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免疫系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免疫系统对于肿瘤是什么样的影响?
xelindon 2011-10-12 10:51
我们常用的肿瘤动物模型就是裸鼠移植瘤模型,经过细胞培养,接种一定数量的肿瘤细胞到裸鼠体内,肿瘤的接种成功率很高的,之后肿瘤在裸鼠体内生长、转移,会看到瘤子已经很大,但是裸鼠还生活的好好的,有吃有喝,精神状态也蛮好的,试想一下如果人身上长出如此大的肿瘤,我们还扛得住嘛?裸鼠没有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对于肿瘤来说应该是杀伤力比较小的,比较两者,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细胞免疫对于肿瘤到底什么怎么样的影响? 肿瘤细胞接种正常小鼠,成功率有多高我不清楚,大家不用正常小鼠应该是有实验证据表明成功率不高,裸鼠容易被接种上肿瘤,但是成瘤之后呢?假设现在正常小鼠和裸鼠有同样大小的肿瘤,那么之后事情会如何发展呢?如果发现一旦瘤子形成后,裸鼠的转归反而好于正常小鼠,这会说明什么问题呢? 免疫系统对于肿瘤的影响应该包括几个阶段,免疫系统占上风、势均力敌和肿瘤占上风的三个过程,也许每个阶段免疫系统都会有不同的表现,而免疫系统的保护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结果。
3137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1年诺贝尔奖
terahertz 2011-10-3 19:12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 比尤特勒(Bruce A. Beutler) 和卢森堡科学家 霍夫曼(Jules A. Hoffmann) “先天性免疫系统的活性作用方面的发现”, 加拿大科学家 斯坦曼(Ralph M. Steinman) “树状细胞及其在适应性免疫系统方面作用的发现”。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 萨尔·波尔马特(Saul Perlmutter)、 美国-澳大利亚科学家 布莱恩·施密特(Brian P. Schmidt) 和美国科学家 亚当·里斯(Adam G. Riess) 获奖。获奖原因是他们“通过观测超新星发现宇宙的加速扩张”。 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 色列科学家 丹尼尔·舍特曼(Daniel Shechtman) 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准晶体”。
个人分类: 诺贝尔|48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训练免疫系统杀死癌症 科幻还是科学?
wangxiong868 2011-9-15 10:43
标 题: 训练免疫系统杀死癌症 发信站: 饮水思源 (2011年09月15日00:04:12 星期四), 站内信件 来自加强内力部门 一年前,当化疗对白血病也无效时,65岁的William Ludwig签署协议参与了宾夕法尼亚 大学的一项大胆的实验。他认为自己没什么可失去的了。医生抽取出10亿T细胞——对抗 病毒和肿瘤的白细胞——为T细胞加入能编程细胞去攻击癌细胞的新基因,然后这些修改 过的细胞被重新滴入Ludwig的静脉。起初,没有任何事情发生。10天后,他觉得天要塌 下来了。他浑身发冷颤,然后体温上升,血压下降,最后他被医生送入重病特别护理室 ,向其家人发出去世警告。几周之后,烧退却了,白血病也被打败了。他的血管内找不 到癌细胞的踪迹。医生计算出有大约2磅重的癌细胞被杀死。一年之后,Ludwig能打高尔 夫和整理院子。医生还没有宣告打败了白血病,因为这种训练免疫系统杀死癌症的治疗 方法仍处于实验阶段。研究报告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http://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103849 Original Article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Modified T Cells in Chronic Lymphoid Leukemia David L. Porter, M.D., Bruce L. Levine, Ph.D., Michael Kalos, Ph.D., Adam Bagg, M.D., and Carl H. June, M.D. N Engl J Med 2011; 365:725-733 August 25, 2011 We designed a lentiviral vector expressing a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with specificity for the B-cell antigen CD19, coupled with CD137 (a costimulatory receptor in T cells ) and CD3-zeta (a signal-transduction component of the T-cell antigen receptor) signaling domains. A low dose (approximately 1.5×10 5 cells per kilogram of body weight) of autologous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modified T cells reinfused into a patient with refractory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L) expanded to a level that was more than 1000 times as high as the initial engraftment level in vivo, with delayed development of the tumor lysis syndrome and with complete remission. Apart from the tumor lysis syndrome, the only other grade 3/4 toxic effect related to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 was lymphopenia. Engineered cells persisted at high levels for 6 months in the blood and bone marrow and continued to express the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A specific immune response was detected in the bone marrow, accompanied by loss of normal B cells and leukemia cells that express CD19. Remission was ongoing 10 months after treatment. Hypogammaglobulinemia was an expected chronic toxic effect. Supported in part by grants from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K24 CA11787901, 1PN2-EY016586, and R01CA120409), the Alliance for Cancer Gene Therapy, and the Leukemia and Lymphoma Society (7000-02). Disclosure forms provided by the authors are available with the full text of this article at NEJM.org. This article (10.1056/NEJMoa1103849) was published on August 10, 2011, at NEJM.org.
18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世上最健康的作息时间表
热度 1 LiangliangNan 2011-9-9 13:49
7:30:起床。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在早上5:22―7:21分起床的人,其血液中有一种能引起心脏病的物质含量较高,因此,在7:21之后起床对身体健康更加有益。喝一杯水。水是身体内成千上万化学反应得以进行的必需物质。早上喝一杯清水,可以补充晚上的缺水状态。   7:30―8:00:在早饭之前刷牙。“在早饭之前刷牙可以防止牙齿的腐蚀,因为刷牙之后,可以在牙齿外面涂上一层含氟的保护层。要么,就等早饭之后半小时再刷牙。”   8:00―8:30:吃早饭。“早饭必须吃,因为它可以帮助你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早饭可以吃燕麦粥等,这类食物具有较低的血糖指数。   8:30―9:00:避免运动。研究人员发现,在早晨进行锻炼的运动员更容易感染疾病,因为免疫系统在这个时间的功能最弱。步行上班。每天走路的人,比那些久坐不运动的人患感冒病的几率低25%。   9:30:开始一天中最困难的工作。研究人员发现,大部分人在每天醒来的一两个小时内头脑最清醒。   10:30:让眼睛离开屏幕休息一下。如果你使用电脑工作,那么每工作一小时,就让眼睛休息3分钟。   11:00:吃点水果。这是一种解决身体血糖下降的好方法。吃一个橙子或一些红色水果,这样做能同时补充体内的铁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   13:00:在面包上加一些豆类蔬菜。你需要一顿可口的午餐,并且能够缓慢地释放能量。“烘烤的豆类食品富含纤维素,番茄酱可以当作是蔬菜的一部分。”   14:30―15:30:午休一小会儿。研究发现,那些每天中午午休30分钟或更长时间,每周至少午休3次的人,因心脏病死亡的几率会下降37%。   16:00:喝杯酸奶。这样做可以稳定血糖水平。在每天三餐之间喝些酸牛奶,有利于心脏健康。   17:00―19:00:锻炼身体。根据体内的生物钟,这个时间是运动的最佳时间。   19:30:晚餐少吃点。晚饭吃太多,会引起血糖升高,并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影响睡眠。晚饭应该多吃蔬菜,少吃富含卡路里和蛋白质的食物。吃饭时要细嚼慢咽。   21:45:看会电视。这个时间看会儿电视放松一下,有助于睡眠,但要注意,尽量不要躺在床上看电视,这会影响睡眠质量。   23:00:洗个热水澡。“体温的适当降低有助于放松和睡眠。”   23:30:上床睡觉。如果你早上7点30起床,现在入睡可以保证你享受8小时充足的睡眠。
1930 次阅读|2 个评论
身体各器官的排毒时间表【真?假?】
热度 8 outcrop 2011-8-25 20:03
网上流传一个《身体各器官的排毒时间表》,不同时间排毒器官不同。 但以我贫瘠的生物知识,感觉很奇怪, 不知道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时段性的排毒 ,求相关专业人士鉴定解释: 一、晚上9-11点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 二、晚间11-凌晨1点,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三、凌晨1-3点,胆的排毒,亦同。 四、凌晨3-5点,肺的排毒。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不应用止咳药,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 五、凌晨5-7点,大肠的排毒,应上厕所排便。 六、凌晨7-9点,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半前,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 七、半夜至凌晨4点为脊椎造血时段。必须熟睡,不宜熬夜。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180 次阅读|20 个评论
[转载]7.28世界肝炎日,解读乙肝不可不治
pupuliu 2011-7-29 08:20
很多人都认为,乙肝既不能根治,又没有什么明显的不适症状,所以根本没必要治疗,甚至认为治疗乙肝纯粹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专家指出,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乙肝是慢性肝病、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因,如果放任自流,危害不容小视。   2011年7月28日是第一个被世界卫生组织官方认可的世界肝炎日,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第四个疾病日,主题为“这就是肝炎……”,旨在让更多人认识到肝炎危害,引起重视。     全球每年100万人死于乙肝相关疾病   当前,全球有20亿人曾感染乙肝病毒,约有3.5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亚太地区占三分之二,我国有1.2亿人携带乙肝病毒。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日前在第一届亚太前沿肝病论坛上指出,慢性乙肝是一种严重的全球性的公众健康问题,每年大约100万的患者死于乙肝相关疾病,是全世界排位第七的致死因素。   “从疾病的源头来看,慢性乙肝是免疫介导的疾病”,庄辉院士形象地描述:“慢性乙肝是一场机体免疫系统与乙肝病毒的战争,双方惨烈厮杀后,给肝脏留下断壁残垣,使大批肝细胞受损、死亡,如果战争愈演愈烈,旷日持久,就会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定量监测e/s抗原是疗效的“风向标”   怎样才知道治疗有没有效果?其实,e/s抗原转换是医生疗效观察的“风向标”。   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常用的监测病人的指标物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指标物是e抗原。e抗原是由乙肝病毒产生的,e抗原阳性时,病毒复制比较活跃。第二个指标物是乙肝病毒DNA水平,能显示出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数量有多少。第三个指标物是转氨酶,可反映肝脏炎症的水平。香港中文大学肝脏护理中心主任陈力元指出,“如果一个人自己的免疫力能把乙肝病毒控制住,血清中的e抗原消失,出现e抗体,这时乙肝病毒的数量就很低,同时肝脏炎症也可消失,这也就是所谓的免疫控制,免疫控制是实现慢性乙肝临床治愈的途径。”   因此,对于乙肝的治疗目标,有金、银、铜牌之分。陈力元介绍说,铜牌目标是抑制病毒复制;银牌目标是e抗原转换,目前停药的目标,即实现持久免疫控制;金牌目标是s抗原清除、转换,实现临床治愈,只有通过干扰素治疗才能够得到。陈力元认为,免疫控制期越长越好,这样对肝脏没有损伤。通过长期随访也了解到,这些病人出现肝硬化、肝癌的几率比较低。    停药后不复发是最新治疗思路   很多乙肝患者都有一个担心,就是乙肝治疗需要终身服药。其实,专家指出,持久免疫控制可以让慢性乙肝患者停药后不复发。   据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副主任医师李明慧介绍,目前治疗慢性乙肝的药物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核苷(酸)类似物,具有抑制病毒DNA复制的作用;另一类是长效干扰素类,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的双重作用。在机体免疫系统和乙肝病毒的厮杀战里,核苷(酸)类似物的作战方针是降低病毒的数量,服药期间能够抑制病毒,一旦停药,疾病便会卷土重来,因此需要长期服药,同时,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病毒耐药的情况。由于其不杀伤肝细胞,虽然不会损害肝功能,但是也难以彻底清除乙肝病毒。长效干扰素则是双管齐下,一方面降低病毒数量,另一方面更是针对疾病的源头,激发机体的免疫能力,这样在有限疗程结束以后,仍然能够长期控制疾病,不会死灰复燃。因此治疗后患者从“大三阳”转为“小三阳”的患者相对较多,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表面抗原转阴,停药后不会复发。因此,建议年轻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从干扰素开始。   “患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李明慧提醒广大患者及家属,现在有很多小广告在误导患者,例如“一针转阴”“十天治愈乙肝”等。李明慧强调,乙肝治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所以患者千万不要轻信谣言,以免延误病情。(新华网) http://www.hbvhbv.name/hbvswf/index.swf
1764 次阅读|0 个评论
据说能排毒的食物
热度 1 pingcn 2011-7-26 18:19
人有好多疾病都是由于体内积聚过多毒素而引起的,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就必须排清体内毒素 专家指出,及时排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垃圾及过剩的营养成分,保持五脏和体内清洁,才能使机体保持旺盛的机能。 常见的解毒、排毒食物有: 解毒四杰——木耳、猪血、绿豆、蜂蜜。 这些是功效显著且最为廉价的解毒食物。中医认为木耳有补气活血、凉血滋润的作用,能够消除血液中的热毒。 木耳、猪血因具有很强的滑肠作用,经常食用可将肠道内的大部分毒素带出体外。 绿豆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利尿和消暑止渴的作用。 蜂蜜生食性凉能清热,熟食性温可补中气,味道甜柔且具润肠、解毒、止痛等功能。 印度民间把蜂蜜看成“使人愉快和保持青春的良药”。 解毒君子——苦瓜、苦茶。 一般说来,苦味食品都口感略苦,余味甘甜,具有解毒功能,并可清热去热。 苦瓜具有消暑涤热、明目解毒之功效。 科学家对苦瓜所含成分进行分析后发现,苦瓜中存在一种具有明显抗癌生理活性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够激发体内免疫系统防御功能,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消除体内的有害物质。 中医认为,茶叶味甘苦,性微寒,能缓解多种毒素。茶叶中含有一种丰富活性物质茶多酚,具有解毒作用。 茶多酚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可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其对重金属离子沉淀或还原,可作为生物碱中毒的解毒剂。 另外,茶多酚能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降低血脂,缓解血液高凝状态,增强细胞弹性,防止血栓形成,缓解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的发生。 排毒使者——海带。 海带中含有一种叫作硫酸多糖的物质,能够吸收血管中的胆固醇,并把它们排出体外,使血液中的胆固醇保持正常含量。 海带表面有一层略带甜味的白色粉末,是极具医疗价值的甘露醇,它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可以治疗肾功能衰竭、药物中毒、浮肿等。 排毒小卒——日常蔬菜。 在我们常食的蔬菜中,也不乏解毒功臣者,如西红柿甘酸微寒,可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凉血活血;冬瓜甘淡微寒,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化痰止渴作用明显;丝瓜甘平性寒,有清热凉血、解毒活血作用;黄瓜、竹笋能清热利尿;芹菜可清热利水、凉血清肝热,具有降血压之功效;胡萝卜可与重金属汞结合将其排出体外;大蒜可使体内铅的浓度下降;蘑菇可清洁血液;红薯、芋头、土豆等具有清洁肠道的作用 据说能杀死体内癌细胞的食物 1)茄子:“霜打茄子”是好药 中药许多方剂及民间验方中,时常使用“秋后老茄子”、“霜打茄子”。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茄子具有抗癌功能。曾有试验从茄子中提取的一种无毒物质,用于治疗胃癌、子 宫颈癌等收到良效。另外,茄子中含有龙葵碱、葫芦素、水苏碱、胆碱、紫苏甙、茄色甙等多种生物碱物质,其中龙葵碱、葫芦素被证实具抗癌能力,茄花、茄蒂、茄根、茄汁皆为良药,古代就有用茄根治疗肿瘤的。 茄子还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除维生素A、C偏低外,其它维生素和矿物质几乎跟 西红柿差不多,而蛋白质和钙甚至比西红柿高3倍。 2)苦瓜:李时珍称其为“一等瓜” 苦瓜在民间受到的待遇两极分化严重,不少人很“好”这一口,也有人对其敬而远之。 但真正给它“好身份”的却是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他称其为“一等瓜”,是不可多得的抗癌瓜。 西医更证明,苦瓜的抗癌功效来自一种类奎宁蛋白,它是一种能启动免疫细胞的活性蛋白,通过免疫细胞做“二传手”,将癌细胞或其它不正常的细胞杀掉。 苦瓜种子中含有一种蛋白酶抑制剂,能抑制肿瘤细胞分泌蛋白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3)海带:可预防乳腺癌和甲状腺肿瘤 海带中药名为“昆布”,可预防乳腺癌和甲状腺肿瘤。 海带富含碘,能防“大脖子”病在中国已经妇孺皆知,实际上,海带还有其它诸多“本领”,它含的海藻酸钠与具致癌作用的锶、镉有很强的结合能力,并将它们排出体外;海带可选择性杀灭或抑制肠道内能够产 生致癌物的细菌,所含的纤维还能促进胆汁酸和胆固醇的排出;海带提取物对各种癌细胞有 直接抑制作用。 4)地瓜:逐渐被淡忘的抗癌佳品 小时候冬天捧着香喷喷的烤红薯边暖手边解馋的日子已经淡出不少年轻人的记忆,过去走街串巷的卖烤红薯摊现在几乎无迹可寻,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有调查表明,我国城镇居民不少人已不再食用地瓜。 地瓜:别名甘薯、红薯、 白薯,被认为是祛病延年、减肥保健的绝佳食品。 其实地瓜也有强大的防癌功能。最近科技人员在地瓜中发现了一种去氢表雄酮的物质,它能预防肠癌和乳腺癌的发生。 5)南瓜:被誉为“神瓜” 在某些国家它被誉为“神瓜”,因为它既可为粮,又可为菜。美国人在感恩节都要吃南瓜,以表示对南瓜的谢意。但是,在我国,现 已很少种植。 南瓜可预防肥胖、糖尿并高血脂和高胆固醇血症,对癌症预防有很好的效果,南瓜维生素A的含量之高,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另外含有丰富的维 生素C、钙质和纤维素,还含有抑制致癌物色氨酸-P的不明成分。 6)麦麸:最好的防癌食物纤维 别名麸子,小麦磨粉时脱下的种皮,用作饲料,不食用。 用麦麸喂牲口,皮肤红润,毛发油亮,极显健康状,现麦麸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健康,西方不少机构号召人们吃全谷食物、全麦食物。 全麦食物即把小麦全粒磨成面粉丁再分出麦麸,用这种粉制成的食品。 麦麸是小麦主要营养成分的“仓库”,B族维生素、硒、镁等矿物质及纤维素几乎都集中在它身上。 它能预防并治疗结直肠癌、糖尿并高胆固醇 血症、高脂血症、便秘、痔疮等。 因此,不少专家认为,麦麸是最好的防癌食物纤维。 7)萝卜:根茎类蔬菜中的“健康保护神” 萝卜别名莱菔,品种多,皆为抗癌能手,所以有农谚:“冬吃萝卜夏吃姜,一生不用跑药堂”以及“十月萝卜水人参”之说。 荷 兰人定胡萝卜为“国菜”,日本、美国认为它是根茎类蔬菜中的“健康保护神”。 萝卜具抗癌、宽胸、化痰、利尿之功能。 萝卜中含有多种酶,能消除亚硝胺的致癌作用,其中的本质素能刺激肌体免疫力,提高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强其吞噬杀灭癌细胞的能力。 萝卜的辣味来自芥子油,它可刺激肠蠕动,促进致癌物的排除,萝卜中还含有许多抑制致突变活性的不明成分。 萝卜中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梨高出8--10倍。而胡萝卜因含丰 富的胡萝卜素,也具有极好的防癌作用。 8)猕猴桃:维生素C含量居水果之冠。棕色,形似土豆,其内碧绿如翡翠,甘酸可口,本是南方山区野果,现在已移栽到全国各地。 其果实富含糖、蛋白质、类脂、维生素、有机酸及多种矿物质。 维生素C含量居水果之冠,每 100克果子含200毫克,几乎是柑橘的100倍,西红柿的30倍,是名副其实的“天然维生素C片”,另外还含有丰富的具有保护血管功能的维生素P,其营养价值甚高。
24 次阅读|1 个评论
研究进展----Nature:基因疗法突破性技术进展
xupeiyang 2011-7-20 08:51
基因疗法的诞生让人们激动,但是在过去几十年里,这一本来被寄予极大厚望的技术却发展频频受阻,甚至无疾而终——从1989年起,全世界有超过350次的基因疗法试验。在涉及的数千个病人中,大概只有12个患有某种罕见的免疫系统紊乱的病人,而且都是孩子。然而这种情况近两年来得到了好转,科学家们利用基因疗法在利伯氏先天性黑内障(LCA)和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等疾病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近期来自费城儿童医院的著名基因疗法专家Katherine A. High又在基因疗法方法上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全文见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11-7/2011719170713817.htm
个人分类: 热点前沿|12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干细胞广泛临床应用后将带给人类什么?
sunsong7 2011-7-15 13:17
干细胞治疗被认为是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之后的又一场医疗革命,将为人类面临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疾病、退变性疾病和组织损伤等难治性重大疾病治疗提供崭新的解决方案。可以畅想若干年后,干细胞广泛应用会让久病患者离开病榻,让残疾者自食其力,让失明者重见光明,让失聪者聆听到自然交响曲,让老人延年益寿,让亚健康者充满活力,让爱美之人青春光鲜...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对干细胞带给人类美好憧憬同时也应考虑去规避可能的负面因素。 干细胞不同于既往临床应用的天然动植物提取物、化学合成小分子、抗生素、酶制剂、抗体、疫苗,核酸等无生命的药物成分,也不同于微生态活菌制剂和携带治疗基因的病毒这类异种生物疗法;干细胞具有抗原性、分化性、归巢性、迁移性、趋化性、远合性等不同凡响的特征,功能越是强大的手段破坏性也越大,设想将不同年龄、种族、性别、组织配型的干细胞植入异体后,突破免疫屏障保护,多组织、多靶点不受控地定植、分化,产生的不可逆的持续效应将会怎样呢? 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可能造成:神经系统紊乱、心肺功能紊乱、代谢和内分泌失调、出血倾向、静脉阻塞、间质性肺炎、移植物抗宿主病、并发感染、食欲问题、发热、过敏反应、白内障、不育症、二次癌症等风险。这些情况是根据有限范围、有限资料、有限历史研究做出的判断,未来干细胞大范围临床应用可能给人类造成怎样的长期后果呢?本人这里抛砖引玉提出几个警世危言,欢迎拍砖和补充: 1. 自体免疫性疾病高发: 异基因干细胞长期定植可能会扰乱人体正常的免疫监视功能,在《Scientific American》上读过一篇文章“Your Cells Are My Cells”,认为母子之间的细胞交换和寄居是引发多发性硬化症、红斑狼疮等自体免疫系统疾病得诱因。果真如此,干细胞移植也许会带来类似的后果; 2. 传染性肿瘤出现: 异体细胞与基因在人群中普遍交流可能让肿瘤细胞找到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使癌症成为传染性疾病;已有资料表明输血、器官移植、细胞治疗会造成移植性肿瘤; 3. 人类间传染疯牛病: 干细胞移植如同吸食人肉;据了解疯牛病首发于某岛有食用死者遗体内脏习惯的土著人群,后来是由于欧美国家用“牛肉骨粉”饲养菜牛发生相同症状并导致大面积播散; 4. 引发罕见或未知疾病: 科学对干细胞认知十分有限,自然界中细胞交流仅发生在生殖过程,而新医疗技术带来的细胞和基因的普遍交流可能会触发某些闻所未闻的疾病; 5. 生殖细胞遗传性改变: 干细胞多组织归巢具有不确定性,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后在体内脱分化为生殖干细胞的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细胞和基因的普遍交流会不会造成后代不是自己的基因呢? 以产品形式的干细胞治疗药物的出现只是时间的问题,其临床受众面要远远大于个体化治疗技术,带来人道主义灾难的机会也更大,防患于未然总比兵临城下强,但愿这一切只不过危言耸听。
384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你对感冒的了解都是错的?
热度 12 book 2011-4-17 09:42
平均来看,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患大约 200 次感冒,每次感冒持续约 9 天。这样算来,大约有 5 年的时间要在充血、咳嗽、头痛和喉咙痛当中度过。感冒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传染病,当然这是平均来看。有的人较其他人更容易患感冒,每个冬天都要忍受流鼻涕的痛苦,而其他人则可能仅仅略有鼻塞。 为什么会这样呢?过去十年间的科学研究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于普通感冒( common cold )的认识——原因是什么,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影响,如何治疗,以及什么时候该不当回事儿(让它自生自灭)。知名科学作家 Jennifer Ackerman 通过咨询专家以及对众多研究的系统梳理,向我们揭示了有关感冒的真真假假。她的研究结论有些出人意料甚至觉得诧异,让我们来看看。 免疫力弱不会让你更容易患感冒 感冒症状并不是由于病毒的破坏性影响,而是由于你的免疫系统如何“回击”病毒。换句话说,严重的感冒症状是免疫力强的体现。所以当你下次读到通过补充什么来增加免疫力从而预防感冒时,好好想想前面的话。 【如果免疫力弱,感冒病毒进入人体,即使没有强烈的炎症反应(感冒症状),会有其他什么反应吗?或者说,病毒去哪儿啦?】 维生素 C 不能阻止感冒 据称维生素 C 有助于提高(免疫系统中)白细胞数量,但超过 30 项涉及人数过万的临床研究表明,日常服用维生素 C 并不能预防感冒,它最多只能轻微减少感冒症状持续的时间。如果你一直进行大强度的体育锻炼或暴露在极端寒冷中,服用维生素会起作用。有些研究表明,在这些环境下的士兵、滑雪者、马拉松运动员每天服用 200mg 维生素 C ,会将感冒风险降低一半。 禁酒并不是答案 据 Common Cold Unit (Salisbury, Wiltshire) 的研究,每天喝一两杯实际上会减少患感冒的可能性;而不饮酒的人更容易患感冒。该研究的领导者 Sheldon Cohen 认为可能由于其他尚未清楚的原因,饮酒的人更不容易被感染。也或许这里面有个直接的联系,即:酒精可以某种方式限制病毒的复制。但不管怎样, Cohen 并不支持将饮酒作为预防或治疗普通感冒的手段,因为若每天饮酒超过一两杯,对人体健康的风险远超过对减少感冒的好处。 【很多人会劝说喝点吧,喝了感冒就好了,这个劝法或许有点问题。酒精在平时或许可以抑制少量的病毒,但如果已经感冒了,酒精的用处应该不大了。】 接吻不会传染感冒 这会让很多人觉得惊讶,但接吻真不会让你感冒。导致感冒的最大病毒家族是鼻病毒( rhinoviruses ),根据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这类病毒极少通过口腔进入我们体内。患感冒的志愿者被要求亲吻未患感冒的志愿者一分半钟,在 16 次试验中,仅有一例传染发生。据估算,差不多需要 8000 倍的唾液中所含病毒,才能导致感染,因此接吻或一起喝东西不大可能传播鼻病毒。对于大部分感冒病毒,鼻子和眼睛是最容易被侵入的地方,并通过咳嗽、打喷嚏或接触传染表面等方式传播。 洗衣物不会杀死病毒 据亚利桑那大学微生物学家 Charles Gerba 的研究,洗被感染的衣物或许是家里一个主要的病菌传播途径。即使一些最简单的动作,比如将内衣放到洗衣机或将衣服从洗涤设备移到烘干设备,都可能会将你的手沾上大肠杆菌。洗涤可以清除 99% 的细菌,但如果一开始有 100 万个细菌的话,将会有一万个留在那儿。而感冒病毒则比细菌更难洗掉。感冒病毒常会潜伏在衣物褶皱处,手帕和儿童的衬衣袖子正是这样的场所。 绿色鼻涕不表示细菌感染 同流行的看法相反,绿色鼻涕不是细菌感染的征兆,而是免疫系统运行正常的信号。当身体调集越来越多的白细胞至鼻子时,鼻涕的颜色会逐渐由清变黄变绿,这是因为白细胞携带含有铁元素 ( 绿色 ) 的酶。鼻涕颜色越绿,则说明免疫反应越强。 待在室内不会保护你 感冒病毒最常栖息的场所之一是你的电脑鼠标或办公桌。一项针对办公室内感冒病毒的研究发现, 47% 的桌面、 46% 的鼠标和 45% 的电话都携带感冒病毒。研究还发现,最常患感冒的职业包括律师、教师、会计师、银行职员、广播主持、电视制作人等(多待在室内的人)。 用力擤鼻子没有帮助 感冒时鼻塞不通气并不是大量鼻涕的缘故,而是鼻孔中血管扩张的结果。平常鼻腔就存在一个 ( 血管 ) 扩张的周期,总会有一边鼻孔通过的气流较少,但感冒会将这种不对称放大,从而将一个鼻孔完全堵死。这时候用力擤鼻子的需求会增加,即使其并不能减轻鼻塞的痛苦。或许更值得注意的,研究显示使劲擤鼻子会将含有病毒、细菌和炎症分子的鼻涕带入鼻窦,可能引发二次感染。所以,擤鼻子时要轻柔,一次只擤一个鼻孔。 抗菌皂不能杀死病毒 导致感冒的是病毒,而不是细菌,因此抗生素(抗菌素)对感冒没有作用。抗生素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阻止细菌的细胞壁合成。病毒不是细胞,没有细胞壁,所以这些药对它们毫无办法。这也是为什么抗菌皂、香波、乳液等对感冒病毒也没有作用。不过含酒精洗手液却是个挺好的选择。据 2010 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一项研究,此类洗手液比使用肥皂和水洗手能更有效的清除手上的鼻病毒。 患感冒不仅仅是运气不好 美国研究人员称,在你 18 岁之前,如果你的父母能够越早买得起自己的房子,你将来患感冒的几率会越低。卡耐基梅隆大学的 Sheldon Cohen 教授解释说:“最关键的时期是 0 到 6 岁,如果这个时期你的父母没有拥有自己的房子,你患感冒的几率会高。不管你的社会经济地位如何,事实就是如此。”这可能跟压力有关(没有自己的房子是一种压力),人们在压力下会产生更多的压力激素皮质醇,其作用之一是关闭细胞因子的表达,而细胞因子有助于积极的免疫应答。 【小时候没房子是父母的压力,并且即使那时候的压力,会影响到现在?如果跟压力有关,是不是可以说平时压力更大的人更容易患感冒?】 包的很暖不会保护你 弗吉尼亚大学的 Ron Taylor 说,暴露在寒冷中跟患感冒没有关系。感冒在秋天和冬天更为常见,是因为湿冷的天气让人们更多地待在室内,这时候病毒更容易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明显的患感冒的高峰出现在九月和一月初(美国的一月指圣诞节过后;中国寒假开学则是春节之后),可能跟学生经过暑假和寒假返校有关。 鸡汤真管用 一直被老奶奶们吹捧的一副感冒药——鸡汤——近来被研究认为有其科学依据。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的 Stephen Rennard ,开展了一项非正式研究来验证鸡汤是否能减少中性粒细胞的活动,这些细胞常聚集到感染区域并诱发验证。 虽然他尚未查清那些组分起作用,但鸡汤确实管用。很多罐装汤跟家里做的效果一样有效。 紫松果菊没多大用 流行看法认为紫松果菊 (Echinacea) 是治疗感冒的草药之王,因此该植物被治成胶囊、果汁、药酒、茶等进行销售。虽然有些研究暗示紫松果菊的叶子和花对于减少感冒症状可能有些作用,但最近开展的设计更好的研究及相关综述则发现它几乎不能预防感冒、缩短感冒时间及减轻症状。总之:专家说,不要浪费你的钱。 参加社会活动不会带来风险 社交广的人比只有小社交圈子的人患感冒的几率更小。虽然你可能觉得跟更多人接触可能增加风险,但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大的社会群体能够使人更加积极和健康,并使人在应对感冒病毒时产生更少的炎症前效应分子。 老年人不会得更多感冒 几乎每个人对感冒的敏感性都会随着时间而降低。比如, 50 岁以上的人所患感冒仅是青少年的一半。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经过了更多次感冒从而在体内产生了更多普通感冒病毒的抗体。 多喝流体作用有限 我们都听说过:感冒时要多喝流体( fluid ,这个翻译有点别扭,但原意确实不仅仅指水)。但事实是,没有严格的临床试验证实喝大量流体对摆脱感冒有帮助。然而,喝正常量的水、果汁、肉汤和其他流体有助于减轻鼻塞并防止脱水。 感冒会增加体重 至少有 5 个科的感冒病毒,其中包括腺病毒 (adenoviruses) 。一个令人惊讶的新发现表明某些腺病毒引发鼻塞的同时还会引发肥胖。三类腺病毒常导致普通感冒症状,但它们在 20% 左右的人体内则可影响脂肪细胞形成的速率,实际上它们在干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的过程中起作用。因此如果吃同样量的食物,这些被感冒病毒感染的人( 20% )比未患感冒的人体重增长的更快。 归咎于你的基因 过去的五或十年间,科学家们发现遗传变异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人更容易患感冒。看来可能他们体内感冒病毒的受体细胞以及炎症分子的量不同于常人。所以,谁说人生是公平的呢? 译自:Why everything you thought about colds is wrong! ( by Charlotte Dovey ) http://www.dailymail.co.uk/health/article-1319698/Cold-cures-Why-thought-knew-wrong.html Jennifer Ackerman 主页 : http://www.jenniferackerman.net/
个人分类: 读-思-拾|7395 次阅读|31 个评论
我们为什么会衰老?
cherrylu1960 2010-6-29 13:01
对于信仰等政治问题,想必表达的太粗糙,缺乏水准,不幸连自己也是这样看的,难怪没能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不过,也只是想提出问题而已,相信有相当一大批社会学家正在研究这些问题。 看来还得重回科学问题.。 上午刚刚体检完,基本正常,轮到俺查哪一项都是快进快出,心中不免有些得意。没事就好,健康最值得庆幸了。对于我们这些快进入衰老年龄的准老人,一年一度的体检可不敢错过呢。 前几天与一个退休老师电话聊天,自然健康是主要话题,这位老师总觉得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哪儿都不舒服,还老忘事儿,感叹自己老了。我问,那您吃饭睡觉还都好吗,她说很能吃,也很能睡,我说那可能没大问题,主要还是心里压力比较大吧。俺觉得人只要一进一出一倒三件事没问题,身体大致应该没大问题,不过是自然衰老的表现。 对每个人来说,衰老都是不可避免的。衰老不仅表现在五脏六腑这些器官功能的衰退,也同样表现在神经系统的功能上,而且都与免疫有关。相信在我们的身体里,存在一个看不见的巨大的生理功能网络系统,时刻反映着我们衰老的进程。 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会有所下降,身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明显变迟缓。据估计,我们的神经细胞大约有140亿个,40岁时减少20%,70岁时减少30%,这就是说,衰老也意味着神经系统的衰退。不仅如此,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也明显下降,出现调节上的紊乱。最明显的是生殖器官的退化,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在身体上会感到精力不济,容易疲劳且不易恢复,甚至会出现性格、情绪上的变化,怪不得这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感叹:老啦,不中用了。 说到这里,人们可能会问,衰老主要是由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调节的,怎么会与免疫系统有关呢,难道免疫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有什么功能上的内在联系吗? 事实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基础免疫学的研究进展,衰老免疫学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积累的大量资料显示,免疫系统确实参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调节;同时,神经系统的内分泌系统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这样,就揭示出,在我们的身体内存在三个最重要的生理功能调节系统,即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它们之间相互调节,共同维持机体的稳定。 可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它们之间相互调节,靠什么对上话呢? 同计算机网络一样,三大系统之间的确应该存在看不见的信息传递网络。信息传递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机体靠信息传递对外界环境刺激做出快速敏感的反应。比如,当我们的眼晴发现一个危险的信号,它立即就会引起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做出如何反应的判断,相应的肌肉就会得到准备运动的信号,肾上腺素的分泌就会增加,等等。这一系列的生理反应,都是危险物这个信号源,通过我们的眼睛在身体内将这个信号处理、放大、传递的结果。 近年,相关的科学研究证明,神经系统除了通过生物电的方式传递信息,还可以通过释放神经介质,即信息分子来传递信息。身体的各种组织和细胞间,都可以通过信息分子来传递信息。 神经递质是神经系统的信息分子,激素是内分泌系统的信息分子,而细胞因子则是免疫系统的信息分子。这三个系统的信息分子,通过各自的方式接受其它两个系统的信息,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调节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它大大深化了对机体稳态机制的认识,也为科学家从免疫与衰老的角度研究衰老医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信息分子形成了机体内部各组织器官和细胞之间进行对话的分子语言,它们担当起跨系统传递信息的使者,构成体内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精细地调节着机体的生理功能。 随着三大系统各自功能的减弱,相互调节也逐渐失控,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失去平衡,衰老就不可避免了。不过还好,这个过程相对比较缓慢,明显的衰老表征可能要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才会出现,以致我们在生命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可能感觉不到这个变化。 以上的理论只是从一个侧面提示了衰老的原因,相信衰老的生理机制相当复杂,从目前生命科学发展的水平来看,关于衰老的问题,还有许多未解之谜。尽管抗衰防老是人类永衡的话题,即使有一天我们真的完全揭开了衰老的奥秘,我们还会发现,衰老是一个铁定的规律,任何人都无力抗拒衰老过程的发生。只有正确认识衰老,积极应对衰老了。 看来,活1200岁没戏了,长生不老更是永恒的梦想了。唯有享受快乐生活的每一天。 当然,相信存在各种抗衰老的办法,哪位博主有高招可以给大家支一下啊。 本文编选自谢蜀生、吕秀齐、龙振洲等编撰《捍卫生命长城》(解读生命丛书),北京少儿出版社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8892 次阅读|21 个评论
人体安全保卫部队中的“特种兵”们
cherrylu1960 2010-6-22 00:05
忙乱过后回归科学,想接着班门弄斧说免疫。尽管这东东不那么完美,有时想说爱它不容易,但俺还是感叹它的伟大,愿与大家重温它的神奇。 得过甲流或者接触过甲流病毒并没有发病的人,一般都不会再得这个病,可以说获得了免疫。这恐怕要得益于人体免疫大军中的特种部队淋巴细胞。 假如你的体重是60千克,那么约有0.9千克是淋巴细胞。在整个人体组织中,淋巴细胞数量高达2万亿个,占人体总重的1.5%左右。它们不仅分布在血液中,还分布在身体的许多组织中。 淋巴细胞的作用多种多样,而且分工明确,有的负责产生抗体,有的负责直接拿起武器杀敌,还有的负责专门负责记住外来入侵者的模样,以便下次敌人来了马上识别,迅速消灭,因此,可以说,它们是一些有灵性的细胞,堪称我们人体安全保卫部队中的特种兵。 我们的造血器官是骨髓,我们血液中的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都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它们一旦成形,就不再分裂,而是各司其职,直致死亡。 而淋巴细胞就不同了,它虽也是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平时不执行特殊任务的时候,处于静息状态,一遇到外来入侵者,就像服了兴奋剂,立即活跃起来,首先是一变二,二变四地分裂起来,一边分裂,一边还要忙着行变身术,分化成具有效应功能的淋巴细胞。 一般来说,淋巴细胞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叫T淋巴细胞,另一类叫B淋巴细胞,它们尽管成长过程不同,功能不一样,但也不是各自分道扬镳,老死不相往来,而往往是团结合作、共同杀敌。 前文曾提到胸腺功能发现的故事,虽然T淋巴细胞的祖细胞最初也产生于骨髓,但它必须到胸腺那里接受训练,才能获得较强的战斗力。因为英文胸腺(Thymus)的第一个字母是T,T淋巴细胞因而得名。 没有战争的时候,T细胞不显山不露水,随着血液和淋巴循环周游全身。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羡慕T细胞的悠闲自得。可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果遇到外敌入侵,也就是免疫学所说的抗原来了,T细胞就会立即活跃起来,分裂繁衍成许多新的与原来有不同的T淋巴细胞,这些细胞才是真正能与抗原发生反应的杀敌细胞。叫做致敏T细胞。 免疫系统有许多种分工不同的T细胞,有的像长了眼睛的武器,直奔靶细胞(如肿瘤细胞)杀将过去,称之为杀伤性T细胞;还有的并不直接参战,而是分泌一些化学物质,帮助其它免疫细胞,称为辅助性T细胞;还有的干脆不分化了,变成记忆细胞性T细胞,专门负责记录外来入侵者的特征。如果同一种入侵者再次找上门来,T细胞就会立即认出它们,并马上增殖、分化成具有各种功能的致敏淋巴细胞,迅速消灭敢于再次入侵的敌人。生物体这种现象叫做免疫记忆。 我们生过一种传染病以后,就不会再生同样的病,这个功劳应主要记在记忆细胞头上。 B细胞也是由骨髓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它在骨髓中就可以分化成熟。同T细胞一样,它见了外来入侵者就活跃,通过分裂变得数量多起来,通过分化变成功能成熟的浆细胞,再由其合成和分泌抗体。在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中,也有少数浆细胞停止分化,而成为记忆性B细胞。 由于T细胞和B细胞能够认识自我和非我,所以它们引起的免疫反应是特异性免疫反应。 T细胞和B细胞分别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但在很多情况下,它们是互相帮助的。 比如,乙型肝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当病毒侵入人体后,在血液中可被抗体中和。但经过慢性感染,仍会有一部分进入肝细胞, 其受到病毒感染后,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带上了特殊的记号,这时致敏 T细胞可前去识别并发起一轮攻击,破坏受染肝细胞,这样病毒也就无处藏身了。现在B细胞分泌的抗体就可以大显身手,去消灭这些病毒了。 T细胞和 B细胞就是这样协同作战,消灭入侵者的。 除了T细胞和B细胞要协同作战外,在很多情况下,吞噬细胞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T细胞的活化需要吞噬细胞提呈抗原才能完成,而B细胞活化产生的抗体也需要吞噬细胞来帮助它,彻底消灭入侵者。 所以,在人体中,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也是互相协同作战的。人体的免疫系统就是这么神奇! 俺要睡觉觉了,拜托我身体中的特种兵们,你们可千万不要睡觉啊,一定要克尽职守,保护好你主人的健康啊。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5043 次阅读|4 个评论
免疫,此刻想说爱你不容易
cherrylu1960 2010-6-9 14:41
今天一早起床,头一件事就是打了一长串的喷嚏,大致数了一下,大概有十五六个,紧接着,是流清鼻涕,不仅鼻子痒,连嘴唇外侧,外耳也跟着痒痒。痛苦,烦躁,实在扛不住了,只好吃四片鼻炎康,数分钟后,上述症状消失。但开始不停打哈欠,昏昏欲睡。 知道自己这是典型的过敏性鼻炎,没有什么太好的对付办法。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对俺来说,特效药就是佛山产的鼻炎康,俺吃这个至少有十几年了,从 2 元多一瓶,吃到 11 元多一瓶。俺知道,吃这个为什么管用,是里面的扑尔敏抑制了俺的免疫反应,同时使俺的大脑也有点麻痹了,所以会感觉困。 都是免疫反应惹的祸,此刻,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 你说大自然怎么总是捉弄人,弄出免疫这么个东东,又可以救人命,又会给人制造出无数的麻烦。有人说,人生来就是受苦来的。也许,人类正是在与大自然不断抗衡中得以生存、进化的吧。 微生物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无处不在,多数对人类并无害处。 但是,也有一些细菌等微生物专门与我们人类作对,一旦入侵人体,可能酿成疾病。它们是我们人体免疫系统要对付的主要敌人。 细菌等可以通过许多途径入侵人体。有些很厉害的细菌入侵人体原本就是冲着搞破坏而来,但值得注意的是,当人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原本居住在体内,并与主人和平共处的细菌也会乘机作乱。 幸好,人体有相对坚实的免疫系统,时刻准备着应付一切敢于来犯的外敌。细菌等病原菌进入人体后,一定会遇到免疫系统的层层设防和免疫大军的顽强抵抗。免疫系统会动员自己的一切力量,与入侵的不速之客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感染了细菌并不一会生病,除非我们的免疫系统出了问题。比如,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人体一旦遭到艾滋病病毒感染后,经过一段时间,多则十几年,少则一两年或更短的时间,被感染者体内的免疫系统就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再也无法抵御外界病原体的侵袭。这时,致病的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以及真菌等等,纷至踏来,在病人的身体里耀武扬威,生长繁殖;甚至体内的癌细胞也肆无忌惮地拼命扩张。所以,艾滋病患者最终会死于不同的疾病,如肺炎、真菌病、肺结核、恶性肿瘤等。 可见,免疫系统对于我们的生命和健康还是很重要嘀。 免疫系统有自己的一套分子机制,能够识别自我和非我。然而,正是因为这一点,给人体也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从这个角度来讲,免疫系统也是大自然为人体本身制造的一把双刃箭。 外来的东西不一定是对人体不利的,可是十分官僚又死性的免疫系统,却不管是有害的非我,还是有利的非我,一概加以抵制,反正是六亲不认。 形形色色的人体过敏反应就是过于敏感的免疫系统惹的麻烦。当然,免疫排斥还给器官移植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过敏反应可谓是五花八门,在生活中,我们随便和别人聊天,就能聊出一大堆,除常见的花粉过敏,尘螨过敏,吃鱼虾过敏,还有形形色色的药物过敏,还有人对金属过敏,对动物皮毛过敏,甚至还有人对我们常吃的米饭过敏,简直是无奇不有。至于这形形色色的过敏反应,最初是怎么发生的,还真有点令人困惑。 对于过敏反应,早在古代,我国人民就有所认识了。据典籍记载,神农氏曾告诫怀孕的孕妇忌食马肉,否则可能引起恶疮。说明人们那时已经认识到马肉可能会引起一些人过敏反应,这可能是人类最早观察到的食物过敏反应现象。 另外,在我国古代医书《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中都载有用麻杏石甘汤治疗过敏性哮喘的方法,它们至今仍是我国中医常用来治疗哮喘的方剂。 在国外,人们从免疫制剂的研究和应用中也发现了过敏反应现象。 1894 年,德国人伯林发明了白喉抗毒素血清。它实际是一种含有抗体的液体物质。能有效对付白喉杆菌外毒素(白喉杆菌外毒素是白喉杆菌分泌的毒性蛋白物质,具有很强的毒性作用)。当时这种白喉抗毒血清一出现,就立即成了治疗白喉的最有效手段(当时还没有发明抗生素)。 但是,医生在使用这种白喉抗毒血清的过程中发现,少数患者在再次应用同一血清时会发生剧烈的免疫反应。弗莱克斯勒也证明豚鼠注射狗血清后数周,如果再注射同一血清,就可能导致豚鼠发生剧烈反应而死亡,这和临床应用白喉抗毒血清治疗时所遇到的情况的类似。1902年,科学家们将动物的这种异常免疫反应称之为过敏反应。后来,它也常用来指人类在类似情况下发生的反应。 由以上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出,过敏反应首先是一种免疫反应,而且是异常的免疫反应,就是说,多数人不会发生的免疫反应在你身上发生了,就可以说是过敏。说明你的免疫反应对有些外界物质的反应过于灵敏。平时我们经常会说,某某人是过敏体质,他(她)可能会对许多外来物质的反应比别人都要强烈,可以说他的免疫系统多少有些不正常。 从学术上来讲,过敏反应是指已接触过某种抗原的机体,当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和/或机体功能紊乱。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称为变应原。这些变应原通常是无害的,但有些人的免疫系统却错误地发生剧烈的免疫反应来企图清除它们,结果反而引起机体受损。过敏反应实际上是一类错导的免疫反应。 现在想想前两天在西图偶然看到的一本养生热销书,里面谈到要通过刺激鼻腔打更多的喷嚏,激活人的免疫系列,以达到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目的,显然是有问题的。 遇到像过敏性鼻炎这样的过敏反应病,除了想办法避免过敏源,还可进行脱敏治疗等。一般效果也难说。权宜之计,也只是像俺这样,吃点像鼻炎康这样的中西合剂来缓解了。 相信主要起作用的还是里面的扑尔敏( 马来酸氯苯那敏) 等,因其 有较强的抗组胺( 组胺是起过敏的原因之一 , 机体内的组胺是以无活性的结合型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颗粒中 , 以皮肤 , 支气管粘膜 , 肠粘膜和神经系统中含量较多 . 当机体受到理化刺激或发生过敏反应时 , 可引起这些细胞脱颗粒 , 导致组胺释放 . ) 作用,故有立竿见影之效。明明知道有副作用,但想不出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啊。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6575 次阅读|22 个评论
[转载]曹雪涛小组发现一种能清除病原微生物的蛋白分子
airongliu 2010-6-7 14:50
新一期出版的《自然免疫学》( Nature Immunology )杂志发表了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 曹雪涛 院士研究小组的科研成果。他们首次发现了一种被称为Lrrfip1的蛋白分子,能够在免疫细胞内识别入侵的病原微生物DNA和RNA,进而通过一种非经典的信号转导通路激活免疫细胞产生干扰素以迅速清除病原微生物。该杂志配发专题评论,认为该研究为人们深入认识免疫系统如何抗御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机制和抗感染免疫药物的设计提出了新方向。 科学研究表明,病毒、细菌等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一旦入侵机体,免疫系统会迅速启动抗感染免疫应答反应。但长期以来困扰免疫学界的问题是,机体免疫系统通过什么样的细胞与分子机制去区别自我与非我,从而特异性感知外源性病原微生物入侵,并又如何有效地启动免疫应答效应以杀伤、清除病原微生物。去年10月,曹雪涛应《自然免疫学》邀请,撰写了免疫细胞识别病原微生物DNA以诱导I型干扰素产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评述,提出了该领域目前呈现的6方面研究热点。 此次发现的Lrrfip1能直接识别并结合病原微生物双链DNA和双链RNA,随后结合并活化一种信号分子,再通过结合I型干扰素产生的关键转录因子,促进乙酰化转移酶P300在干扰素启动子区聚集,形成一个干扰素基因表达增强三相复合体,从而促进干扰素产生。该研究发现了一条不同于经典模式的、由胞内核酸识别分子Lrrfip1及其下游信号分子组成的免疫识别病原微生物核酸及触发I型干扰素产生的新型分子途径,为抗感染药物的设计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思路。
个人分类: 未分类|20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成体动物细胞也没有问题
Helmholtz 2010-2-15 18:03
09年12月9 日 HZI 研究人员澄清免疫细胞的关键发育环节 免疫系统可以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病原体的侵袭。它或者是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由肝脏干细胞、或者是出生后由骨髓而形成。截止目前,研究人员一向认为在出生之后各种免疫细胞的发育业已完成。若是胚胎肝细胞或者儿童骨髓未能形成某些细胞,那它们就会终身缺失。 不伦瑞克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HZI)的研究人员现在找到了反证: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可以随时在成年小鼠的身上成功地造出各种免疫细胞。科研人员在最新一期的《blood》杂志上发现了此项成果。免疫系统是由多种不同的细胞类型共同组成。B细胞的主要作用是产生所谓的抗体。这些抗体识别入侵的病菌,并沾附在它们上面。由引或者降低其危害或者为吞噬细胞作出标记。在人体内有两类B细胞,分别是B1和B2细胞。B1细胞是由胚胎肝细胞所形成的,而B2细胞是在出生之后由骨髓干细胞形成的。这两种B细胞的任务也不同,B1细胞属于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可能很早就在演化中出现并形成可以附着在细菌的一般性的表面结构上。而B2细胞相反可产生针对不同结构的特定抗体。它们比如可以用于疫苗接种从而保护某种特定的病原体。 迄今为止,研究人员一向认为在出生之后不再会形成新的B1细胞。他们猜测现有的细胞有较长的寿命并通过时不时的细胞分裂而实现自身的再生。HZI的科研人员现在否定了这些猜测,并由此成功地向理解免疫系统及其灵活性迈出了一大步。 HZI“分子免疫学”科研团队的研究人员改造了了小鼠的遗传基因。他们人为关闭了这些小鼠身上的一个启动免疫系统发育的基因- 于是这些基因修饰的动物在出生时就没有免疫细胞。只有当这些动物获得一种化学物质之后,这个基因才被激活,小鼠才开始制造免疫细胞。研究人员已经能够证明,与其年龄无关,即使在成年小鼠身上能发现新的B1细胞。 “我们由此率先证明,这些免疫细胞不仅产生胚胎也同样产生于成年动物身上”,一位在HZI进行重组小鼠课题的研究者桑德拉.都伯尔(Sandra Düber)说。通过这种特殊的小鼠,科研人员现在可以更好地了解免疫系统的各种属性,更方便地进行研究。 科研人员可以把这种方法用于各种类型的免疫细胞。“我们将借助它来研究诸如多发性硬化症以及糖尿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科研团队负责人西格弗里德.韦斯(Siegfried Wei)说。 “由于我们现在可以通过外界手段干预形成阶段的免疫系统,因此就能研究免疫系统为何会向自己发起进攻,并导致机体患病。”为了能理解这些包括人体在内的出偏的免疫反应,并最终预防乃至治疗这些疾病,这项工作是极其重要的。 原始文章: Induction of B-cell development in adult mice reveals the ability of bone marrow to produce B-1a cells. Düber S, Hafner M, Krey M, Lienenklaus S, Roy B, Hobeika E, Reth M, Buch T, Waisman A, Kretschmer K, and Siegfried Wei. Blood, 3 December 2009, Vol. 114, No. 24, pp. 4960-4967.
个人分类: 2009年科技新闻|2527 次阅读|0 个评论
德国研究人员发现免疫系统巨噬细胞"作息"有规律
sheep021 2010-2-9 11:12
德国沙里泰医学院日前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他们发现免疫系统的巨噬细胞在一天中有自己的作息规律。医生可根据这种规律,在一天中药效最佳且副作用最低时让风湿或哮喘患者服药。 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是身体中的守卫细胞,能够认出引发炎症和发烧等生理反应的细菌内毒素的结构,进而分解和吞噬它们。研究人员利用基因技术,用荧光素酶为实验鼠的脾脏、淋巴结和腹膜的巨噬细胞基因做标记,观察受内毒素刺激后巨噬细胞分泌物TNF-a和IL-6的情况。 研究人员发现,插入荧光素酶的巨噬细胞的亮度在一天中随时间波动,这表明巨噬细胞每天的基因活动有特定节奏,并不依赖动物体内系统性的糖皮质激素和脾脏细胞的周期性波动,而且其不同基因的每天活跃时间也不尽相同。 研究人员说,根据巨噬细胞的这种作息规律,风湿和哮喘等患者的病痛也会波动。医生可据此针对病情,确定药效最佳且副作用最小的服药时间。 评论: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免疫系统紊乱是现代医学八卦
chengm2002 2009-9-4 15:57
免疫系统紊乱是现代医学八卦 由于免疫系统的功能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如炎症,感染,肿瘤,衰老,生殖等,人类绝大多数疾病的发病机理涉及到免疫功能,因此免疫学机理在临床绝大多数的疾病病理中得到充分的研究,基础与临床免疫学文献浩如烟海,已发现机体有数十种细胞和数百种分子参于免疫系统,而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发展中,这种情况很易使涉及免疫功能的疾病研究陷入细微而忽略免疫系统的整体状况。例如在慢性肝病中,当行使细胞免疫功能的T细胞亚类比值有所改变,或介导免疫的细胞因子如IL-1、IL-2等数量变化,或免疫球蛋白、补体含量不在正常范围时,顺理就成为临床探讨慢性肝病免疫发病机理的原始资料,推测患者免疫系统出了问题,进而成为行使免疫治疗的重要依据,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的概念因此顺应而生。 免疫系统是生物进化史上最晚出现的一个生理系统,也是最神秘的功能性系统之一,物种发展到脊柱动物才逐渐演化出现独立完整的免疫系统,人类对免疫系统及与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的认识还在不断发展。与其它生理系统一样,虽然参与免疫系统与功能的细胞与分子众多,但综合功能是统一专职的,就是识别与排斥异己分子,这是免疫系统功能立论与立足的基础。当某种因素使免疫系统某一成分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免疫功能的强弱或效率,但免疫系统整体的基本功能必须得到维持,不然机体将会出现一系列与免疫功能相关的严重的生存问题(如爱滋病样的临床表现)。1974年,Jerne根据现代免疫学对抗体分子独特型的认识,在Burnet克隆选择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免疫网络学说(immune network theory)。该学说认为,任何抗体分子或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上都存在着独特型,它们可被机体内另一些淋巴细胞识别而刺激诱发产生抗独特型。以这种独特型识别为基础在免疫系统内构成网络联系,在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Jerne的网络学说强调了免疫系统是各个细胞克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所构成的对立统一整体,由于Jerne对免疫学理论研究的贡献,他与另外两位科学家一起分享了1984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免疫网络学说实质上说明的是免疫系统内部的正付反馈调节系统,适度适时地控制免疫反应,其对外表现仍然是统一的整体,识别与排斥异己分子。如果这个调节系统紊乱,将表现为整个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出现一系列与免疫系统相关的临床表现或疾病。而不是仅在某一个疾病中孤立的表现异常。例如在临床资料中有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某种免疫细胞或免疫分子异常的文献众多,而临床上绝大多数患者并不伴行其它与免疫功能相关的疾病,表明这些患者免疫系统的整体功能表现是正常的。就如一棵大树,我们可能发现树的某一部分或某片叶子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大树整体仍是枝繁叶茂生气昂然,因此慢性乙肝病患者某一免疫细胞或分子局部问题决不意味其免疫系统出现紊乱。 正常的免疫反应过程伴随靶细胞溶解或免疫复合物形成,这两者会导致组织的炎症性损害,也就是免疫病理现象;免疫病理的程度取决于机体与致病因子双方搏弈的结果,当免疫反应适时适度,在致病因素被控制的过程中,免疫病理不引起临床上的体征与症状;而当免疫病理过强、过弱或个体比较敏感时,可诱发临床上的病症,两者临床表象不同,本质是一致的,都是免疫系统的正常反应。就如一般发热、咳嗽、腹泻一样,既是疾病的表现,也是机体对致病因素正常的反应。在人们对免疫系统功能认识局限的状况下,有些学者将前者视为免疫系统功能正常,而将后者有疾病想象的归为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或紊乱。在这样先入为主的思维指引下,大量的临床研究在免疫系统中寻找发病依据,忽略了因果关系分析和免疫系统的整体表现,报告了众多免疫细胞与分子异常的资料,产生了许多疾病的以免疫系统紊乱为依据的免疫学发病机理学说,从而引伸出随后的免疫调节治疗。 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学说之产生就缺乏确却的理论基础与内涵,至今仍是个模糊的概念,含义不清,英文中没有完全相应的同义词(disorder? dysfunction? Confusion?)。按道理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是免疫系统自身的问题,将仅对某一种抗原(或微生物)的异常反应归因于免疫系统而忽略抗原(或微生物)的因素是难以理解的。这个学说貌似从Jerne的免疫网络引伸而来,实际上一些疾病的免疫发病机理和图解已经远离了Jerne的免疫网络图(内部反馈系统),描绘的是免疫系统对抗原的反应与效应图,例如乙肝免疫发病机理理论将免疫耐受(免疫保护功能的一种表现)与免疫病理(免疫清除功能的伴随表现)这两种免疫系统正常的功能表现混在一起,视为免疫系统紊乱所造成的,在免疫网络中寻找免疫紊乱的机制。其实HBV慢性感染者除了对病毒表面抗原的特异耐受之外,没有任何确切的证据显示其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或紊乱,也至今没有一种有效的免疫药物纠正其紊乱的免疫系统。有些免疫紊乱发病机理图犹如八挂图,其中还带有不少?标记以表明不明确的关系,从中演绎出创新的学说,这已经背离了现代医学重实证和构效关系的精华。因此,由于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的概念过于笼统,很容易被 随意 用于与免疫病理有关的疾病,成为一种现代医学八卦,这是需要临床医学家重视的,并认真地审视与定义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的概念。
个人分类: 未分类|48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免疫系统抗病毒机制被误解夸大了
chengm2002 2009-9-2 10:38
免疫系统抗病毒机制被误解夸大了 地球上细胞的出现开创了生命世界,从此迈开了漫长的物种进化史,起初小小的细胞仅依靠一层总厚度约7.0~7.5nm生物膜与外界隔断,生命是非常脆弱的,细胞靠两种生存形式逐步增强对外部世界的抵抗力;一是在细胞膜外再产生厚度为20~80mm细胞壁,这层壁可承受5~25个大气的渗透压,使 细胞 不易破裂,自然界单细胞生物如细菌等几乎都有细胞壁;另一方式是细胞成团,多细胞形式更具生存优势,多细胞生物由此而起,多细胞物种的里外层的细胞由于环境的差异逐渐出现功能的分化,生命形态逐步向复杂化大型化发展。多细胞生物的出现产生了一个细胞间相互作用的机制,相互的识别与粘连,即两个细胞表面具备互补结合分子以维持稳定的结合。随细胞类型的不断增多和分化,这类分子便逐渐演化出各种类型的分子,一类是识别同类细胞,如原始MHC分子,另一类为识别异己细胞,如原始Ig和TCR分子,同类则结合共处,异己则吞噬或排斥。免疫系统起始于原始细胞的识别与吞噬作用,是多细胞动物的部分细胞功能分化而来,专使识别异己职能,这个异己包括自身衰老变质和出轨变性的异常细胞(如肿瘤),随物种进化这些细胞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组成复杂庞大的生理系统,至脊椎动物已基本有了完整免疫系统及其功能。 免疫系统功能的实施建立在识别抗原分子的基础上,免疫潜能细胞的识别、激活和效应都是对应于以蛋白质为主的生物大分子,识别的信息在分子的三维空间结构上,这个结构包括蛋白质和蛋白链上的修饰分子,潜能淋巴细胞表面行识别功能的分子空间结构是对应于外来抗原分子的抗原决定簇(epitope)空间结构的。非特异免疫也有分子识别基础,其识别的主要是微生物表面的多糖残基,体内免疫相关分子甘露糖结合蛋白,可以与微生物表面普遍具有的甘露糖残基结合,只有高密度甘露糖残基才能激活甘露糖结合蛋白分子后段的补体结合功能区,然后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分子与免疫细胞的反应,这是物种在种系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先天的防御功能。特异与非特异免疫功能协作在对抗微生物入侵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但病毒是自然界微生物中一类非常特殊的物种,其存在有双重形式:在细胞外以有蛋白外衣的颗粒形式存在,有感染性,但无复制(繁殖)的生命特性;在细胞内以核酸的形式存在,有复制性,但无感染性。对于外来病毒的入侵,免疫系统可以识别病毒的蛋白外衣抗原清除游离的病毒颗粒,也可以识别细胞膜上有病毒抗原表达的感染细胞,通过溶细胞机制清除感染细胞及其病毒(1)。因此免疫系统清除细胞内病毒的机制限于在细胞水平上,尚未发现有进入细胞内识别抗原并清除病毒的机制,文献有关细胞内抗体的研究报告(2),那是通过基因重组和基因导入的人为的实验研究报告,自然界从未发现有细胞内抗体存在的证据与机制。 另一更本质的问题是细胞内病毒主要是以核酸方式存在,核酸的生物信息在其序列上,至今尚未发现免疫系统有识别核酸序列和攻击细胞内病毒核酸的机制,因此一大类病毒可以在相应抗体存在的情况下而在体内长期存在,如疱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轮状病毒等等(3,4) 。从细胞内清除病毒意味着清除一类特异序列的核酸,按目前的科技水平仅在实验室可行。从RNA世界研究发现细胞内有一类短RNA可以保护某些多细胞生物抵抗RNA病毒的感染,但小RNA对核酸的调节作用还有许多问题尚在研究中,其与免疫系统识别抗原的机制完全不同,也不由免疫系统控制。 目前所知干扰素是机体唯一对抗病毒感染而又不损害感染细胞的非特异因子。干扰素是由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分泌的,所有的细胞都可表达干扰素的受体,当干扰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细胞就进入抗病毒状态,诱导细胞合成一种蛋白质DAI,一种由双链RNA激发的翻译抑制剂,大部分病毒复制周期中有双链RNA形成,而哺乳动物细胞没有双链RNA,DAI被病毒双链RNA激活后可使病毒蛋白的合成受到抑制,但也不能清除病毒核酸,而且以正常蛋白合成也受抑制为代价。某些病毒可产生抑制DAI的小RNA,如腺病毒的VA RNA L和EB病毒的EBER-1等,使干扰素不能发挥功能(1),因此干扰素的作用有局限性,实践证明其抗病毒疗效并不令人满意,而且干扰素抑制病毒机制与免疫系统的识别功能无关。到目前为止,人类并没有找到一个理想的清除细胞内病毒的自然或人工的药物。自然界有一大类能感染人类(外源病毒群)又能被彻底清除的病毒是因其不能与感染的细胞共存而溢出细胞被清除的(如汉坦病毒)。免疫系统虽然在对抗病毒感染中发挥了根本性的作用,可以清除病毒和有病毒抗原膜表达的感染细胞,对抗同类病毒的再次入侵;但因没有清除细胞内病毒的功能,仅以免疫压力使病毒局限化,因此免疫功能正常的机体并不意味着体内无病毒,而且也正是因为体内残留病毒的存在刺激才维持免疫反应的持久压力,所以一些病毒感染后可使人终生免疫。 人体不仅有正常菌群相随,也有一类正常病毒群相伴,追求纯洁而持久、彻底、永远清除病毒的概念是需要磋商的。病毒基因作为细胞基因的延伸与支流,从生命起源就有病毒的相随并与其相容。但因病毒的发展规律,病毒基因有时会发生对细胞基因的干扰,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或生存;为维持自身基因的稳定与调控,细胞有一套限制病毒基因的调控系统,这是每一个细胞都有的自稳功能,与免疫系统毫无关系。免疫系统功能对抗病毒是有局限的。
个人分类: 未分类|10514 次阅读|1 个评论
仔猪脾脏组织照片
liudongyang 2009-5-27 11:01
红髓 白髓
个人分类: 科研记录|97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新闻串串烧20081207
eloa 2008-12-22 09:14
riset 发表于 2008-12-12 19:15 手机影响记忆力 至少从实验动物身上看起来是这样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和消费者热议的话题。近日瑞典德隆大学神经外科系的学者在小鼠身上进行的试验表明,手机辐射可能会影响到记忆力。研究者将实验组小鼠每周暴露于手机辐射环境下2个小时,时间长达一年多。在随后的一项记忆测试中,实验组小鼠的得分显著低于正常饲养的对照组小鼠。研究还发现,手机产生的微波辐射不但对血脑屏障有损伤作用,而且还会伤及大脑皮层以及记忆中枢海马区的神经细胞。 母子情深 胎儿免疫系统不会攻击母亲细胞 免疫学家发现一些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对来自母亲的器官捐赠较有耐受性。殊不知这样的耐受学习从胎儿在子宫时就开始进行了。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科学家日前在《科学》上报道,他们通过对人类组织的研究发现,怀孕期间,有大量的孕妇细胞会进入到胎儿的淋巴结,在那里能诱导出一群调节型的T细胞。这种细胞可以抑制胎儿对母亲细胞的免疫攻击。而且出生之后,这些细胞仍会发挥抑制作用,并至少持续到成年期之初。 古老的艾滋病毒 艾滋病毒的进化历史要比人们想象的更长久 尽管这种病毒被人类所发现不过数十个年头,但已经夺取了2500多万人的性命。不仅如此,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不久前表示,艾滋病毒的祖先在灵长目动物中进化的时间比此前人们认为的要早很久。他们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上的狐猴中发现,这种跟松鼠差不多大小的灵长类动物的基因组中整合有艾滋病毒的同类慢病毒的基因。研究还表明,这座孤岛上的狐猴在1400万年前就已携带这种病毒了,而非洲大陆上的狐猴更是8500万年前就已被感染。科学家希望通过这一线索了解到病毒是如何在野生群体中进化传播以及预防它们的生物学方法。 快乐也传染 独乐乐不如同乐乐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当下,让人们脸上绽放快乐的笑颜越来越难了。如果我们能和朋友共享大家的快乐,或许是一个得到更多快乐的方法。这一结论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家发表在《不列颠医学杂志》的研究报告。研究者选取的调查人群相当别致,被调查者彼此很多都是直系亲属或亲密朋友。科学家设计了一系列衡量快乐水平的问题,借此评价被调查者的快乐程度。结果发现亲属或朋友越快乐的人,自己快乐的可能性也越高。需要注意的是,调查还发现悲伤情绪同样也会传染,不过所幸的是,这种情绪传播的效果要稍弱一些。
个人分类: 科学新闻|226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3: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