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大众教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高等教育由英才阶段向大众阶段的转变
热度 3 ninglz 2017-8-12 10:04
高等教育由英才阶段向大众阶段的转变 ( 一 )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趋势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 20 世纪中叶以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它是一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目前在我国部分地区及许多大城市,接受高等教育的适龄青年的比例已接近或超过 15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呼声不是空穴来风,它是社会、教育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也是世界发达国家教育发展历程在中国的再现。从世界范围来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衷无非有二:一是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追求教育民主和平等。我们将前者称为社会目标,后者称为本体目标。历史告诉我们,达成社会目标远较实现本体目标容易和现实。事实上,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更多考虑的是前者而非后者。 首先,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和发展目标相适应的要求与体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社会经济和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与高等教育的办学能力和发展水平的供给之间存在的矛盾日趋突出。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正从基本实现小康向初步实现现代化迈进。此时,经济增长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将导致人才需求结构层次的上移,进而拉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人们尤其是青年人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非常强烈。这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对高等教育扩大开放、迈进大众化的强烈呼唤。由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和入学条件的限制,人们转而参加开放度比较高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接受高等教育能够大大增加获得更多的生活乐趣、安全感和较好工作的机会。根据教育必须全面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国家应采取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方针,坚持 “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条件,促进发展,以利于解决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一般认为,在工业化初期,必须普及义务教育,以保证劳动者的基本素质适应其经济发展的需要;进入工业化中期,必须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并逐步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满足工业化进程中急剧增长的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可见,高等教育大众化是进入工业社会的必由之路 ; 而在工业化后期及迈向知识经济社会阶段,则必须普及高等教育,才能适应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综观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发展已经到了唇齿相依的地步。科学技术愈进步,生产力水平愈高,社会愈发达,高等教育的数量和质量也必然随之相应地发展和提高。巨大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总是伴随着新技术需求和新就业机会而出现的,并强有力地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如果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水平,就能为经济的全面高速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从经济发展目标来看,高等教育必须超前并推动其目标的实现。优先、超前发展教育,从而推进经济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已成为各国共同的选择。我国特别是一些发达地区,目前正经历重大转变,既是从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加速推进的重大转变,也是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加速推进的质的飞跃。而实现经济目标的关键是依靠大量的科技和人才。因此,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从而促进科技进步与加快人才培养,是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次,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推动教育民主化进程的需要。教育民主化是在更深层意义上人类对教育的不断追求。教育民主化一开始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是提供教育的入学机会均等,放宽入学者的社会基础,重在教育数量的扩大和普及。大众化最初是从初等教育开始的,而且是针对贫穷阶级的子弟,以科学教育为基本内容。随后,中等教育入学机会问题就提出来了。于是中学入学人数增多,国家就将义务教育的年限向中等教育延长。伴随基础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实现,民主的注意力和焦点自然转移到教育特权的最后一个堡垒 ——高等教育。 20 世纪 40 年代以后,首先从美国然后扩展到其他发达国家并波及发展中国家,大学入学人数急剧增多,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开始了。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是部分人的特权,充满了不平等。对教育的地区、城乡、种族、民族、社会经济政治地位等的不公平和歧视,对教育内部因学生性格、爱好、品质、智力等的差异所导致的不平等,特别是对教育结果及在社会上成功机会的不平等很少有人关注,更不要说试图去解决了。总之,在推行教育民主化时,外显为平等的自由精神已被有意无意地淡忘或忽视了。加之,国家认识到教育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教育就愈益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国家也加强对学校的控制,致使大学的行政权威强化,等级性、层次性和专门化的限制太严,因此,学校缺少自主权,更因为现代教育自由精神的丧失,连学校内部都不具备民主,遑论推动社会进步及培养人的独立自主和创新精神。我国目前教育民主化进程有了相当大的进展。但是,由于入学条件所限,仍有许多适龄青少年被关在学校的大门外,无法接受教育。我国高等教育适龄青年的入学率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从更广的意义来说,我国高等学校向所有希望继续学习、接受和丰富知识或渴望满足文化生活的成年人敞开校门还不够。早在 1978 年,美国纽约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在其报告《以学习社会为目标》中提出,要创造一种使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利用和享受高等教育的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的大门敞开了,大学不再是远离社会的象牙塔,不再是门第、阶级、权利的象征,不再是选拔尖子、培养精英的高门槛,而是平民百姓也能拥有的地方。因此,从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和推进民主化进程的高度来看,要广辟渠道,为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创造更多的机会。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高等学校日益成为面向全民的文化场所和学习场所。 ( 二 ) 英才阶段向大众化转变的两种模式 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由英才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过程大致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美国模式,主要依靠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扩展;另一种是 日 本模式,主要依靠私立高等教育系统的扩展。 美国的高等教育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私立大学,但在 “赠地运动”之后,公立高等教育发展起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通过“开放入学”来实现高等教育的扩展,即获得高中毕业文凭的学生就可以获得继续上大学的机会。社区学院的发展,使美国高等教育由英才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目前已达到普及化水平。现在,在办学水平上,名列前茅的多为私立高校,而在校生人数方面,私立高校只占 21 . 8 % (1990 年 ) 。 日本的高等教育起源于国立的帝国大学,原来私立大学的力量较弱,政府长期采取不扶持态度。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到了 1965 年左右,日本的适龄人口 (18 岁左右 ) 到了高峰期。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非常强烈,再加上日本在这个时期经济高速增长,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增加。在这种形势下,日本的私立高校迅速发展。到了 1972 年,日本公布《高等教育促进法》,政府开始资助私立高等教育。现在,日本大学的在校生人数中,私立大学占 73 % (1993 年 ) 。但在办学水平方面,除少数私立大学外,国立大学占压倒优势。日本的私立大学在日本高等教育由英才教育阶段发展为大众教育阶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日本学者常把这种做法称为既省力又经济的政策。 ( 三 )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 1 .发展速度要适度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必须要经过一个大发展的过程。但加快发展要注意规模适度,防止大起大落。一方面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认真作好人才需求预测;另一方面要考虑高教自身的基础和条件,主要是师资条件和办学设施,不能为某些表面现象和短期行为所迷惑,不顾教育规律和学校自身条件,盲目扩大某些专业的招生规模,造成结构性的供过于求,或者是因为办学条件跟不上而降低教学质量,影响社会效益。根据近几十年世界各国的实际情况,一般认为,专门人才拥有量的增长应等于或略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2 .以内涵发展为主提高规模效益 尽管我国各地教育资源有限,但多数学校的原有办学条件尚未被充分地利用,即人员、空间和设备等教育资源尚未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尤其是我国的高校师资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师生比处于低水平。 一方面,应充分挖掘现有学校的内部潜力,不建或少建新校,集中力量使现有学校尽量达到合理规模。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投资、缩短回报时间,而且还能促进现有各所学校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 另一方面,应通过联合办学的方式,使资源优化配置,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可使学校资源集中共享。这样,不仅可以合并学校各自的优势、提高效益,也可引导今后的学校建设走出 “小而全”的模式。 3 .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 虽然高校的生均成本会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办学效益的提高而呈下降趋势,但是目前我国政府的税收还不足以支持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应建立起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多元化筹资体系。除了政府拨款,各社会团体、企业的捐资助学外,个人分摊高教的成本也正成为必然趋势。提高学费在高等教育成本中的比例,吸收社会资金投入教育,可以进一步保证政府教育经费优先用于中小学教育和优化资助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学生上大学。 在公立大学里创建民办机制的学院,实行成本收费,有利于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让更多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减少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同时,实行成本收费也有助于理顺各种经济成分在教育投入中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4 .发展终身教育 在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除了数量上的增加外,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促进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高等教育不再仅仅是指正规的有一定年龄阶段的学校教育,还应包括使任何年龄阶段的人在生活中的任何阶段都能进出的各种非正规教育形式,即终身教育。 目前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布局及结构的优化可以提高今后教育投资的效益;大力发展各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远距离教育及各种类型的成人教育,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在今后若干年内也将发挥重大作用。 摘自《高等教育学》 相关: 高等教育发展的两种模式: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       正确看待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
个人分类: 教育漫谈|2510 次阅读|6 个评论
正确看待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
热度 8 ninglz 2017-8-3 10:21
正确看待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 由于追求和定位不同,精英高等教育和大众高等教育之间在同一时空条件下必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大众高等教育会对精英高等教育起到抑制作用,精英高等教育也会对大众高等教育的实施产生不利影响,但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并不完全是“非此即彼”的关系,精英教育或是大众教育是每个国家高等教育都面临的选择,但要求二者平均发展,或二者仅择其一都不是正确的选择。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趋势下,需要在二者之间保持一个结合点、平衡点。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包含了一定数量的精英教育。两者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都是“科教兴国”战略必要的组成部分,不能因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完全否定和忽视英才教育的意义。 ( 一 ) 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并重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 放眼世界,当今主要国家无不是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并重。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经验来看,英才和大众高等教育是能够各自得到充分发展的。例如,美国的哈佛、斯坦福、普林斯顿等研究型大学,承担着培养各界精英的任务,履行着英才教育的职能。同时,美国又有2000 多所两年制社区学院和专业学院,它们承担着普及高等教育的任务,履行着大众教育的职能。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举世闻名,法国的巴黎大学、法兰西行政学院,日本的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京都大学,德国的科隆大学、波鸿大学等也出类拔萃,它们都是各国大学中的佼佼者,培养着各国的精英。同时各国也都有实施大众教育的高校。如英国的多科性技术学院、法国的技术学院、日 本的短期大学和高等专门学校、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这些学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主力军。目前,我国存在的问题是随着高校的扩招,理应承担起精英教育任务的重点大学却卷入了大众化的浪潮中,大力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导致办学质量下滑。重点大学是精英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只有控制规模,才能使学生在德才学识等方面都能适应精英教育的要求。 ( 二 ) 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并重是由它们各自的特点决定的 大众教育是面向大多数资质一般的学生的。英才教育是面向少数具有极佳天赋和潜质的学生的。目的是让这些更容易成才的人尽早成才,尽可能成为高水平人才。以大多数人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的大众教育,难以满足少数高资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不可否认,由于人的智力发展的复杂性,大众教育也可能培养出许多“英才”,但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如果以大众教育标准要求少数资质高的学生,无疑会扼杀他们的发展潜力,使之也趋向平庸。没有高标准,就不能拍养出高水平的人才。大众教育可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也可以培养出一些英才,但仅有大众教育是不够的。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大多数人属于中智水平,只有少数人具有极佳的天赋和潜质,人的先天素质,在后天的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前提性的作用。关于这一点,人们感受最深的、最直接的是体育、艺术、文学等,不是每一个人通过适当的体育训练、艺术培养、文学熏陶,就可以成为体育明星、艺术家、文学家的,只有少数先天素质突出,对体育、艺术、文学感悟能力极强的人才有这种可能。如果给每个人都提供同样的教育,那势必使一部分人的潜质得不到充分挖掘,扼杀他们的发展潜力,使之趋于平庸。按照现代教育机会均等而不是均衡的理念,教育机会均等就是为每一个人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以使其潜力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为高智力的人提供更好的教育是理所当然的,英才教育就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20 世纪 80 年代初原联邦德国科学委员会反思“德国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何这么少”时,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就大学不重视英才教育。为此,该委员会出台了《关于促进天才开发的建议》的文件。文件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的增加导致了“忽视”英才教育,主张根据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改善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使有卓越建树潜力的人才取得建树,以使这些人有能力在政治、行政、工业、科学技术界以及学校中取得卓越成绩。法国前总理科尔更是认为,“民主自由的社会需要有成就的英才,就像我们需要空气一样”。我国的教育也值得我们深思。建国五十多年来没有出一位大科学家、大文学家,更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甚至没有出超过前辈顶尖人物的人才,如鲁迅、巴金、郭沫若、李政道、杨振宁、钱学森、钱钟书等。我们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英才教育重视不够。 ( 三 ) 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并重是符合我国实际的选择 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按照教育平等的理想,一直把发展大众教育作为基本方针,但在大多数时间里也都尝试着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并举,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在高中阶段实行重点高中制度,便是在实施大众教育的基础上开展英才教育的尝试。在高等教育阶段,我国正在实现由精英型高等教育向大众型高等教育的转变。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中,也体现了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的并举。我国的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试办少年班,可谓是重视英才教育的一个重要措施。前些年启动的“ 211 工程”和近期创建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的措施,都是推行英才教育。而目前普通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和大力发展高职,都可以视为发展大众教育的措施。无论在大众教育方面还是在英才教育方面,我们有不少经验值得总结,也会有一些教训需要吸取。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学术型的人才,而且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业性、职业性的技术、管理、服务型人才。 在人才培养方面,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是互补的,两者不可偏废。我国应明确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并重的方针。我们的大众教育水平还很低,我国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还很低。大众教育需要从量和质两个方面予以提高。由于对英才教育长期重视不够,我国的英才教育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制度、内容、方法上都落后于发达国家。未来的社会离不开高素质的大众,也离不开高素质的精英。我们应既发展大众教育,又发展英才教育;既重视大众教育,也重视英才教育。两者并举、并重,才是我们在现时代所应作出的唯一理智的选择。 相关: 高等教育发展的两种模式: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 摘自《高等教育学》
个人分类: 教育漫谈|3685 次阅读|16 个评论
高等教育发展的两种模式: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
ninglz 2017-4-3 10:33
高等教育发展的两种模式: 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 所谓高等教育中的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是指高等教育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它们是由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意识形态所决定的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在教育目的、对象、规模上,它们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而主要的区别则是在受教育者的面的宽窄上。 西方一些学者于20 世纪 70 年代初提出:高等教育可按其总体规模的发展依次分为英才高等教育 (elite higher education) 、大众高等教育 (mass higher education) 、普及高等教育 (universal higher education) 等阶段。在社会对教育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大众教育和英才教育两种模式决定了教育资源的投向,并涉及到教育的规模和效益之间的关系。 (1 ) 英才高等教育模式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人口的 15 %时,属英才高等教育阶段。一些学者后来又提出若干不同的划分标准,其意均是指仅有少数青年得以进入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 英才教育阶段的大学培养治国的精英,大学成为明显地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机构。高等教育的支撑者为国家,国家几乎承担了对高等教育的全部投资。在这一阶段,高等教育只培养为数很少的精英,是通过对智力、品行等各方面的考查、考试等选拔方式而决定谁能获得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博雅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致力于统治才能的培养,而面向劳动者的教育往往是低层次的职业教育。在阶级社会,它主要表现为统治阶级筛选并培养统治人才的工具。高等教育是面向少数人的,规模较小,这也是它区别于大众教育的最显著的标志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各国高等教育均属英才高等教育阶段,认为高等教育只应对少数人开放的“英才教育”观点盛行。战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普通教育的迅速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培养更多的人才,也为保证高等教育发展所需各种资源的投入提供可能。要求扩大高等教育教学机会和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高等教育民主化”思想应运而生。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少数国家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高等教育阶段。但大多数国家因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不高,普通教育尚不发达,国家、社会无力提供大规模发展高等教育所需的资源,高等教育仍处在英才高等教育阶段。 (2 ) 大众高等教育模式 大众高等教育常以普通教育的普及或极为发达和比较开放的高等教育招生制度为前提,以高等教育的层次、科类和形式的多样化为特征。按照美国马丁·特罗的提法: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达到适龄人的 15 %~ 50 %时,属本阶段。其他学者后来又提出一些类似的判断标准。特罗认为,进入此阶段后,高等教育不仅在数量上比英才高等教育阶段有所发展,且在高等教育的观念、教学内容与形式、学术标准、管理与决策及高等学校的功能、模式、招生和聘请教师的政策与办法等方面,均发生质的变化。 这一阶段的大学主要培养国家所需的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一部分未来的国家管理者。国家、政府虽然提供一部分的高等教育经费,但高教的主要支撑者已是老百姓,即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为社会和个人对教育的投资。高等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不设入学选拔考试或入学选拔考试不通过率极低。教育的机会增多,受教育者分布广泛,更多的人可以上大学,特别是工农大众子女也可以通过平等竞争进入大学,从而重新选择社会角色和地位。这一时期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一方面表现为学校数量增多,学生入学人数比率达到相当程度,且学生人数的增长幅度远远高出学校数量的增长;另一方面表现为高等教育种类、层次、形式的多样化,如美国的社区学院、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等。同时,与各种职业相对应的技术逐渐成为专门的学科,并作为知识进行传授。高校向学生提供实用的、能为产业界利用的短期课程。美国、新西兰、日本、法国、瑞典等一些国家20 世纪 70 年代后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基于何种标准判断均属本阶段。 (3 ) 大众教育和普及教育的关系 特罗的这种量化的区别虽比较直观,但它把大众教育和普及教育并列,忽略了它们都具有区别于英才教育的共同本质特点:为大众提供丰富的教育机会。 大众教育虽包含普及教育,但其外延比普及教育广。普及教育是大众教育中大众化程度最高的一种。大众教育向社会大众普遍提供一种接受教育的可能性,而只有当社会大众利用了这种条件,社会大众中的绝大多数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时,才实现了普及教育。大众教育虽包含普及教育,面向社会开放,但并未强制实施,所以事实上并未普及。这在高等教育阶段更为普遍,这是因为受到办学条件、受教育者的知识基础和智力条件等的限制。因此,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应将高等教育划分为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而大众教育中又包含普及教育。 摘自《高等教育学》
个人分类: 教育漫谈|3667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生培养,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
热度 36 lionbin 2012-1-3 13:33
研究生培养,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
话说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教授新科院士张寿武曾师从王元,当时王元认为自己的研究领域经典解析数论已无出路可言,所以鼓励张寿武自由选择方向。张寿武硕士论文答辩后,王元说,“我们也不知道你答辩的时候在说些什么,一个字也没听懂,但考虑到你每天很早就来办公室,很用功,这个硕士学位就送给你了,以后就不能够蒙了。”这个打破成规的案例,似乎一直会受人称颂。在读研究生的各位,看到这个故事可能也是欢欣鼓舞,但理解上不一定正确,他们很快就悟出这其中一方面的含义:哎呀,要是我的导师是王元该多好呀!但他们可能忽视了另一面,自己是张寿武那样的人吗? 从中学开始学习写议论文开始,大家都知道了某种表达自己观点的写法:寻找一些个案作为论据,以说明我们的论点是多么正确,尽管这个论据在统计学上毫无意义,或者完全是错误的,简单说,就是以偏概全的错误。上述的这个案例, 在张寿武成功之后可以作为美谈,专门用于抨击传统教育体系和教育思想的失败。但是,如果张寿武最终没有成功,可能被淹没在大量非成功案例的海洋中,抑或成为对不负责导师诟病的根据。 判别英才是需要眼光的,可惜千里马常在而伯乐不常有。在研究生教育中,这对导师和评价体系的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反思这个问题并加以改进,显然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 不管多好的规则,都必须与现实问题相结合。 下面接着说说几个现实问题: 授予学位有论文发表的要求,并不是中国人的发明。没有做过严格的统计,至少一多半国家都会有类似的要求,所以中国许多学位授予机构目前将论文发表作为授予学位的硬性规定,也是无可厚非的 。(【注】我一直觉得在授予学位与论文挂钩,并非一无是处,它是一个双刃剑。正好今天看到一则新闻,欣喜之余,发了点儿感想,凑成了一篇博文,但发文太频,没有被推荐,有兴趣的可以参考一下:《 “中国制造”的论文未来将充满希望 》 ) 中国研究生在2001-2010年之间,十年报考人数增加三倍多,已从2001年的46万人,提高到2010年的140万人,今年(2012年)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数为165.6万人,比去年又增长6.9%(14万人),创历史新高。近几年,为了适应需要,将研究生教育分成了分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逐步降低学术型学位而逐渐增加专业学位人数,总数还是在逐年增加的。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期刊论文数量已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然而,这些论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开外。这一对比说明:垃圾论文满天飞。许多人相信:由于对研究生获得学位有论文发表的要求,于是就出产了许多垃圾论文,因此这是出产垃圾论文的罪魁祸首。不能排除这个要求对出产垃圾论文有一定的贡献,但理解成罪魁祸首其实并没有抓住问题的根结,真正的原因其实是学术科研上的急功近利,将复杂的智力活动简单化,希望立竿见影,其中发表论文是很容易凑出来的,于是各种形式的论文运营而生。 研究生培养,一直被人们理解为是精英教育。作为精英教育,要求针对被教育者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这是非常合理的要求,不管想出多少怪招,只要对培养有利,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招生人数扩大到如此数量的时候,究竟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值得我们首先考虑清楚。 我更愿意相信,目前的研究生教育,特别是硕士研究生,更像是大众教育。 引用王元院士的话:“ 必须承认智慧的差别,允许精英脱颖而出 ”。那么在研究生培养上,显然就是要有区别地对待,要善于识别智慧的差异。一个合格的研究生导师,应该是有这个判别能力的,但如果他们的判别能力总是会受到其他管理活动的控制,显然再好的判别能力也就无能为力了。正如文中开头所讲的那个故事,如果现在我们某位导师因为学生“每天很早就来办公室,很用功”就给一个学位,管理部门肯定不同意。其实,这里还有许多不确定性存在,王元院士有几个学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给予学位的?在这样授予的学位中,最后成功的学生所占的比率究竟是高还是低? 精英被进行大众化教育,是否一定会一塌糊涂? 这是一个没有办法完成的实验,因为精英都是在成功之后才被定义的。观察一个精英成功的发展过程,里面肯定充满了各种有趣而复杂的经历,往往个性的东西更能吸引人,所以许多传奇、轶事等都来源于此,这些一定需要超乎平常人的行为方式才行。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从任何一个男孩子往上追溯他们的父辈、祖辈,不得了,那全是男性,传了几千年了,里面也有很多传奇;同样,从一个女孩子往上追溯他们的母亲、外婆,也是同样的结果。那么如果一直往上进行追溯调查,能否得出生男生女的规律?好像没有人会这样去进行研究,因为生男生女是随机的?但这么多随机现象单链传递就是惊人的小概率事件,然而却发生了。现在再回到我们讨论的问题上, 一个精英的成长中,有很多不确定性,最后能成功,也是得益于某些看似成功的单链事件的排列,也就是说,有些培养方案的好坏程度可能是中性的,但在精英中就"被传奇"了,这可能并不是教育成功的必然环节,无奈却可能被放大。 那么精英教育中是不是就没有成功的经验或者固有规律可循?那也不是,但这些规律,其实已经慢慢被教育学家所吸收了,再融合到大众教育中了,数千年来人类文明积累的经验和教育本身的发展,其实充满了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相互融合,这二者根本就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精英从根本上也是受益于大众教育,所以,现在讨论教育问题的时候,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 授予学位有论文发表的要求,其实也是长期以来总结出来的研究生培养经验,更是培养精英的经验。 在我们的上述的例子中,并没有说张寿武“每天很早就来办公室,很用功”的结果最后是否发表了什么好论文,但我们知道更多的精英是在年轻时代,就发表了一些不错的论文,就可能已经出人头地了。显然, 对研究生培养有论文发表的要求,并不是与培养精英的宗旨相冲突的,只是在研究生教育从精英教育变成大众教育后,对大多非精英来说,要求提高了,有点高不可攀,所以他们会采取一些非正常对策 。现实状况是,我们的硕士研究生队伍还在不断增长,大众教育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为了与这个实际情况相匹配,降低一些形式上的要求,而更注重素质培养(大众教育的核心),是正确的选择, 但这并不一定是为培养精英服务的 。如果有人认为取消论文发表要求是对培养精英的必然手段,那将是大错而特错了!甚至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对于这种苗头应该旗帜鲜明地加于反对,防患于未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开展了非常好的研究工作,怎么可能发表不出好论文? 去年最后一篇博文, 我撰文对“复旦硕士生不用发表论文也能毕业”的新闻进行了评价, 并对这种做法进行了肯定。不过,我们应该注意到,复旦大学是慎重地推行改革,而且是从硕士生开始的,本文中我已经说明目前的硕士生教育,应该归为大众教育,复旦大学所进行改革的院系本身就是对SCI论文没有特别要求的院系,这是为了保证试点改革可持续开展下去而不至于中途夭折。由于不特别强调论文,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反而会提高,总体要求是提高了,最终获取的经验,可用于更深的、更理性化的改革,所以我赞成这个试点改革方案。但是如果有些高校,没有理解这种改革的保守性,而任意扩大开来,就可能是东施效颦,其结果与期望大相径庭。 本文与2012年 2月22日《中国科学报》刊发, 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id=13749 图片来自网上,仅供欣赏
个人分类: 师生之间|14447 次阅读|88 个评论
英才教育 大众教育 素质教育
panfq 2008-12-17 10:04
有关和谐的教育发展观的思考 潘发勤 摘要 英才教育、大众教育和素质教育各有其发展的历史背景,三者之间虽然存在冲突,但更多的是相互促进。中国强盛必须同时促进素质教育、推进大众教育和实施英才教育。 关键词 英才教育 大众教育 素质教育和谐教育 英才教育,又叫精英教育,指专门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的教育。早期的高等教育基本上属于英才教育。即使到现代有了教育民主化和教育机会均等 的呼吁,这种教育模式仍未受到削弱,毕竟英才教育依靠它所培养的少数精英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美国曾有英才教育的政策和法律。 1958 年颁布的《国防教育法》指出:为了国家的安全必须选拔我国大批的天才儿童,并努力进行天才教育。 1973 年又通过《天才教育法》,通过多种取胜,严格筛选, 好中选优,精心培养。 东方国家受文化传统的影响,一直存在着英才教育情结。日本的人才选拔考试竞争极为严酷,人称考试地狱。没有一个国家像新加坡那样明确提出让最优秀的人才占据最重要的工作岗位。中国 20 世纪 90 年代前的教育还不能满足大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只能通过考试选拔少数优秀人才进行培养。文革中即使这种英才教育也受到影响, 1978 年恢复高考制度,开始注重提高学校教育质量。邓小平同志当时就指出抓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从科技系统中挑选出几千名尖子人才 。 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是相对而言,它保证为国家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但是,过多地注意英才教育,忽视大众教育,就会使两者之间的张力失去平衡,如 1983 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中就有为数不多的科技天才与一无所知的公民之间,正在出现越来越大的差距 。这种现象不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技在 生产中的应用。而且,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皆有成为英才、居重要岗位的欲望。在寻常百姓的眼中,进入重点小学、重点中学,进而接受高等教育是望子成龙、光宗耀祖、出人头地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我国,通过恢复高考制度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初衷,不仅在选拔一些优秀人才,还在于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但是由于英才教育的这种惯性作用,加上中国有科举考试的历史和学而优则仕之类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在实践中我们仍然没能把握好普及与提高之间的张力,学校教育逐渐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冲击,其表现为:学校把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的唯一指标,驱使学生为争夺高学历而奋斗,脱离我国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学校的注意力集中在少数尖子身上,多数学生在学校成了陪衬,失去发展的机会,身心受到不同程度的压抑,缺乏走向社会的充分准备;置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于不顾,为追求升学率进行偏科教育,提倡死记硬背,忽视智力培养。这样即使选拔出来的少数,也存在高分低能、知识结构残缺的问题,或品德、体质、心理方面的缺陷,不能就说其具备了真正优秀人才所应有的素质。英才教育引发出的基础教育中的应试教育倾向,是国家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严重影响到国民素质的提高。 英才教育思想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当它被人们不适当的扩大化之后。为了消除这种不利影响,必须加快大众教育的进程。以美国为例,它一直在提倡英才教育和群众教育相结合,而且曾一度扩充高等教育(如赠地学院),并率先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马丁 . 特罗把 15% 的入学率作为精英高等教育和大众高等教育的划分界线。 上世纪 90 年代后中国开始逐步推 进大众化高等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实现这一目标 ,毛入学率达到 40% 。 未来我国的战略目标之一,就是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90% ;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 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除了使国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一个档次外,人们还期望它可以缓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进而缓解普通中小学的升学压力,使普通中小学集中精力致力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正如一些国家把质量、质量保证这类词用于教育一样,中国近十几年强调素质教育,到 1999 年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时,以政府的文件形式正式加以确认。从词义分析,素质一词现既指一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又指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基本品质。提倡素质教育就是使每一个学生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得以充分的发展,同时使他们获得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品质。从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出发,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全员整体素质和实现个体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其主要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发展,即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后来又进一步深化,提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是重视素质教育概念的全民性的一面,还是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一面,还是两者兼顾,不同的理解导致不同的实践。 我们承认人的素质有差异,要通过教育考试甄选人才。但人才的分化要在适当的层次进行。这是因为社会的发展有待社会全员素质的提高,过早的选拔会使大多数人失去发展的机会;未来的社会更需要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过早偏科教育造成的知识结构残缺不利于人才的后续发展。所以基础教育阶段不宜进行分化淘汰,九年义务教育首先应该是大众教育、公平教育、素质教育。为此,一些地方开始取消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取消重点中学初中部,小学生就近入学,以消除应试教育的导因。一些学校开展情境教育、愉快教育、成功教育等素质教育实践,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从刚开始的兴办重点中小学到后来的取消重点,从注重升学到注重素质,反映了社会对大众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需求。 不仅如此,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教育都应重视素质教育。于是人们又把素质教育扩大到高等教育领域。有人认为真正的专业分化应在研究生阶段,大学本专科教育为了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同样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上世纪 90 年代末许多人士对高等教育中存在着过强的功利主义、过窄的专业设置、过弱的文化底蕴的问题提出批评,认为它不利于大学生的后续发展,为此要调整专业设置,拓宽专业口径,借鉴国外文理融合的通识教育的经验,加强大学生特别是理工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这是因为,人文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中的基础,它制约着其他素质的培养。人文科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升华人的境界,塑造有健全品格的社会人。就科技创造而言,人文如美学、艺术等可开阔工程师视野,活跃思维,激发灵感,等等。看来,如果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又能提高所培养的英才的质量。 当然,英才教育也从另一方面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它既有促使个人产生向上奋进的内驱力,又有使高校自动上升的内驱力。正像美国二年制的社区学院和名牌大学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一样,中国实施 211 工程,办好一批重点大学,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并选拔一些素质较好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也是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在特定条件下,它为增强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至关重要。对这一点,英国的高教部长曾在访问中国后,对中国集中研究投资于 10 个院校影响很深,回国后,《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即出现《 6 所精英大学得到 8 百万英镑以模仿中国大学》这样的报道,其目的在于集中研究以便在全球竞争。 人们虽然期望大众高等教育的实现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但这种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还需要相应的经济条件、文化条件作后盾。 不难发现,目前有一些地方,忽略个性发展的现象十分突出,所有的学生都要完成同样的任务(作业),所有的学科都是一样重要,每门科目的老师都有相应的作业布置给学生,结果小学高年级、初一、初二学生的书包又大又沉,学生早起晚睡忙于作业,玩乐的时间少了,甚至连读课外书的时间都没有了,全面发展反倒成了负担。翻开书包,尽是各种各样的训练册,学生仍是做题的机器。这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现实。 我们不仅要问,进行了多年的课程改革,教师也动辄接受相应培训,大家都对素质教育心知肚明。可现实怎还这么严峻呢?学生负担过重问题的恶性循环,原因在教育之内,也在教育之外。像山东这样的人口大省、高考大省这类问题更为严重。 如果说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发达城市的孩子因其升学率高,或进入次级高校也不会影响其未来生活质量,素质教育能够实实在在进行的话,一些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因学生所入高校不同、生存环境不同导致的升学压力,以及中小学教育资源不均衡,使择校之风盛行,择校费看涨,反过来又使优秀教师和学生等优质教育资源向重点中学聚集。目前,教育机会不均问题依然突出,财政资源分布不均、城乡之间教育不均、地区之间高等教育机会不均。这种机会不均势必影响到素质教育的正常进行。所以国家未来的战略目标之一,就是 形成惠及全民的 公平教育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总之,英才教育、大众教育、素质教育有相互冲突的一面,但更多的是相互促进的一面。其中,大众高等教育的发展,为英才选拔和教育提供广泛的社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消除英才教育的负面影响;而素质教育内涵的逐步丰富,为同时确保大众教育、英才教育的质量做出贡献,为英才选拔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重要的是如何完整的理解素质教育的概念,如何协调好其间的关系,使它们和谐发展。只有让这三匹马须并驾齐驱,方能使全民素质优良而又英才辈出,使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吴文侃、杨汉清主编 . 比较教育学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147. 邓小平 . 邓小平文选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83.3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征求意见稿) . 2010-02-28 . http://www.chinanews.com.cn/edu/news/2010/02-28/2142843.shtml Coroline Davis.Elite six get £ 8 million to mimic Chinese. HES.June,13,2003,p2-3.
个人分类: 教育评论|667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4: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