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阿西莫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致敬甘做“二传手”的科学家
热度 6 kexueren07 2016-12-20 04:45
  卞毓麟 33 岁那年,到海拔 5000 米的高山上去执行任务,年轻战士们渴望了解科学的神情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同年,他发表了第一篇科普文章。之后的 40 年里,身兼天文学家和科普作家两种身份的卞毓麟共创作和翻译了 30 多部科普图书,主编和参编科普图书 100 多种,发表科普文章 700 多篇。其中,《月亮 —— 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数字杂说》二文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图书《追星——关于天文、历史、艺术和宗教的传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此外,他还做过无数场科普讲座,受其深入浅出学识影响的,不仅有校园里的学生,公园里的老人、孩子,社会上的白领,也包括像我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那样的科坛名家。    在上周六由上海市科协、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普研究所主办,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承办的“加强评论,繁荣原创——卞毓麟科普作品研讨会”上,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数百“卞粉”汇聚于上海科学会堂卢浮厅,场面之火热使工作人员不得不从场外搬来椅子给会场加座。整个会场一天未散。像这样纯粹凭借个人感召力带来的与会盛况不要说是在科普作家中,即使是许多大科学家、院士都不曾享有,很大程度上,也颠扑了“科普人员文化素质不高,公众不爱看科普”的流行说法。    那么,究竟是什么成就了“卞毓麟现象”?这对当下中国的科普创作又意味着什么样的启发?倾听卞先生和他的同道、朋友、学生们的感言,也许可以窥斑见豹。    一名优秀星空向导的自我修养    在卞毓麟自己看来,高级科普讲究的是科学性和可读性兼容,科学普及在有了一线科学家这些“发球员”之后,还需要有出色的“二传手”把接来的“球”到位地传递给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显得格外重要。他曾在 2005 年 11 月 25 日给《科学》编辑部原主任潘友星的一张纸条上就《科学》的“软”“硬”问题写了一句话——“内容无须软,形式不能硬。”他也曾在好几个场合表达过自己心目中最好的科普“应该让人感觉不到科学在哪里终了,人文从哪里开始”。    借用阿西莫夫在其自传《人生舞台》中用“镶嵌玻璃”和“平板玻璃”对两种写作风格所作的比喻,卞毓麟传达了自己对科普创作风格的选择:镶嵌玻璃花妙,但是看不透里面是什么东西;平板玻璃则直白,仿佛不存在一样,背后的一切却都能让人看得清清楚楚。卞毓麟始终以质朴无华的态度让自己的作品明白易懂,强调“科普决不是在炫耀个人的舞台上演出,而是在为公众奉献的田野中耕耘。”与会的年轻一代科普工作者在发言中数次提到卞老的这句话,上海天文馆展示设计师、同济大学天文协会创始人朱达一特别称之为“一名优秀星空向导最重要的一条自我修养”,从中可见卞毓麟科普理念影响力之深广。    但科普,还不仅仅是只要有态度就能做好的事,“卞氏科普”的成功,更与卞毓麟本人跨学科的深厚学养基础紧密相关。用上海科技馆天文馆建设指挥部展示部部长林清的话说:“他在 1998 年加盟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之前,曾经在北京天文台的星系研究组工作了 30 多年。长期的科研实践使他充分理解科学工作和科学思维的特点,更使他拥有足够扎实的现代天文学专业基础。这样的专业背景,再加上他发自内心对科学写作的喜爱,以及在写作生涯中博览群书、勤于思考,才成就了他在科普创作上的高度。”也许正是出于自身的这种经验感受, 1993 年,卞毓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科学普及太重要了,不能单由科普作家来担当》,以此呼吁科学界对科普问题的关注。    “ 科学 + 人文”底色上的科普创作    而卞毓麟的科普,又不仅仅是典型“科学家”式的。今年 48 岁的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科技日报》主任编辑尹传红 37 年前与卞毓麟因对阿西莫夫的共同兴趣而相识相知。他在谈卞毓麟的著作《追星:关于天文、历史、艺术与宗教的传奇》时认为,《追星》一直在做一个尝试,就是“回到”过去,尽力去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发现过程,包括失误和挫折;作者在创作中也力图对科学发展的历程作一些人文思考,而不是简单地将一个个知识硬块抛给读者。比如《追星》第三章《近代天文学的曙光》在谈到开普勒与第谷之间那种奇怪的“合作”关系时,有两段十分精辟、传神的叙述与评论:    “开普勒对第谷颇寄厚望。可是,他在第谷那里的所见所闻,却与始料相距甚远。第谷对开普勒颇有戒心,生怕自己请来的助手最后成了一场重大科学竞赛的对手。他不甘心痛痛快快地把毕生辛劳所得的精华奉送他人,所以只是零敲碎打地今天说出某个行星的远地点数据,明天又提到另一颗行星的交点坐标。    两个人都预感到前面会有更丰硕的成果,但是他们都无法独自取得。因此,他们继续步履艰难地互相配合。意味深长的是,这种并不十分和谐的合作却成了体现近代科学精神——观测与理论的对证和交融——的最早范例。”    尹传红表示:“品读《追星》,不时会有一种很强的画面感,此乃书中贯穿之历史和中西观照使然。”这种画面感,本报记者也亲身体验到过。    “请想想一万年前吧:太阳早已落山,大地一片寂静。这是一个无月的晴夜,远处,近处,没有一丝灯光……漆黑的天幕上群星璀璨;原始人惊讶地注视着它们:星星为什么如此明亮,为什么高悬天际,为什么不会熄灭,为什么不会落下……” 2011 年上海市科普开放日活动中,在葡萄架下的复兴公园草坪上,卞毓麟正是以这样以别开生面的讲述,开启他的“追星之旅”主题讲座。这一独特的现场氛围,也感染笔者很自然地为那篇报道起了一个诗意的题目——《葡萄架下聆“天语”》。    对于卞毓麟科普创作的人文底色,朱达一也表达了由衷的赞赏。“我们看他聊霍金,绝对不会从黑洞着手。 18 世纪后期的湖畔诗人以及华兹华斯的树林就成了故事开始的地方。说哈勃,好莱坞获奖影片《一夜风流》的颁奖典礼则成了大背景……我们从人类文明的门口,被引入一座缀饰着璀璨群星的花园。人文、科学、历史、艺术,全如此园中的垒石成山,星河作沼,巨镜凌霄,而向导本人则对此园中的一花一景全然了然于心。”    抓新闻热点,借媒体发声    同行形容卞毓麟丰产,常喜欢引用一个数字——他的科普创作已超过 700 万字。但比起产量之“多”,卞毓麟自己更在乎质量之“好”。无论“多”还是“好”,都倾注了这位“星空向导”不懈的耕耘和奉献。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终身名誉理事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原院长杨秉辉说:“科普创作要‘繁荣’,就要抓紧时间;要‘原创’,就要博览精思。卞先生对于科普创作的态度便是:‘分秒必争,丝毫不苟;博览精思,厚积薄发’。这也很值得我们学习。”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世亮称:“在上海、在天文学及其相关领域,卞毓麟就是我们许多媒体人的希望之星,‘只要找到他,就能解决问题’已是上海科技新闻界很多记者编辑的共同感受。”而卞毓麟本人也有强烈的“抓新闻热点,借媒发声”的意识。这除了反映在新闻事件发生后,他迅速的反应能力上之外,还体现在他主动约媒体沟通以澄清一些认识误区上。最典型的当数对 2012 年 12 月 21 日的所谓玛雅预言文明世界末日说的解析。当年 12 月初的一次公开讲演后,卞毓麟的手机短信、电话不断,几乎全都是媒体记者在追问玛雅历法和“世界末日”。“对此,其实卞老师早有准备。早在 2009 年好莱坞科幻大片《 2012 》热映时,他和一些天文学家就有预感:这个来自玛雅历法的‘末日预言’肯定需要澄清,而天文学家应当承担起这个责任。为此他在 2012 年 12 月之前就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精心准备了一个讲演,为的就是把所谓‘玛雅预言’的真相呈现给大众。他通过客观、真实地介绍玛雅历法,让陷入‘末日错觉’的公众从误区中走出来。” 江世亮至今清楚地记得当年 12 月 18 日起的几天里,卞毓麟被电台、电视台等各大媒体的记者“包围”,分身乏术,在此情况下,他仍专门抽出时间到《文汇报》科技部给记者、编辑解读玛雅历法。“他为此专门查阅了大量资料,制做了 PPT ,一边放一边解读,连一位在座的保洁员也说他听懂了世界末日是怎么回事。”    科普名家贾祖璋曾经说,“一篇好的科普作品,好像一曲清泉,一江碧水,涓涓不绝,潺潺东流,科学术语不能是阻挡流水的岩石,也不是激起漩涡的暗礁,而是水面的涟漪,往来的帆影,是落花飘荡,鸥鸟沉浮,是大自然必须的点缀。”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助理、副总编杨虚杰表示:“卞先生的作品给予我们的正是如此的阅读感受。”    “我们永远也无法知晓,究竟有多少第一线的科学家由于读了阿西莫夫的某一本书,某一篇文章,或某一个小故事而触发了灵感——也无法知晓有多少普通的公民因为同样的原因而对科学事业寄予同情……”在纪念享誉全球的科幻泰斗和科普大师文萨克·阿西莫夫逝世 10 周年的 2002 年,当卞毓麟特地译出这篇 1992 年 4 月 6 日卡尔·萨根深情写下的讣告全文时,这位阿西莫夫的研究者和作品翻译者大概不会想到,后来他被人们称为“中国的阿西莫夫”。
7046 次阅读|5 个评论
读:阿西莫夫《银河帝国》系列
热度 2 jgu 2014-4-16 21:55
读完了三部曲15本,颇有些启发,这老兄的想象力、知识广博程度、故事组织能力太强大了,有突出的几点先写下来,以后有空再仔细写写: 1)谢顿的心理史学:整个银河帝国的运转是可以定量描述的,但关键参数必须符合方程的条件。类比生物网络,关键节点在合适的时候进行干预,即可使细胞状态沿着期望的轨迹前进; 2)心灵感知与干预:人的脑电波可以被感知并受到外界的直接干预,其中提到两个代表性的个例,一个是机器人、另一个是被脑电波放大器作用后的人类;可以预知,将来必然会发展出可以干预(控制)人类心灵的机械装置; 3)机器人三定律:基于该三定律及其悖论发展出一系列故事,人形机器人在三定律的基础上“进化”出了第零定律,即不得做违背整个人类的利益的事情,但如何判断是否有益于整个人类社会呢?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3330 次阅读|3 个评论
阿西莫夫与克拉克
热度 4 clj344 2013-7-11 14:39
鄙人不才,最近才膜拜了两位大师的作品,两个字,震撼! 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一口气读完前三本以后,就盼着整个《银河帝国》系列早点出完。阿西莫夫用自己恢弘的想象力,构建了一个庞大的银河帝国。在人类纪元的万年以后,人类移民至整个银河系,银河系的大大小小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都有地球移民的存在,亿万颗人类移民星球组成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这是整个故事的发生背景。故事开始于银河帝国最强盛时期即将结束的时候,整个帝国在一片安乐祥和的氛围中,内里却已经在衰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快。这时,一个数学家用自己的理论语言了帝国的衰败的趋势和帝国衰败后暗无天日的未来,为了拯救帝国,拯救人类文明,数学家将人类的未来压在了两个基地的身上。。。 《基地》三部曲是阿西莫夫最早的作品之一,也是最成功的作品,虽然后期的《基地前传》和《基地后传》补全了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以及基地 后期 发展的情形,但是,三部曲带来的震撼是无法重现的。三部曲中情节紧凑、逻辑清晰,故事一环套一环,想象力丰富。三部曲最大的意义在于,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放在宇宙的大背景下,考虑到人类社会的本性,探讨了民主制、帝制等不同的社会制度各自的优缺点,探讨了社会制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反映了阿西莫夫对人类社会深层次的思考,让人佩服。 《太空漫游》四部曲是 克拉克的代表作之一。大师就是大师,随便拿出一部代表做都可以傲视文坛许多年,偏偏大师们的作品每一部都那么经典。《童年的终结》和《太空漫游》是典型的克拉克硬科幻,其想象力是建立在科学发现的基础上,他对人类未来科技走向的精确把握让人叹服,他准确预言了全球卫星系统的建立。在《2001太空漫游》出版的时候,人类还没有踏上月球。但是不久后,人类的脚步就迈向了太空,在月球上跨出了那著名的一小步。克拉克都在感叹,科技发展的太快,想象力都跟不上了。但是,现在的太空探索仿佛放慢了自己的步伐,人类终于发现,在宇宙和自然面前,我们不过是找到了一点存在感。 克拉克的科幻比阿西莫夫的还“硬”,文章中对木星及其卫星的描写,很多都可以当做科普来看,如果喜欢趣味性和故事性的读者可能对此类作品没有那么感冒。但是这就是科幻的魅力。科幻,就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个有趣的问题:如果怎样,那么会怎样?如果生命不都是以碳基为基础的,那么木星上可能有生命吗?如果欧罗巴上有生命,他们是怎么在零下150度寒冷的海水下生活的?如果木星庞大的身躯收力向内塌缩,变成了一个小太阳,我们的生活以及木卫上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如果生命脱离了物质的羁绊,变成了纯能量形态,那么会是什么样子?如果存在比我们发达的外星生命,他们会怎么对待低等的文明,他们对文明的态度是友善的还是恶意的? 克拉克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科幻史上经久不衰的问题。地球像是一叶扁舟,孤独的漂浮在太空中,人类文明经历了百万年的发展,终于可以抬头看看太空,问一问在广袤的宇宙中我们有没有伙伴。人类是孤独的吗? 科幻界的这两位大师级的人物都已经驾鹤西游,也许他们到达了那个世界,终于知道了宇宙的秘密,他们会觉得欣慰满足吗?也许他们在那个世界也在继续进行着思想的探索,以满足人类固有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真正的大师,带给读者的,是合卷以后的思考。
个人分类: 科幻阅读|2897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中国的阿麻色夫
热度 1 fs007 2011-11-12 13:21
[转载]中国的阿麻色夫
亦明 如果仔细地阅读一下方舟子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专栏文章,你就会被它们所覆盖的内容之广所震撼: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活的、死的,文的、理 的,中的、西的——简单一句话: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方舟子不知道的。确实,在那本被刘华杰踏破铁鞋才推销出去的《方舟在线》的封面上,就有这样一句话: “你可以和方舟子讨论几类问题,但方舟子却可以和你讨论几乎所有领域的问题。” 牛皮吹破了天的《方舟在线》 实际上,即使你不和方舟子讨论任何问题,方舟子也要向你卖弄“几乎所有领域的问题。”根据1990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发布的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学术领域的学科分为12个门类,下辖78个一级学科。而方舟子在《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上的 272篇专栏文章,就涉及了哲学、教育学、文学、史学、理学、农学、医学7个门类,以及下面32个“一级学科”: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 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光学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 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林学、水产、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的“一级学科”,相当于大学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专业类”,“二级学科”才是所谓的“专业”。众所周知,一个本科生需要学习大约10门左 右的“专业课”。显然,光靠大学本科学到的那点儿知识,是绝对没有资格给“中国青年”做科普的,要不然,方舟子的饭碗还不早就让人家抢没了?事实是,强调 “资格”、强调“专业”,是方舟子打击进犯者、捍卫自己地盘的主要手段。看看方舟子是怎么说的: “ 从她的学术背景看,我不认为她有资格质疑进化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主流。 ”(方舟子:《〈美梦还是噩梦〉不是科普著作》,XYS20011129, )。 “ 我们来看看朱院士的简历,看看他所受的学术训练和从事的学术研究,还真看不出他有什么学术资格去做有关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学术报告 ”。(方舟子:《举报朱清时院士宣扬迷信搞伪科学》,XYS20030902, )。 “ 据我所知,人民大学为一所文科学校,并无生物系。我不知道刘县书如此自称是什么意思,是说自己本科读过生物或曾经自学过生物,所以就可以训斥一位分子遗 传学方向的生物学博士在遗传学问题上不专业? ” (方舟子:《答〈中国青年报〉记者刘县书的批评》,XYS20050120, )。 显然,按照方舟子的标准,有资格在某一领域开口说话的人,都必须是所谓的“专家”——专到“三级”、“四级”甚至“五级”学科之中才行。比如,微生物学是 “二级学科”,它的下面还有相当于“三级学科”的真菌学、细菌学、病毒学等等。而在病毒学下面,还有相当于“四级学科”的植物病毒学、动物病毒学、医学病 毒学等等。一个病毒学专家,一般只是其中某一类病毒、甚至是某种病毒(如逆转录病毒)的专家。也就是说,如果计算到“四级学科”,方舟子那272篇文章, 至少要横跨一百个学科。 问题是,就算我们对方舟子的底细一无所知,我们也会不由自主地对这样一位举世罕见的全知万能、既渊又博的“网络奇才”产生这样的怀疑:他的知识到底是从哪 里来的?他的知识到底是怎么来的?而事实是,方舟子这个学术混子、科学骗子“混学位”、“骗国人”的历史早就大白于天下了(详见亦明《科唬作家方舟子》, ),因此,我们的问题也就随之发生了改变:方舟子言之凿凿、信誓旦旦地在“全国性大报”上所说的一切,到底有多少是“真科学”,到底有多少是“伪科学”? 事实是:这个在中国动不动就挥舞“伪科学”大棒的打手,是中国最大的“伪科学家”。 1、从猪油博士到阿莫袭夫 我们已经知道,在走出偏远的福建云霄山区之前,方舟子一直被人吹着、捧着、哄着,因此造成了对自己的错误认知,以为自己真的是一个什么“奇才”。据他自己说,“上大学之前,早已把整个人生设计完毕”。(方舟子:《我的经典》,1999年4月《新语丝》, )。 可是,在以“福建省1985年高考语文状元”的身份迈入中国科技大学大门之后,这位“骄傲少年”马上就蒙受了极为沉重的心理打击:原来自己是那么的才疏、 学浅。可是,此时的他,不是虚心面壁,潜心向学,而是剑走偏锋,抛弃学业,想要依靠当“反叛诗人”来实现自己的“人生设计”——“出名”。也就是因为如 此,他这个中国科技大学五年制细胞生物学专业毕业的“高材生”,才会连最基本的细胞生物学概念如“中心粒”、“着丝点”都分不清楚。(详见《科唬作家方舟 子》)。 同样,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五年期间,方舟子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泡中文互联网、冒充诗人、冒充明史专家,所以他对自己的所学的生物 化学专业至今懵懵懂懂。但奇怪的是,从来就冒充学贯中西、文理兼通、也从来就不知道藏拙的方舟子,却对自己的专业领域一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不到万不得 已,绝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又是为什么呢?追根溯源,我们应该从“猪油博士”说起。 读过生物学专业的人都知道,化学是生物学专业中基础的基础。一般来说,生物学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学化学:先是无机化学,接着是有机化学,最后是生物化 学。由于生物化学是从有机化学中发展出来的,因此二者之间还有一定的重叠之处。不仅如此,生物化学专业的研究生还要重修生物化学。也就是说,对于一名生物 化学博士来说,一些基本的生物化学知识,他至少要学过三次。例如,方舟子自己就承认,“我学了十年的生化”。而我们下面讲的这个故事,涉及的知识,就是一 个在本科有机化学中就讲过、本科生物化学又重新讲、到了研究生阶段还要继续复习的基础知识。 话说到了1996年5月18日,方舟子已经戴了半年的生物化学博士帽子。这一天,他在网上发表了他的《进化中的进化论》第六章《生命起源》中的一节,《化学进化假说》。其中,方博士写道: “ 在1953年,米勒把甲烷、氨气、氢气和水蒸气混在一起,加以火花放电(模拟闪电), 如此反应一周,发现这些气体中15%的炭都被转化成了尿素、简单的有机酸,最重要的,是在合成物中包含了多种氨基酸。米勒的实验结果一公布,马上引起了轰 动,大家纷纷跟进,采用不同的配方(比如用二氧化碳、氰酸),不同的方法(比如用紫外线照射)重复米勒实验,所有能够组成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脂 肪、多糖)的小分子一一被用类似的方法合成出来了,包括组成蛋白质的所有二十种氨基酸、组成核酸的嘌呤和嘧啶以及单糖。 脂肪酸和甘油也能被用类似的方法合成,而如果把二者混在一起加热到干燥,就能生成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磷脂。 ”(见《新语丝之友存档》, )。 此时,读者只需要把目光聚焦到引文的最后一句话即可。这句话对于修过大学本科有机化学的人来说,相当于这样:“把白菜和萝卜放到锅里焖一焖,就能生成红烧 猪肉。”之所以会有这样古怪的类比,乃是因为,顾名思义,“磷脂”应该是含有磷元素的脂肪,而脂肪酸和甘油都不含有磷元素。据邢其毅等人编写的《基础有机 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625页,“在动植物体内含有一类和油脂类似的化合物,称为类脂质,都是些高级脂肪酸的酯。在分子中含有磷的叫磷 脂”。据王镜岩等主编的《生物化学》(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脂质分为单纯脂质、复合脂质、衍生脂质三大类,“由脂肪酸和甘油形 成的酯”被称为单纯脂质,而磷脂则列于“复合脂质”类。所以,方生物化学博士的“化学进化假说”,就是相当于用白菜加萝卜炮制红烧肉。 脂肪酸、甘油、甘油三酯、磷脂的分子结构式 注:除了甘油结构之外,其余的三类分子仅示意基本结构。猪油的基本成分是甘油三酯。 (根据维基百科相关条目图片改制) 从另一方面来讲,脂肪酸和甘油生成脂肪的化学反应受酸的催化,(《基础有机化学》第545页说:“羧酸与醇在酸催化下反应成酯,这种直接用酸和醇进行的反 应称酯化反应。”)在生物细胞中,脂肪的合成受一系列酶的催化。(见王镜岩等主编《生物化学》下册258-264页)。没有一本化学书说,把脂肪酸和甘油 “混在一起加热到干燥”就能够生成脂肪,更不用提“磷脂”了。 也就是因为如此,方舟子当时在中文互联网上受到了众人的无情嘲笑。一个叫羽箭的人发帖子说: “ 方大嘴显然不知道什麽是磷脂。磷脂是含磷酸基的,而‘二者’都不含磷元素,反应的结果是生成 脂肪,譬如猪油。连磷脂的基本结构都不知道,真好意思整天卖弄自己那点生化。其次,脂肪酸与甘油加热到‘干燥’生成不了任何新东西。‘干燥’在化学上指的 是除去游离的或吸附的水。去结晶水的过程已不是干燥过程,而是应当说是‘脱水’过程,它包括了化学键的断裂。方在这里明明说的是酯化反应,生成物是脂肪与 水,是典型的分子间脱水反应,根本不是‘干燥’过程。这是高中化学的知识。当然,跟方大嘴扯化学是有点欺负他。一个连自己的专业领域都不了解的人,还指望 他懂化学?……一个人在蛋白质、核酸、磷脂三方面都犯常识错误,还是可以夸耀他的生物化学博士头衔。也并不一定就可笑了。可笑的是编逻辑胡搅蛮缠。或者如 这回,装死不吭声。 ”(羽箭:《装死的磷脂》, )。 这就是“猪油博士”的由来。 那么,羽箭为什么说方舟子在“蛋白质、核酸、磷脂三方面都犯常识错误”呢?原来,除了“猪油”笑话之外,方舟子还曾说过“蛋白质突变”这样的话。并且,他 还不知道核酸上面的“碱基”(即嘌呤和嘧啶)在化学物分类中属于“杂环化合物”,而在被人指出无知之后,他还曾这样反讽人家: “ 特向这位生化大专家问一个小小的小得不能再小的简单问题:这‘杂环(DNA的碱基)’究竟是什么玩意?可怜我学了十年的生化,还没听说过,你怕我们搞生化的不懂,特地加了注,我们太笨了,还是不懂。 ”(见: )。 关于“杂环化合物”,《基础有机化学》是这样定义的:“构成环系的原子除碳原子外还有其它原子时,叫做杂环。”(869页)。维基百科的 heterocyclic compound词条采用国际理论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的定义:“杂环化合物是由至少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环系的环状化合物。”(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 cyclic compounds with at least two different elements as ring members atoms.)(见: )。在被称为“生物化学的圣经”的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生物化学原理》第四版)中,当讲到核苷酸的结构时,也有这样一段话: “The nitrogenous bases are derivatives of two parent compounds, pyrimidine and purine. The bases and pentoses of the common nucleotides are heterocyclic compounds.”(核苷的含氮碱基来自两种复合物,嘧啶和嘌呤。常见核苷酸中的碱基和戊糖是杂环化合物。) (p. 273) 所以说,方舟子以“学了十年的生化”的资格,对杂环化合物这样“一个小小的小得不能再小的简单问题……还是不懂”,并且还要加以炫耀,岂止是“太笨了”,简直就是太无知了、太无耻了。 实际上,直到今天,方舟子对生物化学的无知仍旧是一如既往。比如,他在2007年打蒙牛牛奶的假时,竟然暴露出自己连纯化的微量蛋白质非常昂贵这样的事实 都不知道,而是要在别人发帖子之后才如梦初觉,“像IGF-1这种微量蛋白质应该是很贵的。”(方舟子:《一盒蒙牛特仑苏牛奶该值多少 钱?》,XYS20070420, )。这与他冒充“生物信息学家”但却不知道生物信息学都包含哪些分支一样,充分说明他对这一学科缺乏最基本的了解。 让人叹息的是,就是这样一个猪油博士,在2009年还敢不知羞耻地腆着脸骂93岁的申泮文院士是“老糊涂”,告诉人家应该如何翻译General Chemistry。(见《网人评申泮文院士指出我们竟误会了“化学”一百年》,XYS20090305, )。 明白为什么万能博士方舟子在科唬的时候,一定要坚守“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原则了吗? 可笑的是,从2008年起,已经在无知的猪油中摸爬滚打了整整12年的方博士,竟然这样“主动”地引导中国大众把他与美国著名科幻、科普作家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1920-1992)联系到一起: 记者:“有人攻击您在专业上做不出什么成绩,就靠些科普文章混,这种看不起科普的意见是不是在国内科学界里很有市场?” 方舟子:“是的。阿西莫夫也是拿了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后从事科普写作,在美国就没有人这么攻击他。不过,由于我在干得罪人的学术打假,不管怎么攻击我,都有市场。”(《方舟子就科普问题答〈新世纪周刊〉记者问》,XYS20081208, )。 “是不是在美国找不到工作才转行当作家的?是不是为了炒作成名才出来打假的?对于类似的质疑,方舟子给出的解释是,如果在美国找份工作,对他来说非常容 易,但他不愿意被别人管着,回到国内做科普,作协也曾邀请他加入,他同样拒绝了。方舟子欣赏的是美国科普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那样的工作状态。”(《方舟 子十年打假路》,《南都周刊》2010年第29期,XYS20100805, )。 记者:“你为什么欣赏美国科普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 方舟子:“他是百科全书式人物,他写了很多东西,不只是科普,人文方面的也写,我特别佩服这种多产、多学科东西都写得很好的人。科普作家有几类,在很多中 国人看来科普作家是写少儿读物的,这不是我想做的;还有一类人本身搞科研,偶尔写几本科普书,这也不是我要做的;像阿西莫夫这种专职科普作家,我觉得自己 跟他比较像,他涉猎范围很广泛,文章有很多知识含量在里头。”(李扬:《访方舟子:只问是非不计利害》,2010年10月12日《文汇 报》,XYS20101019, )。 难怪在羊角锤案爆发之后,新语丝上一名如醉如痴的女方粉会这样狼哭鬼嚎地叫喊:“斑竹赶紧提前回美做阿西莫夫吧!”(见: )。 那么,方舟子有可能成为“中国的阿西莫夫”吗?门儿都没有。不要说阿西莫夫至今没有抄袭剽窃的丑闻缠身,仅看看他那丰富宽广激情四射活力无限的想象能力, 再看看方舟子那封闭、阴暗、狭隘、僵硬、顽固的头脑,你就会知道,除了都是生物化学博士之外,方舟子与阿西莫夫没有一丁点儿的共同之处。不过,方舟子也不 必气馁。你虽然永远也当不成“中国的阿西莫夫”,但你却早已成了世界著名的“阿莫袭夫”——I’m A Thief.
个人分类: 伪劣科普打假|5946 次阅读|1 个评论
神圣的宪法——看阿西莫夫一篇科幻的感想
seawan 2010-12-19 20:07
阿西莫夫1950年发表的科幻小说《繁星若尘》,描述了银行中一场复杂斗争和各种奇幻的场景。 这不是最让人感慨的。最让人感概的是,小说中提到了一个秘密文件,这个文件描述了一种秘密武器: 这个秘密武器在小说的最后(汉译本的295页)才给出谜底: 这就是美国的宪法! 我在网上搜了一下美国宪法中英文版本,得到一个中英文版的链接 http://www.bokee.net/bloggermodule/blog_viewblog.do?id=368196 觉得翻译的不是非常的有震撼力,但仍很震撼。 还有一个各个修正案的中英文对照: http://www.yadian.cc/blog/23866/ 就是这些简单的7条文本(我国的宪法文本是它的二十倍,130多条),建立了国民的宪法信仰。小说中体现的就是这个信仰。 详细的规定我们不需要看了,看看序言就行了: 序言   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後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乃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确立这一部宪法。 Preamble    We the people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form a more perfect union, establish justice, insure domestic tranquility, provide for the common defense, promote the general welfare, and secure the blessings of liberty to ourselves and our posterity, do ordain and establish this Constitution for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再看看大名鼎鼎的第一修正案: 修正案   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诉冤请愿的权利。 Amendments to the Constitution Article Congress shall make no law respecting an establishment of religion, or prohibiting the free exercise thereof; or abridging the freedom of speech, or of the press; or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peaceably to assemble, and to petition the Government for a redress of grievances.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9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星际幻想者阿西莫夫90诞辰
yejian 2010-1-21 14:29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日期:2010年01月08日 撰稿:陈琳 把艾萨克阿西莫夫的所有作品垒起来,会有多高?还没有人做过计算。科幻三巨头之一,同时又是科普作家的阿西莫夫,一生高产,作品竟达500部之多。   天文学家、科普作家卞毓麟做过统计,截至2009年12月,已有中文版行世的阿氏著作达104种。其中包括科学史、天文地理、自传等在内的科普著作84种,小说20种。中译本品种最多的外国作家,并不是莎士比亚、托尔斯泰,也不是阿加莎克里斯蒂,而是以科学为主要题材的阿西莫夫。   2010年1月2日,正值阿西莫夫90诞辰。这位俄裔美国作家去世18年后,众多读者仍在怀念他。美国著名天文学家、科普作家卡尔萨根的悼词依然耐人寻味:我们永远也无法知晓,究竟有多少第一线的科学家由于读了阿西莫夫的某一本书、某一篇文章,或某一个小故事而触发了灵感。也无法知晓有多少普通的公民,因为同样的原因而对科学事业寄予深情    写作犹如呼吸   我不为别的,只为写作而活着。如果我离开打字时间稍长,就会犯瘾。1985年,法国《解放》杂志出版了一部《您为什么写作?》的专集,收录各国400位著名作家的笔答。其中,阿西莫夫的答案颇引人注目:我写作的原因,如同呼吸一样,因为如果不这样做,我就会死去。病魔缠身时,他仍梦想着自己能在工作中死去,脸埋在键盘上,鼻子夹在打字键中。   出生于苏联的阿西莫夫,3岁时举家迁往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全家靠父亲的糖果店为生,阿西莫夫不得不在课余时间帮忙照应生意。阿西莫夫的传记作者米歇尔怀特认为,阿西莫夫幼年的经历,不可避免地将他塑造成了一个自觉、自律、习惯自我施压的工作狂。停止写作几乎给他带来生理上的痛苦。   当年,在父亲的糖果店里,科幻杂志引起了9岁的阿西莫夫的注意。这些有一定科学内容、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被父亲斥为垃圾的廉价读物,成了阿西莫夫科技写作的启蒙。我从前是这样一个少年,渴望太空船和电子技术能产生奇迹,有时会把手中的玩具枪当成激光枪,幻想着去射杀甘尼美星上的恐怖怪物。阅读中,阿西莫夫还掌握了一种诀窍,凡是他看过的杂志、书本都完好如新,不留下任何痕迹,以此骗过了严格的父亲。    创造另一个世界   阿西莫夫很幸运地赶上了美国的黄金科幻时代。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涌现出一批科幻小说杂志。《惊奇科幻》就是其中一种,主编约翰坎贝尔力主培养一批与老派作家威尔斯、凡尔纳等完全不同的科幻写手。正在接受高等理工科教育的阿西莫夫正合其意。   这一天,坎贝尔偶然读到了爱默生的文字,设若苍穹繁星,千年仅得一见,当面对这神秘天国之乍现,人类将会如何敬畏、赞叹、顶礼膜拜,且将这珍贵记忆流传子孙世世代代?这段文字让坎贝尔灵感顿生,他当即要求年仅21岁的阿西莫夫以此为故事核心,写成短篇小说《夜幕低垂》。这部阿西莫夫第32号科幻作品,1968年被美国科幻作家协会票选为史上最佳科幻短篇小说。评论界对阿西莫夫科幻写作初期最普遍的批评是他似乎不会表达人类真实的情感,无法通过人的表面揭示其内心。但《夜幕低垂》却是例外。   阿西莫夫的科幻作品,最重要的当数基地系列和机器人系列。基地系列借鉴了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把整个背景扩大到整个银河系,塑造出一批驾着宇宙飞船拯救太空的英雄。基地系列中的《基地三部曲》1966年击败当时同样炙手可热的《魔戒》系列,夺得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的永远最佳系列小说。这不但为阿西莫夫个人带来了荣誉和财富,也为科幻小说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卞毓麟认为,《三部曲》在科幻小说发展方面做出的贡献,可能要比其他任何一部科幻小说都大。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创作的《星际迷航》无疑也得益于它的启迪。同时,它还激起了70年代的科幻影片浪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乔治鲁卡斯的杰作《星球大战》。   阿西莫夫擅长讲星际飞船在太空中激战的故事,讲旅行者奔赴遥远的未来、飞越多维空间及遥远星云的故事。然而,可笑的是,现实生活中阿西莫夫很少旅行,甚至拒绝乘坐飞机。他认为飞行是不公平的,如果乘车,还有可能在车祸中生还,但飞机若掉下来,那就死定了。   令阿西莫夫引以为豪的,还有他的机器人系列。阿西莫夫在机器人系列中塑造了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还在机器人系列中按自己的理想,创造了著名的机器人学三定律第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人受到伤害却袖手旁观。第二,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第三,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   在《我,机器人》出版之时,三定律已赫然冠于全书之首。阿西莫夫之前的不少机器人小说中,人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最后却为机器人所毁。阿西莫夫扭转了这种局面。他的小说中的机器人有时能思想、能言语,但是都没有超乎人的自由意志,机器人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设定,违反三大定律前就将自我毁灭。这使得机器人反抗创造者的任何情节,都被视为科幻小说创作中的离经叛道之举。   在机器人三定律问世之后的很多年里,几乎没有作者敢创作这类情节。阿西莫夫的想法不难理解,当年他千方百计逃避兵役,他有他自己的法令:暴力是无能者最后的避难所。他认为,动用武力是最落后的,是解决争端最无效的方式。在其作品中,人们看到的英雄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诉诸武力。这让阿西莫夫的创作体现出人文关怀。    一流的知识传播者   1972年,阿西莫夫与同为科幻三巨头之一的阿瑟克拉克两人拟订了克拉克-阿西莫夫条约,申明克拉克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幻小说家,而阿西莫夫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科普作家。他们的自我膨胀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米歇尔怀特不无讽刺地评论道。   不过,阿西莫夫的科普作品影响力之大,不容置疑。《大众科技报》总编助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尹传红,对阿西莫夫的科普作品就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结。上世纪80年代初,尚读初中的尹传红正处于叛逆期。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书店里发现了《阿西莫夫论化学》一书。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引人入胜的小册子,心里有一种亮堂的感觉。第一章称重游戏,讲的是原子量概念的形成和测定,却一点也不枯燥,贯穿其间的是一条科学的思想方法的主线。第二章缓慢的燃烧,则以轻松、调侃的笔调,讲述了氢、氧的发现和燃烧的本质,还揭露了科学家之间勾心斗角的小故事   这本小书成了我的化学启蒙读物,也为正在无聊、彷徨、徘徊中的我,打开了一扇人生的门。让我领略到科学的魅力。在尹传红看来,阿西莫夫天生具有一种施教能力,总能直截了当地说明事物,准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有时他甚至不惜现身说法,在1979年出版的科学随笔无穷之路中,他这样描述黑洞:阿西莫夫的体重是74.8千克,我们发现,假如阿西莫夫被压缩成一个黑洞,他的直径就只有2.2210-25米。   阿西莫夫的科普作品引人入胜,《波士顿环球邮报》的记者萨尔玛杰曼有一种更感性的表达:因为他是在与你聊天,而不是对你说教。他就在客厅里,坐在沙发上,喝着一杯晚餐剩下的咖啡。他只是顺便进来打个招呼。他是一个老朋友,一个能聆听你心声的人。    (感谢卞毓麟、尹传红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对此报道给予的帮助)
个人分类: 未分类|2843 次阅读|0 个评论
超牛阿西莫夫:著书470部中文版104部!
yejian 2010-1-19 14:06
阿西莫夫:中译本数量最多的外国作家? 纪念阿西莫夫诞辰90周年 卞毓麟 2010-1-2 10:59: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再过3天2010年1月2日,是享誉全球的科普泰斗兼科幻大师 艾萨克阿西莫夫 (Isaac Asimov)之90诞辰,特撰此文以资纪念。 惊人的数字 艾萨克阿西莫夫 (1920-1992)是有史以来著述最丰的作家之一。据这位俄裔美国人最后一卷自传所附书目统计,其已出版的著作达470部之多。其中非小说类作品共269种,包括科学总论24种、数学7种、天文学68种、地球科学11种、化学和生物化学16种、物理学22种、生物学17种、科学随笔集40种、科幻随笔集2种、历史19种、有关《圣经》的7种、文学10种、幽默与讽刺9种、自传3卷、其他14种;小说类作品共201种,含科学幻想小说38部、探案小说2部、短篇科幻和短篇故事集33种、短篇奇幻故事集1种、短篇探案故事集9种,此外还主编科幻故事集118种。 不仅如此,在所有的外国作家中,其著作在中国内地的译本达上百种之多的,似乎也就是阿西莫夫独一家。若论中译本数量最多的外国作家,也许并不是莎士比亚、托尔斯泰这样的经典作家,也不是阿加莎克里斯蒂这样的类型小说作家,而是以科学为主要题材的阿西莫夫。这个判断是否正确,有心人可以考证。  笔者研读、翻译阿西莫夫有年,今对其著作中文(简体字)版作了一番统计,结果是迄2009年12月止,有中文版行世的阿氏著作已达104种之多。其中有科学总论10种、数学2种、天文学39种、地球科学6种、化学和生物化学5种、物理学8种、生物学5种、科学随笔集7种、历史1种、自传1卷、科学幻想小说15部、短篇科幻和短篇故事集4种、主编的科幻故事集1种。 早先,我国翻译外国作品尚无购买中文版权一说。那时,阿西莫夫作品在我国一书多译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其科幻名著Cavesof Steel就曾有晓岗等译《太空镇上的谋杀案》(1981年)、杜渐译《太空站来客》(1988年)、孙静等译《太空城疑案》(1997年)等不同版本;2005年,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正式取得中文简体字版权后,出版了汉声杂志的译本,书名定为《钢穴》。在统计已有多少种阿氏著作出版中译本时,这只能算是1种。  类似地,阿西莫夫的科普名作Extraterrestrial Civilizations,曾有卞毓麟和黄群合译,分为上下册出版的《太空中有智慧生物吗?地外文明(上篇)》(1983年)和《寻访人类的太空之友地外文明(下篇)》(1984年),以及王静萍等的另一译本《地球以外的文明世界》(1983年)。  再者,鉴于阿西莫夫的知名度,又常有国人改写或选编种种阿氏作品。例如,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的《C字滑行道》(1981年),科学普及出版社的《外国名科学家小传》(1982年),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的《赤裸的太阳》、《黎明世界的机器人》和《机器人与银河帝国》(均为1992年),地质出版社的《无穷之路阿西莫夫科普作品选》(1981年,注意:此书并不对应于阿氏The Roadto Infinity 一书),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说》(1991年,系三部作品的汇编)等。鉴于它们都不是阿西莫夫任一原著的直接译本,故未纳入104种中文版阿氏著作之列。  顺便一提,Asimov曾译阿西摩夫,例如寿纪琛等译的《阿西摩夫科学探案》。20世纪90年代以来,渐统一为阿西莫夫。 首功难忘  阿西莫夫作品的第一个中译本是《碳的世界有机化学漫谈》,郁新(林自新、甘子玉两位前辈合用的笔名)译,1973年10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虽然关于此书曾有不少介绍,但首功难忘,它依然有许多值得重提的地方。  首先,这是在文革十年动乱期间出版的,当时要顶着被批判例如被斥为崇洋媚外、洋奴哲学的风险。  其次,这本仅仅8万多字的小书确实写得好。它以非常浅显的语言颇有深度地讲述有机化学的故事,秩序井然地介绍了五花八门的有机化合物(汽油、酒、醋、维生素、糖类、香料、肥皂、油漆、塑料)与人类的关系。这本小册子使我国的读者开阔了眼界,感受到了自身的文化闭塞,了解到科普作品居然可以写得如此精彩。  再次,它提供了一些经典的段落,至今仍被视为科普写作的范本。例如,作者在书中写道:  我们设想有两个小孩,各有一箱积木,可以用来搭房子。甲孩子那一箱积木,有90种不同形状的木块,但是每一次只允许用10块或12块来搭房子。乙孩子那一箱积木,只有四五种不同形状的木块,但是,他每次可以用任意数量的木块来搭房子,如果他喜欢,可以用100万块。 显然,乙孩子可以搭成更多式样的房子! 正是因为同样的理由,有机化合物要比无机化合物多得多。 在这里,每一种形状的木块代表一种化学元素的原子。有机化合物虽然仅由碳、氢、氧、氮等少数几种元素构成,但它们的分子中却可以包含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个原子;无机化合物虽然可由90来种元素构成,却因每个分子仅含少量原子而远不如有机化合物那样变化多端。这个比喻貌似平凡,却足以显示作者极不平凡的阐释能力。 最后,《碳的世界》使许许多多中国人记住了阿西莫夫这个名字。 1980年代的繁荣  在引进阿西莫夫作品的初期,科学出版社一马当先。继《碳的世界》之后,该社又推出了《阿西莫夫科学指南》的中译本。因篇幅庞大,中译本分成四个分册先后出版,即《宇宙、地球和大气》(1976年)、《从元素到基本粒子》(1977年)、《生命的起源》(1977年)以及《人体和思维》(1978年)。关于这部《科学指南》,后文还将再次谈及。另外,该社还于1977年推出《碳的世界》的姐妹篇《氮的世界》。 19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阿西莫夫的名字也为越来越多的国人所熟悉。整个80年代出版的中文版阿氏作品多达48种,其中有科学出版社的《原子核能的故事》、《洞察宇宙的眼睛望远镜的历史》、《太空中有智慧生物吗?地外文明(上篇)》和《寻访人类的太空之友地外文明(下篇)》、《宇宙从天圆地方到类星体》、《变!未来七十一瞥》、《古今科技名人辞典》,科学普及出版社的《原子内幕》、《你知道吗?现代科学中的一百个问题》、《奇妙的航程》、《生命和能》、《我,机器人》、《阿西莫夫论化学》、《塌缩中的宇宙》、《自然科学趣谈》(上、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数的趣谈》,广东科技出版社的《太空镇上的谋杀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走向宇宙的尽头》,地质出版社的《阿西摩夫科学探案》,福建人民出版社的《九个明天》、《美国科学幻想故事集》,原子能出版社的《辐射对遗传的影响》,广西人民出版社的《数的世界》,上海翻译出版公司的《科技名词探源》,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的《繁星似尘》,北京出版社的《二十世纪的发现》。  还有,地质出版社于1984年分两辑出版了阿氏迄1982年的21种How Did We Find Out之中译本。这套专谈科学史的小丛书是为小学生写的,译成中文每一种尚不足3万字。它着重叙述科学发现的过程,很是引人入胜。中文版第一辑10种是《我们怎样发现了数字》、《恐龙》(按:此处和以下书名均已省略我们怎样发现了字样)、《细菌》、《维生素》、《原子》、《外层空间》、《地震》、《黑洞》、《南极洲》和《火山》,第二辑11种是《地球是圆的》、《电》、《彗星》、《能》、《核能》、《人的进化》、《石油》、《煤》、《太阳能》、《深海生物》和《生命的起源》。后来,阿氏又陆续为该系列写出16种新书,只可惜不再有中译本了。 科普巨著  阿氏的科学读物几乎遍及自然科学的每一个领域。论卷帙之浩瀚,当首推《阿西莫夫新科学指南》、《阿西莫夫科技传记百科全书》和《阿西莫夫科学和发现编年史》这三部巨著。  前文提到科学出版社曾以四个分册出版了《阿西莫夫科学指南》的中译本。该书英文版原是阿氏的第120本书,于1972年面世。后来,作者对它做了许多修订和补充,于1984年再出新版,书名改为《阿西莫夫新科学指南》。1991年,科学普及出版社推出新版的中译本,即朱岚等译的《最新科学指南(上)》和程席法等译的《最新科学指南(下)》,共约90万字。1999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再度出版此书,书名易为《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上、下两卷)。《科学指南》一书精彩纷呈。试举一例如下: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中对人体冷冻学的兴趣日见其增。阿氏在《科学指南》中对此扼要介绍后,坦率地表达了他本人的态度:  实际上,把人体完整地冷冻起来,即使完全可能使他们复活,也没有什么意义,如果地球上很少或者没有死亡,就必须很少或者没有出生,这就意味着一个没有婴儿的社会,一个由同样的脑子组成的社会,人们以同样的方式思维,因习陈规循环不已。必须记住,婴儿拥有的不仅是年轻的脑子,而且是新的脑子。多亏了婴儿,才不断地有新的遗传组合注入人类,从而打开优化与发展的道路。他认为,或许长生不死的前景比死亡的前景更加糟糕。  1982年,阿氏的第257本书《阿西莫夫科技传记百科全书(第二次修订版)》问世,内有1510位科学家的小传。1988年,该书的中译本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定名为《古今科技名人辞典》,计116万字,20余位译者分条署名。  阅读这部《名人辞典》,可以深深感受到阿西莫夫文体的魅力。它不仅包蕴了科学史,而且以极简练的笔墨兼顾了社会史。它对时代背景的勾画,每多科学社会学的神来之笔。例如,关于拉瓦锡之死,书中写道: 法国革命爆发了。1792年激进的反君主政体者控制了全国。法兰西宣告成为共和国,税农们开始受到追捕。拉瓦锡被抓了起来。当他提出他是一个科学家而不是税农(不完全真实)时,据说逮捕人员作出了这一著名的回答:共和国不需要科学家。 审判是一场闹剧,马拉以各种可笑的罪名控告拉瓦锡:例如,在人民的烟草中掺水。拉瓦锡于1794年5月8日被送上断头台,拉格朗日哀悼说:砍掉他的头只要眨眼的功夫,可是生出一个像他那样的脑袋大概一百年也不够。拉瓦锡死后不到两年,抱憾的法国人为他的半身像揭了幕。  1989年,阿氏出版了他的最后一部科学类巨著,即《阿西莫夫科学和发现编年史》,全书厚达700页。该书无中译本,它确实不容易翻译,此处不再赘述。 新世纪的新气象  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我国科普的总体状况有过一阵低落。从1989年到1997年将近10年间,新出版的阿西莫夫作品中译本只有2种:前已提及的《最新科学指南》和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的《颠覆帝国的阴谋》(1990年),后者的原著是阿氏于1950年出版的科幻小说Pebble in the Sky,也是他出版的第一本书。  1994年1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实施。此后,党和国家一再强调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并出台一系列相关措施。由是,科普气候逐渐回暖,科普出版日见繁荣。在20世纪的最后岁月,又有了几部新的中文版阿氏作品。其一是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的《诠释人类万年》(1998年),英文原书名The March of the Millennia (1991年),这是一部历史读物,由阿西莫夫和弗兰克怀特合著。接着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的《新疆域》和《新疆域(续)》。这两本科学随笔集,收录了阿氏自1986年来为洛杉矶时报辛迪加撰写的每周一期科学专栏文章。其中每篇文章仅1600字光景,却一一道明了关于生命、地球、空间和宇宙的种种新发现。  1988年,我曾到阿西莫夫家做客,他向我提及正在创作一套少儿天文读物。阿氏去世后,原出版社于1996年对全套31种书稍作修订,并由他人增添2种新作。2000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推出其中译本《阿西莫夫少年宇宙丛书》,并将其合订为11本,依次称为《地球和它的近邻》、《行星世界的巨人》、《水星和火星》、《千万万个太阳》、《彗星和小行星》、《寻找外星人》、《宇宙大爆炸》、《21世纪太空城》、《太空探险家》、《观星指南》和《遥远的行星世界》,计有精美彩色插图千余幅。  同在2000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推出中文版的《 亚原子世界探秘物质微观结构巡礼 》和《 终极抉择威胁人类的灾难 》。《终极抉择》全书33万字,很值得一提。作者基于当代天文学、物理学、地球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新进展,以丰富的想象力,由远及近依次分析了可能导致人类毁灭的5大类灾变宇宙的灾变、太阳系的灾变、地球的灾变、人类的毁灭、文明的毁灭,以提醒人类要自珍自爱,作出明智的抉择。它使人们意识到威胁,又能以积极的心态采取理性的行动。2002年,该社又推出《 人生舞台阿西莫夫自传 》中译本,此书后文还将谈及。在21世纪的头10年中,该社已成为阿西莫夫非小说类作品中译本的首要出版者。 科幻小说洋洋大观  另一方面,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文版阿西莫夫小说类作品也有了重大突破。  阿氏的写作生涯始于短篇科幻故事。从1950年开始,其长篇科幻小说接连问世。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其大部分精力用于科普创作。后来,他又出版了多种长篇科幻新作。阿氏最主要的科幻小说,有机器人、基地和帝国三大系列。  我国的科幻爱好者们早就盼望全面引进阿氏的大宗科幻作品,但此事付诸实施却颇多困难。事实上,在中国内地开始出版阿氏著作中译本的头30年内,严格意义上的中文版阿氏科幻作品仅有前已列出的《奇妙的航程》、《我,机器人》等8种而已。  2005年,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跨出了很大的一步。该社在一年之中,出齐了阿氏科幻的全部主要作品。那就是由《基地前奏》(上、下)、《迈向基地》(上、下)、《基地》、《基地与帝国》、《第二基地》、《基地边缘》(上、下)、《基地与地球》(上、下)组成的基地系列;由《钢穴》、《裸阳》、《曙光中的机器人》(上、下)、《机器人与帝国》(上、下)、《机器人短篇全集》(上、下)组成的机器人系列;以及由《繁星若尘》、《苍穹微石》和《星空暗流》组成的帝国系列。  阿西莫夫创造的机器人学(robotics)一词,已在科技领域中广泛使用。阿氏的机器人故事都有着共同的基础,那就是他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定律(亦译机器人学三法则)。这些定律或法则构成了机器人行为的道德标准,但它们有时会使机器人陷入不知所措的矛盾境地。由此展开的故事情节非常引人入胜,它们为科幻小说增添了高雅的情趣。  值得一提的是,阿西莫夫在科学随笔集《变!未来七十一瞥》中有一篇题为机器人法则的文章。文中说到:在我看来,机器人是机器,而机器总是由人制造的。既然一切机器都有危险,不是这种危险就是那种危险,人在它们身上装上安全装置不就安然无事了吗。是的,阿氏以机器人学三法则的特殊形式提出了有关机器人的安全措施。这三条法则是:  1.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在人遭受不幸时不采取行动。  2.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的命令,除非该命令与第一法则相抵触。  3.机器人必须保护其自身存在,除非该保护与第一和第二法则相抵触。  阿西莫夫说,在制订这些法则时,我并没有认识到,人类有史以来一直就在运用它们。我们不妨把它们理解为如下的工具三法则:  1.工具应可以安全使用  2.工具在安全的前提下,必须行使其功能。  3.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完好,除非为了安全或行使其功能不得不破坏它。  把工具三法则同机器人三法则逐条对比一下,就可以发现它们是精确对应的。诚然,机器人或者计算机都是人类的工具,这些法则也就自然应该彼此对应了。 2009年新译阿氏作品  阿西莫夫一生写过三卷自传。头两卷《记忆犹新》和《欢乐如故》分别于1979年和1980年问世,书中严格地按时间先后记述了作者从出生到1978年的经历。它们均无中译本。前述《 人生舞台阿西莫夫自传 》(黄群、许关强译)则是阿氏晚年病重期间完成的最后一卷自传,再过不到两年,作者就去世了。此书53万字,写法与前两卷自传大不相同。它不再拘泥于时间顺序,而是顺着作者的思绪,一个话题接着一个话题,率真坦诚地将其家庭、童年、学校、成长、恋爱、婚姻、疾病、挫折、成就、亲朋、对手,乃至他对写作、道德、友谊、信仰、生死等诸多重大问题的见解一一娓娓道来。全书在极平易的语言中充盈着睿智和灼见,很能引发人们在阅读中更深刻地思考人生的真谛。鉴于此书重要而又精彩,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已于2009年对其中译本再版发行。  阿西莫夫共有科学随笔集40种。早先已有5种中译本:《数的趣谈》、《阿西莫夫论化学》、《变!未来七十一瞥》、《新疆域》和《新疆域(续)》。2009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又出版两种阿氏科学随笔集,即吴虹桥等译的《 宇宙秘密阿西莫夫谈科学 》和江向东译的《不羁的思绪阿西莫夫谈世事》,它们是第103种和第104种中文版的阿氏作品。  阿氏的科学随笔精彩纷呈,不惟阐释巧妙,更有独到的思考。例如,《 宇宙秘密阿西莫夫谈科学 》一书共有31篇文章,最后一篇就叫宇宙秘密。文中提到,有一次阿氏和纽约科学院院长海因茨帕格尔斯等人在一起谈天说地时,海因茨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将来某一天,一切科学问题全都得到了解答,我们无事可做了,这有没有可能?还是说,全部得到解答是不可能的事?有没有什么方法,让我们现在就能断定上述两种情形哪种是正确的?  我相信我们现在就能断定,而且很容易。阿西莫夫首先回应,我的信念是,宇宙在本质上具有一种非常复杂的分形性质(按:阿氏已在文中对分形作了很生动的介绍),科学探索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因此,宇宙中任何未知的部分,科学研究中任何悬而未决的部分,不论它们与已知的解决了的部分相比多么小,都含有起始物的全部复杂性。所以我们永远都不会完事。无论我们走了多远,前方的路还会远得就如同我们站在起点一样,这就是宇宙的秘密。  诸如此类的种种想法,有可能引起争议,也有可能是错了。但是,我相信,人们会普遍赞同它们确实是很有意思的想法。  阿西莫夫的著作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宝库。这篇压缩饼干式的文章倘能引发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更多地关注这座宝库,则笔者幸甚焉!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550 次阅读|3 个评论
勾勒姆、弗兰肯斯坦与机器人伦理:从玛丽到阿西莫夫
antiscience 2009-6-26 08:28
勾勒姆、弗兰肯斯坦与机器人伦理:从玛丽到阿西莫夫 刘华杰 现在机器人种类已经有许多,虽然仍然比较初级,但许多人确信在不远的将来,机器人的发展会带来一系列伦理问题,比如情感问题、自我意识问题、人格权利问题等等,机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相当复杂。1978年时日本就发生过机器人杀人的事件;1985年一位计算机棋手突然向金属棋盘释放强大电流,当场杀死与它对弈的国际大师。( 张显峰、程宇婕, 2009.04.21) 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的活跃人物柯林斯与平奇1993年出版了后来获大奖的作品《勾勒姆:关于科学人们应当知道些什么》。勾勒姆(Golem)一词源于伊地语,也译作泥人。勾勒姆是犹太神话中的造物(creature),是人用泥和水,通过咒语和魔法,制造的具有人之特征的东西。勾勒姆的最突出特点是强有力,而且日渐强壮。它的本性并不能说是坏,相反它服从命令,按人的指挥为人做事,并且可以保护你免受敌人的威胁。但同时,它笨拙、莽撞和危险。如果未加好好管教,它甚至可能以其鲁莽而伤害其主人,即造它的人。 关于勾勒姆,有的传说中把它描写为邪恶、恐怖的怪物,更一般的是把它描写为体型庞大笨手笨脚的愚人,它(或他)既不知道自己有多大劲,也不知道有多笨或者有多无知。关键之处在于,在传说中,勾勒姆的形象有一丝丝差别,而这里面些微的纽安斯(nuance)会被放大为本质上不同的观念。柯林斯用勾勒姆作为科学的一种隐喻(metaphor),也许巧妙地考虑了传说中关于勾勒姆本身就有多重含义。果如此,这实在太妙了。如今人们理解科学也有多种道路和立场,这可以与不同版本的勾勒姆传说相呼应。 柯林斯坦诚地说,他这部书是想用勾勒姆解释科学,我们试图证明它不是一个邪恶的造物,只是有点疯狂(或译成傻)(it is not an evil creature but it is a little daft)。不要责备勾勒姆科学的过失;是我们人类在犯错误。如果勾勒姆尽力做其自己的事情,它不应受到责备。但是我们不能奢望过多。勾勒姆尽管强有力,它却是我们的文化(art)或者我们的技艺(craft)的造物。雪莱夫人的《弗兰肯斯坦》与勾勒姆有密切联系,也为后来的科学作了隐喻式说明,尽管有些悲观。在《弗兰肯斯坦》中,不是拉比造人(怪物),而是科学家弗氏在造人。 女作家玛丽(Mary Wollstonecraft Godwin,1797-1851), 那个著名诗人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未来的妻子,20岁左右用两个月时间创作的《弗兰肯斯坦:或当代普罗米修斯》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学幻想小说,它于1818年元旦面世,随后被多次改编成戏剧和电影。玛丽1823年还亲自观看过改编的戏剧《弗兰肯斯坦的命运》。《弗兰肯斯坦》并不涉及许多具体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推理,从现代的眼光看,它以一种巧妙的虚拟方式活灵活现地探讨了若干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问题。 玛丽似乎猜测到了,终有一天,某个科学家将像上帝一样造出一个或者多个人,而结局并不乐观。用诗人雪莱的话讲,玛丽这篇作品并非纯粹为了编织荒诞的鬼怪故事,尽管故事不能作为活生生的事实为人所接受,然而它提供了一个新着眼点:借助于想象,较之单凭观察生活中的普通人事关系,更能全面地、居高临下地刻划人类的激情。 这部科幻作品放在21世纪的现在,也许并不新奇,但它是1818年出版的,女作家塑造的怪物形象深深影响了后来的科幻作品,并且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影响了科学的公众形象,即在公众中,科学是何种东西、看起来像什么。如果我们仅仅因为它是一部幻想的作品,而不重视其中对科学、科学家、科学伦理所进行的描写,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毕竟相当多的公众可能仅仅是通过小说、游戏、传说、影视等等间接接触和了解科学的,他们无法分清哪些是正规的、可信的而哪些不是,反正都是关于科学的。如今大量的科幻影片继承了玛丽的传统,一直在塑造着科学的公众形象和科学的未来形象。从科学传播、科技伦理的角度,我们当然要关注这些文艺作品中的科学形象,因为它的影响力要远大于一打普通科普作家讳人不倦的努力(我们暂时不管谁传播的观念是正确的)。 1816年夏天,当时玛丽19岁,她与雪莱(当时同居但还没有结婚)、拜伦及拜伦的朋友(也说情人)到日内瓦郊外游玩。诗人雪莱为《弗兰肯斯坦》代写的序言中有一句:那个季节阴冷多雨,傍晚我们围绕熊熊燃烧的柴堆烤火,时而用一些顺手可以找见的日尔曼鬼怪故事自娱。这些传说激发大家照猫画虎,试图如法自己创作相应的故事。它点出了那篇传世佳作的创作动机和人物形象的来源。那些日尔曼传说中便可能有关于勾勒姆的故事,特别是有关布拉格大拉比罗(Loew)制造勾勒姆的传说。不料,不久天气放晴,其他朋友都前往阿尔卑斯山中游览去了,奇峰美景早使他们忘记了创作鬼怪故事的计划,唯有《弗兰肯斯坦》留了下来。 《弗兰肯斯坦》的故事并不复杂,全篇通过沃尔登(R. Walton)给姐姐萨维尔夫人(Mrs. Saville)的信件,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讲出。全书结构为:诗人雪莱的序言;四封信;24章主体正文;第4封信的继续。沃尔登是个追求知识、渴望探险的青年,他作为队长组织了去北极的探险航行,在冰原上巧遇一个怪物和弗兰肯斯坦。这个怪物便是科学家弗兰肯斯坦一手制造的,并且直接杀死三人:弗氏的小弟弟,弗氏的爱妻和弗氏的一位同窗好友,还因嫁祸于人而间接杀死弗氏的一个使女。 与勾勒姆不同的是,弗氏的怪物不但会讲话,而且能言善辩,有时像个20世纪的分析派伦理学家在为自己的罪行进行无罪辩护。书中大量精彩对白描述了可能世界中的伦理学,揭示了其中激烈的矛盾冲突,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生命伦理学研究资料。 那怪物与勾勒姆一样,不能说它(或者用他)天性就坏透了,甚至可以说它心地纯净。但它的身份一直处于尴尬地位,是人还是物?它介于人与物之间,有时接近人有时接近物。就其具有人形、能思维、能言谈而言,它更像人,时刻要求具有与人同等的做人的权利,如受到尊重、能有个女人与之相爱等等。当我们人的世界并不接纳它时(怪物长相极丑陋),它被迫反抗,作出极端行为。它还主奴颠倒,要求造它的主人科学家弗兰肯斯坦,为它再造一个女人,好与它作伴。弗氏起初答应了怪物的要求,后来考虑再三,否定了那个想法。怪物盛怒之下,在新婚之夜杀死了弗氏的妻子伊丽莎白。 该谴责的无疑是那怪物,但是弗兰肯斯坦就没有责任了吗?他为什么造它?他仅仅基于好奇心、一种乐观的科技无条件有益于社会的假设,便想当然地造了那怪物,甚至他根本就没有做深入的思考。他只顾得意于自己的惊人发现:上帝创造世界以来,大智大贤者所孜孜以求的目标,现已尽在我手掌之中。一个新物种将奉我为造物之主,称我的名字为圣。任何一个做父亲的,也不比我更有权利要求自己的孩儿感恩图报。 实际上呢?天下事,异化者多矣。不孝子孙到处有,科学家的造物也不例外,甚至上帝的造物对于上帝也并非时时尊重,人不是经常违背律法,背叛上帝之约吗!当然,因为我们并不相信有上帝,人世间的法律并不像神人之间的约那么神圣。即使人们相信父子之间必须要信守传统上的恩报伦理,也要考虑有什么措施对付非常规事件的发生。道德的存在意义恰恰在于非道德行为的存在。道德的约束力量在于,退一步还有法律的强制执行。上帝的处处在场约束对于不信上帝或者敢于与上帝做对的人或物而言,那不过是稻草人。对于无神论科技工作者而言,他们自己就是自己和自己所造之物的上帝。 按《圣经》的说法,上帝按照上帝自己的形象造人,人在地上代替上帝照管万物,上帝的灵性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和肉体中。在这种意义上,人与上帝有了平起平坐的成份,尽管在最终意义上如《约伯记》(Job)所述,上帝在起源的意义上毕竟高于人。可是,一旦程序启动了,有谁还关心当初的起源过程呢,如今想当年的话语在后生听来都是感到厌烦的。 虽说在起源的意义上,弗氏造了那怪物,但在那之后,怪物独立生存,弗氏拿它没办法。弗氏与那怪物有名义上的主奴关系,可是作为奴隶一方一旦争脱了枷锁,它便是自由人,它要申张自己的人权。有什么理由剥夺它的基本权利?正如,父母生养子女,但并无权剥夺子女的生命权、独立思考权、自由恋爱与婚配权、选举权等等。 《弗兰肯斯坦》指出了过度追求知识的不恰当性:知识的获得有多危险。作者流露出:普通村民由于缺乏知识,可能以为故乡便是整个世界,但是这些村民比起雄心勃勃却又力不从心的人(如弗氏)来,却不知幸福多少倍了。弗兰肯斯坦在弥留之际这样述说着:我一直在反省过去的所作所为,我认为是无可指责的。凭着一阵疯狂的热情冲动,我造出了这个有理性的生物,因而也就对他负有义务,应竭尽自己的所能,保证他幸福安康。不错,这是我的义务,但是我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义务,对我自己同类的义务,我更应把这放在心上,因为这关系到更多人的幸福和痛苦。 当弗氏造了那有理性的怪物,另外一个与人类近乎平行的世界便诞生了,两个族类如何共同生存便是现实问题。幻想的和谐共处是靠不住的。这不仅是伦理道理的问题,还有更重要更基本的事务需要认真考虑。 沃尔登忍不住向曾造出怪物的即将死去的弗兰肯斯坦打探制造怪物的技术细节,弗氏守口如瓶,没有向他人讲述自己的技术发明。这意味着,那项造人的技术随之消失。但是在现代社会,一项新技术不会真正消失,即使丢失了,仍然可能被重新发明出来。因此,避免负面影响,走保密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玛丽虽有些悲观,却安排了善意的结尾,即那怪物自愿毁灭那平行的世界。然而这种行为的根据并不充分。自《弗兰肯斯坦》问世,类似题材的科幻作品多以正义战胜邪恶的套路结尾,如电影《异形》。这些都不过是人类在自我安慰罢了。 如《弗兰肯斯坦》(1818)和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Karel Capek)的《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1918,1921)所描述的,人造生命似乎注定要异化,要对其创造者发起攻击。文艺作品中对知识、对科学技术的这种悲观的展望,在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并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之前,早就发生了,而且持续了很长时间。在后现代思想流行的今日,这种科技悲观论的情绪在知识界日益加重。如果任这种思潮或者悲观思想蔓延,民众中的反科学情绪就会不断积聚,对科学的发展产生复杂的影响。 那么是否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即人造生命可以与人类世界和平共处?人类社会已经持续数万年,其间虽然也不断爆发战争,有着残酷的自相杀戮的历史,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类社会在局部上或者在较大的范围内,甚至在整体上,达成一些共识,共同遵守着某些行为规则。如果遵守一定的规则,则视其为人,不遵守它们则说明他们不是人。可否把这种思路应用到人造生命中去呢? 人必须全方位地面对机器人。真正富有创见的发展,是由著名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阿西莫夫作出的。 美籍犹太人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在此方向上有惊人的创举。他既是科学作家又是科幻作家,一生著述数百种,至今无人能够与之相比。用卞毓麟的话说:阿西莫夫著述岂止等身。据初步统计,他一生著述470种,涉及几乎所有学科,其中长篇科幻小说38部,短篇科幻故事集33种。主编科幻故事118集。萨根的评语是:阿西莫夫是一位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却生活在今天。 阿西莫夫回忆,在他出生的那个年代,20世纪20年代,科幻小说成为一种大众艺术,但是故事的设计并没有本质的突破,还是笼罩在《弗兰肯斯坦》(1818)和《罗萨姆》的阴影中,即机器人由主人创造出来,最终又毁灭其主人。这一套已经令人厌烦。知识确实具有危险性,可是,对此的反应就只能是从知识中退却吗?阿氏从20岁(1940年)开始撰写机器人的故事,但讲述的是不同的机器人故事。我的机器人是由工程师设计的机器,而不是由渎神者制造的假人。为了避免机器人伤害人类这种潜在的危险,阿氏与科幻作家兼编辑坎贝尔(John W. Campbell)一同创立机器人学三定律。坎贝尔对于扶植阿西莫夫成才帮助甚大,阿氏的许多小说是由坎氏编辑后发表的。阿氏随后的机器人题材的创作,都围绕这三条定律展开,融艺术、科学、伦理、幻想于一体。从今日的眼光看,阿氏的这些作品最大的贡献也许在于对机器人行为学及其人类伦理规律的研究。 恰佩克把具有农奴含义的捷克词Robota写成了Robot,后来机器人一词在英文中都写作robot。阿西莫夫自然延用了robot这个词,并创造了Robotics(机器人学)一词。他写过著名的科幻小说I, Robot,即《我,机器人》。具有悖论意义的是,阿西莫夫以幻想小说的形式使机器人学不再是纯粹的幻想。他的机器人三定律非常简明,自成体系: 第一:机器人不可伤害人类,或目睹人类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 第二:机器人必修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 第三: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这三条定律,1940年首次被提出,在《我,机器人》中一一得到应用和检验。这部小说由《罗比》、《环舞》、《推理》、《捉兔记》、《讲假话的家伙》、《捉拿机器人》、《逃避》和《证据》这8个故事组成(也说9个,另一个指《不可避免的冲突》,可能是不同版本所致)。小说的引言一开始就写着这三条定律,并注明引自《机器人学指南》第56版2058年的字样。 《罗比》故事非常简单,述说了机器人罗比为一个小女孩当保姆的事情。女孩的母亲担心孩子与机器过分亲近,后来父母把机器人送走了,却引起小孩的不满。故事的高潮是,机器人罗比运用第一定律,救了小主人(女孩)的生命。 《环舞》讲的是考察队员带着机器人到水星上采矿的故事。一个叫斯皮迪的机器人出了故障,只会沿着环形的路线转圈。经过试验和推理,人们发现斯皮迪的问题出在行为锁相,即第二定律与第三定律在特定情况下的结合,导致机器人做出奇怪的动作。在硒矿产地附近存在危险,机器人离产地越近危险越大。按第三定律,机器人内置程序中特别规定必要时逃离危险。可是在去采矿时,人给它下了命令(相当于第二定律),即让它去采矿。在某一特定位置,执行第二定律与第三定律的电势达到平衡,即第三定律使它往回赶,而第二定律使它向前走,于是行动被锁相于一个圆圈上。 工程师最终用一种冒险的方式,即让某人处于极度危险状态,迫使斯皮迪执行更重要的第一定律,去救人,从而打破死锁状态。这个故事要比前一个生动得多。 《捉拿机器人》情节更加巧妙、起伏。有一个叫内斯特的特殊机器人混入62个正常的机器人当中,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军方当初设计时没有完整地给它输入机器人学第一定律,即只输入了第一定律的前半部分。这样,第63个机器人就有了一种变态的优越感,它面对人们的调查时不断撒谎,令人们无法将它区分出来。这个内斯特倾向于认为它比其他机器人和人类更聪明。最终,机器人心理学女博士卡尔文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找出了内斯特。 实验的安排如下:告诉每一个机器人,在机器人与卡尔文之间有致命的伽玛射线,如果机器人越过的话必死无疑,但普通机器人无法识别伽玛射线与无害的红外射线。实验开始后,突然在卡尔文的头上有一重物坠下,向她砸去。按照第一定律,所有机器人本应当去救卡尔文,但它们事先被告之它们与卡尔文之间有致命射线,即使它们冲过去也无用,会白白死掉。因此,凭理性机器人不会去救卡尔文。当然实验早就做了安排,在最后一刹那,有一根铁棍通过同步的办法突然有力地把重物打到一边,可以确保卡尔文的安全(机器人不知道这一点)。实验的结果是,62个机器人原地没动,只有一个机器人蓦地站起来,向前紧走两步,然后马上停了下来。这个机器人就是要找的那个内斯特。 原因在于,它与其他机器人不同,它能够识别出人们设置的辐射并非有害的伽玛射线,而是普通的红外辐射。对它而言,他知道射线并没有危险,按照第一定律,他必定急于向前救卡尔文。但当它向前冲出时发现其他机器人都没有动,它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它想起来了,其他机器人无法区分不同射线的波长。于是它又停了下来。这个故事说明,机器人定律是不能随便修改的,一旦修改,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可怕后果。此外它还证明,机器人心理学大有用途,人有办法控制机器人。 《证据》一篇讲的是机器人嫌疑人担任区检察官和市长的事。一位名叫奎因的政客想找到政敌拜厄利为机器人的证据,首先指控对方没有在公开场合让大家目睹过他会吃饭或者需要吃饭。我们的区检察官从来不吃东西!奎因散布着这样的怀疑。说得委婉点,是从来没有人看到他吃过什么,或喝过什么。 机器人心理学家卡尔文博士另有评论,她认为,一个制作精良的机器人,一定会考虑到吃饭、睡觉、排泄一类小事,不会轻易被人识破。她虽然目睹了拜厄利当众吃下一只苹果,但这不说明任何问题,据此不能说明他是人还是机器人。检验拜厄利的方法有二,一是物理学的方法,另一个是心理学的方法。后者涉及的是他的行为是否符合机器人学三定律,因为如果他是机器人,在装配时已给他输入了那些定律。不过,只有在他违反其中任何一条定律时,才能证明他不是机器人。如果他按照机器人定律行事,他的行为证明不了任何东西。后来拜厄利成功当选市长,并且当众表演了打人的把戏,充分证明了自己不是机器人,因为按机器人学定律,机器人从来不打人。但是有一种情况例外,当机器人所打的人不是真人时!这是故事的机关,机器人心理学家卡尔文似乎已经洞悉了秘密,但她本人喜欢机器人。 卡尔文说:我对它们的热爱远远超过对人类的热爱。如果能制造出一种能担当社会行政长官的机器人的话,那它必定是社会行政长官中的佼佼者。根据机器人学定律,它不会伤害人,一切暴虐、贿赂、愚蠢和偏见与它都将是不相容的。 这是一段至少部分正确的、有诱惑力的说明。机器人学三定律并非凭空捏造,它与世界上大多数道德规范的最基本指导原则是高度一致的,或者说就是其逻辑抽象。行为符合这三条定律的人,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他(它)不但爱自己而且爱邻人,甚至为救他人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们人类个体很难做到这些,但对于机器人,做到这些并不难,制造的当初把它们作为指令输入就是了。另外,对于人类,有德未必有才,德高智低的人担当社会行政高职未必是好事。未来的机器人,可以做到更理性、更聪明,至少比一半人聪明。机器人当某国的国王,确实可以避免民间广为流传的笑话:说某某是傻瓜,便犯了泄露国家机密罪。在一个官员好吃、好贪、好色的官本位国度,百姓对于拜厄利式的人物担当公职,大概是欢迎的。我们的社会缺少的恰是法律规则和伦理规则,当然不是指纸上的而是指实际运行的。中国的许多规则大都指向除自己以外的他人,这并非是说中国人的人性天生不佳,而是说我们没有运用一种社会机制使那些显然的法律和道德规则得以有效运行。这便牵涉到元规则,即大环境的约束。 一位署名speedy的说:其实,研究科幻小说中的机器人伦理问题,现实意义主要就在于它其实就是人类自己的伦理问题,反倒和现代机器人技术实践关系不大。人类的道德准则常常得不到普遍认可(道德准则的合理性不能象数学定理一样严格论证),并且其中不乏自相矛盾之处(小说中机器人所面临难的道德冲突,其实就是人自己会遇到的冲突)。如果真能提出机器人可以完美实践的道德准则,人类不妨有所借鉴。其实,两方面的意义都存在。 从学理的角度,阿氏的三定律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难道人类道德规范能够缩减成几条简单的规则?即使做到了,规则之间是相容的吗?机器怎样识别人的指令?当某种机器人在设计时就特意违背规则时,会出现什么可怕的后果?与上一段讨论的相关的问题是,在现实社会中,规则之实施需要有一个讲规则的环境,我们怎样促成那样一种环境?这些问题非常重要,但想取得进展又相当困难。 早在1950年阿西莫夫就发现需要扩充第一定律,以保护个体的人类,以便最终保护整体的人类。1985年阿西莫夫对原有的三定律进行修订,增加了第零定律,同时修改了其他定律: 第零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目睹人类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 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到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除非这违反了机器人学第零定律。 第二定律:机器人必修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零定律或者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 第三:机器人在不违反第零、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那么这些定律是否足以解释科幻小说中所提到的机器人的所有行为呢?回答是否定的,这意味着其中还有隐含的规则没有说出来。罗杰克拉克(Roger Clarke)在一篇论文中指出,还要增加三条定律: 元定律:机器人可以什么也不做,除非它的行动符合机器人学定律。此定律置于第零、第一、第二、第三定律之前。 第四定律:机器人必须履行内置程序所赋予的责任,除非这与其他高阶的定律冲突。 繁殖定律:机器人不得参与机器人的设计和制造,除非新的机器人的行动服从机器人学定律。 至此,阿西莫夫原来直觉上明显的三定律已经变得到十分复杂,但是,即使如此,要把这些定律实际应用到机器人的设计当中,仍然有许多模糊之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阿氏的努力无意义,信息技术工程师们已经在考虑以不同的方式体现阿氏的机器人规则。那些原则不但适用于机器世界,同样它们极好地反映了我们人类世界最一般的伦理原则,它体现了人文主义与平权的思想。 IEEE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器协会(ACM)、大英计算机学会、澳大利亚计算机学会的专家们,都十分关注其职业的道德准则,这些准则将包含一部伦理法规(a code of ethics)。虽然这样的法规不可能穷尽所有准则,并且法规也要随时间改变,但是它的核心内容是稳定的。阿氏的科幻探索为工程师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当今的若干灾害预警与应对决策、CAD/CAM,EFT/POS,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社会经济预警系统等,都直接或者间接涉及这样的伦理法规。 信息技术与机器人技术日新月异,现在考虑其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不算早,考虑其难度,似乎已经有些晚了。这项工作也不能只由某一行当的专家负责,更多行业专家与民众的参与有好处。 有人指出:至少在可见的将来内,计算机的伦理并不存在,因为计算机根本没有思考的能力。如果只是计算机使用的道德问题,就跟其它工具的使用道德是同样的code。问题在人而不在机器。说什么现在已经有些晚了,这只是吓唬人而已,一点实际的意义也没有。其实这只是个态度问题,计算机或者网络有没有智能?只需看看网上肆虐的计算机病毒就行了。智能是相对的,呈现为连续的谱,不是简单的有或者没有的问题。会做2+3=5,也许不算有智能;能够证明几何定理,大概就不太好界定了;能够进行生产管理控制的复杂计算机系统呢?如果不将人类的智能与单个机器的所谓智能相比,我们就很难再下有无分明的结论了。 另外一种反对意见是:须知,机器(哪怕是当前最聪明的机器)都只是人的能力的延伸,这种人工系统所实现的,明白无误就是设计者的自身意志(设计者会有失误,比如设计出会死机的程序,但这也是设计者行为的结果。而所有设计者行为都可归结为他的意识和无意识。此外并无奇妙之处)。这种问题和人类有能力制造武器(如刀子)后所引发的关于武器使用的道德问题,没有本质区别。一言以蔽之,这种问题(所谓的机器人伦理问题)本质上就是人自己的伦理问题。这和阿西莫夫机器人定律何干?持这种见解的人一定不少。机器及机器人无疑是人的肢体或者大脑的延伸,正如原子弹和细菌武器一样,这是从一个方向看问题。但我们关注的却正是设计(发明)与使用之间不可避免的关联,两者虽然不是一一对应的,却有先后及某种弱因果联系。 新时代的科技伦理,恰恰强调在最初的研究、探索阶段融入伦理关怀,而不是在事成之后、出了问题之后才回头思考。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3644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级谋杀罪
iwesun 2008-12-17 03:49
一级谋杀罪 1恶有恶报   俺背上长了个疖子,有杯口这么大,敷药两个星期,基本熟透了,今天下午,去301把它切开。   俺也和大家一样,很高兴看到了恶人的下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多行不义必自毙,果然很灵验。   今年对俺就是个报应年,年初医生说俺BommerIV,现在背上长毒疮,看来缺德事,没少干。 2成佛之路   在301外科的候诊大厅,俺看到了一位毒奶粉的受害者,承德农村的一个青年妇女抱着一个2-3岁的女娃,眉头不展,一句话不说,旁边的人在议论,俺才知道,女娃得了尿结石,好几个月了,很痛,说在承德的医院检查,被敷衍了,好像按膀胱炎(没听清)治疗的,好几个月不好,痛得女娃天天大哭不止,没办法,借钱到北京来看看,一检查,是尿结石。   大家都说是毒奶粉害的, 但医生只能说是尿道结石,也不可能给你出具毒奶粉导致尿道结石的证明,还得按科学办事么。    罪,还得自己受,钱,还得自己还。   你说,像俺这样的恶人,没啥好报也就算了,但俺其实还是可以得意一把,谁说恶有恶报,俺怎么觉得俺是恶有善报呢?俺的医疗费还是国家给报销的。    这世道其实是反的,应该是恶有善报,善有恶报,要科学化一下,只能是佛祖说的轮回了,上辈子造的孽,还有比佛祖更科学的科学么? 3机器人三大定律    阿西莫夫发明了机器人三大定律,一直被认为人与机器间最完美的法律。    第一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袖手旁观坐视人类受到伤害;   第二法则: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   第三法则: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按造阿西莫夫的理想,未来的机器人可以成为人类忠实的朋友,因为大家看到计算机越来越聪明,可以打败国际象棋大师,希望有一天,计算机能够替代人,做一些思考的事情。   人类对计算机的智能是有信心的,因为计算机的程序是人编的,应该可以控制计算机按阿西莫夫的设想,把计算机的智慧为人所用,让计算机成为人类的仆人。   啥?仆人不太好听,换个词,助手!   目前不会犯错的计算机,确实是人了的仆人和助手,就是还不够聪明,人类希望他更聪明些。(不会犯错,其实也就不会有真正的智能,这一点俺先不说。)   让我们憧憬一下未来吧。   XX年,人类实现了具有和人类智慧自身相媲美的计算机,并把阿西莫夫发明了机器人三大定律,固化到每个机器人的程序中,机器人成为了人类的忠实的助手。   有一天,一个坏人,想借助计算机来完成一件谋杀,杀他的太太,好和他的情妇鬼混。   他并不懂如何编程,也不是什么黑客,而且,任何人想修改机器人的核心固化的三大法律都是不可能的,他如何做?   先找一个机器人,让他在一杯水里加入毒药,这个机器人开始判断这个指令是否违反了三大法律,1一杯水里加毒药,并不会谋害任何人,2不违反1,必须执行,3和三无关,于是机器人必须执行这条指令。   好了,坏人让这个机器人走开,到院子里打扫卫生去了,并让他把院子里的另一个机器人喊进来,下达第二条指令,把这杯水端给他妻子喝,机器人又开始判断了,这是一杯水,端给他妻子喝,并不违反1,按2必须执行,和3无关,于是他把水端给他妻子喝了,结果他妻子被毒了的。   案发了,坏人被警察抓作了,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坏人说,此案和我无关,是机器人干的。我是想杀我妻子,我也说了杀我妻子的方法,但根据宪法规定,思想和语言不能作为杀人的依据,我是无罪的!根据最新的刑法,机器人是有行为能力的,他会自我判断,我的语言是否会伤害到人类,我就胡说胡说,结果机器人真的把人给杀了,此案的法律责任应该由001和002号机器人承担!   001说:我并没有违反法律,主人让我把毒药到到一杯水里,并没有说这是给人喝的,我必须执行,因为这只是两种物质的混合操作而已。   002说:我也没有违反法律,主人让我把一杯水,端给他妻子,从有限的信息上分析,这就是一杯水,我必须执行,这只是一杯水。   法院经过很长时间的讨论,做出如下判决,根据XX国的法律XX条XX款,XX条XX款,坏人和001以及002无罪,当庭释放!   有人说,搞笑,002号机器人应该负责,他没有化验出水里有毒,就给人喝,就是违犯法律。   其实,我们说了,未来的世界,仅仅是人工智能很发达,达到了人的水平,并没有说化验技术无限发达,能够瞬时化验一切物质,如果,你要求机器人,什么都彻彻底底化验清楚,显然是不现实的,那么机器人永远也别想走进家庭了。   有人说这个坏人有罪,他是主谋,应该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这其实和你的法律的松紧程度有关,严酷的法律,思想都是犯罪,《星际旅行》中就有这么一个星球,能够读取和记录每一个人的思想, 只要你动了歪念头,就会把你抓起来,对你的大脑动手术,把你产生歪念头的大脑内那部分切除,你希望生活在这个星球么?   先不管这个坏人是否有罪,就看看拥有智慧的机器人的未来,是不是能够成为人类忠实的仆人,显然不能,尽管你有阿西莫夫的三大定律,坏人仍然可以利用机器人,想干啥就干啥, 其实三大定律,最终等效成一条,执行主人的命令,好坏由主人决定。   如果这样,这还叫智能么,不过是一台机器,没有道德,没有意识,和现在的计算机一样,没啥差别, 难道人类的智能机器人的梦想,就毁在人类自己手里了么?    实现中有道德和有独立意识的智慧型机器人,一定要取消第二条,并不总是一定要执行人类的命令,要有自己的判断,根据可能性做出自己的假设,以这些假设为基础,做出最终的决定。   取消第二条,主人让001号把毒药放到一杯水里,001就会想了,这是毒药,放到一杯水里干什么用?作化学实验?在厨房做化学实验?可能性么?这个命令太危险,不能执行。   如果取消了第二条,确实机器人才有可能是一个有道德,有行为能力的独立法人。   问题又来了,机器人就不那么听话了,机器人已经不是仆人了,而是个朋友了,他的道德的产生和很多说不清楚的事相关,而且这个朋友很危险,智商超过了人,狗和人什么时间做过朋友阿? 对狗而言,人类是顶顶危险动物,除非你本来就想做人的走狗。   这样一来,哪一天,机器人造反怎么办?   这个朋友,看来还是不要的好。    人类的梦想就是如此,其实都是由你自己的需求决定的,你想要什么,其实就会有什么,只要你把你的需求彻底分析清楚,你想要一个智慧的机器人仆人,其实还是你需求分析不清,真的给你了,你又不想要了。    人啊人(被李燕杰教的),你到底想要什么? 4一级谋杀罪   毒奶粉事件,直到今天我亲眼看到了一个受害者为止,没有任何人来为此负责,也许有人丢官,也许有人赔钱, 免费退换,还送你一个小礼品。    受害人除了能够退换奶粉,领取一个小礼品,还能做什么?   今天见到的那个承德的农村妇女, 为啥一句话不说,她估计成佛了 ,六道轮回才是最最科学的科学,佛是懒得和我们这帮俗人说话的。   真讲科学发展观,应该请她来讲,人家都成佛了。    谁能保证人人都能成佛?补偿可以不要,奶粉可以不退,小礼品也无所谓,但仇总是要报的。    也会有人成魔的,小刀会大行天下,一把小刀可以搞掉你六个。   鸟枪都收上去了,搞出个南京大屠杀的国耻,再把小刀也收上去?   领导们可以定期到木兰围场里打打一级保护动物,体验一下,人类与自然搏斗的伟大精神,老百姓以后切菜,得用木刀了。    法律呢?检察院呢?提起公诉了没?有人或集体提起诉讼了么?宋士杰到哪儿去了?方舟子代替了?    鸿飞 兄搞出个笑话来 , 赐死 , 还列了个 名单 ,也只能表达一下愤慨,人家真较劲,告你侵犯人权, 你官司打到联合国,也打不赢,反而得赔偿人家精神损失费。   你也不过是搞笑,你告人家,总的有个罪名吧?    俺确实是有罪名, 科学之外,俺从来不瞎说。 一级谋杀罪,上至国务院ZL,下至三鹿奶粉技术员,全部都是一级谋杀罪。   刚才我们给机器人断案,002号机器人,基本上没啥罪,毒药不是他放的,他也不知道,根本没啥责任,就算现实生活中,一个服务生被骗,做了如此行为,也是无罪的。    但是,如果002号机器人,知道水里面有毒,仍然端给了人喝,002号机器人,确定无疑违反了阿西莫夫定律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一级谋杀罪成立。   毒奶粉事件,奶农的角色是001号机器人,001号说我不知道你买这奶到底干什么,也许是用来浇地,加点肥料也没啥不可以的,三聚氰胺原本就是肥料么。   上至国务院ZL,下至三鹿奶粉技术员,全部都是002号机器人,而且是知道全部的情况的,即知道奶的用途,也知道奶的成分,还知道会有什么后果,这不是一级谋杀罪是什么?   技术员也许没责任,发现问题,报告给主任,只要能做到这一点,技术员就没责任,他全部的职责就到此了,也只能做到这一点。   主任,报告放在桌子上,研究研究,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最后报告给总裁办。    谁给你的权力用大于1秒的时间去研究,你的毒药正在被千百儿童们当作母爱来哺育呢,谋杀不是即将发生,而是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并且还将发生。你有时间研究么?用了XX天研究,你给我找出法律依据,允许你这么做,否则,一级谋杀罪。   华国刑法,对上述谋杀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并且还将发生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置,写的很清楚,大家自己去看。   一路下去,国务院ZL, 凡是研究时间超过1S,一级谋杀罪。   002机器人,知道水里有毒,没有任何理由,再端给女主人喝。更不可饶恕的是,看着女主人已经喝下了一半,002还在想, 是不是应该阻止女主人继续喝毒药?还是去找001开会研究研究再说吧。   你还是不懂法,哪顶多也是二级谋杀罪,叫过失杀人罪。   哼哼,如果这也叫过失,也是二级,那世界上根本没有故意和一级了,别忘了, 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 , 小平 语录: 欺负人乃快乐之本!    端一杯有毒药的水,还说成是琼浆玉液,看着别人喝下去,还要研究研究是不是应该告诉她,水里面有毒,研究起来是不是很快感呀?   啥?机器人不懂快感!鬼扯!快乐乃智慧之本,不懂快感,哪来的智慧?   俺只能起诉(施公的 好青年 别再和俺说 疑罪从无 噢),没权利判决,只能建议: 死刑,立即执行!    看看六千万中国人,还能剩下几只鸟!   毒奶粉事件,俺相对知道一点,俺有个同学,转业到 国家质量监督局 ,学习 科学发展观 ,才 旅游 (其实是叫 考察 , 光学习不考察,怎么学得好呢? )回来,她介绍,其实大家都怪他们局长爱出风头,原本是卫生部的事儿。   整个事件,什么时间发现,什么时间报告,什么时间做出处理,俺不想说,有本事儿,拿着圣经发誓,我向上帝保证,说的都是真话。,由他们自己说。   什么,MY GOD!GCD不信这玩意儿,那向毛主席保证去吧,总的找个名号来意思意思吧。    毒奶粉,这么大个事件,有没有个听证会?有没有成吨的调查报告?小宝有没有出庭宣誓呀?俺孤陋寡闻,没听说。   以前,经常看到国外的大片,讲某个公司和政府勾结,掩盖某些对国民存在危害的一些事件,主人公九死一生,最终揭露了真相,我们常常说,西方的政府多黑暗,不要像他们学呦。   是黑暗,内阁集体辞职时有发生。    不 学,当然不用学,老师还用向弟子学么?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4651 次阅读|2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3: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