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视野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研中的:署名+阅读视野+思路雷同
chenhuansheng 2018-11-2 23:39
一、文章署名排名 前几天小杜给我一份文档,是关于土地利用数据分类系统转换的内容。她投了兰大学报,我的名字在作者排序中排第三。他自己第一,导师第二。其实对于写作,我真心没有怎么参与。只是前期在土地分类系统映射规则的制定时,参与度很高。我们还一起改数据。不过,老实说数据的具体处理过程,杜,魏,薛和我的参与度差不多。他把我排在第三我很高兴。昨天晚上跟他一起改了一晚上文章。 今天又改了董敬儒的文章。我国庆休假回来时,董已经在写这篇文章,此前发生什么事我全然不知。因为这篇文章的最初缘起是他上学期《数字制图》的文献阅读的灵感和实践。他的初稿出来后给我看了我非常仔细地帮他修改,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我记得文章中关于“双变量区域制图”的概念梳理、适用情形的分类等,就是我提出来的。他原来根本没有想到这些内容。前几天我跟爸爸打电话的那个晚上,他来我们办公室,跟魏师兄讨论了很久。我电话结束后没有参与。昨天收到他的邮件希望我再帮他看一看。看到修改后的结果,我感觉基本上是按照我的思路走的。我昨下午看了文章,又给出了一些修改意见,然后发给他。今天下午他来找我帮他再次修改,我们一起在电脑上逐字逐句修改一直到晚上。 按说,我会小弟的文章倾注了很大的精力。但是今天修改的时候,我看到大概是5个作者,两个老师之后,是魏,然后最后才是我。看到这里我有些不快。至少我觉得对于文章结构的修改,我给出了更多的帮助,更何况我还两次逐字逐句地给出修改意见。我觉得他在作者名字排序方面没有尊重按贡献排序的实际情况。 不过,我也并不太生气,否则我也不会那么尽心尽力地帮他再次修改。为什么不很生气呢?首先一篇中文的排名靠后的文章,对于我的毕业没有任何帮助。再者,如何排名她应该还不太明白,可能也有一些她不得不顾及但我不知道的情况。 之所以单独把这些事情写出来,有一个重要的情况,是我在所有的师弟师妹中,比较偏爱小弟。但是你觉得你对他好,其实根本不能同时期望他对你也是最好的。人的感情和感觉,其实都是单方面的,自以为是的。这一次,算是一个深刻的认识吧。 二、阅读视野 魏宝成师兄在第一篇文章被一区SCI收录以后,信心满满。做了一件我以为很难且几乎难有突破的事:基于modis光谱指数的年内过程曲线,对农牧交错带土地覆被进行重新分类。按照NDVI时间过程曲线探测土地类型,这是有先例的。但是利用曲线的相似性进行分类,怎么实践,我不知道。他找了一个“最短路径距离”的方法,自己编写程序来实现。那天他帮我讲解了最短路径距离的思路。我网上搜了一下原来是一个日本人以前提出来的,用于时频信号相似度测度的方法。 奇特之处在于,他如何得到这种分类思路的。也就是曲线相似度的量测思路,原本是信号处理的内容,估计是计算机或者物理专业的方法他怎么就掌握了呢? 关键还是阅读,广泛的阅读。 我这次处理农牧交错带的数据,按说是炒冷饭,土地类型变化的研究,中国人都不知道作了多少遍了,更不要说外国。那我的创新点在哪里?我头都想烂了也想不出主意。今年年初,无意中查到Pontius的文章。当时感觉是发现新大陆。但是等到半个月前,当我准备动笔撰写时,心里还是有些没有底。因为此前我能搜到的文章,仅仅只有几篇而中文几乎没有应用。要知道Pontius的文章最初2004年就提出来了。比较少的引用,可能意味着别人不认可这种方法。于是我重新在google和elsver搜索。没想到,其实英文发表的文章并不少,20多篇主要使用这种方法的研究是有的。其中也有中国人的英文文献。看来还是我读的太少了。 以前收集文章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地就找中文的,真是严重限制了视野。 三、遇到别人几乎雷同的研究怎么办? 王巨对河西走廊和祁连山地区,根据ndvi的数据做趋势分析。其中利用了MK_sen方法,残差分析方法等。这些方法去年写基金是我想出来的,但是他用了。开始我有些不高兴,我当然没有直接表现出来。可是不高兴又怎么样?我只不过是想一想,人家是踏实地在做。 前天他突然在办公室吼起来,原来10月8号,《Remote Sensing》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数据方法研究区,与她的一模一样。他觉得天都塌了,半年来的努力白费了。 其实,我有何尝不是如此。?前两天发展北京一个单位有一篇文章,讨论了我的那个研究区的LUCC,而且还有NDVI的分析。比我现在想到的内容和数据丰富多了。我当时看到,都快气死了。 但是,我还期望,因为方法的不同希望也能公开发表吧! 现在更重要的,是要尽快发表。不然,谁知道有没有“英雄所见略同”的事情再次发生? 四、思路雷同和拓展 王巨的事情发生后大家在办公室讨论。其他几个同学说,那个思路其实很普通,适合做硕士论文。我听了心里一惊。因为我以为那其实是蛮好的方案也是新颖的方案。结果他们个个都以为是稀松平常事。看来,我还是太短视了,视野太狭窄了。
3 次阅读|0 个评论
处境决定视野和格局
jiangjiping 2018-10-7 07:31
处境决定视野和格局 蒋继平 2018年10月7日 我在前面的博文中已经反复强调人生的命运在大格局上是由先天决定了的, 但是, 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高级生物, 人可以选择生活的环境, 或者改变生存的环境。而人的处境可以大大地影响人的视野和格局。 不要说人, 即使是一只青蛙, 在井底的青蛙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而在平地上的青蛙看到的天是开放的, 是无限大的。 中国的许多古贤已经反复地教导我们:登高望远, 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行万里路, 胜读万卷书;读书破万卷书, 下笔如有神。这些都是说明见多识广的道理。 大自然的造化神奇无比, 是完美无缺的, 可是人只是其中一个非常渺小的组分。 所以, 一个人的能力无论多么强大, 与大自然相比, 那就是非常微不足道了。 不过, 人还是应该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 多多地学习知识文化,多多地经历不同的环境。 一个人的知识文化决定一个人的视野, 一个人对待不同环境的适应力决定一个人的格局。而视野和格局对人生的影响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博士群体和初中生群体在许多方面都显示一定的差异, 尤其是思考方式和逻辑推理上更是明显。这是处境造成的视野和格局差异。 一般来说, 处于社会地位较高的人, 其视野就较广, 格局就比较占优势。这点我就不多说了。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21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四重证据说视野下的京都考证学派(中)》
kyotosizumoto 2016-12-28 14:05
第二,地下新材料 狩野直喜和王国维先生的学术交流,使他们双方全得到了好处。王国维《敦煌发见唐朝之通俗诗及通俗小说》一文所使用的资料,就有狩野直喜直接从欧洲抄录回来提供给他的。这一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狩野直喜提供的是他个人的手抄本,其中有些字当时他无法判断是何字,就大致画出,后来回国后却怎么也不明是什么字了。这些字到了王国维先生那里都成了可以辨识之字。王国维使狩野直喜的手抄资料变成了可以利用的信史,这是对双方大有裨益的事情。 从1909年狩野直喜知道敦煌文物的发现开始,他先后到北京、法国、英国、俄罗斯等地的大学和博物馆、图书馆中,去实地考察和抄录所能看到的敦煌文献,亲自核对从罗振玉那里得到的文献抄本、照片与英法等国收藏实物之间的文字差异。将这些文献利用到对古代文学史的考证上。他已经熟练运用了二重证据。并且,还在日本学术界举行“敦煌发掘物视察谈”、“关于敦煌遗书”等专题学术报告。实地考察、核对文字和文学史研究三项工作,基本上就划定了敦煌文献的研究方法和学术价值的定位。他从敦煌发现的唐代写本唱本中(如《唐太宗入冥记》、《秋胡变文》、《伍子胥变文》、《董永变文》等)直接找到了宋元演义类和杂剧类戏曲故事的前身,正式提出了“唐末或者五代已经明显看出是俗文学的盟芽”的观点,把元代戏曲文学的诞生直接推到了晚唐五代时期。 正是在他任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部长期间,甲骨文献和历史研究的结合、敦煌文物和文学研究结合,确立了古典文献和考古实物相结合的实证的研究方法,促成了东洋史学京都学派的迅速崛起。 晚清时期敦煌文书的发现,在中外学术界成了和甲骨文发现同等重要的事情。在日本的内藤湖南通过罗振玉得知了这一消息后,立刻上报日本文部省和京都帝国大学,请求派出特别考察队,前往北京,进行学术调查。于是,1910 年 8 月,京都帝国大学立即派遣内藤湖南教授与狩野直喜教授、小川琢治教授、滨田耕作和富冈谦藏两位讲师五人来京,调查保存在学部的敦煌文书。 高田时雄在《京都文科大学清国派遣员北京访书始末》一文中也分析说: “1910 年,第三次大谷探险队正在从事有关调查活动。毫无疑问,大谷探险队的活动也促使京都学者的‘敦煌热’日益升温。就在京都的敦煌遗书热潮日益高涨之时,京都文科大学获悉残存于敦煌的写本已被全部送往北京这一信息后,随即匆匆将五位教官派往北京。由此可以推测,校方对此行寄予了极大的期望。反之也可以充分认为,在北京的罗振玉、李盛铎等人的热心推动下,京都学术界对敦煌遗书关心的骤然高涨,也为敦促清朝政府对此加以重视而发挥了一臂之力”。 回国后,小川琢治发表了《北***旅行概报附敦煌石室遗书》一文,向日本学术界正式报告了这次调查活动的经过和敦煌文书的情况。 1919年,小川琢治又发表了《中国本草学的起源与神农本草经》一文,这是中外学术界第一篇研究敦煌中医药学的专业研究论文。本来,1908年的大谷光瑞探险队来华,就已经从敦煌石室中获得了一种《本草经集注》的卷轴残卷本。在内容上,它和保存在日本的古卷子本残卷十分接近。而新发现的敦煌卷子《本草经集注》在最后一行留有“本草集注第一序录华阳陶隐居撰”一段文字,可以断定当是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于是,小川琢治从对版本的比较研究开始,写出了上述研究敦煌中医药学的论文。 国内学术界可能又有很多人热衷于谈论罗振玉和王国维二人居日期间对京都帝国大学东洋史学的建设性和指导性的贡献这类话题,在不少人眼中,罗、王二人简直就是东洋史学京都学派在草创时期学术上的“绍兴师爷”或“学术顾问”。而有的日本学者却又不顾事实真相,提出了王国维受内藤湖南影响才从文学、哲学转行研究史学、经学的主张。双方的观点都是有失公正的。实际上,内藤湖南和罗、王之二人之间的关系,看起来更多的是学术层面的。毋宁说罗振玉和王国维二人在内藤湖南的心里只是维持在“汉学知音兼学术顾问”性质的半师半友关系。这也就不难理解当内藤湖南想同时招聘罗、王二人在京都帝国大学任教时,得到的答复却是(晚清政府可能会不同意的吧)婉言谢绝。从亲密关系程度上讲,内藤湖南的第一中国友人是文廷式,而罗振玉的第一日本友人却是藤田丰八。王国维和藤田丰八有师生之谊,当然和藤田丰八的关系更为亲密。甚至陈寅恪先生在《王观堂先生挽词》中谈到王国维和日本学者的关系时,也写下了著名的两句诗“东国儒英谁地主,藤田、狩野、内藤虎”。我曾怀疑“藤田、狩野、内藤虎”这个排序很可能是王国维生前曾和陈寅恪先生有过类似的话题。在我们看来,实际上,从汉学研究成果及其在国内外的影响来说,排在前两位的“藤田、狩野”是不能和第三位的“内藤虎”相比的。换句话说,罗、王二人对内藤湖南的京都学派的产生究竟具有多大的启迪和指导性的价值和影响,笔者尚不敢轻下定论。 ——以我对东洋史学京都学派成立前后历史的了解,特别是通过考察内藤湖南一生学术形成过程和与晚清学者交往过程来看,真正对内藤史学和京都学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作用的是清代乾嘉学派的赵翼,而非时下中国学术界所认为的罗、王二人。相反,王国维的甲骨学研究成名大作《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一文却是在和内藤湖南的相互学术交流和启迪中完善的。见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一文序文如下: “甲寅岁暮,上虞罗叔言参事撰《殷虚书契考释》,始于卜辞中发见王亥之名。嗣余读《山海经》、《竹书纪年》,乃知王亥为殷之先公,并与《世本·作篇》之‘胲’,《帝系篇》之‘核’,《楚辞·天问》之‘该’,《吕氏春秋》之‘王冰’,《史记·殷本纪》及《三代世表》之‘振’,《汉书·古今人表》之‘垓’,实系一人。尝以此语参事及日本内藤博士,参事复博搜甲骨中之纪王亥事者,得七八条,载之《殷虚书契后编》。博士亦采余说,旁加考证,《作王亥》一篇,载诸《文艺杂志》。并谓‘自契以降诸先公之名,茍后此尚得于卜辞中发见之,则有裨于古史学者当尤巨’。余感博士言,乃复就卜辞有所攻究,复于王亥之外,得王恒一人。案《楚辞天问》云:‘该秉季德,厥父是臧。’又云:‘恒秉季德。’王亥即该,则王恒即恒,而卜辞之季之即冥(罗参事说),至是始得其证矣。又观卜辞中数十见之田字,从甲,在□中。及通观卜辞,而知田即上甲微。于是参事前疑卜辞之(即乙丙丁三字之在或中者,与田字甲在□中同意),即报乙、报丙、报丁者,至是亦得其证矣。又卜辞自上甲以降皆称曰示,则参事谓卜辞之示壬、示癸,即主壬、主癸,亦信而有征。又观卜辞,王恒之祀与王亥同,太丁之祀与太乙、太甲同,孝己之祀与祖庚同,知商人兄弟,无论长幼与已立未立,其名号、典礼盖无差别。于是卜辞中人物,其名与礼皆类先王,而史无其人者,与夫父甲、兄乙等名称之浩繁求诸帝系而不可通者,至是理顺冰释。……乃为此考以后质诸博士及参事,并使世人知殷契物之有禆于经史二学者有如斯也。” 请注意这里的“博士亦采余说”和“余感博士言,乃复就卜辞有所攻究”二句,已经说得十分明白了。内藤湖南的《王亥》和《续王亥》二篇甲骨学考证论文是在“博士亦采余说”的基础上才产生的。而毋宁说是内藤湖南的上述论文启迪了王国维,而王国维先生在甲骨史料中“复于王亥之外,得王恒一人”的精湛的考证论文,则是他“余感博士言,乃复就卜辞有所攻究”而成的。从内藤湖南首先“博士亦采余说”、利用甲骨史料写出并不十分成熟的《王亥》和《续王亥》二篇来看,是内藤湖南在王国维的启发下写成的,但是他却立刻提出了“自契以降诸先公之名,茍后此尚得于卜辞中发见之,则有裨于古史学者当尤巨”的观点,注意到了这一重要的史学考证方法的潜在价值,到了王国维史学思想中得到了彻底的运用和成熟。这正是王国维先生的智慧和学识所在! 王国维先生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一文根据对卜辞中相关资料的考证,证明了《山海经》及《竹书纪年》等古籍中的该、核、胲、垓、鮌、氷、振等字是由“亥”字讹变而来。结合《山海经·大荒东经》中的记载:“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亥,取仆牛。”重新复原了郭璞《山海经》注引《竹书纪年》中所述的那段史事:“殷王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緜臣杀而放之,是故殷主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灭之,遂杀其君緜臣也。” 在这一商代传说和历史人物的考证上,中日学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是很多的,也是很及时的。 因此,有理由说:成功地应用“二重证据法”取得重大成果的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和《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两文,是在和内藤湖南进行证据学探讨与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的。 而内藤湖南在和罗振玉、王国维两先生的来往中,特别认识并肯定了他们利用出土文献解释商周两代历史的学术方法: “金文和其它文物的相继出土,逐渐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已经成了最近几年中国学术界研究的一大倾向。” 内藤湖南还特别指出: “今后值得发展的方向已经很显明就是从对先秦古籍的研究、对金文和殷墟遗物研究的进展而展开的。假如能以这样的方法建构成的新的研究方法的话,对于鼓吹***古典学的人来说,这才是我们要找的所谓科学的、进步的结论。” 而且,罗振玉正是在内藤湖南那里才获知了东北古代金石碑刻的拓本资料,一览之后大为惊叹,居然发出了“为平生所未及见”的感叹。由此也可以看出罗氏对第二重证据的重视与贡献。辛亥革命局势稳定以后,罗从日本返回天津(罗和王是在辛亥革命前的日本!),立刻开始了《满洲金石志》的整编工作。他还在该书出版的序中说:“满洲古刻石不仅入东方士夫之目,并腾于世界学者之叹”。这里的“世界学者”当即内藤湖南。他出版《敦煌石室遗书》则正是在狩野赠送的钞本的基础上,参照伯希和的照片而成的。 ——当然,我并不否认罗、王二人在和内藤之间的学术交往过程中所带给他的极其重大的学术启迪。他们三个人之间的学术交往,是三位史学大师的历史性幸会!在一等一流而不世出的三位史学大师的学术交往之间,在学术方法论上的相互学术启迪和学术帮助并不是我们时下喜欢“曰师曰弟子云者”那些浮泛之辈所能理解和概括的。我在这里再引用一封王国维致内藤湖南的信,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学术交流关系:王国维1924年1月30日致内藤湖南: “湖南先生有道:违教数载,企仰奚似。春间闻贵体违和,极深驰系,后闻快愈,又极欣慰。历次惠赠书籍,顷又蒙赐大著《宝左文》及十二物影片,伏读一过,如亲晤对。先生大著作多以贵邦文字书之,若能将重要者译成汉文,都为一集,尤所盼祷也。” 内藤湖南在与中国学者的交往中,肯定清代史学大师章学诚及其《文史通义》一书的史学思想和学术贡献,是特别值得赞许的地方。作为日本学者的他,因为看到了章氏此书在治学方法论上的重大突破和学术价值,远比中国学者更早更全面地发掘了章学诚的遗书。内藤湖南在《***史学史》一书中对章学诚的史学思想推崇,也肯定了胡适、姚名达、刘咸炘三人对章氏生平和思想的研究。在该书《章学诚の史学》一章中,他首先阐述了自己发现章氏学说的过程: “自己第一次读此人的《文史通义》、《校雠通义》是在明治三十三年,那时觉得非常有趣……十多年前偶然得到他全集的未刊本,通读之后,做了这个人的年谱加以发表”。 而据贝塚茂树的回忆: “内藤先生对我说,章学诚这个人,在西方来说,像是社会学,他的带有社会学性质的地方很好。正是如此,是社会学啊。是斯宾塞等那一类型的东西啊”。 内藤湖南最为赏识的是章氏全新的史学思想、以及章氏在校雠学和方志学上的突出贡献。章氏的六经皆史说、原道说和原学说等观点,深得内藤湖南的赞赏。在《***史学史》中,内藤湖南还特别肯定了章学诚创建方志学的学术史意义,在介绍这一新学说时,他不惜点出了戴震对方志学的非难,这显然已经暗含着对戴震的批评。 在内藤湖南和胡适的往来书信中,特别涉及到了对章学诚的研究。胡适的《章实斋先生年谱》就是在内藤湖南的《章实斋年谱》基础上的登峰之作。而内藤湖南在读了胡适所写的年谱之后,立刻发表了《读胡适之君新著章实斋年谱》一文,并订正了胡适文中的十五处错误和不准确之处。胡适则虚心接受,并来信表示感谢。 ——正是因为东洋史学京都学派祖师爷对章学诚史学思想和方法的注重,由此开启了研究赵翼和章学诚的史学著作成了东洋史学京都学派的学者们的看家本领。不了解这一特点几乎等于不了解东洋史学京都学派。 京都学派早期汉学史上的著名人物西村天囚对第一重证据的重视,使他收藏了上百种研究《楚辞》的中日古籍。根据崔富章、石川佐三郎在《西村时彦对楚辞学的贡献》一文中的考证,他收藏的上百种《楚辞》研究古籍大致是: 中国明代刊本十六种。 中国清代刊本四十余种。 中国钞本二十七种。 中国民国刊本十五种。 日本刊本十二种。 由此可见,“就规模而言,几乎无人能与之匹敌,就质量而言,则更是可观。”特别是他收藏的日本刊本十二种,“对中国学者而言,这些都极为罕见。例如,宽延二年十一月皇都书林刊印《楚辞章句补注》十七卷”。西村天囚在《楚辞王注考异》中从版本学、训诂学的角度发现了不少用字错误和传抄时注解搀入正文的问题,解决了不少《楚辞》学上的历史遗留问题。比如王逸注本中的“此言怀襄二王世不明”一句,西村就敏锐地指出:“王逸以《离骚》为成于怀王之时,而此言怀襄二世不明,乃似《离骚》成于襄王之世,可谓矛盾矣”。崔富章、石川佐三郎在《西村时彦对楚辞学的贡献》一文中评述:“王逸所见之本,多有遗存,沉淀于《章句》之中,是乃矛盾之源头千余年来无人识破,西村时彦乃较早发现并设法解决这一问题的人,实属难能可贵”。可见,西村天囚对第一重证据的深入研究,为京都考证学派的兴起贡献了自己的成就。 现在学术界,著名的神话和古代文学史家小南一郎教授,已经从以第一、二、三重证据的相关使用来考证古代文献。他的研究范围大致包括中国传承文化、古代神话、先秦礼制、古文字学、中国考古学、民间口承艺能、中国宗教史等很多方面。著作甚多,第78卷《东方学报》上专门刊发了《小南一郎教授著作目录》一文。其中《中国の神話と物语り:古小说史の展开》(1984)、《西王母と七夕传承》(1991)、《楚辞とその注释者たち》(2003)、《古代中国天命と青铜器:诸文明の起源》(2006)堪称现代日本汉学界的名著。在楚辞研究上,他的论文《王逸〈楚辞章句〉研究-汉代章句学的一个面向》一文和专著《楚辞とその注释者たち》代表了他对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他研究十分精细,考证严谨,几乎完整地再现了桑原史学的风格。在治学上,他平时最喜欢的一句话是“结果よりも过程を重んじたい”。1973年,小南一郎将《楚辞》翻译成日文出版。小南一郎认为武帝命淮南王刘安作“离骚传”或“离骚赋”这两种说法,其实早在汉代就有流行了,根据王逸《楚辞章句·离骚后叙》,还可以找到汉武帝命刘安作“离骚经章句”的记载。小南发现《楚辞章句》中有些注文采用四字一句、隔句用韵的形式,它既是对《离骚》的训释,又是以《离骚》为范本的文学作品,所以对这些训释既可称“传”,也可以称为“章句”,更可以称为“赋”。研究《楚辞》之时,目前,小南一郎还在撰写着研究《诗经》和《山海经》的两部专著。 在日本京都学派,贝塚茂树也是熟练地使用第一、二重证据考证古代文献的杰出学者。 他率先提出了对甲骨文、金文等出土文献的研究,并且将其和传统的对史料的考证性研究精密地统合起来,既重视王国维的地下新材料和纸上旧文献的统一,使京都学派更加完美和与时俱进。
个人分类: 商周历史文化|1336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国雄心,你准备好了吗?
热度 17 张海霞 2016-2-5 08:25
孩子跟学校的管乐团去日本访问演出,昨天晚上回来了,不仅仅是带回来满满一箱的礼物,更是带回来很多礼物背后让人感动的故事: 这是我们去访问 ** 学校时候,学校的师生们送给我们的,妈妈,你不知道啊,他们有多么友好,从校门口就开始列队拿着中日两国国旗欢迎我们,所有校长和学生都来了,给我们每个人都准备了礼物 …… 这是在我们在镰仓大佛参观的时候自己刻的,他们给我们安排了专门的课程,教我们怎么进行木刻,还手把手教我们 …… 还有东京都的领导还接见了我们,我们跟他们的学生还有深圳中学的乐团一起进行交流汇报演出,还上了新闻了呢 ……. 那变着花样的美食就不用说了,真是非常非常好吃,我还带回来了这种抹茶粉,一会儿做给你们吃 …… 还有这个小小的玩具,看似简单,其实可挑战了,我现在玩给你看看 …… 我们全家激动地听着女儿的讲解,看着这一箱满满登登的礼物和惊喜,我却突然看到这次临时组建的家长微信群里有一个家长的留言: “相信这次日本之行会是孩子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会议。无论是 那个弹丸岛国 带给孩子们的震撼和感动,还是 ……” “ 那个弹丸岛国 ”这六个字,象一根硬刺戳在那里,更不可忍受的是他竟然还发了两次!我很气愤,作为孩子的家长,作为一个常带学生出国交流的老师,我被深深地刺伤了!作为家长我们为什么要出钱支持孩子出国交流?作为学校为什么要费尽力气组织学生出国交流?还要联系和动用如此众多的内外资源把孩子们的交流搞得如此丰富多彩和深入生动?到底为的是什么?! 是为了让孩子们继续做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还是做一个具有国际视野和宽大心胸的“大国人”? !我们自己的认识在哪里?!我们要把孩子带到哪里?!这个问题不容回避,也不容犹豫,我不能让 这次活动对孩子们的影响回到 “解放前” ! 于是,我在群里发了一个回帖: 感谢各位老师和活动组织者,这次访日行程安排非常丰富和精心,让孩子们近距离体验和了解了日本文化(从教育交流,人文历史,自然风光到饮食起居),感受到了日本人民的热情和友好(也包括官方),回到家箱子里满满都是收到的礼物,而且每件礼物背后都有感人的故事,从孩子的描述中看到这样的深度交流活动,让他们在交流中学会了自己判断、形成认识、促进了孩子们的心智成长,实质性地促进和拓展了国际化视野和不同文化之间的真正理解和相互尊重,真正起到了培养新一代大国人该有的见识和心胸的作用。作为家长由衷感谢学校,感谢老师,感谢旅行社,希望以后这样非常深入和丰富的跨文化交流更多一些。再次感谢,也祝大家春节快乐,吉祥如意! 这个回帖在群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之后带队老师、领队和旅行社的负责人都分享了很多组织这次活动背后的故事、包括这次活动的发起人之一、身患重病的日本著名教育家、指挥家儿玉健一为了这次民间中日文化交流活动所付出的超出常人想象的努力,以及义务为这次活动担任翻译和联系人的中日友好使者肖主任的无私奉献 …… 跟孩子聊天时说起这些事,女儿还特别提到了一个细节,他们在日本某学校交流时,日本校长在欢迎仪式上还特意说了:为几十年前给你们造成的伤害致歉!孩子说:这次去日本我真的感觉到了他们的真诚和友善,真的! 已经 2016 年了,中国已经从过去的一穷二白、积贫积弱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我们的孩子也已经不再是生活在水深火热、苦大仇深中的一代了,他们的舞台即将遍及世界,他们的未来即将影响全球,因此,也要求他们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超强的专业技能,更需要他们具有放眼全球的开阔视野和包容世界的博大胸怀,因为,他们要准备好做一个往前看、往远看、引领世界的“大国人”! 大国雄心,你准备好了吗?!
个人分类: 国际交流|5984 次阅读|20 个评论
故宫主人们的视野
liwei999 2014-10-3 07:49
一般进故宫都是在地面走,很少能体验一下当初主人们的视野。 作者: mirror (*) 日期: 09/30/2014 21:37:40 国庆前夕,有机会体验了从高墙内侧看景山、北海等北京的外景。可惜途中相机没电了,遗憾。 还有 一个“背后的故事”,也很精彩。 Download 皇太后的某个楼阁 看正北和西南。当年可看到西山颐和园,从宫里的四层高楼 上看。全木质的楼阁,顶层3x3的开间,周围一圈走廊,可供观景。 Download Download Download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439 次阅读|0 个评论
杂谈:新、原创、创意和创新
热度 14 wangdh 2014-2-23 09:56
杂谈:新、原创、创意和创新 (王德华) New, original, creation, innovation (说明:英文不好,经常困惑,也经常会误解,甚至会由于自己的无知而得罪人。暴露自己的无知,也是需要勇气的。) 创新的思想: creation 创新的工作: innovation Innovation 基于 creation 说 Creation , 是指产生新的思路、新的想法和新的点子的能力。 说 Innovation ,是指把 creative idea 变成现实和实施 creative idea 的能力。 只有 creation 而没有 innovation ,是空想。没有 creation ,也就没有 innovation 。确实,最后的 innovation 才是实实在在的。 新,对不同层次、不同眼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一个思想,对你是新的,对他可能就不是,甚至是陈旧的了。所谓原创,就是以前没有的。 有些观念是社会常识,甚至是国际惯例。学术界都知道的事情,你应该知道。因无知而无畏,那不是学者的态度。由于自我封闭造成的视野短浅,甚或自我陶醉、沾沾自喜,也属于一种无知。 站在山峰上说风凉话,坐在井底里自我欣赏,是两种态度,这两者要协调起来,也是可以协调起来。井底的人,需要有看到外面的勇气,山顶的人,需要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双方需要相互欣赏,取长补短。 不能说具体实际就是目光短浅,但意识到天外有天、需要更高远的视野是必要的。 地位与学识不相匹配的时候,发声很容易错位。无论立足在哪里的发声者,在发声的时候,需要多关注一下近处,需要多望望远处,还需要看看那些不远不近的地方。 山顶上人的说山对面的风光最美,而山底下的人则说眼前就有很多美丽的鲜花,走到山坡中间的人则说,那里的花朵最美丽。不同位置,有不同的美丽,处在不同位置的人,自然观察到不同的景色,进行这样简单的比较,很难说那里最美。但是一个事实是,山底下的美丽,每个爬山的人,只要有心,都会看得见的,发现什么样的美丽则取决于个人的审美品位和视角。半山腰的山坡,那里有山底下没有的花的种类,也有很多是与生长在山底下一样种类的花。在山顶上,有一些特殊种类的花,在山顶的对面,也许是没有见过的花,那是从未看到过的风景。看到的人,是另一种别样的享受,是全身心的愉悦的享受。这种愉悦感,是山底和半山腰的爬山者所享受不到的,也是无法体会到的。 目标是远方的,重视的是未来。 坚持脚底下的,看重眼前的实际。 三个视野都要有,三种需求都要满足。导师需要具备这三个视野的能力,有这三个尺度的实践。导师的责任就是告诉学生们,认识事物要有这三个尺度,需要具备这三个视野。在自己前行的道路上,尽量做到都去了解一下这三个尺度,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合于自己的选择。立足于脚底下,立志于攀登山峰,还是在半山腰安营扎寨,对于自己,都是正确的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才能生活的快乐,工作的快乐。身心愉悦,生活快乐,应该作为一个追求的目标。 今日的北京,严重雾霾。雾霾遮眼,自然不能望远。懵懵懂懂的雾里看花,如何欣赏那秀丽的山河? (传说中麒麟的形象)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6841 次阅读|21 个评论
岂能将知识与视野割裂!
热度 10 JYH64J98Y99H 2012-12-7 22:05
看完精选博文《知识和视野,哪个更重要?》,我反而感到自己有点糊涂了!怎么能够因为我多学了点知识,多掌握了点方法,就被看成没有扩大自己的视野呢!视野,无非就是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它怎么就突然神秘起来了。我真想登到高山之颠,对着四周大声呼喊:视野啊,你到底藏在哪里了? 我相信,这篇文章被阅读得越多,读者对作者以及北京大学厉以宁教授的质疑也一定会越来越多。在我看来,厉以宁先生不过就是信口说说而已,不必当真。万万没有想到,厉以宁的话被作者当成了名言,这位作者的博文被编辑当成了名篇。怪哉! 在我看来,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培养能力、提升境界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扩大视野的历练过程。随便加入一个旅行团,旅游的过程难道不是扩大视野、增添阅历、增加见识的过程?事实上,年轻学子们就是冲着北京大学那块牌子去求学的。那块牌子就是路标,就是品牌,就是价值,就是未来!在当下中国,北京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有着优质的教育资源,其师资条件与生源质量独步全国,北京大学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985”高校的龙头地位决定了它在国内霸主地位与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但是,也必须指出,一个人取得的成功,北京大学只是有利的外部因素之一。作为个案,北大有的毕业生照样落魄到街头去卖猪肉。就是在前几天,还有一个北大法律系的毕业生因为没有在社会上混出名堂,生活落魄之中,恼羞成怒之时,心理崩溃之际,竟然杀了个无辜小孩,直接被人民法院判了个死刑!他也是北大的校友!北大不过是个教育机构,只是也只能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外部环境因素,别把北大看得有多么神圣。正如一位伟人所言: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的?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吗?也不是。更多的人是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在生产与流通的一线历练中,在教育教学与科学实验中磨砺成才。 我注意到,有的博友直接写到:知识=视野,我以为这是很有见地的。一个人的知识面宽了,知识系统化了,难道他的视野还能不开阔?! 有的博友批评作者其实就是个词汇控,虽然言辞激烈了点,但他说的道理我还是基本认同的。因为博主对于知识的定义是狭隘和具象的,把知识定义为具体的知识点,纯粹是为了自圆其说。这位博友说得好:视野何尝不是知识,只不过你不是该领域的人而觉得新鲜罢了。过几年你也许又要说,“视野”没什么,重要的是“境界”、“层次”、“洞察力”之类抽象而空泛的词汇了。因为无论哪一个知识点都是具体的,而对于抽象的概念,你是无从攻击的,因为在你的思维里对它的外延是变化的。做学问与科学发现,需要德、才、学、识。我估计,厉先生可能出于对“识”的强调方面,而更看重所谓的“视野”。无论是一个人的德与才,还是学与识,其实都不过是一个人做学问的“视野”罢了。 因为文章对于知识与视野缺乏准确、科学的界定,大家的理解难免有歧义。很难以理服人。我注意到,包括科学网著名博主程代展先生都明确表示:不大同意作者的观点。因为“至少对理论性强的数理学科, 沒有知识就沒有视野。” 他还具体做了解释:以前听说过一个故事,一个学生看老师一天到晚读书,很不理解。问:“老师,你知道这么多了,怎么还老看书呢?” 老师信手画了一个大圆一个小圆,他指着那个小圆说:“这是你的知识。”划着小圆周边说:“这是你不知道的。” 又指着那个大圆说:“这是我的知识。” 划着大圆周边说:“这是我不知道的。”在程先生看来,对金字塔形知识结构的学科, 知识的重要性决不比眼界差。他论证的几乎就是知识=视野。需要指出,知识与视野的关系,与学科是属于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是无关的。 还有博友说,知识,比较容易获取,但要善于获取。可惜这位博友的错误在于:他认为视野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开阔的。明明自己获取了知识,却说自己没有开阔视野,那自己的眼睛到底长到那里去了?!重复一遍:视野并不神秘,它就是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还有位博友经过一番论证后说:只有在知识积累和视野开阔的基础上,才能历炼出非凡的见识。独到的见识,不是人人都具备的,即便是经历相同、学历相同的人,其识见也会有显而易见的高下之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其实就在于见识的高下之分!好家伙,他论证的是见识比知识高明以及个体的成就差异!试问:如果说见识可以纳入一个人的视野,难道知识就不能够纳入一个人的视野? 回到话题上来,学生 到北大到底是要学什么?回答是来学知识的,没有什么不对;回答 是来学方法的,同样也没有什么不对。至于说到北大是来开阔视野的,宽容一点,不过是见仁见智的一种回答罢了,本身很难区分高下。 估计厉以宁先生就是想刻意强调,“见识”比“知识”高明!但是,厉先生甚至可能是博主本人理解有误,将“见识”与“视野”混为一谈了。在我看来,学生要真想开阔视野,何必要去北大?到什么地方不能开阔视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照样可以开阔视野,大有作为,当年的知青,当下的“村官”就是明证。需要强调的是,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游历对于扩大学生视野是非常必要的。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家庭,在假期通过旅游广见博闻,古风如此,西方文艺复兴时代风气尤盛。随着当下教育之普及,教育的国际化、现代化风气日盛,大学生游历已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从厉以宁先生与学生的答问环节来看,答案的正确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获得了与厉先生互动的学习机会,他们在水滴石穿地解构厉先生丰富学养的同时也日积月累地建构了自己的知能体系。不妨演绎一下,在当天的学习总结里,有的学生可能说,我从厉先生身上学到了人无我有的知识;有的可能说,我从厉先生那里学到了别具一格的思想方法,甚至有的可能说道,经过厉先生一番开导,我宛若醍醐灌顶,彻底开阔了视野! 某种意义上,知识里包涵德、才、学、识,视野里也蕴涵、观察者德、才、学、识,它们几乎是同义词,我们既不能将知识与视野分离开来,更不能将知识与视野对立起来!换句话说,探寻知识与视野那个更重要,简直就是伪命题!——左手与右手,左脚与右脚,左眼与右眼,左脑与右脑,哪个更重要?! 我们可能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什么知识更有价值?什么样的视野能够引领我们前进?如果我们发现了人类还没有发现的新知识,如果我们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那么,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离我们还会久远吗?如果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与人类共同遵循的教育发展的规律相契合,那么,所谓的钱学森之问还能够成为问题吗?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附:知识和视野,哪个更重要?(张玉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20-639741.html 北大学子说,厉以宁教授每次在给新生上第一堂课的时候都会问学生:你到北大来是要学什么?有的人回答:是来学知识的,厉以宁否定:不对;有的人回答: 是来学方法的,厉以宁否定:也不对。至此,学生感到非常困惑:那我们是来学什么的?厉以宁回答:是来开阔视野的。 厉先生的观点足以说明:视野的获得远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教育,特别是好的教育首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文明的视野,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世界有多大, 人的思想特别是伟人的思想有多丰富;海有多阔,人类文明走过了哪些艰难的路;远处有多少鲜花和荆棘;有多少高山和大河;还有多少无边的大漠。让文明在 学生面前打开一扇天窗,让学生通过这扇窗户望见蔚蓝天空那些美丽的星星,还有那当空的一轮皓月,那些梦幻般的云。从而让学生认识自然,社会,历史。 所以笔者每次给村官班上课时,首先就和学生说,中组部的村官大学生培养计划,是国家为了把文明火种播到村一级基层组织而开展的,在座各位,拿着纳税人 的钱享受着免费培养的待遇,到学校来是来开阔视野的,首先要学会做一个文明的人,学成后要起到把文明火种播到农村基层的作用,发挥星星之火的力量。然 后才是学知识、学学习的方法。 互联网时代,可以说,知识的获取是分分钟的事儿,不懂的词儿,到网上一查立码解决;不懂的新生事物,到网上一搜,详细的解说立刻出来,让你茅塞顿开。 各种各样的信息每天通过报纸、广播、互联网连番轰来。让你记也记不过来。这些所谓的知识,大多是没用的,只能使我们记忆的空间拥堵不堪。 所以当今时代 ,开阔视野远比学过多的现成知识重要,开阔的视野能让我们练出一种叫见识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帮我们取舍和判断:哪些知识是有用的,哪些知识是垃圾,学 了有害无益,纯属浪费时间。所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者最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开阔视野的机会,然后才是灌输知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个人分类: 博视坊间|7916 次阅读|33 个评论
美国的年轻一代想的是什么?
热度 14 jiangjiping 2011-6-10 08:14
美国的年轻一代想的是什么? 蒋继平 2011 年 6 月 9 日 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 因而, 年轻人的想法往往决定世界未来的发展趋势。 应届高中毕业生可以算是年轻一代的代表。 他们的年纪通常在 18 岁左右, 最多相差一两岁, 正是人生精力最旺盛和思维最活跃的时段。 了解年轻一代的想法可能对我们预测世界的未来有所帮助。 本文采集了本市 6 所高中的 10 位应届高中毕业生的想法,也是他们在学区授奖大会上的发言的题目,供大家参考。 这 10 位高中生是每个学校的最优秀学生, 是学生的代表。 当然, 他们的想法不一定代表整个美国一代, 但是, 至少也能够反映出某一部分思潮。 下面的引用是以学校的英文字母的排列为序。 Barron Collier High School Yvonne Jiang: Quest for the fountion of youth: An engineered path to immortality. (通过工程途径探求青春永驻, 长生不老之术) Frederick Kolb: Investigating Immigration: A report on the flaws of the US immigration system and a proposal on how to fix them. (移民调查: 美国移民系统的缺陷和如何修复这些缺陷的建议) Golden Gate High School Ana Karolina Mozo: Promotion of pedophilia: Beyond denial, a national disgrace. (倡导儿童性行为: 不要抵赖, 一个国家的不道德行为。) Gulf Coast High School Kishala Srivastava: India: More than tech support and curry. (印度: 不光是技术支持和求宠。) Katelyn Sheffield: China's one-child policy: An asset, not an abomination. (中国的一胎化政策 : 一种资产, 而不是一件令人讨厌的事物。) Lely High School Josey Prior: The benefit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转基因作物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好处) Naples High School Ruan Brown: The continuous quest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继续在人工智能上进行探求) Ariel Chaudhuri: Dreams: A look into the unconscious. (梦境: 对无意识状态的求索) Harris Macel Domond Jr: Changing patterns in human socialization: the effects of the domestic socio- technical system o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人类社会的变化模型: 国内社会-技术系统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 Palmetto Ridge High School George Camp: Micro-finance: A powerful new tool in the fight against poverty. (微观经济: 一种对付贫穷的强有力的新工具) 从上面的发言的题目很容易看出, 美国的年轻一代视野很开阔, 思路很活跃。 他们有立足本地, 放眼全球的姿态;有行在当下, 想着未来的精神意识。我想这是全球化趋势下的必然结果。 这种结果又会反过来加强全球化的运动。 他们的思维行为将对 21 世纪的世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中国的高中生们是否具有同等的或者更高一等的视野, 思路和姿态呢?
个人分类: 国家时事|4665 次阅读|34 个评论
《镜子的话题》
热度 2 liwei999 2011-6-9 17:33
《镜子的话题》 作者: mirror (*) 日期: 06/09/2011 02:16:16 “哈哈镜、望远镜、显微镜、三棱镜、反光镜”五件里面 ,望远镜、显微镜虽然有“镜”字,但是一类仪器,比另外三种在结构上要复杂得多,价格也昂贵得多。提起“望远镜”大约更多的人是联想到军用的“双筒望远镜”,洋文叫做binocular,不是“望远镜”的正宗。正宗的“望远镜”是指单筒的,洋文叫做telescope。与此相对应的显微镜的洋文叫做microscope。scope的本意不是“镜”,而是“景”=视野,相当于森林的景观。一旦tele了,micro了,就呈现出看树木的境界。一般光学仪器,在设计上为了能更好地看树木上的微细结构,就不得不牺牲一下视野的大小。高分辨率与大视野是二律背反的两个指标,这个约束是来自不确定性的原理,不可逾越。 又要高分辨率与大视野,一个调和的方法就是变焦镜头的技术。这个技术是用一个镜头(组),通过变焦,实现看局部的长焦距接近景和短焦距看宽视野的选择。在今天,这不算是什么高科技了。但是在这个技术出现的几十年前,电影、电视的摄像都是通过切换镜头或改变摄像的距离来实现近景和远景的。 为什么接近了就能看得清楚?就能看到细部?这个问题并不是很好回答。或者说,一般人的回答都不得要领。物理上的答案是接近了观察对象 视角 就会变大,而大视角对应着高分辨。这里需要区分两个事儿:大视角和大视野的不同。从原理上说, 视角 与距离没有关系,而 视野 则与距离相关。因为同样的视角,观察对象的距离远了,范围就变大了。 有个常规的说法,叫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物理上实现这个说法的技术叫做CT——通过X光线对物体不同角度的投影,以及对这些投影的计算,得到一个完整的3D物体内部结构图。由此可见 不同角度 观点的意义。 人们对理解“角度”有一定的困难。因为角度的单位叫“弧度”(糊涂),从说法上就搞不清楚。所谓听取不同意见,就是说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 保持视野也是个十分重要概念。比如说看美人的图画,不把视野放在整个人脸(体)上的话,也就无所谓美了。 搞研究的人口中,用到显微镜的多,用到望远镜的人少。因此,望远镜的价位就要远比显微镜要高。最贵的电子显微镜不过一百万刀的档次,而最贵的天文望远镜就要再贵几百倍。要这么昂贵的天文望远镜干什么用?据说是要编宇宙的故事。那些人嫌编人类历史的尺度太渺小了,要玩儿就要来个大的。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问题是“几十纳米的三维分辨”的母本大小如何?只怕是比1微米都小。 作者: mirror (*) 日期: 06/09/2011 21:24:54 如果对mm级的样品能看到100nm,镜某都可以不悲观。 过去 开发道具是与观测对象天然“匹配”、天然“偶合”的。而今天的道具开发就有些脱离、偏离了与观测对象“匹配”的思考。 从阶层的思考看,缺陷尺度缩小后,其数量就必然要按指数率增加。抓平均是个统计的办法,其结果有中心法则的保证。而看个体,偏差的幅度会很大。看到了,但很可能不可信。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497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网的物理学家都是“硕鸟”
热度 10 wangdh 2011-1-31 11:31
科学网的物理学家都是“硕鸟” 这几天科学网物理学家异常活跃,给改版后日渐消沉的科学网博客带来了生机,让人感到了新的灵光。也许随着新年的到来,改版日趋完善,科学网会恢复以往的热度。改版后一直不适应,太花哨的东西容易眼花。也许是我计算机的问题,每次回复评论,都需要将鼠标从顶拖到底,回复几次就烦了,一烦就对不住博友了。在 word 文档编辑的文稿,拷贝到博客中格式就变了(老版是建议在 word 中编辑,然后拷贝过来的),收藏也不知哪里去了,页面上找不到 … …相信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说说几位科网上“硕鸟”的文章吧。 刘俊明老师的文章: 笨拙 的创 新 。很是给力啊, 刘 老师说:“ 无论是从下里巴人做起,还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瞭望,我们的视野都是有限的 、且局限于我们视觉上的纵深与衬度。 ” 、“实际的创新,不会有能与那些 IF 、 H-index 和 CNS 比肩的智慧,而显得要愚笨很多。这些笨拙堆砌在一起,总是能够得到夯实的、前人没有获得的学问,为后人景仰。这似乎在说:在到处都讲创新的世界里,只有笨拙的特质是最忠实于创新的;越是创新的东西,越需要通过笨拙的夯实劳动才能获得。 ” 刘老师的文章,是一壶好茶啊,您自己去品品看。 张志东老师的文章: 培养和造就一 大批非主流科学家 ,给若干没有经费、不追风的学者们送来了一瓶二锅头。理是这个理,道不是这个道。时过境迁,与时俱进,站在巨人肩上望远,是鸡眼提高视野的好办法,再躲进鸡笼子里,啥流都不是了,注定变盲流。您要听张老师说的,做非主流科学家的话,您一定是那打井没见水的人之一。有聪明人评论: “ 非主流科学,那是贵族玩的。 ” ,恐怕贵族也不这么玩了。志东老师说:“ 当务之急是营造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非主流科学家 ”,我觉得“当务之急”是把海龟送上直升机,放在山峰上,希望他们能具有鹰的视野,具有海一样的胸怀,愿意张开臂膀,托起更多的鸟。 二锅头是北京的特产,绝对香醇,喝口吧。 邢志忠 老师的文章: 你算只 “ 鸟 ” 吗 ? 算是直接给 XO 了,晕过去醒来绝对楞了。自己是鸟吗?还是蛙啊?这鸟和蛙都不是井底的蛙,也不是笼中的鸟。耐受寂寞的蛙,向往蓝天的鸟,都是可爱的可敬的,都是需要支持的。那什么, 这邢老师还说: “ 鸟 ” 和 “ 蛙 ” 也是时空相对的。一个学者在欧美只是一只不起眼的 “ 蛙 ” ,回国之后在中国这个小空间,可能就变成了一只 “ 鸟 ” ,飞来飞去,指手画脚。很多人表面看起来像只 “ 鸟 ” ,其实可能只是个说大话的混混,连 “ 蛙 ” 都不如。有些人一辈子蹲在井底自以为是,他们根本不知道天,以及天外有天。这些,您不用站高就看见了吧。 人头马绝对够劲,不信您就试试。 所以,别做井底蛙,不做笼中鸟。 过年了,清茶、二锅头、人头马,都喝几口,绝对给力,那是相当给力! 强力推荐年货办得差不多的科学网网瘾们抽空读读这几篇文章,读过后,别忘了推荐一下,谢谢人家啊。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5061 次阅读|20 个评论
珍惜大好机会——为本所三位博士留洋送行
热度 5 sqdai 2011-1-19 09:06
新年伊始,就听到好消息:在国家留学生基金会资助下,我所的三位中青年教授(博士)即将接受公派,赴美留学,他们是张田忠、胡国辉、黄虎,其中田忠明天就要启程,这里我想说几句话,为他们送行。 国家留学生基金会确实做了一件大好事。近年来,我国中青年科技英才迅速成长,已在各个研究领域中挑起了大梁,创建了很好的业绩。然而,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时代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急需“充电”。在这个时候,选派一批学有所成的中青年博士留洋深造,无疑是明智之举。我以为至少有如下好处: ——拓展科学视野,为造就科学帅才开路。“闭关自守”培养不出优秀人才。我观察到,总体说来,在科研大局观和学术理念方面,留过洋的就是比一直留守的强,他们可以实地了解科技发展新动向,接受先进的学术理念; ——有机会到名校拜名师,接受学术熏陶。由于是公派出国,在学校和指导老师的选择上有更大的自由度,可择名校良师而从之。例如,张田忠选了布朗大学的高华健(著名固体力学专家,以前的博文中提及的“两刚两健”之一),胡国辉选了西北大学的 Ghosal 教授(著名微流体力学专家),黄虎选了康奈尔大学的刘利方教授(著名水波动力学专家,梅强中院士的高足),都是当今所在领域中的权威人士; ——增长专业知识,巩固学识基础。这批留学人员与出国攻博的年青学子不同,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已经有相当出色的成绩和较为扎实的基础,这回争取到一年时间,摆脱杂务,拾遗补缺,潜心科研,钻研基础知识,特别是,接受国外优秀科学家的指导,科研能力有可能上一个台阶。 这些年来,我周围已有不少年青学人享受了此举的恩泽,其中曾在本课题组攻博的有两位;我所的郭战胜博士刚从哈佛进修后回来;加上上述三位。他们在人事上没有什么特别的背景,只是抓住了机会,凭自己的实力在公平竞争中胜出。 我对张田忠、胡国辉、黄虎三位有如下寄语: • 珍惜这次“充电”机会,争取最大的收获; • 除了潜心向学以外,多多参与各种学术活动,充分了解相关领域的发展动向,努力学习境外智者的学术理念和科学方法; • 在实践中努力提高运用英语的水平,为自己的进一步成长扫清预言障碍。可以运用苏步青先生的外语学习方法,向当地的房东太太学习活的英语; • 注意休息,保重身体。 我相信,明年春天,你们重返所里之时,一定会满载而归! 写于 2011 年 1 月 19 日晨
个人分类: 科海随笔|4957 次阅读|6 个评论
以一只井蛙的眼睛看天空
seawan 2010-12-25 20:58
俗话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Bullshit. 一只井蛙,如果他不知道自己是一只井蛙,那他只能永远做井蛙。 但如果有一天,他意识到了,原来自己只是一只井蛙,那他就可能有机会跳出井去,做一只广阔天空下的自由的蛙。 有个朋友告诉我,某大学的一位前校长(现在已经退休)曾说过,高校的教师要狂参会,也就是说,要尽可能的参加各种各样的学术会议,只有这样才能开阔眼界,激发创意。 我觉得有道理。 You never know what people are capable of or what they are going to say, and what impact will be on you when you meet or hear them. Sometimes you can even get inspired by a wrong impression, or a misunderstanding. This is the amazing aspect of the principle of swarm intelligence, or we can say: diversity means quality.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7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年轻,冒险
pony911 2010-9-5 01:59
作为不断成熟的个体,我们的学生,应该知道生命,生存和生活。以下都是很好的参考。在审视自己之前,应该多看看世界。大家的世界不应只是原来看到的那么一点点。中华文明的再次崛起,或许需要更多的远行者。 有人说,现在的大学生虽然还不知道自己的成长目标是什么,但却清楚地知道他们想要的生活。 在真正认知自我之前,确定什么样的发展空间更适合自己之前,他们已知道了票子、房子、车子....... 以下是一些可供参考的资源。或许能够有所启发。 ---------------------------------------------------------------------------- 于丹:别忘了带上三生有爱这把钥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9fe8ab0100gywl.html ,转载自:守望麦田的BLOG。 相关主题文章:读者,2010-18,于丹,带着大气磅礴从校园出发。 恒殊:年轻的旅行者 http://news.xinhuanet.com/globe/2010-07/19/content_13882293.htm 年轻时,应该去远方漂泊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1911 无论是读大学之前的空缺年、离职休息、工作假期或海外学习,许多年轻人都选择在澳大利亚让梦想成真。来加入他们的行列吧!澳大利亚有着无穷无尽的探险机会,还有着热情、友好、休闲的生活方式。详细了解澳大利亚的工作假期签证、学习签证和志愿者机会。了解背包客和旅行者们在哪里住宿、逗留和游玩。 澳大利亚是探险的乐园,我们在此提供几个建议,帮助您开始征途。在北领地骑着骆驼穿越辛普森沙漠(Simpson Desert),驾驶四驱越野车穿过南澳大利亚峰峦起伏的费莲达山脉(Flinders Ranges),或在维多利亚州探索大洋路步行路径(Great Ocean Walk)。在冬季的山坡上滑雪或单板滑雪,跋涉穿过古老的雨林,或挑选一处世外桃源般的岛屿,同时感受真正的探险与放松。您可在澳大利亚各地潜水、浮潜、划独木舟和皮艇以及冲浪。 http://www.australia.com/campaigns/season_06/zhs/index.html 守望麦田的BLOG
个人分类: 交流|20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士-视野与思维
liux831 2010-1-29 19:09
同是博士,国外的,国内的,985的,三流大学的...... 有差别吗?有什么差别呢? 庄小威,34岁,哈佛大学化学系、物理系双聘教授。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博士,找工作容易。 三流大学的博士,连个3.0的SCI也不要求,也没有,可能差别很大。 美国发明了托福,GRE,美国ph.D,平均七年半,打造美国ph.D新概念。 中国985,211,从美国聘请院长,为什么? 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思维是重要的。中国应下大力气考察印度。印度也想称霸世界,也认为自己是一流民族,可咋也提不起精神来。同样,美国也不把印度当会事! 美国是超级大国,欧洲搞了个共同体,日本在美国储备了大量外汇! 理想是一会事,现实又是一会事。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博士,到了美国做博士后,发现差得远。有一个南开大学学生,先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又到哈佛大学,发现外边的世界真好。 博士表现在博上应是素质优越,博士表现在专上应是进入世界前沿。 施一公发表15篇nature,7篇Cell,3篇Science,作为教授对博士培养有很深的体会。饶毅执掌北京大学,靠哈佛大学博士后和美国西北大学教授经历,给博士做出国际化大师风范和榜样。
个人分类: 未分类|2197 次阅读|2 个评论
放宽科研视野,实现创新梦想
chrujun 2009-12-10 12:23
科学家应该对什么东东感兴趣? 对其它学科感兴趣有无危害? 视野广阔激发灵感 视野广阔放飞梦想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王中林“视野,决定飞翔的高度”体会科研的辛酸和坚持
chile 2009-10-27 11:06
欢迎正在科研中的挣扎的年轻人多看看,不要放弃理想和道德的底线,好好的做事,好好做人,坚持不停,向理想一步一步走吧! 文章可以从这里下载 http://bbs.sciencenet.cn/showtopic-65455.aspx
个人分类: 点滴人生|25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多学科视野的科举学研究》将于近日出版
冯用军 2009-5-8 14:52
该书为基地高等教育科学丛书的第3本,由我所青年教师冯用军编著,全书20余万字,将于近日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个人分类: WIEA世界创新教育协会|20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际化思维与国际化视野
liux831 2008-12-20 13:45
庄小威作为哈佛大学的女教授,34岁,也还是女孩,可是他具备国际化思维和国际化视野。 在国际化思维方面,他学习激光,所以现在是物理系教授。他学习化学,所以她也是化学系教授,他用激光的方法观察和研究单个细胞和单个分子的运动(侵染过程),她又进入了生物领域。 在国际化视野上,体现了她发表的60多篇论文,都是CNS论文(Cell ,Nature,Science 论文)。 最根本的,还是要出国,还是要在美国做研究。正像学习英语要到美国、英国去一样。做研究也需要到美国去。 国际化思维和国际化视野都是以国际化意识为基础的。 1.平等意识 2.合作意识 3.标准意识 4.信息意识 5.价值意识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在全球公开招聘院长的科学依据就是这种全球招聘的院长具备国际化的思维和国际化的视野。 这是可以评价的。不管是多么高的职位,都可以科学评价。这完全不同于以色列人认为我的成果没有人可以评价。 这种评价很快就会在全世界展开。当然,中国的学术精英也在评价之列。 不是没有评价,是评价没有公开。没有公开不等于没有评价。 有人认为,这种评价难吗?
个人分类: 未分类|1597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6: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