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阿尔伯特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紀錄] [时尚女王:Iris的华丽传奇 Iris (2014)][1080p + 720p][
lcj2212916 2015-11-14 22:21
导演: 阿尔伯特·梅索斯 主演: Iris Apfel 类型: 纪录片 官方网站: http://mayslesfilms.com/film/iris/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片长: 78分钟 IMDb链接: tt4157220 IRIS pairs legendary 87-year-old documentarian Albert Maysles with Iris Apfel, the quick-witted, flamboyantly dressed 93-year-old style maven who has had an outsized presence on the New York fashion scene for decades. More than a fashion film, the documentary is a story about creativity and how, even in Iris' dotage, a soaring free spirit continues to inspire. IRIS portrays a singular woman whose enthusiasm for fashion, art and people are life's sustenance and reminds us that dressing, and indeed life, is nothing but an experiment. Despite the abundance of glamour in her current life, she continues to embrace the values and work ethic established during a middle-class Queens upbringing during the Great Depression. I feel lucky to be working. If you're lucky enough to do something you love, everything else follows. 下载地址: http://page92.ctfile.com/file/131624653
306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阿尔伯特的世界观 转自《我的世界观》
Baowenfeng 2015-9-21 19:30
我的世界观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我 们这些总有一死的人的命运多么奇特!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作一个短暂的逗留;目的何在,却无从知道,尽管有时自以为对此若有所感。但是,不必深思,只要从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 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 首先 是为那样一些人,我们的幸福全部依赖于他们的喜悦和健康; 其次 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 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的提醒自己: 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是以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为基础的,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时常发觉自己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我认为阶级的区分是不合理的,它最后所凭借的是以暴力为根据。我也相信,简单淳朴的生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我 完全不相信人类会有那种在哲学意义上的自由。 每一个人的行为不仅受着外界的强制,而且要适应内在的必然。叔本华说:“ 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 ”这句格言从我青年时代起就给了我真正的启示;在我自己和别人的生活面临困难的时候,它总是使我们得到安慰,并且是宽容的持续不断的源泉。这种体会可以宽大为怀地减轻那种容易使人气馁的责任感,也可以防止我们过于严肃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它导致一种特别给幽默以应有地位的人生观。 要追究一个人自己或一切生物生存的意义或目的,从客观的观点看来,我总觉得是愚蠢可笑的。 可是每个人都有一些理想,这些 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 。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 把安逸和享乐看作生活目的本身 ──我把这种伦理基础叫做 猪栏的理想 。 照 亮我的道路,是善、美和真。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我总觉得,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都是可鄙的。 我 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但我又明显地缺乏与别人和社会直接接触的要求,这两者总是形成古怪的对照。我实在是一个“ 孤独的旅客 ”,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为接近的亲人;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觉到一定距离而且 需要保持孤独 ──而这种感受正与年俱增。 人们会清楚地发觉,同别人的相互了解和协调一致是有限度的,但这不值得惋惜。 无疑,这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会失去他的天真无邪和无忧无虑的心境;但另一方面,他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不为别人的意见、习惯和判断所左右,并且能够避免那种把他的内心平衡建立在这样一些不可靠的基础之上的诱惑。 我 的政治理想是 民主政体 。 让每一个人都作为个人而受到尊重,而不让任何人成为被崇拜的偶像。 我自己一直受到同代人的过分的赞扬和尊敬,这不是由于我自己的过错,也不是由于我自己的功劳,而实在是一种命运的嘲弄。其原因大概在于人们有一种愿望,想理解我以自已微薄的绵力,通过不断的斗争所获得的少数几个观念,而这种愿望有很多人却未能实现。 我 完全明白,一个组织要实现它的目的,就必须有一个人去思考,去指挥、并且全面担负起责任来。但是被领导的人不应当受到强迫,他们必须能够选择自己的领袖。在我看来,强迫的专制制度很快就会腐化堕落。因为暴力所招引来的总是一些品德低劣的人,而且我相信, 天才的暴君总是由无赖来继承的,这是一条千古不易的规律。 就是由于这个缘故,我总强烈地反对今天在意大利和俄国所见到的那种制度。像欧洲今天所存在的情况,已使得民主形式受到怀疑,这不能归咎于民主原则本身,而是 由于政府的不稳定和选举制度中与个人无关的特征。 我相信美国在这方面已经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他们选出了一个任期足够长的总统,他有充分的权力来真正履行他的职责。另一方面,在德国政治制度中,为我所看重的是它为救济患病或贫困的人作出了可贵的广泛的规定。 在人生的丰富多彩的表演中,我觉得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是人格;只有个人才能创造出高尚的和卓越的东西,而群众本身在思想上总是迟钝的,在感觉上也总是迟钝的。 讲 到这里,我想起了 群众生活中最坏的一种表现 ,那就是使我厌恶的 军事制度 。一个人能够洋洋得意的随着军乐队在四列纵队里行进,单凭这一点就足以使我对他鄙夷不屑。他所以长了一个大脑,只是出于误会;光是骨髓就可满足他的全部需要了。 文明的这种罪恶的渊薮,应当尽快加以消灭。任人支配的英雄主义、冷酷无情的暴行,以及在爱国主义名义下的一切可恶的胡闹,所有这些都使我深恶痛绝!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 尽管如此,我对人类的评价还是十分高的,我相信,要是人民的健康感情没有遭到那些通过学校和报纸而起作用的商业利益和政治利益的蓄意败坏,那么战争这个妖魔早就该绝迹了。 我 们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经验是奥秘的经验。 它是坚守在真正艺术和真正科学发源地上的基本感情。谁要体验不到它,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谁就无异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便是模糊不清的。 就是这样奥秘的经验──虽然掺杂着恐惧──产生了宗教。我们认识到有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感觉到那种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接近我们的心灵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正是这种认识和这种情感构成了真正的宗教感情;在这个意义上,而且也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才是一个具有深挚的宗教感情的人。我无法想象存在这样一个上帝,它会对自己的创造物加以赏罚,会具有我们在自己身上所体验到的那种意志。我不能也不愿去想象一个人在肉体死亡以后还会继续活着;让那些脆弱的灵魂,由于恐惧或者由于可笑的唯我论,去拿这种思想当宝贝吧! 我自己只求满足于生命永恒的奥秘,满足于觉察现存世界的神奇结构,窥见它的一鳞半爪,并且以诚挚的努力去领悟在自然界中显示出来的那个理性的一部分,倘若真能如此,即使只领悟其极小的一部分,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个人分类: 分享|1026 次阅读|0 个评论
莫斯科阿尔伯特大街上的普希金故居
黄安年 2013-8-18 09:45
莫斯科阿尔伯特大街上的普希金故居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3年8月18日发布 6 月26-27日经彼得堡到莫斯科难眠之夜,27日上午九点抵达莫斯科,参观地铁和阿尔伯特大街,这条步行文化街最引人瞩目的是1830年普希金曾在这里居住过 , 普希金故居就坐落在阿尔巴特街53号。博物馆开放,我们只能在门外张望拍摄照片.不过有网友以前来参观过,还留下了影迹,所以附在后面。俄罗斯人对于普希金有着特殊的喜爱,他的塑像和遗址在俄罗斯保存较好。 1, 2, ******************8 【摄影】普希金故居和阿尔伯特街(组图) (2012-08-3023:13:44) 如果在北京你选择去科琉璃厂,那到莫斯科就要去老阿尔巴特街。那是一条具有500多年历史的老街,它连接了东北端的阿尔巴特广场和西南端的斯摩棱斯克广场,1985年成为莫斯科的第一条步行街。 阿尔巴特街不算宽,最宽处也就20来米,路面全部用砖石铺设,街道整洁,街两旁建于14~16世纪的古典建筑简洁而稳重,比较注重居住区的实用性。这里曾是艺人和画家荟萃的天堂,因此保存有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著名诗人普希金从1830年起居住在这条大街上,普希金故居就坐落在阿尔巴特街53号。 现在的阿尔巴特街也主要是文化商业街,店铺大多是古玩店、旧书店和珠宝店。阿尔巴特街的小店铺一家挨一家,商品种类极其繁多,如暖和的护耳皮帽,精心编制的大草鞋,琳琅满目的耳环、坠子,各种古怪的护身符,别致的小包,印有明星头像的T恤衫,年代久远的宣传画,伪造的证件,古董,雕塑,绘有俄罗斯历届领导人形象的玩偶套人…… 街头作画的艺人是阿尔巴特街上一道不灭的风景。街头画家们在街上为游客们画像,兼售画有俄罗斯白桦和松林之类的油画,街头音乐家们在不慌不忙地为行人吹奏着乐曲,出售各种工艺品的街头小贩的叫卖声文明而又礼貌。 如今来这里购物出手最大方的是中国人。因此,那些旅游纪念品商店里的售货员都能多少说几句中文。当然,价格也和国内的旅游商店差不多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51dab901017qfs.html 普希金故居也在这条街上。 他的一首诗《我徘徊在喧闹的街道》,估计就是这条街了。 这栋蓝色的庭院就是普希金的家,需要单独买门票,多少钱我忘记了 这是普希金和他夫人的雕像 普希金身高只有 1.58 ,还没有他的夫人高, 好奇怪, 俄罗斯 民族身材高大,貌似几位名人却都不高呀,普希金、列宁、普京。。。。 博物馆需要绕到房子后面,走地下的这个入口 普希金出生在贵族家庭,要不谁能在 莫斯科 的中心地段买起这么大一套别墅呀? 普希金的父亲有很多藏书, 叔父又是名诗人,当时俄国的一些文化名流是他们家的座上客。 所以他从小就在浓厚的文学氛围中长大。 童年时代,他由 法国 家庭教师管教,接受了贵族教育, 8 岁时已可以用法语写诗。 由于家中藏书丰富,家长亲戚结交文学名流,他的农奴出身的保姆常常给他讲述 俄罗斯 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使得他从小就领略了丰富的俄罗斯语言,并且对民间创作发生浓厚兴趣。 年仅 12 岁的普希金就开始了他文学创作生涯 普希金身体健康、结实,精力充沛。。。。 外貌并不英俊,个子也不高,但身体瘦长匀称,脸型生动活泼,富有表情,面色赤润,一头金黄的鬈发,眼睛闪烁着 ” 兴奋 “ 的光芒。 他以非凡的才华和敏锐的智慧博得众多女性的青睐。。。。 他是个追求真理和自由的斗士,一生坎坷多难而又辉煌壮丽。。。 他也是友谊和爱情的歌手,生性放荡,浪漫轻浮,情欲强烈。。。 曾得到许许多多年轻美丽的女子的爱恋,他又以自己炽热的爱情和优美的诗章赞颂和报答她们。 他一生写的 600 多首诗歌中,有 200 多首是指名道姓的送给他的不同的情人的。。。。 经常用 致: xxx 。。。。或 送 给亲爱的: xxx 。。。。 在豪华、奢侈的皇村学校毕业后 普希金在外交部任的是闲职, 常伙同一些近卫军军官和纨绔子弟转沙龙,上酒馆,逛妓院,入赌场,去剧院。成天游手好闲,寻欢作乐,生活荒淫放荡,卷进了灯红酒绿的上流社会。。。。 简直就是过着今天《喜爱夜蒲》里的富二代的生活。。。。 诗人一生曾追逐、迷恋过一百多个女人。 1829 年他在亲密的女友伊 · 尼 · 鸟沙科娃的纪念册里开玩笑式地写下两份他曾恋慕过的女人名单(即所谓 “ 唐璜名单 ” ),共 36 人; 其实,诗人那时爱过或占有过的女人要多得多。。。。 哈哈知道吧,这个东西不好想,估计你问普希金自己,他也不见得能记全到底有多少个女人了 在 l831 年结婚以后,他在给挚友、 “ 养母 ” 维拉.维亚泽姆斯卡娅公爵夫人的信中承认, 成为他妻子的娜塔丽娅,冈察罗娃是他所钟爱的第 113 个女人; 当然,这也可能是一种戏谑口吻,人数会少一些或者多一些。。。 在他婚后他还照样钟情其他女子。。。。 正如诗人在 1828 年所写的抒情诗《我从前是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中表明的心迹: 我从前是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 普希金的情人遍布社会各个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家庭背景,结婚的,没结婚的,离婚的,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上不到的,比冠希还强,比宗瑞还多。。。。 可惜造物弄人呀,普希金找的这个老婆,貌美如花,倾城绝代,但是比他还要放荡 ! 给普希金带过绿帽子的估计也快超过 100 人了,连沙皇尼古拉一世都给普希金戴过绿帽子。。。。 真是造物弄人呀。。。 什么叫万事找平衡 ? 可惜伟大的诗人 37 岁就死了,也可以说中了他情敌的圈套 如果不是 37 岁就去世了,要是能活到七、八十岁的话,我猜普希金的情人也许会超过四位数吧。。。 普希金故居内所有的东西都是原物,家居摆设很有品位 每个房间都是不同样式的拼花地板和冬宫一样。。。 只是故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 黄鹤楼 啊。。。。 普希金的墓不在新圣女公墓,就在这片小花园里,因为妈妈不感兴趣,没有进来看,在外面等我,我怕妈妈等的时间太长,没有来得及去墓前祭拜一下这个有文化的淫魔真是遗憾呀。。。。 登录后,开始 http://www.mafengwo.cn/i/1169412.html
个人分类: 摄影图片集锦(10-11)|965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惑一梦》第四十三章
lao2004 2012-7-3 22:01
阿尔伯特为古琴着迷了。再次聆听古琴琴音,他的心平静了许多,如释重负。出出入入,每次经过古琴时,他都满脸喜悦心情,带着粲然笑靥,绕着小屋转上几圈,接着仰望天空对着大海汹涌波涛沉思。 古琴,在海底历经沧海桑田仍然完好。它是一台纯金制作的钢琴,白鎏作键、黄鏐填隙、钨金里外包裹,全为贵重之物,整个外形精致美观,毫丝无损。翻开琴盖,里面琴键铂金琢成,洁白完美,一样毫丝无损。琴侧“鬼丽”金字,当为“瑰丽”二字。琴架上,锈色蚕巢古朴沧桑。放置琴上,珠联璧合。 古琴的制作方法和材料选择,吸引着阿尔伯特的神经。他自言自语:“真是个好东西。好东西藏在哪里都难以被埋没,像是先古奢侈的救赎。用黄金、钨金与铂金做为制造钢琴材料,就为了好听。其中,还有数学家的贡献,三种金属无缝对接用上了麦比乌斯圈 Mbius strip 几何学。拓扑学更是娴熟无比,到了得心应手境界。难为他们了,如此闲情逸致,把奢侈娱乐送到了登峰造极。” 如此几天,阿尔伯特都是这样自言自语,陶醉在他自己的天地里。古琴和蚕巢不断带给他灵感。而无边无际大海和蓝天,海里的波涛和天空的浮云,则给了他充分想象的空间。他零乱的头发,在海风的吹拂下,一根根欢畅狂长。每理清一缕思绪、每获得一丝灵感,头发成了他的第一位分享者,它们尽情享受探索奥秘的快乐。 古琴纯之又纯的琴音,总是在他思绪万千时,为他指引前进的方向。他的思绪随着蓝妮妮那“绕呀绕、飞呀飞、追呀追”中,以光的疾速牢牢逮住灵感的碎片,并把它们录制成段凑成多维空间。 阿尔伯特 昕来暮归,他 成了蛟龙号潜艇一道美丽风景。人们非常敬重这样的科学家。他们很自觉,早餐一如既往齐聚就餐。不过,人人准时了很多,不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和拖拖拉拉。早餐后,各自散了,把古琴周围很大空间都让给了阿尔伯特,尽可能让他少受干扰,好好研究。晚餐却是一如从前,排上长桌,边吃边聊直至深夜。阿尔伯特很享受这样的生活和作息,特别是这样其乐融融的人间天伦之乐。 一段时间来,阿尔伯特已经想通了一些问题。制作诺亚方舟的材料,他心里基本上有底了。它是一种合金,如能用上如古琴那样的材料,黄金、钨金和铂金,那是最好。通过巧妙精致的工艺制作,完全可以免受磁力线干扰。 阿尔伯特和蓝妮妮来了,詹梅丽本想带他们好好游一游。阿尔伯特被古琴迷住了。詹梅丽和玛丽亚只能带着蓝妮妮一人游玩了。很多天,她们都选择古岛最常见,也是最美丽的琉璃船游玩。 蓝妮妮非常享受那种坐在通体透明的壁垒内,悠哉悠哉看着海浪翻滚,看着各种形态怪异、色彩绚丽的鱼群、虾蟹在船边驰骋而过,或者探头探脑。 为了吸引这些可爱的海里生物,三人特意穿着美丽鲜艳服饰。古岛特有的服饰, 头戴鲜艳花巾,深蓝色的裤子配上翠绿色短衫,洁白的肚皮和肚脐时隐时现,宽宽的裤带镶上几排晶莹的珍珠,很是漂亮风流。 三人穿上这样的服饰,并增加一些大红大紫。如此一来,她们的琉璃船到了哪里,都有很多爱看漂亮衣服的鱼群,在可爱海豚的带领下,一路相随护送。它们成了护花使者。三人都说,有这些可爱的鱼群相伴,在海里游玩身心才更舒畅。 三人无话不说。虽然外表看起来轻松愉快,一幅太平盛世逍遥自在样子。可她们内心深处,却是很担忧阿尔伯特。她们的心都在阿尔伯特身上,关心他的研究,忧心他的研究结果,也担心他的身体。这样的研究考验着头脑神经元电能的极限。她们很担忧,可帮不上忙。看着船外悠闲的鱼群,她们的担忧和焦虑会不知不觉中得到一些慰藉。她们希望阿尔伯特也能如此,蛟龙号宽敞的空间,浩瀚的大海和蓝天白云能为阿尔伯特帮些忙。詹梅丽为此,经常会默默祈祷。 借助于傻瓜系统,詹梅丽、玛丽亚、蓝妮妮都能初略了解阿尔伯特的研究进展。她们获知阿尔伯特真的已经有了一个建造诺亚方舟的初步构思,找到建设的材料。 三人兴奋极了。蓝妮妮笑着对二人说:“梅姊、丽姊,你们这次立了大功了,古琴这宝贝真神。”二人赶紧回道:“妮妮,别损我们了,这都是龙潜潜的功劳。还有,你的功劳大大,你把阿尔伯特科学家押出来了。这可是大功。”蓝妮妮不赞同:“不是不是,是琴音把阿尔伯特科学家引出洞口的。”敕州总部建在地下,蓝妮妮习惯称总部出口为洞口了。 闹了一番,回归正题。玛丽亚用很重的语气,装模作样训斥道:“先别争功了,现在的研究,只是万里长征一小步,难的还在后头。”詹梅丽又有了担忧:“玛丽亚,您可以帮帮忙吗?或许,咱们可以请更多科学家一起思考,为阿尔伯特科学家帮点什么?” 玛丽亚装模作样想了一会儿,叹道:“咱们都省点力气,小心帮倒忙,咱们每个人都保持乐观的心情,我想这是对阿尔伯特科学家最大的帮助。”詹梅丽假装生气,笑骂道:“好你个玛丽亚,借机又来损我,欠揍。” 蓝妮妮好玩:“对对对,欠揍欠揍。”接着又更正,一本正经道:“别打打闹闹了,我可告诉你俩,同类相残是对伟大科学家的最大蔑视。真的不能让他担心,这很重要。” 三人话题离不开诺亚方舟,设身处地想了又想,确实很难。三种金属组成一种复合材料,想方设法把电磁波阻隔,这等于把现代文明隔绝。这不等同于科学版的买椟还珠吗?自动成了聋子瞎子,安全从何谈起?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章
个人分类: 小说习作|2832 次阅读|0 个评论
加拿大参加国际会议
热度 1 ywang69 2012-7-1 22:16
由加拿大岩土工程协会(The Canadian Geotechnical Society),国际环境及工程地质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logists)和国际滑坡协会(The International Joint Technical Committee on Landslides)共同承办的第11届国际滑坡大会及第二届北美滑坡年会(2012 ISL/NASL)于2012年6月2日-8日,在加拿大阿尔伯特省的班芙举行。来自全世界40多个国家的约50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国际会议,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组团参加了此次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地学学院胡卸文教授、王鹰教授、巫锡勇教授、王文灿教授和罗刚博士。 2012 ISL/NASL 的会议主题包括:滑坡过程与社会影响、滑坡机理研究、滑坡灾害地质调查技术进展与模拟手段、滑坡监测新技术应用及滑坡评价与防治策略。共有9个特邀报告和9个主题发言,会议期间还颁发了国际工程地质协会I.A.E.G. Richard Wolter 奖、Hans Cloos和 Schuster 奖章。 会场一角 我在发言 coffee break 会议在Fairmont Banff Springs Hotel召开 透过窗户看到的风景 这家伙获了大奖 窗含西岭千秋雪
个人分类: 会议通知|9741 次阅读|2 个评论
《不惑一梦》第十九章
lao2004 2012-4-19 18:10
阿尔伯特和蓝妮妮回到他们的实验室继续研究蚕宝宝,两人都穿着网格子线条十分复杂服装,蓝妮妮美丽秀发特意扎成长辫簪了只蚕宝宝发饰,钨黑大头、金黄身躯和两排闪亮银爪,为了给阿尔伯特更多的灵感,蓝妮妮颇费苦心没少想着办法。她把玛丽亚到了古岛的消失告诉了阿尔伯特,同时也告诉了玛丽亚带给詹梅丽的特殊礼物——蚕巢。“哦,说来听听。”阿尔伯特认真听了大陆洲凤翔翔等人的杰作,自始至终,只说了句“有意思的小家伙。”他注意到蓝妮妮的发饰,看了一会,甚至很兴趣借来研究,陷入了深思,却仍没有动身前往古岛的意思。 蓝妮妮看着阿尔伯特把玩着她的发饰,不由奇怪问道:“想到什么?”“没有。”阿尔伯特一边把玩着发饰,一边观察着屏幕里小昆虫,那里有大小不一的蚕宝宝,还有白蚂蚁、蜘蛛、蜗牛、蛞蝓等。他沉默一会,说:“真像。”“真像什么?”“真像里面那几只大蚕蛾。”“当然,特意模仿的。”阿尔伯特独自思考时,蓝妮妮异想天开自言自语:“要是蚕宝宝像大象、犀牛就好了。”“那就是天蚕了。”“真有天蚕吗?”“有是,不可能的。”过一会,蓝妮妮忍不住说:“玛丽亚带去的蚕巢,意思是人类可以学习蚕宝宝,也做个大茧,把东西藏在里面。”阿尔伯特微笑道:“不仅是藏宝贝,最重要是藏身,人类要在里面居住生活。”蓝妮妮哈哈笑道:“人类如能学会冬眠,逃藏里面,空间就可以小些,像睡袋。可太小了,不合适人类居住,很多动物也要避难,还要食物,要多大才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阿尔伯特有感而发。 阿尔伯特眯眯深蓝眼睛,带着思绪继续观察着屏幕里小昆虫,他心里已经想通了一些问题,似乎可以确实,蚕宝宝的吐丝做茧与环境有关。它们做茧自缚,绝非是为了破茧化蝶的美丽兑变。椭圆形的茧,先两旁后中间,就像一个球体,不仅仅是为了抗击风雨和不虞之灾,更是为了抗御外力的影响。小小的蚕茧里另有乾坤,能够轻易摆脱磁力的作用。一圈圈的蚕丝,互为阴阳磁极,既排斥又吸引,把外力影响降到最小,在里面安心成长,在巨大灾害来临时,以求获得一线生机。蚕宝宝的本事给人类建造诺亚方舟以启迪。蚕丝的柔韧性和强度正好可以支撑它的身体,大了,效果就会减弱直至没有。蚕宝宝吐丝做茧奥秘值得效仿,但比它们强度更大、柔韧性更强,能支撑超大空间的材料无从获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阿尔伯特一遍遍感叹,可在他的内心最深处,反而坚信所需之物一定存在。 火星星裂和卫星悄无声息失踪让阿尔伯特更是看到一丝希望,让他更坚信宇宙中存在一种特别的物质,可能是化合物或者像合金一样的东西,可以使无所不在的电磁波失灵。阿尔伯特没看到有物体从火星逸出,他从所有获得的数据推测冥冥之中有种物质能够对电磁波免疫。所有物质都是原子构成的,这不会有错,却又要经受一次考验了。阿尔伯特心里一边想着物质的本质特性,一边推测火星星裂的原因:一是外部的作用,真的有人控制一把巨刃,借助太阳能量流的掩盖,或者直接利用能量流的力量,给予火星致命一击;二是火星内部的因素,太阳能量流只是导火线,火星内部自身大地震,这比较正常,瞬间造成一处渊坑,如此之大,也难以想象;三是有种堪比黑洞的物质存在,从深渊里分裂出来逸出太空,吞噬所有的电磁波,致使所有卫星和航天器失踪,眼睁睁地凭空消失。第三点原因,阿尔伯特最是看中,他倾向于同意这样的推测,因为,他自己也正挖空心思制造这样的物体,能够对抗电磁,能够对引力基本免疫,他没敢奢望完全免疫,只要影响足够小,人类制造的方舟就可以避开许多大灾大难,这样的物体才能称为诺亚方舟。 古岛,詹梅丽和玛丽亚凝望着制作精致的蚕巢,它被装在一个透明的树脂框内,看起来就像一个刚出土的年代久远的稀世古董,锈迹斑斑又古朴大气,它能创造历史吗?她俩同样想到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世上哪有兼顾柔韧、坚强、纯粹、不泥不染之物!闲来无事,詹梅丽陪着玛丽亚在大海里徜徉,甚至乘坐潜艇深入海底世界游玩,说是游玩也想碰碰运气,希望能有意外收获。 两个美丽科学家带着一盒精致宝贝四处逍遥,引起古岛众多乡亲的注意,她们的想法也随之传播开来,在古岛刮起一阵寻宝之风。很多人潜入深海搜索能够建造诺亚方舟的宝贝。众多科学家跃跃一试加入寻宝队伍,说是寻宝,借机在美丽的海底世界兜风探险。科学家们美其名——寻找灵感。 上一章 下一章
个人分类: 小说习作|262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 将科学成就的荣誉归功于科学
sendtogzh 2011-10-29 23:39
  将科学成就的荣誉归功于科学   (第一部分)   作者:张功耀   作者按:自从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以来,国内宣传机器再次表现出了它对科 学极端蔑视的一面。9月15日,我就开始起草这篇文章。因为种种原因,我只能 断断续续地写。至今也未能完成。但是,国内舆情似乎容不得我继续拖延。一些 读者来信催促说,他们急切地希望阅读我的这篇文章。有鉴于此,我只好把第一 部分先拿出来,以便于让读者率先了解青蒿素与中医药之间最真实的关系。   今年的9月12日,美国的阿尔伯特与玛丽·拉斯克基金会(Albert and Mary Lasker Foundation)宣布,将今年的临床医学奖授给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女士, 将基础医学研究奖分别授给德国普朗克研究所的生物学家哈特尔(Franz-Ulrich Hartl)和美国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霍维奇(Arthur Horwich)先生。前者因发 明青蒿素,后者因阐明细胞内的蛋白质折叠机理。   拉斯克奖具有崇高的科学奖励信誉。据阿尔伯特与玛丽·拉斯克基金会介绍, 自从1942年设立这个奖项以来,已经有80位率先获得拉斯克奖的人士,继后获得 了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在最近20年里,率先获得拉斯克奖获,继后获得诺贝 尔奖的人,有28位之多。中国人能够获得这样的奖项,实在是了不起的。   这是一项严肃认真的科学研究成果。有人却将这种荣誉无端归功于“我国长 达5000年的优秀中医药传统文化”。此种说辞,在肆意拔高“中医药文化”的同 时,极大地矮化了这项成就的科学价值和拉斯克奖的奖励荣誉。其中不乏醉翁之 意不在酒的蕴意。善良的人们应当对此保持高度的警惕!   为帮助读者正确理解这项成果的意义,本文谈三个问题。   一、青蒿素的发明与中医药之间的关系   屠呦呦是这项成就的主角。她在获得这项荣誉之后,将这项成就的荣誉归于 中医中药给她的启发。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也不可能是真实的。   爱因斯坦曾经说,我们判断一个物理学家的思想和方法,不要看物理学家说 了些什么,而应该看他做了些什么。对于屠呦呦的这些说辞,我们要从我国长时 间的愚民教育、以霸道成就王道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习惯,以及当前我国的政治现 实的大背景下去理解,不要停留在“屠呦呦说了些什么”的表面,而要深入到 “屠呦呦只能说些什么”,以及“中医药究竟给屠呦呦提供了什么”的层面去分 析。   为帮助读者做出正确的判断,以下扼要地就中医药究竟能不能为屠呦呦提供 有价值的启示,做如下七个方面的阐述,而把屠呦呦为什么“必须讲假话”留待 读者去做进一步的分析。   1、从天然植物、矿物、动物身体部分提取有效成分,用于人类医学目的,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不能算是“用中药”。   “中药”这个概念原本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概念。捕风捉影地说,几乎所有人 类开发出来的产品都可以追溯到“中药”。比如说,生产计算机的原材料来自含 铁、硅、铜、铝之类的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全都可以在“中药”当中找到。信手 拈来的例子有,中医用来治疗风湿痛和男子肾虚的玄石(磁石)含铁,治疗臃疮 肿毒的砭石(微晶灰岩)含硅,中医认为可以明目消翳,而实际上最容易残害人 们的眼睛的绿盐(赤铜矿)含铜,如此等等。如果有人依据在计算机制造中用了 这些“中药”,就武断地认为:“计算机都是中药做的”,我想,它一定会闹出 世界性的笑话来。   同样道理,没有任何一种药物的基本原材料不是从自然界来的。缓解发烧症 状的阿司匹林,其基本原材料来自柳树皮;治疗糖尿病的二甲双胍,源自法国丁 香;治疗癌肿的长春新碱,是从南美洲的长春花当中萃取出来的;在青蒿素发明 之前,并且现在仍在广泛用于疟疾治疗的奎宁,是从秘鲁的金鸡纳树皮中提炼出 来的。有人把这些外国的传统草药叫做“洋中药”,它在构词上就显得十分滑稽, 更不用说它在思想境界上贪得无厌,每每摆出“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的 蛮横与霸道的那一面了。   熟悉世界医学史的读者知道,这些“洋中药”的发明都具有充分的传统草药 背景。它们具有有据可查,步步深入、清晰可辨的历史依据。与之不同的是,青 蒿素治疗疟疾的“实践经验”却只留给现代人一些捕风捉影、胡思乱想的空泛之 谈。所以,我们不能凭借青蒿素是从黄花蒿当中萃取出来的,就捕风捉影地做出 判断说,青蒿素的发明得益于“中医药文化”。   2、中医没有屠呦呦所面对的“疟疾”概念。   在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中,“疟疾”是一个类概念,不是一个种概念。《黄帝 内经·至真要大论》云:“少阳司天,火淫所胜,民病头痛、发热、恶寒而疟”。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把所有具备头痛、发热、恶寒症状的疾病,都叫做“疟疾”。 显然,这个“疟疾”不能翻译成malaria。西方人所理解的malaria,我国民间俗 称“打摆子”,在儒医著作中完全没有这样的疾病名称。   熟悉中国医学史的读者也许记得,在西方的科学医学传入中国之前,中医一 直自诩为儒医。儒医生如同儒学门徒一样,喜欢故作儒雅。即使他们被差遣去当 一回奴才或者走狗,也要努力装出一副儒雅的酸像来。中国有一句歇后语专门讽 刺这样的儒雅:“孔夫子放屁,——文气冲天”。连放屁都要文气冲天,可见那 些饱读诗书的儒学之士文绉绉、酸溜溜到了何等地步。是故,“打摆子”这种在 儒医们看来俗不可耐的疾病名称,是不配写入他们的医学著作之中的。所以,没 有任何一部儒医著作记载了“打摆子”。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疟疾”作为一个类概念,其内涵相当混乱。单是《黄 帝内经》就有“伤风”、“伤寒”、“伤热”、“寒热凝结”四种不同病因引起 的“疟疾”。先伤寒,后伤风,为“寒疟”;先伤热,后伤风,为“温疟”;手 足热,欲呕,但热不寒者,为“瘅疟”(也称“风疟”)。此外,还有痔疮也被 解释成了一种“疟”,即所谓:“太阳之胜,凝慄且至,为痔疟”。到了14世纪, “金元四大家”更是各显神通,莫名其妙地增加了更多的“疟”,如“五脏疟” 和“六经疟”就是典型的例子。这些自命不凡的中医著作家,虽然标榜出“五脏 疟”,实际却列出了六种不同的“疟”,即所谓“肝疟”“胃疟”“心疟”“脾 疟”“肺疟”和“肾疟”。值得顺便说明的是,这样的荒谬,是原始文献的错, 不是后人添的乱。对应“五脏疟”,刘完素别出心裁,再列出了“六经疟”。于 是又有“足太阴疟”“足少阳疟”“足阳明疟”“足太阴疟”“足少阴疟”“足 厥阴疟”。到了元朝,朱震亨著《格致余论》,去掉全部“足”字,别成六经疟。 到了明朝,“疟疾”再次多了起来。有所谓食疟、暑疟、暴疟、邪疟、间日疟、 三日疟、虚疟、痰疟、瘴疟、似疟非疟,等等等等,目不暇接,不一而足。值得 特别指出的是,在所有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疟疾”中,唯独没有屠呦呦所面临 的因蚊虫叮咬感染疟原虫而发生的“打摆子”,即,可以与malaria相对应的 “疟疾”。于是,捕风捉影的看,中国确有关于“疟疾”的论述,但透彻一点的 分析却不难发现,它们又都是与malaria完全不着边际的胡话。   3、因为中医典籍是从类概念的角度来使用“疟疾”的,所以,中国古代对 “疟疾”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也没有确定的病因解释。   自从法国医生冉瓦让在1882年通过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检出疟原虫之后,显微 镜观察血涂片就成了诊断疟疾最强有力的方法。至于疟疾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 (发烧、头痛、畏寒,部分急性患者可能出现昏迷),则只能作为提示性诊断的 参考。   由于中医是在类概念意义上使用“疟疾”这个术语的。所以,中医对疟疾的 诊断相当盲目,根本不可能正确诊断出可以与malaria对应的“疟疾”。依据中 医“阴阳”“五行”之类装腔作势的胡诌传统,明朝李梃曾经在《医学入门》中 将“疟疾”的诊断原则归纳为“分阴阳”“辨寒热”“明六经”“感异气”。这 对于中医信徒来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玉良言。但是,它通篇却没有一 句有用的实在话。比如说,疟疾到底是表现为“寒”还是表现为“热”?《素问》 有这样的解释:“夫疟气者,并于阳者阳胜,并于阴则阴胜。阴胜则寒,阳胜则 热。”于是,表现为寒是疟,表现为热也是疟。由此可见,“辨寒热”可以辨出 两种相反的“疟”。再有,罹患疟疾的人到底是口渴还是不口渴?《素问》解释 说:“疟者阴阳更胜也,或胜或不胜,故或渴或不渴”。于是,渴也是疟,不渴 也是疟。你看,通过“分阴阳”又分出两种相反的“疟”。将这两种“疟”两两 组合,还可以得出四种“疟”。以这四种疟为基础,再依据“明六气”“感异气” 的法则去辨证论治,究竟能够再辨别出多少“疟”,就神仙也弄不清楚了。用 “恒河沙数”去形容也是并不夸张的。   对疟疾没有任何诊断标准的中医学,说它认识了“疟疾”,这样的自吹自擂, 除了自欺欺人之外,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   4、正统中医不用青蒿,更不用黄花蒿,治疗“疟疾”。   中医治疗“疟疾”用得最多的是柴胡、常山、半夏、瓜蒌、黄芩、黄柏、黄 连、橘红、麻黄、紫苏、桔梗、陈皮、羌活、白芷、芍药、生姜、木香、大黄、 栀子、金银花。如果“久疟不愈”,大胆的中医生会用一些毒药,如巴豆、砒霜、 轻粉、草乌、川乌、雄黄。此外,还有用动物粪便治疗“疟疾”的。《古今图书 集成》就收录了这样的偏方:用雄狐狸屎和蝙蝠屎各等分,为丸如芡实大,待瘴 疟发作的时候,令患者依照男左女右的法则,手持药丸久嗅之。此外,我国民间 还有人推荐用白狗屎烧灰,调冷水服,治疗久治不愈的劳疟和瘴疟。这个方剂曾 经被收录到了宋朝最权威的《圣惠方》。除以上载入中医重要典籍者外,我们还 可以读到一些治疗疟疾的民间偏方。比如,将鞋底泥,去两头,取中间,焙干为 末,兑酒喝;将活蜘蛛捣烂,同饭为丸服下;取蝙蝠屎五十粒,朱砂半两、麝香 一钱,煮糯饭,白开水送服。诸如此类的“治疟偏方”,在中医文献中,虽然谈 不上汗牛充栋,也实在不是短篇幅的文章可以罗列得齐全的。有趣的是,在正统 中医文献的治疟配方中,最难得一见的治疟药草,恰恰就是被某些现代媒体吹捧 为“中国神草”的青蒿。至于黄花蒿,我没有看到有谁记载了它可以用来治疗疟 疾。   5、此青蒿非彼青蒿。   中国地大物博,国民科学素质不高,各地对生物品种的命名莫衷一是。大致 说来,中国有50来个不同名称和品种的青蒿。在我的家乡湖南郴州,房前屋后和 田间地头,经常可以看到许多青蒿。每到暑季来临,家乡人常用它捣汁兑水喂鸡 鸭。据说,这样可以避免鸡鸭发瘟。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我开始阅读中医药著 作,始从当时流行的《常用中草药手册》当中了解到,这些青蒿就是山道年 (Artemisia cina Millkomm),其萃取物可以用来驱蛔虫。起初,我以为屠呦 呦所说的青蒿就是这种山道年。最近,我查阅了与青蒿素相关的文献才知道,屠 呦呦所用的不是山道年,而是黄花蒿,按照双名法分类,它是Artemisia annua L.。   我国古代使用青蒿治疗“疟疾”的记载总共可以查到四个文献。最早的文献 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牝痔之入窍中寸,状类牛虮,三×× 然,后而溃出血,不后上向者方:取溺五斗,以煮青蒿大把二,鲋鱼如手者七, 冶桂六寸,干姜二颗,十沸,抒置翁中,埋席下,为窍,以熏痔,药寒而休。” 这明显不是治疗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疟疾,而是痔疮。其次是《肘后备急方》的记 载,它建议单用青蒿,水二升,捣汁服。另外两个的原始出处不详,但可以在 《古今图书集成》当中看到。其中之一是,端午节采取青蒿阴干,与桂心等分为 末,寒疟用热酒,热疟用冷酒,送服;另一是,遇温疟,用青蒿二两,浸童便七 日,然后取出焙干,与黄丹半两,共为末,白汤调下,每服两钱。其中,《肘后 备急方》的记载被李时珍列在了《本草纲目》的《青蒿》目下。其余两个方剂被 李时珍忽略了。值得重视的是,《本草纲目》还在《青蒿》之外另记了《黄花 蒿》。可见,至少在李时珍看来,《肘后备急方》里边的青蒿不是黄花蒿。然而, 屠呦呦萃取青蒿素的植物,恰恰就是这个被李时珍忽略了的黄花蒿。另据屠呦呦 的化学分析报告称,被李时珍记载并推崇用来治疗“疟疾”的青蒿,不含青蒿素。 可见,《肘后备急方》和《本草纲目》记载的青蒿治疗“疟疾”并不可靠。   由于我国民间对“青蒿”的理解各不相同,可能有一些未被儒医重视的山野 村夫不自觉地将黄花蒿用作青蒿,治疗过“打摆子”病,并取得了某些“疗效”。 但是,这些山野村夫的成功尝试,并不见于我国汗牛充栋的古代医学文献之中。   6、我国没有征服过“打摆子”的病案记录。   我国古代讲的“打摆子”,在欧洲古代叫做“罗马热”或“坏气病”。英文 的malaria,其原始含义就是“坏气”的意思。因为这种疾病足以使一个民族衰 落,所以,古代欧洲人曾经对这种疾病心怀恐惧。1679年,一个叫塔尔博尔 (Talbor)的医生,用金鸡纳树皮粉末治愈了法国路易十四国王的儿子的疟疾。 为此,路易十四国王给了塔尔博尔3000个金币和每年发给退休金的奖赏。可见, 在17世纪的法国,治疗疟疾还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功勋。相反,在我国古代则没 有人成就过这样的勋业。为此,我们可以举出两个例子来加以印证。   第一个例子:康熙皇帝打摆子,宫廷御医束手无策。   康熙皇帝有一个文学顾问叫查慎行,比康熙大两岁,他在《入海记》中记载 了康熙皇帝在清康熙32年(1693年)得过一次“打摆子”病。中国皇帝与法国王 子相比,自然是中国皇帝重要得多。然而,就在康熙皇帝得了疟疾之后,中国政 府豢养的所有宫廷御医都束手无策,最后是法国传教士刘应用金鸡纳霜治好了康 熙皇帝的打摆子病。   第二个例子:民间没有流传出治疗打摆子的祖传秘方或偏方。   中国古代“打摆子”流行最严重的,首数我的家乡湖南郴州。“马到郴州死, 船到郴州止,人到郴州打摆子”的说法,一直流行到改革开放前夕。郴州原为湘 粤交界的蛮荒之地。这里道路崎岖,所以“马到郴州死”。这里河流狭窄,激流 险滩很多,无法行船,所以“船到郴州止”。这里交通不便,人民长期不开化, 医疗卫生条件极差,蚊蝇肆虐,所以“人到郴州打摆子”。在“打摆子”病如此 高发的地区,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从古到今都没有流传出可以治疗这种疾病的 特效药。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以祖先崇拜为基本宗教特征的国家。炫耀祖宗, 努力托庇祖宗阴福,是中国人的基本国民性之一。如果有征服打摆子的特效药流 行,无论如何都会有人以“祖传秘方”或“民间偏方”的名义加以炫耀的。可是, 至今没有人做出这样的炫耀,因而也没有任何人托庇到了这样的“祖宗阴福”。   7、青蒿素的用法可以反证中国古代用青蒿治疟无效。   时下使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成年剂量是10到20毫克/公斤/日,即每日一克左 右。黄花蒿干叶萃取青蒿素的萃取率一般在0.5%到0.7%之间。换句话说,萃取 一个成年一天剂量的青蒿素,需要晒干的黄花蒿叶0.14公斤。由此可以推论,一 握新鲜的黄花蒿被捣汁以后,大约只能提供这个剂量的二十分之一。这样小剂量 的青蒿素不大可能杀灭疟原虫。此外,单纯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治疗疟疾,容易 使疟原虫产生耐药性。这一点,自青蒿素用于临床就已经暴露出来了。有鉴于此, 世界卫生组织推出了基于青蒿素的联合用药疗法,即ACT疗法。中国古代明显没 有这样的疗法。由上可见,葛洪的青蒿方不可能真正地对疟疾患者产生疗效。
个人分类: 学术大观|3186 次阅读|0 个评论
《环境哲学》一书涉嫌抄袭剽窃
热度 2 techne 2011-10-23 02:15
《环境哲学》一书涉嫌抄袭剽窃 (草稿,请勿引用) 王 键   笔者有个爱好是逛打折书店,买些便宜但又有用的书。几个月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恰好以很低的价格买到了一本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环境哲学》,其副标题为“环境伦理的跨学科研究”,著者为王正平。该书的出版印刷时间为2004年12月,第一次印刷版,标价28元,当时买的价格只有8.5元,而且基本算是新书。   买到之初,只是粗粗浏览了一番,感觉还是很让人开眼界的。里面的内容比较丰富,我对生态问题虽然比较关心,但也没读过很系统的书籍。读这本书也算是开了个头。但后来的一次也许是更偶然的讲课机会,却让我发现这本书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当时我刚好快看完了这本书,正好有个上海的高校让我去做一次讲课。本人是在研究机构上班,讲课的机会很少。因为缺乏讲课的经验,准备课件时就比较紧张,弄来弄去查了很多资料,但总觉得不太满意。   先是在这个反复准备和核对信息的过程中,发现这本书中有一些比较低级的错误。比如该书第16页最后一段的段中有这样的字样:“1933年,德国哲学家阿尔伯特.施韦兹(Albert Schweitze)出版了《文明与伦理》(Civilization Ethics)一书”;但同样在该书后面的第39页的第二段开头,却又有这样的字样:“1923年,法国哲学家阿尔伯特.施韦兹在《文明的哲学:文明与伦理》中……”,似乎应该是同一位学者和同一部著作,书中居然标出了两个出版时间和不同国籍,真是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而在这本书的封二中的“作者介绍”里,是这样介绍作者王正平的:“1996年晋升为哲学教授。现为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伦理学学科带头人,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执行主编,学报编辑部主任。兼任上海市理论创新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国环境伦理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应用伦理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看这些介绍就会知道,作者的来头不小,不但是资深教授,而且职务头衔一大堆,也算是国内该领域的权威人物。   笔者此后花时间检索了一下“施韦兹”这位学者的信息,检索结果证明他在西方相当有名,算是一位鼎鼎大名的思想家。然而,关于他的国籍,英文维基百科给出的答案却既不是法国,也不是德国,而是奥地利。在维基百科的补充说明里是这样介绍他的出生地的:该地区属于法国,但曾经被德国占领过。也许,关于这个施韦兹到底是德国人还是法国人的混淆,可能同他的出生地的特殊归属问题有关系。貌似笔者也只能这样理解这个低级错误。而关于《文明与伦理》一书的出版时间,网络检索结果倾向于是1923年。可该书的英文名应为Civilization and Ethics而不是Civilization Ethics。而且由这个小错误,不由得让人不但去怀疑作者是否有严密做学问的习惯,而且更不免开始怀疑其是否掌握英文?   当然,若有读者看到这里,认为笔者只是拿这样一个错误来说事,那也未免太小题大作了。确实如此,这样的错误虽然低级,但还算不上什么非常严重的问题。比如,关于施韦兹的国籍归属问题,同样也有另一位重量级学者犯下了类似错误。   这位学者就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岳川。在他的“深生态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一文中,第一部分内容中称施韦兹为“法国学者”,而第二部分内容中却称施韦兹为“德国学者”,这显然也是自相矛盾的。不止于此,王岳川教授在文中对生物中心论进行描述时,也出现了一些不甚准确的内容。他认为生物中心论是“个体主义”的,而生态中心论是“整体主义”的,并用这两种观念进行对比。   可是王岳川教授在这里肯定是搞错了,因为生物中心论是坚持“物种优先”理念的,这怎么可能是个体主义理念?如果说到个体主义,一般的观点认为“动物权利论”是坚持个体权利优先的。王岳川教授很可能是混淆了动物权利和生物中心这两种不同的理念,没搞清楚这两种主张的细微差别。   总之,尽管这类错误是低级的,但俗话说得好“人无完人”,这种错误还多少可以得到最低层次的辩解。也许作为普通人,大家再怎么修炼,有时候也难免会出些小差错。对此,大多数人似乎还能够表示理解。   然而,笔者随后的一个发现,却是非常令人震惊的。在对该书的第4章“西方环境哲学的思想渊源和历史演进”进行反复阅读时,笔者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其中的第3节“西方自然观念的嬗变”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最初时也并没有太多想,因为迫于时间的紧急,必须要尽快把课件弄出来。不过,这个第3小节在最后一部分的表述并不是很清楚,读了让我有种有头没尾的感觉。为了彻底弄清楚前后的逻辑,我就忍不住去查了下我在北大读书时的导师吴国盛教授的文章。   业内人士应当都很清楚,吴国盛教授很得意的一个研究思路就是以“自然的发现”为代表的自然哲学路径。吴老师的相关文章,想当年我也都是仔细读过的。不过一转眼已经过了很多年,那么由于我来上海之后在单位参与的研究工作都是些涉及具体事务的内容,研究方向就已经完全衔接不上了。再加上本人越来越对政治学、社会学以及国际政治这样的一般社会科学更感兴趣,所以逐渐就淡忘了过去的阅读文献的范围和主题。但当初毕竟还是认真读过的,脑子里隐隐约约有些记忆。结果,这不查不要紧,一查就吓了一大跳。   仔细查看了吴老师的“自然哲学的复兴——一个历史的考察”,这篇文章是篇很有名的论文,原载于《自然哲学》(第1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1994年12月出版。当时吴老师应该还没回到北大哲学系,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哲学所从事研究工作,此文应算他当年的得意之作。笔者查看的结果初步证明:《环境哲学》一书中自105页到118页,约有13页的内容是抄袭自吴国盛老师的这篇名为“自然哲学的复兴”的论文。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是几乎一字不差地抄袭,剩下的内容大概是稍微做了些浓缩和删改——基本上,即使大家都要捣浆糊,那么这行为不算抄袭至少也得算是剽窃了。   请看该书4.3分节部分“西方自然观念的嬗变”,其下分为“自然的基本含义”、“西方自然观的演变”和“自然观念的重构”三个小节。而吴老师的文章分为六节:一、“自然”概念考略;二、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学(physica);三、转折时期;四、牛顿的自然哲学(natural philosophy);五、德国自然哲学(naturphilosophie);六、自然概念的重建。其中,该书该部分第一小节和第三小节所对应的吴老师文章中的分节标题分别是“‘自然’概念略考”和“自然概念的重建”,而该书该部分第二小节“西方自然观的演变”,则是把吴老师文章中间的其他几个小节(包括“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学(physica)”、“转折时期”、“牛顿的自然哲学”和“德国自然哲学”),合并压缩成为“西方自然观的演变”的单独小节,其下分别又用了“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学(physica)”、“文艺复兴:自然观念的转折时期”、“牛顿的自然哲学”和“德国自然哲学”这样四个小标题。究竟是不是抄袭,若有点文化就一看便知。而且由于作者在最后一部分对原文的删节和省略,导致表达的主题有些不太连贯,这是导致笔者在阅读时产生不适感的直接原因。   更重要的是,通篇没有一个字提到过吴国盛的“自然哲学的复兴”这篇重要论文。不但正文和注释里没有提到,甚至在该书书尾的参考文献里也没有提到。在该部分唯一一次提到过吴国盛的名字,是在表述古希腊时代对本原的追究时(在“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学(physica)”标题之下的内容,也全都是抄自上面那篇论文),提到了吴老师题为“米利都学派的宇宙论阐释”的文章(原载《希腊空间概念的发展》,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这个结果,真是让笔者感到心惊肉跳。像这样一位资深的权威学者,这样一部重量级的专著,居然会明目张胆地出现这种情况?对此笔者真不知道应该怎么解释。那么,此书出版也快有7年了,此前到底有没有人发现并指出这个丑陋的问题和抄袭的现象呢?笔者于是通过互联网仔细搜索了一番,发现此书只有好评,未见有恶评。   关于此书,第一篇好评文章发表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标题为“穷究天人之际——读王正平的《环境哲学——环境伦理的跨学科研究》”,作者为陈泽环,是上海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那么可能是王正平教授的同事。另一篇好评文章发表于《伦理学研究》2005年第6期,标题为“发展呼唤价值理念的变革——读王正平《环境哲学》断想”,作者为沈铭贤,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的研究员,而且似乎较为资深。   这二位对此书的评价,都是异乎寻常的好,貌似都没有发现任何严重问题。笔者观察到这类龌龊现象已有多次,在《复旦教授的低级失误和中国学界的阳痿不举》一文中,也曾就此类问题发出过评论。其实,关于此书存在的众多优点,笔者以为根本没有必要去吹捧去强调。因为既然要出这个书,当然它就是有很多优点的,这应当是毫无疑问的。如果没那么多优点,出这个书做什么用?难道比谁善于制造废纸和垃圾吗?   说来这道理也很简单:这就像大街上有个卖馒头的,说这馒头能吃(这是废话)好吃(这也是废话)甚至可以吃的爽呆呆(这更是忽悠人的废话),这都是些理所应当但却没有意义的废话。但至于这个馒头要是有问题,比如面是劣质的,或者过期了,甚至掺假掺化学色素了,这件事情却是需要更加严肃对待,需要尽快尽早发现并公之于众。必要时,甚至需要法律的介入进行惩戒。   然而,先不谈法律介入的问题——我们国家的这些学者,甚至是资深权威学者,为什么都达不到哪怕最低等的质检标准?起不到哪怕最基本的质检作用?看看这级别,这名望,这收入,这头衔,还有豪宅,外加靓车,甚至美女的裙子……真是不知道,遍布神州的好人学者们,他们每天到底都在忙什么?
个人分类: 时世评论|760 次阅读|4 个评论
关于阿尔伯特.拉斯克奖的一些背景资料
xie44025 2011-9-13 13:29
关于阿尔伯特 . 拉斯克奖的一些背景资料 阿尔伯特 . 拉斯克( Albert D.Lasker )出身于 1879 年,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是他创建的芝加哥的 Lord & Thomas 广告公司的董事会主席( President ),百万富翁。 1942 年他决定关闭公司,转而投身于艺术、政治和健康事业,成立了以他和他妻子 Mary.Lasker 共同署名的“ The Albert and Mary Lasker Fandation ”(阿尔伯特、玛丽拉斯克基金会),玛丽 . 拉斯克担任基金会主席。基金会每年给“在诸如引起病人死亡或残疾的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人”( Who have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in basic or clinical research in diseases which are the main causes of death and disability )颁发拉斯克奖。拉斯克奖的颁发范围后来又有所扩大,包括医学新闻事业( Medical Journalism )奖,以鼓励报刊和电视报道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 1950 年拉斯克不幸患上肠癌,手术 2 年后,于 1952 年 5 月 30 日去世。拉斯克在慈善事业上的巨大声望,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妻子玛丽 . 拉斯克有关。玛丽 . 沃达( Mary Woodard ,即玛丽 . 拉斯克) !900 年出生在美国威斯康星卅的沃特镇( Watertown )。她父亲是一亇成功的银行家。玛丽 1923 年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艺术史系,后去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回美国后在纽约从事艺术品交易( Art dealer ),在经济大消条时期,她因开发了廉价的好莱坞式的服装成为一个成功的女商人( Businesswoman )。 1939 年玛丽结识了拉斯克,一年后二人结成夫妻。这是玛丽的第二次婚姻,而拉斯克则是第三次了,那时他已 60 岁。拉斯克死后,把遗产完全交给拉斯克夫人管理。她从小体弱多病,并深感当时医学的落后。她也看到,大多数病人都得不到适当的治疗,往往一个家庭的所有储蓄都为一个家人的长期患病而消费怠尽。因而特別热衷于医学事业。 丈夫死于癌症使地决心投身于征服癌症的事业。在地周围逐步聚集了一群热情、能干的社会活动家和科学家。在他们不懈游说国会的努力下,终于使国会通过了国家癌症法案( National Act On Cancer ), 1971 年尼克松总统莶署了这个法案,启动了规摸巨大,并延续至今的“抗癌圣战”( Cancer Crusade )。 关于拉斯克奖对推动医学科学发展上的重要作用,已有许多介绍,本文不再赘述。今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对青嵩素的研究,首获此崇高奖项。上世记 80 年代后期,我的实验室曾与屠先生在青嵩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面有过很好的合作。对此喜讯表示衷心的祝贺。 注:本文资料来自 Richard A.Retting 著的“ Cancer Crusade : The story of the national cancer Act of 1971 , 1977 published b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一书。
48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知识创新说两句
lotusboat 2011-9-10 22:00
什么是科学研究中的创新呢?先让我们把标准放高一些,看看什么是科学研究中的开创性工作。个人以为,开创性工作主要指如下两类:开创一个新领域、新方向,引起很多人follow up,最终推动了该学科的发展;或者解决一个科学上长期存在未能解决的重要问题。这样的工作有的能直接带来技术上的进步,有的则对基础科学本身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加深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对前一类开创性工作,近年来典型的一例如Kroto和Smalley于1985年发现C60分子,随后的10多年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在C60和相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上面做工作,发表了无数的文章,客观上推动了整个纳米科技的发展。80年代高温超导的发现和随之带来的超导研究热也是类似的一例。90年代C60热的时候,曾有化学家感慨,这个C60给了多少人饭碗啊。因此形象地说,这样的开创性工作可以说是给人饭碗。再往科学史回顾,量子力学等学科的创立,都是这类开创性工作的典范。 后一种情况,较典型的如数学上证明了长期悬而未决的定理猜想(如费马大定理,阿尔伯特系列问题等),或是在物理上实现了四种相互作用的统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终结了很多同行的饭碗。 以上这种开创性工作的标准显然太高了,面前中国所进行的科学研究,绝大多数还没有办法参照这个标准来谈创新。 那么退而求其次,知识创新可以理解为重视工作的原创性(original),原创性并不一定代表大的、开创性的突破。任何小的进展,想前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都可以认为是原创。对于一般比较好的杂志,审稿人在审稿时候都会被问到,这个工作是否original?从这个角度可以说,能在像样点杂志发表的工作,多多少少都得有一定的原创性,否则连审稿人这关就过不了。那么什么样的工作连这种原创性也算不上呢?最典型的就是重复模仿性的研究工作。其他形形色色的就多了,无法列举。一般来说,单纯为了发文章、出成果而做的工作,原创性都不会很好。 我想,现在正在实施的知识创新工程,也许更适合采用这个原创性标准吧。能够按照这样的标准搞研究,比较单纯地数SCI文章篇数,已经是进步了。最后还是有请致远谈一谈,作为知识创新工程方案的起草人之一,很想知道你们在提纲里面是如何为知识创新定位的。 【原文2003年发表于虹桥科教论坛】
388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3: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