2项,即1项普通测试和1项专业测试),解决了面向全美乃至全世界招收研究生的评价问题,同时还在科学素质考察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之间取得了恰当的平衡。 结语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在未来的科技进步过程中,直接学习、借鉴、吸收的机会将越来越少,对于他国已有的同类技术进行自主创新的任务仍然十分重要,而越来越多面临的可能是走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步、对于其他国家目前也不具备的技术进行自主创新,以及对科学理论本身进行发展。这是中国所处的全球背景和历史阶段的特点决定的,而中国也确实已经把创新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创新必然是在现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以学校教育培养基本的科学素质,以现有的各种专业、各个岗位的知识和技术人才带动刚刚入职的年青人。因此,其实所有学界同仁都认可《基准》发布的初衷,只不过,如果提高科学素质的方法更多地是通过各种配套政策的引导,以注入灵魂、营造氛围、培养习惯的方式进行,而不是单纯以类似教学大纲或简化百科的方式进行,才会更好地达到所有人希望看到的效果。也就是说,如果国家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方面的努力可以形成让更多人乐于学习、勇于探索、勤于劳动的氛围,那么必将带来善于创新的态势和结果。
5272 次阅读|13 个评论
中美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若干对比
热度 29 Einstein 2016-4-23 16:41
近日,科技部和中宣部发布了《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但该基准引发了一些争议,比如科学网博客今天置顶的由国家天文台陈学雷等老师提出的一些意见(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61-972135.html )。笔者几年前因授课需要翻看过美国2061计划系列丛书中的《科学素养的基准》(这里科学素养与科学素质基本可以等而视之),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就是我国 颁发的这个《科学素质基准》科学性太差,至少没有听取一些科学家或者科学教育工作者的意见,至于其如何出台的,就不得而知了。 需要说明一下,美国2061计划系列丛书,非常系统、完备,我国科协已经译介过来许多本(《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科学素养的基准》、《科学素养的设计》等)。2061计划是为美国下一代(他们有希望看到2061年哈雷彗星的回归)科学教育而准备的周密的教育达标计划,而我国的《基准》是一个纲领性文件。尽管不能完全对应,但对相关科学知识点的表述不应该有大的差异,遗憾的是,高下立现,因为我国的基准甚至出现了科学性错误以及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的东西(阴阳五行等)。举两个例子如下: 关于力的表述, 陈学雷老师的博文也谈到此点。 美国基准(中文版P67-68,下同): 到二年级结束(美国的K2)学生们应该知道: (其中第二点)改变物体运动的方法是施加一个推力或者一个拉力 The way to change how something is moving is to give it a push or a pull. 到五年级结束,学生们应该知道: (其中第一、二点)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作用力越大,运动的变化就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大,施加的力所生的影响就越小。 Changes in speed or direction of motion are caused by forces. The greater the force is, the greater the change in motion will be. The more massive an object is, the less effect a given force will have. 我 国基准表述: (48) 知道力是自然界万物运动的原因;能描述牛顿力学定律,能用它解释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 对比已经说明了问题,不解释了。 关于地球自转、公转,月球的公转内容: 美国基准表述(P51): 到八年级结束(K8,相当于我国初二) (第4条)地球沿着地轴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环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一年。由于地轴相对于它绕太阳转动的平面是倾斜的,在一年之中,地球表面受到太阳强烈照射的地方不同,地球表面受热的程度也不同,因此就形成了地球的季节和和气候特征。 Because the earth turns daily on an axis that is tilted relative to the plane of the earth's yearly orbit around the sun, sunlight falls more intensely o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earth during the year. The difference in heating of the earth's surface produces the planet's seasons and weather patterns. (第5条)月亮环绕地球一周大约需要28天,在此期间,被太阳照射而变亮的部分不断改变,其中能从地球上看到的部分,即月相,也不断改变。 The moon's orbit around the earth once in about 28 days changes what part of the moon is lighted by the sun and how much of that part can be seen from the earth—the phases of the moon. 我国基准表述: (60) 知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为一日,形成昼夜交替;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形成四季更迭;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为一月,伴有月圆月缺。 这仅是其中的两点对比,已经说明许多问题了。美国科学素养的基准中文版2001年已经译介了,15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在用浆糊一样的基准去指导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素质)实践,不是很滑稽吗?? 美国《科学素养基准》英文版 : http://www.project2061.org/publications/bsl/online/index.php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科学素养的基准》是1993年出版的,2001年中文版出版,后来美国对此基准有修订,从该网址能看到修订后的对比。上文引用的中文译介内容均来自1993年英文版的译介本,即2001年中文本。
个人分类: 科普|8040 次阅读|63 个评论
[转载]《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
热度 1 lyxiang 2016-4-22 10:03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以下简称《基准》)是指中国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技术知识和能力的标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制定《基准》是健全监测评估公民科学素质体系的重要内容,将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提供衡量尺度和指导。 《基准》共有 26 条基准、 132 个基准点,基本涵盖公民需要具有的科学精神、掌握或了解的知识、具备的能力,每条基准下列出了相应的基准点,对基准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基准》适用范围为 18 周岁以上,具有行为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测评时从 132 个基准点中随机选取 50 个基准点进行考察, 50 个基准点需覆盖全部 26 条基准。根据每条基准点设计题目,形成调查题库。测评时,从 500 道题库中随机选取 50 道题目(必须覆盖 26 条基准)进行测试,形式为判断题或选择题 , 每题 2 分。 正确率达到 60% 视为具备基本科学素质。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结构表 序号 基准内容 基准点序号 基准点 1 知道世界是可被认知的,能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世界。 1-5 5 个 2 知道用系统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6-9 4 个 3 具有基本的科学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研究的基本过程。 10-12 3 个 4 具有创新意识,理解和支持科技创新。 13-18 6 个 5 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技术产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19-23 5 个 6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与自然和谐相处。 24-27 4 个 7 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有效利用资源。 28-31 4 个 8 崇尚科学,具有辨别信息真伪的基本能力。 32-34 3 个 9 掌握获取知识或信息的科学方法。 35-38 4 个 10 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思维能力。 39-44 6 个 11 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 45-52 8 个 12 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 53-58 6 个 13 掌握基本的天文知识。 59-61 3 个 14 掌握基本的地球科学和地理知识。 62-67 6 个 15 了解生命现象、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的基本知识。 68-74 7 个 16 了解人体生理知识。 75-78 4 个 17 知道常见疾病和安全用药的常识。 79-88 10 个 18 掌握饮食、营养的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89-95 7 个 19 掌握安全出行基本知识,能正确使用交通工具。 96-98 3 个 20 掌握安全用电、用气等常识,能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 99-101 3 个 21 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102-106 5 个 22 具备基本劳动技能,能正确使用相关工具与设备。 107-111 5 个 23 具有安全生产意识,遵守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112-117 6 个 24 掌握常见事故的救援知识和急救方法。 118-122 5 个 25 掌握自然灾害的防御和应急避险的基本方法。 123-125 3 个 26 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及其应对措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126-132 7 个 基准点( 132 个) 1. 知道世界是可被认知的,能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世界。 ( 1)树立科学世界观,知道世界是物质的,是能够被认知的,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有限的。 ( 2)尊重客观规律能够让我们与世界和谐相处。 ( 3)科学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科学知识本身需要不断深化和拓展。 ( 4)知道哲学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一样,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 5)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认识自然和社会、发展科学和技术具有重要作用。 2. 知道用系统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知道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对立统一的;能用普遍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知道系统内的各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复杂的结构可能是由很多简单的结构构成的;认识到整体具备各部分之和所不具备的功能。 知道可能有多种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知道解决一个问题可能会引发其他的问题。 知道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观念,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整体系统的方法论,并具有现实意义。 3. 具有基本的科学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研究的基本过程。 ( 10)具备求真、质疑、实证的科学精神,知道科学技术研究应具备好奇心、善于观察、诚实的基本要素。 ( 11)了解科学技术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 12)对拟成为实验对象的人,要充分告知本人或其利益相关者实验可能存在的风险。 4. 具有创新意识,理解和支持科技创新。 知道创新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具有求新意识,崇尚用新知识、新方法解决问题。 知道技术创新是提升个人和单位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尊重知识产权,具有专利、商标、著作权保护意识;知道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 了解技术标准和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作用,知道技术创新对标准和品牌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具有品牌保护意识。 关注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 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知道“基因工程”、“干细胞”、“纳米材料”、“热核聚变”、“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 +”等高新技术。 5. 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技术产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知道解决技术问题经常需要新的科学知识,新技术的应用常常会促进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农医天算以及近代科技成就及其对世界的贡献。 知道技术产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而且常常超过了设计的初衷,既能造福人类,也可能产生负面作用。 知道技术的价值对于不同的人群或者在不同的时间,都可能是不同的。 对于与科学技术相关的决策能进行客观公正地分析,并理性表达意见。 6.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与自然和谐相处。 知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热爱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地球上,不仅全球的生态环境相互依存,经济社会等其他因素也是相互关联的。 知道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土地荒漠化、大气臭氧层损耗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知道生态系统一旦被破坏很难恢复,恢复被破坏或退化的生态系统成本高、难度大、周期长。 7. 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有效利用资源。 知道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知道地球的人口承载力是有限的;了解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知道矿产资源、化石能源等是不可再生的,具有资源短缺的危机意识和节约物质资源、能源意识。 知道开发和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和核能等清洁能源是解决能源短缺的重要途径;知道核电站事故、核废料的放射性等危害是可控的。 了解材料的再生利用可以节省资源,做到生活垃圾分类堆放,以及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排放;节约使用各种材料,少用一次性用品;了解建筑节能的基本措施和方法。 8. 崇尚科学,具有辨别信息真伪的基本能力。 ( 32)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验是检验科学真伪的重要手段。 ( 33)知道解释自然现象要依靠科学理论,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对尚不能用科学理论解释的自然现象不迷信、不盲从。 ( 34)知道信息可能受发布者的背景和意图影响,具有初步辨识信息真伪的能力,不轻信未经核实的信息。 9. 掌握获取知识或信息的科学方法。 关注与生活和工作相关知识和信息,具有通过图书、报刊和网络等途径检索、收集所需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知道原始信息与二手信息的区别,知道通过调查、访谈和查阅原始文献等方式可以获取原始信息。 具有初步加工整理所获的信息,将新信息整合到已有的知识中的能力。 具有利用多种学习途径终身学习的意识。 10. 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思维能力。 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能借助数量的计算或估算来处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掌握米、千克、秒等基本国际计量单位及其与常用计量单位的换算。 掌握概率的基本知识,并能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根据统计数据和图表进行相关分析,做出判断。 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的能力,掌握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 知道自然界存在着必然现象和偶然现象,解决问题讲究规律性,避免盲目性。 11. 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 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区分物质主要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熔点、沸点、导电性等,并能用它们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简单现象;知道常见物质固、液、气三态变化的条件。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等;知道大气压的变化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知道力是自然界万物运动的原因;能描述牛顿力学定律,能用它解释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 知道太阳光由七种不同的单色光组成,认识太阳光是地球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主要来源;知道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X 射线都是电磁波。 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知识,了解成像原理。 掌握电压、电流、功率的基本知识,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和连接方法。 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灭,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总量保持不变。 12. 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 知道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举例说出水对生命体的影响 。 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知道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主要性质,并能列举其用途。 知道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元素及分类。 知道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只改变物质的原有形态或结构,质量总和保持不变。 能识别金属和非金属,知道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和用途。知道金属腐蚀的条件和防止金属腐蚀常用的方法。 能说出一些重要的酸、碱和盐的性质,能说明酸、碱和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并能用它们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简单现象。 13. 掌握基本的天文知识。 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太阳是银河系内的一颗恒星,宇宙由大量星系构成的;了解“宇宙大爆炸”理论。 知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为一日,形成昼夜交替;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形成四季更迭;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为一月,伴有月圆月缺。 能够识别北斗七星,了解日食月食、彗星流星等天文现象。 14. 掌握基本的地球科学和地理知识。 知道固体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地球的运动和地球内部的各向异性产生各种力,造成自然灾害。 知道地球表层是地球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交接的层面,它构成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地球环境。 知道地球总面积中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的百分比,能说出七大洲、四大洋。 知道我国主要地貌特点、人口分布、民族构成、行政区划及主要邻国,能说出主要山脉和水系。 知道天气是指短时段内的冷热、干湿、晴雨等大气状态,气候是指多年气温、降水等大气的一般状态;看懂天气预报及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知道地球上的水在太阳能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等方式不断运动,形成水循环;知道在水循环过程中,水的时空分布不均造成洪涝、干旱等灾害。 15. 了解生命现象、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的基本知识。 知道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知道生物可分为动物、植物与微生物,识别常见的动物和植物。 知道地球上的物种是由早期物种进化而来,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知道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知道地球上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了解遗传物质的作用,知道 DNA 、基因和染色体。 了解各种生物通过食物链相互联系,抵制捕杀、销售和食用珍稀野生动物的行为。 知道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16. 了解人体生理知识。 了解人体的生理结构和生理现象,知道心、肝、肺、胃、肾等主要器官的位置和生理功能。 知道人体体温、心率、血压等指标的正常值范围,知道自己的血型。 了解人体的发育过程和各发育阶段的生理特点。 知道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随性别、体重、活动以及生活习惯而不同。 17. 知道常见疾病和安全用药的常识。 具有对疾病以预防为主、及时就医的意识。 能正确使用体温计、体重计、血压计等家用医疗器具,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知道蚊虫叮咬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治疗措施;知道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可能感染人体,导致疾病;知道污水和粪便处理、动植物检疫等公共卫生防疫和检测措施对控制疾病的重要性。 知道常见传染病(如传染性肝炎、肺结核病、艾滋病、流行性感冒等)、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突发性疾病(如脑梗塞、心肌梗塞等)的特点及相关预防、急救措施。 了解常见职业病的基本知识,能采取基本的预防措施。 知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心理疾病、精神疾病基本特征,知道预防、调适的基本方法。 知道遵医嘱或按药品说明书服药,了解安全用药、合理用药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常识。 知道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知道对自身有过敏性的药物。 了解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疗手段,与西医相比各有优势。 知道常见毒品的种类和危害,远离毒品。 18. 掌握饮食、营养的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选择有益于健康的食物,做到合理营养、均衡膳食。 掌握饮用水、食品卫生与安全知识,有一定的鉴别日常食品卫生质量的能力。 知道食物中毒的特点和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 知道吸烟、过量饮酒对健康的危害。 知道适当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 知道保护眼睛、爱护牙齿等的重要性,养成爱牙护眼的好习惯。 知道作息不规律等对健康的危害,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19. 掌握安全出行基本知识,能正确使用交通工具。 了解基本交通规则和常见交通标志的含义,以及交通事故的救援方法。 能正确使用自行车等日常家用交通工具,定期对交通工具进行维修和保养。 了解乘坐各类公共交通工具(汽车、轨道交通、火车、飞机、轮船等)的安全规则。 20. 掌握安全用电、用气等常识,能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 了解安全用电常识,初步掌握触电的防范和急救的基本技能。 安全使用燃气器具,初步掌握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方法。 能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如电磁炉、微波炉、热水器、洗衣机、电风扇、空调、冰箱、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手机、照相机等。 21. 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能分辨和选择食用常见农产品。 知道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规律与相关知识。 知道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基础。 农业生产者应掌握正确使用农药、合理使用化肥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了解农药残留的相关知识,知道去除水果、蔬菜残留农药的方法。 22. 具备基本劳动技能,能正确使用相关工具与设备。 在本职工作中遵循行业中关于生产或服务的技术标准或规范。 能正确操作或使用本职工作有关的工具或设备。 注意生产工具的使用年限,知道保养可以使生产工具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延长使用年限,能根据用户手册规定的程序,对生产工具进行诸如清洗、加油、调节等保养。 能使用常用工具来诊断生产中出现的简单故障,并能及时维修。 能尝试通过工作方法和流程的优化与改进来缩短工作周期,提高劳动效率。 23. 具有安全生产意识,遵守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生产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树立安全生产意识,自学履行岗位职责。 在劳动中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和操作手册。 了解工作环境与场所潜在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和处理事故的应急措施,自觉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知道有毒物质、放射性物质、易燃或爆炸品、激光等安全标志。 知道生产中爆炸、工伤等意外事故的预防措施,一旦事故发生,能自我保护,并及时报警。 了解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知道清洁生产标准和相关措施,具有监督污染环境、安全生产、运输等的社会责任。 24. 掌握常见事故的救援知识和急救方法。 了解燃烧的条件,知道灭火的原理,掌握常见消防工具的使用和在火灾中逃生自救的一般方法。 了解溺水、异物堵塞气管等紧急事件的基本急救方法。 选择环保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减少和避免苯、甲醛、放射性物质等对人体的危害。 了解有害气体泄漏的应对措施和急救方法。 了解犬、猫、蛇等动物咬伤的基本急救方法。 25. 掌握自然灾害的防御和应急避险的基本方法。 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情况,知道本地区常见自然灾害。 了解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涝、台风、雷电、沙尘暴、海啸等主要自然灾害的特征及应急避险方法。 能够应对主要自然灾害引发的次生灾害。 26. 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及其应对措施,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 知道大气和海洋等水体容纳废物和环境自净的能力有限,知道人类污染物排放速度不能超过环境的自净速度。 知道大气污染的类型、污染源与污染物的种类,以及控制大气污染的主要技术手段。能看懂空气质量报告。知道清洁生产和绿色产品的含义。 自觉地保护所在地的饮用水源地。知道污水必须经过适当处理达标后才能排入水体。不往水体中丢弃、倾倒废弃物。 知道工业、农业生产和生活的污染物进入土壤,会造成土壤污染,不乱倒垃圾。 保护耕地,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懂得合理利用草场、林场资源,防止过度放牧,知道应该合理开发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土地。 知道过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面沉降、地下水位降低、沿海地区海水 倒灌;选用节水生产技术和生活器具,知道合理利用雨水、中水,关注公共场合用水的查漏塞流。 具有保护海洋的意识,知道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意义。
178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科技部 中央宣传部关于印发《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通知
lyxiang 2016-4-22 10:00
科技部 中央宣传部关于印发《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通知 国科发政〔2016〕1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科技厅(委、局)、党委宣传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党委宣传部,中央、国务院各部门、直属机构,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各人民团体: 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等确定的科普工作任务,国务院办公厅确定科技部、财政部、中央宣传部牵头,中央组织部等20个部门参加制定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 (以下简称《基准》),建立《科学素质纲要》实施的监测指标体系,定期开展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和全国科普统计工作,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提供衡量尺度和指导。 经组织专家研究,在部分省(市)试点测评,并广泛征求部门、地方和社会各界意见,在形成广泛共识的基础上,制定了《基准》(电子版可从科技部门户网站等下载),现予印发。请各地各部门认真组织党政机关干部、工人、农民,科技、教育工作者,城乡劳动者、部队官兵、学生、社会各界人士等学习;各级党政机关、科研机构、企业、事业单位、学校、部队、社会团体等要组织《基准》学习和培训活动;新闻媒体、网站要对《基准》进行广泛宣传,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形成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科 技 部 中央宣传部 2016年4月18日
1697 次阅读|0 个评论
黄金分割点与聚集度基准
mohsh 2013-4-23 09:12
聚集度指数 ( 定义见博客“二八定律与 C 指数”和“关于聚集度指数的补充” ) 可以用来定量描述财富等数据的聚集程度,但还不能真正意义上用于定性表征聚集程度,也就说还不能直接利用聚集度指数来定性判断聚集程度,多少属于正常,而多少属于危险。这还需要建立聚集度基准点。本文考虑引入黄金分割点建立聚集度基准,定义 1.618( 即黄金分割点处的聚集度 C 值 ) 为聚集度一阶基准点,定义 1.618^n 为 n 阶基准点 ( 还有一个方案,定义 1.618n 为 n 阶聚集度基准 ) 。这种基准点是否合适,期待有关研究者基于实际数据进行核验。
311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11: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