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自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手握起一支笔杆,饱蘸浓墨——女儿9年学习书法自述
热度 6 baocunkuan 2017-3-19 22:42
今天的一个偶尔机会,“偷偷”看到女儿写得一文——没有标题,这里,我就以开头第一句话为题,再加上“女儿9年学习书法自述”作为副标题,再选择我以前偷偷拍摄的她的几幅字(其实,大数是她的“作业”)。 手握起一支笔杆,饱蘸浓墨 ——女儿 9 年练习书法自述 手握起一支笔杆,饱蘸浓墨。放平呼吸,心情慢慢平静。这时,面前的一方宣纸,承载的就不仅仅是一个个或工整娟秀、或潇洒飘逸的文字,而更是我跨越整个童年的努力和无数拼搏的回忆。 图 1 女儿寒假期间会集练习写字,每天 5 篇 我从六岁起开始学习书法,到现在已有近十个年头。我对于书法这件事的态度,也从原来的不情愿逐步转为 “认命”的接受,到最后的不忍割舍。我是个普通的女孩,从没在任何事情上表现出特别的天赋。“拿起笔的那一瞬间我仿佛找到了归宿,知道我一生都必将与墨香相伴”这种事是绝对没有的。我学习书法,完全是出于父亲的爱好。最初开始在少年宫学习书法,我还大字不识几个,对着老师打的样子照猫画虎。不能说不专心,我很专心,可以一节课头也不抬。但必须承认,我并不用心。我一笔一划描下一个个文字,却从不去想这个笔划、这个结构究竟是怎样的,也从不关心我下一个字该怎样用笔,写得更好。站上个把小时,在质感粗糙的黄色宣纸上涂抹色彩单一、毫无魅力的文字在当时对我是毫无吸引力的。别的孩子都去参加考级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站在教室里继续进行收效甚微的练习。父亲不想用考级来给我压力,但在没有任何压力之下我也毫无动力。要是一直这样下去,书法于我也一定是一项不会长久的工程的。 图 2 女儿的行书还是不大自信 大约是缘分所至,在我将要放弃时,父母把我转到了另一所书法学校。那也许根本算不上一所 “学校”,两个老师是一对夫妻,一间狭小的出租屋内,无数块木板和大床垫高做的桌子就是这所“学校”的全貌。但这独特的装饰结构让这个地方显得与冷冰冰的教室不同,特别有亲和力。在这里,我开始重新认识书法,认识中国的文化。男老师很幽默,也很认真。我怎么也做不好时,他就会站在我身后,用手握住我毛笔的上端,带着我一起写。他不但给我打样子,也会给我解释字的结构,一竖往里挪一点就会有很大的不同;他给我解释笔画的横细竖粗、撇细捺粗,他说这就是毛笔字最大的魅力所在;他甚至给我解释毛笔的用锋,什么时候提、什么时候按,都得恰到好处。我懵懵懂懂地听着,心里也不多琢磨。只是人家教得那么用心,我学的便也多花了些心思。课堂上大家都很愉快,我只要有一点点进步,也会马上遭到表扬。这种氛围令我喜欢,学习书法的事便也半推半就进行了下去。 图 3 女儿的另一幅行书 我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书法已无从考证,但初三刚开始时父母曾提起让我专注学业,写书法的事先放一放时,我的第一反应是 “不”。我当时给出的理由是,好不容易坚持了下来,就此放弃实在可惜。仔细想来的确如此。虽然如今我已考过书法十级,但我知道我还远没有达到可以自己练习的水平。我的楷书写得不错,但行书还远远不够格,况且还有那么多字体我没有学习过。我爱好不少,但真正特长的不多,我怕就此放弃,以后就不会再重新捡起。所以我依旧每周一次去上书法课,享受着在充满挑战的生活中我少有的可以把握的东西。也许的确是这样:也许我对书法的喜爱只是因为我做得好而产生的成就感。但这并不重要。如今我对写书法这件事感到舒服,也会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书法字时多瞄两眼,我想这就足够了。 图 4 女儿的楷书(另一幅)至今还被老师贴在被她称为“学校”实为一出租屋的墙上 如我之前所提到的,我并不是什么天赋异禀的女孩。我现在书法还算拿得出手,仅仅是因为我付出了一定量的努力和大把的时间。练习是枯燥的,但当我把每一次练习当作一个更进一步的挑战时,枯燥就稍带了些趣味。不少人认为这类对文化的学习是可以陶冶情操的。我一直不倾向于认同这种在我看来有些矫情的说法,但我承认书法的确在潜移默化中、在某种程度上悄悄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书法培养了我的执着和韧劲,它让我可以静下心来,让我学会了专注。我也从我的老师们身上学到了观察与感受文字、感受文化乃至感受生活的方法,而不仅仅是如何写好一个字。我想,运气好的话,我对书法的这份小小的情谊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沉淀,那样等我老了,我就会有值得我的孙辈用手捂住嘴表示惊讶的本事。我现在算不上文艺青年,但如果我将来长成了一个文艺老太,(希望)我会比在广场上跳舞的老大妈们高了一层次。 图 5 女儿完成“十级考”之后写了一年的隶书 所以深吸一口气,运笔,落在纸上。这是一个新的字,更是一条新的旅程。 图 6 在前不久女儿挥毫泼墨给爷爷的生日礼物
5978 次阅读|16 个评论
读《周有光百岁口述》
热度 1 Mech 2017-1-23 22:17
周有光老先生仙逝。我也凑个热闹,读了《周有光百岁口述》。 我个人膜拜长寿的人,总觉得能长寿的不像坏人。当然,我不是说没有长寿的就是坏人。随便说几个长寿的名人 萧伯纳 , 94 岁 罗素 , 97 岁 哈耶克 , 92 岁 弗里德曼 , 94 岁 阿达马 , 97 岁 李特尔伍德 , 92 岁 张中行, 97 岁 钱锺书, 88 岁 与这些先贤相比,周有光先生更上了一次楼,活过了百岁。事实上,他享年 111 岁。他口述最后说了长寿的秘诀, “ 健康最重要的就是生活有规律,同时胸襟开朗是重要的 (p. 161) ” 。其实与所有真正的秘诀一样,长寿的秘诀根本不是秘诀,最多是知易行难。这也加强了我的偏见,长寿者不是坏人。很难想象,一个坏人,生活有规律,而且胸襟开朗。 能活过百岁的人不多,过了百岁还不糊涂的更少,超过百岁的明白人还肯叙事说理的几乎没有了。因此,周有光的百岁之后出的书,前无古人,后面也未必有来者。 《周有光百岁口述》的口述部分仅 一百六十页,还包括大量的照片。另外六十余页为他人所撰写。是本很有趣的书,能让人爱不释手地读下去。 周有光 先生特别令我推崇的是视野开阔。他早年留学日本,又长期在美国工作,真正具有国际视野。书中写道 (p. 69) , “ 浏览世界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必须有的基础知识,开阔眼界。假如眼界不能开阔,你就什么事情都不行,这在中国是完全不了解的事情。” 在口述中,周有光没有迎合流弊俗见,多处说到美国的好处以及日本人民的友好,至少表明他是个诚实的人。正如他所说, “ 真正了解到美国的强盛,不是个简单的事情,不是稀里糊涂会强盛。美国在两百年间发展起来不是偶然的,人家真正是每个细节都不简单。我们是闭了门,自己吹牛。 (p. 91) ” 此外, 我很意外地在书中读到中华民国期间,到日本不需要签证随时可以走,到美国有了护照也只需要一星期就可以成行。很出乎意料,不知道周老先生记忆准确否。 周有光 先生让我佩服的还有生活智慧。生活智慧行胜于言。有人说起道理口吐莲花,但生活过得坎坷,我认为还是没有生活智慧。前面长寿先贤中的张中行和钱锺书也都是有生活智慧的人。张中行不仅有文人情趣,而且在反右前夕识破引蛇出洞的伎俩,躲过右派帽子。钱锺书不仅学问渊博,而且躲进毛选英译委员会,避开文革风暴。这些都是生活的智慧。周有光先生在现实生活中也不逊色。例如,他本来学经济,在大学书并在银行兼职,后面的要受的冲击可能会难以承受。但他五五年就改行进了文字改革委员会,起草了汉语拼音不说,也躲过后来的种种风波。又例如,夫人张允和大家闺秀,三反五反受到些冲击,周有光就让她离职居家,避免了后面可能的政治迫害。 我认为,该书精华中的精华是口述的最后两节,《百岁所思》和《长寿之道》。长寿秘诀前面已经说了,“ 生活有规律 ”和 “ 胸襟开朗。” 《百岁所思》中,老先生对中国的前途持乐观态度,认同洋人的研究结论, “ 大概三十年后中国可以走上民主道路 (p. 160) ” 。我运气好的话还有机会看到他到底说得是否正确。 余英时 先生为该书写的序中 (p. 3) ,称周有光 “ 是真正从‘传统’成功过渡到‘现代’的知识人” 。我觉得是很中肯的评价。许多所谓知识人,包括我自己,在“传统”和“现代”中两边都无着落,只能徒然仰慕周有光先生这样的大家。悲夫!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606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习近平自述:我的文学情缘
Fangjinqin 2016-10-29 11:41
正在加载第2页 正在加载第3页 正在加载第4页 正在加载第5页 正在加载第6页 正在加载第7页 正在加载第8页 正在加载第9页 正在加载第10页 正在加载第11页 正在加载第12页 正在加载第13页 正在加载第14页 正在加载第15页 正在加载第16页 正在加载第17页 上一页 下一页 1/172/173/174/175/176/177/178/179/1710/1711/1712/1713/1714/1715/1716/1717/1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个人分类: 人物素描|1183 次阅读|0 个评论
《淡淡人生亦有痕》编辑小记
duzhanchi 2016-8-16 10:40
2008 年 ,中科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决定,在 编纂《中科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会志》的同时,动员科考队员撰写回忆录 。当时,我虽已退休,但仍在回聘,忙于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学术论文,尚未萌生写回忆录的念头。2010年不再回聘,恰在此时,《综考会回忆录编辑小组》再次进行动员;为响应号召,写了《对我国南方草场资源评价的首次尝试》、《难忘的一九六五》、《锡林河畔二十年》和《魂牵梦萦红池坝》等数篇回忆。在此过程中,翻阅笔记,闭目冥想,思绪遨游,寻觅往事,身心愉悦,乐不可支。于是,其后便在游玩、阅读、写论文之余,陆续写了点回忆文章,有些已作为博文发表。转眼6年过去了,日积月累,竟然行文数十万字。这些忆述,未按时序,各自独立,互不衔接。敝帚自珍,难以舍弃,拟对其进行补充修改,整理加工,成为系统的回忆录,名曰:《淡淡人生亦有痕-杜占池自述》,目录如下: 序言 第一篇 碌碌尘缘 (一)家乡与家世 (二)战火纷飞的婴幼时期 (三)四处漂泊的小学时期 (四)少小离家的初中阶段 (五)激情燃烧的高中阶段 (六)安心定志的大学时期 (七)意气风发的工作初期 (八)变幻莫测的失常年代 (九)繁忙充实的改革时代 (十)逍遥自在的退休生活 第二篇 旧情恋恋 (一)滇黔情浓 (二)川渝情愫 (三)西藏情结 (四)草原情深 (五)农田情怀 (六)“文革”情境 (七)同行情意 (八)苏德情致 第三篇 专题忆念 (一)科研回顾 (二)流连综考 (三)思想历程 (四)奇趣往事 (五)缅怀双亲 第四篇 闲适赏玩 (一)学生时期 (二)工作初期 (三)特殊年代 (四)改革时代 (五)退休之后 第五篇 附录余篇 (一)年谱 (二)学术论著 (三)科研成果
个人分类: 回忆录|33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四十述怀
热度 2 libseeker 2015-3-28 12:28
我实际的出生年月是1975年3月5日(农历),身份证上写的是这个时间(实际应为4月16日),也就是我已经年满四十周岁了。也许受阅读过人家选编的《学人自述》(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影响,我也有一种文字欲。 我出生在江西省乐安县湖坪乡汉上村第六小组,父亲其时为罗陂中学教师,母亲是没有念过书的农村妇女。我是家里的老三,上边有两个哥哥,分别长我6岁、4岁,下边有个妹妹,小我两岁。我小时候的理想是做一名乡村小学老师,或许是因为我读小学那年开始,父亲调到湖坪中心小学做教导主任。 我的学习经历有些波折。 我是1981年9月开始上小学,那会农村不存在幼儿园,直接上的是小学一年级,在农村是算上学早的。小学毕业(五年级)时,考的不好,父亲很生气。好像是两科加起来只考了138分,因为那年扩招了,我才考上的。 上了初中,1989年参加中考,成绩糟糕的一塌糊涂,具体多少分,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那一年,父亲更加的生气。期间,还受过一次“刺激”,邻居有位英语老师,我大叔在中考成绩出来之前,向其打听过我的成绩,给的回复,大意为我不是学习的料,只有等着接我父亲的班(那时有“接班”政策),我知道后,内心非常痛恨他。这年暑假的一个晚上,当我隐约地感受到我将再也没有学习的机会时,哭得非常凄惨,哭了很长时间,还惊动了邻居。经过父亲的努力,我获得了复读的机会,且复读时班主任为我小学五年级时的班主任刘春香老师,刘老师是语文老师,多才多艺,是我喜欢的老师。复读那一年,不知道为什么,所有科目我都喜欢,语文为刘春香老师、数学为陈炳生老师、物理为王正祥老师、英语为王洪奎老师、化学为邓志明老师、生理卫生为邱明老师(还有政治老师记不起来)。王正祥老师上课幽默,经常是一半时间上课,一般时间自由发挥,还有“狠招”,提问题回答不上来,罚款一角,一段时间之后将罚款的钱买草稿纸分给全班同学。我特别害怕提问我,然后被罚款,王正祥老师很少让我回答问题,我好像没有被罚过(但班上大多数同学被罚过)。复读那一年,我的学习成绩,发生了“奇迹”。一半归功于,我“偷师”了。有天晚上下完晚自习回家,王洪奎老师同一位被跨特别聪明的邻居,“高谈阔论”学习方法——死记硬背,言外之意是必须得下苦功。另一半,归功于父亲对我的学习真的上心了,给我订阅了学习辅导报,那份报纸对我的帮助非常大,大大提升了学习的乐趣,还有给我买过补脑汁,不管它是否有效果,但让我感受到特别温暖。可能复读的上学期期中考试,我的成绩是全班第8名,做早操结束的时候,校领导念名字表扬过。1990年参加中考时,我的中考成绩是472分(总分600分),还是有些偏科,有几科是接近满分,有的科成绩一般。这个成绩录取上了乐安二中尖子班,所在班60个同学是排28名。复读那一年,我格外用功。那一年住在租住的一个房间里,大半空间堆放木料(1987年的买的,家里计划盖房子),小半空间放了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衣柜。那时我那个房间是用煤油灯,但一墙之隔住着刚结婚的一对夫妻,还买了电视,每天晚上一屋子人聚到他个屋那看电视。那会播放《珍珠传奇》等影视剧,隔壁放电视的声音能听的很清楚,尤其是播主题曲时,我是在煤油灯下读书(真的是读出声音来那种)。隔壁邻居家的屋子,我从来没进去过。 高中三年,我的成绩又偏科了。复读了两年(其中有半年还是自学,复读的头半年)。1995年父亲参加了高中同学聚会,父亲是1962年高中毕业的,那会全县只有36名考生参加高考。高考是三县在一起考,父亲参加高考的钱是同学捐的。1960年,我的爷爷已经去世,父亲是家里的长子,下边有两个弟弟,一个小6岁,另一个小13岁。参加聚会时,大多数同学都算是“有头有脸”。由于我偏科厉害,总分512分,本来只够上专科,但由于有父亲的老同学关照,获得了可以委培的信息,因此我上了天津商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系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回忆我的高中生活,真正进步比较快的是第五年,也就是我转到乐安一中补习之后,我非常感谢班主任陈国保老师等。我复读头一年,下半学期没有去,自己选择自学。很大原因是感觉受到班主任的歧视,复读是按参加高考之后的分数收学费,我因为偏科,总分不大“好看”,很可能是班主任觉得没希望,没有好脸色。不是自己太敏感,是因为表现实在太明显了。我想通过自己的“奋发向上”改变命运。 刚上乐安二中时,设了5个班,其中两个为“尖子班”,你一个我一个分配生源,由于部分科目师资不同,两个班考生的成绩到参加高考时,整体水平差距很大。数学、物理两科目的成绩,不仅是我差,整体都比较糟糕。同我一样偏科的同学不少。1995年高考时,我对数学有较浓厚的兴趣, 数学成绩已经上去了,但物理成绩只有82分(满分150分),高一的基础太差了,实在没得救。因为在当时,高中的课程其实两年就上完了,高一的底子非常重要。高中五年,我算是“非常刻苦”的,但事倍功半。我的作息时间,基本每天都是晚上12点睡觉,5点左右就起床了,起床之后有坚持跑步半小时左右(无论是什么样的天气,不间断。),之后是晨读。这5年做了不少无用功,但多年后再回首,也并非全无用处,甚至也可以套用“经历是财富”。 我1999年到高校图书馆工作,2000年开始为图书馆技术部负责人,2004年考东南大学张厚生先生的研究生,因英语差两分未被录取,2005年接着考,英语多考了两分,但还是英语差两分(这年分数线提升为55分)。幸运的是被成功调剂到南京农业大学做了刘磊先生的研究生。读研究生的机遇来之不易,我很珍惜,也将其视作我的“最终学历”。我上研究生,选择了在职全脱产三年,2008年6月毕业。我原本从未想过,我还有机会读研究生,可以说是张厚生先生“发现”了我并始终对我充满了“他信”。 盘点我的“学术名片”。2000年开始发表论文,至今发表论文50篇左右,其中CSSCI收录27篇。出版论著4本(其中一部为修订再版),另作为第二副主编出版图书一本。主持完成校内课题两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等6项。科研方面荣誉,三次获江苏省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成果评奖三等奖,三次获连云港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其它荣誉有:2007-2009年中国图书馆学会优秀会员;2012-2014年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先进工作者;2014年被评为连云港市第五期“521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根据Google学术搜索,我的被引用情况,总计445,h指数12,i10指数14。 四十年再回首,我是笨笨的、有福的。感恩生命,感恩生活!感谢所有给予我帮助与支持的人,同样真挚感谢那些曾经唤醒我前行的人!
个人分类: 闲情偶寄|2521 次阅读|4 个评论
北京的蝴蝶
benlion 2013-10-15 04:02
50年前的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洛仑兹发表混沌理论,也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 14年前的1999年10月14日,应该算是V2.0系统生物学发起的标志*,而以2007年瑞士建立D-BSSE为完成,也就是天然与人工生物系统的科学与工程偶合 - 理论与实验、计算与工程方法体系。 V1.0系统生物学 - 系统理论和数学方法的生物学研究(1968)。 V2.0系统生物学 - 系统与合成生物学(systems synthetic biology)和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biosystem science engineering)词汇的重新定义到系统医学与生物工程(systems medicine biotechnology, 1992-1994)的概念。 1)1983年-1993年,福建-江西-湖南-广州区域,中西哲学、医学比较,提出结构论和系统医学与系统生物工程(systems medicine bio-engineering)概念和词汇; 2)1994年上海-北京列车上产生,提出系统遗传学(system genetics)、输卵管生物反应器概念和词汇,1996年在北京组织第1届国际转基因动物学术研讨会,阐述生物系统论与遗传学、生物工程研究; 3)1997年-2003年,以色列-法国-德国-英国区域,V2.0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概念的阐述和图解 - 仿生学与转基因整合的细胞分子电路图和细胞计算机通讯(automatic cell bio-computer)等,筹备国际协会和会议及网站建立; 4)2003年-2006年,英国,中西文化比较与精神论; 5)2007年-2012年,北京-广州、长三角,阐述科技与产业革命、社会组织论与文明模式转型。 V3.0系统生物学 - 2010年开始,机器理论、设计原理与制造。 注*:不仅合成生物学( AP.Arkin和D.Endy )等论述为工程系统生物学概念,美国Omics技术生物学(T.Ideker)、日本Insilico计算生物学(H.Kitano)、德国数学生物学(O.Wolkenhauer)等也论述了工程概念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网络日记:总结)-
个人分类: 2013|209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个糖尿病患者的自述
热度 11 heitiedan2012 2013-6-13 03:43
我得糖尿病,应该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原来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家离学校比较远,骑自行车,单程最快也得 45 分钟。所以即使不专门锻炼,每天的运动量也不少。当然,那时候还算年轻,这点累也算不了什么,是能够承受的。等到学校解决了房子的问题,家搬过来了,不用天天骑车来回跑了,身体轻松了不少,但运动量自然就减少了。而且搬到学校之后,学校里各种吃的买起来也方便,所以刚搬过来的那一阵子,大鱼大肉没少吃。那时候,一斤白鲢不过一元多一斤,排骨什么的也不贵,所以基本上天天撒开了吃。不光我爱吃这些硬货,老伴也爱吃。她认为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在于吃。如果吃上不能满足,这生活就没有意思。我没有她那么高的理论思考。我就是一个字,馋。有一年春节,上一顿午饭是大鱼大肉,下一顿还根本不饿呢,可是又该吃晚饭了。那能怎么办?接着吃呗。结果,肚子里本来就够顶得慌了,可是到时候肚子不想吃,可嘴里闲不住。这样就越吃越胖,最胖的时候,已经达到 80 千克以上了。那时哈不下腰,也蹲不下身。 于是,下决心减肥。当时社会流行一种蛤蟆功,说是减肥气功。现在看来,其实这种气功就是让人少吃饭,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只喝水,吃点蔬菜水果,不吃粮食。所做的气功不过就是缓解饥饿感。反正试了些日子,效果还是有的,最厉害的时候体重减到 65 千克左右。这时,饭量下来了,但是鱼肉还是没少吃。结果有一年体检,大约是 20 年前吧,发现检验尿糖的试纸颜色发生变化。看到变色的试纸,就去问医生。医生轻描淡写地说,这是尿里含糖量很高的表现。我有点懂神,第二天赶紧去检测血糖。结果发现空腹血糖没有什么问题,在正常值范围内。于是心里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原来只是餐后尿糖高了一点,还不是糖尿病。 再过了几年,再体检,问题就严重了,不仅餐后血糖高,空腹血糖也高。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去看大夫,大夫让复查血糖。结果依旧,医生说,你这糖尿病算戴上帽子了。那怎么办?吃药呗。于是开始漫长的服药降糖过程。 开始时,吃某种药,效果尚可。当然,饮食也要控制。可是那时并没有切实的经验,所以控制得并不理想。没过多少日子,这种药的降糖效果就不太好了。医生建议换药。结果就换了药吃。过了些日子,血糖控制又有问题了,于是再换药。这期间,有人介绍了一个民间医生,说他做的水丸吃了效果好,而且血糖下来之后,就不用吃其他任何药物了。因此将信将疑,开始吃这位民间医生的水丸。还别说,效果挺明显,血糖不仅下来了,而且还比较稳定。这位民间大夫说,你都可以不用吃药了。我试了几天,果然,不吃药,血糖也不高,而且稳定。后来问医院的西医大夫。大夫很不以为然,说这些江湖大夫的药里都掺了西药。我说那为什么我什么药都不吃,血糖也没高上去呢?医生就没说话了。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天,没吃药,血糖就又上去了。没办法,继续吃西药吧,那中药水丸也不想再吃了。更要命的是,民间医生的水丸实在太贵了。一个月就得好几百元钱。那时候,我的工资都没挣够这水丸的药钱。勉强撑着吃了几个月,再往下继续就成无底洞了。没办法,拉倒吧。 那一阵子,各类广告中说什么根治糖尿病的中药五花八门,都说不用终身服药。我一问西医大夫,西医都说,那都是骗人的。还说,我们学校有位老教授,得了糖尿病。他儿子自己开公司,有钱,就花高价钱买这些江湖药物。结果老头病没治好,脚还出现了溃烂,被迫截肢了。这个案例也让我不能相信这些广告药物。其实原来我也不信。只是架不住老伴说,病急就得乱投医,什么都得试试,保不其什么药就能治好你的病。我不信这套说词,可是老伴天天在我耳边叨唠。幸好这个案例,老伴也看到了,于是她也不再唠叨要我吃那些不着调的江湖药了。 吃了差不多快十年的西药,效果总是不太好。于是别人建议我还是注射胰岛素吧。其实,这个建议别人早就跟我说过,还说,医生只要得了糖尿病,一开始就注射胰岛素,根本就免去了漫长的吃西药的过程。我那时还不太相信。可是现在自己这个状态,看来还是这个方法比较保险可靠。于是住院,请医生调试胰岛素的用量。 当时也有人说,只要用了胰岛素,吃什么都没关系,吃多少也没关系。事实证明,这根本不正确。用了胰岛素,照样不能多吃,也照样不能胡吃。多吃胡吃,血糖照涨不误。现在在漫长的过程中,已经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办法。一个是,一定不能多吃,多好吃的也不能多。多一点都不行。第二,其实吃什么不重要。有不少东西糖尿病患者还是能吃的,但必须控制食量。第三,一定得活动,吃完饭,活动与不活动。血糖的值是有很大差别的。有时候犯馋,免不了要违纪违规,但事后后悔得不行。但这也没办法。人都是有弱点的,没有弱点的人就不是人了。所以总的说应该严格控制,但在个别时候稍微忍不住,也不必过去严苛。但基本原则是不能变的。 到目前为止,我身上尚未发现有严重的并发症。只是前些年左眼患白内障,但不知是否与糖尿病有关。姑且算是有关吧。去年做了手术,其他还没发现有别的问题。也许,这些并发症迟早就会来,只不过希望拖得晚一些。反正人早晚都会离开这个世界的,以什么方式离开也不好说由谁来决定。作为个人,如果珍惜生命,那还是要按规矩来的。 我发现,得了糖尿病之后,很多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是自己被逼着培养出来的。比如生活要规律,不能让情绪太波动。少吃,素食,多运动,这些好习惯如果没有得糖尿病,不一定培养得出来。所以什么叫坏事变好事,不知这算不算。 陈立夫得了糖尿病,活到 103 岁。蒋经国也得了糖尿病,只活了不到 80 岁。差别在于,陈立夫时时都在注意。包括饮食控制,血糖检测,身体运动。而蒋经国从来不忌口。他说,吃什么是他自己的事,如何控制血糖是医生的事。这谁能拿他有办法?
10099 次阅读|17 个评论
看完《老舍自述》
csiro 2012-10-20 07:17
这几天把《老舍自述》看完,接着看了《四世同堂》的开头部分。有一些感想:老舍先生真是很谦虚的人。通篇没有对自己作品的自我评价,似乎已经没有必要自吹自擂,这与学术界的风气可大不同。第二,他写得很有趣。第三就是他多谈到写作的构思。这个实际上对任何写文章的人都是有用的。 老舍先生每天写一二千字,他对写作的认识是,一要有文字功底,二要有生活积累。在战争年代的颠沛流离,让人唏嘘感叹。
个人分类: 消息篇|3147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镇同院士自述科研人生
liuboshanxi 2012-2-29 21:38
高镇同院士自述科研人生 1. 生平简介 高镇同,1928年11月15日出生于北京市,原籍江西都昌。1946年至1950年在北洋大学航空系学习。毕业后曾在清华大学任助教。1952年起在北京航空学院工作,主讲“材料力学”、“塑性力学”等课程,担任材料力学实验室主任。他负责自行设计和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光弹性仪,第一个电阻应变片,1956年被评为北京市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60年代初,高镇同从材料疲劳性能的研究入手,随后对作用于机体结构上的载荷谱进行研究,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发展了“全波雨流计数法”,经过多次实际应用证明,该法使用方便,计算精度高,被一直沿用至今。此后,高镇同开展了疲劳断裂可靠性研究,提出了疲劳裂纹扩展可靠性曲线测定原理、疲劳试验统计分析方法等。 1988年,高镇同成功完成了“直升机强度规范和直升机强度规范使用说明”、“航空有机玻璃疲劳和断口研究及疲劳手册和断口图谱集的制定”两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同年,他还完成了“复合应力疲劳寿命估算”的研究课题,解决了起落架支柱的复合应力疲劳寿命估算问题。此后高镇同进一步完善了随机疲劳断裂载荷谱,提出了随机加速试验谱编制方法,为疲劳试验节省了大量的资金,提高了工作效率。 2. 航空报国 以国家需求为导向 高镇同介绍说:“我小的时候就目睹了旧中国遭受列强瓜分、欺侮的惨状。记得‘七七事变’后,我正在北师大附属二小读书,当局下令撕毁课本封面,将书中一些违禁内容用墨笔涂掉,以此掩盖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学校大门面对一个日本兵营,为了多少避开些这群横冲直撞的鬼子兵,学校只好封闭大门,另开一个后门供小学生们进出。从那时起,我就立志自己要好好学习,日后为祖国生产出飞机、大炮,抵御强敌。” 1950年,高镇同毕业于北洋大学航空系,毕业后在清华大学航空系任教。1952年国家进行院系调整,组建新中国第一所航空高等院校——北京航空学院,高镇同随之参加北航的建设。那时高镇同年方24岁,年青人的热情一旦和报效祖国的目标相结合,便会产生无穷的动力。他曾写诗“中华学子,生于盛世,上报国家,下辅黎庶,岂不绚丽一生!”北航创建之初,不论工作条件还是生活环境都十分艰苦,但他只用两年的时间,从无到有,开出了全部“材料力学”的实验课。随后,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光弹性仪和第一枚电阻丝应变片,也从高镇同的手中诞生了。1956年高镇同被评为“北京市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3. 治学有道 勤于实践,敏于思考,勇于创新 高镇同说:“我觉得作为一个教师不仅仅传授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一种治学的能力。知识和能力相辅相成,有了知识可以使你的能力增强,有了能力,你可以独立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知识和能力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在转化的过程当中,创造性的发挥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那么在什么条件下它能够转化呢?我感悟到‘勤于实践,敏于思考,勇于创新’。 ” “我也曾做了一首诗,在这首诗前面有几句话,治学应该在前人没有耕耘过的学苑开垦荒地,每迈出一步都是新的,治学是创新不断的累积过程,要站在科学的发展前沿,敢于想前人之所未想,勇于向传统观念挑战。沿着没有先沿的思路探索,开辟新领域,推出新体系。”   “用诗词表示就是‘刻苦攻坚不畏难,躬亲实践意志坚,精卓百练熟生巧,卓越英才智涌泉’。它主要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说不能怕难,另外你要自己亲自动手去干,另外在干的过程当中必然会熟能生巧,要坚持不懈的做。另外还要有勇气。所以我说卓越英才智涌泉。就是应该既要有智还要有勇,敢于想前人之所未想,勇于向传统观念挑战,沿着没有先沿的思路探索。这是治学应该具备的一种精神。” “勤于实践就是要多做实验,不能只看论文。做实验能发现很多你想象不到的东西。我提出疲劳统计学就是在实验中发现疲劳的结果有分散性,也就是说疲劳破坏是有随机性的,需要用统计的方法去分析。做科研要想有前途,得有实体,这样才有个依赖。比如我研究疲劳研究了四十多年,从来没有想过转行。我给飞机定寿命,飞机能多飞十年,我很有成就感,越做越来劲。科研和工程应用结合起来,既有经济支撑也有精神支柱。” “很多新的、重要的发现都是因为敏于思考。比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为什么一个苹果落地能让他豁然开朗?就是因为他一直在思考天体的运动规律,遇到这样一个自然现象就会激发他的思维火花。还比如瓦特发明蒸汽机,也是因为他长期敏于思考才会从水壶受到启发,最终发明了蒸汽机。” “勇于创新就是敢做别人不敢做的,勇于挑战权威观点。要勇于创新,但不能急于求成。做科研不能经常换方向,研究十几、二十年才能出大成果,大成果需要时间积累。一两年写几篇论文还可以,做几个实验还可以。千万不能急于求成。” 4. 高屋建瓴提出飞机结构定延寿理论 1960年前后,高镇同除了主讲“材料力学”、“塑性力学”等课程外,开始涉及结构疲劳领域。结构多次重复受力后会在某些薄弱部位产生裂纹,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裂纹不断扩大,达到一定使用期限,最终完全断裂,该使用期限就称为疲劳寿命。若飞机达到结构疲劳寿命,就会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断裂解体,机毁人亡。1958年北航首次开展对飞机座舱模拟的疲劳实验研究,高镇同是主要研究人员。 1970年7月16日,我国一架直升机发生重大事故,当时周恩来总理指示一定要查明事故原因,高镇同被任命为事故分析小组成员。经调查研究,确认事故原因是直升机轴颈疲劳断裂,并由他在“全国疲劳大会”上作疲劳强度方面的报告。会议结论:如何提高飞机结构疲劳强度,科学合理地确定各类飞机使用寿命已成为我国航空工业重要的任务。我国建国以来生产的数千架飞机都未曾给出寿命,对飞机的使用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至20世纪70年代有些飞机已服役了20多年,经常由于结构疲劳破坏造成机毁人亡的事故,飞机定寿、延寿工作已刻不容缓。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国家需要就是个人志愿,从此高镇同全身心投入到飞机定寿和延寿的研究。 在1982年的时候,航空兵某部邀请高先生做技术顾问,高镇同说:“当时这个部队仅有的几架水上飞机已经老化了,这个老机能不能延寿,这个牵扯到国家的边防问题,所以我参加他们这次工作主要是解决这个机器老化的问题,当时我做了为期一周的讲座,大家取得了共识,然后我和海军方面的专家组成了一个专家组,采取了抗疲劳测试和可靠性技术,这个飞机又安全的飞行了10年。 ”为此他还写了一首诗:“保卫边关意志坚,老机延寿再升天,十年矫健云中走,潇洒世人不羡仙”。 5. 爱国情怀 没有国家,谈不到个人的前途 高镇同说:“我有这么一种感悟,我从幼小懂事开始,我就深知中国人民百年来蒙受丧权辱国之苦,为了逃避战火,负重提携,流离失所,当我看到电视上播放阿富汗难民逃避战火的情形,就使我回想到当时我们国家所处的那种状态,我也写过这样一首歌:‘负重提携走天涯,流离失所卧黄沙,国之不盛,家何在?自古有国才有家’,所以你要把你个人的前途看成就是祖国的前途,如果没有国家,谈不到个人的前途。” “国家都不在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家如果不在,谈不上个人前途。所以我这首诗也得到同学们的喜爱。我有一次到植物园看花,又使我有一种联想,当时我在少年的时候正赶上国难当头,‘七七事变’,当时是满目疮痍,哀鸿遍野,喜看今朝,百花盛开,争奇斗艳,所以我就写下这么一首诗:‘岁寒三友松竹梅,傲雪辟霜迎春归,梅兰竹菊四君子,高雅清廉美名垂’。我还有一种想法是做人应该廉洁自爱,对自己应该有一种鞭策。所以我觉得要想使国家强盛,每个人也应该对自己有一个要求。 ” 6. 热心慈善 为善最乐且自得 “攀越青山戏海河,世间乐趣何其多。琴棋书画皆称道,为善最乐且自得”,这首诗是高先生做善事的自述。他认为做善事也是一种享受,有利于他人,受益于自己,情趣自得,其乐无穷。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高先生就开始了资助困难学生的善事。身为教授,高先生不愿让学生们有接受“施舍”的感觉,所以,他会经常派些“工作”给他们,让他们得到资助的时候感觉是自食其力。 随着收入的增加,高老将捐款从身边的学生扩大到其他弱势群体。1998年,他为抗洪救灾工作捐出3000元。后来,他先后向中华慈善总会捐了36万元,向北京市慈善协会捐了23万元,给《希望书库》捐献3.5万元,为印度洋海啸难民捐3万元,为江西瑞昌地震灾民捐款6万元等等。仅仅是有收据记录的款项,高老就已捐出70余万元。 身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结构疲劳专家,高先生的生活却十分简朴——书桌和书柜之间只能容下一把椅子,小小的客厅只能摆下一张餐桌,半旧的毛衣,简单的棉布衬衫…… 高老说:“我从来没拿钱去买过不必要的贵重物品,像金银首饰之类。我是个做学问的人,全身心投入到学术研究上,也没有想过物质方面的享受和爱好。”高老说,对于这些年他的慷慨解囊,朋友、亲戚中说什么的都有,有的是好意,担心他的钱捐出去后,到不了灾民或贫困户手里,说他干了傻事。还有人说,你有钱还不如借我几万块买房子。 “中国有句老话叫善门难开,一旦打开,难免有亲戚好友要跟你借钱了,借不借都容易得罪人。”高老说,自己只能跟亲戚解释,我愿意雪中送炭,不愿意锦上添花,只要是好事就应该坚持干。 高老今年已经84岁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在教学科研领域呕心沥血,是一位“为了国家和人民事业永远不知疲劳的结构疲劳专家”,并培养了一大批活跃在教育科研领域的杰出人才,但他自己却乐于过一种朴素、简单的生活,学校几次调房都被高先生拒绝,他乐于和夫人住在一栋6层的旧楼里,书房窗台上的盆景松、梅、君子兰、吊兰,默默地陪伴着这位儒雅的老人。“真知无须修饰”,高先生就是在这里考虑科研、和学生聊天、做慈善,写诗歌,“安得盛景吟佳句,桃李成荫赏翠霞”。 1982年高镇同教授(左三)在青岛某部队负责制订水上飞机延寿工作方案,图为与工作人员合影。 2000年王大珩院士(右)在高镇同(中)家中商谈我国研制大型飞机问题,并在家中共进午餐。 1985年意大利航空学会理事长吉阿沃托教授(右)陪同高镇同 教授(左)赴比萨大学参加访问,并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图为课题组成员合影。 自1952年至今高镇同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教,图为教学楼外景 199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图为高镇同教授(左)与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普赖斯教授(右)在协议书上签字。 1990年在夏威夷召开第四届国际疲劳会议,高镇同担任技术委员会委员,图为会场外景。 2008年6月17日上午10时,我国著名结构疲劳和可靠性专家、中国科学院高镇同院士在做客腾讯网 2011年6月30日,高镇同院士为祝贺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在“共产党员献爱心”活动中,将自己积攒的5万元捐献给北京市慈善协会 高镇同(男, 1928 年出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荣获 2011 年“第三届首都道德模范”。 他是我国著名结构疲劳专家,创立了“疲劳统计学”分支学科。他 50 余年来从事结构疲劳和可靠性研究,科研成果 4 项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1 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9 项获部级奖励;并培养了 40 余名研究生, 3 名学生当选院士。他无私奉献着自己的爱心, 10 多年来从自己的积蓄中共捐献 68 万元发展教育事业。
个人分类: 怎样创建成功的科研人生|6115 次阅读|0 个评论
爱因斯坦自述
liuboshanxi 2012-2-8 13:16
爱因斯坦自述 按 : 爱因斯坦在70岁生日前的自述,很详细地叙述了爱因斯坦自己的成长经历、知识结构、科研探索经历,许多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值得一读。 我已经 67 岁了,坐在这里,为的是要写点类似自己讣告那样的东西。我做这件事,不仅因为希耳普博士已经说服了我,而且我自己也确实相信,向共同奋斗着的人们讲一讲一个人自己努力和探索过的事情在回顾中看起来是怎样的,那该是一件好事。稍作考虑以后,我就觉得,这种尝试的结果肯定不会是完美无缺的。因为,工作的一生不论怎样短暂和有限,其间经历的歧途不论怎样占优势,要把那些值得讲的东西讲清楚,毕竟是不容易的——现在 67 岁的人已完全不同于他 50 岁、 30 岁或者 20 岁的时候了。任何回忆都染上了当前的色彩,因而也带有不可靠的观点。这种考虑可能使人畏难而退。然而,一个人还是可以从自己的经验里提取许多别人所意识不到的东西。 当我还是一个相当早熟的少年的时候,我就已经深切地意识到,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无价值的。而且,我不久就发现了这种追逐的残酷,这在当年较之今天是更加精心地用伪善和漂亮的字句掩饰着的。每个人只是因为有个胃,就注定要参与这种追逐。而且,由于参与这种追逐,他的胃是有可能得到满足的;但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却不能由此而得到满足。这样,第一条出路就是宗教,它通过传统的教育机关灌输给每一个儿童。因此,尽管我是完全没有宗教信仰的(犹太人)双亲的儿子,我还是深深地信仰宗教,但是,这种信仰在我 12 岁那年就突然中止了。由于读了通俗的科学书籍,我很快就相信,《圣经》里的故事有许多不可能是真实的。其结果就是一种真正狂热的自由思想,并且交织着这样一种印象:国家是故意用谎言来欺骗年青人的;这是一种令人目瞪口呆的印象。这种经验引起我对所有权威的怀疑,对任何社会环境里都会存在的信念完全抱一种怀疑态度,这种态度再也没有离开过我,即使在后来,由于更好地搞清楚了因果关系,它已失去了原有的尖锐性时也是如此。 我很清楚,少年时代的宗教天堂就这样失去了,这是使我自己从“仅仅作为个人”的桎梏中,从那种被愿望、希望和原始感情所支配的生活中解放出来的第一个尝试。在我们之外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它离开我们人类而独立存在,它在我们面前就像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然而至少部分地是我们的观察和思维所能及的。对这个世界的凝视深思,就像得到解放一样吸引着我们,而且我不久就注意到,许多我所尊敬和钦佩的人,在专心从事这项事业中,找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宁。在向我们提供的一切可能范围里,从思想上掌握这个在个人以外的世界,总是作为一个最高目标而有意无意地浮现在我的心目中。有类似想法的古今人物,以及他们已经达到的真知灼见,都是我的不可失去的朋友。通向这个天堂的道路,并不像通向宗教天堂的道路那样舒坦和诱人;但是,它已证明是可以信赖的,而且我从来也没有为选择了这条道路而后悔过。 我在这里所说的,仅仅在一定意义上是正确的,正像一张不多几笔的画,只能在很有限的意义上反映出一个细节混乱的复杂对象一样。如果一个人爱好很有条理的思想,那末他的本性的这一方面很可能以牺牲其他方面为代价而显得更为突出,并且愈来愈明显地决定着他的精神面貌。在这种情况下,这样的人在回顾中所看到的,很可能只是一种千篇一律的有系统的发展,然而,他的实际经验却是在千变万化的单个情况中发生的,外界情况是多种多样的,意识的瞬息内容是狭险的,这就引起每一个人生活的一种原子化。像我这种类型的人,其发展的转折点在于,自己的主要兴趣逐渐远远地摆脱了短暂的和仅仅作为个人的方面,而转向力求从思想上去掌握事物。从这个观点来看,可以像上面这样简要地说出来的纲要式的评述里,已包含着尽可能多的真理了。 准确地说,“思维”是什么呢,当接受感觉印象时出现记忆形象,这还不是“思维”。而且,当这样一些形象形成一个系列时,其中每一个形象引起另一个形象,这也还不是 “思维”。可是,当某一形象在许多这样的系列中反复出现时,那末,正是由于这种再现,它就成为这种系列的一个起支配作用的元素,因为它把那些本身没有联系的系列联结了起来。这种元素便成为一种工具,一种概念。我认为,从自由联想或者“做梦”到思维的过渡,是由“概念”在其中所起的或多或少的支配作用来表征的。概念决不是一定要同通过感觉可以知觉的和可以再现的符号(词)联系起来的;但是如果有了这样的联系,那末思维因此就成为可以交流的了。 读者会问,这个人有什么权利,在这样一个有问题的领域里,如此轻率而原始地运用观念,而不作丝毫努力去做点证明呢?我的辩护是:我们的一切思维都是概念的一种自由游戏;至于这种游戏的合理性,那就要看我们借助于它来概括感觉经验所能达到的程度。“真理”这个概念还不能用于这样的结构;按照我的意见,只有在这种游戏的元素和规则已经取得了广泛的一致意见(约定)的时候,才谈得上这个“真理”概念。 对我来说,毫无疑问,我们的思维不用符号(词)绝大部分也都能进行,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地进行的。否则,为什么我们有时会完全自发地对某一经验感到“惊奇”呢?这种“惊奇”似乎只是当经验同我们的充分固定的概念世界有冲突时才会发生。每当我们尖锐而强烈地经历到这种冲突时,它就会以一种决定性的方式反过来作用于我们的思维世界。这个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 当我还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在父亲给我看一个罗盘的时候,就经历过这种惊奇。这只指南针以如此确定的方式行动,根本不符合那些在无意识的概念世界中能找到位置的事物的本性的(同直接“接触”有关的作用)。我现在还记得,至少相信我还记得,这种经验给我一个深刻而持久的印象。我想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事情后面。凡是人从小就看到的事情,不会引起这种反应;他对于物体下落,对于风和雨,对于月亮或者对于月亮不会掉下来,对于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区别等都不感到惊奇。 在 12 岁时,我经历了另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惊奇:这是在一个学年开始时,当我得到一本关于欧几里得平面几何的小书时所经历的。这本书里有许多断言,比如,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它们本身虽然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可以很可靠地加以证明,以致任何怀疑似乎都不可能。这种明晰性和可靠性给我造成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印象。至于不用证明就得承认公理,这件事并没有使我不安。如果我能依据一些其有效性在我看来是无容置疑的命题来加以证明,那末我就完全心满意足了。比如,我记得,在这本神圣的几何学小书到我手中以前,有位叔叔曾经把毕达哥位斯定理告诉了我。经过艰巨的努力以后,我根据三角形的相似性成功地“证明了”这条定理;在这样做的时候,我觉得,直角三角形各个边的关系“显然”完全决定于它的一个锐角。在我看来,只有在类似方式中不是表现得很“显然”的东西,才需要证明。而且,几何学研究的对象,同那些“能被看到和摸到的”感官知觉的对象似乎是同一类型的东西。这种原始观念的根源,自然是不知不觉地存在着几何概念同直接经验对象(刚性杆、截段等等)的关系,这种原始观念大概也就是康德( I. Kant )提出那个著名的关于“先验综合判断,可能性问题的根据。 如果因此好像用纯粹思维就可能得到关于经验对象的可靠知识,那末这种“惊奇”就是以错误为依据的。但是,对于第一次经验到它的人来说,在纯粹思维中竟能达到如此可靠而又纯粹的程度,就像希腊人在几何学中第一次告诉我们的那样,是足够令人惊讶的了。 既然我已经打断了刚开始的讣告而且扯远了,因此,我将毫不踌躇地在这里用几句话来说明我的认识论信条,虽然有些话在前面已经顺便谈过了。这个信条实际上是在很久以后才慢慢地发展起来的,而且同我年轻时候所持的观点并不一致。 我一方面看到感觉经验的总和,另一方面又看到书中记载的概念和命题的总和。概念和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逻辑的性质,而逻辑思维的任务则严格限于按照一些既定的规则(这是逻辑学研究的问题)来建立概念和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概念和命题只有通过它们同感觉经验的联系才获得其“意义”和“内容”。后者同前者的联系纯粹是直觉的联系,并不具有逻辑的本性。科学“真理”同空洞幻想的区别就在于这种联系,即这种直觉的结合能够被保证的可靠程度,而不是别的什么。概念体系连同那些构成概念体系结构的句法规则都是人的创造物。虽然概念体系本身在逻辑上完全是任意的,可是它们受到这样一个目标的限制,就是要尽可能做到同感觉经验的总和有可靠的(直觉的)和完备的对应关系;其次,它们应当使逻辑上独立的元素(基本概念和公理),即不下定义的概念和推导不出的命题,要尽可能的少。 命题如果是在某一逻辑体系里按照公认的逻辑规则推导出来的,它就是正确的。体系所具有的真理内容取决于它同经验总和的对应可能性的可靠性和完备性。正确的命题是从它所属的体系的真理内容中取得其“真理性”的。 对历史发展的一点意见。休谟( David Hume )清楚地了解到,有些概念,比如因果性概念,是不能用逻辑方法从经验材料中推导出来的。康德完全确信某些概念是不可缺少的,他认为这些概念——它们正是这样挑选出来的——是任何思维的必要前提,并且把它们同那些来自经验的概念区别开来。但是,我相信,这种区分是错误的,那就是说,它不是按自然的方式来正确对待问题的。一切概念,甚至那些最接近经验的概念,从逻辑观点看来,完全像因果性概念一样,都是一些自由选择的约定,而这个问题首先是从因果性概念提出来的。 现在再回到讣告上来。在 12 —— 16 岁的时候,我熟悉了基础教学,包括微积分原理。这时,我幸运地接触到一些书,它们在逻辑严密性方面并不太严格,但是能够简单明了地突出基本思想。总的说来,这个学习确实是令人神往的;它给我的印象之深并不亚于初等几何,好几次达到了顶点——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无穷级数,微分和积分概念。我还幸运地从一部卓越的通俗读物中知道了整个自然科学领域里的主要成果和方法,这部著作(伯恩斯坦( A. Bernstein )的《自然科学通俗读本》是一部有五、六卷的著作)几乎完全局限于定性的叙述,这是一部我聚精会神地阅读了的著作。当我 17 岁那年作为学数学和物理学的学生进人苏黎世工业大学时,我已经学过一些理论物理学了。 在那里,我有几位卓越的老师(比如,胡尔维兹( A. Hurwitz )、明可夫斯基( H. Minkowski ) ) ,所以照理说,我应该在数学方面得到深造。可是我大部分时间却是在物理实验室里工作,迷恋于同经验直接接触。其余时间,则主要用于在家里阅读基尔霍夫( G. R. Kirchhoff )、亥姆霍兹( H. L. F. von Helmholtz )、赫兹( H. R. Hertz )等人的著作。我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数学,其原因不仅在于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超过对数学的兴趣,而且还在于下述奇特的经验。我看到数学分成许多专门领域,每一个领域都能费去我们所能有的短暂的一生。因此,我觉得自己的处境像布里丹的驴子一样,它不能决定究竟该吃哪一捆干草。这显然是由于我在数学领域里的直觉能力不够强,以致不能把真正带有根本性的最重要的东西同其余那些多少是可有可无的广博知识可靠地区分开来。此外,我对自然知识的兴趣,无疑地也比较强;而且作为一个学生,我还不清楚,在物理学中,通向更深入的基本知识的道路是同最精密的数学方法联系着的。只是在几年独立的科学研究工作以后,我才逐渐地明白了这一点。诚然,物理学也分成了各个领域,其中每一个领域都能吞噬短暂的一生,而且还没有满足对更深邃的知识的渴望。在这里,已有的而且尚未充分地被联系起来的实验数据的数量也是非常大的。可是,在这个领域里,我不久就学会了识别出那种能导致深邃知识的东西,而把其他许多东西撇开不管,把许多充塞脑袋、并使它偏离主要目标的东西撇开不管。当然,这里的问题在于,人们为了考试,不论愿意与否,都得把所有这些废物统统塞进自己的脑袋。这种强制的结果使我如此畏缩不前,以至在我通过最后的考试以后有整整一年对科学问题的任何思考都感到扫兴。但是得说句公道话,我们在瑞士所受到的这种窒息真正科学动力的强制,比其他许多地方要少得多。这里一共只有两次考试,除此以外,人们差不多可以做他们愿意做的任何事情。如果能像我这样,有个朋友经常去听课,并且认真地整理讲课内容,那情况就更是如此了。这种情况给予人们以选择从事什么研究的自由,直到考试前几个月为止。我大大地享受了这种自由,并把与此伴随而来的内疚看作是乐意忍受的微不足道的弊病。现代的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把研究问题的神圣好奇心完全扼杀掉,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因为这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以外,主要需要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会夭折。认为用强制和责任感就能增进观察和探索的乐趣,那是一种严重的错误。我想,即使是一头健康的猛兽,当它不饿的时候,如果有可能用鞭子强迫它不断地吞食,特别是,当人们强迫喂给它吃的食物是经过适当选择的时候,也会使它丧失其贪吃的习性的。—— 现在来谈当时物理学的情况。当时物理学在各个细节上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原则问题上居统治地位的是教条式的顽固:开始时(假如有这样的开始)上帝创造了牛顿运动定律以及必需的质量和力。这就是一切;此外一切都可以用演绎法从适当的数学方法发展出来。在这个基础上,特别是由于偏微分方程的应用,十九世纪所取得的成就必然会引起所有有敏锐的理解能力的人的赞叹。牛顿也许是第一个在他的声传播理论中揭示了偏微分方程的功效的人。欧拉( L. Euler )已经创立了流体力学的基础。但是,作为整个物理学基础的质点力学的更加精确的发展则是十九世纪的成就。然而,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印象最深的并不是力学的专门结构或者它所解决的复杂问题,而是力学在那些表面上同力学无关的领域中的成就:光的力学理论,它把光设想为准刚性的弹性以太的波动,但是首先是气体分子运动论:——单原子气体比热同原子量无关,气体状态方程的导出及其同比热的关系,气体离解的分子运动论,特别是气体的粘滞性、热传导和扩散之间的定量关系,而且气体扩散还提供了原子的绝对大小。这些结果同时支持了力学作为物理学和原子假说的基础,而后者在化学中已经牢固地确立了它的地位。但是在化学中起作用的仅仅是原子的质量之比,而不是它们的绝对大小,因此原子论与其看作是关于物质的实在结构的一种认识,不如看作是一种形象化的比喻。此外,古典力学的统计理论能够导出热力学的基本定律,也是令人深感兴趣的,这在本质上已经由玻耳兹曼( L. Boltzmann )完成了。 因此我们不必惊奇,可以说上一世纪所有的物理学家,都把古典力学看作是全部物理学的、甚至是全部自然科学的牢固的和最终的基础,而且,他们还孜孜不倦地企图把这一时期逐渐取得全面胜利的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也建立在力学的基础之上。甚至连麦克斯( J. C. Maxwell )和 H. 赫兹,在他们自觉的思考中,也都始终坚信力学是物理学的可靠基础,而我们在回顾中可以公道地把他们看成是动摇了以力学作为一切物理学思想的最终基础这一信念的人。是恩斯特·马赫( Ernst Mach ),在他的《力学史》中冲击了这种教条式的信念;当我是一个学生的时候,这本书正是在这方面给了我深刻的影响。我认为,马赫的真正伟大就在于他的坚不可摧的怀疑态度和独立性;在我年轻的时候马赫的认识论观点对我也有过很大的影响,但是,这种观点今天在我看来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因为他没有正确阐明思想中,特别是科学思想中本质上是构造的和思辨的性质;因此,正是在理论的构造的 - 思辫的特征赤裸裸地表现出来的那些地方,他却指责了理论,比如在原子运动论中就是这样。 在我开始批判那个作为物理学基础的力学以前,首先必须谈谈某些一般观点,根据这些观点,才有可能去批判各种物理理论。第一个观点是很明显的:理论不应当同经验事实相矛盾。这个要求初看起来似乎很明显,但应用起来却非常伤脑筋。因为人们常常,甚至总是可以用人为的补充假设来使理论同事实相适应,从而坚持一种普遍的理论基础。但是,无论如何,这第一个观点所涉及的是用现成的经验事实来证实理论基础。 第二个观点涉及的不是关于〔理论〕同观察材料的关系问题,而是关于理论本身的前提,关于人们可以简单地,但比较含糊地称之为前提(基本概念以及这些概念之间作为基础的关系)的“自然性”,或者“逻辑的简单性”。这个观点从来都在选择和评价各种理论时起着重大的作用,但是确切地把它表达出来却有很大因难。这里的问题不单是一种列举逻辑上独立的前提问题(如果这种列举竟是毫不含糊地可能的话),而是一种在不能比较的性质间作相互权衡的问题。其次,在几种基础同样“简单”的理论中,那种对理论体系的可能性质限制最严格的理论(即含有最确定的论点的理论)被认为是比较优越的。这里我不需要讲到理论的“范围”,因为我们只限于这样一些理论,它们的对象是一切物理现象的总和。第二个观点可以简要地称为同理论本身有关的“内在的完备”,而第一个观点则涉及“外部的证实”。我认为下面这一点也属于理论的“内在的完备”:从逻辑观点来看,如果一种理论并不是从那些等价的和以类似方式构造起来的理论中任意选出的,那么我们就给予这种理论以较高的评价。 我不想用篇幅不够来为上面两段话中包含的论点不够明确求得原谅,而要在这里承认,我不能立刻,也许根本就没有能力用明确的定义来代替这些提示。但是,我相信,要作此较明确的阐述还是可能的。无论如何,可以看到,“预言家”们在判断理论的“内在的完备”时,他们之间的意见往往是一致的,至于对“外部的证实”程度的判断,情况就更是如此了。 ……
个人分类: 爱因斯坦|54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工业战线的老工人对亲身经历前后三十年的自述
sunapple 2010-9-20 09:04
作者:向东   来自核工业战线的老工人王清泉以《我亲眼目睹的前后三十年》为题,讲述他的亲身经 历,并作了一些简单的对比。现将发言记录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先作个声明:保证我的发言的完全真实,同时不保证我的发言有水平。   我是江西省核工业地质系统的退休职工,退休前代干了几年,其实是个地道的工人。 41年出生,解放那年八岁,已经懂点事。后来的六十余年正好与共和国六十年同步,亲 历了六十年全过程,目睹了前后三十年不同变化。对49年以前的惊心动魄,也是略有所 知的。因为在解放前夕,地处沿海、江苏腹地的苏锡常地区,是个鱼米之乡,国共两军 争夺激烈,双方的表现,老百姓看得清清楚楚。今天暂且按下不表。   首先,我要表明政治身份,我不是共产党员,不是被开除的。因为从来没有加入过共产 党,所以也就没有资格被开除。也从来没有写过入党申请,不是不想写,是担心自己条 件不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有差距。后三十年情况变了,人家不要我,我自己也 不想。等着共产党真正成为立党为公的时候,我一定加入,决不食言。   今天只讲前后三十年我所看到的共和国的变化。54年小学毕业7月到江西南昌,接着上初 中。之前在常州(武进县)农村。初解放土改、镇反,我都亲眼目睹。我家分到了土地 ,是不是得了好处就说共产党的好话?不是。其实,单从经济收入的角度看,我家是有 得有失,为什么呢?我父辈干的是孔夫子的老本行真正的儒业。(声明一下:不是 现在孔夫子又吃香了,就拿他往自己脸上贴金,孔夫子的东西我不太懂,他的上智下愚 我坚决反对,因为我是地道的下层平民,觉得自己并不那么愚蠢。孔学的其他内容可能 也要一分为二吧!?这里顺便讲一句,为什么我那么拥护毛主席,因为他说我最聪明。 他说: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我属于卑贱者。)言归正传。解放以后,红白喜 事吹吹打打归入迷信一类,不准搞了,算是贫农了。总得吃饭啊,土改分了每人8分田, 全家7口人总共5亩6分田地,这样才有饭吃。看起来是个翻身农民,实际上是老太婆巴脸 皮扯平。   一、现在讲讲76年以前我所看到的南昌市和自己厂里的客观变化。   1、市容变化。54年我13岁一个人来南昌。常州坐火车出发到上海转车,共用近40小时, 深夜9点多钟到南昌。火车站就象荒村野店,1元2角坐黄包车到姐姐上班的厂里,当时, 姐姐还在车间上中班。现在知道车站离市区约5公里,三分之二是田野,卵石路,100多 米一盏昏黄的灯,委实吓人。这就是南昌给我的第一印象。南昌当时总共不到20万人, 街道破败,马路上放养家畜,猪、鸡、鸭等。只有中山路、胜利路两条马路是水泥的, 也很破旧。总的讲,刚解放,还来不及建设。   到76年毛主席逝世,南昌有了什么变化呢?人口连南新两县超过百万,城区扩大34倍 ,全是沥青马路。原是木头八一大桥在58年就改造成钢筋水泥大桥。六十年代就建成了 赣江铁路大桥。建设成就太多了,变化太大,讲起来浪费时间。   2、最重要的是工业建设。   我是个普通工人出身,文化低,不会用数据。说点实际的。南昌解放初期只有屈指可数 的几个工厂,不能全怪蒋介石。连年战争,忙着打仗,没有时间建设,这是实情。当时 小工厂不多,大工厂更少。大概有南昌柴油机厂,江西棉纺织厂,洪都机械厂的前身等 (原名已改掉)。   到76年南昌市千人以上的工厂有洪都机械厂、江纺、南钢、洪钢、南柴、江柴、江西化 纤、江电、江拖、江汽、江西氨厂、江南材料厂、江西第四机床厂、江东机床厂、南昌 橡胶厂、华安内衣厂、江西农药厂、南昌齿轮厂、江西锅炉厂、化工石油机械厂、等等 几十家,还有带翻号的如720厂、603厂、57机械厂等等,其中超过万人以上的有好几家 。还有上海內迁南昌市的几十家(成了上海路)。共有涵盖轻重工业门类齐全的工厂数 百家。还建成初具规模的麦园工业区、湾里工业区。在全国相比还算是落后的。这些多 数大跃进以后建起来的工厂都创造了可观和惊人的业绩,譬如洪都机械厂成功造出了全 国第一架飞机,成功制造全国第一辆摩托车;江西拖拉机厂到文革后期,已达到月产千 台以上产能;一个全国最落后的省,已能生产出自己的汽车;因时间关系,不能一一罗 列。   问题是这些工厂大部分是58年大跃进时期开建的,到文革前大部分已投产、出成果。由 周总理主管的全国工业战线大体如此。那些攻击三面红旗、大跃进的人,应该认真看看 工业战线除大炼钢铁以外的成就,才能对当时的政策有个正确的看法。(农业由刘、邓 主管)   3、现在讲讲我自己当年的工作单位及工作情况。从微观说明前三十年的功绩。   我的工作过去是保密的,其实是吓唬人的,一个车工有什么保密。我们这种单位可能当 时也是对美国佬保密。现在这个单位已经名存实亡。大部分,应该是绝大部分成了生产 民用工业品的单位,这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军转民的结果。好在与核字有点关系,还没 有被私有化。其他军工单位那就难说了。   60年我技校毕业,分到江西省原子能委员会江西省矿务局下属的一个厂当车工。这些都 不重要,重要的是江西乃至华东地区正在干着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为中国的核工 业寻找和开采制造原子弹的原材料。这可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说一件可能大家不知道 的事,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的原料就是江西出的。   江西是个落后的地方,搞核工业也比较落后(成就不落后),全国好像是55年动议, 56年正式开始,地质这一块先后成立了五个地质大队。59年开始成立第六个队即华东 608地质大队,是个小老大,总部设在江西。总体讲地质队是个先头部队。江西担个名, 业务是属中央领导的,但江西是有功劳的。短短几年,608队发展到几万人,在江西找到 了品位很高、藏量丰富的铀矿(亚洲第一矿),为国家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原子弹、氢 弹的爆炸成功有江西人民的一份功劳。更是我国前三十年国防工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可 惜,改革开放开始以后,随着国防工业大批下马,核工业也遭到了灭顶之灾,与西方资 本主义、特别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核力量差距越拉越大。回想起来,要是没有毛主席英明 决策,勒紧裤带,抢时间在十几年內搞出核弹、核潜艇,现在我国的国际地位真是不堪 设想。   4、现在我讲一下关于大锅饭、养懒人的话题。   应该从57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讲起。正好是我58年进技校,全国开始实行低工资, 58年以后参加工作的,无论干部、工人全国都一样。这就是所谓的大锅饭开始(不 是农村那个吃食堂)。我记得当时毛主席有一句很无奈的话:为了建设,一碗饭 两个人吃。可见有多么艰苦。我是60年技校毕业,一年后拿二级工工资,有的人37. 44元拿了十几年,有的三级工43.81元拿了十几年。直到改革开放。按理说思想情绪不得 了,可是不然。不像右派说的,没有工作积极性。恰恰相反,那时候的人,用右派 的话说都是傻瓜。右派说话向来就是矛盾百出,一回儿说大锅饭把你养成懒 汉,一回儿说你是傻瓜高高兴兴地白干。60年以后,大跃进风潮已过,工厂 里加班加点的已经较少,要是遇到义务劳动或者加班加点,谁被忘记通知了,没有能够 参加,那他一定会闹点情绪,甚至跑到领导那里告状、质问,为什么义务劳动没有他。 用现在的眼光看,这是不是很傻很傻。我们那个厂还遇到了62年的工业下马风潮,原本 规划几千人的厂,退回到一百多人的机械研究所、修配厂,单纯为地质队服务,修理钻 探机械,生产钻探工具,什么钻头、钻杆、接手等等。别看人少,还是县团级。这么个 小厂为野外队几万人、几百台(开始没有那么多)钻机提供服务那是不容易的。我只讲 讲我们那个大锅饭是不是养了懒汉。我当时是个车工,就讲加工钢砂钻头。其中最重要 的工序方牙螺纹(丝扣)部分,精度也是很高的。开始加工没有经验,按老规矩每班加 工67件,三班倒,4-5台C630车床专门加工这个工序,十几个人,一个月生产不了多少 ,供不应求。只好搞协作,到老远的外省去定做。后来我们在小车床C618上加工,开始 超额完成任务,每班28件。车间主任徐平瑜马上开会表扬。以后车间里,你追我赶,生 产热情特别高涨,不到半年,产量成十几倍上升,班产达到100件以上。由于这一道工序 高产了,其他工序也跟了上来。毎月加倍的生产计划照样完成,再也不用找协作单位了 。后来随着地质队伍扩大,钻探力量增加,钻具用量需求加大,生产一线热情也随之上 升,自发的劳动竞赛展开,就拿刚讲的加工钢砂钻头丝扣举例,最高产量达到每班202件 ,班产比最初翻番30几倍。其它产品和产品各道工序也都创造了惊人的最高纪录,一般 都比定额超出几倍十几倍。不仅满足了第一线的需要,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 了宝贵的资金。最可贵的是显示了工人阶级觉悟,大家都是不计报酬,不求名利,自觉 自愿为了核工事业甘心情愿要多出一份力。这种情况擺在现在是难以让人理解的。所以 ,右派说我们那一代是被大锅饭养出来的懒人,我们是不服气的;有人说我们 那时代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我们更是不会答应的。   那时候反对物质刺激,基本不发奖金。后来(大约63年)开始发奖,大概是为了改变 干好干坏一个样。文革中才知道这是刘少奇提倡推行的奖金挂帅。当时奖金分等 级,有甲乙丙三等,按月评发。大致是3、5、7元。奖金又分产量奖、质量奖、安全奖等 几种,后来统称综合奖。厂级干部是没有这个奖的、一般干部发季度奖。车间工人只要 不出废次品,奖金总是有的。产量多少不重要,完成定额即可,质量出了问题就没了奖 。这样问题就来了,有的人为了奖金慢慢干、保质量,出了质量问题更加慢慢干,寡妇 死仔没了指望。这就显出了物质刺激的弊端。本来干得好好的,大家的热情都 很高,为了几块钱奖金,玩起来小心眼,影响了生产积极性。当时注重政治思想觉悟, 毎星期两天下班后学习一个半小时,中班上午学。学习的时候,讨论奖金制度,大家议 论纷纷,莫衷一是。我就提出来,奖金制度是束缚生产力的圈套,应该取消。我是记 录员,写在本子上,交上去。这大概是64年的事。后来大趋势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来了, 果然把奖金取消了。可是我还是得罪了某些人和个别领导。表面上的高产能手,暗中成 了某些领导眼中的刺头。   在那时自发的劳动竞赛中,干部也是很积极的。那时的干部无论大小,每周要下车间劳 动一整天。愈是热火朝天的地方,厂长、书记会自动到那里来帮忙,连续几天,天天有 干部轮流到机床边,做辅助工,一整天下来,也是腰酸背痛的。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当时 的书记刘玉娥、厂长阎富品、后来的政工主任马世昌等等都曾分别到我的车床上整天帮 忙。当然,他们也到别的机床帮忙。这是那个年代很正常的情况。正因为干部参加劳动 ,与工人打成一片,实行三同,所以工人在工资低、无奖金的情况下照样有很高很 高的劳动热情。当然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如工人有一定的工厂主人的觉悟,觉得工厂的 一切都有自己的一份。还有一种把自身工作与国家利益相联系、与世界革命相联系的责 任感等等。除了有高昂的生产积极性外,对所有危害国家利益、损害工厂、公物的行为 ,大多数人都能自觉起来进行干涉和斗争,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情况也是有的,毕 竟很少。   以上的事例说明,毛泽东时代的工人是工厂的主人,自觉地工作、劳动。右派精英说 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养懒人,完全是胡说八道。   我们这个厂后来慢慢随地质队需要而扩大产量,贯彻《鞍钢宪法》两参一改三结合方针 ,领导、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大搞技术革新,自己搞出了很多专用设备,而且多数 是以工人为主搞出来的。象我们厂的胡天富就自己设计制作了多台专用设备。大大的提 高了生产效率。   我们这个厂是核工业华东地区地质队的一个小小机械研究所,也是个修配厂,只是全豹 之一斑。透过这小小一斑,看到了整个地质队和整个核工业战线,热火朝天的工作和劳 动热情。看到了全体核工业战线的广大职工顶住压力,奋发图强,先后排除、解决了数 千个技术难题,奋力攻关,逐项攻克,尤其是有的技术难题在相当陌生的情况下,认识 再认识,攻关再攻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果。所以在短短的十来年的时间里,做出 了非常惊人的成就,做出了资本主义国家需要几十年才能完成的奇迹。为我国国防工业 、原子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64年原子弹成功爆炸、67年氢弹爆炸、70年卫星上天、 70核潜艇下水、74年交付海军使用(附注)。这铁一般的事实,粉碎了右派精英攻击毛 周时代濒临崩溃的边缘的无耻谰言。   5、改革开放以后,原来那些朝气蓬勃的核工业工厂、地质、矿山、採选、提纯、研制等 单位,虽然因为沾到了一个核字,没有被私有化,但由于绥靖主义,和平发展的思想, 和其他国防工业一样被大部分军转民,仃止了军工生产。三十年来整个华东地区的核工 业地质系统20几个单位几万人大部分不务正业,有的在苟延残喘,我们厂就是其中之一 。   令人气愤的是,我厂六十年代初(59-60年)建成的创业楼第一栋楼房,做过办公室 ,住过一批又一批职工,如今一租三十年租给了私人老板做宾馆,名义上是宾馆,实际 是个野鸡窟。当年辛勤劳动、如今退休的职工,住在那宾馆一个院子里,看在眼里 ,恨在心头。一个曾经是门口武警站岗的堂堂国防事业单位,怎么沦落到红灯区这么个 地步。   大家都已知道,改革后,砍掉毛泽东时代已经成功的大飞机运十项目,砍掉重庆耗资近 2亿人民币的地下核工厂816工程,砍掉载人宇宙飞船曙光项目,砍掉预警飞机项目,砍 掉了大量国防工业,六十年代初用七亿人民勒紧裤带节约出来的资金,调动大量人力物 力建设起来的大小三线工厂大部分被迫下马,随下乡知青回城一起回了城(知青回城, 三线厂也回城)。核工业也大部分下马,华东地区的核工队伍从此不务正业,被迫找 米下锅(这里插一小曲:核工业之所以没有被彻底改制,或许还要感谢美帝国主义, 是他们在南斯拉夫用好几个导弹,从几个方向准确地炸掉了我们的大使馆,炸醒了我们 的领导人,才急急忙忙恢复了部分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这些退休老人才跟着沾了点光, 没被赶出事业单位这个体制。)   还有更令人发指的、大家都知道的一件事,两弹一星功臣、中国导弹之父、 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钱学森创建的导弹科研基地最近被不明身份的 人强行拆毁、夷为平地。这又意味着什么?请大家仔细想想。我们在这里歌颂毛泽东 时代国防建设辉煌成就,人家在那里抄你的老家、消灭你的国防科研基地,把你的创业 楼改造成卖淫场所。请问,这是不是阶级斗争?是不是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猖狂进攻。    二、还有点时间,我来讲一下前后三十年的工人福利这个话题。   和我同时参加工作的同学、朋友,分布在各个不同的企事业单位,不管是国营还是大集 体,只要进了单位,无论何种行业,都享受国家基本统一的福利待遇。工资是保障基本 生活需要的,如吃饭穿衣,抽烟另化等。其余看病、住房、小孩上学(特别是大学)基 本不用自己考虑。而且干部和工人的分配差距基本持平。有的人家40-50元收入可以养活 3-5人。由于基本生活资料是全国统一分配,所以家庭与家庭相互攀比的也很少。是不是 象有的右派说的那样家家户户一贫如洗,家徒四壁呢?那也太夸张了,如果那样不 人人成了乞丐了。就拿我自己来说,60年江西技校毕业进入工厂实习(到当时的工业劳 动大学任教一年多至学校解散),每月生活费30元,第二年定二级工,工资37.44元, 64年全国工厂企事业单位统统加级,加级面达到40%,我在其中,成了三级工,工资43. 81元。我成家早,已是三口之家,住房是我62年元旦结婚厂里分配的,也没有写申请报 告,只是向车间主任说了一句,我要结婚了,能不能给个房间?过了两天,就有人 通知我,已经安排好了,只要去布置新房就行了。不是房子多得不得了,刚刚开始建厂 ,总共几栋房子,远远不够分配,从全国17个省市调集的几百个人陆续到达,很多人只 能暂住临时简易房或尚未开工的车间。我是一点关系背景都没有的,那时不讲这个,我 能分配到一间14平方米住房,完全是随机的。或者是因为照顾刚毕业的学生吧。(这里 一定要插一段题外话。有的领导人说自己那时候一家5口人住10几平方米房间,住了多少 多少年,可以断定,这是胡说的,如果仔细探究一下,里面还确实有点情况,抗战时期 伪天津市府数一数二人物的近亲,可能那么寒酸吗?一个平民之家,除非居住在当年上 海市的中心地区,或有可能如此紧张。恐怕他当年不住在上海吧)再回过来说一贫如 洗,家徒四壁的话题,我结婚时,对象没工作,基本无外援,可以说家徒四壁但 不是一贫如洗,也不能说家徒四壁,为什么,我们两口子住进新房,里面桌子 、凳子、1.5米宽绷子床全是崭新的,不如现在这么漂亮华丽,但是非常结实。这都是配 给的,也收租金,全套家具每月一毛几分钱,十几年以后就归己了。没有电话,台灯还 是有的;没有煤气灶,煤球炉还是有的;没有高级厨具餐具,普通锅盆碗盏还是有的; 没有西洋刀叉,竹筷子还是有的;没有绫罗绸缎,但49年解放以后至今从来没有受过冻 怎么就一贫如洗了呢?怎么就家徒四壁了呢?过了两年,我已经是三口之 家。64年爱人找到工作,江西省博物馆讲解员,每月28元,因上班需要,添置了自行车 。过了几年,买了瑞士手表(70年)┅┅我们那一代人大抵如此。真正的一贫如洗, 家徒四壁的还真没见过。除非遭了灾,象当年唐山地震、如今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 、抚州洪灾等等、能不一贫如洗,家徒四壁吗?   这里不能漏讲一件事。62年春节年初三半夜,我突发急性阑尾炎,新婚妻子探亲去了。 我被朋友、同事和厂里医务室医生送到当时的联合医院(现在的94医院)住院治疗,总 共住院7天,全部费用三十几元,本人一分钱没化,全由厂里转账,工资照发。住院期间 ,厂里还派人到医院护理,直到我爱人接到电报赶回为止。这就是当年工人的医疗保障 。不光是国防单位如此优待,一般工厂单位都是一样。当时的规定8年以上工令,所有医 疗费用全部报销;第一年进厂报销70%,以后逐年增加,到第8年全报。   其他福利也是很好的,妇女生育有产假、上班以后有辅乳室,之后有托儿所、幼儿园, 免费服务一条龙;厂里有免费浴室;毎星期有电影队到厂,所有人免费看电影;毎个厂 都有图书室、俱乐部,免费、自由进出;几乎应有尽有。看似小恩小惠,实际解决大问 题,消除了后顾之忧,免除了人们空虚寂寞   相比之下前三十年经济生活是艰苦了点,换个词穷了点,而且还天天讲阶级斗争, 实际上彼此倒是真的比较和谐。由于生活安定,没有后顾之忧,生产积极性自然就高。 社会上吵嘴打架、诈骗偷抢虽有不多,杀人、杀己更少,抢劫银行闻所未闻。上访闹 事大多是中央号召,为的是把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打倒。   完全不像现在这样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完全失去平衡感,更没有了和谐的基础。不平、 不公被人为扩大,造成人与人之间互相充满着妒忌、仇恨和憎恶;贪婪、自私被高度放 纵,使人失去良知而逐渐兽化。人们的情绪变得异常脆弱,整个社会变得异常浮躁。    后三十年是剥夺的三十年,剥夺公平正义的政治权利、剥夺人民已经到手的社会福利或 即将得到的社会福利、剥夺公有的生产资料实际是少数人剥夺多数人,高贵者精英 剥夺卑贱者平民。一句话:私有化剥夺公有制。这是一种反人类、反社会的反动倒退。 中国社会处于一种科学技术空前发展,而人伦道德、公平正义全面倒退的严重分裂状态 。就象人得了精神分裂症。总之现在的工人,已经是地地道道的雇佣劳动力。即使是国 有工厂,厂长是可以随便开除工人和一般管理人员的,工人、一般职员与企业的关系基 本上是雇佣关系,进厂就必须签下招聘合同(实际是雇佣合同),留下了随时开除你的 权利。而少数高管们年薪高达百万、千万,有的还是从国外高薪招聘回来的。这些 高管才有企业主人的感觉。私企的工人就更加悲惨,基本没福利,生产任务和工资 全包干,给你这么些工资干完这么多事,两不相欠。至于你在40-50度太阳下热死还是零 下多少度冻死,与雇主无关。这就是现在的人性化管理。对资本家是很人性,对没有保 障的劳苦雇工那是没有丝毫人性的。这种情况只能在一百年前的资本主义国家才能看到 。为什么在中国的时下出现呢?   对工人和资本家而言前后三十年都是不同两重天。   前三十年工人当家作主人,医疗保障,看病一分不化,劳动保障、养老保障人人有份。 资本家是理论上、政治上的专政对象。   后三十年资本家翻了身,享尽了荣华富贵,享尽了幸福快乐,可以毫无顾忌地残酷剥削 工人,还有政府官员给他们撑腰。而工人不仅失去了主人公地位、失去了生产资料和到 手的福利待遇,而且成了真正的奴隶。   我觉得毛泽东时代工人阶级的劳动热情是发自内心的,当然是指大多数人。有一种荣辱 感在起作用,是一种精神作用,是集体主义精神、主人公精神在支撑。比如义务劳动, 一个班组十几个人,大家约好某星期天一起去做一次公益劳动,个个争先恐后。如果有 一个人没有被通知,漏掉了,那他心里一定会很难受,有一种失落感、歉疚感。他内心 想的一定是:下次我一定要多干点,弥补弥补。因为有这种积极性,所以,当时我所在 的车工班十几个人一商量,主动包下了全厂唯一一个约500平方米礼堂的清洁卫生工作, 毎两个星期的星期天,打扫一次。坚持了许多年,文革中也照常进行。成了做好事的专 利。谁说文革时期没有承包、没有专利,这就是文革时期的承包和专利。承包做好事, 义务劳动搞专利。不过是不要审批的专利。你们说这些人傻不傻?   对比一下现在的情况。现在工人劳动热情也很高,高到每天干十四、五个小时,高 到每个月一天都不休息,高到富士康楼顶上去了。他们如此狂热为了什么?与三十年前 的那种热情有什么区别?怎样从理论上给予解释?这个题目就留给大家慢慢讨论吧!    谢谢大家!   核工业260厂退休职工:王清泉   2010年8月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11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一生
malidan 2009-1-6 23:04
我的一生                一、 我不是名人,但人世间无人不认得我。 我叫石头,我的兄弟姐妹不会比地球人少。 隐约记得我的老家在一个原始森林中,那时我的家翠绿如织,我的脚底下还有一线筷子大的泉水,我想那应是大自然给我恩赐的血液。那时的我一年四季穿着绿衣裳,听上山的人叫我的衣裳一个并不大浪漫,但还算喜欢的名字菁苔。 虽然我住在原始森林里,但我一点也不孤单,更不会寂寞。我有众多紧密团结友好的兄弟姐妹,还有许多有趣的好朋友,他们大多活泼好动,有的还好斗,而这些恰恰是我所没有的,所以我都把他们当成好朋友;我的随遇而安与世无争他们也难以学的到,因此他们也很喜欢我,有时还挺羡慕我呢 森林是我最要好的朋友,要是没有他们,我的血液就会阻塞,我的衣裳菁苔就会不复存在。他们为我遮风挡雨,还给了我漂亮的衣裳,我的衣裳还是一种中约呢,可即现在认得它的人已不多,他们都迷信西医了。 白天鸟们来为我唱歌,蝴蝶做伴舞,蜂们作警察。他们的舞台是世界上空前绝后的美丽,树枝作架,绿色作幕,说不上名儿来的各式鲜花做地毡。猴哥猴姐儿松鼠们虽然太顽皮,爱跑来跑去,跳上跳下的试图出风头倒乱,有时还会很不文明礼貌的在我头上拉稀,但我生性平凡憨厚,从来不会跟他们急,所以生生世世祖祖辈辈跟他们还都是好朋友。 晚上自诩山中的大王小王们更上热闹非凡,他们时常没命要命的比赛奔跑,好强好胜,时常要死要活的你争我斗。只是我从不管他们如何称王称霸,你死我活的争斗,只是静静的观看,看的烦了就睡大觉。因为他们是无法伤害到我的,他们也不会伤害我。我天生是个哑巴又傻傻呼呼,我的祖师爷们教给我的功夫只有一招:以简单对复杂,以不变应万变。好在只有一招,不然多教也是白教,我的脑子着实是太实了。呵呵,曾听到一个猎人说到大智若愚 ,我也不管他称赞的是不是我,反正我为这就乐了好几天。 二、 300 年河东, 300 年河西。世界说变就变。 一天,不知从哪跑来一大群人,他们精神抖擞吼着比鸟们唱的歌要难听的多的歌上山来。拿着各种我活了几个世纪都从未见过的东东。我正好奇的听着看着,这伙人已一屁股坐在我的头上,说:来支烟,就在这开火了!哪里来的笨人啊,我不怕烟火的,他们也不知啊?心中正暗自得意的笑着,只见其中的一个就在我的身上叮叮铛铛的敲了起来。随着一声如雷巨响,我们兄弟姐妹们的命运从此彻底改变。 热闹忙碌的人们来来往往,车辆川流不息,机器轰鸣。这些叫人的动物比山上的动物忙碌多了,他们的很多人喜欢折腾来折腾去的,我根本无法理解,就如他们不会理解我的甘于平凡,安于现状一样。 很不幸,现在我成了小又不够小,大又不够大,圆又不够圆,方又不够方的石头了。只听他们中的一人说:这块石头一无是用。于是我被扔到大河里。顺者昌,逆者亡。从此,我过上了随波逐流与浪搏击的日子。但也并不是没有乐趣,在这里,我慢慢的认识了一些友好有趣的朋友:鱼们、虾们、龟们等。最主要的是他们都很喜欢我,在风平浪静的日子或电闪雷鸣的时候,他们都爱在我身边打转转捉迷藏或悠哉的睡觉。由于我长的又丑又傻又是哑巴之故,他们说悄悄话甚至谈情说爱也从不会避违我。我对他们的生活一直非常的羡慕,但从不会心生嫉妒,还天天做祷告,祺祷他们生生世世多子多福,自由快乐! 三、 300 年河东, 300 年河西。 轰隆隆,哗!我跟着一堆沙被一台大机器从大江里捞了上来,从此重见天日。 长相有时真的与命运息息相关。由于我长的个头太大了,我不是大沙子,更不是细沙子。于是我再一次被筛沙子的人们扔到了旁边的草地去。一天,一个穿着漂亮公主裙的小女孩看上了我,非要抱我回家去不可,但他父亲说我是垃圾,不让。最终小姑娘的眼泪感动了父亲,从此我住进了一户官宦人家闺女的闺房,坐在小主人的书桌上,天天听她念书,唱歌,看她写字。我挺羡慕的,多想跟她唱歌读书啊,可惜我是又哑又笨的石头。不过我也不曾为此伤心过,因我在沙场时听一个民工说过:平常人做平常事,我既是石头就做石头事吧。 10 年河东, 10 年河西。转眼,小姑娘长大,他们家要搬进新别墅了。他们宝贝东西实在太多,最后我被主人遗忘在旧居当作垃圾处理。那天由于垃圾箱太满,我站立不稳,一不小心就摔下了路边,正好一个老头儿从我身边走过,他立即如获至宝的把我捡起来,就如当初那小女孩见到我时那样兴奋。于是我走进了一个能看到很多我的兄弟姐妹的不大不小的房子,住进一个个玻璃柜子中,身上被贴上价格标签。 现在,我被一个爱石又爱书的人家看上,就又搬家到一个还算书香人家的不大但整洁清雅的书房里。主人看书累了或心烦了就会放轻音乐邀我一起欣赏,有时还会跟我说说心里话。活了几个世纪,这是最能读懂我心的人了。我最喜欢她读过的一句诗是 我始终相信, 星星会说话, 石头也会开花! 注:图片来源于博主自拍片。不经同意不喜欢他人转载。
个人分类: 散文随笔|6102 次阅读|11 个评论
自我介绍
热度 1 lj1202 2008-12-20 18:55
我刚申请科学网的博客不久,就有115人浏览,可我没发一篇帖子.所以首先介绍一下自己. 我是一名硕士研究生, 现在研三. 我是一个比较善于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一个学生(在高中和大学本科阶段,只要老师在分析问题或知识时,不超过两三次课,我就会有一个想法不知不觉的跳入脑海). 我印象很深刻的就是在高中生物课上我提出人将来会变成一个球的形状(当时全班哄堂大笑),到大学时从一个老师口中得知已经有人提出过了; 在大学时我同样在不知到的情况下,提出了广义逆矩阵的思想,可后来才知道这个已经有人研究了并形成了矩阵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刚进研究生阶段学习导师把我引入Petri网领域,同时开始自己来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很快我发现很多的实际情况中存在结构的变化, 而Petri网的理论中却没有这方面的研究,进而我觉得研究Petri网结构变化是很有必要的.也开始做了一些工作, 可后来才发现结构变化的Petri网也有人研究, 其中比较出名的代表:上海交通大学江志斌教授90年代末在香港城市大学攻读博士的时候为了支持时变的制造系统建模提出一种变结构Petri网模型即指系统要素(库所,变迁,连接弧等)可按一定的机理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并在制造业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但(国内这方面的文献相当少); 近年德国柏林科技大学教授 Hartmut Ehrig 基于图变换提出了 Reconfigurable place/transition systems. 这些只是我的一部分想法, 到目前为止,我所有的想法要么是已经有人做了,要么是还没有得到证实. 看来我这一辈子只能做研究工作来证实我的一个个没被证实的想法, 似乎离开了头脑的思考我觉得什么都没意思了,呵呵. 当然我现在可能主要就是的查阅比较难,因为我现在的学校所购买的数据库极为有限. 我的研究兴趣:Petri网理论,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的稳定性分析, 复杂网络等等. 当然我的认识可能很肤浅,但至少是我自己的观点.
个人分类: 未分类|5341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6 12: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