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检测标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活性碳应用价值及物性检测标准
jinaipu03 2016-9-14 09:38
活性炭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吸附剂,它是利用木炭、竹炭、各种果壳和优质煤等作为原料,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原料进行破碎、过筛、催化剂活化、漂洗、烘干和筛选等一系列工序加工制造而成。它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双重特性,可以有选择的吸附气相、液相中的各种物质,以达到脱色精制、消毒除臭和去污提纯等目的。 活性炭是一种很细小的炭粒有很大的表面积,而且炭粒中还有更细小的孔——毛细管。这种毛细管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由于炭粒的表面积很大,所以能与气体(杂质)充分接触。当这些气体(杂质)碰到毛细管被吸附,起净化作用。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检测数据只有采用BET方法检测出来的结果才是真实可靠的,国内有很多仪器只能做直接对比法的检测,现在国内已经被淘汰了。目前国内外比表面积测试统一采用多点BET法,国内外制定出来的比表面积测定标准都是以BET测试方法为基础的,请参看我国国家标准(GB/T 19587-2004)-气体吸附BET原理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的方法。北京 金埃谱 科技有限公司的V-Sorb 2800S 比表面积测试 仪是真正能够实现BET法检测功能的仪器。 活性炭目前在环境保护,工业与民用方面己被大量使用,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效,然而活性炭在吸附饱合被更换后,使用单位均将其废弃,掩埋或烧掉,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再污染。 活性炭吸附是一个物理过程,因此还可以采用高温蒸汽将使用过的活性炭内之杂质进行脱附,并使其恢复原有之活性,以达到重复使用的目的,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再生后的活性炭其用途仍可连续重复使用及再生。 更多比表面积测试方法及标准,敬请登陆www.app-one.com.cn
个人分类: 科普|58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普:改变以元素代替化合物的毒性评价模式!
热度 22 lix 2014-5-9 16:16
在 “ 宣战 ” 宜有准备 评论 中,匿名网友 Myqqis106277670 说:香山科学会议第 477 次研讨会,加上之前提到的第 493 次学术讨论会,都是以重金属元素的主题的神仙会:前者讨论 ” 土壤 “ 重金属,后者讨论 ” 中药 “ 重金属。这种讨论非常好,特别是第 493 次学术讨论会的提出的:改变以元素代替化合物的毒性评价模式,这是呼吁,也是呐喊,希望不要被沉默! 说得很好。但是,两次香山科学会议顶级科学家们的意见,为什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呢?我怀疑“改变以元素代替化合物的毒性评价模式”这句话高深了一点,对行业外的领导和公众来说,不太容易理解其道理和重要性。 老邪也是外行,为什么敢用“科普”二字呢?全是因为记得一次严重的教训。不久以前,牛奶制品的蛋白质含量,是要检测的。检测标准是氮元素的含量。结果是,不法份子在蛋白质不达标的牛奶里加三聚氰胺,便于氮元素含量达标。这一点有特色的小聪明,几乎毁掉了全国刚刚兴起的乳制品行业,到现在好像都还没有恢复元气。 那么,文科的网友能不能把这句话搞得精炼一点,并能提醒读者联想到这个故事,一下子就明白顶级科学家们的道理和问题的严重性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786 次阅读|87 个评论
“地沟油”标准与“盲人摸象”
热度 17 Taylorwang 2013-1-6 08:46
只有真正接触过“地沟油”,才知道“地沟油”鉴别的困难所在。“地沟油”目前不少地方由政府的环卫部门管辖,我的一个与环卫相关的企业界的朋友,拿到了当地政府唯一的地沟油收集许可证,他知道我既搞环保技术,也搞精细化工品的开发与应用,当然就找我来想办法,如何保证“地沟油”不被重新回到餐桌上,以及提高收集“地沟油”的经济收益问题。 我想方法很简单,就是将“地沟油”转化成为其它化工品,而失去油的功效,这样就不会再回到餐桌,且这个化工品又有较好的经济收益。故几个月前,我叫我的朋友准备一些“地沟油”的样品,我想用它来生产一种用于液体洗涤剂的原料—烷醇酰胺,它正常是用油脂加工的,产品用于液体洗涤剂的增稠与稳泡作用。他让公司的人送了一些“地沟油”样品过来,看上去是油状样品,但此油奇臭无比,用升温脱水脱臭,活性炭吸附,白土吸附过滤都难以完全消除其臭味,当然也就不可能做出用于洗涤剂化妆品的原料。那时我就下了一个结论: 地沟油回到餐桌是不可能的,那东西太臭了,要完全脱臭,成本将非常高。 我自己也到处宣传,不可能吃到“地沟油”,真正的“地沟油”是很臭的。 有一位被许多人“拍砖”的院士,可能也与我一样,拿到某种“地沟油”的样品,做出了同样的判断 !只是我是小人物,没有人关注,而院士,就成了众矢之的了。 最近,收集地沟油的朋友又找我,问能不能做成锅炉用的生物柴油,以前我做过脂肪酸甲酯的实验,用“地沟油”做燃料,烧掉它有点臭味也没有什么问题,我就要求他再送一点油的样品来做实验。他们这次拿来的油,与上次拿来的油完全不同,外观上都是油,但什么臭味也没有。我立即问他们,为什么这次的油一点臭味也没有,而上次的油臭味那么大?他们告诉我,收集的方法不同,上次那个油是从化粪池出水的地沟中收集的,且收集后又在桶中放置了一段时间,而这个油,是在酒店厨房排水出口安装的油水分离器收集的。我看了这个油,我估计 只要再经过简单加工,回到餐桌上是完全可能的。 另外,我了解到,还有一种废油,是油快餐或大饭店油炸过一段时间废弃的油,那种油可能含有一些焦化物质,它也属“地沟油”,但与以上的“地沟油”又有不同,若臭味不大,也有回流到餐桌的可能。 试过了“地沟油”,我就在考虑我们 建立检测“地沟油”的统一标准科学吗? 不同的“地沟油”,来源不同,特征污染物就不同,污染状况也是不同的,看来 用统一简单的方法来判别“地沟油”是比较困难的 。有人讲,“地沟油”油品中会含有动物脂肪,油品中检测到动物脂肪就是“地沟油”。但现在的油,不少油品都标明是调和油,可用植物油调,也就能用动物油来调,有些纯正花生油,都添加了便宜的棕榈油,当猪油羊油成本低时,能够立法禁止使用猪油羊油吗? 只取到某一种“地沟油”的样品,发现了其中的一些特征污染物,就急着宣布发现了检测“地沟油”的标准,与“盲人摸象”有什么差别呢? 立法禁止“地沟油”回到餐桌我是支持的,但人们对回用的理念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如水是可以回用的,在水资源特别宝贵的地方,人的排泄物中的水都要求回用。我们做的一个水回用工程,印染废水经深度处理,并经反渗透后,出水已差不多是纯水,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在官员面前已表演直接喝处理后的水几次了,甚至有人喝“垃圾渗滤液”处理后的水,而油的回用则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回到“地沟油”,我的建议是:一方面立法禁止“地沟油”回到餐桌,另一方面, 不是建立检测“地沟油”的统一标准,而是完善食品油的检测标准,以确保食品油的质量。
7046 次阅读|37 个评论
中国食品安全之怪异
热度 1 zharh 2012-10-2 16:04
去年12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日发布的《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显示,2010年中国出口美国的食品为12.7万批,合格率99.53%,出口欧盟的食品13.8万批,合格率99.78%。而根据日本厚生省进口食品监控统计报告显示,2010年日本对自中国进口的食品以20%的高比例进行抽检,抽检合格率为99.74%,高于同期美国和欧盟进口食品的抽检合格率。而国外实行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要高于我国,据《南方周末》的报道称,仅在农药残留限量指标的检测项目数量上,中国和欧盟就分别为484与22289,前者仅占后者的2.2%。而国外为了保护本国的食品产业刻意提高进口食品的标准,这更是对出口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出口食品保持高合格的态势,这说明 我国的食品生产企业一是熟悉国外标准,懂得按国际惯例办事。二是我国的食品生产企业有能力生产合格的食品,不论在原料、生产工艺、质量检测等方面都能达到国外严格的质量要求。 问题怪就怪在一生产国内的食品就问题百出。上至国家,下至各省都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以及各级职能监督部门,都没能管住食品安全的口中。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一是某些不法食品生产商掺假、制假,破坏了健康的市场运作,由于是当地税源大户而得到地方政府的保护,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的恶果。二是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支持不到位。以农药为例,低残留的生物农药由于价格高,而政府扶持不足,没有给使用的企业和农户足够的资金帮助,作为企业和农户出于利益的需要,自然选择价格低、效果好,毒性大的高残留农药。三是管理多门,未建立健康的市场环境。食品安全涉及农业、商务、卫生、质监等多个部门,都管也都不管,造成市场环境恶化,遵纪守法的企业吃亏,违法乱纪的企业得利,违法成本偏低,久而久之,想不违法都难,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也就是时间、地点、规模的问题。
2130 次阅读|1 个评论
无语,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tianlongipc 2012-4-18 22:57
今天情绪略微失控,对着学生吼了两句。 该学生平时表现很勤奋,刻苦,虽有些太过内向,但我并没有苛求,而且今日事情原因也不在她。我之失态是需要反省忏悔的。 最可恶的是,她在HPLC前努力工作的时候,我将DDW的标准品交给她,希望她明日检测标准曲线,没想到一旁的一位老师竟然说“这个东西好,哪天真不想活了,喝一瓶就成” FT!阿拉差点骂娘。 不知道我刚批完这个学生吗?不知道学生情绪不稳定吗? 因为这一句话,我一晚上都在担心这个学生的情绪。如果真有啥意外,怎么收场啊? 明天我就会将标准品全部收回的。阿门。
个人分类: 心态最要命|238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5 07: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