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考研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侯怀银:如何参加硕士研究生复试
余孟孟的博客 2009-4-20 18:01
复试工作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否符合硕士生培养要求的重要环节。由于近年来考研的人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有许多学校正在推行复试模式,即差额复试,复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已经通过初试的同学,认真准备复试非常重要。初试分高的同学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考分高就高枕无忧了,也必须积极准备复试。 本人在查阅网上有关材料的基础上,就研究生如何参加复试提出以下六个方面建议: 一、明确复试时间 按照一般的规律,等到国家初试分数线下来之后,各高校招生办公室就会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的考试情况再确定一个复试分数线,确定后就会马上通知考生,一般复试时间在4月上下旬。要及时向报考学校的招生办咨询复试的形式及时间。一定要保持和招生办的联系,经常浏览一下报考学校的网站。 二、了解复试内容 硕士研究生复试内容包括: 1、英语口语和听力 口语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语言准确性(语法和用词的准确性、语法结构的复杂性、词汇的丰富程度、发音的准确性);话语的长短和连贯性(内容的连贯性、寻找合适词语而造成的停顿频率及长短、表达思想的语言长短等);语言的灵活性和适合性(语言表达是否灵活、自然,话语是否得体,语言能否与语境、动能和目的相适应) 。 2、专业基础知识及应用、专业技能的掌握 一般分专业课笔试和综合面试。 专业课笔试。按照《招生简章》公布的考试科目和考试参考书要求由学院、所、中心组织考试,考试时间一般为 120 分钟。 综合面试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综合面试也包括对政治思想和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的考察。 政治思想品质考核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工作学习态度、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方面。考核工作既包括考生所在单位提供的有关情况,也包括直接对考生的考核情况。有条件的学院一般组织专门考核小组对考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3、同等学力加试 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生,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本科结业生都视作同等学历考生须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与初试科目不同,难易程度一般按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 4、体检 三、把握复试方式 复试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考试科目一般由学院、所、中心负责,但与初试考试科目不同。面试以口试方式为主,具体由学院、所、中心负责。 四、进行复试准备 对于研究生复试的准备,一般学校都称无须准备,因为复试主要考察考生的知识积累情况。但按照往年的经验,要想顺利的通过复试,充分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进行系统的英语口语听力训练 在现今的学术研究中,英语已经成为国际通用语。任何一位研究生导师,特别是那些在学术上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的导师,都会比较在意自己弟子的英语水平。一般要求严格的高校会组织专门的英语复试。这种复试对英语的听说能力考察比较多,有时候甚至也会涉及一些专业性的问题。在初试结束后,如果自我感觉上线的把握比较大,就可以开始准备英语听力和口语。可以有针对性的做一些六级或托福听力试题,雅思听力的试题也是一个选择。 (二)了解本专业方向、动态、进展 复试本身就是考察应试者的知识积累能力以及自身发展潜力。要想给复试老师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就必须对所报专业的情况十分熟悉。 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同学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除了那些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外,还要通过图书馆或网络充分了解自己所报考方向,特别是导师研究的最新动态。在做好这些工作基础上,最好能确定好自己读研究生后的大致计划。 (三)请教往届的师兄、师姐 这一条也很重要,一来可以侧面了解一下导师的禀性、好恶;二来也可以在请教的过程中和未来的师兄师姐叙叙友谊,了解一下往年复试的情况。他们亲历过复试,所以由他们提供的信息也最为可靠。如果条件限制,不能接触到这些人的话,也可以到所考大学的bbs(论坛)上求助,这是个搜集信息的极好来源。 至于是否与导师联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定。如自己特别想报考这位导师,又认为自己很有实力,可与导师联系。联系的最好方式是电子邮件。如果能找到一位老师推荐,那更好。 五、备齐审查材料 招生单位在复试前要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考生要按所报考招生单位要求备齐所需材料。如统考考生(应届本科毕业生、往届本科毕业生)要准备初试准考证、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应届本科毕业生查验学生证)、身份证、在校历年学习成绩单(加盖教务或人事部门公章)、个人陈述、攻读研究生阶段的研究计划等,并准备相关复印件。同等学力考生除上述材料外,需另外提交大学英语四级证书原件或四级成绩单、在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论文、本科阶段选修课程成绩单、专家推荐信等材料。 六、发挥正常水平 复试报到后,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规划好出行路线 到异地参加复试,要至少提前两周通过网络或同学联系好住处。去后要尽快熟悉学校周围的交通状况,提前规划好出行路线。如果路程较远,可以选择地铁。如果路程较近,可以考虑乘坐公交车等方式前往。一定要提前出发。面试迟到会给导师留下不好印象。 (二)保持好复试状态 复试应该是很轻松的事情,尽量自然表达,越自然越好,不要有任何思想压力,做到尽力而不留遗憾,发挥出正常水平。如果有能力,有思想,这个时候一定要显示出来,一定要让老师们知道和了解。复试时要充满自信,有信心,有底气,不紧张,不狂妄,不自卑。要有礼有节,恰到好处。考研的复试面试虽然和找工作面试不同,对服装和外表没有那么严格的要求,但要注意服装基本的整洁和外表的稍加修饰。 (三)沉着应对好面试 综合面试除考察学生回答问题结论的准确性外,更关注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力和素质,如基础知识是否扎实,逻辑是否清楚,思维是否活跃,反应是否敏捷,表述是否简洁明确,分析问题和考虑问题是否深刻,做事是否踏实等。在回答问题时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夸其谈,无限制地展开。在被导师问到自己确实没有学过或不知道的问题时,要坦诚相告,或作适度分析,尽量避免胡乱猜测。 此外,要在英语口语、听力,专业课笔试,体检等方面发挥出正常水平。 祝各位复试成功! 文章来源: http://www.usors.cn/blog/huaiyin/MyEssayDetail.asp?id=66220
个人分类: 好文摘选|44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回想考研
poorsoldier 2009-4-17 19:02
考完研了,录取了。 本打算公布录取名单后去喝酒,我还没感受过喝醉的感觉。昨天公布名单后却怎么也没有想去喝酒的兴趣,反而是想去静静坐会儿。 图书馆里人不多,正好我去年考研时常坐的位子没人,我又坐在了那里。看看周围正在学习的人,已经是年轻的面孔,还有些稚气在脸上。他们手头的书,也多是考研有关,只不过年份变成了2010.考研,就是这样一代代在图书馆传承,一代代坚持下去。 春天的图书馆,气氛是轻松地,不似冬天的严酷。想想半年前我考研时候,秋天已经来了,心中的倒计时已经开始。每天的都有人在清早站在图书馆的门前排队,以便占到一天看书的位子。这是我们大学的传统。渐渐的,每天清早的队伍长了起来,排队的时间也变早了。 不知什么时候,早上排队的人们似乎找到了自己固定的位子,排在自己前后的人已经固定并且开始熟识,早晨的排队似乎不再枯燥,大家相互讨论着最近的轶事,有考研的,有自己院系的。大家都是不同院系的,却为了考研聚在了一起,每天为同一个目标坚持着。开门的一刹那,大家有不约而同的排队冲进去,进到自己经常去的那个书馆,开始一天的学习。一天的学习是枯燥的,大家要坐在那里一整天,有时吃饭也是在那里。晚上闭馆的时候大家又几乎是被管理员哄出来的,大家相约一起,收拾书包,相互鼓励着明天再接再厉。 一天一天,就是这样枯燥的熬过了考研。想想,一个字,苦。放弃的念头每天都要在我耳边叫嚣几次。每天又是同伴的鼓励顽强的把放弃的念头打退。这些鼓励来自周围一起考研的同伴,因为考研我们聚在了同一张桌子上自习。他们是的战士,每天他们早上送走月亮,晚上再接来月亮,每天都是准时的,不曾有人有一天掉队,也不曾有人抱怨。他们坚守着自己的位置,为了考研。 考研是残酷的,考研之后我的战友被录取的不多。有时候在想,他们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令人不胜唏嘘。一群刻苦努力的人没有得到甜美的果实。 坐在那里,脑子里想了很多,有胡思乱想的成分,但是还是忘不了我那一桌子的考研战友。想得越多,越不知道说些啥,就让我再想一遍他们的样子吧: 最早到那桌的大同女孩、努力的晋西北铁三角(一个是我)韩振华、张蕾、执着胡延庆、经管的两个女孩、多才得胡子斌、拿一个麻袋范超、会说一口经典大同方言的女孩。 不论以后他们的出路如何,愿他们的努力有所回报,愿他们的执着收获果实。 又一轮考研开始了,但那已不是我的事情。人生的路还长,让图书馆的回忆留在心底吧,明天继续努力。 4月17日写于图书馆“五东阳”自习室
个人分类: 体罚广场|2647 次阅读|1 个评论
笔试第一名不能录取,这样的事情是否公平合理?
xiegming 2009-3-29 12:57
刚刚得到的消息: 笔试第一名,比第三名总分高22分;面试表现也不差。 仅仅是因为和需要招生的导师专业不对口,而名额限与两人,只能录取第二名和第三名,第一名就不录取。 这样的考研制度是否公平合理? 我们除了应该尊重导师的权利,是否也要尊重考生的权利? 明天我要去院里找人评理。 ---------------------------------------- 经过一番周折,付出相当代价,终于搞定了。
个人分类: 研究生招生|5086 次阅读|6 个评论
我的学生,你能少走点捷径吗?
cuishuwang 2009-3-18 23:03
我的性格随和,学生这么说,没有架子,因为我知道没有端架子的资格。所以学生有事就喜欢和我聊聊,聊什么的都有,有个人看法,有课程选择,有考研分析,有爱情家庭等等。这也是我愿意的。因为只有了解他们的想法,才能有针对性的教学。这也叫投其所好吧。假如教师职业也拿到市场上去的话,学生就是我们的上帝。上帝在想什么你都不知道,你怎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选择你的课程。我的研究生有意见的不得了,说,老师,你又不是他们的班主任辅导员,你有必要跟他们说那么多吗?他们每天都有那么多人来找你,有的什么事也没有就是想找个人诉诉心理的疙瘩,你还那么认真,多耽误时间呀?他们天天来找你,连我们都烦了。。。。 作为年轻教师来讲,压力大,科研任务重,因为职称的评定科研是关键,而浪费掉大量的时间和学生谈心,这是我的研究生所不理解的。我知道,即便是告诉他,他也不能理解我,因为他没有办法去体会做教师的快乐。 最近学生询问考研的越来越多。而每个人问的问题让我心里不太舒服,甚至让我有点失望。清一色的问题是“什么专业好考?什么专业不用学习就好毕业,而且好找工作?”“哪个学校的专业强,学生不用努力就能得到优秀的成果”。我可怜的孩子们呀,我觉得最好的回答是:“假如你爸是国家领导人,什么专业都好,而且学不学习拿不拿学位都好找工作。”这是你成才最好的捷径,但是很可惜!
个人分类: 随感|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考研还是保研
dongkell 2009-3-14 20:26
考研还是保研 天空蔚蓝文 李良的博客 你首先要回答自己的是就业和读研选那个!这是问题的第一步,不容回避。为什么呢?读研,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你将步入学术圈,本硕之后接着是硕博。 之后才是考研还是保研的问题。你说:我是想做科研,很好!我补充一下:想做科研与致力于科研不是一个层次,前者是兴趣所驱动,后者已成为你的事业。 基于你做科研的假设,我再多说两句,仅个人观点: 对于像我这种从二流甚至不入流的高校毕业学生来说,我个人一直主张考研跳出那个烂圈子。我主要是基于视野、学术思想、软硬件设施和外界环境考虑的。但事物也不是绝对的,特别对于一流的学校来说,考研和保研是各有利弊的。 首先是年限。本硕之后是硕博,这样下来8年,而正常考试博士毕业得10年。其次同一学校本硕博连续读下来,先不说免去了对新环境的适应,更重要的是你做课题的连续性的保证。十年磨一剑,深入课题做几年,只要肯做,若没有大的专业瓶颈,定出大成果。而考入外校,不仅要适应环境、进行磨合,还要学习专业课,没多少时间放在实验上了!这时要出成果,必须有百倍的努力,可这也是对自己极限的挑战,有一定好处。而万一考到一个比华农实验室条件还差的学校,自己就走了下坡路。 其次保研与考研的相互比较。研究兴趣要考虑。通过搜索打算报考实验室近几年发表的文章,了解他们的研究方向是否与自己的兴趣一致。当然,最直接的就是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外保出去是可以的。我知道动科院有保送到中科院遗传所去的,但最好不要保除了生科院以外的其他各院,可能这就走了下坡路。所以保研,也别只盯华农生科,也可以考虑能否报送到外校。这需要提前联系投靠的导师,否则外保没戏,更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实力。关于考研,我说它可以激励你去学习,这个在一定程度上又是错的,为什么?因为考研,你就的抽大量时间去备考。而考试就考那几门,还有无聊的政治。虽说基础课学扎实了,但专业课被荒废了,此乃一大弊病。你也没有时间像其他人那样有时间进实验室,尽管有人说是苦力。而学校不是最重要的,导师才是决定你以后的发展的,这是很对的。 现在国家有个公派出国留学,主要针对博一。你学习上够努力,有希望出国交流的。而你硕士考到这个学校,博士考到另个学校,有时会失去很多机会的。但换了环境,的确可以丰富人的学术思想。到底如何选择,最终决定权在你自己手上,其他人的意见都是参考。 希望我的建议对你没有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在考研上我曾不经意的一句话,对我一个师弟产生了负面效应,挺内疚的。最后我举两个例子,一是希望对你有所启示,路要越走越宽,千万不要选错了,走了下坡路;二是不管你什么选择,祝你成功! 例1:这是我实验室一师兄在复旦读博士在QQ上的几句留言:(1)上海的夜生活太爽了,物欲横流啊!(2)5分以上的文章一般都1万起的10分2万(这里分指的是SCI的影响因子);这待遇好但压力大,如果你有每天阅读nature、cell的习惯欢喜报考;你要有广泛的阅读,专业课考试一般6-10个题,不同的方向,你要是有2个以上的方向一片空白那就危险了。 例2:这是中科院郭雷院士的一段话:我的导师是陈翰馥院士,他 一直活跃 在 国际学术前沿 ,与 国际著名同行 展开 合作 、 交流 与 竞争 ,这使我的研究工作从一开始就处在一个 较高的起点 。在我的成长过程当中,老师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博士毕业后,在导师的推荐下,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邀请我去做博士后研究,在 国际 系统控制领域的一个 著名的 研究中心 工作,先后与几位 国际著名专家 进行合作, 进一步开阔了 学术视野,使我受益匪浅。 dongkell(写于090117)
个人分类: 胡评乱评|1541 次阅读|0 个评论
没有插曲的考研年代,剩下的只是一种单纯的坚持
wangdh 2009-3-12 05:56
(说明:这是《科学新闻》记者 沈玉华 先生于 2008 年 12 月底根据对我的采访写的一篇稿子,说是赶在硕士研究生考试前,发在《科学新闻》创刊号上。后来由于版面的原因,进行了节删。这是他当时发给我的稿子(原版)。我接到小沈的电话时,我就直说我不是很喜欢跟媒体和记者打交道。,小伙子给我邮件中往事就是一眼水井,有回忆才有灵魂,才有灵动的甘泉!的话语,使我愿意接受他的采访。文中有夸大的成分,但基本属实。大部分是我说过的话。 将这篇原版放在这里,做个纪念。在这里也谢谢小沈。 - 王德华 2009.3.12) 没有插曲的考研年代,剩下的只是一种单纯的坚持 沈玉华 走路能扫地的喇叭裤、或弯或卷的烫发、青春懵懂的爱情,那个年代的时髦与他无关。或许他更享受深夜从教学楼厕所窗口跳出来后的充实与从容。这是属于他的考研方式。 王德华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农业虫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不过,以师者自律的他最为看重的还是中科院研究生院授予他的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 考研完全是单纯的追求,对学问的追求,非常迫切 1981 年,恢复高考的第 3 年。从山东 安丘县(现在市)农村走出来的王德华,进入了山东师范大学生物系学习。教室、食堂、寝室的三点一线搭配偶尔的周末老乡聚会,成为他为教师饭碗而筑梦的全部,简单而快乐。考研,对于他们中的大部分来说没什么概念,直到进入毕业分配的大四。 我们常常跟山东大学的同学比较,平时学的内容差不多,但是毕业分配时差别就很大 王德华回忆到。由于山东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面向全国分配工作,并且好单位很多。而山东师范大学属省重点,只能在省内分配,并且大部分是到中学教书。 王德华不甘心去中学当教师,当时,中小学老师的地位很低,尤其是农村。 大四开学时,好友的一条密报更加坚定了他考研的决心。他的母校安丘县第一中学已经通过省教育厅找到学校定点要了他。 既然有能力就要往上走,抓住考研机会,那是对学问更高的追求。 他第一次想通过考研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在大学任教、当科学家的决定突然变得斩钉截铁。 彼时 ,考研一族的心态跟现在完全不同。考研更多的是一种追求,对学问的追求。王德华说:象我们农村出身的孩子,唯有考研能改变命运,去追求更高的理想。 跟女生一起跳窗 对于王德华来说,考研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反正我们当时毕业是统一分配,大不了回去做个中学老师。 当时,全国的硕士点很少,连获得招生简章也要给学校写信,才能收到一张油印的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人数少,可选择的余地也不大。我报考的是生态学,当时有生态学硕士点的学校不多,一封信寄出去到收到回信要半个多月,王德华跟许多院校都联系过,至于考什么科目、名额数量、具体要求, 都要跟 老师写信询问,不像现在信息这么发达便利。 由于在班里学习成绩处于中等偏上,王德华避开了牛人扎堆报的细胞学、生物化学等热门专业,而是选择了要考高等数学的生态学,他的理由是高等数学是生物系学生所惧怕的课程,许多人都不敢考。 那一年,他从暑假就提前到校开始复习。没有大量的模拟试题,没有专业的考研辅导班,王德华每天按时跑早操,按时上课,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无关考研的活动。复习时间只能从课余和睡觉时间中挤。他英语成绩不错,就将重点放在了高等数学和生态学上。高数很麻烦,没办法,我跟着 83 级化学系的学生一起上大课,很认真, 连 老师和同学都不知道,大家只知道我神出鬼没,生态学需要自学,学校里没有专门开课。当时觉得课程很容易,到书店里买了一套课本,认真读了 3 遍,课本上的内容几乎都能背诵了。,我们当时还有一门综合考试。那是没边没沿的,只能靠自己进行复习。 老舍笔下的济南,冬天是响晴的。然而,在王德华生活的济南,冬天很冷。每到 11 点,负责教室 关灯的 老师傅就会关门。为了能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同学们跟老师傅达成君子协议:老师傅每天自己关好教室楼大门,他们自己想办法出去。于是,每天学习到深夜一两点的考研生,轮流从一楼男厕所的窗户跳出去。女生也跟着男生一起跳。 回到宿舍,由于被窝太凉,往往是和衣而睡。 5 点半起床跑操。很固定,很踏实。 我们 81 级考研大军中没有一个人懈怠,没有一个人放弃 , 在王德华记忆中,大家都很拼,他在报名前将各门课都复习了三遍,第一遍详细,第二遍复习重点,第三遍提纲式复习。 那是一个没有插曲的考研年代 我的父母很纯朴,就是希望你飞得越高越好,不会阻挠,竭尽全力支持。这是王德华父母给他的动力。虽然家住农村,不是 很富裕,但是父母并没有要王德华很快担起养家的责任,而是鼓励他心无旁骛地追求更高的学问。 我们上大学时学费很低,花不了多少钱,一个月还发 22 块 5 毛钱的生活费,每学期一般找家里要个 60 到 80 来块钱,王德华清楚地回忆到。在大学里不少 时候,两个人吃一份菜,因为要省出钱来买参考书。有时看书太累,犒劳一下自己,也只是到食堂加一顿夜宵一碗有点油花的面条或一碗稀饭。 对于时下流行的男女搭配,考研不累,王德华连连摆手,说那个时候没有,往往是热衷于谈恋爱的考研究生会受到影响。当被问及是不是因为经济原因和考研关系而放弃时,他笑道:我们当时太单纯, 60 后考研中与谈恋爱没有什么关系。 那时候,班里除了几个思想比较成熟的同学偷偷摸摸搞些地下工作,更多的人还处于懵懂状态,似乎缺了跟弦。有一次,有位女生告诉王德华,她邻桌的男生给她写了一张纸条,王德华纳闷地问:真奇怪,坐这么近还递纸条干什么?有事情为什么不当面说呢? 王德华清楚地记得那一年临近春节了,所有考研同学都在自习室紧张复习着,没有回家。一些女生特别想家。快过年了,一个细微的女声在安静的教室里显得特别清晰。顿时,整个教室的空气凝固了,大家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然后是一片窸窸窣窣的声音 大半年没回家,没有埋怨,只是单纯地想复习,却又单纯地想家。这一天深夜,他们还是重复了常规动作厕所跳窗。 那是一个没有插曲的考研年代,一个单纯的年代,除了学习就是学习。王德华如是评价自己的考研岁月,从山东师范大学到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再到北京师范大学,然后是现在的中科院动物所,他怀揣着单纯的幸福、踏实、淡定,执着着自己的梦想,一路走来。也许这就是 60 后所谓的单纯的坚持。( 2008.12.23 )
个人分类: 人生漫笔|7662 次阅读|10 个评论
考研的思索与超越
dongkell 2009-3-6 11:12
考研的思索与超越 天空蔚蓝文 李良的博客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现在的年龄是多大,但并非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十年后的境遇如何。如同十年前高小毕业的我竟不会想到今天的我已手拿大学毕业证。因为十年前和十年后的我并非同一人。我已成年,我有自己的个性思维。 考研与就业是两条道路的选择。选择考研,是我的决定。我的决定不是盲目的、随波逐流的,那么考研的目的和动力何在?考研后的道路选择又会怎样呢? 研究生阶段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点,我将会以研究生为跳板向更高目标和层次迈进。我不再把读研究生看作像读初中、高中那样,仅仅在学校里读书,仅仅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拿到文凭而混日子。要知道,那些未考研的同学,3年后已小有成绩,更有甚者业已成为业务精英,而我还得从头开始吗?不,绝不是这样的。尽管我进入社会晚了几年,但我并非两手空空,我同样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因为我已认识到了这样一个真理: 研究生阶段是自己事业的一部分,是自我发展和超越的必然阶段,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必然选择。我已把读研纳入个人事业发展规划一部分对待。所以我不会被无知蒙蔽双眼,不再停止不前。 我有敏锐的洞察力,宽广的视野,独特的思维。我打破了原有思想的束缚和禁锢,我体会到了解放思想的真谛。我并非平庸之辈,我不是井底之蛙,而是雄鹰,我会飞得更高。 尽管我不是战略思想家和人生规划师,但我是自己航船的舵手,掌握着自己的航向。我心潮澎湃,斗志昂扬,我将满腔热情地完成我的研究生学业。 没有人代替我的生活,没有人代替我成功!我为实现自己的事业竭尽全力,我为实现自身价值鞠躬尽瘁。 dongkell(写于07年8月底)
个人分类: 工作学习|2999 次阅读|2 个评论
学术之路——从学生到学者
热度 1 huabolin 2009-2-19 17:52
化柏林 (发表于科技导报2009年第2期) 研究生阶段是从学生到学者的关键过渡阶段之一。研究生阶段的生活究竟该如何度过?研究生应该抓住哪些至关重要的东西? 本人正走在从学生到学者的路途上,愿意与大家分享以下几点行走经验。 1. 拜师学师 有些导师仅仅想教给学生知识,如果研究生也只满足于接受知识,那这是研究生的最低层次;有些导师教会研究生做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有些导师更注重让学生端正学术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选导师是一件大事。不同的人,考研的目的也不同:有人考研为学知识,当然这比单纯为获得文凭与学位而考研要好;有人是为了培养能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与科研实力;有人将读研视为人生的一段经历。我觉得,为了一种人生体验而读研是读研究生的最高境界。要想在这段时期获得宝贵的体验,必然要做好以下事情: ① 选一位自己喜欢的导师,做一篇优秀的论文并顺利通过答辩;② 体验如何从事科研项目,跟着导师完整地做一次项目--从科研项目申报到结题;③ 体验辅助教学,站在讲台上讲几次课;④ 经常参加学术活动,聆听国内外专家的学术报告,外出参加一次以上的学术会议;⑤ 积极热情地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包括文体活动、研究生联谊活动等;⑥ 做一件有意义、值得回忆的事情,例如当奥运志愿者、参与扶贫教学。 研究生究竟最该学点什么?需要什么样的修炼?我认为,三天学艺得知识,三月学艺获能力,三年学艺在风范。三年左右的研究生生活,能把老师(如果有幸遇到一位优秀导师的话)的风范学到家,就是最大的、无可替代的收获。 2. 养成良好习惯 能进到学术圈的人都非常聪明,智力上并无多大差别,差别往往体现在态度、勤奋程度与习惯等方面。习惯有两点比较重要,一是严谨,二是勇于接受挑战,越困难的时候越要有向困难挑战的欲望。中学时代对我影响最大的事情有两件,一件是养成关教室门的规矩。因为冬天坐在教室门口的同学更易受开门后的冷风袭击,所以,我们细心的班主任老师多次强调:所有人进出门必须是左手开门转身后用右手轻轻关门,这样既保证了将门关严,也不会因为关门太快而产生较大的风。第二件事情是越是风雨天气越要早起。风雨天气一般不用出早操,但是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却往往会第一个到教室。由此小事放大,我逐渐养成了越是关键时刻(往往是不平凡时刻)越要挺身而出的习惯与欲望。这两件事情对我现在的研究工作影响非常大。我也是刚刚意识到,两件小事居然对我产生长久的影响。养成严谨的习惯,就更可能发现本领域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众多问题,从而找到突破口。应该意识到:有时候,越是困难的课题反而越容易有所突破。 3. 打破常规思维 研究一定要创新,创新最重要的是思维。思维创新意味着要打破常规思维。当人们都认为太阳东升西落从而认可地心说的时候,哥白尼却提出了日心说。当大多数人认为重的物体一定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的时候,伽利略用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证明了下落速度与重量无关。现在,检索界很多人认为若检索单元(通常是检索词)变长,检索命中结果一定会变少,比如,用情报学来检索,命中结果比用情报检索要少。而事实上,对于很多数据库系统并非如此。利用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www.cnki.net)中的文献标题进行精确检索,很多长词的检索结果会比短词(是长词的一部分)多,例如图书馆的检索结果会比图书多,网络信息计量学的检索结果会比网络信息计量多(在中国知网的期刊全文数据库标题精确检索结果为,图书馆:75458条,图书:13412条;网络信息计量学:37条,网络信息计量:3条)。在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www.nstl.gov.cn)的数据库做实验,亦得出相同结论 。 4. 沉浸于研究 爱因斯坦披着毯子上街,牛顿把手表当鸡蛋煮了,安培在四轮马车的后背上算数学题。说明了这些科学家对研究有很深的沉浸度。对于很多科学家,对于很多学者,沉浸于研究是很自然的事情。搞自然科学的整天待在实验室,搞社会科学的时刻在琢磨问题,这样的科学家更可能日后成长为大家。这种工作与生活的融合是真学者的较普遍的表现。只要研究深入下去了,时刻思考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思考就成为了一种习惯。 5. 提升境界 牛顿之所以会问自己苹果为什么落地,是因为他的问题意识强,而不是因为他思维能力强。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需要一定的境界。武术的最高境界是形神合一,以无形胜有形,既非求和,也非不争,凡事皆自如。音乐的最高境界是神游其境,如痴如醉,三月不知肉味。所以,什么都有境界。文化艺术领域是如此,学术科研领域亦复如此。学术的最高境界是融汇贯通,真正达到融会贯通境界的往往是大师。当教师也有不同的境界。有些老师一走上讲台,就使学生感到耳目一新,这是好老师。有些老师课程讲完后,让学生豁然开朗,这是优秀教师。有些老师讲授的课或者讲过的话,学生们很多年后回忆起来仍如饮甘霖,这是大师。所以,教师的最高境界不一定是把有关内容掰开了揉碎了讲,而是让学生有所体悟,终生受用。 良好的习惯,清晰的思维,面向问题做研究的学术态度,打破常规思维的勇气,愈难愈战的挑战精神,是一位学者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从学生到学者的一路上,留下脚印一串串,每串脚印都见证着这些素质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化柏林, 张新民. 从检索技术的实现看三大全文数据库的发展 . 图书情报工作, 2007(10).(责任编辑 王芷)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10113 次阅读|4 个评论
今天去硕士专业考试阅卷
xiegming 2009-2-8 14:28
今天去阅卷,09年的硕士招生试题。一共有30多个人报名,是所有专业中报名人最多的,可能超过了其他专业的总和还多。其中采用自控为专业考题的有20多人,我是最后一个判完的老师。 题目也是我出的,应该说非常基本。不到一半的人过了90分的基本分数线。贫富差距非常大,满分150,结果有140多分的,也有10多分的,当然也有60到80多分的。 我个人的意愿是笔试只是一方面,面试也很重要。很多考试善于得高分的人,动手能力不一定好,知识运用的能力不一定好,创新意识不一定强,这个都需要其他方式进行了解和测试。 不过录取名额已经很少了,也就2~3个,其实实验室非常缺学生。不过其中有4个强军计划的学生也考过了,他们不占正式名额。相比统招生,他们都工作了很多年,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这样让老师带起来会很吃力,需要考虑合适的题目给他做。 怎么才能招到更多的学生呢?
个人分类: 研究生招生|3888 次阅读|1 个评论
命运拽在自己手上:当年的考研之旅
deminglei11 2009-1-9 15:39
1989年荆州师专毕业,等待分配工作之际,正是6.4风波秋后算帐的时候,自然,我们没有好工作了。我被发配到我的老家湖北石首一个偏僻的乡村中学当老师,当我第一次走进那杂草丛生的校园时,我的心都凉了一大截,毕业之前对在城市工作的向往全部烟消云散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啊,每当周末,学校一片寂静,只剩下几个懒得回家的年轻老师,没有饭吃,没有娱乐,有时甚至没有电,黑暗中,我看不到前途和未来,因为要想调到城里,必须有强大的关系支撑,否则根本不可能离开那个地方。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我和另一位同事开始了考研之旅,从开始工作的那个秋天开始,我们开始上路了,我们的基础很差,以我为例,英语完全是高中水平,因为大学就不上英语课,还要好多专业课也没学。那是买专业课教材就是问题,为此,我们都曾跑过武汉,可我还是没找到我要的书,后来幸亏我的同学帮忙,搞定了所有专业课书籍。 为了学好英语,我想了些蠢办法,例如,死记英语单词,不管单词怎么读,只管单词怎么拼;宿舍墙上写满了英语单词。1991年,我们大张旗鼓,准备一试身手。结果,专科出身的我们必须工作满3年才能参加考试。第一次尝试以无法进考场而告终;1992年,我们终于可以考试了,不过我考得不好,距录取线差30分左右,记得当时打长途电话很不方便,为了查分数,我跑了好多地方,才拨通学校的电话,问清我的成绩,当听到令我伤心的成绩,很沮丧。我的同事考得很好,但最终还是没被录取; 1993年,我们再战,我的分数刚过国家线,而我的同事大获全胜,当他已经拿到武汉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我还没有得到任何消息,正当我准备开始新的冲刺时,我终于接到了西安交通大学的通知书,记得那是一个突然停电的晚上,我们在操场上聊天,等电来,聊着聊着,校长似乎是突然想起了,告诉我有1封来自西安的信,我们马上到办公室取来那份我盼望已就的调档通知书。一下子,我们那个农村中学出名了,我们的事迹还上了石首报,不过,我一直没看到那篇报道。 自我们通过考研成功离开那个地方后,其他同事也开始了考研之旅,陆陆续续,先后又有1人考入武汉大学,3人考入中南民族大学,1人考入新疆财经大学。回首这四年的考研之旅,发现尽管当时很艰苦,但这艰苦的生活磨练了我的意志力,使我们这帮智力一般的年轻人也能走进国内名牌大学。 不过,我们的成功得益于当时比较公平的招生制度,现在研究生招生要面试,像我们那样没有本科的在职人员是没有机会的,导师们一个理由就把你打发了,我以前教过的中学的学生,有的也在基层教书,他们和我们当时的情况完全一样,他们就比较难。不过,只要有毅力,能坚持,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
个人分类: 未分类|3134 次阅读|2 个评论
择业还是考研:你真的会做选择题吗?
热度 1 考槃在涧 2008-12-29 12:09
不要爱上林妹妹 我们都知道,林妹妹肯定不会爱上薛蟠和贾琏之流;我们一般把薛蟠爱上林妹妹叫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尽管我们每个人都不会认为自己是癞蛤蟆,但我们又经常在干薛蟠爱上林妹妹的事。你为什么找不到一个好工作?为什么别人过得都比你好?你明明很努力,为什么还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为什么你很迷惘?为什么你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该做什么?你觉得老师、学校教给你的都没用,那么什么对你是有用的,你想要什么,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你真的知道吗? 我们迷惘,正好是因为我们因为林妹妹漂亮就爱上了她,而并不是因为我们真正的爱林妹妹这个人。 你真的会做选择题吗?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都知道天赋和受教育对成就很重要,而在此之外,生活方式也很重要。 想当年,无趣男也很迷惘。摆在每个人眼前的道路都有很多条,有很多人从来没有想过什么是适合自己的,都是顺其自然地做出了选择,或者说,根本没有做出过选择。 文理分科的时候,你因为数学特别好或者政治特别差,选择了理科;而你数学特别好的原因只不过因为你特别喜欢数学老师,而你政治特别差的原因只不过因为政治老师是个干瘪老头。在高考选学校选专业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区别,也许只是上帝在跟你开玩笑,鬼使神差地选了一个你并不喜欢的专业;也许你选专业根本就是奔着热门去,以为捡到了宝,其实根本不适合自己;你大学毕业决定靠公务员,并不是你觉得多喜欢做公务员这事,只不过你和你的父母以及别人和别人的父母组成的社会认为公务员是最有保障最有前途的职业 这些根本都不是选择。因为在这所有过程中,你的选择都是消极的,被动的,你只不过盲从了大家都认可的东西,而非你自己喜欢的东西;你甚至不知道,你的选择将会带来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而你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而很多时候,你的选择和你的追求是矛盾的,所以你痛苦。 虽然选择题通常是高考中最简单的,但我们 99% 的大学生是不会做选择的,因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所以,大学的迷惘很大程度来自于我们可以选择却没有学会选择。实际上,你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也就有不同的走法,也就有不同的学习和发展模式,也就会有不同的作为;但大多数人用相同的走法去走不同的路,于是痛苦因此而起。 定位才是最重要的。 大学生喜欢占位。图书馆、自习室随便放本书,这个位置就算是自己的了;其实大学生最好也给自己的将来占个位,否则进入社会后就会发现社会上根本没有自己的位置,谁让你不先占好位呢?我们来看一个大学生可以怎么给自己定位。 第一种生存: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如果你只希望能够有碗饭吃,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地生存下去,你不应该选择在北京上海,也不要选择进大企业大公司,最好的是到家里的县里、地级市做公务员,衣食无忧,生活稳定,前途光明,生活简单,压力很小。作为一个大学生衣锦还乡,你或者能娶一个如花美眷,或者能嫁一个高干子弟,房子住 200 平,用的电器一点不比 IBM 的白领差,离家又近,尽享天伦。唯一的遗憾可能是假期不多,有的事业单位比较清淡,手里头活钱不多,这无所谓,反正你要的只是生存下去。要达到这个目的,你不必要花太多心思去学很厉害的英语和很扎实的专业课,你要练练字,最好能写一首好字;你要每天练习写一份公文,要写得中规中矩、滴水不漏。你要善于写计划、做总结,最好再练习写好领导的发言稿;你要读点厚黑学、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蒋介石、毛泽东,最好读几遍毛批二十四史,但你不要去学玩弄权术,你只要知道领导是怎么想的,喜欢什么样的下属就可以了。在单位里,你也不一定要拍领导马屁,但一定要低调、听话、老实。如果你对领导和其他人的生存、升迁没有威胁,那么你一定能很好的生存下去,同时会慢慢的得到升迁。你的生存将一帆风顺。幸福的过一生,颐养天年。 第二种生活:潇洒走一回 如果你希望享受生活,有些时间可以自由支配,那么你可以选择到地级市的重点中学做老师,收入不会很多,但够用了。你的优势是时间充裕。每年寒暑假你可以用来旅游、钓鱼,充分享受生活。当然,在上课的时候,你还是会很辛苦,如果你是一个 10 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如果你对事业不那么在意的话,从你 35 岁后的后半生,都将在适意、稳定、品质中度过。为达成这个目的,你应该品学兼优,最好读完硕士研究生,再应该选择那些收入中等但时间充裕的职业,选择宜居的中小城市,医疗环境俱佳,物价不高,而各种用品、设施一应俱全也。你也不用成为一个特别优秀的人才,你只需要各方面都良好即可,你不用去学那些权术厚黑,但你必须要专业精熟,有一技之长,然后在单位兢兢业业,工作上做老黄牛,为人上打哈哈,必然能轻松惬意地过一生。 第三种风光:人人都痛恨而又羡慕 如果你希望升官发财,那么在哪里工作其实并不重要,当然,能够在超级大城市最好了,其实在省会城市、中小城市也是机会多多,因为对于想升官发财的人来说,机会往往是创造出来的。升官发财的生活,我想大家都看得很清楚,还是描绘一下吧。你老婆不漂亮但很娴熟,娴熟得很怂,于是你有很漂亮的二奶、小蜜、私人助理,数量从 1 到无穷大,你挥金如土,穿金戴银,你有的是钱,缺的德,过着人人都痛恨而又羡慕无比的生活。要做到这一点,那些大学里迂腐教授们教的统统都是狗屁,你不要听他们的。你要读厚黑学、卡耐基成功学,你要多读政治人物、商界巨子的自传,揣摩他们成功背后的权谋和御人之术;你要成为沟通强人,能够舌灿莲花,滔滔不绝;你要学会演讲,最好学会说谎,把人卖了还要对你感激涕零;你要学会相面和察言观色,凡说出来的必然说到人心坎里;你要学会看五形八卦看风水,把那些迷信的领导们忽悠得一愣一愣的;你要善于协调,摆平各种矛盾;你要心狠手辣,踩在别人的尸骨上往上爬;如果你能做到这些,你就能风风光光、人前人后的过一生。当然,你有可能东窗事发进局子,但你不在乎这些,有些事情你摆得平,实在摆不平的,你也早给老婆孩子安排好了后路,进去也不过是养养老,喝喝茶。你生前风光无限,但死后迅速褪色,十年后没人能记得你了,不过,似乎你也并不在乎这个。 第四种优秀: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靠自己的实力获得财富、地位与尊重,那么,你应该专注。你要至少读到硕士研究生,然后到大公司,世界 500 强企业,从最底层做起,一步一步地往上走。你要学习沟通、团队协作、组织协调、演讲技巧,你要玩 Office 软件玩得很溜,这些东西你最好在读书的时候就要精熟。当然,为了进入外企,你的外语要很流利,否则你的老外老板怎么能理解你、注意你?你不用过分在专业上精熟,但你要能熟练运用你的专业知识,重点在于运用!你要读蓝海战略、世界是平的这样的书,也要适当读些厚黑,你要谙熟职场的规则,上下通吃,左右逢源;你要擅长交际,整合资源,建立起自己的核心团队,你就能一步一步走到 CEO ;当然,你还可以自己创业,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是海阔任鱼跃,天空任鸟飞了。 你还可以走另一条路,就是一直读到博士、做博士后,把自己变成一个学者。你的收入不会太高,但也应该衣食无忧。你不要去学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一门心思扎进学问里吧。当然,你也可以积累一些政治斗争的经验,以便让你获得更多资源;你也可以成为一个学官、学霸,不过这时候你走的路更像第三条路。你有生之年就受人尊敬,死后也能落个清名,人们会记住你和你的贡献。 第五种逸仙:诗意地栖居 第二种人里厉害的和第四种人里淡薄的一起组成了第五种人。他们也很优秀,但是淡薄名利。他们搞好自己本行之余琴棋书画、斗鸡走狗都爱,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十分惬意。 当然,他们中的很多人是因为当年的失意而大隐隐于市,他们的飘逸里有痛苦,痛苦里又有幸福。 这种生活方式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态度。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 第六种伟大:不走寻常路 如果你决心成为一个伟大的人,你就不要去管别人订好的规则,按自己的路走。当然,你的路绝不会一帆风顺。你也不要过分奢求人世间的幸福,在你面前的是未知。你最多只有 50% 实现你梦想的可能,在你死之前都不被接受也是稀松平常的事。你唯一能收获的就是内心的充实和强大,你不会活在别人的价值观和肯定里,你自己就是一个世界,完整的世界;你的路是测不准的,是不能重复验证的,你也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除了你自己和上帝,你不能寄望更多。 我不能告诉你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应该学什么做什么,因为伟大都是不可以重复的。 如果你不选择生活,你只能被生活选择 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定位,这是很多老师该做而又没有做的事情,当然很多老师自己一辈子也是浑浑噩噩,首鼠两端。正是因为定位的不明确,很多时候我们既得陇,又望蜀,明明抛不下现在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愿意付出代价,眼里却看着别人生活方式的好。而我们的眼睛又过多地放在那些看起来光鲜的职业上,没想到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其实也都可以过得更好,最后大家就在追逐热点中丧失了自己的竞争力,日益平庸,最终三餐都无以为继。 所以,很多大学生在择业初期雄心万丈,一遇挫折就灰头土脸,丧失信心,而大部分考研读研者不外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于是回避选择,延缓进入社会,自己作主的时间;因为考试是所有大学生都熟悉的事情,而择业不是。在择业和考试这两个选择之间,更多人理所当然的选择了考试,至少选择了准备考试而不是准备自主。实际上,如果大家在大三下期就能够清楚自己的定位,用一年的时间来准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那么他就可以在择业时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谈判力,也就可以缩短初入社会的不应期了。 一个人失败首先失败在起跑线上,但更多、更大的失败是将错就错,不敢改变。其实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舍不得过去的人也不会有将来。你在一条错误的人生道路上积累的那点东西,只不过是你后半生痛苦的源泉;你积累得越多,就越舍不得,越舍不得,也就越痛苦。人最幸运的是一开始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最勇敢的是抛弃以前积累的东西,重新选择。而很多时候,我们没得选择恰好是我们没有去选择,而非没有选择的能力。 今天你选择了吗?
个人分类: 求道|7641 次阅读|18 个评论
考研备考的来信和答复
biotrader 2008-11-23 23:13
我以前的一个学生,辞了工作准备考研。来信向我请教备考方法,其实字里行间也能看出,准备到这个阶段,生理上疲惫,心理上有些怀疑自己。他的底子不太好,但是是很刻苦,很上进的一个人。备考方法其实谁又不知道呢,主要还是心理上要坚强些吧。隐去真名,摘录来信和答复如下: 来信 张老师: 近好! 好久没见都想你们啦,和都身体健康吧,我好像是咱们班没出息的一个啊。天气凉了,要注意身体啊! 那就说说我的近况吧,安排时间上和在时一样,在数学上也注意基础的牢固,英语也是注意了单词和语句的训练与提高,您说的记忆法很好。专业课也多看了案例和相关的真题。 这段时间也做了真题(数英)从平均的上看有所提高,不过英语就是还是有点在45(除了还没写作文)上下摆动。数学基本上比在时提高点了,好像还是点担心啊,但,我也相信李宁的一句广告词一切皆有可能。张老师您说是吗? 以后的时间里我是这样安排的:单词(你说的方法)每天还是抽半个小时记,数学英语到12中旬把真题做完两次,从那时开始再看下一些模拟题,剩下就是每天有个好心情啦。哦,作息,12点睡, 6点起来(背书),中午(12)睡一个钟。 祝 身体健康! (23日) 答复 : 你好,有责任、有追求的人都是有出息的,呵呵。做个好人本身就是目的。 不要和别人比,要和自己昨天比。用笔记下你这段奋斗的历程吧,和人生 的其他东西相比,这同样是最宝贵的财产。 你的英语还是要注意收集。就是说可以背的好东西很多,但是你自己最有 体会的不多,就是那些你做时觉得有趣,或对答案后,恍然大悟的一些题。 比如自己做过的阅读、翻译、作文都可以背背了。这样可以辅助单词的记忆。 可以自己读了录音,然后播放听写。当然,词汇量是一切的基础。 数学要注意体会那些符号后的直觉。有时间可以看看,原创人当时做出定理时 的数学史(有书、网上也可以查到)。其实那些冰冷的符号背后也是一些很自然、 通人情、有趣的故事。这样对数学有个体系上的认识。数学和英语的学习方法完全 不一样,有时你一下子理解了原创人当时的心境、思路;你的理解上去了,做题会 突然上一个大的台阶。当然,现在时间紧迫,量力而行吧。 还要提醒的是,每年的教育部出的那套各科大纲及样题与去年的真题分析。要揣摩 ,考试学本身也是一门学问。对每个考点,问问你自己,如果你是出题人,你如何 覆盖大纲并符合难度要求。 题不贵太多做,贵总结。《论持久战》的关键就在积累小胜成大胜。 现在都Email了,没有办法手书,呵呵,不过还是摘录《忆秦娥.娄山关》和谭嗣同 诗送你。毛词是讲1935年命悬一线的红军越过娄山关,向遵义进军,这只衣不遮体的 部队顽强勇猛、视险如夷。而谭诗气宇开阔、沉郁哀艳为清诗绝品。徐甲优容心忏 悔,愿身成骨骨成灰。一句来自老子和其仆人徐甲的故事,但实际是说人生空手而 来,又有何放不下呢。而谭嗣同自己真是人如其文。 两篇相较,妙趣横生。人生绝处需放手,放下之后非沉沦,而豪迈之气油然而生。,尽管放手一搏吧。 忆秦娥娄山关 -- 毛泽东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诗两首 谭嗣同 同住莲华语四禅,空然一笑是横阗。 惟红法雨偶生色。 被黑罡风吹堕天。 大患有身无相定,小言破道遣愁篇。 年来嚼蜡成滋味, 阑入楞严十种仙。 无端过去生中事,兜上朦胧业眼来。 灯下髑髅谁一剑。 尊前尸家梦三槐。 金衰喷血和天斗,云竹闻歌匝地哀。 徐甲优容心忏悔, 愿身成骨骨成灰。 祝 成功! Regards Yubin
个人分类: 未分类|2834 次阅读|1 个评论
没有志趣与悟性别读研
caojx 2008-11-23 12:12
又到 一年一度考研报名时,各报名点人头涌动。几多欢喜几多愁。考不上的失望,考上的很多人也会失望,甚至会更失望。其实如果没有从事研究工作的志趣,没有这方面的悟性,最好是别去读研。没有志趣、没有悟性,自己读的郁闷,别人教的难受;自己浪费青春,国家损失资源。选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去走,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努力多年,必会有成就的。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3702 次阅读|4 个评论
从“我要做一颗螺丝钉”说起
shw 2008-11-13 16:25
我要做一颗革命的螺丝钉是曾经非常流行的一句话。 这几天突然从我的脑海里跳出来。其实也是我最近思考人生出路的一点感悟吧 硕士毕业后有很多出路:就业,工作,考博,出国等等等等。而就业工作又有很多。 大体问类:上学,上班。 那么到底是上学还是上班呢?It's a BIG PROBLEM。 1 首先必须思考的问题:(估计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认真思考过) 本科毕业时就没有想清楚的问题现在还是出现了:职业规划。或者说,人生规划。 有的人会说,你怎么会知道你这一辈子怎么样啊,You are not GOD 但是有个问题绝对你可以回答: what do you really want? 2 在今后的工作中提醒自己: what Ur CV informed or How to whiteUrbiography CV (curriculum Vitae)有很多。最近接触了一个海外留学项目,要求写这个东东。发现原来CV这么有趣。以前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的职业生涯问题,而在检索学习如何写一份优秀CV的过程中发现,它不但可以理清你的思路,总结你这以往的学习生活经历,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劣势和不足再和自己的Want比较一下,不就知道你下一步的计划了吗~~~ Biography 有点沉重。我忘记在哪里看到过一篇文章。作者建议设想你自己已经入暮年,回首往事,哪些成败,哪些幸福,哪些遗憾,哪些经验,哪些自己想做又没时间做的事情,等等等等。然后想想,What you want to do right now! 3 心灵功课 Report 太多的人,包括现在的我,都很浮躁。想这样,想那样。如果最后事与愿违,又愤愤于自己可怜的身世。抱怨不得志的境况。祥林嫂般的过了一辈子,最后呢。发现自己其实很蠢,根本配不上当年自己指点江山的那份激情。 导师让我们定期交report,详细说明自己最近一点时间做了些什么,有什么想法、思路、体会。我体会到定期总结对科研的重要性了。突然在想,你给自己交过这样的一份report么?悲哀啊。 4 心态 螺丝钉 可以想入非非,但更要脚踏实地。你说你能力很强,OK。tell me your story,and show me your work! story 你可以随便想,海阔天空。那work呢?那可是实在东西。科学网的牛人多了。文字可不都是ctrl+C/V出来的。那可都是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里的出来的results。 做一个螺丝钉,就是脚踏实地。用一份份刚刚的results告诉别人:我很强,不忽悠! 关于自己出路的问题还在思考,不过,给自己的作业已经布置下来了!
个人分类: 未分类|41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娱自乐
yangjingangel 2008-10-24 15:10
(回忆两年前备考的那段时光,辛苦但充实。) 一直以为自己无法适应一个人的生活,倒休的时候就喜欢回家。 当我用心去适应的时候,却发现没有我不可以的。 一个人做刚刚够我一个人吃的饭,只要填饱自己的肚子; 一个人坐在路边,看来来往往的行人,也能兀自笑出声来; 一个人坐在两台电脑前,用两个QQ号进同一个游戏的同一个房间,玩对手游戏,原来也挺爽,输的赢的也都是自己的; 一个人在杂乱的单身宿舍里看书学习,才知道:不是教室自习室,我依然可以高效率的复习; 一个人拿着张贵宾卡,到剧院里看一场免费电影,无比惬意 一个人的生活还在继续
个人分类: 可乐生活|2398 次阅读|0 个评论
考研经验交流会
kawayi0331 2008-10-16 23:32
2007-05-25 11:46:33 写于个人博客-----我的成长之路 记得刚刚考完研究生的时候,室友就说:你也把自己的考研经历写下来挂在网上吧。我当时说:考研太苦了,我都没有勇气去回忆.直到前几天金融学院的年级干部来请我去交流一下考研的经验,我自己也想,的确是该把考研这段日子整理一下的时候了.    我考研的前期准备工作倒是做了很久,在正式复习之前已经把报考的专业和学校差不多定了下来.然后就是简单地把单词看了一遍,在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复习了一下数学的基本知识点和英语阅读.真正的进入复习状态是在大三的暑假,那个时候为了早晨可以在图书馆占到座位,我早晨5点左右就起床,一直到晚上十点才离开图书馆.(当然这也是被长沙的气候给逼的,换了别的地方,我肯定也没有这么大的动力了.)这样复习差不多进行了半个月,然后就去参加数学和政治的辅导班了.参加辅导班的时候,我当时已经把数学的微积分和概率部分看过了,这样一来学起来就不那么吃力.相对而言,我在上线性代数的时候就感到很吃力.以为数学暑假强化班的进度很快,所以建议大家要自己看过一遍之后再听,效果会好一些.当然,政治就可以不用提前看什么,到时候跟着听就可以了.   在暑假的时候学的太累了,等我8月份回家的时候,身体就变的很差.加上北方气温相对较低,我变突然得了急性肺炎,高烧了很多天,大概半个月以后才好了点.但是当时已经快开学了,为了不耽误学习,我还没有彻底好的情况下就坐火车过来了.   这次生病可以说是改变了我的考研状态,我在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几乎没有锻炼过身体,这也是我生病的一个原因.开学回来以后,我在紧张的复习中,也挤出时间来进行锻炼.同时,因为差不多一个月没有学习,我的复习进度落下了很多,我决定放弃原来想报考的学校,确定要报考本校.其实我认为,最好是先把报考的学校确定下来,虽然金融联考16个学校可以供你最后选择,但是如果把选学校拖到最后,必然会影响复习的心情和状态. 今天我主要讲一下金融联考的一些信息。最近在大四的跳蚤市场我就发现,很多同学对金融联考存在着误解。所谓金融联考是指16所高校统一进行专业课的命题。这16所高校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湖南大学,暨南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辽宁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苏州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考试的科目是金融学基础,考试内容含经济学原理和金融学原理两部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总分15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占60分,计算和分析题共七题70分,论述题一道20分。我想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是联考的教材,其实金融联考除了联考大纲,没有任何的指定的联考参考书。我在这里推荐几本教材给大家,如果觉得现在还有时间的同学,可以先看一些单独的教材。西方经济学推荐大家看高鸿业的那套,最好是第三版的,因为改版以后有的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强烈推荐这本书,而且课后题一定要做,认真做,今年联考就出现了这里的一道原题。金融学原理如果时间充裕可以看一下钱荣堃的《国际金融学》,张亦春的《金融市场学》,姜波克的《国际金融新编》,刘红忠的《投资学》,郑振龙的〈金融工程〉。不过我主要还是看了复旦大学的金融联考金融学基础,金程辅导学校编写的。全部仔细看了2遍,有选择地看了一遍。   金融联考的答题也是有技巧的,比如论述题是30分,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要多答多写,这样才可能更多地押中答题点。还有在做题的时候要尽量快,金融联考的时间有3个小时,但是题量也很大。切记会的题一定要拿到分数,我在做计算题的时候就因为自己的马虎,有一道题怎么也算不对,耽误了很多时间。所以平时在做题的时候要动手,不要以为把题的思路弄懂就万事大吉,很多考试的技巧是要练习的。   最后要强调的一点是真题一定要反复做,金融联考的真题市面上卖的比较少,我是在网上下载的。真题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当然联考大纲也有真题,但是没有答案。答案我是在网上找的。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51 次阅读|0 个评论
考研考博好?还是找工作好?
zuoqiting 2008-9-15 10:23
左其亭 好多次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问到一个类似的问题:到底考研(考博)好?还是找个工作好?实际上,这个问题非常难回答,多数情况下,说了一大堆,还不一定能说清楚。今天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 1 )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理性选择。有些人不喜欢搞科学研究或从事技术性工作(包括技术性管理工作),你就不要难为自己了。有些人在大学中很喜欢从事商业,挣钱也是很好的,也不必要硬着头皮去考研。如果你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可以先考虑工作。如果你感觉以后考研还是需要的,就再来考。总而言之,不能一概而论,不能跟风,要理性选择。 ( 2 )端正考研目的。部分研究生考研的目的不正确,导致在校学习不努力。按照我的观点,对研究生的培养就是要培养研究型人才。不喜欢从事科学研究或技术性工作(包括技术性管理工作)的学生就不要考研了,至少暂时不考,等以后有兴趣再考。因为浪费你的时间,也浪费国家教育资源。当然,你说先学点知识再干别的,这个目的也是正确的,也鼓励考研。 2008 年 9 月 16 日
个人分类: 教育在线|4840 次阅读|3 个评论
考研的目的是什么?请发表意见!
zuoqiting 2008-9-12 11:20
在我国,过去,考研究生多数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前些年,拿上博士毕业证就可以找到一个很好的工作。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考研热过多年,培养太多研究生,肯定质量有问题。我认为这样不正常。 现在,研究生找工作不象以前的那样好,结果考研人数下降。我认为这是我国人才培养良性循环的开始。因为很多岗位只需要本科生就可以胜任,不需要研究生,这样可以把教育经费更加集中,培养更优秀的人才,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条件会更好些。比如,过去培养2人的经费现在用在培养1人上,肯定质量会好些。另外,从考研目的上,过去很多是为了找个好工作而学习;现在漫漫更多的研究生是为了追求学术、提高业务水平而学习。因此,更多的学生会更加努力工作。也就是说,这样才是良性循环,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 欢迎各位发表意见! 左其亭 发表于2008年3月6日
个人分类: 教育在线|4754 次阅读|3 个评论
北医考研经验与教训(2006年)
lingfeng 2007-11-4 23:02
06 年考研,经验与教训 前言:我在06年考研时,曾经从网上获得许多有用的信息,主要是前人的经验教训,这些经验与教训给了我很大帮助,所以当时我想我考完后应该也把自己的经验教训写下来,以帮助后面考研的人。其实早写下来了,但是是写在纸上,现在就当练打字,把它打出来吧! 06年的考研终于结束了,没有传说中那样惊心动魄,但毕竟还是印象深刻。半年的考研历程,有得亦有失,趁着考完后无聊的这段时间,把半年来的经验与教训写下来,也算是作一个总结吧! 为什么要考研呢?记得在上基础课时曾经有一位年轻的老师说过:“当年我考研后,对医学知识就有了一种融会贯通的感觉。”就为了这样一种融会贯通 的感觉,我当时就想以后一定要考研,不管能否考上。很可惜,考完以后我并没有获得这样的感觉。但是无论如何我相信以后实习或工作时感觉就会驾轻就熟多了,因为考研其实就是一次知识的提升,是一次有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同时,考研还是对于意志的砥砺。我总是相信,经历了考研,无论以后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可以坦然面对了。 列宁曾经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同样我也认为,没有考研的理论,就没有考研的实践。以下是我考研的几条指导思想,当然,这些并非一开始就是很明确的,而是在备考的过程中不断归纳总结出来的,而且它们也不是完全正确和完善的。 第一, 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战略上藐视敌人,一是指要定一个合理的高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是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达到的。太高的目标,即使怎样努力也达不到,就注定了最终的失败;太低的目标,轻而易举就可以完成,即使达到了也没有成就感,而且很可能因为这样而放警惕,不认真准备,最终反而阴沟里翻了船。把北医定位自己的目标,我觉得还是比较合乎实际的,是经过努力完全可能达到的。二是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考上。如果对自己完全没有信心,认为自己肯定考不上,这种悲观的心理会导致行动上的放弃,最终当然是失败。所谓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是指一定要脚踏实地地、认认真真地去准备。要防止出现盲目自信,认为自己肯定能 考上,同时有不花时间准备的情况。这种状况是很危险的,无论是谁,无论他以前的基础怎样,如果不花时间准备,最后肯定考不好。 第二, 按客观规律办事。规律无处不在,做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可循。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第一章的开头就曾这样写道:“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这是任何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同样,考研复习的规律,这是任何准备考研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按客观规律办事,首先要发现规律。考研的复习与考试有哪些规律呢?规律很多,要自己去总结、发现。例如,西综真题的重复率高,单选题答案五个选项出现的次数基本相同,多选题全对的一般只有两三个,对三项的比对两项的要多,三项对的又以ABC最多见——这是通过分析历年真题的答案发现的。专业课相对简单,而且一般出自所考学校老师尤其是命题组老师所编写的该门课程(如诊断学或解剖等)的辅导书。英语阅读的出题有规律可循,答案符合“重要的是解”、“中心思想是解”、“不确定的是解”等原则。同时,二十道阅读题的答案中,一般A、B、C、D四个选项出现的次数皆为4-6次,平均为5次。一篇文章五题,一般ABCD四项中,一般答案中三项出现一次,还有一项出现两次,很少有某一项出现3次的情况。同样,完形填空答案四个选项出现的次数也基本相同。政治时事多选题全对的多,而马哲、政经全对的少,分析题必须按一定的格式作答才可能拿高分,等等。有些规律别人已经归纳出来了,例如网上、一些辅导书的总论部分。贺银成的西医综合网上就对西医综合做过一些不错的归纳。还可以通过百度搜索其他人所做的总结。另外还可以通过自己研究真题来找出规律。要想:为什么要这样出题?为什么要这样设置陷阱?如果我是命题者我会怎样出题?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第二步是利用发现的规律来指导行动。例如,西综反复背记真题,专业课反复背记所靠学校老师主编的该门课程的辅导书及历年真题。英语阅读作答时一旦发现某一篇文章中某个选项出现了三次那基本上说明出错了。西综的多选题如选ABCD的题多达四五个就有可能不对了等等。 第三, 要充分的利用别人的经验教训。第一次考研都会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如果不汲取别人的经验教训,完全靠自己的摸索,就会走许多弯路,事倍而功半。有一句话这样讲道:愚蠢的人一再重复同一个错误,聪明的人从自己的失败中汲取教训,而最聪明的人则善于从别人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我们当然不仅应做聪明的人,而且应该做最聪明的人。基于以上认识,从一开始我就注意利用别人的经验教训。可以通过这样一些途径:一是从网上搜索;二是向已经考过研的人打听;三是与一同考研的同学交流;四是从一些辅导书的前言、总论及有关方法、技巧的部分上学习。由于我不认识已经考过研的师兄师姐,所以第一种方法成为我的主要方法。我在网上查看了许多考过研的人的心得体会,并把几篇重要的文章打印了出来。事实证明这几篇文章很有帮助。我选用的资料,都是综合了网上评论的意见而买的。汲取别人经验教训必须注意的是要批判地继承,不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而是自己去想他说的是否真的有道理,同时也要多方探求意见加以综合。 第四, 要追求边际效益的最大化。边际效益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没追加一单位投入所增加的产出。用在这里则指每多花一单位时间所能提高的考分。例如,一周的时间如果花在英语上可以提高2分,而花在政治上可以提高5分,花在西综上可以提高3分,花在专业上可以提高7分,那么毫无疑问,在保证各科都能过线的情况下,应该把这一周的时间花在专业课上。一般来讲,英语、西综较难以提高,因而边际效益较低,而政治、专业课交易提高,尤其是在临考前不久的一段时间,边际效益是最高的,因而此时应该把时间多花在政治和专业课上。还可以分的更细,例如,一小时为时间分配单位,以英语的作文、完形、阅读、西综的生理、生化等各科为分配单位。在此应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边际效益递减原理。其实道理是很简单的,例如当你专业课的成绩在60分时,你每多花一天时间在上面成绩的提高是很明显的 ,成绩越高,边际效益越低,即每多花一天的时间提高的成绩越低。到了130左右,此时边际效益就较低了。所以虽然一般来讲专业课比西综边际效益高,但是如果专业课如果专业课能拿120-130,而西综只能拿80-90分的时候,西综的边际效益就高于专业课了,此时就应该把时间多花在西综上了。怎样才能使总的边际效益最大呢?当每一科、每一部分的边际效益都相等时(证明从略)总的边际效益是最大的,当然前提是保证每一科都能过线。总而言之,要正确的判断边际效益并使它最大化。 第五, 第五是策略和方法的极端重要性。不要以为考研拼的仅仅是谁更用功,谁花的时间更多,谁能够坚持到底——这些都是基本要求。换句话说,对于考研而言,勤奋是基础,方法是关键。勤奋得法,则事半功倍,勤奋而不得法,则事倍功半。方法很多,有复习的方法、考试的方法,需要自己不断的归纳总结。 考研的四科各有其特点,首先必须知道这些特点,然后才能正确地采取复习方法。可以通过研究真题、归纳别人的评价及自己分析综合得出各科的特点。 首先是西综,医学考研之难就难在西综。因为它难,所以西综难以拿高分;也因为它难,占用了大量的准备时间,使其它科目的准备时间不足,因而其它科目成绩也受影响。西综的特点,一是多。五门课程的教材加起来有三千多页,内容庞杂,信息量极大,要想记住很难。二是难。正因为内容多,所以难记,就是当时记住了,后面也会很快忘记。三是拿高分不容易。这同样是由第一点决定的。每年西综上120分的凤毛麟角。据说我校99级考研者整个年级无一人西综上120分。西综的及格率是最低的,比英语还低,只有百分之十几。很多考生单科无法上线就是因为西综无法上线。四是真题重复率较高。这个观点网上有人介绍,同时贺银成也认为西综考试要高度重视历年真题。我看真题时确实发现许多是重复的,每年估计有五六十分吧。有些年份如2005年更多。五门课程中,生理最为容易,病理、外科较容易,生化较难,内科最难(因个人情况而异),基本上教材上的一句话就是一个考点。重复率方面,生理、生化最高,病理外科次之,内科最低。 专业课有学校自主命题,因而颇具学校特色。我们可以这样设想:考试主要是考重点,而不同的学校对于同一门课程哪些地方是重点的看法是不尽相同的,这些看法会反映在该校老师所编写的辅导书、历年考研真题和期末考试试题中。专业课的特点一是重点突出。有些学校可能会开设辅导班,这些班一般会点明重点,但想拿高分的话不可迷信重点。没有开设辅导班的学校,他们的重点会反映在历年真题和该校所编的辅导书上,甚至包括本科生该门课程的期末考试试卷、课堂笔记等。特点之二是容易。一般专业课是最容易拿分的,每年得高分的人不在少数,尤其是报考本校的考生。特点之三真题重复率较高。北医以前每年都出售历年真题,后面不出售了,原因是很多人的专业课考分太高了!因为真题重复率高。不过幸好市场经济和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方便,这些都可以在网上邮购到。 英语相对而言基础比较重要,但只要过了六级就基本在同一起跑线上。英语的特点一是提高较慢,一般需要靠平时的积累,慢慢地提高成绩。认为英语可以通过一两个月的突击获得很大的进步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二是想拿高分不容易。每年英语的及格率都比较低。三是阅读等答题富有技巧性,具体可见王若平主编的《阅读手记》。但是必须指出,《阅读手记》归纳出来的东西例如解的特征有些现在可能已经不十分适用了。 政治的特点一是需要理解,尤其是马哲和政经。以往许多人都对政治有这样的误解,认为政治光靠背记就可以了,不要准备太早,可以考前突击。而我也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政治的准备开始的很晚,以至于后来觉得连基本的任务都无法完成了。也许这种做法适用于以前的考试,但是近年来政治考试已越来越趋向于淡化记忆,突出综合运用有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以前的做法现在已经不可取了。二是容易得分。去年平均分已近62分,据说今年会更高,而且事实上今年确实很容易。三是分析题答题方法很重要。这些答题方法一般的考研班都会传授。四是选择题的重复率比较高,答题基本上都是考热点问题,而且答题是综合多个知识点来考的。此外,政治的五门课程又各有其特点。马哲最抽象、最难、最需要理解,尤其是联系实际来理解;政经也抽象,毛概以背记居多;邓三年年有较大变化等。 针对四科的特点,就要采取相应的复习方法。西综应该是前期看,因为它内容多,在冲刺阶段看西综尤其是教材是很不合算的,打个比方叫做“大海捞针”。西综的目标,一是要求一定要过线,二是不能定的太高,太高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以致其它科目无法过线或不能取得应有的成绩,最终得不偿失。假设同样多的时间,花在西综上可以提高5分,花在专业课上则可以提高10分,在有把握西综过线的情况下,应该毫不犹豫地把时间花到专业课上去。西综的目标定的太高最终会拖累其它科目,使总分降低。我觉得一般来说,基础好的,定110-120分,中等的,定100-105,基础较差的,定90分左右较为合适。同时因为真题重复率高,就应该反复地背记真题。有人讲,反复做历年真题,做到每一套都能上110,及格就不成问题了。而如果每套都能上140,则高分在望。这里我的教训是低估了记住全部真题的难度。教材我生理看了两遍,生化一遍,外总及普外一遍,骨科及内科没看教材,没有时间了。后面看来北医的考试指导两三遍,然后就是反复的背真题,没有做任何模拟题,可是我看真题看来六七遍,还是有许多记不住。西综我的得分不高,是104。我觉得西综看一遍教材,再看三到五遍辅导书,加记住真题完全可以了。 专业课容易拿分,所以我的目标是130.我从网上邮购了北医出版社出版的两本诊断学习题及近十年真题,后面有买了一本北一出版社的辅导书,每一本看了五六遍左右,真题反复记了七八遍。考后证明判断是正确的,考题基本上都在这三本习题和真题上出现过。最后得分是125.5分。 政治是自己的基础相对来说较好,尤其是马哲和政经,又易拿分,所以我定的目标是80分(最后得分大概是74吧),但是由于听别人说不要开始太早,因而准备的较晚。这是一个教训。开始本不打算报班的,后面还是报了一个任汝芬的冲刺班,觉得报比不报好,但是只报冲刺班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报点睛班。如果基础不好,时间又比较充分,又不习惯自己看教材的话,可以考虑报一个暑期强化班。报班有两大收获:一是明确了重点。今年所考分析题基本上都在所讲的重点范围之内。二是掌握了答题方法。答题法对于分析题尤为重要。政治的教材,马哲和政经有必要看两遍以利理解,而且要在前期看,其它一概可以不看教材,只看红宝书就可以了。我开始还花了两天时间来看当代,后面觉得完全是浪费时间。由于选择题重复率较高,所以考过的选择题一般都要记住。 英语一半是基础,一半是技巧。前期主要是打基础,记单词,看《难句过关》,中期开始做真题,重点是阅读。王若平的《阅读手记》是非常不错的一本书,该书对于命题心理、答题技巧、解的特征、干扰项设置等做了分析,对于指导答题很有用。可惜的是由于自己英语基础尤其是词汇基础不牢,加上今年英语考得难,阅读理解平时只错3个左右,这次却错了六七个,因为连文章的中心思想都没有看懂,只能怪自己基础不好了。但是开始准备考研较晚,也的确没有时间来打好英语的基础。英语提高较慢,我前中期花了一定的时间,后期就基本上没有管它了。最后考分只有59分,有些发挥失常,幸好过线了。 西综的真题可以一口气做完,可是英语的真题一定要慢慢做,做完一年的对完答案后要回过头来认真总结,然后才做下一年的。要是很快做完,只对答案不做总结,就是浪费真题了,因为真题是有限的。只有真题才能真实地反映命题心理,这是所有模拟题都无法做到的。因此,我不赞成做模拟题,把真题吃透就可以了。 同时明确了四科的特点,就可以制定合理的目标和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了。总的原则是:容易拿分的,一定要争取拿高分,不容易拿分的,争取拿较高的分,当然前提是保证过线。所以,开始我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是:英语70,政治80,西综120,专业130,后面觉得西综120太难,调整为110,英语没有多少时间准备,调整为65,总分385左右。在时间的分配上,前期应该主攻难度大、记忆内容多、不易提高的部分,即英语和西综,尤其是西综,是前期准备的重点。后期则将重点转移到专业课和政治上去。第一个两个月,我基本上只看西综,兼顾英语,完全没管政治和诊断学。临考前的半个月,我把一半的时间花在诊断上,四分之一的时间花在政治上,而英语和西综只用了三四天的时间。正确的处理四科之间的关系,其实质也是处理重点与非重点及合理分配时间的关系。总的来说,西综英语是基础,政治、专业是重点,前期打基础,后期突破重点。 除了要处理四科之间的关系之外,考研还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首先是实习与考研的关系。很多人认为二者是相冲突的,是完全对立的关系。其实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统一性表现在一是最终的目的是相同的,即都是为了学习知识,为将来找一份好的工作做准备。二是二者相互促进。考研复习相当于理论,实习相当于实践,理论与实践是相互促进的。复习可以使实习的基础更扎实,而实习可以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三是实习还可以作为考研的一种调剂。每天查一下房,就不会像一天到晚都在看书那样枯燥无聊,可以克服厌烦心理。二者的对立主要表现在时间的冲突上,所以,总的原则是前期复习与实习并重,中期复习为重,后期放弃实习。同时以实习促考研,化不利为有利,做法是在哪科实习就看哪个科的书,实习时就回忆书上所讲,看书时就联系实习所见。这样可以加深理解,加强记忆。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可惜我知道的太晚,基本上没有怎么运用。当我实习内科时,大部分时间都在看生理、生化。同时一定要争取老师的理解和支持。总而言之,不可不实习,也不可全实习,而要有选择性地实习,选择时间,选择所考病种。以上所说的方法对于处理工作与考研的关系同样适用。 要处理的第三个关系是全面与重点的关系。总的原则是,在全面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前期复习要全面,后期复习要突出重点。 第四个关系是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只重结果而不重过程,过程就会很难熬,而且一旦结果失败就会觉得一败涂地。事实上,过程和结果是同等重要的,既要重视结果,又要学会体会过程的乐趣。想一下,有一件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的事情可做,难道不是很幸福的吗?最起码不至于很无聊。树立一种“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乐观精神,就会觉得其实考研也是一种乐趣,无论考上与否,我们都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明白许多道理,这难道不也是一种收获吗?告诉自己,考上是必然的,而何时考上则是偶然的。 在时间的分配上,我是从实习开始(六月底七月初)才真正着手准备的,减去中间因为其他事情而耽误的时间,大概就半年吧!事实上,我是准备的太晚了,以至于后来手忙脚乱,许多计划都无法完成,原定的计划一半都没有完成。如果基础较好,考北医、协和这样的名校,一般应该准备8个月的时间,基础中等的话再加一两个月也够了,基础一般考本校或其它比较好的学校,5个月左右差不多了。把时间三等分为前中后三期,前期的主要任务是搜集信息和资料,打听或上网查找报考学校情况及别人考研的经验教训,准备西综、英语及政治的马哲和政经了;中期开始准备专业课及政治,同时继续复习英语及西综;后期则以专业课和政治为主,兼顾英语和西综。 各科要重点注意的是:西综,一忌时间花的过少而无法过线;二忌时间花的过多而其它科目无法过线或考的不理想;三忌不重视历年真题,在没有记住真题的情况下却花大量的时间去做单科习题或模拟题;四忌虽然知道真题的重要性但以为会很容易记住最后却无法记住;五忌把全部教材看完一遍后才做真题,而应看完一章做一章的真题;六忌把西综目标定的太高影响了其它的科目;七忌把平时看完教材或辅导书后做真题的成绩当成考试时所能达到的成绩,平时看完教材后马上做题,一般准确率很高,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就忘记了,所以一般考试时不会有平时那么高的得分;八忌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教材上,教材看一遍就够了,除非时间很充裕,否则把时间花在看教材上会得不偿失。 专业课最忌因为觉得好考而不怎么花时间,二忌抓不住重点,三忌目标定的太低。 英语一忌翻来覆去背单词却迟迟不做题,二忌不重视真题,却做许多模拟题,三忌真题很快做完,不进行归纳总结。 政治一忌开始太晚,希望靠突击靠死记硬背过关,二忌花太多时间在考研班上,教材才是根本,三忌目标定的太低。 推荐的辅导书: 西综:贺银成编写的考试指导与历年真题解析加北医的黄皮书。 我选用的是北医版的三本书,这也是网上推荐的。觉得黄皮书不错,按章节编写,解析详尽,应该必备,适用于第一轮复习,看完一章后做一章的真题,缺点是有些 解析过时。北医的考试指导,开始觉得不错,后面发现内科学部分还是按第五版教材编写的,已经过时了。后面又去买了一本贺银成编的历年真题解析,它解析的极为详尽,而且配以大量的表格比较,便于记忆,并把以往过时的答案也做了说明,听说他编写的考试指导也很不错,但没有用过。西综觉得还是用以上三本书比较好。第一轮看教材一遍,看完一章做黄皮书上相应章节的真题,第二轮看贺银成的考试指导,并继续背黄皮书,第三轮练习真题套卷。 专业课:我的专业课考的是诊断学,在网上到北医出版社邮购了马明信和赵景涛主编的两本辅导书,后面又去书店买了一本辅导书,邮购了十年真题及诊断学笔记,笔记后面基本没有看,看了辅导书和真题五六遍,真题有较高的重复率,考后发现考题绝大部分出自三本辅导书及历年真题。 政治:红宝书是其它一切参考书的来源,因而最为权威和全面,但有一个缺点是条理性不强,因而比较难看。任汝芬的序列一就要容易看一些,但是红宝书看完一遍后看第二编就容易多了,我看第一遍用了七八天,第二遍三四天,第三遍只用了一天半。 英语:考试虫系列的《阅读手记》和《难句过关》《万能作文》都很不错,真题随便。 必须注意,每一本参考书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选用某一种参考书之后不应排斥或全盘否定其它的参考书,而应“兼容并包”,适当参考其它的参考书,尤其是它的绪论、总论及有关方法的部分,这样才可以集百家之长。例如我买了《120分之路》基本上没用,但它的总论告诉我复习西综千万不能把教材全部看完一遍后才做真题,而应该看完一章做一章,这一点就非常有价值。如果前期一旦发现选书失当,就应该果断地放弃另选更好的参考书。 在考前的一个月应该完成:西综:教材一遍,考试指导三至五遍,黄皮书五到七遍。专业:教材三到五遍,习题五到七遍,真题两遍。英语:词汇记忆完成,难句过关三到五遍,阅读手记三遍,万能作文初步,完形、翻译真题三到五遍。政治:马哲政经教材一到两遍,红宝书三遍,真题三遍,辅导班的习题选做一些。只有这样,后面才会有充裕的时间去突破重点。 考研与期末考试不同,它是一场持久战。期末考试可以通过几天的突击获得不错的成绩,而考研因为知识量大,是绝对不可能速战速决的。所以考研一要坚持,要有足够的毅力和自制力,不要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就动摇,就放弃。二要学会放弃,放弃无关的事情。正如王若平所说:“集中你的精力于一点,你就能无坚不摧。”克服外来干扰,同时要学会放弃次要的地方,例如最后关头时间不够用,我就基本上放弃了西综和英语。 考研要防止出现几种情况,首先是摇摆不定,想考又不想考,动摇与考与不考之间,最终会滑向不考,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考。二要防止一心二用,既想考研好又想实习找工作好,最终精力分散,影响考研。要么不考,要么全力以赴。三要防止轻易放弃。有些人开始决心很大,但越到后面就越没有信心,就开始放弃了。放弃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的行动上的放弃,根本不再看书复习了;另一种是心理上的放弃,虽然还在复习,但却告诉自己已经没有希望了,所以考得好坏已经无所谓了,不是抱着一种尽力做到最好的心态,而是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竞争的激烈决定了一旦放弃就很容易失败。四要防止没有信心。正因为考研是一场持久战,所以基础相对而言是次要的,因为有这么长的时间去提高、去超越。只要勤奋得法,是完全可以赶上并超过别人的。不自信会导致两种情况:一是大材小用,本可以考上一个较好的学校,却报考了一个一般的学校,即使后面考得再好也只能上这个一般的学校了。二是悲观主义导致放弃。既然认为考不上,那么同样可以认为无论自己怎样努力也考不上,既然这样,那还不如不努力,于是很快就缴械投降了。五要防止盲目自信,自以为考试很容易,自己很轻松就能考上,这样会导致行动上的松懈。我在开始时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以至于开始过晚,幸好后面即使醒悟。六要防止孤军作战。一个人埋头看书,不与别人交流,会导致信息闭塞,或自己的错误不能及时纠正,无法分享别人的经验、心得。多与同学交流经验与教训是十分重要的,而且与人交流还可以缓解压力,放松身心。七要防止贪多求全,对于书上的每一句话都希望记住,舍不得放弃。这是不现实的,没有人能够记住这么多东西。如果时间被次要的东西所占据,那么重要的东西就失去了应有的位置。所以一定要抓住重点,舍弃次要。 医学考研考的是长期记忆,保持长期记忆有效的方法一是理解,二是简化,三是谐音。例如S1与S2的区别,我是这样记忆的:S1是由房室瓣关闭产生的,S2是由半月瓣关闭产生的。由于房室瓣比半月瓣大,所以它关闭时振动时间长,强度大,音调低,所以S1比S2持续时间长,音调低,更响。简化结合谐音是最为有效的保持长期记忆的方法。例如,下丘脑的功能,我是这样记忆的:夏秋(季节)申请体内饮水。(下丘生情体内饮水),即 下丘 (脑) 生 (殖) 情 (绪) 体 (温) 内 (分泌) 饮 (食) 水 (电解质平衡)。还有心界叩诊正常的边界,我编了一句口诀:三二三加一点五,三四五六七到九。即从右到左,从上往下数肋间,前三个都是距正中线2-3厘米(三二三),第四个是(2-3)+1.5,即3.5-4.5厘米,第五个是3-4厘米(三四),第六个是5-6厘米(五六),第七个是7-9厘米(七到九)。这不就很容易记住了吗?要有意识地利用这种方法去记忆那些重要而难记的知识。 正因为考研考的是长期记忆,所以千万不能把平时在看完书后不久做真题的成绩当成自己考试时所能达到的成绩。因为那时的记忆还是短期记忆,当时记得的到考试时就会有一大部分都忘记了。有人在看完西综后马上做题,得分很高,于是很高兴,认为西综也不过如此,以后就不再怎么重视西综,结果考得不理想。这也是我的一个教训。 这次考研最大的收获是:简化加谐音记忆法对于医学学习极为重要。它不仅是备考的好方法,对于平时的学习和记忆亦极为有效。以前曾经看过许多关于记忆方法的数,书上讲了很多种记忆方法,例如联想、挂钩等等,经历了考研才发现,真正实用的还是简化加谐音。虽然不是一两遍就可以记住,然而一旦记住了却可以保持很长的时间,而其它的记忆方法只适用于提高短期记忆力。 最大的教训一是低估了计划完成的难度。例如我开始以为记住十年西综真题是很容易的,可是记住了又忘了,最后记了六七遍还是有很多没有记住,所以最后只有104分。还有阅读手记,本打算看五遍的,最后只看了两三遍。教训之二是平时做真题的得分与考试时能取得的成绩完全不是一回事,因为遗忘在不断地进行。 总而言之,考研一要坚持,二要充分利用时间,三要注意方法。必须重视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必须高度重视真题,必须多与同学交流。 结语: 我讨厌考试,但是又无法逃避考试,于是只能“投机取巧”,研究它的规律,以更少的时间去取得更好的成绩,并把节约出来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同时我也喜欢考试,因为它是社会公平一个很重要的保证。当然考试还需要改革,但是我不认为应该取消,除非能找出一种更好的方法来代替它。考试和学习是不同的,不能用学习的方法来对付考试,也不能用考试的方法去学习,明确了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更好地对付考试。 我总结的是06年的考研经验,可能情况到现在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不一定完全适用于现在,而且只是个人的经验教训,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所以方法也不会完全一样,我的这些总结仅供参考。 最后,祝所有正在准备考研的同学考试顺利,考上自己理想中的学校和专业!
个人分类: 经验总结|7014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4: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