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麦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见证麦克·贝茨勋爵“为和平行走”由北京启步
francy 2015-7-30 16:35
首页 时政频道 国内 正文 见证麦克·贝茨勋爵“为和平行走”由北京启步 2015-07-30 16:26   来源: 光明网   我有话说 2015-07-30 16:26:01 来源: 光明网 作者: 责任编辑:胡连娟    光明网7月30日北京讯(记者 沈阳) 7月27日,北京近30度高温,在北京天坛公园圓丘(The Circular Mound)一侧,几十位媒体记者见证“为和平行走” 北京—杭州——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英国麦克·贝茨勋爵徒步中国活动的启步。 麦克·贝茨勋爵夫妇(着蓝色衣)在北京天坛公园启步处。沈阳/摄   麦克·贝茨勋爵是英国内务部国务大臣及枢密院顾问,曾多次以徒步长走形式开展公益活动。包括:2011-2012年,历时300多天、徒步4800公里到欧洲15个国家宣传世界和平和奥运休战。2013年他在英国徒步830公里,为叙利亚儿童筹款。2014年他徒步1041公里从英国走到德国,来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100周年。 中国朋友陪同麦克·贝茨勋爵从在北京天坛公园出发。沈阳/摄   这次从北京天坛公园出发,开始了从北京至杭州长达1500公里的主题为“为和平行走”的中国徒步活动。 中国朋友陪同麦克·贝茨勋爵走出天坛公园。沈阳/摄   今年是首届中英文化交流年,同时也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徒步运动爱好者的麦克·贝茨勋爵,利用个人休假时间到中国以“为和平行走”的方式亲身参与中英文化交流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活动。徒步活动将途经北京、河北、山东、江苏、浙江五省市近1500公里,历时60余天。在徒步活动期间,他还将在沿途参观访问抗日战争遗址并开展文化交流和公益慈善活动。 参加“为和平行走”志愿者陪同麦克·贝茨勋爵夫妇走出天坛公园。沈阳/摄 http://politics.gmw.cn/2015-07/30/content_16482775.htm
个人分类: 红会|3031 次阅读|0 个评论
理想主义者Michael
热度 37 nli2233 2014-3-30 15:25
我的博文《最牵挂学生的是老师》里,写了一个Michael,是个女学生。本文要写的理想主义者Michael是个男的, 是我读博士期间的同学,算是师兄,也是我的好朋友。下文里提到Michael,均用他的昵称 麦克(Mike)。 从年龄上论,Mike大我十好几岁。他参加过越战。有一次,忘记为什么事我搭他的车,在车上我跟他提起刚刚看过的一部电影,片名叫 Good Morning, Vietnam。麦克说,发生电影里描写的故事的时候,他正好就在越南服役。凭人家这个阅历,我一下子就觉得这个人值得我另眼相看。 后来交往多了,我渐渐了解了麦克更多的经历,也对他越加另眼相看。 麦克结束兵役后,进大学读书。他是德州人,本科和硕士都是在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念的,属于名校毕业生。麦克的专业是化工,毕业后进入德州一家大企业工作,还获得了职业工程师执照,收入良好且稳定。 然而,麦克说,当年的收入虽然很好,日子过得不错,但是他发现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原因是,他的住所附件有一条河,那条河被上游的工厂排出的污水所污染,影响了周围的生态。麦克觉得这件事得有人呼吁,有人管一管。麦克没有等靠要,而是身体力行。他辞掉了工作,成立了一个非盈利机构,主要目的是治理那条河的污染问题。当然,走出这一步,在经济上,麦克是很亏的。 我问麦克,那个机构的成效如何?麦克承认,成效不大。他很快发现自己知识结构上的缺陷,要弥补这个缺陷的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教育。于是,麦克联系大学里的公共政策项目,并被我们那所大学录取为博士生。 麦克开始了博士生的学业。他从德州搬到了弗吉尼亚,没有工作,靠自己的存款支付学费和生活费,很快入不敷出。无奈之下,他开始找工作。以他的能力和资历,很快就被一家咨询公司录用了,收入也不错,还是做他的老本行化工方面的咨询。 到了博士第四年的时候,麦克开始写毕业论文了。有一天,麦克跟我说,他刚刚辞掉了那份工作,因为他觉得边工作边做论文,不能保证集中精力做学问。只是,这样他在经济上又要吃紧了。我问他,经济上怎么办?他说,他卖掉了大房子,换到一个小的连栋房了。 麦克比我先拿到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正是有关环境政策的。在他答辩前一两个月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儿,让我记忆犹新。那天,麦克来找我,递给我一张三寸的软盘。他说,里面是他的博士论文的稿子,希望我替他保存。我说,你自己留个复份不久可以了吗?麦克说,让我保存的目的,是怕万一他们家突然失火,他的论文化为灰烬,再写起来就不容易了。 麦克博士毕业的时候,他的理想改变了,他特别想帮助第三世界国家。我问他找工作的事儿怎么样了,他说他想去中国的大学工作几年,讲授公共政策,特别是环境政策。事实上,他真的行动了。他联系了清华大学。那是2002年的事儿了,清华大学的反馈是,欢迎麦克来,但还要研究该给他个什么待遇和头衔。而麦克说,他不要高工资,够生活就行。那个时候并没有现在这么多的人才计划,清华的公共管理学院还在创立不久之后的成长期,种种原因,麦克没有能够成行。也许,清华门槛高,嫌麦克没有什么像样的publication吧。反正这件事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后来,麦克进了美国的能源部的科技政策办公室工作。几年后,他离开能源部,转入美国国际开发署(U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负责援助非洲的项目,算是圆了他帮助第三世界国家的梦想。麦克还在我们的母校兼职讲课,讲授他关心的环境政策问题。 麦克跟中国的缘分,并没有因为去清华受阻而完结。他的妻子是个日裔,俩人膝下五子。他们在2000年代的后期,去中国收养了一个女孩,视若掌上明珠。不幸的是,麦克的太太三年前突然去世,麦克不得不担当起既当爹又当妈的重担。 前年我请麦克来家里做客,发现他明显地老了,也瘦了。女儿长得越发活泼可爱。麦克告诉我,他没有精力去兼课教书了,但是他仍然热爱他的援助第三世界国家的工作,干得非常起劲。
个人分类: 人物纪事|14823 次阅读|53 个评论
钟情一生:芭芭拉·麦克琳托克
热度 27 IrisXTBG1 2013-5-4 13:24
“玉米的遗传学研究充满艰辛。为了延长生长期,要尽可能把玉米种植在暖和的地方——通常是朝南的山谷。炎炎夏日里酷暑难当,早上趁天还没热起来就早早开始工作,一干就是一整天。玉米幼苗需要不断地浇灌,万不可受旱。不管是实验室还是地里,每一株玉米都作了标记,被严密监控。繁殖期来临时,要尽可能防止意外传粉”( Keller, p57 ) 这就是芭芭拉 · 麦克琳托克( Barbara McClintock )的玉米实验地,不管是实验室里精巧的细胞观察还是玉米地里繁重的田间劳作,她都习惯了亲力亲为。和玉米打交道几十年,玉米成了她一生最亲密的伴侣,她太了解它们,也热爱它们,而它们成就了这位遗传学家的科学传奇。钟情一生,对她的玉米,也对她的科研事业。 孤独的勇者 麦克琳托克有着超凡的独立能力,但长久的“独行侠”生活也意味着可怕的孤独。她终身未婚,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独自一人,不论是个人生活还是情感,还是科研,她有太多独处的时间。 麦克琳托克的母亲优雅而有魅力,她的钢琴造诣颇深,还是业余的诗人和画家,但她也有着受教育女性的叛逆精神,也只有这点让麦克琳托克很好地继承了下来。在一个开明的家庭里长大,麦克琳托克从小就培养了很强的自主性,小小年纪一个人独坐在角落里专注地看书和思考问题,而不是像一般的小孩子对父母和兄弟姐妹那么依赖。她很幸运,父母不强求她做什么,想学什么不想学什么,甚至去不去学校都可以自己选择,父亲还告诉老师不准给他的孩子们布置家庭作业;她就一个假小子,和男孩子玩各种运动,喜欢体育的时候把学习扔一边,但爱上学习后就很努力。虽然母亲并不希望她上大学,当教授,但这对特立独行的她来说基本不受母亲的影响,而且当时大量女性接受高等教育,除了女子大学,芝加哥和康奈尔大学也欢迎女生学理科,所以麦克琳托克上大学实在算不上什么奇怪的事。 刚上大学的麦克琳托克喜欢上了社交活动,成了学校的活跃分子,然而她无法和任何异性建立起亲密的关系来。那种亲密关系让她难以适应,即便是她和家人也很难那么亲近,她也觉得没必要有那样的亲密关系,她也从没渴望婚姻。说到这个问题,个人有点疑惑,尤其是在冷泉港的时候,漫长的寒冬夜里,没有一个人可以交流,她真的没有过这样的渴望吗?或许没有普通人的情感和婚姻渴求才让她寄情于工作,献身科学吧。 大三的时候她就决定成为职业科学家, 25 岁拿到植物学博士学位,然后走上艰辛的科研之路。在科研路上,她面临各种求职的困难,被排斥、特立独行、自负,她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风格,研究结果与主流的遗传学思想大相径庭,无法被同行理解,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是科研上真正的“孤家寡人”。冷泉港与世隔绝的实验室生活给她带来了科研的丰硕成果,但也伴随着可怕的孤独,孤独到这个有着超强独立能力的女人也感到了“幽闭恐慌症”的威胁。若不是把工作当成生活的全部,加上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乐观,如何才能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更可怕的孤独来自不被同行认可和理解。她在科研上表现出来的不凡让她习惯了掌声,“转座”的发现却让她陷入被孤立的困境。没有人理解她的思想,她需要倾听而不是同行们耸耸肩不屑一顾的拒斥,“感觉好像独自穿越沙漠,身后没有一个同伴。”差不多十年的时间里,她都忍受着这样的孤独,直到 60 年代法国科学家 Jacques Monod 和 Fran ç ois Jacob 找到操纵子,与她的研究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她才如负重释,觉得有了知音。但这十年的沉寂对她来说打击不是一般地大,以至于 60 年代后各种荣誉接踵而至时,也无法弥补内心的创伤。在 81 岁高龄时她独自拿到了诺贝尔奖,不知道那时的她内心深处是否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慨? 性别困境 麦克琳托克从小就不像个文静的小女孩,还好有开明的父母亲,她才可以像男孩子一样玩,一样热爱体育。为了方便运动和玉米地劳动,她不穿裙子,剪短发,在打扮上毫无兴趣。她身上流露出来的不是温柔贤德优雅等各种女性气质,而是科学家的自主独立和全神贯注,娇小的她和一群男科学家们站在一起,眼里透着坚毅而快乐。 然而,身为女科学家,似乎注定了她会遇到更多的艰辛。在上学时她就面临如何让自己研究生身份合法化的问题,那时候康奈尔植物育种系还不招收女生。博士毕业后她又面临求职的问题,大部分的理科女生毕业后都把科研当成爱好而不是事业,嫁给科学家然后在丈夫的实验室里当助手,或者在女子大学当老师,没有人会成为科学家,学校也不愿意聘一个一心只想搞研究的女人,他们更欢迎愿意从事各种例行工作的人。博士毕业在康奈尔作为讲师工作一段时间后,她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大学却无法提供一个合适的职位给她,她自己也认识到这个问题,只要求能够有一个地方做研究就可以了。各种求职碰壁让她深感自己的性别带来的困扰,科学共同体似乎就是一个男人的共同体,不论她有多优秀,依然不能得到公正的待遇。直到 1936 年,距离她博士毕业快 10 年的时候,她才在密苏里大学得到一个助理教授的岗位,虽然配不上她的研究成就,但好歹让她有了一个实验室,可以安心继续她的科研。她在科研上越来越成功,声望也越来越高, 1939 年就担任了美国遗传学会副主席,但她依然是个助理教授,没有任何提升的机会,而且被排除在各种教师交流活动之外(根据 Keller 的采访,这可能与她自负、不太合群等性格有些关系,但性别依然是最重要的原因)。 深情的博物学家 进入 20 世纪,博物学传统已经走向衰落,精细的实验科学受到推崇。但在麦克琳托克身上,她是一位细胞学家和遗传学家,也是一位博物学家,她的研究渗透着浓厚的博物学研究理念。一是方法上,她注重观察,依靠显微镜对千千万万的种子、细胞观察。“细心的观察者知道更多”,靠着一台显微镜和精湛的染色技术,麦克琳托克发现了转座子,这对于分子生物学研究来说简直不可思议。二是情感上,她敬畏自然,亲近自然,热爱自己的研究对象,对生物的复杂多变充满无比的耐心和细致,而不是只想着科学方法,解决科学问题。她列举了拉夫运河( Love Canal )的污染、阿迪朗达克湖泊( Adirondacks Lakes )的酸化和城市烟雾等环境问题,一分为二地看待科学,而不仅仅是看到科学的进步。她认为植物有着非凡的智慧,也有和人一样的情感,但人们却常常忽视这些。她可以感觉到它们的感受,赋予它们灵魂,她带着诗人和艺术家的想象,在研究玉米的时候忘记自身躯体的束缚,让研究的主客体融合在一起,她了解每一株玉米,也热爱它们。 麦克琳托克是一个科学家,她不否认科学方法的重要性,但她并不认为科学方法是认识的唯一途径,实验和推理远远不足以认识自然。她还举了藏传佛教“奔跑的喇嘛”和藏族人调节体温以及催眠术的例子,都不是靠理性去认识自然。在她自己身上,也充分利用了情感、直觉和想象这些与科学理性背道而驰的方式,这让她看上去有些神秘,也使得她难以被同行们理解。 结语 Keller 为麦克琳托克写的这本传记是科学史的经典之作,尤其是女性主义科学史家们更是推崇。 Keller 在书里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女科学家的故事,书里贯穿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发展历史,科学与社会、性别等密不可分的关系。女性主义研究者们特别喜欢 Keller 在麦克琳托克对研究对象倾注的情感、直觉和想象等非理性因素的强调,麦克琳托克自己也反复说自己多么热爱和了解每一株玉米。不可置否,麦克琳托克的这种非理性方式对她科研的重要意义,但个人觉得有点过了。她首先还是一个科学家,经过严格的训练,有相当扎实的科学功底和精湛的实验技术,所以直觉、想象和自信更多的是建立在这些基础上,而不是作为一个女人特有的能力。她超强的独立能力,坚定的科学信念,对家庭和婚姻的不渴求,自信甚至自负,干练利落、全神贯注的科学家形象……在很多意义上,她都不是一个具有女性气质的科学家,所以过分强调她不一样的非理性研究方法似乎不能为女性主义提供太强的佐证,反倒不如她实实在在遇到的那些职业困难,在很大程度上证明女人的性别给她们的科学之路带来了太多的障碍。 Ps: 因为对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是门外汉,所以我不愿过多去强调她的科学成就,作为一个女科学家案例,我更关心的是她一路艰辛和与众不同之处。做分子生物学的朋友们倒是可以好好读读涉及学科发展史的章节,相信会很有收获。 Evelyn Fox Keller, A Feeling for the Organism: the life and work of Barbara McClintock . 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12606 次阅读|48 个评论
让新媒体助力科学传播
热度 1 kepusuowdp 2011-7-29 14:58
科学传播从来就不是一个人两个人,一个组织两个组织的事情,它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而传统科学传播很少把媒体纳入到研究范畴之中,做多也就是把媒体看做是科学传播的中介或者介质。而麦克卢汉媒介即传播的理念在现代科学传播中应该是一语中的的。 而一谈到新媒体,我想大家都不陌生,电子书,移动电视,三网融合,甚至还有全媒体。可是怎么利用新媒体进行科学传播,或者说在现代科学传播中新媒体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怎么发挥作用等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还是存在于理论层面。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一说到新媒体研究,恨不得包罗万象,把所有涉及新媒体的方面都纳入进来,缺少实证的案例或者就某一个新媒体进行研究。当然笔者也不是新媒体研究专家,更不敢妄谈对新媒体了解多少,只是怀着对新媒体仰望的姿势来考察科学传播。我认为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新媒体无疑对于科学传播提出了挑战,但是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毕竟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科学传播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甚至是科学传播策略的完全转变。 盛行一时的缺失模型认为公众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因而要对他们进行科学传播,传授必要的科学知识,方法,态度和精神。可是反观其效果,我们可以发现,对知识的传播与普及程度远远超过对方法,态度和精神的传播和普及。毕竟知识是可以通过灌输的方式传送的,而方法,态度和精神的培养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逐步熏陶的结果。有时候具有必要的方法,态度和精神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具有丰富的知识。而同时既然公众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我们也有愿望去传授科学知识,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知识和资源用来传播。毋庸置疑,近年来我们的科普资源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可供传播的资源也遍布各个角落,科普基地,科研实验室,科普场馆,不一而足。但是这些资源是否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我想是一个问号。 新媒体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必定有其优势所在。及时性,碎片化,人人都是传播者和发言人,便携化等等。虽然新媒体现在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在新媒体中传播的有多少是科普知识呢。现在手机系统基本上都是安卓系统了,还出现了双核的手机,现代手机已经不在是一个发信息打电话的通讯工具了,更多意义上它成为了一个移动终端,看书,打游戏,读新闻,发微博,登陆社交网络。而科学传播如何嵌入这些具有实用性的生活消费中呢。以手机电子书为例,存在着五花八门的手机电子书,但是有几本是科学传播著作呢,又有几本是传播科学精神,方法和态度呢。几乎现在市场上的畅销书都被电子化了,也可以在手机终端上阅读。这也反映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市场上的畅销书几乎没有科普图书的位置,这是一个现实的积蓄解决的问题。 再以移动电视为例,我们的移动电视被讥讽为广告播放器,频繁往复地播放同一个广告,开封菜啊,麦叔叔啊,以及快消品广告充斥着移动电视终端。即使有科普节目,也是从我们日常的电视节目上直接搬移过来的,这并不符合移动电视碎片化的特点。不过有些移动电视公司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拿出一定的时段播放科普节目,比如上海地铁中就有一档节目叫做《科普百问》,就一些日常生活的问题进行讲解。但是往往这些节目更新速度较慢,不厌其烦地播放同样的节目。 最后,说一说出租车上的移动终端,北京的出租车很多都配备了触动传播的终端,而这些终端投放的都是各种广告和宣传片,当然也包括公益广告,可是如果充分地利用这个终端传播科学知识,未必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也有数据显示每个人平均搭乘出租的时间等,这对于细化分析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传播也是一个不错的出路,同时在辅以车上配备的纸质杂志,相信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新媒体不一定是全媒体,全媒体也不能覆盖所有的新媒体。作为独树一帜的新媒体必将在科学传播大潮中分得一杯羹,而且是不小的一杯。主要问题就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充分地利用新媒体,让新媒体在做大做强中助力科学传播。
4579 次阅读|1 个评论
英国威廉王子结婚
热度 4 zlyang 2011-4-29 22:28
英国威廉王子结婚
英国威廉王子结婚 http://cn.wsj.com/gb/20110429/beu211339.asp?source=channel 今天,英国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和凯特•米德尔顿(Kate Middleton)正式结为夫妻。 凯特的父亲是麦克•米德尔顿(Michael Middleton)。 晚饭时,新人正在进行婚礼。 恭喜威廉夫妇! 俺吃的却是“弱势群体”晚饭。
11105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1: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