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知识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大学专业课课堂的知识性特征
热度 4 CSpengbo 2016-3-8 18:04
大学专业课课堂的知识性特征 彭渤 建设一流大学需要有一流的学科。一流学科建设将成为我国高校捧追的目标。然而,为什么要建设一流的学科?怎样建设一流的学科?对诸如此类的一些问题,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笔者认为,一流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项目、经费、成果、论文、人才……是构筑该工程的基本要素。但一流学科建设不宜盲目地、简单地去追随这些目前已被量化的指标要素。一流学科建设的出发点、着眼点,其实都应该落实到实实在在的大学课堂。这些构筑一流学科的基本要素及其指标体系,其实都应以大学课堂为基点、为纽带。离开大学课堂去一味地追逐的这些量化指标要素,学科建设就会变形、变味。所以,大学课堂在一流学科的建设中,应被置于特别显要的位置。 我国高等教育在实施 211 、 985 等计划的过程中,大学课堂的建设一直受到重视。各种级别的精品课程、双语教学课程等即为其证。这么多年的课程建设之后,回过头来思考和总结大学课堂的特征,对于接下来的重点学科建设,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但有利于一流学科建设更接地气,而不漂浮,而且有利于大学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那么,大学课堂究竟具有怎样的特征?笔者认为,大学专业课课堂应具备知识性、学术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方面的特征。这里谈谈大学专业课课堂的知识性特征,以抛砖引玉。 传授知识是大学课堂的根本要务。但大学课堂应该传授什么样的知识?笔者认为,大学专业课的课堂应传授“活”的知识。这种“活”具体体现有如下几点。 1 课堂不能满堂灌 。知识是无边的,课时是有限的。试图在课堂里将尽可能多的知识讲授给学生,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因为学生可能很反感,课堂可能失去重点和思想,而且可能都是一些现成的“死”的东西。因此,我认为,大学专业课课堂常常拖堂的老师,不一定就是好老师。 2 课堂不宜局限于教材 。教材都是现成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而对新知识、新概念、新思想等很难体现到位。对现有知识学生通过自学,完全可以掌握好。但对新的知识、新的概念和思想,学生学习起来可能有难度或者很茫然。在接触新知识、理解新知识、把握新知识等方面,学生可能难于取舍。这就需要任课教师给予切实的指导。如果课堂局限现有的教材,大学课堂就很难发挥其应有作用。 3 不能以考试为目的 。大学课堂其实是师生交流的场合,是学生感悟知识、感悟学术,体会思想、体会技术的地方。目前的情况是,大多学生从中学进入大学,可谓“久经沙场”、“笔战英雄”,形成了习惯考试的定式思维。他们最擅长的是考试,最担心的也是考试。作为教师,大学专业课的课堂应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专业交流的能力、创新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等为主要内容。而作为学生,应以学到知识、掌握技能、提升水平、扩开视野等作为上课的目的。考试成绩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水平,但不是、不代表、不体现一门专业课的全部。所以,大学的课堂如果还是以考试为目的,教学质量就要大打折扣。故当下大学里普遍流行的“上课 - 考试”的教学模式需要大力改革 ( 参见本人有关博文 ) 。 4 有新知识融进课堂 。不局限于教材,就是要尽可能的把专业发展的新概念、新态势、新思维、新方法等带进课堂。这其实对任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某种意义上,没有科研,或者说没有较好的科研积累,就难于合理地将新的知识带进课堂、融入教学。所以,大学里的教学和科研是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不能偏颇。大学里一些老师每学年上 5 、 6 门 ( 专业 ) 课,其教学效果、质量,学生的欢迎程度等,是值得质疑的。 5 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钥匙” 。大学的学习,学习方法很重要。大学专业课的课堂就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即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钥匙”。有了这个,学生就能站得高、走得远,就能应变自如、充满自信。而要达到这个要求,必须反复训练。对于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就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让学生对一些理论知识形成自己的思想。而对一些需要动手的技能性专业课,就需要通过实践性教学这个环节来进行系统训练,让学生真正掌握这门课要掌握的技能。 谨此,希望有更多人来共同关注当下的大学课堂教学。 2016 年 3 月 8 日
5419 次阅读|7 个评论
抛开PX,今天只谈“安全”
wangbing187717 2015-4-8 15:39
漳州石化 PX 出事后,带来的是各界的热议。就此,科学网于昨天下午还专门邀请各位尊敬、知识底蕴丰厚的专家、学家做了关于这次事故的在线访谈,也将系列大师悉心撰写的关于漳州石化 PX 事故的博文评选为精选博文。我也拜读了系列博文,受益匪浅!把这些知识性的获得抛开,更让我感到欣慰和高心的是,对于这次事故,关注的人很多,不论是写出来的,还是嘴里默默念叨的,还是心里有丝丝颤意的 ....... 只要大家都有所想法,哪怕只有一点,但这折射出我们安全意识、安全需求提高了。 抛开 PX, 今天只谈“安全”,主要谈以下几点(知识、水平非常非常有限,望各位前辈多多建议): 一、板子应该打在哪里? 今天无意翻到一篇科学网的《板子打在 PX 项目屁股上?还是所有化工项目屁股上》的博文,感觉题目有点儿亮。 就提高安全意识来说,我认为板子要打在所有行业的屁股上,就吸取同类事故教训方面,这个板子应打在所有有可能发生与漳州石化 PX 事故内在规律相同事故的企业屁股上。 目前,我们出现了一个倾向,就是倾向于热点。无论是从事安全研究的科研人员,还是国家各部门的安全监管工作,甚是普通民众对安全问题的关注,都倾向于时而不时出现的各类事故。 这不禁会让我们抛出一个问题:热点到底新吗?我们还是停留在哪里出问题就抓哪里的那一步吗? 记得很清楚的是,去年昆山发生粉尘爆炸事故后,包括安监总局就召开系列会议,制订相关文件进行全国粉尘事故防治工作,直到下一个大事故发生,就又会引去他们的关注,紧接着就又进行那方面的事故的整治。 这体现的是预防为上计的安全思想吗?这仅可以看成是“病症发作”后的挽救,绝不是“保健预防”,哪里病就医哪里,何谈安全工作的系统性、全面性、持续性! 二、这个事故是新问题吗?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事故无外是人的不安全动作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不同的是表现形式,相同的是内在规律。 所以,如果时下不时发生的事故和以往事故的内在规律不同,则该事故就是“新”的,应该值得投入更多的关注和研究;如果二者内在规律相同,不同的仅仅是表现形式不同,那么就不应该是一个新问题,如果又发生了,我们就应该需要更多的反思。 三、时下,事故预防与控制应该选哪种措施? 抛开行业,安全工作的目的就是预防和控制事故。预防和控制事故无非就两条措施:工程技术(物)、人的行为控制。时下,我认为我们需要思索一个问题,也需要改变一下思路。多少年来,我们一次又一次攻克了各项安全技术,值得庆贺。 但我们搞安全一定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绝不能单纯的谈安全,这就要谈安全的经济效益。技术发展到了目前这种地步,我们是花大量人力、财力来攻克一项安全技术,还是把每个人的安全意识、技能、素质都提高一点点,哪怕是很小,但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也许对提升我们的安全水平来得更有效。 况且, 研究发现, 86%~96% 的伤害事故都是由行为方面的原因所致,在人为因素中,安全意识薄弱因素所占比例大于 90% 。而且,所有事故原因,可以极端的说,都可归结于人的原因。 四、怎样进行安全科普? 提高每个人的安全意识、技能、素质,就要谈到安全科普的问题。 关于安全科普,最大的问题是怎样解决学术性、专业性与科普性之间存在的矛盾。 很简单的说,科普的基本条件就是让所有受众明白、理解,通俗易懂是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常见的安全培训、安全标语、安全公益广告都可以看成是在进行安全科普, 但是我们目前很欠缺关于新形势下的安全教育的机理及方法、安全宣传机理与方法、对安全教育与宣传效果的评价等研究,导致我们的安全科普没有方向,没有重点,没有依据。我认为我们应该从心理学、人性学、传播学、语言学等研究视阈出发,研究相关机理,创新安全科普内容和方式,正真触动受众的心理最软处,提高他们的安全意愿,实现自主安全,自主控制。 安全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方方面面,每时每刻,相信只要每个人的安全素质都能提高一点点,我们的安全工作就向前迈进一大步。这也是我今天要讲的中心。望有更多的人关注安全,也希望每个人都健康平安!
235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能不表态了!
热度 15 zhangyuxiu 2011-7-19 13:12
最初(去年10月28日)在科学网开博客是受海南医学院学报邝敏老师启发,只是为了工作,认识学术界、编辑出版行业的学者,让大家支持我们学报的工作。可是到这儿后发现,这里内容还挺丰富,而且各路牛人很多,这些牛人用或辛辣嘲讽、或幽默庄重的语言写出了很多富有思想性、知识性的美文;还有很多牛人走到哪儿拍到哪儿,把自己见到的美的事物和人物通过镜头让我分享;还有一些牛人,通过自己精湛专业的英语,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很多帮助。这些或给我工作思路的启发、工作的帮助,或使我怡情养性,让我也喜欢上了摄影、写点工作之外的文字,让我不知不觉爱上了这个网(不管别人是怎么看的),可以说我是这个网于工作,于性情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了。所以来这儿后我形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来溜达,寻找思想的火花,向大家学习,但确实一直没注意点击率,也没在意什么精选,就这么轻松地写着、发着,和大家愉快地交流着、合作着。直到今天有个博友(赵明老师吧 )写了个博文祝贺自己点击率排名科学网博客前十了,我才如梦方醒去看了一下,刚才一看吓我一跳,我竟然单周排名第二十四了,点击率已达108240人了,并且紧挨科学网名博李学宽老师之后,在刘立老师之前呢。这下我不能不说几句感谢大家的话了:感谢一年来博友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感谢博友对我博客的支持;感谢各位编辑对我的厚爱,特别是最近几天,给我的四篇博文连续戴上了小红花。在此,微笑,致谢!
5661 次阅读|78 个评论
科学网头条博文选拔赛:偏重观点还是知识性?
热度 8 陈安博士 2011-4-29 18:18
  感觉虽然是科学网编辑部操心头条的事情,和广大人民群众无关,不过,俺们觉得还是可以说上一句的。   李福洋的科普写得真不错,虽然他老人家我连在哪个单位供职都不知道,似乎在科学网上也还属于新人,不过,文章一读,那个清楚就别提了。   他科普的东西也是很有趣的东西,我这个只在高中时代学过生物学的人都能看明白,可见还是很为广大不懂生物学的人喜闻乐见的。更关键的是,这类文章里面含了点知识,而知识本身应该为更多科学网的人所认知,否则就是天天观点在吵架,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也所以,我在他博文《 破除法老DNA的咒语 》后留言,遗憾了一下没有头条,只给了个精选。   头条的博文,往往是一种导向,虽然科学网现在没有什么实在的影响,最多的文章也就几千个人读,几万次阅读量那是骗人的,因为有些人会不断进入看新增评论。   俺们一直觉得,到了周末,科学网就娱乐一下,头条发个游记啥的,让大家赏心悦目一回,或者把学宽兄的摄影作品放上来给大家养养眼,也无妨。   除了周末娱乐,平日里也别老发教训人怎么做科研的博文,真够累的,能不能偏重知识性的一篇,教训人怎么做人怎么做科研的博文一篇呢?如果说真的无法做到不在头条教训人的话。
个人分类: 时论|3375 次阅读|1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0: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