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档案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给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感谢信
hyctwh 2020-5-23 09:33
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您好! (京都静源)刘正 非常感謝您提供和保存的有關我高祖 配嶂公劉鐘麟玉亭先生的珍貴檔案文獻!我已經全部閱讀並整理成電子文檔,將用於撰寫《增訂本〈四修鳳儀堂劉氏家譜〉》中。 請接受我代表全體 配嶂公劉鐘麟玉亭先生的家族後代給您的敬禮和鞠躬感謝! 希望在不遠的將來,我可以從貴館得到1862年 配嶂公劉鐘麟玉亭先生的廷試試卷和他回答同治皇帝的對策記錄。 是為盼。 配嶂公劉鐘麟玉亭先生的直系後代子孫 京都靜源(劉正,元字輩) 於美國家中,2018年7月5日下午
个人分类: 学术专著|118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一封电报看防灾减灾(2013-02-02)
xuxfyuwp 2014-7-7 15:51
写了一篇短文,发表在了今天的《人民日报》上。 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3/0202/c1003-20409562.html   对于气象灾害的防御,我们已经历了多年的实践过程,积累了不少经验,有理念,有规划,有设计,有系统,有平台,有技术,有手段,谈起来可以千言万语,长篇巨论,但对照一份当年的电报,这些似乎还真没超出其内容涵盖的框架。   在中央档案馆里见到一份毛泽东主席于1946年4月16日亲笔书写的一份电报原件,内容如下: 鉴于四八被难烈士损失之大,此后重要领导人员乘机必须十分慎重,遵守下列条件,(一)事先通报气候、天气晴明,确利飞行及降落,否则决不起飞;(二)如临时气候变化,断然折回,决不勉强;(三)每机勿座多人。   “四八空难”是指1946年4月8日上午,中共领导人王若飞、秦邦宪、叶挺、邓发等13人乘坐美国C47式军用运输机由重庆飞往延安时途中遇阴雨浓雾,在兴县东南约80里处的黑茶山坠毁,机上共计17人全部遇难。此次空难与天气有关,后有人披露也与国民党特务在飞机上做了手脚有关。   毛主席的这封电报是谈注意飞机安全问题的,强调如何防范恶劣天气。电报中谈的三点要求,涉及气象灾害防御的三个关键环节。电报语言虽短,仅几句话,但简练而精准,读后印象颇深。   第一条是关于天气预报的,要求事先通报,只有在有利的气象条件下才能起降,否则不飞。这是防御的第一步,在当时条件下是个相当高的要求,也可以说是难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何况那时也未必有巧妇,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气象工作起步于1945年,开始建观测站,条件极其简陋,很难像今天这样形成完整的观测网,在资料极度缺乏的条件下,不知预报的结果能有几成把握,但从中也反映出气象对航空的关键作用,包括民用和军事。历史上,航海业,也包括渔业捕捞,对气象预报业务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航空的发展则对气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空中的天气变化需要准确掌握。   毛主席虽提出了高要求,但对技术困难还是有清醒认识的,判断也符合实际,不认为真能做到,便进一步提出了补救措施,如遇气候变化断然折回,绝不勉强。不坚持与天奋斗,而是顺应自然,打不赢就走,这与现代防灾减灾的理念是一致的,要遵循科学规律、自然规律,不能一味严防死守,不要相信人定胜天。   对待灾害性天气,要尽量争取预报准,报不准遇到情况后则及时躲避,但仍可能解决不了问题。无论如何防范,人算不如天算,对灾害的发生百分之百的规避是难以做到的。这便有了第三条措施,在遇灾的情况下要设法尽量减少损失。用经济学的话语表达,就是要分摊风险,鸡蛋不能全放在一个篮子里,即“每机勿座多人”。   如今提倡转变作风,讲真话,讲短话,讲管用的话,看看60多年前的这份简短电报,字数不及今天一条微博,论其言之有物,应堪称典范了。
个人分类: 文章|949 次阅读|0 个评论
档案馆的空调系统设计
cjls2000 2013-3-17 17:31
最近几天接下了一个档案馆的空调设计,原来想着很容易,以为就是用两台低温恒温恒湿空调机就可以搞定。真正接触了、要去真正做方案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是多么地幼稚~ 不懂的东西太多了,要好好学习啊~~~
167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爱收藏 ---- 唐僧取回的经文
xupeiyang 2011-10-25 10:48
贝叶经源自古代印度,在造纸术传入之前,古印度人用贝叶书写文字,佛教徒用贝叶刻写佛经。公元9~10世纪,中国的造纸术,与丝绸、瓷器一起,沿丝绸之路进入印度,印度才有了用纸印刷的佛教经卷。所以,玄奘公元7世纪从印度取回的佛经,应该是贝叶经。但是,你千万不要以为玄奘带回来的贝叶经,就是传到中国的第一部贝叶经。事实上,在此之前,就已经有贝叶经传到中国。史书记载,公元65年的一个夜晚,汉明帝梦见一个高大的金人,金人头顶闪耀着日月光辉。醒来后,汉明帝去找大臣圆梦。大臣告诉他,金人是天竺国的神,叫做佛。于是,汉明帝派遣12位使臣前往天竺国取经。数年后,使臣们不仅从天竺请来了两位佛教大师,更用白马驮回了许多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佛经。这便是传入中国的第一批贝叶经。 http://collection.sina.com.cn/cqyw/20110718/101332592.shtml
个人分类: 珍宝收藏|225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档案》观感
libseeker 2011-9-30 10:16
首次较为认真的捧读《中国档案》(2011(9)),非常喜爱,有所感想。 《中国档案》杂志于1951年创刊,国家档案局主管,前身为中央办公厅秘书处编印的内部刊物《材料工作通讯》,1953年更名为《档案工作》,自1994年1月起更名为《中国档案》。档案界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强、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档案专业刊物(新闻和学术传播媒体)。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档案学、档案事业类核心期刊。月刊,15元每期。 这个期刊很独特,刚开始我颇为怀疑它为“学术期刊”。因为它广告多,全本彩印,且新闻类稿件多,所登载类容不符合学术论文规范(没有摘要、关键词等,甚至大多数没有文后参考文献)。经查证,它是“综合性档案专业刊物(新闻和学术传播媒体)”,比较像美国的《图书馆杂志》,也有几分像《中国图书评论》(在学术论文规范的执行方面)。这个期刊,形式我喜欢,内容我也喜欢。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开篇是副主编王天泉先生的《谁来替档案馆代言》,文中将档案馆与图书馆、博物馆对比,比如“相比于图书馆、博物馆在服务质量的提升、职业伦理的培育、行业形象的塑造方面尚有差距,还需要努力追赶。”。其实我读《中国档案》,是为了同图书情报(期刊及事业)进行对比。 首先想到的是办刊方面。孟广均先生说“国外和台湾地区的同业高层次学术刊物,每期一般都只有几篇篇幅较大、系统、透彻的深度研究论文,不考虑作者的身份(什么老专家、教授、博士、青年学者等),只看重论文本身的质量;比较起来,冒昧地说,内地的业内刊物大多都像文章选集,一般两三页一篇,几十篇一期,这些现在当然还是需要的,只是不少人也期盼着前者的出现。”(孟广均.继往开来 不断进取——庆《图书情报工作》创刊55周年.图书情报工作,2011(15):13-15)笔者很赞同孟先生的概括,也属于“前者”之一。国内图情期刊的同质化问题太严重了,“千篇一律”之外,更致命的是为学术而学术,距离“工作”及“工作人员”愈来愈远。据笔者的观察国内图情期刊大多比较寂寞(纸本期刊读者少,数字化版本主要是在“做研究(写文章)”时通过检索系统提供其中若干篇“文献”)。 其次想到的是档案学及其同胞兄弟。长期以来,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很像是三兄弟,老大、老二、老三,但兄弟仨各自的命运各不相同。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公布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将管理学门类的原“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更名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再次想到的是档案事业及图书馆事业。《档案法》自1988年1月1日起施行,至今尚无《图书馆法》;档案界有《中国档案报》,我国档案界的行业报,是中国和世界唯一的档案专业报,图书馆界无《中国图书馆报》(《图书馆报》是《新华书目报》子报,主管单位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缺乏“行业报”;档案界有综合性档案专业刊物《中国档案》,图书馆界缺乏“综合性图书馆专业刊物《中国图书馆》”。如此等等,图书馆界值得向档案界学习的东西不少。 相关资料 : 1 档案教育网.http://www.wdjj.cn/ 文件与档案工作者继续教育园地。中国档案学会主办。 2 中国档案网.http://www.chinaarchives.cn/ 3 中国档案资讯网.http://www.zgdazxw.com.cn/ 中国档案报社主办。《中国档案报》是我国档案界的行业报,是中国和世界唯一的档案专业报。 4 档案法.http://baike.baidu.com/view/102861.htm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386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年大饑荒時期餓死人數解密了?
热度 4 jiangjinsong 2011-5-5 23:44
胡释之 备注: null 微博: http://mises.t.sohu.com/ 博客: http://huxiaoxiang.blog.sohu.com 北京市 资深媒体人,庸俗经济学人,专事扬恶抑善。 胡釋之在搜狐微博上撰文說: http://t.sohu.com/t/index.jsp?msgid=851165147next_cursor=851937482pageNo=10#replys 曾在国务院办公厅任职的曹思源说:大跃进期间(1958-1960)全国饿死的人数已经解密了,是3756万。“当时周恩来让各个省市统计,统计完了以后把数字全部销毁,而且还亲自打电话一个个问,是不是都销毁了?这个材料只给两个人看,一个是周恩来,一个是毛泽东。这个材料在中央档案馆保管,现在已经解密了,现在是可以讲的了”。 ======================= 以上說法不知是否確實,有意者可以研究調查。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6574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04: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