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桃花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你爱你的北上广,我爱我的桃花源
zhengyongjun 2018-3-17 21:17
(一篇作业,留存) People seldom agree with each other even in such trivial issues as preference between a big city and a small town. It's a little bit haste to say that it is better to live in a big city than in a small town, or vice versa. Living in a big city has several benefits. First, there're more job opportunities readily available in big cities than in a small town. Moreover, not merely are there more job positions in big cities and the qualities of the position are much higher as well. In addition, the pay is more decent. Second, children are supposed to be able to receive an education with a higher quality compared with their counterparts who live in a small town. For families, children's education is always put in the first place. Finally, living in a big city usually has a superior living standard to that in a small town. There are more commodities and services in city markets; there are more public utilities available in big cities; there are even much more television channels in big cities. However, living in a small town also has some advantages. People who live in a small town often have a much comfortable life style. Most of them do not have to suffer high working stress. Although the average pay is much less than that of big cities, the price of daily necessities, such as vegetables or meat, is usually less expensive. Instead of suffering loneliness which is prevalent in big cities, children might grow up more healthily because of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among residents in small town. People in a small town do not have to get up so early in the morning because there has been no traffic jam, and nobody drive so fast in a small town as to cause car accidents. They might have fewer channels in television, but they have more friends readily available to chat or entertain with. It might be true that job comes first when one chooses where to live. But as far as I'm concerned, I prefer to live a peaceful, quiet life with my family. So if I have another opportunity to make a choice, I would like to live in a quiet village, mountain village to be best. \0 \0
个人分类: 闲言碎语|31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传说中的桃花源——山阳夹石峡
ericmapes 2017-6-22 00:07
传说中的桃花源——山阳夹石峡 大笑一声出门去 2013-07-3011:10 http://bbs.hsw.cn/read-htm-tid-5666766.html 传说中的桃花源——山阳夹石峡位于山阳县板岩镇的群山之中。 进峡之路要经过约2公里的“一线天”。 夹石峡以此得名。 当心,峡里有蛇!但实际上蛇很淡定,也不怕人,一看是照相还来劲啦,你瞧那势扎得! 石上树 峡里有人家?进峡约2公里后竟然有人家。目前全村30余户,全部周姓,是清嘉、道年间从湖北潜江来此的。此时他们正在“吊酒”(即给酒降温后析出成品酒。不过这个“吊”字还未搞清到底是那个diao),对人特热情,让客人品酒。现在市场上的酒你知道他都加了些啥?你尝尝这里的酒就知道啥叫酒了,味道纯正,绵软悠长,沁人心肺,一口下去,一生都忘不了!到家里去看,两个男娃正在做作业,并不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千年桫椤树,长于村子的历史。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280 次阅读|0 个评论
桃花源真值得向往吗?
热度 4 animalfarmer 2014-6-12 09:22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被传诵了很多代的历史名文。它本只是《桃花源诗》的序言,却变得比诗歌本身还出名。在中学时,我曾读过、背诵过该文,也曾见人从文学性、思想性角度分析该文,都未催生什么想法。今天早上听了朗诵版,却让我浮想联翩: 人口增长 陶渊明没有说桃花源头的那个别有洞天究竟有多大,有多少人生活在其中,物资是不是足够丰富。但给人的印象,似乎是老子所设想的那种小国寡民,人口不多,虽丰衣足食,却并不奢靡。从秦到东晋太元年间,历时 600 年有余。如果没有兵灾、疫病,人口会呈指数增长的。从桃花源中的人“乃不知有汉 ” 来看,这儿的人和外界并无沟通,人口并未迁移出去。这就带来问题了,这儿的人口为何没有过度膨胀?那个时代并无很有效的避孕办法,本该成百、上千倍增长的人口是如何消减下去的呢? 技术进步 战国时期,包括秦在内的各国,均有大商巨贾,司马迁因此写有《货殖列传》。也就是说,桃花源中人初次入谷的年代,工商业并未遭到歧视。在没有政治压迫的地方,按理说科学技术、文学艺术都该有大的发展。可从陶渊明的记录来看,桃花源中人多以务农为业,并没有出现什么技术的显著进步。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人们会自发抵制 “ 奇技淫巧 ” ? 社会结构 陶渊明没有在文章和诗中明确介绍桃花源中的社会结构,但从各人自由邀请渔人去自己家中来看,这里的社会不但没有帝王的压迫,就连公推的酋长、头人似乎也没有。这里的公共事务是如何处理的呢?一个社会怎么可能一盘散沙、毫无结构? 年轻人总是会有梦想的,什么东西能阻止他们向往山谷之外的天地? 是不是真值得向往 在多方面均难以经得起推敲的桃花源当然不太可能存在,但不满足于现实的人们总是忍不住要想象这样的地方。西方人不也设想过伊甸园、“青青珊瑚岛 ” 么?我想接着问的问题是,在那种与世隔绝、技术贫乏的地方,人们的生活真会快乐吗?事实上,南太平洋、南印度洋的浩瀚海波中,确实有那样的岛屿在。可在那些岛屿上居住、迁徙的南岛民族,所过的却未必是幸福的生活。物资的丰富程度总是会有限度的,对缺乏先进的技术的人而言,谋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人和人之间的争斗,更往往是非常血腥、十分无趣!
个人分类: 随感|3026 次阅读|6 个评论
访清华北大保安不让进,果断作诗调侃之,哈哈
热度 1 shenying1215 2014-6-3 21:53
为学不见争鸣风, 待客尚留闭门羹。 桃花源居天外津, 消极自放长精神。
2263 次阅读|1 个评论
点化
long17 2014-4-5 00:59
人生难得遇贵人; 遇贵人莫如人点化。 这山望着那山高; 还怨两山没有桥。 贪欲总比实干多, 留的满腹尽牢骚。 若遇贵人来点化; 处事平淡心自如。 就拿国基来说事, 年年争论无时休, 正能负能全齐聚, 其实“国经”未参透, 有朝受得一点化, 看清“国界”纷争秀; 自得悟道定研境, 坦然研究为喜好。 点注: 与其科研社会化 莫如身居桃花源
3123 次阅读|0 个评论
时间的桃花源
热度 1 pingguo 2013-12-28 12:12
在这里,玫瑰是真正的主人 蝴蝶按照自己的梦境翩飞或者停落 湖水的视觉多么清澈,它就能望到多远 在这里,伊与绿叶闪着同样的光 我想我知道什么是细微的光子 在伊的睫毛,红唇,无声的颈 它们跳跃,旋转,滑翔 最清醒的一刻陷于最轻微的昏迷 那感觉,如同被太阳晃到双眼 在这里,伊与山水融为一体 大自然悄然选择拥有自然美的人 无需相互适应 在这里,阳光直奔主题 丝毫也没有沉思者的迟疑 风从伊的唇齿经过,在我弄明白这一点之前 我已随风消逝
个人分类: 诗歌|2199 次阅读|2 个评论
去过坝美
dongleon 2013-9-15 12:48
清晨从广南县城出发,先坐"悍马"车30公里有多,又换乘白马车,顺着有荫的河边石道,来到一座山前。山势向两边分开,中间有条缝,有溪流从那缝里流出来,宛如女体的花心。广南正挖掘弘扬地母文化,我突然联想到,这个淌出溪流的洞穴也许就是地母的生命之门吧。 随后,我们登上小船,缓缓向洞的深处漫入。光线渐次淡去,头顶钟乳石若隐若现,船身随波荡漾。往深处,只有黑暗、水声、偶尔有燕子或蝙蝠的叫声,感觉像穿越大地母亲的产道,让我有一种莫名的兴奋。 随行的壮家妹妹开始歌唱,听不懂歌词,但悠扬的旋律,富有穿透力的声音,和青春的气息,是黑暗中的精灵,携带我和我的灵魂在这幽深的隧道穿行。 经历三明三暗,光线变得明亮起来,已到洞口。眼前横架木桥,桥旁有水车,背后是一片成熟待收的稻田,整个坝子群山环绕,进出全靠两个溶洞。这就是说传说中的坝美。因像陶渊明描绘的桃花源,当地把坝美做为"世外桃源景区"来打造。人工修筑了石板路,两旁种植了桃树,中心区域修了广场。原来木结构的干阑式壮家小楼还有。为了开农家乐,又建了一些砖混建筑(煞风景) 其实,坝美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壮家村落,群山、河流、田野、鸟儿、男人、女人、老人、孩子。原汁原味的壮乡风情就是吸引力。不管游客来,还是不来,我们都在这里,白天耕作,晚上做爱。 旅游开发注定要破坏这里的宁静。若干年后,这里的小河将不再清澈;这座山村将不再安详,这里的民风将不再淳朴…… 我们还将继续寻找心灵的桃花源
个人分类: 我的风景|216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武汉7个家庭试验“桃花源”式教育...
热度 1 metanb 2013-4-20 21:13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3_01/04/20752665_0.shtml?_from_ralated
个人分类: 转载/链接|1265 次阅读|2 个评论
万籁俱静胜桃园 -为罗帆新作“清冷宁静之美”配诗
热度 1 xucq45 2012-2-6 17:55
万籁俱静胜桃园 - 为罗帆新作“ 清冷宁静之美”配诗 谁言唯有西子美,东湖冬日撒余晖, 万籁俱静胜桃园,倒影学子不思归。
个人分类: 诗歌抒情|3554 次阅读|2 个评论
桃花源梦
lixia1962 2011-10-19 21:06
一片轻舟入画来,两岸桃花落残红。 忘情渔夫不知归,难得溪水照彩虹。 水断南山洞有路,船走江河不留踪。 请问昨日君何在,山庄已消烟雨中。 梦里桃花分外清,鸡犬相闻那有假。 尚士未访身先卒,世人匆忙顾无暇。 ——黎夏 2011年7月17日于广州
21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远离内斗
热度 5 youxue 2011-5-12 11:52
再试写一首诗。请高手指教。 远离内斗出樊笼, 海阔天高任从容。 兴起潜心治学问, 闲来把酒论英雄。 王孙百姓教无类, 鸿儒白丁有友朋。 无求自然能本色, 逍遥潇洒赛陶翁。
2957 次阅读|4 个评论
常德市长急赴机场做什么?
热度 5 陈众 2011-5-4 21:07
常德市长急赴机场做什么?
本山包机遇雷雨备降 常德市长急赴机场(图) http://ent.sina.com.cn/s/m/2011-05-04/17053299068.shtml 图为常德市市长陈文浩(左二)、常德桃花源机场分公司总经理何学君(左四)与著名笑星赵本山(左三)合影。 不知市长到机场是解决什么民生问题? 奥巴马听取汇报的照片是前天看到的,老美真是没大没小,都不给奥巴马一个正座! 要不奥巴马就确实是两党的傀儡?黑人总统不是那么好当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37 次阅读|6 个评论
原北大隐士老师是河南老乡?
热度 1 tangminqian 2011-4-21 20:47
刚才从科学网首页发现一篇文章《北大教师夫妇遁入深山十几年 为寻心中桃花源》(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4/246187-2.shtm ),介绍一对原来的北大老师王青松、张梅夫妇辞职离开北大,进入深山,包山耕种,怕被外面的世界污染,过着与外界隔绝的日子。 心里有些叹服他们的作为,坚持是不易的。文后有人评论说,两人心里有病。我想,两人必不认同此说。我也认为,说此二人有病,大概说者自己心里不很纯净,已为世俗遮蔽了眼睛和心灵。 想起来今天刚刚出刊的《南方周末》中,一篇文章《人格才是真学问》,讲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中国知识人追求的是人格的自我完善,“自省”、“慎独”等是也,从此意义上说是“为己”的,所以不以物喜、不以物悲。而西方的知识传统与我国相反,是“为人”的,将学问的目的指向外在的、他人的认可,为迎合社会需要而进行学问。 我想起自己在高中一年级时候,总想着有朝一日去离群独居,当一个隐士,过着有竹、无俗的生活。这种想法直到高考后来到郑州上学时候,更加清晰,买了一些、读了一些老庄、佛教书籍,对于少林寺里的气氛感到神秘和微微向往。 去年春天,偶然从报纸上看到,河南省桐柏县境内成立了河南省第一所本科层次的佛学院,产生了一种欲探究竟的愿望,当然没有去,只是心里想一想而已。后来又偶然读到文章,介绍四方求学认识不少,生活清苦。 也曾经有一次,在郑州市南三环路乘车疾过,偶然留意路边有一院子,似是清修场所,门口挂有牌子,似乎是“河南省佛教协会”。我心中留意了,记忆仅此而已,没有再去过、路过。 关于生命的意义,从学生时代过来以后,就没有再深入思考过。还是希望在有限的生命中,为世间多留一些有益的痕迹。且走着吧,争取!
3091 次阅读|2 个评论
人生好比桃花源
xiaojiyun 2011-1-12 23:15
电影《非诚勿扰 2 》有许多情节出人意料之外,比如芒果与李香山(分别由姚晨与孙红雷饰演)离婚仪式之恢宏,李香山生前追悼会的召开等。在一连串的系包袱与抖包袱之间,穿插王(朔)式的热调侃与冯(小刚)式的冷幽默,让人忍俊不止的同时,一遍遍直面死亡——人生这个庞大话题的拷问。 一直以来,我的潜意识有一种张力存鲜着,那就是不去研究生死哲学,让这门深奥的学问在我面前化为青烟而散尽,现在,它来了。 2005 年我在某大学的学术宣传栏中看到一群著名学者齐聚一堂,在宣扬他们最新的关于生死命题的学术成果。我不敢挪步,但我心中不停地自我设问:死亡于生世而言,到底是什么?直到 2007 余虹先生一跃而驾鹤,他“赋予死亡哲学意味”的思考长久地盘绕在我的心间。 为此,我写道: “今天重读余虹的遗作,蓦然感到死生之间的脆薄,如山似海般压迫与追逐着一个人的潜意识。静下来,粘在一堆粉色的迷醉的文字里,无以挣脱,无从惶然。仿佛死亡的超然总是优越于生的卑微,生何能做永世的同道?死可成全万千种预设却时刻依偎,死在非然的意愿中是恒常展翼的蝴蝶,于生中,死是开端。道长在,生有朽,而死亡是累积之存在。有人说,余虹过于理想而自杀。我看,他是蓄意准备一次重生,来世于他,也是艰难的清醒罢了。他的字流着黑色的血液,纯粹且充满别一种激情。字(指学术)与死,都是尊严的器物,料想它们成为神谕,余虹践行了。” 重温这段纪念文字,心里仍不免悲情如初。在《非诚勿扰 2 》中,与文字同样引人戚然的话语很多,诸如“活着是一种修行”、“谁在前世约了你”与那首“蹩足而煽情”的诗,只是,生者对死亡的畏惧一旦被文学化,一种隔世的温情很容易泛滥而冲破情感之堤岸。人太过脆弱,向善的力量促使他朝着他认同的至美不停地迈进。 去年,我的一位作家朋友“与小鸟说话的女子”——吴艳林溘然长逝。生前她曾要求我在她编辑的文学网站开辟个网页,我害怕自己生涩的文字伤了网站上作家们柔软的心,便回拒了。现在,真是倍觉歉疚。想想,当初哪怕挤出一点时间,也不至于在听到她过逝消息后憷痛竟自难当。想必是,我欠的债尚属不浅。 电影里还有一句让人揪心的话,就是,人是在光明的引领下走向永远的。没错,“死亡对于我们只是一种改变,而不是消灭,它是一种新的存在的开始( Death is to us change, not consummation, and the commencement of a new existence )”。对待它,我们也许需秉持一种佛心吧,因为那样就不惧怕所谓“改变”。 逻辑上可以这样界定永恒,把自我围在一个圈中,一种完全封闭的状态,那么所有的外部都被自我给围住了。圆是一种永恒,死亡是不是?正如维特根斯坦在《论确定性》中所说:“怀疑这种游戏本身就预先假定了确实性”,料想死亡也是确定的。 前段时间,传说湖南有人发现了现实版的桃花源,得过一隘口,方进入其中,来到一个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人生亦复如斯,它好比桃花源,有很多隘口,有很多光明,关键是,淡然以对,尊严以活,一如电影中李香山的选择。 注释: 《完美主义者余虹的死亡》, http://news.sohu.com/s2007/yuhong/. 《死是生的开始》, http://xiaojiyun.blog.sohu.com/130194097.html.
个人分类: 未分类|2912 次阅读|0 个评论
桃源游记
lakeebird 2010-10-6 16:48
《桃花源记》描述的那个美丽的世外桃源成了许多人心中的对美好生活的梦想。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 平旷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一直以来探访这个美丽的红尘外世界也是我心中的梦想之一,这个十一长假应了朋友的约自驾去永安,终于得以去桃源寻迹了。 进入桃源景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陡壁上硕大的桃源入口四个大字,每个字约2平方米,陡壁下是碧绿的桃花涧溪水,蜿蜒的流向洞口深处,让人浮想联翩。当年徐霞客就是乘一叶小舟,独自顺溪而下,发现了这个世外桃源。对这样神秘不可测的探险,常人心中会生出许多的恐惧,而徐霞客却能不畏艰险,克服千难万阻地走遍千山万水,这种精神实在让人心生敬佩。 沿着溪水一路走去,两岸悬崖陡壁相望,一首诗蓦地在心里跳了出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只是此时没有猿声,也少了白帆,所以也很难体会的到李白的奔放和飘逸。走了大概10分钟的路程,一个石碑出现在眼前,刻了徐霞客的桃源游记,游记中提到了一线天,缝隙一线,上劈山巅,还透山北,中不容肩。所见一线天数处,武夷、黄山、浮盖,曾未见若此大而逼、远而整者。 所以迫不及待的直奔一线天。 一线天景入口前已挤满了许多等待的人,我也只好安静的等待,焦急地等待了半个小时才得以走进一线天的入口,果然是只能容一个人侧身通过,抬头望天,只有狭窄的缝隙,两边的岩石给人以很强烈的压迫感,走了10分钟左右才豁然开朗,仿佛来到另外一个澄明的世界。站在崖顶俯瞰,只见蓝天白云下,碧水环绕群山,巍峨中透出秀丽,让人留恋。 回程时走过一座小桥的桥,看了碑文才知道是锁洞桥,是座横跨桃花涧的石拱桥,桥的柱上盛着大桃子,此桥横贯幽谷,两岸桃树成林,颇有几分诗情画意,特别是桃花开时,小桥流水、桃花夹岸、漂花满涧。只可惜此时不是桃花开时,我也只能凭想象去神游了。 游玩桃源洞才发现其实这个桃源洞和桃源名的桃花源记并没有任何的联系,他写的桃花源记应该是湖南的炎陵桃源洞,武陵人,武陵是湖南常德历史上的第二个行政区划,魏晋后,武陵郡辖沅水流域诸县,这也只是我的猜测,其实这个桃花源只存在于陶渊明心中,存在于每一个对生活抱有美好梦想的人心中。
个人分类: 煮酒论琴|4272 次阅读|3 个评论
自己建立自己心中的桃花源
le1shanshui 2010-7-16 14:10
我要自己建立自己心中的桃花源,不必瓦尔登湖,我有自己的方式:远离尘嚣,数亩左右的果园或肆意蔓延的荒草,太阳能、风力等取电,可以考虑打井,房子自己画图、定制材料、自己搭建,我大学的专业机械可以应用上了。至少一马、一狗、一猫,还有几只鸟,若有可能我自己耕种,粮食、蔬菜、水果,尽量自己生产,无农药、绿色生产。严格作息,写字、学琴、读书、编程、上网、思考。可能还是需要买一辆房车,冬天要滑雪、要去冲浪、要去爬慕士塔格峰滑雪下山,走遍想走的地方。
个人分类: 未分类|2537 次阅读|0 个评论
桃花源游记
热度 1 nipy 2009-3-28 22:01
桃花源游记 下面这篇桃花源记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的一篇著名散文,记得我在上世记四十年代在云南上中学时就读过这个课文,最近,问我 14 岁上初中的孙女,也说学过此课文,并能朗朗背上几句。一篇文章,跨半个多世纪,一直被选在我们中学语文课本之中,可见意义不凡。 据考证,晋朝的武陵就是现在湖南的常德市桃源县地区,陶渊明原在朝庭做官,后因对朝政不满,辞官隐居于武陵并写此文,以抒发其厌世而追求世外桃园之情。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 我到湖南长沙已三十多年,也听说过常德市桃源县根据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描述已建成了国家级的旅游景区,但一直没有机会去。三月十七日,在我们军休站一位家在桃园的老同志热心联系下,我们摄影协会二十多人专程去桃园踏春采风一天,终于亲临其境的到世外桃园去走了一趟。下面的照片粗略地的记述了这次桃花源游: . 进入常德市桃园县桃花源景区的大门 桃花源牌坊 . 沅江水环绕桃花源山 这是从桃花源山上看到的沅江沿岸田园风光 . 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 .. .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 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出得洞口,有一豁然台,这是站在台上看到的曾是秦人居住的世外桃源 . 秦人居的寨门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 . 世外桃园桃蕊初放 . . 长达一百多米的秦人竹廊 . 出洞回到人间 . 世外桃源是人们为躲避人间烦事而想像中的仙境,现实中是没有的,假日中去仙境一游,图一时清静也不错,但还得回到人间,面对现实、面对人间是是非非。 倪鹏云
个人分类: 旅游见闻|5419 次阅读|2 个评论
世外桃源的遗世标本: 集"三千文化"于一身的湖南江永县
热度 1 heyujian 2008-12-19 23:29
( http://www.jiangyong.gov.cn/jygk/index.htm ):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的地理原型何在? 是作者的虚构或是想像? 经专家多年考证, 江永县的瑶族发 源地千家峒古址的地理形貌可符合 陶渊明笔下对桃花源的描述 ...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请见下面实图). 千家峒位于湘桂交汇的南岭腹地,隶属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江永县.江永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古称永明,秦时立县,历史悠久,人文景 观丰富, 形成了独有的江永三千文化: 在县西北部,有世界瑶族后裔世代寻觅的圣地、饮誉海内外的瑶族故地千家峒; 在县中部, 有山水秀丽、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村、古榭沐县治遗址上甘棠村,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县北部, 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千年文化奇观江永女书,一种仅在妇女中传承的特殊文字,于2005年10月载入吉尼斯世纪纪录,女书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永县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土质肥沃,富含硒等轻稀土元素,有利于农作物芳香物的形成。名优物产香柚、香芋、香姜、香米、香菇等江永五香久享盛名,产品远销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其中香柚、香芋、香姜三香获得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已建成10个供港澳蔬菜出口基地,面积占全省出口基地的38.5%,年出口蔬菜占湖南省供港澳蔬菜的70%。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少有积雪,宜于种养业,被有关专家誉为长江以南名优果蔬最佳发展地带。 矿藏资源有铋、银、铅等30余种,特别是银、铅、锌等矿藏品位高,开采价值大。 动植物种类繁多,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国家级松园多个,自然保护区占全县总面积的9.68%,是全国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因库。 最重要的是, 她是我的家乡...。 ( http://www.jiangyong.gov.cn )
个人分类: 美好家园|4844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5: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