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相信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人类简史(27)
罗非 2017-6-26 10:51
  真正的坚信者   很多读者读到上面这一节,可能都觉得如鲠在喉。毕竟那就是我们中的多数人今天所接受的教育。我们说《汉谟拉比法典》是虚构故事,并不会觉得难以接受,但说到人权也只是虚构的故事,听来就有些刺耳。如果大家都发现人权不过是种想象,岂不是社会就要崩溃了吗?讲到“神”的概念,伏尔泰就曾说:“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神,但可别告诉我的仆人,免得他半夜偷偷把我宰了。”汉谟拉比对于阶级原则、美国国父杰斐逊对于人权,应该也都会说出一样的话。智人并没有什么与生俱来的权利,就像蜘蛛、鬣狗和黑猩猩也都是如此。但可别告诉我们的仆人,免得它们半夜偷偷把我们宰了。   这种担心其实很有道理。自然界的秩序是稳定不变的,就算人类不再相信世界上有重力,重力也不会一夜之间就消失。但相反的是,想象所建构出来的秩序总是有一夕崩溃的风险,因为这些秩序背后靠的都是虚构的故事,只要人们不再相信,一切就风云变色。为了维持想象建构出来的秩序,必须持续投入大量心力,甚至还得掺入些暴力和胁迫的成分。像是为了让民众不违反想象建构的秩序,国家就需要有军队、警察、法院和监狱不分昼夜发挥作用。如果一个古巴比伦人让邻居眼睛瞎了,想要执行“以眼还眼”的规定,就不得不有些暴力的措施。而在1860年,大部分美国公民已经认为黑奴也是人,必须享有自由的权利,这时也是靠着血流无数的一场内战,才让南方各州只能黯然接受。   然而,光靠暴力还不足以维持由想象所建构出来的秩序,我们另外还需要一些真正坚信如此的信徒。法国政治家塔列朗(Charles Maurice de Talleyrand-Périgord)的政治生涯就像条变色龙,先是路易十六的臣子,再经过革命和拿破仑政权,又抓准时机再次投诚,回到君主制的政体。他曾总结自己几十年任职的经验,表示“刺刀确实可以做很多事,但想安心地依靠它可是不太容易”。很多时候,一名牧师的效果大过一百个士兵,而且更便宜、更有效。此外,不管刺刀多有效,总得有人来刺。如果士兵、狱卒、法官和警察根本不相信某个想象建构的秩序,他们又怎么会照办?在所有的人类集体活动中,最难组织推动的就是暴力活动。如果说社会秩序是由武力来维持,立刻就会碰上一个问题:那军队秩序是由什么来维持?想靠威胁来维持军队组织显然不太可行。至少必须有某些军官和某些士兵真正相信某些事情,不管是上帝、荣誉、祖国、男子气概,或是单纯相信金钱也成。   另一个更有趣的问题,是关于那些站在社会金字塔顶端的人。如果他们并不相信这些想象的秩序,他们又为什么要推动这种秩序呢?常有人说这些人其实什么都不信,只是贪婪而已。但这种说法有问题。如果真的是什么都不信(像是犬儒学派),就很难是个贪婪的人,毕竟客观来说,只是单纯要满足智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并不难。而满足基本需求之后,多余的钱就可以用来盖金字塔、到世界各地度假、资助竞选活动、提供资金给你最爱的恐怖组织或是投入股市再赚更多的钱,但对真正的犬儒主义者来说,这一切贪婪的事都毫无意义。创立犬儒学派的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Diogenes),就住在一个桶里。据说有一天他正在做日光浴,当时权倾天下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来找他,想知道他是否需要些什么,而且保证自己会尽力协助。第欧根尼回答:“确实,有件事可以请你帮个忙。麻烦你移动一下,别再挡住我的阳光。”   正因如此,犬儒主义者不可能建立起帝国,而且如果人们希望某个由想象建构出的秩序能维持久远,大部分的人(特别是大部分的精英分子)就必须真正相信它。如果不是大多数中国人都相信仁义礼智信,儒家思想绝不可能持续了两千多年。如果不是大多数的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相信人权,美国的民主也不可能持续了250年。如果不是广大的投资人和银行家都相信资本主义,现代经济体系连一天也不可能继续存在。
个人分类: 科普|935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不胜收(6)
tianwainanfeng 2015-6-10 12:55
我常想,在你难过的时候陪在你的身边,在你开心的时候,守在你的身旁。想来也是我害怕孤独,渴望一份寄托。世间的美好与善良,到最后却由“不忍心”写成两句话,“对不起”和“谢谢你”。以前我常常跟你提起木头和石头的故事,却是我忽略了一个问题——“爱是什么”。有时候,我好像觉得我是一只漂在海上的纸船,无论我怎么旋转,都只是迷失。 后来,我倒是去过木头在的城市,甚至在一个雨夜里,和她一起在教室里听着课。跟以往一样,我只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有一个亲近的朋友,我会觉得那里特别亲切。“挖墙角”的玩笑再也没有提起,仿佛从那以后也只有我回想起往事的时候,才会想起那个场景。 一年多后的一天,我被问道是否知道木头和石头的关系。我并没有感动恍然大悟,甚至在我表示不知道后也是表现出十分的平静。一方面,无论他们是什么关系,对于我,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另一方面,我也不想知道太多,最好什么也不知道。不知道是不是所谓的天意弄人,那一晚我知道的时候反而是他们分开的时候。也就是那时候,我问自己“爱是什么”。 木头说,“你从来没有问过,我们也就没有说。”我说,“你们从来没有说过,我也就没有问。”自然,我说的是很赖皮的,因为我真的没有想过,谈不上什么去问,何况想过了也不一定会去问。即便是现在,我都不愿多想。后来,我也分别再次见到他们,跟石头见面的时候,仿佛是往事随风,跟木头见面的时候,仿佛是往事若梦。我也开始相信,当初我们相视而笑的时候,那句玩笑真的成了一次正式告别。 我跟你说过,“要是你不相信,我也会去怀疑”。其实,总有种特别的滋味是我不能够讲明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子,而所谓的路子,于两个人而讲,无论是志同道合也好,臭味相投也好,往往都是幸福的。记得有一次你跟我提起地铁站两位老人彼此手搭着肩膀等地铁的场景,甚是让人羡慕。那善良与美的一面,是自然和真实的。明白与不明白,懂与不懂,不过是内心的挣扎,是很难说清的。重要的是,就算我们不明白,也无法掩饰这其中的美丽和纯洁。那是我们真正向往的,仿佛内心是幽静的,如同夜色里轻轻摇荡的秋千,迎面而来的是轻轻的风。多年后,或许我会觉得,我早应该告诉你,“你应该相信,我是不会去怀疑的”,让你我都踏踏实实。
个人分类: 美不胜收|168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马云在清华的演讲
热度 1 bond2009 2014-6-30 11:59
凤凰科技讯 6月30日消息,应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的邀请,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于6月29日参加清华经管学院2014年毕业典礼并做演讲。 在演讲中,马云提到当前世界从IT正在走向DT。IT是以我为主,方便我管理,DT是以别人为主,强化别人,支持别人,DT思想是只有别人成功的你才会成功,这是一个巨大的思想的转变,有这个思想转变产生技术的转变,技术的转型。 与此同时,他提到自己的高考经历,“高考我并不算很成功,考了几年,我数学1分那是真的,第二年考19分,第三年考了89分,但我从来没放弃过。” 马云在谈及阿里巴巴产品时称, 自己到今天为止没到淘宝上购过一件物,也没用过支付宝,但会耳朵竖起来听别人谈论支付宝到底好还是不好,因为用多了会捍卫自己的产品。 对于未来,马云给毕业生们的建议是三个坚持,第一永远坚持理想主义,第二要坚持担当精神,第三要坚持乐观的正能量。 以下为马云演讲实录: 首先恭喜大家,祝福大家,这是中国最了不起的一所大学之一,尽管在我心里面中国最好的大学是 杭州 师范大学。大家觉不觉得学校的知识总是不够用,但是社会上的知识是取之不尽的。杭师大给了我是学习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清华很好,但是清华的知识永远是不够用的,而你们今天所得到这个能力是取得自身的能力。我看到今天那么多阳光灿烂的笑脸,30年后不忘初心,依旧是这样的笑脸,这才是成功。 我今天在这谈一下我的感受和体验,高考我并不算很成功,考了几年,我数学1分那是真的,第二年考19分,第三年考了89分,但我从来没放弃过。 我给大家一个提醒,一个建议,提醒是今天你们获得中国最荣誉的毕业书,但是那只是一张纸,只证明这四年或者六年,或者八年,你父母为你付了很多的学费,这是一张学费的通知单而已,告诉你付了那么多学费,花了那么多时间做了很多的模拟考,这仅仅是模拟考而已。也给大家一个建议,如果你们毕业于清华大学,请大家用欣赏眼光看看杭师大的同学,如果你毕业于杭师大,请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因为这社会上永远充满变化,永远充满着各种奇迹。 人生最后不管今天多么的成功,刚才学会计的学生说的,你最后死的时候才能够看看你到底赢了还是亏了,所以我觉得我们刚刚开始起步。我也相信今天毕业以后在座很多人都很担心,各种各样的担心,担心毕业以后我是学经管的,能当老板吗?我能找到一个好老板吗?能够找到好公司吗?其实这些担心都有,每天都有。我刚创业的时候天天担心能不能活下来,到后来我担心这个公司会不会长大,到今天长大了我担心它会倒下,现在的担心比以前多多了,我们每时每刻处于这份担心中,担心很正常,不担心才不正常。所以我想给大家的建议,也是真实的感受,这30年来,我天天在担心,但是我只是担心自己不够努力,我担心自己没看清楚灾难,我担心自己没把握好机遇。但有一点不用担心,你们一定会会到眼泪、冤枉、误区、倒霉各种事件,一定会碰上,这个不用担心,你碰到这个就是早知道会来的。 另外这是一个纠结的时代,在座所有的人今天毕业于纠结的时代,这个时代看起来充满着怀疑,充满着各种的不信任,学校的老师对学生是不信任的,学生对老师不信任,媒体对大众不信任,大众对媒体不信任,甚至有各种的担忧,老百姓对政府也有各种的不信任。这世界看起来缺乏各种各样的机会,但这世界看起来又有各种各样的机会,这世界看起来年轻人似乎是可以无所不能,什么事情都可以做,但看起来年轻人什么事情又都做不了。 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纠结的时代,很恭喜大家来到了一个很了不起的纠结时代,因为纠结是一种变革,因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变革非常快速的时代。如果没有变革就不会有阿里巴巴的今天,阿里巴巴,马云有今天就是因为前30年中国的变革。 但是我想跟大家讲我心里的感受,未来30年中国的变革会更大,机会更大。从我这个行业来讲,这世界从IT正在走向DT,这两个字的差异其实背后的思想、文化、社会方方面面都发生很大的差异。绝大部分的人今天站在IT的角度看待世界,什么是IT?IT是以我为主,方便我管理,DT是以别人为主,强化别人,支持别人,DT思想是只有别人成功的你才会成功,这是一个巨大的思想的转变,有这个思想转变产生技术的转变,技术的转型。 所以我想跟大家讲,所有的变革都是年轻人的时代。当然,麻烦也会更多,但今天我看到那么多人以后,我在想70%、80%要成为阿里巴巴的员工就好了,我就不用那么担心了,真的。未来30年我想跟随大家,是你们会改变这个世界,是你们会把握这个机会。纠结、变革都是年轻人的机遇,也是这个时代的机遇。 不管你怎么看,我们经常说生意越来越难做,其实生意从来就没有好做的。年轻人纠结今天IT行业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搞去了,我们刚出来也觉得机会给IBM、思科、微软拿走了,但是你要相信,30年以后的今天中国企业一定比今天好,一定比明天大,30年后富人一定比今天多,30年以后的文化一定比今天丰富多彩,30年以后的年轻人一定超越我们,这就是世界的变化。我爷爷说我爸不如他,我爸说我不如他,我觉得我爸比我爷爷厉害,我比我爸厉害,你们会比我们厉害。 在变革的时代我也特别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历,前30年我是坚持三样东西,我也希望大家去反思和思考这三样对你是否有用,就是三个坚持。第一永远坚持理想主义,第二要坚持担当精神,第三要坚持乐观的正能量。 我永远相信“相信”,我相信未来,我相信别人超过相信自己。其实阿里巴巴我数学不好,管理也没学过,会计也不懂,连预算报表到今天为止,财务报表我也看不懂,这是真话,我并没有觉得这是丢人的,承认自己不懂并不丢人,不懂装懂很丢人。 我到今天为止没到淘宝上购过一件物,我没用过支付宝,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用,但我耳朵竖起来我老是在听支付宝到底好还是不好,因为我用多了我会捍卫自己的产品,但是我不用,你永远担忧自己,因为只有担忧让我晚上睡不着觉,只有我睡不着觉,这公司才睡得着觉。 我们看了《中国合伙人》,这个电影很好,但是这个电影有很大的问题,男主人公老哭,其实创业者是不哭的,是让别人哭。所以我们永远相信未来,相信年轻人,相信别人,我如果不相信别人,阿里巴巴的程序写不出来,我不相信别人今天市场不会做的这么大,我们只是告诉大家什么是我们要坚持的。 第二个要有担当精神。支付宝今天存在巨大的争议,其实在2004年准备做支付宝,做阿里 金融 的时候,我知道有一天会碰到这样的麻烦,我也纠结过。后来在达沃斯会议上听很多的政治家、企业家在谈论,什么是担当。你觉得是对的,对社会发展有利,你真相信,勇敢的担当起来去做。我记得那次会议以后,我在达沃斯打电话给公司说,立刻、现在、马上去做,如果出问题我愿意去解决。去年年初在阿里金融内部的会议上,我跟所有的同事讲,如果我们对中国金融改革有激活,有创新,如果基于这个有人要付出代价,我来。我相信大家如果真的带着完善这个社会的希望,激活金融,服务实业,稳妥创新,我们一定越走越好,因为社会总会越来越清晰。 今天社会缺乏理想主义,缺乏担当的时候更需要理想主义,更需要担当,不仅仅是你需要,不仅仅是社会需要,社会最缺的东西是最稀缺的资源,做那些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最需要的事情才有成就。有人说这个社会非常大,每天淘宝有几千万笔交易在进行,几千万人把自己的包裹送给一个完全不相信的人,交给快递不相信的人,辗转反复几千公里送到另外一个人,这是以前不可想象的,这是我们今天年轻人在以不同的方法,在以技术的方法在表达“信任”她真正存在。 第三个我希望大家坚持正能量,乐观的看待问题。我是犯过无数错误的人,今天阿里在前面15年内至少有100多次灭顶之灾都过来了,可以这么讲今天再来一遍,我们今天的人比那时候的多,我们今天的人知识和能力比那时候强,但是重新再走一遍我们一定走不出来。但是我们怎么走出来的?我们坚持乐观,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你不成功有人会成功,我们相信阿里巴巴,淘宝能做得出来,一定有人做得出来,我们相信有人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这些东西,只是看我们是否够运气。所以我后来给自己的座右铭,也是给所有年轻人,给我同事的座右铭,“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这就是残酷的生活。所以你今天必须很努力,才能面对明天的残酷,明天你必须很努力,才有可能看到后天的太阳,但是绝大部分人看不到太阳的。你光努力还不够,还有运气,运气从哪里来?运气就是把自己好的时候多想想别人,自己不好的时候多检查检查自己,我相信会走过来。 今天我看到大家的微笑,这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武器是用微笑化解所有的问题,我永远面带笑容,尽管我内伤很重。在中国要诞生了这么一家企业,在中国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诞生,阿里巴巴是一个偶然,也是一个必然,因为市场机制,因为一帮年轻人相信我,我们在市场上能够做出这样的东西来。 在座的每一个人你们都经历了无数的挑战,我跟公司同事讲,很多人说没有机会,我们从来就没赢过,我说你赢过,在出生之前赢的是几亿颗精子和卵子赛跑出来的,来到这个世界你就成功了,来到这个世界你们又经过无数的考试进入了清华大学,获得了今天的毕业证书,你们已经有良好的起步,良好的机会,有很好的基础。但未必有基础的人会赢,未必你今天跑得快的人还是能走的很快,这世界就像足球一样,是圆的。我没有想过杭州师范大学的人可以当经管学院顾问,感谢钱院长给我的信任。世界是圆的,所以大家记住,今天你最好,未必明天最好,今天你最差,社会给了你很多的机会,只要你把握,只要努力总会有机会。 最后给大家一个建议,永远相信你的对手不在你边上,在你边上的都是你的榜样,哪怕这个人你特讨厌。很多年以前我说,我用望远镜都没有找到过对手,人家说你好骄傲。其实他们没有听我下一句,我望远镜找的不是对手,找的是榜样。你的对手可能在以色列,可能在你不知道什么地方,他比你更用功,你今天获得了清华的毕业,不学习了,你不读书了,因为你觉得我毕业于清华,而那个人毕业于杭师大,他不断在学习,但他不断在努力,不断在进取。所以这一点是我希望给大家讲的,战胜你自己,这是真正的英雄。 我想我们人类今天共同面临巨大的挑战,就是知识和教育跟不上技术的发展,但这正是我们的机会,什么是抱怨,哪里有抱怨,哪里就是机会。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这么好,跟阿里巴巴其实没什么关系,是中国原来经济的基础设施太差,我们相信了这件事情,走了十年而已。今天中国的电子商务超越了美国电子商务的总和,原因不是因为美国不努力,而是美国昨天的基础太好。美国没有互联网金融,是因为美国的金融环境实在太好,根本插不进去,中国的金融环境不太好,才给我们机会。所有昨天不好的事情都是你的机会,别人在抱怨的时候才是你看到机会所在。阿里有一样东西也是我想给大家分享的,我们花30年走到今天,不是3年,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什么是战略,就是做未来最重要的事情,坚持理想,坚持正能量,坚持乐观,坚持脚踏实地。我们从来就没有做成过一件事情,今天想做明天成功,或者今年做明年成功的事情,因为这样的机会永远轮不到我。今天你们最大的资本是年轻,因为年轻你可以花十年时间打败阿里巴巴,打败淘宝,如果你有这个想法,也许只要五年,如果你希望明年就打败,你可能一辈子都打败不了。 另附:马云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演讲 http://english.links123.com/old?cat_id=7167q_id=20315#7167-20315
130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别人能跑,我一样能跑,甚至更长更远
szf864 2012-12-5 21:16
我会跑步,是因为我相信我说飞毛腿。
193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研究生!
热度 10 lin602 2012-1-13 19:06
一个导师带多个研究生,如果没有助手,全得自己带。老师要上课,要出差,要开会,如何管理好课题组,我的做法,一是鼓励他们,二是一定要相信他们,三是要指出他们的不足(这个份量一定要少)。 时常看到研究生们用破了口的量筒与玻璃仪器,我让他们换,他们说还可以用。因为我是做产品开发的,做合成不是做分析,所以只要量筒实用部分不少,量筒是不影响使用效果的,其他仪器也是这样,他们到我的联系企业取不花钱的原料而不图方便直接让试剂店送来(试剂店送来最方便),也知道如果有工业品就不用试剂级,其实他们用了什么我经常不知道,因为我不大管这些。 研究生们聚餐,我只管二件事,一是出钱,二是定参加的人。其他事情------选什么酒店,点什么菜,喝什么酒,如何通知,甚至餐前KTV在什么地方,自带什么瓜子及饮料等,都是他们定。他们会考虑如何省钱,既干净又实惠。最后他们结帐,互相照顾回家,全体人到宿舍后还给我个短信说大家都平安到宿舍了(因为我的研究生们聚餐一般要喝倒一批,我担心安全问题)。有时候他们会说我提议的酒店档次高了,换个便宜点的酒店。大家还提着啤酒或白酒到餐桌,这样省不少钱(自己买比酒店便宜多了),在这些方面,他们都考虑得非常周到,多年来多少届研究生都是这样。(我是懒导师)。 关于请假,我要求是按时上下班,一般他们都按时。我跟他们说,只要有事情,要如实跟我讲,有时候他们给我一短信就说有事不来,我也不怎么追究,我一般会同意的,也不计算多少天不来做实验。放假也不一定一刀切,有的研究生回家长点时间,有的短点时间。 研究生们自己到工厂做中试,他们经常会提出继续做还是不做,一是防止技术被工厂的人试探走(搞不好技术被套走了就没有经费到帐了),二是尽最大力量甚至延长在工厂时间将实验做成功。他们提出的方案是从主人的角度出发的。 即使有点过失,我也不是那么在意,因为人总会有过失甚至犯错的,只要不是原则问题。他们无意间的浪费,例买多了仪器或试剂,我也经常笑笑,只要不是故意的。 他们都知道,我最反对说假话,如果说假话我要批评的。如果研究生们努力了,让他们得到自信,相信他们,他们也会相信我。 研究生们都是成人了,我绝对相信他们,他们是实验室的主人,是课题组的主人。
4083 次阅读|18 个评论
“废医”的理由明白么?
liwei999 2011-7-10 20:03
知道一些人要主张“废医”的理由并不困难吧? (102143) Posted by: mirror Date: August 06, 2007 05:15PM 对不纳入国家统治的风水都要反对,理由就是那东西是“迷信”。据说还是“封建”的迷信。 在镜某这里,如果一篇文章用了“封建迷信”一词,基本上就是不入流了。因为“封建迷信”与“反革命”一词的“出身”背景是相同的。只能说明作者是喝了狼奶的人。 再延伸一些,就是“反宗教”了。好在对此有个法律罩着,闹腾不起来。只好搞“反中医”了。 引用: 为什么要主张“废医”?读清楚了吗? 的疑问,好像是在怀疑镜某的智力了。对此疑问,可以有几套答案。一套是讲不知道的,理由是不是人家肚里的虫。也有一套是讲知道的,第一理由是“不科学”,第二是“骗人”,第三是“误事儿”。当然还可以有第N个理由了。一般可以“说服”镜某的理由只有一个--不喜欢。这就是“足够的”理由了。因为这是个人的“自由意识”,需要尊重。但是,这是在意识的层次里。而主张废中医,就不再是个意识层次里的东西了,也不再是个人的自由意识问题了。这是与宣扬信上帝等价的行为了,不过是所主张的东西有所不同罢了。 J师傅讲镜子说话“大舌头”。这里不妨明确一哈: 在镜某这里说明“信科学”比“信上帝”要进步、要先进、要高明是不能获得成功的。因为这两个认识的人脑生理反应是等价的。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医疗卫生专栏|2811 次阅读|0 个评论
mirror - “相信科学”的故事
liwei999 2010-3-10 19:45
相信科学的故事。 (1551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January 23, 2009 01:44AM 有几个相信科学故事。 上中学时代,镜某对家母说下雨时跑和走一样。家母以为镜某是有病。仔细想想,人的经验里有有盲点。刚下雨时跑有道理。下着雨的时候谁也不会主动去挨淋。雨中骑车的体验有过。至少没有觉得骑得快就少挨淋的感觉。 问题是n年后解决的。家母告诉镜某,中央台里说了,下雨时跑和走一样挨淋。当然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走着和跑着的挨淋量相差不过5%的样子。当初在读书坛里给过证明。大约两行吧。要紧的是建立模型。 显然这是个相信权威的例子了。中学生的镜某在老太太看来,言不足信。数学证明是无效的。 当镜某证明外国的月亮往往比中国的圆的时候,镜某的主张在老太太那里是很有分量的了。当看到NY高楼缝隙间出现的满月的月亮时,首先想起的就是镜某的这句话。曰:美国的月亮果然圆。有关月亮的事情也是那个时代考察的结果。虽然在洗脚坛里有过争论,但是结论是不变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叫做圆,如何能看到满月? 相信科学的极限是什么?镜某的经历是吃河豚。 研究表明,河豚的毒是后天、由河豚的食物带来的。因此人工养殖的河豚无毒,可以吃。有好事的朋友搞来了一条人工饲养的河豚。人工饲养的特征是河豚的四颗门牙都被铰断了,为了防止高密度饲养时河豚互相咬伤。 处理河豚不是什么难事。河豚的皮很好剥。问题是敢不敢吃。这就是考验人们相不相信科学的时候了。镜某是相信派,带头吃。当然也有保守派,理由是至少要留下一个叫救护车的人。但是也有反对意见说,与其是说相信科学,不如说是馋。 镜某也为是两个因素都有。敢吃的第一个原因是知道这个河豚毒的问题。不是听说,而是自己调查过。第二,带来河豚的朋友证明,他们也吃。第三是馋,想吃。不吃的朋友与镜某的差别在于:他没有听说过人工饲养无毒的说法,也不相信镜某和带河豚来的朋友的说明。 有蹦极、跳伞经验的人可以谈谈相信科学体验。 星湖原帖: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41914,4... Comments (2) 子平 01月 24th, 2009 at 11:50 am Its getting funny. 看到过牛顿先生幼年时,冒雨研究风速对自己运动速度的影响。 下雨时跑和走一样。但是,跑和走一定的距离,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想想看,在雨中淋10分钟和1个小时,得肺炎的机会是不一样的。 bright 01月 24th, 2009 at 1:13 pm 研究表明,河豚的毒是后天、由河豚的食物带来的。因此人工养殖的河豚无毒,可以吃 不是听说,而是自己调查过 ============================= 是Mirror亲自研究和调查的(测过河豚毒素含量?),还是听说了哪位权威的研究结果? 现在有研究表明,人工养殖的河豚也有毒素,只是含量较低,Mirror听说过吗? http://www.de-sci.org/blogs/liwei/archives/15566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992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凭什么相信我是正确的
tian2009 2010-2-22 11:10
(发表于《民主与科学》 2007 年第一期,发表时有删节,此为原版。收入《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 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 田 松 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基普 索恩问: 我凭什么相信我说的? 在一部关于黑洞物理学史的著作中,他把这句话写在了文末注释的前面。或许他是想说,因为有下面的注释,他的理论不是凭空而来的。那么,这些注释就是可以相信的吗?又或许,他是想说,这个问题对于下面的文献同样成立。又又或许,他只是做了一个有点无厘头的事儿,想凸显这个问题。 我也想凸显这个问题。在长期的科学主义意识形态下,科学被默认为是绝对正确的东西。当一个科技副县长在推销转基因种子的时候说:这是科学;就如同红卫兵高喊:这是毛主席说的;就如王小波描写的傻大姐高喊:这是扣子。他们都相信自己正在遵从着某种绝对的准则。当然,很多人相信,他们之相信科学,是因为理性,是因为实证,而不是因为信仰。比如罗素曾过: 科学家的信念不是武断的,是尝试性的信念,他不依据权威,不依据直观,而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 在我的科学主义缺省配置尚未完全被刷新的时候,我也做过这样的表述: 科学之所以值得信赖,并不是因为它是绝对正确的真理,而是因为它是每个人都可以亲自验证的。 相信科学的人们常常自豪地说:宗教靠信仰,科学靠理性。其中的逻辑是这样的:只要你具有理性,就会接受科学。或者说,科学是每个具有理性的人所必然接受为真的东西 其实这句话就是相信的意思,但是他们总是回避这个词,不承认科学是需要相信的。而在我看来,这个逻辑无非是 科学 和 理性 这两个好词之间的循环定义!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强科学主义佛教徒,也给我说过这个三段论,不过他下一步的论证是:只要你具有理性,你就会同样接受佛学是科学的最高形态,即接受佛学为真。后面这段推理实在是妙,不但是科学卫士不答应,佛教徒也不大愿意接受。不过,这样的推理能够发生,能够出现,能够作为一个人的生活理念,的确耐人寻味。 然而,人是有限的,连寿命都是有限的。一来,我们不可能用自己的经验来验证所有的科学理论。比如宇宙大爆炸这样的理论,不要说一个普通人,即使一个物理学家,也不可能通过他的经验予以证实!或许这是索恩有此一说的原因。其次,无论理性如何高明,它的验证必然是从一个逻辑起点出发,而这个逻辑起点,是需要信的。比如欧氏几何的几个公理,你只有相信了它们之后,才能用理性继续推导,而这些公理本身是不能用理性来证明的,只能是,信。关于科学的社会建构,关于信仰在科学建构之中的作用,上个世纪的科学史和科学知识社会学( SSK )的学者已经做了很好的论证或者说明。 当我们相信了科学,把科学作为绝对正确的东西,我们也可以追问:我凭什么相信我的相信是正确的?于是就会产生这个问题:难道科学就真的是绝对正确的吗? 对于这个问题,普通人会觉得,我不懂科学,反正我就是信了。这时他们把思考的责任推卸出去 相信一种比自己强大得多得多的东西,天塌下来,由它顶着。这正是很多宗教教徒对于所信宗教的态度。但是科学卫士们则对这个问题非常恼怒:你敢不相信科学,你敢怀疑科学,那就是反科学! 于是我们看到,很多卫士对某些人的批判,往往是由于那些人相信了在他们看来不是科学的东西,或者由于那些人质疑了在他们看来是科学的东西。比如朱清时,因为以中性或者赞赏的口吻说了说藏传佛教,就触动了一些人的科学神经,于是他们高喊:朱清时反科学!于是他们说:朱清时不配当科大校长,不配当中科院院士。气势何其汹汹也!这让我相信,如果他们真的获得了某些权利,比如成为中科院科学素养委员会的委员,朱清时的院士资格恐怕真的就会有危险了。那么,朱清时错在哪儿呢?因为他相信了他不该相信的东西!这就叫做因信而获罪。因信而获罪啊!这岂不是宗教裁判所的翻版?在科学院里办一个宗教裁判所,那是什么科学呢? 从这个类比中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就是某些人的宗教。 然而,这些卫士真的很懂科学,足以代表科学吗?按照现行学术体制,我们应该相信,最懂科学的人应该是中科院院士。然而,朱清时本人就是院士啊!既然院士们对科学的理解也不尽然相同,我们该相信哪位院士?有哪一个个人敢于声称自己最懂科学,最符合科学的本意?这个问题相当于:有哪一个牧师敢于声称自己能代表上帝,最理解上帝的本意? 孔夫子说: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苏格拉底说: 我知道我不知道,所以我知道的比他们知道的多一点点。 人不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一个人不能证明自己的扣子就是最好的扣子。知道了一点,就以为自己掌握了全部,这是一种无知的狂妄。这恰应了王朔的书名《无知者无畏》。也应了一句阿拉伯的谚语: 信徒往往比先知更为狂热。 还应了一句蒙古谚语: 当你跳起脚来骂人的时候,你就暴露了自己的身高。 作为人类的一种知识体系也好,社会活动也好,科学不可能是完美无暇的。目前双刃剑的说法已经被普遍接受,科学存在负面效应,已经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和大众话语的共识。既然科学并非完美无暇,反科学又有什么大不了呢?汪永晨在文章中引用了中科院一位生物学家的话: 科学为什么不能反?我们的社会就是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的。反科学不是坏事,是进步。 有人声称中国不存在科学主义,他们或者说我们没有对科学主义作出定义,或者说我们定义的科学主义根本不存在,我倒是想反过来问:你们说的反科学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有人说反科学就是反对自然科学的基本规律,那我就要说了,既然是基本规律,反也反不了啊?既然能反得掉,那就不是基本规律,反一反又有何妨?比如有人不相信开水能把脚烫出泡来,他把自己烫一下,这能算个什么罪名呢?还有人说反科学就是反对发展科学,这事儿也要具体分析,比如反对克隆人,这是国际潮流,难道中国人应该逆潮流而动,抢这个世界第一?总而言之,这事儿说到最后,就会发现,反科学这个词虽然来势凶猛,有一幅吓人的怪样子,其实只是一个意识形态话语,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意义。 还有一种常见的说法,这种说法的鼻祖大概是美国的科学先生卡尔 萨根。他说:科学虽然并非完美无缺,但它是人类所能拥有的最可靠的知识。所以,不靠科学我们靠什么呢?而在我看来,这恰好就是科学万能论的翻版。 首先,这种观点尽管强调了( 1 )科学并非完美,但是( 2 )在实践的层面上,仍然坚持它是最可靠的知识。在操作层面上,或者在实践层面上,这种表述与 科学万能,所以要相信科学 所导致的结果是一致的,反正就是要以科学为唯一标准,为最正确标准。同时,这个表述在逻辑上也很成问题,我无论如何也不能从( 1 )推出( 2 )来。要是换一种推理:因为( 1 )科学并非完美;所以( 3 )科学并非绝对可靠,我倒是觉得在逻辑上更自然一些。而从( 1 )到( 2 )的逻辑,仍然只是科学主义的信仰。 其次,科学不能涵盖所有的领域,科学之外存在着更庞大的世界,比如艺术世界,情感世界。即使是科学可用的区域,科学也不是唯一的形态,比如我要是生了病,我可以选择科学形态的西医,也可以选择非科学形态的中医。当然了,如果你硬要说中医是科学,那又是 好的归科学,坏的归魔鬼 的科学主义逻辑。 最后,从历史的角度看,建立在现代科学及其技术之上的现代文明,只有了几百年时间就弄得小小寰球不像个球样,生态危机、环境危机、能源危机,纷至沓来。从这个意义上,农业文明为工业文明所替代,未必是人类的进步 这是另一个大词,常和科学互相定义。当然,卫士们会说,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汽车能撞死人就不生产汽车了,科学还在发展,科学产生的问题最终还要由科学来解决,并且,随着科学的发展,一定能够解决。 但是,这种对科学的辩护,恰恰假设了一种未来的万能的能够解决人类一切问题的科学!这同样是科学万能的翻版。 我的反驳是:未来的科学凭什么就能随你所愿?你相信它能解决环境问题,它就能解决环境问题?我还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证明垃圾问题不可解决呢!我的论证是建立在现有科学之上的,而科学捍卫者对我的反驳,却是建立在尚未发现的他们想象的科学之上的!这不是告诉我,虽然你现在没有钱,但是将来一定有钱,所以你要用你未来的钱买下我们现在的土地与河流,供你们尽情污染,好发展未来的科学吗? 对于这个应用层面的问题,还有一个对应的认知层面的说法:科学能够解释所有的问题,即使现在不能解释,随着科学的发展,将来也一定能解释。所以我们相信科学是没有错的。对于这个说法,我用两种方式予以反驳。一,这个说法不能证伪,因为未来是无穷的,你永远可以把现在不能解释的问题推倒未来去。所以这个说法,说轻了是一句大话,说重了是一个谎言。而把我们当下和未来的生活建立在大话和谎言之上,是危险的。二,即使这个说法成立,但是人生有限,在我有限的一生里,科学注定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羽化成那个完美无瑕包罗万有的科学,为什么我现在就需要相信这个目前尚不完美的科学? 我们可以相信某种观点,但是不能强迫别人也相信。如《国语 郑语》中史伯所说: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这意思是说,大家各有不同,才会有新的活力产生,如果大家全都一样,那就一起玩完。又如王小波经常引用的这句罗素名言: 参差多态乃是幸福之源。 又如我一再一再引用的费孝通先生的名句: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1999 年世界科学大会发布的《科学和利用科学知识宣言》中强调了对传统知识体系的重视,强调了对地方性知识重视,强调了对文化多样性的重视,其中有这样的表述: 现代科学不是惟一的知识,应在这种知识与其他知识体系和途径之间建立更密切的联系,以使它们相得益彰。 这是世界主流科学家的宣言!它并没有给传统知识体系扣上反科学、伪科学或者落后、迷信的帽子,也没有主张用科学取代它们,而是强调与之和平共处,相得益彰!科学与其它文化和谐相处的前提是:承认科学并非万能,承认科学只是人类文化中的一部分,承认科学与其它知识体系具有同样的地位。 承认我们的无知,在自然面前保持一种谦逊的姿态,在人类古老的生存智慧面前保持一种谦逊的姿态,可以不让我们的无知使我们陷入疯狂,不让自己成为后代眼中可笑可恨的造孽者! 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商务印书馆 2005 年版,第 46 页 田松,现代科普理念,科学时报, 2000 年 12 月 15 日 汪永晨,敬畏自然只是态度而非手段,新京报, 2005 年 1 月 22 日 收入《怎样做一名科学家》,刘华杰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2005 年 1 月 20 日 北京 稻香园 2005 年 1 月 26 日 长春 西安花园 2006 年 12 月 13 日 加州 伯克利 2006 年 12 月 18 日 华盛顿州 西雅图
个人分类: 科学文化|3159 次阅读|9 个评论
在相信和怀疑之间
grandgrand 2009-11-11 22:11
你不能什么都相信,那样就成了盲从,生活会变得很没趣; 你也不能什么都怀疑,那样活着太累,生活也会变得很没趣。 而在相信和怀疑之间,这尺度的把握,你要有自己的判断,这是一种很难练就的能力。它当然和生活阅历有关,但我也发现很多年纪已经很大的人,对于这相信和怀疑的尺寸拿捏得也不怎么样;那么它肯定还和一个人的悟性有关,但好像很多很聪明的人在这方面也出了问题。 究竟什么样的人在这方面做得最好呢?我也不知道真正的答案是什么或到底有没有答案。当然我可以有自己的看法,虽然不一定正确。我觉得要把相信和怀疑的尺度把握得很好,一个人必须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要能够自由思考、勤于观察、善于领悟。我觉得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是一个人最高贵的品质,其他的一切优秀品质诸如善良博爱之类都可由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派生出来。这样的人肯定不能太笨,也不会太年轻。 我觉得自己差得很远,第一我比较笨,第二我太年轻,阅历太浅,因此我肯定相信过很多不该相信的,怀疑过很多不该怀疑的,今后可能还要继续犯这样的错误。但我不会就此沮丧,我只要将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作为奋斗的目标,那么我的人生就不会毫无意义。
个人分类: 杂感随笔|4062 次阅读|1 个评论
认识自己,相信自己
woshiwenfeng 2009-8-25 18:38
我们惟一需要对付的就是我们自己,我们惟一需要做的就是告诉自己,我们所想要的结果一定会实现。为了实现这一切,你要发现、认识上天赐给我们的所有。其方法就是运用我们内在的力量。 思想几乎是战无不胜的,它如此浩瀚、如此充沛、如此真切、如此有理有据、可行可用。这种知识所结的果实,实在是上天的恩赐。正是这真理使人获得自由,不仅仅是从匮乏和局限之中解脱出来,也从悲伤、忧惧、焦虑中解脱出来。还有,这一法则并不因人而异,你过去的思维习惯、你曾经走过的路,并不会给你造成什么羁绊,认识到这些,难道不让人感到妙不可言吗? 这是《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给我们最大的启示,这一原理就让我们要坚守我们心中那块神圣的圣地,心中有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决心。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有内定的目的的,我们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我们自己,我们要开发我们两耳中间的部分,我们要用我们的双腿去跋山涉水,用我们的双手去劈荆斩棘...人生真正的意义在于拼搏与奋斗,在于实现自己所发现的所谓伟大的目标。 我相信,对于这个原理的领悟,正是古代炼金术士们梦寐以求而不得的奥秘,因为,这一原理揭开了这样的秘密──如何使头脑中的黄金化为心中和手中的真金。 认识自己,相信自己,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人生因此而有所不同,生命为此而绚丽多彩。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38 次阅读|0 个评论
玫瑰
pingguo 2009-6-7 14:49
亲爱的 这是玫瑰 你熟悉的红玫瑰 熟悉玫瑰就会熟悉爱情 你看它的色彩 那么真实 那么自然 就象我们的爱情 你闻它的芬芳 那么真实 那么自然 就象我们的爱情 亲爱的 这是玫瑰 你相信的红玫瑰 相信玫瑰就会相信爱情
个人分类: 诗歌|2921 次阅读|0 个评论
相信的力量
entropy 2008-12-16 14:43
本文链接:http://googlechinablog.com/2008/12/blog-post_15.html Google (谷歌)中国的博客网志,走近我们的产品、技术和文化 相信的力量 2008年12月15日 下午 08:30:00 uT("time8753028897161856839"); 发表者:益暖中华大赛工作组 西客 汶川大地震,一名年轻女孩在没水、没食物的废墟下被困了三天三夜。一脱险,她便大声地对救援人员说: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来救我的!她一直坚信:有人会来救我的,我一定要保持乐观,这样才能够活着出去。在信念的支撑下,她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古 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曾有一位名叫皮格马利翁的国王,按照自己的理想雕塑了一座少女像。他爱上了这座雕像,天长日久而感动了爱神,终于赋予雕像生命,并成为 了皮格马利翁的妻子。这个神话引出了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Pygmalion Effect)。上世纪六十年代,心理学家从一所学校随机地抽取了几名学生,告诉学校通过测试发现这些学生最有可能成为天才。有趣的是,一段时间后, 这些学生的成绩真的突飞猛进。研究者们认为,由于老师们相信这些学生的潜力,有意无意中赋予了他们更多的关心和鼓励,扮演了皮格马利翁的角色,潜移默化地 塑造了这些学生。 与此类似的是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例如,当所有人都相信股市会大涨时,所有人都会买进股票而不会卖出,于是股市必然会上扬;反之,当所有人都相信熊市即将来临,只卖不买,股市自然会大跌。 如果我们希望生活在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里,首先我们要学会去相信它。 我们推出 益暖中华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 ,正是因为我们相信中国的大学生会用自己的激情和创意为我们勾画出一幅美好未来的蓝图。 虽 然有些同学的社会经验有限,提出的计划可能难以实现;虽然在鼓励创新突破的同时,有些项目在实践中可能会尝到失败;虽然有些同学参加比赛的初衷也不尽相 同我们依然相信,相信绝大部分参赛大学生是为了他人、为了社会、为了自己的良知在寻求无私奉献的机会,我们依然相信中国的未来需要寄希望于我们的青年 学子。 普希金说:如果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气馁!在苦恼时须要镇静:那快乐的日子,相信吧,定会来临。生活总会给我们各式各 样的考验,每个人都会不断摔倒和重新爬起。每一个充实地生活着的人,都是在摔倒后依然相信前面有一条通往美好的道路。马克吐温重复过一句名言:Love like youve never been hurt 去爱吧,就像你从未被伤害过。在鼓励大学生的同时,我们也在鼓励着自己。 在各高校介绍大赛的时候,不止一次有大学生带着疑惑询问我们:谷歌做这个大赛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诚然,当太多的公益活动更像是一场场商业炒作,难怪同学们会有这样的疑问。很多人无法相信会有商业公司致力于纯粹的 企业社会责任 。益暖中华大赛是来自 普通谷歌中国员工的梦想 , 并非由公司主动策划安排的形象工程。当我们在谷歌创始人面前为大赛申请立项和经费时,Larry Page 只轻轻松松地说没问题,只要不浪费,开复拍板就行了。公司有何回报的话题从始至终没有人提起。谷歌全球研发总负责人 Alan Eustace 看到大赛的初步计划时兴奋地回信,我相信大学生们一定能提出令人惊喜的创意。 他们相信谷歌员工,相信中国的大学生。 我们也相信。我们相信的还远远不止这些。 请您也相信。
2132 次阅读|0 个评论
The Equation of Love and Death
qqyang 2008-10-15 23:49
还是英文名字看起来比较的实在,本来这片子说的就是爱和死亡嘛中文名起得比较的文艺,估计还往哥德巴赫猜想上靠了靠,乍一看有点不知所云。pan都写了博了我才真的动手下片子来看,实在是慢了不少拍 很期待的一部片子,因为有邓超这个戏痴,当然周迅也不会让人失望的(除了那个跟了傻郭靖的黄蓉)。昨天人品爆发,花了10分钟就下了个还不错的版本,下完了就开始看。可能是期待太高了,也可能是看了太多评论,觉得剧情挺简单,没什么惊喜(居然还有人看不懂剧情)。常见的双线叙事,最后重合在一起。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剧情,便是:穷小子方文为了满足女友李米家长对聘礼的要求,狠心隐身四年铤而走险贩毒赚钱,却因为李米的无心插手而败露。其实看完片子总结而言,李米遭到绑架是因为方文,而方文的死也是李米间接导致的这个,是love and death的意义所在么?爱到死,还是爱导致死亡?当然,这也只是我的猜想,每个人都可以赋予它不同的意义。 有喜欢的镜头和桥段。片子的开始,出租司机李米嘴里叨叨着一连串的数字,询问着不同的乘客,却没有人听得懂。喜欢这样一个人的独白,呓语般地活在自己的思维世界里,一脸的漠然背后藏着巨大而深刻的爱恋。片子的最后,方文留给李米的那段DV,前半段的表白桥段,在很多电影上看过,并没太大惊喜,觉得感动的,是在方文隐身的四年中偷拍的李米的生活场景她晒衣服的样子,她无助地换轮胎的样子,她和粗鲁乘客吵架的样子,她一个人强悍地生存的种种样子。这就是他所心疼心爱的女子,他不惜冒死来爱的女子。李米看这段DV的时候笑到流泪,她看到了自己的坚强,更看到了方文从未间断的爱。突然想到在电影院门口看到的电影海报上的一句话:你会爱到什么时候才会绝望?我想,李米是不会绝望的。即使方文真的从她的世界消失了,她也不应该对爱感到绝望。她依然可以坚强地独活,并且相信爱。有这样的觉悟,才是平凡李米的真实生活吧,并不是所有人都真的为了爱搞到死去活来的。而且以殉情来表明爱的程度,本身也没什么说服力,只能说某些个体太脆弱了。好好爱,好好活,这才是生活嘛。 PS:看片子的时候突然想起了《玉观音》,可能是因为故事都发生在云南,故事梗概也差不多,只是切入的角度不同。于是又想到周迅和赵薇,天生的戏子和后天的努力之间,究竟是有不同的(当然,我说的单纯是演技,爱某个明星有时并不因为她演技有多么好,正如爱一个人并不需要他是完美的)。还有就是,傻根同志其实也是为爱而死的呢,本质上和方文是一样的,death for love。
个人分类: 未分类|326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3: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